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绿色设计的核心范文

绿色设计的核心范文

绿色设计的核心

绿色设计的核心范文第1篇

一、绿色医院的发展趋势和现状

(一)国际绿色医院的发展趋势

从20世纪的后半叶开始,绿色发展的思潮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主流,先后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唤起了各国政府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使绿色理念、可持续发展思想,由理论变成了各国的行动纲领和计划。各国政府竞相提出一系列以绿色概念为前提的相关政策。2003年12月,美国医疗行业提出了世界上第一个针对医疗建筑的可量化的绿色设计与评价标准。2009年金融风暴肆虐全球,在哥本哈根召开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后,整个国际社会对低碳发展的理念已普遍接受。WHO(世界卫生组织)已将绿色医疗的推广作为2010年以及今后几年的重点工作之一,并在我国内地重点扶持相关项目。总之,从国际大背景来看,推动“绿色医院”建设,应是顺应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趋势。

(二)国内绿色医院的发展现状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末提出绿色医疗的发展思路,并做了许多有益的探讨;进入2000年后,先后有浙江、广西、陕西等省份以及太原、深圳等城市展开了绿色医院建设的评价标准的探索,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绿色医院的建设。

住建部于2006年6月了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适用于住宅和公用建筑,但没有专门制定针对医疗建筑进行评价的标准;2010年由住建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和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共同制订了《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技术细则》;2012年由原卫生部和住建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组织的国家标准《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也正在编制。有了评价标准,将对我国绿色医院建筑的设计、建设和评价起到科学、系统地引导和指导作用。

地方对绿色建筑也予以财政奖励的政策,充分说明加快绿色医院建设是符合政策的,也是医院建设的发展趋势。

二、如何进行绿色医院规划建设

(一)科学规划、精心设计

绿色医院的规划设计首先要达到科学的医疗功能指标,以充分满足医疗需求为核心原则,科学地制订总体布局、平面功能布局、医疗工艺流程等要素,确保投入使用后顺畅、高效运行;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合理功能分区,解决好医疗与生活分区,洁污分区,体现人文关怀;实现交通分流,患者及家属与医务人员通行分流,各类车辆的交通分流管理等,确保良好的交通流线设置;再者,在规划阶段要将绿色建筑要求的“四节一环保”等各项指标,结合本项目的特点进行调研论证,通过具体的绿色节能技术和措施,在规划设计中体现出来,确保所有建筑物的建设均依据总体规划进行。

(二)全过程控制建筑质量

绿色医院建设初期确定科学合理的绿色施工方案和计划。在施工过程中,会同专业咨询机构、监理单位对施工各环节进行监控和即时纠偏,保证建筑过程严格执行设计标准,按规范施工,避免为省钱降低标准或偷工减料,杜绝豆腐渣工程,从建筑安全上保证工程质量符合绿色医院建筑的要求,建设百姓放心的绿色医院。

(三)节地、节能、节水、节材

节地即是在满足需要的前提下,通过适度规模、合理布局,节省土地资源,用好每一寸土地;节能就是要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遮阳系统,采用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照明节能、电梯节能和空调节能相结合;节水就要把室内节水和绿化景观浇灌节水,室外雨水和生活污水净化处理回收利用相结合;节材就要选好环保材料,降低能源损耗材料的利用,并与室内平面布局、空间功能设计结合考虑。

(四)要注重建筑的生态环保

绿色医院建筑的生态环保体现在医院建筑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外部环境的生态环保要通过优质的景观设计来体现,包含雨水回收,透水地面,绿化的微灌、喷灌等节能技术来实现;内部生态环保要打造优质的室内环境品质,通过智能通风系统、节能空调系统、节能照明系统、环保材料和环保涂料等节能技术及产品的综合运用,达到优良的室内空气品质,营造舒适的声、光、热环境,使室内的“微环境”实现生态环保。绿色建筑的生态效果,就是要尽可能利用自然环境与相关因子(如阳光、空气、降雨量等),辅助各种节能技术和措施,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降低能耗,避免各种不利于人类身心健康的环境因素,实现建筑内部“微环境”和外部“大环境”的生态环保。

三、如何运行管理好绿色医院

绿色医院的建设和良好的运行管理,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在具备了各种条件的基础以后,运行管理显得更加关键,绿色运行管理要本着低成本、高效益,低投入、高产出,低排放、高效能,充分保障医疗为中心的各项工作,促进可持续发展。

(一)建立成本核算管理系统

充分发挥能耗分项计量系统的作用,实现各科室的成本核算,制订科学合理的各种节能运行管理制度和措施,有效利用资源,不断降低运行成本,促进高效低耗运行,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费用合理的医疗服务,从而提高医院综合实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做好成本核算要建立健全完善的核算系统,达到全过程、全要素,能适时、可视、可控、准确地反映医院的物流、财流、信息流的运行状况。其“全过程”就是要使成本核算流程包含医院运行中所有的收入、成本数据发生的起始点、中间阶段及终止点的整个生命周期。“全要素”就是要达到成本核算的对象应包括医院运行中所有的收入、成本构成单元,范围涵盖面最大化。“实时”就是应做到数据统计、传输、展现的及时性。“可视”就是成本核算的过程、结果都可以在系统终端按权限进行查询浏览,实行信息导航。“可控”即应通过成本核算系统,达到对医院经济运行的流程、走向进行调控,小到对每一个核算单元及收入、成本数据发生点,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准确”即指所产生的数据由人为统计报送改为系统自动采集,尽量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确保数据的真实性。

(二)加强科学合理的成本分析,提升绿色医院运营管理水平

通过成本核算报表、经营分析评价指标所反映的成本信息得出的分析报告,以及提出的有效管理和控制成本的合理化建议,帮助医院管理者了解医院整体运营情况,做出相应决策,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成本分析的意义是通过分析成本揭示成本消耗的现状,认识成本变动规律,寻求成本控制途径,努力降低医疗服务成本,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促使医院走优质、高效、低耗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建设绿色医院,能使医院的运营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同时,也为广大的患者和医务人员提供安全、舒适、健康、高性能的人居环境,有助于提高医院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成为吸引患者的重要手段,更加符合国家政策和现代医院发展趋势。 (编辑 刘鲁)

参考文献

[1]GB/T50378-2006.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2006

绿色设计的核心范文第2篇

摘要:旅游酒店在发展过程中导致的环境问题日渐加剧,旅游酒店注重绿色成本管理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酒店可持续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对绿色成本管理进行探讨,为旅游酒店实施先进的绿色成本核算方法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 :绿色成本;成本管理;酒店业

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这几年来,海南酒店建设如同雨后春笋般,希尔顿、万豪、罗顿、凯宾斯基、假日、喜来登等享誉全球的中外连锁酒店纷纷落户海南。根据《2013年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4.1.24),截止2013 年末海南全省共有挂牌星级宾馆177家,其中五星级宾馆25 家,四星级宾馆46 家,三星级宾馆82 家。随着旅游酒店不断开发,酒店在其经营过程中必然要占用、消耗大量自然资源,排放大量的废弃物质,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关注酒店绿色成本的核算,树立先进的成本管理理念,采用先进的成本核算方法,提高酒店核心竞争力,将成为酒店成本管理的潮流。

一、酒店绿色成本管理

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第15 次会议文件《环境会计和财务报告的立场公告》将绿色成本定义为“本着对环境负责的原则,为管理企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被要求采取的措施成本,以及因企业执行环境目标和要求所付出的其他成本。”根据这一定义,我们清楚的知道绿色成本就是以企业的环保责任为中心,将企业对环境的影响负荷费用和预防措施开支列入核算对象,绿色成本的目标是管理企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及执行环境目标所应达到的要求。

酒店绿色成本管理是指酒店为其经营活动产生的对环境污染等生态破坏行为进行补偿所投入的一部分成本进行管理。传统“先污染,后治理”的成本管理模式主要不是回收利用而是消耗资源来清除已造成的后果,只能是一种事后补救措施,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会逐渐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影响企业形象,不是科学的成本管理模式。绿色成本管理可以有效解决资源消耗与生态平衡的矛盾,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做到不危害子孙后代的需要,实现发展的可持续性,是一种更为科学的成本管理模式。

二、旅游酒店实施绿色成本管理的动因

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提出绿色崛起的发展战略,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海南酒店实施绿色成本管理主要基于以下一些原因:

1.建设低碳海南旅游业适应海南绿色崛起的需要

传统的旅游酒店作为旅游消费的重要场所,其占用、消耗大量社会自然资源,排放大量的废弃物质,导致社会生态环境恶化、自然资源日益枯竭。2012 年海南省第六次党代会上奏响了海南绿色崛起的最强音,海南要绿色崛起!绿色是海南的生命,是海南最大的本钱,绿色发展是海南的必由之路,绿色崛起是海南的唯一之路,建设生态岛是海南发展的目标。在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影响下,世界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多变,全球资源能源供应趋紧,经济发展方式正在经历重大变革,绿色、低碳、包容性发展已经成为当今的时代潮流。从国内形势来看,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国内形势总体向好,但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依然突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已经成为全国上下的高度共识和实践选择。海南酒店业必须适应时代的潮流,紧跟地方发展规划的步伐走绿色发展之路,才能可持续发展,才能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多赢”。

2.弥补传统成本管理忽视绿色成本的缺陷的需要

传统的酒店成本管理,注重内部成本构成,忽视酒店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成本管理对象局限于酒店内部服务过程,成本往往考虑直接材料、人工及能源耗费等,模糊了酒店绿色成本的发生,绿色成本没有列入酒店制造成本,无法揭示绿色成本与产品的关系。但随着酒店所承担的环保责任日益加大,酒店的绿色成本呈不断上升之势。同时,许多绿色成本不像其他一般成本那样均衡地发生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它往往具有突发性,可能集中发生在酒店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某一个或某几个阶段,且具有一定的潜在性,酒店当期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的潜在危害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渐行渐显。所以若仍以传统方法来核算,则会隐藏酒店绿色成本的真实发生,影响酒店对绿色成本的核算结果和实际控制。因此,只有进行酒店绿色成本核算,把绿色成本纳入产品制造成本中才能使产品成本得到充分弥补,经营者才能获得企业在履行环境责任时的成本信息,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

3.树立酒店良好发展形象,提升酒店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在全球气候变暖、环境超载、环境污染越发严重,我国北方雾霾天气增多,一些地区水污染和土地重金属、重化工污染现象频现的今天,海南的生态环境优势凸显,生态环境成了核心竞争力。海南旅游酒店实施绿色成本核算减少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的排放,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其实也是在履行一种社会责任。社会发展到今天,大家都认可环保、无污染的理念,酒店减少污染也是减少成本支出,提高利用效率、提高生产效率的表现,必然提高酒店的的利润空间,从而也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当酒店经营给人们很生态很环保的印象的时候就会给人带来更多的亲近感,让人感觉酒店是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在提高了酒店的美誉度和影响力,树立了酒店良好社会形象的同时提高了酒店核心竞争力。

三、旅游酒店绿色成本核算方法及应用

(一)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作业成本法基本原理

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产品从出现直至消亡所经历的整个期间。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绿色成本是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对环境影响而导致的经济利益流出。企业不同阶段的经营活动都对环境产生一定影响,但各阶段有其自身的特点,所带来的绿色成本有所不同。因此企业要想有效地控制绿色成本,减少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就必须研究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绿色成本的特点,对各个阶段绿色成本关键点实施有效监控,从而改善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作业成本法,是指以作业为间接费用归集对象,通过成本动因来确认和计量作业量,进而以作业量为基础分配间接费用的成本计算方法。酒店业引入作业成本法对绿色成本核算,那就是把作业看成是产品与绿色成本之间的桥梁,绿色成本费用归集的基本理念就是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资源消耗则影响环境。

作业成本法的运作一般分为两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识别资源成本,确认耗用资源的所有作业,将资源库归集的成本追溯到对应作业中;第二步,以作业动因为基础为每一种作业提供一个成本驱动比例,将作业成本分配到最终产品。如图1所示:

(二)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旅游酒店绿色成本构成内容

基于生命周期的酒店绿色成本发生阶段主要涵盖三个阶段:建设期、营运期、退出期。

1.建设期绿色成本

酒店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绿地、森林、水体等资源,酒店在选址、规划、设计、建造中存在的缺陷,会造成环境污染甚至环境破坏。所以酒店在选址、设计的时候就要考虑环保因素,强调与生态结合,进行科学的绿色设计。所谓绿色设计也称生态设计是指将环境因素纳入产品设计之中,依据产品生命周期中对环境影响程度最小来确定设计方案。绿色设计将预防污染、节约能源、有效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和经济可行等因素考虑进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从产品的源头管理绿色成本,充分体现当地自然、人文和谐和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在满足国家环境保护要求的前提下,减少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今后节能减排进行绿色经营打下基础。另外,酒店走绿色发展之路,为顾客提供舒适环保的“绿色客房”是个重要的选择。绿色客房要求酒店从产品设计到产品提供的全过程所涉及到的环境行为必须符合环保要求,房屋建筑物必须使用无污染和低能耗、有利于生态平衡的绿色建筑材料,内部装修要绿色化。因此,酒店在建设期发生的绿色成本主要包括与规划设计、选址、建设有关的生态设计费用和创建绿色客房发生的绿色材料费用。

2.营运期绿色成本

酒店在营运期目标是进行清洁生产,提供绿色服务。向有“无烟产业”的酒店业却是公认的“耗能大户”、“污染大户”。酒店的能耗特点是能源使用的多样化,一般酒店以电为主,其中空调耗能占到总能耗的一半,热水供应次之,然后是照明系统。酒店的生产经营离不开对各种物资的消耗,这些物资消耗的最终结果是产生大量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加上旅游酒店多位于城市繁华地带或风景名胜区域,污染带来的危害就更大。因此酒店清洁生产主要就是节能减排,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降低能源的消耗,加大清洁能源的使用,从而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在目前,应用以智能技术为支撑的系统与产品,是酒店节能的大趋势。主要表现为:发展节能与节水控制系统与产品、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智能系统与产品、室内环境综合控制系统与产品等。另外,酒店在营运过程中也要尽力于为顾客提供绿色餐饮服务。目前国内酒店创建绿色餐饮已成为一种潮流。绿色餐饮要求从环保角度在能源管理、污染控制、降低餐饮物料用品消耗等方面提出严格要求。综上所述,酒店在营运期发生的绿色成本主要有:清洁生产费用、应用绿色工艺技术和产品的费用、绿色餐饮支出、环境破坏成本等。

3.退出期绿色成本

酒店退出经营原因复杂多样,主要是经济环境恶化,使得酒店面临承担高额的成本,只能退出经营。这个阶段的绿色成本主要是原来酒店经营场所留下来的烂摊子处置费用以及治理废弃物给环境污染所产生的费用。传统财务会计核算是基于持续经营假设,所以退出期绿色成本在日常核算中不予与考虑。

(三)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作业成本法在酒店的应用流程

结合上述对酒店绿色成本构成内容的介绍,对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作业成本法应用于酒店绿色成本核算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在绿色成本核算的过程中引入生命周期思想可以发现,在酒店生命周期过程中任一阶段均有资源的损耗,但是依据持续经营假设只对建设期和营运期绿色成本进行核算即可。由此,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作业成本法,根据酒店各项绿色成本的数据以及各阶段资源利用情况,从酒店生命周期各阶段出发划分为作业成本库,并确定其成本动因,计算绿色成本。

基于生命周期的作业成本法确认总体流程是:首先按生命周期的建设期和营运期归集绿色成本,分析各阶段各项环境耗费确定作业,将绿色成本分配到各个作业形成作业成本库;然后确定成本动因,成本动因是绿色成本分配标准,可以选择“三废”排放量、清洁生产费用额等;最后就可以计算出绿色成本,计算绿色成本时一般先计算动因分配率,再把作业成本库成本追溯到最终的绿色成本。通过绿色成本计算过程,可以清楚知道酒店众多的绿色成本中哪一方面所占的比重最大,所以基于生命周期的作业成本法可以有效地甄别出酒店现阶段绿色成本控制的关键,有的放矢从源头降低绿色成本,减少开支,提高效益。

基金项目:

本文为海南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No:Hjsk2013-42。

参考文献:

[1]孟凡利.环境会计研究[M].东北财大出版社,1999.

[2]郭道扬.绿色成本控制初探[J].财会月刊,1997(6).

绿色设计的核心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会计专硕;课程思政;课程特色;融合教育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高等会计教育也进入了高质量教育发展阶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深化会计“德”与“术”的融合教育,思想政治和专业课程思政融合教育越发显得重要。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指出,“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要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在全国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促使课程思政的理念形成广泛共识,广大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全面提升,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体制机制基本健全,高校立德树人成效进一步提高。”2021年3月,财政部《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征求意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展望2035年,将基本实现打造会计强国的战略目标;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知识结构、执业能力与会计强国的地位相匹配;会计诚信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推动会计人员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素养全面提升等。上述远景目标均与会计课程思政教育密切相关。那么,新时代我国会计专硕课程的特色和思政教育的目标及内容应如何设计?如何有效实施?这些问题急需会计教育界、理论界和实务界进行深入探究。

一、文献综述

1.从单一课程思政教育元素设计角度。本科层次的《会计学》和《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应融入思政元素、重构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式等[1],将课程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对接分项设计[2],并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财务会计思政教育实践。《政府审计学》作为会计专业课程,要挖掘课程中“公正、法治、敬业、诚信、国家治理”的思政理念[3]。2.从会计专业和学科建设角度。殷俊明等[4]采用“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思路,从“立德”和“树人”两维度设计了会计学专业思政的具体建设路径。董必荣等[5]认为突显“价值引领”、瞄准“两性一度”、明确“建设目标”、打造“卓越团队”是学校会计学金课建设的基本思路。徐经长[6]认为新时代会计学教学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需要重视职业能力的提升,需要紧密联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有对企业管理实践和政府治理的关切。3.从会计人生教育内涵拓展角度。栾甫贵[7]论述了拓展高等院校会计教育内涵、引入人生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主张用会计理论和方法诠释人生,用人生哲理深化会计教育,以提升会计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等。也有学者从职商维度,剖析了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人才的本质内涵与能力要求。上述文献从不同角度探究了本科层面的会计课程思政教育的内容、思路和举措。依据《纲要》的规划任务,本文以绿色会计教育为特色,从绿色会计专硕(绿色MPAcc)教育层面,探讨会计专硕课程“思政+特色”融合教育的目标定位、内容设计和实施措施等,以丰富中国特色的MPAcc教育理念,落实教育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任务,同时有利于指导培养单位课程思政教育建设,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绿色MPAcc课程思政教育的思想基础与教育目标

1.绿色MPAcc课程思政教育的思想基础。绿色MPAcc特色教育是在绿色高质量发展观指导下,确立绿色会计教育理念,制定绿色会计专硕培养目标,将绿色会计理论与实务问题贯穿于培养全过程,培养市场需要的具有绿色环保会计特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8]。这一特色教育蕴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思想。进入新时代,绿色MPAcc课程思政教育的思想源泉是马克思关于会计的“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著名论断和总书记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马克思认为,“过程越是按照社会的规模进行,越是失去纯粹个人的性质,作为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簿记就越是必要”。这一著名论断揭示了会计的反映和控制功能,及其在大规模生产环境下的微观和宏观重要性。在马克思看来,企业的资本运动“是由包含商品的定价或计价(估价)在内的簿记来确定和控制的”,控制职能是会计的本质职能,没有对“过程的控制”,“观念总结”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传播、认知和践行马克思会计控制思想是当今MPAcc课程思政教育的基本内容,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作为对生态产品或产业价值全周期性的反映和控制的生态会计,将在经济社会生态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总书记提出的“两山”理念,蕴含着自然、经济和生态会计的关系。自然环境资源的“绿水青山”就是经济中的“金山银山”,需要自然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统一核算与控制,这一功能天然地由会计尤其是资源环境会计来承担。因此,新时代资源环境会计、审计的教育思想源泉是总书记的“两山”理论。以“两山”理论为指导,研究设计绿色MPAcc会计教学内容,通过资源环境特色的会计、审计、财务等教学,培养会计硕士的生态文明理念,使其熟练掌握生态会计的知识和技能。2.绿色MPAcc课程思政教育目标。绿色MPAcc教育以绿色会计为特色,既包含了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历史文化教育,又涵盖了马列思想及当代创新发展观的教育,同时蕴含了绿色会计的反映监督职能与法治思想和道德思想的融合教育。基于绿色MPAcc思政教育的思想源泉和会计专硕总目标,绿色MPAcc课程思政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时代所需要的、具有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担当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重任的、德才兼备的高级会计职业人才。其具体的教育目标为:一是以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塑造正确的会计人生职业观念,包括会计法治观念、会计职业道德观念、会计责任观念、如实反映观念、诚实守信正直观念、绿色环保会计观念等。二是改善MPAcc学员会计心智模式,包括改善学生会计思维认知方式、知识素养、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等,以新发展理念和可持续发展观为基础,创新性地从事会计职业。三是获取全面而有特色的会计知识和技能(如绿色会计知识、职业判断的技能、解读经济利益的技能等),是会计教育必须面对的基本目标和任务。四是提升会计职业能力[9],包括理论分析能力、数据处理能力、文字表达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合作协调能力、团队领导能力、学习领悟能力、知识整合能力和探索创新能力等。

三、绿色MPAcc核心课程思政教育的内容体系

教育目标决定教育内容,教育内容的设计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关键。教高[2020]3号文件指出,“课程思政建设内容要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同时指出,“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类专业课程,要在课程教学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要帮助学生了解相关专业和行业领域的国家战略、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关注现实问题,培育学生经世济民、诚信服务、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据此,笔者认为绿色MPAcc核心课程思政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如图1所示。1.MPAcc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教育。MPAcc课程思政教育是以思政课程中的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借助专业课程,巩固思政课的原理,加深思政课程教学原理的应用,提升师生的思想政治修养和法律道德水平,培养适应新时代的高级会计应用人才。2.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的特色思政教育。该课程作为MPAcc课程思政教育的专业基础课程,系统阐述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的思想体系、理论框架和实践方法。与专业课程中的法规道德教学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会计专硕的课程思政教学的主体内容,并与会计专硕专业课程中的绿色会计、绿色审计、绿色财务等特色内容共同构成绿色MPAcc核心课程思政教育的内容体系。如在讲述会计职业道德评价惩戒机制时,引述总书记论道德,“要运用法治手段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法律是底线的道德,也是道德的保障。要加强相关立法工作,明确对失德行为的惩戒措施。要依法加强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失德行为的整治。对突出的诚信缺失问题,既要抓紧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又要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惩戒机制,使人不敢失信、不能失信。对见利忘义、制假售假的违法行为,要加大执法力度,让败德违法者受到惩治、付出代价”。基于中国特色会计职业道德评价惩戒机制,使学员认识到褒扬会计诚信与惩戒会计失信的重要意义,引导学员积极践行社会主义道德风尚。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会计道德评价和惩戒案例,提高学员对中国制度的自信并深化学员的会计职业理想等。3.专业核心课程的“思政+基本+特色”教育内容。MPAcc的核心课程由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和审计理论与实务等构成。笔者认为核心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应包括“思政+基本+特色”内容。这样设计不仅能够体现核心课程对教学大纲基本内容的传授,而且可以体现核心课程的思政引导,并与基本内容相融合。通过专业教育塑造正确价值观,从价值运动教育,到融入思政教育,再拓展到学生的人生价值教育等。另外,课程内容还要体现特色教育,如绿色会计特色内容,实现以思政为引导,以基本内容为核心,以特色内容为特点,培养全面而有特色或专长的会计人才。具体设计如表1所示。

四、绿色MPAcc课程思政教育实施路径

1.加强全国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对课程思政教育的指导。全国专硕教指委应在教育主管部门领导下,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课程思政理念及《纲要》精神,组建会计专硕课程思政指导分会,研究并提出会计专硕课程思政的教育指导意见,开发会计专硕课程思政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思政素材库等,并指导和督促培养单位会计专硕思政教育的规范建设。2.MPAcc培养单位探索实施“三位一体”融合教育模式。MPAcc培养单位应按照会计专硕的总目标和课程思政目标及特色教育目标,以课程思政为引导,以基本内容为核心,以特色内容为亮点,修订完善MPAcc教学大纲,探索设计并实施“思政+基本+特色”的“三位一体”融合教育模式。3.各课程教学组实施PDCA模式。各课程教学组依据“思政+基本+特色”的“三位一体”融合教育理念,采用PDCA(计划→执行→检查→改进)模式,开展各专业课程的特色思政教育。首先,细化课程教学目标,设计课程教学计划,形成“三位一体”的教学方案。其次,创新教学方式,实施过程教学法,包括教材使用、思政元素的采集和特色内容的引入,通过线下线上的传统讲授、讨论汇报、案例教学、慕课教学、影视教学和质疑教学[10]等方式方法,确保过程教学质量。再次,创新课程考核机制,实现全过程和“三位一体”内容全覆盖的考核机制,实施以“三位一体”全覆盖为考核要点,以平时过程考核为主、期末考核为辅,并以开卷、闭卷、课程论文、案例分析汇报等多种形式进行综合评价。最后,针对执行和检查考核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以持续提升教学质量。4.强化实践课程、毕业论文创作与课程特色思政的融合。MPAcc强调实践应用教育,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所以在采用双导师制的实习实践课程教育中,既要体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育,也要在实践课中践行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教育。在实习实践中应重点观察与课程思政相关的现象和问题,为学位论文选题提供实践依据。这些来自实践导向的学位论文选题,既有实践意义又有思政教育意义。进一步,在论文创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研究创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论文创作中对学生学术规范和严谨的逻辑思维的培养,使其尊重已有学术成果、坚守学术道德规范,即寓思政教育于实习和毕业论文创作。5.MPAcc毕业生用人单位以德才兼备人才需求为导向,推动“思政+基本+特色”融合教育模式的有效运行。MPAcc的教育供给要符合人才市场的需求。培养单位应不断与用人单位互动交流,根据市场的有效需求和用人单位评价机制,推动“思政+基本+特色”MPAcc的供给侧改革,实现MPAcc培养的总体目标。

五、结论

会计专硕课程思政教育是新时代中国会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专硕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为培养高质量的德才兼备的MPAcc人才,特色和思政融合教育是现实的选择。基于绿色发展观,开展以绿色会计为特色的会计专硕思政教育,以马克思有关会计论和“两山”理念作为思想源泉,结合会计专硕教育特征,本文设计了会计专硕必修课程特色和思政融合教育的具体目标、内容体系和实施举措,以期培养具有远大理想、家国情怀,遵守职业道德和审计法规,融“政治—道德—法规—业务”为一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卓越会计师。为此,教育主管部门和会计教指委组织制定并完善会计专硕课程思政教育标准,督导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各培养单位根据《纲要》要求和自身特色定位,以学生为中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准,有效提升教师课程特色和思政教学能力,将特色和课程思政内容嵌入核心课程,实施“思政+基本+特色”融合教育。会计专硕用人单位严格以德为先,招聘德才兼备的富有特色的会计专硕毕业生,推动“思政+基本+特色”融合教育模式的有效运行。

【主要参考文献】

[1]杨瑞平等.通识教育下的《中级财务会计》教学改革研究[J].财会月刊,2019(2):72~79.

[2]章雁.关于本科“中级财务会计”实施课程思政教学的思考[J].商业会计,2020(7):103~105.

[3]王如燕.《政府审计学》“课程思政”设计与实践[J].国际商务财会,2020(6):72~74.

[4]殷俊明,张兴亮.会计学“专业思政”建设的思考与探索[J].财会通讯,2020(15):163~166.

[5]董必荣,刘海燕.会计学一流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9(10):75~79.

[6]徐经长.新时代我国大学会计学教学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中国大学教学,2018(5):19~23.

[7]栾甫贵.会计教育内涵的拓展——基于人生教育的思考[J].会计研究,2017(12):87~92.

[8]郝玉贵等.绿色+MPAcc特色化教育模式创新研究[J].商业会计,2020(13):114~117.

[9]王化成,支晓强.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探索与实践[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9:1~332.

绿色设计的核心范文第4篇

关键词:绿色;设计理念;室内设计;应用

所谓“绿色设计理念”,主要是指结合低碳、环保特征的设计理念,通过设计创造一种无污染、有利于人体健康的生态环境。结合绿色设计理念的室内设计作品往往专注于可持续发展、整体环境的思想观,以及要求设计师树立起生态意识,重视现场调查和分析,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效率,赋予室内空间使用可再生能源的能力,并建立综合的设计方案。

一、绿色设计理念与室内设计的关联性探析

研究资料表明,从大致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开始,人类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骤然觉醒,可持续发展观念深入人心,随之而来的环境设计概念开始诞生,尽管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发展脚步愈来愈快,但住在城市的人们却热衷于向往自然,他们不断提倡食用绿色食品,饮用天然饮料,并采用自然材料来构建自己的居室,来表达他们渴望住在大自然绿色环境中的心情,而这种回归自然的‘绿色’趋势,逐渐引发了广大室内设计从事者和爱好者关于如何在室内设计中嵌入“绿色理念”的热烈讨论。

对于我国而言,随着我国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资源、环境、人口成为当今我国社会面临的三大主要问题。有研究指出,人的一生80%以上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因而室内环境质量的优劣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直接关系到人体的健康。因此,追求健康、绿色、舒适的家居住宅,成了人们生活的基本愿望。而室内设计的核心就是给人们创造一个健康、舒适、温馨的工作、生活环境,这是绿色室内设计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我国目前室内设计的发展的主要趋势。因此,绿色设计理念与室内设计的关联性就在于如何充分发挥室内设计的核心功能,把健康及绿色通过室内装饰添加到人的生活空间,以满足人们对自然以及健康的追求。

总体而言,绿色室内设计,本质上是想要做到居住者与居住环境的和谐共处,因此在进行设计是需要做到整体设计回归自然,对室内环境中的各个因素进行统筹规划,通过科学的分析,将是室内的空间与生态环境进行合理的隔离,创造出一个舒适的室内物理生态环境,达到自然与室内环境的共生。例如采用大的落地窗,增加室内的自然光采光度,还有利用藤、麻类的植物装饰材料,提升整体室内与自然地结合程度。这样不仅达到了室内美观的需求,也使室内与自然环境更接近,达到“绿色”设计的效果。

二、绿色设计理念应用于室内设计的表现方面

随着绿色设计理论的日益完善,目前绿色设计理念应用于室内设计的主要表现方式主要可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以人为本的设计核心、空间设计中的绿色体验、以及用材选择的考究和资源节约的探索。

以人为本的设计核心,主要体现的是人类对绿色生活的个性化需求。对人们而言,室内环境是影响自身身心健康、生活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人们可以对自己生活的环境进行主动改造,换言之,绿色室内环境设计的最根本诉求点就在于室内环境的使用者,要想要有一个“回归自然”的室内环境。对于设计师而言,要想实现这些要求,首先就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核心不动摇,然后研究人们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了解他们对于绿色室内环境的具体看法和体验,从而进行室内空间的家具布置,同时也是作为室内用材选取时的参考依据。

空间设计中的绿色体验是目前绿色室内设计师发挥自身专业性最广泛的出发点。由于每一个室内空间都具有着不同的特性,因此,室内设计师需要根据不同的空间形态,进行绿色用材的选择,合理的将室内空间进行配置,是室内设计的美观度和资源利用度能够达到双赢的局面。创建出一个自然、清新的室内环境。设计者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根据整个空间的特点,以及设计将带给空间的改变,合理的利用光、风等自然条件,创造出一个自然与室内空间相结合的环境。另外,在室内空间的设计上还需要注意功能性的需求。例如门洞高度需要按照男性的身高进行设计,楼梯台阶的每层高度需要根据女性的平均高度进行设计。对于每个空间的不同用途也需要作出区别,像是客厅、厨房、洗手间等,都需要根据人们的不同需求点进行设计,在保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达到人们对室内功能性的要求。

最后,用料选择的考究和对资源节约的探索表现在设计师的实质行动上。作为绿色室内设计的最终实现方式,绿色用材的选择对整个绿色室内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绿色材料是指对环境污染小、能源消耗低、使用性能高的材料。使用这类型的材料不仅有利于使用后的循环利用以及资源回收,还能够有效地减少环境污染。因此,在进行绿色室内设计时,绿色用材是必不可少的。在进行绿色用材的选择时,需要注意的是要挑选一些具有高科技元素的材料,比如能够采光和保温的调光玻璃、保温墙体、吸热玻璃等,还可以使用一些节约型材料。像是节能灯的使用,节水阀的使用等,通过使用这些绿色环保材料,可以在极大程度上对环境污染做出改善。尽量的减少木质材料的铺装,如过一定要用到木质材料,那么在进行木料的涂漆工作时,可尽量选择污染低,有害物质少的水性涂料,以这样的方式来降低污染,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对其他材料而言,这种方式也同样的适用,即尽量适用可循花再生能源,如必须使用不可再生能源使,尽量选择污染下、消耗低的材料。

三、结语

目前而言,尽管绿色室内设计领域已经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品和理论研究成果,但不容否认的是,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和节能环保的时代呼声越来越大,绿色室内设计仍有非常大的需求市场,也具备宏远的发展前景,需要一代又一代的设计师门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白娇娇. 基于环保理念的室内绿化设计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2.

[2]古银河. 绿色植物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5.

[3]赵卫峰. 竹材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

绿色设计的核心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绿色国民经济核算; 绿色GDP;可持续发展

一、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与绿色GDP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被人类的接受,自然资源和环境问题受到全世界的普遍关注。以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出发点,将自然资源与环境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绿化”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建立绿色国民经济经济核算、构建绿色国民经济分析方法体系就成为研究热点。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即是在现有国民经济核算的基础上,考虑自然资源与环境因素,将经济活动中的自然资源耗减成本与环境污染代价予以扣除,进行资源、环境、经济综合核算,描述经济系统与资源环境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可持续发展的分析、决策和评价提供依据。为进行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而确定的一整套理论方法即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又称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联合国有关文献使用的概念是System of 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Accounting,缩写为SEEA)。

如同GDP是传统国民经济核算(SNA)的核心指标,绿色GDP则是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绿色GDP是在对现行SNA中GDP进行修正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目前学术界对绿色GDP尚无一个权威的定义,但各种定义的根本原则是一致的,即它们都是在考虑了人类生产活动对自然资源的损耗和环境的破坏的基础上对GDP进行修正来定义绿色GDP。目前,国内较为一致的观点是:绿色GDP是在现有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础上,扣除经济发展所引起的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损失代价后得到的一个总量指标,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考虑了自然资源与环境因素以后的经济活动之最终成果。绿色GDP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绿色GDP占GDP的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经济增长与自然环境保护和谐度越高,反之亦然。

在人们对绿色GDP的种种争议中,有四种观点值得特别关注,即绿色GDP万能论、绿色GDP迫切论、绿色GDP简单易行论和绿色GDP无用论。绿色GDP万能论的持有者认为绿色GDP是完美的、是万能的,他们把目前经济建设中产生的问题,归结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欠缺,认为只要进行了绿色GDP核算,就可以解决环境问题,就可以转变目前资源消耗型的经济增长模式。绿色GDP迫切论的持有者主张应尽快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并以其作为官员政绩考核的首要指标,在短期内迅速以此来衡量经济运行情况和政府的能力。绿色GDP简单易行论的持有者认为绿色GDP这个指标能否计算只是资金投入的问题,只要政府肯投钱、研究人员肯出力,环境成本和资源损耗就能得到合理的量化。与绿色GDP万能论相反,绿色GDP无用论持有者认为绿色GDP没有什么用处,没有必要核算,根本不是一个可以独立存在的统计指标,对绿色GDP持有抵制的态度。

笔者认为,绿色GDP是在GDP的基础上考虑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的影响,是一种兼顾经济增长和资源环境保护的指标。其反映的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追求的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是效率与速度的协调发展。从全世界的角度看,对绿色GDP进行了近40年的不懈探索,我国对绿色GDP的关注与研究也有20多年的历史,这本身就说明绿色GDP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必要性。此外,不少人把绿色GDP核算等同于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认为只要有了绿色GDP就可以反映经济与环境的关系。实际上,就像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产物一样,绿色GDP来自于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绿色GDP核算离不开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建立。因此,应当用科学的态度来对待绿色GDP,即不能人为地夸大其作用,盲目崇拜,也不能消极地认为其无用甚至抵制,既不能轻言简单,也不能急于求成,应当充分认识到这是一个相当艰巨而又复杂的过程,需要不断地探索,不断完善其理论基础,积极稳妥地推进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发展。

二、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状况

(一)国外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联合国、各国政府、著名国际研究机构和学者一直为构建以“绿色GDP”为核心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进行着艰辛的探索。197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首先提出了“生态需求指标(ERI)”,试图利用该指标定量测算与反映经济增长对于资源环境的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1972年托宾(James Tobin)和诺德豪斯(William Nordhaus)提出净经济福利指标(Net Economic Welfare),将家务劳动价值、地下经济创造价值、闲暇以及环境成本考虑到GDP核算中。1973年日本政府提出净国民福利指标(Net National Welfare),主要是将环境污染列入考虑之中。1989年卢佩托等(Rober Repetoo)提出国内生产净值(Net Domestic Product,简称NDP),重点考虑了自然资源的耗损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1990年世界银行资深经济学家戴利(Herman Daly)和科布(John B. Cobb)提出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标(Index of Sustainable Economic Welfare),并于1994年进行修改,该指标考虑了更为广泛的社会因素所造成的成本损失。1995年9月,世界银行首次向全球公布了用“扩展的财富”指标作为衡量全球或区域发展的新指标,“扩展的财富”由“自然资本”、“生产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4大组要素构成。同年,世界银行提出了“真实储蓄率”(Genuine Saving)指标,真实储蓄率是从国内总储蓄中扣除人造资本、自然资源和环境折旧,它为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财富与发展水平的动态变化提供了更加有力的评判依据。

近年来,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在许多学者的不懈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西蒙等人(Simon,2000)的《绿色国民核算》就综合反映了绿色核算的最新成果。他从国民账户的历史出发,提出了绿色国民核算的方法、模型、构造与应用等。哈特维克(Hartwick,2000)的《国民经济核算与资本》分析了纳入环境资本后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在账户方面所发生的变化和经济方法的改进。巴特尔穆茨等人(Bartelmus,1998)的《环境核算的理论与实践》分析了国际收入与财富在资源环境方面的应用,提出了关于资源环境核算的框架、理论与方法。马肯亚等人(Markandya,1999)在《欧洲绿色国民核算――四国案例研究》中,根据荷兰、英国、德国、意大利四国绿色核算实践,对自然资源和污染物排放量的核算进行了研究。在上述理论推动和联合国、欧盟、世界银行、经合组织及多国政府的不懈努力下,目前已逐步形成若干重要的核算体系,包括:联合国等的《综合环境与经济核算体系》(缩写为SEEA)、美国亨利・佩斯金(Henry Peskin)教授的应用于菲律宾的《环境与自然核算项目》(缩写为ENRAP)、欧盟统计局的《欧洲环境的经济信息收集体系》(缩写为SERIEE )、荷兰统计局的《包括环境账户的国民核算矩阵体系》(缩写为NAMEA )。相比之下,当前比较权威的是SEEA核算体系。SEEA体系是惟一获得国际权威性机构认可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其统计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且其卫星账户与总量指标相协调,该体系的编制方法已被20多个国家或地区采用。目前SEEA已经有了1993- SEEA , 2000-SEEA和2003-SEEA共3个出版物,它们分别标志着SEEA发展的不同阶段。1993- SEEA提供的是理论框架,2000-SEEA提供的是操作指南,2003-SEEA则是实践经验的总结,SEEA已从理论走向实践。但就目前来看,SEEA仍然处于研究过程中,其中一些内容至今还存在争论,有待于进一步修订和完善。

随着对环境与资源问题的日益重视和对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与核算方法研究的不断完善,一些国家在资源与环境核算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尝试。挪威、芬兰、德国、美国、加拿大、英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瑞典、澳大利亚、日本、前苏联、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菲律宾、墨西哥、哥斯达黎加、印尼海地、萨尔瓦多、泰国、巴西等20多个国家的政府或研究机构开展了自然资源核算或环境核算理论、方法的研究与实施方案的探索和试验,目前探索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国家的数量呈上升趋势。

(二)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

我国关于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理论的研究起步略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目前,中国的环境资源核算研究大多分为环境污染损失核算研究和资源核算研究两个方面。对中国环境污染经济损失最早也比较全面的研究是过孝民、张慧勤于1984年开始主持的《公元2000年中国环境预测与对策研究》。该项研究在计量方法、数据处理、结果表述方面都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被冠以“过――张模型”,该模型重在对污染损失的计量。1988年由李金昌主持进行了《自然资源核算及其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课题研究,侧重探索将自然资源环境核算纳入国民经济体系的理论与方法。20世纪90年代初由金鉴明主持的“中国典型生态区生态破坏的经济损失”研究,在生态损失的计量研究上取得了进展,使得人们对中国生态破坏的经济损失有了一个大致的量化概念。

从国内的各学术研究机构来看,1988年受国际福特基金会的资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开展了“自然资源核算及其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课题研究,首次尝试进行了关于自然资源核算的研究。1996-1999年,北京大学研究小组应用投入产出技术,提出可持续发展下的绿色核算,即对资源、环境、经济的综合核算,重点对核算模式、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探讨。2000年,北京市社会科学院设计了以绿色GDP为核心指标的核算体系,并以北京市为对象,系统地进行了1997年的环境质量和资源资产的经济价值和绿色GDP测算,得出在扣除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带来的损失后,北京市的绿色GDP为当年核算GDP的74.9% 。

在政府层面上,开展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的部门主要是国家统计局和国家环保总局,做了大量的研究实践工作。2004年3月国家统计局与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启动了《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简称绿色CDP核算)研究》项目,开展环境污染核算研究工作,初步建立了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框架,并于2005年在北京、天津、重庆、河北、辽宁、浙江、安徽、广东、海南、四川10个省市启动了以环境核算和污染经济损失调查为内容的绿色GDP试点工作。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框架是依据《中国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框架》和《中国环境经济核算体系框架》而建立的。《中国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框架》侧重于对资源的核算,同时兼顾了环保支出与环境成本,主要对资源耗减价值核算、环境退化价值核算和资源管理与环境保护支出核算进行研究。《中国环境经济核算体系框架》侧重于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实物量与价值量核算以及环境保护成本的核算。基于环境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框架是一份可以为全国及局部地区进行环境核算提供具体指导的框架性指南,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在上述两个核算体系框架的基础上,完整的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框架分为自然资源耗减成本核算和环境退化成本核算两部分,其中环境退化成本包括环境污染损失和生态破坏损失。自然资源耗减成本核算具体包括耕地资源、矿物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渔业资源等五大类;环境污染损失具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固体污染等三大类。

2006年9月,国家统计局与国家环保总局联手首次正式了《中国绿色GDP核算报告2004》。报告指出,2004年,全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 118亿元,占当年GDP的3.05%。该报告是第一份基于全国不同地区和不同部门的环境污染核算报告,是迄今为止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最新、最权威的研究结果,标志着中国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不过,由于部门局限和技术限制,此次核算未包含自然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退化成本中的生态破坏成本,只是计算了部分环境污染损失,一个完整的绿色GDP还需要更为艰苦的工作。

考察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国外的研究起步较早,理论较为完善,国内的研究尚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有待在指标体系的构建和配套机制的完善上加强研究和规范。二是国外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成果尽管丰富,但相当多的指标体系缺乏实际的可操作性,在具体的实施上需要有所发展。三是从指标构建来看,各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内容虽不相同,但指标构建方向都是社会、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体系。四是核算方法总体上讲侧重于实物核算,价值核算由于涉及内容的复杂性,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核算方法的多种多样,导致了计算结果难以统一,相互间的可比性差。五是从目前国际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实践经验和效果看,虽然在具体核算项目选择、定价方法和评价有效性方面各有千秋,但普遍存在具体核算过程的实现和核算精度受数据资料基础约束的问题,而且往往编算范围越宽泛,这种影响越突出。总体来看,由于绿色GDP在数据获取和核算方法上存在很多困难,目前国际上还没有形成一套国际公认的绿色GDP核算制度,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计算出完整的绿色GDP数据。目前,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仍然是一个充满探索、实验的研究领域。

三、我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面临的问题

(一)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理论研究还需进一步加强

目前我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基本上处于对国际成果的跟踪状态,还不能全面、系统地把握整个SEEA(2003)所提供的理论与方法。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中国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框架》和《中国环境经济核算体系框架》,初步构筑了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框架与基础,但它们对实际数据测算工作的理论支持和指导程度还有待于实践的检验。

(二)绿色国民经济核算面临很多技术挑战

一是资源环境的产权划分难以实现。除了已探明、确定归属的自然资源,大量的自然资源以及生态环境的产权归属确定十分困难。二是资源环境的定价较为困难。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关键点就是资源和环境的价值计量,资源和环境大多数无法从市场价格中寻找参照,而目前所提出的各种估算方法还难以形成统一的、举世公认的标准。三是资源环境损失与经济发展缺乏同步性。通常经济发展所导致的直接环境损失人们往往能够计算,但却很难预料到间接的后果和长期的损失。四是按地域扣减资源环境损失很难实现。由于环境污染具有“开放性”,当环境损耗跨地区时,无法确定该损耗的具体归属。

(三)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数据基础薄弱

资源和环境的统计指标体系和调查渠道还不健全,资源耗减和环境退化的核算资料主要靠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广泛设立网络式检测站点直接进行测量来取得原始数据,这就使得有些资料难以全面采集,有些数据的采集成本非常昂贵,数据的可得性和准确性存在很大的缺陷。

(四)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制度安排基本空白

一是环境法规、统计法规的不完善,与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有关的环境统计规划、统计制度和统计标准还未出台,导致统计的不完整和不精确。二是评价标准的不完善,资源环境核算本身就极具复杂性,而我国还没有建立针对资源环境核算的工作规程、制定评价和评审的标准。

四、我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完善和发展

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理论研究和实践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合作与努力。

(一)加强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完善资源环境成本的核算方法

加强对森林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地上资源耗减的估价方法研究,实现宏观耗减核算与微观企业耗减核算工作一体化。目前对环境损失的估价方法都具有很强的个案性和特殊性,应进一步探讨模型化、标准化的评估方法。加强对生态成本计量和评估研究,使其研究成果能够应用到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实践领域中。

(二)建立绿色会计制度,完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微观基础

会计核算是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微观基础,借鉴国外经验,加速我国绿色会计的理论研究和制度建设,建立科学合理、系统完整并符合国情的企业绿色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建立完整的绿色会计信息系统和企业绿色报告信息披露制度,设计与制定具有操作性的绿色会计准则。

(三)建立环境资源核算指标体系和数据采集系统

从反映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环境污染等角度建立起一套科学、完整的资源环境统计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统一统计调查方法,完善统计报表制度,对核算口径、核算方法、数据质量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和标准,相关部门建立必要的数据信息交换机制,为后续研究和核算工作的开展提供技术和数据保证。

(四)加强合作与交流

搭建相关部门统一的工作平台,下设若干核算专题小组,在统一协调部署下,共同制定工作方案和目标,负责组织试点和实施工作。继续加强国际合作,从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统计能力等实际情况出发,借鉴国外的经验,采用适合我国实际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方法。

综上所述,我国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任重道远,应坚持科学性、理论性、前瞻性和适用性原则,以联合国SEEA2003为指南,加快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理论与方法研究和制度建设,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主要参考文献】

[1] 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框架研究课题组.中国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框架(第一版本)[S].2004.

[2] 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框架研究课题组.中国环境经济核算体系框架(第一版本)[S].2004.

[3] 潘岳,等.建立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4] 朱启贵.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论[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5] 吴优.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发展及其思考[J].统计研究,2005(9).

[6] 耿建新,等.我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框架及其评价[J].城市发展研究,2006(4).

[7] 王金南,等.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6).

绿色设计的核心范文第6篇

【关键词】绿色建筑;办公;节能;耗能;措施

一、绿色高层办公建筑的概述

所谓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高层办公建筑在建造和运行的过程中往往会消耗大量的能源和材料,因此,绿色生态设计成为了现代高层办公建筑的发展潮流和趋势。所谓绿色生态型高层建筑设计就是充分利用环境和资源所提供的条件,将生态策略应用到建筑设计中,采取相应的技术和措施,创造一种符合生态规律、健康的、富有生气的高层建筑模式。

二、绿色生态型高层建筑的设计理念

1、舒适化的设计

与时俱进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在现代建筑发展的今天,人们越来越注重环境的舒适性,健康舒适的环境包括了优良的空气质量、温湿度环境、光环境、视线环境、声环境。绿色的高层办公建筑应该为人们创造这样优良的建筑环境,让人们健康舒适的工作。

2、运用自然体系设计

从古至今,阳光和空气一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高层建筑设计中运用自然的体系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自然采光和通风,自然的采光通风能改善人们长期处于人工照明和空调的环境中的一些“建筑综合症”,还能减少一部分的建筑能耗。

3、自我调节“生命体特征”

高层建筑的“生命周期”是一个从设计、建造、使用到拆除的过程,类似生命体的产生、生长、成熟和衰亡的过程。同其他生命体一样,高层建筑应当要具备自我调节和自我完善的功能,这种自我调节一方面指的是建筑应该具有调节自身采光、通风、温度和湿度的功能,另一方面又应该具有自我净化能力,尽量减少自身污染物的排放,包括污水、废气、噪音等。

二、高层办公建筑的绿色设计措施

绿色建筑作为当今建筑发展的潮流,容易给人造成表面现象,人们常常错误地认为高层建筑的局部层面做一些绿化中庭就称为绿色建筑,其实并非如此,这些设计只到达某种层次的“绿色”,而并非整体上的“绿色”,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建筑的设计不仅仪是在建筑中种植一些绿色,更重要的是要对环境尤害,降低建筑的能耗,既能充分利用环境的自然资源又不破坏环境的生态平衡。建筑的绿色节能设计包括有合理的体形设计、外嗣护结构的良好保温和隔热,自然通风与采光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如对太阳能的利用和雨水废水的收集利用,这些措施普遍用于多层与高层建筑。

1、高层办公建筑的交通核布置

高层建筑与普通建筑的最大区别在于它有一个将垂直交通、管道设备和结构体系结合为一体的交通核,高层办公建筑的标准层由交通核和壳体组成。交通核的布置一般有三种:中央核、单侧核和双侧核, 其中中央核为内侧核是高层建筑中最为理想的结构布置方式,但是放在平面中心的交通核基本就无法自然采光和通风,依靠人工的采光通风会带来极大的能源消耗,其次是“双侧核”和“单侧核”,它们都属于外侧核,可以直接接触室外环境,因此它们可以充当高层办公建筑的“缓冲空间”,作为室外环境到室内主要使用空间的过渡,能够缓解不良气候和地理环境对建筑产生的负面影响,从而减少建筑能耗。但由于单侧核会使建筑结构偏心大,因此只适用于不太高的建筑,应用较少。同样,双侧核也存在着造价偏高的问题 。

高层办公建筑的绿色化设计在确定交通核位置时,不仅仅要出于经济性和结构均匀性的考虑,还要考虑建筑的热工效应和环境舒适性。高层办公建筑最有效的平面布置是东西向双核,南北为主朝向的模式。 这种布置方式将两核布置在了受热较高的朝向,对室内的空间起了热工缓冲的作用,可以极大降低空调的运行费用,电梯厅、楼梯、卫生间也有了自然采光和通风及朝外的视野,节省了一部分的照明和通风能耗 。除此之外,将交通核置于建筑两侧,能使得建筑底层的大厅更加通透、宽敞,还能确保人员的双向疏散,建筑中间的使用空间也更灵活,方便形成中庭景观空间。

2、高层建筑的风环境与风能的运用

高层建筑所处的风环境也是绿色设计要考虑的一部分,一方面,风力的作用对高层建筑的影响比较大, 特别是越高的楼层,建筑所受到的风力也就越大,在气温寒冷的冬季,风力越大建筑的热损失也就越大, 从而增加了冷空气的渗透导致室内热损失的增大,这这种情况下要保持室内的温度,就需要消耗更多的能 源;另一方面,高层建筑对室外的风环境也有着不利影响,高层建筑会阻挡主要风向的流动,在高层建筑的背面形成极大的风影区,与此同时,迎风面和背风面形成的气压差又会产生高层风,换句话说,高层建筑较大程度改变了建筑物周围的风场。高层建筑方案设计时对于风环境的考虑可以有以下几点:

①考虑室外风环境:设计时充分分析建筑所处的风环境,方案根据城市的不同的风向应有不同的处理,尽量将大立面面向夏季主导风,而小立面面向冬季主导风,从而使得建筑在夏季尽可能利用风能降低温度,在冬季又使得主要建筑立面避开风以减少热损失;

②避免和减小风影区:在夏热冬冷湿热地区,要避免周围的建筑处于高层建筑的风影区内,避免下风向建筑的通风降温和除湿效果不理想,这种情况下可以将办公建筑设计成为倾斜面体形,下大上小,这样建筑物所形成的风影区的范围也会相应减小。

③削弱“边角强风”:高层建筑的边角处会产生涡旋分流的现象,造成建筑物的边角两侧有较强的风, 形成边角强风,一种方法是将高层建筑的边界处理的尽量圆润、光滑,这样建筑背风向形成的压力也就趋于稳定,边角强风影响程度也就减小,另一种方法是在转角部位的角部设置遮风板,使得转角附近的风速大幅度下降,有效地减弱边角风。

⑤对于风能的利用:风能可谓是一种很好的可再生能源,高层建筑有着丰富的风力资源,能够利用风 能进行能量转化,将风能变为其他不可再生能源。例如现在有些绿色高层办公建筑在建筑的高处安装有风力涡轮发电机,通过获取高空的风能来供建筑内的用电。

3、中庭空间与空中花园

由于高层办公建筑远离地表,空中庭院的设计也就成为高层建筑追求自然化与人性化、优化内部空间环境的重要手段。中庭空问有利于高层建筑的自然采光和通风,减少耗能,还能作为建筑内外气候环境的过渡空间,除此之外,办公建筑中的中庭还可以供人进行社交、娱乐、休闲活动,具有室外感。在中庭空 间种上一些植被能减少地面的热反射,改善环境的微观气候, 同时也大大改善了办公环境,让员工的工作环境更舒适,迎合了人们热爱自然的天性(见下图)。

绿色设计的核心范文第7篇

【关键词】绿色节能;建筑设计;设计方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及环保意识的提高,在建筑设计中,绿色节能理念的运用,一方面能够有效的节省资源,保护人类的生产环境,另一方面在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使其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为建筑工程今后的投入使用奠定基础。在当前建筑行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绿色节能的设计概念,已经成为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核心趋势,在推动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同时,还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建筑工程的自身价值,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在此,本文从绿色节能建筑设计及绿色节能建筑设计的主要内容等两个方面出发,针对绿色节能建筑在设计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做以下简要分析:

1 绿色节能建筑设计

绿色节能建筑设计能够在—定程度上缓解我国的资源利用状况,同时能够在现有的基础上节省建筑工程的成本投入,在保障工程施工质量的同时,还为其今后的投入使用奠定了基础。针对绿色节能建筑设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绿色建筑设计内涵。在整个绿色建筑设计中,不仅仅针对建筑资源,同时还包括了节地、节水、节能以及减少环境污染、延长建筑工程寿命等各个方面,在其设计实施的过程中,贯穿于整个建筑物施工的各个环节。绿色建筑设计能够凭借自身的优势,实现我国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同时能够将环保、节能以及可循环三个功能融为—体,在合理分配资源的同时,还能将工程建设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充分体现建筑设计的人性化、舒适化及健康化。

1.2 绿色建筑设计内容。绿色建筑没计的基本内容:在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下,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协调人、建筑与自然环境间的关系,寻求创造生态建筑环境的途径和设计方法。具体分析如下:1.2.1全寿命周期。在绿色节能建筑设计中,全寿命周期主要体现在建筑工程对资源及环境造成的影响,在整个建筑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从开始的设计规划到最后的竣工结束,都属于—个全寿命周期。而加强对建筑工程全寿命周期的关注,能够有效的完善工程规划设计阶段对环境的利用程度,同时还能降工程造价降到最低,为人们打造轻松、舒适的居住空间。1.22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绿色建筑设计的核心在于最大限度的节省建筑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面对我国自然资源的不断减少,要想从根本上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的战略方案,其核心在于节省资源使用的同时,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与此同时,绿色建筑在设计的过程中,能够凭借自身的优势,充分发挥“少费多用”的建设理念,在保护环境的同时,还减少了施工带来的环境污染。1.2.3满足建筑功能。建筑绿色节能设计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建筑工程的使用性能,使其在投入使用的过程中满足人们的生活所需。在绿色节能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节能是其设计的核心所在,然而在实际施工建设中,不能一味的节能而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由此就需要设计人员能够将绿色设计与智能施工充分的相结合,在保障工程施工质量的同时,还能提高工程的整体施工效率,为其今后的投入使用奠定结实的基础。1.2.4确保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随着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传统的建筑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绿色建筑的设计使用,在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同时,还能推动城市生态建设发展,实现人、建筑、自然的和谐统一,使其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发展理念。

2 绿色节能建筑设计的主要内容

绿色节能建筑在设计规划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建筑工程的整体结构,将绿色设计融人到工程的各个环节中,在保障工程施工质量的同时,还能为其今后的投入使用奠定基础。针对绿色节能建筑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均衡建筑热量平衡,降低能耗。在整个工程设计前,建筑选址是其设计的基本前提,且在选址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争取日照避风建宅”原则,由此就需要设计人员能够结合着当地的实际地形、交通状况、风向以及日照等各个方面。在其具体选址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应尽量靠近公共交通系统,为人们今后的交通提供保障。其次,在实施设计规划的过程中,应结合着当地的实际发展水平,设置相应的基础实施,为人们今后的日常生活提供方便。再次,在建筑工程选址的过程中,应结合着周边的生态环境,避免因工程建设对周边的环境造成破坏。最后,设计人员还要结合着当地的气候条件与地理环境,尽量选择接近自然能源的地段,以便在今后施工建设的过程中能够“就地取材”。

2.2 设计建筑通风系统。在国内建筑工程设计中,传统的设计已经无法满足新型建筑工程的设计需要,除了要满足低耗能、低比重及低投资的条件外,还需要结合着整个工程的实际施工状况,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通风需求。包括空间唤起在内的建筑通风、室内通风等各个环节。而这些,都需要设计人员在熟悉工程性能及整体设计结构的前提下进行设计,在减少工程通风设备投入的同时,还能确保建筑工程的投入使用。此外,通风系统的设计,需要结合着工程周边的地理环境,有机结合热压与风压两种通风方式。通风竖井可设置在建筑楼梯间与走廊内,用来主要负责楼层不同间的热压通风。与此同时,周全考虑绿色建筑设计实际,可在建筑顶端进行玻璃烟囱设计工作,充分使用太阳能来加强通风。除此之外,建筑外在面适宜环节,一定情况下可设置开启扇,在风压通风作用下的室外空气可毫无阻碍的穿透建筑;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发挥建筑通风系统的功能,才能切实发挥出建筑工程的整体优势。

2.3 平衡生态的自然建筑物。在建筑物的减少中,必须与自然保持生态平衡,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出和谐的生态环境,才能更好的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当前的建筑工程设计中,多数建造师更加倾向于建筑生态空间的完美打造,同时也会最大限度的发挥出建筑空间的整体舒适度,为居民呈现出和谐、完善的自然之美。

2.4 处理建筑用水。在绿色节能建筑设计中,如何出来建筑用水,则成为绿色节能建筑的核心问题之一。在整个建筑用水处理中,主要包括太阳能用水、循环用人以及日常生活污水处理回收等各个方面。尤其是建筑采暖过程中的热水循环使用,在充分发挥自身循环使用效率的同时,还能发挥出循环用水的实效,以此来减少建筑能源的消耗量。

绿色设计的核心范文第8篇

关键词 绿色学习;生涯与技术教育;评价机制;美国

中图分类号 G7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02-0072-05

由于经济发展带来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愈演愈烈,绿色发展成为人类未来发展的方向。以提高劳动者竞争力和创造性为目的的美国生涯与技术教育也推出了符合绿色未来要求的“绿色学习项目”。“绿色学习项目”是由美国技术援助学会支持,以绿色环保为核心,乔治亚州、伊利诺伊州、新泽西州、俄亥俄州及俄勒冈州参与,用于指导全美学习的生涯与技术教育项目。该项目帮助中等及中等后教育阶段学生为追求高技能、高工资和高需求的绿色行业工作做准备。

一、绿色学习项目的目标及内容

教育、经济、公平、能源和环境是全球生活质量的基本问题,也是“国民幸福指数”之关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0余年来一直在倡导为“可持续未来而学习与教学”的理念。美国积极响应联合国的倡导,针对美国经济发展和环境能源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一系列对策以实现绿色未来。

2009-2010年,生涯与技术教育研究中心任命技术援助学会指导各州生涯与技术教育学习项目的发展,同时规定学习项目的内容及实施必须符合《2006年卡尔・帕金斯生涯与技术教育法案》的要求。因此,技术援助学会选择“绿色”作为核心主题来指导各州学习项目的发展。

绿色学习项目的首要目的是通过响应国家问责制和项目实际需要将工作与实践相衔接,进而促进中等和中等后教育阶段学生的生涯与技术教育的完善。其指导目的是从5个参与的州中提取绿色学习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精华,为其他州学习项目的发展和实施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绿色学习项目的主要内容包括:参与绿色学习项目的州接受技术援助学会的帮助,构建可复制的实施模式来扩大学习项目的规模。各州成立各自的国家团队,国家团队的成员由国家和地方教育机构、中等和中等后教育机构、商业和行业的代表所组成。同时,5个州确定“绿色”劳动力市场部门的特定区域作为学习项目的焦点。

二、绿色学习项目的课程构成

(一)专业设置

乔治亚州、伊利诺伊州、新泽西州、俄亥俄州及俄勒冈州在参与绿色学习项目的过程中,根据各州的特点及情况,分别制定相应的课程为学生提供生涯与技术教育的知识。各州以农业食品自然资源、建筑行业、艺术媒体、工商管理、教育培训、财务管理、公共管理、医疗科学、餐饮旅游、人力资源、信息技术、公共安全、制造行业、市场营销、物流运输以及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16个生涯集群为基础,分别选择不同的与绿色行业相关的集群。其中,乔治亚州选择能源项目;伊利诺伊州选择建筑和制造项目;新泽西州选择可持续设计、建筑及能源项目;俄亥俄州选择能源和替代能源可持续项目;俄勒冈州选择可持续建筑项目。这5个州所选择的专业都是与绿色环保、新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符合当前21世纪发展绿色经济的要求。其中,新泽西州的课程体系较其他州更加完善与多样化,本文主要以新泽西州为例介绍绿色学习项目的课程构成。

(二)核心课程内容标准

新泽西州为9~12年级制定的项目和课程内容以可持续建筑和设计、绿色建筑和未来可持续能源这3个特定行业的路径为依托,形成独一无二的绿色学习项目。

新泽西州的核心课程内容标准是1996年首次被州教育委员会提出,该标准在地方层面不仅涉及到课程的内容,还决定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完成学习后所能从事的工作。核心课程内容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教师为学生升学和就业做准备。该标准每5年修订一次,目前最新的标准是在2014年修订的。

新泽西州的核心课程内容标准为地方学区提供了一个清晰且特定的标准,其内容包括学生在9个领域中的成就。该标准是由教师、管理者、家长、学生和来自高等教育、企业与社区的代表所共同制定。K-12阶段的9个领域的标准如图1所示。

21世纪生活和职业标准贯穿整个K-12阶段的课程和生涯与技术教育的项目,该标准旨在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不断自省并尝试改善生活和职业实践;使用有效的沟通和协作技巧,整合社会资源;精通金融方面的知识,在家庭及社会上做到经济独立;加强职业认识,并且能够规划、执行和改变职业目标来应对社会和经济的挑战;尝试获得并掌握所选择的职业路径中需要的技术和相关知识。

为了达到以上5个方面的培养目的,21世纪生活和职业标准以新泽西州核心课程内容标准为基础,提出更进一步的标准。其内容包括生涯准备实践,个人的理财意识,职业意识、探索和准备,以及生涯与技术教育等方面。其中,生涯准备实践是21世纪生活和职业标准的核心内容,包括学生面对未来的职场所需要学习的知识和具备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

新泽西州以绿色为核心的学习项目的内容包括可持续设计、绿色建筑和未来的可替代能源三种不同的路径。该项目的三个路径以核心学术技能为基础,让学生充分理解环境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教授学生21世纪的职业技能及设计、建筑与能源等跨行业的技能。

新泽西州实施绿色项目将高中阶段的高级培训和大学阶段的学习相衔接,为学生在设计、建筑和能源行业提供一个广阔的平台。如图2所示,胜任力模型是这三个路径构建项目的共同基础,提出了三种行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其模型共包括8个等级,从低级开始采用循序渐进式的方法着重培养学生做人、学习、就业及绿色项目所需的各种能力。以胜任力模型为蓝本,新泽西州绿色项目的课程内容设置有共同的基础:一是提供学术方面的知识,为以后的升学和就业做准备;二是课程内容以环境科学、可持续发展及可再生资源为核心;三是教授学生与设计、建筑和能源利用行业相关的基本的技术技能和知识。该项目的灵活性使得高中和大学可以自由选择实施何种路径。其课程内容旨在将学术性内容和生涯与技术教育的核心内容相整合,为学生的升学和就业提供帮助,同时以科学、可持续发展、能源的有效利用和可再生能源为核心,着重提高学生的绿色技能。

(四)课程设计与实施

新泽西的三个绿色项目为9至12年级的学生设置了不同的学习课程,其课程内容都是基础学术知识、技术技能、职业生涯准备实践、环保及与绿色建筑相关的诸多跨行业知识。其各年级课程设计的侧重点不同,9年级的课程主要学习一些基础的入门知识,而12年级的课程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下是以可持续设计课程为例对其课程设计与实施进行分析研究。

1.学分设置

新泽西州的大多数技术高中和综合高中,9至12年级共有160学分的课程,其中,生涯与技术教育能达到40~60学分。9~10年级的学生学习生涯与技术教育的课程可以获得10学分,11年级的101和102等生涯与技术教育课程和12年级的所有核心课程均实行双倍学分。生涯与技术教育的10个学分设置到微型课程中,反映绿色学习项目的主要领域。

2.课程的实施

新泽西州可持续设计项目的课程设置以21世纪生活和职业标准为核心,结合科学、数学、社会学、技术和语言学等方面的标准来共同指导课程的实施。如表1所示,新泽西州的可持续设计课程设置将科学理论基础与项目相整合,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将学生引入技术和研究领域。同时将数学、科学、英语及社会学等学术课程的内容标准融入到生涯与技术教育的课程中。通过合理规划学术性课程和生涯与技术教育必修课程,安排好学生的接受课程时间。9年级的课程是各门学科的基础。10年级的课程是对9年级课程的延伸和为其后两年的学习做准备。11年级和12年级的课程内容主要集中在设计领域,其主要培养学生毕业、升学及就业的能力,含有双倍学分的学术性课程和生涯与技术教育课程的目的是使高中阶段的学生能够胜任大学阶段的学习。11年级的绿色学习项目允许学生从设计、建筑和能源三个主要领域中选择任何一个专业来集中学习。12年级的绿色学习项目要求学生确定自己的学习项目路径。学校会给学生安排合适的导师来指导学生的实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便会掌握所学领域的相关技能。高中毕业后希望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学生,提供给他们一些如学徒制和新泽西建筑项目等带薪实习的机会。

三、绿色学习项目的自我评估机制

绿色学习项目发展的初期,5个州就被要求使用以职业和成人教育办公室制定的诊断工具来完成项目的自我评估。同时,各州要如实反映学习项目每部分内容的实施成就,以使技术援助学会和专家学者能够更好地评价各州学习项目的发展及实施。自我评估工具对于项目的现状有三种评估分类:一是“无需”,指不需要任何援助,该州能够使用现有学习项目框架来实施以绿色为核心的项目;二是“一些”,指需要一些援助,该州具备部分能力但是需要额外的帮助;三是“大量”,指需要大量帮助,该州能力有限,需要大量的帮助。每部分内容的评级为各州提供了该州的能力及需要的援助等详细信息。

(一)自我评估的目的

自我评估工具是协调和促进学习项目利益相关者间合作的一个诊断工具。通过评价各州学习项目发展的现状,自我评估机制能够促进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一是学习项目的内容及子系统中取得进展状态;二是学习项目的何种内容是未来发展和实施的核心;三是国家未来完善学习项目的援助目标。

自我评估机制真实地反映了美国学习项目发展的现状,有助于技术援助学院创建合理、连贯且经由专家鉴定支持的行动计划。自我检测评估为参与项目的部级员工和利益相关者提供权益保障;促进生涯与技术教育的领导者和行业伙伴间的合作;形成以经济和劳动力发展机构为例的生涯与技术教育其他利益相关者间的合作机制;提高策略能力,思考学习项目的构成内容;了解联邦政府和官方组织关于学习项目设计和实施的期望。此外,自我评估机制还有助于扩大各州对所需援助类型的认识,提供可咨询绿色学习项目发展问题的平台。

(二)自我评估的内容

为了进一步支持各州学习项目的实施及发展,2010年,美国教育部和职业与成人教育办公室共同了一份有关学习项目的设计框架,该框架包含10个方面的因素:可持续的领导和共享计划;教育、商业和其他利益相关者间的伙伴关系;立法和政策;整合中等和中等后阶段的教育资源;严格的学术和技能标准及评估;学分转换协议;问责制和评估;创新的学习和教学策略;指导、咨询和建议;专业发展。这些因素被生涯与技术教育的实施者视为创造和实施一个高质量的、全面的学习项目的工具。学习项目设计框架自以来,已经成为指导和评估地方学习项目准备和能力的基础。如表2所示,学习项目框架内容的每个元素都是以实际状态和地方措施来说明目前的实践,但并不为各州指定最佳的措施。每个自我评估模板上列出的要素特征可作为一套在国家和地方层面都同样适用的质量指标来衡量学习项目实施的准备和能力。按照国家学习项目批准的要求,自我评估机制有助于提高地方学习项目的执行和准备能力。学习项目框架内的每个元素都可以促进利益相关者间的合作,并且在学习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充分反思地方的准备工作和能力。学习项目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可使用以能力和准备为主的自我评估机制,指导并确定哪个元素是地方执行中最急需的。

(三)自我评估的方法

绿色设计的核心范文第9篇

韩国低碳绿色增长战略内容及组织机构

韩国低碳绿色增长战略包括三部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适应气候变化,确保能源安全;创造源自绿色科技的绿色增长动力;提升绿色生活方式和国际地位。为了加快实施低碳绿色增长战略,2009年7月,韩国政府制定了《绿色增长国家战略及5年计划》,计划在2009-2013年期间,将每年GDP的2%作为政府绿色投资资金。2010年4月颁布的《低碳绿色增长基本法》及其法令为低碳绿色增长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保障。根据这一法律,韩国中期减排目标是到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比“基准情景”(BAU)减少30%。

韩国政府专门成立了推进和落实绿色增长战略的组织机构,即直属于总统的绿色增长委员会,由其统率相关事项。该委员会由总理和一位杰出专家共同领导,现由14位部长和36位来自私营部门的利益相关者组成。总统绿色增长委员会牵头制订了《绿色增长国家战略及5年计划》,并不定期召开“绿色增长委员会会议”,在会上相关报告。2010年4月《低碳绿色增长基本法》生效后,韩国环境部新设了“温室气体综合信息中心”,由其负责推行在2012年前将能源消耗量平均每年减少1%~6%的有关计划。总统绿色增长委员会还组建了科学家、IT企业、金融机构和消费者等专门的咨询团体和地方绿色增长理事会。所有公共机构都将设立“绿色增长首席执行官”,负责促进公共政策的绿色进程。

韩国低碳绿色增长战略的实施难点

虽然低碳绿色转型是大趋势,韩国政府同样面对困难与挑战,希望通过有效的政策设计,克服实施中面临的难点。

第一,低电价政策抑制通胀。在韩国,电力的生产和供应几乎全部由韩国电力公司完成。韩国的电价由韩国电力公司申请,由独立的电价审核委员会审核,报经韩国财政经济部批准才能实施。根据国际能源署统计数据显示,在经合组织22个国家中,韩国的电价最低。在能源价格不断攀升的压力下,韩国电力公司不断向政府施压要求提高电力价格。虽然提高价格有助于节约,但是考虑到电力价格上涨会引起各方的激烈反对,所以韩国政府对电价上调一直态度谨慎,严防由此产生的通货膨胀。因此,韩国电力公司作为国企只能亏损经营。韩国政府认为,单靠提高电价解决不了问题,希望工业企业研发低碳高效技术产品,政府对购买节能产品给予补贴。

第二,为低碳绿色发展提供融资支持。绿色低碳企业的主要资产是无形技术或商业模式,不是实体经济。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性,金融机构在逆向选择下,无法评估低碳技术和产品的经济价值。在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很难从金融机构贷款,经常被要求抵押担保。为了实现低碳绿色增长,需要建立适当的融资市场与机制,帮助绿色商业企业抓住市场机遇。因此,韩国政府积极为绿色中小企业建立资金“输血”管道,设立绿色中小企业专用基金,设立绿色技术与产品的认证制度,为绿色增长的投资者提供足够的税收激励,通过金融市场创新促进绿色产业发展。

第三,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机制。韩国国会今年5月高票通过全国碳交易体系法案,该法案计划于2015年1月正式生效。韩国碳交易将囊括全国60%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主要碳排大户如钢铁、制造、造船、电力等行业将被纳入其中。毫无疑问。碳交易体系法案的通过能加快工业生产领域的节能技术发展,从而使韩国在环保产业上获得先机并长期受益。韩国工业协会强调,虽然在实施初期,高达95%的排放指标都是免费分配,仅有5%需要购买,但这也会给工业领域带来4.7万亿韩元(合42亿美元)的额外成本。韩国许多企业反对这些强制措施,他们认为限制碳排放将削弱企业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并将影响韩国的GDP增长。但韩国政府的研究显示,达到2020年减排标准的直接成本仅约为GDP的0.5%,而且以上估值还未考虑能源节约和创新激励这样的好处。韩国政府认为,碳交易机制是韩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最得力的途径。

韩国低碳绿色增长战略的争议焦点

韩国低碳绿色增长战略实施4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已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可。然而,韩国国内对自上而下的低碳绿色发展战略一直存在质疑声音。批评者认为,低碳绿色战略的核心强调经济增长和国家产业竞争力。而不是对韩国经济和社会真正进行“绿化”,主要受益者是核电和建筑等行业。目前的关注焦点是,韩国新一届政府执政后,四大江河综合工程以及核电政策能否延续。

韩国正在实施的四大江河(汉江、洛东江、锦江、荣山江)综合治理工程被批评为在生态恢复的幌子下开展的一个庞大工程项目。四大江河综合治理项目是要建设16个水坝和疏浚河道,预算庞大,截至2012年已投入14兆韩币(约合180亿美元)。批评者认为这与当前“去大坝化”的国际趋势背道而驰,这不是恢复而是杀害四条河流的生态系统。针对生态主义者的批评,韩国总统绿色增长委员会杨秀吉主席认为,环境问题的解决始终是艰难的。希望时间能证明一切。他表示,四大江河综合治理工程在防灾减灾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并且经受了2011年特大暴雨的考验。目前工程已经完成了98%,相关支流也将着手治理。此外,四大江河沿岸修建了文化旅游设施,开辟了首尔到仁川再到釜山的自行车道,大大改善了环境。

绿色设计的核心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绿色账簿体系; 终极监督主体; 廉政建设; 常态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3411/ki.sxsx.2016.03.025

谈古论今,问题在历朝历代乃至任何国家几乎无一幸免。十召开至今,根除存在于官员和管理者中的贪腐问题一直是我国政府现阶段全部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政府对其重视程度可见一斑。一般而言,官员和管理者的其结果是损害了国家利益或公众利益,而形成这一结果的前因是官员和管理者“对公共权力滥用”。那么为什么他们会滥用或敢滥用公共权力呢?对此,各种观点交锋较多,争论也惊心动魄。笔者以为:贪腐者并非天生,甚至有些贪腐者一开始是非常廉洁的,后来之所以会贪、敢贪,实则源于:一是内心膨胀,不能守其性;二是 “刚性”的常态化防腐、制腐机制不完善,使其有机可乘。两者较之,后者更甚。下面笔者试图从财务监控的角度进行考量、剖析。

一、从财务监控视角挖掘腐败滋生的客观渊源

(一)单位对权力约束的财务监控机制名不副实

1. 单位对权力监控的主体主要是部门、单位或企业自身。经济社会,官员和管理者其实是社会实际的主宰者,他们拥有普通人难以企及的各种资源,比如权力、关系等等,因此,在监管力度不够时,社会在客观上就为他们形成了一片因制度缝隙而留下的易腐败“土壤”,促使其会滋生“有利不图,愚不可及”的念头,此时这部分官员和管理者就敢于抱着侥幸心理,乘险抵d,把手中掌握的各种资源变现。

笔者这里所谓的监管力度不够是指在党内监督、国家立法层面监督、政府和社会团体监督等之外的单位对权力约束的财务监控机制名不副实。

经济社会各行各业一切发展中的诸多风险在经历了生产经营的运行轨道之后,最终都会回到财务的层面上,使其各种风险在财务信息中扮演着独一无二的角色。如果财务监控活动对此不作为,这些风险就会游离于财务信息之外,导致信息使用者无法知晓并加以利用。

长期以来,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单位或企业设置的财务监控机制,其对象和内容主要是针对其主体自身发生的各种事务活动或经济活动以监控它们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等内容的,且这种监控的主体主要是部门、单位或企业自身,追溯到具体的执行者来看即主要是这些部门、单位或企业的核心权力阶层,如各级官员或中高层管理者。这里以企业为例分析之:依据现代企业契约理论,企业是所有者、经营者、政府、债权人(包括员工)以及消费者和公众之间一系列契约的集合点。其中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契约――委托关系是现代企业存在的基础,它影响着其他契约的实质与形式。基于这种理论,传统的企业财务监控主体主要是指由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等组成的企业经营者群体。诚然,这种财务监控机制能各负其责,协调运转,也有一定的相互制衡和激励作用,但从操作层面上看却存在着极大的弊端:即监督对象圈子化,无法跳出同级监督和自我革命的怪圈。[1]

2. 监督主体的独立性和利益的超脱性不显著。企业财务监控与企业权力运行和利益大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而监督主体的独立性和利益的超脱性应较为显著,可现实中的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均是企业的核心权力阶层,他们既是各种政策的制定者,也是各种政策的执行者,同时更是政策执行后的最大受益者,如果这种监督能有效用,那一定是建立在人性善的基础上的,是带有强烈的自觉、自省和诚信的个人道德力量的。然而,现实中人性是善,还是恶,更多的时候是难以甄别的。况且从人性假设的角度上来讲,不管是什么职位,抑或是什么身份的人,在缺乏制度约束的前提下,都有可能会为了一己私利而侵犯公众的利益。法国启蒙思想家、社会学家孟德斯鸠就曾经说过:一切有权利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历史和现实也在反复启示我们,坏人是坏的制度惯出来的,好人是好的机制制约引导出来的,与其寄予希望发现好人,不如多花些功夫建立健全制度。可见目前各单位设置的财务监控机制其实际成效无疑被蒙上了一层悲观的色彩。

试想,若核心权力阶层群体有寻租行为,或权力膨胀,或群体之间有相互勾结、相互掩饰的舞弊行为时,那谁对这些核心权力阶层群体来监督?即谁对财务监控机构来监督?

(二)蓝黑色笔记账的规则使贪腐行为很难从财务监控系统明显暴露

长期以来,我国现行的财务管理活动采用法例管制方式,会计实务处理遵循会计准则,侧重于统一性,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方面。但同时也有弊端,如会计人员财务管理活动的灵活性、变通性较差;会计创新服务意识淡漠,对依据专业导向的会计职业判断感知力差等等。用具体事例讲,在会计账务处理程序中的账簿登记环节,恒久不变的规则是:所有的账簿登记均采用规定的颜色――蓝黑色记账(结账或改错等特殊时候可用红色);后续的财务报表的编制、分析及信息披露也均采用规定的颜色――蓝黑色完成。这种做法的确合乎规则,但极为保守,有较多弊端:

1. 重要业务对企业财务的影响难以凸显。从日常管理层面看,视同一个单位所有的会计业务、事项似乎没有轻重之分,无法把某项重要业务对企业财务的影响凸显出来。

2. 某项重点监控业务和一般业务难以区分。从财务监控层面看,视同一个单位所有的会计业务、事项似乎彼此不分伯仲,无法把某项重点监控业务和一般业务区分开来。

将上述做法结合防腐、制腐廉政建设来分析,可以看到:一般而言,一个单位的核心权力阶层,如关键管理人员、重点部门和关键岗位的一般管理人员他们都是单位有关业务、事项运行的关键当事人,单位资金运行在这些人执行其职责的过程中出现非廉洁问题的概率较大,所以一个单位核心权力阶层的财务行为属于廉政高风险点。从对核心权力阶层廉政监控的角度来看,把所有业务一视同仁,不分轻重,不分伯仲,用蓝黑色颜色统一进行账务处理和信息披露,这种做法使得单位经济活动中核心权力阶层对资金的使用及对涉及资金活动的决策所引起的资金变化的记录、分析和信息披露与单位其他一般业务活动的相关内容处理混同起来了,客观上相当于为核心权力阶层可能发生的舞弊贪腐行为提供了伪装术。因为账册上满篇同样蓝黑色的不同数字带着“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意味,使可能存在的舞弊行为很难凸显,无法从财务监控系统明显暴露,从而减弱了对舞弊贪腐方的目标辐射和反射,使其有机可乘,或纵容了其侥幸心理,最终导致核心权力阶层的舞弊行为在众多正常业务的掩映下堂而皇之地存在,如同一滴水淹没在大海中,难以分出彼此,逃离了重点特殊监控,从而为贪腐发酵提供了温床。

二、完善财务监控机制的新思路

(一)充分发挥基层利益相关者在财务监控中的作用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党和国家的权力来自于人民,人民是防止腐败、推行廉洁政治的主要依靠力量。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一般而言,与单位、企业权力运行或利益距离较远的主体是基层的群体,如单位、企业的员工及消费者、客户或服务对象等往来公众(笔者谓之关联公众)。在单位、企业中,他们决策权利的限制性和利益的相对超脱性比其他任何主体的这一特征更为显著,另外,一个单位的经济、财务状况如何,单位的员工是最清楚、最知情,关联公众也会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贪官一般不怕上级审计检查,因为很多时候可蒙混过关,但他们非常惧怕员工和关联公众经常性地参与监督。所以明晰了这些认知后,完善 “财务监控机制”应明确员工和关联公众应该是反腐败最有效的终极监督主体,他们的参与是廉政建设的重要前提,而不是额外要求。[2] 坚持财务监控主体应是从管理层到一般员工与关联公众的全员投入。

值得补充说明的是:在设计财务监控机制时,其中监督主体――员工、关联公众具体是指哪些人,这对于不同主体的不同监控内容来讲,其具体范围是不同的。

(二)将色彩植入财务活动以创新财务信息整合归类管理办法

反腐倡廉,努力使权力阶层“不敢腐”首当其冲,“防大于治”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信息时代:不是信息短缺,而是信息过剩,现有的信息能否满足需求,关键在于需求者是否会整合信息,为己所用。如前所述,目前统一用“蓝黑色”笔完成财务处理的规则使廉政风险信息隐蔽性大,不好识别,难以满足我们迅速准确从庞杂的财务信息中摘取有效内容精准聚合相关账务数据进而分析其勾稽关系的需要,那现在我们就改变传统,创新思路,采取有效办法变通单位日常财务管理活动,完善财务信息的整合归类管理办法。如将色彩植入财务活动,对单位重点的和典型化的业务、事项做细节上生动的记录,专门规定仅对核心权力阶层对资金的使用及对涉及资金的活动决策所引起的资金变化设计成用色彩――绿色“活灵活现”地单独记录,并对该类业务、事项涉及的内容用色彩――绿色进行独立分析,同时加强动态信息传递,采用新的或改良后的报表信息系统,将用绿色表述的信息也列示在报表中公开披露,那么这种色彩――绿色,对财务信息整合和单位日常财务监控的作用会很大!

这种绿色信息的作用: 其一,绿色是植物的颜色,在中国文化中带有生命的涵义,也代表准许行动之意。将绿色植入廉政建设财务监控系统,从外表述着语言,从内表达着信念,账簿中清爽的绿色记录的是一个财务人对清廉政治美好的希冀。其二,人类的生活充满着各种各样的色彩,衣食住行都会在色彩中选择,没有人不关注色彩。绿色财务监控系统可方便监管者借助绿色这显著的外貌特征,在账簿上众多蓝黑色笔记录的枯燥乏味的阿拉伯数字中迅速聚合“廉政信息”, 能让敢于有意进行贪腐动作的权力阶层付出高额成本,以显示财务的威严。其三,清晰醒目的绿色账簿记录能方便核心权力阶层自我监督;绿色信息披露也能让公开的财务救赎欲贪者的灵魂,为廉政提供思想资源。其四,将绿色植入廉政建设财务监控系统不需要改变原有的会计核算体系和财务分析基本内容,仅是对特定对象的核算从颜色上加以标识,期末增加绿色信息的分析和披露即可。这种处理方法简便易行,核算成本也很低廉。

三、廉政建设新常态管理模式―― “绿色财务监控” 机制架构设计

将绿色植入财务活动,设计廉政建设常态化管理模式“绿色财务监控” 机制,这种做法目前尚无任何先例,是笔者针对反腐现实提出的问题:防大于治,把不能腐、不想腐提上日程,在制度层面上切实筑起一道刚性的 “防火墙”,站在创新的角度期冀让财务有所表现,其灵感来源于德国化学家W・奥斯特瓦尔德(1855-1932)和美国画家A・H・孟塞(1855-1918)的色彩理论。具体做法是:

(一)确定单位的廉政高风险点

定期(年)对单位核心权力阶层(如单位官员或企业关键管理人员、重点部门和关键岗位的一般管理人员)所分管的日常工作或较典型的重点项目进行调研论证,根据这些单位的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制度机制、外部环境等,分析确定出其中的廉政高风险点。注意:单位内外部环境不同,确定出的绿色财务监控的廉政高风险点也不同;廉政高风险点的确定,可按人员设定,也可按费用项目、往来账目设定;应遵循重要性原则设定,不宜过多;要遵循灵活性原则,不同单位监控内容不同,所设定的项目不一样,个数多少也不一样。

(二)架构绿色账簿体系

1. 总原则。针对单位廉政高风险点设置绿色账簿体系。具体做法:对因单位核心权力阶层对资金使用及相关决策活动所引起的处于廉政高风险点的资金变化,其账簿登记规定绿色笔进行日常账务处理。

2. 绿色账簿体系具体内容。

(1)基于常态化管理的廉政高风险点绿色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体系。会计上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是按照单位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的时间先后顺序对现金、银行存款的增减变动逐日逐笔进行登记的账簿。任何单位所有涉及货币实际收付的业务和事项都无法逃脱这种账簿的监控。基于常态化管理的廉政风险点绿色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体系,其设计思路主要是:每年对单位确定出的处于廉政高风险点的管理人员等在执行其职责的过程中所涉及的现金、银行存款的重大(一定金额之上的)收付业务或事项,一律采用绿色笔记账(包括批复文件、相关合同、决议书上的签字;原始单据上经办人的签字均使用绿色笔);期末除常规性的结账外,同时再对各个廉政风险点业务分别用绿色笔结账。这种绿色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体系,主要适用于对直接涉及“货币收付”的风险实施财务监控。

(2)基于专项管理的廉政风险点绿色备查账体系。会计上备查账是一种辅助账簿,没有固定的格式,与其他账簿之间也不存在严密的勾稽关系,是对某些在日记账和分类账中未能记载的会计事项进行补充登记的账簿。是否建立备查账,单位应根据管理的需要来决定。基于专项管理的廉政风险点绿色备查账体系,其设计思路主要是:每年根据实际情况调研分析制定出单位处于廉政风险点的一些重要楼堂馆所建设、或某招标工程、或某财政基金项目等;然后对此设置绿色备查账,对其权力运行流程,办理主体、条件、程序、期限、合同交易号、收款人姓名或单位名称、付款日期和金额、相关当事人等详细资料等进行绿色明细记录,待该项目到期结清后,定期向单位员工披露绿色备查账反映的信息。这种绿色备查账体系,主要适用于对特定项目风险实施专项财务监控。

(3)基于关键岗位的廉政风险点绿色明细账体系。近些年司法实践在查办的经济案件中经济犯罪通常的表现有:贪污、挪用、虚报冒领、收入不入账、从会计期间上改变单位应收应付款资金的运转状况、账外账、小金库、虚构往来账户及其发生额、资金体外循环、用表面合规的事项记录掩盖实质违规的活动、人为调节成本、费用、收入和利润、计提秘密准备、人为核销并未损失的债权或实物资产等等诸多问题。基于关键岗位的绿色廉政风险点明细账体系,其设计思路主要是:第一,设置绿色的往来单位对账单。针对廉政风险点涉及的金额较大的单位往来账户,设置绿色的往来单位对账单,核实实际发生额与余额,与本单位账户记录核对。第二,制定绿色合规性的审核制度。针对廉政风险点涉及的相关原始单据,规定当事人用绿色笔签名,作绿色合规性的审核。第三,设置绿色费用明细项目。针对廉政风险点的费用账设置绿色费用明细项目。如管理费用中的差旅费,培训考察费等用绿色笔,按报销人或受训人作明细记录。第四,绿色笔登记有关业务的明细账。针对单位制度漏洞或执行不力的环节涉及的业务编制绿色原始单据,并用绿色笔登记此项业务的明细账。这种绿色明细账体系,主要适用于对关键岗位收支项目风险实施财务监控。

(三)以共享服务为平台推进绿色廉政风险信息披露建设

有观点认为:若把发现的廉政风险掩盖起来,则会导致更加严重的腐败,只有通过监控把腐败现象通过畅通的、不受干扰的渠道最大限度地暴露出来,予以惩戒,才有可能抑制新的腐败。以上分析中,我们强调完善财务监控机制新思路要坚持财务监控主体应是从管理层到一般员工与关联公众的全员投入。但企业一般员工和关联公众人数众多,由他们直接参与监督有很大难度,若选出代表参与,又有可能形成新的腐败。所以在互联网应用越来越普及的环境下,建立互联网思维,以单位或企业互联网共享服务为平台,推进绿色廉政风险信息披露,让员工与关联公众有权限通过单位或企业,定期向员工与关联公众披露的绿色廉政风险财务信息参与监督不失为一种解决之道。

1. 构建廉政高风险点的绿色信息披露体系。以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为基础,充分应用单位或企业互联网共享服务系统,重塑单位财务监控流程,充分凸显单位权力阶层廉政风险点的状况,对廉政风险点资金流动实施及时恰当地跟踪,把绿色账簿体系记录的绿色信息加工后在编制报表时也用绿色填写,然后定期把绿色财务信息通过单位或企业互联网共享服务平台向员工和关联公众披露,报告廉政风险点的资金动态。另外在报表附注中用绿色表、绿色图、绿色文字等对单位重大问题的决策过程,权力运行流程,办理主体、条件、程序、期限和监督方式等也向员工和关联公众披露。

2. 构建绿色信息的财务分析体系。针对绿色账簿记录的绿色信息进行财务分析,反映单位相关业务真实的经济事实总量,透析资金的运行过程,还原经济事项的本来面目,期末在单位内部互联网共享服务平台中公开披露信息,以便财务监控的各方主体能随时查阅到所有廉政风险点的每一笔财务信息。

参考文献:

绿色设计的核心范文第11篇

关键词:绿色建筑;BIM;造价管理软件

引言

建筑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然而,我国建筑业生产模式较为粗放,资源能源消耗大、生产效率低、信息化程度差等现象制约着我国建筑行业升级转型。据统计,国内建筑总能耗已经占到全社会总能耗的30%左右,而全球范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有40%是由于建筑运行产生的。大力推进“绿色建筑”的营造已成为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如何衡量“绿色建筑”的环境效益成为需要利用建筑业信息化解决的问题,尤其是推进绿色建筑引起的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工程成本变化,更是业主关心、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就此背景,本文在建筑信息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绿色BIM的造价管理软件模型,希望通过信息化手段具体反映出“绿色建筑”的成本变化及环境效益。

基于绿色BIM的造价管理软件工作流程

1 绿色建筑与BIM概念

1.1 绿色建筑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2006)(以下简称《标准》),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强调在整个建筑生命周期中,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负责和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与普通建筑相比,绿色建筑的设计、建造及运营过程中增加多少成本,绿色建筑带来多少资源、能源节约及环境保护的综合效益一直是学者们的研究热点。

1.2 建筑信息模型(BIM),即推行建设工程决策、设计、施工及运营管理工作的工程信息模型,从其产生便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早在1975年,被誉为“BIM之父”的Chuck Eastman教授就提出未来将会出现可以对建筑物进行智能模拟的计算机系统。尽管BIM的研究一度受到CAD的冲击,但学术界对其的研究一直没有中断。到了21世纪,得益于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BIM的研究和应用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1.3 BIM与绿色建筑的关系绿色建筑的营造需要物质和信息两方面的投入。施工开始以前的决策、设计等工作主要是信息的产生和传递;施工阶段的主要工作是物质生产,但指导生产的却是决策和设计阶段产生的信息,同时施工阶段还伴随产生新的信息(人工、材料、机械设备的需求信息等);使用阶段也是信息(光照分析、通风分析、水资源利用分析等)指导物质使用(用水、用电、设备购置等)的过程。BIM可以根据环境资料和设计图纸构建整个建筑的信息模型,模型涵盖了该建筑所有的信息,并可以完成虚拟建设。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这些信息不仅可以真实还原建筑物的建设过程,还可以与绿色建筑标准结合进行建筑性能分析,如日照、通风、水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分析,这些正是绿色建筑设计的关注焦点。

2 现行BIM造价管理软件

2.1 现行BIM造价管理软件介绍

BIM造价管理软件是利用BIM核心建模软件提供的信息进行工程量统计和造价分析,基于BIM技术的造价管理软件可以根据工程施工计划动态提供造价管理需要的数据,即5D-BIM应用。目前国外的造价管理软件有Innovaya和Solibri,国内的造价管理软件有鲁班软件、广联达软件等。

2.2现行造价管理软件的局限性

根据对国内主流BIM造价管理软件的功能分析,可见目前该类型软件已基本覆盖项目的全寿命期,尤其在项目成本分析、三算对比、资源需求量、设计变更、阶段造价及文档管理等方面,能够体现BIM造价软件的优越性,提高造价的精度和造价人员的工作效率,上述BIM造价管理软件功能也已经运用到实际生产中。但现行的造价管理软件却忽视或很少涉及建筑物的性能衡量及环境效益。美国buildingSMART联盟2009~2010年总结了BIM的25种应用,其中不仅有现状建模、成本预算、场地分析、3D协调、现场使用规划等应用,还有体现建筑物性能的应用,如能量分析、日照分析、设备分析、LEED评估等,这些分析及评估得到的信息正是衡量建筑物性能的指标。然而目前国内的造价管理软件却没有整合上述功能,更没有通过分析上述信息从而得出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和环境效益。

3 基于绿色BIM的造价管理软件模型构建

针对目前我国BIM造价管理软件的不足,本文在造价管理软解中增加“建筑环境性能模拟”功能,提出基于绿色BIM的造价管理软件模型.该模型的工作分为四个主要功能,分别是绿色建筑评判、绿色建筑环境性能模拟、绿色建筑成本核算及绿色建筑成本效益分析。

3.1 绿色建筑评判

通过BIM核心建模软件构建项目的数字化模型,将数字信息输入造价管理软件。造价管理软件首先对项目是否为绿色建筑进行评判,评判标准可设置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目前我国各地区也在加紧制定地方绿色建筑标准,软件工程师也可将不同地区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内嵌到评判系统中,用户即可据此判断项目是否为当地的绿色建筑。

3.2 绿色建筑环境性能模拟

判断为“是”绿色建筑的项目,造价管理软件对其进行建筑环境性能模拟。在该模块中,已建好的项目信息化模型要分别进行太阳能利用分析、采光与照明分析、室内自然通风分析、水资源利用分析、室外可视度分析以及运营设备分析,从而评价绿色建筑的环境效益,即绿色建筑项目的节地、节水、节材、节能以及由此来带的环境保护社会效益。当前造价管理软件大多具有实时获取资源、能源、材料及设备市场价格的能力,根据性能模拟分析得出的资源节约量,造价软件即可计算出货币化的“绿色建筑增量效益”。

3.3绿色建筑成本核算

判断为“是”绿色建筑的项目也要进行建筑成本核算。该模块首先对绿色建筑进行设计上的标准替代,虚拟建设一个去绿色化的“基准建筑”――满足国家或地区目前法定强制性节能要求的建筑。接着,利用造价软件对原绿色建筑和去绿色化的基准建筑分别进行成本核算,得出“绿色建筑成本(A)”和“基准建筑成本(B)”,两项成本的差值即为“绿色建筑增量成本(A-C)”。

3.4 绿色建筑成本效益分析

通过分析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和增量效益,造价软件可进一步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为业主的投资决策提供帮助。在整个分析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信息进一步扩大了造价软件的数据信息储备,为其在项目全寿命期造价功能的拓展做好充分准备。

4 结论

通过对国内已有BIM造价管理软件的改进,设计基于绿色BIM的造价管理软件模型,有助于快速计算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和增量收益,体现绿色建筑的成本节约以及环境效益,为业主决策提供帮助,是绿色建筑推广和建筑业信息化普及的有益探索。

参考文献:

[1]李菊,孙大明.住宅建筑绿色生态技术增量成本统计分析[J].中国科技成果,2008(23)

绿色设计的核心范文第12篇

关键词:绿色教育理念;机械专业课程设计;情感;态度;价值观

一、绿色教育理念的提出

在2001年11月23日“中外中小学校长论坛”上,我国著名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提出了“绿色教育”这一新理念。他说:“科学求真,人文求善,现代教育应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而形成一体的‘绿色’教育!”科学与人文各有其独特作用,不可以分割或对立。科学精神是立世之基,科学知识是生产力之源,科学思想是正确思维的基础,科学方法是获得成功的前提;人文则关系着民族存亡、国家强大、社会进退,以及个人思维智慧、人品高低、言行文野和事业成败。科学为人文奠基,人文则保证科学方向的正确。“科学人文,交融生‘绿’。二者的交融可以生成正确的追求目标、优秀的思维品质以及良好的同外界的关系。”

二、绿色课程设计

绿色意味着活力,意味着气息的清新、机体的舒展和灵性的激发。“绿色教育”不同于以往所提出的教育理念,其精髓是“人类智力的开发必须符合自然规律”。在绿色教育理念下衍生出的“绿色课程设计”,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同时,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用赏识的方法激励学生。

三、构建绿色课程设计

【课题】苹果手机逆向设计。

【对象】高职三年级学生。

布置任务后,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题需要学生具备的初步能力为:(1)能熟练运用AutoCad进

行平面和三维造型。(2)了解常用的一些三维造型软件。(3)能熟练运用图纸表达机件外形。(4)能够使用常见的一些测绘仪器对简单机件进行测绘。

【学习心理分析】部分学生刚开始时兴趣高涨,自信满满,但是经过讨论和初步尝试后,发现完成有困难,但是依然有决心和恒心把作业完成。

【性格特点分析】很大一部分学生,恒心、毅力、意志力都不强,并且做事态度马虎、思维不够严谨缜密。少部分学生,虽然都具备,但是还需要持续加强。

【知识背景分析】大部分学生通过了机械制图、机械基础、AutoCad等相关课程的考核,但综合运用知识点解决实际能力还欠缺。

【教学设计】本次课题分为准备阶段、设计阶段、评审阶段。准备阶段激发学生兴趣、好胜心,通过对设计背景的调研发现设计意义,坚定完成任务的信心决心。

(一)准备阶段

1.以苹果手机三维造型为题,说明该课题的意义。

2.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苹果公司的背景、苹果手机设计背景、设计理念、设计团队以及其创造出的有形和无形价值,培养学生热爱设计的情感和建立设计理想。

3.提供设计参考书籍。(AutoCad二维、三维造型实例、《机械制图》、机械测绘类书籍、其他三维造型软件类书籍)

4.针对常用测绘仪器的正确使用,课后提供场所,组织学生多次反复练习,提升测绘能力。

(二)设计阶段

1.对苹果手机进行测量,取得外形数据。教师对测量过程全程监督和指导,同时对测量数据进行检查,完成后进行下一步操作。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对于手机曲面数据测量,由教师完成。

2.初定苹果手机零件图表达方案。教师全程监督、指导,审核通过后,进行下一步操作。

3.初定苹果手机装配图表达方案。监督、指导、审核后,进行CAD绘图。

4.组织学生讨论苹果手机三维造型方案绘图思路。

5.完成课题说明书。

(三)评审阶段

细化作业要求,确定评分标准,对上交作业进行评分,进行经验总结、优秀作品展览。对于课程成绩评价标准,不仅该看学生知识、能力水平和态度,更要让学生和原来相比,是否有进步,进步有多大,不抹杀任何一个可发展人的信心。对于能力强的,也不一味地说好,而忽视了指出他不足之处的机会。评价不该是呆板的评分细则,而应该是明确又中肯的建议,使每个人都会有收获,在唇齿之间留有余味,为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石。

情感、态度、价值观是科学与人文交融之“绿”,它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职业教育背景下的绿色设计,不局限于时间与空间,更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平等的态度进行交流,交流的内容也不局限于专业知识,更注重激感、生成态度和价值观,与国家科学发展观相统一,为我国输出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达到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

绿无处不在,绿无时不在。只有有了绿色的教育生态,才有小树苗的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钟歆.浅谈绿色教育理念下的绿色课堂..

[2]孙淑平,李文.深入理解“绿色教育”内涵推进“绿色”课堂改进行动.

绿色设计的核心范文第13篇

谈古论今,贪污腐败问题在历朝历代乃至任何国家几乎无一幸免。十八大召开至今,根除存在于官员和管理者中的贪腐问题一直是我国政府现阶段全部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政府对其重视程度可见一斑。一般而言,官员和管理者的贪污腐败其结果是损害了国家利益或公众利益,而形成这一结果的前因是官员和管理者“对公共权力滥用”。那么为什么他们会滥用或敢滥用公共权力呢?对此,各种观点交锋较多,争论也惊心动魄。笔者以为:贪腐者并非天生,甚至有些贪腐者一开始是非常廉洁的,后来之所以会贪、敢贪,实则源于:一是内心膨胀,不能守其性;二是 “刚性”的常态化防腐、制腐机制不完善,使其有机可乘。两者较之,后者更甚。下面笔者试图从财务监控的角度进行考量、剖析。

一、从财务监控视角挖掘腐败滋生的客观渊源

(一)单位对权力约束的财务监控机制名不副实

1. 单位对权力监控的主体主要是部门、单位或企业自身。经济社会,官员和管理者其实是社会实际的主宰者,他们拥有普通人难以企及的各种资源,比如权力、关系等等,因此,在监管力度不够时,社会在客观上就为他们形成了一片因制度缝隙而留下的易腐败“土壤”,促使其会滋生“有利不图,愚不可及”的念头,此时这部分官员和管理者就敢于抱着侥幸心理,乘险抵?d,把手中掌握的各种资源变现。

笔者这里所谓的监管力度不够是指在党内监督、国家立法层面监督、政府和社会团体监督等之外的单位对权力约束的财务监控机制名不副实。

经济社会各行各业一切发展中的诸多风险在经历了生产经营的运行轨道之后,最终都会回到财务的层面上,使其各种风险在财务信息中扮演着独一无二的角色。如果财务监控活动对此不作为,这些风险就会游离于财务信息之外,导致信息使用者无法知晓并加以利用。

长期以来,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单位或企业设置的财务监控机制,其对象和内容主要是针对其主体自身发生的各种事务活动或经济活动以监控它们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等内容的,且这种监控的主体主要是部门、单位或企业自身,追溯到具体的执行者来看即主要是这些部门、单位或企业的核心权力阶层,如各级官员或中高层管理者。这里以企业为例分析之:依据现代企业契约理论,企业是所有者、经营者、政府、债权人(包括员工)以及消费者和公众之间一系列契约的集合点。其中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契约――委托关系是现代企业存在的基础,它影响着其他契约的实质与形式。基于这种理论,传统的企业财务监控主体主要是指由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等组成的企业经营者群体。诚然,这种财务监控机制能各负其责,协调运转,也有一定的相互制衡和激励作用,但从操作层面上看却存在着极大的弊端:即监督对象圈子化,无法跳出同级监督和自我革命的怪圈。[1]

2. 监督主体的独立性和利益的超脱性不显著。企业财务监控与企业权力运行和利益大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而监督主体的独立性和利益的超脱性应较为显著,可现实中的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均是企业的核心权力阶层,他们既是各种政策的制定者,也是各种政策的执行者,同时更是政策执行后的最大受益者,如果这种监督能有效用,那一定是建立在人性善的基础上的,是带有强烈的自觉、自省和诚信的个人道德力量的。然而,现实中人性是善,还是恶,更多的时候是难以甄别的。况且从人性假设的角度上来讲,不管是什么职位,抑或是什么身份的人,在缺乏制度约束的前提下,都有可能会为了一己私利而侵犯公众的利益。法国启蒙思想家、社会学家孟德斯鸠就曾经说过:一切有权利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历史和现实也在反复启示我们,坏人是坏的制度惯出来的,好人是好的机制制约引导出来的,与其寄予希望发现好人,不如多花些功夫建立健全制度。可见目前各单位设置的财务监控机制其实际成效无疑被蒙上了一层悲观的色彩。

试想,若核心权力阶层群体有寻租行为,或权力膨胀,或群体之间有相互勾结、相互掩饰的舞弊行为时,那谁对这些核心权力阶层群体来监督?即谁对财务监控机构来监督?

(二)蓝黑色笔记账的规则使贪腐行为很难从财务监控系统明显暴露

长期以来,我国现行的财务管理活动采用法例管制方式,会计实务处理遵循会计准则,侧重于统一性,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方面。但同时也有弊端,如会计人员财务管理活动的灵活性、变通性较差;会计创新服务意识淡漠,对依据专业导向的会计职业判断感知力差等等。用具体事例讲,在会计账务处理程序中的账簿登记环节,恒久不变的规则是:所有的账簿登记均采用规定的颜色――蓝黑色记账(结账或改错等特殊时候可用红色);后续的财务报表的编制、分析及信息披露也均采用规定的颜色――蓝黑色完成。这种做法的确合乎规则,但极为保守,有较多弊端:

1. 重要业务对企业财务的影响难以凸显。从日常管理层面看,视同一个单位所有的会计业务、事项似乎没有轻重之分,无法把某项重要业务对企业财务的影响凸显出来。

2. 某项重点监控业务和一般业务难以区分。从财务监控层面看,视同一个单位所有的会计业务、事项似乎彼此不分伯仲,无法把某项重点监控业务和一般业务区分开来。

将上述做法结合防腐、制腐廉政建设来分析,可以看到:一般而言,一个单位的核心权力阶层,如关键管理人员、重点部门和关键岗位的一般管理人员他们都是单位有关业务、事项运行的关键当事人,单位资金运行在这些人执行其职责的过程中出现非廉洁问题的概率较大,所以一个单位核心权力阶层的财务行为属于廉政高风险点。从对核心权力阶层廉政监控的角度来看,把所有业务一视同仁,不分轻重,不分伯仲,用蓝黑色颜色统一进行账务处理和信息披露,这种做法使得单位经济活动中核心权力阶层对资金的使用及对涉及资金活动的决策所引起的资金变化的记录、分析和信息披露与单位其他一般业务活动的相关内容处理混同起来了,客观上相当于为核心权力阶层可能发生的舞弊贪腐行为提供了伪装术。因为账册上满篇同样蓝黑色的不同数字带着“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意味,使可能存在的舞弊行为很难凸显,无法从财务监控系统明显暴露,从而减弱了对舞弊贪腐方的目标辐射和反射,使其有机可乘,或纵容了其侥幸心理,最终导致核心权力阶层的舞弊行为在众多正常业务的掩映下堂而皇之地存在,如同一滴水淹没在汪洋大海中,难以分出彼此,逃离了重点特殊监控,从而为贪腐发酵提供了温床。

二、完善财务监控机制的新思路

(一)充分发挥基层利益相关者在财务监控中的作用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党和国家的权力来自于人民,人民是防止腐败、推行廉洁政治的主要依靠力量。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一般而言,与单位、企业权力运行或利益距离较远的主体是基层的群体,如单位、企业的员工及消费者、客户或服务对象等往来公众(笔者谓之关联公众)。在单位、企业中,他们决策权利的限制性和利益的相对超脱性比其他任何主体的这一特征更为显著,另外,一个单位的经济、财务状况如何,单位的员工是最清楚、最知情,关联公众也会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贪官一般不怕上级审计检查,因为很多时候可蒙混过关,但他们非常惧怕员工和关联公众经常性地参与监督。所以明晰了这些认知后,完善 “财务监控机制”应明确员工和关联公众应该是反腐败最有效的终极监督主体,他们的参与是廉政建设的重要前提,而不是额外要求。[2] 坚持财务监控主体应是从管理层到一般员工与关联公众的全员投入。

值得补充说明的是:在设计财务监控机制时,其中监督主体――员工、关联公众具体是指哪些人,这对于不同主体的不同监控内容来讲,其具体范围是不同的。

(二)将色彩植入财务活动以创新财务信息整合归类管理办法

反腐倡廉,努力使权力阶层“不敢腐”首当其冲,“防大于治”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信息时代:不是信息短缺,而是信息过剩,现有的信息能否满足需求,关键在于需求者是否会整合信息,为己所用。如前所述,目前统一用“蓝黑色”笔完成财务处理的规则使廉政风险信息隐蔽性大,不好识别,难以满足我们迅速准确从庞杂的财务信息中摘取有效内容精准聚合相关账务数据进而分析其勾稽关系的需要,那现在我们就改变传统,创新思路,采取有效办法变通单位日常财务管理活动,完善财务信息的整合归类管理办法。如将色彩植入财务活动,对单位重点的和典型化的业务、事项做细节上生动的记录,专门规定仅对核心权力阶层对资金的使用及对涉及资金的活动决策所引起的资金变化设计成用色彩――绿色“活灵活现”地单独记录,并对该类业务、事项涉及的内容用色彩――绿色进行独立分析,同时加强动态信息传递,采用新的或改良后的报表信息系统,将用绿色表述的信息也列示在报表中公开披露,那么这种色彩――绿色,对财务信息整合和单位日常财务监控的作用会很大!

这种绿色信息的作用: 其一,绿色是植物的颜色,在中国文化中带有生命的涵义,也代表准许行动之意。将绿色植入廉政建设财务监控系统,从外表述着语言,从内表达着信念,账簿中清爽的绿色记录的是一个财务人对清廉政治美好的希冀。其二,人类的生活充满着各种各样的色彩,衣食住行都会在色彩中选择,没有人不关注色彩。绿色财务监控系统可方便监管者借助绿色这显著的外貌特征,在账簿上众多蓝黑色笔记录的枯燥乏味的阿拉伯数字中迅速聚合“廉政信息”, 能让敢于有意进行贪腐动作的权力阶层付出高额成本,以显示财务的威严。其三,清晰醒目的绿色账簿记录能方便核心权力阶层自我监督;绿色信息披露也能让公开的财务救赎欲贪者的灵魂,为廉政提供思想资源。其四,将绿色植入廉政建设财务监控系统不需要改变原有的会计核算体系和财务分析基本内容,仅是对特定对象的核算从颜色上加以标识,期末增加绿色信息的分析和披露即可。这种处理方法简便易行,核算成本也很低廉。

三、廉政建设新常态管理模式―― “绿色财务监控” 机制架构设计

将绿色植入财务活动,设计廉政建设常态化管理模式“绿色财务监控” 机制,这种做法目前尚无任何先例,是笔者针对反腐现实提出的问题:防大于治,把不能腐、不想腐提上日程,在制度层面上切实筑起一道刚性的 “防火墙”,站在创新的角度期冀让财务有所表现,其灵感来源于德国化学家W?奥斯特瓦尔德(1855-1932)和美国画家A?H?孟塞(1855-1918)的色彩理论。具体做法是:

(一)确定单位的廉政高风险点

定期(年)对单位核心权力阶层(如单位官员或企业关键管理人员、重点部门和关键岗位的一般管理人员)所分管的日常工作或较典型的重点项目进行调研论证,根据这些单位的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制度机制、外部环境等,分析确定出其中的廉政高风险点。注意:单位内外部环境不同,确定出的绿色财务监控的廉政高风险点也不同;廉政高风险点的确定,可按人员设定,也可按费用项目、往来账目设定;应遵循重要性原则设定,不宜过多;要遵循灵活性原则,不同单位监控内容不同,所设定的项目不一样,个数多少也不一样。

(二)架构绿色账簿体系

1. 总原则。针对单位廉政高风险点设置绿色账簿体系。具体做法:对因单位核心权力阶层对资金使用及相关决策活动所引起的处于廉政高风险点的资金变化,其账簿登记规定绿色笔进行日常账务处理。

2. 绿色账簿体系具体内容。

(1)基于常态化管理的廉政高风险点绿色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体系。会计上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是按照单位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的时间先后顺序对现金、银行存款的增减变动逐日逐笔进行登记的账簿。任何单位所有涉及货币实际收付的业务和事项都无法逃脱这种账簿的监控。基于常态化管理的廉政风险点绿色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体系,其设计思路主要是:每年对单位确定出的处于廉政高风险点的管理人员等在执行其职责的过程中所涉及的现金、银行存款的重大(一定金额之上的)收付业务或事项,一律采用绿色笔记账(包括批复文件、相关合同、决议书上的签字;原始单据上经办人的签字均使用绿色笔);期末除常规性的结账外,同时再对各个廉政风险点业务分别用绿色笔结账。这种绿色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体系,主要适用于对直接涉及“货币收付”的风险实施财务监控。

(2)基于专项管理的廉政风险点绿色备查账体系。会计上备查账是一种辅助账簿,没有固定的格式,与其他账簿之间也不存在严密的勾稽关系,是对某些在日记账和分类账中未能记载的会计事项进行补充登记的账簿。是否建立备查账,单位应根据管理的需要来决定。基于专项管理的廉政风险点绿色备查账体系,其设计思路主要是:每年根据实际情况调研分析制定出单位处于廉政风险点的一些重要楼堂馆所建设、或某招标工程、或某财政基金项目等;然后对此设置绿色备查账,对其权力运行流程,办理主体、条件、程序、期限、合同交易号、收款人姓名或单位名称、付款日期和金额、相关当事人等详细资料等进行绿色明细记录,待该项目到期结清后,定期向单位员工披露绿色备查账反映的信息。这种绿色备查账体系,主要适用于对特定项目风险实施专项财务监控。

(3)基于关键岗位的廉政风险点绿色明细账体系。近些年司法实践在查办的经济案件中经济犯罪通常的表现有:贪污、挪用、虚报冒领、收入不入账、从会计期间上改变单位应收应付款资金的运转状况、账外账、小金库、虚构往来账户及其发生额、资金体外循环、用表面合规的事项记录掩盖实质违规的活动、人为调节成本、费用、收入和利润、计提秘密准备、人为核销并未损失的债权或实物资产等等诸多问题。基于关键岗位的绿色廉政风险点明细账体系,其设计思路主要是:第一,设置绿色的往来单位对账单。针对廉政风险点涉及的金额较大的单位往来账户,设置绿色的往来单位对账单,核实实际发生额与余额,与本单位账户记录核对。第二,制定绿色合规性的审核制度。针对廉政风险点涉及的相关原始单据,规定当事人用绿色笔签名,作绿色合规性的审核。第三,设置绿色费用明细项目。针对廉政风险点的费用账设置绿色费用明细项目。如管理费用中的差旅费,培训考察费等用绿色笔,按报销人或受训人作明细记录。第四,绿色笔登记有关业务的明细账。针对单位制度漏洞或执行不力的环节涉及的业务编制绿色原始单据,并用绿色笔登记此项业务的明细账。这种绿色明细账体系,主要适用于对关键岗位收支项目风险实施财务监控。

(三)以共享服务为平台推进绿色廉政风险信息披露建设

有观点认为:若把发现的廉政风险掩盖起来,则会导致更加严重的腐败,只有通过监控把腐败现象通过畅通的、不受干扰的渠道最大限度地暴露出来,予以惩戒,才有可能抑制新的腐败。以上分析中,我们强调完善财务监控机制新思路要坚持财务监控主体应是从管理层到一般员工与关联公众的全员投入。但企业一般员工和关联公众人数众多,由他们直接参与监督有很大难度,若选出代表参与,又有可能形成新的腐败。所以在互联网应用越来越普及的环境下,建立互联网思维,以单位或企业互联网共享服务为平台,推进绿色廉政风险信息披露,让员工与关联公众有权限通过单位或企业,定期向员工与关联公众披露的绿色廉政风险财务信息参与监督不失为一种解决之道。

绿色设计的核心范文第14篇

一、项目范围

进入绿色通道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范围:

(一)国家、省、市重点项目;

(二)市政府确定的为民办实事项目;

(三)高新技术项目;

(四)重大旅游项目;

(五)各区科技经济园区内项目;

(六)市政府确定的其他重大项目。

二、审批方式

(一)对进入绿色通道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按照绿色通道审批程序,享有优先办理权,实行特事特办。

(二)将现行的串联审批尽可能地调整为并联审批,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

(三)对进入绿色通道审批的项目,各审批环节的审批时间按现行审批时限再压缩50%。

(四)建立绿色通道项目审批协调会议制度。对进入绿色通道的特别重大项目,由市政府牵头召开审批协调会议进行协调。

(五)对进入绿色通道的项目发放绿色通道项目通行证。根据本办法的规定进入绿色通道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具体掌握标准见附件1),经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集中办理中心市计委窗口收文后,即进入绿色通道。绿色通道项目通行证由驻中心的市计委窗口办理,根据上述第一条(项目范围)审核并发放。

三、审批程序

凡进入绿色通道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从项目立项起至竣工验收交付使用的全过程,均实行特事特办,跟踪服务。

(一)项目立项

1、对项目单位上报的立项报告,如不需要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审批同意后即完成立项。立项审批时限为5个工作日。

2、对必须进行可行性研究的项目,如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大中型项目;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国家融资的大中型项目;使用国际组织或者外国政府贷款、援助资金的项目及其他需做可行性研究的项目,先批项目建议书,以签署意见的方式办理,审批时限为2个工作日。再审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时限为7个工作日。

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划出规划可行性红线后,并联建设用地预审,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包括水土保持方案审批)。

(二)市规划局核发勘察红线、提供规划设计条件,同时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办理时限为8个工作日。

(三)初步设计审批(或设计方案审批),办理时限为7个工作日。审批程序和操作要求遵照杭政(*)10号文件执行。

同时并联办理征地拆迁。凡进入绿色通道的项目,均应进入市优先用地项目序列,确保用地指标。旧城改造项目由市土管部门办理国有土地划拨手续或土地出让手续,市房管部门核发拆迁许可证。涉及农用地转用和集体土地征用的项目,应办理农用地转用和集体土地征用申报审批手续,具体建设项目用地审批时限为6个工作日。

(四)消防施工图设计审核,消防支队审核时间为5个工作日(如有必要进行交警、卫生并联审核,交警支队、卫生局各为4个工作日)。

(五)并联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灰线检验,办理时限为5个工作日;核发投资许可证,即办即发。

(六)施工招投标。凡符合国务院批准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第二条至第七条的建设项目必须进行施工招投标。其他项目是否进行施工招投标由项目单位自行决定。

(七)集中交纳规费,核发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时限为1个工作日。

(八)施工建设。凡绿色通道项目,在施工建设中涉及到的水、电、市政、环保、市容等方面的审批事宜,各有关职能部门应提供快速、便捷、高效、优质的审批和服务。

(九)竣工验收。绿色通道项目建成后,质量监督部门要抓紧作出质量评定;市规划、环保、房管、消防、卫生监督及按国家、省规定组织交工验收和综合验收的部门,要按照特事特办的要求,加快进行专项验收和综合验收,以保证绿色通道项目早日投入使用。

具体审批程序见附件1。

四、保证措施

(一)凡进入绿色通道审批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一律在市投资项目集中办理中心实行一门受理。各职能部门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按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绿色通道审批程序,严格履行审批职能,做到特事特办。对擅自增加审批程序的单位,一经发现,要依法处理。由市项目集中办理中心负责监督、检查。

(二)各职能部门要加强沟通,通力合作,审批过程中涉及到各审批部门间的事宜,由市投资项目集中办理中心按协调制度有关规定协调解决。

(三)切实提高会审质量。由审批单位组织有关部门定时、定点、定人、定责会审。各职能部门参加会审时依据有关法律和规范要求,提出审查意见。对技术性、专业性较强的审查事项,必要时可请专家参加会审,切实把好会审质量关。

(四)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对建设项目的实施监管,以保证建设项目的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

(五)各审批部门应建立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绿色通道审批相适应的内部审批制度,进一步优化内部审批环节,明确责任,加强督办,确保绿色通道畅通高效地运行。

附件1:

进入绿色通道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范围的说明

进入绿色通道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为:

(一)经国家计委、省重点工程领导小组和省计委、市重点工程领导小组批准同意列入国家、省、市重点建设工程的项目:

(二)市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为民办实事项目;

(三)符合杭政〔*〕1号文件规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新建项目和列入国家计委计划的高技术产业化项目;

(四)投资额在1亿元以上的旅游项目和能反映江南地域及吴越文化特色、发掘历史文化内涵、提升城市品位、代表*旅游整体形象、具有国内和国际影响的旅游景点和旅游项目(不包括房地产、度假村等项目);

绿色设计的核心范文第15篇

关键词:绿色建筑;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师LEED;AP誖考试

0引言

绿色建筑已成为世界建筑的发展方向,成为我国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因而我国当前建筑市场对绿色建筑从业人员的需求日益增长。2012年4月,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的《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出,我国要建立绿色建筑评价职业资格制度,加快培养绿色建筑设计、施工、评估、能源服务等方面的人才。为解决我国绿色建筑专业服务人才队伍薄弱的问题,保证国家各项绿色建筑目标的完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中心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国际发达国家绿色建筑的发展经验,于2012年9月底,召开了绿色建筑工程师项目评审会,会议规定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师为国家职业资格考试项目。自项目启动以来,已经为我国输送了逾万人的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合格人才。与欧美发达国家成熟的绿色建筑专业人员的考核相比,我国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师的考试认证工作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美国能源与环境设计先导专业认证考试(简称LEEDAP誖考试)已经开展了相当长的时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的做法,可以为我国进一步完善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师职业资格考试和认证,提供积极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1美国LEEDAP誖考试概况

1.1LEEDAP誖考试的类型美国LEEDAP誖考试是由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支持下成立的绿色建筑认证研究院负责开发及管理的考试项目。LEEDAP誖考试设有能源与环境设计先导绿色会员准入(LEEDGreenAssociate,以下简称LEEDGA)和能源与环境设计先导专业认证(LEEDProfes-sionalAccreditation,以下简称LEEDAP)两种。LEEDAP分为五大专业方向的资质,即建筑设计与施工(LEEDAPBD+C)、住宅(LEEDAPHOMES)、室内设计与施工(LEEDAPID+C)、社区开发(LEEDAPND)、运营与维护(LEEDAPO+M)五个方向。参加LEEDGA考试人员,除绿色建筑从业人员外,还包括支持绿色建筑设计、建设和经营的专业人士,如学生、绿色建筑委员会管理人员、环保工作者、媒体工作者等。获得能源与环境设计先导绿色会员资格的人,可以为参与LEED项目的其他专业人士提供支持。参加LEEDAP考试人员主要是已经取得能源与环境设计先导绿色会员资格的人员,获得能源与环境设计先导专业认证资格的人,可以管理整个LEED认证项目的实施。

1.2LEEDAP誖考试的报名方式及考试时间和地点报名者首先在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的官网上新建一个认证帐户,然后按照网络信息提示,输入个人身份信息,选择认证考试类型,交纳考试费用,预约考试时间和地点。预约考试成功后,系统会以绿色建筑认证研究院的名义,将预约考试的时间和地点信息,以电子邮件形式发送给考生加以确认。在原预约时间不能参加考试时,考生可在报名考试后的一年时间内,通过网络另外预约考试时间和地点。如果因特殊原因在这一年内还不能参加考试,则通过网络提交其特殊原因(如因生病、直系亲属的死亡、交通事故等)及相关证明文件,获得绿色建筑认证研究院批准后,还可申请最多延后六个月时间来预约考试。一次报名后提供三次考试的机会,当三次考试都不能通过的情况下,在最后一次考试90天后,才能再次交纳考试费用,重新进行新的报名申请。

1.3LEEDAP誖考试方式及试题类型在报名参加LEEDAP誖考试时,可以有三种参加考试方式,单独参加LEEDGA考试或LEEDAP专业考试,以及一次性先后参加两项合并考试。只有通过LEEDGA考试的人员,才能参加单独LEEDAP专业考试。LEEDGA考试和LEEDAP专业考试题型类似,都由100道多选题组成。由于试题均为电脑系统随机生成,因而各人的试题通常是不同的。LEEDGA考试和LEEDAP专业考试时间均为2小时。另外包括10分钟的演示(可选项)和10分钟退出时的考试调查(可选项)。LEEDAP誖考试为计算机网络测试,试题包括计分题和不计分题。不计分题用于分析试题信息,以决定该试题是否可在以后的考试中作为计分题。考生并不知道哪些试题是计分题或不计分题,因而必须解答所有试题。当考生最后完成答案提交后,计算机自动处理答案并当场给出成绩。LEEDAP誖两种考试总分均为200分,合格线为170分,考试后考场工作人员会为考试合格考生提供打印的成绩单。

1.4证书授予及认证资格维持方案考生一旦通过LEEDGA考试,就可立即使用“LEEDGreenAssociate”或“LEEDGreenAssoc”的名称和徽标。考生一旦通过LEEDAP专业考试,即可使用“LEEDAP”加上专长(BD+C、HOMES、ID+C、ND、O+M)的名称和徽标。单独通过LEEDGA考试或LEEDAP专业考试的考生,相应可获得能源与环境设计先导绿色会员准入证书或能源与环境设计先导专业认证证书。但一次性报名参加两项合并考试的考生,只有在同一有效期内,两项考试都合格后才能获得能源与环境设计先导专业认证证书。只通过LEEDGA考试的考生,则不能获得能源与环境设计先导绿色会员准入证书。这两种证书都可以是电子PDF证书或实物证书。要维持能源与环境设计先导绿色会员资格,在两年一期的认证资格维护期内,每个会员必须完成15小时的继续教育(CE)。相应地,会员如要维持能源与环境设计先导专业认证资格,则在两年的维护期内必须完成30小时的继续教育(CE)。参加继续教育的方式,可以是从事绿色建筑相关的教育项目和实践项目,进行绿色建筑方面的写作或志愿者活动。

2美国LEEDAP誖考试内容

2.1LEEDGA考试LEEDGA考试主要是检查从业者关于绿色建筑和LEED认证基本原则、操作方法的基础知识。考试内容分为任务和知识两大部分。任务部分反映了安全高效执行LEED誖项目所需的任务。具体包括:①与团队或同事交流沟通宽泛意义的和基本的绿色建筑理念;②研究并创建可持续的建筑材料资料室;③用可持续目标帮助他人;④制作项目概况、案例研究、通告文件;⑤向客户、团队成员和公众倡导绿色理念(如为什么要建造绿色建筑);⑥追踪LEED和总体绿色策略的更新;⑦在线浏览LEED网页信息;⑧通过与所有项目团队成员(顾问、承建商、业主等)之间的LEED通信联系来帮助项目负责人;⑨帮助进行文档处理管理;⑩帮助管理LEED认证的时间安排。知识部分反映了需要掌握的LEED知识。具体包括LEED组织构架与流程(16个问题)、整合实施策略(8个问题)、选址和交通(7个问题)、可持续场址(7个问题)、用水效率(9个问题)、能源与大气(10个问题)、材料与资源(9个问题)、室内环境质量(8个问题)、项目周边环境及公共区域(11个问题)等概念。

2.2LEEDAP专业考试LEEDAP专业考试考查的是从业者参与设计过程、支持和鼓励整合设计,以及顺利完成申请和认证流程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由前所述可知LEEDAP专业考试分为五个专业方向,以其中的建筑设计与施工(BD+C)为例,其任务部分包括LEED项目和团队协调(22%)、LEED认证流程(32%)、LEED得分点所需的分析(32%)、对采用LEED评估体系进行提倡和教育(14%)。知识部分包括LEED组织构架与流程(8个问题)、整合实施策略(9个问题)、选址和交通(9个问题)、可持续场址(9个问题)、用水效率(9个问题)、能源与大气(14个问题)、材料与资源(12个问题)、室内环境质量(11个问题)、项目周边环境和公共区域(4个问题)。与LEEDGA考试侧重于LEED整合设计项目过程,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概念、规范、术语,以及LEED评级体系的各个方面相比,LEEDAP更体现专业人员在技术细节、计算、规范方面的理解能力,对资源以及项目的管理协调能力,展示专业人员绿色建筑理论知识和实践的深度和广度,及对LEED各个得分点的策略的更深入、更具体的了解。

3美国LEEDAP誖考试对我国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师考试的启示

3.1改革考生资格条件制度,在保证培养质量的同时,促进绿色建筑从业人员规模更快发展美国对LEEDGA考试人员没有资格要求,仅建议考生在考试之前通过教学课程、志愿者活动或工作经验了解LEED和绿色建筑理念。LEEDAP专业考试虽特别注重对考生项目操作熟练程度的检查,但也仅建议考生具有参与LEED誖项目的经验。由于对考试人员的资格没有设置太多的限制,因而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的成员发展很快,从1993成立至今已拥有76个分会,12870个成员组织和197000的LEED专业人士。我国对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师考试人员的资格则有较高的要求,规定必须是工程类、工程经济类、财经类、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并且在建筑业企事业单位从事工程项目服务工作,符合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师(初级、中级、高级)报名条件,参加绿色建筑咨询工程师相关课程培训,且持有经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CETTIC)授权认证的培训机构出具的学习证明,满足工作年限要求时,方可申请参加相应级别的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师考试。因此我国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适当放宽考生的考试资格条件,通过加强实践性的项目操作考核的办法,在保证绿色建筑从业人员质量的同时,来培养更多绿色建筑专业人才。

3.2改革考试方式和内容,促进我国绿色建筑工程向精细化和专业化发展美国绿色建筑专业人员除可以参加LEEDGA和LEEDAP专业考试(分多个专业)提升职业资格外,还能根据其在职业经历中的表现,申请更高级别的LEED研究员(LEEDFellows)和专家(Experts)资格,因而绿色建筑从业人员有较大的职业发展空间。此外,美国LEEDAP专业考试更注重对考试者参与项目的实践能力的检查。与美国相比,一方面,我国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师考试只划分了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级别,而没有专业方向之分。另一方面,考试内容除实操技能与实务、综合案例分析外还包括有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基础理论知识等内容,考试难度较大但对考试人员实际工作能力的考核力度不够。第三,绿色建筑从业人员职业发展空间较小。因此我国可以结合最新的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借鉴美国LEEDAP考试的做法,在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师考试中按不同专业方向进行考核,以培养多种专业规格的各级各类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人才,来更好适应绿色建筑工程市场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设置更多不同执业能力层次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人才培养体系,鼓励相关人员向专业纵深发展,通过实际的项目经验积累锻炼成本行业的专家,以适应国家对绿色建筑工程精细化和专业化发展管理的需要。

4结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