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高端医疗市场范文

高端医疗市场范文

高端医疗市场

高端医疗市场范文第1篇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强调医疗服务的公益性,却忽略了其商品属性,使得优质医疗服务的价值被严重低估。目前我国医院收入结构中,药品占一半左右,而医疗服务的比重明显偏低,医生薪酬比重也较低。随着新医改的深入,“重药品,轻服务”现状将逐步得到纠正,医疗服务也将经历市场化下的价值回归。

 

医疗服务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但民营医疗机构发展相对滞后。随着高端医疗服务需求的提高,不少民营医疗机构走上了高端化路线。业内人士认为,发展高端医疗是必然趋势,且必须由民营资本主导发展。

 

高端医疗=高价医疗?

一位医疗界人士如此定义高端医疗——在满足基本医疗基础上,通过购买商业医疗保险并享受更好的服务,如减少等待时间,改善病房设施,提高就医舒适度。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陈秋霖表示,“高端”是经济概念,可以从需求和供给两个角度来理解。需求方面,高端医疗是针对高收入人群提出的,是满足高收入人群需求的医疗服务;供给方面,主要指附着于医疗服务的附加性服务,比如便捷的就医安排、舒适的就诊环境、宾馆式住院、个性化健康指导、康复旅游等。当然,也包括一些成本较高但只是减轻患者痛苦而不影响主要治疗功能的药品和技术,但总体应尽可能与医疗功能本身脱钩。

 

与高端医疗相对应的是基本医疗,在建有比较完整的医疗卫生制度的国家,政府承担基本医疗的主要责任,保障人人享有此权利。高端医疗则是非基本医疗的一部分。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院长刘玉村看来,高端医疗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不只在医疗领域,各行各业都在为高端客户提供着差异化的服务,满足高端人群的特殊需求。比如,航空公司设有头等舱、经济舱;高铁设有一等座、二等座。医疗服务需求,也正从基本医疗服务转向个性化、多层次需求,高端医疗服务也就应运而生。高端医疗的主要特点是:住房高标准、服务高规格、检查高费用、用药高价格。但是,它的治疗效果未必一定比普通医疗更好。不管是高端医疗还是普通医疗,遵循的永远是一样的诊疗规范。

 

北京和睦家医院院长盘仲莹的看法是,从医疗的本质来讲,高端医疗与基本医疗并没有区别。医疗技术水平同样是高端医疗的立身之本,之所以说高端,最主要的是附加在医疗本质之上的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流程、质量标准、文化等,它迎合了基本医疗之外的更高层级的需求。从高端医疗的核心来讲,它更体现了“奢侈品”的人性化,让传统的刚性需求变得丰富多彩、温馨亲近。不过,高端医疗并不等于高价医疗。当就诊患者接踵而至的时候,服务与需求如何相应是关键问题之一。

 

谁来发展高端医疗?

从2009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到2012年《“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暨实施方案》,不难看出,国家在保障基本卫生保健措施的同时,也不断推动高端医疗市场的开放,为其发展提供了极佳的契机。

 

我国高端医疗市场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以公立医院为主导,另一类则由民营资本所设。公立医院发展高端医疗固有其医疗实力雄厚等长处,但由于公立医院本身所具职责便是推广较成熟、廉价的医疗服务。因此,公立医院所主导的“特需”病房等项目,往往遭受诟病。民营资本所设的医疗机构早期虽面临诸多不足,但随着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涌入高端医疗机构,并发挥专科治疗等优势,也能为客户群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刘玉村认为,不管是公立医院,还是民营医院,都应向患者提供高规格的医疗服务。他希望,公立医院既服务于普通百姓,又服务于高端人群。在比例上,医院利用80%的空间和资源,医务人员拿出80%的时间和精力服务于普通百姓,医院由此得到的回报只占总量的20%;而医院利用20%的空间和资源,医务人员拿出20%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服务高端人群,医院得到的回报却可以占到总量的80%——这样会迎来一个良性循环:公立医院有更多资金用于持续发展和改善医务人员待遇,能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普通患者也会得到更好的照顾。

 

刘玉村说,从国家政策层面来看,不应为了扶持社会资本办医起步,就要求公立医院将高端人群拒之门外——那样将会产生不好的示范效应:高端化、高收费的民营医院获得了高额回报,而处于不公平竞争下的公立医院生存艰难,医务人员得不到应有的回报,优秀人才流向民营医院。最终结果是,高水平的医疗人才集中在民营医院,服务于高端人群;一般人才在公立医院服务于普通百姓,这样的情景是每个人都不愿意看到的。

 

一位资深医院管理研究专家认为,高端医疗应该是高技术品质和高服务品质,目前国内的高端医疗走的是高服务品质的路子,高技术品质达不到,因为医疗人才没有流动起来。目前,高技术品质大部分集中于政府办的大医院。“不一定非要让公立医院做基本医疗。即便是有介于基本和高端之间的特需服务,也不一定规定公立医院只能做10%以内。不一定非要把社会资本架到三楼,就让他做高端”。

 

眼下的情况是,政府对公立医院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公立医院要在自我经营和发展中寻求市场,于是,公立医院的市场触角已经超越其公益性的边界,延伸至高端医疗市场,这种有悖于公立医院公益性原则的市场行为便被默许存在了,并被美其名曰:与市场机制相结合。权威人士表示,随着医改的深入,高端医疗在公立医院大行其道的状况将逐渐得到改变,公立医院兼做高端医疗的现象很快将会消失。早前就有政协委员提议,新建医院不得设VIP病房,而像总统间、“一对一”服务等高端医疗服务的空缺,便由民营资本来补充。

 

有人担心,由民营资本来发展高端医疗会对医疗资源造成挤兑。有权威人士认为多虑,因为公益性医疗和高端医疗的投资渠道不同,任务不同,两者并不冲突。例如,有人分娩愿意花费10万元享受高端服务,就应由民营医疗机构满足其需求,其费用自付,并不需要医保负担,其对医生和医药资源的占用,也是此长彼消的关系。此外,市场机制也会有效地满足各种服务需求,发展了民营高端医疗后,反而会让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得到凸显。

高端医疗的商机

中国医师协会会长殷大奎指出,医学本身具有“趋高性”特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大多数人都希望能够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中外资本强力注资高端医疗机构便满足了部分人群的相关需求,同时也分流了部分患者,在将医疗市场分层拉大的同时,也推动了中国医疗商业市场的完善。

 

随着中外资本争抢高端医疗市场,越来越多的高端医疗机构纷纷建立。彼此间的有益竞争亦将推动高端医疗市场的不断壮大,在不断实现专科化、特色化的同时,也将促进高端医疗机构向着真正的一流、顶级目标所进发。

高端医疗市场范文第2篇

医疗服务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但民营医疗机构发展相对滞后。随着高端医疗服务需求的提高,不少民营医疗机构走上了高端化路线。业内人士认为,发展高端医疗是必然趋势,且必须由民营资本主导发展。

高端医疗=高价医疗?

一位医疗界人士如此定义高端医疗——在满足基本医疗基础上,通过购买商业医疗保险并享受更好的服务,如减少等待时间,改善病房设施,提高就医舒适度。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陈秋霖表示,“高端”是经济概念,可以从需求和供给两个角度来理解。需求方面,高端医疗是针对高收入人群提出的,是满足高收入人群需求的医疗服务;供给方面,主要指附着于医疗服务的附加,比如便捷的就医安排、舒适的就诊环境、宾馆式住院、个性化健康指导、康复旅游等。当然,也包括一些成本较高但只是减轻患者痛苦而不影响主要治疗功能的药品和技术,但总体应尽可能与医疗功能本身脱钩。

与高端医疗相对应的是基本医疗,在建有比较完整的医疗卫生制度的国家,政府承担基本医疗的主要责任,保障人人享有此权利。高端医疗则是非基本医疗的一部分。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院长刘玉村看来,高端医疗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不只在医疗领域,各行各业都在为高端客户提供着差异化的服务,满足高端人群的特殊需求。比如,航空公司设有头等舱、经济舱;高铁设有一等座、二等座。医疗服务需求,也正从基本医疗服务转向个性化、多层次需求,高端医疗服务也就应运而生。高端医疗的主要特点是:住房高标准、服务高规格、检查高费用、用药高价格。但是,它的治疗效果未必一定比普通医疗更好。不管是高端医疗还是普通医疗,遵循的永远是一样的诊疗规范。

北京和睦家医院院长盘仲莹的看法是,从医疗的本质来讲,高端医疗与基本医疗并没有区别。医疗技术水平同样是高端医疗的立身之本,之所以说高端,最主要的是附加在医疗本质之上的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流程、质量标准、文化等,它迎合了基本医疗之外的更高层级的需求。从高端医疗的核心来讲,它更体现了“奢侈品”的人性化,让传统的刚性需求变得丰富多彩、温馨亲近。不过,高端医疗并不等于高价医疗。当就诊患者接踵而至的时候,服务与需求如何相应是关键问题之一。

谁来发展高端医疗?

从2009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到2012年《“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暨实施方案》,不难看出,国家在保障基本卫生保健措施的同时,也不断推动高端医疗市场的开放,为其发展提供了极佳的契机。

我国高端医疗市场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以公立医院为主导,另一类则由民营资本所设。公立医院发展高端医疗固有其医疗实力雄厚等长处,但由于公立医院本身所具职责便是推广较成熟、廉价的医疗服务。因此,公立医院所主导的“特需”病房等项目,往往遭受诟病。民营资本所设的医疗机构早期虽面临诸多不足,但随着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涌入高端医疗机构,并发挥专科治疗等优势,也能为客户群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刘玉村认为,不管是公立医院,还是民营医院,都应向患者提供高规格的医疗服务。他希望,公立医院既服务于普通百姓,又服务于高端人群。在比例上,医院利用80%的空间和资源,医务人员拿出80%的时间和精力服务于普通百姓,医院由此得到的回报只占总量的20%;而医院利用20%的空间和资源,医务人员拿出20%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服务高端人群,医院得到的回报却可以占到总量的80%——这样会迎来一个良性循环:公立医院有更多资金用于持续发展和改善医务人员待遇,能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普通患者也会得到更好的照顾。

刘玉村说,从国家政策层面来看,不应为了扶持社会资本办医起步,就要求公立医院将高端人群拒之门外——那样将会产生不好的示范效应:高端化、高收费的民营医院获得了高额回报,而处于不公平竞争下的公立医院生存艰难,医务人员得不到应有的回报,优秀人才流向民营医院。最终结果是,高水平的医疗人才集中在民营医院,服务于高端人群;一般人才在公立医院服务于普通百姓,这样的情景是每个人都不愿意看到的。

一位资深医院管理研究专家认为,高端医疗应该是高技术品质和高服务品质,目前国内的高端医疗走的是高服务品质的路子,高技术品质达不到,因为医疗人才没有流动起来。目前,高技术品质大部分集中于政府办的大医院。“不一定非要让公立医院做基本医疗。即便是有介于基本和高端之间的特需服务,也不一定规定公立医院只能做10%以内。不一定非要把社会资本架到三楼,就让他做高端”。

眼下的情况是,政府对公立医院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公立医院要在自我经营和发展中寻求市场,于是,公立医院的市场触角已经超越其公益性的边界,延伸至高端医疗市场,这种有悖于公立医院公益性原则的市场行为便被默许存在了,并被美其名曰:与市场机制相结合。权威人士表示,随着医改的深入,高端医疗在公立医院大行其道的状况将逐渐得到改变,公立医院兼做高端医疗的现象很快将会消失。早前就有政协委员提议,新建医院不得设VIP病房,而像总统间、“一对一”服务等高端医疗服务的空缺,便由民营资本来补充。

有人担心,由民营资本来发展高端医疗会对医疗资源造成挤兑。有权威人士认为多虑,因为公益性医疗和高端医疗的投资渠道不同,任务不同,两者并不冲突。例如,有人分娩愿意花费10万元享受高端服务,就应由民营医疗机构满足其需求,其费用自付,并不需要医保负担,其对医生和医药资源的占用,也是此长彼消的关系。此外,市场机制也会有效地满足各种服务需求,发展了民营高端医疗后,反而会让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得到凸显。

高端医疗的商机

中国医师协会会长殷大奎指出,医学本身具有“趋高性”特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大多数人都希望能够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中外资本强力注资高端医疗机构便满足了部分人群的相关需求,同时也分流了部分患者,在将医疗市场分层拉大的同时,也推动了中国医疗商业市场的完善。

随着中外资本争抢高端医疗市场,越来越多的高端医疗机构纷纷建立。彼此间的有益竞争亦将推动高端医疗市场的不断壮大,在不断实现专科化、特色化的同时,也将促进高端医疗机构向着真正的一流、顶级目标所进发。

长江证券分析称,高端的医疗需求应当市场化,由有经济支付能力的富裕人群自行购买。市场化的最终目的是使资源分配更加合理,国家投入服务于基层人群,而富裕人群应该花自己的钱去获取高端服务,高端医疗服务或成未来投资亮点。我国医疗服务行业正在经历市场化下的价值回归,这也为民营资本创造了更多的介入机会和盈利空间。

今年2月7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本市社会医疗机构发展实施意见》。该文件由上海市卫生局等14个部门拟定,提出鼓励社会资本在高端医疗服务领域举办医疗机构。以上海国际医学园区、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为主要平台,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举办高端医疗机构和特色专科医疗机构。

此前,已有民营高端医疗机构在上海国际医学园区“落地”。位于上海国际医学园区的上海国际医学中心于2011年6月在上海浦东新区奠基,2013年11月正式投入运营。上海国际医学中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辛树林称,医学中心的顾客群体定位为“新兴中产”,一般小病花费四五百元。而医院收入的主要来源是诊疗费用、体检以及康复服务费用等,医生收入依靠的是医事服务费,医院不会以药养医,也不会有“以化验养医”之类的做法。医学中心暂不接受医保,患者就诊的费用来自于自费或者商业保险,这种支付才能体现医疗本身的服务价值。

“短期来看,社会力量大规模进入普通医疗并不现实,而高端医疗毫无疑问将会成为突破口。”九鼎医疗基金负责人禹勃认为,在医疗领域,高端人群需求非常旺盛,中国医疗产业还没有实现分级,而这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日趋成熟,此外,病种清晰的专科连锁医院的投资将有机会。

中国已有的医疗基础设备、相对较低的医疗服务价格、专业的从业人员以及丰富的旅游资源,也引来多方资本涌入高端医疗。中国的高端盈利性全科诊所和医院由于规模较大,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广州三个大城市。目前这三个城市已有数十个高端医疗品牌,近90%的高端全科诊所和医院采取合资/合作的经营方式,一些品牌已采用连锁经营的方式。

目前,全国约有3000万人群需要高端医疗服务。据上海市卫生局保守估计,上海高端医疗服务市场容量在106亿元以上,各大医院特需服务加上中外合资医院的收入每年不足40亿元。

高端医疗市场范文第3篇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强调医疗服务的公益性,却忽略了其商品属性,使得优质医疗服务的价值被严重低估。目前我国医院收入结构中,药品占一半左右,而医疗服务的比重明显偏低,医生薪酬比重也较低。随着新医改的深入,“重药品,轻服务”现状将逐步得到纠正,医疗服务也将经历市场化下的价值回归。

医疗服务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但民营医疗机构发展相对滞后。随着高端医疗服务需求的提高,不少民营医疗机构走上了高端化路线。业内人士认为,发展高端医疗是必然趋势,且必须由民营资本主导发展。

高端医疗=高价医疗?

一位医疗界人士如此定义高端医疗——在满足基本医疗基础上,通过购买商业医疗保险并享受更好的服务,如减少等待时间,改善病房设施,提高就医舒适度。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陈秋霖表示,“高端”是经济概念,可以从需求和供给两个角度来理解。需求方面,高端医疗是针对高收入人群提出的,是满足高收入人群需求的医疗服务;供给方面,主要指附着于医疗服务的附加,比如便捷的就医安排、舒适的就诊环境、宾馆式住院、个性化健康指导、康复旅游等。当然,也包括一些成本较高但只是减轻患者痛苦而不影响主要治疗功能的药品和技术,但总体应尽可能与医疗功能本身脱钩。

与高端医疗相对应的是基本医疗,在建有比较完整的医疗卫生制度的国家,政府承担基本医疗的主要责任,保障人人享有此权利。高端医疗则是非基本医疗的一部分。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院长刘玉村看来,高端医疗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不只在医疗领域,各行各业都在为高端客户提供着差异化的服务,满足高端人群的特殊需求。比如,航空公司设有头等舱、经济舱;高铁设有一等座、二等座。医疗服务需求,也正从基本医疗服务转向个性化、多层次需求,高端医疗服务也就应运而生。高端医疗的主要特点是:住房高标准、服务高规格、检查高费用、用药高价格。但是,它的治疗效果未必一定比普通医疗更好。不管是高端医疗还是普通医疗,遵循的永远是一样的诊疗规范。

北京和睦家医院院长盘仲莹的看法是,从医疗的本质来讲,高端医疗与基本医疗并没有区别。医疗技术水平同样是高端医疗的立身之本,之所以说高端,最主要的是附加在医疗本质之上的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流程、质量标准、文化等,它迎合了基本医疗之外的更高层级的需求。从高端医疗的核心来讲,它更体现了“奢侈品”的人性化,让传统的刚性需求变得丰富多彩、温馨亲近。不过,高端医疗并不等于高价医疗。当就诊患者接踵而至的时候,服务与需求如何相应是关键问题之一。

谁来发展高端医疗?

从2009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到2012年《“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暨实施方案》,不难看出,国家在保障基本卫生保健措施的同时,也不断推动高端医疗市场的开放,为其发展提供了极佳的契机。

我国高端医疗市场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以公立医院为主导,另一类则由民营资本所设。公立医院发展高端医疗固有其医疗实力雄厚等长处,但由于公立医院本身所具职责便是推广较成熟、廉价的医疗服务。因此,公立医院所主导的“特需”病房等项目,往往遭受诟病。民营资本所设的医疗机构早期虽面临诸多不足,但随着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涌入高端医疗机构,并发挥专科治疗等优势,也能为客户群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论文网]

刘玉村认为,不管是公立医院,还是民营医院,都应向患者提供高规格的医疗服务。他希望,公立医院既服务于普通百姓,又服务于高端人群。在比例上,医院利用80%的空间和资源,医务人员拿出80%的时间和精力服务于普通百姓,医院由此得到的回报只占总量的20%;而医院利用20%的空间和资源,医务人员拿出20%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服务高端人群,医院得到的回报却可以占到总量的80%——这样会迎来一个良性循环:公立医院有更多资金用于持续发展和改善医务人员待遇,能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普通患者也会得到更好的照顾。

刘玉村说,从国家政策层面来看,不应为了扶持社会资本办医起步,就要求公立医院将高端人群拒之门外——那样将会产生不好的示范效应:高端化、高收费的民营医院获得了高额回报,而处于不公平竞争下的公立医院生存艰难,医务人员得不到应有的回报,优秀人才流向民营医院。最终结果是,高水平的医疗人才集中在民营医院,服务于高端人群;一般人才在公立医院服务于普通百姓,这样的情景是每个人都不愿意看到的。

一位资深医院管理研究专家认为,高端医疗应该是高技术品质和高服务品质,目前国内的高端医疗走的是高服务品质的路子,高技术品质达不到,因为医疗人才没有流动起来。目前,高技术品质大部分集中于政府办的大医院。“不一定非要让公立医院做基本医疗。即便是有介于基本和高端之间的特需服务,也不一定规定公立医院只能做10%以内。不一定非要把社会资本架到三楼,就让他做高端”。

眼下的情况是,政府对公立医院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公立医院要在自我经营和发展中寻求市场,于是,公立医院的市场触角已经超越其公益性的边界,延伸至高端医疗市场,这种有悖于公立医院公益性原则的市场行为便被默许存在了,并被美其名曰:与市场机制相结合。权威人士表示,随着医改的深入,高端医疗在公立医院大行其道的状况将逐渐得到改变,公立医院兼做高端医疗的现象很快将会消失。早前就有政协委员提议,新建医院不得设vip病房,而像总统间、“一对一”服务等高端医疗服务的空缺,便由民营资本来补充。

有人担心,由民营资本来发展高端医疗会对医疗资源造成挤兑。有权威人士认为多虑,因为公益性医疗和高端医疗的投资渠道不同,任务不同,两者并不冲突。例如,有人分娩愿意花费10万元享受高端服务,就应由民营医疗机构满足其需求,其费用自付,并不需要医保负担,其对医生和医药资源的占用,也是此长彼消的关系。此外,市场机制也会有效地满足各种服务需求,发展了民营高端医疗后,反而会让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得到凸显。

高端医疗的商机

中国医师协会会长殷大奎指出,医学本身具有“趋高性”特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大多数人都希望能够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中外资本强力注资高端医疗机构便满足了部分人群的相关需求,同时也分流了部分患者,在将医疗市场分层拉大的同时,也推动了中国医疗商业市场的完善。

随着中外资本争抢高端医疗市场,越来越多的高端医疗机构纷纷建立。彼此间的有益竞争亦将推动高端医疗市场的不断壮大,在不断实现专科化、特色化的同时,也将促进高端医疗机构向着真正的一流、顶级目标所进发。

长江证券分析称,高端的医疗需求应当市场化,由有经济支付能力的富裕人群自行购买。市场化的最终目的是使资源分配更加合理,国家投入服务于基层人群,而富裕人群应该花自己的钱去获取高端服务,高端医疗

服务或成未来投资亮点。我国医疗服务行业正在经历市场化下的价值回归,这也为民营资本创造了更多的介入机会和盈利空间。

今年2月7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本市社会医疗机构发展实施意见》。该文件由上海市卫生局等14个部门拟定,提出鼓励社会资本在高端医疗服务领域举办医疗机构。以上海国际医学园区、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为主要平台,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举办高端医疗机构和特色专科医疗机构。

此前,已有民营高端医疗机构在上海国际医学园区“落地”。位于上海国际医学园区的上海国际医学中心于2011年6月在上海浦东新区奠基,2013年11月正式投入运营。上海国际医学中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辛树林称,医学中心的顾客群体定位为“新兴中产”,一般小病花费四五百元。而医院收入的主要来源是诊疗费用、体检以及康复服务费用等,医生收入依靠的是医事服务费,医院不会以药养医,也不会有“以化验养医”之类的做法。医学中心暂不接受医保,患者就诊的费用来自于自费或者商业保险,这种支付才能体现医疗本身的服务价值。

“短期来看,社会力量大规模进入普通医疗并不现实,而高端医疗毫无疑问将会成为突破口。”九鼎医疗基金负责人禹勃认为,在医疗领域,高端人群需求非常旺盛,中国医疗产业还没有实现分级,而这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日趋成熟,此外,病种清晰的专科连锁医院的投资将有机会。

中国已有的医疗基础设备、相对较低的医疗服务价格、专业的从业人员以及丰富的旅游资源,也引来多方资本涌入高端医疗。中国的高端盈利性全科诊所和医院由于规模较大,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广州三个大城市。目前这三个城市已有数十个高端医疗品牌,近90%的高端全科诊所和医院采取合资/合作的经营方式,一些品牌已采用连锁经营的方式。

目前,全国约有3000万人群需要高端医疗服务。据上海市卫生局保守估计,上海高端医疗服务市场容量在106亿元以上,各大医院特需服务加上中外合资医院的收入每年不足40亿元。

高端医疗市场范文第4篇

    目前,我国对于富裕人群没有固定定义。因此,高端健康保险市场需求和潜力,从不同角度估算有不同的结论。有研究指出,富裕人群(也有称为高端人群)一般指年收入中个人收入在15万元左右及以上、家庭收入达到20万元左右及以上的人群,或者政府、企业事业单位的中高级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等。按照这一标准,《中国高端人群消费研究》(慧聪网)估计,我国富裕人群数量约占总人口的2.3%,约3152万人。

    富裕人群的医疗消费特点是:(1)富裕人群在基本医疗保险报销了一部分费用后,都具备承担其他一般性医疗消费的能力,其高端医疗保障需求主要解决高额医疗费用(如癌症、器官移植、植物人等特重大疾病)的报销问题。汇丰人寿2012年《中国富裕人群调查报告》显示,富裕人群的最大财务需求是重疾保障(93%),其次为养老保障(81%)和子女教育金储备(78%),以及补偿因疾病造成的其他经济损失。(2)在富裕人群中的一部分高净值人群,即一般指个人金融资产和投资性房产等可投资资产在600万元以上的人群,这类人群,经济实力很强,不太需要单纯补偿其医疗费用,而是希望通过保险公司的资源整合和系统管理能力,购买高端健康保险及附加的个性化健康服务产品,获得量身定做的系统化、持续性的优质的医疗、健康服务。据2012年3月胡润研究院的调查显示,中国个人资产高净值人群达270万人。(3)上述人群由于财富并不缺乏,对生活品质和质量更加重视,且具备一定的健康认知能力,但由于生活、工作和精神压力大,很多人带有这样那样的健康问题,甚至处于疾病状态,因此更加注重健康管理服务。据一项调查显示,自我评价时,约50%左右的人群健康状况从“一般”到“非常不好”,其中亚健康状态为42.7%,慢性病状态为19.9%。

    根据这一需求特点,高端健康保险市场潜在规模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预测:(1)高端健康保险市场,指购买高端商业医疗保险、疾病保险、护理保险等健康保险产品的保费收入的潜力;(2)中高端健康管理服务市场,指购买包括家庭医生(或私人保健医生)、诊疗绿色通道、专家诊疗、健康体检及其他健康管理服务(如健康咨询、健康讲座、健康评估、健康监测、饮食运动管理、心理咨询与干预和慢性病管理等)费用的潜力。据汇丰人寿《中国富裕人群调查报告》显示,在提供的健康管理服务项目中,50%受访者看重医疗服务品质,其中,37%看重安排专家医生手术及治疗,90%受访者最希望在国内的知名医院接受治疗,88%受访者表示海外就医对重疾治疗有帮助;90%以上受访者认为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保持良好心态、控制饮食、适度运动及定期全面的深度体检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方式。《2008中国卫生服务调查研究—第四次家庭健康询问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城乡居民家庭年人均医药卫生支出费用占家庭生活消费性支出比重为10.8%,假设富裕人群按个人(或家庭)年收入15万元中10.8%为医药卫生支出计,其中40%用于购买商业健康保险及健康管理服务,即占收入的4.32%。汇丰人寿《中国富裕人群调查报告》显示的结果:富裕人群愿意为医疗保障支付的保费预算为家庭平均年收入的9%左右,相比较而言,上述估算仍较为保守。

    基于前述假设,人均年健康保障保费及费用支出约6480元(包括医疗保险,主要解决基本医疗保险之外的个人自费、按比例分担及超最高限额的医疗费用和其他误工费补偿问题等;疾病保险、护理保险等,主要定额补偿因疾病带来的其他费用损失。总的月均费用支出约540元),年健康保障总需求约2042亿元。其中,人均年健康管理服务费按1000元计,包括家庭医生、私人保健医生、健康咨询、健康指导及其他健康服务等费用,年健康管理服务总需求约315亿元。也就是说,至少富裕人群中,这两项医疗保障需求,年市场潜在规模超过了2000亿元,而实际上,2011年商业健康保险总的保费收入只有691.72亿元,与上述预测的潜力相比,还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高端健康保险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保险行业,高端健康保险还没有形成独立的业务板块和成熟的市场。经营高端健康保险的各个保险公司,经营策略还不够清晰,产品种类还比较零散,服务人群还非常有限,保费规模和盈利能力都很小,还没有在民众中树立起良好的专业服务形象和品牌影响力。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目前我国的优质医疗和健康服务资源主要集中在公立医疗机构方面,市场开放度非常有限,没有形成独有的服务体系。保险公司要利用“优质优价”的市场机制来建立服务平台,并获得这些服务资源,还有很多政策和运作的障碍,直接制约了保险公司开拓相关业务市场。二是保险公司对医改形势下,如何发展适宜的高端健康保险业务缺乏明确定位及一整套战略思路,且对民众健康保障需求了解不深、特点研究不够,同时,提供高端健康保险服务的专业化运营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还比较弱,较难形成应有的服务品牌和营利来源。

    开拓高端健康保险市场的意义和对策

    作为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有机组成部分的商业健康保险,大力开拓高端健康保险市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发挥自身优势,提供基本医疗保障未涵盖的高端健康保险、疾病保险、护理保险和失能保险,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2)设计针对性强、特色鲜明的健康保险产品和健康管理服务,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健康保障需求,促进民众健康意识的提高,减少和改善疾病的发生发展。(3)利用与医疗服务提供者灵活的合作机制和“优质优价”的杠杆作用,引导高、中、低端的医疗服务资源有效利用,促进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效益的提高。(4)丰富产品体系,提升服务能力,突出自身特色,树立专业品牌,逐步形成差异化的服务领域,促进商业健康保险持续健康发展。

    对此,商业健康保险应牢牢抓住医改契机,高度重视高端健康保险市场的开发。具体建议如下:

    一是深入研究医改政策,全面分析保险业在与医疗服务提供者合作、利用医疗服务资源、控制医疗风险上的政策机遇和挑战,确定开展高端健康保险业务的战略定位和经营举措。

    二是根据富裕人群健康保障需求特点,细化目标市场和服务人群,开发系列化的健康保险产品和健康管理服务计划,逐步形成涵盖健康、亚健康、疾病等健康周期,病前健康维护、病中诊疗管理、病后康复指导等全过程,既补偿医疗费用,又提供健康服务的全面健康保障产品体系。

    三是争取各地政府和主管部门支持,加大资源投入,强化与医疗机构尤其是拥有优质资源的医疗机构的战略合作,利用多种付费方式和合理补偿机制,调动医疗服务提供者的积极性,尽快搭建由“内部服务队伍——家庭医生(私人保健医生)——特色医院(科室)——着名专家”组成的服务网络平台。

高端医疗市场范文第5篇

目前,我国对于富裕人群没有固定定义。因此,高端健康保险市场需求和潜力,从不同角度估算有不同的结论。有研究指出,富裕人群(也有称为高端人群)一般指年收入中个人收入在15万元左右及以上、家庭收入达到20万元左右及以上的人群,或者政府、企业事业单位的中高级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等。按照这一标准,《中国高端人群消费研究》(慧聪网)估计,我国富裕人群数量约占总人口的2.3%,约3152万人。

富裕人群的医疗消费特点是:(1)富裕人群在基本医疗保险报销了一部分费用后,都具备承担其他一般性医疗消费的能力,其高端医疗保障需求主要解决高额医疗费用(如癌症、器官移植、植物人等特重大疾病)的报销问题。汇丰人寿2012年《中国富裕人群调查报告》显示,富裕人群的最大财务需求是重疾保障(93%),其次为养老保障(81%)和子女教育金储备(78%),以及补偿因疾病造成的其他经济损失。(2)在富裕人群中的一部分高净值人群,即一般指个人金融资产和投资性房产等可投资资产在600万元以上的人群,这类人群,经济实力很强,不太需要单纯补偿其医疗费用,而是希望通过保险公司的资源整合和系统管理能力,购买高端健康保险及附加的个性化健康服务产品,获得量身定做的系统化、持续性的优质的医疗、健康服务。据2012年3月胡润研究院的调查显示,中国个人资产高净值人群达270万人。(3)上述人群由于财富并不缺乏,对生活品质和质量更加重视,且具备一定的健康认知能力,但由于生活、工作和精神压力大,很多人带有这样那样的健康问题,甚至处于疾病状态,因此更加注重健康管理服务。据一项调查显示,自我评价时,约50%左右的人群健康状况从“一般”到“非常不好”,其中亚健康状态为42.7%,慢性病状态为19.9%。

根据这一需求特点,高端健康保险市场潜在规模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预测:(1)高端健康保险市场,指购买高端商业医疗保险、疾病保险、护理保险等健康保险产品的保费收入的潜力;(2)中高端健康管理服务市场,指购买包括家庭医生(或私人保健医生)、诊疗绿色通道、专家诊疗、健康体检及其他健康管理服务(如健康咨询、健康讲座、健康评估、健康监测、饮食运动管理、心理咨询与干预和慢性病管理等)费用的潜力。据汇丰人寿《中国富裕人群调查报告》显示,在提供的健康管理服务项目中,50%受访者看重医疗服务品质,其中,37%看重安排专家医生手术及治疗,90%受访者最希望在国内的知名医院接受治疗,88%受访者表示海外就医对重疾治疗有帮助;90%以上受访者认为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保持良好心态、控制饮食、适度运动及定期全面的深度体检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方式。《2008中国卫生服务调查研究—第四次家庭健康询问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城乡居民家庭年人均医药卫生支出费用占家庭生活消费性支出比重为10.8%,假设富裕人群按个人(或家庭)年收入15万元中10.8%为医药卫生支出计,其中40%用于购买商业健康保险及健康管理服务,即占收入的4.32%。汇丰人寿《中国富裕人群调查报告》显示的结果:富裕人群愿意为医疗保障支付的保费预算为家庭平均年收入的9%左右,相比较而言,上述估算仍较为保守。

基于前述假设,人均年健康保障保费及费用支出约6480元(包括医疗保险,主要解决基本医疗保险之外的个人自费、按比例分担及超最高限额的医疗费用和其他误工费补偿问题等;疾病保险、护理保险等,主要定额补偿因疾病带来的其他费用损失。总的月均费用支出约540元),年健康保障总需求约2042亿元。其中,人均年健康管理服务费按1000元计,包括家庭医生、私人保健医生、健康咨询、健康指导及其他健康服务等费用,年健康管理服务总需求约315亿元。也就是说,至少富裕人群中,这两项医疗保障需求,年市场潜在规模超过了2000亿元,而实际上,2011年商业健康保险总的保费收入只有691.72亿元,与上述预测的潜力相比,还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高端健康保险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保险行业,高端健康保险还没有形成独立的业务板块和成熟的市场。经营高端健康保险的各个保险公司,经营策略还不够清晰,产品种类还比较零散,服务人群还非常有限,保费规模和盈利能力都很小,还没有在民众中树立起良好的专业服务形象和品牌影响力。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目前我国的优质医疗和健康服务资源主要集中在公立医疗机构方面,市场开放度非常有限,没有形成独有的服务体系。保险公司要利用“优质优价”的市场机制来建立服务平台,并获得这些服务资源,还有很多政策和运作的障碍,直接制约了保险公司开拓相关业务市场。二是保险公司对医改形势下,如何发展适宜的高端健康保险业务缺乏明确定位及一整套战略思路,且对民众健康保障需求了解不深、特点研究不够,同时,提供高端健康保险服务的专业化运营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还比较弱,较难形成应有的服务品牌和营利来源。

开拓高端健康保险市场的意义和对策

作为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有机组成部分的商业健康保险,大力开拓高端健康保险市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发挥自身优势,提供基本医疗保障未涵盖的高端健康保险、疾病保险、护理保险和失能保险,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2)设计针对性强、特色鲜明的健康保险产品和健康管 理服务,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健康保障需求,促进民众健康意识的提高,减少和改善疾病的发生发展。(3)利用与医疗服务提供者灵活的合作机制和“优质优价”的杠杆作用,引导高、中、低端的医疗服务资源有效利用,促进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效益的提高。(4)丰富产品体系,提升服务能力,突出自身特色,树立专业品牌,逐步形成差异化的服务领域,促进商业健康保险持续健康发展。

对此,商业健康保险应牢牢抓住医改契机,高度重视高端健康保险市场的开发。具体建议如下:

一是深入研究医改政策,全面分析保险业在与医疗服务提供者合作、利用医疗服务资源、控制医疗风险上的政策机遇和挑战,确定开展高端健康保险业务的战略定位和经营举措。

二是根据富裕人群健康保障需求特点,细化目标市场和服务人群,开发系列化的健康保险产品和健康管理服务计划,逐步形成涵盖健康、亚健康、疾病等健康周期,病前健康维护、病中诊疗管理、病后康复指导等全过程,既补偿医疗费用,又提供健康服务的全面健康保障产品体系。

三是争取各地政府和主管部门支持,加大资源投入,强化与医疗机构尤其是拥有优质资源的医疗机构的战略合作,利用多种付费方式和合理补偿机制,调动医疗服务提供者的积极性,尽快搭建由“内部服务队伍——家庭医生(私人保健医生)——特色医院(科室)——着名专家”组成的服务网络平台。

高端医疗市场范文第6篇

高端健康保险市场需求和潜力

目前,我国对于富裕人群没有固定定义。因此,高端健康保险市场需求和潜力,从不同角度估算有不同的结论。有研究指出,富裕人群(也有称为高端人群)一般指年收入中个人收入在15万元左右及以上、家庭收入达到20万元左右及以上的人群,或者政府、企业事业单位的中高级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等。按照这一标准,《中国高端人群消费研究》(慧聪网)估计,我国富裕人群数量约占总人口的2.3%,约3152万人。

富裕人群的医疗消费特点是:(1)富裕人群在基本医疗保险报销了一部分费用后,都具备承担其他一般性医疗消费的能力,其高端医疗保障需求主要解决高额医疗费用(如癌症、器官移植、植物人等特重大疾病)的报销问题。汇丰人寿2012年《中国富裕人群调查报告》显示,富裕人群的最大财务需求是重疾保障(93%),其次为养老保障(81%)和子女教育金储备(78%),以及补偿因疾病造成的其他经济损失。(2)在富裕人群中的一部分高净值人群,即一般指个人金融资产和投资性房产等可投资资产在600万元以上的人群,这类人群,经济实力很强,不太需要单纯补偿其医疗费用,而是希望通过保险公司的资源整合和系统管理能力,购买高端健康保险及附加的个性化健康服务产品,获得量身定做的系统化、持续性的优质的医疗、健康服务。据2012年3月胡润研究院的调查显示,中国个人资产高净值人群达270万人。(3)上述人群由于财富并不缺乏,对生活品质和质量更加重视,且具备一定的健康认知能力,但由于生活、工作和精神压力大,很多人带有这样那样的健康问题,甚至处于疾病状态,因此更加注重健康管理服务。据一项调查显示,自我评价时,约50%左右的人群健康状况从“一般”到“非常不好”,其中亚健康状态为42.7%,慢性病状态为19.9%。

根据这一需求特点,高端健康保险市场潜在规模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预测:(1)高端健康保险市场,指购买高端商业医疗保险、疾病保险、护理保险等健康保险产品的保费收入的潜力;(2)中高端健康管理服务市场,指购买包括家庭医生(或私人保健医生)、诊疗绿色通道、专家诊疗、健康体检及其他健康管理服务(如健康咨询、健康讲座、健康评估、健康监测、饮食运动管理、心理咨询与干预和慢性病管理等)费用的潜力。据汇丰人寿《中国富裕人群调查报告》显示,在提供的健康管理服务项目中,50%受访者看重医疗服务品质,其中,37%看重安排专家医生手术及治疗,90%受访者最希望在国内的知名医院接受治疗,88%受访者表示海外就医对重疾治疗有帮助;90%以上受访者认为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保持良好心态、控制饮食、适度运动及定期全面的深度体检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方式。《2008中国卫生服务调查研究—第四次家庭健康询问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城乡居民家庭年人均医药卫生支出费用占家庭生活消费性支出比重为10.8%,假设富裕人群按个人(或家庭)年收入15万元中10.8%为医药卫生支出计,其中40%用于购买商业健康保险及健康管理服务,即占收入的4.32%。汇丰人寿《中国富裕人群调查报告》显示的结果:富裕人群愿意为医疗保障支付的保费预算为家庭平均年收入的9%左右,相比较而言,上述估算仍较为保守。

基于前述假设,人均年健康保障保费及费用支出约6480元(包括医疗保险,主要解决基本医疗保险之外的个人自费、按比例分担及超最高限额的医疗费用和其他误工费补偿问题等;疾病保险、护理保险等,主要定额补偿因疾病带来的其他费用损失。总的月均费用支出约540元),年健康保障总需求约2042亿元。其中,人均年健康管理服务费按1000元计,包括家庭医生、私人保健医生、健康咨询、健康指导及其他健康服务等费用,年健康管理服务总需求约315亿元。也就是说,至少富裕人群中,这两项医疗保障需求,年市场潜在规模超过了2000亿元,而实际上,2011年商业健康保险总的保费收入只有691.72亿元,与上述预测的潜力相比,还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高端健康保险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保险行业,高端健康保险还没有形成独立的业务板块和成熟的市场。经营高端健康保险的各个保险公司,经营策略还不够清晰,产品种类还比较零散,服务人群还非常有限,保费规模和盈利能力都很小,还没有在民众中树立起良好的专业服务形象和品牌影响力。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目前我国的优质医疗和健康服务资源主要集中在公立医疗机构方面,市场开放度非常有限,没有形成独有的服务体系。保险公司要利用“优质优价”的市场机制来建立服务平台,并获得这些服务资源,还有很多政策和运作的障碍,直接制约了保险公司开拓相关业务市场。二是保险公司对医改形势下,如何发展适宜的高端健康保险业务缺乏明确定位及一整套战略思路,且对民众健康保障需求了解不深、特点研究不够,同时,提供高端健康保险服务的专业化运营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还比较弱,较难形成应有的服务品牌和营利来源。

开拓高端健康保险市场的意义和对策

作为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有机组成部分的商业健康保险,大力开拓高端健康保险市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发挥自身优势,提供基本医疗保障未涵盖的高端健康保险、疾病保险、护理保险和失能保险,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2)设计针对性强、特色鲜明的健康保险产品和健康管理服务,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健康保障需求,促进民众健康意识的提高,减少和改善疾病的发生发展。(3)利用与医疗服务提供者灵活的合作机制和“优质优价”的杠杆作用,引导高、中、低端的医疗服务资源有效利用,促进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效益的提高。(4)丰富产品体系,提升服务能力,突出自身特色,树立专业品牌,逐步形成差异化的服务领域,促进商业健康保险持续健康发展。

对此,商业健康保险应牢牢抓住医改契机,高度重视高端健康保险市场的开发。具体建议如下:

一是深入研究医改政策,全面分析保险业在与医疗服务提供者合作、利用医疗服务资源、控制医疗风险上的政策机遇和挑战,确定开展高端健康保险业务的战略定位和经营举措。

二是根据富裕人群健康保障需求特点,细化目标市场和服务人群,开发系列化的健康保险产品和健康管理服务计划,逐步形成涵盖健康、亚健康、疾病等健康周期,病前健康维护、病中诊疗管理、病后康复指导等全过程,既补偿医疗费用,又提供健康服务的全面健康保障产品体系。

三是争取各地政府和主管部门支持,加大资源投入,强化与医疗机构尤其是拥有优质资源的医疗机构的战略合作,利用多种付费方式和合理补偿机制,调动医疗服务提供者的积极性,尽快搭建由“内部服务队伍——家庭医生(私人保健医生)——特色医院(科室)——著名专家”组成的服务网络平台。

高端医疗市场范文第7篇

俾斯麦混合型模式:这一模式主要是社会医疗保险和商业保险共同存在。在很多国家,社会医疗保险设定一定的起付线、自付比例和封顶线,需要居民自付一定的费用,商业健康保险通过销售补充医疗保险产品,保障客户的自付费用。这种模式的代表国家是法国、德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在补充健康保险中,往往采取对封顶线以上补偿给予继续保险支付办法,此类保险有多种形式,有商业保险形式,也有通过总工会大病保险形式等。另外,在商业保险中,往往有对社会医疗保险的除外项目或者不保障的项目提供全部或部分保障,例如,视力矫正、牙医、整形、长期看护、康复保健、豪华住院服务等。补偿水平因国家不同而不同,也因不同保险福利包不同而不同。可以看出,私人保险模式为广大居民提供基本健康保障,是美国的主流医疗保障制度;贝弗里奇公众模式主要是国家卫生服务模式;而俾斯麦混合模式结合了社会医疗保险和商业保险。补充健康保险为居民提供在公共保险基础上的补充保险,减轻了看病费用负担;商业健康保险则在封顶线以上部分支付和社保覆盖以外项目、补贴住院费用等方面满足本国居民多样化的医疗保障需求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国内社会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现状分析

社会医疗保险一般分为社会医疗救助、国家卫生服务保障、社会医疗保险、市场医疗保险、储蓄医疗保障制度等五种模式。我国现行的医疗保障体系呈现出多层次的特征。其中,社会医疗保险起基本保障作用,由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三部分组成。由于我国目前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基本医疗保险只能做到“低水平、广覆盖”。作为社会医疗保险的补充,商业健康保险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居民多层次医疗保障的需求,主要是对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之外的补充保障,是人们提高医疗保障的重要途径。我国商业保险的发展正处于初级阶段,存在不少问题: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市场竞争激烈;风险管理的能力、风险管控的手段等都相对较低[3];专业化管理水平低;“供求矛盾”与“市场潜力与市场风险矛盾”的存在。一方面健康险的发展市场空间巨大,而保险公司相关业务却发展缓慢;另一方面社会公众需求迫切,难以得到满足。这些均使得目前的商业医疗保险不能满足各阶层人士不断提高的医疗保障需求。

上海市医疗服务提供者、患者、支付者三方分析

医疗服务支付方(保险机构)、医疗服务提供方(医疗机构)和被保险方(患者)构成了医疗服务的三方,其中保险公司为患者提供保险产品及理赔服务,医疗机构为患者提供医疗或健康服务,而保险公司和医疗机构相互合作,保障了患者的健康并解决了支付问题。

上海市有近100家中外保险和服务公司,较知名的约有30家,包括国际保险公司、国内健康保险公司、第三方服务公司(TPA)[4]和保险援救公司。它们的服务及运作各有特色:国际保险公司商业运作经验丰富、产品齐全、海外购买人数多,但受政策影响未能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国内健康保险公司发展迅速、网络齐全,但产品单一、有些受医保用药等多重限制;TPA公司在国际国内保险公司发展均受限的情况下在保险公司与医疗机构之间架起了很好的桥梁。其服务周到、理赔便捷、24h热线、医疗护送、签证协助等,但公司规模偏小、业务种类不多;国际救援公司以紧急援救为特色,拥有专业的航空和旅行专家,能够安排相关医疗的地面或空中转运,但费用昂贵。

上海市可提供高端医疗或特需服务的医疗机构约有80家,但能够与商业医疗保险公司合作提供免现金直接理赔服务并为境内外人士提供高端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约为30家,包括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及一部分综合性医院特需医疗服务,如华山国际医疗、市一、和睦家医院和百汇医疗集团等。其布局由市场因素决定,基本满足上海市场的涉外高端医疗需求。但目前公立三甲医院国际医疗服务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困境,受到国内医改政策影响,未来发展前景不明朗;医务人员个人发展受限如职称晋升等,后备人才不足,医疗服务、文化背景有差异;与国际保险公司建立直付困难,尤其是公立医院没有保险专业团队,资金结算存在风险。

高端商业保险购买方主要由长期居住上海的境外雇员及家属,短期商务人士及游客和境内高端人群所组成。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其对医院的选择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如:外籍患者倾向于外资诊所;华裔及港澳台患者倾向于去综合性医院;重症及疑难病例选择三甲医院等。购买的保险也主要是患者在本国购买或中国境内购买。对于医疗机构的信息来源主要通过保险公司、领馆、公司和亲友推荐,广告等,但仍存在信息渠道不畅通、对购买高端商业保险认识不足或有疑虑等问题。由于上述原因,上海的商业健康保险仍处于一个相对滞后的状态。

高端医疗服务和商业健康保险合作案例分析

华山医院国际医疗中心是沪上最早提供涉外医疗服务的机构之一,集门急诊、住院、出诊、疫苗接种、健康体检、灾难救援、医疗保障、国际转运、教育培训和科研为一体的多元化医疗服务体。至今已为来自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40余万人次提供不同需求的医疗服务,境外人士达75%。自上世纪90年代初率先与商业健康险公司建立合作,开展直接理赔结算业务,现已与欧美、日本和国内20余家保险公司建立合作关系,保险收入占医疗总收入从最初仅为5%,以后逐年增多,截至2010年已达到35.9%。中心举办了四届“高端医疗服务与建设”国际研讨会,发起筹建上海市医学会涉外医疗研究会,为整合上海涉外医疗资源、推动上海现代医疗服务业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是美国、英国、德国等10国领事馆、国际国内商业保险公司和跨国企业的指定医疗单位。

加强上海医疗保障体系,促进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相关政策建议

根据国际商业健康保险不同模式分析并结合上海实际,提出建立上海商业健康保险新模式,即按医疗服务的不同需求,采用多种类型保险制度互补结合,既保障基本医疗,同时尽可能满足不同层次人群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图1)。在满足基本医疗的同时大力发展高端特需医疗服务。医疗服务按大的框架分为基本医疗服务和高端医疗服务两部分。基本医疗服务由公立医院及部分私立医院提供;高端医疗服务目前主要由部分公立医院的涉外和特需医疗部门、中外合资医院和诊所等提供。建立多种类型医疗保险制度互补结合,保证医疗保障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基本医疗保险:即现有的城保、镇保和新农合等。由政府承担,通过多种形式筹措资金,强调全覆盖,体现公平性。基本医疗保险+补充保险相结合:对封顶线以上部分,宜引入补充保险,可以由政府推动或结合商业等各种形式的补充医疗保险产品。以享受基本医疗服务的人群作为受益方,提高该人群的支付能力。补充保险可以由个人或结合集体共同出资购买,其费用低、受益面广,解决了部分“看病贵”的问题,是对广大人民群众基本医疗保险的一种补充保障;另外,作为购买基本医疗服务的资金扩充,大大增加了商业保险公司基本医疗保险产品市场的基数,降低了其健康险的运营风险,亦有利于商业健康险公司的发展。基本医疗保险+高端商业医疗保险相结合:采用分类支付的办法,对于有高端医疗服务需求的人群首先就其基本医疗服务范畴由基本医疗保险负担,而超出基本医疗服务的特殊服务需求,由商业保险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和政策导向设计多层次、个性化的健康保险产品作为高端医疗保险产品来提供,包括市场上存在的涉外高端医疗、特需医疗和高端体检等。可由个人或单位集体共同购买,从而使基本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顺利接轨,满足多层次人群的医疗服务需求。

针对商业保险需求,政府应制定和完善相应的商业医疗保险法律法规,给予税收优惠和政策倾斜,大力开发和开放商业健康保险市场,降低准入门槛,积极鼓励国内知名保险公司及各种中小保险公司加入到健康保险的经营和管理中;有序引入管理经验丰富的海外健康保险公司和TPA公司;解决医院参与医疗保险经营管理和保险公司开办医院或收购医院的合法性[5];适时建设商业医疗保险统一结算平台。

高端医疗市场范文第8篇

移动医疗,即通过移动设备提供医疗/健康信息和服务,包括四大应用场景:健康管理、慢性病监测、辅助诊断、在线诊疗及预约。我们认为,移动医疗产业链可以分为基础设施提供方和核心业务参与方两大阵营。相关各方通过数据流、资金流、设备及服务流三条链路相互勾连,形成统一的完整闭环。基础设施提供方包括金融端和信息技术端两大部分,核心业务参与方包括直接消费端、产品/服务端、间接消费端三大部分。两大消费端可以衍生出六大盈利模式,对于直接消费端:分别面向医院、医生、患者收费;对于间接消费端:分别面向保险公司、药品研发机构、药企收费。

全球移动医疗发展状况:三大因素驱动市场进入高速发展期

移动医疗在传统互联网时展较为缓慢,2013年全球移动医疗市场规模为45亿美元。随着移动互联网的爆发,移动医疗有望在2014年步入高速发展期,2017年市场规模或将达到230亿美元,复合增长率超过50%。我们认为,全球移动医疗高速发展将是社会因素(人口老龄化)、技术因素(移动互联网的爆发)和资本因素(风险资金大规模涌入)共同作用的结果。社会因素为移动医疗提供了刚需市场,技术因素为移动医疗攻克了应用瓶颈,资本因素为移动医疗注入了资金支持。全球移动医疗市场主要存在三大阵营:传统医疗设备和信息化厂商、伴随移动医疗浪潮崛起的新兴企业、IT领域科技巨头。通过仔细梳理全球市场,我们发现,上述三大阵营在当前市场中呈现出显着不同的态势:两大新兴阵营积极进取,而传统阵营则普遍徘徊观望。

高端医疗市场范文第9篇

据JCI的官方统计,国内仅有8家妇产医院通过JCI国际认证。通过这一数据可以看出,国内高端私立妇产医院的数量其实非常少,医院经营与管理方法和品牌运作模式都不太成熟。从2015年莆田系与百度之间的“战争”就可以看出,过度依赖网络获得消费者,已经阻碍了高端私立妇产医院的发展。

二胎全面放开后,资本在布局民营妇产科医院上似乎又多了一层利好。但这背后必需要问这样几个问题。第一,妇产科起家的北上广城市到底还有多大潜力?第二,向二线城市扩张能否复制一线城市的成功经验?第三,长期来看,妇产科的盈利空间到底有多大?

有限的一线城市

民营妇产科在一线城市起家走的是高端路线。包括和睦家医院、美中宜和等,从服务外籍人士到本土富裕客户进入市场。优势是比较早建立了品牌的优势,而且在服务外籍人士和高端医疗保险对接上面有比较高的门槛。但缺点是价格无法被更广泛的人群接受。

比如说,和睦家的整体定位是中国前十富裕城市中收入前5%的人群。随着外资企业逐渐本土化,外籍人士增长经历了早年的快速增长后进入稳定阶段,未来由于经济不确定性以及本土化需求,外籍用户市场很难再有大飞跃。因此和睦家这样的医院开始把核心放在本土用户上。

但一线城市的本土高端用户在妇产科上的潜力非常有限。适合二胎的高收入家庭女性很多年龄已经偏大,而且很多真正富裕的家庭过去几年大量选择出国产子,并没有真正受到二胎的限制。而正进入生育期的女性人数以及最适合生二胎的女性人数其实一直在减少,2000年, 25-40岁最适合生育的女性人口为1.72亿,2010年为1.55亿,减少了1700万人,照此速度下去,到2020年前还会减少1500-1700万人。因此这最高5%的人群中的潜在女性用户整体在萎缩。加上高端医院的价格不可能被大部分人接受,以及市场竞争者的增加,未来一线城市妇产科可拓展的空间并不太大。

扩张有多靠谱

和睦家近年来在青岛、广州布局。而另外一些获得风投的妇产科连锁医院则瞄准了如大连、成都、天津这样的城市。一些莆田系医院也会选择大城市中新城或城乡结合的地区,在医院比较缺乏的地理位置寻找机会。

不过,未来在这些新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的扩张很难复制北京、上海这样的经验。首先,如果是高端医院的定位,这些城市缺乏在北京、上海这样高端医疗保险的渗透配合。和睦家在北京、上海的起家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外籍人士在中国购买了高端医疗保险(企业购买或者个人购买),这个条件在北上之外的城市并不存在。

第二,二线城市相比一线城市,医院本身的压力没有那么大,对于高净值人群,人际网络的紧密型也更容易操作,获得优质医疗资源的难度不像北上那么难,不太需要寻找体制外的办法。因此,二线城市高净值用户对民营中高端服务的迫切性不如一线城市那么强烈。

最后不可忽略的是,这些城市并没有那么大的潜在客群可以容纳多家竞争者。二线城市在经济环境的不确定面前风险更高,加上市场本身吞吐量有限,在大环境变动的时候,二线城市的投资风险要高很多。

盈利空间有多大

最后一个问题则是长期来看妇产科医院的盈利空间有多大。从和睦家(美中互利)退市可以看到,仅凭医院本身业务要支持地域的扩张,资产非常重,投入很大,财务数据最终并不会太好看。在复星收购之后,更多是布局全产业链,将医院作为一个平台,嫁接其供应链或者其他的产品。这样就可以降低对医院本身盈利的压力。

因此,如果单纯要做妇产科连锁扩张的模式,会很容易遇到投资回报和扩张速度的冲突,资金压力很大,投入回报会很长。而且当大型城市出现饱和,往二线城市发展能带来的冲力不会像一线城市那么足。

总结下来,民营妇产科板块未来的资金压力还是很大的,可能最终会不得不转型做综合或者诊所,但两条途径都意味着长时间的投入,以及重新建立服务模式和流程,并非所有的当前竞争者都能够走通这样一条路。

高端医疗更需“政策提携”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多数的高端医疗产业面临的是仅有环境高端、服务高端、收费高端、器械高端,而核心的顶级专家资源却严重缺乏的尴尬境遇。2015年11月23日,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生活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指出:将推动医疗、教育、科技等领域人才以多种形式充分流动。完善医疗、养老服务护理人员职业培训补贴等政策。通过完善永久居留权、探索放宽国籍管理、创造宽松便利条件等措施加大对国际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度。《意见》通过给人才松绑,促进高端医疗进一步发展。

民营高端医疗的人才问题

究竟什么样的医疗服务可以称得上高端?是顶级的环境、卓越的服务还是领先的医疗技术?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他们的选择应该是最后一项。

在中国,目前的高端医疗产业呈现的是“二八分”的状态,20%停留在公立三甲医院的特需服务,80%归属于外资、中资的民营医疗。在中国,这两者的受欢迎程度可以用“一半冰山,一半火焰”来形容。

“高端医疗”是目前全国三甲医院最主要的盈利渠道之一,而在民营医院,如今的境遇尽管比前几年已有起色,但也只能说是差强人意。在这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优质的医生资源民营医疗机构难以撬动。而此次《意见》出台对于高端医疗消费来说,最大的利好正在于给医生人才“松绑”。

在外资高端医疗领域,海外医生资源一直是核心吸引力。此前,国内外资高端医院的代表北京和睦家医院院长盘仲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现阶段和睦家的病人50%为外籍人士,在过去,这个数字接近百分之百。而和睦家目前的医生资源构成也主要来自于外籍医生以及国内“多点执医”的三甲医院专家。但多数中资的民营医院仍然难做到如此级别的专家资源配备。

海外人才的引进可以给民营高端医疗机构在三甲医院专家资源之外多一种选择,事实上,包括梅奥诊所在内的顶级国际医疗机构也正布局国内高端医疗市场,海外人才的需求在未来会进一步加深。

国内专家资源如何流动

事实上,医生资源从公立向民营的流动现阶段依旧需要依赖包括多点执医在内的各种流动方式,可以看到的是,在最近的一段时间里包括挂号网、春雨医生、丁香园在内的移动医疗集团也已纷纷尝试从挂号业务转身线下诊所,希望通过“高端医疗”服务实现变现,而第一步就是将此前通过挂号积累的专家资源引入到民营医疗机构中。

“资本要想实现医生资源的变现,仅靠挂号服务不可能完成,最直接的方式还是将三甲医院的专家资源引入到民营医院中,通过高端医疗服务来实现。”移动医疗业内人士好牙医创始人孙广峰表示,“比如在民营医院中搭建专家资源的‘绿色通道’,或者是利用专家的空闲时间在民营医院坐诊。”

松绑之外,还需要定向的人才培养。

对于高端医疗来说,一部分需求来自于疾病的治疗,另一部分来源于康复、养老等保健需求。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目前全国60岁以上老人已达2.12亿,占总人口的15.5%,如果按照国际公认的“3位失能老人配备1名护理人员”的标准计算,我国需要的养老护理人员数量大约在1000万人。但根据现有公开数据,当前全国养老机构人员不到100万,持证上岗的人数不足两万,缺口已达千万级别。

在国内,专业养老护理人员的缺乏一个重要原因来自于正规的医护院校毕业生并不愿意进入养老院、康复院这样的“边缘化”医疗机构。在养老产业已趋近于成熟的英国,这样的护理专业人员也并非来自于正规的医护院校,而是来自于专业的护理培训机构。

此次《意见》提出,将完善医疗、养老服务护理人员职业培训补贴政策,这将有望给包括养老机构在内的高端医疗提供更多的专业护理人员,提升服务水平。

投资者还有哪些期待

“发展高端医疗,国家要进行高标准的监管,机构的医疗标准和水平要符合正规的要求。”弘晖资本创始人王晖表示。据王晖透露,在目前,尽管不少民营医院都有转型高端的意愿,但在包括手术室的洁净度、院内感染的防御、医疗污染物的处理上依旧存在参差不齐的情况,行业口碑难以树立。“在行业质量被规范化之后,包括医保报销、税收在内的政策上对公立医院、民营医院要一视同仁,不能有倾斜,才能呵护这个市场的成长。”王晖表示。

事实上,在此次的《意见》中,有关医疗服务税收的政策利好也被提及:适时推进“营改增”改革,研究将尚未试点的生活行业纳入改革范围。科学设计生活业“营改增”改革方案,合理设置生活业增值税税率。而在同日的《国务院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中亦提出,将适时推进医疗、养老等行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试点,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

中国特色的畸形“高端医疗”

中国医疗界的高端服务受到大环境的影响,体现出几个方面的特性:一是名医资源紧俏,产业链上各个环节都希望网罗这种稀缺资源,以名医为高端服务的尝试并不少见;二是以技术为高端的切入口,而从一定程度上忽略服务;三是仅以定价来划分高端和其他人群,忽略客户真正的需求缺口,导致整体高端市场的发展局限。

仅以名医本身作为标签,而忽略高端的真正含义――服务

由于中国缺乏优质的基础医疗服务,导致患者长期向大医院集中,加上中国的全科医生行业发展缓慢,一直没能成为主流,因而专科一直是患者接受的模式。这些因素导致专科名医成为稀缺资源,很多情况下病人选择名医的理由是出于对普通医生诊断的不信任,而并非疑难杂症和大病。

在这种大环境下,加上医生多点执业的松动,迁移名医资源正好迎合了患者想看名医但在公立体系内得不到这种服务的缺口,由此出现了名医工作室,名医打包入住模式的诊所等新尝试。为了配合名医的价值,以及给名医迁移出公立体系动力,这种名医迁移往往是高价的,诊金远远超过公立医院VIP甚至国际部的价格,由此也被打上了高端的标签。

这可以说是医疗服务上具备中国特色的一种“高端”,这种高端主打的并不是服务的模式,比如更好的客户体验,更优质的医患沟通,更好的病前病后服务等。事实上,迁移名医资源的高端仅仅以名医本身作为标签,而忽略高端的真正含义――服务。很多患者其实并不真正需要这种高端服务,他们可能只是需要一个长期管理其健康并且值得信任、服务良好、就医环境更佳的平台,而真正需要名医对大病和疑难杂症的大部分却无法负担这种高端服务。因此,迁移名医资源其实并非真正的高端,只是现下医疗资源和需求不匹配下的特殊产物。

以技术为切入口的高端,

需求不会太高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高端体检。包括公立医院VIP、国际部、私立体检中心高端套餐在内的产品越来越注重背后的仪器和技术。

观察一下各类高端体检套餐会发现,中国市场正在朝筛查越多、使用的机器越精密为高端的方向发展。这个方向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中国缺乏家庭医生这道基础医疗守门人所引起的。正因为用户自身并不确定其健康风险,市场就通过包装各种精密技术和筛查来吸引用户购买高端套餐,打造更全方位检查的概念。而事实上,如果有熟悉用户健康情况的家庭医生,他们会发现很多筛查没有必要甚至对身体有害(如没有必要的CT筛查等)。

通过技术打造高端也是缺乏基础医疗大环境下的畸形产物,长期来看市场的需求不会太高,而且可能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和不必要的开支。

以定价来划分高端和其他人群,忽略客户真正的需求缺口

导致整体高端市场的发展局限。比较典型的是高端医疗保险。这种产品进入中国的时候针对的是外籍外派工作人员在中国的医疗需求,但这个群体人数有限,加上中国企业日益本土化,外派工作人员的数量很难再出现爆发式增长。因此高端产品的发展遇到了很大的瓶颈。

高端医疗保险的价格阻挡了其快速发展的可能性。这和整个医疗大环境密切相关,由于没有办法对医院医生的行为进行监督,只能通过调高保费的形式保护自己的风险。另一个形成高端保险市场的原因则是语言,因为外籍人士需要英文服务,就医的网络就相对局限,而大部分本土用户并没有这个问题,将过去的高端迁移到本土用户是很难奏效的。

核心的问题:有多少所谓的高端医疗资源真正是大部分用户需要的?

用户的需求缺口在哪里?事实上,用户对现行医疗体系的不满更多是出于两个原因,一是看病效率和服务差,二是保障不足。将这两点定义为用户需要现在的高端医疗服务并不准确,事实上很多高端医疗产品的覆盖面和医院网络并不是直接针对用户的这两项诉求的。因此高端业务才会出现很大的发展瓶颈。

从上面三种医疗界的高端产品和服务来看,这类高端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医疗资源不平衡,缺乏基础医疗守门人角色引起的,并不是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将高端和价格直接相连的办法也无法推动业务快速增长,真正的高端更应该是一种服务质量的差异性和用户体验的提升,仅凭迁移名医资源、技术、以及高价,很难持久也很难做出一个快速增长的市场。

高端医院在中国的起家有几方面推手,外籍人士增加带来的需求,本土有钱人对孕产服务的需求,以及为本土公司高管和有钱人提供差异化的服务。经过了一轮融资、膨胀,高端医院后续发展的潜力受到市场规模的制约,同时服务能力上的限制、价格不透明,人口结构变化,都可能是未来这种高端发展模式的重重危机。

妇产科是高端医疗服务起家的一个主要推动力

以和睦家为例,妇产科收入近几年一直占其总体收入的14%左右,是最主要的科室,收入比例仅次于手术(20%左右)。靠这块业务拉动未来的风险其实很大。一个是人口结构变化,二胎政策并没有带来生育率的快速增长,未来育龄女子人数减少,生育率降低无法避免。另一个则是高端医疗保险生育保障的调整。

生育保障是不少个人用户购买高端医疗险的主要原因,这部分用户仅冲着生育费用报销而去,并非保险的长期用户,且这几年高端医院生育费用水涨船高,费用不透明,已经有一些保险公司开始削减或取消生育保障,控制风险。未来这会是一种趋势,对以妇产科为主要收入的高端医院板块影响会很大。

高端医院的差异性在于服务质量,而非医学能力

这一点随着扩张也逐渐展现出来了,背后的主要原因还是人才。服务的对象有一大部分是外籍人士,因此对医生语言和服务能力上的要求比较很高,制约了一些本土有经验的医生加入。尽管高端医院通过连锁和地区扩张开去了,但医学人才一直是一个瓶颈,这决定了高端更适合做服务,复杂的病症需要转院处理,不适合发展成综合性医院。

当然,这也是用户需求决定的。外籍人士如果真正遇到大病,一般会选择回国治疗,而本土有钱人遇到大手术等情况,仍然会倾向于选择公立医院的名医。

因此综合这些原因,高端医院的定位更多是门诊和健康服务,同时包含一些简单风险低的手术,复杂项目需要和公立医院合作转院。这从和睦家的收入结构上可以看出来,和睦家57%的收入来自于门诊,43%来自于住院。这种趋势会持续,未来高端医院更可能往诊所方向发展,而不是综合性医院,虽然住院毛利更高,但医学能力和用户需求决定了这部分业务不可能是高端医院的主营业务。这对整体的利润率和规模都会有影响。

和睦家和美中宜和都开始进入诊所。和睦家近年来加快地域扩张,展开家庭健康服务,近年来其收入增长有所放缓,从2012年的33%下降到2013年的18%,2013年还出现了亏损达600万美元。未来妇产科和住院的发展瓶颈会是财务上主要的风险。

在转型做诊所这条道路上,高端医疗也面临不少危机

价格和商业保险为主的支付方式决定了高端是一个狭窄的市场,且集中在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城市,快速增长的潜力不大,除了外籍人士,本土自费的高端人士还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也是一个风险。

高端诊所的优势在于预防医疗、健康管理上,但矛盾的是这些以服务为核心的项目并不能直接带来收入。以和睦家为例,在预防医疗、健康教育、病患互动之间都做了很多投入,这有助于建立品牌形象,提升服务能力,这些措施作为高端保险的一部分服务被纳入保障,但无法成为独立的收费项目,而高端保险本身在整个中国的市场份额很小,要想从此突破很困难。

高端医疗市场范文第10篇

2017年1月13日,网络大V“急症科女超人”于莺在微信朋友圈转发诊所招聘信息时,透露其管理的一家综合门诊,于2016年12月接诊患者突破1800人次。这个数字对于一家中高端全科诊所来说,颇为不错。

于莺预估随着保险的加强,“客流量仍会持续上升”,这不是空穴来风。中国商业健康保险似乎正在迎来一个高速成长期。

波士顿咨询公司2016年中的报告显示,中国商业健康保险2010年-2015年复合成长率高达29%;按这一速度成长,中国商业健康险市场到2020年或将接近万亿元规模。

随着北上广地区大型公立医院高端服务部门逐渐发展起来,民营医院在全科和部分专科优势较为明显,部分高收入阶层的全科到专科高端消费流程已经打通,一些新款的商业健康险应运而生,但在现有医疗体系下,能否发展壮大,还待观察。 健康新险种盯住高端客户

郑是美中宜和国际保险部副经理,是公司2015年从保险公司挖来的专业人士之一。随着郑和其他同事的加入,美中宜和在2016年底联合平安保险公司,推出了一个新的高端保险计划。

这是一款面向儿童的医疗保险产品。家长缴纳8000多元年度保费,获得一个美中宜和全科医生初诊服务的服务包,比如体检、电话咨询等。每管理一名参保者,美中宜和每年从保险公司接受一笔固定诊疗费用,就是所谓按人头付费。即使患者一年之内没在医院就诊,保险公司依然给付这笔费用。

此前,高端医疗保险的签约医院主要采用按项目服务,服务量越大收入越高。按项目付费下,医院有动力做大服务量,从保险公司多获得费用赔付。而且,很大一部分高端医疗险是个人投保。有些投保者等到疾病风险较高的时候才去投保,出险概率高,这提高了保险公司的赔付成本。

为了保证利润,高端保险公司选择持续上涨保费。这导致中国高端医疗保险保费近年水涨船高,三五万元的保费,让很多高收入阶层也望而却步。投保人数少,使一些保险公司干脆选择部分放弃市场,不再接受个人投保高端医疗保险,专注于公司团体市场。

和睦家网络管理总监司伟塔告诉《财经》记者,根据医院与保险公司长期合作的情况来看,中国高端医疗保险实际上并没有开拓出太多的新客户。

合理控制保费价格和诊疗费用,高端医疗保险应该能够在中国中高收入阶层中吸引更多客户。

2015年,和睦家联合永安保险推出针对成人、儿童共同投保的家庭保险。这一保险计划过去一年吸引到1000多参保者,八成以上都属于国内消费者。

上述两种新保险产品的特点是,由保险公司和医疗机构联合开发,共同管控患者就医流程;保险公司适当降低保费,吸引更多客户投保;医院适当控制费用,牺牲客单价,获得更多患者;患者投保成本适当降低,而且有一家固定机构专门管理自己健康,也就是患者看病先到固定机构进行初诊,建立健康档案。如果患者确有需要,则由该机构联系预约转诊到大型公立医院就诊。

这跟已有的主流高端医疗保险产品不一样。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投保患者在高端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高端病房看病,由保险公司与医院结算。患者选择范围比较宽,只要是保险公司认可的机构就能去,高端医疗保险公司甚至以服务网点众多来吸引客户。

新产品的前景还待观察。哈佛大学卫生经济学博士后李明强指出,消费者在这一新模式下首诊选择受到限制,与过去的就医模式相比可能会不适应。当然,合理转诊和健康管理也许会让消费者耳目一新。

不过,重要的是,这种模式下可以使保费维持在一个合理的区间,起始保费在1万元左右。

郑认为新保险产品“在商业逻辑上是通的”。类似新型保险产品借鉴的是美国管理式医疗的理念。早年间,美国保险公司向医疗机构采购医疗服眨也是按项目支付。随着费用不断上涨,保险公司和患者不胜其扰,出现不同形式的管理式医疗。在管理式医疗模式下,保险公司甚至直接投资医院,参与到医疗流程中;保险公司适当限制患者就医,强化预约转诊流程控制,引入按人头付费等结算方式,从而控制保费和就医费用失序增长。

这样的探索并不是毫无风险。早年间,部分保险公司曾经联合高端牙科诊所探索管理式医疗模式,但是最终因为无法拓展市场而黯然退出。

时机很重要,中国的高端医疗保险市场2015年规模约在30亿元左右,在保险市场走热、人们的观念改变的大背景下,新型险种的试水,很有可能会把一部分中端消费者也吸引进来。波士顿咨询公司合伙人罗英就指出,部分中等收入阶层也许不会给自己购买高端保险,但是在公立医院儿科就医难背景下,他们可能会给孩子在一定时间内购买合适的中高端医疗保险产品。 社保缺口正是商险机会

2015年中国卫生总费用超过4万亿元,全社会个人卫生支出更是超过1.2万亿元;而商业健康保险保费收入规模仅有0.24万亿元,总体依然偏小,潜力较大。尽管政府统计数据还未正式公布,2016年中国商业健康保险保费收入应该能够超过4000亿元,增速超过70%。“我自己承保的业务增加了230%。”保险经纪李杰告诉《财经》记者,从业15年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景象。

市面上,部分保险产品的销售提成已高达10%到40%。这意味着,包括李杰在内的整个保险行业的从业者,2016年的个人收入应该非常不错。

中国商业健康险市场可谓一片繁荣,堪比2016年中的房市。

在李杰拿到的业务单子中,九成以上都是重大疾病保险(下称重疾险)。重疾险的常见模式为,投保人一旦被诊断为事先约定的可涵盖的少数重大疾病时,保险公司将会一次性给予大额补偿款。此外,中国市场上的商业重疾险普遍具有返还功能:如果在约定保险年限内,投保人没有患病,保险公司还会将本金和利息返还。

尽管基本实现全民医保,但是中国政府举办的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有限,实际报销比例偏低。福建泉州白血病患儿的家长庄龙章告诉《财经》记者,自己孩子治病花费了超过25万元左右费用,实际报销也只有8万元,这还不包括误工造成的家庭收入损失。

因为看病贵,很多人选择商业重疾险,一旦生病可以从商业保险公司直接补偿一笔费用,避免因病致贫。2015年,重疾险保费收入规模为1690亿元,占整个商业健康险的三分之二强,超过98%都是由个人消费者购买的。

重疾险市场利好,也催生该险种的各类销售服务企业出现。丁云生曾经是一家跨国保险公司高管,2016年他自己创办了一家重疾险销售培训企业,出版两本重疾险销售的培训教材。他告诉《财经》记者,商业健康险分为报销型医疗保险、重疾险、失能险和护理险等。目前,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市场主要是前两者。

前述中的两个新保险产品属于报销型医疗保险。不同于重疾险,这类保险不返还本息,投保者看病,保险公司按照保险约定进行赔付。业内人士也称之为“消费型保险”。

波士顿咨询数据显示,2015年报销型医疗保险收入720亿元,其中,80.8%近600亿元来源于团体保险,主要由企业为员工集体购买,大部分来自于所谓“商业补充医疗保险”。

由于社会医疗待遇有限,大量药品、耗材、服务项目不能完全报销,还需要患者自付一部分;完全自费的也不在少数。为了提升员工的医保待遇,一些企业就购买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相衔接的商业补充医疗保险。

在北上广,很多企业招聘员工时,都会特别提出,员工福利包括补充医疗保险,以吸引优秀员工。一般来说,享有这一商业保险的员工,门诊起付线实际下调到500元,即他们看门诊只要超过500元就可以报销。而且,社会医疗保险仅部分报销的药品、耗材、服务项目等,保险公司则会支付剩下的部分。

这类商业补充医疗保险,由于购买企业比较多,市场比较透明,成本和费用信息越来越公开。太平洋保险公司一位内部人士告诉《财经》记者,年轻人比较多的科技公司,人均保费在五六百元;中老龄员工占比较高的国企,人均保费可能到两三千元;一部分公司可能给部分中高层管理者追加部分保费,再报销一些自费药品和自费服务项目。 保险体系结构失衡

在欢庆2016年保险市场一片繁荣时,仍有必要审视中国商业健康保险的结构问题。

返还本息的重疾险,设计借鉴了寿险和意外险,现在长年占据商业健康险的三分之二份额。李明强告诉《财经》记者,此类保险在东南亚比较多见,发达国家市场主要见于前英联邦国家,市场份额相对较小。

因为发展较晚,中国商业健康保险长期依附在寿险之下,曾长期由寿险公司销售,专业健康险公司发展缓慢,是寿险公司做大的。“有病看病,无病养老”看似是重疾险的优点,实际上也存在一些问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朱俊生就指出,“在保单设计中,保险企业列出一系列重大疾病;只要投保人患有其中任何一种疾病,保险公司就向投保人支付约定的赔付金额。至于患病投保人是否治疗,赔偿金是否足够支付医疗费用,都与保险公司无关。”

而且,一旦患者遭遇一次约定大病以后,商业保险公司通常就不再接受再投保。因此,这类保险实际上无法为患者提供持续的费用补偿。

因为这一类保险部分具有的储蓄和投资功能,市场看重的其是其返回本利的保险设计,而不是保险本该具有的对冲风险的功能。

国内报销型商业医疗保险,以补充医疗保险为主,长期与社会医疗保险绑定,保险产品设计相对单一。社会基本医保由政府主导、强制参与。对企业和个人而言,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已花去不小的开支,再购买中高端商业医疗保险形成双重成本,压力较大。

除了受社保挤压,大型公立医院在市场竞争中不断走强,也让保险公司的生意不好做,因为门庭若市的大型公立医院缺乏和保险公司配合的意愿。波士顿咨询公司的报告称,中国医疗保险企业“与大型公立医院之间的合作关系依旧薄弱,进而导致其无法获取必要的患者信息,为成功的产品设计和定价提供支持”;同时,商业保险提供商“与医生之间的互动也十分有限,使之难以制定有效的风险和赔付率降低举措”。

民营医院数量虽多,但服务能力普遍偏低;部分中小型公立医院、民营医院逐渐劣质化,始终无法从医疗服务市场上被淘汰,这使保险企业可以信任的民营医院比较少。

朱俊生分析,“由于医疗卫生体系改革的滞后,掌握大量患者资源的社保机构进行费用控制尚且困难重重。商保承保的患者只是医院患者的一小部分,根本无法与医疗机构形成谈判格局,自然无法控制费用。费用控制完全掌握在供给方手中,这就会让保险公司设计费用报销型产品非常被动。”

高端医疗市场范文第11篇

新年伊始,万达集团就和英国国际医院集团(简称“IHG”)在北京签订合作协议。后者是全球著名的医疗集团,已在全球50多个国家管理450多个医疗项目。

按照计划,万达将在上海、成都、青岛建设三座综合性国际医院,总投资150亿元――这是中国企业在医疗行业的最大一笔投资。医院将由IHG运营管理,并采用“英慈万达国际医院”中文命名。新医院将定位于“国际高端的医疗机构”,对标美国麻省总院、美国梅奥医疗集团等高端医疗机构,后者已经在国内开展业务。

地产起家的万达承诺三座医院均按照国际顶尖标准设计建造,而IHG则保证未来这三家医院都会通过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的高端医疗认证。

此次合作对双方来说,都是不错的选择。对于万达而言最直接的利好是高利润――医疗卫生用地的价格远低于住宅或商业用地价格。而IHG垂涎中国高端医疗市场也并非一日。在2015年3月IHG就投资100亿在福建贵安建立中英贵安国际智慧健康城,同年IHG还加入了由新希望和万通牵头成立的中国医疗健康产业发展策略联盟,为联盟内医院提供管理服务。

实际上,高端医疗一直是各方看好的一块肥肉。随着国人收入的增高,部分富裕人群不再满足于基本的医疗需求,同时在国内工作的外籍人士也对高端医疗有潜在需求。以上海为例,2015年在上海工作和居住的外籍人口在20万左右,加上商务流动客流该数字可达50万上下。合计二者需求可以估算出上海高端医疗市场规模在160亿~180亿元之间,但业内估测现在上海高端医疗的市场收入不到百亿元。

这显然是一块诱人的蛋糕,但并不容易品尝。国内高端医疗机构可分为高端全科、高端专科和公立医院的高端服务部门三种类型。前两者主要以外资、合资等民营资本为主,而后者多是从公立医院独立出来的高端服务机构。

高端全科医院包含前文所述的麻省总院、美国梅奥在内有数十个品牌,主要存在于一线城市,其中90%是中外合资。成立最早的是北京和睦家医院,这个由美国美中互利集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合办的医院成立于1997年。

新世纪后,更多国外品牌加入了抢夺中国高端医疗市场的大军,2004年美国华平投资集团与联想集团等在北京共同投资设立美中宜和医疗,2009年新加坡康威医疗(Healthway Medical)也开始在大陆设立机构。

但这些海外品牌在国内的发展道路并不通畅。受投资回报期过长、前期投资过大等多方面影响,海外高端医疗机构的财报并不喜人。以和睦家为例,其母公司美中互利在2013的营收为1.794亿美元,但净亏损为640万美元。

在接受《财经天下》周刊采访时,曾任新加坡上市公司康威医疗集团独立董事的陆嘉德表示,制约外资医疗发展的主要瓶颈在于“人才”。

“外资医疗机构无法吸引足够多的全职医生。”陆嘉德说,当前国内最好的医生都集中在三甲医院,出于“综合收入、学术环境”等因素的综合考量,这些“大医生”并没有充足的动力离开三甲。

“影响大医生择业的原因不仅仅是经济收入,还有行业地位和学术氛围。”陆嘉德说,在三甲医院,一些知名医师除了是医生之外,还可能是某些科研项目的带头人,他们在行业内有着崇高的“学术地位”,而这是大部分外资高端医疗机构难以给予的荣耀。

而上海高端医疗机构寓医馆创始人宋维则向《财经天下》周刊表示,三甲医院的诱惑力除了体现在以上方面之外,还体现在安全性上。“中国医患纷争不绝,三甲是国家最高等级的医院,国家需要保护这里百姓的就医秩序,就势必保护三甲医院的医生,所以这里是医生最安全的工作场地。”

人才匮乏的局面,促使众多高端医疗机构改变经营思路。一部分外资高端医疗机构开始尝试着和三甲医院合作,外资出场地设备,三甲医院出人才,但这依旧是受制于人的方式。

“医生依旧不属于外资品牌,所以在公立医院内工作繁忙的医生不可能天天到高端医院出诊。”陆嘉德认为,一个解决方法是从国外引进医生来华坐诊。“但这个可能性非常低,即便有一两个也独木不成林。”

而另一部分高端医疗机构开始走差异化竞争――创立高端专科医院,垂直于某些细分业务,避免和国内三甲医院直接竞争。目前,国内一线城市中高端专科门诊品牌超过40个,涉及妇产、眼科、牙科、肿瘤、脊柱等多个专科。其中眼科、牙科、体检因为门槛不高成为众多高端医疗品牌选择突破的方向,有超过60%的高端专科医院主营这三项业务。

宋维的寓医馆就专注于诊断健检。“我们选择那些公立医院不擅长,但市场有需求的项目来发展。”宋维说,他们和公立医院是合作而非竞争关系。

而在高端医疗市场中,占据最好跑道的应是公立医院的高端特需部门,这些从二、三级医院中分离出来的部门占据着天然的优势――可以制定高额的挂号费,药品还可以进入医保系统,当然最重要的是他们还掌握着中国最精良的医护人才。

高端医疗市场范文第12篇

一、中国医药终端形态

近年来中国医药市场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好现象。无论是医药市场的经济理论家还是实践者,纷纷对中国医药市场的现状和未来走势献言,这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现象。

目前大多数行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医药市场结构分为:第一终端、第二终端、第三终端。第一终端主要是指二级以上的医院;第二终端泛指城市药店;第三终端泛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场所,其范围包括:县以下乡镇卫生院、农村卫生所以及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城乡结合部的卫生所、私人诊所、厂矿企业门诊部等。

当然也有部分专家和学者认为第三终端的概念不清晰,提出所谓终端:是指直接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医院、药店、诊所等单位。国家将其分为医院和药店两大系统,医院系统归卫生部管理,药店系统归SFDA管理。

笔者认为鉴于中国的国情,中国13亿人口有着9亿农民,在农村的城市化远没有达标的时代,将农村的医药市场单独出来组成一个终端范畴是完全有必要的,至于将一些厂矿企业医院、一级医院、卫生所、民营诊所也列入第三终端范畴是由于这些领域涉入者少、受关注少、营销资源配备少等因素导致其可作为一个细分市场。医药企业或者商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针对第三终端制定适合自己的战略战术,可以进入该领域也可以不进入该领域!但第三终端是客观存在的!

现在有不少制药企业、医药批发商业关注第三终端,同时真真切切的在第三终端中耕耘收获。2005年蜀中药业集团的销售额年增长率超过了30%,其整体销售额中有30%以上是在农村医药市场实现的,也就是第三终端的范畴。2005年蜀中阿莫西林胶囊的销售数量达40亿粒,占该品种全国市场的3成以上,氨咖黄敏胶囊、板蓝根颗粒、多酶片、双氯芬酸钠肠溶片和氯芬黄敏片的销量也居全国第一,各品种在农村市场的销售额均占全国总市场的80%以上。蜀中药业现已成为中国知名的普药企业之一。

无论大家如何讨论第三终端,它确实存在,它不因人的意志而转移,它是中国特色的医药细分市场,它确实可以给予辛辛苦苦的耕耘者真诚的回报。谁能为中国第三终端的主要部分农村医药市场提供价廉质优的药品、提供百姓放心、提供百姓用得起的药品,他就是民族的英雄!袁隆平解决了中国人,尤其是农民的吃饭问题,接下来谁又能够解决农民的健康用药问题?谁是第二个蜀中药业呢?

笔者在研究中国医药市场各种终端形态时,发现诊所一直是被人忽视的部分,或者将其归纳在第三终端范畴中!然而,从各种数据、国家宏观政策、以及发达国家医药市场的特点发现,诊所,作为未来重要医药市场组成部分,将成为医院、药店、农村市场之外的又一个规范的中国医药终端市场!它是中国医药市场的蓝海——第四终端在期待中觉醒、在艰难中前进!本文将就诊所这一终端形态予以刨析,希望能够抛砖引玉,供各位同行参考讨论。

二、目前国内诊所概况

提到诊所,不管是医药业内还是业外,人们始终对其存在的必要性持怀疑态度的!也许是中国目前的“黑诊所”也就是无证诊所太多的缘故,据权威机关报道,2004年中国清理整顿私人诊所的数量达到约2.5万个之多!

无证诊所不仅数量多,而且分布广。近年来,政府有关部门多次清查和打击无证诊所,但收效甚微。无证诊所为什么会产生?为什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我国医药市场近20年来得到了迅猛发展,全国医药产品的销售额年平均增长为13.5%,2005年我国医药工业生产总值约4700亿元人民币,我国的医药市场已经颇具规模。

虽然我国的医药市场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形成的过程当中,但当前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相对落后于经济体制改革总体进程,卫生事业发展还是相对滞后,我国亿万人口离“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还有差距,这些都导致我国正常渠道的医药供给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

美国国民生产总值(GDP)中用于投入医疗的比例高达15%左右,我国的GDP总值投入医疗卫生事业的比例也只有不到5%,而我国人口总数又是美国的4倍多!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消息,中国卫生分配公平性在全世界排名倒数第四,居第188位;中国人口占全世界的22%,卫生投入却仅占世界卫生总投入的2%。诊所正是这种中国特色的国情下的产物,而无证诊所正是在正常诊所的数量、质量等还不具备完全弥补国家卫生机构资源不足的情况下的一种必然的过渡产物。

尽管由于诊所业的种种不规范性的存在,但诊所作为中国医疗卫生机构的一种,是重要的一种,是关系国家卫生体系健全的关键部分。

1、规模

从中国权威统计公报中可以看出,从2001年到2005年我国民营诊所保持着13万家的规模,约占中国卫生机构总数量的50%!这还不包括一些公立的诊所。从数量上看,诊所作为一种重要的国家卫生机构组成部分,弥补了国家由于财力问题对医疗投资的不足。而我们熟知的第二终端即各种药店的门店也就20多万家。因此,从规模上看,诊所,这一被人忽视的医疗业态足够形成一种终端形态。

2、赢利状况

以深圳市的医疗格局为例,深圳约七成民营医疗机构包括诊所,经营持平、亏损或者面临倒闭。据深圳市卫生局统计,2005年该市共有民营医疗机构956家(医院52家,诊所门诊部575家,医务室329家),占该市医疗机构总数的66.9%。而目前,深圳市尚有18家民营医院、572家诊所门诊部已获批准正在筹建中,新增诊所、门诊部及医院80%以上位于当前医疗资源较缺乏和劳务工集聚的宝安、龙岗两区。深圳市的民营医疗机构的数量和市场份额在全国是最大的,但该市已开业的社会医疗机构中,30%盈利,30%持平,30%亏损,10%面临倒闭。民营医院的病床平均使用率仅47.25%,甚至有些仅为5.2%。

诊所的赢利普遍不高与多方面的因素有关。

要创办民营医疗机构首先要取得卫生部门的执业许可证,然后按照设立公司的手续到工商部门进行登记,所以税务部门也就按照服务业的标准对民营医疗机构进行征税。根据调查,公立医院的政府财政补贴大概要占到总收入的8%-10%,且没有税负。而民营医疗机构在承担8%左右的税收负担的情况下并不能享受国家财政补贴的,因此,民营医疗机构的成本至少要比公立医院高15%。同时,民营医疗机构的收费一般要比公立医院少5-10%,总体来看,民营医疗机构要比公立医院的毛利低20%左右。此外大多数民营医疗机构不能入选国家医保合作单位,尤其是诊所。

另外,诊所赢利水平较低的另外一个原因可能与老百姓的态度有关。由于诊所没有大牌专家,同时黑诊所的事件层出不穷,导致诊所等民营医疗机构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较低。国家卫生统计信息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民营医疗机构虽然数量较大,但其诊疗人次却仅有全国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数的3%。

3、诊所人员素质

调查报告显示诊所的从业人员素质较低,诊所的聘用人员中,有50%的人员来自乡镇卫生院、企业医务室、一级医院等,相当部分的诊所医师或护士没有达到卫生部医师及护士资格考试的要求。同时国家的医务工作人员的再教育工作主要集中在现有的公立医疗机构,截止2005年底,全国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193.8万人(其中:执业医师155.6万人),注册护士135万人。由于现有的这些专业的医疗卫生从业人员较少到民营医疗机构尤其是诊所中工作,而培训资源又不能有效的落实到诊所的卫生从业人员,导致诊所的医疗服务水平远低于公立医院。这与国外的诊所有很大的区别。

美国的医院有公私立之分。公立医院包括各级政府和公立大学办的医院,由政府拨款,占美国医院总数的约30%;私立医院有非营利性和营利性之分,分别占医院总数的约55%和约15%。非营利性医院一般由私立大学、宗教团体及其他非营利组织经营;营利性医院主要服务对象是具有支付能力的患者。美国大多数医生拥有自己的诊所,承担门诊治疗。他们一方面在医院从事工作,另外一方面则经营自己的诊所。因此,美国的诊所业极为发达,他们的从业人员素质极高,老百姓也赋予了较高的信赖度。

4、诊所经营特点

中国的诊所在经营上有自己的特点。由于中国还没有进行医药分家,一个诊所就相当于一个小型医院或者一个卫生院,但其又具备药店的属性,诊所的赢利主要通过药品的买卖,同时收取象征性的治疗费。因此,中国的民营诊所有13万家,就相当于有13万个药店门店,而这些门店是具备开处方的门店!但目前中国的诊所绝大多数还是孤军奋战,艰难经营,有些诊所通过与退休的名老医生达成合作协议,通过他们吸引患者,同时通过患者购买药品或者接受简单治疗获取利润。如果能够在这些诊所中进行规范管理,组成一定规模的连锁业态,将是未来中国医药市场的一匹黑马!当然前提是中国的医药分家还没有实施。

三、诊所业态发展的展望

1、诊所的定位

诊所应该视同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为老百姓提供快速、安全、有效、便宜的初级健康医疗服务。

2、强化政府对诊所的管理

健全诊所的准入机制,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任何机构或个人满足市场准入条件,就应该允许其进入医疗卫生服务市场;

建立政府服务机制,将诊所视为关系民生的重要医疗机构,从政策上鼓励和支持诊所的正常发展,提供优良的政府服务系统;

健全诊所监督机制,严格监督管理诊所的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规范诊所的经营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健全诊所医疗人员的再教育机制,提高诊所医疗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鼓励离退休老医生发挥余热,参与到诊所的医疗工作,为诊所的医疗人员提供业务指导的同时为民众再服务,鼓励新毕业医疗人员参与到诊所的工作,在诊所中锻炼和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3、拓展投资渠道有序发展诊所业态

国家应加快对民营医疗机构的监管和服务机制,吸引各类社会资本的投资渠道,以多元化的投资方式促进各种民营社会医疗机构的建立,这样既可以减少政府投入,又充分运用了民间资本。

诊所的投资小,需要的设备和人员少,对设备和人员的要求也不高,国家应该考虑建立国有诊所系统,提供健康咨询和治疗小病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新型形成和发展模式,引导社会资本以更快的速度进入诊所行业。

4、加强民众教育

诊所本身加强品牌建设,锻炼内功,提供自身的素质,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与政府共同倡导“大病近医院、小病进社区进诊所”,为诊所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加强诊所在老百姓中的专业地位,为医疗资源合理的利用奠定扎实的基础。

5、制药企业参与诊所建设

公立医疗机构能够执掌中国医药市场的牛耳,与制药企业的积极配合是分不开的!如果制药企业能够将一部分财力物力人力用于诊所市场,一方面诊所能够得到更快发展的机会,同时企业也能够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希望之火

2005年各个地方都在采取多种办医模式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医疗事业,并逐步放开社会医疗机构数量。深圳市规划民营医疗机构要在短时间增至1600家,到2010年社会医疗机构门诊量的市场占有率达30%,住院量达15%。

高端医疗市场范文第13篇

医疗器械属于医药工业中医药制造业的一个子行业。

根据我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的规定,医疗器械是指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软件。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将医疗器械分为三类:

Ⅰ类,是指通过常规管理足以保证其安全性、有效性的医疗器械;

Ⅱ类,是指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应当加以控制的医疗器械;

Ⅲ类,是指植入人体;用于支持、维持生命;对人体具有潜在威胁,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必须严格控制的医疗器械。

根据具体用途不同,又可将医疗器械细分为以下十二大类(见表1)。

二、行业背景

(一)国际医疗器械行业背景

2009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已经达到2900亿美元。在世界范围内,医疗器械市场长期由大型跨国公司所垄断。2009年全球销售额排名前十的医疗器械公司如表2所示。

由表2中数据可以看出,排名第一的强生是医疗器械领域当之无愧的霸主,其它主要竞争者如西门子、通用、飞利浦和雅培等,虽然并非专业的医疗企业,但在医疗器械领域同样占有重要地位。专注于细分行业产品的公司如美敦力、百特医疗和波士顿科学也同样收入不菲。

目前,全球药品和医疗器械的消费比例约为1 ∶07,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达到1 ∶102,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已占据全球医药市场总规模的42%,并有继续扩大之势。在人口老龄化压力和新兴市场医疗需求持续增长背景下,近年来世界各国对医疗器械的需求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从2006年至今,美国医疗器械市场保持9%的年增长率;2008年日本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已达到1142亿日元;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多年的新加坡,近年来医疗器械销售额每年上升18%左右。据Kalorama Information预测,2011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达到3120亿美元,并且未来几年将会以4%~6%的速度增长

从风险投资公司的角度来看,由于国际经济形势变化较大,加之医疗行业本身的风险较大,2010年风险资本对于医疗器械行业的风险投资相对谨慎。美国2010年风险资本投资医疗器械行业总额为23亿美元,同比下降了9%。根据产品实际情况,美国风险资本更看好已在欧洲获得批准、相对风险较小的产品,融资主要用于国内试验以及FDA批准。具体细分领域集中在心血管产品(如TriVascular的血管内支架、CardioMEMS的心衰压力测试系统)、家用医疗(如Home Dialysis Plus的家用肾透析设备)和医疗信息(Theranos的医疗IT系统和个体化用药)等领域。

(二)中国医疗器械行业背景

截至2009年底,中国实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3876家,其中:Ⅰ类3696家,Ⅱ类7869家,Ⅲ类2311家,全国持有《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的企业共有155765家。目前我国可以生产47个种类、5000个品种、30000余个规格的医疗器械产品,生产能力基本能满足全国各级各类医院的基本装备需求。

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告,2010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资产规模超过1000亿元,同比增长近20%,市场地位已跃升至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0多亿元,同比增长50%左右,是医药产业中同比增幅最大的行业。由于销售情况出现好转,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盈利显著增长,全年累计实现利润总额近115亿元,同比增长20%左右。根据海关数据,2010年我国医疗器械进出口总额达22656亿美元,同比增长2347%。其中,出口额为14699亿美元,同比增长2005%;进口额为7957亿美元,同比增长3035%。出口额和进口额同时创造历史最高记录,进口增速高于出口增速103个百分点。总体来看,2010年我国医疗器械对外贸易继续保持较大顺差,累计贸易顺差额达6742亿美元[1]。这表明国际市场对我国医疗器械产品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尽管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在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行业内仍存在着一些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在国际医疗器械市场中,高端产品市场份额一般占55%,中低端产品占45%。而我国医疗器械市场的基本构成为:中高端产品仅占25%,而中低端产品则占75%。虽然我国在多种中低端医疗器械产品如卫生材料、一次性医院耗材、输液器、B超、呼吸机、普通手术器械和激光类手术器械等方面,产量均居世界第一,然而,这些产品均为高耗能、低附加值产品,这类产品相对依赖较低的原料价格和人力成本,容易受到原料、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影响。从企业构成来说,我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中,小型企业数量占比较高(90%左右),且整体技术水平不高,缺乏新产品研发投入,仅能依靠低价在国际市场竞争。

由于医改政策向基层医疗机构的倾斜和医保覆盖面的扩大,由医院设备的巨大缺口产生的市场空间十分可观。据卫生部数据显示,目前我国2000多所县医院、5000多所中心乡镇卫生院和2400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3万~5万所村卫生室装备配置平均缺口达30%。尽管在中国市场上,外资巨头占据了高端医疗器械市场的80%,然而外资企业一家独大的情况并不存在。因为想在中国市场立足,仅仅依靠品牌和产品并不能掌控市场,还需要推出适合中国市场需求的新产品、主动和经销商合作、加强售后服务解决方案等。中国医疗器械市场正处于转型期,呈现出外资巨头与本土龙头企业相互向对方势力领域渗透的格局。我国已有多地先后建立了专业发展医疗器械的医疗产业园区,以促进产业转型和升级。例如2011年4月,江苏常州武进区西太湖国际医疗产业园引进建设了总投资额达50亿人民币的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基地,并配套建设国际会展、物流、信息、产学研服务、检测等6大中心,设立共享GMP仓库和实验室,形成医疗器械科研、转化、生产、展销多功能基地。

从风险投资角度来看,2010年,医疗健康产业名列IPO数量最多的四个行业之一,以截至创业板上市一周年的数据来看,各行业企业IPO平均账面投资回报率最高的行业是医疗健康,平均投资回报率为1868倍。在此背景下,各类医疗健康产业基金先后成立,项目争夺战硝烟四起。

三、行业政策

我国实施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并加强药品价格管理,药品利润明显下降;与此同时,国家加大对医疗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投入,将对医疗器械市场产生利好。医疗器械科技成果一般需要3-5年的转化期,上千万的投入,因此普及型器械的发展需要国家有关部门以政策、资金等加以推动,帮助企业走完全程。政府采购导向对促进本土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相当重要,随着新医改方案的实施,把替代进口产品的国产产品列入医保范围,会给本土企业带来更多成长机会。基于此背景,国家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来扶持国内医疗器械企业的发展。

(一)卫生部公布《医疗卫生机构医学装备管理办法》

2011年3月,卫生部了《医疗卫生机构医学装备管理办法》的通知,旨在加强医学装备采购管理。《管理办法》的出台为今年医疗器械行业的有序健康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2]。《管理办法》强调,未来医疗卫生机构须加强医学装备采购管理,未纳入集中采购目录或集中采购限额标准以下的医学装备,应当首选公开招标方式采购。据此推测,未来低端医疗器械市场竞争将会愈演愈烈,价格和利润也将无法保持原有水平,而产品独特、技术门槛较高的企业将在招标中具有更强的议价能力。

(二)卫生部启动耗材集中采购

2011年卫生部重新启动高值耗材集中采购系统。高值医用耗材是指对安全至关重要、生产使用必须严格控制、限于某些专科使用且价格相对较高的消耗性医疗器械。

2004年,卫生部曾在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等8省市进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试点工作,目的是挤掉流通环节的价格水分,减轻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试点的范围为普遍使用的心脏介入类医用耗材、心脏起搏器、人工关节三大类产品。经过集中采购,耗材价格确有下降:心脏介入类耗材降价376%,心脏起搏器降价152%,人工关节降价243%。2007年,卫生部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器械集中采购管理的通知》[3]。《通知》规定,“甲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工作由卫生部审批,其集中采购由卫生部统一负责组织。心脏起搏器、心脏介入类等高值医用耗材临床应用的医疗机构少,各地采购价格差异大,价格虚高问题较为突出,由卫生部统一负责组织。”2008年,卫生部进行了第一次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这也是卫生部第一次大规模采购医用耗材。这次集中采购,实现了部分医疗器械产品的全国统一价格,为全国制定统一的医疗服务收费价格奠定了基础。

卫生部集中采购,将减少企业产品进入终端销售的流通环节,产品价格预计会有明显下调,这将对企业利润产生影响。集中采购有利于降低药物和器材的价格,但在执行过程中有可能走偏,出现例如“中标死”等问题。同时,如果卫生部集中采购要求降价,可能促使外资企业的产品降价,从高端市场向中低端市场进军,这将会对国内中低端产品生产企业构成巨大威胁。

(三)新医改国家将投入千亿巨资装备县级医院

据测算,目前我国2000余所县医院装备配置平均缺口达30%,西部地区甚至超过50%。县乡村三级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投资总需求已达1000亿元(含设备投资),这包括全国2000多所县医院、5000多所中心乡镇卫生院和2400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3万~5万所村卫生室的建设。截至2010年6月底,中央专项投资200亿元已分3批下达。

依此政策,首先,基建行业的水泥、沙石、门窗、上下水管件和瓷砖、玻璃、灯具等医疗机构常用、必需设备行业以及新兴低碳行业将明显受益。由于县乡村建设的地域性等特点,一些地方性的中小型企业由于价格和运输成本等优势,在政府招标采购中胜出几率更高。

其次,中低端医疗器械产品将获得巨大市场空间。卫生部明确表示,此轮县医院建设必须全部装备CT,部分经济发展和诊疗水平较高的地区可以配置核磁和直线加速器,三类设备将纳入国家大型医用设备管理。其中CT选择16排以下(含16排),核磁选择10T以下,直线加速器选取普通、三维适形和立体定向放疗设备。

四、投资重点关注领域

2007 年到2010 年,我国医药制造业的年销售收入增长保持在20%左右,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医疗器械是医药制造业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影响,医疗器械将随着整个医药大行业的发展迎来巨大的市场前景。

面对形形、千差万别的医疗器械,究竟哪些领域值得投资呢?根据我们的分析,未来以下细分子行业将是医疗器械行业中最值得投资者关注的:

(1)社区、家用医用电子诊疗仪器:适用于社区快速诊断的POCT类仪器,家庭用小型、多功能、快速诊断治疗仪器。

(2)可替代进口的大型医学影像设备:如高场强CT、MRI、高精度内窥镜。

(3)人性化康复辅具:设计人性化、细节周到、使用方便的家用康复辅具。

(4)临床检验分析设备和试剂:能够快速给出可靠的临床生化检测结果的设备及配套试剂。

(5)肿瘤放化疗设备:超声治疗、光学治疗、激光治疗等专业设备。

(6)医用生物材料:生物相容性性能极佳的人工骨、口腔填充材料、人工皮肤、人工器官、血管支架、心脏起搏器等。

(7)系统性医疗信息软件:远程医疗、个人电子信息整合与医疗资源对接等软件。

下面将逐一详细介绍这七个重点细分领域的行业、市场和技术方向。

(一)社区、家用医用电子诊疗仪器

社区、家用等电子仪器属于医用电子产品中的一类。

医用电子产品最主要的应用范畴是快速诊断与治疗,由于医疗需求的增长医院等医疗基础设施不能满足现有需求,将医疗装置与电子技术相结合研发成可居家使用的小型医疗设备,可以让人们随时监测健康状况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既节约了医疗资源,又有利于病人自身健康,再加上设备小巧、使用便携,将有可能作为消费性电子产品走向市场。

家用医疗电子设备将是21世纪前十年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曾出任布什和克林顿总统经济顾问的保罗·皮尔泽也指出“保健产业蕴含着兆亿美元的商机”[4]。根据BCC Research的最新调查报告,至2012年,全球家用医疗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204亿美元,仅血糖测量仪就有89亿美元的商机。其他包括辅助复健、治疗、监视等有益健康的家用医疗装置也将有大幅增长。报告还认为,人口老龄化是推动家用医疗电子发展的主力之一,家用医疗电子市场的销售额区域性分布也印证了这一观点,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美国与加拿大、欧洲、日本等国,占有全球家用医疗电子约70%的市场,包括中国在内的其它国家仅占约30%。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家用医疗电子市场主要被强生、罗氏与拜耳三大龙头所占据,并且都拥有超过10%的市场占有率。其他包括微软、英特尔、飞利浦等半导体、硬件与软件厂商也开始逐渐将焦点转移到家用医疗电子市场。涉及领域包括便携式设备(诊断影像、氧气治疗和病人监护)、家用设备(生理监视器、疾病管理、康复、遵守监督和医疗信息终端)、安全设备(耗材鉴定和数据保密)以及无线技术等。

据国内数据统计,2010年中国家用医疗器械产品总销售额仅有140亿元,仅占国内医疗器械市场总销售额的14%,而在国际市场上这一比例一般在25%左右,由此可见,我国家用医疗器械产品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未来家用便携式医疗设备技术将向以下方向发展:

1.小型化、低成本。为了方便携带和使用,需要产品小型化。因此,未来家用医疗设备可能会尽量采用SoC、SIP(系统封装)或高密度模块。然而高密度集成有一些技术困难有待突破,例如把多传感器放在高密度的范围内时,信号会互相干扰,参数较多,处理困难等等。同时家用器械成本不能过高,否则一般家庭将无法负担,产品市场会受限。

2.低功耗、智能化、信息化。由于人体的生理周期长,有些检测可能需要几小时甚至几十小时的时间,因此需要医疗器械超低功耗。同时,为符合数据采集处理、体内控制、远程医疗等要求,未来家用医疗器械将向智能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例如重庆金山公司的胶囊内镜,可通过口服胶囊代替常规内窥镜检测,在体内每分钟拍照1~2次,并通过无线把图像传输出来,可以持续8小时,对病人损伤小、无痛苦。进入体内的仪器还要符合体外可控性,这就需要体内与体外通信,例如低功耗的无线信号发射和接收。

(二)医学影像设备

医学影像设备包括超声、X线、CT、核磁共振、内窥镜等设备。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Karolama的报告,由于市场需求的稳定增长和各国对医疗行业投入的增加,从2010年开始全球超声设备行业将以6%~8%的年增长率持续增长,2012年将达到50亿美元。另一份来自IMS的数据表明,到2012年中国国内超声诊断设备销售额将达到62亿美元。超声医学设备包括B超和彩超两种,国内生产超声诊断设备的企业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产品以黑白超声设备为主,同质化严重、企业数量众多、在低端市场竞争激烈。然而在高端彩超市场,跨国公司则占据着绝对的优势,有近90%的市场份额。近年来已经有一批拥有研发实力的国内领先企业开始推出高端产品,如便携式彩超等。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看,超声设备技术含量体现在数字3D影像、多普勒造影、造影剂技术、软件系统升级、仪器便携性等方面。

CT是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的简称。CT设备的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检测器多列化、数字化、高分辨率、高扫描速度、计算机运行速度等方面。由于政府对医疗投入的持续增长以及医院X光机设备向数字化方向发展,中国医用X光机设备市场每年将以93%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到2012年将达到873亿美元的市场规模。跨国公司在高端X光机(心血管、胃肠机,移动C臂以及DR)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目前超过80%的DR产品都是由跨国公司供应。由于三级医院对于X光机产品的选择有着严格的要求,国内企业在高端X光机方面很难与跨国公司竞争。本土企业更多的以较低的产品价格在相对低端的市场进行竞争。

核磁共振成像既是科技界炙手可热的重点跨学科领域之一,又是高科技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及生物医药领域。用于人体的核磁共振装置依其磁场强度可分为高磁场与低磁场两大类型。前者一般为15-30T,价格在15-3百万美元,而后者一般为02-05T,价格在50万美元左右。低场机由于价格优惠更适用于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普及,缺点是性能不如高场机。据预测,随着临床应用,包括神经、心血管和乳腺影像的增长,到2015年全球MRI设备市场将增加到74亿美元。目前全球MRI市场仍由飞利浦、通用和西门子主导。

利用内窥镜可以直观显示X射线不能显示的病变,内窥镜领域无论从技术、临床和市场来看,都在不断变化。未来内窥镜技术将向微型化、集成化、远程会诊和远程治疗等方向发展。相关的胶囊内窥镜、内窥镜病理信息远程会诊等领域值得关注。

(三)康复辅具

康复辅具是指能够有效预防、代偿、监测和缓解残障的产品、器具、设备或技术系统,它的理论基础是人、机、环境一体化和工程仿生,是一个涉及面广,与人体特点息息相关,技术要求高的交叉学科。基于巨大的人口基数和老龄化问题,在未来十年内康复辅具市场将快速增长。截至2008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5989亿,占总人口的12%。我国老年人中,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的约有2700万人,半身不遂的约有70万人,82万老年性痴呆病人中约有24万人长期卧床。根据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的结果,我国残疾人总数为8296万,占人口总数的634%,涉及26亿家庭人口。

康复辅具产品分为11个主类、135个次类、741个支类,有上万个品种,而这些品种在我国市场上仅能见到约1/5左右。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我国在假肢、矫形器和轮椅车等辅助器具领域已形成产业,制定和了不少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但是与整个康复辅具产业相比,仍有许多空白有待填补。

由于尚未建立辅具产品市场的准入制度,没有国家或集团的支持,高技术含量的新产品研发成果很难进行转化,导致了中国康复辅具产品存在市场比较混乱、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商业价值不高等问题。目前康复辅具高端产品主要被国外公司垄断,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较少,自主研发的产品主要停留在技术含量较低的中低档产品,大多只是简单的仿造,产品种类少、技术含量低,无法形成辅具产品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尽管科研院所研究的相关课题如钛合金下肢假肢组件、肌电假手、2C运动储能脚等均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但是很多产品从研究院向产业化的衔接还不成熟,难以顺利产业化发展。

辅助技术产品的特殊性在于它们的个体性。每个服务对象的个体特征不同,康复目标不同,则会要求不同的康复产品,有些可以对市场产品进行改装,有些则必须定做。未来康复辅具技术发展方向主要是个体化和无障碍两个方面。

(四)临床检验分析设备和试剂

临床检验分析领域涉及生化分析、生物学检验和实验室仪器行业。其中体外诊断试剂是临床检验分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全球体外诊断市场规模约为460亿美元左右,我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为1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在15%左右[5]。临床诊断信息的80%左右来自体外诊断,体外诊断费用占到医疗费用的20%-30%,而我国只有10%左右,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临床基础生化、免疫检测试剂技术十分成熟,目前国产和进口试剂质量已不相上下,开始逐步替代进口高端产品。从测试设备上来说,高端的诊断设备仍是由进口产品(罗氏、贝克曼、朗道等)占据大半市场份额,在国内三级医院的高端市场占据垄断地位,价格普遍比国产同类产品高1-5倍。国产产品具有价格低、售后服务好的优势,用户集中在二级医院和基层医院的中低端市场。

未来临床检验分析的技术发展方向将向诊断设备的快速化、结果可靠、配套试剂价格低的方向逐步发展。仅做试剂而没有生产设备能力的企业没有竞争优势,同时生产产品同质化严重的企业也将逐渐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一大部分。

(五)肿瘤治疗设备

2008年,全球有1270万人患癌症,死亡人数达760万。第五届亚太癌症预防组织大会预测,从2008年至2030年,全球新增癌症患者人数将从每年的1240万增至2640万[6]。由于环境污染、不良生活习惯、精神和社会压力等因素,我国患恶性肿瘤的人数急剧增加,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癌症发病率在过去30年增长了80%,肺癌、肝癌、宫颈癌发病率居高不下,已成为我国因疾病死亡的第一大死因。

恶性肿瘤的治疗手段主要是手术切除和放化疗,根据发病部位和病理改变不同,还有超声治疗、光学治疗、激光治疗等方法。

现在约有70%的肿瘤患者可以使用放射治疗手段,常用的放疗设备包括:x线治疗机、钴-60治疗机、医用加速器。中国正在成为世界的加速器工厂。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中国已建成了以生产直线加速器为中心,包括钴60、模拟机、后装机、伽玛刀等治疗主机和剂量仪器、定位设备、模室设备、计划软件、网络系统全套放疗设备的生产能力。中国的放疗设备不仅已占据国内50%以上市场,而且开始出口到发展中国家。此外,对肿瘤患者实施准确定位的热塑膜与碳纤维定位技术、适形铅模块屏蔽技术以及放疗剂量仪、三维剂量场分析系统这些放疗配套设备也在临床广泛应用,所有这些放疗配套设备中,国产设备占有率可达65%-70%。

其他治疗设备理论上优于传统放疗设备,然而由于种种技术条件的尚不成熟,无法大规模应用于临床治疗,只能针对性治疗某些肿瘤,未来在超声、光疗、激光等领域获得巨大技术突破的企业值得我们关注。

(六)医用植入材料与人工器官

生物医用材料是用于对生物体进行诊断、治疗、修复或替换其病损组织、器官或增进其功能的新型高技术材料。医用材料应用广泛,分类多,常用的医用材料包括介入治疗器具材料、心血管外科用新型生物材料、骨科内置物、口腔材料、组织工程用材料、载体和控释材料等。

国产骨科材料包括骨折用固定钢板、螺栓和骨水泥等在内的常规材料,由于生产厂家竞争逐渐激烈,使其质量得到大幅提高,同时由于医保费用控制加强,使其近年来增长非常迅速,在2010年首次压倒进口材料,占据国内市场主流。与骨科材料类似,国产心血管支架也逐渐有替代进口产品的趋势。2010年,我国心血管支架类产品年销售额达到150亿元,其中进口支架与国产支架零售额之比为1∶1,表明国产支架已在植入式支架这一高端器械产品市场上站稳脚跟。所以涉足相对技术门槛较低领域的材料企业,关注价值将逐渐降低。

医用材料和人工器官都属于长期性植入装置,与人体的生物相容性是该类产品的核心技术所在,因此国内外医疗厂商正在大力研制各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新材料,以取代传统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在此方面有所突破的企业才能够占领市场制高点。

(七)医疗信息化系统、远程医疗及相关软件

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主任孟群在出席2011中国数字医院建设高峰论坛暨首届县医院数字化促进改革与发展大会时表示:2010年中央财政专门用于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基层卫生信息化专项总计投入了27个亿。数字化医疗及其解决方案已成为这次改革的主角。“十二五”规划提出75%以上的城乡居民都要求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到2013年国内医疗IT市场规模将超过160亿元人民币,未来3年复合年均增长率超过26%,而其中的区域卫生信息化投资3年复合年均增长率甚至有望高达45%。

由于看好国内医疗信息化市场,国内外各大医疗企业纷纷进行相应产品的开发,英特尔、IBM、GE、迈瑞医疗、东软医疗等众多公司不约而同地展出了最新的医疗信息化产品,且目标大多剑指基层,展会现场中远程医疗、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已随处可见。国内医疗领域软硬件供应商龙头也开始着手布局健康服务领域。

目前我国已初步实现数字化医疗,但仍存在医疗信息系统不统一的情况,这一现状将在未来五年内得到逐步解决。根据国务院和卫生部相关政策分析,未来医疗信息化将向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方向发展,具备医疗智能化、管理信息化、参与国家信息化统一标准制定的企业,才能在行业内占据长久有利地位,一些小的、仅能提品、无法进行标准化和区域信息共享服务的信息技术企业,将会被逐渐淘汰。因此在医疗信息化行业中,企业规模和现有优势十分重要,新设立的小企业风险将会非常大。

五、总结

从产品构成来说,由于中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老年人群对医疗器械产品,尤其是家用电子诊断治疗仪器等小型医疗器械产品的需求更高,今后中国将与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多年的日本一样,需要更多的植入式血管支架、矫形器械、家用电子诊断仪器、心房除颤器、心脏起搏器、各种大型电子诊断设备等。而这些中高端设备将主要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进口。同时,中国具有全球最强的一次性医疗器械产品的生产能力,如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输血袋、普通外科器械产品、各种医用纺织品等。在经济和产业转型过程中,中国将仍然占据着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医疗器械产品出口大国的地位。

此外,因为中国、印度等国家的劳动力成本较低,劳动力技能水平较高,近年来成为欧美医疗器械厂商的产品“外包生产”重要基地。包括通用医疗、西门子、IBM等在内的医疗器械巨头为节约生产成本与运输费用,相继在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设立了生产线,直接在当地生产并就近销售。随着跨国医疗器械企业在亚洲生产规模的扩大,今后几年,亚洲国家医疗器械外包业务也将大幅度增加,这一方面会为外包承接企业带来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我国整体医疗器械产品质量和生产人员的技术水平。

不可忽视的是未来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也将面临一系列负面影响因素。首先是在全球资源紧缺背景下,加之国内经济通胀预期,上游原材料如石油、棉花、电力、钢铁、化工原料、劳动力等成本将维持上涨势头,有可能导致部分企业生产中断。其次,人民币持续升值,对我国医疗器械产品出口利润将带来较大影响。

参考文献:

[1] 国家发改委. 2010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经济运行回顾[EB].(2011323) http:///zjgx/t20110323400831.htm.

[2] 卫生部. 医疗卫生机构医学装备管理办法[EB]. (2011329) http:///gzdt/201103/29/content1833615.htm.

[3] 卫生部. 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器械集中采购管理的通知 [EB]. (2007629) http:///zwgk/200706/29/content666514.htm.

[4] 保罗·皮尔泽. 财富第五波 [M]. 知识出版社,2004:1012.

高端医疗市场范文第14篇

第三终端市场主要包括包括了广大农村医药市场以及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国家和各地方政府无论从宏观政策上还是具体的实施办法上,在今年都有了进一步的落实,尤其是对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具体指导措施也在不断完善,明年将使之拥有一个更大的市场机会。而今年针对广大农村医药市场主要包括县以下乡镇卫生院、农村卫生所、诊所和部分城乡结合部的卫生所、私人诊所、厂矿企业门诊部等。他们不受今年各地药品招投标的限制,使许多药企尤其是处方药企业纷纷开始重视第三终端市场的开发。今年面对第一终端的药品营销,面临许多地区的药品挂网招标导致的价格降低和国家发改委针对药品尤其是抗生素类药品的降价措施,使许多处方药品在第一终端的销售陷入困境。第三终端尤其是乡镇卫生院、农村卫生所、诊所等小型医疗机构的发展潜力成为各药企的青睐的对象。

开发第三终端的营销模式并不是单纯的举办第三终端订货会议,企业开发第三终端市场的模式是多种多样的,开发第三终端必须认真分析和考虑以下六个关键问题,才能根据企业自身状况和产品特点有效进行第三终端市场的开发。如下图:

一、企业的资源和文化:

企业资源和文化问题是决定企业能否开展第三终端的首要条件。这里讲的企业文化,主要指的是企业营销系统的文化氛围。第三终端市场的开发是企业不同于第一、第二终端营销模式的新营销模式的探索,第三终端的营销模式更注重在整体目标战略指导下营销团队基层的执行力和随市场的应变能力。而我们很多企业尤其是品牌企业欠缺的就是基层营销团队的随机决策能力,以前养优处尊的工作环境很难让他们适应第三终端艰苦细致的工作,执行力自然大打折扣。而一些非品牌企业往往只能在局部市场取得较好的市场业绩而缺乏从整体市场上获得的成功效果。因此,针对第三终端市场的开发成功案例除了我们大家都在一直在谈论的四川蜀中制药,好像真的没有可值得炫耀的企业榜样和标兵。企业的资源主要在于针对第三终端所能匹配的资源如何,其根本在于企业对第三终端市场的重视程度,试想没有第一终端的营销困境,第二终端营销环境的价格打压,谁会注意到第三终端这片蓝海,尤其是数量众多的诊所等小型医疗机构。

二、选择合适的产品:

企业适合第三终端销售的品种是进入这块市场的关键,其中产品的价格对销售情况影响较大,其次是药物疗效,但药品的疗效依然是产品长期立足销售的根本,产品疗效的判断不全是患者的评判更重要的还是第三终端市场的主体人群乡村医生的判断。

第三终端市场主要组成群体是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主要为常见病、多发病等基层医疗机构能够治疗范围的疾病的药物,根据患者治疗手段的不同又分为两类,一类是相当于中心城市的OTC药物,但由于第三终端的患者用药知识和疾病诊断能力较弱,用药指导还是主要依靠乡村医生,乡村医生的用药水平直接关系到药品的使用情况,用药药品主要是常见病和多发病以及慢性病用药和品牌药以及适合第三终端的品类如解热镇痛类、消化系统类、皮肤用药、外用药、普通的抗生素、中成药、慢性病用药等,患者自主购买的药品对价格要求一定是很低的普药,而在医生指导下用药的药品价格相对可以高一些,价格每天在3~5元以内最受欢迎。另一类是相当于中心城市的处方用药,主要表现患者进入医疗机构所进行的打针输液和住院用药类别,其中抗生素类和一些针剂为主要用药类,患者对这类药品的价格敏感度相对较低,患者心里感受价格合理就行。

药品的疗效好、品质好是产品长期占领农村市场的关键,品牌的首要因素就是产品品质,药品没有疗效,品牌无论如何也树立不起来的。同时企业开拓第三终端由于开发成本等因素的考虑必须注重产品结构的齐全,中心城市的营销策略是集中营销团队的力量做好一个品种而第三终端市场更加强调针对产品组合的选择,营销策略是做好组合产品的营销。

三、第三终端客户群细分:

第三终端客户群必须进行细分,有的放矢的针对不同类型的终端进行不同重点的营销工作,营销模式多样化。

广大农村市场的第三终端主要包括零售药店诊所、卫生室、卫生所、厂矿、事业单位医务室、乡镇卫生院和零售药店。诊所等具有诊疗功能的终端拿货量一般是药店拿货量的5-6倍以上,药店拿货非常谨慎,非常担心现款进的货卖不除去,扎在自己手上。而诊所等具有一定医院医生销售药品的处方决定权,只要诊所老板觉得产品不错,就能销售出去。因此,具有诊疗功能的第三终端我们工作的方向在乡村医生和消费者,目标放在医生工作上。同时在具有诊疗功能的第三终端客户群中信誉最好的是乡村诊所、卫生室/所、医务室等。这些终端中的乡村医生还很朴实,订货量实在,现款拿货,二次拿货频率高。而乡镇卫生院,尤其是镇的中心卫生院,已经沾染了太多大型医院的习气,回款不好,有促销猛拿货,先拿了促销品/费用再说,卖不掉也不着急,一近效期退还给上游商业。

乡村医生是第三终端最重要的客户群,他们是第三终端市场的主体终端客户,其需求特点是,1、药品零售价格相对较低,农村顾客易于接受(为患者着想);2、产品利润大,毛利高(为自己经营着想);3、药品的治疗效果非常明显,疗效好(疗效明显,立竿见影)。这关系到患者对乡村医生医疗技术和水平的朴素评判。(非常重要,关系到乡里乡亲中自己的医疗名声);4、在医药专业知识的学习愿望更加强烈,非常重视除销售产品所获利益以外的其他支持,如实用培训、专家培训、晋级培训,行业交流增加知识面等等。

四、营销团队管理建设:

第三终端市场营销人员根据工作性质不同而有所区别,针对商业渠道进行工作的人员需要商务管理能力,面对目标第三终端客户的终端代表用人标准为保证员工队伍的稳定性,学历不宜太高,但亦不能太低,一般以高中、卫校、药物学校等中专毕业为宜。农村最佳,家境较贫寒为好。体力充沛,肯吃苦,执行力强,本地人员较好,熟悉当地的村村镇镇,男性优于女性,女孩不要太漂亮的。如有摩托车等交通工具最佳。第三终端市场业务人员的用人标准是选择最合适的人,而不是最优秀的人。管理原则是支持先进,带动中间,淘汰落后。

对业务员的基本素质要求是必须具备吃苦精神,条件艰苦但对前景充满信心和希望。同时要注重对基层业务人员的培训工作,人员业务能力需要系统地进行培训,培训分为基础培训和实战培训。

生产企业全部依靠自己进行产品推广、建立销售网络,势必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甚至分散企业精力。生产企业应充分调动商业积极性,保证各个环节的利润分配,让商业参与到销售网络的建设和维护中,作好彼此间营销人员的分工,才能组建出高效的第三终端营销队伍。

针对第三终端营销团队要注重业绩考核,投入成本概念是困扰开发第三终端营销管理者最重要的头等大事,对营销人员的考核指标体系要明确,不同阶段各不相同。注重团队执行力的监督考核,作到执行有力,工作目标明确,团队纪律严明,市场信息反馈及时。业务人员的激励措施一般采用以低薪高提成为主要的激励手法。

五、投入产出预算和分析:

投入和产出是判断第三终端市场开拓成效的重要指标。必须进行人员编制规划及人员编制增加所带来的管理成本增加,产品销售政策中的促销费用支出、人员成本、营销管理成本等因素的综合考虑进行合理的投入/产出的规划,确保固定支出的最低销售额的保证。

整合营销外部资源,利用商业渠道的优势资源将企业营销团队触角延伸到更远更深的市场,是低成本运作将第三终端市场进行精耕细作的一种很好的营销模式,开发第三终端首先要学会如何充分借力渠道资源来开展工作。

营销模式主要是依托面对终端配送的医药商业公司,以商业公司营销活动为主线,充分挖掘医药商业营销内部系统的人员优势,把商业公司的营销人员演变成公司的营销团队,销售和推进产品的市场销售。同时企业给予医药商业一定的资金或促销政策支持和针对终端客户配套的订货奖励优惠政策,来吸引终端客户,达成营销队伍延伸面向终端客户尤其是非目标终端客户的销售目的。

营销形式主要有四种:1、利用商业公司召开的面对终端客户的产品集中订货会议形式;2、利用商业渠道外勤业务人员将产品向终端客户销售形式;3、利用商业渠道与销售相关的内勤人员(主要是开票员)针对主动上门取货和远程配货的终端客户;4、利用医药商业卖场优势平台,针对上门提货的终端客户进行现场卖场促销活动;

六、配送问题的有效解决:

高端医疗市场范文第15篇

较为常见的国内外险企合作的形式,就造成了一种乱象。“国外保险公司除了提品及服务外,现在连销售也干了,国内保险公司则只负责‘出单’。”某保险公司负责人称。

业内人士认为,这就等于地下保单的“阳光化”,国外保险公司变相进入了国内高端医疗保险市场。由于其所受监管几乎空白,客户利益就面临不确定性,而一旦其撤离中国市场或客户与之发生纠纷时,国内保险公司面临的利益损失隐患也将浮现。

现象:

国外险企“曲线”进入

“做高端医疗保险的保险公司不一定有专人负责这个业务,你找起来肯定费劲。”某专业高端医疗保险产品的保险公司总经理在与记者交流时称。记者只是想询问与其合作的保险公司有哪几家。

该人士解释称,高端医疗保险具有很高的专业性及广泛的医疗网络要求,名义上在卖此类产品的国内保险公司,很多都不提供服务,业务只是借助于其合作的国外保险公司的产品、服务和医疗网络等资源。

国内公司经营高端医疗保险业务,基本上采取了两种业务模式,即,或者借国外公司的产品、服务及医疗网络资源,或者自行开发产品、自行建立直付医疗网络。但,后者寥寥。

这在业内人士眼中本也无可厚非。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教授庹国柱认为,高端医疗产品的海外服务(比如海外的救援、医疗网络直付等)提供对于国内险企来讲,难度极高,因而国内险企只能与国外保险公司合作。

不过,国内高端医疗保险市场的情况则有所不同。

国内多数保险公司的这类产品是国外保险公司直接“拿过来”的,是在全球范围销售的,也就是说,是国外研发这个产品的公司想把这类产品卖到中国来,可是他们在中国没有分支机构,只能找国内的保险公司“合作”,实际就是借用国内公司的品牌来“出单”。

“现在的情况是,服务商除了提供后续服务外,也在亲自卖保单。” 上述公司总经理称,市场的现状显然比国外公司借国内公司出单的情况更混乱。“有些卖这个保险的人我以为是国内保险公司的,一问,实际是合作的国外公司派过来的。”

国内以高端医疗保险为一大核心业务的某健康险公司高管对记者称,这就等于受制于保险牌照的国外保险公司“曲线”进入了国内高端医疗保险市场,如 Global Benefits Group(简称“GBG”)Mobility Saint Honoré(简称“MSH”)、Goodhealth、 Inter Global、Bupa等,均为此类情况。

隐患:

游离于监管之外

上述高管认为,原本提供服务的国外险企在国内市场兼顾销售其固有产品,实则是地下保单的“阳光化”,属于触及监管底线的“球”。国内监管只能看到国内公司的情况,对相应的服务类型的国外保险公司的牌照、资本金、偿付能力等基本信息都没有掌握。

国内相关法规只有保监会于2006年8月的《健康保险管理办法》,该《办法》第十条第二款指出,保险公司与医疗服务机构和健康管理服务机构之间的合作,不得损害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

“高端医疗保险仍属小众产品,目前其还未关注到这个业务领域,对于这一市场的具体情况还须更多调研才能掌握。”北京保险行业协会、保险学会意健险部副主任的这一说法,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界以至监管层在此处的空白。

上述健康险公司高管认为,游离在监管之外的这些国外险企和机构,对国内市场的相关方利益,实际都埋下了隐患。

“对于客户来讲,如果国内公司、国外公司、有时候还有TPA(Third Party Administrator,第三方管理机构)出问题了,客户应该找谁呢?只能找国内的保险公司,因为保单是跟国内公司签的,但很多客户也许都不知道国内公司的存在。”

与国外险企合作推出的高端医疗保险产品,实际上都是把国外公司的产品内化到国内公司的保单里去,再通过一定比例(如80%)分保出去。“站在国内保险公司的角度,一旦合作的国外保险公司认为中国的业务看不到盈利希望,决定取消中国业务撤离时,国内公司怎么办?对客户的后续服务谁负责提供?这都很无奈。”

也有部分国外公司在中国有注册机构,以该机构之名与国内险企合作,但这些机构大多是以管理服务公司的形式存在,并非保险公司,其受到的监管只停留在名义上,并不具有实质意义。

反思:

国内险企专业性缺失

与国外保险服务提供商合作的国内险企,在国内市场上的合作更多的是无奈,因为高端医疗保险要求的专业能力及魄力对国内公司来讲,都是挑战。

“高端医疗保险产品本身很复杂,不但要求能对基础数据进行专业管理,还要求有丰富健康管理经验的双语专业队伍,国内险企的这些方面都是短板。而且,此类保险是纯服务型的消费型产品,第一年如果服务不好,第二年客户很难续保,这对国内险企来说,也是考验。”上述公司总经理称。

高端医疗保险的核心在于医疗网络和服务,而国内市场更多的需求将来自本土的中高端人群,因而国内的医疗网络(尤其是三甲医院)的搭建就极为重要,已经有健康险公司自行开发产品、自行建立直付医疗网络,要把“高端医疗保险的核心掌握在自己手里”。

“虽然自建医疗网络成本较高,但一旦网络建立起来后来者就很难超越,服务和网络就能成为自己在未来竞争中的一大优势。”该健康险公司北京分公司总经理称,直接跟医院签署合作协议,也能尽力防止反应速度和服务效率打折,对树立险企自身品牌更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