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企业消防管理论文范文

企业消防管理论文范文

企业消防管理论文

企业消防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一)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展开。作为供水企业,需要认真完成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在对其进行管理时,需要主要把预防为主和消防结合起来,不仅要完全按照安全生产法的相关安全法律法规规定进行生产活动,而且也要自觉主动地坚持企业全部员工都要参与到企业消防安全管理的工作当中去,要全方位、全天候对消防做好预防。而且,所有的企业都需要按照国家消防法规的全部要求,规定下可以实施的企业安全生产目标,也要完全分解安全生产的目标,建立一个安全的生产目标管理系统,这个系统主要是对所以的生产目标做好管理,不仅要对其进行评估考察,还需要对员工采取不同的奖赏制度,保证员工的生产积极性,主要是通过对在消防安全工作上有贡献的员工进行奖励,这样可以让企业消防安全工作更加顺利的完成。

(二)企业消防管理工作原则。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必须体现“谁主管、谁负责”和“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主要对于消防安全上存在的问题才可以落实到每一个工作人身上,这样,也可以确保每个部门、每一级的管理人员,甚至是所以的企业消防安全设计、施工、检验的单位都会确实的管理好自己分内的事情,落实相应的消防安全职责。每一级的企业领导最好是可以亲自召开相关的消防安全会议,也最好可以主动监督一些重大火灾隐患的排查整改任务,亲自参加消防安全检查和过问火灾隐患整改完成进度。

二、加强企业消防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提高消防安全监督检查力度。我们应该把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带入到企业消防安全的管理工作当中去,也就是说,我们在进行平时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时,应该要求参与检查的工作人员必须实事求是、严格管理好消防安全工作。同时,在企业里面工作的员工一旦发现安全事故,需要马上上报,企业不仅要对事故做好严格的处理,还需要探究发生事故的原因,并针对事故原因做出分析,防止安全管理工作出现层层衰减、不深入等情况。

(二)提高员工的认识水平。我们在对企业展开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时,也要对员工的素质做重点培育,一个企业如果要做好消防安全管理,首先需要提高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我们都应该知道,消防工作有时候就像是被人们遗忘的角落,甚至是不被大多数人所注意的,但是,一旦出现问题,后果也是不堪设想的,我们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来提高工作人员的关于消防安全管理的知识水平,让大家了解,即便是一个小小的烟头或者是一块出现裂纹的地板,甚至是电、煤气和火炉这样的一些大多数人每天都会接触的东西,但是一旦不注意,就会出现重大事故,造成一个无法挽回的悲剧,要所有的工作人员都了解到,只有每天留心,才可以保证一方平安。要改变人们模糊的认识,首先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不断改进和加强消防工作,切实提高企业的火灾防御能力。

(三)组织进行消防安全培训,提高自防自救能力。企业还需要固定的对企业内部员工进行消防安全管理的培训学习,定期地对企业内部的消防安全做好调查,必须做到“三懂、四会”的目标。“三懂”指的是懂企业存在的火灾的危险、懂采取哪些措施可以预防火灾、懂及时对火灾隐患进行整改,“四会”就是所有员工在发现火灾之后会报警处理、会简单使用灭火的器材、会及时的帮助疏散人员和会扑救小火。在企业内部实行鼓励制度,目的是为了激发出员工的对消防安全维护工作的工作热情,这是搞好消防工作不可缺少的有效方法。

(四)注重消防投入,加强消防安全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内部需要做到一下的几点,需要设置有专门的消防资金,做到专款专用,用于消防设施器材的配置更新和隐患落实整改,确保消防设施更新及时,隐患整改到位。要加大技防建设。投入资金为各重点部位安装火灾报警系统、图像监控系统等一系列科技防控措施,形成立体化的消防监控体系。

(五)供水企业消防应急处置实施措施。在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各负其责,各尽其职,积极地、正确地引导人员迅速撤离到安全区域,阻止火势蔓延,禁止一切盲目行动,保证灭火和疏散工作紧张有序地进行。一旦发现火情要及时拔打“119”电话报警,任何单位和个人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严禁谎报火警”。报警时应讲清起火单位、部位、详细地址以及着火物质和火势大小,燃烧物和周围的大概情况。并报出自己的姓名、电话号码,以便消防队随时查询情况,然后到就近的路口迎接消防车;并及时向领导汇报。要按照各自分工迅速分头行动,做到灭火、报警、引导人员疏散三同时。一旦发生火情,初起火最易扑灭,现场人员、义务消防队员立即用灭火器、水枪、黄砂等进行扑救,把着火源消灭在萌芽之中。通讯联络组(办公室)接警后,应立即向火灾事故应急处置指挥部领导及组成人员报告。同时通知灭火行动组和安全防护警戒组成员到达火灾现场;听从指挥部对火灾扑救工作统一指挥。公司领导接到报警后应立即赶往火灾现场,组织实施指挥工作,对灭火工作进行任务分配,迅速实施扑救,组织义务消防人员疏散人员和周围物资,进一步控制火势;等待消防队到来。火灾发生时,由起火部门负责人就近组织指挥;当灭火行动组成员到达火场时,起火部门负责人应立即汇报火场情况,交由灭火行动组负责人组织指挥;当公司分管领导负责人到达火场时,灭火行动组负责人应立即汇报火场情况,服从分管领导负责人指挥;当消防队到达火场时,分管领导负责人应立即向消防指挥员汇报火场情况,听从消防指挥员统一指挥。总指挥可根据火势情况,决定采取破拆、停电、供水、车辆调用和寻求相邻单位支援等措施。通讯联络组迅速收集各组工作情况,灭火组在公安消防队到达火灾现场后,立即汇报火灾现场实况,听从公安消防队指挥员的统一指挥,组织本单位人员配合公安消防队进行火灾扑救工作。火灾扑灭后,安全防护警戒组应保护好火灾现场,做好善后工作。

三、结束语

企业消防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随着烟草企业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烟草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成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头等大事,做好消防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是加强消防管理工作能够保障企业职工的生命安全。二是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随着烟草企业之间竞争的不断加剧,如何降低生产成本,降低各种费用支出成为烟草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加强消防安全管理,避免火灾的发生,就可以避免企业因为发生火灾而产生的巨大损失,因此加强消防安全管理是烟草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三是能够建立清晰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通过强化消防安全管理,可以将具体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落实到实处,强化具体责任人的职责,从而实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消防管理制度。

2当前烟草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现状

我国2011年4月1日实施颁布了《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明确了消防管理工作的地位,但是由于在实践管理工作中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烟草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其主要表现在:

2.1烟草企业的消防设施建设还不完善。虽然近些年国家相关部门、企业安全监督部门等加强了对烟草企业的消防安全检查力度,企业也加大了对消防安全设施的建设,但是由于烟草企业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烟草企业的消防设施建设在某些方面出现了滞后性,比如烟草企业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烟草企业的仓库存储量不断地增加,仓库的烟叶存放量已经超过仓库防火区的面积,不仅违反了《烟草行业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而且也会为消防安全埋下隐患。

2.2消防管理制度不能满足烟草企业发展的要求。烟草企业的消防管理制度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其主要体现在:一是烟草企业的消防管理制度建设存在滞后性。虽然我国及时颁布与实施了《烟草行业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等制度,但是由于烟草企业的不重视等导致烟草企业的消防管理制度没有及时的进行更改;二是消防管理制度没有得以彻底的贯彻执行。为了前面执行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相应的法规明确了各部门、各人员的职责,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由于相应岗位职责划分不科学导致很多制度在企业中没有得以执行。

2.3消防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不强。一是消防管理人员在日常的消防管理中缺乏较强的责任心,他们在检查企业的消防工作时,存在敷衍了事的心态,将工作重点放在表面工作,比如只是查看灭火器是否过期,而不看灭火器是否能够正常使用等具有实质性的工作;二是消防安全管理部门与其它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安全保卫部门与企业的其他部门缺乏有效的沟通,导致消防安全管理责任落实不到实处,影响消防管理工作的效率。比如技改部门只是负责对消防设施的技术改造,而不会考虑消防设备的使用性能,而安全保卫部门在技改工作实施过程中也不会主动地参与,导致技改后的消防技术缺乏高效的实用性。

3加强消防安全管理,提高烟草企业安全生产的具体对策

3.1完善消防安全责任制,将消防安全工作落实到实处。建立完善的消防安全责任制度是保障各项消防安全预防制度落实到实处的有效保障。烟草企业生产产品的易燃性,要求烟草企业必须要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完善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一是积极将国家制定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与企业的生产相结合,将消防安全责任制度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具体的岗位中;二是烟草企业的消防安全责任制度一定要本着从企业实际生产的现状出发,认真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消防安全责任制度;三是建立完善的消防安全管理机构。建立以厂长为责任主体、副厂长为主抓、保卫科长具体执行的消防管理制度,并且要建立义务消防队。

3.2加强对烟草企业职工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消防安全意识。消防工作离不开烟草企业全体职工的支持,因此烟草企业要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加大对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重要性的宣传:一是企业积极开展各种消防安全技能比武活动,通过技能比武活动,提高职工对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认识;二是企业要积极发挥工会、党支部等组织职能,强化对党员干部的消防安全管理教育,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三是要积极加强对专职消防管理人员的教育,加强岗位培训力度。

企业消防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一)油库防火措施

1.库址的选择

在选择油库库址时,必须避开城市、水库、工矿企业、居民住宅区以及重要的交通枢纽等人口聚集区,以防止不安全因素的增加。石油企业考虑到运输的便利性,一般会将油库库址设置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如主要进行铁路运输的油库应靠近有接轨的地方,而主要进行水运的油库应靠近便于装卸油品的码头。而这种做法也会为出现火灾险情时消防车的快速到达与展开施救提供便利。

2.油库的布置

按照国家《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相关规定,在进行油库布置时必须按照功能进行分区,同时必须考虑油库内各建筑物所面临的火灾危险程度、操作方式等方面的差距,按照各自的功能进行分区布置,对于特殊区域必须进行隔离。

(1)公路发油区。公路发油区最好设置在靠近油库外侧公路的同一侧并且面对油库外道路,便于进出通行。同时,公路发油区必须与生产区和油罐区有效隔离,以最大程度减少安全隐患。

(2)普通地面装卸区。出于安全和消防两方面考虑,对于主要进行罐车运输的油库,地面装卸区应设置在油库的边缘地带,以防因为罐车的频繁进出影响到其它区域的生产与安全管理,如果受地形或其他条件限制而不能将其设置在油库边缘位置时,必须充分考虑安全生产与管理的需要,统筹安全、合理布局。

(3)储油罐区。就消防安全管理而言,最重要的区域当属储油罐区,油库的平面布局必须围绕储油罐区而合理进行。首先在布置储油罐区时必须满足安全防火间距的要求,既要保证各个油罐之间的直线间距,同时要满足排与排之间的安全距离要求。根据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在进行此区域平面布置时,尽可能将所有油罐集中在一个罐区,既可以减少用地,又便于集中管理,等到真正出现火灾险情时,便于集中施救。此外,储油罐区应尽可能布置在较高的地理位置,便于油库排水与其他工艺流程的进行。

(二)防静电和防雷设施必须完善

油库内所采用的各类金属容器、管道、装卸油设施等,均应作防静电接地,接地电阻值≤10Ω,此外,为了最大程度减少静电的产生,可采取控制油晶流速、添加抗静电、过滤时留足静电消除时间等措施。在雷雨天气,为了保证输油罐的安全,需装设防雷装置。目前常见的避雷装置有避雷针、避雷网、避雷带、避雷线等。

(三)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

石油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首先必须克服侥幸心理与盲目情绪,不能抱有侥幸心理,因为石油企业终究还是属于火灾高风险行业,必须加强重点部位的日常防范。另外管理人员还必须具有爱岗敬业精神,热爱消防工作,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尤其是在面对火灾险情时,必须保持清醒头脑,迅速认清险情的复杂性与实际情况,心中有数、沉着应对。作为石油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必须是消防器材、设施、设备管理等方面的行家,消防器材等防火设施是油田安全生产的保护神,是必不可少的灭火防灾工具。石油企业不能只将消防器材和防火设施作为摆设而只起着心理安慰的作用,应该将其作为日常防火救灾的重要设施。

二、结束语

企业消防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小型企业 消防 安全

一、中小型企业消防安全现状

1.经营者消防意识淡薄

许多中小型企业的经营者缺乏对消防安全的重视,一味追求利益最大化,不能正确处理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置消防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于不顾,缺乏消防安全管理,没有消防设施,不对员工进行消防安全教育等等,造成不同程度的火灾隐患。

2.缺乏消防设施

很多中小型企业建造的厂房、办公房、库房耐火等级低,防火间距不足,缺乏消防水源,尤其是一些小企业,资金少 规模小,机器设备多陈旧落后,消防器材和设施也比较缺乏。这些问题都是严重的火灾隐患。

3.消防安全制度不够完善

很多中小型企业都缺乏完善的消防安全制度,有的虽然建立了,但只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在实际工作中没有明确的监督执行机制,制度多半落空。

4.违规作业问题突出

一些中小型企业缺乏严格的管理制度,不少企业主认为购置了消防器材就相当于买了消防安全保险,违规作业,私拉乱接现象很突出,一些小企业为了节省开支,生产生活合二为一,生产生活区不分,用电用气随意性大,消防安全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5.员工消防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缺乏

很多中小企业的员工文化水平不高,不具备对消防安全的认识和技能,也没有进行必须的上岗前消防安全知识教育。

二、中小型企业消防安全隐患存在的原因

1.思想认识不到位

火灾发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因此一些中小型企业的经营者往往存在侥幸心理,思想认识不到位,对消防工作不重视,轻视甚至忽视消防安全,对消防安全管理麻痹大意,应付了事,这种麻痹思想极易导致火灾的发生。

2.消防责任不落实

很多中小型企业的企业负责人缺乏消防责任认识,认为消防工作是消防部门的事,抓消防工作由消防部门负责,不能认识到自身的消防责任,未建立和完善消防责任追究体系,消防工作未落实到具体部门、具体人,发生火灾事故后,责任难以追究。

3.消防安全管理滞后

很多中小型企业都缺乏一套必要的科学方法和监督管理手段,造成了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上的混乱局面。

4.宣传教育较薄弱

就火灾发生的情况来看,火灾大多是消防安全知识缺乏间接或直接引起的。一些中小型企业对工作人员消防宣传教育不够重视,对“四个能力”建设不落实,对安全知识尤其是消防安全知识教育力度不大,工作人员消防安全知识普遍不高。

三、中小型企业消防安全对策

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企业自身的安全意识

必须要加大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力度,提高中小企业的消防安全意识,新闻媒体和消防单位要全方位开展消防新闻宣传道,实现消防宣传信息资源共享,消防监督执法部门要建立社会消防技术培训中心,持久的对中小型企业进行消防安全宣传。要定期的督促中小型企业的经营者对员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提高企业员工的消防意识和消防技能,提高其自防自救能力。

2.转变监督观念,加强监督管理

消防监督执法部门应转变观念,消防监督执法人员必须把服务意识的理念融入到消防监督检查工作中,要改变过去工作的方式、方法,以热情服务来积极主动的帮助中小型企业做好消防工作,帮助其排查消防安全隐患对于所监管的中小企业要将消防责任落实到具体的部门、人员,要做到谁主管、谁负责,既讲究工作方法,又不失原则,既树立了执法机关形象,又保障了单位消防安全。

(1)严格消防审核

严格建筑消防审核,加强建筑消防工程督促检查,对于不符合消防安全管理的企业坚决不验收,从源头上帮助和强制企业消除消防安全漏洞。

(2)督促企业增设消防设施

必要的充足的消防设施可以有效的控制扑灭初起火灾,及时报警,是企业消防安全的关键,因此,消防监管部门要敦促甚至强制企业增设消防设施。多层建筑要安装简易喷淋设施,缺少公共水源的企业应设置高压水箱,必要时可增设加压泵;车间、仓库等建筑内应在每层楼梯平台顶部和住宿场所走道顶部设置独立式火灾报警器,以及电铃等警报装置;要适当增加灭火器数量等等,必要的消防设施可以有效的遏制火灾的发生,可以最大限度的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3)抓好火灾隐患整改工作。

对于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中小型企业,公安消防机构应依法及时上报,负有督办责任的政府领导要及时做出明确批示,督促隐患企业落实整改责任、整改措施、整改任务和时限,并对落实情况进行督察,及时协调解决整改中碰到的问题。对不符合城市消防安全布局要求,需要搬迁或结合技术改造才能消除的重大火灾隐患,政府应组织相关部门负责人,有关方面专家、隐患单位法定代表人进行论证,制定整改方案;对公众聚集场所存在的重大火灾隐患必须采取挂牌督办的方式督促落实整改任务。对督办不力,不能在限期内整改的,要查明原因,追查领导责任,导致重特大火灾事故的,要按照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3.充分发挥派出所和社区消防警务室作用

由于中小型企业数量较多、分布零散且随着经济发展还在不断增加,无疑增加了消防部门的管理难度,要使消防管理能够适应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必须大力推进消防社会化进程。应着力建立社区消防警务室,充分发挥派出所和社区消防警务室作用,在缓解消防部门警力不足的同时,也加大了对中小型企业的消防管理力度。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化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还将出现更多的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做好社会化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大力提升社会综合火灾防控水平也将继续也成为消防工作的重点研究课题,以上论述只是结合个人的工作实际和一些经验做的简单分析论述,大量的社会化消防安全管理模式、措施还要靠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摸索、研究和实践。

参考文献:

[1]杜峻涛,何福来.浅谈当前个体私营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消防视点.2003(12)

企业消防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企业;专职消防队;构建模式;分析

1 基本情况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打造本质安全企业,很多大型企业纷纷建立企业内部消防站和专职消防队。近日调研了某电力集团公司,该公司下属有21家发电单位,分布于全国各地。其中已完成消防队建设16家;建设中3家;筹建中1家;未建消防站的1家。各专职消防队的人员配置方式不同,特对各种人员构建模式进行分析,为新建消防站单位下一步的人员配置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2 人员的构建模式及利弊分析

目前该集团公司专职消防队人员构建模式主要有:自主招聘、地企共建、劳务输派等三种模式。

2.1自主招聘

人员主要是企业面向社会自主招聘,用工方式为合同雇员制,业务开展及人员行政方面均由企业自主管理。

优点:消防工作开展及人员管理方面能够得到有效管控,费用较低。

缺点:各单位自主招聘的专职消防队人员薪酬待遇方面较低,造成人员流动性较大,如出现人员集中流失,将影响企业消防工作的正常开展;消防站建设及日常管理与消防部门专业化管理相比也有一定差距,人员业务水平、理论知识等基本素质相对较差。

2.2地企共建模式

企业与地方消防管理部门签订服务合同,由企业出资金,地方消防部门指派消防专业人员代管,具体业务开展及行政方面由地方消防部门管理。

优点:消防管理体系专业化,消防队员素质高,人员相对较稳定,一旦有流失可立即补充,不会影响到企业消防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时减少了电厂管理人员编制;与地方消防部门协作紧密,利于企地关系良性发展。

缺点:消防部门与企业属于合同关系,在执行企业相关管理规定及临时性工作时存在协调困难问题,人员方面容易出现管控不到位,存在以包代管的弊端,另外委托费用相对较高,而且受地域政策限制,有些省份禁止地方消防部门与企业合作建队。

2.3劳务输派模式

企业与地方劳务公司签订劳务输出合同,由企业出资金,提出具体要求,劳务公司按照企业要求提供人员,具体业务开展及人员行政管理方面由劳务公司负责。

优点:人员稳定,一旦有流失可立即补充,不会影响到企业消防工作的正常开展;日常管理较规范,人员专业素质较高,同时减少了电厂管理人员编制。

缺点:在执行企业相关管理规定及临时性工作时存在协调困难问题,人员方面容易出现管控不到位,存在以包代管的弊端,另外委托费用相对较高。

3建议

作为企业专职消防队,建队宗旨就是保障企业消防安全,只有选择适合企业自己的建队模式才能更好的开展消防工作。鉴于各单位所处地域、环境的不同,建议各单位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选择消防队组建模式。

3.1有条件的单位优先推荐采用地企共建模式。要求企业消防管理人员提前策划、全面调研,尽量使合同条款准确、全面,避免执行中出现大量临时性工作。

3.2如采用自主招聘模式,企业应选聘专业消防管理人员加强对消防队的管理(如招聘退伍消防战士等)。

3.3不论采取哪种模式,企业必须对消防队实施业务管理,避免出现以包代管现象。

企业消防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管理防御 在职消费 现金股利

一、引言

现有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影响因素研究大都关注公司绩效、大股东治理、股权结构、管理层激励等,其中从管理层激励角度考虑股利政策的研究又多以自由现金流假说为依据,认为通过增加管理层激励促进现金股利分配进而实现减少成本的目的。但是这些研究并没有过多考虑管理层自身选择对股利政策的可能影响。管理防御理论认为,经理人在公司内、外机制下会选择有利于维护自身职位以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行为,因此基于管理防御理论管理层根据其利益最大化决定其扮演的角色,当大股东偏好现金股利时管理层很可能扮演共谋角色。最早从管理防御角度研究股利政策的是Dann和DeAngelo (1983),发现股票回购终止协议为大股东提供额外收益,同时也体现了管理层私利。Farinha(2003)指出管理层持股能够表现管理防御强度,当管理层持股比例超过一定比例会促进股利分配。Hu 和 Kumar(2004)以管理薪酬中现金和红利占总薪酬比例、管理薪酬的现金和红利、股票期权、管理层服务年限、管理层持股数、董事会独立性等变量表示管理防御,发现管理防御对现金股利水平以及分配意愿有显著促进作用。同样Jiraporn,、Kim和Davidson III(2005)也得出管理防御能够促进股利分配的结论。国内刘星等(2004)以总经理持股比例表示管理防御,发现公司投资机会越少、总经理所持股份数越多时上市公司分配现金股利越多。李秉祥等(2007)研究也表明经理管理防御对企业现金股利政策具有显著正面影响。目前国内仍缺少相关实证研究。从管理防御变量选择来看,国外学者选择股票期权、管理层持股比例、管理层薪酬、管理特征等因素,国内学者也简单追随国外选择管理防御变量。从Kuhnen和Zwiebel (2008)开始,在职消费被用来作为管理防御的重要替代变量,但是目前国内很少有相关评述,而且直接从在职消费角度研究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研究也不多见,本文通过手工收集获取在职消费数据后,将其作为管理防御变量,讨论管理防御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根据管理防御定义,管理防御包含两个特征,一是采取稳固管理层职位,二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根据公司法规定上市公司董事会决定聘任或者解聘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经理及其报酬事项;而董事会除三分之一以上的独立董事外,大多数董事会席位由大股东控制,因此大股东对管理层职位的稳定以及薪酬水平有重要影响。同时大股东还通过控制股东大会能够选举和更换董事来决定内部董事比例,以及修改公司章程来限制管理层权力,进而来影响管理层职位以及可能的私利。相对的其他中小股东由于投票权较少,一般情况下难以对管理层形成直接威胁,即便中小股东要求弹劾高管,如果大股东支持管理层,高管仍能继续留任。稳固职位是管理层追求自身利益的前提,当管理层已经获得的利益较多时,失去职位使其面临较大的损失,此时管理层有更强的动机支持大股东需求。国内大量研究表明上市公司大股东偏好现金股利,往往通过现金股利获得私利,因此管理层很有可能会配合大股东需求,增加现金股利水平,所以反映管理防御程度的因素,如管理薪酬、股票期权、在职消费、管理层持股比例、内部董事比例、管理层权力应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水平正相关,本文提出假设:

假设1:管理层防御水平越高,上市公司分配现金股利水平也越高

大股东对管理防御各因素影响程度存在差异:高管薪酬直接由董事会决定,股票期权属于股权激励其方案由董事会提交股东大会决议,大股东则在股东大会中有绝对或相对控制权,在董事会中往往也占大多数席位,因此大股东对薪酬以及股票期权有决定性影响;在职消费是管理层日常相关活动所发生的,由于信息不对称大股东难以区分哪些在职消费对企业价值有正面效应,哪些仅对管理层有利,不能对在职消费进行严格控制,而管理层自身能够有更多自决定在职消费的大小;如果从管理层自身利益出发,这两类管理防御因素对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影响可能存在差异,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2:管理薪酬、股票期权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的促进作用显著强于在职消费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

(二)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本文以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中小板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选择2006年至2010为研究样本区间,构建平衡面板数据进行研究。本文按如下原则进行样本筛选: (1)剔除金融行业上市公司; (2)剔除样本区间内财务异常的*ST、ST、PT公司; (3)剔除2006年至2010年间任意一年数据缺失的公司。根据以上原则,本文最后获取到242 家公司共计1210组数据为研究对象。本文在职消费数据采用陈冬华(2005)的观点由手工收集计算获得,股票期权数据通过CSMAR数据库以及上市公司公告整理获得,内部董事比例通过手工收集计算获得,其他数据来自于聚源数据库以及CSMAR数据库。

(三)变量定义与模型建立 本文选用管理层持股、管理薪酬、股票期权、在职消费、董事会特征表示管理防御;借鉴陈冬华(2005)的观点,按照办公费、差旅费、业务招待费、通讯费、出国培训费、董事会费、 小车费和会议费等项费用之和作为在职消费值。变量定义见表(1)。

三、实证检验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2),可以发现:(1)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情况。进行分配现金股利的公司占全样本的66.8%,表明超过三分之二的上市公司进行了现金分红。从公司控制性质来看,各类企业现金股利分配水平存在明显差距:全样本平均每股现金股利为0.105元,地方控制国有企业分配力度最高为每股0.117元,中央控制国有企业每股现金股利为0.101元,民营企业现金股利水平最低为0.085元。(2)管理防御变量。第一、三类性质企业管理层持股比例存在明显差异:中央控制国有企业管理层均不持股,地方控制国有企业管理层持股比例均值仅为0.1%,而民营企业管理层持股比例则显著高于其他两类企业,均值达2.8%。股票期权方面:推行股票期权激励的民营企业比例约为13.4%,而相应中央控制国有企业比例为3%,相应地方控制国有企业比例为2.9%。第二,管理薪酬与在职消费:全样本全体管理薪酬平均值为319.6万;中央控制国有企业薪酬水平最高,平均值为335万;民营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薪酬平均值分别为319万和316万。而从在职消费水平看,全样本平均值为11070万,为管理薪酬的34.6倍;地方控制国有企业管理层在职消费水平平均值为14600万,高出其余两类性质企业近2倍;中央控制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职消费平均值分别为7336万和7066万。由上可知,民营企业无论是薪酬水平还是在职消费水平都很低,而地方国有企业薪酬水平虽然略低与其他两类企业,但其在职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其他类型企业。第三,董事会结构:总经理/CEO兼任董事长比例最高的是民营企业,其兼职比例为13.4%;其次是地方控制国有企业,兼职比例为11.1%;中央控制国有企业兼职比例最低,仅为6.5%。内部董事比例方面,中央控制国有企业内部董事比例最低,为15.9%;而地方控制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内部董事比例则分别为23.4%和22.4%。因此,从董事会结构情况可知,民营企业和地方控制国有企业管理防御水平可能比中央控制国有企业高。

(二)回归分析 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1)管理防御与现金股利分配水平。由表(3)可知:企业绩效(ROE)、现金水平(CASH)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表明企业绩效越好、财务灵活性越高的企业选择发放更多的现金股利。股权集中度(SH)回归系数高度显著为正,说明随大股东持股比例增加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水平提高;同时股票流动性(FREE)则在-0.04左右高度显著,这从侧面证明股权分置改革前现金股利是大股东利益输送的工具,随大股东持股的逐渐流通大股东能够通过减持获益,现金股利作为利益输送手段的重要性可能下降。企业所在地(AREA1、AREA2)回归系数均显著为负,且AREA1回归系数绝对值约为AREA2的2倍,说明东部地区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水平最低,其次是中部地区。财务杠杆(LEV)回归系数在大多数模型中显著为负,但其显著水平并不高,说明企业负债越多偿债压力越大时会一定程度上抑制企业现金股利分配水平。企业成长性(GROWTH)回归系数大多显著为负,表明上市公司仍会考虑保留更多现金维持企业发展。企业性质(CONT)回归系数在模型2、4、7中均高度显著为正,表明国有性质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水平上高于民营企业。由此可见,管理防御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水平影响:第一,在独立模型2~6中所有选用的管理防御变量回归系数均高度显著正相关,表明管理防御能够提高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水平。第二,在综合模型7中,除管理层持股比例(HOLD)、董事会结构(DUAL、INNER)外,其他解释变量都与现金股利分配水平显著正相关,因此整体上看,管理防御促进了现金股利的分配力度。因此,综合模型2~7,可以认为管理防御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水平正相关,由此验证了假设1。(2)不同管理防御因素对现金股利分配影响的差异。模型3~7中,管理薪酬回归系数分别为0.0147和0.0119均显著,股票期权回归系数分别为0.0305(显著)和0.0220(不显著),在职消费回归系数分别为0.0039和0.0027均显著。考虑各变量均值,管理薪酬对现金股利贡献度为0.2149和0.1740,股票期权贡献度为0.0018和0.0013,在职消费贡献度为0.0668和0.0463,由此可知管理薪酬对现金股利分配水平影响最大,其次是在职消费,股票期权影响最弱。这表明大股东能够直接影响的管理薪酬对现金股利的影响超过了管理层能够控制的在职消费对现金股利水平的影响,也就是说管理层可能为保住较高薪酬而迎合大股东,同意增加现金股利水平;但在职消费不受大股东影响,对现金股利作用不大,则表明管理层并不会完全按照大股东利益行事,管理层私利是其考虑的重要因素。另外,股票期权对现金股利分配水平影响未达到预期,其原因可能是推行股票期权的公司并不多,样本中仅有72 组数据(占总样本6%),从统计上会降低股票期权变量解此释力度。由此可知,假设2得到验证,即管理薪酬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的促进作用显著强于在职消费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研究了管理防御对中国上市公司分配现金股利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1)管理防御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政策有显著影响,管理防御水平越强的上市公司分配更多的现金股利;(2)国有性质的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水平显著高于民营上市公司;(3)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有可能是大股东利益输送的手段,强制分红政策未必能够起到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作用;(4)不同管理防御因素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不同,管理薪酬对现金股利分配的促进作用明显强于在职消费,董事会结构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并不明确。通过综合考察面板回归分析结果,本文证实了管理防御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水平正相关。Jensen的自由现金流假说就认为通过分配现金股利来减少公司的成本,因此,从直观考虑,管理防御水平越高分配的现金股利越多,有可能影响管理层通过自由现金流获取个人私利,但是目前进行现金分红的公司股利分配率不足26%(英美国家股利分配率约32%),而股利分配率中位数约20%,可见即便提高了现金股利分配率,管理层仍能保留绝大多数收益进行各种侵占活动,因此监管部门仍需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比例提出更明确的要求。从管理防御替代变量方面看,管理层在职消费显著高于管理层显性薪酬(约30倍),但管理层显性薪酬对现金股利分配水平贡献远远大于管理层在职消费对现金股利的贡献度,因此监管部门要加强对上市公司在职消费水平的控制。而且目前上市公司在职消费的信息披露也存在不规范、不全面的问题,因此在职消费的信息披露也应加强监管。2013年国资委等部门提出央企职务消费零增长的“红线”,同时明确要求央企公开企业职务消费标准,但根据本文描述性统计结果可知,地方国企的“职务消费”显著高于央企,因此监管部门也应重视监管地方国企“职务消费”问题。

参考文献:

[1]刘星、魏锋、戴玉光:《经理管理防御下的公司股利政策研究》,《中国会计评论》2004年第12期。

[2]李秉祥、张明、武晓春:《经理管理防御对现金股利支付影响的实证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3]万华林:《国外在职消费研究述评》,《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年第9期。

[4]周仁俊、杨战兵、李勇:《管理薪酬结构的激励效果研究》,《中国管理科学》2011年第2期。

[5]Jorge Farinha & Dividend Policy.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the Managerial Entrenchment Hypothesis.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 & Accounting ,2003.

企业消防管理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青海农牧区;建筑工程;消防安全;建议

Abstract:Highland areas due to the high altitude where the environment and climate is relatively poor and, ther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in the plateau region,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awareness of fire safety management,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ability of buildings to withstand fire.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works in the agricultural and pastoral areas of Qinghai fire, fire supervision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and other related provisions of the construction series analysis, and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Agricultural and pastoral areas of Qinghai; construction works; fire safety; suggestions

中图分类号: TU998.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10-0080-02

建筑消防设施是建筑物抵御火灾的重要基础设施,它是建筑物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是建筑施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建筑物的高度和广度的不断增加,对消防设施的消防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在当前建筑工程消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建筑工程的消防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由消防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结合建筑工程的用途、结构、功能等制定科学、有效的实施计划。然而,在当前的建筑工程管理中,在消防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1建筑施工单位对消防安全管理认识不够

随着政企划分的不断推进,企业对政府的依赖程度相对减弱,特别是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拥有了更多的自主管理权。在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企业为了节省资金,大量招收无经验农民工或者临时工上岗操作,留下了严重的消防安全隐患。特别是在青海等高原偏远地区,甚至可直接引发安全事故。

1.2建筑施工单位缺乏必要的消防管理措施。结合青海地区实际情况,很多施工企业却将工作重点放在了工程招投标、材料选购、施工工艺等环节,造成了在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中,由于相关制度建设的缺失,难以严格落实《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管理埋下了消防事故隐患。

1.3建筑施工企业对消防设备采购以次充好现象严重

消防设施设备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火灾事故的营救成败。由于个别建筑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施工成本,违反《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对消防设备质量要求,非但不能起到救火的作用,还会影响到消防人员的正常工作,造成严重的后果,给国家和人民财产造成更大的损失。

1.4在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及旧城改造中布局不合理。

由于《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对建筑消防设施审核、备案作了明确规定,所以对居民建筑等达不到审核条件的建筑形成了先天性的监管盲区,使消防安全防火间距严重不足,消防车通道的环形道路或回车场地设置不足,无法达到人员疏散要求。

1.5外墙保温材料的市场准入监管存在漏洞。

近年来,南京、济南、青海等相继发生建筑外保温材料火灾,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建筑易燃、可燃外保温材料已成为一类新的火灾隐患。鉴此公安部、住建部曾于2009、2011年出台了《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关于进一步明确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消防监督管理有关要求的通知》,对建筑外墙保温材料做出了严格要求。加之青海地处偏远、经济落后等综合因素,在外墙保温材料的准入方面更需严格控制。

2.构成建筑施工中消防隐患的责任划分

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对于在建筑工程消防系统质量管理责任划分上由设计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依法对建筑消防系统工程负责。

2.1建筑工程设计单位的责任划分

建筑工程设计单位应该承担的主要责任有

2.1.1擅自修改已经审查批准的消防系统设计文件,如需修改,需要将修改意见重新向公安消防机构进行申报、批准后方可修改,否则,将承担消防质量责任。

2.1.2建立并实施一套符合建筑工程消防设计要求的质量管理责任制度。

2.1.3建设单位组织的消防系统验收会议,对于有异议或不符合的地方必须严肃提出并整改落实。

2.2建筑工程建设单位的责任划分

建筑工程建设单位在消防管理中责任划分主要有

2.2.1建设单位必须保障消防系统工程在实施工程中的资金到位,严格按照消防系统设计方案执行。

2.2.2建设方应该将消防系统工程委托给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来实施,使其在设计方、施工方、监理方的共同监督下按期完成。

2.2.3单位所选用的消防产品必须是经过产品质量监督认证的,符合工程施工管理要求的合格产品。

2.3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的责任划分

作为消防工程的施工方,必须承担其在消防设施安装过程中所承担的责任,主要有1、程消防系统安装施工工程中,不得擅自更改要求,降低消防系统工程质量。2、消防产品中,应该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消防器材和设备都必须是经过认证的、合格的产品,3、工方,必须建立消防系统施工质量责任制,对建筑工程的消防系统承担施工责任。

3.加强对建筑工程消防管理工程的技术创新

随着国内外建筑工程消防管理工作的广泛深入,有很多科学的管理经验和理论值得我们去借鉴和参考,但并不是所有的方法都适合我们的实际需要,还需要加以创新,只有因地制宜的创新发展,才能更好的适应青海农牧区建筑工程要求,满足我国当前建筑施工企业消防工程管理标准,主要从以下几点谈一下价钱消防工程管理创新的思路。

3.1要善于吸收和借鉴世界先进的管理经验,并加以创新

在长期的建筑工程消防管理工作中,国外的建筑工程消防理论和方法有许多可取之处,我们应该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学习思路,结合青海农牧区建筑工程管理现状,逐步建立符合中国建筑施工要求的消防管理方法。

3.2有借鉴就要有创新

虽然我国建筑工程消防管理行业起步较晚,但我们的许多消防系统管理工作者在长期的工作中,积累了自己的经验。因此无论是建筑工程设计单位还是建筑工程施工单位都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加强自身的创新能力,为建筑工程消防管理事业,不断贡献出更多的心得和体会。

总之,建筑工程施工中消防管理系统的安全实施,不仅关系整个建筑物的安全,也是对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负责的表现。随着建筑工程各项审批、施工、验收等消防机制法规的不断完善,相信在未来的建筑工程施工中,消防系统的安全性会得到不断的完善和提高。

参考文献

[1]陆华国;建筑消防设施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对策[J];消防月刊;2003年01期

企业消防管理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油田企业;消防工作;建议

中图分类号:D63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0-0159-02

引言

社会越是发展和进步,安全问题就越显得重要。没有安全做保障企业的一切效益都将无从谈起,所以说,安全是企业运营和盈利的重要前提条件。火灾是威胁企业的一个普遍安全隐患,企业要想持续发展就必须重视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使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真正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油田企业一旦忽视消防安全,带来的损失将是无法估量的,所以,油田企业的消防安全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一、油田企业消防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与责任主体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始终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安全工作为重点,牢固树立“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思想,从维护广大员工的人身安全和公司财产,实现公司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出发。具体做法如下:第一,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落实消防安全工作领导责任制,建立层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第二,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专职督查组建设,逐步推行安全生产电脑化管理,利用开发的安全管理软件,建立企业安全管理数据库,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第三,抓好义务消防队员的演练;加强专(兼)职安全员队伍的建设。第四,完善各类考核制度,建立科学的考核奖惩办法,调动各级安全员工作积极性,并做好奖惩的考核验收和表彰工作。第五,加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制定安全员培训计划,高标准地完成培训任务,提高各类责任人的素质和社会安全意识及自防自救的能力。

(二)责任主体

1.油田企业。油田企业是社会消防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企业的消防威胁也只有通过企业自身的消防安全建设来落实才能消除。落实消防工作坚实的社会基础一是提高油田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能力,二是提升员工的消防安全素质。有了这样的基础,消防工作才能得到最有效的控制。所以,提高油田企业自身的消防安全能力和素质对于做好消防安全工作意义重大。

2.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紧紧依靠政府的领导,把油田公司安全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纳入政府部门年度消防安全责任状当中,纳入政府目标责任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评当中,上升为政府行为,最大限度地确保组织领导,做出责任明确到位、保障措施到位、考核奖惩到位。

二、 强化油田企业消防安全工作的建议

(一)领导要高度重视消防体系的建设

作为企业单位的各级领导要对消防安全工作高度重视,将消防管理作为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据《消防管理条例》、《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规定》采取从上到下各部门签订安全责任书的方式,对各部门的消防安全进行管理,建立责任安全制度,明确各个部门的责任,实行奖惩制度。并且在单位成立自上而下的安全防火委员会,建立相关的领导部门与参与部门,由领导部门牵头,领导各个参与部门做好相关安全消防工作。在重点防火单位要配置有相关经验的消防人员,在次要的防火单位要做好相关人员的巡查工作,从而构建完备的消防管理体系。

(二)加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要做好消防工作,只有相关消防人员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普及消防安全知识也是做好消防安全工作必不可少的部分。只有通过消防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其认识,让全员自觉遵守消防法律、法规和规章,提高防火的警惕性才能营造良好的氛围,才能达到“全员重视消防、全员参与消防”的目标。油田企业在制定消防宣传形式时应该本着最大限度激发员工学习热情的目标,采取灵活、广泛、时效性强的方针,运用最新的案例丰富教育内容,创新宣传形式从而使消防知识能够真正的入脑入心,使消防知识的宣传不会落空。各单位在具体开展消防宣传活动时可采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在人数不是很多的部门可采取集中开办学习班、讲座的方式;在人数较多的部门,举行研讨班不很现实的情况下,可以悬挂横幅、分发学习小册子的方式;为使消防宣传延伸到各个角落,企业可以在醒目的位置办板报,在企业的走廊里张贴标语等方式,从而使员工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看见相关的知识。另外,企业的相关部门应组织消防人员根据各岗位的特点,编制警示小卡片、消防故事小案例、消防知识的顺口溜等简洁易懂的宣传资料,定期到一些消防重点部门进行分发,或者知识竞赛的方式进行有奖回答。也可以制作成消防知识幻灯片使之更生动形象,运用多媒体进行讲解。总之,油田企业应该通过各种方式来使广大职工的消防安全知识得到增强。

(三)让所有员工理解火灾处置的一般程序

一般情况下,油田企业发生火灾后,其处置程序为:第一,报警。公司员工或值班人员看到火情后应立即拨打“119”进行报警,并派人到主要路口接车引路。第二,启动公司应急预案。保卫部门和本公司消防部门接到火情通知后应立即启动公司应急预案。第三,处置。在第一时间通知所以的消防人员专职的志愿的,使其迅速集结,进行相应的灭火救援行动。第四,善后处置工作。待火灾得到控制后,公司的保卫部门要协助公安消防部门到火灾现场查明火灾原因,调查火灾损失。发生火灾事故、损失严重的单位(部门)负贵人、直接责任人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公司规章制度给予严肃处理。让员工理解火灾处理的一般程序后,可以在火灾真的发生时不会发生员工不作为的现象,从而减少火灾带来的损失。

企业消防管理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煤化工企业 消防安全问题 安全隐患 安全对策

中图分类号:TU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4(b)-0164-01

伴随工业化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们对能源需求的日益增加,新型煤化工企业在我国得到蓬勃发展,并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新生力量。然而,不能忽视的是煤化工企业在生产、贮藏、运输中存在着重大的安全隐患,严重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国家财产安全。

1 目前我国煤化工企业的消防安全问题

近年来,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而我国却面临“油少、煤多”的难题,所以新型煤化工企业应运而生。由于煤化工企业生产出的产品(主要包括焦炭,煤气和苯、甲苯、二甲苯、萘等芳烃等21种产品)多为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和强腐蚀性的物质,所以在贮藏场所和运输过程中极易发生火灾,严重威胁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1]。尤其是在我国煤化工企业发展初期,安全隐患更为突出。目前,我国煤化工企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1.1 落后的生产技术和企业安全设备装置

煤化工企业在我国是初始阶段,规模小、成立时间短、起步晚等原因造成生产技术相对落后于其它发达国家。例如:20世纪50年达国家开始淘汰的炉型—— 4.3 m的焦炉,还依旧得到我国现在产业政策支持推广和应用。近来,我国引进的最新焦炉是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使用的2×70孔炭化室高,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我国目前煤化工企业落后的生产技术使得其生产安全系数低,极易因技术问题而造成不必要的生产安全事故。

此外,煤化工企业产品的特殊性(多为易燃易爆危险品)在生产、储藏、运输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发生火灾和爆炸的可能性。而一旦发生此类事故,其极易扩散蔓延的性质会最终导致无法挽回的局面。当前,我国现有的灭火设置装备只能有效控制局部重点区域,而不能达到控制整体全部区域[2]。所以,落后的企业设备装备大大增加灾害发生的几率。

1.2 管理层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和员工消防安全素质低

在煤化工企业内部,一些管理层领导消防安全意识极为淡薄,在企业生产内部未设置消防器材等一些专业的消防设施。万一发生火灾,起初火无法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控制,很有可能因火势加大而造成企业财产损失,甚至是人员伤亡。

在煤化工企业工作的员工,没有进行过任何专业的消防安全教育和逃火演练。一旦发生事故,不能在第一时间很好地控制灾情而最终导致灾情的无限扩大。

1.3 尚未健全和规范的消防技术标准

在我国目前的消防安全管理办法中,与煤化工工程防火设计相应的管理规范依旧存在空白。因而,在实际的消防安全管理中,会经常遇到一些因未知问题而造成的实际操作上的困难。

2 煤化工企业消防安全应对策略

针对以上我国煤化工企业目前面临的消防安全问题,几项消防安全对策随之提出。

2.1 提高煤化工企业的生产技术和建立有效的安全保障机制

针对我国煤化工企业在我国起步晚和技术落后的困境,企业要加大引进发达国家先进的生产技术。在生产环节,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包括设备与控制技术)和工艺,把先进和实用的技术切实应用于中国煤化工企业的生产,推动企业的不断发展。其次,加大生产安全的资金投入。在消防安全方面,企业要加大生产安全的投入,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同时,有效提高安全防护能力,增强各项安全防护措施。

2.2 加强对煤化工企业消防安全技术指导与监督

由于煤化工企业的快速发展,已经逐渐成为各地经济建设的龙头支柱,并得到各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针对我国目前煤化工企业管理层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和员工消防安全素质低的现状,因而加强对其消防安全技术指导和监督是迫在眉睫的首要任务。

2.2.1 煤化工企业内部建立严格细致的责任落实机制

煤化工企业应该把安全生产作为企业发展的首要前提,从企业最高层到安全管理人员,把责任细化到岗位和个人,每个人都拥有极强的责任安全意识。这样,不但能够增强企业管理层的责任意识,还能起到相应的监管作用。对安全隐患突出但拒不整改的企业和完全忽视安全的企业,要勒令整改或坚决加以取缔。一旦发生重大安全事故,要加强对企业法人的进行责任认定和追究[3]。

2.2.2 加强对煤化工企业内部的管理和监督

消防部门在对煤化工企业进行消防隐患排查时,要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尤其是火灾多发季节(高温天气和重要节假日等),在做好消防安全宣传工作的同时,加大对消防安全隐患的监督和排查。坚决杜绝“形式主义”,避免错漏和直接不查。

2.2.3 组织员工定期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

企业要定期开展消防安全学习工作和培训工作,学习相应的消防预防守则和逃灾技巧。此外,要请专业的消防人员来制定火灾应急预案、组织逃生演练等。通过参加企业生产工艺理论知识培训,培养专业人才,促进产业链的不断延续和完善。同时,企业要保证所有员工都能参与其中,并定期对员工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和技能考核,并设奖惩机制。

2.3 完善和健全相应的消防安全技术标准

政府部门应当尽快出台相应健全和规范的消防安全管理办法,从煤化工企业最初的建筑施工到防火技术设计,从运输车辆的专业性到车辆自身的内部防火性,从消防安全的监管到最后的定期消防审查,都能够做到有法可依。最终,能够保证煤化工企业在生产、储存和运输都达到消防安全技术标准。

2.4 加大科技信息的宣传和提高国民科学素养

在重大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面前,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而提高公民科学素养最普遍的方法则是加大对科技的传播力度,充分利用媒体的力量增强公民对科学信息的认知能力。只有加大科技信息宣传和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在突发性安全事件面前时,才能有效地降低大批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

3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介绍我国目前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和发展中面临的瓶颈 ,指出重大的安全隐患会对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威胁。最后,针对目前存在的消防安全提出有效的措施和建议,为我国未来煤化工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 关国林.当前煤化工企业消防安全形势及对策分析[J].科技传播,2011(10):19-26.

企业消防管理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消防工程 培养 施工企业 竞争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2(b)-0175-01

1 行业现状及形势发展需求

随着国家的强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高层建筑乃至超高层建筑快速增多,地下建筑例如地铁轻轨以及防空工程也呈规模化在各大一线二线城市发展,因此对于防火的安全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主要依托于各种应用于民用建筑的消防工程,而消防工程的施工主体主要是广大的民营消防公司。在施工质量和进度控制的五大因素—— 人、机、料、法、环中,人的素质提高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作为消防施工企业,必须以人为本,以培养企业自有的施工管理人员为根本,才能始终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目前的消防施工企业中,施工管理人员中存在着如下问题。

1.1 施工企业管理人员现状

目前,在行业内消防人才较为短缺,同时具备多方面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更加稀少,如熟悉消防工程施工技术、对施工队伍和施工所涉各方沟通能力强并且具备相关执业资格等。主要参与消防工程管理工作的有项目经理、技术主管、质量员、安全员,资料员等。很多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管理停留于表面,不能及时有效地发现施工质量问题,无法统御施工队伍,造成进度和质量的问题,也无法及时将总承包方、监理方和业主方等其他各方的意见及时有效地转化为相应的整改行动,造成了工程的管理不善,进度的落后、质量的失控以及成本的浪费,以及对企业的声誉损害的无形伤害,严重的时候甚至还会造成质量事故,对可能发生的火灾事故失去防御能力,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极大地隐患。

1.2 施工企业管理人员来源

在我国,消防工程专业在各大高校属于新兴专业,专业建设远远落后于欧美等国家。1985年,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消防工程系开办了国内第一个本科消防工程类专业,标志着我国消防工程专业学历教育的正式开始。国内知名院校本科教育有12所,但是大部分的本科毕业生进入了公安消防管理部门和科研单位;而高职高专院校的消防工程专业毕业生由于专业课程设置并无明显特色,所以不能在其他工科专业毕业生中具有优势。另外,消防工程属于建筑工程中的较小分支,选择了这一行业,意味着职业生涯规划和更换就业单位可选择范围的狭窄。同时,作为施工方,谈判优势较弱,在沟通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

2 提高的途径

消防工程专业是一门探索火灾发生、发展规律,研究火灾预防与控制的理论和方法的新兴的综合性、交叉性学科,跨越的学科领域多达十余个。综合考虑企业和社会需求,消防施工企业自有施工管理人才应该首先设定培养目标。笔者认为该类人才应具备如下条件。

(1)具备扎实的消防工程技术与工程基础知识,能够运用技术能力发现和解决消防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2)在团队里与人合作和在多方交叉施工协作过程中进行有效沟通并采取相应措施的能力。

(3)在消防工程系统设计、预算、材料采购、施工管理或质量验收方面具有一专多能的能力。

在设定了目标之后,企业还应该结合企业自身条件和社会资源来努力培养企业的施工管理人员,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自身的凝聚力。主要培养途径有如以下几方面。

(1)积极采取补贴或者奖励的方法鼓励员工提高学历和参加各种工程类执业资格考试,确保施工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在现有形势下,很多工程执业资格考试和职称评定都需要大专以上学历要求。为了拓宽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可能性,应该鼓励员工提升学历。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同时也为员工进一步发展个人在消防工程专业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参加工程类的职业资格考试则为员工提供了专业能力发展的可能性。例如,材料员、施工员、安全员、资料员、质检员等可以参加五大员上岗证件考试,预算员可以参加预算员资格考试,项目经理可以参加二级或者一级建造师考试,

(2)强化企业内部培训。除了职场基本能力和知识的培训以外,还应该设置一些消防工程系统分析与基础理论课程,主要包括:火灾探测系统;火灾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如灭火剂与灭火机理、水系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干湿化学灭火系统等;手动灭火系统,如手持式灭火器等;防排烟系统,如火灾中的烟产物、烟气控制原理、防排烟系统测试等。

(3)依托当地建设管理部门和公安消防管理部门,企业人事部门严格按照要求组织员工参加各种工程人员培训,包括各种执业资格的继续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施工管理人员行业信息和知识的不断更新,加强与本行业其他从业人员的交流与沟通。

3 建议及总结

在当今的建筑行业市场中,消防工程是构成一个完整的建筑工程必不可少的单元,但是目前的市场中也存在着很多不利于消防工程施工管理人员成长的因素。现有竞争环境激烈,行业准入标准很低,许多不具备施工资质和资格的个人和施工队伍,借助挂靠资质等方式进入了消防施工行业。他们采取低价的优势,扰乱了正常的市场,但是由于专业人员的匮乏,对工程的质量和进度缺乏良好的保障。而利润的不正常压缩,又影响了正规的消防施工企业的发展,使他们在培养施工管理人员投入的成本短缺。长此以往,必然使行业进入不良循环,合格的施工管理人员更加缺乏。同时,由于在资质和人员培养方面不用投入成本,挂靠的个人和队伍会在急需的时候采用一时的高薪去吸引正规消防施工企业的施工管理人员,对企业的人员梯队的长期培养极为不利。这种“拦腰斩”的行为往往会使拥有正规资质和团队的消防施工企业沦为行业的“培训学校”,使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不愿进行更大的投入。另外,作为施工方,由于行业的谈判优势较弱,所以在具备了行业的工作经验之后,很多施工管理人员投入了收入更高,待遇更好的房地产企业,这对消防施工企业而言,也是施工管理人员流失的一大原因。

消防工程施工管理人员的知识跨越多学科、多领域,需要具备建筑、结构、给排水、供暖通风及空调、电气等专业知识,才能成为优秀的复合型管理人才。他们还要熟悉建筑和消防方面的国家规范和地方法规,工作方法不仅来源于所学习的科学知识,还来自于常年工作所积累的技术判断和经验。作为消防施工企业而言,培养自己的工作团队,不仅要花费巨大的成本,同时也要耗费极大的精力。企业不仅应自身练好内功,提高竞争力。政府相关管理部门也应该加大管理力度,规范市场,严格控制资质的挂靠行为,为正规发展的消防施工企业保驾护航,使施工管理人员的发展进入良性的循环,为他们的职业生涯发展开拓更长远的可能。

参考文献

企业消防管理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石油企业;消防安全管理

随着经济与科技迅速的发展,石油已经成为了我国主要的能源之一,使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而且在经济发展中成为了或不可缺的一部分。在石油企业发展迅速的时期下,石油企业中消防安全管理问题日益突出,安全管理的问题不仅对企业中的工作人员构成了生命的威胁,还阻碍了石油企业的发展。为了实现我国石油行业可持续性的发展,必须在石油消防设施安全管理方面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

1石油企业消防安全管理现状

由于我国近年来石油企业迅速的发展,其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也逐渐的完善化。因为石油企业受以往管理体制的长期影响,一时间要完全转变过来,并不太现实。目前部分石油企业中消防安全的管理工作只是形式化,员工都是应付的心态去完成工作,除此之外,石油企业之前的消防安全管理的体系还不够的完善。石油企业消防安全管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设施不够齐全、管理模式较为单一化、验收环节的指标体系不够科学性和合理性、工作人员消防安全的知识匮乏。

2石油企业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石油属于一种化工原料,用途非常广泛,是杀虫剂、化肥、塑料、溶液、化肥等其它化学产品主要的原料,另外石油还可以用作汽油与燃油。石油在化学类中属于最危险的一种原料,具有极易引燃和爆炸的特征,加上石油在开发、炼制与生产中的风险都非常的大,石油所处的环境非常的复杂,更增加风险因素,导致石油在生产的过程中极易的发生火灾事故。石油中主要的工作是集输、采集、试油、测井和钻井,在这些工作中稍有疏忽,就很容易引起火灾,对油田的正常生产与社会的安定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消防安全是衡量国家与油田生产企业人才管理、应对危机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在石油企业中必须重视消防安全管的工作,才能实现石油企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石油企业消防安全管理的策略

3.1改革消防管理体制

石油企业的管理人员要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就需要紧跟上时展的步伐,将最先进的设施引进企业中,对管理的体制进行改革和创新,加强石油企业中的工作人员安全消防的意识。根据自身企业的特点和时展的需求,不断的完善消防安全管理体制。在设置石油消防结构时,要将石油的特点展现出来,可以参考其他领域中的消防结构设置,进而让其石油企业的消防管理体制逐渐的完善化。除此之外,进行24小时的密切巡逻,对于纵火的不法人员要交于法律处置,这样能够有效地降低火灾事故的发生率,并在发生火灾时,能够果断地处理,要经常性的对企业员工进行安全方面的教育培训。

3.2建立健全的消防安全制度

在石油企业中建立健全的消防安全制度,并将安全制度全面的落实到位,完善的消防安全制度是保障石油企业正常运行的基础条件。石油企业中的负责人要与各部门中的管理人员一起探讨制定消防安全管理的制度,并将探讨出来的结果进行整理,最后整理出来的就是该石油企业中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在制度中要明确各岗位之间的职责,让每个工作人员清楚自己的工作范围,并且要监督他们工作的完成程度,在他们完成工作后,要进行详细的检查,这样长久的下去,石油企业的工作人员的责任感也会越高。除此之外,还要定期进行消防演练的活动,让每个石油企业员工参与进来,在演练的过程过程中,他们在火灾发生时的处理能力也随之提高。石油企业管理人员还可以举办与消防安全相关的活动,加大消防宣传造势的力度,加强他们消防安全的责任意识。

3.3加大物力和人力的投入,加强消防设施的建设

石油企业设施不够集全,很容易引发火灾的发生。因此,在石油企业消防安全管理中,要加大消防设施的经济和人力的投入。企业人员的分配要合理化,让消防的环节中随时都有人在旁边。在消防安全管理中,可以设置多处的监控器,一来监督该石油企业人员的工作,二来能够及时的发现火灾的隐患,并在发现时能够及时进行处理。另外还要装置一个防火警鸣器,在火灾发生的初期,就会马上发出警报,也给人员的疏散增加了时间,减少人员的伤亡。

4结束语

在现代的社会发展中,要实现石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消防安全管理的工作,降低火灾事故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陈彦彪,马文献,倪志权.石油企业中消防设施的安全管理[J].安全,2015,08:51-52.

企业消防管理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TU976+.5 文献标识码:A

1 企业消防安全工作现状

严峻危害着人民生活和进步的经常会发生的灾难之一就有火灾。发生火灾的次数多,地点位置不确定,导致的损伤和威胁也怵目惊心。发生火灾的单位公司特别是个人经营规模的单位重大火灾增多,损失较为严重。从1997年到2003年这7你年中形成的重大火灾里面,国有规模的单位形成的重大火灾九十六件,死亡三百一十九人,财产丧失5.665亿元;个人经营国模的单位形成重大火灾八十四件,死亡四百零六人,财产丧失2.2978亿元。据调查显示,08年我国共发生13.3万次火灾,死亡人数1385名,财产损失15亿元,当中,宾馆酒店、商场菜市、娱乐地点、交通枢要、养老院、学校医院人群比较密集的公共场所产生火灾1.6万次,死亡人数238人,受伤人数176人,财产损耗5.2亿,发生的次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占全国总数的百分之十二和百分之十七。从火灾类别讲,商场单位等群众比较密集的公共场所火灾引起的损害大,增长幅度高,财产损耗达到4.5亿元,其中最大的一起火灾一次直接损耗3亿元,与07年相比损耗增加了2.8亿元,增幅为百分之一百七十二;单位仓库场所直接损失2.2亿元与07年相比增长了7711万元,提升了百分之五十三,这是全国08年损耗提升的重点因素。因此,单位的消防安全作业现在仍然是国家消防安全作业的首要工作。单位管制作业中就包含消防管制作业,管制消防是否能够成功,关系着是否能够有用的预防或者降低火灾的形成和有用的降低火灾的损伤的成功关键。

2 影响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要素分析

2.1 单位中负责消防责任的本身就没有建立正确的想法,消防安全义务制度贯彻不彻底。市场上大多觉得消防安全作业要由公安消防组织管理,企业领导觉得消防作业是消防机构的事情,特别是有的单位改革变化后,在利润的驱使下忽略了消防管制作业,还把原来的消防安全规则简单化,个别的还会撤消,就算有的单位有也只是有个文件做做样子,没有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没有把消防安全贯彻到经济发展中去,没有把消防作业和管制作业相结合。

2.2 企业专(兼)职消防员的业务素质普遍较低,自防自救能力不强。随着下岗分流、减员增效等改革举措的实施,有的企业消防管理人员是兼职的,甚至有的企业消防管理人员素质较低,从而影响企业职工消防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的提高。现今,虽然企业职工的岗位操作技能有了较大进步,但由于消防知识欠缺,缺乏辨识火灾风险存在的能力,对本岗位及生产和施工环境的危险辨识风险评价意识不够,容易造成工作的盲目性和野蛮性。在生产、检修、施工中不采取防范措施,等到发生火灾时,又由于自防自救能力较差而不能及时控制火灾,给企业和社会造成重大损失。

2.3 单位的消防安全培训只是做做样子

在学习培育时,传授课程的老师大多是照着教科书念念,很多学习对学习对象的程度不区分级别,不论事谁在听,不论是不是能听懂,仅仅是一连贯的讲,大都选择大课的形式,讲的防火内容和下面的听众岗位、够工作背景不一样,致使很多学习人员在听课时也是应付一下,学习的内容不能再实际工作中使用,效率不高。

3 改进企业消防安全管理的对策

3.1 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和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企业在建设、生产过程中,全体职工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树立消防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和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从思想上深刻认识消防安全事故对企业发展的危害(轻则停产停业,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重则造成人员伤亡,巨额财产损失)。因此企业要做好消防安全工作首先必须要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和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公和国劳动生产安全法》、《中华人民公和国消防法》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及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实施建设和生产,从根本上预防消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3.2 增加对消防安全技能和保证的投放,大多企业重视短期内的利润,轻视长期的消防安全工作,致使消防安全技能和保证的投放太少,在还未形成消防安全系统时就出现问题。所以单位想要把消防工作做好,在施工时绝对要根据消防法规、建议规范施工行为,做到三个同时,就是在单位主体施工时消防也要在计划内,同时施工建筑,同时投放生产,同时使用;对消防是被要根据我国法律法规规定的标准进行选用,增加技术措施。不能心存侥幸,不能因为短期的利润却舍弃或者减少了对消防安全设备的投资,预防在消防还没形成时,就已经出现问题,提升公司预防和抵御消防事件的功能,为单位的消防安全建立牢固的根本。

3.3 设计消防绩效管理的流程及实施消防绩效管理消防绩效管理的目标是企业消防管理目标的辅助,通过有效的消防管理目标分解和逐步逐层的落实,帮助企业实现消防管理目标,在此基础上理顺企业的消防管理工作流程,规范消防管理手段,提升消防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提高员工的消防工作的能力。依据绩效管理的理念,企业应设计系统化全过程的绩效管理理念,用以指导团队的工作,使之顺畅。分解消防绩效管理目标,明确各个角色应承当的绩效消防管理责任,并明确实施方法和措施,一定要将绩效提高到管理的层次,使之成为部门责任人和员工对话的过程。

3.4 深化加强消防学习培训提升工作者消防素质就是说对公司各个岗位的职工在消防法律法规、消防知识、使用技术上有策划、有顺序的进行学习培训,便于提升各个岗位上职员的消防素质。单位进行消防安全知识的培训是为了提升岗位职员的安全技能水准和防范火灾事件作用的目的,是单位消防安全管制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单位消防安全中拥有重要位置,便于完成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主动做到做好三不伤害:我不伤害自身、我不伤害他人、我不被他人伤害,就能总是想起我要安全,就会完成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

综上所述,提升单位消防安全管制的重点是增加对单位制造场所的消防监管和按时整改消防措施。完整的单位消防安全管制的基础就是增加消防知识的培训宣传。凭借科学技术,日益完善操作程序,是提高单位消防安全的基础。

企业消防管理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消防;保险;风险评估

1引言

保险与消防都是为了减少灾害,维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一种目的一致性社会行为。消防与保险都是以危险为存在前提的,但当保险成为我国增长最快的行业的同时,社会消防安全环境的改善却远远滞后于保险业的发展步伐,未能形成良性互动机制。据统计,全国保费年收入1980年的64亿元到2002年入3053亿元,人均保费(保险密度)237.6元,保费收入占GDP的比例(保险深度)为3%;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778.3亿元,保险公司总资产从2000年的3373.9亿元,仅两年就达到了6494.1亿元。保险业成为增长最快的行业,获取得了最大的利润。

2保险与消防合作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

2.1保险与消防合作的必要性

保险企业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承担着补偿灾害损失的责任,从企业经营管理和自身经济利益出发,必然会主动关心保险财产的安全,积极进行防灾防损工作。保险企业运用自己长期处理风险的经验和专门知识,积极指导企业的风险管理,向被保险人提供防灾咨询,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提出建议,督促被保险人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同时,保险企业还会主动从保险费中提取一定比例的防灾基金,资助有关部门增添防灾设施,开展灾害研究。通过上述种种工作,既可减少灾害事故的发生或缩小灾害损失的程度和影响,使社会财富少受损失,又可减少保险赔款支出,稳定保险经营,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佳统一。

而保险介入消防监督与管理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它具有的防灾防损的职能在客观上起到了保障社会稳定的作用。保险人通过与消防监督部门的配合,开展防火减灾的宣传工作,提高了投保人对防火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参加当地消防委员会等安全组织,做到互通信息,搞好各部门的防灾防损工作;保险人还参加由主管部门组织的地区性或行业性安全联合检查、冬春两季防火检查,帮助投保人消除事故隐患;结合承保、理赔工作,帮助企业做好安全管理,拨付防灾补助费,用于防灾防损专职部门添置设备、防灾宣传、修建防损设施,使企业发生风险事故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如此既稳定了企业生产,也保障了社会安定。

2.2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的保险事业还处在发展阶段,人们对保险与防灾还缺少全面的认识和有力的措施,在消防部门承担消防监督工作的同时,消防与保险的都将面临如下问题:

一是企业财产火险投保后,防火意识淡薄了。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的干部和职工,可能会想“我们已经向保险公司投了保险”,认为投了保,就把自身的不安全因素包袱甩给了保险部门,对安全防范工作态度消极,放松了安全管理工作,对安全规章制度不检查、不贯彻、不落实,对事故隐患不及时整改。以保险代替火灾事故预防的思想相当突出。

二是企业财产火险投保后,消防设施的投入和管理减少了。有的企业财产火险投保费用是如期交付的,但对过去购置的消防设备,年久损坏却得不到更新。不少企业在精简非生产人员的口号下将原保卫部门及防火干部并入其他部门,专职防火干部为身兼多职的管理人员,原组建的专职消防队队员不是充实到其它部门就是年老体弱得不到更新。

三是企业财产的投保导致了一些犯罪现象的发生。在一些企业即将面临破产时,企业领导人为了获得保险公司的赔偿,可能采取故意放火的犯罪行为,或是图谋赔款向保险部门虚报夸大火灾损失。

四是企业财产火灾投保后,公安消防工作的担子加重了。由于人们对企业财产火灾保险缺少全面的知识,投保后对火灾预防在思想上、组织上、措施上产生松懈的心理,这样不仅增加了火灾危险性而且增大了火灾损失。

2.3国外的好的作法

目前,一些国家和地区,尤其是欧美、日本、新加坡、香港等,由于其市场经济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相对发达的阶段,所以很多企业行为是直接与市场挂钩,是与经济效益挂钩的,比如在上述国家和地区,许多行业自身均已形成了一套风险评估体系,同时不断完善了其风险评估的方法理论,表征企业的安全水平。而这些评估体系,或是由企业,或是由科研机构,或是由国家监管部门,或是由上述多方参与建立。实践证明切实有效的评估体系无一不是借助了保险的评估理论体系。国外保险的一些做法就很值得人们借鉴,比如:

(1)在保险活动中,若是被保险方在一年中未发生任何事故,那么保险费率会逐年降低,作为一种对被保险方的补偿奖励。

(2)保险人会根据被保险方规模的大小,分配安全检查人员到各个单位进行检查,促使被保险方不断检修、保养、维护设备,控制风险水平,若是检查人员认为被保险方未能有效消除事故隐患,降低风险水平,那么保险公司有权中止合同。

(3)保险公司对良好的建筑与消防设施常予以保险费折扣的优待,甚至支出消防费,或直接组织火灾救助队,以抢救受灾中的财产。

同时,由保险的功能可以看出,保险对于企业的保险、银行贷款、政府及公众的安全信任度等活动均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在上述活动中,企业都必须提供证据,证明企业是具有安全信用、贷款偿还能力等。那么,建立一种适合于企业保险和安全监管的风险评估体系已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

反观国内,保险行业经过多年粗放式的发展,逐步开始规范化、科学化,但是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相关专业人才,直接导致保险的发展走入了一个瓶颈地带,尤其是由于计划经济时代各种机构、机制、管理等诸方面的原因,直接导致了保险业和安全监管在技术上、理论上、观念上的落后,也使得国内的风险评估还处于初级阶段,大多还是在引用、吸收国外技术的层次上,因此当务之急便是建立完善、有效并适合于中国保险的安全监督管理模式。

3结语

当前严峻的安全形势迫切要求人们进一步加大安全监管力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社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加强安全监督管理工作,除了不断转化政府职能部门的职能、弱化行政干预色彩,除了进一步提高政府职能部门宏观管理的能力之外,人们还应该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企业要生存,要提高市场竞争力,就必然需要遵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以及标准,就必然需要遵守市场规律;因此,应该充分发挥保险行业对企业安全监督管理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应该尽快在这一领域积极开展各项研究,将保险行业融人安全监管体系。加强政府与行业协会、行业协会与行业协会之间的合作,保持各方的信息沟通,同时要积极开展适用于各行业的风险评估体系,加强基础数据的收集整理,并开发各自相应的基础数据库。

【参考文献】

[1]张洪涛.保险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王晓慧.火灾?消防?保险[J].安徽消防,2002,(9).31.

[3]蔡智敏,史平松.消防与保险良性互动机制的建立[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4,24(1).108-110.

企业消防管理论文范文第14篇

如何做好煤焦化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探讨

摘要:文章对如何做好煤焦化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了分析探讨。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d and discussed how coal coking enterprise do well fire safety management.

关键词:煤焦化;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分析探讨

Key words: coal coking;enterprise fire safety management;analysis and discussion 0引言

煤焦化又称煤炭高温干馏。以煤为原料,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到950℃左右,经高温干馏生产焦炭,同时获得煤气、煤焦油并回收其它化工产品的一种煤转化工艺。煤经焦化后的产品有焦炭、煤焦油煤气和化学产品3类。焦炭的主要用途是炼铁,少量用作化工原料制造电石、电极等。煤焦油是黑色粘稠性的油状液体,其中含有苯、酚、萘、蒽、菲等重要化工原料,它们是医药、农药、炸药、染料等行业的原料,经适当处理可以一一加以分离。我国煤焦化企业主要分布在山西、内蒙、新疆、山东、河北、黑龙江、辽宁、吉林等省。全国百万吨级的焦化企业仅57家,大量的焦化企业规模小、布局分散,民营焦化企业居多,产能在20万吨、40万吨、60万吨不等。2009年全国规模以上焦化企业共生产焦炭3.28亿吨,超过了全球焦炭总产量的50%。2010年上半年,我国12家企业新增投产焦炉16座,焦炭产能1015万吨。随着我国焦化企业的不断增多,焦化企业消防安全事故也随之增多,所以做好焦化企业的消防管理工作极为重要。下面本人就对如何做好煤焦化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谈几点建议。

1明确企业消防安全责任、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煤焦化企业属易燃易爆场所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企业必须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人,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其次明确消防安全管理人,作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企业必须要有专门负责消防工作的管理人。单位应当落实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逐级和岗位消防安全职责,确定各级、各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确定消防工作的归口管理职能部门,并确定专职或者兼职的消防管理人员。

企业要建立健全各项消防安全制度,规范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消防安全制度包括:消防安全教育、培训;防火巡查、检查;安全疏散设施管理;消防值班;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火灾隐患整改;用火、用电安全管理;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专职和义务消防队的组织等方面的消防安全制度。新疆阜康市“6.25”特大焦油罐爆炸事故,就是企业未落实动火安全审批制度,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使用电焊等明火作业的,现场消防安全监护措施不到位,引发的爆炸后发生火灾的安全事故。

2加强企业消防安全知识宣传、大力开展消防知识培训

作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企业人人都要懂得消防安全知识、学习消防安全知识。企业应当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训,对消防法规、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岗位火灾危险性防火措施、消防设施的性能、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报火警、扑救初起火灾以及自救逃生的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消防安全知识进行培训。企业还应当通过设立警示标语、重点部位张贴警示牌、广播消防安全知识等方式开展消防宣传教育。

企业每年至少要组织员工开展至少两次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让员工广泛参与,熟知掌握演练程序内容,并应结合实际,不断完善预案。

3重视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消防安全管理部门作用

企业领导要充分重视消防管理工作,支持消防管理部门的工作,保障消防工作的资金投

企业消防管理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 消防安全 动态评估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小企业逐渐成为当前经济建设最为活跃的经济成份,其范围涉及化工、电子、纺织、服装、机加工等多个方面。从其组成结构来看,有的是从家庭作坊起步发展起来的,还有的是异地投资办实体的,这些企业大部分处于中小规模发展状态,但同时具有继续发展壮大的潜力。这些企业通常准入门槛低,甚至是边发展边扩大规模,因此造成消防安全投入不足,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不落实等诸多方面的安全隐患。如何在中小企业的消防管理工作中实施科学、有效的措施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中小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现状

第一,中小企业消防安全管理主体责任意识淡化,消防安全管理长期处于低水平循环状态。第二,现有的消防监督管理体系与中小企业大量增加的趋势不平衡。第三,中小企业缺乏必要的行业指导和管理,没有相应的科学管理机制。在另外,就企业消防安全管理而言,一是社会面上没有足够的经消防安全专门培训的人员供企业选配,以解决企业人员流动快的问题;二是没有相应的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安全管理方面的服务;三是没有建立相应的科学管理机制,规范消防安全管理的具体标准,在推动中小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缺乏力度,无针对性。

二、中小企业消防管理中引入动态评估机制的必要性

一是消防安全管理系统性的要求。由于消防安全管理涉及到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建筑防火、自动消防设施等各个方面,对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很高。很难全面系统地掌握企业全部隐患。这样就容易出现监管单位检查提一处问题,整改一处问题,使单位始终陷于被动局面,影响火灾隐患的整改质量。如果通过比较全面的消防安全评估,对隐患问题能较全面系统的提出,对提高火灾隐患整改质量有积极作用。

二是中小企业持续发展的要求。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往往基于现有的生产规模,涉及消防安全方面也是在现有的消防设施基础上逐步完善。这其中很大程度上受到场地、资金、周围环境等多方面条件限制。只有依托于专业的、性能化的动态评估机制,才能有效预防和解决先天性火灾隐患。

三是社会化消防工作发展的需要。消防工作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随着社会化消防工作的发展,单纯依靠以往的政府职能部门宏观性、强制性的管理是能满足社会化消防进程发展要求的。无论是从加强消防安全管理还是从执法监督的角度,中小企业在消防安全管理中建立动态评估制度都是解决中小企业消防难题的有效方法。

三、如何建立消防安全等级评估机制

1.消防安全评估机制的引入。消防安全评估可以理解为火灾风险评估,既在火灾风险分析的基础上对火灾风险进行估算,通过对所选择的风险抵御措施进行评估,把所收集和估算的数据转化为准确的结论的过程。从系统分析的角度来看,风险具有系统特性和动态特性。风险实际上并非某一单一实体或事物的固有特性,而是属于一个系统的特性。若系统发生变化,很容易就会使事先对风险所做的估算随之发生变化。对某一单位、区域、场所的消防安全状况进行评议估计,即对构成环境的各类消防安全因素参照现行的消防法律、法规、规范,进行的定性或定量的评价分析,得出一个较为全面的量化结果。这个结果可以直接反映该单位、区域、场所的消防安全现状和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后果的预测,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时效性特点。

2.评估的对象、范围和内容。评估对象应当分层次,除包含易造成群死群伤的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单位和地下建筑外,还应当包含某一区域内的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消防安全、单体建筑的消防安全。

对单位消防安全评估应包含单位的消防软件管理及硬件建设,至少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对其消防安全管理责任、消防组织制度建设、消防巡查检查、消防宣传教育、火灾隐患整改等诸多方面进行评估,评估可结合消防监督工作实际适时开展。二是根据建筑结构特点、建筑内可燃物特性与分布及可能火灾场景进行危险源辨识。三是根据区域环境进行评估。消防设施、消防装备的设置包括区域内消防供水管网的覆盖范围、消防站数量、消防通讯、消防通道、消防装备配置的技术含量等内容,是决定区域火灾危险等级的基本指标:区域内生产、储存、经营场所、单位的消防安全等级及安全布局直接影响区域的火灾危险等级。区域内人员消防素质的高低、接受消防培训人员的比例、人员的文化层次、年龄构成比例等因素也是进行区域消防安全评估不可或缺的成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