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竞技体育的特点范文

竞技体育的特点范文

竞技体育的特点

竞技体育的特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竞技体育;学校体育;体育运动

体育是通过人的身体活动来完成的,是人们锻炼身体的手段。体育具有特殊的社会性,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体育的内容非常丰富,多数专家认为,体育是由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社会体育三部分构成。竞技体育代表了世界各国体育的最高水平,竞技体育是以优异的成绩为目的,追求“更高、更快、更强”所进行的科学训练与运动竞赛。竞技体育具有竞赛特点和较高技术要求的运动项目,竞技体育从产生起,就一直吸引着我们的眼球,可以说它的魅力无法阻挡。

从古希腊到现在,竞技体育一直伴随着人类的发展。人们在体育中,可以锻炼出健美的体魄,得到娱乐和精神享受,在各种竞赛活动中,人们通过交流、交往,促进各国、各民族彼此间的了解,增强了团结和友谊。竞技体育也是现代科学的橱窗。各国为了向世界展示最高的运动水平,也把自己的科技水平展现出来。各国都将各门学科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地运用到体育中,如:电子、激光、生物、物理、生化、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等,都广泛地应用在竞技体育的各个领域。同时,竞技体育现在加上了商业性、政治性。政治对现代竞技体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国际性的重大赛事上。现代的国际大赛简直就是世界各大国显示威力的比赛。商业对现代竞技体育的影响,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商业的影响甚至远远超过了政治。体育课教学与竞技体育不同,它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体育与德育、智育密切联系,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劳动者的重要方面之一。竞技体育是塔尖,而体育课教学则是基石。竞技体育是向世界展示各国最高运动水平,体育课教学是教会学生如何参与运动;竞技体育面向的是各国的高水平运动员,体育课教学主要以广大学生为对象;竞技体育可以引起全世界的关注,体育课教学是在学生中循序渐进地教授体育知识。

在学校,学生是体育课的直接受益者,体育课上所学的各种体育知识、技能将使学生终身受益。通过体育课教学,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可以有助于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可以提高学生运动的积极性,有效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提高运动能力;可以使学生了解正确的运动方法,改善和提高学生中枢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可以增加学生对竞技体育的欣赏能力;可以增强集体主义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增强爱国主义情愫,培养责任感和荣誉感;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使学生间增加互助关爱、互相帮助的精神;可以愉悦学生的身心健康,享受运动的乐趣;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育观,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竞技体育的特点范文第2篇

摘要:现代竞技体育是西方文化的产物,在百年奥运会史上,德国作为经济强国并未投入巨资去发展竞技体育。政府也不管理体育,竞技体育在社会环境中自生自长。从参加第一届奥运会起到现在,德国竞技体育走过一百多年历史,且能保持竞技体育综合实力持久不衰,他们发展的经验对中国建设体育强国有着值得借鉴的价值。本文旨在通过阐述德国历史的发展过程,揭示德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内在文化基础及其在发展中遇到的困惑和转变,充分认识德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建筑在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促进社会进步的基础上的特点。启迪中国竞技体育的改革。

关键词:德国竞技体育;全民性;文化背景;中国竞技体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90(2010)06-0068-03

德国不仅是近代体操的发源地和第一届现代奥运会的14个参赛国之一,它还是唯一囊括世界上最重要三大赛事――冬、夏季奥运会和世界杯冠军的国家。在现代奥运会的历史上,除了1924年和1948年两次被禁赛以外,德国参加了所有的奥运会。总共获得了1589枚奖牌,包括519枚金牌、529枚银牌和541枚铜牌。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德国奥运健儿共获得41枚奖牌。

德国竞技体育发展以推动社会发展为目的,在东西德统一后的30年里,德国没有刻意追求竞技体育的成绩,但仍然在独立于政治的社会环境中保持着综合实力的持久不衰,并依赖强大的教育、科研,又以学校、大众和竞技体育为支柱齐头并进,将体育推向了科学化的道路,成为了全民体育大国。本文旨在通过阐述德国竞技体育发展历程,揭示其内在特点。对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提供借鉴。

1、全民体育是竞技体育的基础

德国既是世界竞技体育强国,又是全民参与体育的大国。德国有8206万人口,近50%民众参加体育运动,有i分之一的德国人是体育俱乐部成员。德国现有91000个体育俱乐部,最大的俱乐部是拜仁慕尼黑,拥有151227名成员。德国最大的体育单项协会是足球,到2010年4月为止,共有6756562名足球会员,其中女性会员有1050301名,老年会员3748572名。反映出德国足球强大的根源在于全民对于运动的热情。

德国的竞技体育发展是建筑在全民体育的基础上。而体育的全民性是德国教育普及的结果。历史证明,普及教育是德国救亡图存、实现统一和强大的基础。

教育的重要地位伴随着民族意识的觉醒被逐渐确立,1717年,普鲁士规定所有未成年人,不分男女和贵贱,都必须接受教育,开创了义务教育的先河;1763年,深受启蒙思想影响的腓特烈二世统治普鲁士,他奉行人人平等的原则,亲自签署了《普通义务教育法》法律,这使德国日后成为了世界上最早提出实行义务教育的国家;1825年,普鲁士开始实行强迫性教育制度,受教育和服兵役一样被视为公民义务;1850年,普鲁士颁布《学校法草案》,将这一制度以法律的形式予以保障;1870年,普法战争后。普鲁士打败法国,不仅完成了统一大业,成立“德意志帝国”,并就此一跃成为欧洲举足轻重的强国。普法战争的主要功臣之一毛奇把胜利归为普及教育的结果,他说“普鲁士的胜局是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决定的。

因此,德国全民体育的基础是完善教育体系的建立。十六世纪宗教改革打破了封建等级观念,在普遍公共精神的影响下,教育目的转变成为每个人、无论其出身、地位、宗群和信仰如何都要提供适合其个人兴趣和能力的最好教育培训机会。而德国体育的任务正是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兴趣的民众提供参与体育的机会。在德国人看来,只有大众身心健康才能铸造一个健康的民族和健康的国家。

在管理体制上,德国体育采取自治的模式。德国政府虽然不干涉体育的内部事务,但以每个公民都获得运动的机会为前提,向体育协会提供财政上的支持,鼓励民众参与体育,始终把体育当作公益事业来资助。1960年德国开始实施以兴建大量体育场馆为主要任务的黄金计划,在十五年间,共投资180亿马克。通过兴建体育场馆,为大众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创造了条件。1972年德国举办了第二十届奥运会,中央和地方政府投资6亿多美元,兴建了一个体育建筑群奥林匹克公园。2006年的世界杯,德国投入70亿欧元,其中用于体育场扩建和交通设施改造的投入达40亿欧元。根据德国2002年对全德体育场馆的统计,德国在2002年拥有126962个体育场、馆等,其中47.4%是室外场地,27.9%是室内的,其余是专项性质的场地。

除此之外,德国有占全国面积60%左右的自然保护区、公园、森林都是人们从事运动的天然场所。广袤而丰富的运动场所,为健身的大众化、社会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如德国最大的公园之一慕尼黑英国公园,每天有许多普通人在那里跑步、打球,路过那里的人或多或少会受到感染,而情不自禁的去加入运动的行列,这显然比竞技场更能吸引普通人去运动。

在德国,非商业化的体育场馆是属于国家的,只有俱乐部成员和非营利性的俱乐部才可以免费使用场地,虽然德国竞技体育的基础是俱乐部,优秀运动员也是通过俱乐部来培养的。但德国的运动场所是为所有人开放的,即使是世界冠军,他的日常训练也必须和所有体育协会包括老年体育协会一样排队等训练场地。所以德国竞技体育没有很多“特权”,俱乐部的模式体现了德国社会文化的一种公共精神,其目的是调动大众的参与热情,提高公民对社会公共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

从历史来看,德国人虽有尚武的传统,但德国政府审时度势为大众提供基本的设施,使德国成为全民体育大国。德国重视大众体育是建立在人人平等、普及教育的基础上,民众对体育的热情参与是教育文化的熏陶。

2、整体合力铸造竞技体育的持续性

德国是世界体育强国,在两个德国统一前,东、西德的夏季奥运会金牌榜直逼美、苏两大国。人们曾期待两德统一后会成为世界新霸主,但事实上两德统一后,德国在夏季奥运会成绩却出乎意外。这除了两德统一后,德国参赛席位减少一半、德国奥委会对原东德兴奋剂问题的零容忍、以及因改造东德原有体制拖累外,还因为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竞技体育快速进步的因素。这都影响了德国竞技体育的排名。

其实就整体实力来看,德国仍是世界体育强国。它是世界上唯一囊括冬、夏季奥运会和世界杯冠军的国家,这是美国和俄罗斯都望尘莫及。在参加22次夏季奥运会中,除一次以外全部进入金牌榜前八名。从1990年到2010年六届冬奥会中,德国金牌榜4次第一,1次第二,1次第三。中国、澳大利亚、法国、英国、日本至今都不能与之相比。

德国竞技体育一直是社会发展的自然产物。从竞技体育体制来看,它作为一种表现形式,与国家的政治制度一脉相承。德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联邦制决定了德国社会的多元化和分散性。因而德国社会存在的广泛、众多、自发形成的民间组织,是连接松散政体和民众的纽带。德国奥林匹克体育联合会是 德国最大的民间组织,它是由16个州的体育联合会、34个奥运项目、27个非奥运项目的单项协会、20个特殊的体育协会组成,这些协会都是独立自治的组织,有权决定自己事务,这使得竞技体育在国家层面上缺乏任务的灌输和分配。因此,德国各单项协会在发展组织成员时更注重的是“数量”而不是“质量”。

其次,德国基本法规定:每个人都有自由发展、自由选择学校、自由选择职业培训、自由择业和就业的权利。学校、俱乐部能培养人们的体育兴趣,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但无权决定运动员的未来。德国优秀运动员不仅拥有对自己未来自主选择权,他们的成长还服从于德国社会价值观――承担社会责任。所以,优秀运动员除早期和普通人一起使用运动场地外,他们也要和普通人一样完成兵役和学业,这就造成优秀运动员在社会大熔炉筛选后,流失的数量比较多,能进入竞技系统的人比较少。

此外,由于组织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德国这个拥有世界一流科研的国家,它的科研成果却很少针对运动员潜能的开发,相反更多的是保护运动员的肌体健康成长。德国学校和俱乐部都禁止对少年运动员实施拉韧带训练,这对一些在较小年龄出成绩的项目在世界上获得好成绩是有影响的。在竞技体育方面德国研发的更多是器械,因此,德国在冬奥会和带有器械的项目如划船、赛艇和自行车等成绩比较好。另外,德国的反兴奋剂研究也走在世界前列,德国国家反兴奋剂机构按照“宣传、预防、智能和高效检查”的原则来加强反兴奋剂,并以社会道德和价值观制约运动员――谁使用兴奋剂,谁将在家庭、朋友、社会中丧失了自己的诚信。德国奥运会中长跑冠军鲍曼曾是一个很有威望的运动员,在兴奋剂事件后他失去很多朋友和热爱他的“粉丝”。尽管事实上他的兴奋剂事件有“错假冤案”的成份,并且在禁赛后的复出中用实力证明了自己的清白,但却永远失去了大多数德国人的信任。

由此可见,德国人严谨、认真、恪守理性、强调生命意志的文化性格,使德国竞技体育明显少了商业化的功利性意味。就个体而言德国竞技体育发展受到众多制约,但从整体和长久来看,德国竞技体育在百年发展中依然保持强盛的实力。竞技体育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德国竞技体育的持续成就来自于团队的整体性。足球是德国文化的最好体现,它虽没有世界众多的耀眼球星,却有令人羡慕的辉煌战绩。德国的足球12次打进世界杯的四强,3次夺得冠军、4次亚军、4次季军,并从1954到2010年德国足球全部进入世界杯的前八名。德国球员就像“德国制造”的机器零件那样,尽管不耀眼,但却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心尽力,各尽其职地组成富有生命力和整体纪律性的“德国战车”,其威力永远都超出足球技战术所能涵盖的范畴,体现了一种整体的团队精神――不追求单一的完美,却以整体的力量铸造长久持续的效率,诠释了顽强的意志,个体服从大局,崇尚团队作战的理念。

3、竞技体育以促进社会发展为前提

体育不是一种孤独的现象,它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1912年德国社会学家海因茨・里塞(Heinz・Risse)第一次定义体育的范围、并把它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现象,由此出版世界第一本《体育社会学》(Soziologie des Sports)。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的社会性不仅反映了现代体育的人文精神,更重要的是促进了社会的发展。竞技体育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它的社会价值在于培养体魄强健、道德完善、精神健全的合格人才,以模范的榜样作用去带动全社会体育的发展。

作为近代体育的发源地,日耳曼民族强身健体的意识来源于生存环境的考验。早期日耳曼民族主要居住在于旱、寒冷的北部,生活非常粗简,与野兽和环境的搏斗,塑造了他们凶狠和强悍的特性,为了生存他们迁移、扩张、掠夺,终于在公元962年建立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并称霸了8个半世纪之久。德国人强悍的传统决定了好战的天性,普鲁士的三次王朝战争、普法战争和第一、二次世界大战,又进一步激发了这个尚武民族对于强壮体魄的追求。

但幸运的是,德国体育发展一直由教育家们诠释体育的真正价值而不断地完善。1774年,德国博爱教育家巴塞多(JO-hann Bemhard Basedow)以卢梭的教育思想为原则,创办了一所博爱学校,并将体育列为学校的正式课程。1793年,德国“近代体育之父”古兹姆茨(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GutsMuths)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体育的教育功能――体育是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精神健全人的重要手段,他用毕生的精力完善体育的理论和实践体系。而德国学校体操之父阿道夫・施皮斯(AdolfSpiess)不仅把体操正式列入学校课程,并且整理和归纳了体操项目,使体操标准化,由此继承和规范了德国文化中的秩序和制度。与视体操为民族解放和国家统一运动的一部分,并为器械体操作出重要贡献的政治体操创始人弗里德里希.杨(Friedrich Ludwig Jahn)相比,施皮斯不仅将体操作为提高日耳曼民族身体健康的手段,而且将其作为遵纪守法的一种国民教育的方法。体操标准化使德国体操迅速发展,它对欧洲近代体操的形成和为世界体操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881年国际第一个体育组织体操联合会成立,同样德国在1871年成立德意志帝国,完成统一大业。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彻底战败,二战死亡人数约800万人,即使这样德国人对体育的热爱也没有改变,体育是这个民族最好的疏通管道和尚武的替代品。1945年7月8日在美国占领区的法兰克福被准许足球比赛,这个有一半以上人口死于战争的城市,仍有4000名观众观看战后的第一场比赛。1947年还在盟军占领期间,联邦德国组建了科隆体育学院,1950年联邦德国体育联合会成立,当时有3.2万多体育会员,占人口的百分之6.7。

1954年联邦德国足球获得世界杯冠军。这个冠军也预示着德国在浴火中重生。在这届世界杯中德国队在预赛中曾以大比分输给匈牙利,而且决赛中匈牙利曾2比0领先,匈牙利驻瑞士大使馆已向各国驻瑞士使馆发出庆祝胜利的邀请,最终德国队奇迹般的追成2:2,在终场前5分钟反败为胜,以3:2战胜了匈牙利夺得第一个世界杯的冠军。70年代德国的经济也出现了奇迹,联邦德国在短短的几年中迅速成为世界经济第四大国。

德国是个爱思考的民族,因此这个国家孕育许多思想家、哲学家,德国人对体育的解释也有独道之处,他们认为体育除强身健体外还教会人们生存,教会人们应对人生的挑战;体育对于年轻一代,是要培养一种生存的能力以及相互协作、相互依靠的社会责任观念。

把体育与教育融为一体,是古希腊文明的重要支柱,也是德国的社会价值取向。培养年轻一代承担社会责任是德国体育的重要任务,体育是以积极的方式完善人体个性、体现人的价值的基本途径。因而体育在德国不是时尚,而是一种渗入社会和深入家庭的生活方式。

4、结 论

竞技体育是一个国家社会、文化、价值观的综合体现。现代德国俨然是一个典型的西方国家,作为欧洲一个有相当长专制统治历史的国家,其文化倾向于保守主义与历史继承性。与西方列强相比,德国没有英国典范。不及法国别致,不如美国强势,但确实是最讲原则的民族。德国人既不贪婪,也不寄望于不劳而获,乐于因自己忠于真理、诚实可信而为人尊重。德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一直在各种困惑中以自由和重视教育作为其文化和价值观的核心,并以清醒理智的态度展现给世界一个健康的体育大国形象。

竞技体育的特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德国竞技体育;全民性;文化背景;中国竞技体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90(2010)06-0068-03

德国不仅是近代体操的发源地和第一届现代奥运会的14个参赛国之一,它还是唯一囊括世界上最重要三大赛事――冬、夏季奥运会和世界杯冠军的国家。在现代奥运会的历史上,除了1924年和1948年两次被禁赛以外,德国参加了所有的奥运会。总共获得了1589枚奖牌,包括519枚金牌、529枚银牌和541枚铜牌。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德国奥运健儿共获得41枚奖牌。

德国竞技体育发展以推动社会发展为目的,在东西德统一后的30年里,德国没有刻意追求竞技体育的成绩,但仍然在独立于政治的社会环境中保持着综合实力的持久不衰,并依赖强大的教育、科研,又以学校、大众和竞技体育为支柱齐头并进,将体育推向了科学化的道路,成为了全民体育大国。本文旨在通过阐述德国竞技体育发展历程,揭示其内在特点。对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提供借鉴。

1、全民体育是竞技体育的基础

德国既是世界竞技体育强国,又是全民参与体育的大国。德国有8206万人口,近50%民众参加体育运动,有i分之一的德国人是体育俱乐部成员。德国现有91000个体育俱乐部,最大的俱乐部是拜仁慕尼黑,拥有151227名成员。德国最大的体育单项协会是足球,到2010年4月为止,共有6756562名足球会员,其中女性会员有1050301名,老年会员3748572名。反映出德国足球强大的根源在于全民对于运动的热情。

德国的竞技体育发展是建筑在全民体育的基础上。而体育的全民性是德国教育普及的结果。历史证明,普及教育是德国救亡图存、实现统一和强大的基础。

教育的重要地位伴随着民族意识的觉醒被逐渐确立,1717年,普鲁士规定所有未成年人,不分男女和贵贱,都必须接受教育,开创了义务教育的先河;1763年,深受启蒙思想影响的腓特烈二世统治普鲁士,他奉行人人平等的原则,亲自签署了《普通义务教育法》法律,这使德国日后成为了世界上最早提出实行义务教育的国家;1825年,普鲁士开始实行强迫性教育制度,受教育和服兵役一样被视为公民义务;1850年,普鲁士颁布《学校法草案》,将这一制度以法律的形式予以保障;1870年,普法战争后。普鲁士打败法国,不仅完成了统一大业,成立“德意志帝国”,并就此一跃成为欧洲举足轻重的强国。普法战争的主要功臣之一毛奇把胜利归为普及教育的结果,他说“普鲁士的胜局是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决定的。

因此,德国全民体育的基础是完善教育体系的建立。十六世纪宗教改革打破了封建等级观念,在普遍公共精神的影响下,教育目的转变成为每个人、无论其出身、地位、宗群和信仰如何都要提供适合其个人兴趣和能力的最好教育培训机会。而德国体育的任务正是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兴趣的民众提供参与体育的机会。在德国人看来,只有大众身心健康才能铸造一个健康的民族和健康的国家。

在管理体制上,德国体育采取自治的模式。德国政府虽然不干涉体育的内部事务,但以每个公民都获得运动的机会为前提,向体育协会提供财政上的支持,鼓励民众参与体育,始终把体育当作公益事业来资助。1960年德国开始实施以兴建大量体育场馆为主要任务的黄金计划,在十五年间,共投资180亿马克。通过兴建体育场馆,为大众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创造了条件。1972年德国举办了第二十届奥运会,中央和地方政府投资6亿多美元,兴建了一个体育建筑群奥林匹克公园。2006年的世界杯,德国投入70亿欧元,其中用于体育场扩建和交通设施改造的投入达40亿欧元。根据德国2002年对全德体育场馆的统计,德国在2002年拥有126962个体育场、馆等,其中47.4%是室外场地,27.9%是室内的,其余是专项性质的场地。

除此之外,德国有占全国面积60%左右的自然保护区、公园、森林都是人们从事运动的天然场所。广袤而丰富的运动场所,为健身的大众化、社会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如德国最大的公园之一慕尼黑英国公园,每天有许多普通人在那里跑步、打球,路过那里的人或多或少会受到感染,而情不自禁的去加入运动的行列,这显然比竞技场更能吸引普通人去运动。

在德国,非商业化的体育场馆是属于国家的,只有俱乐部成员和非营利性的俱乐部才可以免费使用场地,虽然德国竞技体育的基础是俱乐部,优秀运动员也是通过俱乐部来培养的。但德国的运动场所是为所有人开放的,即使是世界冠军,他的日常训练也必须和所有体育协会包括老年体育协会一样排队等训练场地。所以德国竞技体育没有很多“特权”,俱乐部的模式体现了德国社会文化的一种公共精神,其目的是调动大众的参与热情,提高公民对社会公共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

从历史来看,德国人虽有尚武的传统,但德国政府审时度势为大众提供基本的设施,使德国成为全民体育大国。德国重视大众体育是建立在人人平等、普及教育的基础上,民众对体育的热情参与是教育文化的熏陶。

2、整体合力铸造竞技体育的持续性

德国是世界体育强国,在两个德国统一前,东、西德的夏季奥运会金牌榜直逼美、苏两大国。人们曾期待两德统一后会成为世界新霸主,但事实上两德统一后,德国在夏季奥运会成绩却出乎意外。这除了两德统一后,德国参赛席位减少一半、德国奥委会对原东德兴奋剂问题的零容忍、以及因改造东德原有体制拖累外,还因为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竞技体育快速进步的因素。这都影响了德国竞技体育的排名。

其实就整体实力来看,德国仍是世界体育强国。它是世界上唯一囊括冬、夏季奥运会和世界杯冠军的国家,这是美国和俄罗斯都望尘莫及。在参加22次夏季奥运会中,除一次以外全部进入金牌榜前八名。从1990年到2010年六届冬奥会中,德国金牌榜4次第一,1次第二,1次第三。中国、澳大利亚、法国、英国、日本至今都不能与之相比。

德国竞技体育一直是社会发展的自然产物。从竞技体育体制来看,它作为一种表现形式,与国家的政治制度一脉相承。德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联邦制决定了德国社会的多元化和分散性。因而德国社会存在的广泛、众多、自发形成的民间组织,是连接松散政体和民众的纽带。德国奥林匹克体育联合会是

德国最大的民间组织,它是由16个州的体育联合会、34个奥运项目、27个非奥运项目的单项协会、20个特殊的体育协会组成,这些协会都是独立自治的组织,有权决定自己事务,这使得竞技体育在国家层面上缺乏任务的灌输和分配。因此,德国各单项协会在发展组织成员时更注重的是“数量”而不是“质量”。

其次,德国基本法规定:每个人都有自由发展、自由选择学校、自由选择职业培训、自由择业和就业的权利。学校、俱乐部能培养人们的体育兴趣,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但无权决定运动员的未来。德国优秀运动员不仅拥有对自己未来自主选择权,他们的成长还服从于德国社会价值观――承担社会责任。所以,优秀运动员除早期和普通人一起使用运动场地外,他们也要和普通人一样完成兵役和学业,这就造成优秀运动员在社会大熔炉筛选后,流失的数量比较多,能进入竞技系统的人比较少。

此外,由于组织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德国这个拥有世界一流科研的国家,它的科研成果却很少针对运动员潜能的开发,相反更多的是保护运动员的肌体健康成长。德国学校和俱乐部都禁止对少年运动员实施拉韧带训练,这对一些在较小年龄出成绩的项目在世界上获得好成绩是有影响的。在竞技体育方面德国研发的更多是器械,因此,德国在冬奥会和带有器械的项目如划船、赛艇和自行车等成绩比较好。另外,德国的反兴奋剂研究也走在世界前列,德国国家反兴奋剂机构按照“宣传、预防、智能和高效检查”的原则来加强反兴奋剂,并以社会道德和价值观制约运动员――谁使用兴奋剂,谁将在家庭、朋友、社会中丧失了自己的诚信。德国奥运会中长跑冠军鲍曼曾是一个很有威望的运动员,在兴奋剂事件后他失去很多朋友和热爱他的“粉丝”。尽管事实上他的兴奋剂事件有“错假冤案”的成份,并且在禁赛后的复出中用实力证明了自己的清白,但却永远失去了大多数德国人的信任。

由此可见,德国人严谨、认真、恪守理性、强调生命意志的文化性格,使德国竞技体育明显少了商业化的功利性意味。就个体而言德国竞技体育发展受到众多制约,但从整体和长久来看,德国竞技体育在百年发展中依然保持强盛的实力。竞技体育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德国竞技体育的持续成就来自于团队的整体性。足球是德国文化的最好体现,它虽没有世界众多的耀眼球星,却有令人羡慕的辉煌战绩。德国的足球12次打进世界杯的四强,3次夺得冠军、4次亚军、4次季军,并从1954到2010年德国足球全部进入世界杯的前八名。德国球员就像“德国制造”的机器零件那样,尽管不耀眼,但却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心尽力,各尽其职地组成富有生命力和整体纪律性的“德国战车”,其威力永远都超出足球技战术所能涵盖的范畴,体现了一种整体的团队精神――不追求单一的完美,却以整体的力量铸造长久持续的效率,诠释了顽强的意志,个体服从大局,崇尚团队作战的理念。

3、竞技体育以促进社会发展为前提

体育不是一种孤独的现象,它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1912年德国社会学家海因茨・里塞(Heinz・Risse)第一次定义体育的范围、并把它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现象,由此出版世界第一本《体育社会学》(Soziologie des Sports)。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的社会性不仅反映了现代体育的人文精神,更重要的是促进了社会的发展。竞技体育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它的社会价值在于培养体魄强健、道德完善、精神健全的合格人才,以模范的榜样作用去带动全社会体育的发展。

作为近代体育的发源地,日耳曼民族强身健体的意识来源于生存环境的考验。早期日耳曼民族主要居住在于旱、寒冷的北部,生活非常粗简,与野兽和环境的搏斗,塑造了他们凶狠和强悍的特性,为了生存他们迁移、扩张、掠夺,终于在公元962年建立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并称霸了8个半世纪之久。德国人强悍的传统决定了好战的天性,普鲁士的三次王朝战争、普法战争和第一、二次世界大战,又进一步激发了这个尚武民族对于强壮体魄的追求。

但幸运的是,德国体育发展一直由教育家们诠释体育的真正价值而不断地完善。1774年,德国博爱教育家巴塞多(JO-hann Bemhard Basedow)以卢梭的教育思想为原则,创办了一所博爱学校,并将体育列为学校的正式课程。1793年,德国“近代体育之父”古兹姆茨(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GutsMuths)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体育的教育功能――体育是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精神健全人的重要手段,他用毕生的精力完善体育的理论和实践体系。而德国学校体操之父阿道夫・施皮斯(AdolfSpiess)不仅把体操正式列入学校课程,并且整理和归纳了体操项目,使体操标准化,由此继承和规范了德国文化中的秩序和制度。与视体操为民族解放和国家统一运动的一部分,并为器械体操作出重要贡献的政治体操创始人弗里德里希.杨(Friedrich Ludwig Jahn)相比,施皮斯不仅将体操作为提高日耳曼民族身体健康的手段,而且将其作为遵纪守法的一种国民教育的方法。体操标准化使德国体操迅速发展,它对欧洲近代体操的形成和为世界体操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881年国际第一个体育组织体操联合会成立,同样德国在1871年成立德意志帝国,完成统一大业。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彻底战败,二战死亡人数约800万人,即使这样德国人对体育的热爱也没有改变,体育是这个民族最好的疏通管道和尚武的替代品。1945年7月8日在美国占领区的法兰克福被准许足球比赛,这个有一半以上人口死于战争的城市,仍有4000名观众观看战后的第一场比赛。1947年还在盟军占领期间,联邦德国组建了科隆体育学院,1950年联邦德国体育联合会成立,当时有3.2万多体育会员,占人口的百分之6.7。

1954年联邦德国足球获得世界杯冠军。这个冠军也预示着德国在浴火中重生。在这届世界杯中德国队在预赛中曾以大比分输给匈牙利,而且决赛中匈牙利曾2比0领先,匈牙利驻瑞士大使馆已向各国驻瑞士使馆发出庆祝胜利的邀请,最终德国队奇迹般的追成2:2,在终场前5分钟反败为胜,以3:2战胜了匈牙利夺得第一个世界杯的冠军。70年代德国的经济也出现了奇迹,联邦德国在短短的几年中迅速成为世界经济第四大国。

德国是个爱思考的民族,因此这个国家孕育许多思想家、哲学家,德国人对体育的解释也有独道之处,他们认为体育除强身健体外还教会人们生存,教会人们应对人生的挑战;体育对于年轻一代,是要培养一种生存的能力以及相互协作、相互依靠的社会责任观念。

把体育与教育融为一体,是古希腊文明的重要支柱,也是德国的社会价值取向。培养年轻一代承担社会责任是德国体育的重要任务,体育是以积极的方式完善人体个性、体现人的价值的基本途径。因而体育在德国不是时尚,而是一种渗入社会和深入家庭的生活方式。

4、结 论

竞技体育是一个国家社会、文化、价值观的综合体现。现代德国俨然是一个典型的西方国家,作为欧洲一个有相当长专制统治历史的国家,其文化倾向于保守主义与历史继承性。与西方列强相比,德国没有英国典范。不及法国别致,不如美国强势,但确实是最讲原则的民族。德国人既不贪婪,也不寄望于不劳而获,乐于因自己忠于真理、诚实可信而为人尊重。德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一直在各种困惑中以自由和重视教育作为其文化和价值观的核心,并以清醒理智的态度展现给世界一个健康的体育大国形象。

竞技体育的特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学校体育 高校竞技体育 体育文化 影响的研究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中竞技体育的特性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关于“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观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任何事物都在不断的变化之中,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也同样遇到了因的挑战,随着素质教育的颁布实施,传统的教学内容、方法、手段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呈现多样化的尝试阶段对此,我认为对高校体育教学内容涉及竞技性项目和内容特征的应相互启发、补充,不能排斥与抵触,应从多方位、立体思维入手,以理性的眼光判断竞技体育是体育文化宝库中的一块瑰宝。学校体育有传递竞技体育文化的任务,应当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竞技体育教育。

一、竞技体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所面临的现状

(一)项目多、内容重复性多,学生不容易掌握

高校体育教学将学生在小学、初中所学的内容原本不动的照搬了过来,而且在教学过程中过分的强调完整性和统一性,不能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进行教学,这种填鸭式的教学策略,加上学校场地、设施和环境的影响,造成的结果是学生学习的内容“杂而不精”,一种运动技能始终都没有掌握。

(二)竞技体育教育和高校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相偏离

高校体育教学一般采用材、统一大纲、统一内容、统一进度、统一方法的手段来制定统一人才,因此,很难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这种按照统一大纲,达到统一要求,只是应付考试和测试标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 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三) 高校的体育设施水平很难适应竞技体育发展的要求

由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人们的思想观念还不能适应新时展的要求,再加上国家和学校对体育投入的资金不足,因此,高校的体育设施不是很齐全,主要集中在篮排、足三大球和乒乓球,而其他的场地几乎没有,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竞技体育的发展。

二、正确认识竞技体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

(一)竞技体育是人类运动文化的窗口,具有教育和传递作用

高校应该借助竞技体育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教育。竞技体育以其鲜明的竞争性满足了人们的获胜渴望,使人们在公平较量中体验参与、合作、成功和失败等多种情感。但是学校并不是体育运动训练的基地,因此,不需要严格执行竞技体育比赛规则。但是,应该在增进学生健康和增强学生的体质以及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而努力。竞技体育对于学生主要应从普及基本竞技运动知识。包括了解项目特点、活动方法、竞赛规则、欣赏比赛等、发展部分学生的体育特长。学校可利用单项俱乐部的形式出现,发挥其特长,达到预期效果、作为教育手段,发展学生人格等几个方面发挥作用。

(二)学校体育的基本要求是传递社会体育文化,竞技体育是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特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开放的学校体育必须主动的面对并且积极吸收竞技体育文化,只有这样才能使高校体育的教学内容充满时代感、生命力和满足学生的需要。如果认为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竞技

运动项目,就认为是以竞技体育为中心,是一种非理性的认识。判断体育教学中是否以竞技体育为中心,关键是教学思想而不是运动项目。实践证明,凡能达到学校体育教育目的的项目,都可以做为体育教材。但所选择的运动项目,不能从竞技场上照搬过来,而需要加工改造,使之能面向全体学生。在班级授课形式和有限的教学时数中能让学生学会和收到多种效益的教学内容,对于这些内容,应从教育和体育的需要出发,符合学生和学校的实际,这些内容可以是竞技运动比赛欣赏的知识,尤其是选择学生喜闻乐见、适合学生特点开展的的运动竞赛项目。其次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基本知识,利用体育竞赛的特殊功能,了解我国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取得的重大成绩,提高为国、为民争光的责任感、荣誉感和自豪感。通过体育新闻、媒体报到、加强思想观念及竞技体育所带来的社会效益。

总之,任何形式的教学内容都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因此一切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内容,都可根据其价值大小进行选用。根据体育教育目标和学生学习实际,选用一些竞技体育的教学内容不能认为就是以“竞技体育为中心”,问题是不在于要不要这些竞技项目,而是为什么要,要什么和怎么要的问题。同样,竞技体育是体育文化宝库中的一枝奇葩,高校体育具有传递竞技体育文化的任务。选择适宜的竞技体育运动项目作为教学内容,必须依据高校体育教育的规律、目的、学生的特点和需要、以及学校自身条件等进行必要的加工改造,使竞技体育这块瑰宝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发挥其特有的功效。

参考文献:

[1]季庆宪.体育教学需要适宜竞技体育项目[J].中国学校体育,2001(4).

[2]王永翔,等.试论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的竞技特征[J].体育与科学,2000(6).

[3]学校体育[Z].体育院校统编教材.

[4]周文军,金宏伟,杨华.大学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08,22(05):116-119.

[5]魏旭波.对我国竞技体育优势项目“金牌教练”创新过程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11:81-85.

[6]张浩,吴冶.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政策现状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2:31-34.

[7]张恒波,李艳祤.竞技体育体质改革成本与效益理论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2:263-265.

竞技体育的特点范文第5篇

摘要:基于制度经济学和服务产品理论对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的无形性、公私混合性、正外部性、供给刚性等经济特性及竞技体育前期劳动显著性、有效竞技能力时效性、生产结果不可预知性等生产特点予以诠释,为中国竞技体育改革提供以下启示:中国竞技体育产权制度应为竞技体育人力资本价格上升提供获利机会;中国竞技体育产权创新应循序渐进允许过渡期产权存在;中国竞技体育生产制度改革要兼顾市场选择与公共选择的统一;建立健全运动员社会保障制度;正外部性竞技体育公共产品需由政府提供。

关键词: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经济特性;生产特点;制度经济学释义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90(2010)06-008-05

竞技体育制度安排、体制改革一直是多年来竞技体育经济与管理领域里的研究热点。虽然有很多学者对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生产组织方式、产权安排等有关问题进行了有意义的探讨,却很少有人以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经济特性及生产过程特点为逻辑起点对其研究,鉴于此,本文基于新制度经济学和服务产品理论,对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经济特性、生产过程特点所要求相匹配的竞技体育生产制度安排做出制度经济学解读,以期为中国竞技体育体制改革提供理论参考与启示。

1、服务产品与竞技体育服务产品

第二三产业一词最早出现于英国经济学家阿・费希尔教授所著的《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他按照产业发展的三个时序,把社会经济结构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中国按三次产业划分社会经济结构,是1985年正式提出的。2003年,国家统计局对三次产业进行了重新规定。新规定的三次产业划分中将体育与文化、娱乐列入第三产业中15个门类中的第13类,按照以上划分可知竞技体育产业属于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提供的产品主要是无形的服务产品,国内开创《第三产业经济学》的李江帆教授认为服务产品是非实物形态的劳动成果。自然界的劳动成果由实物劳动成果和非实物劳动成果构成,社会产品包括实物生产和非实物生产所创造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实物产品和服务产品。

竞技体育产业属于第三产业,生产的产品是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由于服务产品是非实物形态的劳动成果,据此,本文将竞技体育服务产品定义为:运动员、教练员提供的以获胜为目的的运动训练及运动竞赛等非实物劳动成果。

2、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经济特性

服务产品理论研究为人们认识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的特性提供了理论基础。服务产品使用价值具有非实物性,生产、交换和消费的同时性,非贮存性,非转移性,再生产的严格制约性和作为劳动产物的必然性等特点。竞技体育服务产品除了具有相应的特性外,还衍生出其它特性。

2.1 产品无形性

由于竞技体育服务产品具有服务的“活劳动”形式,是非实物劳动成果,它是无形的,没有静止质量、体积。观众既不能看到竞赛服务品的大小,也摸不到软硬,观众能感知的是比赛时的激动心情及赛场的热烈气氛,这种无形性使竞技体育交易在界定、度量、实施产权时异常困难。

交易的实质是权利的相互转让。实物产品的所有、占有、使用与处分以实物产品存在为前提,构成完整的财产权利结构,物品产权的交易,由于物品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并且其生产、交换和消费各个环节边界比较清晰,较易界定,容易实现让渡,因而其转让、获取易为法律所保护。相比之下,竞技体育服务作为一种运动形式的使用价值,看不见,摸不着,且生产、交换和消费的各环节交织在一起,很难清晰确定各自边界,无法实际交付某种实实在在的东西。因此,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的无形性,使得在实施交易时对其进行产权度量、界定比实物产品困难得多。

2.2 产品公私混合性

经济学将社会产品分为公共产品、私人产品。

公共产品的性质是一旦生产出来,任何人无论是否付费都可以消费和享用,而且一个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并不妨碍他人的消费。某些竞技体育服务产品也具有公共产品特性,如:对于刘翔的夺取奥运冠军,很难将其他国民排除在民族自豪感的受益者之外,而且由此产生的激动与喜悦也不会因大家共享而降低其效用。但是正是因为这种消费的非排他性,使每个人都能免费从这类产品的消费中得到好处,每个人都想做一个“免费搭车者”,市场支付不足以弥补公共产品的生产成本。所以,在一些虽具金牌优势但市场需求不旺的项目上,私人是不可能生产这类产品的。因此,在完全市场机制下,这类产品的提供往往不足。如果政府对生产奥运项目部门不予投资将导致竞技体育市场在“看不见的手”的调节下供给不足,因为没有一家私人企业能够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而向消费者提供免费或低费用的奥运竞技项目。

私人产品是同时具有消费的竞争性和受益的排他性的产品,这类产品可以按不同的数量有偿提供给个人,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购买并消费。如球拍、球衣、NBA、FI方程赛事。

竞技体育项目中既有获利能力强,满足企业和个人需要的私人产品,如:足球、篮球、网球,又包含只满足国家需要的公共产品,如举重、跳水、柔道等项目。而且处于不同训练阶段竞技体育属性也存在差异,有的更接近公共产品,如备战奥运集训阶段的各项训练与参赛;有的则更接近私人产品,如乒乓球、羽毛球的初学阶段。

竞技体育服务产品兼具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混合性质,意味着竞技体育产权具有较大选择空间,既可以采用私人产权也可以实行公共产权还可以建立俱乐部产权,亦可能是某种程度的组合。

2.3 外部性

外部性指一个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附带地”产生了一些好的或不好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并不由其制造者承担,并不增加制造者的成本收益,而是由外部(其它生产者或消费者)承担,给外部带来成本和收益。好的影响称之正外部性,坏的影响叫做负外部性。

竞技体育的外部性主要出现在高水平竞技阶段。表现为举办奥运等重大国际赛事能带动主办国或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升国家或地区的形象;夺取世界冠军能增强民众的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但这种效益并没有在市场交易中反映出来,不能增加奥运主办单位或参赛个人的经济收益,若这种正外部性不能得到补偿,因主办和参与赛事的成本收益不对等,将会导致这类竞技体育赛事的供给数量小于社会实际需要置,有时甚至会出现零供给。所以,对这类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由政府提供将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有效供给的不足。

2.4 供给刚性

稀缺性是一切经济资源的共性,高水平竞技体育资源不仅稀缺,而且稀缺性强,供给刚性。这是由于:首先,运动员先天禀赋要具有常人所不具备的人格特质。研究显示,不论是参加集体还是个人项目的运动员都比非运动员在独立、聪明、自信方面,更胜一筹。其次,一名优秀运动员所必须具备的身体素质和专业技能使运动员变得更加稀缺,如篮球被称为“巨人的运动”,只有超常身高的人才可能成为篮球运动员难进入篮球界,而职业足球运动员往往以拥有田径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为前 提。第三,成为一名职业运动员除了必须具备上述天赋外,还,面临“后天”成材率低、运动寿命短的限制,15-39岁非洲裔美国人成为NBA球员的机率在北美四大联盟中最高,也不过五万分之一。第四,运动员培养周期长,少则5-8年,多则10年以上,而且随着竞技运动的竞争性加强,优秀运动员的成才周期也在延长。此外,运动伤病和激烈竞争使运动员淘汰率非常高,运动寿命短暂,这些因素致使高水平运动员供给刚性。

再从需求角度看,随着竞技体育商业化进程加速,竞技体育多种使用价值凸显,相对于社会需求而言,高水平运动员供给不足也凸现,一些知名运动明星年收入千万。甚至过亿,如大卫,贝克汉姆、基米,莱科宁、罗纳尔迪尼奥、罗杰,费德勒、姚明等,这充分表明高水平竞技体育人力资本高度稀缺。供给刚性。高水平竞技体育人力资本稀缺与供给刚性,意味着竞技体育生产要素价格具有较大上升空间。人们看到了潜在的获利机会,倘若旧制度阻碍了这种获利的可能,人们就会产生创新竞技体育人力资本产权制度的需求,这将对原有竞技体育人力资本产权制度提出挑战。

3、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生产特点

生产概念涉及的是人类用一定的资源(投入)创造一定的可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劳动成果(产出)的方式问题。它是人类为了达到满足自身需要的消费目的,通过对人力、物力、财力等要素的组合、投入和有目的的消费,创造或增加某一使用价值的行为。由于人们的需要既要用实物劳动成果来满足,也要用非实物劳动成果来满足,因此,人们有目的地创造的劳动成果并非只是实物产品,也包括服务产品,所以,一切提供劳动成果的活动都是生产活动,人类生产就是对包括实物产品和服务产品在内的各种劳动成果的创造。由于高水平竞技运动技能是通过大量的时间消耗、巨额的资金投入以及长期艰苦训练而形成,能满足人们消除疲劳、缓解紧张、丰富文化生活、为国争光的需要。因此,竞技体育的训练和比赛也是一种生产活动。

竞技体育生产特点主要表现为前期劳动显著性、有效竞技能力时效性、生产结果不可预知性。

3.1 前期劳动显著性

某些服务产品的劳动过程往往包含有显著区别的前期劳动阶段和后期劳动阶段。竞技体育服务产品就是这样一种具有显著区别的前期劳动阶段和后期劳动阶段的服务产品。竞技体育的生产过程包括劳动阶段较长的运动训练期(根据运动训练学的一般规律,从开始选材、训练到逐渐成熟、成长为一名优秀运动员,大约需要8-10年的时间)和较短运动竞赛过程,对于某些项目前期阶段劳动的显著性更加突出,如百米跑比赛,用(赛)场上一秒钟,场下十年功来形容毫不为过。这种显著性前期劳动阶段意味着运动训练所投入的时间、精力、资金越多,若无缘比赛,则面临的不确定性与风险越大,甚至可能出现前期的长期劳动全部无效的现象。前期劳动显著性的竞技体育生产特点给生产投人者带来极大的潜在风险。

3.2 有效劳动时效性

这里的有效劳动是指运动员保持个人最好竞技能力的时间。竞技体育追求“更高、更快、更强”,挑战人体极限,最大限度挖掘人体运动潜能。随着竞技运动竞争日趋激烈,运动水平也越来越高,许多运动成绩,特别是体能类项目的成绩已逼近人体极限,以至于想提高l厘米或缩短百分之一秒都变得异常艰难。这势必要求运动员进行相应的极限化训练才有可能超越已有成绩和对手,对运动员的体能智能、心理素质、身体形态方面提出极高要求,运动员一旦不能满足这些要求则被无情淘汰。因此,运动员的淘汰率很高且运动寿命短暂。

高水平运动员职业生涯与其它行业相比,如电影明星要短得多。有研究者以连续3届进入全运会决赛(进入前8名)作为衡量我国优秀运动员的运动寿命指标,能够进入全运会决赛表明该运动员竞技能力达到自身最佳竞技阶段或竞技能力保持阶段。如果运动员能够连续在3届全运会进入决赛,则表明运动员的有效竞技能力(或称运动寿命)至少可达8年,然而,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优秀运动员高竞技水平持续时间较短,90%都不能保持高竞技水平在8年以上。

优秀运动员高竞技水平持续时间较短,运动员的价值基本在该期间体现,这就对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及其效率提出较高要求,若运动员人力资本产权不确定或产权流转效率低,将大大损失运动员人力资本价值,若不能及时转移到最能体现其价值的地方去,就难以发挥应有价值甚至闲置浪费。

3.3 生产结果不可预知性

生产结果不可预知性既表现为运动训练与选拔输送过程中各种不确定因素的淘汰可能,还表现在竞技场上胜负结果不可预知。由于比赛结果受多因素影响,如运动员竞技状态、教练员临场指挥、竞技对手技战术的变化、赛场环境等诸多因素,运动员稍有不慎,比赛结果就会出人意料。

竞技场上胜负结果不可预知,表现在竞技场上常出现一些实力很强的运动员发挥失常,输给弱过自己的运动员,如:美国射击运动员埃蒙斯多次在各项世界大赛中获得金牌,在雅典奥运和北京奥会上都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决赛,决赛中也一直发挥出色,成绩遥遥领先,金牌唾手可得,可偏偏在最后一枪,要么脱靶,要么环数出奇低而痛失金牌。对于对抗性类博弈竞赛,竞技场上参赛双方运动员经常根据自身与对手赛情变化,不断调整相应技战术上,运动员和教练员的创造力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发挥得淋漓尽致。越是竞技对手实力相当的比赛。就越充满悬念,其悬念越大,魅力就越大,价值也越高。很多NBA篮球赛事都是在比赛结束前两三秒钟才决出胜负,往往观众不到最后就不知道比赛最终结果。

竞技体育前期劳动显著性、有效竞技能力时效性、生产结果不可预知性等生产特点,要求竞技体育生产要素投入者做好自我风险规避准备,同时也需要竞技体育生产组织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以降低竞技体育行为主体投入风险。

4、对中国的启示

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经济特性、生产特点对与其匹配的生产制度提出内在要求,为竞技体育改革提供理论依据与启示。

4.1 中国竞技体育产权制度应为竞技体育人力资本价格上升

提供获利机会

高水平竞技体育人力资本高度稀缺、供给刚性,意味着竞技体育人力资本价格具有较大上升空间,存在潜在获利机会,倘若旧制度阻碍了这种获利可能,人们就会产生创新竞技体育人力资本产权制度的需求,将对原有竞技体育人力资本产权制度提出挑战。

随着中国竞技体育商业化程度的提高,运动员人力资本价格飙升,运动员人力资本产权成为利益相关者角逐对象,围绕竞技体育人力资本产权问题引发的矛盾层出不穷,诸如:运动员为了一己私利违反队规。被国家队开除;运动员因广告、赞助收入分成与运动队产生纠纷;恶意抢注运动员资格而引发的单位和地区间“注册权”和“参赛权”的争议等,这些运动员与投资者之间的利益纠纷归根结底在于现有运动员人力资本产权权能已不适应当今社会竞技体育发展现实,竞技体育人力资本产权制度阻碍了这种获利可能,必须对其进行改革,使之为竞技 体育人力资本价格上升提供获利机会。

4.2 中国竞技体育产权创新应循序渐进允许过渡期产权存在

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的无形性使得竞技体育人力资本产权界定困难,加之中国高水平运动员人力资本的存量绝大多数是以国家为主,企业、个人共同投资形成,竞技体育人力资本由于形成过程的特殊性,使之对其相关资产的测量和评价所花费的成本巨大,很难清楚地界定评估产权主体各自的投入大小及比例,这就很可能导致界定竞技体育人力资本产权的预期收益小于预期成本,当清晰界定产权的预期收益小于预期成本时,产权就会处于模糊状态。而且竞技体育产品公私混合性使竞技体育产权具有较大选择空间,既可以采用私人产权也可以实行公共产权还可以建立俱乐部产权,亦可能是某种程度的组合。具体采用何种产权形式最佳,科斯认为能够最大限度降低交易费用的产权就是最佳产权形式,最佳的产权界定是对应于“某一时空”的特定环境,是动态的,因此不能泛泛地说某种产权形式最佳,也不能绝对地认为私有产权最好。产权创新并不是一步到位的。中间存在处于过渡期的产权状态,这种过渡期的产权状态是产权创新过程中某一特定阶段的最优选择和必经阶段。

在计划经济制度中,人力资本产权完全是国家的;在市场制度中,产权过多地表现为一种私人状态;现在中国处于市场制度转轨期,产权的最佳选择就应表现为既利于私人管理能力,又利用国家行政能力的“模糊产权”状态,由于这种模糊产权具有与过渡期的市场形态相吻合的综合效应,兼具私人管理优势和国家行政力量在资源控制上的双重优势。在这一时点上,可能比产权明确的国有和私人企业效率更高。我国奥运优势项目的主要部分是属于资产专用性强的竞技项目,在国家尚需奥运增光,市场又无力提供这些奥运竞技产品前提下,除了一些具资产通用性的竞技体育项目逐渐走向产权制度清晰的私人产权,多数项目尤其是具有较高资产专用性的竞技项目还是国家投资为主,政府组织形式仍是中国竞技体育生产制度主导形式。只要投资主体多元化存在,国家、企业和运动员共享产权的“模糊产权”状态就会持续下去。

因此,中国竞技体育人力资本产权的界定要与所处社会政治经济、传统文化及竞技体育发展的不同阶段相适应,产权具体形式灵活多样,允许过渡阶段存在。不过,作为过渡阶段的产权形式――模糊产权,虽然在一定条件下会有较高效率“被人们选择”但它实质上属于产权不清,从长远角度看仍是低效率的,会成为竞技体育产业发展的障碍。竞技体育人力资本产权改革的最终目标是要明确界定竞技体育人力资本产权,逐渐减少直至消灭模糊产权。

4.3 中国竞技体育生产制度改革要兼顾市场选择与公共选择

的统一

由于竞技体育服务产品属性具有公私混合型特征,既包含部分非竞争的公共产品、又囊括一些竞争领域的私人产品,因此对其改革也将涉及公共选择和市场选择。市场选择和公共选择各有其适用范围。在竞争性领域,市场交易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交易成本;而在非竞争性领域,公共选择领域则成为避免市场失灵的必由之路。在具体的改革措施上应更多考虑市场交易,而在改革与否、如何改革等战略性问题的决策上,则较多依赖公共选择。这要求我们在竞技体育改革路径的选择时,要根据竞技体育产品的公共性程度、改革的不同阶段,对市场选择与公共选择的采用要适时随动。

中国竞技体育生产制度创新,在具体制度安排的选择上既要考虑各具体运动项目市场需求程度、商业价值大小等资产专用性特征所要求的适宜组织形式,在充分分析比较竞技体育服务产品需求的基础上,选择奖牌密度大市场需求小,公共性外部性大、资产专用性强的竞技体育服务产品,如:举重、柔道、跳水等项目作为政府生产提供重点;对一些群众基础好、市场需求大、具有效用可分割性的竞技体育服务产品,如;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可通过特许经营、契约外包等方式交由市场主体生产和提供;而且要根据不同训练阶段竞技体育服务产品公共性程度确定不同生产组织形式,公共性强的阶段,如备战奥运集训阶段的各项训练与参赛阶段考虑主要由政府提供;而对产品私人性较强阶段,如乒乓球、羽毛球的初学阶段则由市场提供更为合适。

4.4 建立健全运动员社会保障制度

竞技体育前期劳动显著性、有效竞技能力时效性、生产结果不可预知性等生产特点,要求竞技体育生产要素投人者做好自我风险规避准备,同时也需要竞技体育生产组织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以降低竞技体育行为主体投入风险。

优秀运动员作为特殊的职业群体,其职业特点决定了社会保障体系对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和支持竞技体育发展的重要性。竞技体育人力资本的形成需要投入大量时间、精力、物力、财力,而运动员运动技能形成过程却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中途淘汰、疾病伤痛等各种意外出现的几率非常大,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将给个人和社会造成巨大损失。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传统的中国竞技体育生产制度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运动员的退役安置、运动员伤残风险、运动员淘汰去处、运动员文化学习没有保障等问题,迫切需要建立一系列社会保险、伤残保险、就业安置和社会福利与优抚等竞技体育运动员社会保障制度。如:建立运动员在役时期的文化学习保障制度,为运动员文化学习提供保证;明确退役运动员再就业的社会扶助性制度;建立、健全退役运动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再就业安置制度;建立运动员风险互助组织,促进体育商业保险的开发与完善,切实对运动员的伤残疾病发挥保障作用。以促进中国竞技体育可持续性发展。

4.5 正外部性竞技体育公共产品需由政府提供

某些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的正外部性将会导致这类竞技体育赛事的供给数量小于社会实际需要量,有时甚至会出现零供给。中国的奥运争光项目正是这样一种具有正外部性的公共产品,是属于全社会每个成员不论是否购买都可以享用的产品,而且一个人对其消费并不妨碍、影响他人的消费效用,由市场提供是缺乏效率的。这是由于私人产品是没有外部成本的产品,而一国选手获取世界冠军殊荣很难将其他国民排除在民族自豪感的受益者之外,因此在完全市场机制下,这类产品的提供往往不足。如果政府对生产奥运项目部门投资不足将导致竞技体育市场在“看不见的手”的调节下供给不足,因为没有一家私人企业能够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而向消费者提供免费或低费用的奥运争光项目。所以,对这类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由政府提供将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有效供给的不足。

需要指出的是:其一,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并不表示一定由政府部门直接生产,也可能是政府购入私人生产的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然后再向市场提供。其二,对公共产品以及私人产品的划分并非一成不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同一种产品究竟属于何种类型产品的认识可能有所不同,同时对产品性质的区分须还考虑市场发展的程度。例如,在经济发展水平低,社会对竞技体育需求普遍少而国家又需要奥运争光的经济社会环 境下,中国政府应提供全部奥运竞技服务产品,而在一些竞技项目社会需求广、经济发展水平不断上升的前提下,为了提高竞技体育生产制度效率,则要调整政府提供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的数量和种类。

5、小 结

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经济特性、生产特点对与其匹配的生产制度提出内在要求。

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的无形性,使得在实施交易时对其进行产权度量、界定比实物产品困难得多;竞技体育服务产品兼具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混合性质,意味着竞技体育产权具有较大选择空间,既可以采用私人产权也可以实行公共产权还可以建立俱乐部产权,亦可能是某种程度的组合;某些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的正外部性将会导致这类竞技体育赛事的供给数量小于社会实际需要量,有时甚至会出现零供给。所以,对这类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由政府提供将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有效供给的不足;高水平竞技体育人力资本高度稀缺、供给刚性,表明竞技体育人力资本价格具有较大上升空间,存在潜在获利机会,倘若旧制度阻碍了这种获利可能,人们就会产生创新竞技体育人力资本产权制度的需求,将对原有竞技体育人力资本产权制度提出挑战。

竞技体育前期劳动显著性、有效竞技能力时效性、生产结果不可预知性等生产特点,要求竞技体育生产要素投入者做好自我风险规避准备,同时也需要竞技体育生产组织提供相应制度保障,以降低竞技体育行为主体的投入风险。

通过对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经济特性、生产特点的制度经济学诠释,为中国竞技体育改革提供以下启示:中国竞技体育产权制度应为竞技体育人力资本价格上升提供获利机会;中国竞技体育产权创新应循序渐进允许过渡期产权存在;中国竞技体育生产制度改革要兼顾市场选择与公共选择的统一;中国应建立健全运动员社会保障制度;正外部性竞技体育公共产品需由政府提供。

参考文献:

[1]陈慧敏,从制度经济学视角看中国竞技体育生产制度口],体育学刊,2010:(4):1-7

[2]

陈慧敏,中国竞技体育生产制度有效性评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6):5-9

[3]陈慧敏,政府职能及对竞技体育的干预[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12):11-15

[4]杨年松,职业竞技体育服务产品供给模式选择[J],福建体育科技,2004(3):5-7

[5]张保华,基于第二三产业经济学理论的体育产品分析[J],体育科学,2006(2):10 17

[6]邹国防,产权分割:竞技体育运动员人力资本产权问题的思考[J],体育与科学,2004(3):18-19

[7]阿兰斯密德(Allan A Schmid)。刘璨等译,制度与行为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8]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0

[9]罗必良,新制度经济学[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5

竞技体育的特点范文第6篇

关键词: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体制改革

回望中国体育的历史,世界冠军、奥运金牌曾是世界了解当代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我国体育健儿在国际体坛取得的成就令世人瞩目,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中华体育精神,激励神州。以成功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契机,我国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文化和体育产业协调发展,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体育强国发展道路。在此大背景下,我省大力实施人才强体战略,高度重视休育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在较短的时间内发挥了社会主义国家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在竞技体育领域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为我省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障,并在国际国内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然而,这种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方式,在很多方面己经不能适应我省当前形势发展的要求,也难以跟上我省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的发展步伐,并成为制约和影响我省竞技体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学界在体育强省的大背景下对影响我省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理论因素与现实因素缺乏系统分析,尤其是从体制改革层面缺少突破,因此,本文在此方面尝试为我省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及可资借鉴的建议。

1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相关概念及其特征

在探讨何谓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文化内涵和特征前,我们应该首先来看一看“人才”的本质规定。众所周知,在当下这个飞速发展的知识至上的时代,人才是这个社会的核心竞争力,拥有了人才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拥有了财富和未来的制高点。那么人才的内涵包括哪些内容呢?通俗的定义是,人才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能以其创造性劳动,对社会或社会某一方面的发展做出某种较大贡献的人[1]。按此逻辑,所谓体育人才就是指有一定体育学识水平和技能,并能在体育领域里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2]。在此种意义上,体育人才不仅指向竞技比赛的佼佼者,也包括从事体育的众多人群,如教练员、体育科研人员、体育管理人员等等。在明晰了何谓体育人才后,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什么是竞技体育人才,无须讳言,竞技体育人才是竞技体育能否成功的关键,它虽然是竞技体育的软实力,但确实是竞技体育的核心竞争力。近些年来,一些体育学者对此发表了不同的观点,如有的重点强调对竞技体育成绩做出直接贡献的人,有的也强调对竞技体育成绩间接付出的人,如此等等。但不管怎样,竞技体育人才的本质规定必须包含其中人的专业技能和人格两个层面,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使竞技体育人才在国家核心素养的总指导方针下健康全面的发展。在上面对竞技体育人才做了通盘探讨后,下面我们来总结和梳理一下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有很多不同的观点,但相通的部分也基本趋于一致,那就是特征之一就是培养周期长。我们知道,竞技体育人才之所以难以培养或出类拔萃,原因可能有很多,但其中一条就是培养的时间漫长,据可靠资料显示,一个比较好的竞技体育人才,至少需要8-10年的培养周期,有的运动项目周期可能是15-20年[3]。而且更恐怖的是,近些年来,随着高科技在竞技体育赛场的不断涌入,一些竞技体育运动员想出好成绩更是难上加难。因此,这就需要竞技体育运动员不仅要有卓越的运动技能,还要有超乎常人的坚定恒长的意志,只有这样,才可能在竞技场上取得比较令人满意的成就。第二特征就是培养资金巨大。说到培养资金,大家都略知一二。这里暂不说运动员装备的费用,也不说训练的场地费用,甚至也不提聘请教练的费用,就光说说在出道成名之前自费参加商业比赛的费用就可能是一个天文数字。

这里以一个职业网球运动员为例,除却十几年的培养费用外,就在没有足够积分打ATP或WTA前,自费参加比赛的费用就可能令绝大部分家庭望而怯步。有人做过统计,一个国际奥运选手,轻则国家在他身上投入四五百万,多则几千万。另外,第三个特征就是运动寿命比较短。毋庸讳言,现代竞技体育的比赛非常残酷和激烈,由此一些运动员为了短期出成绩,通过各种手段不断压榨自己的身体,有的甚至通过兴奋剂来挤压和蹂躏身体,导致运动寿命比预想的要低得多。当然,有一些运动员还是使自己的身体保持在一个比较健康的水平,但由于竞争的激烈,对身体的要求极其高,由此成绩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身体的比拼。这个大家看一看近十年来参加奥运会的体操运动员的年龄就能猜出些端倪来,一个比一个年龄小,看着这些幼小的身体和心灵要承受那些所谓成年人制定的规则,真是有点叫人心有余悸。而且这些运动员为了所谓的运动成绩,所受的文化课教育极其有限,以至于他们退役后很多不能找到满意的工作。这样的事例层出不穷,这里我就不举具体例子了。另外还有一些因为训练不科学等原因,也导致运动寿命比较短。第四个特征就是淘汰率高。众所周知,由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特殊国情,我国竞技体育选择了道路是举国体制,这种体制的优势是举全国之力层层筛选、优中选优,之后就是从小开始训练和培养,这种体制确实有着无法替代的优势,但缺点也很明显,就是这种体制选拔的竞技体育人才淘汰率很高,这不仅体现在初级选拔的残酷上,就是被选入省队或国家队,其淘汰率还是很高。有数据表明,全国平均每年从业余训练队伍中吸纳运动员1923名,只占青少年在训人数的1.3%,如果以获得金牌的选手作为成才的标准,4年中奥运人才队伍大约为7688人,用悉尼奥运会金牌数计算,成才率只是3.6%,如以全国的业余训练运动员为基数,则成才率仅为10万分之4.7%。[4]综上所述,竞技体育人才的内涵和特征是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被赋予新的意义的,由此,我们对其的态度也要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我国的竞技体育才能在一个良序的范围为健康持续发展。

2当前山东省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说到省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我们可能马上联想到我省近几届奥运会获得了不少的金牌,应该不存在什么问题,事实并非如此。当前我省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不仅具有全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通病,比如“培养方式的单一、后备人才的不足、区域分布的不均衡、培养的效益偏低、竞技运动员的文化素质比较差”等特点外,还具有自己省份独有的一些痼疾。众所周知,山东省是一个有个悠久传统文化的省份,儒家文化的发祥地———曲阜,就坐落在山东省内。知书达理、尊老爱幼、等级差序的爱和尊崇以及服从也是其文化理路的特点。在这里,我提及这些,目的之一就是想表达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我们沐浴在儒家文化惠泽的同时,它的一些负面的东西也在侵蚀着我们的思想,体现在当前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模式上就是,太迷信权威和上层的意志,没有或很少有对领导的指示提出异议,绝对服从成了大家不约而同的规定。尤其在某些培养方法或路径策略上,唯上是从,位高一级压死人等等,这些都在某种程度上制约或影响着我省竞技体育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出现上述现象呢?答案可能有很多,但有几点这里我必须提及,首先就是竞技体育中的各个主体的利益趋势,大家知道,在一些竞技体育的集体项目中,一些运动员的选拔或上场,有些教练不是根据比赛的需求来安排人,而是事先的一些预定使然,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其次就是畸形的培养观,急功近利,揠苗助长,为了短时间的利益,不惜牺牲运动员的身体健康,没有从长远利益出发,使运动员和其他竞技主体获得最大和久长的效益。再次就是从事竞技体育的工具理性的目的使然。本来开展竞技体育的初衷是把一些对竞技体育有兴趣的人聚在一起开展的一场盛大的欢愉和较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竞技体育越来越被异化为牟利的工具,甚至以牺牲身体也在所不惜。当然,导致上述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出现的问题的原因很有很多,我这里只是就其主要的几条原因做一简单梳理和分析。

3山东省竞技体育体制改革的对策建构竞技体育体制

在我国基本上沿用建国初的举国体制,举国体制在那个百废待兴的年代确实担当和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但随着我国生产力的不断提升和人们精神生活的飞跃,举国体制开始慢慢显露和放大它的缺点。体育不仅仅是人的一种生存工具,更应该成为人的生存方式和依持。在此种意义上,竞技体育尽管还应担负一定的工具价值外,为人属人的特质也应被当下的人们所重视[5]。可喜的是,自从2008年我国承办北京奥运会之后,竞技体育的金牌效应开始慢慢褪去神圣的光环,它仅仅也仅仅是一枚金牌而已。金牌数量多能在某种意义上证明我国的水平和强大,但也仅仅在某种意义上而言。国家军事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才是一个民族的硬实力。因此,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我省竞技体育的体制改革被推上了日程。具体来讲,竞技体育体制改革的对策建构应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竞技理念的改变。过去我们一直有这样的观念,就是金牌至上,就是一金遮百丑。这些年来,随着人们对体育认识的不断提升,这种观念已无法满足当下人们对竞技体育的诉求。众所周知,2016年的巴西里约奥运会的比赛期间,我国的一个娱乐明星的八卦新闻竟然成为了人们那几天关注的焦点,而四年一届的奥运会竟然被晾在了一边,虽然有点出乎意料,其实也在情理之中。因此我省竞技体育体制改革首先要从理念改变做起,否则一切都是徒劳。二是竞技主体的重新设定。无须讳言,过去我国对竞技主体的设定主要限定在政府和运动员或教练层面,实际上,放眼世界,这些年竞技体育在全球范围内也开始悄悄发生变化,金牌固然重要,但竞技主体的放大或泛化也是一个趋势之一,学校体育、市场体育抑或大众体育,只要有兴趣和竞争能力,就可以参与到竞技体育这个大家庭来。三是利益的重新分配。说到竞技体育的利益,大家马上会想到运动员以及和获牌运动员的相关人员,当然也包括政府的相关行政人员。在这里我想说的是,除了要照顾以上这些人员外,还要兼顾竞技体育的观众,这个可以通过与运动相关的市场进行利益下移。这个看起来不是很重要,但实际上在国际上已经受到了很大的重视。利益共享才是多赢、真赢。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单一的竞技体育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世纪人们对竞技体育的期许,人们对待竞技体育的心态,随着人们精神生活的日趋充盈,已渐渐趋于理性。胜负观、金牌至上观等理念已渐渐失去了生存的社会土壤。取而代之的是,重在参与、体验和分享竞技的快乐被人民大众渐渐接纳。由此,竞技体育体制改革的路径必须紧紧围绕分享利益和快乐这样的理念来开展和进行,只有这样,我省的竞技体育才能真正迎来健康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叶忠海.普通人才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42-46.

[2]赵桂银.体育人才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2.

[3]陈慧敏.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经济特性、生产特点及其制度经济学释义[J].体育与科学,2010,(6):9.

[4]杨桦,孙淑惠,舒为平.坚持和进一步完善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5):577-582.

竞技体育的特点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针对“体育与智育并重、力量与知识并举”的完人教育理想既促成了古希腊竞技体育的繁荣,又维护了古希腊竞技体育的纯洁性的说法,通过对完人教育理想的本体溯源以及在古希腊竞技体育发展中的转变过程,发现古希腊竞技体育发展的现实选择是完人教育理想的破灭与重塑,而能够与其保持一致的“非功利性”和“非职业化”的古希腊竞技体育独有特征只不过是古希腊竞技体育发展与完人教育理想矛盾对立的产物,直至柏拉图等哲学家从理论上解决了这个矛盾,古希腊竞技体育的独有特征亦随之丧失,与现代竞技体育也就相差无几了。

古希腊竞技体育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如:宗教祭祀、祈福避祸、纪念英雄、政权更迭、战争和外交等等,由于年代久远,文献遗失,如今已经无从考证了。不过,与此相关的另一种说法,即古希腊的体育旨在施行体智并重,心身并举的完人教育的说法却广为流传,日益深人人心。这是由于现代竞技体育存在的一些弊端与恶习,诸如职业化所带来的过度训练,功利化所带来的只重视成绩,商业化所引发的暗箱操作、金钱交易等,一些学者据此证明,现代竞技体育已经偏离了古希腊竞技体育的正常轨道,丧失了古希腊竞技体育的精神,要想克服这种弊端,必须复兴希腊奥林匹克竞技会的精神,重塑体育与智育并重、力量与知识并举的完人教育理念。

事实上,我们对古希腊竞技体育和完人教育理想的理解存在偏差。因为,这种理想在古希腊从未成为现实,而且在这种理想指导下的古希腊竞技体育,也没有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完美无缺。应该说,古希腊竞技体育的进一步发展,使其与完人理想的矛盾进一步激化,是柏拉图等哲学家从理论上解决了这个矛盾,此后,古希腊竞技体育的独有特征亦随之丧失,与现代竞技体育也就大同小异了。

1古希腊竞技体育的特征与思想基础

1)非功利性。考古的发现与相关的研究不断证实,古希腊的体育竞技与今天大不相同。其中突出的一点就是非功利性,不但竞技的承办方不会从活动中牟取任何收益,就连竞技的优胜者,亦不会从中获取某种物质好处,而更多得到的是精神奖励。这种非功利性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古代奥运会的纯洁性,因为,功利性因素的涉人,难免会带来一定的腐败机率。现代奥林匹克的创立者顾拜旦对此亦深有感触,因而主张抵制奥运会的商业化,并把商业化与奥运会的变质腐化联系起来,而力图维护其非功利性。但别具讽刺的是,第1届现代雅典奥运会因为出现了资金紧张,雅典政府为此不得不进行商业操作,靠民间募捐和发行纪念邮票等方式才勉强度过了难关。可见,所倡导的非功利性只是古希腊竞技体育的一种理想礼。

2)非职业化。古希腊奥林匹亚竞技会在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坚持业余化原则,拒绝接受职业运动员的参与。业余化的好处非常明显,首先,运动员无需仅仅参加某一项或某几项运动,因而不会导致体育技能的畸形发展;其次,运动员参与比赛的目标在于娱乐性和参与性,而不必过分在意比赛结果;最后,非职业化可以吸纳更多的体育爱好者参与比赛,彰显古希腊竞技体育的基础。不过有一点需要指出,古希腊竞技体育在其初始阶段,更多是贵族精英内部的自娱自乐,而极少吸收平民阶层的参与,贵族阶层的闲暇亦是促成这种非职业化的重要原因。

3)完人理想。一般人认为,现代竞技体育的诸多弊病与不足,主要发端于商业化(功利化)和职业化(专业化)因素。因此,为了克服现代竞技体育的弊端,有必要复兴古希腊的体育精神,倡导古希腊的“完人”教育理念。古希腊人认为,要将竞技体育教育与知识教育一道,作为培养完善人格的必需环节;形体美和心灵美对于造就个人的美德同样重要。所谓完人理想就是体育与智育并重发展的理想,而这种体育与智育并重的“完人”教育理念在价值层面上体现为古希腊崇尚健全思想寓于健全身心、尊重生命、追求公平、和谐发展的体育精神,于竞技体育活动中表现为“非功利性”和“非职业化”的特征,可以说古希腊竞技体育的繁盛,离不开古希腊人对完人理想的无限追求。

2《荷马史诗》与完人教育理想的幻觉

古希腊历史因其结构复杂而令人眼花缭乱,仅就现今考古的发现已经证明,它至少是克里特、迈锡尼、希腊城邦以及东方古代4种文明交错混合而成的结果,因此,详细考证其“竞技体育”和“完人理想”的各自的发展史及两者的关系是非常困难的。但是,从《荷马史诗》中可以约略地看出“完人教育理想”与“古希腊竞技体育”的基本形态。《荷马史诗》是以古希腊迈锡尼时期的特洛伊战争为背景,塑造了古希腊的一大批英雄人物。他们可谓是古希腊完人教育理念的最初起源与标准样板。本来,把完美人格作为教育的榜样,这在古代是通行的做法,是无可厚非。但是古希腊人的独特之处在于,他们不仅把这种完美人格作为榜样,而且把这种完美人格作为现实的目标,期望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与培育程序,把每一位希腊公民都塑造成这种完美人格范本一样的人。不过,因为伴随着竞技体育和智育的各自发展深化,这种完人的教育不是在体育与智育之间顾此失彼,就是对两者浅尝辄止,因而既不能造就真正的运动员,也无法培养伟大的哲学家,雅典教育的实际结果是只培养了运动员,而无法在智育方面取得大的成效。

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错位,根本原因在于希腊人未能分清《荷马史诗》是介于半神话与半史实的作品,从而以信史的态度完全接受了《荷马史诗》中虚幻的“完人”理想。古希腊人一旦接受其为信史,同时把其中的“完人”理想贯彻到现实之中,就有混同想象与现实之虞。换句话说,如果泛泛地讲体能与智慧并重,可以并行不悖,相得益彰。但是如果把体能提高到以一挡万,把智慧说成了神人不及,那么这样的两相并著,在现实中是很难实现的。因为古希腊人为自身设定了一个太过高远的目标,因而导致其在实践之中,不是过于注重了体能的培养,就是太过偏向于智能的提高,而很难在二者之间保持平衡。所以古希腊人对《荷马史诗》的盲目推崇,导致其确立了过于高远虚幻的教育理想。

3完人理想的幻觉与古希腊竞技体育发展背道而行

从古希腊竞技体育的特征及完人教育理想的来源考察来看,古希腊竞技体育的“非功利性”和“非职业化”两大特征,正好可以映衬“完人”教育理念,并与这种幻觉保持一致性。但从历史上来看,应该说古希腊竞技体育与完人理想之间的根本矛盾,使得这些特征失去了不断发展的土壤,不可能在现实中长久存在,即使存在也只是在古希腊竞技体育的初创阶段。因为,古希腊人较早确立的身心并重、体智并举,培养卓越之完人的教育理念,有更深刻的内涵。他们所谓的体育,并非我们现代泛泛所讲的身体运动,而更多地特指竞技运动,也即体育比赛;他们所谓的智慧,也并非今天所说的文化教育,而更多的是指智慧教育、哲学教育。按照这样的考证,真正的完人既是运动竞技场上优胜的运动员,亦是学园中通晓智慧的哲学家。这种理想的设定是很高的,也只有在少数贵族,才可以做到这种既研究哲学,又进行竞技的体智并重。这就难怪在公元前500年至480年期间举行的奥林匹亚竞技会上,优胜者或都是贵族,或都是职业竞技者,而真正的业余竞技者实际上就是这些贵族,他们之间才真正体现着“非功利性”和“非职业化”的竞技体育理念。 伴随着古希腊的竞技体育活动越来越被重视,获胜者的奖赏越来越丰厚,体育与智育各自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竞技体育的职业化与专业化就再所难免,竞技者要想获得竞赛的胜利,必须很早就跟从专业教练,进行相应的训练;训练的种类几也从以前的无所不包,变为专门修习其中的一两种;而训练的方法,则愈加专业化。其中既包括具体的竞技技艺,还包括相应的饮食学、卫生学等知识;因而一些优胜者为了提高自己的成绩,不断提出新的方法、发明或改进锻炼规则,接受特殊的饮食制度,遵守卫生条例。比如,公元前460年和456年两届奥林匹亚竞技会长跑冠军德洛麦就发明了肉食食谱,以补充竞技者的营养。所有这些均进一步促进了竞技体育继续朝向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

另一方面,随着优胜者所获奖赏的不断提高,古希腊的竞技体育亦愈加难以保持早期的非功利性。竞技体育的功利化倾向不断增强。比如,雅典的梭伦就曾经颁布了一项法律(元前580),规定每个奥林匹亚竞技优胜者可获得五百德拉克马的奖励,折桂的竞技者免除赋税,且终身由城邦供养,仅此一点,就足以断送雅典长久以来在竞技体育方面所维持的非功利性特征。此外,商业化操作跟着也兴盛起来,最初是商业庙会与节日庆典,其次是负责供应事务的妇女或妓女,再次,竞技学堂及竞技馆,也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在这种情况下,体育不断强大,智育不断孤弱,所谓体智并重、身心并举的完人教育理想已经名存实亡了。

因而,古希腊竞技体育的繁盛,根本称不上是其完人教育理念的必然结果,应该说是竞技体育本身与完人教育之间固有矛盾的特有产物,而始于古希腊竞技体育草创阶段的“非功利性”和“非职业性”特征也只能在古希腊竞技体育发展中如昙花一现,随着竞技体育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商业化倾向增强,这些特征便愈加岌岌可危了。

4完人理想的重塑与古希腊竞技体育发展的相向而行

在古希腊竞技体育职业化与商业化之后,非功利性和非职业化的理想已名存实亡,但希腊人仍然对完人理想不离不弃,并根据这种完人理想的幻觉对新兴的职业化竞技体育加以指责,认为古希腊竞技体育的职业化过分强调了体育的重要性,而忽视了智育的必要性,背离了完人理想的初衷,因而必须加以遏制。这样的要求层出不穷,却从未得到实现。法国历史学家瓦诺耶克指出,“从色诺芬尼时起,体育课和思想文化课的苛求似乎是二律背反的”,但是,这种矛盾一直延续下来,却始终未能得到克服。

过去在谈及古希腊的体育与智育并重的完人教育理想时,论者经常引述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相关的论断,柏拉图r5,曾说:“神赐给人两种艺术:音乐和体操。神不是赐给灵魂和身体的……而是让它们在灵魂和身体之间融合,达到张弛有度。因为,单方面沉迷于体操的人难免失之粗野,只注重音乐的人则会流于柔弱。”就表面来看,柏拉图似乎同样是在强调智育的重要性,要求增加智育在教育中的比重,以便复兴古典时期的完人教育理想。但这只是表面而已,究其实质,柏拉图等人的批判在实际上非但没有扭转,反而促进了古希腊竞技运动职业化、专业化的进程。就他们的理论而言,他们业已放弃了古典时期的“完人”教育理想,转而主张“专业人”的教育理念。具体来讲,柏拉图所作的工作大体可分为以下3个方面:

1)他区分了竞技体育与一般体育。古希腊竞技体育的目标是成为奥林匹亚运动会的优胜者,获得物质利益与精神荣誉;一般体育的目标在于强身健体,为精神活动奠定物质基础。大体说来,柏拉图所作的这种区分类似于我们今天所说的职业竞技与大众体育的区分。这在今天来说已成为常识的区分在古希腊却极有重要意义。正因为缺少这种区分,古希腊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把完人理想的内容规定为竞技体育与智育兼举并重,要求教育在这两者之间实现兼收并蓄,然而,正如前文所述,古希腊竞技体育的专业化,使得这种并重化为一纸空文,结果造成教育对竞技性体育的单方面强调,而忽视了智育的重要性。或者说由于竞技体育的专业化,使得教育无法在体育与智育之间维持应有的平衡。所以柏拉图对竞技体育与一般体育所作的区分,一方面部分地挽救了古典希腊的完人理想,另一方面也促成了竞技体育的独立化与专业化。古希腊竞技体育从此摆脱完人理想的束缚,无需再在体育与智育之间藏头露尾,也无需理会外界的指责,走上了与现代竞技体育相似的发展道路。

2)他区分了完人与职业人。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把人分为卫国者、战士和农民,这3类人的分类,实际上是在向专业化作妥协,前文之所以说他只是部分维护了古希腊的完人理想,原因即在于此。承认单个人不能既是智力突出的卫国者,同时又是擅长体育的战士,即承认卫国者与战士必需由不同的人分别担任,必须进行职业化与专业化。但是要想具体地在同一个体身上,把体育和智力活动均达到极至,即既要在竞技赛场上成为佼佼者,又要在课堂中堪比哲学家,则始终是不可能的。柏拉图关于3种人的分类,恰恰解决了古希腊长久以来所面临的难题,把古希腊竞技体育从完人理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有利于推动古希腊竞技体育的专业化与职业化进程。当然,由于柏拉图对智慧或智育的偏爱,造成其对古希腊竞技体育的评价不高,甚至有时过激地主张取消古希腊竞技体育,但是这些并不能抹杀其理论在客观上促进了古希腊竞技体育的独立发展这一事实。

3)他提出智育高于体育。苏格拉底明确把知识等同于美德,这在古希腊是第一次。在此之前,希腊人更多地是把力量与知识并重的人称为具备美德。柏拉图继承了这一发明,进一步提高知识在美德中的比重,认为卫国者、国王的美德全在于智慧,在于懂得如何治理国家。卫国者固然也需要进行体育训练,但这种训练更多的是出于健康方面的考虑,而非出干美德和竞技方面的要求。就这一点而论,柏拉图不仅否定了完人教育的理想,确立了专业人的方向,而且在3种不同的专业人之间确立了在智育、美德和竞技体育3方面选择上所表现出来的高下优劣关系。

竞技体育的特点范文第8篇

关键词:高校竞技体育;项目布局;河南

一、引言

自从我国于1987年开展大学竞技体育以来,在培养大学生运动员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河南省作为我国第一人口大省,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在校学生资源。近年来,河南省大、中学生运动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全国范围内,河南省学校竞技体育整体竞技水平还不是很高,优势项目很少,优秀体育后备人才日益匮乏,高水平教练严重缺失,造成目前在全国还排不到体育强省的位置。尤其是在29届奥运会上,河南运动员仅获一枚银牌,远落后于江苏等竞技体育强省,这与河南省省情极其不相符。因此,从河南省省情出发,以高校竞技体育为龙头,对学校竞技体育项目进行合理布局,制定新时期河南省学校竞技体育发展战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收集与学校竞技体育相关的文章和书籍,力求了解最新的研究现状;参考《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意见》、《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等相关文献,为本文的设计与构思提供参考。

2.专家访谈法。针对课题研究的内容,对河南省1 5名专家进行访谈,并把论文的研究结果给有关专家及时进行反馈,广泛听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专家访谈先后进行三次,广泛征询各位专家学者意见,并对论文研究结果进行专家反馈调查,及时处理反馈信息,确保研究内容的详实。

3.逻辑分析法。运用归纳、分析的方法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总结。

三、结果与分析

1.河南省高等院校竞技体育布局状况。近几年来,为了发挥普通高校在学校竞技体育发展中的龙头作用,在省教育和体育行政部门的有力支持下,高水平运动员特招规模有所增加,每年在250~300人之间,布局项目也增加到10项(田径、游泳、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武术、健美操、航模、网球)。到2007年,国家教育部在河南省设点3所普通高校{河南大学、郑州大学和河南财经学院),河南省教育厅把它布点在省内16所高校。就招生规模和项目布局来讲,河南省的高水平运动员特招规模小,布点院校少,项目布局的合理性有待进一步加强,还落后于其它学校竞技体育发达省、市。有的项目(排球)只有一个布点院校,无法形成有效的竞争机制,不利于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同时挫伤了中学课余训练和向全省高校输送人才的积极性。

2.河南省高校体育竞技项目的设置与布局。近年来,随着中原经济的崛起,也必然为中原体育的腾飞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学校竞技体育作为河南省竞技体育的新生力量也必然得到大力提倡和发展。运用田麦久先生的“项群训练理论”,对河南省学校竞技体育项目进行合理设置与布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投入学校竞技体育的人力、财力、物力的分配,直接影响河南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也会影响河南省在未来重大国内、国际比赛的成绩。因此,河南省学校竞技体育竞技项目的设置与布局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河南省位于黄河中下游,处于祖国腹地,有十省通衢之誉,是华夏文明的摇篮。从“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人类学及地域学特点”来看,河南人具有“综合区”的特点,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和中学生运动会所设置的全部运动项目都适宜在河南省开展,并有望取得优异成绩。

全运会成绩能客观反映一个地区竞技体育水平的高低。河南省在前五届全运会上的成绩,无论是奖牌、名次或总分都在20名后长期徘徊,这与河南省经济基础薄弱等环境有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从第六届全运会开始,河南竞技体育有了较大进步,奖牌名次和总分名次接近前10名或在前10名,证明河南竞技体育实力在全运会参赛单位中趋于稳定。

目前,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在国内是仅次于全运会的大型综合性运动会,也是我国学校竞技体育竞赛级别最高的体育盛会。因此,应首先在全国大运会比赛项目中选择河南省的重点发展项目。本文参考“河南省体育代表团在近三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上所取得的成绩情况”,同时又要考虑到各学校的传统优势问题,把所有竞技项目按其现有水平及进一步发展的可能,依据竞技项目的项群特点,分为优势项目、潜在优势项目和待发展项目三类。

依据田麦久的研究结论,金牌数量能集中地反映着参赛地区顶级选手的数量;前8名总分名次反映着参赛地区优秀选手层的厚度;而前8名总分则更为贴近地反映着参赛地区的总体竞技实力。在此,把近年来在国内大赛中两次以上进入前三名的项目可列入优势项目。由以上表格可以看到,河南省大多数优势项目都归属于以下两个集合:一是技能类中表现难美性、隔网对抗性以及同场对抗性三个项群;二是体能主导类周期性速度力量性、周期性耐力性以及非周期性速度力量性项群。

由表可确定河南省学校竞技体育的近期发展目标:省教育系统和体育系统通力合作,重点发展优势项目,相对发展潜在优势项目,积极开发待发展项目。其间,合理进行项目布局应在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做到项目特点与当地人文地理条件相吻合,考虑地方及各个学校的传统项目优势问题,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积极开展所选定的竞技体育项目。

四、结论

1.河南省整体布局发展不均衡,高校竞技体育布点学校数量少,应尽快增加举办高水平运动队的高等学校数量,以发挥高校在学校竞技体育运动发展中的龙头作用。

竞技体育的特点范文第9篇

劳动法律难以有效规制运动员劳动关系的原因

竞技体育职业化改革使我国运动员的劳动关系出现了新的类型———劳动合同关系,这改变了我国以往非合同劳动关系一统天下的局面,使得我国运动员劳动权利的保护有了新的模式和途径,运动员的劳动权利保护也有所改善。然而遗憾的是,我国竞技体育职业化改革还处于初级阶段,举国体制依然是我国竞技体育领域的主导体制。许多运动员依然处于举国体制之下,他们对于国家的依赖依旧,而不能成为独立自主的市场主体,当然运动员劳动权利的保护也由于原有举国体制存在的许多弊端而受到限制。体育行业自治排斥法律对运动员劳动关系的调整行业自治是竞技体育的重要特点之一,无论是国际体育社会团体还是国内体育社会团体的章程中几乎都有尽量不把纠纷交与司法处理的相关规定,这些规定显示了体育社团力图排除法律规制的倾向[3]。体育行业自治排斥法律规制倾向的存在使体育社会团体不愿接受法律的规制,这成了法律有效规制竞技体育的障碍。国际上着名的“博斯曼案件”、国内许多竞技体育领域的纠纷都在实践中印证了这一点。体育行业自治排斥法律规制的传统的存在,也造成了法律有效/,!/规制竞技体育的经验积累不足,导致许多制度设计的缺陷。出于对效率的追求和体育行业管理技术层面的需要,体育行业自治具有相当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但这也显然不足以构成体育行业自治完全排斥法律规制的理由,法律规制和体育行业自治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仍然是客观存在的。体育行业自治对法律规制的排斥自然也表现在排斥劳动法律规制上,这一排斥显然也造成了劳动法律调整运动员劳动关系的障碍。体育行业自治排斥法律规制的问题集中表现于国家与体育社会团体的关系上,解决法律规制竞技体育的问题,必须厘清国家与体育社会团体(包括国际体育社团和国内体育社团)的关系,明确体育行业自治的范围,才能确保体育行业自治是法律范围内的自治,而非法外自治。这一关系的明确,是运动员劳动权利得到有效保护的重要前提。运动员的职业特征使普通劳动法律规则在竞技体育领域难以适用诚然,竞技体育的基本体制、国家与体育社团的关系是运动员劳动权利得到有效保护的基本前提,但运动员的职业特征才是普通劳动法律规则无法在竞技体育领域适用的直接原因。深刻认识运动员的职业特征,才能够在劳动法律基本理论之上发展出能够适用于竞技体育领域的特殊劳动法律规则。与一般职业相比,运动员职业有如下特点,这些特点也决定了劳动法律对运动员职业的规制不能适用一般规则,否则将阻碍竞技体育的发展。运动员劳动能力形成的长期性和高成本性与普通劳动者相比,运动员劳动能力的形成具有长期性和高成本性的特点。对于运动员来说,他们一般年龄很小就参加体育训练,高水平运动能力的形成一般需要十几年二十几年的时间。劳动力形成过程中,运动员需要付出巨大的精力和时间成本,运动员家庭一般也都要付出较高的金钱成本。运动员进入竞技体育领域后,运动队或俱乐部还要对运动员运动水平的形成继续投入,才能最终造就一个高水平的运动员。运动员职业的非替代性竞技体育行业属于服务业范畴,运动员生产的最终产品是精神产品。服务产品的基本特点是难以标准化,运动员职业的个性化特征就更为明显。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和个人影响都很难被其他的运动员所代替。这和普通劳动的可替代特征具有非常明显的差别。运动员职业的高淘汰性在参与竞技体育训练的运动员中,一般只有极少数的运动员能达到较高的竞技水平,大量参与体育训练的人最终无法获得较高水平的运动能力。这一特点决定了对于运动员劳动权利的保护不能仅仅考虑少数较为成功的运动员,还必须考虑大量无法达到较高运动水平的运动员,因为只有较好地保护了无法获得高水平运动能力的运动员的利益,才能解除参与训练者的后顾之忧。因为对于竞技体育来说,后备人才的数量是决定某项运动运动水平的重要因素。运动员职业的非终身性运动员职业是一个非终身性的职业,这一点决定了所有运动员都需要面临二次就业的压力。运动员职业是一个体能型的职业,人的自然属性无法支撑人在整个职业阶段都从事运动员职业,“青春饭”是运动员职业的典型特点[4]。劳动法律规制竞技体育必须充分考虑运动员职业的非终身性特点,发展出特殊规则消除运动员职业的这一特点带来的对于运动员劳动权利保护的不利影响。竞技体育项目的多样性及发展的不平衡性在我国正式开展的竞技体育项目就有几十个,竞技体育项目的多样性给运动员劳动权利的保护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而且,这些项目发展得极为不平衡。竞技体育项目的多样性及发展的差异性特点与权利法律保护的一般性产生了冲突,这使得很难用一个统一的标准完成所有项目运动员劳动权利的保护。因此,法律对运动员劳动权利的保护还必须考虑运动项目及其发展水平的差异。这使得法律对运动员劳动权利的保护变得极为复杂和难以实现。

解决劳动法律难以有效规制竞技体育劳动关系问题的基本思路

当然,适宜的大环境出现之后,还需要根据运动员的职业特征设计规制运动员劳动关系的特殊劳动法律规则。确立适应时代要求的竞技体育基本体制举国体制曾经也正在为中国的竞技体育带来辉煌,但其在新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下的弊端也显而易见[5]。作为特定时期特定目的下形成的体制,其很难适应已经发展了的社会环境,新时代的种种理念也在不断地冲击着这一体制。虽然我国的体育体制改革已经在进程之中,然而它距离新的经济和社会环境的要求还有很远的路要走。竞技体育的基本体制制约着我国劳动法律对于运动员劳动关系的规制。因此,必须确立适应时代经济和社会环境要求的竞技体育基本体制,为劳动法律规制运动员劳动关系提供制度基础。3.2理顺政府、体育社会团体和运动员的关系举国体制的制度环境造成了竞技体育行政主导的基本局面,虽然我国也有体育社会团体,但体育社会团体的应有作用却难以发挥。现有制度条件下,竞技体育的 行政管理部门和体育社会团体形成了身份重合的状态,这一状况使体育社会团体失去了它民间性的基本特点,也使得政府、体育社会团体和运动员之间的法律逻辑关系产生混乱,进而导致法律对竞技体育的规制难以实现。此种情况下,劳动法律对运动员劳动关系的有效规制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必须理顺政府和体育社会团体之间的关系,使政府和体育社会团体能够各司其职,各自发挥功能。政府和体育社会团体的关系理顺了,运动员的法律地位才能够清晰,劳动法律对于运动员劳动关系的规制才能够真正实现。发展出能够有效适用于竞技体育领域的特殊劳动法律规则从前文的分析可知,运动员职业具有诸多与普通劳动职业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劳动法律理论应用于竞技体育领域时必须有合适的规则相配合才能发挥作用。对此,应当协调《体育法》和有关劳动法律的规定,在《体育法》修订时对竞技体育中运动员劳动关系的规制原则作出规定,利用特别法和一般法的效力理论实现公共劳动立法和体育领域劳动立法的对接[6]。运动员职业的劳动法律规制是一个颇为复杂的课题,对其基本问题的廓清有助于建设竞技体育领域特殊劳动立法的基本框架,有助于为发展竞技体育领域特殊劳动法律规则奠定基础。

竞技体育的特点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体育管理学;竞技体育发展模式;中国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0)04-0008-05

发展模式是发展主体为实现预期目标所采取的途径、方式、方法、手段等要素的综合。任何事物的发展必然有其相对固定的发展模式,发展模式的选择和确立,既要受发展主体主观认识的影响,同时更要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对于中国竞技体育来说,我们能够在短短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由昔日的“东亚病夫”昂首迈向今天的“第一集团”,其最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和时代特征选择了最适合的发展模式,并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竞技体育发展道路。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竞技体育发展模式必须有所创新,必须在新的时代要求、新的发展理念、新的战略思维下主动选择新的竞技体育发展模式。

1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的历史演进

1.1 “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模式

建国初期我国体育工作是按照“民主、科学、大众”的“新体育”要求,依据“普及化和经常化”的基本方针展开,当时工作重心并没有完全落在竞技体育上面。然而,竞技体育水平不高迫使我们不得不改变发展思路。为此,1959年中央提出了“开展群众性的业余体育运动和培养少数优秀运动队伍相结合,实行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和在提高指导下的普及”,由此竞技体育“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发展模式正式形成。在后续发展过程中,“提高”逐步成为体育工作的中心任务。在这一模式下,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竞赛训练体制、保障体制全面重建,形成了国家体委、全国体总、国防体协分工协作的组织管理体系和以中央体训班、军区体工队为班底的国家队建制。在“普及和提高相结合”发展模式下,我国竞技体育在短时间内取得了巨大突破,初步实现了腾飞。

1.2 “缩短战线,保证重点”发展模式

20世纪60年代,全面调整“”运动导致的国民经济比例关系失调。在体育领域调整中,国家体委提出将“体育工作重点放在运动训练上”,为“缩短战线,保证重点”发展模式奠定了基础。在实践中,首先限制了发展规模,撤销省以下一切专业运动队设置,仅保留中央和省一级(含八一体工大队)两级优秀运动队,将发展竞技体育的任务集中到中央与省一级体委手中。其次,全面调整项目布局,确立了田径、体操、游泳、足球、排球、乒乓球、射击、举重、速度滑冰等10个重点发展项目;在运动员培养上则正式形成了“一条龙”结构的“三级训练网”培养体制;竞赛安排则按照“国内练兵,一致对外”的思想以及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需要具体展开,建立起完整的竞赛制度。

1.3 “适度赶超”发展模式

20世纪70年代末,竞技体育重返国际体坛后,参与国际体坛竞争的重任为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提出了迫切的要求。为此1979年全国体工会确立了“省以上体委在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前提下侧重抓提高”的战略,这一战略为竞技体育适度赶超发展模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不仅如此,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也主要围绕如何实现赶超发展来展开。例如,管理体制方面,我们在肯定现行体制“基本可行”的前提下,通过调整机构设置、完善机构职能,强化体委对竞技体育管理力度;训练体制改革依照“思想一盘棋,组织一条龙,训练一贯制”的原则,以奥运会设项为标准调整项目布局;人才培养则在继续强化“一条龙”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提倡和鼓励城市、行业、企业、高校办队,拓宽人才培养渠道;竞赛体制改革继续根据“国内练兵,一致对外”的原则,以奥运会为最高目标,以全国综合性竞赛为重点,对国内赛事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合理配置、科学衔接,形成以奥运会为核心的相互衔接的“一条龙”竞赛模式。

1.4 “集中双轨”发展模式

市场经济改革目标确立后,竞技体育也围绕市场经济开启了建设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体制和新机制的改革历程。在改革过程中,伴随着新体制、新机制的逐步建立以及《奥运争光计划纲要》的制定实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也由上一阶段的适度赶超发展模式演化为国家体育总局集中领导下的“双轨发展”模式,其主要特点是:行政管理体制方面,通过机构改革和职能转换,在强化体育总局宏观调控基础上,实施管办分离,将具体事务交由事业单位运作实施;项目管理方面,在坚持由政府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的大前提下,实施分类管理、分类投入:奥运项目以国家管理、投入为主,社会投入为辅;非奥项目在国家补助基础上主要面向社会和市场;人才培养则在坚持专业队“一条龙”培养模式的前提下,积极探索专业队体制外的俱乐部、高校、协会等多种培养途径;竞赛体制改革则在继续强化全运会为奥运会练兵、确保“奥运争光”目标实现的前提下,以足球为突破口,进行职业化改革试点,推进赛制多元化、社会化和市场化。在“双轨”模式推动下,不仅竞技体育改革进一步深化,而且运动技术水平也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2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的特征

2.1 “为国争光”的目标取向

我国竞技体育以“为国争光”为最高使命,这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选择。现代西方体育传入我国是发生在近代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当时引进西方体育,是中华民族先贤为寻求“救亡图存、强国强种”的济世良方而做出的主动选择,即“体育救国”。因此现代竞技体育的选择和引入,其实已经内含了“求强致富”的时代要求。而一经选择,竞技体育就自觉、主动地融入了这一伟大的历史进程之中。因此,无论是“救亡图存、强国强种”,还是后来的“为国争光”,都是历史赋予中国竞技体育的使命。从竞技体育发展模式本身来看,虽然建国以来随着时代的变迁,竞技体育发展模式本身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为国争光”的目标取向却一直未变。正是紧紧围绕“为国争光”的目标取向,我们才不断依据时代背景和现实条件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以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为国争光”的目标取向主导了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选择、演变的历史进程。这一点,从20世纪60年代的“精神原子弹”、80年代的“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以及90年代以来的“奥运争光”,都得到了集中体现。

2.2 “赶超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

竞技体育“为国争光”的崇高使命对其运动技术水平提出了特殊的要求,然而历史留给我们的基础又

相当薄弱,这就是竞技体育确立“赶超发展”的战略思路最基本的认识基础。为了能够在国际赛场升国旗、奏国歌、扬国威,实现“为国争光”,我们必须采取非常规的发展思路,以更短的时间、更快的速度、更高的效益,克服历史与现实的种种不利条件,实现竞技体育的跨越式、超常规发展,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赶超发展”。回顾建国以来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的演变历程,从“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发展模式开始,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就成为体育工作的中心任务之一,“赶超”的战略指导思想就已经体现出来,而此后“缩短战线、保证重点”模式、“适度超前”发展模式更是鲜明、集中地体现了“赶超发展”的战略思路;即使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当前,我们之所以一再强调竞技体育自身特殊性而保留政府在其发展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即选择总局集中领导下的“双轨”发展模式,深层次的原因就在于政府的强有力支撑能够保证“赶超发展”任务的顺利实现。而2008年奥运会上中国竞技体育展示出来的强大实力,也完美地诠释了“赶超发展”战略指导思想的历史价值。

2.3 “突出重点、带动一般”的工作方针

从最初确立“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发展模式起,我们就已经意识到,要想在我国体育资源极度短缺的现实条件下确保体育事业的发展,必须抛弃“一大二公”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否则结局只能是总体低水平发展。正是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我们采取了“以重点带动一般”的工作方针,即“以竞技体育的发展带动体育事业整体发展”。在竞技体育优先发展的前提下,我们又通过竞技体育发展重点的确立(重点项目、重点队伍、重点人才),最终形成以优势项目、优秀运动队以及专业队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的竞技体育工作方针,即通过优势项目发展带动竞技体育整体实力提升,通过重点队伍带动竞技体育人才队伍建设,通过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带动整个体育人才队伍的建设。正是在“突出重点、带动一般”战略方针指导下,我国竞技体育以及整个体育事业才能在短时间内实现跨越式发展。而从竞技体育发展模式本身来看,无论是“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模式、“缩短战线、保证重点”模式、“适度赶超”模式还是“集中双轨”模式,无不很好地贯彻了这一工作方针。

2.4 政府为主体、社会为补充的发展思路

国家利益至上的目标取向以及“赶超发展”的战略思路决定了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必须依托强有力的支撑。而我国政权组织形式、运行方式及资源供给制度决定了无论在何种条件下,政府都是最有力、最有效的支撑和保障。在改革开放之前的总体性社会结构中,国家是一切资源(行政资源、经济资源)的供给者和分配者;而改革开放之后虽然市场机制逐步引入,总体性社会结构有所分化,但是“市场机制”仍然处在国家总体宏观调控之下,而绝大部分资源仍然被政府所垄断。这就决定了无论采用哪种竞技体育发展模式,政府都将充当管理主体和投入主体角色。在管理中,国家凭借自上而下层层设立的体育行政部门,通过统一目标、分解任务、协调步调保证战略构想顺利实施。在投入方面,国家把竞技体育纳入国民经济发展总体部署,由国家财政(中央和地方两级)统一划拨和调控。只不过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结构及其运行方式的变迁以及社会力量的增强,社会在竞技体育发展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校、企业、俱乐部、社团、个人都参与到竞技体育发展中来。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不仅在投入方面成为国家力量的有效补充,同时对于竞技体育体制改革也产生了强大的冲击,推动改革不断深入。

3 当前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在整体上仍然坚持国家体育总局集中领导下的“双轨”发展模式。这一模式的选择和实施,不仅可以最大限度避免由于改革给竞技体育发展带来的冲击,同时也有利于竞技体育自身改革的稳步推进。但是我们必须明确,作为社会的子系统之一,竞技体育不可能长期游离于社会整体发展之外。因此,从社会整体改革发展的视角出发,明确当前竞技体育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将为我们进一步深化竞技体育改革、重构竞技体育发展模式提供最基本的认识依据。

3.1 战略目标局限

战略目标是制定和实施战术措施的前提和基础。虽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为国争光”的目标取向为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的选择和确立提供了思想基础。但是在历史的车轮面前,如果我们不顾社会以及竞技体育自身发展的客观实际,仍然把“为国争光”作为竞技体育的最高目标,必然导致竞技体育发展与时展要求相脱节。

从目标性质来看,“为国争光”的目标取向其实质是国家政治诉求在竞技体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因此,选择“为国争光”为最高战略目标,也就意味着我们自然而然地把发展竞技体育的目标追求限定在国家政治利益上面。

从目标内涵来看,选择“为国争光”作为竞技体育最高战略目标,其实就等于把竞技体育的政治功能放在首位,而其经济功能、社会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健身功能等多元价值功能无疑会被边缘化,自然也会影响其多元功能的发挥。

从目标惠及的对象看,虽然“为国争光”反映的是全民利益,但是这种利益一方面是以抽象的“国家”为依托的,另一方面主要限定在精神需求方面,而在实际发展过程中,由于存在运动员、教练员、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家庭、个人等多元参与主体以及多元利益追求,因此,纯粹的国家利益、精神利益必然会影响到多元利益主体的利益获取。

3.2 战略指导思想落后于时代要求

在“为国争光”目标指导下,当前我国竞技体育仍然坚持“缩短战线、保证重点”的基本原则以及“赶超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而这些指导原则和思想与科学发展观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倡导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相比,明显落后于时代要求。

首先,“赶超发展”是我们在资源极度短缺时期为实现特定目标而做出的应对性选择,这一思想本身就带有明显的时代烙印。当前虽然我国竞技体育整体实力同美、俄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是毕竟金牌和奖牌数量已经进入“第一集团”,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超越了两个对手,所以严格说,单纯的“赶超”任务已经基本完成,此时我们如果仍将“赶超”作为指导竞技体育发展的基本思想就显得不合时宜。

其次,“缩短战线、保证重点”发展思路源于资源的短缺,虽然当前竞技体育资源仍然略显不足,但就其总量而言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我们如果不顾这一实际仍然将“缩短战线、保证重点”作为发展竞技体育的基本指导思想无疑是落后于时代的。

再次,为了实现“赶超”任务,我们一直都坚持甚至过分依赖“缩短战线、保证重点”发展思路,使得全面提高竞技体育整体实力和综合国际竞争力面临着诸多挑战。这主要是源于我们片面理解“缩短战线、保证重点”的战略思路而将发展重心落在少数优势项目以及极少数优秀运动队(员)上面,使得竞技体育整

体实力的提升面临着严峻的“短板效应”:潜优势项目数量偏少、弱势项目与世界水平差距悬殊。再加之优势项目优势地位不断遭遇强烈挑战,这些都给全面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埋下了诸多隐患。

3.3 战术措施与社会改革发展不相适应

为了保证“为国争光”目标的实现,我们一贯坚持采用“举国体制”。虽然从体制本身来看,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探索实践,我们已经在“举国体制”的运作实施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一度成为他国仿效的“法宝”。但是随着改革不断深化,“举国体制”却因为自身不可避免的时代局限性而表现出与社会发展不适应的一面。

首先,“举国体制”强调“管办结合”的组织格局与社会改革要求的“管办分离”的基本取向相矛盾。“举国体制”管理模式下,政府职能部门不仅是竞技体育战略规划的制定者,同时还是战略措施的实施者,这种政府既管又办,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组织格局,把竞技体育发展置于政府直接控制之下,不仅极大地限制了政府宏观调控职能的发挥,同时也限制了社会力量的有效进人,导致竞技体育发展缺乏应有的后劲和活力。

其次,“举国体制”强调计划为主的管理方式以及以行政命令、计划指令为主,资源配置方式也与市场经济要求的多元管理方式以及以竞争机制、供求机制、价格机制为主的资源配置方式存在矛盾,而这种矛盾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而进一步激化。

再次,政府为主体、社会为补充的投入机制使得竞技体育的发展始终难以获得真正的社会支持。竞技体育资源的极端国有化使得国家不得不一再追加财政拨款,加重财政负担;另一方面,社会资金不能畅通地流向竞技体育,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4 未来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的选择及变革

4.1 模式的选择

如果说此前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的选择和确立在某种程度上是特殊时代背景下的“应对性”选择,多少还带有“不得已而为之”意味的话,那么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进行、综合国力的提升以及竞技体育整体实力的增强,当前我们选择新的竞技体育发展模式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必须以新的时代要求、新的发展理念、新的战略思路来主动选择新的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纵观当今全球,虽然大多数国家在竞技体育发展过程中采用的发展方式手段有所不同,但是就总体发展模式而言,大多数国家都倾向于选择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发展模式,结合当前我国社会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以及《竞技体育“十一五”规划》的基本要求,未来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也将是政府和社会相结合的发展模式。这也是未来我国竞技体育深化改革的基本目标。

4.2 模式的变革

1)目标任务多元化。

模式的变革必须以战略目标的转移为前提。因此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的变革必须从战略目标的调整人手。具体来说,就是要改变过去不顾竞技体育发展实际,强制性地将不同类型竞技体育完全纳入“为国争光”目标体系的倾向,转而根据竞技体育自身发展实际以及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确立以“为国争光”为龙头的竞技体育多元化目标任务。

竞技体育以“为国争光”为龙头,这是历史赋予竞技体育的特殊使命以及竞技体育获取社会资源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必须予以坚持。而“多元化”的目标任务则要依据竞技体育实际发展来确立。多元化的目标任务主要是基于当前我国竞技体育项目发展呈现“奥运争光”类、职业体育类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项目这样3类,不同的项目有不同的目标取向:“奥运争光”类项目作为国家公共产品坚持“为国争光”的目标;在市场经济基础组建的职业体育,应按照市场价值规律运作,以盈利为主要目标;介于两者之间的项目,应以满足特定群体需求为主要目标任务。经过划分,使不同项目呈现不同的功能空间和边界条件,并最终形成以“为国争光”龙头的目标任务多元化体系。

2)政府主导,社会运作的组织模式。

政府主导,社会运作的组织模式是社会改革对竞技体育提出的必然要求。由于一段时间内,我国竞技体育仍然要以“为国争光”为龙头,因此政府作为公共利益和公共意志的代表,必须在推动竞技体育发展、满足社会公共需求过程中承担义不容辞的主导责任,这不仅是竞技体育产品性质所决定的,同时也是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未完成,市场组织、社会组织发育程度不足的现实情况所决定的。但是,“政府主导”不等于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管办不分,而是要明确政府职能的边界条件,使政府以发展规划者、事业投资者、政策制定者、公平调节者、运行监管者的身份发挥作用。

“社会运作”则是指竞技体育具体事务的运作管理应该交由市场或者是社会组织来具体负责。就目前来看,首先应当确立各单项体育协会、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中国奥委会的发展主体地位,其中单项协会主要负责该项目发展的具体事宜;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主要以协调和平衡全国范围内竞技体育发展为主;中国奥委会则主要处理与奥运会相关的竞技体育事务。通过上述权责的划分,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具体运作的组织模式。

3)分类发展、多元参与的资源整合模式。

分类发展、多元参与的资源整合模式是有效缓解我国竞技体育发展资源供需矛盾的途径之一。根据当前我国竞技体育项目发展分类,可以尝试如下措施:“奥运争光”由于是满足全民精神需要的“公共产品”,因此,国家必须承担投入主体的角色,同时积极寻求社会支持;职业体育类项目由于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同时又具有较好社会和经济效应,因此,企业、家庭、甚至个人等市场主体应当是投资主体;而处于两者之间的绝大部分项目,由于其目标任务的双重性,因此其投资主体也应当具有双重性,即主要以社会组织投入为主,国家根据实际需求给予一定的资助。通过上述分类发展、多元参与的资源整合,逐步形成奥运项目,国家为主,社会为辅;职业体育,市场为主,国家扶持;非奥项目,社会为主,国家为辅;将政府机制、社会机制和市场机制有机整合的发展模式。

竞技体育的特点范文第11篇

关键词:中职教育 竞技项目 现代流行项目 开展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8(a)-0254-0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课程的改革也在逐渐深入。在中职体育教学中,传统的单一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教育模式需要改革,特别是对体育项目要加大改革力度。要让学生们认识到体育项目不仅仅是单一的,而是丰富多元化,与现在的体育项目设施与流行项目相结合,促进新课程的改革,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好的展现体育竞技的魅力。随着中职教育的各专业和项目的技能竞赛开展的越来越丰富多彩,让我们意识到竞技体育项目在教育中有着相当重要的位置。技能竞赛可以帮助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检测。也可以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竞技体育项目尤其适合技能竞赛,可以是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专业水平,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在中职教育中引进现代流行体育项目,有利于学生回归到正规的体育训练中,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1 中职体育教育中竞技体育项目开展的问题

社会的发展进步带动了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传统单一化的中职体育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需求,竞技体育项目和现代流行项目的开展为新课程的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竞技体育项目和现代流行项目的开展仍存在一定的问题。竞技体育也被称之为竞技运动,体育竞赛是竞技体育的主要特征,体育成绩的优劣与比赛的胜负通常以体育成绩的优劣和比赛的胜负来判定学生们的体能素质。学校在体育课程中安排的竞技体育方面仍然存在许多不足,而项目的设置上也存在着严重的体育发展项目比重失调的问题。中职体育是传播竞技运动文化的重要途径,因此,想要实现将体育竞技与教材有效完美的结合,不仅仅要加强学生们的竞技项目中必要的体能训练,还要从根本上让学生了解体育竞技的文化。但是竞技运动与体育教材的融合是十分不易的,有些经济体育的教育教学做不到本土化,找不到协调关系的连接点,这使竞技运动与体育教材的融合变得十分困难,再加上学校的想要实施这一方面还是有许多困难的,比如:学校的实际体育竞技内容和体育教材的连接上并不能做到百分百的融合,因此,实际教学情况与体育竞技的情况有着本质上的差别,导致中职学校在实现体育竞技项目并不能完好的开展,当然也不能与时俱进的和国际接轨。

2 中职教育中竞技项目和现代流行项目的开展策略

2.1 竞技体育项目的开展

大多数的中职学生毕业之后要面临着步入社会,如此学生们的心理将会有着正常的焦虑不安的情绪。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就可以通过利用自己在学校时老师教过的竞技中的体育训练来有效的缓解、释放自己内心中压抑、不安的情绪,降低心理方面给自己带来的压力,对待社会,对待工作,可以用更加积极向上的态度去对待。教师可以在竞技体育的训练过程中,想要让学生步入社会后增强自己的抗击能力,使得学生可以在社会工作中良好的生存,用平常心对待自己的工作,就要针对学生身体素质情况以及体育竞技的情况,寻找一种可以将技能、趣味、思想结合到一起的竞技体育训练方法。针对不同学校具有的不同特点,中职竞技体育教学项目的开展方式也存在差异。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竞技体育已经成为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中职教育中竞技体育项目的开展需要根据各自学校的不同特点,使用不同的开展方式,学校应该加强竞技体育项目方面的科学研究,教师也要对竞技体育知识有着一定深度的了解,并与自身结合,使得自己更加充分的认识到竞技体育给学生们将会带来的好处。学生们每个人的体能,素质都是不一样的,教师要对不同的学生身体与素质情况制定不同的强化竞技体育训练的计划,更好的让每位学生的技能都有效快速的提高,使得学生可以在参加竞技比赛时取得优异的成绩。另外,因为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不一样,教学应该有针对性,而非盲目的地引进竞技体育项目,利用竞技体育项目的多元化功能,促进竞技体育项目在学生的生活中的开展。在中职教育中开展竞技体育项目不仅要针对不同学校的不同特点实行不同的开展方式,针对不同学生不同的体育素质,也应使用不同的教育方式。例如:在中职体育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开展乒乓球、足球、篮球等竞技体育项目。实践证明,中职学生在学校学习了这些体育项目之后,还可以在日后开始工作以后利用业余时间运用这些学过的项目进行健身等活动,实现了人们群众普遍健身的全民健康目标。

2.2 中职教育中现代流行项目的开展

中职教育尤其自身的特点,中职教育的提点是中职教学的体育教育中开展现代流行的项目依据。教师不仅要对适合学校开展的项目进行选择,还要注重流行项目在学生们的生活中带来有益的效益,将学生们的健身方式,趣味等级,考虑进去。中职学生们的心理健康问题至始至终都是十分重要的,心理思想,健身,品质,体育是否具有积极影响是教师选择现代流行项目的几个重要的依据。教师选择的流行项目应该符合大多数学生的兴趣爱好,在教学的时候,老师会讲解体育课程的基础特点,并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编写教案来进行教学。对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进行分析并且分类,将其与体育教材有效的融合在一起,让学生感受到体育课堂的快乐。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现代流行项目的开展需要结合中职教育的特点进行。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现代流行项目的开展需要教师根据实用性原则对学生进行指导。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兴趣爱好是影响教师选择现代流行项目的关键因素,课堂上需要教师将所选项目和体育教材有效的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同时,现代流行项目的实用性也是教师进行选择是应该重点关注的一个条件,有实用性的项目可以在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后仍然能得到传承和发展,从而达到不断增强身体素质的目的。例如,在中职体育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开展篮球、足球、瑜伽、网球等现代流行项目。事实证明,中职学生经过这些体育项目的锻炼之后,还可以在日后开始工作以后利用业余时间运用这些学过的项目进行健身等活动,实现了人们群众普遍健身的全民健康目标。例如,根据学生的特点,教师可以对其进行健美操项目的教育训练,一般高职院校对健美操项目的开展较多,而中职院校则普遍较少,健美操就是愿意学生为主体的教学项目,让学生进行身体方面的联系,将有关联的项目融合在一起,比如:音乐和舞蹈。这样一来,学生在参与这些体育项目的过程中,既可以得到全方位的锻炼,还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以及内在的气质。在中职教育中开展现代流行项目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可以使学生的个性特点得到充分的发挥,促进学生自主锻炼的积极性,从锻炼延伸到教学,提高学生训练的兴趣,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

3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的教育方面也在日益完善,中职院校的体育教育方式也在不断改进创新。在中职教育中开展竞技项目和现代流行的项目,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训练的兴趣,还有利于学生身体健康的发展,帮助学生回归到正规的体育训练中。

参考文献

[1]何润培.创新体育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J].咸宁学院学报,2011(8):91-92.

[2]方展画.切实推进专业课程改革全面提升职业教育内涵[J].职业技术教育,2013(33):46-47.

竞技体育的特点范文第12篇

关键词:竞技体育 思想 发展 趋势

竞技体育思想同体育的概念一样,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部分。广义的竞技体育思想:在一定的政治和经济制度下,人们对以比赛基本手段、以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社会的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的全面的认识。狭义的竞技体育思想:即竞技体育思想,是指在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下,人们对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传授技能、技术、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训练过程的总的认识。

1 我国竞技体育思想发展的历程

竞技体育思想的演变划分为六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新中国成立之初“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向世界展示自信与自强;第二个阶段劳动、军事代替竞技体育时期;第三个阶段重点抓提高阶段(中国特色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形成);第四个阶段是改革开放初期要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体育外交;第五个阶段在全球化背景下和平发展、改革开放的中国用竞技体育显示改革开放的成果;第六个阶段“以人为本”是竞技体育思想人文精神的集中展现。

1.1 新中国成立之初“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向世界展示自信与自强(1949-1965年)

新中国建立前,劳动人民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营养缺乏,劳累过度,导致体弱多病而又得不到治疗。鼠疫、霍乱、天花、疟疾等烈性传染病肆虐为患,夺去无数人的生命,甚至全家、全村灭绝。据1948年(民国37年)调查,单疟疾患者就多达2.8万余人。当年壮丁体检19800人,有明显病残的不合格者竟有12150人,占被检查人数的61.4%。其体质之差,可见一斑。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1952年6月10日,同志发表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题词。1953年底,全国体育运动委员会党组向中央提交了《关于加强人民体育运动工作的报告》。正是在这些思想指引下,新中国体育事业开始了自己的奠基之旅。为我国竞技体育思想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1.2 劳动、军事代替体育时期(1966~1976年)

“”开始后,竞技体育思想与整个体育事业 一样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一些极“左”的东西也进了全运会并喊出了“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口号,这一口号从人文的、体育的观念来看,没有什么错误。但当时在运动场上,这句口号的本质被歪曲了,竞技体育的本质被抹煞了,竞技体育的魅力也不复存在。

1.3 重点抓提高阶段(中国特色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形成1977-1983年)

1979年中国恢复了与国际奥委会的正式关系,重返奥林匹克大家庭后,中国当代体育成了世界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机遇,迎接挑战,发展竞技体育以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被提到了极度重要的位置。那个年代,国家但凡想干一件事,就一定会举一国之力去尽力做,而且多半都能干成,比如女排、乒乓球,当年就是全国人民玩乒乓、打排球,造就了排球三连冠、乒球七冠囊括。

1.4 第二个阶段是改革开放初期要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体育外交(1983-1995年)

1984年,党中央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体育工作基本经验的基础上,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发展体育运动的通知》,提出了加快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工作措施,体育事业开启了发展的“黄金时代”。中国体育迈出了走向世界的关键一步。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体育外交的思想更加不可阻挡。从2001年中国篮球运动员王治郅加入NBA开始,姚明、易建联等中国球员接连赴美,美国人通过他们的表现看中国,而中国人则通过NBA了解美国。姚明如今已被中美两国许多人视做中美文化交流的大使。对于世界政治格局以及中国的发展而言,“体育外交”意义非比寻常:小球改变了当时国际的形势,中国获得了一个安全的国际环境,使我们能专心致志地搞经济建设。中国今天国际地位的形成,可以追溯到乒乓外交。

1.5 在全球化背景下和平发展、改革开放的中国用竞技体育显示改革开放的成果(1996-2008年)

改革开放国策的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中国加入WTO,这一切使得中国正在发生急剧深刻的社会转型,现代化成为社会发展的时代主题。在这种背景下,竞技体育思想状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的特质。

1.5.1 竞技体育职业化

1992年6月召开的著名“红山口会议”,以足球改革为突破口的新一轮改革发展战略开始酝酿,并由此揭开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体育深化改革的序幕。1993年以后,在足球改革初见成效的影响下,经验被推广到其他体育领域和运动项目中,拉开了我国竞技体育职业化的帷幕,推动了整个竞技体育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

1.5.2 竞技体育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全面融合

从中国女排的拼搏精神到乒乓球队的长盛不衰,从姚明、郎平的“走出去”到众多外籍教练员的“请进来”,从国际体育名牌风行中国到中国民族品牌装备国际明星,当今世界,竞技体育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全面融合,使我国运动员的价值观更加理性。

1.6 “以人为本”是竞技体育思想人文精神的集中展

现(2008-至今)

北京奥运会之前,竞技体育在很多时候被赋予了特殊的政治含义,而北京奥运会后,竞技体育自身的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掘。正是因为这种进步,北京奥运会喊出了“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的口号。“健康重于金牌”的人性化理念在北京奥运会上也得到生动诠释:身负众望的刘翔因伤退赛后,得到了全社会普遍的理解;几乎与奥运共生的“爱国主义”,在本届奥运期间,并没有那么高调,媒体的报道,少了很多“为国争光”,“他是中国的骄傲”这样的字眼。

2 我国竞技体育思想的发展趋势

2.1 “以人为本”是竞技体育思想发展的本质回归

北京奥运会的胜利召开,使“以人为本”更为深化,使全民健身在中国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促进中国人的全面进步和发展。在这60年里,老百姓对体育的观念也有了很大改变。经过奥运盛会的洗礼,人们对体育的理解逐渐回归本质:竞技只是手段,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才是奥林匹克的真谛。它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以人为本”要求使运动员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以人为本”的思想下,竞技体育思想应从运动员树立“以人为本”的观点出发,切实加强竞技体育工作。

2.2 中华体育精神是我国竞技体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体育精神是我国竞技体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全国各个行业、各条战线的同志们都要大力发扬振兴中华、为国争光的爱国主义精神,大力发扬顽强拼搏、争创一流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勇于创新,力攀高峰。

2.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举国体制”是竞技体育发展的趋势

在我国,使我国竞技体育能在经济比较落后的情况下,使我国的竞技体育快速发展的是“举国体制”。在举国体制的作用下,我国在亚洲已牢牢确立竞技体育霸主地位。今天,尽管中国体育的“举国体制”仍存在有很多问题,需进一步完善。但不能对“举国体制”全盘否定,而应在吸纳优势的基础上,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部分,即探索新的模式。

2.4 具有中国特色的竞技体育思想将会在实践探索与改革发展中逐步形成

随着“以人为本”思想的出现,对竞技体育功能与人的培养的认识的深入,以及对竞技体育特性讨论的逐步展开,对竞技体育思想的研究将会从更多新的角度展开。这种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竞技体育思想将将会在体质教育论与运动教育论思想基础上引入运动目的论教育思想,并使之交融。从重视竞技体育的生物改造功能转向在不轻视竞技体育生物能的同时,强调竞技体育对人的社会化作用和文化传递功能。

2.5 竞技体育思想的发展变化离不开体育媒体的宣传

从建国初的一报几刊到如今几乎每报必有体育版或体育专栏、体育类专业报刊遍地开花、互联网和手机报实现了体育资讯的即时播报,从广播独领三十余年到卫星体育频道24小时放送,互动式、点播式体育节目唾手可得,中国体育传媒所走过的每一步都与新中国竞技体育思想发展变化交相辉映,与人民由最初仅是为了满足生存需要的参加体育活动,到参加体育运动就是健康和快乐,人人都乐于参与体育运动,享受体育运动的益处的的战略转折的进程水融。伴随着中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加速发展,中国的体育传媒还将持续发出中国的强音,去冲击世界的视网膜,去震撼世界的神经,引导世界人民正确地参加竞技体育运动。

3 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上述几种竞技体育思想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发展起来的,每个时期的竞技体育思想,都有与其历史时代相适应的主要特点和所发挥的历史作用即具有竞技体育思想的阶段指导性;比较而言,不管哪个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竞技体育思想都体现了体育思想的价值;不同历史时期的竞技体育思想,具有其明显时代的特征,但相互之间又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凸现出一种继承和发展的递近关系,并由此发展形成了当今一个比较完整的体育思想体系。

参考文献:

[1]乔克勤,关文明.中国体育思想史[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3.

[2]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体育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3]曹维劲,魏承恩主编中国80年代人文思潮[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

[4]刘苍劲.中国发展和改革开放史[M].1949-1995.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5]陈融.析改革开放20年中国体育思想之变革[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9,23(4):11-15.

[6]荣高棠主编.当代中国体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7]张文英.中国不同历史条件下几种体育思想的形成及现实意义[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627(6):104-107.

[8]中国体育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7.

[9]http://.60年,我们的身体素质有了什么变化?2009,09,23,00:35.

[10]韩学民,申海军,郑兵.建国60年以来中国竞技体育发展回顾与启示[J].体育文化导刊,2009,86(8):55-57.

作者简介:

李晓莉(1966-),女,主教练,陕西定边人,研究方向:田径训练与竞赛。

竞技体育的特点范文第13篇

1. 自然科学提供了科学化的运动员选材标准

运动员选材是否得当、是否具有很大的潜力, 对培养优秀的竞技体育运动员, 提高竞技体育水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为不同的竞技体育运动项目对运动员具有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有不同的要求, 如举重项目要求运动员身高不能太高, 腰部柔韧性好、肩关节灵活、身体协调性好等。不同的人因为生理特点的不同, 造成发展的潜力也不同, 适合练习跳水的不一定适合练习跳高, 适合跨栏的不一定适合100米, 所以运动员的选材是非常重要的。及早地对有潜力的运动员因材施教、科学培养, 既能避免优秀选手的埋没, 又能节约训练成本, 总结选材和训练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形成经验, 从而促进我国竞技体育运动的发展。

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 基因技术逐渐成熟, 人类基因组序列草图也基本完成, 该技术在竞技体育领域中运动员的选材上应用日趋广泛。由于生物学家已经从基因的角度研究出某些基因能显著影响人类的运动能力, 而且还从分子水平的角度总结出人体在长期运动的变化规律。这样, 在对运动员进行选材时, 就能提前根据科学的经验对其运动潜力进行评估, 综合评定选材运动员是否适合所从事的竞技体育运动项目, 并能够达到所从事的竞技体育运动项目的竞技水平。例如, 可以通过自然科学中的基因诊断技术, 对运动员的运动能力、运动协调性、身体柔韧性以及身体机能等进行测试分析。因此, 自然科学的发展可以让运动员的选材更加科学化、准确化、具体化。

2. 自然科学对竞技体育运动训练的影响

自然科学的发展让越来越多的高科技技术应用于体育运动训练中来。在当今的国际形势下, 竞技体育的发展水平主要取决于科技水平。因为当今各项竞技体育项目经过多年的发展, 竞技水平已经基本上要求运动员接近或达到生理和心理极限, 如果想要在竞技水平上有进一步的突破, 只有通过科技手段来提高训练成绩和效果。因此, 自然科学的发展是提高竞技体育成绩的必要条件, 主要通过体育运动器械的改善及高科技手段辅助训练等手段来实现。当自然科学的先进成果, 如高敏度传感器、计算机模拟技术、高速摄像机等技术在体育训练中普及和应用时, 竞技体育便进入了飞速发展期, 成绩的突破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自然科学技术使得训练更科学、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率, 加速了人们对如何提高竞技体育运动训练规律的认识与掌握, 这样就会一定程度地缩短运动员培养周期, 降低运动员的培养成本, 提高运动员的培养效率, 更有利于培养出高水平的优秀运动员。[]

自然科学对竞技体育运动训练的影响还表现在对运动员装备的改变上。由于竞技体育是一种高水平的竞技运动, 各运动员的运动潜力差别并不大, 运动训练的设备与方法手段也因为国际交流变得基本相同。所以运动装备科技含量的高低, 会一定程度上影响竞技体育的成绩。比如说鲨鱼皮泳装, 可以减少游泳时水的阻力;而对于田径比赛, 跑鞋的舒适度甚至是鞋钉的数量和长度、鞋钉之间的距离和分布都对竞赛成绩影响很明显。田径赛场上, 冠军和亚军之间, 差别往往是零点几秒。而这差别产生的原因, 一方面可能是运动员运动竞技水平的差别, 也可能是临场时的心理状态, 当然, 也有可能是跑鞋、服装的科技含量的高低。高科技的跑鞋, 可以更贴合运动员的脚掌与脚踝, 其合理的外形设计, 能最大程度地减小比赛中的空气阻力, 把运动员的技术特点最大化地表现出来。据资料报道, 亚洲飞人刘翔, 其所穿的跑鞋, 为NIKE公司专门为其定制的。通过科学技术手段, 运用计算机, 模拟分析了刘翔跨栏过程中的动作特点, 并结合刘翔脚部基本数据特制而成。刘翔比赛所穿跑鞋, 相比其它一般跑鞋, 质量更轻, 而且鞋子底部的鞋钉仅设计了10颗, 这样可以有效减少比赛时赛道上遇到的阻力。鞋钉位置分布和一般跑鞋差别也很大, 是根据其跨栏时脚掌落地点的习惯量身制作。由此可见, 自然科学对竞技体育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对于成绩的提升也是显而易见的。

随着自然科学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竞技体育运动, 竞技体育的竞争也越来越依靠科技实力。从这个角度来看, 近几届的奥运会在运动员竞技水平处于同一水平线时, 哪个国家的选手在训练时选用的设备越好、装备越先进, 这个国家获胜的可能性就越大。

3. 自然科学的发展可以更有效地保证竞技体育的公平性

在竞技体育中, 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科技手段应用在竞技比赛中, 比如高清摄像头、全自动电子计时器、全程监视器、终点摄影设备、数据传输设备等, 可以有效地减少人为因素对成绩的判定, 从而保证竞技比赛的公平性。例如, 有些运动员为了取得好成绩, 私自服用兴奋剂, 这在自然科学发展水平较低的年代, 很难被检测出。而现在, 随着兴奋剂检测技术的发展, 可以比较准确地查出参赛运动员是否服用兴奋剂, 服用何种类型的兴奋剂, 从而保证竞技比赛的公平性。还有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 百米比赛时冠军的准确判定由于各位参赛选手实力基本相当, 时间差距并不长, 甚至只有零点零几秒, 这时仅仅凭着裁判或者观众的眼睛以及手动计时难免会出现判别的错误。自然科学的发展, 出现了终点摄像机设备和全自动电子计时设备, 这样, 就能清晰地记录终点的每一个细节, 准确判定出参赛运动员的终点名次, 从而有效地保证竞技比赛的公平性。

4. 自然科学的发展扩大了竞技体育在人类生活中的影响

众所周知, 竞技体育的比赛盛会多种多样, 这为人类的文化生活增添了色彩。其中, 最大规模的竞技体育当属法国教育家顾拜旦提倡的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现代奥运会。每届奥运会都吸引着全球的体育爱好者的关注, 自然科学的发展, 促使奥运会的吸引力越来越强。比如传播途径越来越多, 由最初的广播、报纸等媒介, 逐渐变为电视同步直播、网络同步直播。传播媒介的改变, 使观众对奥运会的进程, 由滞后性知道比赛结果发展到同步参与。而且自然科学的发展, 让交通工具变得更快速, 使得地球变得越来越小, 人们可以方便快捷地到达比赛现场, 感受运动会的激情。同时, 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互动, 让观众感觉融入到赛场。自然科学发展带来的这些变化, 都无形地扩大了竞技体育的魅力和吸引力。

二、自然科学对竞技体育的负面影响

1. 自然科学的发展扩大了兴奋剂的使用范围

自然科学的发展, 虽然对竞技体育运动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但是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因为随着人类的发展, 竞技体育的极限越来越难被打破, 每提高0.1秒或0.1厘米都是非常困难的。常规的训练方法对运动成绩的提高已经非常困难, 而新的训练方法和手段是需要逐渐地去摸索、去验证的, 从而才能最终形成体系与模式。这就使利用科技手段为运动成绩突破极限提供了土壤, 但如果体育比赛中过多的科技手段, 竞技体育就会逐渐丢失最初的比赛精神, 甚至可能变为科技的附庸品。[4]例如, 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 利用科学技术, 研发更难被检测出的兴奋剂, 会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人体的健康, 严重破坏竞技体育的公平和公正性。

兴奋剂最初都是以快速恢复体能增强身体机能等具有伪科学功能的药品形式出现的, 而检测设备及手段的滞后性又使这类药品具有对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迷惑性。检测手段的落后必然是对这种药品研究的不确定性, 这就使药品对运动员的危害性了解甚少, 从而使运动员的过度滥用造成不可逆的身体上的损伤。自然科学的快速发展, 使兴奋剂的种类和隐蔽性更多、更强了, 现有的检测手段始终处于追赶的角色。兴奋剂的服用剂量、服用周期等规避检测的服用方法也使检测的难度系数加大了, 这些都使兴奋剂对运动员的危害性达到最大。

竞技体育的宗旨与精神就是公平与公正, 是利用体育来教育人、发展人, 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兴奋剂的出现严重违反了这一思想, 严重地破坏了人类的和谐发展, 这是我们所要绝对禁止出现的。

2. 自然科学的发展使竞技体育的参与程度减少

现在的竞技体育越来越接近人体的极限, 高强度的运动训练使运动损伤出现的概率增大。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 法国教育家顾拜旦提出的现代奥林匹克的口号是更高、更快、更强, 并且在1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一直是沿着这一方向发展的。奥林匹克主义是根据《奥林匹克宪章》的基本原则提出的关于奥林匹克精神的核心, 是对人类社会公平公正、更高更快的美好追求。它具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 想要利用竞技体育来改变社会、发展人类。

竞技体育发展到现在这种程度, 越来越变成金字塔的塔尖的运动, 越来越多的人因为无法达到很高的竞技水平而失去了参与的乐趣。同时, 更高的竞技运动水平也加大了运动损伤的出现概率, 为了提高竞技水平必然会加大运动负荷, 而运动负荷大到超过了运动员的生理、心理的承受能力范围, 就会出现运动性疾病和运动性损伤。比如出现运动性高血压、运动性低血糖、运动性贫血、运动性蛋白尿, 甚至出现运动性猝死、运动性心肌梗塞等严重的后果。运动性猝死在我国这几年的有关报道很多, 最近的一起就是2015年10月24日南京大学一名大三的学生在1000米体能测试中的猝死, 可见运动性的损伤离我们并不遥远。我国学者任玉衡等对6810名优秀的运动员进行了调查, 出现运动性损伤的运动员占调查人数的59.37%。由此可见, 竞技运动员出现运动性损伤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 具有高发性、多样性的特点, 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体的健康, 降低了人们参与竞技体育项目的积极性。

三、自然科学促进竞技体育健康发展的对策

自然科学是一把双刃剑, 既有其积极的一面, 也有其消极的一面。所以, 我们在利用自然科学促进竞技体育健康发展的同时, 也要制定一系列的对策, 努力减小其负面影响。[]

首先, 加强竞技体育精神的宣传, 使竞技体育中的运动员、教练员、管理者等都能够深刻理解竞技体育的内涵。只有提高了这些人员的素质, 才能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 从而在源头上发挥积极作用, 有效杜绝自然科学在竞技体育中的消极的过度使用。

其次, 组建专业的科研团队, 重视科研人才的培养, 加大科研资金的投入, 建设高水平的科研实验室, 研发出更快捷、更智能、成本更低的检测方法, 提高现有的兴奋剂检测技术和手段, 加大对使用兴奋剂的教练员和运动员的打击力度, 从而减少兴奋剂对竞技体育整体以及运动员的损害。

最后, 加强国际合作, 根据国际主流国家对违反竞技体育处罚的法律制度, 完善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 加大对违反竞技体育精神的教练员、裁判员、运动员、工作人员的处罚力度。对于在竞技体育运动中违反比赛精神的各种行为, 一旦发现要查清事实、明确责任人, 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处理。

竞技体育的特点范文第14篇

【关键词】竞技运动;起源;历程;功能

0.引言

在竞技运动的发展过程中,其价值观念和文化内涵已被社会广大成员所接纳,竞技运动场也成了一个英雄与王者演绎传奇的大舞台。竞技运动不仅构成了现代社会特有的体育文化景观,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愉悦着人们的身心,更以强烈的人文精神催人奋进。但繁华落尽要归于沉寂,温情脉脉的 表象背后不可忽视的暗藏着巨大的隐忧。竞技运动的发展自身暴露出了严重的发展问题,诸如兴奋剂问题,政治问题,科技问题,拜金主义等等,交织在一起,干扰了竞技运动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1.竞技运动的起源辨识

竞技运动的历史是同人类历史一样的悠久,它不是突然产生的,它萌发于原始社会的最早阶段,并经过多次质的飞跃,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形成。但是,长期以来在竞技运动起源的问题上,有着各种不同的观点和学说。最主要的一种观点是“劳动说”,认为竞技运动起源于劳动,是在劳动与物质生活活动过程产生了体育。很长一段时期,学者们都倾向于这种观点,此观点来源于“劳动创造了人”,自然劳动也形成了竞技运动。但是,人们发现,竞技运动的起源如果像考察长江、黄河一样,找它的主要源头的话,试乎“劳动”是竞技运动起源的主源头。但长江、黄河形成如此之大的江河,光靠主源头是不够,必然还有许多分源头。于是,在体育史学界许多学者就提出了“模仿起源说”、“生理起源说”、“巫术起源说”、“战争起源说”等诸多观点。

很显然,竞技运动的形成必然有一个不算短的历史时期,在这个过程中,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宗教巫术和战争等都成为促使竞技运动最终形成的重要因素和动力。

2.竞技运动发展的历程断想

竞技运动作为一种人类社会共同的国际现象,有其自己的发展历程,追溯体育史可以得知,竞技运动是从游戏发展而来的。日本学者把这一历程描述为:经历了游戏活动(对抗性)非正式竞技运动半正式竞技运动正式竞技运动职业竞技运动的几个阶段性历程。

从竞技体育的发展历程也可以看出:竞技运动应从不同的意义,不同的层面去认识。从广义的看,群众性的各种竞赛活动,也即“非正式竞技运动”和“半正式竞技运动”,在某种意义上也应该理解为是竞技运动的组成部分。但从狭义看,竞技运动则应由“正式的竞技运动”和“职业竞技运动”两部分组成。俄罗斯著名运动训练学学者马特维耶夫也认为:“现代竞技运动应由‘群众性的普及型竞技运动’和‘优秀运动员的高水平竞技运动’两部分组成。现代竞技运动虽然还保留有原来娱乐的性质,很多运动项目亦可作为体育的手段,但已不能与过去为了离开工作到野外过轻松愉快生活的运动同日而语,它已经成了一种人体运动能力的竞争,显示个人、团体的存在和力量,宣传扩大自我影响的手段。竞技运动已经成了与健身运动、休闲娱乐运动、体育教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一种特殊而又独立的社会现象。

3.竞技运动的功能启迪

3.1积极功能

3.1.1竞技运动促进经济的发展

竞技运动的重要表现形式和载体就是规模不等的各项体育赛事,由此可以产生多项经济活动。首先,赛事本身带来的经济金融活动,这只是竞技体育最初级的经济功能。其次,体育衍生品的开发,将体育赛事的经济活动引向深入。体育衍生品是指为体育赛事制作发行的纪念品和为迎合体育爱好者及体育迷心理而设计制作的日常用品。同时,国际性的体育活动同时作为一种国际性的贸易活动,其创汇能力相当强,并且,体育创汇与一般的商品出口贸易相比具有某些特定优势,如体育商业活动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带有特定体育标志产品的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定性,体育产品的价格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等等。

3.1.2竞技运动培养人的竞争意识

随着竞技体育的发展, 其培养竞争意识的功能日趋显现。竞技体育是在全面发展身体、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人的潜力的基础上,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创造优异运动成绩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活动过程。赛场竞争是社会竞争的一个缩影,要取得优异的成绩,得到他人和社会的肯定,必然要参与竞争,与对手竞技。这些都需要有竞争意识和提高自身能力,运用技战术去战胜对手。激发和培养习练者的竞争意识是竞技武术发展中的重要功能。这种竞争意识可以潜移默化到运动员的日常生活中。

3.2消极功能

3.2.1竞技体育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增强体质

在传统的体育概念中,人们往往认为“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即体育的基本目的是“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但竞技体育因为超越极限的目标和特质而导致的对运动员身体的损害是有目共睹的,在拳击、散打、跆拳道、摔跤、柔道等重竞技项目中运动员的伤害及个别竞技项目中运动员的猝死屡见报端。竞技体育对高水平运动员体质的破坏,直接对体育本质的“增强体质说”提出了质疑。

3.2.2竞技体育的发展目的与手段相违背

现代竞技体育的发展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手段是指为实现这一目的而采取的一些措施。但是在今天这两者出现了异化,主要表现为:现代竞技体育的职业化、商业化日趋严重。在巨额奖金和利润的诱惑下,运动员通过服用兴奋剂等不正当手段去追逐金牌。这一切形成了现代竞技体育从未有过的“人文危机”。

3.2.3不加限制的诸多赛事引起了竞技体育的失衡与失范

一是频繁的赛事可以给运动员更多的机会,运动员一旦成名便飘飘然,容易盲目自大或陷入不能自拔的利益分配当中, 进而陷入“昙花一现”的危机中。二是竞技体育过度地强调“ 竞争”,容易使青少年形成只关心个人得失, 使他们不能正确面对社会,从而导致产生与社会发展相背离的错误价值观,比较严重的后果是导致暴力倾向和暴力伤害。三是竞技体育由于过多的举办赛事而不重视对运动员的教育,使得很多运动员除了运动素质以外,其他社会所需要的素质都是苍白或是空白的。

3.3竞技运动功能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当和平与发展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时,竞技体育必将向着开发与实现其多元功能方向发展。其原因就在于竞技体育要想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争取到更多的社会资源,为自身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就必须具备满足社会各种需求的功能;竞技体育的功能越多,它所能满足社会及人的需求也就越大,它所争取到的社会资源配置也就越多,也就更有利于它自身的发展。因此,在竞技体育发展过程中,任何用国情的不同、制度的差异等为借口,一味强调政府行为的重要性,从而以牺牲竞技体育多元功能的实现来换取某一特定功能,如政治功能的超常规发挥的做法,无疑都会延缓甚或停滞竞技体育向着实现其多元功能方向发展的进程。

4.结论

(1)竞技运动的起源是多样性的,除了与劳动相关以外,还与宗教祭祀、战争、狩猎、游戏等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

(2)竞技运动的发展历程是漫长且复杂的。它的产生与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竞技运动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了竞技运动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3)竞技运动的竞争性、娱乐性和功利性本质属性使其最终将走向其出发点或终极目的,即回归于社会之中、作用于人的自我实现,并必将向着开发与实现其多元功能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高雪峰.社会对竞技体育的需求及竞技体育的多元功能[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0,(3).

[2]邓飞等.论竞技运动的娱乐性[J].体育文化导刊,2003,(10).30.

[3]田麦久主编.运动训练学.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4]易剑东.体育概念和体育功能论[J].体育文化导刊,2004,(1).

[5]宋亨国,周爱光.现代竞技运动应以人为本[J].体育文化导刊,2004,(1).

[6]秦贺余等.对体育资源一些基本问题的探讨[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16.

[7]胡小明.社会发展与体育变革[J].体育与科学,1999-2000.

竞技体育的特点范文第15篇

【关键词】体育;娱乐;竞技运动

当今,竞技运动能全面、协调的影响人体的发展。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竞技体育运动越来越受更多人的青睐。人们参加体育锻炼和各种竞赛活动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对这些活动项目的需求已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些国家中运动员的高水平成绩正是这些国家重视发展竞技运动,重视发展群众体育运动的结果。

竞技运动是一种相当重要的社会现象,它与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密切相关。因此,竞技运动的功能具有相当大的多样性和多方面的特点,它的主要功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竞赛功能

竞赛功能反映出了竞技运动的主要特征和特殊性,它与竞赛和训练密切相关,也同普及与提高的统一原则紧密相关,它的派生功能包括以下几点:(1)标准功能,具有国际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各种品质的运动员,其本身就是竞技运动的主要价值,标准化功能就是由这种价值来确定的;(2)娱乐功能。这表现竞技运动被当作一种从体育锻炼中得到享受的一种手段来运用,不论是从广义的(运动成绩得到社会的承认)概念,还是应当包括球迷和观众在运动中所体验的欢乐和愉。(3)表演功能。竞技运动的表演功能是作为一种舞台形式出现的,其目的是使部分群众联合成为一个整体,即可以在一起交流他们之间的各种价值,使之得到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又可以获得休息,并能吸引人们积极地从事体育活动和竞技运动。

2 健身休息功能

竞技运动不仅能使人的身体得到发展,而且还能培养训练者的个性,人在精神上和体力上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正是因为这种发展,才创造出文明的、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个人面貌。竞技运动领域中的身体活动都适用于全人类。借助于身体活动的帮助,锻炼者可以为完成自己的社会职能做准备,所以竞技运动是人社会化的重要因素。每个社会活动越复杂,则身体发展的多样化和区别程度就越高。众所周知,人本身发展是在生物遗传因素和社会因素(即教育)的作用中形成的。借助于教育和生物作用,运动可以完善人的自然面貌,一个正常的身体状况会由于身体活动的局限或者是体力活动不足而遭到破坏,而一个正常的身体状况则是保障人的生命活动的基础。正是这些确定了竞技运动的健身休息功能具有异常的重要性。

健身休息功能是一种基础功能,它可派生出身体保健功能和身体培训功能。

2.1身体保健功能

该功能与充分利用运动有关,即把运动当作健身的有效手段,避免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的不良后果。它还表现各系统,重要生命器官机能能力和认识能力的良好影响之中;也反映在经过紧张的工作活动之后,运动作为一种积极休息手段所带来的效果之中。因此,身体保健功能具有休息特点,有利于克服人的活动积极降低的特点,也用于消除视力减退的不良现象。

2.2身体培训功能

从广义上讲,是以人们对生命力进行体力培训锻炼,以获得必需的身体完美为目的。该功能要得以实现,必须在顾及到某个具体人的个人能力和他的工作活动的特点,利用运动的手段来控制肌肉系统,改善运动支撑器的状况。应该注意到,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实现竞技运动的个性培训功能创造了极好的条件。主要表现在: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多了,运动的物质基础也得到了巩固,建造了各种运动设施,高校率的练习设备不断地创造和生产出来,身体训练的科学方法不断地完善。

娱乐竞赛于竞技体育之中。国际间的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频繁,每个国家、社会群体和个人都更加重视日益开放,各种文化日益相互渗透和融合。这种竞争和比较的格局,每个社会单元和个人都寻求着新的突破,人们发现,竞争意识的强弱与对文化的需求往往成正比。

一个充满自信,具有强烈竞争意识,要做强者的民族,必然会积极地对待生活,渴求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在传统的文化中,竞技运动和娱乐活动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形同一体。到了现代,即使强调体育运动的竞技的含义,但依然如此。现代竞技体育运动虽然还能存在着游戏和娱乐的因素,但这些因素逐渐变得不是主要的了。同时,由于时间的增多,人们对娱乐有了更高的要求,于是,原来是一种形式的文化形态逐渐分离,形成二种文化形态:竞技运动突出了竞争;娱乐活动突破了消遣。国内有一种观点认为:追求娱乐是竞技运动的本质属性。笔者认为,追求娱乐是人的本质之一,竞技运动可以作为娱乐的一种方式,竞争性才是竞技运动的本质属性,是竞技运动的灵魂,即“竞技运动是身体运动的主要表现之一,是间接或直接与他人竞争,为战胜对手和突破记录而进行的一种克服自身障碍或人为设置障碍的个体活动。”

消遣,娱乐只是人们利用竞技运动的一种动机,动机是可以改变的,而本质属性是不会改变的。从竞技运动作为消遣、娱乐方式的产生、发展作为身体教育的主要内容,寻求健康乃至达到特殊目的的一种手段的变化,是人们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产生的利用竞技运动的动机和目的方面的变化,并非竞技运动自身发生的变化。

竞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作为竞技运动本身属性的竞争性,为人们提供了竞争向上、争优的观念模式,对于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时间观念、效率观念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