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麻醉科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麻醉科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麻醉科年度工作计划

麻醉科年度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就民丰县人民医院麻醉科现存的问题,我归纳了以下几点,并根据具体特点制定了以后的工作计划:

一 人员配置:麻醉科现有麻醉医生3人(排除外调人员),其中科室主任(副高职称)一人,助理医师一人,见习医师一人,护理人员4人,人员严重不足,尤其是具有独立行医资格医生不足。

二手术室及设备配置:麻醉科现有三间手术室,配置麻醉机三台,心电监护仪3台,手术床三张,按本院手术数量和手术间和床配置情况,应至少有6名手术室护理人员和4名麻醉医生;其次,手术室麻醉机功能严重缺失,按键损坏,无法调节参数设置,功能完备率不足50%;再次心电监护仪功能单一,只具备基础监测能力,对于有创压力监测和呼末二氧化碳能力等高价值监测指标不具备,这些严重限制外科手术的开展及对患者围术期的安全保障构成威胁;最后,手术床按键损坏,不能应手术体位的要求进行对应调整。

麻醉科年度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关于麻醉医生工作总结优秀范文   __年,在医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兄弟科室的大力支持下,全科医护人员,紧紧围绕加快科室发展为中心,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巩固和加快手术麻醉科的建设与管理,在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全科素质方面又取得较好的成绩。现汇报如下:

  一、汇报

  今年以来,全科医护人员响应院领导号召,从思想上和政治上与院党委保持一致,继续深入学习各种相关的法律,法规。坚持医德规范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要求所有医护人员对照学习,共同提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建设服务型,责任型,效能型,廉洁型科室。本着实事求是,真抓实干的工作态度,及时自查自纠,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围绕着我院发展的大局,积极开展我科各项工作,为医院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

  手术麻醉科是高风险高收益的临床科室,我们是一切工作以质量为核心。

  为了把医疗质量真正摆上科室管理的核心地位,今年,继续完善和进一步落实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学习和探讨各项流程和规范,强化了各质量管理者和各医护人员的责任,将质量管理组织的作用进一步发挥,形成人人参与、各尽其责、层层把关的质量安全氛围,避免了严重差错事故的发生,全年内无医疗事故发生。

  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相关技术规范,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手术室每月一次采样送检监测,患者院感发生率为零。

  科室质控小组认真负责,每月检查卫生医疗安全隐患,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记录在册。

  三、医疗业绩

  截止12月底,我科完成麻醉及相关268例,同比去年减少51例。其中:气管插管全麻32例(减少8例约20%),其他麻醉94例(减少58例约40%),疼痛治疗17例(增加1700%),抢救气管插管5人次,全科业务收入约17万元。

  四、业务培训与学习

  每月组织全科人员进行理论学习,利用空余时间进行特殊病例针对性讨论或经验交流。一年来我科学习气氛浓郁,业务素质提高很多。全科医护人员在业务工作安排的前提下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理论学习及医学会组织的继续教育,特别是“三基”的学习,提高了整体的理论水平、技能和法律法规意识。

  五、存在的问题及打算

  由于手术量和较大手术的减少,医护人员在操作技能方面有所下降,对此以后要有计划的进行理论学习或外送上级医院进修学习以弥补操作技能的疏生。

  过去的一年有成就,有收获,也有困难,有挑战。我们有信心在新的一年里,为科室、为医院的发展做更大贡献,为广大病患者解除痛苦。

关于麻醉医生工作总结优秀范文   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期一年的进修生活已经结束,期间收获颇多,受益匪浅,感受很深。在麻醉科重点学习老年病人和小儿的麻醉及其相关诊疗技术。掌握了老年病人基本麻醉和注意事项,对麻醉中各种老年合并症有很好的了解和对症处理。了解掌握了小儿麻醉的基本方法和特殊处理,在小儿麻醉理念和具体管理能力上有了进一步提高。对麻醉不仅要做到绝对安全,更要做好做细操作,精细管理,仔细用药,合理规范最大可能性的减少麻醉围手术的并发症。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西北最大的一家三甲医院,教学科研一体化,麻醉科还是陕西省疾控重点科室。麻醉科现在有94人,承担全院36个手术室,56个科室的麻醉任务。麻醉科重视理论教学,提高医师的基础理论水平,科室定期组织教学专题讲座,重点讲述为手术期处理及治疗对策,以及临床工作中遇到的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科室五个教授定期监督诊疗计划的正确实施。对疑难病例、麻醉意外及教学、麻醉并发症的处理问题进行专题讨论。每周一、四为学习讨论日,星期一讨论上星期临床麻醉出现的问题,每个人都要发言包括进修生更应该发言。星期四是专题讲座,有课题,早上7:00开始,科室管饭。另外每天交班结束由住院医生讲述病人基本情况,特效的大家讨论,还经常提问,吓得我们每天晚上都要复习第二天的病人麻醉知识,做好笔记,写好麻醉计划,以前学过的知道但又不全,没有系统整理过,有的根本就没听说过,这次都认真的做好笔记。早上没大事的时候由教授讲授最近学习的国内外文献,提高了医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和理论水平。和我们相比我很喜欢这种学习风气,大家这种相互讨论的气氛。我们相比不太注重学习,大家自己管自己,有毅力的人还学习,那种环境你不学很快就落后。再一个就是麻醉计划,术前访视看了病人后,你就要制订这个病人的麻醉计划,手术中可能预计要发生的问题,应该准备什么急救药品和器械。第二天巡回教授会对你的计划作出评价和指导,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我觉得在麻醉的理念和具体的管理能力上进一步的提高,对于普通手术的麻醉不仅要做到绝对的安全,更应该做好做细(操作精细、管理仔细、用药规范),每一个麻醉都不一样。对急诊、高危、重症的病人的麻醉强调抓重点器官的维护和病人整体的综合处理,尽可能减少围手术期的风险。在进修期间,在带教老师的的指导处理过:嗜铬细胞瘤、重症肌无力、心脏及大血管置换手术的麻醉,活体同种异体肝、肾移植手术,以及颅内巨大肿瘤、脑动脉瘤等高风险、快速变化的手术。在脑保护和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方面有了较深一步的认识。遇见并处理过急性肺栓塞、上下腔阻塞的急症,心律失常、心脏骤停等麻醉中的急症,积累了一定的临床处理经验。当然在小儿麻醉也有经验,100%都是全身麻醉,95%都是气管插管全麻,给药非常规范,什么药每毫升多少量,什么药对小儿可以用大家都一样,他们叫做标配。每个人就不会给错或给多,便于操作。也许是教学医院,各种操作都比较规范,同我们一样在做硬要联合麻醉时,入脑脊液的药物都要过滤,麻醉包里有两个,我们以前从来没用过,也许有人就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与我们相比我们麻醉太粗糙了,反正就是把你麻到。

  还有一点就是团队协作精神,越是手术多越能体现出来,麻醉不管是那个房子有问题,别的同志立马就来帮忙。对外统一性比较强,工作能力强。小儿手术,和我们一样,麻醉师、主管大夫、巡回护士三方都到齐了才统一行动。麻醉师要问巡回保温毯、输液管道、垫肩等准备好了没,大夫准备好了没,都同意了然后和巡回给小孩才打针。大家都非常协调,哪一方都不能出错。不能因为大夫今天心情不好,护士家里有事,手术的安全环节就有所减少,手术就是手术,工作就是工作。每个人都可以批评你,监督你。

  最后是学到的新东西,有创监测。有创监测费用比较高,广泛开展必然不切实际。但对于危重病人有创监测别人是无法取代的,现在的医疗安全是第一个,必要的操作可以救命。我学会有创动脉,有创深静脉的插管技术。动脉可以随时监测血压,肺动脉压,血气等。静脉可以监测中心静脉压、心输出量和各种大量体外灌注。

  不学不知道,通过学习才知道自己的不足。在以后的工作里要更加努力,走好每一步,打好每一仗。最后谢谢领导的支持,希望有机会再出去。

关于麻醉医生工作总结优秀范文   自从事麻醉医生岗位以来,自己在完成临床本职工作的同时,协助科主任负责科室日常管理工作。一年多来,在院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和科主任、护士长一道勤奋扎实工作,各方面取得满意成绩。以下为我本年度的工作总结。

  一、始终注重麻醉学新技术的开展应用

  麻醉学科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门临床学科,只有不断学习,刻苦钻研,才能站在知识最前沿。工作中通过各种途径掌握国内外最新医学动态,临床麻醉技能精益求精,始终注重把标准化的麻醉技术与个体化病人有机结合,使个体化病人的麻醉艺术化。

  近年来,主要围绕麻醉科业务范围即临床麻醉、危重症处理、疼痛治疗三大领域开展工作。譬如:配合临床开展了腹腔镜微创手术;普及提高高龄病人监测治疗水平,让高龄病人安全度过围手术期;开展外周神经刺激器定位下神经阻滞,以提高麻醉满意率;引进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全身麻醉,使全麻病人术毕及时苏醒;还和胃镜室合作开展静脉麻醉下小儿食道异物取出术;普及推广中心静脉置管技术,有利于危重病人及术后病人的治疗;普及推广气管插管术和危急气道管理技术,以提高急诊急救水平等等。

  二、在工作中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

  麻醉科是医院技术要求高、风险较大的科室,容易发生医疗差错事故和医疗纠纷,我与科主任团结一致,协助科主任完善科室各项规章制度,使麻醉科工作有章程,技术有规范。自己深知所处的位置,能正确处理好与科主任的关系,当好科主任的助手和参谋,对自己分内的工作也能积极对待,努力完成,做到既不越位,又要到位,更不失职。积极为科室的发展献计献策。多次主持麻醉科手术室例会,传达院中层干部会议精神。

  主持科室定期业务学习,亲自制订学习内容、时间,按时授课,以提高大家医疗安全意识,把握学科发展动态,遇到疑难危重病人,组织讨论,分析病情,让全科医生得到提高。通过强化科室医护质量管理,近年来科室无医疗事故、重大差错及纠纷发生,科室多次被评为我院先进科室。这一年,在xx年终麻醉质控检查中,受到上级质控检查专家的一致好评。

  另外,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开展麻醉学科普工作,让社会公众加深对麻醉学科的了解。定期对麻醉科的有关工作进行总结,同时对我院外科开展复杂疑难手术情况进行相关宣传报道。近年来,为院报撰写稿件xx多篇,普及提高了麻醉科及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起到宣传科室、宣传医院的作用。

  三、以后的工作计划

麻醉科年度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眼科手术;球后麻醉;并发症原因;急救护理

球后麻醉作为眼科手术常见的一种麻醉方法,临床上常伴有严重并发症,造成患者睫状神经及结膜阻断等症状,在药物渗透作用下严重阻滞患者的脑神经,患者眼外肌无法正常运动,眼球运动受到制动[1]。关于眼科手术球后麻醉眼中并发症原因分析和急救护理始终是临床医学高度重视的问题[2]。我院通过进一步的剖析眼科手术球后麻醉严重并发症原因,提出具体的急救护理措施,有一定的价值,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100例眼科手术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将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进行急救护理的80例眼科手术治疗患者作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符合眼科手术的临床诊断标准,排除有严重并发症疾病、功能性不全的疾病患者。对照组中,男60例,女40例,年龄23耀75岁,平均年龄为(45.3依2.3)岁。观察组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22耀77岁,平均年龄为(46.3依2.3)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眼科手术球后麻醉,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玻璃体切割手术及眼内光凝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急救护理,术前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工作,对患者球后麻醉安全性进行介绍,逐渐消除患者对麻醉及手术恐惧感,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提高患者的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对心肺功能器官功能衰退患者做好全身检查,对患者进行球后麻醉安全性评估工作。采集患者的病史,及时察看患者的各项检查情况,分析患者麻醉后出现的各种并发症,正确评估手术的各种风险,结合患者的风险护理计划,及时观察患者的手术风险,做好风险护理计划管理工作。患者进入手术室之后,保证患者的静脉通道通畅,同时及时观察患者的各项监测指标,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患者球后麻醉进针之后,保护患者的血管和神经,保护患者的眼球后壁,密切观察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分析患者血氧饱和度的具体变化情况,密切观察患者的药物毒性反应。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评价主要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护理满意度=[(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伊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球后麻醉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护理后,对照组中10例患者发生球后麻醉严重并发症,观察组中2例患者发生球后麻醉严重并发症,观察组急救护理后球后麻醉严重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经分析,球后麻醉严重并发症主要是由球后神经阻滞操作不当、局部药物中毒以及眼心反射和年龄引起的。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中50例满意,26例基本满意,4例不满意,满意度为95.00%;对照组患者中40例满意,30例基本满意,30例不满意,满意度为70.0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3讨论

3.1球后麻醉严重并发症原因分析

眼科手术球后麻醉严重并发症发生原因之一是球后神经阻滞操作不恰当,球后注射过程主要是针头在眼球和眼眶之间的间隙进行药物注射,较为狭窄的注射进针空间需要高技术的注射,眼球主要是一种敏感性的器官,且患者处于精神高度集中状态,有一定的恐惧和紧张心理,使注射有着较大的难度[3]。球后麻醉的时候,融合刺入颈椎突破感的状态,做好视神经鞘抵触感,需要合理地把握进针深度,一旦球后麻醉较深,对于人的视神经会产生直接的刺激作用,需要在视神经硬膜鞘的位置将麻药注射,并对视神经鞘进行扩散[4]。一旦眼部多次进针,眼部伴有疼痛和心理恐慌等症状[5]。局部药物中毒主要是患者用药之后,血液的浓度较低。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出现1例局部药物中毒症状。同时患者年龄较大,也直接引起球后麻醉严重并发症,患者心肺功能逐渐的衰退,伴有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疾病,麻醉潜在风险不断增加[6]。对于本次研究,球后麻醉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球后麻醉严重并发生原因主要是球后神经阻滞操作不当、局部药物中毒及眼心反射和年龄引起。对照组中10例发生球后麻醉严重并发症,观察组中2例发生球后麻醉严重并发症,观察组急救护理后球后麻醉严重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孕<0.05)。

3.2急救护理措施分析

麻醉科年度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解放军第五十九医院 云南省开远市 661600

【摘 要】目的:麻醉药品核查管理中实施品管圈活动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将2010 年2 月至2012 年2 月纳入品管圈管理前,2012 年3 月至2014 年3 月为品管圈管理后,对两组患者管理前后的麻醉药品核查管理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品管圈管理前,收费单漏记录率为(13.68±4.62)%,麻醉单漏记录率为(7.69±2.56)%,经管理后,收费单漏记录率为(0.74±0.31)%,麻醉弹漏记录率为(0.46±0.14)%,管理前后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麻醉药品核查管理中实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有效降低收费单及麻醉弹漏记录率,提高管理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 麻醉药品核查;管理;品管圈

麻醉学已经成为医学上最重要的领域之一,随着危重症患者的麻醉场景不断增加,对麻醉质量也提出更高要求。不仅存在于麻醉技术本身,也有功于各种麻醉药品。麻醉药品实施科学的管理,利于提高麻醉安全性,对确保麻醉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品管圈活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大企业管理中的活动,是在同一岗位上,为提高质量,解决问题而形成的小团体,成员之间应用工具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从而达到显著绩效的模式[1]。启发团体自动参与,采取各种质量控制方案,不断改善工作质量,则为品管圈活动。本组研究在麻醉药品核查中实施品管圈活动,对管理情况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麻醉科有麻醉医生18 名,麻醉护士10 名,1 名护士长,28 名护理人员,2名为物资管理,主要为药品耗材发放及领取、核对,出入库等;将我科2010 年2 月至2012 年2 月纳入品管圈管理前,2012年3 月至2014 年3 月为品管圈管理后,分别记录管理前后麻醉药品相关数据。

1.2 方法

1.2.1 品管圈成立

圈员6 名,主管护师1 名,护师4 名,护士1 名,1 例年资较长主管护师为圈长,护士长为辅导员,负责对活动内容监控,联络上下级部门。组织会议,以头脑风暴、投票方式确定圈名。

1.2.2 确定主题

召集所有圈员,经头脑风暴,与麻醉科实际情况结合,分别列出选举主题,最后确定主题为“提高麻醉科药品核查管理质量”。

1.2.3 计划制定及现状分析

针对麻醉药品核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每周制定活动1 次,每次1h。

前1 月选择主题,制定计划;第二月对现状进行调查,确定活动目标;第三个月分析问题,针对问题制定对策;第5、6 月执行及验收成果。了解其中存在问题作整改,形成循环管理方案。收集2010 年2 月至2012 年2 月的麻醉单及收费单漏记录情况。结果显示,收费单漏记录率为13.68%,麻醉单漏记录为7.69%。

1.2.4 原因分析

对麻醉单漏记录及收费单漏记录发生原因分析显示,护士账目记录不清晰、物资护士与医生工作时间不匹配、麻醉医生漏记录、交接班不清等。针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1.2.5 对策

制定工作流程及职责制度:物资班调整为7:50~19:30。物资管理人员由2 名护士负责,两人交替执行物资管理工作,严格根据流程执行,责任到人。

严格交接班制度:每日17:30 进行麻醉医生交接班时,护理人员可清理物资,准确登记在册。

账目管理: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每日物品退回表、物品发放表、三级库物品核对表等,详细记录药品的耗材,严格规范化管理。

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均完全录入spss19.0 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t 检验,( )表示,P<0.05 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品管圈管理前,收费单漏记录率为(13.68±4.62)%, 麻醉单漏记录率为(7.69±2.56)%,经管理后,收费单漏记录率为(0.74±0.31)%,麻醉弹漏记录率为(0.46±0.14)%,管理前后存在明显差异(P<0.05),见表1。

3 讨论

经本组研究显示,管理后的收费单、麻醉单漏记录均明显下降(P<0.05),提示,品管圈活动开展对提高麻醉药品核查管理质量具有重要价值。同时,经品管圈活动开展,也可促进圈员提高工作积极性,自愿参与到工作中,提高团队凝聚力,主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实现自身存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综合上述,麻醉药品核查管理中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提高药品核查管理质量,调动圈员积极性均有重要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姜玉梅, 丁红, 黄江琳等. 品管圈活动在麻醉科贵重药品核查管理中的应用[J]. 护理学报,2014,68(11):16-18.

作者简介

麻醉科年度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基层医院;麻醉医师;规范化培训;继续教育;策略探讨

1术前评估

术前评估患者目的是降低手术死亡率和致残率,患者因为合并系统疾病而增加麻醉手术风险,我院麻醉科团队和临床各专家团队共同制定了《择期手术患者院前准备指导意见》,从3个方面规范了择期手术患者院前准备合格标准,包括:1)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血液系统;2)入院前需调整的药物种类及时限;3)特殊情况,为麻醉医师和外科医生评估择期手术患者全身情况和重要器官生理功能提供了参考和指导。达不到院前准备标准的患者需要先进行系统疾病的治疗,优化器官功能,然后再评估,再准入,这为患者围术期麻醉手术安全设置了第一道防线。

2规范工作各个环节

作为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我们科室有自己的工作规范,我们的《工作手册》由科室主任带领主治医师以上人员编写,操作常规和紧急事件处理以教科书、经典麻醉学专著为蓝本,经核心领导小组审核后,发往各台电脑信息系统,方便查阅。《工作手册》阐述了我院麻醉科规章制度、麻醉科任务及各级医师职责、工作流程、紧急事件处理预案及措施、麻醉科操作常规、麻醉科术前评估及诊疗常规。《工作手册》统一了规范化操作与紧急事件处理流程,这同样适用于基层医院。医学生毕业后需要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这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我国住院医师临床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4-5]。住院医师阶段之后的医师职业生涯要不要规范化培训?医学在发展,医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也需要可持续发展,麻醉专业需要扎实的理论也需要精湛的操作技术,因此规范化培训、规范化工作不仅限于住院医师阶段,应该持续于麻醉医师整个职业生涯,基层医院麻醉医师迫切需要这样的工作指南,在日常工作中按照规范去做,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3合并常见疾病患者麻醉评估与管理

基层医院面临的疾病谱有其特点。相比大型教学医院住院疾病病种复杂、丰富、分散,基层医院住院疾病更集中于常见病、多发病,如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6-7],这些疾病也是跟麻醉系统评估密切相关的疾病种类,需要术前评估,术中采用相应的管理措施。因此基层医院医师应该熟悉掌握高血压、心律失常、脑梗死、糖尿病、哮喘等常见合并症患者的围术期手术麻醉管理。

4经典病例讨论模式

麻醉学是一门临床学科,涵盖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解剖学、内科学、外科学等多门学科内容,综合性、实践性、经验性强。组织临床病例讨论可以整合多学科的内容,巩固基本理论和临床技能、强化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临床逻辑思维、传播新的临床技术和方法、激发临床科研和创造,旨在不断提高麻醉有效性、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常规病例讨论是每位麻醉医生接受终身继续教育、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方式[8]。病例选自临床实际患者,术前患者包括合并症患者、特殊手术患者、少见病患者;术中患者出现特殊、危重情况、并发症,术后进行病例回顾讨论。术前病例讨论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1部分汇报患者基本情况、现病史、既往史、合并疾病的诊断治疗、入院后诊断治疗计划、拟实施手术;第2部分为患者的术前评估,包括器官功能、气道评估,相关科室会诊的落实情况;第3部分包括手术步骤分析,特别是关键手术步骤所带来的病理生理变化;第4部分包括麻醉计划,针对该患者病例特点所采取的对策,避免脱离本例患者去讨论,麻醉计划及处理对策应该体现出支持依据,包括教科书,经典麻醉学专著、麻醉指南、最新进展等;第5部分为科室讨论,大家提出问题,如何解决问题,专家点评,科室主任总结;第6部分为具体实施,综合自己的麻醉计划与专家提示采取最有利于患者的麻醉管理措施。术后特殊病例回顾,有其特点,除了需要汇报患者基本信息外,着重于术中所发生的特殊情况,进行设计,制造氛围,让大家身临其境;关键地方停下,留下悬念;提问,留出思考时间;结合病例,介绍临床原则和指南[9],让参加者听后意犹未尽,获益匪浅,学到知识。

5超声技术

可视化技术,是现代医学的一次创新性进展,借助仪器,解剖结构清晰、直观地呈现出来,帮助临床医师判断病情、实施精准操作,降低并发症发生[9]。超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包括神经阻滞、动静脉穿刺置管、椎管内麻醉、气道评估、胃内容物及容量评估、血容量评估、心血管形态和功能状态评估等。基层医院虽然受限于技术力量,但仍然可以先开展较为简单的超声引导技术,如外周神经阻滞和动静脉穿刺置管[10]。随着麻醉团队的发展,超声可以逐步应用于其他广阔的麻醉工作范围。

麻醉科年度工作计划范文第6篇

关键词:麻醉科;医师队伍;人才培养

医院麻醉工作是一切手术的基础,麻醉人员的专业知识高低以及职业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手术患者的身体健康,科学合理的麻醉能减轻患者在手术中的痛苦,而一旦麻醉不够或者过度,将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后果[1],也会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因此,麻醉科的必须要有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医师人才队伍,为了使麻醉科能够培养出一支这样的医师队伍,现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对麻醉科医师人才的培养途径进行探讨。

1 基本情况

我院麻醉科共有住院医师48名,其士学位的2人,硕士学位的22人,本科学位24人,本科以上学历为50%,此比例与全院其他科室相比较明显偏低;此外,由于我院手术台数量多,按照三甲医院麻醉医师与手术台编制的比例来看,麻醉科医师数量明显不足。

2 落后原因

造成麻醉科医师人才队伍落后的原因有多种,主观、客官各方面的原因都存在,但最主要的是医师自身的问题。长久以来,医师已经养成了缺乏长远而明确的专业技术发展目标的习惯,内部竞争不激烈,甚至根本没有竞争,造成科内学术氛围不够,部分医师满足工作现状,因此,就不能很好地适应医院业务科室发展的要求。同时,由于麻醉工作繁忙,而麻醉医师人员数量的不足,对麻醉医师的学习时间和精力带来了大大的影响,这也阻止了麻醉科医师人才队伍的壮大,处于一直停滞不前的状态。

3 麻醉科医师人才队伍培养途径

发展离不开人才,麻醉科也是如此,如果要建设和发展高质量的麻醉科,就要培养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麻醉医师人才队伍。首先,要求科内每一位医师都要适应专业发展的要求,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专业技术水平以及个人的综合素质,其专业知识要在学科的先进行列内,鼓励进一步学习深造,只有这样,才能推动麻醉科医师人才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3.1明确发展目标 有了目标,才会有动力,才会有发展方向。麻醉科内每一个医师都要结合自身情况制定一个长远的具体的专业发展目标。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曾经指出,医师具有促进健康、防治疾病、提供初级卫生保健的任务。每一名医师都应该是优秀的卫生工作和管理人才,是能够掌握社会科学以及行为科学知识的终身努力学习的学者[2]。此外,据有关报道显示,目前在国际上,患者死亡与麻醉的关系最先进的水平十万分之一,这一比例在我国目前的先进水平也已经达到五万分之一,鉴于这些差距,就能明确麻醉科医师队伍的发展目标,而就目前我院麻醉科的麻醉质量来看,要达到以上目标,还需要从医师个人抓起,引入先进的管理措施,不断加强和壮大麻醉科的医师人才队伍,可谓是任重而道远。

3.2适当的激励和竞争 人在竞争中才会激发潜能,才能不断进行自我提高和创新。对于麻醉科内没有竞争的局面,要适当的引入激励和竞争机制,想要超越他人,就必须先武装自己,这样就能使每一个医师在你追我赶的情况下,构建起浓厚的学习氛围。要让科室医疗质量小组的职能充分发挥出来,每年对麻醉科内每一位住院医师的麻醉质量、个人知识、技术水平、科研及其相关论文等方面进行量化分析以及综合评价,对于一些表现特别突出的住院医师要实行奖励制度,同时要对其研究学习的发展空间给予创造和提供,积极鼓励个人的研究和学习;相反的,针对一些表现较差的医师要给予提醒,严重的要制定惩罚制度。

3.3具体措施的制定和落实 在麻醉科医师人才队伍的培养前,要根据领导的指导与参与,制定具体的人才培养措施计划。为了让科内医师树立远大的目标,要加强科内麻醉医师的政治思想教育,建立其刻苦工作,努力学习的良好素质,充分为人才队伍的培养打造良好的个人基础,做好充足的准备和条件。为了配合人才队伍的培养,麻醉科自身要努力打造人才队伍培养的制度,为麻醉科医师人才队伍培养创造机会、条件和平台,要通过各种方式方法将制定的人才队伍培养措施计划落实。如定期组织开展学术研讨以及专题讲座,要求每一个住院医师积极参与;引导和激励每一位住院医师去参加相关的学历教育和再教育[3];每年科内组织一次出国进修学习竞争选拔,为优秀的年轻医师提供出国深造的机会,此外,还要对麻醉医师参加的培训班、学术研讨会等给予支持。

3.4组织科内麻醉医师去其他先进医疗机构进行学习观摩锻炼 为了进一步提高科内医师的知识水平、专业技术水平以及综合素质,非常有必要组织去其他国内以及国外先进的医疗机构进行进修学习,这样就能够使科内医师人员的视野得到拓宽,在学习观摩中学到新的专业知识,让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得到锻炼,通过学习观摩,取长补短,发现自己是不足之处进行弥补。此外,还要让麻醉科内医师多与患者沟通,提高医患沟通的技巧,能够有效避免医患纠纷,以及增强医患纠纷的处理能力,更有助于对医院医疗工作管理制度的理解和灵活运用,使自身不断完善,对工作能力和经验的不足也能够进行弥补。

3.5人才培养与医教研相结合 在对麻醉科医师人才队伍培养时,必须要让教学、医疗、科研有组织、有计划地结合起来。在这些活动中,要让上级医师的指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尤其是学科带头人作用的发挥至关重要,上级医师对下级医师的疑问要耐心地进行指导和教育。让医、教、研与麻醉科医师人才队伍培养完美地结合起来,对整个医师队伍的专业技术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3.6麻醉医师人才队伍的人才引进 要发展就得有人才,如果没有人才,说其他的都没有什么用。因此,要让麻醉科医师人才队伍发展壮大,就必须引进人才,充实队伍。只有在麻醉医师人数充足的情况下,才能够保证每一名麻醉医师的工作量,为其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为其保留学习精力创造了条件。在人才的选择上,要尽量选择硕士以上学历的优秀人才,这样才能使麻醉科的医师队伍不断充足起来,解决人员不足的问题。

4 结论

综上所述,麻醉科医师人才队伍的培养,是一项长期浩大的工程,方方面面都得考虑到,需要在领导的支持和带领下,制定具体的人才培养措施,并落到实处,不断引进高级人才,这样才能使麻醉科的医师人才队伍得到不断的提高和壮大。

参考文献:

[1]吴绪康,郭志海.营造良好氛围,促进拔尖人才成长[J].中国卫生,2002,6:35-37.

麻醉科年度工作计划范文第7篇

人工流产术是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之一。为减轻或消除人工流产术给广大育龄妇女所带来的身体及心理等不良影响,并顾及减轻病人经济负担等。江山市计划生育指导站采用术前口服米索前列醇加间本三酚静注及术中吸氧化亚氮的方法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自2007年2月至2007年11月江山市计划生育生育门诊要求流产的孕妇100例,年龄18~45岁,平均(30.21±2.33)岁,孕期6~11周,平均(7.82±1.94)周,100例孕妇均无心、肝、肾等器官疾患及手术禁忌证,抽签法随机分为米索前列醇+间本三酚组及芬太尼+异丙酚组各50例。一般资料见表1,两组孕妇的年龄、身高、体重、孕期及孕产次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1.2 方法 米索+间本三酚组术前1h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术前15min静注间本三酚40mg,术中吸氧化亚氮(笑气);芬太尼+异丙酚组术前禁食4~5h,入手术室后予0.9%复方氯化钠注射液500 ml静滴,静推芬太尼0.1mg,异丙酚1.5~2.0mg/kg作为诱导剂量,在2~3min内静脉注入,至膝反射消失、眼球凝视状后开始手术, 术中必要时分次追加异丙酚30~50mg,以维持适当的麻醉深度,麻醉师全程监护。

1.3 观察指标 ①两组均于术前及术中观察其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o pressure, MAP)、心率(heart rate, HR)、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SpO2)情况;②宫颈松弛情况:记录扩张器阻力通过宫口的最大号数;③记录术中有无人流综合征、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24h阴道出血量(多于月经量视为异常)。随访有无头晕、恶心等不适及大出血、子宫穿孔、宫腔粘连等并发症。

1.4 疼痛分级 根据WHO疼痛分级,分为0级: 无疼痛,安静合作;I级: 疼痛轻微,可忍受合作;II级:中度疼痛,难以忍受,呻吟不安,但合作;III级:重度疼痛,不能忍受,叫喊不安,不能合作。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用SPSS 11.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_s)表达,组间比较用t检验;率比较用χ2检验。设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病人麻醉前、麻醉中及麻醉后MAP、HR、SPO2检测值比较见表2

由表2可见,两组病人麻醉前、麻醉中及麻醉后MAP、HR、SPO2检测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2.12、2.32、2.28,P均>0.05)

2.2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术中、术后疼痛程度见表3

由表3 可见,米索前列醇+间本三酚组术后疼痛分级与芬太尼+异丙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2.25、2.42、2.65,P均<0.05);术后疼痛程度与芬太尼+异丙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36,P<0.05);手术时间及出血量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2.25、2.08,P>0.05)。

2.3 随访及并发症比较 术后随访两组患者均未发现人流综合征及其它并发症发生。无头晕、恶心等不适及大出血、子宫穿孔、宫腔粘连等并发症。

3 讨论

人工流产术作为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早已被广泛接受。减少受术者痛苦、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显得极为重要,异丙酚和芬太尼分别为常用的手术麻醉剂和强效麻醉性镇痛药,两者作用均强而迅速,且维持时间短,适合于人流术的短程操作,能达到了无痛且速醒的目的[1]。且由于子宫颈、子宫松弛避免了因扩张宫颈,子宫牵拉等造成的人流综合征的发生,但其需要麻醉监护且费用较高等不足之处,使其应用受到限制。

米索前列醇为人工合成的前列腺素衍生物,有明显扩张和软化宫颈的作用[2]。间本三酚是一种非阿托品、非罂粟碱类的纯平滑肌解痉药,它在解除平滑肌痉挛的同时,不会产生一系列的抗胆碱样作用,不会引起低血压、心率加快、心率失常等症状,对心血管功能影响极少,较安全,没有明显副作用,在对宫口有松弛作用的同时能解除子宫平滑肌痉挛性收缩而减轻疼痛。但不影响子宫体的正常收缩。它的半衰期为15min,4h后血药浓度很快降低[3]。 氧化亚氮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神经递质的释放和神经冲动的传导、改变离子通道的通透性而产生药理作用。最显著的特点是镇痛作用强而麻醉作用弱,40%~60%为镇痛浓度或亚麻醉浓度,大于80%浓度才有麻醉作用,受术者处于清醒状态,避免了全身麻醉并发症的发生[4]。

本次研究术前口服米索前列醇、静脉推注间本三酚40mg 15min开始手术,术中吸氧化亚氮,其术前、术后MAP、HR、SpO2未明显变化,其镇痛效果及宫口松弛情况良好,与米索前列醇合用减少术中出血,不影响宫缩。该方法与静脉注射异丙酚具有相同的镇痛效果和宫口松弛作用,且费用低廉,可随时在门诊实施,不需禁食、住院及麻醉监护,术后痛苦小,观察后即可离院等优点。

【参考文献】

1 张艳娥, 李莉. 无痛人工流产术加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J].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5, 21(2):112.

2 魏学荣, 张晨琳. 人工流产术前用米索前列醇与利多卡因

联合山莨菪碱镇痛效果比较科[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04, 12(5):304.

3 公文华, 王雪芹, 张鹏. 间苯三酚配伍异丙酚用于无痛流

产术的临床评价[J]. 实用妇产杂志, 2006, 22(8):496-498.

麻醉科年度工作计划范文第8篇

麻醉学是一门研究临床麻醉、重症监测治疗、生命复苏、疼痛机制及诊疗的二级临床学科[1];成为了与外科学、内科学并列的一门重要临床学科。由于麻醉医学教育起步较晚,我国麻醉学科总体情况与发达国家有显著差距, 传统的继续教育方式通过进修、培训等手段来完成,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改变这种局面,目前迫切需要寻求一条有效的途径使在校医学生特别是进入临床实习或工作前的医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技巧,使他们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

1 麻醉学实习生的传统带教模式

临床实习是在理论课完成后进行的,学生对于常见的临床理论问题都有一定的认识,但是临床的思维还没有形成。怎样才能把学生已经具有的比较朴素和原有的知识转化为真正的技能,是摆在临床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大问题。麻醉专业是实践操作性很强的一个专业,传统的临床麻醉实习模式已日益显示出不能适应现代教育要求的弊端,主要表现为: (1)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实习生对于麻醉学内容一知半解,虽然经过理论课的教学,但许多同学对一些基本概念仍很模糊,缺乏创新及独立思考的能力;(2)传统的麻醉临床实习带教是以带教医师为中心,主要通过带教老师术前访视并由带教老师制定麻醉方案获得知识,通过临床操作获得一些技能,很少有人质疑带教老师的麻醉方案的正确性;(3)教学内容不能跟上社会和医学科技的发展速度,影响学生掌握最新专业知识;(4)医学生进入医学院校后,到大学三年级还没有真正接触病人,直到第四年学习临床课专业和第五年临床实习时,才真正接触病人,因而造成基础课与临床教学内容不能有机结合在一起,很难将理论和实际有机地联系起来。传统教学方法没有体现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研究、探索的空间,养成了医学生接受现成知识,处处被动服从的习惯。致使许多医学本科生、硕土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较好,自我吸收和更新知识的意识不强,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不足。学生通过怎样的途径、获取什么样的知识和能力,这一问题近年来已引起医学教育者的广泛关注。

2 循证医学引入麻醉实习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是一种新兴的医学教育模式,是全新的临床理念,其定义为“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佳研究证据,结合临床医生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考虑病人的价值和愿望,将三者完美地结合,制定病人的治疗措施”[2~3]。其核心思想是:任何医疗决策的确定都应基于客观的临床科学研究依据。EBM在临床实践具体包括5个步骤[4]:(1)提出明确的临床问题;(2)系统检索相关文献,全面收集证据;(3)严格评价文献质量,找出当前最佳证据;(4)应用最佳证据,指导临床实践;(5)后效评价循证实践及其结果。这种被称为“21世纪临床新思维”医学模式不仅使临床医学的研究和思路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也对临床医学教育产生了强烈的冲击[5]。

利用EBM的理论指导临床实习教学, 改变教师以理论知识加个人经验为指导的传统模式, 转而用真实、可靠、科学的信息――即我们所要遵循的“证据”作为临床决策的基础,从而培养单纯依靠个人“直觉”和“经验”开展临床教学。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现代诊疗设备的进步,麻醉已日益成为现代化医院日常医疗工作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与此相适应,麻醉学不论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临床实践方面,以至于为麻醉工作直接服务的新型麻醉机、监护仪的开发和研制方面都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近年来麻醉专业的迅猛发展,以及临床医学各科对麻醉需求的增加,使麻醉科的工作内容已不再仅仅局限在手术室,麻醉学向围术期医学的转变,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麻醉学发展必然。麻醉学专业的本科生在实习阶段所表现出的综合能力培养与临床医学实习生相比有一定的特殊性,比较强调动手能力和应激处理能力,实践所需的医学知识也较为复杂,不仅包括麻醉镇痛,还涉及整个手术期的准备和治疗,维护病人的生理功能,为病人安全度过手术提供保障;同时,要掌握复苏急救知识和技术,能够处理危重急症病人的循环、呼吸功能衰竭,也要求熟练掌握一些基本技术操作,具备动手能力,因此,加强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也是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EBM进入麻醉教学领域是现代麻醉学发展的一个方向。用EBM理念来指导麻醉专业本科生的临床实习,培养积极性与主动性及创新的临床思维。让学生学会用所掌握的医学文献检索方法、计算机能力及外语能力来收集文献资料,用EBM的理念来正确评价资料的正确性、重要性。使学生掌握系统分析处理问题以及处理临床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能力。EBM在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更新医学教育理念和内容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和广泛的作用。

3 EBM在麻醉专业本科生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

3.1 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带教老师,应尽快转变观念, 把实习带教作为一项重要、神圣的份内工作, 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过硬的临床操作技能,教学意识强,热心教学,还善于言传身教,利用有效的教学方式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掌握查新、阅读文献的技能,从根本上自觉学习并实践EBM,逐渐实现由经验医学向EBM的医学模式转变。通过循证,为病人提供最佳治疗方案。充分体现敬业精神,把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贯穿教学始终,教书育人,展示教师的榜样作用。教师根据循到的证据,与教科书有机结合,不断充实教学内容, 使学生能够在自己的引导下,尽快地掌握临床工作特点,学会临床工作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对医学的浓厚的兴趣和高尚的医德,启发学生设身处地替病人着想,真心为病人服务,赢得病人的信任,得到准确的临床资料,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准确、合理的治疗方案。

3.2 传统带教方法与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相结合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于1969年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多伦多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6],目前已成为国际上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PBL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目标明确,让学生自己利用各种资源解决问题。PBL强调把学习设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习者合作解决真实性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这种模式的典型教学过程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要查找资料获取知识, 归结成学习议题然后小组交流并讨论问题解答,直到问题得到解决。它的局限性在于教学法所需师资、教学设备较多,也存在一些风险,如学生将基础理论学习改为临床问题式讨论,可能漏掉了一些内容,而且PBL教学需要一定环境,良好的风气,大量的教学设备,以及训练有素的教师队伍,是不能普及的重要原因。传统实习以教师为主体,由教师带领学生术前访视,查看病人及体格检查,再由教师分析病例,制定麻醉计划,或有时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习方式被动。由于临床工作是一个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工作,这使得传统的教学方法与PBL教学方法结合成为可能。在临床实习教学中,我们让一批经验丰富的临床教师带教,师资力量充足,让学生从实际病历着手,按照EBM在临床实践中的实施方法,使学生领悟EBM的精髓,学生既系统地全面地学习了理论知识,又培养了独立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设计的问题会更周密,回答问题更具科学性,并提高自己的临床能力。

带教老师在麻醉前要求学生应首先掌握麻醉前访视所需要采集的资料。如了解病情,收集病史,确定病人一般状态,评估麻醉风险等,带教老师应指导学生采集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如体检背部皮肤情况、脊柱有无畸形等,血常规、凝血功能全套等辅助检查结果,术前使用抗凝药等用药情况,了解病人的过去史、手术麻醉外伤史等。使学生学会根据病人的病史、体征、辅助检查结果结合病人的综合情况进行ASA分级、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并制定麻醉计划及需要解决的临床问题;然后查询相关的文献资料,找到解决的最佳证据;进一步评价研究证据的真实性和适用性,并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恰当运用所获得证据来实施麻醉方案;最后观察麻醉效果,评价诊疗过程的经验。例如关于麻醉方案的制定问题,一个肝内胆管结石的病人拟行胆总管探查的手术,应选择什么样的麻醉方式,单纯硬膜外阻滞能否满足手术的需要,术中手术方式的变更会有哪种可能性?麻醉中会出现什么样的并发症,并发症引起的可能原因是什么?诊断的依据是什么?明确诊断后,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如何处理?带教老师通过这个过程让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和临床诊疗方面的思考,同时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鼓励学生利用教科书、图书馆的杂志书刊、因特网等查询最新的医学信息,然后组织大家讨论,互相补充,制定麻醉计划。老师根据实习生的麻醉计划给予补充及纠正错误。在麻醉期间,让学生根据病人的麻醉出现的情况等疑问提出自己的问题,老师给予回答。术后,实习生写麻醉小结,总结经验。使学生举一反三学会分析和处理临床工作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并逐渐形成临床思维方法和严谨的思维方式,使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

3.3 开展模拟操作训练,提高实践操作基本技能:临床麻醉工作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一定的临床操作技能,如椎管内麻醉的操作、气管插管技术、深静脉穿刺技术、动脉穿刺技术及漂浮导管技术,还有心肺复苏术等。这就是麻醉专业实习要求的特殊性。在麻醉科实习的模式是一对一手带教模式,让学生从了解到熟悉再到掌握,老师严把关,到学生比较熟悉的时候让其操作,放手不放眼,对病人的每一项用药和处理,学生必须征求带教老师的同意才能实施,以确保病人安全。但学生的操作技能还会远远不足,针对这一问题,有必要对现行的诊实习模式进行改革。(1)教师在操作的过程中仔细示范,学生对教师的操作是模仿学习的过程,教师的操作必须规范,一步步给学生示范及讲解清晰;(2)通过放教学录像、教学图示进行标准示范,统一手法,规范动作,让学生对每一个动作手法都进行认真练习和领会。(3)教师对学生的操作要明察秋毫,对学生在操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应及时讲解和纠正学生,在一开始就掌握正确的操作手法。(4)麻醉学专业必需开展模拟操作训练,在模拟逼真的环境下训练临床操作技能。使学生熟悉基本麻醉的操作过程,当在病人身上正式操作时就显得容易多了,大大减少了麻醉操作过程并发症发生,避免对病人造成不必要的创伤。

4.3 麻醉专业实习医师临床基本功考核形式注重多样化,促进学生综合素的提高:进行操作考核,根据其麻醉前看病人、麻醉前准备、无菌观念、麻醉操作熟练度、围麻醉期管理病人、回答教师提问情况及术后随访病人、书写麻醉小结的情况对学生实习成绩进行综合评分,指出学生的错误和不足之处,让其改正并在今后进行弥补。实习内容和实习教学方法的改进,需要相应的考核方式与之配套效果较好。

麻醉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要求以学生必须具有灵活准确、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地采集病史的能力、进行准确的体格检查和作出检体诊断的能力、根据病情选择最佳、最经济麻醉方式的能力、善于与病人及其家属沟通,消除病人及其家属的恐惧心理,调动病人合作的能力、具备处理一般急诊及进行心肺复苏的能力、熟练使用麻醉设备及处理一般设备障碍的能力、具备终身学习与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审慎科学的阐释临床所见并独立从事医疗研究的能力、术后镇痛的能力[7]。麻醉学这门实践性科学决定了医学生要加大技能考核的比重,而在考核完成后,教师不仅给学生们讲解在考核中的出现问题,还手把手地指导学生们反复练习。技能考核既是对麻醉学知识、技能检验,又是一次再学习。同时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增加思维性内容的考核,以麻醉计划书代替传统的出科理论考试,实习结束前每个学生完成一个自选病例(病例相同)的麻醉前计划书,在此基础上,实习小组共同查阅资料、整理、归纳出一套系统的麻醉计划方案、麻醉过程中可能碰到的问题,以及如何处理,并制作成电脑多媒体幻灯片,推选出一名学生代表在教研室作报告,全体学生当场接受教师的提问并答辩。通过这一改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不仅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牢固掌握所学知识,而且拓宽了知识面,熟悉了医学文献的查阅同时也锻炼了表达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证思维能力和终身自我学习的能力,以及提高了临床综合技能。

参考文献:

[1] 曾因明,罗爱伦.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

[2] Sacket DL,Rosenberg WM,Gray JA,et al.Evidence based medicine:What it is and what it isn't[J].BMJ,1996,312(7023):71.

[3] 陈 进,李 静,李幼平.循证医学教学高等医学创新教育实践[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3,3(4):273.

[4] 李幼平.循证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

[5] 李 丹,米 粲,赵 涌,等.循证医学与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J].医学教育探索,2006,5(3):204.

[6] Donner RS, Bickley H.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American meical education: an overview[J]. Bull Med Libr Assoc,1993,8(3):294.

麻醉科年度工作计划范文第9篇

他的高中时代(__五中、现实验中学)只有2年,1979年是恢复高考第3年,参加了高考,很幸运,考的分数很好,305分,在当时,上__医学院(现__医科大学)没问题,但因为填写志愿没经验,加上查体血压偏高,阴差阳错,上了__医专(现__医学院),现在回想起来,都是命吧!直到现在,看到很多高考学子因填写志愿差错而上不了理想的大学,每每为之惋惜!

1982年7月__医专医疗系毕业,分配到__市妇幼保健院手术室(当时没有麻醉科)从事临床麻醉工作,麻醉医生仅有2人(__大夫和他,__是他的带教老师,48岁, 之前他1人干麻醉,工作更为艰难,更辛苦,已去世,很多老同志知道他),属于手术室护士长领导,仅有一台上海国产103手控麻醉机,还不能正常使用,据说是计生委送的,人家条件好,国家支持计划生育。麻醉方法基本都是硬膜外麻醉,用后刷洗,自行打包,送供应室消毒,麻醉导管用后,热水烫直,弯成弧度,自行浸泡,酒精消毒,颇费时间,颇费周折,回想起来,无奈一笑,但是环保,而且节约,术后还得护送病人,记得有一天,他一个人硬膜外麻醉下做了12例手术,到夜间累得不轻,院领导关心,免费到食堂吃了面条,挺满足的;少量全身麻醉,完全靠乙醚开放吸入,全病房都能闻到乙醚味(记得有一次,乙醚过期,病人发生麻醉意外,孟大夫吓得不轻,请中心医院__主任来了,这是闲话)。当时手术室仅有2个手术台,1台做妇科手术,另1台做产科和女扎手术,既然做妇产科手术,急症在所难免,尤其刨宫产术,刨宫产术都是急症,时间不定,白天还好,但有时夜间,有时节假日,麻醉医生2人就轮不开班了(当时毕业分配学生都不愿干麻醉,现在亦然),怎么办呢?只有义务听班!那时,BB机、手机,听都没听说,电话也很奢侈,通讯条件可想而知,孟大夫家里安了个电铃,有手术,木材公司传达室按电铃,年底医院有时给人家送个挂历,以表谢意。他呢,医院破例安排了单身宿舍(家住张店市内单身职工不安排单身宿舍,他家住张店市内),白天上班,下班后就在单身宿舍(单身楼至今还在),他和对象婚前谈了半年恋爱,期间就有几次看电影,电影没看完,中途被医院司机师傅从电影院叫了回来,现在回想起来,心里酸酸的。后来,孟大夫夜间手术,送病人时楼梯上一脚踏空,滚了下来,伤的不轻!就由他1人听班了,期间的酸甜苦辣,日夜辛劳,可想而知,不堪回首!凭着对工作对患者的满腔热情,每天24小时听夜班、值白班,吃住在医院,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没有加班费,为本院麻醉科的工作作出了重大贡献,干了点实事,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在这期间,医院支援乡镇卫生院计划生育手术,他先后到淄川千峪、临淄边河开展手术,学会了女扎手术,做得蛮好,每天做10来个呢,夜间住在那里,观察术后患者,浑身皮肤红肿、痒得厉害,中心医院皮肤科秦大夫看过,好像虱子咬得,哭笑不得。

过了几年,大致在80年代中后期,麻醉增加到4人,成立了麻醉科,由他主持工作,麻醉条件依然简陋,配合妇产科相继开展了广泛子宫切除术、卵巢癌根治等大手术。90年代初期,开展了产科硬膜外无痛分娩麻醉,得到了医疗同行和产妇的认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他在《实用麻醉杂志》发表了学术论文,填补了__市的空白,对此,《__日报》进行了报道。1993年9月晋升主治医师。90年代中期,为适应外科手术需要,他到__省立医院麻醉疼痛科进修1年,回来后积极带领科室开展新技术、新业务,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麻醉跟着手术转,随着医院手术发展,麻醉科工作不断拓宽,业务范围不断创新,顺利实现了麻醉科业务由单纯妇幼专科手术麻醉向综合医院手术麻醉的过度,先后开展了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区域阻滞麻醉、小儿麻醉、重症急救等麻醉技术,顺利完成了肺切除术、食道癌根治术、开颅术、小儿巨结肠根治术、隔疝修补术、肝胆手术、胰腺癌根治术、乳腺肿瘤手术等,奠定了外科手术麻醉基础,麻醉科多次被评为先进科室。具体工作干得多了,科研论文思维也就有了,论文写作随之而来。同时相继开展了清醒指探插管、盲探气管插管,使医院气管插管技术、危重病人抢救取得了长足的进步,90年代中后期,相继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硬膜外吗啡术后镇痛并发皮肤损害”在部级核心期刊《中国疼痛医学杂志》发表、“得普利麻、氯胺酮用于哌替啶戒断反应”

在部级核心期刊《中国综合临床杂志》发表,至今网上可查,多次被引用。大约在1998年,在__市率先开展了妇产科人工流产麻醉,解除了流产患者痛苦,奠定了医院的领先地为。1999年12月晋升副主任医师。以后医院调整,现任主任主持工作,思想新颖,作风委婉,协调力强,干得蛮好,这是后话。

麻醉科年度工作计划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麻醉恢复室;优质服务;护理责任制;人性化关怀

麻醉恢复室又称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ost anesthesia care unit,PACU),是对麻醉后的患者进行集中严密观察和监测,继续治疗直到患者的生命指征恢复稳定的科室[1]。由于患儿依从性差,大多数患儿需要在麻醉或局部麻醉情况下完成手术[2]。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对术后患儿在PACU期间的恢复直至完全苏醒,克服各种并发症风险,减少术后的身体和心理不适等具有重要的作用。P者所在PACU自2014年6月~2016年6月止对所接收的麻醉手术后患儿500例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取得了十分满意的效果,现将对此工作的体会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共有麻醉恢复室1间,床位9张,护士4名,其中主管护师1名,护师2名,护士1名,平均年龄28岁,平均从业年龄5年,日平均接收术后患儿50例,其中全麻患儿25例。

1.2优质护理服务实施

1.2.1制订流程,开展学习 针对PACU的特点,我科制订了专门的护理工作细则,明确和细化了转入转出和室内处理等各个阶段的操作流程,设计了与之配套的记录表格,使得护士在日常工作中可以做到有章可循,也便于管理人员进行护理质量监督和绩效考评。每周末利用查房时间,全员开展对《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基础护理服务规范》等文件和书籍的学习,充分理解何为优质护理服务及如何实施[3],尤其是如何落实护士岗位责任制,展开对具体实施中出现问题应对的讨论[4],从而保证了每名护士都能熟练掌握工作流程,掌握应急处置措施及责任制下面的分工合作机制。在医技提升方面,我科坚持每周由一名护士以PPT报告的形式对PACU所涉及到的各种病症及术后并发症,在微信群中轮流讲授护理和急救知识,从而提高了全科人员专业技能。

1.2.2以护理责任制为核心开展工作 贯彻以护理责任制为核心,以专人负责、集体协作为模式的PACU优质护理工作。我科将9张床分为责1、责2、责3三组,由3位护士分管,责任护士对所管床位实行当天全程负责,并由其中一名责任护士担任责护组长负责质量监督,另有1名护士担任办公工作。实际工作中遇到患儿集中入室或者需要急救时,除当值护士外其它护士也有责任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协同处理。这样就较好地解决了人力有限的情况下护理质量和效率之间的矛盾。

1.2.3作好术后患儿入室交接 责任护士应与值班医生一起完成交接工作:首先通过对患儿腕带标识的识别确认患儿身份[5],然后与手术室巡回护士进行床旁详细交接班:内容包括麻醉方式、术中生命体征变化、术中用药及反应、术中输血及输液量、当前静脉输入药物和剂量、各种导管情况、患者皮肤完整性、患者随身用物、标本、手术后特殊要求及其他注意事项等。交接清楚后,手术室巡回护士与PACU护士在患者交接记录单上签名[6]。

1.2.4开展专业护理和人性化关怀工作 患儿入室后,有一个从麻醉中逐渐苏醒的过程,护理工作也有一个从单纯的监测治疗到对患儿实施心理和身体护理抚慰的过程。对儿童患者,如何同时减少病痛和孤独恐惧对他们的伤害,正是PACU优质护理服务的核心内容。

1.2.4.1全程监测 按1次/5 min使用手术麻醉信息系统自动采集监护仪所测得的数据观察患儿表现并记录患儿的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数据[7]。观察患儿伤口是否有液体渗出,若有渗出观察其颜色和液量。

1.2.4.2注意保温 由于患儿入室时仅着手术服,且术后失血体质弱,极容易出现围恢复期体温过低的情况。我科对PACU室温进行不间断的监控,使其始终保持在24~25 ℃的适宜温度条件下。我们为每个患儿都提供一床保温毯,对已经出现肢端体温过低的患儿,还准备了复温毯作局部升温。通过环境和个体的双重防护,至今未有患儿在PACU出现寒战。

1.2.4.3保持正常呼吸 患儿呼吸状态对复苏有重要影响。当患儿进入PACU,麻醉未苏醒者应立即连接呼吸机,已苏醒者酌情予氧气面罩吸氧。苏醒前注意使其采取去枕平卧位,令其头保持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通畅,并注意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1.2.4.4减少疼痛和不适 伤痛和不适对患儿的影响要比成年患者明显得多。在进行医疗支持的同时,我们也把如何尽量减少手术为患儿带来的不适作为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为口唇干裂的患儿适当涂抹石蜡油,为麻醉后眼睑不能闭合的患儿涂抹眼膏,经常性为患儿擦拭面部的口鼻分泌液和肢体上的血渍,都可以减少其苏醒后的不适感。对于出现谵妄或躁动的患儿,要用枕头填塞患儿头部四周,防止撞头,严重的要以束缚带固定肢体。

1.2.4.5增加亲情陪护 患儿家长尤其是父母可以在患儿苏醒后给予其最大的精神慰藉。我科打破以往传统,在对家长进行充分宣教并限制人数的前提下,允许他们进入PACU陪伴,并为此增设了专门陪伴凳。通过给家长介绍病情和注意事项,加强医患沟通,稳定家长情绪。在家长面前对患儿施以轻柔规范的操作,取得家长的信任和配合。这些人性化的措施实施后,不仅没有出现影响医疗环境和秩序的情况,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方的满意度。

1.2.4.6复苏延迟处置 对于出现复苏延迟的患儿,我们制定了相应的评估表,以便迅速掌握造成复苏延迟的原因,积极配合医师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

1.2.4.7评估后转出 在将患儿送回病房前,我科使用了Steward评分表,从清醒程度、呼吸道通畅程度以及肢体活动度三个方面评估患儿的复苏效果,得分在4分以上方可达到离室标准。

1.2.5注意患儿出室转运和交接的细节 患儿复苏后的转出也是PACU的一项重要工作。责任护士需要协同医师作好转出计划,并在实施过程中保证平稳安全。我们要求护士在转运时要携带简易呼吸器或氧气袋,运送途中应走在患儿头端,避免碰撞和颠簸,换床时注意保护患儿伤口,妥善固定体表管道,防止滑脱。与病床护士交班时,应注意交接患儿在恢复期的体征和用药情况,以及出血量、输液量、手术切口部位等。

1.3观察指标 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表对患儿家属进行随机调查,满意度调查表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三个级别,在统计时将“一般”和“不满意”归为患者不满意人数,其余为患者满意人数。对非计划拔管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在优质护理实施前后划分为两个连续阶段进行记录,排除随机抽取产生的误差。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学分析,分析实施前后两个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非计划拔管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大幅下降,患者满意人数大幅增加,三个方面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经过两年来的实践,我科在优质护理服务方面作了有力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总的来看有以下几点:①通过规章制度和医护专业两个方面的持续培训,使得优质护理服务在每个工作人员的心中扎根,做到了“手中有活、心中有数”;②采取护理责任制明确了护士与患儿一对一的护理关系,使得患儿在整个复苏期间的病情变化由专人掌握,有利于治疗和应急处理,避免了过去多人分时分片管理容易造成错漏的问题,为及时处置非计划拔管提供了保障;③尽管采取按床位分配专人负责,但在抢救患者、接收患者时仍然采取团队合作的方式来提高效率,既分工又合作,提高了团体的执行力;④由于在工作中注意了将高质量医疗与人性化关怀紧密结合,尤其是大胆引入了家长陪护机制,使得我科的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赢得了大多数患者及家长的好评,同时没有出现一例重大不良事件。但是,不同于病房,患儿在PACU停留的时间短,日均人员数量多且流动性大,这使得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如何在护士数量配置、人员排班、工作程序、质量监督等方面不断做出改进,以便更好地适应在儿科PACU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李红梅,钟爱玲,詹翠萍,等.麻醉恢复室规范化护理管理模式的探讨[J].护理学报,2009,16(2A):40-42.

[2]许娟,童伟.小儿麻醉恢复室的建设与管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3, 11(33):133-134.

[3]王淑艳.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与体会[J].实用医技杂志,2012,19(1):99-100.

[4]林嘉,彭燕.浅谈《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6):144-145.

[5]勇,袁小平,赵智华,等.儿科腕带信息核对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现代医药卫生,2014(16):2519-2520.

麻醉科年度工作计划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实习学生;麻醉专业;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5-0100-01

1麻醉专业本科生实习特点

现在的实习同学都为80后一代,他们被称为网络一代,其特点是性格活泼好动,自信心强,接受的信息量大,对临床工作只限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没有临床实践经验,临床工作对他们来说还很陌生。他们好奇心强,对新知识接受能力强,对即将进行的实习生活充满了好奇和向往,希望能在工作中学到新知道,能一展自己所长,得到科室和社会的认可。

2麻醉专业本科生教学中采取的应对措施

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我们在临床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兴趣,及时了解学生的反馈信息,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对学生的教学计划要考虑周全、有的放矢。

2.1基础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他们都是刚刚结束基础课程转向临床课程的学习,因此他们对前期的基础知识有较深的映像,对临床知识陌生但强烈好奇,因此我们要抓住个特点,用基础知识来解释和讲述临床特点,还可以让学生们自己推理,这样就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打破对临床学习的陌生感,从而进入正确的学习轨道。

2.2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教育方法实习同学的技术能力和基础知识水平不都一样,有好有差,这就要求我们不能采取完全统一的教学模式。要针对每个同学自身的特点,采取适合与他们学习的方法。对基础较好的学生,重点放在操作正规化培养和较大难度的技术提高上;对基础较差的则重点加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的培训,采取手把手教,促其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使其扎实稳固地打好基础。在学习期间适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定期对学生实施理论考试,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调整培训计划,对“吃不饱”的可增加麻醉的难度,尽量安排疑难病人的手术麻醉以及颅脑外科、心脏外科等大型手术的麻醉;对跟不上的则让他们从基本的操作做起,安排他们先从事简单、短小手术的麻醉,使他们在学习期间均有较大的收获,在结业后进行严格的考核,检查教学效果,进行教学总结。考核内容包括基础理论和操作技能等,以提高实习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2]。

2.3重视学生医德医风的培养医生作为白衣天使,具有光荣而神圣的职责。因此,医德、医风必须放在医学生教育的首位[3]。注意从点滴入手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严格培训。对带教老师则强调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对学生起好表率作用。要求学生以科学、严谨、规范、认真的态度对待临床工作,把保证患者术中的安全和解除患者的病痛放在首位,坚守岗位,认真履行麻醉医生的职责

3教学效果分析

在近几年的实习生教学中,通过采用以上的教学对策使我科的实习生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麻醉专业实习学生的理论水平显著提高,以现代麻醉学(第6版)的基础理论为标准对所有实习学生进行考试的成绩来看,2005年人科时摸底考试的平均成绩是60.45分,出科时测试的平均成绩是73.43分;而2OO7年入科时摸底考试的平均成绩是60.36分,出科时测试的平均成绩是80.25分,二者差异具有显著性。此外,实习学生在麻醉学新进展方面的学习也收获很大,为学生对外应聘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实习生而言,实习既是理论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也是接触社会、强化服务意识的关键时期[4]。实习学生的临床教学工作是麻醉学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人才培养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全国、全军的医疗卫生事业,也是衡量教学单位业绩的重要指标。教学模式的改革也是一个不断摸索、改进、提高的过程,因此要不断总结经验,开拓进取,搞好教学中的每一环节,为培养更多的有用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杨桐伟,韩伟,聂玉艳,等.加强实习生教学管理提高临床医学教学质量[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6,8(2):275.

[2]蔡元菊,毕秀梅.医学检验专业课程实验教学改革[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8,5(12):765.

麻醉科年度工作计划范文第12篇

关键词:临床麻醉学;临床带教;教学改进;质量提高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2-0031-02

临床麻醉学包括临床麻醉、重症监测与治疗、心肺脑复苏和疼痛治疗等内容,麻醉科工作范畴不断向更深更广的领域拓展[1]。不断培养麻醉专业优秀人才,提高麻醉质量、手术质量,为手术期病人的生命安全提供质量保障,是每个教学医院麻醉科医师的职责[2]。本文就麻醉学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以供今后在教学中参考,从而提高临床麻醉学的带教质量。

一、临床带教中的体会及存在的问题

1.制定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和重点。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保健、急救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是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麻醉科是这些工作的承担者之一。近年,麻醉学硕士研究生、规培人员及进修学习的人员数量不断增加,加之临床医学专业的实习生,这些人群学习背景不同,来源地不同,因此,需针对不同实习人员的专业背景和基本情况,制定出“大同小异”的带教计划。

另外,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麻醉专业实习生应完成的学习目标有:麻醉前访视及用药;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及制定麻醉计划;麻醉实施及术中管理;掌握麻醉特色技术;心肺复苏;使用麻醉设备及处理一般设备障碍;术后镇痛[3];培养沟通能力。在目标明确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善于思考、喜于交流的积极性。指导老师需“因材施教”,耐心指导和帮助学生去实现学习目标,并对学习的效果进行定期抽查、考核。

2.理论结合实践,重视实习思想的转变。(1)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由于理论学习与临床实习之间时间跨度大,而麻醉专业的实习又是一门对动手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要求较高的临床学科。因为理论学习阶段的操作对象多停留在模拟设备,所以学生刚开始实习时,好奇心和新鲜感会导致学生爱动手,重操作,但不能扎实地掌握理论知识,甚至有时候会出现错误的操作。(2)加强医德教育。树立“厚德载医”的医疗观念,把医德教育贯穿于临床教学的全过程[4]。进入实习岗位,要尽快转变思想。在实习的过程中,带教老师要对学生进行麻醉科医师职业道德教育,教会学生关爱患者,设身处地从患者的角度出发,老师应以身作则,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例如进行访视或检查时,态度和蔼可亲,微笑面对,首先做自我介绍,如:您好,我是您的麻醉医生,现在来了解一下您的情况。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做耐心解释,消除患者手术前顾虑。在临床医疗操作的过程中,从患者身上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时,要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通过医学生与患者的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临床实践的目的。

3.强化岗位责任感,培养临床应变能力。(1)增强老师的带教意识,强化学生的岗位责任感。“传道、授业、解惑”自古以来都是教师的职责所在。教师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同时热爱医学事业和教育事业。学生刚进入实习岗位,对临床比较陌生,会感到胆怯甚至无从下手,作为带教老师应富有责任感,耐心指导学生、关心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当然也存在有些带教老师并不愿意接受教学任务,不主动带教或者敷衍了事的现象,甚至有的带教老师把学生当作“跟班”,让学生做自己的私事,或单纯地从事麻醉病历书写、开处方等辅助工作,而不进行临床技能的训练和知识的传授,这些都会给学生带来恶劣的影响,容易使学生积极性受挫。(2)就业和考研也对临床实践教学产生很大冲击[5]。许多医学生为了适应人才市场的竞争,选择继续读书,必然导致精力分散,不能安心实习。特别是在实习后期,学生参加各种考研辅导班或招聘会,个别学生甚至以考研、找工作为借口,迟到、早退、旷课,实习质量难以保证。所以,有必要增强老师的带教意识,强化学生的岗位责任感,要求学生不能擅自离开工作岗位,确实要离开时必须征得老师的同意。只有处理好学生的实习与升学或者找工作的关系,才能保证实习质量,又能培养高质量的医学人才。(3)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应变能力和冷静果断的职业素质。麻醉学是一门对理论和实践要求都很高的学科,操作风险高、对设备依赖程度大。麻醉医生每天面对的都是情况复杂的手术患者和需要急救复苏的患者,许多异常情况可能随时发生,这就要求麻醉医师除了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扎实的临床业务能力之外,还应该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由于实习生对临床的操作训练较少,不能很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这就需要指导老师耐心引导他们,注重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及职业素养,强化临床操作训练。

4.重视麻醉安全教育。麻醉技术是一项高风险的医疗技术,麻醉安全问题是各级卫生主管部门和麻醉医师共同关心的头等大事。因此,必须强化学生的麻醉安全意识。反对“重操作”、“轻管理”现象,即把兴趣或者重心放在麻醉实施上,而疏于监测和术中管理病人。在安全教育过程中带教老师要时刻对学生强调安全的重要性,在麻醉过程中严禁擅离职守、严禁看书玩手机。

二、对教学改进的思考和建议

1.集中授课,全面了解基础理论和技术。采用集中授课的教学模式向学生详细介绍了麻醉科的规章制度、工作范围及人员安排等等,让学生尽快适应科室的学习和工作,实现实习思想的转变。

针对不能将理论知识灵活应用于临床实践的学生,我们还安排了麻醉专业基础知识的培训,包括麻醉前访视及评估、麻醉方法的选择,常用物的选择和使用、常用麻醉方法的实施、麻醉基本操作、麻醉常见并发症的处理等,使学生能尽快熟悉相关专业基础及临床理论。我们在工作前可以指定一些理论知识让学生复习,在工作中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最后通过临床实践再进行深刻讲解。这样有利于同学们在临床实际操作中不断巩固已经掌握的麻醉理论,提高麻醉质量。上述措施在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健全临床带教组织和管理制度。提高教学的质量依赖健全的临床带教组织、完善的管理制度。例如,形成分级带教管理体系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设置监督制度及考核奖惩制度。首先为进入临床实习的医学生制定固定的指导教师,由院内科教部门监管,把临床带教纳入医院的年终考核体系,并安排一名督导老师专门对带教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定期或不定期对医学生所在科室实习计划的完成情况、医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检查和综合考评,评选出一部分优秀的临床带教老师和优秀实习生,并给予一定的奖励。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增强临床医生的带教意识。

3.临床麻醉学技能示范教学。针对刚进入麻醉科的实习生,绝大多数人未进行过临床麻醉相关的操作,难免产生畏惧。指导老师可以选择合适的病例进行临床麻醉学教学示范,重要操作可手把手进行示范,并细致地介绍操作过程、操作难点以及可能出现的情况。另外,在临床教学结束后,老师要布置一些讨论作业,要求他们利用课本、文献、网络等查询相关信息,再抽出一定的时间对病例进行讨论。讨论的同时,结合临床病例,能够达到加深学生印象、强化理论的效果。经常组织病例讨论式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对教学示范中学到的东西进行充分理解和吸收。另外,营造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双向互动,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的感情。

4.应用现代设备、多媒体等优势教学。针对医学生的特点,可以更多地应用影像、动画、挂图、模拟教材等方法,增强学生的感官感受,给学生以发挥思维想象的空间。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实验室的气管插管模型、可视喉镜气管插管技术、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的实施等,使学生对麻醉前沿的发展有一定了解,而且增加了实习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体会现代化麻醉的魅力。

三、结语

必须高度重视临床实习质量,并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为麻醉学科的发展培养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朱秋峰,袁红斌,蒋京京,叶军青,石学银,王来根.麻醉科进修医生临床带教的体会[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6,15(4):261-261.

[2]张蓬勃.麻醉学科临床带教体会和教学改革的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07,15(5):961-963.

[3]叶茂,徐颖,柏林,徐红珍.麻醉专业毕业生的技能目标与实现策略[J].医学教育探索,2004,3(2):48-49.

麻醉科年度工作计划范文第13篇

我院是二级甲等医院,于2006年加入网上河北省特殊药品监督管理系统,麻醉药品从此实现网络采购,网络建设显著提高了监管力度。药品采购时需有专职采购人持主管院长、医务科主任和药房主任签字一式两份的特药采购计划,凭印鉴卡和KEY到指定的麻醉药品经营单位购买,购买药品付款必须采取银行转账方式不得现金支付,并有专车运送,保障在路途上的安全。采购完毕,所购药品、印鉴卡和一份采购计划一并带回,妥善保管,后由网络系统操作员到网上如数勾兑,完成网上进帐。

麻醉药品的药库管理

麻醉药品入库做到货到即验,双人开箱,清点验收到最小包装,验收记录双人签字。清点好数量,置入保险柜。本院因场地所限无专库,故保险柜设双锁,库房具有相应的防火措施,有监控设施和报警装置,且报警装置与医院保卫部门监控中心联网。药库设有2个登记本:麻醉药品验收记录和麻醉药品进出库登记,进出库详尽填写。麻醉药品的采购计划要严格按临床用量制订,多购造成积压且麻醉药品不允许退换,购买时也需当面点清。因本院设门诊药房和住院药房24h值班,为方便取药故在门诊存放一定的周转量,设二级库,负责全院麻醉药品的供给,请领药品为2周的使用量。同样建立入库帐册,也与药库一致,实行双人双锁库房管理。也由经培训合格的主管药师负责麻醉药品和账目的管理,每天上网填写麻醉药品使用的电子清单,接受省卫生厅的麻醉药品管理和监督。

麻醉药品的使用管理

由医院授权具有麻醉药品处方权的主治医师亲自诊查患者,为其建立相应的病历,留存患者身份证明复印件,要求其签署《知情同意书》,病历由医院保管。患者到收费通知处交费后由护士持处方到药房,经药师审核合格后,由护士在麻醉处方专用登记簿上逐项填写所列内容。门诊患者注射完后,空安瓿由护士立即交回药房,住院患者由护士在每次取药前先交一空安瓿给药房,并填写空安瓶的登记记录,审核无误后发药。做好当日消耗统计,严格做到每日台账、手工账目、实物均相吻合。填写麻醉药品专用统计表,做好交接班记录。

加强麻醉药品处方的管理

新版处方管理办法对麻醉药的管理更凸显了人性化的特点,提高了患者用药的可获得性,倡导让晚期癌症患者无痛死亡,体现了对疼痛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视,同时对医疗机构的专业服务水平、药品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麻醉药品处方各科统一请领,记录发放数量和处方号。严格据病情及适应证开具,据癌痛患者对疼痛的感觉程度不同,开具不同剂量及数量的止痛药,特别要求医师及药师对患者做好合理用药指导,采取个体化跟踪给药,避免超量使用而引起依赖性或成瘾性。如为门诊癌症患者家属代取药,应同时写明代取药者的姓名和身份证号。指定医师开具处方,既方便取药,又保障麻醉药品安全。麻醉处方具有编号,填写错误或毁坏的处方,各科均要保存备案,严防遗失。随着信息化高度发达,各大医院均在逐步淘汰手写处方,执行电子病历和电子处方,但至今未对麻醉药品的电子处方进行相关规定,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各医院相互总结探讨出一套符合信息化特点的规章。

完善监督检查

在监督检查中应严格落实五查[1]:一查管理法规培训考核落实情况;二查安全设施情况;三查五专落实情况和帐物相符情况;四查麻醉药品进入医疗机构后各环节记录的落实情况;五查麻醉药品处方管理情况,全方位规范麻醉精神药品的管理。在主管院长的督导下,由医务科、药剂科和院纪检委组成专门检查小组,定期进行麻醉药品的全方位督导,在本院麻醉药品的管理上发挥巨大的作用。在检查督导基础上,加强培训学习,如药监部门组织的培训、医院组织的讲课、科室组织的学习。

麻醉科年度工作计划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全身麻醉;预见性护理;非计划性拔管

麻醉复苏室又称为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是对麻醉后患者进行严密观察和监测,继续治疗至患者的生命体征恢复稳定的科室[1]。手术麻醉术后患者病情重,变化快,身上往往留置有多条管道,如气管插管、胃管、深静脉置管、腹腔引流管、尿管等,护理不当往往发生患者非计划性拔管(UEX)。UEX是指插管意外脱落或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将插管拔除,也包括医护人员操作不当所致拔管[2],是PACU较常见的问题之一,范河谷[3]等认为,UEX的发生率顺位是:胃管>气管插管>静脉插管>尿管>引流管。国外的一些研究认为。UEX的发生率大概在10%,从2.8%~20.6%不等[4];也有学者认为发生率为0.7%~25%[5]。据统计意外拔管后需要重新置管的患者死亡率达25%[6],因此,安全护理在此显得尤为重要。

预见性护理即超前护理,以先预防后治疗为原则,更符合整体护理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再解决问题的理念,提高了护理工作的预见性思维[7]。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上一年非计划性拔管的相关危险因素,制定针对非计划性拔管的预见性护理措施,探讨其所带来的临床优势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科PACU 2013年1月~6月收治的,手术患者200例为对照组,随机抽取我科PACU 2014年1月~6月收治的,手术患者200例为实验组,两组入选标准:ASAⅡ~Ⅲ级,年龄在10~60岁,拟于气管内插管全麻下行外科手术患者;所有患者无明显的呼吸、循环系统疾病,心功能1~2级,手术时间3~5 h。对照组平均年龄为(44.24±14.29)岁;手术时间为(4.26±2.21)h,实验组的年龄为(41.45±15.44)岁;手术时间为(4.36±2.64)h。对照组与实验组各手术类别,见表1,一般资料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的护理 手术结束后,由巡回护士和麻醉医生护送患者进麻醉复苏室,做好交接。保持气管内导管、引流管及尿管完好,无移位、无脱落。保持呼吸道通畅,连接呼吸机。进行心电监护,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并记录。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镇痛镇静药物,有躁动反应者,询问患者是否伤口疼痛或其他情况,给予安慰,予以适当处理,并详细记录。回顾性分析发现本组共14例患者发生了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为7.0%,主要危险因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见表2。

根据对上述分析,制定针对全麻术后非计划性拔管的预见性护理措施。

1.2.2实验组在对照组采取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方法如下:

1.2.2.1及时评估麻醉深度,拔除气管导管。对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患者,护士可通过观察患者瞳孔、神经反射、生命体征及脑电双频指数监测仪(BIS)等来评估麻醉深度。如瞳孔小,浅反射消失,脉搏慢,自主呼吸尚未恢复,表示麻醉程度尚深,短时间内不会苏醒。反之,瞳孔转大或正常,睫反射存在,眼球转动灵活,脉搏略速,呼吸浅、速且不规则并且BIS值逐渐增大等,表示患者即将苏醒,同时根据患者的呼吸情况,及时调整呼吸模式,及时严格判断患者是否已达到如下拔管指针:意识及肌力恢复,根据指令可睁眼、开口、握手等,且握拳有力,上肢可抬高持续10 s以上;自主呼吸恢复良好,无呼吸困难的表现;咽喉反射恢复,即吞咽反射存在;鼻腔、口腔及气道内无分泌物;听诊双肺呼吸音对称清晰;生命体征稳定。一旦达到必须立即做好气道护理,配合麻醉医生拔除气管导管。如果患者意识恢复不理想,又不能耐受气管插管,则可遵医嘱适当应用镇静剂,并观察患者意识变化,待患者意识恢复后再行拔管。

1.2.2.2加强全麻患者意识的评估 采取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GCS指标由于客观、评价准确迅速,便于掌握运用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昏迷程度以睁眼、语言、运动三者分数加总来评估,正常人的昏迷指数是满分15分,昏迷指数越低昏迷程度越重。对清醒患者应耐心予以解释,在确保安全的同时调整患者舒适的。同时严密观察各种管道的连接。对出现意识模糊、躁动不安、挣扎的患者,应及时预见患者存在的安全隐患,如发生坠床、自行拔除引流管、静脉输液外渗等的可能性。应给与妥善的约束,并持续观察约束部位皮肤的情况,同时做好记录。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镇静镇痛药物,并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一旦患者意识转为清醒,应解除约束并耐心予以解释。

1.2.2.3持续评估患者的疼痛,给予早期疼痛干预护理采用语言评分法(VRS),疼痛分类为“无痛、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极重度疼痛”,VRS能准确的描述急、慢性疼痛的程度[8]。患者选择1个最能代表其疼痛水平的形容词,对于轻度疼痛的患者,给予心理疏导、促进舒适,中度疼痛及以上者,遵医嘱使用疼痛药,并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1.2.2.4加强PACU护士的培训 ①理论知识培训:定期举办业务学习并考核,使其掌握非计划性拔管的概念、常见原因、意外拔管的危险因素;②评估技巧培训:包括如何评估气管插管患者的意识、麻醉深度的评估、术后疼痛的评估及镇痛剂使用安全程度等;③操作技能培训:导管的固定、约束技巧、护患沟通技巧、意外拔管后病情的正确评估及紧急处理。

1.2.2.5其他方面 医务人员对PACU患者行各种医疗护理操作时适当将固定的导管放松至可变换的长度,并随时注意评估有无发生意外拔管或因变换导致导管脱落的可能,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2 结果

对照组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全麻患者由于受麻醉、手术、原有基础疾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术后恢复早期是患者病情多变的高危时期,如护理不当可出现患者自行拔出引流管、气管导管、留置针,撕脱切口敷料,发生切口裂开、坠床等,严重的危及生命[9]。预见性护理是指护士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综合分析判断,运用医学知识,找出现存和潜在的护理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有效地防范护理风险。在医疗护理的各个环节中,以疾病的生理变化及各种疾病的发展规律和临床表现为依据,主动对患者进行评估。有预见性地采取防范措施和应对方法,从而有效地降低护理风险。本组研究中首先通过制定针对全麻术后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其中全麻苏醒期患者意识的判断尤其重要,可指导临床用药和护理;对于保证患者平稳舒适恢复,及时消除有害刺激,减少苏醒期并发症发生以及缩短苏醒时间具有重要意义[10]。

综上,全身麻醉术后通过及时评估麻醉深度,拔管指针、患者意识、疼痛的持续评估、加强PACU护士的培训等一系列的预见性护理干预,有效降低了全身麻醉患者术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陈江辉,郭曲练.麻醉恢复室常见并发症及防治[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2,12(14):81-82.

[2]Epstein SK,Nevins ML,Chung J.Effect of unplanned extubation on outcome of mechanical ventilstion[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0,161:1912-1916.

[3]范河谷,关月嫦,许智红.ICU老年患者夜间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分析与对策[J].南方护理学报,2002,9(6):34-36,481.

[4]Moons P,Sels K,De Becker W,Development of a risk tool for deliberate self-extubation in intensive care patients[J].Intensive Care Med,2004,30:1348-1353.

[5]Richmond AL,Jarong DL,Hanson VM,Unplanned extubation incritical care[J].Crit Care Nurse,2004,24(1):32-37.

[6]Carrion M,Aguso D,Marcos M,et al.气管插管、胃管和中心静脉导管的意外拔除[J].世界医学杂志,2000,4(8):9-12.

[7]徐冬云.130例老年骨折患者的预见性护理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0,50(22):83.

[8]吕晨.视觉模拟量表和语言评价量表用于术后疼痛评估的比较[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4,2(4):214-219.

麻醉科年度工作计划范文第15篇

我国疼痛医学起步较晚,很多医院无专门的疼痛科室,少数设有疼痛科室的医院从事疼痛诊疗的医师也基本来自麻醉等其他专业,大部分未接受过系统的疼痛诊疗方面的专业知识培训[2]。针对这一问题,2007年原国家卫生部227号文件要求二级以上医院建立一级诊疗科目“疼痛科”。主要业务范围为慢性疼痛的诊断与治疗,为患者提供专业疼痛诊疗服务。我国医学教育体系中没有专门的疼痛医学专业,将部分麻醉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成合格的专门从事疼痛诊疗的专业人才十分必要。而现行医学本科教育尚未将疼痛医学划为本科生的必修课,部分院校仅将其列为麻醉专业的辅助课程,不但面临专业教材缺乏、学时不足的困境,更紧迫的是疼痛医学教育体系尚未建立,如何切实有效地开展疼痛医学教育,培养合格的疼痛医学人才,国内外均没有成功的教学模式可供参考。近年来,首都医科大学联合各附属医院从事临床疼痛研究的研究生导师开设疼痛医学课程,取得很好效果。

2开设疼痛医学选修课程

对有兴趣从事疼痛诊疗工作的麻醉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疼痛诊疗课程教学,有利于对他们集中进行疼痛学理论知识培训,为将来从事疼痛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目前我国现行本科生的医学教育尚未将疼痛医学划为必修课,缺少系统性的疼痛医学基础教育,虽然“疼痛”一词在神经解剖学、神经生物学、生理学、药理学等基础医学课中都有涉及,这些课程偏重于生理性疼痛产生的传导通路和细胞分子机制,远不能对临床病理性疼痛的机理、诊断、预防和治疗进行系统介绍[3]。即便是在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不同专业医学生的疼痛课程教育所用学时十分有限,例如口腔专业15小时,药学专业13小时,护理专业31小时,康复理疗专业41小时,远不能对临床病理性疼痛的机理、诊断、预防和治疗进行系统介绍。专业教材缺乏、内容的简单重复、蜻蜓点水式的介绍等问题使现有教学内容和模式难以适应疼痛医学的发展需求[2]。首都医科大学较早在研究生中开设了《临床疼痛生物学》选修课程,每期选修学生20-30人,36课时,内容包括疼痛学说发展史、疼痛机制、疼痛流行病学、神经病理性疼痛诊疗、分娩痛治疗、头面部疼痛诊疗、慢性内脏痛诊疗、疼痛外科治疗及疼痛神经调控等。疼痛专门课程的开展使研究生对疼痛理论有了扎实的掌握,对临床疼痛治疗理论和操作有了全貌性的理解,坚定了他们从事疼痛诊疗工作的信心。我国疼痛医学教育应该在有条件的医学院校,通过调配师资、完善教材大纲和计划、优化课程体系等综合手段,形成疼痛医学专业化教学体系,使有兴趣的研究生能接受正规的、系统的疼痛专业知识教育和技能训练,于毕业时即已初步具备疼痛专业的能力,再经过2年~3年的临床实践培养,可以达到疼痛专科医师水平[4]。

3制定合理的临床培训计划

疼痛(尤其是慢性疼痛)不是单一因素的疾病,其发生可以累及整个神经系统,甚至引起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系统的异常,许多疾病如风湿、关节炎、骨折、溃疡病、糖尿病、中风和癌症等也可以引起慢性疼痛。疼痛医学具有明显的多学科性特点,所涉及的学科包括麻醉科、骨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放射科、介入科、肿瘤科、康复科、老年病科等等[3]。另外,长期慢性疼痛可引起恐惧、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情绪认知问题,而这些因素又可以使疼痛复杂化。因此,疼痛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一名合格的疼痛科医师应当接受正规的疼痛医学教育培训过程,学习内容除了涉及基础医学知识、神经解剖学、神经生物学、麻醉学、药理学等重要课程外,心理咨询、康复理疗等其他相关专业知识也必不可少。因此对于有志从事临床疼痛诊疗的麻醉专业学位研究生,应针对性地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使他们有机会在麻醉科、神经内外科、骨科、康复科、肿瘤科、放射科等相关科室轮转,使他们能够熟悉各科病历书写,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高他们的临床诊治技能和与患者的交流能力[5]。在美国,麻醉住院医师完成训练后需再接受2年~3年的疼痛治疗临床培训方能独立从事疼痛诊疗工作。因此,对未来有志于从事疼痛诊疗工作的麻醉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建立区别于未来专门从事麻醉工作的研究生的临床培训和轮转计划,加强在疼痛临床诊疗能力方面的培养。

4加强科研能力培训

疼痛医学是一门新的学科,需要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来支撑。目前,疼痛医学领域里,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相对脱节,不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科学认识。构建完善的疼痛医学科学知识体系是目前应当解决的突出问题。对有志于从事疼痛临床工作的麻醉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高强度的科研培训有利于加强这些未来的疼痛医师的科研能力,使他们一开始头脑中就形成牢固的基础-临床知识体系,形成由基础理论到临床分析的思维习惯[6]。当前临床慢性疼痛还有诸多问题没有攻克,其中的瓶颈问题是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缺乏有效的治愈手段。因此,经过严格科研培训锻炼出来的高级疼痛医学人才通过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更能够促进对临床慢性疼痛机理的深度理解,为探索出新的行之有效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方案创造条件,并最终对疼痛医学事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我国疼痛医学在临床诊断、治疗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人才培养及学科发展等问题上相对滞后。通过聘请国内外一流的教授对麻醉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疼痛前沿知识及论文设计讲座,定期组织研究生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对有创新性的论文进行讨论和分析,发挥导师群的指导优势,发挥研究生及导师群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提升研究生在疼痛专业领域的创新能力[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