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社会科学规划范文

社会科学规划范文

社会科学规划

社会科学规划范文第1篇

深化和拓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体现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维能力、 精神状态和文明素质。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力和成果,是国家文化力量的重要标志和体现,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性资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深化和拓展。一定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战略地位,把深化和拓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一、“十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回顾和“十一五”时期面临的形势

“十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取得显著成就。党中央对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高度重视,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重要的政治保证。同志就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就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做出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中共中央专门下发《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同时,国家也加大了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投入。在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各级党委政府对哲学社会科学重要地位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哲学社会科学对党委政府决策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创造活力进一步激发。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坚持正确的理论方向,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紧跟时代前进步伐,弘扬求真务实精神,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做出了重要贡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取得实质性进展,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大理论成果和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推出了一批有深度、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哲学社会科学事业蓬勃发展,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对策研究明显加强,传统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共同发展,涌现了一大批功底扎实、锐意进取的学科带头人。“十五”时期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发展态势,为“十一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的进一步繁荣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形势发展的新要求,突出表现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还不强,有深度的重大成果还不多,还不能很好地回答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理论大家和优秀中青年理论人才特别是基础理论人才还比较缺乏;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学科体系、教材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还需进一步科学布局、优化结构;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投入还需进一步加大。

“十一五”时期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时期。“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加快发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关键时期,也是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这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对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推出更多理论成果,推动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完成“十一五”规划任务,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深入研究一系列宏观性、前瞻性、战略性和综合性的重大问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动员全国人民为实现“十一五”目标而奋斗,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认真研究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问题,认真研究回答理论热点难点问题,多做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工作,把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哲学社会科学战线一定要充分认识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宽广的世界眼光,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开创“十一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新局面,为实现“十一五”规划的宏伟目标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二、“十一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

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决不允许搞指导思想多元化。哲学社会科学的多数学科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旗帜和灵魂。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根本保证。要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统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贯穿到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研究和成果评价的过程中,体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政治立场和思想感情上,把坚持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坚持崇高的学术追求有机结合起来。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推动理论创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着眼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鼓励和引导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要坚持用时代的要求来审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用发展的眼光和改革的精神来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努力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真正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要紧紧围绕全党全国工作大局确立研究课题,努力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全面发展。要遵循哲学社会科学独特的发展规律,尊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创造性劳动。要注意区分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在事关政治方向和根本原则的问题上,要旗帜鲜明。学术问题的研究和讨论没有,要在坚持正确理论方向的前提下,充分发扬学术民主,鼓励自由讨论,鼓励不同学派、不同学术观点的相互切磋和争鸣,提倡同志式的、充分说理的批评与反批评,提倡学术流派和学术风格的多样化。要努力营造生动活泼、求真务实的学术环境,鼓励探索,宽容失败,在实践中不断认识真理、坚持真理、发展真理。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调查研究,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联系实际是深化和拓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途径。要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坚持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广阔而丰富的实践中提炼研究题材,汲取思想养分,升华真知灼见,创造精品力作。

坚持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立足当代,面向未来。深化和拓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必须以放眼全球的宽广视野,以贯通古今的历史深度,准确把握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深刻认识当代中国的发展规律,从人类历史的走向中去拓宽研究空间。要瞄准学术发展前沿,跟踪学术研究动态,既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既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始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要在思想理论体系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还要创造能够充分表达这个思想理论体系的概念、范畴、逻辑结构,以及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风格和话语体系,不断增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三、“十一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任务

在研究我们党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方面取得新的实质性进展。在改革开放2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深刻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一系列重大课题,形成了丰硕的理论创新成果,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关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关于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宝库的珍贵财富。在“十一五”时期,深入研究、科学阐释我们党的这些理论创新成果,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政治任务。要深入研究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深入研究贯穿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推动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要深入研究阐释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深入研究阐释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深入研究阐释按照又快又好发展的要求,正确处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全面发展的关系、加快发展同协调发展的关系。要通过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不断推出有深度、有价值、对实践有指导意义的成果,帮助人们准确认识国际国内的发展环境,准确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认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准确认识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基本要求,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在研究重大现实问题方面取得新的实质性进展。哲学社会科学只有研究回答好现实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实现自身的发展。要把研究回答重大现实问题作为主攻方向,充分发挥理论指导实际工作、回答时代课题的作用。要特别注意紧紧围绕实现“十一五”时期宏伟目标,研究回答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研究回答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问题。要研究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研究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取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推动改革取得新的突破;研究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研究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东中西部良性互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二是要研究回答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进步的问题。要研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研究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研究在全社会倡导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研究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研究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三是要研究回答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深层次思想认识问题。特别是围绕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而不能搞指导思想多元化,为什么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而不能搞私有化,为什么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能搞三权分立,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不能搞西方那种多党制等问题,把道理说清楚、说充分,澄清各种错误观点和模糊认识,引导人们自觉抵制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渗透。研究回答重大现实问题,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善于从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从火热的社会生活中汲取智慧,善于把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升华为理论成果。要把理论研究同指导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同推动重大问题的解决结合起来,使理论成果更好地转化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转化为国家的法律法规,转化为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

在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方面取得新的实质性进展。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任务,是中央加强党的理论建设的重大举措。在“十一五”时期,要把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作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工程、龙头工程,持续深入进行下去。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要把基础理论研究与现实问题研究结合起来,把多出成果与多出人才结合起来,把发挥专家学者作用与动员全社会力量结合起来,把深入研究与宣传普及结合起来。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立足当代中国的实践,破除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澄清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做出准确而又符合时代要求的科学阐发。要加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研究,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要抓紧建设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在学科建设上,要逐步形成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为一级学科,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为二级学科,以分领域研究为支撑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科体系。在教材建设上,要推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和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史学、法学、文学、新闻学、政治学、社会学等重点学科教材,推出覆盖哲学社会科学主干课程的150种左右的重点教材,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在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方面取得新的实质性进展。基础研究是哲学社会科学持续发展的支撑,基础研究扎实才能提升应用研究的能力,才能奠定学科发展的坚实基础。搞好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研究,还有利于提升民族的思想境界、道德修养和人文素质,有利于塑造崇高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品格。在“十一五”期间,我们要从实现哲学社会科学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加强基础学科建设,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大力扶持有重大创新意义的基础研究项目,大力扶持关系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全局的基础研究项目,大力扶持对学科创新发展起关键性作用的基础研究项目,大力扶持对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有重大作用的基础研究项目,大力扶持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有长远影响的基础研究项目。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文献资料的整理和研究工作,建立若干大型哲学社会科学专题数据库。要重视培养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人才,增强基础研究学科对人才的吸引力,创造条件吸引人们安心于基础研究、乐于从事基础研究。

在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方面取得新的实质性进展。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和不竭动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十一五”时期,要为建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打好基础。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要以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为理论创新的源泉,以顺应时代潮流不断与时俱进的创造精神为理论创新的动力,以实现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理论创新的目的,不断打开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视野。要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立足当代、继承前人,着力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从激昂向上的革命文化中,从健康有益的外来文化中汲取思想元素,积极推动学术观点创新、学科体系创新和科研方法创新。要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相互渗透,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重点建设一批能够增强原创能力、推动理论发展的基础学科,一批有较强对策研究能力、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应用学科,一批立足学术前沿、注重前瞻研究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等先进手段,改进研究方法,提高研究水平。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要营造鼓励理论创新的社会氛围和体制环境,充分调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要进一步扩大哲学社会科学对外开放,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广泛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把我国的优秀成果更多地推向世界,增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在组织实施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工程和重大项目方面取得新的实质性进展。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迫切需求,要把组织实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工程和重大项目放在突出位置。在“十一五”时期,要推进《中华大典》编纂工程、《清史》编纂工程、《儒藏》编纂工程、《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编纂工程等,并重点扶持一批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项目。组织实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工程和重大项目,要适应国家战略需求,体现国家发展目标。对专项工程和重大项目研究的组织管理,要打破学科和单位界限,建立跨学科、跨单位的综合研究体系,形成强大的研究合力,着力推出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标志性研究成果。

在哲学社会科学队伍建设方面取得新的实质性进展。人才是一个国家、一项事业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呼唤着一支宏大的理论队伍,呼唤着一批高素质的理论人才,呼唤着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家。在“十一五”时期,要切实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才的发现、选拔和培养工作。中央和各省(区、市)都要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地举办培训班,用五年时间完成对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骨干的培训,努力建设一支导向正确、功底扎实、结构合理、勇于奉献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队伍。要着力加强对拔尖人才的重点扶持,培养一批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家;着力加强对崭露头角的学术新秀的重点扶持,培养一批各学科各专业的领军人物;着力加强对中青年人才的重点扶持,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素质、有志于从事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后备人才。

在提高国家社科基金管理水平方面取得新的实质性进展。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体现着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方向和水平,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必须努力提高国家社科基金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水平。要强化精品意识,坚持公开透明、公平竞争、优中选优的评审原则,改革项目评审制度和评审方式,完善项目成果评价机制,严把立项“入口关”和结项“出口关”,进一步提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质量,确保推出代表国家水平的创新成果。要完善成果转化机制,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媒体,加大成果宣传力度,拓宽成果推荐渠道,组织出版《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促进国家社科基金优秀研究成果更充分地运用于党和政府决策、运用于经济社会发展、运用于学科建设和发展。要把宣传优秀成果与宣传优秀人才结合起来,扩大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社会影响。要建立健全基金管理机制,科学确定研究项目和资助强度,既保证科研的需要又不造成浪费;增加管理工作的透明度,让专家学者参与管理,主动接受社会的监督;严格执行财务制度。

四、“十一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保障措施

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领导。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全面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要坚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正确方向,努力把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规律,改进领导方式,提高领导水平,为深化和拓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创造良好的环境。要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单位的机构建设和领导班子建设,确保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单位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马克思主义者手中。要尊重、信任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引导他们经常关注和深入研究重大现实问题,并及时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优秀成果运用于各项决策中。要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阵地的引导和管理。

深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体制改革。要深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评价和激励机制。要深化科研机构改革,整合研究力量,优化资源配置。要建立健全人才管理体制和现代科研体制,努力形成一批高水平的、资源共享的研究基地和创新平台。要奖励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优秀研究成果。依法保护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产权。

营造良好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机制和环境。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努力开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生动局面。要创新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完善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选拔和管理机制,形成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格局,努力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机制。要认真实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充分发挥工程的示范带动作用,珍惜人才、用好人才,使人才创造有机会、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要关心、爱护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他们潜心研究、多出成果创造良好条件。要把课题研究和人才培养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课题研究汇集人才,搭建人才成长平台。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队伍的思想道德和学风建设,引导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社会主义的荣辱观,树立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做人、做事、做学问相一致,自觉维护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崇高形象。

加大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经费的投入。“十一五”时期,国家要进一步加大对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投入,保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经费每年都有增加。要根据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队伍状况、学科建设和研究任务的需要,合理确定科研规模、结构和资助额度。在以国家支持为主体的前提下,鼓励有条件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面向市场和企业需求,形成多元化的科研经费融资渠道。

社会科学规划范文第2篇

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51亿元,同比增长11.2%。财政总收入:全年完成136亿元,同比增长26.3%。区级财政收入:完成51.6亿元,同比增长1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56亿元,同比增长8.5%。工业总产值:完成180亿元,同比增长11.1%。招商引资:引进内资69亿元,合同外资7.69亿美元,实到外资7亿美元。拆除旧房:完成31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2.2亿元,同比增长12.3%。节能减排:超额完成市下达的阶段性节能目标。

(二)现代服务业集聚增长

以外滩金融开发推介大会为契机,金融、航运、中介、信息四大行业不断集聚,现代服务产业先导作用日益显现。全年引进现代服务业259户,注册资本金在10亿元以上的2家股权投资企业落户*;外资新引进现代服务业占外商投资企业总数的85%,其中世界500强、跨国地区总部、行业领先企业16户。现代服务业全年完成区级税收17.6亿元,同比增长14.7%。其中,金融保险业完成区级税收5.93亿元,同比增长11.8%;以会计、律师、广告为主的中介业完成区级税收7.91亿元,同比增长16.5%。

(三)传统产业稳步提升

一是商业繁荣活跃,全年完成商品销售总额1634亿元,同比增长0.3%;完成区级税收9.98亿元,同比增长27%;南京路地区调整商业经营面积8.6万平方米,引进销售总部3家、旗舰店9家、国际品牌75个;老字号品牌向外拓展网点268家。二是旅游业平稳增长,全区完成旅游总收入80.84亿元,同比增长4.5%,完成区级税收1.3亿元,同比增长0.7%。三是文化娱乐业稳步发展,引进文化娱乐项目21个,举办大型广场活动21次,完成区级税收0.28亿元,同比增长3.8%。四是工业实力提升,完成工业总产值180亿元,同比增长11.1%。

(四)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内外资招商以高能级企业为重点,通过赴港招商等多种推介形式,促进功能性产业集聚发展。与上年同期相比招商引资超额完成新增2亿元区级税收目标;合同引进外资7.69亿美元,实到外资7亿美元,新批准合同外资1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28个,涉外总税收首次突破50亿元;东吴期货有限公司、香港建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等一批内外资代表性企业先后落户*。同时,“亿元楼”培育取得新进展,完成“三个一批”楼宇招商23.8万平方米,“亿元楼”总数达到19幢,实现总税收54.83亿元,其中区级税收“亿元楼”4幢,实现区级税收9.15亿元。

(五)城建旧改有序推进

一是市政重大工程全面推进,外滩交通综合改造工程进入桩基工程;世博会及周边配套的路改建(二、三期)工程、*站路、*路—国货路改建工程全部开工建设;人民公园复绿基本完成;802号地块(协调区停车场)基本完成居民动迁;世博协调区内半淞园人行天桥、保屯路改建进入施工阶段。二是全年共拆除旧房31万平方米,完成了10个动迁基地的收尾。董家渡13A、15A、复兴地块等成片旧里改造已全面展开;东元坊动迁配套商品房项目已顺利启动,并被列入市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

(六)商办住宅加快开发

全年竣工商办楼项目9个,总共27.4万平方米;置换改造老大楼5.6万平方米。大舞台广场、海怡大厦、新一百商城、金豫商厦、福都商厦、王宝和大酒店(二期)等项目相继竣工;半岛酒店、合生国际大厦、解放日报新闻中心和永寿里综合楼等商务楼宇建设按计划推进;宏伊广场、创兴金融中心、新一百商城、353广场正式开业。全年竣工住宅楼15.9万平方米。房地产实现预销售金额75.82亿元;完成区级税收11.4亿元,同比增长16.1%。

(七)迎世博行动全面展开

迎世博600天行动计划取得良好开局。制定了《*区迎世博加强市容环境建设和管理600天行动计划纲要》,全面启动了专项整治项目,完成了云南南路综合整治和餐饮“老字号”品牌集聚;新增公共绿地6000平方米、专用绿地1.07万平方米、屋顶绿化1.03万平方米;全面完成市第三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各项任务;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有效缩短垃圾暴露时间;推进食品安全示范街(楼)和市服务标准化示范街建设,提升窗口行业服务水平;举办了“世博进社区”大型活动和世博知识竞赛、迎世博公益广告创作大赛等,迎世博的参与度明显提高。

(八)国资国企改革稳步实施

一是推进国企改革重组,启动了金外滩集团与黄投发集团改革重组,基本完成新*集团股权比例调整,增持了二级市场上新世界和第一铅笔的股份。二是不断优化国资布局结构,目前已有90%以上的经营性国有、集体资产集中在15家集团公司和区国资总公司。三是实施政策聚焦,支持企业发展。推动了区属企业12处6.5万平方米商办楼宇招商引资。全年实现区级国资经营预算收入约1亿元,区国资总量同比增长达6%。

(九)社会事业同步协调发展

一是完成《科技京城发展定位战略研究》,引进高科技企业14家,23个项目申报国家和市科技创新基金。二是深入推进精品教育改革发展,区第一中心小学迁建结构封顶,永安路和好小囡幼儿园已经竣工。三是加强二级医院整合,确定了区医疗中心新址,推进区卫校、黄中心中医门诊部等卫生资源的整合共享,建成7个达标社区卫生服务站。四是成功举办国际艺术节“天天演”、文房四宝艺博会等群众文化活动,制定了区文化馆的迁建方案,推进小东门社区文化中心建设。五是圆满完成北京奥运火炬在*的传递任务,积极推进*体育馆改建工程。六是完成电子政务应用支撑体系和公务员门户网站建设,完成政务信息资源(人口部分)管理体系建设。

(十)民生保障持续改善

一是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就业服务网络,开展青年见习培训,全年新增就业岗位64554个,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年度目标;登记失业人数13170名,控制在年度指标内;积极帮助“双困”人员上岗就业,基本消除“零就业家庭”。二是加强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建设,落实各项社会救助措施,继续扩大廉租住房配租覆盖面,新增廉租住房受益家庭1541户,累计配租6248户;新建为老服务助餐点9家、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4家。三是以解决群众的急难愁问题为出发点,精心组织实施为民办实事工程,旧小区综合改造等12项实事项目按期完成。四是大力支援灾区灾后重建。全区先后组织103名援助人员参与抗震救灾,累计筹集各类捐款6950余万元。

二、2009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预期目标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大庆年,也是*迎世博的关键年。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艰巨,要大力发扬团结奋斗、开拓进取的拼搏精神,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为*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而不懈努力。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四个率先”和“四个确保”的工作要求,紧密围绕区人代会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进一步突出速度与质量相统一、规模与结构相协调、建设与管理相并重的发展理念,以“保增长,迎世博,攻旧改,重民生,促和谐”为重点,积极把握发展规律、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全面完成“十一五”发展任务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二)主要指标

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左右。

区级财政收入:同比增长7%左右,预算收入约55.2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左右,约378亿元。

招商引资:引进内资50亿元;引进合同外资3亿美元。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0亿元。

拆除旧房:完成25万平方米。

房地产竣工面积:完成住宅竣工10万平方米、商办楼竣工25万平方米。

社会科学规划范文第3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个文明建设要同步发展,因此必须加强规划工作。科学规划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龙头”,它决定着今后的发展方向和格局。中央20__年一号文件明确要求“科学制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要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把新农村建设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要明确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思路、目标和工作措施,统筹安排各项建设任务;要充分考虑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发展要求,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加强饮水安全、农田水利、乡村道路、农村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发展;要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广泛听取基层和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民主性、可行性,确保新农村建设扎实稳步推进。

按照中央的要求,我们在新农村建设中,既要统筹兼顾、整体规划,又要因地制宜,注重特色,不搞一刀切;既要针对当前薄弱环节狠抓关键,又要着眼长远解决根本问题。廊坊市在“十一五”规划中,着重强调了以下几点:

一要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认真实施市委提出的“以市带县、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新举措,按照城乡“一盘棋”的思想,统筹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和社会事业发展,逐步建立起城乡经济社会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的有效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二要继续加强文明生态村建设。把建设文明生态村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抓手,以规划为先早,以发展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为主线,以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保障,以治理“五乱”(柴草乱垛、污水乱泼、粪土乱堆、垃圾乱倒、畜禽乱跑)、实现“五化”(硬化、绿化、净化、亮化、美化)为切入点,采取政府引导、行政推动、自创为主、社会共建等多种方式,大力实施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力争到20__年,廊坊市40%的行政村成为高标准的文明生态村。

三要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着力缓解土地、水、能源等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健全法律、政策、技术、投入等保障体系,建设循环经济型企业、生态工业园区和资源循环利用社会,促进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社会循环式消费。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节水型农业、节能型工业和低耗型服务业,形成健康文明、节约贽源的消费模式。加强环境污染监控,增加环保投入,继续实施好“蓝天、碧水、净土、宁静、绿化”五大工程,提高廊坊市整体生态水平。

社会科学规划范文第4篇

一、科学谋划,确立新思路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任何组织和群体要有效地进行活动,顺利地实现既定的目标,就必须实施科学的领导。实施科学领导,首先必须要有科学的工作思路。针对当前农村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有待改善,农民文化技能素质较低等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我们在专题调研的基础上,坚持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因地制宜与典型示范,富民惠民与稳步推进的原则,制定了《望城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全面科学的建设思路。一是明确分“两步走”的战略构想。第一步:2006年至2008年抓试点、闯路子,2009年至2010年建机制、促发展;第二步:再用5年时间抓完善、上水平,到2015年把全县农村基本建成经济繁荣、社会进步、文明秀美、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到一年启动,三年突破,五年变样,十年巨变。二是确立“六新”的建设目标。即产业发展形成新格局,农民生活水平实现新提高,乡风民俗塑造新风尚,乡村面貌呈现新变化,村级班子焕发新活力,乡村治理健全新机制。同时,通过新农村建设,达到“六有”,即乡乡有主导产业、村村有科学规划、人人有创业技能、户户有致富门路、家家有文明公约、处处有和谐环境。三是开展两个不同层面的示范。第一个层面是今年启动20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主要在交通干线、城镇周围、旅游景点周边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方布点;第二个层面是搞好30个整治村,主要以偏远落后的村为重点。四是确定了示范村“三整三改一分离”(整修村组公路、整治生态环境、整治村容村貌,改电、改水、改厕,人畜分离)和整治村“四清四改”(清垃圾、清淤泥、清路障、清污水,改水、改厕、改灶、改猪圈)的建设内容。

二、突出重点,迈出新步伐

实施科学领导,必须要有科学的工作方法。新农村建设涉及方方面面,既是一项利民富民的民心工程,也是一项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基础工程。只有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掌握科学工作方法,突出工作重点,才能真正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突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一是把望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做大。每年力争引进过千万元农产品加工企业10个,过亿元的2个,培育农产品知名品牌10个。二是把优势产业做强。发展特种水产养殖15万亩,扩张板块规模,做活百里水产走廊文章;将分散的农家乐升级为具有水乡文化的观光旅游线路,实现营业收入过亿元,打造生态休闲农业品牌。三是把传统产业做亮。发展大户养殖,扩大生态养殖小区,年生猪出栏达120万头;发展生态优质稻种植20万亩,实现“部级优质稻生产基础县”目标;发展千亩以上连片蔬菜种植基地10个,万亩蔬菜种植板块2个,打造无公害放心菜品牌。同时,财政投资100万元,重点扶持县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2、突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精心打造具有山水特色,生态优美的山丘型自然村落;水乡文化,田园风光的平湖型农民新村;文明秀美、和谐发展的社区型居民小区。二是从基础入手,找准切入点。从农民最关心,要求最迫切,受益最直接,花钱最少、见效最快的事情做起,从农民最积极、干部最主动、条件最成熟的村子抓起,以水、电、路、广播电视、通讯建设为突破口,政府每年每村安排20万元办点经费,采用村民理事会管理与农民自主建设的模式,用五年时间基本达标。

3、突出发展劳务经济。一是加大投入力度,扩大培训规模。今年除上级投入外,县政府投资300万元,对通过培训并已安置就业的农民工每人补助500元,属特困家庭的每人补助1000元,计划年内培训6000人,安置5000人。二是创新办学模式,畅通输出渠道。坚持农科教结合的培训模式,整合县农广校、县职业中专及社会办学机构教育资源,采取订单培训、定向培训、校企联合、委托培训的形式,强化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精心打造劳务品牌。形成农民培训、劳务输出、回乡创业、跟踪服务一条龙的长效机制。

4、突出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一是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合理划分乡镇事业站所职能,积极推进乡镇文化站所改革试点工作,综合设置机构,精减人员编制。二是组建三大公司:即水利建设投资公司、公路建设投资公司、城镇建设投资公司,通过市场运作,盘活存量资产,加速资本运营,拓宽筹资渠道,加速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建立土地流转中心,继续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挖掘土地潜力,促进农业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四是设立财政偿债基金,健全县乡偿债机制,落实化解村级债务试点工作,推进县、乡、村消赤减债工作。

5、突出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一是抓村干培训。一方面,组织示范村支部书记到市里培训,到经济发达的地区参观学习,拓视野、长见识,当好火车头;另一方面,组织第一书记、书记到县里培训,到兄弟县市参观学习,取人之长,学以致用。二是抓骨干培训,以村为单位,由县新农村办组织党员骨干在本村培训,到县内典型村参观学习,转变观念,激发热情。三是抓农民培训,由县新农村办牵头,县农科教办组织有关单位骨干下村,举行新农村知识讲座、法律知识宣讲、实用技术培训,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6、突出推进和谐农村建设。一是解决“四难”问题。硬化所有的示范村通村公路,修好通组公路路基,解决“行路难”问题;鼓励农民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实行大病救助,解决“就医难”问题;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实施助学工程,解决“上学难”问题;对受训农民实行直补,并安置就业,解决“就业难”问题;二是搞好扶贫帮困。“五保”老人集中供养,5%的农村人口进低保,“一对一帮扶”工程,确保农村贫困家庭的生产生活;三是实行县级领导接待日制度,积极化解各种矛盾纠纷,确保农民安居乐业,共享改革开放成果。

三、强化措施,构建新机制

实施科学领导,必须要有科学的工作机制。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全新的实践,是一个探索积累的过程。对此,我们只有建立健全领导协调机构,创新工作机制,才能有力、有序、有效地推进新农村建设。

1、创新投入机制。建立长效的投入机制,我们提出了“六个一点”:吃透文件精神、用足用活政策,上面争取一点;预算后再追加一点;部门参加示范村现场办公会支持一点;采用“双赢”式建设模式融资筹措一点;鼓励创业成功人士支持家乡建设捐一点;发动农民筹资筹劳出一点等多种方式,全县共筹措资金6.88亿元,实行项目运作,统筹安排,集约投放。

2、创新领导机制。采用“一线工作法”,创新领导机制。一是“书记工程”制度,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第一副组长,县委领导、政府负责;二是“三级联点”制度,县级领导联点,县直单位办点,乡镇干部驻点;三是“第一书记”制度,从机关选派20个优秀青年干部到示范村任第一书记,增强班子战斗力;四是“一对一帮扶”制度,全县副科以上干部均联系一个贫困户,实行一对一帮扶;五是成立“新农村办”,负责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联系协调、业务指导、检查督促。做到责任到人,工作到位。

3、创新激励机制。为了有力、有效、有序推进新农村建设,我县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县委、政府制定了《关于推进新农村建设若干意见》,《关于新农村建设项目补助办法》与《农业产业化建设奖励办法》,各乡(镇)、村相应制定了有关《实施办法》,特别是7个都市区乡镇和20个示范村力度更大。县委、政府明确规定:凡捐资万元以上,上光荣册;10万元以上的由县委政府授予“支持新农村建设突出贡献者”称号,实现了政府主导,农民自主建设。

社会科学规划范文第5篇

全国人大常委、中华职教社副理事长李重庵,云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云南中华职教社主任高峰,中华职教社总干事、总课题组组长陈广庆,总课题组副组长、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局级研究员丁元竹博士,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刘来泉等领导出席了会议,中华职教社副总干事韩晓光、陈光分别主持了会议。各地中华职教社负责人和有关科研机构、部分社办社联学校的负责同志,以及中华职教社总社机关课题组有关人员等共计百余人参加了会议。

李重庵副理事长在讲话中强调了进行本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首先,课题研究对今后温暖工程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明显和及时的实践指导意义。温暖工程在中国的各式各样的职业培训中是一个非常独特的类型,它是由一个非政府组织来进行总协调推动发展的,具有这样大的规模和影响,能使如此多的群众受益,在我国是少见的。因此,我们要通过实践和研究,争取创立一种在中国职业教育与培训领域中具有独特角色的温暖工程培训模式,在这个模式中,既有短期效果,也有长期效果;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也有先进的理念和理论。

其次,课题研究对中华职教社的事业发展和各项工作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近几年来,中华职教社的工作令人刮目相看,做了很多实事,成绩和影响都很大,尤其是温暖工程,在国内已经比较有影响力。现在,应该适时地对各项工作加强理论研究,要总结提炼出其中符合中国特色和中华职教社特点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因此,在教育部和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的重视支持下,开展本课题的研究,不仅对温暖工程本身,而且对于中华职教社在近年来得到很大发展的基础上,恢复、继承其专业性、学术性的历史传统很有意义。同时,对促进中华职教社工作的全面发展、再创辉煌,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再次,课题研究对形成有中国特色的职业培训的实践和理论体系可以做出有益的贡献。当前,中国的职业教育(包括培训)正处于一个宝贵的发展时期,不管是发展速度还是规模数量都前所未有,这是与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密切相关的,同时也是我国产业加强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在这样的历史阶段,我们来做这个课题,意义很特殊。虽然课题主要研究的是温暖工程和非政府组织如何发挥作用的问题,但是,也关注了职业培训体系的问题。我们应该站在职业教育的大范围内进行研究,结合自己的实践,探索职业教育发展中带有广泛意义的问题,这并不会影响课题的方向。

最后,课题研究有助于探索更好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我们进行本课题研究,不仅对于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益,而且对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也会做出有益的贡献。

李重庵还对课题研究工作提出了几点希望,一是加强领导,上下联动、广纳人才,形成合力。要做到职教社、职业教育专家和社会学等其它领域的专家三结合,这第三方面的专家应该包括学者,也包括政府官员和有政府背景的研究人员。吸收政府官员和有政府背景的专家十分重要,因为他们掌握着许多信息和资源,他们对相关领域的一些大的背景和走势了解得比较多。二是要在符合总要求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积极主动,创作性地开展工作。这项课题规模较大、涉及面较广,由于各地职教社的组织管理模式、工作模式和温暖工程的具体运作模式不尽相同。因此,我们鼓励各地在确保完成总课题组各阶段工作计划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色,积极主动、大胆探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三是在工作过程中要加强学习、深入研究,既要学习职业教育的基本理论,也要学习一些社会、经济等教育以外的相关知识。

社会科学规划范文第6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科学化;人居规划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意义上的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城市从原本单纯的经济发展转向了全面社会发展方向。城市规划的科学化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建立科学的规划系统对促进城市规划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家也将城市规划的科学性问题作为重要的社会发展方针和途径,加以重视。可以说城市规划的科学化发展将逐渐成为社会发展中的主旋律。

一、城市规划科学化概述

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城市规划工作中出现了许多不合理、不科学、不完善的现象,给市民生活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困扰,对此,城市规划者开始逐渐重视城市规划的科学化和合理化问题。城市规划科学化的具体概念是指在城市规划中要尽量遵守科学性、合理性原则,对城市规划的编制、监督和审批等要与城市具体情况相结合,符合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二、城市规划科学发展问题表现

(一)研究对象问题

从城市规划发展的历史看,绝大多数规划师应该说是在努力寻找“城市的发展规律”,试图通过这种努力,预测城市发展的未来。假设这样的路径是可行的,那么就承认了城市研究是一门基础性科学,准确地说,这样的城市规划应该称为“应用城市学”。问题在于,从目前的城市学来看,虽然已有大量研究成果问世,但是其科学基础并不稳固,边界也十分模糊。不仅城市的定义存在种种困惑与局限,研究的方法也是“拿来”为主。由于城市学研究城市中的什么内容很难进行恰当的界定,于是就成了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城市地理学、城市政治学等学科的“拼盘”。更重要的是,虽然居民点按照性质和规模的不同分为城市和乡村两大类,但实际上从特大城市到小村庄之间并无明显的界限,人和各种要素不断在城乡之间流动。如果把城市规划当作“规划学”在城市的应用又如何呢?众所周知,规划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提出未来某个时间要达到的目标,二是提出实现该目标的措施(霍尔, 1982)。从定义上看,几乎所有的社会组织和个人,都是需规划的。同时,规划也就是计划、设计、战略等的同意词,只不过是内容不同。好比政治学研究人的政治行为,经济学研究人的经济行为,规划学,如果要建立的话,必须要研究人的规划行为。困难在于,规划行为散布于人的生活的各个领域,是一种边界比较模糊的行为类型。与其将它作为一种与其他行为并列的行为类型,不如说它是人的各种行为的一个构成部分,或一个阶段。

(二)学科定性问题

城市规划科学化遇到的第二个问题是,城市规划是什么性质的科学?是作为自然科学还是作为社会科学来发展?首先从自然科学角度来认识,遇到了规划对象空间范围扩大后引起的“量变到质变“的问题。“自然科学”研究物性,其变化法则遵循因果规律。只要找到“普遍真理”,就可以通过研究达到解释和规范的目的。一般认为,它必须通过四个步骤才能完成研究的全过程:一是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和收集资料;二是用科学的方法把资料按照意义和作用加以分类;三是通过分析得出预测性判断;四是通过实践鉴别作为规律、趋势或者倾向的真实性,最终形成科学的结论。因此,城市规划的科学化进程,若按自然科学标准来衡量,遇到了难以克服的理论难题。

从社会科学角度来认识,存在着规划研究范围和内容的界定问题。社会科学摆脱了“试管实验方式”(test-tube ap-proach)的限制,广泛运用社会调查工具,寻找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基于各种假设(如经济人、政治人等),对人类社会中人的不同层面存在的规律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以科学的态度从事规划工作,与把城市规划建设成为一门科学存在着层次和深度上的差异。由于城市规划既有自然科学也有社会科学的内容,或者说既不是自然科学也不是社会科学,它的科学化必须提供不同于前两者的解释。人居环境是整体的,同时也是无限可分割的。关于人居环境形成过程中人为干预现象的科学解释,在小尺度物质空间建设方面,更加容易接近自然科学,反之则更加容易接近社会科学;当将人居环境作为承载人的物质容器建造时,更加接近自然科学,当将人居环境看作为满足人的需要所进行的创造性劳动成果时,更加接近社会科学,甚至与人文学科发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

(三)学科性兼顾的问题

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中有大量的数学应用,因此无疑具有科学性。有人认为,数学中几何学的词义本身即是“测地术”,这是规划与建筑的基础,方形和矩形也是建筑稳定性的需要而被抽象产生的?。城市建设,与居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密切相关,而且投资比较大,更新周期长。因此,城市规划必须认真研究方案的可行性,从功能需要、经济能力、技术合理等方面进行科学论证。从这个意义上,建筑师与规划师离不开数学,不需要进行更多的说明。但是,只谈城市规划的科学性不够。一个仅仅符合科学规律的规划也有可能是没有艺术品位的,是人们所不喜欢的。如果只谈科学合理,或许可以整个地区的城市和建筑形式没有大的区别。居民点除了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空间布局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外,本身还是一项公共艺术,必须满足人们审美的需要?。值得注意的是,艺术并不等同于主观意志的任意发挥。实际上,不少人普遍混淆了城市规划和建筑学中作为美学研究对象的城市与建筑艺术。即使艺术,如果不限于艺术创作能力的培养,而作为审美研究对象也可以看作是一门科学,即美学。美学有其自身的规律性。一位具有美学修养的与一位只知个人艺术表现的规划师、建筑师是不同的。前者懂得如何用别人可以接受的表达方式传授规律性的知识,后者只能纯主观地展现个人的偏好,也许获得可能的共鸣,但难以发现规律,当然艺术家也可以从根本上否定这种规律的存在。

结语:

城市规划学科需要提高科学性,加快科学化进程。但城市规划毕竟仍是一个应用程度很高的专业,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协调工作。注重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注重技术与艺术的训练,永远是社会实践所需要的。从这个意义上,传统建筑学的最基本原则不仅没有过时,反而需要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从上述讨论可以看出,如果将城市规划作为一门科学,它只能是人居环境科学在城市的应用。城市规划的科学化水平,取决于人居环境科学的发展状况。

参考文献:

[1]邹德慈.论城市规划的科学性.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C].厦门:2012.

[2]纪晓岚.论城市本质[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2.

[3]张兵.城市规划实效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社会科学规划范文第7篇

一、关于制定本次规划的背景

这次即将制定的中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是新世纪中国第一个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以及加入WTO后的第一个科技规划,是中国新一届政府成立后要制定和实施的第一个规划。制定本次规划,是关系中国新世纪现代化事业的重大事件,具有鲜明的时代历史背景。

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国确定了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我们坚信这一目标一定能实现。当然,任务是艰巨的。面临着人口增长、产品结构、能源供应、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等对经济增长越来越强的约束,中国不可能继续走发达国家历史上曾经走过的传统工业化道路。为此,中国政府提出,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一切,要求中国人民在未来15—20年内,加快发展科学和技术,创造性地运用科学和技术的力量,克服各种困难和制约因素,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确保实现未来的发展目标。

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自1992年中国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国家科技活动结构和方式,与计划经济时期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今天,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是如此广泛,科学技术活动不再是仅仅局限在国有的科研机构、大学和企业,民间的科学技术活动十分活跃,规模日益扩大,特别是许多私营、民营企业积极地开展技术创新,企业正在逐步成为R&D的主要力量,以市场为主导的科技资源配置格局正在形成。因此,新时期的中国科学技术体制,必须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三是科技飞速发展的新机遇、新挑战。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十分迅猛;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国家安全的主导力量。在未来几十年里,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将有可能在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物质科学,以及脑与认知科学、地球与环境科学、数学与系统科学乃至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领域形成新的科学前沿,发生新的突破,这将引发人类社会新的变革,也将对全球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深刻影响。科学和技术的突破,将不断给人类发展的前景带来曙光,然而,科技发展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加,技术预见难度加大,对每一个国家来说,如何抓住未来科技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是一种挑战。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更需要紧紧抓住未来科技发展带来的新机遇。

四是经济科技全球化的新格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科学和技术R&D活动的全球化也在不断加快,科技创新资源、人才、信息等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流动,科技发展中的竞争与合作体现在国与国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没有一个国家能够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本国面对的所有科学和技术问题。任何一个国家,谋划未来科学和技术的发展,都必然要考虑全球化趋势,根据本国的能力、优势和需求,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中定位。加入WTO后,中国的开放速度进一步加快,正在全方位融入国际社会。中国不可能关起门来发展科学技术,需要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寻求自己的创新和突破,从而在解决中国发展问题的同时,为人类科学和技术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上述时代背景,反映了中国制定新时期科技发展规划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同时对规划的制定提出了时代要求和主要战略方向。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根据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先后制定和实施了7个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对中国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确定了中国今天在世界上的科技地位。今天,制定和实施新时期的科技发展长远规划,必将进一步推进中国未来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关于本次规划工作的主要思路

本次规划的时限是从2006年—2020年。制定一个既符合中国国情,又适应全球化趋势,既能满足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又符合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的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中国政府对制定本次科技发展规划十分重视,国务院专门成立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领导小组。总理亲自挂帅,担任规划领导小组组长,陈至立国务委员担任副组长,领导规划工作。总理对制定规划工作非常重视和关心,多次做出重要批示和指示,对规划工作的指导方针、主攻方向和目标以及规划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并针对如何制定好规划提出了重要工作原则。作为规划领导小组的副组长,陈至立国务委员主抓规划工作,先后对规划工作的方案设计、规划战略研究的部署等做了指导,对规划和战略研究的质量提出了要求。

遵照总理的指示精神和陈至立国务委员的要求,为做好本次规划,我们在具体开展规划工作中着重强调以下几方面。

第一,明确国家目标。制定和实施国家科发展规划,是政府行为,因此,制定规划必须有明确的国家目标。为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强大的科学和技术支持,为更长远的未来中国的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科学技术基础,是制定和实施本次规划的主要目标。因此,本次规划必须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主线,站在国家利益的高度,从总体上解决中国科技发展的重点、布局和体制、机制问题,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科技体系,发挥其对科技发展的指导和规范作用。

第二,突出战略重点。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未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能够投入科技发展的资源必然是有限的,科技发展的方向和领域必然是有重点选择的。因此,科技规划要充分考虑中国国情和现阶段的实际能力,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着眼于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全局,牢牢抓住科技中长期发展的战略重点,紧密结合解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中的关键问题,避免面面俱到,做到精心选择、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力争取得重大突破。

第三,重视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既有经济、社会需求拉动的作用,也有科学技术自身推动的作用。因此,对科学技术发展进行长远规划,不仅要强调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强调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解决的技术问题,而且要强调科学和技术的紧密联系,强调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的互动关系,从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系统论角度制定科技发展规划;既要重视科学技术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结合,也要重视对科学技术的总体发展趋势、发展方向进行把握,以发挥科学技术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作用,从而使科学和技术发展在近、中、远期都能最大程度地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联系,并有效增强知识和技术的战略储备和可持续创新能力。

第四,强化制度创新。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中国的科学技术体制必须进一步推进制度创新。科技规划,应该在继续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同时,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下,设计新的科技体制,建立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要重点处理好市场机制与国家意志的关系,发挥国家科技政策和宏观科技管理制度的引导、规划和激励作用,发挥市场经济对科技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动员和引导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投入到科技发展之中。特别重视政策和法制环境的创造,充分运用市场竞争与合作机制提高科技创新的效率和效益。重视加强科技产业化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建设。

第五,体现区域特色。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区域之间差异很大。规划要针对中国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问题,强调因时因地制宜,加强有区域特色的创新系的建设,使科技真正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依靠科技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第六,注重开放环境。要适应经济科技全球化的新格局,规划的制定必须具有全球意识和全球视野,要面向世界,在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中找到中国科学和技术发展的位置。同时,规划制定的过程要面向国际开放。

第七,鼓励公众参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广大公众对科学技术对其日常工作、生活的影响日益关注,对科学技术发展有着各种各样、越来越多的广泛要求。促进公众理解科技与开展科技创新是科技发展的两个基本方面,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不可或缺。为保证本次规划真正体现中国大多数人民的根本利益,整个规划工作过程,将面向广大公众开放,促进公众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并积极参与进来,使得规划制定成为在全社会形成共识、统一思想、集思广益的过程,成为发扬民主、科学决策的过程。

三、关于本次规划需要重点研究的若干战略问题

制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是确定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性工作,因此,我们把战略研究放在规划制定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制定规划的整个过程中,首先是依靠各方面的研究力量,对涉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科技自身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重大问题,开展系统而深入的战略研究。编制规划将以战略研究的结果为依据。战略研究重点研究九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研究当前世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公共健康、生态环境等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科技的影响,分析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和新的阶段性特点,客观评价中国的科技实力和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确立未来中国科技发展战略,提出科技发展的指导方针和战略目标。

第二,研究未来20年内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科学和技术的迫切需求,分析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机遇和趋势,筛选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迫切需要科技支撑的战略性问题和重大瓶颈问题,提出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的重点领域。

第三,研究确定影响中国科技发展全局的重大科学前沿问题和战略高技术问题,提出未来科学技术发展的优先领域和重点方向,以及增强科技持续创新能力、攀登世界科学高峰的重点学科布局方案。

第四,研究中国区域科技和经济发展的特点,提出促进地方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协调发展的区域科技发展总体战略。

第五,研究中国科技体制改革进程,提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组织框架,理清政府、市场和科技创新主体的定位与功能,提出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研力量布局,全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具体措施。

第六,研究提出开发中国科学技术人力资源和提高社会公众科技素养的总体思路,提出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政策措施。

第七,研究如何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以及科技资源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的体制、机制问题。

第八,研究如何加强科技基础设施、支撑体系与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提出为全社会提供公共科技产品和服务的总体部署。

第九,研究促进科技发展的法制和政策环境,提出立法和重大政策的建议。

通过对以上战略问题的深入究,确定2020年中国科技发展的战略目标,提出符合中国发展实际的科技发展战略选择,凝炼出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以及实现目标所必需的、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和条件等等。目前我们正处于战略研究工作阶段。

举办这次国际论坛,是中国政府将本次规划置于全球开放环境下的一项措施,为我们借鉴和学习各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及其规划和管理经验创造机会,也为国际科技界汇聚一堂、共同交流和展望人类科技发展的未来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会。

参加这次论坛的有来自法国、美国、加拿大、韩国、日本、德国、意大利、英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以及联合国有关组织的知名科技战略专家,或享誉世界的知名科学家,或政府科技政要。

各位在各自的领域里都有突出的成就。希望在这两天的时间里,各位来宾能够围绕本国的科技发展战略,世界科技发展的未来,畅所欲言,坦诚交流,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也希望各位针对中国未来科技发展战略、政策和重大领域的选择,以及本次规划的制定,不吝指教,出谋划策。

社会科学规划范文第8篇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实践 规划

【中图分类号】G642.4

作者简介:石雪B,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张艳丽,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讲师;孙晓蕾,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讲师。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度上海学校德育实践研究课题“高校社会实践的规划研究―以‘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模式为视角’”(课题编号2015-D-013)的A段性研究成果

2012年2月,由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强调,各高校要把实践育人工作摆在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意见》从德育工作的角度出发,指出加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规划的科学性、可行性和连续性设计,是高校学生工作队伍面临的重要任务。提升实践育人的效果,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学生培养全过程,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规划的意义

1、规划好大学生社会实践有利于高校指导学生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可以推动学生将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在社会实践的的过程中内化知识,增长才干。科学而合理的规划可以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效果事半功倍,成效显著。

2、规划好大学生社会实践有利于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大学阶段是学生思想成长成熟的重要阶段,学生接受能力强、思维活跃,且处于初涉社会的观察期和探索期,极需科学而有效的指导和引领。高校必须认真制定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规划方案,根据不同学科背景、学习阶段,进行系统安排和设计,结合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的深度,及其思想成熟的程度,有针对性的培养其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能力,并最终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3、规划好大学生社会实践有利于始终把握时代脉搏,保持正确的思政工作方向。社会实践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手段,必须时刻牢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要求,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目标。通过对社会实践工作的科学规划,制定更为合理和可行的评价方案,以是否符合时展的方向,是否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作为衡量工作得失的唯一准绳。不管当今国际社会形势有多复杂,不管任何外来势力试图渗透,只要坚持基本的设计理念不动摇,就不会受到左右,就一定能站稳立场,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根本目标。

二、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规划缺失导致的问题

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着目的不明确、专业不突出、系统不健全的问题(1),总体来说,都与社会实践规划缺失有一定关联。

1、大学生各个阶段的社会实践规划不够全面。目前各校对于本科、硕士、博士各阶段的专业教学培养计划均有清晰的规划以及培养目标,但是在社会实践上对这三个阶段却鲜有清晰的规划。普遍情况是本科生参与各种社会实践较多,而硕士生和博士生参与的社会实践较少且覆盖面不够广,甚至很多研究生都没有参加过社会实践。

2、大学生各个阶段对社会实践的重视程度不平衡。一般情况下,学生的学历高低与社会化程度应该相匹配,与社会的接触程度和参与深度也更高。但现实情况是,本科低年级学生比较热衷于社会实践活动,因为他们急于了解社会,提升能力,而研究生则更倾向于通过自己选择的其他方式去了解社会。这种重视程度的区别容易产生失衡,导致高学历学生工作后对社会情况认识不到位等问题。

3、高校搭建的社会实践活动载体不健全。目前本科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形式比较丰富,假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创新创业教育、校企交流等都很常见,而研究生阶段的社会实践形式却较少,加之研究生本身热情不高,导致社会实践成了以本科生为主的活动。合理规划社会实践内容,搭建适合各阶段学生需求的社会实践载体,是当前社会实践工作的当务之急。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规划的制定原则

大学生社会实践规划必须以学生为本,一切围绕学生的成长成才需求,要把实践教学的要求落实到每一个部门、每一门课程、每一位教师,体现在专业教学培养、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师的岗位职责中(2)。规划的制定必须掌握层次性、有序性、针对性、实效性这几个原则。

1、层次性。大学生社会实践与高校的专业能力培养一样,必须注重循序渐进,划分层次,设立目标。大学低年级学生刚刚走出高中校园,离开父母的羽冀,应注重对其社会认知能力的培养。大学高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可以推动其去调查研究社会,印证其在课堂学到的各类知识。

2、有序性。大学生社会实践必须根据不同的背景和阶段设定规划,做到科学设计、有序实践。社会实践内容也必须遵循规划的要求,每个阶段所培养的能力有所侧重,不能应景式的一哄而上,赶时髦,追流行,社会上宣传什么,就盲目跟风做什么,造成高校实践育人资源的重复和浪费,也养成学生华而不实,做事只求表面效果,不求内在收获的坏习惯。

3、针对性。大学生社会实践必须针对学生需要的能力和面临的阶段进行设计和规划。如低年级学生处于专业认知期和社会认知期,可以设计一定的社会认知实践和专业认知实习,毕业年级学生有就业需求,可以设计较多的就业见习和实习。应用型培养目标的学生可以结合专业加强专业操作实习,而学术型培养目标的学生则可以通过组建科研团队进行实践培养。社会实践规划不能一刀切,而要结合大学生的培养目标,有针对性的培养其所需的能力,才能达成社会实践的培养目标。

4、实效性。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规划要将取得实效作为最基本原则。既要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各项指标,科学指导,合理评估,为各类社会实践留存档案,记录社会实践的数量,科学评估实践的质量;还要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建立平台、提供指导,从社会、学校和师资三个方面着手,共同建立起大学生社会实践取得实效的保障措施。

实践育人是实现高校育人目标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认真的规划和实施,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十提出的教育和“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

参考文献:

社会科学规划范文第9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科学化;

Abstract: urban planning and scientific areas for urban planning, there are many unsatisfactory proposition put forward by the Department is planning for facing the challenges of modern times.

Keywords: urban planning; scientific;

TU984

一、城市规划科学化的内涵

城市规划科学化是针对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阶段许多城市规划工作中存在着不完善、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而提出的。城市规划科学化是要使城市规划在编制、审批和监督等工作中的主观认识及其活动符合客观实际和科学合理。城市规划科学化的定义也并非绝对的。城市发展的背景和形势是不断变化的,因此预见性的城市规划也需要不断发展和优化,只有这样才能够适应变化着的实际情况。例如,总体规划在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需修编,总规实施几年后要进行评估,城市规划的法律法规制度也要随城市经济发展而适时修改和完善,这些都体现了城市规划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工作。事实上,《城乡规划法》已经建立起了这样的制度,反映了城乡规划体制与城市规划科学化的思路是一致的,具备了与时俱进的精神。

城市规划的与时俱进和不断发展完善不等于简单地否定以往的规划和工作。在规划实践中,常常存在过去的规划不适应现在的发展,未考虑到新出现的状况,包括规划水平不高的问题。事物的发展变化是客观规律,人的认识水平在一定的时间内是有限的,人的主观认识会随客观事物的发展而变化。所以,过去规划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是有其客观原因的。现在的规划也不可能完全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这也要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去完善。诚然,与时俱进是城市规划科学化的应有之义。

城市规划科学性的理论本质是在某时间段社会经济条件下的目标预设与过程执导的规律和知识的总和。城市规划科学化的实质是要引入一种科学精神,即求真、理性、务实、批判的人文精神。规划师通过专业技术,识别和协调涉及空间利用的不同利益集团需求。规划是协调各方利益关系的艺术,规划的科学化也是以科学精神进行协调的过程。

二、城市规划科学化的必要性

城市规划是否合理直接决定着城市未来能否可持续发展,因而城市规划科学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1.城市规划科学化是提高城市规划水平的必然要求

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还存在诸多问题:第一,城市规划科学性不足,城市规划者大都靠主观经验进行城市规划,对城市规划的实践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第二,城市规划者忽视了城市规划的社会性和实践性,对城市规划存在过多的主观引导和干预;第三,城市规划缺乏灵活性,这造成对城市规划的调整过于频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出行和生活,不利于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2.城市规划科学化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科学的城市规划方案能够合理利用城市空间和资源,能够满足城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需要,能够优化城市资源配置,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最终实现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目前我国城市规划的大都注重眼前的建设,忽视长远的发展。

3.城市规划科学化提高城市空间环境品质的要求

高品质的城市规划是以规范的管理、编制为基础的,其科学规划是关键所在,规划方案的品质直接决定着一个城市的品质。但是目前我国很多城市在城市规划,尤其是城市空间环境规划方面存在不科学、不规范的现象,很多规划方案比较粗糙和随意,没有系统、细致的规划,这就对以后城市管理造成诸多麻烦,严重影响着城市的长远发展。

4.城市规划科学化决定着社会发展的效率和公平

城市规划科学化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地方政府执政为民的体现,关系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社会不断进步的同时,城市规划管理需要不断改进,不断科学化才能不断适应这个时代的要求。首先,我国城市规划存在于行政的管理之下,减少不必要的审批环节能够提高行政效率,也降低社会成本;其次,规划管理需要城市居民的广泛参与,最大程度的保证规划的社会公平性,这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城市规划科学化的实现途径

1.牢固树立发展的观点

实现城市规划科学化,首先要时刻谨记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关于发展的观点,具体有两点:其一是规划工作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经济社会的发展作为第一要义,规划工作要紧密围绕发展大局来开展,而不能过分强调规划不顾实际的理想化;其二是由于世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经济社会要发展、政策形势需变化,城市规划要主动调整、完善、优化,以更好地适应和服务于经济设会的发展形势。与时俱进才是城市规划科学化的严谨态度。

2.针对现实勇于自我否定

城市规划要在尊重客观实际的前提F不断的吸取新时代新背景给予规划工作的新条件,要勇于自我否定,不断与时俱进,针对现实、针对矛盾,而不是脱离实际。自我否定并不是完全否定以前的工作,这种否定要建立在对过去和现在相关条件(包括主观思想)改变有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过去尚未考虑到的新要素进行重新整理后,对过去规划进行及时的校正。

3.勇于突破大胆创新

事物在发展变化,过去的规划设计和规划编制的理论、标准和规范难免无法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新情况。因此,规划编制、管理和执法都要有敢于突破和不断创新的勇气和精神来迎接新的挑战,通过理论、技术和体制的创新,追求适应发展变化的新规划依据,这是实现城市规划科学化的关键要求。

4.大力加强规划研究

城市规划必须要把握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开展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规划研究。研究课题要:①结合城市发展定位、时事政策和当地重要方针纲领;②要学习国内外先进城市城市规划管理经验、规划理念和规划思路;③要结合实际工作,在提高理论高度的同时注重可操作性。对重大问题需要专题深入研究,反复科学论证,为决策提供支撑;一般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则需要在项目编制工作中做好基础性的研究工作,在研究的基础上形成规划成果。

5.高度重视理论与知识的学习更新

当今,科学技术发展一日千里,知识经济与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趋势要求规划工作者掌握最先进的规划知识,包括:①从规划的狭义角度讲,新理论、新理念和新经验层出不穷,需要及时更新和充实;②由于规划本身的综合性和内涵的广泛性,需要规划工作者广泛充实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历史、自然和地理等多学科的广博知识;③在学习时要善于开动脑筋,辨别真伪,不照搬模仿,力求在牢固知识体系构建上做到灵活变通。

四、提高城市规划科学化的有效措施

1.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城市规划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设计城市规划方案时要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放在第一位,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实践和科学为依据,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规划城市空间环境,使城市环境优美、居民生活舒适,从而促进社会进步,促进城市的和谐发展。

2.勇于创新,增强城市规划者的创新意识

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旧的城市规划设计方案已经无法适应新时期城市发展的要求,因此城市规划者要敢于创新,敢于突破自己、否定自己,以不断创新的精神和勇气接受新时期城市规划的挑战,通过对城市规划理念、管理、技术等的创新,制定出新的规划方案,这是城市规划科学化的关键。

3.提高城市规划者的专业能力和决策能力

第一,城市规划者的专业水平直接决定着城市规划方案的科学性和规范性,要着重加强城市规划者的专业素质,培养其全局意识,对城市资源和空间进行合理配置;第二,决策具有风险性,决策的科学化可降低决策的风险,进而降低城市发展的风险,因而要提高城市规划者的决策能力,重视其决策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吸收国内外城市规划决策的经验教训,使决策水平不断提高以满足城市规划和发展的要求。

4.加强城市规划研究,为其科学化提供理论基础

城市规划研究要具有前瞻性和可行性,有以下几点要求:第一,要以城市的实际情况为基础进行规划研究,不可脱离实际,要具有可操作性;第二,要结合城市发展的政策和法律法规,避免与城市发展理念相违背;第三,要学习国内外城市规划的经验教训、发展理念,以此来指导城市规划;第四,对城市发展规划的重要问题要反复论证,深入研究方可形成研究成果。

5.加大城市环境整治力度,注意保护生态环境

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较快,但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垃圾处理、下水道建设、供热等问题还远远跟不上城市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需求,只有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环境整治力度,才能促进城市的长远发展。第一,要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重新认识园林绿化的价值,向花园城市、森林城市、生态城市迈进;第二,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供热、排水设施,合理处理城市垃圾,治理环境污染,增强城市活力;第三,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使城市充满生机。

五、结语

城市规划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决定着城市未来发展的方向,也决定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化,精心设计和规划城市形象,提高规划者的专业素质和创新决策能力,加强城市规划研究,保护城市生态环境,从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海潇.城市规划科学化实践[J].河南科技,2012.

社会科学规划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城乡规划;教学方法;社会实践

0 前言

城乡规划社会实践教学是城乡规划专业培养学生的必备课程,也是城乡规划教学的重要环节。社会实践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要宗旨,面向社会、联系实际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或学习方式。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发展能力和创新潜力。而专业社会实践除提高学生社会认知外,最重要的是通过社会实践强化对知识的认知。专业社会实践主要以实地实习的方式完成,城乡规划是社会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结合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进行城乡规划专业社会实践教学,实现专业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是培养新世纪城乡规划专业人才的重要环节。

1 社会实践教学是城乡规划社会化的内在要求

城乡规划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学习工程技术知识,接受相关技能及艺术造型的训练,而且还要关注城乡社会发展动态,将技术与社会经济有机结合。此外,城乡规划是一门实践性学科,其科学性来自于实践,其生命力在于指导实践。社会实践是城乡规划教学的最终目标取向。因此,强化城乡规划专业社会实践教学十分重要。

1.1 城乡规划的社会职责问题

过去,在“规划是生产力”的指导下,推动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成为评判城乡规划科学性的最重要标尺。在经济指标考核地方政府政绩的激励下,城乡规划的经济职能被无限放大,但由此带来对城乡规划社会职能的一定忽视。近年来,城乡化进程迅猛,2011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2.72%,并预测到2020年将达到65%左右,但目前很多城乡却出现“化地不化人”的景象,即土地城镇化高速推进,而人口没有实现真正城镇化。城乡规划社会职责的缺失导致了社会财富的两极化加大,并进一步加剧了社会冲突,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目前,“公平、公正”已逐渐成为国家政治和人民生活关注的焦点,在此背景下,城乡规划社会化要求成为中国城乡规划发展的普遍趋向。

1.2 城乡规划工作的社会化

城乡规划的本质是权力和利益再分配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必然引起利益冲突。在西方,国家城乡规划的核心问题是围绕着空间资源分配的社会公正问题而展开。而国内城乡规划是一种社会运动、政府职能,更是一项专门职业。当前,如何协调城乡社会各群体的利益是当前中国高速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建议提倡以“多数人”为本、以“弱势群体”为本的城乡规划。从规划的公共管理层面,城乡规划提供的是合乎公众利益的公共政策。城乡规划应树立和加强其应有的社会职责,应从纯“技术规划”逐步向“技术规划+社会需求+经济发展”转变,从而合理推进城镇化发展。

2 城乡规划专业社会实践教学方法探讨

城乡规划专业社会实践教学应充分发挥其双重作用―实践中的思想教育和实践中的专业学习。一方面在实践活动中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心理素质,提升未来城乡规划师的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专业知识素养,从城乡规划的视角来发现社会问题、分析社会问题和解决社会问题。

2.1 结合社会资源提供实践平台

城乡规划专业综合性强、应用性强、涉及社会部门多,单靠专业教师指导实践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借助社会力量,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1]。首先可以增强学院、专业教研室与地方城乡规划政府部门、城乡规划设计院、建筑设计院等企事业单位等的联系,开展联合实践教学与培养。其次,在地方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建立多个实践、实习基地。例如在市、县、乡镇等多级城乡规划、城市建设等部门建立实习基地,或在地方城乡规划设计院和建筑设计院建立基地,给学生提供社会实践平台,如此既可以为这些社会部门提供人手支援,又能够让学生学到很多社会实践知识,积累经验,掌握专业技能。除此之外,还可聘请城乡规划、建设等领域的高级规划师、高级工程师等为城乡规划专业学子作社会项目设计报告,推广高级经验,让学生多方面成长。

2.2 社会实践选题方法

①面向社会问题进行选题

我国在高速城镇化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城乡社会问题。例如城中村、贫民窟、城乡社会的贫富极化和居住分散隔离等问题。这些问题与城乡规划存在密切联系。

城乡规划不仅仅是规划一个城乡,而是在规划整个大的区域。目前城乡社会中存在的各种社会问题为城乡规划专业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提供很好的素材。在社会综合实践中,可以选择一些“以小见大”并普遍性的问题,例如从调查分析大城乡“城中村”现象看快速城镇化地区外向型经济对失地农民的普遍影响等能够被本科学生所驾驭的“小问题”入手,培养学生对城乡社会问题的认知能力,以及对社会问题的解决能力,使学生在探究问题和融入社会中不断成长。

②鼓励学生自主选题

城乡规划社会实践是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而开发和实施的。它是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基础而对城乡规划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城乡规划社会综合实践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确定实践活动的主题。即社会实践主题是学生自主选择的结果,而不是指导教师命题的结果。这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创造性。学生如果能够结合在实习期间接触的课题或问题自主选择题目,调查能很快地深入,并取得较好效果;反之,如果指导教师把自己的科研题目强加给学生,学生理解困难较大,需要较长的时间沟通,最终效果可能也不佳。指导教师的职责是学生社会实践主题的指导者、是学生社会调查基本方法的传授者、是学生社会实践的组织者、是学生解决社会问题的参与者,而不应该是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主宰者。

③注重学科知识的融合

城乡规划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所涉及的多学科知识是未来城乡规划师不可或缺的。在专业教育初始阶段,一些课程往往处于相互脱节的状态,使学生对一些知识体系的建构缺乏整体的、系统的概念。城乡规划专业社会实践教学要强调通过学生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将城乡社会学和城乡经济学等学科知识有机地融入到社会实践课程的教学中。在教学中,组织具有不同专业背景、不同研究方向的教师组成课程指导小组,加强学科的交叉、渗透,加强相关知识的整合。

城规教研室制定的教学培养方案对同学们的实践教学安排是三年级学生参加社会调查和认识实习,大学四年级学生参加生产实习(5个月),大学五年级学生参加毕业实习(2个月)。这样,(下转第73页)(上接第64页)经过一系列的社会实践任务安排构成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让学生逐步对城乡社会问题的解决融会到城乡规划各个过程之中,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问题进行主观上的思考与讨论,充分开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城乡规划专业社会实践是规划师人格塑造的有效途径之一,即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做合格的“规划师”应有的品质。而来自社会实践的亲身感受往往对学生的人格塑造会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唤起学生在做人做事上的良知,从学生自主选题的范围和关注焦点可见一斑,如关注弱势群体、市民维权意识、实地农民问题、公共设施建设、违章建设、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等问题都是近几年来规划届热衷的话题。

2.3 社会实践过程管理方法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在“城市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之初,指导小组成员通过充分讨论, 达成了以下共识, 作为实习计划设计和实际操作的指导原则。

①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实习

教师仅以指导者身份出现, 帮助学生使用、改造、重组其知识架构。实习过程提供的, 是一个由教师设计的平台或支架, 让学生依照设计路径完成有意义的知识建构和优化[2]。不同于课堂教学, 实习过程中, 学生不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 强调学生在信息加工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②教师指导过程循序渐进作用

首先, 做好实习环节设计, 由浅入深, 衔接合理, 张弛有度, 适时跃升; 其次, 选择信息量最丰富、最有代表性的考察线路和观察点; 再次, 适时适度设问,保证原有知识框架与新信息之间的联系线索,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最后, 组织讨论和交流, 以及以小组为单位的学生自主考察, 提供协作学习的平台。这里很重要的一点是,指导教师一定不能将主观意识加给学生,防止阻碍学生的思维发展。

③成绩评定要具有客观性

根据实习成绩评定要求, 实习报告和实习表现分别占实习成绩的70%和 30%。实习报告是学生实习效果的重要表现形式。其撰写过程指导和成绩评定, 按照“分工负责、至少两稿、责任到人、签字认可”的原则具体操作, 每个指导教师必须指导一定数量的实习报告撰写, 对其中的文字、照片、图表认真审核, 学生按照指导教师意见对初稿修改后,教师在认可的定稿上签字。实习指导小组全体教师, 在综合实习报告和学生表现记录的基础上, 逐个评定学生实习成绩。

3 结语

实践实习教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学生身处社会大环境,只能靠平时学生利用通讯工具与教师进行联系沟通,所以需要双方具有一定默契且有足够的耐心,在实践过程中,还要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所有过程都要严格执行,让学生有一个严肃认真的态度,由于不在课堂教学,因此极有可能造成学生的思维懒散,指导教师在这阶段必须要把握原则,对双方都严格要求。

城乡规划专业社会实践教学既要务“虚”,又要务“实”,这是城乡规划学科发展的大方向,即城乡规划教育应当是规划研究、规划设计两者并举。特别作为专业教师,应当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应用好教学技能,把握好教学规则,必须要让学生有独立能力去完成实践过程,不能干涉学生的自主思维,在社会实践教学过程中,抛开教材书本的禁锢,引导学生走进社会,开拓思维,勇于探索。通过一系列的技能培训和自我锻炼,达到专业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社会科学规划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科学发展观

引言

城市规划是我国建设特色社会主义中的一项重要决策,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国一直本着实事求是、以人文本、科学发展的理念对城市的规划不断的探索者,在这个过程中公众科学参与的建设理念一直在不断的融入着,为我国城市规划的进步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的重要性

目前,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一般都是由政府或者专门的规划管理部门来实施的,但是在这个规划过程中,很多规划设计者都是按照自己所学的专业来对城市进行规划的,这样就无法从当地居民的实际需求中出发。城市规划其所涉及到的学科非常多,但是具体的实施却要从当地居民的需求出发,因而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公众科学性的参与就可以避免规划脱离实际所造成的与判断中的失误,进而使城市的规划更加合理与科学。公众科学参与的过程,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可以使规划的行为在一个透明的状态下实施,而公众的参与也增加了公民权利的执行[1]。同时,公民的价值观念是一种多元化的趋势,政府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想更好的为公民服务,就要使公民更多的参与到城市的规划与管理之中。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城市规划中公众的参与是城市规划管理科学性的必然要求;是保障公众利益实现的有效途径;是一种新的城市管理理念。

2.城市规划科学参与体系设计

在城市的规划中,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和谐社会发展目标的确立为公众参与到城市规则之中提供了有效的制度支撑,其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有效的提高了公众参与的地位和作用,但是这种参与方式的实施并不是说要让每一位公众都采用同样的方式参与到城市规划中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因为,在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城市空间分布的不同和社会阶层的分化差异决定着公众参与需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只有采用了差别化的参与机制和形式实施到城市规划之中,其公众参与的目的才可以得到有效的发挥。

2.1 基于阶层化的公众参与和垂直体系

从西方有关公众参与的理论观点中可以看出,公众参与只是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一种手段,而适用的范围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一般情况下,公众参与只是在一些小型的会议之中,而公众本身就是一个具有广泛性的概念,从这就可以看出,公众参与只是作为一种补充手段来存在的。因此,公众参与不是那种宽泛性的参与,而是要根据城市在规则中的不同需求采用不同的方式来执行,公众的科学参与就是要在保证公民具有参与机会的前提下,以尽量减少参与成本的目的有效的提高群众参与的水平和参与的质量。

在我国的城市规划中,其规划的体系是按照从抽象到具体,从发展的战略到操作管理的层次决策原则上来实施的[2]。如表一所示,基于阶层化的公众参与主要在发展战略层面和建设控制引导层面两个方向实施。城市发展的战略层面主要在城市发展与概念规划和总体规划之中,其实施的目的是为了对城市的发展目标、原则个战略部署这些比较重大的问题进行统筹的管理,对规划进行的现期目标和长远目标都有一定的了解。城市在规划中不同的层面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的问题是不同的,而公众在城市规划中与这个不同层面的科学参与就要按照不同的需求来解决。

表一 公众参与的垂直系统

发展战略层面 建设控制引导层面

参与群体 全体 规划地块涉及居民

参与形式 以象征性参与形式为主,辅以有限的单向沟通 象征性形式以及单向沟通,加强对话

参与程度 非参与、象征性参与阶段 象征性参与、市民权力阶段

参与效应 公众参与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保障公众权益,注重效果

2.2 基于空间分异的公众参与水平体系

公众参与中的绩效实现制度和其所居住的社区环境以及社区的基本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3]。在分配型社区和传统型社区中,占据主导地位是中层社会阶层,这一部分的居民不仅在空间分异上的差距比较小,同时社区的环境也是比较稳定的,文化内涵的积淀也比较深厚,在这种情况下,中层社会阶层居民的行为就比较保守,生活也比较单一,但是居民之间的互动是比较频繁的。所以,在这种类型性的社区中,其所应该提倡的管理制度为公众自治,在对政府权利逐渐放松的情景下重视好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在社区政府组织结构的管辖中,其由街道处的派出所机构来担任,按照当地社区的实际情况让公众参与到规划之中的社区设施规划和城市社会引导方面。

在城市中,边缘型和混合型的社区在社会阶层上的构成是比较复杂的,居民间不仅份异性比较大,同时在流动性上也比较复杂,社区间的组织形式往往是处于一种离散而又多元化的状态。对这一类型社区的管理其主要是由政府来干预的,在公众科学参与的过程中,边缘型的社会是处于城乡结合部,环境保护和土地资源在使用上的有效控制是其参与的重点;对于混合型的社区,受社会阶层差异性和居民流动性大的影响,此地的利益冲突和矛盾比较多,因此在此类社区之中,公众的参与主要是集中在城市规则中非常容易出现的用地控制和设施配套两方面的矛盾之中。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公众的科学参与并不是渗入到规划中的每一个环节之中,而是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出发,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来行使自己的参与权。公众参与的科学性是一个有机制的范畴,只有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和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出发,公众在参与城市规划中的实际价值和作用才可以得到有效的发挥。

参考文献:

[1]王勇,李广斌.我国城乡规划管理体制改革研究的进展与展望[J].城市问题.2012,(12):89.

社会科学规划范文第12篇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各种竞争归根结底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科技规划是政府直接参与,对科技未来发展进行分析和判断,确定科技工作重点,把握科技发展优先领域和关键技术的重要途径;是促进科技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有效保证;是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发挥有限力量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的有效措施。为准确把握科技未来发展趋势,识别科技创新机遇,加快科技规划理论相关研究显得非常重要。

1技术预见与科技规划

1. 1技术预见的产生背景和内涵

1. 1. 1技术预见产生的背景技术预见由技术预测演进而来,但技术预测与技术预见是两个既联系又区别的概念。技术预见与技术预测最大的区别在于技术预测是简单地对科技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而技术预见是从技术与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等多因素着手。

迄今为比,技术预见活动的发展经历了三次高峰。第一次高峰,二战期间,美国军方首次将技术预见技术,当时主要是技术预测技术运用到军事科技政策过程中。第二次高峰,20世纪50-60年代,美苏争霸冷战时期的技术预测研究应用推广,促进了航天、电子、通讯等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涌现。第三次高峰,90年代以后,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技、经济和社会一体化发展趋势不断增强,科技成为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许多国家加强技术预见实践应用研究。

1. 1. 2技术预见的内涵技术预见,最早由John Irvine和Ben Martin两位预测专家在1984年出版的《科学中的预见:挑选胜利者》中提出,但当时并没有对其进行概念界定。在随后的研究中,Ben Martin提出技术预见的概念:对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的远期未来进行有步骤的探索过程,其目的是选定可能产生最大经济与社会效益的战略研究领域和通用新技术。

世界经济合作组织(DECD)给出的技术预见定义为技术预见是对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的远期未来进行系统的探索过程,目的是选定可能产生最大经济或社会效益的通用新技术。 以上定义大同小异,可以总结出其内涵,即技术预见是一项进行战略前瞻性研究的社会系统工程,把握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的未来发展趋势,选定能给经济社会和环境带来最大效益的重大专项和关键技术,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利益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

1.2科技规划及其重要性

科技规划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有关科技发展的战略性决策,是为实现科技长远发展目标而制定的方案体系,对科技未来发展实现的时间、途径、措施、步骤做出全局设计和规定,是政府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科技发展做出具有战略性、系统、政策性和指导性的纲领文件。

现代社会是科学技术占主导的社会,科学技术己经渗入到经济社会的各个方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无论是从科技的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还是从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出发,或从应对国际竞争形势来看,开展科技规划工作不容忽视。科技规划是政府把握科技未来发展趋势和确定投资规模、方向等政策的重要依据,是社会对科技未来发展预期的系统选择。科技规划也是企业战略决策,进行资源配置的重要参考。所以科技规划必须建立在对科技发展和经济社会环境需求深入研究基础上,广泛开展政府、科技界、产业界的沟通合作,形成科技发展的共识。

2基于技术预见的科技规划模式

2. 1技术预见对科技规划的支撑作用

技术预见作为一种对科学技术发展前瞻性战略研究的社会系统工程,通过经济社会需求调研分析,把握在一定时期和有限资源分配下,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和环境综合作用下的未来发展趋势,并充分运用市场这一资源最优化配置手段,选定能给经济和社会带来最大收益的重大科技专项,为政府、行业和企业的科技决策提供依据和支撑,最终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技术预见对科技规划的支撑作用,主要有以下两个方而:①技术预见是基于经济、社会和环境需求而开展的,需要社会主体充分参与,才能形成科技发展的社会共识,技术预见结果是科技规划重大专项确定的依据,是科技规划中科技资源配置的重要参考;②技术预见的主要方法:德尔菲法和专家咨询法,实质就是一种社会大众思维的集中、碰撞和集成方法。其实施过程促进了政府部门、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交流,促进专家与社会公众对科技未来发展预期的协调一致。这种着眼于科技未来发展趋势的沟通、协商、合作与承诺过程是科技规划实施的重要保证。

2.2以技术预见为基础的科技规划模式

科技规划是为实现科技长远发展目标而制定的系统方案体系,对科技发展思路、总体目标、重大专项等做出系统设计,是政府或行业根据经济社会环境需求,对科技未来发展进行指导的纲领性文件。科技规划依托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环境系统,对科技现状和需求体系进行调研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重大科技专项的备选清单,然后进行市场德尔菲调查和专家咨询,根据市场德尔菲和专家咨询的结果对各备选项目进行评估、遴选,对有必要的备选项目进行专题调研和论证,并做出补充调整,为科技规划提供核心主体.

3科技规划的技术预见指标体系

科技规划指标体系是指能够反映科技规划目标、内容等属性特征的指标,按一定层次和隶属关系组成的有序集合,这些指标便于在科技规划中对科技发展现状描述、结果评价和未来发展的预测。目前,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科技发展规划技术预见评价都没有具体统一的指标体系。本文建立的科技规划技术预见FRROC指标体系如下,该体系包括5大类20个指标,分别为研发基础类指标,经济和社会需求类指标(Requirement),科技实现类指标(Realization),机遇与挑战类指标,科技特征类指标。

4科技规划技术预见指标的评价

4.1评价过程

在科技规划技术预见时,对技术预见指标的选择相当重要,因为技术预见指标选择的科学性影响到技术评价结果的有效性,从而影响到科技规划重大专项选择的准确性。从科技规划指标体系可以看出科技规划指标繁多,在技术评价中各指标的重要程度也不相同,有必要对各指标进行筛选、评价、分类。下而运用综合评价方法对指标逐项评估,确定各指标的等级,将指标定性选择定量化,降低科技规划重大专项和优先课题选择的风险。

在科技规划技术预见过程中,技术评价的标准有技术需求度、技术研发基础、技术创新性、技术转化能力。现以技术转化能力标准为例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筛选技术预见的指标。技术转化能力的评价因素可以分为劳动生产率、技术费效比、技术贡献率、市场环境。对研发基础类一级指标下的4个二级指标与技术转化能力之间的相关性大小研究,确定技术相关性大的指标,其他各类指标的筛选与之相同。

5结束语

社会科学规划范文第13篇

    按照哈贝马斯的说法,自19世纪的后25年以来,在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出现了两种引人注目的发展趋势:一是国家干预活动增加了,这种干预活动是要保障资本主义制度的稳定性;二是科学研究和技术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日益密切,这使得科学成了第一位的生产力。而“国家‘通过’干预对经济发展过程所作的持续性调整,是从抵御放任自流的资本主义的、危害制度的功能失调中产生的。”国家与政府对科技活动的干涉,也正是从体现政治主体的功能、维持社会秩序的需要中产生的。

    1、现代科研活动需要国家与政府发挥作用,才能有效地协调,增强效率

    科学建制化形成之初而在国家政治干预之前,科技活动最突出的问题是缺乏组织协调,效率低下。当时,不仅各个研究实验室的效率不高和组织不完善,更严重的是不同的科学研究机构之间和各地科研工作者个人之间普遍缺乏协调。事实上,科技活动的全面组织工作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一直处于相当低的原始水平,远不能适应当时科技活动巨大发展的需要。科技活动处于混乱状态。当时唯一担当组织作用的是17世纪初期发展起来的科学学会,但它只是业余科学家自愿结合的协会,每个会员对自己的活动享有完全自由,只是为了相互启发及学术交流才聚合在一起。这种“由富裕悠闲的绅士们自愿组成协会的办法不再能满足现代科学组织的需要了。一切国家的科学工作者很少大学、政府或企业的雇员”。作为人类社会公共利益代表者及管理者的国家与政府必须介入和组织,才能结束科技活动的混乱局面,整体上协调全社会的科技工作,提高科技活动的效益。

    2、大科学时代,只有政府有计划地干预,才能有效促进科学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首先,大科学需要巨额科研经费,只有政治主体才能有效地调配。现代科技活动规模巨大,如回旋加速器的研制、航天工程、海洋开发、极地考察、消除爱滋病等活动,即使有利可图,一般个人或企业都难以承担,只有借助政府的投入和支持。而且,各国为了追求科技投入的最大效益,都在不断加强对科学研究的宏观调控和管理,甚至把基础研究都纳入国家目标。科研经费的配置再不可能仅靠“看不见的手”,只有政府才能有效组织调节。

    第二,市场经济体制下,科技发展也靠政府介入和推动。市场体制是促进科技发展的一种有效的模式,但市场主导的科技活动也存在固有缺陷,需要政府恰当地介入。市场导向讲究内部成本利益分析,追求利润最大化。但现代生活日益增多的公共物品及相关科技活动排斥这种局部个体的利益规律。某些道路、通讯等公共设施,甚至军事设备以及教育和医疗卫生服务都可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市场机制实现,但都不可能完全由市场途径完成。许多重点社会工程及尖端武器的研究等都不是计较成本利润效益的。同时,市场运行本身需要政府的干预控制及国家法律的保护和规范。如各国政府都制定了有关保证科技投入、科技合同执行、专利和知识产权、反不正当竞争和技术监督等政令法规。

    第三,国家与政府对科技的干预还具有国家政治的意义。按西方学者n.j.维格的说法,这些意义大体有四个方面:(1)为了国家军事防卫;(2)为了国家政治权力和国家尊严;(3)为了国际经济竞争;(4)为了促进国民的健康和安全,保护自然环境。

   第四,当代重大科技成就既是政府力量推动的结果,也反映出政治干预的必要。“两弹一星”“信息高速公路”“人类基因组计划”等当代科技的巨大工程及其成就,主要是靠政府直接推动的结果。尽管面对信息科技的高度发展,西方再度兴起力图消除政府干预的分权运动和新自由主义思潮,但仍有很多西方学者对此持批判态度。

    3、科技发展孕育的巨大问题和负面作用,迫切要求政府干涉、控制和规范

    在现代科技高度发展的同时,出现强烈的“异化”现象,贫富两极分化、生态环境危机、灭绝性战争的威胁等,在很大程度上被归结为科技的负面作用,以至“科学对于我们中的许多人已经变成了一种‘社会问题’,就像贫困和少年犯罪一样,人们想要‘解决一下这个问题’”“就提出了以一种新的方式对科学进行社会控制的问题”。而控制这类问题的有效力量只能是国家与政府等政治主体。

    现代技术产生正反两面的外部效应,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发生巨大危害。社会需要作出判定:哪些技术需要控制,在多大程度上控制它们,怎样控制它们。而n.j.维格和m.e.克莱福特认为:“可接受的社会风险或‘多少安全才能够安全?’的界定,本质上是一种政治问题”。新基因科技革命也必须在它所提出的道德、社会和政治问题的限制下适当发展。某种程度上核武器是有可能得到控制的,而生物技术不可能受到控制。“人们不能控制dna的流动,它到处都是。由于技术不能完全禁止,因此重要的是讨论并决定各种技术中哪些允许盛行,哪些应该通过政府法令或社会及政治压力加以限制”。

    此外,对于日益严重的科研越轨行为,仅靠科技共同体内部的自我控制机制已难以奏效。必然需要非正式以至正式的外部社会控制,即政府机构的有效介入。比如,美国公共卫生局成立了研究廉政办公室;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组建了一个科学侦探室;美国国会还专门成立了由12人组成的“研究廉政委员会”,成为防范科研中越轨行为的联邦机构。

   

 二、政府对科技活动的计划干涉     政府对科技活动的干涉是通过一系列科技政策和法规体现的。实施科技政策的主要方式是对科技活动进行规划或计划。这里的“规划”或“计划”具有相近的意义,是指导、组织和规范科技活动的具体方案。它比通常讲的意义更广。按照巴伯的说法,进行科技计划的基本目标是:对科技活动进行控制,使科学的有利影响最大化,使其可能造成的损害最小。科学能被“规划”或“计划”吗?这是首先要明确的一个问题。贝尔纳和巴伯分别在20世纪30年代末的《科学的社会功能》和50年代初的《科学与社会秩序》中,都专门对此作为一个重要问题加以讨论。

 贝尔纳在《科学的社会功能》中,深入分析了科研活动中应有的规划关系,明确指出,不仅可以而且应当制订科学规划,从而确立发展科学的战略。乍看起来,科学发展的战略问题似乎是无法解决的,科学就是发现未知,在本质上是无法预测的。贝尔纳认为这种观点过于绝对;实际上,除非在某种程度上对科学工作加以规划,科学工作就无法进展;虽然我们的确不知道自己可能发现些什么,我们首先应该知道到哪里去找寻;某些短期规划一直是科学研究所固有的,长期规划则含蓄地体现在科研人员的培训中。贝尔纳进一步指出,科学规划第一个要求是灵活性,要分析科学发展中的受阻地点,适时有所侧重地全线推进,扩大科学战线。他还对科学理论的更新修正以及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平衡等问题提出了较具体的规划方法。

    巴伯在《科学与社会秩序》中着重分析了美国政府科学中的“规划”情况。二战后的几年里,美国政府里集中了大约3万名来自物理学、生物学、农业科学、工程科学的专家,其研究涉及面广泛,总统理事会的报告说,“联邦政府规划从根本上说允许探索每一门科学学科和子学科”。但巴伯推测,当时政府研究的最大部分是应用研究,也有部分基础研究。其中,农业科学、医学、军事科学的研究是美国政府科学中规划发展的重点,而这些规划或计划对于美国的科学成就和财富增长带来了巨大价值。

    巴伯还对科学规划或计划的涵义和内容作了相当明确的阐述。

    第一,当科学的“计划”指通常意义时,即完全由自己确定特定的目标并且尽最大可能设计方法以实现目标,这种科学计划就不存在多少冲突,就会非常成功。它的实施基于科学之特殊本性;但是科学中的“计划”有时想使或认为只有“应用科学”才是合法的,“纯科学”将遭到背弃。

    第二,当“计划”包括科学目标问题时,就有可能有更多的冲突。“纯科学”和“应用科学”都有各自的目标,两者都必要,都具有社会合法性;但是科学中的“计划”有时想使或认为只有“应用科学”才是合法的,“纯科学”将遭到背弃。

    第三,当科学“计划”目标存在冲突时,社会就须以某种切合实际的方式,使稀缺的科学社会资源在两个目标之间按比例配置。然而计划者对这个比例就不是轻易“可以觉察到的”,要做出“纯科学”与“应用科学”各是多少的选择时易发生冲突。由于可替代社会目标的竞争是社会生活的基本特征,科学应该寻求使其自身目的的相对实现最大化,获取自己应有的资源配置。

    第四,“计划的另一种含义是指预言科学发现之进程的能力。尽管波拉尼等人反对靠计划预测科学来分配资源,而贝尔纳认为某种程度的短期计划在科学研究中一直是内在固有的。就连原苏联科学院主席瓦维洛夫也说:“对‘不可预料的’科学成果和发现进行预见是不可能的,但是所有真正的科学必须包括很大比例的有根据的预期和先见之明。”他举例说,对于原子核结构的知识,允许很大程度的自信去部署很多年的工作。

    第五,“计划”最后的一个含义表示适宜的科学社会组织。科学中有各种不同的社会组织,有些在形式上是高度正式和科层化的,有些则突出表现为非正式。

  我们应当赞成政府对科技活动的计划干涉,应在上述范畴内展开。事实上,现代国家与政府对科技活动的计划干预都有一定的弹性;既有直接的投资、法规等介入,也有间接的调节导向。

    当前,世界各国科技规划呈现日益强化的态势,近年来各种科技规划或计划纷呈,而且新出现的重大科技规划呈现出政府干预的新特点:

    一是各国纷纷出台新的科技规划或计划,突出国家目标,提高产业的国家竞争力。科技战略规划是国家意志在科技方面的集中体现,也是国家对科技进行干涉的最具效率的方式。考察一下近年来国际上出台的科技战略规划就可以发现,其中大部分涉及与国家整体利益密切相关的重要科技领域,或涉及国家竞争力的提高,如经济主导产业、国家安全、健康与环境保护、基础性或战略性研究等,都与科技的国家目标直接相关。

    二是围绕国家目标确定优先发展领域。综观国际上重大科技战略规划和科学技术发展趋势,信息、先进制造、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人类健康、能源、新材料、空间、环境保护、教育培训以及其他一些创新性和战略性的科学研究,是国际科技战略规划研究的“热点”和提高综合国力及科技竞争力的重大优先领域。

    三是强调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形成整体优势。20世纪末的亚洲金融危机,使各国政治主体认识到,要从根本上摆脱经济危机,恢复经济活力,就必须从发展科技入手,建立和完善适应新时期发展需要的国家创新体系,于是以创新为主旨的科技政策或计划纷纷出台。

   

 三、政府干涉科技活动的限度     政府对科技干涉的范围与科技自由活动空间的关系,被一些人比喻为子女与父母之间的相互关系。子女的成长需要父母的资助和引导,甚至监督,但子女有自己的思想和个性,父母不能过度干涉子女的言行,以免造成对子女的伤害。类似地,国家和政府为科技活动提供资金和良好环境,并进行一定的计划组织,但如果越过了积极干预的应有空间,必然给科技活动带来危害。因此,政府干预科技应当是有限干预。这就是说,政府介入科技活动,应当是立足于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宏观全局需要,根据财政能力和科技主体的能力,有选择、有侧重、有限度地进行;并且,对这部分活动的组织管理,也不能采取单一的高度集权的直接管理模式,应根据效益原则和具体领域的固有特点而灵活多样。同时,政府对科技的干预以确保科技内在的自主性为限制和前提,维护各类科技主体的活力。这就是说,一方面,在科研探索领域,即使是国家经费支持的项目除了不要的审计监督、机制创立等外部干预外,在科学内部问题上必须保持充分的自觉自治;另一方面,对无需国家经费支持或市场竞争更有效率的科技活动,政府干预更应仅限于从宏观上创立动力和约束机制,整体上以市场调节。

    科技计划本身固有的局限,必然指向政府干涉之外应有的科技活动空间。从社会发展角度来看,科技发展计划的制定是一个不断探索的学习过程。计划目标的实现取决于多种因素,计划本身不能消除科学研究所固有的不确定性。由于经济成本压力,科技计划常指向可预计或看得见的发展,存在着牺牲将来、换取眼前收益的危险;过分强调实用,可能会限制在某一特定的路线而放弃其他有前景的发展方向。这些表明,在对科技活动的政府干涉之外,适当保留应有的空间。

  由于科技发展是一个永远脱离不了社会氛围的过程。在科技的计划干涉之外,应有社会上众多小的发现和发明。占压倒多数的科学创新,都是极富想象力的结合,在新颖性方面也只有很小的进展。巴伯指出:“小的科学发现基本上以与大的科学发现同样的方式产生,在某种意义上,小的科学发现并不更次要,因为他们是一类科学元素,必要被归并到大发现之中去,大创新和小创新必然紧密联系在一起。”

    巴伯非常强调社会中自由产生的小发现和发明对于科技发展的重要意义。他认为,一个发明的新颖程度通常显得比实际的要大,因为它包含来自文化遗产的构成前提条件。对于非专家等外行来说,发明只是成熟的创造物,所有缓慢的发展与进化过程都被目前的有用性与成功所掩盖。然而,发明与发现的本质就在于先前已有的科学元素的积累,这种积累可能形成一定程度的新颖性发现,但如果考虑过去的遗产,这种新颖性或许就是相当小的。

    科技的自主性是政府干涉之外科技活动空间存在的又一依据。科学知识及其方法体系在任何时刻都是相对结构化的。这一结构并不是完全自动的演变,它还受政治等社会其他部分的影响。科技知识体系有其相对自主性,自主性与社会影响同时作用,产生了多种发现。

社会科学规划范文第14篇

一、学科基本认识

(一)城市规划管理是一门基于远见的学科

学科的外部环境和市场需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发生了本质性变化。根植于建筑学科的城市规划学不断兼收并蓄经济地理、环境生态、园林景观等周边学科理论与方法,随着社会、经济、环境问题的不断涌现和政府公共治理进程的推进,依附于城市空间的经济属性、社会属性和政治属性凸显,使得城市规划管理由极度重视物质空间转向关注居住在物质空间的居民和政府城市治理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基于远见的城市规划管理学科人才培养首要的是正确的趋势判断和价值选择,而趋势判断的基础则需要经济投入产出的分析、社会伦理和政府公共治理等经济学、社会学和管理学基本知识的支撑。

(二)城市规划管理是一门基于制度的学科

国外现代意义的城市规划是为了解决不断出现的社会问题而诞生的,由公共部门组织的城市规划具有深厚的公共政策传统。与此相悖,我国的现代城市规划是建立在制度影响为零的假设之上,因此制度是与城市规划技术无关的变量。事实上城市规划管理处于高度不确定的变化过程中,制度的忽略使得规划远离了现实。2011年我国的城市人口历史性地超过农村人口,城市规划管理由管理增量转向管理存量,由管理空间转向空间与社会并重,因此城市规划管理重心、管理方法和管理工具需要不断调整,使得传统的空间设计、工程设计退到次要地位,城市制度的重要性日益提升,城市规划管理需要掌握制度和政策设计的技巧。

(三)城市规划管理是一门基于责任的学科

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的大部分历史性失误并非由于具体规划技术方案、手法出现错误,而是规划目标和理念导致偏差。城乡规划管理以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根本任务,促进土地科学使用为基础,促进人居环境根本改善为目的。当前城市和谐社会关系构建的平衡基础是公共利益,协调公共利益成为城市规划管理的本质核心。城市规划管理的前提首先是责任和人本精神,社会责任感是城市规划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责任意味着需要具有提供“诗意栖居环境”的技术能力、秉承“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捍卫“公平公正”的价值观。

二、教学体系特征

人民大学城市规划与管理系经过近10年的探索,克服了一系列教学难题,初步构建了具有人民大学特色、符合时展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

(一)构建适合学科发展方向的课程体系

从2005年本科培养开始,每年的课程设置不断调整,调整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选择教学最好、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讲授公共基础课,针对学生反映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二是开设教师擅长的又符合培养计划的课程;三是研究其他院校规划专业的课程设计,征求毕业学生和用人单位及专职委的意见,逐步建立具有人民大学自身特点的培养体系。

在教学内容方面,注重哲学与方法论、法律、计量分析、计算机应用与价值取向教育,设置社会学、公共政策、社区建设、社会福利、城市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并将经济学作为必修的核心课程。根据城市管理前沿的需要,充分发挥人民大学学科优势,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形成与工学互补的城市管理本科教学体系,构建了“4+2”课程结构:即4个学科的理论知识主线:公共管理学、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城市规划学;2类分析方法:空间分析方法(包括GIS分析、CAD等规划制图方法)和数量分析方法(包括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公共管理学主要开设管理学基础、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原理、市政管理学、城市土地与不动产管理、城市交通规划与管理、城市社区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非营利组织概论;社会学主要开设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城市社会学、城市就业与社会保障;规划学主要开设城乡发展与规划导论、中外城市发展史、建筑学基础、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规划与设计、城市规划管理、城市研究、城市地理学、城市更新与旧城保护、城乡规划法律与法规等;经济学主要开设经济学基础、产业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土地经济学等。

这套城市管理本科教学课程体系符合时代需求、特色鲜明、脉络清晰,在强化通识教育的前提下,拓展规划学和管理学的深度,既弥补了传统的部门化管理重技术轻理念、重微观问题解决轻城市系统优化之不足,又弥补了传统行政管理重理念轻方法、重政府内部管理轻城市经济社会运行管理之不足,因此广受学生和用人单位欢迎。城市规划是综合配置城市土地资源和城市公共资源的手段,城市规划管理是宏观层面的城市管理。人民大学城市管理本科学科建设突出城市规划学的教学,同时突破中国传统的技术性规划教学,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教学体系,构建公共政策视角下的城市规划教学,创建了全国第一个将城市规划引申到公共政策领域的教学体系,符合公共管理学专业化、城市规划学管理化趋势,为国家培养转型期需要的交叉学科复合型人才。

(二)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课程体系的指引下,为突出特色,城市规划与管理系特别注重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本科有4门专业课开展了课外体验和实践。课程考核采用“大作业”形式,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技术手段,解决该课程领域所涉及的具体问题。在大学的四年时间设置了三次递进的实习:2年级学院组织的社会实践,初步认识城市管理;3年级暑期在实习基地为期一个月的专业实习,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城市问题,学习与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4年级最后一学期根据自愿的原则在相关城市管理与规划部门实习,或者参与系里教师的学术研究,锻炼提升学生解决综合性城市管理问题的能力。

跟踪前沿实践开展学术研究和实践教学。一流的学术研究是一流教学的保障。城市规划与管理系的学术研究围绕学科建设展开,并及时将最新研究成果带上课堂,60%的老师申请到国家基金项目,每个老师都围绕学科建设需要开展研究并撰写论文;实证研究项目和规划编制项目选择也都以符合学科建设方向为主要原则。为此我院规划与管理系根据区域特征先后建立了北京朝阳区、扬州市、安庆市、成都温江区、自贡市等5个教学科研实习基地。3年级学生暑假集体在实习基地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习,地方需求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人民大学师生为实践单位带去了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理论和方法,受到实践单位欢迎。实践基地则为师生跟踪最前沿的城市管理实践提供了极好的平台。

城市规划与管理系教师长期耕耘于城市管理学术前沿,实现教学相长。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参加全国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组织的社会调查竞赛。为增加本科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通过微信、公共邮箱等途径,挂出课题题目和需要的人数以及各种专业会议的信息,鼓励学生进行申请。

城市规划管理学科还处于探索阶段,结合课程设置,规范教学内容,我系根据教学培养方案,积极进行相应的教材建设,其中按照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签订的系列本科教材协议,出版了《城市管理学》、《城市总体规划原理》等教材。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签订的公共管理视角下的规划系列教材包括:城市发展的经济学分析、城市发展的社会学分析、城市发展的政治学分析、城市规划公共政策原理、乡村规划基本原理、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等,近几年将陆续出版。

(三)探索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的培养手段

好的教师支撑好的教育。由于我系教师数量少,结构趋向于多元化、年轻化,为弥补前沿问题研究的不足和拓宽学生视野,一方面采用聘任兼职教授的形式弥补目前师资结构的不足,另一方面根据教学内容,聘请政府机构、研究机构、企业等的实践工作一线的资深专家进行专题研讨,保证学生有机会聆听全国一流的教授、学者的研究成果和实证案例,为学生拓宽国内视野提供条件。

我们一直坚持学生培养的国际化导向,通过鼓励教师出国进修、为学生出国交流创造条件、与国外大学建立合作关系等方式提升国际化水平。平均2年举办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为学生提供近距离接触国际一流学者的机会,并与国外大学形成长期稳定、制度化的教学合作关系,包括与墨尔本大学和剑桥大学签订学生互访协议,与奥克兰大学联合举办“国际城市研究与规划实践”联合课程;每年多次邀请包括剑桥大学Elisabete、墨尔本大学韩笋生教授、旧金山州立大学的Richard LeGates、UPENN的John Landis教授和Eugenie Birch教授、旧金山州立大学的Richard LeGates教授、格罗宁根大学的Gert de Roo教授、UIC大学张庭伟教授等国外知名教授为学生授课,建立与国外大学的联合研究渠道,共同展开国际研究,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国际视野。

(四)树立人本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

人民大学城市规划管理专业以“人文、人本、人民”为核心理念,培养具有综合分析能力和人文精神的城市规划人才,明确公共政策导向的城市规划管理的“人本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重要性,把德育培养作为课程体系之中贯穿始终的关键。为此,教学团队每月至少开一次讨论教学相关事宜的会议,向学生推荐必读文献,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与实践,强调人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2010年4月14日玉树地震,我系师生秉承“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精神赶赴灾区,在前沿事件中锻炼成长,援建3年时间里共有30名学生到过灾区,以此为契机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国家责任感。

三、教学体系创新

(一)树立城市管理专业的基本理念

传统城市管理专业设置多基于部门化管理的需要,侧重本部门的技术管理,或者是直接针对政府管理需要的行政管理。城市是具有自身发生发展规律的复杂巨系统,中国转型发展极大地增强了城市各领域之间的互动性,几乎所有城市的重大管理难题都是跨部门的复杂问题。我系创新城市管理学科建设理念,以城市发生发展规律的教学与研究为起点,赋予学生认识和解决中国转型期综合性重大问题的知识结构和能力。

(二)重构城市管理学学科体系

经过多年对城市问题的跟踪研究和教学实践,我系逐步建立了能够面对和解决重大综合性城市管理问题的专业教育体系,拓展和丰富了公共管理学的学科架构,增强了公共管理学服务社会的综合能力。同时也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中国传统规划学的经济社会内涵,为工学背景下的城市规划专业向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转型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三)完善教学体系的逻辑脉络

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本科2年级分专业,1年级的公共基础课由学院统一安排,包括管理学、经济学基础课程,从2年级学生开始接受专业训练,规划专业课程本着从微观到宏观、从历史到现代的教学逻辑在两年内进行安排,同时按照2年级开设经济学和管理学专业课,3年级开设社会学专业课的基本原则,方法课程安排从1年级开始开设,遵循从数据到图形空间的教学逻辑,同类课程前后具有逻辑连续性,不同类课程具有互补性,形成目前相对合理、均衡的教学时序体系。

(四)探索专业教学的创新模式

社会科学规划范文第15篇

论文摘要:本质上,区域科技发展规划是经济发展规划,规划要处理好区域发展与科技进步两者的关系。区域科技发展规划同时具有公共政策的属性,其编制与实施过程遵循公共政策的一般方法和程序。通过对区域科技发展规划中区域发展、科技进步和公共政策三个要素的分析,为我国区域科技发展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的乘数效应已成为政府部门和学术界的共识,制定区域科技发展规划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政策之一。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战略研究设置“区域科技发展研究”专题,充分体现了域科技发展规划的重要性。从区域层次上来讲,区域科技发展规划的编制与实施是在准确把握区域的现状和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在区域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其理论基础是由相关理论构成的有机理论体系。

l区域科技发展规划理论研究进展

国内埘于区域科技发展规划理论和方法的研究是从个案开始的。有代表性的个案研究主要包括:马惠娣对中国第一个科技发展规划的研究,曾敏对聂荣臻科技思想的研究,贺桂梅等对渭南2000年科技发展规划的研究以及胡维佳对中国历次科技发展规划研究所作的综述性研究。这研究为我国区域科技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但是更多地停留在个案层面上,缺乏从个案到理沦的归纳和发展。

在个案研究的基础上,很多学者展开了关于区域科技发展规划理论体系的研究。包括区域科技发展规划的基本原则和存在问题的研究IlI、区域科技发展规划编制的理论基础的研究等方面。陈宏愚等在《地方科技管理新论》一书中,提出科技计划的原则性管理内容包括:编制领域计划,实施矩阵式管理;按照科技计划体系合理配置资源;突重点,加强集成,滚动发展;实行课题制管理方式等。张利华等对一般科技发展规划编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上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理论研究,并且在此基础上,对区域科技发展规划评估理论和评估方法的研究将区域科技发展规划研究从前期的编制扩展到评估阶段。这些研究以规划编制的一般理论为基础,对区域科技发展规划编制流程、准则、以及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推动了区域科技发展规划研究的深入,实现了区域科技发展规划理论从个案研究到一般性理论的延展。

从经济地理的角度对区域规划的研究为区域科技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理论指导,这些研究对于区域科技发展规划的区域空间特征进行了充分的分析。方创琳161从地理学的综合角度分析了当前区域规划中的弊端,提出应该加强学科综合研究,培养复合型人才。刘卫东和陆大道通过阐述“点轴系统”理论、全球化下的城市区域理论以及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分析了区域空间规划的理论基础,讨论了进行区域空问结构规划的一些具体方法。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胡序威、陆大道、毛汉英、方创琳和张京祥等学者在经济地理领域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对于区域规划的技术层面进行了全面的研究。

近期,一些学者对于如何有效的将技术层面的研究有效地与现实的行政体制和经济环境实现对接,如何将技术语言转化为政策语言和行动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李雪飞、张京祥等指出,从本质上讲,区域规划就是一种典型的公共政策,我国区域规划公共政策属性缺失的根本原因在于权威机构的缺位,法律保障环境的薄弱以及规划编制的技术主导。谢惠芳、向俊波也提出技术性仅仅是区域规划属性之一,政策属性才是区域规划的本质属性,区域规划的科学性是为政策性服务的,新时期的中国区域规划改革应该首先确立和实现区域规划的公共空间政策属性

从经济地理学和区域规划的视角出发开展研究,对于区域科技发展规划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相埘于我国快速发展的区域科技发展规划实践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进一步拓宽视角,从学科交叉融合的角度来构建区域科技发展规划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区域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是一项系统工作,技术性是规划编制的基础和依据,政策性是区域规划编制完善和贯彻实施的保证,他们互相补充,构成区域规划理论体系的有机整体。软科学发展至今,已经形成很多具体方法,建立丫庞大的软科学方法库。面对如此众多的软科学方法,如何选择和综合运用适宜的方法、技术和工具是软科学研究必须回答的问题。具体到区域科技发展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如何在区域发展的空间限制下,突出科技对区域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使区域规划的政策性和技术性有机结合,是当前区域科技发展规划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蚶区域科技发展规划的本质属性和相关要素进行系统分析,为建立和完善区域科技发展规划编制和实施的理论体系提出建议。

2区域科技发展规划的发展属性

在我国的规划体系中,客观上存在着既相互依赖又各有侧重的发展规划和空问规划两大系列。据此,区域规划也可以分为发展规划系统和空间规划系统。区域发展规划以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为核心,重点考虑发展的目标、方向、速度、比例、结构和途径。对相关发展规划目标和措施的空间落实只作简单的考虑。区域空间规划侧重地域空间的发展和人口城市化、空间布局问题,主要从区域空间结构协调性的要求出发,以地域开发规划为核心,进行区域空间开发的布局。在我国,从国家层次上看区域规划处理的是空间(区域)问题。但是从区域的层次来看,区域规划被作为一一个相当综合性的规划,具有发展规划的性质。区域规划主要是通过资源的有效配置,发挥区域竞争优势,解决区域性问题,提高区域的整体竞争能力,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的京津冀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规划。

科技发展规划是一项代表国家(或地区)施政的战略性决策,是为实现科技长远发展规划目标而制定的方案体系,对规划目标实现的途径潴施、步骤做出具体的规定和没计,是政府从国家(或地区)层次上根据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科技发展的指导性纲领,它围绕规划目标的实践,在发展领域、发展阶段、资源配置、支持条件上的优势集成和统筹安排,具有战略性、系统性、政策性和可操作性等基本特点。所以,科技发展规划是以科技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在研究科技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的基础上,勾画未来科技发展以及以科技发展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蓝图,并通过规划的实施来推动这一蓝图的实现。科技发展规划是为在一段时期内解决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而编制的解决方案,是区域发展综合规划在特定领域的发展和补充,是指导区域科技发展,并决定该科技领域重大工程和安排政府投资的依据。

区域科技发展规划是指导区域科技发展的总框架,它指导同科技相关的计划与行动,包括指导区域科技投入方向,科技资源配置,以及确立什么样的区域科技发展模式、方式以及如何规定相关科技发展主体的行为等。区域科技发展规划作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区域整体发展规划为指导,是支撑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规划,作为区域科技政策的体现,区域科技发展规划是实施科技政策或科技立法的手段。区域科技发展规划更接近于经济规划和发展规划,而非空间规划。制定区域科技发展规划要重视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科学技术的发展既有科学技术自身的推动作用,又有经济、社会需求拉动的作用,科技发展规划的制定要强调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解决的技术问题、强调科学和技术的紧密联系、强调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的互动关系,从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系统论角度制定科技发展规划;把握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发挥科学技术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作用,从而使科学和技术发展在近、中、远期都能最大程度地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联系,并有效增强知识和技术地战略储备和可持续创新能力。

3区域科技发展规划中的区域发展与科技进步

在确定了区域科技发展规划的发展属性以后,区域科技发展规划的制定过程中还要处理好区域发展与科技进步两者的关系。正如前面的分析,区域科技发展规划的宗旨应该是通过科技进步来促进区域的全面发展,区域发展是规划的最终目标,科技进步是区域全面发展内在动力。

3.1区域发展是规划的最终目标

区域科技服务于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区域科技的本质在于它所承担的经济社会职能,区域科技资源是指根植或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资源与科技活动的总和。在经济全球化与一体化、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科技实力成为提高区域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区域科技发展要体现区域发展目标,充分体现区域特色,发挥区域的竞争优势,围绕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形成独具特色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科技发展格局。

区域科技发展规划是指导区域科技发展的总体框架,是关于区域科技投入方向、科技资源配置、区域科技发展模式以及科技活动中相关主体行为的重要纲领性文件。随着科技在区域发展中作用日渐凸显,区域科技发展规划成为支撑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规划,成为区域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科技发展规划的编制要在深入分析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科技需求的基础上,围绕区域经济建设的难点、热点和重点问题,确定区域科技发展的关键问题。一个区域能够投入科技发展的资源是有限的,科技规划要充分考虑区域的发展方向和实际能力,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紧密结合区域发展的关键问题,着眼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有重点地选择区域科技发展的方向和领域。

3.2科技进步是区域发展的动力

科技进步是区域发展的动力。科技在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的整体中有三个功能:一是扩大了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的认识,使自然物质成为可被用来发展经济的自然资源,并使利用后的物质良好地回归自然循环,不断提高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程度。二是提高了生产工艺技术水平和社会协作水平,从而提高科技资源、自然资源和劳力资源的复合效率。三是用新的知识补充和更新了教育内容,提高了教育水平和人才质量。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一方面,生产要素(信息、技术、资本、人才)及其组合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在全球流动和扩散,另一方面,这些要素又在特定区域集聚。区域科技发展规划是以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为目标,解决科技资源的高效配置问题,其主要途径是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创造创新主体之间的结合与互动、区域之间的合作与互动的环境和形成互动的机制。区域科技发展规划中区域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关系如图1所示。

为促进区域发展,政府实施宏观管理政策,科技进步是促进区域发展、提高区域竞争力的动力因素,区域科技发展规划将科技进步作为调节对象,通过系统分析区域发展的现状,确定科技发展的主要任务,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区域科技发展规划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政策;区域发展规划实施的直接目标是促进区域科技进步,提高区域科技能力;通过科技进步对区域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发挥科技进步的乘数效应,促进区域发展。在这个图中,上半部分为政策目标,包括区域科技进步和区域发展两个,区域发展是最终目标,科技进步是直接目标,它在区域总体发展目标的统领下。下半部分是区域发展的公共政策,对应政策目标,实施区域宏观管理政策和具体的区域科技发展规划,区域科技发展规划是区域发展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4区域科技发展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

公共政策学把政策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制定和执行政策的一般规律,“是研究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特有的矛盾和规律性,即政策活动的最一般的规律的学问”。公共政策的涵义包括四个基本方面㈦:公共政策是由政府或社会权威机构(有时会包括普通民众,在民主社会尤其如此)制定的;公共政策要形成一致的公共目标;公共政策的核心作用与功能在于解决公共问题,协调与引导各利益主体的行为;公共政策的性质是一种准则、指南、策略、计划。科技发展规划是中央和地方政府管理和规划科技发展的政策工具。从科技发展规划的研究、编制、实施和评估的整个过程来看,它是一个从公共政策提出、形成、认定、分析、制定到执行、评估、调整和终结的完整的公共政策过程。因此,在科技发展规划研究和制定过程中,应借鉴公共政策分析以及公共政策过程的相关理论研究,通过科学的政策分析以及公共政策过程设计来保证科技发展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执行性。半个世纪以来,国内外公共政策学研究领域的优秀成果,已成为指导科技发展规划制定和实施的重要理论工具。通过引入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成果来保证科技发展规划制定与实施过程的科学性,预知并及时修正制定和实施过程的偏差。

公共政策理论是区域科技发展规划制定与实施方法与程序的理论基础,是对操作流程和操作方法的指导。从公共政策理论的角度,区域科技发展规划编制与实施的基本步骤为:首先,要对特定区域科技发展规划的背景进行分析,分析科技发展规划制定的特定区域环境与条件,如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区域科技发展的宏观政策与环境条件等。第二,在此基础上分析区域科技发展面临的问题以及具有的优势,确定科技发展规划的目标和任务,规划的目标除了总体目标外,还包括规划的单项目标和区域目标。第三,分解规划目标和任务、将任务落实到具体的相关责任者。分析明确规划实施相关的支撑条件,使区域科技发展规划的各个系统互相耦合,形成合力。第四,对规划的实施状况进行评估,并及时反馈。规划实施状况的评估贯穿于规划实施的整个过程,及时的评估反馈是改进和优化规划实施效果的保障措施。

5小结

5.1区域科技发展规划的理论体系

通过以上的分析,区域科技发展的理论基础是由三个要素组成的有机的体系,即区域发展要素、科技进步要素以及公共政策要素,如图2所示。

区域发展要素决定了规划目标和规划的空间限制。区域发展要素决定了区域科技发展规划必须从区域的具体条件出发,立足于特定区域的具体状况,系统考虑区域的优势和劣势,提高区域的综合竞争能力。

科技进步要素确定了规划的对象和规划的内容。区域科技发展规划通过分析区域科技资源状况,确定区域发展中需要科技解决的关键瓶颈问题,以及在区域发展中起支撑和引领作用的科技发展的主要方面。通过系统分析,抓住区域发展中科技发展的主要方面和关键问题,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公共政策要素是区域科技发展规划编制和实施的保证。区域科技发展规划是政府执行公共职能的一种形式,通过公共政策来促进区域科技发展,进而提高区域竞争力,因此区域科技发展规划是一项区域发展的公共政策。从背景分析、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到规划评估的整个过程,公共政策理论为区域科技提供了指导。

以上三个方面要素形成有机的统一体,构成区域科技发展规划的理论基础。如图所示,在区域科技发展规划制定实施的整个过程中,区域发展和科技进步两个要素共同作用,形成规划制定的切面。即,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形成规划背景分析、科技任务确定、任务分解以及规划评估等不同的切面。例如,在科技目标确定阶段,要综合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第一,遵循公共政策制定中关于目标确定的一般方法和原则。第二,要系统分析区域的资源禀赋、区域发展所处的阶段与现状、以及区域发展存在的问题,找准区域进一步发展的任务和目标。第三,分析在完成区域发展目标和任务的过程中,所涉及的关键科技领域以及区域发展中的技术瓶颈,确定科技发展的任务和目标。

5.2区域科技发展规划理论分析的意义

区域科技发展规划是政府以区域发展为方向,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而制定的发展规划。它是政府公共政策的重要部分,其编制和实施过程遵循公共政策的基本原理和准则。不同区域的科技发展规划会有很大差异,本文对区域科技发展规划理论体系的分析希望为规划的制定和实施的方法步骤提供一个方法上的指导。

首先,确定区域科技发展规划的公共政策导向,其编制和实施要遵循公共政策制定的一般过程。以公共政策为导向进行规划编制和实施,一是要培养规划编制人员的政策分析能力,以及对区域发展和科技进步发展方向的宏观把握能力,需要掌握交叉学科的综合性人才。二是,区域科技发展规划的编制过程和规划决策过程是一个开放的过程,应允许、鼓励公众真正的参与到规划的编制和规划的决策中来。三是,区域科技发展规划成果的表达要用政策性的语言代替以往技术性的语言,不仅能够为公众认识和理解,而目.易于规划管理机构进行实际操作与实施。

第二,区域科技发展规划的每一个阶段都是区域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有机统一体。区域发展目标与科技发展任务方向的确定是相辅相成的。从区域发展的层面来讲,科技发展是以区域的发展为核心和导向的,要从区域的实际情况出发,区域科技发展规划的内容避免面面俱到,要针对区域发展中遇到的典型科技问题来切应实际地确定规划的编制内容,以增强区域规划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而不是盲目的追求高、精、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