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中国社会与文化论文范文

中国社会与文化论文范文

中国社会与文化论文

中国社会与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先进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先进文化的内涵、功能及特征

先进文化的内涵,应该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和时代精神的总结。先进文化体现着生产力发展、政治进步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反映了时展的潮流。它不仅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同时具有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功能。这种功能的主要体现:一是教化功能。先进文化通过其特有的价值体系,指导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遵循正确的行为方向;二是规范功能。先进文化通过其所特有的规范体系,指导人们形成正确的社会角色意识,使个人的活动与社会的要求协调一致;三是导向功能。先进文化既包含着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又体现着时代精神,能够赋予这个民族与社会发展的特色和方向;四是信息活动功能。加快社会经验和文明成果在更广的范围内传播,促进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五是实践功能。先进文化的所有功能,都要通过它对人们思想意识的影响,进而对活动行为及其方式的调控,从而在实践中反映出来。先进文化以上的几种主要功能汇集起来,形成了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力量。先进文化具有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开放性和创新性,从作用上说,它可以塑造人们的理想和信念,激发人们的热情和斗志,从而对一个政党、国家、民族的前途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先进文化的另一个突出特性,表现在先进性的时代趋向和基本特征上,它与其他任何形态的文化有着显著的区别。从时空坐标和历史方位来说,先进文化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既遵循历史发展规律,顺应时展要求,又具有全球视野;从基本性质和价值取向来讲,先进文化既扎根于民族文化土壤,又批判继承人类理性精神;从基本功能和发展方向来看,它是指向人的精神世界的文化,使人的精神世界不断丰富,精神力量不断增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先进文化的巨大精神功能和社会功能,在社会历史急剧变革时期表现得尤为突出。先进文化冲破旧的思想精神的牢笼,促进新的思想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是先进社会制度诞生的开路先锋。它不仅为社会制度的变革提供着精神武器,而且创造着物质武器。如中国历史上的三大发明,就成为一种先进的文化,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马克思曾经形象地指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马克思的这一论述表明:每一种新的社会形态诞生以前,已经由孕育它的先进文化规定了方向。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及与先进文化的关系

作为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包括先进的思想道德和先进的科学文化两大部分。而作为核心内容的思想道德,规定着整个文化的性质和方向。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根植于倾夏沃土,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积淀,并积极吸收世界优秀文化的成果,具有广泛交融性的开放型文化。这种文化还呈现出鲜明的时代性,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政治的本质要求,体现了时代精神和时代风貌。同时,以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为立足点,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创新,把亿万人民紧紧吸引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伟大旗帜下。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实践中,在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的条件下,怎样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对于这个问题,笔者觉得应该这样理解:

先进的社会生产力,要求有先进的社会文化与之相适应。因此,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是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的。就文化自身的发展而言,它和生产力的发展一样,有一个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和逐渐完善的过程。社会生产的发展程度,决定着文化的发展程度。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一个从解决温饱到达到小康水平,再到实现现代化的客观过程。先进文化的发展也应该经历这样几个相应的发展阶级。因此,对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我们要坚持正确的前进方向,但不可能也没必要去对遥远的未来作具体的设想和描绘。应该看到,文化的发展有它自身的内在规律,并不完全受到某一阶级生产力水平的局限。一个国家的先进文化,既是本国的优秀历史文化的沉淀,同时也可以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文化的先进成果。

一个没有先进文化支撑的民族是注定要落后的民族,而一个没有先进文化武装的政党,也是没有前途的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必须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在整个社会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重视自身的文化武装和培养一支高水平的文化队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实现党的文化建设与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有机统一,使我们党执政的文化建设能够随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而得到发展。这是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三、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

(一)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

先进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灵魂,也是历史发展的内驱力。人类文明越发展,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就越突出。在当今社会,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文化的矛盾与冲突也越来越成为国际竞争与冲突的重要因素。一个国家、民族强大与否,既取决于经济实力,也取决于文化实力。同样,一个政党能否牢牢地掌握政权,既取决于它所拥有的政治、经济资源,也取决于它所撑握的文化资源,取决于它是否掌握先进文化发展的主动权。

从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来看,每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在它诞生之前,事实上就已经由支撑它的先进文化规定了方向。先进文化所蕴含的价值观念不仅是建立各种社会制度的价值源泉,而且也是新社会建立一系列道德规范的价值尺度。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一旦先进文化支撑的社会形态的确立遇到曲折、反复,先进文化就会给人们以信念的支撑,成为人们追求新社会的力量源泉。社会主义文化是共产党执政的文化前提,是共产党执政合理性的价值源泉,也是社会主义事业最终胜利的根基。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党的根本性质的内在要求。

(二)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紧迫性

国际国内形势不断地发生深刻而又复杂的变化,这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既有机遇,也有挑战。

从发展的机遇来看,一是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主题,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使各国间经济联系更加密切,信息传播更加迅速,文化交流更加广泛,这就为我国科技、教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二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们成功地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同时,我们的文化建设也面临着严峻挑战。随着高科技和信息网络的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更加剧烈,西方敌对势力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进一步加大。国内改革深化带来的变化,决定了不同社会群体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文化选择必然趋于多样化。此外,资本主义腐朽文化和封建主义残余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沉渣泛起,会造成精神领域出现各种问题。在这种情势下,我们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要有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紧迫感,抓住机遇而不丧失机遇,勇于应对挑战,不断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新局面。

中国社会与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A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3 ― 0005 ― 02

一、引言

先进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和凝聚力,是人类社会不断进化发展、实现自身力量的重要手段,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是否拥有先进文化,是否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决定着个政党、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存亡。只有努力发展先进文化,才能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更好地实现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积极开展先进文化建设,创新文化理论,最终形成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二者虽然形成时期不同,却保持了党文化建设的先进性与连贯性。同时基于不同的实践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针对文化建设的目标、内容、内涵有了新的突破和提升,达到了新的境界和高度。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与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一致性

(一)二者都坚持文化指导思想的一元性

文化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不论是在新民主主义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文化建设中都始终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性,即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党的文化建设。作为一种科学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是意识形态中最重要的部分,它不仅决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而且还影响着文化建设的全部内容和整个过程。〔1〕

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证明,在文化建设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是正确的,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才能真正地掌握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预见文化发展的未来趋势,明确文化发展的先进方向,才能制定出文化建设的正确路线、方针和政策,使中华民族新文化的建设永远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二)二者都强调党的领导是文化建设的关键

坚持党对文化统一战线的领导权是文化建设先进性的根本保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团结起来,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因此,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坚持党的领导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关键,而新民主主义文化革命的胜利也关键在于党的领导。

新时期,要继续保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继续坚持党在文化建设中的领导地位,提高党在文化创新上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加强理论创新,加强对中国先进文化的领导和传播。可以看出,新民主主义文化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都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视为先进文化建设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和关键因素。

(三)二者都指出文化统一战线是文化建设的法宝

统一战线作为我们党的三大法宝之一,在新民主主义文化革命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同志指出:“在中国,文化革命,和政治革命同样,有一个统一战线。”〔2〕文化统一战线的创立,不仅在新民主主义文化革命取得胜利的过程中发挥了显著作用,同时也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文化革命的统一战线在新时期先进文化建设中不但没有放松,而且得到了充分肯定和大力加强。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事业和对外关系的发展,我们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发现了不少问题:一些领域出现道德滑坡现象,封建文化和腐朽文化侵蚀着人们的思想,甚至出现信仰危机的警报;农村教育现状令人担忧,城市社区文化尚不完善,文化事业受到诸多消极因素的严重影响。同时,国外与国内敌对分子相互勾结,分裂祖国,阻挠统一,在意识形态领域发起了强势进攻。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并继续取得文化建设的成功,广大文化工作者不仅联合内部各条战线,而且联合其它各条战线的工作者,不断加强思想宣传,提高思想境界,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共同加强文化建设的堡垒,巩固和加强了文化统一战线,使社会主义文化继续沿着先进的方向发展。

(四)二者都遵循文化继承、发展和文化借鉴的正确方针

任何文化要发展不仅要继承传统文化,也要学习借鉴外来文化,即要处理好文化上的“古今中外”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同志强调要注重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要求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对外国文化的学习借鉴必须结合起来,既要汲取积极合理成分,也要摒弃和抵制消极落后的因素。同志关于文化继承、发展和文化借鉴的思想为新时期文化建设中处理古今中外文化的关系提供了科学的解答和正确的指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应该是开放的,能够吸收全人类的优秀文明成果,既要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也要借鉴外来文化,做到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先进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继续坚持文化继承、发展与文化借鉴相结合的方针,汲取民族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营养,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从而创造出符合时展的先进文化。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一)提升了文化建设的目标

新民主主义革命需要的是一大批信仰共产主义理想,愿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英勇奋斗的斗争者、革命者。新民主主义文化是为新民主主义政治斗争服务的,因此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是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和爱国热忱,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信心,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而斗争。

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不仅是大批怀有共产主义理想的接班人,更需要广大有知识有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为了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党确定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即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四有”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对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都提出了比较全面的要求。作为社会主义新人的素质要求和标准,这一目标更为具体、更为完整、更为科学。

(二)拓展了文化建设的内容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同志从“文化是对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并为经济和政治服务”的思想出发,强调新民主主义文化要服从于革命斗争的需要,这一要求符合当时的客观形势,也确实对推动革命斗争的胜利起到了相当大的效用。然而,在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具体实践中,文化的作用和功能更多的被强调为意识形态性质和思想政治功能,人们更加看重的是新民主主义文化在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功效,能够更好的激发和号召广大群众的爱国热情和民族信心,而其科学文化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了。正是由于当时党在文化建设上的这种功利性态度,使得当时的文化建设成为单一的思想建设,除了革命文化之外,其他的文化形式都被忽视和排斥,从长远看,这种做法和模式是违背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的。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为了适应经济、政治发展的新形势,党立足于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主要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普及科学知识,树立科学精神,发展科学技术,提高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可以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容更加丰富、全面,更有利于推动社会的协调发展。

(三)丰富了文化建设的内涵

新民主主义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都具有民族性、科学性和大众性的特点,但其民族性、科学性和大众性的内涵却存在差别。

从民族性角度看,二者都主张民族文化的平等和独立,要求文化的民族形式和内容,对民族文化采取扬弃的态度和方针。但新民主主义文化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的。”〔3〕 可见新民主主义文化反对帝国主义文化对本民族文化的奴役和压迫,主张建立的是实现民族解放、国家独立的民族文化,强调的是文化的斗争性、革命性,突出的是文化的民族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则反对帝国主义在文化上的霸权主义,主张实现民族繁荣、国家富强的民族文化,强调的是文化的独特性、发展性,不仅凸显文化的民族精神,同时也坚持文化的民族特色,展现出更高的层次和内涵。

从科学性角度看,新民主主义文化“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一致的”,对文化内容的科学性提出了严格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除了要求文化内容的科学性,还强调指导思想的科学性、提倡文化建设的科学精神。

从大众性角度看,新民主主义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都强调人民大众是文化建设的源泉、主体和服务对象。新民主主义文化强调“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4〕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指的人民大众则是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建设者以及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它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实现人民大众的发展为目的,可以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大众性涵盖的范围更广,服务目标更高。

结语

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作为中国共产党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两大文化理论创新成果,其文化建设的政治基础、经济基础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如果把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看作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第一次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则是在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基础上实现了第二次飞跃,二者继续坚持了党先进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

〔参 考 文 献〕

〔1〕列宁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48.

〔2〕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99.

中国社会与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 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生命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浅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契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联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逻辑关联 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论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阈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中共中央宣传部编.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3] (宋)卫 撰,杨少涵 校理.中庸集说[M].漓江出版社出版,2011.

[4] 郭竹平译注.论语[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5] 吴德伟、刘少美:弘扬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2).

中国社会与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辩证;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0.062

同志曾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在党和人民群众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ツ勘甑谋尘跋拢我们目前最紧要的是要继承和发扬渊博的传统文化,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

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念的提出

中央对我们要坚持的主流价值观给出了24字的精简总结概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对个人、社会和国家价值选择与价值追求的高度凝练和集中概括。将社会主流价值体系同传统文化相结合,吸收好的养分,摒弃不好的,一定可以借助华夏优秀文化把社会核心价值观营造好。“植根于本民族传统文化有助于社会核心价值观赢得民众的广泛认同”。这是智慧的中华儿女对人类进步的贡献,也是中华儿女对全人类应尽的义务。

1.2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着中国的过去、现在以及将来,它并不只是静静地躺在博物馆中的展品,在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活生生的体现着,它让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得以保存,历史得以延续,它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在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培育中,中国传统文化是绝对不能被抛弃的,否则我们的民族就失去了灵魂,那就更不用去说民族复兴了。

1.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国特色

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就是核心价值观,是人民群众的智慧结晶。美苏争霸的结束使世界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发生大的全球性战争,但并不意味着强权与霸权的结束,只是转化成了和平演变的形式。就是不断对目标国家进行文化传输,从而使其内部大众否认本国主流价值观,最终导致国家动乱。这就表明,在软实力竞争的形势下,被大众广泛认同的主流价值体系很重要。中国必须要有具备自己民族特色的精神标识和价值体系。只有大众能够深切感受到的、热爱的、认同的才能被广泛的接受。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从中国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出发,具有中国特色。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当今,我们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潮中阔步前行。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记载着得与失,成与败。“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这就是对传承与创新的最好诠释。

2.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意义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关于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与目标。从古至今,中国的繁荣富强理念一直深入人心,中华民族的富强理念始终是将德治和仁爱与发展相结合的,如儒家著名的“庶、富、教”思想。在生产发展,并满足人民基本物质生活需要的基础上,我们必须加强教育,经济和文明要均衡发展。很多人也许认为“民主”是源于西方的话语,但世界上任何国家和地区的民主都有与其历史文化相关的内涵。为人民服务正是当代中国民主观念最真切的表达,我们借鉴了古代“民惟邦本”的民本思想,而“和”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2.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的意义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关于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与目标。中国传统和现代法治思想都体现了维持社会秩序,达到自由、平等、公正的目的。儒家主张“礼治”,礼是社会的行为规范,通过启发、诱导、教化的方式来达到社会和谐的目的。儒家对中国平等、公正思想的影响较大,主张“有教无类”,推行德政、仁政,倡导贤人政治,“学而优则仕”。《孟子・滕文公下》描述了君子应具备的人格特点,同时也描述出了儒家自由人格的特点。不是将每个人刻画成统一的形式,而是和而不同。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之处,也是其与当代主流价值的契合点之一。

2.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层面的意义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关于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要求与目标。可以说它是直接来源于传统文化之中的“爱、敬、诚、信、善”等思想。儒家在中国传统社会有着重要地位,因而,儒家的价值观就是传统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可以概括为“仁”或是“仁爱”。从而引申出许多价值观,如“仁、义、礼、智、信”等,这些都体现了对爱祖国、爱事业、爱他人等观念的倡导。《大学》提出的“三纲领”和“八条目”关于为学做人的纲领性表达中也包含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内容。

3如何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强调:“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那我们在生产实践和社会、文化建设中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中有益的成分借鉴过来呢?

3.1传统文化的实践性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前人的实践中形成的,是我们进行价值观建设的重要思想来源。实践是检验理论知识的最好的试金石,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回归到实践中去,充分发扬宝贵的传统文化。在经典读本中,对爱、敬、诚、善等概念有大量的阐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写进教材,走进课堂,融入思想,去理解它的真正意义,有利于我们去践行这些价值观。公民若能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做到诚信、友善、敬业,爱国之情必定油然而生,从而形成公平正义的社会。

3.2辩证的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同志曾指出:“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这就要辩证的对待历史继承与创新发展的关系。在现代化建设的中国,最紧迫的就是要明确用怎样的态度和方法来对待我们的传统文化,怎样用传统文化为建设和发展服务,怎样用传统文化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那就是合理的继承,与时代相符的创新,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厚的时代特征。

3.3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一传播到中国,先进人士就视它为法宝,也正是马克思主义指导着中国共产党带领我们中华儿女历经艰辛,完成了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进行了改革开放。最终取得胜利,主要是因为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并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因此,要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也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进一步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科学性,更好的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总之,我们要一分为二的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处理好历史性传承与时代性创新发展之间的关系,要将今天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让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下的建设中发挥最好的影响力。我相信,只要我们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不懈地奋斗,人民生活就会更加幸福,国家就会更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参考文献

[1]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田海舰,田雨晴.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2):4850.

[3].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

中国社会与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世界文化;民族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马克思认为,由于世界市场的形成、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每个民族国家都不可能再保持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的状态,每个民族国家都处于相互依赖、相互来往的普遍联系之中,世界历史不仅使每个民族国家的物质生产和消费成为世界性,而且也使精神生产和精神享受也成为世界性的了,“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①

一、世界文化之含义

世界文化是随着资本主义海外扩张和殖民掠夺的进程逐渐形成的发展的,正如现今世界历史是资本主义世界历史,世界文化也是属于资本主义阶段的世界文化,资产阶级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大到整个世界范围的同时,也将他们的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最为典型的是西方基督教的传教士,这些传教士在西方海外扩张和殖民之前就到许多的民族国家进行传教,他们不仅把西方宗教文化和西方文化传入其他的民族国家,而且将他们了解的所在的传教的民族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情况的传递回国,让他们国家的人也了解被传教国,这为西方资产阶级的海外侵略起了一定的准备作用。当然,资本主义阶段的世界文化并非只是资产阶级的文化,它是占主导地位的资产阶级的西方文化意识和文化形式与其他民族国家文化融合在一起,形成了超越了文化的民族性、地域性、独殊性而成为具有全球性、普遍性的世界文化。不过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当今资本主义阶段的世界文化还是以西方文化为主导倾向。在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由于经济、政治、传统等原因造成民族、国家之间各种各样的文化冲突。但冲突并没有消灭世界文化的发展,从历史发展趋势来看,人类文明是趋同的,表现在文化上同样也是如此,各民族的文化精华将构成世界文化的内容,因为,一方面“人类出于同源,因此具有同一的智力资本,同一的躯体形式,所以,人类经验的成果在相同文化阶段上的一切时代和地区中都是基本相同的。” ②整个人类在生理、智力和经验等方面具有的共性,为世界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可能;另一方面“同样的条件、同样的对立、同样的利益,一般说来,也应当在一切地方产生同样的风俗习惯。”③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共同的利益、相同的价值取向等等,这些也为世界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现实的基础。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人类不断从必然走向自由,每个人都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时,将是世界文化完全形成之时。

二、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辩证关系

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是互为基础、相互规定的辩证关系,首先民族文化是世界文化的基础,世界文化是在每个民族文化的碰撞、冲突和交流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它既包括每个民族的文化,但又不是具体哪个民族的文化,它是每个民族文化的整合、交融,是每个民族文化精华的集中。其次,世界文化决定着民族文化的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民族文化的发展总是以世界文化的发展为基础。世界文化形成和发展根源于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水平越高,人们交往越普遍、频繁和深入,世界文化就越发展,世界文化体现的是人类文化的进步。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们的社会生活、精神生活、生活方式等等都受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所决定。所以,民族文化的发展常常是服从于世界文化的发展,民族文化发展趋向世界文化。正是如此,全球经济、政治等方面的不平衡也造成了世界文化体系的不平衡和民族文化之间的冲突。但随着生产力快速发展,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到一定的程度,世界文化也会由冲突和不平衡性逐渐走向统一和平衡。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随着资产阶级的发展,随着贸易自由的实现和世界市场的建立,随着工业生产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条件的趋于一致,各国人民之间的民族分隔和对立日益消失……民族内部的阶级对立一消失,民族之间的敌对关系就会随之消失。”④随着民族之间对立和隔阂的消失,民族的文化的对立和冲突也会消失,这时,人类整个文化就会达到高度的统一,即世界文化高度统一。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中国文化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文化的发展对于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由马克思主义与五千年古老的文明的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相融合而形成的民族文化。一方面,尽管中国的社会生产力并不发达,但由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发展着的真理,由此决定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并且中国不断发展的生产力,也促使中国的文化不断地发展并融入世界文化中,成为世界文化发展的重要来源;另一方面,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又受到西方文化占主导地位的世界文化所制约,“文化霸权”常常压制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西方文化无论是先进的、积极的,还是腐朽的、消极的都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铺天盖地的席卷中国大地,试图渗透到每个领域、每个角落,对我国的文化产生了强烈地冲击和震荡。另外,中国的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之间也存在着许多矛盾和冲突。同时,中国传统中的一些陋习依然存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负面的作用。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如果迷失了灵魂,甚至是丧失了灵魂,只剩下一个躯壳,那么,这个躯壳的存在就是无意义的;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它使一个民族紧紧的团结在一起,决定着这个民族力量的指向。因此,现阶段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既是世界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党的十五大报告作了十分明确而简洁的概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第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指导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方向和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核和主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精髓和主旋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坐标和道德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是中国面对西方政治、经济、文化强大冲击和干扰下,屹立不倒的有力保证;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障。所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首要也是最重要的是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将全国人民紧紧团结起来,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民族之力,为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第二,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是建设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以及促进人们心理和谐的内在要求。和谐文化和文明风尚将为中国乃至世界呈现出文明、活力、团结、和谐的社会环境;它将提高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人们的积极向上、乐观豁达、良好的精神面貌、高尚的道德情操等等,这些都是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个民族的人民如果是颓废、消极的、低俗的精神和道德,这个民族是不可能有所发展的;它将提高整体的国民文化素质、丰富和提高人民的精神生活。

第三,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起来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的总和,是民族文化中固有的并且延绵不断的一种历史文化传统,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本质和灵魂,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把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和新时期形成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强化公民对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牢固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自觉将个人的荣辱得失与国家的盛衰强弱紧密联系在一起。培养爱国情怀,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民族凝聚力。弘扬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敢于迎接各种挑战,艰苦创业,奋发图强,为创造人民和自己的幸福生活,为中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

第四,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文化的创新,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文化只有坚持不懈的创新,才能充满活力、生生不息、持续不断的发展下去;是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软动力。文化作为上层建筑,它所蕴含思想、道德、精神、智慧、价值等等,对社会生产力具有一定的反作用,文化的不断创新,将提高历史主体的整体素质、精神动力和智力水平,这些都将促进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永葆活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需要的内在要求和根本保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将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繁荣兴盛,促进中国人民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国文化的实力,抵御西方文化消极因素的侵蚀,保证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推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的复兴,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注释: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6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97-398页。

中国社会与文化论文范文第6篇

(一)冲突与融合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初期时,也就是自中国共产党建立之日起,冲突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于它与我国传统文化之间。毛泽东极具前瞻性地最早考虑到了将中国传统文化同外来的马克思主义统一结合起来的必要性。1938年他就指出,共产党人在学习中国的传统历史遗产中,要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予其批判的总结。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冲突与融合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作为来自西方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想要得到认可并持续发挥积极的作用,就必须同中国传统文化相适应,相结合。

(二)理解与运用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上发生了令人震惊的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等事件,社会主义阵营瞬间遭到强烈打击,恰好中国当时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时期。在这紧要关头,邓小平提出了“韬光养晦”的战略方针,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将传统文化与现实结合的智慧,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在邓小平那里得到了充分的领会与运用。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发展道路的相互关系的讨论是中国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这也是江泽民在哈佛大学演讲中的一个重点:一是团结统一的历史传统与当今我们所建立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之间的必然联系;二是独立自主的历史传统与今天不照搬别国模式而坚持走适合自己国情发展道路之间的必然联系;三是爱好和平的历史传统与今天中国奉行的以和平为宗旨的对外政策之间的必然联系;四是自强不息的历史传统与今天中国人民变革创新、百折不挠、奋发图强的精神风貌之间的必然联系。

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的摸索中,胡锦涛强调中华文明自古以来的统治者都注重以民为本。他说:“早在千百年前,中国人就提出‘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这句话其实是告诉我们中国统治者们向来重视民众的生活,惠民利民、藏富于民是统治者的最高追求。

用“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来强调信念的重要性,也用“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来说明不能搞全盘西化。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一)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思想方针和行动指南,它的形成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中求真务实这一精神的影响。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思潮的涌入,实事求是这一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先进精神结合起来,其蕴含的意义也随之加深。

从此可以看出,实事求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但是其求真务实的精神则贯彻始终。

(二)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在西方思想发展中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当时是为了拯救民众与宗教的控制之中。

在中国,以人为本不仅仅代表着党的价值观,更在胡锦涛那里成为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存在着以民为本、民贵君轻的观念,虽然这是从巩固统治的出发点提出,但在一定范围内肯定了人民的历史地位。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一)继承

民族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精华的一页,它是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它给予国人勇气,面对列强也能英勇抵抗,让中华民族得以延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正是抓住了这些闪光点,才能被人们认可和接受。中国共产党人正是通过不懈的实践和探索,通过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框架,将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有机融合。

(二)发扬

传统文化在被继承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发展,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实现了从小农经济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这一转变大大增强了中国人的冒险精神。二是实现了从宗法体制观念到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观念的转变,摆脱了血亲意识的习惯,强调依法行事,使得法治观念深入人心,打破传统观念赋予的人治的束缚。

中国社会与文化论文范文第7篇

生态分析:传统伦理文化的生长氛围

伦理道德起源于人类调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三维关系的自觉需求。这样,伦理道德与其存在并发挥效用的自然、社会、人诸“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就构成道德的生态环境机制。如果人们尝试对某一伦理文化进行分析,首先要进行的,就是伦理道德的生态学分析。

中国传统伦理文化,是古代中国人伦理道德觉醒与自然经济、专制政治、内圣追求相互作用而生成的。在传统伦理生长的这种生态环境中,伦理道德既获得了从诸种意识形式中脱颖而出的助长土壤;但同时,却又不能不因为它本身耍承负诸种社会意识形式发展动源及面调节三维关系的过重载荷,而导致道德生态失去平衡。从而,注定其悲喜聚合于一身的独特命运。

就前一方面而言,传统伦理文化本身的生长环境是极其优良的。作为它的观念架构的儒家伦理,以个人的良心作为道德的终极根据,以忠孝规范的男性道德,以贞节约制的女性伦理,以孔颜乐处或正谊明道推动人趋向崇高所形成的处理入己、义利关系的德性规范,就完全是这~生长环境的造就,而又在这一生长环境中取得优厚的发展条件的。一方面,当中国拖曳着原始宗法血缘关系的巨尾步入文明社会,进而因以满足一家一户需要而运转的自然经济的强化,形成了宗法血缘关系与自然经济共同作用条件下的宗法伦理。宗法伦理不唯将人固定地规范在他先天赋予的家庭家族地位上,造成个体伦理调节规则的单一化和僵化;同时,也使伦理发生功效的前提条件完全集中在一定地位上的各个个体对自己“应当”承担的道德义务的自然醒觉和主动践行上。“良心”不可替代的道德核心位置,便由此取得。因此,有那些具备“不忍人之心”的善端和“推己及人”的善行的人,才能成为宗法伦理中道德的人,成为宗法社会中合模的人。以“老吾者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力中心的人际伦理和“时也、命也”的自然节律交错作用,更使良心牢固地根植于与自然统合的日常人主伦常沃土之中。另方面,宗法血缘关系构成国家结构的范型,而国家成为家庭的摹本,家国同构造成“朕即国家”的政治层阶结构现实之后,现实社会政治这只封建传统社会中最强劲之手,又会伸出来强求伦理由元典中的相对性人际关系规范转换力绝对性人际关系。在传统中国男权社会实际中,“父慈子孝”作为维系宗族或家庭的核心规范,本基于对人生造塑者与承造者自然关系的素朴反映,但一当它进入社会政治领域并臣属于政治要求,就衍变成“事君以忠”的无条件忠诚的、苛求臣民的单向义务规则;而同时,在中国这个蔑视女性的男权政治国度,原本应作为女性发自自我意愿的道德约束方式——“贞”,在要求女性依附男权后,则变成单纯制约女性的“贞节”或“贞洁”,既不允许向男性权利挑战,又不容许她们有任何伦理试错机会。孔颜乐处或“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也本应是发自人觉察在现实物欲之后尚存高尚的德性生活,而凸显出来的行为的道德选择,但它作为普遍的道德规则,则直接是那要求人们脱离一切物质要求,放弃一切道德一利益关系自省的专制政治的产物。因为在“博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工臣”的传统社会,如果每个人拥有足够的财富,并在强烈的致富心理驱动下审视人际关系和选择行为方式,那么,现存社会秩序就难以维持了。再一方面,由于自然经济先天地具有限制人员流动而播延先进生产操作方式的特性,而专制政治又先天地带着禁止自由思想和开发智力资源的要求,因而.当人们以不可避免的精神觉醒致思道德问题时,就只好向内用工夫,内心之“圣”成为道德审视的唯一自由天地。但当内省而“圣”撞上政治霸“王”时,便又只好将自然带有发展自己的的德性省思结果藏匿起来.使“内圣”与“外王”处于自觉的分裂状态。以前者力个我内省德性不遭侵犯的领地,以后者为从事社会政治事务的现实选择。三个方面相互影响,便形成伦理借政治以张目、政治借伦理以逞势的政伦合一格局。伦理的生长(姑不论其是否合乎德性和值得期望)特权确为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生长条件所望尘莫及。

就后一方面——伦理社会功能冗杂,体现的道德生态失衡而言,则直接是上述原因之结果。

在封建传统中国,伦理道德独得经济一政治一文化心理的共同滋养,发育成与苗回幼苗状存在的其他社会意识形式完全不同的参天大树,使其他社会意识只能受其庇荫而存活。哲学在类型学上表现的伦理化特质,美学实质上体现出的融景于心,文学充斥的道德说教,史学着意的臧否人物.都体现出“伦理即意识形态”的单一凸出开展,已到了实质上消解本当独立存在的、其他社会意识形式存在的必要性的地步。道德伦理不得不气喘吁吁地担负起本不属自己的额外功能负担,以致自己作为社会意识的真实独立性和内涵伸延机会都给断送了。而伦理规范的调节功效,则广延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三维关系上,成为人类生存与发展中调节复杂关系的单一规则。与自然亲合的伦理主张、全面规定社会生活状态的道德戒条、导人向内(“反求诸己”)完全排“外”(道德存在、播迁与替演的各种社会外在条件)的道德省思与行为取向,都是道德功能全方位发挥的象征或结果。但是,伦理道德负载的功能杂多,就不能不影响到它当然的主体功能的发挥——伦理道德应主要着眼于对人的认识和人的发展起一种提升或推进作用,这点在传统伦理文化愈近现代愈隐而不彰。而当伦理道德独占了所有“环境资源”:占尽经济营养和政治权威之“土壤”、吸纳所有社会意识形式存活所需之“水份”、独享一切人赞誉与信从权威地位的“阳光”,它也就因讹诈性地利用生态资源,断送了自己存活的良性环境。

在封建传统社会范畴内评价,由于传统伦理文化整体上与封建传统社会要素相互作用,才构成传统伦理文化的生态机制,因此,它存在的合理性与效用发挥的顺畅性,不会受到置疑。伦理上的道德理想主义与政治上的伦理中心主义相得益彰,互相支援.足以在其生态环境下发生根本性危机(固有社会结构的解构或某一生态要素如经济构成产生彻底变化)的情况下,从容维持。因此,在固有生态机制内去礼赞或抨击传统伦理文化,都是没有意义的。

但是,当传统伦理文化生态机制遭受了毁灭性破坏,而将传统伦理体系抛入“挑战——回应”的崭新环境之中时,那么,去观察它在新环境中的处境并合理预测它的出路,则不单是有意义的,而且是建构新的伦理生态机制所必须的。

传统伦理文化生态环境的自我破坏—一即传统伦理道德护本(“良心”)与开新(建构适应后期封建社会所需的早期市民社会伦理规范)能力的同时丧失,使它已面临前景堪忧的命运。而来自外部生存环境的第一波打击——社会政治革命,则使它失去了完整的家国同构的政治依托,面临一个重寻政治制度支持的环境再造任务。来自外部迥异观念架构与生存环境的西方伦理的输入,作为第二波打击,则使它失去了单一理念认同对象和单一文明道德自认的观念环境,面临一个重建信念支持机制的沉重负担。 而给传统伦理文化生态环境以彻底破坏,以致于在传统伦理文化范围内的重建无法寄望的,是足以彻底改变中国社会传统结构的第三波打击——市场经济的兴起。如果说在前两波打击下传统伦理还可以勉力应付,那么现在它已显出力不能支的迹象。因为政治革命与固有伦理并不在同一层面冲突.传统伦理尚存在新的政治制度中觅得余地的机会;而西方输八伦理至多显示出传统伦理的类型差异,甚至可以从侧面或反面支持伦理中心主义思维。但市场经济因其自身的特点,营造出的将是一个完全与传统文化生态环境不同的新伦理生长机制。

结构变换:传统伦理文化的时代洗礼

市场经济是一种自成系统而又无法力传统伦理文化兼纳的社会运行方式。推行市场经济的伦理文化结果,就是伦理道德固有结构的崩溃和开放的、世界的、现代的伦理道德新结构的诞生。这使传统伦理文化必须接受时代的洗礼。

市场经济井不单纯只是一种经济运行方式。它是以纳社会各要素于市场大流通之中,而对人类社会发生全面影响的社会组织整合结构。就这一结构运行的经济结果来讲,一方面,它带给人类以巨大的物质财富;另一方面,它将一切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整合到经济运转的大中,使市场成为衡量一切的砝码;而一切社会要素对社会的作用大小却又仅仅只能依赖它们去猜忖不断旋转的市场这个骰子滚动的结果。巨大的风险与巨大的收益完全成为一个正比关系。就这一结构运行的政治结果来说,它不仅使传统政治的集权式结构彻底瓦解,而且斩断了将其触角伸向社会各个领域的传统政治之手,使经济成为政治活动的最终动力和直接润滑剂;同时,由于它充分肯定了各个人、各个集团自身利益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个人与集团在各个层面的竞争与冲突,必然将在“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这个利益协调指挥棒下,走向以协商、沟通、谈判以解决政治冲突的境地。这样,就使市场经济本身与传统集权政治无法全面、长期地和平共处。市场经济只能与民主政治联姻。

市场经济运行的这两种结果,已经造出了一个与传统社会完全不同的新社会结构。自然经济的可控性、慢节奏、自足性、低效率,封建传统政治的集权性、奴化性、随意性,与市场经济的非控性、快节奏、开放性,高效率,现代政治的分权性、自主性、法治性正好相反对。而这些表面现象背后正是结构的迥然不同。这种相异的社会结构,决定了有各自完全区别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取向。在本文讨论的传统伦理文化处境的视界中,正意味着判然有别的两类伦理文化类型,已各据其经济——社会理由,相峙而立。

市场经济为现代伦理文化的生长提供了新的生态环境:首先,它完全将利益与道德的关系改变成一个公开配置的关系。市场经济设定,人首先是一个经济人,而经济人带有“与生俱来”的利己倾向。对这种利己性.既因它构成经济增长的动力要予以肯定,同时又因它的恶性膨胀会造成经济效益最优化的丧失,因此,必须子以疏导。这种疏导当然不由政治家进行,也不能由各有其利益的个人或集团达成私下交易来解决,这与市场经济的本性不相容。因此,只能将这种配置公开化。这一方面可能造成崇高道德堕为交易伦理的局面;但另一方面,也是更为积极的方面,它会使人觉察到道德背后的真正支撑条件,从而产生真正认知道德的伦理觉醒。其次,市场经济的自身的运作特性,重塑起与传统伦理不同的道德理念。对物,由于市场经济显出自然资源的合理配置才是最优化的特性,使入的贪砍在膨胀中满足的同时可以合理克制(不是禁欲),而与自然的真正亲和关系得以建立(不是单纯以自然为寄托情怀的对象),生态伦理观念的成长无疑表征了人的伦理精神的健全趋向。对入,因为市场经济的当展愈来愈重视和倚重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尊重自己和尊重他人的重人观念得以获得最广泛的认同。竞争.既促人向上又增进和谐;普遍的市场交易,既满足各区域人员的物的需求,又促进人际的普遍交往,增长人的相互敬重感;价格机制,既体现个人目前劳动水平的高低,又椎动人努力奋斗以提高个人发展程度,并获得更大报偿。入之成为一个享受生命要求的世俗物质生活基础上趋向崇高的、真实的、大写的人,已具备现实可能性。对社会,因为市场经济自身的经济民主要求,使市场经济的自由性(进不进入、以什么进入、如何进入、又怎样退出市场,完全是人对市场自由选择)与政治运作的民主性(选择谁当政、监督与奖惩各级各类官员等都有最广泛的“社会”性)相结合,造成一个由社会伦理问题——公平与效率问题的社会广泛争议热潮,从经济伦理到政治伦理成为人所关注的问题。最后.市场经济将一切人纳入市场作连续运动,成败殊为不定、竞争含有不公、价格机制容有缺失。基于对市场成功的自觉期望,便促使人们在理性的水平上去省思伦理道德问题,形成兼容各种伦理观念的开放性伦理批判思维;更促使人们在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驱动中,形成行为道德选择的理性取向,避免太多的狂热与冲动,“以理性战胜巫魅”(韦伯语),造就一个行为道德化的真实和谐世界。

市场经济构造出的伦理文化生态环境是崭新的、它挟带其经济威力亦迅速推广普及,从而造成传统伦理文化机制的闷覆。传统伦理文化的生存土壤

——自然经济与集权政治已经“沙漠化”,提供不了足够的伦理滋养;传统伦理文化的生长“水源”——汲干一切社会意识形式之“血”而存活自己,已在市场经济推动的学科专门化、分工精细化、功能独立化的浪潮中,各保其“水源”;尤为重要的是,在由道德理想主义支撑的伦理中心主义格局中,伦理独享人的全部礼赞的命运也彻底改变:承受批判与拒斥似成它的“新命”。

首先,作为传统伦理文化观念架构的儒家伦理,既承受着思想批判的压力,更承受着社会拒斥的压力。“良心”论经历了不可避免的重造。儒家元典中的“良心”,是一种先天善性之心,无所待而立、无所依而在、无所见而能,构成了“不忍人之心”一“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咋“吾欲仁,斯仁至矣”的“为仁由己”之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同情之心~“正己正入”、“成己成物”的“内圣外王”之心,层层推进,逐渐外化,成为人之为人,社会之为社会的最后根据。但是,市场经济发展使人看到人心之叵测,良心之脆弱,道德良心背后的重重支持条件自掀面纱而出。人们意识到,真正的道德良心,不只是作为绝对无待的崇高规范约制人的行为,而只能是推动人全面发展自我的各种动力的汇集之代称。因而,在市场经济中,你有没有良心的判断,就不是一个“呈现”的问题,而是一个行为设准的问题,你能在市场中不以欺诈而获益、不以虚伪而待人、不以富裕而凌人、不以发达而忘“人”,你就是有良心的。这是一种与传统伦理文化中对“良心是什么”的肯定性规定不同的“良心不是什么”的否定性规定。这是一种可把握的现代规定。

同时,传统伦理文化中约制人与己、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关系的规范,也历史地改写。在“父慈子孝”基础上建立起的“君仁臣忠”,主要的是一种男权行使规则意义上的社会道德仪轨。在传统的范围内,当伦理理念中带有对等性的父子、君臣关系被移入现实行为而变成父对子、君对臣的约束性关系(“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无条件的政治忠诚这一畸型的政治伦理便自然形成。市场经济以赋予每个人不可剥夺的财产权利与相应的人生权力为特征,“人生而平等”不是一个政治启蒙口号而成为社会的现实要求。因而,它促使入的权利感的萌生与茁壮成长,人们只是在普遍的对等交往中向对方献出忠诚。忠诚不是强制的结果而是自愿的产物。于是,“批评的忠诚”成为取代“绝对的忠诚”的一种崭新政治行为道德。与此相关,在“夫妇有别”观念导引下的“贞节”道德,在传统道德范畴内由对妇女顺从道德的赞美,走向对妇女一味屈从的歌颂,造就出了“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的“以理杀人”的畸型的女性行为伦理。市场经济则将每个人(既不分老幼,又不分男幻系在社会经济机器上,以最大限度地利用人力资源,这本身便成为解放妇女的直接动力,平等人权、平等参与、平等报酬的经济驱动与政治争取,促成了女性道德的再生;从屈从走向自立、自尊、自强。

再则,传统伦理文化约束人对道德——利益关系作钩连思考,而导引人步入纯粹的道德理念世界,作为一种具支配性影响的行为基本道德,也遭翻转。那种不求经济独立,不问政治遭际,忽略社会现实,而只求精神满足、只问道德自足的纯粹道德生活方式,在市场经济造就的经济独立、政治参与、重视评价的世俗生活方式的挑战中,回应乏力。“正其谊而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成为众所认同的道德——生活钩连模式。

归纳起来:传统伦理文化的由“内圣”,即由道德心性修养而“外王”,即成就人生功名和利禄的进路,已改变而成为人生发展借重道德支持的相反路数。“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伦理架构.亦被改变为“入一道德”互动的简明结构。传统伦理文化既失去它所依托的生态环境.它也就失去了与现实社会互动而发展自己的可能,变成新社会伦理据以显示自身合理性的对照物。

创化开斩:传统伦理文化的再生奈件

传统伦理文化遭遇市场经济,发生了结构性危机和结构性崩溃的大变局。但是,这既不意味着它的生长因子彻底坏死,也不意味着它的功能性再生—一即它的某一要素在当代社会再发挥作用的机会彻底丧失。市场经济诚然带出了一个与传统中国社会完全不同类型的崭新结构,在这个外生型结构势必取代内缘原生型结构的情形中,传统伦理文化的生态环境的再次复制是完全不可能的。但是,作为市场经济活动主体的中国人,体内流动的是中国血,脑内思考的是中国事,行为中的进路受着固有思维方式的影响,传统也就必不可免地要获得它影响当代人的时机与场所。完全截断历史的不可能注定了传统彻底消亡的不可能。西人谓“传统是新信仰和行动范型的出发点”,“传统为合理反思积累了经验”,便以此立论(参见希尔斯:l论传统),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8页,第270页),现代解释学谓“我们有不理解传统的自由,但没有不生活在其中的自由;……我们有宣称与传统彻底决裂的自由,但没有不在传统中开出新生活的自由”,也以此为据(参见殷鼎;《理解的命运》,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五章)。

因此,传统伦理文化的再激活就成了一个不无意义的学术课题,对这一课题的研究,那些带盲国民族自尊的全面复兴之论,意义极为有限;那些以传统与现实的折衷为过去伦理文化光复地盘的论道,功效极为微渺。对此富有意义的解答,只有下列两类:第一,现代新儒家的返本开新论。第二,现代自由主义者的创造转化论。

现代新儒家看到了传统伦理文化的“花果飘零”,感悟着民主与科学挑战下传统伦理回应的乏力,痛惜固有道德遗产的被遗弃。他们在承认中国人缺不了民主科学的“新外王”的大前提下,又认为“新外王”必须“老内圣”才有扎根于中国广袤沃土的可能。因为他们认定西方的民主科学是根据哲学的二元世界论,政治的激烈争斗与控制论,经济满足的个人利益论建构的,这已带给西方社会不平衡与社会失控的负效应。因此,倘若把民主科学安放在中国的道德良心根基上,把社会利益纷争化解于传统伦理的中庸和谐中,这样“摄西方之智以归仁”而“转传统之仁以成智”地将道德良心与社会认知结合,就可以借返道德理想主义之“本”开出民主科学之“新”。现代新儒家的传统伦理致思,创获甚多。但是,民主科学之依于自由法治,之赖市场经济举托,已为众所认同,它不来源于道德理想主义,也不以道德理想主义为旧宿。民主科学推动道德脱出封建“魔掌”,将其从根救起,已为历史给予认定。倘若想以传统良心建现代民主,以孔颜乐处开现代科学,就只能流为一种伦理智力游戏。现代新儒家开新诚可赞,但返本需商榷。

现代自由主义者(以倡导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最早最力的林硫生为代表)则看到了传统伦理经激烈的反传统运动的冲击而断裂的事实,一方面他们深感民主科学对中国之不可缺,另一方面又确信在传统之中和在传统之外均难以寻求中国走向民主科学之路。因此,他们寻觅良久,发现唯有以西方民主科学及自由法洽为座标,以中国固有伦理文化遗产为加工材料,重新描绘现代道樱蓝图。但是,这一立场尽管正确,但很大程度上仍流于一种指明精神方向的运思。现代自由主义者方向虽明,但贡献有限。创造转化(略称“创化”)亦仅着意传统命运,未及分辨开新走向。

现代新儒家返本有余开新不足,现代自由主义者导向明确论述模糊,如果将二者的思路一同纳入市场经济发展轨道,理论上综合力创化——开新,即手段与目的的结合,实践上统一为市场经济自身要求的自由、民主、法治、科学服务,那么,传统伦理文化结构虽然瓦解,但某些道德基本理念和行为取向焕发活力则是可能的。

这是传统伦理文化再生的唯一出路。现实地获得这一再生,即保证以传统伦理的创造转化开辟新的伦理体系,则需要抓住两个支点、三个环节。

两个支点是:第一,传统伦理文化的创化开新,在基本理念的确立上,不是以挽救道德理想主义、恢复伦理中心为取向的,也不是为求新而求新,将传统伦理文化弄得面目全非就是创造转化。这种创化开新,以市场经济为现实动力,以服从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确认俗的权利基础上的追求崇高为模式,以道德与社会各要素(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的健康互动为社会根基。因此,它是以现代伦理为主兼纳传统伦理理念。第二,传统伦理文化的创化开新,不是对传统伦理结构要素加以再排列、再组合,重建其伦理的结构性机制,重造其伦理理念的权威导向。既谓之创化,就是将原结构打散,进行要素分解,当弃则弃,当改则改;既谓之开新,就是将原结构要素置于现时代市场经济伦理要求之下,各创现代经济伦理、政治伦理,各建现代个体道德与公共道德。使传统伦理经现代辩证理性的光照,重放现代光彩。

三个环节是指传统伦理文化具体的、直接的改造要做的三件相互联系的工作。第一,市场经济既认经济人为自利人,但市场的正常运转又需要人际配合,各利其利只能在精诚合作中才可以实现。因此,传统伦理的良心论,可以为培养“道德的经济人”,即在富有道德心、愿意共同合作、关注他人与社会的基础上,求取合理合法满足个人利益的人提供思想资源。市场经济在其理想目标上,是将入塑造成生活丰裕、精神健全的完整的入,它内在地需要人的理性观念和伦理觉醒。“良心”,作为入之为人的根据与象征,即是个人合理行为的道德基础之一,又是关注他人与社会公义的原初动力之一。如果在市场经济驱动下从个人利益的基点迈向社会公义的目标之途中,获得人的“良心”的支持.那么建立起“个人-社会”的稳定趋向关系之桥就多了一种辅助资源。第二,市场经济既要求民主政治,也就要求个入对社会事务的忠诚心,要求个人成为遵纪守法、按游戏规则行为的合格公民。传统伦理的忠、贞可以为之襄助。只不过,这种忠,已成为在个人权益有充分保障情况下,对社会不公现象有合法批评保证的“批评性忠诚”;这种贞,也已成为在合理自我利益满足之后,对因眼花于社会巨大财富而膨胀起来的私欲的自我约制。从前者来说,市场经济反其连带的民主法制政治,是规定人“不能做什么”的社会游戏方式,它足以培植出守法的合格的人。然而,人类社会缺乏崇高就缺乏凝聚,缺乏和平,难以有促进发展的精神动力。但改铸的“忠”作为一种指向社会公义的伦理规范,可以帮助造就因道德而高尚的人,增强个人对社会的认同。以后者来讲,市场经济产出的巨大社会财富,极易刺激人们的物质欲求。但现代经济学揭示出资源短缺与人的欲求之间有一条永远难以填平的鸿沟,倘若人的物欲失去控制,可想贪污腐化会如何泛滥。用法治控制物欲,当然是上策;但如果以道德培养,使人们廉洁自爱、贞节自守,那不啻予调整物欲在合理水平上增加了保障条件。而“孝”在亲情伦理上的现代功能发挥上,也多有论述,在此就不详加分析了。“孔颜乐处”、“正谊明道”一类行为道德,在解决物质条件相对不足情况下信持操守、坚定德性的问题时,亦可发挥与上述相近的现代功能。第三,市场经济促进人的普遍交往,交往促进人的理性成长,

中国社会与文化论文范文第8篇

生态分析:传统伦理文化的生长氛围

伦理道德起源于人类调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三维关系的自觉需求。这样,伦理道德与其存在并发挥效用的自然、社会、人诸“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就构成道德的生态环境机制。如果人们尝试对某一伦理文化进行分析,首先要进行的,就是伦理道德的生态学分析。

中国传统伦理文化,是古代中国人伦理道德觉醒与自然经济、专制政治、内圣追求相互作用而生成的。在传统伦理生长的这种生态环境中,伦理道德既获得了从诸种意识形式中脱颖而出的助长土壤;但同时,却又不能不因为它本身耍承负诸种社会意识形式发展动源及面调节三维关系的过重载荷,而导致道德生态失去平衡。从而,注定其悲喜聚合于一身的独特命运。

就前一方面而言,传统伦理文化本身的生长环境是极其优良的。作为它的观念架构的儒家伦理,以个人的良心作为道德的终极根据,以忠孝规范的男性道德,以贞节约制的女性伦理,以孔颜乐处或正谊明道推动人趋向崇高所形成的处理入己、义利关系的德性规范,就完全是这~生长环境的造就,而又在这一生长环境中取得优厚的发展条件的。一方面,当中国拖曳着原始宗法血缘关系的巨尾步入文明社会,进而因以满足一家一户需要而运转的自然经济的强化,形成了宗法血缘关系与自然经济共同作用条件下的宗法伦理。宗法伦理不唯将人固定地规范在他先天赋予的家庭家族地位上,造成个体伦理调节规则的单一化和僵化;同时,也使伦理发生功效的前提条件完全集中在一定地位上的各个个体对自己“应当”承担的道德义务的自然醒觉和主动践行上。“良心”不可替代的道德核心位置,便由此取得。因此,有那些具备“不忍人之心”的善端和“推己及人”的善行的人,才能成为宗法伦理中道德的人,成为宗法社会中合模的人。以“老吾者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力中心的人际伦理和“时也、命也”的自然节律交错作用,更使良心牢固地根植于与自然统合的日常人主伦常沃土之中。另方面,宗法血缘关系构成国家结构的范型,而国家成为家庭的摹本,家国同构造成“朕即国家”的政治层阶结构现实之后,现实社会政治这只封建传统社会中最强劲之手,又会伸出来强求伦理由元典中的相对性人际关系规范转换力绝对性人际关系。在传统中国男权社会实际中,“父慈子孝”作为维系宗族或家庭的核心规范,本基于对人生造塑者与承造者自然关系的素朴反映,但一当它进入社会政治领域并臣属于政治要求,就衍变成“事君以忠”的无条件忠诚的、苛求臣民的单向义务规则;而同时,在中国这个蔑视女性的男权政治国度,原本应作为女性发自自我意愿的道德约束方式——“贞”,在要求女性依附男权后,则变成单纯制约女性的“贞节”或“贞洁”,既不允许向男性权利挑战,又不容许她们有任何伦理试错机会。孔颜乐处或“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也本应是发自人觉察在现实物欲之后尚存高尚的德性生活,而凸显出来的行为的道德选择,但它作为普遍的道德规则,则直接是那要求人们脱离一切物质要求,放弃一切道德一利益关系自省的专制政治的产物。因为在“博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工臣”的传统社会,如果每个人拥有足够的财富,并在强烈的致富心理驱动下审视人际关系和选择行为方式,那么,现存社会秩序就难以维持了。再一方面,由于自然经济先天地具有限制人员流动而播延先进生产操作方式的特性,而专制政治又先天地带着禁止自由思想和开发智力资源的要求,因而.当人们以不可避免的精神觉醒致思道德问题时,就只好向内用工夫,内心之“圣”成为道德审视的唯一自由天地。但当内省而“圣”撞上政治霸“王”时,便又只好将自然带有发展自己的的德性省思结果藏匿起来.使“内圣”与“外王”处于自觉的分裂状态。以前者力个我内省德性不遭侵犯的领地,以后者为从事社会政治事务的现实选择。三个方面相互影响,便形成伦理借政治以张目、政治借伦理以逞势的政伦合一格局。伦理的生长(姑不论其是否合乎德性和值得期望)特权确为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生长条件所望尘莫及。

就后一方面——伦理社会功能冗杂,体现的道德生态失衡而言,则直接是上述原因之结果。

在封建传统中国,伦理道德独得经济一政治一文化心理的共同滋养,发育成与苗回幼苗状存在的其他社会意识形式完全不同的参天大树,使其他社会意识只能受其庇荫而存活。哲学在类型学上表现的伦理化特质,美学实质上体现出的融景于心,文学充斥的道德说教,史学着意的臧否人物.都体现出“伦理即意识形态”的单一凸出开展,已到了实质上消解本当独立存在的、其他社会意识形式存在的必要性的地步。道德伦理不得不气喘吁吁地担负起本不属自己的额外功能负担,以致自己作为社会意识的真实独立性和内涵伸延机会都给断送了。而伦理规范的调节功效,则广延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三维关系上,成为人类生存与发展中调节复杂关系的单一规则。与自然亲合的伦理主张、全面规定社会生活状态的道德戒条、导人向内(“反求诸己”)完全排“外”(道德存在、播迁与替演的各种社会外在条件)的道德省思与行为取向,都是道德功能全方位发挥的象征或结果。但是,伦理道德负载的功能杂多,就不能不影响到它当然的主体功能的发挥——伦理道德应主要着眼于对人的认识和人的发展起一种提升或推进作用,这点在传统伦理文化愈近现代愈隐而不彰。而当伦理道德独占了所有“环境资源”:占尽经济营养和政治权威之“土壤”、吸纳所有社会意识形式存活所需之“水份”、独享一切人赞誉与信从权威地位的“阳光”,它也就因讹诈性地利用生态资源,断送了自己存活的良性环境。

在封建传统社会范畴内评价,由于传统伦理文化整体上与封建传统社会要素相互作用,才构成传统伦理文化的生态机制,因此,它存在的合理性与效用发挥的顺畅性,不会受到置疑。伦理上的道德理想主义与政治上的伦理中心主义相得益彰,互相支援.足以在其生态环境下发生根本性危机(固有社会结构的解构或某一生态要素如经济构成产生彻底变化)的情况下,从容维持。因此,在固有生态机制内去礼赞或抨击传统伦理文化,都是没有意义的。

但是,当传统伦理文化生态机制遭受了毁灭性破坏,而将传统伦理体系抛入“挑战——回应”的崭新环境之中时,那么,去观察它在新环境中的处境并合理预测它的出路,则不单是有意义的,而且是建构新的伦理生态机制所必须的。

传统伦理文化生态环境的自我破坏—一即传统伦理道德护本(“良心”)与开新(建构适应后期封建社会所需的早期市民社会伦理规范)能力的同时丧失,使它已面临前景堪忧的命运。而来自外部生存环境的第一波打击——社会政治革命,则使它失去了完整的家国同构的政治依托,面临一个重寻政治制度支持的环境再造任务。来自外部迥异观念架构与生存环境的西方伦理的输入,作为第二波打击,则使它失去了单一理念认同对象和单一文明道德自认的观念环境,面临一个重建信念支持机制的沉重负担。 而给传统伦理文化生态环境以彻底破坏,以致于在传统伦理文化范围内的重建无法寄望的,是足以彻底改变中国社会传统结构的第三波打击——市场经济的兴起。如果说在前两波打击下传统伦理还可以勉力应付,那么现在它已显出力不能支的迹象。因为政治革命与固有伦理并不在同一层面冲突.传统伦理尚存在新的政治制度中觅得余地的机会;而西方输八伦理至多显示出传统伦理的类型差异,甚至可以从侧面或反面支持伦理中心主义思维。但市场经济因其自身的特点,营造出的将是一个完全与传统文化生态环境不同的新伦理生长机制。

结构变换:传统伦理文化的时代洗礼

市场经济是一种自成系统而又无法力传统伦理文化兼纳的社会运行方式。推行市场经济的伦理文化结果,就是伦理道德固有结构的崩溃和开放的、世界的、现代的伦理道德新结构的诞生。这使传统伦理文化必须接受时代的洗礼。

市场经济井不单纯只是一种经济运行方式。它是以纳社会各要素于市场大流通之中,而对人类社会发生全面影响的社会组织整合结构。就这一结构运行的经济结果来讲,一方面,它带给人类以巨大的物质财富;另一方面,它将一切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整合到经济运转的大中,使市场成为衡量一切的砝码;而一切社会要素对社会的作用大小却又仅仅只能依赖它们去猜忖不断旋转的市场这个骰子滚动的结果。巨大的风险与巨大的收益完全成为一个正比关系。就这一结构运行的政治结果来说,它不仅使传统政治的集权式结构彻底瓦解,而且斩断了将其触角伸向社会各个领域的传统政治之手,使经济成为政治活动的最终动力和直接润滑剂;同时,由于它充分肯定了各个人、各个集团自身利益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个人与集团在各个层面的竞争与冲突,必然将在“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这个利益协调指挥棒下,走向以协商、沟通、谈判以解决政治冲突的境地。这样,就使市场经济本身与传统集权政治无法全面、长期地和平共处。市场经济只能与民主政治联姻。

市场经济运行的这两种结果,已经造出了一个与传统社会完全不同的新社会结构。自然经济的可控性、慢节奏、自足性、低效率,封建传统政治的集权性、奴化性、随意性,与市场经济的非控性、快节奏、开放性,高效率,现代政治的分权性、自主性、法治性正好相反对。而这些表面现象背后正是结构的迥然不同。这种相异的社会结构,决定了有各自完全区别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取向。在本文讨论的传统伦理文化处境的视界中,正意味着判然有别的两类伦理文化类型,已各据其经济——社会理由,相峙而立。

市场经济为现代伦理文化的生长提供了新的生态环境:首先,它完全将利益与道德的关系改变成一个公开配置的关系。市场经济设定,人首先是一个经济人,而经济人带有“与生俱来”的利己倾向。对这种利己性.既因它构成经济增长的动力要予以肯定,同时又因它的恶性膨胀会造成经济效益最优化的丧失,因此,必须子以疏导。这种疏导当然不由政治家进行,也不能由各有其利益的个人或集团达成私下交易来解决,这与市场经济的本性不相容。因此,只能将这种配置公开化。这一方面可能造成崇高道德堕为交易伦理的局面;但另一方面,也是更为积极的方面,它会使人觉察到道德背后的真正支撑条件,从而产生真正认知道德的伦理觉醒。其次,市场经济的自身的运作特性,重塑起与传统伦理不同的道德理念。对物,由于市场经济显出自然资源的合理配置才是最优化的特性,使入的贪砍在膨胀中满足的同时可以合理克制(不是禁欲),而与自然的真正亲和关系得以建立(不是单纯以自然为寄托情怀的对象),生态伦理观念的成长无疑表征了人的伦理精神的健全趋向。对入,因为市场经济的当展愈来愈重视和倚重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尊重自己和尊重他人的重人观念得以获得最广泛的认同。竞争.既促人向上又增进和谐;普遍的市场交易,既满足各区域人员的物的需求,又促进人际的普遍交往,增长人的相互敬重感;价格机制,既体现个人目前劳动水平的高低,又椎动人努力奋斗以提高个人发展程度,并获得更大报偿。入之成为一个享受生命要求的世俗物质生活基础上趋向崇高的、真实的、大写的人,已具备现实可能性。对社会,因为市场经济自身的经济民主要求,使市场经济的自由性(进不进入、以什么进入、如何进入、又怎样退出市场,完全是人对市场自由选择)与政治运作的民主性(选择谁当政、监督与奖惩各级各类官员等都有最广泛的“社会”性)相结合,造成一个由社会伦理问题——公平与效率问题的社会广泛争议热潮,从经济伦理到政治伦理成为人所关注的问题。最后.市场经济将一切人纳入市场作连续运动,成败殊为不定、竞争含有不公、价格机制容有缺失。基于对市场成功的自觉期望,便促使人们在理性的水平上去省思伦理道德问题,形成兼容各种伦理观念的开放性伦理批判思维;更促使人们在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驱动中,形成行为道德选择的理性取向,避免太多的狂热与冲动,“以理性战胜巫魅”(韦伯语),造就一个行为道德化的真实和谐世界。

市场经济构造出的伦理文化生态环境是崭新的、它挟带其经济威力亦迅速推广普及,从而造成传统伦理文化机制的闷覆。传统伦理文化的生存土壤

——自然经济与集权政治已经“沙漠化”,提供不了足够的伦理滋养;传统伦理文化的生长“水源”——汲干一切社会意识形式之“血”而存活自己,已在市场经济推动的学科专门化、分工精细化、功能独立化的浪潮中,各保其“水源”;尤为重要的是,在由道德理想主义支撑的伦理中心主义格局中,伦理独享人的全部礼赞的命运也彻底改变:承受批判与拒斥似成它的“新命”。

首先,作为传统伦理文化观念架构的儒家伦理,既承受着思想批判的压力,更承受着社会拒斥的压力。“良心”论经历了不可避免的重造。儒家元典中的“良心”,是一种先天善性之心,无所待而立、无所依而在、无所见而能,构成了“不忍人之心”一“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咋“吾欲仁,斯仁至矣”的“为仁由己”之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同情之心~“正己正入”、“成己成物”的“内圣外王”之心,层层推进,逐渐外化,成为人之为人,社会之为社会的最后根据。但是,市场经济发展使人看到人心之叵测,良心之脆弱,道德良心背后的重重支持条件自掀面纱而出。人们意识到,真正的道德良心,不只是作为绝对无待的崇高规范约制人的行为,而只能是推动人全面发展自我的各种动力的汇集之代称。因而,在市场经济中,你有没有良心的判断,就不是一个“呈现”的问题,而是一个行为设准的问题,你能在市场中不以欺诈而获益、不以虚伪而待人、不以富裕而凌人、不以发达而忘“人”,你就是有良心的。这是一种与传统伦理文化中对“良心是什么”的肯定性规定不同的“良心不是什么”的否定性规定。这是一种可把握的现代规定。

同时,传统伦理文化中约制人与己、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关系的规范,也历史地改写。在“父慈子孝”基础上建立起的“君仁臣忠”,主要的是一种男权行使规则意义上的社会道德仪轨。在传统的范围内,当伦理理念中带有对等性的父子、君臣关系被移入现实行为而变成父对子、君对臣的约束性关系(“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无条件的政治忠诚这一畸型的政治伦理便自然形成。市场经济以赋予每个人不可剥夺的财产权利与相应的人生权力为特征,“人生而平等”不是一个政治启蒙口号而成为社会的现实要求。因而,它促使入的权利感的萌生与茁壮成长,人们只是在普遍的对等交往中向对方献出忠诚。忠诚不是强制的结果而是自愿的产物。于是,“批评的忠诚”成为取代“绝对的忠诚”的一种崭新政治行为道德。与此相关,在“夫妇有别”观念导引下的“贞节”道德,在传统道德范畴内由对妇女顺从道德的赞美,走向对妇女一味屈从的歌颂,造就出了“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的“以理杀人”的畸型的女性行为伦理。市场经济则将每个人(既不分老幼,又不分男幻系在社会经济机器上,以最大限度地利用人力资源,这本身便成为解放妇女的直接动力,平等人权、平等参与、平等报酬的经济驱动与政治争取,促成了女性道德的再生;从屈从走向自立、自尊、自强。

再则,传统伦理文化约束人对道德——利益关系作钩连思考,而导引人步入纯粹的道德理念世界,作为一种具支配性影响的行为基本道德,也遭翻转。那种不求经济独立,不问政治遭际,忽略社会现实,而只求精神满足、只问道德自足的纯粹道德生活方式,在市场经济造就的经济独立、政治参与、重视评价的世俗生活方式的挑战中,回应乏力。“正其谊而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成为众所认同的道德——生活钩连模式。

归纳起来:传统伦理文化的由“内圣”,即由道德心性修养而“外王”,即成就人生功名和利禄的进路,已改变而成为人生发展借重道德支持的相反路数。“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伦理架构.亦被改变为“入一道德”互动的简明结构。传统伦理文化既失去它所依托的生态环境.它也就失去了与现实社会互动而发展自己的可能,变成新社会伦理据以显示自身合理性的对照物。

创化开斩:传统伦理文化的再生奈件

传统伦理文化遭遇市场经济,发生了结构性危机和结构性崩溃的大变局。但是,这既不意味着它的生长因子彻底坏死,也不意味着它的功能性再生—一即它的某一要素在当代社会再发挥作用的机会彻底丧失。市场经济诚然带出了一个与传统中国社会完全不同类型的崭新结构,在这个外生型结构势必取代内缘原生型结构的情形中,传统伦理文化的生态环境的再次复制是完全不可能的。但是,作为市场经济活动主体的中国人,体内流动的是中国血,脑内思考的是中国事,行为中的进路受着固有思维方式的影响,传统也就必不可免地要获得它影响当代人的时机与场所。完全截断历史的不可能注定了传统彻底消亡的不可能。西人谓“传统是新信仰和行动范型的出发点”,“传统为合理反思积累了经验”,便以此立论(参见希尔斯:l论传统),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8页,第270页),现代解释学谓“我们有不理解传统的自由,但没有不生活在其中的自由;……我们有宣称与传统彻底决裂的自由,但没有不在传统中开出新生活的自由”,也以此为据(参见殷鼎;《理解的命运》,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五章)。

因此,传统伦理文化的再激活就成了一个不无意义的学术课题,对这一课题的研究,那些带盲国民族自尊的全面复兴之论,意义极为有限;那些以传统与现实的折衷为过去伦理文化光复地盘的论道,功效极为微渺。对此富有意义的解答,只有下列两类:第一,现代新儒家的返本开新论。第二,现代自由主义者的创造转化论。

现代新儒家看到了传统伦理文化的“花果飘零”,感悟着民主与科学挑战下传统伦理回应的乏力,痛惜固有道德遗产的被遗弃。他们在承认中国人缺不了民主科学的“新外王”的大前提下,又认为“新外王”必须“老内圣”才有扎根于中国广袤沃土的可能。因为他们认定西方的民主科学是根据哲学的二元世界论,政治的激烈争斗与控制论,经济满足的个人利益论建构的,这已带给西方社会不平衡与社会失控的负效应。因此,倘若把民主科学安放在中国的道德良心根基上,把社会利益纷争化解于传统伦理的中庸和谐中,这样“摄西方之智以归仁”而“转传统之仁以成智”地将道德良心与社会认知结合,就可以借返道德理想主义之“本”开出民主科学之“新”。现代新儒家的传统伦理致思,创获甚多。但是,民主科学之依于自由法治,之赖市场经济举托,已为众所认同,它不来源于道德理想主义,也不以道德理想主义为旧宿。民主科学推动道德脱出封建“魔掌”,将其从根救起,已为历史给予认定。倘若想以传统良心建现代民主,以孔颜乐处开现代科学,就只能流为一种伦理智力游戏。现代新儒家开新诚可赞,但返本需商榷。

现代自由主义者(以倡导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最早最力的林硫生为代表)则看到了传统伦理经激烈的反传统运动的冲击而断裂的事实,一方面他们深感民主科学对中国之不可缺,另一方面又确信在传统之中和在传统之外均难以寻求中国走向民主科学之路。因此,他们寻觅良久,发现唯有以西方民主科学及自由法洽为座标,以中国固有伦理文化遗产为加工材料,重新描绘现代道樱蓝图。但是,这一立场尽管正确,但很大程度上仍流于一种指明精神方向的运思。现代自由主义者方向虽明,但贡献有限。创造转化(略称“创化”)亦仅着意传统命运,未及分辨开新走向。

现代新儒家返本有余开新不足,现代自由主义者导向明确论述模糊,如果将二者的思路一同纳入市场经济发展轨道,理论上综合力创化——开新,即手段与目的的结合,实践上统一为市场经济自身要求的自由、民主、法治、科学服务,那么,传统伦理文化结构虽然瓦解,但某些道德基本理念和行为取向焕发活力则是可能的。

这是传统伦理文化再生的唯一出路。现实地获得这一再生,即保证以传统伦理的创造转化开辟新的伦理体系,则需要抓住两个支点、三个环节。

两个支点是:第一,传统伦理文化的创化开新,在基本理念的确立上,不是以挽救道德理想主义、恢复伦理中心为取向的,也不是为求新而求新,将传统伦理文化弄得面目全非就是创造转化。这种创化开新,以市场经济为现实动力,以服从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确认俗的权利基础上的追求崇高为模式,以道德与社会各要素(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的健康互动为社会根基。因此,它是以现代伦理为主兼纳传统伦理理念。第二,传统伦理文化的创化开新,不是对传统伦理结构要素加以再排列、再组合,重建其伦理的结构性机制,重造其伦理理念的权威导向。既谓之创化,就是将原结构打散,进行要素分解,当弃则弃,当改则改;既谓之开新,就是将原结构要素置于现时代市场经济伦理要求之下,各创现代经济伦理、政治伦理,各建现代个体道德与公共道德。使传统伦理经现代辩证理性的光照,重放现代光彩。

三个环节是指传统伦理文化具体的、直接的改造要做的三件相互联系的工作。第一,市场经济既认经济人为自利人,但市场的正常运转又需要人际配合,各利其利只能在精诚合作中才可以实现。因此,传统伦理的良心论,可以为培养“道德的经济人”,即在富有道德心、愿意共同合作、关注他人与社会的基础上,求取合理合法满足个人利益的人提供思想资源。市场经济在其理想目标上,是将入塑造成生活丰裕、精神健全的完整的入,它内在地需要人的理性观念和伦理觉醒。“良心”,作为入之为人的根据与象征,即是个人合理行为的道德基础之一,又是关注他人与社会公义的原初动力之一。如果在市场经济驱动下从个人利益的基点迈向社会公义的目标之途中,获得人的“良心”的支持.那么建立起“个人-社会”的稳定趋向关系之桥就多了一种辅助资源。第二,市场经济既要求民主政治,也就要求个入对社会事务的忠诚心,要求个人成为遵纪守法、按游戏规则行为的合格公民。传统伦理的忠、贞可以为之襄助。只不过,这种忠,已成为在个人权益有充分保障情况下,对社会不公现象有合法批评保证的“批评性忠诚”;这种贞,也已成为在合理自我利益满足之后,对因眼花于社会巨大财富而膨胀起来的私欲的自我约制。从前者来说,市场经济反其连带的民主法制政治,是规定人“不能做什么”的社会游戏方式,它足以培植出守法的合格的人。然而,人类社会缺乏崇高就缺乏凝聚,缺乏和平,难以有促进发展的精神动力。但改铸的“忠”作为一种指向社会公义的伦理规范,可以帮助造就因道德而高尚的人,增强个人对社会的认同。以后者来讲,市场经济产出的巨大社会财富,极易刺激人们的物质欲求。但现代经济学揭示出资源短缺与人的欲求之间有一条永远难以填平的鸿沟,倘若人的物欲失去控制,可想贪污腐化会如何泛滥。用法治控制物欲,当然是上策;但如果以道德培养,使人们廉洁自爱、贞节自守,那不啻予调整物欲在合理水平上增加了保障条件。而“孝”在亲情伦理上的现代功能发挥上,也多有论述,在此就不详加分析了。“孔颜乐处”、“正谊明道”一类行为道德,在解决物质条件相对不足情况下信持操守、坚定德性的问题时,亦可发挥与上述相近的现代功能。第三,市场经济促进人的普遍交往,交往促进人的理性成长,

中国社会与文化论文范文第9篇

生态分析:传统伦理文化的生长氛围

伦理道德起源于人类调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三维关系的自觉需求。这样,伦理道德与其存在并发挥效用的自然、社会、人诸“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就构成道德的生态环境机制。如果人们尝试对某一伦理文化进行分析,首先要进行的,就是伦理道德的生态学分析。

中国传统伦理文化,是古代中国人伦理道德觉醒与自然经济、专制政治、内圣追求相互作用而生成的。在传统伦理生长的这种生态环境中,伦理道德既获得了从诸种意识形式中脱颖而出的助长土壤;但同时,却又不能不因为它本身耍承负诸种社会意识形式发展动源及面调节三维关系的过重载荷,而导致道德生态失去平衡。从而,注定其悲喜聚合于一身的独特命运。

就前一方面而言,传统伦理文化本身的生长环境是极其优良的。作为它的观念架构的儒家伦理,以个人的良心作为道德的终极根据,以忠孝规范的男性道德,以贞节约制的女性伦理,以孔颜乐处或正谊明道推动人趋向崇高所形成的处理入己、义利关系的德性规范,就完全是这~生长环境的造就,而又在这一生长环境中取得优厚的发展条件的。一方面,当中国拖曳着原始宗法血缘关系的巨尾步入文明社会,进而因以满足一家一户需要而运转的自然经济的强化,形成了宗法血缘关系与自然经济共同作用条件下的宗法伦理。宗法伦理不唯将人固定地规范在他先天赋予的家庭家族地位上,造成个体伦理调节规则的单一化和僵化;同时,也使伦理发生功效的前提条件完全集中在一定地位上的各个个体对自己“应当”承担的道德义务的自然醒觉和主动践行上。“良心”不可替代的道德核心位置,便由此取得。因此,有那些具备“不忍人之心”的善端和“推己及人”的善行的人,才能成为宗法伦理中道德的人,成为宗法社会中合模的人。以“老吾者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力中心的人际伦理和“时也、命也”的自然节律交错作用,更使良心牢固地根植于与自然统合的日常人主伦常沃土之中。另方面,宗法血缘关系构成国家结构的范型,而国家成为家庭的摹本,家国同构造成“朕即国家”的政治层阶结构现实之后,现实社会政治这只封建传统社会中最强劲之手,又会伸出来强求伦理由元典中的相对性人际关系规范转换力绝对性人际关系。在传统中国男权社会实际中,“父慈子孝”作为维系宗族或家庭的核心规范,本基于对人生造塑者与承造者自然关系的素朴反映,但一当它进入社会政治领域并臣属于政治要求,就衍变成“事君以忠”的无条件忠诚的、苛求臣民的单向义务规则;而同时,在中国这个蔑视女性的男权政治国度,原本应作为女性发自自我意愿的道德约束方式——“贞”,在要求女性依附男权后,则变成单纯制约女性的“贞节”或“贞洁”,既不允许向男性权利挑战,又不容许她们有任何伦理试错机会。孔颜乐处或“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也本应是发自人觉察在现实物欲之后尚存高尚的德性生活,而凸显出来的行为的道德选择,但它作为普遍的道德规则,则直接是那要求人们脱离一切物质要求,放弃一切道德一利益关系自省的专制政治的产物。因为在“博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工臣”的传统社会,如果每个人拥有足够的财富,并在强烈的致富心理驱动下审视人际关系和选择行为方式,那么,现存社会秩序就难以维持了。再一方面,由于自然经济先天地具有限制人员流动而播延先进生产操作方式的特性,而专制政治又先天地带着禁止自由思想和开发智力资源的要求,因而.当人们以不可避免的精神觉醒致思道德问题时,就只好向内用工夫,内心之“圣”成为道德审视的唯一自由天地。但当内省而“圣”撞上政治霸“王”时,便又只好将自然带有发展自己的的德性省思结果藏匿起来.使“内圣”与“外王”处于自觉的分裂状态。以前者力个我内省德性不遭侵犯的领地,以后者为从事社会政治事务的现实选择。三个方面相互影响,便形成伦理借政治以张目、政治借伦理以逞势的政伦合一格局。伦理的生长(姑不论其是否合乎德性和值得期望)特权确为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生长条件所望尘莫及。

就后一方面——伦理社会功能冗杂,体现的道德生态失衡而言,则直接是上述原因之结果。

在封建传统中国,伦理道德独得经济一政治一文化心理的共同滋养,发育成与苗回幼苗状存在的其他社会意识形式完全不同的参天大树,使其他社会意识只能受其庇荫而存活。哲学在类型学上表现的伦理化特质,美学实质上体现出的融景于心,文学充斥的道德说教,史学着意的臧否人物.都体现出“伦理即意识形态”的单一凸出开展,已到了实质上消解本当独立存在的、其他社会意识形式存在的必要性的地步。道德伦理不得不气喘吁吁地担负起本不属自己的额外功能负担,以致自己作为社会意识的真实独立性和内涵伸延机会都给断送了。而伦理规范的调节功效,则广延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三维关系上,成为人类生存与发展中调节复杂关系的单一规则。与自然亲合的伦理主张、全面规定社会生活状态的道德戒条、导人向内(“反求诸己”)完全排“外”(道德存在、播迁与替演的各种社会外在条件)的道德省思与行为取向,都是道德功能全方位发挥的象征或结果。但是,伦理道德负载的功能杂多,就不能不影响到它当然的主体功能的发挥——伦理道德应主要着眼于对人的认识和人的发展起一种提升或推进作用,这点在传统伦理文化愈近现代愈隐而不彰。而当伦理道德独占了所有“环境资源”:占尽经济营养和政治权威之“土壤”、吸纳所有社会意识形式存活所需之“水份”、独享一切人赞誉与信从权威地位的“阳光”,它也就因讹诈性地利用生态资源,断送了自己存活的良性环境。

在封建传统社会范畴内评价,由于传统伦理文化整体上与封建传统社会要素相互作用,才构成传统伦理文化的生态机制,因此,它存在的合理性与效用发挥的顺畅性,不会受到置疑。伦理上的道德理想主义与政治上的伦理中心主义相得益彰,互相支援.足以在其生态环境下发生根本性危机(固有社会结构的解构或某一生态要素如经济构成产生彻底变化)的情况下,从容维持。因此,在固有生态机制内去礼赞或抨击传统伦理文化,都是没有意义的。

但是,当传统伦理文化生态机制遭受了毁灭性破坏,而将传统伦理体系抛入“挑战——回应”的崭新环境之中时,那么,去观察它在新环境中的处境并合理预测它的出路,则不单是有意义的,而且是建构新的伦理生态机制所必须的。

传统伦理文化生态环境的自我破坏—一即传统伦理道德护本(“良心”)与开新(建构适应后期封建社会所需的早期市民社会伦理规范)能力的同时丧失,使它已面临前景堪忧的命运。而来自外部生存环境的第一波打击——社会政治革命,则使它失去了完整的家国同构的政治依托,面临一个重寻政治制度支持的环境再造任务。来自外部迥异观念架构与生存环境的西方伦理的输入,作为第二波打击,则使它失去了单一理念认同对象和单一文明道德自认的观念环境,面临一个重建信念支持机制的沉重负担。 而给传统伦理文化生态环境以彻底破坏,以致于在传统伦理文化范围内的重建无法寄望的,是足以彻底改变中国社会传统结构的第三波打击——市场经济的兴起。如果说在前两波打击下传统伦理还可以勉力应付,那么现在它已显出力不能支的迹象。因为政治革命与固有伦理并不在同一层面冲突.传统伦理尚存在新的政治制度中觅得余地的机会;而西方输八伦理至多显示出传统伦理的类型差异,甚至可以从侧面或反面支持伦理中心主义思维。但市场经济因其自身的特点,营造出的将是一个完全与传统文化生态环境不同的新伦理生长机制。

结构变换:传统伦理文化的时代洗礼

市场经济是一种自成系统而又无法力传统伦理文化兼纳的社会运行方式。推行市场经济的伦理文化结果,就是伦理道德固有结构的崩溃和开放的、世界的、现代的伦理道德新结构的诞生。这使传统伦理文化必须接受时代的洗礼。

市场经济井不单纯只是一种经济运行方式。它是以纳社会各要素于市场大流通之中,而对人类社会发生全面影响的社会组织整合结构。就这一结构运行的经济结果来讲,一方面,它带给人类以巨大的物质财富;另一方面,它将一切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整合到经济运转的大中,使市场成为衡量一切的砝码;而一切社会要素对社会的作用大小却又仅仅只能依赖它们去猜忖不断旋转的市场这个骰子滚动的结果。巨大的风险与巨大的收益完全成为一个正比关系。就这一结构运行的政治结果来说,它不仅使传统政治的集权式结构彻底瓦解,而且斩断了将其触角伸向社会各个领域的传统政治之手,使经济成为政治活动的最终动力和直接剂;同时,由于它充分肯定了各个人、各个集团自身利益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个人与集团在各个层面的竞争与冲突,必然将在“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这个利益协调指挥棒下,走向以协商、沟通、谈判以解决政治冲突的境地。这样,就使市场经济本身与传统集权政治无法全面、长期地和平共处。市场经济只能与民主政治联姻。

市场经济运行的这两种结果,已经造出了一个与传统社会完全不同的新社会结构。自然经济的可控性、慢节奏、自足性、低效率,封建传统政治的集权性、奴化性、随意性,与市场经济的非控性、快节奏、开放性,高效率,现代政治的分权性、自主性、法治性正好相反对。而这些表面现象背后正是结构的迥然不同。这种相异的社会结构,决定了有各自完全区别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取向。在本文讨论的传统伦理文化处境的视界中,正意味着判然有别的两类伦理文化类型,已各据其经济——社会理由,相峙而立。

市场经济为现代伦理文化的生长提供了新的生态环境:首先,它完全将利益与道德的关系改变成一个公开配置的关系。市场经济设定,人首先是一个经济人,而经济人带有“与生俱来”的利己倾向。对这种利己性.既因它构成经济增长的动力要予以肯定,同时又因它的恶性膨胀会造成经济效益最优化的丧失,因此,必须子以疏导。这种疏导当然不由政治家进行,也不能由各有其利益的个人或集团达成私下交易来解决,这与市场经济的本性不相容。因此,只能将这种配置公开化。这一方面可能造成崇高道德堕为交易伦理的局面;但另一方面,也是更为积极的方面,它会使人觉察到道德背后的真正支撑条件,从而产生真正认知道德的伦理觉醒。其次,市场经济的自身的运作特性,重塑起与传统伦理不同的道德理念。对物,由于市场经济显出自然资源的合理配置才是最优化的特性,使入的贪砍在膨胀中满足的同时可以合理克制(不是禁欲),而与自然的真正亲和关系得以建立(不是单纯以自然为寄托情怀的对象),生态伦理观念的成长无疑表征了人的伦理精神的健全趋向。对入,因为市场经济的当展愈来愈重视和倚重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尊重自己和尊重他人的重人观念得以获得最广泛的认同。竞争.既促人向上又增进和谐;普遍的市场交易,既满足各区域人员的物的需求,又促进人际的普遍交往,增长人的相互敬重感;价格机制,既体现个人目前劳动水平的高低,又椎动人努力奋斗以提高个人发展程度,并获得更大报偿。入之成为一个享受生命要求的世俗物质生活基础上趋向崇高的、真实的、大写的人,已具备现实可能性。对社会,因为市场经济自身的经济民主要求,使市场经济的自由性(进不进入、以什么进入、如何进入、又怎样退出市场,完全是人对市场自由选择)与政治运作的民主性(选择谁当政、监督与奖惩各级各类官员等都有最广泛的“社会”性)相结合,造成一个由社会伦理问题——公平与效率问题的社会广泛争议热潮,从经济伦理到政治伦理成为人所关注的问题。最后.市场经济将一切人纳入市场作连续运动,成败殊为不定、竞争含有不公、价格机制容有缺失。基于对市场成功的自觉期望,便促使人们在理性的水平上去省思伦理道德问题,形成兼容各种伦理观念的开放性伦理批判思维;更促使人们在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驱动中,形成行为道德选择的理性取向,避免太多的狂热与冲动,“以理性战胜巫魅”(韦伯语),造就一个行为道德化的真实和谐世界。

市场经济构造出的伦理文化生态环境是崭新的、它挟带其经济威力亦迅速推广普及,从而造成传统伦理文化机制的闷覆。传统伦理文化的生存土壤

——自然经济与集权政治已经“沙漠化”,提供不了足够的伦理滋养;传统伦理文化的生长“水源”——汲干一切社会意识形式之“血”而存活自己,已在市场经济推动的学科专门化、分工精细化、功能独立化的浪潮中,各保其“水源”;尤为重要的是,在由道德理想主义支撑的伦理中心主义格局中,伦理独享人的全部礼赞的命运也彻底改变:承受批判与拒斥似成它的“新命”。

首先,作为传统伦理文化观念架构的儒家伦理,既承受着思想批判的压力,更承受着社会拒斥的压力。“良心”论经历了不可避免的重造。儒家元典中的“良心”,是一种先天善性之心,无所待而立、无所依而在、无所见而能,构成了“不忍人之心”一“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咋“吾欲仁,斯仁至矣”的“为仁由己”之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同情之心~“正己正入”、“成己成物”的“内圣外王”之心,层层推进,逐渐外化,成为人之为人,社会之为社会的最后根据。但是,市场经济发展使人看到人心之叵测,良心之脆弱,道德良心背后的重重支持条件自掀面纱而出。人们意识到,真正的道德良心,不只是作为绝对无待的崇高规范约制人的行为,而只能是推动人全面发展自我的各种动力的汇集之代称。因而,在市场经济中,你有没有良心的判断,就不是一个“呈现”的问题,而是一个行为设准的问题,你能在市场中不以欺诈而获益、不以虚伪而待人、不以富裕而凌人、不以发达而忘“人”,你就是有良心的。这是一种与传统伦理文化中对“良心是什么”的肯定性规定不同的“良心不是什么”的否定性规定。这是一种可把握的现代规定。

同时,传统伦理文化中约制人与己、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关系的规范,也历史地改写。在“父慈子孝”基础上建立起的“君仁臣忠”,主要的是一种男权行使规则意义上的社会道德仪轨。在传统的范围内,当伦理理念中带有对等性的父子、君臣关系被移入现实行为而变成父对子、君对臣的约束性关系(“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无条件的政治忠诚这一畸型的政治伦理便自然形成。市场经济以赋予每个人不可剥夺的财产权利与相应的人生权力为特征,“人生而平等”不是一个政治启蒙口号而成为社会的现实要求。因而,它促使入的权利感的萌生与茁壮成长,人们只是在普遍的对等交往中向对方献出忠诚。忠诚不是强制的结果而是自愿的产物。于是,“批评的忠诚”成为取代“绝对的忠诚”的一种崭新政治行为道德。与此相关,在“夫妇有别”观念导引下的“贞节”道德,在传统道德范畴内由对妇女顺从道德的赞美,走向对妇女一味屈从的歌颂,造就出了“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的“以理杀人”的畸型的女伦理。市场经济则将每个人(既不分老幼,又不分男幻系在社会经济机器上,以最大限度地利用人力资源,这本身便成为解放妇女的直接动力,平等人权、平等参与、平等报酬的经济驱动与政治争取,促成了女性道德的再生;从屈从走向自立、自尊、自强。

再则,传统伦理文化约束人对道德——利益关系作钩连思考,而导引人步入纯粹的道德理念世界,作为一种具支配性影响的行为基本道德,也遭翻转。那种不求经济独立,不问政治遭际,忽略社会现实,而只求精神满足、只问道德自足的纯粹道德生活方式,在市场经济造就的经济独立、政治参与、重视评价的世俗生活方式的挑战中,回应乏力。“正其谊而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成为众所认同的道德——生活钩连模式。

归纳起来:传统伦理文化的由“内圣”,即由道德心性修养而“外王”,即成就人生功名和利禄的进路,已改变而成为人生发展借重道德支持的相反路数。“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伦理架构.亦被改变为“入一道德”互动的简明结构。传统伦理文化既失去它所依托的生态环境.它也就失去了与现实社会互动而发展自己的可能,变成新社会伦理据以显示自身合理性的对照物。

创化开斩:传统伦理文化的再生奈件

传统伦理文化遭遇市场经济,发生了结构性危机和结构性崩溃的大变局。但是,这既不意味着它的生长因子彻底坏死,也不意味着它的功能性再生—一即它的某一要素在当代社会再发挥作用的机会彻底丧失。市场经济诚然带出了一个与传统中国社会完全不同类型的崭新结构,在这个外生型结构势必取代内缘原生型结构的情形中,传统伦理文化的生态环境的再次复制是完全不可能的。但是,作为市场经济活动主体的中国人,体内流动的是中国血,脑内思考的是中国事,行为中的进路受着固有思维方式的影响,传统也就必不可免地要获得它影响当代人的时机与场所。完全截断历史的不可能注定了传统彻底消亡的不可能。西人谓“传统是新信仰和行动范型的出发点”,“传统为合理反思积累了经验”,便以此立论(参见希尔斯:l论传统),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8页,第270页),现代解释学谓“我们有不理解传统的自由,但没有不生活在其中的自由;……我们有宣称与传统彻底决裂的自由,但没有不在传统中开出新生活的自由”,也以此为据(参见殷鼎;《理解的命运》,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五章)。

因此,传统伦理文化的再激活就成了一个不无意义的学术课题,对这一课题的研究,那些带盲国民族自尊的全面复兴之论,意义极为有限;那些以传统与现实的折衷为过去伦理文化光复地盘的论道,功效极为微渺。对此富有意义的解答,只有下列两类:第一,现代新儒家的返本开新论。第二,现代自由主义者的创造转化论。

现代新儒家看到了传统伦理文化的“花果飘零”,感悟着民主与科学挑战下传统伦理回应的乏力,痛惜固有道德遗产的被遗弃。他们在承认中国人缺不了民主科学的“新外王”的大前提下,又认为“新外王”必须“老内圣”才有扎根于中国广袤沃土的可能。因为他们认定西方的民主科学是根据哲学的二元世界论,政治的激烈争斗与控制论,经济满足的个人利益论建构的,这已带给西方社会不平衡与社会失控的负效应。因此,倘若把民主科学安放在中国的道德良心根基上,把社会利益纷争化解于传统伦理的中庸和谐中,这样“摄西方之智以归仁”而“转传统之仁以成智”地将道德良心与社会认知结合,就可以借返道德理想主义之“本”开出民主科学之“新”。现代新儒家的传统伦理致思,创获甚多。但是,民主科学之依于自由法治,之赖市场经济举托,已为众所认同,它不来源于道德理想主义,也不以道德理想主义为旧宿。民主科学推动道德脱出封建“魔掌”,将其从根救起,已为历史给予认定。倘若想以传统良心建现代民主,以孔颜乐处开现代科学,就只能流为一种伦理智力游戏。现代新儒家开新诚可赞,但返本需商榷。

现代自由主义者(以倡导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最早最力的林硫生为代表)则看到了传统伦理经激烈的反传统运动的冲击而断裂的事实,一方面他们深感民主科学对中国之不可缺,另一方面又确信在传统之中和在传统之外均难以寻求中国走向民主科学之路。因此,他们寻觅良久,发现唯有以西方民主科学及自由法洽为座标,以中国固有伦理文化遗产为加工材料,重新描绘现代道樱蓝图。但是,这一立场尽管正确,但很大程度上仍流于一种指明精神方向的运思。现代自由主义者方向虽明,但贡献有限。创造转化(略称“创化”)亦仅着意传统命运,未及分辨开新走向。

现代新儒家返本有余开新不足,现代自由主义者导向明确论述模糊,如果将二者的思路一同纳入市场经济发展轨道,理论上综合力创化——开新,即手段与目的的结合,实践上统一为市场经济自身要求的自由、民主、法治、科学服务,那么,传统伦理文化结构虽然瓦解,但某些道德基本理念和行为取向焕发活力则是可能的。

这是传统伦理文化再生的唯一出路。现实地获得这一再生,即保证以传统伦理的创造转化开辟新的伦理体系,则需要抓住两个支点、三个环节。

两个支点是:第一,传统伦理文化的创化开新,在基本理念的确立上,不是以挽救道德理想主义、恢复伦理中心为取向的,也不是为求新而求新,将传统伦理文化弄得面目全非就是创造转化。这种创化开新,以市场经济为现实动力,以服从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确认俗的权利基础上的追求崇高为模式,以道德与社会各要素(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的健康互动为社会根基。因此,它是以现代伦理为主兼纳传统伦理理念。第二,传统伦理文化的创化开新,不是对传统伦理结构要素加以再排列、再组合,重建其伦理的结构性机制,重造其伦理理念的权威导向。既谓之创化,就是将原结构打散,进行要素分解,当弃则弃,当改则改;既谓之开新,就是将原结构要素置于现时代市场经济伦理要求之下,各创现代经济伦理、政治伦理,各建现代个体道德与公共道德。使传统伦理经现代辩证理性的光照,重放现代光彩。

三个环节是指传统伦理文化具体的、直接的改造要做的三件相互联系的工作。第一,市场经济既认经济人为自利人,但市场的正常运转又需要人际配合,各利其利只能在精诚合作中才可以实现。因此,传统伦理的良心论,可以为培养“道德的经济人”,即在富有道德心、愿意共同合作、关注他人与社会的基础上,求取合理合法满足个人利益的人提供思想资源。市场经济在其理想目标上,是将入塑造成生活丰裕、精神健全的完整的入,它内在地需要人的理性观念和伦理觉醒。“良心”,作为入之为人的根据与象征,即是个人合理行为的道德基础之一,又是关注他人与社会公义的原初动力之一。如果在市场经济驱动下从个人利益的基点迈向社会公义的目标之途中,获得人的“良心”的支持.那么建立起“个人-社会”的稳定趋向关系之桥就多了一种辅助资源。第二,市场经济既要求民主政治,也就要求个入对社会事务的忠诚心,要求个人成为遵纪守法、按游戏规则行为的合格公民。传统伦理的忠、贞可以为之襄助。只不过,这种忠,已成为在个人权益有充分保障情况下,对社会不公现象有合法批评保证的“批评性忠诚”;这种贞,也已成为在合理自我利益满足之后,对因眼花于社会巨大财富而膨胀起来的私欲的自我约制。从前者来说,市场经济反其连带的民主法制政治,是规定人“不能做什么”的社会游戏方式,它足以培植出守法的合格的人。然而,人类社会缺乏崇高就缺乏凝聚,缺乏和平,难以有促进发展的精神动力。但改铸的“忠”作为一种指向社会公义的伦理规范,可以帮助造就因道德而高尚的人,增强个人对社会的认同。以后者来讲,市场经济产出的巨大社会财富,极易刺激人们的物质欲求。但现代经济学揭示出资源短缺与人的欲求之间有一条永远难以填平的鸿沟,倘若人的物欲失去控制,可想贪污腐化会如何泛滥。用法治控制物欲,当然是上策;但如果以道德培养,使人们廉洁自爱、贞节自守,那不啻予调整物欲在合理水平上增加了保障条件。而“孝”在亲情伦理上的现代功能发挥上,也多有论述,在此就不详加分析了。“孔颜乐处”、“正谊明道”一类行为道德,在解决物质条件相对不足情况下信持操守、坚定德性的问题时,亦可发挥与上述相近的现代功能。第三,市场经济促进人的普遍交往,交往促进人的理性成长,

中国社会与文化论文范文第10篇

前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理论中的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该理论体系是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研究成果,是国家、党的智慧结晶。而我国在发展过程中承载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在建立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时要将其与我国传统的文化基础相结合,并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观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将我国的中国特色文化、风格体现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爱上中国。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我国经济水平逐渐提高,西方学界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理论的研究工作也逐渐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世界各国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我国在建立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时主要以独特的方向进行发展,并做到理论、制度相结合的形式发展下去,只有这样才能构成一种全新形式的科学社会主义新形态,从而促进国家快速发展[1]。我国所构建的社会主义制度不仅仅将社会主义的共性体现出来,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还将我国社会主义的个性体现出来。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与其他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正因为这些不足才在一定程度上将我国原有的党建制度进行创新、完善。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传体系的统文化特征的基础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本质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而具有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国家发展的目标在一致,因此,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时要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全方面的分析,找出其中的共同点,为了二者的结合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要想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就需要根据我国的发展现状、国情制定对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现,这样这样才能将其中的价值、意义真正的体现出来。另外,做好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工作不仅仅可以推动马克思在主义的中国化进程,同时还能促进我国快速发展,将现有的思想基础进行创新、完善[2]。

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之间的特征

虽然说马克思主义与我国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共同点,但是二者之间又存在着很多的不足,这些不足不管通过多久的努力都不能进行统一实现。正因为有这些不同点,才会导致中国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通过将这些影响合理的利用可以有效的形成一项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我国相关工作人员在对其论证过程中,常常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但是马克思主义是将以盾贯彻到每一件事物的运行发展过程中去,并将其中的矛盾进行推移,而这些推移的现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建设来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过程中,其中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所使用的经世致用理论有着一定的关系,主要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本质中,并将自然和社会活动进行创新、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将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之间的价值体现出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世致用理论与一些实践理论有着一定的相同之处,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的发生,颜元就提倡人们的在实践过程中获得理论、知识,并从理论知识中获取觉悟[3]。到了晚清时期,西方文化的出现在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广大学者开展了“经世致用”的理论,让人们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从而保障我国传统文化的地位。由此可见,“经世致用”理论的出现对我国社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人们的思想也造成了一定的改变。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共产主义的和谐思想有着一定的关系,而马克思主义可以有效的对一些资产阶级为了获取自身利益对一些劳动人民的价值进行榨取的行为进行评判,并指出按劳分配的共产主义将资本主义进行取得。而我国传统化的文化的和谐思想渊源较为已久,其中的思想就是“学而有礼之用,以和为贵”只有这样才能创造一个和谐、理想的社会,并做到人人相爱、人人平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传统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传统文化特形成机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建设可以有效的将中国传统文化以现代化社会角度进行实现,只有这样才能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马克思社会主义中国化进程形成过程中应该将马克思主义看做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并将其设置成对应的文化成果。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基本理论”与“传统文化”的出现可以有效的让人们接受这一理论,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理论的创建打下良好的基础[4]。

1.科学认识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组成部分,同?r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生活工具之一。人们通过对文化的应用可以有效的将其中价值的体现出来,并从广义与狭义的方面将其体现出来。文化从广义的角度上来讲,主要通过社会的发展,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发展而形成,这种文化是一种隐形的民族形态;文化在狭义的角度来来看,主要指各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通过长时间的积累、沉淀,并将这种文化融入到各个民族思想中去,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去了解这一思想、文化。

传统文化是国家、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在生存、发展的主要目的[5]。而传统文化是国家通过长时间的积累、沉淀而形成一种语言文化,是国家文化、思想、精神的主要思想成果。我国传统文化具有非常强大的生命力,而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特色、民族风格,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结合,可以有的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总之,我国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应该根据自身的特使制定出一项科学、合理的发展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传统文化可以在社会、世界中站稳脚步。

2.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不仅包括了精华部分,同时还包括了一些糟粕部分,而这些糟粕部分与社会的生产力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关系。因此,要想更好的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建设工作就应该做好中国传统文化糟粕的处理工作,本着批判继承的原则对其进行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进行弘扬。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我国传统文化在这个不断发展的时代创新、完善,这对于社会的生产、发展来说其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时应该以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进行,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源,同时也是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的时代要求[6]。只有重新认识我国传统文化,并将其中价值体现出来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建设工作可以顺利进行下去。虽然说,我国传统文化在国家发展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也应该考虑到其中的负面作用,并以客观党、科学的角度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3.从形式和内容上使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更加鲜明

早在很多年前,邓小平同时在党的十二大会议上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念,并在强调在建设过程中要保证其中必须具有较强的中国特色,而马克思主义就可以有效的将中国特色融入到社会主义体系理论中,并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融入其中,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建设工作可以顺利进行下去[7]。另外,在建?O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时应该采用古代语言与现代语言结合的形式进行建设,并将其中的立场、观点、特点通过所能接受的形式体现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特色、经典语录体现出来。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特征

1.中国传统文化特征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建设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逐渐被人们接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所包含的中国传统文化也在间接的形式将马克思主义体现出来,并将其不断的升华、完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可以有效的解决现代化社会在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将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国品味、风格、气派体现出来[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的聚集地,而中国传统文化也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中国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奠定了邓小平理论中的三个思想与科学观、发展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传统文化可以更好的发展下去、传承下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建设过程中将我国传统文化进行融合,并将其以和谐、民为邦本的形式发展下去,从而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创建现代化社会主义理论体系[9]。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传统文化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要由以下几种文化特征:(1)和谐特征:“和谐”是人们日常生活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信仰。但是在旧社会时期,“和谐”二字很难体现出来,最地层的人们过着被压迫、剥削的日子。随着社会不断发展,逐渐吸收了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特征,并以人民群众为基础建立了全新的和谐目标,而和谐目标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部分;(2)自强不息特征: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应该时刻坚持以改革开放、艰苦创业等理论为主,只有这样才能将我国建设成一个自主、和谐、文明、富强对国家:(3)民本特征: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的民本特征的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而这一特点对于各个朝代的发展来说有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0]。因此,我国在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时应以民本为主进行建设,并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人为本,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经济的利益。

中国社会与文化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9-0-02

前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理论中的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该理论体系是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研究成果,是国家、党的智慧结晶。而我国在发展过程中承载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在建立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时要将其与我国传统的文化基础相结合,并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观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将我国的中国特色文化、风格体现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爱上中国。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我国经济水平逐渐提高,西方学界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理论的研究工作也逐渐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世界各国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我国在建立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时主要以独特的方向进行发展,并做到理论、制度相结合的形式发展下去,只有这样才能构成一种全新形式的科学社会主义新形态,从而促进国家快速发展[1]。我国所构建的社会主义制度不仅仅将社会主义的共性体现出来,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还将我国社会主义的个性体现出来。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与其他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正因为这些不足才在一定程度上将我国原有的党建制度进行创新、完善。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传体系的统文化特征的基础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本质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而具有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国家发展的目标在一致,因此,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时要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全方面的分析,找出其中的共同点,为了二者的结合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要想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就需要根据我国的发展现状、国情制定对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现,这样这样才能将其中的价值、意义真正的体现出来。另外,做好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工作不仅仅可以推动马克思在主义的中国化进程,同时还能促进我国快速发展,将现有的思想基础进行创新、完善[2]。

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之间的特征

虽然说马克思主义与我国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共同点,但是二者之间又存在着很多的不足,这些不足不管通过多久的努力都不能进行统一实现。正因为有这些不同点,才会导致中国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通过将这些影响合理的利用可以有效的形成一项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我国相关工作人员在对其论证过程中,常常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但是马克思主义是将以盾贯彻到每一件事物的运行发展过程中去,并将其中的矛盾进行推移,而这些推移的现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建设来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过程中,其中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所使用的经世致用理论有着一定的关系,主要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本质中,并将自然和社会活动进行创新、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将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之间的价值体现出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世致用理论与一些实践理论有着一定的相同之处,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的发生,颜元就提倡人们的在实践过程中获得理论、知识,并从理论知识中获取觉悟[3]。到了晚清时期,西方文化的出现在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广大学者开展了“经世致用”的理论,让人们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从而保障我国传统文化的地位。由此可见,“经世致用”理论的出现对我国社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人们的思想也造成了一定的改变。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共产主义的和谐思想有着一定的关系,而马克思主义可以有效的对一些资产阶级为了获取自身利益对一些劳动人民的价值进行榨取的行为进行评判,并指出按劳分配的共产主义将资本主义进行取得。而我国传统化的文化的和谐思想渊源较为已久,其中的思想就是“学而有礼之用,以和为贵”只有这样才能创造一个和谐、理想的社会,并做到人人相爱、人人平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传统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传统文化特形成机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建设可以有效的将中国传统文化以现代化社会角度进行实现,只有这样才能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马克思社会主义中国化进程形成过程中应该将马克思主义看做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并将其设置成对应的文化成果。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基本理论”与“传统文化”的出现可以有效的让人们接受这一理论,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理论的创建打下良好的基础[4]。

1.科学认识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组成部分,同r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生活工具之一。人们通过对文化的应用可以有效的将其中价值的体现出来,并从广义与狭义的方面将其体现出来。文化从广义的角度上来讲,主要通过社会的发展,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发展而形成,这种文化是一种隐形的民族形态;文化在狭义的角度来来看,主要指各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通过长时间的积累、沉淀,并将这种文化融入到各个民族思想中去,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去了解这一思想、文化。

传统文化是国家、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在生存、发展的主要目的[5]。而传统文化是国家通过长时间的积累、沉淀而形成一种语言文化,是国家文化、思想、精神的主要思想成果。我国传统文化具有非常强大的生命力,而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特色、民族风格,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结合,可以有的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总之,我国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应该根据自身的特使制定出一项科学、合理的发展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传统文化可以在社会、世界中站稳脚步。

2.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不仅包括了精华部分,同时还包括了一些糟粕部分,而这些糟粕部分与社会的生产力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关系。因此,要想更好的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建设工作就应该做好中国传统文化糟粕的处理工作,本着批判继承的原则对其进行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进行弘扬。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我国传统文化在这个不断发展的时代创新、完善,这对于社会的生产、发展来说其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时应该以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进行,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源,同时也是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的时代要求[6]。只有重新认识我国传统文化,并将其中价值体现出来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建设工作可以顺利进行下去。虽然说,我国传统文化在国家发展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也应该考虑到其中的负面作用,并以客观党、科学的角度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3.从形式和内容上使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更加鲜明

早在很多年前,邓小平同时在党的十二大会议上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念,并在强调在建设过程中要保证其中必须具有较强的中国特色,而马克思主义就可以有效的将中国特色融入到社会主义体系理论中,并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融入其中,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建设工作可以顺利进行下去[7]。另外,在建O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时应该采用古代语言与现代语言结合的形式进行建设,并将其中的立场、观点、特点通过所能接受的形式体现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特色、经典语录体现出来。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特征

1.中国传统文化特征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建设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逐渐被人们接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所包含的中国传统文化也在间接的形式将马克思主义体现出来,并将其不断的升华、完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可以有效的解决现代化社会在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将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国品味、风格、气派体现出来[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的聚集地,而中国传统文化也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中国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奠定了邓小平理论中的三个思想与科学观、发展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传统文化可以更好的发展下去、传承下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建设过程中将我国传统文化进行融合,并将其以和谐、民为邦本的形式发展下去,从而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创建现代化社会主义理论体系[9]。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传统文化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要由以下几种文化特征:(1)和谐特征:“和谐”是人们日常生活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信仰。但是在旧社会时期,“和谐”二字很难体现出来,最地层的人们过着被压迫、剥削的日子。随着社会不断发展,逐渐吸收了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特征,并以人民群众为基础建立了全新的和谐目标,而和谐目标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部分;(2)自强不息特征: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应该时刻坚持以改革开放、艰苦创业等理论为主,只有这样才能将我国建设成一个自主、和谐、文明、富强对国家:(3)民本特征: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的民本特征的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而这一特点对于各个朝代的发展来说有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0]。因此,我国在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时应以民本为主进行建设,并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人为本,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经济的利益。

五、结语

我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过程中要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并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部分去除,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而帮助人民群众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另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仅包括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思想,同时还包括了全新的创新理论,对于国家的发展,人民经济效益的保障来说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本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传统文化基础特征进行了简单的研究,文中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希望我国专业技术人员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传统文化基础特征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曹晓冉,董永亮.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传统文化之源[J].黑龙江史志,2011,3:40-42.

[2]李贵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26-31.

[3]石书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方法论中的传统智慧[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11-17+88.

[4]吴超,张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怎样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4:105-109.

[5]徐德莉,陈晓钢.道路自信与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文化意蕴[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32-35.

[6]郭建宁.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1:4-8.

[7]高民,冯秀芹.科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26-30.

[8]王锡伟,郭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国传统文化特色[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3-6.

[9]胡鞍钢,王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与目标[A]//国情报告(第十二卷2009年(下))[C].2012:46.

中国社会与文化论文范文第12篇

新中国成立后,对文化进行了社会主义的改造,主要是对人们的思想的改造和知识分子的改造,并认为,“文艺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1]这都体现了文化思想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探索,但由于左倾错误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匮乏,文化思想未能找到一条适合中国本身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这个任务主要由邓小平理论完成的。其次,精神文明理论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科学把握,对后发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提供了宝贵经验。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精神文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中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进一步回答,这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逻辑起点;第二,精神文明理论建立在邓小平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科学定位上,“经济建设为中心”范式对“阶级斗争为纲”范式的替代,重新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动力机制,把对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与供给的矛盾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凸显了文化发展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第三,精神文明理论建立在邓小平的社会发展的辩证法和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把握上。邓小平理论辩证地看待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提出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的理论,“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第四,精神文明理论解决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问题。后发国家在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跨越”思想指导下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不仅要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道路,还要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文化发展道路,精神文明理论在实际上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成为后发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典范。再次,精神文明理论促进了邓小平文化交往思想的形成。国内精神文明建设必须进行国际文化交往,邓小平理论充分吸收了马克思关于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占有资本主义所创造的一切积极的成果”[3]的思想,在肯定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改革开放中向外国学习的思想,“经济上实行对外开放的方针,是正确的,要长期坚持。对外文化交流也要长期坚持”,[4]从而顺应了民族史融入世界史的全球化潮流,发挥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比较优势,彰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优越性。邓小平提出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发展方向正是其文化交往理论的本质要求。

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推进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对邓小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继承中,结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进行了文化理论创新,形成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理论,即“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首次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概念,与时俱进地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首先,先进文化理论标志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世情、国情、党情变化的新认识。一方面是世界的多极化趋势及西方和平演变的图谋,另一方面是改革开放向多方位、深层次、全领域的纵深发展,各种利益关系处于变动、调整期,这对党拒腐防变、抵御风险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党员的党性修养和道德品质面临新的考验。用先进文化引领社会思潮,提升人们的政治觉悟和增强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的能力,成为时展的新的要求。“一个时代的思想文化纲领的出场,总是对这一时代文化矛盾的解答”,[5]先进文化理论正是这种解答。“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6]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独特的文化内涵。其次,先进文化理论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经济、政治与文化的辩证法。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三个维度的内在统一,是在经济、政治、文化的辩证法中看待文化的作用,它突出了先进文化对于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先进文化对于政治的知识导航作用,通过“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7]通过发展先进文化,实现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统一,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统一,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统一,从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再次,先进文化理论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基本原则。一方面,先进文化理论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主张通过发展先进文化,实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8]的思想文化建设的目标,因此,“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9]另一方面,先进文化理论又与时俱进地发展了邓小平文化交往理论,把它作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文化理论的基本原则,并提出了三个“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一切先进文化,必须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必须具有世界眼光,增强感召力”。[10]此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续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体现了先进文化理论人民主体的思想,人民是先进文化的创造者,也是先进文化的服务对象,从而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总之,先进文化理论继续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问题,创造性地把文化的先进性赋予重要地位,在让人民树立正确的义利观的同时增强了大众的理想信念教育,把上层建筑的变革和社会主义的文化自觉联系起来,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大推进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在新的实践上不断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最新成果,是指导当代文化发展的科学理论,是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新贡献。和谐文化理论继续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文化、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创造性地把和谐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内在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构建和谐社会的新的实践中,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任务,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时代内涵,继续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创新。#p#分页标题#e#

第一,和谐文化理论是对精神文明理论和先进文化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和谐文化理论的提出首先是对精神文明理论和先进文化理论的继承和整合,精神文明理论和先进文化理论为和谐文化理论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并奠定了其理论基础。和谐文化理论顺应了精神文明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深化了我们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认识,并在实践中,以一种新的理论形态彰显了精神文明理论和先进文化理论的张力。同时,实践和时代问题的出现也急需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作出新的解答,实现对原有文化理论的突破、发展和创新。这主要表现在,全球化深入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世界历史”时代各民族和文化的广泛交往,深刻影响国内社会思潮;人们社会阶层分化严重,各种利益关系急剧调整,社会剧烈变革,各种文化矛盾进入凸显期;改革的深化和开放程度的扩大,社会不公和收入、分配差距的增加等问题已经影响到社会的良性发展,人们的价值追求也呈现出多元化;和谐文化理论正是在此背景下提出的。

第二,和谐文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首先,文化的和谐性是人们的一种美好期待,和谐文化只是解决文化矛盾的最佳选择,它并不是指一种拒斥矛盾的文化,而是指在其内部的各种文化矛盾得到有效的制衡、处于一种最优的状态。其次,和谐文化是一种包容性的文化,是各种文化差异性的统一,人们的各种价值追求得到有效满足,文化共识不断达成。要达到这种理想化的状态,就必须有一种主导性的核心价值,来引领社会各种思潮、统领各种价值目标、包容多样性,这就是我们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要性。再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表现,因此,它必然以人们群众的利益为内在尺度,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需求为价值尺度,是以人为本的本质要求。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又会推动和谐文化的建设。这是因为,共同理想是和谐文化建设的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和谐文化建设的精髓,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和谐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11]

中国社会与文化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理论成果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理论成果的理论渊源

(一)列宁的文化建设思想构成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理论的间接理论来源

列宁对文化建设特别重视,他关于文化建设内容的很多,包括扫除文盲,提高全体人民的文化水平;培养和造就各方面的专门人才;进行共产主义的思想道德教育,发展国民教育等。他把文化建设放在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首位,认为落后的文化建设是能否建设完全的社会主义的主要障碍。文化落后制约着政治建设,工农大众的文化水平不高,就很难谈得上政权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列宁还提出了文化、政治、经济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构想。他指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村合作社的发展,国家机构的改革,以及克服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等,都离不开文化水平的提高。文化建设是发展社会生产力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所必需的,只有实现文化革命才能建成社会主义国家。

(二)的文化建设理论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理论形成的直接理论来源

的文化理论非常丰富,他的文化思想主要有:确立了中国文化建设的基本纲领,提出了要建立和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这种文化是民族的:它反对帝国主义的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它吸收外国有用文化,但不“全盘西化”;这种文化是科学的:“它是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一致的。”[1]这种文化是大众的:它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步成为他们的文化。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这是文化建设的基本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也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为此,还强调了文化的核心问题是为谁服务和怎样服务的问题,解决了我国文化发展的根本方向;阐明了我国文化发展的基本途径是要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和吸收借鉴外国文化;确立了我国科学文化发展的正确方针是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新时期的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理论的形成,是一个继承和发展的过程。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理论是包括邓小平的精神文明建设思想、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理论以及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观的文化建设理论体系,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邓小平作为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之一和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他的文化建设思想直接来源于思想中的文化理论,同时又在在新时期的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创新发展了的文化建设思想。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主要理论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是新时期的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理论。这一理论系统阐述了新时期的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理论的实质和特点,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理论核心、基础、重要环节、指导思想、根本任务、基本方针,以及经验教训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有着丰富的内容和鲜明的特点。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基础和重要环节

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是核心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核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这是我国文化建设长期而艰巨的任务。”[2]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同时把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鼓励一切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提倡共产主义思想道德。要重视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始终不渝的用邓小平理论教育干部和群众,引导人们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辱的基本看法,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具体体现。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以“八荣八耻”为具体内容的,富有时代精神,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体现,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树立了明确的目标,为和谐文化建设提供了核心价值观和道德支撑,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2.重视发展教育和科学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础

“发展教育和科学,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3]邓小平高度重视教育和科学的发展,他于1977年和1988年分别提出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号召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他强调了发展教育和科学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对此,的文化建设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的观点,他强调指出:“没有强大的科技实力,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这是顺利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是生产力有一个新的解放和更大的发展。”[4]还指出“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人才。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5]

3.积极繁荣文学艺术、新闻出版等各项文化事业是重要环节

文学艺术、新闻出版等各项文化事业是一种意识形态,生动的反映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类精神创造活动的重要表现,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在新时期重视文学艺术、新闻出版等各项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事业,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6]大力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等各项文化事业,将承载有中国特色的优秀文化理念的文化产品推向世界,对提升中国的文化实力、扩大和谐文化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具有根本性意义,从而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直接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增强我国的综合竞争力。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根本任务和基本方针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下,多元文化并存是当前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只有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才能使人们在多样化的价值取向中,明辨是非,始终把握和保持正确的价值选择方向,有效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的、反动的意识形态和思潮,从而确保和谐文化的建设,抵制西方敌对势力的恶意渗透。只有坚持这一指导思想,才能保证我们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是从整个社会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着手,培养新型社会主义劳动者、建设者,从而更好的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发展大繁荣。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方针。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向,要求在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还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要求坚持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自由发展,坚持不同科学学派的自由争论,体现了文化建设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促进和实现文化繁荣的重要保证。

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理论的实质和特点

(一)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理论的实质

新时期的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理论的实质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7]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文化建设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因而它符合中国国情,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风格和特点,体现社会主义时代精神,是揭示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发展趋势的新文化。

(二)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理论的特点

第一,继承性与发展性相统一。继承与发展永远都是文化传承的一个主题。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思想、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和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观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它们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双百”、“二为”的基本方针等,这是其相承性的体现。与时俱进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理论品质和特征,其领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必然是发展着的理论体系。因此,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体系必然是一个兼容并蓄的开放的文化理论体系,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文化理论体系。

第二,阶段性与前瞻性相统一。新时期的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理论是包含着三个相互联系、辩证发展的理论阶段的文化建设理论体系,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性决定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发展阶段是有着不同的理论侧重点的,其对客观历史阶段的适应性是与其在价值引导上的前瞻性相统一的。早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的精神文明建设思想就彰显出了要注重人的建设和发展的理念,他强调:精神文明建设说到底,就是人的建设,就是提高人的素质。而今天,总书记已经确立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重要目标,这就体现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体系的前瞻性。文化理论在价值引导上具有前瞻性是由文化理论的相对独立性决定的,如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把思想道德的建设作为重要内容,以共产主义的道德来培养人,也是其前瞻性的表现之一。

第三,理想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理想是现实的翅膀,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与繁荣必然要求理想与现实相统一。现阶段我们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还没有达到现代化水平,离共产主义社会还很遥远,但这却不影响我们用共产主义的道德思想去培养我们的思想道德,激励我们为理想而奋斗。相反,这种思想道德的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励我们改进现实,为我们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重要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第四,民族性与大众性相统一。新时期的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理论是代表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反映着中华民族的振兴要求和发展方向的思想文化,同时也深深的根植于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中,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因而是具有民族性的。根植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文化思想,也必然要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的文化,因此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理论要是民族性与大众性相统一的文化。无论是邓小平的精神文明建设思想,还是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的科学发展观都是面向大众的、服务于人民、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思想文化,其最深厚的根源都在广大的人民群众之中的。(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7

[2],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3

[3][6],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4

[4],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51

中国社会与文化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下文化理论发展的智慧结晶,本文就此简单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关联。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化观是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的理论基础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哲学和经济学著作中我们会发现有很多的有关“艺术”、“文学”、“思想”等论述,这些论述包含了对政治、文化、经济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给我们展示了有异于以往时期的文化观念和文化态度,比如①人本主义文化观;②人们不断进步的劳动创造力所要满足的文化原动力;③文化形态的变化与生产力水平、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变化,④文化也是一种生产力。⑤经济是文化和政治的基础,同时政治和文化又可以反作用与经济,因此三者互相促进。这些文化观都成为了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的理论基础,它从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去认识和把握文化,同时能够对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的和马克思主义特征进行指导和启发,对社会主义文化观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就是在验证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文化人本主义的论述,马克思和恩格斯文化人本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以人为本中得到体现,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与马克思的文化创造原动力的观点不谋而合,俩个合格文明共同进步,从而解决了物质和精神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与失衡。当我们如今再回顾马克思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从而引发思考,会发现现如今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均得益于他们对于文化的思考。

二、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观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一脉相承

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观是对马克思文化观的创新延伸和继承,我党在不同时期的形成的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以及民族性的文化观,也是和马恩经典作家的文化观一脉相承。

1.早期共产党人的文化观。共产党人在早期在文化问题上形成的基本观点的依据便是马克思主义原理,为中国共产党的新文化的探索和建设指明了方向,并且以致影响至今并且仍然焕发着生命力,把这些观点总结起来:文化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化的层次又是由经济决定的,然而共产党的文化是代表广大无产阶级利益的阶级文化,因此具有革命性、民族性等特点。

2.新民主主义文化观。随着中国革命的不断推进,再加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共产党中的实施,使得中国的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的水平得到不断的提升。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同志提出了新民主主义文化观。首先他赋予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民族性和反压迫性,并将这种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发展紧密相连,因此新民民主主义文化被视为吸收全人类的精神财富的成果,将马克思主义辨证的文化立场进行保持,理清了先辈们如等人的文化发展的探索,从而完成了中国社会主义进步中的重要一环;其次,他提出的对待历史文化遗产的方法论原则是先辈马克思主义所持立场其发展的必然结果;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服务于大众的,所以应该为全社会中的工农劳苦大众所服务,并且逐渐演变成他们的大众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观相比于早期的共产党文化观,更加的全面、科学和系统。

3.社会主义文化观。新民主主义革命得到胜利之后,国家领导人开始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行探索,同时形成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原则的文化观;同时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政策;建立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提倡政治与业务的对立统一原则。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起先在探索过程中偏离正轨,通过十一届三中全会坚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从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观。其主要的内容包括:①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二者共同提高;②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培养四有新人,大力发展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文化;③中国共产党是世界先进文化的;④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观点,中国共产党十七大的召开,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首要任务是“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⑤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不断努力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文化强国。

三、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的形成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文化维度的实践展开

截止现在,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已有一个世纪,同样这一个世纪也是中国最为曲折和艰辛的时代,在这个时期,马克思主义不断被中国人所吸收,然后让中西文化相互结合,从而构建出一种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新民族文化,从而使的中国文化重焕生机。也因此马列主义与中国文化相结合的这个过程,可以被理解为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过程。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观,是当时国内实际情况与马克思主义作家文化观紧密融合的产物,它能够服务于各个时期的社会的政治、军事、经济的发展。然而这一文化维度的实践过程,在伴随共产党文化观诞生的同时,也解决了许多中国特色文化发展和建设上的问题,比如: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教条问题和经验主义问题;②中国文化两难问题;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④文化在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问题;⑤新中国文化发展的方向问题。

四、结束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对中国文化结构、中国文化地位、中国文化道路、中国文化政策的新认知。在共产党文化不断嬗变的过程,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社会文化、外来文化互相进行渗透,中国共产党要传承发扬传统文化,同时更要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中国共产党充分认识到知识文化的重要性,因此将文化建设作为精神文明狠抓,并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促进文化更加繁荣昌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拥军,刘珍英.从马克思主义的回归到共产主义的复兴――三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1(2).

中国社会与文化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文化 社会主义文化 先进性

文化及其多元性

文化作为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从不同的视阈可以有不同的界说,通常被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大文化,即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所创造的一切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等一切“人化”的事物。它是人和社会的存在方式。二是中文化,即人类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专指与经济、政治相对而言的观念体系,如思想、艺术、科学、哲学、道德等,相当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意识范畴。三是小文化,专指文学艺术之类的文化,它是中文化中的一部分。我们的文化概念就是在中文化这一层语义上表达使用的。

人类在漫长的文明进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源远流长的文化。文化呈现出民族性、地域性的特征,即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各有自己的特点,同时又与特定的社会制度以及社会发展阶段相联系、相呼应。

从纵向来看,具有不同社会经济基础及政治制度的国家或民族,其文化的性质和形态也不同。以历史唯物主义为依据,在社会基本矛盾的推动下,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依次实现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的更替。与社会制度、社会形态相适应,社会文化也经过了原始文化、奴隶制文化、封建制文化、资本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这些文化都是对相应的经济基础及政治制度的反映,并为其服务。

从横向来看,由于当今世界的经济、政治是多元的,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并存,社会历史文化条件复杂,在同一国家、同一民族也会有性质和形态各异的文化共处并存,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状态,这就是文化的多元性。比如,当代中国社会的文化就是多元的,既有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兼收并蓄的先进文化的存在,同时又有包括资产阶级思想、封建残余意识在内的落后文化的存在。所以,不加区分地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文化都具有先进性是片面的、不科学的。

事实上,在不同的国家或不同的历史时期,经济、政治比较落后而文化相对发达或者经济、政治比较发达而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都时有发生。依据马克思唯物史观中的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发展的平衡性与不平衡性是客观存在的规律。当然,在先进的社会制度下,落后的文化的生命力是有限的,也不可能成为主流文化起指导作用。因此,不能把社会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文化等同。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文化既包括主流的社会主义文化,又包括其他非主流文化,是社会主义社会现存文化的总汇。

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

社会主义文化是对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以及由此所决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反映。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社会主义文化仅指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为主体的思想体系;而广义的社会主义文化还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即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而形成的思想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脱胎于狭义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对社会主义文化的新发展,二者即一脉相承又有所区别,但在本质和目标上是一致的,即追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和谐发展,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我们在此所使用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概念是从广义上讲的,它即包括以马列主义思想为主体的思想体系又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众所周知,近现代中国文化是从封建社会文化,经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文化发展而来的。中华文化的接力棒已经交到了社会主义文化的手上。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无论经历了多么巨大的变化,社会主义都一以贯之地存在于中国这片土地上,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因此,我们所说的社会主义文化,主要表现在从20世纪60、70年代到今天以及向未来发展的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连续性方面。文化是多元的,这是由社会生活具有多元性决定的。

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它是以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的文化;它是以培养“四有”公民为目标的文化;它是服务于现代化建设和人民大众的文化;它是民族性与开放性,继承性与创造性相统一的文化。

在当代中国,从根本上来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化。它与封建主义文化、资本主义文化有着本质区别。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符合并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状况、政治状况及其发展要求,必须有利于改革开放,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符合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意愿,必须有利于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有利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价值理想的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符合人类文明进步的方向和潮流,必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社会主义文化具有本质的先进性

凡是能成为一种先进文化者,都必然能在先进的理论或思想指导下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指引着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根源于它的两个基本特征:科学性与革命性。而这两个基本特征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的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之中: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与时俱进的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最崇高的社会理想。①这也使得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鲜明的科学性、人民性、时代性和开放性,从而使其先进性得以体现。

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鲜明的科学性。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先进的理论为指导。《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为指导,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根本,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即是说,马克思主义对整个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起着重大的指导作用。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广义上的马克思主义,既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主要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也称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作为一种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列宁主义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精华,具有科学性、先进性。而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脉相承的,包括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可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也是科学的、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历史上迄今最先进、最科学的思想体系,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自己的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那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必然具有科学性、先进性。

社会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社会形态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社会主义文化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反映。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社会主义文化在本质上与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相一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本质上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相一致。

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最进步的社会形态,其制度能够从根本上克服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弊端,并能够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社会主义能够在改革中实现自我发展与完善。与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相一致的社会主义文化所提供的服务、产品、政策环境等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因此,社会主义文化在本质上已经具备了代表先进文化的前提条件,社会主义社会形态是社会主义文化具有先进性的本源所在。

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鲜明的人民性。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坚持为最广大人民服务,以人为本,具有鲜明的人民性。社会主义因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愿望而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是社会主义文化具有先进性的根本体现,也是社会主义文化与封建主义、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本质区别。人民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享有者。

马克思主义深刻地揭露了奴隶制文化和封建制文化在内的阶级文化的腐朽性和对人性的摧残性。对于以个人主义和自由市场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文化,马克思主义也给予了毫不留情的剖析和批判。随着物欲的膨胀和享乐主义的盛行,资本主义社会所表现出的人与自然、人与人、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关系的日益紧张,以及人与物关系的严重异化而造成的危及人类生存的精神危机,都深刻地表明,资本主义文化根本不可能造福于全人类。② (下转211页)( 上接195页)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的最高追求符合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在批判奴隶制文化、封建制文化,特别是资本主义文化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以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为己任。社会主义文化是来自于、发展于、服务于人民,由人民共建共享的文化,并不是只为少数人垄断的精神奢侈品。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四有”新人,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

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才有无穷的生命力,也才能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彻底的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属性的最根本体现。而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是科学性的必然要求,与彻底的科学性密不可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也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

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产生的时代,并反映这个时代的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现了当代中国社会的时代精神。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规定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重要内容,并科学界定其内涵:“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它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又根植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社会主义文化集中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实践没有止境,认识和创新也没有止境。社会主义文化总是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发扬自己的内容,在人民群众的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是这个时代精神的凝聚,因此,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鲜明的开放性。社会主义文化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统一,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列宁曾指出:“世界历史是个整体,而各民族是它的器官。”③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的改革对世界的发展也有示范作用,如果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来审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那么,它具有世界历史意义,远远超出了国界,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座丰碑伟绩。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则是世界文明中的一朵夺目奇葩。

一方面,社会主义文化对人类一切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进行广泛吸收。社会主义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进行了继承与创新,如仁义礼智信,爱国主义,革命精神,雷锋精神等。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也广泛吸取了人类历史上的优秀思想文化成果,尤其是资本主义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方式以及创新精神。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文化把爱国主义融于国际主义之中。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社会主义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是具有博襟的融于国际主义的爱国主义,它能够包容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而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在历史上,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发展起过促进作用,并且具有不可替代性。在近现代,特别是现代,作为世界性的大国,中国对国际上应该得到支持与援助的国家也做过无私的奉献。

社会主义文化,不仅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而且具有世界性意义。正是在这种民族性与世界性相融汇的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显示出其开放性。

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文化中的主流文化,它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化,是先进的文化,具有科学性、人民性、时代性和开放性。然而,现实是社会文化是多元的,有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渗透,也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糟泊对社会主义文化的侵蚀。

另外,现实的实践也有许多问题有待解答,这些都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产生冲击,对我国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产生威胁,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因此,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发挥其先进性作用,为社会当代中国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作出贡献,为中国梦的实现保驾护航。

(作者单位均为:长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系2013年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加强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融合机制研究”和2014年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科项目“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研究—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平台”研究成果,项目编号分别为:GH13083、吉教科文合字〔2014〕第312号)

【注释】

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第13~19页。

②王江燕:“先进文化在当代中国的历史使命”,《宁夏党校学报》,2001年第6期,第51~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