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麻醉学前景范文

麻醉学前景范文

麻醉学前景

麻醉学前景范文第1篇

安徽籍患者黄某,患有严重的主动脉瓣疾病多年。近来经常出现胸闷、气急和心绞痛,并有早期左心衰症状。我们仔细检查后,发现患者早年有过肺结核病史,且伴有老慢支、肺气肿等肺部疾病,若采用常规气管插管的全身麻醉方式,心脏手术后很可能出现严重的肺部并发症。

经过心胸外科与麻醉科、针灸科多次讨论,我们决定对黄某采用无气管插管的针刺麻醉方式进行心脏手术。经过10天的术前准备,我们成功地为黄某施行了针刺麻醉下的主动脉瓣置换术。术后,针刺麻醉的优势凸显,患者恢复迅速,未出现任何肺部并发症,医疗费用也比常规全身麻醉手术节省了一万多元。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针刺麻醉技术曾经在中国风靡一时,且在海外引起轰动。但因种种原因,“针刺麻醉”后来渐渐退出手术舞台。如今新的时期面临新的医疗形势,国家号召大力挖掘传统医学优势,努力解决群众看病贵问题。针刺麻醉技术又开始步入医学前沿,并且旧貌换新颜。

我院自2006年下半年开始大力开展针刺麻醉的临床研究和应用,截至2007年底已实施了300余例手术,其中针刺麻醉心脏手术已突破10台,手术矫治的心脏疾病病种由单纯的先天性心脏病,扩大到单瓣膜和双瓣膜风湿性心脏病,手术患者年龄最大可达70岁。

“伪科学”还是“真技术”

上世纪70年代以后,针刺麻醉手术走入了一些误区。当时,过分强调患者的“完全清醒状态”,将手术中病人能“喝水”、能与医务人员对话作为针刺麻醉效果显著的标志。同时,有些地区对适应证的选择不够谨慎,对患者勉强采用针刺麻醉,造成部分手术麻醉效果不佳,并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和心理创伤。

由此,原本极有发展前景的针刺麻醉手术逐步陷入彷徨之中。甚至在本行业,一度将针刺麻醉心脏手术视为“伪科学”。到上世纪90年代中叶,全国针刺麻醉心脏手术的工作基本停顿。

随着对针刺麻醉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针刺麻醉心脏手术的理念得到更新和发展,原来“术中力求患者保持完全清醒”的传统理念逐步改进为“保持患者在无痛苦、浅睡眠、自主呼吸状态下”接受手术。也就是说,过去的单一针刺麻醉方式改变成了针药复合麻醉。具体方法是,在针刺麻醉的同时,辅以适量的和镇静镇痛药物,但其剂量只有原来的1/10。

由于针刺麻醉理念的改进,针刺的穴位和强度有了调整,辅助药物的选择和注药时机也有了改进,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时间大大增加,以前针麻手术中心脏停跳时间不易超过30分钟,现在则已达一小时以上,从而保证了复杂手术的顺利进行。

针刺麻醉是如何进行的

如今的针刺麻醉技术,还包括了术前腹式呼吸锻炼、专项心理指导、针感和手术耐受性测试等方面,更加人性化,更加安全高效。术前准备时间约需一周。

心脏手术过程中,针灸科医生将约6根银针对称地扎在患者手臂内侧的郄门、尺泽、中府等穴位上。银针底部连接着的仪器,以0.2毫安培电流频率持续刺激穴位,在神经和经络的共同作用下在体内组建了一张镇痛网。手术时,病人除痛觉变迟钝外,其他各种感觉和运动功能仍正常。因此,病人可与医生合作,有利手术进行。针刺麻醉手术后,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一般都比较平稳,手术后并发症少,伤口痛也较轻,因此术后康复较快。

针麻因为无过敏、麻醉意外等顾虑,应用比较安全。一些心、肺、肝、肾等功能不良或年老体弱、休克等不宜采用药物麻醉的患者,依靠针麻技术也可放心接受手术。

优势独特前景广阔

针刺麻醉虽然安全、有效、生理扰乱少、术后恢复快、简便易行,但针麻对某些部位手术或某些病例还有镇痛不完全、内脏牵引时有不适反应、有时肌肉不够松弛等情况。通过临床研究发现,针刺(药物)复合麻醉是一条可行的方法。这样,无论从伦理上还是从麻醉效果上均能够达到预期效果,极大地减少了麻醉剂量,减少了副作用和并发症,控制了医疗费用的增长。

针麻使用的工具比较简单,不需要复杂的麻醉器械,操作较易掌握,在特殊时期如灾难救治时还具有独特的优势。

背景资料:我国针麻基础研究重新启动

由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韩济生院士担任首席科学家的“基于临床的针麻镇痛的基础研究”,已列入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九七三计划”),由北京大学、复旦大学、首都医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浙江中医药大学和上海中医药大学共同参与。

麻醉学前景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临床医学;情景模拟教学法;能力培训

伴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我们在人民健康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一些社会问题也随之产生,我国医患关系从未像现在这样紧张,医患矛盾一触即发,再者由于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期望值不断提高,人们不单单只需要身体上的康复,还需要心灵上的慰藉,这就要求医护人员接受更全面、更积极、更有效的培训,为患者的健康服务。临床医学教学在整个临床实践活动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它不但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实践机会,丰富学生及医护人员的知识,同时对于医院的正常临床活动也具有积极的意义,使医务人员规范操作、提高相关技能,更为重要的是为我国临床医学事业培养了大批具有临床技能的人才。由于临床医学教学内容复杂,为确保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许多课程应在真实环境下教学(如理论性、实务性、技术性课程),但传统教学方法很难满足此要求。随着管理思想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情景模拟教学能够解决上述难题。

1情景模拟教学法简介

情景模拟教学法与传统课堂教学法有着很大的不同。在传统教学模式中,通常以教师为中心,从书本到书本、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关注的是向学生灌输了哪些知识,很少考虑到学生吸收了哪些知识,学生积极性如何,是否自愿,导致教学与学生实际脱节、与教学意义脱节,忽视了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以及思维的形成;导致学生学不深、学不透、学不懂,甚至不会运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情景模拟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有针对性地设计情景,并让学生扮演情景角色,模拟情景过程,让学生在高度仿真的情景中获得知识和提高能力的教学方法[1]。情景模拟教学法为学生创设了工作情景,具有传统课堂教学无法实现的实践性和优越性,它是从病例分析法中派生出来的一种极具实践性和操作性的教学方法,实质上是病例教学法的延伸。在情景模拟教学中,师生之间或者学生之间进行模拟临床实践操作练习,这种模式的最大优势是节约教学资源、场地以及人力等,同时有助于临床教学质量的提高[2]。情景模拟教学法可总结为以下4个步骤:(1)准备情景模拟材料,创设情景环境;(2)进行情景分析;(3)情景模拟实践,进行知识内化;(4)课后指导总结,延伸巩固提高。

2情景模拟教学法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医学教育由学校医学教育、研究生(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3个连续统一的部分组成。医学生(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在结束学校医学教育之后,进行临床实习及规范化培训,在此过程中掌握基本的行医技能,这个阶段也是医学生形成临床思维、巩固临床知识的黄金阶段。为提高临床医学教学效果,许多医学院校、医院的各个临床教研室引入了情景模拟教学法。

2.1情景模拟教学法在临床麻醉学教学中的应用

麻醉学专业作为独立的二级学科,要求医护工作者拥有独立的临床思维和工作能力,以保障患者的人身安全及术后恢复,它包含临床麻醉、危重病急救、疼痛治疗及科研等,涉及多学科知识。王宇娜等[3]将情景模拟教学法应用于麻醉临床教学中发现,通过模拟真实场景,可显著提高学生理论成绩及临床技能操作水平。邹磊等[4]将情景模拟教学法应用于麻醉学临床教学中发现,情景模拟教学法可以提高麻醉学临床教学效果。魏霞等[5]在麻醉本科临床实习中开展了情景模拟教学,调查表明,情景模拟教学可提高麻醉本科学生临床实习期间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技能。对刘慧慧等[6]用情景模拟联合TBL法为非麻醉专业实习生进行麻醉临床技能教学效果分析发现,对非麻醉专业的学生采用情景模拟联合TBL法进行麻醉临床技能教学,可显著提高其麻醉技能,培养临床操作、沟通及团队合作能力。朱海燕等[7]将模拟教学法应用于麻醉临床见习中发现,采用模拟教学法进行临床麻醉见习教学,效果较好,能提高学生的成绩和学习兴趣,值得推广。

2.2情景模拟教学法在临床内、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内、外科知识与技能是临床医生要掌握的重要内容,运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将内、外科常见的临床情景再现,可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有较好的效果。乐飞等[8]将情景模拟教学法应用于外科学临床教学中发现,情景模拟教学法可以显著提高实习医师的外科临床技能。袁世明等[9]在外科实习医生入手术室前培训中应用情景教学法,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显著提高,且减轻了带教教师的负担,节约了教学成本。赵晓[10]在临床外科教学中开展四阶段情景教学模拟,调查结果显示,四阶段情景教学模拟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论和操作成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张学志等[11]将情景模拟与案例教学结合应用于外科学教学中发现,这种教学方法对医学生分析外科疾病能力、基本操作技能、临床思维能力与医患沟通技巧的掌握有一定促进作用。石姝梅等[12]将情景构建和病情模拟应用于内科实践教学中发现,情景构建和病情模拟能明显提高医学生临床思维水平与操作技能,使医学生更好地掌握疾病知识,提升分析归纳总结能力,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增强评判性思维能力。

2.3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急救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急救医学是一门高风险的学科,任何工作的失误或差错都可以给患者带来更多的痛苦,甚至失去生命,因此每位医生都需具备急诊医学知识并熟练掌握各项急诊抢救技能及敏锐的观察力和果断的判断力。朱贤春等[13]将情景模拟教学法应用于神经外科新职工急救培训中发现,情景模拟教学法有利于提高新职工的临床急救能力。赵晓[14]在临床心肺复苏外科教学中应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发现,情景模拟教学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自主解决问题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翁留宁等[15]在多发伤急救手术培训中应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发现,培训后学生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培训前,提高了培训对象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多发伤急救手术配合能力,增强了团队交流能力和协作精神。

2.4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医学人际沟通中的应用

长期以来,我国医学毕业生存在水平参差不齐、医患沟通能力欠佳、医学继续教育不足等问题,对我国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提高及和谐医患环境的构建起着负面影响。近几年医患关系持续紧张,医患矛盾不断激化,大部分是由于医患沟通不畅导致,因而良好的沟通能力是每位医学生应必备的素质[16]。郑鹏等[17]将情景模拟教学与案例教学结合应用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发现,住院医师医患沟通能力显著增强,有利于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

3情景模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情景模拟教学的关键环节即情景再现,需要选择合适的课题,做到环境设置尽量接近临床实际,不能单单反应一个问题,而是一个具体的事件,这样有助于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其中。此外,课程知识点的难易、多少,也是选择课题时所需注意的要点。它要求情景能够突出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能够更加直观展示教材中比较抽象的内容,让学生能够领悟和正常表演出来,起到启发性教学的作用。另外,在情景模拟教学中,教师需对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适当指导,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促进活动顺利进行,并做好课后总结,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综上所述,情景模拟教学法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学生在宽松、自由、和谐的环境中学习知识,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接受。其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来讲,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提高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大帮助,同时有助于改善师生关系,是符合医学教育现状、有利于保证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将情景模拟教学法应用到医学教学中,可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充分掌握知识,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师能及时把握和衡量自己的教学效果,为推进素质教育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文红,江城梅,李彦荣.“情景模拟”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09,7(3):271-272.

[2]陈小娟,江桂素,郑秀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11):56-57.

[3]王宇娜,杨秀娟,刘海萍,等.情景模拟式教学法在麻醉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人才资源开发,2015(16):179.

[4]邹磊,刘丹彦.情景模拟教学在麻醉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5(10):44-45.

[5]魏霞,张兵.情景模拟教学在麻醉本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27):6-8.

[6]刘慧慧,岑晴云,罗艳霞,等.用情景模拟联合TBL法为非麻醉专业实习生进行麻醉临床技能教学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2):175.

[7]朱海燕,阳建福,廖琴,等.模拟教学法在麻醉临床见习中的应用研究[J].基础医学教育,2013(1):64-67.

[8]乐飞,何琳,邓漾.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外科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评估[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11):91-92.

[9]袁世明,赵雪梅.外科实习医生入手术室前手术室情景教学培训的应用效果[J].华夏医学,2015(4):133-136.

[10]赵晓.四阶段情景教学模拟在临床外科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培训,2016(4):183.

[11]张学志,凌云阳,王观发,等.情景模拟与案例教学结合在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10):1397-1399.

[12]石姝梅,黄敏娟.情景构建和病情模拟在内科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前沿,2008(13):56-57.

[13]朱贤春,张敏,黄友梅.情景模拟教学法在神经外科新职工急救培训中的应用[J].长江大学学报,2013(15):74-75.

[14]赵晓.情景教学法在临床心肺复苏外科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6(15):139.

[15]翁留宁,高静,朱玲,等.PBL模式与情景模拟相结合在多发伤急救手术培训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20):36-37.

[16]杨洪斌,陈钰仁.住院医师规培学员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成效初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7):12-13.

麻醉学前景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临床医学;情景模拟教学法;能力培训

伴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我们在人民健康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一些社会问题也随之产生,我国医患关系从未像现在这样紧张,医患矛盾一触即发,再者由于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期望值不断提高,人们不单单只需要身体上的康复,还需要心灵上的慰藉,这就要求医护人员接受更全面、更积极、更有效的培训,为患者的健康服务。临床医学教学在整个临床实践活动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它不但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实践机会,丰富学生及医护人员的知识,同时对于医院的正常临床活动也具有积极的意义,使医务人员规范操作、提高相关技能,更为重要的是为我国临床医学事业培养了大批具有临床技能的人才。由于临床医学教学内容复杂,为确保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许多课程应在真实环境下教学(如理论性、实务性、技术性课程),但传统教学方法很难满足此要求。随着管理思想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情景模拟教学能够解决上述难题。

1情景模拟教学法简介

情景模拟教学法与传统课堂教学法有着很大的不同。在传统教学模式中,通常以教师为中心,从书本到书本、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关注的是向学生灌输了哪些知识,很少考虑到学生吸收了哪些知识,学生积极性如何,是否自愿,导致教学与学生实际脱节、与教学意义脱节,忽视了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以及思维的形成;导致学生学不深、学不透、学不懂,甚至不会运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情景模拟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有针对性地设计情景,并让学生扮演情景角色,模拟情景过程,让学生在高度仿真的情景中获得知识和提高能力的教学方法[1]。情景模拟教学法为学生创设了工作情景,具有传统课堂教学无法实现的实践性和优越性,它是从病例分析法中派生出来的一种极具实践性和操作性的教学方法,实质上是病例教学法的延伸。在情景模拟教学中,师生之间或者学生之间进行模拟临床实践操作练习,这种模式的最大优势是节约教学资源、场地以及人力等,同时有助于临床教学质量的提高[2]。情景模拟教学法可总结为以下4个步骤:(1)准备情景模拟材料,创设情景环境;(2)进行情景分析;(3)情景模拟实践,进行知识内化;(4)课后指导总结,延伸巩固提高。

2情景模拟教学法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医学教育由学校医学教育、研究生(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3个连续统一的部分组成。医学生(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在结束学校医学教育之后,进行临床实习及规范化培训,在此过程中掌握基本的行医技能,这个阶段也是医学生形成临床思维、巩固临床知识的黄金阶段。为提高临床医学教学效果,许多医学院校、医院的各个临床教研室引入了情景模拟教学法。

2.1情景模拟教学法在临床麻醉学教学中的应用

麻醉学专业作为独立的二级学科,要求医护工作者拥有独立的临床思维和工作能力,以保障患者的人身安全及术后恢复,它包含临床麻醉、危重病急救、疼痛治疗及科研等,涉及多学科知识。王宇娜等[3]将情景模拟教学法应用于麻醉临床教学中发现,通过模拟真实场景,可显著提高学生理论成绩及临床技能操作水平。邹磊等[4]将情景模拟教学法应用于麻醉学临床教学中发现,情景模拟教学法可以提高麻醉学临床教学效果。魏霞等[5]在麻醉本科临床实习中开展了情景模拟教学,调查表明,情景模拟教学可提高麻醉本科学生临床实习期间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技能。对刘慧慧等[6]用情景模拟联合TBL法为非麻醉专业实习生进行麻醉临床技能教学效果分析发现,对非麻醉专业的学生采用情景模拟联合TBL法进行麻醉临床技能教学,可显著提高其麻醉技能,培养临床操作、沟通及团队合作能力。朱海燕等[7]将模拟教学法应用于麻醉临床见习中发现,采用模拟教学法进行临床麻醉见习教学,效果较好,能提高学生的成绩和学习兴趣,值得推广。

2.2情景模拟教学法在临床内、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内、外科知识与技能是临床医生要掌握的重要内容,运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将内、外科常见的临床情景再现,可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有较好的效果。乐飞等[8]将情景模拟教学法应用于外科学临床教学中发现,情景模拟教学法可以显著提高实习医师的外科临床技能。袁世明等[9]在外科实习医生入手术室前培训中应用情景教学法,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显著提高,且减轻了带教教师的负担,节约了教学成本。赵晓[10]在临床外科教学中开展四阶段情景教学模拟,调查结果显示,四阶段情景教学模拟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论和操作成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张学志等[11]将情景模拟与案例教学结合应用于外科学教学中发现,这种教学方法对医学生分析外科疾病能力、基本操作技能、临床思维能力与医患沟通技巧的掌握有一定促进作用。石姝梅等[12]将情景构建和病情模拟应用于内科实践教学中发现,情景构建和病情模拟能明显提高医学生临床思维水平与操作技能,使医学生更好地掌握疾病知识,提升分析归纳总结能力,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增强评判性思维能力。

2.3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急救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急救医学是一门高风险的学科,任何工作的失误或差错都可以给患者带来更多的痛苦,甚至失去生命,因此每位医生都需具备急诊医学知识并熟练掌握各项急诊抢救技能及敏锐的观察力和果断的判断力。朱贤春等[13]将情景模拟教学法应用于神经外科新职工急救培训中发现,情景模拟教学法有利于提高新职工的临床急救能力。赵晓[14]在临床心肺复苏外科教学中应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发现,情景模拟教学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自主解决问题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翁留宁等[15]在多发伤急救手术培训中应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发现,培训后学生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培训前,提高了培训对象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多发伤急救手术配合能力,增强了团队交流能力和协作精神。

2.4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医学人际沟通中的应用

长期以来,我国医学毕业生存在水平参差不齐、医患沟通能力欠佳、医学继续教育不足等问题,对我国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提高及和谐医患环境的构建起着负面影响。近几年医患关系持续紧张,医患矛盾不断激化,大部分是由于医患沟通不畅导致,因而良好的沟通能力是每位医学生应必备的素质[16]。郑鹏等[17]将情景模拟教学与案例教学结合应用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发现,住院医师医患沟通能力显著增强,有利于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

3情景模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情景模拟教学的关键环节即情景再现,需要选择合适的课题,做到环境设置尽量接近临床实际,不能单单反应一个问题,而是一个具体的事件,这样有助于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其中。此外,课程知识点的难易、多少,也是选择课题时所需注意的要点。它要求情景能够突出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能够更加直观展示教材中比较抽象的内容,让学生能够领悟和正常表演出来,起到启发性教学的作用。另外,在情景模拟教学中,教师需对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适当指导,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促进活动顺利进行,并做好课后总结,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综上所述,情景模拟教学法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学生在宽松、自由、和谐的环境中学习知识,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接受。其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来讲,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提高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大帮助,同时有助于改善师生关系,是符合医学教育现状、有利于保证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将情景模拟教学法应用到医学教学中,可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充分掌握知识,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师能及时把握和衡量自己的教学效果,为推进素质教育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文红,江城梅,李彦荣.“情景模拟”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09,7(3):271-272.

[2]陈小娟,江桂素,郑秀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11):56-57.

[3]王宇娜,杨秀娟,刘海萍,等.情景模拟式教学法在麻醉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人才资源开发,2015(16):179.

[4]邹磊,刘丹彦.情景模拟教学在麻醉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5(10):44-45.

[5]魏霞,张兵.情景模拟教学在麻醉本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27):6-8.

[6]刘慧慧,岑晴云,罗艳霞,等.用情景模拟联合TBL法为非麻醉专业实习生进行麻醉临床技能教学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2):175.

[7]朱海燕,阳建福,廖琴,等.模拟教学法在麻醉临床见习中的应用研究[J].基础医学教育,2013(1):64-67.

[8]乐飞,何琳,邓漾.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外科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评估[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11):91-92.

[9]袁世明,赵雪梅.外科实习医生入手术室前手术室情景教学培训的应用效果[J].华夏医学,2015(4):133-136.

[10]赵晓.四阶段情景教学模拟在临床外科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培训,2016(4):183.

[11]张学志,凌云阳,王观发,等.情景模拟与案例教学结合在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10):1397-1399.

[12]石姝梅,黄敏娟.情景构建和病情模拟在内科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前沿,2008(13):56-57.

[13]朱贤春,张敏,黄友梅.情景模拟教学法在神经外科新职工急救培训中的应用[J].长江大学学报,2013(15):74-75.

[14]赵晓.情景教学法在临床心肺复苏外科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6(15):139.

[15]翁留宁,高静,朱玲,等.PBL模式与情景模拟相结合在多发伤急救手术培训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20):36-37.

[16]杨洪斌,陈钰仁.住院医师规培学员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成效初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7):12-13.

麻醉学前景范文第4篇

这是人类医学史上最早的腹部手术记录,实在足以引起我们自豪。试想,不必做脊椎穿刺,只要口服一些药就能施行手术,多么舒适和方便。即使用现代医学的眼光看,这也是一种令人神往的麻醉方法。

那么,麻沸散究竟是什么药呢?因为史料缺乏,详情不可确知,成了千古之谜。

后世医家、史家对此多有议论。疑问很多,归结起来无非是:到底有无此药?如果有,那它的处方是怎样组成的?

后世有些人认为麻沸散可能属于子虚乌有。因为《三国志》不是医书,而当时的医家,尤其是与华佗同时的另一位名医张仲景的著作中也没有关于麻沸散的记载。

但是更多的人认为:麻沸散确有其药。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国家。《列子・汤问》中记载,在战国时代扁鹊就使用过。马王堆出土的《五十二病方》,公认是远较《内经》为早的作品,里面已提到用刀割治内痔,外敷以药的手术。由此发展到数百年后的三国时代,华佗能达到那样的水平是完全可能的。陈寿著《三国志》,素称取材严谨,且时距华佗去世不过六七十年,所述华佗事迹应该是比较可信的。

说到麻沸散的组成,情况就比较复杂了。

先看与华佗同时医家的记载。张仲景的著作中不载麻沸散,只提到“麻沸汤”。这里“麻沸”二字,是“如乱麻而沸涌”的意思,所谓麻沸汤在当时是一种热汤的名称,和麻沸散似无关系。华佗的学生吴普,长于药物学,有书《吴普本草》,已失传。从后人引用该书的内容中,未见提到麻沸散。但在《吴普本草》中提到植物麻黄的麻醉作用,值得注意。吴普说:“麻蓝一名麻责,一名青葛,味辛甘有毒。”查《中药大辞典》,这个麻黄的“黄”有多种读法,其一是读作“费”,和“沸”字音近。我们知道,中药的方剂常以方内的主药命名。例如麻黄汤以麻黄为主药;当归芍药散,以当归、芍药为主药。如麻沸散也属这种情况,则虽无“麻沸”这种药,但是“麻沸”是否即“麻黄”之误呢?因陈寿毕竟不是医生,当时医生们又常用“麻沸汤”,他辨不清“麻沸”与“麻茸”的区别,发生误记是可能的。

千百年来,对麻黄的认识非常混乱,可能这也是导致麻沸散失传的原因之一。直到近代,才有学者杨亭华在所著《药物图考》中对它做了澄清和说明。他指出,麻黄是大麻的雌花,“新采之时,嗅之久致脑眩晕而痛,因内含元素甚富,为刺激性之麻醉剂。”又说:“若服过大之分剂,则呼吸必缓,然卒无殒命者;此药常服致瘾。”

麻醉学前景范文第5篇

《临床麻醉学》课程共有38章教学内容,内容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回顾过去3届的教学进度表就会发现,内容紧凑,章节删减非常困难。前期的绪论和各种基本麻醉方式基本介绍的章节位置无可撼动。CEA麻醉均有强烈的专病麻醉色彩,是麻醉基本理论和临床基本技能在专科麻醉中应用的最好体现。如果课程安排太早,学员很可能听不懂,吸收不了,效果事倍功半。日常麻醉学授课都是大班课,每个章节3个课时,总计120分钟。CEA麻醉的授课时间相对较短,6次试讲下来,平均约45分钟就可把疾病背景、外科术式、麻醉注意事项等讲授清楚。因此,教研室决定将CEA麻醉以讲座的形式安排在《临床麻醉学》最后一次大班课,适度延长当天上课时间,要求为必修,但目前所讲授内容并不纳入考核体系,学员可以毫无压力认真听课,术后参与讨论。

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麻醉”课程的人员安排

作为专病麻醉,并不是职称越高,临床麻醉水平越高。很多教授多年来从事亚学科麻醉,在其他麻醉领域可能造诣颇丰,但是在CEA麻醉领域不一定很强。因此,CEA麻醉的主讲教员必须需要精心遴选,尽量由主持CEA专病麻醉6个月以上的麻醉医师担任,且具有讲师以上级别。从2012年开展CEA麻醉后,相关麻醉的优化从未停止。为了更好地提高麻醉质量,笔者在临床上一直在努力改进麻醉方式、麻醉用药及各种麻醉技能,历次学习班授课的幻灯都有变化。可以说,每一阶段的CEA麻醉都有其时间特性,主讲教员首选预开课期间正在从事CEA专病麻醉的讲师或教授担当。

三、“颈动脉内膜切除术麻醉”课程的内容安排

1.CEA患者人群特点及颈部相关解剖。作为背景资料,必须向学生介绍清楚CEA患者年龄普遍偏大,平均年龄>65岁。其中70%以上患者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肌缺血等内科基础疾病,30%左右有TIA、反复脑梗等神经系统病史。此类患者的麻醉分级均在ASAIII级以上,属于高危麻醉。如此很容易抓住学生眼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麻醉医生很少关注颅内WILLS环,在本次课上就是重点关注内容。此处,应该张挂临床解剖示意图,详细讲解椎动脉和颈内动脉系统在颅底组成的前后交通动脉系统。此外,按图讲解颈动脉窦和颈动脉体。前者为压力感受器,位于颈总动脉末端和颈内动脉起始处的血管壁外膜下,能够感知血管壁的张力,对血压和心率进行调节。后者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处后方,借结缔组织连于动脉壁上,是机体内一种化学感受器,可反射性引起呼吸加快、加深。特别需要跟学生指出的是外科医生进行CEA手术操作时,可能会出现严重的窦缓,就与压迫颈动脉窦相关。课后指导学生互摸颈动脉窦,明确其体表定位。

2.CEA的麻醉管理目标。不同于其他手术的麻醉,CEA的麻醉目标:术中尽力维持足够的脑血供和氧合,同时避免心脏受到缺血性损伤,减少围术期各种不良刺激,提供快速、平稳的苏醒方式。在课堂上至少需要6分钟左右时间逐条进行解释,力求清晰,学生只有明白了麻醉目标,才能够对如何去做产生兴趣。

3.麻醉方式的选择与实施。目前通用的麻醉方式有两种,全麻或颈丛阻滞。这两种麻醉方法在《临床麻醉学》前期课程均已学过,此处可以选部分相关问题进行提问,促进教学互动。颈丛阻滞本身效果不确切,尤其是颈深部操作时常常需要局麻辅助外加语言安抚才行,此类手术又要求患者头部过度后仰,加之头部很多敷料、无菌布遮盖,患者的不适感非常强烈。随着麻醉学的不断发展,安全舒适成为麻醉的主旋律,颈丛阻滞基本上已经被淘汰,这段教学内容可以插播一些麻醉录像予以辅证。全麻诱导、全麻维持、全麻复苏、诱导性升压和控制性降压等环节都有独特之处,授课教员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讲解。此处必须跟学生强调: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目前所授课内容是比较正规、先进的麻醉技巧。但是,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将来肯定会有更加优化的麻醉进展,甚至若干年后也许现在的部分内容是错误的,总之让学生学会批判地继承,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

4.高度的责任心。普通手术麻醉结束后,送至监护室,基本不需要继续管理。但是CEA麻醉必须在整个围术期全程无间隙的进行血流动力学和神经功能监测。在PACU很容易出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呼吸功能不全、和脑血管的意外。全麻拔管后出现血压高是非常常见并且相对比较容易处理的,但是如果术后出现了低血压就要高度重视围术期心梗和心衰的可能。物的残余和颈部血肿都可以使患者呼吸困难;术后脑梗也有一定的发生率,除了与手术因素有关外,还可能与诱导后长时间的低血压、夹闭期脑缺血相关。而术后脑出血则多与苏醒期高血压控制不力有关。此类并发症,麻醉医生虽然无力去避免,但是绝对能够早发现,进而整合医院力量及时去处理,提高医疗质量。用幻灯片形式展出CEA麻醉术后心衰、术后脑梗和术后脑出血的真实病例,让学员真实感受到麻醉医生责任的重大,更好地为将来走向临床麻醉打下心理基础。

四、预期与展望

麻醉学前景范文第6篇

【关键词】全身麻醉;术中知晓;原因;处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172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708-01

很多手术治疗需要配合全身麻醉,全身麻醉虽然可辅助手术操作顺利完成,却会引发系列并发症,术中知晓便是全身麻醉最为常见的一类并发症,发生术中知晓即患者术中处于有意识状态,对术中情景及关联事件有较为清晰的记忆[1],此种现象会对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精神状况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本文结合笔者临床工作经验、借鉴国内外术中知晓研究资料,探讨本人对术中知晓原因、特点及预防、控制的一些见解。

1术中知晓的原因及特点

1.1术中知晓特点全身麻醉情况下发生术中知晓后,患者会对手术过程中周围声音、手术环境及术中不适有较为清晰的感知,且术后仍会对术中情景及感觉有一定的印象。发生术中知晓与全身麻醉深度不足有关,即全身麻醉之后,大脑皮层及周边组织的麻药浓度没有达到有效浓度标准,或大脑皮层组织中的物浓度不稳定、不持久[2],因而不能对大脑皮层组织产生持久、稳定、有效的麻醉作用,从而无法有效抑制患者高级中枢神经以消除患者意识,患者进入浅麻醉状态并有一定的意识。

手术过程中监测的神经活动、大脑皮层局部血流状况、脑部记忆等都可对麻醉深度作出提示,脑部神经活动越强烈、代谢越旺盛、血液循环越好,患者听觉越灵敏[3],另外,听觉神经除一般途径传输外,还可经感觉通道传输至大脑皮层,从而对周围声音产生感觉与记忆,可见,患者在术中对手术环境、周围声音及手术场景的记忆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听觉[4]。不论一般感觉或听觉,都是由于术中物作用不稳定、不持久、强度不足所导致的。

1.2术中知晓原因麻醉诱导阶段:很多药物静脉给药麻醉处理后虽见效快,但持续作用时间较短,患者会在短时间内恢复意识,若这期间插管难度大、操作时间长[5],药物麻醉作用具体时间又难以真正把握、物追加难度大,一旦不能有效维持药物稳定的麻醉作用,患者就极易在喉镜或插管等强烈刺激下发生知晓[6]。

麻醉维持阶段:完成麻醉诱导操作而为开展手术的中间时期,患者没有接受刺激,因而少量的物便可产生较好的麻醉效果,一旦手术开始,便会瞬间对患者产生较大的刺激,因而手术刚刚开始的阶段最易因突然、强烈的刺激让患者产生意识、出现术中知晓[7];术中使用的大量药物镇痛、麻醉,会对机体的神经反射情况及机体运动情况产生掩盖作用,不利于对患者神经活动及意识状况准确判断而调整麻醉方式及用药量,最终导致恢复意识;没有合理制定物用量及搭配方案,未能科学产生麻醉作用,从而导致患者术中中枢神经系统未能充分抑制而产生意识[8];整体身体素质较差的患者,为保障患者身体健康、降低物使用对身体的负面作用,麻醉用药量不足,从而导致患者术中恢复意识;长期接触镇静药物、烟酒或,对物有较强的耐受力与代谢能力,标准用药量并不能对其产生足够的作用[9]。

术毕阶段:手术即将结束之时,为患者尽快苏醒,提前停用物或提早拮抗。

此外,很多术中知晓与整个手术过程、麻醉操作并无直接关联,而与患者的个体差异有关。部分患者主观意识过强,急于知晓自身病情及治疗效果,有过强的急躁、兴奋等情绪,术中更易恢复意识[10]。

2术中知晓的预防及控制

2.1术中知晓的预防要在保证手术效果及术后恢复的前提下注重物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保持应有的麻醉深度:

时刻注意麻醉设备正常运转;事先对患者知晓危险度进行评估,知晓危险度高的患者适当予以有遗忘作用的药物,向患者耐心讲明浅麻醉的危害,鼓励患者配合深麻醉;术前接受详细会诊,根据会诊结果制定相应的麻醉方案[11],为术前、术中麻醉操作提供可靠的依据与科学的指导;注意控制诱导药物剂量,并视患者情况灵活追加;注意诱导阶段与维持阶段的合理过渡,灵活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及麻醉效果实施动态麻醉控制,避免长时间浅麻醉[12];对于不得已需要浅麻醉处理的患者,适当使用遗忘药物;保证手术环境安静舒适,控制交谈次数及交谈音量;时刻通过患者吞咽、汗液、泪液、脉搏及血压等指标的监测情况调整麻醉深度[13];注意检测患者体内物浓度,并根据检测结果随时调整用药量及追加频次。

2.2术中知晓的控制一旦发现术中知晓,要立即展开术中知晓对患者身心损伤的评估,在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给予患者充分的关注与引导:

有经验的医护人员同患者深入交流,营造温馨的氛围,鼓励患者客观讲述手术相关的记忆、感知情况并进行核实,耐心向患者讲解术中知晓的主要原因及影响,真诚向患者及家属致歉,并给予充分的同情与正确的心理辅导[14]。

将所了解、调查、核实的术中知晓状况整理后通知相关医生、护士及医院律师[15]。每日到患者病房查访、交流,患者出院之后仍经常联系、交流[16]。

3总结

术中知晓对全麻手术患者手术效果、术后恢复甚至后期生理、心理健康状况都有极大危害,正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高度关注,尽管在临床研究及反复实践改良下,全麻手术中知晓问题得到了极大的控制,但仍然不能完全避免,临床上应在充分了解术中知晓的原因的基础上,强化术前会诊评估、规范术中麻醉,降低术中知晓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娄景盛,邓小明.麻醉术中知晓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临床军医杂志,2009,(01:136-139.

[2]杨福明,赵为禄.异丙酚联合咪达唑仑消除连续硬膜外麻醉患者术中知晓40例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0,(02:82-83+88.

[3]徐晓菊.1例全麻术中知晓并发急性创伤性应激障碍患者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0,(18:49-50.

[4]张艳梅,伟平.镇静剂量咪唑安定预防全凭静脉麻醉术中知晓的临床观察[J].辽宁医学杂志,2010,(06:295-296.

[5]张建男,何亮,左四琴,陆娟.预防患者术中知晓的早期心理干预――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中的研究[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10,(12:58-59.

[6]王占鹏.全身麻醉下术中知晓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02:76-77.

[7]韩梅,侯东男.癫痫手术大脑皮层脑电图监测期间麻醉深度变化与术中知晓的临床观察[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13,(01:61-64.

[8]农立抗.全凭静脉麻醉和静吸复合麻醉中患者出现知晓的对比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03:352-353.

[9]金春祥,李凤,梁治亚.小剂量咪唑安定复合芬太尼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老年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中镇静效果观察[J].现代实用医学,2013,(02:143-144+149.

[10]高慧娟,胡晓东,张碧峰,郑红斌.全身麻醉手术中知晓发生率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3,(05:12-13.

[11]潘进.全凭静脉麻醉和静吸复合麻醉中患者出现知晓的对比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03:197+200.

[12]张丽敏,冯连秋,杨翠英,马翠侠,代秀菊.老年人腹腔镜手术麻醉中七氟烷与异丙酚诱导对血流动力学以及BIS和术中知晓的影响[J].四川医学,2011,(03:407-408.

[13]曲晓霞,麻海春,苑野,冯春生.全凭静脉麻醉下脑电双频谱指数监测在术中知晓预防中的作用[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02:308-311.

[14]晏桂华.国产丙泊酚联合布托啡诺行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知晓的临床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2,(06:86-87.

麻醉学前景范文第7篇

关键词:心血管手术;麻醉; 双基教学;创新教育

Abstract:The high risk of cardiovascular surgery anesthesia,anesthesia and non cardiac surgery management concern is obviously different,the principle of anesthesia has its own particularity.Doctors often cardiovascular anesthesia less contact,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lack of clinical experience,help improve cardiovascular surgery doctors level is the key to the"double base"-the basic theory and basic skills the training in cardiac surgery anesthesia.This paper studies coordination between basic teaching and innovation teaching in the teaching of the doctor is discussed.

Key words:Cardiovascular surgery;Anesthesia;"Double Base"teaching;Innovative education

S着医学的飞速发展和外科领域的不断扩大,麻醉亚专业人才的培养愈发重要。麻醉工作不仅关系到手术的顺利进行,更是患者生命的重要保障,心血管手术的麻醉是麻醉学中的一个特殊领域,具有特殊性,围术期风险高[1]。进修医生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但心血管手术接触较少,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不够扎实。因此,在目前广泛提倡创新教学的背景下,进修心血管手术的麻醉的医生也应注意“双基”-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教学。

1 双基教学的概念及局限性

双基教学理论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或教学理论,可以看作是以“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为本的教学理论体系,其核心的思想是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但双基教学基本上是一种准备性的教学方式,是具有一定限度的知识技能基础的储备。双基教学不仅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严重阻碍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而受到质疑[2]。因此,双基教学要适应学习化社会必须有所改变和进步。

进修教育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层医生提升医术水平的重要途径。由于教育背景及工作经验的不同,进修医生虽然有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但对心血管手术接触较少,对相关基本技能、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并不牢固。因此,在本科教育中受挫的双基教学对心血管麻醉医生的进修教育具有更好的适应性。本文即针对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手术麻醉进修医生进行了“双基”教学方法的探讨与实施。

2 “双基”教学与创新教学的关系

目前教学模式较为推崇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研究性创新教学模式[3]。这种基于大量科研实践积累的理论课教学,以讲授心脏手术麻醉的核心内容、最新研究进展动态以及最新研制的新药及今后的发展趋势等为主要内容。以学生为中心,生动活泼、有深度,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主动自学、提出问题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目前心脏手术麻醉进修医生来自全国各地,学历和工作经验都不相同。因此在进修医生教学模式上,“双基”教学与创新教学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3 进修医生的一般情况

北京安贞医院麻醉中心2010~2015年上半年共培养进修医生242名,进修医生的具体见图1~4。

由图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进修医生大部分来自三甲医院,年龄在30~40岁者居多,大多为主治医师,一般有5~10年的工作经历,临床经验丰富,但对心脏及大血管手术疾病及其手术的麻醉接触较少,仅1人来自于年心脏手术例数大于500的医院,心血管手术相关基本操作不熟练,对循环系统的生理及病理生理学,特别是手术治疗前后患者的病理生理学变化的理解不深刻,这往往成为制约进修医生进步的关键环节。因此,提高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水平是提升进修医生心血管手术麻醉水平的首要任务。

4 “双基”创新教育一些设想和建议

2014~2015年,麻醉中心完成各种心脏及大血管手术麻醉10000余例,在心血管手术麻醉和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领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工作规范和理论体系,能顺利完成各种复杂的心血管手术以及妊娠合并心脏病等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的麻醉。麻醉中心拥有各层次的医、护和技术人员207名,包括主任医师8名、副主任医师15名(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1名),博士研究生导师2名、硕士研究生导师4名、60%的医师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

4.1重视岗前培训 进修医生在报到后,集中组织学习培训1w,着重学习医院的规章制度,岗位职责,熟悉心脏外科麻醉的各项规章制度,了解心脏手术麻醉医生工作的特殊性,使进修医生能够尽快的熟悉工作环境,进入工作学习状态。

4.2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 麻醉是带有预测性的工作,麻醉医师不仅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还应该能对病人围术期可能出现的问题有一定的预见性,并能提前采取相应的预防及治疗措施,这不仅需要临床工作经验积累,更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而理论知识的匮乏是制约进修医生进步的根本问题,在心血管麻醉的进修医生中尤其如此,培训单位应定期组织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对相关知识进行系统讲解,并为进修医生的学习创造条件。

4.3重视基本技能的培养 熟练的基本技能是临床工作的基础,在确保患者安全的前提下,应该放手让进修医生去操作,增加锻炼的机会。心血管病患者围术期病情变化剧烈,危急情况较非心脏手术更为多见,熟练的技能操作往往能成为危急时刻患者生命的重要保障。麻醉医生应该能够根据所收集的信息正确分析围术期患者病情的变化,鉴别、避免危险情况的发生。循环系统的监测是心血管手术麻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麻醉监测发展较快的领域之一,新技术如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漂浮导管、Flotrac系统等较多,心血管麻醉的医生需要掌握监测技术的操作,并能读懂这些监测所反映的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处理。

4.4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安贞医院是全国麻醉科住院医师培训基地,进修期间,每名医生每天至少两台心脏或大血管手g的麻醉工作,麻醉对象从新生儿到100岁高龄患者,手术种类从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到心、肺等大器官移植术等。安贞医院目前可以完成主动脉夹层手术,全主动脉替换术,全胸腹主动脉替换术,复杂二次心脏手术术,瓣膜成形术,瓣膜置换术,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室壁瘤切除术,心肺移植术、复杂先心病矫治术等,进修医生可以接触到各种类型的心脏及大血管手术。围术期正确的麻醉管理需要理论知识的指导,而理论知识也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得到证实。科室定期组织进修医生对临床典型疑难病例进行讨论,知识更新讲座和文献阅读。在该环节充分强调进修医生研究性学习的主体地位,鼓励提倡研究性的学习方式。例如以一个病例的发生发展为时间主线,以麻醉管理和各脏器保护为重点,充分发挥进修医生主观能动性,增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总之,在目前我国医疗环境和医疗现状下,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针对基层心脏手术麻醉进修医生的“双基”教学可以切实提高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从而稳步提升自己的临床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冯大鹏,陈敏.心脏手术麻醉带教的几点体会[J].现代养生,2014,12:145.

麻醉学前景范文第8篇

鞍山市中心医院麻醉科,辽宁鞍山 114001

[摘要]目的 探析小儿手术麻醉中应用七氟醚与氯胺酮的麻醉效果对比。方法 入选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小儿手术患者84例,按麻醉方法的不同分入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进行七氟醚吸入麻醉,对照组进行氯胺酮静脉麻醉,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各时点的心率、呼吸频率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T0、T3的HR值及RR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T1、T2的HR值、RR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出手术时间(min)、体动或睁眼时间(min)等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s)、疼痛反射消失时间(s)等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6.7%、6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手术患者应用七氟醚麻醉,可迅速苏醒,并发症少,安全有效,是小儿手术的较佳麻醉方法。

[

关键词 ] 麻醉效果;小儿手术;氯胺酮;七氟醚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0(c)-0123-02

[作者简介] 陈景亮(1974-),男,辽宁省鞍山人,大学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临床麻醉与疼痛治疗。

临床小儿手术患者应用氯胺酮静脉麻醉较为广泛,但患儿因静脉穿刺极易产生恐惧心理,合作性较差,同时可导致误吸呛咳、呼吸抑制、分泌物增多等高危风险,效果不甚理想[1]。七氟醚为新型吸入性麻醉药物,苏醒迅速,刺激小,患儿易接受。有研究认为,小儿手术患者进行七氟醚吸入麻醉,并发症少,可靠安全,麻醉效果确切[2]。探析小儿手术的最佳麻醉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故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对小儿手术患者进行七氟醚吸入麻醉,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入选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84例小儿手术患者,美国麻醉师协会病情评估标准分级为Ⅰ级~Ⅱ级,排除心功能障碍者,均符合手术指征,患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患者按麻醉方法的不同分入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男性23例,女性19例,年龄在3~10岁之间,平均年龄(6.2±1.0)岁,平均体重(22.2±1.2)kg;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20例,年龄在3~11岁之间,平均年龄(6.4±0.9)岁,平均体重(22.5±1.0)kg。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等基线特征大体一致(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儿术前禁食6 h,禁饮4 h,术前对患儿进行常规心理护理,消除患儿的恐惧心理。观察组进行七氟醚吸入麻醉,先进行8%七氟醚面罩吸入诱导麻醉,带患儿无意识后予以0.2%氯化钠溶液及5%葡萄糖溶液2.0~2.5mL/(kg·min)静脉滴注,3%~4%浓度的七氟醚维持吸入,手术完毕时即刻停止,改为纯氧吸入;对照组进行氯胺酮静脉麻醉,酌情进行1~2mg/kg氯胺酮静脉注射行麻醉诱导,面罩持续供氧。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各时点的心率、呼吸频率指标及不良反应。

1.3药物与试剂

吸入用七氟烷(商品名:喜保福宁;批号H20090714;厂家:丸石制药株式会社);批号:H32022820;厂家: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1.4 判断及评估标准

记录两组诱导时(T0)、诱导5min(T1)、诱导10min(T2)和手术结束(T3)的心率(HR)和呼吸频率(RR)变化;记录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麻醉诱导时间、术后精神症状、术中躯体运动、诱导时的分泌物情况等[3]。

1.5统计学处理分析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采用χ2检验,P<0.05则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时点心率(HR)和呼吸频率(RR)比较

观察组T0、T3的HR值及RR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T1、T2的HR值、RR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儿的苏醒时间及诱导时间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出手术时间(min)、体动或睁眼时间(min)等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s)、疼痛反射消失时间(s)等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观察组、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6.7%、6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临床小儿手术静脉麻醉因患儿配合性较差、产生恐惧心理,容易引发误吸、呛咳、分泌物增加等不良反应,临床对于小儿手术的麻醉方法已成为国内外医务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4]。氯胺酮为强效麻醉镇痛药,具有迅速苏醒、诱导时间快、镇痛功效强等作用,但有研究认为,如氯胺酮长期应用可出现成瘾性,对机体的器质性损害尚在研究中,同时可出现腺体分泌物增加、出现幻觉、颅内压及眼压升高、一过性呼吸暂停等不良反应,增加了临床麻醉的风险性[5]。目前,临床小儿手术麻醉多应用七氟醚吸入麻醉方法[6-7]。

本研究探析小儿手术麻醉中应用七氟醚与氯胺酮的麻醉效果,与传统的氯胺酮基础麻醉下给与小量阿片类药物和催眠镇静药物相比,七氟醚吸入麻醉患儿无呛咳、无拒吸情况,操作简便,无刺激性气味,对患儿的循环系统及呼吸系统无显著影响,适用于患儿的麻醉维持及全麻诱导[6]。七氟醚麻醉的优点是诱导期患儿较平静,术中血液动力学较平稳,肌松药用量小,术后苏醒快,而且醒得较透[8-9]。本研究探析小儿手术麻醉中应用七氟醚与氯胺酮的麻醉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T0、T3的HR值及RR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T1、T2的HR值、RR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出手术时间(min)、体动或睁眼时间(min)等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s)、疼痛反射消失时间(s)等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6.7%、6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李治国[10]的研究结果大体一致,说明小儿手术麻醉中应用七氟醚可迅速苏醒、不良反应少,可靠安全,同时手术中患儿生命体征稳定,心率及呼吸频率未因手术中切皮疼痛而出现显著搏动,镇痛效果确切,极易控制其麻醉深度,麻醉效果确切。综上所述,小儿手术患者应用七氟醚麻醉,可迅速苏醒,并发症少,安全有效,是小儿手术的较佳麻醉方法。

[

参考文献]

[1]朱涛,梁敏云.七氟醚在小儿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药业,2013,22(3):906-908.

[2]陈振明.七氟醚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手术麻醉效果的比较[J].中国医学创新,2013,92(14):1194-1197.

[3]陈燕莲.七氟醚在小儿手术麻醉诱导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1):361-363.

[4]王小丹.七氟醚在小儿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医刊,2014,41(7):6033-6034.

[5]崔宏先,高薇丽,艾登斌,等.七氟醚吸入麻醉与氯胺酮静脉麻醉在小儿手术中的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6):169-172.

[6]陈磊.七氟醚与氯胺酮在小儿手术麻醉中的疗效比较[J].中国医学创新,2012,9(8):172-173.

[7]牛伟,孔双.七氟醚联合丙泊酚用于小儿手术麻醉的临床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4):132-133.

[8]戴锦艳,方方,王焱,等.七氟醚用于小儿门诊手术的临床研究[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0,14(12):1488-1490.

[9]刘峰,王波,边步荣,等.骶管阻滞复合七氟醚吸入麻醉对小儿隐睾手术苏醒质量的影响[J].中国临床医生,2012,40(8):236-241.

麻醉学前景范文第9篇

关键词:咪达唑仑;临床麻醉;应用

近几年来,随着医学药品的不断发展,物也得到不断更新。咪达唑仑作为新一代的物,在诊断检查及外科手术中有着重要作用。当患者肌内注射或者静脉注射后,可产生较短的顺行性记忆缺失,使患者忘记痛苦,而进入到睡眠。当患者醒后,无耐药性及反跳症状,且有着较小的毒性,因而受到临床医师的青睐。

1、咪达唑仑的药理作用

咪达唑仑(Midazolam)也可称之为咪唑二氮卓,其化学分子式为C18H13C1FN3。咪达唑仑主要是通过苯二氮卓受体(该受体属于γ氨基丁酸受体的一部分)作用于脑干网状结构、大脑边缘系统[1]。γ氨基丁酸受体由γ氨基丁酸识别位点、苯二氮卓识别位点及C1通道所组成。当γ氨基丁酸与受体结合、苯二氮卓与受体结合,能够增加Cl内流使得细胞膜发生超极化,从而降低兴奋性,抑制中枢神经。而咪达唑仑则是以上受体的结合,有着较高的抗焦虑(结合率25%-30%)、镇静(结合率25%-50%)、催眠(结合率91%-100%)作用。已有学者[2]通过研究发现,咪达唑仑的药物作用不仅与剂量相关,而且还与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相关。

2、咪达唑仑的临床应用

2.1麻醉前用药 通常情况下,咪达唑仑用于成人麻醉前用药的剂量约为0.09mg,在术前30分钟肌肉注射。但有的部分患者在进入到手术室后,意识开始消失,则可能由于所用的剂量过大导致。根据临床学者的大量研究[3]证实,患者进入手术前15分钟是最佳用药时间,一般用量为0.08mg/kg,对于老年患者则用0.04mg/kg。李晓峰[4]学者通过选取75例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麻醉前给予咪唑安定个体化用药,得到咪达唑仑可消除患者对麻醉与手术的不良记忆,具有较高的麻醉效果。王春艳[5]选取40例手术患者,分为右美托咪定组(麻醉前20 min静脉注射0.7μg/kg右美托咪定)、咪达唑仑组(麻醉前20 min静脉注射0.07 mg/kg咪达唑仑),最终得到两组MAP、HR与用药前均得到改善,但右美托咪对HR有着较大的干扰性,咪达唑仑影响小。但由于术后随访过程中,咪达唑仑对人的记忆有着较大影响,常常与其他物联合使用。许承范[6]通过选取5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人员,最终得到高血压手术患者麻醉前联合使用长托宁与咪达唑仑,可取得较佳的麻醉效果。党凤勇[7]也通过研究表明下肢骨折椎管内麻醉前应用小剂量咪达唑仑与舒芬太尼可有效缓解患者紧张、疼痛感。

2.2部位麻醉 由于咪达唑仑有着较强的镇静、抗焦虑及顺性遗忘的作用,可用于部位麻醉中的辅助用药,有着稳定的麻醉效果[8-9]。在硬膜外麻醉手术中,通过静脉注射(0.04-0.07)mg/kg咪达唑仑,发现患者出现无意识的肢体活动,进而影响了手术操作。因此,常将其与其他物结合使用,如:地佐辛、芬太尼、布托啡诺等,进而减少术中肢体活动。鞠衍馨[10]等学者选取40例妇科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氟哌利多2.5mg复合芬太尼50μg)与观察组(咪达唑仑3 mg复合地佐辛5mg),最终得到观察组Ramsay镇静评分、遗忘程度评分优于对照组,可减少患者对手术的不良记忆。叶媛、张世焱[11-12]学者也表明:咪达唑仑、芬太尼联合应用于硬膜外阻滞手术中,有着较少的不良反应,较好的镇静效果。同时,腹部手术中应用咪达唑仑也可起到较好的镇静及抗内脏牵拉作用。潘科[13]通过80例硬膜外腔麻醉下行下腹部手术患者,分为两组,即布托啡诺+咪达唑仑、哌替啶+咪达唑仑,得到布托啡诺+咪唑安定能够减少嗜睡、眩晕及呼吸抑制,并消除牵拉反应。此外,陈岱峰[14]学者对不同剂量咪唑安定的效给予了研究,得到不同剂量的咪达唑仑,通过对比发现,随着咪达唑仑用药剂量的逐渐加大,其不良反应、遗忘程度也加大。

2.3全麻诱导 咪达唑仑可作为全麻诱导的辅助药物,尤其对于危重及休克患者,有着较好的麻醉效果,且对患者循环功能的影响较小。咪达唑仑的诱导剂量根据患者术前用药、年龄及体质的不同情况来合理选择,一般情况下,成人一次用量小于(5-7)mg/kg,老年患者则小于5mg/kg。异丙酚作为临床中普遍使用的物,与咪达唑仑联合使用,可减少两种药物的用量,增强遗忘、镇痛及抗焦虑效果,且对心率与血压无协同作用。陈楠[15]通过选取45例60岁以上外科手术患者,分为三组,即单纯给予丙泊酚、咪达唑仑诱导,第三组给予丙泊酚1.0 mg/kg与咪达唑仑0.1 mg/kg联合诱导,得到联合物诱导的心率、血压变化与单一用药有显著差异,表明:老年手术患者采用丙泊酚与咪达唑仑联合诱导可降低诱导时各自药量,具有较高安全性。薛树钢[16]也通过研究表明:上腹部手术患者应用咪达唑仑于右美托咪定的麻醉效果相当,均有较少的不良反应,且血流动力学稳定。

3、展望

综上所述,咪达唑仑有着较好的镇静、抗抑郁、消除手术不良记忆的作用,且对呼吸循环系统影响较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靠性,可作为临床麻醉的理想药物,有着较广泛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顾国华, 董永胜, 陆金彪. 咪达唑仑麻醉学浅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3,(17):194-195.

[2]Naguib M, Samarkandi AH.The comparative dose - response effects of melatonin and midazolam for premedication ofadult patients: a double - blinded placebo controlled study [J].Anesth Analg,2000,91(2):473.

[3]严海燕, 石景辉, 罗爱林. 口服咪达唑仑和氯胺酮用于小儿麻醉前用药的临床观察[J].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2013, 47(3):278-280.

[4]李晓峰. 基层医院咪达唑仑麻醉前应用体会[J]. 中国保健营养旬刊, 2014, 24(3):1627

[5]王春艳,谢丹,曾星等.麻醉前使用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临床效果的比较[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3,29(6):548-550.

[6]许承范.长托宁复合咪达唑仑用于高血压手术患者麻醉前的临床疗效[J].中国社区医师,2014,(22):36-37.

[7]党凤勇, 曹观海. 小剂量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在下肢骨折椎管内麻醉前的应用[J].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3, (2):295-296.

[8]慈洪丽,张丽娜,高娜等.咪达唑仑对硬膜外麻醉患者的遗忘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2):177.

[9]喻书波,徐勇.咪达唑仑在硬膜外麻醉中应用[J].中外健康文摘,2013,(33):103-104.

[10]鞠衍馨,王晓明.地佐辛复合咪达唑仑在妇科手术硬膜外麻醉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2014,9(4):535-537.

[11]叶媛,邬秀英,朱萍等.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静脉辅助硬膜外麻醉的临床观察[J].重庆医学,2011,40(2):153-154.

[12]张世焱,许开波,刘祥平等.地佐辛伍用咪达唑仑在硬膜外麻醉下阑尾切除术的应用观察[J].中国医刊,2014,49(3):91-92.

[13]潘科.布托啡诺复合咪达唑仑在下腹部手术中的应用[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2):36-38.

[14]陈岱峰.不同剂量的咪达唑仑对腹部手术腰-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3,(22):493-494.

麻醉学前景范文第10篇

[摘要] 目的:比较腰麻及硬膜外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产科分娩镇痛过程中的效果。方法:抽取100例来本院妇产科行分娩术的患者,其中50例作为观察组,行腰麻与硬膜外联合麻醉,50例作为对照组行硬膜外持续麻醉,对麻醉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均可取得较为满意的麻醉效果,但观察组在达到0级时间和疗效时间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罗哌卡因使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产后出血率和剖宫产率相当,产程情况相当,无明显差异。结论:腰麻与硬膜外联合麻醉镇痛效果明显,见效快,可明显减少硬膜外罗哌卡因用药量,极大地减轻了产妇的痛苦,获得较高的满意度,应用前景广阔。

[关键词] 腰麻;硬膜外麻醉;镇痛

[中图分类号] R6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1)02(b)-067-02

Combined spinal and epidural anesthesia used in obstetric labor analgesia

ZHOU Hongying

(Liling City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Hunan Province, Liling 4122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spinal and epidural anesthesia and epidural anesthesia during labor analgesia in the obstetric results. Methods: 100 patients taken to hospital obstetric and gynecological surgery patients in labor, of which 50 cases were us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spinal anesthesia and epidural anesthesia, 50 cases as the control group underwent continuous epidural anesthesia, compared the effects of anesthesia. Results: Both groups could be made satisfactory anesthesia, but the treatment group to 0 time and the timing effect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 and ropivacaine consumptio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rate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cesarean section rate was very, very labor condition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nclusion: The spinal analgesia with epidural anesthesia significantly, effective, and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dosage of epidural ropivacaine, greatly reducing the suffering of mothers, a higher degree of satisfaction, a bright future.

[Key words] Spinal anesthesia; Epidural anesthesia; Analgesia

产妇由于对分娩过程中疼痛的恐惧心理极易导致子宫血液量下降和产程延长等现象,进而影响到胎儿和母体的健康,因此,切实解决分娩疼痛的问题将体现一种医疗关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0年1~9月来本院分娩产妇随机抽取100例,产妇全部为单胎头位,全部要求分娩镇痛,最小年龄21岁,最大年龄27岁,平均24.6岁,孕周为37~42周,宫缩力正常,头盆对称,无产前出血、妊娠合并症和麻醉禁忌等现象。其中,50例为对照组,行硬膜外持续麻醉, 50例作为观察组,行腰麻与硬膜外联合麻醉。

1.2 方法

当产妇的宫口开至接近3 cm(即进入第一产程的活跃初期)时,观察组产妇选择第2至第3腰椎行腰麻与硬膜外联合穿刺术进行麻醉,先进行硬膜外穿刺,成功后再将25 G腰穿针置入硬膜外穿刺针后进行蛛网膜下腔穿刺,直到流出脑脊液,然后注入罗哌卡因(0.2%)1.5 ml。将穿刺针取出,然后将3~4 cm硬膜外导管转入硬膜外腔中,固定好后备用,产妇行平卧位,将阻滞平面调整在T8~T10的位置,通过蛛网膜下腔注入药物40 min后,将0.1%罗哌卡因与0.002 mg芬太尼混合液8 ml通过硬膜外导管注入硬膜外腔,注意不要注入蛛网膜下腔和血管中,如无效果,可在产妇出现明显疼痛症状时再注入5 ml混合液,当宫口开放至9 cm左右时,最后一次进行注药操作。对照组产妇在第2至第3腰椎部位进行硬膜外穿刺术,硬膜外导管向头侧留置,先将0.1%罗哌卡因与0.002 mg芬太尼混合液8 ml通过硬膜外导管注入硬膜外腔,如无效果,可在产妇出现明显疼痛症状时再注入5 ml混合液,当宫口开放至9 cm左右时,最后一次进行注药操作[1]。

1.3 镇痛效果评价

以产妇的主诉为标准,根据疼痛程度分为四级。其中,无疼痛感觉或略感疼痛,但不影响正常活动,微量出汗或无出汗现象为一级。轻度可以忍受的腰腹部疼痛,此时微量出汗为二级。能够感受到明显的腰腹部疼痛,辗转反侧,难以忍受,无法良好配合为三级。无法忍受腰腹部疼痛,大声喊叫,大量出汗为四级,其中一级和二级疼痛为镇痛效果良好,三级和四级为不明显至无效果[1]。

1.4 主要对比和考察指标

产程状况,镇痛效果,分娩方式,总用药量,运动阻滞和产后出血症状等。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5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麻醉方式对产程、分娩及运动阻滞状况的影响

运动阻滞状况是评价麻醉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反映出对运动神经的影响程度,根据对Bromage方法进行改良后,将运动阻滞情况分为6个级别,分别为:0分,不受影响,可以伸直和抬高双下肢。1分为髋膝关节能够进行弯曲。2分为只能将膝关节进行弯曲。3分为只能将踝关节进行弯曲,足部可以适当活动。4分为不能活动足部,但有知觉。5分为双下肢完全无知觉[2]。具体情况见表1。

2.2 不同麻醉方式对镇痛效果及用药量比较

两组产妇在实施麻醉后均取得较为理想的镇痛效果,但对照组的疗效时间及到达0级的时间显著高于观察组,两者在第一产程结束时的镇痛效果相当,差异性不明显。详细情况见表2。

3 讨论

通过上述两组数据统计分析充分表明,两种麻醉方式都能产生理想的镇痛效果,采用腰麻与硬膜外联合麻醉相较于硬膜外持续麻醉,在第一和第二产程结束时的镇痛效果方面略优,但不明显,在疗效时间、到达0级时间和罗哌卡因总用药量等方面,前者则明显低于后者,差异性显著。另外,两者在产后出血率和剖宫产率方面无显著差异,均在正常范围内。在产妇分娩过程中良好的镇痛效果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麻醉的方式易于操作,方便给药,见效要快而且明显,可靠性要好,镇痛效果要能满足整个产程的需求,尽量减少或不影响运动阻滞,对产妇的运动和宫缩不造成影响,在整个分娩过程中产妇要始终保持清醒状态,能够主动配合,最关键的是尽量减小对母婴的影响[3-6]。传统的硬膜外麻醉方式由于药物用量大、见效慢而且不能有效的阻断神经,因此给产妇带来了诸多不必要的痛苦,严重影响了产妇的配合,而腰麻与硬膜外联合麻醉是一种基于硬膜外麻醉的新型麻醉技术,它是腰麻与硬膜外麻醉优点的结合体,既有腰麻的见效迅速、效果明显、用药少的优点,又具备硬膜外麻醉能够持续给药的优点,因此,能够取得理想的麻醉效果,完全满足分娩过程良好麻醉效果的标准[7]。

4 结论

腰麻与硬膜外联合麻醉是一种临床效果明显、见效快且对产妇无任何不良影响的麻醉方式,通过临床效果观察,产妇满意度较高,应用前景广阔。下一步如果能够对麻醉药物做进一步的优选,尽量选用那些对中枢神经和心血管系统毒害小、用量少、在起到麻醉效果的同时不影响产妇交感神经和肌肉力量的麻醉药物,将更能增强该种麻醉方式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郑河荣,骆建宁.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术的临床麻醉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09,5(15):39-40.

[2]邓永臻,赵云霞,王丽.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6(18):4355-4356.

[3]王学良.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妇产科手术中的应用[J].西部医学,2006,18(5):125-136.

[4]蔡嘉兴,宋玲,王强.腰麻及硬膜外麻醉联合应用于产科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8,33(9):78-79.

[5]曲仁海.论单次腰麻与连续硬膜外复合麻醉法[J].实用麻醉杂志,1993, 8(6):3-11.

[6]衡新华,钟颖,莫志强.预注负荷量琥珀明胶预防剖宫产硬膜外麻醉低血压的临床观察[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1,17(9):497.

麻醉学前景范文第11篇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高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腰硬联合麻醉

前列腺增生(BPH)是老年男性的高发病、常见病[1],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已成为治疗BPH的“金标准”。由于患者群体年龄普遍较大,常合并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疾病,对手术及麻醉的耐受程度低,在选择麻醉方式上有一定的局限性,选择一种能保证充分镇痛、肌松,又能对心肺功能影响较小的麻醉方式是手术成功的基础[2]。为了探讨连续硬膜外麻醉对此类手术的麻醉效果,本文对2011年2月~2013年2月在我院行TUR-P术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2月~2013年2月在我院行TUR-P术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56~83岁,平均年龄(68.5±5.7)岁。80例患者影像学检查结果均满足前列腺增生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无硬膜外及腰硬联合麻醉禁忌证,手术时间46~128min;按照麻醉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在平均年龄、前列腺体积、手术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在术前均签订知情同意书,对此次调查研究知情并支持。

1.2 方 法 两组患者均由同一麻醉师完成麻醉任务,患者术前0.5h均给予阿托品0.5mg、戊巴比妥钠0.2g肌注。观察组:选择L2~3间隙穿刺行硬膜外阻滞麻醉,硬膜外腔向上置管3cm,试探量采用1.8%利多卡因3ml,平面出现后追加8~10 ml。对照组:选择L2~3间隙穿刺,硬膜外腔穿刺成功后蛛网膜下腔注入0.5%布比卡因重比重液2.5ml后退出针内针。硬膜外腔向上置管3cm,平卧后调节麻醉平面至T8水平[3]。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麻醉效果[4]。麻醉完善:无须使用辅助药物。麻醉一般:使用辅助药物后改善。麻醉差:使用辅助药物后效果仍不佳。记录两种麻醉方式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 18.0版本,计数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P

2 结 果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差异较小(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麻醉起效时间、到达阻滞完善时间两组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者观察指标对比(x±s)

3 讨 论

前列腺增生是泌尿外科常见病、高发病,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已成为治疗前列腺增生的“金标准”。接受TUR-P手术的患者多是老年人,合并心、肺疾病的可能性更大,所以在选择麻醉方式上应格外谨慎。

椎管内阻滞能满足手术要求,低平面阻滞对机体生理干扰小,患者术中基本都处于清醒状态[5],便于病情观察,是手术的首选麻醉方法。年龄较大患者呼吸、循环系统代偿机能都较年轻人有不同程度的减弱[6],麻醉的过程中麻醉区域血管扩张及术中出血均可引起心输出量不足,导致血压下降。因此,要加强监测,当血压有明显波动时应予以纠正,可适当加快输液,并配合麻黄素以稳定血压[7]。从本次统计的结果看,硬膜外麻醉能取得腰硬联合麻醉的麻醉效果,完全能够满足手术要求。

综上所述,对老龄前列腺电切术患者连续硬膜外麻醉,可取得与腰硬联合麻醉相似的阻滞疼痛的效果,但在起效时间及阻滞完全时间上与腰硬联合麻醉还存在一定差距[8],在临床工作中,可根据患者实际,灵活选用。

参考文献

[1] 郭善斌,田悦.0.125%罗哌卡因和0.1%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比较[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16(4):301-304.

[2] 颜瑞龙.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1,22(3):141-142.

[3] 裘剑波,赵清振.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在高龄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的价值比较[J].临床军医杂志,2010,38(3): 377-379.

[4] 韦建军.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老年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的对比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19):142-144.

[5] 刘燕洁,叶凤青,甘丽霞.两种麻醉方法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的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2):323-324.

[6] 符少川.舒芬太尼复合左布比卡因对老年前列腺电切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5):1051-1052.

麻醉学前景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微泵输注;琥珀胆碱;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妇科;腹腔镜手术

随着腔镜手术器械的不断更新,手术和麻醉技术的不断提高改善,使得许多过去开放性手术目前渐渐被腔镜手术所取代[1],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发展亦是如此。因其具有创伤小、切口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故目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妇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2],同时,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方式也随着近年来的不断研究得以迅速的发展。找到对患者影响最小且不良反应最小的麻醉方式,提高麻醉的安全性[3],仍是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本文就当前大量运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静吸复合麻醉与微泵输注琥珀胆碱和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相比较,以探讨微泵输注琥珀胆碱和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效果及其临床运用的前景。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80例,ASA分级在Ⅰ~Ⅱ级,年龄在20~50岁,身高在150~170cm,体重在理想体重±20%范围之内,心、肺、肝、肾功能无异常,无其他并发症。

1.2分组按随机方法将8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分为实验组(Ⅰ、Ⅱ、Ⅲ组)各20例,对照组(Ⅳ组)20例,两组ASA分级、年龄、身高、体重等均无明显差异(P>0.05)。

1.3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以手术剌激导致的循环波动作为反映麻醉(镇痛)效果的间接指标,摸索妇科腹腔镜手术时微泵持续输注瑞芬太尼合适的速率,以维持血流动力学基本稳定,即在基础值±20%范围之内;摸索微泵持续输注琥珀胆碱合适的速率,以维持适当的肌肉松弛,利于控制呼吸、保障足够的通气,控制膈肌抽动,便于术者操作。

1.4麻醉方法麻醉前30min肌注苯巴比妥钠0.1g、阿托品0.5mg,患者入手术室后连续无创监测血压(BP)、心率(HR)、心电图(ECG)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开放上肢静脉通路,静滴乳酸钠林格液10ml・kg-1・h-1。实验组(Ⅰ、Ⅱ、Ⅲ组)麻醉诱导用药:咪唑安定0.15mg/kg、瑞芬太尼1μg/kg(60s内匀速静注)、琥珀胆碱1.5mg/kg静注、过度通气2min后气管插管;麻醉维持;Ⅰ组,微泵持续输注琥珀胆碱(琥珀胆碱500mg+5%葡萄糖注射液至50ml,浓度10mg/ml)3.3 mg・kg-1・h-1、瑞芬太尼(瑞芬太尼1mg+0.9%氯化钠注射液至50ml,浓度20μg/ml)15μg・kg-1・h-1, Ⅱ组,琥珀胆碱4 mg・kg-1・h-1、瑞芬太尼20μg・kg-1・h-1;Ⅲ组,0.5%利多卡因复合琥珀胆碱(琥珀胆碱500mg+2%利多卡因12.5ml+0.9%氯化钠注射液至50ml,浓度10mg/ml)3.3 mg・kg-1・h-1,瑞芬太尼20μg・kg-1・h-1,维持血流动力学变化在基础值±20%范围之内,以手术刺激导致的循环波动作为反映麻醉(镇痛)效果的间接指标,如BP、HR上升超过基础值的20%,追加瑞芬太尼20μg;术中如腹肌紧张、呛咳追加琥珀胆碱10mg,对照组(Ⅳ组):咪唑安定0.15mg/kg、维库溴铵0.1mg/kg、芬太尼4μg/kg(60s内匀速静注)静注,过度通气2min后气管插管,持续吸入异氟醚,调节异氟醚挥发罐的刻度在2~3%之内,如BP、HR上升超过基础值的20%,追加芬太尼25~50μg加深麻醉,术中如腹肌紧张、呛咳追加维库溴铵0.2mg。

四组患者气管插管成功后,行呼吸机间歇正压通气,分钟通气量为80~100ml/kg,呼吸频率(f)气腹前12次/min、气腹次15次/min,呼吸(Ⅰ:E)1:2。术中根据出血情况适当补充晶、胶体液,术中收缩压低于基础的80%或90mmHg,减慢瑞芬太尼的输注速率或降低异氟醚的浓度,必要时静注麻黄碱5~10mg;如心率≤55次/min,静注阿托品0.3~0.5。放CO2气体时停用异氟醚、瑞芬太尼、琥珀胆碱等。

术毕符合拨管条件(患者听从指令、抬头和抬臂能持续5s,脱氧时SpO2在95%以上)拨气管导管。术毕实验组患者待呼吸、意识自主恢复;对照组如术毕15min自主呼吸弱或者不规则,静注新斯的明、阿托品拮抗维库溴铵残余作用,术毕15min呼之不睁眼则静注纳络酮0.2~0.4mg催醒。

1.5观察指标[4]①患者一般情况、手术时间和麻醉时间;②检测记录基础、诱导后、插管后1、3min、切皮时、气腹后、放CO2气体时,缝皮时、拔管后1、3min等时点的BP、HR、SpO2;③瑞芬太尼、琥珀胆碱、维库溴铵、异氟醚的总用量,瑞芬太尼、琥珀胆碱平均速率;④术毕恢复情况: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停到有自主呼吸的时间,使用肌松拮抗药者以15min计),苏醒时间(停到患者呼之睁眼的时间,使用催醒剂者以15min计),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停到能说出本人姓名的时间);⑤并发症:拔管后躁动、嗜睡、恶心呕吐、瘙痒、肌痛、术中知晓等并发症。

1.6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正态分布数据用均数±标准差描述,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四组患者自麻醉诱导至手术结束停后,患者自主呼吸恢复、苏醒、拔管、定向力恢复的时间对比,实验组(Ⅰ、Ⅱ、Ⅲ组)明显优于对照组(Ⅳ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随着腔镜手术器械的不断更新,手术和麻醉技术的不断提高改善,腹腔镜应用在妇科手术中越来越广泛。对比当前国内妇科腹腔镜手术大多采用的静吸复合全麻,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为:以咪唑安定0.15mg/kg、琥珀胆碱1.5mg/kg、瑞芬太尼1μg/kg静注诱导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微泵持续输注琥珀胆碱3~4 mg・kg-1・h-1、瑞芬太尼15~30μg・kg-1・h-1维持麻醉,根据术中肌松状态和血流动力学变化追加用药或调整输注速率。此麻醉方法能为妇科腹腔镜手术提供满意的肌松条件和麻醉深度,保障循环、呼吸稳定,减轻应激反应;术毕肌力恢复迅速,苏醒快捷[5]。国内未见类似报道。且本项研究为医学临床研究:咪唑安定、琥珀胆碱、瑞芬太尼静注诱导气管插管后,微泵持续输注琥珀胆碱、瑞芬太尼静脉麻醉[6]。能为妇科腹腔镜手术提供安全有效且并发症少的麻醉;尤其适合于那些还不具有麻醉废气排除系统等相关设备的医院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ShaverS M,Shaver D C.Perioperative assessment of the obstetric patient undergoing abdominal surgery[J].J Perianesth Nuts,2005,20(3):160-166.

[2]施亚萍.妇科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比较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2,16(7):117-118

[3]周惠明,周少宇,于芳,等.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选择[J].中国医药指南,2009,7(7):15.

[4]丁爱平.管内全身麻醉与静脉吸入复合全身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对[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9):93-94.

麻醉学前景范文第13篇

【关键词】无痛 人工流产术 观察 护理

人工流产术是育龄妇女意外怀孕而被迫终止妊娠的有效方法之一,虽然手术安全简单,但手术信息作为一种应激源,可使孕妇在术前产生焦虑、恐惧和抑郁[1],术中并发人工流产综合征[2],术后出现内分泌失调和情绪障碍等。[3]为了减少育龄妇女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我院自2008年4月在门诊行无痛人工流产术, 2010年6-12月我们对428例接受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孕妇进行观察,并总结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428例自愿要求无痛人工流产的早孕患者,年龄16-42岁,体重38-75kg,孕周6-11w,符合美国麻醉医师学会分级[4](asa)ⅰ~ⅱ级,即可接受各种麻醉,有良好耐受力,麻醉经过平稳顺利。无心肺病史及物过敏史,无手术禁忌。

2 方法

常规监测血压、脉搏、呼吸、spo2,面罩吸氧,开放上肢静脉输注乳酸林格氏液。外阴消毒后,从静脉注入丙泊酚2.5mg/kg,推注时间为1min,待受术者意识消失后施行吸宫术。根据手术时间的长短,出现肢体无意识活动时追加丙泊酚1mg/kg,以维持麻醉,麻醉手术中保持患者自主呼吸。麻醉结束后观察意识并评分[5]:完全清醒、睁眼、交谈为4分;浅睡、有时睁眼为3分;呼唤时睁眼为2分;对夹耳有反应为1分;无反应为0分。当孕妇完全清醒时送门诊留观室观察及护理。

3 护理

3.1心理护理:意外怀孕和人工流产使孕妇心理上、身体上经受了一个生物、社会及情感方面的快速变化,受术者由于对手术的不理解或怕疼痛,出现术前的焦虑、恐惧,门诊护士应以良好的沟通技巧,了解病人的心理问题及原因,同时应了解病人及家属对人工流产手术的认识,手术前向病人及家属讲解手术的方式、过程及手术中的配合。并向病人讲解人工流产手术是一种较小的手术,让病人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如果选择无痛人工流产,术中无疼痛感,睡一觉就做好了,但有的会做梦,大部分都是愉快的。

3.2术前护理

3.2.1做好术前知情同意书,让病人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并做好术前用药指导及交待药物的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3.2.2术前宣教指导 在镇静麻醉前,需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告知孕妇及家属,麻醉及手术期间可能会产生各种场景的梦境,告知患者这类场景逼真的梦只是药物短暂的副作用,是一过性的。

3.3术中观察及护理 术中应用丙泊酚作静脉麻醉,使用(丙泊酚)无痛人工流产术以来有些孕妇出现了幻觉。而幻觉是指没有客观事物或缺乏现实剌激作用于感官而产生的知觉体验。428例中有51例发生幻觉,占11.9%。其中23例在麻醉苏醒后患者叙说刚才梦幻情景,9例与性有关,6例与生育有关,5例表现多情,8例在苏醒期欲拥抱在场医务人员并同时呼唤其爱人名字。幻觉外在表现时间持续30s至5min不等,后自行消失,至患者离院期间内未出现反复发作现象。

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期间孕妇易发生幻觉,临床上幻觉表现为多样性,故需要医护人员认识此现象并做好相应护理。

3.3.1在为镇静麻醉后的孕妇做人工流产术时要始终有护士在场,以消除孕妇顾虑。要求孕妇配合操作时,语气温柔、缓和,尽量使孕妇感觉周围环境温暖舒适,减轻孕妇的紧张焦虑情绪。

3.3.2患者出现幻觉时可能会出现拥抱、抚摸、身体扭动等动作,为防止其坠床或受伤,我们的两个巡回护士分别在病人的左右两侧固定四肢。固定上肢时,注意保持静脉输液的通畅,利于物顺利输入,固定下肢时,双下肢稍向上抬起,臀部固定,利于医生操作。

3.3.3根据季节,为患者加盖衣服或棉被,注意保暖。注意避免对胸腹部的触动和摩擦,减少刺激。

3.3.4麻醉苏醒期,医务人员尽量避免对患者进行不必要的触动,可通过对言语的反应判断患者意识状态,如睁眼、点头、摇头和握拳等。患者清醒时护士要在其身边,让患者能感觉到有护士始终在场。

3.4术后护理

3.4.1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意识等。患者完全清醒后,送到观察室观察2-3小时,注意观察腹痛及阴道流血。

3.4.2术后尽量避免强行唤醒或拍打患者等刺激行为,使患者自然苏醒,减少患者由于强刺激而导致的无意识动作。

3.4.3如果患者出现幻觉现象,医务人员应详细而耐心的反复强调术前告知的内容,再次告知患者这类场景逼真的梦只是药物短暂的副作用,是一过性的。避免患者清醒后与梦中有关性的内容相联系。护士解释时要特别强调自己一直在现场,以帮助患者走出幻觉的阴影。避免医疗纠纷发生。

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剂多通过对大脑皮质层的抑制而干扰个体对疼痛的感知,使用亚麻醉剂量镇静催眠时,常在抑制大脑皮质层的同时,出现皮质下核团的脱抑制。而以边缘系统、下丘脑为代表的皮质下核团,主要负责行为、情感反应的激发与调节,以及记忆的产生与消退,因而引起各种幻觉常难以避免。丙泊酚起效迅速,(约30s),通常从麻醉中复苏是迅速的。麻醉恢复期间,可出现恶心、呕吐、欣及兴备感。护士应熟知这些知识,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以维护患者心身健康。

参 考 文 献

[1]魏向群,张鸿慧.人工流产前抑郁和焦虑症状的影响因素[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05,16(2):84-86.

[2]卢莲芳.心理护理对人工流产综合症的预防作用[j].实用医技杂志,2006,13(7):1168-1169.

[3]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31-35.

麻醉学前景范文第14篇

一、学科发展战略

“纲举目张”说的是任何工作一定抓住“纲”,只要抓住纲就抓住了主要矛盾,其他问题可迎刃而解;若只抓目而不抓纲,那么常常会事倍功半,甚至大事无成。当前我麻醉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纲”是什么呢?也就是说其发展战略应如何?参照现代管理学的理念,我麻醉学科的发展战略应以组织构架为前提、内涵建设为根本、人才队伍为关键。为什么?因为没有组织构架就没有相应内涵,没有内涵建设就没有核心竞争力,而没有人オ队伍就没有一切。这里指的内涵建设主要是技术平台与管理,两者缺一不可。值得注意的是当今对组织构架的重要性普遍认识不足,应认清医院麻醉科若要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临床科室,临床科室组织构架三要素是缺一不可的,临床科室组织构架三要素是:一门诊、二病房、三护理队伍。若麻醉科一无门诊,二无病房,三无护理队伍,麻醉科医师将处于“铁路警察”只管一段(术中)的局面,麻醉科既无医嘱,更无执行医嘱的护土,若如此,临床二级独立学科、围手术期医学如何能在麻醉科落地。应当承认从组织构架层面去解决麻醉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是有较大困难的,但相信通过同心努力,这一问题还是有望解决的。这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大事。

二、人才梯队建设

麻醉科人才梯队应当有4个层次,即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学术带头人及学科带头人,这是一座醉科人才队伍金字塔。

(一)人才队伍的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应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

数量充足不仅是要能满足医疗的需要,还要能满足科研与教育的需要。当前我麻醉科人员数量严重不足,按人口与麻醉科医师之比以及手术科室医师与麻醉科医师之比,我们的现状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因此,疲于医疗、职业耗竭的情况普遍存在。其根源是我国现行医院人事体制与机制不能适应国家及医院发展之需要,相信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定能逐步得到解决。

麻醉科人员的专业结构明显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一无护理专业人员,二无工程技术人员。由于麻醉科没有护理队伍,麻醉科医师“自管、自取、自用、自记、自销”药品与消耗品现象普遍存在,麻醉科既无医,更无“三查七对”制度,这不仅是严重违规,更是违法,必须及时纠正。麻醉科是医院中仪器设备较为集中的科室,就其数量与价值而言,在医院中仅次于影像科,但至今麻醉科未配备有工程技术人员,麻醉科医师“亦医、亦护、亦工”现象是非常不合理的,迫切需要解决。

(二)住院医师

住院医师是麻醉科人才队伍的重要基础,低年资住院医师一般来自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医师(规培生)或“专业学位”硕土研究生(研究生),其身份可以是单位人或社会人,高年资住院医师是指已经通过“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并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的住院医师。无论哪种情况,住院医师都是麻醉科工作的动力,因为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能有力地推进麻醉科的建设与管理,使麻醉科工作能规范有序展开:住院医师也是麻醉科工作的劳动力,他(她)们工作在麻醉科临床医疗的第一线,直接为患者服务:住院医师更是麻醉科人才队伍的后备队。当前的工作主要是以质量为生命线推进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要以质量标准及其科学评估为抓手,认真抓好基地质量、师资质量及管理质量,要充分认识到,若三者缺一就不可能有“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同质化,当然也要因地制宜解决规培生与研究生之间的差异与不同要求。

(三)主治医师

麻醉科主治医师是学科发展的后劲所在,一支数量充足,质量优秀的主治医师队伍是学科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要努力造就一支优秀的主治医师队伍,这支队伍的成长一是要依靠规范、严格的住院医师培训;二是要注重对主治医师的历练,其中要特别注重品德与能力的历练,即要“用心做人做事做学问”,要倡导在做事做学问中体现做人,在做事做学问中历练做人,这是主治医师日后发展的基石:三是要注重创新思维及素养的培养,“守业必衰、创业有望”,没有创新思维就不可能有学科的未来发展,而素养对于主治医师成为优秀学科带头人是至关重要的。

(四)学术带头人

学术带头人是麻醉科建设与发展的中坚力量。什么是学术带头人?学术带头人是在知识面宽、基础扎实、专业精通的基础上,对某一领域或方面有较深造诣的资深医师。所指领域(或方面)可宽可,可以是麻醉学的三级学科,或临床麻醉或重症监测治或疼痛诊疗;也可以是专科麻醉,如小儿麻、心血管麻醉、胸科麻醉、脑科麻醉、产科麻醉等:也可以是某一专题,如药理学方面的药代学、肌松药镇痛药等,又如麻醉与免疫、血流动力学、困难气道管理、超声应用等依据上述概念可以认为:优秀学术带头人对学科的发展及其知名度及权威性是至关重要的。由于他(她)们的造诣、研究水平与权威性,在某一领域或方面常可起到指明方向、发表中肯见解,甚至“一槌定音”的作用。一般而言,一个优秀的学术带头人至少应具备以下条件:①具有副高以上职称;②从事相关的医教研实践,具有良好的临床与实验室支撑;③获得部级相关课题或专利或奖励;④发表过水平较高的相关研究论文或专著;⑤具有一支合理学术团队。

应当指出:当前优秀学术带头人相对严重短缺,究其原因关键是:①对通才与专才的认识不足。要充分认识没有通才就没有专才,但没有专才就没有核心竞争力。②对优秀学术带头人是学科建设与发展的中坚认识不足。在通常情况下人们的认知中,只有学科带头人,没有学术带头人;因此出现眼睛都盯着科主任的位置、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③在人事体制层面,在人才队伍的建设中,特别是优秀人才队伍的建设而要更多倡导“立交桥”,不要“红绿灯”,这个“立交桥”上可站着更多的优秀学术带头人,他们不相互排斥而是相成相辅助。

我国麻醉学科队伍如此庞大,在麻醉学专业各领域的方方面面多需要有权威性高、一言九鼎的人才,这就是优秀学术带头人。为此,建立优秀学术带头人成长的机制也是刻不容缓的。尊重人才,更要尊重优秀带头人,应成为当今的风尚与体制。

(五)学科带头人

学科带头人就是麻醉科主任,是麻醉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关键人物。优秀学科带头人应是学术与管理复合型人才,如前所述,除知识面宽、基础扎实、专业精通,或已是学术带头人外,还应通人文、懂管理、重修养。

对优秀学科带头人的基本要求是:有追求,有思路,有能力,有情商。追求是理想、是信念,没有追求就没有动力,没有追求就没有精神,要立志、能担当,要立志为学科乃至医学科学发展作毕生奉献;追求要“舍私取公”,还要“法乎其上”,因为现实可能是求其上而居其中、求其中而居其下、求其下而一无所有。思路首先取决于思维,一个优秀的学科带头人要有战略思维,要懂得“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长远者不足以谋一时”的道理,要纲举目张,要有清晰的学科建设与发展思路,因为没有思路就没有出路。一个优秀的学科带头人还必须从思维上将“术、法、道”融为一体:术者技术、措施、具体方法:法者规范、指南与路径;道者事物发展的规律及如何认识、掌握、驾驭规律。

能力指的是谋事、成事能力,一个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必须有较强的能力,这是实现理想与目标的基本保证。要因势而谋、因势而动,要善于谋事、谋成事,古人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因而谋事者必谋天。

情商指的是一个人的修为。一个优秀的科主任必须有良好的情商,否则最优秀的学科也会毁于一旦,因为没有情商就没有人格魅力,就没有优秀和谐的人才梯队。情商中最重要的是要认知并控制情绪,不但要认知与控制自己的情绪,更要认知和控制学科同仁、特别是学术骨干的情绪,此外要宽容与善待同仁,这一点也是至关重要的。这里有两段名言可以共享,一段是毛泽东主席的教导:“不但要团结和自己意见相同的人,而且要善于团结那些和自己意见不同的人,还要善于团结那些反对自己并且已被实践证明是犯了错误的人。”但要真正做到这一点绝不是易事,因为需要胸怀与境界。

三、人才成长之路

麻醉学前景范文第15篇

【关键词】 麻醉学;实习生;护理技能;岗前培训

目前我国麻醉护士尚处于起步阶段[2],麻醉医生既要履行医生的职责,也要担当麻醉护士的双重角色。我院从2006年7月起对新到医院实习的麻醉专业实习生,先行1周手术室护理技能培训,结束后经考核合格方可进入麻醉专业临床实习。培训实施后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教学对象

选取2006年7月至今在我院实习的麻醉专业实习生共计164名,主要来自遵义医学院、泸州医学院、重庆医科大学麻醉系的学生,实习时间6个月,其中男85名,女79名,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2名。

1.2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主要有手术麻醉科概况;手术麻醉科管理组织结构;手术麻醉科环境、层流手术室布局及环境管理相关规章制度;手术室无菌技术操作规范(包括开取棉签,开无菌溶液,抽吸药液,推注药物,倾倒无菌溶液,开无菌包,使用无菌持物钳,铺无菌台,穿封闭式无菌手术衣,外科手臂消毒,术中无菌技术原则,指示卡带的判别,一次性物品开启方法等);手术室护士工作职责;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访视内容及方式、方法和技巧,保密性医疗制度,爱伤观念,术后护送病人及交接班内容);查对制度(包括三查七对,病人的查对,输血查对等);自身防护知识(包括标准预防,锐器处理,伤口处理等);手术室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和原理,常用化学消毒液及用途;手术后一般污染用物处理,污染手术后用物及手术间的消毒处理等。

1.3 教学方法

1.3.1 制定岗前培训计划

实验组:新到科的麻醉专业实习生由手术室教学组长介绍手术室环境、各项规章制度、管理规定和手术室各项工作流程及手术室着装要求等,正规演示手术室基本操作技能,同时讲解正确操作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以及不正规操作导致的不良后果。且由资深的手术室护士带教1周,经考核合格方可进入麻醉专业临床实习。对照组:新到科的麻醉专业实习生由麻醉教学组长介绍环境,按常规直接安排麻醉医生带教。

1.3.2 现场情景教学法

设立一堂《手术室无菌理念》专题讲座,采用多媒体教学、观看相关录像和实物现场演示相结合的方式,现场指导正确的护理操作技能,通过集中练习,将操作练习中的不足及时纠正,从而培养其动手能力。

1.3.3 评价方法

1周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手术室专科护理理论知识、护理操作技能。理论知识考试按教学计划规定统一标准出题闭卷考试,总分100分,大于或等于60分为合格,技能考核按照教学内容抽签考核,总分100分,大于或等于60分为合格,同时发放麻醉专业手术室临床调查表,对不知道或不了解的内容再讲解直至熟悉或掌握。

2 结果

培训前后的麻醉专业实习生护理理论、操作技能、协作精神评分成绩比较见表1。实验组与对照组经χ2检验,P<0.01,说明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表1 护理理论、技能及综合成绩、协作精神评分效果(略)

3 讨论

通过本次调查与培训,笔者认为麻醉专业实习生实施手术室护理技能岗前培训是可行且有必要的,主要依据有:①实施手术护理技能岗前培训有利于手术室管理[3]。针对新到科的麻醉专业实习生,实验组进行相关的手术室护理技能培训,其理论、技能、综合素质以及协助精神的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说明手术室护理技能培训,有利于强化和巩固基础知识,使技能与实践相结合[4]。②采用现场情景教学法调动了麻醉专业实习生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我们采用多媒体教学、观看相关录像和实物现场演示相结合的方式,现场指导正确的护理操作技能,分析存在的问题,先观看再实践,并结合科室规章制度,观看术后感染的病例,再“一对一”由有资质的手术室护士的带教,从根本上提高了教学效果。③有利于培养麻醉专业实习生的爱伤观念和无菌观念[5]。通过“一对一”教学方式,了解手术期的手术护理工作流程,让他们扮演手术前后患者躺在推床上的角色,以体验手术前患者的紧张与焦虑及术后的不适,树立其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同时讲解感染控制、消毒隔离技术在围术期的重要性以及运用到临床工作中,大大增强了实习生的爱伤及无菌观念。④规范了麻醉专业实习生的手术室专科护理技能,提高了手术工作效率。培训后的麻醉专业实习生,既培养了护理操作技能,也培养了主动配合与工作的意识,同时为今后的麻醉专业医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⑤通过实施手术室护理技能培训,使麻醉专业实习生较快适应手术室环境,熟悉与麻醉临床相关的手术室护理技能,正确执行各项基本操作技术,参与执行监督与手术进行中的无菌原则,共同维护好手术环境,为患者手术安全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 徐瑞芬,冯旭阳,徐礼鲜,等.麻醉学临床教学实习改革的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2):243-244.

[2] 商临萍,杨 辉,马涛洪,等.我国开展麻醉专科护士资格认证的探讨与建议[J].中国护理管理,2009,9(4):56-58.

[3] 曾 俊,王 莉,陈小丽,等.外科进修医生手术室护理技能岗前培训方法探讨[J].护理学杂志,2008,23(4):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