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银行管理系统论文范文

银行管理系统论文范文

银行管理系统论文

银行管理系统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会计职能;管理决策

一、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加强内部管理的需要,银行业对会计的要求已从简单的事后算账、报账转变到参与经营管理、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实施控制和考核上来。会计职能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反映和监督已不能完全概括会计的全部职能,参与决策、实施控制和考核正成为会计新的职能。这种内部管理的需要和会计职能的转变成为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发展的内在动力,但目前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在实践中的应用大多还停留在探索阶段,尚未构成一个完整的应用系统体系。其存在的问题:一是系统功能较单一,大多只是简单地报表查询、汇总以及财务比率分析。二是系统提供的信息大多是货币性信息,而一些重要的非货币性信息(如:资产质量、风险控制、客户关系等)不能及时披露。三是系统缺乏丰富的数据分析工具,不能有效地支持管理决策的制定。四是系统需求的提出、实际开发和应用不统一,基本上是各部门各自为政,均从本部门的管理需要和角度出发来进行系统的开发和设计,存在着数据来源多头、数据格式不一、功能单一重复且各部门的系统数据不能充分共享、造成资源浪费的情况。

而核算型会计信息系统却发展迅速,从20世纪70年代的单机处理到80年代各类柜面业务处理系统和会计报表处理系统的应用,从90年代各行全国联网系统和多元化自助服务系统的广泛应用到目前以数据大集中为标志的各业务处理系统操作平台的统一集成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相关数据库的建设。截至目前,核算型会计信息系统已发展成具备事前审批、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功能的一个比较完整的应用系统。但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设却一直进展缓慢,没有重大突破,学术界对何谓“管理型”也一直争议颇多。下面笔者将具体说明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并从管理的本质出发对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体系的构建进行探讨。

二、构建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的理论基础

笔者以为,核算型会计信息系统之所以发展迅速并能很快地被推广应用,主要是因为它有明确的理论依据——复式记账理论,系统采用的核算方法(即对数据的分类依据)与传统手工会计记账基本一致,而且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对披露会计信息的财务会计报告格式也都有比较明确的规定。因此以复式记账为理论基础,以对外披露会计信息为目标,核算型会计信息系统开发起来得心应手,相比之下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首先,理论上人们对于“管理”这一概念含糊不清,对于以何种管理思想、管理理论为开发依据,无论是学术界还是软件开发行业一直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而这关系到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设计思路问题。

其次,在实践中不同规模、不同经营范围的银行(包括同一银行内部不同部门)管理风格不同,要求系统提供的管理信息内容也不同,要求辅助决策的程序不同,这种需求的多样性也给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增加了难度。

因此要想构建一个有效的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首先要有一个科学的理论作指导,要寻找一个科学的理论必须要先弄清楚管理的本质。自泰罗和法约尔开创管理学以来,学术界对“管理”的定义一直是众说纷纭,如:“管理就是研究系统运行的规律,据此组织系统的活动,使系统不断呈现出新的状态”:“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的过程”:“管理的本质是决策,或者说是围绕着决策的制定和组织实施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上述观点从不同角度描述了管理的特征,笔者以为最后一种观点最能体现管理的本质——即决策理论学派代表人赫伯特。西蒙提出的“管理就是决策”。西蒙的主要观点如下:

(一)管理就是决策,决策贯穿于企业整个管理过程。决策是组织及其活动的基础。组织是作为决策者的个人所组成的系统,组织的全部活动就是决策活动,对这种活动的管理实质上就是制定一系列决策,如制定计划的过程是决策;组织设计、机构选择、权力的分配属于组织决策;实际同计划标准的比较、检测和评价标准的选择属于控制决策等。总之,决策贯穿于企业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全部过程。

(二)决策过程。决策并非是一些不同的、间断的瞬间行动,而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工作构成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四个阶段:第一,情报活动——探查环境,寻求制定决策的条件。第二,设计活动——创造、制定和分析可能采取的行动方案。第三,抉择活动——从可资利用的方案中选出一个适宜的特别行动方案。第四,审查活动——对过去的抉择进行评价。一般来说,上述四个阶段是顺序进行的,而实际执行过程中则要更复杂,在制定某一特定决策的每个阶段,其本身就是一个小范围的决策制定过程。

(三)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西蒙把企业的管理活动分为两类:一类是例行活动,即一些重复出现的工作。有关这类活动的决策是经常反复的,而且有一定的结构,因此可以建立一定的决策程序。每当出现这类工作或问题时,就可以利用既定的程序来解决,这类决策活动叫程序化决策。另一类活动是非例行活动,不重复出现的,如新产品的开发、产品结构的调整等。这类问题在过去尚未发生过,或因为其确切的性质和结构极其复杂,或因为其确切的性质和结构捉摸不定,但因为其十分重要而需要用现裁现做的方式加以处理。解决这类问题的决策叫非程序化决策。

根据西蒙的决策理论,银行的日常管理活动(主要包括经营战略的制定、财务计划的制定、决策的执行、业绩的评价、风险的控制和管理、盈利能力分析等等)可划分为程序化决策活动和非程序化决策活动两大类。其中经营战略的制定通常关系到银行未来生存与发展的经营方向问题,且将会随着经济环境、竞争态势、技术、组织等因素的变动而变动,而这些因素很多又是事先无法精确预测的,没有一个固有的程序来遵循,更多地需要决策者的判断、直觉和创造。因此经营战略的制定通常属于决策理论中的非例行活动,一般由高层管理者(主要指总、省行的行长)制定,实行的是非程序化决策。而财务计划的制定、业绩的评价、风险的控制和管理、盈利能力分析等管理活动通常是常规性的、反复性的、且结构比较清晰明确,可以使用一些简单的数学分析模型来解决,这些管理活动则属于决策理论中的例行活动,一般由中层管理者(各业务部门的经理)制定,实行的是程序化决策。至于前台营业网点及其主管部门的业务活动则属于决策的执行活动,决策执行的结果将通过会计核算系统进行反映。从经营战略、战术计划的制定到决策的执行,到事后盈利能力分析和业绩的评价,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决策过程。三、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的体系构建

根据西蒙的决策理论,一个企业组织的全部活动就是决策活动,一个完整的决策活动包括情报、设计、抉择和审查活动。因此构建一个完整的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应站在企业全局的高度,不仅要满足中层管理者们日常程序化决策活动的需要,也要满足高层管理者们非程序化决策活动的需要;不仅要满足事后的财务分析、业绩评价,更要满足事前的市场预测、风险预警及战略、战术计划的制定。一个完整的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要保证每个主要管理人员都能收到有用的数据信息和主要业绩指标,通过这些信息和指标能够帮助他们提高工作效率,对其负责的工作管理得更好,且随着机构管理层次的逐级下降能够提供越来越详细的管理信息。

(一)系统目标:辅助管理者决策、强化内部管理、合理利用经济资源、提高经济效益。

(二)服务对象:银行内部中高层管理者

(三)数据源:包括内部和外部。内部数据源主要为会计核算系统反馈的经营数据和其他业务处理系统(如: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信贷管理系统等)中的相关数据。外部数据源为同行业竞争对手的主要经营数据、竞争战略、市场份额、重要客户的分布、贡献及经营状况等。

(四)系统功能结构。如下图所示:

1.知识库:该模块主要是为中高层管理者制定决策时提供丰富的相关知识的支持。知识库主要包含政府、监管部门等的重要文件、本行的重要规章制度、同行业竞争对手的发展战略、主要经营数据、主要产品和市场份额、重要客户的分布以及需求等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库将不断更新,以便更有效地支持决策。

2.模型库:该模块主要是为中高层管理者制定决策,进行盈利预测、风险控制等管理活动时提供丰富的数学模型支持,如:投资决策模型、趋势分析模型、线性(曲线)回归分析模型、风险评价模型等。为便于用户操作,模型库在系统中可设计成模型字典,用户通过浏览模型字典选择不同的数学模型,系统再调用该模型相应的子程序进行运算分析。

3.经营计划模块:该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帮助银行中高层管理者制定本企业未来发展目标的战略计划和战术计划。战略计划的制定如前所述属于决策活动的非例行活动,通常关系到企业未来3到5年的发展目标,制定过程中考虑因素较多,更多地需要决策者的判断、直觉和创造,这是一个参与人员最多、需要反复讨论、反复修改的复杂过程,因此就要求系统能够提供一个良好的人机对话环境,如可采用问答式、图表式或菜单式来引导管理者制定出未来发展目标(即市场计划、产品计划、经营计划和危机处理计划)。战术计划是战略计划的具体实施和补充,属于决策活动中的例行活动,一般由计划制定小组中的各部门根据总体战略计划制定本部门一个年度内需要实现的市场、产品和经营计划(经营计划又包括资产负债计划、收入计划、费用计划和资本支出预算)。战略计划和战术计划的制定很大程度上依赖业绩评价、盈利预测以及知识库等模块的支持程度,在具体系统设计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两个因素:

一是要注意吸收新的管理思想。例如:在竞争战略管理方面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克利斯。斯泰尔斯(ChrisStyles)提出的“战略车轮”方法,该方法通过8个步骤(即1.目前的绩效;2.本行的产品优势;3.竞争对手状况;4.进行目前的行业典范分析;5.预测未来5年内本行业发展趋势;6.分析未来5年内客户的需求;7.确定发展战略目标;8.进行新业务、新产品的设计,确定盈利目标)来综合分析本企业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最终确定发展目标,该方法对于开发创新竞争战略就很富有启发性。

二是要注意吸收新的信息技术。该模块的设计应充分借鉴决策支持系统的部分设计思路,特别是要注意借鉴、吸收近年来人类对人工智能、计算机神经网络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

4.盈利能力分析模块:该模块是众多管理决策中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成本计算、盈利分析以及盈利预测三大子模块。其中成本计算是盈利能力分析的基础,该模块负责收集各项支出、费用和数量数据,并向特定的成本对象(如各项产品)进行分配,如:活期存款产品的成本就包括账户维持成本、每笔交易成本等内容。盈利分析则使用成本计算模块产生的数据,与收入相对比形成盈利能力报告,该报告可以按机构、按产品、按客户进行分类统计,盈利分析结果也将为业绩评价提供重要的评价数据。盈利预测模块主要是在考虑历史盈利状况、战略计划目标、市场变化等因素对未来的盈利情况进行预测,预测时可使用模型库中的趋势分析模型、线性回归分析模型等数学工具来进行,预测结果可作为制定下年度战术计划和未来战略计划的依据。

5.业绩评价模块:该模块定期对各责任中心(可按机构、按产品、按客户)的经营计划执行情况、经营成果进行分析与评价,找出完成或未完成计划目标的主客观原因,为对责任中心的奖惩考核提供依据,其主要包括评价方案、财务业绩和营销业绩三大子模块。评价方案为管理者提供了各责任中心主要考核指标的评价标准,如:给出每一考核指标的权重系数、根据计划完成情况进行打分、综合打分的算法等等。财务业绩主要是对本企业盈利能力、流动性、资本充足性等货币性信息指标的评价。营销业绩主要是对新增贷款、新增存款及所占市场份额、贷款质量等非货币性信息指标的评价。无论是财务业绩评价还是营销业绩评价,评价时除了同计划目标相比,还要同历史经营成果、同竞争对手经营成果相比,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本企业的整体经营状况。

6.风险控制管理模块:该模块主要是对银行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衡量、监控并提供预警信息。银行是高风险的经营行业,在追求盈利最大化的同时如何降低、控制风险也是银行日常经营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银行面临的风险主要有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资本充足性风险、信用风险、外汇买卖风险和营业风险等六种风险,对不同的风险可通过不同的比率指标来衡量。其中控制目标子模块负责定义管理者对各种风险管理的预期比率指标,风险监控子模块负责对各项比率指标进行计算并与预期比率指标对比分析,如发现风险向不利方向波动,系统将提示预警信息报告。此外对于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资本充足性风险等涉及资产负债管理的风险控制,系统还提供一些专用的数学模型进行分析控制,例如:利差管理模型、缺口管理模型、持续期分析模型和资产配置模型等。

四、结束语

本文仅对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的体系构建提出了一些粗略的设想,真正开发起来还有很多具体问题需要考虑,如需要统筹考虑不同部门的信息需求、不同管理级次的用户权限设置、与其他系统的数据转换和加工、输出管理信息报告的格式等等。但笔者以为,核算型会计信息系统以复式记账理论为基础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和应用,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与设计如以决策理论为依托,抓住管理的本质规律,也将会走人一个新天地。

参考文献:

[1]赫伯特。A.西蒙。管理决策的新科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2]赵瑞安。西方银行管理理念[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3.

[3]孙耀君。西方管理学名著摘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

银行管理系统论文范文第2篇

一、周期法该方法是由结构化系统分析和设计组成的一种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图1结构化生命周期法的开发过程亦称结构化生命周期法。其基本思想是将系统的生命周期划分为系统调查、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与转换、系统维护与评价等阶段。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按照规定的步骤和任务要求,使用一定的图表工具,完成规定的文档,在结构化和模块化的基础上进行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工作。结构化生命周期法的开发过程一般是先把系统功能视为一个大的模块,再根据系统分析设计的要求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模块分解或组合。基本做法如图1所示。结构化生命周期法主要特点是:

⑴开发目标清晰化。结构化生命周期法的系统开发以"用户第一"为目标,开发中要保持与用户的沟通,取得与用户的共识,这使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之上。

⑵工作阶段程式化。结构化生命周期法每个阶段的工作内容明确,这便于开发过程的控制。每一阶段工作完成后,要根据阶段工作目标和要求进行审查,这使阶段工作有条不紊,也避免为以后的工作留下隐患。

⑶工作文件规范化。结构化生命周期法每一阶段工作完成后,要按照要求完成相应的文档报告与图表,以保证各个工作阶段的衔接与系统维护工作的便利。

⑷设计方法结构化。结构化生命周期法采用自上而下的结构化、模块化分析与设计方法,使系统间各个子系统间相对独立,便于系统的分析、设计、实现与维护。结构化生命周期法被广泛地应用于银行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中。该方法适合于银行业务工作比较成熟、定型的系统,如作为银行管理信息系统信息采集的自助银行、企业银行、电话银行、销售点服务系统、多媒体查询系统等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信息咨询的系统。在管理系统开发方式上,银行根据系统的复杂程度以及自己的人力、资金等状况,可在独立开发、合作开发、委托开发、购买现成软件这四种模式中选择其一。二、原型法该方法是一种根据用户需求,利用系统快速开发工具,建立一个系统模型,在此基础上与用户交流,最终实现用户需求的快速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原型法开发过程包括系统需求分析、系统初步设计、系统调试和系统转换、系统检测与评价等阶段。用户仅需在系统分析与系统初步设计阶段完成对应用系统的描述,开发者在获取一组基本需求定义后,利用开发工具生成应用系统,快速建立一个目标应用系统的最初版本,并把它提交给用户试用、评价、根据用户提出的修改补充,再进行新版本的开发,反复这个过程,不断地细化和扩充,直到生成一个用户满意的应用系统。原型法的开发过程如图2所示。目前,我国市场上的管理信息系统快速开发工具有:POWERBUILDER、VISUALBASIC、VISUALFOXPRO、DELPHI等。利用这些面向对象的开发工具,可使开发者的精力和时间集中于分析应用问题及抽取反应应用系统实质的事物逻辑上,而不再拘泥于应付处理繁琐的开发实现细节,节省了大量的编程工作,并且使系统界面美观,功能较强。原型法具有开发周期短、见效快、与业务人员交流方便的优点,被广泛地应用于银行的财务报表系统、信贷管理系统、工资人事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等的开发中。三、综合法综合法是将周期法和原型法两者结合使用,采用结构化生命周期法的设计思想,在系统分析与系统初步设计上采用原型法作出原始模型,与用户反复交流达成共识后,继续按结构化生命周期法进行系统详细设计及系统实施与转换、系统维护与评价阶段的工作。综合法的优点是它兼顾了周期法开发过程控制性强的特点以及原型法开发周期短、见效快的特点。商业银行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中,可针对不同的实际情况,合理采用综合法,使开发过程更具灵活性,往往会取得更好的开发效果。四、实例今年上半年笔者采用原型法,开发了交通银行南通分行计划信息管理系统,下面就以该系统为例具体介绍一下原型法的主要开发过程。(1)系统需求分析、系统初步设计。通过与计划处交流,明确了本系统的设计目标,即通过对财会处人民币和国外部折美元会计月报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及计划处信贷收支表数据进行收集、存储、检索、传输、加工、分析,为计划处及其它管理部门的科学决策服务。并根据确定的设计目标初步完成系统基本数据流图、主要功能模块图、网络结构图的设计。

(2)系统模型的确定。为实现不同部门间信息资源的共享,本系统的基本模式设计为典型的Client/Server体系结构,在分行计划处设立数据库服务器,作为数据处理中心,计划处及其它管理部门的客户机,通过局域网与服务器相连,进行操作。Server端采用Sybase数据库作为数据库系统,Client端采用PowerBuilder6.5作为开发工具,网络协议采用TCP/IP的通讯协议。

(3)系统模型的实现。使用面向对象的PowerBuilder6.5设计界面快速且美观,因此本系统的Client端设计重点不是在界面设计上,而是在提高系统的通用性上。由于计划处报表统计条件改变频繁,这给生成报表数据带来一定的难度。本系统设计上采用?quot;参数表驱动法",使数据与程序相分离,即基于通用报表结构的报表程序,极大地减轻了报表的编程工作量。Server端设计主要是建立帐务类、字典类、控制类系统数据库表。

(4)用户审核。将本系统的最初版本提交给计划处使用,笔者根据计划处在使用过程中提出的修改意见,不断完善系统,如此重复,直至计划处满意为止。

(5)系统维护与评价。本系统提交给计划处正式投入使用,为维护方便,笔者建立系统开发档案,至此,本系统的开发过程基本结束。电子商务网站访问量的统计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王建华内容提要:作者就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中的一个实际问题--网站访问量统计,介绍了电子商务网站访问量统计信息和方法。关键词:点击数;页读数;访问人数;访问量我们的主页的页读数是多少?有多少人在访问我们的网站?这往往是电子商务网站迫切需要知道的实际问题。遗憾的是,大多数电子商务网站建立初期,往往只考虑网站的内容和版面,并没有想到某一天会要跟踪网站的访问量。当广告客户询问网站的访问量,想知道有多少人访问网站,浏览网页时,为跟踪访问量忙得疲惫不堪的工作人员往往拿不出令人信服的统计资料。本文就此问题,谈谈电子商务网站访问量的统计信息和方法,目的在于抛砖引玉。

一、点击数和页读数Web服务器能记录它得到的每次请求的信息。对我们有用的请求的信息包括:点击的日期和时间、主机名、请求、被授权的访问者的登录名、Web服务器的反应码、涉及者、访问者的useragent、访问者的IP地址、访问者的主机名(如果其IP地址可以被翻译出来)、传输的字节数、被访问的文件的路径、访问者发送的Cookies、Web服务器发送的Cookies。上述能收集到的访问量数据不多,而且得到的信息也不可靠。可用的信息不准确,但不是完全不可用。虽然数据不精确,但仍然可以知道有多少人在用我们的网站。正如我们知道的,用计数器可以很容易地知道有多少点击数,但对于更精确的分析,我们将不得不存储得到的点击数。一个简单的办法是把信息存储在Web服务器的log文件中,然后定期地加载数据库的table或直接把信息写到数据库的table中。点击是我们的服务器收到的任何文件请求,包括图像、声音文件和任何出现在页面上的东西。如果直接加载数据到数据库中,我们需要一个已经实现这种功能的Web服务器(如Microsoft腎IS),或需要源代码。也可以用第三方的API,如Apache的DBILogger。实现了这样的功能,就可以收集失败点击的次数(只需计算状态码为4xx的点击的数量)。页读数更准确些,因为它把一页当作一个整体,而不是它的各个部分。计算点击数不如计算页读数得到的信息量大,而且点击数计算的结果与其它网站很难进行比较。页读数就不同了:按时间块的页读数,可以查看每5分钟的页读数变化;按访问者的域名分类的页读数,可以确定他们是在工作时,工作前还是工作后访问我们的网站;按登录用户的页读数和非登录用户分类的页读数,可以确定允许用户登录是否值得;按信息来源分类的页读数,可以确定访问者进入页面是通过一个连接还是一个旗帜广告?他们从哪里来?这些信息可以帮我们了解访问者的兴趣,可以确定往哪儿投资,与哪些人合作;按访问者的硬件平台、操作系统、浏览器及其平台统计的页读数,可以确定Mac用户和PC用户的比例各为多少?Netscape和IE的用户各为多少;按访问者主机统计的页读数,可以确定访问者中有多少人用AOL?有多少人用Earthling?总之,页读数的统计,也就电子商务网站访问量的统计鼻子二、页读数的统计为了计算页读数,需要制定一些把页读数从点击数中区分出来的方法。下面是电子商务网站经常考虑到的一些因素:文件名、文件类型(HTML、GIF、WAV等)、Web服务器的反应码、访问者的主机。一旦确定了哪些点击是页读数,哪些不是,就可以计算网站的页读数了。我们按照文件的路径确定页读数算在哪个具体部分,如:/web/99/13/index0a.html算做Web的页读数;而/sys/99/12/index3a.html则算做Sys的页读数。如果这种标准在网站的各个层次上实行,可以得到网站的详细统计。我们有时希望把一个页读数算在某一部分,在其它部分算在另一部分。电子商务网站页读数的统计方法通常有如下几种。

1.远程数据跟踪页读数增长的速度是多少?年底的时候我们期望的页读数是多少?网站的哪部分页读数增长得最快?哪部分最慢?各种浏览器的比例随着时间变化的趋势是怎样的?人们过多久访问我们的网站一次?从其它网站的旗帜广告第一次进入我的网站的人,他们随后读了多少页?一旦我们看到可用的各种类型的信息,我们就会得到需要长距离回答的各种问题。如果我们对回答这些问题感兴趣,那么多天的跟踪就会有用。进行远程数据跟踪,可以考虑使用数据库。我们可以编写程序从点击数日志中提取想要的信息。如果数据库设计得合理,查询信息的时间比用程序从日志文件中提取信息快好多倍。数据量越大,这种差别越明显。如果只存储感兴趣的点击,可以节省大量的数据空间。也可用SQL从数据库中提取数据。SQL是一种小型的、简练的只需学很少的命令和语法的语言。而且,其命令结构简单明晰,好的程序员建立一个SQL查询比编程做同样的事快得多。而且其结果错误更少,更容易理解。如果不想用SQL,可以用一种数据库访问工具如MSAccess或Excel。这些工具都很好用,而且是图形界面。

2.计算访问时间电子商务网站的市场部和广告部都喜欢统计访问时间,即某人在离开我们的站点前停留了多长时间。但是,用HTTP是不可能确定这个数值的。假设一个客户在正午时访问Hot的一个页,然后该客户在12:28p.m.访问Hot的另一页,那么该客户对Hot的访问时间是多长呢?该客户可能在这28分钟内一直盯着第一个Hot页,但是该客户也可能在这28分钟内新开了一个窗口,浏览另一个网站。但是,我们的用户确实需要这种信息,那么该怎么告诉他们呢?我们可以去InternetAdvertisingBureau,它定义了一个访问为"没有连续30分钟的不活动的访问者的一系列页面请求"。当有人问起我们的网站的访问时间时,我们也可以在IAB的定义的基础上告诉他们。

3.计算访问来源如果访问者点击某个连接或某个旗帜广告到达我们的网站,他的浏览器会随着这个请求发送他刚离开的站点的URL,这个URL称为"referer"。Netscape和IE对访问的来源的处理方式不同。如果我们点击原始页到一个有frame的页,Netscape将把原始页作为对包含frame的页和每个frame中的页的来源;IE把原始页作为包含frame的页的来源,这个包含frame的页反过来把它本身作为各个frame页的来源。进一步,我们可能还会得到每页的页读数的数据。如果把网站分成频道或部分,则可能得到每部分的数据。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方法计算出的页读数不是我们的网站的实际页读数。这是因为我们统计的是在Web服务器的访问日志中计算访问记录,而很多请求从不在访问日志中留下痕迹。因为没有十全十美的方案,所以使用哪种统计方法取决于网站的实际情况。

三、计算访问人数计算访问人数比计算页读数难得多,而且没有绝对可靠的计算访问者人数的方法。基本上有三种信息可以用来跟踪访问者:IP地址、成员名(如果网站使用成员注册)和cookie。最简单的办法是计算log文件中的唯一IP地址的数量。但是,最容易的办法通常不是最好的办法。这种方法是可用的最不准确的办法。大多数人在每次连接时得到不同的IP地址。这是因为很多ISP为用户赋予动态的IP地址,例如,当一个AOL用户上网时,AOL给他一个IP地址,当他断开连接时,AOL把这个地址赋给另一个用户。这样,当我们进行统计时,我们不知道这是两个用户。如果要求用户使用成员身份登录,统计将很容易和准确。但很多人不喜欢需要登录的网站,这就使得跟踪成员名的统计没有实际意义。最后,可以使用cookies。为每个访问者定义一个包含唯一值的cookie,我们把它称为机器ID。如果某人访问我们的网站时没有提供机器ID(可能她是第一次访问,或者她的浏览器不接受cookies),把她当作新用户,并为她访问的页发送一个cookie。使用这种方法要注意的是1.很多人关掉了cookies的功能;

2.可以用浏览器删除旧的cookies;

3.cookie存储在访问者的机器上(访问者可能用不只一台机器访问我们的网站);

银行管理系统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系统

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其信贷风险属性是与生俱来的。因此,各国银行自诞生的一天起,就在孜孜寻求规避信贷风险的方法和手段,以最大限度地控制信贷风险。信贷风险是商业银行贷款的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古老的金融风险。信贷风险是指银行在信贷活动中预期收益不能实现的可能性。它不仅指由于借款者违约不能如期偿还贷款本息而使银行承担实际的违约风险,而且指由于借款者还款能力下降或信用等级降低而使银行面临的潜在违约风险。信贷风险管理是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它是指商业银行对信贷风险进行识别、评价并准确度量,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防范和控制信贷风险,以最低成本实现信贷资产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

对于信贷风险的研究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问题,信贷风险管理方法历经多年的发展,不断推陈出新,表现出一种从定性到定量、从简单到复杂、从个别资产信用风险评价到资产组合信用风险评价的趋势。而风险管理上的差距,是我国商业银行与国外先进银行的最大差距,也是我国商业银行整体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不强的根本原因。面对金融自由化、全球化的加强和金融竞争与创新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金融全面开放,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必须正视经营风险问题并尽快构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系统,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模式,以提高自身风险识别和控制能力。

一、传统信贷风险的测度方法及局限性

传统的信贷风险度量模型分为三类:专家方法、评级方法、信用评分方法。

专家方法是一种最古老的风险分析方法,其基本特征是:银行信贷的决策权是由该机构那些经过长期训练、具有丰富经验的信贷官所掌握,并由他们作出是否贷款的决定。最常见的是信贷的5C方法,主要集中分析借款人的品格(character),资本(capital),偿付能力(capacity)、抵押品(collateral)、商业周期(cyclecondition)这五项因素。专家知识、主观判断以及某些要考虑的关键要素权重均为最重要的决定因素。运用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专家用在5C上的权重有可能以借款人的不同而变化,专家难以确定共同要遵循的标准,造成品估的主观性、随意性和不一致性。

评级方法是指对每笔贷款进行评级,以此来评估贷款损失准备的充分性。最早的贷款评级方法之一是美国货币监理署开发的,将现有的贷款组合归入5类,同时列明每一级别所需要的准备金。目前,国外很多银行都开发了贷款的内部评级方法,分为1-9或1-10个级别。商业银行应对业务作出全面综合的评价,才能正确评估信贷风险的大小。

信用评分模型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爱德华.阿尔特曼(Altman)在1968年对美国破产和非破产生产企业进行观察,采用了22个财务比率经过数理统计筛选建立的著名的5变量Z-score模型和在此基础上改进的“Zeta”判别分析模型。将Z值的大小同衡量标准相比,可以区分破产公司和非破产公司。此方法的应用依靠大量的历史数据资料,并考虑了借款者经营的主要方面,对违约概率进行了预测。此预测是建立在经济发展稳定且借款者的经营环境和经营状况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否则,预测误差就会很大。

二、国外信贷风险度量新方法以及在我国信贷风险管理中的应用难点

近年来国外在信贷风险度量与管理的技巧和科学的研究方法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现有的信贷风险度量模型都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

(一)目前广泛应用的国外信贷风险度量新方法主要有:

1.KMV公司在1993年开发的CreditMonitorModel(违约预测模型)。该模型的理论基础是默顿(Merton)将期权定价理论运用于有风险的贷款和债券的估值中的工作,债券的估价可以看作是基于公司资产价值的看涨期权,当公司的市场价值下降至一定水平以下,公司就会对其债务违约。KMV模型通过计算一个公司的预期违约率(expecteddefaultfrequency,EDF)来判断他的违约情况。

2.J.P.摩根公司和一些合作机构于1997年推出的CreditMetrics方法(信用度量术)。在银行业最早使用并对外公开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型是J.P.摩根于1997年开发的CreditMetric严模型。该模型是通过度量信用资产组合价值大小进而确定信用风险大小的模型,给出了一个测量信用资产价值的大小的具体方法,并由此判定一个机构承担风险的能力。该模型以信用评级为基础,计算某项贷款或某组合贷款违约的概率,然后计算上述贷款同时转变为坏账的概率。该模型通过计算风险价值(VAR)数值,力图反映出银行某个或整个信贷组合一旦面临信用级别变化或违约风险时所应准备的资本金数值。VaR方法作为一种测量投资组合风险的新方法得到迅速发展,到目前为止,VaR方法已成为金融领域和部分工业投资领域中的一种重要风险管理工具,许多金融机构已采用VaR来度量与管理投资组合风险,同时,巴塞尔委员会1995年4月提出了市场风险模型扩展的建议,建议银行建立基于VaR的风险管理模型。

3.麦肯锡公司在1998年开发的CreditProtfolioView(信贷组合审查系统)。该方法是分析贷款组合风险和收益的多因素模型,它运用计量经济学和蒙特·卡罗模拟来实现,最大的特点是考虑了当期的宏观经济环境,比如GDP增长率、失业率、汇率、长期利率、政府支出和储蓄等宏观经济因素。模型认为信用质量的变化是宏观经济因素变化的结果。

4.CSFP(瑞士信贷银行金融产品部)开发的CreditRisk+(信用风险附加)模型,应用了保险业中的精算方法来得出债券或贷款组合的损失分布。该模型是一种违约模型,只考虑债券或贷款是否违约,并假定这种违约遵从泊松过程,与公司的资本结构无关。

此外还有死亡率分析、基于风险中性的KPMG贷款分析系统、风险敞口等值法等,最新发展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是2000年4月,穆迪(Moody''''s)提出的Ri.skRalc,该模型结合了基于默顿(Merton)债券估价的结构方法和分析历史数据的统计方法。以上关于信用风险的研究汲取了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比如计量经济学方法、保险精算方法、最优化理论、仿真技术等等,运用了现代计算机大容量处理信息和网络化技术。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现状与难点

我国关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研究于20世纪80年代末才刚刚起步。信贷风险是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最大和最重要的金融风险,由于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银行缺乏风险意识,因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忽视了对信贷风险的管理。在银行业的管理实践中,其风险管理在我国经历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对银行风险损失的控制、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下的银行风险管理及现阶段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三个阶段。

1.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信贷风险管理。从建国到1978年以前的30年时间里,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信贷风险是由国家统一承担的。银行风险观念淡薄,对信贷风险管理除了反对贪污、挪用等财经纪律外,主要是依靠贷款指令性计划分配,坚持“计划性、物资保证性、归还性”三性原则来加强贷款管理,控制信贷风险。

2.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下的信贷风险管理。1984年10月,中央明确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信贷业务得到迅速发展,信贷风险也开始逐渐暴露并加剧。为此,我国先后确立了存款准备金制度、呆账准备金制度、备付金制度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制度,初步建立起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制度与机制。但这时的贷款绝大部分给了国有企业,贷款通常没有担保,再加上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严重,使许多企业拖欠银行的贷款,大量贷款最终成了坏账,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后期国有银行贷给企业的贷款中平均有20%的贷款不能偿还。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信贷风险管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开始注重对客户进行资信评估,但在具体度量和管理时使用的方法还很陈旧,基本局限于定性分析等一些传统的方法。国内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大多处于第一阶段—非系统化管理,我国各商业银行对于如何度量信贷风险并构建全面风险管理系统的研究还比较薄弱,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领域日新月异的变化对银行业发展提出的要求。而通过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系统的开发建设,可以使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达到第二阶段—系统化风险管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相关的管理系统进行改进与完善,可以逐步趋向于第三阶段—战略组合管理。而我国商业银行引进和采用西方国家信贷风险度量模型可操作性不大,主要是因为我国企业信用等级及其变化的资料数据库还未建立,缺少企业信用等级及其变化的数据资料,给信贷风险的度量增加了难度。

银行度量风险的数据主要来自客户不同时期的财务报表及其资本市场的价值或价格,还包括银行贷款损失的时间序列数据等。对于我国银行来说,只有建立起行业信用数据库,才能为高级的风险管理体系提供支持和保障。由于我国银行客户中非上市公司占据绝大多数,所以对客户现有财务报表数据的搜集和整理以及对客户将来信用信息充分披露的要求就显得非常重要。

三、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系统的构建

通过建立一个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系统,旨在预防、回避、分散、转移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从而减少损失,保证信贷资金的安全。

1.从商业银行信贷操作流程的角度,构建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系统。该系统有三个构成要素,分别为信贷风险识别系统、信贷风险量化系统以及信贷风险控制系统,它覆盖了整个信贷操作过程,包括贷前调查、贷时审查和贷后检查。实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的风险管理体系,把这三个构成要素置于一个大系统中进行系统分析。

信贷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基础环节,是指对经济主体面临的各种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认识、鉴别、分析,在这个阶段,要做到正确判断风险类型,准确寻找风险根源。信贷风险度量是在识别风险产生原因的基础上,科学地量化风险,包括衡量各种风险导致损失的可能性的大小以及损失发生的范围和程度。风险度量是风险识别的延续。信贷风险控制是在识别和度量信贷风险之后,采取有效措施减少风险暴露、将风险损失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

通过对信贷风险评价分析,才能科学测度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量,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而对其提出控制的措施。这三个构成要素以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联合起来构成一个信贷风险管理的整体,从而达到信贷风险防范和控制的目的。

2.构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系统的关键在于科学测度信贷风险。风险度量是信贷风险管理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否对信贷风险进行准确的度量关系到整个风险管理体系的成败。

由于违约风险是我国银行面临的最重要的信贷风险,因此信贷风险管理系统将侧重于对违约风险进行度量,通过建立银行内部信贷风险度量模型,对预期违约概率、赔付率和贷款损失等变量进行估计,进而计算银行个体贷款和贷款组合的预期损失和非预期损失。其中,贷款组合的预期损失等于组合内个体贷款预期损失的加权平均值,权重为个体贷款占整个组合资产的比重;贷款组合的非预期损失则是个体贷款的非预期损失、个体贷款占贷款组合资产的权重以及贷款损失相关系数等变量的函数。预期损失决定着银行的准备金和保证金水平,而非预期损失决定着银行风险资本的水平,从而达到对银行信贷风险进行量化组合度量的目的。

现阶段商业银行可以在传统的贷款风险度的计算基础上构建一个信贷风险度的函数式,综合考虑各影响因素,衡量信贷风险的大小。信贷风险度为:f(X1,X2,X3,X4,X5……)其中,X为影响信贷风险大小的各个因素,包括贷款对象的信用等级、贷款方式、贷款期限、贷款金额、贷款投资项目的风险—收益比等。信贷风险度量采用了内部评级与外部评级相结合的方法,对影响企业信用的因素进行加权综合,得到企业信用的综合评价值。信贷风险度指标可以用于银行对个体贷款的分析与决策,根据信贷风险的度量结果制定明确的信贷风险管理政策,如授信的对象、额度和期限等,从而保证每笔贷款的合理性,这是控制和防范信贷风险的主要环节之一。同时,还应考虑银行贷款组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通过对个体分析与组合分析风险收益的比较,尽可能减少各贷款之间的相关性,从而分散和降低贷款组合的总风险,实现对贷款组合信贷风险的动态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控制信贷风险,降低不良贷款的比例,并为银行的资本配置提供参考,帮助银行决定满足巴塞尔协议风险资本充足率要求的经济资本数量,增强银行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谢平,等.中国商业银行改革[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2]钟俊,等.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与管理[M].北京:中国工商出版社,2005.

银行管理系统论文范文第4篇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和利率市场化的深入推进,金融深化程度不断提高。特别是金融市场开放进程的加快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和迅速发展,商业银行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环境。在当前宏观经济进入新常态下,在利差收窄、增速放缓、金融脱媒、市场竞争加剧、市场监管趋严的经营环境中,商业银行在转型构建全市场、全客户、全价值链的管理业务和综合服务模式中,管理会计的应用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我国商业银行应遵循何种路径应用管理会计,如何科学地应用管理会计是本文探究的主要问题。

二、相关文献综述

熊焰韧和苏文兵(2008)[1]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战略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和平衡计分卡等先进管理会计方法在中国企业的应用状况及发展趋势,调查数据表明,管理会计方法的理念不断被中国企业所接受,但是先进管理会计方法的应用还相当有限。喻晓飞(2010)[2]认为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应用不足的主要原因是会计理论和实践脱节、管理会计缺乏规范及管理人员认识不足等,指出需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促进软件开发、完善企业制度等方面加大管理会计应用。郭晓梅和苏月嫦(2006)[3]认为管理会计应用的主要局限是技术层面,尤其是采集基础数据和建立数据仓库的基本框架。冯巧根(2009)[4]提出从CSR的伦理观考察管理会计的框架结构来解决企业风险管理、创新管理投资模式以及重新定位公司治理作用。潘飞和王悦(2010)[5]通过文献研究中国管理会计发展历程后,认为管理会计在中国应用的突出难题是如何有效地将先进管理会计方法本土化,并且找到真正适合中国企业的管理会计发展模式。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应用的研究目前主要以个案研究为主。肖文东(2011)[6]从管理会计理论的历史演进出发,阐述了管理会计在我国商业银行及国外同业中的应用现状,并从以预算为中心的管理会计工具、明晰产品和条线结构、改进资本分摊模型、改进成本分摊方法等方面指出商业银行应用管理会计的方向。朱承静(2012)[7]认为商业银行管理会计应用中主要存在决策层重视不够、管理会计体系不完善、基础信息薄弱、人员素质较低等问题,并从这些方面分别提出对策建议。戴璐和汤谷良(2014)[8]引入吸收能力理论对国有商业银行的管理会计应用开展了问卷调查,分析数据表明国有商业银行与外资围绕显性知识的传授和吸收取得了明显效果,促成中方在风险管理、信息技术、经营模式等方面实现了改进。但国有商业银行简单模仿外资的管理会计工具或方法,不能快速实现管理能力的提升。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国内学术界对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应用的研究大多集中于管理会计在国内商业银行的应用程度、管理会计的功能或方法应用现状分析等。本文则另辟蹊径,从应用路径的视角,尝试为国内商业银行如何循序渐进地应用管理会计以充分发挥管理会计预测、决策、计划、控制等功能指明方向。

三、国内商业银行管理会计应用的现状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进、风险积聚和金融脱媒程度的加剧、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同业竞争的加剧,经济金融环境在客观上促使商业银行寻求改进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水平、科学决策以及提高自身科学竞争力的更为科学先进的管理理论。而管理会计理论的日趋成熟以及在发达国家良好的实践效果,为商业银行精细化管理的探索提供了科学依据。国内各商业银行试图通过引入管理会计的理论思想和内容,结合国内银行体系的特点进行“中国化”的探索。对于整体金融业而言,管理会计的工具方法无论是在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还是在城市商业银行已渐渐普及,各个银行在引入管理会计的内容、应用推广方式上各有不同,具体见表1所示。从管理会计理论方法在商业银行应用的情况来看,目前主要应用的是全面预算管理、费用核算、资金管理与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绩效考核。各种方法应用的具体情况如下:全面预算管理方面,部分银行已经初步形成了机构绩效、产品绩效和部门绩效挂钩的全方位预算约束体系;费用核算方面,推行财务集中,将费用核算的层级上移,同时采用总量控制和收入成本比例控制的方法控制费用;资金管理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方面,各商业银行普遍拥有自己的资金池,将资金转移到省级分行或总行进行调度,分支行在资金上存和使用时按内部资金转移价格计算成本和收入;绩效考核方面,国内商业银行有些已经建立了以经济增加值为核心的绩效考评体系,并结合成本、利润、业务量等指标形成多维度的考核框架。

四、我国商业银行管理会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纵观各银行管理会计应用及项目实施情况,管理会计系统上线时间普遍较长,且在全面上线后,充分利用其系统的银行并不多,特别是在成本管理方面,多数商业银行并没有真正做到利用管理会计系统的成本分摊模块,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应用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应用程度不高,取向不全面

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主要有预测分析、决策分析、全面预算、成本控制、责任会计、业绩评价等方面,包括成本性态分析法、本量利分析法、边际分析法、成本效益分析法、折现的现金流量法等方法体系及确认、计量、归集、分析等工作程序,具有分析、决策、计划、控制、成本计算等功能。而在商业银行的管理实务中,管理会计应用取向不全面,目前只是侧重建立了责任会计中心、业绩评价等,在成本管理中未能建立以网点为成本核算单位的核算体系,内部资金定价方法未能结合银行实际经营状况。总之,我国商业银行管理会计的理论应用程度不高。

(二)应用模式选择不当

从西方和我国商业银行管理会计应用实践来看,目前能基本满足企业管理会计需求的模式主要有责任会计模式、全面成本管理模式、全面预算模式、本量利分析模式。但由于客观上存在商业银行经营业务特点与工业企业的差异,我国商业银行组织架构与西方商业银行的差异,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在组织架构上的差异,在选择管理会计的模式时,未能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有些甚至照搬国外的模式,导致实施管理会计的效果并不理想。

(三)内部环境制约使得管理会计的应用效果不理想

商业银行内部的软环境和硬环境直接影响管理会计的应用效果。软环境的制约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商业银行领导层重视程度不高,二是商业银行分支机构之间存在关系。商业银行领导层对管理会计应用重视程度不高是影响管理会计应用效果的重要因素。因管理会计的重要职能之一是为企业提供决策依据,如果领导层不重视管理会计在行内的推广应用,会导致管理会计应用程序的各个环节出现问题,进而影响其应用效果。我国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之间容易出现问题,而分支机构之间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时,将直接影响管理会计的应用效果。

(四)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存在缺陷

管理会计的应用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为管理会计决策提供充足的数据信息。目前仅有部分商业银行建立了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并且在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及考核等方面发挥了其应用优势,但是管理会计作为管理的决策支持系统,面对的是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在应用价值链分析银行业务流程、确定银行竞争优势及处理银行定位问题时,不仅需要内部信息,还需要采集竞争对手的相关资料数据以便对竞争对手进行跟踪了解。通过对竞争对手相关信息的分析,能够使商业银行尽可能地掌握竞争对手的优势、劣势及可能对银行产生的影响,这对于银行决策层进行决策和管理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而传统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仅对银行内部的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和处理,并不能体现外部环境变化和竞争对手的产品种类、价格和营销活动等信息。此外,商业银行因系统众多致使信息数据过度分散化、碎片化,这些都对管理会计的应用造成一定阻碍。

五、我国商业银行管理会计应用的路径

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的应用是一个系统工程,这既涉及管理会计理论与商业银行管理实践相结合的问题,也涉及在管理实务中如何选择管理会计模式、如何解决应用实践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等。笔者认为,我国商业银行管理会计的应用应遵循一定的路径,方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架构,商业银行管理会计应用应遵循以下路径:改善内部环境———开展理论和应用实践研究———选择应用模式———建立管理会计系统———建立反馈与评价机制。

(一)改善管理会计应用的内部环境

要改善商业银行管理会计应用的内部环境,需要自上而下营造应用管理会计的氛围。高管领导层应认识到,在如今大数据、互联网时代,作为一种理论和实践均具备创新空间的管理工具,管理会计以组织战略为基础,以价值创造为导向,其目的是为管理服务,应高度重视管理会计在行内的推广应用。一方面,为便于管理会计在行内有序开展应用,应根据行内资源状况、组织架构、经营模式等制定管理应用的阶段规划,并围绕规划制定系统建设、人才培养、制度建设、激励约束机制等详细计划;另一方面,要为系统建设、人才培养以及其他规划工程合理配置人力、财力及物力资源。

(二)开展理论和应用实践研究

在充分重视实施管理会计的基础上,商业银行可以成立专门的部门,研究管理会计理论以及如何与本行的管理实践相结合。第一,由于管理会计理论源于工业企业,在应用于商业银行的管理实践中时,应在实施方法和应用假设上进行修正和创新;第二,对是否能将管理会计的应用延伸到基层网点、人员进行研究,创新信息采集方式,确保数据的可信度较高;第三,对配套的管理会计系统如何设计、如何提高信息化水平进行系统研究;第四,对业绩考核体系、FTP定价机制进行充分研究;第五,研究如何将管理会计的信息范围进行拓展,将竞争对手和外部环境的数据纳入,进而提高管理会计信息参考价值。

(三)全面设计,选择合适的应用模式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主流的组织架构形式为“一级法人、分级管理”,在短期建立网点、人员为责任中心的模式尚不现实的情况下,应强化一级分行的条线管理职能,按条线对所辖分支机构的业务、产品进行统一的专业化和精细化管理。在成本和风险分摊的基础上,可以建立银行分部门、分产品、分客户的管理机制。在实行责任会计时,全面预算模式更为合适。与传统的责任会计模式相比,全面预算模式能更全面地反映企业的价值,同时可以实现激励方式的多样化,这对于国内业务种类繁多的大型商业银行来说更为合适。在当前大数据和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市场环境下,商业银行可以选择大数据+信息披露的管理会计模式,将生产数据与财务数据有机结合,提供自动分析预警;可以选择互联网+App的手机应用会计报告模式,将信息披露工具与手机App相连接,实现大数据实时控制、反馈和预警,实现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的相互补充,并将财务报表数据转换成动画或图表等形式。

(四)因地制宜,建立合适的管理会计系统

管理会计是在管理过程中对价值进行计量的会计,是对过去数据的分析、现在数据的重构、未来数据的预测过程。商业银行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本行的规模和组织体系,设计和建立适合本行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在设计管理信息系统时,要满足深入开展分机构、分客户、分产品核算的需要,分别建立包括利率、流动性、资本充足率等内容在内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块、客户信息数据分析模块、产品数据集中分析模块、风险预警机制等功能模块,建立一套“机构预算、业务预算、产品预算、客户预算”一体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包含运营成本、税务成本、内部资金成本、风险成本、资本成本等在内的全面成本管理体系及以经济增加值(EVA)、关键绩效指标体系(KPI)等为方法的绩效管理体系为主体的系统,形成“前、中、后”一体的管理循环。

(五)建立反馈与评价机制

在管理会计从研发到实施的各个阶段,会出现各种漏洞和问题。为更好地发挥管理会计的作用,研究和管理部门应在正式推广管理会计系统之前进行充分的测试,在实施管理会计的过程中采集各个条线、部门的反馈建议,在新业务开展时,及时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并在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中进行相关维护,及时优化管理会计系统。在反馈建议的工作中,为调动员工反馈的积极性,也可设立激励机制。在管理实务中,由于经营的业务种类以及涉及的部门机构较多,商业银行在遵循以上路径实施管理会计时可以采用先研究试点后推广的渐进式应用方式。

六、结束语

在当前经济金融新常态下,商业银行的业务增速明显放缓,选择先进的管理理论进行管理创新对于商业银行实施精细化管理进而提高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我国银行体系不断完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在资产规模、业务种类、组织架构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在优化运营管理方面,管理会计的引入、管理会计理论和本行实践的结合与创新是商业银行的有效选择。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应用管理会计时在方法和模式上会存在差异,但遵循的原则和路径在某些方面是相同的。这也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作者:王光国 王广智 单位:上海大学上海研究院 南京西部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熊焰韧,苏文兵.管理会计实践发展现状与展望:先进管理会计方法在中国应用状况调查[J].会计研究,2008(11):84-90.

[2]喻晓飞.加大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应用的思考[J].财会研究,2010(7):34-36.

[3]郭晓梅,苏月嫦.管理会计应用的瓶颈和突破[J].经济问题,2006(1):69-71.

[4]冯巧根.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管理会计框架重构[J].会计研究,2009(8):80-88.

[5]潘飞,王悦.中国管理会计的若干问题思考[J].会计之友,2010(3):27-31.

[6]肖文东.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的应用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4):92-96.

银行管理系统论文范文第5篇

(一)商业银行战略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不完善

我国引入战略管理会计理论的时间相对西方发达国家较晚,虽然现阶段对此理论的介绍和推广已经逐步落实,但由于未将此理论与我国商业银行实际发展状况紧密融合,所以在理论普及的过程中,并没有得到全面、准确的认识,致使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并未确定战略管理会计运行的总体原则和完善的运行机制,甚至未实现对战略管理会计实施步骤的统一规划和安排,导致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对于战略管理会计仍是“想怎么做,怎么做”,这对商业银行战略管理会计的应用和发展产生了滞碍。

(二)传统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阻碍

现在部分商业银行仍采用传统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此种系统虽然能够满足商业银行内部运行预测、规划、控制、考核、决策等环节的信息需要,但战略管理会计不仅将眼光定向商业银行内部,信息更应该覆盖商业银行的竞争对手及顾客,这样才能够实现为战略决策提供信息支持,通过收集、分析战略对手的相关信息,判断竞争对手存在的优势及劣势,并根据商业银行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战略调整,例如收集竞争对手的产品种类、市场营销活动等,但传统管理会计系统在此方面并不能体现优势。除此之外,商业银行使用的传统管理会计系统将收集的信息按部门或系统构成分类,这导致原本不全面的信息被再次分割,信息分析、整理受限,阻碍了商业银行战略管理会计的实际应用。

(三)商业银行推行作业成本法存在实际困难

成本作业法是一种成本核算的方法,即作业的过程中必然会消耗资源,将消耗的资源计入相应的作业中,并确定产生消耗的成本动因,进而实现各作业成本向成本计算对象的分配,商业银行其资源即人事、场地、设备、事务等产生的花费,而作业即商业银行所提供的所有无形业务,如贷存款、财务会计等。由此可见商业银行的作业比较复杂,对其进行成本管理不论是分析资源动因还是划分作业成本库等都存在一定困难,特别是实践中会发生诸多与理论不完全相符的情况,造成作业成本法应用存在现实困难,例如商业银行在运营过程中间接成本会发生变动,而且造成变动的因素较多,这就为作业动因的确定制造了难度,如果将所有因素都视为作业动因就会使数据收集的难度加大,造成不必要的人员物资浪费,而选取部分因素作为作业动因,可能造成产品成本信息不全,成本控制管理过于片面,所以现阶段成本作业法应用不灵活也阻碍了战略管理会计的应用。

(四)商业银行绩效评价存在问题

商业银行在绩效标准方面,普遍以部门的角度进行员工绩效,而忽视组织层面的全局战略绩效,将平衡计分卡单纯应用于员工个人绩效方面,使其与组织的愿景、发展战略等相脱离,并未发挥预期的目的;在绩效指标方面,由于错误的将绩效以员工个人为对象,所以在确定绩效指标时只能以员工岗位职责为依托,指标往往不能显示关键问题;在评价体系方面,商业银行往往将眼光定位于银行内部的财务指标,而对外部竞争对手影响下的长远目标并未重视,所以评价体系并不全面。

二、改善商业银行战略管理会计应用的措施

(一)加强相关理论研究力度,逐步落实实践

在理论方面首先应认识到我国战略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相对落后;其次组织在会计学、管理学等与战略管理会计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成立专门的理论研究机构,实现组织理论研究,实现资源的最大化集合;再次对理论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调查研究,提出解决办法,逐渐完善战略管理会计的理论体系;然后将国内外理论成果与我国具体国情和商业银行现阶段发展状况相融合,提出适合于商业银行应用的战略管理会计理论;最后将会计理论按照先试点后推行循序渐进的办法,应用于商业银行,使商业银行战略管理会计实践有充分的理论作指导。

(二)加强商业银行信息化建设力度

信息是战略管理会计应用的基础,所以要加大其应用必须提升信息质量,实现全面、准确、及时收集、分析,考虑到传统管理会计系统的缺陷,所以建立针对竞争对手或顾客的外向型信息采集系统是现阶段信息化建设的关键,使商业银行战略决策可以有充足的外部信息做依据。另外成立专业的、权威的信息管理部门也是商业银行信息化建设的关键,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信息不共享造成信息分割,阻碍商业银行战略决策;除此之外,要实现商业银行内部信息及外部信息的全面收集、科学分析,需要配备统一的计算机设备、统一信息机业务编码、实行统一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并有统一的监督做支撑,由此可见,信息化建设不仅包括信息化系统建设,还包括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设。

(三)根据实际情况应用作业成本法

成本对象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是作业成本法不变的法则,可以看出通过作业成本法可以有效的提升成本准确度,但对于精确成本信息却并没有强制性的要求,所以在应用作业成本法时要注意成本对象的划分满足成本管理需要即可,并不是划分的越精准越好;在选取成本动因时要考虑其与间接成本相关性,通常相关性与计算准确性成正比,而且要从重要成本动机入手,这样可有效减少工作量,提升准确性;在进行成本分配时,主要考虑不能够直接对应成本对象的资源,这样会避免成本消耗被重复分配。

(四)加强平衡计分卡的实用性

现阶段商业银行对平衡计分卡的应用普遍存在片面性的问题,为了扭转局面可以应用战略地图,通过战略地图将战略全方位的表述出来,使员工能够清晰的掌握商业银行的战略管理会计,由此可见战略地图是平衡计分卡的补充说明,是商业银行与员工的沟通媒介,从而使员工对个人的绩效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在确定绩效指标的过程中,可以监理部门的数据库,既存储部门历史运行数据,又存储竞争对手的相关指标,使指标确定更加具有针对性,而且与现实更贴近,这样不仅可以调动部门完成绩效的积极性,为商业银行创收,而且逐渐完善商业银行的评价体系,有利于其长期发展。

(五)将战略管理会计理念与商业银行内部文化相融合

商业银行内部文化是商业银行长期运营过程中积累的精神财富,其对员工的思想行为具有很强的规范和引导作用,如果商业银行战略管理会计能够与其内部文化实现融合,就会为战略管理会计提供强大的动力,使员工自发的为战略管理会计的实现而做出努力,这样不仅能调动员工积极探索战略管理会计,而且可以实现商业银行各层员工的力量集中化,这为战略管理会计的应用创造了条件。

三、结论

银行管理系统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内涵;构成;本质特征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B

近年来,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都十分重视提升核心竞争力,纷纷提出了战略转型的要求,但对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内涵、维度构成、本质特征等方面的研究触及不深。虽然国内外学界和实务界都非常关注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发展战略与战略管理问题,但到目前为止极少有研究者系统地研究有关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一系列问题。本文试图通过系统阐释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内涵、维度构成和本质特征,以增进理论研究者和实务工作者对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深刻内涵的全面理解,为进一步理解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相关问题提供新视角,也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做一些铺垫。

一、国内外文献综述

“战略竞争力(Strategic Competitiveness)”正式出现于迈克尔A.希特(MichaelA.Hitt)撰写的《美国公司在全球市场中的战略竞争力》(The Strategic Competitiveness of U.S Firms in the Global Marketplace),1997年MichaelA.Hitt & R.Duane Ireland、Robert E.Hoskisson合著出版的《战略管理:竞争力与全球化》(Strategic Management:Competitiveness and Globalization)提出了战略竞争力的定义:当一个公司成功地制定和执行了价值创造的战略时,它就能获得战略竞争力,并将获得战略竞争力作为战略管理过程的两大目标之一。何会文(2006)在《基于战略竞争力的服务补救管理体系》一书中,通过深入研究Hitt等学者提出的“战略管理过程”后认为具有战略竞争力的企业,即是在财务、顾客、内部经营过程、学习和成长等四个方面表现出色的企业;战略竞争力是指企业在财务、顾客、内部经营过程、学习和成长等领域的出色表现,是企业成功制定与实施发展战略的结果,是企业未来业绩的资源与能力保证。

魏春旗、朱枫(2005)将战略竞争力概括为:企业的高层决策者根据企业的特点和对内外环境的分析,确定企业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方向,制定和实施企业发展总体谋划的能力。战略竞争力是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战略管理是提升战略竞争力的关键,包括银行总体战略和产品组合、竞争战略、技术创新,以及企业文化、企业形象和人力、财务等战略,基本涵盖了银行生产和发展的全过程。他们在研究过程中没有对战略竞争力的内涵,及其相关理论作较为系统的阐释,只是简单介绍了战略管理原理和工具,在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战略后,提出了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举措。

综上所述,对战略竞争力核心内涵等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并不多见,多数学者和管理界人士只是提一些概念性的东西,而对战略竞争力的内涵及其本质特征研究为数甚少;特别是对于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一系列维度问题研究得更是不深不透,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系统地进行理论阐释与分析论证。

二、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内涵

本文认为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是一种系统能力,是商业银行在市场竞争环境中相对于竞争对手所表现出来的,极不容易被模仿替代和复制的,由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等多种能力凝结而成的,能够产生强大竞争能力并创造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战略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集合体,是商业银行综合实力和市场价值的集中体现。由此可见,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本质上是由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三个部分组成的竞争能力体系,形成三个圆环。

(一)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处于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模型的内环,是战略竞争力的重要源泉,决定着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和成长能力,主要包括战略管理、文化管理、风险管控、金融创新、价值创造等核心能力。

1.战略管理能力。战略管理是商业银行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基业常青的重要手段。它是商业银行根据其内外部环境变化制定战略、实施战略,并依据执行结果的评价和反馈来调整、制定新战略的动态过程,分为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和战略控制三个阶段。商业银行的战略管理能力也就体现在这三个方面,这种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商业银行未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强弱。

2.文化管理能力。文化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是以文化竞争力作为核心竞争力的系统的组织管理方式。对商业银行来说,文化管理就是让广大员工共同参与到银行管理中来,使全行上下对商业银行的使命、愿景和核心价值观达成共识,并通过相应的行为准则,贯穿于银行战略、公司治理、人力资源、金融创新等各方面,从而系统地解决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问题。

3.风险管控能力。所谓商业银行风险管控是指商业银行通过风险识别、评估、分析、预测和处理等方法,预防、回避、分散或转移经营管理中的各种风险,减少或避免经济损失,确保银行资金安全,从而实现风险最小化、收益最大化的行为过程,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必须把风险管控能力作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中之重来抓。

4.金融创新能力。金融创新涵盖了商业银行体制、技术、管理、文化、服务创新等内容,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创新过程。随着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在相当程度上表现为金融创新能力,这种创新能力的高低将成为衡量商业银行市场影响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准。金融创新能力不仅是商业银行实现有效发展、资产质量提升和利润持续增长的先决条件,而且也是商业银行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驱动。

5.价值创造能力。商业银行价值是银行资本与劳动融合、创新过程中而产生的价值,以债务资本价值和权益资本价值为主,可以用会计账面价值、内在价值、市场价值和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EVA)来度量。所谓EVA,其原型就是西方经济学中经济利润(Economic Profit),是商业银行税后净营业利润扣除资本成本(包括债务和权益成本)后的剩余资本收益,它要求银行资本获得的收益必须能抵补投资者承担的风险。商业银行价值创造能力,也就是商业银行创造EVA的各种能力与潜力的总和。这种价值创造能力反映了商业银行资本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也反映出经营管理者为投资者增值的能力,是商业银行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二)基础竞争力

基础竞争力处于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模型的中环,是战略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影响着商业银行的基本运行和持续发展能力,主要包括公司治理、人力资源管理、服务营销等基础能力。

1.公司治理能力。商业银行具有不同于一般企业的高杠杆、高风险、负外部性和行业管制与监管等特征,由此决定了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也正是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公司治理能力在商业银行长期发展战略中的基础地位。公司治理能力是指商业银行体现在公司治理结构、治理机制等方面的管理能力,良好的公司治理能力是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基础和前提,对于商业银行提升战略竞争力具有决定性作用。

2.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是商业银行根据其发展战略,有计划、有组织、有重点地对人力资源进行开发与管理,以满足银行当前乃至未来发展需要,确保战略目标实现与成员发展最大化的过程,包括人力资源规划与岗位设计、选聘与培训管理、劳动关系管理、薪酬管理、绩效管理等内容。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实质就是融人力资源占有能力、开发能力、配置能力与激活能力为一体的综合能力。商业银行应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高度重视人才的“激活”状态,充分发掘人才的潜力,切实从研究和满足人才需求入手,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能,从而为提升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夯实基础。

3.服务营销能力。服务营销能力也就是商业银行管理其营销职能及金融服务的基础性能力,主要涉及营销战略的决策与实施、市场研究与细分市场、营销渠道建设、客户关系管理及顾客服务等方面的能力。这种基础能力不仅是提升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重要砝码,也是商业银行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制胜的法宝。服务营销能力的大小决定和影响着商业银行是否可持续成长与长远发展,只有将“客户满意与客户忠诚”的服务营销理念内化为银行员工的实际行动,才能真正提升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从而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三)环境竞争力

环境竞争力处于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模型的外环,是战略竞争力的重要依托,对于商业银行造就可持续竞争优势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包括政府管理、经济基础、金融发展与国际化程度等外在能力。商业银行环境竞争力是指构成和影响商业银行竞争力外部环境因素的综合,是商业银行长期积累而形成并长期发生作用的、能够产生竞争优势的外在能力。影响和制约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外部环境因素可以归纳为政府管理、经济基础、金融发展与国际化程度等,这些因素是否有利于商业银行环境竞争力的提升,也会直接影响和制约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提升。

三、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维度构成

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内涵告诉人们,它由制度、技术、管理和文化维度构成,这四个维度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共融于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之中(如图二所示)。其中文化、制度维度是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重要部分,文化、制度维度是技术、管理维度的原动力。文化、制度维度的创新推动着技术、管理维度的创新,如果商业银行没有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先进的制度,技术、管理创新就会失去文化、体制机制上的重要支撑,而且文化维度的创新还统领着制度、技术、管理维度的创新,是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提升的重中之重。

(一)制度维度:银行制度规范

商业银行制度规范是指商业银行为有效实现目标,制定的一系列显性规则、合法程序和标准体系等,并用以约束追求主体福利和效用最大化的银行活动及其成员的行为规范(诺斯,1994),主要包括银行产权制度、管理制度、技术与业务规范以及银行成员的个人行为规范。商业银行制度规范、特别是产权制度和管理制度,直接决定着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管理效率和战略竞争力。因此,制度维度是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形成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战略竞争力的动力激励之源,如果银行制度提供的是低动力激励①,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就难以建立。

(二)技术维度――知识、技能与技术系统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技术维度既包含银行所有员工的知识与技能(含服务),同时也包含由广大员工运用其知识与技能所创造的技术系统,比如金融技术②、服务体系等。显然,技术维度的竞争力不仅在人们的大脑中积累起来,而且也在技术系统中积淀下来。在银行产品、银行服务中蕴藏的银行员工的知识和技能,以及镶嵌在技术系统中的知识和技能,是跟战略竞争力最紧密相联的维度。因为银行员工长期积累的知识和技能,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得以完善、充实、更新,并且有机地镶嵌于商业银行的技术系统――软件、硬件和工作程序中,从而构成商业银行的技术维度。又由于银行内外部的协同、互补和乘数效应,商业银行所拥有的技术维度会远远大于银行员工个体知识、技能的总和。所以,技术维度是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必不可少的部分。

(三)管理维度:组织管理系统

商业银行管理维度主要是涉及组织管理系统的相关维度,组织管理系统由组织构架、控制系统、绩效管理系统、薪酬管理系统、培训教育系统等构成,组织管理系统具有持续不断地引导和管理商业银行知识和技能的功能,同时还具有协调配置、整合、引进和吸收外部知识与技能的功能。组织管理系统中的绩效、薪酬管理等激励系统,形成了商业银行知识和技能交流积累、流动和创新的有效渠道,使得组织管理系统对提升战略竞争力呈现出巨大的支撑作用。事实上,战略竞争力是以核心价值观、制度规范、知识和技能以及资源等诸多形式,存在于人、组织、环境、资产、产品和服务等不同的载体之中,又以出类拔萃的知识、技能和技术系统的形态表现出来,通过绩效管理、激励约束、教育培训、提升系统和程序等管理维度来进行商业银行的资源积累和优化配置,以促进商业银行获取长期可持续竞争优势,实现商业银行的可持续成长。

(四)文化维度: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学和文化学的边缘学科,涉及到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理念、惯例、习俗、道德伦理、社会责任及传统文化等,企业文化已经成为商业银行生存与发展的核心力量,是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核心支撑(刘光明,2007)。文化维度实质上就是企业文化的范畴,文化维度是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核心维度。企业文化以隐性准则的效能,决定着商业银行对知识和能力类别、形式的取舍,对管理模式甚至是不同制度规范的选择等,哪一类知识和能力将受到支持、接纳或提倡,都是商业银行价值取向的结果。由于企业文化包括商业银行使命、愿景、经营理念、行为仪式、价值标准、感情信仰等――它们与不同的知识和能力相关。在特定环境条件下产生的企业文化就是商业银行的价值观,商业银行的价值观扮演的就是知识筛选、能力控制的角色。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对不同的知识进行筛选、鼓励、控制,同时,对商业银行各种能力进行整合,最终形成战略竞争力。

一般来说,商业银行的知识和技能存在着三种不同的状态,即员工个人层面的知识和技能,镶嵌在技术系统中的知识和技能,融合在管理阶层观念、行为及组织的流程和惯例之中的知识和技能。但是,无论哪种状态的知识和技能,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它们都非常依赖于商业银行的核心价值观。价值观体现了一系列相关的假设,价值取向引导着商业银行的经营决策,制约着银行员工的行为。价值观以及由此产生的文化惯例和标准等,确保了银行能够发现其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并把它们积累起来。因此,文化维度和制度、技术与管理维度相互作用,将形成自我强化和提升的良性循环,从而铸就强大的战略竞争力。

四、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本质特征

结合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内涵和维度构成,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除了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异质性、价值性、稀缺性、难以模仿性、不可替代性、不可交易性等突出特征,以及商业银行竞争力的特殊性外,至少还具有以下五个本质特征:

1.战略性。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战略性”,主要体现在制造商业银行竞争中的取舍效应,也就是选择何者可为、何者不可为的问题。如果商业银行没有取舍效应,那么根本就不需要发展战略,也就更不需要谈及战略竞争力。商业银行作为特殊的金融企业,强调战略竞争力,本质上讲就是要关注两点:一是商业银行如何去竞争以在市场上获取竞争优势;二是商业银行如何在市场上创造出一种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使之不仅独特有价值,而且难以被模仿复制或替代。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对未来一个时期经营管理与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积极做出应有的战略规划与决策,同时加强战略管理,实际上也充分体现出战略竞争力鲜明的战略性特征。

2.可持续性。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可持续性”,实质上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核心业务领域的可持续发展,以此确保商业银行具备持续不断提供金融服务的能力;二是促进商业银行周边产业链和社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确保其经营管理能够对社会产生持续的正面影响,从而提升商业银行的环境竞争力。

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强调的是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必须进行战略性整合,不仅将视野从优先考虑利益最大化延伸至社会和环境可持续性,而且还把对生态影响、社会公正和经济公平的考虑纳入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的基本范畴,把可持续发展目标与最大限度地提高股东及相关利益者价值与客户满意度摆在同等位置。因此,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可持续性是其最本质的特征。

3.系统性。从系统论的角度看,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不仅自身构成是一个多维度的系统,而且还包含若干个子系统。系统性强调的是战略竞争力各要素之间的协调与配合,追求系统整体功能的最优化和持久性。它既要求商业银行特别注重其核心竞争力的打造、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的提升,更强调决策层和银行家的全局意识、系统战略思维。如果一家商业银行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要持续不断地适应环境的变化来进行持续变革与持续创新,形成商业银行的战略竞争力,发挥其协同效应与系统作用,从而促进商业银行可持续成长。

4.资产专有性。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是由多种能力体系构成的集合体,由于各个能力体系的结构不同,商业银行的资产存量在现有领域就会形成沉没成本,使得商业银行对战略竞争力的投资成为不可还原性投资。因此,战略竞争力也可以看成是商业银行的一种专用性资产,具有资产专有性特征。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专有性还表现在长期积累的自然属性上,因为战略竞争力具有历史依存性,是需要银行长时间积累、学习而形成的。竞争对手模仿一套环环相扣的能力体系,远比仿制某一特定的营销方案、一项制造技术或者一个特色产品要难得多,这就使得竞争对手处于时间劣势,自然形成进入的资产壁垒而无法参与竞争,从而保护了商业银行垄断利润的获得,同时也对商业银行自身构成一种推出壁垒,使其本身的资产和能力在原有基础上持续提升。

5.知识性。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认为核心竞争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而核心竞争力又是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最核心的能力,可见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具有明显的知识性特征。从战略竞争力维度构成看,因为制度维度是银行家实施战略构想、完成资源配置、追求战略目标的一系列行为规则的公开性知识,技术维度是科学知识或其他知识在实践中的系统应用,是解决实际问题的相关知识与使用的知识工具的总和,也是商业银行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创造出来具有银行特殊性的知识,并与外部获取知识相结合的经营化了的知识体系。管理维度是关于协调、控制、整合银行内外部资源的知识,文化维度则可以被视为有关说明企业应该做什么,如何做的一种非公开的知识(休・考格特等,2000)。所以,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具有难以仿制的知识性特征。

注释:

① 新制度经济学把产权不清或不具有“排他性”的产权所产生的激励不足现象称之为“低动力激励”。

② 金融技术是指那些被广泛应用于银行业,并使传统银行发展到电子银行的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统称(温彬,2004)。

参考文献:

[1] MichaelA.Hitt,R.Duane Ireland,Robert E.Hoskisson.Strategic Management:Competitiveness and Globalization[M].South-Western,a part of Cengage Learning,2009.

[2] 何会文.基于战略竞争力的服务补救管理体系[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92-93.

[3] 魏春旗,朱枫.商业银行竞争力[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4] 潘敏.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一个基于银行业特征的理论分析[J].金融研究,2006(3):37-46.

[5] 葛兆强.企业文化与商业银行成长[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6(6):20-28.

[6] 杨达远.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47-58.

[7] 朱明,周柏林.我国商业银行服务营销文化战略体系的构想[J].金融论坛, 2009(9):52-57.

[8] 容和平.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战略管理理[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7.

[9] 陈育明,张珂.品牌驱动式银行管理――基于品牌价值和银行持续成长的战略选择[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10] 张玉喜.商业银行价值管理研究[J].改革与战略, 2007(7):55-58.

[11] 廖岷.国际金融危机中银行公司治理的主要问题及启示[J].国际金融研究, 2010(5):61-68.

[12] 合杰,郭旭初,赵勇.现代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13] 董国福.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及其途径[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 2002(28):30-32.

[14] 施用海.关于环境竞争力问题的研究[J].和平与发展, 1999(4):50-58.

[15] 曾贤刚.如何提高我国企业的环境竞争力[J].生态经济, 2004(S1):83-85.

[16] 李正辉.金融竞争力研究综述与展望[J].经济学动态, 2008(5):71-74.

[17] 邹国庆,徐庆仑.核心能力的构成维度及其特性[J].中国工业经济, 2005(5):96-103.

[18] 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和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银行管理系统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银行;系统重要性;评估;监管

一、引言

2007年金融危机使人们认识到商业银行存在巨大的负外部性,其一旦出现问题将导致蝴蝶效应,危及各行各业,因此,商业银行系统重要性问题再次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之前我国仅有中国银行一家银行入围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2013年中国工商银行成为我国第二家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

之前的研究将中国四大国有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组成七家系统重要性银行,实施严格监管。2013年重庆银行在香港上市。苏宁银行、阿里银行等民营银行业开始出现。我国金融业的迅猛发展值得骄傲和欣喜,但是金融危机使我们以审慎的眼光看待商业银行的发展,其系统重要性必须得到重视。

系统重要性(Systemically Important)是指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金融存在的可产生巨大负外部性风险的内在属性。

二、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Mathias 和Jean Tirole(2002)结合信息经济学和博弈论的相关知识,提出应该银行当成一个企业,根据其资本构成来分析商业银行监管需求,并运用政治经济学加以分析,此外站在国际视野对《巴塞尔协议》和其他发达国家的银行监管体系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期对本国商业银行系统重要性监管以借鉴。

Milne(2004)引入资本流动性、筹资成本和监管干预等概念,提出了一个有关商业银行系统重要性的存货模型(inventory model)。其指出,商业银行为了维持期正常运行,不致产生系统性风险,必须在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的基础上提取准备金,这为以后各国银行系统法定准备金打下了基础。

Alain de Serres (2006)利用世界银行和OECD(国际经济与合作组织)建立的金融机构数据库资料对各国银行系统重要性进行了跨国比较研究,得出结论:银行系统重要性监管指标分为两类,一类是代表促进银行业竞争的监管政策指标,一类是代表维持银行业稳定的监管指标。并在此基础上,用这两类指标和银行发展指标进行简单的回归,发现长期来看系统重要性指标与发展指标正相关。

Segoviano 和 Goodhart(2009)定义系统重要性指标PAO(probability that at least one bank becomes distressed)用以衡量商业银行的系统重要性。PAO指金融系统中至少有一家银行出现危机的概率,所以其计量的只是单一银行,而且PAO不具有一般性,仅表示极端事件发生时的概率,也无法推出危机事件的影响力度。

Peters (2011)引入银行规模这一因素,定义了测算系统重要性的附带破坏指数CDI (Collateral Damage Index )。他的研究结果表明系统重要性的确与银行规模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这绝不是说系统重要性等于银行规模,这是两个完全不同领域的概念。

2.国内研究。我国有关商业银行系统重要性的研究起步较晚,其监管研究也多是理论分析。

李妍(2009)结合我国特色的金融体系――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研究商业银行的系统重要性,认为商业银行系统重要性需要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和银监会等部门间相互协调监管,共同研究制定系统重要性评估体系。

陆静(2011)引入规模、关联性和复杂性三个评估指标,采用规模加权估计方法,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系统重要性进行评估。

由于系统重要性银行是2010年才由巴塞尔委员会提出的,作为一个新兴事物,对其研究仅限于近两年来的研究,所以研究较少。而且对其研究主要集中于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评估的研究方面,监管多只是稍带着提一提而已。

黄珊珊、李伟平(2011)认为列入系统重要性银行将会影响国内银行的资产和利润增长,引发巨额的融资需求,监管当局应从我国国情出发审慎推动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指标实施。

张琦(2011)从国内外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的实践出发,从判断因素、评估框架、评估方法论、监管主体及措施几方面详细地描绘了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的国际经验,并介绍了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实践―CARPALS监管体系、其他审慎监管措施和监管信息获取,最后提出建立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框架的政策建议。

肖璞、刘轶、鄢俊华(2012)在巴塞尔委员会提出的系统重要性银行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银行业的特点及所处的环境,构建了评估银行系统重要性的指标体系,并提出了监管的政策建议。

商业银行系统重要性监管研究学者一致认为,商业银行系统重要性监管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的最高技巧是是如何将监管的成本降至最低,失误率降至接近为零。通过科学的方法研究分析,纷繁复杂的商业银行系统重要性监管活动抽象为的简单、直观的数据,但是如何将这些定性的资料转变成定量的资料,以表格、图片等形式展现出来仍是商业银行系统重要性研究者面前的主要难题之一。

三、系统重要性评估体系

1.研究对象。本文选取16家上市的商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重庆银行于2013年11月在香港H股主板成功上市,但其发展较16家上市银行还是有所差距,其系统重要性问题尚不计入本文考虑范围之内。2013年国有四大行总资产CR4=70.1%,表示目前的银行业属于“比较集中”级别。

数据来自2009年-2013年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实业银行、平安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北京银行、宁波银行和南京银行共16家上市银行的年报和《中国金融统计年鉴》。

2.评估体系。金融危机发生后,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与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测度方法与之前发生一些变化,系统重要性评估的主要模型有指标体系、金融网络分析、协同风险模型等。本文采用的评估模型是指标体系。

央行(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等部门比较认同的是IMF-BIS-

FSB从规模、关联性、复杂性和可替代性四个方面构建的指标体系评估理论框架。同时,鉴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除了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以外其他银行的国际化程度都不高,银行系统性风险国际传染数据库尚未建立,本文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主要研究的是我国商业银行的系统重要性。因此,本文结合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自身特性,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指标体系评估方法,运用熵值法对各商业银行在金融系统中的重要性进行测度。

根据IMF-BIS-FSB《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评估指引》和中国银监会《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由于我国各商业银行国际业务非常有限,暂不考虑全球关联性指标,故从商业银行规模、关联性、复杂性和可替代性四个方面来设计系统重要性评估指标体系,具体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四、评估结果分析

1.评估结果。2009年-2013年16家商业银行系统重要性指标评估结果如下表所示:

2.系统重要性分类。目前我国现有7家系统重要性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通过对2009-2013年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系统重要性评估结果分析,这16家商业银行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为系统重要性银行,第二类为潜在系统重要性银行,即有发展为系统重要性银行可能性的银行,第三类为非系统重要性银行。

根据16家商业银行5年系统重要性得分的平均值,将16家上市银行分为三类,分类结果为:

第一类: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平均分都在10%以上;

第二类:招商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和平安银行,平均分都在2%以上;

第三类:华夏银行、北京银行、南京银行和宁波银行,平均分在2%以下。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针对不同类别的银行,应采用不同的监管方式,即分类监管。

第一类为系统重要性银行,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这与传统的四大行最重要的观念不同,也与七家系统重要性银行的理论不同。的确随着交通银行近十年的发展,其资产规模、流动性等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因此不容小觑,但其与四大行银行系统重要性还是有所差距,四大行中系统重要性平均分最低的建设银行得分在13.97%,而交通银行平均分为10.84%,但其与潜在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差距更大,其是第二类银行得分最高(招商银行4.14%)的2.62倍,因此交通银行归于系统重要性银行无可厚非。对这类银行可以采用统一的附加监管要求,无须采用G-SIBs的分段法进行差别监管。

系统重要性银行的监管中,应重点关注不同系统重要性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来源,针对不同的风险来源,而采取相应的监管和防范措施。

第二类银行为具有系统重要性潜力的银行,虽然其系统重要性得分远低于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得分,但是其关联性和复杂性得分非常接近第一类中的建设银行。若潜在系统重要性银行发生危机,也会威胁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只是其冲击力比系统重要性银行要低得多。而且,随着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规模不断壮大,将来极可能会发展成为系统重要性银行 因此,银监会在系统重要性监管中也应密切关注潜在系统重要性银行。

并且应建立动态的商业银行系统重要性数据库,实时把握商业商业系统重要性变化,对其进行时间纵向分析和同行横向分析,对未来系统重要性进行预测,以便准确监管。

第三类银行则为非系统重要性银行,央行(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等政府部门应为这些银行创造条件,营造良好的竞争和发展环境,促进它们的快速发展,发展同时也会降低商业银行的系统重要性。

参考文献:

[1]王俊豪.管制经济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73-175.

银行管理系统论文范文第8篇

论文提要:我国商业银行对小额存款账户开征管理费已经施行了三年多时间,学界的态度已渐趋理性。本文试图从银行经营管理角度对该问题进行回顾和再探索,指出该管理费的开征对提高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贡献高于账户数量减少带来的成本节约。

一、问题背景

2005年5月11日,

综上所述,银行对小额存款账户收取管理费应经过切实的测算和论证,并考虑到一个国家的居民储蓄习惯和收入水平。在发达 金融 市场上,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对储户的细分来分类收取管理费,但是我国商业银行具体到各个地区的分行所面对的收入结构并不一定能支持这种细分,此时稳定储户来源比一窝蜂的收费更为重要。

从我国商业银行对收费标准和实际收费后的效果来看,与理论推导并不完全一致。目前,虽然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对于开收小额账户管理费将会带来多少收入均没有公开的测算数据。但仍有相关统计可以从一个侧面说明问题。如,据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的统计数字显示,建行广东省分行原有3,150万户个人活期账户,其中有80%的账户(约2,500万个账户)是小于400元的小额账户,排除了免收的14类账户以后,列入收费范围的小额账户数量大约为1,000万个。按照建行每个账户每季度收费3元的标准,每月账户管理费为建行广东省分行带来的增收效应则为1,000万元,全年将为1.2亿元。相对于建行广东省分行公布的2004年度账面利润41.29亿元而言,其贡献率也接近3%。作为国内营业网点最多、覆盖范围最大、占据国内银行市场份额最大的工商银行在启动小额账户收费以后带来的净利润绝对值的增加,以及对全行资产收益率的贡献,可能要超过其他三家国有商业银行。这还未考虑节约系统维护成本和人力资本后的收益。

有业界资深人士表示,银行储蓄业务的平衡点大约在1,000元,账户余额低于1,000元的业务银行会亏本。但实际中银行的收取界限鲜有定为均衡数额的操作。率先启动小额账户收费的建设银行深圳分行制定500元的标准是与当地储户的习惯相关的:许多低收入的深圳打工者都是在存够500元以后取出寄回老家,这直接导致该类账户的日均余额远低于500元。各家银行多制定300元或者500元的标准,似乎只是同类推定的结果,并无 科学 测算的依据。

另外,要提出的是,许多小额账户的存在与2000年前后银行无节制地推销自己的借记卡,掀起“发卡大战”不无关系。不少银行基层单位当年出于吸引存款的需要,再加上银行内部管理的不到位,没有注重账户信息的内部共享,在开立银行账户没有任何限制,结果许多客户开立银行账户后长期并不使用,银行系统在办理每笔业务时均需对这些账户进行扫描、识别,并需长期备份、保管这些账户的 历史 数据。当这些账户占用了银行系统巨大的空间,延缓了系统的运行速度后就开征管理费。将银行当初的不审慎行为的后果强加到储户身上,有碍于我国商业银行向国际一流大银行业务经营水平的转变。

银行管理系统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负外部性效应;公共产品;柠檬问题;政府失灵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

一、金融监管的理论基础

金融监管的理论基础是金融市场的不完全性,金融市场的失灵会导致金融和经济体系的混乱,危害国家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这就有必要要求政府对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进行外部监管。

(一)金融体系的负外部性效应。金融体系的负外部性效应是指金融机构的破产倒闭及其连锁反应将通过货币信用紧缩而破坏经济增长的基础。金融机构在中介过程存在风险与收益的外部性,存在监督、选择信贷的外部性,存在金融混乱的外部性,尤其是银行业作为一个特殊行业,其破产的社会成本明显高于银行自身的成本。按照福利经济学的观点,外部性可以通过“庇古税”来进行补偿,但是金融活动巨大的杠杆效应――个别金融机构的利益与整个社会的利益之间严重的不对称性使这种办法显得苍白无力。另外,科斯定理从交易成本的角度说明,外部性也无法通过市场机制的自由交换得以消除。因此,需要一种市场以外的力量介入来限制金融体系的负外部性影响。

(二)金融体系的公共产品特性。一个稳定、公平和有效的金融体系带来的利益为社会公众所共同享受,无法排斥某一部分人享受此利益,而且增加一个人享用这种利益也并不影响生产成本。因此,金融体系对整个社会经济具有明显的公共产品特性。

(三)金融机构自由竞争的悖论。金融机构是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它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特性,决定其不完全适用于一般工商业的自由竞争原则。一方面金融机构规模经济的特点使金融机构的自由竞争很容易发展成为高度的集中垄断,而金融业的高度集中垄断可能造成价格歧视、寻租等有损资源配置效率和消费者利益的不良现象,会降低金融业的服务质量和有效产出,造成社会福利的损失。因此,应该通过监管消除垄断;另一方面自由竞争的结果是优胜劣汰,而金融机构激烈的同业竞争将导致整个金融体系的不稳定,进而危及整个经济体系的稳定。因此,自从自由银行制度崩溃之后,金融监管的一个主要使命就是如何在维持金融体系的效率的同时,保证整个体系的相对稳定和安全。

(四)不确定性、信息不完备和信息不对称。在不确定性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信息经济学表明,信息的不完备和不对称是市场经济不能像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所描述的那样完美运转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在金融市场上,信息是完全的,则资金盈余者可以判断潜在的借款人是否值得信任、他们将资金投入运作后是否能产生预期的效益、到期归还本息是否有保障等。但在现实运行中,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形成了存款人与银行、银行与贷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由此产生了Akerlof的“柠檬问题”,即金融市场中的道德风险或逆向选择问题。然而,搜集和处理信息的高昂成本使金融机构又往往难以承受,因此,政府及金融监管当局就有责任采取必要的措施减少金融体系中的信息不完备和信息不对称。

二、金融监管相关理论

(一)20世纪三十年代以前是经济自由主义盛行并占据统治地位的时期,对金融机构经营行为的管制和干预很少。直到1797年,弗朗西斯・巴林爵士在谈到英格兰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的职能时,首次提出了“最后贷款人”这个概念。因此,20世纪末期人们逐渐意识到需要一个“最后贷款人”以增加货币供给的弹性,而按照这个思想建立起早期的中央银行后,现代意义的金融监管就开始形成。

(二)20世纪三十年代后的金融监管相关理论。三十年代的大危机表明:金融市场具有很强的不完全性,“看不见的手”无所不至的能力只是一种神话。“市场是脆弱的,如果放任自流,就会趋向不公正和低效率,而公共管制正是对社会的公正和需求所做的无代价的、有效的和仁慈的反映”。这一时期金融监管理论主要是顺应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对“看不见的手”的自动调节机制的怀疑,为三十年代开始的严格而广泛的政府金融监管提供了有力的注解。

经济学界对“政府失灵”即政府金融管制是否有效进行了讨论。Stiglitz(1971)认为(后经Posner(1974)和Peltzman(1976)的补充),政府管制并不是为了保护全体公民或者人数众多的社会集团的利益,即并不是公共利益理论所称的要控制市场失灵、控制资金价格、防止各种金融风险的传染,以及为保证金融体系的健康和最优化的资源配置效率等,而是为了某些利益集团的政治收益和经济收益的最大化。

20世纪七十年代,困扰发达国家长达十年之久的“滞胀”宣告了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政策的破产,以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货币主义、供给学派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理论和思想开始复兴。在金融监管理论方面,金融自由化理论逐渐发展起来。“金融压抑”和“金融深化”理论是金融自由化理论的主要部分,其核心主张是放松对金融机构的过度严格管制,特别是解除对金融机构在利率水平、业务范围和经营的地域选择等方面的种种限制,恢复金融业的竞争,以提高金融业的活力和效率。

三、金融监管组织结构理论

(一)赞成中央银行需要和银行监管机构分离的观点。许多学者认为中央银行在执行货币政策方面与银行监管存在着利益上的冲突,因为一旦银行体系出现问题,中央银行作为监管机构,往往必须要对银行提供援助,而这又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增长,这与一个国家保持物价稳定的目标是冲突的。也有学者从利率与银行安全的冲突角度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央银行执行扩张的货币政策,通过降低利率来刺激经济增长往往会导致银行体系的利润下降,出现不稳定。Di Noia和Di Giorgio(1999)通过对24个国家1960~1996年的有关数据为样本的研究得出中央银行同时负责银行监管的情况下,一国的通货膨胀率比不负责监管的国家高50%以上的结论。说明了在执行银行监管职能的情况下,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受到了干扰。根据Lannoo(1999)的观点,中央银行退出监管的发展趋势可以有如下的解释:首先,银行业成为了一个日益复杂的行业,对其界定越来越模糊。随着银行业的发展,银行监管也有了新发展,人们越来越强调行业自律的作用及金融机构内部的风险管理,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有一个专门关注于银行内控制度运行状况的机构,更强调微观层面的监控,这与传统上更侧重宏观职能的中央银行有所冲突。

(二)在中央银行内部保留银行监管职能的观点。也有许多学者反对成立单独的银行监管机构。他们认为,由于银行体系存在着系统性风险,这需要中央银行在必要时发挥作用。单个银行的问题由于具有传染性,会引起系统风险。由于在实践中难以将提供流动性与提供实质性的资金支持区分开来,如果中央银行将发挥最后贷款人功能,则不得不在道德风险与系统安全之间做出一个选择。Pauli(2000)认为通过管理银行的结算和储备账户,中央银行可以实时监控银行的行为,这是其他监管机构所不能代替的。Louis(1995)认为由于银行危机越来越复杂,所以处理危机的机制越来越复杂,如果将银行监管职能从中央银行分开,可能不利于快速处理危机。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体系相对简单,金融机构业务单一,而且也缺乏必要的监管人才,所以没有必要分离。

实际上,这种争论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随着争论的发展,银行监管和金融监管的关系问题也受到了关注,因为这也关系到银行监管是否需要从中央银行分离的问题。

(三)金融统一监管与多边监管的观点。Llewellyn(1996)对各国的金融监管制度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总结出了各国存在着不同的金融监管体制。Abrams等人(2000)探讨了金融监管的统一问题,指出执行货币政策的机构与金融监管的机构应该分别设立。他们认为建立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一个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好处是统一的组织结构能够获得“监管规模经济”。与多边监管机构相比,统一监管不仅可以节约运行成本,而且能够更为有效地发挥金融监管人才的作用;另外,统一监管还能够获得“监管范围经济”,原因是统一监管机构可以以较低的成本为具有不同需要的市场主体提供多种监管服务。

也有学者反对成立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他们认为在不能很好地解决内部各监管部门的职能划分的情况下,统一监管实际上换汤不换药。泰勒(1995)指出人们往往将减少监管冲突、提高监管的合作性作为统一监管的明显好处,殊不知,这一好处却是用监管冲突的内部化换来的。一些经济家还对统一监管机构可能带来权利的过度集中表示了担忧。

四、小结

金融制度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因此与金融制度发展变化相适应的金融监管制度和金融监管理论也有着历史的传承和发展。目前,理论界对金融监管理论的研究已不再是简单的提倡严格管制或放松管制的问题,而呈现出以更客观的态度对待金融监管,主要表现为:在主张放松管制的同时,承认监管存在的合理性;更加注重金融监管有效性问题的研究;强调金融监管制度结构对金融监管效率的影响;更加重视监管的国际协调问题;强调市场约束作用等。

(作者单位:鄂尔多斯东胜农村商业银行)

主要参考文献:

[1](美)弗雷德里克・米什金.货币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阙方平.有问题银行:负外部性初步研究金融研究.金融研究,2000.7.

[3]骆玉鼎.信用经济中的金融控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4]谢伏瞻等.金融监管与金融改革.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5](美)爱德华・肖.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上海三联书店,1988.

[6]蔡则祥,卞志村.金融自由化与金融监管趋势.经济问题,2001.9.

[7]戴相龙,吴念鲁.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

银行管理系统论文范文第10篇

    价值链是企业在一个特定行业内的各种活动的组合,这些活动可分为基础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Michael E.Porter),企业只有充分运营各种活动的组合力量,适应市场需求,才能赢得竞争优势。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引导市场供求主体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企业所面临的同业竞争激烈程度和客户需求个性化程度越来越高,管理方法必须从简单的强调生产各环节协调,向企业内部各部门间业务流程协调,最后向企业内外部协调转变,这正是价值链管理的基本思想。

    银行不是传统的生产制造型企业,其生产活动是一系列无形的创新服务的组合,面对业内产品、服务、渠道、系统等方面日新月异,如何有效实现运营活动效率和效益的统一?同所有的运营活动一样,银行运营活动也都需要经历一个形式为“输入—转化—输出”的变换过程,这与工业企业活动特征有异曲同工之妙。目前已有不少工业企业运营理念被运用到银行管理方面,如“流程银行”、“运营工业化”等,价值链管理论是否也对银行运营有启发性作用呢?银行运营在狭义上仅指后台部门的运营活动;而在广义上,银行前、中、后台各部门都有自己的运营流程及其管理。本文所探讨的银行运营为狭义的银行运营——银行后台部门对自己的运营流程进行系统化的设计、指挥和控制,将输入资源有效转化为提供给内部客户和外部客户的产品或服务。

    二、银行运营部门价值链特征分析

    价值链管理理论源自系统论、信息论、权变理论,这些基础理论在判断银行运营管理是否可使用价值链管理模式的同时,也能解释为什么我们需要在银行运营部门里采取价值链管理方式,并为下文我们构建属于银行运营部门的价值链优化模型提供思路。

    (一)系统论:银行运营系统的适应性造就复杂性

    系统论的论点是世界复杂性,其中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omplex Adaptive System)对本文的指导意义最大——适应性造就复杂性,即任何一个组织主体本身,及其组织内部的分支体都具有主动适应性。

    银行同其他企业一样,也是一个不断适应性发展的复杂系统,在发展过程中其内部各主体之间差别会发展和扩大,因此现在我们不难发现银行系统内前、中、后台各部门之间分工明显,甚至后台运营部门内部各子部门职责划分也逐渐鲜明。从价值链角度分析,运营部门主体与其他部门主体、运营主体内部各子部门个体作为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又必须以聚集的方式进行联系和协调以保证整体功能的扩充和发挥,实现方法便是主体之间、主个体之间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这种联系和交换以信息流的交换为主,因此我们必须引入信息论方法来辅助构造价值链。

    (二)信息论:银行运营部门信息传递模式的非线性

    信息是价值链维持内部有序、适应外部环境的指示信号,信息传递的关键词是效率。当前大部分银行都为总分行制,系统内部运营部门与其他业务部门之间,运营部门内部各子体之间存在非线性的相互作用,信息传递从基层到最高管理层要经过多个管理层次,且不同信息流的作用不同。

    在同层次的主体之间(总行各部门间、分行各部门间),存在信息共享机制,前台部门必须告知后台部门其业务支撑需求,后台部门也需要让前台部门了解对其业务需求的后台运营情况,在不同层次的主体、个体之间(总行部门与分行部门间)存在信息反馈机制,个体是接触外部客户的最直接信源,它负责将得到的客户或市场需求信息进行统筹分析(编码)后按照业务条线化管理模式(信道)反馈至总行管理端,总行管理端通过对市场需求信息进行重新编码,再向个体下达下一阶段业务的新增或优化方案(业务流程调整)。

    这种复杂的系统结构和信息交流方式启示银行运营部门的价值链管理必须采取非线性方式,相对于主体对子体下之指示而言,更恰当的方式应该是创造高效有序的流程传导机制,从而保证系统内个体之间、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联系和协调。

    (三)权变理论:银行运营部门的价值链优化思路

    权变理论(contingency theory)认为环境因素、管理思想和管理技术因素之间存在变数关系,组织因据此来确定一种最有效的管理方式。根据Fred Luthans的观点,在权变关系中环境是自变量,管理的观念和技术是因变量。这种函数关系可以在银行运营领域中找到映射。Fred Luthans用二维坐标系来表现这种观念性结构,根据银行组织体系中银行运营部门所处的位置,我们可以将其扩展为三维观念性结构。

    环境因素包括一般环境(社会、政治、法律等)和特有环境(客户、对手等),银行运营部门作为后台业务支撑部门,所服务的对象呈现二维特征——不仅包括一线柜面各类个人和公司客户,还包括银行内部各前台、中台业务部门。银行运营部门的活动特征决定了其管理方法论应同时考虑到内、外部环境,尤其是其中的特有环境变化,分析所从属管理观念和方法的合理性。因此与Luthans提出的企业二维权变关系结构图不同,银行运营部门所面临的权变结构呈现三维特征,要寻找的最佳权变位置在柱形体E点。

    阴影部门很直观的体现了由内部客户(前台部门)和外部客户(通过柜面端服务)构成的扇形环境变数区域,假设某一时点面对的具体变数值为X1和Z1,那么运营部门需要应对的管理变数值为基于扇形区域变数值的弧线与顶部圆弧面的切点E点处值。这一分析告诉我们要实现价值链优化,信息获取和活动安排是最重要的两个条件。银行运营部门实现价值增值方式必然是通过改善价值链各环节活动的安排,使得价值链各环节之间的关系接近价值链信息联系的要求,从而在价值链各环节联系逐渐接近理想状态的过程中,价值增值逐渐增大。

    三、银行运营部门价值链结构及其优化

    (一)银行运营部门的“坐标式”价值链结构

    价值链结构是价值链优化的基础,在本文对银行运营部门价值链的分析中,银行运营部门的价值链结构图直观地为我们需要相应采取的运营改进方式提供了指导思想和逻辑起点。通过前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银行运营部门进行价值链管理的重要论点——属于银行运营部门的权变结构十分独特,视图上呈现三维特征,将其中运营部门的面分析调整为点分析,并引入外部价值链环节后,可以得到属于银行运营部门的“坐标式”价值链结构。在水平面方向上,总行端运营部门需要满足总行端其他部门提出的业务需求,为各类银行业务运维实现后台支撑,而在垂直方向上,通过分行运营部门满足外部客户的业务需求,同时也承担对后者的管理职能。

    在前面的系统论和信息论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在银行内部的信息传递模式中,所有的新业务需求的提出来自前台部门,而运营部门很大程度上是收信方,其战略角度是从不同业务的运营成本、质量、反应速度等绩效方面出发,以流程为核心进行运营改进。因此我们从此处开始引入流程的概念,这是运营改进活动得以完成的唯一载体,银行运营条线的业务对象包括内部客户(下文的X客户)和外部客户(下文的Y客户),因此运营改进的导向必须是“以客户为中心”。为了更好地分析基于价值链结构的运营改进,下面我们以总行运营部门为基点展开分析。

    在水平方向上,银行内部在总行端、分行端均存在后台运营部门与前台业务部门的端对端流程,在总行端表现为新业务需求的提出和实现,分行端则表现为业务开展过程中的配合,后者的实现来自于总行运营部门的管理指导,这一运营活动特征体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性过程。在垂直方向上,面对的是来自外部的各类客户,这是银行系统真正的服务对象,他们通过银行实现个人需求的媒介是银行柜面(分行运营部门),这一运营活动特征浓缩于“精度”,对银行而言,是一项持续性的运营活动。明确了运营活动类型和特征后,相应的运营改进方法便可对症下药。

    (二)基于“坐标式”价值链结构的银行运营改进方法

    1、对突破性运营活动的改进——流程再造

    X客户是一个集体的概念,这一集体由各分行相应事业部门组成,其特点是有诸多新的业务需求蓄势待发,要求后台部门具备全面的支撑能力。当客户需求是以创新为导向,实现运营改进的方式是对业务流程的重新设计,这种改进活动必须站在完整的业务流程角度进行安排,而不是对整个价值链各个环节的工作职能进行分别改进。面对银行业产品创新能力和业务盈利模式的提升,流程再造便是适应规模扩张而采取的方案。

    X客户的需求可能来自其“第一手”创新理念,也有可能来自于其集体中X客户的“二手需求”,以最效率的方式实现需求满足,可以用一“收”一“放”两个动作来体现。所谓“收”,意即将业务流程分拆成前、后台模块,后台分行端收集“信息”后通过“信道”传递至总行端,后者采取合并集中、标准化的处理方式。而“放”的概念,代表现在还是总行集中化管理的业务,随着规模扩张,在确保安全运营的前提下,有可能将对部分重点客户实施差异化服务模式的权限下放至分行,后台运营部门将在一个业务项下对总行前台部门和对应分行部门实现双重支撑。那么,业务集中程度应该如何安排?

    首先,在不彻底更改现有流程且系统成熟性可保证的前提下,已经标准化以及经前台部门确认的可以统一化的流程点和业务内容借鉴工业化大生产模式,网点运营前台负责客户服务和产品介绍,业务处理由集中统一的金融工厂完成。其次,对于特殊情形(例如系统故障等突发事项),仍需“收”至总行管理部门。最重要的一点,由原来的总行端一对一模式变为行内总分间一对多模式,事件响应通道和业务处理效率必须对应起来,个别X客户的特殊情况不能影响到X客户集体,更不能影响到Y客户,这就要求总行运营部门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机制,保证业务的时效性。

    2、对持续性运营活动的改进——流程优化

    Y客户在“坐标式”价值链结构中,是以运营条线为媒介实现业务需求的,且所享受到的服务均已具备一套可行的业务流程。当客户需求是以绩效为导向,实现运营改进的方式是对原有业务流程进行“小步快跑”式的渐进性改进方法——流程优化。对这一改进方法而言,真正重要的并不是改进速度有多快,而是改进动力有多大。Y需要的支撑模式与X客户在服务流向上相反。支撑X客户时,是由客户提出需求,运营部门进行流程调整;而对于Y客户,更多是进行运营发起的主动式流程调整,使得Y客户对于自己获得的业务结果满意。

银行管理系统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战略管理会计;商业银行;作业成本法

战略管理会计实质上是站在战略高度分析和思考,在为管理者提供竞争对手或顾客等与战略相关的外部信息的同时收集、整理企业内部战略信息,使高层领导不论制定竞争战略还是实施战略规划都可以有足够全面的信息作为参考,从而实现企业良性发展,以此可以发现战略管理会计是结合战略分析、战略选择、战略实施及战略业绩评价的循环过程。

一、商业银行战略管理会计应用的现状

(一)商业银行战略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不完善

我国引入战略管理会计理论的时间相对西方发达国家较晚,虽然现阶段对此理论的介绍和推广已经逐步落实,但由于未将此理论与我国商业银行实际发展状况紧密融合,所以在理论普及的过程中,并没有得到全面、准确的认识,致使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并未确定战略管理会计运行的总体原则和完善的运行机制,甚至未实现对战略管理会计实施步骤的统一规划和安排,导致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对于战略管理会计仍是“想怎么做,怎么做”,这对商业银行战略管理会计的应用和发展产生了滞碍[1]。

(二)传统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阻碍

现在部分商业银行仍采用传统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此种系统虽然能够满足商业银行内部运行预测、规划、控制、考核、决策等环节的信息需要,但战略管理会计不仅将眼光定向商业银行内部,信息更应该覆盖商业银行的竞争对手及顾客,这样才能够实现为战略决策提供信息支持,通过收集、分析战略对手的相关信息,判断竞争对手存在的优势及劣势,并根据商业银行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战略调整,例如收集竞争对手的产品种类、市场营销活动等,但传统管理会计系统在此方面并不能体现优势。除此之外,商业银行使用的传统管理会计系统将收集的信息按部门或系统构成分类,这导致原本不全面的信息被再次分割,信息分析、整理受限,阻碍了商业银行战略管理会计的实际应用。

(三)商业银行推行作业成本法存在实际困难

成本作业法是一种成本核算的方法,即作业的过程中必然会消耗资源,将消耗的资源计入相应的作业中,并确定产生消耗的成本动因,进而实现各作业成本向成本计算对象的分配,商业银行其资源即人事、场地、设备、事务等产生的花费,而作业即商业银行所提供的所有无形业务,如贷存款、财务会计等[2]。由此可见商业银行的作业比较复杂,对其进行成本管理不论是分析资源动因还是划分作业成本库等都存在一定困难,特别是实践中会发生诸多与理论不完全相符的情况,造成作业成本法应用存在现实困难,例如商业银行在运营过程中间接成本会发生变动,而且造成变动的因素较多,这就为作业动因的确定制造了难度,如果将所有因素都视为作业动因就会使数据收集的难度加大,造成不必要的人员物资浪费,而选取部分因素作为作业动因,可能造成产品成本信息不全,成本控制管理过于片面,所以现阶段成本作业法应用不灵活也阻碍了战略管理会计的应用。

(四)商业银行绩效评价存在问题

商业银行在绩效标准方面,普遍以部门的角度进行员工绩效,而忽视组织层面的全局战略绩效,将平衡计分卡单纯应用于员工个人绩效方面,使其与组织的愿景、发展战略等相脱离,并未发挥预期的目的;在绩效指标方面,由于错误的将绩效以员工个人为对象,所以在确定绩效指标时只能以员工岗位职责为依托,指标往往不能显示关键问题;在评价体系方面,商业银行往往将眼光定位于银行内部的财务指标,而对外部竞争对手影响下的长远目标并未重视,所以评价体系并不全面[3]。

二、改善商业银行战略管理会计应用的措施

(一)加强相关理论研究力度,逐步落实实践

在理论方面首先应认识到我国战略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相对落后;其次组织在会计学、管理学等与战略管理会计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成立专门的理论研究机构,实现组织理论研究,实现资源的最大化集合;再次对理论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调查研究,提出解决办法,逐渐完善战略管理会计的理论体系;然后将国内外理论成果与我国具体国情和商业银行现阶段发展状况相融合,提出适合于商业银行应用的战略管理会计理论;最后将会计理论按照先试点后推行循序渐进的办法,应用于商业银行,使商业银行战略管理会计实践有充分的理论作指导。

(二)加强商业银行信息化建设力度

信息是战略管理会计应用的基础,所以要加大其应用必须提升信息质量,实现全面、准确、及时收集、分析,考虑到传统管理会计系统的缺陷,所以建立针对竞争对手或顾客的外向型信息采集系统是现阶段信息化建设的关键,使商业银行战略决策可以有充足的外部信息做依据。另外成立专业的、权威的信息管理部门也是商业银行信息化建设的关键,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信息不共享造成信息分割,阻碍商业银行战略决策;除此之外,要实现商业银行内部信息及外部信息的全面收集、科学分析,需要配备统一的计算机设备、统一信息机业务编码、实行统一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并有统一的监督做支撑,由此可见,信息化建设不仅包括信息化系统建设,还包括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设[4]。

(三)根据实际情况应用作业成本法

成本对象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是作业成本法不变的法则,可以看出通过作业成本法可以有效的提升成本准确度,但对于精确成本信息却并没有强制性的要求,所以在应用作业成本法时要注意成本对象的划分满足成本管理需要即可,并不是划分的越精准越好;在选取成本动因时要考虑其与间接成本相关性,通常相关性与计算准确性成正比,而且要从重要成本动机入手,这样可有效减少工作量,提升准确性;在进行成本分配时,主要考虑不能够直接对应成本对象的资源,这样会避免成本消耗被重复分配。

(四)加强平衡计分卡的实用性

现阶段商业银行对平衡计分卡的应用普遍存在片面性的问题,为了扭转局面可以应用战略地图,通过战略地图将战略全方位的表述出来,使员工能够清晰的掌握商业银行的战略管理会计,由此可见战略地图是平衡计分卡的补充说明,是商业银行与员工的沟通媒介,从而使员工对个人的绩效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在确定绩效指标的过程中,可以监理部门的数据库,既存储部门历史运行数据,又存储竞争对手的相关指标,使指标确定更加具有针对性,而且与现实更贴近,这样不仅可以调动部门完成绩效的积极性,为商业银行创收,而且逐渐完善商业银行的评价体系,有利于其长期发展[5]。

(五)将战略管理会计理念与商业银行内部文化相融合

商业银行内部文化是商业银行长期运营过程中积累的精神财富,其对员工的思想行为具有很强的规范和引导作用,如果商业银行战略管理会计能够与其内部文化实现融合,就会为战略管理会计提供强大的动力,使员工自发的为战略管理会计的实现而做出努力,这样不仅能调动员工积极探索战略管理会计,而且可以实现商业银行各层员工的力量集中化,这为战略管理会计的应用创造了条件。

三、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现阶段国际金融环境的变化、国内金融体制的调整,都决定商业银行选择战略管理会计信息的必然性,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银行金融环境中占有优势,才能满足战略决策的需要,达到战略管理的要求,但现阶段商业银行在实践战略管理会计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有针对性的调整才能够得到完善,由此可见,商业银行应用战略管理会计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进行调整、完善,所以应以长远的眼光对待战略管理会计。

参考文献:

[1]韩海燕.论责任会计在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应用[D].厦门:厦门大学,2001.

[2]邹志明.商业银行战略管理中管理会计基本方法的应用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1.

[3]杨蒙蒙.管理会计报告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应用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3.

[4]阚天天.战略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应用[J].经济视角(上旬刊),2014,13(06):57-58.

银行管理系统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 管理创新 经济增长 优势

一、农村商业银行管理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村商业银行作为我国的特殊企业,在面临着我国经济大市场的竞争化大背景下,要提高农村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就要不断的进行管理创新。然而,从总体上看,农村商业银行管理现状不太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对于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现行需求也不能够满足,企业管理现阶段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管理模式不恰当

农村商业银行的管理经历了几个阶段,逐渐形成了现状,目前农村商业银行主要采用直线职能模式,是一个最传统的线条模式。这个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总分行支行,一条线下来,不是一种全能的。在以往管理中往往出现银行信息传达不及时,难以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做出及时反应。在相当一部分商业银行管理中由于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管理创新要求,造成企业运转经营困难甚至陷入困境。银行的运作要求就是快速和高效,对于农村商业银行来说,由于业务多,类似银行比较少,所以工作繁琐,如果不能改良管理模式,就会堆积越来越多的问题。

2.管理战略的意识薄弱

农村商业银行虽然制定了企业发展战略,但战略管理效率不是很高,有时会滞后;农村银行企业普遍重视市场运作、偏好多元化、对长期发展考虑不够全面导致管理意识欠缺。由于农村的资金观没有城市那么先进,所以资金应用不活跃,也就形成了农村商业银行长此以往的战略意识薄弱。新型农村资金实行县(市)级统筹,因此需要很高的执行成本。一方面使得资金管理本身的行政成本很高;另一方面由于地方政府的行政人员冗余,部门和单位之间没有做好相关职能的有效定位,引发的组织管理成本上升也过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侵蚀新型农村农民对于资金的实际效用。

3.银行管理理论与内容不适应决策需要

在我国以往的传统经济管理时代下,经济增长方式来源于旧式的机器、传统的技术,偏离了在创新管理形势下的知识经济时念,银行管理企业也是以最基础的计算机软件、人才素质、产品创新等无形资产,以比重较大的趋势不断提升,可是目前农村商业银行管理理论与其内容对无形资产涉及甚少,传统的商业银行管理理论和内容已不适应投资决策所需要。

4.农村商业银行经营总体指导思想发生偏差

在总体管理上看,农村商业银行经营总体指导思想发生偏差,导致银行内调受阻,内部监督力度弱化等问题相继发生。自从银行趋向市场经济化改革以来,农村商业银行也在这个趋势中不断调整自身的市场定位,可是在调整的过程中,“重发展、轻调控”、“重业绩、轻管理”、“重激励、轻管制”的不良现象频频出现,各地方分行的一级人很容易和总行之间形成“尾随其后”的现象,忽略稽核体系中出现的问题,减弱稽核体系在农村商业银行经营中的职能与作用。

二、实现农村商业银行管理创新的新对策

1.完善管理体系,提升农村商业银行的监督力度

强化农村商业银行的监督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董事会和监事会内部的机构。为保证董事会对内部稽查系统的有效监管,还需在董事会的基础上成立内部审计委员会。同时完善监事会的结构,加强监事会成员素质的培养,充分发挥监事会对董事会的监督作用。

2.加强员工培训,提高管理创新能力

管理创新能力的加强需要经验的积累和不断的思考,需要与实际生产紧密结合,银行经营活动离不开员工培训的开展。针对创新思路开展员工培训是始终坚持的原则。在继承和完善已有培训工作的基础上,创新培训方式,广泛引入现代培训手段,是培训能否取得效果的根本要素。

3.加强信息化建设,推进农村商业银行管理创新

企业银行管理目标是与经济发展紧密相连的,这一目标的确立总是随经济形态的转化和社会进步而不断深化。农村商业银行企业本身应注重提高对信息化融合发展的全新认识。要不断的加快企业农村商业银行信息化的步伐,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企业资源计划等计算机的创新管理系统,全面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和创新的管理水平;加快发展信息化电子商务,促进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的重组与优化,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推进农村商业银行企业创新管理由传统经验型向现代创新型的大转变。

4、加强宣传力度,让管理创新得到巩固

在管理创新活动中,需要不断的涌现出优秀的管理人才。企业需要不断的加强宣传灌输,增强全员认同感,一流的企业文化必须建立在一流的思想观念上。在解决企业文化建设面临的一些问题时,首先要从解决广大员工尤其是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思想问题入手,通过广泛的宣传,普及银行企业文化知识,更新思想观念,提高认识水平,从而让管理创新得到巩固。

综上所述,加强农村商业银行管理创新体系,要不断的努力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着力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要全面加强创新管理,培育良好的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创新管理体系,管理创新已成为企业生存之本。企业在经历了“传统管理型”适时转向“创新管理型”,形成有效的创新机制,将创新体现于企业制度当中,开展银行企业管理创新对提高农村商业银行管理能力和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不断的加强管理创新目标,才能取得企业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晓峰,《建立与完善有效管理行为的评价机制》.[期刊论文]-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2]孟祥华,陈士俊.《略论企业内部科技管理体制与机制创新》.[期刊论文]-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01

银行管理系统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传统管理观;辩证管理观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7)12-0168-02

1 商业银行辩证管理观探析

1.1 发掘“辩证”一词的含意

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辩证”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作动词,意为“辨析考证”:如反复辩证。也作“辨证”。第二层意思是:作形容词,表示“合乎辩证法的”:如辩证关系、辩证的统一。在理解这两层意思时,我们应注意如下几点:

首先,“辩证”作“辨析考证”理解时,“辩证”同“辩证”。从哲学角度分析,“辩证”所指的“辨析考证”,是人们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与人的精神三大领域的人或事物自身进行直接地或通过相关文献资料进行间接地反复辨别、分析和研究以探求事实的过程,是主观见之于客观、客观又见之于主观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螺旋式上升的认识过程。可见,“辩证”一词背后隐含的是在可知论基础上的唯物主义认识论。

其次,“辩证”是直接与辩证法相联系的。“辩证法”是希腊语“dialego”的汉语译文,原意为谈话、论战的技艺。后指与形而上学相对立的、专门研究世界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规律的哲学学说。辩证法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先后出现了古代朴素辩证法、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辩证法和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三种基本历史形式。其中,只有唯物辩证法是客观物质世界的发展规律和认识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

1.2 透视辩证管理观

当前学术界对管理的研究大多是沿着美英等国的管理思路进行的,而对辩证管理方面的研究很少。总体来说,关于辩证管理现有的论述主要可概括为三类观点:

第一类观点是从管理实践中挑出几个诸如“疏”与“堵”、“宽”与“严”、“刚”与“柔”等具有辩证关系的词并加以简略分析,于是便称之为辩证管理。如果这能够称为辩证管理的话,那么中国古代《管子・正世》篇中所言“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反映出的“变革”与“稳定”之间的关系也可称为辩证管理。实际上,管理过程中偶然闪现出的辩证管理思想火花并不等于辩证管理。

第二类观点是从中国传统中医学“辨证论治”或“辨证施治”理论延伸出辩证管理,并认为“医人医国”,“其道一也”。按传统中医学观点,“证”通“症”,“辩证”的意思就是根据中医学理论,运用四诊、八纲等方法,辨别各种不同的症候,以做出正确的诊断。“施治”或“论治”,即根据辨证的结果,针对病情,确定治疗原则,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可见,辨证施治在诊断和治疗上体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再现了上文所分析出的“辩证”的两层含义。但值得注意的是,辨证论治本身并不是辩证法和认识论,更不是辩证管理的思想源头与方法论基础。

第三类观点是从马克思辩证唯物论和管理二重性原理出发,认为辩证唯物论是辩证管理学的方法论基础,管理二重性原理是辩证管理学的思想渊源,并且辩证管理学是以管理过程中的一般性(自然技术关系)和特殊性(社会关系)及其对立统一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管理学。仔细推敲后,很容易发现这种观点有两点不足需要指证。

首先,该观点所提出的“辩证唯物论是辩证管理学的方法论基础”的论断具有一定片面性。因为唯物主义是研究世界物质本性的,而辩证法是研究世界的联系、运动、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的,这两部分结合起来才会形成科学、完整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按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结合方式可以形成侧重点不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中,一个是辩证唯物主义,另一个是唯物主义辩证法。前者在承认世界普遍联系、运动和变化、发展条件下研究世界的客观物质本性,后者在坚持世界客观物质本性基础上研究客观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管理所应该研究的是如何通过认识、把握和利用管理主体、客体及管理中介的普遍联系、运动、变化与发展的规律以实现既定目标,而不是在普遍联系、运动、变化和发展中研究管理主体、客体与管理中介的本性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与其说辩证唯物论是辩证管理学的方法论基础,还不如说唯物辩证法是辩证管理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基石。这是其一。其二是,该理论虽然以辩证唯物论为方法论基础,但没有意识到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物主义历史观也是构成辩证管理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基础的另外两块重要基石。因为管理作为一种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具有相当的复杂性。所以,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在唯物主义认识论指导下透过现象把握本质,必须在唯物主义历史观指导下用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及相关范畴对管理二重性,即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进行辩证分析和研究,从而才有可能使管理走出令管理学界千夫所指的管理理论的“丛林”、摆脱管理中的困惑。

其次,该观点仅仅是对创建辩证管理学的一种理论构想,并未涉及如何建立辩证管理学、如何把辩证管理理论应用于具体的管理实践等内容,所以,其对具体管理实践的指导性和实用性较差。

商业银行欲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首先要改变原有观念,并树立商业银行辩证管理观,即在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唯物史观基础上,以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物主义辩证法作为方法论基础,认识、把握和利用管理与生产力相联系的自然技术属性方面的规律、与生产关系相联系的社会属性方面的规律,以及管理与上述两大规律之间的辩证规律,从管理二重性的辩证关系角度研究提高管理效率的管理方法,以保证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

2 商业银行传统管理因缺乏辩证管理的优势而陷入双重困境

客观地说,无论是对一般企业进行管理,还是对商业银行进行管理,都具有对生产力进行管理和对生产关系进行管理的二重性。若在管理过程中能够坚持辩证管理观,即在兼顾对自然技术属性进行管理的同时,兼顾对社会关系属性进行管理,并处理好二者的辩证关系,则这种管理才是科学的。否则,管理在理论或实践方面很容易陷入这样或那样的困境。

2.1 商业银行管理思想的三次革命没有使银行真正摆脱理论方面的困境

随着商业银行的不断发展变化,在不同时期的银行家对安全性、流动性和营利性的认识和取舍也不断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商业银行的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也随之发生变革和更新。在此过程中,商业银行管理虽然经历了以商业贷款理论、资产转换理论和预期收入理论等为代表的资产管理理论、20世纪60-70年代出现并占统治地位的负债管理理论和20世纪70年代中期出现并延续至今的资产负债综合管理(以下简称为资产负债管理)理论三次管理思想的革命,但是这三种理论都是从管理的自然技术属性角度分析银行管理的,也都不约而同地忽视了从管理的社会属性角度对银行管理的研究,所以是具有片面性的。不仅如此,这种银行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上的片面性,导致资金池法、线性规划法和财务规划模型等以资产或负债为内容的具体管理方法也会加强和延伸这种片面性。其实,这只是商业银行管理理论的困境之一。

商业银行管理理论的另一个困境就是,现行的诸多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方面的教科书不只是单方面从管理的自然技术属性来研究银行管理,而且还把银行经营运作中技术性联系很强的业务人为分割开来并机械地加以研究。比如,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教科书中常见的情形就是,把资产管理、负债管理和流动性管理分别分成不同章节讲述;还有就是把商业银行贷款管理和企业信贷风险管理也分别分成不同章节进行研究,诸如此类,不一而足。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对某个论题像“解剖麻雀”般地“分而析之”本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仅仅是把“解剖麻雀”形而上学地加以运用,并且对“解剖麻雀”观点背后的“个别到一般,特殊到普遍”的哲学要义全然不知的话,那么就有可厚非了。实际上,除了上述资产、负债和流动性管理之间以及贷款管理与企业信贷风险管理之间密切相关以外,商业银行管理中还有其它很多管理项目之间的关系都是密不可分的。我们需要用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观点对这些项目进行辩证研究,机械的“解剖麻雀”观是要不得的。

2.2 商业银行管理实践方面的困境

从管理二重性角度来看,如果说现在的一般企业管理由于在自然技术属性与社会属性方面偏倚重于一方、缺乏把两者有机联系在一起的科学管理理论指导而被称为“瘸腿管理”的话,那么目前的商业银行管理就可以被称为“单腿管理”。因为当前商业银行不仅缺乏像一般企业管理中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那样专门研究人与人际关系的管理理论,而且也没有反映管理二重性辩证关系的科学理论的指导,在此情况下,经济中出现以巴林银行为代表的银行倒闭事件以及人们发出“不断下降的竞争力和沉重的监管负担,正在将商业银行推向死亡” 的感慨,都是不足为奇的。这恰恰是银行管理实践方面困境的写照。

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相比,尽管它们正在奉行的资产负债管理有“单腿性”,但是,我国的资产负债管理依然不可与之同日而语。正如我国有些学者所言:“我国银行的内部管理基本上还处于资产管理和负债管理阶段,没有真正进入全面资产负债管理阶段。”具体说来,我国商业银行管理实践中的困境主要体现为目前尚无法有效得到解决的一些矛盾。比如,实行能够体现管理二重性辩证关系的科学管理与缺乏这种科学管理理论指导之间的矛盾,实行全面资产负债管理与某些银行职员因素质差而读不懂资产负债表之间的矛盾,实行全面资产负债管理与商业银行资产管理部门和负债管理部门内部各自为政的矛盾,实行全面资产负债管理对员工群策群力和团队精神的要求与银行职工在现有奖惩机制下工作积极性不足的矛盾等等。

3 商业银行实行辩证管理的基本思路和原则

商业银行要逐步摆脱管理实践中的困境,应该把辩证管理观落实到具体的管理中工作,通过具体的银行业务及相关管理践行辩证管理观。在此过程中应遵循如下思路和原则:

3.1 商业银行应该从其自身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把握自己的生存规律及将来的发展趋向

构成人类社会的各种要素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构成的人类社会基本要素。第二类是由氏族部落、民族、家庭、企业、国家与政党等组成的人群共同体或社会组织。第三类是包括需要、利益、社会分工和社会交往等在内的运筹性因素。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商业银行应该用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辩证眼光,在人类社会基本要素构架下,在商业银行与其他人群共同体和社会组织共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考察商业银行与其他社会组织与人群共同体如何通过选择、调动、处置、分工、匹配等手段来发挥运筹性因素的作用,从而由商业银行发展的历史轨迹中概括、总结并发现规律,以便为自身的发展提供规律性指导。

3.2 建立商业银行辩证管理的双中心制

客观经济活动过程的辩证二重性决定了商业银行管理的辩证二重性和辩证管理的双中心制。如图1所示,银行管理自然技术关系和人与人际间的社会关系决定了银行必须同时以人和工作为辩证管理的中心,处理好以工作为管理中心和以人为管理中心的辩证关系,才能确定科学的领导方式和领导行为,才能做好管理工作。

3.3 商业银行应在不同环境下确定自己的行为准则和行为模型

无论在确定性还是不确定性条件下,商业银行应该能够处理好营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三者之间辩证关系,处理好银行偏好与银行效用的辩证关系,在此基础上确定银行理性选择行为、行为准则和行为模型。这决定了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现状和前景。

3.4 在综合权衡各个管理主体不同管理特征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商业银行的最佳管理策略

商业银行负债经营和经营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商业银行管理的特殊性。在一定程度上,银行的经营对象是银行重要的管理客体,同时也可能是不同特征的另外其它管理主体的管理客体。例如,商业银行给生产性企业发放的贷款,既是商业银行的管理客体,又是作为借款人的生产性企业的管理客体,同时还成为银行监管、证券监管等部门的管理客体。如图2所示,银行对贷款的贷前、贷中和贷后管理的二重性与银行信贷客户使用信贷资金进行生产的管理二重性融合在一起,增加了银行管理的复杂性。这也正是我们研究和倡导商业银行进行辩证管理的主要原因之一。

(1)按银行业务关联度或重要性不同,把银行业务分为不同的业务群,研究同一业务群内部和不同业务群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前提下,把重要的业务群管理与银行内部组织结构管理结合起来,对重点业务群的管理交由相关部门进行专项管理。比如,可以把商业银行市场营销与金融创新业务合并成为一个业务群,并建立金融产品创新推广部专门负责这一业务群对老产品的改良和新产品的创造、原有市场的巩固和新市场的开拓等业务的辩证管理。

(2)处理好以工作对象的银行业务绩效管理与以人为对象的人力资源管理之间的辩证管理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良好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杨文士编著.管理学原理(第二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张金鳌.二十一世纪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3]陈功伟.试论辩证管理[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5,(3).

银行管理系统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银行系统性风险;次贷危机;防范措施

在2011年11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称“总体看当前国内外环境十分复杂,需要密切关注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加强系统性风险防范”。人们注意到,央行这次并未提及“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而首次提到了“加强系统性风险防范”。银行风险中,影响及危害最大的是银行系统性风险,它的传染及逐级扩大效应使得单个银行危机演变成整个银行业的危机,进而有可能引发金融危机。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自由化的发展,银行业务不再局限于一国,而是扩展到世界范围。所以,对我国的银行业进行有效地监管以加强系统性风险的稳定性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一、 研究意义

目前,关于银行风险的研究比较多,但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专题研究还不够系统。关于银行系统性风险的研究大多是在银行风险、金融危机等研究中附带说明,而系统性风险的降低或消除对银行业发展至关重要。基于上述分析考虑,本文将着重对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及防范进行研究,为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国银行业已经提出了加强系统性风险防范这一计划,这说明随着中国经济开放度不断深化,对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研究己十分重要和紧迫,阻止或减弱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积累,需要我们制定更加稳健的政策和增强危机处理的化解能力,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保持中国经济沿着持续发展的轨道发展。

二、 银行系统性风险的理论基础

(1)涵义

目前国际上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含义尚未明确定论。通过了解银行之间的相互联系及风险传染,这里,将银行系统性风险理解为,个别银行或某几个银行受到其他不利冲击,其损失给系统中的其他银行带来负外部性,当这种负外部性累积到一定程度时,使整个银行系统的基本功能受到影响甚至完全丧失的可能性。

(2)特征

银行系统性风险既有一般银行风险所具有的特征,如风险的客观性、经济性等,也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传染性;逐级扩大性;外部性;风险与收益不对称性。

三、 银行系统性风险存在的问题

1、银行系统性风险传染

自美国爆发次贷危机以来,首当其冲的是银行业遭受巨大损失,这与银行自身的特点相联系。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传递实际上与银行所处的经济环境以及与客户之间契约的类型有关。进入2008年以后,美国银行业倒闭危机频现,在恐慌情绪呈弥漫态势之下,次贷危机引致的又一轮金融风暴正在逐渐显露并在整个银行体系内扩散。同时,美国金融市场的影响力和投资市场的开放性,吸引了来自美国、欧亚等其他地区的投资者,从而使需求更兴旺。面对巨大的投资需求,许多房贷机构降低了贷款条件,以提供更多的产品。这在客观上埋下危机的隐患。

2、银行体系的脆弱性

银行的债务比重极高,债务资本比率更高。如此高的负债比率也预示着银行是一个相对脆弱的部门,其脆弱性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银行负债的流动性与资产的非流动性特征形成特有的经营风险;二是银行赖以生存的存款本身增加了银行经营风险。银行支付清算系统把所有银行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了相互交织的债权债务网络,某单个银行的失败,极有可能导致其债权银行的失败,并由此产生一系列银行的失败。

3、监管手段不协调

银行监管的不同手段通常分开来单独讨论。Acharya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解决银行失败的事后政策如何与事前的资本充足率相协调。在一个风险转移模型中,他阐述了监管手段的不协调实际上会增加系统性风险。他认为遭受不同政权体制救助政策的世界范围内国际银行的统一的资本充足率监管,事实上将会增加系统性风险。从单一机构考察的监管一旦转移到系统的角度,便会引发新的问题,尽管这种问题在单一机构并不存在。

四、 系统性风险的防范

从我国的情况来看,虽然银行监管效率较高,银行体系也较为稳健,短期内并不具备由于系统性风险引发银行危机,但由于我国金融机构相当一部分由国家控股,大部分金融机构在经营理念、行为模式以及风险暴露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同质性,仍然存在系统性风险的隐患。因此,从长期来看,也有必要建立我国银行业的系统风险防范体系,维护我国银行系统的稳定。

第一,进一步完善微观审慎监管机制。微观审慎监管作为宏观审慎监管的基础,在宏观审慎监管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构建我国的宏观审慎监管体系,最重要的工作是进一步完善微观审慎监管机制。在这一点上,微观审慎监管能力和效率应提高,监管能力和效率应与金融业务、创新的发展保持动态的协调。一方面,要加快金融监管法规、制度和机制建设,严防出现严重的“监管死角”;另一方面,要加强监管能力建设和人才储备,提高监管当局对资产负债、投资策略和资产配置等的监管能力和对风险的预警、防范和控制能力;再一方面,要逐步升级监管技术和方法,采用现代的科技手段,对风险予以甄别、防范和处置。

第二,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监管体制架构。我国目前实行的是“一行三会”的分业监管框架,微观审慎监管职能主要由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承担,中央银行也承担了少量的微观审慎监管职能。可以说, 这种监管构架使微观审慎监管机构很难在未来处于主导地位,三会中的任何一家都不具备处于主导地位的条件。作为宏观审慎监管体系的主导部门,必须具备能够宏观把控全局、协调各部门的利益并及时处理金融体系中出现的问题的能力,以保证金融业的安全、稳健发展。在此,中央银行显然最符合这方面要求。不仅如此,由于中央银行独具最后贷款人职能,所以它具有维护金融稳定和实施宏观审慎监管的天然优势。在新的宏观审慎监管架构中,政府应明确中央银行为责任机构,与微观审慎监管机构应实现信息共享,让其负责监控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并定期将分析结果及建议反馈给微观审慎监管机构从而采取适当的措施。

第三,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宏观审慎监管指标。目前对于系统性风险指标和宏观审慎监管指标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这些检测指标并不适合所有的国家和所有的情况。因此,应借鉴国际经验, 设计适合我国国情的宏观审慎监管指标;同时,可以运用宏观压力测试估计出现危机时经济系统可能遭受的损失;宏观审慎监管机构将上述指标及预期损失情况反馈给银行业监管部门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银行业监管部门根据指标情况及建议实施具体的监管政策。另外, 基于我国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发展迅猛,而金融机构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远远不够的现实,宏观审慎监管当局需要针对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要求,通过强化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资产负债、表内表外业务以及金融体系的清算支付系统的监管,设计一个既能促进金融创新又能防范金融风险的监管指标体系。

第四,注重加强对大型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也就是,在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要强调对具有系统性影响的金融机构监管的重要性。随着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实力增强、大型金融控股集团的形成,我国出现了混业经营的格局,有可能出现类似美国的分业监管和混业经营的制度性矛盾。宏观审慎监管部门应重点加强对这类机构的监管。一是强化大型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管理,严防其杠杆率过度上升,确保大型金融机构的安全性;二是注重对大型金融机构的海外投资和资产进行动态监管,协调好安全性和收益性的关系,以防止金融机构的海外风险敞口过大;三是建立相应的信息收集、风险评估和预警系统,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大型金融机构进行风险评估,防范系统性风险。

参考文献:

[1]系统性风险及其防范与控制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2]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防范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3]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预警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银行管理系统论文范文第15篇

论文提要:我国商业对小额存款账户开征管理费已经施行了三年多时间,学界的态度已渐趋理性。本文试图从银行经营管理角度对该问题进行回顾和再探索,指出该管理费的开征对提高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贡献高于账户数量减少带来的节约。

一、问题背景

二、收费原因的一般性和特殊性分析

现代主流学以理性经济人为假设,在该前提下企业(商业银行从本质上也是企业)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表现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简单说,就是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而储户作为银行服务的消费者,也要力求使自己的效用最大化。从这个基本的研究角度出发,商业银行开征管理费的直接原因有两方面:一是通过收取管理费来增加非利息收入;二是促使存款人合理设置账户额度,尽快销核小额账户。长时间不使用的“睡眠账户”的清除,一方面可以节约银行存储系统资源、提高计算机的运行效率,降低系统维护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减少为该类账户的服务次数,节省柜台成本。由于储户的频繁存取会导致日均存款余额逼近收费界限,储户可能自觉减少存、取款次数,这有利于稳定银行收入来源。有学者通过推导得出可以享受银行服务的最低存款余额的表达式,说明银行设定存款收费限度的合理性。

综上所述,对小额存款账户收取费应经过切实的测算和论证,并考虑到一个国家的居民储蓄习惯和收入水平。在发达上,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对储户的细分来分类收取管理费,但是我国商业银行具体到各个地区的分行所面对的收入结构并不一定能支持这种细分,此时稳定储户来源比一窝蜂的收费更为重要。

有业界资深人士表示,银行储蓄业务的平衡点大约在1,000元,账户余额低于1,000元的业务银行会亏本。但实际中银行的收取界限鲜有定为均衡数额的操作。率先启动小额账户收费的建设银行深圳分行制定500元的标准是与当地储户的习惯相关的:许多低收入的深圳打工者都是在存够500元以后取出寄回老家,这直接导致该类账户的日均余额远低于500元。各家银行多制定300元或者500元的标准,似乎只是同类推定的结果,并无科学测算的依据。

另外,要提出的是,许多小额账户的存在与2000年前后银行无节制地推销自己的借记卡,掀起“发卡大战”不无关系。不少银行基层单位当年出于吸引存款的需要,再加上银行内部管理的不到位,没有注重账户信息的内部共享,在开立银行账户没有任何限制,结果许多客户开立银行账户后长期并不使用,银行系统在办理每笔业务时均需对这些账户进行扫描、识别,并需长期备份、保管这些账户的数据。当这些账户占用了银行系统巨大的空间,延缓了系统的运行速度后就开征管理费。将银行当初的不审慎行为的后果强加到储户身上,有碍于我国商业银行向国际一流大银行业务经营水平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