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高端创业项目范文

高端创业项目范文

高端创业项目

高端创业项目范文第1篇

2014年12月8日,在美丽的悠湖之畔,南京紫金(江宁)2014“科技创业创新周”系列活动迎来了高潮部分——“落实紫金特区条例、创建科创示范园区”重点项目签约活动,航天科技、华为等一批无线通信、未来网络、新能源技术等领域的龙头型、旗舰型项目落户紫金(江宁),同时,中国航天3D打印研究中心、3D打印研究院、大数据研究院也正式揭牌。南京市长缪瑞林以及市区领导周谦、罗群、陈发喜、王国亮、孙桂明、刘玲、陈升、李万平、周勇及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卢秉恒等参加活动。

自2011年底挂牌运作以来,紫金(江宁)科创特区按照“建设特别新社区,汇聚新人才、打造新产业、创造新网络,成为江宁的新地标、生态乐居的新市镇”“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高速度推进、高水平运作、引进高层次的人才和高质量的项目、营造高品质的环境”的“六个高、六个新”要求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三年来,紫金(江宁)特区不断加快载体建设、集聚主导产业、搭建公共平台、促进人才汇聚,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目前累计开工载体建设100万平方米,引进孵化企业530家,全区创新型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凤栖于梧,鸣于高岗”,优越的创业创新环境加上重点孵化平台的吸引,紫金(江宁)特区迅速集聚了一大批科创企业和科创人才,特别是2014年6月3D打印研究院正式启动后成为了全区高端人才集聚和新兴产业发展的关注焦点。当天活动现场,南京一二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业代表吕伟初从市长缪瑞林手中领到了营业执照,南京一阳软件有限公司创业代表滕爱军也拿到了悠谷科技孵化器办公室的钥匙。至此,紫金(江宁)科技创业特别社区的注册科技企业突破500家,入驻悠谷科技孵化器的企业也达到了150家。

除了聚焦高端人才,紫金(江宁)还引进了一大批无线通信、未来网络、新能源技术等领域的龙头型、旗舰型项目,搭建了全方位、立体式的科技孵化平台。今年,特区新引进华为技术全球远程实验室、国电光伏绿色生态合作组织总部、未来网络创新研究所、东方雨虹、中兴微通、创维研究院等十多家以上市公司为代表的龙头项目,通过这些龙头项目的引领带动形成了一批创业孵化项目,有效丰富了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起到了龙头引领对创业孵化的正向互动作用。

高端创业项目范文第2篇

【关键词】“学研赛”一体 高端技能型人才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4C-0036-02

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是高职教育的主要发展方向,高职教育肩负着为国家行业、企业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教育部近年来大力提倡高职院校积极探索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具备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及自主创业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因此,探索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拟对“学研赛”一体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

一、“学研赛”一体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在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笔者认为,具备技术创新能力或自主创业能力,同时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技能型人才才能称为高端技能型人才。在人才培养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可采用以科研项目为载体,以创新思维为引领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研赛”一体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以科研项目为载体,吸纳学生参与实训室建设项目,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自主解决问题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科研项目是针对某具体研究目标、研究对象,需要采用先进研究方法和手段解决实际生产出现问题的项目。因此让学生参与到科研项目研究中,能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并提升其科技研发能力。为此,在研究过程中,可以根据申请到的科研项目的研究目标,将其划分为若干个子项目,并将引入项目研发全过程的学生分派到各子项目中,指定协调能力较强及专业知识较为扎实的学生作为子项目的负责人,同时由项目研发团队的骨干教师作为各子项目的指导教师,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学生按照项目研究的要求,提出实施方案、资金预算等,经指导教师审查通过后,付诸实施。项目研究的中期,需要开展中期报告,由各子项目负责人做好中期报告PPT,并面向指导教师及其他子项目成员进行汇报、交流。在子项目研究后期,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完成,指导教师除帮助解决研究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外,还激励学生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研究成果功能更强大,超越既定的研究目标。在各子项目研究工作完成后,由各子项目负责人组织开展结题报告,并由指导教师组织验收。在整个项目结题后,项目组设立奖项,对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创新能力突出的负责人、个人及团队给予奖励。

学生在参与科技项目研发过程中,能综合运用电子技术、光电技术、嵌入式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等多种先进技术解决研发中出现的问题。因此,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实训基地建设。

(二)以创新思维为引领,将“学―研―赛”三线融为一体,服务于“培养创新型高端技能型人才”主线。高端技能型人才创新思维的培养不应只局限在课堂上,而应体现在遇到实际生产问题时,通过运用各种手段解决问题的情况。为此,可以将“学―研―赛”三者融为一体。其中的“学”就是以科研项目为载体实施教学,使学生利用科研项目这个平台,将所学各门课程融会贯通为一体,其侧重培养学生结合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研”就是通过项目开展科研,其侧重培养学生的科技研发、写作及团队协作等创新能力;“赛”就是通过参与各类竞赛,检验学生的创新能力。以科研项目为载体,将“学”、“研”、“赛”三线合为一体,服务于“培养创新型高端技能型人才”这一主线。

在实施过程中,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并组织实施,达到“学”的目的,即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创新能力。在学生参与到子项目研究过程中,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科技查新,对现有新技术产品运用反向工程进行研究。为了提升学生科技成果的推广能力,让学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将所取得的科研成果撰写成专利申请书,并向专利局申请。学生在专利申请过程中,熟悉专利申请的流程,掌握专利申请的撰写方法,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这一过程达到“研”的目的,即培养学生科技研发、写作及团队协作等创新能力。

通过鼓励参与科研项目的学生参加各类专业比赛或技能竞赛,让参赛学生在竞赛过程中将竞赛作品的设计看成是项目研发,将项目研发思路运用到竞赛上。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比赛成绩,检验教学效果,达到了“赛”的目的。

二、“学研赛”一体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效果

实践证明,实施“学研赛”一体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取得较好的成效。如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于2008~2012年间实施了“学研赛”一体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为校企合作以及实训基地建设提供了更宽广的平台。具体体现在如下方面:

其一,以科研项目为载体,引领了大量机电类专业学生参与项目建设,并由此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得到了多家省级媒体的高度评价,因而在行业企业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院办学声誉。自2009年以来,针对机电类专业、与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的就有广西小松工程机械设备责任有限公司、广西山推机械有限公司及佛山市顺德区信昌机器工程有限公司等多家知名企业。

其二,在吸纳机电类学生参与科研项目过程中,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让学生发挥出自身潜能,设计出功能强大的教具,使机电类专业中两个重要的实训室“智能交通实训室”及“自动控制实训室”功能得以完善。由此,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工程机械维护方向)实训基地荣获2011年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重点专业项目,2012年荣获“自治区级实训基地”称号。

其三,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使学生创新能力提升得以检验。例如,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2008级学生研制的“智能型电线除冰设备”荣获广西赛区特等奖,2011年第二届广西大学生创新设计及制作大赛中,机电一体化2009级学生所研制的“八面玲珑立体车库”荣获一等奖。在2009年首届广西大学生创新设计及制作大赛中,机电一体化2007级学生所研制的“餐具消毒流水线终端服务系统”荣获一等奖。

(二)增强了社会服务能力,践行了高端技能型人才为行业企业服务的目标。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在学生参与科研项目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科技研发、写作及团队协作等创新能力,鼓励学生为社会服务。在指导教师鼓励下,参与科研项目的学生积极撰写国家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书,为自治区政府大力倡导的“广西发明专利倍增计划”作出了积极而有益的贡献。截至2012年6月,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2009级学生作为发明人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八面玲珑立体车库一项,机电一体化技术2010级学生申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卫生间用品一体机”一项。

“学研赛”一体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了一种理念、一种机制和一种途径,具体如下:一是创新了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理念,提出了“学研赛”三位一体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二是创新了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学研赛”三位一体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为行业、企业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技术能力强、思维活跃,具有较强创新意识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三是创新了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途径,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了科技项目研发及实训基地建设,促使科技研发成果、学生竞赛成果和实训基地建设成果三项成果的效益最大化,为培养符合行业企业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提供了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论高职教育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

[2]刘存香,刘学军.基于专业课程一体化的工程机械专业实践教学建设[J].中国电力教育,2012(8)

高端创业项目范文第3篇

1.制定高端产业指导目录,抓好重点项目建设。

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产业振兴规划,围绕辽宁省高端产业重点领域和发展方向,制定高端产业产品指导目录,实现高端产业发展新突破;抓好一批规模优势突出、影响带动较强的高端产业项目,以项目建设推进产业升级和功能区建设,形成高端产业新的增长点,提升高端产业发展活力和集聚带动能力;着力培育一批拥有高端技术、高端产品和知名品牌的具有较强带动作用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研究探讨产业链跨区域发展的方式和重点,合理定位功能分区,实现空间有机聚合。

2.加快高端产业园区建设,创新招商引资方式。

优先安排高端产业聚集区内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改造,促进关联企业、上下游企业、各类配套企业向园区集聚集中,提高集约发展水平;创新产业集群、产业基地发展模式,实现资金、人才等各类资源的有效聚集,打造高端创新要素聚集区、科研成果转化先导区、科技资源统筹协调区;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加快引进一批高技术产业企业和大项目,推行区域招商和产业招商,吸引国内外资金投向高端产业和产品,加强与国内外大型企业合作,扩大与国内重点区域协作。

3.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支持企业自主创新。

以优势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建设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集中力量开展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攻关;进一步完善高新技术企业服务体系,建立科技专项资金、企业发展基金给予重点支持;扩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范围、设立政策性担保基金,引导社会资源,支持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强的起步期高端产业项目发展;围绕高端产业发展和产业规划要求,深化产学研合作,支持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建立“虚拟创新体系”,开展联合技术攻关,提高创新能力;支持企业以购买技术、并购企业、开展国际合作等模式,实现核心技术的再开发、再提高。

4.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高端创业项目范文第4篇

一、引进对象

1、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及进入国家“”、省“百人计划”的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2、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的技术带头人。

3、拥有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发明专利,且产业化开发前景广阔,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能力强,对我市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作用大的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及团队。

4、在汽车及零部件、钛及钛合金、机床工具、石油装备、煤化工、酒类、轨道交通、航空安全装备、太阳能光伏等九大产业集群和国家、省确定的新兴产业领域内,我市高新技术企业、中小民营科技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急需的具有正高以上职称,具有科研开发能力的科技创新人才。

5、自带科研成果的海归或海外高端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6、具有理工科博士学位应届毕业的专业技术人才。

二、引进方式

坚持单位自愿,政府鼓励,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为”的原则,实行灵活多样的引进方式。一是办理正式调入手续,在我市落户的刚性引进方式;二是聘用、兼职、咨询、科研与技术合作等柔性引进方式;三是我市企业与高校或科研院所联合引进方式。

三、主要载体

高新区、蔡家坡开发区,现有和建设中的各类产业园区、县区科技工业园,高新技术企业、中小民营科技型企业,院士、博士后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重大科技平台。

四、扶持政策

1、薪酬纳税奖励。用人单位对引进的高端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协议薪酬制,报酬和待遇应与其能力、贡献挂钩,并随其贡献大小调整。正式调入我市的高端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其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市级留成部分,前5年予以全额返还奖励。聘用、兼职及企业与高校或科研院所联合引进的高端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原则上不少于3年,每年在我市工作时间累计不低于6个月,在我市工作期间所取得的薪酬,其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市级留成部分,前3年予以全额返还奖励,后2年减半返还奖励。引进的高端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在我市得到的政府奖励奖金,免征个人所得税。

2、技术攻关支持。引进的高端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围绕产业发展,在我市企业领衔承担国家、省重大关键技术攻关、新产品开发项目的,给予10—50万元的项目资金配套支持。

3、科技创业扶助。高端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带资金、带成果、带项目,联合或独立在我市新创办高新技术企业的,经专家评审,在产业化生产过程中流动资金不足的,根据项目资金投入总额,可给予不低于100万元的资金担保。依据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产生的效益,按产品投放市场当年销售额的1%,一次性给予不超过100万元奖励。

4、科研成果奖励。对博士工作站引进的科研项目牵头负责人或项目主要研发人员(课题组前三名),并进站工作2年以上的博士,给予2万元生活补助(分年度补助);按合同完成科研开发并小批量试产的、科研成果批量生产的,分别给予3万元、5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5、财政资金补贴。引进的高端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是国家“”、省“百人计划”和市“2155计划”的,按照《市引进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宝市办发[2010]4号)规定执行。引进的海归或海外高端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但没有进入“”、“百人计划”和“2155”计划的,参照市“2155计划”高层次人才政策,给予30万元的一次性资助(视同政府奖金)。其他引进的高端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含企业与高校或科研院所联合引进的教学研究在高校或科研院所、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在我市的高端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其引进费用按照《市鼓励和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宝政发[2010]44号)规定执行。

对与企业正式签订合同工作不低于3年的应届博士毕业生,给予3万元生活补助(分年度补助)。

6、人才公寓居住。由高新区建设人才公寓,作为周转用房,用于安置在我市工作1年以上、用人单位确实无法提供住房的高端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年内免收租金。引进的高端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子女入学入托、养老、医疗、工伤保险等优惠政策按照《市引进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宝市办发[2010]4号)规定执行。

7、工作环境保障。用人单位必须为引进的高端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提供必要的科研生产场所。特别是高端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在我市独立创办高新技术企业的,根据本人意愿,由高新区、蔡家坡开发区或县区科技工业园区提供必要的科研生产场所(孵化场所),3年内免收租金。

对本政策涉及的所有奖励、配套支持、补助资金等,按有关规定从市高层次人才引进专项基金和市创新专项资金中列支。

高端创业项目范文第5篇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当下,加快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方向更明,动力强劲,这也引发了我们对动漫产业发展亟需的高端人才培养的深层次思考。 一、动漫大国向动漫强国转型期高端人才培养迫在眉睫 我国正处在由动漫大国向动漫强国转型的历史阶段,动漫产业具有拉动国民经济和长远的文化辐射作用,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热门产业。我国认识到动漫产业关乎国家发展战略和下一代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在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将其列为文化产业的重中之重,连续出台相关政策进行大力扶植。“十一五”期间,动漫产业获得了长足发展,然而,整体水平较低,效益不高,只是从产量上实现了动漫大国的目标,距动漫强国仍有相当距离。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创意观念滞后,艺术质量和技术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原创精品匮乏;企业规模小、散、弱,缺乏竞争力;动漫基地同质化、低水平、恶性竞争等,而这些问题归根结底都源于人才问题。 对于我国动漫产业而言,要实现“十二五”时期跻身动漫产业世界强国之列的目标,市场适用性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的严重缺乏成为限制其发展的瓶颈。动漫产业人才结构呈金字塔格局。居于塔底的基础性人才是指从事背景绘制、投射、描线等基础工种的制作人员以及运营、支持的服务人员;居于塔身的是指从事服装设计、场景设计、道具设计等设计型人才;居于塔尖的是指编剧、导演、原画、分镜头设计,以及创意总监、项目经理人等创意、策划、管理、营销型人才。这三类人才在产业中的分布数量依次呈递减关系。高端人才即指居于金字塔格局顶端的高层次创意和产业开发人才。 据统计,我国动漫人才需求缺口大约15万人左右,预计3年-5年缺口将达到60万人,而现有从业人员基本为单一制作型,严重缺乏高端创意与产业开发人才。目前高端人才缺口约为总量的5%,其中高端创意人才和产业开发研究人才缺口约为总量的1%,即6000人左右。由于高端创意人才奇缺,导致我国动漫自主品牌研发能力弱,原创精品匮乏;由于产业开发人才奇缺,不能有效将动漫产品版权价值链贯穿起来,又导致产业结构失衡,国产原创动漫作品在市场运作模式和市场推广过程中失利。这两种因素综合作用,产生的严重后果就是:动漫产业盈利差,至今难以摆脱依靠外包加工的盈利方式,利润空间的狭小,动漫市场80%以上的盈利流向了海外;危及国家文化安全。我国青少年最喜爱的动画作品中,日、韩占60%,欧美占29%,有影响力的民族动画品牌和形象严重缺失,致使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深受西方文化影响,民族文化渐趋边缘化。其动画片中的色情、暴力等不健康因素更对我国青少年儿童的身心成长产生不利影响。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视察动漫企业和相关院校,站在国家文化安全的高度,反复强调发展国产动漫的重要意义。总理视察江通动画时指出:要让中国的文化走向世界,要向世界展示中国的软实力,让中国的孩子多看自己的历史和自己国家的动画片,我们的动画制作机构、动画播出机构有责任、有使命来做好国产的动画片。动漫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民族文化传承和青少年健康成长,迫切呼唤动画高端人才。 二、我国动漫人才培养现状 在国家利好政策的刺激下,众多高校和培训机构片面追求“热门专业”,11年间我国动画教育迅速膨胀。然而,由于我国对于动漫人才的培养未形成有针对性的规范和引导,伴随着动漫教育的超速发展,问题也逐渐显露: 本科层面,培养目标不够明确、课程体系不规范;教师学历层次集中在研究生以下,相当部分教师专业背景与动画专业相关度不高;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践脱节;教育质量参差不齐。尽管动画行业人才缺口巨大,但是学校教育每年能提供的市场适用型人才仅为1万人左右,且人才培养层次基本为单一技能型。硕士研究生层面,30所院校中有17个院系属于艺术学科,12个属于理工或其他学科,招生专业多归入电影学、动画学、软件工程学、艺术设计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等,有关动漫产业和编创的只有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美术学院、清华大学3家(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美术学院为产业研究和衍生产品开发研究、清华大学为动漫编创),每年招生人数不超过30人。其他专业方向均为动画技术与动画理论。博士研究生层面,目前仅有3所院校招收动画专业方向的博士学位研究生。其人才培养着眼于系统的动画学理论研究,课程设置广泛涉及经济学、社会学、动画学、网络电视艺术学、文化学等领域,强调文化的涵盖性和偏重于学术理论研究,行业亟需的创意、策划、营销、管理、应用心理学等方面的课程尚未纳入课程体系。高端人才培养瓶颈尚难突破。 总体看来,我国动漫人才培养存在的突出问题有: 高校动画教育难与市场人才需求对接。尽管每年毕业生数量巨大,但动漫企业仍“一将难求”,动漫公司动辄上万元月薪的岗位空缺,大量动漫专业毕业生和社会培训生却往往在毕业的时候面临失业。有学者将此现象概括为四个“基本脱节”: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基本脱节,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践基本脱节,师资质量与教学要求基本脱节,学术研究与专业教学基本脱节。 人才培养结构过于单一,技能型过剩、复合型和高端人才奇缺。由于我国动漫企业大量依靠代工国外作品生存,市场一段时间造就了国内技术型加工制作人才需求旺盛,众多高校和培训机构功利性地迎合当时动漫人才需求特点———过于注重动画制作技术的培养,致使人才知识能力结构单一,审美、创造能力薄弱,未来无法突破职业发展的瓶颈,只能局限于技术岗位的来料加工。“中国动漫不缺技术,缺的是创意,特别是缺乏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端人才,原创作品不足成为限制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瓶颈”,已成为业界共识。动画教育当中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培养匮乏,已与动漫产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尖锐的矛盾。 三、动漫产业高端人才培养模式探析#p#分页标题#e# 动漫产业高端人才即指位于人才金字塔顶端的创意和产业开发人才。高端创意人才是指具备较深厚的动画理论基础和较系统的专业知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及较强的持续创新能力,熟悉动漫制作方法和盈利模式,具有承担和参与动画项目创意与策划的原创能力的人才;产业开发研究人才是指具有战略眼光和国际视野,熟悉动漫产业链条各个环节和动漫产业运营规律,具有市场开发能力,并能够承担动漫产业重大项目的策划型、营销型人才。通过上述高端人才培养,达到优化动漫产业人才结构,着力解决民族原创动画发展迟缓的问题。其作用将表现在:推动民族动画品牌和形象的生成并使之产生持久的影响力;推动形成适合中国国情的动漫产业盈利模式。由于人才需求的紧迫性,此类高端人才可在有条件的艺术院校进行硕士和博士层次培养;类型为研究—应用型而偏重应用型;就业岗位为动画编剧、导演、创意总监、高级经理人、动漫产业研究人员等。人才培养单位须依照高端人才的特殊需求制定“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吉林艺术学院为了培养动画高端人才,一直在努力探索和实践。 1.面向动漫产业对高端人才的特殊需求制定培养目标培养具有优秀的品德、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严谨的学风、强烈的科学探索与创新精神,开阔的国际化视野,能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服务的动画创意与产业开发人才。这些人才须达到以下要求:具有坚实的动画学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国内外动画学理论及动漫产业发展前沿,具有当代视野和较强的问题意识与批判能力,具备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掌握科学严谨和有效的研究方法;熟悉动漫艺术创作规律和产业运营规律,具有承担动漫产业研究与项目开发的能力,并能取得创造性的成果;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强的阅读相关外文资料和运用外语进行国际学术及产业交流的能力;毕业后能够从事动画创意、动漫产业运营管理、动漫产业研究、高等动画教育等工作的动画人才。与已有动画学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比,该培养目标特别强调动漫产业对高端人才的特殊需求,特别强调人才应有艺术原创能力和产业创新能力,具有开阔的国际化视野和当代视野,能够调动和整合国际资源进行产业开发和运营,具备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承担动漫产业研究与开发相关项目的能力,并能取得创造性的成果。 2.构建以系统理论与专业知识为基础、动画原创研究为支撑、产业及产品开发为指向的“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动画高端人才培养新模式新机制 创新招生模式。从招生模式改革这一源头抓起,突破以往以招收应届毕业生为主的招生模式,强调考生的动画创作和产业实践经历。凡具有动画相关专业本科/硕士研究生学历和学位,动画从业经历2年以上;具有动画相关专业本科/硕士学位,动画从业经历2年以上,在业界取得突出成果;具有中级以上(含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动画从业经历4年以上,在业界取得突出成果的,均可报名。在复试环节,要求提供学士/硕士论文或其他有代表性的专业学术论文,由导师组对其学术能力进行考查;要求提供动漫作品,由导师组对其专业能力进行考查;面试,由导师组对其创新意识、能力及修习目标、规划进行考查。也可以采取解读自己做过的项目及成果、导师就其提问的形式进行。 创新课程设置。学院与动漫产业、行业主管部门专家依据动画创意与产业开发人才培养需要,共同研究确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设学位课程、非学位课程和必修环节3类:学位课程包括2门公共课和6门专业课;非学位课程在17门选修课中任选5门以上;必修环节包括动画实践、学术活动、动画创作研究与产业开发研究。课程设置注重发挥学校多艺术学科的综合优势和产业基地的平台优势,将选修课程整合形成动画原创研究课程模块、动漫产业与开发研究课程模块和专业素养课程模块3大课程群,使动画基础理论研究与动画原创研究、动漫产业开发研究交叉融合、互动发展。便于学生能够按照个人发展意向进行模块式选修。 创新培养模式。学院的本科、硕士研究生两个层次的动画教育已经在“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多年探索。该人才培养的平台是学院与合作单位的部级教研基地、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省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和动漫企业的现场;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是相应的工作室;最主要的实施方式是“项目带动教学”。 工作室按照行业技术要求和企业用人特点建立。其主要职能是进行技术攻坚和实际项目实施,即结合产业需求和受众心理进行方案研发和技术研发。每一个工作室既需要在各自领域内独立进行深入研究和制作,又需要共同协作,整合综合艺术学科的优质资源,以集群作业的形式完成大型项目。这种由实际项目带动的内容和技术研发,具有市场前瞻性,对专业教学和产业发展都起到推动或引领的作用。工作室成员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每个工作室有专门的指导教师,同时配备实验员,以配合导师完成项目制作中的基础环节。每年通过考核的方式选择专业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的本科生进入工作室,研究生则全部进入工作室。“项目带动教学”, 即通过选择、执行、完成实际项目,来实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对教学的带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已在动漫学院及其密切相关的新媒体学院、设计学院、戏剧影视学院等实行了若干年,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直接与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有机联系的工作室成为学生进入职场之前的实训场,实现了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的紧密对接。本科阶段,进行成熟的技术学习,培养基础专业技能、审美能力、综合协作能力、基本创意能力。参与项目时,多为基础技术性工作。硕士研究生阶段,围绕项目具体环节进行较深入研究,培养其执行项目的能力,如作品原创、局部策划等。博士层面的人才培养,在工作室制的基础上,更强调与高层次动画科研平台和骨干动漫企业的互动。首先,博士生以总项目助理或子项目带头人身份进入工作室,进行动画前沿理论研究、动漫产业规律分析、市场需求分析,能够对产业项目进行宏观设计规划,并有能力进行市场营销和项目推广,能够形成对企业的具前瞻意义的引领,在行业内引领一个独树一帜的方向。其次,博士生以创意总监助理或经理助理身份进入动漫企业,直接参与动画创作及产业项目运营管理,进行为期一年的产业经营管理实践。学院与多个动漫企业建立起稳定的、互促共进的良性发展关系,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校企联动人才培养机制。3个部级动画相关基地、吉林省动漫游戏原创产业园以及禹硕公司都是依托吉林省动画学科和专业力量发展建立起来,同时又反哺动画教育的科研和产业机构。一方面,学院动画教育为企业提供技术和创意的支持,并优先考虑人才的供给;另一方面,禹硕等企业为师生提供见习、实习、实训、实践的机会,成为动画专业人才培养、动漫产品研发及市场运营的巨大试验场和孵化器。在这样一种多元立体、持续紧密的实践途径中,在“项目带动教学”的“产学研用”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机制中,实现学校教育与动漫产业需求的有效对接。#p#分页标题#e# 完善合作机制。组建以国家动漫产业高端人才需求为目标,指导教师、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专家组成的动画高端人才培养“产业联盟”和“咨询指导机构”,对人才培养项目建设予以指导和支持,特别是在动画高端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确定、动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内容安排、政产学研用结合的教学、科研与实践平台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三结合”的高层次教师队伍建设、承担特殊需要的教学任务等方面予以支持和指导。确保学校人才培养与与国家发展大势和社会市场需求相吻合,推进我国动漫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高端创业项目范文第6篇

[关键词] 资产;价值;EVA;实践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1 项目实施的背景

联通中山分公司作为一通信企业管理着国有约22亿的通信资产。为了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必须认真分析资产的使用效率,提升EVA。公司通过定位通信资产中的宽带接入间资产,开展财务管理整合创新项目。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宽带资产的经营价值,符合EVA价值考核的要求,并借以贯彻内控规范,提高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

1.1 宽带资产经营价值亟待提高

宽带业务作为通信固网专业之最重要组成部分,资产占整个固网专业资产总额的43%,同时也贡献着固网专业经营效益的27%。鉴于此,省公司在2010年年初联通全省工作会议上提出:“宽带作为公司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业务,要全面贯彻集团公司宽带提速,确保做到新增用户市场占有率提高10个百分点,为未来三年内实现在广东宽带新增市场占据半壁江山打下建设基础”。

今年以来,中国联通中山分公司宽带业务资产总额为3亿元,年折旧额为2010万元,年宽带业务收入为4300万元,年新增投资约为9000万。以下是宽带业务与移动业务主要财务由上可见,中山联通宽带业务资本支出投入较多,但创收能力不足,创造效益能力低。事实上,目前固网业务整体亏损已成为公司整体效益的短板;提升宽带资产价值已刻不容缓:这既是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需要,也是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

1.2 新型管理导向---EVA价值考核的要求

EVA即经济增加值,就是企业税后净营运利润减去投入资本的机会成本后的所得。EVA指标不鼓励靠扩张来体现增长的行为,而是要求通过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来增加收益。国家国资委从2010年始全面推行EVA考核,旨在引导中央企业关注风险控制,提升资产经营质量,增强价值创造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截止2010年4月底,中山联通宽带共有端口8.3万个,被占用端口6.5万个,宽带出账到达数为4.4万线,虚占端口2.1万个(含停机客户);虚占端口占到了端口总数的25.3%。我们注意到,在宽带资源情况不清晰、实际使用情况不明的时候盲目发展用户,容易导致以下问题:第一,所制定的投资规划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而可能是不准确、不科学的;其次,所投资的资产在一定程度上闲置,从而导致资产使用率偏低;第三,宽带建设周期较长,所投入资本的机会成本偏高;第四,由于虚占端口占比大,导致每户维护成本较高,影响了当期企业损益。可见,这种状况与国资委EVA考核导向及集团公司降本增效的要求相违背,故亟需要通过开展宽带接入间资产价值提升项目来减少资产损耗,盘活虚占资产,提升投资规划的科学性。

1.3 贯彻企业内控规范、堵塞实质性漏洞、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的需要

在公司内控与风险评估中,我们发现,宽带接入间资源管理至少存在三个实质性问题和缺陷;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必将直接影响公司经营目标实现。

(1)接入间端口被虚占,不能及时为宽带放号提供有效接入资源,对宽带业务的后续高速发展形成制约;同时,如在资源未充分利用的情况下再投入建设接入间,会增加投资成本、影响投资收益。

(2)号线资源管理水平低。营业厅受理宽带业务时,无法实时查询资源信息,仅能凭前台营业员个人经验及由代维单位实地核查确认,所用时间较长。中山联通宽带用户从受理到装机竣工时间周期约为2-3天,其中仅资源核查便占用了1-2天;而中山电信由于号线资源信息准确,从用户受理到安装完毕,仅需用1天时间。2010年中山联通采取跟随对手策略,也推出24小时装机制,而号线系统数据的准确性无疑是顺利开展这项工作的关键。

(3)用户账号管理水平低,不能实现宽带用户账号和端口的一对一绑定。以前,分公司运维部虽曾组织开展过对端口资源的信息核查和清理,但由于技术上未能实现端口与账号一一绑定,清查后的端口资源采用人工台账的形式进行管理,而有时代维人员未按照运维部分配的端口进行装移机,从而导致了资源信息的前清后乱。用户可用一个账号在多个地点上网和多用户在同一地点上网的技术漏洞,既增加了维护难度,也可能导致宽带业务收入的流失。

故此,公司有必要加强内控,尽快堵塞管理漏洞,提高综合效益。

2 项目实施的目标、措施

联通中山分公司财务部针对以上所述的公司效益短板,围绕2010年公司战略规划,力求财务管理有所突破,跳出财务“框框”创造性思考,在2010年3月,向分公司领导提出了实施宽带接入间财务管理整合创新项目的建议。

这个项目,主要针对分公司固网宽带资源利用率偏低、单位资产创收能力偏低的现状,通过分析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的资源瓶颈,从财务视角引导业务和运维线开展端口与账号一对一绑定、关闭虚占端口的工作,从而实现公司通过加强财务管理、内部挖潜、降本增效,提高效益。我们认为,这是以财务指导业务线和建设运维线开展公司资产价值提升、将公司财务管理重心由传统的成本费用控制移到资产价值管理的一项探索性的工作,项目实施技术要求高、工作量大,需要前瞻性思维、较强的协调力和执行力。在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我们在全省第一个实施并成功完成了这一项目,取得了可喜的成效;相关经验目前亦正在全省其他地市分公司推广应用。

以下我们对该项目实施的目标和措施作一概述。

2.1 项目实施的主要目标

本项目是由中国联通中山分公司核心管理部门---计划财务部牵头组织,由运维、客服、信息化、宽固中心、集团客户部等部门共同实施的一项综合性大型创新项目。

通过实施此项目,有望达到提升固网资产价值,堵塞内控实质性漏洞和纠正重大内控缺陷,增强EVA创造力的目的。

2.2 项目实施的工作内容

我们设定的宽带接入间财务管理整合创新项目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内容:

(1)确定工作目标与各阶段进度;

(2)计费系统与运维系统用户账号信息核对和差异处理;

(3)宽带设备QINQ技术优化;

(4)用户上网端口信息采集;

(5)用户账号端口绑定;

(6)虚占资源释放;

(7)接入间端口外线资源清理;

(8)总结与提高。

2.3 项目实施具体工作简述

(1)以财务视觉与管理方法,运用内控分析评估工具,确定创新目标与工作内容,成立宽带接入间财务管理整合创新项目工作小组协同开展工作

中国联通中山分公司财务部根据项目创新目标的总体要求,会同相关部门成立工作小组,共同制定了工作计划;计划中每一个细目都明确具体责任人、完成时间以及应完成的工作具体事项,做到任务明确、责任清晰。考虑到开展一个创新型项目,工作中必然会遇到很多新的问题、难题,为此,财务部作为项目总指挥及沟通枢纽,建立了纵向及横向沟通机制,及时将遇到的情况综合,会同工作小组研究解决;并及时汇报跟踪,每两天将项目进展及遇到的问题向分公司管理层进行汇报,以协调各部门整体工作进展。从而保证项目实施过程中,上下左右都能及时沟通,整个工作忙而不乱、有条不紊地开展。

(2)核对BSS与OSS系统账号

BSS系统CRM模块中用户账号是分公司进行客户话费账单出账的依据;OSS系统中Radius账号是为客户提供宽带通信服务的依据。我们对计费系统与运维系统进行了系统间账号的核对,从而核查出系统间数据差异,并通过对差异的处理来保证系统间账号信息的一致性,保证了账号与端口可以一一对应。同时,我们关闭了CRM中无Radius中无的账号,从而避免为用户提供通信服务而未进行计费情况的发生,减少了收入流失的风险。

(3)替换宽带设备,开展QinQ技术优化

我们利用分公司本年的费用预算对原宽带设备升级替换使其支持QinQ绑定技术,从技术上实现了账号与端口一对一绑定的前提。由于替换下来的设备不支持现网的要求,本着降本增效的原则,我们积极寻找利旧途径,将替换下的设备部分调拨至网建部升级CPN小区,部分调拨至信息化部优化办公网络。

(4)采集用户上网端口信息

我们对所有账号上网用端口信息进行采集,定位每一个账号上网使用的端口。系统通过监控各账号的上网情况,采集了大部分账号的上网端口;又通过电话回访、上门确认的方式采集系统未能采集到的账号信息。之后通过与客户受理资料对比,确认了在多个端口上网账号的唯一合法端口信息。

(5)绑定用户账号端口

我们根据采集到的端口信息,在网管系统中将账号与端口进行一对一绑定,实现了每个账号只能通过唯一的端口上网;同时通过考核抽检机制,引导代维人员在装移机时只能使用运维部分配的端口,从而保证了端口资源的准确性。

(6)关闭虚占端口,释放资源

账号与端口一对一绑定后,我们关闭了其余未使用的端口(虚占端口),从而释放了可用资源。关闭端口后,新装及移机用户实行端口自动绑定流程,避免了前清后乱情况的发生,同时提高了资源管理的水平。

(7)清理接入间端口外线资源和利旧

通过绑定用户与设备端口,从源头上理清了接入间端口资源占用情况。对释放出的虚占端口外线资源进行拆线,理清和释放了虚占的外线资源,有利于外线施工扩容的成本节约。我们根据机房端口利用率情况,优先对资源紧张的机房进行外线拆除,可以最短时间为业务发展提供端口资源。同时,对拆除的端口外线进行科学利旧。

(8)重塑网络投资建设规划管理流程

通过实施本次项目,分公司计划财务部对前期网络投资建设规划管理中存在的粗放规划和立项进行了梳理,针对性地加强关键控制点的控制,制定控制评估方案,为未来进一步提升计划管理能力奠定基础。

3 项目实施效果之分析

经过各有关部门近半年来的协同工作,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果:

3.1 释放虚占端口,节约固网投资2000万

通过宽带接入间财务管理整合创新项目的实施,到目前为止我们共释放出虚占端口18038个,按照2009年每个端口的平均投资成本 1108元(包含线路,设备)测算,本项目为分公司节约宽带投资成本约2000万元。同时,避免网络建设部门频繁地实施端口扩容、主干扩容、配线扩容等工程,在减少重复浪费投资的同时,也将大大降低了网络建设的工程量,相关工程管理的人力成本也得以节约。

3.7 改进号线资源管理系统功能

通过改进号线资源管理系统,使其能及时准确提供资源占用信息;通过BSS系统与号线资源管理系统的对接,缩短了资源查询时间,大大提高装机效率和及时率,促进一线经营部门的用户发展效率和效果。

3.8 强化健全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公司管理体系,探索财务工作新模式

高端创业项目范文第7篇

一、加快高端服务业发展的战略意义

1.重要意义。高端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核心,具有高的科技含量、高人力资本投入、高附加值、高产业带动力、高开放度、低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等特征。高端服务业发达程度逐步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市发展高端服务业,主要基于互联网、基于服务外包、基于创意、基于深港合作等战略层面,包括创新金融、现代物流、专门专业、网络信息、创意设计等重要的高端服务领域。加快高端服务业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深圳效益深圳、在紧约束条件下求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是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客观要求;是完善现代服务业体系、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产业链和价值链向中高端攀升、增强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选择。

2.战略机遇。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新技术革命方兴未艾,国际产业转移从制造业向服务业特别是向高端服务业转移的态势日趋明显。目前我市强力推进自主创新主导战略和循环经济发展,努力突破土地、资源、环境、人口等瓶颈制约,加快发展模式真转真变,进一步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发展后劲,全面推进和谐深圳效益深圳、国际化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为拓展高端服务业发展空间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3.指导思想。牢固树立和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实施自主创新和循环经济双轮驱动战略,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和增强产业发展后劲为主线,以国际化为导向、信息化为支撑、城市化为契机、市场化为手段、法制化为保障,加快构建立足本地、服务全国、融入世界的高端服务业体系,培育和发展一批在国内乃至国际市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端服务业品牌,完善和提升城市集聚、辐射、创新与引领功能,力争形成二、三产业良性互动、协调发展格局,促进高端服务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4.目标任务。完善信息传输、运行系统等服务体系,运用信息技术构筑高端服务业发展的技术平台;充分发挥城市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和人才汇聚的比较优势,构建高端服务业发展资源“洼地”:大力推动城市区域功能置换,拓展高端服务业发展空间;加强深港高端服务业合作,积极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制定发展高端服务业的相关法规及配套政策,逐步打破垄断,加快管理体制机制与国际接轨步伐,促进高端服务业发展路径、动力和模式创新。以壮大规模、优化结构、突出特色、增强功能、提升能级为重点,将我市建设成为创新型区域金融中心、现代物流枢纽城市、创意设计之都和亚太地区重要的商务活动中心。

三、明确高端服务业发展策略

5.加强自主创新。在高端服务业发展领域大力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立官产学研资介相结合的高端服务业创新体系。充分发挥我市高新技术产业优势,鼓励高端服务业领域科技研发,大力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共性技术和关键领域技术,加快软件、宽带无线移动通信、下一代网络等核心技术开发运用步伐,增强高端服务业先进技术推动力。通过知识创新、技能创新和管理创新,培育扶持知识密集型高端服务业,提供具有高技术含量、高人力资本含量、高附加值的高端服务产品,不断抢占高端服务业发展制高点,提升高端服务业的市场竞争力。

6.发展总部经济。充分利用我市地理区位、市场体制、投资环境等方面的比较优势,主动承接新一轮国际高端服务业转移,吸引国内外知名大企业集团来深设立总部、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营销中心等。积极引进国际高端服务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经营方式、组织形式,促进我市高端服务业的全面提升,发挥总部经济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扩张引领功能。进一步完善优势产业链条,优化产业配套环境,提高总部机构业务与本地产业的融合度,增强总部经济的植根性。

7.促进产业融合。依托我市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业优势,以延伸重点领域产业链为切入点,加快完善生产前期研发、设计,中期管理、融资和后期物流配送、市场销售、售后服务、信息反馈等服务环节,不断完善服务功能,培育壮大高端服务产业集群。在老工业区改造及新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基地建设过程中,鼓励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业,形成上中下游产业互动发展的格局,强化高端服务业支撑作用,增强产业配套服务能力。加快高端服务业公共技术及信息交流平台建设,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渗透和拉动作用,推动产业发展的社会专业化分工,在更高层次上形成高端服务业与新型工业相互促进、并重发展的产业融合发展态势。

8.推进深港合作。以全面落实深港“1+8”合作框架协议为契机,主动承接香港高端服务业的带动辐射和转移,鼓励香港大型或知名服务企业把总部迁到我市或设立分支机构,引进香港高端服务人才和先进运作模式,形成集聚和扩散效应。全方位加强深港在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领域的合作,吸引香港国际证券投资基金参与深圳资本市场投资和交易,争取香港金融机构将其金融灾难备份中心、数据处理中心、软件开发中心、理财中心、培训中心等设在深圳。进一步扩大深圳服务业领域的对外开放,吸引香港的金融业、会计、管理咨询、市场营销以及教育、医疗等专门专业机构来深圳投资合作。吸引香港知名会议展览机构来深设立分支机构,合作发展深港两地涉外会展业,共同创办有全球性影响的国际会展。加快推进“深港创新圈”建设,以科技合作为核心,整合各类创新要素,全面推进和加强深港两地科技、经济、教育、卫生、商贸等领域的广泛合作,形成创新资源集中、创新活动活跃的区域合作共同体。

四、优化高端服务业发展的战略布局

9.优化功能布局。根据高端服务业发展主体功能和配套功能的差异,以功能性组团错位发展为原则,着力打造以市中心中央商务区(CBD)为代表的高端服务业核心功能区,以西部生产功能区、中部高新技术服务功能区、东部港口物流功能区和东部滨海生态旅游功能区为代表的高端服务业综合配套功能区,形成定位明确、分工协作、互补配套的功能性组团发展布局,充分发挥区域集聚、辐射和引领功能。

10.构建中央商务区。加强CBD规划和建设,根据CBD的功能和业态需求,重点发展银行、证券、基金、保险、法律、会计、咨询等业务领域,积极吸引跨国公司和国内知名大型企业在CBD设立地区总部、研发设计中心、采购中心、营销中心和结算中心,逐步将CBD建设成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融通交汇的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总部中心和商务中心。

11.推进组团式集聚。加快推进蔡屋围金融集聚区、福田金融中心区和龙岗平湖街道金融产业服务基地等规划建设。加快前海湾等综合型物流园区以及盐田港区等集散枢纽型物流园区的建设。优化专业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和会议展览业等领域集聚发展功能区的布局。依托不同区域已经形成的文化产业发展基础,加快实现以深南大道及邻近地区为轴心,以东部山海文化风景线、西部滨海文化风景线为两翼的文化产业发展布局。

五、突出高端服务业发展的战略重点

12.创新金融。创新金融业发展模式、路径、机制,打造新型金融机构集聚区和金融产品创新中心,全力支持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强化深交所主板市场的融资功能,扩大中小板规模,推动创业板市场建设,探索建立柜台交易市场。设立货币经纪公司,完善黄金备份交易中心;发展产业风险投资基金,壮大证券投资基金,引导规范私募基金、对冲基金发展。试办住房信托基金、汽车金融和证券融资公司;拓展资产证券化、离岸金融、外币商业票据、中间业务等金融新业务和新产品,继续拓宽衍生产品交易。鼓励多种形式的风险创业投资,畅通非上市股份制企业产权流通渠道,鼓励担保公司扩大业务领域,丰富担保品种。规划建设金融配套服务基地,创造条件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设立地区总部以及后台业务、产品研发、客户服务、数据备份中心。鼓励组建综合性金融控股集团。支持保险业组织创新、保险产品服务创新和管理创新,加快建设全国保险创新发展试验区。

13.现代物流。支持现代物流企业拓展网络服务体系,发展骨干型物流企业,形成以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企业及供应链服务企业为主体的物流产业群。鼓励发展综合物流、专业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等物流业务,完善提升物流园区功能。鼓励物流服务外包,支持连锁经营、专业化配送、大型批发采购分销网络等现代商业组织。加快整合深圳电子口岸大通关服务平台,建立一体化的货物出入境处理网络系统。逐步完善物流园区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提高物流信息的搜集、处理和服务能力,构筑现代化全程物流网络。以海港和空港为龙头,大力发展国际采购、国际中转、国际分拨以及国际配送业务,建设亚太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物流枢纽城市和国际供应链服务基地。大力发展航空货运和航空快递业务,拓展航空货运功能和空港保税功能。

14.专门专业。大力发展法律服务、会计、咨询、知识产权、公共关系、经纪与人才猎头、产权交易等专门专业。建立健全“法律规范、政府监督、行业自律”的管理制度,构建种类齐全、分布广泛、运作规范、与国际接轨的专门专业体系。支持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专门专业机构承接企业财务审计、资产评估以及法律意见报告等业务。借鉴国际惯例,依托香港,提升专门专业的整体素质与专业化程度。在符合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前提下,加快推进深港两地专门专业资质相互认定工作,不断扩大深港两地专门专业的交流与合作。

15.网络信息。加快发展互联网、软件与系统集成、信息技术、数字与网络增值、电信与广电运营等服务,进一步完善电信网、互联网以及有线电视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拓宽网络出口,推进光纤到户战略。大力推广IPV6、3G、数字电视等技术和网络设施,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力争在“三网融合”发展方面取得突破。加快推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公众信息网、社区信息网建设,大力扶持关键技术项目,在信用认证体系、在线支付体系以及信息安全等领域实施信息服务关键技术攻关,支持网络增值服务的研发和产业化项目。支持在国内外有影响的专业化网站及网络内容提供商(ICP)发展,鼓励发展以多媒体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内容产业。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创办数字内容产业园区和信息服务产业基地。推广电子商务的应用和以网络互连协议为基础的再售服务,开展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网络银行、网络广告、网上图书等服务。促进各种信息网络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16.服务外包。鼓励我市企业为外国及港澳台公司、其他经济组织提供以系统和应用的设计、开发、运营、维护为主的信息技术外包服务,大力拓展金融、电信、物流、医疗、法律、教育等领域所从事的供应链管理、财务管理、后勤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数据处理及分析、客户服务等业务流程外包服务,加快推进数据分析、研究用户化解决方案的知识处理外包服务。支持并资助服务外包企业申请国际资质认证,鼓励服务外包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培育自主品牌,提高企业承接服务外包的能力和水平。加强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建设,努力将我市建设成为全球服务外包的重要基地。

17.创意设计。加快工业设计、动漫游戏研发设计、软件设计、建筑与规划设计、新闻出版创意、广播电影电视及音像制作、广告与咨询策划、文艺创作与表演等领域的发展,构建与完善创意设计产业的发展链条,建设若干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加强对创意设计项目作为风险产业的辅导、推动,改革和完善创意设计产业的投融资体制,鼓励投资人以商标、品牌、技术、科研成果等无形资产评估作价依法出资组建创意设计企业,加大创意设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设立创意设计人才的教学和培训基地。

18.品牌会展。充分发挥高交会和文博会的品牌效应和带动作用,积极扶持电子、通讯设备、珠宝、家具、服装等专业会展品牌。鼓励外商投资会展业,吸引国际大型会展公司、著名会展服务公司以及国外政府机构到我市举办各种类型的会展。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会议展览中心的配套服务,逐步将会议展览中心建设成为集产品展示、经贸洽谈、商务采购、专业论坛、文化交流、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多功能展馆。

19.高端旅游。加快与国际惯例接轨,大力引进国际知名酒店连锁管理集团和国际旅游商,提升旅游业总体水平。支持旅游新业态的发展和壮大,重点推进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旅游门户网站和旅游资讯集成商的发展。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大型旅游景区、高星级度假酒店、高端综合旅游休闲设施的建设。推进华侨城、三洲田、下沙等主题文化旅游产业带的建设。加大申办和举办国际性旅游活动的力度,发挥旅游产业链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六、促进高端服务业协调发展

20.完善制度体系。根据我国入世服务贸易承诺和CEPA条款,加快清理我市高端服务业现行规章和政策,及时对不符合世贸组织要求的相关文件进行修改完善。结合我市产业发展实际,研究制定鼓励发展的高端服务业产业导向目录,抓紧出台促进高端服务业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及实施细则。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力争相关高端服务领域的对外开放政策在我市先行先试,率先在外资进入门槛、股权比例、业务领域、市场范围等方面取得突破。

21.严格行业规范。按照知识产权国际公约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打击侵权、不正当竞争等行为,加大对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等的保护力度,规范市场秩序。鼓励高端服务企业成立行业协会或跨领域高端服务联盟,研究制订本行业行为规范和自律规则,建立健全高端服务业务流程、服务内容、市场价格和质量评估等方面的标准体系,推进本市高端服务标准与国际接轨。建立符合高端服务业特点的价格形成机制和管理体制,完善分类定价收费的监管机制。建立和完善高端服务业从业人员信用信息数据库,纳入全社会征信服务系统,促进高端服务企业加强自身信用建设。

22.加强市场培育。促进工商企业内部服务需求市场化,鼓励和引导外包服务,深化专业化分工。放宽市场准入领域,鼓励外资及民营资本在更广泛的领域参与高端服务业的发展。实行政府首购制,逐步提高政府采购中购买本市高端服务产品的比例。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吸引国际高端服务类跨国企业在我市设立地区总部和分支机构,支持我市高端服务企业在国内其他城市和地区设立分支机构。鼓励以市场化方式跨地区、跨行业兼并重组,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到海内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积极培育一批功能强大、辐射面广、特色鲜明的高端服务企业,争取5年内培育10家全国性高端服务企业集团。鼓励和引导境外高端服务企业与国内高端服务企业通过采取合资合作、战略联盟、业务协作等多种形式,实现优势互补,全面提升我市高端服务业发展水平。

23.构建人才高地。加大高端服务紧缺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建立高端服务人力资源储备库。鼓励跨国公司和国内外培训机构引进先进的人才培训理念和模式。全面推进深港高端服务人才的交流合作,招揽国内外高端服务行业领军人物。制定高端服务人才分类开发计划,引导高等院校、社会培训机构发展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端服务教育。健全企业家服务体系,吸引和培育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企业家。完善以知识资本化为核心的激励机制,积极推进技术入股、管理人员持股、股票期权激励等新型分配方式,建立人才柔性流动机制,力争成为全国重要的高端服务业人才交流中心和集聚中心。按照《关于印发深圳市产业发展与创新人才奖暂行办法的通知》(深府〔2006〕2号),奖励对我市高端服务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高端服务企业引进高级人才而产生的有关住房货币补贴、安家费、科研启动经费等费用,可依法列入成本核算。

24.改进政府服务。强化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对高端服务企业从工商登记、土地使用、财税政策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切实解决高端服务企业双重征税、高端服务人士因公出入境申请、高端服务人才招调和档案管理以及高端服务业基础数据统计等问题。加强对我市权限范围内的行政事业性基金、收费项目减免政策和地方财政扶持政策的研究,逐步调整和形成有利于高端服务业发展的用地、用水、用电、用气价格。参照执行市重大投资项目审批制度,对高端服务业项目审批设立“绿色通道”,进一步简化程序,提高效率。

25.加强组织管理。成立市高端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统筹协调全市高端服务业发展工作。在市高端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办公室具体负责加强与其他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的协调与配合,负责高端服务业项目资助计划的实施。各级政府和部门、行业协会负责在各自职权范围内做好相应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七、完善高端服务业发展的保障机制

26.推进资助计划。建立高端服务业项目资助计划,资助范围主要包括符合我国法律法规要求并在我市登记注册的高端服务机构,资助项目主要包括我市与境外高端服务机构合作举办的有关产品研发、业务培训、课题调研、市场拓展、项目推介和经营模式创新等方面的活动。资助项目一般要求在两年内完成,申请机构必须能够证明其在资助计划停止拨款后,仍能继续推进有关项目。资助项目的申请机构应通过自行支付、透过第三方赞助或利用项目收入等方式至少承担项目成本的50%,款项可以实物形式抵付。充分利用现有各类专项资金,继续加大对高端服务业的支持。

27.强化资源保障。在城市建设规划修编过程中,统筹考虑高端服务集聚发展功能区用地,加快金融中心区和金融后台服务基地规划建设。对国际知名的高端服务机构在深新设立地区总部及结算中心,其本部因业务发展需要建设或购置自用办公用房,按每平方米5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贴,新建或新购置的房产免征房产税3年;需要新租赁自用办公用房,在3年内每年按所在区域房屋租金市场指导价的30%给予补贴,金融等行业专项扶持政策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享受补贴的用房5年内不得对外租售。鼓励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根据高端服务行业发展特点,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拓宽高端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加大高端服务业项目招商引资和规划培育力度,建立和完善高端服务业重大项目储备库。

28.扶持信息服务发展。对我市企业承担的国家电子商务专项项目,从我市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资金中给予配套资金支持。对在信用认证体系、在线支付体系以及信息安全等领域实施的信息服务关键技术攻关项目,从科技研发资金中给予项目资金支持。鼓励发展以多媒体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内容产业。对新建数字内容的生产性企业,经营期在10年以上的,从开始获利年度起,实行“两免三减半”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创办数字内容产业园区和信息服务产业基地,对园区和基地实行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鼓励发展软件和系统集成服务,可参照我市颁布的《印发关于鼓励软件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的通知》(深府〔2001〕11号)享受各项优惠。

29.资助拓展服务外包。鼓励服务外包企业申请CMMI/CMM认证等国际资质认证。对当年获得CMMI/CMM3、4、5级认证或认证升级的企业,在三年之内每年按照30万元、40万元、50万元的标准从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中给予申报和维护费用资助。对通过PCMM、ISO27001/BS7799、ISO20000、SAS70等认证的企业比照上述标准给予同等资助。服务外包企业可优先申请使用市外贸发展资金、外贸专项贷款,按时还本付息的,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基准利率给予贷款利息20%的资助;凡由我市担保机构办理出口信贷担保的,同时给予实际支付贷款担保费50%的资助。支持服务外包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企业承接服务外包的能力和水平,对改造提升的项目给予贷款贴息支持。服务外包企业为承接外包服务项目进口所需的自用设备,以及按照合同随设备进口的技术(含软件)及配套件、备件,可按国家有关政策申请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符合条件的服务外包企业允许其将外汇收入的20%留存在境外,用于企业海外市场的开拓和业务发展。

高端创业项目范文第8篇

关键词:新产品开发;模糊前端;创新管理

中图分类号:F091;F12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7695(2016)08-0201-05

在2015年1月的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总理提出创新是实现中国经济升级的“金钥匙”。环顾当今世界,自主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的重要支撑。中国企业想要获得长久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依靠创新,而创新的产生依赖于好的创意。模糊前端(fuzzyfrontend,FFE)正是处于创新过程的开始阶段,其内容涵盖创意的产生、评价、到开发或者终止的全过程,它的有效性已经成为决定企业能否取得突破性和原始性创新的重要基础。有关模糊前端的研究最早始于20世纪90年代。Cooper[1]、Khurana和Rosenthal[2]分别对模糊前端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他们提出,所谓模糊前端是指产品开发的创意生成阶段,是一个组织形成某种产品创意,并决定是否投入资源用以开发这个创意的阶段。它位于详细设计和新产品开发之前,并以企业是否投资这一新概念,进而引入该项目而结束,具体所处阶段如图1所示:Doll和Zhang[4]、Kim和Wilemon[5]分别对模糊前端的作用效果进行了调查研究。他们发现在模糊前端产生的3000个产品思想中只有14个能够进入到开发阶段,而最终能够商业化取得成功的仅有1个而已,因此模糊前端的执行效果已经成为决定产品开发成败的关键。然而,国内众多企业对模糊前端的概念和过程仍然不是十分了解,同时对其来源以及如何管理等问题更是缺乏系统的认识。有鉴于此,本文拟对模糊前端的本质、来源及其特征进行探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三步骤的管理方法。希望该项研究能为改善我国企业新产品开发模糊前端管理效率提供有意参考。

1模糊前端的本质

为了更好的理解模糊前端的概念,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主观性与客观性、静态性与动态性、正面性与负面性等,对模糊前端的本质进行详细的讨论。

1.1模糊前端的客观性与主观性分析

有关企业新产品开发的模糊前端究竟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一直存在着争论。持客观论的学者认为,无论企业是否主动去发掘,创新者都会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不自觉的利用模糊前端的思想(Dess和Beard)[6]进行产品创新管理;持主观论的学者则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模糊前端中的重要性。其实,在任何新产品开发过程中,企业都会经历产品创意的生成、讨论,终止或者实现这一模糊前端阶段。然而,模糊前端管理最后实施的效果却会因经营者掌握的信息,拥有的知识储备和经验,以及在创造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存在显著的区别。这也就是说,创新者应在充分认识到新产品开发模糊前端客观性的同时,积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更好地促进产品创意的生成及其向新产品的转化。

1.2模糊前端的静态性与动态性分析

由于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的客观存在,模糊前端的不确定性水平,即模糊水平,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会呈现三种不同的变化情况,具体如图2所示:其中,如图2(a)所示,在第一种情况“模糊性”会随着新产品开发计划不断取得进展,即时间,逐渐降低(Kim和Wilemon)[7]。创新者通过努力减少了新产品开发过程中市场和技术上的不确定性,从而降低FFE阶段的模糊水平。图2(b)则显示,FFE阶段的“模糊性”是一个逐渐被揭示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模糊性会呈现出一个倒的“U”字形,即在模糊前端的初始阶段逐渐上升,然后在产品开发的创意、计划讨论阶段,即产品的实际开发和商业化之前的准备阶段,逐渐降低。第三种情况则是如图2(c)所示,模糊性会在FFE的初始阶段先行降低;然后随着在新产品开发计划过程中各种机会的不断被发现、创意的相继生成,预料外因素的不断出现,开始转而上升;最后模糊性会再次恢复到下行区间,并随新产品开发计划的推进逐渐降低。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当模糊性或者不确定性降低到一定的水平,新产品开发就会从模糊前端阶段进入到实际开发阶段。因此,新产品开发模糊水平的变化趋势会决定产品创意和计划准备的时间长短。当然,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模糊性是不可能被完全消除的,决策者不能等待到毫无任何模糊性后,再行产品化和市场化投资。图2中虚线表示的就是由于创新者的有限理性或者客观条件的限制,在FFE阶段无法被识别和解决的模糊性。

1.3模糊前端的正面性与负面性分析

模糊前端究竟对新产品的开发是好还是坏,也有两种不同的声音。持负面观点的学者认为,模糊前端容易引起项目失败,因为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如果企业只是关注新产品开发的创意生成和优化,而迟迟不将创意转化为现实产品并推向市场,这样模糊前端就很容易浪费企业宝贵的时间和资源,使企业错过良好的未来发展机遇(Copper和Klenis-chmidt)[8]。持正面观点的学者则认为,模糊前端蕴含的各种不确定性能够为企业创造出想象和创意的空间,是推动产品更新的重要来源(Loasby)[9];此外,这种不确定性带来的机遇也是促进企业创新团队成员之间交流思想,明确问题,寻求创新解决办法的重要外部环境(Doll和Zhang)。管理学家Dixon(1994)就提出,任何创新都是来自对事物之间内在与外在差异和矛盾的有效利用。模糊前端为新产品的开发提供了一个探索创意,发现问题、寻求解决办法的重要途径。如果对于新产品开发的所有环节,创新者都已了然于心,则产品创新过程本身也就结束了。如果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创新者还感觉有一些方面尚未了解,或者仍然需要等待以最终确认产品开发计划是否已经完善,他们才有进一步探索的动力,新产品开发才有可能最终取得成功。因此,新产品开发的模糊前端一方面给企业带来了风险,另一方面也创造出更多的未来发展机遇。总而言之,模糊前端对新产品开发既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

2模糊前端的来源

企业新产品开发是一个动态、复杂、模糊的不确定性过程。模糊前端就是位于这个不确定性过程的最前沿———新产品的开发创意和计划的制定阶段,即前端阶段。本文借鉴Kim和Wilemon[10]的研究成果,将整个新产品开发的前端阶段视作为一个目标链系统,并将其细分为三个相对独立的组成要素:前端环境、前端方式和前端目标。每个前端组成要素都会构成企业新产品开发过程中各种不确定性,即模糊性,的重要来源。

2.1前端环境

前端环境被认为是模糊前端的重要来源(Khurana和Rosenthal)[11]之一,其中具体包括一般环境和目标环境两个组成部分。这里一般环境指的是能够影响所有企业的非确定性因素,具体包括:社会文化、技术、经济、政治法律、人口因素和自然环境资源等方面(Cagan和Vogel)[12]。当一般环境因素成为新产品开发的模糊性来源时,这些因素会以变化的、不可预测的方式影响着企业的产品创新。前端目标环境则是创新者在模糊前端中所面临的最直接环境,其中包括企业的内部部门,以及外部的消费者、竞争者、供应商和战略同盟等方面。前端目标环境中的各个方面构成了企业的组织结构、市场需求等方面的不确定性,它们的模糊性也能直接激发企业的产品创意。现实中一旦新产品开发项目启动,模糊性就会从上述一般环境和目标环境中不断出现。

2.2前端方式

前端方式这里是指为了实现前端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活动。Khurana和Rosenthal将前端活动进一步分为:战略活动和经营活动。这里战略活动包括创新战略的形成,项目规划的制定以及创新战略与产品开发计划之间的联系等方面。由于将创意产品化以及后续市场化的时间本身就是模糊的,因此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各种战略活动也会构成模糊前端不确定性的重要来源。经营活动则是指在新产品开发的过程中各种机会的识别与分析,包括创意的产生与评估,产品概念的形成与发展等方面。在新产品开发的模糊前端,许多经营活动经常是在无意识状态下出现的,它们没有明确的开始时间,也没有清楚的产生原因,最后的结果更是在产品市场化以前无法确定,另外战略活动与经营活动之间的联系也是不稳定的。所有的这一切都使得新产品开发中的各种经营活动构成了模糊前端不确定性的重要来源。

2.3前端目标

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前端目标的实现有可能受益于,也有可能受制于前端的一般环境和目标环境;另外,前端目标还能够引导前端方式中各种活动的具体执行方向。这里前端目标大致可分为两类:⑴中介目标,例如,提高生产效率(包含时间和成本的节约),实现团队愿景,达成战略同盟或战略协同,以及提高经营灵活性和产品品质等方面;⑵最终目标,例如,发现可行的机会,形成产品概念和经营计划,以及降低风险等方面。其中,前端中介目标是实现最终目标的重要保障,两者共同对新产品的开发和商业化产生重要的直接影响。前端目标对模糊前端的影响在于:前端目标通常都是含糊的,其评价标准也是不明确的;另一方面,前端目标及其影响因素的模糊性还能够通过它们对前端方式的影响,形成新产品开发模糊性的重要来源。

3新产品开发模糊前端的特征

有关新产品开发模糊前端的特征分析,很多研究文献都只是停留在整体性的一般描述上,而没有对其做出细致的归纳与总结。本文出于对模糊前端管理方法分析的需要,将新产品开发的模糊前端特征具体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不确定性、模糊性、复杂性和易变性。

3.1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这里指的是,由于创新者缺乏对新产品开发的前端环境、前端方式、前端目标和它们之间因果关系的信息和知识,以及在处理上述信息方面的能力不足,而在新产品开发模糊前端阶段存在的各种不可预测性。具体而言,不确定性可能是源于新产品的首次推出,创新者没有任何可参考借鉴的经验,拥有的相关信息和知识十分匮乏;也有可能是,虽然已有其他企业推出类似的新产品,但是由于技术壁垒,企业的创新团队无法得到任何有用的相关信息;或者其它种种原因。

3.2模糊性

模糊性这里指的是,创新团队成员对新产品开发的前端环境、前端方式、前端目标及其它们之间因果关系等方面理解上存在着差异。Doll和Zhang研究指出,模糊性对前端活动的限制作用有可能比不确定性更加明显。如果新产品开发的前端阶段模糊性很高,创新团队就有可能无法在新产品开发的创意和计划上达成一致,也不能够明确在上述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什么,即使他们知道了问题的所在,也会因为对各种前端组成要素理解上的差异,而找不到正确的答案。因此,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对前端环境、方式和目标理解上的模糊性,会使得这一过程取得任何一点进展都比较困难。

3.3复杂性

针对新产品开发的模糊前端,这里复杂性是指由于创新者在经验积累、知识储备、价值标准和问题解决方式上存在着差异,从而导致彼此之间容易形成误会,以及缺乏信任和无法相互理解等等的困难情况。一个新产品开发项目模糊前端的复杂性程度主要取决于该项目的规模,技术含量、组成要素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产品的功能等方面。另外,新产品开发的不确定性与复杂性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有可能新产品的复杂性很高,但是不确定性却很低。

3.4易变性

这里易变性指的是新产品开发的前端环境、前端方式、前端目标及其它们之间因果关系等方面变化的速度和变化频率的密集程度。对于一些技术更新很快的高新技术产业,例如手机产业,其新产品开发模糊前端的易变性可能会表现的非常明显,产品的概念、功能往往会数个月内就能发生显著的变化。由于新产品开发的每个前端来源都具有上述不确定性、模糊性、复杂性和易变性等独特特征,而每种特征都会对新产品的开发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因此,模糊前端管理需要综合考虑每一个模糊性来源的不同特征,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4模糊前端的三步管理模型

为了保证产品创新的成功,必须充分考虑影响模糊前端的各个因素,最大限度地降低产品创新的盲目性、随意性和风险性、提高产品创新的成功率。在上述思想的启发下,本文从新产品开发模糊前端的来源与特征出发,提出了一个包含三步骤的模糊前端管理模型(见图3),以此探索改进FFE管理的对策思路,使得好的创意漫溢,进而为企业新产品成功开发带来显著绩效。

4.1步骤1:新产品开发项目的模糊前端评价

新产品开发模糊前端管理的第一步是利用模糊前端的来源和特征构建一个量化的评价矩阵,其中包含模糊前端特征的8个方面和模糊前端来源的6个方面,从而构成了48项评价指标。根据前文对新产品开发模糊前端本质的探讨,我们知道上述每一项评价指标都有可能对新产品开发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这里设定正面影响的大小从1到5,负面影响的大小从-5到-1,其中绝对值越大表明该项指标对新产品开发的影响越显著。在新产品开发模糊前端的评价期初,首先依次对48个评价指标进行量化评价,然后求和,就能对模糊前端做出起初的综合评价。例如,以新款移动手机产品的开发为例,该新产品开发项目有31项指标影响为正,总分值47分;有17项指标影响为负,总分值为30分,从而说明该新款手机的模糊前端总体上来说是有利于新产品开发成功的,评价矩阵具体见表1。初模糊前端综合评价得分大于零,则表明该新产品开发模糊前端的产品创意和计划具有较高的成功可能。此时,创新者可以启动该项新产品的各项前端活动。随着产品创意、计划等活动的进行,如果其模糊水平服从一个倒的“U”字形,一系列新的模糊性会不断出现,从而引发新的正面和负面影响。模糊前端的评价矩阵会随即发生改变,同时新产品开发前端的可行性也需要进行新一轮的评估。这个过程会不断的重复下去,直到企业新产品开发前端目标最终实现,具体过程见图4:

4.2步骤3:积累全部信息、知识和经验为以后新产品开发做好准备

新产品开发模糊前端管理的最后一步就是学习、积累已有的前端管理经验,为今后的新产品开发项目模糊前端管理做好准备。例如,有关新产品开发项目的期初模糊评价净分值与其产品创新程度之间关系的知识与经验积累就能为今后的新产品开发项目的筛选提供有益的判断标准。另外,在新产品开发模糊前端中遇到的困难也有可能成为产品今后开发的新方向。例如在手机新产品开发项目中,创新团队发现集移动网络浏览(3G)、动作感应和太阳能充电一身的手机将会成为新一代新手机的开发方向。通过上述三个步骤的模糊前端管理,企业创新者能够从模糊前端的四个特征角度对新产品模糊前端进行综合的评价。由此产生的有用信息能够帮助创新者更好地对每个预选项目进行有效的评估,进而为后续阶段产品的开发计划制定,以及实际开发和市场化推广做好准备。

5结论

高端创业项目范文第9篇

素有“光电第一城”之称的潍坊高新区,目前有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LED背光模块产业化项目、山东亿能光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光电精密仪器等16个项目入选国家火炬计划。园区光电子企业浪潮华光的半导体激光器技术水平、LD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国内领先水平,产销量居国内前列。其中,红光LED芯片的市场占有率达到25%,居国内首位。目前该公司已申请专利74项,获得55项发明专利,7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随着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产业特色日趋鲜明、创新体系不断完善,潍坊高新区光电产业“集团军”已强势崛起。

2011年11月,潍坊市光电产业集群入选科技部首批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工程试点初选名单。

产业基础良好

潍坊地处山东半岛中部,是中国沿海开放城市,享有中国“电子城”、“动力城”的美誉。近年来,潍坊市全力抢抓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两大国家战略叠加的机遇,按照“立足基础、聚焦目标、集中资源、重点突破”的原则,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半导体发光产业异军突起。

作为潍坊市半导体发光产业集群的主要承担者——潍坊高新区,是国务院首批设立的国家高新区之一。目前,潍坊高新区新装备、新光源、新能源汽车、新信息、新能源、新医药等新兴高端产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4%,已有40家企业的主导产品占全国细分市场30%以上,65家企业参与行业标准制定或拥有知名品牌,承办了全国“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应用工程试点启动仪式和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论坛,创建动力机械、半导体照明、光电、电声器件、创新药物5个部级和13个省级产业化基地。

近年来,潍坊高新区在完善提升光电园、生物园、软件园的同时,正在规划建设光电产业加速区、潍柴动力工业园、歌尔光电产业园、福田工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加速区、先进制造产业园、半导体发光产业园等7个重点园区,推进半导体发光、装备制造、电声器件、软件与信息服务、生物医药等特色产业集群建设。

2011年,潍坊高新区新兴高端产业发展“63513”工程被山东省政府确定为山东省新兴产业发展示范工程。目前,潍坊高新区共拥有企业4000多家,其中7个上市公司、8支股票。拥有半导体发光及配套企业200多家,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14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25家,形成以浪潮华光、歌尔、中微光电子等骨干企业为代表的半导体发光产业集群。集群内企业累计获得授权专利600余件,其中发明专利166件,先后承担2个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5个国家863计划项目、6个省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重大专项。

创新服务体系完善

为确保潍坊市光电产业集群顺利建成并实现跨越发展,潍坊高新区与全球惟一的LED产业专业资讯机构——深圳高工产业研究院合作,科学编制《潍坊半导体发光产业集群规划》,分析了半导体发光产业集群建设的内外部环境,规划并制定了集群的定位和总体发展目标,对集群建设任务进行科学分解。同时建立部省市三级联动机制,形成科技部火炬中心、山东省科技厅、潍坊市政府共建局面,成立省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半导体发光产业集群发展的各项重大事项,及时解决集群发展中遇到的重要问题。成立市级工作推进小组,具体负责集群产业招商、规划实施和配套政策的落实。出台《潍坊市关于支持创新型半导体发光产业集群建设的实施意见》,涉及创新体系建设、投融资体系搭建、组织保障体系等内容,为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半导体发光产业集群提供支持。

潍坊高新区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内生增长方针,着力引导科技创新资源向企业聚集、丰富创新载体促进产学研合作、健全完善市场导向的创新体系,积极实施重大科技专项,着力突破共性核心技术,增强新兴高端产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产业内涵发展的层次和水平。目前,已形成以3个部级孵化器、3个省级孵化器和2个高端产业加速器为引领,以18个省级以上产业化基地为载体,以106家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以10大公共技术平台、21家企业研究院和126家市级以上企业研发中心为支撑,以13个省级以上实验室、5个院士工作站、6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促进,以9个高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6个省级以上国际科技合作平台为纽带的特色创新体系,累计申请专利4021件,授权3156件。“十二五”期间,计划申报市级以上科技计划1000项,其中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及省级重大科技专项等150项以上。

推进集群跨越发展

“立足基础、突出特色、错位发展、差异竞争”是潍坊高新区一直以来坚持的原则,潍坊高新区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思路,根据“研发—孵化—加速—产业化”的路径,采取“人才+专利、资金+市场、政府+企业”的办法,促进新兴高端产业创新型成长、链条式发展、园区化布局。自2004年开始涉足LED产业,潍坊就举全市之力支持发光产业的发展。潍坊高端产业发展基金、外延炉引进政府补贴1000万元、LED产品政府采购、集群内不同企业产品的首次配套政府埋单、政府的高端产品推广机制、1300引才工程、加快新兴高端产业发展意见等,无不体现了潍坊市政府对集群发展的重视和不遗余力的扶持。

此外,潍坊高新区还在引进人才和引进高端项目上下功夫,如引进美国Veeco公司主要研发人员刘恒博士,创办潍坊绿种子科技公司,打造世界单机产量最大的56片蓝光MOCVD,实现重大装备国产化;引进孙逊运博士创办的星泰克微电子材料公司,实现高硅光刻胶关键半导体材料的研发生产;引进中央“”人才孙晓东博士高端LED荧光粉和高效发光材料项目;引进中央“”人才赵耀华博士的LED高效散热器项目;与中央“”人才史国均博士就高性能有机硅、白光光源等项目进行洽谈。

目前,集群骨干企业浪潮华光公司在原有外延生长、管芯制作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产业链,重点发展半导体芯片及其下游应用产品,形成了LED照明路灯、LED照明螺口灯泡两大类系列产品,涵盖了从30瓦到300瓦全系列产品,其中超高亮度LED性能指标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半导体LD管芯产量和销量均居全球前列,产品远销美洲、欧洲及东南亚,销售范围覆盖全球2/3的地区,LED照明产品远销欧美、我国台湾地区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微光电子公司已经成熟并经过大规模应用的灯具产品主要有LED路灯、LED高杆灯、LED隧道灯、LED工业吊顶灯、LED日光灯等,累计向国内外销售并安装10万多套白光LED路灯,成为全球最大的LED路灯供应商之一。

高端创业项目范文第10篇

国际合作平台 高端文创人才 人才开发

在文创产业大发展,国际交流日趋频繁的背景下,依托国际合作平台,推进商端文创人才的开发成了时代赋予高等教育复合型创意人产培养“政产学研”结合模式下的又一命题。

通过前期与意大利、英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国高校在设计类人才培养课程项目上的交流与合作,从而整合资源,搭建起“文创业高端人才国际开发中心”的开放平台,推进“政产学研+用”的有机结合、有效互动,本文在探索国际视野下符合中国国情的复合型高端文创人才开发策略方面,归纳总结出了一些适合浙江区域特点的经验。

一、打造国际合作高端文创人才开发环境

1.硬件环境

依托政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意产业园。

随着创意经济的发展,创意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的日趋完善,早期单一、封闭的创意产业集聚区逐渐转变成以大学为依托、以创意源头为集聚、以知识外溢为辐射的开放式“多区联动”的创意产业发展模式。在浙江,中国美术学院白马湖生态创意城、下沙高教区浙江理工大学创意产业园、浙江传媒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园名孵化中心、西湖区467创意联盟——浙江工业大学设计产业园等都代表了未来围绕高等院校建立创意产业集聚区和产业带的一种趋势。这种政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意社区模式以创意产业为中心,关注文创人才个人的发展,鼓励创新与合作,它具备学习、创新、社会性和可持续性,使得大学、科研机构、文化或创意团体、各类专家教授、文化创意人才和企业等各种创意机构和创意人才能够在共同推动创意产业的框架下,资源互补、利益共享、协作发展,发挥出市场主体的能动作用和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

2.软件环境

创意产业园中教学产业相结合的导师工作室制的建立与完善:引入企业实战项目,构建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实行双导师制。

导师工作室制是利用高校创意产业园的开放式培养环境,探索校企合作行动,结合课程体系建设、师资建设、开放式教学的管理与监督机制的完善等,在文创人才培养、企业设计解决方案的研发等内容上实现双赢的一种复合型高端人才培养模式。例如,在课程开发上,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模式,即教师步入企业、企业人员进入园区课堂共同合作开发和完善创意设计人才培养的实训课程;邀请企业设计师、产业链经营人员以讲座形式,传授实战经验,提升学生对文创设计的感性认识;通过“订单教育、岗位实习与项目设计实训相结合”的模式,挖掘学生个体技能潜力,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为其提供企业顶岗实习岗位,提高学生对文创产业中各环节岗位的认识和对创意工作的敏感性。

二、构建开放式高端文创人才开发平台的模块

1.以“workshop”工作坊式训练营为代表的实践课程建设

“workshop”工作坊式训练营课程,一般通过校企联合的方式,将企业具体的设计项目引入到实践教学环节中,学生通过一周至两周的集中训练,在企业设计师与学校指导老师的双重指导下,开展设计实践活动,为企业的生产实践中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案。这种让学生参与企业具体项目的体验式教学,注重课程教师、企业导师、学生与教学媒介等因素的整合,有利于形成强化学生主体意识和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在这种整合中,教学变成了一种持续互动的动态过程,课堂变成了一种动态的、生长型的“教学生态环境”。这样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培养从创意到设计到产品经营(市场研发和运作等)的综合创意执行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高端复合型文创人才。

2.强调“entrepreneur education”创业教育

复合型高端文创人才是高素质应用性人才,其“应用性”体现在满足社会需求、在创业就业方面有竞争力,这样的人才必须具备综合的计划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而创业教育对培养个人在这两方面的能力非常重要。

创业教育虽然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近几年取得了不少成果。以浙江为例,许多高校为了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创业技能,采取了教育与商业化运作相结合的模式。例如,建立大学生创业园,组织学生开展“创业计划大赛”,参与“创业设计活动”,实施“科技创新计划”,临时组织“创业培训班”,或在高校创意产业园区的导师工作室进行创业实训等。无论是大学生创业园“incubator”,还是高校创意产业园的导师工作室,都是创意实践的“孵化中心”,除了能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创业信息,开展创业设计大赛,提供与产业链对接、与产业市场互动的“workshop”工作坊式训练营实战设计课堂外,一般还设立创业服务中心,提供工商、税收、信贷、项目评估审批、信息咨询、财务顾问、产权交易等服务。在这种“课堂+基地+活动+服务中心”创业指导平台环境中,有助于锻炼学生的项目创意开发及实施等实践能力,能全面锻炼学生的综合创意设计实践能力和创意经营管理能力。

3.积极探索国际合作办学“X+X”的联合培养模式

高端创业项目范文第11篇

这次会议主要是传达贯彻全市领导干部会议精神,总结上半年的工作,安排部署下半年的任务,动员全区上下,把思想认识高度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上来,以崭新的精神面貌,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全面加快高端产业区建设。下面,根据党工委、管委会研究的意见,我讲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认真学习贯彻全市领导干部会议精神,统一好思想认识

学习贯彻全市领导干部会议精神,要重点统一好三个方面的认识:

(一)统一好对重大机遇、重大责任、重大考验的认识。重大机遇: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市委、市政府将开发区建设摆上重要位置,给予大力支持;经过多年的发展,开发区具备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基础设施配套水平不断提高,一批骨干企业已经培育起来,六大高端产业链初步形成,比较优势更加突出,升格部级开发区工作面临突破。重大责任:开发区是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中的优先开发区域,是市委、市政府“四区一城”总体战略布局中的高端产业区,肩负着率先发展、率先突破的重大历史使命。重大考验:从国家战略层面推进三角洲开发建设,要求我们各项工作要在全国大局上进行考虑和运作,绝非是一般的工作标准和工作要求;市委、市政府对开发区寄予殷切期望,全市人民高度关注;同时,当前正处于世界性的经济衰退时期,内需、外需同时收缩,在这样一个时期推进开发建设,任务异常艰巨。

(二)统一好推进高端产业区建设要有攻坚克难思想准备和改革创新精神的认识。“攻坚克难、改革创新”是姜异康书记批示的重要内容,是这次全市领导干部会议的主要精神,是张秋波书记、张建华市长讲话的精髓。第一,建设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标志着市的发展要实现一场根本性的变革。第二,建设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是一次全新的实践,没有现成的模式和经验可以效仿,需要不断地探索创新。第三,国家规划建设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给予的不仅是政策上的倾斜,更重要的是支持我们探索创新。第四,能不能攻坚克难、改革创新,关系到高端产业区建设的成败。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将遇到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艰难险阻,必须做好攻坚克难的充分思想准备,以改革创新精神探索实践,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不为任何困难所惧,不为陈旧观念所惑,不为固有定式所困,以无所畏惧的牺牲精神,杀出一条血路,开拓出发展的新道路,开创出发展的新局面。

(三)统一好处非常之时、干非常之事,要用非常之举求非常之效的认识。所谓处非常之时: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非常的时期,一个转折的时期,一个战略实施的时期,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考验也前所未有。所谓干非常之事:我们所从事的工作不是一般性的工作,开发区是市属经济的主要载体,在“四区一城”中要率先发展、率先突破,在整个三角洲开发中要担当龙头,这是非比寻常的工作。所谓要用非常之举求非常之效:要实现率先发展、率先突破,一般化的措施不行,四平八稳、按部就班更不行,必须要打破常规,改变固有的思维定势,改变已有的工作习惯,拿出过硬的超常规的工作举措。同时,我们要加深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建设高端产业区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为指导。

二、以改革创新精神攻坚克难,奋力开创高端产业区建设的新局面

(一)提升思想境界和素质能力。第一,提升思想境界和素质能力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关系到高端产业区建设的成效,没有高的思想境界和素质能力,就不能担当重任,就承担不了市委、市政府赋予我们的重大历史使命。第二,要加快高端产业区建设,就必须全面提升思想境界和素质能力。全面提升包含两个层面:一个层面,从领导班子,到部门负责人,到一般干部职工,到区内企业,都要提升思想境界和素质能力。另一层面,我们的思想认识水平、思维敏锐性、战略意识、创新意识、胸怀眼界、破解难题的能力、执行力等各个方面都需要有一个全面的提升。第三,怎样来提升境界和素质能力。一是要有谋划大势的眼界和胸怀。我们处在非常之时,干的是非常之事,工作必须从大势和大局上把握。二是要突破定势。冲破僵化思想的束缚,破除思维定势的禁锢,打破传统模式的局限,探索新的路子。三是要有干大事、创大业的胆识和气魄。干开发区事业不能畏畏缩缩,不能裹足不前,要有强烈事业心、责任心、使命感,勇于任事,敢作敢为。四是善于学习、敢于实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已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必须抓紧学习、重新学习。近期,管委会将分期分批组织培训。要敢于实践,思想境界和素质能力是在工作中历练出来的,同时也要靠工作实践去检验,关键是在干中提高。五是认真开展好“大讨论”活动。市委决定,从现在起到9月底,在全市开展“勇于改革创新,奋力攻坚克难”大讨论,我们要按照市委要求,认真开展好这次大讨论,使我们的思想境界有大提升,工作成效有大提高,开发建设有大突破。

(二)把握高端产业区的定位。建设高端产业区绝不能盲干,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科学的头脑,深刻全面把握高端产业区定位。总的把握四点:一是发展高端产业。高端产业区首先是高端产业的聚集区,我们要大力发展高端产业,主要是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二是突出高效生态。高效生态是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最鲜明的特色,高端产业区作为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一个产业板块,也必然要突出高效生态的特色。对于开发区来讲,高效生态主要包括循环经济、产业生态化、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的先进性和可持续发展等五个方面。所谓技术的先进性,就是要求产业不仅具备现实的竞争力,更要具备长远的竞争力,这需要依靠自主创新来支撑。三是树立统筹发展的理念。坚持二三产业统筹发展、经济文化融合发展、产业和城区建设统筹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四是高端要素聚集。建设高端产业区离不开高端要素的聚集和有力支撑,包括人才、资本、技术等资源的聚集。

(三)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一是推进人才机制创新。制定更加灵活优惠的政策,吸引、培养和使用高层次人才,为企业培育高素质的劳动力和专业技术人员。二是推进科技创新机制创新。重点推进“创新支撑、创业服务、科技成果转化”三个平台建设。三是推进投融资体制创新。完善国有资产运营管理体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搞好运营,逐步扩大投资业务;发挥好小额贷款公司、中小企业管理咨询公司、投资咨询公司等机构的作用,运作好投资公司、产业引导基金;完善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拓宽资金渠道,探索实施投资主体多元化,提高市场化运作水平。四是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创新。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模式,推进扁平化管理和政府职能转变,规范人力资源管理,优化人力资源配置,逐步建立精干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五是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完善社会管理职能,理顺工作体制,健全基层管理网络和社区服务机构,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六是推进土地管理改革创新。以实施土地管理改革试点为契机,积极探索土地管理的新模式,保障开发建设的需要,并不断拓展发展空间,真正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的优势、产业发展的优势。

(四)着力实现五个突破。

第一,在产业集聚上实现突破。在构建产业链的基础上,加快产业集聚,集中打造石油装备、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精细化工与有色金属压延四大产业集群。一是抓好招商引资。坚持项目立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引进和落地几个具有震撼力的大项目。二是培育骨干企业。同时,积极培育为产业配套的中小企业。三是健全产业发展支撑条件。加快规划、人才、技术、金融、基础设施五大支撑体系建设。四是努力打造产业整体优势。加强与先进开发区的对比分析,逐个产业加以研究,找准比较优势和制高点,增强产业发展的整体优势,并把这一优势转化成产业集聚的优势。

第二,在集约发展上实现突破。要进一步推进土地集约利用。一是加大土地清理整顿力度,把闲置的土地收回来。二是严格审查入区项目投资强度和用地面积。三是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少占土地,集约利用土地,建设多层厂房。四是严格控制中小项目用地,加快工厂社区建设,推动中小项目入园发展。五是加大对城镇土地使用税和土地闲置费的征缴力度,地税分局、国土分局、国定资产清理办公室要加大工作力度,严格依法管理。同时,毫不放松地抓好节能减排,确保完成市里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

第三,在高效生态示范区建设和工业区整合上实现突破。一是坚持内涵提升与形象提升并重,在东四路以东、东八路以西、路以南、南二路以北20平方公里区域,集中打造高效生态示范区,重点实施广利河治理工程、水系建设和绿化工程、中心商务区开发建设工程、软件园建设工程、“生态谷”建设工程、广利河南高档配套社区建设工程等六大工程。有关主任和部门要按照分工,加快推进。二是对东四路以东、东七路以西、高新技术走廊以南、路以北7.7平方公里工业区进行整合,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集中开展土地清理清查,搞好环境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把该区域建设成一个大的工厂社区。

第四,在强化服务功能上实现突破。一是强化科技创新服务功能。二是强化物流服务功能。尽快把保税物流中心争取下来,同时引进大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有效整合现有物流资源。三是强化金融服务功能。四是打造区域高品质生活中心。集中推进中心商务区、丽日湖等“三大片区”开发,建设青年公社、酒店式公寓、“邻里中心”,搞好企业职工生活社区和滨海新材料园综合服务区建设。

第五,在提升行政服务效能上实现突破。目前,开发区仍然存在服务效率不高的环节和方面。下一步,我们要下大力气提升行政服务效能,在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中打造一流的办事效率。一是树立服务理念,审批是一种管理手段,更是一种服务手段。二是进一步缩短手续办理流程,提高审批效率。三是开辟重大项目“绿色通道”,实行全程代办制度。

三、关于下半年工作

今年以来,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动力,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加快推进高端产业区建设,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取得较大成效;五大支撑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学习实践活动扎实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下半年,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市领导干部会议精神,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确保高端产业区建设取得更大成效。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保增长、保运行。深入打好扩大投资、企业运行、结构调整“三大战役”。继续实施好骨干企业、成长型中小企业和梯次升级企业三个扶持计划,落实好班子成员联系企业和干部挂职制度。加大银企对接力度,发挥小额贷款公司和互助资金的作用,及时修补中小企业的资金链条。全面清理整顿各项收费,对困难企业最大限度地实行“减、缓、免”。设立出口奖励资金和市场开拓专项资金,帮助企业扩大出口、开拓市场。研究好“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资金链”四个链条,确保企业健康发展。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加快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一个产业建立一个协会、一个融资平台、一个销售平台,形成产业发展的整体推动机制。

(二)继续抓好招商引资。加大产业招商和专业招商力度,搞好载体建设,抓紧规划建设汽车配件园和光伏配件园,吸引相关企业落地,打造产业链。

(三)抓好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建设。由管委会办公室牵头,把下半年需要推进的重点项目、重点工程排出来,明确责任,明确时限要求,加快推进。

(四)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环境保护,严格项目审查和筛选,严控“两高”项目进区;严格执行区域环评,全面落实“三同时”制度,对重点企业实施在线监控,搞好污染防治;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尽快正常运行,并启动滨海新材料园公共污水处理厂建设。同时,抓住秋冬造林的时机,搞好绿化建设。

(五)拓展发展空间。一是把基本农田尽快调整过来;二是把闲置的土地整合过来;三是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协调有关方面,加快东八路以东土地收回步伐,收回后搞好配套,具备承载大项目的条件。

(六)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职能,理顺工作体制,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加强和规范社区管理,设立社区工作站和居民委员会,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非公制企业党建水平。加强和谐开发区建设,把民生问题解决好,把职工权益维护好。加强平安开发区建设,把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生产摆在重要位置,始终抓住不放。

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提高领导效能和执行力

加快高端产业区建设,关键在班子,关键在干部,关键在于领导效能和执行力,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一)要形成一个正确的用人导向。大胆起用那些品德好、有本事、有水平、能干事的干部,支持鼓励那些勇于负责、敢抓敢管的干部,关心爱护那些不图虚名、埋头苦干的干部,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对那些思想落后、观念陈旧、政绩平平的,对那些坐而论道、光说不干、不见起色的,对那些不讲大局、不负责任、不思进取的,该挪位的就挪位,绝不让事业迁就人。同时,鼓励探索、支持创新、宽容失误,让每个人的创造潜能充分迸发。

(二)严格责任制,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重点建立五项责任制:一是重大项目领导负责制度。每名班子成员负责一至几个重大项目,对项目全面负责、一抓到底。二是重要工作通报制度。定期将党工委、管委会部署的重要工作、重点项目进展情况予以通报,表扬先进,批评后进。三是重点工作督办制度。对工作任务落实不力、重点项目进展缓慢的,下达督办通知书,限期改进工作。管委会将建立三套督查体系:一是管委会的重点部署、重点工作,由管委会办公室督查;二是项目推进工作,由投资促进中心督查;三是手续办理工作,由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督查。四是责任追究制度。对因不负责任、敷衍应付,贻误工作和项目建设的,党工委、管委会予以问责,追究有关负责人的责任。五是效能查处制度。对因工作人员不作为、乱作为对发展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的,坚决予以查处,同时追究部门负责人和分管领导的责任。

高端创业项目范文第12篇

为解决高端制造业企业融资难,2008年底北京工业促进局和财政局联合出台政策性举措设立“北京高端制造业投融资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为高端制造业企业提供信用评级,融资推介,信用担保,银行贷款等一条龙服务。

据北京市工业促进局局长李平介绍,企业通过市工业促进局各专业处室或平台网站提出融资申请后,由“平台”负责受理和审查企业融资申请,评估融资能力,进行融资策划,并负责向金融机构推荐,同时提供信用评级,建立企业信用档案,统计分析报告,为企业提供融资指引,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减轻企业负担,“平台”免费提供信用评级,融资推介服务,合作金融机构提供的担保,贷款、评估等服务,按优惠费率收取费用。

此项政策措施为解决北京高端制造业融资难的问题,提供了新渠道。“平台”至今已运行了3个多月,记者对有关实施情况进行了了解。

“平台”效益初显

“去年年底,高端制造业融资平台已经建立,初期只是一些基础建设工作,从今年初到现在,北京市工业促进局已经通过平台向工商银行北京分行推介了1O个小企业贷款项目,其中已经有3个项目拿到贷款,共465万元,其他的项目处于接洽之中”,这是记者在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了解到的消息。“短短3个月的时间取得这样的成绩,已经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平台在企业融资中的作用也日益显现。”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相关人士告诉记者。

记者从工商银行了解到,目前,“平台”和银行建立了良好的合作机制,以工行为例,已经建立起了以分行,支行为层级的协调机构,工行北京市分行指定专门人员,每周收集工行各支行对工促局推介项目的信息反馈情况,以及银行营销跟进情况的消息和贷款发放情况。分行根据项目所在地,本着为服务客户的原则,采取就近办理的方法,指定相关支行来办理,对一些比较急、需要涉及产品的业务分行指配专人介入,帮助支行来办理,保证推介项目的时效性。对不发放贷款的项目给出财务诊断。工促局方面的相关领导也对推介项目回访,“平台”与银行双方之间建立了较好的沟通机制。

“平台”的首批合作银企针对高端制造业的特点,联合推出“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供应链贷款”,“工业名牌担保直通车”,“技术中心企业担保直通车”等创新融资产品,企业凭商标,专利等无形资产,应收账款、长期供货合同等作为担保,均可申请贷款,也可经事先核定授信额度,办理“法人账户透支业务”,适用于临时资金周转需要。通过平台推荐的项目,享受合作银行“绿色审批通道”,最快6个工作日完成贷款审批,享受优惠贷款利率:部分银行还可替企业支付贷款过程中的中介服务。

据了解,目前,首都一家大型的汽车生产企业的配套商已经通过供应链贷款在工行获得了相应的贷款,这家汽车企业的一级配套商,二级配套商、三级配套商中,除了一级配套商之外,二级,三级配套商都是小企业,他们贷款融资基本上没有充足的抵押物。但是由于配套商和汽车生产企业之间有应收应付账款,而汽车企业的信用本身得到银行的认可,工行通过确认了这样的情况,根据配套商与汽车生产企业之间的应收账款的多少,发放相应金额的贷款,等生产销售完成之后,用配套商用回款还银行贷款。

设代偿资金进一步解决融资难

市财政局副局长王婴说,“平台”设5000万元“担保代偿资金”,为高端制造业企业提供信用担保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因缺乏抵押资产而无法获得贷款的问题,由担保公司负责专业化运营,“平台”负责推荐项目,每年能为企业提供担保贷款5亿元;资金担保费率不超过1.5%,合作银行“见担即贷”。

3月13日,北京市高端制造业企业担保代偿资金签约仪式在北京市工业促进局举行。市工促局和首创担保公司签署了《关于设立北京市高端制造业企业担保代偿资金并联合开展信用担保业务的框架协议》,首期5000万元担保代偿资金发放给首创公司。

高端创业项目范文第13篇

如今OTC营销的发展已转到了高端战略合作的模式。特别是在新形势下,掌控渠道对OTC营销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所以它是新形势下的营销创新。笔者认为经过高端战略整合,可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那么在新形势下,如何打造高端战略整合模式,对于企业特别是OTC企业的品牌推广至关重要。

背景

当企业的OTC产品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在终端有了广泛的基础,终端覆盖率得到了极大提升,这时企业的产品战略将面临转型,即从单一的终端拉动、广告轰炸的模式向更高的创新模式发展。高端战略合作模式在新形势下被推上一线的OTC营销战场。实践证明,高端战略合作模式是一种兼操作性、实用性、高效性于一身的OTC营销创新模式。

目的

笔者认为高端战略整合是紧紧围绕着提升企业网络覆盖及产品品牌的战略目标来设计运作的。OTC营销与处方药营销最大的差异在于目标受众的不同,OTC营销主要面对的是消费者,所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消费者对产品品牌的认知是OTC营销最关键的要素。高端战略整合正是为此目标而创新的OTC营销模式。它能高效提升企业网络覆盖及产品品牌,提升终端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度和忠诚度。

运作

高端战略合作模式进入实施阶段须将其分解成项目,把每个方案进行项目来管理。即运用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对项目涉及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地管理。从项目的立项开始到项目结束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评价,以实现项目的目标。这样制定的方案操作性更强。

首先要对当前医药媒体进行调研,我们要筛选出最具权威的的药店媒体合作,包括会上的包品牌展示、客户互动、战略协议签定;会下的销售跟进、客户维护等。

1.品牌展示

会议现场设置企业文化墙、背景墙、产品展示墙。其中企业文化墙展示企业形象及企业发展情况;在背景墙处届时将与企业品牌代言人及企业战略合作伙伴进行留影;产品展示墙在会议期间展示公司品牌和产品。另外会议期间企业的LOGO、企业名称和产品广告可出现在会议的背板、胸卡、手提袋、会议资料等宣传物上,此论坛将是通过专业包装达到品牌展示的最佳途径。

2.现场互动

企业领导发言可让会议来宾留下深刻印象,了解企业实力。另外答谢晚宴有晚宴节目、抽奖、合作奖的颁发等精心安排的精彩内容,使晚宴成为企业与连锁客户相互沟通的最佳平台,希望通过此平台让客户对企业的认知发生质的改变。

3.销售跟进

高端创业项目范文第14篇

新起点:聚焦先进制造精准破题

制造创造奇迹,优势源于高端。先进制造业缘何成为无锡新一轮发展的战略选择?这既是产业大变革使然,也是竞争大格局必然,更是发展大潮流应然。

求之于势,适应产业变革求突破。《孙子兵法》云:“故善战者,求之于势。”睿智的无锡人认为,应对科技和产业的变革,必须因势而动、顺势而为,做好先进制造业这篇大文章。当今世界,先进制造业已经成为产业发展主流,欧美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工业4.0”、“再工业化”和制造业回归战略,高端制造领域出现向发达国家“逆转移”的态势;新兴经济体纷纷实施重点赶超战略,力争在产业竞争中抢占有利位置。着眼新常态,“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等一系列重大政策先后出台,为无锡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带来了重大利好。立足无锡,一系列国家大战略在这里叠加,为先进制造业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契机。对接“一带一路”,融入长江经济带,加快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成为无锡破解发展难题、打造产业发展“升级版”的必然选择。

爬坡过坎,应对经济下行出硬招。当前,无锡经济下行的压力逐渐加大,经济增速放缓,要素制约趋紧,发展用地难以保证,环保压力进一步增大。这些问题有的是发展不充分带来的,有的是发展中形成的;有的是自身发展思路理念造成的,有的是宏观环境、外部因素造成的。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无锡人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以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顽强斗志破解发展难题。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小敏强调,“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和负重爬坡的艰巨任务,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能感悟到发展是硬道理的深意”,“真正把发展作为重大责任、作为紧迫任务,真正靠发展去解决问题、靠发展去赢得未来”。一批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抢占发展制高点的硬招实招迭出:强化创新驱动、狠抓项目建设、推进两化融合、深化开放发展、提升管理水平……无锡新一轮发展的大幕徐徐拉开。

放大优势,夯实发展根基振雄风。经济发展的历程、禀赋和定位,决定了无锡必须走发展先进制造业之路,关键是深入发掘和极致发挥自身的优势。用足发展环境之优。无锡地处长三角地区几何中心,濒湖临江,有着完备的“水陆空铁”立体交通体系,也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拥有7个部级开发区、10个省级开发区。无锡把独特的区位优势、优越的环境优势转化为先进制造业的发展优势,向环境要发展潜力、要先进生产力、要市场竞争力,不断开辟无锡发展新境界。弘扬工商文化之蕴。无锡人的血液中流淌着生生不息的工商文化基因,无锡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制造业成长史。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到“苏南模式”创新,从民营经济崛起到经济国际化水平提升,重工务实传统和开放创新精神为无锡发展注入了新内涵。只有大力弘扬工商文化精神,才能挖掘产业发展内驱动力,把文化软实力转化为产业发展硬实力。立足产业基础之实。无锡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占据重要地位,立足之本就在于产业基础扎实、产业实力雄厚。在新一轮发展中,只有植根产业深厚土壤,放大无锡制造业在全国的比较优势,才能推动产业结构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只有把发展产业作为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把准方向抓产业,立足自身抓产业,心无旁骛抓产业,才能在新的起点上重振无锡产业雄风。

新方向:瞄准世界前沿高点定位

定位决定方向,方向决定未来。无锡市委市政府把握产业发展“方向盘”,引领先进制造业朝着高端理念、高端服务、高端产业前进,努力成为立足全球视野的领先技术开拓者、面向国内外市场的智能制造引领者、支撑区域发展的服务经济先行者、改善地区环境的绿色发展践行者。

智能化――引领模式革新。站在制造业腾飞的“风口”,无锡把智能制造作为先进制造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努力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智能制造的典范。制造技术智能化。加快建设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组织开展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研发,形成一批满足重点领域需求的关键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和重大产品,形成较为完善的智能装备及关键零部件制造产业链,以先行一步的智能技术带动智能制造的迅速发展。生产过程智能化。加速装备智能化更新,推进物联网技术、工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应用,开展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建设,打造一批智能制造龙头骨干企业和国际化信息技术企业,努力建成全国领先的智能装备应用示范城市。企业管理智能化。以智慧化改造提升企业精益生产和管理水平,鼓励企业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云计算等新型制造模式,推动形成基于消费需求动态感知的研发、制造和产业组织方式,促进企业生产效率和效益的提升。

绿色化――升华发展理念。无锡把绿色化作为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以绿色化提升先进制造,以先进制造巩固绿色化发展,探索可持续发展新路。绿色化改造。全面实施制造业绿色化改造,鼓励钢铁、化工、纺织、建材等行业的高耗能企业加大先进绿色工艺装备和先进工艺流程的应用力度,建设重点耗能企业能耗在线监测平台,试点开展能效对标,促进制造业能效水平明显提高。循环式利用。鼓励企业发展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主要内容的循环经济项目、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应用项目,推进以汽车零部件、机床、电机等为重点的产品再制造,促进企业、园区、行业间链接共生、原料互供、资源共享,大幅减少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的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淘汰落后产能。强化能耗、环保、质量、安全等约束机制,综合运用准入条件、行业标准、差别电价水价、补助资金政策措施,促进落后和过剩产能加快退出。到2020年,实现万元GDP能耗比2015年下降15%,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5年下降19%,工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比2015年下降10%。

服务化――提升产业能级。无锡顺应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新趋势,从产品制造为核心向提品、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并重转变,从生产型制造向生产服务型制造转变,下好制造业服务化这盘大棋。以服务化改变产品形态。引导企业分离和外包非核心业务,促进企业从产品设备供应商转向系统集成总承包和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推动制造业企业由仅仅提供物品或物品与附加服务向“物品-服务包”转变,延伸制造企业服务链条。以服务化培育骨干企业。依托制造业优势,培育发展现代物流、服务外包、电子商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研发设计等生产业,推动生产业专业化发展、迈向价值链高端,引进和培育一批生产业骨干企业。以服务化引导业态创新。实施“互联网+”计划,大力发展面向制造业的信息技术服务,鼓励互联网企业与制造业企业无缝对接,引导业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提升生产业的发展层次和能级。到2020年,建成5个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产业技术研究院和重大科技服务平台。

高端化――延伸微笑曲线。无锡坚持制造业高端化方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支持企业向产业链、价值链、市场链的高端攀升,站在“微笑曲线”两端,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根本性转变。产业链高端化。通过“强链、补链、建链”等措施,重点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和新能源机车等七大先进制造业,培育一批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和中小企业“隐形冠军”,促进产业链向深度和广度延伸。到2020年,培育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500家,形成工业总产值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10个。价值链高端化。实施产品质量标准提升行动计划,倡导“无锡品质”,大幅提升制造产品质量。深化产品品牌培育,引导企业树立品牌产品理念,制定品牌管理体系,培育一批国际知名品牌,打造一批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到2020年,打造省级以上品牌800个以上。市场链高端化。秉持积极主动的开放姿态,拓展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融入全球产业分工,抢占国际市场价值链高端。全市力争到2020年,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6%,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3.1%,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新探索:打造产业高地砥砺前行

发展的基础在产业,产业的关键在制造。无锡坚持以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以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打造产业结构合理、产业发展集聚、产业竞争优势明显的现代产业发展新高地。

以市场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针对要素制约突出、市场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难题,无锡既突出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新兴产业发展更多依靠市场引导,落后产能淘汰更多依靠市场决定,功能设施建设更多依靠市场力量,实现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和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把市场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交给市场,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制定落实行政审批“权力清单”、产业结构调整“负面清单”和企业“收费清单”,全面推广“容缺预审”,推进“服务前移”。优化配置金融资源,加快科技金融、消费金融、互联网金融等新金融业态创新,以“拨改投、拨改贷、拨改转”等方式聚焦支持重点企业和项目,未来5年内预计投入3200亿元。

以企业为主体研发高端产品。坚持把创新型大企业加速成长作为实现产业高端化的关键,鼓励大企业跟踪国际科技发展前沿,自主研发高端产品。建立“千企技改”长效机制,实施科技企业培育计划,组织重点领域攻关,提高先进技术装备能力。鼓励企业建设高水平的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机构,累计建成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523家。在微电子、传感网、生物制药、新材料等领域攻克了一批关键技术,取得了集成电路封装、IGBT芯片、MEMS磁性及微纳传感器、3D打印等重大科技成果。2014年,全市企业共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7项,累计承担国家和省各类科技项目419项。神舟飞船、“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上都有无锡企业研制的产品。一汽锡柴成功自主研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CA6DM(11L)发动机和智能控制器“千里眼”,奠定了其在全国的领军地位。新日首倡“内置芯,外智联”这一智能电动车权威定义,为电动车行业树立了全新的标杆。

以园区为载体构建创新体系。大力建设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立政产学研金相结合的创新体系。组织体系创新。建立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 定期研究自主创新中的重大问题。试点中关村“新四条”政策,发挥政策激励创新的杠杆作用。健全创新驱动发展的考核评价机制,完善示范区考核评价制度和指标体系,形成争先进位的工作氛围和奖惩分明的考核导向。产学研协同创新。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在高校院所建立一批从事技术集成、成果熟化和工程化等中试孵化基地。与中科院、清华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研发机构25家。示范带动创新。抓住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机遇,提升无锡高新区、江阴高新区等五个园区自主创新能力,当好引领创新的排头兵。无锡软件园引进微软亚太区全球客户支持和服务中心等企业75家,集聚各类创新企业500余家,其中世界500强、全球服务外包500强企业25家,成为无锡制造业自主研发的核心。

以项目为支撑夯实发展底盘。一个项目成就一个产业,一个产业撑起经济的钢筋铁骨。无锡把增投资、上项目作为产业强市的基础和关键支撑。上大项目带动。制定发展规划,瞄准重点领域,坚持优质高端,集中资源、集成政策、集聚力量,狠抓项目建设。投资15亿元的熔模制造中心、投资90亿元的晶德太阳能股权重组项目和投资283亿元的海力士技改项目,以及中国航天永磁直驱式风电项目、中国运载火箭新型整机总装等一批大项目建设不断推进。大项目的建设,孕育着产业强市的崛起。抓投资驱动。瞄准著名企业和上市企业,多上快上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长、市场潜力大的好项目,引进一批投资超50亿甚至超100亿元的龙头型、旗舰型、基地型大项目。今年以来,180个市级重点项目中有146个项目在建,完成投资481亿元,投资完成率达48.1%。在大项目的带动下,先进制造业已成为无锡经济持续发力的“压舱石”。优服务促动。建立地区间的统筹协调和利益平衡机制,建立市级重点项目领导挂钩服务制度,督促项目推进,协调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江阴从招引、签约、审批、落地、建设甚至到竣工投产后,形成一人牵头“终身”服务、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格局。项目集群酝酿着大产业的兴起,让人们感受到区域经济的新脉动。

以人才为引领打造产业高地。无锡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让一批领军型人才带动一批大项目建设,以人才优先发展带动先进制造业发展。以人才优先带动制造业率先。打造无锡人才特区,集聚产业人才,制定紧缺人才认定扶持办法,在扶持产业的同时完善产业人才环境,形成与产业发展紧密配合的人才支撑体系,构建以产引才、以才促产、产才融合的良性格局,以人才优先发展之功,收人才引领发展之效。以高端人才打造高端产业。围绕“产业链”打造“人才链”,深入实施“太湖人才”计划,累计引进诺贝尔奖得主9人,外国院士11人,培育国家“”专家71人;实施“基业长青”企业家培训工程,提升产业能级的动力源泉;健全技能人才竞赛选拔机制,培养造就出一支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人才队伍。以开放包容汇聚天下英才。构筑尊才育才用才的大环境,实行“成立之初当保姆,发展之初当导师,成功之后当保安”的服务,换一种“情怀”赢得未来。宜兴环科园引进10位“两院”院士,金山环保引进博士、硕士研究生及中高级技术人才60多名。惠山区以优越的环境集聚了12名中外院士、51位教授、近300名博士硕士。

新思考:遵循发展逻辑行稳致远

制造之先进,常源于认识之先进;制造之强盛,必系于思想之科学。无锡先进制造业正在展现出无限活力,这是凝结发展智慧、遵循发展逻辑的新探索,闪耀着思想的火花,昭示着产业的希望,为全省乃至全国发展先进制造业探索新路。

处理好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关系。无锡坚持把制造业作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立足之本、发展之根,把加快培育新兴产业作为推动转型升级的重要任务,实现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融合发展。一方面,既要重视新兴产业,又不要迷信新兴产业。传统产业也有高端环节,新兴产业也有低端环节。要把加快培育新兴产业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但不能用“格式化”的方法来简单腾退传统产业,否则可能既引不来“新凤凰”,又失去了“金丝雀”,导致产业空心化,使区域经济陷入转型“陷阱”。另一方面,既要保持传统产业优势,又要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没有夕阳的产业,只有夕阳的企业、夕阳的技术。产业不论怎么发展,传统产业的根基优势不能丢。制造业虽是传统产业,但完全可以运用先进的技术加以改造,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攀升,促进传统产业凤凰涅、浴火重生。

处理好先进制造与现代服务的关系。无锡坚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在巩固提升制造业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推动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只有融入服务化趋势,先进制造才有生机。无锡把“工业服务化、服务产品化”融入到先进制造业的实践中,初步显现出服务化在先进制造业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服务化既能延伸制造业的产业链,又能提升制造业的价值链。发展先进制造业要善于借风行船,在顺应服务化趋势中焕发传统制造业新生机。只有以先进制造为依托,现代服务才有根基。服务业比重的提高是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表征,如果离开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发展就失去了基础和支撑,犹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先进制造业的推进深度决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高度,不能脱离制造业孤立地发展服务业,更不能满足于工业发展滞缓情况下的服务业比重提高。只有吸纳更多服务元素,先进制造才有加速度。现代服务业具有优化市场环境、吸纳创新人才、激发创新活力的功效,是先进制造业的剂、加速器。特别是生产业与先进制造业具有唇齿相依的双向互动关系。只有在制造业中注入更多服务元素,才能为先进制造业腾飞插上翅膀。

处理好创新驱动与投资拉动的关系。无锡一手抓创新驱动,一手抓项目投资,发挥出投资与创新的双重功效。抓创新驱动不能违背发展规律。推进创新驱动,不能“面子”很好看而“里子”很单薄,导致实际效果不够好,甚至违背市场经济规律、产业发展规律、科技创新规律。发展先进制造业,必须健全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创新体系,引进培育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加快突破高端技术,快速提升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抓创新驱动不能脱离产业实际。科技创新脱离产业发展实际,创新链与产业链、市场链脱节,企业的创新活动就难以变成产业的发展动力。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创新人才同经济社会发展对接,实现创新驱动战略目标与推进路径的有机统一。抓创新驱动不能放松投资拉动。实现制造业发展动力转换,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投资拉动,不能抓一头放一头,导致增长动力的“青黄不接”,这不利于科技创新的深入推进和经济的稳定增长。既要坚持创新驱动不动摇,又要狠抓投资不放松,着力改善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发挥好投资的关键作用。

处理好智能制造与智慧城市的关系。智能制造撑起了无锡先进制造业发展的穹顶,智慧城市拓展了先进制造业的空间,实现了“无锡制造”与“智慧无锡”的深度融合。智慧城市离不开智能制造这个产业内核。智能制造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大的智能制造能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财力物力支持。离开智能制造,智慧城市建设就缺少产业内涵,在激烈的竞争中就会处于不利地位。建设智慧城市,要注重内外兼修,突出智能制造的基础作用,以强大的先进制造业塑造智慧城市的强健体魄。智能制造也不能脱离智慧城市这个空间载体。智能制造适应智慧化建设而生,也必将在智慧化发展中逐渐发育成熟。智慧城市是智慧化发展的空间载体,也是智能制造的重要依托。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以智能制造壮大先进制造业整体实力,要发挥智慧城市建设的集聚效应,引领智慧化发展的总体方向,招引智慧化应用的优势项目,吸纳智慧化建设的高端人才,促进智能制造与智慧城市的联动发展。

重振无锡产业雄风,大势已起;打造现代产业新高地,正当其时。无锡新一轮发展的蓝图已经绘就,引擎已经发动,600万无锡儿女正以敢于担当的大气魄、善作善为的大智慧、开放包容的大情怀,迎着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朝阳,拥抱世界先进制造的时代光芒!

高端创业项目范文第15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十一届二次全会精神和“十一五”规划,以改善我市人才结构、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推动经济发展、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为目标,改革引进机制,完善引进政策,拓宽引进渠道、创新引进载体,提升服务水平,吸引各类高端人才和高层次人才来沈兴业、创业,为实现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目标任务

1、着眼我市经济发展和打造文化名城的工作目标,力争年内引进或培养两院院士或学部委员5—6人,引进享誉国内外的大师级文艺名家5—10人;回归各类高层次人才300人。

2、到*年,力争使在沈两院院士、学部委员达到40人,各类名家大师达到30人;回归各类高层次人才达到1600人。

三、工作措施

1、依托我市区、县(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业,积极创建院士工作站。通过院士工作站的建设,以课题、项目为牵动,吸引更多的全国各地院士进站工作,不断集聚高端人才,同时向高端人才推介沈阳。

2、组织“百名院士沈阳行”活动。通过开展“企业科技创新讲坛”、项目技术攻关、行业学术交流和项目咨询论证等活动,吸引高端人才来沈工作。

3、选准培育对象,实施高端人才开发培养计划。对具备申报院士条件的高层次优秀人才进行摸底调查,并纳入高端人才培养计划,按照“缺什么给什么”、“少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提供良好的成才环境,积极促进本土高端人才脱颖而出。

4、建立高层次人才引进长效机制。扩大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建站规模,开展市级博士后工作站建设,吸引博士后进站和承担企业创新项目工作,不断增强高端人才后备力量。

四、相关政策

1、以人事关系调入我市相应单位,或签订5年以上聘用合同形式引进的两院院士或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由市财政列支给予500—1000万元的项目资金支持。

2、以重点科研和重点工程项目及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为依托,实质性聘请的形式引进的两院院士或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由市财政列支给予50-200万元的项目资金支持。

3、我市行政区域内单位新当选两院院士或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由市财政列支给予300—500万元的项目资金支持。

4、对进入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博士后或企业项目博士后给予2万元/人的科研、生活补贴。

5、高端人才和高层次人才携带技术、项目、专利在我市投产或研制开发新产品、推广应用新成果产生经济效益的,由受益单位结合相关政策规定,从税后利润中按一定的比例(7%—10%)提取给予奖励。属于个人完成的奖励个人,属于集体完成的由受益单位按贡献大小予以分配,主要研究人员的奖金不低于奖励总额的50%。高端人才和高层次人才来沈领办企业并创造显著经济效益的,由同级政府参照相关政策给予一定奖励。

6、经济资助资金主要用于高端人才组织的实验室(工程中心)建设;重点学科(工程项目)建设;购买实验仪器和设备;高端人才本人及其团队其他科研人员参加国际国内学术活动和工作、生活补助及其它用于科研等活动的经费支出。

7、引进各类文艺界名家大师参照上述相关政策实行。

8、回归的各类高层次人才按照我市现行相关政策落实。

9、对引进的各类高端人才由市财政一次性给予20—50万元安家补助费。

10、协调省、市卫生部门,将技术、设备一流的医疗单位作为高端人才的健康维护定点单位,建立高端人才个人健康档案,定期健康体检,跟踪服务;医院就诊享受副省级干诊医疗待遇,开辟高端人才医疗就诊“绿色通道”,为我市高端人才保持健康的体能资本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

11、引进的高端人才和高层次人才随迁配偶就业,采取个人联系和组织推荐相结合的方法,用人单位有接收条件的,优先安排;对要求到事业单位工作的,如符合基本条件,可由用人单位直接考核录用。随迁子女入托及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在国家、省、市有关政策框架内优先办理入、转学手续,并给予照顾。

12、对引进、培养高端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及其团队发挥重要作用的单位或个人,由市引进高端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履行相关审批程序,市财政给予5—50万元奖励。

五、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高端人才引进工作的领导,成立沈阳市引进高端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名单另发),下设办公室(设在市人事局),负责高端人才引进的具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