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银行基金业务论文范文

银行基金业务论文范文

银行基金业务论文

银行基金业务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基金;模拟合并;跨业兼营;破产概率

中图分类号:F832.I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06)05―0038―05

一、前言

随着国际金融竞争的加剧以及金融一体化的深入,银行、保险、证券、基金之间的协议合作、相互渗透的趋势日益明显,各国金融业都由传统的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方向发展,其中,银行与基金业之间的混业发展非常迅速,显得尤为突出。

在我国,随着基金业的发展,银行和基金之间的业务联系也越来越紧密。虽然我国目前仍以封闭式基金为主,但开放式基金的发展将成为大势所趋。1997年11月《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基金的托管人必须是银行。而2001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实施的《附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明确指出,商业银行经过人民银行审查批准后,可以开办投资基金托管业务,可以接受基金管理人委托办理开放式基金单位的认购、申购和赎回业务,可以受理开放式基金单位的注册登记业务。到2005年4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和证监会授权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试点设立基金管理公司。可以说,商业银行经营跨业兼营基金在我国已经是大势所趋了。

在决定是否允许银行跨入基金业之前,监管者必须事先对扩展的后果有全面的认识,充分了解银行跨入基金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在理论界,赞成混业经营尤其是银行跨入基金业的依据是投资组合理论。根据投资组合理论,只要银行和基金的收益不完全正相关,则银行跨入基金业就有风险分散的收益,可以直接降低银行的风险;或者可以通过经营基金业务获得较高的收益,从而间接降低破产几率。而反对者担心的则主要是道德危机。他们认为,银行在面临跨业经营基金的机会时,为了追求高投资报酬率,会选择高风险业务以抵消风险分散的效果,损害银行自身的利益以及信息不完全投资者的利益。此外,金融系统之间的紧密相关性使得风险蔓延(contagion)存在可能,这会导致系统性风险产生。

分析银行跨业经营基金风险的文献虽然很多,但没有一致结论,这主要是由于使用的资料不同、研究方法不同,以及测量风险和收益的方法存在差异。而且,文献中的资料主要是关于美国和欧洲的,不一定适用于中国。因此,本文的目的在于利用我国银行与基金的资料,将银行和基金进行模拟合并,通过评估银行跨业兼营基金的风险和收益大小,为进一步探讨银行跨业兼营基金提供参考。

二、文献回顾

目前涉及商业银行跨业兼营非银行金融机构总风险问题的文献,主要包括两个角度四种方法。第一个角度是直接观察银行跨业兼营非银行金融机构对银行的影响,包括两种方法:一种是直接分析欧洲或其他国家全能银行及专门银行的风险和收益差异;另一种是考察美国金融控股公司的非银行业务对金融控股公司的影响。第二个角度则是进行实证分析,也包括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资产组合原理,通过实证分析金融业之间的收益相关性来考察风险和收益;另一种是利用模拟合并的方法,将银行和非银行作假想式的模拟合并,然后分析跨业合并对风险和收益的影响。

但是,第一个角度的两种方法,要么研究重点与本文不同,要么就是未能采用严谨的计量方法。由于中国目前实行的仍然是分业经营制度,同欧洲、美国以及其他国家在金融体系上存在较大的区别,所以从这些国家得到的经验不一定适用于中国。而第二个角度的投资组合方法隐含了产业同质性(homogeneousindustry),以及产业获利性的分配有时间平稳性(time-stationary)并且是联合正态分布(ioint-normal)的假设。由于我国~银行和保险业的市场资料oin和t-会nor计ma资l料并不一定满足这些假设,所以用资产组合方法可能会带来研究偏差。

对于模拟合并方法,虽然它没有考虑协同效应的影响,但目前关于协同效应的研究并没有得出一致结论。由于本文在计算破产风险时采用的是平均方法,抵消了协同效应的正负影。向,所以协同效应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本文将主要采用Boyd,Graham and Hewitt(1993)的模拟合并方法,将银行与基金公司模拟合并,并将合并后的混业经营集团同合并前各银行、基金公司的风险和收益进行对比分析,以判断银行跨业兼营基金业务的风险及收益变化情况。该方法避免了投资组合方法中不适合的假设,而且采用一个因子来膨胀或缩小非银行金融公司的大小,使模拟合并后的混业公司在一开始就能具有多种不同的非银行业务比例。

三、研究方法及数据

(一)资料来源及说明

本文采用的数据时间范围是从1999年到2003年,时间长度是5年。对于会计数据,本文考虑使用产业(industry level)资料或个别公司(ndividual firm level)资料。使用产业资料可能忽视产业内的变异性,从而导致低估收益的变异数并高估不同产业间的相关性。产业资料可以从宏观上分析不同行业间跨业合并的风险及收益效果,尽管真正跨业的是个别企业,但采用产业资料计算后更能反映真实收益在合并的不同行业之间的分配,有利于从整体上了解兼业效果,仍有参考价值。

在本文中考虑使用的衡量指标有:对于收益,使用平均资产报酬率;对于风险,采用三种衡量方法,即标准差、变异系数的倒数以及破产概率。标准差是投资组合理论中标准的风险衡量指标,但仅以标准差作为风险衡量指标还不全面。因为在混业经营的情况下,如果银行跨业兼营基金的风险增大了,其结果将是不支持银行跨业兼营基金;但如果风险增大的同时,收益也增加了,并且收益增加的速度快于风险增大的速度,其结果将是赞成混业经营。所以,还应该将收益的变动同时考虑到指标中去,故本文使用变异系数的倒数作为风险衡量指标。变异系数的倒数代表的是每单位风险的报酬率,如果银行跨业基金能使银行的变异系数降低,则跨业经营可以提高银行的每单位风险的报酬,所以应当支持银行跨业兼营基金。

而从公共政策的角度来看,只要商业银行跨业兼营非银行金融业能使商业银行的破产概率降低,那么就应该支持商业银行跨业兼营非银行金融业。

在本文中,考虑的银行样本企业包括4家国有商业银行以及11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即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交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招商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民生

银行、华夏银行、广东发展银行、福建兴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光大银行、恒丰银行;考虑的基金样本企业包括10家基金,即博时基金、长盛基金、大成基金、富国基金、国泰基金、华安基金、华夏基金、嘉实基金、南方基金、鹏华基金。

数据来源是2000-2004年各期金融年鉴、保险年鉴、各公司网站以及全景网络、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

(二)模型

本文研究所采用的各种收益和风险衡量方法均参考前述文献中的衡量方法,其中破产概率的估计来自于Boyd,Graham and Hewitt(1993)。

1.获利性的衡量

本文采用平均资产报酬率(return on equity)来衡量收益。各个金融公司的平均资本报酬率用下式计算:

2.风险的衡量

对于风险的衡量,分别采用标准差、变异系数的倒数以及破产概率三种衡量方法。

第一种衡量方法是标准差,代表收益的变异性,即:

第二种衡量方法是变异系数的倒数,代表单位风险的获利率,即:

ICOV高,表示高绩效;反过来,ICOV高也代表低单位报酬的风险。因此,它可作为间接衡量风险的指标。

第三种衡量方法是破产概率,即衡量负债大于股东权益的概率。假设A代表总资产,E代表股东权益,IT代表税后净利(或净损失)。当股东权益不足以抵付公司的净损失时,亦即当π

益提高了,但风险也上升了,而且风险上升速度比收益提高速度更快,这体现在ICOV指标随着基金资产比重的增加而下降。但从破产概率这一指标来看,破产概率随着基金资产比重的增加而下降(除了从0到5%之外)。由于破产概率是公共政策方面的指标,破产概率下降使得本文从公共政策角度看,应该谨慎支持银行跨业兼营基金。但对银行自身来说,进入基金业并没有得到预期的风险分散收益。

(二)产业资料

由图4-6可见,基金业的报酬率、标准差都比银行业高,但单位风险报酬率和破产概率则比银行业低,因此,从产业数据可以看出,基金业的收益比银行业高,但风险也相对很高。银行业和基金业的相关系数是0.097952,这表明银行兼营基金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分散收益。

由图4-6显示,银行兼营基金虽然收益提高了,但风险也上升了,而且风险上升速度比收益上升速度更快,这体现在ICOV指标随着基金资产比重的增加而下降。但从破产概率这一指标来看,在基金资产比重小于40%的情况下,银行兼营基金使得自身的破产概率增大了;当基金资产大于40%时,破产概率随着基金资产比重的增加而下降。

五、结论及建议

表1和表2列出了银行跨业兼营基金的各种结果。从这两个表可以看到,R与S以及ICOV结果都不支持银行全面跨业兼营基金。产业资料和季度资料显示,如果银行跨业兼营基金,将使风险升高;虽然收益也升高了,但升高速度没有风险升高速度快。然而,由于本文研究的是行业平均情况,并不代表具体企业的情形,所以具体银行必须根据自身实力和风险防范能力,作出是否跨业兼营基金的决策。其依据就是收益与风险之间的衡量。

从破产概率指标来看,对于季度资料,随着基金业务资产比重的增加,破产概率下降;而对于产业资料,当基金业务资产比重大于40%时,破产概率将随着基金业务资产比重的增加而下降。所以从公共政策的角度来看,本文支持银行跨业兼营基金,支持目前央行和银监会允许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试点设立基金管理公司的政策。

银行基金业务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包商银行;小企业;文化

在现代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条件下,包商银行以整体策略原则统一部门团队力量,完善的银行制度和机制保证了商业银行控制与激励战略能力的提升,先进的理论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实现了自身经营战略与银行核心管理的完美融合,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新型小企业金融贷款服务文化。

1 包商银行概述

包商银行是我国国内首批与国家开发银行正式合作,并接受德国IPC咨询公司专业化指导,开展新型小企业贷款金融服务项目的城市商业银行之一。包商银行先后通过响应国家发展政策合并赤峰城市信用社实现了跨区域经营,成立鄂尔多斯、呼和浩特、深圳、成都等十余家异地分支机构,近百个营业网点,资本利润率及贷款额度跨越性提升,在国内外金融市场中经受住了严峻的挑战,各项经营指标均达到全国先进商业银行标准,成为我国金融市场科学发展的典范。包商银行在实际的经营探索中结合我国实际,积极学习IPC咨询公司带来的先进的小企业贷款金融服务理论,转变传统的信贷管理手段,重视小企业经营资金的季节性和周期性特点的专业化分析,强调小企业现金流理论指导下融资业务服务职能,满足了城市及其结合部微型或小型企业的资金需求,充分发挥了资金媒介供求、信用创造交换及金融贷款服务等重要职能作用,促进了微贷款业务的迅速发展,银行经营收益及贷款总量显著提高,满足了小企业的资金经营需求,刺激了地方经济的繁荣发展。

2 包商银行小企业文化发展的基本内涵

包商银行是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最早成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建设初期主要从事基本的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用创造等传统的商业银行职能。自2004年包商银行实施治理结构、资产重组及产权金融体制改革后,实现了金融建设的快速、健康、稳定的发展,包商银行的小企业文化也随之逐步形成。

2.1 以先进金融思想与理论为指导

包商银行小企业文化的内化及重大改革战略的制定与实施都是以国内外先进的小企业贷款思想与理论为指导展开的,特别是对德国IPC公司小企业贷款技术理论的学习,极大的解放了传统模式下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首先,包商银行将国际化、现代化的商业银行发展战略标准完全贯彻在重大改革与战略实践中,保障了包商银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改革。在基金托管、证券存管等中间业务的准入资格及票据贴现、金融债一级承销商业务资格的申请方面,包商银行积极响应银监会的鼓励政策,坚持结合自身运营实际多元化、跨区域的战略发展目标。其次,在包商银行内部实行部门市场化设定,优化自身资本资源,结合小企业微贷款业务展开综合交叉销售,设立运营、财务、风险专门责任管理人专业化拟定各项业绩指标,统一实现专项行政职能。包商银行以专业化小型企业服务为业务发展中心,并在此基础上细化了小型企业的客户种类,不断提升以小企业为核心客户专业化战略目标。最后,在人才的积累和培养上,包商银行不断组织学习国内外先进商业银行的优势经验,积极参与国际性银行金融研讨会议,并专门邀请知名商业银行的专家学者亲临授课指导,取得了显著成效,顺利通过了1509001:2000国际质量标准管理体系认证,是目前全国城市商业银行仅有的7家监管评级二级行之一。

2.2 以自主创新为发展的核心动力

包商银行巨大成就的取得及小型企业专业化服务文化的形成的关键就是其自主创新目标的始终贯穿与实施。包商银行转变了传统商业银行发展靠大企业高信用巨额贷款的发展思路,将市场定位在了小型企业的品牌性战略发展上,充分利用一级法人管理层次少、决策速度快的特点,灵活制定相关信用贷款规章,简化便捷相关手续,成功打造了包商银行的小企业专业化服务品牌。在发展过程中,包商银行积极研究总结国内外关于微小型企业贷款技术理论,结合地方发展实际,将自主研发的贷款技术与理念充分运用到信贷业务实践中,其发展模式取得了国内商业银行的一致好评,获得到众多金融机构的战略技术合作。金融业务服务对象也依托自身分支机构或营业网点扩散至零售商店、小型批发商、运输经营户、小型生产加工企业等各类小企业客户群体,为小型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必要的资金融资支持,有力的保障了社会的稳定、和谐,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2.3 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发展理念

包商银行小企业文化的直接传播与践行者就是具体的业务服务人员,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才能切实推进小企业服务发展文化的具体渗透与内化。一方面,包商银行建立了切实有效、公开透明的业绩竞聘上岗激励机制,人才的选拔与任用完全依靠灵活有效的专业化业绩数据决定,为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流动提供了科学合理的途径。特别是包商银行资本管理绩效考核体系及岗位责任薪酬制度的实践,不仅激发了金融服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将包商银行的战略发展目标与业务发展方向完美结合。另一方面,包商银行重视金融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的提升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不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系统性、专业化业务知识理论与职业思想道德的培训,更建立了图书馆、阅览室等自我督促学习提升的硬件设备,满足了包商银行专业化队伍的发展要求,提升了全行科学理论决策水平,增强了包商银行核心竞争力。

3 包商银行小企业经营服务文化的发展战略

尽管包商银行取得了傲人的成就,但依旧存在难以实现规模经营,承受风险能力相对不强,专业化管理人才相对缺乏,小企业金融服务文化仍不完善等具体问题。想要促进包商银行小企业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就要对不同地区的市场进行分类管理,研究业务和收益之间的业务发展平衡点,建立有效的市场信息搜集处理系统,通过对对客户进行分层管理和分级服务,实现顾客的导向工作服务流程。同时,建立服务负责制,提升包商银行的服务水平及服务效率,完善创新机制和流程。

商业银行的成功科学发展,不仅在于经营手段的合理运用,更在于体现包商银行核心发展价值的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的内在优化推动,重点解读包商银行小企业文化有利于其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发展实际的国际化道路。

【参考文献】

[1]丰佳栋.包商银行的服务[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03).

银行基金业务论文范文第3篇

互联网通过巨大的粘合作用和信息整合作用,不仅实现了信息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全面整合,而且实现了对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并正从结构层面推动着经济增长模式转型为“互联网+”模式。“互联网+金融”模式,即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互联网金融,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缩短交易时间、拓展渗透范围、增加参与人数、扩大消费增量和盘活消费存量,全面改变了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传统运营模式、销售渠道和客户消费模式,因而对金融行业产生了多方位的冲击。

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主要表现为:(1)第三方支付牌照。从2011年央行发放第一批第三方支付牌照至今,已有270家企业获批第三方支付牌照(其中3家被注销)。2015年我国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达到了263 730亿元,同比增长57.4%,预计2017年市场总体交易规模将突破50万亿元。(2)网络借贷。不仅第三方支付发展迅猛,网络借贷也迎来了爆发期。2015年我国网络借贷行业交易规模突破8 0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8.2%,预计至2019年突破3.7万亿元人民币。(3)网络资管。网络理财市场在余额宝之后,如雨后春笋一样迅速发展。2016年,除了余额宝之外,理财通、平安盈、现金快线、南方现金宝、活期通、百度百赚、添益宝、微财富存钱罐、如意宝登上了十大互联网理财产品排行榜。2015年我国网络资管规模达到17 983亿元,同比增长57.3%,预估2016年将接近2.8万亿元。

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冲击,目前主要显现为分流了银行存款和借贷资金以及银行支付、理财产品的市场份额。那么未来商业银行是被互联网金融颠覆还是与之共生?商业银行实施哪些发展策略才能与互联网金融共生共赢?本文基于我国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的比较优势和发展趋势,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贡献为:(1)区别于长期以来的颠覆还是并存之争,本文将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的未来格局具体化为“基于比较优势的分工与合作,合作为主,竞争为辅,共生共赢”模式。(2)从打造智慧银行、在线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一体化品牌体系和金融创新实验区方面,提出了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对策。

二、 文献综述

互联网金融冲击商业银行的最终结果,在国内外存在颠覆论(取代)、并存论以及工具论等不同观点。

1. 国外。国外普遍认为互联网金融对金融体系具有不同程度的冲击作用,但对于最终影响结果则有取代论和并存论之争。(1)取代论。互联网金融是不同于传统金融中介和资本市场的第三种金融模式(Manuchehr Shahrokhi,2008),必将取代传统金融中介。(2)并存论。纯粹的互联网金融模式无法取代传统的金融机构与服务(Furst et al.,2002),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是竞争与融合并存关系(De Young,2001)。

2. 国内。国内主要存在颠覆论、并存论与工具?三种观点。(1)颠覆论。谢平等(2012)认为互联网金融区别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和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是第三种金融融资模式,将对人类金融模式产生颠覆性影响;吴晓求(2015)将互联网金融定义为第三种金融业态。(2)并存论。王达(2014)认为互联网金融不会颠覆传统金融,而是竞争与融合并存。(3)工具论。陈志武(2014)认为互联网金融只是渠道创新;王国刚等(2015)等认为互联网金融没有改变金融的交易实质,没有改变金融系统功能,只是改变了金融功能的实现方式。当然,互联网金融处于发展初期,评价有待进一步观察(刘士余,2014)。

分析上述文献,发现国内外理论界虽然持有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并存的观点,但是没有深入分析并存模式下的具体结构与关系。本文认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会全面触动我国商业银行的支付模式、融资模式、理财模式,但两者既不是有你无我的替代式竞争,也不是彼此独立的并行式共存,而是基于比较优势的分工与合作,合作为主、竞争为辅,在合作中实现共赢,这种共生状态既符合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也更有利于我国金融体系的整体发展。

三、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博迪和莫顿(2013)将金融系统按照现代金融功能理论划分为六项功能,即:资源配置;支付结算;风险管理;提供价格信息;储备资源和所有权分割;提供激励机制。其中,资源配置和支付结算是最基础的两大金融功能,主要由商业银行承担,风险管理即财富管理是现代金融最核心的金融功能,与其他三项功能一起分别由商业银行和资本市场承担。目前互联网金融模式主要有第三方支付平台、阿里小贷、众筹融资模式、P2B模式、P2P贷款、余额宝、金融产品销售平台、网商银行等,基本集中在支付、融资、理财等领域。因此,下面重点针对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在支付、融资和理财领域的影响影响和比较优势,具体分析两者未来的关系模式。

1. 支付领域。支付中介是商业银行通过转移账户活期存款,为客户提供代办货币结算、收付、兑换等业务的金融服务,以解决人们在清偿债权债务活动中出现的空间和时间上的不匹配。Fama(1980)认为商业银行的特殊性在于商业银行支付中介功能。目前商业银行借助支付中介职能,已经成为了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支付中心。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支付中心地位的冲击,主要为:(1)第三方支付在收付、支付结算、银行卡等中间业务方面挤压了商业银行市场,分流了商业银行的手续费收入;(2)第三方支付造成了商业银行的客户存款流失,主要是银行活期存款转化为第三方支付已收代付的沉淀资金,分流银行沉淀资金的利差收入;(3)第三方支付带走了商业银行的庞大客户群,并为支付平台奠定了大数据分析基础。

第三方支付之所以对商业银行形成上述冲击,主要是因为其同商业银行相比,具有以下优势:在支付结算方面,具有周期短、操作便捷、支付方式多样、创新能力强、支持多家银行等特点;在小额转账业务方面,操作便捷、到账及时、手续费低;在公共事业费代扣代缴业务方面,几乎支持所有银行全天候不间断服务,不受时间限制,不需要到柜台排队,业务不断丰富,方便客户管理。在互联网金融时代,正反馈机制通常发挥主导作用,金融机构一旦形成某种优势或劣势,该优势或劣势就会不断自行强化,进而出现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根据艾瑞咨询统计,在我国支付体系中,第三方支付在零售客户和小额支付结算方面占主导地位;而在线下存取款、支票或大额支付业务中,为确保资金安全则主要依赖商业银行的支付结算系统。可以合理预测,双方的上述比较优势,将在未来支付体系中转化为马太效应。我国商业银行在国家金融体系乃至国民经济中具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和社会秩序,因此在我国金融体制以及社会经济结构不发生颠覆性变化情况下,商业银行的支付中心地位和比较优势不可能自行消失或被取代。由此分析,在未来支付体系中,商业银行支付功能不会被互联网金融颠覆,也不会与互联网金融独立并存,主导模式将是基于比较优势的分工与合作状态,即第三方支付基于其在零售客户和小额支付结算中的优势地位而专注于此类业务,商业银行则基于其在线下存取款、支票或大额支付业务的优势地位而侧重于这类业务。

2. 融资领域。融资中介是商业银行最基本的职能,其通过吸收存款、发放贷款而为社会公众提供融资中介服务。商业银行在资金融通功能上的优势地位,主要在于能够克服借贷资金在数量和期限上的不协调、融资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并能够分散和转移融资风险等问题。

目前互联网金融融资模式主要有阿里小贷、众筹模式、P2B模式、P2P贷款等,这些网络融资模式具有交易成本较低、审批流程简单、贷款速度较快、信息更全面、产品更丰富等优势,更适合小微金融,主要冲击商业银行的零售贷款业务,如个人消费贷款、个人经营性贷款和小微企业贷款等。另外,互联网金融融资平台的高利率吸引了一部分风险承受能力高的客户,从而对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理财资金造成一定影响。

互联网金融融资平台在金额、期限和审批程序上比商业银行贷款更为灵活,因而对银行融资业务造成一定冲击,但网络融资在贷款利率和资金风险上都高于商业银行,因此冲击程度比较有限。利率低、体量大是商业银行贷款的优势,对于资信较好或有中长期消费与投资需求的客户,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银行贷款具有绝对优势。低风险是商业银行存款的优势,对于风险偏好较低的客户,商业银行存款和理财产品具有绝对优势。而互联网金融融资平台更适合资信较低、融资规模小、资金使用期限短以及风险偏好较高的客户。按照与上相同的理论分析,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融资平台在未来的关系定位应该也是基于比较优势的互补性竞争关系而非替代关系,即二者各自基于上述比较优势,各自分层次、分对象、分等级地服务于其优势领域的客户。

3. 理财领域。商业银行通常为银行理财产品设定了较高的最低准入门槛,而将小额资金拒之门外,并且规定了较长的存续期,一般不允许中途退出,从而大大降低了资金流动性。

?对这些限制,互联网金融通过创新理财模式开发了若干新型理财产品,使小额资金也能享受商业银行中高端客户的收益率,并且做到了随时赎回和及时到账,提高了流动性。互联网金融在银行理财模式上的优势主要有:扩大客户群覆盖面;提供功能丰富、低成本、便捷便利的产品营销网络;推动余额资金的财富化等。其结果是互联网金融侵蚀了商业银行主渠道地位,分流了银行手续费收入,吸纳了部分银行存款及理财资金。如“余额宝”,货币基金收益加上随时在线支付、小额转账取现和信用卡还款,打破了商业银行余额资金储蓄化的格律。再如陆金所理财产品,安全性与商业银行理财相当,收益率却高于商业银行理财,其结果必然是抢占商业银行客户资源,特别是年轻客户、个人客户和中小企业客户。

目前余额宝、陆金所在理财领域与商业银行的争夺战日趋激烈。余额宝及陆金所凭借产品收益高、投资门槛较低、流动性较好等优势持续争夺银行存款和理财资金,而商业银行则试图通过提高理财收益、降低投资门槛等手段守护主导地位。未来当存款利率放开后,余额宝及陆金所等收益率优势将被逐步抵消,商业银行在理财市场中将逐渐由战略防御地位转为战略相持状态。由此分析,未来在理财领域,商业银行与第三方理财销售平台也是互补性竞争关系或者竞争性合作关系。一方面,商业银行可以采取降低代销费率、缩短赎回到账时间、自建综合理财网销平台等措施,同第三方理财销售平台竞争;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也可以扩大与第三方理财销售平台的合作,将自有的理财产品投放到第三方理财销售平台销售。换言之,在未来的理财领域,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也将呈现为基于比较优势的共生模式。

综上,商业银行和互联网金融各自具有比较优势和劣势。商业银行关注大客户、大众市场、主流业务,难以满足小众市场的个性化需求。互联网金融由于其开放、互动的特性,以及数据重构、云计算、移动支付等技术手段的应用,能有效提高金融效率,满足中小微企业和个体消费群体的个性化服务,有助于解决金融需求的“长尾”问题,打破传统金融的“二八定律”,但互联网金融发展面临着更大的投机风险、信息与安全风险、声誉风险、监管风险和融资成本。因此,基于比较优势和马太效应分析,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的未来格局应该是“基于比较优势的分工与合作,合作为主,竞争为辅,共生共赢”模式。

四、 互联网金融下商业银行的对策

在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下,商业银行可以基于本身优势并借鉴互联网金融的优点,采取相应对策提升市场竞争力,抵御外部冲击力,以实现共生共赢的均衡状态。本文认为,有效对策主要包括但不限于:智慧银行、在线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一体化品牌体系和金融创新实验区。

1. 客户导向的智慧银行。客户导向的智慧银行,是指以客户为中心,将感应度量、互联互通、智能洞察能力有机融入银行的业务与技术层面中,为客户提供智慧化的金融服务。随着多元智能理论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建立客户导向的智慧银行既是商业银行发展的必然方向,也是商业银行抗衡互联网金融的核心竞争力。其解决方案主要为:(1)前端。银行前台需要通过多元智能技术和工具,快捷、方便和全面地获取客户信息,敏锐地洞察客户显现和潜在的金融需求。(2)中后端。银行中间环节和后台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和业务流程优化,实现业务决策及其处理与客户需求的无缝对接和客户服务的完美体验。(3)集成式风险管理。在前中后台转型过程中以及未来运营服务中,银行业务线、管理线和监督线进行集成式风险管理,以统一协调并高效灵活地将业务层面风险和银行层面风险控制在风险容忍度和总体风险容量之内。

2. 在线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为了配合智能银行的功能要求,在目前阶段商业银行应该基于新旧金融业务和现行金融模式,全面提升网上银行的基础服务能力,培养业务创新能力,改造业务流程,及时完成金融产品的在线安全迁移和无缝对接,将网上银行打造为准智慧银行,即升级为集成客户体验、标准交易、战略伙伴合作与风险管理功能并为客户提供一体化金融解决方案的综合在线金融服务平台。

3. 一体化品牌体系。商业银行应以协同服务为出发点,以渠道融合为核心战略,推动银行网络渠道的融合发展,建立由“八统一”为主要内容的一体化品牌体系。“八统一”,是指统一银行文化、统一服务标准、统一业务流程、统一支持技术、统一客户体验、统一签约渠道,统一物理渠道和电子渠道的协同定位,统一集成式风险管理体系。

4. 金融创新实验区。创新是银行生命力的源泉。商业银行应该在一体化品牌体系基础上,建立金融创新团队和创新机制,在一定范围内开辟金融创新实验区,随时关注、跟踪并自行研发金融新产品、新服务、新渠道和新技术,例如家居金融服务模式、自营和跨业销售平台、语音或视频银行服务等,积极探索和尝试超前性的研究、开发、实验和实践。

银行基金业务论文范文第4篇

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专业基础知识扎实,适应经济金融管理、服务一线需要、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学制

基准学制为三年,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修业年限2-5年。

三、培养规格及要求

(一)基本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良好的思想品德。

2.具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3.具有严谨治学、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的品质,具有创新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4.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二)人才规格

掌握经济金融方面的基本概念、知识、理论、制度、业务和技能,达到助理经济师(金融专业)所需的基础理论、专业技能和政策要求;通过显性及隐性课程的开设,使学生具备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学生未来能够在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城乡信用社、政策性银行、中央银行、金融监管部门等金融企业或机构从事储蓄、会计、信贷、大堂经理、客户经理、投资理财、金融监管、资金调度等岗位的工作,并能适应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的会计、出纳等工作。

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职业岗位群

就业方向主要业务工作

商业银行储蓄柜员存、取款及各种业务

商业银行对公柜员对公存、取款、贷款及结算业务

商业银行大堂经理迎送客户、业务咨询、服务管理等

商业银行信贷员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贷款催收等

商业银行国际业务经理进出口结算、信用证、保理等业务

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企业客户经理开发客户、营销产品、客户管理及关系维护等

商业银行、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企业投资理财分析咨询理财产品介绍、投资理财咨询

企事业单位会计、出纳企业单位一般财务核算、成本核算、财务报告分析事业单位的财务核算与分析等

1.知识要求

具有服务经济金融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应必备的外语、数学及文化知识;

熟悉并掌握经济金融基础理论知识;

熟悉并掌握与经济金融相关的法律知识、行业法规、监管规章及金融机构内部规章;

熟悉并掌握每个专业岗位如商业银行储蓄及对公综合柜员、信贷人员、大堂经理、国际业务经理及助理、各金融企业客户经理、投资理财分析咨询等的职责及必须的专业理论知识;

熟悉并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能够熟练操作办公软件及商业银行业务处理、财务、金融统计等金融业务操作软件,并懂得简单的维护常识。

了解国内外经济金融发展的新形势、新理论、新动向、新成就。

2.能力要求

熟练掌握相关岗位的基本职业技能,如从事综合柜员所必需的点钞、各种业务流程

操作等技能,从事客户经理所必需的客户开发与客户关系维护技能等等;

掌握计算机的应用,能够熟练操作各种办公软件及商业银行业务处理、财务、金融

统计等金融业务操作软件,并能进行简单的维护;

具有查阅、翻译英文专业资料和日常的语言交际能力;

具有较扎实的经济金融管理方面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和公文处理能力;

具有独立搜集、处理信息、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具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较强的创造能力;

具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协调组织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3.素质要求

政治思想素质:掌握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拥护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有较强的参政议政意识;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社会责任感;树立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道德素质:养成高尚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遵守社会公德,讲究职

业道德,弘扬传统美德;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观念。

文化素质: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较强的文字写作、语言表达能力,健康的业余爱好,掌握社会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业务素质:具有正确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养成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勇于探索、不断进取的良好学风;系统掌握专业知识,具有认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学习现代科学知识的方法,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专业技能训练,善于了解转业发展动态;具有参与设计、科研、组织管理、创新的能力以及在实际工作中熟练使用外语、计算机的能力。

身心素质:树立科学的强身健体和终身锻炼的意识,掌握基本的体育锻炼技能,懂得常见疾病的预防和在运动中自我保护、自我救助的基本知识;具有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质;较强的适应环境的心理调适能力;具有不畏艰难、不屈挫折、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毅力和豁达开朗的乐观主义精神。

(三)本专业职业资格证书

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学生可以获取的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为:会计从业资格证、证券人员从业资格证、保险经纪人、保险公估师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四)毕业条件(学生毕业时应同时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1.本专业学生应在正常修业年限内修满规定学分,其中包括:公共课34学分,专业基础课20学分,专业课33学分;素质拓展课27学分。

2.取得相应证书或专业综合技能测试合格(以下两种情况具备其一即可):

(1)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B级或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考试过级证书+专业综合技能测试成绩合格单;

(2)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B级或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考试过级证书+相关专业职业资格证书;

四、毕业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表

*

五、人才培养模式

(一)基本模式

1、模式概述

经过多年的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实践,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形成了以知识为基础、能力为核心、素质作保证的模块融合式人才培养模式(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内容方式体系、保障体系)。知识模块包括政治理论知识、文化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能力模块包括基本能力和专业技能;素质模块包括政治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

2、目标体系(见前述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及知识、能力、素质标准)

3、内容方式体系

(1)教学内容(详见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

(2)教育方法与手段

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以“理论教学——实验实训——实践实习”的培养周期安排教学。理论教学强调“必需、够用”,注重学生认识分析经济金融形势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强调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充分利用模拟银行、银鹰证券、会计、保险等专业实验室,为学生创造仿真的银行业务操作、证券投资分析、保险业务处理、会计业务处理与分析、财务管理等环境;所有专业课程均安排相关的实验、实训,配备专职的实训指导教师,保证实验实训课正常开出;按职业界标准进行综合职业技能测试考核,举办职业技能大赛。积极组织指导学生进行暑期社会实践,充分利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相应岗位的参观实习,提高学生对社会和职业岗位的认识及适应能力。此外积极推行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途径

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始终坚持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途径,在产学研结合方式上,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请进来”,即聘请人民银行、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各金融机构或企业的领

导及业务人员为兼职教师,为学生举办学术讲座或承担实践教学任务。

二是“走出去”,即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参观实习。我校与工商银行保定分行、河北证券公司保定环西营业部签订了实训基地协议,专业教师和学生定期到工商银行保定分行和其支行以及河北证券公司环西营业部进行参观学习,身临其境感受岗位职责及要求。

三是积极争取职业界的支持,加强专业实验室建设。目前本专业共有模拟银行、银鹰模拟证券、清算中心以及货币陈列室四个专业实验室。模拟银行实验室建立于2001年,当时完全为手工操作模拟银行的各项业务。2002年,工商银行保定分行为模拟银行实验室提供了大量人力物力的支持,为实验室安装了银行业务处理软件,捐赠了点钞机、打印机、终端机等多项设备,实现了实验室的电子化操作。2004年,学校积极争取中央与省部共建高校实验室项目基金,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建设,各实验室软硬件设备都进行了更新换代。良好的实践实训环境为本专业高质量的实践教学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四是校企合作、互惠互利。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始终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产学研结合工作方针,实现了校企双赢。一方面专业积极为我校成教部提供针对人民银行、商业银行、金融合作组织等单位在职人员的培训意向书或培训方案,并由专业教师积极承担培训课程或培训专题的教学任务。短期培训班的开设以及继续教育的开展,为职业界员工提供了知识技术方面的支持指导、提供了提升学历学位层次的机会,同时也为学校带来了效益,加强了双方的沟通与合作,促进了专业建设与发展。另一方面专业教师积极为金融机构提供知识技术咨询,承担其科研课题,参与技术攻关与项目推广。我们积极参与工商银行保定分行、河北证券公司等合作单位的科研课题。

4.保障体系

(1)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结构合理。目前为专业服务的专职教师24人,高级职称比例为63%,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及以上学位比例为38%,专业聘请了商业银行、中央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企业和机构的17位领导和专家作为兼职老师,为学生举办学术讲座或承担实践教学指导任务,较好的满足了实践教学要求。本专业由金融系主任秦菊香教授担任专业带头人,秦菊香主任具有丰富的专业教学经验、实践经验以及教育教学管理经验,保证了专业建设及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成功开展。

(2)高质量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

本专业建有河北省高校一流水平的模拟银行、银鹰证券、货币陈列和清算中心实验室,为学生创造了仿真的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企业的工作环境。模拟银行与银鹰证券实验室为省部共建实验室,各种软硬件设备设施先进。模拟银行与清算中心实验室占地面积356平米,可以容纳110名学生模拟操作商业银行储蓄、信贷以及中央资金清算等各项具体业务。银鹰模拟证券实验室占地面积175平米,可以容纳110名学生模拟进行证券各项业务活动。货币陈列室展出各种货币共计000枚,可以使学生生动形象的了解相关知识。此外,也有可以利用的会计保险等相关专业实验室,满足了相关专业知识实践教学的需要。

在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同时,本专业也非常注重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目前有中国工商银行保定分行、河北证券公司保定环西营业部两个大规模校外实训基地。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和学生到业务部门进行参观学习。良好的实验实训环境为本专业高质量的实践教学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3)教材建设

本专业在教材建设上,一是积极采用获得广泛认可的优秀的高职高专教材,选用近三年出版的高职高专教学面达70%以上;二是编写反映新知识、新技能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教材或讲义,特别是专业实训教材。此外,教师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指定了有效的扩充性文献资料。

此外学校建立了校系两级的教学管理体制,构建了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教学评价体系,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交流平台等现代化教学管理手段。以上教学条件为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供可靠保障。

(二)课程模块与课时(学分)分配

*

(三)课程体系

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遵循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指导思想,根据培养服务经济金融一线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以及模块融合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的理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并建立了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

1、理论教学体系设置

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理论教学体系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全校任选课组成。

(1)公共基础课为全校各专业共同开设的必修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基本素质。

(2)专业基础课指本专业的基础课和相关专业基础知识拓展课,主要包括货币银行学、会计学基础、西方经济学、财务会计和经济法。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坚持“必需、够用”的原则,强调“应知、应会”部分的学习,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基本专业素质,同时为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3)专业课分为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拓展课。专业核心课为本专业必修专业课程,包括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证券投资原理、银行会计、投资与理财基础、国际金融和金融法。专业核心课教学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重点突出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课内实验室训、独立实训和综合实训课时占该部分总课时的40%以上。通过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锻炼其业务操作能力,增强将来的岗位适应能力。专业拓展课是本专业开设的限定选修课程,包括财政与税收、金融英语、统计学、电子商务、市场营销、新兴投资银行业务、金融信托与租赁、保险学、金融审计、经济法、国际结算以及一些专题讲座。专业拓展课程的设置是为了拓展和延伸专业知识领域,培养学生多方面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以适应学生未来持续发展的需要。

(4)全校任选课是本专业学生结合个人兴趣爱好及未来发展等因素,任意选修的相关课程,该类课程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拓展本专业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实践教学体系设置

实践教学是锻炼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增强学生毕业后的工作适应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及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积极拓展实践教学渠道,建立了由入学及毕业教育、军事训练、专业技能训练(课内实验、独立或综合实训)、社会调查、社会公益活动、毕业论文、毕业实习等内容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

(1)入学及毕业教育

入学及毕业教育是学生认识所学专业、规划大学生活及职业生涯的重要前提。本专

业新生入学时需接受学校统一安排的专业教育及金融系组织的专业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辅导员需进行全程的就业指导和教育,使其正确认识所学专业,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并结合专业特点做出适合的职业生涯规划。

(2)军事训练

军事训练是提高学生国防意识、加强纪律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军事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军事常识,培养其组织纪律性和吃苦耐劳精神。军事训练由学校统一安排,专业每个学生都必须参加。军事训练的考核由学生管理部门协助军训人员共同实施,参加军事训练并经过考核合格,可取得相应学分,考核不合格或未参加军事训练不计学分。

(3)专业技能训练

专业技能训练是培养学生业务操作能力,增强岗位适应能力的重要手段。本专业技能训练包括基本技能训练和职业技能训练两部分。专业基本技能指计算机和英语应用能力,职业技能包括点钞、会计凭证录入、储蓄、信贷、信用卡等商业银行具体业务操作以及风险的控制与处置、证券交易、证券投资技术分析、投资理财等。专业技能的训练主要通过校内实验实训课程、职业技能比赛、校内外实训基地参观学习以及业务实习的方式展开。

计算机、英语课程任课教师充分利用计算机机房、多媒体语音室,积极开展实践教学。计算机课内上机率100%,英语类相关课程实践教学比例达33%。

本专业建立了模拟银行、银鹰模拟证券、货币陈列室、清算中心等实验室,为学生创造了仿真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企业的工作环境。专业课程均安排课内实验实训、独立实训课程或综合实训项目,由专业教师和兼职教师进行指导,加强职业技能的训练,课时占总课时的40%以上。专业单独进行职业技能的考核,并组织点钞、模拟炒股等职业技能比赛。

专业充分利用金融系的两个校外实训基地——中国工商银行保定分行和河北证券公司保定环西营业部,定期组织安排学生参观学习,并进行相应岗位的业务实习,提高学生对职业岗位的认知及适应能力。

(4)社会调查

社会调查是培养、训练学生观察社会、认识社会以及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它不仅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而且使学生通过对关键或焦点问题进行社会调查,圆满完成学习计划,实现教学目标。

社会调查由金融系团总支负责组织,由专业教师进行选题指导,学生利用寒暑假进行。社会调查的时间以三周为宜,学生应根据选题列出调查提纲(包括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作好采访笔记,根据调查结果写出调查报告。调查报告经审核合格后以学分方式记入成绩档案,成绩合格计1学分;没有参加社会调查工作、未交调查报告者或成绩不合格不计学分。

(5)社会公益活动

公益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公德意识和劳动意识。公益活动可以由学校统一安排也可以由金融系团总支组织安排。专业每个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参加一次学校或系部组织的社会性公益劳动。公益活动的考核由金融系团总支实施,参加公益活动并经过素质拓展认证,可取得相应学分,未进行素质拓展认证或未参加公益劳动不计学分。

(6)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是学生运用在校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分析解决理论或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过程。撰写毕业论文对于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提高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有着重要意义。专业在第五学期初进行毕业论文的布置,第六学期末完成写作和考核工作。(详见金融系毕业论文工作规范)

(7)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是指学生在具备了一定专业素质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具体条件如个人兴趣特长等,于第六学期选择到各单位进行的业务实习或锻炼。学生要充分利用学校、系就业指导机构为其提供的相关信息和实习渠道,更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去创造实习机会,为实现理想的就业目标而努力。毕业实习为二至三个月,以实习单位加盖公章的学生实习鉴定表和学生提交的实习报告作为考核依据。实习考核合格可取得相应学分,实习考核不合格或未参加业务实习不计学分。

六、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

(一)课程设置说明

1、课程设置原则

(1)“实践、实际、实用”原则,突出金融教育特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宗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教学侧重于知识的交叉性和应用性,实践教学强调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

(2)主观能动性原则。根据市场和就业的需要,逐步开设“辅修专业”、“第二专业”或“双专业”以及实用课程等,增强学生自由选择课程的力度,提高学生自修能力,以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技术应用型人才。

(3)提高单位学时效率原则。将逐步大力推广使用多媒体、投影仪等手段教学,以增强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2、针对金融机构对员工“会电脑、懂专业、专业英语熟练”的要求,本专业的课程设置注重以下如下几个方面改革:

(1)外语教学上,在加强基础英语读、听、说、写的基础上,设置了金融英语课程,使学生毕业后能运用英语处理专业实际问题,或查阅原版专业书籍。

(2)计算机教学从实用性出发,除了学习《计算机文化基础》和《VBASIC》外,增设《电子商务》、《会计电算化》等作为选修课,以适应网络化、知识化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3)在专业课设置上,根据市场需求,以就业为导向,更加注重实践教学。增设《市场营销》、《投资与理财基础》等作为专业课;在教学中加强案例教学,强化模拟操作等实践环节,充分利用校内的模拟银行、银鹰模拟证券部和校外各实训基地,增加实践教学课时数,使《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商业银行会计》、《证券投资原理》等实务性较强的课程的实验课时数达到该课程总时数的40%,以便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适应人才市场的竞争和用人单位的需要,培养对职业岗位变动的适应性。

(4)对于最新的金融动态信息,以系列报告的形式进行专题讲座,聘请校内外专家学者主讲,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为他们走向工作岗位后接受新知识、解决新问题奠定基础。

(5)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选课、实训、实习、毕业论文等环节实行导师制度。导师的主要职责是帮助学生理解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内容,制订符合学生实际需要的学习计划和发展目标;指导学生选课,并提供相关的信息咨询;关心学生选课后的学习情况,加强对学生有关专业性、规范性和方向性的系统引导。实训、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导师应根据学生的主修专业或论文研究方向采取个别面授、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自学和钻研的自觉性,增强其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环节时间分配表

*

(五)金融与证券主干课程介绍

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主干课程为:货币银行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证券投资原理、商业银行会计、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国际金融、投资与理财基础、金融法。

货币银行学

课程简介:《货币银行学》是经济类各学科、专业的必修课,更是金融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内容包括货币与货币制度,信用、信用工具及资金融通,金融机构体系,利息与利率,金融市场,货币供给需求及其均衡与货币政策,通货膨胀与紧缩、外汇与国际收支等。通过学习,使学生为今后其他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西方经济学

课程简介:本课程是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的必修课。本课程分微观和宏观两部分,探讨了生产者、消费者、国家政策在市场经济中的运作规律。学习和研究西方经济学是改革开放的需要,为我们进行市场经济的探索,提供了理论指南,加深了我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研究与认识的深度。要求学生对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有较完整的理解,为进一步学习经济贸易、金融、现代会计级管理经济学等相关课程创造条件。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

课程简介:《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是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它以我国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贷款通则”和“巴塞尔协议”等法规和国际惯例为依据,吸收当达国家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和经验,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全面讲述商业银行的资本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国际业务、表外业务和业务创新等各种业务的操作规程和资产负债管理及风险管理的经营策略。该课程具有理论性、政策性、实用性和操作性强的特点。

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

课程简介:《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是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的必修的核心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组织结构,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工具、中介指标和传导机制及有效性,金融监管理论与实务等。该课程具有政策性、理论性、实用性强等特点。通过学习,可以使学生联系经济金融运行实情,更好地把握国家在金融方面的方针、政策,以指导微观经济金融部门决策,进一步充分发挥金融为国民经济服务的各项功能。

基础会计学

课程简介:本门课程是会计学的入门课程,是经济类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本课程重点阐明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内容、遵循的基本原则及会计的基本核算方法和程序、会计报表编制等最基本的方法和原理。

国际金融

课程简介:国际金融是研究国际间货币和借贷资本运动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是和国际金融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金融专业的必修课。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掌握国际收支、外汇实务、国际借贷、国际货币体系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掌握国际金融宏观理论,用以说明和解决当前国际金融领域中的实际问题;掌握我国涉外金融工作的方针、政策;掌握国际金融与国内经济的相互关系,为学生以后从事外贸、财务管理、涉外金融等工作奠定理论与业务基础。

证券投资原理

课程简介:证券投资原理是国家教委规定的高等院校财经类核心课程,也是我校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的重点课程之一。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对证券投资工具、证券市场、证券投资分析方法等内容及证券市场管理介绍。可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证券投资及证券市场的基础知识,掌握证券投资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正确进行投资决策。本课程在教学中充分体现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的结合,加强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财务会计

课程简介:本门课程是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的必修课。它从注重学生实务操作,培养学生实际从事会计工作的能力入手,在明确财务会计的各项具体内容的基础上,主要介绍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以及企业会计实务处理中有关财务会计信息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方法和程序。主要包括财务会计概述、资产核算、负债核算、所有者权益核算、成本费用核算、收入利润核算以及财务报告的编制。

银行基金业务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管理熵;管理耗散结构;金融服务外包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1-0-02

银行金融服务外包是金融服务外包的主要组成部分,从全球金融服务外包的总体特征与发展趋势来看,银行业务外包居金融服务外包首位(以2007年上半年全球大型金融服务外包交易情况为例,银行业服务外包占据主导地位,占比高达61%)。银行金融服务外包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利用管理熵和管理耗散结构理论分析银行金融服务外包决策,透视银行金融服务外包的全过程,以求更准确地把握银行金融服务外包的真谛,使银行在金融服务外包方面有更新的突破,更大程度地提高其核心竞争力。

一、管理熵与耗散结构

熵的概念源自Clausius的热力学第二定律,它揭示了在封闭系统内能量转换的方向是不可逆的。任佩瑜(2000,2001,2004,2005)将熵引入管理科学中,得到管理熵的定义。所谓管理熵,是指企业组织系统运动在一定时空中表示效率状态和有序程度以及发展演化方向的非线性效能比值状态。在相对封闭的管理组织运动过程中,任何一种管理的组织、制度、政策、方法、文化等总呈现出作用的有效能量递减,而无效能量递增,组织从有序走向无序状态发展的不可逆过程,也决定了管理绩效不断减少的过程,这就是管理效率递减规律[1-4]。

耗散结构理论是Prigogine(1969)为解决热力学与进化论之间的矛盾而首先提出的,他认为,耗散结构形成的基本条件是开放系统、远离平衡态以及非线性作用[5]。任佩瑜(2000,2001,2004,2005)将耗散结构理论引入管理学,得到了管理耗散和管理耗散结构的概念。所谓管理耗散是指当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复杂企业组织,不断地与环境进行能量、物质和信息等交换,在内部各单元之间以及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强大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下,管理负熵增加,使组织有序度的发展大于无序度的发展,形成新的有序结构和产生新的能量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所形成的新的相对稳定的有序的自组织结构就是管理耗散结构。管理耗散结构的形成,使管理负嫡增加大于系统内部管理正嫡增加,从而使组织不断从无序向有序发展,管理效率得到不断的大幅度提高,这就是管理效率递增规律,这个规律也可以用数学模型表示。

二、基于熵的银行金融服务外包决策

银行金融服务外包是指银行将原本应由自身处理的某些事务或某些业务活动,委托给本机构以外的第三方进行处理的经营方式。银行金融服务外包是将自身核心能力集中于战略环节的一种战略行为,其实质在于企业重新定位,重新配置各种资源,将资源集中于相对优势领域,从而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

图1 银行金融服务外包决策流程图

如图1,银行进行金融服务外包决策首先是银行把自身业务进行识别和重组,分成核心业务与非核心业务,把非核心业务中的非高价值,高安全性业务运用管理熵流的概率进行优势判别,如果有优势,就自制,反之则外包。

银行金融服务外包主要是银行与外部环境进行信息、技术与能量等的交换,获得外界的技术、信息等多方面的支持,降低银行的成本,增强银行核心竞争力,其实质在于银行与外界进行信息、能量等交换,为银行引入管理负熵,以抵消银行内部发展所带来的管理正熵,使得总熵S小于零,形成银行的管理耗散结构,促使银行运行效率始终朝着有序的方向发展。

三、银行金融服务外包形成耗散结构的具备条件

(一)银行金融服务外包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银行金融服务外包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处在不断地和外界发生作用,不断地输入输出的动态开放状态下。银行金融服务外包的开放性在于,第一,表现为银行金融服务的环境条件是不断变化的。第二,表现为银行的业务数量和质量是变化的。现代社会不断进步,对银行的业务要求也在不断变化,不仅表现在银行业务数量上的增加,更表现在对银行金融服务的质量要求更高熵,同时,加入WTO后,中国银行业的竞争不只是在国内竞争,还表现在同国外先进银行的竞争,对银行业务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应该放到全球市场上来分析;最后,表现为银行的实际状况如地理位置、人力资源状况、开发产品能力等因素与银行金融服务外包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

(二)银行金融服务外包处于远离平衡的状态

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期,银行系统是一切听凭计划安排,处于平衡或者衡状态,这是一种僵化了的平衡结构,维持着一种极其简单并且效率极其低下的有序状态。银行改革以后,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四大国有银行进行改革并上市以后,有力地打破了银行之间及银行内部包括金融服务的业务量等在内的平衡状态,大力地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建立了以绩效为核心考核目标的相应激励机制,让市场检验银行的经营绩效,给先进以奖励,给落后以压力,从而使得银行自身的治理结构得到改善,经营绩效稳步增长,驱使着银行的金融服务远离平衡,并且这样的不平衡有着日益扩大的趋势。

(三)银行金融服务业务内部的相互作用的非线性的

线性的含义是将个部分的值相加能得到整体的值。银行金融服务业务之间普遍存在着大量的非线性作用机制。内部业务之间的关系无法用简单的数字来衡量,因为社会系统本质上是非线性的。银行的金融服务外包是银行业务重组后的选择,这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其整体战略选择不是简单的数字运算,各个业务之间充满着非线性。总之,在银行金融服务外包的各项工作中,都有涉及到银行内部员工的心理、情感以及各业务流程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无论是在质还是在量熵,都是无法用线性关系进行表述的。

四、基于管理熵与管理耗散结构的银行金融服务外包决策

从前面的分析可知,银行形成管理耗散结构的必要条件是总熵S>0。运用管理熵及管理耗散理论,银行可以根据金融服务外包决策流程,来正确选择金融服务外包的项目和时机。

1.当dS=0时。此时,意味着银行系统内部管理熵作用力所产生的正熵与管理耗散作用力从系统外部引进的负熵基本相等,银行的管理效率最高或者接近最高点,这个最高点也是银行效率衰减的临界点。根据银行进行金融服务外包的战略选择,此时进行银行内部业务重组,选择部分金融服务外包,有助于银行引进负熵,即管理有序度的增加,这是银行进行金融服务外包的最佳时机。

2.当dS>0时。此时,说明银行内部由管理熵作用力所产生的正熵对银行起主导作用,由管理耗散结构所产生的负熵已经不能有效平衡系统中产生的管理无序,此时银行效率已经进入了衰减阶段,银行系统的运行已经或者即将产生无序。采取业务流程重组,进行金融服务外包已是刻不容缓。但是,银行如果真到了这个阶段才进行金融服务外包,只能尽量弥补由管理熵产生的管理无序给银行带来的损失,对银行是极其不利的。

3.当dS

五、提高银行金融服务外包决策效益的主要策略

基于管理熵与管理耗散结构的理念,必须创造适当的条件,使得银行形成管理耗散结构,这也是银行进行金融服务外包的主要目的。

(一)营造开放的银行金融服务外包系统

银行系统应该充分发挥自己在实业行业的优势,提倡和鼓励银行内部业务重组,积极开展银行与外部各实业企业之间的合作,加大银行与外部各实业企业或者科研单位的合作科研,增强与外部的合作。总之,银行要有计划地营造一种有利于银行与外部环境交换信息,技术的必备条件。

(二)构筑远离平衡状态的银行金融服务外包

银行要形成耗散结构,必须远离平衡态。第一,建立银行金融服务外包的科学和有效的评价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必须以管理总熵为唯一的评判标准,有利于管理总熵的金融服务外包一定要实施,使得总熵增加的金融服务外包一定不能进行。第二,要全面实施银行内部员工的分配制度改革,积极引进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奖励先进,惩罚落后,这样的机制将会营造一个以形成管理耗散结构为银行企业文化的目标的充满升级和活力的动态稳定结构。

(三)强化民主管理,协调银行内部的良性互动

加强银行内部的民主管理,不断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增加管理决策的透明度。逐步建立和完善银行内部员工之间的信息沟通网络,让每个业务流程的员工之间都有充分进行信息交流的机会和渠道,让全银行员工充分发扬民主,激发和集中所有员工的智慧和力量,不断提高银行决策的科学性。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种和谐、良性互动的银行内部企业文化,促使银行内部业务流程之间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任佩瑜,,张莉.论管理熵_管理耗散结构与我国企业文化的重塑.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45-49.

[2]任佩瑜,张莉,.基于复杂性管理科学的管理熵、管理耗散结构理论及其在企业组织与决策中的作用.管理世界,2001(6):142-147.

[3]任佩瑜,余伟萍,杨安华.基于管理熵的中国上市公司生命周期与能力策略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4(10):76-82.

银行基金业务论文范文第6篇

商业银行的核心价值或者说功能究竟何在,理论界众说纷纭。其中居于主流地位的有以下三种理论:

(一)“资产转换”功能说

“资产转换”功能是由格利和肖在1956年发表的论文《金融中介和储蓄—投资过程》以及托宾在1963年发表的论文《作为货币创造者的商业银行》中提出并作出论述的。他们认为各种金融中介都是为财富拥有者提供资金组合,并通过竞争获得自身在市场中的发展空间,各种金融中介在开展金融业务时,都必须尽可能满足储蓄者与投资者的偏好,这种竞争的方式或满足的方式就是进行资产转换。不同的资产转换方式造就了各种金融中介之间存在的差别,银行主要是通过满足支付要求而提供负债。

(二)“降低交易成本”功能说

1976年乔治·本斯顿和小柯利福德·斯密斯在发表的论文《金融中介理论中的交易成本》中提出交易成本应为金融中介理论分析的核心内容。他们认为,金融产品的制造取决于其未来销售价格能否弥补该产品生产时的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金融中介之所以能够制造适应上述特殊要求的金融产品,是因为它有三大优势:其一,专业化生产的规模经济;其二,更容易以低成本获得大量信息;其三,减少搜寻信息的成本。交易成本与金融产品种类、消费者偏好之间有一定的内在关系,技术和消费者偏好的变化将使成本发生变化,从而促使商业银行调整产品,因此,降低交易成本将是商业银行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三)“信息处理”功能说

20世纪70年代,信息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对分析金融机构存在和功能的视角产生了很大影响。1977年勒兰与佩勒的论文《信息不对称、金融结构与金融中介》分析了事前信息不对称的影响,认为借款人如何能够获得信贷,依赖于作为信号的企业内部投资信息非常困难。解决的办法就是将搜集信息的人组成专门的金融中介,以使贷款的资产组合和投资充分吸收这些信息。戴蒙德在1984年发表的经典论文《金融中介与监督》中分析了事后信息不对称问题,认为只有借款人能够无成本地获得投资的最终结果,才会使金融合同对具体借款人活动适用的约束降低。

二、对传统商业银行功能理论的重新认识

(一)对信用中介功能的再认识

信用中介功能是指促进资金融通的功能,即促使货币资金从盈余单位流向赤字单位,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资金融通过程中所涉及的金融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三大类。由于金融风险的投机性、市场主体风险偏好程度、风险承受能力的差异性、金融风险的可单独交易性,以及学习成本和时间成本的上升超过信息成本的下降,市场主体对金融机构管理金融风险的需求是不断增加的。

(二)对支付中介功能的再认识

支付中介功能是指银行客户进行现金收付或存款划转的功能。虽然支付中介功能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但它本身为商业银行带来的收入只占极小比例。美国所有商业银行存款账户服务费收入占总收入的平均比例,虽然整体上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之中,但其绝对水平仍然只有4%左右(Fed,2000)。支付中介本身仍然是银行的一个成本中心,而不是利润中心。银行提供支付中介服务是因为它能使银行增加存款,并从存贷款利差中获得收入。

(三)对信用创造功能的再认识

信用创造功能是商业银行通过其存款和贷款业务,创造出数倍于原始存款的派生存款的功能。实际上,信用创造只是银行从事存贷款业务的一种客观结果,而不是其主动追求的一种目标。站在商业银行的角度,也只是其管理金融风险这一核心功能从而寻求利润过程中的的一种附属功能。

(四)对金融服务功能的再认识

金融服务功能是商业银行提供除存贷款业务、支付结算业务以外的其他业务的功能。大部分金融服务业务,如收付、基金销售、保险销售、基金托管等等,与支付中介业务一样,不是单独的盈利中心。是银行利用其在存贷款等风险管理业务中形成的已有优势,投入少量的变动成本所增设的盈利业务。可以看到,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使得社会对银行提供这类服务的需求处于不断下降的趋势之中。转三、商业银行管理风险的特点——与投资基金的对比分析框架

(一)商业银行管理风险的个性化工具

1.与投资基金相比,商业银行管理风险的突出特征是它所使用的工具——贷款是个性化的。严格说,银行所发放的每一笔贷款都是根据借款人的具体需要所设计的,无论是贷款的金额、期限、利率、发放贷款时的信息依据、调查、审查、发放、回收过程,还是其提款安排和偿还安排,都与借款人独特的未来现金流相对应。这种非标准化的特征使得贷款这种工具适合于所有规模、所有类型的企业和消费者。然而,有价证券的标准化与银行贷款的非标准化形成鲜明对照。证券的标准化存在巨额固定成本,且必须要使社会公众普遍认可,这使得证券融资只适用于大企业的巨额融资项目和成熟产品的融资。

2.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实践使我们能更深入地理解银行在资金融通中的核心作用。贷款证券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将非标准化贷款转化成为标准化证券的过程。在贷款证券化后,银行实际上已经基本完成了其以非标准化方式管理风险的全部工作。银行所需要的只是资金以及相应的风险。这实际上是社会分工进一步深化的表现:银行提供的是管理金融风险的服务,资金本身只是银行管理风险的一种工具一个载体,提供资金本身并不是银行服务的目的。

(二)商业银行“风险的内化器”的制度设计

1.从对风险的吸收方式来看。投资基金的机制设计就是要由基金持有人分享所有风险收益,同时直接分担所有风险损失,而基金管理人只能收取固定的管理费。商业银行的机制设计要求银行本身承担风险。首先,银行以到期无条件还本并按约定支付利息的承诺从存款人处吸收资金,然后按约定条件将资金贷放给贷款人,其后若贷款人违约,银行不能以此为借口对存款人违约,从而承担了资金融通过程中的信用风险。其次,银行按约定要保证存款人随时提取存款的需要,却不能因此向贷款人收回未到期贷款,这样银行就承担了资金融通过程中的流动性风险。

2.从商业银行承担“风险内化器”这一角色的合宜性上看,商业银行风险内化器的制度安排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银行和基金经理与资金盈余单位之间的关系,都是一种委托关系,委托关系的核心是激励机制问题。只有在委托人能够低成本地观察到人的努力程度,从而对其进行有效监督的情况下,才能采取向人支付固定报酬的激励机制。在不能低成本地观察到人的努力程度的情况下,将人的收益与其努力程度完全挂钩,是一种最有效的激励机制。由于银行的主要资产是非标准化、不透明的贷款。所以,风险内部化是银行与其资金盈余单位之间的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一种委托安排。

3.因为没有考虑风险处理因素,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和地位其实是被低估了。大部分商业银行管理风险功能的业务,都没有反映在其资产负债表上。例如,贷款证券化的发展使得银行已经通过调查、审查、设计等方式管理过风险的贷款,不再保留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如果仍然运用资产规模来作为衡量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重要性的标准,必然会低估商业银行应该有的地位。也是近些年商业银行功能弱化说法的一个重要原因。

结论与启示

商业银行的核心价值在于管理资金融通过程中的金融风险。通过商业银行制度与投资基金制度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商业银行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管理金融风险的个性化方式和风险内化器的制度设计。商业银行的未来,归根结底取决于其管理金融风险的能力,尤其是以贷款方式管理风险的能力。尽管迄今为止商业银行制度并不完美,商业银行体系依然具有明显的脆弱性,但这只能通过金融改革与创新来加以修正和完善。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学者通过对投资基金制度与商业银行制度的比较分析,得出二者有交叉与融合发展趋势的结论(何德旭,2004;曾康林,2002)。对研究新时期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我们可以在发展投资基金的同时积极发展商业银行,不断地进行金融创新,不断地提高其风险管理的能力,做到二者兼顾。可以预见,在一个不太短的时期内,仍将把商业银行的改革和发展放在一个突出和重要的地位上。

参考文献:

[1]代军勋.商业银行积极风险管理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2]曾康霖.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基金的兴起是否能取代商业银行[J].财贸经济,2002,(7).

[3]何德旭.商业银行制度与投资基金制度:一个比较分析框架[J].经济研究,2002,(9).

[4]王维强,于振玫.投资基金制度会取代商业银行制度吗——关于两种制度的比较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03,(12).

[5]肖奎喜,刘建和,杨义群.从金融功能观点解析投资基金能否替代商业银行[J].财经论丛,2004,(9).

银行基金业务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互联网企业;商业银行;破坏性创新;维持性创新

一、引言

技术成熟和平台的普及为互联网企业向金融市场转型提供了有利条件。2012年以来,不少互联网企业布局金融市场,向第三方支付平台、互联网金融点对点借贷平台、网络众筹、大数据征信、互联网理财等领域发展壮大,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2015年初,总理在考察我国首家互联网民营银行――微众银行时提出,要在互联网金融领域闯出一条路子,给普惠、小贷公司、小微银行的发展提供经验,互联网企业金融跨界发展的热潮进一步高涨。艾瑞咨询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底全国正常运营的P2P网贷平台(不含港澳台)共计2593家,环比2014年大幅飙升64.63%。2016年2月底,全国网贷余额达到5006.37亿元,历史首次突破5000亿元大关,环比上月底增加了6.91%,是去年同期的4.02倍。

互联网企业在金融领域的迅速崛起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颠覆论认为互联网精神冲击金融精神会带来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机构颠覆性的变革(谢平,2014);细分论认为互联网企业的加入细分了市场主体和层次,但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机构的主体地位不会动摇(马蔚华,2014);融合论认为互联网企业将和商业银行在竞争合作中逐步融合形成新的金融生态圈(霍学文,2015)。这些讨论当中包含着一些非常重要的问题:互联网企业转战金融行业对于商业银行究竟意味这什么?互联网企业转战金融行业是否具有颠覆商业银行的可能和条件?互联网企业转战金融行业是否对商业银行构成了真实的威胁?

破坏性创新理论为分析上述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框架,该理论原是用作解释新技术如何产生新的商业模式,瓦解原有市场。互联网作为一项新技术,形成了第三方支付、网络借贷、网络众筹等新的商业模式,与该理论的假设非常契合。

二、文献综述

破坏性创新理论由哈佛商学院的克里斯滕森教授提出,阐述了低端市场的简单商品、服务是如何占领高端市场并取代竞争对手。应用破坏性创新理论对金融市场展开的研究不多。陈基文(2013)将破坏性创新归纳为互联网金融相对传统金融发展的重要特征。刘秀光(2014)认为在支付体系中,互联网金融在提高运行效率、改变货币形式、实现无货币社会以及显现影子银行等方面体现出破坏性创新。任静、朱方明(2016)指出互联网银行的破坏性创新体现了技术和市场的不连续性,传统金融机构可能因路径依赖、需求约束、利润增长与成长需求错配而无法抵御互联网银行的破坏性创新。

以上文献均引入破坏性创新概念,但并未将维持性创新概念纳入分析,本文基于这一缺陷进行完善与充实。

三、互联网企业的破坏性创新体现

滕森教授在1997年明确了破坏性创新的判断标准――是否具备技术和市场的不连续性。互联网企业的破坏性创新主要体现为市场导向、需求导向以及技术导向。

(一)市场导向下的破坏性创新

互联网企业会将产品服务的市场定位于金融需求由于种种原因而无法得到满足的人群,也就是所谓的开拓蓝海市场。例如网络借贷平台,通过网络支持实现了点对点的借贷形式,为难以从商业银行贷得款项的中小规模企业打通了融资渠道。

(二)需求导向下的破坏性创新

互联网企业会基于原有的用户粘性,通过金融模式的创新,引导新的金融需求。以余额宝为代表的宝宝类金融理财产品,正是深入挖掘了用户零星理财、收益日享、随取随存、查询便捷的新型理财需求,通过网络支付平台对接货币基金,引发国民理财需求从传统的商业银行理财服务向简单、廉价的互联网理财产品转移,并由此造成商业银行的“存款搬家”现象。

(三)技术导向下的破坏性创新

互联网作为一项新技术,本身就具有创新的特质,给金融领域带来的破坏性创新体现在降低成本和金融脱媒。一是不同于商业银行遵从线性思维以机构部门和网点提供金融产品服务,互联网企业通常搭载开放网络提供金融产品服务,开放网络可以降低成本,提高匹配效率;二是以信息化技术见长的互联网企业谙熟信息共享技术,这对一直作为金融中介致力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商业银行的主体地位构成了威胁。

四、商业银行的维持性创新体现

作为和破坏性创新对立面存在的维持性创新应该体现为市场和技术的连续性平稳过渡。商业银行的维持性创新可以看作是商业银行为了巩固和提升自己金融服务质量而采取的各种改革,同样也可以体现在市场导向、需求导向和技术导向三个方面。

(一)市场导向下的维护性创新

商业银行为了抵御互联网企业的突破性创新会将自己的业务向其他市场进行延伸。例如,不少商业银行正在积极开展金融普惠工作,通过提高社区以及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站以及自助金融服务设备的覆盖率,起到由点向面带动的辐射作用,以填补社区和农村金融市场空白。

(二)需求导向下的维护性创新

商业银行可以深化已有客户体验,深挖已有客户需求,提高客户粘性,从而抵御互联网企业突破性创新带来的冲击。例如商业银行通过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设计出周期短、收益高、支取便捷的新型理财产品和互联网企业提供的金融a品展开充分的竞争。

(三)技术导向下的维护性创新

应用互联网技术对原有金融产品和服务进行改造升级也属于商业银行的维持性创新,因为其本质是利用技术改造实现已有产品服务体验的升级。例如网银,虽然基于互联网的底层技术,但其根本目的是为商业银行拓宽服务范围,提升业务办理体验并降低业务成本。

五、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互联网企业转战金融行业对商业银行的冲击程度应该取决于三个层面的问题:一是现有市场环境下商业银行与互联网企业的竞争关系;二是商业银为应对互联网企业破坏性创新所采取的维持性创新的努力;最后是政府对业态发展的态度。

(一)正视互联网企业与商业银行的竞争关系

图1构建了互联网企业与商业银行竞争关系的二维矩阵。互联网企业转战金融的一般路径表现为:针对低净值客户群研发标准化产品、服务以打开蓝海市场,然后向信用卡、理财服务、投资咨询、资金借贷等红海市场领域拓展。以阿里巴巴为例,最早从第三方支付开始介入金融业,随着用户规模扩大,后成立小微金融服务集团,以支付宝为主要工具逐步搭载各种金融服务功能向红海市场拓展:2013年余额宝上线,通过支付宝的资金直接对接货币市场基金打入理财服务领域,后相继推出阿里小贷、芝麻信用、娱乐宝、众安在线、阿里担保、浙商网银等金融服务。

然而,资金借贷、信用卡、投资理财等红海市场的主要份额一直以来由商业银行占据着,两者在红海市场遭遇竞争。但这并不意味着互联网企业和商业银行之间是绝对竞争,二者也可能产生互补市场空白的错位竞争。

按照破坏性创新理论,互联网企业在提供结构简单、功能单一的金融产品服务时具有先天优势,因此可以迅速打开低端市场。然而,资金借贷以及普惠性金融属于非标准化的产品服务,互联网企业对非标准化产品服务的提供并不具备绝对优势。换句话说,虽然互联网企业可以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减少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并实现点对点的资金融通,但这并不意味着互联网企业就可以完全替代商业银行,对于大客户、大项目、大资金的配对,商业银行的机构组织优势、规模优势以及风险控制优势就会突显出来。

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互联网企业凭借技术革新导致商业银行的颠覆,二者今后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在非标准化产品服务方面展开错位竞争,在低净值标准化产品服务方面大量分流,而在高净值标准化产品方面分庭抗礼。

(二)优化商业银行维持性创新策略选择

图2根据破坏新创新理论构建了互联网企业和商业银行创新策略选择。其中,互联网企业在低端市场创造新的商品服务或商业模式,而后向需求饱和市场扩张。当互联网企业最初打入低端市场的时候,通常并不会引起商业银行的足够重视,直到双方在需求饱和市场上遭遇,此时商业银行面临两种选择:在需求饱和市场里与互联网金融展开激烈的竞争,或者将自己的产业链延伸至低端市场或向有着更高层次需求的市场。虽然无论做出哪种选择都需要维持性创新作为驱动成本,但从投入产出的效益来说,显然前者更优。

首先,消耗有限资源来打入低端市场所获取的回报是有限的;再者,商业银行在庞大的组织机构增加了应对客户新增需求的改革成本,而互联网企业却相反符合萨伊定律的核心思想,即“供给为其自身创造需求”,再加上“船小好调头”的优势,互联网企业能够在更高层次需求的市场上保持更长久的活力。

按照森滕教授的观点,维持性创新的投入是有限的,所以行业领导者需要选择最有效的创新策略来保持自己的领先地位。因此,商业银行在应对互联网金融所带来的破坏性创新时,不该寄希望于在这两个市场上与互联网企业展开激烈的竞争,而应该在考虑客户的平均需求的前提下适当对低端市场和新兴市场进行补充。而商业银行的核心任务是明确自身在需求饱和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并不断强化这些优势(如金融风险的控制能力、相关制度的完善程度以及公信力等),在饱和市场成功抵御来自互联网企业破坏性创新的短暂冲击,待互联网企业挖掘出更多潜在需求并将业务重心转移向更高层次需求市场的时候,合力构建起多层次的新金融生态系统,实现错位竞争。

(三)妥善监管互联网企业的破坏性创新

任何新生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互联网企业给金融市场带来的破坏性创新也不例外。短期来看,互联网企业的进入会打破金融市场原有的平衡,会对商业银行效益造成冲击;但从长远发展的视角看,鼓励互联网企业进入金融市场能有效促进市场分层,进而扩大市场的可能性边界。在此过程中,监管层没有必要视互联网企业从事金融活动如同洪水猛兽而过度抑制,反而应该在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和区域金融风险的前提下,鼓励一切有利于包容性增长的金融活动。

然而,互网企业从事金融活动的本质仍然是搞金融,而风险的控制对于金融而言是一项基本命题,所以在适当提高互联网金融风险容忍度的前提下,依然要对不同类别的互联网企业按照现有的金融监管框架分部门进行严厉的监管。

参考文献:

[1]赛迪顾问通信产业研究中心陈文基.互联网金融引发破坏性创新[N].通信产业报,20130107010

[2]谢平.互联网金融的现实与未来[J].新金融,2014,04:48

[3]马蔚华.互联网金融颠覆不了银行[J].经理人,2014,10:6465

[4]刘秀光.互联网金融支付体系的破坏性创新[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4:5559+91

[5]任静,朱方明.互联网银行的破坏性创新及其对传统银行的挑战[J].现代经济探讨,2016,03:1014

[6]霍学文.新金融,新生态[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7]克里斯滕森.创新者的窘境[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

银行基金业务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金融功能;风险管理;综述

[中图分类号]F830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52-0062-03

“功能”一词在《辞海》中有如下意义:①事功和能力。《汉书·杜钦传》:“观本行于乡党,考功能于官职。”②功效:作用。多指器官和机件而言。③同“结构”相对。指有特定结构的事物或系统在内部和外部的联系和关系中表现出来的特性和能力。研究物质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即可根据已知对象的内部结构,来推测对象的功能;也可根据已知对象的功能,来推测对象的结构。本文所指的“功能”所采用的是第三种含义。银行是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银行的功能演变要从金融功能入手。金融功能是指金融工具、金融机构以及整个金融体系对经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推动作用。金融功能具有客观性、稳定性、层次性和稀缺性等基本特征。它比其他金融要素更具稳定性,更少受人的主观意志影响与控制,更适于长期观察与整体把握。(白钦先,白炜,2009)

1古典的金融中介理论对银行功能的看法

对银行功能的观点最早可追溯到以亚当·斯密、李嘉图和约翰穆勒为代表的信用媒介论。他们认为货币只是交换媒介和一种便利的交换工具,同时信用只是转移和再分配现有资本的一种工具,并不能创造出新的资本;银行的作用在于媒介信用,而不是创造信用;银行必须首先接受存款的基础上才能实施放款;银行通过充当信用媒介,发挥着转移和再分配社会现实的资本,提高资本效益的作用。亚当·斯密认为,银行信用有两种形式,票据贴现和现金账户的账簿信用。票据贴现中银行通过收购未到期票据向产业部门投放货币的信用形式;而账簿信用则是通过信用比较高的人或机构担保贷款的信用形式。亚当·斯密主张银行提供的信用规模应以银行的存款限额为限,银行信用可以节约资本家的准备金和金银货币,并将他们转化为可以扩大再生产的生产资本。李嘉图认为信用是资本从一方转移到另一方,其作用只在于媒介现存资本。同时,在继承亚当·斯密理论的基础上,他发现信用的另一个重大作用,即通过信用促进了资本的再分配,从而促进利润的平均化。

马克思在其著作提出银行是经营货币资本业务的企业。它是借和贷的中介人。“银行一方面代表货币资本的集中、贷出者的集中;另一方面代表借入者的集中。银行的利润一般地说在于:它们借入时的利息率低于贷出时的利息率”。

魏克赛尔在《利息与价格》中主张银行在正确理论的引导下自觉地进行利息率的调整,以同“资本的自然利率”保持一致。

凯恩斯主义者强调银行通过信用扩张创造货币对实际经济的影响。凯恩斯曾讲道:“……在从较低规模活动向较高规模活动的过渡中,银行起着关键的作用……投资市场可以由于现金的匮乏而充满求货者,而永远不会由于储蓄的匮乏而充满求贷者。”在凯恩斯主义理论创造货币的能力也是银行的一个基本功能,它使为投资进行融资成为可能。

古典金融中介理论从货币理论衍生而来,从宏观角度探讨银行相关的利率和信用在经济中的调节功能。

2传统金融中介理论(金融机构观)

金融机构现在既定的金融机构与组织下讨论金融体系调整与改革。这种观点认为金融中介的主要功能是出于降低交易成本的需要。事实上,经济学对金融中介的关注是在20世纪60年代经济学研究中不断引入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因素以后才开始逐步建立起来。20世纪50年代Gurley and Shaw在《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方面》和《金融中介机构与储蓄——投资过程》两篇论文中对金融和经济的关系以及各种金融中介机构在储蓄——投资中作用等问题进行了论述。在他们看来,金融发展首先表现在金融资产种类和金融资产量的增多;其次还表现为金融手段的发展,包括分配手段和中介手段。分配手段指的是提高金融资产买卖市场的效率和各种技术,如信息披露、通信网络的建立、多种交易形式的采用。有效的分配手段增加了可贷资金的广度,提高了资金分配的效率,向储蓄者提供了资产多样化的机会,从而增加了既定数量下的金融资产的边际实际报酬。中介手段指的是金融中介机构以间接金融资产代替初级证券,从而使金融资产更为多样化,储蓄向投资转化更为顺利的技术。中介手段发展的结果是“形成更为同质的债务结构、更富竞争性的市场、更大的利率弹性”,从而创造出各种受借贷双方欢迎的新型金融资产。他们还认为金融中介机构的存在可以节约交易成本,还可以通过协调借贷双方的不同金融需求,使资金的供求达到有效衔接。Chant认为金融中介的存在减少了投资者因为风险厌恶而持有多项投资标的的交易成本。信息不对称理论对金融中介被委托的监管借贷活动的三个阶段(选择贷款项目,监督贷款项目和项目完成后收回贷款)产生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减少交易双方的信息成本。银行与客户通过彼此更充分的披露信息,有效解决可能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并且保持长期的依存关系。Leland和Pyle认为银行发挥“信息共享联盟”的功能,利用其专业优势可以低成本地搜寻和鉴别预期收益高的投资项目,并且在高收益项目的信息让众多的贷款人共享时具有规模经济。米什金在其著作中也认为银行由于规模效应得到降低交易成本的优势,这也是其在金融市场非常发达的美国仍然非常重要的原因。

传统的金融中介理论在古典金融中介理论基础上发现了银行在金融活动中降低交易成本的功能。

3现代金融功能理论

现代金融中介理论的观点是分析金融改革问题的逻辑起点应当是金融功能,在金融中介功能给定的条件下探寻实现这些功能的机构安排。

3.1对金融中介功能的重新总结

一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银行的功能进行了重新梳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教授、著名金融学家RMerton(199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和ZBodie于1993年提出基于功能观点的金融体系改革理论,他们认为金融中介的最主要功能是在一个不确定的环境中便利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配置。这一主要功能又可分解为以下六个基本功能:

①金融体系为商品交换和劳务交换提供清算和支付手段;②金融体系为大规模不可分割的企业投资提供资金集中的内在机制;③金融系统为经济资源在时间、空间及行业之间的转移提供了有效途径;④金融系统为处理不确定性和控制风险提供技术、方法及空间;⑤金融系统为各经济部门的政策协调和决策提供信息;⑥金融体系为解决信息非对称和激励非对称问题提供制度选择或技术支持。

瞿强认为RMerton和ZBodie的关于金融功能的分析是平行排列各项功能,相互之间缺乏联系。他对金融功能的观点是:“就全部金融体系在整个经济体制中的地位或者说就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来看,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始终是实现储蓄向投资的转化,这种转化的效率集中体现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在这种转化过程中,伴随着信息的处理和风险分散与管理问题。在这一基础,他提出金融体系的三个核心功能是“企业治理、信息处理和传递以及风险分担与管理”。

美国金融学家Anthony Saunders和Marcia Millon Cornett(2012)认为金融中介机构具有信息成本、流动性和价格风险、交易成本服务、期限中介、货币供给传导、信贷分配、代际财产转移、支付服务和面值中介等功能。

RMerton和ZBodie认为在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间存在一个动态的产品发展互动关系,这个关系被称为“金融创新螺旋”,金融中介更适合做量少的,高度定做的,信息不完全对称的产品,在这些产品中,成功适应了市场,并且克服一些信息不对称的产品就会转为在市场上交易。因此,金融中介实际上提供了创造和检验新产品的专有功能。

DBCrane(1995)等人认为功能观点适用于整个体系层面,机构层面、经营层面和产品层面。从体系层面来看,为了使一国金融体系更好地履行其经济功能,必须具备与这一功能目标相适应的产品形态结构、机构形态结构和市场形态结构;从机构层面看,金融机构形态履行各种功能不应由政府当局人为地划定,而应该由市场和这一机构的核心优势来决定,来执行一项和多项任务,如何将金融功能与金融机构进行有效匹配是任何国家设计金融体系时必然先解决的问题;从经营层面来看,某一金融活动通常是几种金融功能的组合体。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某种金融业务出现功能性分化和功能性重新组合应属于合理的正常现象;从产品层面来看,同一金融功能由不同的产品形态来执行。可见,一项金融功能可以由不同的金融机构来执行,一种金融机构也可以同时执行几项金融功能。一项金融功能还可以分解由不同的金融机构来执行,同样,一种金融机构也可以通过拆分来行使某一种功能。

3.2风险管理和风险经营被认为是银行功能重要部分

1996年ZBodie在《遵从功能观点:银行业的变革》一文中以功能观点为基础对银行业的改革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他认为银行功能需要重新整合。客户对各种新的金融创新工具的需求将推动着金融机构不断创新并在更低的成本下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从短期看,银行将会通过削减成本以变得更有效率来进行竞争;但是从长期看,银行需要寻求新的产品和新的机构组织。在新的组织框架下将强调向客户提供各种金融功能的能力,由客户负责决策并承担风险。这样,银行业就仍然存在着充分的创新和发展的空间。

Santomero(1984)基于资产组合模型研究发现,由于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不同,金融中介机构就需要在投资者之间发挥风险转移的功能,以便使整个社会的平均风险水平下降或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Merton(1989)指出,金融中介的一个功能是具有在不同参与者之间分配风险的能力,金融中介具有对各种金融合约的风险打包和拆分的特权,从而可使风险以最低的成本加以分散。Allen 和Santomero(1998)提出,金融中介是风险转移的推进器和处理日益复杂的金融工具及市场难题的推进器。他们在归纳了银行新业务之后指出,风险管理已经成为银行和其他金融中介的主要业务。Allen和Santomero(1998)将金融中介定义为通过金融资产而经营金融风险的机构。依据中介发行、交易或偿付金融资产的实际功能,银行管理和交易风险。Bert Scholtens和Dickvan Wensveen(2001)认为风险是金融中介业的根本,也是中介存在的主要原因。银行业和保险业的产生源于它们的风险转移和风险管理功能。银行是从事特殊金融服务的机构,它经营接受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保险的存款业务和发放贷款。在本顿·E冈普詹姆斯·W克拉里(2009)看来银行有三种基本功能:①它们在支付系统中发挥主导作用;②它们通过提供贷款和贷款产品作为存款人和借款人的媒介;③它们提供多种金融服务,包括信托服务、投资银行业务和承担表外风险。有关银行业务范围的争论是应当允许银行在多大程度上参与这些金融服务。吴军、郭敏及何自云(2009)将金融体系的功能概括为如下三个方面:管理货币、管理信息和管理风险。其中管理信息这项功能中的信息是“无风险的信息”,它只是关于资金供求双方主体、资金供求数量、金额、期限等方面的内容,而不包含资金需求方偿还意愿、偿还能力等涉及不确定性的信息。这项功能是金融体系对资源的有效配置的更进一步的概括。

巴塞尔委员会1995年在为银行设置全球性的证券资产组合的资本标准时采纳了功能观点。委员会的资本标准取决于各个银行的内部风险管理模式,这就意味着巴塞尔委员会承认开展不同类型业务的银行可以按照不同的资本比率进行监管,这意味着监管是根据其业务功能进行的。而且,新的建议方案对于那些风险管理模型较差的银行予以更高的资本要求的惩罚,从而推动银行在开发更有效的风险管理模型方面进行竞争。这也就进一步的得出结论,作为监管方而言,已经给银行的功能再造留出了大量的空间,唯一的前提就是银行的功能再造必须基于风险管理的框架下。

4结论

通过梳理对银行类金融中介机构的功能的理论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银行功能的演变与经济金融的发展程度休戚相关。本文将商业银行的功能归纳为三个层次,第一,最基本的基础功能是资源配置功能,并且承担资金盈余者让渡的资金使用风险所获得的补偿(风险溢价),第二,从商业银行的服务功能来看,商业银行作为资金转移的平台,承担了资金转移过程中的各类安全风险。第三,从商业银行的风险经营功能来看,商业银行为投资者提供规避风险提供相关的避险产品和增值工具,扮演着风险中间人的角色。随着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在国际活跃银行的实施,银行的功能已经完成了由传统的信用中介功能向以风险经营和风险管理为核心的现代商业银行功能转变。

参考文献:

[1]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462

[2]周好文,何自云商业银行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41

[3]兹维·博迪,罗伯特·默顿金融学[M].欧阳颖,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4]米什金货币金融学[M].李杨,译第四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5]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高鸿业,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6]魏克赛尔利息与价格[M].蔡受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7]马克思资本论[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453

[8]本顿·E冈普 詹姆斯·W克拉里商业银行业务——对风险的管理[M].康以同,译第三版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26

[9]白钦先,白炜金融功能研究的回顾与总结[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30):2

[10]张波凯恩斯主义的金融发展理论及其实证[J].财经问题研究,2002(2)

[11]瞿强金融体系:比较与演变[EB/OL].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http://wwwfrccomcn/sp/finance/9and10/2doc

[12]Bert Scholtens,Dick van WensveenThe Theory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An Essay On What It Does(Not)Explain[M].[SL]:The European Money and Finance Forum Vienna,2003

[13]Dwight BCrane,Kenneth AFroot,Scott PMason,etalThe Global Financial System:A Functional Perspective[M].[SL]:Harvard Bussiness School Press,1995

[14]JG Gurley,ES ShawFinancial aspect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55(4):516-538

[15]JG Gurley,ES ShawFinancial Intermediaries and The Saving-investment Process[J].The Journal of Finance,1956(11):256-277

[16]Franklin Allen,Anthony MSantomeroThe Theory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J].Journal of Banking &Finance,1998(21):1461-1485

[17]Franklin Allen,Douglas GaleFinancial Market,Intermediaries and Inter temporal Smoothing[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7,105(3):523-546

[18]Yuk-SheeChanOn the Positive Role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in Allocation of Venture Capital in a Market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J].The Journal of Finance,1983,Vol38 Dec1543-1568

[19]DP DybvigBank Runs,Deposit Insurance,and Liquidity[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3

银行基金业务论文范文第9篇

2014年新年伊始,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强影子银行业务若干问题的通知》(简称“107号文”)引起了各界不小的轰动。107号文中将中国的影子银行分为了三类,大致就是按照“完全无监管”和“监管不足”来划分的,并给每一类金融机构或金融产品都进行了监管归口,各自有了自己的“主人”。但业内人士认为,107号文还只是一个纲领性文件,具体的操作细节还没有出台,所以在实施过程中可能还会遇到监管漏洞等问题。

定义分歧

自从“影子银行”这个名词在学术界和金融界被提出后,大家对于影子银行的定义就没有统一过,有的强调游离于监管之外的机构叫影子银行,有的则认为银行表外的业务叫影子银行,有的则强调类似美国的货币市场基金叫影子银行。

而这次107号文把我国的影子银行主要分为了三类:一是不持有金融牌照,完全无监管的信用中介机构,包括新型网络金融公司、第三方理财机构等;二是不持有金融牌照,存在监管不足的信用中介机构,包括融资性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三是机构持有金融牌照,但存在监管不足或规避监管的业务,包括货币市场基金、资产证券化、部分理财业务等。

国际金融投资家联合会执行主席、经济学家孙飞认为:“影子银行是游离于金融监管之外的游资、热资、黑钱、非法资金等,像信托公司、银行理财都在监管的范畴之列,不应该叫影子银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范建军则认为:“影子银行在美国主要指货币市场基金,类似于中国的余额宝,就是老百姓用自己的积蓄购买货币市场基金,赚取一定的利差;而货币市场基金将老百姓的小规模闲散资金吸收过来后,去做其他的融资,去购买长期的债权或证券产?品。”

慢牛投资公司董事长张化桥在接受《新财经》记者采访时也表示:“银行(理财产品)自己就是最大的影子银行,目前对于影子银行的分类并不重要,我只注重实质。”

有文献记载,最早使用影子银行体系概念的是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的执行董事McCulley,他将影子银行定义为“有银行之实却无银行之名的种类繁杂的各类银行之外的机构”。在美国,影子银行又叫平行银行,意思是与商业银行并存,又完全在商业银行系统市场之?外。

此前,国内经济学界也对影子银行的定义进行过讨论,瑞穗证券亚洲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表示,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界定,影子银行主要包括非正式金融部门(典当行、小额贷款公司、民间借贷等)、私募股权(PE)和财富管理产品(WMP)。而在中国特定的金融体系下,我认为将银行贷款、IPO(首次公开发行)融资之外的几乎全部融资,都归入影子银行系统是恰当?的。

事实上,107号文尽管对影子银行进行了分类,但业内不少人士仍认为对于影子银行的定义并未厘清,因为这样的分类在逻辑上并没有并列关系,划分的实际意义不大。而将缺乏监管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也划入影子银行后,什么机构和业务才叫缺乏监管并没有明确的说法,所以107号文实际上并未真正给出影子银行的定义。

风险在哪

107号文的另一个目的是降低影子银行的风险。文件要求,要做好影子银行的风险防控,深入排查风险隐患,加强监督检查,并加大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但是,对于影子银行的风险到底在哪?并未提及。

范建军认为:“美国把没有金融牌照的机构和金融公司定义为银子银行。真正的影子银行的确容易产生风险,尤其是货币市场基金。金融危机爆发后,货币市场基金会出现一个短缺的结构,会有大批的货币市场基金破产。因为货币市场基金存在一个非常大的矛盾,就是一般买货币市场基金的人,都想获得短期的利息收益,但是,这些资金汇集起来之后又去做了长期的投资,而且购买货币市场基金的人根本不关心他的钱被投资了什么项目,整个资产都是混在一起的,这就存在一个期限错配的问题。一旦遇到金融危机,货币市场基金就会收缩。”

但总体来看,中国的影子银行进入门槛还是比较高,也都是一些有风险承受能力的人去参与影子银行的业务。范建军告诉记者:“中国的影子银行远没有发展到像美国货币市场基金那种程度,美国经济已经很发达了,它不会触及像信托这种融资业务,所以要分清楚中国影子银行与国外影子银行的区别。”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重点实验室主任刘煜辉认为,不同国家的国情不同,我们不能用市场型信用机构来定义影子银行,因为这些非信贷融资业务是在银行体系或依托银行体系完成的,所以更合适的称呼应该是“银行的影子业务”,以区别于正规信贷业务的其他债务融资方式。

有统计显示,在央行社会融资规模口径之下的未贴现票据、信托和委托贷款余额为13.7万亿元。在这个基础上,社会融资规模中未包括的信托资产和民间借贷大概在7.2万亿元左右,由此估算,影子银行总规模在20.9万亿元左右。如果再加上非银行所持有的企业债券,影子银行数额将达到24.4万亿元,占GDP的46.5%。根据金融稳定委员会的数据,2011年年底,G20国家影子银行占其GDP的比重达111%。这样看来,中国的影子银行规模并不算大。

孙飞认为:“中国的影子银行问题并不严重,中国金融业有180万亿元的资产规模,商业银行占145万亿元,而游离于监管范畴之外的才叫影子银行,这部分影子银行也无法兴风作浪,不会对中国经济构成系统性风险。”

如何监管

由于影子银行是多头监管,监管模糊地带始终存在。107号文件要求按照谁审批谁负责风险的处置原则,合理分工监管责任。这样一来,影子银行的监管部门将涵盖一行三会,并从中央政府延伸到地方政府。

在多头监管的格局下,监管的重叠和漏洞就在所难免,金融机构的监管套利空间仍然存在。而对于近年来出现的新型金融模式,比如第三方理财、网络金融、非金融机构资产证券化等,107号文件中并没有进行详细的监管说明,这就会造成在执行过程中仍避免不了监管漏洞的可?能。

有业内专家认为,107号文更多的监管思路仍然是行政导向,要求金融机构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但事实上,中国的影子银行迅猛发展的主要原因就是规避监管。太多、太严格的监管只会给影子银行更强的规避监管的动力。

范建军表示:“中国的影子银行把信托公司和银行理财产品也包含在内,但无论是信托公司还是银行理财,它们吸收的基本是大块资金,投资者购买这些产品都需要一定的门槛,而且理财产品在发行时,要对购买者进行风险告知。所以,我觉得没必要过度监管,银监会只要要求这些金融机构在发行产品时能够保证信息充分披露,以避免投资者的风险就可以了。”

银行基金业务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4C理论;客户忠诚度

[中图分类号]F83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5)01-0109-03

[作者简介]汪贵林(1990-),男,河南信阳人,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管理、市场营销。

一、研究背景

随着云计算、社交网络、搜索引擎以及大数据等互联网工具的发展和在金融行业的广泛应用,互联网金融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已经越来越不容忽视。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已经不能适应时展以及顾客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需求,银行的垄断地位逐步受到以余额宝为主的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和挑战。

“2013年6月13日,支付宝网络公司开通余额宝功能,与天弘基金公司合作,直销第一只互联网基金。”余额宝推出后,受到客户的广泛青睐,发展迅速。截至2014年1月15日,余额宝规模已超过2500亿元,15天规模增长35%。天弘基金由此成为国内最大的基金管理公司。截至2014年2月27日,余额宝用户量已突破8100万户。余额宝发展迅速,分流了大量的活期存款,导致了大量商业银行的活期客户的流失,给银行带来了显著性的冲击。央行的《2013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2013年,我国住户存款增加549万亿元,较2012年少增2200亿元。2013年10月住户存款流失严重,减少8967亿元,为2013年存款流失最严重月份。银行客户的流失,不仅减少了银行的收益,而且降低了客户的忠诚度。客户忠诚度关系到商业银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也是银行在激烈竞争中长久不衰的砝码。忠诚客户是企业宝贵的资源,是银行的血液。根据二八定律,银行80%的利润来自20%的客户,而这些客户主要是忠诚客户。互联网金融时代背景下商业银行如何提高客户忠诚度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商业银行应适应时代的发展,加快金融理财产品的创新,由以业务为导向向以客户为导向转变,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需求,提高客户的忠诚度。

二、文献综述

(一)客户忠诚度

不同学者对客户忠诚给出的定义不同。Gremler和Brown 认为“客户忠诚”是客户对特定的服务商重复购买行为的程度和积极的态度倾向程度,并将其分为三个不同层次:行为忠诚、意向忠诚和情感忠诚。LOliver 则认为“客户忠诚是客户的高度承诺:在未来会坚持重复购买所偏好的产品或服务,而且不会因为市场的变化和竞争对手的营销手段而发生转移行为”。

一直以来客户忠诚成为企业和学者研究最多的话题,并认为客户忠诚由客户满意度演化而来,是客户满意度的升华,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绩效和可持续发展,通过研究表明,由于忠诚度高的顾客往往偏好和信赖企业的产品,因此向老顾客销售产品的成功几率达到一半左右,而向一个新客户销售产品成功的几率仅有15%。另外,高忠诚度的顾客往往会增加产品的重复购买和加大对产品、品牌的宣传(冯骏2010),从而降低企业的宣传成本,提高企业的利润。同时忠诚度高的顾客往往会受到爱屋及乌心理作用的影响关注银行的新产品,并产生购买行为,为银行带来更大的利润。(吴俊,2004)。

(二)4C理论

4C理论最早出现在Don ESchultz的《整合营销传播》中,它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以追求顾客满意度为目标,将市场营销组合重新设定为消费者(Customer)、成本(Cost)、便利(Convenience)和沟通(Communication)四个要素,是针对4P提出来的完全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创新的营销理念。该理论首先强调企业要以顾客为中心,把顾客的满意度放在营销活动的第一位;其次,要努力降低顾客的成本,这里的成本除了生产成本,还包括时间成本、精力成本以及承担的风险损失;第三,要从顾客的角度充分地考虑购买过程的便利性,为顾客提供满意的全方位服务;第四,以消费者为中心进行有效的营销沟通。

三、提高商业银行客户忠诚度的策略

客户忠诚度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利润、竞争力、活期存款以及垄断地位。在互联网金融时代,这种影响力更为显著。本文基于4C理论,从顾客、成本、便利和沟通四个角度分别提出了提高客户忠诚度的策略。

(一)以客户为中心,实行差异化策略,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

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各种理财产品层出不穷,因此客户可选择的产品和服务的种类和范围越来越广,对各种产品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在这种环境下,银行就必须要打破传统观念,实现以产品为中心到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变,把以客户为中心贯穿到银行服务的整个过程中。实践充分表明,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商业银行只有始终如一地关注客户利益,了解客户需求,才会获得更多的客户,创造更好的绩效,从而实现银行的持续、稳定发展。如全球著名的花旗银行,正是始终秉承客户至上、创新服务的经营宗旨,才发展成为今天的国际银行巨子。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对金融服务和投资理财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广泛,不同客户的需求层次也显著不同。因此银行就必须及时跟踪和了解客户的需求,并根据不同客户人群提供不同类型的金融服务和投资理财产品,最大化地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例如工商银行凭借优秀的投资管理专家团队和先进的系统平台,针对不同类型的客户提供了多样化的个人理财产品,从而实现个人理财产品差异化的需求,牢固树立稳健卓越的市场形象(详见表1)。浦发银行关注养老人群,力推“夕阳红”理财。表1工商银行个人理财产品 产品名称1客户类型1特点1起点金额1期限1年化收益率保本理财系列1保守稳健型的客户1100%本金保证产品收益高15/10/20/50万元11~3月158~62%结构性理财产品1高净值投资客户1浮动收益、到期100%本金返还110/20/50万元135~40天158~62%期次理财产品1量身定制投资理财客户1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期限结构丰富、风险高15/10/20/50万元11~12个月16~65%增利及尊利系列产品1工作繁忙、理财时间

不充裕的客户1满最低持有期限后可赎回,资金T+1日到账,产品每个月现金分红一次15~50万元11~12个月15~55%。步步为赢系列1投资期限不确定的客户1收益随持有期限递增、无固定投资期限、可赎回15万元1无期限121~42%

(二)努力降低顾客成本

客户的成本也是影响银行客户忠诚度的关键因素之一。较低的成本可以增加客户对产品和服务的购买力,提高客户对产品和服务的黏性。许多学者认为客户的总成本仅仅包括货币成本、时间成本、体力成本和精力成本,往往忽视了风险成本和机会成本。在降低顾客总成本方面,余额宝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如余额宝客户无论是通过余额宝本地转账、异地转账还是跨行转账均无需转账的交易费用,另一方面,消费者可以在开放透明的平台上快速找到适合自己的金融产品,削弱了信息不对称程度,更省时省力。此外余额宝不仅是一项保本的产品,而且余额宝的资金一旦发生盗窃经查实全额补偿,这样既减少了客户的货币成本,同时也降低了客户的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而且还减少了风险损失。

因此商业银行必须要学会换位思考,不能仅仅关注降低自身的成本,更要站在顾客的角度,充分关注客户的成本,利用各种手段和策略降低客户的总成本,从而吸引更多的新客户,减少老客户的流失。银行要加强工作人员培训,提高工作人员办事效率,减少客户排队时间,同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操作流程。对人口比较密集的地区增设营业网点或者自动存取款机,方便客户就近办理各种业务,减少时间和精力投入。此外,应加大网上手机银行的推广,对银行的新客户免费办理网银,并可适当降低网银转账费用。

(三)降低门槛,为客户提供良好服务体验

相对于余额宝、活期宝等互联网基金,银行理财产品的申购资金要求、申购和赎回时间均比较苛刻。大多数银行的理财产品申购资金均要求五万元起,远远高于互联网基金理财产品,这势必对“小白客户”具有排斥性,直接导致他们转投互联网基金,从而形成了“长尾效应”,给银行带来巨大挑战。因此银行必须注重互联网的长尾效应,为“小白客户”“长尾客户”提供便利的投资理财渠道。因此商业银行可以对一些无固定限制的理财产品采取降低购买门槛、宽松申购和赎回的时间等措施,例如平安银行推出的“平安盈”,同样可以提供1分钱起购、实时支取的便利。通过这种产品,平民客户能够轻而易举地实现个人理财产品的愿望,而且还能增强客户对商业银行的感情,增强客户对商业银行的黏性。

另外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加强技术创新引领客户良好体验,为客户创造便利。利用本身安全性、可靠性、资金雄厚、系统设施完备等方面的优势,推出第三方机构无法匹敌和模仿竞争的业务。比如“活期余额自动申购、短信赎回、线上、线下购物和还款业务自动赎回”等。

(四)真诚沟通,及时反馈,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4C营销理论认为,企业应通过同顾客进行积极有效的双向沟通,建立基于共同利益的新型企业/顾客关系。不再是企业单向地促销和劝导顾客,而是在双方的沟通中找到能同时实现各自目标的途径。因此商业银行可建立一个基于社交网络的基金营销平台,及时向顾客提供基金、理财产品以及其他各项服务的信息和建议,通过客户信息的回馈为客户选择匹配的理财产品和服务。实现银行与客户的双向交流,降低银行与客户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程度,节约双方成本,同时也能加强客户与银行的感情,提高客户对银行的满意度。银行通过及时与客户进行沟通,有利于化解客户与银行之间的矛盾,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四、结论

余额宝的推出,掀起了互联网金融的浪潮,各种互联网基金纷纷上线,卷入到与商业银行争夺活期存款业务、理财业务和基金代销的利润战争中。由于互联网基金理财产品收益高、门槛低、流动性强等优势,因而吸引了大量的客户,造成了银行活期存款的大量流失,同时也降低了客户对商业银行的忠诚度,并引起了一连串的负面效应,如分流银行存款,降低银行收益,削弱银行地位。同时商业银行之所以会遭受强烈的冲击,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商业银行长期处于金融行业的垄断地位而缺乏变革,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和客户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从而影响了客户对银行的认知度和情感忠诚度。银行要顺应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发展,切实做到“以客户为中心”,加强银行的创新,积极利用大数据搜集客户资料,实施网络银行与实体银行协调发展的长期战略,提升客户的体验和感知价值,才能留住老客户,吸引更多新客户,实现商业银行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邱勋互联网基金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以余额宝为例[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3(4)

[2]吴俊商业银行如何提高客户忠诚度[J]现代金融,2004(12)

[3]OlivesConsumer Loyalty[J]Journal of Marketing,1999(63):33-44

银行基金业务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中间业务 研究综述

中间业务的发展已经有了将近160余年的历史,在商业银行领域获得广泛开展。国内国外一些学者对于中间业务发展创新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包括对于中间业务概念及分类的研究、金融产品创新等。

一、国外研究综述

由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伴随着同期的世界金融创新浪潮而来,具有十分鲜明的金融创新的特征。因此,西方理论界对中间业务的研究主要是结合金融创新理论,对中间业务近几十年来快速发展的动因进行分析。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一批经济学家陆续从不同角度提出各具特色的金融创新理沦。其中,凯思的规避型金融创新理论(1980)、西尔柏的约束诱导型金融创新理论(1970)、希克斯和尼汉斯的交易成本创新理论(1981),以及诺斯等制度学派理论(1979)是其中较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理论流派。

1、凯思提出了规避型金融创新理

所谓”规避创新”,就是经济主体为了回避各种金融规章和管制的控制而产生的一种创新行为。凯恩认为,现实中,政府为了保持均衡和稳定的宏观局面,制定了各种经济立法和规章制度,从而对经济主体的行为产生了各种约束。但经济主体总是要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为此,会有意识地寻找绕开政府管制的方法和手段来对政府的各种限制做出反应,从而产生了规避创新。

2、西尔柏的约束诱导型金融创新理论

主要是从供给角度来研究金融创新。西尔柏发现,一般的以利润最大化为首要经营目标的金融公司进行金融创新的积极性最高。由此他得出结论,金融创新是金融企业为了寻求利润最大化,减轻外部对其产生的金融压制(约束)而采取的“自卫”行为,即“约束诱导”。

3、希克斯和尼汉斯的交易成本创新理论

从两个方面阐述了金融创新:第一,降低交易成本是金融创新的首要动机,而交易成本的高低决定金融业务和金融工具是否具有实际意义。第二,金融创新是对科技进步导致交易成本降低的反应。不断地降低交易成本就会刺激金融创新,改善金融服务。反之金融创新的过程就是不断降低交易成本的过程。制度学派的金融创新理论以诺斯等为代表,认为作为经济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金融创新实际上是一种与经济制度互为影响和因果关系的制度变革。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西方理论界进行了精炼,提出了一个“TRICK”模型,较好地对中间业务的发展动因进行了概括。

二、国内研究综述

在国内,由于中间业务在我国的发展历史较短,无论品种规模还是经济效益等都与国外商业银行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国内的研究主要是研究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现状、中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比较研究以及我国发展中间业务的对策研究等。

1、中间业务的概念及分类

按照中国人民银行2001年7月4日施行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2002年4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出“关于落实《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在其附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参考分类及定义》中,将其分为九大类。有很多学者对中间业务的概念进行了论述,其中高长法的定义比较全面。高长法下的定义是: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资产与负债的基础上,利用其技术、信息、机构、信誉等优势,不运用或较少运用其资金,以中间人或人的身份替客户办理收付、咨询、、担保和其他委托事项,提供各类金融服务而收取一定费用的业务。中间业务由资产负债业务衍生出来,共同构成商业银行的三大支柱,又有机地融为一体,互相促进。

2、对于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必要性研究

陈俊彦、李康梅、黄英帼、江东灿、王艳芳等都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必要性有过论述。总结起来,发展中间业务的必要性有:是金融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加入WTO后商业银行抵御外资银行冲击的有效手段;是增强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需要,是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内在要求;可以增强银行资金流动性、分散业务风险;可以对银行传统业务的发展发挥联动效应;是提高金融市场效率的要求。

3、对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现状及其制约因素的研究

国内学者张田海、高择(2003)通过对国内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比较研究,认为我国中间业务的发展存在着业务量小、品种单一、知识含量低、盈利能力差、客户资源混乱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并认为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银行的经营理念、运作机制和技术,缺乏完整系统的管理方法、操作规程和健全的组织机构。谢启标从经营范围和品种、业务规模和收入水平、服务技术和设施等方面对中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经营状况做了详细的比较。李少鹏指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拓展过于追求形式、隐性风险大;中间业务发展背离了价格准则;银行部门之间不协调、缺乏合力;中间业务品种开发不够系统;投入成本太高。

刘巧艳(2004)认为国内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存在着市场雷同、无市场细分,银行发展中间业务不重效益等问题。并认为根本原因是银行的管理制度一、经营理念、技术手段的落后,以及从业人员的缺乏和市场开拓的乏力。此外,一些得到普遍认同的制约我国中间业务发展的因素还包括法律法规的不完善、银行间的不规范竞争以及各地政府的行政干预等。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业绩考核上仍然偏重传统业务也是制约中间业务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毕继繁和胡振兵(2002)认为,银行供给面存在的人才、技术和营销等约束条件构成了制约中间业务发展的主要因素。郑振东和胡美军(2001)则提出了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对中间业务发展的重要影响。郭红珍、张卉(2003)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认为我国近几年的高利差及中间业务中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是商业银行没有充分重视中间业务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造成我国商业银行现状的原因,刘文敏、吕志伟、王卫东、阮峰等都有过论述,归纳起来,原因主要有:商业银行经营理念落后,长期以来把中间业务视为银行资产负债的派生业务,没有从经营战略上给中间业务以合理定位;金融体制改革滞后制约了中间业务的发展;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问题;收费偏低且缺乏统一标准挫伤了中间业务发展的积极性;投入不足难以形成中间业务创新发展的软硬件的支撑条件;缺乏发展中间业务的高级人才。

4、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对策研究

针对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障碍,刘昌明、吕军、赵精兵、郭洪哲、金兆玲、鲁国强、蔡天任、谢启标、吕志伟等学者都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总结起来,其主要对策建议有:第一,商业银行应转变观念,把发展中间业务摆到战略位置。高长法提出商业银行应增强三大意识:忧患意识、市场意识、效益意识。在金融创新上,金兆玲提出了将中间业务与资产负债业务组合营销创新以及将中间业务产品之间进行组合创新的观点。谢启标则从微观层面分析,认为近期我国商业银行应该重点发展业务、个人金融业务、信息咨询业务和资产证券化业务。第二,加强经营管理。谢启标指出商业银行要设置一个责任分明、管理严谨、科学合理的经营管理体制。建立科学合理、奖惩分明的中间业务综合考核体系,健全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协调和发挥商业银行的整体功能。王玉军提出了加强集中统一管理、完善健全操作系统及组织规则。

注重中间业务的市场营销,推行多层次、全方位、现代化的营销方式。刘宝丽对中间业务的市场营销策略做了重点研究。她具体分析了商业银行应采取的营销策略,如市场细分策略、定价策略(差别定价、新产品定价、成本导向定价法、竞争性定价)和产品周期营销策略。认为在不同阶段,商业银行应实行不同的营销策略。李晋丽论述了商业银行应采取的三种差别经营策略,即差别客户经营策略、差别业务经营策略、采取差别投入经营策略。

加大对中间业务的内部监管和风险防范力度。尽管中间业务的吸引力在于它能有效规避风险,但其具有的利率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外汇风险等,也需要高度关注。余保福提出了统一中间业务会计制度标准,规范中间业务信息披露制度,建立统一的中间业务风险监测体系,加强清算系统和支付系统的建设等政策主张。许崇正、刘雪梅则建立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风险测控模型。王英娜指出应建立科学合理的中间业务风险监测体系;建立完备的中间业务监管法规;加强中间业务计算机网络监管等政策主张。

切实落实中间业务收费问题,并制定合理的定价策略。高晓晨从宏观环境和商业银行的经营现状出发,认为中间业务收费不能只是在纸上争论,已经是势在必行。涂永红、李向科从银行成本管理的角度出发,结合各商业银行的不同的市场战略,依据微观经济学的定价原理,在充分考虑银企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不同的定价策略及基本模型。阮峰指出商业银行应认真进行中间业务成本核算,制定科学的定价策略和业务发展战略,积极进行金融创新,调整现有中间业务产品结构,把收费服务集中到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服务产品上。

加大投入培养专业人才,完善中间业务创新发展的软硬件支持条件。我国商业银行必须从战略高度重视和加快商业银行以电子计算机为标志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金融业信息化程度。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既要立足于现有员工的培训提高,又要大胆引进知识面广、业务能力强、勇于开拓的复合型人才,构筑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软硬件支撑条件。

总体来讲,学者普遍意识到了中间业务的发展对于国有商业银行的重要意义,但许多研究只是关注银行中间业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表象,并就事论事地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缺少更深入的解释和剖析,而且对制约中间业务发展的原因进行模型化分析的研究文章也不是很多。国内外学者们的研究成果为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提供了一定理沦基础和许多建设性的建议。笔者认为中间业务的发展研究是一项与经济形势结合紧密的新课题,也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把宏观的经济形势和微观的各个银行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对策。

【参考文献】

[1] 马勇:开放条件下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分析[J].经济前沿,2003(6).

[2] 熊鹏、王飞: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的新思考[J].深圳金融,2005(10).

[3] 陈胡青、张朗星: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必要性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08(Z1).

[4] 朱春玲:大力拓展银行中间业务,提升整体综合竞争能力[N].经济日报,2005-09-13.

[5] 张韶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现状与发展前景[N].金融时报,2005-11-07.

银行基金业务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金融创新 信用风险 商业银行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金融自由化趋势的直接引发下,国际金融领域发生了一场以金融创新为主导的“金融服务业革命”。创新理论的奠基人、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指出:创新是指新的生产函数的建立,即企业家对生产要素实行新的组合。它包括产品的创新、新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新资源的开发、新市场的开辟和新的组织活动的确立等方面。整个金融业的发展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金融业的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金融创新。在这场广泛而又深刻的创新浪潮中,金融创新究竟对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尤其是信用风险造成了何种影响一直是理论界讨论的重要话题。

一、文献评述

国外学者们对金融创新影响的讨论既有微观层面的分析又有宏观层面的分析。微观方面的分析认为,金融创新作用主要涉及三方面:一是金融创新增加投资人和发行人在市场进行避险、投机和套利的工具选择范围,如Van Horne(1985)、Merton(1992)认为金融创新可以分散金融风险;二是金融创新降低交易成本及增加金融资产的流动性,如Merton(1992)认为金融创新使得资本集中并跨越时间和空间创造了流动性,可以将流动性差的资产转化为流动性强的资产,从而使得整个市场的流动性得以加强;三是金融创新减少信息不对称和成本问题。在宏观层面的研究,Miller(1986)和Merton(1992)是该领域的先行者。Miller认为金融创新有利于整体金融稳定和安全,严重的金融动荡将因金融创新而平息。Merton更是认为金融创新是金融体系发挥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作用的“引擎”。但是,Tufano(2002)认为Miller对金融创新有利于金融稳定的判断可能过于乐观,金融创新对金融安全的宏观影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国内也有许多学者研究了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的关系。石睿(2011)分别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理论的分析了金融创新的影响。从微观层面看,金融创新对金融稳定起到的促进作用;从宏观层面看,金融创新有助于货币融通、金融体系稳定和金融发展安全等。而另一方面,金融创新可能带来金融脆弱性、危机传染性和系统性风险。陈子季(2000)从宏观方面在理论层面上对金融创新推动金融深化、金融创新活动中货币供求机制的变化以及金融创新与金融体系稳定性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尹龙(2005)将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联系起来,他认为两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规范的监管是创新的制度保障,富有生机的创新是节约监管资源、提高监管效率的重要途径。

以上学者的研究很有价值,但大部分是侧重理论分析,在金融创新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影响的研究结论方面并未完全达成一致,同时,既有研究中实证研究比较缺乏。本文拟从银行微观层面的角度,在讨论金融创新对其信用风险影响机制的基础上,选择15家上市银行2004-2011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银行内部金融创新对于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

二、银行的金融创新对信用风险影响的理论分析

根据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在2007年金融创新监管工作会议上的报告指出,中间业务收入是衡量金融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所以本文在讨论银行的金融创新时,主要指银行的中间业务创新。

总体上看,金融创新是金融深化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客观要求。总体而言金融创新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方面。

金融创新对于银行而言的积极影响比较明显。金融创新对商业银行而言意味着技术进步,金融创新过程中涌现出的大量新型金融工具,如票据发行、可转让定期存单等,不仅有助于商业银行提高效益而且有助于防范风险;经营管理理论和方法的重大突破,如“负债管理理论”、“资产负债联合管理理论”等,使商业银行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资产负债管理和风险管理,使管理更加科学更加规范。

然而金融创新对于银行而言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1)金融创新扩大了银行的业务范围,出现了一些新兴的业务,而这些业务通常为表外因素,并不涉及账户的资产负债。这些业务主要依靠银行信誉,通过一定的人力、物力和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等来收取手续费和佣金。表外业务的开展减轻了银行资本需要量的压力, 改善了银行当期收益和营运成本,提高了银行的盈利水平。但随着表外业务的增加,银行的或有负债也相应的增加了。一般而言,表外业务自由度大,透明度也相对比较差,这一缺点会加大银行的经营风险。比如当银行提供各种担保、承诺以及备用信用证时,稍有疏忽就会使银行从中介人变为债务人。如果此时市场资金紧缺,这些活动它还会使银行面临流动性风险。(2)监管无力或失效所带来的银行信用风险。金融创新活动的日益增多往往会使国家放宽某些金融管制,或取消、修改一些法令法规。由于一些旧的金融管制取消,新的监管措施又没有跟上,从而在金融管理方面出现某些“真空”地带。这样,金融创新活动就极有可能因规范性不够,监管不力,引发过度竞争或无序竞争,从而加大金融营运风险。

综合考虑以上金融创新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正负面影响,从理论上无法确定哪种影响更明显,所以,金融创新给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并不确定。鉴于此,本文提出假设,金融创新给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正负影响有可能相互抵消,从而对信用风险的影响并不显著。

三、银行金融创新对信用风险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变量选择及数据来源

学者的研究表明,金融创新主要带来的风险是系统风险。这是因为(l)金融创新助长了投机活动,加剧了金融市场的动荡;(2)金融创新模糊了银行和非金融机构间的界限,使金融业竞争加剧,风险集中程度提高。所以本文选取了代表信用风险的指标作为被解释变量,具体选取了15家上市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本文选取商业银行微观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对商业银行内部影响因素的检验,最终选取了代表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指标中间业务收入以及商业银行单一最大客户贷款的占比、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总资产、总贷款数作为解释变量。由于本文研究金融创新对信用风险的影响,所以将金融创新水平作为解释变量。

本文首先选取了所有上市商业银行,在对各上市银行的数据进行平稳性分析后,剔除了没有代表性以及波动较大的一些银行的数据,最终选取了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华夏银行、平安银行、民生银行、中信银行、南京银行、兴业银行、宁波银行、招商银行、北京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15家银行的2004~2011年的数据,所有的数据均来自各上市银行官方网站每年提供的财务报表。

(二)回归分析

在回归分析之前,本文运用EVIEWS软件对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进行LLC和Fisher-ADF单位根检验,结果发现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总资产和贷款增长率都存在单位根。

将取对数的各变量再次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单位根以消除。

再消除各变量的单位根后,我们对修正后的数据进行F统计量检验,以确定各变量应该建立混合模型还是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对修正后的数据进行H统计量检验,以确定各变量应该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还是个体随机效应模型。通过检验,得出应该对各变量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

运用EVIEWS软件,对各变量作回归,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

上述的回归分析的R2为0.82,结果可以看出:中间业务收入与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虽然是负相关,但是并不显著,其T值只有1.66,并没有超过2。也就是说,我们可得出结论:银行自身的金融创新水平对于银行的信用风险作用并不明显。

四、总结与建议

本文选择银行内部的金融创新视角,讨论金融创新水平对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结果显示金融创新对于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并不明显,这可能源于金融创新对于银行的信用风险的正面作用和负面作用相互抵消。我国正在进行以市场为导向的金融改革,金融运行的经济环境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不仅推动了金融发展的深化和金融效率的提高,同时也促进了金融创新的不断涌现。金融创新给经济带来了积极地效应,同时也增加了新的风险。我们应该发挥金融创新的积极影响,消除或减少金融创新带来的消极作用。

本文对于消除或减少金融创新给经济带来的消极影响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健全和完善风险量化管理机制,进一步优化商业银行的风险度量模型;二是金融创新的主体必须提高认识水平,明确金融创新的目标必须建立在降低分散信用风险,增强盈利能力,提高经营效率和促进金融发展的基础上,才能有所作为,进而使得金融创新活动有序而不混乱,充分发挥金融创新的正面效应;三是金融当局要强化对金融创新主体的行为监督,建立有效的业务经营约束机制。

参考文献

[1]陆磊、王颖.金融创新、风险分担与监管:中国转轨时期保险资金运用的系统性风险及其管理[J].金融研究,2005,(6).

[2]陈子季.金融创新的宏观效应分析[J].金融研究,2000,(5).

[3]尹龙.金融创新理论的发展与金融监管体制演进[J].金融研究,2005,(3).

[4]高全胜.金融风险计量理论前沿与应用[J].国际金融研究,2004,(9).

[5]张静、阙方平、王英杰.开放趋势下银行业的金融创新与监管制度创新[J].金融研究,2001,(12).

[6]张晓琴,冯莉.论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管理[J].商业研究,2005,(2).

[7]李正辉,邓晓.我国宏观金融风险测度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5,(1).

[8]乌画.银行信用风险的结构模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系统工程,2009,(11).

银行基金业务论文范文第13篇

2014年以来,我国金融改革已步入深水区,特别是针对金融领域的监管变化非常活跃,其中利率市场化和存款保险制度的稳步推进,成为最具影响力的两大变革。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

1996年至2014年,我国曾颁布多次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措施,终于在2014年末迎来了实质性突破。2014年11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将存款利率浮动上限由2012年规定的基准利率的1、1倍提升至1、2倍,同时简化了存贷款基准利率的期限档次;2015年2月28日,央行再次将浮动区间扩大至1、3倍;2015年5月11日,又将1、3倍调整为1、5倍。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的进一步扩大,扩宽了金融机构的自主定价空间,有利于进一步锻炼金融机构的自主定价能力,促进其加快经营模式转型并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为最终放开存款利率上限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有利于资金价格能更真实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推动形成符合均衡水平和客户意愿的储蓄结构,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金融健康发展。

此外,2015年6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即日起实施《大额存单管理暂行办法》。根据《办法》规定,30万元以上的个人存款,将摆脱目前的存款基准利率和上浮区间的限制,实行市场化定价。该《办法》一方面有利于有序扩大负债产品市场化定价范围,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机制;另一方面有利于进一步锻炼金融机构的自主定价能力,培育企业、个人等零售市场参与者的市场化定价理念,为继续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进行有益探索并积累宝贵经验。

综上所述,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已接近尾声,预计2015年下半年或2016年初存款利率上限将被彻底取消。

二、利率市场化下零售贷款业务的挑战与机遇

1、利率市场化下零售贷款业务的挑战

利率市场化使得银行利差收窄、盈利能力承压。从已公布年报的11家上市银行来看,各家银行业绩均面临着盈利增速放缓的局面。除平安银行及浦发银行外,其余9家A股上市银行2014年净利润同比增幅均跌至个位数时代。金融市场化改革的快速推进要求零售银行改变主要依靠存贷利差的传统经营模式,进一步提升产品创新和风险定价能力。

2、利率市场化下零售贷款业务的机遇

与此同时,利率市场化也为零售银行强化内部能力,促进差异化竞争,提升服务和创新水平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1)利率市场化改革,银行贷款业务转型

在经济转型形势下,贷款企业风险增加;在以利率市场化为代表的金融改革的背景下,大中型企业直接融资渠道越来越完善,银行利润空间也大幅压缩。

银行应以新一代的资产负债经营策略为方法,提高贷款收益,降低资金成本,实现贷款业务转型。需要建立对各个客群风险调整后的贷款收益和资本消耗,以及不同类型的存款融资成本的洞析,并主动选择最符合自身情况的零售银行资产业务结构,发展高收益零售贷款业务,主要包括小微企业贷款业务、个人经营性贷款业务、消费贷款业务、信用卡业务。

(2)个人存款增速放缓,制约银行个人贷款放贷规模

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导致存款流失、资金成本上升成为银行不可回避的问题,目前,绝大部分银行面临稳定、低成本资金来源的吸储难题。

2014年以来,银行资金紧张局面愈演愈烈,多家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存贷比逼近75%,其中四大行零售存款占比基本高于45%,但股份制银行平均仅20%。个人存款增速放缓越来越限制个人贷款的放贷规模。

(3)去银行化趋势加剧,零售信贷业务挑战升级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银行资金成本提升,且财富管理类产品的普及程度和可选范围不断扩宽,个人金融资产结构的去存款化过程将延续至未来10年。尽管中国大多数银行只有不到30%的资金来自于零售存款,但毋庸置疑,未来对零售存款的争夺将更加白热化。市场实际存款利率已明显上升,这些代价高昂的资金来源带来的实际收益极其有限,零售银行的利润率将会受到持续的冲击。

(4)新增信贷规模现结构化差异,粗放循环模式难以持久

银行基金业务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证券业务;金融创新;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1)01-0110-03

长期以来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体制确实为稳定金融市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避免商业银行混业经营证券业务形成经营风险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主要是因为“分业经营”体制将原有累积的大量风险通过分业管理固化在原有领域,再通过时间进行化解,从而将不同性质的风险控制在一个相对固定和封闭的环境之中。但由于银行分业经营的优势只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才发挥有效的作用,随着国际金融自由化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深入以及我国金融业逐步开放,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国内外同行的双重竞争压力,而原有的分业经营模式严重制约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速度与经营效率,这使得我国商业银行开始探索参与证券业务的路径和模式,以此扩展原有的业务领域、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一、我国商业银行参与证券业务的理论依据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都不同的程度的涉及证券业务,商业银行作为整个金融业的重要一元,一方面有足够的条件和实力参与证券业务,通过发挥自身优势和特点,寻求业务发展的创新,有利于增强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可以参与金融体系的内部合作,通过与其他金融机构合作促进市场的流动性,活跃金融市场,加快金融深化的步伐。

(一)我国商业银行参与证券业务的理论依据

1.根据规模经济理论,经济主体在生产或投资达到一定的规模后,其生产平均成本会随着生产力的产品和服务的数量的增加而下降。由于商业银行的平均成本线较为平缓,规模经济持续的时间也会较长,效果也会更明显。一方面银行经营规模和业务范围的扩大,使银行的收入来源增多,另一方面,银行参与证券业务之后,可以通过机构、资源的整合,大幅压缩经营成本,从而提升盈利能力。

2.当两种产品同时生产比一种产品单独生产成本低时,就产生了范围经济。金融领域内在的范围经济,指的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进入更广阔的市场,接触更多的客户群体,提供更多交叉性的金融服务和产品,可以在资金、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管理成本等方面获得范围经济效应。

经济学上的实证研究认为,金融行业的平均成本曲线比一般行业平缓,因而具有更大规模经济潜力,同时金融行业的资产专用性在降低,这意味着金融行业的同一资产完全可适用于不同金融业务,说明金融业具有越来越明显的范围经济效应。

(二)我国商业银行参与证券业务的现实依据

1.增强自身竞争力。随着金融业改革的深化,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行业内外的激励竞争,证券、保险以及信托业都不同程度触及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比如货币市场基金等产品甚至直接针对银行的存款业务展开竞争,并有演变为银行存款替代品的趋势。增强自身竞争力、寻找新的盈利增长点已成为商业银行面临的紧要问题。银行参与证券业不仅可以兼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两大市场,并根据整个金融市场的趋势变化来调节自身的经营活动。同时也可以扩大客户群体和满足客户对个性金融产品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实现了经营业务的多元化和竞争手段的多样化。

2.分散风险和金融创新。银行参与证券业可以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优势互用、劣势互补,从而缓冲银行业日渐放大的风险因素,在银行业不景气时,利用资本市场获得收益,从而提高抗风险能力。商业银行参与证券业务进而通过金融创新可以获取金融领域内的潜在利润,形成商业银行新的盈利增长点。

3.回避时滞性政策法规对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限制。由于受制于管制法规的约束,使得商业银行参与证券业务的过程发展缓慢,过多的政策法规可能同时限制了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业务发展,但不断地探索也会对监管制度的变革起到推动作用,如通过金融创新可以使原本受限业务项目得以实现。

二、我国商业银行参与证券业务的现状与问题

根据国际金融的有关观点,银证混业不仅是银行业与证券业在业务上的交叉与结合,而且也包括二者在机构上的联系与融合。经过二十余年的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市场发展,一方面我国的金融市场发育程度和法律政策环境已基本满足商业银行参与证券业务的要求,另一方面又由于我国现行的金融经营体制,实际上属于银证分业经营体制下的业务交叉,而非混业经营体制,这决定了以金融混业经营为生存环境的全能银行制在我国没有生存空间。

(一)我国商业银行参与证券业务的模式选择

由于我国《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不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或企业投资,银行控股公司制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参与证券业的实现形式,如表1所示,当前我国许多商业银行的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直接或间接的进入证券行业,这使得商业银行本身与其他金融机构成为关联人,而通过控股股东的纽带作用,形成了规模庞大、经营多种金融业务的多元化金融集团。

通过构建这种金融集团,商业银行可以规避相关政策法规的限制实现金融机构间的战略联合,同时又与从事证券业务的金融机构形成实际的关联关系,并根据这种绝对优势从关联方获得一系列的证券业务。

(二)我国商业银行参与证券业务的主要方式

1.商业银行为证券公司与基金公司提供融资业务。当前证券公司与基金公司被允许进入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国债回购市场,从而扩大了商业银行此类业务的交易量和规模,也满足了证券公司合理的短期融资需求;许多商业银行也设计了股票质押贷款、针对证券公司投行业务的一般性贷款等业务,这都构成了商业银行参与证券业务的收入。

2.为证券公司与基金公司客户提供中介服务。商业银行既可以为通过证券公司交易证券的客户提供资金第三方存管业务及银证转账业务,也可以直接为客户提供银证通业务。

3.基金业务。我国投资基金业的规范与发展成就了商业银行开展基金业务,按照《证券投资基金法》的规定只有商业银行能够成为基金托管人,承担基金托管的权利与义务,这使得商业银行具备了从事基金业务的先天优势。商业银行经基金管理人委托,可以办理开放式基金的认购、申购、赎回业务,开放式基金的注册登记业务也可以委托商业银行办理;在开放式基金运营过程中,商业银行可以根据央行的规定为基金管理人提供短期融资业务;商业银行可以设立基金管理公司直接从事基金管理业务。

4.投资银行业务。我国商业银行可以参与经营财务顾问、基金资产管理业务和咨询服务等浅层次的投资银行业务,从事

此类业务也有利于商业银行深化理财业务、扩大客户群体和巩固客户基础。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参与的两大类投行业务主要是企业并购与理财顾问业务。

5.金融创新中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信贷资产证券化是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发起机构,将信贷资产信托给受机构,由受托机构以资产支持证券的形式向投资机构发行受益证券,以该资产产生的收益支付资产支持证券收益的结构性融资活动。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来防范化解金融和信贷风险,将一些原本流动性可能比较差的信贷资产变现出来通过证券形式增强其流动性,同时使市场投资者可以自由的投资于银行信贷资产,从而分散商业银行在贷款上的潜在风险。

(三)我国商业银行参与证券业务的问题

由于制度安排、业务水平、控制风险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在我国商业银行参与证券业务的过程中也暴露出如下问题。

1.银证合作处于初级阶段,业务规模有限。首先,银证合作基本局限在互为客户层次,共同开发客户资源上,更高层次的联手金融业务创新还不多见;其次,银证合作业务在合作双方的业务总量和利润构成中,所占比例较低;此外,银证双方目前对于对方进入自己的传统业务领域还心存戒备,尤其是银行对客户资源的保密要求,使相关证券业务很难得到拓展。虽然我国商业已经开始认识到了参与证券业务的重要性,但其从事证券业务的比重仍远低于国际大型商业银行。由表2可以看出我国商业银行的证券业务收入所占比重过低,其中最高的民生银行也没有超过20%,而国际知名商业银行这一指标基本都在50%以上。

2.我国商业银行业务能力有限且缺少金融创新的动力。由于受到短期利益冲突和长期竞争关系等因素制约,使得银证合作双方都缺乏产品创新的动力、能力和市场环境。考虑主要原因一是我国商业银行过度依靠存贷利差且收益较高,此类传统业务所占业务比重过大影响到了银行开展证券业务的水平与业务质量;二是受到资本市场发展不平衡和投资渠道的影响,导致业务功能有限,存在着经营品种单一、业务结构高度趋同的问题;此外,传统观念与政策法规等制度安排上的限制也影响到银行参与证券业务的动力。

3.风险控制机制尚未健全,制约了银证合作的实施效果。不可否认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体系不完善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薄弱环节,由于缺少风险控制手段和相关经验,导致商业银行缺少风险预警系统和风险应对措施,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商业银行的发展空间。

4.专业人才的缺乏。商业银行开展证券业务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金融创新人才,特别是具备专业素质、并且富有挑战精神、又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的经营管理者。缺乏专业人才已成为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参与证券业务的主要问题之一。

三、我国商业银行参与证券业务的发展对策

作为现代金融的核心和运行平台,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也需要一定程度的合作与沟通,商业银行参与证券业务是提升我国金融体系竞争力、提高我国金融市场化程度、顺应资本市场和商业银行自身发展需要的必然趋势。未来我国商业银行必须根据制度安排、自身业务特点等因素调整自身的发展战略,积极参与证券业务,具体应从以下几个层面展开:

(一)建立适当的资金互动渠道,实现银行与资本市场的资金互动。银证合作的首要问题是资金流动,只有真实的资金互动才能推动更高级别的银证业务的产生与发展,这就要求在二者之间建立多种资金流动渠道,促进商业银行和资本市场的资金互动,同时要设立风险控制机制,防止资本市场的风险无约束地、无过虑的传导到商业银行体系。

(二)金融工具的复合性及跨市场性开发以及业务的交叉。如果在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完全独立并且分开的情况下,银行业与证券业各自形成且使用的金融工具,其运用功能都是非常单一的,工具的应用被限定在彼此分割的市场中,业务联系范围也相当狭窄。这样一种完全彼此独立的格局会使商业风险在资本市场和商业银行各自的体系中凝固下来,风险不能流动,所以双方都不能知悉各自风险的危害性及其破坏性,现代金融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建立一种促进风险流动的机制,只有处于流动状态的风险,相互知晓,才能得到有效地化解,金融体系才能更健康、更有效的良性发展且相互循环。银行和资本市场在资金层面的互动必然导致创新型金融工具的产生,这种复合性的工具反过来又将作为载体促进两个市场资金的良性互动,进而推动为商业银行更多的参与证券业务。

(三)通过资本市场的平台,推进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证券化。一方面是商业银行通过上市证券买卖能够迅速补充银行的核心资本,从而提高了银行资金防范风险的能力,为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提供了契机。另一方面银行优质资产的证券化将极大地改善银行资产的流动性,以未来收益权的转移为代价将未来不确定的恶性资本,即市场风险转移到银行体系之外。从商业银行的角度看,推进资产证券化最重要的目的就是通过赋予商业银行信贷资产以流动性,从而达到转移风险的目的,通过风险的流动性和转移,改善银行资产的质量。

发展资产证券化业务是未来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通过与金融体系内部其他机构的合作,促成真正意义上的资产证券化的形成和流动,有利于我国资本市场才发展与完善;商业银行可以在资产证券化业务中同时作为发起人和服务商,而这些业务范围也完全符合商业银行的运行特点。

(四)完善金融机构组织架构和运行模式。一旦商业银行和资本市场之间开始出现工具的复合和业务的交叉,那就必然要求组织架构和运行模式作相应的调整和变革。银证合作的开展,客观上也要求在金融的组织架构上设计一道制度性“防火墙”,有效地过滤风险,衰减风险的传导过程。如果在银证合作过程中,金融的运行方式改变了,金融服务内容改变了,而组织结构没有进行相应的调整,那将会产生一种制度性的灾难。我国目前的金融组织结构已经难以适应提升金融综合能力这一目标,金融集团化的模式是银证合作改革的终极方向。

以上所提到的是针对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的理论依据与市场发展方面存在的障碍而提出的对策。就银行业本身来说,资产证券化是一项综合性融资业务,银行业应以住房抵押贷款作为发展资产证券化的突破口,并选择适当的证券化运作工具。只有把银行业高效的微观运作与宏观政策及制度有机结合,才能积极稳健地推进我国银行业资产证券化。

注释:

①数据来源为根据各商业银行定期财务报表计算所得,其中证券业务收入选用中间业务净收入替代。

参考文献:

[1]吴奉刚,银行参与证券业务的利弊与前景探讨[J],济南金融,2004,(12)

[2]何小锋,资产证券化:中国的模式[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44―59

[3]蔡奕,银行参与证券业务热点透析[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31――193

[4]吴晓求,中国金融合作大趋势:银证合作[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12―229

[5]Boyd,J.H.and Gertler,M.(1993)us commercial banking:Trends,cy-cles.and policy.NBER Macroeconomies Annual

[6]薛敬孝,曾令波,资产证券化与银行业的重新定位[J],南开管理评论,2002,(05):52―56

[7]陈肇强,试论我国资产证券化运作的法律问题[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2):34―37

银行基金业务论文范文第15篇

03 新年献词

坚定信心 克难奋进 抓住机遇 再创佳绩 胡怀邦李军

06 专稿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促进泛长三角区域经济融合与发展 胡怀邦

09 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中国经济增长前景与政策

――2009年交银宏观经济圆桌会议纪要

18 专家视点

全球经济衰退下的中国机遇 夏斌

21 博士后征文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和银行风险管理 李红侠

27 国内商业银行个人资产业务发展研究 梁文宾/卢丽

31 国际金融

美元贬值的内外因素、目的及衍生效应 李素琴

36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探索 游春

40 美国投资银行制度之我见 冯晓菲 /姜凌

43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稳步推行金融创新促进银行健康发展 孙德顺

48 逆经济周期的审慎监管制度:动态准备金及其实践 陈颖/尹一婷

52 基于价值链模型的流程银行变革研究 李翔

57 金融论坛

我国高速公路投融资: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 聂育仁/董静

60 日本跨国金融并购的经验与教训 束庆年

2月份

04 专稿

人民币国际结算的重大意义与现实挑战 交通银行课题组

10 人民币汇率回顾与展望 王树同/周艳

14 有关我国建立离岸金融中心的建议 景建国

18 博士后征文

汇丰集团私人银行案例研究及启示 叶菲/张红军

25 金融危机下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郑新广/刘义成

30 金融监管

中国银行业市场约束状况及其对监管有效性的影响 阮建文/朴一/杜艳

33 国内金融机构接受赤道原则的问题与实施建议 唐斌/赵洁/薛成容

37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以事业部制改革推动商业银行票据业务发展 肖小和/陈江伟

41 商业银行发展金融租赁业务的策略研究 费伦苏

44 IT业务

关于加强电子银行建设的思考 金百根

47 农村金融

孟加拉国乡村银行对我国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启示 周建明

50 论农村金融市场构建 仇晓洁

54 信贷配给、民间金融及农村社会环境 赵永亮/张记伟/郭祥

58 关于民间融资存在问题的思考 刘安琪

60 金融论坛

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生态智能型产业分类模式研究 丁超

3月份

04 金融危机

美国财政政策激励作用的再认识 马丁・弗尔德斯坦

08 全球金融危机的新自由主义本质与我国的战略抉择 肖林/任新建

12 找准扩大内需着力点防止经济“启而不动” 樊彩跃

16 全球经济萧条背景下的中国税制改革 周红芳

20 博士后征文

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比较研究 高山

27 商业银行发展的十大趋势 姜海军

33 国际金融

人民币跨境流通的原因分析 马荣华

38 关于货币国际化问题的研究趋势 施娅

42 资本市场

限售股阴影下的“大小限”问题探析 任海舰

46 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与评级机构的监管 罗平/尚静

49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经济资本在我国银行资产管理中的运用 林佳瑜

53 次贷危机、银行业转型与流程银行的反思 唐国储

56 中小企业融资

基层商业银行的基础客户是中小企业 任宪富/赵晓军/刘伟

59 以开发性金融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 孙雅璇

4月份

04 专稿

着力建设商业银行稳健运行的微观基础 杨家才

09 从全球通胀到美国金融危机

――本轮世界经济周期的发展逻辑及中国对策 夏斌

14 国际金融

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难以发生根本改变 迈克尔.杜利/戴维.福尔克茨.兰多/彼得.加伯

19 美国经济去杠杆化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杨金梅

24 金融危机下的香港联系汇率制:坚守还是放弃? 刘静

28 博士后论文

新一轮金融风暴正在逼近?

――对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形势的再判断 张宗新/刘逖

31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金融海啸与我国商业银行的财务应对 邓黎阳

35 关于商业银行潜在问题的深层思考 刘晓婷

39 资本市场

证券投资基金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王彬

45 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现状及展望 史晨昱

50 基于DEA方法的我国证券公司经营效率分析 边晓磊/陈学彬

56 金融会计

公允价值计量对资产价格虚拟的隐蔽效应及监管对策 齐东平

60 金融工具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最新修订及对我国银行监管的影响 刘振宇

5月份

04 国际经济圆桌会议

全球经济:困境与转折

――2009年交银国际经济圆桌会议报道 张燕生/江瑞平/管 涛/张建华/徐明棋

13 专稿

金融危机的后震荡波 卡玟・M・蕾妮海特/肯尼斯・罗格夫

17 中国工业可持续发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能源和粮食安全转型的范例 梁建邦

20 国际金融

积极应对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

――改革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研讨会纪要

23 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变化趋势及我国对策 曲凤杰

26 关于美国次贷危机国际蔓延渠道的探讨 徐艳/何泽荣

30 经济危机形势下的国际货币体系 梁曙霞

35 博士后征文

银保协作视角下担保信用风险分散的机理与路径研究 顾海峰

39 信贷管理

并购贷款:商业银行的机遇和挑战 章珂杰

43 商业银行开展并购贷款业务的思考 於颖华

47 风险管理

新资本协议下信用风险限额的界定与测算方法 赵正龙/王定铮/张峰/汤薇薇/金鸣

52 金融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 刘红忠/许一览

56 信用卡业务

影响银行卡追透的相关法律问题及其对策 陈福录

59 关于改进我国银行信用卡市场的思考 戴萦袅

6月份

04 专稿

应对金融危机:货币政策无能为力吗 弗雷德里克・米什金

08 宏观经济

债务危机离中国有多远

――中国对外债务可持续性状况评估 管涛

11 我国外汇储备的性质及其使用问题探讨 刘崇献/徐枫

16 论社会收入差距的有效调节 谭丹/张红

20 资产价格波动与中央银行的目标

――理论分析与政策框架 张睿锋

24 金融中心建设

集聚金融优势与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研究 于永达/王浩

29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法制建设探讨 吕炳斌

33 博士后征文

美国金融监管改革计划分析与展望 罗猛

39 财富管理

金融危机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张龙清/孟倩/潘江姗

42 金融监管

金融危机对我国实施新资本协议的影响 王胜邦/陈颖

47 寿险公司适用弃权与禁止反言原则的影响与对策 李富贵/徐家俊

50 房地产金融

房地产项目的金融择优性支持与风险控制 邓薇

54 借鉴与思考

关于美国清理不良资产应对危机政策的研究 束庆年

58 淡马锡与挪威全球养老基金经营管理的比较分析 乔蕾/郭秀君

62 赞助营销与品牌价值塑造的关联分析 郭廷有

7月份

04 专家视点

实施更有效的投资刺激计划和经济稳定政策 阿兰・欧尔巴哈

07 金融监管

资本监管制度的重大改革:提高资本的质量和水平 罗平

11 监管套利:现代金融监管体系的挑战 时辰宙

16 金融危机

全球金融危机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胡少华

21 新型金融危机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王竞/张静

25 国际金融

美元汇率:短期波动、中期趋势与长期命运

――美元汇率决定要素的分期限研究与走势预测 程实

32 人民币资本项目自由兑换条件的重新思考 斯琴图雅

36 博士后征文

把握世博契机 发展会展经济

――兼议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启示 李亚瑞/李亚敏

40 资本管理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效率研究 王莹

44 杠杆率限制与资本监管有效性研究 潘再见/陈振

49 金融并购

经济萧条时期银行的并购与成长

――以三菱日联金融集团为例 李文魁

54 金融创新

美国金融危机中信用衍生品的风险及作用机制

――兼议对我国金融创新的启示 龚斌恩

59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试论金融危机中法律回应的局限性 张敏

8月份

04 专家视点

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交通银行课题组

10 宏观经济

中国经济政策推动下的脱钩:调高2009年-2010年预测 王庆/任永欣/章俊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国际资本流动研究 杨明华/王林超

22 国际银行业

2009年:外资银行在中国 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

25 自愿承诺视角下赤道原则的功能分析

――基于人权与环境中心在乌拉圭Orion项目融资的申诉实践 陈胜/冯守尊

30 美国社区银行的最新发展和危机中的财务表现 孙章伟

35 博士后征文

在本土化实践中寻求金融创新

――国内私人银行业务评析与展望 叶 菲

41 后危机时代美元地位研判及约束美元的对策 李建军

46 商业银行与期货业合作模式研究 张志勇

50 金融危机

试析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功能在次贷危机中的作用 李佳/王晓

54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北京地区银行业交叉销售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傅巧灵

59 农村金融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农村微型金融模式的探讨 顾建强

62 尤努斯模式并非中国“三农”问题的治本之道 王守贞/许可/邢增艺

9月份

04 专稿

认真吸取经验教训有效推进金融创新 李军

09 宏观经济

中国的汇率政策和亚洲贸易 Alicia Garcia-Herrero/TuuliKoivu

15 经济复苏处于关键阶段宏观调控更应着眼长远 蔡金荣

21 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依赖和模式安排 褚华

25 国际银行业

2009年度“全球银行1000排行榜”述评 李石凯

31 博士后征文

论货币政策与资产泡沫

――兼论当前货币政策的动态微调 方友林/陈茉

34 金融危机

金融结构演进中资产泡沫与金融危机的形成机制

――对中国金融结构发展的启示 马方方

40 论美元本位制下次贷危机的扩张机制 顾京

45 从金融危机看巴塞尔协议的监管有效性 苏子杉

49 风险管理

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风险及其防范 仇书勇/龚明华/陈璐

54 创业板市场对商业银行发展机遇探讨 黄娅丽/单宏伟

58 金融研究

履行社会责任推动战略转型

――交通银行成立金融研究中心的意义及其任务 连平

61 书评

《交通银行历史货币总览》述评 张继凤

10月份

04 专家视点

资产价格应成为货币政策的重要参考因素 连平/徐光林

09 行长论坛

努力探索基层行推进“两化一行”战略的科学发展之路 顾生

12 宏观经济

中国出口中的汇率传递和计价货币 崔历/舒 畅/常健

17 伯南克的货币政策思想及其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启示 杨碧云/易行健

21 浅析流入我国境内国际热钱规模的估算方法 谢春凌

24 博士后征文

金融功能的全球化发展与银行业国际化 胡月晓

28 信用卡市场的竞争与定价 曾刚

33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上市银行应当重视并加强市值管理 朱克鹏/杨涛

37 关于我国商业银行全额资金法预算考核模式的探讨 李瑞梅

40 金融危机环境下的公允价值 郭桂环/王志亮/门

46 风险管理

次贷危机下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及其管理策略 薛宏立

51 信贷工厂”模式的运作机理研究 林春山

54 外汇理财产品的风险控制 蔡震

58 金融与法

金融危机的法治思考 全先银/胡滨

11月份

04 博士后论坛

后危机时代的中资银行发展战略与业务创新

――2009年交银博士后金融论坛纪要

09 国际银行业

全球金融危机对东亚地区银行业的影响 Michael Pomerleano

14 世界银行业产业组织与发展趋势 鲍延磊

19 宏观经济

货币危机:资产运营视角的诠释和预警 张宝林/何小锋

23 人民币汇率走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杨琳

27 国际能源价格走势及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丁宪浩

32 行长论坛

关于商业银行构建学习型组织的若干思考 谭曙光

35 博士后征文

外资银行进入与中资商业银行的效率改进 孙兆斌

40 富国银行并购特征、绩效评估及其启示 肖建军/黄彦菁

44 系统性风险及其监管:国际经验及启示 罗猛/陈颖/王胜邦

49 资本市场

创业板市场与中国创新型经济发展 胡妍斌

51 关于我国创业板市场的理性思考 邢剑琛/王孟夏/王林

54 关于我国证券公司盈利模式及业务管理的几点思考 朱俊

57 宽松货币政策下银行信贷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王飚/李炎军

60 中国近代银行的文化启悟 何成钢

12月份

04 专稿

在第四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上的致辞 胡怀邦

06 第二届交银经济学家论坛

金融监管的五个前沿问题 谢平

09 抓住海西建设机遇促进福建经济金融快速发展 张志南

11 抓住历史机遇 全力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钱文挥

13 危机挑战下的海西金融发展机遇

――第二届交银经济学家论坛报道

19 宏观经济

关于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与我国金融开放的思考 夏斌

21 站在十字路口的人民币汇率:回顾与展望 欧明刚/蔡鸿志

26 博士后征文

我国银行间短期债券回购利率风险的度量研究 徐光林

32 风险管理

船舶贷款风险防范研究 刘蜀曦

37 我国财产保险业的风险管理与制度创新 洪洋

40 项目融资模式下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防范方法 徐冬冬

43 金融危机后我国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研究 初昌雄

47 商业银行非标准仓单质押融资业务风险防范 康灵/谭芳丽

51 借鉴与思考

汇丰银行获取“嬴的权力”战略的启示 杜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