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中国传统文化结课论文范文

中国传统文化结课论文范文

中国传统文化结课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结课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渗透模式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简称《决定》)指出,大力继承与宏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为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思想保障、精神动力、智力支撑与舆论支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决定》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开展指明了方向,对于提升教育效果,均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1.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

     1.1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具有强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1]。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家的伦理文化为主,兼有道家、墨家、法家等博大精深的内容,主要传承为人处事之道,其中的很多内容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的教学内容与资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无论是提高思想认识还是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都离不开运用传统文化作为理论基础对大学生进行渗透。

     1.2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

     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是高校的中心任务,同时,传承文明、传播文化也是高校的重要责任与功能。胡锦涛同志在清华百年校庆大会上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与创新。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2]要实现我国高等院校传承文明、传播文化的功能,一个重要的方面是积极运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主渠道与主阵地。

     可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关系紧密,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传承、宏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另一方面,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课的重要内容,二者密不可分。

     2.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2.1是培养人的需要

     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始终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宗旨。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良好道德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3] 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宝贵而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内容,能够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有利于高等院校培养道德优良、政治过硬的人才。

     2.2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性强,在教学中需要坚持“三贴近”原则,如果脱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极容易陷入枯燥的尴尬境地。改革课堂教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将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既有助于增加课堂趣味性和提升思想深度,也有利于传承和宏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全面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

     2.3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需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社会也越来越走向全面开放,同时西方各种错误观念和腐朽思想也不断呈现,这是新时期西方“和平演变”阴谋的继续,这样的形势使得我国高校学生的传统价值观受到影响。基于这种形势,需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抵制西方腐朽价值观的毒害。

2.4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需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和世界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新时期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基础与前提,需要大学生不断学习、传承和创新,从而不断推进文化软实力建设,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保障。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决定》,为高校文化建设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均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作为高校教育,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积极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期高校传承和宏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3.渗透模式

     基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需要积极探索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渗透模式,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有效性服务。

     3.1课内渗透与课外渗透相结合

     完整的教学包括课堂内教学与课堂外教学,这两大教学虽然在形式、地点、场合等方面都存在差别,但可以有机统一,否则会出现课堂教学内外的不统一。基于课堂教学的特点,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的重点放在课堂教学内展开,同时兼顾课外教学,真正使课堂内外的渗透目标一致,从而避免内外不一导致的教学效果下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课外渗透,尽管不是主要形式,但却是一种重要的渗透形式。通过举办关于宏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讲座、论坛、座谈、演讲、辩论、晚会、展览等活动,可以实现课堂内外渗透的有机统一。

     3.2理论渗透与实践渗透相结合

     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是理论渗透,即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在课堂理论教学中。事实表明,单纯的理论渗透效果很有限,而实践渗透可以有效的弥补理论渗透的不足。实践教学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比较生动有趣,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身心体验,获得较为深刻的感受,因而受到很多高校师生的重视。基于这种教学实际,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除了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外,还应该在实践教学中积极渗透,从而扬长避短,使教学效果得到大幅度提升。

     3.3个体渗透与团体渗透相结合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根据不同的学生个体情况需要进行因材施教,不能搞“一刀切”。在常态化教学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进行渗透,首先应坚持团体渗透为主,这是保证整体教学效果的需要,同时,应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个别渗透,有针对性地解决个别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问题。采用个体渗透与团体渗透相结合的模式,有助于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机结合,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与作用。

     3.4 现实环境渗透与虚拟环境渗透相结合

     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机地渗透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除了前面提到的课堂内外相统一之外,从另一个视角来看,需要注重现实环境与虚拟环境渗透的有机统一。事实表明,网络环境是在 学生业余生活中最为重要的虚拟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比较大。所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除了要占据现实的教育阵地之外,也要注重占据网络阵地。就高校而言,一方面要进行积极宣传并引导学生浏览健康网页;另一方面,学校内部要建立和完善自己的校园网,加强管理和监督,过滤所有涉及黄、赌、毒等不健康的内容和其他垃圾信息;在内容和形式上,通过校园网建设宣扬特色校园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从而起到辅助学生学习和帮助学生成长的作用,从而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课中的渗透作用。

     3.5内容渗透与形式渗透相结合

     内容与形式辩证统一,内容是形式的质与灵魂,相对稳定,而形式是内容的表现方式,变化多样。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注重内容渗透与形式渗透相结合。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中有关联的优秀传统文化,在进行渗透时,一方面要将文化的内容呈现出来,使其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体现其思想深度,同时又要将这些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丰富多彩和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形式通俗易懂地呈现出来,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效果。

     总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密不可分的关系表明,积极探索渗透模式,将中国优秀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渗透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不但有助于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而且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赵瑞华,孔君英.论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理论月刊(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版),2011年第7期.

中国传统文化结课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价值实现

中国传统文化中积极、进步、合理的成分被称为优秀传统文化,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有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因此,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努力探寻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高校要加强课对大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设

高校要以专业教育为核心,但更要以人文精神的塑造为目的,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时展的优秀大学生。

1、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因理论性强、政治色彩浓、教学模式僵化等原因,导致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普遍不高,教育效果大打折扣。传统文化具有渗透力强、形象生动等特点,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更容易打动人心。例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课中,可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辩证逻辑哲学、古代中国的“大同”思想以及传统的知行观等内容,帮助大学生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和社会实践观;也可以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知行统一、经世致用等思想去处理相关的困难和问题,不断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

2、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大学生人文课程培养计划

目前,高校开设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结构单一,且由于学时数少和大课堂教学的原因,使得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之魂,作为高校,对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有着社会义务。高校应该依据自身情况,结合各学科专业的学习内容,有选择性地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修、 选修课,将传统文化必修课或选修课纳入教学计划,主要讲授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历史等课程。教师在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上也需要改革和创新,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过程中,要逐渐由灌输式教学向讨论式、互动式教学转变,寻找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社会问题的相通之处,激发学生主动讨论的热情,让学生全面地系统地了解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高校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校风

高品质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培养能够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校园文化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广受欢迎,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大学生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富于创新精神,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善于将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对大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从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入手。一是校园的基础设施和建筑风格都可加入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让大学生们无论走到校园的哪个角落,都沐浴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中。二是丰富校园行为文化,以多种活动为载体,积极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开展中国传统节日系列活动。中国传统节日内涵深厚,凝结了民族精神和情感,包含了中华民族的思想精华。高校发掘传统节日内涵,举办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将对大学生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开创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三是发挥校园媒体正面舆论作用,可以通过校报、校园网、校园广播、微信平台等多种渠道进行广泛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达到“耳濡目染,不学以能”的效果。

三、高校应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师资队伍建设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高校教师,因此,高校应着重打造优秀的师资队伍。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就需要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文化知识,又要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要自觉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并不断更新思想,能够游刃有余地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解决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信服力。另一方面,教师的人格魅力、言行举止、道德品质、价值观念等都会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影响。因此,高校教师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具备崇高的职业道德,给大学生以人格示范引领。高校应采取措施加强对从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教师进行培训。通过培训,不但能够开阔教师的视野,而且能够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同时,高校要挑选出一批教师精英,要求他们从学术的角度分析、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教学改革的角度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文课程和专业课程进行有机融合。

四、高校要利用新的信息技术手段,开辟优秀传统教育教学的新途径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中国已经进入到由分布式互联网到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的时代,课堂教学、互联网线上讨论、移动互联线下分享已经成为了很多高校新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模式也就同时倒逼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在结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利用自身学校所具备的网络环境,采用全新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工作和课后的辅导补充工作,课堂授课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网络链接分享最新的结合传统文化的教学案例,组织局域网让学生分小组在课堂授课的过程中及时分享。课后可以通过两微一端(微博、微信、某些高校学校网站的客户端)进行生动内容的分享,传递正能量、贴近学生周围发生事情的所见、所想。

总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几千年来经久不息,优秀地传承是因为它能与时代的发展相结合。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充分挖掘和诠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合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开创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殷东来.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1).

[2]张伟.论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D].济南,山东大学,2013.

中国传统文化结课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6)01-0049-02 DOI:10.16654/23-1464/d.2016.01.021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着很多优秀的思想和美德,所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国传统美德,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义务。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更要担当起这份责任,履行好这份义务。高校培养人才不仅仅是为了增强国人的知识教育,也是为了增强国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国人的综合素质。从而达到传承历史文化,创建文明社会的目的。所以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合理的渗透,可以有效传承传统文化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一、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可行性

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历史使命,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更应该承担起这份光荣的使命。传统文化与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可以说思想政治课程很大一部分是从传统文化中传承过来的。但是在之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一直是将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分开来讲授的,这对教育来说是一种资源的浪费。[1]深析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其理论很大一部分能够在传统文化中找到依据。比如老子的《道德经》,孔孟学说等,都渗透了思想政治内容。所以将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可以在学生的思想政治中渗入文化内涵,在传统文化中找到思想政治的理论依据,从而使学生对传统文化了解更透彻,对思想政治教育体会更深刻。这种教育方式有利于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同时有利于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所以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具有可行性,接下来笔者将对二者结合可行性进行具体分析:

(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在内容上存在共性

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主要是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形成我国特有的思想政治体系:概论、邓小平政治理论等优秀的政治思想理论。将马克思理论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结合,能够更明显的体现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体系。[2]马克思理论主要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科学三个主要部分,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同样有体现这三方面的内容,比如,在《论语》为政篇中就有“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的为政理论。在老子的《道德经》中“道法自然”就是道家的经济思想,它是崇尚自然法则的经济主张。至于社会科学更是贯穿在孔孟学说,诸子百家的言论之中。所以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在内容上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二)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在目标上存在共性

马克思主义涉及到很多方面的思想指导,但是究其主旨马克思的著作是为了为世人提供政治、经济、社会学方面的发展规律,帮助世人形成正确的政治、经济、社会观念。传统文化中体现出的中心思想同样是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比如,在《论语》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即符合马克思理论中的辩证思想。荀子的“形具而神生”即具唯物主义雏形。思想政治教育中包含着很多文化元素,也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从传统文化中衍生出的产物,所以将思想政治教育还原到传统文化中,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也符合文化多元发展的潮流。

(三)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辅相成

传统文化在高校中的传承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载体,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需要传统文化的辅助,二者在高校的学习中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首先我国高校学生在传统文化的认知上存在很大的盲区,根据调查,近代高校学生中近五成学生不知道端午节、寒食节是为了纪念谁,会背我国国学经典的学生不足两成,知道我国国学经典著作的学生也不足三成,相反这些学生却可以清楚的知道国外圣诞节的由来,能够清楚的记住很多明星的生日和喜好,能够流利的背诵出某个明星的代表作。[3]高校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的思想上出现“荒漠”,这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极为不利。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高校的实际教学中同样存在着很多弊端,思想政治教育中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感觉枯燥,从而对思想政治的学习感到厌烦,甚至出现逃课的现象。即使留在课堂上的学生多数也是为了防止挂科,而不是真正的愿意去学习思想政治课程。这种现象对思想政治的教学效率造成很大的阻碍。将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能够为传统文化传播提供一个有效的途径,同时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能够增添思想政治的趣味性。所以将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有效的结合可以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提高思想政治教学效率。

二、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阻碍因素

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有很多有利的方面,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同时也可以在思想政治中渗入文化营养,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的阻碍因素。[4]接下来将对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教育结合中出现的阻碍因素进行分析。

(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内容联系研究不紧密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在内容上和目标上都有很大的相似处.但是传统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独立的个体,所以教师习惯了传统的授课方式,容易将其它的理论渗透进去,而且目前并没有专业的教材或者可参考的资料,这导致教师在实际教学应用中难度大。

(二)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的结合与现实联系不紧密

素质教育中更注重学以致用,所以课堂的学习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思想政治知识也要不断的进行更新,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使学生的政治思想能够跟上社会政治思想的改革。[5]我国的传统文化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但是在与实际相结合上有许多的欠缺,所以导致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结合与现实联系不紧密。

(三)传统文化中存在消极思想

我国传统文化中包含了上千年的君主统治历史文化,其中的君主统治思想对现代的政治影响很大,导致现代很多的领导干部、藐视法律,对社会和谐造成很大的影响。[6]如果将这种君主统治思想加入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学生人生观的形成不利,所以在传统文化的选择上极为重要。

三、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有效措施

(一)成立教研组,使二者内容有机融合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结合能够促进学生对文化传统的发展,有助于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所以,教师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要重视与我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因为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并没有理论依据,这就要求教师积极的开展教研讨论活动,在课程中总结经验,发掘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点和契合点,使二者在教学内容上有更多的共通性。[7]使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教学更加有效,使教师更容易掌握改革后的教学方式,从而使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可以得到广泛的推广。

(二)注重实践,使二者结合与时代接轨

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以及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所以理论的学习是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实践意义。在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中,教师要注重实践教学,根据社会的发展,灵活的将实际生活渗入到思想政治课堂中,帮助学生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意义。[8]同时在我国传统文化上,教师要通过与其他与传统文化有关学科教师的研讨,来丰富自己的知识,以便于将传统文化知识贯穿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课程中。使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课程更具有实践意义和时代意义。

(三)扬长避短,使二者结合更合理

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是我国引以为傲的文化瑰宝,但是在传统文化中也存在着很多不合理的思想,比如君主制度、唯物主义思想等,对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都不利。所以在将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时,要对传统文化进行严格的筛选,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使学生能够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和正确、科学的人生观念。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对传统文化扬长避短,使二者合理的结合,这样才能使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更有意义。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具有可行性,而且二者的结合能够使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渗入文化元素,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思想政治理论。新的历史阶段决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传统文化相融合,既要重视思想政治的现实意义,也要兼顾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从而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能够高效的完成。

参考文献:

[1]陈艳.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2]汪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D].南昌大学,2012.

[3]潘昊辉.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和应用[D].河南大学,2014.

[4]卫军帅,李春华.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5).

[5]张鹏飞,吴月.高校传统文化思想教育再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11).

[6]胡素梅.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究[J].文史博览(理论),2011,(2).

[7]张蔚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机制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22).

中国传统文化结课论文范文第4篇

一、高校要加强课对大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设

高校要以专业教育为核心,但更要以人文精神的塑造为目的,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时展的优秀大学生。

1、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因理论性强、政治色彩浓、教学模式僵化等原因,导致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普遍不高,教育效果大打折扣。传统文化具有渗透力强、形象生动等特点,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更容易打动人心。例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课中,可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辩证逻辑哲学、古代中国的“大同”思想以及传统的知行观等内容,帮助大学生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和社会实践观;也可以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知行统一、经世致用等思想去处理相关的困难和问题,不断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

2、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大学生人文课程培养计划

目前,高校开设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结构单一,且由于学时数少和大课堂教学的原因,使得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之魂,作为高校,对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有着社会义务。高校应该依据自身情况,结合各学科专业的学习内容,有选择性地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修、 选修课,将传统文化必修课或选修课纳入教学计划,主要讲授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历史等课程。教师在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上也需要改革和创新,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过程中,要逐渐由灌输式教学向讨论式、互动式教学转变,寻找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社会问题的相通之处,激发学生主动讨论的热情,让学生全面地系统地了解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高校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校风

高品质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培养能够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校园文化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广受欢迎,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大学生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富于创新精神,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善于将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对大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从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入手。一是校园的基础设施和建筑风格都可加入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让大学生们无论走到校园的哪个角落,都沐浴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中。二是丰富校园行为文化,以多种活动为载体,积极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开展中国传统节日系列活动。中国传统节日内涵深厚,凝结了民族精神和情感,包含了中华民族的思想精华。高校发掘传统节日内涵,举办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将对大学生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开创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三是发挥校园媒体正面舆论作用,可以通过校报、校园网、校园广播、微信平台等多种渠道进行广泛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达到“耳濡目染,不学以能”的效果。

三、高校应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师资队伍建设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高校教师,因此,高校应着重打造优秀的师资队伍。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就需要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文化知识,又要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要自觉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并不断更新思想,能够游刃有余地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解决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信服力。另一方面,教师的人格魅力、言行举止、道德品质、价值观念等都会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影响。因此,高校教师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具备崇高的职业道德,给大学生以人格示范引领。高校应采取措施加强对从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教师进行培训。通过培训,不但能够开阔教师的视野,而且能够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同时,高校要挑选出一批教师精英,要求他们从学术的角度分析、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教学改革的角度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文课程和专业课程进行有机融合。

四、高校要利用新的信息技术手段,开辟优秀传统教育教学的新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结课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显性课程;隐性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3-0016-04

目前,提高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呼声越来越高。鉴于此,高职院校要倡导“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既培养学生“做事”的本领,也培养学生“做人”的修养。课程是完成高职教育目标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元素。因此,构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是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定位及培养目标

作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定位是: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是培养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必修课程或选修课程。

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培养目标:一是让高职生了解、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和精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民族文化精神,促进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文化自觉,并把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内化为自己的人格。二是让高职学生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领悟美的真谛,培育他们欣赏美、体验美、鉴赏美的意识,升华他们对生活美、艺术美的追求。三是让高职学生掌握人文知识,进而培养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四是通过人文知识、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提高高职生“做人”的自觉。所谓“做人的自觉”表现在以下几点:善于自我和谐相处,善于与人和谐相处,善于与物和谐相处,即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相处。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特征

就课程性质来说,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具有民族性和本土性。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祖先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也是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因而,本土性与民族性是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显著特征。

就课程目标而言,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唤醒和引导学生身上的“人文需要”,使学生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如果说自然科学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成为一个有能力的人,社会科学课程的目标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那么,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则是把学生培养成真正意义上的人。

就课程的知识性来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主要传递的是人文知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常常通过量化的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活动的实施,保证所培养的人才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结构。具备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是培养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基础保障。因为高职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才有可能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内化为自己的人格和精神。所以,构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最基本、最核心、最重要的教学保障。

就课程结构来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具有层次性、拓展性。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由一门公共必修课“中国传统文化”和两门拓展选修课“文学欣赏”和“中华美学”组成。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功能,主要侧重于高职学生的认知功能和文化传递功能。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层次性体现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安排的层次结构中,每一层次都有较明确的课程要求。“中国传统文化”传授的是高职学生必须掌握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知识,其核心是精神及中国文化在各个领域的体现和积极作用。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伦理为本位的文化,所谓伦理,就是如何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即如何做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重在培养高职学生“做人”的自觉意识,是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一门基础性课程。

“文学欣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拓展课程。通过中国古代文学的学习,重在培养高职学生的文学艺术修养,提高文学鉴赏能力,美化心灵,陶冶情操。因为文学是通过文学形象陶冶人的情感的,所以,文学教育对于人的个性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中华美学”同样是中国传统文化更高层次的拓展课程。本门课程是上升到美学的理论高度研究美,重在通过美育塑造学生的人格。美育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唤起学生的理性力量,使学生达到情感与理性的完美统一。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情感、思想和行为对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而情感是需要培养的,尤其离不开美的陶冶作用。美育是以美的形象为手段,激发学生美的情感,使他们的精神感到自由、愉悦,情感得到升华,进而使心灵得到净化。美育在丰富学生情感的同时,还给他们以理性力量。美育之可贵不仅在于它能丰富学生的情感,更重要的还在于它体现了人性的更深沉的理性,因而也具有最大的广泛性。美育通过审美活动使学生的理性渗透于感性的个体存在之中,让他们获得情感与理智的满足,从而达到情与理的高度融合。

就课程类型来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适宜采用讨论式教学模式。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传递的是人文知识,人文知识是一种“反思性的知识”,具有个性化、隐喻性和多质性。如对“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的理解,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理解,这就体现出人文知识的个性化。因此,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最忌“灌输”和“绝对化”,应采用讨论课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真诚、开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体验、移情、理解和对话中反思,感悟人生的真谛,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构建以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大课程体系

课程是实现或制约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最基本的元素。其基础性决定了它的重要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都会指向课程。

课程包括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所谓显性课程是根据教学计划安排的,与一定的学科、实践相联系的育人媒体,它包括学科课程和实践课程”。①“所谓隐性课程即那些没有在课程计划或学校政策中显现,但却是学校教育实践和教育结果中必不可少且有效的组成部分,包括学校正规课程中隐含的教育因素、学校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学校的管理体制和制度、教师的人格和学校领导的风格以及与学校文化系统相通的社会文化等”。②

隐性课程的资源皆隐含于学校文化之中。这些资源是以暗示的形式传导的,关键在于用心去体验和情感投入,效果具有长期性、间接性。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是整体课程的两个部分,但从逻辑学意义说,它们在内涵上是不相容的,具有相对独立性。因此,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课程整体。首先,二者并非是主从关系,而是相互对立、相对独立的两个课程领域。其对立性是指隐性课程是相对显性课程独立存在的一种课程形式;其次,二者是一个互动的转换关系,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是统一的整体,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显性课程中潜含着隐性课程的成分,隐性课程强化着显性课程的效果;再次,二者是一种相互补充关系,只有当二者相互认同、彼此支持时,才能共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个性发展,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应是一个包含着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在内的全方位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养成过程。因此,本文所探讨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概念,是指广义上的课程概念,其包括显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和隐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由显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与隐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一起构成一个全面、正确、和谐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其中,显性课程由核心基础课程和拓展课程构成;隐性课程由活动课程、网络课程、柔性课程等构成。

一是以外显为主的常规结构形式,就是指常规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结构,即显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结构形式,即在教学计划中以课程科目形式出现的课程编制方案。显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是以主干课程为纲,辅之以相关课程。由于高职院校的特点和学制所限等原因,笔者认为,可设置一门核心公共必修课“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侧重讲授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精神;设置“文学欣赏”和“中华美学”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的选修拓展课。

二是内隐的非常规结构形式,即隐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隐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结构形式无固定的模式,所谓课外活动、讲座、参观、学校环境等都属于这种形式。它以潜移默化的形式规范高职学生的举止行为、价值观念、精神世界。这是一种通过潜移默化方式间接影响学生的教育形式。

要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知识真正成为学生的人文素质,就必须与学生的实际活动以及这些活动中的体验相结合。而这种实际活动是在某种环境、某种氛围中进行的,因此,只有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互配合,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教育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的构成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的结构由一门主干必修课“中国传统文化”和两门拓展选修课“文学欣赏”和“中华美学”构成。

主干课程“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公共必修课程,笔者建议将课程命名为“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十六讲”,侧重于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精神的讲解,侧重领悟中国传统思想,使学生明白中国传统文化中并没有独立于“行”以外的“知”,倡导学生在生活中践行中华民族文化精神。

拓展选修课“文学欣赏”重在培养高职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让高职学生在文学欣赏中愉悦性情、陶冶情操、美化心灵、开阔思维。文学欣赏课的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美的享受和体验的过程。因此,“文学欣赏”的教学内容不必涉及太多的文学欣赏方面的理论知识,重在作品欣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在享受、体验中达到课程的培养目标。为此,高职院校“文学欣赏”课教学内容或教材的选取就显得至关重要。

首先,选择古典诗歌,通过诗歌欣赏培养学生诗性的智慧,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诗性智慧表现为感情的凝聚、直觉想象和境界的升华等方面。因此,要从人文精神出发拓展诗性思维,通过教育和引导,让学生感受到诗性的无处不在,并把它最终落实到做人的基点上。因此,我们呼吁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要更好地从人文思维的角度,借助于“诗性的智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性美”和“知性美”。

其次,选择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因为《红楼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巅峰之作,它巨大的艺术魅力和没有结局的残篇给读者带来太多的想象空间。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没有读过《红楼梦》,那就是一种不可原谅的遗憾。据调查,我们的高职学生绝大多数没有读过《红楼梦》,或对《红楼梦》了解甚少。当然,通过几节课的学习,不可能让高职学生对《红楼梦》有全面的了解或较深的认识。但我们的课堂教学永远都只是一种引导和启发,通过课堂引导、启发,把学生引进门,最终还是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思考、自我提高。“文学欣赏”课通过对《红楼梦》主要人物形象的分析来认识《红楼梦》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水平和鉴赏水平。

“中华美学”是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中更高层次的拓展选修课。人文素质教育中,审美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审美教育是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和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的。

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主张“以美育代宗教”,并终生以推广美育为己任。在当时与蔡先生持相同或相近看法的人还有梁启超、王国维等人。蔡元培在晚年总结自己的教育经验时,也一直强调:“提出美育,因为美感是普遍性的,可以破人我彼此的偏见,美感是超越性的,可以破生死利害的顾忌,在教育上应特别注重。”之所以要用美育代宗教,是因为对中国人而言,倡导美育比倡导基督教要现实得多,因为几千年来中国人虽然有精神信仰,但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上帝存在。

中国传统文化是非常重视审美教育的,在儒家那里“乐教”和“诗教”占有重要地位。孔子在《论语》中多次涉及音乐评论,这些评论都很深刻。台湾学者徐复观认为中国古代教育是以音乐为中心的教育,并且认为:“礼乐并重,并把乐安放在礼的上位,认定乐才是一个人格完成的境界,这是孔子立教的宗旨。”③徐复观认为儒家是主张“为人生而艺术”的,而这种“为人生而艺术”主要表现在音乐方面,同时也表现在诗歌方面。在《论语》里,孔子多次强调学习《诗》的重要意义。儒家认为只有通过“乐教”和“诗教”辅之以“礼”,才能培养出温柔敦厚的完美人格。而道家则不同于儒家的将人格视作对仁义的归依,而把人格看成对包括礼义在内的世俗之物的超越,主张在回归自然、天人合德中实现人格的独立自由。在中国历史上儒道两家是互补的,共同滋养着中华文化的灵根。李泽厚把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文化归结为一种“乐感文化”和“实用理性”。他认为:“儒家不是宗教但却包含着宗教的热情,虽然不是哲学但却包含着哲学理性。它培养了一种人格、操守、感情、人生理想、`生活态度。”④

蔡元培主张“以美育代宗教”,实际是在延续儒家的审美教育传统。“如果说宗教对人类心灵起着一种净化作用,使人对宇宙、对人产生一种神秘感和美感,对自己的同类或其他生物表示体贴和怜悯,那么依著者之见,诗歌在中国已经代替了宗教的作用。”⑤因为当今中国人的伦理价值真空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所以,我们在今天重提“以美育代宗教”,仍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也是我们提倡高职开设“中华美学”的目的所在。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人文性,奠定其成为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的基础。明确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定位,建立科学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合理分配学分,保证充足的学时,配备良好的师资,进行严谨的教学以及严格的考核等制度设计,是大学人文教育成功的基础。

注释:

①②谭伟平:《大学人文教育与人文课程》,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2-84页

③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④李泽厚:《世纪新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37页

⑤林语堂:《中国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11页

参考文献:

[1]张楚廷.课程与教学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40-349.

[2]谭卫平.人文教育与人文课程[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63.

[3]胡炼.美育的素质教育功能及其对学生人格的完善[J].经济师,2008(1):121.

[4]谭伟平.大学人文教育与人文课程[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5]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6]李泽厚.世纪新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中国传统文化结课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显性课程;隐性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3-0016-04

目前,提高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呼声越来越高。鉴于此,高职院校要倡导“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既培养学生“做事”的本领,也培养学生“做人”的修养。课程是完成高职教育目标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元素。因此,构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是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定位及培养目标

作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定位是: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是培养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必修课程或选修课程。

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培养目标:一是让高职生了解、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和精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民族文化精神,促进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文化自觉,并把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内化为自己的人格。二是让高职学生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领悟美的真谛,培育他们欣赏美、体验美、鉴赏美的意识,升华他们对生活美、艺术美的追求。三是让高职学生掌握人文知识,进而培养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四是通过人文知识、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提高高职生“做人”的自觉。所谓“做人的自觉”表现在以下几点:善于自我和谐相处,善于与人和谐相处,善于与物和谐相处,即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相处。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特征

就课程性质来说,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具有民族性和本土性。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祖先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也是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因而,本土性与民族性是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显著特征。

就课程目标而言,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唤醒和引导学生身上的“人文需要”,使学生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如果说自然科学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成为一个有能力的人,社会科学课程的目标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那么,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则是把学生培养成真正意义上的人。

就课程的知识性来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主要传递的是人文知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常常通过量化的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活动的实施,保证所培养的人才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结构。具备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是培养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基础保障。因为高职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才有可能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内化为自己的人格和精神。所以,构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最基本、最核心、最重要的教学保障。

就课程结构来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具有层次性、拓展性。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由一门公共必修课“中国传统文化”和两门拓展选修课“文学欣赏”和“中华美学”组成。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功能,主要侧重于高职学生的认知功能和文化传递功能。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层次性体现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安排的层次结构中,每一层次都有较明确的课程要求。“中国传统文化”传授的是高职学生必须掌握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知识,其核心是精神及中国文化在各个领域的体现和积极作用。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伦理为本位的文化,所谓伦理,就是如何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即如何做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重在培养高职学生“做人”的自觉意识,是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一门基础性课程。

“文学欣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拓展课程。通过中国古代文学的学习,重在培养高职学生的文学艺术修养,提高文学鉴赏能力,美化心灵,陶冶情操。因为文学是通过文学形象陶冶人的情感的,所以,文学教育对于人的个性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中华美学”同样是中国传统文化更高层次的拓展课程。本门课程是上升到美学的理论高度研究美,重在通过美育塑造学生的人格。美育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唤起学生的理性力量,使学生达到情感与理性的完美统一。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情感、思想和行为对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而情感是需要培养的,尤其离不开美的陶冶作用。美育是以美的形象为手段,激发学生美的情感,使他们的精神感到自由、愉悦,情感得到升华,进而使心灵得到净化。美育在丰富学生情感的同时,还给他们以理性力量。美育之可贵不仅在于它能丰富学生的情感,更重要的还在于它体现了人性的更深沉的理性,因而也具有最大的广泛性。美育通过审美活动使学生的理性渗透于感性的个体存在之中,让他们获得情感与理智的满足,从而达到情与理的高度融合。

就课程类型来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适宜采用讨论式教学模式。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传递的是人文知识,人文知识是一种“反思性的知识”,具有个性化、隐喻性和多质性。如对“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的理解,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理解,这就体现出人文知识的个性化。因此,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最忌“灌输”和“绝对化”,应采用讨论课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真诚、开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体验、移情、理解和对话中反思,感悟人生的真谛,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构建以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大课程体系

课程是实现或制约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最基本的元素。其基础性决定了它的重要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都会指向课程。

课程包括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所谓显性课程是根据教学计划安排的,与一定的学科、实践相联系的育人媒体,它包括学科课程和实践课程”。①“所谓隐性课程即那些没有在课程计划或学校政策中显现,但却是学校教育实践和教育结果中必不可少且有效的组成部分,包括学校正规课程中隐含的教育因素、学校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学校的管理体制和制度、教师的人格和学校领导的风格以及与学校文化系统相通的社会文化等”。②

隐性课程的资源皆隐含于学校文化之中。这些资源是以暗示的形式传导的,关键在于用心去体验和情感投入,效果具有长期性、间接性。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是整体课程的两个部分,但从逻辑学意义说,它们在内涵上是不相容的,具有相对独立性。因此,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课程整体。首先,二者并非是主从关系,而是相互对立、相对独立的两个课程领域。其对立性是指隐性课程是相对显性课程独立存在的一种课程形式;其次,二者是一个互动的转换关系,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是统一的整体,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显性课程中潜含着隐性课程的成分,隐性课程强化着显性课程的效果;再次,二者是一种相互补充关系,只有当二者相互认同、彼此支持时,才能共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个性发展,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应是一个包含着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在内的全方位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养成过程。因此,本文所探讨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概念,是指广义上的课程概念,其包括显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和隐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由显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与隐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一起构成一个全面、正确、和谐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其中,显性课程由核心基础课程和拓展课程构成;隐性课程由活动课程、网络课程、柔性课程等构成。

一是以外显为主的常规结构形式,就是指常规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结构,即显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结构形式,即在教学计划中以课程科目形式出现的课程编制方案。显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是以主干课程为纲,辅之以相关课程。由于高职院校的特点和学制所限等原因,笔者认为,可设置一门核心公共必修课“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侧重讲授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精神;设置“文学欣赏”和“中华美学”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的选修拓展课。

二是内隐的非常规结构形式,即隐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隐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结构形式无固定的模式,所谓课外活动、讲座、参观、学校环境等都属于这种形式。它以潜移默化的形式规范高职学生的举止行为、价值观念、精神世界。这是一种通过潜移默化方式间接影响学生的教育形式。

要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知识真正成为学生的人文素质,就必须与学生的实际活动以及这些活动中的体验相结合。而这种实际活动是在某种环境、某种氛围中进行的,因此,只有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互配合,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教育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的构成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的结构由一门主干必修课“中国传统文化”和两门拓展选修课“文学欣赏”和“中华美学”构成。

主干课程“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公共必修课程,笔者建议将课程命名为“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十六讲”,侧重于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精神的讲解,侧重领悟中国传统思想,使学生明白中国传统文化中并没有独立于“行”以外的“知”,倡导学生在生活中践行中华民族文化精神。

拓展选修课“文学欣赏”重在培养高职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让高职学生在文学欣赏中愉悦性情、陶冶情操、美化心灵、开阔思维。文学欣赏课的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美的享受和体验的过程。因此,“文学欣赏”的教学内容不必涉及太多的文学欣赏方面的理论知识,重在作品欣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在享受、体验中达到课程的培养目标。为此,高职院校“文学欣赏”课教学内容或教材的选取就显得至关重要。

首先,选择古典诗歌,通过诗歌欣赏培养学生诗性的智慧,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诗性智慧表现为感情的凝聚、直觉想象和境界的升华等方面。因此,要从人文精神出发拓展诗性思维,通过教育和引导,让学生感受到诗性的无处不在,并把它最终落实到做人的基点上。因此,我们呼吁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要更好地从人文思维的角度,借助于“诗性的智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性美”和“知性美”。

其次,选择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因为《红楼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巅峰之作,它巨大的艺术魅力和没有结局的残篇给读者带来太多的想象空间。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没有读过《红楼梦》,那就是一种不可原谅的遗憾。据调查,我们的高职学生绝大多数没有读过《红楼梦》,或对《红楼梦》了解甚少。当然,通过几节课的学习,不可能让高职学生对《红楼梦》有全面的了解或较深的认识。但我们的课堂教学永远都只是一种引导和启发,通过课堂引导、启发,把学生引进门,最终还是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思考、自我提高。“文学欣赏”课通过对《红楼梦》主要人物形象的分析来认识《红楼梦》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水平和鉴赏水平。

“中华美学”是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中更高层次的拓展选修课。人文素质教育中,审美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审美教育是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和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的。

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主张“以美育代宗教”,并终生以推广美育为己任。在当时与蔡先生持相同或相近看法的人还有梁启超、王国维等人。蔡元培在晚年总结自己的教育经验时,也一直强调:“提出美育,因为美感是普遍性的,可以破人我彼此的偏见,美感是超越性的,可以破生死利害的顾忌,在教育上应特别注重。”之所以要用美育代宗教,是因为对中国人而言,倡导美育比倡导基督教要现实得多,因为几千年来中国人虽然有精神信仰,但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上帝存在。

中国传统文化是非常重视审美教育的,在儒家那里“乐教”和“诗教”占有重要地位。孔子在《论语》中多次涉及音乐评论,这些评论都很深刻。台湾学者徐复观认为中国古代教育是以音乐为中心的教育,并且认为:“礼乐并重,并把乐安放在礼的上位,认定乐才是一个人格完成的境界,这是孔子立教的宗旨。”③徐复观认为儒家是主张“为人生而艺术”的,而这种“为人生而艺术”主要表现在音乐方面,同时也表现在诗歌方面。在《论语》里,孔子多次强调学习《诗》的重要意义。儒家认为只有通过“乐教”和“诗教”辅之以“礼”,才能培养出温柔敦厚的完美人格。而道家则不同于儒家的将人格视作对仁义的归依,而把人格看成对包括礼义在内的世俗之物的超越,主张在回归自然、天人合德中实现人格的独立自由。在中国历史上儒道两家是互补的,共同滋养着中华文化的灵根。李泽厚把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文化归结为一种“乐感文化”和“实用理性”。他认为:“儒家不是宗教但却包含着宗教的热情,虽然不是哲学但却包含着哲学理性。它培养了一种人格、操守、感情、人生理想、`生活态度。”④

蔡元培主张“以美育代宗教”,实际是在延续儒家的审美教育传统。“如果说宗教对人类心灵起着一种净化作用,使人对宇宙、对人产生一种神秘感和美感,对自己的同类或其他生物表示体贴和怜悯,那么依著者之见,诗歌在中国已经代替了宗教的作用。”⑤因为当今中国人的伦理价值真空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所以,我们在今天重提“以美育代宗教”,仍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也是我们提倡高职开设“中华美学”的目的所在。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人文性,奠定其成为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的基础。明确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定位,建立科学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合理分配学分,保证充足的学时,配备良好的师资,进行严谨的教学以及严格的考核等制度设计,是大学人文教育成功的基础。

注释:

①②谭伟平:《大学人文教育与人文课程》,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2-84页

③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④李泽厚:《世纪新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37页

⑤林语堂:《中国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11页

参考文献:

[1]张楚廷.课程与教学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40-349.

[2]谭卫平.人文教育与人文课程[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63.

[3]胡炼.美育的素质教育功能及其对学生人格的完善[J].经济师,2008(1):121.

[4]谭伟平.大学人文教育与人文课程[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5]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中国传统文化结课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契合性;教育困境;解决途径

一、马克思主义教育意义及现状

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相对应的,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高校教育中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堂,是我国大学生构建个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阵地,是提升自身政治素质的主要平台,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高校实施的成败与否,关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系到整体中华民族的综合素质,关系到国家未来栋梁之才是否能够承担起建设国家的责任。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在高校的教育发展中,一直备受关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因此各大高校都在积极寻求将马克思主义教育贯彻实施的方法。虽然,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实施方法,在高校中不断被探索发掘,但是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遇到许多障碍。首先,在硬件设施和师资理念上来说,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形式,已经不能吸引学生上课的注意力,使得该课程形同虚设。其次,在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大学生的思想开始多元化,并且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性,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进行创新,满足大学生的价值观需求。再次,师资队伍建设不能满足贯彻马克思理论教育实施的要求,高校的整体研究水平不达标,更为甚者,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存在学生对于该理论教育存在排斥的现象。从深层次分析来说,高校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政治思想教师,在没有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大学生的个人担当的关系阐明之前,就进行理论的灌输,这就导致了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些内涵以及保家卫国、社会责任感的内容产生了厌烦情绪,从而在根本上阻碍了马克思理论教育的实施。

二、传统文化教育思维逻辑促进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中国文明源远流长,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在中国文明不断演进的过程中,形成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更是集文明之大成,博大精深,意义深邃。在现代教育的课堂中,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去构建现代的课堂体系,以深邃的思想去创建大学生的思维范式,无疑是对大学生的思维逻辑进行重构。这种思维逻辑框架在重构之后,能够为教育的实施打开一个新的切入点,这种方法相较于传统的政治理论灌输来说,具有很大的优势。在中国传统教育与政治教育结合的过程中,我们注重的就是如何将二者更好的结合。而中国传统教育是利用三种逻辑不断向深层次递进,阐明个人价值与国家担当之间的关系的。中国传统教育中的天地人逻辑强调了天地之道向人道的过渡,进而弘扬明德良知逻辑,强调个人道德的提升,最后注重境界晋升逻辑,将个人责任与爱国爱家的理念完美结合,达到天地人的统一。[1]

第二,中国传统教育强调家国合一,明德良知。在这个传统的逻辑理念之下,儒家以其为教育的切入点,强调人性本善,宣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认为家国之爱是一体的,是人自出生以来就带有的天赋,也是一个人在不断的成长学习中应该有的基本素质和人格。因此,儒家千百年来所倡导的理念,为现代教育打开了一个进行政治教育的通道,在传统教育的解说之下,为受教育者提供更深层次的家国讲解,为个人价值与国家责任寻找一个更好的连接点。这就改变了当今政治教育的表面性,从而在良知上去打动受教育者。

第三,境界晋升的教育逻辑对于中国教育的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境界晋升逻辑主要强调的是,中国传统教育的追求层级从自然到人再到天地的过程,以至于达到圣人的境界,这对于每一个有志向的人来说,都是人之常情。对此,冯友兰先生为人生的追求境界给出了具体的概括: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这四种境界是逻辑晋升的过程。[2]对于境界晋升逻辑,其主要是为了提升个人的自我修养,以实现自然与人的整体和谐,在整体上实现天地人合一,这种境界的提升具有很高的美学造诣。使得传统文化的实施在枯燥中显得高雅不失趣味。这就为高校政治教育的落后实施提供了一个先进的范例。

总的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身所具备的深邃性和优雅兴,使得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能够有效地进行沟通,从而给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行之有效的途径。所以,将传统文化教育运用到高校政治思想教育中,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教育发展。

三、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对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如何将其更好的在高校教育中实施,我们提出了将其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的建议,下面本文阐述了展开该工作应该从哪些方面实施:

第一,从师资建设方面来说,高校必须任用具有高度传统文化素养的教师来任教思想政治课程。思想政治课相较于其他专业课程的老师来说,必须见多识广,对于传统文化有很深的见解,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传统文件的切入点,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中,以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

第二,要求教师能够改变课堂上的教育方法与形式,灵活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内容与传统文化的衔接之处。教师需要深入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共同之处所在,在进行传统文化的见解时,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深层次的解读,简单来说,就是用中国传统文化所拥有的知识内涵,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讲解出来,并且能够引起学生兴趣,提升教育效果。

第三,注重实践,在实践中达到教学的目的,要求学校积极组织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相关活动,把握实践活动多带来的教育机会,展开不同形式的教学实践,将弘扬传统文化与贯彻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例如在我国传统文化节日时期,举行节日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以问答的形式运用到其中,并且组织受教育者进行积极向上、热爱集体的相关活动,使所学有所用,达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目标,树立受教育者正确的价值观,爱国爱党,有责任有担当。

总而言之,中国文明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上的,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不断发展,中国文明源远流长,都是得益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它就如同血液一样,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体里奔腾。所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施,不能离开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两者需要进行有效地结合,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中国发展的实际意义,通汇贯通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当中,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中国传统文化结课论文范文第8篇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当代大学教育最为深厚的文化背景.我国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还面临诸多问题,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亚需提高,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有待进一步挖掘。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必须与思想政治教育相适应,与历史潮流相符合,同时厘清传统文化教育与政治理论课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从广义上说,是指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传统文化专指中华民族的精神创造,指的是具有稳定的价值追求、精神状态、思维方式和心理特征的精神成果的总和。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对国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十六以来,党中央提出“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人国民教育全过程,纳人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强调“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提出“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的任务.高校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大学生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是民族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

    一、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必然性

    《教育法》第一章总则的第七条明确规定:“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传承传统文化、继承传统美德、提升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成为高等院校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解决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诸多问题,传承民族丈化高等院校作为文化传承的主要阵地,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方面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然而,就目前而言,中国高校的传统文化教育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的遗失和传统文化在现代大学教育中的缺失。

    1.传统文化教育边缘化

    传统文化在现代大学教育中被边缘化主要表现为:一方面,高校功利主义教育培养模式致使大学生漠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另一方面,高校自身对传统文化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还较为模糊,缺乏对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整合,缺乏系统化、制度化的教育机制。

    在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校越来越倾向于就业导向的教育培养模式,功利主义在教育中日益占据主导地位。突出表现在: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专业课程设置市场化导向增强,而弱化传统文化课程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大学教育更注重教授学生专业知识,而忽视对人文精神的培养;在学习时间分配上,大学生除了对本专业课程的学习外,绝大多数时间用于外语、计算机的学习,忙于考取各种证明自己就业优势的“证书”,忽视了对传统人文学科的学习。

    高校自身对传统文化认识不够,缺乏明确的指导也是导致传统文化教育边缘化的重要原因.正如有学者指出:“我国高校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多限于文艺活动、文艺表演、书法、艺术、乐器表演等,在这些活动上冠以传统文化之名。学生们对于传统文化及传统文化精神只能有大致的、概括的、笼统的了解。但究其深处,则对传统的了解甚少,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强调也往往表现在对其总体精神的提倡上。不少高校将传统文化教育放置于诸多学科的最边缘,甚至不将其纳人到正常教育教学之中;不少高校虽然强调传统文化的一些表现形式,但缺乏对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整合,进而形成制度化的教学机制。

    2.传统文化教育附属化

    传统文化教育附属化在我国高等教育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从“文化素质教育”的视角审视,传统文化教育附属于专业课程之下,正在沦落成学生获得学分的工具;其二,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视角审视,传统文化教育附属于政治理论课教育之中,成为纯粹服务于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资源。

    自1999年起,我国部分重点高校相继成立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一大批高校将文化素质教育内容列人教学计划,进人课程体系,改变了原有的课程体系结构。高院在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也提出了诸如“通识教育”的说法,许多高校增加了人文课程在整个课程设置中的比例。然而,关键问题是这些课程仅仅作为大学生选修课来开设,许多学生只是把这些课程看作是“拿学分”的工具。对于我国大学目前开展的通识教育,一些学者已经明确指出其中的弊端。有学者在评价大学通识教育时,认为大学“不是把通识教育课程看成是本科的主要课程和基础学术训练,而是把它看成仅仅是在主课以外‘扩大’一点学生的兴趣和知识面,说到底只是在传统的‘专业主义’不变的前提下给学生加点‘小甜点”,,“如果继续按照这样的方式去发展通识教育,我国大学发展通识教育的努力实际将只能流产,再过十年二十年,也不大可能有什么结果。” 

    传统文化教育成为单纯服务于高校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资源是传统文化教育附属化的另一集中体现。诚然,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是用之不竭的重要资源。正如有学者指出:“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源泉……思想政治教育能否真正发挥自己的优势,其关键环节在于能否对中国优秀文化精神吸收、弘扬并进行创造性的转化。这种观点带有普遍性,几乎成为学术界的共识.然而,该观点最大的不足在于将传统文化视为辅助高校政治理论课教育的资源,而不是将传统文化教育作为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换句话说,该观点看似重视传统文化教育,但又将传统文化教育寓于政治理论教育中,忽视传统文化教育应该具有的学科特点和独立性。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传承中华文明,提高全民族的传统文化素养,而不是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工具。结果是,有识之士不断地强调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但传统文化教育却一直没有得到制度上的保障,处于附属的地位。

    3.传统文化教育贵族化

传统文化教育贵族化集中体现为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着被金钱奴役的境地。传统文化教育应该是开放性的、公益性的,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有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权利,至于国家投人大量资金的公办高校更应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为己任。然而,我国一些高等院校将传统文化教育贵族化、市场化,传统文化教育成为少数贵族的专利,成为普通民众遥不可及的奢侈品。某大学开设国学班,讲授《周易》、《四书》.《道德经》、《庄子》等国学经典课程。然而,该班一年只上24天课,总收费达2.8万元,平均一天的学费高达一千多元。国学博大精深,一年断断续续地上几十天课,就能使受教育者真正理解国学几千年传承下来的精华吗?毋庸置疑,国学热反映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回归,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但问题在于现在的国学热在很大程度上是浮躁和急功近利所催发的,它的轻狂虚华与国学的沉稳坚实形成鲜明对比。司文化传承的主体应该是人民大众,传统文化教育成为少数人的专利终究会使传统文化脱离群众实践,远离群众生活,丧失其最为深厚的生存土壤。

    (二)提升高等院校学生的传统文化素质,形成“文化自觉”

    笔者认为,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应该从三方面去理解:其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能力。主要包括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的程度,以及能够对传统文化进行了解、学习和初步研究的能力。其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判断。主要包括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内容及其精神的态度和感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特指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其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身体力行。主要指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自觉地维护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地洛守中华传统美德.就目前而言,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

    首先,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基本的认知。由于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当代大学生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应有的了解,缺乏必要的历史文化常识,缺乏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实际上,绝大多数学生都在浓厚传统文化的环境中长大,能够认识到传承传统文化的必要性。然而问题在于,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仅停留在粗浅的层面,而且认识有余而行动不足。对于传统文化知识,学生并不十分知晓;对于学习传统文化的主动性,学生并不热情.

    其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判断存在偏差。一部分学生持“传统文化无用论”的观念。他们认为,面临市场经济和激烈的求职竞争,大学生更应该关注实际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至于传统文化,学习与否似乎与未来求职没有直接的关系。另外,还有部分学生持“传统文化落后论”的观念。他们将中国传统文化等同于封建文化,片面夸大中国传统文化落后愚昧的一面,对本民族文化丧失了自信,认为传统文化在今天已经失去了价值和意义,将来发展中国的是西方的“先进文化”而非中国传统文化。

青年学生是民族的未来,如果大学生失去对本民族文化的  认同,追求西方意识形态、价值观念,长期下去,必然导致本民族文化的灭亡,最终导致本民族的衰落。

最后,大学生传统美德观念较淡薄。中华民族在五千  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优良道德传统,目前大  学生中仍存在一些与传统美德不相符合的现象。在集体  和个人的关系上,个人优先集体;在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上,注重权利而忽视义务;在团结和竞争关系上,强调个体竞争意识,缺乏团结协作精神;在诚信和利益关系上,更加看重利益而丧失诚信,在欲望和责任关系上,追求个人欲望,缺乏对社会、家庭和婚姻应具有的责任感。

    大学生作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客观要求当代大学生必须具有文化自觉意识。所谓文化自觉,就是人类对自身命运前途理性的认识和把握,这种认识和把握形成主体的一种文化信念和准则,表现为一种自觉践行和主动追求的理性态度。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使当代大学生既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业务素质,更要具备较高的社会主义觉悟和文化修养,特别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素养.鉴于目前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现状,将传统文化教育纳人高院教育教学之中,对于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积极主动地将传统文化内化为自身的知识框架、价值体系和道德信念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重要意义。

    (三)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实现民族复兴    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发扬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是弘扬民族精神,实现民族复兴的内在要求。正如有学者指出:“今日之中国文化,是昨天中国文化的延续,又是明天中国文化的母体”。中华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主要包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之道,“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生存精神,“厚德载物,包容会通”的仁爱精神.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强调“天人合一”;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强调“公而忘私”;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强调“人际和谐”;在人与自身的关系上,强调“修身慎独”。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最显著的标志就是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彰显其时代价值。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世界一体化的迅速发展拉近了世界各种大文明圈的距离,以基督文明、伊斯兰文明、印度文明和中华文明为代表的世界各文明相互交流、相互竞争,冲突和摩擦也再所难免.党的十六大中明确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人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中华民族必须了解自己的传统文化,发现优秀  传统文化与世界发展潮流的适应性,进而主动整合世界文  化,在新的世界文化格局中起到建设性作用。

二、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原则

目前,部分高校开始在素质教育试点、通才教育实验  和公选课实验的基础上探索通识教育,将传统文化教育付诸实践。北京大学推出“元培计划”,复旦大学成立了本科学院复旦学院,清华大学等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核心课程建设等。在授课内容方面,一些高校相继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课,讲授中华元典,如“四书五经”和诸子百家,揭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然而,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并不仅仅局限于为学生提供一些选修课,申报一些精品课程,而是牵涉思想导向、教育方针、教育结构、教育内容和方法等诸多方面。

(一)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相适应

    思想政治教育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的实践活动。就目前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的选择性、独立性、差异性和多变性日益增强.这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新的课题,也对反思传统文化提供一个平台。即,如何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使得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相适应。

    一方面,传统文化应该与马克思主义相适应。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针,是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的思想文化,要使其能够得到中国人民普遍认同,就必须寻找到一种为中国人民所理解和接受的民族形式。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截然对立的两种文化,相反,二者还可以融为一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不仅是着眼于欧洲,它的视野囊括整个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它的体系容纳了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在内的人类文明的积极成果。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理论上的相似性,诸如唯物辩证法与中国传统的辩证思维,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与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共产主义理想与传统文化的“天下大同”的政治伦理思想等等。所有这些共同性都为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适应奠定了基础。

    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应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我国的优良传统文化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上,具有强烈的家族性和地域观念,强调重义轻利,内省特征明显。中国优良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天人合一的生态观,重信义的义气观以及传统的和合意识和整体利益道德准则等,都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价值。因此,必须大力发扬优良传统文化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积极价值。

    (二)坚持“综合创新论”的方针,使传统文化与历史发展潮流相符合

    传统的东西未必都是积极合理的。中国传统文化历经中华民族几千年社会变迁,不可避免地具有时代局限性。现代社会,经济全球化、市场化,信息来源数字化趋势日益明显,面对世界经济、文化多元化的冲击,青年学生的思想价值趋向会发生新的擅变。在这个大背景下,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两个基本间题,解决三大矛盾。

    两个基本问题是指如何反思传统文化、如何对待外来文化的问题,其集中表现在三大矛盾上,即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的矛盾、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矛盾、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的矛盾。根本上说,无论是两个基本问题,还是三大矛盾,归结一点就是解决中国传统文化与历史发展潮流相适应的问题,这也是高校能否真正落实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关键。

    解决中国文化与历史潮流相适应的问题,首要的就是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的方针。中华民族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灿烂的中华文明,形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很好地继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同时,要认真研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善于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中极取营养,发展自己。

    (三)坚持鲜明的教学特色,厘清传统文化教育与政治理论课的关系

    目前,部分高校并没有真正使传统文化教育融人正常教学内容之中,没有厘清高校政治理论课与传统文化教育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混同,将传统文化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资源、教学工具,或者试图将传统文化教育并人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之中。所以,必须厘清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差别与联系,坚持传统文化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和教学特色。

中国传统文化结课论文范文第9篇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当代大学教育最为深厚的文化背景.我国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还面临诸多问题,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亚需提高,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有待进一步挖掘。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必须与思想政治教育相适应,与历史潮流相符合,同时厘清传统文化教育与政治理论课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从广义上说,是指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传统文化专指中华民族的精神创造,指的是具有稳定的价值追求、精神状态、思维方式和心理特征的精神成果的总和。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对国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十六以来,党中央提出“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人国民教育全过程,纳人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强调“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提出“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的任务.高校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大学生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是民族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

一、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必然性

《教育法》第一章总则的第七条明确规定:“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传承传统文化、继承传统美德、提升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成为高等院校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解决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诸多问题,传承民族丈化高等院校作为文化传承的主要阵地,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方面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然而,就目前而言,中国高校的传统文化教育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的遗失和传统文化在现代大学教育中的缺失。

1.传统文化教育边缘化

传统文化在现代大学教育中被边缘化主要表现为:一方面,高校功利主义教育培养模式致使大学生漠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另一方面,高校自身对传统文化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还较为模糊,缺乏对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整合,缺乏系统化、制度化的教育机制。

在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校越来越倾向于就业导向的教育培养模式,功利主义在教育中日益占据主导地位。突出表现在: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专业课程设置市场化导向增强,而弱化传统文化课程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大学教育更注重教授学生专业知识,而忽视对人文精神的培养;在学习时间分配上,大学生除了对本专业课程的学习外,绝大多数时间用于外语、计算机的学习,忙于考取各种证明自己就业优势的“证书”,忽视了对传统人文学科的学习。

高校自身对传统文化认识不够,缺乏明确的指导也是导致传统文化教育边缘化的重要原因.正如有学者指出:“我国高校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多限于文艺活动、文艺表演、书法、艺术、乐器表演等,在这些活动上冠以传统文化之名。学生们对于传统文化及传统文化精神只能有大致的、概括的、笼统的了解。但究其深处,则对传统的了解甚少,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强调也往往表现在对其总体精神的提倡上。不少高校将传统文化教育放置于诸多学科的最边缘,甚至不将其纳人到正常教育教学之中;不少高校虽然强调传统文化的一些表现形式,但缺乏对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整合,进而形成制度化的教学机制。

2.传统文化教育附属化

传统文化教育附属化在我国高等教育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从“文化素质教育”的视角审视,传统文化教育附属于专业课程之下,正在沦落成学生获得学分的工具;其二,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视角审视,传统文化教育附属于政治理论课教育之中,成为纯粹服务于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资源。

自1999年起,我国部分重点高校相继成立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一大批高校将文化素质教育内容列人教学计划,进人课程体系,改变了原有的课程体系结构。高院在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也提出了诸如“通识教育”的说法,许多高校增加了人文课程在整个课程设置中的比例。然而,关键问题是这些课程仅仅作为大学生选修课来开设,许多学生只是把这些课程看作是“拿学分”的工具。对于我国大学目前开展的通识教育,一些学者已经明确指出其中的弊端。有学者在评价大学通识教育时,认为大学“不是把通识教育课程看成是本科的主要课程和基础学术训练,而是把它看成仅仅是在主课以外‘扩大’一点学生的兴趣和知识面,说到底只是在传统的‘专业主义’不变的前提下给学生加点‘小甜点”,,“如果继续按照这样的方式去发展通识教育,我国大学发展通识教育的努力实际将只能流产,再过十年二十年,也不大可能有什么结果。”

传统文化教育成为单纯服务于高校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资源是传统文化教育附属化的另一集中体现。诚然,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是用之不竭的重要资源。正如有学者指出:“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源泉……思想政治教育能否真正发挥自己的优势,其关键环节在于能否对中国优秀文化精神吸收、弘扬并进行创造性的转化。这种观点带有普遍性,几乎成为学术界的共识.然而,该观点最大的不足在于将传统文化视为辅助高校政治理论课教育的资源,而不是将传统文化教育作为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换句话说,该观点看似重视传统文化教育,但又将传统文化教育寓于政治理论教育中,忽视传统文化教育应该具有的学科特点和独立性。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传承中华文明,提高全民族的传统文化素养,而不是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工具。结果是,有识之士不断地强调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但传统文化教育却一直没有得到制度上的保障,处于附属的地位。

3.传统文化教育贵族化

传统文化教育贵族化集中体现为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着被金钱奴役的境地。传统文化教育应该是开放性的、公益性的,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有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权利,至于国家投人大量资金的公办高校更应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为己任。然而,我国一些高等院校将传统文化教育贵族化、市场化,传统文化教育成为少数贵族的专利,成为普通民众遥不可及的奢侈品。某大学开设国学班,讲授《周易》、《四书》.《道德经》、《庄子》等国学经典课程。然而,该班一年只上24天课,总收费达2.8万元,平均一天的学费高达一千多元。国学博大精深,一年断断续续地上几十天课,就能使受教育者真正理解国学几千年传承下来的精华吗?毋庸置疑,国学热反映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回归,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但问题在于现在的国学热在很大程度上是浮躁和急功近利所催发的,它的轻狂虚华与国学的沉稳坚实形成鲜明对比。司文化传承的主体应该是人民大众,传统文化教育成为少数人的专利终究会使传统文化脱离群众实践,远离群众生活,丧失其最为深厚的生存土壤。

(二)提升高等院校学生的传统文化素质,形成“文化自觉”

笔者认为,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应该从三方面去理解:其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能力。主要包括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的程度,以及能够对传统文化进行了解、学习和初步研究的能力。其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判断。主要包括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内容及其精神的态度和感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特指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其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身体力行。主要指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自觉地维护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地洛守中华传统美德.就目前而言,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

首先,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基本的认知。由于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当代大学生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应有的了解,缺乏必要的历史文化常识,缺乏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实际上,绝大多数学生都在浓厚传统文化的环境中长大,能够认识到传承传统文化的必要性。然而问题在于,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仅停留在粗浅的层面,而且认识有余而行动不足。对于传统文化知识,学生并不十分知晓;对于学习传统文化的主动性,学生并不热情.

其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判断存在偏差。一部分学生持“传统文化无用论”的观念。他们认为,面临市场经济和激烈的求职竞争,大学生更应该关注实际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至于传统文化,学习与否似乎与未来求职没有直接的关系。另外,还有部分学生持“传统文化落后论”的观念。他们将中国传统文化等同于封建文化,片面夸大中国传统文化落后愚昧的一面,对本民族文化丧失了自信,认为传统文化在今天已经失去了价值和意义,将来发展中国的是西方的“先进文化”而非中国传统文化。

青年学生是民族的未来,如果大学生失去对本民族文化的 认同,追求西方意识形态、价值观念,长期下去,必然导致本民族文化的灭亡,最终导致本民族的衰落。

最后,大学生传统美德观念较淡薄。中华民族在五千 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优良道德传统,目前大 学生中仍存在一些与传统美德不相符合的现象。在集体 和个人的关系上,个人优先集体;在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上,注重权利而忽视义务;在团结和竞争关系上,强调个体竞争意识,缺乏团结协作精神;在诚信和利益关系上,更加看重利益而丧失诚信,在欲望和责任关系上,追求个人欲望,缺乏对社会、家庭和婚姻应具有的责任感。

大学生作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客观要求当代大学生必须具有文化自觉意识。所谓文化自觉,就是人类对自身命运前途理性的认识和把握,这种认识和把握形成主体的一种文化信念和准则,表现为一种自觉践行和主动追求的理性态度。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使当代大学生既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业务素质,更要具备较高的社会主义觉悟和文化修养,特别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素养.鉴于目前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现状,将传统文化教育纳人高院教育教学之中,对于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积极主动地将传统文化内化为自身的知识框架、价值体系和道德信念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重要意义。

(三)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实现民族复兴 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发扬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是弘扬民族精神,实现民族复兴的内在要求。正如有学者指出:“今日之中国文化,是昨天中国文化的延续,又是明天中国文化的母体”。中华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主要包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之道,“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生存精神,“厚德载物,包容会通”的仁爱精神.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强调“天人合一”;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强调“公而忘私”;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强调“人际和谐”;在人与自身的关系上,强调“修身慎独”。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最显著的标志就是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彰显其时代价值。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世界一体化的迅速发展拉近了世界各种大文明圈的距离,以基督文明、伊斯兰文明、印度文明和中华文明为代表的世界各文明相互交流、相互竞争,冲突和摩擦也再所难免.党的十六大中明确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人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中华民族必须了解自己的传统文化,发现优秀 传统文化与世界发展潮流的适应性,进而主动整合世界文 化,在新的世界文化格局中起到建设性作用。

二、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原则

目前,部分高校开始在素质教育试点、通才教育实验 和公选课实验的基础上探索通识教育,将传统文化教育付诸实践。北京大学推出“元培计划”,复旦大学成立了本科学院复旦学院,清华大学等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核心课程建设等。在授课内容方面,一些高校相继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课,讲授中华元典,如“四书五经”和诸子百家,揭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然而,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并不仅仅局限于为学生提供一些选修课,申报一些精品课程,而是牵涉思想导向、教育方针、教育结构、教育内容和方法等诸多方面。

(一)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相适应

思想政治教育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的实践活动。就目前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的选择性、独立性、差异性和多变性日益增强.这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新的课题,也对反思传统文化提供一个平台。即,如何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使得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相适应。

一方面,传统文化应该与马克思主义相适应。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针,是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的思想文化,要使其能够得到中国人民普遍认同,就必须寻找到一种为中国人民所理解和接受的民族形式。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截然对立的两种文化,相反,二者还可以融为一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不仅是着眼于欧洲,它的视野囊括整个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它的体系容纳了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在内的人类文明的积极成果。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理论上的相似性,诸如唯物辩证法与中国传统的辩证思维,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与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共产主义理想与传统文化的“天下大同”的政治伦理思想等等。所有这些共同性都为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适应奠定了基础。

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应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我国的优良传统文化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上,具有强烈的家族性和地域观念,强调重义轻利,内省特征明显。中国优良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天人合一的生态观,重信义的义气观以及传统的和合意识和整体利益道德准则等,都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价值。因此,必须大力发扬优良传统文化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积极价值。

(二)坚持“综合创新论”的方针,使传统文化与历史发展潮流相符合

传统的东西未必都是积极合理的。中国传统文化历经中华民族几千年社会变迁,不可避免地具有时代局限性。现代社会,经济全球化、市场化,信息来源数字化趋势日益明显,面对世界经济、文化多元化的冲击,青年学生的思想价值趋向会发生新的擅变。在这个大背景下,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两个基本间题,解决三大矛盾。

两个基本问题是指如何反思传统文化、如何对待外来文化的问题,其集中表现在三大矛盾上,即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的矛盾、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矛盾、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的矛盾。根本上说,无论是两个基本问题,还是三大矛盾,归结一点就是解决中国传统文化与历史发展潮流相适应的问题,这也是高校能否真正落实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关键。

解决中国文化与历史潮流相适应的问题,首要的就是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的方针。中华民族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灿烂的中华文明,形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很好地继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同时,要认真研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善于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中极取营养,发展自己。

(三)坚持鲜明的教学特色,厘清传统文化教育与政治理论课的关系

目前,部分高校并没有真正使传统文化教育融人正常教学内容之中,没有厘清高校政治理论课与传统文化教育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混同,将传统文化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资源、教学工具,或者试图将传统文化教育并人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之中。所以,必须厘清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差别与联系,坚持传统文化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和教学特色。

中国传统文化结课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工科;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

四年的大学教育,不仅仅是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更是培养拥有健全人格、较高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精神,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如何加强工科院校大学生的人文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质,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更是每一位“两课”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提高大学生人文精神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在利用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大学生人文精神时,需坚持以下四个原则:

一、态度上:坚持批判继承、转化、发展的原则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容十分丰富。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两重性,一方面有积极进步的一面,也有消极保守落后一面,精华与糟粕相互结合。因此,在利用传统文化提升大学生人文精神时,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全面、科学、准确地把握传统文化。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大学生所处的时代背景、成长的社会环境、知识结构、理想追求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继承、转化、发展是我们利用传统文化提高大学生人文精神的三种方法。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之上的,有其形成和发展特定的历史环境。因此有些传统文化带有明显的阶级性和时代性。批判的继承是我们对待传统道德最基本的态度与方法。“继承,就是经过批判分析之后,取其正确的、积极的、有价值的东西,抛弃那些错误的、消极的、没有价值的东西。”[1]转化是赋予传统文化现代价值的必然途径。中国传统文化是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之上,为整个封建社会服务,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但不能因此否定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当代社会价值。传统文化中有些内容需要我们根据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进行转化,发挥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使之为提高大学生人文精神服务。发展是传统道德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影响现实的同时,也在新时代氛围中发生蜕变,实现转型,获得新生。”[2]在利用传统文化提高大学生人文精神时,既要体现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又要体现出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要求,只有在不断的发展创新中才能体现出传统文化的价值,才能提高人文精神教育的实效性。

二、内容上:坚持先进性、贴近性、现实性的原则

“中国传统文化既以有关的物化的经典文献、文化物品等客体形式存在和延续,又广泛地以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性格特征、审美趣味、知识结构、行为规范、风尚习俗等主体形式存在和延续。”[3]“优秀传统文化卷帙浩瀚、博大精深,其特点之一就是具有丰富的美学内涵,无论是经史子集还是诗词歌赋,其内容之深奥,形式之华美,情感之充沛,表现之多样,令人叹为观止。”[4]只有正确的把握传统文化的内容,才能在提高大学生人文精神时体现出它的价值和作用。我们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强化大学生的人文精神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利用传统文化时,所选择的内容一定是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要求,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有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例如“仁爱”价值观、“重义”道德观、“和为贵”和谐观、“重勤俭、讲孝道”家庭美德、“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精神、“民为邦本”“贵民”“重民”精神。对于传统文化中的等级观念、家长制、小农意识、消极保守、固步自封、重利轻义等消极的思想和观念,我们要加以否定、加以排斥。同时,在内容选择上,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到当代大学生生活学习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专业背景等,坚持“贴近实际、贴近学习、贴近生活”的原则。只有把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联系起来,只有传统文化能够解决大学生思想上的困惑和疑虑,只有传统文化成为大学生成长中的精神动力,才能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才能增强传统文化的亲和力、感染力和影响力,拉近传统与现实的距离,最终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方式上:坚持多样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对于大多数工科院校而言,没有开设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专业课程,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工科院校学生对传统文化认识上的缺失。在此背景下,“两课”的课堂成为工科院校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平台。作为工科院校的“两课”教师,一方面要承担“两课”教学任务,另一方面无形中也要承担起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要增强教学实效性,就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自主自愿地对所学知识从认识理解到情感认同,然后升华为理想信念,最后转化为行动指南。”[5]首先,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自觉地学习传统文化,增强传统文化自觉意识。教师可以根据具体任课课程、教学章节适时的讲授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融入到“两课”教学过程中,使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以此增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其次,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视频、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配合课堂教学。特别是制作内容丰富,富有吸引力的多媒体课件,通过图文并茂的课件讲解激发起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再次,积极探索、改进教学方法,让案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走进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改变单一的由教师讲解,学生被动听的传统教学方式,通过课前布置热点问题,课中讨论、演讲等手段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角色的转变,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理论,学习知识,增长实际才干。最后,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引导学生开展关于传统文化的交流讨论,以此深化课堂教学的内容。通过网络平台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解决学生思想困惑。将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结合起来,进而提高教学效果。“两课”教学是强化工科院校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但同时也要发挥其他渠道的作用。作为高校的领导要在思想形成统一的认识,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加强校园先进文化建设,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条件。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校报、BBS、微博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学校可以举行关于传统文化的国学讲坛、专题讲座、征文、辩论比赛、演讲比赛,可以开设《古诗词鉴赏》《古典文学》《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等与传统文化相关的选修课,在全校形成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通过多种传播手段,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了解传统文化,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

四:考核上:坚持课堂与课外结合的评价原则

加强传统文化教育重要目的是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了解,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起健全人格、良好的人文素质。因此要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评价原则。在考核方式上,应把课堂考核和课外考核结合起来,突出传统文化在提高工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精神上的教育功能。在“两课”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将所任课的班级分成若干个小组,采用小组论文和小组答辩的方式。从论文的选题到撰写,到修改定稿的整个过程,学生都要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这样无形中就会对传统文化有所认识和了解。将学生撰写论文和答辩的情况作为“两课”教学中平时成绩的一部分。也可以把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情况作为评定奖学金、优秀干部重要的评定指标。当然在评价学生掌握传统文化的时候不能简单的以分数作为评价标准,课堂考核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利用传统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精神而言,更主要的是要走出课堂。“利用团日活动、周末文化活动、主题教育活动、民族节日等适时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将课堂上枯燥的说教融入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还可以以传统节日为契机,组织学生围绕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开展一系列活动,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溯源、发展、创新来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6]同时,也要走出学校,将课堂所了解的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通过社会调查、公益活动、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将所学所知所感外化为行动。

参考文献:

[1]宋希仁.传统道德治化经验值得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1期.

[2]李国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4年第7期.

[3]顾冠华.中国传统文化论略[J].扬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6期.

[4]贾钢涛.论以传统文化为载体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7期.

[5]艾四林.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需要处理好的六种关系[J].北京教育(德育).2012年Z1期.

[6]刘必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年33期.

中国传统文化结课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高校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从广义上说,是指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传统文化专指中华民族的精神创造,指的是具有稳定的价值追求、精神状态、思维方式和心理特征的精神成果的总和。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对国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十六以来,党中央提出“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人国民教育全过程,纳人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强调“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提出“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的任务.高校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大学生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是民族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

一、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必然性

《教育法》第一章总则的第七条明确规定:“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传承传统文化、继承传统美德、提升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成为高等院校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解决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诸多问题,传承民族丈化高等院校作为文化传承的主要阵地,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方面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然而,就目前而言,中国高校的传统文化教育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的遗失和传统文化在现代大学教育中的缺失。

1.传统文化教育边缘化

传统文化在现代大学教育中被边缘化主要表现为:一方面,高校功利主义教育培养模式致使大学生漠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另一方面,高校自身对传统文化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还较为模糊,缺乏对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整合,缺乏系统化、制度化的教育机制。

在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校越来越倾向于就业导向的教育培养模式,功利主义在教育中日益占据主导地位。突出表现在: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专业课程设置市场化导向增强,而弱化传统文化课程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大学教育更注重教授学生专业知识,而忽视对人文精神的培养;在学习时间分配上,大学生除了对本专业课程的学习外,绝大多数时间用于外语、计算机的学习,忙于考取各种证明自己就业优势的“证书”,忽视了对传统人文学科的学习。

高校自身对传统文化认识不够,缺乏明确的指导也是导致传统文化教育边缘化的重要原因.正如有学者指出:“我国高校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多限于文艺活动、文艺表演、书法、艺术、乐器表演等,在这些活动上冠以传统文化之名。学生们对于传统文化及传统文化精神只能有大致的、概括的、笼统的了解。但究其深处,则对传统的了解甚少,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强调也往往表现在对其总体精神的提倡上。不少高校将传统文化教育放置于诸多学科的最边缘,甚至不将其纳人到正常教育教学之中;不少高校虽然强调传统文化的一些表现形式,但缺乏对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整合,进而形成制度化的教学机制。

2.传统文化教育附属化

传统文化教育附属化在我国高等教育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从“文化素质教育”的视角审视,传统文化教育附属于专业课程之下,正在沦落成学生获得学分的工具;其二,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视角审视,传统文化教育附属于政治理论课教育之中,成为纯粹服务于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资源。

自1999年起,我国部分重点高校相继成立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一大批高校将文化素质教育内容列人教学计划,进人课程体系,改变了原有的课程体系结构。高院在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也提出了诸如“通识教育”的说法,许多高校增加了人文课程在整个课程设置中的比例。然而,关键问题是这些课程仅仅作为大学生选修课来开设,许多学生只是把这些课程看作是“拿学分”的工具。对于我国大学目前开展的通识教育,一些学者已经明确指出其中的弊端。有学者在评价大学通识教育时,认为大学“不是把通识教育课程看成是本科的主要课程和基础学术训练,而是把它看成仅仅是在主课以外‘扩大’一点学生的兴趣和知识面,说到底只是在传统的‘专业主义’不变的前提下给学生加点‘小甜点”,“如果继续按照这样的方式去发展通识教育,我国大学发展通识教育的努力实际将只能流产,再过十年二十年,也不大可能有什么结果。”

传统文化教育成为单纯服务于高校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资源是传统文化教育附属化的另一集中体现。诚然,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是用之不竭的重要资源。正如有学者指出:“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源泉……思想政治教育能否真正发挥自己的优势,其关键环节在于能否对中国优秀文化精神吸收、弘扬并进行创造性的转化。这种观点带有普遍性,几乎成为学术界的共识.然而,该观点最大的不足在于将传统文化视为辅助高校政治理论课教育的资源,而不是将传统文化教育作为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换句话说,该观点看似重视传统文化教育,但又将传统文化教育寓于政治理论教育中,忽视传统文化教育应该具有的学科特点和独立性。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传承中华文明,提高全民族的传统文化素养,而不是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工具。结果是,有识之士不断地强调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但传统文化教育却一直没有得到制度上的保障,处于附属的地位。

3.传统文化教育贵族化

传统文化教育贵族化集中体现为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着被金钱奴役的境地。传统文化教育应该是开放性的、公益性的,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有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权利,至于国家投人大量资金的公办高校更应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为己任。然而,我国一些高等院校将传统文化教育贵族化、市场化,传统文化教育成为少数贵族的专利,成为普通民众遥不可及的奢侈品。某大学开设国学班,讲授《周易》、《四书》、《道德经》、《庄子》等国学经典课程。然而,该班一年只上24天课,总收费达2.8万元,平均一天的学费高达一千多元。国学博大精深,一年断断续续地上几十天课,就能使受教育者真正理解国学几千年传承下来的精华吗?毋庸置疑,国学热反映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回归,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但问题在于现在的国学热在很大程度上是浮躁和急功近利所催发的,它的轻狂虚华与国学的沉稳坚实形成鲜明对比。司文化传承的主体应该是人民大众,传统文化教育成为少数人的专利终究会使传统文化脱离群众实践,远离群众生活,丧失其最为深厚的生存土壤。

(二)提升高等院校学生的传统文化素质,形成“文化自觉”

笔者认为,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应该从三方面去理解:其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能力。主要包括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的程度,以及能够对传统文化进行了解、学习和初步研究的能力。其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判断。主要包括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内容及其精神的态度和感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特指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其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身体力行。主要指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自觉地维护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地洛守中华传统美德.就目前而言,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

首先,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基本的认知。由于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当代大学生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应有的了解,缺乏必要的历史文化常识,缺乏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实际上,绝大多数学生都在浓厚传统文化的环境中长大,能够认识到传承传统文化的必要性。然而问题在于,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仅停留在粗浅的层面,而且认识有余而行动不足。对于传统文化知识,学生并不十分知晓;对于学习传统文化的主动性,学生并不热情。

其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判断存在偏差。一部分学生持“传统文化无用论”的观念。他们认为,面临市场经济和激烈的求职竞争,大学生更应该关注实际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至于传统文化,学习与否似乎与未来求职没有直接的关系。另外,还有部分学生持“传统文化落后论”的观念。他们将中国传统文化等同于封建文化,片面夸大中国传统文化落后愚昧的一面,对本民族文化丧失了自信,认为传统文化在今天已经失去了价值和意义,将来发展中国的是西方的“先进文化”而非中国传统文化。

青年学生是民族的未来,如果大学生失去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追求西方意识形态、价值观念,长期下去,必然导致本民族文化的灭亡,最终导致本民族的衰落。

最后,大学生传统美德观念较淡薄。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优良道德传统,目前大学生中仍存在一些与传统美德不相符合的现象。在集体和个人的关系上,个人优先集体;在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上,注重权利而忽视义务;在团结和竞争关系上,强调个体竞争意识,缺乏团结协作精神;在诚信和利益关系上,更加看重利益而丧失诚信,在欲望和责任关系上,追求个人欲望,缺乏对社会、家庭和婚姻应具有的责任感。

大学生作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客观要求当代大学生必须具有文化自觉意识。所谓文化自觉,就是人类对自身命运前途理性的认识和把握,这种认识和把握形成主体的一种文化信念和准则,表现为一种自觉践行和主动追求的理性态度。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使当代大学生既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业务素质,更要具备较高的社会主义觉悟和文化修养,特别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素养.鉴于目前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现状,将传统文化教育纳人高院教育教学之中,对于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积极主动地将传统文化内化为自身的知识框架、价值体系和道德信念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重要意义。

(三)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实现民族复兴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发扬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是弘扬民族精神,实现民族复兴的内在要求。正如有学者指出:“今日之中国文化,是昨天中国文化的延续,又是明天中国文化的母体”。中华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主要包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之道,“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生存精神,“厚德载物,包容会通”的仁爱精神.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强调“天人合一”;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强调“公而忘私”;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强调“人际和谐”;在人与自身的关系上,强调“修身慎独”。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最显著的标志就是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彰显其时代价值。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世界一体化的迅速发展拉近了世界各种大文明圈的距离,以基督文明、伊斯兰文明、印度文明和中华文明为代表的世界各文明相互交流、相互竞争,冲突和摩擦也再所难免.党的十六大中明确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人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中华民族必须了解自己的传统文化,发现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发展潮流的适应性,进而主动整合世界文化,在新的世界文化格局中起到建设性作用。

二、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原则

目前,部分高校开始在素质教育试点、通才教育实验和公选课实验的基础上探索通识教育,将传统文化教育付诸实践。北京大学推出“元培计划”,复旦大学成立了本科学院复旦学院,清华大学等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核心课程建设等。在授课内容方面,一些高校相继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课,讲授中华元典,如“四书五经”和诸子百家,揭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然而,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并不仅仅局限于为学生提供一些选修课,申报一些精品课程,而是牵涉思想导向、教育方针、教育结构、教育内容和方法等诸多方面。

(一)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相适应

思想政治教育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的实践活动。就目前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的选择性、独立性、差异性和多变性日益增强,这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新的课题,也对反思传统文化提供一个平台。即,如何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使得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相适应。

一方面,传统文化应该与马克思主义相适应。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针,是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的思想文化,要使其能够得到中国人民普遍认同,就必须寻找到一种为中国人民所理解和接受的民族形式。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截然对立的两种文化,相反,二者还可以融为一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不仅是着眼于欧洲,它的视野囊括整个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它的体系容纳了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在内的人类文明的积极成果。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理论上的相似性,诸如唯物辩证法与中国传统的辩证思维,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与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共产主义理想与传统文化的“天下大同”的政治伦理思想等等。所有这些共同性都为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适应奠定了基础。

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应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我国的优良传统文化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上,具有强烈的家族性和地域观念,强调重义轻利,内省特征明显。中国优良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天人合一的生态观,重信义的义气观以及传统的和合意识和整体利益道德准则等,都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价值。因此,必须大力发扬优良传统文化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积极价值。

(二)坚持“综合创新论”的方针,使传统文化与历史发展潮流相符合

传统的东西未必都是积极合理的。中国传统文化历经中华民族几千年社会变迁,不可避免地具有时代局限性。现代社会,经济全球化、市场化,信息来源数字化趋势日益明显,面对世界经济、文化多元化的冲击,青年学生的思想价值趋向会发生新的擅变。在这个大背景下,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两个基本间题,解决三大矛盾。

两个基本问题是指如何反思传统文化、如何对待外来文化的问题,其集中表现在三大矛盾上,即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的矛盾、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矛盾、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的矛盾。根本上说,无论是两个基本问题,还是三大矛盾,归结一点就是解决中国传统文化与历史发展潮流相适应的问题,这也是高校能否真正落实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关键。

解决中国文化与历史潮流相适应的问题,首要的就是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的方针。中华民族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灿烂的中华文明,形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很好地继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同时,要认真研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善于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中极取营养,发展自己。

(三)坚持鲜明的教学特色,厘清传统文化教育与政治理论课的关系

目前,部分高校并没有真正使传统文化教育融人正常教学内容之中,没有厘清高校政治理论课与传统文化教育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混同,将传统文化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资源、教学工具,或者试图将传统文化教育并人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之中。所以,必须厘清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差别与联系,坚持传统文化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和教学特色。

中国传统文化结课论文范文第12篇

[摘 要]本文主要论述了民族院校思想理论课教学加强民族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应该加强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倡导少数民族优秀文化。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民族大学生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文化

民族院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各种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阵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少数民族地区未来的发展。因此,要充分发挥民族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加强对民族大学生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重要思想的灌输和教育,使这些科学思想真正渗透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灵深处,真正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除了加强这些基本理论的教育以外,还要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民族观教育主要是要帮助学生树立关于民族、民族问题的正确观点,深入了解我们党解决民族问题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我们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教育。

一、加强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教育

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有利于维护祖国的统一和我国各民族的共同发展与繁荣。民族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让少数民族大学生意识到民族没有优劣贵贱之分,树立起各少数民族无论大小一律平等的思想观念,各少数民族之间的大学生要做到相互尊重;要教育少数民族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我国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的现象,我国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各民族经济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相对来说,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比较落后,除了地理环境和历史发展的因素以外,少数民族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如思想观念保守、封建残余思想和迷信严重影响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中的固步自封观念和保守心理,扼杀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竞争意识和开拓进取的精神,尽管我国政府实行各种优惠政策,但这些地区的发展相对缓慢,不过,这不是民族的优劣问题,而是各个民族发展的先后问题。

民族平等是指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社会交往中各个民族之间处于同等的地位,享有同等的权利;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为了共同的利益和目标,在祖国这个大家庭中亲如一家、和睦相处的一种友好关系。思想政治理论课对民族院校大学生进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思想教育,首先要让大学生认识到我们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原则,我们党一直把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放在一个重要的战略高度来考虑。在民族问题上,我们党首先解决了我国各民族的社会地位问题,指出:在我国各个民族具有一律平等的社会地位,享受同样的社会权利,同时也应该承担相同的社会义务;各民族无论拥有多少的人口,居住地域无论大小,经济发展水平高低,是否具有相同的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汉族和少数民族一律平等,各少数民族之间一律平等。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关系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对于我们这个拥有50多个民族的国家来说,是一个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问题。

二、将民族优秀文化资源引入课堂

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增加我国民族传统美德和民族文化资源等教育内容,激发民族大学生继承和发扬各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提高民族文化素养,传承我国中华民族文明和少数民族优秀文化。

首先,要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作为古代中国人的精神支柱,他们曾经熏陶了世世代代中国人的心灵,提升了我国人民的思想境界,培育了传统的民族精神,中国先辈们创造的灿烂精神文化,对中国今天文化的繁荣甚至是整个世界都有着重要影响。但是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们忽视了对民族传统精神文化的教育,中华民族文化在我国不同程度地渐渐退却,尤其是高校大学生总体上呈现出对传统文化认识不足和传统文化意识淡薄的现象。为继承和发扬我国民族传统精神文化,民族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注重把儒家思想文化、爱国主义精神等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中,帮助民族大学生树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教育他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为人处世之道;培养他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高尚爱国情操;发扬“刚健奋进,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艰苦奋斗、勇于探索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的民族大学生。

其次,要倡导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各少数民族都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使得中华民族的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各少数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少数民族各自独特的生活方式、风俗礼仪、、节日庆典、绘画艺术、建筑风格、医药艺术、文化典籍等等,构成了我国各民族绚烂多彩的文化格局和文化特征。我国各少数民族都希望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尊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这种心理,创造各种条件,尽量避免单纯的灌输和说教,采取生动活泼的方式,将政治思想教育贯穿于民族整体文化中来进行。要加强民族常识教育,引导他们体验不同文化的魅力,正确认识本民族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发扬光大本民族的文化精神;做到推陈出新,继承和发扬各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

同时,要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民族历史。为了使民族大学生更加了解我国灿烂的古代文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除了课上指导、帮助和培养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之外,在课外也应指导民族大学生阅读我国历史文化方面的书籍,引导民族大学生学会用历史的眼光、国际的视野看待中国, 使他们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新中国而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英勇奋斗的艰辛历程;了解中国各族人民灿烂的优秀文化,民族院校大学生通过一些课外学习和阅读,进一步深入了解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有利于丰富他们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知识,进一步增强民族大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

民族院校通过加强民族大学生民族观教育,有利于民族大学生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正确认识、理解和掌握我们党的民族政策,了解我国的民族情况和民族问题,使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民族观,培养他们自觉贯彻执行我们党的民族政策;有利于培养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正确认识和对待各民族的不同文化,处理好大学期间各民族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反对地方民族主义、共同抵制民族分裂活动和防止国内外敌对势力对我国的分化;有利于保持我国的稳定、团结和统一。

中国传统文化结课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传统音乐教育 体系构建 教学策略

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基本上都以介绍各种西方音乐文化为主,而我国传统音乐课程的总门数、课时量及各自所占课程总量的百分比却非常低,这直接导致了年轻的一代对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陌生,现状对我国传统音乐的传承和发展非常不利。要对普通高校传统音乐教育进行重建,必须首先从思想上进行重建和更新。

一、传统音乐教育在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中的定位

要对普通高校传统音乐教育进行科学定位,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传统音乐在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中应该处于一个什么地位?是为主还是为辅?随着世界各国文化的开放、交流与多元格局的形成,寻求本文化资源已成为各国家、各民族谋求生存、促进发展的基本国策。民族音乐文化传统在这样的背景下也被提到作为本文化重要资源的高度。重视本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已成为近年来国际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国际著名学者、美国音乐教育家雷默则认为民族音乐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灵魂”,是“使一个民族能最深层地感受自己”的重要方面,也是“使一种文化在世界文化日益广泛的交流中保持自己个性的重要方面”,因为“音乐如此有力地捕捉了我们文化的色彩、活动和生活特点……是一种本文化馈赠给我们每一个成员最珍贵的礼物”。 国际音乐教育学会第十四届会议的标题就是“民族文化:音乐教育的动力”。在当今世界上,民族音乐、传统音乐重要性被提到一个从所未有的高度上。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认为普通高校的公共音乐教育应该是以本民族传统音乐为主体的多元化音乐教育,也就是说传统音乐教育在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中应该占据主体的位置。反映到教学内容上则是要以传统音乐文化学习为主,辅以世界上其他民族和地区的音乐文化学习。对普通高校传统音乐教育进行科学定位其次要解决的问题是:通过高校传统音乐教育,我们究竟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普通高校的传统音乐教育不同于专业音乐院校的传统音乐教育,其培养目标不是培养传统音乐的表演者和研究者,而是要让每一个大学生都受到传统音乐文化的熏陶,形成传统音乐审美心理结构,学会欣赏传统音乐形态并能够理解本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内涵。从另一个意义上来讲,普通高校的传统音乐教育能为传统音乐的传承提供数量充足、具备传统音乐审美能力的观众,为传统音乐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和持久的空间。那么,普通高校的传统音乐教育应该定位在普及的意义上,普通高校传统音乐教育的任务和目标就很明显了,即提高全体学生的传统音乐修养和传统音乐审美能力,促进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基于以上两点认识,当我们设置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中传统音乐教育课程体系的时候,就应该立足课程的科学定位,围绕课程目标展开。

二、传统音乐课程体系的构建

针对目前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体系中存在的“重西轻中”、传统音乐课程比重远远低于西方音乐文化课程比重的现象,笔者认为普通高校的公共音乐教育应该是以本民族传统音乐为主体的多元化音乐教育。笔者试图在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体系之下,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中国传统音乐课程体系。根据高校公共音乐课程定位和教学特点,公共音乐教育课程可分为中国传统音乐课程和外国音乐课程两大体系。在这里,笔者只介绍所设想的中国传统音乐课程体系。笔者所设想的中国传统音乐课程体系分为必选课和任选课两种课程类型。必选课只有一门课程,即《中国传统音乐概论及欣赏》。任选课下面又可以分成理论课程板块和实践课程板块。理论课程包括《民族曲艺和戏曲音乐欣赏》、《民族器乐欣赏》以及《民歌与民族歌舞音乐欣赏》、《乡土音乐欣赏》等课程;实践课程则包括《民族歌舞团》、《民族戏剧团》以及《本土特色表演团》等课程。

1、中国传统音乐必选课

《民族音乐概论及欣赏》是这个体系中唯一的一门必选课,开课时间为一学期。由于大学一年级课程普遍比较多,所以选课时间定为大学二年级,学生可以自主决定在大二的任何一个学期选课。这是一门欣赏与理论相结合的课程,内容涉及民歌、民间歌舞、民族器乐、民族戏曲,民族曲艺等我国传统音乐各个门类,作为传统音乐教育中的基础性课程和入门级课程开设,所有学生必须选修这门课程并考核合格之后才能进入到后续课程的选修。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对我国传统音乐形式和文化内涵形成基本的了解,并激发他们下一步的求知欲望。在教学中,教师教学应尽量以原声录音和录像作为欣赏资料,将传统音乐最真实的形态展示给学生。通过教学教会学生倾听传统音乐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传统音乐审美观,提高学生传统音乐审美能力。

2、中国传统音乐任选课

中国传统音乐任选课的先修课程为《中国传统音乐概论及欣赏》,任选课选课时间为大学三年级和四年级,学生可以自主决定在期间任意一个学期选择一门课程进行学习。这些任选课程相比《中国传统音乐概论及欣赏》,内容从整体衍伸到了局部,是《中国传统音乐概论及欣赏》这门课程的深化和细化。经过必前期必选课的学习,学生们对于整个中国传统音乐体系和种类有了大致的了解,对其中某些传统音乐艺术形式可能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兴趣。这些任选课都是分别按照传统音乐具体门类进行设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课程进行进一步细化的学习。任选课包括传统音乐理论课和传统音乐实践课两个版块,理论课版块包括《民族曲艺和戏曲音乐欣赏》、《民族器乐欣赏》、《民歌与民族歌舞音乐欣赏》以及《乡土音乐欣赏》等课程。实践课版块包括《民族歌舞团》、《民族戏剧团》以及《本土特色表演团》等课程。

这样的课程体系设置可以保证每个大学生在校期间都接受了最基础的传统音乐教育,并对其中的某一艺术形式有着稍深的了解。

三、教学策略

1、根据课程定位和实际情况调整教学重点,区别音乐专业教学

上文已经对普通高校传统音乐教育进行了定位,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平台上的传统音乐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具有普及性,教学上和对音乐专业学生所开设的专业音乐课程应有所区别。音乐艺术院校的传统音乐课程侧重点更多的集中在培养传统音乐传承人,演员或是专业研究者,因此在课程内容上倾向于技巧与音乐理论的传授。而普通高校公共音乐平台上开展的传统音乐教学面对的是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其培养目标应该更多的定位在为传统音乐的传承和普及培养倾听者和忠实观众,因此在课程内容上应该倾向于引导大学生逐步建立正确的传统音乐审美观,学会如何欣赏传统音乐。此外,在对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进行传统音乐教学时,应该摆脱那种将传统音乐课程单纯视作一种音乐形态的观点,更多的可以从综合的音乐文化形态的角度去进行探究。非音乐专业的的大学生在音乐理论和音乐技巧方面可能有所欠缺, 但他们有着相对丰富的历史、政治、社会和文学的知识, 教师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引导他们来探究传统音乐与社会、民族、地域、文化的关系,帮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和欣赏音乐。

2、师资结构多元化

笔者在研究期间走访了一些普通高校,对一些音乐教师进行了访谈,发现普通高校开展传统音乐教育最大的困难在于师资力量的薄弱。由于高校音乐教师多毕业于我国专业音乐艺术院校或院系,由于历史的原因,其知识结构也是建立在西方音乐文化体系之上的,对我国传统音乐的音乐形态也只是一知半解,对于民歌、民间器乐可能还能够把握,但是对于戏曲、曲艺这些传统音乐形式可能就完全无法胜任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吸收民间艺人和戏剧、戏曲演员或教师进课堂,弥补音乐专业毕业教师知识结构有限的现实。

3、打造乡土音乐课程,传承乡土音乐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结课论文范文第14篇

一、英国经验主义文化传统及其发展我们可以看到英国的文化传统对教学论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

提到英国的文化传统,人们马上会想到他们的保守性格、贵下几个方面:

族精神、绅士文化等,以上这些特色的确从某些http://方面体现了英国第一,教学价值取向。文化传统与教学价值取向之间是相

的文化传统。从哲学观的角度分析,英国的文化传统集中体现互影响、相互依存的统一体。一方面,一个国家的教学思想在其

为经验主义。英国人习惯于用理性的经验主义思维方式看待自远古萌芽期便被打上了文化传统的烙印,体现出一种特有的文

然、社会和人生,进而形成了本国所特有的文化传统,即经验主化精神气质。也就是说,教学论是一定文化传统的反映,文化传

义的文化传统。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统决定着教学论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一定价值取向制约下

第一,崇尚经验、注重传统。在英国文化传统中,他们不崇的教学思想对先前的文化传统起着选择、传递、创新的功能,并

拜权威,他们强调经验,否认任何天赋的生而具有的知识,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规范着其后文化发展的大致方向。所

一切知识均从经验得来,未经实践检验的理论或知识,其效果是以,离开文化传统,教育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未知的、不可靠的,也使得他们很少标新立异。时至今日,许多崇尚经验、注重传统、守成渐进的文化传统决定了英国的教

古老的制度和观念仍然盛行,即使要进行革新,也要披上传统的育目的是培养高贵而有才干的统治者,即绅士。这种教育的精

外衣,或者到传统中去寻找依据。英性质决定了其教育以人文学科为主的教学价值取向,即崇尚

第二,稳重守成、务实渐进。崇尚经验、注重传统决定了英古典人文精神,讲求高雅;重视人文教育,轻视科技知识;重视理

国人在处理问题时必然表现出理智冷静、务实求稳的性格特论,轻视实用技艺。受这种思想的影响,英国整个教育价值观体

征。在英国,“保守”这个词并不意味着开历史倒车,也不意味着系中都具有明显的重学术知识、轻实用知识,重理论、轻实践的

抗拒历史,而是指尽可能地保持某个事物的本然,在不得不进行倾向。英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在学校教育上偏重古典

变革时,也会将其幅度限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在英国历史贵族性的人文课程,因为在教师和家长心目中,学术性课程的地

上,不管是其政治经济改革还是教育改革,都很少看到有大起大位比非学术性课程的地位要高。在中学结束学生分流过程中,

落、暴风骤雨式的历史场面。守成渐进不仅是英国人的一种行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可以进入专门的培养学术性人才的公学或文

为方式,而且慢慢也成了他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价值取向。法学校,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则只能在综合中学或现代中学,学

第三,贵族精神、绅士文化。英国历史上,贵族制的影响强习应用方面的职业技术知识。在英国许多大学的专业设置上也

大而持久,贵族等级制在英国一直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贵族表现了这种重学术的价值观倾向,比如在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

所崇尚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勇敢、公正、理智、自制等品行,优势学科往往是一些学术性的学科。

甚至其言谈举止、生活方式等都成了一种感召力,成为英国各阶第二,教学目的。英国自中世纪以来一直倡导建立一种贵

层大众向上流社会看齐的主要标准和价值取向。时至今日,昔族社会,贵族精神、绅士风度己成了英国的主导文化,英国贵族

日的贵族概念已经演化为现在人们观念中的一种绅士风度,绅文化的核心便是绅士文化。早在

17世纪后期,英国教育家洛克

士成为英国人的理想人格。彬彬有礼、温文尔雅、矜持寡言,光就提出“绅士”必须是“有德行、有用、能干的人”,或者说,人必须

明磊落,举止庄重、含蓄自尊等都是绅士风度的外在表现。具有的四种品性,即“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这就决定了英国

二、英国传统文化对教学论的影响学校的教学目的。英国的教学目的更多是促进学生在智力方面

人无可避免地生活在既成的文化环境中,传统文化无疑对的发展,培养学生所谓的“绅士风度”。各级各类学校在学科教

现实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历史形成的经验主义文化传统对英学过程中都强调学生智力的发展和品德的培养,反对单纯传授

国人的民族性格和思维方式有着一定的影响,对英国近现代教知识。学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重视用人文精神陶冶学生,同时,

育发展与变革同样有着重要的影响。纵观英国的教育发展史,为了培养学生在日后能适应社会的需求,也注重培养他们独立

自主地生活、工作能力。注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公民

意识,如诚实、勇敢、坚强等的性格特征。

第三,课程设置。英国是一个崇尚经验、注重传统文化的国

家。正因为他们对传统文化极度重视,决定了他们在课堂课程

设置上一度偏重古典贵族性的人文课程,自然科学则往往在一

定范围内被视为“二类”学科,没有人文学科那样受大家青睐。

传统正规学校强调课程的古典性和人文性,开设的课程是从古

转贴于 http://

希腊罗马文化中继承下来的“自由七艺”发展而来,所以,科技教

育只能游离于学校教育之外,难以进入公学和大学。直到

20世

纪http://

6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英国才开始

慢慢重视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授,虽说科学教育慢慢得到大家重

视,但人文社会科学在课堂教学中依旧保留了它应有的地位。

英国

1988年教育改革法第一次规定了中小学义务教育的

10门

全国统一课程,其中包括3门核心课程(分别是数学、语文和英语)

7门基础课程(分别是历史、地理、工艺、音乐、艺术、体育和外

语)。从中也能看出人文性课程依然在课程设置中占很大比重。

第四,教学方法。受英国传统教育中教学目的的影响,英国

中小学的办学宗旨无一例外地把开发学生的潜能放在第一位,

无论是在教学方法还是在教学管理上都体现出了灵活多样的特

点。在教学中强调感性经验,重视对学生的感官进行训练,注重

直观教学以及对学生的好奇心、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的培

养。在英国的传统教育中,长期以来没有全国统一性的课程和

教学大纲,各个地方和学校在课程设置与安排上有很大的灵活

性。教师在课程设置、教材和教学方法选用以及开展教学评价

等方面拥有较大的自主权。英国教师很少按部就班地只根据教

材上课,更多是依据课程要求和自己对课程的理解,灵活选择授

课材料和教学方法,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都是老师们

选择材料的来源。这种在一定框架内灵活选择授课材料的做

法,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使学生每节课都有新奇感,

有利于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教师授课的风格和技巧

也各有千秋,但“任务型”教学模式始终是其授课的共同特点,即

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有明确的教学任务。但更多还是强调学生

“在做中学”,强调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动手能力,目的在于可以使

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形式在课堂上完成学习任务达

到教学目标。通过在实践活动中用完成各种任务来教学,使学

生对知识体系能有一个深刻的感性认识,避免了死记硬背等低

效的学习方法。

第五,师生关系。在英国,由于长期受经验主义传统思想的

影响,注重传统,反对权威,主张教育要以培养具有理性的自制

的个体为目的。因此,学校以学生为本,注重儿童个性发展,教

师鼓励学生对权威和教条进行批判和挑战,体现了一种民主、平

等的师生关系。这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不仅体现在教师灵

活多样、平易近人的教学方法上,也体现在个性化的教学管理

上。学校和教师对学生很少有强制性的纪律约束或者学习上的

硬性规定,即使是对那些厌学、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教师的态

度仍以鼓励、帮助为主,很少批评。英国著名私立学校

summer.

hill的创办人

a.s.neill有一句名言:纪律是束缚学生发展的最大

障碍,学生天性的发展是最大的发展。他还说,对于儿童,没有

恐惧感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正是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英

国学校师生关系普遍比较和谐、融洽。

第六,教学评价。由于经验主义的教学观强调经验,不崇拜

权威;注重学生智力的提高,不把获取书本知识作为教学的最主

要目的。因此,英国中小学校在对学生的学业进行评价时,普遍

采用的是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考试分国家

考试和日常考试,国家考试是指学生从小学阶段至高中阶段需转贴于 http://

要参加的四次全国性考试,即所谓的阶段性考试。日常考试是

指由校长和任课教师根据《国家课程标准》来命题的一种考试方

式,一般为每学期一次,试题结构主要以问答、论述题为主,注重

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师一般可提前数周向学生

布置作业题目,学生可以在作业题目中任意选择一至两道题(按

教师的具体要求),在查阅大量书籍资料的基础上完成。日常考

试的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学生知识能力的发展状况,以此作为教

师调整教学内容的依据,可以根据分析结果对学生进行分层教

学指导。

三、启示和借鉴

中国与英国地处东西两半球,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相差

迥异。但是,中国与英国的文化传统也有不少相似之处,比如,

两国文化中都有保守求稳的一面,重视传统、教育都偏向人文等方

面。分析英国传统文化对教学论的影响,对于我国当前正在进

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总体来看,英国

经验主义的文化传统是其教学论发展的精神核心,在实际教学

过程中也得到了充分展现。英国在经验主义文化传统影响下的

教学论观点,如重视人文教育和学生智力的发展与培养,在教学

方法上注重直观教学,强调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动手能力,在教学

评价上注重多方面整体考察的评价方式等,都值得我们借鉴。

但客观分析来看,英国在经验主义文化传统影响下的教学论也

有着一些弊端。如http://在课程设置上过分偏重人文课程,忽视职业

技术教育;在英国中小学课堂教学中还存在教师体罚学生的现

象等。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英国传统文化理念下的教学论为

我国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一种参考和借鉴,我

们在借鉴这种教学理论时,决不能简单采取“拿来”或抛弃的做

法,应给予辩证地分析,注意扬长避短。我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

现实背景条件与西方文化传统以及历史现状存在着较大差异,

改革要取得成功,不仅应合理地吸收和借鉴别国的优秀理论成

中国传统文化结课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艺术教育;传承与发展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艺术教育结合的重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由各族人民以大大相传的形式所传承下的一种文化想象,例如民俗活动、民俗礼仪、传统表演艺术、口头传统、传统手工技能、同宇宙和自然界有关的传统知识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交流、维系区域传统、凝聚民族精神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还是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的重要表现。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国外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带来严重的冲击,在不少社会群体看来传统文化是一种落后、老土的信息,面对传统文化往往采取一种摒弃或者是鄙夷的态度,这一现象在青少年群体中表现的尤为突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日益深入,我国不少传统文化正面临着消亡局面,如何扭转传统文化逐步消亡的这一结局,成为我国打造文化强国的重要出发点。在新时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紧跟时展的潮流,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成为推动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在国家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传承工作、发展工作相关的法律体系不断得到完善与优化,财政部门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传承工作以及发展工作提供一定的财政支持,一系列现代化科学技术被陆续运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发展等工作中,并通过宣传手段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中的影响力与号召力,有效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传承工作的开展。“文化生态”就是一种“人文环境”,“人”作为“文化环境”中的重要因素,在“文化生态”构建工作中占据不容忽视的地位,需要依靠“人”的审美观念、价值取向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与传承工作作出正确的判断。教育与媒体作为影响“人”审美观念、价值取向的直接因素,从教育与媒体入手提升“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与传承意识,使“人”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以及传承工作中。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是一个庞大的教育组织体系,通过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渗透到教育体系,创建与非物质文化有关的教育系统、学科体系、教学制度,使教育能够成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保护工作、传承工作与发展工作的重要途径。艺术作为记载文化信息的重要载体,不仅是高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表现方式,通过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艺术教育结合到一起,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继承与发展。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艺术教育的融合现状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艺术教育之间的不断融合,高校艺术教育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发展与优化,但是从整体发展视角来看,受教育课程设置、艺术课程实践等因素的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艺术教育在融合过程尚且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艺术教育的融合工作并没有充分的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与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与传承工作难以顺利展开。

(一)教育课程设置现状

现如今,艺术教育工作备受我国大中小学教育组织的高度重视,但是由于我国大中小学长期陷入到“智育第一”、“智育唯一”的思想下,大中小学校均以智育为中心,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智育教育活动,所创建的教育体系、管理制度均为智育服务。受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高校教育工作者无论是在设置课程,还是在组织教学的过程,所运用的教学设备、考核制度均为智育提供服务,与艺术课程之间没有过多的联系,完全无法满足艺术课程实际需求。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不少高校纷纷将现有课程体系为基础,增设艺术概论、美术鉴赏、民乐鉴赏、视唱练耳、形体艺术等艺术课程,这些课程绝大多数均属于非艺术专业的选修课程,学生在专业必修课程的基础上,根据个人情况自由选择学习内容。不少高校在设置艺术课程时,并没有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其中,未开设民间艺术鉴赏等课程,且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在艺术课程中并没有得到良好的体现。尽管艺术概论、美术鉴赏、民乐鉴赏等课程均涉及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在艺术概论、美术鉴赏、民乐鉴赏等课程中所占据的比例并不大,完全没有满足学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需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继承等工作更是无从谈起。

(二)艺术课程实践现状

在社会需求、市场需求、个人需求等因素的影响下,绝大多数大学生对校内外艺术实践活动关注度极高,大学生时常会参加一些由电视台所举办的文艺活动、由学校所举办的文艺演出、由个人所具备的艺术交流活动。但是大学生所参加的这些艺术活动均以“流行文化”为主导,传统文化元素很少出现,导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受到“流行文化”的侵蚀。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艺术教育的融合策略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艺术教育的融合是新时期发展的必然需求,这不仅关系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否能够长久的传承下去,还关系到我国高校艺术教育工作是否能够突出本国特色。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艺术教育的融合工作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艺术教育的共同需求。通过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艺术教育的融合现状,从中我们查找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艺术教育在融合过程所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想要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与高校艺术教育更好的融合到一起,需要从目标、内容、形式等方面入手,构建一个完整系统的非物质文化教育体系。

(一)目标

目标是一切教育工作开展的基础,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教育活动时,只有拥有正确的教育目标,才能够达到实施教育工作的最终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艺术教育的融合其根本目的就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高校艺术教育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在设置教学目标的过程,我们需要结合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三维教学目标”,分别从“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三个方面着手,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艺术教育的融合工作制定系统、全面的目标,确保目标的可行性与发展性。就“知识与技能目标”而言,教师在艺术概论、美术鉴赏、民乐鉴赏、视唱练耳、形体艺术等艺术类课程授课过程,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将专业的传统艺术理念、传统绘画方法、民乐练法、传统演唱方法等非物质文化信息传递给学生,实现对艺术概论、美术鉴赏、民乐鉴赏、视唱练耳、形体艺术等艺术类课程授课内容的丰富与拓展,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让学生更能够灵活掌握非物质文化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就“过程与方法目标”而言,教师在授课过程需要将传统文化为契机,对学生进行巧妙的引导,让学生能够拥有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正确掌握民乐、绘画、舞蹈的技巧与方法,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而言,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想法,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非物质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内容

高校在设置艺术课程时,将民间艺术概论、中国传统歌舞、民族音乐欣赏等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课程融入到艺术课程体系中,积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课程的开发工作,构建并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体系,对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进行系统整理,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渗透到艺术教育教学中,将“多元化”作为艺术教育导向,将欣赏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有机的整合到一起,让学生能够正视欣赏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之间的关系,以传统艺术欣赏为起点,学习传统艺术理论,开展传统艺术实践,同时让学生能够在实践过程不断对传统艺术进行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热情,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中。首先,教师在欣赏课程的设置上,需要将我国优秀的传统绘画艺术作品、民间音乐创作成果、民间舞蹈艺术融入到美术鉴赏、音乐鉴赏以及舞蹈鉴赏课程中,运用巧妙的语言对学生进行巧妙的引导,让学生能够通过欣赏传统绘画艺术作品、民间音乐创作成果、民间舞蹈艺术,有效拉近学生与传统艺术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增强学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自主能动性;其次,教师在理论课程的设置上,需要注重对传统艺术理论知识的讲解,灵活借助多媒体设备,将传统艺术理论知识体系直观、系统的展现到学生的面前,让学生能够对传统艺术理论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为学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奠定基础;最后,教师在实践课程的设置上,需要与实际的社会生活结合到一起,将当地的风土人情、传统民间手工艺品、建筑遗迹等内容引入到实践课程中,对学生进行系统引导,让学生能够动手制作民间手工艺品,在实践中领略民间艺术的深厚内涵。

(三)形式

高校在选择艺术教学形式时,教师需要将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为媒介组织学生开展艺术教学活动,为学生开展艺术教育的第二课堂,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到艺术教育活动中,使艺术教育的第二课堂能够成为民族艺术精神的承载体。为此,高校应充分调动现有的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不断丰富高校艺术教育内容,深化高校民族艺术教育内涵,突出高校民族艺术教育的地域特色。例如,学校可邀请民间的老艺人为大学生表演民间“绝活”,例如“打铁花”、“变脸”等,以活动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民族艺术教育的说服力。除此之外,高校还需要引导学生建设与民间艺术有关的学生社团,例如古筝艺术社团、民间剪纸社团、京剧社团、豫剧社团、黄梅戏社团、民舞社团等。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