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女性消费论文范文

女性消费论文范文

女性消费论文

女性消费论文范文第1篇

本文作者:鲁琦工作单位:巢湖学院体育系

安徽省城镇女性消费观念调查结果体育消费是指“人们为满足多样化的体育需求,采用不同的方式消耗体育物资产品、购买各种体育和参与、观赏各种竞技运动、健身运动等服务产品的过程。”[3]体育消费属于享受性消费和发展性消费,是为满足马斯洛需求的较高层次。体育消费观念是人们对待其可支配收入的指导思想、态度以及对体育产品价值追求的取向,体现为对消费对象、消费行为方式、消费过程、消费趋势的总体认识评价与价值判断。根据消费观念的一般理论,本研究将体育消费观念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理性消费,注重体育产品(服务)的“好”与“坏”,追求产品的物美价廉、经久耐用;感觉消费,注重体育产品(服务)的“喜欢”与“不喜欢”,追求产品的品牌、式样、吸引力;感性消费,注重体育产品(服务)的“满意”与“不满意”,追求产品所提供的身体与心灵感受。调研中,请受访者填写对体育消费观念三个层次的评价,采用5分制方式来表达与分析结果:特别注重(4分),注重(3分),一般(2分),不太注重(1分),不注重(0分)。均值处理后获得不同职业女性体育消费观念得分分布见图1。表1调查对象年龄分布表2调查对象职业分布职业工人商业、服务业离退休其他职业N347216241135%13.50%8.40%9.37%5.25%企管人员公务员教师医疗卫生30532743556511.86%12.72%16.92%21.98%年龄段20岁~30岁31岁~40岁41岁~50岁51岁~60岁61岁以上N657803546362203%25.55%31.23%21.24%14.08%7.90%图1不同职业女性体育消费观念得分分布调研结果显示,理性体育消费(物美价廉、经久耐用,3.13)仍然是安徽省城镇职业女性体育消费的主流观念;重品牌、重式样、重使用的感觉消费观念(2.81)次之;而重身心感受的感性消费观念(2.56)正逐渐深入人心,体育消费观念呈现多元化。数据表明城镇职业女性体育消费观念正处于转型期,注重消费效益、注重从消费中获得更多的身心满足(健康、快乐、审美)等新型消费观念正逐渐为广大职业女性所接受。

职业差异对比通过X2检验,城镇女性的体育消费观念的职业差异显著(p<0.05)。通过两两比较,除企管和公务员,工人与离退休之间无显著差异外,其他各职业间均存在显著差异。企管、公务员、医疗卫生等职业群体,体育消费观念更易于受个人因素影响,因而更加趋于多元化。感觉消费、感性消费等新型体育消费观念,较之工人、离退休等职业,更易于被接受。教师群体则更加认同理性消费(3.02)和感性消费(3.55)两个体育消费观念层次,其中感性消费的认知度在所有职业中得分最高,而感觉消费得分值相对较低(2.45)。工人与离退休职业群体,理性消费认知度明显高于平均水平,而不甚赞同感觉与感性等新型消费观念。医疗与商业服务业群体较为重视感觉消费(3.29和3.61)观念的,更加看重体育消费产品的品牌、式样以及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企管、公务员、教师职业群体消费理念多元化趋势较为明显。职业女性体育消费观念的形成源于许多因素,诸如宏观的经济环境、政策导向等,微观的供需关系、个人因素等,也有妇女的体育认知、消费动机等。根据研究需要,本文归纳和选取了A:体育消费产品丰富程度;B:体育消费环境;C:体育兴趣;D:经济收入水平;E:传统文化与消费观念;F:学历;G:家庭责任;H:闲暇时间等。通过对受访对象的问卷调查,采用5分制(0-4分,不重要———非常重要)记录数据,均值处理获得表3所示结果。数据显示体育消费产品丰富程度、体育消费环境对女性体育消费观念的影响较大,各职业调查得分均在3分(比较重要)左右,职业差异不大。体育兴趣对女性体育消费观念影响较小,反映女性从事体育消费的主要动机并非出自对体育爱好,这与男性体育消费受体育兴趣影响较大[5]不同。工人职业群体认为经济收入水平对体育消费及其观念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3.87),这与该职业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关系密切,使得工人职业女性大多选择量入为出、追求物美价廉的理性体育消费观念。其余各职业收入水平得分在2.42-2.99之间,差异不大,但也认为收入水平是影响体育消费观念的一项重要因素。离退休女性因其年龄较大,受传统文化与消费观念影响较大,是各职业中唯一认为传统消费观念(2.89)影响较大的职业。学历因素对工人、公务员、教师的体育消费观念影戏较大。家庭责任因素职业差异不大,对女性体育消费观念的影响适中。闲暇时间对女性体育消费观念影响比重较大,除离退休(1.98)和其他职业(2.41)外,其余职业群体受闲暇时间影响程度均较大(3分以上)。结合图1不同职业女性体育消费观念调查结果分析发现,工人与离退休职业注重理性消费,但其成因不同。工人群体主要是因为经济收入水平相对较低,消费时注重量入为出;离退休女性则主要受传统的文化思想与消费观念影响,此外闲暇时间充裕,使得该职业群体体育消费时可以理性思考。教师职业理性消费与感性消费并重,主要因为其学历层次较高、知识结构较完善,一方面注重理性消费,另一方面重视体育消费时的身心体验。企管、公务员、医疗卫生等职业群体,相对重视品牌、式样、消费效益等感觉消费观念,与其经济收入水平较高,闲暇时间较少有关。企管、公务员职业女性持感性消费观念比重也较大,受其学历层次较高,文化观念前卫影响。

安徽省城镇职业女性体育消费观念呈现多元化趋势安徽省城镇职业女性体育消费观念正处于转型期。从单一量入为出,重视产品的物美价廉、经久耐用的理性消费理念,向理性消费、感觉消费与感性消费的多元化转变。注重消费效益、注重从体育消费中获得更多的身心满足(健康、快乐、审美)等新型消费观念正逐渐为广大职业女性所接受。安徽省城镇女性体育消费观念职业差异显著体育消费观念在不同职业女性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工人、离退休和其他职业女性最注重理性体育消费观念;企管、公务员、医疗和商业服务业群体则持感觉消费理念比例最高;教师职业最注重感性消费理念。各职业群体自身的消费理念结构也存在一定差异,相对而言,企管、公务员、教师职业群体中消费理念较为平衡与多元化。各职业女性体育消费观念成因各异工人群体体育消费观念主要形成因素是经济收入水平相对较低;离退休女性则主要受传统的文化思想与消费观念影响。教师职业理性消费与感性消费并重,主要因为其学历层次较高、知识结构较完善。企管、公务员、医疗卫生等职业群体,与其经济收入水平较高,闲暇时间较少有关。企管、公务员、教师职业群体消费理念趋于多元化受多方面因素,包括体育消费产品丰富程度,体育消费环境,学历层次,文化观念等的综合作用。丰富女性体育消费产品与服务体育消费产品(服务)的市场供需关系是影响体育消费观念的重要因素。安徽省体育产业发展虽取得长足进步,但产业结构尚显单一。体育消费产品(服务)多样性尚有欠缺,特别是针对女性体育消费的产品与服务,尚不能有效满足女性消费群体需要。应进一步丰富女性体育消费产品与服务,满足多样性选择需求,从而促进女性体育消费观念的多元化发展。改善体育消费环境,培养女性体育兴趣提高体育消费中的组织指导水平,改善场地设施质量,强化体育消费提供者的服务意识,全面改善体育消费服务质量。从而,让更多的各种职业的女性,能享受到优质的体育消费服务。此外,应增强女性的体育参与感,培养女性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让女性更有意愿进行体育消费。提倡新型体育消费观念现代女性具有社会、家庭与工作的多重责任,女性群体的身心健康更应受到关注。应积极倡导健康、审美、快乐的新型体育消费观念。让女性在体育消费过程中,体验到更多精神满足。实施差异化体育消费市场营销手段应依据不同职业女性的消费观念特征,针对性地实施体育消费市场营销手段。细化女性体育消费市场,一方面,有利于不同职业女性享受到适合自身的体育产品与服务;另一方面,有利于体育消费市场的多元发展。

女性消费论文范文第2篇

中国的消费文化语境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时代的产物,在经济诉求和意识形态的推动下,我国的影视界开始对“红色经典”进行重温和再确认,同时也具备了一些崭新的时代特点,大众文化对红色经典有了自己的策略:政治主体通过和大众媒体的合作将红色经典进行了富有时代特色的改编,通过大众媒体的讲述与编码,男权意识形态中的女性形象成为了一个新的卖点。女性主义的代表人物西蒙•波伏娃在1949年出版的著作《第二性》中所提出了“女性形成”的论点在这里得到了最贴切的体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影视剧中所表现的女性形象的历史语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大众消费文化重新在中国得以确立,占主导地位的男权中心意识故伎重施,借助于消费文化语境的形成重新把女性推向了“被观者”的前台。大众传媒引导下的消费文化为女性提供了各种诱人的范本,召唤和规范着女性形象,也得到当代主流观念的认同。在具体的影视文本中,女性依然成为了“眼球经济”中最直观的欲望客体,女性特征演变成最成功的消费热点和卖点,而男性作为“观者”的价值观与消费文化语境融为一体,女性形象的“刻板印象”和媒体的特意迎合成为一种合谋的文化消费景观。

(一)“贤妻良母”式的革命母亲。当今社会是大众消费文化塑造下的“草根”时代,以中国传统伦理精神推崇的道德英雄来对抗转型期娱乐到死、消费至上观念的蔓延所带来的集体失忆,在广大市民阶层中得到了情感上的认同。“家国一体”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普世母亲的“原型”客体共同塑造了荧屏中的革命母亲形象。高明的大众媒介把传统文化中的伦理、人性美德和革命事业中的激情进行了巧妙的糅合,赋予了消费文化一种美好的道德载体,在观众观看改编的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的同时,还能领会到中国社会传统美德。随着时生了变换,优良的民族文化传统换上了崭新的外衣,在新的社会语境下,大众传媒为我们的行为制造了新的标尺和价值体系,掌握大众话语权的媒体依然把母亲看成一种原型化的职业,一厢情愿地把她们固定在“贤妻良母”的文化角色上,其本身缺席了女人作为主体的概念,成为男性的“屈从体”,自身的主体性缺失得过于明显。20世纪90年代以来影视剧对于妻子和母亲的呈现仍是传统意义上的东方女性,贤妻良母所承载的中国传统美德也是当下主流意识所宣扬的奉献精神等伦理道德的体现。

(二)主旋律和商业化的糅合体。以大众文化为核心的消费文化具有商业和娱乐的双重属性,主流文化恰恰找准了它的死穴加以吸收利用,这使得影视文化之中主旋律影视和商业影视作品的界限愈发模糊,通过商业美学改造的主旋律影视内化了主流意识形态,而商业影视则采用主旋律化的包装更好地实现了商业目的,从而主流意识形态的影视剧又迎来了第二个春天。这种崭新的影视文化形态需要一个崭新的艺术载体,由此商业主旋律的女英雄诞生了。女权主义理论认为:“看”是一种权力,那么这种窥视情景的建立是受男权中心意识所支配的。新时期,大众媒体刻意恢复了革命女英雄的女人属性,深入挖掘女性的附属价值。革命女英雄呈现出巨大的商业价值,女性的性别特征被毫无顾忌地展示和暴露在观者面前,女人的全部都成为了消费语境下的消费品,成为了“被观者”。近年来,谍战题材的电视剧层出不穷,《潜伏》可谓是它们当中的佼佼者。太行山区游击队长出身的翠平,本身是个彻头彻尾的革命者,可是她慢慢地适应了自身的环境和身份,成为了资产阶级阔太太,她已经“入戏”了,女人也就是这样“被形成”的。这种“革命+爱情”的商业化重写将她的女性特质充分地呈现给了观众。通过翠平的改造,主旋律和商业化的女性艺术形态被推向了广大的窥视团体,以男性意识形态为代表的观众共同处于一个“观者”的位置,女性再次沦为被窥视和“被观者”的欲望客体。

(三)“悲哀”的知识女性。当今的现实社会是一个“英雄集体消隐”的时代,大众传媒体现出其惊人的创造力,将英雄进行了彻底的改造。以“李云龙”为代表的世俗化英雄让我们感到更真实、更可爱,同时女性形象在英雄的身旁得以以一种新的意象展示,“美女爱英雄”的经典伦理模式被大众媒体原封不动地置换成观众理念中不可动摇的程式,在这种红色经典影视剧的故事逻辑中,婚姻成为了女性避难的港湾,知识女性再次沦为家庭的守护者,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又一个“悲哀的知识女性”的经典故事。在《亮剑》、《父母爱情》等热播的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中,对于革命爱情的叙述,采取了“美女爱英雄”这一套路。英雄们的配偶选择多为出身不好但又年青貌美的知识分子女性,她们从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女性,怀着对英雄的爱慕和敬仰,渴望婚姻的美满幸福,需求英雄的呵护,然而婚后的生活完全地失去浪漫的伪装,失去了自我,她们痛苦过、挣扎过、反抗过,但是最后还是在男权阴影下屈服,“享受”着男人的争夺、庇护。然而大众媒体的重复灌输式的宣扬将这种状态描绘成幸福生活之真谛,从而完成了一个“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秩序分配。

二、“女性”的复活与回归

女性消费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女性消费女性广告传播

新世纪新女性消费主义在女性主义之后悄然登场。国际广告协会主席卡·波尔说:“以男性为主的消费主义正在转变为以女性为中心的消费主义。”[1]这句话充分诠释了现在消费市场中女性的掌控力。

一、现代女性消费心理分析

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现代女性知识更加丰富,工作更加优越,工资更加丰厚,角色更加多重,因此也就希望生活更加多样化,消费更具潮流化,个体更具个性化,精神和经济更加独立化,所以在接受信息,享受服务等方面也就更注重附加价值,显示出新的消费心态。

首先,对流行趋势的关注程度进一步加强。现代女性既是流行趋势的追随者,又是流行趋势的制造者。正如美国学者J·伯德里亚尔指出的,现代社会的消费实际上已经超出实际需求的满足,变成了符号化的物品、符号化的服务中所蕴含的“意义”的消费。也就是由物质的消费变成了精神的消费,人们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主要不是为了它的实用价值,而是为了寻找某种“感觉”,体验某种“意境”,追求某种“意义”。伯德里亚尔认为,由于消费的符号化和象征化,现代社会的消费传播正越来越体现出“差异化”的特点,既追求个性化和与众不同,所谓“风格传播”的特点越来越突出。在这种消费结构下,商品和服务的流行越来越强,而流行周期越来越短。[2]其次,女性消费话语世界的形成。在传统观念中,女性比男性社会地位低下,因为生产的任务主要由男性承担,所以男性是文化的主旨和核心。但在现在消费文化中,消费者是文化的主旨和核心。在现在的家庭消费中,女性常常是决策者、策划者和执行者,她们不仅对自己所需的消费品情有独钟,有购买决策权,同时,由于还承担了多种家庭角色,因此也是绝大数家庭成员生活用品的决策者和购买者,从而推动家庭消费的发展。有官方数字统计,女性决定着91%的家居布置方面的购买力,87%的渡假决策,79%的家庭开支,72%的医疗保险决策。[3]再次,女性在消费过程中表现出极高的忠诚度和主动的口头传播特性。女性对商品的忠诚度就像对自己的感觉一样,总是认为自己的感觉是对的,所以一旦选定某种品牌,在后续的购买过程中就很难改变,这与她们当初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尝试和选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第四,细腻的女性心理与女性消费行为。女性细腻的的心理容易受到感觉的营销来决定自己的消费行为,就像上分析的女性与流行趋势一样,“享受生活,追求时尚”是现代女性在日常消费中的明显特点,而细腻的心理特征使她们更注重商品所呈现的细节和产品质量,更注重广告给她们带来的美感和冲动感。第五,一“网”情深的诱惑。因特网对现代女性的影响日趋明显,根据中智库玛的调查,上网聊天被16.29%的女性作为休闲放松方式的首选,已经成为现代女性最主要的休闲放松方式。而在“影响现代女性购物决策因素”的调查中,17.20%的女性坦言互联网影响了她们的购物思维,这是一个仅次于电视媒体作用的比例数据。[4]

二、女性广告的对策

美国营销大师赖兹说:别担心你的客户不被注意,如果你不去注意你的客户,你的竞争对手一定会去注意。所以我们要象注意与我们最亲近的女性一样注意我们的消费者,否则,在“她”的世纪里,很可能广告费全部被浪费了都不知道为什么。故我们认为路就在脚下,只要我们勇于开拓,敢于创新,一切尽在掌握。

出路一:追求有效决策

哈佛大学肯尼迪分院的领导学教育项目负责人罗纳德·海费茨认为:盲目的、随意的决策,有时候看起来很快,实际上准确性非常差。这样的决策“时钟”快而不准,谁也不会要它。[5]有效的决策是与时俱进的,是建立在对对象的准确分析和判断的基础之上的,没有这个前提,任何的决策都是徒劳。一个广告活动从开展到最终施行,有效决策起了关键性作用,广告能否推成出新,能否打动“上帝”,得到上帝的青睐,是广告人和广告主共同决策的结果。出路二:脱离“红海”的独特创意

我们都知道要选准顾客,击中目标,让顾客满意,但只有贴近顾客才能取得成功。怎样贴近顾客,光靠市场调查,产品和服务是无法取得质的突破的,所以我们要摆脱在红海创意中的挣扎,开创自己的创意蓝海,展示令人信服的创造性和利益,而不是去与竞争对手对抗,从而达到广告的目的。同时,这也是我们广告创意应该突出的、现代女性本来具有的时代形象,从而形成差异,打破同质化、恶俗化、刻版化的现有女性广告创意格局。

出路三:利用新媒体与女性消费的关联性展开合作

随着女性网民的几何级增长,一些围绕女性“话题”和“社区”的网站纷纷成立。与其他传统媒介和网站相比,这些网站内容更具特色,服务更加全面,信誉更加有保证,信息更加有针对性。所以只要通过网络,一些流行趋势、潮流动态、经验交流等等都迎刃而解,这迎合了女性求新、求变、求趣、求美、标榜个性、享受生活的心理,加上女性网站独有的情感特征,使其具有很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所以渗透性强,互动频率高。

出路四:先进文化的导向

不可否认,女性形象是广告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我们不能让这道风景失去亮色,更不能使其玷污、扭曲。我们的广告要在传播中使女性形象回归本位,加强道德准则,提倡高尚行为,与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和价值体系相结合。不能一味地追求广告的视点、卖点,为增强广告的吸引力,将一些色情、低俗的女性形象充斥到广告宣传中去,其实这种所谓吸引力强的广告,最后只会有损于企业形象,损害商品信誉。而坚持用赏心悦目、含蓄大方、匠心独运的手法,挖掘女性的内在美,将女性的内在美表现出来,用先进的文化作导向,引导时代消费潮流,使女性广告沿着健康、有序、文明的方向发展。

出路五:注重符号化消费和消费潮流的引导

符号性消费和对消费潮流的追求是女性消费者的天性,国家主张发展的创意经济,既是时尚经济也是娱乐经济和体验经济的表现。符号消费最大的特征就是表征性和象征性,即通过对商品的消费来表现个性、品位、生活风格、社会地位和社会认同。当女性消费者真正体验到了其中的意义,享受到了其中的乐趣的时候,购买就变得天经地义,理所当然。而现在的女性广告表现,并没有最大限度的把这一点利用好。

三、结语

福特公司的创始人亨特·福特曾说过:无论是否有明确的理论,变革总是要进行的,我们可以完善其发端和结果。因此我们就可能有这样一些选择:做一个创造者,做一个旁观者,或是做一个糊涂虫。[6]

是的,变革已经开始,女性消费心理及女性广告的发展还在进行,我们不是旁观者,更不是糊涂虫,我们荣辱与共,我们拭目以待。

注释

[1][3]蒋江敏策划,中大管理沙龙:如何把握女性市场[N]新快报,2004年11月1日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55

女性消费论文范文第4篇

1.“女性也好色”

汽车造型设计中的色彩与女性心理和消费偏好有深刻的联系,汽车色彩可以映衬出人内心激情和典雅,使现代女性时刻都可以彰显自己的个性和喜好。颜色,会影响消费者的视觉感受,协调的色彩,能与汽车功能及使用环境配合,激发联想从而获得心理满足。色彩心理总是透过视觉,形成表象与象征的元素。例如,在中国红色象征活力和吉祥,绿色寓意生命和和平,黄色代表高贵和尊严。女性思想细腻、关心亲人吉凶祸福,只要是色彩明朗、寓意好的设计,就会马上引起她们的兴趣。

2.形神兼备更易受到女性青睐

女性对事物的好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第一感觉,而要在第一眼吸引她们,靠的就是外观。外形时尚、亮丽、流线、动感、轻巧的造型,易赢得她们偏爱,也体现出她们对汽车的审美情趣。

3.方便、舒适与安全偏好

大多数女性会选择带转向助力、倒车雷达、方向盘及座椅可调节、自动变速箱等配置的车型。另外,女性还特别讲究驾车的舒适性,比如驾时久产生的颈椎疼。因为生理上的弱势,大多数女性对于机械操作缺乏感觉,也不够大胆激进,在处理一些突发紧急状况的时候容易慌乱失措,甚至使生命财产安全面临威胁,促使女性追求汽车的安全性。

4.关注汽车造型设计的细节

女性情感细腻、丰富,喜欢通过细节对事物进行评判,也容易被神来之笔或者独具匠心的细节所感动。因此,女性在审美和选择汽车时,在重视技术参数的同时,也都比较重外观和形象、情感因素以及细节设计,并以此作为是否购买的依据,如颜色、车身线条与结构、车内配置、驾驶舒适度、安全参数、品牌设计等。

二、基于女性心理与消费偏好的汽车造型设计

1.提高汽车造型设计的女性意识

女性意识是妇女解放过程中的深层心理因素,指女性“指女性对自我价值的肯定,自我解放的认识和追求。”它包含几个方面的内容,即女性作为主体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的自觉意识;女性的平等意识;女性的自我认识。因此,汽车造型设计也应顺应时代潮流,在设计中体现女性意识的觉醒,并将流行时尚与女性的意识融入到设计的创造活动中,将女性的阴柔之美发挥的淋漓尽致,像香水、时装、首饰、箱包等女性物件一样,使女性化的汽车更好的为女性、社会服务,增添现代社会生活的美感。

2.色彩设计中的女性化设计

绚丽丰富的色彩,可与女性的主观感受形成和谐的心理反应。当前,轿车的色彩给了女性消费者更多的选择空间,如上海华普首款女性车“海炫”,通常选择最代表女性特质(感性、奔放、激情、联想)的红色,或者是淡雅清澈的蓝、白两色。长安铃木也独具匠心,推出粉红版的雨燕,梦幻朦胧的粉红色车身,配合灵动的整车造型和优美流畅线条,并且在方向盘、挡板等处做粉红处理,配装了粉红椅套、镜套等饰件,这些细节深受年轻时尚、充满幻想和浪漫情怀女性的喜爱。因此,在进行汽车造型设计时要投其所好,重视对汽车色彩的研究和开发。

3.车身设计中的女性化设计

女性消费论文范文第5篇

女性主义思潮源于西方,它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形成了三次女性主义浪潮。特别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的女性主义思潮面临着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严峻挑战,它在世纪之交的中国广泛传播并产生了较大影响,女性文学及其研究也因此呈现出高潮态势。但进入新世纪以来,女性文学在层出不穷的新生文学现象的冲击下变得落寞、边缘,虽然有不少学人关注“女性主义在中国”的命题,像林树明《多维视野中的女性文学批评》、陈志红《反抗与困境———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杨莉馨《异域性与本土化:女性主义诗学在中国的流变与影响》等,对西方女性主义在中国的“理论旅行”问题做出了比较细致的分析,但他们多是从梳理新时期以来的女性文学批评史入手,系统阐释女性主义思潮在中国文学批评界的具体应用及存在问题。而孙桂荣博士的专著《消费时代的中国女性主义与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则独辟蹊径,不同于以往女性文学批评史的线性梳理,在当下女性文学研究中脱颖而出,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该书选取了一个全新的时间角度“消费时代”(即中国市场经济转型的新世纪前后)作为论述的背景视域,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将女性主义理论与文学现场相结合,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消费时代的中国女性文学做整体把握和精微分析,系统梳理了女性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嬗变,深入阐释了女性主义在当代中国消费时代的具体变化和文本表达,建构了一套适合中国消费时代语境的“中国女性主义”话语体系。该书分为“理论潮流”和“文学生态”上下两编。“导言”部分首先对“消费”、“消费文化”、“消费时代”等概念的内涵、特征做了详细的界定阐释,探讨了消费时代的中国对文学、性别、女性主义的巨大影响。其次系统介绍了本书的独特思路、结构、研究方法和“后女性主义”的核心命题。指出消费时代的中国女性主义研究不同于传统的女性文学批评史,而是立足于消费时代的文学文本实践,是对文本中呈现出的性别观、女性主义观念进行重点考察后进行的全新学理总结,是从作品到理论的归纳法呈现。

“理论潮流”部分充分体现了本书的独创性,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消费时代的“后女性主义”命题,即西方原创性、理论化的女性主义在中国消费时代的文学中出现的话语分裂、挪用、改写及被重新编码的现象。这一命题具有消费时代的中国色彩,它研究的是“中国女性主义”的当下形态,即中国女性主义在消费时代文学文本中的具体表达方式。该部分重点研究了消费文化语境中的“中国女性主义”表达与西方原创女性主义、与中国女性学界呼唤的精英化女性主义之间的话语缝隙,填补了学界的研究空白,具有较大的学术创新价值。该书用两个章节“‘后女性主义’:消费时代的性别修辞?”、“‘后女性主义’批判的难度与限度”对这一命题的内涵外延、文化语境、批评现状等相关问题做了系统阐述。此外,该部分还独辟蹊径地提出了“女性主义的‘中国焦虑’及其在消费时代的深化”、“‘女性意识’与消费时代的文本表达”、“消费时代的女性或者文学:边缘化之后的双向度选择”等独具开拓性的学术话题,从学理层面对女性主义与中国消费时代的内在关系进行了概括总结。

“文学生态”部分全面透视了消费时代的文学文本中所折射出来的性别意识形态问题。该部分从消费文化语境入手通过八个章节,如“女性小说人物塑造的现实性分析”、“当代文学的女性话语流变”、“现当代文学语境中的身体话语与性别”、以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为主体的女性主义写作的性别误区(“性别魅力的彰显”、“性别修辞”、“性别围城之外的话语缺失”)、“80后”一代的性别偏执等深入细致地阐释了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重要现象和作家作品。其中对新生代作家的论述是一大亮点,着重分析了出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成长于经济转型期的新生代女作家如林白、陈染、卫慧、朱文颖、魏微等在创作中呈现出的消费时代特点,如身体写作(表现女性自我主体的望)、身体与物质的关系(性别的利用与依赖)、精神虚无、个人化、边缘状态、“外来者”身份等。这种把新生代文学与消费文化、性别话语紧密结合的研究,开拓了当代文学研究的新视角。此外,第十三章“走过青春期的性别物语”研究角度新颖独到,分别从“青春期的叛逆”、“玄幻:网络时代的性别偏执”、“一代人的‘身体写作’”三方面展开论述,对消费时代下新崛起的80后青春文学中的性别表述问题做了详细分析。并对“70后”和“80后”不同文学代际的作家进行比较,发掘他们在文学语境、叙述场景、文体选择、叙述语言、叙述姿态等性别表述上的异同性和具体展开方式,揭示二者青春表演的“断裂”本质,即从写作观念、理论资源、表述方式的“断裂”到文学场结构功能的“断裂”。这种对青春文学性别倾向性的系统研究,很好地对接了新世纪文坛创作研究的“当下性”传统,具有较大的学术价值。

目前,孙桂荣博士的女性文学研究已卓有成就,博士论文《消费时代的女性小说与“后女权主义”》获山东省优秀博士论文奖。此外,她还出版了《自我表达的激情与焦虑:女性主义与文学批评》、《性别诉求的多重表达:中国当代文学的女性话语研究》等专著,并在《文学评论》、《当代作家评论》、《小说评论》、《上海文学》、《东岳论丛》、《中国女性主义》等刊物发表多篇女性文学研究论文,可见她的女性文学研究已走出了一条坚实而独特的路子,衷心祝愿她的学术前景更加美好。

女性消费论文范文第6篇

人类的发展史是一部消费的历史,消费始终伴随于人类的衣、食、住、行等消费行为,消费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有关消费的研究也日益突破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研究、消费心理学研究等,而日渐走进社会学的视野中,并成为关注焦点。“女性是消费的主力军”,当今社会,女性购物消费的身影活跃在大街小巷、无论是不起眼的地摊,或者高档商场,无不充斥着女性们消费的身影。女性是消费的焦点,她们热衷于时尚、个性、品味。而女性正是在消费中体现自身的幸福感、感悟自身的存在,体味人生意义。因而消费社会背景下的女性更是面临消费异化和对于自身认同危机问题。

二、相关研究回顾

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波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一书中,论及消费、身体与女性解放的关系时,指出女性对身体的过度关注而产生的对身体的消费。西莉亚?卢瑞在《消费文化》一书中探讨了性别关系的变化与消费变化之间存在的双向关系。一种是消费文化对两性关系变化的多种方式,另一种是男女的性别对于消费文化的影响,从中考察女性的主客体性问题。在国内,沈睿在《消费文化与女性消费》一文中通过对美国成熟的消费社会及消费文化,还有对女性消费的研究,详细论述了女性在消费社会中的意义,欧美国家对消费文化的批判,当代女权主义对消费文化的立场与观点,以及英美对中国消费文化与女性的研究。

三、女性消费异化原因探析

消费异化本身作为一种非健康和非持续性的消费行为,使人沦为了消费的奴隶,因此操纵着人的消费行为。女性消费异化行为的产生不仅为了满足自身的对物品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要面对男权主义社会施加给女性的种种枷锁,例如男性根据自身的喜好对于女性外在形象以及性格角色的要求。而女性则会按照这种要求去包装自己、完善自己,因而进行相关消费。女性在消费商品的同时,也使自己成为了消费的对象。

对于女性消费异化的成因,本文主要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来分析:

(一)内因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女性本身角色意识的迷失。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地位得到了大大提高,女性的消费意识也日益倍增,但是女性的角色意识并没有真正觉醒,女性对商品的消费大多并不是仅仅出于对于商品本身价值的需求,更多的是对于商品的符号意义给自己带来的身份象征,抑或为了满足自身的虚荣心或者被追捧,她们盲目的追求所谓的“美丽”。其实这恰恰使女性失去了真正的去追求“美丽”,追求真实自我的决心。2、寻求自我补偿的心理。个体在某一方面处于劣势时,心理会产生一定的自卑感,为了心理偏差与自卑感,就需要积极“补偿”,通过这种“补偿”来弥补个体内心的缺失,促使自己重拾自信。当今社会,虽然女性地位已经大大提高,基本达到男女平等,但总体说来,还是一个以男权为主导的社会,女性在某些方面仍然处于弱势群体,由于男人掌握着较多的经济权利,在对于女性的要求上他们占有更大的主动性,例如对女性外形、皮肤、穿衣等的要求。而女性本身为了满足男性的这种需求,会产生相关的消费行为,这种消费行为达到一定程度将会产生消费异化的危机。

(二)外因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原因:利益驱动的影响。消费社会是一个资本处处充斥的社会,是一个到处充斥着商品和交易的社会,资本逐利的动机和本性必然倡导和鼓励人们去消费。女性在消费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对于身体的消费,也可称之为对于“美丽”的消费,而女性对于美丽的消费是一种能够实现经济增殖的工具,这种消费行为背后蕴藏着无限的商机,例如近几年整形行业的发达,其消费主体大部分为女性,女性为了自身美丽的投资是具有无限潜力的。在可以实现社会增值的领域,资本必然要介入,通过人们不断地消费,再继续制造、刺激和引导新的消费。同时,女性对身体的投资、对于美丽的消费来获取可观的经济收入、适当的就业机会以及其他社会资源,因而,女性的消费也是一种能带来巨大收益的复杂生产过程。2、文化原因:男权对女性话语的左右。任何一种社会现象都反映着社会结构中的权力分配和力量对比情况,消费活动作为重要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文化活动,自然也反映了社会结构的构成。随着社会向前进步,女性地位大大提高,虽然已经基本实现男女性别平等,但是在性别文化中,仍然是以男权文化为中心。女性所的消费活动要符合社会中男性文化对于女性的期望和要求,甚至这些文化规范已经内化为女性的习惯和自觉。只不过当前社会男权文化的权力支配作用,不是赤裸裸的提出对于女性的要求和期望,而是通过舆论的力量,例如,电视广告上,永远都在播放着笑容甜蜜,外形美好的女性,向人们传递商品信息,激起人们的购买欲望。这些都无不在塑造男性对女性外在形象和性格角色的要求。这种意识形态隐性地维护着男权文化,而女性的真实需要和主体角色则在自我改造和塑造中不断异化,这也很大程度上引起了女性的消费异化。而女性在无形之中会按照男权文化对于女性的规范和要求来装饰自己,其动机是为了得到男权文化占主导的社会的认可。3、社会原因:婚姻以及道德观念的扭曲。在如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使很多女性将对身体的投资作为自身成功的一个必备要素,然后以自己作为资本与金钱、财富、地位、权力进行交换。例如,通过“被包养”“三陪”等职业作为人生成功的捷径,好逸恶劳,进行赤裸裸的权色交易,这种失范行为对于自己身体的过度投资不仅造成了消费异化,还对自身及社会的良性发展带来危害,败坏了社会风气,不利于社会道德的发展。当前社会,有些女性甚至以嫁个富二代、有钱人作为人生哲学,不惜花费金钱对自身形象进行投资,以吸引成功男性的注意,以获得期盼中美满的爱情、婚姻,并获得相应的经济地位、权利等,来彰显自身价值。她们将自己的价值寄托在男性身上,并不是通过自身努力来实现人生价值,道德观和人生观出现了极大的扭曲。

四、走出消费异化,提倡消费生态化

(一)女性消费伦理的倡导

在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时,女性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判断力,理性的做出购买决策,在追求高端奢华的生活品味时,要自觉遵循生态发展的道路,进行绿色消费,弘扬健康的社会消费风尚,培养健康的社会心态,消费是实现个人幸福的手段,而不是目的,要正确看待消费,要坚持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协调发展。

(二)女性社会角色的重塑

女性消费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琪客文学 消费文化 女性主义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当代英美琪客文学研究”(2014C059)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琪客文学概述

琪客文学(Chick Lit),又译为“小鸡文学”、“鸡仔文学”, 是20世纪90年代起英美文学界新兴的女性文学类型。该类书籍由女性创作,为女性而写,关注女性的社会生活和社交关系,描写她们在职场及各种恋爱、友情关系中所遇到的挑战和问题,目标读者为有类似经历的女性。琪客小说兴起伊始,其主人公多为“居住在大都市中、二三十岁的单身英美白人异性恋女性”[1]。不过随着其商业上的巨大成功,琪客文学的描写对象已扩展至“不同年龄段、不同种族和国籍的女性生活”[1]。

被视为是琪客文学开山之作的,是克里斯・玛萨等人在1995年和1996年出版的两本小说集:《琪客文学: 后女性主义小说》以及《琪客文学 2: 小鸡雏难展翅》。而1996年美国女作家坎迪斯・布什奈尔的《欲望都市》和1997年英国女作家海伦・菲尔丁的《B.J.单身日记》则让琪客文学迅速成为年轻女性读者追捧的对象,堪称琪客文学的经典代表作品。此外,索菲・金塞拉的“购物狂三部曲”、 梅丽莎・班克的《少女渔猎手册》、劳伦・韦斯伯格的《穿Prada的女魔头》、爱玛・麦罗琳的《保姆日记》等,都是颇具影响力的琪客文学作品。不少琪客小说被改编搬上荧屏甚至网络,如与原著同名的美国电视剧《欲望都市》等,都深受观众喜爱,吸引了更大批的受众群体。

琪客文学作品以轻松幽默的语言,采用日记、信函等叙述方式,多以第一人称及自白式的写作模式,生动形象地描述了现代社会女性的日常生活,涉及爱情、友情、事业、时尚消费、种族、阶级、对美貌的追求等众多现实问题。其中,爱情、时尚消费、女性成长是琪客文学作品的主要母体。琪客文学继承了女性文学的传统,又对其进行了延伸和发展,在“女性的自我完善、男女两性关系以及女性消费伦理” [2]三个方面体现出后女性主义的特征。

二、近十年国外琪客文学研究的四大热点

进入21世纪以来,英美文学批评界已开始关注这一新的文学形式,有不少学者对琪客文学研究持肯定态度。2001年,专门出版琪客小说的“红裙墨水”出版社(Red Dress Ink)成立。2003年2月国际通俗小说研究协会(ARPF)召开了琪客文学研讨会;2004年1月,美国女性图书协会(WNBA)也举办了题为“琪客文学真的幼稚吗”的讨论会。一些主流学术期刊上也出现了关于琪客文学批评的文章。不少英国、美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包括哈佛大学等名校,也将琪客文学作为“女性文学”、“当代文学”或者“文化研究”的分支纳入教学体系。

在对琪客文学的研究成果中,较有影响力的有苏珊娜・菲瑞思和马洛里・杨在2006年编辑出版的《琪客文学:新女性小说》论文集,收录了十四篇论文,分别从起源、定义、影响及分类等方面论述了琪客文学,是学界首次就这一文类进行全方位探讨和论述,对琪客文学的研究影响深远。此外,近十年来,西方学界也陆续有关于琪客文学研究的专著面世。纵观国外学术界近十年来的琪客文学研究,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主要热点和趋势:一是对琪客文学与女性谱系关系的研究;二是对琪客小说中女性身份和消费主题的关注;三是对琪客文学的新形式,包括其跨越年龄、种族、国籍的分支和变体的研究;四是从语言学和文体学的跨学科角度来解读琪客文学的特点。

(一)琪客文学与传统女性文学及女性主义之间的关系研究

琪客文学的起源以及其与主要文学流派,尤其是和传统女性文学以及后女性主义之间的关系,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克里斯・玛萨的论文《谁在大笑・琪客文学简史及一种文类的歪曲》回顾了“Chick Lit”这一术语的诞生过程[3];斯蒂芬妮・哈维斯基在其论文《论新社会风俗小说的传统和改写》中,阐述了琪客文学的特点,并指出琪客文学是对几种主要文学流派的改写,研究琪客文学与它们之间的关系,能更加明晰琪客文学在文学历史中的地位,也更能解释琪客文学作品在读者和社会中引起的反应 [3];朱丽特・威尔斯的论文《琪客文学之母・女性作家、女性读者及文学史》,将琪客文学放置在女性文学作品的历史背景中,在情节设置、主题表现、叙述方式等方面进行比较 [3];苏珊娜・菲瑞思在《叙事与影片的双重性:〈傲慢与偏见〉和〈B.J.单身日记〉》一文中,论述了《B.J.单身日记》及其电影版与经典小说《傲慢与偏见》的异同,指出不论是小说版还是电影版,在女主角寻求自尊及安全感的心路历程上,都能发现一些《傲慢与偏见》的影子,但又不完全相同 [3]。艾梅达・维勒含的专著《女性主义畅销小说:从〈单身女孩〉到〈欲望都市〉》视琪客文学为当代通俗女性小说,通过历时性对比分析,剖析了19世纪的女性主义文学分别对60年代和90年代女性通俗文学所产生的影响[4]。2011年,斯蒂芬妮・哈维斯基出版专著《琪客文学与后女性主义》论述了琪客文学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条件,从不同方面分析了琪客文学的起源及其流行原因,讨论琪客文学对主要叙事传统的改写。哈维斯基认为,新的社会现象催生了琪客文学的诞生,虽然与早期爱情小说有相似之处,琪客文学却展现了截然不同的现代爱情,尤其是对单身女性及其经济状况的刻画方面。由于其复杂多样又带仿拟的文学形式,琪客文学代表了一代新风俗小说[5]。

(二)琪客小说中的女性身份和消费主题研究

爱情婚姻与女性成长,是琪客小说中所普遍反映的主题。对琪客文学作品中所折射的男女两性关系以及女性身份建构进行分析,是学者们所青睐的视角。

A・罗切尔・马布瑞的论文《关于一个女孩:当代“琪客”文化中的女性主观性和》以《B.J单身日记》和《欲望都市》的小说版和影片版为例,从营销策略、叙述方式、尤其是对女主角与他人关系刻画、女性间的社群联系等方面,说明琪客文学的特点,指出这类文学展示了当代女性真实的声音,让她们能表达自己的真实愿望。但作者也指出,许多琪客小说结尾仍不如意,流于俗套,无法摆脱男性主宰文化的限制 [3]。而与之相反,安娜・科尔南在其论文《没有满足:〈欲望都市〉、〈奔跑追逐吻〉以及琪客文学中新女主角欲望的矛盾》中却认为,是女性的愿望得以建构、表达和接受的重要一环,《奔跑追逐吻》和《欲望都市》两部小说中,传统的两性关系已经完全颠覆,在追求解放的过程中,女主角比男性拥有更多的权力 [3]。艾莉森・乌明格的论文《令人惊奇的布里奇特・琼斯:论琪客文学中令女性真正沦陷之原因》以三部琪客小说为例,展示了在琪客文学中,女主角与外貌、尤其是身材体重间的斗争和追求,往往超过了对男的追求 [3]。薇薇安・瑞兹的博士论文《布里奇特们、丽贝卡们和凯莉们:琪客文化定义女性》以三部经典琪客文学小说的女主角为例,分析了琪客文学作品中存在的压迫性的意识形态,包括父权制及异性恋常规,批判了这些作品以商品消费、生儿育女和非理性为特点来定义女性气质 [6]。

2007年,波兰学者卡扎兹娜・斯米兹斯卡出版的专著《布里奇特・琼斯眼中的世界:琪客文学作品中的身份话语》,从文化角度探索琪客小说中的主题,研究琪客文学折射出的矛盾冲突的多重身份概念。作者认为,琪客文学是产生于特定历史环境中的社会文化现象,构建了个体和集体身份话语、并与更广阔的文化语境相连。在家庭、爱情与性、消费主义的主题中,女主角们承担着特定的身份,她们既是女儿,也是爱人和消费者。每种身份都暗含着危机和价值观的崩溃:核心家庭和谐统一的危机、对浪漫爱情信念的消失以及消费欲望所带来的不满和焦虑。琪客小说以不同的方式刻画了这些危机,展现了多重个人身份中蕴含的矛盾和冲突 [7]。

消费文化在琪客小说的创作和传播过程中有着重要角色。现代都市中的女性在商品文化中享受着却又备受煎熬。她们既是消费的主体,在消费中获得满足、发现自我、追寻自身的价值;同时又不知不觉沉溺于消费,负债累累,变成消费品。

杰西卡・凡・斯鲁顿的论文《时尚债:索菲・金塞拉“购物狂系列”小说中令人侧目的消费、时尚和浪漫》论述了时尚消费这一琪客文学中的永恒主题,说明女主角能通过消费和时尚能找到自己的身份,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3]。美国学者卡罗琳・斯密斯在其专著《琪客文学中的都市文化与消费主义》中,通过分析琪客小说中女性生活与流行杂志的联系,探讨了消费文化对现代都市女性生活方式的深刻影响。作者认为,琪客文学作品不仅描述了流行杂志等消费文化媒体所传递的观念意识,同时也通过各种形式,对这些观念意识提出了挑战。作者也呼吁广大女性要理智看待消费文化传递给我们的各种信息,不要在消费文化的各种产物中迷失了自己 [1]。

(三)对琪客文学分支和变体的研究

随着琪客文学作品的大量问世,其描写对象已从最初二三十岁的单身都市白领女性扩展到更广泛的年龄层次、社会阶层以及不同种族国籍的女性,出现了多种变体,包括青少年琪客文学(Chick Lit jr)、妈咪文学(Mommy Lit)、保姆文学(Nanny Lit)、非裔美国女性文学(Sistah Lit)以及不同国家背景下的琪客文学等,因此也有部分学者将目光投向琪客文学跨越年龄、种族、国籍、甚至性别等的多种分支和变体,研究其中的主要特点和主题体现。

如乔安娜・韦伯・约翰生的论文《青少年琪客文学:不止是对青少年的浮华诱惑》对目标人群为叛逆期女孩的青少年琪客文学追根溯源,总结了这类变体的特点和多样主题 [3]。希瑟・休伊特在《你并不孤独:个人、政治和‘新’妈咪文学》一文中,阐述了“新”妈咪文学产生的背景和主题,指出“家庭主妇式的幽默”是这类变体的主要特点,“新”妈咪文学作品采用自传式的写法,触及到不少“禁忌主题”,从更广泛的层面反映了母亲,包括单身母亲、酷儿母亲、少女妈妈以及不同种族母亲的声音 [3]。伊丽莎白・赫尔的论文《长期受苦的职场女性:以保姆文学为例》,则分析了“保姆文学”这一琪客文学的新晋分支,保姆文学为琪客文学的创作提供了更广阔的可能性,让这类文学作品能深入到社会更真实的黑暗面。

也有文从跨越种族的角度探讨琪客文学。丽莎・格雷罗的论文《“Sistahs”并非为自己:黑白肤色的琪客文学》,以《等待呼气》(又译:《待到梦醒时分》)和《B.J.单身日记》两部小说为例,比较“黑人姐妹文学”(Sistah Lit)和琪客文学,尤其探讨了它们的区别。文章指出,由于种族和社会背景等因素,虽然描写非裔美国女性的“黑人姐妹文学”是琪客文学的一个分支,却有着自身的特点,这类小说往往在表现黑人女性人生追求、对男性的刻画以及描写女性与家人、朋友关系等方面与主流琪客文学有着显著区别 [3]。

诺拉・塞蕾的论文《布里奇特・琼斯和匈牙利琪客文学》跨越国界,对《B.J.单身日记》和被誉为匈牙利版《B.J单身日记》的Stop Mammatheresa!进行比较,阐述了琪客文学在匈牙利的发展和接受情况,认为琪客文学在与当地的社会经济语境融合的过程中,已然形成了自身的特点,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产品[3]。

(四)琪客文学的语言文体学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已有学者尝试以跨学科的视角,对这一文学形式进行新的解读。2012年,西班牙格达纳大学讲师罗西奥・蒙托罗出版了《琪客文学:卡布奇诺式小说的文体论》一书,从语言学和文体学这一全新角度分析琪客文学的主要特点,扩宽了琪客文学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为琪客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作者通过运用多模态文体学原理,从琪客文学作品的书籍封面,包括封面颜色、印刷样式、总体设计以及人物刻画、语境、读者反映等方面入手,从非语言和语言两个层面,详细分析了琪客文学的语言学和文体学特点。作者认为,琪客小说能给读者快乐满足的体验,仿佛唇齿留香的感觉,加之其所体现的都市生活方式和消费气息,就如同饮下一杯“卡布奇诺咖啡”,因此将其称作是“卡布奇诺式的小说” [8]。

三、结语

琪客文学的诞生和繁茂与消费文化的背景密不可分,琪客小说家从消费文化中获取鲜活的创作材料,采用灵活的叙事策略,生动展现了现代社会都市女性的生活方式,吸引读者去认同她们的婚恋追求和消费观念。琪客文学作品进入公众野初期,由于其女性小说加通俗小说的双重身份,其严肃性和文学性存在一定争议,曾一度受到学界的冷落。但近十年来,随着大量琪客文学作品的不断涌现和受众数量的激增,尤其是跨文化、跨种族的多样琪客文学小说的出现,琪客文学已成为当代英美文学与女性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值得学界关注的文学和文化现象,在国外学界,尤其是英美学批评界,这一新的文类已开始引起了一定程度上的关注。

琪客文学扎根于女性文学的土壤,又打上了时代的烙印。琪客文学的出现是一种阶段性产物,是当代女性试图通过写作来参与社会经济变革、寻求女性生存形态的一种表达方式。琪客文学反映了后现代消费文化下现代都市女性的需求、梦想、和对自我的关注为女性提供了逃避男权统治的现实的途径,同时也暴露出后女性主义时代琪客文学作家对女性自我定位的胆怯和迷惘。琪客文学为后现代消费文化背景下的女性文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但其狭隘的叙事视角、叙事语言和较为单一的素材来源也限制了其对现实社会关注的广度和深度。因此,从理论层面对其进行系统全面客观的解读与研究,肯定其积极的文学和思想价值,批判其消极负面的元素,具有重要意义。女性及后女性主义视角、社会文化视角、语言学视角等都可作为对琪客文学写作特点和表现主题进行研究的很好切入点。

参考文献

[1] Caroline J.Smith.Cosmopolitan Culture and Consumerism in Chick Lit [M].New York:Routledge,2007:2.

[2] 张瑛.琪客文学与后女性主义[J].当代外国文学,2014,9(3):143.

[3] Ferriss Suzanne & Mallory Young (eds.).Chick Lit:The New Woman′s Fiction[C].New York:Routledge,2006.

[4] Emelda Whelehan.The Feminist Bestseller:From “Sex and the Single Girl” to “Sex and the City”[M].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5.

[5] Stephanie Harzewski.Chick Lit and Postfeminism[M].Charlottesville:University of Virginia Press,2011.

[6] Vivian Ruize.Of Bridgets,Rebeccas,and Carries:Chick Culture Defines Women[D].Tallahassee:Florida State University,2011.

女性消费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琪客文学消费文化女性主义

一、琪客文学概述

琪客文学(ChickLit),又译为“小鸡文学”、“鸡仔文学”,是20世纪90年代起英美文学界新兴的女性文学类型。该类书籍由女性创作,为女性而写,关注女性的社会生活和社交关系,描写她们在职场及各种恋爱、友情关系中所遇到的挑战和问题,目标读者为有类似经历的女性。琪客小说兴起伊始,其主人公多为“居住在大都市中、二三十岁的单身英美白人异性恋女性”[1]。不过随着其商业上的巨大成功,琪客文学的描写对象已扩展至“不同年龄段、不同种族和国籍的女性生活”[1]。被视为是琪客文学开山之作的,是克里斯•玛萨等人在1995年和1996年出版的两本小说集:《琪客文学:后女性主义小说》以及《琪客文学2:小鸡雏难展翅》。而1996年美国女作家坎迪斯•布什奈尔的《欲望都市》和1997年英国女作家海伦•菲尔丁的《B.J.单身日记》则让琪客文学迅速成为年轻女性读者追捧的对象,堪称琪客文学的经典代表作品。此外,索菲•金塞拉的“购物狂三部曲”、梅丽莎•班克的《少女渔猎手册》、劳伦•韦斯伯格的《穿Prada的女魔头》、爱玛•麦罗琳的《保姆日记》等,都是颇具影响力的琪客文学作品。不少琪客小说被改编搬上荧屏甚至网络,如与原著同名的美国电视剧《欲望都市》等,都深受观众喜爱,吸引了更大批的受众群体。琪客文学作品以轻松幽默的语言,采用日记、信函等叙述方式,多以第一人称及自白式的写作模式,生动形象地描述了现代社会女性的日常生活,涉及爱情、友情、事业、时尚消费、种族、阶级、对美貌的追求等众多现实问题。其中,爱情、时尚消费、女性成长是琪客文学作品的主要母体。琪客文学继承了女性文学的传统,又对其进行了延伸和发展,在“女性的自我完善、男女两性关系以及女性消费伦理”[2]三个方面体现出后女性主义的特征。

二、近十年国外琪客文学研究的四大热点

进入21世纪以来,英美文学批评界已开始关注这一新的文学形式,有不少学者对琪客文学研究持肯定态度。2001年,专门出版琪客小说的“红裙墨水”出版社(RedDressInk)成立。2003年2月国际通俗小说研究协会(ARPF)召开了琪客文学研讨会;2004年1月,美国女性图书协会(WNBA)也举办了题为“琪客文学真的幼稚吗”的讨论会。一些主流学术期刊上也出现了关于琪客文学批评的文章。不少英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包括哈佛大学等名校,也将琪客文学作为“女性文学”、“当代文学”或者“文化研究”的分支纳入教学体系。在对琪客文学的研究成果中,较有影响力的有苏珊娜•菲瑞思和马洛里•杨在2006年编辑出版的《琪客文学:新女性小说》论文集,收录了十四篇论文,分别从起源、定义、影响及分类等方面论述了琪客文学,是学界首次就这一文类进行全方位探讨和论述,对琪客文学的研究影响深远。此外,近十年来,西方学界也陆续有关于琪客文学研究的专著面世。纵观国外学术界近十年来的琪客文学研究,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主要热点和趋势:一是对琪客文学与女性谱系关系的研究;二是对琪客小说中女性身份和消费主题的关注;三是对琪客文学的新形式,包括其跨越年龄、种族、国籍的分支和变体的研究;四是从语言学和文体学的跨学科角度来解读琪客文学的特点。

(一)琪客文学与传统女性文学及女性主义之间的关系研究

琪客文学的起源以及其与主要文学流派,尤其是和传统女性文学以及后女性主义之间的关系,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克里斯•玛萨的论文《谁在大笑•琪客文学简史及一种文类的歪曲》回顾了“ChickLit”这一术语的诞生过程[3];斯蒂芬妮•哈维斯基在其论文《论新社会风俗小说的传统和改写》中,阐述了琪客文学的特点,并指出琪客文学是对几种主要文学流派的改写,研究琪客文学与它们之间的关系,能更加明晰琪客文学在文学历史中的地位,也更能解释琪客文学作品在读者和社会中引起的反应[3];朱丽特•威尔斯的论文《琪客文学之母•女性作家、女性读者及文学史》,将琪客文学放置在女性文学作品的历史背景中,在情节设置、主题表现、叙述方式等方面进行比较[3];苏珊娜•菲瑞思在《叙事与影片的双重性:〈傲慢与偏见〉和〈B.J.单身日记〉》一文中,论述了《B.J.单身日记》及其电影版与经典小说《傲慢与偏见》的异同,指出不论是小说版还是电影版,在女主角寻求自尊及安全感的心路历程上,都能发现一些《傲慢与偏见》的影子,但又不完全相同[3]。艾梅尔达•维勒含的专著《女性主义畅销小说:从〈单身女孩〉到〈欲望都市〉》视琪客文学为当代通俗女性小说,通过历时性对比分析,剖析了19世纪的女性主义文学分别对60年代和90年代女性通俗文学所产生的影响[4]。2011年,斯蒂芬妮•哈维斯基出版专著《琪客文学与后女性主义》论述了琪客文学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条件,从不同方面分析了琪客文学的起源及其流行原因,讨论琪客文学对主要叙事传统的改写。哈维斯基认为,新的社会现象催生了琪客文学的诞生,虽然与早期爱情小说有相似之处,琪客文学却展现了截然不同的现代爱情,尤其是对单身女性及其经济状况的刻画方面。由于其复杂多样又带仿拟的文学形式,琪客文学代表了一代新风俗小说[5]。

(二)琪客小说中的女性身份和消费主题研究

爱情婚姻与女性成长,是琪客小说中所普遍反映的主题。对琪客文学作品中所折射的男女两性关系以及女性身份建构进行分析,是学者们所青睐的视角。A•罗切尔•马布瑞的论文《关于一个女孩:当代“琪客”文化中的女性主观性和》以《B.J单身日记》和《欲望都市》的小说版和影片版为例,从营销策略、叙述方式、尤其是对女主角与他人关系刻画、女性间的社群联系等方面,说明琪客文学的特点,指出这类文学展示了当代女性真实的声音,让她们能表达自己的真实愿望。但作者也指出,许多琪客小说结尾仍不如意,流于俗套,无法摆脱男性主宰文化的限制[3]。而与之相反,安娜•科尔南在其论文《没有满足:〈欲望都市〉、〈奔跑追逐吻〉以及琪客文学中新女主角欲望的矛盾》中却认为,是女性的愿望得以建构、表达和接受的重要一环,《奔跑追逐吻》和《欲望都市》两部小说中,传统的两性关系已经完全颠覆,在追求解放的过程中,女主角比男性拥有更多的权力[3]。艾莉森•乌明格的论文《令人惊奇的布里奇特•琼斯:论琪客文学中令女性真正沦陷之原因》以三部琪客小说为例,展示了在琪客文学中,女主角与外貌、尤其是身材体重间的斗争和追求,往往超过了对男的追求[3]。薇薇安•瑞兹的博士论文《布里奇特们、丽贝卡们和凯莉们:琪客文化定义女性》以三部经典琪客文学小说的女主角为例,分析了琪客文学作品中存在的压迫性的意识形态,包括父权制及异性恋常规,批判了这些作品以商品消费、生儿育女和非理性为特点来定义女性气质[6]。2007年,波兰学者卡扎兹娜•斯米兹斯卡出版的专著《布里奇特•琼斯眼中的世界:琪客文学作品中的身份话语》,从文化角度探索琪客小说中的主题,研究琪客文学折射出的矛盾冲突的多重身份概念。作者认为,琪客文学是产生于特定历史环境中的社会文化现象,构建了个体和集体身份话语、并与更广阔的文化语境相连。在家庭、爱情与性、消费主义的主题中,女主角们承担着特定的身份,她们既是女儿,也是爱人和消费者。每种身份都暗含着危机和价值观的崩溃:核心家庭和谐统一的危机、对浪漫爱情信念的消失以及消费欲望所带来的不满和焦虑。琪客小说以不同的方式刻画了这些危机,展现了多重个人身份中蕴含的矛盾和冲突[7]。消费文化在琪客小说的创作和传播过程中有着学研究重要角色。现代都市中的女性在商品文化中享受着却又备受煎熬。她们既是消费的主体,在消费中获得满足、发现自我、追寻自身的价值;同时又不知不觉沉溺于消费,负债累累,变成消费品。杰西卡•凡•斯鲁顿的论文《时尚债:索菲•金塞拉“购物狂系列”小说中令人侧目的消费、时尚和浪漫》论述了时尚消费这一琪客文学中的永恒主题,说明女主角能通过消费和时尚能找到自己的身份,得到精神上的满足[3]。美国学者卡罗琳•斯密斯在其专著《琪客文学中的都市文化与消费主义》中,通过分析琪客小说中女性生活与流行杂志的联系,探讨了消费文化对现代都市女性生活方式的深刻影响。作者认为,琪客文学作品不仅描述了流行杂志等消费文化媒体所传递的观念意识,同时也通过各种形式,对这些观念意识提出了挑战。作者也呼吁广大女性要理智看待消费文化传递给我们的各种信息,不要在消费文化的各种产物中迷失了自己[1]。

(三)对琪客文学分支和变体的研究

随着琪客文学作品的大量问世,其描写对象已从最初二三十岁的单身都市白领女性扩展到更广泛的年龄层次、社会阶层以及不同种族国籍的女性,出现了多种变体,包括青少年琪客文学(ChickLitjr)、妈咪文学(MommyLit)、保姆文学(NannyLit)、非裔美国女性文学(SistahLit)以及不同国家背景下的琪客文学等,因此也有部分学者将目光投向琪客文学跨越年龄、种族、国籍、甚至性别等的多种分支和变体,研究其中的主要特点和主题体现。如乔安娜•韦伯•约翰生的论文《青少年琪客文学:不止是对青少年的浮华诱惑》对目标人群为叛逆期女孩的青少年琪客文学追根溯源,总结了这类变体的特点和多样主题[3]。希瑟•休伊特在《你并不孤独:个人、政治和‘新’妈咪文学》一文中,阐述了“新”妈咪文学产生的背景和主题,指出“家庭主妇式的幽默”是这类变体的主要特点,“新”妈咪文学作品采用自传式的写法,触及到不少“禁忌主题”,从更广泛的层面反映了母亲,包括单身母亲、酷儿母亲、少女妈妈以及不同种族母亲的声音[3]。伊丽莎白•赫尔的论文《长期受苦的职场女性:以保姆文学为例》,则分析了“保姆文学”这一琪客文学的新晋分支,保姆文学为琪客文学的创作提供了更广阔的可能性,让这类文学作品能深入到社会更真实的黑暗面。也有论文从跨越种族的角度探讨琪客文学。丽莎•格雷罗的论文《“Sistahs”并非为自己:黑白肤色的琪客文学》,以《等待呼气》(又译:《待到梦醒时分》)和《B.J.单身日记》两部小说为例,比较“黑人姐妹文学”(SistahLit)和琪客文学,尤其探讨了它们的区别。文章指出,由于种族和社会背景等因素,虽然描写非裔美国女性的“黑人姐妹文学”是琪客文学的一个分支,却有着自身的特点,这类小说往往在表现黑人女性人生追求、对男性的刻画以及描写女性与家人、朋友关系等方面与主流琪客文学有着显著区别[3]。诺拉•塞蕾的论文《布里奇特•琼斯和匈牙利琪客文学》跨越国界,对《B.J.单身日记》和被誉为匈牙利版《B.J单身日记》的StopMammatheresa!进行比较,阐述了琪客文学在匈牙利的发展和接受情况,认为琪客文学在与当地的社会经济语境融合的过程中,已然形成了自身的特点,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产品[3]。

(四)琪客文学的语言文体学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已有学者尝试以跨学科的视角,对这一文学形式进行新的解读。2012年,西班牙格达纳大学讲师罗西奥•蒙托罗出版了《琪客文学:卡布奇诺式小说的文体论》一书,从语言学和文体学这一全新角度分析琪客文学的主要特点,扩宽了琪客文学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为琪客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作者通过运用多模态文体学原理,从琪客文学作品的书籍封面,包括封面颜色、印刷样式、总体设计以及人物刻画、语境、读者反映等方面入手,从非语言和语言两个层面,详细分析了琪客文学的语言学和文体学特点。作者认为,琪客小说能给读者快乐满足的体验,仿佛唇齿留香的感觉,加之其所体现的都市生活方式和消费气息,就如同饮下一杯“卡布奇诺咖啡”,因此将其称作是“卡布奇诺式的小说”[8]。

三、结语

女性消费论文范文第9篇

[摘要]由于酒店消费不同于其他日常消费,在大多数人的概念中尚属“奢侈品”,因此,女性消费者在此方面的消费心理及行为特征也略有特殊性,她们更注重酒店产品的安全性、便捷性、美观性、象征性和品牌舆论。本文通过分析女性消费者的心理特征,为酒店管理者提供经验和借鉴。

中国http://xzbu.com/3/view-6348763.htm

[关键词]酒店;女性消费者;心理特征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4.23.050

[中图分类号]F71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4)23-0069-03

1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男、女性别的角色在不断发生变化。过去,“男主外,女主内”是没有争议的性别角色界定,男性在社会活动中占据着绝对地位,因此,大多酒店产品的设计也是以男性的需求为基础。而现今,女性商务旅行者群体的崛起来势汹汹,这一消费群体正迅速成为经济中的新“亮点”,也催生了酒店“女性专属”产品。酒店若想抓住女性顾客的“芳心”,研究和探讨这一特定市场的消费特征是其迈出的第一步。

本项研究以此为契机,希望通过调研结果分析女性消费者的心理及消费行为特征,为日后从女性视角设计酒店产品中提供理论支持,帮助酒店挖掘女性消费市场的巨大商机。

本研究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共发放250份调查问卷,回收205份,回收率82.0%,其中有效问卷205份,有效率100%。

2酒店女性消费者心理特征分析

从调查问卷相关题设的数据量表分析,不难看出女性消费者在购买酒店产品时较突出的心理特征表现为:安全心理、求便心理、求美心理、情感心理、自尊心理、求廉心理。

2.1安全心理

女性更追求“安全至上”。心理学指出,男女在生命的最初世界对安全感的需求和表述都是一致的,在慢慢地成长与社会化的过程中,由于社会对性别角色期待不同,男性开始学会不说害怕,女性开始学会说害怕。对安全的敏感似乎是女性在与男性的生存竞争中获得的,利于自我保护的一种人格技术,来对抗社会的不平等和逃避男性世界的意外攻击。虽然现代社会强调男女平等,但毋庸置疑的是与男性相比,女性仍然处于劣势,因此,她们更关注如何保护自己的安全。

女性在入住(尤其是单独入住)酒店期间,会有较为显著的安全需求。在我们的调查中这一比例高达74.13%。她们希望酒店的地理位置不要偏僻,酒店的安保措施较为完善,入住期间的个人隐私得以保护,酒店内有单独的女性活动区域,客房的隔音效果较好。此外,对于卫生的需求也应隶属于“安全需求”之类,这是女性消费者对于健康安全的需求,与女性的生理结构是密不可分的。

2.2求便心理

求便心理指的是女性消费者在消费酒店产品时追求方便、简单、快捷体验的需求。虽然男性消费者也对酒店所处地理区位、配套设施等有便利性的要求,而酒店女性消费者对酒店设施操作使用的方便程度有较高需求,和男性对设施设备较为精通相比,女性在这些方面往往就显得逊色得多。特别当操作困难时,她们往往无所适从。因此,女性消费者更希望酒店中的设施设备操作起来简单、方便。

2.3求美心理

女性爱美是天性,不管环境、经济、地位等状况如何,女人依然最大限度地执著于对美的追求。

接近51%的受访者在选择酒店时非常重视“美”的因素。酒店女性消费者“求美心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对于酒店产品设计审美的追求,对于酒店产品满足自己“扮美”的功能的追求。前者体现为女性消费者希望酒店客房色调以暖色调为主(不限于粉色、红色系),室内装饰物流线设计,有漂亮鲜艳的花艺等;另一方面,是女性对于自身美的追求,在入住酒店期间,她们希望酒店的产品设施能够帮助自己“更美”。例如,她们需要房间有宽大的穿衣镜,卫生间有化妆镜,卫生间的镜子是防雾的,客房配有护肤品,向女性房客提供美容、美发、美甲等信息。

2.4情感心理

大部分女性顾客是以感性思维为主,对生活充满想象,她们注重内心情感的体验。女性心思细腻,对生活品质要求较高,因此,客房内的各项硬件设施必须贴心化、细致化,有充分的情感含义,让女性真正感受到内心的关爱。如空调房里配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衣架材质的分类(挂礼服和挂普通衣服的衣架),女性卫生用品的配备,小号的拖鞋,棉质睡衣,员工贴心的话语等。

2.5自尊心理

喜欢炫耀,自尊心强。对于许多女性消费者来说,之所以购买商品,除了满足基本需要之外,还有可能是为了显示自己的社会地位,向别人炫耀自己的与众不同。因此,女性消费者希望酒店产品具有私人定制之感,以充分体现酒店对于自己的尊重。此外,她们不愿意别人说自己不了解产品、不会挑选,因此,常常表现出“力求完美”的特点,在消费过程中,服务人员的表情、语言、评论都会影响到女性消费者的消费体验,需要服务人员表现出更多的耐心。

2.6求廉心理

求廉动机可简单地分为两类:购买高级或高档商品时求廉,常常是在确定购买品种、款式之后,希望花费能低一些;购买低级或低档商品时求廉,即对商品质地、款式要求不高,只要商品价格低廉、实用就会购买,特别喜欢购买处理、降价、折价商品。目前,酒店产品仍然属于高级商品,因此,女性消费者在购买此类商品时的求廉心理是在综合考虑产品的各项性能后产生的。

3酒店女性消费者行为表现特征分析

3.1舆论引导型消费

在205名调查对象中,68.1%的酒店女性消费者认为酒店的口碑对她们是否选择入住该酒店的影响非常大,可见酒店女性消费者的消费决策容易受到舆论影响。具体表现为,酒店女性消费者对酒店产品的消费决策直接受关于该酒店及其产品的公众点评而形成的舆论影响。3.2习惯性购买

69.83%的受访女性习惯购买已经被自己认可的产品,表现出偏好性消费。具体表现为,酒店女性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自己曾经购买并且认可的酒店产品,从而产生重复性消费。

3.3象征性消费

51.72%的女性希望通过消费体现社会地位,10.34%的女性甚至认为酒店星级档次对其消费决策影响极大,表现出象征性消费。具体表现在,受现代消费观的影响,女性在酒店消费行为中迫切希望实现自我,追求新颖时尚、追求个性化,从而期望通过所选择的商品来证明个人成就及品位,获得社会认可与尊重,以此获得社会地位,这种消费行为体现了女性消费者对于自尊的需求。

3.4多角色消费

女性消费者,尤其是已婚女性既是消费行为的决策者、执行者、影响者,又是使用者。她们在购买中扮演的角色,比男性所扮演的角色要多。这是因为在现今社会,女性不仅仅承担着重要的家庭角色还兼任着各种职业角色,“出得厅堂,入得厨房”便是这种现实的最好写照。女性的社会角色受到生物特征、个性心理和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现代女性一般会在家庭、职业、审美、爱情和精神等领域占据一定的地位,并借助于一系列的消费活动扮演相应的社会角色。

4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情感化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她们在消费决策中更倾向于选择能够自身心理认同,体现自己身份的商品,对于价格的考虑并不具有主导地位。她们在酒店产品的消费过程中扮演了多种角色,只有认识到女性消费者以上的消费特征,酒店才能准确进行目标市场定位,采取有效的针对措施,提供符合女性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主要参考文献

[1]牛绍华.消费主义视野下都市白领女性消费行为研究[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

[2][美]帕科・昂德希尔.女人为什么购买[M].曹进,白榆,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

[3]万常青.“她”经济时代下女性主题客房发展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3(6).

女性消费论文范文第10篇

论文摘 要: 对于女性消费者而言,补偿性消费行为时而发生,分析女性补偿性消费行为之心理为企业在环境不断变化,新产品、新通路不断繁殖的今天制定营销战略和策略提供参考和借鉴。

1 补偿理论概述

阿德勒对补偿是这样定义的:补偿(compensation)指个人所追求的目标、理想受到挫折,或由于本身的某种缺陷而不能达到既定目标时,改变活动 方向,以其他可能成功的活动来代替,从而弥补或减轻心理上的不适感,这就称为补偿。阿德勒认为,许多在身体上有残疾的人,常采用这种方式来弥补与正常人的 差距。阿德勒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发现我们自己所处的地位是希望加以改进的。——没有人能够长期地忍受自卑之感,这种自卑 感一定会使他采取某种行动,来解除自己的紧张状态。”在阿德勒看来,一个人不管处在多么有利、多么优势的情况下,他总会渴求更完美、更理想的状态。现实和 理想的差距使自卑感成为人类心理上的一种普遍的负荷。然而,自卑感并不是心理上的变态现象,它是人类不断增进自己的内驱力。

2 补偿性消费相关概念

2.1 强制性消费

强制性消费(compulsive consumption)是指反复的,而且经常是过度购物行为,作为压力、焦虑、沮丧或无聊的解毒剂。在某些情况下这样的消费者与吸毒者没有什么两样,他 们对消费行为无乎没什么控制能力,并且在消费完后,个人会体验到强烈的遗憾或负罪感。它是一个“非正常”消费者的消费活动,是一种极端形式的补偿性消费的 病态形式(Woodruffe,1997)。O’Guinn和Faber提到的这一现象的其他方面也支持了这一假设。比如他们强对于很对人而言,强制性购 买与消费者对情感和他人帮助的的需求紧密相关。

2.2 上瘾性消费

Elliott(1994)将上瘾性消费行为 (addictive consumption)与强制性消费行为区别开来,他认为这种行为应该被称之为嗜好,因为它是一种正常行为想一种病态行为的延伸,而不仅仅是一种由于某 种不情愿的压力而违背本人意愿去做某事的强制性行为。上瘾性消费行为是采用各种各样的补偿性行为来弥补感知到的不足或情感需求的活动,其目的是为了应付焦 虑状态和压力以及自尊和自我的缺乏,它是正常消费行为的“非正常”延伸(Elliott,1994),是补偿性消费的一种“非正常”表现形式 (Woodruffe,1997),这中论调更加证实了补偿性消费是一种“正常”的,普遍的消费行为。

3 女性补偿性消费行为心理

女性作为人类社会的半数,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从来都是不容忽视的。女性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可以说,认识女性,确定女性的地位,维护女性的权益和尊严,给女性的生存发展一个无限广阔的自由空间,这不仅仅是对女性的认识问题,更是对整个人类的认识问题。马克思曾经高度评价过女性的历史作 用,认为“没有女性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的社会地位来精确地衡量。”1992年,里约热内卢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和联合 国1995年《世界女性报告》也分别指出:“女性参与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女性的贡献以及女性的权利已成为社会和经济改革的中心”。历史经验证明,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对推动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女性社会地位一直是西方女权主义者所关注的问题之一,也是我国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在当今的社会中,女性的地位已得到极大的提高,但远未达到她们想要的水平。

Adam Galinsky和Derek Rucker在其论文《Desire to Acquire:Powerlessness and Compensatory Consumption》中提出并验证了如下假设:

(1)人们想要极力避免缺乏权力。(2)地位是权力的来源之一。(3)消费者可以藉由拥有地位,来补偿缺乏权力的无力感。

Adam Galinsky和Derek Rucker的研究显示,对现状感到无力的消费者,倾向花更多钱买相同功能或被广告暗示与社会地位有连接的商品。在当今的社会中,女性的地位已得到极大的 提高,但远未达到她们想要的水平。社会一方面女性要继续传统的角色,照顾好家庭和小孩,成为贤妻良母;另一方面希望她们同男人一样干事业。因此女性的社会 地位是极其不平等的,必然存在心理不平衡,需要通过某种方式来弥补(江贵松,陈文容,2004)。在购物的过程,能体会到如上帝般的感觉,受到贵宾样的待 遇。如走进商场时受到营业员的热情的招呼、问候,这些都是女性消费者在家里和单位里很难体会的。特别是如果营业员是男性的时候,能充分让女性体会到与男性 平等或超过男性的感觉(Woodruffe,1997)。刘仪伟主持的电视节目《天天饮食》之所以能成为女性喜爱的节目,一部分原因可能是从中能够学到很 多烹饪技巧,但更大一部分原因来自男性下厨弥补了女性再社会地位上企图超越男性得补偿性心理动机。《我的野蛮女友》能红遍大江南北,也归功于其在很大程度 上满足了女性要求在社会地位超过了男性的要求,弥补了其失衡的状态。所以购物能充分补偿女性在社地位的不平等(Woodruffe,1997)。

女性消费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消费主义 女性 广告 媒介 象征价值

众所周知,广告宣传会显性或隐性地对受众产生重要的影响,对于女性则更易发挥效力。本文试图将表象背后的原因解析纳入社会与文化研究的视野,利用广告消费、传播学、符号学等理论,从宏观和微观的双重角度出发进行探究,深入分析广告商、电视媒体在推动消费主义文化进程中的角色,洞察女性心理,深入阐释藏匿于冰山之下的缘由。

宏观微观双重角度的审视

就广告与女性消费行为关系的相关研究课题, 笔者曾于上海地区进行较大规模的实证调查,调查结果证实,若电视广告传递的商品信息与女性消费者自我概念一致,女性便会形成积极的购买态度。在实证研究结束后,本文就“电视广告对女性的消费选择产生巨大影响力”这一基本结论继续深入探讨,发掘现象背后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因素。

首先,宏观层面上,上海乃至整个中国已不可遏制地进入消费社会。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生产力得以长足发展,加入WTO以后,整个经济发展纳入全球发展的轨道。放置在中国人面前的既是百年难遇的机会,也给部分准备不足的中国人带来困惑。而最大的困惑则在于在西方价值观的强烈冲击下,中国人一方面逐步丧失了传统的伦理价值,一方面无法寻找到新的有力的价值支撑点,从而变得浮躁、迷惘并且简单地向钱看、追求物质刺激。

其次,微观方面,上海一直是与“消费主义”文化息息相关的城市。消费主义是舶来品,是来自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一个基本的教义,认为人的自我满足和快乐的首要要求是占有和消费物质产品。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美国市场的迅速扩张、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的实行,及时行乐的思想成为一种社会风尚。①很快地,消费主义生活方式开始在全球蔓延开来。上海曾是西方殖民文化对中国登堂入室的第一站,这也促使上海形成五方杂处、中西交融的文化特色;作为世界联系中国的窗口,上海独特的精神标志就是消费。对于处在消费主义熏陶下的女性来说,消费即“存在”。

对广告商、媒体与女性双方的解读

宏观语境的变化促成了微观的顺势发展。传媒业在消费主义语境下接受广告主的“委托”,将女性顺势推入物质之潭。

第一层解读:广告商利用大众媒介将广告“推”至女性身边。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电视赖以生存发展支柱的广告商,每每鼓动甚至“操纵”电视媒体,利用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向大众“发号施令”,最终达到促进消费的目的。

广告的“使命”:创造“虚假需求”。在消费主义的情境下,消费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实际需要的满足,而是不断追求被制造出来、被刺激起来的欲望的满足。广告使用特定的言说方式,创造出受众本没有的或是其尚未发现的欲望,由广告完成“造梦――圆梦”的过程,这些虚假的欲望或深层的无意识需求就被称为“虚假需求”,由“虚假需求”导致的购买行为即可被视为是一种“过度”消费。“广告正是把那些最深层次的欲望通过形象引入到消费中。”②作为消费主义文化推广的代表――广告,从来就不满足于仅仅推销商品,而是在推销一种以物质利益为重的生活方式。

广告商作为强势群体,采取主动、有针对性的策略,而女性消费者处于弱势,无意识地滑入到广告话语的逻辑当中。抵御能力的缺乏暴露出她们心理、情绪上的漏洞。结合问卷调查与访谈结果,几乎各年龄段的女性都具冲动消费的倾向,电视广告就此通过图像和文字语言将消费后的状态以理想化形式呈现,塑造“完美”的女性形象;阐释“理想”的女性生活;建立“高尚”的女性身份地位。诱使女性察觉自身“需求”,建构出有利于消费主义的社会氛围。

大众媒介构建“拟态环境”影响受众。现今,大众媒介对社会环境的呈现,是一种“拟态”的现实,而非“镜子式”的反映。近20年来,媒介报道内容逐渐向娱乐化、大众化、商业化倾斜,对社会形态的反映呈现明显的消费主义特征,这令以媒介为主要休闲手段的女性消费群深受影响。

女性在媒介呈现的图景中逐渐迷失:境外电视剧、电影、广告的输入带来的文化冲击力不容小觑――男女主角们奢靡的生活方式挑战着受众的欲望极限,也刺激她们对人生意义、价值观进行再定义;另外,电视媒介对国内新富阶层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大肆渲染,将奢华铺张的生活场景在电视上一一呈现,对其传奇经历和耀眼人生进行不厌其烦的报道;娱乐新闻涌现,影视娱乐界人士及体育明星成了大众所羡慕的对象,他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消费行为也被竞相模仿。

大众媒介如此构建“拟态环境”,促使受众将媒介宣扬的生活方式作为现实存在抑或理想生活方式去追求。大众媒介对消费主义的鼓吹,令频繁接触媒介的女性产生错觉,刺激她们盲目跟随媒介商业信息以及广告消费指导,将消费当做理所当然的生活常态。

第二层解读:女性的“情绪化消费”――主动将广告“拉”往身边。上文仅对广告商利用大众媒介影响女性消费展开阐述,实际上,女性受众也常通过消费行为达到平复情绪之用。之前对上海女性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18~35岁的女性都曾受到当时的情绪影响,并由此产生“非必需”的感性消费。她们从理性的购买计划和实际的感性购买过程中获得了被认同和自我完善需要的满足,实现了理性以及情感上、需求与现实购买能力上的平衡。

情绪宣泄的出口,重获安全感的渠道。与男性相比,女性对消费持有更积极的态度,主要表现在购物频率高于男性,并赋予消费活动更积极的意义,将其视为一种休闲活动(刘连叁,1997)。

与其他休闲活动的作用相似,女性往往用消费达到放松身心的目的,其深层原因可以追溯到目前的性别政治模式。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女性“第二性” 的地位在电视广告中被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慈爱的母亲、温柔的妻子,她们包揽了近乎全部家务,照顾丈夫、教养孩子,她们永远只是站在男人背后的女人。③虽然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男女平等的原则,但是许多条文仍停留在精神原则阶段,女性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等任一领域的地位仍无法与男性看齐,而社会对现代女性的要求却与日俱增,认同现代女性应是“聪慧干练的高学历独立女性”,这样的心理预期导致她们除要承担相夫教子的传统义务以外,又承担起社会工作这一重要责任。换句话说,她们在母性、妻性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女性这一角色,压力剧增。

压力大的一个重要表现在于女性对社会评论的敏感程度远高于男性,她们会通过购物、消费的方式,减压、炫耀,并追求外在的完美。④由此,购物不仅出于自身需要,而是往往夹带着较强宣泄情绪的愿望。同时,女性通常比男性更缺乏安全感,她们往往会通过购物来重获平衡感,随时获取心爱之物令她们的情绪感到放松、愉快。

获取广告符号价值达到内心的“自我”满足。现代消费中,人们对小汽车的使用,对豪宅的向往,对某种饮料的选择,对名牌、精品的偏爱,无一不表明消费结构的二元结构:它既是对物质的消耗,又是对符号的占有;既有物质效用的一面,更有象征意义的一面。现代商品绝不是仅仅对人们生理需要的满足,它更是对某种社会身份的确认、某种生活意义的满足。⑤鲍德里亚认为在经历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时代之后,人类正式步入符号价值的时代。现代消费已经由过去对商品的使用转向了对商品形象和意义的崇拜。在社会阶层的文化层面中抽象出来的象征意义,然后把这种象征意义比附在所要宣传的商品上,于是,商品以象征意义作为中介,就成了指代相应社会阶层的符号。⑥

女性通过消费来诠释“自我”,不论这种“自我”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她们在购物的过程中去辨识自己的身份、地位。不可否认的是广告在这一过程中对消费主义及其文化的传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⑦广告为商品定义附着在使用价值之外的符号价值,告知女性可以通过消费商品去界定自己与物品相符的身份地位。因此,在都市女性看来,商品的价格、功能、式样、风格、包装、产地及其摆放空间都具有象征意义,象征着品位、经济实力、社会声望、权力等,而原有的使用功能却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证实了无论是在符号逻辑里还是在象征逻辑里,物品都彻底地与某种明确的需求或功能失去了联系。消费帮助她们获取“自我”满足,迎合她们完善自身形象、传达自我概念、彰显社会地位的要求。如女性用几个月的薪金购买一只PRADA手袋或者一件CHANEL裙装的行为,目的是为宣告自己业已“跻身高尚的社会阶层”。

广告内容拷贝现实社会,但也会脱离现实社会,一切都变为非常直观的和即时的信息传达,观众被各种绘声绘色的符号和信息所占据了。传统交流方式被有意无意地阻断,人类自身的独处内省被打破。

在当代社会,广告与生俱来的功利性帮助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传播扩散,女性独特的社会地位和心理特征,更令广告尤其是电视广告影响力的发挥具备了现实基础,透过这些,我们看到的是愈现愈明的消费主义文化的身影。

结语

总之,在整个宏观语境倾向于消费社会的情况下,广告商不仅利用大众媒介推广消费主义文化,众多都市女性对消费有着独特的解读方式,她们试图通过购物实践广告符号的象征价值,获得愉悦感,甚至完成对自我身份地位的理想化重塑。由此,女性消费者逐步践行消费主义提倡的生活方式,是广告商、大众媒介和自身三方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女性本身而言,消费主义文化的浸染虽已成为社会趋势,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但她们仍需提高自身媒介素养,在跟从中不迷失,用较为理性的态度对待消费;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在商业广告的促进下,越来越统一的消费模式令整个社会迅速商业化,深邃的思想、诗意的栖居、人生的丰盈,都在不经意间疏离,社会消费群体应对“丧失了思想的商业化精神状态成为人们的生存常态”保持适度警惕。[本文是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基金

项目“广告对女性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的成果之一(51-07-309-013)]

注释:

①刘晓君:《全球化过程中的消费主义评说》,《青年研究》,1998(6)。

②潘知常、林玮:《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41页。

③何静:《女性消费心理与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南都学坛》,2004年3月,第80页。

④张梦霞:《女性价值观与购买行为》,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年4月第一版,第37、38页。

⑤李思屈:《广告符号与消费的二元结构》,《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总21卷第5期,第76页。

⑥彭逸林、刘庆庆:《消费、模仿、符号、象征――聚焦广告文化》,《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5月第25卷,第266页。

⑦王晓方、苏红:《论广告在消费主义框架中对价值观的影响》,《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第86页。

女性消费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 中年职业女性 体育消费 调查 湖南

职业女性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有比较固定的作业单位和固定的经济收入的女性。中年职业女性指35-55岁的职业女性。

据第三次人口普查统计,我国女性消费者有4.8亿之多,占全国人口的48.7%,其中在消费行动中有较大影响的是中青年女性(20岁~50岁这一年龄段的女性),约占人口总数的21%。女性消费者不仅消费数量大,而且在生活中担任多重角色,在购买活动中起着特殊重要作用,是绝大多数儿童用品、老年用品、男性用品、家庭用品的购买者。在中国城市居民中90%的支出都与女性有关。在家庭消费中,女性完全掌握支配权的比例为44.5%,与家庭协商的比例为51.6%,女性不做主的比例只有3.9%,另外,女性个人消费在家庭支出中占一半的比例高达53.8%。因此女性是市场最为活跃的主角、市场潜力最大。

对于体育消费市场而言,由于我国体育产业开发较晚,体育市场并不繁荣,加之女性体育价值观念、健康观念、余暇时间的支配方式、体育锻炼意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年男子的体育消费比例远远高于女性,新疆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65%的职业女性年体育消费为0,广东男大学生体育消费总额高于女生。为此,研究中年职业女性体育消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以湖南省14个省辖市35岁~55岁城市中年职业女性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这些城市是:长沙市、湘潭市、株洲市、衡阳市、邵阳市、岳阳市、益阳市、常德市、吉首市、怀化市、娄底市、郴州市、永州市、张家界市。

2.研究方法

(1)调查、访问法

①一般问卷调查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抽样调查样本总量700人,问卷回收 676份,回收率为96.57 %,剔除无效问卷34份,有效问卷642份,问卷有效率为97.76 %。为便于比较,又分别发放城市青年职业女性问卷100份,回收92份,回收率92%;发放35岁~45岁城市中年职业男性调查问卷100份,回收93份,回收率93%,发放46岁~55岁城市中年职业男性调查问卷100份,回收90份,回收率90%。在问卷设计好后,作者选取了37位体育理论及消费心理学专家,对问卷的效度进行评分,结果表明,问卷具有较好的效度。

②调查访问法

为了解全面情况,笔者就有关问题亲自走访湖南省一十四个省辖市和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经济学、体育社会学、市场营销学等方面的学者,并亲自考查了长沙、湘潭、益阳等地竞赛表演、体育健身、体育用品等体育消费市场,掌握大量的一手资料,为撰写该论文提供更有力的依据。

(2)文献资料法

本文已查阅了相关论文60余篇,阅读了《消费者心理学》、《消费者行为学》、《体育经济学》、《体育市场营销学》等与体育消费心理和营销策略相关书籍。

(3)数理统计法:

本文对回收的问卷采用spss13.o分析统计,将结果进行讨论。

(4)逻辑分析法

运用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知识、问卷调查结果以及走访专家所得信息,进行逻辑分析,提出相应策略。

二、湖南省城市中年职业女性参与体育消费的基本情况分析

1.湖南省城市中青年职业女性参与体育消费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1)湖南省城市中年职业女性参与体育消费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从被调查的中年职业女性中得知,在过去的一年用于体育消费的支出问题上,回答有1元以上者占总人数的66.67 %(428人),回答为0元者占总人数的33.33%(214人)。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参与人数明显高于未参与人数,但后者的比例约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一。

(2)湖南省城市青年职业女性参与体育消费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从被调查的青年职业女性中得知,在过去的一年用于体育消费的支出问题上,回答有1元以上者占总数的79.35%(73人),回答为0元者占总数的20.65%(19人)。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青年职业女性参与体育消费的比例明显高于中年职业女性。

2.不同年龄段城市中年职业男女参与体育消费的调查结果

(1)35岁~45岁中年职业男女参与体育消费的调查结果

从被调查的35岁~45岁中年职业男性中得知,在过去的一年用于体育消费的支出问题上,回答有1元以上者占总数的80.65%(75人),回答为0元者占总数的19.35%(18人)。而这一阶段的职业女性,回答有1元以上者占总数的73.77%(284人),回答为0元者占总数的26.23%(101人)。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35岁~45岁中年职业男性参与体育消费比例明显高于同年龄阶段的职业女性。

(2)46岁~55岁中年职业男女参与体育消费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从调查结果看,46岁~55岁中年职业男性在过去一年里有1元以上体育消费者占总数的62.22%(56人),没有体育消费者占总数的37.78%(34人)。而这阶段的职业女性在过去的一年有1元以上体育消费者占总数的56.03%(144人)没有体育消费者占总数的43.97%(113人)。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46岁~55岁职业男性参与体育消费的比例明显高于同年龄段的职业女性。

3.城市中年职业女性群体体育消费参与者的职业结构

依据随机抽样调查结果,工人、机关干部、文教卫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其他工作人员分别占调查总数的29.44%(189人)、6.85%(44人)、12.93%(83人)、8.26%(53人)、42.52%(273人)。不同职业城市中年职业女性群体参与体育消费的百分比从大到小依次为机关干部(31人,占70.46%)、企业管理人员(37人,占69.81%)、其他工作人员(186人,占68.13%)、工人(125人,占66.14%)、文教卫人员(49人,占59.04%),

4.湖南省不同文化程度城市中年职业女性群体参与体育消费的比例

表1湖南省不同文化程度城市中年职业女性群体参与体育消费的比例(%)

从表1可以看出,初中至大学阶段的中年职业女性,随学历层次的提高,参与体育消费的比例增加,说明文化程度越高,体育消费意识越强。但是,研究生参与体育消费的比例比较低。这可能是由于这部分人群工作任务繁重,无暇参与体育锻炼、体育消费的缘故。

5.湖南省不同身体类型城市中年职业女性群体参与体育消费的比例

表2 不同身体类型城市中年职业女性参与体育消费的比例(%)

从表2可以看出,偏胖与多病型职业女性参与体育消费的比例较高,这可能是这两种身体类型的城市中年职业女性追求健康的需要。

6.不同家庭观念城市中年职业女性群体参与体育消费的比例

表3 不同家庭观念城市中年职业女性群体参与体育消费的比例

从表3可以看出,关爱丈夫和孩子的职业女性,参与体育消费的比例高,这可能是受丈夫和孩子体育观念的影响,也可能是自身家庭健康观念强的原因。以丈夫为中心的职业女性则体育消费底。

7.湖南省城市中年职业女性参与体育消费的场所分析

(1)35岁~45岁城市中年职业女性参与体育消费的场所分析

从调查得知,公园、健身厅、体育用品专店是35岁~45岁职业女性参与体育消费的主要场所,分别占被调查总人数的25.35%、24.65%、20.07%。其次是旅游景点、售点、运动场,分别占被调查总人数的14.81%、8.45%、6.69%。

(2)46岁~55岁城市中年职业女性参与体育消费的场所分析

从调查得知,体育用品专店、公园是46-55岁职业女性体育消费的主要场所,分别占被调查总人数的28.48%、22.22%;其次是运动场、旅游景点、售点、健身厅,分别占被调查总人数的14.58%、13.19%、12.50%、9.03%。

8.湖南省城市中年职业女性参与体育消费类型分析

(1)湖南省城市中年职业女性参与体育物质消费分析

体育物质消费是指人们用货币购买与体育活动有关的实物类消费行为和过程。主要是指购买运动器材、运动服装和运动饮料。根据调查结果,在参与体育消费的中年职业女性中,26.48%的城市中年职业女性没有此类消费,73.52%的中年职业女性有此类消费。在现代生活方式不断改善的过程中,城市中年职业女性如果还没有次类消费,说明,她们的生活质量水平还没有较大的提高。

(2)湖南省城市中年职业女性参与体育服务消费分析

体育服务消费是人们用于观赏体育赛事、参加健身健美、娱乐休闲体育和体育旅游等方面的消费。根据调查结果,在参与体育消费的中年职业女性中,46.88%的中年职业女性没有此类消费,53.12%的中年职业女性有此类消费。这个数据表明,湖南城市中年职业女性体育消费结构不合理,即体育物质消费过大,不合符时代的要求。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

(3)湖南省城市中年职业女性参与体育信息消费分析

体育信息消费是指人们用货币购买体育报刊、体育图书、体育图片和体育科研资料等方面的消费。根据调查结果,44.24%的中年职业女性没有此类消费,55.76%的中年职业女性有此类消费。

9.湖南省城市中年职业女性体育消费水平、体育消费结构与体育消费需求分析

(1)湖南省城市中年职业女性体育消费水平分析

体育消费水平是指按人口平均的体育物质资料和体育服务消费资料的数量。它可以用价值(货币)单位来表示。体育消费水平表明在一定时期内体育消费需要的实际满足程度。体育消费水平的高低受社会经济发展、居民收入、体育商品价格、体育消费习惯和体育消费意识等因素的制约。根据调查结果,湖南省城市中年职业女性体育消费水平趋于中等偏下水平,年体育消费500元以下者占60.88%,年体育消费501元~1000元者占20.40%,年体育消费1001元以上者占18.72%。年人均体育消费297.56元。

(2)湖南省城市中年职业女性体育消费结构分析

体育消费结构是指居民的各类体育消费在体育消费支出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及相互关系。体育消费结构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其变化在不同的国家和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是不同的,但变动的总体方向总是由生存健身需要到发展需要,再至享受需要的顺序发展。

从调查得知,湖南省城市中年职业女性体育物资消费比重大于体育服务消费(参与体育消费总人数428人,有运动服鞋消费人数293人,运动器材消费人数194人,体育资料消费人数167人,体育消费人数158人,健身健美消费人数170人,观看比赛消费154人,体育旅游消费146人。)。在体育服务消费结构中,健身健美消费居第一,说明有相当一部分城市中年职业女性已参与健美健身,顺应时代的潮流。其次,观看体育比赛和体育旅游消费构成比没有多大差异,说明湖南城市中年职业女性的体育旅游消费与其他体育消费具有相同发展趋势,消费结构向好方向发展。

(3)湖南省城市中年职业女性体育消费需求分析

需求是指有支付能力并愿支付的有效需要。对消费者而言,需求可以说是指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商品数量。体育消费需求是指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一年)对体育消费品的需要。体育消费需求在一定时期内也是可以变化的,因为人们的需求受经济、社会、文化、消费习惯、消费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从调查得知,湖南省城市中年职业女性对体育消费的需求从高到低的排序为减肥健身消费、健美消费、运动服鞋消费、观看体育比赛消费、体育旅游消费、体育消费、体育资料消费,分别占调查人数的30.15%、19.66%、18.29%、12.88%、11.06%、5.90%、2.06%。这个排序表明,大部分城市中年职业女性有追求健康美的需要和需求动机,这是一种好的现象,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尤其是体育商家要高度关注。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城市中年职业女性参与体育消费人数明显高于未参与人数;初中至大学阶段的中年职业女性,随学历层次的提高其参与体育消费的比例增加,但研究生具有不同的趋势;偏胖与多病型职业女性参与体育消费的比例较高;关爱丈夫和孩子的职业女性参与体育消费比例较高;公园、健身厅、体育用品专店是35岁~45岁职业女性参与体育消费的主要场所;体育物质消费大于体育服务消费,体育消费水平偏底;减肥健身消费、健美消费需求较高。

2.建议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城市中年职业女性的地位和作用日趋明显。为此,全社会应高度重视中年职业女性的身心健康,为她们提供良好锻炼身体的环境,了解她们的体育消费需求,正确引导她们参与体育消费,从活跃体育市场角度讲,体育商家更要高度关注她们的体育消费心理。

参考文献:

[1]王永平:现代女性消费心理与营销策略[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3,4:68

[2]杨晓燕:中国女性自我概念与消费态度[J].南方经济,2002:67

[3]李丽.河北省城市居民中年群体体育消费的现状与对策研究[C]

[4]古丽帕丽・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职业女性休闲体育生活现状调查[J].中国体育科技,2003.9

女性消费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消费主义 城市女性 性别差异

基金:本文系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道家消费伦理思想与大学生生态消费伦理观教育研究》(项目号:Y200909721)部分研究成果》。

一、问题的提出

消费主义产生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五六十年代开始向西欧扩散,70年代法国、德国和英国也相继加入。我国的消费领域在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一些新动态,但我国对消费主义的研究还属于起步阶段,更多的停留于对西方消费主义理论的解读。本文将要研究的基本问题是,我国城市女性消费者是否具有一定程度的消费主义倾向,以及不同性别的消费者群体在消费主义倾向上否存在差异。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1.消费主义的内涵首先,消费主义是一种产生于消费社会的消费文化,在消费社会中,由于生产能力的极大提高和产品的极大丰富,无限的生产能力和人们有限的消费需求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矛盾。而要解决这个矛盾的最好办法就是培育消费者、引导和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欲望,消费主义就是在消费社会中应运而生的一种消费文化。

鲍德里亚指出,消费文化就是在消费社会人们消费中所表现出来的文化,是韦伯的理性化过程的继续和完成,“在二十世纪消费领域所完成的事情正是十九世纪发生在生产部门的生产力的理性化过程。将大众融入劳动力大军的社会化完成之后,工业体系为了满足其自身的需要,还必须进一步通过社会化(即通过控制)是他们成为消费大军。”

其次,消费主义也指消费主义文化引导下的一种生活方式。“消费主义是指这样一种生活方式:消费的目的不是为了实际需要的满足,而是不断追求被制造出来的、被刺激起来的欲望的满足。换句话说,人们所消费的,不是商品和服务的使用价值,而是它们的象征意义。消费主义的‘需求’(本雅明等人称之为‘欲望’)识别创造出来的、并在无形中把越来越多的普通人都卷入其中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它使人们总是处在一种‘欲购情结’(buying mood)之中,从而无止境的追求高档商品符号所代表的生活方式,这本身又构成了现代消费社会中社会关系再生产的条件。”

可见,消费主义生活方式是消费主义文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表现,消费主义文化是引导消费主义生活方式的价值观念。

2.消费主义的特征消费主义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从物的消费到符号消费。在消费主义文化引导下,人们购买和使用商品不再是简单的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即商品吸引消费者的不再是其使用价值,而是其符号价值。符号价值与使用价值相对立,是指物或商品在被作为一个符号进行消费时,是按照其所代表的社会地位和权力以及其他因素来计价的,而不是根据该物的成本或劳动价值来计价的。商品的符号价值在于其示差性:通过符号实现与其他同类商品的不同,更重要的是使它的消费者显示出在品位、身份、地位等方面的独特性。在消费主义的指导下,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目的从获得使用价值转移到获得商品的符号价值上,人们通过商品及其消费来表现和维持一定的社会地位,表现自己的个性、品位。

第二,“被诱导的需求冲动”。消费主义的另一个主要特征就是人们的消费需求更多的是“被诱导的需求冲动”,而不是“真实的需要”。在消费社会中,资本集团为了解决现代工业发展及生产能力的无限扩大和人们基本需要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就要不断为消费者“制造需要”。最主要的方式就是通过媒体和商业广告使商品“符号化”,即改变商品的原始意义和使用概念,赋予商品新的形象和意义,这些新的形象和意义唤起人们内心的各种深层欲望。这种诱导的结果就不仅使消费者感觉自己需要这些产品,而且认为产品需要不断更换,不仅使消费者确认产品的内容有价值,而且确认了产品的品牌和包装富有意义和价值。因此,斯克莱尔指出,消费主义和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没有任何关系。因为生理需要是不需别人提醒的,消费主义所造成的,只能被称为“诱导出的需求冲动”。这种被诱导出的需求会使人们进行无止境的消费,即使是经济收入并不宽裕的普通民众,也会在消费主义文化的潜移默化的感召下,无视自己的经济能力而“积极主动地”加入采购者的大军和欲购者的行列。

3.消费主义倾向在日常生活中具体表现。

根据以上对消费主义内涵和特征的分析,笔者认为消费主义倾向在人们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表现可以具体化为以下六个方面:⑴追求高档耐用消费品;⑵有特殊的购物场所偏好;⑶具有较强的品牌意识;⑷有特殊的产地偏好;⑸注重商品的符号价值;⑹深受广告影响。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北京的城市女性消费者作为研究对象。

首先,在地域选择上,本文选择城市作为研究地域。在西方国家,城市是消费主义的渊薮。而在消费主义传播的过程中,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往往先于农村接受消费主义,这是因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存在明显的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结构,城市更具备消费主义扩张的有利条件。

其次,本文的研究对象限定于北京的城市女性消费者。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又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对外开放的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也在全国所有城市的前列,因而北京消费者受西方消费主义的影响具有很大的典型性。

另一方面,由于受到时间、人力、物力等客观条件的限制,笔者只能把调查地点限于北京这一个城市。

(二)研究方法

本文以问卷调查作为资料收集的主要方法。

1.样本选择笔者在进行样本选择的过程中,起初考虑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以保证样本的代表性,但由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了无法克服的实际困难,后来改为采用滚雪球抽样方法,即,先选择几个适合的调查对象开始,然后通过他们得到更多的调查对象,这样一步步扩大样本范围。为了尽可能地减少偏误、提高样本的代表性,笔者对最初的几个调查对象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筛选。选择的依据有两个:工作单位和年龄,将其交互分类,如下表1:

分别在这10个类型中选择一个初始调查对象进行调查,然后通过他们逐步扩大调查对象。这样使得调查对象比较均匀地分布在不同的职业群体和年龄群体中,从而尽可能提高样本的代表性。

2.样本分析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30份,回收205份,其中有效问卷196份,有效回收率为85.2%。有效样本呈以下特点:(1)性别构成:男性消费者为86人,占43.9%,女性消费者为110人,占56.1%。(2)年龄构成:40岁以下(含40岁)的130人,40岁以上的66人,分别占66.3%和33.7%。(3)工作单位分布:由于是事先根据工作单位的性质选择调查对象的,因此样本在不同性质的工作单位中的分布比较均匀,不同性质工作单位中的样本在总样本中所占的比例,都非常接近20%。(4)收入分布:属于低收入(1000元以下)的占9%,属于中等收入(1001—2000元)的占27%,属于较高收入(2001—3000元)的占57%,属于高收入(3000元以上)的20%。(4)婚姻情况:和年龄分布比较一致,已婚的占60%,未婚占40%。(5)受教育情况:分为三个层次——受教育程度较低(高中及以下)的18%;受教育程度程度较高(大专、本科)的占57%,受教育程度高(硕士及以上)的占25%。

样本的以上特点说明,在滚雪球抽样方法中,对初始调查对象经过细致筛选以后形成的样本还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的。但是从严格的实证研究来看,本次调查的样本存在以下一些缺陷:首先是样本的容量过小;其次是被调查者的年龄范围局限在20岁-53岁,且均是在职人员,因此不能很好地反映在此年龄范围之外以及不在职或者自由职业的那部分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正因为如此,本次调查的样本的代表性不足以得出普遍性结论,所以笔者将此次研究定位为对“消费主义文化对我国城市女性消费者的影响”这个问题的一次探索性研究,试图以此提出可能具有重要性的问题以引起关注和讨论。

3.消费主义倾向的测量。根据消费主义的六个具体表现,笔者设计了关于消费主义倾向的测量问卷,六个消费主义的特征体现在测量问卷的17项内容中,对答案进行0-3的赋值,调查对象的回答总分代表了其消费主义倾向的程度。在此基础上将总得分划分为三个阶梯以判断消费主义的影响程度:①分值在0-17之间的消费者,基本无消费主义倾向;②分值在18-34之间的,存在一定消费主义倾向;③分值在35-51之间的,有较强的消费主义倾向。

四、研究结论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汇总、整理与分析,我们发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消费主义文化对我国城市消费者的影响及其性别差异

首先,消费主义文化已经对我国城市消费者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在196个有效调查对象中,94.9%的人具有不同程度的消费主义倾向,25.7%的人具有较强的消费主义倾向。

其次,消费主义对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实践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表2反映了性别和消费主义倾向之间的关系:先来看年龄在40岁以下(含40岁)的消费群体,男性消费群体中无消费主义倾向的消费者所占的比例是8.3%,明显高于女性消费群体的1.4%;而具有一定消费主义倾向的消费者的比例是61.1%,低于女性消费群体的69.6%;另外有30.6%消费者具有较强的消费主义倾向,略高于女性消费群体的29.0%。总体而言,在40岁以下的年龄组中,女性消费群体中具有不同程度消费主义倾向的比例高于男性消费者群体的比例。再来看40岁以上的消费群体,男性消费群体中无消费主义倾向的消费者所占的比例是34.6%,明显高于女性消费群体的14.8%;而具有一定消费主义倾向的消费者的比例是53.8%,同样明显低于女性消费群体的70.4%;另外有11.5%消费者具有较强的消费主义倾向,其比重略低于女性消费群体的14.8%。因此,在40岁以上年龄组中,女性消费群体中具有不同程度消费主义倾向的消费者的比例同样高于男性群体的比例。把两组数据综合起来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西方的消费主义文化对我国城市消费群体的影响中存在性别差异,它对女性消费群体产生了更为广泛的影响,即女性消费者群体呈现出更为明显的消费主义倾向。(见表2)

2.城市女性消费主义倾向的具体表现

城市女性消费者群体比城市男性消费者群体更为明显的消费主义倾向主要通过以下六个方面表现出来:

(1)追求高档耐用消费品笔者对“追求高档耐用消费品”

进行量化研究时,既考察了实际拥有情况,又考察了深层的购买动机。调查结果发现男性消费者对于高档耐用消费品有着和女性消费者相近的拥有情况,但女性消费者(67.5%)在购买态度上比男性消费者(52.6%)更多的选择了“个人或者是家庭的必备品之一”,并且更倾向于认为应该及时更新换代跟上潮流。这说明了尽管男女消费者在追求“高档耐用消费品”时不仅仅是出于工作和生活的实际需要,而是有一种“虚假需要”使然,而城市女性消费者在这一特征上的表现更甚于城市男性消费者。

(2)广告的影响

调查中34.1%的女性消费者认为自己比较关注或者是非常关注商品广告,而这一比例在男性消费者中是24.4%,相应的31.1%的女性消费者认为广告对自己的消费行为有比较大或者是很大的影响,而持相同观点的男性消费者只有14.4%。以上数据清楚地显示了城市女性消费者由于比男性更为关注广告,从而在购物过程中更多地受到了广告的影响。

(3)购物场所偏好

购物场所是消费文化实践的场所,不同的购物场所意味着商品展示的不同技巧、购物时不同的便利程度和舒适程度、消费者对商品不同价值的追求——百货商场在装修和设计上追求铺张华丽、气派和奇异,创造了一个崭新的购物和消费环境,与以往的购物场所如集市、便利店不同,它们并不期待顾客马上掏钱购物然后走人,而是鼓励顾客在商场内随意逛,期望使顾客能吸收它们(按自己的方式)对这个奇异消费品世界的美妙绝伦展现。正因为购物场所不同意味着购物体验不同,因此购物场所作为商品的空间同样被赋予了文化意义或者说是有了不同的符号价值。对大型购物中心的偏爱成为消费主义在另一个维度的表现。

在本次调查中购物场所大致分为四个类型:①集市、批发市场;②超市;③专卖店;④大中型购物中心、豪华商场。对这四个购物场所的偏好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消费主义倾向程度的不同。在调查中,有58.9%女性消费者的更愿意选择在大型的购物中心、豪华商场购物;而在男性消费者中这个比例只有40.0%,低了近二十个百分点。

(4)产地偏好

很多消费者只根据商品生产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其现代化程度,来判断这一商品的质量、功能、技术含量、时尚程度等。这样一种判断标准虽然并不是完全没有依据,但如果仅仅根据产地来判断产品的质量、技术含量等,其实质是对不同地区生产的产品赋予不同的符号价值,因此对商品的产地偏好可以被视为消费主义倾向的一种具体表现。

在调查中,女性消费者和男性消费者在产地偏好这个问题上有着比较明显的差距:对于商品生产的国家或地区无所谓的,在男性消费者占15.6%,而在女性消费者中只占8.9%;喜欢本国或者是本地区生产的商品的,占男性消费者的15.6%和女性消费者的12.2%;部分商品要求是发达国家或发达地区生产的,在女性消费者中的比例为67.8%,明显高于男性消费者的55.6%;无论何种产品都要求是发达国家或发达地区生产的,男性中的比例略高于女性中比例,即13.3%和11.1%。所以总体而言,女性消费者中有产地偏好的比例要高于男性消费者。

(5)品牌意识

品牌是商品符号价值的最为典型的体现,因此品牌意识的强烈程度也是消费主义倾向的表现之一。品牌意识包括对品牌的认知和对品牌的态度,两者有着密切联系。对名牌的态度是建立在对名牌的认知基础上的,对品牌的不同认知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对品牌的不同态度。

调查数据表明女性消费和男性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基本上是一致的,即无论是在男性消费者还是女性消费者中,认为名牌是“由广告所造就,本身并无优势”均占20%左右,认为名牌的优势在于“质量和服务”的占75%左右,而认为名牌的优势在于“让消费者显得有身份或有地位”占5%左右。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女性消费者和男性消费者在品牌态度上并没太大的差异——5%左右的消费者对名牌无所谓,10%左右的消费者非名牌不买;剩下的75%左右的消费者对部分商品(比如家电、化妆品)非常注重品牌,或者是有经济能力时会买名牌。

(6)对商品符号价值的追求

消费主义的一个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对商品的符号价值的追求,人们所追求的不再是单纯的通过对商品的购买和使用来满足实际的需要,更重要的是通过消费来表现自己的个性、品位、地位、身份等等。在消费主义影响下的城市女性消费者和男性消费者都开始注重商品的符号价值。

在调查中,15.5%的女性消费者和12.2%的男性消费最为关注的不是商品的价格、质量和服务,而是包装、款式、品牌,这说明有一定比例的男性消费者和女性消费者的消费已经从“物”的消费转移到符号的消费了,但是这个比例在女性消费者中略高一些。应该指出的是,男性消费者和女性消费者关注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以购买服装为例,追求商品符号价值的男性消费者要求服装符合自己的身份和社会地位,换言之,他们赋予服装以身份、地位、成功等与个人成就有关的文化意义;而同样追求商品符号价值的女性消费者要求商品能展示自己的个性或者是符合潮流,也就是说她们赋予服装的文化意义与男性消费者所赋予的是不同的,她们更多地赋予个性、时尚、青春等这样一些符号意义。

综上所述,女性在消费活动中更愿意购买高档耐用消费品、对商品有着更为明显的产地偏好以及更明显的购物场所的偏好,更大程度地受到广告的影响,更加重视商品的符号价值。由此可见,消费主义对我国女性消费者产生了更为广泛、更为深刻的影响,女性消费者的消费主义倾向更为明显。

参考文献

[1]Baudrillard,selected writings,,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 第50页

[2]黄平,《救赎与消费代序》,见陈昕《救赎与消费》,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第2页

[3]孔明安,《从物的消费到符号消费》,《哲学研究》2002年第11期

[4]蒂姆·爱德华兹,《狂喜还是折磨——购物的当代性质》,选自罗钢、王中忱主编的《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女性消费论文范文第14篇

最新数据显示:像中国这样一个重男轻女的国家,职业女性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度已接近了50%,而该数据在欧美发达国家约为60%。城市化驱动的产业结构调整是第一二产业占比下降,第三产业占比上升。这就引申出女性经济学的第一个重要结论:在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高的经济体里,职业女性的经济贡献度将逐渐超越职业男性。

女性职业化与创新驱动力

当职业女性的经济贡献度超过职业男性,即达到50%以上时,一国的消费结构也将发生质的变化。城市化的另一经济结果是越来越多的家务劳动成为社会化产业,家务劳动社会化为女性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提升了女性的经济贡献度。比如餐饮业。家庭烹饪是自给自足的家庭行为,而家庭餐馆则是面向市场的企业行为,同样是家庭主妇的烹饪行为,前者是繁重的家务劳动,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微不足道,后者则是家务劳动的社会化,会带动国民经济的增长。

家务劳动脱离家庭,从繁杂家务中解放出来的女性会有更多的消费时间,产生更高的消费欲望。越来越多的女性从家务劳动者转变为市场消费者,国民经济才会在消费升级的驱动中走进大众消费时代。这就引申出女性经济学的第二个重要结论:女性消费力越强的经济体,家务劳动社会化的水平越高,产业创新的内在驱动力越强。

企业家是创新的组织者,但企业家作为一个阶层的崛起,与职业女性阶层的形成是相辅相成的。因为一切生产和创新的终点都是消费,而商业社会逾80%的消费决策由女性主导。最近一项消费决策调查表明:在表面上男权至上的日本,老公开什么车在2/3的家庭里是由太太决定的。犹太商道古训曰:女人是天生的消费动物,经商要赚女人的钱,是女人消费了78%的钱。

女性消费的公共政策考量

一个流行的误解是:城市化驱动消费升级是因为农民进城,这个理论的错误在于混淆了消费量和消费力的差异。进城的农民增加,消费量可能提高却未必提升消费力,若无虚拟经济,知识经济和服务经济这样的第三产业,城市的消费力不会随低端消费人口的增长而增长。

女性消费论文范文第15篇

论文关键词:体育商品,重庆市,女性,消费渠道,调查分析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消费结构、消费意识习惯的显著变化,以及我国体育产业的兴旺发达,体育消费领域正不断地得到了发展和开拓。

重庆作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直辖市及城乡统筹试验区,已成为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体育消费市场。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重庆市大多数女性的消费水平较以前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据统计,九成的都市女性掌握家庭财权,无疑极大地提升了女性的实际购买力,同样,女性体育商品消费额也日趋增加,她们将成为体育消费市场的中坚力量。重庆女性爱美、爱穿、爱运动,具有引领前沿消费、时尚消费等特点。从女性体育商品消费的各种渠道来检验现有体育商品销售的商家在重庆的销售渠道是否得到女性消费者的认同,这无疑给商家制定销售渠道和销售策略提供了良好的建议。至使他们进一步优化的体育商品销售渠道,从而把握好女性消费市场,最大限度的满足女性消费者购买的需要。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调查主要针对的是重庆市渝中区、沙平坝区、江北区、九龙坡区和南岸区五个区20~50岁年龄段的女性,包括白领、教师、企事业单位、学生、服务业、个体等,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本文收集了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如《体育经济学》、女性体育消费行为等权威书刊。

1.2.2问卷调查法: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问卷962份回收率96.2%,有效问卷948份,占收回问卷的98.5%。

1.2.3随机访谈法:2006年9月在各区步行街和广场随机拦访121名女性。其职业、年龄学历、收入如下表1、2、3、4:(单位:人)

表1职业分类表

公司白领

教师

企事业单位

学生

服务业

个体

其它

582

46

110

41

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