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写作课堂论文范文

写作课堂论文范文

写作课堂论文

写作课堂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应用文写作》课堂 信息化教学 教学设计

在现代教育领域,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教育环境、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等也在发生着变化,不断得以更新与丰富。信息化教学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信息化教学是与传统教学相对而言的现代教学的一种表现形态,它以信息技术的支持为显著特征,是为了改善学习,在多媒体环境中,师生恰当有效地运用现代教学媒体、信息资源而进行的教与学的双边互动活动。信息化的特点是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丰富的资源支持,良好的媒体环境,合理的教与学的过程。

《应用文写作》课为培养学生应用写作能力让学生学会写公文及事务文书以使日后能运用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而当今,随着办公现代化和电脑在人们生活中的普及,《应用文写作》也开始与这些变化相适应,学生不但应该会写,还应该会运用现代化办公设备写作和处理公文,因此,《应用文写作》的信息化教学也成为教师们关注的热点。在整个信息化教学中,信息化教学设计是重要环节,需要教师在信息化环境合理、恰当、科学的设计教学的各环节。

与传统《应用文写作》教学课堂相比,现代信息化环境下的《应用文写作》的教学设计更加重视学习者的主体性。传统的课堂,《应用文写作》课以“教师”为主体,以“教”为主,教授学生每一个文种的写作特点、格式要求以及具体写法等内容,以“讲”为中心。信息化环境下《应用文写作》课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各种新颖的学习方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的安排教学过程中的各要素,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主动的、有兴趣的学习。《应用文写作》信息化教学设计过程是以问题为主线,任务驱动,目标引导,注重学习过程和能力发展,因此,对《应用文写作》课来说,信息化教学设计应强调过程,突出学生的“学”。这也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时把握好几个方面。

第一,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作为学习的主线。例如,要带领学生学会通知写法,教师可事先利用微信或QQ群给学生安排任务:预习通知的特点以及写法。在学生有了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在课堂上再进一步布置任务,用任务驱动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完成通知写作,之后,教师再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比如,在课堂上设计任务:假设你到某省政府办公厅实习,接到下列通知,领导要你迅速转发下去,你应如何制发公文

上级通知主要内容如下: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人民政府,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各总部,各大单位,各人民团体: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已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现已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

中共中央办公厅(公章)

2012年4月16日

因为任务里本身涉及到一个通知,因此教师引领学生分析“上级通知”,可让学生分析其类型、格式、写法特点等各方面,整个过程中教师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同时做好引导工作。之后,把任务交给学生完成,强调“协作学习”,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也包括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可利用的办法就是将一个班的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然后每个人都参与讨论,讨论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交流,与教师交流,这样所学的知识可共享,每一位同学都要写作,最终由小组内部选出写得最好的公文,之后制作成电子公文格式,上传至学习群的作品区,或者利用多媒体视频播放,再讲给全班同学,展示小组成果。

整个过程可以归纳为:教师课下微信布置预习任务课堂安排具体写作任务小组交流讨论小组成员写作公文选出有代表性的公文制作成电子格式上传展示教师点评

第二,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情境中去应用他们所学到的应用文写作知识。

教师进行任务设计的时候要注意新颖性,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营造多种学习情境。例如,讲“公文的收发与处理”一节时,可以利用相关软件,播放一段视频,让学生看一看视频中的秘书在收发、处理公文时的错误做法,并经过交流、讨论,指出错误所在并说出正确的做法。

再如,学习“应用文的语言表达”一节时,教师可以利用QQ群的学习讨论组布置任务,给不同的组传发不同的的一段文字,这些文字应该是从某几个应用文里截取的不符合要求的片段,之后让他们讨论,找出语言表达不合适的地方。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过多媒体播放自己组的任务题,并指出错误,说明缘由,同时播放改正的文字,大家一起点评,最后教师评价总结,作出指导。

写作课堂论文范文第2篇

听读一定数量的议论文后,学生对这一文体有了深刻的认识,但写议论文的最大困难是不会议论,即不会讲道理,如何引导学生在自己的作文中实实在在地讲道理呢?我认为应对学生进行一事一议的指导。让学生遵循“观点+过渡+事实+例后分析评价+扣题”的思路来结构议论文的段落。为此我教给学生一些分析的技巧和方法。

(一)因果推断法以《沉潜与成功》为例,在事例列举后发问———一个黑皮肤的女人凭什么登上美国国务卿的宝座呢?原因就是他选择了像企鹅一样沉潜。常用的关联词有“之所以”“凭什么”“为什么”等。

(二)正反对比法通过古今中外的同类事例来比较或通过与之相反的事例来对比,从而推导出他们之间的共同点或差异点。如论点:以正确的方法面对挫折和痛苦,才能快意人生。把苏轼和贾谊的事例进行对比,强化观点———只有正确面对挫折和痛苦,才能重见阳光。

(三)假设推理法假设相反情形及结果,与原事例进行比较,通过这种比较来论证论点的成立。常用关联词有“试想,如果……”“假如”等。

二、论据真实又典型,随笔积累用处大

尽管有了方法的指导,但学生在作文中还是经常无话可说,内容干瘪空洞,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写作素材,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建议学生进行序列写作积累。

(一)积累典故,传承文化无论是嵇康赴死广陵绝,还是刘安杀妻飨刘备,都能成为学生的写作素材。典故本身的趣味性与内涵的丰富性可以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陶冶学生的心灵,承受传统文化的洗涤。

(二)关注生活、清醒认识方舟子韩寒大战硝烟弥漫,马云假学历事件,犀利哥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等等,都应引起学生的关注,我们可以从媒体获得信息,但不能被媒体左右,应有自己独立的判断。

(三)了解名人,思考价值对偶像的崇拜是少年人正常也是最重要的心态之一,引导学生批判地接收,更客观地看待人事,必然可以引导学生的心智走向成熟。霍金、比尔盖茨、乔布斯等都可以成为引发学生思考人生价值的对象。论据的积累为学生写作规范的议论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说理具体而实在,论证思路要清晰

有了立论的练习,有了素材的积累,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写出规范的议论文呢?我想必要的结构规范也是必不可少的。以《欣赏自己》为例,列举几种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一)并列式结构先提出论点,然后在本论部分精心构思并列结构的分论点,从不同角度支持论证论点。如欣赏自己,使我们更加自信;欣赏国家,使民族傲然独立;欣赏别人,使我们更加理性!

(二)对比式结构这种结构可以简化为:开头(提出论点)———本论(正反对比)———结论(总结归纳)。对照式结构是通过两个方面的对照来突出深化文章的观点。如欣赏自己,使我们更加自信;不懂欣赏,只会悲伤!

(三)层进式结构这种结构是纵向延伸、步步推进的,可简化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几部分。“是什么”即类,如“什么是欣赏”,可在这一部分提出问题,表明观点;“为什么”是对“是什么”的说明,是本体部分,如“为什么要欣赏———欣赏可使我们更自信,欣赏使国家傲然独立”;“怎么样”则指出应该怎么做。怎样才能做到欣赏别人呢?需要博大的胸襟,需要我们准确定位。这种结构和总分结构在写作时也可以综合使用。当然,在写作中,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题型采用一些变式的结构,这些需要考生根据论述的方便而灵活变通。

四、语言表达求规范,组织活动展成果

写作课堂论文范文第3篇

由议论文范文演讲进入议论文写作指导,放低了门槛,消除学生写作议论文时的畏难情绪,让学生更容易踏入议论文写作之门。

(一)教师示范演讲,为学生提供标准

我以要求学生背诵的范文《沉潜与成功》为例,为学生的演讲提供示范。内容如下:作者的观点:只有懂得沉潜,方能储蓄力量,获得成功。作者的论证思路:1.提出论点并展开阐述。论点:只有懂得沉潜,方能储蓄力量———列举昙花、蝉、企鹅说明自然现象昭示的哲理。2.用事实论证只有懂得沉潜,才能获得成功。(1)以勾践灭吴的故事,用假设推理的方法来论证论点。(2)以赖斯放弃钢琴,沉心学习法律终于成为美国国务卿的故事,用因果推论法来论证论点。(3)以新中国成立后韬光养晦的故事,用假设推理法论证论点。3.深化总结观点,号召我们学会沉潜,抵达成功的彼岸。推荐背诵段落:开头或分论点一。

(二)明确演讲要求,学生分别展示

为了在演讲过程中凸显议论文的特点,我要求每个上台演讲的学生必须说三个要点,一是说明作者的观点,二是明确所用事例和论证方法,三是理清论证思路。同时可推荐背诵段落。通过演讲活动,绝大部分学生已经领略到了议论文独特的魅力,初步了解了议论文的框架结构,从认知方面为写作实践的开展打下了基础。

二、一事一议巧分析,观点正确又鲜明

听读一定数量的议论文后,学生对这一文体有了深刻的认识,但写议论文的最大困难是不会议论,即不会讲道理,如何引导学生在自己的作文中实实在在地讲道理呢?我认为应对学生进行一事一议的指导。让学生遵循“观点+过渡+事实+例后分析评价+扣题”的思路来结构议论文的段落。为此我教给学生一些分析的技巧和方法。

(一)因果推断法

以《沉潜与成功》为例,在事例列举后发问———一个黑皮肤的女人凭什么登上美国国务卿的宝座呢?原因就是他选择了像企鹅一样沉潜。常用的关联词有“之所以”“凭什么”“为什么”等。

(二)正反对比法

通过古今中外的同类事例来比较或通过与之相反的事例来对比,从而推导出他们之间的共同点或差异点。如论点:以正确的方法面对挫折和痛苦,才能快意人生。把苏轼和贾谊的事例进行对比,强化观点———只有正确面对挫折和痛苦,才能重见阳光。

(三)假设推理法

假设相反情形及结果,与原事例进行比较,通过这种比较来论证论点的成立。常用关联词有“试想,如果……”“假如”等。

三、论据真实又典型,随笔积累用处大

尽管有了方法的指导,但学生在作文中还是经常无话可说,内容干瘪空洞,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写作素材,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建议学生进行序列写作积累。

(一)积累典故,传承文化

无论是嵇康赴死广陵绝,还是刘安杀妻飨刘备,都能成为学生的写作素材。典故本身的趣味性与内涵的丰富性可以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陶冶学生的心灵,承受传统文化的洗涤。

(二)关注生活、清醒认识

方舟子韩寒大战硝烟弥漫,马云假学历事件,犀利哥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等等,都应引起学生的关注,我们可以从媒体获得信息,但不能被媒体左右,应有自己独立的判断。

(三)了解名人,思考价值

对偶像的崇拜是少年人正常也是最重要的心态之一,引导学生批判地接收,更客观地看待人事,必然可以引导学生的心智走向成熟。霍金、比尔盖茨、乔布斯等都可以成为引发学生思考人生价值的对象。论据的积累为学生写作规范的议论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说理具体而实在,论证思路要清晰

有了立论的练习,有了素材的积累,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写出规范的议论文呢?我想必要的结构规范也是必不可少的。以《欣赏自己》为例,列举几种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一)并列式结构

先提出论点,然后在本论部分精心构思并列结构的分论点,从不同角度支持论证论点。如欣赏自己,使我们更加自信;欣赏国家,使民族傲然独立;欣赏别人,使我们更加理性!

(二)对比式结构

这种结构可以简化为:开头(提出论点)———本论(正反对比)———结论(总结归纳)。对照式结构是通过两个方面的对照来突出深化文章的观点。如欣赏自己,使我们更加自信;不懂欣赏,只会悲伤!

(三)层进式结构

这种结构是纵向延伸、步步推进的,可简化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几部分。“是什么”即类,如“什么是欣赏”,可在这一部分提出问题,表明观点;“为什么”是对“是什么”的说明,是本体部分,如“为什么要欣赏———欣赏可使我们更自信,欣赏使国家傲然独立”;“怎么样”则指出应该怎么做。怎样才能做到欣赏别人呢?需要博大的胸襟,需要我们准确定位。这种结构和总分结构在写作时也可以综合使用。当然,在写作中,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题型采用一些变式的结构,这些需要考生根据论述的方便而灵活变通。

五、语言表达求规范,组织活动展成果

写作课堂论文范文第4篇

学生才是真正写作学习的主体,要让他们真正的融人到写作学习的过程中,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位置的转换,不能让学生成为被动的接受者,而应该让他们主动的融人到学习过程中。我们知道在高校中,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语文课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大部分高校每周开设2个课时的课堂学习时间,仅仅两个小时的课堂学习实践对于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限的。所以课堂内容的讲授必须是精简的,学生大部分写作素材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必须在课后进行。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上具备一定的引导作用,注重学生的精神成长。

如何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呢?这就要求教学内容必须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当下大学生在大学毕业之际都面临着就业带来的危机,所以大学语文课程写作部分课程的开设过程中,应该增加应用文的学习。这种文章的学习对大学生来说是最实用的。所以更能够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他们为未来的就业做规划。

二、利用现代网络平台,积累学生的写作素材

利用课堂时间学习和积累写作素材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应该将课堂和课外结合在一起,教师更应该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平台实现自己写作素材的积累和学习。网络上有很丰富的素材能够学习,只要老师能够正确对学生进行引导,激发他们利用网络自学的兴趣,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也是非常有帮助的。例如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博客这一平台去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学习。学生利用博客来发表自己在成长中的所见所闻或者摘录网络上的优秀文章积累到自己的博客上,成为自己的写作的素材。老师也可以利用博客发表一些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方法和途径,供学生阅读。另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博客去关注一些自己喜爱的作家的博客,与他们近距离接触更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热情。

三、增加课堂写作引导和写作评论工作

课堂写作和评论是语文学习的必要环节,无论学生积累了多少写作素材,有多强的写作能力都必须在写作的过程中才能够体现出来。在学生写作之前,老师一定要进行写作指导,缺乏合理科学的写作指导,学生很难写出好的文章。所谓的写作指导是指老师指导学生分析写作之前的注意事项,例如题目的要求、如何切人主题、如何寻找素材、文章采用怎样的结构才能够行文流畅。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自己在写作之前的审题,对于他们的写作是很有帮助的。

在写作之后的写作评论工作也是语文课堂的重要环节,学生只有在对比了自己的文章和别人文章的差别之后才能够通过分析,了解到自己写作过程中的不足,才能为以后改进写作方法提供依据。在写作评论的过程中要非常注意评论方法的使用。传统的课堂是老师的“一言堂”,学生很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所以在写作评论的过程中要将教师的引导评论和学生评论结合在一起。只有他们自己在和别人文章的对比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才能够更利于他们改进写作方法。所以在写作的评论中要加人学生课堂互评的环节,让学生能够了解别人在写作过程中构思的过程、事例插人的方法,为自己以后的写作积淀方法和素材。

四、有针对性的进行写作训练

首先,要根据课本的内容设置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不同题材的文章有不同的写法,在教学环节中课本中一般都设置有不同题材文章的练习题目,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的课本知识,还能够提升他们对一些题材文章的应用。在写作中拓展他们的思维理念、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和创新能力,让他们在收获知识的同时收获快乐。其次,要根据专业课的设置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不同专业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培养方式,形成不同的逻辑思维形式,不同专业的学生的文学素养是有差别的。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将语文学习和学生的专业课的学习结合在一起,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才能迎合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状态,更好地被学生所吸收。目前大学生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都说明他们的写作功底是非常差的。所以语文学习要和专业课的学习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专业课的学习过程中提高文学素养,为他们以后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基础。

五、总结

写作课堂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翻转课堂;开放教育;公共英语写作;运用

一、翻转课堂的起源和内涵

翻转课堂起源于2007年美国林地公园高中两名化学教师(乔纳森和亚伦)的创举,他们为了帮助缺席的学生补课而将自己的授课视频录制下来,由此发现知识的传授可以通过课前学生观看教师提前录制的视频来完成,教师最大的作用不是在于知识的传递而是在学生进行知识内化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帮助他们解决问题;[1]2011年美国可汗学院创始人萨尔曼可汗为了给远方的表妹补习数学而将教学视频录制下来,他的教学方式取得了超乎预期的效果,由此创建了可汗学院并在美国和世界各地逐渐流行起来。大致来讲,翻转课堂的过程是以教师预先录制教学视频作为学生的家庭作业,学生可以灵活地选择时间、地点自主观看视频,根据自己的理解程度可以随时暂停、倒带,做好笔记、记录疑问。课堂上,学生完成作业,开展讨论,动手实践,更加深入内容中去探究,教师的角色从传授者变为指导者,教师在教室里巡视,检查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解答问题,监控实验,一对一指导,帮助那些有困惑的学生。

二、电大开放教育学生在英语写作中的现状分析

第一,电大学生年龄层次分布广、英语基础更是参差不齐。在对100名市级电大非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的学生问卷调查中发现:仅有10%学生能无畏写作,达到大学英语B网考作文的良以上水平,35%的学生能基本完成写作,55%的学生感到独立写作十分困难。电大学生普遍存在的英语写作问题有文体格式错误、写作内容空洞、观点不明、逻辑混乱、拼写和语法错误较多、句法单一等。第二,写作自主思考能力差。电大普遍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较差,加之传统的写作教育模式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述写作的理论知识,课下要求学生完成作文写作后交由教师评阅。传统的写作教学模式导致教师课堂上一言堂、满堂灌、重理论、轻实践,课下学生在写作中遇到问题也得不到有针对性的指导,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势必会导致学生自主写作的积极性差,缺乏写作中的自主思考能力,甚至消极应付。

三、翻转课堂在开放教育本科公共英

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翻转课堂这个新教学法的注入为电大学生写作中的瓶颈问题带来了新的契机。基于翻转课堂的写作理念是教师在课堂前以微视频为载体向学生传递写作的理论知识,学生在课堂中通过小组讨论、协作探究、教师一对一指导等方式完成写作任务并升华到成果展示和互评的过程。第一,课前知识传递。教师在课前可以通过PPT的录屏功能,或者简单易上手的camtasiastudio6.0录屏软件等方式制作10分钟左右的微视频。视频内容主要包括某种文体的写作格式、写作技巧、习惯表达方法等理论知识;一至两篇范文赏析,以及写作中有可能会用到的单词和句子结构的推荐;相关知识的自测练习,用以巩固和确保学生课前学习的效果;另外,针对基础较好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额外提供一些与写作内容相关的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的视野,夯实语言的输入量,另一方面针对基础薄弱的学生,为他们提供一些写作模板,句子结构模板,保证在写作中人人能下笔,有内容可写,这部分学生有了一定的成就感之后自然会增强对于写作的自信,缓解写作焦虑感。第二,课内吸收内化。学生在课前对写作有了认识,课堂就能积极参与到教师设计的各项活动中互动,高效地完成知识的内化,增强自信,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写作课堂中内化知识一般包括以下过程:一是分组讨论。教师在分组中应考虑到每组成员的基础差异、表达能力的差异、性格和男女比例等因素。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协作探究的方式将课堂前对微视频的疑问逐步消化,对于写作的观点和内容,学生各抒己见通过头脑风暴的方式实现观点的碰撞,擦出思维的火花,有利于学生在写作中能做到内容丰富,观点明确。教师在整个学生讨论的过程中的角色从传统的理论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讨论的指导者和促进者;二是现场写作。翻转课堂将传统的课下写作变为课堂写作后最大的优势就是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随时得到教师一对一的辅导,良好的师生交流能增加师生的情感互动,缓解学生的写作孤独感;三是小组交互评价。学生在完成写作后并不意味着写作过程的完成,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谋篇布局、过度衔接、句式变换、语法、词汇等多角度进行交互评价,每个学生至少评价其他小组成员的两份作文。小组交互评价有助于学生吸取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将别人犯的错误引以为戒,学生在不断协作交流中完成知识的内化。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本杰明•布鲁姆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从低到高分为:知道—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2]如今人们通过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将这六个层次的教育目标分别实现,最后学生根据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对某个方法、结论和观点作出评论和判断,实现评价的最高目标;四是课堂展示。学生根据互评的意见后修改作文,然后小组推选1-2篇优秀作文,选代表到讲台上展示,在这个阶段,教师要鼓励学生大生朗诵其作品与同学分享交流写作的心得,这种情感交流能激励学生的写作热情和课堂参与度。首选,课后升华。

四、翻转课堂运用于电大公共英语写作中的优点

第一,翻转课堂使英语写作的个性化教学得以实现。翻转课堂的个性化教学首先体现在课前学习进度的自由安排,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地选择时间和地点进行写作理论知识的输入,也可以随时按下暂停键,控制学习快慢;在知识的内化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成了促进者和指导者,教师在课堂上关注学生整个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学生写作的观点、思路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增进师生交流,满足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的不同需要,使差异化教学成为可能,这正是翻转课堂最难能可贵的一点。第二,翻转课堂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教学模式造就了学生“等”“靠”“要”的惰性思维,学生因为缺乏主观写作意愿,对写作态度更是消极、得过且过、应付了事,加之在课后写作过程中遇到疑问无从解决,对英语写作这个硬骨头自然失去了兴趣。但翻转课堂带来了全新的写作课堂,学生在课前完成知识的接收,在课堂上带着问题去共同探讨求知,学生的学习目的更加明确,探究过程中不同的思维方式碰撞出一个个新的火花,燃烧起写作的欲望,激发写作兴趣,培养自主写作能力。第三,翻转课堂有利于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学生的写作之所以是个难题,除了陈旧的教学模式带来的弊端之外,与学生个人语言的输入积累有着很大的关系,阅读作为语言的输入,是写作输出的必然储备,翻转课堂将学生的写作放到课中,学生在课前有更多的时间在教师的引导下借助网络、书籍等拓展阅读空间。

五、结束语

翻转课堂改变了传统的英语写作教育,将课堂上传递写作理论知识,课下学生独立写作转变为课下通过微视频和网络学习理论知识,课堂上通过小组讨论、现场写作、课堂展示等过程来进行知识的内化;将学生的被动应付转变为主动探究,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将教师从传统课堂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指导者和促进者,让一对一的个性化教育成为可能。翻转课堂为英语写作课堂带来了生机,但在中国,尤其是在电大开放教育中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究,教无定法,只要是有利于学生的都值得教育工作者去尝试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钟潇,徐晓菲,武亚琪.翻转课堂在《基础英语写作》课程中的实践和应用[J].英语广场,2016(3)62-64.

写作课堂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输出驱动假设;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0 前言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中国目前正面临与世界经济的深度融合,迫切需要大批应用型国际化人才,其中外语能力是国际化人才的必备素质之一,而英语是当今世界上应用范围最广的语言,英语在我国国际化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意义可见一斑。我国的刘润清教授曾指出:“只有写作水平才能真正反映一个人的语言修养”。最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纲要》对大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提出了非常具体的要求, 写作是一种重要的语言输出方式,本文将以笔者所在的辽东学院为例,试图在输出驱动假设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建立适合新建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

1 输出驱动假设理论简介

输出驱动假设理论最初由我国的文秋芳教授在2008年发表的论文《输出驱动假设与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改革》中提出,在2013年的论文《输出驱动假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思考与建议》中就输出驱动假设的内容和理论依据以及如何实施又做出进一步阐述和论证。这一理论基于加拿大语言学家Swain提出的语言输出假设理论中对输出四大功能的认同:“1)提高语言的流利度和自动化程度;2)检验语言假设;3)增强对语言的意识程度,发现学习者所想与所能之间的空缺;4)培养对原语言的反思能力。”但输出驱动假设理论和语言输出假设理论在假设的出发点和挑战对象上却有着明显不同,文秋芳教授的输出驱动假设理论认定的输出范围更加广泛,更加注重二语教学效率问题的研究,在大学英语教学的应用研究上尤其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2 辽东学院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及写作教学方面的问题

辽东学院是一所由多所大、中专学校合并而成的新建本科院校,相比发展已久的其他本科院校,因知名度不高很难吸引高分学生,很多学生入学的英语基础不是很好。从2007年开始,作为新建的本科院校,辽东学院积极响应《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创建并使用“3+1+X”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3”是指每周3学时的课堂教学,“1”是指每周1学时的计算机辅助教学,“X”是指学生每周至少2小时的网络自主学习。这种教学模式虽然增加了网络教学,但只能用于视听说的教学,课堂教学依然采用传统授课方式,无法在课堂借助多媒体授课的教师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完成信息量越来越大的读写教程内容的讲授并要完成相关的各种练习,时间有限,导致很难在课堂专门化地进行英语写作教学和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很难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得到大幅提高。

3 基于输出驱动假设理论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

3.1 明确英语写作的教学目标

作为新建的二本院校,根据2007版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辽东学院在两年的大学英语学习期间要求学生能够达到其中的一般要求,对写作能力的具体要求是:学生“能描述个人经历、观感、情感和发生的事件等,能写常见的应用文……”。传统的课堂教学以听、说、读、写、译的均衡发展为教学目标,强调先输入后输出,而输出驱动假设则主张教学以输出为出发点,同时也把输出设为最终的教学目标。根据这一主张,在课堂教学中要摒弃传统课堂教学对输出,尤其是对写作这种输出方式的轻视,并把写作的教学目标具体到每一堂课,结合读写教程的课文内容,保证每堂课的教学都设定进行相关写作技巧和写作模式等输出训练的明确教学目标,从而改善以往教师在课堂教学对课文涉及的写作知识只是一带而过的现象。

3.2 提高课堂教学的输出效率

与专业英语的授课不同,大学英语课程没有单独的写作教学课时,只能通过提高课堂教学的写作输出效率来进行弥补。输出驱动假设强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保证课堂教学输出的高效率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课前对写作输出方式的精心设计和课堂具体实施中的正确引导。辽东学院目前正在使用的是第三版《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教材内容比较新颖,以第一册第二单元Text A A child’s clutter awaits an adult’s return为例,本单元主题有关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亲情,学生和课文中的主人公年龄相仿,容易产生共鸣。在课堂中可以组织学生先分组讨论自己日常和父母之间有无思想代沟问题及解决方法,教师结合课文篇章结构帮助学生理解“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写作模式,最后再由学生完成一个小段落的模仿写作练习,并选择典型范例进行点评。

3.3 增加自主学习的输出练习

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和初、高中阶段不同,除课堂学习学生还要求进行课后的自主学习。在当前辽东学院“3+1+X”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中,学生每周要求完成的自主学习任务主要关于听说这两个方面,而对写作并没有具体要求,可由任课教师自行进行安排,有的教师因课程紧张可能会忽略对学生课后写作任务的布置,即使有的教师课后有写作任务,主要也是和四、六级考试相关的应试作文。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有限,教师如能对学生课后的写作输出练习加以关注和引导,将会是对课堂写作输出方式和内容的必要补充,最好能结合内容新颖的输入材料,如:撰写英文电影观后感、书写听力材料摘要等,以激发学生兴趣,从而推动学生自主完成课后的写作输出练习。此外,对于学生这些写作任务的完成情况,教师一定要进行及时反馈和评价。

4 结语

当今社会需要越来越多的国际化人才,学生需要接受社会所需人才的必备素质培养,大学英语的学科发展也需再步入一个更高的台阶,输出驱动假设这一理论恰好致力于同时满足社会、学生和学科发展的各自需求。英语写作能力是W生未来能够成为国际化人才所需的重要素质之一,对于一些学生英语基础和英语教学辅助设施基础都相对薄弱的新建本科院校来说,在输出驱动假设理论的基础上建立高效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必然能够有效地推动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文秋芳.输出驱动假设与英语专业技能课程[J].外语界,2008(2):2-9.

写作课堂论文范文第7篇

一、在小组合作中进行阅读理解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虽然一直被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所倡导,但是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效果。初中语文新课改背景下的小组合作中的学习是指在合作中不断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另外在语文合作讨论过程中,教师要积极给学生讲述语文讨论的技巧,使学生掌握讨论的基本形式和方法,改变传统教学中“无目的”的讨论模式,使学生掌握讨论的真谛,从而促进有效学习。

例如,在讲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小石潭记》的时候,由于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分析文章中的实词和虚词,理解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表达特点,掌握作者写景过程中情景交融的描写模式,通过体会这些描写的特点,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进行本课教学过程中,教师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并在每一个小组内部设置一名组长,配合老师监督学生的学习进度。本课主要采用讨论的形式来进行教学,教师指导学生先从简单的讨论开始,再逐渐深入,最后再升华主题,引导学生进行一步步的讨论。首先,教师先给学生提出简单的问题,即“作者为什么能够发现小石潭?小石潭的全景是什么样的呢?作者在描写小石潭上景物的时候是怎样来表达的?”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显而易见的,学生经过讨论,很快就回答了出来。之后教师层层深入,继续提出“本文在描写景物的时候,用了什么样的描法?作者写潭水用的是什么样的技巧?”小组学生经过讨论,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回答了问题。之后教师对文章进行深化,继续提出“作者描写小石潭,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教师指导学生结合具体的描景特点,分析出“作者悲苦凄凉的心情”。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给学生讲述具体的讨论技巧,加深学生的理解,从而促进有效学习。

二、在“翻转课堂”中进行阅读理解

在新课改下,“翻转课堂”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逐渐被引进来。所谓的“翻转课堂”,具体地说,就是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变传统的、单调的“讲授”课为现在的“学生主动学习”课,进而转变课堂的讲授模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要想进行一堂完整的“翻转课”,必须要协调三个内容,也就是合理的网络环境、自觉的学生和充足的时间。

写作课堂论文范文第8篇

“微课”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的教与学活动全过程。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资源及教学手段,笔者希望其能解决writing workshop写作教学模式因课时有限、学生层次不一而造成的教学难题,给教师与学生在课堂留下更多探究的空间与更多实践的时间,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效率与教学质量。

一、 writing workshop 写作教学模式的内涵

Writing workshop是美国英语课堂教学实行的一种写作教学模式,汉语译为“写作工作间”“作家工作室训练法”或“写作作坊”。

同传统的写作教学模式相比,在writing workshop 写作教学模式下,教室变成了工作坊,师生关系变成了师徒关系。教师变成了由知识的传播者逐渐转变成写作实践活动的指导者、协助者、评价者;学生从教学中的观察、模仿、训练、参与等方式进入到习作实践共同体,再通过合作、讨论、反思和探索获得作家实践所需的思维、问题求解和处理复杂任务的能力,从而实现从新手到熟手的转变。

典型的Writing workshop 的具体流程模式分为迷你课堂、独立习作、讨论和分享四个教学环节。以四十五分钟为例,迷你课堂 5-10分钟,学生独立写作及讨论合作25分钟,学生汇报分享作品10分钟。一、在迷你课堂以教师讲授为主,如展示一种写作方法或一种写作策略并布置任务;二、三步为独立写作和讨论,这两步相互交错,同时进行。学生选择自己想选的题目,自己控制写作进程,用在迷你课堂所学的策略和技巧体验写作的全过程―写前准备,初稿写作,修改和定稿,在此期间,学生和老师、学生和学生之间都可相互协作及讨论。最后为汇报和分享作品环节。学生以小组或全班为单位,分享自己的作品,体会当作家以及作品被欣赏的喜悦。

二、writing workshop 写作教学模式的优点及凸显问题

writing workshop模式的优势在于它集合了过程写作法及成果写作法的优势,学生既能重视写作的全过程,又很重视所写文章的语言知识、写作技巧。它以创建学生写作工作室的方法增加写作的趣味,降低写作的难度。在工作室的实施过程中,注意流程的可操作、规范性,便于让学生很快掌握方法;并且以工作室的形式使其成果显著化,加强学生的成功体验,使学生觉得写作是一件好操作、易模仿、有趣味、易见成效的工作。

但大学课堂的现状制约了writing workshop 写作教学模式的作用。其一,大班授课,学生层次不一,老师在实际指导中无法全方位指导协助学生。例如,迷你课堂中老师的简短讲解会让基础薄弱的学生无法短时间过滤吸收或者觉得输入搭建的平台信息量不够,直接影响独立习作。其二,课时不足,讨论的时间短,讨论的深度更是不够等等,这样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与进度。

三、“微课”在 writing workshop 写作教学模式中的应用及意义

随着网络时代“微课”的兴起,笔者认为它契合writing workshop 写作教学模式的要求,可以使二者有机地融合,有利于优化writing workshop 写作教学模式,解决其凸显的问题。

(一)在“迷你课堂”环节,“微课”能更精细、直观展示写作认知概念模型

“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这正符合“迷你课堂”的时长,从而将宝贵的时间用于后面的写作和讨论环节。微课经过老师或其他专家的精心准备和剪辑,能用最短时间将精要部分讲通透。此外,微课通常图文声并茂,动画、视频生动具体,直观地把每个技能或策略分解进行讲解,更直观地给学生演示,让每一个不懂的学生通过微课很快地掌握相应内容。

(二)微课让讨论合作环节中的分层教学成为可能,凸显学徒式模式的优势

因为微课可重复性及暂停播放性,所以在课堂上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等级、不同层次,在迷你课堂环节及讨论合作中,可以灵活安排学生选择性及重复性进行微课学习,实现因材施教,凸显学徒式模式的优势。

(三)网络微课让学生自主学习,实现writing workshop写作教学的翻转课堂

通过网络,教师将课件、练习等制作成教学微课,学生可就文章或讨论及分享过程做成微课,共享到公共网络平台中,让微课成为共用资源,学生可以进行自主学习,自我评价,把课堂建立在网站,让课堂成为交流、讨论互动平台,加强实践的主动性,从而增强教学效率,解决课时不够的现状。

写作课堂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公文写作 课堂教学 三段论

公文写作在机关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无论上情下达,还是下请上报,无论机关办事,还是基层运作,都离不开它。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特定的学科特点,公文课又难免枯燥乏味,课堂反响平平,讲授效果不佳。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从公文课程的特点出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逐渐摸索出了“三段论”互动教学方式,学员普遍认可,课堂气氛热烈,教学效果颇好。

一、培养学员兴趣,认识课程本质

在讲公文绪论之前,我特意在课堂上提了一个问题:“有不少学员反映,公文课枯燥乏味。果真如此么?”下面议论纷纷,总体上是表示赞同。此前学员们都预习过公文教材,听说或演练过公文写作,领教过“呆板”而又繁琐的“公文格式”,对这样的问题深有同感。紧接着,我带领大家分析了公文课“枯燥”的原因:大家缺乏兴趣、课堂缺乏活力、教员缺乏灵活……学员们频频点头。接着我们又共同探讨解决之道。怎么样才能让公文课不再枯燥呢?只有从公文课程的本质出发,从学员的需求心理出发,从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出发,才能让公文课堂活泼起来。

首先是培养学员的公文兴趣。凡事没有兴趣,事倍功半。要求大家认识到公文写作的重要性,培养自己的兴趣,培养自己的毅力,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切实提高写作能力。

其次,分析公文课程的特点。这要从两方面进行认识。一方面,公文课程的外在特点是实践性强,应用性强。学习公文不是单纯应付考试,更不是简单地记背公文格式。我着重向学员指出:“会背不一定会写,会记不一定会用。”这直接切中了学员的错误认识,给他们当头棒喝,敦促他们摒弃掉片面的错误看法。另一方面,公文课程的内在要求是着重培养语言表达能力,而语言表达能力又分为口头和书面两种。我向学员强调:“这才是我们上公文写作课所应有的收获。否则,如果仅仅是记住一些常识,看看课本就够了,还要教员干什么呢?”不光能说,还要会写,两者相辅相成,对大家的成长极为重要。经过一番分析,学员们对公文写作课程都有了更清晰、更准确的看法。

最后,将“梦想剧场”的设计理念引入课堂。中央电视台“梦想剧场”栏目设计新颖,效果良好,深受欢迎。它体现了“平民化和互动化”的理念,在设置上三个环节层层递进,衔接严密,效果多样。我们的课堂教学,不妨大胆借鉴这种做法。实际上,这也是“互动式”教学模式的一种实践。

经过生动的讲解分析,学员对公文课程充满了强烈的期待。

二、借鉴“梦想剧场”,活跃公文课堂

“着眼于写,立足于用”,公文课程的这一本质要求,决定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的过时,也呼唤着“互动式”“反思型”等新的教学方式的出现和应用。要提升教学效果,就必须创新课堂教学,活跃课堂气氛,鼓动学员参与。“梦想剧场”的“平民化”和“互动性”的设计理念,恰恰符合了相关的条件:

先说平民化。平民化意味着非精英化,是对传统的精英化的排斥,也是对平民参与的欢迎。在这个舞台上,起主要作用的不再是主持人、明星、专家等少部分精英人士,而是变成了普通的观众。参与的范围明显扩大,开放的程度大大提高。运用到课堂上,意味着鼓励广大学员的积极参与,以学员为主,摆脱掉传统的以教员为主的方式。这种“学员化”正是素质教育中“以人为本”的生动体现。

再说互动性。互动性是一个双向而非单向的交流方式,改变了单向的“填鸭式”的参与格局。从“梦想剧场”的播出效果也可以看到,轻松而紧密的互动性,调动了每一个观众的表演欲望,烘托出了热烈、活泼、高昂的浓厚气氛。同样,将互动式教学搬入课堂,照样能够克服传统教学的弊端,把课堂变成人人参与的大舞台。

有鉴于此,我特地将90分钟的课堂教学分成了三个环节:

一是“亮一小脸儿”,时限10分钟左右。即在理论开讲之前,由教员出题,题目要么是时事点评,要么是介绍家乡(家乡美)。鼓励或指定学员上台演讲。“课前演讲”环节一则调动课堂气氛,二则锻炼学员的思考和表达能力,效果极好。

二是“露一小手儿”,时限70分钟左右,为理论讲授环节。在这个过程中,既要完成教学计划,又要活跃课堂气氛,难度颇大。这时,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首先,做好多媒体课件是关键。根据教学内容,选取贴近工作、贴近实际的案例,然后制成精彩的课件,引导课堂进程。其次,讲授过程尽量跟进学员的思维,贴合学员的想法,采取课堂提问、错文纠正、模拟情景等方式,以学员为主,提高他们对理论的认识和理解。

三是“最后一哆嗦”,时限10分钟左右,为“课后答疑”环节。在课堂的最后阶段,留下十分钟时间,让学员有疑就问、教员有问必答,进一步巩固课堂教学效果。有时也可以采取“视频欣赏”的方式,对学员进行奖励。

这就是“三段论”的教学方式。采取此种方式以来,学员的反应普遍很好,达到了既定的教学效果。

三、积极反思,不断完善“三段论”教学方式

“新鲜、实用、活泼”,这是“三段论”教学方式给人的印象。任何一种方式都不是尽善尽美的,“三段论”也不例外。在运用“三段论”的过程中,经常会碰到“教与学”的矛盾:比如,如何使学员需要和教员传授相吻合,如何避免“三段论”沦陷为“娱乐论”等等。解决这样的矛盾需要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多动脑筋,多想办法。

解决“教学不一”的矛盾,需要教员在课前多和学员沟通,掌握学员的心理需求,然后再有针对性地备课,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员情绪。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员要深入学员中间,耐心和学员交流,细致捕捉学员心理,做他们贴心的朋友。

而要避免“三段论”沦陷为“娱乐论”的情况,同样需要教员付出较大的努力。首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保证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而不是为了单纯的娱乐;其次,教学案例必须贴近实际,有可资借鉴的地方;最后,要高度重视并合理布置课后作业,通过作业评改掌握课堂反馈信息,确认课堂的教学效果。

反思是我们进步的有力武器。“三段论”的课堂教学方式在实践中检验,在反思中进步。我深信,它将日趋完善,并在公文教学上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群.品味公文―公文写作漫谈四十篇[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

[2]张保忠主编.公文写作格式与技巧 [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

[3]颜醒华.互动教学改革创新的理论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7.

写作课堂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语文课堂教学 写 思维

最近将一学期听的一些课进行了总结分析,在二十多节语文阅读课当中,学生的活动普遍以听、读、说(议论)为主,而语文学习的主要活动“写”却被很多师生鄙弃。课堂上教师设问,学生小组讨论,师生口头交流,教学流程大多是这样。为了提高小组讨论的效率,教师设置的问题不可谓不精,思维含量不可谓不大,但对大多数问题的回答采用的是口答方式。教师重视的是学生回答的思路和方向,只要学生思考大体对路,立即赞同,然后自己具体讲解阐释。教师重视这种灵感式的思考和激情式的表达,目的是为了有效地推进课堂教学流程,因为课堂设置的问题相对较多,如果每个问题都让学生咬文嚼字地推敲势必影响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课堂教学效率必然大打折扣。

近十年来,学生们上课动口不动手已经是普遍的现象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每个学生都有一本课堂笔记本,虽然记的是课文标题、作者、段落结构、中心思想、写作特色等内容,价值不大,有些甚至照抄的是教师的板书,但是他们毕竟手拿着笔,在课堂上动些笔墨。后来,学生们动笔少了。一是课外辅导练习多了,课内损失课外补;二是考试灵活了,考前背背笔记本上的内容不顶用。再加上后来推进新课改,课堂模式重诵读、重讨论、重赏析,不少老师片面理解了“教学对话”的内涵,将课堂教学定位在口头交流上,于是教师的“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虽然一改过去的沉闷气氛,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得到凸显,但从近年来我对近百节的语文课堂观察来看(包含一些名师课例),教师的教学设计重在教学问题和教学方法,问题的解决方式依然是师问生答,方法的呈现方式倚重于流行的小组讨论,一个问题问下去,大家立刻在小组里高声言说一阵子,然后在较短的时间里就有了结论,且不说这种小组讨论的价值,就小组讨论的操作流程看,其效果也值得怀疑。如果问题有一定的深度,那么应留给学生相对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利用这个机会激活思维、寻找灵感、组织语言、完善表达,说白了,让他们动动笔不是更好吗?即兴式的口头讨论除了能让极少数有天分的学习尖子个人表演外,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只是在问题之门前徘徊一阵子,里面的深与浅终究还是相当陌生的。杜威说:“意义的表述并不是一种事后的思考或副产品,它是完成思维工作所必须的。”写是意义的表述形式,更是思维的重要动作。将重视说向重视写转换,本质上两者并不存在什么矛盾,只是为了促使学生的意义表述有更大的思维含量,将原属于“个人的、即兴的、经验式、灵感式”的感悟向“立体式、纵深式、整合型”思考转变,即写的过程当中一字一句的推敲,其咬文嚼字的功夫,也蕴含着相当多的智性思考。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再完美、思路再清晰,如果不借助写来触摸问题的境脉,学生就很难寻觅到问题的答案。即使有学生产生了灵感式的顿悟,教师也要积极促其形成较完整的思考,通过鲜明的理据展开一定的论证。写虽然不同于思,但写是对思的深层粘附,语文课堂忽略了写,表面上是轻视了语言及其运用,实际上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这就是时下语文课堂“娱乐化、平面化、高耗低效”的根本原因了。

其实很多老师也相当重视写的。这主要表现在学生大量的课外语文练习上。他们之所以在课堂上不重视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写容易耗费时间,影响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二是认为写是写作教学的任务,阅读教学与写关系不大。可是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表达形式,语文课堂教学无论如何都不能将写悬置。阅读教学中的写可以对问题深度聚焦,可以将思考完整表达,可以对优美语言仿写揣摩,就算对精美段落照抄一遍,也比浮光掠影、不着边际地赏析评价好。写虽然有些耗时,但一堂语文课中能让学生围绕问题在进行笔端思考后口头陈述,这就应当是时下语文课最大的亮点。如果你听惯了学生众多即兴式回答和教师廉价的表彰,你会发现,语文课堂教学的重心丝毫不在于此,我们追求的应是学生缜密的思考、完整的表达和广泛的参与。如果每堂课都有一两个能让学生先写后说机会,每个学生(而不只是把机会留给个别人)都利用这一两个机会,写上一段话,表达一个观点,然后大声地在班上表达交流,几年下来,这对于全体学生语文能力培养的作用将会是巨大的。

“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古人优秀读书经验的总结。读书动笔,就是在书本的字里行间进行圈点,在文旁、文后或笔记本上写下自己的感想、体会或评论。圈点是用不同的符号作出标记,或为了加深印象,或为了深入思考,或表示自己的感情态度;评论是把圈点过程中感悟到的,用简洁的话语表达出来。圈点和评论是在读书的过程中完成的,是思考和感悟的结果。听课时,翻翻学生的课本,除了古文部分有点翻译注解记录外,其他书页光鲜整洁,少有圈点评注。我想起了自己上学的那时候,语文老师的书本上用红笔写得密密麻麻的,他们的备课也较为充分,虽然后来工作后,发现有些只是抄的教参的内容,但毕竟他们还是通过讲,让我们将知识抄记了下来。可是现在强调摆脱教参依赖,独立备课,加上“读读、议议”的课堂教学模式,许多老师上课不知道教些啥,上课信马由缰,“读一读、品一品、说一说”,即就是参照某个教案设置一个问题,也只是运用一下小组讨论装点门面,教师思考得不深入,学生当然鲜有所得。

“不动笔墨不教书”,不是要求语文课走“满堂练”的回头路。从学生来讲,课堂教学要听说读写并重,四者不可偏废,要让写从书面的表达转向思维的统整和思想的积极建构。从教师来讲,在授课前动些笔墨,关注实实在在的语文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不受教参左右的前提是教师要有独立备课和解读文本的能力。如果没有,那么就扎扎实实向教参学习,认真地备课,审慎地思考,写下自己的看法,设计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师轻率虚浮的教学态度对语文学习的影响倒是次要的,一旦影响到学生为人的品质,那真是祸患无穷。

在我所听的一堂课中,有位语文老师检查学生预习作业时发现有一个生字默写错了。她让这位学生订正在黑板上,又叫大家伸出右手作握笔状一齐比划着写了一遍。最近读王荣生教授的《听王荣生教授评课》,该书中援引了郑桂华老师执教的《安塞腰鼓》教学实录,郑老师在授课中有鲜明的“写”的教学意识,直接要求学生“应该做做笔记”、“把同学的智慧记在笔记本上”、“好、不好,都要记下来”,这些提示有十次之多。郑老师告诉学生:“语文课上我们要做的事情主要就是把我们的感觉用语言描述出来,把我们的思考用语言描述出来。”在小组讨论过程中,郑老师还明确要求学生先将讨论的观点“写下来,等会交流起来就会方便一些”。两位老师强烈的动笔教学意识,自觉的动笔教学实践,对时下一些讲起来不着边际、论起来不知所云的语文课堂无疑是颇有启示的。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实践告诉我们,不动笔墨的语文课堂教学,学生难有大收获。

参考文献:

[1][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44.

[2]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严华银.关于“统一”问题的现实思考――语文课堂观摩笔记之一[J].中学语文教学,2007,(07).

[4]李陇耕.源有活水渠自清――例谈现代散文批注式阅读法教学[J].中学语文,2009,(12).

[5]杨昭宁.国外对课堂记笔记认知研究的综述[J].心理科学进展,1988,(02).

写作课堂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调动;课堂;气氛;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217-01

大学语文作为高校面向非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一直以来承担着拓宽学生视野、提升审美情趣、陶冶情操、培养健全人格的重任,而大学语文的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的双边教学过程,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取决于课堂气氛。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良好课堂气氛可以成为传递知识的无声媒介,启迪智慧的无形钥匙,陶冶品德的潜在力量。本文就如何调动大学语文课堂学习气氛及成效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调动大学语文课堂学习气氛的技巧

首先,讲授大学语文时,最忌照本宣科,只顾讲解课本中的段落、中心思想、字词解释等死板知识却不顾及学生感受。因此调动课堂气氛,革新教学内容,增加鲜活的实例分析、将教材内容与当今社会学生生活、城市文化等紧密结合起来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之一。例如,在讲解柳永的《少年游・参差烟树灞陵桥》时,可以在赏析作品之余向他们讲授关于西安灞桥的一些历史,甚至可以引导学生亲自到灞河两岸感受一下绿柳如烟的情景,这样学生对柳永的这首词会有更深刻、更真切的理解。

其次,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让每个学生参与到课堂之中,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调动大学语文的课堂气氛。尝试将课堂时间放给学生,指导他们阅读、讨论、发言,让他们主动参与、交流、合作,以小组形式开展活动,让学生参与课堂,杜绝“满堂灌”。学生有了参与意识,才能打破沉闷的课堂。因此,可以小组分工、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同学们参与到课堂之中,探讨一种文学现象、作家思想、文章的行文风格……最后每组选出代表将小组讨论的结果展示出来,实行加分奖励。

再次,调动大学语文课堂学习气氛,需要更多的师生互动。师生互动有助于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一个重要步骤。教师在课程教授中应当保持微笑,措辞亲切和蔼,教态要自然、大方,从容镇定,随时与学生保持目光交流,用真情感染学生,营造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并与学生积极讨论,真正实现师生互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根据课程需要安排辩论赛、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活动等,教师也参与其中,作为参与的一份子或者评委出现,这样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锻炼了他们的讲演能力,提升了他们学学语文的兴趣。

最后,学学语文,写作练习必不可少,而学生写作之后教师对优秀作品的展示和评价无疑是调动大学语文课堂气氛的又一法宝。在教学活动结束后,可以要求学生模拟讲授内容或者其中一部分,进行相应的写作练习,巩固学生掌握的文章写作技巧。例如在讲授唐诗、宋词时,指导学生模仿自己喜欢的一位诗人或词人的写作风格,课下创作一首新作,在下次课堂上展示优秀作品,经过尝试发现课内实践效果良好,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较高,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二、大学语文课堂学习气氛的改革成效

经过大学语文课堂气氛调动的几点尝试性改革,学生对本属边缘学科的大学语文的学习兴趣有显著提高,学习的自觉性显著增强。从学生课内实践中所交作业来看,大多数同学能够独立赏析文学作品中的诗、词、文章等作品。

改革成效之二在于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从学生中期检查中的反馈来看,调动课堂气氛的几点尝试性改革之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写作时更加自信、熟练、胸有成竹。例如:学过优秀诗、词并进行创作之后,同学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创作诗词,并踊跃投稿。有些同学对小说较有兴趣,甚至可以成为网络小说的签约,创意层出不穷,令人惊叹。

总之,良好融洽的课堂气氛是一种至美享受。联系实际生活、小组讨论、师生互动、课堂展示等调动大学语文课堂气氛的新尝试,可以使学生与教师建立良好的课堂关系,调动学生学学语文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教”,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使课堂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周剑雄,苏辉,石志广.讨论式教学方法在大学课堂中的运用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8(04).

[2]江安凤,吴锵.讨论式教学及其操作过程[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12).

[3]宁云中.生态空间失衡与重构:大学课堂的微观思考[J].大学教育科学,2016(04).

[4]办草.浅谈如何有意识去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气氛[J].课程教育研究,2016(04).

写作课堂论文范文第12篇

“过程体裁教学法”把写作看作是一个过程,侧重于写作构思、资料收集、写作、修改和最终定稿的过程,而不是将重点放在最终的写作结果上,这样就能更好地使学生深入了解写作理论的意义,并意识到自己在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为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过程体裁教学法”无疑能很好地帮助教师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与协作能力,使学生认识到写作过程的重要性,并逐步掌握写作技巧,从而全面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

一 什么是“过程体裁教学法”

写作是一种通过运用语言知识来实现社会交际目的的工作,在过程体裁教学理论中,通常都是将写作与社会相联系,并且在实际的“过程体裁教学法”中,教师的教学重点也会进行有意识的转变,不再专注成稿的讲解,而是侧重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体裁意识与写作意识的培养。在写作过程中,教师通过范文的讲解,与学生进行充分的互动,并划分小组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与互改,充分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使学生把握写作步骤,并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其写作能力。

二 “过程体裁教学法”在高校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步骤

1.教师分析范文

教师对范文进行介绍,并为学生分析范文的体裁及该体裁的语言特点、篇章结构及交际目的等,让学生在掌握文章体裁类型的同时也了解该体裁的语境要素,通过对体裁语言特点、篇章结构和修辞手法等要素进行把握来进一步掌握该体裁的交际目的,从而使学生能全面地对该体裁有深入的了解。

2.学生进行模仿写作

在对范文体裁进行讲解和把握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运用课堂上所学的体裁语境要素,通过分析题目来归纳出文章的写作目的、篇章结构,并对文章的语言特色进行定位来进行模仿写作。在这一环节学生可与组内成员进行信息共享和讨论来共同完成写作。

3.学生独立完成写作

经过前几个环节的讲解与训练后,教师可以找出与范文类似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写作。可适当要求学生就题目来拟订文章的提纲及写作的计划。学生要运用课堂所学的体裁知识和相关语境要素来完成初稿,并独立进行修改和编辑从而完成写作任务。

4.课堂修改与评价

完成写作后,学生可与组内成员进行互改,指出错误,然后教师再进行统一的批改。这样既能让学生明了自己在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又便于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评价与指导,最后由学生对自己的文章进行改正,并形成完整的终稿。

三 结合“过程体裁教学法”探索高校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践途径

1.拓宽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由于传统教学体制的影响,导致课堂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无法为“过程体裁教学法”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这样就要求教师对课堂进行适当的拓展,不再让学习局限在课堂,引导学生进行课外自主学习,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在进行范文讲解阶段,教师可以充分鼓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材料收集并进行分析,再由小组代表在课堂上宣讲分析结果。教师可参与到学生的分析过程中,引导分析的方向和纠正学生的错误,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遵循实践性原则,引导学生构建写作体系

在范文体裁的分析与仿写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循序渐进的写作理念,先就某一写作技巧进行重点训练,并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及时的总结与反思。一段时间后,教师在开始讲解另一范文的体裁与仿写技巧时,可要求学生在已学过写作技巧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添加,并通过小组互评和修改及时巩固自身知识,加强写作技巧的训练与实践,从而保证写作教学的效率。

3.最大限度地利用课时教学,强化学生写作能力

说明文和议论文向来是写作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有限的写作课程教学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对范文体裁进行分析。针对说明文与议论文这两大重点写作体裁,教师可引导学生自主收集热门话题的资料,并在课堂上进行专题讨论,让学生实时把握文章的时效性。同时,在学生进行模仿写作后,教师也要及时引导学生对所写文章进行总结与归纳,把握文章的结构与语言特征,使其能以最好的状态通过英语等级考试。

4.规范写作评估规则,强化教师课堂监督职能

写作课堂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缺乏实效性;扫;清;搬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新课改这几年,全国各地沸沸扬扬,异军突起。表面看来,大家都在改革中做出不小的贡献,若仔细观察思考,能够发现不少问题。就拿语文课来说,新课改后,我们的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的异彩纷呈,多姿多彩;但在其背后,不难看出语文教学的浮躁与迷失,缺乏实效性。

由于许多老师没有真正读懂新课标的内涵,凭借自己的理解,硬是把语文课上成了“满堂灌”的“政治课”,或是“活泼生动”的“劳技课”,甚至还有“优美”的“幻灯片展示课”。课堂表面上热火朝天,而真正的实效性又在何处?因此,我们要思考,真正的语文课应该怎样去上呢?或者换言之,如何上好一节充满语文味的语文课呢?

对于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应该搞清楚何为“语文味”?

对此,我搜罗了一些教育专家的述说,比如广东深圳教研室程少堂副教授认为:“所谓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宗旨,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一种富有教学个性和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1]又如尹疆捷说:“语文味即在富有诗情画意的润泽氛围中,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与指导下,‘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2]

《语文课程标准》提道:“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当然,我们不要讨论谁先谁后的问题,而是要讨论如何使他们和谐发展,如何使我们课堂的“语文味”更浓些。结合新课改的一些理论,对于如何使语文课的“语文味”上的更足一点,我也作了几点思考,简单地用三个字概括:扫、清、搬。

一、“扫”

现在的语文课本,很多讲政治类的内容,比如鲁迅的一些杂文、的诗词等;还有很多讲科技类的,如《花儿为什么那样红》《宇宙里有些什么》等;也有一些讲旅游景点的,如《苏州园林》《巍巍中山陵》等。很多教师,尤其年轻教师在这样的课文讲解时,也许都会不自觉地上成“非语文”的课,这就与我们的新课标理念背道而驰了,长此以往,对学生有害而无一利。

因此,我们要扫除课堂“非语文”的内容。那什么才是语文呢?这个问题说起来比较复杂,因为涵盖的内容很多。《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发展。”所谓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3]

二、“清”

(一)弄清“朗读”的实质

《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堂,要特别强调读书,在读中悟,悟中读,方能体会其中的情感。可见,新课标实实在在强调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所以语文课堂,各种形式的朗读肯定是缺少不了的,而现在的课堂,很多老师为了朗读而朗读,没有目标意识,出现许多没有实在意义的朗读,这样是不可取的。我们在设置每次朗读环节的时候,需要提出相应的要求,甚至制定相应的目标,让学生在读完之后,或是能够疏通文意,或是能够读懂文章所蕴含的真正情感。

如教学《想北平》中第二段“可是,我真爱北平……我爱北平也近乎这个。”时,可设置两个目标:一是整体读出深沉的语调;二是读出对北平如母亲般的爱。通过这样的朗读指导,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那种对北平爱的深沉的情思,有了这种体会,就自然而然地进入了这种意境,更深刻地体会出老舍对北平不一样的感情了。

(二)理清每篇文章的“三个问题”

语文课,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一定要搞清楚三个问题,而且要时刻记在心中,那就是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么写。只有时刻铭记在心,才能对教学有个整体的把握,做到胸有成竹。许多教师在备课时,往往缺失这三个步骤,最终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没有能抓住重难点,可想而知,一节课效果甚微。

如教师在备课张洁的《我的四季》时,首先需要弄清楚文中讲的是人生的四季(写的什么);接着是通过描写四季中“我”的行为和态度,来揭示作者执着追求的人生态度(怎么写的);最后要了解文中是通过自然界的四季来写人生的四个时期,更显得有新意、独特、不同凡响(为什么这么写)。

(三)分清“合作讨论”和“问题串”、“茶话会”的区别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意识,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很多老师在课堂上设计各种问题,变成一个个“问题串”,放手让学生去讨论,以至于把语文课堂变成了“茶话会”,表面看上去很活跃,互动多,实际上,学生真正学到的东西寥寥无几。究其原因,有的老师只会让学生去讨论,流于形式,却缺少了学生潜心会文的环节。

如教学《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中,教师若设置以下问题:①问:写“梦”,上阕是写梦吗?是否可以删除?②问:“十年生死两茫茫。”平心而论,十年不短,也不算太长。对作者来说长不长?为什么?③问:“茫茫”看不清楚?为何看不清?接下来就是学生合作探究,寻找答案。确实,从表面来看,无论教学进度还是课堂活跃程度都达到目标,但是实质上,学生真正的体味潜泳,并没有落到实处。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体味文本,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品读,或远离文本进行过度发挥。教科书是选出比较出色的、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是值得我们学生去细细品味学习的。因此,语文教学一定要重视引导学生对文本的学习,要让学生“虚心潜泳,切己体察”,在反复咀嚼、品味语言的过程中,获取知识,体验情感,升华认识。

三、“搬”

语文课程强调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写,那也就是写作了。这几年语文课程特别注重写作教学,由于平时的作文课比较少,一周也就两节课,很多老师对于写作教学研究得也不是很透彻,导致学生作文也不得要领。只是短短的两节作文课根本解决不了问题,这也许就需要我们把作文课搬到平时的语文课堂了,如在学习一些散文的时候,在教学朱自清的《春》时,可以让学生学习《春》的春雨写作手法,让学生仿写夏秋冬的雨,这样不仅具有针对性,而且具有实践性。或是教学布丰的《松鼠》时,也可以给学生讲讲如何去写小动物,让学生借鉴文中写松鼠的手法,写写自己喜爱的小动物。我想,这样循序渐进地去做,久而久之,一定会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改革语文课堂,也许路还很漫长,需要大家的共同探讨,但是我坚信,只要我们不懈努力,一定可以还语文课一个本真的课堂,让语文味回到我们的课堂,还给我们的学生,真正地把语文课带“回家”。

参考文献

[1]程少堂.“语文味”究竟是什么?[J].语文月刊(学术综合版),2009(5).

写作课堂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 微课 writing workshop 写作教学模式 应用

引言

“微课”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的教与学活动全过程。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资源及教学手段,笔者希望其能解决writing workshop写作教学模式因课时有限、学生层次不一而造成的教学难题,给教师与学生在课堂留下更多探究的空间与更多实践的时间,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效率与教学质量。

一、 writing workshop 写作教学模式的内涵

Writing workshop是美国英语课堂教学实行的一种写作教学模式,汉语译为“写作工作间”“作家工作室训练法”或“写作作坊”。

同传统的写作教学模式相比,在writing workshop 写作教学模式下,教室变成了工作坊,师生关系变成了师徒关系。教师变成了由知识的传播者逐渐转变成写作实践活动的指导者、协助者、评价者;学生从教学中的观察、模仿、训练、参与等方式进入到习作实践共同体,再通过合作、讨论、反思和探索获得作家实践所需的思维、问题求解和处理复杂任务的能力,从而实现从新手到熟手的转变。

典型的Writing workshop 的具体流程模式分为迷你课堂、独立习作、讨论和分享四个教学环节。以四十五分钟为例,迷你课堂 5-10分钟,学生独立写作及讨论合作25分钟,学生汇报分享作品10分钟。一、在迷你课堂以教师讲授为主,如展示一种写作方法或一种写作策略并布置任务;二、三步为独立写作和讨论,这两步相互交错,同时进行。学生选择自己想选的题目,自己控制写作进程,用在迷你课堂所学的策略和技巧体验写作的全过程―写前准备,初稿写作,修改和定稿,在此期间,学生和老师、学生和学生之间都可相互协作及讨论。最后为汇报和分享作品环节。学生以小组或全班为单位,分享自己的作品,体会当作家以及作品被欣赏的喜悦。

二、writing workshop 写作教学模式的优点及凸显问题

writing workshop模式的优势在于它集合了过程写作法及成果写作法的优势,学生既能重视写作的全过程,又很重视所写文章的语言知识、写作技巧。它以创建学生写作工作室的方法增加写作的趣味,降低写作的难度。在工作室的实施过程中,注意流程的可操作、规范性,便于让学生很快掌握方法;并且以工作室的形式使其成果显著化,加强学生的成功体验,使学生觉得写作是一件好操作、易模仿、有趣味、易见成效的工作。

但大学课堂的现状制约了writing workshop 写作教学模式的作用。其一,大班授课,学生层次不一,老师在实际指导中无法全方位指导协助学生。例如,迷你课堂中老师的简短讲解会让基础薄弱的学生无法短时间过滤吸收或者觉得输入搭建的平台信息量不够,直接影响独立习作。其二,课时不足,讨论的时间短,讨论的深度更是不够等等,这样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与进度。

三、“微课”在 writing workshop 写作教学模式中的应用及意义

随着网络时代“微课”的兴起,笔者认为它契合writing workshop 写作教学模式的要求,可以使二者有机地融合,有利于优化writing workshop 写作教学模式,解决其凸显的问题。

(一)在“迷你课堂”环节,“微课”能更精细、直观展示写作认知概念模型

“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这正符合“迷你课堂”的时长,从而将宝贵的时间用于后面的写作和讨论环节。微课经过老师或其他专家的精心准备和剪辑,能用最短时间将精要部分讲通透。此外,微课通常图文声并茂,动画、视频生动具体,直观地把每个技能或策略分解进行讲解,更直观地给学生演示,让每一个不懂的学生通过微课很快地掌握相应内容。

(二)微课让讨论合作环节中的分层教学成为可能,凸显学徒式模式的优势

因为微课可重复性及暂停播放性,所以在课堂上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等级、不同层次,在迷你课堂环节及讨论合作中,可以灵活安排学生选择性及重复性进行微课学习,实现因材施教,凸显学徒式模式的优势。

(三)网络微课让学生自主学习,实现writing workshop写作教学的翻转课堂

通过网络,教师将课件、练习等制作成教学微课,学生可就文章或讨论及分享过程做成微课,共享到公共网络平台中,让微课成为共用资源,学生可以进行自主学习,自我评价,把课堂建立在网站,让课堂成为交流、讨论互动平台,加强实践的主动性,从而增强教学效率,解决课时不够的现状。

结语

微课在网络时代已成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和教学手段,微课在writing workshop 写作教学模式的应用必定使writing workshop 写作教学模式的优势和特点得到更好的发挥。

【参考文献】

[1]曹军.认知学徒视角下的writing workshop 写作教学模式[J].滨州学院学报,2013(10).

[2]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北京: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3]李淑云,刘淑梅,戴玉竹,刘晶瑜.“微课”教学模式下应用文写作课案例教学法的运用[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6).

写作课堂论文范文第15篇

一、阅读写作一体化模式的四大课堂类型

此模式既是一种课堂上课模式,又是一种学生课下训练模式。以“文章改写(包括扩写、仿写、压缩等多种类型)—自出习题(按鉴赏“题目、结构、内容、语言、表达方式”等方面出题)—同桌答题—自己改题—老师总改—佳作展示”和“师生课堂互动精讲”为特征。按照对文章改写和出题的先后顺序,笔者把“阅读写作一体化”分为四大类型:

类型一,课前改写课前出题类型。此类型分7个环节:课前改写文章—自出习题—同桌答题—自己改题—老师总改—优秀作业展示—师生互动精讲精学。此类型适合难度较小的课文,如小学的《火烧云》、初中的《想和做》、高中的《谈中国诗》等文章;让学生去掉文章里面的全部事例,然后填充事例,课堂上把优秀作业展示即可。

类型二,课前改写课后出题类型。此课型也分7个环节:课前文章改写—师生互动精讲精学—自出习题—同桌答题—自己改题—老师总改—优秀作业展示。此类型适合难度较大的课文。一般采用对比式讲课,如高中的现代诗《遥望》等文章,上课时抽出一个中等学生仿写的文章和原文进行对比着讲,在讲的过程中让学生评价改写的优点,并完善改写习作,等全文讲完后,再进行出题、答题、改题等程序。

类型三:课后改写课后出题类型。此类型也分7个环节。师生互动精讲精学—学生改写文章—自出习题—同桌答题—自己改题—老师总改—优秀作业展示。(此课型最适合目前老师教学习惯和学生学习习惯)

类型四:作文与阅读融合课类型。此课型也分为7步。恰当出作文题目—学生自写作文—自出阅读习题—同桌互答习题—自己批改习题—老师总改作业—佳作选评展示。此类型适合先作文、后阅读的课堂。老师设置文题目,学生独立写作,自出习题、答题、改题等程序,并促使他们重新审视自己的文章,学会欣赏别人的文章,提高阅读能力。

二、阅读写作一体化课堂环节

以上四大类型课下的共同点是要对文章改编后进行“自出习题、同桌答题、自己改题、老师改题和佳作展示”等环节。而四大课型如何解决上课问题,需笔者所写的“两读两析化改读,议论读析仿改读,记叙读演析化读,作文先写后改读”口诀来进行操作。

第一句(两读两析化改读)适合于课前改写文章的类型,共5个步骤:读文(初读了解文章大意)—析文(对文章中难点进行分析,对两篇文章进行对比性分析)—化文(采用把问题编制为文章片段的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回答)—改文(对仿文进行修改)—读文(富有有感情地读原文和仿文)。

第二句(议论读析仿改读)适用于议论文,也共5个步骤,最适合议论文课中仿写。读文—(初读了解文章大意)—析文(读后对进行分析文章)—仿文(分析后马上把这一段进行仿写)—改文(写好马上对照原文进行修改)—读文(读原文和仿写的文章)。

第三句(记叙读演析化读)适用于记叙文、说明文、散文和古诗文。共5个步骤,适用于课后改写文章的类型:读文(初读了解文章大意)—演文(采用“空画”“分角色朗读”等形式表演文章内容)—析文(对文章中难点进行分析)—化文(采用“化问题为片段”的形式让学生回答问题)—读文(富有有感情地读)。

第四句(作文先写后改读)适合作文课,学生先写作文后出习题类型,共五步:命题(教师根据需要恰当命题)—作文(学生当场作文)—出题(自己独立出题)—答题(同桌独立答题)—改题(自己独立改题)。

三、阅读写作一体化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