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企业成员利益分配范文

企业成员利益分配范文

企业成员利益分配

1引言

虚拟企业是一个以市场机遇为驱动的、暂时的组织结构,对参与虚拟企业的成员来说,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取得一定的经济收益。博弈论认为,在重复博弈中人们会选择合作行为,追求集体理性而避免个体理性。合作者共同追求整体利益最大化,则各成员都有机会获得比独自运作更多的利益,从而实现帕累托改进,无数厂商成功合作的事实也充分验证了这一观点。合作利益的多寡客观地决定着合作的深度和广度。然而由于成员间的经济实力有差异,从经济权力关系上看,成员企业间的作用往往并非对等和可逆,有可能会出现经济关系不平等。利益分配是否公平合理,直接关系到虚拟企业经营成败与发展前景,许多合作最终不欢而散,就是因为相互间争权夺利所致。因此,如何合理设计利益分配的方法是虚拟企业实际运作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许多文献都曾论及到虚拟企业成员的利益分配模型,本文在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几种分配的方法。

2盟主和成员企业间的利益分配模型

在虚拟企业中,盟主企业具有对新技术的垄断优势,是创造利益的主体,而成员企业一般不具有技术独占性,在联盟中处于辅助地位且与之功能类似的同等竞争者较多。因此,盟主企业对盟友协商利润分配关系时拥有主动权。但并不能说盟主企业可以不考虑成员企业的利益。委托理论认为,个体总是追求自身效果最大化,而制度安排只能在满足个体理性的基础上实现集体效用最大化。因此,在以盟主企业为核心的虚拟企业中,盟主企业应充分考虑到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对成员企业的激励作用。

利润是扣除成本之后的收益,因此成本分析是利润分配的基础。在虚拟企业中存在着两类成本:一类是可证实的、具体的实物生产过程发生的成本,称之为生产性成本;另一类是难以证实的、不可计量的产品创新过程中隐性的智力投入,称为创新性成本。

为了研究方便,假定盟主企业只付出创新性成本,而成员企业的成本由生产性成本和创新性成本两部分组成,又因为生产性成本可证实、变动余地小,故在某一具体的协作过程中可假定其为一常数。

设成员企业付出生产性成本CB0,付出创新性努力tB,相应的创新性成本为CB(tB),且CB′(tB)>0,CB"(tB)>0,即创新性努力增加则创新性成本增加,且增速加快;设盟主企业只付出创新性努力tA,相应创新成本为CA(tA),且CA′(tA)>0,CA"(tA)>0。

又设虚拟企业创造的总收益为R=fA(tA)+fB(tB)+ξ,其中,fA(tA)和fB(tB)分别为盟主企业和成员企业对总收益的贡献,且均随创新性努力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速度在不断减缓;ξ为环境随机干扰变量,服从N(0,σ2)的正态分布。又由于tB和tA不可证实,故也具有不可证实性,而不可证实性的因素不能作为合同依据。因此一般来说,盟主企业与成员企业的事前合同以总收益V为基础。

设虚拟企业事前利益分配合同中规定成员企业享有通常的线性提成计划S=S0+b•R,其中,S0为固定报酬,b为收益分成系数(0≤b≤1),则盟主企业所得的利益为π=R-CA(tA)-S,相应的盟主企业效用函数为v(π),成员企业所得的利益为ω=S-CB0-CB(tB),相应的成员企业效用函数为u(ω)。可见由于随机因素ξ的作用,R,π,S,ω均服从正态分布。

为了简化分析又使其不失合理性,将盟主企业最大化期望效用作为利益分配模型的目标函数,而将成员企业最大化自身期望效用作为模型的约束条件。该约束条件分为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约束两种。参与约束即成员企业参与联盟的收益不得不参与联盟时的保留作用,激励相容约束是指人和利润分配机制下成员都会根据自身效用最大化选择自己的行动。

设成员企业的保留收入为W0,相应的保留效用为u(W0),则虚拟企业利益分配的一般模型可描述如下:

E[v(R-CA(tA)-S)]

S.T.E[u(S-CB0-CB(tB))]≥u(W0)

E[u(S-CB(tB)-CB0)]

虚拟企业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必然面临着市场风险。假定盟主企业为风险中性,即盟主企业的期望效用等于期望收入,不存在风险成本;而成员企业为风险回避,即收益风险会给成员企业带来额外的风险成本。用k(k>0)表示成员企业的风险回避系数,则风险成本CF(ω)为:

CF(ω)=k•Var(S)=kb2σ2,

上述一般模型的等价确定型形式为:

(1-b)[fA(tA)+fB(tB)]-CA(tA)-S0

S.T.S0+b[fA(tA)]-kb2σ2-CB0-CB(tB)≥W0

tB∈argmax[S0+bfA(tA)+bfB(tB)-kb2σ2-CB0-CB(tB)]

3成员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模型

设某虚拟企业由n个成员企业组成,n家企业形成的联盟为N,其中部分企业形成的小联盟记为S,显然S是N={1,2,…,n}的一个子集。可供分配的虚拟企业整体利益为V,第i个企业的效用函数为Ui,各成员企业的利益分配向量为X=(x1,x2,…,xn),向量的每一元素都非负。则:xi≥0,x1+x2+?撰+xn=V

成员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模型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3.1Nash谈判模型

在虚拟企业利益分配过程中,往往需要通过各成员之间相互协调或谈判来解决。谈判过程中,如果各成员企业能遵守一定的“合理性”假设,那么Nash谈判模型的解即为满足这些“合理性”假设的解。

(1)确定可行集和冲突点。可行集为各方在可分配的收益中的分配值,冲突点即不合作时各自的付出,即各自的硬成本,为分析计算方便可取冲突点从0开始,而将各自的硬成本从可分配收益中扣除。设各合作伙伴在扣除各自的硬成本后,可分配收益总额为v(N)。

则xi的取值范围为0≤xi≤v(N),且xi=v(N),故可行集(U1,U2…,Un)是Ui(0)≤Ui≤Ui(v(N)),且满足xi=v(N)的所有点的集合,冲突点即(U1(0),U2(0),…,Un(0))。

(2)构建效用函数。设动态联盟各成员企业的分配因子为αi,则应满足:函数应是所持收益的增函数;满足边际效用递减;分配因子越大,分配额越大;在冲突点效用函数为0。

构建效用函数取Ui=(xi)的形式,可得Nash均衡解求解方程为:

Max((x1)(x2)?撰(xn))

S.T.0≤x1≤v(N)0≤xn≤v(N)x1+x2+…+xn≤v(N)

(3)确定各因素的权重并求分配因子αi的值。其大小从企业实力、资源储备对利益的影响和创新性努力、所承担的风险三个方面度量。三个方面的权重可建立层次分析法的判断矩阵,运用层次分析法得到。

(4)求解。用运筹学中动态规划方法求解,也可运用高数中的求解条件极值方法求解。

3.2夏普利值法(shapley法)

由一个有限局中人集合N与一个定义在N的子集上的函数V(S),S?奂N给出,记作G={N,V}。V是特征函数,V(S)的实际意义是联盟S所能创造的财富或收益,表示S中成员的最大总赢得。这种方法就是将合作对策(N,V)的夏普利值作为每个成员的分配值,即

xi=[V(s)-V(s-{i})]

其中,S表示内部联盟的个数,V为定义在N的所有子集上的一切收益函数,n是局中人个数,N是所有局中人构成的集合,xi表示局中人在合作对策(N,V)中应得到的期望收益。夏普利值可认为是一种概率解释,肯定局中人的随机次序形成联盟,各种次序发生的概率假定相等,均为1/n!。局中人在与前面(S-1)人形成联盟S,局中人i对这个联盟的贡献为V(s)-V(s-{i})。S-{i}与N-S的局中人相继排列的次序为(S-1)!(n-S)!种。因此,各种次序出现的概率为(S-1)!(n-S)!/n!。根据这种解释,局中人i所作贡献的期望正好就是夏普利值。

3.3基于公平理论的分配方法

美国行为学家亚当斯提出公平理论,他认为个人要将自己获得的“报酬”与其“投入”的比值同虚拟企业中其他成员作比较,只有相等时才达到公平,其变通表达式为:

==?撰==β=

其中,λi指合作者i的全部投入;β指产出投入比,即各合作者的分配所得与其投入之比。此式表明,只有当所有合作者的分配所得与其投入之比都是同一常数β时,即达到了公平。

那么,公平而有效的分配结果是唯一的,即为:

X*=(V,V,?撰,V)

但是大多数合作者出于对于核心资源和专有技术的保护,对虚拟企业都采取分阶段投入的协作策略,即在不同的时期各方投入的力度不同。同时整体利益的分配也并非一次性活动,而要在不同的运行阶段要进行多次分割,因此提出累计投入比的概念,并依其分配利益,才能避免合作者“搭便车”的行为。累计投入比定义为:某合作这个阶段投入之和占全部合作者各阶段投入之和的比重。货币的时间价值是投资决策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而投资与收益是对应关系,因此利益分配需要将货币时间价值加以考虑。假定有跨时贴现因子γ(0≤γ≤1),(假定γ给定,与各阶段是否均匀无关)则第i企业至第j阶段的动态累计投入为:λik(1+γ)(j+1-k)

全部合作者至第j阶段的动态累计投入为:

λik(1+γ)(j+1-k)

那么,第i企业在第j阶段所分的的利益模型为:

xij=Vj

λik=Aik×Cik+Tik

其中,Aik为第i成员在第k阶段投入的用重置成本计算的无形资产;Cik为第i成员在第k阶段投入的无形资产对虚拟企业的贡献率;Tik为第i成员在第k阶段投入的有形资产。

假定虚拟企业在第j阶段产出的单价由pj表示;销售量(过程增量)由Qj表示;运营成本(过程减量)由Fj表示;税金及其他支出由Sj表示;第j阶段预留的虚拟企业后续发展资金由Mj表示,则:

Vj=pj×Qj-λij-Fj-Sj-Mj

3.4考虑风险后的利益分配

这种方法从“风险分担、利益共享”的观点出发,综合考虑成员的研发投入和所承担的风险,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给出虚拟企业中确定利益分配的一个计算方法。现假定由n个成员组成的虚拟企业来进行产品项目研发,项目的最终受益为V,各成员的投资额为Ii,第i个成员承担的风险为Ri,则其收益Vi为:

Vi=[(Ii×Ri)(Ii×Ri)]V,i=1,2,…,n

其中,风险系数Ri,表示与成员i相关的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且Ri∈(0,1)。它是成员伴i所承担的风险如市场风险、技术风险、连接风险等的评价。Ii为投资额,是成员i的所有投入包括启动资金、人力成本及融资成本等折算成资金形成的数额。

则虚拟企业中成员的收益分配比例αi为:

αi=(Ii×Ri)(Ii×Ri),i=1,2,…,n

由此可见,这种方法主要是确定成员的投资额与风险系数。

(1)投资额的确定。虚拟企业成员的投资额应该包括成员的所有投入,具体包括:启动资金,包括成员用于购置研发设备、仪器、技术专利等的事前投资;人力资本的价格,包括成员雇佣工程师、技术专家和普通技术工人等的人力成本;融资成本,不光考虑成员的融资数量,还要考虑成员的融资成本。

投资额的确定有事前确定和事后确定两种方法。事前确定是指成员的研发投资额根据成员申报的研发预算来确定;事后确定则是在项目研发成功以后,根据各成员在研发过程中的实际付出来确定成员的研发投资额。具体采用那种确定方法,则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2)虚拟企业成员的风险系数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来确定,至于风险的种类则依企业的类型而定。假定主要研究的是一个产品研发级的虚拟企业,其成员i承担市场风险Rim、技术风险Rir和合作风险Ric等。然后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各风险分别进行测算,总的风险系数则通过下式计算:

Ri=1-(1-Rim)(1-Rir)(1-Ric)

3.5相互协调的分配方法

协调的过程正是一种相互协调和补充的过程,以减少片面性和考虑不周所造成的失误。协调模型又有基于满意度的冲突协商和群体重心模型两种方法。

3.5.1基于满意度评价的冲突协商方法

这种方法是通过冲突成员之间互相让步,不断改变满意度来寻找最佳的分配方案。其主要步骤为:

(1)虚拟企业的每个成员企业给出一个协商冲突方案。记第i个企业给出的分配方案为gi=(xi1,xi2,…,xin),那么n个成员企业给出的分配方案的决策矩阵为:

G=x11x12?撰x1nx21x22?撰x2n?撰?撰?撰?撰xn1xn2?撰xnn

(2)计算每个成员企业的初始满意度。设决策矩阵中第i个成员企业的最大收益值为:

Mi=Max{xi1,xi2,……,xin},

最小收益值为:

mi=Min{xi1,xi2,……,xin}。

那么第i个成员企业的初始满意度为:ui=

(3)假定预测出的虚拟企业总收入为V,那么计算出的剩余分配收入为:V-mi

(4)确定第i个成员企业的初始满意度增加量ri,并根据公式计算出初始满意度增加后的分配量的大小si,且si=(ui+ri)Mi。

(5)检测si=V是否成立,且保证满意度乘积最大(保证达到Pareto最优解)。如果不成立,则需要返回(4)进行调解,直到成立为止。

3.5.2群体重心模型

群体重心模型即把各种利益分配方案集结成群体可能接受的比较公平的利益分配方案。它寻找一种距理想分配方案最近的一种分配方案集X=(x1,x2,…,xn),若存在m种理想利益分配方案,其中,第i种为理想方案:Xi=(ai1,ai2,…,ain)。

引入一种特殊效用函数,即用方案X与理想方案Xi的距离量为Xi的损失:

di(x)=[(x1-ai1)2+(x2-ai2)2+?撰+(xn-ain)2]1/2

定义群体损失函数为:

f(x)=d21(x)+d22(x)+?撰+d2m(x)

f(x)是个体损失函数平方和,它表示了群体对方案X的不满意度。

群体决策是选择一个X,使f(x)达到最小。由于f(x)在可行集上非负可导,则f(x)对变量xj(j=1,2,…,n)的偏导数为:

=2(xj-a1j)+2(xj-a2j)+?撰+2(xj-amj)=0,

则xj=•aij

群决策结果是:X=(x1,x2,?撰,xn)=(ai1,ai2,?撰,ain)=Xi。

4结语

本文总结出虚拟企业成员间利益分配的六种模型,这几种方法各有所长,在考虑分配虚拟企业整体利益关系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分配原则和方法。这一研究对虚拟企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