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企业产品质量论文范文

企业产品质量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企业产品质量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企业产品质量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微观层面 质量差异 异质性

一、引言

本文就论文选题的理论依据及现实依据进行说明。第一节是对经典贸易理论及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的综述,交代论文选题目的理论背景,阐述选题的理论意义;第二节通过对研究对象总体情况的分析,介绍论文的主要研究问题。

二、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的兴起

传统贸易理论,将国际贸易产生归结于国家间的差异性。传统贸易模型都是以国家层面上的差异性为出发点,并假设了生产是规模报酬不变的性质。其中古典贸易理论从绝对比较优势、相对比较优势出发,要素禀赋理论从两个国家的要素禀赋差异性出发,两种理论都在

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国与国之间发生贸易的原因。但是随着更多的经验事实的发生,传统贸易理论的说法逐渐受到了挑战。比如依照传统贸易理论预测,发达国家应与资源禀赋差异较大的发展中国家间贸易更为活跃。但从国际贸易的实际发展来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尤其是六十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大量增加,并且发达国家间的产业内贸易又占了很大的比重。发达国家的要素禀赋相近,且在产业内贸易中所交易的大部分是要素密集度相近的相似产品。以国家为研究对象的传统贸易理论无法解释这些经济现象。

新贸易理论则重点对发达国家之间方兴未艾的产业内贸易现象进行分析,指出除了国家要素禀赋的差异之外,规模经济也是国际贸易起因和贸易来源的另一个决定因素。新贸易理论以产业层面为分析出发点,引入了产业组织理论和规模报酬递增假设。新贸易理论虽然通过引入产品差异和垄断竞争所产生的产业内异质性,解决了新古典贸易理论中企业规模不确定的问题。但是在新贸易模型中,企业都是同质的,即每个国家都是由多个将多样性产品出口到世界各地的“代表性企业”组成的经济体。这个假设显然与经验现象相悖,现实中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出口,在国际市场上进行竞争,而且企业之间也存在着生产效率或规模的差异。因此源起“企业同质性”的新贸易理论不能解释的问题是,为何同一行业内,只有部分企业进行着国际贸易,而另一部分企业只服务于国内市场。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的产业内企业异质性理论的研究,正是源于新贸易理论中的“企业同质性"假设与经验现象相悖。

基于微观层面的经验文献进一步发现,贸易自由化导致了产业内资源的重新配置效应,如迫使生产率水平较低的企业退出市场或关闭、导致市场份额向较高生产率的企业重新配置 (Bernard and Jensen,1999:Clerides,Lach and Tybout,1998:AW,Chung and Roberts,2000:Pavcnik,2002:Bernard and Jensen and Schott,2003)。这些经验事实不仅发生在发达国家,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也相当普遍。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正是在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对一些经济现象无法解释的情况下产生的。首先是Bernard(1997)通过建立理论模型分析了企业服务国外市场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并应用实证研究发现运输成本,工厂层面的固定成本,企业层面的固定成本,关税等因素都会影响企业选择服务国外市场方式。Melitz(2003)将垄断竞争模型与企业异质性假设结合起来,完整论证了企业的异质性理论模型,分析了企业选择是否出口的临界生产成本(即生产效率水平)条件,从而在理论上解释了为何行业内只存在一小部分企业进行出口。Helpman,Melitz和Yeaple(2004)拓展了Melitz模型,将异质性企业出口与对外直接投资(FDI)相结合,考虑企业建立海外分公司的决策,即企业是以出口还是FDI的方式服务国外市场。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的另一框架是由Bernard(2003)创立,他们将随机生产率引入到Eaton 和Kortum(2002)的多国李嘉图模型中。

在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的发展过程中,以Melitz的异质性企业理论最具代表性,它成为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的基石。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正是从微观层面―企业出发,探讨企业层面的出口贸易决策行为。它不仅解释了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的无法解释的经验事实,弥补了贸易理论所存在的空白,更是开拓了贸易理论研究的新领域、新方向。

三、企业异质性模型

企业异质性模型认为出口企业与非出口企业的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对国际贸易中异质性企业的关注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多位学者对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实证研究均表明:无论哪个国家或地区都只有很小一部分企业选择从事出口,而且与非出口企业相比,出口企业的生产率较高且规模也较大。各企业生产效率及规模的差异成为企业异质性。异质性企业是如何进行自我选择从事国际贸易的,贸易对企业的生产和利润究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是异质性企业模型探讨的问题

1. Melitz模型

Melitz(2003)以Hopenhayn(1992)一般均衡框架下的垄断竞争动态产业模型为基础,并在Krugman(1980)贸易模型的垄断竞争与规模报酬递增的假设下,嵌入企业生产率的差异,建立了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Melitz(2003)的异质企业贸易模型中每个企业面临着出口的固定成本。每个企业也都面临着内生的生产率水平。企业在了解其生产率状况后才会做出是否出口的决策。贸易能够促使生产率较高的企业进入出口市场谋求更高利润,而生产率较低的企业为避免损失只能继续为本土市场生产甚至退出市场。同时贸易进一步使得资源重新配置,使生产率较高的企业占据更高市场

份额 。

Melitz将异质性企业引入不变替代弹性(CES)偏好的垄断竞争模型,发现了一系列新的研究结果。例如,一个产业部门的贸易开放度提高将会抬高工资和其他要素价格,生产成本的上升使生产率最低的企业被迫退出市场。除生产成本外,生产率最高的企业还能够承担开辟海外市场的固定成本并开始出口。生产率居于中游的企业将继续为本土市场服务。低生产率企业的退出,使资源重新进行分配,更多得流向那些生产率较高的企业,从而整个产业的生产率因为贸易而得到了提升。Melitz的研究揭示了产业的总体生产率由于资源的重新配置获得了提高,这种社会福利是传统贸易理论没有发现并解释过的贸易利得。

因此Melitz模型尽管建立在微观结构上,却有助于从宏观层面上理解出口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Melitz(2003)的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的一个亮点在于它清楚且有说服力的解释了为什么一些产品根本没有被出口。

Melitz(2003)的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能够很好的解释贸易中的零值问题,却无法解释贸易价格的空间模式,即平均单位价值随着距离明显增加的事实,且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的预测却与该事实相反。

2. Melitz-Baldwin-Harrigan质量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

出口产品平均单位价值(出口价值/出口数量)常被用来衡量产品质量。认为企业同时以质量和价格为基础竞争的思想在国际贸易经济学中由来已久。早在1961年,Linder就将质量作为影响贸易方向的决定因素引入。在他的理论中:单位资本收入相近的国家由于在生产、消费模式上的相似,而使这些国家间的双边贸易更

活跃 。

在解释质量和国家贸易模式时,主流文献多采用引力方程对双边贸易流进行建模,解释双边贸易流的构成(如出口产品种类、数量及平均单位价值)因贸易伙伴的特征(距离、市场规模)变化而产生的反映。引力模型预测:国家间距离越远,双边贸易流越小。但在部分研究中发现,平均单位价值与距离呈正相关关系。

为了更准确的理解进口国特征对贸易模式的影响并解释贸易价格的空间模式,Baldwin 和Harrigan将质量差异纳入到Melitz(2003)的异质企业贸易模型中,形成质量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或QHFT模型)。质量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的重要创新是引入了一个严格为正的质量-成本弹性,并假定各企业在边际生产成本和产品质量上都是异质的。在同样的产品中,高边际成本使产品具有高质量和高价格。由于出口固定成本的存在,企业根据自身生产成本及产品质量对是否进入出口市场进行自我选择。在他们的理论中,当时,成本的增加使质量产生不均匀的提高,从而高成本高质量的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成为出口市场上的一员。而低成本低质量的企业则只在国内市场上销售其产品。随着贸易成本上升或进口市场规模缩小,进入出口市场的质量门槛被提高了,市场对企业的选择更强烈了。因此,产品平均质量和FOB价格均随距离增加而提高,随市场规模扩大而降低。当时,传导机制则是反向的:低成本低质量的企业选择进入出口市场,距离增加和进口市场规模缩小使产品平均质量和FOB价格下降 。总的来说,在Baldwin and Harrigan(2007)中,市场规模,距离和单位价格的关系如表1所示:

自从Baldwin 和Harrigan的初稿在2007.3首次公开以来,许多“质量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被开发出来或正处于开发阶段。Richard Kneller and Zhihong Yu(2008)改变Melitz-Baldwin-Harrigan模型中CES效用函数的假设,并放宽Melitz-Ottaviano中垄断竞争的条件,允许非对称的商品种类及产品质量与成本间的正相关关系。作者将距离、目的市场对出口产品单位价值的影响分为两种机制(Baldwin-Harrigan的理论模型只有一种机制,没有细分):选择效应与价格区别效应。当质量弹性时,企业为“质量竞争型企业”,此时选择效应导致距离、目的市场对出口产品单位价值的正向作用;当质量弹性时,企业为“效益竞争型企业”,此时选择效应导致距离、目的市场对出口产品单位价值的负向作用。而对价格区别效应而言,无论与1的关系如何,距离、目的市场对出口产品单位价值均呈负向作用。

四、结论

综上所述,Melitz模型与质量异质企业贸易模型的区别在于:Melitz(2003)模型将生产成本作为衡量企业异质性的标准,而质量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同时将质量和生产成本作为衡量标准,在该模型中高成本不一定是坏事。Melitz(2003)模型扩展到多个非对称国家后能够很好的解释出口零值,但是无法解释价格的空间模式。QHFT模型的零值空间模式新的内涵在于价格与距离之间的关系。由于高质量意味着强的竞争能力,边际成本界值随距离增加而增加,而不是Melitz(2003)模型所预测的下降。

以微观层面的企业为研究对象,并结合质量差异的企业质量异质性贸易理论的出现为研究质量对双边贸易流的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而Hallak and Schott(2008)开发出的度量商品质量方法则提供了方法论依据,为接下来就中国工业制成品质量及其贸易流量的研究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参考文献:

[1] Bernard, Andrew, Bradford Jensen, Steve Redding, and Peter Schott, 2007, “Firms in International Trade”[J] ,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 vol. 21(3), pages 105-130, Summer.

[2] Baldwin and Harrigan, 2007, "Zeros, Quality and Space: Trade Theory and Trade Evidence", [OL] NBER Working Paper No. W13214

[3] Eaton, J. and S. Kortum (2002), “Technology, Geography, and Trade,” [J] Econometrica, 70,1741-1779.

[4] Hallak, Juan Carlos, and Peter Schott, 2008, “Estimating Cross-Country Differences in Product Quality”, NBER Working Paper 13807 (February)

[5] Hallak , Juan Carlos , 2006 “Product Quality and the Direction of Trad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68(1), pp. 238-265

[6] Melitz, Marc, 2003, “The Impact of Trade on Intra-Industry Reallocations and Aggregate Industry Productivity.”[J] Econometrica 71(6), pp. 1695-1725

第2篇

[摘 要]品牌建设战略体系的提出将有助于企业认识和了解品牌理论,也有助于企业和学者们从更高的理论层面研究中国企业的在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文针对中小型企业的内部员工,进行了大量市场调查研究。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文献资料,从理论与企业实践两个不同角度,对中小型企业优势进行分析,最后全方位实施品牌战略的对策。

[关键词]中小型企业;品牌战略;管理;建设

[关键词]中小型企业;品牌战略;管理;建设

[中图分类号]F7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23-0052-02

[中图分类号]F7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23-0052-02

1 品牌战略理论综述

1 品牌战略理论综述

11 品牌战略的含义

11 品牌战略的含义

品牌战略是以提升品牌资产价值为目的,按品牌内在运作的规律采取相应措施来实现,最后通过品牌资产评估来评价品牌战略的实施,它是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围绕品牌进行的全局性的谋划方略,是整个企业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品牌建设战略体系中,品牌这个概念分为品牌理论和品牌实践两大领域,两者密切相关、相互对应。其中,品牌理论按照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个人品牌学、产品品牌学、企业品牌学、城市品牌学、区域品牌学、国家品牌学等。品牌实践即指正从事的品牌活动,是品牌理论的具体化实施,包括品牌认知、品牌创建和品牌维护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所采用的战略与品牌理论有着一一对应的关系。以产品品牌学为例,品牌认知阶段对应品牌定义和品牌内涵理论、品牌生命周期理论;品牌创建阶段对应品牌命名理论、品牌定位理论、品牌形象理论、品牌联想理论、品牌个性理论……品牌维护阶段则对应品牌延伸理论、品牌关系理论、品牌资产理论、品牌竞争力理论、品牌危机管理理论……换而言之,企业在品牌建设过程中,在品牌认知阶段,企业需要对品牌的定义和品牌的生命周期有深刻的了解;在品牌创建阶段,企业须实施品牌定位战略、品牌形象战略等;在品牌维护阶段,企业可以选择使用品牌延伸战略、品牌资产战略、多品牌战略、品牌危机管理战略等。

品牌战略是以提升品牌资产价值为目的,按品牌内在运作的规律采取相应措施来实现,最后通过品牌资产评估来评价品牌战略的实施,它是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围绕品牌进行的全局性的谋划方略,是整个企业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品牌建设战略体系中,品牌这个概念分为品牌理论和品牌实践两大领域,两者密切相关、相互对应。其中,品牌理论按照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个人品牌学、产品品牌学、企业品牌学、城市品牌学、区域品牌学、国家品牌学等。品牌实践即指正从事的品牌活动,是品牌理论的具体化实施,包括品牌认知、品牌创建和品牌维护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所采用的战略与品牌理论有着一一对应的关系。以产品品牌学为例,品牌认知阶段对应品牌定义和品牌内涵理论、品牌生命周期理论;品牌创建阶段对应品牌命名理论、品牌定位理论、品牌形象理论、品牌联想理论、品牌个性理论……品牌维护阶段则对应品牌延伸理论、品牌关系理论、品牌资产理论、品牌竞争力理论、品牌危机管理理论……换而言之,企业在品牌建设过程中,在品牌认知阶段,企业需要对品牌的定义和品牌的生命周期有深刻的了解;在品牌创建阶段,企业须实施品牌定位战略、品牌形象战略等;在品牌维护阶段,企业可以选择使用品牌延伸战略、品牌资产战略、多品牌战略、品牌危机管理战略等。

1.2品牌战略的特征

1.2品牌战略的特征

全局性。品牌战略是企业为了创造、培育、利用、扩大品牌资产,提高品牌价值而采取的各项具体计划或方案的指南。它所解决的不是局部或个别问题,而是全局性问题。

全局性。品牌战略是企业为了创造、培育、利用、扩大品牌资产,提高品牌价值而采取的各项具体计划或方案的指南。它所解决的不是局部或个别问题,而是全局性问题。

长期性。品牌战略是从企业长远发展着眼的,是企业长期规划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对其评价也是放在长期成本——长期收益的核算框架中进行的。

长期性。品牌战略是从企业长远发展着眼的,是企业长期规划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对其评价也是放在长期成本——长期收益的核算框架中进行的。

系统性。品牌战略涉及企业的各个环节和子系统,其自身也存在形成、维护和发展等环节问题。

系统性。品牌战略涉及企业的各个环节和子系统,其自身也存在形成、维护和发展等环节问题。

开放性和竞争性。品牌战略是在开放系统中与外界不断保持信息和能量交换的条件下实施的,因此它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外界的竞争力。开放使它更多地吞吐信息,竞争使它更有效地检索信息和加工信息。

开放性和竞争性。品牌战略是在开放系统中与外界不断保持信息和能量交换的条件下实施的,因此它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外界的竞争力。开放使它更多地吞吐信息,竞争使它更有效地检索信息和加工信息。

组织性。品牌战略是由人来制定和实施的,它涉及企业内外多层次的参与者通过分工与组织,来完成品牌战略。

组织性。品牌战略是由人来制定和实施的,它涉及企业内外多层次的参与者通过分工与组织,来完成品牌战略。

2 中小型企业品牌战略管理存在的问题

2 中小型企业品牌战略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实施品牌战略的意识淡薄

2.1 实施品牌战略的意识淡薄

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产品同质化的日益严重,中小型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不少中国企业热衷或者忙于广告战、价格战、促销战,而忽视了产品质量、服务品质和品牌创新的重要性。产品质量不稳定,服务品质得不到保障,使得品牌原有的消费者不断流失,品牌知名度下降;产品长期不变,品牌营销策略没有创新,与竞争品牌差异不明显,品牌失去活力,使得消费者丧失购买欲望,品牌知名度下降。我国许多中小型企业就是由于缺乏创新,品牌知名度下降,失去了消费者的忠诚,而被不断进步和变化的社会所淘汰。品牌创新是企业充满活力,取得进步和发展的源泉,它不仅仅包括产品的技术创新、包装创新,还包括产品营销模式的创新,以及品牌文化、品牌内涵的创新。

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产品同质化的日益严重,中小型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不少中国企业热衷或者忙于广告战、价格战、促销战,而忽视了产品质量、服务品质和品牌创新的重要性。产品质量不稳定,服务品质得不到保障,使得品牌原有的消费者不断流失,品牌知名度下降;产品长期不变,品牌营销策略没有创新,与竞争品牌差异不明显,品牌失去活力,使得消费者丧失购买欲望,品牌知名度下降。我国许多中小型企业就是由于缺乏创新,品牌知名度下降,失去了消费者的忠诚,而被不断进步和变化的社会所淘汰。品牌创新是企业充满活力,取得进步和发展的源泉,它不仅仅包括产品的技术创新、包装创新,还包括产品营销模式的创新,以及品牌文化、品牌内涵的创新。

2.2 盲目使用品牌延伸战略

2.2 盲目使用品牌延伸战略

品牌延伸战略是近年来为中国企业所喜爱并且常用的品牌战略之一,它已成为企业寻求新发展、开拓新市场的一种重要策略。运用得当的品牌延伸战略,可以在企业推出新产品时,帮助企业在原有市场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或是迅速打开新的市场,为企业带来新的利润,为企业品牌注入新的活力,并更充分地发挥品牌优势。

品牌延伸战略是近年来为中国企业所喜爱并且常用的品牌战略之一,它已成为企业寻求新发展、开拓新市场的一种重要策略。运用得当的品牌延伸战略,可以在企业推出新产品时,帮助企业在原有市场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或是迅速打开新的市场,为企业带来新的利润,为企业品牌注入新的活力,并更充分地发挥品牌优势。

如有的中小型企业在其主要产品尚未占据市场领先地位时,就迫不及待地想用同一品牌推出其他产品,结果使得消费者心目中的品牌形象一落千丈;有的企业在某一领域获得品牌的成功后,就盲目地向其他领域发展,也不确定该领域与自身原有产品领域是否有冲突;还有的企业过分追求多元化经营,产品过多、生产经营范围过广,使得原有品牌的定位变得模糊。

如有的中小型企业在其主要产品尚未占据市场领先地位时,就迫不及待地想用同一品牌推出其他产品,结果使得消费者心目中的品牌形象一落千丈;有的企业在某一领域获得品牌的成功后,就盲目地向其他领域发展,也不确定该领域与自身原有产品领域是否有冲突;还有的企业过分追求多元化经营,产品过多、生产经营范围过广,使得原有品牌的定位变得模糊。

2.3 缺乏品牌危机管理意识

2.3 缺乏品牌危机管理意识

中国企业在品牌危机管理这个环节特别薄弱,一是中国企业产品标准化执行不严,相对国际品牌而言更容易产生品牌危机;二是中国企业平时对品牌危机管理不重视,当品牌危机到来时,危机反应能力较差。在这方面中国品牌显得尤为脆弱,中国企业没有有效的事前预防机制、迅速的事发反应机制以及妥当的事后处理机制,当危机事件来临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品牌被拖垮,很少有能在危机中屹立不倒的中国企业。

中国企业在品牌危机管理这个环节特别薄弱,一是中国企业产品标准化执行不严,相对国际品牌而言更容易产生品牌危机;二是中国企业平时对品牌危机管理不重视,当品牌危机到来时,危机反应能力较差。在这方面中国品牌显得尤为脆弱,中国企业没有有效的事前预防机制、迅速的事发反应机制以及妥当的事后处理机制,当危机事件来临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品牌被拖垮,很少有能在危机中屹立不倒的中国企业。

2.4 危机应急能力不足

2.4 危机应急能力不足

在危机发生后,危机反应能力差是中国企业“一碰就倒”的主要原因。中国企业没有品牌危机意识,对危机没有预见也没有防患于未然的想法,自然也没有企业危机处理体系。企业危机处理体系包括事前预防机制、事发反应机制和事后处理机制。具体来说,就是企业要建立危机管理的常设机构,在组织、人员、措施、经费等方面做好随时应对危机的准备;危机预警系统,当出现危机发生的征兆和信号时,要能及时通报企业领导和相关部门,并迅速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以防危机的影响扩大,造成恐慌;在危机发生后,企业要能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并以坦诚、愿意解决问题的态度,经由唯一的渠道事件处理的相关信息,并且企业领导要高度重视,本着积极主动、配合政府工作的态度面对媒体和大众。

在危机发生后,危机反应能力差是中国企业“一碰就倒”的主要原因。中国企业没有品牌危机意识,对危机没有预见也没有防患于未然的想法,自然也没有企业危机处理体系。企业危机处理体系包括事前预防机制、事发反应机制和事后处理机制。具体来说,就是企业要建立危机管理的常设机构,在组织、人员、措施、经费等方面做好随时应对危机的准备;危机预警系统,当出现危机发生的征兆和信号时,要能及时通报企业领导和相关部门,并迅速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以防危机的影响扩大,造成恐慌;在危机发生后,企业要能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并以坦诚、愿意解决问题的态度,经由唯一的渠道事件处理的相关信息,并且企业领导要高度重视,本着积极主动、配合政府工作的态度面对媒体和大众。

3 全方位实施品牌战略的对策

3 全方位实施品牌战略的对策

31 以创产品品牌为突破口,促进企业品牌的形成

31 以创产品品牌为突破口,促进企业品牌的形成

从企业品牌建设战略的角度看,品牌建设实质上就是通过提高品牌的认知度、美誉度、忠诚度来扩大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提升企业产品的竞争力,进而实现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因而若能在适当的时机选择恰当的品牌战略将有助于企业的品牌发展和企业自身的发展,反之,如果时机不适当或是品牌战略选择错误将影响品牌的发展,甚至可能使得企业过去的品牌建设成果付之一炬。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强化我国中小型企业品牌效应,减少企业营运风险,为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打好基础。

从企业品牌建设战略的角度看,品牌建设实质上就是通过提高品牌的认知度、美誉度、忠诚度来扩大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提升企业产品的竞争力,进而实现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因而若能在适当的时机选择恰当的品牌战略将有助于企业的品牌发展和企业自身的发展,反之,如果时机不适当或是品牌战略选择错误将影响品牌的发展,甚至可能使得企业过去的品牌建设成果付之一炬。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强化我国中小型企业品牌效应,减少企业营运风险,为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打好基础。

32 建立创新机制,不断为企业品牌注入新的活力

32 建立创新机制,不断为企业品牌注入新的活力

坚持科技创新战略,以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品种,优化工艺,提升装备水平,降低各类消耗,三废综合利用为目标,大力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推动企业发展。

坚持科技创新战略,以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品种,优化工艺,提升装备水平,降低各类消耗,三废综合利用为目标,大力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推动企业发展。

保证品牌的产品始终优秀是品牌的根本,优秀的产品是建设品牌的必要条件。这里所说的产品优秀,是指产品必须有过硬的质量和不断的创新。质量是产品的生命,高质量的产品是塑造一个好品牌的基础。没有好品质就没有好品牌,只有保证了产品的质量,才能吸引源源不断的消费者,才能使消费者有忠于品牌的可能。产品质量直接关乎品牌的形象,因此严格控制产品的质量,保证始终能生产出消费者信得过的产品是企业品牌建设的一个关键点,特别是对中国企业而言。

第3篇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日益频繁,关于贸易方面的理论也经历了从比较优势到产业内分工,再到产品内分工等几个阶段,而质量在贸易中的地位也越来越被众多的学者所重视,本文按照贸易发展的相关脉络做了一个关于贸易方面的相关文献的整理,重点关注关于质量方面的相关文献。

关键词:贸易;比较优势;质量

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新古典经济学逐渐形成,在新古典经济学框架下对国际贸易进行分析的新古典贸易理论也随之产生。1919年,瑞典经济学家埃利·赫克歇尔(Eil F Heckscher)提出了要素禀赋论的基本观点,1930年代,这一论点被他的学生伯尔蒂尔·俄林(Beltil G Ohlin)所充实论证,其代表作《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进一步发展了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因而这一理论又称为H-O理论: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那些充分利用本国充裕要素的产品,以换取那些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这样的贸易模式能使参与国都从中获利。

但是里昂惕夫悖论对现有的国际分工和贸易理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按照传统比较优势理论,技术和要素禀赋接近的国家是不会有大规模贸易的,但实际上,二战以后,发达国家之间贸易额占据全球贸易的绝大部分份额,以此为背景,Krugman(1980、1981)、Helpman(1981)在市场垄断竞争框架下,强调产品的多样性和规模经济,禀赋结构相近的经济体之间同样可以发生贸易,消费者可以从贸易中得到更多的福利,而且贸易主的集中度很高,从而创建了新贸易理论。Helpman and Krugman(1985)将规模报酬递增和产品多样性等新贸易理论的核心思想引入传统贸易理论模型,并在该范式下研究技术差异、要素价格差异、贸易成本等相关问题,对产业内贸易等现象能提供很好的解释,这一理论整合成为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随后,引入企业异质性的现代贸易理论成为了主流,大家开始从企业层面来强调产品的差异性,代表作是Melitz(2003),这篇文章将企业生产效率差异性引入Krugman(1979)框架,通过企业生产效率差异性解释企业贸易行为差异性,由此揭开了新新贸易理论时代。但是Melitz(2003)它无法解释企业行为的所有差异性,特别是企业出口的价格行为,比如Baldwin and Harrigan(2011)发现美国企业出口产品价格随地理位置的距离而增加,如果根据Melitz(2003)的分析,地理位置越远,那么就只有生产效率越高、出口产品价格越低的企业出口,这显然存在着矛盾。

如何解决这一矛盾,一个很自然的逻辑就是放松或者更改Melitz(2003)的假设,其中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引入企业产品品质的异质性,现在许多学者都把产品品质的异质性放在与企业生产效率的异质性同等重要的位置,例如Kugler and Verhoogen(2012)、Johnson(2012)、Crozet et al.(2012)等。从模型的结构来看,部分模型将产品品质作为外生变量引入效用函数,并不深究其来源,大部分的模型将企业产品品质内生化,认为产品品质是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结果,产品的品质越高,那么企业投入的成本也就越高,从而出口的价格也就越高;从消费解的角度来说,购买商品不仅仅会考虑其价格,还会考虑其质量,只有性价比最优的产品最终会成为消费购买的首选产品,从这样一个角度来看的话,就可以解释为什么高品质、高价格的产品会更具有消费者认可的能力以及获利的能力,从而可以解释出口企业和非出口企业,以及出口企业在不同的市场的价格差异。

在我国,关于企业出口产品品质方面的文献还不是很多,其中包括关于中国出口产品的品质的相关研究有施炳展(2010)发现随着中国出口不断的增长,中国出口的产品的价格并未有大幅度的变化,这说明产品的品质偏低;李坤望、施炳展和宋立刚(2012)利用单位价值量指标来测度产品品质,发现中国出口的产品无一例外都处于低品质阶段;Rodrik(2006)也发现如果从产品内角度看,中国出口结构没有优化的趋势。还有部分文献旨在从利用品质视角解读企业出口的价格行为,旨在说明中国出口企业存在品质调整,例如Manova and Zhang(2012)利用海关数据分析了中国企业出口价格的企业间、企业内、企业-产品内的差异性;Mark et al.(2012)利用中国纺织业层面海关数据和工业数据库匹配,研究品质和生产效率对企业贸易行为影响的相对重要性。(作者单位:湘潭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樊纲、关志雄、姚枝仲.《国际贸易结构分析: 贸易品的技术分布》.《经济研究》2006年第8 期。

[2]关志雄.《从美国市场看中国制造的实力——以信息技术产品为中心》.《国际经济评论》2002年第4 期。

[3]李辉文.《现代比较优势理论研究》.2006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Abowd JM,Kramarz F,Margolis DN. 1999. High Wage Workers and High Wage Firms. Econometrica.67(2): 251-333.

[5]Abowd JM,Creecy RH,Kramarz F. 2002. Computing Person and Firm E_ects Using Linked LongitudinalEmployer-Employee Data. (Cornell University,Unpublished).

[6]Ahn JB,Khandelwal A,Wei SJ. 2011. The Role of Intermediaries in Facilitating Trad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Forthcoming.

[7]Akerman A. 2010. A Theory on the Role of Wholesalers in International Trade Based on Economies of Scope.(Stockholm University,Unpublished).

[8]Akhmetova Z. 2011. Firm Experimentation in New Markets.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Unpublished).

第4篇

关键词:科技产品企业 质量管理 创新

中图分类号:F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6(c)-0188-01

1 科技产品企业质量管理创新存在的问题

1.1 企业没有树立全过程的质量管理观念

目前,我国的科技产品企业虽然已经确立了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模式,但实际的运行效果却并不理想,企业员工对产品质量的关注程度还非常不够,离全员参与企业的质量管理的程度还很远。企业员工往往只关注科技产品的生产质量管理,而企业的全过程质量管理部分还非常不够,企业的质量管理与其生产、运营等过程无法有效地联结起来,这使得科技产品企业往往出现重产品的质量而不关注生产过程质量的现象,不利于企业整体效益的提升。

1.2 生产工艺的质量控制手段不完善

由于大部分科技产品企业都将其发展重点放在了产品的质量管理上,没有形成大质量管理的理念,这使得一部分企业人员无法很好地运用质量管理手段,使其发挥真正的功效。尤其是在质量监控方面,部分企业的生产工艺的质量检测仍然是人工监控,不能熟练地运用一些现代化的质量监控手段和方法,尤其是一些数码产品的焊接、工艺组合的过程的自动化、数字化监控还很不到位,许多科技产品的生产都是依靠人工来进行质量检测。

1.3 企业质量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薄弱

一般来说,科技产品企业在其工艺生产过程中,对产品的精细化要求是比较高的。加强科技产品的质量管理,必须借助必要的现代化、信息化管理平台来实现对科技产品质量的精细化管理,以此来保证企业能够更好地提高其产品的质量。但是,目前由于受限于企业规模和信息技术的缓慢发展,我国许多科技产品企业,尤其是中小规模的科技产品企业还未能构建比较完善的质量信息化管理平台,企业内部的许多生产以及产品的信息都不能在短时间内实现快速的流动与共享,企业缺乏足够的质量信息数据支撑,给科技产品企业的质量管理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2 加强科技产品企业质量管理创新的对策

加强质量管理创新是促进科技产品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笔者根据相关的质量管理理论以及科技产品企业在质量管理方面的实践,总结出加强科技产品企业的质量管理创新应该从这几个方面来加强。

2.1 积极构建新的质量管理体系

从科技产品企业的管理对象来看,工业时代,科技产品企业的实质是产品的制造。因此,加强科技产品企业质量管理的创新,首先要抓好科技产品的生产和制造过程,即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要加强对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的重视。在生产产品之前,要根据企业对产品的生产要求,积极发挥企业基层生产部门的质量管理职能,完善科技产品企业的质量管理制度,对科技产品的生产全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监管。此外,为了有效把握科技产品的生产质量,还要建立以指标为驱动的生产质量考核评价体系,积极开展多样化的保障产品质量的活动,让全体企业人员都参与到产品质量管理中去,不断督促企业人员提升其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

2.2 积极加强企业的质量文化建设

加强企业的质量文化建设也是推动科技产品企业质量管理不断发展的重要内容。积极开展企业的质量文化建设,最主要的就是要努力培养企业员工形成共同的质量观念,只有确立了统一的质量观念,员工才能更好地将其贯彻到实际的工作中,也才能更好地发挥创造性思维,进而能够真正地解决问题。企业通过“精益”理论的培训,努力培养员工“精益求精思想”的形成。企业员工要树立将质量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的思想,并根据这样的质量管理观念来认真做好自己的工作,将质量控制贯彻到其工作的每个细节。不论是工程设计人员,还是基层的生产人员,都应该积极树立正确的质量管理思想,不断改进自身的工作和工艺方法,努力做到最好。企业质量文化是连接员工和企业精神纽带,员工认同企业质量文化就会自觉维护企业形象,建立主人翁责任感,自觉形成对产品的“爱、恋、依”。

2.3 加快推动企业质量信息化建设

加强企业的质量信息化建设是科技产品企业积极顺应信息时展的重要表现。同时,企业的质量信息化建设也是企业实行全过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加强企业产品质量的信息化建设,能够为科技产品企业提供有效的数据信息,为企业的质量管理分析提供很好的数据依据,有利于企业内部的信息快速地流动起来,能够让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及时获取产品的信息,及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完善,以此来保障企业生产的质量管理效率的提升。尤其是对科技产品企业来说,完善的质量信息化建设能够实现对科技产品生产质量的精细化管理。因此,加强科技产品企业质量信息化建设,首先,要积极构建数字化、信息化的产品质量档案以及企业人员的工作质量档案,通过这两方面的质量档案来保证产品质量的追溯性。其次,还要建立关键性生产过程的数据信息的统计和检测,对产品的最终质量进行实时的检测和分析,以此来为企业人员对产品生产的监控提供切实可靠的数据信息。最后,实现质量日常管理的信息化,建立产品质量信息库,不断提高质量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和精细化程度。

2.4 加强全过程的监控、预防

努力提高科技产品企业的质量监控能力,做到防微杜渐,防范于未然,也是能够较好地提升企业质量管理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企业在其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出现的任何质量问题都不是偶然发生的,导致质量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做好质量管理工作,在质量问题发生之前就对这些不确定的因素进行排除和解决,就能够有效防止质量问题的出现。首先,对产品设计环节进行严格的审查,增加防错设计,并且善于利用质量风险管理工具来对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检测和分析,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对策。其次,要有效预防企业质量问题的出现,还要加强对企业员工的岗前培训,要让员工了解和掌握产品生产的工艺流程和制造技术等。最后,还要通过SPC等统计技术手段来对科技产品的关键过程的质量特性进行有效的控制和检测,保证科技产品的质量能够达标。

参考文献

[1] 那宝魁.质量管理的未来――系统创新[J].冶金标准化与质量,2007(1).

[2] 苏秦,宋永涛,刘威延.中国企业质量管理成熟度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9).

第5篇

论文摘要:企业质量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核心部分。相对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企业质量文化建设基本上还处于起步阶段,落后于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吸收国外成功企业的优秀质量文化成果,总结我国先进企业建设质量文化的典型经验,创造出符合我国企业实际的开拓型企业质量文化显得非常迫切。

近年来,我国产品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名优产品不断涌现,一些产品已在国内外市场享有盛誉,但是产品质量问题还相当严重,不容忽视。纵观世界各国,搞质量的规律大同小异,但成效差异很大,其中的奥妙和关键就在于是否建立了先进的质量文化。有什么样的质量文化,就必然反映出有什么样的质量现状。质量文化的高低影响和制约着企业甚至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几十年来,由于我国各级政府、社团及企业的共同推动,通过制订、实施《产品质量法》、《质量振兴纲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使产品质量、服务质量普遍提高,涌现了一大批优秀企业和优质名牌产品。然而,在质量文化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

一、企业质量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员工质量意识淡薄

员工质量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员工的观念落后,缺乏群体意识,缺乏市场观念、竞争观念、大质量观念、不能充分理解质量文化对企业的重要性,无法从企业的高度来看待质量文化,而是仅仅以个人的角度来定义质量文化。其二,企业没有树立适合本企业的质量价值观,企业所树立的质量价值观,没能充分考虑员工的利益、愿望、执行能力和工作动力等条件,从而使员工无法理解企业的质量观念,导致企业员工质量观念淡薄。

(二)质量管理理论研究与应用相对落后

自企业质量文化在中国得到重视至今,在理论研究方面,我们几乎在别人后边爬行,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这固然没有错,问题在于我们只讲引进,不对其进行消化,从而导致我们只学到皮毛,而不得其理论精髓,引进的理论也很难取得真正的成效。

(三)质量文化得不到战略层的高度重视,宣传推广不力

质量文化要落到实处,这就需要得到企业战略层上的高度重视。近年来,质量文化建设在中国企业得到的重视不够,究其原因,主要就是企业虽然明白质量对企业的重要性,但由于被眼前利益所吸引,却看不到建设企业质量文化所带来长远得好处,这种短视造成了这样一种局面,企业不愿意化大力气去宣传推广,无法使质量文化深入人心。

(四)企业所处环境没有大质量文化观念

大质量文化观念是在质量范围的扩展过程中提出的。质量的范围从产品、服务、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质量拓展到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的质量。质量服务的领域正由第二产业向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延伸,由主要针对企业向政府机构和非赢利组织延伸,由普遍化质量功能性服务向个性化差异性质量增值服务延伸。而目前,部分企业对大质量文化缺乏感受,只局限于对自身产品、服务质量的建设,与社会需求不完全相符,因此,收效甚微。

 

二、塑造优秀企业质量文化的对策

(一)大力强化质量意识,建立全员共同的质量价值

提高质量意识,是建立现代质量文化的中心环节。企业必须努力造就一支质量意识强、自觉维护企业质量信誉的职工队伍,以保持长期稳定地生产用户满意的产品。要提高全员的质量意识,必须转变观念,由“要我干”变成“我要干”,由个体意识变成群体意识,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同时要强化市场观念、竞争观念、大质量观念、用户观念、整体观念、参与意识、问题意识和改善、创新意识。在加强质量意识教育和培养方面,着重进行市场经济理论和市场竞争规律的教育、符合性质量和适用性质量区别的教育、职工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双重特征的教育。

(二)积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

培育质量文化,提高质量意识,必须在实践中才能生根、巩固和发展。因此,企业要积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和iso9000等国际标准,强化质量技术基础,建立、健全质量体系,实施卓越绩效模式,走追求卓越的质量经营发展之路,围绕市场变化,自觉运用pdca循环,争创世界级质量。同时,要建立严格的质量责任制,促进企业质量制度文化建设,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用制度规范人们的行为。明确质量标准、要求和岗位质量责任,将质量考核指标落实到个人,并严格考核,把工作质量的好坏作为评价员工实绩的根本尺度,并和工资分配、晋级、评聘技术职务等挂钩,实施质量否决权。要把质量管理制度和人文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重视民主决策和参与管理,通过引导、授权和激励,使员工由被管理者变为管理的参与者、规章制度的制订者,以充分挖掘每个员工的潜能和创造力,形成一种积极向上、不断进取、具有特色的质量文化氛围。通过教育和参与管理,使规章制度逐步变成员工的自觉行为。

(三)领导要高度重视质量文化建设

世界著名的质量管理学家费根堡姆博士指出:“公司领导是质量成功的关键。有力的质量管理的领导对形成质量文化是十分重要的。当今的竞争趋势已经不是单靠个人在质量上的努力所能决定的,而是要有一种环境,在公司内建立一种框架,使每个员工都积极投入质量改进活动中去。因而,公司的质量领导的作用倍加重要。”企业的各级领导,特别是高层领导,应高度重视质量文化建设,成为创建具有时代特征质量文化的第一倡导者、推动者,没有决策者的认识、决心和力量,就没有真正、持久的质量文化。为此,企业的高层领导者,要不断学习和导入先进的经营理念,提出要求和目标,为员工提供培训机会,使全员深刻理解质量文化的内涵,协调并帮助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同时,要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别人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要起模范带头作用,发挥企业领导的“示范效应”、“权威效应”。这样才能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运行机制,以独具特色的质量文化战略、优质名牌产品,塑造企业物质文化的良好形象,占领市场,创造辉煌的业绩。

(四)逐步培育、构建全社会的大质量文化

第6篇

论文摘要:企业质量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核心部分。相对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企业质量文化建设基本上还处于起步阶段,落后于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吸收国外成功企业的优秀质量文化成果,总结我国先进企业建设质量文化的典型经验,创造出符合我国企业实际的开拓型企业质量文化显得非常迫切。

近年来,我国产品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名优产品不断涌现,一些产品已在国内外市场享有盛誉,但是产品质量问题还相当严重,不容忽视。纵观世界各国,搞质量的规律大同小异,但成效差异很大,其中的奥妙和关键就在于是否建立了先进的质量文化。有什么样的质量文化,就必然反映出有什么样的质量现状。质量文化的高低影响和制约着企业甚至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几十年来,由于我国各级政府、社团及企业的共同推动,通过制订、实施《产品质量法》、《质量振兴纲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使产品质量、服务质量普遍提高,涌现了一大批优秀企业和优质名牌产品。然而,在质量文化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

一、企业质量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员工质量意识淡薄

员工质量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员工的观念落后,缺乏群体意识,缺乏市场观念、竞争观念、大质量观念、不能充分理解质量文化对企业的重要性,无法从企业的高度来看待质量文化,而是仅仅以个人的角度来定义质量文化。其二,企业没有树立适合本企业的质量价值观,企业所树立的质量价值观,没能充分考虑员工的利益、愿望、执行能力和工作动力等条件,从而使员工无法理解企业的质量观念,导致企业员工质量观念淡薄。

(二)质量管理理论研究与应用相对落后

自企业质量文化在中国得到重视至今,在理论研究方面,我们几乎在别人后边爬行,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这固然没有错,问题在于我们只讲引进,不对其进行消化,从而导致我们只学到皮毛,而不得其理论精髓,引进的理论也很难取得真正的成效。

(三)质量文化得不到战略层的高度重视,宣传推广不力

质量文化要落到实处,这就需要得到企业战略层上的高度重视。近年来,质量文化建设在中国企业得到的重视不够,究其原因,主要就是企业虽然明白质量对企业的重要性,但由于被眼前利益所吸引,却看不到建设企业质量文化所带来长远得好处,这种短视造成了这样一种局面,企业不愿意化大力气去宣传推广,无法使质量文化深入人心。

(四)企业所处环境没有大质量文化观念

大质量文化观念是在质量范围的扩展过程中提出的。质量的范围从产品、服务、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质量拓展到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的质量。质量服务的领域正由第二产业向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延伸,由主要针对企业向政府机构和非赢利组织延伸,由普遍化质量功能性服务向个性化差异性质量增值服务延伸。而目前,部分企业对大质量文化缺乏感受,只局限于对自身产品、服务质量的建设,与社会需求不完全相符,因此,收效甚微。

二、塑造优秀企业质量文化的对策

(一)大力强化质量意识,建立全员共同的质量价值

提高质量意识,是建立现代质量文化的中心环节。企业必须努力造就一支质量意识强、自觉维护企业质量信誉的职工队伍,以保持长期稳定地生产用户满意的产品。要提高全员的质量意识,必须转变观念,由“要我干”变成“我要干”,由个体意识变成群体意识,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同时要强化市场观念、竞争观念、大质量观念、用户观念、整体观念、参与意识、问题意识和改善、创新意识。在加强质量意识教育和培养方面,着重进行市场经济理论和市场竞争规律的教育、符合性质量和适用性质量区别的教育、职工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双重特征的教育。

(二)积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

培育质量文化,提高质量意识,必须在实践中才能生根、巩固和发展。因此,企业要积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和ISO9000等国际标准,强化质量技术基础,建立、健全质量体系,实施卓越绩效模式,走追求卓越的质量经营发展之路,围绕市场变化,自觉运用PDCA循环,争创世界级质量。同时,要建立严格的质量责任制,促进企业质量制度文化建设,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用制度规范人们的行为。明确质量标准、要求和岗位质量责任,将质量考核指标落实到个人,并严格考核,把工作质量的好坏作为评价员工实绩的根本尺度,并和工资分配、晋级、评聘技术职务等挂钩,实施质量否决权。要把质量管理制度和人文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重视民主决策和参与管理,通过引导、授权和激励,使员工由被管理者变为管理的参与者、规章制度的制订者,以充分挖掘每个员工的潜能和创造力,形成一种积极向上、不断进取、具有特色的质量文化氛围。通过教育和参与管理,使规章制度逐步变成员工的自觉行为。

(三)领导要高度重视质量文化建设

世界著名的质量管理学家费根堡姆博士指出:“公司领导是质量成功的关键。有力的质量管理的领导对形成质量文化是十分重要的。当今的竞争趋势已经不是单靠个人在质量上的努力所能决定的,而是要有一种环境,在公司内建立一种框架,使每个员工都积极投入质量改进活动中去。因而,公司的质量领导的作用倍加重要。”企业的各级领导,特别是高层领导,应高度重视质量文化建设,成为创建具有时代特征质量文化的第一倡导者、推动者,没有决策者的认识、决心和力量,就没有真正、持久的质量文化。为此,企业的高层领导者,要不断学习和导入先进的经营理念,提出要求和目标,为员工提供培训机会,使全员深刻理解质量文化的内涵,协调并帮助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同时,要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别人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要起模范带头作用,发挥企业领导的“示范效应”、“权威效应”。这样才能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运行机制,以独具特色的质量文化战略、优质名牌产品,塑造企业物质文化的良好形象,占领市场,创造辉煌的业绩。

(四)逐步培育、构建全社会的大质量文化

第7篇

内容摘要:文章以产权理论作为分析工具,探讨区域品牌内核问题,指出共用性产权是区域品牌的核心特征,区域品牌内核是一个层次性内核,以区域价值观为区域品牌的内核是区域品牌竞争力之所在。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区域品牌的外在作用形式。

关键词:区域品牌 内核 外在作用形式

目前,关于品牌发展与品牌经营的研究正成为企业经济研究的重点。研究人员试图从品牌作用机理的角度分析品牌的内在核心竞争力及其外在市场竞争力。然而,关于品牌作用机理的研究总是建立在以下理论内核之下,即品牌理论研究是一种建立在私有产权基础上的企业品牌理论研究。关于共有产权基础上的区域品牌理论研究,尚未形成成熟的分析范式。本文试图从共用性产权角度探讨区域品牌的内核及其外在作用形式。

文献综述及评价

关于区域品牌的界定,现有的研究资料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倾向于从品牌的外在形式角度进行界定,将区域品牌界定为“区域品牌是区域内具有共同产业特征的品牌”。这种区域品牌界定给出一个明确的信息,即区域品牌并不是一个具有实质运用特征的资产运用范畴,只是一种区域产业的共同个性特征的总结。消费者只能获知区域产业的整体特征,并不能获得一个明确的单一品牌信息。如德国的制造业是一个生产过程严谨、质量稳定的产业。这种产业评价方式提供一个准确的信息,即德国制造业是一个拥有较好质量信息的区域品牌产业,并不是一个单一的区域性品牌。二是从私有产权角度分析区域品牌内涵,将区域品牌认定为“区域性共同使用的单一品牌”。这种品牌理论界定方法,将区域品牌作为企业的一项独立资产,是企业完全控制的核心经济资源。从私有产权角度界定区域品牌,揭示了品牌的本质属性,即私有产权是区域品牌的核心。区域品牌的其他权利延伸,并没有改变这一核心范畴,只是变更区域品牌的外在形式。确切的说,区域品牌是一个不断更换外衣的个体,外衣是其外在形式,本质特征内核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建立在私有产权基础上的区域品牌界定,并没有很好的考虑品牌的区域性特征,及品牌权利开放性问题。

区域品牌的内涵界定

建立在私有产权基础上的区域品牌的界定,并没有准确揭示区域品牌的最本质特征,即区域品牌是一种建立在共用产权基础上的品牌,是区域内所有符合条件的企业都可以使用的共用性品牌。这种区域品牌界定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核心产权的共用性

区域品牌具有共用性产权特征,即其产权并没有独立控制在某一个经济组织的手中,区域中所有符合区域品牌使用标准的企业,都可以使用区域品牌进行市场营销活动。这说明,区域品牌的核心产权具有产权不明晰特征,产权并没有直接归属于某一特定企业,区域中所有从事品牌产品开发及管理的企业都拥有产权。因而,区域品牌核心产权具有共用性特征。核心产权具有共用性特征是区域品牌的核心,也是区域品牌不断发展壮大优势之所在。

(二)区域品牌的开放性

品牌的使用权利并不需要严格的授权。区域品牌的使用主要以质量标准审核作为基准,对于完全按照区域品牌运作标准进行市场开发的企业,都可以使用区域品牌进行市场推广活动。而那些没有使用共同质量标准进行产品生产的企业,其品牌使用能力将受到限制,其经济行为将受到市场的制约。

(三)区域品牌的扩张性

品牌的扩张性是指品牌产权权利的不断发展壮大。与私有产权品牌相比,区域品牌产权处于不断扩张状态。由于区域品牌只是明确品牌的核心产权,对产权的其他附加权利并没有加以约束,导致其其他附加权利处于不断扩张阶段。品牌使用者在满足区域品牌核心产权的基础上,可以根据企业发展需要,不断开发附加权利,来提高品牌的市场竞争力。

区域品牌的内核分析

区域品牌的内核分析必须充分考虑区域品牌的竞争力因素,只有充分了解区域品牌的竞争力因素,才能获得完整的内核。区域品牌的竞争力在于塑造一种共同的价值观,为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提供依据。消费者可以通过信任品牌进而信任品牌产品,形成品牌信赖,并做出正确的品牌选择。区域品牌的竞争力分析,为导出区域品牌的内核提供理论基础。

(一)区域品牌的内核和私有产权品牌的内核比较

品牌基础理论研究表明,品牌竞争力核心在于塑造完整的价值观,为建立品牌信赖提供基础,为降低消费者的消费选择行为提供依据。消费者通过信任品牌进而信任品牌产品,以此来减少品牌产品鉴定和比较成本。这说明,品牌竞争力核心在于塑造企业价值观。基于私有产权的品牌,是企业自有品牌,容易解决品牌的企业价值观问题。企业可以通过制定并实施完整的企业价值观,加强市场销售宣传,以品牌作为外在表现形式,来表现品牌中所包涵的企业价值观信息。企业的品牌宣传和推广行为,就是塑造企业价值观的过程。因而,企业价值观是私有产权品牌的核心,也是其概念中的内核。

私有产权品牌的内核能否也代表区域品牌的内核?关于此问题的分析,本文认为区域品牌的内核和私有产权品牌的内核有很大的区别。之所以会有此结论,在于私有产权品牌的理论基础和区域品牌的理论基础有很大区别。私有品牌的理论基础为私有产权,而区域品牌的理论基础为共有产权。产权理论研究表明,产权是一种权利约束,是各种权利的组合,其中所用权为基础,其他权利为附加权利。私有品牌产权包括所有权、使用权、支配权、剩余收益索取权等。由于私有品牌的剩余收益索取权全部归于品牌所有权拥有者,因而能提高品牌所有者的发展热情。私有品牌所有者为了提高品牌竞争力,会赋予品牌价值内涵,来推介企业的价值观信息。而共有产权基础上的区域品牌,其产权并不属于某一个体企业,而是由所有从事区域品牌开发的企业所共同拥有。每一个独立企业都拥有不完整的品牌产权,即拥有不完整的所有权和部分剩余收益索取权等附加权利。这说明,单一企业对其他企业的具体行为的约束力较低,无法实施完整的产权制约。因而,单一企业的价值观不能完全直接作用于区域品牌。这也就意味着单一企业的价值观对区域品牌的作用能力较低,影响力较弱。因此,以企业价值观作为区域品牌的内核是不可能实现的结果。

(二)区域品牌的内核界定

区域品牌的内核究竟是什么?本文认为区域品牌的内核是一种层次性内核,是一种建立在共用性非完整产权基础上,以区域产品共同质量特征及文化信息为重点的区域价值观。区域品牌的内核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区域品牌的质量内核为区域产品所具有的共同质量信息。质量内核是指区域产品所具有的相同质量信息。由于区域产品的生产条件基本相同,其产品质量具有相似的共性特征。质量特征是区域品牌共同开发的基础,是区域品牌竞争力之所在。如海南农产品品牌,产品的纯天然性是一个共同质量特征,为海南农产品创建区域品牌提供基础。共同质量性特征,是区域品牌内核的一个主要层面。

2.区域品牌的资源内核为区域产品所具有的优势自然资源信息。作为区域品牌发展基础的产品,通常具有一定的共性特征,即都包含区域特定的自然资源特征。自然资源优势是区域产品发展的基础,是区域产品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是其他区域产品所无法复制的信息,是产品竞争力源泉。

3.区域品牌的文化内核为地区特有的文化信息。品牌产品不仅是一种具有实物形态的固定性产品,还是一种携带区域文化信息的产品。文化特征不仅表现为严谨的生产工艺、生产流程设计等生产文化,还表示为区域内所有从事产品生产的企业文化。区域文化是一种共同行为发展模式信息,包括生产工艺的同一性、生产理念的同样性、产品质量检验的高要求性等文化内涵。

4.区域品牌的产权内核为共用性非完整产权。区域品牌的产权主要表现为所有权被虚化,其所有权并不是由某一独立企业拥有,而是由所有从事产品开发的企业共同拥有。区域中的每一个从事品牌产品生产的企业,都可能获得品牌的部分所有权,所有权并不具有完全排他性。而区域品牌的使用权,具有较为广泛的开放性特征,任何符合品牌使用标准指标的企业,都可以使用区域品牌进行市场推广。区域品牌的剩余收益索取权,将由各企业独立控制,并不是由一个独立企业完全控制。因而,区域品牌是一个共用性的非完整性产权。

区域品牌的外在作用形式

(一)单一品牌制

单一品牌制是指区域品牌是一个具体存在的独立品牌,是一个在市场竞争中独立存在的单一品牌。作为一个市场竞争品牌,单一品牌将承载着区域品牌的所有内在价值信息,并通过单一品牌形式直接参与市场竞争过程。单一品牌在承载区域价值观时,主要突出区域品牌所承载的共同产品质量信息。消费者对区域品牌的认识,只限于感知单一品牌的总体质量信息层面,并不能准确获知每一个生产企业的个性化信息。因而,共同质量信息是其竞争力的源泉,也是区分其他地区产品质量的关键。产品的竞争力优势,主要在于共同质量信息的塑造,非单一产品个性化质量差异。

(二)虚拟品牌制

虚拟品牌制是指产品开发并不存在一个具有固定形态的品牌,而只是一个概念上的虚拟品牌。例如海南农产品品牌,就是一个区域性虚拟品牌。消费者并没有直接感知一个独立的实际存在的海南农产品品牌,只是感知概念上的虚拟品牌。消费者由于相信产地来源于海南的农产品质量,因而认可这些产品品牌。“海南农产品”实际上代表了一个区域产品的虚拟品牌,是一个可以从市场上感知的品牌。对于虚拟品牌而言,品牌的价值及其内核将主要由所有从事产品品牌开发的企业产品共性特征组成。如消费者通过消费海南企业品牌产品,来感知海南农产品的共性特征,并根据这些特征来深化对海南农产品的认识,并进而形成品牌信赖。虚拟品牌是区域品牌的一种特殊作用形式,也是一种承载区域产品共性质量信息的品牌形式。虚拟品牌的竞争力核心在于产地质量差异信息。消费者通常通过产地区别,来判定虚拟品牌的质量差异,来区分品牌价值。

(三)主副品牌制

主副品牌制是指两个品牌的组合,其中一个为主品牌,一个为副品牌。主品牌可以是区域品牌,也可以是企业品牌。副品牌既可以是企业品牌,也可以是区域品牌。在主副品牌作用形式中,各品牌的作用完全不同,其重点主要根据企业品牌价值与区域品牌价值的含量大小来确定。如区域品牌的价值含量较高,则区域品牌将成为主品牌;若企业品牌的价值含量较高,则企业品牌将成为主品牌。由于主副品牌制涉及两个品牌的组合,因而,其宣传重点不同。区域品牌的宣传重点将体现在区域产品共性质量信息上,而不是特定企业产品质量信息。消费者通过区域品牌来判定主副品牌的价值。主副品牌中的企业品牌,将是区域生产企业产品质量之间差异的表现,体现一种同类产品中的不同生产企业产品质量差异信息,而不是区域产品质量差异信息。在主副品牌形式下,消费者的消费选择的初始点,在于区域产品质量差异,而非企业产品质量差异。因而,主副品牌的价值诉求重点,应是区域产品共性质量特征。

参考文献:

1.邱红彬.关于品牌定位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2(4)

2.畅榕.体验―品牌定位的新要素[J].市场观察,2002(7)

3.王山宝.从价值链的角度看协同效应与品牌策略[J].经济与管理,2004(7)

4.姜文君.多品牌策略中的品牌关系管理研究[J].商业时代,2006(3)

第8篇

一、质量经营上升为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

对于跨世纪经济竞争与发展:质量问题已成为世界经济界关注的焦点。前不久,美国召开了有全美著名企业家、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参加的美国质量大会,专题研讨跨世纪质量问题。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在大会上提出,20世纪是生产力的世纪,21世纪则是知识与质量的世纪,质量优劣将成为一个国家和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战略问题。企业家们认为,企业发展由诸多战略组合构成,而质量经营已上升为这些战略中的核心地位。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世界顶尖企业较早地看到,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与质量创新是决定竞争制胜的关键,纷纷创造“世界级质量”,不断拓展全球化市场。美国宝洁公司制定并实施了比较完整的、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质量经营战略,把科技创新、质量保证与市场服务等融为一体,实行以质量为基础的市场创新经营。宝洁公司每年发明技术专利达2万件,质量管理系统延伸到世界各地独资、合资企业和产品销售市场。在进入生态系统”战略,取得了实质性效果。ibm公司相继建立了以个人电脑为中心的战略联盟共同体,从产品开发、制造到销售,形成整体化质量保证体系,带动了群体企业经营效益迅猛增长。在德国大企业中,不少科技人员开发出具有高精技术和质量产品与项目,而大企业视他们为整体产品质量保证体系中的一部分,因规模小大企业不利于生产,纷纷资助科技人员创办小型企业,进行专业化生产,使之成为大企业的紧密合作伙伴,提高了配套协作水平,促进了企业组织结构的优化。

从整体质量及效益追求看,建立企业“生态关系”更利于共同利益的产生。这是因为,企业是市场复杂系统中的一个参与者,企业无论是要扩大市场占有能力,还是开发新的市场,都必须与他企业携手,集中有效资源,创造出消费者可以实际使用的高质量的新价值。同时,也在建立相互依存,相互协作以及为用户提供全方位质量服务中受益各方。因此我们必须树立全部的质量整体意识,着力建设和培育以质量经营为中心的“生态系统”。

五、技术创新上升为企业质量提升的运行机制

一位质量论文 href="/search.aspx?where=title&cid=0&keyword=%b9%dc%c0%ed%a1%a1&x=35&y=9">管理专家认为,现代企业管理需要多种管理体制相容的一体化全面管理,技术创新则是诸多管理中起决定因素和作用的运行机制。中外顶尖企业普遍高度重视建立利于质量提升的技术管理创新机制,以技术进步支撑和推动质量创新,创造“世界级质量”,开拓全球化市场。

我国小天鹅公司将“全心全意小天鹅”作为全面质量营销创新的核心内容,较早地看到,企业市场竞争最终是全面涵意上的质量竞争,而质量的优胜来自于技术领先。由此,他们建立了由技术管理与质量管理双重创新的企业创新机制。小天鹅公司在全国洗衣机行业首家建立了由1214件中国专利、527件欧洲专利、398件日本专利和478件美国专利等3600多件涉及洗衣机国际专利的信息库,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创新。小天鹅公司还建立了由专家和博士后组成的技术开发院,确保开发领先市场5-10年的前瞻性产品。同时,小天鹅公司实行了24小时全天侯登门售后服务,把“全心全意小天鹅”的质量创新和运行机制渗透到研制、生产、销售与服务的全过程,追求质量与服务的“零死角”。从而,使企业不仅享誉于国内市场,还在东南亚等国外地区设立了生产企业,实现了技术出口和产品市场国际化。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不竭之力”,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惟有建立创新机制和具有创新精神,才能不断发挥出创新技术、创新质量与创新管理的灵魂作用。近年来,我国美菱集团建立了技术创新激励机制与淘汰机制相结合,动力与压力并存,“允许失败,不允许不创新”的企业技术创新机制。海信追求创新机制,吸引了200多名硕士、40多名博士和1000多名北大、复旦大学研究生等加盟企业。这些顶尖企业抓住了创新机制的“灵魂”,使人才如鱼得水,推动了质量创新与技术进步。我们应当尽快转变传统的质量管理理念,更富有成效地通过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实现质量管理的快速提升。

六、企业文化上升为企业培育跨世纪质量的支柱精神

一位德国企业家说:“民族文化是产品创新之根,企业文化是质量管理与创新之魂。”当今,企业文化与管理创新已成为一种新的管理思潮,成为企业培育跨世纪质量的支柱精神。

我国“五粮液酒”是近10年来市场上迅速崛起的高质量名牌产品。“五粮液酒”品牌与质量来源于何方?文化是“帆”,科技是“舟”,技术与文化交融创新,酿出了举世品牌。多年来,这家企业坚持走质量创新与企业文化创新之路,将文化内涵运用科技手段贯穿于产品之中,使产品内在质量与外观质量完美结合,不断实现企业市场创新的飞跃。五粮液集团公司在实施质量发展战略过程中,将全面质量管理的科学思想和理论,与公司的生产实践相结合,培育以质量为支柱的企业文化,形成了一整套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和强大的质量优先文化氛围。正是这种力量的支撑,使五粮液成为全国首家通过is09001国内国际质量认证质量,1998年企业销售额跃升为42亿元,利税12.5亿元。从1991年以来,每年递增利税1亿元以上,成为全国同行业之冠。

第9篇

关键词:质控人员 质量体系 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2(b)-0000-00

质量控制是企业满足GMP要求安全生产的有效保障,只有对药品生产过程中有效的质量控制,才能确保药品的质量,随着药品经济的迅猛发展,市场和产品竞争的日益激烈,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成为企业吸引顾客和提高内部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途径,但各自企业在运行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上却表现出良莠不齐,充分发挥质控人员的作用可以有效的解决质量体系运行过程中的许多薄弱环节,无论在完善质量体系文件、质量改进乃至提高人员素质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说质控人员的管控是促进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有效载体。

1有利于质量体系文件不断完善

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需要各种管理文件先行,包括质量手册、管理程序文件以及一系列技术标准、管理标准等。质量管理体系不是一成不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艺水平的提高,设备的更新以及客户需求的变化,早期制定的程序、标准和文件手册等不能满足变化的需要,面对于对于新的技术攻关问题和创新性的课题,质控人员需要以企业发展为根本,针对新的技术问题,运用新的思维方式,组织质控人员进行存在问题的深度研究,制定对策方案并予以实施,面对新的创新性课题,质控人员需要进行领域探索更新,制定新的计划并予以攻克,质控人员所取得的攻关技术及创新性结果均要对其及时制度化、标准化加以巩固和提高[1],质控人员所取得的所有的成果都要被广泛使用于生产工艺、设备运行和管理、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等关键环节,并将这些运行方法加以文字化,既可以纠正和预防因个别因素对标准理解不够的管理标准,也可以不断的更新和充实各类生产指导书、管理程序文件和质量手册等文件,有利于质量管理体系中对质量控制的验证体系文件。

2有利于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

改进质量是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重要途径。质控人员利用科学方法解决产品或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从而稳定或提高产品质量和管理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所呈现出来的质量问题可能是生产过程中一个步骤或者是一个生产工艺中一个工序,质控人员利用相关的分析方法,如,直方图、系统图等质量控制及质量改进工具,对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制定对策,以实现质量改进,对于企业呈现的管理问题,质控人员可以针对的主要原因进行改善的从而提高企业产品质量管理。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另一个途径就是降低消耗,主要涉物料和人力资源的消耗,降低物料消耗可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减少人力可以降低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直接提高经济效益,质控人员可以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共,增强企业员工爱惜和节约资源的意识,减少物料的消耗,提高物料的使用率,通过质控人员的管控工作,可以使得员工高效的生产,不仅提高了产品的质量,也节约了不必要的人力资源[2]。

3 有利于提高职工素质

现代企业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企业的管理核心是发挥管理中人的作用,质量控制贯穿于企业的生产全过程,质控人员的活动是吸引企业员工参与企业质量管理的有效途径,开展质控活动有利于全体员工积极参与[3]。当生产或管理中出现质量问题,质控人员一般组织生产或管理人员一起分析问题,运用科学的理论知识寻找对策,并解决问题,然后便会对全体员工开展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术的培训,在学习培训过程中,企业可以提高员工的知识技能,开发员工的智力,发掘员工的潜力,从而来提高员工的质量管理素质。同时,通过开展质控人员的管控工作,企业可以使每一个员工都更加关心自己的工作和周围的环境,善于在工作和周围环境中发现问题,善于运用质量意识和技能解决问题,把工作做好,员工也会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乐趣,不断的总结经验,提高自身的能力水平,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也可能会为企业培养出新一批能力较为全面的管理人才。

4、有利于改善和加强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

质控人员强调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管控,故使管理工作具有严密的科学性及规范性。在遇到质量管理问题时,质控人员会运用管理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技能分析问题,以科学的工作程序为依据解决问题,在整个问题解决的过程中都会以科学数据作为理论基点,保证质量控制工作有理有据,同时通过新问题的解决及时的改进管理方法,加强管理工作,使得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在建立质控小组之时,企业会对相应的人员进行了质量管理的基础知识和分析方法的相应培训,由于人员可能涵盖了企业的多个部门的相关人员,在提高员工的管理知识水平的同时,也改善企业的管理水平。

5、有利于提高顾客满意程度。

质量管理的最终目标是顾客满意,质量的提高是顾客满意的保证。企业的长远发展是需要满足顾客不断需求的,而质量管理便是一种通过使顾客满意来实现企业长期成功的管理方式。在遇到新的问题及面对顾客新的要求时,质控人员都需要运用科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给予解决并及时完善产品质量管理知识,改进质量管理方法,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满足顾客的需求。在整个管理体系中,企业只有按照质控人员的持续管控,对整个管理体系进行多方面的调整才会生产处高品质的产品,增强客户的满意度。

结论:

综上所述,质控人员在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只有提高产品的质量,企业才会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得以生存发展,质控人员的管控活动作为质量全面管理、技术创新、质量改进与提高的有效手段,将会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中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也会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提高质控人员的综合能力,充分发挥质控人员在企业管理体系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陶永华. L制药公司药品质量管理体系问题研究[D]. 苏州大学,2013:6-12.

第10篇

【关键词】产品质量管理;市场需求;调查;培养目标定位

一、质量管理研究背景

随着改革开放的潮流涌入,国企、民营经济企业质量管理水平较以前都有质的飞越,企业更加注重产品的质量与产品的生命力,同时对公司的质量管理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配合企业的经营发展与企业对质量管理的需求,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设置了质量管理岗位与质量管理培训体系。但是由于缺乏调研加之主观意识其质量管理培训体系培训出来的人员不适合企业的岗位需求,造成企业在质量管理上的人才缺失,造成了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浪费。

二、质量管理研究工作的方法

本文通过全国性企业质量管理人员在企业招聘、培训等方面抽样,反应出现阶段产品质量人员在企业内部的需求如何,本文通过文案研究、问卷调查、走访调研等方式进行研究。

1、文案研究法。本文通过研究法共采集2011年、2012年、2013年,三年的西安人力资源市场人才需求情况,并通过对比、加权平均分析,显示出这三年里产品质量人员占人员总需求量的11%、15%、18%,远远高出其他岗位人员数,并有逐年递增的势头。而在调查中发现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人才、人才找不到合适的企业,促使企业找人才的标准降低、人才改行等供需矛盾的最显著的特点。

2、问卷调查法。本文调研期间共向陕西省内的567家国企、外企、私营企业邮寄调查问卷,最终收集452份,其中35封为无效数据,共采集实用样本417份,问卷回收率为73.55%

3、走访调研法。通过走访调研发,调查人员共走访陕西省内企业42家,猎头公司15家、人才交流市场5家、劳务公司14家,深入探索了产品质量管理人才的需求情况与各家对其的期望。

三、产品质量管理人才需求分析

通过三、四个月的企业调研、资料整理、数据分析,笔者将产品质量管理人才市场需求与企业对此人才期望具备的能力基本了解。

1、产品质量管理人才从事的行业及职位。调研结果显示产品质量管理专业的人员适应较多的企业如机械制造业、生产加工业、软件技术业、咨询培训业等,从事的职业多为产品检测、产品试验、培训等一线岗位较多,而真正的在企业里任职质量控制、质量产品设计、质量控制等人数相对来说较少,由此可以看出,我国质量管理方面工作还处在质量管理的初级阶段,还没有发挥其质量管理的作用。

2、产品质量管理人才越来越得到企业重视。由调研可以看出,企业对产品质量管理人员的需求逐年增长,其增长速度、占有比例远远超过其他岗位人员的需求,产品质量管理人才为企业维护品牌质量、提升产品品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更多的企业越来越关注质量,将其视为生命,以持续质量的改进、质量品质的保持为永恒的目标。

3、产品质量管理人才在陕西企业的现状。陕西企业的产品质量管理人才的招聘渠道较多,比如高校就业会、企业内部招聘会、人才市场招聘会、在线网络招聘等渠道进行双向选择。

4、产品质量管理人才就业的基本素质。在调研过程中,企业针对各自的生产运营情况,提出了对产品质量管理人才的基本就业素质,归纳出来有如下几点:a、掌握专业的质量管理知识:产品质量管理人才必须具备强硬的质量管理知识、对产品的质量管理从前期、中期、后期的质量管理,为企业把好产品质量关口;b、对产品质量管理人才的性格要求:性格和善易与人相处,协调能力强,安心在企业一线工作,不断进取具备一定的原则性,能承受一定的劳动强度,心理素质良好,白我控制与调节能力强,意志坚定,充满自信心。

四、质量管理人才存在的问题及培养对策

从研究的结果可以看出,现阶段质量管理人才的实际能力与企业的需求有一定的差距,人才质量管理人才所掌握的知识面与企业在实际运营中的需求有着实际差距,这就需要社会、学校、企业三方合作将质量管理人才的差距缩小,其具体方法如下:

1、企业与学校双方合作,从就业开始入手。学校根据企业对产品质量管理人才入手,从学生的课程入手,建立质量管理的初步培训系统,企业系统委托学校为其培养人才建立基本通道,让学生的知识覆盖面与企业的需求相互吻合,并且在校内提高“持证岗上”率,以满足技术应用能力的要求。

2、对产品质量人才道德领域的进行教育。产品质量往往关系到企业的核心机密,在产品质量人才培训时就注重职业道德的培训有助与企业对人才的渴求,怎样正确对待本职工作,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培养正确的人生观。

3、对产品质量人才的培训更注重能力的培养。产量质量人才是企业中的实干家,它的岗位有质检员、内审员、助理质量工程师等等,是企业理论发展的数据收集者、是企业问题的发现者、更是默默无闻的英雄,因此,产品质量管理人才必须立足于产品质量管理职业能力培养,使培养的人才适应质量管理与管理,服务生产第一线的要求。

4、产品质量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本文所指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其实质就是企业人才竞争的优势,其本质就是差异化定位,企业的人才培养理念必需紧扣企业需求原则。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就是教学活动预期所要达到的标准。应当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具备持续发展的能力,还应当具有扎实的、系统的专业应用知识,具体到产品质量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是:质量管理技术是以控制、保证和改进产品质量为目标,把质量管理技术、质量管理理论及其实践与现代工程技术成果有机结合而开发、应用的综合性工程技术。

产品质量管理是技术与管理的交义学科,

首先是质量管理离不开工程技术学科,如化工工程、机电工程、食品工程、纺织工程等等。

其次,建立在工程与技术学科如标准化学、计量学和工业工程之上的基础学科。

再次,它充分吸取了统计质量控制、企业管理、管理工程、质量管理等领域的理论成果。

最后,质量信息的基础是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转换,也是质量检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质量工程学的基本与核心。

结语

产品质量管理人才的培养、培训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其关系到企业产品质量的关键性问题,将质量管理从后期转为前期的预防是质量管理的核心,需要科学思维、系统化构思与周密的研究,只有建立起产品质量管理人才的培训体系,才能从根本解决企业多此人才的需求,才能为新型新型工业化发展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洪生伟.质量检测的产生与发展[J].中国标准化,(2011):75- 76.

第11篇

关键词:企业核心竞争力 产品差异化 时间序列分类比较定位

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

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是企业能力理论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是现代经济学和管理学相互交融的最新成果。主要源于战略管理理论、经济学理论、知识经济理论、创新理论对持续竞争优势之源与逻辑的探索(等,2003)。对于什么是核心竞争力,理论界有众多不同观点,1990年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普拉哈拉德与哈默尔基于整合观的角度最早提出了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拉法(Raffa)和佐罗(Zollo)从文化观的角度以及巴顿(Leonard Barton)从知识观的角度对核心竞争力进行了定义。国内学者陈佳贵、管益忻、芮明杰在国外学者关于核心竞争力的理论的基础上也提出了各自的理解,如表1所示。从以上论述看,不同学者从不同视角对企业核心能力进行定义,这充分说明企业核心能力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新观念、新思想,它存在于企业资源、知识、文化、技术、管理、组织等各个子系统中,为人们展示了一个全面的企业核心能力概念。

(二)产品差异化理论

产品差异化属于“定位”的范畴。“定位”一词是由美国著名的营销战略家艾尔・里斯(Al Ries)和杰克・特劳特(Jack Trout)在1969年《定位:同质化时代的竞争之道》提出的,并在1972年以《定位时代》开创了“定位理论”。其认为,定位并非是对产品本身做什么,定位是针对潜在顾客的心理采取行动,即将产品在潜在顾客的心目中定一个适当的位置(易正伟,2006)。产品差异化的过程就是产品定位的过程,传统意义上的产品定位着眼于消费者,而产品差异化定位则考虑消费者、竞争者及市场的变化对企业产生的影响。

产品差异化来源。西方的微观经济理论从厂商竞争角度解释了产品差异化产生的原因,提出伯川德悖论(B ertrand-Paradox),即两个以上的生产同质产品的厂商,以不变的规模收益生产同类产品,以边际成本销售,会失去获利空间(张艳辉,2005)。如要防止伯川德悖论的出现,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实现产品差异化。

国内外学者对产品差异化的定义。关于产品差异化的描述最早源自于豪泰林、张伯伦等学者,随后菲利普・科特勒在《营销管理》中对产品差异化提出了相关定义,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从战略角度提出了三种卓有成效的竞争战略,分别是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别化战略和专一化战略,并在《竞争优势》一书中阐述了产品差异化的内涵。我国学者刘志彪和杜朝晖也分别在其著作《现代产业经济分析》、《产业组织理论》对产品差异化的概念作了定义,如表2所示。

综上所述,产品差异化的定义主要分成两类:一是广义上的定义,从战略、管理、营销(4p`s)角度进行定义,如张伯仑、刘志彪的定义;二是狭义上的定义,从产品属性的角度进行定义,包括产品核心、形式、附加等,如豪泰林、菲利普・科特勒、迈克尔・波特、杜朝晖的定义。本研究将立足于产品差异化的狭义定义进行分析。

(三)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与产品差异化的关系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实施产品差异化的基础与动力。企业要实施产品差异化战略,一直有一个隐性的假设前提,即企业在多个细分市场均要有较强的核心竞争能力才能实行,一旦这个假设前提不能成立,企业盲目的进行产品差异化,不但不能够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反而会丧失原有的自身竞争优势。企业具有强大的核心竞争力,则意味着它具有实现产品差异化和占领新细分市场的潜力。产品差异化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与发展。企业的差异化表现在企业诸多方面的创新,不管这些创新是否都能成功,它们的经验累积都将形成企业的专有知识体系(罗永辉,2004)。产品差异化战略是企业战略的一种表现形式,实施产品差异化是提升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有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企业在不同细分市场取得的成功又是对核心竞争力这一企业最宝贵资源最有效的利用。

产品差异化定位方法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学者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开始从不同角度研究产品差异化定位方法,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菲利普・科特勒、罗杰・J・贝斯特、周建波、格雷厄姆・胡利和约翰・桑德斯分别提出了产品差异化定位的方法,试图寻找到一种有效的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差异化方法,如表3所示。分析表明,现有研究具有以下特点:其一,均以理论模型为主导,在企业实际运用过程中,难以真正实现产品的差异化;其二,多着眼于企业能力,以广义的角度进行产品差异化,以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消费导向定位,从而形成与竞争对手产品的差异,在消费者的选择性记忆中形成独特的记忆点。产品差异化的内在含义在于寻求新的消费群体和市场为主导,其次才是以后发制人的模仿取得优势。因此,采用狭义的产品差异化定义,以多变量进行研究,并具有可实施性,才能实现企业的产品差异化,使在竞争中获得优势,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时间序列分类比较法产品差异化实现模型构建

(一)假设与研究边界

假设为:在一定时期内,特定的成熟市场和产业中,细分市场和竞争成为主导,市场上存在一定数量的具有差异化的产品。研究边界为:产品属性(产品特质)、竞争者、消费者和市场四个变量。

(二)模型构建

以产品特质、竞争者、消费者特征、市场四个主变量构筑模型,如表4所示。

(三)模型变量解释

产品特质是指产品所具有的有别其它产品的属性。产品的基本特质是市场公认的产品基本属性,它具有变化性;产品的区分特质是指同类产品中具有独立特征的属性,它具有即时性;产品的鼓动特质是指最受市场欢迎的产品属性,它也具有即时性。因为产品的三种特质存在即时性和变化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在不断开发产品满足消费者需求时,会逐步发现新的鼓动特质,而原有产品的鼓动特质会转换成区分特质甚至成为产品的基本特质,如图1所示。

竞争者包含产业产品和品牌两个子变量。产业产品主要包括核心产品、形式产品和附加产品三个类型,如图2所示。核心产品指产品基本功能或利益,形式产品指品质、式样、特色及包装,附加产品指增加的服务和利益;品牌既代表消费者的认知,又代表市场中差异化产品相对应的竞争者。在动态的市场中,竞争者会不断采取差异化策略,挖掘出新的产品特点,塑造品牌,满足消费者需求。

消费者包括消费者特征和行为特征两方面。消费群体特征涵盖文化、社会、心理、个人等内在方面,行为特征指消费者外在表现,如图3所示。 市场是以时间序列进行表述,时间序列又可以代表市场背景。市场背景包括环境与环境变化、消费者需求特征与变化、竞争者策略特征与变化等方面,从而分析市场环境状况。

模型运用分析

(一)子变量的选择

由于产业的不同,选择区分竞争者、消费者的子变量会出现变化。在区分不同产业产品时,一般来说,以核心产品(功能、利益)进行区分;当核心产品出现同质性时,则以形式产品或者附件产品进行区分;当产业产品的三个类型均具有同质性时,消费者在产品购买时会选择品牌属性进行区分。模型将消费者分为消费者特征和行为特征两个子变量,在实际产业中,企业在区分消费者时,一般不会同时运用消费者特征和行为特征进行区分,只会根据产业状况选择其中一个子变量进行区分。

(二)资料收集与整理

通过对该产业系统的调查研究,收集本产业竞争者、消费者和市场状况的全部资料,并对其进行整理,选择符合该产业特点的竞争者和消费者变量中的子变量,制定出一个完整、准确的模型量表。

(三)制定差异化方案

通过对资料的横向和纵向分析比较,能够清晰呈现整个产业的差异化状况、特征。企业在制定差异化方案是,基本可选方案有两类:一是跟随战略,企业选择已有的产品鼓动特质和区分特质制定差异化,开发本企业空白产品;二是完全差异化战略,根据量表的分析,挖掘出新的受消费者欢迎的产品鼓动特质,实现完全差异化战略,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四)选择差异化方案

根据以上分析结果,企业必须在市场中进一步测试可选方案,与企业本身的战略发展方向和内部资源相匹配,决定选择采取跟随战略或是完全差异化战略。

实证研究

截止到2011年底,我国洗发水用品的市场销售额超过300亿,洗发水产品生产厂家1600多家,产品种类达3000多种(魏彬,2012)。洗发水市场经历了从品种单一、功能简单向多品牌、功能全面的发展过程,市场容量渐趋于饱和,增长速度开始减缓,进入了众多品牌激烈竞争的时期。现结合时间序列分类比较法产品差异化定位模型来对洗发水产品的定位进行分析。

(一)子变量的选择

在洗发水市场中,产业产品的形式和附加产品存在同质性,因此,本研究选取核心产品作为主要变量进行分析;洗发水产品是日常生活用品,价格相对较低,购买次数较多,消费者的行为特征和消费者特征中的文化、社会、心理等因素对于消费者购买选择影响微乎其微,因此本研究主要基于消费者特征的个人因素中的个性作为主要变量进行分析。

(二)资料收集与整理

通过搜寻相关文献和实地调查,笔者收集了洗发水产品市场20世纪70年代至今竞争者、消费者和市场状况的全部资料,结合时间序列分类比较法模型对其进行整理,如表5所示。通过时间序列横、纵向比较,可清晰呈现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消费者、产品特质、竞争者状况均发生巨大变化。仅仅30年时间,洗发水产业的品牌种类越来越繁杂,竞争越来越激烈,从20世纪70年代初的蜂花、海鸥以及美加净,到如今海飞丝,潘婷、飘柔等多种产品并存;产业产品的特点从指注重单一的清洁功能发展到注重去屑止痒、乌发亮发等多样化的功能,消费者特征从20世纪70年代的只注重洗净功能到如今追求高品质生活、追求个性等;20世纪80年代中期洗护合一功能和20世纪90年代中期修复功能都是鼓动特质,深受消费者欢迎,但如今洗护合一和修复功能已经成为了众多产品的区分特质。

(三)制定差异化方案

一是制定选择跟随战略。目前,我国洗发水市场的鼓动特质是去屑止痒、天然成分等,其中去屑止痒市场依旧占据洗发水市场近60%的市场份额,近200亿的市场容量(张燕,2012)。消费者特征是追求时尚、个性和高品质生活,洗发水企业可根据以上特点制定跟随战略,开展多种促销活动,抢占市场份额。二是制定完全差异化战略。随着工作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出现脱发现象,许多洗发水品牌的生产配方具有高含量的化学成分,我国消费者一直认为中草药“健康、绿色、天然”,对中草药产品情有独钟,而市场上生产中草药型洗发水的品牌很少。因此,洗发水产品新的鼓动特质为中药去屑和中药养发、防脱,消费者新的特征个性体为亲睐中药产品,洗发水企业一旦能够抓住新的鼓动特质,开展完全差异化战略,无疑暗合了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和特征,同时避开竞争激烈的非中药类洗发水市场,从而开辟洗发水市场的“蓝海”。

(四)选择差异化方案

企业选择差异化方案前,要在市场中进一步测试,根据自身的战略发展方向、实力和资源,制定出符合自身发展的跟随战略或完全差异化战略,形成企业的持续动态成长力,夯实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规避产品的同质化竞争,保证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基于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时间序列分类比较法产品差异化定位研究能够动态分析不同产业的产品特质、竞争者以及消费者的状况,挖掘出当前市场产品的鼓动特质,有效地提供一个适合于企业的差异化发展战略,最终实现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持续提升和动态发展更好地赢得市场,持续保持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等.企业核心能力:理论溯源与逻辑结构剖析.管理科学学报,2003

2.肖超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及其培育研究[D].湖南大学硕士论文,2006

3.芮明杰.中国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4.陈佳贵.培育和发展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公司和大企业集团[M].中国工业经济出版社,2002

5.管益忻.论企业核心竞争力[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6.易正伟.论产品定位的全过程规划[J].市场论坛,2006

7.张艳辉.差异化竞争的两种理论解释及其启示意义[J].经济管理,2005

8.王箫.产品差异化与价格竞争[J].延边大学学报,2004

9.[美]张伯仑.垄断竞争理论[M].华夏出版社,2009

10.菲利普・科特勒,凯文・莱恩・凯勒.营销管理[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11.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2011

12.刘志彪.现代产业经济分析[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3.杜朝晖.产业组织理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4.罗永辉.浅议差异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J].北方经贸,2004

15.菲利普・科特勒.市场营销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6.周建波.营销管理理论与实务[M].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

17.雷厄姆・胡利,约翰・桑德斯,奈杰尔・皮尔西.营销战略与竞争定位[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第12篇

1. 系统揭示了科技知识创新对品牌价值生成的作用。技术创新一般主要是定位在企业生产活动中,技术创新是一种新创意(包括概念、发现、发明和其它成果)转变成新的可销售的新产品或新工艺。知识不同于技术,它改变了传统产品的外延与内涵,与知识相关的无形产品(品牌名称、品牌标识、色彩图案、包装装潢等)也成为消费者主要的消费内容,产品中的知识创造了更大的价值。科技知识对品牌价值的贡献体现在以下方面:(1)增强了品牌的使用价值。任何品牌都具有使用价值,使用功能的开发是通过技术创新完成的。因此,技术创新通过品牌使用功能提升了品牌市场价值。(2)延长了品牌的市场寿命。品牌生命周期理论告诉我们,任何品牌发展都会受市场复杂要素的干扰,在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市场特征。技术创新有可能延长品牌寿命。(3)作为复杂劳动通过生产而叠加在品牌价值中。科技知识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创造价值,这种价值的创造作用越来越明显,越来越重要。

2. 系统揭示了文化传播对品牌价值生成的作用。产品同质化使企业在产品、价格、渠道上越来越难以制造差异来获得竞争优势,品牌文化提供了一种策略。品牌文化指通过赋予品牌丰富的文化内涵,建立鲜明的品牌定位,并利用各种有效的内外部传播途径形成消费者对品牌在精神上的高度认同,最终形成强烈的品牌忠诚。企业文化传播对品牌价值的作用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1)通过企业的价值理念提升品牌价值。企业理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它由经营哲学、目标、使命、道德、作风等构成,它对品牌价值具有决定作用。(2)通过品牌文化视觉元素提升品牌价值。品牌标识包括品牌名称和以符号、图像、图案、颜色为特征的标识。企业通过视觉识别的创新向客户传达企业文化理念,从而塑造新的品牌价值形象。

3. 系统揭示了制度创新对品牌价值生成的作用。制度创新对品牌价值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产权制度和质量管理制度上。产权制度改革使得企业家的人力资本得到了承认,建立了以股权为核心的长期激励机制,品牌价值也获得了进一步提升的空间。研究表明公司治理质量显著影响到了盈余质量,高治理质量公司的盈余反应系数显著高于低治理质量公司;高治理质量公司的盈余变化较之低治理质量公司的盈余变化具有更为显著的价值相关性。提高质量管理是企业品牌价值增值的前提。质量不仅包含客观质量,还包括感知质量。在体验经济时代,产品质量同质化和技术同质化导致了消费感受作用的上升。顾客感知质量大于客观质量,购买该品牌的重复性降低;反之消费者会持续重复购买,品牌价值趋于上升。

第13篇

关键词:非同质产品;溢出效应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07.027

1 引言

当代商品的营销模式往往借助于强大的明星效应来传递商品的品牌信息和内涵。台湾名模林志玲代言“都市丽人”内衣之后,该品牌迅速风靡全国;内地当红小生杨幂助力“58同城”,从此“一个神奇的网站”深深烙在消费者心中。无论从营销模式亦或是广告标语都无较大突破,广告越来越走向趋同,“明星+产品”模式成为当代广告的主导模式。

为何传统广告模式――单纯介绍产品性能的广告策略会被淘汰?为何商家纷纷青睐当红明星?

产品之间往往存在相互关联性,一个企业的广告效应不仅会对自己的市场规模产生影响,也会对竞争企业产生一定的影响,一般称之为广告的溢出效应,实质为经济学中的外部性。

文献中的同质产品一般类似于公共物品,溢出效应越大,对其他企业产生的正的外部性就越大。进而其越容易存在侥幸心理,产生搭便车行为,该企业最终会降低整个广告的投入。非同质产品一般是指存在差异的同类产品。比如各类洗发水,功效上大同小异,但是产品总是会存在差别。因此当各个企业所打广告类似时,就会对竞争对手产生溢出效应。各类洗发水的宣传无非就是去屑、修复、强韧等几个功能,因此随着广告的趋同,对竞争对手产生的溢出效应也会增加。此时各大企业应该如何决策呢?这就是本文主要研究的问题。

2 文献综述

产品之间往往存在相互关联性,一个企业的广告不仅会对自己的市场份额产生影响,也会对竞争企业产生一定的影响,一般称之为广告的溢出效应,实质为经济学中的外部性。

目前中国学者关于广告的溢出效应鲜有研究,此类文献并不多见。田丽娜(2010)分析了具有溢出效应的互补品企业的广告策略,讨论了非合作、合作、对称信息以及非对称信息下的均衡。得出在对称信息的完全非合作下,随着溢出效应的增大,企业双方的广告投入不断减少;部分合作和完全合作条件下,溢出效应越大,企业双方越愿意增加广告投入以使溢出效应产生的收益内部化。罗云辉(2006)通过两次运用两阶段博弈进行比较静态分析,论证了对存在广告溢出效应出口企业进行补贴的理论依据,文章认为一般情况下,对本国企业广告投入进行补贴尽管会产生财政投入效果的“溢出”,但仍然有利于增加本国企业的产量和本国企业的社会福利水平。

与以上模型不同的是,对于广告的溢出效应,Cel-lini与Lambertini(2003)采用最常见的销售模型进行研究。二位学者首先讨论了同质产品,由于产品之间无差异,因此企业投放广告时必然对销售同种产品的其他企业产生正的溢出效应。也就是说,即使竞争企业没有投放广告,销售量也会增加,因此就产生其他企业搭便车行为。文章首先采用非线性模型进行讨论,研究发现,只有在市场较大时(α>1)才存在稳定点。

之后Cellini与Lambertini(2003)又研究了差异产品的广告溢出效应,基本思路与研究同质产品的溢出效应是一致的,只是为了避免闭环解中多状态变量偏微分方程的求解,故只对线性模型进行讨论。文章采用闭环纳什均衡进行求解,研究发现,广告的溢出效应越大,均衡时每个企业的广告投入越低,市场容量也越小。产品的相似程度越高,均衡时每个企业的广告投入越高,市场容量也越大。这是因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较高的产品相似度代表了较低的市场势力,此时更有利于企业扩大市场规模。

本文将在Cellini与Lambertini研究的基础上,将线性模型扩展为非线性模型,同时将单个状态变量扩展为多个进行研究。行文思路如下:首先对基本模型进行介绍,然后讨论开环均衡,最后进行总结与展望。

3 基本模型

考虑一个拥有完全信息的多寡头模型。n个企业销售有差别的产品。pi表示产品i的价格;qi表示产品i的产量。企业i面临如下的需求函数:(1)

变量Ai表示企业i的市场规模或者是产品i的保留价格;α∈(0,∞),决定了需求曲线的曲率;B和D是参数,其中0≤D≤B,参数D表示差异产品之间的相似程度:D越大,产品的相似程度越高。

关于企业i的市场规模的动态方程为:(2)

4 开环纳什均衡

α>1,是指市场足够大时,企业才会有上述结论成立。由于α>1时是稳定的,因此以下结论的前提基于α>1:(9)(10)

背后的经济意义是容易解释的。

(1)首先,均衡状态下,A和k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线性关系。广告费用b越高,证明投放广告的成本越高,因此稳定状态下广告的投入水平k越低;同理,折旧率δ越高,最终的市场大小和广告力度越小;再者,贴现率p越高,表明未来现金流越不重要,因此,稳定状态下的广告力度k也越小。以上结论与同质产品完全相同。

第14篇

[关键词] 制造企业;质量;成本;管理

[中图分类号] F27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13- 0008- 02

1 引 言

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但人民生活质量水平并未得到同比提高。在消费者维权日,许多质量不合格产品被曝光,其中涉及诸如雀巢和江淮汽车等国际、国内知名品牌,而近年来奶粉丑闻、染色馒头和白酒塑化剂等事件不断发生,产品质量问题已经严重困扰百姓和政府,这也反映了我国制造企业质量成本管理存在问题。质量成本管理是全面质量管理的一部分,企业应对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的质量成本进行整合管理,质量成本是企业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支出的费用和因未达到质量水平而造成的损失之和,有效的质量成本管理能够使企业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获得质量成本最优组合,在市场赢得有利的战略竞争地位。认为质量关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乎企业生存与发展,关乎国家形象。2012年《质量发展纲要》提出质量强国战略,制造企业应该高素质化,质量成本管理问题必须得到解决,只有当企业质量成本与产品质量的关系得到有效处理,产品质量问题才能得到彻底的治理。本文对我国制造企业质量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析,并据此提出了若干建议。

2 我国制造企业质量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质量成本管理意识淡薄

质量成本管理是舶来品,20世纪80年代,我国在借鉴全面质量管理时引进质量成本概念。质量成本管理主要在大型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得到应用,但是大多数中小微企业没有相应的经验,而质量成本管理不具有强制性,传统成本思想仍然占据一定地位,高质量必然带来高成本,这与利润第一观念相悖,质量支出很少。在2008年至2012年消协投诉总量中,质量问题占首位,比重皆超过50%,4年间起伏不大,集中在汽车、家电和食品等密切关系百姓人身财产安全的行业,例如江淮汽车利用不合格钢板,塑料医疗垃圾变成三无玩具,而它们只是冰山一角,这也充分说明了众多企业存在成本高于质量的思想,我国制造企业质量成本管理意识薄弱。

2.2 质量成本管理理论与实践发展不协调

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但如果实践跟不上理论的发展,先进理论只能被束之高阁。在中国质量协会的带领下,我国质量成本管理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应用于企业的例子局限在大型企业,每年全国质量奖得主只属于诸如中联重科等企业领袖。但是质量强国需要全国所有企业都能充分利用并创新先进的质量成本管理理论实现健康的盈利,无奈人才欠缺。质量成本作为一种专项成本,一般游离于财务会计核算体系之外,各高校成本会计学课本只是利用较小篇幅对其意义和核算进行简要的阐述,高校毕业生对于质量成本管理知之甚少,那么到企业任职势必难以把握。实用的质量成本管理理论应该普及化,培养更多人才指导大多数企业运作,理论与实践同步发展才和谐。

2.3 忽略隐含成本

由于隐含成本难以计量,很多企业在寻求质量成本最佳值时将其置于核算体系之外,主要考虑显见成本,即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意图结合企业具体情况找到四者最优组合,最后进行质量成本决策。但是隐含成本造成的损失最具破坏性,有些企业特别是食品企业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将大量失去市场份额,甚至面临破产危机,例如三鹿集团三聚氰胺事件造成的隐含成本完全超出企业预期,企业不得不走向解体。同时中国理论界对于隐含成本研究太少,特别是计量方面,目前除了传统3种方法之外仿佛未有更简便、成本小的方法。

3 若干建议

3.1 加大惩罚力度,激励并用

不合格产品有可能危害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必须完善行政、民事和刑事方面的相关法律,相关部门应加大对质量问题案件的惩罚力度,不能“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应多种处罚方式并存,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同时激励政策必不可少,政府和协会加大力度宣传质量成本管理意义,号召并组织企业学习先进的质量成本管理经验,并对表现好的企业进行奖励,务必提升企业实践积极性,而除了中国质量协会所颁发的奖项,各地区也可以设置若干奖项以促进中小企业的参与和创新。

3.2 加强内外部监管

质量成本管理属于企业内部事项,外界难以获得相关数据,企业应该自觉加强内部监管,特别是要求挥内审部门的作用,同时设置一套完善的质量成本管理制度,实行责任制便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外部监管主要包括相关监管部门和社会舆论的监管,监管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提高抽检频率和抽检质量,不仅关注大中企业,一些小、微型企业更应列为监管重点;社会舆论的作用不可代替,网络曝光效果明显,每一个消费者都应具有一定使命感,共同为督促企业生产有质量的产品,让生活质量更好而努力。

3.3 鼓励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增强企业素质的重要手段和物质技术基础。技术创新可以通过新工艺、新材料和计算机技术等降低成本,扩大利润空间,比如检测设备升级能保证废品率进一步降低。而管理创新可以通过确定目标质量成本管理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达到降低成本的作用,也可以利用科技驱动型质量成本管理,拓展成本管理空间,不断降低成本。总之,创新是现在和未来质量成本管理的必由之路。

4 总 结

质量成本管理并不是企业某一个人或部门的责任,质量强国也不是某一个企业的任务。全国企业都应高素质化,生产产品不忽略质量也不造成剩余价值,共同营造质量成本管理氛围,推进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为建造有质量的市场,有质量的中国而奋斗。

主要参考文献

第15篇

一、质量经营上升为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

对于跨世纪经济竞争与发展:质量问题已成为世界经济界关注的焦点。前不久,美国召开了有全美著名企业家、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参加的美国质量大会,专题研讨跨世纪质量问题。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在大会上提出,20世纪是生产力的世纪,21世纪则是知识与质量的世纪,质量优劣将成为一个国家和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战略问题。企业家们认为,企业发展由诸多战略组合构成,而质量经营已上升为这些战略中的核心地位。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世界顶尖企业较早地看到,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与质量创新是决定竞争制胜的关键,纷纷创造“世界级质量”,不断拓展全球化市场。美国宝洁公司制定并实施了比较完整的、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质量经营战略,把科技创新、质量保证与市场服务等融为一体,实行以质量为基础的市场创新经营。宝洁公司每年发明技术专利达2万件,质量管理系统延伸到世界各地独资、合资企业和产品销售市场。在进入中国市场后,派出跟踪产品质量与市场调查的专业小组就有20多个,质量调查人员常年深入到上海、广州等城市用户家庭。根据质量调研信息不断改进品种与服务,创出汰渍、玉兰油等17个中国品牌产品,成为高质量产品占据中国洗涤用品市场的重点企业。

实施质量经营战略,是面向21世纪经济发展的紧迫任务。世界顶尖企业的实践说明,企业必须要树立全新的质量理念,从市场预测、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售后服务等全过程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用户至上、市场导向、质量效益与以质量求生存等广义的质量观念;将质量与科技紧密结合,双轮驱动,深入开展质量经营。我们的企业应当看到,这一战略是事关长远振兴企业与民族经济的大问题,极为重要。

二、顾客满意上升为企业追求的永恒目标

传统的质量管理理论认为,企业质量管理就是要对生产全过程进行控制,强调检测把关。认为对质量的追求就是追求达标化、零缺陷,质量管理工作是质量管理组织部门的事等等。这些质量管理思想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随着质量管理环境和内容的变化,企业的核心与决定因素已是顾客。因此,刻意追求顾客满意和忠诚,是世界顶尖企业创造“世界级质量”和创新市场的永恒力量,是质量管理新的重大课题。

笔者曾到法国、德国等欧共体国家考察工业企业,发现一个显著变化是,企业已从以企业为中心的“CI战略”转向了以顾客为中心的“CS战略”,CS即英文意为“顾客满意”的缩写。在谈到企业质量管理变革时,一位德国企业家认为,近年来人们较为重视重建内部机制,以强化质量管理,而忽略了“顾客关系管理”,这是有失偏颇的。时下,“企业命运在顾客手中”,“顾客是企业利润的最终决定者。”顾客满意已上升为现代企业质量管理的核心。

追求顾客满意和忠诚,是企业质量管理的理念创新,这与追求产品自身质量及其标准化更科学、更重要。这一管理的内涵突出了顾客满意是企业最高目标,顾客是企业经营的主要驱动力,企业质量管理组织的中心位置顾客;产品开发与产品生产与服务必须围绕顾客进行,并由其参与;企业采用顾客关系信息系统,对其变化的需求随时进行监测,指导企业提高满足顾客要求的

管理水平。其管理对象也不同于一般消费者,“顾客”的涵意延升到不仅是产品购买者、服务者等外部顾客,还包括内部员工即内部顾客,以及企业供应商和相关产品生产商,是一个由商品生产者、消费者、流通者为一体进而组成的“顾客关系管理系统”。

我们应当借鉴发达企业的做法,更新传统的质量管理思维,深刻认识顾客满意对质量管理内涵的重大作用。从改善顾客关系中,适应全球一体化发展的市场,培养更多的忠诚客户,营造利于制造质量提高的企业员工满意的工作环境,从而更有效地提升质量。

三、人的素质上升为企业质量管理的紧迫任务

世界顶尖企业认为,一场深刻的、前所未有的变革和发展正在全球经济相关论文href="/search/?Where=title&cid=0&Keyword=%BE%AD%BC%C3&x=22&y=8">经济领域展开。企业质量管理的紧迫任务是大力提高人的素质,全力开发“智能”资本,从人才与知识培养上获取质量效益。

我国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在谈到企业成功发展时认为,海尔集团追求的“第一产品”是人才,在销往中外市场的家电产品则是“第二产品”。张瑞敏的“第一产品论”,正是确保海尔高质量、全方位产品创新与市场开拓的前提,没有高素质的人才就不会有高质量的创新产品与服务。

中外顶尖企业看到,当今质量管理已不仅仅局限于产品,市场已成为企业以质量为核心的经营管理的起点和归宿。企业步入全球化市场竞争,需要质量管理与技术管理并重,以市场为导向,创新质量管理。在这之中,人的素质发挥着决定作用。因此,均高度重视开发人才与知识资源,推动质量管理不断升级。美国摩托罗拉公司每年用于人才培训的开支高达10亿美元,通用公司投入4亿美元用于员工通过“6希格玛”培训计划。在欧洲不少公司出现“老板出钱,员工充电”现象,德国知名纺织机械制造企业卡迈·耶公司、赫希斯特公司等企业,均建立了常年培训制度,大力而有效地提升员工素质。从而,使这些企业制造的产品技术先进、质量优良,从不必担忧使用过程中发生需要进行售后服务等质量问题。

我们的企业面临跨世纪经济竞争与质量挑战,应当看到制约质量提升的首要因素是经营者与劳动者的素质问题,有必要下力气改变现状,赶上知识经济发展的潮流。

四、利益共同上升为企业整体质量形成的“生态关系”

英国著名经济学者查德·瓦里新认为,企业经济的成功需要合作伙伴之间利益的统一,应把市场竞争与合作紧密结合起来。美国著名管理专家彼特·德鲁克说:“企业之间的生存发展如同自然界中各种生物物种之间生存发展,它们均是一种生态关系”。欧美不少企业深刻看到,企业在市场上形成整体质量效益,有必要建立所有受益者相互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追求整体质量经营与共同利益增长。

进入九十年代初,世界知名大公司纷纷严重亏损,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企业之间开展市场竞争,采取击败对手之策,产品价格失常,企业竞争成本上升,外部竞争环境不断恶化。教训使精明的大企业兴起了管理创新热潮,带来了质量管理观念更新飞跃。美国苹果公司总裁史蒂文·乔布斯首先推出“苹果联盟生态系统”战略,取得了实质性效果。IBM公司相继建立了以个人电脑为中心的战略联盟共同体,从产品开发、制造到销售,形成整体化质量保证体系,带动了群体企业经营效益迅猛增长。在德国大企业中,不少科技人员开发出具有高精技术和质量产品与项目,而大企业视他们为整体产品质量保证体系中的一部分,因规模小大企业不利于生产,纷纷资助科技人员创办小型企业,进行专业化生产,使之成为大企业的紧密合作伙伴,提高了配套协作水平,促进了企业组织结构的优化。

从整体质量及效益追求看,建立企业“生态关系”更利于共同利益的产生。这是因为,企业是市场复杂系统中的一个参与者,企业无论是要扩大市场占有能力,还是开发新的市场,都必须与他企业携手,集中有效资源,创造出消费者可以实际使用的高质量的新价值。同时,也在建立相互依存,相互协作以及为用户提供全方位质量服务中受益各方。因此我们必须树立全部的质量整体意识,着力建设和培育以质量经营为中心的“生态系统”。

五、技术创新上升为企业质量提升的运行机制

一位质量管理专家认为,现代企业管理需要多种管理体制相容的一体化全面管理,技术创新则是诸多管理中起决定因素和作用的运行机制。中外顶尖企业普遍高度重视建立利于质量提升的技术管理创新机制,以技术进步支撑和推动质量创新,创造“世界级质量”,开拓全球化市场。

我国小天鹅公司将“全心全意小天鹅”作为全面质量营销创新的核心内容,较早地看到,企业市场竞争最终是全面涵意上的质量竞争,而质量的优胜来自于技术领先。由此,他们建立了由技术管理与质量管理双重创新的企业创新机制。小天鹅公司在全国洗衣机行业首家建立了由1214件中国专利、527件欧洲专利、398件日本专利和478件美国专利等3600多件涉及洗衣机国际专利的信息库,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创新。小天鹅公司还建立了由专家和博士后组成的技术开发院,确保开发领先市场5-10年的前瞻性产品。同时,小天鹅公司实行了24小时全天侯登门售后服务,把“全心全意小天鹅”的质量创新和运行机制渗透到研制、生产、销售与服务的全过程,追求质量与服务的“零死角”。从而,使企业不仅享誉于国内市场,还在东南亚等国外地区设立了生产企业,实现了技术出口和产品市场国际化。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不竭之力”,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惟有建立创新机制和具有创新精神,才能不断发挥出创新技术、创新质量与创新管理的灵魂作用。近年来,我国美菱集团建立了技术创新激励机制与淘汰机制相结合,动力与压力并存,“允许失败,不允许不创新”的企业技术创新机制。海信追求创新机制,吸引了200多名硕士、40多名博士和1000多名北大、复旦大学研究生等加盟企业。这些顶尖企业抓住了创新机制的“灵魂”,使人才如鱼得水,推动了质量创新与技术进步。我们应当尽快转变传统的质量管理理念,更富有成效地通过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实现质量管理的快速提升。

六、企业文化上升为企业培育跨世纪质量的支柱精神

一位德国企业家说:“民族文化是产品创新之根,企业文化是质量管理与创新之魂。”当今,企业文化与管理创新已成为一种新的管理思潮,成为企业培育跨世纪质量的支柱精神。

我国“五粮液酒”是近10年来市场上迅速崛起的高质量名牌产品。“五粮液酒”品牌与质量来源于何方?文化是“帆”,科技是“舟”,技术与文化交融创新,酿出了举世品牌。多年来,这家企业坚持走质量创新与企业文化创新之路,将文化内涵运用科技手段贯穿于产品之中,使产品内在质量与外观质量完美结合,不断实现企业市场创新的飞跃。五粮液集团公司在实施质量发展战略过程中,将全面质量管理的科学思想和理论,与公司的生产实践相结合,培育以质量为支柱的企业文化,形成了一整套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和强大的质量优先文化氛围。正是这种力量的支撑,使五粮液成为全国首家通过IS09001国内国际质量认证质量,1998年企业销售额跃升为42亿元,利税12.5亿元。从1991年以来,每年递增利税1亿元以上,成为全国同行业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