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企业诚信的案例分析范文

企业诚信的案例分析范文

企业诚信的案例分析

企业诚信的案例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商务管理 案例教学 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7-0074-02

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对商务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不仅需要扎实掌握企业组织管理的各项相关知识,还要具备应用各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在进行商务管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合理地进行安排,突出应用,努力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积极尝试各种有效的教学模式,是各高职院校在开展管理类教学活动中需要注意的重要问题。笔者在实践中积极地尝试使用案例教学法来进行商务管理教学。

一 对案例教学的认识

1.案例教学的具体含义

案例教学,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具体教学目标和任务的要求,在课堂上通过描述具体的情境来引导学生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并寻找最佳解决方案的过程。而在课堂教学之外,利用案例教学,教师也可以积极地引导学生选择与教材内容紧密相关的专题,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从而不断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这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模式。

2.案例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案例教学应用于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出学习的主体性,并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案例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

开展案例教学时,教师首先要研发案例,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案例。然后,在教学过程中,将案例呈现在大家的面前。具体呈现的过程可以是多样化的,可以采用教师口头描述的方式,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等将案例的具体内容展示在学生的面前。接着,教师要根据案例的具体内容,并结合案例涉及的教材知识点,提出相应的问题。然后,教师要组织学生展开形式灵活多样的课堂讨论。最后,教师还要带领大家一起,对本次教学的相关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并进行评价。

二 高职院校商务管理的教学需求和现状

高职院校的主要目的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种应用型人才,所以较为注重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和应用价值,商务管理专业也不例外。商务管理专业需要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强的专业人才。但是,目前不少高职院校过于注重理论教学,较少进行实践教学。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许多高职院校都在沿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以教师为主体。于是,学生无法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大多只限于“纸上谈兵”。

三 高职院校商务管理教学的案例教学模式分析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商务管理专业的优秀人才,高职院校要积极地应用案例教学模式,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实际情况,合理地设计和组织教学。

下面,以“企业员工忠诚度”教学为例,研究商务管理中案例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过程。

1.案例选择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所选择的案例贴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可以成功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在选择案例时,要尽可能地选择内容新颖,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且具有较大现实意义的案例。这样一来,学生便可以更好地参与到案例讨论中。所以,在上课之前,教师要紧密围绕“企业员工忠诚度”来选择案例,并尽量选择具有启发性的案例,抓住重点内容,进行简明扼要的描述。

案例:广州一家电子企业十分重视对员工进行技能培训,很快便拥有大量优秀的技工,并迅速帮助企业提高了订单量,极大地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的老板十分高兴,并提高了这些骨干的福利待遇,以为可以提高大家的忠诚度,保障企业的长期发展。但是,好景不长,这些技术骨干受到金钱观念的腐蚀,变得自私贪婪,并打起企业的主意。于是,一些技工开始,消极怠工,并以集体跳槽威胁老板。老板怒不可遏,于是辞退了这些人。但是,也导致了该企业元气大伤,从此一蹶不振。

2.案例思考

在为学生介绍完案例之后,引导大家思考问题:企业如何才能有效地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呢?只增加福利待遇的方式行得通吗?通过对员工进行技能培训是否能够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对企业的忠诚度呢?培养员工的忠诚度是依靠私人感情还是制度管理呢?

3.案例分析

案例教学模式下,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学过的各种理论知识来分析教学案例中涉及的具体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在对本案例进行分析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从案例中获取有关企业员工忠诚度的有用信息,并互相交流、讨论,结合理论知识对案例中出现的各种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讨论,分析案例中出现的培养员工忠诚度方面的问题,讨论最佳培养方式。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扮演的主要角色是引导者,同时要注意掌控整个课堂,合理地驾驭课堂,并根据学生讨论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引导,保证学生始终围绕具体案例和“企业员工忠诚度”相关问题展开讨论和分析,不断促进课堂讨论的深化。同时,教师还要注意聆听学生的不同观点,不要过早表露自己的观点,要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思维和新颖观点,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发散性思维。

4.解答与总结

通过分析和讨论后,到了案例教学模式的最后环节,在解答与总结时,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观点,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各抒己见。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总结环节中,敢于发表个人观点并提出质疑,倡导师生之间的交流、讨论与互动。然后,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对讨论得出的观点进行分析。教师要注意在总结中明确指出学生观点值得肯定的地方,也应找出其中的不足之处,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最后,教师要注意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适当的总结和回顾,帮助大家理清知识脉络,再次强调重点知识。

四 总结

总体来讲,案例教学法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我们同时也要注意到,案例教学也存在着效率较低的问题,所以不能完全代替其他教学模式。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各高职院校积极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开展商务管理的案例教学。总之,案例教学法值得大力提倡,但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到其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注意扬长避短,合理地进行应用。从而不断提高高职院校商务管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培养出更多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刘艳华、艾泽银、周美芳.管理沟通课程案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以商务信函为例[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1)

企业诚信的案例分析范文第2篇

一、恶意避税的典型案例

案例1:“区内注册、区外经营”案例

“脑白金”上市以来,就一直备受争议。其中备受争议的焦点之一就是:区内注册、区外经营。从无锡市工商局提供的资料显示:2001年12月5日,生产脑白金的无锡健特药业有限公司的注册地址正式从“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南堤路88号(现归无锡滨湖区管辖,原马山镇古竹桥西)”变更为“无锡新区锡南二路旺庄路北侧”。而变更的地址正是在国务院批准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同时有资料显示,无锡健特的实际经营地仍然是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南堤路88号,而所谓的无锡新区锡南二路旺庄路北侧当时仅是无锡工商局新区分局的一间富余办公室,现已归无锡新区国土房产管理局所有。无锡健特租用三年,年限从2001年12月5日至2003年12月5日,年租金为9000元。无锡健特2001年第四季度即开始享受15%的税率优惠,仅第四季度就获得减免税款2017万元。近四年下来,无锡健特因税率优惠而获得的税收优惠估计在1亿左右。人们在发现“脑白金”的不白税谜之后,一方面认为脑白金有逃避社会责任、丧失商业诚信、企业违规之嫌疑,另一方面发现这背后有着当地政府的承诺在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案例2:“资本弱化”案例

2002年,宝洁在华子公司广州宝洁在广东某银行贷款20亿元,然后从贷款中拨出巨资无息借给关联企业使用。这样,广州宝洁既可将利息支出在税前扣除,少缴所得税,又可以提供巨额无息贷款给关联企业,省去正常借贷产生利息所得税的税赋。但是2003年,广州市国税局经过周密调查依法调整广州宝洁应纳税所得额5.96亿元,广州宝洁因此补缴企业所得税8149万元。这是一个典型的利用“资本弱化”案例。

案例3:“转让定价”案例

转让定价是关联企业特别是外资企业普遍采用的一种避税行为。我们可用一组数据来反映转让定价案例的总体情况。目前,我国已批准成立了40多万家外企,相当数量的外企通过各种避税手段转移利润,造成从账面上看,外企大面积亏损,亏损面达60%以上,年亏损金额达1200多亿元。按照税法的规定,以后的盈利可以弥补前年度的亏损。因此,我国每年要少征外企所得税约300亿元。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抽样调查,1/3的亏损外企是由于经营不善等客观原因造成的,而六成以上的外企存在非正常亏损,实质上是虚亏实盈。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外企的主要避税手段是转让定价,这占到避税金额的60%以上。针对外企任意使用转让定价手段偷逃税款的行为,新《征管法》再次强调税务机关对关联企业转让定价行为的合理调整权,新《征管细则》不仅明确界定了关联企业的概念,而且规定了许多具体反制关联企业恶意避税的措施,同时规定了对转让定价的年限调整期,而2004年9月国家税务总局印发的《关联企业业务往来预约定价实施规则》,可以说是树立了中国反避税的一座里程碑。

二、恶意避税的成本分析

面对众多案例和数据,大多数企业看到的是可观的税收利益,或实际的减免税款,或所谓的货币时间价值,这就使得恶意避税之风有愈演愈烈之势。然而,这些企业殊不知恶意避税不仅会让他们付出显性成本,还会让社会和他们共同承担着巨大的隐性成本。

(一) 恶意避税的显性成本分析

恶意避税显性成本是指企业为采取恶意避税手段而支付的正常成本。通过以上恶意避税案例可知,恶意避税的显性成本与恶意避税的税收收益相比往往相差极大。这些企业可以通过恶意避税手段攫取数亿元的税收利益,而往往只需付出其不到1%的支出,就产生了巨大的“杠杆效应”。例如,恶意避税的显性成本往往表现为聘请税收专业机构和人员的成本、配合恶意避税策略的机构和人员费用以及与政府有关机关进行沟通的协调费用等等。这些显性成本既可以取得超额收益,又可以在税前限额扣除。可想而知,“理性”的纳税人是绝对不会轻易放弃这笔交易的。因此,在巨大的恶意避税税收收益的光环照耀下,恶意避税的显性成本则显得是那么的渺小。但是,如果“理性”的纳税人只看到光环,忽视光环背后的阴影时,最终的恶果将会远远超出他们的想象能力。

(二) 恶意避税的隐性成本分析

本文认为,恶意避税的隐性成本不仅包括机会成本,还包括隐藏在恶意避税现象背后的契约成本。根据科斯的现代企业理论,企业是“契约的联结点”。从整体来看,企业是众多契约组合而成的一个契约。一般来说,这个契约的各方利益关系人有社会 (包括政府、雇员、股东、供应商、顾客、信贷方等)和企业。因此,恶意避税的隐性成本分析将从社会与企业两个角度展开分析。

1.从社会的角度分析

如果从社会角度来分析,企业的恶意避税行为将增加以下隐性成本:

⑴ 诚信成本

无论是第一次提出税收原则理论的威廉·配第,还是后来的亚当·斯密、西斯蒙第、萨伊、瓦格纳,在他们的理论中,公平原则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公平原则又可分为横向公平原则和纵向公平原则。横向公平原则要求具有相同福利水平的纳税者必须得到相同的税收待遇,纵向公平原则要求具有不同福利水平的纳税者必须得到不同的税收待遇。从以上外资企业恶意避税数据案例可知,恶意避税不仅破坏了横向公平原则,也破坏了纵向公平原则。这种破坏所产生的恶果,就是诚信纳税人对税收失去信心,从而追循恶意避税者的脚步,导致全社会整体丧失税收诚信。然而,这种诚信的丧失不仅会体现在税收上,更会由于纳税人的自利本性扩展到其他领域,结果造成全社会丧失诚信。而诚信是一个社会不可缺少的元素,当一些契约方之间试图重新建立诚信时,这种诚信成本的再次投入将会是非常巨大的。

⑵ 征税成本

面对严重的恶意避税挑战,博弈一方的征税机关必然会采取措施预防、惩罚和监督企业的纳税行为。征税机关一方面在全社会加强税收宣传、提倡诚信纳税。全国税收宣传月活动从2002年开始连续四年都以“诚信纳税”为主题,这足以证明征税机关对建立诚信纳税氛围的高度重视和巨大投入。另一方面完善征管、加强稽查。金税工程和ctais系统的建立的确为堵塞征管漏洞、提高稽查效率和增加税收收入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但国家每年也要为之付出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我国企业的恶意避税现状仍不容忽视,征税成本仍将不断上升,这不得不让人深思。

⑶ 精神成本

恶意避税的主导者,往往是企业的高层雇员包括经理层和高级财务人员。在他们为企业或为自己攫取税收利益时,他们是否也为之付出一定的成本呢?这一点恰恰经常被人们所忽视。在当今提倡“以人为本”的社会理念里,恶意避税主导者为之付出的精神成本也是不可避免的。这种精神成本的产生不仅取决于社会的舆论和个人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也取决于征税机关的征管和稽查能力。因此,恶意避税主导者的精神成本也是不可忽视的。

2.从企业的角度分析

如果从企业的角度来分析,企业的恶意避税行为将增加以下隐性成本:

⑴ 财务成本

一旦恶意避税行为和结果被税务机关发现和调整,恶意避税的企业将面临着补缴大量税款的局面,而美国针对恶意避税已经开始加大避税处罚力度。如美国从1996年就转让定价违法问题增加处罚规定,对调增所得税净额达500万美元以上,按其调增额分别罚款20%~40%.虽然我国对恶意避税尚未规定有处罚措施,但如广州宝洁8149万元的税款补缴,这也将严重破坏企业或关联企业的资本结构平衡,影响企业现金流的正常运动。同时,补缴大量税款的限时性不仅会增加关联企业的临时融资成本,而且更可能使关联企业丧失良好的投资机会。也许有人认为即使补缴税款也可视同获得一笔无息贷款即货币时间价值,但是与被迫限时补缴大量税款对于企业所产生的财务冲击相比,恶意避税带给企业的财务成本无疑将远远大于其获得的货币时间价值。

⑵ 涉税成本

避免成为稽点,是避税的一个基本思想,而恶意避税恰恰正是税务稽查的重点。且不论企业为应对税务稽查所付出的成本,其本身也要为这些避税行为付出巨大代价。关于转让定价的调整,国家和税务机关先后修订《征管法》及《征管细则》,而且在2004年印发《关联企业业务往来预约定价实施规则》,这说明我国税务机关针对转让定价的调整手段日益成熟。关于转让定价的调整,我国税务机关经历过一个长期的摸索过程。在未实行预约定价方式以前,对于转让定价的调整,纳税人就要为了应对、配合税务机关的调整、审计,需要提供国内外各种资料,投入很大精力,而且经过长达数年形成的调整方案往往会对企业的经营产生重大的影响。目前,我国已在深圳、厦门等沿海城市开展关联企业间预约定价机制的试点工作,从目前的情况看,已经较好地解决了税企的定价矛盾。然而,笔者认为:首先,从成本和效率角度来看,预约定价一般只适用于大中型以上的关联企业,因为在预约定价制整个操作过程中,企业会经过大量申请、审批等程序,这些程序要花去纳税人的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其次,在操作过程中可能涉及一些潜在问题。例如,为裁定哪些信息或事实是相关联的,纳税人可能被税务机关要求提供更多在正常情况下是保密的资料,而且都是当期交易或交易前的资料,因此从所有人的角度来看,就更为敏感。同样,如果一个试行中的预约定价协议因为不能达成一致意见而放弃,纳税人则可能遭受巨大损失,而且在任何可能导致的诉讼中丧失优势。可见,由于恶意避税所隐含的涉税成本已大大超出我们过去对涉税成本的想象,这已经不能不引起企业的高度关注。

⑶ 信誉成本

在信息高度畅通的今天,“信誉创造价值”已经不再是神话,信誉已经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否诚信纳税,已经成为社会衡量一个纳税主体是否具有社会责任、商业诚信、经济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准。新《征管细则》第48条已规定了税务机关负责纳税信誉等级评定工作,并建立纳税信誉等级评定制度,这一规定已经体现出税务机关要充分利用征管信息资源,健全完善诚信纳税的评价机制、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正如日本的蓝色申报制度和韩国的绿色申报制度,他们对于那些诚信纳税的企业和个人给予积极的税收优惠,这正体现了良好的信誉可以创造价值的现念。而恶意避税无疑将使企业丧失其信誉,丧失良好的税收生存空间,最终丧失的还不仅是企业的税收利益,更可能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⑷ 或有成本

或有成本是与企业的或有负债相对应。企业会计准则中对或有负债的定义是: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潜在义务,其存在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或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不是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或该义务的金额不能可靠地计量。那么我们如何结合企业的纳税义务来理解企业的或有负债呢?新《征管法》和新《征管细则》规定:“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做出的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一律无效;纳税人应当按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履行纳税义务;其签订的合同、协议等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一律无效。”新《征管细则》还明确,税款征收优于所有权力,这也意味着滥用权力拿税法送人情的现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将会计准则定义与税收法律规定两者相结合,我们就会发现企业由于恶意避税行为将会导致其或有负债的增加。因为那些导致企业产生恶意避税的地方政府行为,在法律上是没有依据的,更是被明文禁止的。例如,2004年7月13日国家税务总局在其官方网站正式公告,称将在全国范围内就减免税政策落实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当时税收专家人士分析认为中央目前进行减免税政策执行情况的普查,核心问题是对地方在减免税问题上乱开口子的现象加以制止。随后再对开发区税收优惠政策的清查过程中,就在全国2527个开发区共查出1000多家企业存在“区内注册、区外经营”问题,数量之多已接近全部被查企业的一半。看来,那些违规政府和违规企业又要面临着一场剧烈的考验。因此,对于那些恶意避税的企业来说,这些或有负债就是一种或有成本,而一旦其转变为现实成本,其税收成本的刚性特征也将充分暴露无疑,那时企业才真正体会到恶意避税的恶果。

企业诚信的案例分析范文第3篇

一、恶意避税的典型案例

案例1:“区内注册、区外经营”案例

“脑白金”上市以来,就一直备受争议。其中备受争议的焦点之一就是:区内注册、区外经营。从无锡市工商局提供的资料显示:2001年12月5日,生产脑白金的无锡健特药业有限公司的注册地址正式从“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南堤路88号(现归无锡滨湖区管辖,原马山镇古竹桥西)”变更为“无锡新区锡南二路旺庄路北侧”。而变更的地址正是在国务院批准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同时有资料显示,无锡健特的实际经营地仍然是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南堤路88号,而所谓的无锡新区锡南二路旺庄路北侧当时仅是无锡工商局新区分局的一间富余办公室,现已归无锡新区国土房产管理局所有。无锡健特租用三年,年限从2001年12月5日至2003年12月5日,年租金为9000元。无锡健特2001年第四季度即开始享受15%的税率优惠,仅第四季度就获得减免税款2017万元。近四年下来,无锡健特因税率优惠而获得的税收优惠估计在1亿左右。人们在发现“脑白金”的不白税谜之后,一方面认为脑白金有逃避社会责任、丧失商业诚信、企业违规之嫌疑,另一方面发现这背后有着当地政府的承诺在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案例2:“资本弱化”案例

2002年,宝洁在华子公司广州宝洁在广东某银行贷款20亿元,然后从贷款中拨出巨资无息借给关联企业使用。这样,广州宝洁既可将利息支出在税前扣除,少缴所得税,又可以提供巨额无息贷款给关联企业,省去正常借贷产生利息所得税的税赋。但是2003年,广州市国税局经过周密调查依法调整广州宝洁应纳税所得额5.96亿元,广州宝洁因此补缴企业所得税8149万元。这是一个典型的利用“资本弱化”案例。

案例3:“转让定价”案例

转让定价是关联企业特别是外资企业普遍采用的一种避税行为。我们可用一组数据来反映转让定价案例的总体情况。目前,我国已批准成立了40多万家外企,相当数量的外企通过各种避税手段转移利润,造成从账面上看,外企大面积亏损,亏损面达60%以上,年亏损金额达1200多亿元。按照税法的规定,以后的盈利可以弥补前年度的亏损。因此,我国每年要少征外企所得税约300亿元。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抽样调查,1/3的亏损外企是由于经营不善等客观原因造成的,而六成以上的外企存在非正常亏损,实质上是虚亏实盈。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外企的主要避税手段是转让定价,这占到避税金额的60%以上。针对外企任意使用转让定价手段偷逃税款的行为,新《征管法》再次强调税务机关对关联企业转让定价行为的合理调整权,新《征管细则》不仅明确界定了关联企业的概念,而且规定了许多具体反制关联企业恶意避税的措施,同时规定了对转让定价的年限调整期,而2004年9月国家税务总局印发的《关联企业业务往来预约定价实施规则》,可以说是树立了中国反避税的一座里程碑。

二、恶意避税的成本分析

面对众多案例和数据,大多数企业看到的是可观的税收利益,或实际的减免税款,或所谓的货币时间价值,这就使得恶意避税之风有愈演愈烈之势。然而,这些企业殊不知恶意避税不仅会让他们付出显性成本,还会让社会和他们共同承担着巨大的隐性成本。

(一) 恶意避税的显性成本分析

恶意避税显性成本是指企业为采取恶意避税手段而支付的正常成本。通过以上恶意避税案例可知,恶意避税的显性成本与恶意避税的税收收益相比往往相差极大。这些企业可以通过恶意避税手段攫取数亿元的税收利益,而往往只需付出其不到1%的支出,就产生了巨大的“杠杆效应”。例如,恶意避税的显性成本往往表现为聘请税收专业机构和人员的成本、配合恶意避税策略的机构和人员费用以及与政府有关机关进行沟通的协调费用等等。这些显性成本既可以取得超额收益,又可以在税前限额扣除。可想而知,“理性”的纳税人是绝对不会轻易放弃这笔交易的。因此,在巨大的恶意避税税收收益的光环照耀下,恶意避税的显性成本则显得是那么的渺小。但是,如果“理性”的纳税人只看到光环,忽视光环背后的阴影时,最终的恶果将会远远超出他们的想象能力。

(二) 恶意避税的隐性成本分析

本文认为,恶意避税的隐性成本不仅包括机会成本,还包括隐藏在恶意避税现象背后的契约成本。根据科斯的现代企业理论,企业是“契约的联结点”。从整体来看,企业是众多契约组合而成的一个契约。一般来说,这个契约的各方利益关系人有社会 (包括政府、雇员、股东、供应商、顾客、信贷方等)和企业。因此,恶意避税的隐性成本分析将从社会与企业两个角度展开分析。

1.从社会的角度分析

如果从社会角度来分析,企业的恶意避税行为将增加以下隐性成本:

⑴      诚信成本

无论是第一次提出税收原则理论的威廉·配第,还是后来的亚当·斯密、西斯蒙第、萨伊、瓦格纳,在他们的理论中,公平原则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公平原则又可分为横向公平原则和纵向公平原则。横向公平原则要求具有相同福利水平的纳税者必须得到相同的税收待遇,纵向公平原则要求具有不同福利水平的纳税者必须得到不同的税收待遇。从以上外资企业恶意避税数据案例可知,恶意避税不仅破坏了横向公平原则,也破坏了纵向公平原则。这种破坏所产生的恶果,就是诚信纳税人对税收失去信心,从而追循恶意避税者的脚步,导致全社会整体丧失税收诚信。然而,这种诚信的丧失不仅会体现在税收上,更会由于纳税人的自利本性扩展到其他领域,结果造成全社会丧失诚信。而诚信是一个社会不可缺少的元素,当一些契约方之间试图重新建立诚信时,这种诚信成本的再次投入将会是非常巨大的。

⑵      征税成本

面对严重的恶意避税挑战,博弈一方的征税机关必然会采取措施预防、惩罚和监督企业的纳税行为。征税机关一方面在全社会加强税收宣传、提倡诚信纳税。全国税收宣传月活动从2002年开始连续四年都以“诚信纳税”为主题,这足以证明征税机关对建立诚信纳税氛围的高度重视和巨大投入。另一方面完善征管、加强稽查。金税工程和ctais系统的建立的确为堵塞征管漏洞、提高稽查效率和增加税收收入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但国家每年也要为之付出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我国企业的恶意避税现状仍不容忽视,征税成本仍将不断上升,这不得不让人深思。

⑶      精神成本

恶意避税的主导者,往往是企业的高层雇员包括经理层和高级财务人员。在他们为企业或为自己攫取税收利益时,他们是否也为之付出一定的成本呢?这一点恰恰经常被人们所忽视。在当今提倡“以人为本”的社会理念里,恶意避税主导者为之付出的精神成本也是不可避免的。这种精神成本的产生不仅取决于社会的舆论和个人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也取决于征税机关的征管和稽查能力。因此,恶意避税主导者的精神成本也是不可忽视的。

2.从企业的角度分析

如果从企业的角度来分析,企业的恶意避税行为将增加以下隐性成本:

⑴ 财务成本

一旦恶意避税行为和结果被税务机关发现和调整,恶意避税的企业将面临着补缴大量税款的局面,而美国针对恶意避税已经开始加大避税处罚力度。如美国从1996年就转让定价违法问题增加处罚规定,对调增所得税净额达500万美元以上,按其调增额分别罚款20%~40%.虽然我国对恶意避税尚未规定有处罚措施,但如广州宝洁8149万元的税款补缴,这也将严重破坏企业或关联企业的资本结构平衡,影响企业现金流的正常运动。同时,补缴大量税款的限时性不仅会增加关联企业的临时融资成本,而且更可能使关联企业丧失良好的投资机会。也许有人认为即使补缴税款也可视同获得一笔无息贷款即货币时间价值,但是与被迫限时补缴大量税款对于企业所产生的财务冲击相比,恶意避税带给企业的财务成本无疑将远远大于其获得的货币时间价值。

⑵ 涉税成本

避免成为稽查重点,是避税的一个基本思想,而恶意避税恰恰正是税务稽查的重点。且不论企业为应对税务稽查所付出的成本,其本身也要为这些避税行为付出巨大代价。关于转让定价的调整,国家和税务机关先后修订《征管法》及《征管细则》,而且在2004年印发《关联企业业务往来预约定价实施规则》,这说明我国税务机关针对转让定价的调整手段日益成熟。关于转让定价的调整,我国税务机关经历过一个长期的摸索过程。在未实行预约定价方式以前,对于转让定价的调整,纳税人就要为了应对、配合税务机关的调整、审计,需要提供国内外各种资料,投入很大精力,而且经过长达数年形成的调整方案往往会对企业的经营产生重大的影响。目前,我国已在深圳、厦门等沿海城市开展关联企业间预约定价机制的试点工作,从目前的情况看,已经较好地解决了税企的定价矛盾。然而,笔者认为:首先,从成本和效率角度来看,预约定价一般只适用于大中型以上的关联企业,因为在预约定价制整个操作过程中,企业会经过大量申请、审批等程序,这些程序要花去纳税人的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其次,在操作过程中可能涉及一些潜在问题。例如,为裁定哪些信息或事实是相关联的,纳税人可能被税务机关要求提供更多在正常情况下是保密的资料,而且都是当期交易或交易前的资料,因此从所有人的角度来看,就更为敏感。同样,如果一个试行中的预约定价协议因为不能达成一致意见而放弃,纳税人则可能遭受巨大损失,而且在任何可能导致的诉讼中丧失优势。可见,由于恶意避税所隐含的涉税成本已大大超出我们过去对涉税成本的想象,这已经不能不引起企业的高度关注。

⑶ 信誉成本

在信息高度畅通的今天,“信誉创造价值”已经不再是神话,信誉已经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否诚信纳税,已经成为社会衡量一个纳税主体是否具有社会责任、商业诚信、经济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准。新《征管细则》第48条已规定了税务机关负责纳税信誉等级评定工作,并建立纳税信誉等级评定制度,这一规定已经体现出税务机关要充分利用征管信息资源,健全完善诚信纳税的评价机制、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正如日本的蓝色申报制度和韩国的绿色申报制度,他们对于那些诚信纳税的企业和个人给予积极的税收优惠,这正体现了良好的信誉可以创造价值的现念。而恶意避税无疑将使企业丧失其信誉,丧失良好的税收生存空间,最终丧失的还不仅是企业的税收利益,更可能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⑷ 或有成本

或有成本是与企业的或有负债相对应。企业会计准则中对或有负债的定义是: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潜在义务,其存在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或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不是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或该义务的金额不能可靠地计量。那么我们如何结合企业的纳税义务来理解企业的或有负债呢?新《征管法》和新《征管细则》规定:“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做出的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一律无效;纳税人应当按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履行纳税义务;其签订的合同、协议等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一律无效。”新《征管细则》还明确,税款征收优于所有权力,这也意味着滥用权力拿税法送人情的现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将会计准则定义与税收法律规定两者相结合,我们就会发现企业由于恶意避税行为将会导致其或有负债的增加。因为那些导致企业产生恶意避税的地方政府行为,在法律上是没有依据的,更是被明文禁止的。例如,2004年7月13日国家税务总局在其官方网站正式公告,称将在全国范围内就减免税政策落实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当时税收专家人士分析认为中央目前进行减免税政策执行情况的普查,核心问题是对地方在减免税问题上乱开口子的现象加以制止。随后再对开发区税收优惠政策的清查过程中,就在全国2527个开发区共查出1000多家企业存在“区内注册、区外经营”问题,数量之多已接近全部被查企业的一半。看来,那些违规政府和违规企业又要面临着一场剧烈的考验。因此,对于那些恶意避税的企业来说,这些或有负债就是一种或有成本,而一旦其转变为现实成本,其税收成本的刚性特征也将充分暴露无疑,那时企业才真正体会到恶意避税的恶果。

企业诚信的案例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会计教学;诚信教育;职业道德;企业发展

实现有效的会计诚信教学十分重要,面对目前行业发展失范、诚信不足、利益冲突、违法乱纪现象的出现,加强会计教学中的诚信教育,成为企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充分地对会计教学进行有效的诚信监督,通过多种教育形式来对学生的诚信素质进行有效督导,从而来从根本上提升个人的职业道德操守,不断地为他们今后职业生涯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会计教学中诚信教育的必要性

1.会计诚信影响了市场经济秩序

加强会计诚信教育对于构建完善的市场经济秩序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对于市场经济发展来说,坚持诚信、遵守职业道德能够在根本上塑造有效的企业品牌形象,让企业在经济竞争和市场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面对越来越多的诚信丧失、行业示范现象,不少的会计工作人员都过多地为了私利来违法乱纪,私自制造虚假信息、挪用公款、以身试法。这些问题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市场经济秩序,不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诚信教育决定了企业资本扩张

诚信教育决定了企业的资本扩张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企业发展来说,只有讲究诚信意识,在合作中平等互利互惠,能够带给合作者更多的信任感,从而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和良性互动。诚信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和核心支撑力量,只有从根本上加强会计工作人员的诚信意识,不断地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才能够更加有效地发挥个人生命价值,不断地为企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力量。

二、如何在会计教学中渗透诚信教育

1.案例教学,增设会计诚信教学内容

案例教学,增设会计诚信教学内容。在会计教学中,应该注重对于诚信教育的渗透和强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诚信观,从而来不断地对其进行有效的教育和指导,以此来培育正确的工作方式和工作观念。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网络、媒体、书籍、杂志、报刊等方式来进行有效的案例选择,通过实际真实发生的案例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讲解和教育,从而让他们理解诚信教育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帮助他们强化诚信意识,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自觉地履行诚信观念,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正能量。

2.积极开展以会计诚信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积极开展以会计诚信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引导学生融入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去,感受到诚信品质对于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从而来帮助他们更好地提升自我。专门以“诚信”为主题来举行班会活动,让学生通过列举相关的真实案例、搜集相关的资料、开展小组讨论活动和辩论活动等方式来对诚信问题进行深入地剖析和解读,从而能够更加严格地实现自我约束,不断地提升个人的诚信问题,为个人职业发展和企业进步创造坚实的条件。

3.邀请企业专业人士进行会计诚信教育讲座

邀请企业专业人士进行会计诚信教育讲座,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诚信道德对于企业发展的促进意义,从而来从根本上促进个人诚信意识的养成和诚信品质的塑造。比如可以请法院和审计局的工作人员来学校进行关于诚信问题的讲座,借助于实际案例来理性地分析诚信对于个人职业发展、企业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从而来不断地引导他们培育诚信观念,在以后的工作生涯中能够自觉地履行诚信,不断地强化自我诚信责任意识,在责任和利益面前能够合理有效地把持自己,从而实现个人的有效成长。

4.将诚信教育贯穿到整个教学活动中

将诚信教育贯穿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去,落实到日常的教学环节中去,从而来加强诚信品质的塑造。把诚信教育落实到平时的各个学习环节中,学生考试、作业、实习、学业成绩等多个方面都应该积极地落实诚信观念,坚持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同时,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应该以职业化发展的心态来严格地要求自我,不断地帮助他们将诚信作为自身发展和进步的首要核心,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来进行自我反省和自我成长,以此来从根本上提升会计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更好地促进个人会计职业生涯的发展和进步。

三、结语

会计教学中诚信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教学部分,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和市场经济秩序。在会计工作中讲究诚信、遵守职业道德,成为所有会计工作者工作的重要任务和基本原则,从而不断提升工作效果和工作质量。在会计教学中渗透诚信教育,可以通过增设案例教学、开展以会计诚信为主题的班会活动、邀请企业专业人士到学校讲解会计诚信教育讲座、将诚信教育贯穿到整个教学活动中,从而来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诚信意识,在今后的会计工作中坚持诚信、遵守职业道德,维护正常的市场发展秩序。

作者:刘晓宁 单位:赤峰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段悦兰.浅谈会计教学中的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4:35-36.

[2]李玉清.浅谈会计教学中的诚信教育[J].成功(教育),2010,04:221.

企业诚信的案例分析范文第5篇

(菏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山东 菏泽 274000)

摘 要:以2012年-2014年山东菏泽口岸办理的60例检验检疫行政处罚案件为调查对象,从行政处罚案件违法数量、违法主体、违法类型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检验检疫工作实际,就如何更有效地依法实施行政管理职能,降低违法案件发生的几率,防止和减少进出境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维护进出口秩序、国门安全和国家声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行政处罚;调查分析;检验检疫;行政执法

中图分类号:D9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10-0172-03

收稿日期:2015-03-10

作者简介:谢京国(1980年-),男,山东菏泽人,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硕士,菏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工作。

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或其他行政主体依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是行政机关贯彻法律法规规章,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1]。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担负着出入境人员、进出口货物及集装箱等的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工作,对违反检验检疫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实施行政处罚是其工作内容之一[2]。本文通过对山东菏泽口岸2012-2014年检验检疫行政处罚案件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以便找出原因,为明确检验检疫行政执法重点,提升案件查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供依据。同时,进一步规范行业秩序,促进检验检疫依法行政,实现行政执法工作规范性,保证国门安全全、保护人民身体健康和维护贸易公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以2012-2014年菏泽检验检疫局办理的违反检验检疫法律法规的60例行政处罚案卷为调查对象。

1.2 方法

在调查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对近三年来的60例行政处罚案件资料再次进行了评查,所有案件真实可靠、程序正当、资料齐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并且全部案件均没有引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行为。

2 结果与分析

2.1 从行政处罚案件数量分析

近三年来,办理的案件数量逐年下降,间接反映出检验检疫普法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让企业切实体会和认识到了违法的严重后果。同时,检验检疫部门出台的一系列服务措施,以及实施的诚信管理等,切实让诚信守法企业感受到了检验检疫服务的便利,起到了正向引导作用。但不可忽视的是,现在的违法手段越来越隐蔽多样,而检验检疫执法人员的调查水平和手段受到制约[3]。

2.2 从行政处罚案件违法主体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出口企业是检验检疫行政执法主要对象(占全部行政处罚总数的83.33%),这可能与案件发生地是以农副产品出口为主,进口为辅的产业特点有关。尽管进口企业违法案例较少,但却具有代表性。如查处的进口工业品未如实申报木质包装案件,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企业检疫意识的缺乏。木质包装作为法检物,但相比货物而言,为包装物,价值低,导致企业申报时随意填写“包装种类和数量”栏目。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报检企业存在的违法情况,一些报检员没有认真对企业提供的资料进行审核,存在漏报或错报行为,甚至伪造报检材料,这种情况需要引起重视。

2.3从行政处罚案件违法类型分析

出口货物报检信息与实际不符占全部案件的55.00%,其中一大部分是企业对相关的检验检疫政策规定了解不够,存在怕检验检疫流程时间长,影响通关的思想顾虑,就采取了一边生产一边报检的方式,无意间造成了违法。骗取检验检疫证单占25%。均是检验检疫人员在专项督察和日常监管中,通过对企业各种记录、单据审核分析汇总中发现的违法行为,说明强化企业后续监管的重要性。尽管擅自使用进口商品案例仅占全部案例的5.00%,但反映出一些企业对进口法检商品须经检验检疫合格方可使用的规定没有足够重视,有些是曲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相关条文中“检验”的涵义,有些是一定程度上存在侥幸心理,受经济利益驱动实施违法行为。如果违法成本较低,企业宁愿选择受罚。这种淡漠意识也给我们检验检疫人员敲响了警钟。

2.4 从行政处罚案件违法企业类型分析

在60例行政处罚案件中,涉及出境非食用植物产品类的案件占到75.00%,而出口食品类和机电轻纺类等产品较少,除了与企业数量和行业所占地区比重有一定关系外,也反映出企业规模的大小与守法意识有一定的关系。据统计,仅出口木草柳制品就占全部案例的53.33%。一些木草柳制品出口企业主要是中小微企业,对检验检疫法律法规掌握不全面,理解不到位,当事人不懂法、不知法,以致出现违法事实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违法的现象。

2.5 从行政处罚案件发现方式分析

从表5来看,56.67%的行政处罚案件是检验检疫执法人员在执行现场查验工作时发现的。目前实施的电子监管模式,实行的是抽批检验检疫。一些不诚信企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无视检验检疫法律制度的权威,出现了故意不申报,蒙混过关,凸显了其法律意识的淡漠和诚信意识的缺乏。而30.00%的行政处罚案件是检验检疫部门在开展业务工作专项督察过程中发现的,体现了开展业务工作质量督察的必要性,尤其是根据业务流程,运用逆向追溯验证的模式开业务质量督察,能及时排查出行政相对人的违法行为。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在国外退运调查、日常监管等工作中发现案件较少,一定程度上折射了检验检疫监管人员发现案件的敏感性,以及调查手段的薄弱。

3讨论

行政处罚案件的数量越多并不代表检验检疫监管工作做得越好。从根本上讲,检验检疫部门实施行政处罚不仅在于使违法者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更在于依法实施有效的行政管理职能,降低违法案件发生的几率,防止和减少进出境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维护进出口秩序、国门安全和国家声誉。

3.1以营造良好的行政执法环境为前提,强化普法宣传。在行政执法过程中,行政相对人的法治意识尤为重要。一方面应注重普法工作的全面性。这就需要检验检疫机构通过各种形式向行政相对人宣传相关法律法规,遵守检验检疫工作规定的重要意义。重点对相关检验检疫法律法规条文进行解释,避免理解不到位而违法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应注重提升普法工作的针对性。结合实际情况,对典型案例进行解析,从法律和专业角度,深入阐述违法行为可能带来的危害后果,听取违法行为人的认识和体会,促进其增强法制意识和法制观念。另外,还应开展政策及相关服务措施的宣传,避免行政相对人因不了解相关的政策和服务措施,而无意违法的情况。

3.2以健全机制为基础,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持续完善行政执法的基础框架。把所有工作纳入法治的法治的轨道中,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严格落实请示报告制度、行政处罚裁量标准,集体讨论制度等,避免行政处罚的随意性,防止权力滥用和玩忽职守,切实维护诚信守法企业的利益。建立合作机制,增强内部工作的协作力。发挥绩效考核工作的激励约束机制,强化关检协作,形成合力,实现有效信息和资源共享。不断增强行政执法的透明度,确保检验检疫人员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主动接受监管、服务对象及社会各界的评议和监督。

3.3以深化检验检疫人员的法治意识为核心,严格队伍建设。高度重视检验检疫人员的法治教育,强化在职执法人员的法律知识学习和考核,把考核情况作为领导干部、工作人员提任的重要依据。着力树立法治思维,自觉养成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提高运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根本上转变不适应依法行政要求的传统观念、工作习惯和工作方法。严格检验检疫人员执法资格管理,实施执法人员资格准入制度,建立行政执法人员数据库,以证管人,持证上岗,亮证执法,定期对执法证持证人的行政执法情况进行年度审核。

3.4以增强违法案件发现能力和手段为重点,深化业务培训。检验检疫执法人员应增强对违法行为的敏感性,发挥日常监管、国外退运调查等工作的作用,主动寻找案源,对案件发生较集中的的产品、行业加大监管力度。切实发挥风险分析的作用,提升检验检疫监管的针对性,重点对多次出现同类违法情况的行业、产品、企业及、单件重量较大的货物、首次进口的货物等进行查验。大力发挥业务工作质量等专项督察的作用,进一步丰富违法案件举报方式,拓展违法线索来源。同时,增强行政执法人员调查工具的配备,以便及时收集、保存证据,提高办案效率。

3.5以推进行政处罚在检验检疫监管中的运用为关键,严格执法力度。检验检疫人员应将行政处罚工作自觉融于各自的实际工作中,坚持批评教育与行政处罚相结合的原则,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切实把好检验检疫监管关,对于故意或屡犯同样错误的企业,应加大处罚力度,采取严厉的惩戒措施,起到震慑作用,切实让失信违法企业感受到检验检疫依法行政的严厉,以提高各进口企业守法的自觉性,维护检验检疫法律法规的严肃性。同时,还应把企业内部的法治培训情况纳入日常监管范围,督促企业和自觉遵纪守法、依法办事。

3.6以完善诚信管理机制为辅助,实施行政引导。检验检疫部门作为管理机构,应持续完善与之相关的诚信管理体制,构建诚信环境,在日常工作中积极采取措施,让企业自身不断完善和净化,树立诚信意识,有效预防违法行为的发生。对以身试法,明知故犯,依法实施行政处罚,对于那些非恶意的违规行为,应考虑以失信行为加以处置。同时,检验检疫部门的服务工作在促进企业发展,提高企业效益的同时,也能促使企业更自觉地强化守法意识。

参考文献:

[1] 孔繁岭.如此违法该当何“罪"[J].法制与社会,2013,(24):290-291.

[2] 罗霄,王伟,何德雨.常州口岸2010-2012年检验检疫行政处罚案件分析[J].《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13,(5):125-127.

企业诚信的案例分析范文第6篇

关键词:会计专业;专业教学;诚信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6-0236-02

1开展诚信教育的重要性

高校是会计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也是会计人才培养的源头。高校会计类专业毕业生是会计队伍的主力军,学生求知的过程也是道德修养形成和提高的过程,没有好的思想品质,没有过硬的业务技术,就不可能把学到的知识奉献给祖国和人民。因此,高校会计诚信教育必须加强,实现会计类专业毕业生做诚信人、诚信会计人的目标。

由于受现行会计行业“诚信成问题”的风气影响,我们的学生也深受其害。本学期,我在上会计专业《财务会计》课时,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对“今后工作时,老板要你做假账怎么办?”只有19%的学生回答:“坚决抵制”;而选择“不知怎样办”的占46%;选“愿意做假账的”占35%。而对另一题“当你不小心收到假钞时怎样处理?”居然有42%的同学认为:想办法把假钞花掉。对于这样的调查结果我很失望、更是悲伤。因为我们的学生毕业后就要加入会计或者注册会计师这个行业,而这个行业最基本的行规――就是诚信。如果让这些没有诚信观念和相应职业道德只有专业技能知识的学生加入会计行业,产生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2专业教学诚信教育基本思路

由于专业课比较现实,涉及将来的“饭碗”,因此在专业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学生愿意听、易接受,效果明显。所以本人在《会计》教学中对开展诚信教育做了一些初步尝试,具体如下:

(1)首先,为学生分析诚信为什么是我们会计行业的“生命”。

主要从二方面来说明:①我国已加入WTO,我国的会计准则将与国际接轨,我们与外国投资者打交道会更多,如果不讲诚信受罚会更重,经济损失会更大,同时也会影响国家的形象;②外国会计行业也将进入中国市场,如果我国会计行业还呈失信严重的状况,会计市场即便再过十年,不仅赶不上国际水平,还会拱手送给别人,会计从业人员将会面临失业的困境。通过以上分析让学生深刻意识到会计人员讲求“诚信”就是为了获得长期利益和持续发展,因而放弃短期利益;为实现集体利而益牺牲个人利益,为实现整体利益而放弃局部利益,为实现根本利益而放弃目前利益。

(2)充分利用有关会计诚信的案例丰富会计教学内容,将诚信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我们的学生大都已习惯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我们的会计教材在会计诚信方面的内容是有所欠缺的,正是因为单一地接受书本知识和教师按部就班地对教材内容的讲解,学生的思考、分析、判断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加强。当他们置身于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中时,面对眼花缭乱的会计事项,应如何坚持会计原则,书本并没有明确地告诉他们该怎么做,也不存在着标准答案,一切都需要进行职业判断,因此很容易让领导意志和个人私欲凌驾于原则之上,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和选择。本人认为:在会计诚信的培养方面,传媒的披露所带来的震撼和影响比理论的灌输和说教更为深刻,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如果我们教师结合社会实际及时地将报纸、杂志、网站所报道的各种新闻和案例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来弥补教材的不足,将诚信教育贯穿于会计教学始终,多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身边比比皆是的有关信息,有针对性地指定和指导学生阅读某些财会方面的报刊、杂志、书籍和网站,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会如何识别和判断虚假会计信息,学会如何拒绝各种经济利益的诱惑而坚守诚信。我们的学生只有紧跟时代的发展,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地通过各种传媒来主动地获取知识,更新和扩展自己地知识面,才能更好地提高职业判断力,更好地做到诚实守信。

(3)聘请企事业单位高层会计人员实例讲解,增强会计诚信教育的说服力。

会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从目前情况来看,在会计教学方法上,我国基本是以教师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的,而我们的会计教师基本上又是从学校走到学校,实践知识比较欠缺,有时显得说服力不够,因此应多聘请企业事业单位高层会计人员到学校来讲学,用他们亲身经历的实例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并要聘请法院的工作人员用实际的案例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使学生牢固树立职业道德观念,能够在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下做出准确的职业判断,在金钱利益面前正确地把握自己。

(4)开展有关会计诚信的专题的讨论,加深学生对会计诚信的理解。

在会计教学的各种阶段都可以开展有关会计诚信的辩论赛,学生也乐意通过辩论这种形式积极参与到会计知识的主动学习和思考中,尤其是对当前社会发生的各种案例,他们往往不遗余力地查找资料,力争以充足的论据,鲜明的观点表达自己的见解。

(5)利用案例教学法从正、反面的实际案例加强对会计诚信的渗透。

例如,我国民族工业的骄傲――海尔集团,在上世纪的80年代,面对一批即将出厂的微瑕产品,企业掌门人张瑞敏果断先行决定全部砸毁。这一砸不仅砸出了全企业职工的质量意识,更赢得了消费者对海尔的信赖。“真诚到永远”不仅是海尔人对消费者的庄重承诺,更体现了海尔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国内知名发展为国际品牌。通过正面案例的分析,让学生明白:在市场经济社会中,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天经地义,但却不可见利就忘记诚信。再例如,汕头曾被称作“失信的村庄”,就是因为制假贩假和查出建国以来最大的虚开增值税发票骗税案所致。汕头成了丧失信用的重灾区,十几个省市下文明令禁止跟潮汕人做生意。特别让汕头人尴尬的是:“要夸一个人,就说你真不像汕头人。”在查出汕头虚开增值税骗税案后,财税专家指出:发生这样大规模、大范围、数目巨大,涉及企业、人员众多的骗税案,会计人员起到了助纣为虐的作用,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会计人员不做假账,骗税企业是无法达到目的的;如果所有会计人员都坚决抵制虚假发票入账,那么汕头经济就不会走向崩溃的边缘,社会上许多腐败的现象也可以得到遏制。通过海尔、汕头正反两个案例,使我们的学生清楚认识:诚信是一个企业乃至我们每一个人的精神财富和生命所在。唯有诚信才能生存,才能发展。要使自己在同学和社会中赢得信誉,必须信守诺言,一诺千金。失去信誉,纵然一时得利,日后也必吞苦果。

(6)在会计教学内容中渗透德育。

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时时处处隐含着德育内容。要求会计教师要努力挖掘,找准会计知识传授与德育渗透的结合点。例如,在讲授《会计基础》时,加强对学生进行会计工作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的教育,激发他们学习本专业的兴趣,从内心热爱会计职业,把个人的理想同会计职业的发展结合起来。在《财务会计》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与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要严守法规、公平正直,为国家和企业当好家理好财。

(7)充分利用互联网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

利用课堂上的时间来进行诚信教育是极为有限的。互联网可以改变这种状态。教师可以将自己的E-mail地址或者QQ号码告诉学生。充分利用现代通讯工具,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改善教学效果。

(8)把“诚信教育”贯穿于整个会计教学过程中。

实现诚信目标和能力目标并举,要求毕业生完成各门课业、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并通过答辩。同时对道德和诚信进行考核,通过建立诚信目标和能力目标并举的考核机制建立毕业生诚信考核目标,即可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

参考文献

企业诚信的案例分析范文第7篇

关键词: 会计教学; 诚信教育; 重要性; 紧迫性

中图分类号: F23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8631(2010)03-0154-01

在高职高专的财会教学中,我们应该抓住会计教学阵地,对正在接受会计专业教育的学生渗透“不做假账,诚信为本”的教育,构筑德育工作的交叉网。

一、会计教学中加强诚信教育的现实意义

诚信缺失问题,严重扰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甚至损害了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形象,给国家、企业和个人带来重大损失。会计信息失真将会给投资者、债权人等会计信息使用者造成巨大损失,它会使会计职业陷入严重的社会危机中。所以提高诚信度和公信力,维护职业道德,是会计行业发展的根本。

二、会计教学中开展诚信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对会计学专业学生的“诚信”教育很重要,在校期间就必须要求他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杜绝考试作弊。这是其未来职业生涯“诚信”的基础。

本学期,我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对“今后工作时,老板要你做假账怎么办?”只有21%的学生回答:“坚决抵制”;而选择“不知怎样办”的占48%;选“愿意做假账的”占38%。而对另一题“当你不小心收到假钞时怎样处理?”居然有45%的同学认为:想办法把假钞花掉。对于这样的调查结果我很失望、更是悲伤。因为我们的学生毕业后就要加入会计或者注册会计师这个行业,而这个行业最基本的行规――就是诚信。如果让这些没有诚信观念和相应职业道德,只有专业技能知识的学生加入会计行业,产生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然而,高职院校现在所开设的无论是基础会计类还是专业会计类课程,所讲述的内容都是“会计核算、分析、检查”的方法,很少涉及到对学生诚实信用的教育。因此,对财会专业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已经刻不容缓。

三、职业诚信教育应渗透到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

作为会计教师,有责任、有义务正确引导学生树立“诚信”的职业道德观念。当然,良好的诚信品德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形成的,而是潜移默化逐渐形成的,不仅在传授会计知识时培养,而且在日常的待人接物中也要有意识地培养。由于专业课比较接近现实,涉及将来学生的“饭碗”,因此在专业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1. 教师为学生树立诚信榜样

教师在人们的心目中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人师表”则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凡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教师本身应该首先做到。把诚信教育与平时的日常行为规范结合起来,教师要为人师表,做诚信的表率,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和诚信的作风取信于学生。如平常上课、说话、做事要言行一致。这不仅可以在会计诚信教育中起示范作用,而且也使会计诚信教育具有说服力、感染力。

2. 充分利用有关会计诚信的案例丰富会计教学内容,将诚信教育贯穿于会计教学的始终

我们的会计教材在会计诚信方面的内容是有所欠缺的,正是因为单一地接受书本知识和教师按部就班地对教材内容的讲解,学生的思考、分析、判断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加强。当他们置身于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中时,面对眼花缭乱的会计事项,应如何坚持会计原则,书本并没有明确地告诉他们该怎么做,也不存在标准答案,一切都需要进行职业判断,因此很容易让领导意志和个人私欲凌驾于原则之上,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和选择。

3. 利用专业知识与行业诚信的契合点进行诚信教育

在会计课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要结合书本内容及行业规范,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比如:在《基础会计》“填制和审核凭证”这章内容中,要特别提醒学生注意有关凭证的审核问题,会计人员应按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不予接受,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对合法合理但内容不够完整,或填写有错误的原始凭证,应退回有关经办人补充完整,这样才能确保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又如在《成本会计》教学过程中,对企业生产成本的核算要做到实事求是,决不能弄虚作假,既不能把该计的费用成本不计,造成虚增企业经营成果――利润,也不能把不该计的费用计入产品成本,这样造成会计信息失真,也直接影响到国家税收及财政收入的正常管理,违背了会计必须坚持诚信的职业本质,最终也将会因此触犯法律法规而受到惩处,使学生意识到会计失信的严重性。

四、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加强会计教学中的诚信教育

1. 聘请企事业单位高层会计人员实例讲解,增强会计诚信教育的说服力

会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从目前情况来看,在会计教学方法上,基本是以教师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的,而我们的会计教师大多数又是从学校走到学校,实践知识比较欠缺,有时显得说服力不够,因此应多聘请企业事业单位高层会计人员到学校来讲学,用他们亲身经历的实例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并要聘请法院的工作人员用实际的案例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使学生牢固树立职业道德观念,能够在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下做出准确的职业判断,在金钱利益面前正确地把握自己,做到“常在河边走,坚决不湿鞋”。

2. 注重在教学实践环节培养学生诚信品质

会计专业教学除了可以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到企事业单位实习,还可以从实践的需要出发,到法庭旁听经济案件;还可以设计一些教学案件,其中既有正确的,也有作假的内容,要求学生对于虚伪的案件进行分析研究,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应有的健康的诚信品质和有关的道德情操。

3. 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会计诚信专题讨论,加深学生对会计诚信的理解

在会计教学的各种阶段都可以开展有关会计诚信的辩论赛,学生也乐意通过辩论这种形式积极参与到会计知识的主动学习和思考中,尤其是对当前社会发生的各种案例,他们往往不遗余力地查找资料,力争以充足的论据,鲜明的观点表达自己的见解。我们可以让学生去讨论,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比教师直接告诉结果要深刻的多。

4. 充分利用互联网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

利用课堂上的时间来进行诚信教育是极为有限的。互联网可以改变这种状态。教师可以将自己的E-MAIL地址或者QQ号码告诉学生。充分利用现代通讯工具,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改善教学效果。

5. 把“诚信教育”贯穿于整个学校教育常规中

教育学生在校园内要遵守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从身边小事做起,教师要求学生在作业、考试、实训、顶岗实习过程中都应以诚信为本。如果出现抄袭同学作业,考试作弊或实习造假等现象,不管平时表现怎样,都给予操行评定为不合格。对每一个会计专业的学生都建立“诚信个人档案”,把诚信教育落到实处,养成诚信守信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 葛家澍,黄世忠.安然事件的反思[J].会计研究,2002(2).

企业诚信的案例分析范文第8篇

上文已经提过,审计人员要想准确把握企业重大错报风险,必须首先从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入手,了解企业所处的发展战略时期、经济环境、行业状况、经营风险等会对会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从而形成对被审计单位可能出现的经营风险、财务风险进行整体评估。因此,在审计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应多采用以案例分析为主,理论讲述为辅的教学方法。案例要选取综合性案例,且有典型性。建议在讲授时,可选用一个公司为代表,在不同审计阶段,可采用不同侧重点,不同方式围绕该案例进行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例如在分析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时,多采用引导式教学,引导学生对企业所处行业背景、企业发展阶段、宏观经济环境等进行主动分析,使学生有初步的风险意识和了解被审计单位及环境对审计工作所起的关键作用。案例可直接选取上市公司为对象,让学生主动进行资料查询与搜集,分析该公司及其所处环境,初步评估该公司可能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通过真实的案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自主思维的意识。此种教学方式也是国外审计课堂中所常采用的。在具体分析各事项可能产生的重大错报风险时,主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式。可让学生围绕某一个或几个事项,讨论该事项可能产生的重大错报风险,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讨论案例目的不是在于给出正确答案,而是在讨论过程中培养学生养成积极的审计思维方式,最终目的仍是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二)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风险识别能力

善于识别和发现风险,是风险导向审计对审计人员的一项基本要求。要求审计人员从更广阔的视角,形成对被审计单位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的整体评价。它强调审计人员审计工作重心前移,重视审计计划,重视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和评估,重视针对重大错报风险的实施程序,从而减少审计失败的风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不断为学生强调识别风险对审计成败的重要性,甚至可以通过审计失败案例的介绍,引起学生对风险的关注。其次,为了帮助学生有效发现风险,可从发现被审计单位“压力、机会、借口”入手,培养学生善于发现、识别风险的能力。即凡是被审计单位可能存在压力、机会、借口的地方,就是潜在的风险点。例如提醒学生注意企业是否存在上市的压力,是否存在非公允关联交易的机会,是否为其非正常往来账目寻找不正当借口等,帮助学生提高发现风险能力。在选用案例时,可以选用与分析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审计程序时相同的企业,通过让学生采用询问、分析程序、观察和检查等风险评估程序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为风险评估提供充分审计证据。

(三)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

企业诚信的案例分析范文第9篇

一、会计理论研究的总体目标

会议认为,根据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的总体目标,未来几年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总体目标是:全面体现“三个代表”的要求,本着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服务,为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方针服务,为基层组织加强管理提高效率服务的指导思想,在总结实践经验和吸收已有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并不断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既有中国特色,又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的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

本次会议所确定的总体目标,较之第五届理事会“九五”规划的表述,一是更加突出服务意识,以体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二是更加强调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的中国特色与国际惯例的协调,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

二、会计理论研究的重点内容

(一)会计监管问题研究

会议认为,会计监管是保证会计工作有序运行的必要手段,也是不断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必要保证。会计监管需要从内部、外部两个不同层面展开,具体包括内部会计监管(也称会计监控,指的是会计对组织内部经济活动的监督控制)、外部会计监管(也称会计管制,指的是政府、社会对组织内部会计工作的管理控制)、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等。

1、内部会计监管问题研究。具体包括:如何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控制职能,确保组织的经济活动合规、有效运行;如何适应会计主体组织形式和规模的发展变化,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完整;如何建立会计信息质量和单位履行会计法规制度的控制标准(规范性标准或示范性标准);研究单位内部会计监控的形式与途径,建立并实施有效的会计内部控制体系。

2、外部会计监管问题研究。包括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管,主要研究: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会计法规体系,为政府监管提供法律保障;研究政府监管的方式、范围,政府监管的主体、责任,如何完善政府监管的体制与运行机制等问题;研究财政、审计、税务、银行、保险、证券等不同部门在会计监管中的作用以及相互关系;研究进一步完善《注册会计师法》,建立科学规范的注册会计师管理体系,发挥社会中介机构在会计监管中的作用;研究政府监管与社会中介机构监管的关系;研究市场机制及社会舆论对会计监管的作用等。

3、信息披露监管问题研究,主要包括:信息披露有关法规制度建设研究(包括完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专业核算办法在内的会计标准,进一步加强会计法规建设和会计制度建设,继续研究完善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研究国有企业分步实施《企业会计制度》问题;研究制定非财务信息方面的准则等),加强对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研究资本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研究我国企业财务报告目标,加大财务报告概念框架的研究力度;研究加入世贸组织及信息技术发展对我国公司财务报告的影响及对策;财务报告的呈报频率及中期财务报告若干特殊问题研究;合并会计报表和分部报告问题研究;风险防范、表外风险及其披露问题研究;会计信息质量分析与评价标准研究;企业内部财务报告问题研究,企业财务核心能力和财务信息的可读性研究。

(二)会计人员队伍建设研究

会议认为,会计诚信教育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会计诚信为发展市场经济所必需,但市场经济发展又对会计诚信建设产生了各种扭曲性的影响,上市公司由会计舞弊导致的诚信危机正严重影响着人们对会计职业的信任。为此,全面开展诚信教育,建立和发展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构建会计人员普遍认可和接受的会计诚信和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会计诚信的氛围成为当务之急。

1、会计诚信和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研究。主要有:结合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会计服务市场问题研究;完善会计职业道德的奖惩机制、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与自律机制研究;重点研究在复杂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下,怎样最大限度地实现会计的诚信原则。

2、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研究。包括会计人员工作能力框架研究和职业能力框架研究;会计从业人员资格评价体系研究;会计人员执业纪律及自律机制研究;会计执业资格的准入和退出机制研究;会计委派制实践中的理论问题研究。

3、会计教育理论研究。包括会计学历教育、会计从业资格培训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内容研究,具体有:会计学历教育改革、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制度设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研究;网络经济下的会计工作改革与会计创新教育、案例教育研究等。

企业诚信的案例分析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会计诚信 评估机构 评价指标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一种信用经济、契约经济。因此,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是诚信;如果没有诚信,就没有有序的经济秩序,市场经济就不可能实现健康发展。在诚信体制中,会计诚信是企业诚信建设的核心与基础,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为缺乏有效的会计信用制度,造成了经济秩序和交易行为的混乱;如一些具有诚信资质的企业没得到社会的认可,蒙受了经济损失;但信用程度比较差的企业却没有获得社会的惩罚,还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相比之下,西方发达国家都建立了完善的企业信用制度,以及评价信用制度的奖惩激励标准,遏制了会计造假现象的发生,对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由此可见,我国企业会计失信行为频繁发生的重要原因,是没有建立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会计诚信评价指标体系。因此,本文笔者就探索如何建立完善合理的会计诚信评价体系,已给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借鉴的意义。

一、建立会计诚信评价指标

会计诚信评价体系的建立,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对象来看,会计诚信评价指标体系涉及到商业企业、工业企业、金融企业等等。对这些企业进行科学评价,需要统计学、经济学和会计学方面的理论知识。我国目前的社会信用监管体系还没有成熟,难以掌握企业的全部内部资料,所以在指标考核设计的重点,依然是依靠财政部门去获取信息。当税务、工商和银行等信用考核机制建立与完善的时候,将为诚信考核提供丰富的数据信息,评价指标的设计上更为充实和丰富。

为了保证指标的有效性,会计诚信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应该首先遵循的原则是系统性与科学性原则。在评价指标的设计上,应考虑到系统性和科学性;既要全面、系统、真实反映企业的诚信状况,指标的选择上更应有代表性,不应该只反映一部分的内容,应全面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遵纪守法等实际状况;同时也不能虚设指标,避免指标重复考核的现象发生。

其次,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应遵循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会计诚信工作比较复杂,但如果对指标逐一细细量化,就难以对企业状况进行科学考核。所以,在指标设计上,必需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首先是要形成一个指标量化的标准,这样排出指标定性分析中的一切主观因素和不确定的因素。在发达国家中,信用制度和法律法规比较完善,作为社会的评价机构可以对被评估单位——企业展开充分的调查,掌握大量的实际资料。因此,国外通常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比例关系是4:6。然而,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评估机构只能获得企业的一些定性材料,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比例应该是6:4。

再次,面对评估机构难以获得企业内部信息的事实,在设计指标上应该从可行性的角度着手。如针对税务、银行等机构还没建立完善的信用制度,因此被评估的企业纳税和信贷情况都可以作为评估的定性指标。在定量指标上,应围绕会计管理诚信指标和会计核算诚信指标这两个方面展开。对会计核算诚信状况的定量指标,应该是会计信息记录失真率、利润失真率、凭证抽象失真率等指标。对会计管理诚信状况指标包含票据缺失率、违法违规查处率、资产非正常缺失率以及利润失真率等等。定性指标是从会计核算、会计执业环境、内部控制等这些方面设计指标;会计执业环境,应包括企业负责人对会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会计机构设置、配置会计人员、实行会计人员任用回避制度、会计电算化等。会计核算的指标,主要从凭证填制和审核、依法建账、会计科目设置、账簿登记、编制报表、披露重大信息和管理档案这几个方面设计。内部控制的指标,应该从财产保全、风险控制、授权审批等内容来设计。在会计信用制度完善的过程中,评估机构可以掌握到更多企业的丰富内部资料,所以评估指标体系内容与形式,应该给予不断充实和调整。

此外,合理的诚信评价指标体系建立,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并且各种数据样本进行不断收集和整理,从中选择合理的评价指标,并展开对指标分数值和评价等级的确认工作,制定严格的指标体系程序,并且展开反复的实践验证工作。由于受着条件的限制,财政部门无法获得企业更多的内容信息,所以在设计指标上,应该考虑到可能性,不能脱离具体实际。

二、对企业评估机构的管理

企业评估机构是否完善,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够真正建立完善的会计诚信评价指标体系。因此,政府应该引导建立诚信、守法的评估机构,指导评估机构以信用和资本来承担独立经营的责任,以客观、独立和公正的身份来提供诚信服务。

为此,会计诚信评估机构不应该是具有行政执法权力的政府机构,应该是在政府指导下,遵循市场运作规律运作的机构。从我国目前企业会计现状考虑,会计评估机构应该是由财政部门发挥组织的协调推动作用,组建专门的评级机构。从长远的利益着想,我国可以学习发达国家的做法,由第三方公司开展市场化的经营运作;并且在公司运作上,通过专家评审和竞标的方式,选择一些资质比较好,并且具备优秀的职业能力和良好职业道德的资信评估中介机构来作为诚信评估的机构;并且通过公平竞争的程序,由这些中介结构负责向企业提供诚信评定服务。

鉴于诚信评估机构在会计诚信评价指标体系中的重要性,相关财政部门应该不断加强对诚信评估机构的监管力度,严厉惩罚一切开具虚假证明、非法评估材料等现象的发生。对于违规违法的人员和评估机构,也进行严厉惩罚;并在工作中,力求保证评估机构的公正、中立和可靠,从而有利于会计诚信评估指标体系的良好运作。

考估机构的工作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考估结果的质量。我国目前的会计诚信评估工作,应该采取本单位自评和主管财政部门评定互相结合的方法。先是由财政部门制定统一考核指标,之后企业根据自己情况进行自我考评,然后把考评结果直接上交到主管的财政部门。财政部门根据企业的考评尽情开展抽检工作,考核企业自评的结果和真实性。伴随着考评机构的市场化运作,考评范围应该是对各个企业进行一一考评,并开展跟踪监测的工作。

三、建立完善的会计诚信档案制度

目前,在企业或有关会计人员有贪图利润、违法法律规定、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的行为被发现,只是给予经济上的惩罚和处置,对企业的经济和会计的晋升却没有实质上的影响,所以起不到评估指标的惩罚和警示作用。

为了发挥会计诚信评估指标的警示作用,企业应建立完善的会计诚信档案制度。通过诚信档案,记录企业或会计人员的诚信记录,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对违法诚信的企业或者会计人员,应该记录在档案,并且随时进行查询,这样能提高企业或者会计人员的诚信程度。

企业的诚信档案,主要包括会计注册登记时候的经营情况。基本情况、纳税情况、合同违约情况和年检、企业诚信评价等级还有债务纠纷等。这些企业诚信档案应作为市场经营的通行证和“身份证”。对企业经营不良行为的公示和记录,可以促进企业重视自己的诚信行为。目前,大多数财政部门对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档案开展计算机管理,这为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提供了一个便利的条件。政府可以把会计人员的流动、晋升、聘用专业技术服务、奖励和表彰。奖惩处罚等情况都输入电子档案中去,这样形成了会计人员诚信档案。这诚信档案不仅是监管会计的根据,而且也应该可以向社会各个部门和用人单位公开开放,使遵守诚信原则的会计人员得到奖励,惩罚有不良行为的会计人员,这样形成一种激励会计人员严格自律,规范会计行业的活动。

为了督促企业建立良好的信用环境,应逐步开放会计诚信资料。为此,应该建立一个记录企业和会计人员的诚信资料,功能齐全完善的信用数据库。这数据库向不同用户开放,并且收取相应的服务费用。这就需要诚信评估机构加强自身诚信数据库的建设,并且政采取公示等监督措施,保证数据库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参考文献

企业诚信的案例分析范文第11篇

【关键词】企业诚信;缺失;主要原因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1-015-01

2008年9月我国爆发了震惊全国乃至世界的“三鹿奶粉事件”,仅仅初步统计,三鹿奶粉就造成3名婴幼儿死亡,多达3万多名婴幼儿身体受到伤害,事件发生后,又有伊利、蒙牛、光明等知名奶粉企业出现企业诚信缺失问题。企业的失信问题已不再是一个经济领域的问题,它已上升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加强对企业诚信缺失问题的治理迫在眉睫。文章把企业诚信缺失作为切入点,简要分析了企业诚信缺失的原因。

一、我国企业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

(一)企业自身诚信建设的不完善

1.企业经营者诚信意识淡薄

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曾经在全国范围内对中国企业经营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家品格对企业信用的影响最大,被调查中,认为企业家品格对企业“影响很大”或“影响较大”的比例达到90%以上。然而,目前,我国企业家队伍中,有相当部分诚信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

企业家经常拖欠员工工资,制造假冒伪劣产品,财务现象失真严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为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忽视了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导致我国企业的道德观念和诚信意识远远落后于经济的发展。正因为企业家缺乏职业道德教育,所以他们往往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忽视了自己的职业道德,导致企业诚信的缺失。三鹿“问题奶粉”就是很好的一个例证。

2.企业诚信文化建设落后

企业文化就其形式来讲,属于认识思想范畴,指企业的价值理念,就其内容来讲,则是企业制度与企业经营战略在企业的经营理念上的反映。目前,我国企业诚信文化建设仍然很落后,企业没有一个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企业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型时过分关注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对企业道德文化的建设。一些企业只顾眼前的利益,只注重眼前的结果,为了盈利,损害了公司的声誉,他们信奉的只是金钱至上,长此以往,“金钱至上”的理念将会深入人心,逐渐形成了这个企业的文化。美国安然公司倒闭,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畸形的企业文化。安然公司的企业文化信奉“只能成功”一诱人作假。

3.企业信用管理部门稀缺以及监管不力

企业的信用管理指的是企业价值链上的如采购、生产、营销、财务等基础管理。企业的信用管理部门的目的是对各种规模的企业,在力求达到企业销售最大化的同时,将信用风险降至最低。目前,国外很多企业在信用管理体系上比较成熟了,然而我国企业却很少在这方面努力,这些企业缺乏系统的信用风险管理知识,不能实行有效的信用风险管理,没有建立一个独立没有建立合理完善的资格审查步骤和严格的检测体系。例如,销售部门,很多企业为了提供业绩放松了对这一部门的监管,一味要求高的销售量给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机,所以说企业管理部门的稀缺与监管不力是企业诚信缺失的又一原因。

(二)政府对企业诚信管理不力

1.规范企业诚信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总理在上海市政府《关于上海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情况的汇报》上批示:“诚信建设覆盖经济和社会的各个领域,涉及法律、制度、道德、管理等许多方面,是一个综合的体系,需要有关部门和社会机构的密切协作,需要逐步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规。”。目前我国法律法规不完善,影响企业诚信水平提高,主要表现在,第一,与诚信经营相关的立法不完善。在立法方面,我国的《民法通则》《合同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中虽然都有诚实守信的原则性规定,《刑法》中也有对诈骗等犯罪行为处以刑罚的规定,但这些仍不足以对社会的各种失信行为形成强有力的法律规范和约束,针对信用方面的立法仍然滞后,第二,法律对诚信缺失行为的企业执法不够严厉,惩罚力度不够大,失信成本低于失信收益,企业受趋利动机影响,就会选择以失信来获得收益,这就进一步使诚信行为缺失。

企业诚信的案例分析范文第12篇

关键词:会计诚信教育 必要性 方法

近二十年来,我国经济建设的步伐在不断加快,在高速运转的另一面,经济犯罪也层出不穷。在诸多经济犯罪案案例中,做假账便是作案方法中最老道,也最常使用的一种手法。如1999年轰动全国的东方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特大经济案件中,便是以何允明、江仲生等人为首的领导班子利用职务之便并借助假账的掩护,侵吞国家财产近千万元之巨。

分析近年来发生的会计造假违规事件,不难看出不论是上市公司还是承担审计责任的会计师事务所,造假违规者中不乏会计界的高级人才,有的甚至是会计专业的精英人物,其精湛的专业技能却用来钻法律的空子,为满足自己的私欲而置职业道德于不顾,做出虚假的财务报告,给国家和广大投资者和带来巨额的经济损失,其行为对社会造成的危害程度是令人震惊的。反思我国的会计教学体系,不难发现传统的教育观念重专业技能而轻职业道德教育,这是因为以往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没有近年来这样泛滥,所引起的危害也没有如今这样严重,导致职业道德教育在传统教育模式中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时代呼吁诚信,作为会计专业的一名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在教学中强调会计诚信的重要性并将诚信教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一、会计教学开展诚信教育的必要性。

(一)会计行业“诚信问题”现状

1.会计师出具虚假财务报告。当前世界会计诚信成为全球性的难题,造假的案件层出不穷,从“安然”到“世界通信”、从“施乐”到“默克”等会计丑闻不断出现,已成为一种国际公害。被认为会计水准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的美国,涉嫌欺诈的大公司也越来越多。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供的资料显示,2001年政府管理层调查了112起企业财务报告涉嫌欺诈的案件,比1998年的79起增加了41%。更严重的是,名列《财富》杂志500强的大公司,涉嫌数量也创下历史记录。众所周知的安然公司事件便是一例。2003年的2月24日,全球第三大食品经销商――荷兰皇家阿霍尔德公司近两年来的收入至少多算了5亿美元,成为欧洲历史上最大的公司财务丑闻之一。对欧洲企业来说,阿霍尔德公司的假账丑闻来得太不是时候了。阿霍尔德公司丑闻的发生,无疑是对欧洲会计业的一大打击。

在我国会计失真的现象也非常严重。如银广厦、琼民源、ST猴王、三九药业等上市公司会计造假违规事件也很多。2000年国家审计署组织力量对1200家国有控股企业的资产负债损益情况进行审计,发现会计报表严重不实的企业占68%,有的虚盈实亏,有的虚亏实盈,有的把大量资金体外循环或私设小金库,各类违纪违规问题金额达1000多亿元。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与其实际财务状况严重相背离。前不久,深交所的一份权威调查资料显示,上市公司出具虚假财务报告的比例达到13%。去年财政部的《会计信息质量抽查公告(第7号)》中,虽然被调查单位资产和利润失真度有较为明显的下降,但部分行业的会计信息质量不容乐观,假凭证、假账、假报表、假审计和假评估等“五假”问题仍不少。一些单位为了达到“扭亏为盈”,享受“债转股”优惠政策、小团体利益,包装上市、领导人出政绩等目的,随意调整报表合并范围,巨额浅亏挂帐,人为调节利润等等。正是因为这些,使我国的会计的诚信问题受到空前的挑战。因而投资者缺乏信心,股市一蹶不振,国家相关经济决策得不到实施,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

2.会计人员造假账。许多贪污受贿、偷税漏税、挪用公款等经济违法犯罪活动,以及大量腐败现象,几乎都与财会人员做假账分不开。会计人员做假账已经成为严重危害市场经济秩序的一个“毒瘤”。汕头曾一度被称为“失信的村庄”,就是因为那里查出了建国以来最大的虚开增值税发票骗税案。在查出汕头虚开增值税发票骗税案后,有关领导指出:发生这样大规模、大范围、数目巨大,涉及企业、人员众多的骗税案,会计人员起了助纣为虐的作用,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会计人员都坚决抵制虚假发票入账,那么当时汕头经济就不会滑到那种地步,社会上许多腐败的现象也可以得到遏制。

(二)造成当今会计失信问题的原因

1.追求本位利益和个人私利诱发了财务会计的造假行为。一般说来,地方政府部门把经营者的考核奖励、职务升迁、职工工资分配等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挂钩,银行放贷也是以企业的资产状况和效益状况为依据,这本是无可非议的,但有的企业不在优质、高产、低耗和市场竞争上下功夫,不是去努力提高经济效益,而是在经营不善的情况下,为了追求本位利益和个人私利,在财务会计造假上做文章,或为了偷逃税款,或为了完成效益指标以分配工资和获得奖励,或为了完成承包任务,或为了谋取贷款,或为了个人的名利和地位,在会计帐务中弄虚作假。

2.执法不严、处理不硬是财务会计造假的根本原因之一。目前执法状况普遍存在过宽的现象,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对检查出的造假事项,往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对检查出的造假事项往往以经济处罚代替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且极少影响企业单位领导人和会计人员的利益,执法缺少严肃性和权威性。我们年年见到公布企业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公告,却不见公布造假的企业单位的名称,更不见公布对造假责任人的处罚,执法者的缺席与渎职造成了财务会计造假的放纵和泛滥。有法不依,法将不法;违法不究,使造假者心存侥幸;执法不严、处理不硬,导致造假者胆大妄为。

3.产权界定不明晰,国有资产所有者缺位,是财务会计造假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存的国有产权关系不同程度地存在模糊化,所有权关系模糊,实际占有权关系模糊,国有资产管理局、财政、税务、工商部门都对国有资产负责,但又不能真正代表所有者的权利,造成国有资产所有者缺位。产权界定不明确,从而导致了企业经营者脱离了所有者的有效控制和约束,可以任意造假。

4.企业内外部会计监督体系尚不够完善,未能充分发挥其监督作用。从企业内部来看,一些企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薄弱,内部会计制度不健全、不严密,内部牵制制度不完善。从企业外部来看,一是政府监督没有形成合力,财政、审计、税收、工商行政管理等诸多监督机关为完成各自的职能任务各有取舍,相互间的配合及监督合力未能形成。二是社会体系不够完善,法律规定的接受注册会计师审查验证的范围还很有限,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的社会服务功能远远没有真正地体现出来。

5.某些企业单位领导人法律意识淡薄,更有少数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低。一些企业单位领导人法律意识淡薄,将经济发展同守法经营对立起来,授意甚至强迫会计人员做假帐。由于大多数会计人员的切身利益依附于企业单位领导人,他们害怕坚持原则会遭到打击报复,屈从于企业单位领导人的压力,对违法事件不抵制,按照领导人的意图做假帐。更有少数职业道德差的会计人员,为了谋求自身的利益主动做假帐。

6.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无序竞争和会计人员就业困难也是一个原因。许多做假账会计人员都有一个共同和无奈的理由:如果会计人员不做假账,会计师事务所就会失去客户。

二、会计教学中开展诚信教育的方法

会计诚信不会自动地普照人间,逐步恢复会计诚信也绝非一蹴而就的事情,这就需要抓紧在校会计专业学生的诚信教育,通过各种途径让他们了解会计诚信,并按照诚信要求去做。

1.利用有关会计职业道德的案例来丰富会计教学内容,将诚信教育贯穿于会计教学始终。

应在充分挖掘教材潜力的基础上使知识的外延得以延伸,将涉及职业道德方面的知识及时地用案例加以讲解,以增强学生的诚信观念。例如有些企业因本期的费用支出较大,为了不影响期末预计利润,采用“压缩”费用的方法,对按规定应进行预提的费用不预提,以降低过高的成本费用,虚增或虚保当期利润。假设某企业从木材厂拉入圆木50吨,其他木料50吨,运杂费共计30000元,全部由圆木负担,这样购入圆木的采购成本多计15000元,其他材料的采购成本则少计15000元,从而造成各种材料的采购成本核算不实,以达到人为调节利润的目的。

我们的会计教材在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内容方面是有所欠缺的,因此,教师应结合社会实际,及时地将报纸、电视、杂志、网站所报道的各种新闻和案例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来弥补教材的不足,多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身边的有关信息,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阅读某些财会方面的报刊、杂志、书籍和网站,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会如何识别和判断虚假会计信息,学会如何拒绝各种经济利益的诱惑而坚守职业道德标准,这样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职业道德水平一定可以得到逐步提高,从而更好地运用所学会计知识为社会经济服务。另外,应要求学生从自己做起,在平时的作业、考试、实习过程中都要以诚信为本,自己独立完成,将诚信教育贯穿于整个会计教学过程中。

2.聘请会计人员进行实地讲解,增强会计诚信教育的说服力。

会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从目前情况来看,在会计教学方法上,我国基本是以教师为主体来开展教学活动的,而我们的会计教师基本上又是从学校走到学校,实践知识比较欠缺,有时显得说服力不够,因此应多聘请企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和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到学校来讲学,用他们亲身经历的实例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判断教育,并聘请法院和审计局的工作人员用实际案例对学生进行职业法制教育,使他们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掌握有关的职业法律知识,以便在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不仅做一个守法的公民,更要做一个懂法的职业者,用法律作为自己行为的准绳。

3.开展有关会计职业道德的专题讨论,加深学生对会计职业道德的理解。

在会计教学过程中可以开展有关会计职业道德专题的探讨,学生很乐于通过这种形式积极参与到会计知识的主动学习和思考中,他们对当前社会发生的各种案例很感兴趣。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讨论著名的美国安然事件。让学生自己去搜集资料、寻找答案比教师直接告诉结果要深刻得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会对整个事件重新进行梳理,也可以从中发现问题,并逐渐形成自己对该事件的看法,再经过交流之后他们便可以从中领悟到一些应该引以为戒的东西。

4.在考试中加大职业判断、案例分析的比重,强化学生诚信意识。

企业诚信的案例分析范文第13篇

【关键词】诚信教育;职业道德;会计教学;案例教学

在当今社会,提到最多的就是诚信,在全国职业学校“文明风采”证文竞赛中,专门有“诚信在我身边”这一项内容。可见,诚信教育从教育部到学校都是非常的重视。朱基同志在2001年视察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时,为北京国家会计学院题词:“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这是对广大的会计人员和注册会计师最基本的要求。作为一名中等职业学校会计教学的教师,我认为应该抓住会计教学阵地,对正在接受会计专业教育的学生渗透“不做假账,诚信为本”的教育,就怎样将会计课程教学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有机地结合来,如何让我们的学生在从事会计行业时不迷失自己的方向,谈谈个人的几个观点:

一、教师要言传身教,以崇高的品德影响学生

身教重于言教,师者,应该做到为人师表,处处起到一个表率的作用。教师本就是学生的一面镜子,身为人师,首先要加强自身的修养,先正其身,后正他身。严格要求自己才能严格要求学生,教师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除了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有崇高的人格品质和敬业精神,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言传身教,寓德育与各科教学之中,找准知识传授与职业道德教育的结合点,向学生强调会计人员诚信为本、遵规守法的重要性。在向他们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要求学生做一个合格的人,用和良好的道德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树立职业道德,在耳濡目染中达到道德教育效果。

二、在平时的教学上加强诚信教育

我们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都是从初中毕业后直接考入职业学校的,对于会计这个专业是很陌生的但是又是很新鲜的,因此,教师从一开始就要对书中的内容加以引导,结合社会实际及时地将报纸、杂志、网站所报道的各种新闻和案例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来弥补教材的不足,将诚信教育贯穿于会计教学始终,多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身边比比皆是的有关信息,有针对性地指定和指导学生阅读某些财会方面的报刊、杂志、书籍和网站,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会如何识别和判断虚假会计信息,学会如何拒绝各种经济利益的诱惑而坚守诚信,时时把诚信教育贯穿到平时的教学中去。例如2001年8月初,银广厦通过伪造金融票据等手段,虚构主营业务收入和巨额利润的案例,安然事件等等,学生在听着故事的过程中就可以逐步可以把诚信教育渗透进去,同时还可以增加课上的活动,组织讨论等形式,让学生自己谈谈看法,课程新颖了,学生自然记得就更加的牢靠。

三、聘请企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实例讲解,增强会计诚信的说服力

会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从会计教学情况来看,我国基本是以教师为主体来开展教学活动的,而我们的会计教师基本上又是从学校走到学校,实践知识相对欠缺,有时显得说服力不够。而一些企业事业单位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的会计人员则对业界的动态了解的非常清楚,聘请他们为学生做专题报告,向学生介绍行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未来的发展方向,宣传遵守职业道德的模范,用他们亲身经历的实例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判断教育,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间接了解社会、了解我国会计道德的现状,认识到加强诚信教育的重要性。并聘请法院的工作人员用实际的案例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使学生牢固树立职业道德观念,能够在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下做出准确的职业判断,在金钱利益面前正确地把握自己,做到“常在河边走,坚决不湿鞋”。虽然有些专业知识对于我们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偏难,但学生对实际的案例非常感兴趣,这样可以使学生牢固地树立职业道德观念,增强了诚信教育的说服力。

四、开展有关会计职业道德专题的讨论,加深学生对会计职业道德的理解

在会计教学过程中可以开展有关会计职业道德专题的辩论赛,学生很乐于通过辩论这种形式积极参与到会计知识的主动学习和思考中,尤其是对当前社会发生的各种案例,他们会不遗余力地查找资料,力争以充足的论据,鲜明的观点表达自己的见解。例如:组织学生讨论在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这一原则的教学中,学生就广告费开展辩论。传统上将广告费列入收益性支出,作为费用列示在利润表内,然而,广告树立企业的品牌和形象,广告费用无疑会与企业未来各年的销售收入相关,为什么不能资本化商标这种无形资产呢?学生通过激烈辩论,不仅深刻理解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这一基本原则,而且进一步认识了资产、费用这些会计要素的含义。所以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比直接告诉他们结果要深刻的多。通过学生自己讨论,自己去寻找答案比教师直接告诉结果要深刻得多。

五、在学习、考试中加大诚信教育的力度

要求学生在作业、考试、实习中都以诚信为本。如果出现抄作业、考试作弊、实习造假,不管平时成绩怎样,都取消成绩,并在班级量化上记上一笔账,通过这样奖罚机制,采取这种以诚信为本的教学方式,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如在会计实习中几位成绩较差的学生也能认真的填制每一张凭证、逐笔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虽然他们出现了不少错误,但能独立完成一套会计核算过程,也属不易,所以我对他们及时进行表扬;让学生从身边就感觉到。诚信就像是一种习惯,在于平时的积累和培养,不能仅在一朝一夕,在于长期的坚持。平时会计考试的题型一般包括填空、单选、多选、名次解释、简答、计算业务题等。本人认为:应该适当增加职业判断和案例分析题型的比重,尤其是针对会计一般原则的题目。让学生指出并更正案例中企业财务核算的错误,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一般原则,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同时也向他们表达一位会计教师的由衷希冀:在今后工作中必须要以“诚信”为本!

六、充分利用互联网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把“诚信教育”贯穿于与学生的交流中

利用课堂上的时间来进行诚信教育是极为有限的。互联网可以改变这种状态。教师可以将自己的E-MAIL地址或者QQ号码告诉学生。充分利用现代通讯工具,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改善教学效果。

总之,在会计专业课中进行诚信教育是每一位会计专业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对社会的诚信。我们会计专业课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具备强烈的使命感,对今天的受教育者――明天经济建设的主力军们循循善诱,帮助他们正确把握自己,积极、健康地成长,成为坚持原则、廉洁奉公、遵纪守法、依法纳税,具有高尚职业道德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舒庆英.基础会计教学中育人方法浅析[J].经济师,2008(3).

企业诚信的案例分析范文第14篇

关键词:顾客资产价值;价值量化模型;价值提升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消费文化与心理的变迁、实物经济向服务经济的转变,市场环境也经历了巨变,竞争日趋激烈。与此同时顾客地位日渐提升,在日趋宽泛的选择中变得更加主动,不再是产品、服务的被动接受者,而比以往掌握更多信息与技能,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重要因素。而且随着数据库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收集、分析顾客信息的能力不断增强,也促进了企业从以产品/品牌为中心向以顾客为中心转变,以顾客需求为导向,重视顾客的价值,从而使企业获得持续的发展动力。企业要明确现有哪些(潜在)顾客(群)、价值几何,制定实施针对性营销策略方案,就必须对现有顾客资产价值进行量化评估,从而为顾客资产实施投资和运营奠定前提和基础。

二、顾客资产价值的测量

(一)顾客资产价值的界定

顾客资产价值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许多研究学者都对顾客资产价值下过定义。笔者认为,可以分别从“资产”和“顾客”这两个核心概念的角度来把握顾客资产价值的内涵。

1.顾客资产价值中“资产”范围的确定。资产的含义非常丰富,如果将金融工具列为企业的资产,那么传统意义上的资产定义必须加以改变。(1)“未消逝成本”观。过去,大多数国家的会计准则将资产定义为未消逝的成本。“未消逝成本”观是以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成本模式为基点,着重从会计计量的角度来定义资产。这一观点抓住了资产的取得一般会与发生成本耗费相联系的现象,较好地解决了会计实务中的资产计量问题。资产的计量是以成本耗费为基础的,与效益相比,耗费的计量要容易得多,而没有转移的那部分成本就成为资产,耗费是资产计量的依据。但是此观点没有抓住资产的本质。我们不能把成本当作会计的本质,成本只不过是取得某一资产的证据以及作为计量某一资产的一个属性而已。(2)“经济资源”观。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公司财务报表所依恃的会计和报告准则》中提出,资产是一个特定会计个体从事经营所需的经济资源,是可用于未来经营的服务潜力总量,从而第一次将资产与经济资源联系起来,体现了资产与特定个体之间的关系是为特定个体所控制,强调了特定个体可以借助它从事未来经营。“在营销体系由交易营销向关系营销转变中,顾客已经成为现代企业最重要的稀缺性资源,顾客份额取代市场份额成为衡量企业竞争优势、盈利能力、成长前景的重要指标。而随着对顾客份额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已不再把顾客作为社会的公共资产,而将其内部化为重要性等同甚至超越传统有形或无形等内生性资产的竞争性战略资产,即顾客资产。而凯瑟琳·勒门认为企业的长远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的顾客关系所体现出的盈利能力和剩余价值。即顾客资产不仅仅是当前顾客的盈利能力,也包括企业将从顾客一生之中获得的贡献流的折现净值,把企业所有顾客的这些价值加总起来,就是顾客资产。

图1企业盈利能力与忠诚顾客的关系

图2利润贡献量与顾客忠诚度的关系

2.顾客资产价值中“顾客”范围的确定。顾客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失去顾客就意味着企业失去了利润源泉,失去了生存与发展的根基。现代营销将顾客按照不同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按照顾客与企业的关系可以分为忠诚顾客、边缘顾客、潜在顾客和非顾客;按照顾客忠诚度可以分为持续忠诚顾客、潜在忠诚顾客、虚假忠诚顾客和不忠诚顾客;按照顾客动机可以分为灯塔顾客、跟随顾客、理性顾客和逐利顾客。在此,将按照顾客的忠诚度和利润贡献量二维为标准,将顾客分为忠诚度高、利润贡献量高,忠诚度高、利润贡献量低,忠诚度低、利润贡献量高,忠诚度低、利润贡献量低四类顾客其中,忠诚度高、利润贡献量高的顾客越多,说明企业盈利能力越强,如图1。(P为拐点,表示自变量变化以后,因变量会发生较大变化,以后的P1、p1’、p2、p2’同理。)而且,RobertE.Wayland和Paul.M.Cole1998年通过对一些企业与顾客调查并绘制企业顾客的盈利分布状况模型后分析发现顾客的忠诚度与利润贡献量确实存在相关关系,即顾客的忠诚度与其利润贡献量成正相关关系,如图2。

基于以上分析,顾客资产中“顾客”的范围应该包括所有现在或者未来给企业贡献利润的顾客,但事实上一个企业囿于资源所限不可能使所有的目标顾客忠诚于它,都只可能“锁住”部分顾客,这部分顾客将给企业贡献最大的利润流(80/20法则),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中流砥柱”,因此笔者认为在确定顾客资产时,应以忠诚顾客即“最有价值顾客”为顾客资产计算对象,而不应将非顾客或零散顾客纳入到顾客资产范畴。当然,忠诚度不同的顾客对企业贡献有差别,在计算顾客资产时需要对顾客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并分层计算,例如以一定的购买量、消费额、消费频率、介绍顾客数、建议量、建议贡献值等指标为标准衡量忠诚度不同的顾客。

(二)顾客资产价值模型的构建

1.单个客户资产价值模型。同评价一项投资方案的可行性要计算项目带来的净现金流量一样,我们可以通过评估从某一特定客户或客户群那里获得的净现金流量,来确认这一客户关系资产的价值CV(customvalue),进而评价对该客户或客户群投资的可行性。

客户关系产生的现金流入量取决于以下因素:其关系的持续期t;各期的购买概率Pt;各期的购买量Qt;每次购买的税后利润It;企业的资金成本率,即贴现率R。

为建立并保持客户关系的必要的现金流出包括:(1)获取成本At,指对企业进行投资,用于产品设计、市场营销等以吸引客户并使之满意的支出。这一成本发生在期初,是沉没成本,在获取客户之后再发生,因而与决策不相关。(2)发展成本Dt,指企业用来加强和维持现有关系价值的支出,如:进一步了解客户需求,提高客户购买率等。(3)保持成本Rt,指为延长关系持续的时间、降低客户不满意程度或重新激活客户等发生的支出。这样,我们可以通过计算客户关系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建立单个客户资产价值的计算模型:

其中:

通过单个客户资产价值模型,可以很容易地

推导出客户资产价值最大化的基本原则,即:(1)如果从某位客户那里得到的现金流量的预期净现值大于或等于获取成本,那么就投资去获取这位客户;(2)可以通过提高购买量、购买利润或延长客户关系持续期来增加客户价值;(3)对发展和保持客户进行投资,直到购买量、购买利润和持续期的改变所引起的客户价值增加的边际值等于为此而支出的成本的边际值;(4)购买量、购买利润和持续期三个变量的变动方向不一致时,只要其中某两个变量所引起的价值下降不足以抵消另一变量带来的价值增长,客户价值就会提高。

2.客户群资产价值模型。原则上,依照单个客户资产价值模型来判断对某一客户的获取或放弃,是有助于企业从那些无价值的客户中脱身出来,去争取更有价值的客户的。但是在许多情况下,单个客户层面的信息并没有多大的实践意义,而且要获得所有的单个客户的信息,成本是十分巨大的。即便在信息技术相当发达的今天,企业联系客户的能力得到了飞速发展,但这仍不足以使获取单个客户信息的成本降低到可以逐一计算单个客户价值的地步。鉴于此,为了使该模型更具有实用性,笔者在应用统计技术的基础之上将单个客户资产价值模型加以扩展,建立客户群资产价值(GV)模型:

其中:N代表企业的一个客户群或一个客户区间中客户的数量。

Qt是依据统计方法而得到的样本量为N的一个样本的购买量的平均值。It是该样本的税后利润的平均值。At、Dt、Rt分别是该样本的获取成本、发展成本、保持成本的平均值。

客户群的客户资产价值最大化的原则同单个客户资产价值最大化原则是一致的,这里不再赘述。但需要强调的是:客户群资产价值模型的使用是建立在对典型客户的统计分析基础上的,较强地依赖于统计结果的准确性。如果企业能够掌握准确的统计方法,并建立起完善的客户信息储备库,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由于样本估计偏差而造成的不准确性,那么该模型将具有非常大的实践意义。

三、顾客资产提升策略

建立了上面的顾客资产价值测量模型之后,企业就可以通过采取的战略行动来影响模型中某些参数,从而使顾客资产价值最大化。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对顾客进行分类管理

顾客资产金字塔模型理论把顾客分为白金、黄金、钢铁、重铅四类,不同类型的顾客其贡献给企业的价值和数量都是不同的。

图3顾客金字塔模型

针对以上顾客层级的划分,我们可以采取“差别对待”的方式,从而合理分配企业有限的资源。像重铅类顾客往往挤占了企业的时间、精力和雇员的情感,而回报很少或对企业无益,所以,企业可以在这类顾客身上较少分配资源,或者干脆将该类顾客转让给第三方,甚至放弃他们。通过向顶级顾客(如白金类顾客)投入更多的营销努力和成本,企业的声望可以提升,口碑宣传较好,竞争地位加强。如果能结合传统市场细分依据清楚地划分顾客需求,“一对一”地满足顾客的特定需求,就能为不同类型顾客开发新的服务,为目标市场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产品,企业在市场上成功的机会将会更大。

(二)通过交叉销售的方式增加利润

交叉销售是指借助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RelationshipManagement,简称CRM),发现现有顾客的多种需求,并通过满足其需求而销售多种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新兴营销方式。其前提是企业知道顾客是谁、他购买了什么产品或服务、有哪些具体的消费属性;核心是数据库的应用;关键是与特定顾客高效率的沟通;结果则是销售和利润的增加。

交叉销售活动过程中,关键是要关注交叉销售机会的识别和交叉销售实施的优化。通过深度挖掘顾客的需求,可以培养稳固的顾客关系,进而提高顾客资产价值。一方面,通过增加客户转移成本,可以增强客户忠诚度。因为如果客户购买本公司的产品和服务越多,客户流失的可能性就越小。另一方面,交叉销售可以增加单个顾客的利润。因为将一种产品和服务推销给一个现有客户的成本远低于吸收一个新客户的成本。当然在提供交叉销售时要注意提供连贯的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只有在明显感到系统的、集成的产品、服务或解决方案提供更多的价值的时候,客户才会不选择单个的产品、服务或解决方案。

(三)与顾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顾客忠诚对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学意义是非常重要的:由上文模型分析可以看出维持成本比获取成本要大得多,因此与顾客建立长期信赖关系显得十分重要。获得新顾客需要付出成本,特别在供过于求的市场态势下,这种成本将会越来越昂贵。但新顾客对于企业的贡献却是非常微薄的,在有些行业,新顾客在短期内甚至是无法向企业提供利润的,这就要求我们要与顾客建立长期的信赖关系。预计客户持续期虽然较难,但往往非常有用。这甚至事关企业竞争战略的选择。假设不考虑发展成本、保持成本以及贴现因素,我们可以采用分析有形资产投资回收期的方法来评价客户资产的投资回收情况,用持平持续期这一指标来反映,即:持平持续期获取成本;年现金流入。通过对这一指标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对于那些持平持续期较长的行业来说,因为在关系持平期以后的期间里,客户关系净值将会大大提高,应以那些预计关系持续期超过持平点的客户(即高价值客户)为目标重点,着手于增加购买概率和购买数量,为客户提供更精细、更专业化的附加服务,以保持这些客户。

总之,顾客资产的提升是一个综合的过程,不仅需要企业转变观念、整合资源、开拓市场、增值服务等一系列的内部措施,还需要企业不断地关注外部市场变化和环境风险。顾客资产作为一种前沿的营销理论,其核心就是建立顾客资产价值评价体系。一方面,本文结合前人经验从数理关系的角度建立了顾客资产价值体系的模型,我们从顾客资产定义入手,通过模型分析得出提升顾客资产价值的策略,即通过顾客分类管理以控制企业成本,并采取附加销售、交叉销售的方式深度挖掘顾客资产价值,而且还要与顾客建立长期关系等手段,使顾客资产价值达到最大化,同时,企业也更加有竞争力。另一方面,该理论还是一种不成熟的理论,虽然本文在顾客资产价值的评价体系和提升策略上进行了探索,但是由于获取企业相关信息和数据比较困难,本文没有进行实证检验,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所以说该模型的实战操作性还有待企业进一步检验与完善。

参考文献

[1]RolandT.Rust,ValarieA.Zeithaml,KatherineN.Lemon.驾驭顾客资产——如何利用顾客终身价值重塑企业战略[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

[2]宝利嘉顾问.细分—从客户区隔中谋取利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出版社,2003.

[3]RobertE.Wayland,PaulM.Cole,贺新立译.走进客户的心——企业成长的新策略.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哈佛商学院出版社,1998.

[4]叶旭东,徐光宪,邵良杉.客户关系管理的观念创新[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版,2006,8(2).

[5]汪涛,徐岚.顾客资产的构成与测量[J].经济管理,2002,(24).

[6]胡左浩,郑兆红.顾客生涯价值概念及其CRM的启示[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1,(4).

[7]汪纯孝,韩小芸,田金梅.顾客资产管理[J].商业经济文荟,2002,(2).

[8]严浩人,贾生华.顾客满意向顾客忠诚转换机理研究综述[J].山西大学学报,2003,(12).

[9]唐修伯.小议资产的定义[J].中国软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2002,(1).

[10][美]PayneAdrian,ChristopherMartin,ClarkMoira,etal,梁卿译.关系营销——形成和保持竞争优势[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

企业诚信的案例分析范文第15篇

关键词:职业道德教育 诚信 会计学原理 案例教学法 传媒 互联网

分析近年来美国的安然事件和中国的银广夏、ST猴王、三九药业等上市公司会计造假事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也包括会计教育体系的缺陷。不论是上市公司还是承担审计责任的会计师事务所,违规者中不乏会计界的高级人才,有的甚至是会计专业的精英人物,其精湛的专业技能却用来钻法律的空子,为满足一己的私欲而损害广大投资者的利益,这与他们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有最直接的联系。

一、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职业道德教育在会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不同于其他专业。会计是一种经济语言,它所传达的信息是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等各种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的依据。如果会计信息的提供者出于各种目的而编制虚假会计报告,其危害的范围和程度将是无法预计和防范的,尤其在当今这样一个全民参股的市场经济社会中,我们已经震惊地看到了虚假会计信息带来的损失。朱容基总理2001年视察上海、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时,欣然题写了“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的十六字诤言,至今仍然振聋发聩。教育治本,法纪治标;教育治远,法纪治近;教育和法纪,德治和法治,二者只有并举,才可能从根本上遏止造假行为。

不可否认会计职业道德需要他律,但是我们在不断完善法规建设的同时往往忽视了会计职业道德的自律要求。虽然安然事件终结了美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自律的历史,但是这并不等于说自律不重要,相反,这恰恰是因为自律做得不够。当巨额的经济利益与严肃的道德规范发生碰撞时,只有潜移默化的诚信教育,才能使天平倾向于道德规范。诚信教育最适当的时机就在于会计从业人员的启蒙教育阶段,一旦将这种职业道德内化为个体道德,那么无论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理论水平上升到什么层次,公众的利益都会得到保护。

二、改变以往重专业技能培养,轻职业道德教育的传统教育观念。

会计学原理就是会计教学体系的启蒙阶段课程。会计的职业道德主要体现在会计一般原则之中,而会计一般原则通常是在学生不具备任何会计基础知识的一开始就向学生介绍,学生能否透彻理解其含义,教学效果确实值得怀疑。会计的基本原则应用于整个账务处理程序之中,而教师在教学时,却容易忽视在专业技能的教育中贯穿职业道德教育。一方面,是因为教师本人缺乏实际经验,对虚假会计信息的意识不敏感、不熟悉,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根据披露的情况来看,会计信息失真不象近年来这样猖獗,所引起的危害也没有如今这样严重,导致职业道德教育在传统教育模式中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随着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日益增多,资本市场的日益发展,对会计信息的披露要求将越来越严格,许多过去不为人知的造假行为被暴光并受到应有的惩罚。时代呼吁诚信,作为这一行业的教育者,我们更应该意识到职业道德教育的分量举足轻重,只有在思想上意识到它的重要性,才会在教学过程中贯穿职业道德教育,在向学生传授会计知识的同时,即时将会计一般原则与账务处理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不仅掌握会计核算的原理并且真正地理解会计一般原则,在日后的实践中才能做到在账务处理中正确地运用一般原则。

三、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贯穿职业道德教育。

(一)、丰富教学内容。

会计学原理是一门极为抽象和理论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学生有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才能理解知识要点。学生普遍反映在学习该门课程时,最难做到的就是理论联系实际,而如果做不到理论联系实际,对于学生来说,会计的基础理论将无法理解,或者无法透彻理解,更别说如何运用诚信原则了。这就恰恰需要教师及时地将报纸、杂志、网站所报道的各种新闻和案例作为教学内容,补充教材的理论知识,引导学生识别和判断虚假会计信息,强化会计职业道德观念。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会计信息正是对会计学原理的最好诠释。一方面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身边比比皆是的会计信息,而不是局限于书本知识,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树立“诚信为本”的思想,通过各种案例学习职业道德的精髓,从而更好地掌握和运用一般原则。更重要的是,有针对性地指定和指导学生阅读某些报刊、杂志、书籍和网站,传授的是学习会计的方法,培养和锻炼的是学生获取知识、分析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后不断地更新和扩展自己的知识面,从而不至于被日新月异的信息社会所淘汰,而且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人格和理念。在这种能力的培养方面,教材远远不及处于时代前沿的各种传媒。首先,书本上的知识,五年十年之后就需要更新。马克思说过,“没有永恒不变的真理”,真理变成谬误,这在自然科学领域尚不鲜见,更何况社会科学领域。如今,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崭新的衍生金融工具不断涌现,无形资产的重要性日益突显,会计理论的根基——四项基本假设一律面临严峻挑战,尤其是历史成本假设,在信息失真的时代,账面完全成了某些企业的数字游戏。如何识别会计要素、如何确认和计量会计要素、以及如何运用正确的会计信息来进行正确的决策,这在书本之中决没有现成或统一的答案。不同时期、不同企业、不同目的,就有不同的核算。作为时代的喉舌,传媒所传递的无疑是与时代同步的信息,这一点,是教材永远无法企及的。其次,书本上的知识,对于大多数同学而言,如果将来不从事相关工作,将很快被遗忘。学无止境,在有限的大学时光里所学的知识不过是浩瀚海洋中的一滴水,而在一生的时光中运用大学所学的方法论可以去探索无穷无尽的知识。再者,书本上的知识无论用什么方式传授,学生都是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教学效果事倍功半;而通过书本之外的各种途径,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的兴趣和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方面,传媒的披露和报道带来的震撼和影响有时候比理论灌输和说教更为深刻,毫无疑问,面对扑面而来的信息,教师的引导在职业人格的塑造过程中担负着非同一般的作用。

(二)、革新教学方式。

1、 跳出会计学会计,跳出会计教会计。

任何一个行业都需要进行会计核算,都需要利用核算所得的会计信息来进行管理决策。很难想象一家制造业的会计人员不懂得本企业产品的生产流程,也很难指望该企业的会计主管不懂得不同材料的差异却能做好成本控制。会计学不光可以联系财政、金融、贸易等经济类学科来教,而且还可以涉及政治、哲学以及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就职业道德而言,在会计学原理课程中尤其适宜穿插哲学的教育,除了在会计学中运用方法论、实事求是等哲学思想之外,还有人生观、世界观、思想品德的塑造。我们的学生应该树立严谨的职业人格,日后一旦选择会计职业,成为一名会计人员,就应以诚信作为做人之标准,把诚信视同生命一样珍贵,宁可不干,也不违背良知。学生通过会计学原理的学习首先就要明白,会计就是责任,只要干了会计就意味着承担了责任和义务。

2、 在会计学原理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一般运用于会计专业的高年级专业课程当中,因为要求学生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的专业判断和分析能力才能进行。会计学原理课程因为教学对象是没有任何会计基础的初学者,传统上很少运用案例法,然而,会计学原理又是一门最需要用案例来阐释的课程,尤其是对于会计一般原则的理解和运用,案例具有重要意义。这就只能靠教师广泛查阅资料,寻找适合于初学者分析的案例。所谓“适合”就是指明显违反一般原则的案例,或者在重大方面违反一般原则的案例。例如2001年7月网易在纳斯达克的停牌风波就是源于网易在2000年度的财务报告中包含了未提供实质的广告合同收入以及一些根据美国会计准则不能确认的易货交易的收入累计420万美元,导致网易调整后的净收入减少53.2%。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如果未销售产品或提供相应服务,预收的收入即便是已经收现也只能确认为负债而不能计入收入,网易显然是违背了这一原则。我们并不需要很细致地向学生解释和剖析网易的具体收入内容和详细计算方法,学生就完全可以通过这个案例理解权责发生制的含义,教学效果显然比让他死记硬背权责发生制的定义好得多。类似的案例其实不胜枚举,象《广州日报》这样大众化的报刊,其财经新闻版经常有相关报道,更不用说众多的专业刊物了。

3、 在教学中倡导实证研究的精神。

虽然说规范研究或者实证研究基本上属于研究范畴,但是在教学中倡导研究精神,尤其是实证研究的精神,其实是很有必要的。会计研究的方法广义上可分为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两种,规范研究主要回答“应该如何”的问题,而实证研究主要回答“实际是什么”的问题。我们的会计教学其实类似于推广规范研究的成果,将漫长社会发展中总结出来的理论知识以及实务操作经验传授给学生,使其免于经历实证研究的艰辛过程。然而,正是因为一味地接受,学生几乎丧失了判断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当他们置身于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中时,面对眼花缭乱的会计事项,如何坚持原则,如何在适当的时点以适当的金额来处理会计事项,没有人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也不存在标准答案,一切都需要按照职业道德的要求进行职业判断,然而由于学生在大学教育中缺乏思考分析能力的锻炼,又几乎没有实践经验,因而很容易让私欲和个人利益凌驾于原则之上,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开展研究活动,尤其是实证研究,旨在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职业精神,有助于他们日后走入社会形成正确的职业判断。

4、 开展会计专题的辩论赛。

在会计教学的各个阶段都可以开展会计专题的辩论赛,中级和高级教育可以针对具体准则的命题进行辩论,而初级教育可以针对会计一般原则的命题开展辩论。学生乐意通过辩论这种形式积极参与到会计知识的主动学习和思考当中,尤其是对传统提出挑战的命题,他们往往不遗余力地查找资料,力争以充足的论据,鲜明的观点表达自己的见解以说服对方。例如我曾经让学生就企业的广告费开展过辩论。一般原则要求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传统上将广告费归入收益性支出,作为费用列示在利润表内,然而,广告树立了企业的品牌和形象,广告费用无疑会与企业未来各年的销售收入相关,为什么不能资本化为商标这种无形资产呢?学生通过激烈辩论,不仅深刻理解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这一基本原则,而且进一步认识了资产、费用这些会计要素的含义。会计事项中的资本化还是费用化之争可谓俯拾皆是,学生今天对广告费的属性进行了辩论,明天就将对企业的各种实际支出做出资本化亦或费用化的抉择。所以我们做教师的,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判断,不仅责无旁贷而且任重道远。

5、 充分利用互联网加强信息沟通。

课堂上的时间是极为有限的,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又多为单向交流,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要点,除了课后争分夺秒的问问题,一学期一次的期末考试,以及可以抄袭标准答案的课后练习以外,几乎没有其他的反馈渠道。互联网可以改变这种状态。在任何大众化网站上申请一个免费信箱是一种最快捷和简便的做法。我曾经在21cn上申请了一个免费邮箱,在教会计学原理的班级公布账号和密码,其作用相当于一个班级留言板。任何时候都可以将我认为值得向学生推荐的文章转贴上去,学生浏览之后同样以邮件的形式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触,参加讨论。平时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布置课前的预习准备工作。财经网站上关于如何识别虚假会计信息,如何完善监管体制,如何正确运用一般原则一类的文章数不胜数,向学生推荐如全景网、财会世界、天润财经、会计资讯网等权威的专业网站,可以使学生接触到最前沿的会计资讯,当然也包括职业道德方面的最新资讯。电脑的普及极大方便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改善了教学效果。

(三)、改革评价体系。

会计学原理的评价体系是由平时成绩以及期末考试综合构成的。由于前述的种种革新的教学方式,便产生了诸多革新的评价方法。

1、 平时成绩。

传统上,平时成绩一般根据学生出勤率、上课回答问题情况以及课后完成作业情况来评定。然而,这些传统方式存在很大的缺陷,比如说,出勤率高的同学不一定认真听课,认真听课的同学或许理解能力不强,而出勤率不高的同学也许是因为已经掌握了该门课程的知识而希望把时间花在更有价值的地方。至于回答问题以及课后作业完全可以从参考书上或其他同学处找到标准答案,这样得来的平时成绩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平时成绩应该全面考虑个人接受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甚至创造知识的综合素质。如果在教学中引入案例分析、辩论赛,教师可以邀请非发言组队长共同构成评审团,根据发言组的观点正确程度、资料充分性、论证结构的合理性、表达能力等各种评价指标,分别给出团队分和个人分。如果设立了班级信箱,可以根据学生参与的程度以及发言的水平考核个人掌握知识的情况。如果教师在案例的选题以及向学生推荐的文章中增加职业道德类的选择,学生必然会增加这一方面的知识和提高职业判断的能力。

2、 期末考试。

会计学原理期末试卷的题型一般包括填空、单选、多选、名词解释、简答、计算以及综合等。名词解释和简答所占的分值一般占到20至30分,这其实是一个不适当的比例。专业名词的定义可以有多种表述方式,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与其让学生倒背如流还不如让他们真正学会理解和运用它。在试题库建设方面应该适当增加判断题和案例分析题的比重。尤其是针对一般原则的题目。让学生指出并更正案例中企业账务核算的错误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一般原则,同时也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评价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和职业判断能力。

诚信兴企,失信败企。不仅对于会计行业,对于任何一个行业,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都是无庸置疑的。作为高校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正确引导学生树立“诚信为本”的职业人格,帮助他们在大学阶段就为将来走入社会形成正确的职业判断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当代会计实证研究方法》张朝宓、苏文兵编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