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文范文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文范文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文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荣辱观;行政文化

一、引言

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广泛而深刻的指导性,即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八荣八耻是对我国几千年来中华传统美德的高度概括,是我国每个公民都应遵守的行为准则,是每个行业都应践行的行为依据。八荣八耻是行政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二者具有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作用。作为同样具有广泛影响性的行政文化建设,也应以八荣八耻为理论指导,以搞好行政文化的廉政建设,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和社会风气,最终达到赢得民心,加快构建和谐社会步伐的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一)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道德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良性的道德建设有利于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步伐,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而八荣八耻是对我国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高度概括,使道德尺度明晰化、具体化、条文化,使广大民众有了行为的依据,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研究八荣八耻有利于整个社会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将有力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保障。

(二)有利于党风廉正建设

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应代表最先进的生产力、最先进的文化、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进行行政文化建设要以此作为思想指导,因为党员的行为作风具有模范带头作用,关系到党的荣辱存亡。而八荣八耻则是在三个代表思想之后的再发展,为党员提供了行为的准则及精神动力,有利于党员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利于+防止腐败,有利于形成廉洁、公正、服务大众的健康思想。

(三)有利于提高国民整体素质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育社会主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八荣八耻则对每个人的各方面都提出了总的行为准则,有利于其整体素质的提高。

(四)有利于加快和谐社会的构建

八荣八耻作为广大民众的行为准则,有利于形成积极、健康、和谐的社会局面。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与外来思想发生碰撞不可避免,特别是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时刻准备对我国进行不良、腐朽意识的渗透。而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我国国民提供了行为的依据,可以此很好地分辨、抵触各种不良的腐朽思想,从而树立正确的思维、行为习惯,为实现我国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目标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保障,从而有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行政文化相关概念辨析

(一)行政文化的定义及特征

行政文化是相对于社区文化、乡村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而言的一种具有行政特点的文化形态,主要是指各级党政机关国家行政主体在实践行政活动中,影响甚至决定其行为的一系列行政道德、行政理念、行政规则、行政环境等各种道德现象、心理现象和精神活动状态。它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应共同具备和遵守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道德标准、行为模式、生活方式及人际关系等各种社会准则与行为规范的总称。它具有时代性、社会性、民族性、积淀性、隐蔽性、连续性、普遍性、渗透性,它是一种巨大潜在的无形力量,其影响是持久的、无所不在的。

(二)行政文化的功能

1、引导作用。即引导受众群体形成特定的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特定的行为模式。行政文化一方面通过将共同价值观向行政人员个人价值观内化,使行政组织在理念上确定一种内在的、自我控制的行为标准,规范、指导、约束着行政人员的行为。另一方面,受强有力行政文化影响和熏陶的行政人员,能够自觉地约束个人的行为,使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与行政组织保持相同的取向。

2、规制作用。由于行政文化包括行政道德、行政规则等因素,因此,行政文化在道德上具有良性的引导作用,在行政规则上具有导向、规范、甚至强制执行作用。

3、保障作用。由于行政文化包括行政道德、行政规则、行政理念等既成因素,因而为行政执行、学习人员提供了可参照的模板,为其行政行为提供了底线。因此具有保障正常行政行为执行的作用。

4、辐射作用。行政文化可以通过行政主体与外界的交往,把其作风、精神面貌辐射到整个社会,对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产生重要的影响。可见行政文化作为行政主体的思维方式、目标导向、约束机制,在整个公共政策的制定、实现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四、建设措施

(一)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作为指导思想

行政文化包括行政道德、行政理念、行政规则、行政环境等。而八荣八耻显然是行政道德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高于行政道德,具有很现实的理论指导性,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时代产物,是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的再发展,与其一脉相承,并同样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因此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用这些先进的理论指导行政文化的建设,以确保正确的行政文化建设方向,并在此基础上用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拓展政文化建设的深度性、广泛性、高质量性。

(二)严格加强行政主体道德思想建设

行政主体是行政文化的建设者,同时又受行政文化的影响,是行政文化的受众者及行政政策的执行者,其言行是行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政府政策是否能够得到顺利落实,行政主体是否秉公行事,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关系到政府行政目标的实现及政府形象的树立。为此必须加强行政主体的道德建设以培养行政主体高尚的道德情操,高层次的思想境界,而八荣八耻概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行政主体提供了具体的行为准则,有利于防止其思想滑坡,一心一意做好人民的公仆,避免腐败思想、行为的出现,促使其形成牢固、正确的地位观、利益观、权力观、大局观,最终为良好行政文化的形成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三)发挥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

当今的时代是信息、知识爆炸的时代。人民大众可通过多种媒体途径获取相关所需信息。国家相关媒体应借此良机,利用其广泛的受众性,充分发挥其舆论导向作用,积极宣传健康、和谐的道德思想,以不断使行政主体受到良好的道德思想熏陶,培养其高尚的思想情操,使其能够按照八荣八耻的要求为自己的言行躬行自省,并通过其行政行为的影响,利用其示范效应,为行政文化的发展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

(四)突出行政文化建设的伦理性

践行实践八荣八耻是一个人行为伦理性的集中体现,而伦理是道德建设的灵魂所在。突出行政文化建设的伦理性也就是要突出行政主体对道德观念感知的自觉性,使其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正义感、羞耻感,能够自发按照道德要求特别是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使其言行在生活中能够“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遵循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礼仪伦常,不腐化堕落;在工作中能够“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严于律己、秉公行事、惩恶扬善,不搞小团体主义、不徇私枉法;在学习中能够“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不断吸收新的科学知识,与时俱进、忧国忧民,并坚决反对封建愚昧落后的言行,倡导积极健康的思想言行,以为行政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超级秘书网

(五)加强行政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

《》规定,共产党员和党的干部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八荣八耻是党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重要体现,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行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要内容,是对人们言行准则的重要创新性经验总结,是党员、行政主体、广大民众武装自己头脑的重要思想武器。

因此要加强行政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并且要着重关于八荣八耻行政文化理论的相关理论研究,使其不断充实完善、内涵更加丰富,以充分发挥其对行政主体以及广大民众的言行指导作用,避免不好甚至违法乱纪的言行出现,以促进我国行政文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和谐发展。

(六)树立典型的践行者

事实证明,生活中良好的典型模范具有很好的带头作用,能够激励其成为像典型、模范人物。因此应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发现践行八荣八耻的榜样人物,并大力宣传其先进事迹,带动更多的人成为八荣八耻的忠实践行者,特别要发现行政主体、共产党员中践行八荣八耻的典型人物,以树立其行政主体、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最终通过以个体带动群体的良好效应,为积极的行政文化观念特别是八荣八耻的落实及不断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如在和平建设时期,涌现出雷锋、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任长霞、方永刚等众多好党员、好干部、好榜样,他们的高尚品德为其他行政人员的言行提供重要的参考坐标,是行政文化中靓丽的风景线。

五、结语

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是共产党员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的再发展,是行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行政主体言行的风向标,具有广泛而深刻的指导意义。

因此要大力加强以八荣八耻为社会主义荣辱观主要内容视角下行政文化建设研究,以不断丰富、充实我国行政文化建设的内涵,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2篇

一、丰富和发展了党关于文化建设的基本思想

对于文化建设,我们党有着丰富的经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为文化建设确立了基本的原则和方针,而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关于文化建设的基本思想。在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问题上,邓小平将社会主义文化视为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在学术界,曾经有人认为邓小平同志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奠基人,善于领导经济工作,而对文化建设则不太重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其实,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实践中非常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对文化建设具有导向作用,并在内涵上有部分的重合,对此,他解释道:“所谓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这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等等。”[6](P367)在邓小平看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表现在它的文化、科学技术水平应该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更先进,这才称得起社会主义,称得起先进的社会制度。”[7](P200)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或不重视文化建设,就根本谈不上完整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根本任务和方针上,邓小平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新观点和新论断。首先,在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上,邓小平认为,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推动文化发展,“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思想。……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6](P173)从这一逻辑思维路径出发,我们也就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离开了四项基本原则,文化建设也就不可能顺利地推进与发展。在一定意义上讲,邓小平对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的确立,为文化建设的实践指明了正确方向。其次,在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上,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的有关思想。就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来说,同志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对青年提出了“三好”(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希望,把德、智、体全面发展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标准。按照这一思想要求,邓小平结合改革开放时期的特殊性,提出了“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标准,并将其作为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基本要求,他还强调“我们历来提倡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其中最重要的是有理想、有纪律”。[6](P209)应该说,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根本任务的确定,基本上奠定了我们文化建设目标的框架,因此,具有深远的影响。最后,在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上,一方面,邓小平从文艺的角度强调了文化建设为人民、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方向,他说:“我们要继续坚持同志提出的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6](P210)“任何进步的、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不能不考虑作品的社会影响,不能不考虑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党的利益”;[6](P256)另一方面,邓小平也继承了所提出的“双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文艺“应当”“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主导了1980年党中央“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针的提出[8]。他认为,“我们要永远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6](P256)“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方针,”[6](P210)因此,在文化建设中,我们既要提倡不同的学术观点争鸣和学术自由,又必须将文化建设的方针与四项基本原则、与批评和自我批判联系起来,因为“我们坚持安定团结,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双百’方针,是完全一致的”,[6](P256)“坚持“双百”方针也离不开批评和自我批评”。[6](P392)此外,邓小平还提出了教育“三个面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这一思想后来被拓展到文化建设层面,被视为文化建设的“三个面向”方针。显然,邓小平所继承与发展文化建设方针对我们的文化建设实践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在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经济建设)的关系上,邓小平提出了“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非常重视经济建设问题,并逐步形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是因为经济发展既是使中国摆脱因“”所致的社会发展滞后的现实需要,也是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当然,邓小平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意味着他不重视文化建设,相反,他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6(]P367)然而,在当时的实际工作中,有些地方、有些同志一味地强调经济建设,而忽视文化建设。针对这样的做法,邓小平提醒党内同志,“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6](P144)可以说,邓小平不但强调了两个文明的重要性,而且还特别指出如何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他提出,“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严厉打击经济犯罪,包括思想政治工作”,[6](P306)“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两手抓,只有一手是不行的”。[6](P153)“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使我们认识到全面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高了我们对文化建设和发展规律的认识。

二、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3篇

提出建设和谐文化开辟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新境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理论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条件下强调和谐文化建设,其主旨是在以人为本的原则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从公平正义的文化权益出发,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强调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对话、竞争,并在消除文化逆差后充分显示中国的文化综合实力,强调民族凝聚力与亲和力,进而形成缓释日常矛盾冲突的文化氛围、文化机制、文化精神,强调对创新精神的激活。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和谐文化是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文化体系,包括人自身和谐、人际关系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行为规范、文化产品、社会风尚、制度体制等要素,其核心价值层面则是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四方面内容构成。这是和谐文化最基本的内核和根本,也是和谐文化的主要方面,决定了和谐文化的性质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的。以这样的核心价值理念为内核的和谐文化,意味着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是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的和谐社会。和谐文化的价值理念,本质地规定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规定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这就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理论开辟了全新的境界。

我们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家园,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但是,只有到了马克思主义创立的唯物史观,才揭示了社会的本质、发展动力和发展规律,才使人类的社会和谐理想变成了科学。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论证了实现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揭示了未来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特征,指出了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辩证法,揭示了社会系统内各种要素之间的普遍联系、对立统一和相互转化的规律,阐明了社会结构、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辩证关系。马克思关于“自由人联合体”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表述,指出了未来社会包括和谐社会的目标模式。我们党提出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思想,遵循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顺应了人类文明历史潮流,是把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科学构想与中国实际的成功结合,逐步将其变成社会文明发展的现实目标和具体措施,符合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要求。党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要求的六方面内容,既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文化、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文化,也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文化,内在地涵盖了和谐文化的各项要素,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贯通,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发展与稳定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这些要求既阐明了和谐文化的目标体系,又提出了实现这些目标的基本途径和原则,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条件下强调和谐文化建设,其主旨是在以人为本的原则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从公平正义的文化权益出发,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强调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对话、竞争,并在消除文化逆差后充分显示中国的文化综合实力,强调民族凝聚力与亲和力,进而形成缓释日常矛盾冲突的文化氛围、文化机制、文化精神,强调对创新精神的激活。我们要使所有这些价值诉求能够实现,就必须深刻认识建设和谐文化乃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要求,深刻认识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的同步协调性,深刻认识现实基本文化关系中还存在着诸如需求与供给、普及与提高、民族与世界、继承与创新、农村与城市等或隐或显的结构矛盾性,深刻认识文化滞后必然最终从根本上制约和谐社会进程的危机性,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繁重性、复杂性和长期性。

强调和谐文化建设有利于抓住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

我们党提出建设和谐文化,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大力研究、倡导和宣传和谐文化的价值取向,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引导人们正确处理社会生活中的复杂矛盾,鼓励一切有助于促进和谐的思想和行为,不断增加社会生活中的和谐因素,并建立健全保障社会和谐的法律和道德规范体系,努力使我们的社会形成一种既充满活力又团结和谐的局面,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有利于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和谐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应是被社会广大成员广泛认同的主流文化。每一个国家在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都有自己的主导思想,一个社会的主导思想也就构成了它特定的社会文化和文明的精神实质和根本性标志。我国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令世人有目共睹的成就。但是,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出现了一些必须认真把握的新趋势、新特点:由于资源能源紧缺压力加大,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由于发展不平衡,城乡矛盾、区域之间的矛盾、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更加突出;由于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高并更趋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遇到新的挑战;由于劳动者就业结构和方式不断变化,人员流动性大大加强,社会组织和管理面临新问题,人与社会的矛盾更加突出,等等。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是我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前提,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搞好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我们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的总体部署,为我们认识和解决和谐文化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指明了路向。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我们必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充分发挥和谐文化的积极作用。和谐文化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于一体,是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我们党提出建设和谐文化,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大力研究、倡导和宣传和谐文化的价值取向,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引导人们正确处理社会生活中的复杂矛盾,鼓励一切有助于促进和谐的思想和行为,不断增加社会生活中的和谐因素,并建立健全保障社会和谐的法律和道德规范体系,努力使我们的社会形成一种既充满活力又团结和谐的局面,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体来说,就是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过程中坚定不移地贯彻科学发展观,自觉而理性地遵循人类文化生存的普遍规律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客观逻辑;就是要在和谐文化建设中坚持文化发展才是硬道理,要以国家、民族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文化利益作为战略出发点和根本价值取向,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以及摒弃不切实际的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运作模式;就是要在社会全体成员中树立共同理想信念,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形成万众一心、共创和谐的强大力量;就是要倡导一种和谐精神,形成和谐思维,培育一代具有和谐道德的理想人格;就是要营造一种和谐的社会环境,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形成一代和谐的人际关系。只要我们积极促进和谐文化建设,就一定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基础、道德支撑力量和良好社会氛围。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既是一个重大的现实课题,又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需要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我们应当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加强对这一课题的研究,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认识。要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理论导向、舆论导向、政策导向、利益导向和法制保障,并且使这项历史性任务贯穿和落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我们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迈向新胜利,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必将深入人心,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努力搞好和谐文化建设关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巩固党执政的基础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努力搞好和谐文化建设,把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和力量统一起来、凝聚起来,就可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和智力支持,就能够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也只有把和谐文化建设搞好了,我们党才能不断增强执政的文化基础和文化自觉,才能更好地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实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努力搞好和谐文化建设的核心要求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最完美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认为,未来的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我们认为,努力搞好和谐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精髓,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从事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理所当然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和要求,应当从现在的具体事情做起,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贯穿到我们的各项工作中去。简而言之,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自觉地实践胡锦涛总书记反复倡导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就是努力搞好和谐文化建设最基本、最重要的实践内涵。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4篇

“孝”作为中国社会所特有的道德伦理准则,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历代统治阶级都极为关注和崇尚。所以,中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关于“孝”的文化体系。孝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和人际交往中形成的,不同时期给它注入了不同的内涵。孝文化可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来理解。狭义孝文化是指社会、家庭在为老年人提供物质保障、精神赡养、情感慰藉等方面的思想观念、社会伦理、制度规范和价值取向。简言之,孝文化就是关于孝的观念、规范以及行为方式的总称。广义孝文化包含精神层面、行为层面、制度层面及物质层面的内容,并将孝的内涵从家庭伦理进一步扩展到对国家效忠的态度上。传统孝文化起源于农耕社会,农村孝文化起初只是调整农村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家庭伦理关系,并没有家庭之外的社会规范。随着历史的发展,孝道逐渐与封建宗法制度相结合,农村孝文化逐步同社会的文化、政治、法律相融合。广义的孝文化可以从以下四个层面分析。

(一)从精神层面分析,孝文化是关于“孝”的观念体系,即“孝德”

“孝”字最早发现于殷商甲骨文中,这表明在公元前十一世纪人们就有了“孝”的观念。西周以后,出现了大量关于孝的文献记载。《尔雅•释训》对孝的解释是“善事父母者为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孝”字的象形意是指年轻人背着老年人,象征着和谐的亲子代际关系,因而孝被看作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尊重和爱戴的美德。总之,“孝”是孝敬长辈、赡养父母、善待老人的一系列观念。孝文化历来受到中国普通百姓和帝王将相的极力推崇。在古代,孝敬父母、光宗耀祖、效忠君国成为当时人们的崇高的价值追求。当民众将孝行从个人行为和家庭行为扩展到社会行为,上升到国家层面,并形成统一观念时,孝道及孝行就演化成了一种特定的文化,深刻地融入到了民族的观念系统。

(二)从行为层面分析,孝文化是关于践行“孝”的具体活动,即“孝行”

第一,最基本的“孝行”包括养老、敬老、送老、祭老。《礼记•祭统》:“是故孝子之事亲也有三道焉: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养则观其顺也,丧则观其哀也,祭则观其敬而时也。尽此三道者,孝子之行也。”养老就是照料老人生活起居,使老人吃饱穿暖。敬老就是精神上尊老爱老。送老就是老人过世之后,按照本民族本地方礼节风俗为其送葬、尽孝。祭老则是清明或老人的祭日,子女举行祭祀仪式对老人寄托哀思。第二,家庭孝敬,包括夫妻和睦、父慈子孝、家庭成员间的和谐友爱。家庭中夫妻之间要平等和睦,创造良好的家庭气氛;父母对子女要关心、照顾,要尽心尽责养育子女,教育子女要相互帮助,共同进步,还要教导子女成为有益于国家和社会的人。第三,要建功立业,光宗耀祖,效忠国家。孔子曰:“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即一个人最大和最理想的孝行就是建立功业、扬名于世、显赫父母。这里的孝除了指家庭中子女对父母的孝顺,还指在社会上小辈对长辈的尊敬、礼让。孝的最终衍伸是效忠国家,就是人们要听命于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封建社会君、国一体,孝就表现为爱国。一个人的成长、立业、处世,始终都贯穿了“孝”。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孝”是社会稳定的前提和基础。

(三)从制度层面分析,孝文化是关于“孝”的伦理准则,即“孝道”

以血缘关系为钮带的“孝道”宗法制度早在周朝初期已经制定,使孝成为一种正式的人伦规范和礼仪制度。孔孟儒学则提出了孝的具体伦理道德规范。“三纲五常”说,使“孝”最终成为封建社会的伦理纲常和政治制度,统治者标举“以孝治天下”。宋明时期,统治者更是大力宣扬孝义、倡导孝行,在选拔和考核官吏时把是否孝敬父母作为首要标准。至此,孝的本义从家庭伦理延伸到社会道德规范,从人际关系扩展到政治法律关系。

(四)从物质层面分析,孝文化还包括关于“孝”的物质载体和活动载体,即“孝形”

孝文化在中国绵延数千年,孝文化的价值理念、制度规范的传承和弘扬都需要一定的物质和活动载体,包括与“孝”相关的人物、传说、典籍、民俗、礼节、碑文、建筑等方面。对“孝”论述的论著如《孝经》《礼记》《女儿经》等文化典籍;有以孝命名的城镇,如孝感;有丰富多彩的孝的故事传说、孝的代表人物;有众多的关于孝的遗迹碑刻等。余家山头村的“女儿节”这一民俗活动历经六百余年从未间断,就是典型的孝的活动载体。这些物质和活动载体都是当前传承和弘扬孝文化的宝贵财富。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孝文化的时代内涵

(一)强调精神赡养

自觉善事父母是新农村孝文化的基本内涵,儿女要自觉奉养父母,使双亲颐养天年。善事父母包括物质供给和精神赡养两方面。物质供给是善事父母的较低层次和基本要求,指尽己所能,从物质上为父母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精神赡养则是较高层次的奉养,在满足老人物质需要基础上关注其精神需求。当前新农村的孝文化则应更多关注“精神赡养”。(二)强调“生命价值”《孝经•开宗明义》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要践行孝道,首先要保证行孝者和被行孝者生命的健在。为人子女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行孝,即珍爱自己的身体和生命,也是孝行的体现。当今社会的生存压力大,个别人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点困难挫折就轻生,留下年老孤独的父母。这是一种非常不孝的行为。

(三)建立“平等原则”的新型孝道

旧的孝道强调子辈对父辈的绝对顺从,是条“单行线”。新型孝道则是“双行线”,核心在于子辈与父辈的平等对话,而不是对父辈权威的盲目顺从,更不是父辈对子辈过分纵容。新型孝道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基础上的平等交流和理性之爱。

(四)及时行孝,厚生薄死

现在年轻人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很大,有很多人认为,等自己的生活条件好了再来孝顺父母。然而,“子欲孝而亲不在”,“子欲养而亲不待”,父母可能会突然离世,行孝已晚。有人为了弥补缺憾,并受封建迷信的影响,花费大量金钱和精力办豪华葬礼。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孝道应破除旧时代的丧葬陋俗,大力提倡趁父母健在时做到物质和精神赡养,并建立社会主义的文明丧葬新风。

三、余家山头村“女儿节”及其特征

(一)余家山头村“女儿节”的来历及所体现的精神内涵与文化内涵

衢州市作为“南孔圣地,孝贤故里”,近年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树立了儒家文化发展的典型。农历正月十八为衢州市余家山头村的“女儿节”。相传余氏始祖守益公(明洪武年间)有一女儿,守益公非常疼爱该女。在女儿出嫁后,因思女心切。守益公在每年正月十八都叫其女回家尽孝。余家山头村的“女儿节”由此得名,历经二十二代子孙的传承,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甚至在时期也不曾中断。每年正月十八,出嫁的女儿都会回到娘家团聚。在过去,女儿上午回家孝敬父母,下午到余氏祠堂祭拜祖宗,参加村里的民俗活动。“女儿节”当天的主要活动有:请佛赐福、祭祖、走马灯、舞龙灯、唱戏等。而今的“女儿节”与古时不同的是,它扩大了活动范围,女儿们会带上亲戚朋友到娘家聚聚,并与同村的“女儿”交流工作和致富信息。余家山头村的“女儿节”是村民自发组织的。代代相传不间断,是因为它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活动形式简单而隆重,是因为它过滤了繁文缛节,遗留了文化的精髓;活动内容丰富而务实,是因为它真正体现了孝、德、伦、礼等这些最博大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十八十八,女儿回家。”这个专为女儿而产生的习俗,在古代是破除男尊女卑传统的表现,在现代是孝文化、和谐社会的最好体现。2011年余家山头村的“女儿节”已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确立了“尊重女性、崇尚孝道”这一宏大的文化主旨。正是从那一天起,余家山头村的“女儿节”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走向了更高的文化层次,注入了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二)余家山头村“女儿节”的特征

1.浓郁的地方性。

女儿节民俗活动内容有着浓郁的地方色彩,请佛赐福、祭拜祖先、走马灯、舞龙灯、唱大戏等都是地方上流传甚广的习俗,体现了地方民俗节庆特点和鲜明的地方性文化特色。

2.悠久的历史性。

余家山头村“女儿节”孝文化作为传统文化,历经六百余年、二十二代子孙传承,至今从未间断过,在当地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民俗文化景观。

3.独特的超前性。

在古代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女性地位低下,根本就没有发展个人才能的机会,因此不可能会以女性的名义来设立一个节日,而余家山头村却恰恰相反,传承着尊重女性的“女儿节”。这符合现代社会所提倡的男女平等与和谐社会的宗旨。

四、社会主义新农村孝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

(一)加强学术研究,把握新农村新型孝文化的时代内涵

余家山头村已经开了两次较大规模的有衢州市文化局负责人、文联、作家协会、民俗专家、大学教师参与的孝文化研讨会。对当代新农村孝文化展开了深度研究:认真理清社会主义新农村条件下孝的当代涵义、当代特征及当代价值;结合当前农村实际情况,了解老年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针对当前新农村养老资源匮乏的现实问题展开系列研究,为新农村孝文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及方法建议。

(二)孝文化教育常态化

孝文化教育包括两方面,一是对青少年的孝文化教育。对农村青少年进行新孝道理念教育,使青少年懂得尊重、爱戴、孝顺自己的父母。这也是爱党爱国的基础和前提。要把孝文化教育纳入学校教育范畴,学校要开展各种活动对青少年进行孝道教育。二是对全体村民开展孝文化教育。无论何时,家庭永远是农村老年人的第一生活场所。家庭的和睦及家庭成员对孝文化认知和践行状况,直接决定着老年人的生活品质。从当前农村家庭养老的需求者增加,而养老资源的供给者减少的现实困难出发,政府要对村民展开各种形式的孝文化教育,使每个人对“孝”都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设立专门机构落实农村孝德制度,建立孝德管理长效机制

要落实好农村孝德制度,使孝德管理工作日常化就必须设立专门机构。在村委会建立孝道奖惩机制,树立孝德典型进行表彰,促使村民孝德观念的养成。余家山头村每年“女儿节”都评选并表彰“好女儿”“好媳妇”。2011年评选出了“好女儿”26名、“好媳妇”46名并予以表彰,还建立了“孝慈善”基金。该基金针对本村生活困难家庭的老人予以帮助,为该村的孝文化建设作出了贡献。2011年9月,该村好媳妇邵玉仙被评为柯城区第一届“十佳道德模范”———孝老爱亲模范。

(四)要强化法制监督,建立健全老年人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

与舆论压力和道德约束力相比,运用法律规范人们的孝德行为、强化人们的孝德意识是很有必要的。政府要完善对农村老年人的法律援助机制,做到每个乡、镇都有法律援助工作站,每个村都有法律援助联络员和调解员,不断把援助的触角延伸到农村的每个角落,使农村养老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部分农村家庭尝试签订了《家庭赡养协议书》和《继承财产办法协议书》等,减少了多子女农村家庭中的赡养纠纷,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农村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政府可以对这些有益探索进行宣传和推广,对解决当前农村庞大的老年人群的养老问题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五)倡导农民参加养老保险和医疗卫生保险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十七届六中全会;文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5-0046-0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增强高度的文化自觉,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兴国战略的提出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精髓和兴国之魂的地位和文化作为人民精神家园和民族血脉的重要性,是新时期建设国家的纲领性文件,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革新提供了新的指导,对于思政教育革新的重点之一思政话语转换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我们拟从以下4个角度来探讨全会文化兴国方针对思政教育话语转换带来的思考。

1 思政话语转换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当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任务,就是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决定了思政教育为意识形态最新成果服务的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的教育教学之中,在坚持主导性,尊重多样性的前提下首先要帮助大学生在多样文化环境下能够不断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并进一步由认同升华为信仰,由信仰外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行动。这种知-情-意-行的过程,不是灌输的过程,而是在教学双主体的话语交流中促使学生主体自己的价值选择和文化认同,是话语共建和话语交锋中形成的理性认识和选择的结果。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意识形态性,“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是指它的政治性、阶级性,也就是说他明确地属于一个阶级,并为这个阶级的根本利益服务,其作用在于维护一个特定社会的统治阶级的统治。”作为思政教育要素之一的话语也具有意识形态性的一元性,话语交流的重点是为主流意识形态服务,意识形态“一元主导”和多种价值取向“多元共存”的关系,使大学生在话语交流中形成正确认识,在多元文化的互动中、多元价值的选择中保持时代的主流精神和坚持核心价值观,从而真正去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2 思政话语转换要加强文化化进程

意识形态“文化化”“是全球化时代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发展的诉求选择,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的重要路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对于意识形态的教化,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传播,需要植根于文化的母体中,用文化熏陶来取代单一的政治宣教,用“润物无声”的方式代替单一灌输。

传统的思政教育有着为政治而政治的单向思维特性,教化的过程脱离被教化者生活实际,政治气息浓,较为生硬而单调,在一定意义上很容易激起被教化者的逆反心理,也容易导致其政治人格分裂:理论掌握上与实际行动上完全脱节,最后带来的结果只能是教化效果不理想。而我们将政治教化融入文化母体中进行传播则可以有效避免这种困境。“人是文化主体,同时又是文化的对象。人生存于世界上,也就意味着人在文化中。”文化是大众生活的表征,也是现代性社会构建的重要一环。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要抓住文化这个载体,文化便于流行和适用,大众而又典雅,通俗近民而又不失礼仪,典范有约束而又能随心所欲,精英和平民共赏。同时,文化除了是一种消费需要之外,更主要的是为人类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一种意义的建构和解释,这对于后现代人群“无意义感”和虚无感的化解,对现代社会重物质轻精神的纠正,对其精神性的提升,是很好的渠道。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要回到个体生活世界,关心与普通人有关的尊严、自由、平等、幸福、多元等现代公民的社会理念。但是,回归生活世界是有特殊要求的,“应该是一种建基在对日常生活世界有深刻了解、理性反思基础上的有条件的超越”这样才不会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先进性和引领性埋没到碎片式、片面性的个体生活里,如何做到对日常生活的超越,文化的作用最为重要。文化建设是有具体形态的,缺乏丰富多彩的具体形态,价值或精神就没有驻留或依托的基础或场所。思政教育话语表达需要在探寻多种文化形态比如文化产品、文化场所、文化遗迹、文化活动仪式、文化习俗、文化典籍、文化传说等中蕴含的不同的精神品质和精神韵味,以及这些精神又是如何表现中华民族的智慧、勤劳、淳朴、厚重、大气等性格特质和精神气度的,这样才能形成对文化更清晰的更坚定的认识。

3 思政话语转换要注重多元文化环境中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发展

文化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精神成果,又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道路探索始于五四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这一探索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组织保证。在此后的80多年的风雨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站在历史的前沿,为中国现代文化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探索

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对我国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的探索开始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成熟于1940年《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完善于解放战争和建国初期。认为,新民主主义文化首先是民族的,它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并带有我们民族的特性。当然,它又是开放的,要同一切民族的社会主义、新民主主义文化相联合,互相吸收、共同发展,形成世界的新文化。不仅要吸收当前外国的革命文化,还要吸收外国的古文化。但吸收一切外国的东西,都要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而不能搞“全盘西化”。学习和应用马克思主义也是这样,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统一起来,亦即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方面也要采取科学态度,要尊重自己的历史,要继承中国古代灿烂的民族文化,这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新中国成立后,什么是社会主义文化,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问题,逐步提到了我党实际工作的日程上。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此开始了现实的探索,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随后的“打倒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的造成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严重破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从那时起到现在,中国现代文化建设理论集中体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提出。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邓小平在领导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创造性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他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要在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1991年7月1日,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首次明确提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并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了论述。他进一步强调,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针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指出文化建设不能搞全盘西化,但又必须在立足本国的前提下,充分吸收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瞄准当代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先进水平,进而“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同志指出,文化建设要实行文化开放政策,但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开展多种多样的对外文化交流。既不能搞文化关门主义,也不能搞文化领域的全盘西化;既要积极吸收国外文化的有益成分,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建设的成就,又要防御和抵制外来文化中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1997年党的十五大,正式把社会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联系起来,科学论证了二者之间的辨证关系,阐述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主要内容和根本措施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形成。进入新世纪,我国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目标,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加突出地将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到党的建设和执政兴国的重要战略地位,进一步明确了先进文化在全党工作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作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完整地表述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辨证统一、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特征和内在规律,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2002年,党的十六大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上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标志着我们党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形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发展。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党要带领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需要,是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创造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也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增强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控制力、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需要。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充分继承前人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的前提下,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分析和全面把握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着眼于不断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基础,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与把握达到了新的境界,是我们党所具有的高度文化自觉的鲜明体现。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期间,同志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提出,要树立和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作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任务与重要内容。这些都明确指出了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价值。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了明确阐述,首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标,并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建设实践的全面总结和理论提升,是中华民族文化自觉的集中体现。所谓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就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的思想文化。它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价值追求,体现了人们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安排、政策导向和实践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建设什么样的文化,就是坚持和倡导什么样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建设和谐文化就必须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关键和根本。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没有正确的精神方向,从而也就没有和谐文化可言。因此,增强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就必须发展一个民族的文化,就必须坚持和发展民族文化之中的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我国和谐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发展方向提供了根本保证。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7篇

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现状

(一)当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紧迫性

从宏观层面来说,“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个国家的崛起,文化的繁荣是其中不可缺失的一环。

中国在经历一段时间高速发展后,如今又到了一个改革转型关键期,这尤其需要我们一如既往地解放思想、持续地理论创新。如果以落后的或与实际情况不相适应的文化来指导我们的实践,就很有可能造成发展的停滞或倒退。显然,没有先进文化就难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国家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迫切要求由此可见一斑。

从微观层面来说,文化事关人的思维方式,事关人的精神力量,事关人的生命境界,事关人的全面发展。近代以来迫于亡国与落后之危局,中华民族之精神高度贯注于救亡图存与发展赶超的伟大实践中。但新世纪随着经济迅速强盛、物质极大丰富、科技快速更新,人民也相继从生存束缚中解放出来,个人的休息时间及剩余精力逐渐增多,而劳动又尚未成为人的第一需要,这时个人深层次的精神问题就突显出来,提升文化品位,丰富精神生活,就成为人们的客观要求。

现在,个人生活方式呈现多元化多变性趋势,随着各种社会文化思潮的泥沙俱下,个人价值观的选择更容易误入歧途。价值观的错误或精神的坍塌意味着精神家园的危机,从而使人的动物性一面易于暴露,即表现为自私放纵、蒙昧野蛮、迷信无知、仇恨暴力等等极端方式。对这些问题的解决,除了继续有力地推进经济建设、夯实物质基础之外,更紧迫地需要文化之阳光雨露的滋养润泽,这时文化可以而且必须发挥核心作用。

(二)当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艰巨性

第一,文化发展受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首先,经济发展可以为文化建设提供物质基础,但经济与文化要两者兼顾,两者都要下力气。而现在的中国依然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发展的问题依然严峻,所以我们进行文化建设依然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既要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又要用相当的时间和精力来搞好精神文化建设,要找好它们之间的平衡点。其次,好的政治可以为文化发展提供安定的环境,但相对于政治,文化发展又具有自己相对的独立性。我们已经为先进文化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但是人们的思维还是在经济文化建设一手硬一手软的惯性中前行,而这个问题往往又不是一时半会可以解决,因此,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任重而道远。第三,当今中国,虽然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主流,但封建主义文化时而沉渣泛起,资本主义文化也不断冲击,各种负面文化思潮的交织争锋也使我们的文化建设充满挑战。

第二,中国文化发展自身存在的问题。在中国建设先进文化,自身依然面临多方面掣肘。一是传统文化自成体系、根深蒂固,“五四”时期所推崇的“德先生”、“赛先生”至今仍有些水土不服。二是西方负面文化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个人主义、功利主义为内涵的资本主义文化,它迎合了人类贪婪、自私、放纵的一面,推而广之以致民粹主义、霸权主义、排外主义以及强兵黩武、弱肉强食等。一旦受其影响,想要纠正便难乎其难。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在文化领域优势未显。迫于现实的需要,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对我们的指导主要侧重于政治、经济领域。而在文化方面,我们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认识仍有待加强。这是一个长时间的探索过程,需要不断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需要不断地探索自己的文化发展道路。

第三,人民整体文化水平和学习主动性仍显不足。在封建社会,文化知识基本为上层精英所垄断,绝大多数普通民众无法受到良好教育,因而导致国民平均文化水平有限。虽然近代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来以来,我们致力于提高教育水平、普及文化知识、增强文化素养,但我们起步晚、人数多、难度大,又囿于经济条件有限,加上文化大革命的冲击,以及市场经济初期“没有文化也能发大财”等观念的误导等,对于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普及造成了很大困难。

其次是学习主动性不足,缺少对文化传播的担当精神。所谓下坡容易上坡难,懒惰容易勤奋难,人本身就有一种惰性,加之社会不良学风影响,使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经典、对传统文化精华、对西方优秀文明成果知之甚少,有的只是片段性的快餐式吸收或者倒腾一些二手资料,这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无异于舍本求末。

现在社会上出现一种状况,一方面我们心灵空虚、精神面临危机、道德出现问题,但另一方面又不读书、不学习、不下工夫,惰于面对和解决自己的问题。这种情况长此以往,将给民族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危险。对此党和政府着眼大局、及时部署,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学习型社会包括学习型公民、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城市、学习型政党、学习型政府。只有不断促进解决人的学习主动性问题,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我们的文化建设才能有所突破,有所作为。

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途径

党的十八大再次倡导“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当然包括对自身优势和自身问题两方面的清晰认识。文化自信则是对努力解决问题、不断克服困难、持续发扬优势的信心。中华民族在血与火的现实前面,已然建设了一个震惊世界的经济大国,当然也有智慧和能力建设一个更加优秀的文化强国。这种自觉和自信正是源于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自觉与自信。

首先,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确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文化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其次,中华传统文化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深入人心,其中的精华经过历史地不断洗礼与扬弃,在人民日常生活中得以代代相传,已然内化为我们民族独有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它有创化日新、生生不息的文化生命,所谓“天地之大德曰生”;它有刚健中正、自强精进的文化品格,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它有迎难而上、顺势而为的文化智慧,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它有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文化胸怀,所谓“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

但好的传统,也有可能因为时代的变迁而出现问题,特别是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快速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传统文化在适应新形势方面需要赋予新的解释与转换。所以,接受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指导,结合当今时代特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适应新形势、新要求,“阐旧邦以辅新命”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等方面要有所作为。

第三,中国文化乐于借鉴西方文明优秀成果。西方文化植根于古希腊文明传统以及“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等,以理性精神、逻辑思维见强。我们可以吸收其理性、分析、逻辑、科学、思辨的一面来弥补自身的不足,同时发挥传统文化以修身为本、家庭为根、国家为重、和谐为贵的一面,以之弘扬自身文化优势,弥补西方文化缺点,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相互借鉴,相互补益,顺应人民的要求,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强国道路。

但我们的文化强国道路不是排斥、取代别国的文化发展道路。世界只有一种文化存在时,“一花独放不是春”,无益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同文化的呈现是人类对于自我完善的道路的不同选择。这不同道路的选择不是上天的预先设定,只是人类在实践的过程中,因环境、人种、传统、创造性等等情况的区别而偏重于不同的方向。但终究这些都是人的文化、人类的文化、是人类共同体中优秀的一部分,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放在整个人类社会的背景下,也只是阶段性的不同部分的差异,其本质是植根于人类进步的需要,最后要达到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允许和鼓励多条道路的探索,“百花齐放春满园”,各种文化“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只有这样,才能构建一种不同文明和文化共存发展的和谐世界。

三、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人文化

我们创造自己的文化,应当把自己放在文化里面,因为我们无一不是此文化所化成之人,个人的生命与文化的生命是相通的。同时文化又在人的实践过程中生成,人是文化的创造主体,文化不是与人无关的客观独立存在,它的形成和作用都有赖于人的活动。马克思恩格斯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贯之于文化领域即说明文化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总和,体现人的精神生活关系,而个人既受这种关系的化成,又在自己的实践中给这种关系以一定的影响。

我们建设先进文化的目的就在于创造先进的文化环境和文化内容去育成先进的个人,这就是人文化的含义,即“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的宗旨是为人服务,为人生服务,为人民服务,这就决定了只有真正给群众精神生活以指导的文化才具有价值意义。它在任何时候的建设发展都不能脱离人的生命实践,恰恰是在人的生命活动中,文化才能显示其强大的力量。要把文化与活生生的人结合起来,以文化承载的价值、道德、智慧化人之心、养人之性、怡人之情,使人真正有所发展。通过发展“人”这个主体,从而发展家庭,发展社会、国家和世界,反过来又以发展了的家庭、社会、国家和世界来发展个人。文化的人文化过程就是人的发展过程,脱离人的文化、不能化成人的文化是僵死落后的。人文化要避免人的物化、异化,当科技、金钱或其它存在物取代人成为发展的目的时,人类文化便也面临终结。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8篇

一、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在论及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问题时,我们通常都把人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这一命题当作应然命题而不加以追问。其实,为什么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为什么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即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性问题,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基础性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从理论上对这个问题作了回答。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生产、分工与私有制的角度入手,科学地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性。同志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把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和目标联系起来,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过程的具体实践中,回答了为什么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个问题,深化了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性问题的认识。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又进一步明确指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和目标,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对于这个问题,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来理解。

1.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本质规定,是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与一切剥削社会的根本区别之一

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本质的一个重要规定。在《共产党宣言》中,他们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后来,他们又多次阐述了这一观点,如认为未来的理想社会,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49页),是“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人类最全面的发展的这样一种经济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130页)。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人的发展处在“人的依赖”阶段上,奴隶主和封建地主对奴隶和农民进行残酷地剥削和压迫,人的全面发展就根本无从谈起。到了资本主义社会,虽然打破了人对人的依赖关系,但是又形成了人对“物的依赖”关系;人虽然摆脱了人身依附,但却被物、金钱所统治;人成了商品和资本的奴隶。在这种社会里,根本就谈不上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到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才成为可能。在社会主义社会确立了公有制,消灭了阶级压迫和剥削,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上,在发展和繁荣文化上,有比资本主义社会更大的优越性,这些都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制度保障和物质文化条件。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之上的。因此,人的全面发展也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规定。

2.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目标和基本特征之一

在十五大报告中,我们党制定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这三个基本目标的总体归旨,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和文化,是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物质文化条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是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制度保证。在“七一”讲话中,同志则明确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目标。他说:“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又进一步明确指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

我们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偏废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行。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我们不但要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同时也要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同志也多次指出,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在十六大报告中又进一步强调,我们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把公民培育成为“四有”新人,使人实现全面发展。所以,作为反映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人的全面发展,也应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

3.人的全面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人是社会的主体,是社会发展的承担者和推动者。人类历史与实践证明:人的素质高低,人的发展的程度高低,直接决定了人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大小。

同志历来都十分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他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人才。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在十五大报告中,他又指出:“我国现代化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七一”讲话中,同志进一步指出:“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在十六大报告中更进一步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在知识经济兴起、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人的素质成为生产力和科技发展的根本动力。当今和未来世界的竞争,表面上看是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在内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但从根本上说是高素质的人才竞争。因此,不断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能够不断地推动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推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二、正确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内涵

要正确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内涵,就必须澄清理论上的一些片面认识。长期以来,理论界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理解有许多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们在实践层面有许多失误。其中最主要的不足是:以往我们常常把人的全面发展看成是一个遥远的理想,而没有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个理想与现实统一的历史过程;常常把人看成是手段,而没有把人的发展特别是人的全面发展看成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根本目标;常常把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看成各种技能的培养,而没有把人的素质看成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内容。

1.人的全面发展是理想性与现实性相统一、连续性与阶段性相统一的历史过程

过去,我们在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性与现实性、连续性与阶段性问题的认识上,要么只强调其理想性,不顾其现实性,陷入不切实际的空想;要么忘记远大的理想,只顾眼前利益,失去了前进的方向。当前,克服这两种错误倾向,在实践中有重大意义。因此,我们既要坚持人的全面发展这一人类社会远大而崇高的理想,又要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确立现阶段上的现实目标和具体要求。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发展的终极目标和方向,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最高理想。这是古今中外历史上的许多思想家们几千年孜孜以求得出的共同结论。古希腊哲人们提出的“至善的完人”,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倡导的“圣贤”,中世纪的神学家们推崇的人格化的神“上帝耶稣基督”,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推崇的多才多艺“全才式的人”,十八世纪的法国启蒙思想家们提出的“自由的人”,等等,都是对“人的全面发展”这一人类社会远大而崇高的理想的理论追源与求证。黑格尔则更明确地指出:“社会和国家的目的在于使一切人类的潜能以及一切个人的能力在一切方面和一切方向都可以得到发展和表现”(黑格尔:《美学》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59页)。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和创建了科学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他们从劳动、分工的视角对人的发展进行科学的分析,揭示了人从片面发展到全面发展的必然性。他们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未来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和最高理想。

实现长远理想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它要通过不断实现每一阶段上的现实目标来完成的。马克思恩格斯早就指出:“共产主义对我们说来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40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既是一个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也是一种“现实的运动”,而这个运动的条件,就是从现有的前提即现实的物质文化水平产生的。它必须在人类社会发展特别是实现共产主义的运动过程中的各个历史阶段上展开。所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应是一个理想性与现实性相统一,连续性与阶段性相统一的历史过程。

同志科学地总结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从理想性与现实性相统一、连续性与阶段性相统一的角度来理解人的全面发展。一方面,他坚持和重申了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的远大理想,指出:“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共产主义这一基本原理,”在“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另一方面,又认识到了实现共产主义和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并为实现这个远大目标和理想制定了现阶段的具体目标。只有通过扎扎实实地做好现阶段的每一项工作,才能不断通过实现各个阶段上的具体目标实现我们远大的理想和目标。这样,就做到了在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上理想性与现实性、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在这个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在“七一”讲话和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制订了在现阶段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目标,即在经济上,“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在政治上,“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和伟大创造精神,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好自己的事情,实现自己的愿望和利益,”“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在文化上,“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实现人们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这也是我们现阶段上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必须做的具体工作。

2.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它在社会发展中居于核心地位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应该是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政治、文化的共同发展,它们是社会发展的不可分开的两个方面。其中,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发展中居于核心地位。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政治、文化的共同发展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它们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相互统一的历史过程。转长期以来,人们常常把人作为社会发展的手段,或者忽略人在社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而没有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的重要方面。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发展观的嬗变中得到证明。最早的发展观是一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认为社会发展就是经济增长,亦即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的增长。发展的根本问题就是提高国民生产总值和经济增长率。这种发展观根本没有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而只是把人作为实现经济增长的手段。但实践证明,这种发展思路并没有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真正的发展,并没有实现西方发达国家那样的现代化;相反,还带来了许许多多的社会问题。于是就出现了第二展观,即综合发展观。这种发展观认为,发展也不仅仅是经济发展,应该是经济和社会的共同发展。这种发展观把人的发展作为与社会其他方面等同的一个方面,但是没有把人的发展放到应有的地位,没有把人的发展置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一方面,人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另一方面,又没有充分认识人的发展的应有的地位和作用,这阻碍了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背离了人类社会真正的归旨。基于此,就出现了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人、社会(包括经济、政治、文化)、自然和谐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观。这种发展观从人出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追求人、社会与自然的协调、持续、全面的发展。这种发展观确立了人的发展在社会发展的核心地位,强调和恢复了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发展中这一重要内容和本来的价值取向。

上述发展观的嬗变逻辑,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的实践中也反映出来了。在总结理论与实践得失的基础上,同志提出,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注重可持续发展。在党的十六大报告和“七一”讲话中,充分贯彻了这种思想,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同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一样,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它们是互为前提、互为基础,相互促进、共同协调发展。他说:“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就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历史过程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

3.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内容是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是指人的素质、能力、才能、潜能、社会关系、自由个性、人的需要等方面内容的全面发展。但是,其中的核心内容应该是素质或者能力、才能的全面发展。在这里,素质和能力的内涵是相同的,不同的是两者在不同的层次来表述同一内涵,素质更强调内在,能力更强调外在,它是素质的外在表现。

马克思恩格斯明确地指出,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内容是人的素质或者能力的全面发展。“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其中也包括思维的能力”(《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30页)。个人的全面发展“使自己的成员能够全面发挥他们的得到全面发展的才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3页)。列宁在领导经济建设、推行新经济政策的过程中,特别是在他晚年时期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构想和反思中,逐步地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国际竞争中,决定性的因素是综合国力,包括人的综合素质;社会主义要求得到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均衡,就必须充分重视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必须培养大量的具有全面素质和能力的人才。提出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理论,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德智体”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邓小平则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素质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在“七一”讲话中,同志也明确地把素质的全面发展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内容。他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接着又指出:“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们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又进一步明确指出,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还指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里明确把健康素质、审美素质作为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三、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以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为基础。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这极大地促进人的发展,并为人的全面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我国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差距仍然很大,贫困人口还为数不少;人口总量继续增加,老龄人口比重上升,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民主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都大大地导致了我国在人的发展方面的不平衡,制约了人的全面发展的进程。因此,正如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所指出的那样,我们要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紧紧把握住这一点,我们就从根本上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这也揭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

首先,要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要求有先进生产力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坚实的物质条件。如果生产力不先进,就没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一幕海市蜃楼,一个空中楼阁。实践也充分证明,当人们还没有使自己的吃穿住行在质和量的方面都得到基本满足时,人就根本不能获得全面发展,甚至连全面发展的目标和任务都很难提出。关于这一点,马克思早就指出:“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供应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而不是思想活动,‘解放’是由历史的关系,是由工业状况、商业状况、农业状况、交往关系的状况促成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68页)。“如果这个人的生活条件使他只能牺牲其他一切特性而单方面地发展某一种特性,如果生活条件只提供给他发展这一特性的材料和时间,那末这个人就不能超出单方面的、畸形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95—296页)。

为此,我们必须继续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破除阻碍生产力进步的一切束缚,包括观念、体制和政策上的束缚;必须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必须大力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使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大力发展科技,推动科学技术的创新;必须保持社会安定和政治稳定,为生产力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其次,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一方面,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它可以使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伟大创造精神,促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好自己的事情,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实现自己的愿望和利益。另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人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即具有民主、自由、平等的精神,具有当家作主的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在现阶段,我国公民在这些方面的意识尽管增强了很多,但仍比较淡薄;我们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有巨大的优越性,但仍存在着一些不足。所以,我们要继续推进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增强人民的民主意识,培养和提高人民的政治素质;要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维护社会稳定,为保障人民的自由和权利、实现自己的愿望和利益提供良好的制度保证。

再次,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人的全面发展既要以发达的物质文明为基础,也要以发达的精神文明为基础;既要以先进生产力为前提,又要以先进文化为前提。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精神文明是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的。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内容是素质的全面发展;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着力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四有”公民。所以,只有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才能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我们要吸收人类的一切先进文化成果,萃取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坚持文化上的对外开放,批判和继承外来文化的精髓;要坚持“二为”方向,大力弘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流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引导亚文化,抵制反文化;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做大文化产业,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鼓励对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文化创新,增加对各种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要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破除阻碍文化发展的各项落后的体制,建立与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相适应的文化管理体制。

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我们要大力发展教育。教育是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30页)。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描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时,明确地指出了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教育发展的方向。他说:“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面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此,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坚持教育创新,特别是要在教育思想和教育体制上的创新,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理念,深化教育制度和体制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广泛开辟对教育投入新渠道,不断完善提高教育的设施与手段。

最后,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为人民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和重要保证。没有良好的生态和居住环境,人就没有实现全面发展的自然基础。没有好的自然基础,人的生存都困难,就不要谈发展了,更不要谈全面发展了。这个方面常常为人们所忽视。这就导致了我们在一些发展战略和具体政策上的失误,我国目前的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人们的生活居住环境受到影响。因此,我们在发展战略和具体政策上,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保护和改善人类的生态环境,让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

【参考文献】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9篇

一、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在论及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问题时,我们通常都把人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这一命题当作应然命题而不加以追问。其实,为什么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为什么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即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性问题,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基础性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从理论上对这个问题作了回答。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生产、分工与私有制的角度入手,科学地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性。同志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把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和目标联系起来,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过程的具体实践中,回答了为什么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个问题,深化了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性问题的认识。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又进一步明确指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和目标,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对于这个问题,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来理解。

1.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本质规定,是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与一切剥削社会的根本区别之一

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本质的一个重要规定。在《共产党宣言》中,他们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后来,他们又多次阐述了这一观点,如认为未来的理想社会,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49页),是“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人类最全面的发展的这样一种经济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130页)。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人的发展处在“人的依赖”阶段上,奴隶主和封建地主对奴隶和农民进行残酷地剥削和压迫,人的全面发展就根本无从谈起。到了资本主义社会,虽然打破了人对人的依赖关系,但是又形成了人对“物的依赖”关系;人虽然摆脱了人身依附,但却被物、金钱所统治;人成了商品和资本的奴隶。在这种社会里,根本就谈不上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到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才成为可能。在社会主义社会确立了公有制,消灭了阶级压迫和剥削,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上,在发展和繁荣文化上,有比资本主义社会更大的优越性,这些都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制度保障和物质文化条件。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之上的。因此,人的全面发展也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规定。

2.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目标和基本特征之一

在十五大报告中,我们党制定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这三个基本目标的总体归旨,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和文化,是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物质文化条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是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制度保证。在“七一”讲话中,同志则明确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目标。他说:“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又进一步明确指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

我们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偏废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行。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我们不但要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同时也要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同志也多次指出,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在十六大报告中又进一步强调,我们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把公民培育成为“四有”新人,使人实现全面发展。所以,作为反映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人的全面发展,也应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

3.人的全面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人是社会的主体,是社会发展的承担者和推动者。人类历史与实践证明:人的素质高低,人的发展的程度高低,直接决定了人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大小。

同志历来都十分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他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人才。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在十五大报告中,他又指出:“我国现代化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七一”讲话中,同志进一步指出:“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在十六大报告中更进一步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在知识经济兴起、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人的素质成为生产力和科技发展的根本动力。当今和未来世界的竞争,表面上看是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在内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但从根本上说是高素质的人才竞争。因此,不断提

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能够不断地推动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推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二、正确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内涵

要正确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内涵,就必须澄清理论上的一些片面认识。长期以来,理论界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理解有许多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们在实践层面有许多失误。其中最主要的不足是:以往我们常常把人的全面发展看成是一个遥远的理想,而没有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个理想与现实统一的历史过程;常常把人看成是手段,而没有把人的发展特别是人的全面发展看成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根本目标;常常把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看成各种技能的培养,而没有把人的素质看成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内容。

1.人的全面发展是理想性与现实性相统一、连续性与阶段性相统一的历史过程

过去,我们在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性与现实性、连续性与阶段性问题的认识上,要么只强调其理想性,不顾其现实性,陷入不切实际的空想;要么忘记远大的理想,只顾眼前利益,失去了前进的方向。当前,克服这两种错误倾向,在实践中有重大意义。因此,我们既要坚持人的全面发展这一人类社会远大而崇高的理想,又要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确立现阶段上的现实目标和具体要求。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发展的终极目标和方向,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最高理想。这是古今中外历史上的许多思想家们几千年孜孜以求得出的共同结论。古希腊哲人们提出的“至善的完人”,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倡导的“圣贤”,中世纪的神学家们推崇的人格化的神“上帝耶稣基督”,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推崇的多才多艺“全才式的人”,十八世纪的法国启蒙思想家们提出的“自由的人”,等等,都是对“人的全面发展”这一人类社会远大而崇高的理想的理论追源与求证。黑格尔则更明确地指出:“社会和国家的目的在于使一切人类的潜能以及一切个人的能力在一切方面和一切方向都可以得到发展和表现”(黑格尔:《美学》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59页)。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和创建了科学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他们从劳动、分工的视角对人的发展进行科学的分析,揭示了人从片面发展到全面发展的必然性。他们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未来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和最高理想。

实现长远理想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它要通过不断实现每一阶段上的现实目标来完成的。马克思恩格斯早就指出:“共产主义对我们说来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40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既是一个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也是一种“现实的运动”,而这个运动的条件,就是从现有的前提即现实的物质文化水平产生的。它必须在人类社会发展特别是实现共产主义的运动过程中的各个历史阶段上展开。所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应是一个理想性与现实性相统一,连续性与阶段性相统一的历史过程。

同志科学地总结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从理想性与现实性相统一、连续性与阶段性相统一的角度来理解人的全面发展。一方面,他坚持和重申了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的远大理想,指出:“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共产主义这一基本原理,”在“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另一方面,又认识到了实现共产主义和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并为实现这个远大目标和理想制定了现阶段的具体目标。只有通过扎扎实实地做好现阶段的每一项工作,才能不断通过实现各个阶段上的具体目标实现我们远大的理想和目标。这样,就做到了在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上理想性与现实性、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在这个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在“七一”讲话和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制订了在现阶段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目标,即在经济上,“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在政治上,“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和伟大创造精神,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好自己的事情,实现自己的愿望和利益,”“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在文化上,“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实现人们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这也是我们现阶段上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必须做的具体工作。

2.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它在社会发展中居于核心地位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应该是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政治、文化的共同发展,它们是社会发展的不可分开的两个方面。其中,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发展中居于核心地位。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政治、文化的共同发展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它们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相互统一的历史过程。

长期以来,人们常常把人作为社会发展的手段,或者忽略人在社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而没有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的重要方面。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发展观的嬗变中得到证明。最早的发展观是一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认为社会发展就是经济增长,亦即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的增长。发展的根本问题就是提高国民生产总值和经济增长率。这种发展观根本没有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而只是把人作为实现经济增长的手段。但实践证明,这种发展思路并没有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真正的发展,并没有实现西方发达国家那样的现代化;相反,还带来了许许多多的社会问题。于是就出现了第二展观,即综合发展观。这种发展观认为,发展也不仅仅是经济发展,应该是经济和社会的共同发展。这种发展观把人的发展作为与社会其他方面等同的一个方面,但是没有把人的发展放到应有的地位,没有把人的发展置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一方面,人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另一方面,又没有充分认识人的发展的应有的地位和作用,这阻碍了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背离了人类社会真正的归旨。基于此,就出现了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人、社会(包括经济、政治、文化)、自然和谐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观。这种发展观从人出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追求人、社会与自然的协调、持续、全面的发展。这种发展观确立了人的发展在社会发展的核心地位,强调和恢复了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发展中这一重要内容和本来的价值取向。

上述发展观的嬗变逻辑,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的实践中也反映出来了。在总结理论与实践得失的基础上,同志提出,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注重可持续发展。在党的十六大报告和“七一”讲话中,充分贯彻了这种思想,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同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一样,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它们是互为前提、互为基础,相互促进、共同协调发展。他说:“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就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历史过程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

3.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内容是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是指人的素质、能力、才能、潜能、社会关系、自由个性、人的需要等方面内容的全面发展。但是,其中的核心内容应该是素质或者能力、才能的全面发展。在这里,素质和能力的内涵是相同的,不同的是两者在不同的层次来表述同一内涵,素质更强调内在,能力更强调外在,它是素质的外在表现。

马克思恩格斯明确地指出,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内容是人的素质或者能力的全面发展。“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其中也包括思维的能力”(《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30页)。个人的全面发展“使自己的成员能够全面发挥他们的得到全面发展的才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3页)。列宁在领导经济建设、推行新经济政策的过程中,特别是在他晚年时期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构想和反思中,逐步地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国际竞争中,决定性的因素是综合国力,包括人的综合素质;社会主义要求得到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均衡,就必须充分重视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必须培养大量的具有全面素质和能力的人才。提出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理论,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德智体”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邓小平则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素质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在“七一”讲话中,同志也明确地把素质的全面发展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内容。他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接着又指出:“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们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又进一步明确指出,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还指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里明确把健康素质、审美素质作为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三、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以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为基础。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这极大地促进人的发展,并为人的全面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我国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差距仍然很大,贫困人口还为数不少;人口总量继续增加,老龄人口比重上升,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民主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都大大地导致了我国在人的发展方面的不平衡,制约了人的全面发展的进程。因此,正如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所指出的那样,我们要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紧紧把握住这一点,我们就从根本上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这也揭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

首先,要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要求有先进生产力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坚实的物质条件。如果生产力不先进,就没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一幕海市蜃楼,一个空中楼阁。实践也充分证明,当人们还没有使自己的吃穿住行在质和量的方面都得到基本满足时,人就根本不能获得全面发展,甚至连全面发展的目标和任务都很难提出。关于这一点,马克思早就指出:“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供应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而不是思想活动,‘解放’是由历史的关系,是由工业状况、商业状况、农业状况、交往关系的状况促成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68页)。“如果这个人的生活条件使他只能牺牲其他一切特性而单方面地发展某一种特性,如果生活条件只提供给他发展这一特性的材料和时间,那末这个人就不能超出单方面的、畸形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95—296页)。

为此,我们必须继续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破除阻碍生产力进步的一切束缚,包括观念、体制和政策上的束缚;必须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必须大力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使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大力发展科技,推动科学技术的创新;必须保持社会安定和政治稳定,为生产力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其次,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一方面,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它可以使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伟大创造精神,促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好自己的事情,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实现自己的愿望和利益。另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人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即具有民主、自由、平等的精神,具有当家作主的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在现阶段,我国公民在这些方面的意识尽管增强了很多,但仍比较淡薄;我们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有巨大的优越性,但仍存在着一些不足。所以,我们要继续推进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增强人民的民主意识,培养和提高人民的政治素质;要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维护社会稳定,为保障人民的自由和权利、实现自己的愿望和利益提供良好的制度保证。

再次,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人的全面发展既要以发达的物质文明为基础,也要以发达的精神文明为基础;既要以先进生产力为前提,又要以先进文化为前提。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精神文明是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的。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内容是素质的全面发展;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着力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四有”公民。所以,只有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才能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我们要吸收人类的一切先进文化成果,萃取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坚持文化上的对外开放,批判和继承外来文化的精髓;要坚持“二为”方向,大力弘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流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引导亚文化,抵制反文化;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做大文化产业,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鼓励对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文化创新,增加对各种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要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破除阻碍文化发展的各项落后的体制,建立与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相适应的文化管理体制。

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我们要大力发展教育。教育是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30页)。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描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时,明确地指出了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教育发展的方向。他说:“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面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此,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坚持教育创新,特别是要在教育思想和教育体制上的创新,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理念,深化教育制度和体制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广泛开辟对教育投入新渠道,不断完善提高教育的设施与手段。

最后,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为人民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和重要保证。没有良好的生态和居住环境,人就没有实现全面发展的自然基础。没有好的自然基础,人的生存都困难,就不要谈发展了,更不要谈全面发展了。这个方面常常为人们所忽视。这就导致了我们在一些发展战略和具体政策上的失误,我国目前的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人们的生活居住环境受到影响。因此,我们在发展战略和具体政策上,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保护和改善人类的生态环境,让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

【参考文献】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先进文化;文化建设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中国共产党一直都重视文化的发展,重视用先进文化来武装全党、引领社会,在我国几千年的文化长河中,中华民族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创造出了博大精深的、优秀的华夏文化,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奉献,推动了社会文明的进步,是中华名族进步的精神力量以及重要保证和支持,不仅开辟了中华文化走向复兴的光明前景,而且推动了社会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

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提出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越来越重视文化的作用,对它的认识程度也越来越深。对于“文化强国战略”这个问题的提出并不是一举成功的,相反,它是我们党在经历了几十多年的辛苦探索,不断深化对文化的认识后,才最终形成和提出的。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召开。这次大会非常明确地提出了对于文化事业发展的任务以及部署,这是我们国家的文化体制改革步入崭新的历史阶段的标志。

200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提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拥有全局性的重要战略地位和作用。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具体阐述了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和它的战略地位,在如何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和繁荣这一问题上,提出了重要的指示和要求。

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对目前形势的分析,实事求是地总结了我国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会上提到,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对他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进行高度的培养,增强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我们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仅要做到文化自觉,更要做到文化自信,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而奋斗。这充分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尊重客观规律,尊重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历史规律,也体现了在先进文化发展这一问题上,党的执政能力作用的发挥,更彰显了中共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性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我们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的时代条件下,作出的满足各族人民精神文化需要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有利于我们继承和发扬中华名族的传统文化,深刻认识文化的作用和地位,使我们更加自觉地自发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奋斗,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前进。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在全国人民面前许下的承诺。从党的十为起,我们国家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要让人民的物质生活得到提高,而且要让人民的文化生活得到丰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增强文化软实力。亿万中华儿女不懈追求的光荣梦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它重要的精神支撑是文化的繁荣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胜利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我们党是一个有着文化自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对于文化建设,历来都高度重视。坚持文化的前进方向、团结奋斗力量,用先进的文化来引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以新的文化视觉、新的文化成果来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不管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还是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文化改革发展都要加快步伐,时刻牢记文化建设的任务,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途径

为了文化的发展,为了提高我们国家的实力,必须要在马克思主义的带领下,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实践,弘扬我国优秀文化,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目标,促使文化建设步入一个新的台阶。实现这样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必须选择科学的文化发展途径。

1.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关键是提高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最关键的一点是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要使文化生产力得到不断的解放和发展,使文化体制不断得到深化和改革,不仅要创造学术民主,还要发扬艺术民主,激发全民族的活力,确保人民的基本的文化权益,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让中华文化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各民族文化之间,应形成各具特色、和而不同、互融共存、全面发展的良好态势。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的增强,将为文化强国提供强劲的原动力,使文化持续大发展大繁荣,促进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

2.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发展道路

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系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和人民的幸福。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党的十报告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加快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对于文化强国的建立,不仅仅是要坚持正确的道路,要知道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必须做好充分准备,随时迎接新的挑战。

3.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必须提高党的领导能力

对于文化强国的建设,坚持党的领导是前提,要提高党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引领能力。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文化才能够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环境并与之相协调,使人民的精神文明需求得到体现。作为执政党,如果不加强自身的文化建设,就不能领导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党。所以,为了文化的发展,必须提高党的引领能力,以此来保证文化强国的建设。

四、结论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文化强国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奋斗目标,在各个方面都不能松懈,面对的挑战还很多。我们要在党的领导下,加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继承中华名族的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全民族的道德文化素质,鼓励广大人民群众支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投身文化建设上来,学习和借鉴那些优秀的文明成果,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 杨凤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3月,第36卷,第2期。

[2] 刘文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内涵探析》,《兰州学刊》,2013年6月。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律师文化    律师文化的效用     诚信执业

    一、律师文化及其重要性

    文化,通常是指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称。律师文化通俗地讲就是律师行业文化,是指律师行业在依法执业及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职业精神、职业理念、职业价值观等群体意识形态的总称。

律师文化作为法律文化的一部分,植根于社会文化,却又独树一帜,展现出截然不同的风采。从律师的制度基础角度看,由于存在着政治体制、经济制度、历史渊源、文化环境、风土人情、行为理念等方面的差异,中西方律师文化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发展路径,并体现出不同的特性。西方的律师行业从萌芽、发育到成熟经历了上百年的时间,其职业信仰与理念、价值观、管理制度、行为准则等日趋完善,由于政府干预少,更多地体现了行业自治,所以律师文化的发展带有明显的自发、自觉的性质。而在我国,由于律师制度恢复发展的时间较短,而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律师资源供不应求,巨大的市场缺口使律师队伍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太多的功利性、太短的时间积淀,以至于目前尚未形成内涵统一的律师文化。

而律师文化对于律师行业而言,作用极其重要,打个比方:有了律师文化的律师行业,就象有着蓬勃生机的森林,可以给作为个体的律师提供水、氧气及养份,可以净化社会文化中的有毒、有害成份;而欠缺了律师文化的律师行业,将逐渐由森林转为荒漠。在实践中例子不胜枚举:个别律师在执业过程中不讲职业操守,不讲诚信,不能遵从“法律至上和当事人中心”的行为准则,而是一切向“钱”看,为了钱可以丧失做人的基本道德,可以知法犯法;一些律师事务所则乐于开作坊、卖摊位,实行所谓“四位一体”(即一个律师随身携带所函、介绍信、发票、委托合同接案)的管理模式,与律师管理的法律法规等要求格格不入。而正是由于律师文化的缺失,导致律师这一本应倍受尊敬的职业群体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声望等受到影响,甚至产生误解。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推进律师文化建设,强调积极主动地研究与推动、自觉地凝结与提炼律师文化的内涵和精髓便是当务之急。

二、律师文化的效用

    文化属于意识形态的领域,它根植于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同时又反作用于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先进的文化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落后的文化会阻碍社会的进步。律师文化建设也是如此,先进的律师文化可以推进律师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腐朽的律师文化必然阻碍其发展进程。因此,我国当前的律师文化建设应在追寻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和继承先进文化基因的基础上,有效运用行政手段、行业内力等自主、自觉地推进律师文化的凝结与演进,尤其要遵循“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加强律师文化建设,从而提升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凝结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基因的、反映时代要求的、适应律师业发展的主流律师文化——社会主义律师文化。

司法部赵大程副部长在全国律师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对律师文化建设是这样定位的:律师行业在解决了行业队伍问题、组织架构问题之后,这个行业队伍靠什么精神支撑起来,这个组织架构靠什么理念去指导运作,就迫切需要形成一种符合党和人民要求、社会主义本质特征以及律师行业特征的职业精神,也就是社会主义律师文化。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律师文化是我国律师行业的主流文化,在此主流文化的框架下充分发扬“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充分展示律师文化建设的区域特色、集体特色、个体特色。如职业精神、职业理念、职业信仰、行为准则、形象风采等的多元化展示。

开展社会主义律师文化建设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效用:

(一)构建功能。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全新的制度发展阶段,与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制度相比,以公有制为基础、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社会主义在制度性质上显得更加先进和优越。先进的社会制度必须有先进的文化作为精神支撑,所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任务就是在总结归纳人类已有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取其精华,舍其糟粕,创造与构建适应其制度要求的全新文化体系。律师文化建设也是如此,更多地体现为破旧立新,重在对律师文化体系的构建。尤其是我国的律师业起步较晚,发展时间较短,经验不成熟,发展的路径仍然处于探索之中,对律师文化的构建性就显得更加迫切。从律师文化建设的层次上看,重点应对律师群体(行业)文化、集体(律所)文化和个体(律师)文化这三个层面上的要素、功能、任务等进行构建;从律师文化建设的内容方面看,既包括对律师职业精神、核心价值观、职业道德操守,管理体制与制度构架、行为准则、形象展示、社会评价体系等静态模型的构建,也包括对客户服务流程与规范、社会活动要求、服务礼仪标准等动态模型的构建,还包括律师群体内部对各种具有文化凝聚功能的系列活动模型的构建;从律师文化建设的实现途径方面看,既包括思想与心灵上的塑造,还包括运行机制规范、重点难点攻关、宣传推广渠道选择等方面的构建。通过对律师文化建设模型的构建,旨在确立律师主流文化——社会主义律师文化的应然状态,为开展律师文化建设提供指南。

    (二)整合功能。“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一个人对文化的理解和实践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律师作为一个职业群体,虽然有人类公认的“自由、正义、平等、秩序”等道德规范的约束,也有“法律至上”等法律人所应具备的内心确信予以支撑。但当法律文化展现在不同的群体或个体身上时往往呈现出非常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各执一端,因而形成不同的文化流派和学说,不同的流派往往以不同的理论作支撑,有的反应了社会主义主流律师文化的本质属性,有的则不尽然。为了避免支流律师文化对主流律师文化的冲击,律师文化建设的任务就应当对现存的律师文化学说和流派观点进行整理、归纳、提炼、权衡、扬弃,把各种学说和流派中的合理内核提炼出来,整合成为一个时代背景下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和律师业健康发展的主流律师文化。有人认为:过分强调律师文化的主流性和上层建筑性会抹杀律师文化的多样性,这是搞“一言论堂”,不利于律师文化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对此,笔者不敢苟同,开展律师文化建设是一项有组织、有目的、长期性的推进活动,它以研究、丰富与发展主流律师文化为己任,而不是为培植支流文化而存在的,从这一点上讲,开展律师文化建设就应以研究和实践主流文化为宗旨。至于支流律师文化的发展,所能给予的是言论与实践上的空间而不是与主流文化的发展争夺阵地。

    (三)服务功能。一项制度的建立总是为一定对象服务的,如果没有特定的服务对象,就会丧失存在的基础,律师文化建设也是如此。律师文化建设主要服务于三个对象:一是服务于上层建筑,即律师文化建设应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服务,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为国家长治久安的大局服务。二是服务于社会,即律师文化建设应有利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三是服务于律师事业,即律师文化建设应促进律师队伍健康、稳定的发展,促进律师执业氛围的优化。

    (四)阵地功能。加强社会主义律师文化建设,就是要用社会主义先进的思想文化去占领律师队伍的思想阵地,确保这一与上层建筑密切相关的职业阶层免受不良文化的污染和侵蚀。律师文化建设重点要占领三个阵地。一是要用先进的律师文化去占领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宣传阵地。律师群体靠运用法律为当事人服务,与百姓水乳交融,律师能听到群众的真实呼声,了解百姓甘苦,解百姓难解之题,办百姓难办之事,是收集民情的情报站。因而,应通过加强律师文化建设,从强化职业理念、树立正确的职业观等入手增强广大律师牺牲奉献的自觉性,将收集民情与传达政策变为自觉、自发的行动,确保律师这一与党和政府联系紧密的职业群体能成为党和政府重大方针、政策的传声筒,成为阐释政策法令的消化器,成为解民怨、恤民情的桥头堡。二是要用坚实的行动去占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实践阵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离不开律师职业群体的有力推动。律师文化建设的作用在于引导律师以什么样的理念,什么样的态度去看待法律?以什么样的行为去适用法律?以什么样的价值观去平衡社会效益、当事人利益和律师个人利益的关系?如此等等。总之,律师站在以法治国的第一线,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担负着重要的职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律师文化建设必须紧跟这一形势,用先进律师文化的力量不断影响律师群体的行为、确保广大律师在建设法治国家这一大环境中有为有位。三是要用先进的律师文化去占领优秀律师人才的教化阵地。优秀律师除了是一名精通法律、经济、管理、外语、现代信息技术等专业技能的法律人外,还应当是一位政治清醒、思想纯洁、作风正派、勤勉尽责、热爱公益事业、社会声望较高的社会人,具备这种素质的优秀律师人才没有先进的律师文化去熏陶与教化是不可能结成正果的。因而,律师文化建设应占领这一阵地,为打造优秀律师人才服务。

   

 (五)传承功能。一个时代先进的文化成果应当被提炼出来、传播开来、继承下去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传承先进的律师文化是律师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之一,通过传承先进的律师文化,促进律师文化建设档次的不断提高。传承律师文化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是要处理好律师文化建设的整体性与时代性的关系,既要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确定一个稳定的文化内核作导向,防止律师文化变成了宣传口号,朝令夕改;又要确保律师文化建设与时俱进,不断在历史演进中丰富和发展律师文化内涵,赋予律师文化以时代气息,从而增强律师文化的适应性。二是要处理好主流律师文化的传承与保持律师文化多样性的关系,力求在弘扬与传承主流律师文化的同时密切关注支流律师文化中的合理基因,及时将其吸收、整合,为打造更具普遍指导意义的强势主流律师文化提供基础素材。三是要处理好继承中国传统法律(律师)文化与吸收借鉴国外先进律师文化的关系,在构建社会主义律师文化的同时应以开放的姿态吸收优秀的人类文明成果,借鉴西方律师文化的合理基因,确保社会主义主流律师文化更具生命力。     三、律师文化的建设核心

律师文化建设包含的内容极其丰富,但作为一个以向社会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为生存之本的行业或职业来说,最根本亦是最所需要的,就是诚信。

(一)诚信,为律师职业的法律服务本质所决定。

律师是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专门职业人员,律师与其他从事司法工作的法官、检察官的最显著的区别,就是其职业的服务性。律师与当事人之间的关系不是公务人员与其对象之间的管理与被管理的不平等的“公务”关系,而是基于委托合同而形成的平等的民事法律关系。委托合同建立的基础就是当事人对律师的人品、职业道德、专业能力等的信任,因而律师的服务角色是否能够形成,首先就取决与在当事人眼中,律师是否诚信。双方无论在缔结委托合同前,缔约时,还是履约中,都应当恪守诚信这一民事活动应当遵循的最高原则。

(二)诚信,为律师行业的公共伦理所要求。

每一行业都有由社会分工所决定的专业定位和共同的职业操守。律师行业之所以能够存在,没有被取代,除了其具有其他行业所没有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外,在长期发展中所形成的诚信服务的共同伦理无疑也是很重要的原因。不论对每一个律师个体还是整个行业来说,遵守行业所必需的职业道德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试想,如果没有勤勉尽责、谨言守信这些职业操守,谁还会将其事关名誉、人身、财产、自由、生命的重要事项托付之?也正因为具有诚信这一行业伦理优势,几乎每一种司法制度都赋予律师优于其他种类的人、辩护人的特殊权利。

(三)诚信,为律师制度成熟完善所必需。

律师制度以确认律师地位、规定律师性质、强化律师管理、规范律师执业、协调律师关系、促进律师业发展为内容和目标,其每一方面都与律师的个人品行密切关联,都以每一律师个体诚信做人、诚信执业为基础。因为一切制度都必须通过每一个律师的具体行动来实现。可以说诚信建设,既是律师各项建设的基础,也是各项建设的归宿和落脚点。

    那么,怎样才能加强律师的诚信建设呢,笔者以为以下几方面不可或缺:

(一)强化依法执业。律师工作区别与其他服务的特点最重要的就在于其法律性,不论是民事行政、刑事辩护、还是非诉讼业务,律师的每项业务都以法律服务为内容,法律具有明确的是非界限和行为标准,因而依法执业是律师之本。 强化依法执业,首先应当加强律师的法律业务学习和培训,使律师及时准确了解法律的规定,把握法律精神。其次,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开展业务,不允许故意曲解法律,更不允许知法违法。

(二)强化规范执业。依法执业只是律师执业的最低要求,律师协会及律师事务所还应当根据不同律师业务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执业规范,业务指引,引导律师向当事人提供规范化的服务,这既可提高律师服务的水平,体现律师服务的专业特色,也必定会促进律师诚信服务建设。目前全国律协已经制定《律师办理刑事规范》、《律师办理公司股权收购业务指引》等执业规范,但从现实需要来看,还远远不够,许多需要规范的业务领域还没有相应的指导规范。在这方面地方律协也要发挥作用,积极组织本地具有较高法律素养和丰富执业经验的律师适时编写,以便为当地律师规范服务提供指导。各事务所也可根据其实际,制定更为具体和便于操作的某些办案规范,以提高本所规范执业,促进诚信执业,创建各具特色的服务风格。

    (三)推行律师执业公示。将律师的有关个人情况(如执业执业证号),律师事务所的简况(如人员结构、投诉电话等),律师收费标准、收案收费制度等予以公示,便于当事人知情、选择、监督、投诉。

    (四)避免利益冲突。要建立并严格推行利益冲突和回避制度,禁止双方,避免为已案件的当事人有利益冲突的另一方当事人与其案件有关联的案件。

    (五)建立律师诚信档案。律协、司法行政机关、各律师事务所都应建立律师诚信档案,详细记载律师执业诚信情况,以次此作为执业年审,评定职称,评选先进,向社会推介优秀律师,律师执业操守评价的依据。

    (六)公平竞争。规范律师执业推广及服务广告,禁止利用不正当手段竟揽业务,排挤竞争对手。提倡同行互敬,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维护行业整体形象和利益。

    (七)尽职服务,谨慎言行。律师应当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敢于仗义执言,维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禁止在执业中虚假承诺。

四、管理机关在社会主义律师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纵观中外,管理机关在律师文化建设中的作用都是极为重要的。作为有形干预法律服务市场的手,无疑起着承托律师文化的作用,律师的职业道德、执业纪律、收费标准及程序、案件流程等方方面面、时时处处都明白地体现。在西方,由于行业管理机制的成熟,对于律师的管理基本交由律师公会,律师公会取得了政府部分职能的授权,地位近于准行政机关,全力维护律师利益,倾心推进行业治理,为律师执业、律师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而具体到国内,现状却不甚乐观。俗语说有娘的孩子有人疼,但律师行业虽然有司法部主管,却也疼不起来。律师正当的执业权益得不到维护,律师地位的提高得不到政府的强力支持,而同是被司法部主管的法律服务所却在机制的保护下得以混水摸鱼、与律师行业争夺服务市场,再加上法院、检察院离退休人员不受任何管制即进入法律服务市场、司法机关的反腐机制不力,律师的现实状况堪忧。

没有了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与市场调节机制,法律服务市场变成了原始的、自发的无序竞争状态,严重危及到每个律师的生存权益。“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连基本的生存权益都无法保障,又如何能顾及律师文化的建设?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律师文化 律师文化的效用 诚信执业

一、律师文化及其重要性

文化,通常是指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称。律师文化通俗地讲就是律师行业文化,是指律师行业在依法执业及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职业精神、职业理念、职业价值观等群体意识形态的总称。

律师文化作为法律文化的一部分,植根于社会文化,却又独树一帜,展现出截然不同的风采。从律师的制度基础角度看,由于存在着政治体制、经济制度、历史渊源、文化环境、风土人情、行为理念等方面的差异,中西方律师文化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发展路径,并体现出不同的特性。西方的律师行业从萌芽、发育到成熟经历了上百年的时间,其职业信仰与理念、价值观、管理制度、行为准则等日趋完善,由于政府干预少,更多地体现了行业自治,所以律师文化的发展带有明显的自发、自觉的性质。而在我国,由于律师制度恢复发展的时间较短,而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律师资源供不应求,巨大的市场缺口使律师队伍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太多的功利性、太短的时间积淀,以至于目前尚未形成内涵统一的律师文化。

而律师文化对于律师行业而言,作用极其重要,打个比方:有了律师文化的律师行业,就象有着蓬勃生机的森林,可以给作为个体的律师提供水、氧气及养份,可以净化社会文化中的有毒、有害成份;而欠缺了律师文化的律师行业,将逐渐由森林转为荒漠。在实践中例子不胜枚举:个别律师在执业过程中不讲职业操守,不讲诚信,不能遵从“法律至上和当事人中心”的行为准则,而是一切向“钱”看,为了钱可以丧失做人的基本道德,可以知法犯法;一些律师事务所则乐于开作坊、卖摊位,实行所谓“四位一体”(即一个律师随身携带所函、介绍信、发票、委托合同接案)的管理模式,与律师管理的法律法规等要求格格不入。而正是由于律师文化的缺失,导致律师这一本应倍受尊敬的职业群体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声望等受到影响,甚至产生误解。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推进律师文化建设,强调积极主动地研究与推动、自觉地凝结与提炼律师文化的内涵和精髓便是当务之急。

二、律师文化的效用

文化属于意识形态的领域,它根植于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同时又反作用于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先进的文化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落后的文化会阻碍社会的进步。律师文化建设也是如此,先进的律师文化可以推进律师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腐朽的律师文化必然阻碍其发展进程。因此,我国当前的律师文化建设应在追寻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和继承先进文化基因的基础上,有效运用行政手段、行业内力等自主、自觉地推进律师文化的凝结与演进,尤其要遵循“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加强律师文化建设,从而提升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凝结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基因的、反映时代要求的、适应律师业发展的主流律师文化——社会主义律师文化。

司法部赵大程副部长在全国律师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对律师文化建设是这样定位的:律师行业在解决了行业队伍问题、组织架构问题之后,这个行业队伍靠什么精神支撑起来,这个组织架构靠什么理念去指导运作,就迫切需要形成一种符合党和人民要求、社会主义本质特征以及律师行业特征的职业精神,也就是社会主义律师文化。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律师文化是我国律师行业的主流文化,在此主流文化的框架下充分发扬“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充分展示律师文化建设的区域特色、集体特色、个体特色。如职业精神、职业理念、职业信仰、行为准则、形象风采等的多元化展示。

开展社会主义律师文化建设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效用:

(一)构建功能。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全新的制度发展阶段,与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制度相比,以公有制为基础、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社会主义在制度性质上显得更加先进和优越。先进的社会制度必须有先进的文化作为精神支撑,所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任务就是在总结归纳人类已有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取其精华,舍其糟粕,创造与构建适应其制度要求的全新文化体系。律师文化建设也是如此,更多地体现为破旧立新,重在对律师文化体系的构建。尤其是我国的律师业起步较晚,发展时间较短,经验不成熟,发展的路径仍然处于探索之中,对律师文化的构建性就显得更加迫切。从律师文化建设的层次上看,重点应对律师群体(行业)文化、集体(律所)文化和个体(律师)文化这三个层面上的要素、功能、任务等进行构建;从律师文化建设的内容方面看,既包括对律师职业精神、核心价值观、职业道德操守,管理体制与制度构架、行为准则、形象展示、社会评价体系等静态模型的构建,也包括对客户服务流程与规范、社会活动要求、服务礼仪标准等动态模型的构建,还包括律师群体内部对各种具有文化凝聚功能的系列活动模型的构建;从律师文化建设的实现途径方面看,既包括思想与心灵上的塑造,还包括运行机制规范、重点难点攻关、宣传推广渠道选择等方面的构建。通过对律师文化建设模型的构建,旨在确立律师主流文化——社会主义律师文化的应然状态,为开展律师文化建设提供指南。

(二)整合功能。“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一个人对文化的理解和实践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律师作为一个职业群体,虽然有人类公认的“自由、正义、平等、秩序”等道德规范的约束,也有“法律至上”等法律人所应具备的内心确信予以支撑。但当法律文化展现在不同的群体或个体身上时往往呈现出非常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各执一端,因而形成不同的文化流派和学说,不同的流派往往以不同的理论作支撑,有的反应了社会主义主流律师文化的本质属性,有的则不尽然。为了避免支流律师文化对主流律师文化的冲击,律师文化建设的任务就应当对现存的律师文化学说和流派观点进行整理、归纳、提炼、权衡、扬弃,把各种学说和流派中的合理内核提炼出来,整合成为一个时代背景下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和律师业健康发展的主流律师文化。有人认为:过分强调律师文化的主流性和上层建筑性会抹杀律师文化的多样性,这是搞“一言论堂”,不利于律师文化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对此,笔者不敢苟同,开展律师文化建设是一项有组织、有目的、长期性的推进活动,它以研究、丰富与发展主流律师文化为己任,而不是为培植支流文化而存在的,从这一点上讲,开展律师文化建设就应以研究和实践主流文化为宗旨。至于支流律师文化的发展,所能给予的是言论与实践上的空间而不是与主流文化的发展争夺阵地。

(三)服务功能。一项制度的建立总是为一定对象服务的,如果没有特定的服务对象,就会丧失存在的基础,律师文化建设也是如此。律师文化建设主要服务于三个对象:一是服务于上层建筑,即律师文化建设应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服务,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为国家长治久安的大局服务。二是服务于社会,即律师文化建设应有利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三是服务于律师事业,即律师文化建设应促进律师队伍健康、稳定的发展,促进律师执业氛围的优化。

(四)阵地功能。加强社会主义律师文化建设,就是要用社会主义先进的思想文化去占领律师队伍的思想阵地,确保这一与上层建筑密切相关的职业阶层免受不良文化的污染和侵蚀。律师文化建设重点要占领三个阵地。一是要用先进的律师文化去占领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宣传阵地。律师群体靠运用法律为当事人服务,与百姓水融,律师能听到群众的真实呼声,了解百姓甘苦,解百姓难解之题,办百姓难办之事,是收集民情的情报站。因而,应通过加强律师文化建设,从强化职业理念、树立正确的职业观等入手增强广大律师牺牲奉献的自觉性,将收集民情与传达政策变为自觉、自发的行动,确保律师这一与党和政府联系紧密的职业群体能成为党和政府重大方针、政策的传声筒,成为阐释政策法令的消化器,成为解民怨、恤民情的桥头堡。二是要用坚实的行动去占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实践阵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离不开律师职业群体的有力推动。律师文化建设的作用在于引导律师以什么样的理念,什么样的态度去看待法律?以什么样的行为去适用法律?以什么样的价值观去平衡社会效益、当事人利益和律师个人利益的关系?如此等等。总之,律师站在以法治国的第一线,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担负着重要的职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律师文化建设必须紧跟这一形势,用先进律师文化的力量不断影响律师群体的行为、确保广大律师在建设法治国家这一大环境中有为有位。三是要用先进的律师文化去占领优秀律师人才的教化阵地。优秀律师除了是一名精通法律、经济、管理、外语、现代信息技术等专业技能的法律人外,还应当是一位政治清醒、思想纯洁、作风正派、勤勉尽责、热爱公益事业、社会声望较高的社会人,具备这种素质的优秀律师人才没有先进的律师文化去熏陶与教化是不可能结成正果的。因而,律师文化建设应占领这一阵地,为打造优秀律师人才服务。

(五)传承功能。一个时代先进的文化成果应当被提炼出来、传播开来、继承下去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传承先进的律师文化是律师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之一,通过传承先进的律师文化,促进律师文化建设档次的不断提高。传承律师文化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是要处理好律师文化建设的整体性与时代性的关系,既要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确定一个稳定的文化内核作导向,防止律师文化变成了宣传口号,朝令夕改;又要确保律师文化建设与时俱进,不断在历史演进中丰富和发展律师文化内涵,赋予律师文化以时代气息,从而增强律师文化的适应性。二是要处理好主流律师文化的传承与保持律师文化多样性的关系,力求在弘扬与传承主流律师文化的同时密切关注支流律师文化中的合理基因,及时将其吸收、整合,为打造更具普遍指导意义的强势主流律师文化提供基础素材。三是要处理好继承中国传统法律(律师)文化与吸收借鉴国外先进律师文化的关系,在构建社会主义律师文化的同时应以开放的姿态吸收优秀的人类文明成果,借鉴西方律师文化的合理基因,确保社会主义主流律师文化更具生命力。 三、律师文化的建设核心

律师文化建设包含的内容极其丰富,但作为一个以向社会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为生存之本的行业或职业来说,最根本亦是最所需要的,就是诚信。

(一)诚信,为律师职业的法律服务本质所决定。

律师是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专门职业人员,律师与其他从事司法工作的法官、检察官的最显著的区别,就是其职业的服务性。律师与当事人之间的关系不是公务人员与其对象之间的管理与被管理的不平等的“公务”关系,而是基于委托合同而形成的平等的民事法律关系。委托合同建立的基础就是当事人对律师的人品、职业道德、专业能力等的信任,因而律师的服务角色是否能够形成,首先就取决与在当事人眼中,律师是否诚信。双方无论在缔结委托合同前,缔约时,还是履约中,都应当恪守诚信这一民事活动应当遵循的最高原则。

(二)诚信,为律师行业的公共伦理所要求。

每一行业都有由社会分工所决定的专业定位和共同的职业操守。律师行业之所以能够存在,没有被取代,除了其具有其他行业所没有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外,在长期发展中所形成的诚信服务的共同伦理无疑也是很重要的原因。不论对每一个律师个体还是整个行业来说,遵守行业所必需的职业道德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试想,如果没有勤勉尽责、谨言守信这些职业操守,谁还会将其事关名誉、人身、财产、自由、生命的重要事项托付之?也正因为具有诚信这一行业伦理优势,几乎每一种司法制度都赋予律师优于其他种类的人、辩护人的特殊权利。

(三)诚信,为律师制度成熟完善所必需。

律师制度以确认律师地位、规定律师性质、强化律师管理、规范律师执业、协调律师关系、促进律师业发展为内容和目标,其每一方面都与律师的个人品行密切关联,都以每一律师个体诚信做人、诚信执业为基础。因为一切制度都必须通过每一个律师的具体行动来实现。可以说诚信建设,既是律师各项建设的基础,也是各项建设的归宿和落脚点。

那么,怎样才能加强律师的诚信建设呢,笔者以为以下几方面不可或缺:

(一)强化依法执业。律师工作区别与其他服务的特点最重要的就在于其法律性,不论是民事行政、刑事辩护、还是非诉讼业务,律师的每项业务都以法律服务为内容,法律具有明确的是非界限和行为标准,因而依法执业是律师之本。 强化依法执业,首先应当加强律师的法律业务学习和培训,使律师及时准确了解法律的规定,把握法律精神。其次,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开展业务,不允许故意曲解法律,更不允许知法违法。

(二)强化规范执业。依法执业只是律师执业的最低要求,律师协会及律师事务所还应当根据不同律师业务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执业规范,业务指引,引导律师向当事人提供规范化的服务,这既可提高律师服务的水平,体现律师服务的专业特色,也必定会促进律师诚信服务建设。目前全国律协已经制定《律师办理刑事规范》、《律师办理公司股权收购业务指引》等执业规范,但从现实需要来看,还远远不够,许多需要规范的业务领域还没有相应的指导规范。在这方面地方律协也要发挥作用,积极组织本地具有较高法律素养和丰富执业经验的律师适时编写,以便为当地律师规范服务提供指导。各事务所也可根据其实际,制定更为具体和便于操作的某些办案规范,以提高本所规范执业,促进诚信执业,创建各具特色的服务风格。

(三)推行律师执业公示。将律师的有关个人情况(如执业执业证号),律师事务所的简况(如人员结构、投诉电话等),律师收费标准、收案收费制度等予以公示,便于当事人知情、选择、监督、投诉。

(四)避免利益冲突。要建立并严格推行利益冲突和回避制度,禁止双方,避免为已案件的当事人有利益冲突的另一方当事人与其案件有关联的案件。

(五)建立律师诚信档案。律协、司法行政机关、各律师事务所都应建立律师诚信档案,详细记载律师执业诚信情况,以次此作为执业年审,评定职称,评选先进,向社会推介优秀律师,律师执业操守评价的依据。

(六)公平竞争。规范律师执业推广及服务广告,禁止利用不正当手段竟揽业务,排挤竞争对手。提倡同行互敬,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维护行业整体形象和利益。

(七)尽职服务,谨慎言行。律师应当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敢于仗义执言,维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禁止在执业中虚假承诺。

四、管理机关在社会主义律师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纵观中外,管理机关在律师文化建设中的作用都是极为重要的。作为有形干预法律服务市场的手,无疑起着承托律师文化的作用,律师的职业道德、执业纪律、收费标准及程序、案件流程等方方面面、时时处处都明白地体现。在西方,由于行业管理机制的成熟,对于律师的管理基本交由律师公会,律师公会取得了政府部分职能的授权,地位近于准行政机关,全力维护律师利益,倾心推进行业治理,为律师执业、律师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而具体到国内,现状却不甚乐观。俗语说有娘的孩子有人疼,但律师行业虽然有司法部主管,却也疼不起来。律师正当的执业权益得不到维护,律师地位的提高得不到政府的强力支持,而同是被司法部主管的法律服务所却在机制的保护下得以混水摸鱼、与律师行业争夺服务市场,再加上法院、检察院离退休人员不受任何管制即进入法律服务市场、司法机关的反腐机制不力,律师的现实状况堪忧。

没有了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与市场调节机制,法律服务市场变成了原始的、自发的无序竞争状态,严重危及到每个律师的生存权益。“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连基本的生存权益都无法保障,又如何能顾及律师文化的建设?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13篇

一是要深刻认识历史文化遗产对于邢台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加大各级政府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宣传力度。邢台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无论是历史遗址、寺庙屋宇、出土文物,还是名人录记、文化典籍、民间艺术、民俗民风,这些珍贵的历史遗产蕴含着丰富的人类文明,是一个地域及至一个民族的精神瑰宝,不仅属于邢台,也属于中华民族。人类创造历史,历史延续文明,文明滋养后代,人类对待历史的态度可以折射出对待未来的高度。我们一定要挖掘好、保护好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把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精神发扬光大。

二是要与时俱进,创新保护载体,实现历史文化与时代的结合、与大众的结合,让邢台灿烂而悠久的历史文明走进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营造全民认知、全民保护、全民传承的文化氛围。除了充分发挥已经建成的郭守敬纪念馆、抗大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外,还要把邢台的历史文化经典素材渗透到学校、社区、机关等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场所,成为地理名词或建筑要素,形成特有的人文历史景观。

三是要深入挖掘邢台现当代优秀人物对当今社会产生的精神价值,例如无私奉献、带领百姓艰苦创业的郭承志,坚守诚信精神的尚金锁,甘于奉献给盲童以光明的穆孟杰等等,以各种形式积极宣传,加深群众对家乡人情血脉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尤其要面向青少年。例如:开展“读历史、爱家乡”的征文、演讲比赛等唱读讲传评活动,通过社会各界群众踊跃学习自己家乡的优秀历史人物和新时期优秀人物,弘扬先进文化;在群众中营造树正气、讲诚信、知荣辱的良好氛围,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四是要鼓励以邢台历史文化资源为题材的艺术品和艺术形式的传承与创新,促进邢台文化事业的壮大与振兴,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繁荣。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创新,我们要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为历史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使之走向市场,为宣传邢台、服务邢台、提高邢台的文化软实力打造品牌。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规律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2)04-0102-06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全面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和任务,总结了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不仅指明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更重要的是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即坚持党的领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依托。这就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指明了方向。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之所以能够不断向前发展,最根本的就在于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是由党的执政党地位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不可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这是被历史和实践证明了的。正如《决定》指出的:“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文化工作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1]可以说,正是由于坚持党的领导,才从根本上保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不断发展。

首先,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领导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领导作用。这种领导作用主要表现在,我们党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而使我们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安康,既需要雄厚的经济力量,又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就充分认识到了文化对于革命的重要性,并将文化建设视为党的整个事业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的:在我们为中国人民解放的斗争中,“我们要战胜敌人,首先要依靠手里拿枪的军队。但是仅仅有这种军队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有文化的军队,这是团结自己、战胜敌人必不可少的一支军队。‘五四’以来,这支军队就在中国形成,帮助了中国革命。”[2]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对此,邓小平同志曾强调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3]江泽民同志曾明确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4]进入新时期,我们党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认识,明确指出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胡锦涛同志指出:“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面对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我们要更好地把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万众一心地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奋斗,就必须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断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5]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文化的积极引

,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1]这就更加明确了新时期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使我们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其次,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组织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组织作用。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领导者,决定了党必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组织者。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组织作用,主要表现在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上。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始终高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旗帜,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重要战略地位,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新成就。正如《决定》指出的:“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重要战略地位,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发展,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1]党的十六大在全面规划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中,突出强调了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和极端重要性,鲜明地提出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党的十七大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高度,要求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再次强调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继续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深入研究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第一次由党的中央全会研究部署文化建设与发展。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总纲领,明确了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的奋斗目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做了全面的战略性部署,必将有助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二、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前提

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是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前提。“实践是受理论指导的,没有理论上的清醒,就不可能有实践上的明智。”[6]因而,只有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才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才能确保社会主义文化真正的大发展大繁荣。目前,这一正确的指导思想是且只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地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规律,科学地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生的社会经济基础、本质、特征、作用和发展等一系列问题,为正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功能和价值提供了理论基础、原则和依据。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仅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也是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指针。正如《决定》指出的:我们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确保文化改革发展沿着正确道路前进”。[1]在我们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进程中,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才能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思路,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能够始终植根于人民群众,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既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又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最主要的就是贯彻

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关键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贯彻落实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作为整个国家走出一条正确发展道路的指导思想,统领并影响着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个领域,自然对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程以及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它不仅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要求、根本目的和价值取向,而且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基础、发展战略、发展模式和发展步骤。正如《决定》指出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1]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就是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现代性;就是要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遵循文化发展规律,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加强文化法制建设,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过程中建立健全科学的文化体制,通过科学的机制实现文化资源的充分有效配置,并进而通过它使文化建设与全社会快速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适应,与日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不断扩大的对外开放相适应,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形势相适应。可以说,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始终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原则,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与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相适应。因而,《决定》指出:“我们必须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1]

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关键

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指出:“文化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具有多样形式,这种多样性体现为人类各民族和各社会文化特征和文化表现形式的独特性和多元性。”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决定了各国的文化建设都必须从本国的实际出发,必须走具有本国特色的文化建设之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所以能够取得重大发展,能够符合中国发展进步的客观要求,能够体现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体现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体现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关键就在于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过程中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是中国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

发展的关键。 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过程中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体说来,就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正如《决定》指出的:“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重要战略地位,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发展,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发展进步,关键就在于我们既坚持了文化发展的一般原则,符合文化发展的普遍规律,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主要包括:其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坚定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指引人民推动社会进步、创造美好生活的科学理论。因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要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密结合中国实际、时代特征、人民愿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文化建设实践。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其二,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富有中国特色、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价值体系,有着鲜明的科学性、民族性、时代性和开放性,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因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必须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我们必须强化教育引导,增进社会共识,创新方式方法,健全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第一位的任务。其三,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因而,我们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文化建设的首位,必须坚持政府主导,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文化建设的经济效益。我们必须遵循文化发展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四、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依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制度保障

“一个国家所走的道路,首先是社会制度的问题,其他所有活动的展开,都是在社会制度确立的前提下进行的。”[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前提下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我们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主要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构成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依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然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本质,这是其与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本质区别所在,这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根本制度保障。正如《决定》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集中体现了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要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干部群众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和优越性,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中,最大限度把广大人民团结和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1]

具体说来,这一根本制度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保障作用主要表现在:其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本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仅包括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制度,还包括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就使得人民群众不仅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而且也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不仅是法律上、原则上的“主人”,而且是政治现实中的主人。[9]因此,人民当家作主、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了我们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然要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经济、政治、社会等各方面的要求,必然要有利于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然要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也必然要求我们,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从人民的实践创造中汲取智慧,从人民的发展要求中获得动力,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正如《决定》指出的:“人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最深厚的力量源泉。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为广大群众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者提供广阔舞台。”[1]其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正确方向是文化建设的根本性问题,一切进步的文化建设都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人民成为了国家的主人,这就要求广大文化工作者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牢固树立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必须牢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神圣职责,坚持正确文化立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主体,以外来健康有益文化为补充,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努力把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和凝聚在中华文化的旗帜之下,使文化发展的成果能够被全体人民共享。正如《决定》指出的:“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统一,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1]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10/25/c_122197737.htm,2011-12-23.

[2]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47.

[3]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08.

[4] 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3.

[5] 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 胡锦涛强调推进文化建设[eb/ol].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3-08/12/content _1022845.htm,2011-11-04.

[6] 李铁映.论民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

[7]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eb/ol].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10/24/content_6938568.htm,2011-11-01.

[8] 周叶中,伊士国.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几个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6).

[9] 周叶中.宪法[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25.

study on the basic law of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terpretation of the seventh session of the six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decision on cultural mechanism reform and socialist cultural development

huang zhen yi shiguo

abstract: socialist cultural developmen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an important part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机关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谐机关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1-0081-02

机关部门是专司国家权力和国家管理职能的组织,是维持社会良性运转的重要力量,其行政管理能力和文化建设水平,反映着一个国家的整体实力。在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面前,作为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群体之一,机关的组织建设问题面临着发展的机遇和瓶颈。在此背景下研究机关文化建设,首先应立足于中国的国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整体视野下,坚定信念,充分提高自身理论素养,理清机关文化建设在整个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和目标,进而找到通往更加完善的机关文化建设的现实通道。

一、机关文化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背景

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取决于具体的实际,只有立足于现实的国情,机关文化建设才谈得上具有根基。机关文化建设是在整个中国的大范围之内进行的,是与中国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相应的。中国最大的现实则是现阶段所处在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是对这一阶段的科学而有效的概括。

(一)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信念是开展机关文化建设的关键

机关文化建设需要更高的理念支持:“坚定道路自信,推进实践创新,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理论自信,推进理论创新,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实践;坚定制度自信,推进制度创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制度保障。”[1]通过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进一步坚定对中国现实发展的信心,在这种整体理论和实际的视野下,机关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才能得到保证。

(二)机关文化建设并不是单一的文化发展,而是具有整体性和多元性

机关文化不同于一般的大众文化,它除了是一种文化建构之外,更涉及地方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发展因素。缘于具体的地缘政治和历史沿革因素,机关文化建设是一个长远而艰难的过程,“既是一个从习惯到自然的积淀和传承过程,也是一个润物无声的长期熏陶、培育和涵养的过程。”[2]这就决定了机关文化建设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可能会面临严峻挑战,作为对这种挑战的回应,需要从更加高度的视角和全局的观念出发,进一步理清思路,开展具体的工作。

(三)机关文化建设具备了一个献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共同目标

具备了高度的理论视野和理论自信之后,机关文化建设的现实开展同样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在中国现实和区直机关之间、在机关部门和干部职工个人之间、在干部职工和普通群众之间,既存在内在的一致性,具有同呼吸、共命运,共同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面,而在具体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又存在明显的差异。无论如何,在不同的群体之间,在部门和个人之间,促进彼此的交流与和谐无疑会显示出更多的正能量。“加强机关文化建设,实现价值共守、精神共通、情感共流和命运共担,是适应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趋势的客观要求,也是实施管理创新、培育高效团队的有效途径。”[3]具备了一个献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共同目标,同时坚定现时道路、理论和制度的自信,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都能焕发出强劲的生命力。

二、机关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机关文化建设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部分,因此在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文化优势,促进社会文明的建设。

(一)机关文化建设的作用体现在充分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充分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在机关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无疑是核心价值观的建立和宣扬。“核心价值观是机关全体人员对社会实践的根本看法和总体评价,是机关文化建设的‘根’,是干部职工共同遵循和奉行的信条。它解决机关干什么、朝什么方向努力及干好干坏的标准问题,从根本上决定着机关的发展方向和行动指南,反映着人的政治立场、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对干部职工思想道德和行为方式起着主导作用。”[4]可见,机关的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方向性的问题,体现着参与其间的人员的立场和追求,同时直接影响着机关文化建设的进展和成果的呈现。

中共十报告科学阐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所倡导的理念代表着中国文化的前进方向,“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铸魂工程’,可以从价值层面为深入回答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为社会长远、稳定发展提供根本价值遵循,为制度设计、决策部署、法律制定提供最终价值依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全面健康发展。”[1]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灵魂,只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朝着正确的方向更有生命力地发展,同时,也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格局中,核心价值观才能得到进一步凝聚和发扬。

(二)机关文化因其特殊的地位和使命,在文化建设的格局中具有示范作用,不仅对机关部门本身具有积极的意义,对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和广大群众文化素养的发展同样具有深远意义

中共十明确提出文化强国战略,“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6]文化强国战略是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在一起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首要任务,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7]良好的机关文化建设,是建构文化强国的应有之义。更好地加强广西区直机关的文化建设,对于文化强国目标的实现,也具有其内在意义和价值。因此,机关文化建设的目标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并在这一向度上扎实地做出努力,所取得的成果也就更能发挥作用。

三、机关文化建设的现实通道

机关文化建设是一个艰巨而长远的过程,需要各方面的努力才能有更好的成效。因此,加强机关文化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注重培树机关文化价值观

在具体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理念的指导意义无疑是重要而关键的。机关文化理念只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互协和,共同发展,才会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把着力培树机关文化理念作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践活动的重点,着重引导各部门凝练出具有部门特色、符合部门规范、富有时代气息的核心理念、价值取向、共同愿景、机关精神和行为准则等,促使机关文化在各部门理念化、载体化、有形化。”[8]在有精神统领的条件下,焕发干部员工的工作热情,向着同一的目标,从而增进身份认同,这样进行具体的机关文化建设,无疑会更加顺利。

(二)积极地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目前,机关文化建设最重要的就是坚定不移地推进文化体制改革。”[9]也只有这样,才能为机关文化建设开创崭新的局面。“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10]进行文化体制改革,简化和精化相关机构及理念,同时提高办事效率,让干部职工感受到机关文化所带来的良好工作状态,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三)建立完整的机关文化体系

机关文化建设在具体形态上,表现为精神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物态文化建设、环境文化建设、廉政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等。“精神文化是机关文化的内在灵魂,行为文化是机关文化的外在显现,物态文化是机关文化的具象标识,环境文化是机关文化的温馨港湾,廉政文化是机关文化的春节圣地,制度文化是机关文化的保证措施。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物态文化、环境文化、廉政文化、制度文化构成相对完整的机关文化体系。培育好灵魂,树立好行为,设计好标识,营造好港湾,守护好圣地,落实好制度,是机关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11]各种不同形态的文明建设并非彼此孤立,而是彼此联结。一种形态的机关文化建设会促进另一种形态的机关文化建设,并最终促成多种形态的机关文化的共同发展。

(四)建立有效的激励考核机制

制度文化的逐渐完善会带来秩序和规则,同时节省办事的时间,激发干部员工的热情。在这方面,最重要的是要建立一种激励机制。首先,建立专人专业专时制度,明确分工,不同的人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实际的需要负责不同的工作,从问题的提出到问题的解决,其间有相对合理的时间安排,避免在办事过程中产生拖延和浪费时间的现象出现。其次,根据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同时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建立合理的考核制度,用不同的方式对态度积极的员工进行激励,给予相应的提升空间。此外,充分注重激励机制的实际效果和反馈信息,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面向未来,不断总结,提升制度文化的整体应用水平。制度文化建设具有规范化的效果,而各式各样文体活动的开展,则可以激发干部员工的活力。比如定期举办气排球比赛,或有员工自行组织打篮球等,既可以锻炼身体,为劳累了一天的身体获得片刻的舒展,同时也可以锻炼员工之间的团结精神和协作意识,为第二天的工作积聚更多能量。

四、结语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视野下,机关文化建设立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构建,反映时代的本质和要求,进而为实现文化强国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应有的力量。在机关文化建设过程中,充分注重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等多种不同形态彼此融合,共同发展,从而促进机关文化整体水平的提高,进一步建设成学习型、实效型的和谐机关。

参考文献:

[1]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讲师团编.理论学习2013[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2―4.

[2]陈祥如.机关文化建设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党建研究,2013(1):28.

[3][4]钱小梅.关于机关文化建设理念的几点思考[J].江海纵横,2012(4):51.

[5].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1―32.

[6]王晓辉.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A].十报告辅导读本编写组.十报告辅导读本[C].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52.

[7]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十七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A].十报告辅导读本编写组.十报告辅导读本[C].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3.

[8]雒树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A].十报告辅导读本编写组.十报告辅导读本[C].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48.

[9]张知众.努力繁荣机关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J].新长征(党建版),2013(3):27.

[10]蒋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A].十报告辅导读本编写组.十报告辅导读本[C].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60.

[1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