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写作习惯论文范文

写作习惯论文范文

写作习惯论文

写作习惯论文范文第1篇

以习惯为话题满分写议论文1

可以给人们的生活插上一双永远不感到疲倦、洁白丰满的翅膀,让人们生活在那快乐的天空中,无忧无虑地翱翔,有规律的在天际遨游。要想知道,能有个好的习惯是一个多么快乐的事情呀!早晨,我习惯听着闹铃的催促声,快速地穿好衣服,习惯听着水儿那清脆的声音刷牙洗脸。

习惯听着书包上的小铃铛那欢快的歌声走出房屋,踏上宽阔的马路,这时天还蒙蒙亮,在院子里习惯听着老人们的跑步声,做早操声,习惯听着青草们打哈欠的声音,微微睁开眼的声音和鸟儿们那动听的歌声,习惯看着鸟儿们在两颗大树之间飞来飞去,像是一个辛勤的邮递员再给鸟儿居民们送最新的报刊。

习惯看着老人们在篮球场上练太极拳。出了院子,习惯在学校对面的面馆坐下,习惯听着服务员叫卖的声音,和客人们的吃面声,走进那美丽的校园习惯看着学生们进进出出,习惯看见运动员们在操场上矫健的身影,习惯听着同学们的谈笑声走进课堂,铃声响了,习惯听着老师们的命令,以及学生们朗读课文的声音,结束这美好,清新的早晨。

冬日的中午可比夏天要好得多,虽然有一点冷,但还是过得去。“铃铃铃……”我习惯的收起书包,习惯地走出教室门,习惯地看见楼梯上那黑麻麻的一片,出了教学楼习惯地看见一些中学生端起饭盒,走向食堂,总想最先吃最好的,最可口的饭菜,习惯地跟同学们成群结队地回家,习惯在路上说着说着就开怀大笑,习惯在路边的小摊上买点东西吃,习惯回家拿起一本故事书津津有味地看起来,习惯在饭后美美地睡上一觉,习惯中午来到学校后,听着小主持人们动听的嗓音,和优美的旋律,习惯在午自习的时候猜一些有趣的字谜,沉浸在欢快的气氛当中。

晚上,习惯迈着懒散的脚步慢慢悠悠地走回家,习惯听着小贩们卖包子的声音,习惯看着来来往往的汽车在马路上奔驰而过,溅起满地的水,习惯看见饭店里灯火明亮,餐桌前围满了人,桌上摆着可口、颜色鲜艳的饭菜,习惯看见院子里的还依然开放着,习惯看着来来往往的下班人员,习惯看见一些年轻人早早吃完饭,围着大池塘散步,还有一些贪玩的孩子拿着一个个的大馒头,来带池塘边味什锦鱼,鱼儿们似乎习惯不感到害怕,一条条拥挤上来抢食物,习惯看见一栋栋房屋都亮着灯,习惯听见菜放进油锅的声音。

一个晚上又度过了,新的一天又即将开始,我习惯…

以习惯为话题满分写议论文2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好习惯好人生》。

培根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德国人,喝醉了酒,摇摇晃晃,为手里的空酒瓶子寻找垃圾箱;找到后还仔细看一下垃圾分类,再把瓶子放进去……一个酒鬼能做出如此的举动,这就是习惯的巨大力量。

怎样培养自己的好习惯?首先需要检查一下自己,反省一下自身的一些坏习惯。你是否留意到有的同学在楼梯、走廊上追逐打闹,高声喧哗、旁若无人,这种行为既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秩序,又带来了很多安全隐患。这种景象与周围的环境是多么的不和谐,这里面有你的责任吗?你留意过周围同学的语言吗?那脱口而出的脏字是不是很刺耳?这里面有你的声音吗?你对老师、长辈礼貌吗?你对同学友善吗?你今天读书了吗?作业你认真完成了吗?……

千万不要以为这些都是寻常小事,我们的校园里、教室内每天都有很多的老师同学在辛勤地劳动,当你随手扔下一片纸、塑料袋的时候,想到过他们的辛劳吗?把纸片、塑料袋扔到垃圾筒里去,只是举手之劳,说到底这是个习惯问题。如果人人都养成好习惯,校园会是多么清洁、美丽。

我们应当不懈地培养好习惯,用我们的优秀行为感染周围的人,影响周围的人。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让我们习惯性地去学习,去读书、去思考,习惯性地去认真做事情,习惯地友好待人。当你养成了好习惯,在人们的眼中,你就会显得很优秀。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祝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养成好习惯,成就好人生。

以习惯为话题满分写议论文3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好习惯伴我行,法国学者培根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该努力的追求好习惯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古有小黄香“温床扇枕”,今有田世国捐肾救母,孝敬父母是我们首先要做的事,虽然我们不用再象“廿十四孝”中的“百里负米”啮指痛心,”但是我们应该放学回家后应该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父母下班回家以后贴心的帮他们捶捶背,驱散一天的疲劳。尊老的同时也不要忘记爱护身边的小朋友,“孔融八岁就知道让梨,我们也应该向他学习,团结友爱同学,乐于助人。

次谨信:“人无信不立,”诚实和守信是一个人良好素质的体现,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小时候调皮的用自己刚买的小斧头砍掉了爸爸的樱桃树,为了避免家里的仆人受惩罚他坦诚了自己的错误。其实诚实比一千棵樱桃树都珍贵。

泛爱众,而亲仁:作为当今小学生,我们要关心爱护他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时还要谦虚,向品行较好的同学学习和请教。

有余力,则学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好读书,读好书是我们成长和成才的必要途径。古人治学有三到和三上口到、眼到和心到、”“枕上、马上、厕上”有余力,则学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好读书,读好书是我们成长和成才的必要途径。古人治学有三到和三上口到、眼到和心到、”“枕上、马上、厕上”。古有:凿壁借光,悬梁刺股。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今天的我们应当把握住美好的光阴和优越的学习条件,多读书,读好书。用知识充实自己,使自己早日成才!

好的习惯影响一生,让我们常常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走好自己的每一步吧。

以习惯为话题满分写议论文4

一个微笑,一朵金色花,开在你我心中。

题记

微笑=感恩

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微笑只不过需要扬扬嘴角,就可以办到,对别人来说它却意义非凡。每天早上起来,看到的是父母慈祥的面容,嘴角不自觉的上扬,露出微笑。每当此刻我的心中就会变得万分宁静,就像平静的湖面一样。每天我一进家门,轻轻扬起嘴角,向他们抱以一个微笑,他们的心就会舒坦许多。每当我们同父母吃饭他们给你夹菜时,冲他们浅浅一笑,会让他们心中温暖许多。一个微笑,它承载着你对父母的感恩、爱与关心,对他们来说,这或许就成了一份最好的礼物。

微笑=友善

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微笑只不过需要眯眯眼睛,就可以办到,对别人来说它却意义非凡。在茫茫的人海中,不论遇到哪一个人,都需要缘分。因为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对陌生的他和她报以一个善意的微笑,换来的是别人更加友好的目光和一颗真诚的心。微笑得到的是双倍的收获,那为什么不微笑呢?

微笑=改变

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微笑只不过需要弯弯眉毛,就可以办到,对别人来说它却意义非凡。他曾经有过不好的过去,没有人再信任他,没有人再同他交朋友,那时的他走投无路,觉得自己的生命几乎已经到了尽头。一位伟大的老人在这一时刻,给予了他一个微笑。这个微笑,对此刻的他来说,包含了太多太多,有信任,有鼓励,还有友善。给他黑暗的世界中,开了一扇小小的窗,阳光就这样倾射进来,让他看见了曙光,他再一次勇敢得走出了自己的世界,走向光明。一个微笑,就这么不经意的改变了一个人的人生。

让微笑成为一种习惯,它会给我们带来许多许多的好处,不仅仅是自己,还有你身边的每一个人。微笑可以让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感到温暖,让我们都生活在一个美丽的世界中。

让微笑成为一种习惯,时不时的微笑一下,世间一切仿佛顷刻间都变得不一样了。

微笑,好习惯!

以习惯为话题满分写议论文5

蔚蓝的苍穹,万里无云,戴上耳机,让它替我疲倦的心灵阻隔这喧闹嘈杂的世俗。几支单曲,连贯成一帧帧唯美的画面,令我久久沉醉在乐曲的弥香之中。习惯了曲中漫步,习惯了收获感动。

循着《花香》,乘一叶扁舟,徜徉于江南水乡之中,甚为惬意。街道两旁的一件件《青花瓷》中,酝酿着历史的醇香。釉色渲染的笔墨点青了一排竹楼。那位踽踽独行的年轻人不正是宝玉吗?他恐怕还未从痛失黛玉的阴霾中挣脱。是呀,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一段段花前月下,一句句海誓山盟,花般美人终究香消玉殒,随风而去。莫急,莫急,在《一千年以后》,你们还会《相亲相爱》,过着平凡的生活,做着《最浪漫的事》。

感受过《江南》的宁静,我驭马奔驰在中原大地,安史之乱,已将皇城毁于一旦,空余哀鸿遍野,枯枝败草。掀开绫罗轿帏,我望见了李隆基的无奈以及杨玉环的恐惧。是呀,遥想当年在华清池,一曲《霓裳羽衣曲》是那样令人陶醉,而如今有情人却要在这马嵬坡下阴阳两隔。只闻玄宗在玉环耳边轻声叹道:“玉环,我知道今日你《无法原谅》我的过错,但你要知道,《我心依旧》,我此生只钟爱你一人!”“天长地久有尽时,此恨绵绵无绝期。”莫叹,莫叹,李杨之恋已成千古绝唱,也昭示着世人《这,就是爱》。

写作习惯论文范文第2篇

以习惯为话题满分写议论文1

可以给人们的生活插上一双永远不感到疲倦、洁白丰满的翅膀,让人们生活在那快乐的天空中,无忧无虑地翱翔,有规律的在天际遨游。要想知道,能有个好的习惯是一个多么快乐的事情呀!早晨,我习惯听着闹铃的催促声,快速地穿好衣服,习惯听着水儿那清脆的声音刷牙洗脸。

习惯听着书包上的小铃铛那欢快的歌声走出房屋,踏上宽阔的马路,这时天还蒙蒙亮,在院子里习惯听着老人们的跑步声,做早操声,习惯听着青草们打哈欠的声音,微微睁开眼的声音和鸟儿们那动听的歌声,习惯看着鸟儿们在两颗大树之间飞来飞去,像是一个辛勤的邮递员再给鸟儿居民们送最新的报刊。

习惯看着老人们在篮球场上练太极拳。出了院子,习惯在学校对面的面馆坐下,习惯听着服务员叫卖的声音,和客人们的吃面声,走进那美丽的校园习惯看着学生们进进出出,习惯看见运动员们在操场上矫健的身影,习惯听着同学们的谈笑声走进课堂,铃声响了,习惯听着老师们的命令,以及学生们朗读课文的声音,结束这美好,清新的早晨。

冬日的中午可比夏天要好得多,虽然有一点冷,但还是过得去。“铃铃铃……”我习惯的收起书包,习惯地走出教室门,习惯地看见楼梯上那黑麻麻的一片,出了教学楼习惯地看见一些中学生端起饭盒,走向食堂,总想最先吃最好的,最可口的饭菜,习惯地跟同学们成群结队地回家,习惯在路上说着说着就开怀大笑,习惯在路边的小摊上买点东西吃,习惯回家拿起一本故事书津津有味地看起来,习惯在饭后美美地睡上一觉,习惯中午来到学校后,听着小主持人们动听的嗓音,和优美的旋律,习惯在午自习的时候猜一些有趣的字谜,沉浸在欢快的气氛当中。

晚上,习惯迈着懒散的脚步慢慢悠悠地走回家,习惯听着小贩们卖包子的声音,习惯看着来来往往的汽车在马路上奔驰而过,溅起满地的水,习惯看见饭店里灯火明亮,餐桌前围满了人,桌上摆着可口、颜色鲜艳的饭菜,习惯看见院子里的还依然开放着,习惯看着来来往往的下班人员,习惯看见一些年轻人早早吃完饭,围着大池塘散步,还有一些贪玩的孩子拿着一个个的大馒头,来带池塘边味什锦鱼,鱼儿们似乎习惯不感到害怕,一条条拥挤上来抢食物,习惯看见一栋栋房屋都亮着灯,习惯听见菜放进油锅的声音。

一个晚上又度过了,新的一天又即将开始,我习惯…

以习惯为话题满分写议论文2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好习惯好人生》。

培根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德国人,喝醉了酒,摇摇晃晃,为手里的空酒瓶子寻找垃圾箱;找到后还仔细看一下垃圾分类,再把瓶子放进去……一个酒鬼能做出如此的举动,这就是习惯的巨大力量。

怎样培养自己的好习惯?首先需要检查一下自己,反省一下自身的一些坏习惯。你是否留意到有的同学在楼梯、走廊上追逐打闹,高声喧哗、旁若无人,这种行为既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秩序,又带来了很多安全隐患。这种景象与周围的环境是多么的不和谐,这里面有你的责任吗?你留意过周围同学的语言吗?那脱口而出的脏字是不是很刺耳?这里面有你的声音吗?你对老师、长辈礼貌吗?你对同学友善吗?你今天读书了吗?作业你认真完成了吗?……

千万不要以为这些都是寻常小事,我们的校园里、教室内每天都有很多的老师同学在辛勤地劳动,当你随手扔下一片纸、塑料袋的时候,想到过他们的辛劳吗?把纸片、塑料袋扔到垃圾筒里去,只是举手之劳,说到底这是个习惯问题。如果人人都养成好习惯,校园会是多么清洁、美丽。

我们应当不懈地培养好习惯,用我们的优秀行为感染周围的人,影响周围的人。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让我们习惯性地去学习,去读书、去思考,习惯性地去认真做事情,习惯地友好待人。当你养成了好习惯,在人们的眼中,你就会显得很优秀。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祝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养成好习惯,成就好人生。

以习惯为话题满分写议论文3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好习惯伴我行,法国学者培根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该努力的追求好习惯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古有小黄香“温床扇枕”,今有田世国捐肾救母,孝敬父母是我们首先要做的事,虽然我们不用再象“廿十四孝”中的“百里负米”啮指痛心,”但是我们应该放学回家后应该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父母下班回家以后贴心的帮他们捶捶背,驱散一天的疲劳。尊老的同时也不要忘记爱护身边的小朋友,“孔融八岁就知道让梨,我们也应该向他学习,团结友爱同学,乐于助人。

次谨信:“人无信不立,”诚实和守信是一个人良好素质的体现,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小时候调皮的用自己刚买的小斧头砍掉了爸爸的樱桃树,为了避免家里的仆人受惩罚他坦诚了自己的错误。其实诚实比一千棵樱桃树都珍贵。

泛爱众,而亲仁:作为当今小学生,我们要关心爱护他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时还要谦虚,向品行较好的同学学习和请教。

有余力,则学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好读书,读好书是我们成长和成才的必要途径。古人治学有三到和三上口到、眼到和心到、”“枕上、马上、厕上”有余力,则学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好读书,读好书是我们成长和成才的必要途径。古人治学有三到和三上口到、眼到和心到、”“枕上、马上、厕上”。古有:凿壁借光,悬梁刺股。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今天的我们应当把握住美好的光阴和优越的学习条件,多读书,读好书。用知识充实自己,使自己早日成才!

好的习惯影响一生,让我们常常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走好自己的每一步吧。

以习惯为话题满分写议论文4

一个微笑,一朵金色花,开在你我心中。

题记

微笑=感恩

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微笑只不过需要扬扬嘴角,就可以办到,对别人来说它却意义非凡。每天早上起来,看到的是父母慈祥的面容,嘴角不自觉的上扬,露出微笑。每当此刻我的心中就会变得万分宁静,就像平静的湖面一样。每天我一进家门,轻轻扬起嘴角,向他们抱以一个微笑,他们的心就会舒坦许多。每当我们同父母吃饭他们给你夹菜时,冲他们浅浅一笑,会让他们心中温暖许多。一个微笑,它承载着你对父母的感恩、爱与关心,对他们来说,这或许就成了一份最好的礼物。

微笑=友善

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微笑只不过需要眯眯眼睛,就可以办到,对别人来说它却意义非凡。在茫茫的人海中,不论遇到哪一个人,都需要缘分。因为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对陌生的他和她报以一个善意的微笑,换来的是别人更加友好的目光和一颗真诚的心。微笑得到的是双倍的收获,那为什么不微笑呢?

微笑=改变

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微笑只不过需要弯弯眉毛,就可以办到,对别人来说它却意义非凡。他曾经有过不好的过去,没有人再信任他,没有人再同他交朋友,那时的他走投无路,觉得自己的生命几乎已经到了尽头。一位伟大的老人在这一时刻,给予了他一个微笑。这个微笑,对此刻的他来说,包含了太多太多,有信任,有鼓励,还有友善。给他黑暗的世界中,开了一扇小小的窗,阳光就这样倾射进来,让他看见了曙光,他再一次勇敢得走出了自己的世界,走向光明。一个微笑,就这么不经意的改变了一个人的人生。

让微笑成为一种习惯,它会给我们带来许多许多的好处,不仅仅是自己,还有你身边的每一个人。微笑可以让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感到温暖,让我们都生活在一个美丽的世界中。

让微笑成为一种习惯,时不时的微笑一下,世间一切仿佛顷刻间都变得不一样了。

微笑,好习惯!

以习惯为话题满分写议论文5

蔚蓝的苍穹,万里无云,戴上耳机,让它替我疲倦的心灵阻隔这喧闹嘈杂的世俗。几支单曲,连贯成一帧帧唯美的画面,令我久久沉醉在乐曲的弥香之中。习惯了曲中漫步,习惯了收获感动。

循着《花香》,乘一叶扁舟,徜徉于江南水乡之中,甚为惬意。街道两旁的一件件《青花瓷》中,酝酿着历史的醇香。釉色渲染的笔墨点青了一排竹楼。那位踽踽独行的年轻人不正是宝玉吗?他恐怕还未从痛失黛玉的阴霾中挣脱。是呀,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一段段花前月下,一句句海誓山盟,花般美人终究香消玉殒,随风而去。莫急,莫急,在《一千年以后》,你们还会《相亲相爱》,过着平凡的生活,做着《最浪漫的事》。

感受过《江南》的宁静,我驭马奔驰在中原大地,安史之乱,已将皇城毁于一旦,空余哀鸿遍野,枯枝败草。掀开绫罗轿帏,我望见了李隆基的无奈以及杨玉环的恐惧。是呀,遥想当年在华清池,一曲《霓裳羽衣曲》是那样令人陶醉,而如今有情人却要在这马嵬坡下阴阳两隔。只闻玄宗在玉环耳边轻声叹道:“玉环,我知道今日你《无法原谅》我的过错,但你要知道,《我心依旧》,我此生只钟爱你一人!”“天长地久有尽时,此恨绵绵无绝期。”莫叹,莫叹,李杨之恋已成千古绝唱,也昭示着世人《这,就是爱》。

写作习惯论文范文第3篇

提纲犹如工程的蓝图、作战的计划,要力求写得符合要求。有些同学常写“1.事情的开始;2.事情的经过;3事情的结果”一类的“提纲“.这太空洞,对作文没有什么用处,不成其为“提纲”。也有同学把提纲写成文章的内容提要,这又太繁琐,也不好。还有的同学把提纲写得呆板、生硬,缺少变化,缺少特色,这样的提纲当然也不算好提纲,也会严重影响作文的质量。

应该如何写提纲才合要求呢?

一、提纲要切题。例如,有同学写《说“功夫不负有心人”》的提纲是这样写的:1.“有心”就是有明确的目的;2.“有心”就是有正确的方法;3“有心”就是有认真的态度和创造精神。认真审一下题便可知道,这一种提纲就比较切题。

二、提纲要体现体裁特点。假如要以《门》为题分别写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则其提纲,应该分别体现出不同的体裁特点。

议论文提纲:

总说“门”启迪我们要入好、把好人生的扇扇大门。

知识、生活、社会的大门,门门入好:①入好知识门,才能获得知识;②入好、生括门,才会懂得生活;③人好社会门,才可能成为社会的好成员。

家庭、国家、思想的大门,门门把牢:①把好家门防风雨盗贼;②把好国门防敌人侵犯;③把好思想门防腐蚀变质。4 努力入好、把好扇扇人生的大门,让生命的航船扬帆远航。

说明文提纲:

l.门有古老的历史——与人类向时出现。

2.门有独特的构造——由门面、门框、门袖等构成。

门的种类多种多样——按质地分,有金属门、非金属门;按作用分,有多用途门和专用门;按位置的所属物分,有建筑物的门、交通工具的门、其它器具的门。

门正向轻巧、牢固、美观、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记叙文提纲:

首先,舅舅家是一扇寒伧的小门;

后来,有了一扇红漆大门;

现在,新楼前是一扇威武的大铁门。

三、提纲要简洁。写提纲要根据需要或详或略。但详不是繁琐哆嗦, 略也不是空洞无物,要

做到不管详略,都力求简洁、精炼。

例如有同学写《十年以后返校来》时,其提纲是:

1、宣传窗内,有声有色地放映看历届校友和在校三好生的动人事迹。

2、展览厅里,小爱迪生们的小发明干奇百怪,琳琅满目;

3、图书馆名著荟萃,座无虚席......

写作习惯论文范文第4篇

语文实验教材教研组教研计划一、 工作思路: 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贯彻执行规范、追求效益、崇尚创新的工作态度和精神,加强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和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语文教育家叶圣陶把培养良好的语文习惯作为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关系到一个人一辈子的事情,这也是语文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每个有巨大成就的语文特级教师无不把良好的语文习惯培养作为他教学中的核心事业来抓。辽宁语文特级教师魏书生就是这方面的典范。良好的习惯不但对学科学习有着正面的影响,而且对人的性格的形成与整体素质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衡量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就看他是否有好的语文习惯,他好读、善听、会记、常写、注重积累,自觉参与一切有关的语文活动,这个人的语文水平决不会差。而这种良好的语文习惯是在长期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它反过来又在不断促进语文学习的进步。习惯本身不是知识,也不是能力,却是获取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桥梁,是一种终身受益的永久的推动力。 《语文课程标准》对良好语文习惯的养成提出了许多具体的要求。如: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对汉字有浓厚兴趣,主动识字的习惯;读书看报的习惯;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默读的习惯;集中精力,专心致志读书的习惯;做读书笔记的习惯;使用各类工具书的习惯;积极参与讨论和争辩的习惯。《语文课程标准》把习惯的培养列入课程目标,并加以细化,这是一个质的飞跃。 《语文课程标准》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分为几个层级,并由低往高发展,是过去的语文教学大纲前所未有的。语文教育内容的审美情趣还有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等。《语文课程标准》认为文学教育是培养语文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要引导学生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情感的体验,从中吸收文学作品的精华,领悟作品的内涵,以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加厚学生人文底蕴的目的。语文审美的教育最终是对人的终极关怀,以提升人的文化品位,发展人的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二.具体工作安排 二月份 1. 参加江东区“走进新课程”备课活动。(2003年2月24日下午1点) 2、 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了解新课程标准的意义、功能、结构、内容,明确新课程的实施和评价。让新课程标准的思想深入到每一位教师的头脑。 3、 假期备课情况检查。 三月份 1. 召开教研组成员会议。(分发资料)讨论通过本学期实验工作计划,实验教师再根据计划分头制订个人工作计划,明确本学期实验重点,并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实验工作,保证实验工作有序、顺利地展开。 2. 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提高教师理论水平。 明确本学期实验重点,学习、搜集相关理论及研究资料,为本学期实验打好理论基础。(集中学习《语文教学生活化》,谈感想,集中进行讨论。体验“语文教学生活化”的精髓。) 3. 组织教师外出听课。(参加江东区教研活动) 4. 听教研组成员的课。(1-2)节 四月份 1. 中旬进行备课检查。 2. 下旬参加学校的学习新课程标准演讲比赛。 3. 撰写“课改”学习论文。 4. 开设组内实验课,全体教研组老师听课,课后除教师自己评课,自评得失外,其他的教师参与听课评课。通过实验课发现实验的进展,看看形成了什么,有什么效果,按的出发有哪些不足,便于下一步工作有的放失。(家长展示课准备) 5. 听教研组成员的课。(1-2)节 6. 期中用新课程标准下的新理念,检测学生的各项能力。(期中测试) 五月份 1. 组织教师认真上好研讨课,为参加学校教学大比武作准备。 2. 认真上好写字课。课堂上注意ji发学生的写字兴趣,保证课上有充足的写字时间,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加强指导,加强督促,教给方法,努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组织学生进行写字比赛。 3. 参加江东区“我爱语文”—走进新课程主题展示活动。 4. 理论学习:“语文素养”科学评价大讨论(围绕评价考卷,练习题展开) 5. 教研组成员开课。 六月份 1、 新教材不同课型教学案例回放与评价。(课件、教案、反思等) 2、 每位教师每人出期末试卷一份。 3、 写好教学论文。 4、 认真做好期末复习工作。 5、 做好学期评比总结工作。

写作习惯论文范文第5篇

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贯彻执行规范、追求效益、崇尚创新的工作态度和精神,加强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和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语文教育家叶圣陶把培养良好的语文习惯作为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关系到一个人一辈子的事情,这也是语文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每个有巨大成就的语文特级教师无不把良好的语文习惯培养作为他教学中的核心事业来抓。辽宁语文特级教师魏书生就是这方面的典范。良好的习惯不但对学科学习有着正面的影响,而且对人的性格的形成与整体素质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衡量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就看他是否有好的语文习惯,他好读、善听、会记、常写、注重积累,自觉参与一切有关的语文活动,这个人的语文水平决不会差。而这种良好的语文习惯是在长期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它反过来又在不断促进语文学习的进步。习惯本身不是知识,也不是能力,却是获取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桥梁,是一种终身受益的永久的推动力。

《语文课程标准》对良好语文习惯的养成提出了许多具体的要求。如: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对汉字有浓厚兴趣,主动识字的习惯;读书看报的习惯;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默读的习惯;集中精力,专心致志读书的习惯;做读书笔记的习惯;使用各类工具书的习惯;积极参与讨论和争辩的习惯。《语文课程标准》把习惯的培养列入课程目标,并加以细化,这是一个质的飞跃。

《语文课程标准》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分为几个层级,并由低往高发展,是过去的语文教学大纲前所未有的。语文教育内容的审美情趣还有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等。《语文课程标准》认为文学教育是培养语文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要引导学生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情感的体验,从中吸收文学作品的精华,领悟作品的内涵,以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加厚学生人文底蕴的目的。语文审美的教育最终是对人的终极关怀,以提升人的文化品位,发展人的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二.具体工作安排

二月份

1. 参加江东区“走进新课程”备课活动。(2004年2月24日下午1点)

2、 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了解新课程标准的意义、功能、结构、内容,明确新课程的实施和评价。让新课程标准的思想深入到每一位教师的头脑。

3、 假期备课情况检查。

三月份

1. 召开教研组成员会议。(分发资料)讨论通过本学期实验工作计划,实验教师再根据计划分头制订个人工作计划,明确本学期实验重点,并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实验工作,保证实验工作有序、顺利地展开。

2. 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提高教师理论水平。

明确本学期实验重点,学习、搜集相关理论及研究资料,为本学期实验打好理论基础。(集中学习《语文教学生活化》,谈感想,集中进行讨论。体验“语文教学生活化”的精髓。)

3. 组织教师外出听课。(参加江东区教研活动)

4. 听教研组成员的课。(1-2)节

四月份

1. 中旬进行备课检查。

2. 下旬参加学校的学习新课程标准演讲比赛。

3. 撰写“课改”学习论文。

4. 开设组内实验课,全体教研组老师听课,课后除教师自己评课,自评得失外,其他的教师参与听课评课。通过实验课发现实验的进展,看看形成了什么,有什么效果,按的出发有哪些不足,便于下一步工作有的放失。(家长展示课准备)

5. 听教研组成员的课。(1-2)节

6. 期中用新课程标准下的新理念,检测学生的各项能力。(期中测试)

五月份

1. 组织教师认真上好研讨课,为参加学校教学大比武作准备。

2. 认真上好写字课。课堂上注意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保证课上有充足的写字时间,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加强指导,加强督促,教给方法,努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组织学生进行写字比赛。

3. 参加江东区“我爱语文”—走进新课程主题展示活动。

4. 理论学习:“语文素养”科学评价大讨论(围绕评价考卷,练习题展开)

5. 教研组成员开课。

六月份

1、 新教材不同课型教学案例回放与评价。(课件、教案、反思等)

2、 每位教师每人出期末试卷一份。

3、 写好教学论文。

写作习惯论文范文第6篇

一、培养学生规范写字的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成绩提升的基本要求,只有有了“规矩”,才有了“方圆”。初一学生的书写水平参差不齐,个体差异很大。有的“龙飞凤舞”,有的“画蛇添足”,有的“缺胳膊少腿”等,针对这些状况,我们老师就要求学生养成工整书写、笔顺规范的习惯,让他们明白“字如其人”的个性特点。有了这种最基本的规范写字的习惯,成绩才会迅速提高。

二、培养学会做笔记的习惯。

小学老师在课堂上讲课一般比较细致,重复较多,板书具体、详尽,而中学老师讲课较少重复,板书也仅仅是粗线条的,较为概括。刚刚进入中学的初中生往往会很不适应,不知道究竟该怎样做笔记,常常是顾此失彼,一节课听下来,笔记本上只抄下老师在黑板上写的简明的板书,其余的是“一无所记”。所以教师在讲课时应指导学生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在书上做笔记。而且在刚开始的几个单元,教师还应该督促,检查学生的课本,看学生是否记下了重点,所记载的内容位置是否得当。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主性。自主学习就是课前预习习惯、运用工具书的习惯、课后复习的习惯、独立思考创新的习惯。因为课前预习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它可以使你及时发现知识上的薄弱环节,准备好听新课必需的知识点,从而提高学生的听课水平。大部分学生习惯于上课听老师讲课,被动接受,不习惯预习,即使有的学生有预习的习惯,往往也只是把课文读一遍就完事,没有将预习落到实处,就达不到预习的效果。我要去学生预习要做到“三看二读”。一看训练重点,明确学习目的;二看预习提示与课文注释,并且掌握预习提示和注释中的生字词,明确写作背景,思想内容,写作特点,语言运用等方面的内容;三看课后练习,可以作为初步思考文章的方向;一读即是在前面三看的基础上仔仔细细地读课文,同时在生词、难词上做记号,然后再次查阅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二读是边读边思考,在课本上根据自己的阅读情况圈、点、批、划。学源于思,思源于疑。

四、要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习惯。

有些学生习惯于接受老师讲诉的现成的结论,忽视推出结论的过程,对寻求结论由来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够。如对词句的理解,段落的划分,人物性格特征的分析,中心思想的归纳等等,只希望老师作出结论,然后抄结论,背结论。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本人去思考。”显然,思维在学习过程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思维的过程就是对信息的分析、判断和处理的过程,只有通过积极的思维才能深刻理解,才能把所学的知识真正变为自己的,也只有通过积极的思维才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素质。所以在语文教学中的全过程中,要自始至终地启发学生爱思、会思、多思,深思,对某项知识不仅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五、培养学生认真阅读、作读书笔记的习惯。

学生阅读文章的时候,往往一目十行,浮光掠影,甚至出现读添字、掉字、错字的现象,根本就不认真咀嚼,也不认真体会语言文字运用的奥秘,往往是一知半解,不求甚解,而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国文教学的目标,在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语文教学大纲》也指出,要“初步掌握精度、略读的方法,培养学生默读的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但教材大多只提供学习的例子或杨奔,而阅读的习惯养成需要靠用教材学来的方法去多多阅读。叶圣陶先生也曾这样指出:“精读文章,只能把它认作例子与出发点,既熟悉了例子,占定了出发点,就得推广开来,阅读略读书籍。”当然,好记性莫不如烂笔头,在读的同时还要做读书笔记,如优点语句,精彩描写的摘抄,阅读提纲,读书心得等,这都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六、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

许多学生一写文章往往是一蹴而就,可是质量常常不高,甚至出现不该错的错误,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实现拟定草稿和认真修改。叶圣陶先生说:“动笔之前需要想定个简要提纲,写在纸上也好,记在头脑里也好,这是一种好习惯,写完了从头至尾看一遍,马上自己审核,自己修订,这也是一种好习惯。写完了站在读者的地位把自己写的文章念一遍,看它是不是念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顺耳,这样做是从群众观点审核自己的文章,也是一种好习惯。”《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养成修改文章的好习惯,“养成卷面整洁、注意行文格式的习惯”。初一学生也可以要求同学互相修改,刚开始时要放低一点,只从行文格式,标点符号,错别字等方面做要求,然后逐步从选材、结构语言等方面提出要求,这对于学生良好写作习惯的养成和写作水平的提高都是大有益处的。

写作习惯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中西文化;思维模式;英语议论文;写作构思;文化差异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外的交流也日益增多。除了口语间的交流,书面表达也成为了中国和西方国家交流的重要方式。而英文写作,又是我国教学中的一个弱项。对中国学生而言,对英文议论文的写作常常感觉无从下笔。中国的论文构思和西方有很大的不同,中国的学生也受东方文化的影响,在写作英语议论文的时候也常用汉语的习惯来对整篇文章进行构思,相当于将汉语的议论文翻译成中国的议论文。虽然在语法方面没有很大的错误,但是却和西方文化相差较大,使西方对论文的内容感到匪夷所思,不能很好的理解。因此,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进而了解双方思维模式的差异,有益于思维模式的转变,以西方思维模式来进行英文议论文的写作构思,达到中西方不同思维模式的灵活运用。

二、中西方思维模式差异在中西方不同文化上的表现

(一)中西方思维模式差异在地域文化方面的表现

中西方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不同,在彼此地域中生活的民族不同,对同一个事物和事件的看法和态度也不同。中国气候四季分明,大陆性气候中夏天是最为炎热难熬的季节。而西方的英国夏天却是温和舒适的季节。所以,面对“夏天”一词,中国人马上会想象到酷暑难耐的样子。而西方面对“夏天”一词,就反应出一种舒适宜人的感觉。虽然这仅仅是地域差异中一个小小的例子,却折射出两种地域的差异性。地域的差异,带动思维模式的差异,就如同样是“夏天”,对其的感受却大相径庭。因此在英文的写作构思时,要充分考虑到双方地域文化的差异。

(二)中西方思维模式差异在风俗习惯文化方面的表现

中国和西方国家有着相差较远的风俗习惯。就如同“春节”和“圣诞节”,一个是属于中国的最重要的节日,一个是源于西方的重要节日。中国饮食习惯用匙和筷,西方则是刀和叉。中国崇尚礼仪,认为“左尊右次”,这一点对西方而言,是难以理解的。对各国而言,风俗习惯都是复杂的。不同的风俗习惯,影响不同的思维模式。在英文写作时,要尊重西方独有的风俗习惯。

(三)中西方思维模式差异在宗教文化方面的表现

人类文化博大精深,宗教文化是其总重要的一部分。不同民族的人民具有不同的。崇尚的、忌讳的文化也不同。中国的以佛教和道教为主。而这并不存在于西方文化。西方崇尚的多以基督教为主。信奉上帝是最高的神。在文章写作中,对词汇的理解从方面来讲也不相同。龙是中国崇尚的图腾,象征着“高贵,吉祥和神圣”。而西方英语词汇中“龙(dragon)”仅仅是一种低等的爬行动物。由此看来,在英文议论文写作中,思维模式同样要注意西方的信仰,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解。

三、中西方思维模式的差异在英语议论文写作过程中的表现

(一)写作中汉语和英语在词汇上的差异

汉语和英语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上有着不同的偏重。也因此,汉语中动词在句子中应用较多,而英语和汉语比较起来,用名词多于动词,比较静态化。所以我们在写作中,要想接近西方风格,就尽量用名词来表达汉语里用动词要表达的意思。汉语追求一种语言的韵律,内容结构间的协调。又包含很多修辞方法,一些意义重复的词语被多长使用。而英语强调的是简洁,流畅,具有逻辑性。西方国家的用词要求简明扼要,避免复杂冗长。这点在英语议论文的写作中要有足够的重视。

(二)写作中汉语和英语在句子结构上的差异

英语的句子中必须使用连接词,以体现句子的完整性。而汉语则着重于句子本身的意义。汉语句子本身不以主语为中心,而是以句子表达的意义为主题。而英语则是要求突出主语,不能将其省略。汉语中多采用主体的思维方式,常用人称来作为主语,运用主动语态。英语则对主体和客体有严格的区分,常用物称来表达事情,被动语态使用较多。因此,在英语议论文的写作中要注意句子结构的差别,避免汉语主题的思维模式对英语的句子完整性造成影响。

(三)写作中汉语和英语在文章篇幅章节上的差异

汉语的写作思维方式常采用引言慢慢引出主题,很少直接进入主题。中间内容逐点述说,最后结尾呼应引出结论。受传统中庸文化的影响,文章也常用辩证的方法,从正反两方面来叙述主题。而西方文化则更习惯于直奔主题,表明态度,突出论点。内容呈直线型展开,与中心思想紧扣,讲究因果思维。在章节段落中,汉语习惯含蓄的连接,没有主题句。而英语则习惯在每个段首都有一句提纲类的语言,其余语言都为之服务。所以在写作中要注意思维模式合乎英语国家的逻辑方式,阐明观点。

四、在英语议论文写作中减少中式思维模式的方法。

如何减少中式思维模式对英语议论文写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我国西方语言写作中长期探索的问题。针对中西思维模式的差异性,提出以下减少负面影响的方法。

首先,应该加强英语语言的文化背景的学习,融入西方各方面文化的认知。除学习英语语言本身之外,对西方的自然地理,风俗习惯,人文风情加以了解。熟悉英语本身的语言背景。尤其重视英语的思维方式的锻炼,明确英汉两种思维的差异性,在写作中摒弃汉语的思维模式。其次,在写作中重视英文论文的结构和风格,做到论点鲜明,论证有力。不冗长,不繁杂,注重结构的紧凑。再次,充分利用范本来进行模仿写作,研究英语论文范本的结构,句型和词汇的运用,培养对议论文写作的兴趣,拓宽写作思路,锻炼英文的思维模式。同时多阅读英文资料,强化英文的思维模式,发现和学会英语议论文的写作技巧。平时注重英语思维的模仿练习,培养英语议论文的写作能力。对汉语进行准确的翻译,也可以为论文的写作积累更多的词汇和句子,满足对写作在实践中的需要。

五、结语

写作对语言方面涉及很广泛,不仅包括语言的表达,还有思维方式等多种方面的能力。英汉之间的各种文化差异,决定了中心思维模式的差异,极大影响了英语议论文的构思。在今后的英语议论文写作中,要增强文化间跨越的意识,减少汉语思维模式对英语思维模式的影响,写出让西方人民理解和认可的英语议论文。

参考文献:

[1]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写作习惯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 培养 良好 学习习惯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王极盛先生就学习习惯与考试分数进行了专门的研究,他连续3年走访了200名高考状元,发现这些学生成功的最大秘诀就是热爱学习,并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后,他的结论是:“学习习惯高于考试分数。”由此可见,好的习惯对于一个人的人格也有很大影响,正所谓“好习惯,好人生”。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中学生语文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中学生要养成的语文学习习惯有很多,具体来说分为两类,一类为基本习惯,另一类为较高要求的语文学习习惯。

一、语文基本学习习惯

1.工整书写的习惯。“字如其人”,我们通常会通过笔迹来审视一个人内在的品格。当然,我们不能要求每个学生都成为书法大家,但书写工整清晰却是最基本的要求,更能反映出学生自身治学认真、细致、严谨的精神。

2.勤查工具书的习惯。平常教学中,总会碰到学生问我这个字怎么读,怎么写,那个词是什么意思诸如此类的问题,我的回答一概是“自己查字典解决”。遇到自己完全可以动手解决的问题,却仅仅依靠向老师求助,会使学生养成一种依赖心理。读书要养成勤查工具书的习惯,让工具书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中学生常备的工具书有《现代汉语词典》《成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典》《辞海》《唐诗鉴赏辞典》等等。

3.质难问疑的习惯。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由此可见,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要想学好语文,凡是不懂的,有疑惑的,把握不准的,都应当勇于向别人请教。

4.审题的习惯。学生很多做错的题,不是因为不会,而是在审题时注意力不集中,粗心大意,没读完题便心浮气躁忙于做题。因此,教师应要求学生做题时保持冷静思考,揣摩出题者的心理,看清题目再想办法解决问题。

5.预习巩固的习惯。课前做好预习才能明确听课时的重点,课后及时巩固复习才能“温故而知新”,不仅语文,其他学科也应如此。

二、较高层次的语文学习习惯

1.随时记忆、背诵名篇的习惯。要想扎实提高语文素质,必须要养成随时记忆背诵的习惯,这也是我国传统的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有助于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因此,教师应让学生从小背诵有价值的经典,使学生常常耳濡目染于圣贤的智慧思想之中,从而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2.日积月累的习惯。语言本身十分繁琐,一朝一夕,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可能进步,必须日积月累方能集腋成裘,滴水石穿。因此,每带一届学生,我都会要求他们准备一本“积累本”,字音字形,成语释义,错题整理,文段摘录,都可以记录在册。这种习惯需长时间下工夫,并坚持到底,这样积累本才能成为学生的“百宝箱”,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倾听表达交流的习惯。倾听是一种美德,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因此,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静静倾听的习惯。只有课堂上静心听讲,课堂课后讨论静心听取别人的发言,才可能充分理解,综合思维,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此外,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充分表达交流的时间和机会。无论是课前演讲,还是课内讨论、即兴发言,教师都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互动合作中创造竞争情绪,让学生有更多表达自己观点和倾听他人观点的机会,这将能规范学生口头语言,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对能力以及养成文明发言的态度。

4.良好的阅读习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再阅读。”由此可见,学好语文光读几册教材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重视课外阅读,必须使学生大量地阅读课外书籍,从书中获取丰富的精神养料。因此,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便显得尤为重要。(1)有选择、有计划、有目的的阅读习惯。要读名家名篇,经典著作,不应把精力浪费在毫无意义的书籍上;可从自己钟爱的题材入手,有计划地选定自己的必读书目,并且规定好每天的阅读时间。(2)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凡是在学问上卓有成就的人都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因此,教师必须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很多,主要有:①批注式。即在阅读过程中,在原书的重点处、关键处或疑难处“圈、点、注、划”,写下自己的见解、心得。②摘抄式。即摘录原文的名言警句、历史典故、优美的词语或段落等。③读后感式。即阅读原文后,写心得或感想。这样的读书习惯长久坚持下去,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而且对写作能力的培养很有帮助。(3)掩卷思考,积累资料,交流心得的习惯。好读书当求甚解,不应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对阅读过程中疑难应着力思考、消化,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因此,学生应多积累,多思考,并跟同学就某些问题展开讨论,相互交流心得,加深记忆,从而达到边读边思考边交流巩固的目的。(4)涉猎广泛的读书习惯。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因此,教师应让学生广泛涉猎,同时配以有效的阅读方法,使学生真正有所收获。

5.良好的写作习惯。语文的最高能力即为写作,一个人的思想观念、文笔语言、手法技巧全都体现在写作中。作文60分,占语文总分的40﹪,重要性可见一斑,而学生对作文往往怀有恐惧畏怯的心理,不想不愿写作文,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其一,留心观察周围事物。观察是启迪学生思维的最基本的途径。自然、社会、生活都是语文学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课程资源,留心观察周围的人、事和景物,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每一处细节,都可能成为我们以后作文中的素材资料。其二,勤于动笔的习惯。教师应让学生及时把所见所闻所想记下来,哪怕只是只言片语。此外,平时还要多写随笔,篇幅可长可短,内容也不加限制,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的就行。

三、需要注意的问题

好习惯的养成并非轻而易举,这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首先,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有意为之,从实际的教学情况入手,在激发兴趣的基础上,不断地提示、督促、严格要求,不妨以身作则。例如阅读习惯,教师课后可组织师生交流感想心得,课堂上有意多提到一些名家名篇名句。再如写作,教师完全可以和学生同题同时作文,教师的参与对学生是一个极大地鼓励,会促进良好习惯的形成。其次,学生必须严格要求自己,要“言必信、行必果”, 经常进行自我反省、自我评价、自我监督,从而真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写作习惯论文范文第9篇

论文摘要:语文教学必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汉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提升语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因此,培养学生良好语文习惯,提升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中必须注重和认真研究的课题。

“语文是工具。”它既是生活的工具,又是思维和交际的工具,更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如何,无疑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一、语文素养的内涵

什么是语文素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有这样的表述: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到,“语文素养”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它要求学生有“语言的积累”“语感”和“思维”作为知识基础,注重“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等各种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品德、审美情趣、个性、人格等各个方面及其相互作用,以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如何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就与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密切相关。

二、中学语文教学现状

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不愿意学,对学习语文缺乏兴趣和动力,老师教起来索然无味的现象。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搞好学习,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有利于为将来提供创新人才。那么,怎样帮助孩子养成语文学习习惯呢?

叶圣陶先生说:“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

三、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1.培养学生乐学的习惯

如今的学生敏感,活跃,接受社会事物和社会现象庞杂,这就为习惯的培养奠定了生理和心理基础。尤其是受“应试教育”影响的老师,搞机械重复地抄写,背离了语文教学的宗旨和规律,使学生渐渐丧失学习兴趣。那么,如何培养乐学语文的习惯。

首先,遵循中学生生理心理特点——既了解他们的共性,又了解其个性差异,从学生实际出发,挖掘其内在兴趣。

其次,培养对语文的兴趣。有了兴趣,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才能在学习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即主动进行学习。

2.培养学生书写规范的习惯

字要写得规范、清楚、匀称、整洁。在日常的教学过程悉心指导并严格要求学生:“字要规规矩矩地写”,定期举行展览评比,褒扬优秀者,特别耐心说服字迹潦草者限期改正,督促其纠正不良的书写态度和习惯。

3.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看书”的习惯

这主要指养成做听课笔记的习惯。要求学生在听课或阅读时在书上“圈、点、勾、划、批注”,把中心句、关键词、过渡、照应和结构层次、主要内容以及学习重点、难点等用不同的符号标记出来,并随时把自己的想法和质疑写在旁边,这样边阅读边思考,效果更佳。

4.培养学生养成“好读书”的语文学习习惯

适当增加阅读课,发动和组织自主读书活动,养成“天天读几页,一月一本书”的读书习惯。凡是习惯大都是经过反复实践养成的。然后,通过读书比赛、演讲、辩论等语文活动,加大监督力度,督促他们多读书,读好书。

5.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习惯

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作用与日俱增,对初中学生来说,口头表达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基本技能,也是锻炼情商,增强与人交往和沟通能力的必不可少的环节。那么,培养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只靠课内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大力开展语文的第二课堂活动,把它纳入有目的,有组织的,有指导的活动之中。

实践证明,通过这些活动的有效组织和开展,同学们不但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而且性格也活泼开朗起来,为将来参与社会交际做好心理准备。

6.培养学生质疑、独立思考的习惯

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未知事物进行质疑、探索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也是验证语文教学是否成功的标尺。在改革与创新的今天。创新、质疑、探究是语文课程改革的根本要求。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发扬民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去创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活跃、热烈的课堂氛围。

总之,从一定意义上说,习惯的养成有助于能力的形成,所以在语文教育教改中,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良好习惯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是从根本上改变语文教学尴尬局面的一条有效途径。我们如果能切实地抓好两三种良好习惯的培养,就可能走出教育困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深信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必将使学生受益匪浅,影响他一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写作习惯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原因 听说 积累 记诵 说普通话

中学语文学习习惯,简言之,就是在中学阶段,在老师的指导下,有序地对学生进行语文能力训练的方式,它是养成学生技能技巧的基础。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听说的习惯;积累的习惯;记诵的习惯;讲普通话的习惯。

目前,中学生学习习惯较差,特别是农村中学生学习习惯更差。听,不能听懂文章的大意主旨;说,不能言之有物、有条理、有中心;读,读不出文句的深层;背,只能是机械死背。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教学观念陈旧,管理僵化落后。虽然素质教育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但多数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学仍在原地踏步,素质教育停留在口号上。师生们固守着已有的教学模式,围绕着中考、高的指挥棒,在书山题海中拼耕时间。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的考核,仍然是围绕"考了几个重点"这一中心来考评。

二、信息闭塞,资料奇缺,教学条件跟不上,不能给师生提供读课外书的条件。

三、教师的因素。多数教师读书期间接受的是应试教育,走出校门实践的还是应试教育,在整个受教育及从事教育活动的过程中,一些陈旧的落后的教育思想困扰、禁锢了他们。

由于以上原因,造成了中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我们要作出自己的最大努力,培养中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

一、依托教材,以常规教学为主培养学生听说的习惯。

1、根据课本中安排的听说内容进行听说习惯的培养。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每一册均分布一些听说知识的训练点,如教材中的课堂听讲、回答问题、复述课文、讲故事、叙述事件、说明事物、发表议论、讨论问题、致词、演讲等,它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听说训练的主要"抓手"。教学中,老师应根据教材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使学生在学会运用这些形式的过程中,掌握所需要的听说技巧。

2、结合讲读课教学进行听说习惯的培养。

讲读课中师生的简答活动,使学生进行说话训练的一种有效方式。在讲读课中,教师要尽可能在关键地方"巧设"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给学生创造口头表达的机会,让学生在加深对课文理解的同时,培养其听说的习惯。

3、重视学生记笔记,循序渐进地进行听说习惯的培养。

讲读课文中学生听讲、记笔记,是最好的最经常的听力练习。开始时,老师将要记的重点、难点说得懂一点,慢一点。如果是同学发言的,则由老师把重点内容再反复叙述一遍,作些适当的暗示。同时,指导他们如何记下老师讲授要点。以后,记录的速度逐渐放快,直至和平常说话一样。这样不断训练,大多数学生都能做听课笔记了。

4、规范教师的语言,保证训练质量。

在讲课中,教师对课文的讲解、分析,对学生是最好的说话示范。因此,在讲读课文时,教师必须做到吐字清晰,表达准确。内容上要做到中心明确、条理清楚,表达上要做到简洁明了,抑扬顿挫,从而使学生在听讲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学习口头表达的技能、技巧,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5、与写作课相结合进行听说习惯的培养

在写作课上,同样可以对学生进行听说习惯的培养。写作前,老师讲授一定的写作知识并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指导。学生听取这些指导本身就是进行听力练习。写作课上老师组织学生通过讨论确定作文要表现的主题,引导学生谈自己所选择的题材以及自己对文章的构思,这些环节都是锻炼学生说话能力的极好机会。因此,写作课上最有效的说话训练是动笔之前的口头作文,可以锻炼学生连词成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做到有中心有条理地进行口头表达的能力。经过口头作文训练,学生作文的思路清晰了,语言丰富了,也为写好作文打下了基础。此外,老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的习作讲评,也是进行听说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这样,久而久之,既培养了学生听说的习惯,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培养中学生养成积累的习惯

1、博览。即广泛阅读。学校应该是书籍的王国,多读好书,是写好作文的基础,也是开拓视野、积累精华、体味人生,健全人格的途径。每个班应建立图书角,一周安排一两节自由阅读课,让学生多读有益的课外书并做好读书笔记,丰富学生的知识。

2、品味。对积累的生活素材,重要的在于体味感悟,即仔细地品味、分析、挖掘材料的蕴涵,感悟人物的思想感情。有不少学生,对"品味"素材有很深的感触。例:我的一学生读了雨果的名言"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大的是认的心灵。"她说,我喜欢它的原因,是因为我想拥有一个伟大的心灵。

3、运用。积累的目的,就在于运用,在于训练学生读写听说的能力和陶冶美好的情操。①直接运用。如名言,古诗之类,在作文、口述时,原文照录。②灵活运用,即引用的事例不抄录原文,经过内化,变成自己的话,用在作文里。

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背诵(记忆)的习惯

关于背诵的重要性,潘菽认为:"背诵时熟记教材,提高语文学习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语文教学中,背诵对于巩固字词、加深理解课文、提高写作能力,促进记忆力的发展,均有积极的独特作用。"

基于上述观点,我在语文教学中是这样培养的背诵习惯的。

1、教师范背,增强学生的信心。很多学生畏惧背诵,没有背诵的习惯,缺乏自信。为此,我先讲背诵的重要性;其次,适时作一些示范背诵,使学生坚定信心,自我加压:老师能背出来,我也肯定能背!最后,我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告诉一些背诵技巧。这样,学生有信心了不存在畏难情绪了。

2、课堂背诵,给学生们一个甜头。在扫除文字障碍、弄懂词意、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层次结构、中心思想后,抓主背诵的有关要领,利用课堂上的有限时间进行背诵,既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又能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提高背诵的效率。

3、同学之间对背,互相鞭策。课外练习,一要时间,二要指导。时间可以由学生自定。根据语文程度的好差,自觉性的强弱,将全班同学四个个编为一组,好差搭配,互相鞭策,互相促进。

四、培养学生讲普通话的习惯。

普通话教学是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培养学生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既可以提高的语文能力,也能为以后社会交流打下基础。为此,我是这样要求学生的:

1、夯实基础。加强朗读训练是培养学生养成讲普通话习惯的重要途径。选择一些名家名篇,如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等,让学生反复朗读,要做到语言准确,语句流畅,声音响亮且富有情感。

2、普通话说话训练。一天一人,轮流上台,或朗读精选名篇,或新闻,或就校内外、班内外事件进行评论。

3、开展普通话活动,激发兴趣。如朗诵赛、演讲赛、辩论赛等。

此外,还应注重练字;查工具书、写日记等习惯的培养。

总之,要培养中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一件艰巨的任务。不仅要有规范的教育制度保驾护航,还要语文老师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教学观念的不断更新,才能真正成为一个优秀的中学语文教师。

写作习惯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习惯 整合 语文学习习惯 品德教育 语文课外活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02-0025-02

作者简介:赖相卫(1976―),广东河源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广东东莞市教师进修学校教师。研究方向:作文教学创新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笔者曾经在一所农村普通中学任教,该校生源差,学生数量多。随着重点高中招生指标的日益增加,该校的生源日渐劣化。于是,笔者积极思考教改方向,努力摸索出一个切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的语文学习习惯培养方案,以突破乡村中学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瓶颈。

通过大量的阅读,笔者找到了适合乡村中学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理论依据:叶圣陶的“习惯本旨论”――“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陶行之的“生活教育”理论,英国近代哲学家培根的“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以及心理学实验研究表明,在学习成绩差、学习态度差的学生中,真正有学习障碍的学生是极少数的,大多数是由于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习惯差而导致的。这为笔者提供了丰厚的理论基础。

二、语文学习习惯培养的具体内容

(一)文德合一

笔者把品德教育与语文教学进行大整合。比如在培养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之前,先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在高一学生中,笔者着重培养了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生活习惯:

经过半个学期的狠抓落实、教育疏导和反复训练,学生的行为习惯有了很大进步,以前经常出现迟到、作风散漫、戴戒指项链、留长发、考试舞弊、顶撞老师等恶习逐一消除。这一举措使学生的生活有了计划和约束,增强了他们的意志力、注意力及耐力,为语文学习良好习惯的养成打下了基础。

在高二学生中,笔者按三台阶模式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良好习惯。

在三台阶训练周期里,笔者总结了几条行之有效的经验:

1.简单主义:从最简单、最基本的做起,树立起信心,产生成就感,促进自我发展。2.严格检查,强迫执行。将习惯当成行为规范和生活守则来抓,才能形成习惯的反复性,又因反复地刺激大脑,习惯就像生物钟一样提醒学生按要求自发做某事。3.在“勤”字上下工夫。在第一第二台阶里,老师不能心太软,更不能偷懒不落实检查。其实,学生的学业和教师的事业都像古训所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良好习惯教育更是如此。4.学习与教育相结合。对好学生,可以引导其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对后进生则以教化为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并加强意志力锻炼。

(二)拓宽途径,通过环境诱导习惯生成

笔者尝试拓宽听说读写良好习惯养成的途径,以营造学生语文良好习惯养成的大语文环境。其中,笔者通过创设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语文习惯。如通过“造时势―搞活动”“建图书角,浓郁读书氛围”“语文综合性活动―扩大阅读、写作量”等课外活动,营造自主发展的人文环境,启发诱导学生自奋其力、自求其知,让良好习惯成为自然。

下面介绍一些具体的课外活动内容及做法:

在培养听说习惯方面,笔者设计开展了一系列活动:1.“我给同学上节课”,学生自己扮演“小先生”,像老师一样备课、讲课;2.“我有话要说”“我给老师提个建议”。这两个活动激发了学生说话的愿望,并且为学生听说习惯培养提供了操练舞台;3.故事会和朗诵比赛。我们的体会是:语文活动既提高听说能力,又培养课堂民主意识和集体归属感。

在培养读写习惯方面,笔者也设计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摄影与文学”“我为孤儿讲名著故事”“金庸武侠论坛”“报刊动感地带”“党的光辉照我村”征文活动,“绿叶对根的情意――我为母校创省一级添光彩”现场作文大赛,“影评邀请赛”,自编文选等比赛。这些活动犹如一个个窗口,通过这些望台,学生的视野拓宽了,学习语文的兴趣浓厚了,动手能力增强了,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也增强了。在一次次语言活动中,学生提高了表达能力,提高了语文素养,进一步巩固了语文读写习惯。

写作习惯论文范文第12篇

一、详细了解案件情况

了解案件基本情况,主要是了解案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检材形成过程以及当时案件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在书写人已死亡的鉴定案件中,应认真查阅案卷,详细了解检材形成时书写人的年龄、健康状况、心理状态、书写环境等情况。在条件许可时最好能接触相关人员,亲自询问有关文件材料形成时的细节情况。因书写人已死亡,鉴定人员了解案情更要全面客观,综合分析案件当事人的说法,不能主观臆断,更不能迎合案情作鉴定结论,要用辩证的观点分析案情,不偏听偏信。

二、全面分析检材,多层次选用笔迹特征,准确判断检材书写变化的形成原因

(一)在书写人已死亡的案件中,要从多方面入手全面分析检材

对检材所用纸张、书写工具的种类以及文件排列格式等均要仔细认真分析。在准备检验前,仔细观察检材是否有反常现象,如文字布局、签名落款时间等的对应关系是否正常,如发现有不能合理解释的异常,则应引起特别注意。如某检察院检验的受理刘×诉朱×欠工程款一案,刘×持该公司业务员朱×签名的欠条一份,要求给付欠款。而朱×因交通事故已死亡,该公司对协议书不认可。刘×要求鉴定朱×签名,同时一再强调协议上的签名是朱X本人书写。在检验中发现,检材上朱X签名书写水平较高,单字笔画书写流畅自然,书写速度较快,无伪装现象。欠条系用单页白纸书写,上半部分空白,纸张发脆,有暗黄斑痕。经用文检仪检测后发现纸张字迹有消退现象。据此出具鉴定书认定签名与朱X本人字迹一致,但欠条不是一次形成,是利用有朱×签名的其他文件变造而形成。最后法庭审理时采用该结论驳回了刘X的诉讼请求。

(二)充分了解各种伪装笔迹的变化规律,正确分析检材变化原因

作为专业文检人员,受理检验每一个案件首先就是确定检材是否有伪装。这就要求文检人员充分了解伪装笔迹的变化规律,不能把检材中偶尔出现的特征生搬硬套到伪装笔迹中去,更不能把伪装水平较高的笔迹当成是书写人本身的书写习惯而定性。在书写人已死亡的笔迹检验中,要特别注意书写人书写时的身体、精神、心理状况,正确分析检材中出现的异常特征。如某检察院受理的李×遗产纠纷一案,李×对其出示的前夫李×水的遗嘱存有异议,称遗嘱不是其前夫所写。检验发现,遗嘱内容是委托律师,李×水签名书写水平较低,单字笔画有抖动,有少笔画、断笔现象。李X提供的样本字迹书写水平较高,单字运笔流畅自然。比较检验时发现二者在单字笔画起收笔动作、搭配特征上相符合,同时检验中也发现部分特征存在差异。结合送检单位介绍的文件形成经过,即书写人在书写遗嘱前,突发心脏病刚刚被救醒,当时身体极度虚弱,是在病床上书写而成。据此认定二者属同一书写习惯,出具同一认定的鉴定结论。

(三)研究检材中的细微特征

书写人已死亡的案件中,检材字迹一般较少,这就要求鉴定人员必须细致地研究每一字迹所反映的特征,分析哪些是本质相同点或差异点,据此认定是否属同一人书写习惯。在一般情况下,伪装笔迹是“同在明显处,异在细微处”,伪装者只注意到易于摹仿的明显的特征,而对一些细微特征,则因自身的书写习惯和注意力的局限性被忽视。在单字书写完后,有的人习惯性地点一个小点,小点的位置与单字之间的关系也会因人而不同,这些细微特征反映书写人本人书写习惯,是本质的特征,可以加以充分运用。如某检察院在受理鉴定一起股权纠纷案中,书写人王法文已死亡,其亲属要求分割王法文生前在某公司的股权,该公司拿出一份签名王法文的股权转让协议书,由于所收集的样本数量少、年度跨度较大,检材中的“王”“文”可利用特征少,检材签名整体笔压力较小,“法”的最后收笔且长翘,而样本中是下压的,所有样本中签名均习惯性点一个小点,而检材中却没有。综合分析发现的所有特征,认定“法”的最后收笔及习惯点小点是王法文本人的书写习惯,据此出具否定同一的鉴定结论,被告对该鉴定未提出异议。

三、充分收集样本,尽量收集书写人生前各个时期的样本

对于涉及书写人已死亡的案件,收集样本要特别谨慎。要求当事人把能找到的死者生前文字尽量全部提供,检验时按书写时期分别整理,找出死者自身书写习惯的变化规律。对于收集到的样本材料一定要认真分析,要让案件当事人双方辨认确定样本,对有异议的样本宁可舍弃不用。要去伪存真,不能被当事人故意提供的虚假样本蒙蔽视线,要对每一份样本来源进行细致审查。对于只能提供少量文字的样本,要对仅有文字样本特征进行多层次分析,充分利用样本反映出的每一个信息,多渠道、全方位选用特征,分析出书写人固有的书写习惯。对于此类案件样本,有条件的情况下,鉴定人员应同办案人员一起深入实际,协助收集,以确保收集到真实可靠、有比对条件的样本。

四、综合评断差异点及符合点

对于书写人已死亡案,由于双方当事人各执一词,样本又得不到书写人辨认,因此,对检材与所选用样本笔迹要进行多角度、多方位比对。在正确掌握检材与样本各自一般特征及局部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比对,要对二者的相同点及不同点作出判断,并对二者笔迹特征进行综合分析。不能机械地用特征点的数量加以比对,而要分清特征点是否属本质的,是否是同一人书写习惯及非同一人书写习惯上本质的相同点或不同点,要对那些非本质的相同点或差异点作出科学解释。鉴定涉及书写人死亡的文检案件,决不能单纯讲求办案效率,而忽略科学公正原则,鉴定人员要重复多次检验,必要时可以进行科学实验。

五、检验此类案件应注意的问题

一是案件检材要使用原件。只有使用原件才能发现细微特征,才易于排除各种伪装方式,保证鉴定结论的准确性。

二是切忌主观臆断,先入为主。受理书写人已死亡案件的鉴定,死者亲属通常是弱势方,鉴定人不能受感情干扰,以免影响鉴定结论的正确性。

写作习惯论文范文第13篇

一、写字习惯的培养

写字的良好习惯,需从小抓起。它应该包含两层:(1)执笔姿势、书写姿势正确;(2)书写符合要求。对低年级小朋友而言,应做到横平竖直、正确、整洁;中年级开始使用钢笔,应要求行款规范,纸面干净,并有所入体;高年级的写字除做到字迹工整、行款整齐外,还应有每分钟不少于20个字的速度。教师应该根据各阶段的具体要求,做有针对性的训练。另外,教师的影响也是举足轻重的。教师的板书工整、清楚,对学生无疑也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二、预习习惯的培养

自觉、主动的预习习惯,是学习的“原动力”,只有使学生主动开发“潜力”,才会使他们将学习变成自觉行为。

我认为预习并不是摘几个词语,让学生回家解释,或者让学生给课文分分段,写写段落大意,而应该重在让学生养成一种观念与习惯。如使学生明白理解词语应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要联系上下文,你读了课文后知道了什么,可以用笔在书上写下来,有什么疑问,也可以在书上圈圈划划。强调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主要目的在于充分活跃学生的思维,调动他们主动求知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如果预习与复习互相配合,相辅相成,则会收到更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使用工具书习惯的培养

使用工具书是读书、写作和寻求新知的需要。叶圣陶老先生认为,一个人应该把字典、词典等工具书看做是“终身伴侣”。但现有的学生往往怕麻烦,从不主动使用工具书。在教学中,我经常要求学生有不会写的字、不懂的词等等不许问同学答案,要自己动手查字典解决。有时上课碰到吃不准的读音,我就带头和同学一起查字典,并且比一比谁快。我认为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自己解决阅读中的疑难,这不是最典型的主动求知吗?

四、动笔习惯的培养

“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就是告诉我们无论课内课外,无论看书、听课,都要勤于动笔。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家庭生活的习惯,组织学生有目的地开展一些课外活动,耳闻目睹,让学生从中获得知识和写作素材,让他们只要是自己觉得有必要诉诸笔端的就可以把它记下来,这样,学生天天动笔学写,训练写的次数就多了起来。而在读书笔记中,我要求学生一定要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语言素材,写作文时就可以选择使用,“活期储蓄”,随用随取,“存”“取”两便。在训练过程中,教师要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不限体裁,不规定字数、时间地写,学生爱写什么就写什么,爱怎么写就怎么写,任学生思路尽情驰骋,自由地倾诉,让学生的习作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少一点条条框框,多一点稚气,从而训练了学生动笔的习惯,也能磨炼他们的语言,从而达到提高语文能力的目的。

五、积累习惯的培养

写作习惯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语文;学习习惯;语文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养成好的习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曾说过:“在语文教学上主要的任务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不能过分依赖教师的分析和讲解。因为运用语言是一种习惯,习惯的养成要通过反复的练习和实践。”因此,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语文学科重要的教学目的之一。下面结合我在教学中的做法谈谈对于提高学生语文能力行之有效的学习习惯养成策略。

一、养成课外阅读与背诵的习惯

要学好语文,光靠课内是不够的,还必须阅读一些课外读物。课外阅读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是不无裨益的。为此,我每周安排两节课作为阅读时间,低年级时可随意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中年级后每周向学生推荐一本书,中年级以贴近学生实际的儿童文学里作品为主,高年级以后以青少版的世界名著为主。并每周进行一次读书会,给学生交流表达的机会,提高读书的兴趣与质量。我还经常了结合课文让学生拓展阅读,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有时就课文中涉及的某一问题会产生强烈的进一步深入探究的动机。例如学完《太阳》一文之后,学生渴望能读到更多的关于太阳的文章,渴望了解更多的关于太阳的知识。于是,我给学生们推荐了《1001个宇宙之谜》这本书,并指导他们阅读。实现了阅读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使课外阅读成为课内阅读的拓展和补充。

背诵是我国传统的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加强学生朗读背诵的指导,并且明确指出1~6年级的学生背诵量。要扎实提高语文素养,非要养成背诵的习惯不可。我先以必背古诗词为主,每天背诵一首,及时巩固,很多学生在低年级时就已经把课标要求的背诵篇目都背诵完了,之后我又给学生每天推荐一首古诗词,直到学生毕业,从不间断,让日有所读,日有所背,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与背诵习惯。

二、养成预习的良好习惯

预习是学生自我获取知识、发现问题以及为“教读”做好准备的过程。一方面,促使学生运用现有的语文能力去感知新的内容,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自学习惯。因此,对学习预习应注重培养以下良好习惯:

1.充分读文的习惯,这是学习的起点和基础,课文不读熟不

开讲。

2.遇到生字词随时查明,通过查字(词)典等方式用心记住音、形、义。

3.初读课文时,注意使用一些固定符号作勾画圈点、质问存疑、注释,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4.预习中注意解答课后练习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并落实训练重点。

三、养成会读书的良好习惯

课堂上我注重让学生学会读书,首先要读懂,也就是在理解上下功夫。每篇文章最好是逐字逐句地阅读,每一词、每一句体会到什么,深入思考;遇到不懂的字词,不要轻易放过,要认认真真地查字典,不理解的词要联系上下文体会意思;要读懂课文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写,养成边读边想的好习惯,并结合课文内容想象出课文以外的画面、内容等。其次是抓住重点词句,批批划划,结合有关的提示、思考练习、资料等深入思考分析表达。学生会读书,善于思考,因此阅读能力较强,在考试中往往占有优势。

四、养成学生善于倾听、勤于思考、乐于表达的习惯

无论在课堂中,还是在与学生的交谈中我都会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听力。比如,在课堂上,要教给学生关键的地方要侧耳倾听,要学会抓住中心,记住要点,并将有用的信息储存起来;学生要想参与课堂讨论、交流或辩论,要听明白各人的主要观点,看法有分歧的要能听得出分歧在哪里。只有静心听取别人的发言,才可能达到充分理解,进而综合思维,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这样经常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听力,才能使学生“耳聪”起来,学生筛选储存有用信息的能力才会显著提高。

思维与表达直接相关,因此思维的训练也特别重要,我着重训练思维的完整性。例如,指导看图时,我要求把图片上的内容依次全部说完,不能看到哪说哪;在叙述一件事情时,要把来龙去脉都说清楚;在阐述自己的观点时,要想全面表达,最好分成几条,从各个角度说清楚,因此在我的课堂上学生往往能大段地表述自己的观点。

在口语表达中,有些学生语言并不规范,回答问题语无伦次,说半句话等,我要求他把话说完整,出现问题及时纠正,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表达的质量。同时,我还把读和说有机结合起来。课堂上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最大限度地满足所有学生的愿望,使学生敢于表达、愿意表达。我班还开展了很多语文活动,如读书会、辩论会、讨论会、朗诵会等,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机会表达。

五、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主要包括留心观察、认真思考、勤于动笔、认真修改的习惯

我还鼓励学生自己去观察,通过观察把握事物的特征,比较事物的异同,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这样做不仅为提高作文质量奠定了基础,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求异思维。动笔之前,一定要认真思考,想一想这篇作文写作的重点,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从头到尾都想清楚了再动笔。学生的作文写好了,让他们把初稿念一念,或自己一边念一边改,或听取大家的建议后自己再改。鲁迅说:“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可见,小学生更应该养成认真修改作文的好习惯。

“行为养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以上这五个习惯的培养是我多年来教学经验的总结,它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良好习惯的养成不但会让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受益匪浅,乃至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江平.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倪文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武晓琳.浅谈小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J].学周刊,2011(6).

写作习惯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口头作文 兴趣培养 写作习惯 表达训练

作文是最能激发和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一种训练形式,中学生正处于人生最旺盛的学习阶段,犹如一张白纸,在这个时候打好写作能力的基础,既能明显而集中地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认识能力、语言基本功以及思想感情、精神面貌,又是衡量语文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尺度之一。

一、重视口头作文

口头作文,由于考试并不考,很容易在语文作文教学中被忽视。但是口语表达能力是将来学生走向社会适应工作需要的内在要求,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口头作文是书面作文的基础。所以我在作文课中,特别重视口头作文。

由于生活环境和语言环境的影响,有些学生相对来说胆小、害羞,没有当众大胆清楚表达的习惯。加之有些地方方言口音比较重,这样就给学习普通话,培养表达能力造成了严重的障碍。因此,在训练学生的口头作文时,教师应把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培养和训练学生敢于表达的能力放在首位。

二、提供广泛的阅读材料和作文材料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多数都是思想性、艺术性较强的范文,它在立意谋篇、遣词用语等方面都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良好的借鉴。教师还要不断给学生提供广泛的阅读材料,多找一些与他们生活紧密联系的作品,里面优秀的词汇、语法,修辞更容易被学生掌握。久而久之,读的多了,学生就能从比较中有所认识,受到启发,产生写作兴趣,萌发写作欲望。古语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因此,要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必须在语文教学中把“读”和“写”结合起来,重在“读”。

引导学生多“读”从而提高写作能力,就要做到无论是在课上还是课下,都要多角度引导学生读好阅读材料,指导学生了解文章中哪些内容可以借鉴,哪些形式可以模仿,等等。总之要“以书为书”,充分发挥阅读的提高思想、增长知识、丰富语言、指导写作的作用。如结合“解题”教给学生审题知识、要求学生作文时注意审题,讲读中对文题思想、选材、组材、详写略写、篇章结构、语言特点的分析,有目标地联系学生作文的实际,相应地进行作文的指导和训练。通过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和写法的熟悉了解,触类旁通,让他们受到启发,从而进一步巩固讲读课中学到的知识,用于作文实践,提高写作能力。

三、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兴趣,除教师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外,还必须贯穿于语文教学的每个环节,在讲解写作方法时要精心设计导语,善于引人入胜,在启发学生求知欲的同时,让其对语言、对文章产生,种吸引力和向往,这是一个课堂阅读教学中潜移默化的过程。有位理论家曾经说过,兴趣的源泉在于把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感到知识是一种使人变得崇高起来的力量。教师要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让学生把知识加以运用,例如写日记、写读后感、课堂口头作文,开展积累词语,片段荟萃的练习,也可以经常组织作文比赛并及时给予他们精神鼓励,物质奖励,使他们时时刻刻享受到写作给自己带来的乐趣和荣誉。作文的兴趣日益浓厚了,就能够让学生养成正确良好的作文习惯。

四、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就是要培养学生为达到一定的表情达意的效果而形成一种写作上的自动化倾向。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可以使学生受益终身。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写日记的习惯

教师首先要讲清楚写日记的重要性,还要给学生布置一些他们感兴趣的日记内容,使他们明白日记的内容非常广泛,街头见闻,喜怒哀乐,无所不能写;并采取适当的检查措施,使学生由不自觉变为自觉,尤其要引导学生写一些跳动着时代脉搏的内容,让“时代的活水”流进学生的心田。

2.比较写作的习惯

写作时,学生爱模仿,但属于低级的机械模仿,为走出这个误区,应让学生学会比较写作。通过结合阅读和自己的生活,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教师要着重留意这样的阅读材料并巧设文题,加以正确引导,是会达到较好的写作效果的。

3.抄写的习惯

教师可从学过的阅读材料中指导学生抄一些名篇、名段、佳句分析、名言警句等,并引导学生分析、消化、吸收。在此点训练上应培养学生养成一些抄写好习惯。如培养抄写格式的习惯,培养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习惯,培养纠正错别字的习惯,培养整洁书写的习惯等。

4.培养写作多样化的习惯

写作不仅要认真完成课文中规定的问题,还应使写作多样化。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方式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才能使写作书面表达训练得到广泛的开展,持续的开展,才能保证写作练习获得比较好的效果。

五、加强书面表达训练

有了丰富的习作材料,怎样用魅力的词句、布局成片,表达出自己的思想这是作文教学的关键所在。

1.首先要注意作文训练的量

作文书面表达训练,首先要考虑大多数学生的承受能力,同时又要兼顾优生和差生之间的承受能力,做到因人而异,根据实际情况配合教材要求的书面表达训练的次数,坚持写日记或周记,同时穿插其他形式的训练,但量次不宜过繁过重。应根据学生实际,灵活量定。

2.注重作文训练的序

按照运筹学的观点,对事物运动的程序安排有个科学的线性规划,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就目前教材编排顺序上看,整体上是按照记叙文写作,说明文写作,议论文写作,应用文写作的大序排列的,这符合人们认识的规律,但我们教师在指导训练时,还必须注意微观上的小序,注意从小的方面人手,按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分项到综合的进行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