美章网 资料文库 企业规模经济范文

企业规模经济范文

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企业规模经济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企业规模经济

企业规模经济范文第1篇

目前我国企业规模经济的状况

所谓规模经济,就是随着生产能力的扩大,使经济成本下降的趋势,即长期平均费用下降的趋势。企业规模,可以从投入和产出两个不同的角度来理解。从投入的角度看,企业规模的大小表现为企业所拥有的劳动者的数量、资本的额度和占地面积的大小;从产出的角度看,企业规模大小表现为产品量的大小和销售额的多少。但并不是说规模大的企业一定就会有规模经济,如目前我国的国有企业普遍存在大量多余的人员等,因此,规模经济应理解为一定条件下的企业平均产量的递增和平均成本下降的区间。图1中,LAP为平均产量曲线,XY为企业投入量,在OA之间,随着投入量的增加,企业的平均产量递增,图2中,LAC为长期平均成本曲线,Q为产量,在OA区间,随着产品量的增加,企业的平均成本递减,称之为规模经济。由此看出,企业的规模经济是指随着企业投入量的增加,产品量随之增加,长期平均成本降低。若随着企业投入量的增加,企业产品量降低,长期平均成本增加,即是规模不经济。从十九世纪末至今,世界经济出现了五次大的并购浪潮,企业并购浪潮的翻涌,使得一部分企业消失和一部分企业规模变的更大,规模效应理论随之产生并得到广泛的运用。到1997年8月1日,位于世界航空制造业第一位的波音和位于第三位的麦道公司的正式合并,将全球的新一轮并购浪潮推向高潮,企业兼并战打的如火如荼,其目的不外是想扩大原有企业规模,增强竞争力,减少竞争对手,以使自己获取更大的利益。我国企业并购起始于1985年前后,1989年以后,企业并购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据统计仅1989年一年发生企业并购2559起,共转移资产20.15亿元,减少企业亏损1024家,减少亏损额1.34亿。通过并购,很多企业因而达到了增加资产存量、优化资源配置、扩大企业规模、增加市场占有份额的目标。国内外的实践经验证明了通过并购可以扩大企业规模,使企业轻而易举的进入到未知领域,增加市场占有份额和竞争能力。但是,要实现规模经济只有并购这一种方式吗?并购后的每一个企业都获利吗?企业只有扩大规模才能实现规模经济吗?回答是否定的。1997年1月23日,韩国第二大钢铁企业“韩宝钢铁公司”破产,韩宝集团的核心公司韩宝株式会社等20家系列企业也随即倒闭。究其原因是因为投资过大,负债过多而破产;韩国的另一集团公司“起亚集团”原本生产汽车,却并购建筑、钢铁等企业,最终因战线过长而失败。我国珠海巨人集团也曾名响中华大地,然而其也因脚踩多只船而“下海”。事实证明,并购可以使得一些企业规模庞大,在市场上独占熬头,甚至使得我国很多亏损企业“起死回生”,但也因此使得一些企业家错误的认为只要与其他企业合并,就会扭转本企业亏损的局面;或者,只要购买其他企业,就会增加本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达到规模经济效益。这种错误的理解,使得企业的并购脱离实际,一味求大,简单的在大规模和高效益之间划等号,组建了一些所谓的大企业集团,强行将某些企业合并在一起,以此相结合形成一个“规模大”的企业集团。然而,没有在很好的研究如何优化资源组织、人员组织和管理组织的基础上的企业并购,不仅没有给企业带来规模经济效益,反而,一些亏损企业依附于盈利企业,又将盈利企业拖住,使得新企业矛盾重重,内耗加大,最终使新企业在“大规模”的旗帜下倒下,造成规模不经济。任何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都必须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其人、财、物的配置要以满足其产品量的生产为限,否则就会造成资源的闲置浪费,达不到规模经济的经济效益,也就是要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当企业的现有资源满足不了市场各种需求的增加时,企业要增加产销量稳固其市场占有份额,就必须增加人、财、物的配置,靠扩大规模提供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产量,占有市场份额,增加市场竞争能力,获取更多的利润,达到规模经济效益。由此我认为,企业必须结合自身的特点,通过不同的途径来获取规模经济效益。

企业获取规模经济的途径

3.1在现有规模的基础上扩大产销量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很多处于亏损状态,其亏损的原因,不是因为其规模小,而是因为没有很好的进行市场预测,根据市场需求配置资源和生产产品,因此造成企业资产闲置,职工在家待业;还有一些企业尽管生产仍在进行,但生产能力过剩,形不成规模经济。对于这样的企业要扭亏为盈和增加利润必须加强内部管理,根据市场需求,充分挖掘使用企业内部资源,扩大产销量,降低单位固定成本,提高单位利润。固定成本在一定的产销量范围内保持不变,那么增加产品的产销量会使单位固定成本降低,从而提高单位产品的利润,并使利润的增长率大于业务量的增长率;反之,会造成单位固定成本升高,从而降低单位产品的利润,并使利润增长率小于业务量的增长率。也正是由于固定成本的存在使得利润的变动率与业务量的变动率不能按比例增减。因此在经济生活中出现了只要销售上有较小幅度的变化就会引起利润上有较大幅度的变动,即利润率变动大于业务量变动率的现象,财务管理称之为“经营杠杆”(OperatingLeverage)。例如:某企业生产甲产品,固定成本为50万元,当销售额为100万元时,单位固定成本为0.5万元;当销售额为200万元时,单位固定成本为0.25万元,当销售额为300万元时,单位固定成本为0.17万元。由此可以看出,在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企业销售额越高,单位固定成本就越低,单位利润就越高,就可以获取现有规模的规模经济效益。发挥企业的规模效益作用,不是盲目地、片面地追求企业规模越大越好,恰恰相反,而是要求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来决定合理的企业规模,并在已确定的规模条件下,获取尽可能好的经济效益。

3.2负债经营扩大规模

企业规模经济范文第2篇

[关键词]规模经济规模经济理论企业并购

一、引言

当前,随着社会分工和专业化协作的发展,规模经济的重要性逐渐显示出来,追求规模经济的行为日益渗透到各种经济活动中去。特别是对于企业来说,如何实现规模经济更是成为主要研究热点,在西方发达国家,企业规模经济的实现多是通过企业并购,通过并购,使企业在优化产业组合的过程中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实现在生产规模扩大的过程中不断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因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研究价值。

二、规模经济理论综述

规模经济理论最早起源于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亚当?斯密认为,分工是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最大原因,同时认为分工又受制于生产规模与市场需求量的大小。自亚当?斯密之后,马克思以及斯密理论的继承者阿林杨格也都从分工角度对市场与经济规模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之后,新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马歇尔在其《经济学原理》一书中第一次明确提出“规模经济”概念,他利用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理论来说明规模效应,。认为报酬递增是由于企业扩大其不动产而获得了种种新的大规模生产经济。马歇尔以后,穆勒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原理》中从节约生产成本的角度论述大规模生产的好处。还有些经济学家,比如科斯、张五常、黄有光、威廉姆森和克莱因等从交易费用的节约和内部化优势方面探讨组织管理的规模经济。巴克莱、卡森和拉格费等则沿用科斯等人的观点,进一步阐述了内部化引起企业规模经济的原因。哈伯勒(Haberler)进一步发展了规模经济理论,他创立的机会成本说为企业并购战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从已有的研究成果可见,关于规模经济的理论已经日趋成熟,现在重点已经从理论方面转向了应用方面,当前在规模经济理论的应用方面的一个重点就是企业并购,美国的企业并购从19世纪下半叶产生至今已经经历了五次并购浪潮,企业并购已成为企业规模扩张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在已有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并购理论,详细分析了企业规模扩张的一条重要途径——企业并购。并通过一个具体实例——中国汽车产业规模经济状况分析来说明这一点.

三、企业并购与规模经济的关系

对于企业并购与规模经济的关系主要有两种理论:

1.规模经济理论

研究证明了企业规模(或产业集中度)与企业的利润率成正相关关系。在资本较为密集的工业里,集中度较高的大企业可以比中小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其根本原因在于集中度高的产业中,大企业的生产成本比中小企业低,企业规模扩大带来了单位成本的下降,超过了集中度提高价格上涨的效果,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幅度高于平均数。这种成本优势就能增加工业产出的份额和减少单位成本,同时,联合生产经济即范围经济带来的成本减少也是显著的,这方面的成本利益来自于企业在更大范围内共享研究费用、管理费用、营销费用,从而降低了每一单一产品的单位成本,增大单位投入的收益。而企业通过并购的方式,将在并购之前没有运营在规模经济水平上的企业整合,使其获得规模经济,这将大大提高企业的效益。

2.经营协同效应理论

经营协同效应的理论基础最早见于威廉姆森的交易成本理论,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通过兼并来组织企业会导致交易成本降低。经营协同效应可以通过横向、纵向或混合并购来获得。对横向并购而言,经营协同效应的来源代表了规模经济的一种形式,通过对同类资源的合并,使并购双方形成了能力上的重要补充,并购后对各方面能力可以更好地利用,这会带来在短期内通过企业内部投资所难以得到的收益。对纵向并购而言,将同一行业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合并在一起,可以获得行业上的规模经济性。企业并购后如果能将并购双方的优势和特长协调与结合起来,并同时消除各自的劣势和不足,这将可以使得企业获得规模经济。

四、企业并购理论在实现规模经济的应用

以中国的汽车产业来看,自1953年我国从前苏联引进汽车制造技术和成套装备,建立以年产3万辆卡车的长春第一汽车厂以来,经过近50年的发展,我国已建立起了门类比较齐全的汽车工业体系。但是,我国的汽车产业却存在致命的弱点,即企业数目太多,厂家过于分散,生产厂家遍及除西藏和宁夏之外的省区,目前,我国的汽车制造企业厂家数量已超过了日本、美国、欧洲等汽车大国的所有汽车厂家之和,可谓汽车企业数上的“超级大国”,然而我国1998年汽车产量仅为156万辆,只相当于通用汽车公司当年产量的1/6,丰田汽车公司当年产量的1/3.我国1956年至1998年的43年间累计生产汽车1580万辆,而美国1978年一年的汽车产量就是1290辆,日本1981年一年的汽车产量就是1118万辆。目前,国外一般单个汽车企业的最小生产规模是年产40万辆到60万辆,而我国汽车年产量超过10万辆的企业只有一汽、二汽、上海大众和天津夏利四家。与我国125个汽车厂一年生产156万辆汽车相对应,美国3个汽车厂生产987万辆;日本7个汽车厂生产1011万辆,德国3个汽车厂生产427万辆;意大利1个汽车厂生产150万辆。由此可知,中国的汽车产业远远没有实现规模经济,因此,如果通过资本之间的并购重组,汽车企业可以实现迅速的规模扩张,规模的扩张有利于企业有效降低成本,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为自身的生存发展赢得宝贵的利润空间,而有了利润保证,才能使资本有效循环周转起来,才能进一步支持在研发、管理、市场开拓等方面需要的巨额投资,从而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萨缪尔森.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85.??

[2]赵全民.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源——规模经济及其形成机制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2007,(147).??

[3]张海如.规模经济:理论辨析和现实思考[J].经济问题,2001,(1).??

[4]王美桃、王海龙、吕瑞亨.规模经济文献综述———以呼和浩特市奶牛养殖业为例[J].北方经济,2006,(12).

[5]汤惠.规模经济理论对企业购并活动的启示.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6]徐鑫波,宋华.企业并购动因理论综述[J].现代商贸工业,2007,(7).

[7]周世中吴国萍.企业并购与并购法[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

企业规模经济范文第3篇

近些年来,我国物流企业已经取得了飞跃性进展。然而,其在发展过程中又呈现出了一些新的问题,这显然已经成为亟需解决的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

1.1技术因素

规模经济的概念最初就是从设备、技术工艺的角度提出来的,伴随采用更专业化的设备、先进的技术工艺使得操作更加标准化、简单化和程序化,从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降低单位生产成本,进而实现规模经济性。不同的技术工艺水平决定实现生产的最佳规模有不同的标准。在既定的技术水平下,当物流企业已达到最佳生产规模时,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可能出现规模不经济现象,这时,可以通过改进提高其组织技术水平来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在更大产出上保持规模经济性。因此,技术因素是影响物流企业规模经济实现的动态因素,应该随着物流企业规模的扩大相应改进更新其技术水平,以有助规模经济效应的更好发挥。

1.2管理因素

管理水平也是影响物流企业规模经济效益的主要内部因素之一,它主要包括物流企业生产层面的管理和经营层面的管理,即生产管理与经营管理。从管理的五大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看,物流企业规模扩大的同时,必然带来物流企业各部门之间的组织、协调等方面的负担,此时应该及时建立新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机制来提高原有管理水平,才能实现规模经济。否则,物流企业规模的扩大不仅不能带来规模经济效益,反而出现规模不经济现象。经营管理则是除生产管理外的其他一切管理活动,主要目标是控制非生产环节中的成本。当物流企业以横向、纵向以及混合购并等方式扩大规模时,其管理的复杂性和难度也会大幅度增加,此时物流企业应该建立与当前生产经营规模相匹配的管理体系,这样才能有助于实现规模经济;否则就会走向规模不经济。因此,随着物流企业规模的扩大,管理水平也应该相应提高才能实现规模经济。

1.3市场因素

物流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的前提条件是扩大服务规模,而扩大规模不能盲目扩大,应该根据市场范围及市场上对于该服务的需求来决定。较大的市场范围及市场需求量才能有较大的市场规模,这样物流企业就可以通过扩大服务规模实现规模经济效益,降低成本,追求利润最大化。可见,市场需求及市场范围是影响物流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的重要外部因素。但需要强调的是,并不是扩大市场需求及市场范围必然能够实现规模经济,因为当物流企业的市场规模已经超出其服务能力时,扩大市场规模已经没有意义。这时就应该从其他因素考虑,例如提高管理技术水平、改进业务操作流程等来降低成本,以促进规模经济的实现。

2物流企业规模经济的实现方式

2.1技术层面:物流信息技术提高,物流运作成本降低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已经渗透到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在物流领域,信息化的渗透主要体现在装卸搬运、运输、仓储、流通加工等各个环节。在装卸搬运方面,各种现代信息化、机械化作业设备的大力推行使用,替代了传统人力劳动,提高工作效率,节约了人力成本。在运输方面,GPS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物流企业和客户可以随时追踪货物动态信息,方便企业管理,提高企业服务质量,从而有机会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为物流企业扩大规模、实现规模经济奠定了技术基础。

2.2管理层面: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式管理

物流企业可以通过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式(如图2所示)管理来扩大企业规模,降低运作成本,进而实现规模经济效应。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式管理就是实现物流战略联盟。横向一体化是指不同物流企业之间,尤其是与知名国际物流企业的联合,纵向一体化是指物流企业与其上游企业或下游企业联合。横向一体化最大的优势是可以快速扩大物流企业市场的地理辐射面,构成物流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的基本前提,同时对于打破物流企业之间过度竞争、相互分割的局面有很重要的作用。通过不同物流企业之间,尤其是国内物流企业与国外知名物流企业之间的战略联盟,可以实现物流企业间资源共享和业务流程优化。国外知名物流企业拥有先进的物流设备、丰富的经验、优质的服务和先进的管理,而国内物流企业了解国内物流政策及物流行情,同时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因此,二者之间横向一体化的物流战略联盟,有利于扩大市场规模,促进物流企业实现规模经济效应。联盟各方通过纵向一体化方式可以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经过长期合作和沟通减少交易的盲目性和搜寻信息成本,同时降低交易过程中的讨价还价成本。

2.3市场层面:连锁配送中心的建立使得市场规模扩大

连锁企业成功经营的前提是商品能够及时配送,因此通过连锁配送中心的建立实现物流企业规模经济效应是与连锁企业规模经营相适应的。物流企业通过建立跨区域、跨行业的物流配送中心结点,实行统一经营、统一管理,可以提高市场范围和市场份额,从而在市场层面促进物流企业规模经济的实现。以美国某著名物流企业为例,该物流企业的地理辐射面很广,几乎在全美各地都开设了物流服务业务,目前拥有35家配送中心,负责将300多家厂家生产的商品配送到全国7000多家零售企业,已经形成了以亚特兰大、达拉斯及芝加哥为中心的统一调配的配送网络,同时在客户周边选点建立网络型配送结点,任意两结点间均少于24小时的路程,整个网络既方便又合理。我国物流企业可以借鉴此成功案例建立连锁配送中心,首先选择拥有区位优势和经济优势的城市作为中心辐射点,建立一级配送中心(配送总部),然后在辐射区内以递进方式建立次一级配送中心(子配送中心),依次类推,形成辐射全国范围的物流配送网络体系,扩大物流企业市场规模,促进其规模经济的实现。

3信息化促进物流企业实现规模经济效应

先进的信息技术为物流企业准时准点、高效的物流服务提供了技术保障。同时通过准确、快速的实时信息交流,能够实现同一物流企业不同部门之间,甚至跨国物流企业各部门之间的有效衔接,从而提高物流服务效率,降低整个物流环节中的运作成本。在信息化大发展的外部环境下,如果我国物流企业能够顺应市场需要,积极转变传统的组织生产方式,将有助于物流企业改变一直存在的“多、小、散、弱”困境,从而顺利实现规模经济效应。

3.1信息化助力“节约型物流”

在整个物流过程中,包括运输、储存、加工、包装、装卸、配送和信息处理等环节。然而仅运输环节的成本就占到整个物流成本的55%左右,因此,从节约运输费用角度考虑,最有可能较大幅度降低物流企业总成本。通过应用GPS、GIS、EDI技术、条形码技术、EFI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充分整合物流企业已有的资源,扩大规模,提高组织化程度,降低交易成本、时间成本和运输成本等,建立节约型物流,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先进的信息手段可以帮助物流企业实现过程指标的量化,例如当发现某车辆存在油耗偏高的现象时,可以通过查看信息采集报告,发现该车行驶中存在着急加速、急减速次数较多、怠速时间过长等问题,显然这是驾驶员不良操作导致的。这样物流企业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对驾驶员进行培训,从而降低能耗,节约运输成本。因此,物流企业应该积极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节约型物流”,从而在成本上领先于市场中其他竞争者。

3.2信息化促进物流企业一体化、规模化发展

一体化式物流战略联盟是物流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的方式之一。不论是横向一体化还是纵向一体化,战略合作伙伴之间信息共享度高、信息时效性强是一体化运作的基本要求,如果合作伙伴之间信息交流不及时,一体化也便失去意义。因此,物流企业实行一体化式物流战略联盟的基本前提是各合作伙伴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物流企业与其上游生产企业实行纵向一体化联盟时,在其配送中心和生产厂家之间可以建立电子订货系统(EOS),这样生产厂家便能及时接到配送中心发出的订货信息,以便按照市场需求安排生产计划;物流企业与其下游商店实行纵向一体化联盟时,在二者之间建立销售时点(POS)信息管理系统,这样配送中心可以根据商店及时反馈的销售情况调整配送计划。可见,信息化对于实现物流企业一体化、规模化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物流企业一体化、规模化的成功运作才能带来规模经济效益的实现。

3.3信息化是物流企业连锁配送中心成功运营的基础

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物流企业建立连锁配送中心也不例外。物流企业的连锁配送中心一般都是跨区域、跨行业,给物流企业带来更大市场范围和市场份额的同时,也带来物流企业管理、组织这些配送中心如何有效衔接、协作的难题。连锁配送的特点是品种多、批量小、频率高、点多快速,对连锁配送中心实行统一管理、统一信息、统一标准是连锁配送的根本要求,也是物流企业对配送中心规范化管理的需要。实行信息化是物流企业实现连锁配送中心有效协作的重要手段之一。信息系统是连锁配送中心的中枢,主要负责收集各配送中心的信息、供应商的联网信息和订货信息,物流企业根据信息做出相应决策。信息化可以简化物流企业与配送中心、各连锁配送中心之间的沟通环节,实现信息的公开化和共享性,可最大限度地提高物流企业和配送中心的人员、物资、金钱、时间等物流资源的利用效率,达到集约化经营、节约物流成本、实现规模经济的效果。因此,信息化是连锁配送中心有效运营衔接的前提,也有助于物流企业扩大市场和节约成本,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4小结

企业规模经济范文第4篇

一、市场国际化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对外开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外开放主要包括引进外资、对外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其结果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逐渐融为一体。因此,对外开放过程实质上也就是市场国际化过程。而市场国际化对决定市场结构的规模经济、进入壁垒和市场集中这三个主要因素的影响,集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市场国际化为企业实现规模经济提供了巨大的潜力。规模经济要求企业的生产规模达到一定水平,并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使单位产品成本下降,收益增加。假如企业只在国内市场上追求规模经济,就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

1.国内资源可供量的限制。因为一国的资源往往存在相当程度的稀缺性,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有可能因获取资源的代价太高反而使产品的边际成本上升,甚至有可能根本无法获得所需的大量资源。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后,就能以较低的价格得到所需的资源,以扩大生产规模,实现规模经济。例如,目前上海“宝钢”所需的铁矿石90%以上来自澳大利亚等国,其规模经济的实现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很大。

2.国内市场需求量的限制。在特定时期内,一国对任何产品的需求都是有限的,企业若一味追求扩大生产规模,往往会造成产品严重供过于求,迫使企业又不得不缩小其生产规模。而在广阔的国际市场上,产品的需求量就会大幅度增加,从而为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突破了产品需求的制约。

3.国内技术水平的限制。生产能力的扩大通常是以技术进步为推动力的,企业在扩大生产规模时总是要采用效率更高的新技术。而一国的技术水平不可能在每个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在那些技术水平较低的产业中,企业追求规模经济就会受到生产技术的限制。这对技术总体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更为突出。企业通过国际市场引进高效率的新技术,提高生产能力,就能较充分地发挥规模经济效益。总之,市场国际化突破了国内市场的种种限制,为企业实现规模经济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国际市场的进入壁垒具有多层次的特点。目前,世界上已存在许多不同规模和层次的区域性经济组织,并大有继续发展之势,这意味着世界经济将进入区域一体化、集团化新阶段。欧洲经济共同体于1993年1月就宣布建立在12个成员国之间的商品、资本、劳务和人员自由流动的统一市场,并设想在21世纪中期,把欧洲经济区扩展到东欧和南欧的周边国家,把欧洲建成“全欧洲经济联盟”;1992年12月,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签署了《美加墨自由贸易协议》,标志着“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1989年11月,亚太地区12个国家的部长在澳大利亚的堪培拉举行首次会议,组成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992年1月,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达成了“东盟自由贸易协定”,形成“东盟自由贸易区”。由于“东盟”成员国也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成员国,因此,两者是处于不同层次的区域性经济组织。此外,还有不少新的区域性经济组织尚处于酝酿或筹建之中。各种区域性经济组织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在成员国之间降低甚至消除相互之间的进入壁垒,加强经济合作,而对非成员国则形成新的区域壁垒,如欧洲共同体(欧盟)达成建立西欧统一市场协议后,先后制定了限制纺织品进口、保护西欧电子产品市场、提高进口产品关税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同时,从70年代末开始,在80年代普遍化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趋势,在90年代将继续发展,世界主要工业国家为摆脱经济“滞胀”、高失业率和贸易逆差急剧上升的局面,纷纷制定各种国际贸易保护政策和措施,对外国产品进入国内市场设置很高的进入壁垒,从而在国际市场上便形成了“大区域进入壁垒→小区域进入壁垒→特定国家的进入壁垒”这样一种多层次、复杂的进入壁垒体系。

(三)国际市场的竞争将是跨国公司寡头主导型竞争。由于国际市场为企业充分实现规模经济提供了可能,同时,在国际市场上形成了多层次的进入壁垒,这就使仅靠对外贸易很难开拓国际市场。因此,80年代以来,经济发达国家纷纷以跨国公司为载体,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设立境外子公司,利用当地资源组织生产,并实行就地销售,从而使对外直接投资取代了长期以来占统治地位的对外贸易,跨国公司成为国际市场竞争的主力。就市场集中度而言,据美国《幸福》杂志的有关资料,早在1990年,世界500家最大跨国工业公司的销售额为5万亿美元,相当于整个西方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1/4左右。1992年在全球2万亿美元的对外直接投资中,跨国公司占主体,仅占1%的大型跨国公司,其对外直接投资额就占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50%以上。而世界最大的几百家跨国公司分布在各主要产业中,特定产业被少数几家寡头企业所垄断,这就意味着国际市场的竞争将是跨国公司寡头主导型竞争。

二、中国市场结构与市场国际化不适应性分析

市场国际化把我国企业逐渐推向国际市场大舞台,而从国内市场竞争到国际市场竞争的转变,要求相应地调整我国的市场结构。但就企业自身而言,有一个相当时期的适应过程;就国家宏观管理而言,有一个探索、总结、不断完善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我国市场结构存在着与市场国际化不相适应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企业规模偏小,难以形成规模经济。这突出地表现在那些规模经济明显的重化工、电子等产业中,例如,根据目前的国际标准,汽车工业中单个整车生产企业的最小经济规模为40万辆以上,而目前我国整车生产企业有120多家,超过美国、西欧和日本厂家的总和,但年产超过10万辆的只有一汽、二汽和上海大众3家。据统计,90年代初我国有钢铁企业1598家,约占世界钢铁企业总数的1/3,而我国的钢产量只占世界钢产量的1/10。这些都反映了我国企业分散、规模偏小的现实。不仅如此,我国参与国际化经营的企业又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企业的总体平均规模很小。例如,在1990年我国500家最大的外贸企业中,进出口额在1500万至1亿美元的就有357家,占71.4%。这同经济发达国家的情况相比较反差很明显,这些国家为了保证企业拥有足够的国际竞争力,非常重视“企业规模效应”,其跨国公司的规模往往比国内其它企业的规模大得多。可见,我国企业的规模本来就较小,而参与国际化经营的企业又大都是中小型企业,这两重因素必然导致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因企业规模小,难以实现规模经济而缺乏国际竞争力。

(二)国内企业间的竞争度过高,内部摩擦大,交易费用高。随着对外开放的发展,我国的外贸经营权逐渐下放,这对加快我国市场国际化进程的推动作用本来是无可非议的,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约束机制,国内企业之间竞争激烈,造成很大的内部摩擦。这在出口方面表现为,同类产品在向同一国家或地区出口时,多头对外,为了抢夺生意而对外竞相削价;在进口方面,则多家进口企业竞相抬价,相互争夺货源,其结果是让外商从中渔利。在引进外资和对外直接投资方面也存在类似情况,过度竞争现象十分严重。同时,由于我国许多刚开始从事国际化经营的企业,过去同国际市场基本处于隔绝状态,不了解国际市场行情,缺乏国际化经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这些企业单枪匹马进入国际市场,需要花很大的代价去熟悉市场环境,收集国际市场信息,寻找顾客,签订并执行交易合同。而且,由于单个企业的贸易批量小,单位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购销费用就高,因而一笔交易的交易费用很高。

三、市场国际化条件下优化中国市场结构的基本战略

基于对市场国际化给市场结构带来的影响和中国市场结构现状与市场国际化不适应性的分析,可以看出:一方面,市场国际化要求我国从事国际化经营的企业具有相当的经济规模,并降低国内企业间的市场竞争度,形成协同竞争格局,以实现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相兼容的有效竞争;另一方面,我国企业却规模偏小,企业间存在过度竞争,内部摩擦大,与有效竞争相差甚远。因此,在市场国际化条件下,优化我国市场结构的基本战略思路是:培育一批经济实力雄厚、具有国际水平的大型企业,作为跨国经营的主力,以充分发挥国际市场所提供的规模经济潜力;适当提高进入壁垒和市场集中度,降低国内企业间的竞争度,减少内部摩擦与交易费用,以协同竞争力,冲破国际市场上的多重进入壁垒,增强与国际寡头垄断企业的竞争能力。为此,需要研究以下两个具体战略问题:一是我国如何形成大型企业;二是在特定产业如何确定国际化经营的核心企业,以协调产业内各企业间的关系。

(一)形成我国大型企业的主要战略及其途径。借鉴当代经济发达国家大型企业的成长经验,我国可采取水平一体化、垂直一体化和混合一体化战略以形成大型企业。这三种一体化战略不仅存在各自的经济性,而且具有层次性。作为大型企业的发展战略,水平一体是垂直一体化的基础。通常,企业规模的扩张是从水平一体化开始的,由于企业可利用原有技术和管理经验,在原来的业务范围内扩大其规模,故成功的可能性较大,但企业通过水平一体化达到一定规模后,要进一步发展成为大型企业,就需要进而实行垂直一体化。如美国,大型企业形成的历史就是把大规模生产过程和大规模流通过程结合于单一企业中的历史,到1917年,在资产额为2000万美元以上的美国企业中,将近90%的企业是经由垂直一体化而形成的。而在经济波动幅度和频率日益增加的今天,企业要保持原有的市场地位并持续发展成为大型企业,就要求企业努力分散经营风险,稳定企业收入流量,这就迫使企业采取混合一体化战略。同时,当今跨国经营的迅速发展,要求实行跨国产业经营的大型企业作为物质载体,这也刺激企业采取混合一体化战略,以最终形成经济实力雄厚的国际化大型企业。

就实行各种一体化战略以形成大型企业的基本途径而言,主要有以下三种可供选择:一是通过企业自身积累以增强经济实力,逐步扩大其生产经营范围,实行各层次的一体化战略,以形成大型企业;二是凭借其经济实力,通过兼并产业内横向、纵向企业以及不同产业的企业,以形成大型企业;三是突破部门、地区界限,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显然,前两种途径(特别是第一种途径)形成大型企业需要较长时期,而通过第三种途径则能在较短时期内形成大型企业。更为重要的是,目前我国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还受“条条”和“块块”限制,造成分散经营、多头对外的过度竞争局面,而通过组建跨部门、跨地区、经营多个产业的大型企业集团,则有利于消除这种混乱现象。因此,这一途径体现了我国今后形成大型企业集团的发展方向。

企业规模经济范文第5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对外开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外开放主要包括引进外资、对外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其结果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逐渐融为一体。因此,对外开放过程实质上也就是市场国际化过程。而市场国际化对决定市场结构的规模经济、进入壁垒和市场集中这三个主要因素的影响,集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市场国际化为企业实现规模经济提供了巨大的潜力。规模经济要求企业的生产规模达到一定水平,并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使单位产品成本下降,收益增加。假如企业只在国内市场上追求规模经济,就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

1.国内资源可供量的限制。因为一国的资源往往存在相当程度的稀缺性,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有可能因获取资源的代价太高反而使产品的边际成本上升,甚至有可能根本无法获得所需的大量资源。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后,就能以较低的价格得到所需的资源,以扩大生产规模,实现规模经济。例如,目前上海“宝钢”所需的铁矿石90%以上来自澳大利亚等国,其规模经济的实现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很大。

2.国内市场需求量的限制。在特定时期内,一国对任何产品的需求都是有限的,企业若一味追求扩大生产规模,往往会造成产品严重供过于求,迫使企业又不得不缩小其生产规模。而在广阔的国际市场上,产品的需求量就会大幅度增加,从而为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突破了产品需求的制约。

3.国内技术水平的限制。生产能力的扩大通常是以技术进步为推动力的,企业在扩大生产规模时总是要采用效率更高的新技术。而一国的技术水平不可能在每个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在那些技术水平较低的产业中,企业追求规模经济就会受到生产技术的限制。这对技术总体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更为突出。企业通过国际市场引进高效率的新技术,提高生产能力,就能较充分地发挥规模经济效益。总之,市场国际化突破了国内市场的种种限制,为企业实现规模经济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国际市场的进入壁垒具有多层次的特点。目前,世界上已存在许多不同规模和层次的区域性经济组织,并大有继续发展之势,这意味着世界经济将进入区域一体化、集团化新阶段。欧洲经济共同体于1993年1月就宣布建立在12个成员国之间的商品、资本、劳务和人员自由流动的统一市场,并设想在21世纪中期,把欧洲经济区扩展到东欧和南欧的周边国家,把欧洲建成“全欧洲经济联盟”;1992年12月,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签署了《美加墨自由贸易协议》,标志着“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1989年11月,亚太地区12个国家的部长在澳大利亚的堪培拉举行首次会议,组成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992年1月,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达成了“东盟自由贸易协定”,形成“东盟自由贸易区”。由于“东盟”成员国也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成员国,因此,两者是处于不同层次的区域性经济组织。此外,还有不少新的区域性经济组织尚处于酝酿或筹建之中。各种区域性经济组织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在成员国之间降低甚至消除相互之间的进入壁垒,加强经济合作,而对非成员国则形成新的区域壁垒,如欧洲共同体(欧盟)达成建立西欧统一市场协议后,先后制定了限制纺织品进口、保护西欧电子产品市场、提高进口产品关税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同时,从70年代末开始,在80年代普遍化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趋势,在90年代将继续发展,世界主要工业国家为摆脱经济“滞胀”、高失业率和贸易逆差急剧上升的局面,纷纷制定各种国际贸易保护政策和措施,对外国产品进入国内市场设置很高的进入壁垒,从而在国际市场上便形成了“大区域进入壁垒→小区域进入壁垒→特定国家的进入壁垒”这样一种多层次、复杂的进入壁垒体系。

国际市场的竞争将是跨国公司寡头主导型竞争。由于国际市场为企业充分实现规模经济提供了可能,同时,在国际市场上形成了多层次的进入壁垒,这就使仅靠对外贸易很难开拓国际市场。因此,80年代以来,经济发达国家纷纷以跨国公司为载体,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设立境外子公司,利用当地资源组织生产,并实行就地销售,从而使对外直接投资取代了长期以来占统治地位的对外贸易,跨国公司成为国际市场竞争的主力。就市场集中度而言,据美国《幸福》杂志的有关资料,早在1990年,世界500家最大跨国工业公司的销售额为5万亿美元,相当于整个西方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1/4左右。1992年在全球2万亿美元的对外直接投资中,跨国公司占主体,仅占1%的大型跨国公司,其对外直接投资额就占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50%以上。而世界最大的几百家跨国公司分布在各主要产业中,特定产业被少数几家寡头企业所垄断,这就意味着国际市场的竞争将是跨国公司寡头主导型竞争。

二、中国市场结构与市场国际化不适应性分析

市场国际化把我国企业逐渐推向国际市场大舞台,而从国内市场竞争到国际市场竞争的转变,要求相应地调整我国的市场结构。但就企业自身而言,有一个相当时期的适应过程;就国家宏观管理而言,有一个探索、总结、不断完善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我国市场结构存在着与市场国际化不相适应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企业规模偏小,难以形成规模经济。这突出地表现在那些规模经济明显的重化工、电子等产业中,例如,根据目前的国际标准,汽车工业中单个整车生产企业的最小经济规模为40万辆以上,而目前我国整车生产企业有120多家,超过美国、西欧和日本厂家的总和,但年产超过10万辆的只有一汽、二汽和上海大众3家。据统计,90年代初我国有钢铁企业1598家,约占世界钢铁企业总数的1/3,而我国的钢产量只占世界钢产量的1/10。这些都反映了我国企业分散、规模偏小的现实。不仅如此,我国参与国际化经营的企业又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企业的总体平均规模很小。例如,在1990年我国500家最大的外贸企业中,进出口额在1500万至1亿美元的就有357家,占71.4%。这同经济发达国家的情况相比较反差很明显,这些国家为了保证企业拥有足够的国际竞争力,非常重视“企业规模效应”,其跨国公司的规模往往比国内其它企业的规模大得多。可见,我国企业的规模本来就较小,而参与国际化经营的企业又大都是中小型企业,这两重因素必然导致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因企业规模小,难以实现规模经济而缺乏国际竞争力。

(二)国内企业间的竞争度过高,内部摩擦大,交易费用高。随着对外开放的发展,我国的外贸经营权逐渐下放,这对加快我国市场国际化进程的推动作用本来是无可非议的,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约束机制,国内企业之间竞争激烈,造成很大的内部摩擦。这在出口方面表现为,同类产品在向同一国家或地区出口时,多头对外,为了抢夺生意而对外竞相削价;在进口方面,则多家进口企业竞相抬价,相互争夺货源,其结果是让外商从中渔利。在引进外资和对外直接投资方面也存在类似情况,过度竞争现象十分严重。同时,由于我国许多刚开始从事国际化经营的企业,过去同国际市场基本处于隔绝状态,不了解国际市场行情,缺乏国际化经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这些企业单枪匹马进入国际市场,需要花很大的代价去熟悉市场环境,收集国际市场信息,寻找顾客,签订并执行交易合同。而且,由于单个企业的贸易批量小,单位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购销费用就高,因而一笔交易的交易费用很高。

三、市场国际化条件下优化中国市场结构的基本战略

基于对市场国际化给市场结构带来的影响和中国市场结构现状与市场国际化不适应性的分析,可以看出:一方面,市场国际化要求我国从事国际化经营的企业具有相当的经济规模,并降低国内企业间的市场竞争度,形成协同竞争格局,以实现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相兼容的有效竞争;另一方面,我国企业却规模偏小,企业间存在过度竞争,内部摩擦大,与有效竞争相差甚远。因此,在市场国际化条件下,优化我国市场结构的基本战略思路是:培育一批经济实力雄厚、具有国际水平的大型企业,作为跨国经营的主力,以充分发挥国际市场所提供的规模经济潜力;适当提高进入壁垒和市场集中度,降低国内企业间的竞争度,减少内部摩擦与交易费用,以协同竞争力,冲破国际市场上的多重进入壁垒,增强与国际寡头垄断企业的竞争能力。为此,需要研究以下两个具体战略问题:一是我国如何形成大型企业;二是在特定产业如何确定国际化经营的核心企业,以协调产业内各企业间的关系。

(一)形成我国大型企业的主要战略及其途径。借鉴当代经济发达国家大型企业的成长经验,我国可采取水平一体化、垂直一体化和混合一体化战略以形成大型企业。这三种一体化战略不仅存在各自的经济性,而且具有层次性。作为大型企业的发展战略,水平一体是垂直一体化的基础。通常,企业规模的扩张是从水平一体化开始的,由于企业可利用原有技术和管理经验,在原来的业务范围内扩大其规模,故成功的可能性较大,但企业通过水平一体化达到一定规模后,要进一步发展成为大型企业,就需要进而实行垂直一体化。如美国,大型企业形成的历史就是把大规模生产过程和大规模流通过程结合于单一企业中的历史,到1917年,在资产额为2000万美元以上的美国企业中,将近90%的企业是经由垂直一体化而形成的。而在经济波动幅度和频率日益增加的今天,企业要保持原有的市场地位并持续发展成为大型企业,就要求企业努力分散经营风险,稳定企业收入流量,这就迫使企业采取混合一体化战略。同时,当今跨国经营的迅速发展,要求实行跨国产业经营的大型企业作为物质载体,这也刺激企业采取混合一体化战略,以最终形成经济实力雄厚的国际化大型企业。就实行各种一体化战略以形成大型企业的基本途径而言,主要有以下三种可供选择:一是通过企业自身积累以增强经济实力,逐步扩大其生产经营范围,实行各层次的一体化战略,以形成大型企业;二是凭借其经济实力,通过兼并产业内横向、纵向企业以及不同产业的企业,以形成大型企业;三是突破部门、地区界限,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显然,前两种途径(特别是第一种途径)形成大型企业需要较长时期,而通过第三种途径则能在较短时期内形成大型企业。更为重要的是,目前我国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还受“条条”和“块块”限制,造成分散经营、多头对外的过度竞争局面,而通过组建跨部门、跨地区、经营多个产业的大型企业集团,则有利于消除这种混乱现象。因此,这一途径体现了我国今后形成大型企业集团的发展方向。

企业规模经济范文第6篇

关键词:购并;交易成本;管理成本;效应

企业购并概念是在19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收购现象的出现逐渐流行开来的。购并即收购(Acquidition)与兼并(Merger),按企业的成长方式来划分,企业购并可以分为横向购并、纵向购并以及混合购并三种类型。横向购并是生产同类产品、或生产类似产品、或生产技术工艺相近的企业之间所进行的购并,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购并方式,其目的在于扩大企业市场份额,在竞争中取得优势;纵向购并是在生产工艺或经销上有前后衔接关系的企业间的购并,如加工制造企业向前购并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等生产企业,向后购并运输公司、销售公司等,其目的在于发挥综合协作优势;混合购并是产品和市场都没有任何联系的企业间的购并,它兼具横向购并与纵向购并的优点,而且更加灵活自如。我国加入WTO以后,企业不仅面临着国内市场竞争的压力,还要直面国际市场的各种挑战和外国大企业的竞争威胁,如何运用购并与重组手段,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是摆在企业和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试从购并的成本分析入手,从理论上探讨购并行为的有效性。

一、企业购并的正面效应——交易成本的降低

购并对企业的直接影响是降低交易成本。企业的交易成本是企业为完成交易行为而发生的成本,它一般包括:(1)寻找和发生交易对象的成本;(2)了解交易价格的成本;(3)讨价还价的成本;(4)订立交易合约的成本;(5)监督合约履行的成本;(6)制裁违约行为的成本。通常情况下,一个企业不会仅与一个被选对象进行谈判,谈判意味着讨价还价,往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包括准备谈判的时间、谈判的时间、交通往返、谈判材料的准备和修改等,在达成协议之后,交易合约的订立也有一定的成本,如举行各种签字仪式;在合约签订之后,合约的履行仍是有成本的,尤其是合约的履行需要进行监督,这对交易双方都是一种费用的支出;如果合约的履行出了问题,那么交易双方就会因制裁违约行为而支付更多的费用。

从企业购并的角度看,交易成本降低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规模经济

追求规模经济效应是企业购并的重要动机之一。规模经济是指随着生产和经营规模的扩大而出现的成本下降、收益递增的现象。规模经济带来的收益,反映为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的降低,是企业购并的直接结果,与交易成本降低作用于同一方向。企业通过横向购并,一方面可以对企业资产进行补充、调整,达到最佳规模经济要求,壮大主导产品的生产经营规模,实现大批量专业化生产,提高技术熟练程度,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另一方面大规模生产便于实行大量销售和大量采购,从而节省购销费用,获得规模收益。

具体而言,如果一个行业的技术条件属于规模收益递增阶段,具有大型生产设施的购并企业的生产成本就比一般小企业低。因为通过购并后的大企业拥有科学的专业化分工、较高的自动化生产技术等,随着产品交易数量的增多,单位产品分摊的间接费用逐渐减少,从而使成本相对降低。此外,大企业的买主垄断地位也引起成本的节约,即大企业由于有较强的市场控制力,在讨价还价、市场开发等方面较之小企业更容易获得利益,从而使交易成本绝对数额减少。

2.纵向整合效应

企业实施纵向购并战略的目的是以企业内部的管理协调替代部分市场协调,从而有效地解决专业化分工引起的生产流程的分离,减少生产过程中各种损耗和时间浪费,降低交易成本,实现纵向整合效应。具体说:(1)降低了搜寻过程的成本。市场不确定意味着有关价格、质量、品种、交易伙伴以及供求双方等方面的情况难以预料,为了使自己免受或少受市场变化的不利影响,企业会尽可能搜寻有关市场交易信息,从而花费大量的搜寻成本。企业购并后,通过纵向整合实现垂直一体化,将本企业正常生产业务向两端延伸至销售、零部件自制和原材料供应,使寻找和发现交易对象的成本,以及了解交易价格的成本降至最低,减少了市场所带来的交易成本。(2)降低了讨价还价成本。纵向整合使不同企业之间的不同生产阶段建立了永久性联系,企业不需寻找供应者和销售商,通过内部交易即可使原材料、中间产品的供给得到保证,减少了企业对供应商的依赖程度,减少了采购成本、销售费用等讨价还价成本。(3)降低了履约成本。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订立合同对交易双方而言是一种承诺,虽然合同本身不能保证避免对合同条款的违约行为,但可以作为诉诸法律的凭据。因此,交易双方都在谈判和签订合同时强调合同的履行,并愿意为此自愿付出一定的监督和履约成本。?菹蛘鲜雇獠拷灰鬃晃笠的诓抗┎蚬合墓?减少了监督合约履行的成本以及制约违约行为的成本。

3.协同效应

系统论认为,作为一个整体性的系统,其功能不同于系统各要素功能的简单相加,而是要往往大于各个部分功能的总和。即一次适宜的购并行为给公司带来的价值,将超过购并前两个独立公司的价值之和,这就是所谓的1+1>2。通过购并产生的协同效应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优势互补。购并使不同企业的优势融合在一起,发挥原有企业在技术、市场、专利、产品管理、企业文化等方面的特长,从而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减少了企业成本。(2)降低不确定性。通过购并把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收购过来,一方面减少了企业之间的竞争,使行业中所有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利润,增强了企业的市场控制力;另一方面增强了企业抗风险的能力,通过购并企业产品系列多样化,盈利产品抵补了不盈利产品的亏空,使资源迅速按照需求变化在部门之间转移,减少利润波动。

二、企业购并的负面效应——管理成本的提高

交易成本对企业来说是一种外部成本,如果原来的交易双方合并成一个企业,那么原来的外部成本就内部化了,从而减少了交易支出。但是在企业将外部交易成本内部化的过程中,还存在着管理成本升高的问题。一般说来,企业的管理成本主要由三个方面组成:(1)内部组织成本。企业通过购并建立一定规模的组织结构后,要花费相当的协调成本以促使企业组织内部管理交易及其经营的正常进行。随着企业组织规模的扩大以及内部管理交易的增多,内部组织活动的运行成本也将越来越高。(2)正常管理支出。任何企业都存在经营过程中必要的管理支出,如管理人员工资、办公费,购并企业重新注册费、公告费等。(3)委托成本。所谓委托成本是指受托人代表委托人行为而导致的额外成本。它包括直接的合约成本(订立合约的交易成本、机会成本、激励成本),委托人监督受托人的监督成本以及受托人行为不当成本。

从企业购并的角度,管理成本升高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规模不经济

如前所述,规模经济本质上是一种适应性生产经营规模带来的效率与效益,因此,规模不经济则体现为随着企业生产能力扩大而形成的单位成本提高、收益递减的现象。购并使企业规模增大,而管理成本则随着管理幅度及其层次的增加而增加,可见企业规模不是越小越好,同样也不是越大越好。

当企业规模逐渐扩大时,因新的技术、新的组织方式的运用,企业管理成本可能出现相对降低的趋势。但是,如果一个企业的生产规模过大,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超过了一定限度,企业内部各方面协调的难度就加大了,使得管理成本将以递增的方式上升,形成规模不经济。此外,企业规模过大,中间环节太多,高级管理人员难以了解基层情况,也使得管理效率降低,相应提高了企业内部组织成本以及正常的管理支出。

2.信息不完全、不对称

购并所面临的根本问题之一是如何有效地利用分散在社会中的不同信息,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实践中,因信息不完全、不对称而导致购并企业发生财务困难的案例不胜枚举。所谓信息不完全是指由于人的有限理性,使其所掌握的信息不能预见一切;由于环境的不确定性,人们也不可能掌握全部的信息。所谓信息不对称是指交易一方持有与交易行为相关的信息而另一方不知道,而不知情方要获取这些信息需付出昂贵的验证成本。管理成本是一种内部成本,由于企业内部信息交换的不完全、不对称而引起管理成本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1)增加了监督成本。在企业管理组织中,通过自下而上的信息传递,能够使上级管理层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通过自上而下的信息传递,使企业决策目标被员工所理解而得以实现。如果企业的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增加,信息传递的质量就会降低,这就需要利用监督职能来保证信息质量,因而增大了管理成本。(2)增加了激励约束成本。由于下级和上级管理阶层经营目标的差异,使下级有可能向上级传递有利于自己的虚假信息,甚至在一定环境下会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对此,企业需要实施必要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大管理成本支出。

3.委托关系的局限

调整企业组织结构,建立现代法人治理结构是购并企业组织管理目标之一。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一般由以下组织组成: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在现代企业中,形成了一系列的委托关系,主要包括股东和经营者之间的委托关系,经营者和管理者(分公司经理、职能部门经理)之间的委托关系,管理者和员工的委托关系。委托关系的费用支出体现为成本。从理论上讲,购并企业应力图使委托关系的总成本最小,然而在实际中,客观存在的种种复杂因素又影响着成本。比如,从人的因素看,个体及群体行为的基本规律是“需要产生动机,动机决定行为”,由于企业委托人的需求与受托人不同,其行为动机存在一定的差距。从受托人方面看,其经营动机一般是希望以尽可能少的付出,得到最大的收获,为满足其个人需要,在特定情况下,受托人可以不择手段,甚至会做出有损于委托人利益的行为来。对此,委托人只得加大监督力度,通过订立合约、采用激励和约束手段等方式防范受托人的不规范行为,这就提高了直接的合约成本以及监督成本,使管理成本加大。

三、交易与管理成本均衡分析

以西方经济学边际分析方法进行分析,首先作出如下假设:(1)市场交易成本和企业内部管理成本都能明确计算;(2)为方便分析,在均衡模型中,交易成本和管理成本都被看成是线性的;(3)市场交易成本的下降可以看作与企业的边际收益(MR)类似,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而减少;(4)企业管理成本的上升可以看成是边际成本(MC)随企业规模的扩大而增加。

当交易成本大于管理成本(MR>MC)时,此时企业属于规模扩张阶段,需要进一步投入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增加产品产量,扩大产品市场份额;需要实行专业化,提高劳动生产率;需要进行多样化经营,降低经营风险。反之,当交易成本小于管理成本(MR

上述理论模型分析给我们以如下启示:

(1)适度规模。购并是企业外部资本运营,其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优化企业结构,在扩张中实现规模经济。如果企业过分强调规模扩张,大量新建或购并企业,而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管理体制没有得到相应改进的话,必然导致企业链条过长,管理成本加大,形成规模不经济现象。因此,就我国现阶段而言,购并并非是所有产业中企业的共同行为,只有通过购并使企业规模达到适度,使管理成本和交易成本达到均衡的企业,才能够在市场竞争中较好地存活下来。

企业规模经济范文第7篇

一、市场国际化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对外开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外开放主要包括引进外资、对外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其结果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逐渐融为一体。因此,对外开放过程实质上也就是市场国际化过程。而市场国际化对决定市场结构的规模经济、进入壁垒和市场集中这三个主要因素的影响,集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摘要:

(一)市场国际化为企业实现规模经济提供了巨大的潜力。规模经济要求企业的生产规模达到一定水平,并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使单位产品成本下降,收益增加。假如企业只在国内市场上追求规模经济,就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摘要:

1.国内资源可供量的限制。因为一国的资源往往存在相当程度的稀缺性,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有可能因获取资源的代价太高反而使产品的边际成本上升,甚至有可能根本无法获得所需的大量资源。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后,就能以较低的价格得到所需的资源,以扩大生产规模,实现规模经济。例如,目前上海“宝钢”所需的铁矿石90%以上来自澳大利亚等国,其规模经济的实现对国际市场的依靠性很大。

2.国内市场需求量的限制。在特定时期内,一国对任何产品的需求都是有限的,企业若一味追求扩大生产规模,往往会造成产品严重供过于求,迫使企业又不得不缩小其生产规模。而在广阔的国际市场上,产品的需求量就会大幅度增加,从而为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突破了产品需求的制约。

3.国内技术水平的限制。生产能力的扩大通常是以技术进步为推动力的,企业在扩大生产规模时总是要采用效率更高的新技术。而一国的技术水平不可能在每个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在那些技术水平较低的产业中,企业追求规模经济就会受到生产技术的限制。这对技术总体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更为突出。企业通过国际市场引进高效率的新技术,提高生产能力,就能较充分地发挥规模经济效益。总之,市场国际化突破了国内市场的种种限制,为企业实现规模经济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国际市场的进入壁垒具有多层次的特征。目前,世界上已存在许多不同规模和层次的区域性经济组织,并大有继续发展之势,这意味着世界经济将进入区域一体化、集团化新阶段。欧洲经济共同体于1993年1月就公布建立在12个成员国之间的商品、资本、劳务和人员自由流动的统一市场,并设想在21世纪中期,把欧洲经济区扩展到东欧和南欧的周边国家,把欧洲建成“全欧洲经济联盟”;1992年12月,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签署了《美加墨自由贸易协议》,标志着“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1989年11月,亚太地区12个国家的部长在澳大利亚的堪培拉举行首次会议,组成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992年1月,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达成了“东盟自由贸易协定”,形成“东盟自由贸易区”。由于“东盟”成员国也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成员国,因此,两者是处于不同层次的区域性经济组织。此外,还有不少新的区域性经济组织尚处于酝酿或筹建之中。各种区域性经济组织的一个共同特征是,在成员国之间降低甚至消除相互之间的进入壁垒,加强经济合作,而对非成员国则形成新的区域壁垒,如欧洲共同体(欧盟)达成建立西欧统一市场协议后,先后制定了限制纺织品进口、保护西欧电子产品市场、提高进口产品关税等一系列政策办法。同时,从70年代末开始,在80年代普遍化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趋向,在90年代将继续发展,世界主要工业国家为摆脱经济“滞胀”、高失业率和贸易逆差急剧上升的局面,纷纷制定各种国际贸易保护政策和办法,对外国产品进入国内市场设置很高的进入壁垒,从而在国际市场上便形成了“大区域进入壁垒→小区域进入壁垒→特定国家的进入壁垒”这样一种多层次、复杂的进入壁垒体系。

(三)国际市场的竞争将是跨国公司寡头主导型竞争。由于国际市场为企业充分实现规模经济提供了可能,同时,在国际市场上形成了多层次的进入壁垒,这就使仅靠对外贸易很难开拓国际市场。因此,80年代以来,经济发达国家纷纷以跨国公司为载体,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设立境外子公司,利用当地资源组织生产,并实行就地销售,从而使对外直接投资取代了长期以来占统治地位的对外贸易,跨国公司成为国际市场竞争的主力。就市场集中度而言,据美国《幸福》杂志的有关资料,早在1990年,世界500家最大跨国工业公司的销售额为5万亿美元,相当于整个西方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1/4左右。1992年在全球2万亿美元的对外直接投资中,跨国公司占主体,仅占1%的大型跨国公司,其对外直接投资额就占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50%以上。而世界最大的几百家跨国公司分布在各主要产业中,特定产业被少数几家寡头企业所垄断,这就意味着国际市场的竞争将是跨国公司寡头主导型竞争。

二、中国市场结构和市场国际化不适应性分析

市场国际化把我国企业逐渐推向国际市场大舞台,而从国内市场竞争到国际市场竞争的转变,要求相应地调整我国的市场结构。但就企业自身而言,有一个相当时期的适应过程;就国家宏观管理而言,有一个探索、总结、不断完善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我国市场结构存在着和市场国际化不相适应的新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摘要:

(一)企业规模偏小,难以形成规模经济。这突出地表现在那些规模经济明显的重化工、电子等产业中,例如,根据目前的国际标准,汽车工业中单个整车生产企业的最小经济规模为40万辆以上,而目前我国整车生产企业有120多家,超过美国、西欧和日本厂家的总和,但年产超过10万辆的只有一汽、二汽和上海大众3家。据统计,90年代初我国有钢铁企业1598家,约占世界钢铁企业总数的1/3,而我国的钢产量只占世界钢产量的1/10。这些都反映了我国企业分散、规模偏小的现实。不仅如此,我国参和国际化经营的企业又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企业的总体平均规模很小。例如,在1990年我国500家最大的外贸企业中,进出口额在1500万至1亿美元的就有357家,占71.4%。这同经济发达国家的情况相比较反差很明显,这些国家为了保证企业拥有足够的国际竞争力,非常重视“企业规模效应”,其跨国公司的规模往往比国内其它企业的规模大得多。可见,我国企业的规模本来就较小,而参和国际化经营的企业又大都是中小型企业,这两重因素必然导致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因企业规模小,难以实现规模经济而缺乏国际竞争力。

(二)国内企业间的竞争度过高,内部摩擦大,交易费用高。随着对外开放的发展,我国的外贸经营权逐渐下放,这对加快我国市场国际化进程的推动功能本来是无可非议的,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约束机制,国内企业之间竞争激烈,造成很大的内部摩擦。这在出口方面表现为,同类产品在向同一国家或地区出口时,多头对外,为了抢夺生意而对外竞相削价;在进口方面,则多家进口企业竞相抬价,相互争夺货源,其结果是让外商从中渔利。在引进外资和对外直接投资方面也存在类似情况,过度竞争现象十分严重。同时,由于我国许多刚开始从事国际化经营的企业,过去同国际市场基本处于隔绝状态,不了解国际市场行情,缺乏国际化经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这些企业单枪匹马进入国际市场,需要花很大的代价去熟悉市场环境,收集国际市场信息,寻找顾客,签订并执行交易合同。而且,由于单个企业的贸易批量小,单位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购销费用就高,因而一笔交易的交易费用很高。

三、市场国际化条件下优化中国市场结构的基本战略

基于对市场国际化给市场结构带来的影响和中国市场结构目前状况和市场国际化不适应性的分析,可以看出摘要:一方面,市场国际化要求我国从事国际化经营的企业具有相当的经济规模,并降低国内企业间的市场竞争度,形成协同竞争格局,以实现规模经济和竞争活力相兼容的有效竞争;另一方面,我国企业却规模偏小,企业间存在过度竞争,内部摩擦大,和有效竞争相差甚远。因此,在市场国际化条件下,优化我国市场结构的基本战略思路是摘要:培育一批经济实力雄厚、具有国际水平的大型企业,作为跨国经营的主力,以充分发挥国际市场所提供的规模经济潜力;适当提高进入壁垒和市场集中度,降低国内企业间的竞争度,减少内部摩擦和交易费用,以协同竞争力,冲破国际市场上的多重进入壁垒,增强和国际寡头垄断企业的竞争能力。为此,需要探究以下两个具体战略新问题摘要:一是我国如何形成大型企业;二是在特定产业如何确定国际化经营的核心企业,以协调产业内各企业间的关系。

(一)形成我国大型企业的主要战略及其途径。借鉴当代经济发达国家大型企业的成长经验,我国可采取水平一体化、垂直一体化和混合一体化战略以形成大型企业。这三种一体化战略不仅存在各自的经济性,而且具有层次性。作为大型企业的发展战略,水平一体是垂直一体化的基础。通常,企业规模的扩张是从水平一体化开始的,由于企业可利用原有技术和管理经验,在原来的业务范围内扩大其规模,故成功的可能性较大,但企业通过水平一体化达到一定规模后,要进一步发展成为大型企业,就需要进而实行垂直一体化。如美国,大型企业形成的历史就是把大规模生产过程和大规模流通过程结合于单一企业中的历史,到1917年,在资产额为2000万美元以上的美国企业中,将近90%的企业是经由垂直一体化而形成的。而在经济波动幅度和频率日益增加的今天,企业要保持原有的市场地位并持续发展成为大型企业,就要求企业努力分散经营风险,稳定企业收入流量,这就迫使企业采取混合一体化战略。同时,当今跨国经营的迅速发展,要求实行跨国产业经营的大型企业作为物质载体,这也刺激企业采取混合一体化战略,以最终形成经济实力雄厚的国际化大型企业。

就实行各种一体化战略以形成大型企业的基本途径而言,主要有以下三种可供选择摘要:一是通过企业自身积累以增强经济实力,逐步扩大其生产经营范围,实行各层次的一体化战略,以形成大型企业;二是凭借其经济实力,通过兼并产业内横向、纵向企业以及不同产业的企业,以形成大型企业;三是突破部门、地区界限,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显然,前两种途径(非凡是第一种途径)形成大型企业需要较长时期,而通过第三种途径则能在较短时期内形成大型企业。更为重要的是,目前我国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还受“条条”和“块块”限制,造成分散经营、多头对外的过度竞争局面,而通过组建跨部门、跨地区、经营多个产业的大型企业集团,则有利于消除这种混乱现象。因此,这一途径体现了我国今后形成大型企业集团的发展方向。

企业规模经济范文第8篇

一、市场国际化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对外开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外开放主要包括引进外资、对外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其结果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逐渐融为一体。因此,对外开放过程实质上也就是市场国际化过程。而市场国际化对决定市场结构的规模经济、进入壁垒和市场集中这三个主要因素的影响,集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市场国际化为企业实现规模经济提供了巨大的潜力。规模经济要求企业的生产规模达到一定水平,并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使单位产品成本下降,收益增加。假如企业只在国内市场上追求规模经济,就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

1.国内资源可供量的限制。因为一国的资源往往存在相当程度的稀缺性,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有可能因获取资源的代价太高反而使产品的边际成本上升,甚至有可能根本无法获得所需的大量资源。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后,就能以较低的价格得到所需的资源,以扩大生产规模,实现规模经济。例如,目前上海“宝钢”所需的铁矿石90%以上来自澳大利亚等国,其规模经济的实现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很大。

2.国内市场需求量的限制。在特定时期内,一国对任何产品的需求都是有限的,企业若一味追求扩大生产规模,往往会造成产品严重供过于求,迫使企业又不得不缩小其生产规模。而在广阔的国际市场上,产品的需求量就会大幅度增加,从而为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突破了产品需求的制约。

3.国内技术水平的限制。生产能力的扩大通常是以技术进步为推动力的,企业在扩大生产规模时总是要采用效率更高的新技术。而一国的技术水平不可能在每个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在那些技术水平较低的产业中,企业追求规模经济就会受到生产技术的限制。这对技术总体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更为突出。企业通过国际市场引进高效率的新技术,提高生产能力,就能较充分地发挥规模经济效益。总之,市场国际化突破了国内市场的种种限制,为企业实现规模经济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国际市场的进入壁垒具有多层次的特点。目前,世界上已存在许多不同规模和层次的区域性经济组织,并大有继续发展之势,这意味着世界经济将进入区域一体化、集团化新阶段。欧洲经济共同体于1993年1月就宣布建立在12个成员国之间的商品、资本、劳务和人员自由流动的统一市场,并设想在21世纪中期,把欧洲经济区扩展到东欧和南欧的周边国家,把欧洲建成“全欧洲经济联盟”;1992年12月,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签署了《美加墨自由贸易协议》,标志着“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1989年11月,亚太地区12个国家的部长在澳大利亚的堪培拉举行首次会议,组成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992年1月,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达成了“东盟自由贸易协定”,形成“东盟自由贸易区”。由于“东盟”成员国也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成员国,因此,两者是处于不同层次的区域性经济组织。此外,还有不少新的区域性经济组织尚处于酝酿或筹建之中。各种区域性经济组织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在成员国之间降低甚至消除相互之间的进入壁垒,加强经济合作,而对非成员国则形成新的区域壁垒,如欧洲共同体(欧盟)达成建立西欧统一市场协议后,先后制定了限制纺织品进口、保护西欧电子产品市场、提高进口产品关税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同时,从70年代末开始,在80年代普遍化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趋势,在90年代将继续发展,世界主要工业国家为摆脱经济“滞胀”、高失业率和贸易逆差急剧上升的局面,纷纷制定各种国际贸易保护政策和措施,对外国产品进入国内市场设置很高的进入壁垒,从而在国际市场上便形成了“大区域进入壁垒→小区域进入壁垒→特定国家的进入壁垒”这样一种多层次、复杂的进入壁垒体系。(三)国际市场的竞争将是跨国公司寡头主导型竞争。由于国际市场为企业充分实现规模经济提供了可能,同时,在国际市场上形成了多层次的进入壁垒,这就使仅靠对外贸易很难开拓国际市场。因此,80年代以来,经济发达国家纷纷以跨国公司为载体,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设立境外子公司,利用当地资源组织生产,并实行就地销售,从而使对外直接投资取代了长期以来占统治地位的对外贸易,跨国公司成为国际市场竞争的主力。就市场集中度而言,据美国《幸福》杂志的有关资料,早在1990年,世界500家最大跨国工业公司的销售额为5万亿美元,相当于整个西方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1/4左右。1992年在全球2万亿美元的对外直接投资中,跨国公司占主体,仅占1%的大型跨国公司,其对外直接投资额就占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50%以上。而世界最大的几百家跨国公司分布在各主要产业中,特定产业被少数几家寡头企业所垄断,这就意味着国际市场的竞争将是跨国公司寡头主导型竞争。

二、中国市场结构与市场国际化不适应性分析

市场国际化把我国企业逐渐推向国际市场大舞台,而从国内市场竞争到国际市场竞争的转变,要求相应地调整我国的市场结构。但就企业自身而言,有一个相当时期的适应过程;就国家宏观管理而言,有一个探索、总结、不断完善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我国市场结构存在着与市场国际化不相适应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企业规模偏小,难以形成规模经济。这突出地表现在那些规模经济明显的重化工、电子等产业中,例如,根据目前的国际标准,汽车工业中单个整车生产企业的最小经济规模为40万辆以上,而目前我国整车生产企业有120多家,超过美国、西欧和日本厂家的总和,但年产超过10万辆的只有一汽、二汽和上海大众3家。据统计,90年代初我国有钢铁企业1598家,约占世界钢铁企业总数的1/3,而我国的钢产量只占世界钢产量的1/10。这些都反映了我国企业分散、规模偏小的现实。不仅如此,我国参与国际化经营的企业又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企业的总体平均规模很小。例如,在1990年我国500家最大的外贸企业中,进出口额在1500万至1亿美元的就有357家,占71.4%。这同经济发达国家的情况相比较反差很明显,这些国家为了保证企业拥有足够的国际竞争力,非常重视“企业规模效应”,其跨国公司的规模往往比国内其它企业的规模大得多。可见,我国企业的规模本来就较小,而参与国际化经营的企业又大都是中小型企业,这两重因素必然导致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因企业规模小,难以实现规模经济而缺乏国际竞争力。(二)国内企业间的竞争度过高,内部摩擦大,交易费用高。随着对外开放的发展,我国的外贸经营权逐渐下放,这对加快我国市场国际化进程的推动作用本来是无可非议的,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约束机制,国内企业之间竞争激烈,造成很大的内部摩擦。这在出口方面表现为,同类产品在向同一国家或地区出口时,多头对外,为了抢夺生意而对外竞相削价;在进口方面,则多家进口企业竞相抬价,相互争夺货源,其结果是让外商从中渔利。在引进外资和对外直接投资方面也存在类似情况,过度竞争现象十分严重。同时,由于我国许多刚开始从事国际化经营的企业,过去同国际市场基本处于隔绝状态,不了解国际市场行情,缺乏国际化经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这些企业单枪匹马进入国际市场,需要花很大的代价去熟悉市场环境,收集国际市场信息,寻找顾客,签订并执行交易合同。而且,由于单个企业的贸易批量小,单位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购销费用就高,因而一笔交易的交易费用很高。

三、市场国际化条件下优化中国市场结构的基本战略

基于对市场国际化给市场结构带来的影响和中国市场结构现状与市场国际化不适应性的分析,可以看出:一方面,市场国际化要求我国从事国际化经营的企业具有相当的经济规模,并降低国内企业间的市场竞争度,形成协同竞争格局,以实现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相兼容的有效竞争;另一方面,我国企业却规模偏小,企业间存在过度竞争,内部摩擦大,与有效竞争相差甚远。因此,在市场国际化条件下,优化我国市场结构的基本战略思路是:培育一批经济实力雄厚、具有国际水平的大型企业,作为跨国经营的主力,以充分发挥国际市场所提供的规模经济潜力;适当提高进入壁垒和市场集中度,降低国内企业间的竞争度,减少内部摩擦与交易费用,以协同竞争力,冲破国际市场上的多重进入壁垒,增强与国际寡头垄断企业的竞争能力。为此,需要研究以下两个具体战略问题:一是我国如何形成大型企业;二是在特定产业如何确定国际化经营的核心企业,以协调产业内各企业间的关系。

(一)形成我国大型企业的主要战略及其途径。

借鉴当代经济发达国家大型企业的成长经验,我国可采取水平一体化、垂直一体化和混合一体化战略以形成大型企业。这三种一体化战略不仅存在各自的经济性,而且具有层次性。作为大型企业的发展战略,水平一体是垂直一体化的基础。通常,企业规模的扩张是从水平一体化开始的,由于企业可利用原有技术和管理经验,在原来的业务范围内扩大其规模,故成功的可能性较大,但企业通过水平一体化达到一定规模后,要进一步发展成为大型企业,就需要进而实行垂直一体化。如美国,大型企业形成的历史就是把大规模生产过程和大规模流通过程结合于单一企业中的历史,到1917年,在资产额为2000万美元以上的美国企业中,将近90%的企业是经由垂直一体化而形成的。而在经济波动幅度和频率日益增加的今天,企业要保持原有的市场地位并持续发展成为大型企业,就要求企业努力分散经营风险,稳定企业收入流量,这就迫使企业采取混合一体化战略。同时,当今跨国经营的迅速发展,要求实行跨国产业经营的大型企业作为物质载体,这也刺激企业采取混合一体化战略,以最终形成经济实力雄厚的国际化大型企业。

就实行各种一体化战略以形成大型企业的基本途径而言,主要有以下三种可供选择:一是通过企业自身积累以增强经济实力,逐步扩大其生产经营范围,实行各层次的一体化战略,以形成大型企业;二是凭借其经济实力,通过兼并产业内横向、纵向企业以及不同产业的企业,以形成大型企业;三是突破部门、地区界限,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显然,前两种途径(特别是第一种途径)形成大型企业需要较长时期,而通过第三种途径则能在较短时期内形成大型企业。更为重要的是,目前我国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还受“条条”和“块块”限制,造成分散经营、多头对外的过度竞争局面,而通过组建跨部门、跨地区、经营多个产业的大型企业集团,则有利于消除这种混乱现象。因此,这一途径体现了我国今后形成大型企业集团的发展方向。

(二)根据产业特点确定国际化经营的核心企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