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银行业的发展历程范文

银行业的发展历程范文

银行业的发展历程

银行业的发展历程范文第1篇

中国的城市商业银行是于上世纪90年代在城市信用社的基础上组建的,由于体制约束、管理水平低下、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原因,城市信用社在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大量风险。为了化解风险,国务院决定在城市信用社清产核资的基础上,通过吸收地方财政、企业入股的方式组建城市合作银行,其服务领域是依照商业银行经营原则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为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于是自1995年9月7日国务院《关于组建城市合作银行的通知》起,在中国35个大中城市分期分批组建由城市企业、居民和地方财政投资入股的地方股份制性质的城市合作银行。1996年6月和1997年12月,国务院先后两次扩大组建城市商业银行的范围。1995年6月,深圳城市合作商业银行成立,成为我国第一家城市合作银行。此后,上海、北京、南京等地区相继成立了城市合作银行。1998年3月13日,经国务院同意,人民银行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名发出通知,将城市合作银行统一更名为城市商业银行。2004年年初,银监会提出审慎重组和改造城市商业银行的基本思路与原则,鼓励民间资本和外资入股,以提高其经营管理水平。

同年6月在全国城市商业银行工作会议暨全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论坛上,银监会再次鼓励城市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Y者,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按照市场规则和自愿原则实施联合重组,实现跨区域发展。在“扶优限劣”的监管思路下,对于满足各项监管要求、达到股份制商业银行中等以上水平的城市商业银行,将逐步允许其跨区域经营。城市商业银行深入贯彻执行监管层的意图,2006年4月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的首家跨省市分行――上海银行宁波分行正式开业。2009年4月《关于中小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市场准入政策的调整意见(试行)》,允许符合条件的中小商业银行在相关地域设分支机构,不再受数量指标控制,同时放松对分支机构运营资金的要求。2011年4月银监会在鼓励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同时进一步严格要求,主张审慎推进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把城市商业银行内控机制作为重点检查项目。目前,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的资本实力大幅增强,资产质量不断优化,市场份额稳步提高,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发展,已经成为金融系统中最具生机和活力的组成部分。近几年来,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稳定发展,资产规模迅速增长,各项指标逐步改善。

二、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从发展到现在,已经演变为金融市场不可或缺的一部反,给金融业带来了新的竞争,也带来了新的机遇.据银行业市场调研数据显示,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出于发展的良好势头,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可以看出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相关部门注意的,具体变现为一下几个部分:

(一)风险控制力薄弱?

早年,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不仅规模小,盈利能力低,而且资产质量比较差。由于各城市商业银行是由本地所有城市信用社联合组成,因此,它承接了大量城市信用社在不规范经营时期所形成的不良资产。截至2003年末,按五级分类口径,112家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164亿元,不贷款率15.0%;截至2004年末全辖不良贷款余额1061亿元,不良贷款率11.7%。但值得庆幸的是,这些不良资产规模近年来在逐步降低,截至2011年四季度末,城商行平均不良贷款率由2010年四季度末的0.9%降至0.8%,低于全部商业银行平均水平1.0%和大型商业银行的1.1%,但高于股份制银行的0.6%和外资银行的0.4%。其中,次级类、可疑类和损失类不良贷款比率均为0.2%。不良贷款余额连续下降的趋势在2011年一季度结束,2011年一季度末不良贷款余额333亿元,较2010年四季度末增长7亿元,2011年四季度末不良贷款余额为339亿元,较2010年四季度末增长13亿元。

(二)核心业务单一

城市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推出的业务品种相对单一,业务范围面比较窄,一般无法满足高端客户快捷多样高效的金融业务服务需求,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我国大部分城市商业银行都在大力开拓业务规模,扩充目标客户,在业务数量上有一个比较可观的的规模,但是没有新的业务模式。虽然在近些年中,不少城市商业银行引进国外先进经验,进行业务创新,例如挖掘私人银行业务市场,理财产品开发,建立金融信息技术平台发展电子银行业务等,但是在深层次的衍生金融产品发掘方面受到人才和技术资源匮乏的限制,短期之内也很难获取显著成效。

(三)经营管理制度单一

自从城市商业银行成立之初,其经营活动就被限制在所在城市。当然,从当时的金融环境和防范风险的角度考虑,单一的城市制度的经营模式是必要的。但是随后,单一的城市制度经营模式的负面效应日益显现,并成为城市商业银行进一步发展的障碍。首先,地域限制不利于城市商业银行分散风险。对于某个城市而言,往往是某几个或某个产业或行业发展较好,可供开发且前景较好的项目也是有限的。其次,地域限制不利于城市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和产品创新。现在,很多企业往往是跨地区、甚至于跨国开展经营活动,这就要求商业银行能够按照企业的地理布局为其提供存贷款和资金清算等服务。

三、当前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策略

(一)通过市场并购,重组等手段实现跨区发展

城市商业银行追求成长有两条途径可以走,一时寻求内部增长,即在内部增加投资,扩充资产总额和金融产品生产规模;二是追逐向外扩张,通过并购迅速提高资本和资产规模,并借助协同优势提高竞争力。城市商业银行一直苦于经营机构网点太少,开设新的分支机构不仅投入大而且业务走上正轨需要时间,至于跨区设立新机构更由于监管部门设立的门槛较高而难有一个理想的发展趋势。随着金融业竞争力的加剧,城市商业银行属于银行业的弱势群体,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大多数的城市商业银行主要通过资本和资产重组的方式实行资源整合,这也就进一步壮大了城市商业银行的力量,使得其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二)进行银行信用体系的建设

银行信用体系建设是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各城市商业银行应该采取多种措施,推进信用体系的建设,想办法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与重视,建立了相应的信用部门,制定相关制度来约束。通过信用部门的带动,进一步增强了客户的信用意识,还可以建立信用评级模式。一方面可以增加银行的信用度,另一方面也可以带动信用资金的流入。

(三)形成优秀的企业文化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依法执行,从严治行”的管理理念,积极倡导“公平竞争,合规经营,诚信廉洁”的现代银行企业文化。推行诚信规范和谐的核心价值观念,建立良好职业行为规范,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强化员工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激发员工的内在活力和工作积极性。

(四)逐步建立和完善研发机构,加强对新产品的开发

银行业的发展历程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发展历程;趋势分析

所谓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利用公开市场与证券持有人进行证券买卖,吞吐基础货币,调节货币供应量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政策工具。公开市场业务作为中央银行市场化的货币政策调控工具,已在美国、德国、法国、英国等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得到广泛使用,成为各国中央银行经常使用、灵活有效地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重要工具。20世纪80年代以后,许多发展中国家也纷纷运用这一工具来调节货币供应量。而我国中央银行将公开市场业务作为货币政策工具则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历经十几年的发展,仍处于不断探索和完善中。本文针对我国中央银行十几年来特别是2006年以来开展公开市场业务的实际情况,根据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力度和实际效果,将公开市场业务的发展历程进行阶段性分析,目的是为了探索公开市场业务运行的一般规律,预测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为中央银行进一步发挥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我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发展历程

1.公开市场业务的启动与恢复期(1994~1998年)

1999年至2001年,因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一直处于低谷,需要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大力支持,所以,中央银行除了把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低到6%外,还加大了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力度。

这一阶段的公开市场操作改变了过去以回购交易为主的方式,增加了现券交易方式。为了刺激经济发展,主要以投放基础货币为主,只净回笼了276亿元的基础货币。2001年公开市场操作承担了货币政策日常操作的主要职能,也标志着我国公开市场业务的初步形成。

3.公开市场业务的快速发展期(2002~2005年)

2002年至2005年我国经济处于上升时期,消费需求稳定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快速增长。中央银行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总体部署,开始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适时调节基础货币投放。这一时期公开市场操作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4)采用交易品种与期限的组合,保持基础货币 稳定增长。从2003年起,中央银行针对市场变化,采用短期逆回购与发行央行票据、发行央行票据与买入现券等不同交易品种与期限的组合,既体现了央行坚持基础货币稳定增长的政策意图,又有效缓解了偶然性、季节性因素引发的短期流动性问题。此外,2004年中央银行还进一步完善了公开市场业务决策制度、交易制度和一级交易商管理制度,推进了公开市场操作频率、操作品种和技术支持系统等方面的创新。

4.公开市场业务的逐渐成熟期(2006~2009年)

2006年以来,根据银行体系流动性偏多、货币信贷扩张压力较大、价格涨幅上升的现实状况,货币政策逐步从“稳健”转为“从紧”,进一步加大公开市场对冲操作力度,回收银行体系的过剩流动性。但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从2008年下半年起,我国货币政策开始从“从紧”转向“适度宽松”,央行根据货币政策调控需要及金融市场环境变化,灵活调整了公开市场操作策略。

二、我国央行公开市场业务的发展趋势分析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金融市场的日趋发达,利率市场化的实现以及货币供给调控模式的转化,公开市场业务作为适应市场调控的政策工具,将是我国央行未来货币政策工具的最佳选择之一,其发展将会呈现如下趋势:

1.操作规模扩大化

2.操作工具多元化

从国际上来看,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广泛运用公开市场操作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为了加大公开市场操作的力度,其交易工具已经涉及到金融市场中的大部分交易工具(如政府债券、银行债券、中央银行债券、商业票据、存单、外汇、外汇基金票据、政府指数债券、货币市场债券等)。目前我国公开市场业务的交易工具也已扩展到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中央银行票据、外汇等多种类型,今后随着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工具的不断创新,以及金融市场的日益发达,尤其是货币市场的快速发展,货币市场交易工具越来越丰富,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的选择余地将会更大,各种操作工具的合理搭配和组合已成为可能,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的种类会越来越多样化,交易方式也会更丰富。

3.操作价格市场化

中央银行根据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和稳定货币市场利率的实际需要,不断尝试和灵活采用价格招标和数量招标等不同的招标方式,来达到稳定货币市场利率的目的。所谓价格招标方式是以利率或价格为标的,旨在发现银行间市场的实际利率水平、商业银行对利率的预期;数量招标方式是在事先确定利率或价格的基础上,以数量为标的进行招标,旨在引导债券市场回购利率和拆借市场利率的走势。公开市场操作的价格高低,直接关系到央行和交易对象的交易成本,也关系到交易是否能够顺利进行。我国央行尽管通过不同招标方式的选择和央行票据发行利率上行或下行等办法来引导货币市场利率走势,但货币市场利率毕竟是反映货币市场资金供求状况的一个市场化指标,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也不得不遵循利率市场化原则来确定买卖、回购和发行价格,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对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影响,将日益突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尊重和合理引导货币市场利率的变化。

银行业的发展历程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发展历程;趋势分析

所谓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利用公开市场与证券持有人进行证券买卖,吞吐基础货币,调节货币供应量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政策工具。公开市场业务作为中央银行市场化的货币政策调控工具,已在美国、德国、法国、英国等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得到广泛使用,成为各国中央银行经常使用、灵活有效地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重要工具。20世纪80年代以后,许多发展

(3)通过发行央行票据方式,加大基础货币回笼力度。2002年9月24日,将2002年以来(6月25日至9月24日)公开市场业务未到期的正回购转换为中央银行票据,实际是将商业银行持有的以央行持有债券为质押的正回购债权置换为信用的央行票据债权,转换票据总额1937.5亿元。2003年4月22日中央银行直接发行了期限6个月的50亿元中央银行票据,之后连续滚动发行3个月、6个月及1年期央行票据,全年共发行63期央行票据,发行总量为7226.8亿元,发行余额为3376.8亿元。2004年共发行105期央行票据,发行总量15072亿元,年末央行票据余额为9742亿元。2005年共发行125期央行票据,发行总量27882亿元,年末央行票据余额为20662亿元。4年共转换和发行央行票据的总量为52118.3亿元。

(4)采用交易品种与期限的组合,保持基础货币 稳定增长。从2003年起,中央银行针对市场变化,采用短期逆回购与发行央行票据、发行央行票据与买入现券等不同交易品种与期限的组合,既体现了央行坚持基础货币稳定增长的政策意图,又有效缓解了偶然性、季节性因素引发的短期流动性问题。此外,2004年中央银行还进一步完善了公开市场业务决策制度、交易制度和一级交易商管理制度,推进了公开市场操作频率、操作品种和技术支持系统等方面的创新。

4.公开市场业务的逐渐成熟期(2006~2009年)

2006年以来,根据银行体系流动性偏多、货币信贷扩张压力较大、价格涨幅上升的现实状况,货币政策逐步从“稳健”转为“从紧”,进一步加大公开市场对冲操作力度,回收银行体系的过剩流动性。但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从2008年下半年起,我国货币政策开始从“从紧”转向“适度宽松”,央行根据货币政策调控需要及金融市场环境变化,灵活调整了公开市场操作策略。

(1)坚持以发行央行票据为主、回购操作为辅的原则,加大公开市场对冲操作力度。2006年累计发行央行票据3.65万亿元,同比多发行8600亿元,年底央行票据余额3,03万亿元。2007年累计发行中央银行票据4.07万亿元,年末中央银行票据余额为3,49万亿元,比年初增加4600亿元。2008年7月份起,逐步调减中央银行票据发行规模和频率,全年累计发行中央银行票据4.3万亿元,其中各季发行量分别为1.78万亿元、1.17万亿元、9810亿元和3710亿元,年末中央银行票据余额为4.65万亿元。2009年共发行央行票据1.3万亿元,9月末央行票据余额为3.9万亿元。

(2)适时开展正回购操作,提高银行体系应对短期流动性冲击的灵活性。2007年初,中央银行灵活掌握正回购操作期限和规模,缓解商业银行春节前的支付清算压力;特别是国债发行后,逐步加大以特别国债为工具的正回购操作力度,全年共开展正回购操作1.27万亿元,年末余额6200亿元,比年初增加5600亿元。2008年适时增加短期正回购操作品种,逐步缩短操作期限,进一步提高了银行体系应对短期流动性冲击的灵活性,全年累计开展短期正回购操作3.3万亿元,年末正回购余额为3622亿元。2009年开展正回购操作8700亿元。

(3)创新操作工具,优化操作期限结构,促进货币信贷合理适度增长。2007年,为缓解中央银行票据集中到期投放流动性的压力,于当年1月末重启3年期中央银行票据,较为深度地冻结了银行体系流动性,并实行市场化发行中央银行票据与定向发行中央银行票据相结合的发行方式。多次针对部分贷款增长较快、且流动性充裕的商业银行,定向发行3年期中央银行票据,共计5550亿元,既有效收回了流动性,也对信贷增长较快的机构起到警示作用。2008年,为了充分发挥公开市场操作预调和微调作用,科学设计并不断优化开市场操作工具组合,适时增加短期正回购操作品种,逐步缩短操作期限,进一步提高银行体系应对短期流动性冲击的灵活性。此外,针对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的新情况,研究创设了短期招标工具(taf),及时为流动性出现暂时困难的境内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

(4)引导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发挥利率调节资金供求关系的作用。2006年上半年,央行票据发行利率稳中有升,1年期央行票据发行利率从年初的1.90%上升到6月末的2.64%o;下半年,受多种因素影响,货币市场利率波动幅度加大,中央银行适时灵活选择价格招标或数量招标方式,1年期央行票据发行利率稳定在2.80%左右,对于稳定市场预期、促进货币市场利率平稳运行发挥了积极作用。2007年,通过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利率适度上行,如当年3个月期、1年期和3年期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利率分别上升90、126和155个基点,进而引导市场利率适度上行。2008年,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稳步下行,如1年期、3个月期央行票据和28天正回购操作利率,分别较年内峰值累计下行约180个基点、240个基点和230个基点。2009年,为了适应新股ipo重启以来货币市场利率波动性加大且有所上行的新变化,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由小步上行到逐步企稳,如28天期正回购和3个月期央行票据操作利率分别企稳于1.18%和1.33%o,较年初分别上升28个和36个基点;1年期央行票据发行利率企稳于1.76%,有效引导了市场预期,发挥了利率调节资金供求关系的作用。

二、我国央行公开市场业务的发展趋势分析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金融市场的日趋发达,利率市场化的实现以及货币供给调控模式的转化,公开市场业务作为适应市场调控的政策工具,将是我国央行未来货币政策工具的最佳选择之一,其发展将会呈现如下趋势:

1.操作规模扩大化

随着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手段市场化的发展,拥有证券资产规模也逐渐扩大,截至2009年12月,中央银行对中央政府的债权为15661.97亿元人民币。另据测算,2009年,23家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总计2669亿元,发行量为上年的3.7倍,这也可以作为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工具。再加上近几年来央行票据的大量发行,为央行公开市场操作规模的扩大提供了条件。我国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也在不断增加,目前已增加到50家,今后会有更多的金融机构加入到一级交易商行列。因此,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和满足金融机构体系流动性管理的需要,已成为未来发展趋势,其交易规模会进一步扩大。

2.操作工具多元化

银行业的发展历程范文第4篇

《变革二十年》是近年来描述中国银行业改革开放进程的一部新作。作者吴雨珊、王海明从交通银行重新组建二十年的史实出发,结合中国银行业跌宕起伏的改革历程,用严谨纪实的笔法,生动流畅的笔触,给我们讲述了这一段令人无限回味的浮光掠影。李祥瑞、刘鸿儒、戴相龙、王明权、蒋超良……一个个在交通银行发展乃至在中国金融业改革发展过程中叱咤风云的鲜活形象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我是1986年进入人民银行工作的,目睹了交通银行在组建和发展中的风风雨雨,深知借鉴历史对于认识现实与未来是如何重要。《变革二十年》从旁观者的角度为我们记录下这一段宝贵的史实,意义深远。《变革二十年》给我们这些金融从业者一个机会,让我们回头看一看,金融业改革开放以来的二十多年我们是怎样走过来的,我们做对了哪些,又绕了哪些弯路。《变革二十年》既为我们记载了在上海市江西中路200号交通银行初创时的艰辛历程,也为我们展示了交通银行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时的华彩乐章。更为重要的是,交通银行经历的组建综合性银行、发展社会主义商业银行、统一法人、财务重组、汇丰入股、境外上市,直至加快向国际公众持股银行转型的二十年,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思考和启迪。

坚持银行业的改革之路,是交通银行乃至我国整个银行业发展的成功之路。交通银行在襁褓之中就选择了与当时国家的各个专业银行不同的一条道路,即组建综合性银行,发展社会主义商业银行。这是交通银行成功的基础,也为后来的各个专业银行打破专业桎梏做出了示范。交通银行作为探索者,从中尝到了改革带来的甘甜,也咽下了初创遭遇的苦涩。银监会成立后,推出了银行同质同类的监管政策,过去被圈在本地城市范围内的城市商业银行在达到相应的标准后也能跨地区设立分支机构,这其中的思路与交通银行组建时打破专业桎梏具有同工异曲之妙。再看看我国现在相对分割的银行业市场、证券业市场和保险业市场,我们是否可以再次沿用重组交通银行时的思路来认识类似的问题呢?

银行业的发展历程范文第5篇

关键词:储蓄银行;现状;前景;发展;战略

2007年3月20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成立仪式在北京举行。邮政储蓄银行的成立,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诸多挑战,如何把握机遇顺利完成从只存不贷的储蓄机构向商业银行的转型。这就要求邮政储蓄银行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准确进行市场定位及发展战略思考。

1邮政储蓄银行的发展历史

邮政储蓄银行是由原来的邮政储蓄变身而来,期间经历了一段很长的发展历程。回顾邮政储蓄银行的历史,梳理其一路走来的发展脉络,可分为以下五个阶段。第一阶段(1898.1.22—1949.10.31):成立邮政储金汇业局,开办汇兑业务及邮政储金业务。第二阶段(1949.11.1—1953.8.31):撤销邮政储金汇业局,在中国人民银行统一指导下由邮政系统接管并受人行委托办理个人储蓄、汇兑业务。第三阶段(1949,9.1—1986.3.31):1953年9月1日,邮政停办储蓄业务。第四阶段(1986.4.1—2006.12.31):全面开办邮政储蓄业务,由代办转为自办,经批准,着手准备邮政储蓄银行筹建事宜。前四个阶段取得诸多成果:业务经营范围不断扩大;系统改造工程取得多项突破;业务发展规模已位居全国第五位;经营模式由代办转为自办;适时调整经营战略,逐步向商业银行转型。第五阶段(2006.12.31至今):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成立,邮政储蓄进入了商业银行发展阶段。

邮政储蓄银行的成立,是我国邮政体制改革取得的又一重大阶段性成果,也是在国家金融监管部门的指导下,金融体制改革取得的又一项重要成就。2008年7月,邮政储蓄银行在全国的36家一级分行、312家二级分行、20089家支行已全部挂牌成立。

截至2008年8月末,邮政储蓄存款余额为19820亿元,是中国第五大存款机构,邮政绿卡发卡量达2亿张。成为中国第三大发卡银行机构。

2008年,邮政储蓄信息系统实现了公司业务与个人储蓄业务、外币系统与本币个人储蓄业务系统、汇兑系统与公司业务系统的互通,实现了储蓄统一版本的再次升级,实现了储蓄历史数据系统上线及物理大集中,为向功能全面的商业银行转型奠定了良好的信息技术基础。

由邮政储蓄银行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邮政储蓄银行是一家极具成长潜力的银行,在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经营模式、产品开发、风险控制能力等方面都在不断发展,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邮政储蓄银行的信息化建设,目前邮政储蓄银行已建成全国最大的个人金融交易网络。形成全国网点面最广、交易额最高、交易质量最好的个人金融服务网络优势。

2邮政储蓄银行的现状分析

2.1邮政储蓄银行的优势

2.1.1渠道优势

邮政储蓄银行拥有得天独厚的网络优势,目前,提供邮政储蓄服务的营业网点有3.6万个,提供汇兑服务的营业网点有4.5万个,其中两万个网点可以办理国际汇款业务。巨大的网络遍布全国,沟通城乡。其中有近60%的储蓄网点和近70%的汇兑网点分布在农村地区,成为沟通城乡居民个人结算的主渠道。通过大规模的信息化建设,建成了我国覆盖城乡网点面最广、交易量最多的个人金融计算机网络系统。真正实现了“绿卡在手,走遍神州”。

2.1.2资产优势

新组建的邮政储蓄银行,其邮政储蓄存款余额约占全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总额的十分之一,并且没有不良资产,为全面拓展商业银行资产类业务打下良好基础。

2.1.3信誉优势

多年来,邮政储蓄所提供的基础金融服务已深入人心,享有“绿色银行”的美誉。在网络、产品、客户等方面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具备一定的竞争能力,成为重要的零售金融机构。通过长期不懈地强化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方式,邮政金融树立了良好形象,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2.1.4成长期优势

该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服务领域逐步拓展,形成了基本满足市场需求、品种日益丰富的金融系列产品;二是经营规模不断扩大,成为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力量。截至2008年8月末,邮政储蓄存款余额为19820亿元·是中国第五大存款机构;邮政绿卡发卡量达2亿张,成为中国第三大发卡银行机构。

2.2邮政储蓄银行存在的问题

2.2.1网点布局及网点建设尚待优化

在金融市场,城市金融资源一直是各家银行的必争之地。目前,邮政储蓄银行无论从网点布局还是网点的硬件设施,都不如其他商业银行,距真正成为城市金融行业中有一定竞争实力的零售银行、社区银行还存在较大差距。

2.2.2经营模式限制了其发展

出身于邮政企业管理的邮政储蓄经营模式与专业的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自主运用资金能力不足,资产负债结构需要调整。营销机制仍主要为全员揽收模式,缺乏市场竞争力。这些都限制了邮政储蓄银行高效的专业化运作。

2.2.3人力资源紧缺制约了其发展

虽然近年来邮政储蓄已在加强职工金融业务素质培训方面做了许多努力,但仍缺乏懂金融、会管理的专业人才。很难满足银行商业化发展的需要。

2.2.4尚未建立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机制

自2006年邮政储蓄银行着手进行“内控评价”体系的建立和推行,到目前逐步推行以“全员、全面、全流程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以及风险合规部门的建立,都显示了邮政储蓄银行对风险管控工作的重视。但尚未真正建立起符合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和商业银行运行管理要求的法人治理结构、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机制,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发展。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邮政储蓄银行一方面积聚了一定的网络和产品、品牌优势,也存在着诸如人员素质、网点布局及硬件、经营模式、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机制等方面的问题和不足。在未来企业的发展中,邮政储蓄银行如何定位,怎样发展,都要在充分考虑现有情况的基础上进行战略选择。

3邮政储蓄银行的发展战略

通过对邮政储蓄银行的成长脉络及其现状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作为一个有成长潜力,但自身优势又存在一定制约因素的企业。邮政储蓄银行要想获得稳健发展,应在充分借鉴同业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循序渐进,走出一条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结合邮政储蓄银行发展历史及自身特点。笔者认为。邮政储蓄银行在转型期可通过“三步走”发展战略来完成从一个只存不贷的储蓄机构到专业化现代银行的转型。

3.1探索适合农村的金融业务模式,走好支持“三农”发展这步棋

早在2000年4月19~21日的海口“全国邮政储蓄业务发展座谈会”上,当时的国家邮政总局就确定了大力发展农村邮政储蓄的战略。邮政储蓄银行成立后,仍然坚持“支持‘三农’发展”的金融发展战略,明确了邮政储蓄银行的这一社会责任。主要从两方面落实对“三农”发展的扶持。

一是依托网络优势,布局农村金融市场。设立农村金融服务部门,积极完善网络服务功能,面向“三农”开展业务。

邮政储蓄2/3的网点分布在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特别是一些偏远地区,邮政储蓄是当地居民唯一可以获得的金融服务。因此,从满足广大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基础金融需求,发挥邮政储蓄在农村的网点优势出发,应不断完善农村网点功能,增加业务产品,进一步加大邮储资金支农力度,逐步扩大农村基础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尤其是要有针对性地逐步开办农户小额信贷、乡镇小企业贷款等业务,全方位地向“三农”和国家基础建设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二是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立足城市,面向农村。

在2001年5月的全国储汇局长座谈会上,当时的邮政总局确定了加快城市邮政储蓄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的战略。

邮政储蓄银行转型初期,在战略布局上实行“立足城市、面向农村”的经营方针。在发挥长期以来形成的网络覆盖面广的业务优势,服务农村、城市社区和中小企业,实现城市、农村协调发展。这是对“依托网络优势,布局农村金融市场”战略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依托不断优化的信息技术,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建立起金融桥梁。

3.2把握城市和农村两大市场。完成由邮政储蓄机构到零售银行的转变

2006年,全国邮政储汇专业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总公司提出了邮政金融资产负债业务协调发展战略:继续做好做大传统负债业务,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审慎发展资产业务。这是邮政储蓄向商业银行转型的探索,更为成功转型打好业务基础。

邮政储蓄银行在成立之初便有明确的市场定位:充分依托和发挥网络优势,完善城乡金融服务功能,以零售和中间业务为主。为城市社区和广大农村地区居民提供基础金融服务,与其他商业银行形成互补关系,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邮政储蓄在前期努力做坚城市和农村两大市场的基础上,变革为专业银行,尤其是资产负债结构优化及管理模式变革,要逐步以专业化的金融管理理念管理银行。同时积极优化资产负债结构,主要着眼于以下三方面:

3.2.1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在负债业务方面,要努力实现以储蓄存款为主,向储蓄和理财、结算业务、商务汇款、中间业务等方面并重的转变;资产业务方面。大力发展公司业务存款,循序渐进扩大贷款规模,以保证资产质量。

3.2.2实施错位竞争,服务中小客户,做强城市市场

目前,城乡一体化进程还处于起步阶段。城市业务在金融市场仍将长期处于绝对优势,更是各家金融机构的必争之地。在转型期间,邮政储蓄银行要加快城市网点建设,优化网点布局,改善网点服务设施,提高网点服务质量,提高城市网点竞争力。发挥比较优势,实施错位竞争。服务中小客户,要继续整合保险、基金、理财类业务,进一步开发适合高端客户的金融产品,努力探索私人银行发展模式,逐步进军城市高端客户市场。

3.2.3积极学习同业先进管理经验,逐步推行“流程银行”建设

2005年10月,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上海银行业首届合规年会上指出:“当前几乎所有中资银行的业务流程都存在着重大弊端,仍只是‘部门银行’而不是‘流程银行’,导致针对客户需求的服务、创新和风险防范等受到人为的限制,出了问题部门间相互推卸责任,难以查处。”这是国内金融界第一次明确提出“部门银行”、“流程银行”的概念。此后,“流程银行”理论逐步为国内银行业所接受并着手将其变为现实。

“流程银行”就是推行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流程再造,实现流程化管理的银行。是业务流程再造理论在商业银行领域的实践,是一种现代商业银行管理模式。具体而言,“流程银行”是指围绕客户的需求,通过根本性变革,建立贯穿前中后台,高效、灵活、创新的各类流程,变革组织架构、资源配置与考核体系,创新企业文化,体现核心竞争力,并能实现良好经营绩效的商业银行。

目前邮政储蓄银行仍是“部门银行”的管理模式,而“部门银行”存在的诸多弊端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经济环境,因此,要积极开展组织形态的创新,将“流程银行”从理念逐步演变成现实,通过优化流程来优化企业的组织形态,以期更好地适应当前的经济环境,更有效地提升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当下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和银行自身的成长都要求其变革为能适应现在竞争环境的“流程银行”。这也正是“流程银行”理念为众多商业银行认可并逐步推行的原因之一。

在此阶段,邮政储蓄银行需要经过自身的不断努力,逐步增强参与金融市场竞争的能力,积累足够的贷款客户资源和商业化运作经验,通过建设“流程银行”,实现邮政储蓄银行的流程化管理。逐步建立起科学的、符合市场及客户需求的、能够稳健经营的专业银行管理模式。

3.3从零售银行转向全能的现代化商业银行,真正把邮政储蓄银行做大做强

从长远来说,邮政储蓄的最终选择将是现代化商业银行。

从邮政储蓄银行的实力看,它不可能也不应该永远满足于“社区”银行和零售银行的角色定位,全方位经营的现代化商业银行业务将是其必然选择。只有商业化才能使邮政储蓄银行获得与一般商业银行平等的竞争地位和竞争环境。所以,从长期看,邮政储蓄银行将逐步形成参与金融市场竞争的能力,从而为其最终的商业化奠定基础。在这一阶段,邮政储蓄银行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是加大“流程银行”建设力度,全面推行流程再造·实现向现代化商业银行管理模式的转变。“流程银行”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是随着企业战略目标的提升而不断优化和变革的企业管理模式。在适应银行未来发展趋势的道路上,“流程银行”建设是一个永久性话题。科学合理的流程结构是银行协调运营的保障体系,集约高效的流程运作是银行价值创造的综合实力,全面有效的流程管理是银行风险控制的有力武器,追求卓越的流程改进是银行持续发展的有效动力。

二是充分借鉴国际先进银行的发展经验,发挥网点布局优势,大力发展零售银行业务;结合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实际,将以收费业务为主体的中间业务作为行业业务结构转型的重点并加以推进。

三是借助经济快速增长和资本市场长足发展的历史机遇,拓展财富管理业务,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空间,完善自身商业化运作机制。

目前,国际国内银行业的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特征,比较突出的是资本性、技术性两大脱媒,以及信息化生存、资本化运作、综合化经营、国际化发展四大趋势。这些将必然导致国内间接融资比例下降、批发业务比例下降、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贡献率上升三大结构变化。这些变化对各商业化银行的经营管理形成了巨大压力。

4结论

银行业的发展历程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中资银行;大行底蕴;战略转型;永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3)08-0051-04

中资银行业在发展规模这一量性增长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已然完成了至关重要的阶段性发展任务。但从近几年的数据发现中资银行业整体规模扩张持续放缓,并且股份制商业银行成为资产增速最快的群体,而大型商业银行增速最慢,由此可见行业集中度下降,中资银行业突破了初始经营发展格局,逐步形成了一个类型丰富的金融体系,这也是在量性增长步伐下的又一迈进。发展不仅仅是在规模的量性增长上,在中国这样一个博大精深的国度中,中资银行业的发展兼具着文化与历史的传承,并饱含现代银行的技术革新与进步,更应具备战略高度的全局观与大局观,在“谋转型之路、求发展之机”,实现中资银行业发展战略部署、市场定位与国际化发展的深度聚焦,以此打造中资银行业的国际化品牌。本文针对中资银行业的发展进程,对以人本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和品牌形象逐步丰富、凝练与升华,全面分析大行底蕴的铸就之路,以此助推中资银行业的发展与完善,以彰显中华民族的德养与风范。目前,各家中资银行纷纷进入了战略转型的再升级阶段,对初期发展战略定位进行深度的剖析和调整,在对自身发展的核心硬实力的打造和夯实的进程中,对人本的尊重、对理念的追溯就显得更加重要,而中资银行底蕴之建对中国金融体系整体发展更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大行底蕴的解析

(一)大行底蕴的概念

“大行”是实力的见证,所谓大行要具备雄厚的资金实力、强优的盈利能力、良好的数据指标、完备的公司治理架构、高效的运营体系、前瞻性的创新水平、科学的战略规划、清晰的市场定位、庞大稳固的客户群、高精尖的研发管理团队、优秀的员工队伍以及优质的品牌形象。“底蕴”就其本质而言,是指事物发展的内涵、精髓,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则是高层建筑的质性升华。“底蕴”与大行发展的关系,是灵魂和躯体的关系,先有躯体,后有灵魂。大行发展是躯体量性规模的攀升,底蕴则是发展铸就的灵魂及厚重德养所在。在发展的新时期、新阶段、新机遇、新挑战下,跨进大行之列若想兼具大行风范的厚重底蕴,不仅仅是企业自身文化的提升,更是在源头处厘清出发展理念的本质,并在成长壮大的过程中不断的加以丰富,其涵盖之博大、精深、厚重,需要中资银行人的不解努力、拼搏以铸就。

大行底蕴,从狭义的角度看,可以理解为银行企业文化的升级与聚焦;而从广义的角度看,则是银行自身在时代变迁中历经转型、改革与发展,在经营管理不断完善的实践中,通过全体员工的共同营造、认同和遵守而形成的发展核心要义,是建立在大局观和全局观发展意识基础上的银行管理哲学、银行精神、价值观念、规章制度、道德素养、社会责任等意识形态集合体,更是对在长期经营活动中所构建的品牌形象、文化精髓的凝练与升华,是银行软实力的核心所在。

(二)大行底蕴的具体涵盖

大行底蕴之建是由规模发展壮大量变到底蕴铸就质变的一个积累渐变过程,在这个积累、传承与创新的发展演进中完成银行发展核心软实力——底蕴之建,涵盖着发展历史的传承、厚重文化的积淀、承载使命的坚守、品牌形象的锻造、人本价值的凸显六大部分,如图1所示。既是中资银行永续战略转型的必备要素,更是实现永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助推力,也是其终极目标所在。

1.发展历史的传承。发展历史的传承也是银行自身经营哲学的形成过程,追根溯源是对人文社会学、经济学以及心理学的创新及运用,是银行在时代变迁中历经创业、扩张、成熟、整合和蜕变的各个发展阶段中,对自身经营管理、发展路径及发展战略的不断的总结、提炼、修正和完善,在此基础上高度概括而形成银行经营管理活动的方法论总则。在不断修正的过程中,既有对经济发展趋势研判基础上的创新,也包含着对经营历史中保有优势的秉持与传承,是作为大行所独具的经营发展哲学的延续,即是银行哲学,也是对发展历史的传承与接续。

2.厚重文化的积淀。大行在发展中构建起共性的深厚文化,是在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对精神财富的提炼与升华,是民族文化和银行企业文化的有机结合。优秀的银行企业文化涵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方面,是制度建设、经营理念、核心价值观等涉及深层内涵的“文化软件”,是发展中凝练出的精神财富的接续、繁衍和积淀,是银行实现永续发展的软实力核心要义之一。大行创造规模增量物质财富的同时,对发展的文化理念不断“积蓄涵养、沉淀精髓”,将文化之厚重在秉承与积淀中得以延续与繁衍。

3.承载使命的坚守。大国的风范在于责任的担负,大家的风范在于胸怀的宽广,而大行的风范在于使命的坚守,这种使命包含着自身可持续发展的使命、助推经济发展的使命以及社会公益责任承载的使命,具备底蕴的中资银行业不仅仅担负着自身发展的使命,更担负着支持国家实体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历史重任,即是要以发展为己任、要以行业驱动引领为己任、更要以社会责任肩负为己任。这也是作为大行在历史传承、文化积淀后对自身涵养的深化,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践行于社会责任承载的实处,恪守己行、坚守己任。

4.品牌形象的锻造。优质的品牌形象是一个大行内涵文化的外在表现,是由银行的品牌外部特征、经营管理特色、核心产品优势以及综合实力所构建起的,被客户和公众所认同的银行整体形象的集合。对于秉承着历史发展印记、沉淀着深厚文化素养、承载着发展及社会使命的大行,其所具备的深厚内在涵养必将通过各种路径表象于外在,构建起社会高认可度的品牌形象,并贯穿于优质产品创新、竞争实力打造、精神文化宣传、社会责任担当以及强优品牌建设的各个方面,在客户、同业及社会的广泛认可中锻造出强优的品牌形象。

5.人本价值的凸显。深含底蕴的大行必须秉承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凸显人本核心的价值判断,强调人的理想、道德、价值观、行为规范在发展中至关重要的核心作用。这其中包括:一是多维度精细化改进所提供的金融服务,将客户服务需求的变化落实于“因需制策”的产品创新涉及的各个业务条线,这是对外一层——客户服务中人本价值尊重;二是强调经营管理中以对人本的尊重和关怀为出发点,注重高层管理人员的大局观与全局观的战略意识的树立,以及基层员工队伍专业技能和素养的全面提升“以愿景鼓舞人,用精神凝聚人,用机制激励人,用环境培育人”,这是对内一层——员工职业发展愿景的尊重,多层次的人本尊重共同铸就大行底蕴。

二、构建中资银行大行底蕴的意义

面对全新的经济发展新形势和行业竞争新态势,中资银行业将全面进入加速战略转型升级的新进程,从传统业务模式到产品服务改进,以及品牌发展再定位等,可见中资银行业依然开始了对新形势和新环境的业务调整和二次转型,打造独具特色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并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在这个关键的节点时代,铸就大行底蕴对中资银行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对构建健康的中国银行体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助推银行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

在经济增速放缓、利率市场化进程加速以及金融脱媒持续加剧的发展环境下,中资银行业若想实现永续发展,迈好战略转型的每一步,必须将发展的视野置于全局观和大局观之中,铸就大行底蕴正是解决了发展意识这一关键性问题,实现了经营管理理念的转变和经济发展新趋势研判水平的提升,也是从更广的维度助力中资银行业核心竞争力的打造,助推中国银行业体系永续发展战略稳步实施与推进。

(二)增强中资银行品牌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目前中资银行业的发展壮大已然跨进大行之列,担负着自身经营发展壮大、行业变革引领以及推动社会发展的多重责任与使命,大行底蕴的铸就正是对处于关键转型期的中资银行业发展责任与使命的高度诠释。这种责任与使命,既高效助推实体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调整的推进,同时也是对自身发展实力的多维度提升,助力中国银行业整体形象的树立与宣传,扩大品牌影响力,同时在企业发展的维度中,更要以人本尊重的核心价值文化实现行内员工全景幸福的打造,提高员工归属感和幸福指数,增强自身的内外双向凝聚力。

(三)助力中国银行业健康生态软环境的构建,实现中资“国际化银行”的打造梦想

构建大行底蕴将全面提升中资银行业的整体发展硬实力与软实力,这也是在更深的层面上对中国整体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强大支撑,是促进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节点所在,也是金融体系健康发展的核心内在要求。同时,优化中国银行业的生态软环境,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基础上,高效整合社会资源,为中资银行业的国家化发展之路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也是对实现“中国梦”的全新诠释。

三、大行底蕴构建的核心指标体系及路径分析

(一)核心指标体系

为更好的助推大行底蕴的铸就,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底蕴之建落于掷地有声的实处,将大行底蕴的构建指标体系划分为宏观理念指标和微观理念指标,共六个维度指标。宏观理念指标为:发展责任使命、经营管理理念、核心品牌文化。微观理念指标为:服务观、科技观、人才观。同时,为更加清晰、直观地评判大行底蕴的铸就进程,对六个维度的指标进行三个发展阶段的划分,即发展的初期、中期和成熟期(见图2)。

(二)路径分析

大行底蕴的铸就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历经初期的业务推进、中期的市场拓展与成熟期的战略创新这一漫长历程中,不断的丰富、推演、凝练与升华。为更好的助推大行底蕴的铸就,在宏微观指标体系划分的基础上进行整合与梳理出三大路径:

一是通过精准的行业发展趋势研判及前瞻性的创新,推进战略转型步伐,逐步清晰自身发展主线和市场定位,打造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实现行业变革的引领;二是通过强优创新产品和精细化服务的全方位供给,以及社会责任的勇于担当,助推品牌建设及影响的泛化,以责任和信仰凸显品牌文化,实现优质企业品牌及形象的打造;三是通过对客户金融服务需求以及员工职业发展需求的满足①,实现“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秉持。

四、中资银行业底蕴建设的相关建议

中资银行业业已驶入全面创新发展新阶段,踏上异军突起全面转型升级的新征程。在全新的发展背景下,各家银行将进一步以差异化经营策略的不断完善、前瞻性创新水平的不断提升、强优品牌影响力的不断泛化稳推可持续发展之路,坚持在全局观和大局观的战略发展视野中,高效完成中资银行业整体战略转型的华丽升级。已然具备良性规模增长的中资银行将进一步坚守发展使命和责任、引领行业发展趋势、开辟永续发展新径,以意识形态的转变将多维度的“全效升级”做实、做深、做细银行体系的发展与完善,全面夯实中资银行业“内有吸引凝聚力,外有开拓发展力”永续发展之路。

(一)以管理和服务创新引领金融行业变革

中资银行在应对行业发展变革的进程中,要以“精于发现客户结构变化、细于拓展金融服务差异供给”的策略,持续推进自身经营管理体系的建设步伐和进程。要以全新的战略发展视角,做强、做优、做精预综合化经营业务,强化泛金融中介机构的发展理念,阐释中国金融供应链的独特所在,为实体经济的发展腾飞助力。抢抓市场先机就要把握经济金融发展趋势,在互联网金融爆发增长的时代,“未来银行最大的竞争性威胁来自非银行方面,特别是网络信息领域的市场进入者”,汇丰银行早在2010年就将最大潜在竞争对手定为谷歌公司,从近几年的发展趋势看银行业务有被IT产业蚕食的现象。可见,为应对挑战,银行业不仅应加大拓展与同业的合作渠道,更要加大与IT产业的合作模式和维度,真正落实“科技化、现代化”引领下的全面加速中资银行业的发展步伐。

(二)以责任和信仰彰显发展进程中锻造的品牌文化

中资银行业作为实体经济以及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部门,坚守发展和社会责任担当的使命,加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开创行业发展新气象,是中资银行业担当的大任。从国家战略高度思考企业未来、谋划生存发展,全面支持国家经济结构深度调整的各项举措。同时,作为有责任和信仰的大行要进一步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将以持续创新和战略转型助推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供应链的打造与完善,以自身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助力社会经济结构深度调整的稳步实施,扩大社会责任的品牌宣传力度,树立行业模范、开创行业发展新气象。

(三)以人本精神凸显中资银行业的深厚底蕴

为进一步落实中资银行业的永续发展,必须加大对金融人才的培养与重视力度。全方位多渠道实施金融高端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引进,以培育高级管理层领军人物、打造强优核心团队与加强培训助力中资银行业的战略转型为实处。同时,对于基层“高境界、高素质、强技能”金融人才的培养与重视问题,应该建立在一个更具备战略发展眼光的高度,基层是银行的基本组成部门,更是银行是重要的产品营销渠道和信息文化传播渠道,在新一轮的战略转型进程中必须加大基层管理团队及员工综合素质的建设力度,夯实中资银行业发展的人才基础。同时,要以人本价值尊重的关爱构建员工全景幸福,在提升中资银行业自身发展的经济效益和价值创造的基础上,大力倡导为了人、依靠人、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的人本文化,以助力中资银行的永续发展战略与国际化发展战略的实施。

参考文献:

[1]白钦先、姚勇、崔满红等.金融可持续发展研究导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2]洪名勇.试论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创新[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01).

[3]秦池江.现代金融期盼现代金融文化[J].金融博览,2006,(02).

[4]唐双宁.关于金融文化的十个基本观点[J].中国金融,2011,(12).

银行业的发展历程范文第7篇

关 键 词:中国;当代金融研究;金融问题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12)03-0047-05

总体上看,2011年学术界对于中国当代金融问题的研究不如前两年火热。尽管有近300篇论文涉及到中国当代金融的研究,但真正有份量的成果较少。笔者从这些论文中筛选出50篇文章,从国有银行改革与发展、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货币政策、通货膨胀、金融市场、农村金融、其他研究等七个方面加以述评。

一、国有银行的发展与改革

对于国有银行发展与改革问题,学术界规范性研究较多,而实证性研究不足。众多论文讨论国有银行“应该”如何改革与发展,仅有少量文章讨论国有银行改革与发展走过的道路“是什么”,而且,其中还有不少属于宣传性的文章。 比如,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中国金融》 推出了一组纪念文章,阐述中国共产党领导金融事业的光辉业绩。

光大集团董事长唐双宁撰文论述中国共产党领导金融事业的历史经验与重大成就。他指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金融事业留下了许多宝贵财富,比如:始终坚持为人民的利益来发行、管理货币;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货币制度;始终坚持实践导向;始终将金融事业置于党的领导之下,把金融事业作为党实现目标的重要手段与保障。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逐步建成了以计划经济为基础的、 高度集中的单一国家银行体制, 尽管这种体制后来逐渐暴露出其局限性,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发挥了重要的、积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金融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 基本形成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 金融组织体系、金融市场运行体系、金融监管及风险防范体系。 [1]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定富撰文论述了中国保险业的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早在建立初期就提倡保险事业。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人对建立新的保险业进行了积极探索。1979年国内保险业务再度复业后,迈进了新的历史时期,保险市场初步形成了以国有商业保险公司为主体、 中外保险公司并存、多家保险公司竞争发展的新格局。在推进保险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 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保险业发展的道路。 [2]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刘明康论述了中国特色银行业监管的理论与实践, 认为中国特色银行业监管理论体系是银行监管一般规律和良好实践的中国化与理论升华,包含四个组成部分:一是清晰的银行业监管目标;二是科学的银行业监管理念;三是完善的审慎监管框架;四是强有力的持续监管。这四部分形成了一个不可割裂、相互衔接、相互贯通的有机整体。 [3]

今年也是中国银行成立一百周年。 中国银行的前身是1908年的大清银行,1912年改为中国银行并沿用至今,历经百年沧桑巨变, 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之一。中国银行董事长肖钢回顾了中国银行的百年历程,指出中国银行经历了辛亥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开放三次伟大革命,见证了中国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历史风云。中国银行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是:爱国爱民、诚信至上、改革创新、以人为本。 [4] 许斌通过介绍中国银行不同时期发行的股票,回眸了百年中行的历史。 [5]

除金融业主管官员论述中国金融业的发展与改革外,也有一些学者对这一问题做了分析。刘迎霜从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监管变革的视角,叙述了中国金融体制的改革历程。指出,金融机构的改革主要是从单一的银行金融机构转向多元金融机构发展, 从完全国有行政主导金融的金融机构转向企业化、市场化的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体系改革是从非常狭窄的资金市场发展到多层次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金融监管改革是从作为中央银行的人民银行的统一监管发展到“一行三会”分业监管。 [6] 刘文的观点已有众多学者提出过,该文尝试着做了一些综合。

何广延用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框架, 分析了中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变迁。 认为,在1949~1978年“大一统”金融体系下,基本上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金融监管。1978~1998年,伴随金融制度体系的变革,由统一监管向分业监管逐步过渡, 形成了控制性金融监管制度。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控制性金融监管制度又转向审慎金融监管制度。中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变迁过程呈现出强制性、渐进性、滞后性三个特征。金融监管制度变迁的主体为政府,变迁形式是自上而下的行政强制供给,这是金融监管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 [7]

在分析中国金融业开放进程的论文中,黄玲的文章值得一读。作者将中国的金融业开放放到世界经济体系中做比较, 通过对比195个国家1980~2009年的经济与金融数据,从多个角度测定了中国30年来参与世界金融一体化进程的总量与结构走势,认为中国金融开放进程呈现三个特征:第一,总国外资产和总国外负债增长显著,显示了中国与世界金融体系的联接程度呈日益提高的趋势。第二, 若以跨境金融资产与负债占GDP或进出口总值的比例来衡量,中国当前的金融开放程度不仅远低于当前主要储备货币国家的水平,甚至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第三,在长期严格的资本管制下,我国的跨境资产与负债在结构上存在不平衡发展的特征,明显低于主要储备货币国家和其他主要新兴市场国家的水平。 [8]

银行业的发展历程范文第8篇

关键词: 继续教育 “学分银行” 体系构建 影响

一、国内继续教育现状

1.何谓继续教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继续教育是指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的教育活动,特别是成人教育,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以理解,广义的继续教育是指所有在学校教育之后所接受的教育活动的总称;而狭义上看,继续教育即为目前我们通常所理解的成人教育。

2.国内继续教育现状。

纵观国内各类继续教育活动,概括起来总的有两大类:学历教育和非学历培训。

成人学历教育主要是仿照普通高校学历教育的管理模式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课程结束并且考核合格后授予国家承认的各类学历文凭,成绩达到一定标准的,学校还将授予相应的学位证书。目前主要学习类型有业余大学(夜大学)、电视大学、网络教育和自学考试等。成人学历教育最大的特点在于,授予国家承认的高等教育毕业证书和相应的学位证书,而其准入门槛相对普通高等教育来说又低得很多,学习类型又非常多样,在我国目前这种注重学历的教育制度背景下,深得广大考生的欢迎。然而凡事都有其两面性,成人学历教育目前存在着诸多问题。

(1)学历至上。

国家承认学历,这本应是成人学历教育最大的核心竞争力,却恰恰是成人学历教育的软肋。教育活动的根本目的,可以概括为六个字:“传道,授业,解惑。”本与任何其他事物无关,然而学历文凭的存在,却使教育的目的发生了偏转。在学历至上的指导思想下,学生接受成人学历教育的目的从以前的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渐渐转变为获取高等教育学历的捷径。这种态度的转变,引发了连锁反应:学生生源质量逐年下降,上课出勤率一低再低,课程考试缺考作弊情况屡禁不止,考试及格率持续低迷。为了迎合市场需求,成人学历教育的办学单位只得一而再、再而三地降低门槛、降低要求,以牺牲教学质量来谋取生源的稳定,结果陷入恶性循环。

(2)课程僵化。

由于成人学历教育主要是仿照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模式来进行的,因此其课程设置基本上也是以普通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为蓝本。然而成人学生不同于普通高校的在校生,他们大部分已经参加工作,或者已经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他们希望获得的是应用性强,专业关联程度高,和目前的工作或即将开展的工作直接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知识,理论联系实践的需求要远大于普通高校在校生。然而目前成人学历教育各种学习模式基本上还是以书本知识的教授为主,较少涉及实践环节,并且专业课程设置的实际应用性也不强。加之成人学生的基础相对薄弱,平时工作又忙,往往采用“划定范围―死记硬背―应付考试―全部遗忘”这种学习模式。

(3)资源分配不均。

资源的稀缺、优势资源的集中导致成人学历教育分配的不均。成人学历教育的办学单位,主要由普通高校、业余大学、电视大学和其他民间办学机构四大部分组成,其中,尤以普通高校占据着几乎所有的教育人力资源和绝大部分教育物质资源,而其他的办学单位只得直接或间接地依附于普通高校来开展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否则生源很难保证。从考生角度来看,在选择成人学历教育的办学单位时,也都希望挑选知名度较高的普通高校,一来能享受到知名普通高校的优质师资力量,二来感觉普通高校的成人学历文凭含金量更高,就业竞争力更强。

我国非学历培训主要包括干部培训、资质培训和考试培训。其中,干部培训主要的办学机构在普通高校,尤其是知名的普通高校,主要看中的同样是其优质的教育资源;资质培训和考试培训则被广大民办机构和部分普通高校共同经营。整个非学历培训已几乎完全市场化,因此导致非学历培训急功近利:干部培训看的是政绩,资质培训要的是证书,考试培训求的是分数,唯独没有知识的一席之地。培训逐渐沦为一种消费品,背离了教育的初衷。

概括起来,我国继续教育总的问题在于功利性太强,管理松散,缺乏一个平台对其进行整合。因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继续教育一章的最后指出,要“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提供多次选择机会,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健全宽进严出的学习制度,办好开放大学,改革和完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其中,“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和“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的发展要求正契合了目前在教育学界所研究的“学分银行”体系的理论内涵。

二、“学分银行”的概念及其特征

1.概念

“学分银行”顾名思义,是将“学分”这一描述学习量的单位像货币一样,在“银行”间进行存储、兑换等活动。而这里的“银行”,即教育教学活动的办学单位。它借鉴了银行的功能特点,使学生能够在不同的办学单位间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以上对于“学分银行”的基本概念基本已达成共识,然而对于“学分银行”究竟能做什么,怎么做,在多大范围内做,仍存在一些分歧。因此,我们必须深入了解“学分银行”的特征。

有人提出“学分银行”应首先应用在成人学历教育的招生环节中,“学分银行”可以解决我国成人教育生源不足的燃眉之急。“学分银行”只是一个招生平台,学生只要在平台上注册,获得“学分银行”账号,即可接受成人学历教育,其“学分银行”具有学分存储的功能。①也有人提出“学分银行”应是涵盖学历教育的一整套完整的体系,包括注册、学习、认证等教学的全部环节,其“学分银行”支持学分的存储,更支持学分的兑换,积累学分可以兑换学历,而其他资格证书也可有条件地兑换学分。②③还有人提出,“学分银行”体系应该更加具有普适性,应该包含目前继续教育中学历教育和非学历培训两方面,通过学分将两者贯通,将职业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结合起来。④上述是目前关于“学分银行”体系的主要观点。

2.特征

概括起来,本文认为“学分银行”体系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对于学生来说,应具有自主性和灵活性。

自主性体现在对于办学单位的选择上,学生可以选择任意选择办学单位进行学习,教育主管部门应尽可能地将更多的拥有教育教学资源的办学单位纳入到“学分银行”体系中去;灵活性体现在对于学习时间和方式的选择上,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对学习时间和学习方式进行调整。

(2)对于教学管理来说,应具有通兑性。

学分直接反映了学习量,在“学分银行”体系中的不同办学单位之间,学分应该是予以认可并通兑的,这是“学分银行”存在的核心。在“学分银行”体系中学习的学生,可以采取学分“零存整取”的原则来完成学业,不受学校和学制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3)对于教学过程来说,应具有诚信度。

“学分银行”如同普通银行一样,诚信是其安身立命的根本。因为学分可以通兑,就意味着不同办学单位间的学分就是等价的。一旦其中的某个办学单位不注重诚信,不严抓教学质量,导致学分“贬值”,必将引起“学分银行”体系内的“金融危机”,导致整个“学分银行”体系的。

(4)对于非学历培训来说,应具有普适性。

“学分银行”体系应该将目前继续教育中的非学历培训涵盖进去,通过其学分的通兑性,更好地沟通职业技能培训和成人学历教育,使两者无缝连接。这符合国家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对于继续教育发展的要求,同时也能更好地整合教育资源,使分散的教育力量紧握成拳,发挥更显著的作用。

三、“学分银行”体系的基本构成

根据以上关于“学分银行”的概念与特征,我们不难看出“学分银行”体系包含的三个主体,即学生、办学单位和管理部门,他们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下图简单描述出来。

图1 “学分银行”体系描述

建立“学分银行”体系之后,希望参加继续教育的学生无需再在名目繁多的教育模式中纠结选择,“学分银行”的通兑性最终将整合目前成人学历教育和成人非学历培训的所有教学模式和内容。学生需要做的是首先在“学分银行”的管理部门进行注册,随后即可在“学分银行”体系内涵盖的所有办学单位内自主选择进行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学习的方法和模式可以是目前已有的各种教学形式,不同的是,学生不再分专业学习课程,而是直接选择自己希望学习的课程进行学习。完成课程教学的各环节并且通过考核的学生,将获得该门课程的合格记录并获得相应的学分。对于希望系统地学习某一专业的知识体系,并且获得相应文凭的学生,只需根据管理部门制定的专业要求进行课程学习,获得相应学分并满足其他条件后,由管理部门授予相应的文凭。

建立“学分银行”体系之后,管理部门的监管将变得尤为重要。主要监管两大块内容:教学过程和学历认证。前者是对于办学单位的教学活动进行过程控制,严把教学质量关。在“学分银行”的特征中已经明确指出,教学质量、办学单位的诚信是“学分银行”的根基。后者是对于学生获得文凭资格的认定,管理部门将对于符合条件的学生授予相应的文凭并记录在案。

四、“学分银行”体系对于继续教育发展的影响

1.制度层面

“学分银行”的通兑性特征决定了该体系的建立需要自上而下地推动开展,整合现有的继续教育资源。从理论上来说,“学分银行”体系最终是将建立涵盖全国的学习网络,即只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就可在中国任何一个地方自主选择学习,获得的学分全国通兑。当然,目前来看实现全国的“学分银行”体系的难度相当大,几乎无法在短期内实现。但是,在一些教育资源比较发达的地方,先进行区域性“学分银行”试点,随后将比较成熟的经验推广至全国,最终实现全国性的“学分银行”体系,这种推广方式大有潜力可挖。

上海市教委在“学分银行”的实践方面已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已在本市中职校积极推行弹性学习制度,推动以学分制为核心的教学制度改革,建立“学分银行”,鼓励工学交替,允许学生分阶段完成学业。⑤目前阶段,上海市教委对于“学分银行”构建的思路主要还是类似于“免修不免考”的模式,即相应的工作经历或资质证书可以免修相应内容的课程,但仍需参加考试通过方能获得合格。⑥

如果真要在全国推广“学分银行”体系,那么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管理模式确有值得借鉴之处。可以类似自考建立全国性的继续教育管理委员会,统一制订关于“学分银行”体系的各类制度和专业规范,监管各地方的教学管理工作;建立各省市地区的管理部门,处理办学单位和考生的日常教学管理工作。学生自由选择办学单位进行学习,统一标准获得学分。

2.主体层面

一旦建立“学分银行”体系,体系中的三大主体都将进行大规模的改革和调整,以适应“学分银行”体系所带来的巨大变化。

(1)管理部门。

对于管理部门来说,首先要做的就是制订一套完整的“学分银行”体系教学管理规范,内容须涵盖以下几大方面:一是课程大纲的制订,即说明所有办学单位开设的课程必须达到的最低的教学目标和考核要求;二是课程学分的对应关系,即每门课程相应获得多少学分;三是学分的通兑标准,即学生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办学单位间获得的学分之间应该如何进行通兑;四是授予专业文凭的条件,即各类专业如需获得文凭所应达到的课程修读和学分获取条件。

其次需建立健全“学分银行”体系的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将和各个办学单位的管理系统直接互通,涵盖学生从报名注册、课程修读、学分获取、成绩记载、文凭认证等教学环节的所有信息。该系统也将是整个“学分银行”体系的真正载体。通过该系统,各办学单位将清楚地知道学生过往的学习情况,真正实现学分的通兑性,管理部门也能更为方便快捷地对于各个办学单位的教学质量情况进行监控。

(2)办学单位。

对于办学单位来说,“学分银行”体系带来的最大影响就是对于教学资源的再分配问题。目前我国成人继续教育一大问题就是教学资源分配的不均衡,优势资源主要集中在普通高校,尤其是知名高校。教学资源的不均衡导致的就是教学质量的不均衡,而一旦教学质量出现问题,则将动摇“学分银行”体系的根基。从实际情况看,让普通高校退出继续教育领域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应该的,毕竟它们占据着绝大部分的优势教学资源,主要是人力资源。

一种可行的解决办法是,由管理部门对于优势的教学资源进行统筹安排,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将知名高校优秀的教师资源向其他办学单位进行输送。并可以通过建立相应教学评估体系对教师教学过程进行质量评价,开展相应的教师培训班分享借鉴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从而有效避免因资源分配不均导致的教学质量问题。

(3)学生。

对于学生来说,“学分银行”带来学习自由的同时,更是对自身学习素质的巨大考验。更灵活的学习方式、更自主的学习时间,需要更坚定的学习态度,更自觉的学习习惯,以及更全面的对于自身专业水平需求的把握。对于希望获得文凭的学生来说,由于是进行课程学习,可以有多种专业的选择,在带来更多机会和可能性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学生需对自身今后的专业发展有明确的规划,而非简单地遵循办学单位制订的专业学习路线进行学习获取文凭。从这个角度来看,一旦开展大规模的“学分银行”体系,在开展初期就须建立一个对于学生进行学习指导的机构,指导学生如何根据个人需求选择课程,选择专业。

五、结语

综上所述,“学分银行”体系的建立将给我国现有继续教育模式带来巨大的变革。它能融合成人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改善目前继续教育存在的一些弊端,整合教育资源,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学习的需求。然而实现“学分银行”体系任重道远,需从制度层面和主体层面理清思路,发展创新。道路曲折,然而前途光明,“学分银行”体系必将在不远的将来成为我国继续教育事业发展的新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方向。

注释:

①宋东浩.“学分银行”在成人高等教育招生改革中的应用[J].湖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29,(4):22-24.

②崔铭香,乐传永.成人教育建立“学分银行”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8,(8):20-22.

③张王豆.关于成人教育建立学分银行认证支持系统的构想[J].继续教育,2011,(5):39-41.

④丁鹏.学分银行:构建继续教育立交桥的基石[J].湖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29,(1):18-20.

⑤新民晚报,2009-3-11.

⑥李艳岭.上海开展“学分银行”教学改革工作的启示[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08,23,(4):53-57.

参考文献:

[1]宋东浩.“学分银行”在成人高等教育招生改革中的应用[J].湖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29,(4):22-24.

[2]崔铭香,乐传永.成人教育建立“学分银行”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8,(8):20-22.

[3]张王豆.关于成人教育建立学分银行认证支持系统的构想[J].继续教育,2011,(5):39-41.

银行业的发展历程范文第9篇

 

一、招聘职位及条件

(一)市场营销岗11名

任职条件:

年龄35周岁(含)以下,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2年及以上金融行业工作经验;熟练掌握银行市场营销相关业务知识和信贷工作流程;具有良好的市场开拓能力;符合富滇银行亲属回避的有关规定。本职位面向主城区、万州区及涪陵区公开招聘。

 

(二)业务主管岗1名

任职条件:

年龄35周岁(含)以下,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3年及以上银行柜台相关工作经验;熟悉运营管理、账户管理、现金管理、反洗钱等银行结算业务法规制度和操作流程;具有柜面业务处理、监督管理及组织协调能力;符合富滇银行亲属回避的有关规定。本职位面向万州区公开招聘。

 

(三)复核岗3名

任职条件:

年龄30周岁(含)以下,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2年及以上银行柜台工作经验;熟悉商业银行柜面业务操作流程;符合富滇银行亲属回避的有关规定。本职位面向主城区及万州区公开招聘。

 

(四)综合事务岗4名

任职条件:

年龄30周岁(含)以下,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2年及以上相关从业经历,具有较强的文字组织能力与协调沟通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团队意识;符合富滇银行亲属回避的有关规定。本职位面向主城区及万州区公开招聘。

 

(五)大堂经理岗1名

任职条件:

年龄28周岁(含)以下,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1年及以上银行大堂或柜台工作经验,具有良好的亲和力、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符合富滇银行亲属回避的有关规定。本职位面向万州区公开招聘。

应聘以上职位的人员,如条件特别优秀或有广泛客户资源者,可适当放宽条件。

 

二、薪酬待遇

我行将提供当地市场具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待遇和展业平台。

 

三、报名方式

有意者请于2016年3月10日24:00前点击下方“点我应聘”在线注册登录进行报名,本次仅受理网上申请(简历信息请务必填写完整,每个限报1个工作岗位,须上传近期证件彩照及生活照)。

 

四、招聘流程

简历筛选后,富滇银行组织进行笔试、面试,笔试内容为通用就业能力测试(EPI)、金融经济知识(含银行业务知识)。笔试、面试具体时间、地点届时通过邮件、短信通知,以通知为准。

 

五、其他注意事项

1、应聘者应对其提供我行的应聘资料的真实性负责。如与事实不符,我行有权取消其进入到招聘的下一环节和录用资格,由此导致的后果由应聘者自行负责。

2、因简历系统原因,投递页面显示“校园招聘”字样,并不影响此次社会招聘的性质;本次招聘笔、面试的具体时间及地点以短信或邮件通知为准。

3、招聘笔试、面试、体检和录用等招聘环节的通知及相关信息均通过邮件、短信通知,请应聘者及时关注和保持通讯畅通。   

4、在各招聘环节中,我行会及时通知进入下一环节的应聘者;对未能进入下一环节的应聘者,我行不再通知。

5、在招聘过程中,富滇银行不会向应聘者收取任何费用,请提高警惕,谨防受骗。

银行业的发展历程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发展;政府;市场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0-01

一、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1.西方商业银行的发展历史

西方银行业可追溯到公元前的古巴比伦王朝时期。在巴比伦有一家名叫“里吉比”的银行。考古学家在考察阿拉伯大沙漠时发现了石碑,记载在公元前2000年以前,巴比伦的寺院已有对外放款的事迹记录,人们普遍认可的早期银行萌芽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时期。

中世纪时,欧洲地中海沿岸国家,特别是在意大利的威尼斯和热那亚等城市商业市场很是繁荣。但当时社会处于封建割据状态,货币制度相当混乱,为了适应贸易发展的要求,离不开货币兑换。因此,出现了专业货币,随着支付制度的发展,贷款不只限于现实的货币,还有部分变成账面信用。而现代商业银行的最早形式是资本主义商业银行,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劳动分工的扩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渐渐萌芽。

2.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历史

相比于西方银行,中国的银行产生相对晚些。中国有关银钱业的记载,比较早的是南北朝时期的寺庙典当业。唐代时期,出现了像汇票的“飞钱”,这是中国最早的汇兑业务。北宋时期,四川富商发行的“交子”,是我国早期的纸币。发展到明清,当铺是中国最重要的信用机构。最先来到中国的西方银行是英国的东方银行,随后很多资本主义国家蜂拥来华设立银行。清朝晚期,为了摆脱外国银行控制,清政府在1897年在上海设立了中国通商银行,代表着中国现代银行的产生。

新中国建立后,商业银行的发展总体上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计划经济时期的国有银行,第二阶段是股份制商业银行,最后一个阶段是上市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今天的商业银行,和当时“商业银行”的称呼已差别甚远。如今的商业银行已被赋予更加广泛和深刻的内涵。随着社会经济逐渐发展,银行业竞争加大,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随之扩大,逐渐变成多功能和综合性的“金融百货公司”。

二、商业银行发展过程中政府与市场的定位

1.政府间接引导的“美国模式”

美国银行制度基本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发展初期、成长期以及发展成熟期。在不同时期政府发挥的作用是有差别的,但总体上是政府间接指导的模式。

(1)1837至1929年的自由经济时期。这段时间因为受自由经济思潮影响以及工业革命的推动,美国的中小银行在此时得到了迅速发展。这段时期,美国中小银行的发展环境基本上是美国政府倡导的自由竞争和政府的不干预、放任其发展,迎来了商业银行的第一次发展高潮。

(2)1932至1980年的严格管制时期,中小银行处于相对保护的阶段。经过三十年代的大萧条之后,社会对自由竞争与政府不干预的观念发生了怀疑,认为金融行业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得因于银行体系的脆弱带来严重负外部性,因此社会、金融业和政府都具有强烈的制度变迁要求,期望能有一种新的制度安排维护银行体系的安全与稳健。政府的主导思想从倡导自由竞争以及政府的不干预向限制金融业过度竞争转变,确保金融业的稳健经营。

(3)1980年至今管制放松时期:中小银行发展的新时代。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的金融创新浪潮此起彼伏,金融业国际化步伐加快。美国为了满足金融产业渐趋融合的势头,增强本国金融业的国际影响力,从八十年代初就开始了金融管制放松的过程。在此条件下,美国中小银行虽然没有了政府分业经营的限制,但也迎来了发展前景。

2.政府与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

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不能全部参照国外的模式,而应结合中国自身国情与经济发展程度,在深刻研究中国商业银行发展局势的基础上,充分参考西方发达国家成功的商业银行运作经验,一步步改变当前不利于中国商业银行良性发展的政府行为模式――政府主导型的行为模式,大力推进中国商业银行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商业银行发展过程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1.二者的制约与平衡

在相应的历史环境下,政府作为投资主体对商业银行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中国商业银行发展起步时期,因面临风险高,不确定性强以及社会投资不多,为了加快商业银行发展,客观上需要政府作为重要的、直接的投资人,以解决商业银行发展中资金不足问题。随着商业银行的逐渐发展,市场化程度要求日益提高,政府越位与不到位的双重行为缺点和商业银行的市场运作实质渐渐地不相适应。政府主导型的商业银行发展模式慢慢变成城市商业银行发展中的严重阻碍。

2.政府直接主导――市场与政府的良性互动

政府行为在商业银行发展中的最佳选择应是“逐步退出直接主导,转向发挥市场导向与推动作用”。具体应从以下几个层面着手:(1)改变政府在商业银行发展中的干预职能以及行为方法;(2)优化政府机构设立,增强政府在商业银行发展中的决策能力;(3)公平对待,为商业银行发展营造良好、宽松的政策环境;(4)创建存款保险制度,补偿商业银行的信誉缺陷;(5)推进政府制度建设与稳步转变政府行为同步进行。

在当今经济社会中,政府具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政府政策的实施有力地影响着社会中每个个体的经济生活。不难看到,政府行为对民众产生的影响也愈益增大。商业银行作为一国经济中的重要经济组织,受政府行为的影响之大也是不言自明的。世界经济危机的余烧久经不减,事实证明,传统的市场导向的商业银行发展模式已远不能适应当前的世界发展环境,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然而,政府管得过多、过死,又会引发其它问题。因此,二者的准确定位对商业银行的持续发展意义深远,这也是当前世界各国面临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钱先航.官员任期、政治关联与城市商业银行的贷款投放[J]经济科学,2012(05).

[2]黄建军.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与地方政府关系[J]财经科学,2010(05).

银行业的发展历程范文第11篇

继续教育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的教育活动,是构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更新继续教育观念,加大投入力度,以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同时,要建立健全继续教育体制机制,积极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提供多次选择机会,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因此,建立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制度,有利于通过继续教育学分的积累与转换,实现不同层次与类型学习成果间的互认和衔接,以有效的途径与管理措施强化教育的服务功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各级各类学习成果的使用价值,激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不断学习的积极性,构建继续教育终身学习平台,促进学习型社会的早日实现。

一、学分银行制度

学分银行是在现代教育发展过程中,在构建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的大背景下发展而来的,其概念最早起源于韩国。1994年,韩国教育改革总统委员会提出进行教育改革,其中一项就是建立学分累积与转换制度,主要包括:学分认证、课程标准、学生服务系统等。根据韩国国家终身教育协会(th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Lifelong Education, NILE)的统计,韩国学分银行登录学习者和学位获得者在1999年——2008年近10年间分别增长了7万人和3万人,可见学分累积与转换制度对韩国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发展的促进性。学分银行制度在欧洲也有悠久的历史。最著名的“欧洲学分转换系统”(European Credit Transfer System,ECTS)当属学分银行制度的典范,其应用范围是在欧盟成员和欧洲经济区域内的国家间,允许学生以不同背景自由选择入学时间,承认在欧洲不同大学所获得的学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历和学位。在学分制盛行的美国,学分银行制度很普遍,并且在不同层次的教育阶段都有推行。例如,美国雪兰社区学院(shoreline community college)作为融大学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为一体的独特的教育模式,其中包含的大学学分课程设置模式帮助学生成功转学分升读著名大学的实例就是学分银行制度的重要应用之一。

我国关于学分银行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研究者普遍认为:“学分银行是将学分制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现代银行业的基本功能组合而成的一个新概念或是新制度。”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银行,学分银行实际存储的是学分,兑换的是学历或者资格证书。学分银行制度是基于终身教育理念下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学习的一种学分制管理制度,它借鉴银行的职能,学分就是载体,通过记录学习者的学习经历与成果,依据各类教育质量标准对学习成果进行认定、转账、兑换或结算。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制度是学分银行制度的一部分,为成人学习者服务,在继续教育领域内构建并实施的一种学分管理制度。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制度是在终身教育服务体系框架下,努力为社会学习者搭建终身学习平台的一种宽进严出的学分管理系统,尽可能地为学习者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以满足其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制度具有成人性、开放性、公平性、终身性及服务性等特点。

二、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制度的功能

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制度按照其功能辐射范围可以分为本校型、区域型和全国型,本校型是指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制度只在一所学校或者学院试行;区域型是指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制度在本校型的基础上扩大其实施范围,可以是几所学校或者教育培训机构的小范围联合,也可以是大学校际间,包括跨市级、跨省级的学校或者教育机构的联合;全国型,顾名思义,是指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制度范围覆盖整个国家,这也是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制度发展的最高阶段。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制度是记录与管理学习者学习过程的管理系统,它具备银行的各种基本功能,学分作为载体被学分银行存储,学习者可以利用学分银行进行汇兑与结算学历或者资格证书。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制度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基本功能,分别为:学分认定、学分存储、学分转账、学分兑换及学分结算。

(一)学分认定

学分认定是对学习者曾经的学习经历进行的认定,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课程学分的折算与认定;另一方面是对证书学分的折算与认定。学分认定需要一个庞大的认定标准作为基本原则进行课程学分或证书学分的折算与认定。

(二)学分存储

学分存储的过程可以分为三步:第一步是学分存入,依据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制度规定,学习者在入学后需要注册一个“学习账户”,同时获得一个学分存储卡,学习者在此之后的学习过程中经过认定的学分均存入个人学习账户下,并记录在学分存储卡上;第二步是学分核对,是指每个学习者的学习账户和学分存储卡上的学分需要定期进行核对,保持学分一致;第三步是学分累积,是指通过学习者的学习经历,学分不断地进行累加,当学分累加到一定程度后即可进行学分兑换,兑换成一定的学历或者资格证书。当然,学习者也可以通过继续学习累积学分来获得更高级别的学历或者资格证书。

(三)学分转账

学分转账是指由于学习者学习地点发生变化需要将其已经获得的学分从一个学习机构转账到另一个学习机构,学分转账可以是区域内跨校或者教育培训机构,也可以是跨省市的不同区域内的学校或者教育培训机构。学分转账不会影响学习者的学分进度,只要其凭学习账户注册号和学分存储卡就可以继续进行学习,改变的只是学习者本身的学习地点,学分银行制度下的其他功能依旧正常使用。

(四)学分兑换

学分兑换是指学习者各类学习经历和成果在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制度下均可兑换成统一标准的学分。学分兑换的方式主要有三种(见表1):

表1 学分兑换方式

其中,类型兑换是指学习形式与层次不同但内容相近或相同的课程间学分兑换,包含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等学习形式之间的学分兑换。学分兑换与学分认定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学分认定是承认学习者学分的过程,学分兑换是在认定的基础上将学分转换成满足学习者需求的过程。

(五)学分结算

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制度的最后环节就是学分结算,学习者依据需要, 看其所获得的学分是否能够满足换取某类学历或者某类资格证书,如果可以,按照课程标准和学分银行制度的规定进行相应的学分结算,通过结算,由证书核发部门核发相应的证书。同时,如果学习者继续学习获取更多的学分,通过学分银行可以继续累积学分换取更高层次的学历或更高等级的资格证书。

三、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制度的建设

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制度是一个结构复杂、规模庞大的管理系统,涉及方面繁多,主要有主体学习者、各类教育机构、不同层次的学校、各级政府及各类教育管理部门。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制度的顺利实施和完善需要以上所涉及的各方提供多方面的政策、制度以及措施的有效保障。

(一)服务制度保障

建立服务制度保障体系是实施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制度的第一要素。教育与管理必然通过完善的服务体现出来,实施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制度就是对继续教育工作人员服务意识的考验与激励。同时,建立继续教育学分银行的服务制度也是推动构建继续教育终身学习平台需要的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

(二)法律制度保障

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制度的顺利实施离不开法律制度的支持与保障。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制度需要通过立法来明确其权利,从而来保障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制度的健康发展,得到整个社会的认可。因此确立相关的法律制度来支撑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制度势在必行。

(三)权威认证机构保障

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制度的有效开展需要建立权威认证机构作保障。通过继续教育权威认证机构,保障学习者的教育成果能够得到社会承认并受到平等对待。从另一方面来说,学习者的学习经历通过权威认证机构的审核也是鼓励学习者继续学习深造的动力。

目前,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长汽高专)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的国家继续教育示范基地,针对继续教育课程学分标准和学分转移制度与机制展开深入研究,将继续教育自学考试本科课程学分与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课程学分展开衔接互认作为具体实践。长汽高专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自学考试专本衔接的学分银行制度,主要是指校内专科生在校期间由学校统一组织参加自学考试,所通过的本科课程可免修学校专科教学内容相关学科中相应的课程,即学分相当、内容基本一致的课程。反之,专科生在校期间的主修课程,在参加自学考试时可免考相应自考课程。对比长汽车高专职业教育课程培养方案与自学考试课程培养方案提炼出12门相近课程进行教学内容比较研究,拟定可以试行学分互认的课程(见表2)。

这些课程从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实践要求等方面都存在相当或一致的地方,可以作为在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制度下,试行学分互认课程的必要条件。在充分发挥长汽高专职业教育专科的学科优势基础上,使学生在校期间对相同课程只采用一张试卷互认学分的方法,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提高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使绝大多数参加衔接考试的考生在专科毕业时能够完成本科课程的学习,取得相应的自考本科毕业证书和申请相应的学士学位证书。

银行业的发展历程范文第12篇

摘 要:商业银行因其有着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用创造、金融服务、调节经济等职能,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金融管制的放松,浮动利率制度的建立,西方国家商业银行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展开了一系列的金融创新,使得西方实体经济获得了更多的融资渠道及灵活服务,有效促进了经济的复苏与发展。而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创新方面和西方国家差距较大。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中国商业银行也在逐步探索做大、做强及“走出去”的道路。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商业银行及银行家面临巨大挑战。如何面对全球经济变化的冲击,如何在激烈的同业竞争中寻求自身特色,挖掘核心竞争力并立于不败之地,是我国商业银行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而解决这一难题的一个关键就是我国商业银行需要迎难而上,借鉴西方国家商业银行的先进理念,以及历史累积经验和教训,积极研究、探索和进行适度的金融改革与创新,与时俱进,以获得稳健发展。所以金融创新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也将针对这一问题展开具体的分析与讨论。

本文共分四个部分对商业银行创新进行了研究,首先,主要围绕金融服务创新和金融工具创新分析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现状,然后结合西方国家商业银行在相似金融创新领域的经验及教训,找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存在的现实问题,最后结合以上分析,针对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现状;建议

一、导论

2014年,是我国深化贯彻党的十精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一年。商业银行作为经济的调节器,在我国继续深化改革,促进和稳定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被赋予了重要的使命。我国历届领导人曾明确指出,改革开放的最重要的标志是与时俱进,而商业银行的发展离不开金融创新。近些年,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进程的推进,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仍与西方国家商业银行存在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我国金融产品创新处于起步阶段,产品结构设计、风险管理手段、市场操作运用处于摸索阶段,未形成市场规模;二是我国金融服务综合能力尚处于较低层次,以大型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主导,正在探索对“三农”、小微金融、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的服务创新,研究利率浮动定价的合理区间。

西方国家商业银行经过历史的累积和发展,已经拥有较为成熟和活跃的市场,以及多元和灵活的金融服务,甚至由于金融创新过度而经历危机,积累了丰富的创新和风险管理经验。从中长期来看,金融创新是中国经济稳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创新推动了世界金融业和全球经济的发展,危机并不能代表创新本身的意义,也不能抹杀创新存在的价值,因此,西方国家商业银行的经验和教训值得中国商业银行从中去除糟粕、汲取养分。

二、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现状

研究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现展历程,一般学界认为,可以主要将其分为五个重要时间阶段:

(1) 开始阶段(1977年至1980年):中国改革开放伊始,金融机构恢复经营,商业银行在原有基础上扩展基本金融业务;

(2) 初步发展阶段(1981年至1987年):确立中国银行业基本管理体系,建立了我国中央银行制度,使得银行管理与商业运作进行了分离;

(3) 巩固发展阶段(1988年至1993年):运用宏观调控机制,开拓和发展国内主要金融市场;

(4) 调整阶段(1994年至2006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改革调整,国内金融市场和监管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商业银行进行体制改革,并加大了与国外金融体系的交流;

(5) 深化阶段(2007年至今):随着一国两制的实践,金融体制改革继续深化,汇率改革、利率市场化及资本市场开放进程加深,金融创新成为改革与稳定的坚定举措之一,金融产品、工具、服务的创新逐渐深入中国银行业监管和银行家的思想,商业银行融资渠道继续拓宽,并向民间资本开放。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日渐活跃。

根据《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13》,中国银行业协会和普华永道对中国76家银行以及1604位银行家进行调查显示,在金融服务创新方面,近九成银行家重视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选择将小微企业作为自身所在商业银行的首选发展客户群体,并有超过七成的银行家认为应当积极地开展小微企业金融产品的创新工作,改善并提高该领域的综合服务能力。互联网金融亦引起关注,超过四成银行家认为互联网金融服务的创新将给整个银行业带来巨大挑战,近八成银行家表示未来将考虑与电商进行合作,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以及大数据平台和数据挖掘技术,可预期金融服务的针对性、效率和客户体验都将得到有效提升。另外,在金融工具、融资渠道创新方面,超过七成的银行家迫切需要新型资本工具操作性制度的尽快出台,以落实并补充合格资本。同时,近六成的银行家支持逐步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常规化发展,超过四成的银行家支持扩大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从调查结果中不难看出,随着近年中国各项金融政策的陆续出台,金融市场的逐步拓宽开放,金融试点工作的实践开展,商业银行普遍拥有较大的金融创新热情,同时,面对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以及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中国银行家意识到并认可金融创新是商业银行现阶段利润增长的主要动力。2013年7月,《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由国务院对外,提出了“盘活存量资金,用好增量资金”等十项金融政策措施,着力调整和优化我国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并旨在继续有效推动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转型升级。其中,涉及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或举措就占有六项,绝对比重上体现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回顾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金融发展的历史即是金融创新的历史,两者是休戚相关的。世界范围内,每一次金融创新都推动了金融业乃至世界经济的持续跨越发展。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各国金融机构不断开展金融创新,有效提高了主要发达国家金融体系的运行效率,并促进了相关国家金融和经济的发展。而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金融创新同样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现阶段,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时期,同时也是稳定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时期,跟随金融创新理念的发展和我国金融制度的出台,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已经处在不断摸索和深化的阶段。

2013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格局在次债危机和欧洲国家债务危机之后,又发生了新的变化。西方发达国家重新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新兴市场表现疲软,通胀压力上行。中国经济在经历2013年上半年放缓的态势下,又企稳回升。中国银行业在经历了2013年年中的流动性紧缺的压力考验后,整体发展平稳。中小企业贷款不良及核销有所上升,但不掩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创新的热情,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也在稳步推进。

目前,在我国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创新方面,重点领域围绕扶持小微企业、“三农”等客户群体以及区域性金融改革及综合服务能力提升为目标开展,已经推进和正在研究的项目已达20多项,主要包括: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创新开展各类金融信息系统、交易系统互联,降低交易成本,提升现代化金融支持体系和服务效率,并完善贴近市场的金融监管体系,探索建立上海金融专业法庭、仲裁机构等;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由人民银行牵头,创新建立农户和中小企业信用采集和电子化进程,初步完成温州金融监测报数平台系统建设,并创新推出小微企业专利权、海域使用权、林权、排污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等多样化抵质押信贷产品,启动“万家百亿”小微企业培育计划,召开银企合作与小微金融服务推进会等;珠江三角洲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并推进地区中小贸易企业跨境贸易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福建泉州、浙江丽水等农村金融服务试点等,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数据采集,助农取款服务优化,特色抵押贷款的法律手续、审批操作流程等方面都有所创新突破。

另一方面,在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工具创新方面,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也在稳步推进商业银行创新步伐,近年来,受到关注和各方重视的创新工具主要为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从2005年至今,通过多年规模试点,我国正在推动优质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常规化进行盘活并上市流通。

三、 西方国家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从历史累积经验和切身教训的角度,西方大型商业银行发展更加完善。产品创新综合能力强,速度快,信息技术先进,服务多元化且产品功能齐全,在次债危机爆发之前证券化和衍生品创新更是层出不穷。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后,国外金融市场及金融体制发生巨大变革,世界性石油危机更是加剧了这场变革,旧有的经营模式及业务种类逐渐被取代,经济环境的宽松以及监管手段的灵活使得金融机构的创造力大为增强,西方国家商业银行在近现代历史的长河中迅速发展并壮大。同时,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全球经济日渐融为一体,也为现代金融创新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这也促使西方国家商业银行借助金融系统的开发、运用、操作及控制,逐步进入“规模经济”时期,并向国际金融市场不断扩张和延伸。

具体来看,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主要包括经营体制与管理创新、全球化理念创新、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业务创新①。

1.经营体制与管理创新

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在市场经济中,经营管理以市场为导向,产品服务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因此,更能适应市场的需要,应对客户多样化的需求,不断有针对性的推陈出新,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其服务质量和效率。

此外,现代化的公司治理结构,使得这些商业银行拥有完善的风险评估及风险监控体系,保障银行资产安全。先进的经营理念、优质的产品服务、完善的风险监控,使其能够更好地选择客户并为其提供完善的服务。

2.全球化理念创新

商业银行全球化的经营理念也有其重要意义。全球范围的资源配置、业务拓展显示出其优越性。大型跨国银行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拓展业务,力求做大。在国际主要的金融中心建立网络,在新型金融市场设立分支机构,使其能够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优化资产结构,降低经营成本,占领全球市场。

3.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业务的创新

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并借助较为先进的信用平台,使创新产品更加具有针对性,也利于其不断完善。同时,根据不同客户的偏好与需求,这些银行致力于为客户制定全方位的金融综合服务计划,从而促进了金融创新。

总的来看,我国的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还处在探索和深化阶段,在金融工具创新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市场规模有限,而在金融服务创新方面也在不断研究、试点和改进的过程中,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历史经验还是教训的累积和思考,都存在很大差距,这也意味着我们有很大的提升改进、发展和创造的空间,同时,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由于金融创新过度所导致的金融危机,也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和借鉴。

四、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和建议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创新层次较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规模小,二是缺乏内涵发展,即我国商业银行现阶段的金融创新更多是外延上的扩大,而并不是从内涵上进行扩展的。从已开办的新业务的发展水平来看,我国商业银行新业务的发展规模较小,在银行的整体业务规模中占比低,难以起到优化整体资产负债结构,以及转型升级的作用,也难以产生规模效应。比如创新金融服务仍处于研究和区域试点阶段,相关手续费收入及综合收益占利润比重很低,有针对性的以客户为导向的私人银行业务收入在中间业务收入中占比也非常有限。另外,我国现有金融工具创新更多的出现在场外市场,且产品结构易于掌握、便于操作、科技含量小②,如非标同业业务,及现有金融业务的扩张等,容易复制,同质化现象严重。

由以上分析可知,针对我国目前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存在的问题进行完善,以更好地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善于借鉴国际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

我国银行业应该汲取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经验与教训,借鉴国际先进的经营管理和风险管理经验,加强管理人员和前台人才综合能力的培养。在世界商业银行的发展与变革中,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同时也因为创新过度而经历危机,因而通过借鉴经验和教训并加以优化和创新,可以使我国商业银行得到更为稳健和可持续的发展,而不是简单的模仿。

2.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

金融创新使银行业务呈现出复杂化和多样化,并带来更多不确定性,同时银行业务及产品创新往往由于推行时间紧迫而出现业务先行、制度落后的现象,这需要商业银行宣传和树立本行的风险管理文化,完善产品和服务创新流程,加强业务和风险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风险意识,梳理相关内部控制流程,落实责任制,同时研究、借鉴并优化风险管理方法和手段。针对金融创新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保持信息渠道的畅通,保证持续的监督和管理。

3、建立有效的业务创新机制

业务创新作为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金融产品、工具及服务的创新,并作为金融制度创新的主要动力,能否建立有效的创新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成败。有效的业务创新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可以提升商业银行差异化的综合服务能力以及盈利能力。

4.积极开展技术创新

在银行业的经营管理、业务操作及监控中,信息技术不可或缺,金融创新的发展也与时俱进,向着科技含量更高的方向发展,科技在金融创新中已成为必备的因素。比如,客户资料数据的传送以及行业共享更加方便,客户业务办理更加便捷,银行对于客户需求的分析更加全面和迅速,这些都为符合市场需求的金融创新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此外,信息技术在银行体系的应用,可以使金融创新具有不同特性,能够避免产品和服务的同质性,节约行业和人力资源,提升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能力。

五、 结论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问题不容忽视,在金融市场和社会经济中,商业银行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对于商业银行的发展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市场竞争加剧、利率市场化进程深化、金融脱媒和监管强化及资本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商业银行需要尽快摆脱同质化竞争和盈利结构单一的状况,在把控金融风险的基础上,合理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客户综合服务创新、数据与核心应用、移动支付以及互联网金融等业务创新,实现产品和服务的转型与升级③。

因此本文研究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问题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现有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成果为基础,以我国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对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进行了现状分析,通过发展现状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经验与教训,指出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创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可施行的建议,包括善于借鉴国际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在金融创新中要加强风险的防范,树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创新理念,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作用等。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任重而道远,本文只是提出了这方面的一些相关建议,希望未来可以有更多的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为完善我国的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提出更好的建议。

(作者单位:对外经济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 2013年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中国金融出版社.2013

[2] 2013年中国银行业十大趋势与展望.德勤中国金融服务业卓越中心.2013

[3] 朱毅封.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竞争、金融创新和风险防范[J].金融论坛.2004:22-26

[4] 向丽,刘子均,陈莹.国外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8(11)

[5] 邵莉莉.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分析[D].复旦大学.2009

[6] 林德发,商业银行金融业务的创新[J].经营与管理.2009(6)

[7] 陈晰.分业经营下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现状思考[J].时代金融.2012(3)

[8] 孙彦骊.浅析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11(28)

[9] 胡海峰.扩大内需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创新研究[J].时代金融.2007(4)

[10] 包云.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及推进业务创新的对策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6

[11] 姚瑜琳.我国商业银行产品创新中的制度约束及对策研究[J].上海金融.2009(4)

[12]

[13]

注解

① 向丽,国外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11)

银行业的发展历程范文第13篇

主要国家金融综合经营历史

美国

美国清晰明确且渐进的法律演进历史,显示了美国金融业经营体制的变革过程。1933年出台的《银行法》明确了美国金融业施行严格的分业经营体制;至1999年颁布的《金融现代化服务法案》,则明确了金融业进入混业经营时代。《金融现代化服务法案》的主要内容包括:首先,如果联邦银行投资的子公司资产超过500亿美元,或者其资产超过母公司资产的45%(取二者中较低者),则子公司必须以金融控股公司的模式经营;其次,银行控股公司可以直接从事投资银行和保险承销业务,银行控股公司与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之间可以相互收购,并可从事任何金融业务及其附属业务。同时,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等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可以共享董事长、管理人员和员工;第三,金融控股公司的母公司可以从事全方位综合性的金融服务。

1999年以后,美国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并购行为进一步发展。最著名的是2001年的大通曼哈顿公司兼并J.P.摩根公司。大通曼哈顿公司擅长银行抵押贷款和保险承销,而J.P.摩根公司则专注于金融咨询、债券发行和商贸融资等业务。由于J.P.摩根公司主要经营高端客户,业务范围比较受限,因而制约了其承销业务的发展;大通曼哈顿公司的保险、债券经营和承销业务则可以为投行业务的开展提供广阔的平台。由此可见,大通曼哈顿公司兼并J.P.摩根公司的主要目的是改善资本回报率,追逐效益与效率的最大化。银行的管理层和股东为了追求市场价值的最大化,在收购投行业务时,大力收缩了其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同时,这起兼并案例的发生也是投资者的选择,因为当时的美国市场,投行的市场估值高于商业银行,因此,此次兼并也具有向投资银行业务靠拢的意味。

美国金融危机前后,也是银行间并购案例较为频繁的发生期。2007年美国国内发生了七个银行间的并购案例。分别为:西班牙对外银行并购Compass Bancshares,并购金额为98亿美元;市民银行并购共和银行,并购金额为10.48亿美元;美国银行并购拉萨尔银行,并购金额为210亿美元;纽约银行并购梅隆金融公司,并购后更名为纽约梅隆银行,并购金额为183亿美元;美联银行并购世界储蓄银行,并购金额为250亿美元;美国道富银行并购投资者金融服务公司,并购金额为42亿美元;美国银行并购美国信托,并购后更名为美国银行私人财富管理公司。而2008年两宗银行并购案,也成为金融业并购案例的经典,它们分别是:J.P.摩根大通并购贝尔斯登,并购金额为11亿美元;美国银行并购美林,并购金额为500亿美元;

我们审视美国金融市场法律和金融机构之间的兼并行为,可以发现,金融市场是由广大的投资者组成,而投资者同时具有金融消费者的身份。这样的群体更倾向于选择专业的、新型的、综合化经营金融机构所提供的服务。因此,投资与金融服务的市场需求使得美国的金融综合化经营进一步发展。

英国

较长时期的资本主义发展史,使得英国企业集聚了相对较多的利润和资本。而英国企业最初的资金来源主要依赖未分配的利润,而非金融资本(发行股票和债券)。工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历史性分离使得英国的金融业表现为业务的高度专业化。因此,最初的英国金融市场中,银行业与证券业是相互分离的。直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尤其是《1986年金融服务法》通过以后,英国的金融业才走上综合化发展的道路。《1986年金融服务法》规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银行和保险公司持有证券交易所会员公司的股份;证券交易所成员公司可以兼任证券交易商和经纪商;对国债市场实施改革,废除原有交易商与经纪商分离的制度,扩大市场广度,提高市场流动性和竞争力;从法律角度确立了证券投资局在监管金融市场的权威性,并确立了监管集中的金融管理体制和框架。以上措施巩固了伦敦证券市场作为欧洲最大资本市场的地位,也被人们称作“大爆炸”式的金融改革。

在“大爆炸”式金融改革的背景下,英国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开始逐渐相互渗透,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的界限日渐模糊,金融综合经营趋势日渐明显。英国国内的零售银行快速发展。甚至一些实力雄厚的大型工商集团也开始提供低息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一些大型超市零售集团也在其集团框架下建立零售银行部门,利用其连锁零售网络为消费者提供定位明确的零售金融服务。同时,一些英国国内的保险公司也开始经营银行业务。例如普天寿险、标准寿险等大型保险公司开设了存款和个人抵押贷款业务等。

在金融综合经营的背景下,商业银行本身则通过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并购或自行设立等方式涉足非银行金融业务,逐渐向综合性、全能型银行方向发展。例如,巴克莱银行通过收购业务,建立了商人银行。这种银行业务综合化的趋势,不仅壮大了传统商业银行的综合竞争力,也能为金融市场参与者提供全面、综合的服务,提高了金融服务的效率。

德国

德国一直实行全能型银行的金融综合经营模式,银行既可以从事存贷款、支付和外汇等银行业务,也可以从事股票发行、交易、托管等证券业务,还可以开展保险业务,参与企业的并购重组等。除此之外,德国银行还可以参与实业投资,通过参股、控股企业,进而形成以银行为核心的资本雄厚的集团。在这种模式下,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作为一个集团中的两个部门并列存在,保险等其他业务则通过设立子公司进行业务经营。全能型银行在德国的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德国的全能型银行是在一个集团内部分别提供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服务,并可以持有工商企业的股权。集团内部资源贡献,信息的流动性大大增强,通过信息优势的发挥,可以有效促进规模经济的实现。但是这种模式也会带来一些潜在的风险,例如,经济权利的集中会导致权利寻租;银行集团的过分集中和扩张会导致金融体系缺乏竞争机制;金融风险会在集团内、部分之间累计传递,进而导致系统性风险。同时,全能型银行模式不利于协调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冲突。

全能型银行模式的典型代表是德意志银行,它曾经是一个以零售银行业务为主的金融机构。在发展过程中,通过兼并收购,实现了从一个德国本土化的商业银行向全球性、全能型、综合化的金融服务集团的转变。德意志银行不仅提供各种金融服务,还拥有大量的实业部门的投资,它是德国许多大型制造型和商业企业的股东。德意志银行拥有遍布全球的业务网络,从其业务性质看,主要包含四种管理部门:其一是私人银行(零售银行)业务部,主要经营个人资产管理、国际私人银行业务等;其二是机构业务部,主要经营中小企业、跨国公司、商业地产、金融机构等的融资业务;其三是投资银行业务部,主要经营投资银行、资产管理、证券发行、承销和交易等业务;其四是集团后期服务部。

从德意志银行的经营状况可以看出,全能型银行的优势在于其能够充分分散经营风险,集团的总收入不会因为单一业务的变动而产生剧烈波动,它比从事单一业务的金融机构更能抵御经济和金融波动。但是,由于投资业务过于分散,或者集团过多涉足不熟悉的投资领域,尤其是一些实体投资领域,也会给集团带来一些业务困扰和风险。因此,2002年,德意志银行就将其业务重心转向银行类业务,对非核心业务实施剥离和调整。2002~2003年之间,其剥离了证券托管、保险、部分资产管理业务,以及持有的实业公司股份,也合并了抵押贷款业务。从资本资产回报率角度看,真个集团的经营绩效一直保持上升态势。

日本

对企业实行主要往来银行制(简称主银行制),曾经是日本银行制度和企业制度的一大特色。一般认为,主银行制对于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保证作用。主银行制是一个包含多方面内容的综合性概念,它指的是企业和银行之间建立的资金和人事关系的总和。日本的主银行制,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一直运行良好。那时,日本经济正处于高度成长时期,企业投资于任何事业几乎都可以赚钱,当然需要同银行保持密切关系。

这种状况自70年代开始逐渐发生了变化。从1973年开始,以两次石油危机为标志,初级产品价格迅速上升,同时,日元在国际社会的压力下,开始逐步升值,60年代末期以来,由于经济实力下降,美国也开始对日本经济施加各种压力。这些,使得以外向为主的日本企业面临新的挑战。在银行方面,追求稳定是其天然倾向,它们并不情愿对企业的高风险事业投入资金。这样,主银行制度便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了限制。与此同时,日本的股票市场有了长足发展,股票价格在一段较长的时期中不断升值。这使得企业可以通过证券市场筹集资金,而且能得到低成本的利益。新的有利可图的筹资渠道的开通,为企业脱离银行的控制提供了客观条件。另外,从70年代开始,以欧洲美元的产生和离岸金融业的发展为标志,国际金融市场空前活跃。资本的国际化,使得日本企业从海外引入资金的可能性增大了。总之,企业的创新驱动和银行稳健风格的矛盾,股票市场的发展,以及金融业的迅速国际化,从主客观两方面弱化了主银行制度。

金融危机以后,日本加快了金融监管改革的步伐,日本议会、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希望通过以“增强日本金融市场竞争力”和“改进金融监管”为主要内容的金融改革,实现金融市场的开放、透明、公平、高效的运行。其中,“增强日本金融市场竞争力”主要内容包括创建一个可以信赖和具有吸引力的市场,满足市场参与者的多样化需求;改善经营环境,鼓励金融竞争,振兴日本金融业的创业条件;改进监管环境,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和对话,提高监管政策透明度;改善金融市场的外部环境,完善金融机构设施建设。“改进金融监管”的主要内容包括实现监管与市场的最佳结合、密切关注重大风险隐患、实施激励性监管导向、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重视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发展等。

金融综合经营经验总结

金融监管与金融业相生相伴。一方面,国际金融综合经营的发展历史表明,金融监管理论、监管方式、监管手段和工具,以及监管政策效应通常都会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监管的滞后,其原因在于金融监管本身是在追求金融市场效率与稳定之间的相机抉择,而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会导致金融监管部门对市场的监管方式产生不确定性。但是,这也是金融监管跟随市场演进的内生逻辑。另一方面,金融监管成本和收益的变化是金融综合经营制度变迁的内在原因。金融市场发展的初期,金融风险发生概率较大,社会补偿性成本相对较高,因此,分业经营制度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风险,减少监管成本。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监管水平的日趋完善,金融风险的防范有效性也会相应提高。

金融创新和经济自由化是推动金融综合经营的内生动力。各国金融业发展的历史表明,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伴随金融创新发展和信息化的不断深化,金融市场对金融管理逐渐放松,也进一步促进了金融产品、服务和机构组织的创新,这也成为当代金融综合经营改革的有力推动力量。

金融综合经营的模式决定了金融市场中主流机构的组织形式。世界主要国家金融综合经营的发展历史表明,无论市场推动型或政府推动型的发展模式,大多数国家都经历了从分业经营向综合经营的过渡。金融控股公司是一种较为合适的过渡型机构组织形式。在金融控股公司中,具有独立经营法人地位的不同的子公司之间可以建立“金融防火墙”,虽然金融集团作为一个整体进行金融综合化经营,但是针对每一个独立经营的子公司,从业务性质角度看,仍属于分业经营模式,这样不仅能有效减轻混业经营的风险传递效应,也为金融监管提供了便利。

我国金融综合经营的目标选择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金融业实行的是混业经营制度。当时多数商业银行均在不同程度上参股信托投资公司和证券公司等,一定程度上参与了投资和证券业务。伴随当时国内经济高涨,商业银行参与投资和证券业务也导致了大量的信贷资金进入股票、期货、外汇甚至房地产市场,金融混业经营的局面一时兴起。但是,当时的混业经营引发了一定程度上金融秩序的混乱,也间接助推了当时过热的经济。这样的情形,不仅扩大了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助长了金融市场中的投机行为,也使得过热的经济出现泡沫,增加了金融监管和宏观调控的难度。

银行业的发展历程范文第14篇

欢迎大家来到,本文为大家带来银行面试自我介绍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银行面试自我介绍范文(1)

各位考官,上午好!

我叫xxx,今年**岁。来自xxx,**年毕业于xx学校金融专业。毕业后在工商银行工作1年,后又在商业银行工作过一年的时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前两份工作因没有太大的发展潜力,故我辞去工作,以谋求更好,更有发展前途的工作。

今天,我想通过此次考试重新走上工作岗位的愿望是那样迫切!我曾开过铺子,先是经营工艺品,后又经营服装。但不论生意做得如何得心应手,当一名银行职员终是我心向往之并愿倾尽毕生心血去追求的事业。我曾多次参加考试,但都由于各种原因而未能实现梦想,但我暗下决心,只要有机会,我就一直考下去,直到理想实现为止。

如今的我,历经生活的考验,比起我的竞争对手在年龄上我已不再有优势,但是我比他们更多了一份对工作的责任心、耐心和对单位的诚心,更多了一份成熟和自信。

银行面试自我介绍范文(2)

各位面试官:

你们好,我是来自XXXX商业银行X班的应届毕业生XX。首先感谢广发银行给我这样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

对于我的情况简历上都介绍得比较详细了在这理我想谈一谈我对这次贵行招聘的认识。

在金融学院这4年的学习生活让我满载而归,4年里我系统的学习了有关金融方面的专业知识,例如金融学,商业银行,中央银行理论与实务等。我认为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银行已经不仅仅在承办存储款等业务,更多的是承担一种信用中介,银行已逐渐发展为老百姓生活中必不可取的金融机构。

能够到银行就业更是我们金融专业毕业生的首选。而我们学校在毕业生就业这方面也为我们量身打造了一个系统的就业体系,如对点钞、票币百张、五笔打字等专业技能进行了一定的培训与考核。另外学校也安排我们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尤其是在工行的实习,让我熟悉了银行的工作环境,了解了银行大堂的基本工作流程和业务操作,大堂是银行不可或缺的岗位,它是银行的门面,是银行业务的讲解员,也是银行与老百姓沟通的桥梁。在这个岗位上不仅仅是体现我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它能培养我的耐心,意识,应变能力,端正我的工作态度,所以我很看重这次贵行招聘的机会。如果我能成功,我一定会努力成为企业认可,客户满意的优秀员工。

谢谢!

浅谈银行面试自我介绍技巧和注意事项

分析银行这个行业做的是什么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怎样的;了解自己简历上写的都是自己做过的事情,写了些什么具体的内容。银行HR大多爱关注个人细节、喜欢寻根究底。因此,对自己的简历要100%熟悉并能能够很好的陈述,这样就不会被HR认为您是在弄虚作假,面试前还要准备一些面试问题,以策万全。另外,以下四项希望大家也要注意一下:

1、分析一下银行会看重哪类人。

如果你的经历较少,建议你先将自己的经历仔细分析和挖掘一下,考虑这些经历可以着重说明你具备哪种技能,进而在今后的面试中将面试官向这些方面引导,胜算会更大。

2、分析目标企业的优势有哪些,通新闻等各种渠道了解它们曾经做过哪些交易和拥有的大客户,以及他们的企业文化等等。

3、分析你应聘的部门和职位。

银行的部门和职位有很多,工作性质也各不相同,因此每个职位的要求也不一样。

4、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请一个有银行面试经历的朋友或是同学给你一个模拟面试,这样在你自己面试时就能更快的进入状态了。

相关阅读:

面对竞争压力的银行面试,笔试过后获得复试的通知,并不代表可以松一口气,相信你的面试自我介绍准备好了没?银行面试自我介绍怎么说?不妨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

1、个人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上的优势有两种:一种是学习成绩上的优势,另一种是实际操作能力的优势。对于成绩好的应届生,在银行面试自我介绍时,可以在陈述中提到自己的在校成绩,用优异的在校成绩来证明自己专业知识上的优势。但提醒切忌说“自己天分高”之类的自视过高的话。

而对于成绩一般的应届生面试者,银行自我介绍范文应突出自己比较注重专业知识的实际运用,要强调自己热爱本专业的知识,并且强调在学习专业知识过程中得到很多很实用的知识。

对于非应届考生来说,面试自我介绍就需要强调自身毕业后从事的是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在毕业后遇到了很专业很有水平的领导和同事,得到了他们的许多帮助,在工作中学到许多专业知识,自己在毕业后提高了很多。

2、个人性格

谈到面试者个性是否合适银行面试职位,从银行职员性格的共性上看,要几方面共同的要求:“谦虚谨慎、沉着冷静、胆大心细、敢于承担责任、团结而顾全大局、服从上级”考生在做自我介绍的时候就要把这些要求融合在答题中。要有针对性地体现自己的性格无论从银行所需性格的共性还是个性上看,自己都是适合从事银行职业的人选,而且是可以长期从事银行职业的人选。

3、个人经历

这里的个人经历从时间段上来划分主要指两方面:学校经历和工作经历。

应届生的主要经历当然是指学校经历,那么在学校中的经历主要有工作经历、学习经历、获奖经历、勤工助学经历。

其中对于勤工助学经历,可以说很多人都忽视了这方面的内容。实际上这种经历很能体现考生的一种精神,一种毅力,那就是考生在经济不宽裕的情况下,仍然可以靠自己的努力完成学业,这种经历本身就是一个值得赞扬的经历,考生如能很好地体现自己这方面的经历,应该是可以获得不少的印象分。

对于非应届生,即在职人士来说,工作经历就要做为侧重点来陈述,这里要特别强调的一点是,要侧重于团队合作的经历及自己组织协调方面的经历。总之,银行面试自我介绍一个大的原则就是考生不能让考官感觉是个人能力很强,但团队合作不行,在集体协作的情况下能力不突出。

银行业的发展历程范文第15篇

2008年,国内经济形势经历了一系列重大变化,经济危机对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特别是金融体系造成了重大冲击,银行业受损严重。我国经济的发展在过去一年也经历了严峻考验,为有效应对严重的经济危机,国家及时出台了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十大产业振兴计划等一揽子的刺激计划,在保增长、调结构、重民生的基本方针下,实行非常规的财政货币双重政策,各家银行也积极支持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2009年前七个月,实现新增贷款7.73万亿,同比创历史新高,对推动投资和消费增长,防止外贸进一步恶化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受复杂多变的环境影响,商业银行更能暴露出自身的问题,表现出真正的竞争力,我们也更有理由及时总结一年多来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经验教训,我相信,2009年的报告将更具有市场价值,对银行更有启示意义和鞭策作用。

2008年,民生银行以流程银行建设为主线,在积极应对经济危机的同时,进行改革创新,提升民生银行的核心竞争力。2007年民生银行制定了五年发展纲要,明确了将民生银行办成符合国际先进银行规范、先进、成长迅速、成本节约、效益和工资价值最大化的现代商业银行的战略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民生银行以事业部制改革为突破口,对现有机构体系、绩效管理、业务流程和经营模式等进行了全方位的整合,搭建先进银行的发展模式,2007年底,民生银行启动了零售银行能力提升建设和新核心系统开发。2008年以来,民生银行总行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理顺了内部各条线和经营机构的管理关系,优化了前台销售体系,启动了中后台管理改革,所有改革举措都是对原有发展模式的变革,全行上下经历了一场思想、观念、利益的重构,为最终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一流银行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民生银行的流程研究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显现出应对经济危机冲击所具有的体制优势。事业部改革也打破了传统资源配置的作用,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在客户定位、准入、评审、分级监控、贷后管理和风险决策等方面,逐步实现风险管控前移。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坚定建设银行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管理模式的信念,中国民生银行愿做中国流程银行的探索者,并与各位同仁分享与交流,为中国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努力。

(作者系中国民生银行监事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