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范文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范文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范文第1篇

【关键词】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竞技训练;课程管理

1研究目的

在“以人为本”的时代,中国竞技体育回归教育本源的倾向和高等教育理论创新的使命,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以“育人夺标”的竞技运动训练课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虽然历经26年的发展,但在训练课程管理体系至今尚处空白,其训练课程缺乏相关理论技术支撑,目标定位不准,层次模糊,没有形成“竞技育人”的核心理念,忽视学校培养人才全面发展的宗旨要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贯彻《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提出的:应把校运动队及部分确有运动特长学生的专项运动训练纳入体育课程之中要求,根据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特点,对高水平运动队训练纳入学校课程管理进行探索和实践,以期为高水平运动队训练的持续健康发展,并形成符合我国特色的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竞技训练教育课程管理体系,提供实践支撑和理论依据。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高水平运动队训练课程改革及全国部分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院校(88所)、教练员和部分主管学校体育领导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个案考察和数理统计法进行研究。

3结果与分析

31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训练管理存在的问题

311缺乏相关高校训练实践课程理论支撑,训练课质与量均得不到保证

查阅近百篇的相关文献资料,关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整体管理现状研究的文章占90%以上,关于高水平运动训练教学管理的文章约占2%,关于高水平队制度建设的文章占3%左右,而针对如何构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训练课程体系,至今尚未有人进行专题研究。调查发现,涉及到高水平运动队训练方面的首要问题均是训练不系统,45%以上的学校不能保证长期训练,45%的运动员成绩得不到提高,10%的运动员成绩下降。没有具体的训练目标和体系;部分运动员把上大学作为一个跳板,进校后拒绝参加训练或消极训练。由于未形成有效训练课程管理机制,80%以上的承办院校均存在着训练管理难的共性问题。

312训练管理缺乏人文关怀,大学生运动员训练动力不足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生理成长旺盛期,是提高运动训练水平和竞赛成绩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为国家培养优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最后阶段,然而竞技体育训练不仅是对人的身体、心理和意志力的考验,更多情况下是带有风险的训练和比赛。我们提倡科学训练,但是超负荷的竞技运动训练和竞赛场上瞬间的千变万化,给运动员造成伤病事件在所难免,目前,我国承办高水平运动队的普通高校,在对待运动员因训练导致的身体伤病问题上,约95%的学校没有明确管理制度和解决办法;因伤病给大学生运动员带来学习和生活的困扰,造成了一部分运动员训练动力不足,对训练失去热情和信心。所以,缺乏人文关怀训练管理,已不适应当今高校大学生运动队训练管理的发展。

313高校运动队训练课程未执行学校课程管理规定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训练课不占学分的达867%,有学分规定的仅占133%,但在执行训练课学分时,仅靠口头承诺,没有形成具体的课程管理规定,所以,多数院校的训练课学分形同虚设,教练员既没有对运动员平时训练课考勤的评价,也没有最终的考核评价成绩,高水平运动员学籍档案未显示运动训练竞赛学分,高水平运动员毕业时,只要完成规定的文化课所修的学分即可拿到毕业文凭和学位证。由于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课没有真正纳入学校课程管理中来,而缺乏训练学分约束机制,导致了多数运动员学生进校后不想继续训练或训练课消极怠工,这就严重阻碍了我国普通高校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和发展。

314训练课目标定位不准,层次模糊

2005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频发的文件中提出,大学竞技体育的目的是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水平体育人才,目标是完成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及国际、国内重大体育比赛的参赛任务,为国家奥运争光计划和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做贡献。然而从理论到实践,目的和目标之间距离太远。训练目标定位均以为学校争光,以参加全国大学生和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为目标,这样的训练目标与我国大多数院校现有的竞技体育水平差距很大,相反造成多数院校重视招生,轻视训练过程中的育人因素,同时出现了急功近利为少数人服务倾向,忽略了大学竞技体育教育“育人夺标、全面发展”指导思想。训练目标的过高或过低都将会直接影响到训练课的效果和运动员训练的积极性。例如,2011年的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我国获得奖牌的运动员仅分布在10所大学,仅占我国招收高水平运动员院校的37%。所以,只有建立大学竞技体育分层培养的目标,才能更好地调动学校和运动员的积极性。

315运动员训练竞赛学分与文化课学分的转换问题

目前,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文化课学分的规定已基本成熟,但运动员训练竞赛学分规定相对滞后。有的学校把运动成绩好的学生训练比赛学分与学习文化课的学分相融合,以运动训练成绩代替文化课的学习学分,而有的院校则把不训练的运动员学生,以普通本科生的学习文化学分代替训练学分,这样的学分规定均不符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意见》第八条要求。该条规定:高水平运动员必须按照学校制订的训练和参赛计划,进行训练和参加比赛。对入学后无特殊情况,擅自不参加训练和比赛的高水平运动员,学校按学籍管理制度进行相应处理。在训练课程管理方面,我国目前承办高水平运动队的学校的管理制度不是十分严谨,确切地说基本上没有形成可操作性管理体系。

316训练课缺乏“竞技育人内涵”,不符合学校教育规律和大学竞技教育理念

当前,国内竞技体育仍然存在着重结果(金牌)、轻过程(教育)的倾向,以致人们的竞技观念还停留在以提高运动员的体能、技能、成绩和物质奖励“物化”的层面上,忽略了“以人为本,育人夺标”全面发展的研究。反思我们大学承办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管理,训练课依然没有摆脱“金牌至上”的思想。例如,教练员认为能够出成绩的学生就带,感觉出不了成绩的就不带;运动员能够得到教练员欣赏的,教练员就培养,否则就得不到教练员的指教。因此,训练育人,因材施教在大学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课中未能充分体现出来。目前,70%以上的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训练教学工作量已按照其它课程教学工作量同等对待,但是缺乏训练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及课程评价。

32高水平运动队训练纳入课程的管理与实践

321运动训练课程指导思想

针对我国目前的体育管理制度和政策导向,以及我国高等学校的综合办学实力和水平,我国大学竞技体育训练应“以大学生运动员身心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育人夺标为宗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大学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理解体育发展规律,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合格人才;逐步完善学校运动队训练课程体系,完善大学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机制,大力推动大学竞技体育文化和校际竞技体育文化交流,为国家培养优秀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途径”。

322训练课程培养目标

根据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生源质量及人才培养现状,训练课程目标应分三级培养目标:

一级培养目标:强化提高学生运动员专业训练能力及素养,参加国内重大体育赛事及世界大学生体育赛事,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促进我国竞技体育健康持续发展。

二级培养目标:通过竞技训练课程,进一步挖掘学生运动员体育潜能,参加国内高校体育系列竞赛活动,为学校争光,从而提高学生运动员在社会当中的自身价值。

三级培养目标:面向所有体育特长生,以训练育人为核心,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训练态度;以大学校际交流体育竞赛活动为平台;以广泛推扩大学校园体育文化为目标,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并具有较高体育素养的合格人才。

323训练课程教学方式

采用训练实践教学与训练理论相结的方式(包括运动训练综合理论知识、技战术训练、心理训练等),并根据训练科学规律,采用区别对待原则,掌握人体生理机能发育基本规律和心理发展规律,通过各种训练竞赛手段,不断提高训练教学质量和运动水平。

324训练课程实施方案

根据我国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相关规定,教学计划、训练计划制定的原则要求,本、专科高水平运动员的总学时数和总学分数与普通本、专科学生的要求相同,其中专业文化学时数和学分数占60%,运动训练、竞赛学时和学分数占40%,运动训练、竞赛学分、专业文化课学分均不能相互融通。根据大学普通本科生最低毕业学分要求,总学分一般平均约为165学分,因此,我们换算训练课程的总学分为66个学分;其中综合训练理论课占2学分、专项技能训练课48学分(每学期按训练课要求,达到合格标准者可得8学分)、比赛学分占16学分〔全国大学生单项比赛中获得第一名者得10学分,第二名得8学分(依此类推为7、6、5、4、3、2)。在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中获得相应名次,获得学分在此基础上加倍。获得省大学生运动会前六名分别得学分为6、5、4、3、2、1〕。如果因伤病或训练水平影响,不能代表学校参加省级以上比赛的运动员,需要从事学生群体竞赛组织工作,帮助各院系或学校组织各项体育竞赛活动或辅导普通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每学期可得5学分。

3241综合训练理论课内容与学时

运动训练基本原则与方法(2学时)、运动训练目标定位与实施(2学时)、运动损伤预防与治疗(2学时)、运动疲劳与恢复(2学时)、赛前运动心理训练与控制(2学时)、赛场技战术安排与预案(2学时)、运动训练与营养(2学时)、体能训练与专项成绩的关系(2学时)、非体能类因素对运动训练的影响(2学时)。之所以安排综合训练理论课内容,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并使学生对竞技体育和运动训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运动训练的基本规律,从而增加学生对专项运动技战术训练深刻认识以及比赛的自我掌控与把握。

3242运动实践训练课程内容及学时安排

每年训练48周,每周训练6天,每天训练2—3小时,共训练12小时—18小时,根据比赛周期而定。

准备期训练:(运动员状态诊断与训练目标建立、一般综合素质训练、一般专项技术与体能训练、技术风格的培养与训练、规范技术与个体差异训练。

竞赛期训练:专项身体素质与体能训练、战术意识训练、战术能力训练、个人战术与集体战术配合训练、赛前心理训练、基本技术与高难度技术的训练、技术创新与战术创新训练、实战模拟训练。

恢复期训练:保持基本体能训练,根据前期比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训练,赛后修复生理机能及心理疲劳训练。

325实践效果

通过三年来的实践检验,高水平运动员训练的积极性和实效性有了明显的提高,运动训练水平和训练成绩也有了新得的突破,近三年来,在部级比赛中,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的一线运动队学生共获得5枚金牌、5枚银牌、6枚铜牌,35人次在各项比赛中进入全国大学生比赛前八名;二线运动队伍的学生在河南省大学生体育竞赛中获得36枚金牌;三线队伍的学生在校内群体竞赛组织活动中,充分施展了自身的运动技能,发挥了组织运动竞赛的能力,提高了综合素质,锻炼了自身的领导组织能力,并实现了自身价值。在他们的带动与组织下,2011-2013年我校学生年均参与校内外阳光体育系列赛事活动的人数达约2万人次,参赛人数达我校在校生的83%以上,把我校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推向了新的高潮,有效促进了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

4结论

(1)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训练课程管理体系尚处空白,普通大学生竞技训练课程缺乏相关理论技术支撑及实践检验依据。需要进一步研究普通大学生竞技训练课特点,通过多年的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构建适合我国大学生运动训练课程体系。

(2)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训练课程指导思想尚不明确,培养目标定位模糊,缺乏竞技育人的核心主题,这不符合学校培养人才全面发展的宗旨要求。因此,树立以“训练育人”为课程指导思想,建立多元化训练课程目标与管理,根据运动员水平的参差不齐、个人训练特点、思想认识等,采用个人诊断与教师诊断相结合,最终达到个体训练课程与团队训练课程相结合的管理目标。

(3)把运动训练课程纳入学分制管理,经实践证明,设置目标分层培养,分层管理,因材施训,扬其所长,发展特色,不仅提高了学生运动训练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实效性,而且充分施展了其自身的运动技能,培养了综合素质,锻炼了自身的领导组织能力,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水平优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奠定基础。

(4)我国大学竞技体育训练“应以大学生身心健康第一,训练育人为指导思想;以大力推动大学竞技体育文化和校际竞技体育文化交流为核心,争取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为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周文军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动力研究〔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5-46

〔2〕杨铁黎,宋尽贤,刘海元等我国学校竞技体育的发展战略〔J〕体育学刊,2005,12(6)

〔3〕马永红河南省学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行制度分析与创新〔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918(5):65-68

〔4〕刘海元大学竞技体育的发展呼唤战略性的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20(1):34-36

〔5〕张浩,吴冶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政策现状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2):31-34

〔6〕王文平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方略〔J〕体育与科学,2010,31(5):104-107

〔7〕张新萍,杨茜美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训练特色管窥〔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7(4):42-44

〔8〕张瑞林,刘铮,周利民等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研究会报告〔C〕吉林长春:2011,8

〔9〕刘海元中国大学竞技体育的发展研究〔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109-117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范文第2篇

【关键词】竞技体育、运动、训练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迅猛发展,竞技体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受到大众的追捧。竞技体育是体育运动中的一种。在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研究中,人们常常偏重于对运动训练空间特征,即训练的内容和方法的研究,而却相对忽视了对于运动训练时间特征,即训练的过程、节奏和安排的研究。本文就竞技体育中的运动训练状况做了以下简单的分析。

一、竞技体育

在一个学科的理论体系中,基本概念的选定及其科学定义的给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理论建设,但多年来我国运动训练学界还没有系统地进行这一工作,许多概念的定义存在着明显的逻辑缺陷。一是将概念归于不恰当的类属,二是提出了不应有的理想期望。一切人类的行为都可以归为一种活动过程,把“竞技体育”归结为一种“活动过程”,也不应说是错误,但不准确,类属过大。而如果将其归结为一种“体育活动”,则明确得多,准确得多。中国的运动训练学理论必将会伴随着中国竞技体育的持续发展一步步走向成熟,也会向世界运动训练学界贡献出更多新的科学理论。

二、训练目标导向与控制作用的强化

人的行为都是有目的的,人的一切行为又都是为了实现其目的而展开和进行的,这是人们的一项共识。但是在我们的实践活动当中,又常常会被具体的微观事物所包围,而忘掉了为实现终极目的而做的努力。训练活动当中也是这样,运动员学习、掌握动作技术,本来应该是在神经系统、肌肉反应各个方面都处于良性反应的状态下、在很好的协调状态下才能够做好,运动员在疲劳的状态下即使勉强完成了动作,其动作质量也很难保证。在2000版《运动训练学》教材中,特别强调训练目标对训练活动的导向和控制作用,专门列出一章谈“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发展竞技能力与提高运动成绩,是运动训练活动的直接目的,运动员在训练中完成竞技能力的变化,并在比赛中力求使它变成相应的运动成绩,得到社会的承认。训练是为了比赛,要从比赛的实战出发,紧紧围绕着目标的实现去组织训练活动,才能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这样一个本来是很明确的基本认识,过去却没有得到必要的关注。此前各个版本的运动训练学教材,都没有把训练目标的重要价值给予更为充分的确认和强调。新版《运动训练学》教材的这一变化,则把训练目标的导向与控制作用鲜明地突显了出来。

三、训练理论时空构架的调节

运动训练的空间特征包括训练的内容、训练的方法和训练的手段。运动训练的空间特征和时间特征密切地协同和配合,是实现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良性转移的必要条件。其结论之一为:“运动训练的内容与方法是运动训练活动的空间构成因素,运动训练过程是训练活动的时间构成因素,运动训练的计划是时、空因素协同的组构,运动训练计划的实施则是时、空协同的具体操作。”这条结论看来似乎没有什么新鲜的内容,但却是从时空观这样一个视角来认识运动训练活动,从时间、空间的关系和协同去理解运动训练活动的规律和要求。另外一条结论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中,时、空因素良性协同的主要表现形式为:获得同样的转移效果只花费最短或者较短的时间,花费同样的时间可获得最大或者较大的转移效果。”显然,这两种协同的形式正是我们的训练活动所追求的目标。

四、竞技能力的结构

研究并建立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结构模型,是实施模式训练的重要工作环节。任何运动员的竞技能力都是由其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这五种子能力所构成的。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中各个子能力之间的不均衡状态是普遍存在的,呈现着非衡结构,从哲学意义上说,这种现象的存在又是绝对的。但其构成因素中某种素质或能力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其它高度发展的某种素质或能力所弥补或代偿,从而就使得总体的竞技能力保持在一个特定水平。我们在运动训练过程中,注意充分发挥运动员优势能力的竞技价值。

五、运动训练学理论向竞技体育学理论的扩展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范文第3篇

(河南工程学院,河南 郑州 451191)

摘 要:竞技体育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点,以取得比赛胜利为主要目标的社会性体育运动,它是组成体育的重要元素.随着我国竞技运动的发展和进步,竞技体育在理论和实践上也逐渐成熟,在社会上的影响也日益增大,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喜爱.而高校竞技体育教学承担着为社会输送竞技体育人才的重要责任,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体育的发展和完善,但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竞技体育训练还存在着训练随意性大、训练经费不足、训练项目分配不合理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校竞技体育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本文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合理安排训练计划、"以赛代练"增强训练效果、科学设置训练内容、有机结合技术战术训练、合理分配战术训练和体能训练等改革建议,希望以此推动高校竞技体育的改革和发展.

关键词 :竞技体育;改革建议;发展现状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5-0127-02

竞技体育训练作为我国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以其特有的社会性运动特点受到普遍关注,但当前我国部分高校的竞技体育训练教师并不是专业团队,他们对经济训练的内在规律和基本原则不能完全理解和把握,不能清晰的区分竞技体育训练与其他体育训练的差别,更无法给学生正确的指导和训练建议,致使许多院校参加经济体育训练的学生成绩不能有效提高,因此,如何在遵循竞技体育训练内在规律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学习特点,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有效提高竞技体育训练效率,是当前高校体育教学面临的重要课题.

1 我国高校竞技体育训练现状

首先,在我国大部分高校的竞技体育训练中坚持训练的人数较少,调查显示,高校参加竞技体育训练的人员中,坚持系统训练的高水平、高素质运动训练队员只占15%,为了应对比赛临时性集中训练的人员占25%,还有的虽是常年参加竞技体育训练,但并未参加系统训练,这部分人数占50%左右,因此,总体而言,高校竞技体育训练中参加系统性、规范化训练的人员太少.

其次,竞技体育训练随意性较大,训练时间难以保证.训练时间是保证训练效果,提高训练者水平的前提.但根据目前对高校的调查显示,我国大部分高校不能保证竞技体育训练的时间,在训练中存在较大的随意性,这主要是因为知道竞技体育的教师身兼数职,过于繁忙,无法保证训练时间.同时,学校运动场地不足,运动设备不够,运动项目较多,竞技体育训练的场地无法保证.此外,部分高校学生运动课程较多,导致学生负担过重,无法全身心的投入竞技体育训练.调查表明,大部分院校的体育场馆设置未达到国家规定标准,部分高校体育馆和训练场设备陈旧、不配套,有的已经不符合当前省级或部级比赛要求.高校对竞技体育训练资金投入不足,经费缺口较大,设备陈旧缺乏,师资力量不足,导致训练无法正常进行,竞技体育训练效果不佳,学生成绩无法提高.

第三,竞技训练项目布局不够科学.部分高校不能从整体、长远的布局来设置和规划竞技训练项目,在训练中师生都容易出现急于求成、各自为战的心态.目前高校的体育训练主要集中在三大球类训练和田径训练上,学生对其他运动项目的关注度较小.

最后,竞技训练指导教师素质有待提高.随着高校招生人数的激增,体育教师的工作量也大幅度增长,有些教师甚至身兼数职,不仅要教授体育理论课程、相关体育辅导课程,还要负责一些群体运动训练,工作量增加,使得体育教师在竞技体育训练中投入的精力相对减少.另外,由于高校对竞技训练经费投入较少,给指导教师的津贴也不足,这无疑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同时,大部分高校对竞技训练教练员的在职培训没有落实到位,导致他们没有足够的进修机会,不能及时接触竞技训练的最新成果和要求.在实际的训练中,仍旧沿用传统的手段和技巧,导致训练效果不佳,难以实现竞技体育训练的培养目标.还有部分竞技训练指导教师专业素质不高,缺乏求知欲和创新意识,对学生缺乏耐性和责任心.不能发展成为当前高校竞技训练急需的,拥有扎实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综合型人才.

2 我国高校竞技体育训练改革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发现,我国高校竞技体育训练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严重影响了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降低了我国体育教学的整体水平.因此,为了提高高校竞技体育训练水平,改善竞技体育训练现状,必须对之进行有效改革,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提出以下改革策略:

2.1 合理安排训练计划

马特维耶夫周期论认为竞技训练要有三个阶段:准备期、比赛期、过渡期,但他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又提出竞技训练应考虑个性化问题,在不同的训练阶段,应根据运动员的具体情况及训练项目的具体特点制定相应的训练方法,运动技能的获得、保持、消失都有一定的规律,但绝不是一个机械的周期性常态,僵化的安排训练准备时间、比赛时间是不合理的.这是因为每个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运动状态都不一样,运动后的恢复周期,运动期间的营养状态,对负荷刺激的适应能力都存在差异性.因此,在安排竞技训练时要充分考虑到个体差异性和特殊性,做到有计划、有目的的安排,要按照竞技项目的具体周期特征制定相应的阶段性计划,并且坚持每周落实.竞技训练教师要根据自身的运动经验,用心体会负荷秩序,充分掌控训练进程走向,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

此外,在制定经济训练计划时要充分考虑板块理论训练规律,以及竞技体育的训练周期,这也是高校竞技训练改革的核心内容.目前,多数高校都是按照体育教材教法大纲安排训练进度的,这种传统框架式的训练模式显然是不可取的.现代运动训练理念要求我们要在充分考虑,竞技训练教师经验和人体生物规律的基础上,按照运动训练逻辑原则,科学安排训练周期和课时计划.因此,当前竞技训练改革要充分考虑周计划与课时计划的内容目标是否统一,是否遵循训练者身体机能发展的内在规律,按照板块逐步提高.由于每节课的训练项目和参与者身体机能都不一样,因此,竞技训练教师应根据自身教学经验,针对训练过程中的问题,不断攻克训练中的难题,按步骤、分阶段逐步加强训练中的薄弱环节,最终完成训练计划.

2.2 “以赛代练”增强训练效果

在竞技体育训练中,运动技术一般是靠运动员逐步练出来的,但比赛的能力却是靠运动员打出来的,运动训练可以塑造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增强运动员的适应负荷刺激能力,这也是运动员在周期变化中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运动训练其实可以视为生物学意义上的机体改造过程,但比赛则是运动员之间相互配合、调适的过程,有丰富比赛经验的运动员,才懂得如何在竞技比赛中节省身体机能,最大程度的挖掘自身潜力,创造最优异的成绩.需要注意的是,“以赛代练”并不是完全排斥基础训练,而是将比赛视为训练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当然,也并不否认基础竞技训练,只是要求在准备期相应减少那些没有负荷要求的训练项目.这是因为在赛前的准备期中,负荷训练的强度需要经历一个由低到高的过程,这种负荷强度的变化应以比赛的强度需求为标准.比赛在竞技训练中的作用不是单纯的依靠长期单调的疲劳训练就能达到的,它要求运动员按照比赛需求不断调整身体机能.因此,只有经常参加各种比赛,才能在实践中发现训练中的问题,根据指导教师的建议不断改进,并根据自身竞技水平寻找新的合作伙伴或比赛对手,不断改进和完善自身的技术环节,针对自身缺陷进行相关的体能或技巧训练,进而取得下次比赛的胜利.

2.3 科学设置训练内容

在竞技训练中,教案可以显示指导教师的预期目标,同时,教案也是竞技训练进程的基本单位.指导教师按照教案制定的训练目标安排每天的训练计划,所以,教案设置要科学合理,教案内容一般包括辅助诱导性训练、重量训练、准备活动和运动负荷强度等.每周至少要安排一到两次高强度大密度训练,其余时间要逐步减少训练密度,增加训练强度,并且要尽量使训练时间与竞技比赛时间一致.在某个训练项目的结束阶段,要注意逐步增加恢复练习的时间,恢复训练在体育竞技训练中至关重要,恢复训练做得好就可以减少队员的生病事故,强化训练效果,让队员可以以最佳的状态投入下一轮训练或比赛,避免队员因过度疲劳产生无效训练.此外,在安排训练计划时要注意详细记录核心训练的进度和效果,主要包括重量、高度、力量、运度、负荷强度运动时间等,这些记录可以用于训练后的对比分析,便于及时发现运动中的问题,同时也可以根据队员的运动效果,挖掘不同队员身上的个性差异和潜力,进而合理安排下一步的训练和比赛.此外,指导教师也可以根据这些记录反思训练手段和内容,及时修改教学方法,制定更加有效合理的训练计划.

2.4 有机结合技术战术训练

技术战术训练是一切运动项目的基本功,也是所有训练中的核心主题.这是因为,运动员在竞技训练中高超的运动能力,有赖于瞬间完成的神经肌肉联系,并进一步形成条件反射,致使队员动作越来越娴熟,进而到自动化程度,最大限度的缩短反应时间,节省运动机能,敏捷的应变赛场上复杂多变的情况.而技术战术训练正是针对赛场规则与需求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通过训练增强队员的敏捷度,提高他们的反应能力.但队员在进行了高难度的反复训练产生娴熟的训练刺激后,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因此,指导教师要在战术技术训练中,根据学生情况,及时安排学生进行再次重复训练,同时,也要引导队员将以前的训练技术与新训练的项目有机结合,进一步提高应变能力.所有的运动技术在停顿一段时间之后熟练程度都会出现消退,这是神经肌肉联系上暂时性的记忆中断,因此,指导教师要指导学生利用技术战术训练及时强化这种记忆,以求其能够达到一种相对稳定状态,进而实现技能战术的阶梯式强化.

2.5 合理分配战术训练和体能训练

能否合理分配体能训练和战术训练是衡量一个体育教师水平的重要标准,在竞技体育训练的初期要尽量少安排战术训练,这主要是因为战术训练法不利于运动量和负荷强度的提升.战术训练要按照一定的战术原理,分小组训练,指导教师根据队员特长引导他们形成战术配合定式,并在此基础上定制多套全队配合战术,不断强化战术环节,挖掘所有队员的技术潜能,增强全队的战术能力.同时,战术训练的比重要随着队员水平的提高逐步降低,而体能训练的比重则要随之加强,尤其是在应对大机能超负荷极限比赛时,要注重增加体能训练.

参考文献:

〔1〕鲁长芬,等.运动训练专业改革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01).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范文第4篇

【摘要题】体育研究

我国的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始建于1983年。20年来,伴随着我国竞技运动水平的迅速提高,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特别是近几年来,在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方面,不断推出新的研究成果,出版了一系列运动训练学领域的研究性专著。曹景伟等(2001)把这些独具特色并有重要理论价值的研究进展称为运动训练学理论的“中国流”,主要包括项群训练理论的提出与建立、运动员选材理论的研究与实践、竞技能力的结构及其评价、博弈理论与制胜规律以及训练理论对训练实践的指导与服务等内容。本文则拟从6个方面进行阐述。

1运动训练学三层次理论体系的确立

人们在描述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时候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进行不同的构架。从横向来看,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运动训练的原则、运动训练的内容、运动训练的方法、运动训练的安排、运动训练的负荷这样5个方面。而从纵向来看,可以解释为包含着一般训练学、项群训练学和专项训练学这样3个层次。适用所有的运动项目的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称做“一般训练学”;适用于部分运动项目的运动训练学理论,称做“项群训练学”;而适用一个运动专项的运动训练学理论,则被叫做“专项训练学”。构建这样一个三层次理论体系的关键在于项群训练学的提出和建立。

1984年,田麦久提出了建立“分类训练学”的构想。1987年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了题为《项群训练理论的构思与命名》的论文。1990年在北京亚科会上发表了论文《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与应用》,1998年正式出版了《项群训练理论》专著。

2000年出版的《运动训练学》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中,把“项群训练理论”列为重要的一章,这表明项群训练理论已经得到训练学界的认可,达成共识。这一章里的第一节为项群训练理论的总论,包括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及其科学意义、竞技运动项目的划分、分类及项群体系的构成和项群训练理论的应用三方面的内容;第二节则分别论述了依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所聚合的8个不同项群各自的竞技特点和训练方法。

项群训练理论问世十几年来,受到体育界的普遍重视,并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其中主要的理论进展包括:依复合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划分、多标准多维度的项群组合、训练大周期划分的项群特点以及项群概念的广泛应用。

1.1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划分竞技运动项目的项群划分是建立项群理论体系的重要前提。1983年,田麦久首次提出以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为标准进行项目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体能主导和技能主导的两大类的项群理论体系。近年来,田麦久吸取了谢亚龙、竺义功、徐本力等对项群的划分提出的不同看法中的合理思考,建立了复合主导竞技能力的概念,依不同项目的竞技特点,实事求是地确定拥有两种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类属。把射击、射箭等项目归属为技心能主导类项群,把各种球类项目和格斗类项目归属为技战能主导类项群(表1)。

这样一种划分,应该说,对于我们更加准确地认识不同项群所包含项目的竞技特点,会有更好地帮助,会使我们在思想认识上解除若干不必要的束缚,更有利于我们准确地认识项目的竞技规律,从而确定对应的训练理论和方法。

1.2多标准多维度的项群组合经典的项群训练理论中,主要是以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运动技术的动作特征和运动成绩的评定方法为3个分类标准建立起了3个主要的分类体系。而实际上我们应该认识到,因为由于有着无穷个分类标准,项群体系的划分从理论上来讲也是有着无穷个的。所以在我们的研究过程当中,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新的项群体系,进行相应的研究。这里仅以几篇论文为例,如“持拍隔网对抗性项群男单选手基本单元竞技过程的运行模式”,用“持拍隔网对抗性项群”这一名称,概括乒乓球、羽毛球、网球3个手持球拍进行比赛的项目。又如“陆上同场对抗性项目集体球类项目”的名称,就排除了水上、冰上的同场对抗性集体球类项目,只包括足、篮、手、曲4个项目了。总之,我们在实践的研究过程当中和我们在进行分析组织训练活动当中,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的需要,按照多种标准、多个维度组织相应的项群进行研究。

表1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划分的调整

原有项群名称调整后的项群名称

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

技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项群技心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

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群技战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

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技战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

技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群技战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群

1.3训练大周期划分的项群特点面对3个层次的训练学理论体系,任何一个训练学命题,如训练的原则,训练的内容,训练的方法,训练的负荷,训练的安排等等,都既可以在一般训练学层次进行研究,也可以在某一个项群和范畴内进行研究,还可以就一个专项的需要进行理论研究。

训练大周期的划分是否恰当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能不能使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周期性变化,适应于特定日程重大比赛的参赛需要。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主要表现特征是不同的,显然,其训练大周期的划分也应该有着明显的区别。而经典的马特维耶夫的周期学说的主体内容,是在体能主导类项目的训练实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很少顾及到技能、技心能、技战能主导类项目的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变化和表现的特点。田麦久(2000)关注到这一问题,并专题研究了训练大周期划分的项群特点。他首先分析不同项群运动员良好竞技状态的主要表现和相应的指标,然后建立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评价体系,确立不同项群运动员良好竞技状态的培养途径,最后提出不同项群大周期中阶段训练的安排要点(表2)。

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表现,有着明显的区别。体能主导类项目运动员竞技状态的主要特征,就是看是否在比赛中能够表现出最佳的体能状态;体操、跳水这些项目主要是看成套动作的熟练稳定和流畅的连接;射击、射箭项目,主要是看运动员技术感觉的细腻度与心理状态的自控性;而各种对抗性项目,则主要是看技术是否合理、熟练,战术准备是否充分,战术运用是否多变而实效。不同的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表现的主要特征是不同的,因此他们的训练大周期的结构就不应该是同样的,而应该各有其特点。这一研究为非体能主导类项目运动员训练大周期的安排,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也为人们在项群层次上开展更多内容的专题研究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示例。

表2不同项群大周期中阶段训练的安排要点

项群大周期中阶段训练安排的要点

体能主导类各项群1.专项化程度的变化;2.负荷强度与复

合量的变化

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1.由单个动作到成套动作的完成过程;

2.有序地提高成套动作的成功率

技心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项群1.基本功训练,空射到实射的转换;2.

提高并力求完善定向的心理自控能力

技战能主导类个人对抗性项群1.技战术积累及针对性选用;2.实战性

对抗训练及热身赛安排

1.技战术积累及针对性选用;2.阵容选

技战能主导类集体对抗性项群配,组合训练及成队训练;3.实战性对

抗训练及热身赛安排

1.4项群概念的广泛应用项群训练理论被提出20年来,已经得到了体育界普遍的共识。而且,项群这一概念正日益广泛地被应用于体育工作、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体育健身、体育产业、体育管理等众多的领域。

2训练目标导向与控制作用的强化

人的行为都是有目的的,人的一切行为又都是为了实现其目的而展开和进行的,这是人们的一项共识。但是在我们的实践活动当中,又常常会被具体的微观事物所包围,而忘掉了为实现终极目的而做的努力。训练活动当中也是这样,如某教练员,训练课的初始目标是想让运动员很好地掌握一项技术,或改进一个动作细节。但运动员做得不好,教练员生气了,罚他再作50遍。运动员学习、掌握动作技术,本来应该是在神经系统、肌肉反应各个方面都处于良性反应的状态下、在很好的协调状态下才能够做好。这时,运动员已经疲劳了,动作也没做好,你还要罚他再做,什么时候能做好呢?运动员在疲劳的状态下即使勉强完成了动作,其动作质量也很难保证。教练员的这一要求是与其在这一堂训练课的初始目的不一致的。

所以,在2000版《运动训练学》教材中,特别强调训练目标对训练活动的导向和控制作用,专门列出一章谈“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而且,排在全书第三章这样显要的位置。发展竞技能力与提高运动成绩,是运动训练活动的直接目的,运动员在训练中完成竞技能力的变化,并在比赛中力求使它变成相应的运动成绩,得到社会的承认。训练的所有内容、各种训练负荷、各式各样的训练安排,都是为了训练目标的实现。把训练目标问题置于一个重要的位置,会有利于人们强化训练目标的导向意识。

强调训练目标的导向和控制作用是竞技需要原则的体现。竞技需要原则本质上就是从实战出发的训练原则。训练是为了比赛,要从比赛的实战出发,紧紧围绕着目标的实现去组织训练活动,才能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这样一个本来是很明确的基本认识,过去却没有得到必要的关注。此前各个版本的运动训练学教材,都没有把训练目标的重要价值给予更为充分的确认和强调。新版《运动训练学》教材的这一变化,则把训练目标的导向与控制作用鲜明地突显了出来。

3训练理论时空构架相对均衡的调节

训练理论的时空观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认识运动训练活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在时间、空间里运动。运动训练的空间特征包括训练的内容、训练的方法和训练的手段;运动训练的时间特征则包括训练的过程、训练的周期和训练的安排。

张英波(1998)“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的时空协同理论”的研究认为,运动训练的空间特征和时间特征密切地协同和配合,是实现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良性转移的必要条件。其结论之一为:“运动训练的内容与方法是运动训练活动的空间构成因素,运动训练过程是训练活动的时间构成因素,运动训练的计划是时、空因素协同的组构,运动训练计划的实施则是时、空协同的具体操作。”这条结论看来似乎没有什么新鲜的内容,但却是从时空观这样一个视角来认识运动训练活动,从时间、空间的关系和协同去理解运动训练活动的规律和要求。另外一条结论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中,时、空因素良性协同的主要表现形式为:获得同样的转移效果只花费最短或者较短的时间,花费同样的时间可获得最大或者较大的转移效果。”显然,这两种协同的形式正是我们的训练活动所追求的目标。

附图

图1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时空协同的结构模式(引自张英波1998)

多年以来,在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研究中,人们常常偏重于对运动训练空间特征,即训练的内容和方法的研究,而却相对忽视了对于运动训练时间特征,即训练的过程、节奏和安排的研究。例如,在1990年版的教材里面,反映运动员运动训练空间特征的章节很多,而反应时间特征的章节很少。但在运动训练的具体活动当中,许多教练员都是按时间特征来考虑问题的。今天练什么,明天练什么,这个月练什么,下个月练什么,这是教练员组织训练活动重要的思维路线。因此,在新版《运动训练学》教材里面,把原来的“运动训练过程的结构组织与控制”这一章,分成了“运动员多年训练计划与实施”、“运动员年度训练计划与实施”、“运动员周课训练计划与实施”一共3章,加大了关于反映运动训练活动时间特征的内容和份量,使得运动训练时空特征的均衡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4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

研究并建立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结构模型,是实施模式训练的重要工作环节。任何运动员的竞技能力都是由其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这五种子能力所构成的,刘大庆、田麦久的研究,使得我们对这五种子能力的组合方式,亦即其结构特点有了更为全面的科学认识。

根本勇(日,1985)把经济学界的“木桶模型”引入了运动训练领域。一个盛水的木桶由若干木片所围成,用桶中所盛的水平面的高度表示运动员的总体竞技水平,各个木片的长度则代表不同的子能力,即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的发展状况。由于各种子能力发展的程度不同,所以各个木片的长度也不相同。在这个模型中,木桶里能够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那些长木片所代表的优势子能力,而是取决于最短的木片所代表的劣势子能力,因为,长木片本来有可能围存的水会从这块最短的木片所造成的缺口流出去。因此,我们就要找出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中最差的子能力,及时地予以相应的发展,藉以促进运动员总体竞技水平的提高。“木桶模型”表达的是一种对于平衡的追求,要求我们注意发展不同竞技能力之间的均衡性特征,通常称之为“补短”。

刘大庆的研究中发现,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中各个子能力之间的不均衡状态是普遍存在的,呈现着非衡结构,从哲学意义上说,这种现象的存在又是绝对的。但其构成因素中某种素质或能力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其它高度发展的某种素质或能力所弥补或代偿,从而就使得总体的竞技能力保持在一个特定水平。例如,邓亚萍凶狠快速的技术风格对其较低的身高条件的补偿;朱建华出色的助跑起跳结合技术对其最大力量不足的补偿等等。

与“木桶模型”相对应,我们为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非衡结构及其补偿效应设计了新的模型,称之为“积木模型”。这个新的模型如同一个积木堆,由9个小积木块构成。绿、红、黄3种颜色各有3块。我们把这个积木堆的体积比做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总体水平,绿、红、黄3种颜色的小积木块则代表不同的子能力。如果从积木堆中去掉2块黄色的小积木,再用一块绿色的小积木和1块红色的小积木“补偿”到积木堆中,积木堆的体积,即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总体水平仍然保持不变。以此直观地展示竞技能力的非衡结构及其补偿效应。提示我们在运动训练过程中,注意充分发挥运动员优势能力的竞技价值,通常称之为“扬长”。

“木桶模型”与“积木模型”分别从不同的视角观察竞技能力的结构特征,用不同的图象展示竞技能力结构中各子能力之间的不同联系。两个模型各适用于不同的运动员,或同一个运动员不同的训练阶段。所以说,“木桶模型”与“积木模型”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共同反映和表述着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构成状态,我们把它们叫做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图2)。

附图

图2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

5运动训练学基本概念科学定义的给出

在一个学科的理论体系中,基本概念的选定及其科学定义的给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理论建设,但多年来我国运动训练学界还没有系统地进行这一工作,许多概念的定义存在着明显的逻辑缺陷。田麦久等16名运动训练学者(1999)对运动训练学的常用概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从中选出190个词条作为基本概念,并分别编写了释文。

我们注意到,此前的同事们在解释这些概念时出现最多的逻辑错误有两个。一是将概念归于不恰当的类属,二是提出了不应有的理想期望。前者如把“竞技体育”归结为一种“活动过程”,后者如把“比赛战术”定义为“正确地分配力量,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限制对方特长,为战胜对手而采取的合理的有效的计谋与行动”。

一切人类的行为都可以归为一种活动过程,把“竞技体育”归结为一种“活动过程”,也不应说是错误,但不准确,类属过大。而如果将其归结为一种“体育活动”,则明确得多,准确得多。

“比赛战术”这个概念本身并没有特定的倾向性。有正确的比赛战术,也有错误的比赛战术;有实战效果很好的比赛战术,也有实战效果不好的比赛战术;有成功的比赛战术,也有不成功的比赛战术,或者失败的比赛战术。而如果把“比赛战术”定义为“正确地分配力量,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限制对方特长,为战胜对手而采取的合理的有效的计谋与行动”,做不到“充分发挥己方特长,限制对方特长”,所采取的计谋和行动不够“合理有效”,那就不是“运动战术”了,这显然有悖于运动训练的实践和运动竞赛的现实。这一证伪的结果告诉我们,原有的定义违背了对此类概念应“中性定义”的原则。我们把它改成“为战胜对手或为取得预期的比赛结果而采取的计谋与行动”,定义本身不被附加任何倾向,就具备了普遍的适用性。

《词解》的作者对大约1/3的词条作了如同上述的修订,同时为过去未见定义的近半数的词条给出了全新的定义。从而完成了对运动训练学基本概念体系的一次重要的基本定义的规范化工作。

6运动训练学理论向竞技体育学理论的扩展

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实践活动的不断丰富,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也在逐渐地向竞技体育学的理论扩展。竞技体育的主体活动是运动员的培养、训练及参赛的过程,沿着这一轨迹进行思考和设计,竞技体育学应该包含着运动员选材学、运动训练学和运动竞赛学以及贯彻始终的竞技体育管理学,这4个学科应该说是构成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的主体学科群(图3)。

在运动选材学方面,我们国家已经陆续出版了一些有关的专著。国家体委科教司于1983年出版了《优秀青少年运动员科学选材论文汇编》;赵斌(1989)、谢燕群(1990)、刘献武(1991)、曾凡辉等(1992)、钟添发等(1995)陆续出版了有关运动员选材的若干专著。我国有组织的运动员选材工作的普及程度在世界上是领先的,许多项目运动员选材工作科学监控工作也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运动竞赛学方面,有刘建和(1990)的《运动竞赛学》和肖华富(1990)的《运动竞赛方法学》朱章玲等(1995)的《运动竞赛学》和王蒲(2001)的《运动竞赛方法研究》等。竞技体育管理学领域有关的理论专著中,比较有力度的有周爱光(1999)的《竞技运动异化论》,宋继新(1999)的《竞技教育学》、吴寿章(2001)的《实施奥运战略的历史痕迹》等。这些研究成果的问世,正在为我国《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的完善形成重要的积累。

附图

图3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的主体学科群

本文所列举的上述6个方面只是近年来我国运动训练理论研究的主要成果。我们应该而且可以期待,中国的运动训练学理论必将会伴随着中国竞技体育的持续发展一步步走向成熟,也会向世界运动训练学界贡献出更多新的科学理论。

【参考文献】

[1]李益群,谢亚龙.体育博弈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2]吴寿章.实施奥运战略的历史痕迹[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3]王蒲.运动竞赛方法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4]梁慈民.论竞技体育的前沿技术[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5]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体育院校通用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6]徐本力等.运动训练学(体育函授通用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7]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词解[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

[8]宋继新.竞技教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9]周爱光.竞技运动异化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0]田麦久等.项群训练理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范文第5篇

关键词:竞技体育 教练员 人力资源 现状

1、前言

众所周知,当今是一个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代,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进程空前加快的时代。在这样的一个时代,国与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越来越集中到人才的竞争上,人力资源的地位和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愈显重要。

而作为竞技体育,要想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必须加强竞技体育人力资源的培养。所谓竞技体育人力资源是指在竞技体育系统内接受过专业培养教育或受过专门培训的、能推动竞技体育发展的体育专业人员的总称[1]。其主要包括运动员、教练员、科研人员、管理人员、队医、裁判员、经纪人和国际体育官员。而教练员作为我国竞技体育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竞技体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分析研究其培养的现状,找出其在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我国竞技体育教练员人力资源的发展提供参考。

2、教练员在竞技体育中的作用

《运动训练学词典》中将教练员定义为:教练员是从事竞技运动训练工作,培养运动员并指导他们参加运动竞赛,争取优异成绩的专业人员[2]。从教练员的定义和所从事的工作内容可以看出教练员是运动训练过程的主要控制者,是教与学、训与练矛盾中的主要方面,是提高竞技体育运动训练水平的关键因素。就像“2000年王君侠、杨柳霞在《论现代竞技体育教练员的模式及特点》一文中,提到:竞技能力与水平的表现形式是竞赛,竞技能力与水平的体现者是运动员。在这种表现形式与体现者中,教练员是起主导作用的。教练员对整个训练过程――从选材、训练的诊断、目标的确立、计划的制订和执行、竞技过程的指令、组织管理与领导等各个环节实施控制。”[3]一样,教练员在竞技体育发展的过程中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我国乒乓球、女排、羽毛球、体操、举重、跳水等项目多次荣获世界冠军或创造世界记录,都是与我国拥有一批在国际体坛上享有盛名的杰出教练员分不开的。

3、现代教练员应具备的素质

由于不同的运动训练层次和运动训练对象的水平的不同,要求不同层次的教练员具备不同的知识和技能,但对于一个合格的现代教练员来说,必须具备其必备的素质。

3.1 教练员的敬业精神

教练员的敬业精神对培养运动员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教练员发挥主导作用的前提条件,敬业精神在新的世纪被赋予新的内涵,是事业心、集体荣誉感、刻苦钻研的精神、敢于采用新技术、新方法的综合体现,是教练员必备的基本素质。

3.2 教练员的心理素质

现代竞技体育比赛是非常残酷的,获得成功的往往是极少数人。教练员要想获得成功,必须面对失败和挫折,需要克服常人无法克服的困难,忍受多次失败的痛苦和考验,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做到失败时不气馁,胜利时不骄傲,要善于总结成功和失败的原因,还要处理好同运动员、家长、同行、领导等的关系,给训练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从而保证训练质量和训练水平。

3.3 教练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教练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不可缺少的条件和基础,没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高超的技术水平,缺乏对新理论、新方法的了解和应用,不掌握科学的训练方法,是不可能培养出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而我国的教练员有相当大一部分出自专业队没有进行过系统学习,因此教练员的理论水平偏低。同时由院校毕业生转来的教练员虽经过理论学习,但实践经验少,其他方面转来的教练员经验、理论都不系统[4]。

在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年代,竞技运动训练的科学化程度大大提高,教练员掌握科学的训练方法以及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参与专项训练的能力也越来越加强。现代教练员不应当只是一个单一项目的竞技强者,而应当是一个综合多种学科知识、技能的复合型人材。

4、我国竞技体育教练员人力资源培养的研究现状

从大量的训练实践中,我们不难看出教练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运动训练开展的质量问题,但由于我国的教练员的培养工作一直落后于体育形势的发展,培训体系尚不健全,教练员自身提高意识也不强,因此,面对竞技运动水平的快速发展,竞技运动的科学化日益提高的现实条件下,建立一支高质量的教练员队伍,是提高我国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的当务之急。

国家为提高教练员的能力和水平曾采用过多种形式,如学历教育;举办各类短训班;利用专业报纸、杂志、资料为教练员提供信息服务等,这为教练员水平的提高和科学训练创造了一定的条件,但这些远远不能满足体育事业的需要。为了进一步有计划、有目的提高我国体育教练员的综合素质,国家体育总局从1989年起正式试行教练员岗位培训制度。经过长期共同努力,在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以学历教育为基础,以教练员岗位培训为重点,包括各类短期培训和信息服务等多种形式的教练员培训体系,为提高教练员素质和教练员接受继续教育创造了条件。随着我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我国各个项目相继开展了教练员培训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5]。到目前位为止,已有田径、游泳、跳水、举重等17个项目研究制定出教学大纲,正式出版了田径、足球、羽毛球、射击等9个项目的岗位培训教材,其中,羽毛球、射击、赛艇和皮划艇等教材的出版还填补了该项目无系统理论的空[1]。

而我国的体育学者也在不断加强对各个体育项目的教练员培养的研究。查阅近二十年的期刊文献,可以发现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学者研究的有关教练员方面的文章,已涉及到田径、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体操、健美操、门球、武术、游泳、赛艇等众多项目中,同时我国的学者还不断分析研究国外的教练员培养特色,汲取外国教练员培养的经验,为我国的领导管理部门加强教练员的培养提供了参考依据。但是纵观我国学者对各个项目教练员培养的研究,及比较国内外竞技体育教练员培养的模式及特点,可以看出我国虽然在竞技体育教练员人力资源培养的过程中积极采用各种形式,并制定相关的政策制度,建立了较完善的教练员培养体系,为我国的体育事业的发展不断输送高水平的教练员,但由于我国的教练员队伍良莠不齐,在培养过程中仍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主要问题是:

(1)我国竞技体育教练员人力资源培养的质量问题。查阅大量的文献,发现我国的竞技体育教练员的整体质量不高,主要由于我国的竞技体育教练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来自运动队退役的运动员,其文化素质不高;我国的竞技体育教练员人力资源的培养机制是国家培养,国家花钱,仍是“要我学”而不是“我要学”,教练员学习的兴趣不高;同时由于资金方面的问题,影响培训的次数;师资方面的问题等众多原因造成了我国的竞技体育教练员人力资源的质量不高。

(2)学历教育、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的关系问题。多年来,我国的竞技体育教练员人力资源的培养主要采用了教练员岗位培训的形式,其带有学历教育补课的性质,而学历教育的内容与教练员岗位能力、岗位职责是有较大差距的。在培养的过程中,面对教练员岗位培训是搞大纲还是搞教材;如何处理岗前、岗后教育,一次教育和培训制度衔接的问题,值的进一步解决。从培训的层面上来说,“三个结合,三个突出”是正确、必要、有针对性的,但要求教师必须结合项目特点,院校教师很难做到(因为项目太多)。从目前看,这种结合还较表面化,核心的问题结合的不够。

(3)教练员分类培训问题。我国的教练员岗位培训主要是是按项目分级培训,但面对教练员职业范畴不断扩展,来源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在现代进行教练员培训时是否要考虑到现专业队教练与业余教练、高校高水平队的教练等要不要分类进行培训;同时由于教练员数量的不断增加,目前的岗位培训工作是全面搞,还是重点抓呢?这都是教练员培养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各单项运动协会、地方体育部门队教练员的培养重视程度大幅度提高,应明确各项目管理中心、地方体育部门、单项协会等在教练员培训中各自的职责。

(4)培训内容和形式问题。目前,教练员最需要解决的是在实践工作中如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作为一名教练员到底需要具备哪方面的素质和能力,才能更好的指导运动训练和竞赛,取得优异运动成绩。而我国现行教练员岗位培训制度较注重基础理论、专项能力知识的教学与传授,缺乏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和形式较单一。因此,我国的教练员的培训要求以培养能力为目的,采取多形式的教学手段,培养方法上强调理论知识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突出能力培养。

可见,虽然我国的体育教练员培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培养过程中仍存在这一系列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必须建立完整健全的教练员培养体系,由专门的管理部分全面负责教练员人力资源的培养与管理工作。

5、结论

综上所述,体育教练员在竞技体育中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其素质直接关系到体育运动人才的培养和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尤其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高科技的介入,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对教练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各个项目的教练员如果不注重学习和汲取新知识,接受新理念,采用新方法就难以适应各项目发展的要求。作为教练员只有不断创新,不断超越自我,努力掌握各项目竞技体育运动的国内外发展趋势、动态、先进技术和先进训练理论、方法,进行科学训练,才能与时俱进,才能在国际体坛上占有一席之地。

面对竞技体育教练员人才日益激烈的竞争,面对我国竞技体育教练员人力资源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我国必须通过各种渠道、运用各种形式,坚持对各个项目教练员的培养,不断地提高他们的思想、业务水平与管理教育能力,使他们成为高素质的综合人材,才能适应竞技体育形式发展的需要。

同时要加强我国竞技体育教练员人力资源的流动,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人才评价体系和制度积极引进外国优秀体育教练人才,但这不是长久之计,为实现我国竞技体育的持续发展,我国必须加强对本国竞技体育教练员人力资源的培养,与此同时我国的学者应加强对国外高水平教练员培养的研究,为我国的竞技体育教练员人力资源的培养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韩春利.体育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王君侠,杨柳霞.论现代竞技体育教练员的模式及特点[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0,17(1):55-59.

[3]朱佩兰,钟秉枢,左琼.教练员-中国体育腾飞的关键[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4]邢文华,余学峰,钟秉枢,朱佩兰,尹飞飞.体育教练员继续教育的设计与实践[J].中国体育科技,2002(9):19-23

[5]中国教练员培训委员会代表团.加拿大美国教练员培训体制及其特点[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6:17-20

[6]陈宁,薛立.中日两国教练员岗位培训的比较研究[J]. 中国体育科技,1995,31(11): 49-50.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范文第6篇

【摘要题】体育研究

我国的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始建于1983年。20年来,伴随着我国竞技运动水平的迅速提高,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特别是近几年来,在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方面,不断推出新的研究成果,出版了一系列运动训练学领域的研究性专著。曹景伟等(2001)把这些独具特色并有重要理论价值的研究进展称为运动训练学理论的“中国流”,主要包括项群训练理论的提出与建立、运动员选材理论的研究与实践、竞技能力的结构及其评价、博弈理论与制胜规律以及训练理论对训练实践的指导与服务等内容。本文则拟从6个方面进行阐述。

1运动训练学三层次理论体系的确立

人们在描述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时候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进行不同的构架。从横向来看,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运动训练的原则、运动训练的内容、运动训练的方法、运动训练的安排、运动训练的负荷这样5个方面。而从纵向来看,可以解释为包含着一般训练学、项群训练学和专项训练学这样3个层次。适用所有的运动项目的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称做“一般训练学”;适用于部分运动项目的运动训练学理论,称做“项群训练学”;而适用一个运动专项的运动训练学理论,则被叫做“专项训练学”。构建这样一个三层次理论体系的关键在于项群训练学的提出和建立。

1984年,田麦久提出了建立“分类训练学”的构想。1987年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了题为《项群训练理论的构思与命名》的论文。1990年在北京亚科会上发表了论文《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与应用》,1998年正式出版了《项群训练理论》专著。

2000年出版的《运动训练学》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中,把“项群训练理论”列为重要的一章,这表明项群训练理论已经得到训练学界的认可,达成共识。这一章里的第一节为项群训练理论的总论,包括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及其科学意义、竞技运动项目的划分、分类及项群体系的构成和项群训练理论的应用三方面的内容;第二节则分别论述了依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所聚合的8个不同项群各自的竞技特点和训练方法。

项群训练理论问世十几年来,受到体育界的普遍重视,并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其中主要的理论进展包括:依复合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划分、多标准多维度的项群组合、训练大周期划分的项群特点以及项群概念的广泛应用。

1.1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划分竞技运动项目的项群划分是建立项群理论体系的重要前提。1983年,田麦久首次提出以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为标准进行项目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体能主导和技能主导的两大类的项群理论体系。近年来,田麦久吸取了谢亚龙、竺义功、徐本力等对项群的划分提出的不同看法中的合理思考,建立了复合主导竞技能力的概念,依不同项目的竞技特点,实事求是地确定拥有两种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类属。把射击、射箭等项目归属为技心能主导类项群,把各种球类项目和格斗类项目归属为技战能主导类项群(表1)。

这样一种划分,应该说,对于我们更加准确地认识不同项群所包含项目的竞技特点,会有更好地帮助,会使我们在思想认识上解除若干不必要的束缚,更有利于我们准确地认识项目的竞技规律,从而确定对应的训练理论和方法。

1.2多标准多维度的项群组合经典的项群训练理论中,主要是以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运动技术的动作特征和运动成绩的评定方法为3个分类标准建立起了3个主要的分类体系。而实际上我们应该认识到,因为由于有着无穷个分类标准,项群体系的划分从理论上来讲也是有着无穷个的。所以在我们的研究过程当中,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新的项群体系,进行相应的研究。这里仅以几篇论文为例,如“持拍隔网对抗性项群男单选手基本单元竞技过程的运行模式”,用“持拍隔网对抗性项群”这一名称,概括乒乓球、羽毛球、网球3个手持球拍进行比赛的项目。又如“陆上同场对抗性项目集体球类项目”的名称,就排除了水上、冰上的同场对抗性集体球类项目,只包括足、篮、手、曲4个项目了。总之,我们在实践的研究过程当中和我们在进行分析组织训练活动当中,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的需要,按照多种标准、多个维度组织相应的项群进行研究。

1.3训练大周期划分的项群特点面对3个层次的训练学理论体系,任何一个训练学命题,如训练的原则,训练的内容,训练的方法,训练的负荷,训练的安排等等,都既可以在一般训练学层次进行研究,也可以在某一个项群和范畴内进行研究,还可以就一个专项的需要进行理论研究。

训练大周期的划分是否恰当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能不能使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周期性变化,适应于特定日程重大比赛的参赛需要。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主要表现特征是不同的,显然,其训练大周期的划分也应该有着明显的区别。而经典的马特维耶夫的周期学说的主体内容,是在体能主导类项目的训练实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很少顾及到技能、技心能、技战能主导类项目的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变化和表现的特点。田麦久(2000)关注到这一问题,并专题研究了训练大周期划分的项群特点。他首先分析不同项群运动员良好竞技状态的主要表现和相应的指标,然后建立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评价体系,确立不同项群运动员良好竞技状态的培养途径,最后提出不同项群大周期中阶段训练的安排要点(表2)。

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表现,有着明显的区别。体能主导类项目运动员竞技状态的主要特征,就是看是否在比赛中能够表现出最佳的体能状态;体操、跳水这些项目主要是看成套动作的熟练稳定和流畅的连接;射击、射箭项目,主要是看运动员技术感觉的细腻度与心理状态的自控性;而各种对抗性项目,则主要是看技术是否合理、熟练,战术准备是否充分,战术运用是否多变而实效。不同的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表现的主要特征是不同的,因此他们的训练大周期的结构就不应该是同样的,而应该各有其特点。这一研究为非体能主导类项目运动员训练大周期的安排,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也为人们在项群层次上开展更多内容的专题研究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示例。

1.4项群概念的广泛应用项群训练理论被提出20年来,已经得到了体育界普遍的共识。而且,项群这一概念正日益广泛地被应用于体育工作、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体育健身、体育产业、体育管理等众多的领域。

2训练目标导向与控制作用的强化

人的行为都是有目的的,人的一切行为又都是为了实现其目的而展开和进行的,这是人们的一项共识。但是在我们的实践活动当中,又常常会被具体的微观事物所包围,而忘掉了为实现终极目的而做的努力。训练活动当中也是这样,如某教练员,训练课的初始目标是想让运动员很好地掌握一项技术,或改进一个动作细节。但运动员做得不好,教练员生气了,罚他再作50遍。运动员学习、掌握动作技术,本来应该是在神经系统、肌肉反应各个方面都处于良性反应的状态下、在很好的协调状态下才能够做好。这时,运动员已经疲劳了,动作也没做好,你还要罚他再做,什么时候能做好呢?运动员在疲劳的状态下即使勉强完成了动作,其动作质量也很难保证。教练员的这一要求是与其在这一堂训练课的初始目的不一致的。

所以,在2000版《运动训练学》教材中,特别强调训练目标对训练活动的导向和控制作用,专门列出一章谈“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而且,排在全书第三章这样显要的位置。发展竞技能力与提高运动成绩,是运动训练活动的直接目的,运动员在训练中完成竞技能力的变化,并在比赛中力求使它变成相应的运动成绩,得到社会的承认。训练的所有内容、各种训练负荷、各式各样的训练安排,都是为了训练目标的实现。把训练目标问题置于一个重要的位置,会有利于人们强化训练目标的导向意识。

强调训练目标的导向和控制作用是竞技需要原则的体现。竞技需要原则本质上就是从实战出发的训练原则。训练是为了比赛,要从比赛的实战出发,紧紧围绕着目标的实现去组织训练活动,才能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这样一个本来是很明确的基本认识,过去却没有得到必要的关注。此前各个版本的运动训练学教材,都没有把训练目标的重要价值给予更为充分的确认和强调。新版《运动训练学》教材的这一变化,则把训练目标的导向与控制作用鲜明地突显了出来。

3训练理论时空构架相对均衡的调节

训练理论的时空观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认识运动训练活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在时间、空间里运动。运动训练的空间特征包括训练的内容、训练的方法和训练的手段;运动训练的时间特征则包括训练的过程、训练的周期和训练的安排。

张英波(1998)“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的时空协同理论”的研究认为,运动训练的空间特征和时间特征密切地协同和配合,是实现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良性转移的必要条件。其结论之一为:“运动训练的内容与方法是运动训练活动的空间构成因素,运动训练过程是训练活动的时间构成因素,运动训练的计划是时、空因素协同的组构,运动训练计划的实施则是时、空协同的具体操作。”这条结论看来似乎没有什么新鲜的内容,但却是从时空观这样一个视角来认识运动训练活动,从时间、空间的关系和协同去理解运动训练活动的规律和要求。另外一条结论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中,时、空因素良性协同的主要表现形式为:获得同样的转移效果只花费最短或者较短的时间,花费同样的时间可获得最大或者较大的转移效果。”显然,这两种协同的形式正是我们的训练活动所追求的目标。

多年以来,在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研究中,人们常常偏重于对运动训练空间特征,即训练的内容和方法的研究,而却相对忽视了对于运动训练时间特征,即训练的过程、节奏和安排的研究。例如,在1990年版的教材里面,反映运动员运动训练空间特征的章节很多,而反应时间特征的章节很少。但在运动训练的具体活动当中,许多教练员都是按时间特征来考虑问题的。今天练什么,明天练什么,这个月练什么,下个月练什么,这是教练员组织训练活动重要的思维路线。因此,在新版《运动训练学》教材里面,把原来的“运动训练过程的结构组织与控制”这一章,分成了“运动员多年训练计划与实施”、“运动员年度训练计划与实施”、“运动员周课训练计划与实施”一共3章,加大了关于反映运动训练活动时间特征的内容和份量,使得运动训练时空特征的均衡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4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

研究并建立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结构模型,是实施模式训练的重要工作环节。任何运动员的竞技能力都是由其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这五种子能力所构成的,刘大庆、田麦久的研究,使得我们对这五种子能力的组合方式,亦即其结构特点有了更为全面的科学认识。

根本勇(日,1985)把经济学界的“木桶模型”引入了运动训练领域。一个盛水的木桶由若干木片所围成,用桶中所盛的水平面的高度表示运动员的总体竞技水平,各个木片的长度则代表不同的子能力,即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的发展状况。由于各种子能力发展的程度不同,所以各个木片的长度也不相同。在这个模型中,木桶里能够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那些长木片所代表的优势子能力,而是取决于最短的木片所代表的劣势子能力,因为,长木片本来有可能围存的水会从这块最短的木片所造成的缺口流出去。因此,我们就要找出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中最差的子能力,及时地予以相应的发展,藉以促进运动员总体竞技水平的提高。“木桶模型”表达的是一种对于平衡的追求,要求我们注意发展不同竞技能力之间的均衡性特征,通常称之为“补短”。

刘大庆的研究中发现,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中各个子能力之间的不均衡状态是普遍存在的,呈现着非衡结构,从哲学意义上说,这种现象的存在又是绝对的。但其构成因素中某种素质或能力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其它高度发展的某种素质或能力所弥补或代偿,从而就使得总体的竞技能力保持在一个特定水平。例如,邓亚萍凶狠快速的技术风格对其较低的身高条件的补偿;朱建华出色的助跑起跳结合技术对其最大力量不足的补偿等等。

与“木桶模型”相对应,我们为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非衡结构及其补偿效应设计了新的模型,称之为“积木模型”。这个新的模型如同一个积木堆,由9个小积木块构成。绿、红、黄3种颜色各有3块。我们把这个积木堆的体积比做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总体水平,绿、红、黄3种颜色的小积木块则代表不同的子能力。如果从积木堆中去掉2块黄色的小积木,再用一块绿色的小积木和1块红色的小积木“补偿”到积木堆中,积木堆的体积,即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总体水平仍然保持不变。以此直观地展示竞技能力的非衡结构及其补偿效应。提示我们在运动训练过程中,注意充分发挥运动员优势能力的竞技价值,通常称之为“扬长”。

“木桶模型”与“积木模型”分别从不同的视角观察竞技能力的结构特征,用不同的图象展示竞技能力结构中各子能力之间的不同联系。两个模型各适用于不同的运动员,或同一个运动员不同的训练阶段。所以说,“木桶模型”与“积木模型”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共同反映和表述着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构成状态,我们把它们叫做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

5运动训练学基本概念科学定义的给出

在一个学科的理论体系中,基本概念的选定及其科学定义的给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理论建设,但多年来我国运动训练学界还没有系统地进行这一工作,许多概念的定义存在着明显的逻辑缺陷。田麦久等16名运动训练学者(1999)对运动训练学的常用概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从中选出190个词条作为基本概念,并分别编写了释文。

我们注意到,此前的同事们在解释这些概念时出现最多的逻辑错误有两个。一是将概念归于不恰当的类属,二是提出了不应有的理想期望。前者如把“竞技体育”归结为一种“活动过程”,后者如把“比赛战术”定义为“正确地分配力量,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限制对方特长,为战胜对手而采取的合理的有效的计谋与行动”。

一切人类的行为都可以归为一种活动过程,把“竞技体育”归结为一种“活动过程”,也不应说是错误,但不准确,类属过大。而如果将其归结为一种“体育活动”,则明确得多,准确得多。

“比赛战术”这个概念本身并没有特定的倾向性。有正确的比赛战术,也有错误的比赛战术;有实战效果很好的比赛战术,也有实战效果不好的比赛战术;有成功的比赛战术,也有不成功的比赛战术,或者失败的比赛战术。而如果把“比赛战术”定义为“正确地分配力量,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限制对方特长,为战胜对手而采取的合理的有效的计谋与行动”,做不到“充分发挥己方特长,限制对方特长”,所采取的计谋和行动不够“合理有效”,那就不是“运动战术”了,这显然有悖于运动训练的实践和运动竞赛的现实。这一证伪的结果告诉我们,原有的定义违背了对此类概念应“中性定义”的原则。我们把它改成“为战胜对手或为取得预期的比赛结果而采取的计谋与行动”,定义本身不被附加任何倾向,就具备了普遍的适用性。

《词解》的作者对大约1/3的词条作了如同上述的修订,同时为过去未见定义的近半数的词条给出了全新的定义。从而完成了对运动训练学基本概念体系的一次重要的基本定义的规范化工作。

6运动训练学理论向竞技体育学理论的扩展

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实践活动的不断丰富,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也在逐渐地向竞技体育学的理论扩展。竞技体育的主体活动是运动员的培养、训练及参赛的过程,沿着这一轨迹进行思考和设计,竞技体育学应该包含着运动员选材学、运动训练学和运动竞赛学以及贯彻始终的竞技体育管理学,这4个学科应该说是构成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的主体学科群(图3)。

在运动选材学方面,我们国家已经陆续出版了一些有关的专著。国家体委科教司于1983年出版了《优秀青少年运动员科学选材论文汇编》;赵斌(1989)、谢燕群(1990)、刘献武(1991)、曾凡辉等(1992)、钟添发等(1995)陆续出版了有关运动员选材的若干专著。我国有组织的运动员选材工作的普及程度在世界上是领先的,许多项目运动员选材工作科学监控工作也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运动竞赛学方面,有刘建和(1990)的《运动竞赛学》和肖华富(1990)的《运动竞赛方法学》朱章玲等(1995)的《运动竞赛学》和王蒲(2001)的《运动竞赛方法研究》等。竞技体育管理学领域有关的理论专著中,比较有力度的有周爱光(1999)的《竞技运动异化论》,宋继新(1999)的《竞技教育学》、吴寿章(2001)的《实施奥运战略的历史痕迹》等。这些研究成果的问世,正在为我国《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的完善形成重要的积累。

本文所列举的上述6个方面只是近年来我国运动训练理论研究的主要成果。我们应该而且可以期待,中国的运动训练学理论必将会伴随着中国竞技体育的持续发展一步步走向成熟,也会向世界运动训练学界贡献出更多新的科学理论。

【参考文献】

[1]李益群,谢亚龙.体育博弈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2]吴寿章.实施奥运战略的历史痕迹[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3]王蒲.运动竞赛方法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4]梁慈民.论竞技体育的前沿技术[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5]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体育院校通用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6]徐本力等.运动训练学(体育函授通用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7]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词解[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

[8]宋继新.竞技教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9]周爱光.竞技运动异化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0]田麦久等.项群训练理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范文第7篇

论文关键词:竞技体育;战略选择;内部因素;外部因素

竞技体育发展战略是对竞技体育运动的全面分析、判断和科学预测,对竞技体育运动发展全局所做的筹划与指导,是未来竞技体育运动发展的指导性文件。而它本身的科学性直接影响着竞技体育运动的成败,因此战略制定的首要工作就是对影响战略选择的内外部内素进行分析,以提高战略的科学性。

1内部因素分析

1.1项目布局与管理

世界上任何一个竞技体育发达国家,都不是实行大而全的发展战略,而是战略重点有所侧重。如美国的田径、游泳,仅这两个项目就分别在1992年和1996年奥运会上获得27枚和25枚金牌,成为美国金牌的“半壁江山”;德国的赛艇、皮划艇、马术(在1996年奥运会上,德国到最后3天金牌还只列第5位,就是依靠皮划艇和马术,才在最后时刻回到第3名的位置),法国的自行车、击剑、柔道,中国的乒乓球、跳水、射击、举重,韩国的射箭、跆拳道,日本的柔道,古巴的拳击等都是非常成功的范例。因此,项目布局是制定竞技体育发展战略所应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过去20年中,除了1988年汉城奥运会绩不理想外,我国在洛杉矶奥运会、巴塞罗那奥运会、亚特兰大奥运会、悉尼奥运会、雅典奥运会上都取得了好成绩。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那些我们从上世纪8o年代开始抓的传统优势项目和重点项目的潜力已基本挖尽。同时,我们在奥运会上夺取金牌的优势项目大多数是在世界体育领域影响较小的项目,而在像田径、游泳这两大基础项目及影响较大的篮、足球项目上我们仍处于相对劣势。

因此,我们要继续保持奥运金牌总数第二的位置,就必须在积极总结以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围绕2OO8年奥运会目标,对我国正式开展的44个奥运会项目进行新的合理的结构调整:巩固和提高传统优势项目;整理和挖掘潜优势项目,努力寻找新的金牌增长点,从大项中选择若干典型小项为突破口,集中攻关,力求实现目标要求;抓好田径、游泳两个基础大项和水上项目“119工程”的建设;对群众喜爱、观赏性强的足、篮、排等集体项目进行合理调整,在进一步巩固女排传统优势的基础上,以女足、女垒、女篮、女曲、女手五个女子集体项目为重点突破口。男子项目则要力争或保持在亚洲的领先地位。此外,要对奥运重点项目实行动态管理,建立动态评估制度,科学、准确、公正、合理地确定重点项目,调动各个运动项目参与奥运争光计划的积极性,实现优胜劣汰。

1.2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一个国家的竞技体育事业要取得进步与发展,不可没有人才。抓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是实现体育强国关键之所在,是竞技体育制胜的规律,对实现我国竞技体育的健康、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表明,当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对课余体育训练的重视程度明显下降,参加课余运动训练的中小学学生人数少,造成高水平体育人才断层现象严重;我国竞技体育训练体制“金字塔”比例失衡,塔基过宽、塔身过大,即我国竞技体育的“成才率”较低,经济效益差;现阶段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市场短缺、失灵,市场调节能力有限。为了早日克服目前我国竞技体育“青黄不接”的断层局面,我们应尽早制定相应的有效措施。首先,走“体教结合”的道路,建立新型后备人才培养体制。改变过去那种后备人才成长单一通道的供给型业余训练体制,以小学运动队一中学运动队一大学运动队为主干通道,以初级俱乐部(业余体校)一中级俱乐部(重点业余体校)一高级俱乐部(体育运动学校)为辅助通道,形成体育与教育结合、学校与市场交叉双轨制的业余训练体制。

其次,发挥国家办业余训练的主渠道作用,走国家与社会共同兴办业余训练的路子。实施奥运争光计划,如果国家不给予必要的保障,那么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就会失控,就会严重干扰奥运争光计划的落实。因此,我们必须发挥政府在办业余训练方面的主渠道作用,搞好“一条龙”后备人才的梯队建设。同时,要鼓励社会及个人兴办、资助业余训练,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优秀后备人才和培养社会体育骨干。

再次,进一步加大青少年业余训练的管理力度和基本建设的投入力度。我们要下决心尽早、尽快采取措施纠正青少年竞赛中虚报年龄,以大打小、弄虚作假、“借鸡下蛋”的不正之风。

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将业余训练网络重建起来,将运动人才梯队重建起来,全面振兴业余训练,为2008年奥运会再创辉煌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完善职业俱乐部兴办业余训练的法规,监督职业俱乐部依法建立后备人才训练梯队,保证必要的基础训练规模。

1.3科学训练与技战术创新

长期以来,训练科学化程度与技战术创新力度不够,一直是制约我国部分项目健康发展的瓶颈,表现为训练指导理论滞后于运动实践的现实发展、传统训练方式占主体地位、训练效益差等问题。究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科研与训练实践严重脱节。

因此,今后加强科研与训练的结合力度,便成为落实科学训练与技战术创新的关键工作。其一、建立科技与训练“双方投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使科技与训练双方成为利益的共同体。其二、加强对我国优势项目包括基础训练在内的先进训练经验的总结和研究开发工作,探索并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训练理论,指导本国基础训练和高级训练。同时要大胆引进国外的先进训练理论,并做好“国产化”的消化吸收工作。其三、不断改进训练条件,改革训练方法手段,加强训练的科学调控,提高运动员训练效益和运动员的运动寿命。其四、加强运动训练基地建设。建设高水平、多功能、集中强化型的国家运动训练基地,为国家队参加奥运会等大型比赛提供集高水平训练、科研、教练培训、恢复、营养等多位一体的服务。其五、提高教练员、运动员的科学文化素质。加强对教练员、运动员的培训,切实提高教练员、运动员的文化水平和科技素质,积极引导他们学习和掌握先进的运动技术与训练方法。在坚持科学训练和技术创新的同时,我国应进一步加大反兴奋剂力度,继续坚持“严令禁止,严格检查、严肃处理”的方针,努力采取一系列措施,构建更加完善的反兴奋剂法律体系和统一的反兴奋剂管理体制。

1.4区域体育发展

不同地区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是实现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但事实表明,区域体育发展不平衡,是当前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突出特征,无论在发展水平、质量、规模、速度还是资源拥有量上,我国区域间差异十分显著。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是造成区域间竞技体育发展差异的重要原因,即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协调,导致了竞技体育发展不协调,最终影响了我国竞技体育整体水平的提高。

为此,在区域体育发展格局上,我们要从各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出发,坚持梯度推进和扬长避短的方针,制定本地的体育发展战略。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加快实现体育现代化目标,支持地区间的合作,共同利用和开发人力、物力资源,取长补短,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经济发达地区对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对口支援,互相帮助、共同发展。尤其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机遇,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发展西部的体育事业。在承办赛事、体育设施建设、体育人才培养等方面,对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应给予积极支持。

再次,进一步加大青少年业余训练的管理力度和基本建设的投入力度。我们要下决心尽早、尽快采取措施纠正青少年竞赛中虚报年龄,以大打小、弄虚作假、“借鸡下蛋”的不正之风。

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将业余训练网络重建起来,将运动人才梯队重建起来,全面振兴业余训练,为2008年奥运会再创辉煌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完善职业俱乐部兴办业余训练的法规,监督职业俱乐部依法建立后备人才训练梯队,保证必要的基础训练规模。

1.3科学训练与技战术创新

长期以来,训练科学化程度与技战术创新力度不够,一直是制约我国部分项目健康发展的瓶颈,表现为训练指导理论滞后于运动实践的现实发展、传统训练方式占主体地位、训练效益差等问题。究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科研与训练实践严重脱节。

因此,今后加强科研与训练的结合力度,便成为落实科学训练与技战术创新的关键工作。其一、建立科技与训练“双方投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使科技与训练双方成为利益的共同体。其二、加强对我国优势项目包括基础训练在内的先进训练经验的总结和研究开发工作,探索并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训练理论,指导本国基础训练和高级训练。同时要大胆引进国外的先进训练理论,并做好“国产化”的消化吸收工作。其三、不断改进训练条件,改革训练方法手段,加强训练的科学调控,提高运动员训练效益和运动员的运动寿命。其四、加强运动训练基地建设。建设高水平、多功能、集中强化型的国家运动训练基地,为国家队参加奥运会等大型比赛提供集高水平训练、科研、教练培训、恢复、营养等多位一体的服务。其五、提高教练员、运动员的科学文化素质。加强对教练员、运动员的培训,切实提高教练员、运动员的文化水平和科技素质,积极引导他们学习和掌握先进的运动技术与训练方法。在坚持科学训练和技术创新的同时,我国应进一步加大反兴奋剂力度,继续坚持“严令禁止,严格检查、严肃处理”的方针,努力采取一系列措施,构建更加完善的反兴奋剂法律体系和统一的反兴奋剂管理体制。

1.4区域体育发展

不同地区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是实现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但事实表明,区域体育发展不平衡,是当前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突出特征,无论在发展水平、质量、规模、速度还是资源拥有量上,我国区域间差异十分显著。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是造成区域间竞技体育发展差异的重要原因,即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协调,导致了竞技体育发展不协调,最终影响了我国竞技体育整体水平的提高。

为此,在区域体育发展格局上,我们要从各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出发,坚持梯度推进和扬长避短的方针,制定本地的体育发展战略。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加快实现体育现代化目标,支持地区间的合作,共同利用和开发人力、物力资源,取长补短,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经济发达地区对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对口支援,互相帮助、共同发展。尤其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机遇,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发展西部的体育事业。在承办赛事、体育设施建设、体育人才培养等方面,对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应给予积极支持。

2.2.2中国人体育观念的制约.

中国的社会因素也有对竞技体育发展不利的一面,首当其冲是中国人的体育观念问题。体育竞技是最具冲击性和感官刺激的活动,体现了人在竞争中求生存的顽强精神,而中国人自古以来修心养性,追求中庸,提倡温良恭俭让,这与现代竞争有着本质上的不和谐。欧洲中世纪的各国纷争及美国人当初从欧洲移民到蛮荒的大陆后改造环境的抗争,造就了他们不断挑战对手,挑战极限的生存意识。甚至像Et本这样的亚洲国家,由于本土资源的贫乏,也对民众从小进行着适者生存的训练。这种文化差异导致了中国大多数人对体育先天的不重视。于是,一直以来中国人没有把体育放入主流文化里2.2.3商业运作观念滞后

另一不利因素是,中国社会还没有深刻认识到竞技体育作为商业平台的重要性。萨马兰奇、尤伯罗斯、阿克斯塔以商业模式成功运作竞技体育的案例,对中国的体育管理者和投资者还很陌生。中国竞技体育缺乏商业运作——竞技体育是一个产业,必须引入商业化运作,需要有投资人、职业经营者、赢利模式和产品,如同进行利益至上的、可计算的工业生产一样。而目前我国本土的竞技体育生产的有效供给能力还远远不能满足国内体育消费者的需求,于是有很多消费者去享受NBA、欧洲足球联赛等高质量的产品。正如国际奥委会副主席庞德所言:体育赞助和商业运作是100多年来奥林匹克运动运行的的汽油,中国竞技体育目前在中国社会难以找到高质量的汽油。

2.2.4中国的城市化

体育是城市文化,竞技体育发展的土壤——消费和参与群体在城镇。没有城镇居民占总人口比重的提高,没有城市化产生的聚集效应,竞技体育拓展和繁荣都是不可能的。中国确定的“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对今后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政策保障。新世纪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竞技体育的发展,尤其是启动体育消费,拓展体育市场方面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城市人口大幅增加所产生的聚集、辐射、带动效应,促进体育资源实现优化配置和集约化运作,体育人口将大幅增加,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功能的不断完善,使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以外延式扩张方式进入大规模发展期,竞技体育将呈迅速发展之势。

2.3政府因素

2.3.1政府管理体制

政府是竞技体育的管制者,政府的政策和法规对竞技体育发展影响深远。同时,由于竞技体育具有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树立国家形象和促进国际外交等政治价值,长期以来,中国政府看到奥运金牌对中国的重要意义,而充当了竞技体育的管制者和竞技体育的运作者。这种高度集权式管理存在“包得过多、统得过死、缺乏活力和后劲不足”等一系列弊端,新时期的竞技体育发展,需要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型的举国体制。体育行政部门要把工作重点转移到贯彻国家体育方针、研究体育事业发展规划、制定体育行业政策、加强管理和提供服务上来。强化体育行政部门的宏观调控、社会行政和行业管理职能,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行政管理体制,把一部分不应由政府行使的职能和社会能够办的事逐步转移给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社会中介组织。

2.3.22O08年奥运会

中国举办2O08年奥运会是北京市政府的行为,这一未来事件对中国竞技体育发展有巨大影响。它会促进该段时期内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这一点无需证明。引起很多体育学者关注的是,它对中国竞技体育的长远改革发展,尤其是市场化发展是否有促进作用。为了确保金牌,规避风险,2008年以前是不会对竞技体育的管理体制动大手术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指出:“体育事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明确了在未来几年要继续坚持和完善举国体制。

然而,我国竞技体育的市场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潮流,忽略市场的配置资源作用,不考虑成本和收益毕竟会影响效率,这都是举国体制引起学者质疑之处。何况,学者发现,现在人们对金牌的激动已不像当年那样狂热,人们虽然关注金牌榜的数字,但更关注、更需要的是项目自身的文化魅力。这就提醒我们,竞技体育在唱响主旋律的同时,要注意尊重民意,引导全面的竞技体育价值观。在北京奥运会金牌上,政府采取一些特殊的政策是可以理解的。但从长远看来,这是急功近利的做法,至少会对近几年竞技体育市场化造成一定障碍。

2.4大众体育

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协调发展几乎是世界上所有国家都推崇的一项体育方针。然而,几乎没有一个国家能真正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虽然我国一再强调这一问题,但由于受国家投人不足与重大赛事夺取奖牌任务之间矛盾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制定发展战略时只能把重点放在竞技体育上,实行在一定时期内高水平竞技领先的方针。但竞技体育的高楼大厦不能失去大众体育的支持,否则会成为“空中楼阁”,它需要大众体育为其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提供为数众多的爱好者和支持者、设备、人才资源等客观条件。

2l世纪,随着中国进人“小康”社会,人民生活水平将大幅度提高,恩格尔系数将大大下降,对体育的需要以及健康的要求将大大增加,这为大众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因此,我们要转变观念,正确理解和认识两个战略之间的相互依赖、对立统一的关系,以全民健身战略为基础,以奥运争光战略为重点,大力推进两个战略的协调发展。

2.5世界竞技体育发展趋势

2.5.1竞赛方面

(1)竞技水平不断提高,各国对金牌争夺更加重视。奥林匹克赛场成为各国和地区显示实力、扩大影响、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场所。随着新世纪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各国和地区都愈加看重和关注本国和地区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的表现,将此作为民族形象的体现。各国更重视奥运成绩和排名,采取多种措施,促进竞技水平不断提高,如法国青年与体育部推行的长达l0余年的“体育复兴计划”等。(2)奖牌分布更加广泛,参赛的国家和地区增多,实力格局有所变化。竞赛活动日趋频繁,作为竞技体育最集中的表现形式,竞赛制度、方式和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3)竞赛种类和次数越来越多。名目繁多而又充满刺激和吸引力的比赛应运而生,除了传统的锦标赛、联赛、杯赛、邀请赛外,各种名目的大奖赛、排名赛、精英赛、系列赛、资格赛、等级赛、公开赛、巡回赛等纷纷登场,奖金额度不断攀升,比赛次数越来越多。竞赛发展的新特点必然对各国原有的竞赛体制形成冲击,因此任何想致力于发展竞技体育的国家必须进行相应的训练制度、科研制度和竞赛制度改革。

2.5.2商业开发方面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范文第8篇

关键词: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育环境;竞技体育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7-0071-03

在社会转型期,社会结构、社会资源配置方式、人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都发生了明显变化,影响竞技体育发展的众多体育环境因素也发生了变化。目前,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受到多方位、多层面的影响,并面临众多矛盾,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长期性与追求比赛成绩行为的短期性矛盾;青少年训练要求的系统性与功利主义的阶段性的矛盾;教育目的的全面性与教学评价的片面性矛盾;学生需求多样性与家长、老师要求的单一性矛盾;体校培养目标的局限性与社会要求的多样性矛盾;运动员选才和训练要求的科学性与经费缺乏和知识落后的矛盾;以及运动训练与文化学习的矛盾等。

本文力求通过对影响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体育环境因素分析,对其主要影响因素有一个更充分的认识,以便我们在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更好地把握与利用,提高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实际效益。

一、体育环境的概念及其影响形式

体育环境涉及到“体育”和“环境”两个概念。“环境”的含义是“环绕的情况、物体和条件”。一般是指围绕某个中心事物的外部世界。中心事物的不同,环境的概念也就随之不同。“体育是根据社会需要,以运动作为主要手段,通过对生命人的培养来达到社会的目的的一种实践活动”。根据以上“环境”和“体育”的概念和定义,体育环境的概念从宏观上看,应是指:体育存在与发展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和文化条件的总和。从微观看,体育这一个实践活动的行为主体是人,行为方式是运动,行为目的是身心健康。体育环境是指影响人们参与体育运动和运动能力提高的直接和间接因素的总和。体育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环境,其与自然、社会有着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它受多种自然环境因素(如气候、地域、材料等等)和社会环境因素(如政治、经济、文化、价值观念与价值取向、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等等)的影响和作用。体育环境因素也是由其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即体育环境的内环境因素和外环境因素所共同构成。所谓内环境是指对体育这一主体直接作用的环境因素,是体育变化发展的依据。所谓外环境是指对体育这一主体产生间接影响的各种因素,是体育变化发展的外部条件。体育环境内、外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影响着体育这一主体的变化和发展。

二、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体育环境因素分析

1.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体育环境因素及关系。体育后备人才是指“在身体、心理上具有运动能力,正在接受科学、系统的体育训练和参与运动竞赛,在体育项目上具有取得优异成绩可能性的个人”。根据“体育环境”概念,我们定义以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为中心的体育环境为:“直接或间接影响青少年参与体育训练和竞技能力提高的客观实在”。

运动员、教练员、物质条件、体育科研是对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这一主体有直接作用的体育环境因素,它们构成了以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为中心的体育内环境的主要内容。

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外环境因素涉及范围十分宽泛,包括几乎自然与社会的所有方面,如政治制度、经济水平、社会文化、精神环境、家庭、学校教育、社会舆论、价值观念等。

2.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体育内环境主要因素分析。(1)运动员因素。竞技体育的角逐实质上是竞技人才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后备人才的竞争。体育后备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关系到地区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没有一定高质量、高水平的后备人才的储备,要保证体育竞技运动可持续发展、保证在人才输送、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是不可能的。运动员参训人数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工作。运动员质量高低主要体现在其具有的竞技能力。“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包括先天遗传获得性能力和后天训练获得性竞技能力两部分”。先天遗传竞技能力是体育运动员选材的重要内容,其决定了运动员的发展潜质,是决定运动员成才的根本因素。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现实状态是一段训练后的训练获得,反映了当前运动员的技术、战术、心理、体能、智能等方面的综合状况,是今后体育训练计划制定、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应用的依据。运动员的现实竞技能力是运动员向高层次运动水平迈进的基础。运动员训练动机可以表明为对成功和地位的向往等。运动员参与体育训练是为一定动机所支配的,是直接推动运动员参与运动训练的内部动力,决定了其训练的投入强度及其发展。训练态度是运动员对运动训练这一组织活动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倾向。运动员的训练态度对他的行为具有指导性和动力性的影响,是直接影响运动训练效果的主要因素。运动员因素的构成主要有:运动员数量、运动员质量、训练动机和态度等。(2)教练员因素。教练员是运动训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人员要素,在后备人才的选材和运动训练过程中起主导性作用。教练员的综合素质在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起关键作用,直接影响运动训练的质量与效果,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体育后备人才的未来。教练员的执教能力是教练员完成运动训练任务必备的能力,是教练员专业素质、文化素养、实际经验的综合体现,直接影响其对训练理论、专项运动技术的理解和运用,直接影响其对体育训练过程的组织、管理和调控。教练员的学历层次、运动经历是教练员执教能力的具体体现。在运动训练实践的过程中,教练员获得了大量的经验和体会,主动地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这些经验和体会进行分析、总结,使其上升到理论高度,对教练员自身执教能力的提升、运动训练的科学化的促进和训练的效果的提高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所谓敬业精神,是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和心理状态,表现为对事业责任心和对他人及社会的高度负责意识。教练员的敬业精神主要体现在运动员选材工作,运动员管理,多种训练文件的制定,训练工作热情、工作作风、工作方法等等。教练员敬业精神是保证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有条不紊开展的重要保障。教练员的构成因素主要有:执教能力、科研能力、敬业精神等。(3)物质条件因素。体育场地器材是进行体育教学训练和体育竞赛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之一。体育场地的质地如何,器材设备的先进与否,虽然对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不起决定性的作用,但对运动训练方法手段的使用、训练的效果和质量、运动技术的形成和运动成绩的影响是巨大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物质条件因素主要指体育各项目训练所必需的训练场地和训练器材。(4)体育科研因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竞技体育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体育科研与运动训练的结合程度,直接影响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率。体育科研因素主要是科研工作与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结合程度。运动员选材是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初始工作,需要对青少年个体进行包括身体形态、素质、机能和心理的多方面考查并做出综合评价。选材中科研参与程度决定了选材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直接影响今后后备人才竞技能力的培养。运动训练是对运动员施加运动负荷,使其机体产生适应性变化取得训练效果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对运动员一些生理化指标及心理的监控为及时了解运动员现实状态,给予运动员适宜的运动负荷刺激,获得最佳的训练效应提供了科学根据。“训练离不开负荷,没有负荷就不称其为训练;训练也离不开恢复,没有恢复负荷只会导致运动员机体能量的物质的消耗,导致运动员机能的下降”。恢复方法和手段是现代运动训练的重要内容,也是体育科研工作的重要内容。

科研因素的构成为:科学选材,训练监督、恢复手段。

3.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体育外环境部分因素分析。体育竞技后备人才培养这一组织活动的外环境因素涉及范围十分宽泛,包括自然和社会的几乎所有方面。本文根据中、初训练单位的运动训练任务和目标,在逻辑分析的基础上,对影响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外环境因素,包括家庭、学校、政策和制度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1)家庭因素:“家庭,不是学校却是最重要的教育机构;家长不是老师却是主要的教育者”。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家庭与孩子成长的密切关系。家庭作为人类生活的基本单位,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对其兴趣爱好、个体性格、意志品质的形成及其发展方向起着重要作用。中初级训练单位所培养的体育竞技后备人才均为在校的中小学生,这一年龄段的青少年在对事物的选择与处理过程中,家庭对其影响较大。家长的价值思维和价值选择方向对运动员的体育训练的参与、训练投入及发展方向起着主导性作用。家长对体育运动的爱好和评价,对孩子参与体育运动训练的态度是其现实表现。运动员从事运动训练需要有一定的资金支持,在目前情况下仅仅依靠训练单位一方的资金投入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社会、运动员家庭共同完成对运动员培养的资金投入。家庭收入的状况也将对运动员的训练带来影响。家庭因素主要有:家庭收入,家长的价值取向等。(2)学校因素。学校的业余训练是体育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之一。学校对那些具有一定体育运动天赋的青少年予以发现并进行系统、科学的训练,对本地区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有着重大作用。然而学校的培养目标、方向和对学校考核评价方法及内容决定体育在学校教学中的地位,决定了业余训练这一学校体育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位,决定了学校运动训练的开展情况。学校培养目标,就是学校教育人、培养人的目标和方向,即对学生发展的定位,是学校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所有教师、教育工作者的追求目标。学校的考核与评比是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办学水平、办学质量的综合评价。评价的结果是学校领导的政绩体现,是一定程度上的社会承认,考核评比的内容在很在程度上左右学校教学的内容与强度。学校因素主要有:学校的教学目标和考核与评比。(3)政策和制度因素。政策是指政府用以规范、引导和协调有关团体和个人行动的准则或指南。政府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对于一个地区竞技体育发展制定的有关政策,影响着不同竞技项目的开展与运动水平的提高。运动项目布局是一个地区体育行政部门根据本地区经济、地理、人力资源等等情况制定的本地区竞技体育发展的战略措施之一。它决定了竞技运动各项目在本地区竞技体育发展中的地位,决定了项目发展所必需的投入。对教练员的思想素质与业务水平进行考核和评价是检验教练员工作完成情况和促进教练员素质提高的重要措施。考核与评价的结果影响着教练员的切身利益,因此考核与评价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教练员对后备人才的培养。在考核与评价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激励机制,对提高教练员后备人才培养的积极性有重要作用。一套完善的激励政策以及有针对性的措施,无疑是对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有力促进。体育竞赛是对体育业余训练成果的检验,也是对体育业余训练的促进。因此,体育竞赛办法与项目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体育业余训练的运动员选材和训练的方法、手段、内容和目的。

三、结语

研究和分析以体育竞技后备人才培养为中心的体育环境的主要内外环境因素以及它们的构成要素和互动关系,将有助于我们对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进行系统分析,从而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调控、更新、优化内外环境,使体育竞技后备人才培养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并获取最大的人才培养效益。

当然,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体育环境各因素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影响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在实践过程中,体育环境因素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一个环境因素的改变,会引起其他因素的变化,也可能会带来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为中心的体育环境的巨大变化。因此,对那些起主导性作用的体育环境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不断提高各种要素的功能,协调各要素的关系,改善体育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环境,使以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为中心的体育环境达到最佳效果,这对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曹湘君.体育概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5:29.

[2]熊斗寅.什么是体育[J].体育文史,1996,(6):11.

[3]王健民.人力资本生产制度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48-52.

[4]王健.新中国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的发展阶段与现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5):51-56.

[5]陈广.我国16―20岁体育竞技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5.

[6]田麦久.运动训练学词解[M].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学教研室,2002,2.

[7]李建英,等.学生家长反对子女参加校队训练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2,(02):18-21.

[8]熊茂湘.体育环境导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5).

[9]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9).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范文第9篇

【关键词】高校 竞技体育 人才 培养

一、高校竞技体育运动概念的界定

“高校高水平运动”属于竞技体育的一个范畴,是竞技体育在高校中的一种体现,是学校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遵循我国的教育方针,遵守教育行政法规,符合国家对学校的各项基本要求,开设文化课程,进行文化知识学习,进行高水平的运动技能训练。它的培养对象是青少年学生,有高水平竞技能力的运动员。“高校高水平运动”最终目的是在高校中培养具有高运动技术水平和专业理论知识的综合性人才,以提高学校竞技体育水平,为国家培养全面的综合性人才,逐步实现由在校大学生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目标。因此,我们认为“高校高水平运动”应称为“高校竞技体育运动”。其定义为:在高校通过培养运动员体能、技能、智能和心理能力,创造优异运动成绩,提高知识文化水平,学训并重,推动高校竞技体育运动技术水平发展,为社会培养综合性人才的一种教育和社会活动。

二、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高校在对竞技体育人才的学业设置存在很大不足,学生就业困难。竞技体育人才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因此高校进行文化课教学难度较大,学生大都被安排在普通专业学习,学习压力特别大,专业能力过低,做教练又因为专业是非师范类,很多竞技体育人才因无法正常完成学业所以就业时学生出路非常不乐观,“教体结合”之中“教”的作用没有很好的体现,竞技体育人才文化素养低与就业出路窄仍然是一对尖锐的矛盾。大学生体育社团与专业性体育组织联系极少。目前,大体协单项分会大都不是专业运动协会的成员。这种自我封闭,自成体系的做法,造成了大多数大体协单项分会无法参加相应的专业运动协会的活动,无法得到专业运动协会会员应该有的服务和帮助;导致高校系统教练员、裁判员培训与等级认证不配套,教练员、裁判员交流、调配使用冲突,运动员重复注册,资格审查不统一,赛事系统不衔接等等的矛盾和冲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水平较低,运动员的训练与生活管理较为松散,教练员学历水平较低,培训不足。

三、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措施及建议

(一)加强高校学生群体性体育竞赛

高校应该将学生体育活动与素质教育有机衔接。成立体育运动委员会和学生阳光体育组织领导机构。形成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制度和学生体育先进单位评选制度,阳光体育运动落实有力学生体育俱乐部和学生体育协会覆盖面广,学生参与率高:学校每年有十项制度化的全校比赛,并以此为龙头,推动各个学院广泛开展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此外,每个学院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运动竞赛,包括项目较广。并由校领导班子主要成员带头参与其中,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生活。

(二)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实行目标管理

(1)编制与结构。教练员均是体育教学和运动队训练两头兼的体育教师。选拔具有较高专项水平、较强业务能力和丰富训练比赛经验的教师担任

(2)建设与管理。高水平运动队实行公开竞聘和目标管理,由部门教练员招聘领导小组进行公开面试后竞聘上岗,每届教练员任期两年,期满后进行业绩考核。在训练和比赛工作中认真实行教练负责制,并建立了教练员业务档案。

(3)教练员素质。注重教练员思想教育,广大教练员表现出强烈的主人翁意识、高度的责任心、勤奋的工作态度、无私的奉献精神,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政治可靠、工作认真、业绩突出:在搞好训练竞赛工作的同时,教练员还积极开展学术研究

(4)培训与提高。为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采取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办法,提高教练员队伍素质和水平,同时,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广大教练员各类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教练员的业务能力。

(三)完善竞技体育人才管理制度

(1)制度建设。为了促进高水平运动队规范、健康发展,针对招生管理、学籍管理、训练竞赛管理等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主要包括:《运动队管理条例》、《高水平运动员学籍管理实施细则》、《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简章》、《高水平运动员测试办法与评分标准》等

(2)训练竞赛管理。竞技体育人才的训练竞赛管理工作应该由运动队管理中心具体负责,为规范运动队的管理,从实际出发对训练及竞赛工作的各个环节都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要求,要求教练员严谨、科学地从实际出发制订训练计划,不搞形式主义。每周训练次数固定,教练员根据实际需要可调整训练时间、训练内容,节假日增加训练要有书面申请报告。此外,还要求教练员每次定期上交训练总结,每次比赛结束后认真总结并需上交比赛相关材料

(3)日常管理。高水平运动队配备了长期的领队及辅导员。同时,充分发挥运动员所在学院和班级的辅导员、班主任的作用,从思想、学习、训练和竞赛等方面对运动员进行综合管理,使运动员们训练、竞赛、学习“三不误”

(四)高校领导应该重视竞技体育人才培养

在国内想做和做成一件事,至为关键的条件是得到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学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用心投入,倍加关心,全力支持。重视不仅仅是语言上的表白和态度,而是把重视工作落实到具体实处,这样的重视才具有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以西华大学为例,该校乒乓球高水平运动队自2006年招生建队以来,基本完成了从原创到逐步成形成熟阶段的艰难历程。如今,乒乓球队建设有序、规划合理、发展健康,目标定位符合学校实际,正以前所未有的饱满信心和办队业绩步人可持续、稳定、和谐、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范文第10篇

论文摘要:从三方面论述了体育社会学对运动训练学的影响。从概念卜对社会学、体育科学、体育社会学进行了比较。体育社会学对竞技体育的冲击力主要从竞技体育的功能、竞技体育异化来体观。重点论述了体育社会学在运动训练领域需要研究的问题。竞技体育是通过运动训练和比赛表现出来的,正确处理好体育社会学与运动训练的关系,是竞技水平提高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1、社会学和体育社会学的关系

社会学是现代社会科学中从某种特有的角度,对社会、对人,对社会和人的关系等进行综合性的研究的学科。顾名思义,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的学说。

社会学的创始人法国的孔德认为社会学是“关于社会现象的根本原则的实证研究”,因此他认为社会学就是社会的百科全书。另一种观点认为“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共同生活的科学”。

体育社会学是介于体育科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既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又是体育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它将社会的理论成果和实证的研究方法充分运用于解释体育现象。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社会学领域中的一门部门应用社会学,它的研究成果,必然会加深人们对体育的理解,推动体育运动的发展。它又要从社会本质上把握体育的特征、功能、手段、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又是体育基础学科。它的研究成果必将增加人们对社会的认识,使社会学更加丰富更加全面。

体育社会学是一门把体育这种社会文化现象作为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整体,在外部研究体育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内部研究体育与人的社会行为、社会观念的关系,以及体育运动的结构、功能、发展动力和制约因素,用以推动体育和社会合理发展的综合性的科学。

2、体育社会学与竞技体育

竞技体育以惊人的冲击力向国际化、科学化和高水平化推进,以奥林匹克为核心的世界竞技体育主宰了体育运动发展的命运,成为当代体育运动的主体。它深刻地作用于人类,强烈地干预社会,给人类和社会带来和平、进步和温馨,但也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不少麻烦和困扰。

2. 1竞技体育的功能

体育运动的政治功能一直是我国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也是体育社会学讨论的一个热点课题。这个间题集中表现为对金牌效应的认识上。我国民众对体育比赛具有较高的倾向性,他们从体育比赛中分享着胜利的喜悦或失败的悲哀。民众对体育运动的价值观,是娱乐性强于竞争性,民众对体育是获胜高于参与,这是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结果。每一次体育比赛的胜利似乎象征着战场上的胜利,满足了人们在历史上积淤下来的民族复仇心理。人们关注体育比赛的结果,而不重视比赛中运动员的技艺,自己也不亲身参与,这是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一个特点。还有的学者对第23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的取胜和第24届的失利所造成的民众社会心理的落差,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社会调查,发现民众十分重视金牌的政治价值。金牌对群众体育的普及有促进作用,但对人们的体育行为无大影响,不直接改善人民的体质状况。

2. 2竞技体育异化

对竞技体育的异化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国内外体育社会学学者的注意,在中国这方面的研究有以下几个方面:

2.2.1骚乱是主要发生在西欧国家的一种社会顽症、在我国也时有发生。产生球迷越轨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体育比赛自身的吸引力可能造成观众难以抑制的情绪激动,当“个人意识消退”现象出现,观众因罪恶感、害怕、差耻而构成的自我控制失灵时,就激发了球迷的越轨行为。某些社会问题、家庭问题也可以使球迷借机生事。球迷的越轨行为常给社会带来较大经济损失和造成不安定的社会气氛。因此要采取措施,加强防范。

2.2.2体育的商业化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随着大批以商业牟利为目的职业运动员、职业体育俱乐部的出现和发展,各种运动会上出现的大量的商业活动,如广告、出让电视转播权、出售纪念品、运动会指定产品等,伴随着体育的商业化趋势,出现的就是运动员的高价转让、体育、运动员之间的明争暗斗等一系列问题。由于体育的商业化发展确能给当今世界的竞技体育比赛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支持了体育比赛活动的群众化和大规模化,因此体育的商业化问题逐渐公开化和合法化,而体育的商业化造成的社会后果是体育工作者十分优郁的。

3、体育社会学与运动训练

竞技体育是由运动训练和比赛表现出来的。其中运动训练对运动成绩的获得起决定性的作用。运动竞赛的社会地位和价值已越来越得到重视。在运动训练学的领域中需要从体育社会学的角度来研究的有以下方面:

3. 1运动训练的社会背景

竞技体育的社会需求是运动训练存在的基本前提

经济实力是运动训练赖以生存的基础。现在管理者、教练员开始重视运动训练的“效益”了,把经费和运动成绩联系在一起。有了“投人”和“产出”的比较,有了价值规律的自觉运用,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运动训练的质量和竞争意识。

经济体制也对运动训练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把运动员职业化、竟技体育商业化当成资本主义体育的特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运动训练的体制取决于市场的结构。项目运动协会、俱乐部将逐渐成为正常的运作形态,中国足球面貌的改观就是国家经济体制改革、足球管理体制改革的结果。

3.2运动训练的社会环境

3.2.1运动训练与学校教育

运动训练含有教育的成份,运动训练与学校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训前教育、训中教育、训后教育,都会影响训练的质量和前途。高水平竞技体育必须与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相互促进,才能使体育事业得到全面扎实的发展。

3.2.2运动训练与家庭

家长对竞技体育的基本态度,决定了青少年儿童对运动训练的参与程度和积极程度。家庭对运动训练的基本态度取决于运动员最终在社会上的地位,而运动员的出路取决于运动成绩和在训练期间接受文化教育的程度。较高的淘汰率和较低的文化程度使家长望而却步。当前中国大多数家长对子女成为运动员采取不支持的态度。这是中国运动训练急需调整的一种外部环境。

3.2.3运动训练与大众传播媒介

当今世界体育的发展是离不开大众传播媒介支持的。竞技体育更以大众传播媒介为生存的一个支撑点,因此体育社会学把体育与大众传播媒介的关系作为一个研究内容。体育新闻的激烈竞争性、广泛的群众性、强烈的国际性和紧迫的时间性使体育新闻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当前我国非体育报刊的体育宣传进人了一个新的阶段,对竞技体育报道大量增加的同时,对社会体育的宣传也有所发展。 转贴于 运动员营造着看台文化,又必须得到看台文化的支持。当今世界看台文化在社会文化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看台文化对运动训练的反作用也越来越强烈。社会对运动员的褒贬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影响着运动训练。如何正确地、有效地运用大众传播媒介推动训练工作,已经成为教练员必须研究的问题。

3.3运动员的社会角色

运动员是竞技体育的主体,是竞技文化的创造者。他们与教练员构成了运动训练的一对矛盾,又与观众之间构成运动竞赛的一对矛盾。运动员在当今世界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角色。因此,他是体育社会学的重要研究对象。

运动员具有较同龄人为强的主体意识和竞争性。他们的社会需求具有多层次性和多样性,他们的追求的功利有国家的社会的,也有家庭的个人的,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他们具有创造意识、挑战意识和攻击意识,心理指向比较积极。他们的文化程度偏低,但生活阅历和经验较同龄人丰富。运动员是一种社会榜样,社会常常把他们作为一种民族英雄、青年楷模来塑造和宣传的。他们是社会忠诚的形象代表,他们要倾其全力忠诚他们所属的国家和团体。

3.4运动训练中的社会关系

3.4.1运动员群体

运动员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的群体,也是体育界的一个标志性的群体,对这个群体的研究是体育社会学的重要任务。运动员群体,是以参加运动训练和比赛,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并以取胜为目的体育群体。在竞技体育群体中有较为严格的群体规范和角色分工,这是由竞技体育群体具有强烈的对外竞争性决定的。群体的规范包括纪律、章程、职责、权利义务、体育道德等约束力。竞技体育群体也是所有体育群体中对外排斥和对内凝聚力最强的一种群体。一般来讲,凝聚力越强,该群体的竟技运动水平越高,反之亦然,两者互为因果。影响竟技体育群体凝聚力的主要内部环境因素是:目标认同、教练工作方式、成员在满足需求上对群体的依赖感等。群体凝聚力综合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队员参加集体活动的积极性,队员的人员互动类型,队员的内心状态,队内气氛,教练威信等。

3.4.2运动员与教练员

运动员和教练的关系是运动训练的基本社会关系。大量事实证明,运动训练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运动员和教练之间是否建立起一种良好的社会关系。我国有的专家认为运动训练是一个教育过程,也有的专家持否定态度。我国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开展得较少,要加大这方面研究的力度。

3.5运动训练中的社会问题

3.5.1运动员的文化教育问题

运动员还是一种需要继续社会化的社会角色,社会对他们今后的生活全面负责。他们自己应正确理解自己的处境,做好继续社会化的准备。我国运动员由于专业化年龄偏小,特别是体操、游泳、乓乒球等项目,一部分运动员不能得到较完整的文化教育,同时又受到某些急功近利思想的干扰、整个体育队伍忽视文化教育成为一个较普遍的社会问题。这一问题不仅给运动员的选拔、退役造成一定的困难,而且给管理、训练带来许多麻烦,甚至使运动员队伍违纪犯罪现象时有发生。

3.5.2滥用违禁药物

滥用违禁药物和一切负面文化一样,具有对正面文化的背叛性它不仅是对运动员誓言的背版,对奥林匹克宪章的违逆,而且是对体育精神的公然践踏以及对竞技体育文化的粗暴蹂跪。

3.5.3关于体育人才外流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范文第11篇

摘 要 随着竞技体育竞争的日趋激烈,现代竞技体育已成为立体化竞争,仅仅依靠有限的知识和单一手段已不能达到更高、更快、更强的目标,夺取竞技优胜也决非单一学科和人员所能胜任,教练团队已成为当今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关键词 国外国家队 复合型教练团队 特征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以国外专业运动队复合型教练团队的特征为本文的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对国内有关教练团队的论文等进行了研读和借鉴;采用专家访谈法对国家队教练员、科研人员、队医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访谈;采用逻辑分析法,对调查数据的统计结果,进行逻辑归纳和理论分析,得出结论和建议。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科研对运动成绩的重要影响作用已得到各国的充分认可

纵观各国竞技体育发展史,科研对于运动成绩的影响作用已不容忽视,其中影响最为明显的是俄罗斯。俄罗斯在前苏联时期就建立了完整的竞技体育科研体系和运动员培养模式,坚持“总教练负责下的训练科研一体化”制度[1],从而得以长期稳坐奥运金牌榜首座。1989年解体后,竞技体育水平下滑,动荡中的俄罗斯对竞技体育的支持明显减少,训练、科研不能开展,体育科技人员从1280人缩减到不足120人,许多奥运科技小组无法开展工作,莫斯科大学的奥运攻关小组从2001年至2003年内没有参与相关的工作。这一现象直接影响了俄罗斯在奥运会上的表现,亚特兰大奥运会和悉尼奥运会上虽然金牌第二,但已露竞争乏力之态,主要依靠苏联留下的基础,2004年被中国挤到第三位置与俄罗斯的训练脱离科研支持有很大关系。近几年俄罗斯的科研体系开始恢复,包括国家体育科研院所和国家队的科研小组,科研与训练结合的力度开始加强,通过科研对训练和比赛活动的支持是俄罗斯振兴本国竞技体育的首选方案。

(二)教练团队形式对运动训练的全方位支持是各国竞技体育持续繁荣的共同特征

多年实践证明,教练团队的合作是稳步提高各国竞技体育水平的重要保障。各国也纷纷效仿竞技体育强国,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教练团队,为国家队竞技水平的提高积极献策。如澳大利亚就设有负责整个项目训练工作的“教练组”,“教练组”由教练员、运动生理专家、提供技术和教育的顾问、运动保健按摩师、营养师和力量、体能、恢复等方面的专家组成[2]。训练中,科研人员注重对运动员体能、生理、心理、按摩等的综合服务,每堂训练课都有专门人员采集指标,进行监控,每周教练都会主动听取科研人员的生理、技术分析,修改和制定训练计划。此外,还设有实验室,协助教练员考察运动员的各项素质、能力,帮助其注意细节。

(三)重视综合训练基地和高等体育院校的重要作用是各国发展竞技体育的共同选择

综合训练基地和体育院校在竞技体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他们是教练团队的后备力量,为国家队教练团队提供技术支持和科研保障。美国70年代末就在科罗拉多·斯普林斯建立了第一个奥运训练基地,并在基地建立了生物力学、运动生理、运动心理实验室以及营养室和医疗室,集中了部分学科的专家进行合作,专门从事以提高运动成绩为目标的实用研究和运动损伤的防治[3]。这一基地主要以服务陆上项目为主。随后,又建立了以冬季项目为主的普莱西德湖训练基地和以水上项目为主的圣迭哥训练基地,从而完成了对大多数竞技项目进行训练支撑的体系构建。

(四)坚持主教练的主导地位不动摇是各国教练团队的一贯主张

主教练是整个运动队的核心,虽然越来越多的人才参与到运动训练中来,但就各竞技体育大国的情况来看主教练的核心地位是不容质疑的。在奥运金牌榜上,法国紧随德国之后是另一竞技体育强国,法国的运动训练训练也是由各学科专家组成的教练团队。在这一合作团队中,教练员主导研究工作,首先教练员提出问题,科研人员制定研究方案,最后由教练员决定研究方向[4]。科研人员重视运用科学理论指导训练实践,对每个运动员,都进行全面监测,并且建立个人档案,为教练员的训练提供科学依据,使训练更加科学和有效,此外,各个部门相互配合,职责清楚,运动员可以根据不同问题去找相应科研部门。目前,科研人员已经在为教练员、运动员提高运动成绩服务方面积累了大量数据,借助这一平台,教练员与科研人员之间架设了一座沟通的桥梁,针对教练员提出训练中的具体问题,提供新、快、准的反馈信息。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随着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各国都开始借助科研对训练实施科学指导,以获得最佳训练效果和提高训练效率,团队训练取代个体执教,教练团队因此应运而生。因此,对科研力量的绝对肯定,对运动员训练的全面,重视综合训练基地和科研院校的重要作用,以及对主教练地位的绝对支持等特征是国外专业运动队教练团队呈现的主要特征。

(二)建议:深刻认识国家队教练团队的本质以及如何促进合作以实现团队“科学训练”是个非常重要又不能回避的问题。希望以后能加强国家队教练员、研究人员、领队等的合作的研究,为实施科学训练,提高竞技体育水平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路径指导。

参考文献:

[ ] 田麦久,武福全等.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67.

[2] 王宏江,刘青.美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竞技体育管理模式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03):7-11.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范文第12篇

论文摘要:从三方面论述了体育社会学对运动训练学的影响。从概念卜对社会学、体育科学、体育社会学进行了比较。体育社会学对竞技体育的冲击力主要从竞技体育的功能、竞技体育异化来体观。重点论述了体育社会学在运动训练领域需要研究的问题。竞技体育是通过运动训练和比赛表现出来的,正确处理好体育社会学与运动训练的关系,是竞技水平提高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1、社会学和体育社会学的关系

    社会学是现代社会科学中从某种特有的角度,对社会、对人,对社会和人的关系等进行综合性的研究的学科。顾名思义,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的学说。

    社会学的创始人法国的孔德认为社会学是“关于社会现象的根本原则的实证研究”,因此他认为社会学就是社会的百科全书。另一种观点认为“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共同生活的科学”。

    体育社会学是介于体育科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既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又是体育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它将社会的理论成果和实证的研究方法充分运用于解释体育现象。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社会学领域中的一门部门应用社会学,它的研究成果,必然会加深人们对体育的理解,推动体育运动的发展。它又要从社会本质上把握体育的特征、功能、手段、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又是体育基础学科。它的研究成果必将增加人们对社会的认识,使社会学更加丰富更加全面。

    体育社会学是一门把体育这种社会文化现象作为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整体,在外部研究体育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内部研究体育与人的社会行为、社会观念的关系,以及体育运动的结构、功能、发展动力和制约因素,用以推动体育和社会合理发展的综合性的科学。

2、体育社会学与竞技体育

    竞技体育以惊人的冲击力向国际化、科学化和高水平化推进,以奥林匹克为核心的世界竞技体育主宰了体育运动发展的命运,成为当代体育运动的主体。它深刻地作用于人类,强烈地干预社会,给人类和社会带来和平、进步和温馨,但也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不少麻烦和困扰。

2. 1竞技体育的功能

    体育运动的政治功能一直是我国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也是体育社会学讨论的一个热点课题。这个间题集中表现为对金牌效应的认识上。我国民众对体育比赛具有较高的倾向性,他们从体育比赛中分享着胜利的喜悦或失败的悲哀。民众对体育运动的价值观,是娱乐性强于竞争性,民众对体育是获胜高于参与,这是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结果。每一次体育比赛的胜利似乎象征着战场上的胜利,满足了人们在历史上积淤下来的民族复仇心理。人们关注体育比赛的结果,而不重视比赛中运动员的技艺,自己也不亲身参与,这是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一个特点。还有的学者对第23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的取胜和第24届的失利所造成的民众社会心理的落差,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社会调查,发现民众十分重视金牌的政治价值。金牌对群众体育的普及有促进作用,但对人们的体育行为无大影响,不直接改善人民的体质状况。

2. 2竞技体育异化

    对竞技体育的异化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国内外体育社会学学者的注意,在中国这方面的研究有以下几个方面:

2.2.1骚乱是主要发生在西欧国家的一种社会顽症、在我国也时有发生。产生球迷越轨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体育比赛自身的吸引力可能造成观众难以抑制的情绪激动,当“个人意识消退”现象出现,观众因罪恶感、害怕、差耻而构成的自我控制失灵时,就激发了球迷的越轨行为。某些社会问题、家庭问题也可以使球迷借机生事。球迷的越轨行为常给社会带来较大经济损失和造成不安定的社会气氛。因此要采取措施,加强防范。

2.2.2体育的商业化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随着大批以商业牟利为目的职业运动员、职业体育俱乐部的出现和发展,各种运动会上出现的大量的商业活动,如广告、出让电视转播权、出售纪念品、运动会指定产品等,伴随着体育的商业化趋势,出现的就是运动员的高价转让、体育、运动员之间的明争暗斗等一系列问题。由于体育的商业化发展确能给当今世界的竞技体育比赛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支持了体育比赛活动的群众化和大规模化,因此体育的商业化问题逐渐公开化和合法化,而体育的商业化造成的社会后果是体育工作者十分优郁的。

3、体育社会学与运动训练

    竞技体育是由运动训练和比赛表现出来的。其中运动训练对运动成绩的获得起决定性的作用。运动竞赛的社会地位和价值已越来越得到重视。在运动训练学的领域中需要从体育社会学的角度来研究的有以下方面:

3. 1运动训练的社会背景

    竞技体育的社会需求是运动训练存在的基本前提

    经济实力是运动训练赖以生存的基础。现在管理者、教练员开始重视运动训练的“效益”了,把经费和运动成绩联系在一起。有了“投人”和“产出”的比较,有了价值规律的自觉运用,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运动训练的质量和竞争意识。

    经济体制也对运动训练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把运动员职业化、竟技体育商业化当成资本主义体育的特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运动训练的体制取决于市场的结构。项目运动协会、俱乐部将逐渐成为正常的运作形态,中国足球面貌的改观就是国家经济体制改革、足球管理体制改革的结果。

3.2运动训练的社会环境

3.2.1运动训练与学校教育

    运动训练含有教育的成份,运动训练与学校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训前教育、训中教育、训后教育,都会影响训练的质量和前途。高水平竞技体育必须与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相互促进,才能使体育事业得到全面扎实的发展。

3.2.2运动训练与家庭

    家长对竞技体育的基本态度,决定了青少年儿童对运动训练的参与程度和积极程度。家庭对运动训练的基本态度取决于运动员最终在社会上的地位,而运动员的出路取决于运动成绩和在训练期间接受文化教育的程度。较高的淘汰率和较低的文化程度使家长望而却步。当前中国大多数家长对子女成为运动员采取不支持的态度。这是中国运动训练急需调整的一种外部环境。

3.2.3运动训练与大众传播媒介

    当今世界体育的发展是离不开大众传播媒介支持的。竞技体育更以大众传播媒介为生存的一个支撑点,因此体育社会学把体育与大众传播媒介的关系作为一个研究内容。体育新闻的激烈竞争性、广泛的群众性、强烈的国际性和紧迫的时间性使体育新闻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当前我国非体育报刊的体育宣传进人了一个新的阶段,对竞技体育报道大量增加的同时,对社会体育的宣传也有所发展。

   运动员营造着看台文化,又必须得到看台文化的支持。当今世界看台文化在社会文化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看台文化对运动训练的反作用也越来越强烈。社会对运动员的褒贬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影响着运动训练。如何正确地、有效地运用大众传播媒介推动训练工作,已经成为教练员必须研究的问题。

3.3运动员的社会角色

    运动员是竞技体育的主体,是竞技文化的创造者。他们与教练员构成了运动训练的一对矛盾,又与观众之间构成运动竞赛的一对矛盾。运动员在当今世界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角色。因此,他是体育社会学的重要研究对象。

    运动员具有较同龄人为强的主体意识和竞争性。他们的社会需求具有多层次性和多样性,他们的追求的功利有国家的社会的,也有家庭的个人的,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他们具有创造意识、挑战意识和攻击意识,心理指向比较积极。他们的文化程度偏低,但生活阅历和经验较同龄人丰富。运动员是一种社会榜样,社会常常把他们作为一种民族英雄、青年楷模来塑造和宣传的。他们是社会忠诚的形象代表,他们要倾其全力忠诚他们所属的国家和团体。

3.4运动训练中的社会关系

3.4.1运动员群体

    运动员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的群体,也是体育界的一个标志性的群体,对这个群体的研究是体育社会学的重要任务。运动员群体,是以参加运动训练和比赛,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并以取胜为目的体育群体。在竞技体育群体中有较为严格的群体规范和角色分工,这是由竞技体育群体具有强烈的对外竞争性决定的。群体的规范包括纪律、章程、职责、权利义务、体育道德等约束力。竞技体育群体也是所有体育群体中对外排斥和对内凝聚力最强的一种群体。一般来讲,凝聚力越强,该群体的竟技运动水平越高,反之亦然,两者互为因果。影响竟技体育群体凝聚力的主要内部环境因素是:目标认同、教练工作方式、成员在满足需求上对群体的依赖感等。群体凝聚力综合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队员参加集体活动的积极性,队员的人员互动类型,队员的内心状态,队内气氛,教练威信等。

3.4.2运动员与教练员

    运动员和教练的关系是运动训练的基本社会关系。大量事实证明,运动训练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运动员和教练之间是否建立起一种良好的社会关系。我国有的专家认为运动训练是一个教育过程,也有的专家持否定态度。我国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开展得较少,要加大这方面研究的力度。

3.5运动训练中的社会问题

3.5.1运动员的文化教育问题

    运动员还是一种需要继续社会化的社会角色,社会对他们今后的生活全面负责。他们自己应正确理解自己的处境,做好继续社会化的准备。我国运动员由于专业化年龄偏小,特别是体操、游泳、乓乒球等项目,一部分运动员不能得到较完整的文化教育,同时又受到某些急功近利思想的干扰、整个体育队伍忽视文化教育成为一个较普遍的社会问题。这一问题不仅给运动员的选拔、退役造成一定的困难,而且给管理、训练带来许多麻烦,甚至使运动员队伍违纪犯罪现象时有发生。

3.5.2滥用违禁药物

    滥用违禁药物和一切负面文化一样,具有对正面文化的背叛性它不仅是对运动员誓言的背版,对奥林匹克宪章的违逆,而且是对体育精神的公然践踏以及对竞技体育文化的粗暴蹂跪。

3.5.3关于体育人才外流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范文第13篇

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课余田径训练开展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发现阻碍其持续发展的因素,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力求为提高高职田径训练水平提供帮助。

1.对高职院校田径运动训练存在问题的分析

1.1参加田径课余训练运动员的专项水平较低。

在高职院校中无等级的田径运动员占90?以上,运动员等级可不同程度地反映运动员运动水平,说明高职院校田径运动员的等级比例较低。这种状况与高职院校的招生情况有一定的关系,高职院校在招生方面,没有体育特招生,绝大多数都是由普通招生入学的,因此在运动水平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具有体育专长的尖子生是极少的。大多数运动员的选拔是通过院校级各类体育竞赛、体育教学中发现,具有某项运动特长。这部分运动员参加训练积极性较高,但身体素质及专项能力较弱。

1.2高职院校田径训练的周期短。

某些高职院校虽有常年训练的设想,但无法保证正常进行,有的因为课时较多而顾不上,有的因为训练经费和场地设施不能保证,有的怕影响学习而不想多花时间等原因。然而一旦有比赛任务,大多数就要临时组队,进行赛前短期训练后就马上进行比赛,这种临阵磨刀的方法往往很难把握。坚持系统训练的人数少,部分运动员是进行临时性的集中训练参加比赛,运动员参加训练的时间较难保证,随意性强。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创优异运动成绩是需要运动训练时间保证的。但部分高职院校还不能真正把训练时间落到实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教练员日常工作繁忙影响训练、学院群体活动与训练冲突、社会活动的干扰及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等。

1.3田径运动训练经费紧张及场地设施不足。

经费是田径训练的重要保证。运动队的训练需要大量资金,以保障运动器材、医疗、营养、恢复、后勤等诸多方面达到训练的要求,提高教练员、运动员训练的积极性,提供安全保证。高校发展竞技体育是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的,某些高职院校较难达到国家对高校体育场馆设施方面规定配置要求,运动场、馆训练设施不充足,不配套,或破旧不堪,根本无法适应正规比赛规则的要求。运动训练经费投入紧张,缺口较大,造成运动队训练无法正常、系统化地进行,训练水平难以提高。目前高校运动队经费的来源主要是靠行政拨款,企业赞助或其他经费的来源极少,这些经费根本无法满足运动队日常训练的需要。

1.4高职院校高水平教练员紧缺。

目前,大多高职院校运动队的教练员都是由体育教师兼任,他们在大学期间主要是学习体育教育教学专业,在学校以体育教育教学为主。体育教师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但对高水平的运动训练接触较少,缺乏实践经验,而且由于近年高校扩招,虽然极大地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但高校扩招给高校带来挑战,扩招政策首先导致基础设施不足,同时,师资力量的缺乏导致教师工作量大增,学校教学质量下滑。体育教师的工作量大大增加,体育教师兼教练员不仅要上好体育课,还要带运动队训练,工作负担太重。运动队训练经费投入紧张,缺口较大,教练员训练津贴不能落实,严重挫伤训练的积极性。学校对教练员在职培训不够重视,体育教师进修机会很少、知识陈旧,导致在实际训练过程中凭经验行事,手段、方法落后,难以适应体育训练发展的需要。当前高职院校十分缺乏既有较高科学训练理论,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水平教练员。

2.对今后高职院校田径课余训练发展的对策

2.1加强科学训练管理,完善竞赛体制。

学校竞技体育的开展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促进田径训练正常进行,学校必须转变观念,解放思想,用务实、求真求实的态度进行竞技体育改革,加强对竞技体育工作的督导,训练目标要明确,训练任务要落实,保证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真正把运动训练工作落到个人,做到奖、罚分明,有成绩重奖。高校竞技体育训练,要完善竞赛体制,赛练结合、以赛促练,强化教练员、运动员的竞争意识,同时要制定奖罚条例,激发教练员、运动员积极参加运动训练。加强科学训练管理,不能局限于运动训练方面,应深入到政治思想、文化专业知识方面、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等方面。

2.2拓宽招生渠道,引进高水平运动员。

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首先必须招收一些条件好,达到一定运动水平而又有发展前途的优秀运动员入学。入学要考试,可以降分录取,但要有限制。加强对运动员的文化专业学习的监控,严格要求运动员,不以参加运动训练为借口而降低文化专业学习标准,把学习成绩与运动训练有机结合,成绩不合格或没修够规定的学分不能参加比赛。积极开展群体活动和全民健身活动,群体活动的普及与开展是提高竞技运动水平的基础。各校应认真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重视群体活动普及与开展,有效增强大学生的体质,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高职院校开展运动训练打下扎实的基础,并对运动员的选拔、重点队员的培养提供可靠保证。另外,为完善运动队的竞争机制,还可以增加参加运动训练人员数量,达到运动员选材广,训练人员多,运动训练基础实,尖子运动员成才率高的目的,使参加竞技体育的后备人才有保证。

2.3加强职后培训,提高教练员素质,引进高水平教练员。

针对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运动队的教练员都是由体育教师兼任,学校应重视体育教师培养进修,从多种途径加快提高教练员的素质。学校应与教育和体育部门协调,开办各种培训班、学习班,有计划地培养一批高水平教练员、体育教师,只有重视和培养高水平教练员,才能更好地促进学校竞技体育的健康发展。有条件的学校还可引进一些综合素质较高的教练员和专业队退役队员充实到训练队伍中,增强高校教练员力量。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范文第14篇

[关键词]运动训练;信息化;战略架构规划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3.08.030

[中图分类号]G819;TP3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3)08-0055-01

0 前 言

运动训练信息资源是运动训练施训、管理和竞赛实践中一种具有战略价值和特性的核心资源。充分认识运动训练信息资源的战略特性及价值识别,积极开展运动训练信息化战略规划、治理和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完善的运动训练信息化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深入研究运动训练和竞赛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存储、显示和广泛利用,对运动训练成绩具有正面的积极影响,通过合理有效地配置运动训练信息资源将有助于提高运动训练水平。

1 运动训练信息化的定义和本质

所谓运动训练信息化,就是以运动训练业务流程的优化和重构为基础,在一定深度和广度上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控制和集成化管理运动训练活动中的各种信息,实现竞技体育组织内外部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利用,以提高竞技体育组织的训练成绩和竞争优越性,这将涉及到对运动训练理念的创新,运动训练模式和流程的优化,教练和管理团队的重组和管理手段的创新。

运动训练信息化的核心和本质是竞技体育组织运用信息技术,进行隐含知识的挖掘和编码化,进行运动训练业务流程的信息化管理。运动训练信息化是一项集成技术,其建设的关键点在于有关运动训练信息的集成和共享,即实现将关键的准确的数据及时传输到相应的决策人的手中,为竞技体育组织的训练运作和赛事决策提供数据。同时,运动训练信息化也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包括竞技体育组织管理团队、教练团队和运动员团队理念的信息化,训练与赛事决策、训练管理信息化,训练模式和手段信息化的一个人机合一的有层次的系统工程。

开展信息化战略架构规划研究,将是运动训练信息化研究中的一项核心内容。

2 运动训练信息化战略架构规划的主要内容

信息化研究与实践证明,无论是整个行业或某个组织,开展总体架构框架理论研究和应用,可以为该行业或组织的信息化总体架构所定义的内容和范畴起到指引作用。因此,运动训练信息化总体架构框架理论研究和应用可以加速和简化总体架构的发展和开发,保证运动训练总体架构设计的方案有全面的覆盖,保证总体架构不仅支持当前运动训练信息化发展的总体要求,而且还可以保证所建立的总体架构对运动训练工作中未来训练业务需求和发展有全面和快速的反应,使信息化总体架构成为一个充满生命活力和不断自我完善的竞技体育组织和行业发展的有力支撑。

运动训练信息化架构设计是一个技术复杂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多方面综合交叉的设计,因此,必须有架构框架理论为这个过程和目标提供系统和科学的指导,而现有通用和科学的总体架构框架理论为整个运动训练领域和行业的技术规划、技术交流和技术规范提供一个可靠的理论和技术基础。没有信息化总体架构的竞技体育组织就不能真正意义上建立起完善的信息系统。

运动训练信息化总体架构设计不仅是一个训练管理规划工作,也是一个运动训练和管理信息组织、整理和展示的过程。该总体架构是一个综合的、可以执行的、不断完善的行动方案,包括运动训练的战略方向、训练业务流程、训练和赛事信息传递和资源共享利用等。

运动训练信息化总体架构是竞技体育组织整体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完善的市场经济和体育竞技环境下,富有生命力和竞争能力的竞技体育组织最重要的是自身的治理问题,包括组织的业务战略规划、资本计划、项目管理、人力管理(教练员团队和运动员团队)、风险安全管控、信息化总体架构。在我国现阶段经济环境和竞技体育环境下,尤其是举国体制下,尚无成熟的竞技体育组织“整体治理”的理念,但一些职业化的运动项目俱乐部也已开始了俱乐部治理机制的建立和健全,这对保证体育俱乐部短期盈利和长期发展至为重要,同时对尚未职业化和俱乐部化的竞技体育组织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因为用运动训练信息化总体架构的思维、理念、方法和手段管理运动训练中的科技和IT对提高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作为管理规划工作,运动训练信息化总体架构主要具有以下内容:

运动训练信息资源规划与管理;

运动训练管理标准化;

运动训练和赛事决策支持;

运动训练及其管理流程的有效梳理;

技术项目架构设计的标准化;

运动训练信息组织、整理和展示作用;

运动训练信息化总体架构框架和方法论;

运动训练信息化总体架构现状;

运动训练信息化总体架构未来目标。

3 结 论

运动训练信息化是以运动训练业务流程的优化和重构为基础,在一定深度和广度上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控制和集成化管理运动训练活动中的各种信息,实现竞技体育组织内外部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利用。其核心和本质是竞技体育组织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运动训练业务流程的信息化管理,以提高竞技体育组织的训练成绩和竞争优越性。运动训练信息化战略架构规划主要包括运动训练信息资源规划与管理、运动训练管理标准化、运动训练和赛事决策支持等9项内容。

主要参考文献

[1]薛华成. 管理信息系统[M].第6版.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赵 捷. 企业信息化总体架构[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范文第15篇

论文关键词:课余体育训练

 

当前学校出现一种现象:重视学校体育工作的必然十分重视课余体育训练;不重视课余体育训练的必然十分不重视学校体育工作。课余体育训练为何成为学校体育工作焦点呢?

本文试从课余体育训练与竞技体育关系、课余体育训练与学校体育关系及课余体育训练价值展开分析研究。

1课余体育训练与竞技体育的关系

学校体育训练与竞赛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组成部分,它工作对象是少数具有运动特长或运动天赋的学生,以运动队、代表队、俱乐部等形式采用竞技训练方法进行较为系统的训练,旨在全面发展他们的体能和身心素质,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和水平,对这些学生实施“精英教育”。长期以来体育界把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与为国家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联系在一起;然而普通大、中、小学学校真能成为国家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基地吗?它在实现学校这一目标有多的现实意义,很值得我们探讨。虽然,我国大部分在国内、国际比赛中夺取优异成绩的运动员都启蒙于学校课余体育训练[1],但启蒙不等于培养。课余体育训练只是为竞技人才的选拔提供一个选拔的平台的功能,我国竞技人才的培养体系并没有真正把普通中、小学作为它的组成部分,只是把普通中、小学学生作为它的选材基地。一旦发现可造之才就会使其脱离中小学的课余训练而纳入各级的体育运动学校、各级专业运动队进行专业系统的训练。如果要说课余体育训练真的具备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功能的话,也仅存在于国家布点于个别大、中、小学学校的体育训练基地,极其不具有普遍性。如果真以为各级专业运动队输送多少人才来评价课余体育训练的成绩的话,绝大部分的学校的课余体育训练是失败的体育论文体育论文,一事无成的。由于现行的竞技体育开始走“体教结合”之路,普通大中、小学更多担负的是此类运动员学生文化学习,而不是竞技能力的打造。因此他们除了具有运动学校、各级专业运动队队员身份外,还具有挂靠所在大、中、小学学生的身份。当然他们亦有资格代表所在学校参加校外各类的比赛,并轻易地取得出色的竞技成绩,为校争光。但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竞技水平并不是所在普通中小学培养出来的,而是由体育运动学校或各级高水平专业运动队所培养出来的。从某一角度来说,他们有充当“”,学校有“请枪”的嫌疑。若普通大、中、小学通过他们获得的荣誉鼓叫自己的学校体育工作如何出色;或这类运动员身份的学生在国内外大赛披金戴银,学校而利用媒体大肆宣传自己为国家竞技体育作出极大的贡献;此中给人以自欺欺人、欺世盗名之意。

2课余体育训练与学校体育

课余体育训练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组成部分,课余体育训练对学生来说不具普遍性,其面对的是少数具有运动特长与天赋的学生,属于高层次的体育教育;其要实现的是学校体育总目标之一的“提高少数学生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 [1]。 课余体育训练工作的好坏对学校学生整体体质的增强、运动技能的提高所起的作用是微不足道的;对整个学校体育任务完成、目标的实现远次于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论文怎么写论文格式模板。学校开展课余体育训练更多是基于学校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而不是基于学校体育的需要,表现出极强的工具性、手段性。

3课余体育训练价值分析

从理论上讲,课余体育训练较之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其不应成为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可在现实的工作中,因其能成为学校的“面子”工程和“功利”的争逐场,很多学校对课余训练过分厚爱,很多体育教师在学校体育工作中,以课余训练为主,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为次。这种本末倒置“错位”现象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很多学校目前是要据课余训练的需要配备所需专项特长师资,而不是根据教学的需要,使得不少学校的师资配备不合理,制约着体育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与落实。很多学校为了参加校外各类体育比赛取得荣誉而将本来就捉襟见肘的体育经费用于竞赛,使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缺粮”。学校之所以如此重视课余训练,是为了在校外各级体育竞赛中能获得优异的成绩,而这些都是源自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的考虑。

3.1通过训练以求获得优异体育竞赛成绩提高学校知名度

各级校际间的官方比赛它能为各个学校提供一个展现体育水平的舞台。各学校都想在此舞台上披金戴银打败对手塑造一个体育强校的形象,并借此宣传学校良好的精神面貌和较高的竞技水平体育论文体育论文,提高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起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3.2通过训练以求获得优异体育竞赛成绩彰显学校体育工作的成绩

体育竞赛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对外窗口,很多学校都试图通过这个窗口让兄弟学校和体育主管部门借此窥探到本校体育工作的成绩。虽然课余训练不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但是,很多学校都想通过训练以求获得优异竞赛成绩并借此论“英雄”。这就使得很多学校偏离学校体育工作的轨道狠抓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以图彰显学校体育工作的成就。

3.3通过训练以求获得优异体育竞赛成绩彰显“政绩”邀功论赏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工作当然是主管体育的学校领导和体育科组的工作职责,学校体育成绩当然亦成为学校领导其“政绩”的重要考评

摘要和较易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这是学校课余训练与竞赛受到校领导和相关人员重视“热棒”,把其作为学校体育工作中心来抓的关键所在;使得学校体育在实践中不是践行“素质教育的方针”而是践行“功利”性的方针,扭曲学校体育三大部分的正常关系,这严重影响学校工作的健康、正常发展。

4结语

课余体育训练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组成部分,对部分有运动天赋和运动特长的体育“尖子”实施的“精英”教育,以图实现学校、领导、体育教师的功利性目标。而对于大多数学校来说,其不具有为竞技体育培养后备人才的功能。学校体育不能以课余体育训练主导体育师资的配备、经费分配;不能把把课余体育训练作为工作的重点,把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把在次要的位置,出现“本末倒置”的情况。

参考文献:

[1]潘绍伟,于可红.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8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