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银行发展阶段范文

银行发展阶段范文

银行发展阶段

银行发展阶段范文第1篇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艰难起步阶段。城市商业银行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城市信用社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而城信社又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主要是一些金融机构为适应办三产、安排子女就业的需要成立的。这些城市信用社在安置就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面起过一些积极作用,但是,由于体制、机制、管理水平、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先天不足,城信社在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大量风险。1995年组建城商行时,全国有5200多家城信社,有人把它形容为5200个定时炸弹。为了化解风险,国务院决定,从1995年开始,在全国三十多个大中城市陆陆续续组建城市商业银行,开始了城市商业银行的艰难起步。

第二,工作转变阶段。从1995年到2002年,期间共有100多家城市商业银行在市场上经营。开始,按照四级分类,当时账面不良贷款率是30%,实际上远不止30%,如果按五级分类可能会超过50%,资本充足率可能是负数。因当时没有这方面的准确统计,很难说清楚城市商业银行的风险状况,但总之风险水平相当高。为了化解这些风险,人民银行当时做了大量的工作,先后召开了三次城商行论坛及监管工作会议,共同分析形势、查找问题,从而认清了城市商业银行的总体风险状况,增强了风险处置的紧迫感,为化解风险提供了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探索了化解城商行风险的途径。同时,这三次论坛,使城商行从过去的单兵作战转向了集合作战,大家通过这样一个交流平台,形成一个群体,互相交流,取长补短。也可以说从那时起,城商行的经营管理从粗放型开始向集约型转变。

第三,改革加速阶段。从2003年开始到2008年,应该说是城商行改革发展的加速阶段,现在正处在加速阶段的后期。银监会成立以后,在前三次城商行论坛的基础上,又连续召开了五次监管工作会议,总结交流城市商业银行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风险化解、改革发展的一系列措施和要求,城商行的整体风险状况有了明显改善。

一是历史遗留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近年来,地方政府通过有效资产置换、剥离不良资产以及政府注资等多种方式,化解城市商业银行风险,有效地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五年来,全国共有59家城市商业银行累计处置不良资产700亿元;31家城市商业银行获得了地方财政注资100亿元。特别是2006年度,城市商业银行置换不良资产106亿元,地方财政注资42亿元。通过有效的风险处置,在没有国家投入的情况下,城市商业银行平均不良贷款率从五年前账面四级分类的 30%下降到五级分类的4.8%;资本充足率从五年前的负数上升到8.5%。这是城商行改革发展的巨大历史成就。

二是公司治理机制得到逐步完善。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同时,城市商业银行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积极学习和借鉴国际优秀银行的先进理念、先进技术和先进经验,通过资本合作和战略合作,努力提升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公司治理机制不断完善。目前,已有上海、南京、西安、济南、北京、杭州、南充、天津、宁波、重庆 等地的城市商业银行引进了境外战略投资者。通过“引资”的“他山之石”,实现了“引智”、“引制”、“引技”、“引才”。与此同时,宁波、南京、北京等城市商业银行还不断探索改革与发展新途径,致力于通过资本市场上市进一步完善内控制度和风险管理,通过优化股权结构,提高信息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以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三是核心竞争力得到不断提升。在历史遗留问题有效解决、治理机制逐步完善的基础上,城市商业银行在资产规模、资产质量、经营业绩等方面也有了较快的发展。2006年,全国城市商业银行实现利润136亿元,资本充足率达8.48%,不良贷款率降至4.8%。截至2006年末,全国城市商业银行资产总额为2.57万亿元,负债总额为2.45万亿元,较1999年末分别增长364%和362%。在2006年度英国《银行家》杂志公布的全球1000家大银行排名中,有9家城市商业银行成功入围。而今年对于城市商业银行来说更是风光无限,南京银行、宁波银行、北京银行等城市商业银行先后实现了上市,步入了一个良性的发展轨道。

银行发展阶段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农村 村镇银行 发展对策

一、村镇银行概念和兴起原因

(一)村镇银行概念

银监会的《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中对村镇银行概念作了界定,村镇银行是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二)村镇银行兴起原因

现在国家正大力推行新农村建设计划。在此过程中,农村生产方式和农业产业结构都将发生重大转变,需要增加对农村固定资产的投资,因此农村金融市场将获得较大发展。

但是现有的农村金融市场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流向农村的固定投资数额较少。2010年,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了3966亿元,同比增长18.2%,只占了2010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6%,大部分固定投资都流向了城市。二是原有金融机构贷款审批要求高,一般农户很难借到款项。

在此情况下,国家扶持发展村镇银行就可以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吸收农村区域存款,用于新农村建设投资;二是发挥自身优势,为农户提供差异化的信贷方案,支持正常的农业生产。自2006年,银监会出台《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来,村镇银行发展势头不减,截至2010年底全国开设的村镇银行的数量达到了349家。

二、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问题

虽然村镇银行发展形势不错,根据银监会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009—2011年总体工作安排》,计划在2011年底全国设立1027家村镇银行,但计划和现实之间还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缺乏政策扶持

现在各级地方政府没有系统地出台对村镇银行的扶持政策,村镇银行相较于农村信用社在税费减免、财政支持和农贷贴息上都缺乏优惠政策。目前,村镇银行在资金规模、团队建设和产品创新能力上都与农村信用社有较大差距,而且农村信用社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也优于村镇银行,显然不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竞争氛围。这种差异化的扶持政策,也将进一步削弱村镇银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能力,某种程度上背离了开办村镇银行的初衷。

(二)团队建设不足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时间较短,还处于探索阶段,需要一批在金融方面拥有专业技能和操作经验的人才。《意见》中对村镇银行从业人员的要求并不高,但村镇银行在人员的薪酬待遇方面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导致招聘不到相应的人才。现阶段村镇银行并不能提供更为优越的条件吸引这些从业人员,最后只能退而求其次,招聘那些经验不足、业务水平较低的从业人员,带来一定的经营风险。

(三)产品缺乏创新

目前,开展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业务的村镇银行数量还不多,绝大多数村镇银行在仍采用传统金融机构的贷款方式,导致农户在村镇银行贷款的意愿不高。虽然农业生产具有较强的周期性和不确定性,很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为村镇银行带来较大的经营风险,但有些村镇银行在风险防范上呈现出过度敏感的情况。个别银行在办理贷款业务时,在已有住房抵押的情况下,还需要担保人担保,既增加了银行和借款人之间的交易成本,又引起借款人的反感,导致优质客户流失,不利于信贷业务的开展。并且,村镇银行在信贷管理方式上也存在问题,审批模式陈旧,仍沿用过去的运作模式,审批权集中于贷审会,使得审批流程繁琐而无效率。

(四)缺乏农户信任

村镇银行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农户接受和认可村镇银行还需要一定的时间。现在,大部分农户比较信任传统的商业银行和信用社,对村镇银行始终抱有观望和不信任的态度,对于到村镇银行存贷款还持有排斥的心态,导致村镇银行业务发展缓慢。村镇银行要想改变农户的看法,提高自己的美誉度,就必须做好正面宣传工作。虽然,媒体对村镇银行有过正面宣传,村镇银行也使用各种渠道宣传自己,但是农村地区主要的信息来源并不是报刊,这些宣传工作能起到的作用也十分有限。

银行发展阶段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农村 村镇银行 发展对策

一、村镇银行概念和兴起原因

(一)村镇银行概念

银监会的《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中对村镇银行概念作了界定,村镇银行是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二)村镇银行兴起原因

现在国家正大力推行新农村建设计划。在此过程中,农村生产方式和农业产业结构都将发生重大转变,需要增加对农村固定资产的投资,因此农村金融市场将获得较大发展。

但是现有的农村金融市场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流向农村的固定投资数额较少。2010年,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了3966亿元,同比增长18.2%,只占了2010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6%,大部分固定投资都流向了城市。二是原有金融机构贷款审批要求高,一般农户很难借到款项。

在此情况下,国家扶持发展村镇银行就可以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吸收农村区域存款,用于新农村建设投资;二是发挥自身优势,为农户提供差异化的信贷方案,支持正常的农业生产。自2006年,银监会出台《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来,村镇银行发展势头不减,截至2010年底全国开设的村镇银行的数量达到了349家。

二、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问题

虽然村镇银行发展形势不错,根据银监会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009—2011年总体工作安排》,计划在2011年底全国设立1027家村镇银行,但计划和现实之间还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缺乏政策扶持

现在各级地方政府没有系统地出台对村镇银行的扶持政策,村镇银行相较于农村信用社在税费减免、财政支持和农贷贴息上都缺乏优惠政策。目前,村镇银行在资金规模、团队建设和产品创新能力上都与农村信用社有较大差距,而且农村信用社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也优于村镇银行,显然不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竞争氛围。这种差异化的扶持政策,也将进一步削弱村镇银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能力,某种程度上背离了开办村镇银行的初衷。

(二)团队建设不足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时间较短,还处于探索阶段,需要一批在金融方面拥有专业技能和操作经验的人才。《意见》中对村镇银行从业人员的要求并不高,但村镇银行在人员的薪酬待遇方面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导致招聘不到相应的人才。现阶段村镇银行并不能提供更为优越的条件吸引这些从业人员,最后只能退而求其次,招聘那些经验不足、业务水平较低的从业人员,带来一定的经营风险。

(三)产品缺乏创新

目前,开展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业务的村镇银行数量还不多,绝大多数村镇银行在仍采用传统金融机构的贷款方式,导致农户在村镇银行贷款的意愿不高。虽然农业生产具有较强的周期性和不确定性,很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为村镇银行带来较大的经营风险,但有些村镇银行在风险防范上呈现出过度敏感的情况。个别银行在办理贷款业务时,在已有住房抵押的情况下,还需要担保人担保,既增加了银行和借款人之间的交易成本,又引起借款人的反感,导致优质客户流失,不利于信贷业务的开展。并且,村镇银行在信贷管理方式上也存在问题,审批模式陈旧,仍沿用过去的运作模式,审批权集中于贷审会,使得审批流程繁琐而无效率。

(四)缺乏农户信任

村镇银行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农户接受和认可村镇银行还需要一定的时间。现在,大部分农户比较信任传统的商业银行和信用社,对村镇银行始终抱有观望和不信任的态度,对于到村镇银行存贷款还持有排斥的心态,导致村镇银行业务发展缓慢。村镇银行要想改变农户的看法,提高自己的美誉度,就必须做好正面宣传工作。虽然,媒体对村镇银行有过正面宣传,村镇银行也使用各种渠道宣传自己,但是农村地区主要的信息来源并不是报刊,这些宣传工作能起到的作用也十分有限。

银行发展阶段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农村 村镇银行 发展对策

一、村镇银行概念和兴起原因

(一)村镇银行概念

银监会的《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中对村镇银行概念作了界定,村镇银行是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二)村镇银行兴起原因

现在国家正大力推行新农村建设计划。在此过程中,农村生产方式和农业产业结构都将发生重大转变,需要增加对农村固定资产的投资,因此农村金融市场将获得较大发展。

但是现有的农村金融市场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流向农村的固定投资数额较少。2010年,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了3966亿元,同比增长18.2%,只占了2010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6%,大部分固定投资都流向了城市。二是原有金融机构贷款审批要求高,一般农户很难借到款项。

在此情况下,国家扶持发展村镇银行就可以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吸收农村区域存款,用于新农村建设投资;二是发挥自身优势,为农户提供差异化的信贷方案,支持正常的农业生产。自2006年,银监会出台《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来,村镇银行发展势头不减,截至2010年底全国开设的村镇银行的数量达到了349家。

二、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问题

虽然村镇银行发展形势不错,根据银监会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009—2011年总体工作安排》,计划在2011年底全国设立1027家村镇银行,但计划和现实之间还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缺乏政策扶持

现在各级地方政府没有系统地出台对村镇银行的扶持政策,村镇银行相较于农村信用社在税费减免、财政支持和农贷贴息上都缺乏优惠政策。目前,村镇银行在资金规模、团队建设和产品创新能力上都与农村信用社有较大差距,而且农村信用社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也优于村镇银行,显然不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竞争氛围。这种差异化的扶持政策,也将进一步削弱村镇银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能力,某种程度上背离了开办村镇银行的初衷。

(二)团队建设不足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时间较短,还处于探索阶段,需要一批在金融方面拥有专业技能和操作经验的人才。《意见》中对村镇银行从业人员的要求并不高,但村镇银行在人员的薪酬待遇方面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导致招聘不到相应的人才。现阶段村镇银行并不能提供更为优越的条件吸引这些从业人员,最后只能退而求其次,招聘那些经验不足、业务水平较低的从业人员,带来一定的经营风险。

(三)产品缺乏创新

目前,开展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业务的村镇银行数量还不多,绝大多数村镇银行在仍采用传统金融机构的贷款方式,导致农户在村镇银行贷款的意愿不高。虽然农业生产具有较强的周期性和不确定性,很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为村镇银行带来较大的经营风险,但有些村镇银行在风险防范上呈现出过度敏感的情况。个别银行在办理贷款业务时,在已有住房抵押的情况下,还需要担保人担保,既增加了银行和借款人之间的交易成本,又引起借款人的反感,导致优质客户流失,不利于信贷业务的开展。并且,村镇银行在信贷管理方式上也存在问题,审批模式陈旧,仍沿用过去的运作模式,审批权集中于贷审会,使得审批流程繁琐而无效率。

(四)缺乏农户信任

村镇银行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农户接受和认可村镇银行还需要一定的时间。现在,大部分农户比较信任传统的商业银行和信用社,对村镇银行始终抱有观望和不信任的态度,对于到村镇银行存贷款还持有排斥的心态,导致村镇银行业务发展缓慢。村镇银行要想改变农户的看法,提高自己的美誉度,就必须做好正面宣传工作。虽然,媒体对村镇银行有过正面宣传,村镇银行也使用各种渠道宣传自己,但是农村地区主要的信息来源并不是报刊,这些宣传工作能起到的作用也十分有限。

 (五)营业网点较少

就现阶段情况来看,绝大部分村镇银行只有1-2家营业网点,因为营业网点较少,所以村镇银行不能形成区域优势,无法发展和壮大自身力量,更不利于客户

[1] [2] 

办理金融业务,导致客户满意度低。网点少,还会降低村镇银行吸收存款的能力,资金规模不大又会影响信贷业务的扩展,最后陷入无法扩张的怪圈。究其原因,也是由于村镇银行缺乏政策扶持、团队建设不足、产品缺乏创新和缺乏农户信任等一系列问题造成的。

三、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对策

(一)寻求政府政策支持

村镇银行应积极向政府呼吁相关政策的支持,同样作为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机构,也应该享有同农村信用社相同的优惠政策。不仅如此,地方政府应重视村镇银行的建设工作,根据自身区域的发展现状,为村镇银行争取各类优惠措施,例如鼓励相关行政、事业单位到村镇银行开设账户,提高村镇银行的存款规模和影响力。

(二)加强团队建设工作

为扭转人才匮乏的局势,村镇银行必须加强团队建设工作,努力做好人员的招聘和培养工作。一是提供相应的优厚条件,引进一批拥有丰富的银行从业经验的工作人员,在较短时间内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二是推行人才储备计划,与相关大专院校建立良好的关系,定向招聘会计、金融等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做好人才储备工作。三是加强员工培训工作,培训内容包括专业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培训,力争建立一支业务优良、品德优秀的复合型团队。

(三)提高产品创新能力

村镇银行要想充分发挥自身的竞争优势,必须提高产品创新能力。一是对农户开展市场调研活动。为明确农户的真实需求,信贷人员必须到农户家中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工作,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双方能够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信贷人员既能切实掌握农户的真实需求,根据农户的不同制定差异化的信贷营销方案,又能避免因为信贷扩张而带来的风险。二是根据市场调研结果,开发各类信贷产品。村镇银行必须根据农村金融市场的特点,开发各类小额信用贷款业务,解决农户因农业生产周期问题带来的资金短缺问题;根据农村抵押品少的特点,建立农户联保贷款模式,进一步降低经营风险。三是村镇银行也须尽量简化贷款的审批流程,下放贷款的审批权,减少各个环节上的时间,提高审批效率,提高农户存贷款积极性。

(四)提高自身的公信力

村镇银行要提高自身的公信力,打消农户的忧虑,必须做好形象宣传工作。一是引导各类新闻媒体,为村镇银行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特别是引导当地媒体,因为现阶段村镇银行发展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点,只是局限于特定区域,客户群也集中于此。村镇银行可以充分利用地方报纸和电视台,加大对村镇银行的正面宣传力度,让社会公众了解和认可村镇银行。二是加强与各村委组织的联系,落实各村庄内部的宣传工作。村镇银行可以通过各村委组织学习村镇银行的相关材料,打消农户心中的焦虑;同时还可以运用村委的广播宣传村镇银行的各项业务。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村镇银行的社会公信力,增强公众的存贷款信心,通过扩大储蓄人群,壮大资金实力,为我国新农村建设发展奠定资金基础。

(五)提高网点拓展能力

银行发展阶段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农村 村镇银行 发展对策

一、村镇银行概念和兴起原因

(一)村镇银行概念

银监会的《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中对村镇银行概念作了界定,村镇银行是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二)村镇银行兴起原因

现在国家正大力推行新农村建设计划。在此过程中,农村生产方式和农业产业结构都将发生重大转变,需要增加对农村固定资产的投资,因此农村金融市场将获得较大发展。

但是现有的农村金融市场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流向农村的固定投资数额较少。2010年,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了3966亿元,同比增长18.2%,只占了2010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6%,大部分固定投资都流向了城市。二是原有金融机构贷款审批要求高,一般农户很难借到款项。

在此情况下,国家扶持发展村镇银行就可以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吸收农村区域存款,用于新农村建设投资;二是发挥自身优势,为农户提供差异化的信贷方案,支持正常的农业生产。自2006年,银监会出台《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来,村镇银行发展势头不减,截至2010年底全国开设的村镇银行的数量达到了349家。

二、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问题

虽然村镇银行发展形势不错,根据银监会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009—2011年总体工作安排》,计划在2011年底全国设立1027家村镇银行,但计划和现实之间还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缺乏政策扶持

现在各级地方政府没有系统地出台对村镇银行的扶持政策,村镇银行相较于农村信用社在税费减免、财政支持和农贷贴息上都缺乏优惠政策。目前,村镇银行在资金规模、团队建设和产品创新能力上都与农村信用社有较大差距,而且农村信用社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也优于村镇银行,显然不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竞争氛围。这种差异化的扶持政策,也将进一步削弱村镇银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能力,某种程度上背离了开办村镇银行的初衷。

(二)团队建设不足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时间较短,还处于探索阶段,需要一批在金融方面拥有专业技能和操作经验的人才。《意见》中对村镇银行从业人员的要求并不高,但村镇银行在人员的薪酬待遇方面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导致招聘不到相应的人才。现阶段村镇银行并不能提供更为优越的条件吸引这些从业人员,最后只能退而求其次,招聘那些经验不足、业务水平较低的从业人员,带来一定的经营风险。

(三)产品缺乏创新

目前,开展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业务的村镇银行数量还不多,绝大多数村镇银行在仍采用传统金融机构的贷款方式,导致农户在村镇银行贷款的意愿不高。虽然农业生产具有较强的周期性和不确定性,很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为村镇银行带来较大的经营风险,但有些村镇银行在风险防范上呈现出过度敏感的情况。个别银行在办理贷款业务时,在已有住房抵押的情况下,还需要担保人担保,既增加了银行和借款人之间的交易成本,又引起借款人的反感,导致优质客户流失,不利于信贷业务的开展。并且,村镇银行在信贷管理方式上也存在问题,审批模式陈旧,仍沿用过去的运作模式,审批权集中于贷审会,使得审批流程繁琐而无效率。

(四)缺乏农户信任

村镇银行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农户接受和认可村镇银行还需要一定的时间。现在,大部分农户比较信任传统的商业银行和信用社,对村镇银行始终抱有观望和不信任的态度,对于到村镇银行存贷款还持有排斥的心态,导致村镇银行业务发展缓慢。村镇银行要想改变农户的看法,提高自己的美誉度,就必须做好正面宣传工作。虽然,媒体对村镇银行有过正面宣传,村镇银行也使用各种渠道宣传自己,但是农村地区主要的信息来源并不是报刊,这些宣传工作能起到的作用也十分有限。

(五)营业网点较少

就现阶段情况来看,绝大部分村镇银行只有1-2家营业网点,因为营业网点较少,所以村镇银行不能形成区域优势,无法发展和壮大自身力量,更不利于客户办理金融

[1] [2] 

业务,导致客户满意度低。网点少,还会降低村镇银行吸收存款的能力,资金规模不大又会影响信贷业务的扩展,最后陷入无法扩张的怪圈。究其原因,也是由于村镇银行缺乏政策扶持、团队建设不足、产品缺乏创新和缺乏农户信任等一系列问题造成的。

三、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对策

(一)寻求政府政策支持

村镇银行应积极向政府呼吁相关政策的支持,同样作为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机构,也应该享有同农村信用社相同的优惠政策。不仅如此,地方政府应重视村镇银行的建设工作,根据自身区域的发展现状,为村镇银行争取各类优惠措施,例如鼓励相关行政、事业单位到村镇银行开设账户,提高村镇银行的存款规模和影响力。

(二)加强团队建设工作

为扭转人才匮乏的局势,村镇银行必须加强团队建设工作,努力做好人员的招聘和培养工作。一是提供相应的优厚条件,引进一批拥有丰富的银行从业经验的工作人员,在较短时间内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二是推行人才储备计划,与相关大专院校建立良好的关系,定向招聘会计、金融等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做好人才储备工作。三是加强员工培训工作,培训内容包括专业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培训,力争建立一支业务优良、品德优秀的复合型团队。

(三)提高产品创新能力

村镇银行要想充分发挥自身的竞争优势,必须提高产品创新能力。一是对农户开展市场调研活动。为明确农户的真实需求,信贷人员必须到农户家中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工作,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双方能够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信贷人员既能切实掌握农户的真实需求,根据农户的不同制定差异化的信贷营销方案,又能避免因为信贷扩张而带来的风险。二是根据市场调研结果,开发各类信贷产品。村镇银行必须根据农村金融市场的特点,开发各类小额信用贷款业务,解决农户因农业生产周期问题带来的资金短缺问题;根据农村抵押品少的特点,建立农户联保贷款模式,进一步降低经营风险。三是村镇银行也须尽量简化贷款的审批流程,下放贷款的审批权,减少各个环节上的时间,提高审批效率,提高农户存贷款积极性。

(四)提高自身的公信力

村镇银行要提高自身的公信力,打消农户的忧虑,必须做好形象宣传工作。一是引导各类新闻媒体,为村镇银行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特别是引导当地媒体,因为现阶段村镇银行发展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点,只是局限于特定区域,客户群也集中于此。村镇银行可以充分利用地方报纸和电视台,加大对村镇银行的正面宣传力度,让社会公众了解和认可村镇银行。二是加强与各村委组织的联系,落实各村庄内部的宣传工作。村镇银行可以通过各村委组织学习村镇银行的相关材料,打消农户心中的焦虑;同时还可以运用村委的广播宣传村镇银行的各项业务。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村镇银行的社会公信力,增强公众的存贷款信心,通过扩大储蓄人群,壮大资金实力,为我国新农村建设发展奠定资金基础。

(五)提高网点拓展能力

银行发展阶段范文第6篇

一、村镇银行概念和兴起原因

(一)村镇银行概念

银监会的《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中对村镇银行概念作了界定,村镇银行是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二)村镇银行兴起原因

现在国家正大力推行新农村建设计划。在此过程中,农村生产方式和农业产业结构都将发生重大转变,需要增加对农村固定资产的投资,因此农村金融市场将获得较大发展。

但是现有的农村金融市场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流向农村的固定投资数额较少。2010年,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了3966亿元,同比增长18.2%,只占了2010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6%,大部分固定投资都流向了城市。二是原有金融机构贷款审批要求高,一般农户很难借到款项。

在此情况下,国家扶持发展村镇银行就可以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吸收农村区域存款,用于新农村建设投资;二是发挥自身优势,为农户提供差异化的信贷方案,支持正常的农业生产。自2006年,银监会出台《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来,村镇银行发展势头不减,截至2010年底全国开设的村镇银行的数量达到了349家。

二、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问题

虽然村镇银行发展形势不错,根据银监会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009—2011年总体工作安排》,计划在2011年底全国设立1027家村镇银行,但计划和现实之间还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缺乏政策扶持

现在各级地方政府没有系统地出台对村镇银行的扶持政策,村镇银行相较于农村信用社在税费减免、财政支持和农贷贴息上都缺乏优惠政策。目前,村镇银行在资金规模、团队建设和产品创新能力上都与农村信用社有较大差距,而且农村信用社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也优于村镇银行,显然不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竞争氛围。这种差异化的扶持政策,也将进一步削弱村镇银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能力,某种程度上背离了开办村镇银行的初衷。

(二)团队建设不足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时间较短,还处于探索阶段,需要一批在金融方面拥有专业技能和操作经验的人才。《意见》中对村镇银行从业人员的要求并不高,但村镇银行在人员的薪酬待遇方面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导致招聘不到相应的人才。现阶段村镇银行并不能提供更为优越的条件吸引这些从业人员,最后只能退而求其次,招聘那些经验不足、业务水平较低的从业人员,带来一定的经营风险。

(三)产品缺乏创新

目前,开展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业务的村镇银行数量还不多,绝大多数村镇银行在仍采用传统金融机构的贷款方式,导致农户在村镇银行贷款的意愿不高。虽然农业生产具有较强的周期性和不确定性,很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为村镇银行带来较大的经营风险,但有些村镇银行在风险防范上呈现出过度敏感的情况。个别银行在办理贷款业务时,在已有住房抵押的情况下,还需要担保人担保,既增加了银行和借款人之间的交易成本,又引起借款人的反感,导致优质客户流失,不利于信贷业务的开展。并且,村镇银行在信贷管理方式上也存在问题,审批模式陈旧,仍沿用过去的运作模式,审批权集中于贷审会,使得审批流程繁琐而无效率。

银行发展阶段范文第7篇

在近6年的发展历程中,村镇银行延续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保持无重大违规案例多年。然而, 2012年12月下旬发生的中银富登村镇银行湖北某行长涉嫌诈骗1.2亿元潜逃一案,让村镇银行第一次以违规案例被曝光的形式为公众所聚焦,也让监管者、投资者以及经营者三方在村镇银行的公司治理和风险管控等问题上拥有了更多的警惕。然而,在明确村镇银行独立法人地位的前提下,主发起行如何对村镇银行实施有效管控至今仍处于摸索阶段,这也为未来村镇银行的发展埋下了一定的风险隐患。

村镇银行管理模式面临问题

结合村镇银行的发展历程看,监管部门在村镇银行管理模式上所提出的几类方案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无论是管理总部、控股公司还是子银行,三种模式的本质都是相同的,即希望借力于村镇银行批量化集中设立,进而实现其跨越式发展。然而,从当前主发起行对村镇银行实际的管理运行情况来看,监管部门在不同程度上意图施行的管理模式,均存在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当前管理模式不利于激发多数银行的设立意愿

现有的几类村镇银行管理模式,其逻辑起点均是希望通过批量化的村镇银行设立方式来增强村镇银行的投资收益,进而激发商业银行、尤其是大型国有银行对设立村镇银行的意愿。在此意图之下,现行管理模式的着力点在于村镇银行的增量,并将主要的希望寄托在大型商业银行之上。例如设立村镇银行管理总部,原则上需要主发起行设立10家(含10家)以上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而子银行模式更是对注册资本的起点要求达到20亿元人民币,这些标准显然不是大多数中小型商业银行能够轻易达到的。

但是,对于大型银行而言,自身净利润规模庞大,即便是批量化设立村镇银行,从单纯的财务回报上来看,依然是微乎其微的,激励效果显然是十分有限的。而大型银行在设立村镇银行之后所面对的风险却不仅仅是经营失败而带来的财务损失,更重要的是可能引起的难以估量的声誉损失。因此,也就不难理解现行管理模式虽然初衷在于激励发起行设立意愿,却最终效果欠佳的症结所在了。

二是当前管理模式不能解决主发起行在管理上的两难局面

从法律关系上来看,村镇银行具有独立法人地位,与主发起行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按照《公司法》的相关规定,母行对非全资子公司的管理并不能直接实现对其战略、决策及财务等重要事项的日常监管。也就是说主发起行对于村镇银行的管控,依照公司治理的原则,只能通过委派董事来实现。但是,根据《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村镇银行的最大股东或唯一股东必须是银行业金融机构,且最低持股比例不能低于20%。这项安排,主要是希望通过主发起行的经验来控制村镇银行可能发生的风险,实质上具有兜底的用意。在村镇银行实际运作过程中,主发起行如果粗放照搬母行模式,则易导致村镇银行管理“支行化”;如果不对村镇银行进行必要的支持和管控则与监管意图相违背,一旦发生风险更可能出现声誉损失。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主发起行往往会陷入既要充分尊重村镇银行的法人独立性,又要注重对村镇银行进行有效的风险管控的两难局面。而这个问题如何解决,现有的几类村镇银行管理模式并没有给予很好的答案。

三是当前管理模式难以推动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的管理模式,是沿着规模化、批量化、短期内提高村镇银行设立数量和覆盖范围的思路行进的,希望借助于提高村镇银行的设立数量,来更好地服务于“三农”,活跃农村金融。但单纯通过村镇银行外延式的增量扩张难以实现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这主要基于以下判断:

其一,村镇银行的商业化属性制约了其支农功能的发挥。根据《村镇银行暂行管理办法》,村镇银行是独立的企业法人,并以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为经营原则,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村镇银行实质上是以完全的商业化为其根本属性,核心是以市场化为导向,以风险控制为根本,以盈利为最终目的。在严格的产权约束之下,参股各方,尤其是私营业主和自然人股东不可避免地会对收益和盈利情况更为关注,而扶持社区、支持“三农”等目标则属其次,长期来看,农村金融机构“脱农”趋势难以避免。据此,村镇银行近年来“增量”式推进思路并不能解决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其二,村镇银行自身发展成效有待时间的检验。从主要指标上来看,村镇银行近年来的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不良维持在一个很低的水平,绝大多数村镇银行一直保持贷款不良率为0的纪录。但村镇银行从2007年产生至今,尚未经历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在目前经济下行,货币政策持续收紧,利率市场化改革加速推进的现状之下,村镇银行未来能否保持现有的良好态势还有待检验。同时,较之于国有大行及股份制银行,村镇银行规模小,且不具备政府的隐性担保背景,自身发展历程短暂,信誉积累普遍偏低,目前还很难形成一个可持续的稳定的资金来源渠道,这也是决定村镇银行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挑战。

监管部门需改变村镇银行发展思路

针对目前村镇银行管理模式中存在的一些显著问题,首要举措是监管部门改变村镇银行的发展思路,由重数量转向重质量,摈弃主发起行对村镇银行管控的形式之争,改由通过制度体系的优化提升,切实提升主发起行对村镇银行的管控水平,防范农村金融机构历史上曾出现的各类风险。具体来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着力于差别化制度设计,推动村镇银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从监管层角度来看,当前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并不应当将着力点放在设立更多的机构之上,而是应当通过差别化的制度设计,来支持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如果单纯追求数量上的外延式扩张,而不能增强村镇银行内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势必将导致农村金融机构走上过去的发展老路,甚至重现危机。

差别化的制度设计应体现于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建立健全专项扶持措施,引导村镇银行差异化发展。监管层应强化村镇银行服务“三农”的正向激励机制,综合运用支农再贷款、存款准备金、利率政策、税收优惠以及专项奖励等措施,鼓励村镇银行在业务品种和目标客群方面切实向“三农”倾斜。同时,对于“三农”业务发展良好,风险管控措施得力的村镇银行在网点设立、新业务开办等方面给予支持和便利。

其次,尝试探索存款保险制度。为有效地缓解村镇银行流动性压力,减轻村镇银行的吸储困难,监管层应加快建立针对村镇银行的存款保险制度。让本身不具有吸储优势且规模偏小的村镇银行拥有存款保险制度这张“安全网”,可以有效提高村镇银行的社会公信度。

最后,配套村镇银行发展的绿色通道。目前,村镇银行作为独立法人,在开办诸多业务时所享有的“待遇”与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是一致的。如村镇银行在发行借记卡过程中,往往受制于村镇银行自身经验不足和后台人员数量有限的制约,导致业务开办缓慢。建议配套适宜村镇银行发展的绿色通道,强化支持指导,简化部分程序,因地制宜地支持村镇银行发展。

二是建立多元化的正向激励机制,增强主发起行的参与积极性

结合目前村镇银行发起设立制度的特殊性,村镇银行的发展必然要受制于主发起行的参与积极性。如果主发起行的参与意愿不足,客观上将影响到村镇银行的发展。这一点实质上不仅存在于村镇银行设立初期,更体现在村镇银行的发展过程中。

根据相关监管政策的要求,主发起行在设立村镇银行之后,要在村镇银行IT建设、人员培训、风险控制、资源支持、沟通协调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这其中包括帮助村镇银行开发先进适用的IT系统,帮助村镇银行做好流动性管理工作,帮助村镇银行培训人员等事项。然而,主发起行均是具有明显商业属性的银行机构,具有盈利的刚性约束。如果在强调尊重村镇银行独立法人地位的前提下,要求主发起行承担诸多支持义务和风险兜底责任,同时还要面对可能出现的难以预计的声誉风险,其效果恐怕是难以达到预期的。

为此,应构建多元化的正向激励机制,而不是仅仅依靠规模化、批量化设立村镇银行可能带来的规模效应。对于扶持有力、管控得当、发展良好的主发起行应该增加多元化的激励措施,诸如专项贷款规模上的倾斜、跨区域发展政策上的激励等,以此来增强主发起行,尤其是中小商业银行的参与积极性。

三是构建和完善并表管理制度体系,提升主发起行的管控能力

村镇银行的管控模式应遵从实质大于形式的原则,目前可行的路径是率先通过构建和完善主发起行对村镇银行的并表管理制度体系为契机,并以此为抓手,有效提升主发起行对村镇银行的管控能力。

根据银监会2008年下发的《银行并表监管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中对并表范围的规定,有三类情况应纳入集团并表管理,一是集团持有50%以上股权的被投资机构;二是集团实际控制的被投资机构;三是集团拥有重大影响的被投资机构。从目前村镇银行的股权结构来看,绝大多数村镇银行应纳入主发起行并表管理范围。

银行发展阶段范文第8篇

近年来,商业银行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公司业务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但在客户关系管理模式的选择上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尚未兼顾本行公司客户的特性,对公司客户的行业分布特点、客户规模结构,对本地金融机构的依赖程度等调查不够;二是对主办行的确定、营销团队的建立、各行间利益补偿的有效性、客户的综合贡献度等方面研究不足;三是客户关系管理模式的选择缺乏定量数据支持的科学依据,在某些方面仍然不能满足客户营销和市场竞争的需要。

客户关系管理模式现状

客户关系管理涉及到资源配置、政策倾斜与客户规模的对称等诸多方面,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青海建行公司客户关系管理模式经历多次改革,在业务营销、客户拓展、客户风险防范、客户退出等方面日臻完善。但根据建总行对公司业务经营模式转变的指导思想,当前整合公司业务经营资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公司业务管理效率和市场竞争力,成为必然。随着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和客户需求的不断增加,青海建行客户关系的管理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亟需对现有模式的有效性予以准确把握。最主要的是,通过不断健全完善团队管理模式,提高营销和产品支持专业化水平,加强公司业务与个人业务联动,更深层次地挖掘客户资源,提高客户贡献度。

从岗位设置看,公司业务部总经理对省分行行长负责,对公司业务部的经营管理负主要责任,具有授权范围内的财务资源配置、业务决策、员工调配等方面向分行建议的权利。副总经理为部门各板块业务的牵头人。从组织管理和领导配备上按分行一级部制的层级设置,从职能上对全省建行公司业务统一经营进行协调、指导和管理,而对客户的营销维护和管理则主要通过经办行及其公司业务部门来实现。

从部门职责看,省分行公司业务部是负责全行公司业务的经营管理,拟定市场营销策略、服务流程和标准,研究、分解、落实公司业务发展目标、收入实现目标、成本控制目标、资产质量目标的实现,并负责职责范围内相关业务的管理考评、准入审核、市场营销及其他单元产品的联动营销和交叉销售等经营管理工作。

从信贷操作流程看,新客户拓展、调查评价、贷后管理三个环节要由省分行公司业务部和经办行共同完成,通过建立任务型团队、联动营销等多种方式,保证业务拓展和管理的有效性。

由于坚持了市场导向配置人力资源的原则,着力推进客户经理队伍结构调整,加强客户经理细分,改变客户经理全方位、多功能的传统模式,结合地区业务发展实际,针对客户不同需求,设立相应的客户经理岗位,使人力资源向最能够创造价值的重点客户、重点区域、重点产品、重点业务和关键岗位倾斜,客户关系管理模式基本成熟,在实际运行中成效显现。

客户关系管理模式选择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客户关系管理模式与公司业务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地争取客户的金融业务份额,并根据客户经营能力提升和规模扩张情况,挖掘和引导客户需求。这是一个持续的、需要整体规划和推进的过程,而客户关系管理模式是这些规划、推进工作的基础。青海建行目前实行的重要营销题材由任务型团队来营销和维护,一般题材由经办行客户经理来维护,这种模式是有效的、低成本的,减少了维护客户活动中的环节,提高了沟通的效率,也能最大限度地集中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源,大大提高了营销成功率。但这种模式的不足在于,一方面由于不能准确判断是否为重大营销题材,任务型团队的介入,也容易给经办行客户经理造成依赖心理,主动性降低;另一方面,由于客户对银行的营销行为有不同理解,容易给人服务水平不稳定的感觉,一但重要题材营销不成功,将会影响到其他业务。也就是说,单个题材的营销效果有可能发生连锁反应,影响到公司业务可持续发展的水平。

业务创新和产品创新之间的关系客户对传统信贷产品的依赖性逐渐减弱,加大了银行产品创新的压力。只有通过加大产品创新力度,转变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才能在市场中出奇制胜,从而找到客户需求这个产品创新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产品创新最主要前提是信息的交流和共享,甚至需要对其他行业创新产品进行研究和吸收。如通过行业协会、网络等多种渠道,了解其他行业在资本运作、资金管理方面的成熟产品,了解由财务公司和证券机构推出的企业内部资金管理网络、内部银行、投融资产品,在一定程度上替代银行产品,都能对本行产品创新提供很好的参考。在客户营销中,更需要针对客户需求的差异,在采取产品的组合、打包等传统创新手段的基础上,注重分析其现有的银行创新产品,掌握本土企业对这些产品的适应性,引导客户需求,开发出本行替代产品。

就业务创新而言,当前创新概念外延已经扩大,同样更加注重信息交流与合作,如联合贷款业务、银团贷款业务等,业务的中心已经落在加强与当地同业、兄弟分行的充分沟通上。而在日常客户关系管理中,客户经理对产品创新的理解,一般都定位成面向大客户,解决重要客户的需求。但是,这些客户数量有限,参与其客户关系管理的客户经理数量也有限,不能保证足够的力量来了解客户信息,研究客户需求。目前,产品创新的任务主要由任务型团队承担,而任务型团队和经办行客户经理的交流沟通缺乏连续性,影响了客户经理反馈客户需求的主动性。所以,有效处理业务营销与产品创新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客户关系管理模式优化与客户需求升级的关系目前,青海建行致力于推广境内外上市公司财务顾问业务,为客户开展战略咨询、融资顾问、重组改制顾问、协助客户引入战略投资者、协助客户发行上市、并购财务顾问、项目融资顾问等新业务。但是,现实问题是,当投资、融资渠道多元化,外地金融机构和证券机构渗透和进入后,部分本地企业“金融脱媒”现象出现。对客户关系管理模式的选择,不仅要考虑维护客户的单个产品、单项业务,更要考虑客户需求的变化,

客户关系管理模式选择与解决各行之间的利益补偿、激励客户经理之间的关系利益补偿问题不仅关系到客户关系管理中的整体联动,也影响着对客户经理的激励效果。任务型团队营销的激励费用需要落实到团队和人员,利益补偿和激励的核心就是通过对每一个经营单位和员工进行准确的业绩考核和工作评价,激励和调动最广泛的积极性,依靠团队协作,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不仅如此,还需要把复杂的考评过程简单化,把总体战略经营目标具体化。

客户关系管理模式选择建议

客户关系管理模式选择宜保持当前组织架构,并不断改进和完善客户关系管理模式的选择必须以各行客户特性为主要参考依据,必须实现与客户资源特性的对称。当务之急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区域内资源的集中配置,改变资源分散配置带来的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的问题。要注重在提高经营重心,优化业务流程,实现整体联动,提升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的同时,保证现有人力客户经理资源配制和客户关系维护的成果不受影响,全面提高公司业务经营能力。

银行发展阶段范文第9篇

北京银行于2013年9月18日直销银行品牌,是国内首家推出直销银行业务的商业银行。在三年多的经营过程中,我们做了不少战略、客户、产品、营销等方面的摸索和经验积累,许多困惑和思路也在不断厘清和修正当中。严格意义上说,直销银行是舶来品,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欧美,是随着电信及互联网的兴起、客户金融行为的转变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全新的金融运作模式。由于直销银行通常不设营业网点,节约了大量的运营成本和管理费用,使其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具价格竞争优势的产品和服务。无论是参考国际经验,还是结合国内实际,“低运营成本,高客户回馈”都应当是直销银行赖以生存的核心优势及价值所在。

国内直销银行这两年发展很快,数量上已接近80家,作为金融市场上快速崛起的“互联网+”生力军,不仅普通老百姓,就连很多银行业内人士,也很难分清直销银行和电子银行这一对外形颇为相似的“孪生兄弟”。总体来讲,直销银行本质上是一家全流程银行,而电子银行只是银行提品和服务的一种渠道,尽管在技术手段和实现方式上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二者有着显著的实质性差异。(1)目标客户不同。电子银行的服务对象以银行存量客户为主;而直销银行则重点聚焦非存量客户,以及少量现有金融服务尚未深入开发的存量客户。(2)产品策略不同。电子银行需要满足各类客户多元化诉求,产品体系追求“大而全”,更像产品超市;而直销银行产品策略是“少而精”,为客户精选数量有限、操作简便但超值的产品。(3)系统特点不同。电子银行更关注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通常版本的更新换代流程审慎、周期较长;而直销银行在系统构建上更关注高并发、快速迭代等市场需求,有一定“试错”容忍度。(4)组织架构不同。电子银行只是银行的一个职能部门;直销银行则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涵盖业务、营销、计财、运营、风险等完整的银行前、中、后台部门职能。(5)人力需求不同。直销银行的人员结构与电子银行以及传统银行相比特点更加鲜明,同时也更多元化、年轻化。例如,人员配比在科技、风控方面更加侧重,需要擅长互联网社交、客户体验等方面的人才,甚至需要美术设计、文案等方面的人才等。(6)考核体系不同。电子银行重点考核离柜业务率;而直销银行则有以盈利能力、客户数量和业务规模等指标为核心的完整考核体系。

据报道,目前已有20多家直销银行向银监会申请独立法人牌照,但其运营模式和实施路径各异,其中有典型的“互联网+金融”模式,有银行“全资独立法人”模式,另外还可能有体系内运营的“银行+FINTECH”合作模式。那么,直销银行究竟是在母行体系内运营更好还是法人化独立运营更佳?我认为各有利弊。直销银行在母行体系内运营的弊端在于:首先,存在与电子银行左右互博的问题;其次,直销银行没有独立的定价权,其低成本优势无法体现,产品缺乏竞争力;最后,直销银行在风控模式及理念、科技架构与流程设计等方面和传统银行有很多差异,影响各自经营的有效开展。直销银行法人化独立运营同样面临很多问题:数十亿元的资本金投入;重建客户对独立新银行品牌的信赖度;重新申请代销基金、保险、黄金等业务的资质牌照;一些业务在现有监管政策下还需要线下实体网点支撑,等等。

在现行的市场环境及监管条件下,直销银行究竟应当采用何种机制来运营?我认为,各银行还应结合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案量力而行。直销银行法人化独立运营是大势所趋,但如果在体系内给予充分独立的管理授权、互联网化的机制理念,同样可以实现较好的效果。随着互联网技术尤其是移动互联应用的快速普及,客户的金融行为、理念和需求也在不断转变,传统意义上的银行网点和柜台人员的数量都将大幅缩减,对银行分层精准服务、资源有效配置的要求将越来越高,银行竞争焦点也将从自身视角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售卖转向客户视角的触达、金融和场景融合等,直销银行⒃谡庖谎莼进程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

(作者系北京银行直销银行部总经理助理)

银行发展阶段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 营销管理 国际化营销

1 国外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管理的发展过程

1.1 排斥阶段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银行完全处于卖方市场,客户需要银行为其提供基本金融服务,银行产品经常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客户为了使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不得不向银行求助。著名营销学专家菲利普.科特勒曾这样描述:“银行大楼在人们的心目中犹如希腊神殿,使人深深感受到银行的重要和可靠,银行大楼内庄重威严,出纳员的脸上很少有笑容。主管贷款的银行高级职员在办公室安排借贷人坐在他的大写字台前面一个比他自己低得多的凳子上,办公室的窗口开在这个银行高级职员的背后,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孤立无援的顾客身上,这位顾客正在努力地诉说着他(或她)为什么要借款的理由。”这一切正是营销时代以前的银行的写照。此时,银行主动掌握自己的经营,根本没必要去推销产品,这一阶段银行完全缺乏营销意识。

1.2 促销阶段

到了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随着各种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纷纷独立,金融业竞争日益激烈,改变了原有的银行垄断的局面,使其地位发生了动摇。于是,一些有远见的银行工作人员便开始寻找经营困难的原因,并逐渐意识到银行业也需要开展营销。1958年举行的全美银行协会会议上,第一次公开提出了银行营销理念,扭转了银行工作人员原先对营销观念的排斥态度,从而揭开了银行营销理论与实践的序幕。但这一时期营销人员的主要任务也只不过是做好广告宣传,吸引更多的客户到银行里来,以促进产品的销售。

1.3 友好服务阶段

20世纪60年代,在经营过程中,银行家们认识到要吸引客户到银行来并不难,但要让客户与银行保持长久性的关系,成为银行的忠实客户则是一项艰苦的工作。经过深入研究发现,有些银行职员的工作态度存在较大问题,影响了银行与客户的关系,使一些客户离开了本银行。由此意识到,要留住客户必须提高服务质量,使客户得到喜悦与满足,于是银行营销步入了友好服务阶段。

1.4 金融创新阶段

60年代末,一些银行家意识到,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银行必须向客户提供各种新型的金融产品以满足需求,于是银行便从创新角度出发开展营销工作。开始加强对客户需求的调查与购买行为的研究,设计出品种多样的金融产品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客户的需求。如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信用卡业务、自动转账服务、共同基金以及透支便利等吸引了众多的储蓄者与企业客户、扩大了银行的资金来源,提高了资金运用的灵活性。但这一时期,银行家们并未从更深层次上认识到市场营销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仅是一两次创新,必须探求营造银行自身竞争优势的战略措施。

1.5 服务定位阶段

由于金融产品不同于其它商品,没有专利权,一项新的金融产品推出后,很容易被模仿,开发产品的银行便失去了原有的优势。银行开始认识到必须发展属于自己的特殊优势,提供有竞争力的、有别于他人的差异化服务。银行家们发现没有一家银行能向所有客户提供所需要的一切服务,因此银行的经营对象应该有所侧重,应将主要产品和服务集中于某一类客户,提高银行在该市场上的经营能力,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于是20世纪70年代开始,银行营销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服务定位阶段。这个阶段,商业银行纷纷对整个金融市场进行细分,根据自身的资本实力与服务特长选择某一目标市场,希望自己在市场上为客户树立一个鲜明的公司形象,从而取得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1.6 系统营销阶段

80年代,前沿的市场营销理论开始应用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先进的商业银行发现,如果一家商业银行在广告、服务、创新、定位等方面都很完善,但整体缺少一个健全的计划、控制管理体系,那么银行只能获得短暂的成功。长期的成功是建立在制度、组织和人力资源管理之上的。因此,从制度入手,进行一整套的营销分析、计划、执行、控制,使营销管理贯彻银行经营活动的全过程。

2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管理的发展过程

2.1 空白阶段

从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到1978年,我国采取的是单一式的银行体系和混合型的中央银行制度。全国实际上只有中国人民银行办理银行业务,其他银行和金融机构则承担着非银行业务或没有独立的银行业务,中国人民银行同时具有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双重职能。在“大一统”银行体系中,实行统存统贷,统收统支,各级银行无条件承担着宏观经济平衡的作用。在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金融体制下,根本没有任何营销意识的存在,处于空白阶段。

2.2 萌芽阶段

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单独行使中央银行职能,1985年我国开始实行“统一计划,划分资金,实贷实存,相互融通”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银行的经营主动性有所增强。1987年交通银行的重新组建揭开了银行业竞争的序幕,各大银行逐渐认识到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开始寻求业务拓展的渠道,并向客户推销银行产品。但这一时期的银行营销主要体现在存款推销上,同时也开始有了一些产品创新,如1986年中国银行推出了信用卡。

2.3 发展阶段

1992年,我国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银行业经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94年政策性银行的建立使专业银行开始向商业银行转轨,盈利性目标的追逐为银行营销机制的建立提供了内在动力,而金融机构的多样化、银行业务的综合化、客户需求的多样化、银行竞争的激烈化给银行营销的发展带来了外部压力,而中国金融市场的日益完善则为银行开展营销活动开拓了广阔的空间。

2.4 创新阶段

随着银行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重要性被进一步强调。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外资银行进驻,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先进的经营水平、杰出的营销能力,给所有中资银行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以建设银行为例,近些年来对客户对市场的重视与日剧增,银行全员参与营销,每个客户均配备一名以上的客户经理,前、后台部门联动,提供全方位服务。同时,强调整体营销观念,并根据实际情况整合资源,单独为某个客户设计个性化的营销服务方案。在服务手段、服务形式方面不断的创新,不断学习国际同行的先进做法。

2.5 国际化阶段

我国加入WTO以后,随着金融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商业银行国际化营销成为必然,制定出与国际接轨的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策略将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我国在允许大量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同时,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开展海外业务也将会较少受到限制,这样就可以解决中国商业银行在国外开设分支机构遇到的政策障碍和不平等的竞争待遇问题。中国商业银行可以直接到海外设立分支机构,参与国外市场的竞争,这就为国内一些经营状况良好的商业银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争取更广泛的生存空间创造了条件。同时国内企业走出国门的同时,也需要国内金融机构走出去为它们提供服务。所以,中国银行的国际化营销将成为必然趋势。

参考资料:

银行发展阶段范文第11篇

浦发硅谷银行可以填补国内

科技金融的薄弱环节

国内科技成果转化的巨大资金需求对科技金融工作提出了挑战,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为产品和服务,才能真正体现科技创新的作用,才能实现“创建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以国家科技计划为例,仅“十一五”期间,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简称“97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简称“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简称“支撑计划”)三大计划已取得的知识产权成果中,专利申请达90 939项。其中,发明专利申请多达73 206项;获得授权专利29 605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0 507项。如此庞大数量的知识产权科技成果,在转化和产业化过程中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同时,国内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超过了10万家,这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巨大的资金需求。

国内科技金融还存在薄弱环节,金融资本对于早期阶段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支持力度偏弱。对企业而言,银行贷款是成本较低的融资方式,不会稀释或者弱化创业者对企业的管理控制权,因此具有丰富经验且愿意为高科技企业提供服务的商业银行对高科技企业而言尤其重要。但是,由于早期阶段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经营风险较大,不能提供被银行所认可的土地等固定资产抵押品,缺乏良好的经营数据;同时,国内商业银行普遍缺乏为高科技企业服务的经验,对新兴行业的了解和风险把控能力较低,因此国内银行对这个阶段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贷款存在惜贷现象。作为支持早期阶段的创业投资(Venture Capital),目前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普遍缺乏长期成功投资的历史和经验。出于降低风险和增值保值的目的,对于种子期和初创期企业的关注度降低,整体也出现投资阶段后移的现象。根据调查,2012年我国创业投资对种子期的企业投资项目比例只有9.7%,比2010年下降了10%,投资于起步期的企业比例只有22.7%,比2010年下降了5%。

在目前国内大量资金投入到非实体经济的情况下,以银行信贷为主的间接融资仍然是国内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如何吸引银行贷款支持早期阶段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是当前科技与金融结合工作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浦发硅谷银行的独特经营模式

恰好可以弥补国内科技金融的不足

早期阶段企业的高风险使很多银行望而却步,但是美国硅谷银行却贷款支持了很多早期阶段高科技企业,并通过金融创新,硅谷银行有效控制了信贷风险,缓解了早期阶段高科技企业信贷融资困难。

硅谷银行敢于为早期阶段高科技企业提供贷款支持,关键在于硅谷银行研发出了一套独特的经营模式,比较有效地解决了银行和高科技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其主要特点是:构建强大的专家服务团队、持续专注服务特定高科技领域企业、加强与创业投资机构的畅通合作渠道,提供多样性、适应性金融产品。硅谷银行支持早期阶段高科技企业的经营模式完全可以在国内试验,基于这个出发点,浦东发展银行与硅谷银行合资设立的浦发硅谷银行,目的是充分发挥硅谷银行长期关注特定高科技领域和积极主动为企业提供贷款和服务的能力,以其独特的市场定位和经营模式为国内银行支持早期阶段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和科技创新起到示范和引导作用,填补国内科技金融体系的空白。

浦发硅谷银行的经营模式与硅谷银行类似,主要特点是:

高度关注特定高科技领域

根据硅谷银行多年的经验积累和中国的现状,浦发硅谷银行将服务对象高度专注集中在特定的高科技企业: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生命科学、清洁技术、新材料、互联网、移动或者消费技术领域的企业。

为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型企业提供定制产品和服务

借鉴硅谷银行的经验,针对科技型和创新型企业的特点和企业成长阶段,浦发硅谷银行将客户划分为三类,分别是初创到早期:年收入在5 000万元以下;中期到晚期:年收入在5 000万元―1.5亿元之间;大型企业:年收入在1.5亿元以上;针对三种不同类型的高科技企业的特点,浦发硅谷银行提供量身定制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对于早期阶段年收入在5 000万元以下的企业,其中很多是还没有产生收入的企业,这类企业中有很多是专注研发、没有产品的高科技企业,浦发硅谷银行除了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和流动资金贷款之外,还为企业提供咨询建议,包括:引荐投资人、提供测评、CEO训练等服务,全方位为企业提供服务。

对于成长期的企业,浦发硅谷银行提供成长贷款、流动资金贷款、夹层贷款和并购贷款,还提供投资人引入、测评、并购以及企业关系网络等服务。

加强与创业投资公司的联系,实行投贷结合

浦发硅谷银行可以充分利用硅谷银行原来与500多家VC、PE等投资机构建立起来的合作渠道,充分发挥VC机构在选择投资项目和为科技型企业提供辅导多种服务的能力,如依托硅谷银行在中国的VC客户,介绍积累了大批其投资的科技企业;同时,采取与投资机构建立投贷联盟,采取投贷结合的方式来降低银行的信贷风险。

建立银行的专家服务团队

浦发硅谷银行根据银行的业务特点,建立了银行本身的专家服务团队。专家来源渠道主要有:一是来源于硅谷银行,充分引入硅谷银行的智力资源;二是浦发银行,还有从社会新招聘的人员。专家团队的构成成分既能充分借鉴硅谷银行在服务科技型企业上的经验,又能充分发挥本土人员对银行目标对象的认知和了解能力,提高浦发硅谷银行服务早期阶段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能力。

浦发硅谷银行在国内的发展及其存在的制约瓶颈

作为一家外资银行,浦发硅谷银行自成立之日起,已经和100多家科技型企业建立了密切联系。但是,我国关于外资银行业务开展的有关规定,严重限制了浦发硅谷银行在国内业务的开展和为早期阶段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贷款融资服务能力的发挥。目前浦发硅谷银行所面临的政策性限制主要有:

近三年不能开展人民币业务的规定

200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规定,外资银行要经营规定范围内的人民币业务,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并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一是提出申请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开业3年以上;二是提出申请前2年连续盈利;三是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审慎性条件。

作为一家新设立的外资银行,受到上述规定的限制,浦发硅谷银行目前只有外币业务,不能开展人民币业务,这使得浦发硅谷银行能服务的目标客户非常有限,银行能为这些急需服务的客户提供的帮助不是很多,即意味着未来三年内浦发硅谷银行对中国科技创新产业的贡献远远达不到预期目标,这也背离了当初浦发银行和硅谷银行合作成立浦发硅谷银行的目标。

网银业务能力

根据国家规定,外资银行开业第一年内不能经营网银业务。但是在互联网应用如此发达的今天,不能提供网银服务的银行具有明显的竞争劣势。目前浦发硅谷银行只有一个实体经营场所,如果具有网银业务,浦发硅谷银行在向创新型企业客户提供服务时就可以跨越地域界限,客户也能够在一个安全的站点访问并成功管理其所有账户,这样就能提高浦发硅谷银行的经营效率,并促进银行与客户之间的沟通交流。

政策建议

浦发硅谷银行设立目的是作为中国科技银行的试验田,完善实践硅谷银行的成功业务模式及其风险管理模式,探索成为支持科技创新发展的“模范”银行。浦发硅谷银行需要人民币业务的目的是增强服务科技创新企业的功能,尽早为急需金融支持的科技创新企业,尤其是早期和成长期的中小企业提供服务,为这些企业成长做出贡献,是为了填补市场的空白,而不是为了与本地银行竞争。另外,浦发硅谷银行的规模小,服务领域专业,在经营领域先行先试不会造成银行业的系统风险。因此,为了尽快发挥浦发硅谷银行在支持早期阶段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融资上的示范和引导能力,现提出以下建议:

放松关于开设人民币业务需要3年和连续盈利的规定,允许浦发硅谷银行开展人民币业务,尽快发挥和实现浦发硅谷银行在支持早期阶段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潜力。

免除浦发硅谷银行开办网银业务需要一年的限制,允许开展网银业务,提高浦发硅谷银行的服务对象范围和服务效率。

银行发展阶段范文第12篇

关键词:超额准备金率;支付系统;交易动机;预防动机

自20世纪30年代金融危机以来,商业银行①超额准备金的持有额度逐渐受到货币经济学家和实务界人士的关注,商业银行持有超额准备金的数量可能影响货币当局公开市场操作的效果[1]。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率的变动也将影响提高或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效果。为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从2006年7月5日起

我国的资金清算系统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手工联行系统(paper-based non-local funds transfer systems)、电子联行系统(eis,the national electronic inter-bank systerm)和现代化支付系统(cnaps, china’s national advanced payment system)。其中前两个阶段无法保证汇划的资金实时入帐。现代化支付系统主要包括大额支付系统(hvps,high value payment system)和小额批量支付系统(beps,bulk electronic payment system)两个业务应用系统。大额支付系统采取逐笔发送支付指令,全额实时清算资金,系统与直接参与者可采取直接连接的方式,实现了从发起行到接收行全过程的自动化处理,实行逐笔发送,实时清算,一笔支付业务不到1分钟即可到账。2005年6月大额支付系统顺利完成在全国的上线工作;而2006年6月底完成了小额支付系统在全国的推广应用。

(一)支付系统发展与平均超额准备金率变动

表1表明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随着支付系统的发展正在逐渐降低。如在大额支付系统建成前,平均超额准备金率为5.25%;大额支付系统上线后至小额支付系统上线前平均超额准备金率为3.56%;而小额支付系统上线后,平均超额准备金率则为3.25%。虽然超额准备金率的降低可能是由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的结果,但即使在中央银行持续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之前,大额支付系统的建立仍显著降低了商业银行对超额准备金的需求。由于中央银行持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起始时间为2006年7月5日,所以表1中的第2阶段也是大额支付系统建成后而中央银行持续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之前的时段。其间超额准备金率平均下降了32.19%,而国有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率则下降了36.3%,可见大额支付系统的发展显著提高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水平。

(二)支付系统发展与超额准备金率方差波动

从表2中可以发现,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率的方差,在大额支付系统建成前,为1.45‰;大额支付系统上线后至小额支付系统上线前为0.59‰;但在小额支付系统上线后上升为0.83‰。对于小额支付系统上线后,超额准备金率的方差出现了上升,主要是因为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方差由0.95‰上升到了1.59‰所致,股份制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率方差增加主要是由于下文将述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不断提高和拆借利率在新股申购特别是大盘股申购期间的暴涨引起。总体来说,现代化支付系统尤其是大额支付系统的建成,增加了商业银行预测日终在中央银行存款余额的能力,减少了商业银行对超额准备金需求的波动。

表1 支付系统发展阶段与超额准备金率变动 单位:百分比 支付系统

发展阶段[]超额存款

准备金率[]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

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第1阶段[]5.25[]4.6[]6.96[]5.7第2阶段[]3.56[]2.93[]4.18[]7.05[]第3阶段[]3.25[]2.32[]4.16[]6.99

注:(1)表中第1阶段指大额支付系统建成前;第2阶段指大额支付系统上线后至小额支付系统上线前;第3阶段为小额支付系统上线后。

(2)表中数据为季度超额准备金率的平均数,数据来源为wind资讯。表2 支付系统发展阶段与超额准备金率方差波动 单位:百分比 支付系统

发展阶段[]超额存款

准备金率[]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

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第1阶段 []1.45[]1.3[]2.75[]1.76第2阶段[]0.59[]0.58[]0.95[]2.83第3阶段[]0.83[]0.4[]1.59[]2.33

注:(1)表中第1阶段指大额支付系统建成前;第2阶段指大额支付系统上线后至小额支付系统上线前;第3阶段为小额支付系统上线后

(2)数据来源为wind资讯。(三)支付系统发展与对持有超额准备金成本的敏感程度

表3为超额准备金率和持有超额准备金机会成本(同业拆借利率与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之差)之间的相关系数统计。在表3中,只有大额支付系统上线后,国有商业银行的相关系数通过了显著性水平测试,且相关系数值由大额支付系统上线前的-0.36 ,变为上线后的-0.68。这表明大额支付系统上线后,国有商业银行在同业拆借利率与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之差较高时,拆出资金比大额支付系统上线前多,而在同业拆借利率与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之差较低时,拆出资金比大额支付系统上线前少。总之,数据表明大额支付系统建成后国有商业银行增强了流动性管理水平。

表3 超额准备金率和持有超额准备金的机会成本相关性统计(一) 机会成本[]支付系统

发展阶段[]超额存款

准备金率[]国有商业

银行[]股份制

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利率差[]阶段1[]-0.3

(0.18)[]-0.36

(0.16)[]-0.15

(0.62)[]0.19

(0.46)利率差[]阶段2[]-0.21

(0.56)[]-0.68

(0.03)[]0.07

(0.84)[]0.02

(0.95)

注:(1)表中第1阶段指大额支付系统建成前;第2阶段指大额支付系统上线后。

(2)利率差指同业拆借利率与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之差。

(3)括号中的数值为上一行相关系数的p值。

(4)数据来源为wind资讯。四、基于交易动机与预防动机的

超额准备金需求实证分析

支付系统的发展无论从交易动机还是预防动机上来说都将降低商业银行对超额准备金的需求。鉴于支付系统发展对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需求的影响已在上文论述,本节不就支付系统发展对超额准备金需求的交易或预防动机影响展开论述。

(一)交易动机分析

根据存货模型,持有超额准备金的机会成本越大,商业银行将降低对超额准备金的需求。从表4 可看出持有超额准备金的机会成本(同业拆借利率与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之差)越高,商业银行持有的超额储备越少,而且商业银行总体和国有商业银行在0.01水平上显著,股份制商业银行在0.1水平上显著,农村信用社在0.2水平上显著。统计数据支持了持有超额准备金的机会成本越高,商业银行越不愿意持有超额准备。至于转换成本c对超额准备金需求的影响已在前文论述。而交易量y的影响,则在我国第二代支付系统建成,实行一点式接入和账户集中管理后可有更显著的数据支持。

(二)预防动机分析

商业银行资金的充裕程度将直接影响商业银行持有超额准备的预防动机。如果某商业银行的资金比较紧张,而同期拆借利率较高,该商业银行可能会增加超额准备金以预防存款支取的波动。从表5可发现,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资金相对较充裕,一直是回购和拆借市场中资金的净融出方,而其他商业银行或金融机构的资金相对较紧张,是主要的资金净融入方。

① shibor利率的提高和新股申购验资行主要是工农中建交有密切关系。表4 超额准备金率和持有超额准备金的机会成本相关性统计(二) 机会成本[]超额存款

准备金率[]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

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利率差[]-0.54

(0.00)[]-0.64

(0.00)[]-0.37

(0.09)[]0.26

(0.18)

注:(1)利率差指同业拆借利率与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之差。

(2)括号中的数值为上一行相关系数的p值。

(3)数据来源为wind资讯。表5 金融机构回购和拆借资金融入融出情况统计 单位:亿元 季度[]国有商业银行

回购和拆借净融入[]其他商业银行

回购和拆借净融入[]非银行金融机构

回购和拆借净融入2007-12[]-121608[]-18720[]99232[]2007-09[]-93736[]-11934[]729602007-06[]-52811[]-6340[]424682007-03[]-29807[]784[]222572006-12[]-127925[]46896[]657772006-09[]-88290[]35030[]435562006-06[]-54224[]13275[]35308[]2006-03[]-25823[]6923[]160632005-12[]-91261[]31971[]52629[]2005-09[]-70944[]27321[]389382005-06[]-41014[]16594[]220072005-03[]-14493[]7300[]61022004-12[]-50871[]25743[]23991

注:(1)负数表示融出,正数表示净融入、负数表示净融出。

(2)数据来源为wind资讯。在表2中,股份制商业银行在第3阶段超额准备金率的方差较第二阶段增加了67.37%;而表1中第3阶段超额准备金率的平均值较第2阶段仅减少0.02;股份制制商业银行在第3阶段持有的超额准备金率为4.16%,显著高于国有商业银行2.32%。股份制商业银行相对于国有商业银行尽管在公司治理等方面可能占有优势,但其持有的超额准备金率却较高。从表5中可知,股份制商业银行资金并不充裕,我们认为股份制商业银行为预防如下冲击而持有较高超额准备金率。一是中央银行自2006年7月5日起几乎每隔一个月就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二是2007年,在资本市场异常火爆的同时,货币市场每隔一段时间,资金拆借利率就会发生脉冲式的大幅上涨,尤其是在新股申购特别是大盘股申购期间,拆借利率的暴涨现象更为明显。表6 列示了2007年现金申购冻结资金超过1万亿元的新股申购发行日shibor隔夜利率波动情况,并统计出申购发行日shibor利率较申购发行前一天平均增加了12.06%。

银行发展阶段范文第13篇

我国的网上银行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据调查,目前我国已有20多家银行的300多个分支机构拥有网址和主页,其中开展网上银行业务的分支机构(即分支型网上银行)达50余家。据估计,这些网上银行拥有的个人客户近20万,公司客户已超过1万。总的来说,我国网上银行的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形式上都是分支型网上银行,其业务基本依赖于母行,尚无纯网络银行,发展模式相对单一和滞后。

2.许多银行在发展网络银行业务的初期,利用的是非银行专有的域名或网站,至今仍有一些银行将其产品和服务的广告宣传放在其他网站之中。

3.业务方式演变迅速。我国商业银行网站几乎从一开始就进入了动态、交互式信息检索阶段,而且很快又进入了在线业务信息查询阶段,并与电子商务的发展紧密结合,迅速完成了从一般网站向网上银行的转变。

4.跳跃性发展。国外银行从传统银行发展到网上银行,一般都要经历三个阶段,即银行办公自动化阶段、内部网上电子银行阶段和网上银行阶段。而我国的商业银行基本上没有经历内部网上电子银行的发展阶段,直接由银行办公自动化阶段进入网上银行发展阶段。

二、我国网上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种新的银行组织形式,网上银行在其发展的初期阶段,遇到一些问题是在所难免的。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发展网上银行有着更多的制约条件。

1.信息基础设施薄弱

目前,我国的计算机普及率、光纤覆盖率还很低,网络带宽仍是一个严重的瓶颈问题,网络安全防护技术和设备的研制严重滞后,如网络必需的服务器、防火墙和操作系统等技术和设备都完全依赖从美国等发达国家进口。金融信息化工程——“金卡工程”推进的速度较慢,效果也不理想,其原因主要有基础电信企业之间的无序竞争、国有大银行的垄断性竞争以及大银行分支机构之间的地方保护主义等。

2.网上银行盈利机制尚未形成

虽然网上银行发展势头很猛,但由于上网人数与网上消费不成正比,因此企业和个人间的电子商务交易量还处于低水平,网上金融交易规模也只占很小比例,网上银行的客户层面比较狭窄,人数较少,平均成本又较高,难以产生规模效应。同时,网上银行所提供的只是简单的支付服务,中间业务收入也很少。网上银行吸收存款的能力较强,而发放贷款的功能较弱,难以形成靠存贷利差盈利的机制。目前,国内大部分网上银行均处于投入阶段,产出还较少。

3.银行内部基础系统薄弱

银行内部的基础系统是建设网上银行的根基。目前我国一些银行还没有集中的数据处理中心和综合业务处理系统,各应用系统之间缺乏统一的扩展性较强的平台连接,系统之间的协调性和共享性较差,后台处理系统还不能提供全面的全天候的服务,只能在某些地区开通网上银行服务。

4.信用体系尚不完善

我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阶段,信用体系建设刚刚开始,企业和个人的信用程度较低,贷款的呆坏账比例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全民的信用意识比较淡薄,违约、毁约甚至欺诈等现象屡见不鲜,更不用说是在完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了。

5.安全风险问题

计算机网络犯罪是网上银行面临的主要安全风险。网上银行对非法侵入者的吸引力非常大,世界上第一家网上银行——SFNB开业仅两个月,就有1万名黑客企图入侵。据报道,美国金融界每年由于计算机犯罪造成的损失近百亿美元,而近年来在我国金融系统发生的计算机犯罪也呈上升趋势。

6.监管和法制建设相对滞后

虽然我国在网上银行的监管方面有所创新,但与网上银行的发展相比,还是相对滞后。各地自行建立认证中心,各认证中心之间的关系及如何相互认证尚不明确,这给金融监管和网上银行的标准化建设增加了困难。虽然《合同法》明确了电子合同的法律地位,但电子票据的有效性、数字签章的合法性等诸多问题还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

三、促进我国网上银行健康、有序发展的对策

1.转变传统经营观念

应充分认识网络经济和网上银行的发展给传统的银行经营环境、经营理念、经营方式所带来的巨大变革和深远影响,认真研究网上银行的发展方向和经营战略,充分利用网络经济给我们带来的全球性的客户资源,找准盈利平衡点,创造盈利机会。

2.积极开发网上银行的产品种类

应加大在人财物方面对网上银行的投入,在网络设施、设备更换、技术创新等方面下大功夫,加快网上银行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尤其是在个人消费贷款、按揭贷款和信用卡业务等方面要有所突破,使网上银行向“金融超市”方向发展。同时在新产品开发的过程中要发挥网上银行的特性,对业务流程进行重组和再造。

3.统一业务种类与标准

我国网上银行的发展应有一个统一的战略思想,由专门的机构如人民银行牵头组织,在市场准入、业务范围、业务类型、风险防范等方面做出明确、严格的限制,由人民银行统一规定网上银行的业务种类、信息要素、信息格式、收费标准等,以便于人民银行的管理和各商业银行之间跨行交换网上支付信息的识别、确认、结算等。否则各家银行各自为政,彼此无法兼容,不仅会造成巨大的浪费,而且不利于网上银行业务的顺利开展。

4.加强立法工作

网上银行的健康发展必须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来保障,因此,必须建立健全有关网上支付结算的法规和制度,对支付命令、数字签名及各种电子票据的法律效力等均要明确,对银行、客户在网上支付业务发生时的权利、义务及相关的责任加以确定划分,切实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2004年3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草案)》,这对我国网上银行的发展将起到有力的保障作用。此外,以往发生的计算机犯罪案件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内部犯罪居多,因此,网上银行还必须加强和完善内部控制,消除网上支付业务的人为隐患。

银行发展阶段范文第14篇

关键词:银行保险 瓶颈阶段 混业经营 深层次合作 金融监管

中图分类号: F840. 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770(2006)07-059-04

一、引言

在中国即将结束加入WTO后的过渡期,快速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形势下,我国民族保险业更加需要加速和创新发展,提高自身综合竞争能力,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保险市场的竞争。目前,银行保险合作已成为国际金融保险业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我国的银行保险近年来也得到了迅速发展,这是适应国际形势和挑战的必由之路。但是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国内银行保险业务首次出现了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其进入了瓶颈阶段。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在借鉴国外银行保险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创新对策,以此来突破这个瓶颈阶段,促进我国银行保险的深层次合作发展,真正提高民族保险业的核心竞争力,值得我们深思。

二、银行保险的内涵

银行保险的定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分别代表了其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内涵。狭义的银行保险是指保险公司通过银行、邮政网点以及其他金融机构依靠传统销售渠道和现有客户资源销售保单、代收保险费等,也即银行作为保险公司的兼业人实现保险分销。[1]目前国内银行保险合作主要是这种方式。广义的银行保险是指保险公司和银行采用一种相互渗透和融合的战略,将银行和保险等多种金融服务联系在一起,并通过客户资源的整合与销售渠道的共享,提供与保险有关的金融产品服务,以一体化的经营形式来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

笔者认为,如果以银行为主导,从银行业与保险业混业经营的角度出发,银行保险的内涵可以通俗地表述为:银行通过各种方式向客户提供保险产品而进入保险领域。具体形式包括银行设立自己的保险公司直接销售保险产品,或者作为保险公司的中介机构各种保险产品,还可以与保险公司建立合资公司经营保险产品。

三、国外银行保险的发展经验

1.银行保险的起源

银行保险(Bancassurance)这一术语最近才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和研究。然而银行业与保险业相互结合有着悠久的历史。例如,比利时的CGER,西班牙的Caixa of Barcelona 以及法国的CNP,这些公司从19世纪就已经全面提供银行与保险服务了。但一般认为,银行保险的真正出现是在20世纪80年代,因为那时银行、证券和保险这三大金融业支柱联手合作、相互渗透的趋势逐渐明朗,特别是银行业和保险业之间的混业经营得以迅速发展。

2.国外银行保险发展的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在1980年前,银行保险仅仅局限在银行充当保险公司人这一层面上,严格意义上的银行保险尚未真正出现。

(2)第二阶段,大约开始于1980年,银行推出一些与传统业务大相径庭的理财产品,开始全面介入保险领域。

(3)第三阶段是银行保险发展的关键时期,大约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银行采取各种措施(如新设、并购、合资等)来满足保险公司的激烈竞争对其全面拓展业务的需要。银行介入保险的形式以及银行保险的组织形式也日趋多样化。1998年11月美国花旗银行兼并旅行者集团将银行保险推向了高潮。在亚洲,银行销售保险渐占上风,香港的银行销售保险业方兴未艾。可以说银行保险的发展在全球范围内是大势所趋。[2]表1说明了部分国家近年来银行保险保费收入的增长情况。

3.国外银行保险合作的四种模式

(1)分销协议,银行与保险公司签订关于销售产品的合作性协议,一般是银行作为保险中介人销售保险产品。特点是简便易行、成本较低,但该模式下双方的联系比较松散,合作关系不是很稳定。

(2)战略协议,银行与保险公司合作提升到了双方战略发展的高度,双方可以在产品开发方面进一步合作,同时分享客户信息。

(3)合资企业,银行与保险公司共同出资,建立新的企业经营银行保险,双方共同拥有产品和客户并分担成本与经营风险。

(4)金融服务集团,通过银行与保险公司之间的并购、发起设立子公司等方式建立金融服务集团,进行一体化运作,提供一站式服务。

以上四种模式体现了银行保险合作不断深化的演进过程,其中分销协议、战略联盟、合资企业是发达国家主要采用的三种模式,而金融服务集团代表了未来国外银行保险合作的发展方向。目前中国的银行保险合作仍主要采用第一种分销协议模式,这制约了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基于借鉴国外成功经验,以及“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展示了其发展前景”这一朴素认识,我们认为要突破瓶颈,我国的银行保险合作必须从简单的兼业向紧密合作的战略联盟、合资企业模式发展。关于这一点后文还将作进一步分析。

四、中国银行保险的发展历程及存在的问题

1.国内银行保险的发展历程

(1)萌芽及兴起阶段(1996年以前)。1995年之前,银行保险笼统归纳在团体业务中,实现的保费收入很少。国内银行保险真正的兴起是在1995年,当时通过银行柜台销售的主要是养老年金和定期寿险产品。从1996年开始,随着银行利率的不断下调,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也跟着逐步走低,银行保险产品的销售出现下滑的态势。

(2)初步发展阶段(1996年――2001年)。1996年以后,我国保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内银行和保险公司逐步开始合作。当时一些新设立的保险公司,如华安、泰康、新华等,为尽快占领市场,纷纷与银行签订协议。从1999年开始,中国金融业出现了“银保合作”热,业务规模逐步扩大。2000年以来,在入世压力的推进下,国内银行和保险公司合作更为频繁。进入21世纪,各家保险公司为了有效抵御通货膨胀和规避利差损的经营风险,纷纷开发出具有新型投资功能的银行保险产品。同时随着银行存款开始征收利息税,2001年开始,银行保险业务量呈现出跨越式增长势头。

(3)快速发展阶段(2002年――2003年)。2002年开始,国内银行业和保险业之间加强了合作,逐步建立了银行保险战略联盟关系,联手开拓银行保险市场,如民生银行和泰康人寿、中国银行和平安人寿。银行对银行保险业务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提高,纷纷成立专门的保险部门管理银行保险业务,并逐步规范运作,纳入银行内部考核体系。

(4)瓶颈与创新阶段(2004年至今)。早期高速增长的银行保险业务从2004年开始增速放缓,下半年更是出现了五年来首次负增长。表2反映了近几年中国银行保险合作最主要的险种――寿险的保费收入情况,2004年比2003年增长速度回落88.01%。这表明我国银行保险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进入了“瓶颈”阶段。为了早日实现突破,我们需要在分析进入瓶颈原因的基础上,实现合作模式、银保产品、营销渠道和监管制度等方面的创新。

2.国内银行保险发展进入“瓶颈”阶段的原因

2005年6月3日,“银行保险深层次合作与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众多专家指出我国银行保险已经过了高速成长期,并从规范销售、产品创新、深层次合作三方面提出了下一步的发展思路。[2]国内银行保险合作发展进入“瓶颈”阶段,探索其深层次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银行保险发展受到分业经营体制制约。近年来,我国构建了完整的金融框架,即银行业、保险业和证券业分别由中国银监会、中国保监会、中国证监会监督和管理,银行和保险整体上还受到行政条块分割。这与我国目前体制不健全、金融市场不成熟、保险业欠发达的背景相符合。但是,混业经营是金融发展的内在规律和要求,也必将是发展的趋势。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处于全球经济的一部分,国内金融保险集团与世界大公司相比规模还很小,无法与国外金融集团竞争。

(2)银行保险仍处于银行主导的简单合作状态。从国内目前的情况来看,银行和保险合作的模式主要是签订分销协议,即银行网点柜面销售寿险公司产品。从总体上说,当前国内银行保险仍处于低层次简单合作状态,银保双方为了争取自身利益而不是共同利益的最大化来对待合作,许多权宜之计对银保双方的长期合作带来不利影响。并且随着银行保险竞争日渐白热化,由银行主导的银保市场环境特点越来越明显。

(3)恶性手续费竞争。手续费问题一直是银保双方关注的焦点。同质化的银保产品使得各家公司只能通过手续费争夺稀缺的银行资源。银行自然希望手续费越高越好,也已经习惯于利用手续费杠杆炒作各家寿险公司。同时,保险公司对市场抢占的重视多于产品和客户成本的计算,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保险公司信誉和未来偿付能力。当前这种手续费恶性竞争已经给整个保险业带来了巨大的潜在风险。

(4)产品及销售方式单一。当前银行保险经营方式相对稳定,银行习惯于用单一的销售方式来销售单一类型的寿险产品。各寿险公司考虑到银行柜面人员销售能力较弱,2003年以前在合作中主要推出类似于银行产品的险种。2003年以后,各家公司都尝试开发类似于营销险种的复杂产品,但并未形成较大规模。同时保险公司和银行在营销理念、策略和手段上也都不同程度地滞后于经济环境的变化,市场需求和供给脱节,限制了银行保险业务的扩大。

(5)银行保险监管不够完善。与银行保险的发展相比,保监会的监管措施跟进相对滞后。保监会只负责对保险业进行管理,对于银行缺乏约束力,同时与银监会的协调力度较弱,所以往往将银行保险合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都归咎于保险公司。而保险公司多处于有求于银行的弱势地位,对银行行为的控制能力有限,削弱了监管措施落实的力度。

五、我国银行保险合作突破瓶颈的对策分析

上述诸多问题的存在,使得我国银行保险合作的发展进入了瓶颈阶段,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对症下药”尽快走出瓶颈呢?笔者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充分研究中国现实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下四条政策建议。

(一)在设置“防火墙”控制风险的条件下,加快混业经营的步伐。混业经营是国内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早在2004年1月24日举行的全国保险工作会议上,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表示,鼓励成立专业银行保险公司。[3]在去年的“银行保险深层次合作与发展论坛”上,中国保监会人身监管主任陈文辉也指出成立专业的银行保险公司可以从多方面解决银行保险业目前面临的问题。中国人保控股公司筹建的健康险公司、平安和太平洋设立车险公司等一系列举措使得保险企业经营发生了集团化、专业化变化,保险业走进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从实质上看是在逐步突破严格分业经营的壁垒。

(二)建立深层次的合作模式和融合方式。从前文提到的国外银行保险合作的四种模式来看,一个国家的银行保险并没有固定的发展模式,也没有确保银行保险取得成功的统一模式。这既需要综合考虑国家的法律环境、文化背景、经济发展、市场化程度等诸多因素,又要考虑单个金融机构的市场取向和市场判断。[4]国内目前银保双方的融合度并不高,基本上都是处于分销协议的阶段。要建立真正的深层次合作关系,改变现在的简单合作形式,一方面需要银行将保险业务纳入整体的金融战略中,要注重考核与激励机制的完善、销售理念与技能的提升、理财人员的规划与培训;另一方面保险公司应该增加产品服务与银行业务的融合能力,不能仅仅从网点、渠道方面向银行要资源,而要建立在相互信任、互惠互利基础上,努力使双方从简单的兼业关系发展到建立紧密合作的战略联盟。

(三)真正以客户为中心,通过多种营销渠道提供更多的银保产品。在银行保险发展的初期,由于银行职员对保险产品的认识较为有限,银行主要销售如住房贷款时的火灾险、汽车贷款时的车险、押汇业务时的运输险等与其自身有紧密关联的保险产品,这些产品是银行自身业务的直接延伸,银行无须与客户作太多保险产品的解释,而且客户对此类保险有潜在的需求。但随着银行职员对保险产品的认识程度及营销技巧的提升,可以进一步提供基本保障的保险产品,如人寿保险、伤害保险、健康保险等业务。现在国内的银保产品主要以寿险为主,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银保双方应联手开发合作新领域,在开发新产品的前端就引入银行意见,将保险产品纳入银行理财服务中,为客户提供全面的风险保障和财务规划,并且充分考虑现金柜、理财柜、信贷柜等多种渠道,从而在银行和客户之间建立多元化的营销平台。

(四)健全法律体制,完善金融监管。一个健康、完善的银行保险市场必然是一个依法经营管理的法制市场。为顺应时代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必须逐步修改落后于实践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为包括银行保险合作在内的金融业务发展创造一个比较宽松的外部环境,提高银行与保险公司之间资源利用效率与创新能力,降低金融风险,通过银行保险合作进一步提高中国金融业的整体竞争实力。2000年,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保监会和中国证监会建立了联系会议制度,加强了三大监管部门的协调,向综合金融监管迈出了第一步。[5]但是单纯的联系会议制度远不足以应对日趋复杂的金融市场格局和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动态。从长远来看,设立负责综合金融监管的专门机构、统筹规划、全盘布局,统一制定中国金融业的发展规划和相关法律法规,集中监管信息,协调监管政策和监管标准,监测和评估金融行业的整体风险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纵观银保合作的前景,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任重而道远,这不仅仅需要银行业和保险业相互协调合作,同时也要求相关的监管部门制定合理、健全的法律政策,以此为银行保险合作实现混业经营和建立深层次合作模式提供良好的经济和法制环境。

参考文献:

1.郑伟、孙祁祥,银保融通产生的背景及发展趋势[J],财贸经济,2001/5.

2.郭琳,亚洲地区银行保险经验借鉴[J],保险研究,2006/1.

3.吴定富,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努力开创保险业发展新局面[J],保险研究,2005/1.

4.闻岳春、严谷军,东南亚地区银行保险的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J],国际金融研究,2005/12.

5.徐海彬,论我国银保合作的发展[J],商场现代化(学术版),2005/5.

作者简介:

银行发展阶段范文第15篇

【关键词】银行保险 发展阶段 发展动因

一、引言

银行保险(bancassurance)这个概念起源于欧洲,是在欧洲金融、税收和立法产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诞生的。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银行保险的发展也从最初的分销协议发展为金融服务集团的形式,开始了一体化的运作,以求给客户带来更完善更全面的服务并从中获益。1999年欧元的启动使得这一趋势更为明显,与此同时,欧洲银行保险模式的成功引来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纷纷效仿,在亚洲和北美地区都掀起银行保险发展的高潮。由于各国银行保险发展的差异,对银行保险所涵盖的内容的确定也有所不同,本文将不对此加以讨论,在对银行保险的发展阶段作一划分后,重点讨论银行保险发展的动因。

二、银行保险的发展阶段

从目前的情况看,银行保险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见《sigma》杂志2002年第7期),由于银行保险仍然属于金融领域的范畴,而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金融服务领域的一体化进程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因此本文拟从一体化程度的高低来对银行保险的发展进行划分,具体而言,银行保险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分销协议合作。这一阶段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银行保险还处在萌芽时期,银行仅作为保险的中介,利用自身的网点优势帮助保险公司销售保险产品,主要是寿险产品,并从中获取手续费和佣金。

第二阶段:战略联盟。这一阶段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银行与保险公司以各自的利益需要为基础形成更为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双方不仅在保险产品的销售方面,而且在产品开发,服务配套,销售渠道的管理以及客户资源的共享,销售人员的培训等方面进行紧密的合作,但在组织结构上,双方仍是独立的,没有任何联系。

第三阶段:股权渗透。这一阶段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由于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进步,金融管制的放松及社会环境的变化,银行业内部和保险业内部的竞争开始加剧,向外拓展各自的市场份额和利润空间成为必要。因此双方都感到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合作,通过组建合资公司来共同经营,共享利润。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双方进行以资本利益为基础的合作,通过股权渗透,共担风险,共享利润,使合作关系进一步稳定。

第四阶段:组建金融服务集团。这一阶段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银行和保险公司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的相互合作和渗透性质,寻求银行保险的一体化运作,采取自身培育、合并、收购等手段,组建金融服务集团,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从而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上占据优势。

当然,各个阶段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主要是基于银行保险最发达的欧洲的情况进行的,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金融市场环境不一样,银行保险的发展也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有的国家和地区是阶段混合式的,有的则是阶段跨越式的,即使是在欧洲,情况也并不完全相同,因此这种划分只是本文的一个尝试。

三、银行保险的发展动因分析

银行保险从诞生到现在,虽然只有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但其发展是迅速的,从欧洲开始向全球扩展,推动银行保险的发展因素是众多的,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对银行保险的发展动因进行分析。

1、宏观动因

银行保险的发展的宏观动因主要来自于社会环境的变化,金融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政府政策的变化三个方面。

(1)社会环境的变化。随着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全球人口的平均寿命明显提高,至20世纪80年代末,首先是在发达国家,随后在一些发展中国家都开始出现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人口结构的这一变化直接推动了寿险业的长足发展,为银行保险的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于此同时,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长期的经济增长使得人们的收入水平明显提高,抵抗风险的能力增强了,对生活水平也有了更高的期望,金融意识也增强了。这些变化促使人们的投资观念的改变,从投资于低收益的银行存款转向更高收益的长期储蓄保障型金融产品以及各种金融衍生工具上面,对金融机构的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希望得到更多、更完善的服务,而且只在意能否获得投资收益,并不在意购买到的是金融产品还是保险产品,人们消费行为和消费意识的变化使得银行保险的合作成为必要。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进步也为银行保险的发展提供的外在的技术保障,20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通讯和电子技术迅猛发展,新技术层出不穷,这些技术被应用到了银行和保险领域,在这些技术的支持下,银行保险队大量客户信息的处理能力和处理速度大大提高,不仅节省了交易时间和交易费用,而且有利于实现客户信息资源的共享,为客户开发更具针对性、个性化的金融保险产品。

(2)金融市场环境的变化。金融市场环境的变化主要表现在银行所面临的内外部竞争压力上。一方面,由于传统上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是对银行业实行严格管制的,银行同业之间不允许价格竞争,对新进入者也是严格限制的,这使得银行长期处在避风港中,没有向外扩张的压力和动力,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国纷纷放松了金融管制,掀起了金融自由化的浪潮,银行的数量猛增,竞争不可避免且越来越激烈,传统业务所能获得的利润空间开始缩小,不得不另寻出路;另一方面,20世纪70年代以来,保险公司的快速发展,共同基金的兴起,资本市场的融资工具的不断创新,融资能力的不断扩张,而且融资成本更低,导致大量资金从银行转移到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中,银行同时面临着外部的竞争压力,这也使得银行的利润空间不断缩小,不得不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银行的这种动力直接推动了银行保险的产生。

(3)政府政策的变化。政府政策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政府金融管制的放松和税收优惠上。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欧洲国家为了加快自己的银行保险一体化进程,修改了金融立法,放松了金融管制,其他国家也纷纷效仿。英国早在1986年就通过了《1986年金融服务法》,随后日本在1998年通过了《金融体系改革一揽子法》,美国也在1999年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等等,这些法律都对各自国家的金融制度进行了调整,废除了金融分业制,确立了金融混业制,为银行保险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基础,而其他一些国家如我国虽然仍实行金融分业制,但也默许银行销售保险产品。

另外政府的税收优惠也是促进银行保险的发展的动因。由于人口的老龄化,各个国家都面临着养老的压力,而寿险业的发展却可以缓解这一压力。经合组织(OECD)早在1987年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就阐明了这一重要观点:寿险保单的热销无疑减轻了许多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的压力,因而通常为政府所鼓励,许多政府给予保单持有者税收减免也表明了这一观点。目前对参与寿险给予税收刺激在经合组织成员国中盛行。如日本规定个人寿险保费的最高免税额可达50000日元。寿险业的发展加快了银行与保险公司合作的进程。

2、微观动因

前面提到的宏观方面的因素只是为银行保险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是外因。银行保险的迅速发展的推动力更多的是来自于内因,来自于它们自身微观利益的驱动,总的来看,银行与保险的合作发展银行保险可以从三个方面共同获益。

一是规模经济。一般而言,在不改变产品的范围的情况下,如果扩大生产,产品的平均成本会下降的话,就存在规模经济,银行保险也是存在规模经济的,因为借助于银行庞大的销售网络和技术的支持,保险产品生产和销售的总平均成本是下降的。但也可能存在规模不经济。

二是范围经济。如果同时生产多种产品所花费的成本比各个单独进行生产所花费的总成本更少的话,就存在范围经济。对银行保险来说,范围经济存在于生产和消费两个层面,从生产层面看,银行与保险公司可以在一系列的产品间共同分担管理费用,技术成本以及其他的固定成本费用,因此,经营客户关系的固定成本将可在一个大的金融服务范围内进行分担;从消费层面看,顾客将可以通过购买银行保险集团的产品而不是在各个专门的公司购买相同的产品来体验到更低的搜寻、监督与交易成本,而且可能为这种方便的购买方式支付更高的价格。

三是一体化的服务。由于人们收入的增加,投资观念的增强,对金融构的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合作就在于力求满足客户对不同的金融产品的需要以及对投资增值的关注,通过一体化的服务稳定既有的客户群体,在此基础上扩大新的客户群。实际上,客户经常会接受一种投资方式的建议,并不关心得到的是银行产品还是保险产品。因此,无论是退休储蓄、住房投资、子女的教育还是金融市场的投资,客户总希望在同一家金融机构得到满意的答案,否则该客户更换金融机构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除了获得共同利益外,银行和保险公司还可通过利用自身和对方的优势获得各自的好处。

对银行而言,可以通过参与保险业务使得业务多样化,从而获得一项额外的且更稳定的收入流,并减少对利差收入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依赖性;充分利用他们广泛的客户群;向客户出售全套的金融服务,以便更好地留住客户;在相同的收入水平下减少基于风险的资本要求;根据客户的生命周期而量身提供一体化的金融服务;获得原来由寿险公司保管的资金,而这些寿险公司有时能从税率优势中获益。

而对保险公司而言,可以接触到银行的庞大客户群;通过利用银行拥有的各种销售渠道降低他们对传统人的依赖程度;与银行共享服务;通过与银行合作伙伴的协作可以更有效的开发新的金融产品;不需要建立人网络就能迅速地进入市场;从银行获得额外的资本,从而改善他们的偿付能力并拓展业务。

四、结论

有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银行保险的快速发展是众多因素合力推动的结果,结合我国的情况来看,我国仍然实行的是金融分业经营,因而很难分享到银行保险的发展所带来的种种好处,主要原因还在于我国的金融市场机制不完善,体制不健全,风险过大。虽然目前一些银行和保险公司基于国外银行保险模式的成功而积极主动地寻求合作,如中国建设银行与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工商银行与平安保险集团,华夏银行与泰康人寿保险公司,光大集团与太平洋保险公司等等。但总的来说不应操之过急,盲目效仿,应该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Harold D.Skipper:Financial services integration worldwide: promises and pitfalls[J].North American Actuarial Journal,Volume4,Number3.

[2] Bancassurance development in Asia-shifting into a higher gear[J].Sigma,2002(7).

[3] 李培强:西方银行保险的发展及其动因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0(8).

[4] 朱文胜:银行保险发展的动因分析及其在我国的发展[J].保险研究,2003(12).

[5] 宋瑛、谭淑霞:欧洲银行保险的发展历程及其启示[J].经济论坛 2004(8).

[6] 法国人寿保险公司网站:关于银行保险[EB/OL].省略p.省略/cnp-in-chanpi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