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企业经济类型分类标准范文

企业经济类型分类标准范文

企业经济类型分类标准

企业经济类型分类标准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企业规模划分标准 金融统计 实证研究

新企业规模划分标准调整的内容及影响

(一)新标准调整的内容

与旧标准相比,新标准调整了以下内容:一是扩大行业覆盖面。新标准共涉及84个行业大类,362个行业中类和859个行业小类,除金融、教育、卫生、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外,基本涵盖了国民经济的主要行业。二是与修订后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接轨。三是新标准分类指标更具灵活性、科学性。新标准简化了指标,从原标准的从业人员数、营业收入、资产总额3个指标简化为2个或1个,从业人员数指标由一刀切改为灵活运用。四是新标准划型阈值更符合经济发展水平。如提高中型企业营业收入指标上限临界值,以充分反映经济发展水平;降低小型企业的营业收入指标上限临界值,以扩大国家产业政策扶持的弱势群体;降低从业人员数阈值,以充分反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五是增加“微型企业”标准,并将个体工商户纳入划型范围。新标准在原小型企业基础上增加了微型企业分类,更接近于国际上企业分类标准,有利于更好制定相关优惠政策。此外,新标准规定“个体工商户和本规定以外的行业,参照本规定进行划型”,因此,个体工商户可以参照企业进行划型。

(二)新标准中划型标准阀值变动的影响

对企业划型影响最大的是划型标准阈值的变动,具体表现如下:

1.资产总额变动对企业类型划分的影响。新标准中选择资产总额作为划型适用指标的有建筑业、房地产业以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而旧标准选择资产总额作为划型适用指标的有工业和建筑业。对于建筑业而言,新标准将其大型企业资产总额下限由3亿元提高至8亿元,中型企业资产总额下限由0.3亿元提高至0.5亿元,由此推测,新标准实施后,建筑行业中型及以上企业数量将下降。

2.从业人员数变动对企业类型划分的影响。新标准降低了大型工业企业、零售企业、交通运输企业、仓储企业、住宿和餐饮企业从业人员数下限,将使其大型企业增多;降低了中型批发零售企业、交通运输企业、邮政企业、住宿和餐饮企业从业人员数下限,将使上述行业中型及其以上企业数量增多。而新标准提高了大型信息传输企业、物业管理企业从业人员数下限,上述行业大型企业数量将下降。

3.营业收入变动对企业类型划分的影响。新标准适度降低了住宿和餐饮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大中型企业营业收入下限,将使这两个行业的中型及其以上企业增多。对于农林牧渔业、工业、零售业、信息传输业而言,新标准提高了其大型企业营业收入下限,降低了中型企业营业收入下限,将使这4类行业的中型企业增多。此外,新标准还取消了租赁和商务服务企业、其他未注明行业企业以营业收入值作为划型适用指标。

新旧企业规模划分标准执行差异的样本测算

(一)大、中、小、微型企业的数量变化

为测算新标准实施对企业规模划分的影响,本文以江苏省泰州市纳入2008年经济普查的企业(不含金+融、教育、卫生企业)为样本,样本数28051个。根据样本企业的销售额、从业人员数和资产总额,本文按照新旧两套标准对上述企业分别进行规模划分。

结果显示:新标准下的大型、中型企业总体数量有所增加,其中大型企业67户,比旧标准增加22户;中型企业612户,比旧标准增加257户;小型企业9731户,微型企业17641户,两者合计比旧标准减少269户。从占比情况看,依据新标准,样本企业大、中、小、微型企业数量的占比分别为0.24%、2.18%、34.69%、62.89%;而旧标准大、中、小型企业数量占比分别为0.16%、1.27%、98.57%。从行业分布上看,不同行业按新旧标准划型变动情况不一。其中,大型企业数量增加的行业有制造业、邮政业、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业、卫生,主要是因为许多依据旧标准的中型企业被上划。中型企业数量增多的行业较多,较为突出的有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大多按旧标准划为小型的企业被上划,也有少数按旧标准划为大型的企业被下划。此外,部分行业大、中型企业数量出现下降,如建筑业等。

(二)大、中、小、微型企业贷款余额的变化

为测算新标准实施对大中小微型企业贷款余额的影响,笔者从江苏省中小企业辅助系统查询发现,2011年10月末,样本企业中的有贷企业为4111户,并按照新旧标准计算出各行业、各类型企业贷款余额变动情况(见表1)。新标准实施后,大、中型企业贷款余额增多,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减少。4111户有贷企业10月末贷款余额为972.96亿元,其中大型企业贷款余额79.85亿元,比旧标准大型企业贷款余额多59.54%;中型企业贷款余额166.23亿元,比旧标准中型企业贷款余额多36.93%;小型企业贷款余额477.15亿元,微型企业贷款余额249.73亿元,两者合计比旧标准小型企业贷款余额少9.3%。从占比情况看,按照新标准大、中、小、微型企业贷款余额比为8.21:17.08:49.04:25.67,而按照旧标准大、中、小型企业贷款余额比为5.14:12.48:82.38。

新企业规模划分标准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企业经济类型分类标准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中小企业 划分标准动态创新

自建国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划分标准总共做过九次修正,其中六次正式划分标准文件的出台,三次划分标准的修订。探寻1949~2011年我国(大)中小企业划分标准的历史沿革,整理归纳了历次中小企业类型划分所依据的文件和划分指标,本文将着重梳理中小企业的六次正式划分标准,并辅以阐述三次划分标准的修订。

第一次是建国后,在借鉴和参考前苏联有关企业经营管理方面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主要以企业职工人数作为划分(大)中小企业规模的标准:职工人数在3000(含)人以上的为大型企业,500-3000人之间的为中型企业,小型企业的职工人数为500(不含)人以下。第二次是1962年,将划分中小企业类型的标准改为企业的固定资产价值。

第三次是1978年,以国家计委、建委和财政部联合出台《关于基本建设项目的大中型划分标准的规定》为标志,该规定中以附件的形式明确规定了工业和非工业建设项目大、中、小型的划分标准。其中,附件一为工业建设项目的大、中、小型划分标准,以年综合生产能力为划分指标对十大国民经济支柱工业行业进行了大、中、小类型的划分;附件二为非工业建设项目大中型划分标准,主要对四大类非工业建设项目按照总投资额的大小划分大、中型项目,第一类为农、林、水利、水产建设项目,第二类是交通、邮电建设项目,第三类是商业、外贸、粮食、物资等仓库建设项目,第四类是工业城市和工矿区、新建、扩建的供水、供气等公用事业建设项目。显见,此次以年综合生产能力指标划分工业建设项目,而以总投资额指标划分非工业建设项目,严格来讲不是划分企业类型的标准,但是项目的建设要依托企业实施,因此会通过项目大、中、小型的划分间接引致企业大、中、小不同类型的划分。1984年国务院了《批转财政部关于在国有企业推行利改税第二步改革的报告的通知》,以此为契机对1978年的划分标准进行了补充,在该通知附件二中明确指出按照企业的固定资产原值和生产经营能力为标准划分国营小型盈利企业。此次划分标准的补充呈现以下两个特点:其一,不同地区采用不同划分标准,考虑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例如对于国营小型工交企业的划分,京津沪三市采取固定资产原值不超过四百万元,且年利润不超过四十万元,而其他地区则采取固定资产原值不超过三百万元,且年利润不超过三十万元;其二,主指标和副指标相结合,主指标为硬性指标强调划分的基准,副指标为弹性指标考虑区域的差异,两者相结合即利于实际操作,又因地制宜符合经济发展的实际,从而避免“一刀切”的现象,例如对于国营小型商业零售企业的认定标准,住指标利润额为必须具备条件,而是否同时具备副指标职工人数的条件,则由各省市自行确定。另外,附件二中还明确指出,商办农牧企业一律视为小型企业,文教企业可以参照小型工交企业和小型零售企业的标注加以划分,但是,商业批发企业、物资企业和供销企业,不论利润、固定资产和职工人数多少,均视为大中型企业。

第四次是1988年,国家重新了《大中小型工业企业划分标准》,这是建国后首次明确出台划分大中小企业类型的标准,该标准将企业规模划分为四大类型六个档次,即特大型、大型(大型一档、大型二档)、中型(中型一档、中型二档)和小型。划分依据分为两种情况:其一是产品单一行业,以产品设计生产能力或查定生产能力划分;其二是生产品种繁多难以按生产能力划分的行业则按固定资产原值划分。1992年又出台了该标准的补充标准,主要增加了对市政公用工业、轻工业、电子工业、医药工业和机械工业中轿车制造业的规模划分标准。1999年,我国对企业类型做了再次修订,划分标准的依据是企业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但是仍保留了1988年划分的四大类型。

第五次是2003年,国家经委、计委、统计局和财政部制定并颁布了《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此次规定的颁布主要是为了落实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该规定主要根据企业的职工人数、销售额和资产总额,并结合行业特点,划分中小企业的规模。此次规定的特点主要有三点:第一,行业划分比较细,包括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批发业、零售业、邮政业和住宿餐饮业等七个行业;第二,针对行业的不同属性,开始采用资产总额作为划分企业类型的指标之一;第三,限制于当时企业组织形式,没有提出微型企业的概念。

第六次即最新一次是2011年6月18日,工信部、国家统计局、发改委、财政部联合颁布并实施了《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中小企业划分的最新标准,是在进一步落实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的基础上,努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瓶颈而制定。相较于之前的标准,此版标准主要有三大亮点:第一,概念创新,首次提出微型企业的概念,将改变过去由于划分标准过于宽泛,从而导致扶持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较差,微型企业已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在当前就业压力如此巨大的形势下,理应针对微型企业制定优惠的财税政策、搭建便捷的融资渠道;第二,体制创新,将个体工商户纳入到“企业”的范畴,可归入微型企业的范围加以管理,若按照《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条例》的规定个体工商户不能算作企业,使得个体工商户享受不到政府扶持中小型企业的优惠政策,新规定的实施将有效改变这种局面;第三,行业划分细致,实操性较强,既方便统计部门收集数据,摸清中小微企业的经济运行情况,又利于商业银行进一步开展中小微企业的信贷业务。

企业经济类型分类标准范文第3篇

2012年1月,新标准正式实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于2012年年初,在企业征信系统“借款人特征”一栏中新增了“微型企业”选项。同时为了适应国家统计局的2011版《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新标准,征信中心还对企业征信系统使用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表进行了调整,以此来规范行业分类,促进企业划型准确、标准。

从行业划分条件指标看,新标准中各行业的条件指标有所简化,条件指标数从原标准的3个或2个简化为了新标准的2个或1个。如:农林牧渔业采用营业收入一个指标,工业、批发、零售、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住宿、餐饮及信息传输业等采用了从业人员数和营业收入两个指标;居民服务、金融企业等服务行业采用从业人员数一个指标等。从行业划型标准看,新标准有升也有降。新标准较原标准在从业人员数上的要求有所降低,但在营业收入指标上的要求大幅提高。如:工业大型企业营业收入的标准由原来的3亿元提高到4亿元,人数指标由原来的2000人下降为1000人等等。其中,变化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大型企业的营业收入由原来的1.5亿元上调至20亿元;信息传输大型企业的营业收入由原来的3亿元上调至10亿元。

二、存在的影响

(一)征信系统存量数据大,人工短期全面更新信息有难度

征信系统数据要与新标准保持一致,征信系统存量数据中企业特征的更新工作是难点,据2012年征信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2011年末,企业征信系统共收录企业及其他组织达1809.2万个,其中,有贷款卡的企业及其他组织个数为844.3万个,有信贷记录的企业及其他组织为353.1万个。按照新标准执行,若通过手工对存量客户信息进行重新分类,这种重新分类工作量很大,并且存在一定的理解偏差,导致新标准执行过程中的数据质量控制将会是一个挑战。

(二)划型标准调整使征信系统数据分析应用能力受到影响

企业划型新标准的实施不仅影响着企业征信系统对企业特征的划型分类,同时也直接影响着企业征信系统数据的分析与应用。在2012年以前,征信系统中各项企业信贷信息按规模划分为“大型”、“中型”、“小型”、“其他”企业类型,从2012年新增了“微型”企业类型后,对原来的大中小型标准都有不同程度的调整,不可避免地会对数据的连续性造成影响,使现有数据与历史数据缺乏可比性,导致系统数据分析、应用能力减弱。

(三)企业规模划分变化频率高,征信系统信息数据更新频率低

从划分指标看,新标准显得的更加灵活,企业规模划分则随条件指标数据的变化而按月变化。如:某“农林牧渔”企业,1月份其营业收入指标数据为502万元,在“中型”企业范围,而到2月份其营业收入则为480万元,其须归为“小型”企业;然而对于企业征信系统而言,目前企业的基本信息仅能通过一年一度的贷款卡年审工作进行更新或是在新标准执行后人民银行通过科技手段进行批量修改更新,系统信息数据更新频率过低,会直接导致征信中心按月下发的企业征信系统立方体数据与调查统计数据出现较大的统计误差。

(四)对混业经营企业的特征界定比较难

新标准在企业划型方面对行业分类更加细化,行业种类与2011版《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相统一,如将原有的“住宿和餐饮业”拆分为“住宿业”和“餐饮业”,当存在以上两种行业混业经营的企业在办理贷款卡时,由于各自所对应的“微型企业”特征分类标准不尽相同,新标准未对混业类企业划型做特殊规定,这就使得在对混业经营的企业特征界定时出现选择性难题。

三、相关建议

(一)建议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利用企业征信系统数据库批量查询和批量修改功能,按照“企业行业、从业人数、营业收入”等条件进行限定,批量筛选出企业,并参照新标准对企业特征进行批量修改,以确保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企业征信系统数据库相关基本信息的更新工作。

(二)改进数据报送模式、优化划分方式。一是建议修订金融机构报送企业征信系统数据模式、完善数据报送内容,要求各金融机构按月报送企业基本信息、财务信息(当月有信贷余额的),信贷数据的报送方式仍然为“T+1”;二是目前企业规模的划分是通过手工进行分类,建议借助科技手段,根据行业分类、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四个基础数据字段,在系统中实现自动划分。

企业经济类型分类标准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产业;集合性;层次性;范围性;分类标准

中图分类号:F0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23-0138-02

1 概 述

城市与城市群的产业集聚是区域经济增长的源泉,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增长需要关注产业集聚模式的优化与调整[1]。学界虽认可产业集聚对城市经济产出的正面作用,但对于何种产业集聚模式更能促进经济产出上存有争议。有学者认为专门化集聚对经济产出更重要[2]。

而有些学者则持相反观点[3]。其关键之一在于相关研究中选用了不同层次的产业分类。如刘修岩和何玉梅(2011)将制造业分为15大类,而吴三忙和李善同(2011)则进一步分为169小类,因此得出相反的结论。

鉴于产业集聚概念的集合性,本文从层次性、范围性两方面对产业范畴进行系统分析,并对现有的产业分类标准及其之间的关系进行总结。

2 产业范畴的集合性

作为产业集聚的主体,产业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范畴,随社会生产发展与社会分工,其内涵在不断演变。从生产角度,产业是某种相似特征的生产者或企业的“集合”。集合性使产业随集合内容不同而具有不同含义。学者们对产业定义的差异,体现在产业概念具有的层次差异与范围差异两方面。产业概念的层次性与范围性,见表1。

3 产业范畴的层次性与范围性

3.1 产业范畴的层次性

产业范畴从层次上可分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作为链接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桥梁,产业经济学可被称为是“中观”的经济学。产业可视为介于微观经济细胞与宏观经济整体间的若干集合。

中国的产业经济学的理论渊源一是源于欧美的产业组织理论,二是源于日本的产业发展理论,这两个领域对产业定义有一定差别。

产业组织是产业经济学的微观层面。从产品的功能相似性出发,产业组织将产业定义为一定区域内生产具有相似功能与替代性产品与服务的生产者或企业的集合,即具有竞争关系的卖方企业集合。此时可将“产业”等价为“行业”。在欧洲主流产业经济学者眼中,“产业”、“市场”、“行业”等概念是等价。

产业发展是产业经济学的中宏观层面。从产品的生产相似性,产业发展将产业定义为一定区域内在原材料、工艺技术或用途具有相似性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者或企业的集合。

产业组织与产业发展具有因果的辩证性联系,可从产业组织与产业发展综合的角度,将产业定义为使用相似原材料与工艺技术、提供相似产品与服务的生产者与企业的集合。

3.2 产业范畴的范围性

产业范畴从范围上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产业泛指由社会分工形成的,由众多种类与层次构成的经济体系,包括国民经济活动中各行各业,大到部门,小至行业,一切从事生产物质产品和提供劳务服务活动的集合体。

基于工业在社会再生产中的特殊位置,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工业化过程的密切性。狭义的产业特指工业,即生产物质产品的集合体(不含农作物等基础原料的生产与劳务服务活动)。

4 产业集合的分类标准

产业集合的分类标准是确定其之间的界限。从产业的范畴出发,较为普遍与常见的分类标准有三种。

依据产品是用于生产还是消费用途,可将产业分为用于各种生产资料的第I部类与用于个人消费品的第II部类,并提出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基础是两大部类通过交换实现实物与价值上的相互补偿。常见的生产要素主要有人力资本、物质资本、技术资本等,因此依据生产需要的生产要素特征与比例将产业分类。如依据各种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将产业,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

该种分类方法带有规范性的产业升级视角,间接的指出国家与地区产业发展的一般特点是从劳动密集型到资本密集型,再到知识密集型产业。

但该种分类方法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是对一些生产要素使用与投入较为平均的产业很难进行划分;二是按照功能相似性与替代性产品来划分的产业,可能因为所处国家与区域的不同及其所处的自然禀赋条件与发展阶段的不同,被划分至不同产业集合,如中国的农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而美国的农业则属于资本密集型。

依据生产要素特征与比例来分类的,还有将产业分为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农轻重三部类分类法。

其中,农业、轻工业主要依靠土地与劳动力,属于劳动密集型,重工业主要依靠资本,属于资本密集型。

农轻重三部类分类法是两大部类分类法的衍生。从两种分类法的关系来看,农业、轻工业主要生产个人消费品,重工业主要生产设备、材料等生产资料。

与前两种分类相比,依据产品的综合性质与替代性进行分类更符合对产业内涵的诠释,主要有三次产业分类法与标准产业分类法。其中,三次产业分类法对产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很大,是通用于众多国家的产业分类方法。

三次产业分类方法对产业经济发展影响很大,但仅将社会生产活动分为三类过于粗线条,在进行更细致的产业分析时需要更为详细的产业分类方法。标准产业分类法是以三次产业分类方法为基础进行进一步细分的分类方法。

联合国(1948)颁布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是生产性经济活动的国际基准分类[7]。联合国等国际机构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采用了ISIC,或作为本国标准产业分类的基础,对经济统计、人口、生产、就业、国民收入和其他领域的数据进行分类与编制投入产出表。随着经济活动组织变化,出现了新的经济活动类型,因此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对ISIC进行了多次审查和修订,把全部经济活动从大到小分为门类、类、大组、组4个层级,其中共21个门类,并以字母A-U编码,共有99个类。

1984年之前,中国的国民经济部门分类并非从产业范畴来划分,且与ISIC等国际标准产业分类没有衔接[8]。改革开放后,中国产业分类标准开始与ISIC挂钩,于1984年首次颁布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84),并于1994年、2002年与2011年进行了三次修订,把全部经济活动分为20个门类,、96个大类、432个中类与1094个小类。

5 结 语

作为产业集聚的主体,不同研究中对产业内涵界定与分类标准都有所差异。而对于同一个产业系统,采用不同分类标准,会呈现出不同的产业集聚特征。从而使相关研究进行经验分析时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

文章从层次性、范围性两方面系统分析了产业的范畴。并对目前主流的产业集合分类标准及其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认为,在进行产业集聚研究时,特别是对于范围较大的区域,要尽可能要选取较为细致的产业分类标准,但也要考虑数据是否可得等现实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企业经济类型分类标准范文第5篇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国民经济转型的重要支撑力量。2013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发展形势,全市深入实施“项目立市、工业强市、三产兴市、农业升级、绿色崛起”的发展战略,多项工业指标取得突破性进展,但是在衡水市31个规模以上工业行业大类中,能带来高产出份额、高产业关联度、高经济效益、高就业的支柱行业不多。本文通过主成分分析模型及聚类分析法依据衡水市“三经普”数据对2013年衡水市规模工业进行了分析,就大中型工业企业(大行业)的经济效益进行了评价分析,以期为衡水市进行合理的产业调整及制定整体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一定的策略依据。

 

一、主成分分析的衡水市大中型企业工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结果

 

主成分分析法是统计学上常用的一种方便、快捷、准确的量化评价功能的新方法,在经济研究领域有着广泛的运用。本文按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在选取反映各行业效益的指标时,从实际出发,力求完善、全面、客观地反映行业的效益状况,指标选取如下:(1)工业增加值率(%);(2)产品销售率(%);(3)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4)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人/年);(5)工业资金利税率(%);(6)总资产贡献率(%)。这6项指标对反映各行业经济效益水平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并且计算简洁、实用性强、易于操作。为了使主成分更加有效,要求样本个数(即行业个数)要远远大于指标个数,但考虑到指标数据采集的方便性,选取了衡水市大中型工业企业19个大行业作为样本进行分析,具体数据依据衡水市“三经普”结果,所选行业目录如下:

 

1.农副食品加工业

 

2.食品制造业

 

3.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4.纺织业

 

5.纺织服装、服饰业

 

6.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7.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8.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9.医药制造业

 

10.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1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12.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13.金属制品业

 

14.通用设备制造业

 

15.专用设备制造业

 

16.汽车制造业

 

17.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18.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19.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应用衡水市大中型工业企业19个大行业的数据采用SPSS19.0分析软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为了消除不同量纲带来的影响,将数据标准化,得出相关系数矩阵(见表1)。

 

由相关系数可以看出,这6项指标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说明这6项指标反映的经济信息有很大的重叠。通过计算相关系数阵的特征值及累积贡献率(见表2)可以观察到前三个特征值的累积贡献率达到82.638%(≥80%),符合主成分分析法的原则,也就是说,可以用这三个主成分来代表原来7项指标,而且这三个主成分是互不相关的,所以设Y1、Y2、Y3分别代表第一、二、三个主成分。

 

求出前三个特征值相应的标准化特征向量(即主成分系数),可以得到前三个主成分的表达式,即:

 

Y1=0.165Z1-0.23Z2+0.479Z3+0.356Z4+0.535Z5+0.527Z6

 

Y2=0.827Z1-0.369Z2+0.136Z3+0.04Z4-0.302Z5-0.265Z6

 

Y3=0.273Z1+0.8Z2+0.061Z3+0.52Z4-0.038Z5-0.105Z6

 

式中:Zi(i=1,2,……,6)是7个指标经标准化变换得到的标准化指标。从以上表达式可以看出,第一主成分Y1在Z3、Z5和Z6上的系数的绝对值较大,反映了各行业的资金运用的效率,因此可以认为它代表了各行业运营能力;第二主成分Y2在Z1上的系数的绝对值较大,反映了行业降低中间消耗的经济效益,因此可以认为它代表了各行业的发展能力;第三个主成分Y3在Z2和Z4上的系数比较大,反映了行业的产出和销售情况,因此可视为各行业的产销能力。运用spss19.0软件中得出的因子得分乘以该主成分方差的算术平方根分别计算出三个主成分得分,将三个主成分得分分别乘以各自的方差贡献率并求和,从而得到综合得分,即综合得分:

 

score=Y1*59.48%+Y2*21.86%+Y3*18.66%

 

根据这个模型计算出衡水市大中型工业企业19个大行业经济效益得分和位次(见表3)。由于数据经过标准化处理,各行业平均得分为0。若某行业得分大于0,则表示该行业经济效益水平在衡水市大中型工业企业19个大行业平均水平之上;反之,经济效益水平在衡水市大中型工业企业19个大行业平均水平之下。

 

由表3显示,有6个行业的经济效益在衡水市大中型工业企业19个大行业平均水平以上。从综合得分大小排序来看,通用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和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三个行业的得分较高,位次居前,综合效益较好。这些结果是综合各指标信息得到的,它与每个指标下的结果有可能不完全一致,用综合指标反映和概括了工业各行业经济效益的综合情况。

 

根据各主成分得分情况来看:通用设备制造业第一主成分Y1得分最高,反映出该行业大中型工业企业运营能力最强;第二主成分Y2得分为负数,反映该行业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在降低中间消耗的经济效益方面做得不够,导致其发展能力弱;第三主成分Y3得分虽为正,但数值不高,反映该行业的大中型工业企业产销能力也有待提高。医药制造业三个主成分得分均为正且相差不大,说明该行业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各方面发展比较均衡,相比来说,该行业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发展能力最强、产销能力稍弱,有待进一步提高;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的第一主成分Y1得分也较高,反映该行业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运营能力也较好,第三主成分Y3得分为正并且高于通用设备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两个行业的得分,说明该行业的大中型工业企业产销能力较强,但是第二主成分Y2得分也为负数,反映该行业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在降低中间消耗的经济效益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衡水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经济效益聚类分析及结果

 

聚类分析法又称群分析,是根据“物以类聚”的原理对样品或指标进行分类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它根据一批样本的多个观测指标,具体找出一些能够度量样本或指标间相似程度的统计量,然后利用统计量将样本或指标进行归类。本文采用组内联接法,通过衡水市大中型工业企业各行业的经济效益综合得分的数据,对所有参与评价的各工业行业进行了系统聚类分析。大体分为四类,分类情况见表3,聚类图见图1。

 

三、主成分分析结果与聚类分析结果比较分析

 

比较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结果,由图1和表3可以看出,可以发现各行业的聚类结果与各行业经济效益的综合排名情况是一致的。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分排在前三位的通用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和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三个大行业归为一类,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分排在第4位到第9位的六个大行业归为一类,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分排在第10位到第18位的九个大行业归为一类,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分排在第19位的一个大行业归为一类。归为第一类的三个行业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大行业)经济效益最好,这三个行业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大行业)总体运营在衡水地区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但通用设备制造业和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两个大行业的发展能力指标较弱,需要其在以后发展中进一步提高其降低中间消耗的经济效益,通用设备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两个大行业的产销能力指标稍弱,需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市场开拓能力,且三个行业中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为衡水市支柱行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有望发展成衡水的支柱行业,若各行业能够把握住现有的优势,则经济实力会更上一层楼。

 

前文在对衡水市支柱行业进行分析时,综合排名比较靠前的行业均处在第二类和第三类中,且属于衡水市支柱行业的金属制品业、橡胶及塑料制品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三个行业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得分较低,反映出衡水市很多行业的大中型工业企业虽然规模大、数量多,但投资回报率欠佳。.

 

四、总结

 

本课题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应用SPSS19.0软件依据衡水市“三经普”数据对衡水市大中型工业企业19个大行业的经济效益进行了评价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总之,应以技术进步为主导,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努力提高工业的内在素质和外在质量,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步伐,从而推动衡水工业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企业经济类型分类标准范文第6篇

 

工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国民经济转型的重要支撑力量。2013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发展形势,全市深入实施“项目立市、工业强市、三产兴市、农业升级、绿色崛起”的发展战略,多项工业指标取得突破性进展,但是在衡水市31个规模以上工业行业大类中,能带来高产出份额、高产业关联度、高经济效益、高就业的支柱行业不多。

 

本文通过主成分分析模型及聚类分析法依据衡水市“三经普”数据对2013年衡水市规模工业进行了分析,就大中型工业企业(大行业)的经济效益进行了评价分析,以期为衡水市进行合理的产业调整及制定整体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一定的策略依据。

 

一、主成分分析的衡水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结果

 

主成分分析法是统计学上常用的一种方便、快捷、准确的量化评价功能的新方法,在经济研究领域有着广泛的运用。本文按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在选取反映各行业效益的指标时,从实际出发,力求完善、全面、客观地反映行业的效益状况,指标选取如下:(1)工业增加值率(%);(2)产品销售率(%);(3)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4)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人/年);(5)工业资金利税率(%);(6)总资产贡献率(%)。这6项指标对反映各行业经济效益水平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并且计算简洁、实用性强、易于操作。为了使主成分更加有效,要求样本个数(即行业个数)要远远大于指标个数,但考虑到指标数据采集的方便性,选取了衡水市大中型工业企业19个大行业作为样本进行分析,具体数据依据衡水市“三经普”结果,所选行业目录如下:

 

1.农副食品加工业

 

2.食品制造业

 

3.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4.纺织业

 

5.纺织服装、服饰业

 

6.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7.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8.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9.医药制造业

 

10.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1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12.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13.金属制品业

 

14.通用设备制造业

 

15.专用设备制造业

 

16.汽车制造业

 

17.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18.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19.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应用衡水市大中型工业企业19个大行业的数据采用SPSS19.0分析软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为了消除不同量纲带来的影响,将数据标准化,得出相关系数矩阵(见表1)。

 

由相关系数可以看出,这6项指标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说明这6项指标反映的经济信息有很大的重叠。通过计算相关系数阵的特征值及累积贡献率(见表2)可以观察到前三个特征值的累积贡献率达到82.638%(≥80%),符合主成分分析法的原则,也就是说,可以用这三个主成分来代表原来7项指标,而且这三个主成分是互不相关的,所以设Y1、Y2、Y3分别代表第一、二、三个主成分。

 

求出前三个特征值相应的标准化特征向量(即主成分系数),可以得到前三个主成分的表达式,即:

 

Y1=0.165Z1-0.23Z2+0.479Z3+0.356Z4+0.535Z5+0.527Z6

 

Y2=0.827Z1-0.369Z2+0.136Z3+0.04Z4-0.302Z5-0.265Z6

 

Y3=0.273Z1+0.8Z2+0.061Z3+0.52Z4-0.038Z5-0.105Z6

 

式中:Zi(i=1,2,……,6)是7个指标经标准化变换得到的标准化指标。从以上表达式可以看出,第一主成分Y1在Z3、Z5和Z6上的系数的绝对值较大,反映了各行业的资金运用的效率,因此可以认为它代表了各行业运营能力;第二主成分Y2在Z1上的系数的绝对值较大,反映了行业降低中间消耗的经济效益,因此可以认为它代表了各行业的发展能力;第三个主成分Y3在Z2和Z4上的系数比较大,反映了行业的产出和销售情况,因此可视为各行业的产销能力。运用spss19.0软件中得出的因子得分乘以该主成分方差的算术平方根分别计算出三个主成分得分,将三个主成分得分分别乘以各自的方差贡献率并求和,从而得到综合得分,即综合得分:

 

score=Y1*59.48%+Y2*21.86%+Y3*18.66%

 

根据这个模型计算出衡水市大中型工业企业19个大行业经济效益得分和位次(见表3)。由于数据经过标准化处理,各行业平均得分为0。若某行业得分大于0,则表示该行业经济效益水平在衡水市大中型工业企业19个大行业平均水平之上;反之,经济效益水平在衡水市大中型工业企业19个大行业平均水平之下。

 

由表3显示,有6个行业的经济效益在衡水市大中型工业企业19个大行业平均水平以上。从综合得分大小排序来看,通用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和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三个行业的得分较高,位次居前,综合效益较好。这些结果是综合各指标信息得到的,它与每个指标下的结果有可能不完全一致,用综合指标反映和概括了工业各行业经济效益的综合情况。

 

根据各主成分得分情况来看:通用设备制造业第一主成分Y1得分最高,反映出该行业大中型工业企业运营能力最强;第二主成分Y2得分为负数,反映该行业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在降低中间消耗的经济效益方面做得不够,导致其发展能力弱;第三主成分Y3得分虽为正,但数值不高,反映该行业的大中型工业企业产销能力也有待提高。

 

医药制造业三个主成分得分均为正且相差不大,说明该行业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各方面发展比较均衡,相比来说,该行业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发展能力最强、产销能力稍弱,有待进一步提高;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的第一主成分Y1得分也较高,反映该行业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运营能力也较好,第三主成分Y3得分为正并且高于通用设备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两个行业的得分,说明该行业的大中型工业企业产销能力较强,但是第二主成分Y2得分也为负数,反映该行业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在降低中间消耗的经济效益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衡水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经济效益聚类分析及结果

 

聚类分析法又称群分析,是根据“物以类聚”的原理对样品或指标进行分类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它根据一批样本的多个观测指标,具体找出一些能够度量样本或指标间相似程度的统计量,然后利用统计量将样本或指标进行归类。本文采用组内联接法,通过衡水市大中型工业企业各行业的经济效益综合得分的数据,对所有参与评价的各工业行业进行了系统聚类分析。大体分为四类,分类情况见表3,聚类图见图1。

 

三、主成分分析结果与聚类分析结果比较分析

 

比较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结果,由图1和表3可以看出,可以发现各行业的聚类结果与各行业经济效益的综合排名情况是一致的。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分排在前三位的通用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和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三个大行业归为一类,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分排在第4位到第9位的六个大行业归为一类,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分排在第10位到第18位的九个大行业归为一类,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分排在第19位的一个大行业归为一类。

 

归为第一类的三个行业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大行业)经济效益最好,这三个行业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大行业)总体运营在衡水地区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但通用设备制造业和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两个大行业的发展能力指标较弱,需要其在以后发展中进一步提高其降低中间消耗的经济效益,通用设备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两个大行业的产销能力指标稍弱,需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市场开拓能力,且三个行业中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为衡水市支柱行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有望发展成衡水的支柱行业,若各行业能够把握住现有的优势,则经济实力会更上一层楼。

 

前文在对衡水市支柱行业进行分析时,综合排名比较靠前的行业均处在第二类和第三类中,且属于衡水市支柱行业的金属制品业、橡胶及塑料制品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三个行业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得分较低,反映出衡水市很多行业的大中型工业企业虽然规模大、数量多,但投资回报率欠佳。.

 

四、总结

 

本课题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应用SPSS19.0软件依据衡水市“三经普”数据对衡水市大中型工业企业19个大行业的经济效益进行了评价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总之,应以技术进步为主导,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努力提高工业的内在素质和外在质量,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步伐,从而推动衡水工业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企业经济类型分类标准范文第7篇

关键词: 电力行业; 数据挖掘; 客户细分; 模型构建

中图分类号: TN911?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73X(2014)14?0021?03

Analysis of data mining based customer classification model for electric power industry

SONG Cai?hua, WANG Yong?cai, LAN Yuan?juan, ZHENG Jin?qing

(Information Center, Foshan Power Supply Bureau, Foshan 528000, China)

Abstract: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lectric power industry.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customer classification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Chinese markets of electric power, telecommunications, bank and retail industries. Proceeding from the overview of customer classification, the status quo and model construction of customer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data mining are discussed.

Keywords: power industry; data mining; customer classification; model construction

随着我国供电企业在经济市场中的竞争越来越大,供电企业不断提高市场竞争意识,加强对客户资源及企业效益的重视程度。目前,电力企业工作的重点已逐渐转移到电力市场营销工作中来,其营销工作效率对电力企业的经济、社会效益及发展造成极大的影响[1]。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电力企业的营销工作重心要放在如何满足客户的要求上。另外,电力企业在客户研究方面缺乏深度,目前,部分供电企业逐渐认识到大客户的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理论支持,导致电力企业对大客户管理工作的落实效果并不明显[2]。因此,识别与细分大客户的实际需求,根据其需求推出相应的营销策略,能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1 客户细分的概述

客户细分的前提是根据企业收集与整理的客户信息,结合其需求特点、信誉状况及购买行为等方面的不同,将某种产品的客户分到多个客户群当中。因此,不同的细分客户群体具有不同的特征,其客户需求也各不相同。客户细分立足于多种不同客户特点基础上,根据不同的企业客户对产品的需求,才能进行细分。同时,随着经济市场改革的日趋成熟,客户对产品的特点也是随之改变的,而客户细分也会随着其发生改变。因此,企业要密切关注客户的实际情况,以采取及时、有效的细分对策。在客户细分实际的应用中,体现的是一个聚集的过程,即企业根据客户的需求,将相同需求特点的客户归为一个群体[3]。

2 电力客户细分中存在的问题

2.1 经济行为缺失

电力客户的属性体现在社会、经济及经济行为等方面,作为企业应该根据不同的客户属性,结合相应的因素,妥善分类客户群体。目前,电力企业主要是将客户的社会属性和经济属性应用在客户分类的因素上,却甚少应用到客户经济行为因素上。

2.2 细分维度单一

现阶段,电力企业对大客户的细分主要采用定性分类法,甚少会采用定量分类法,而将定性、定量分类法相结合的分类方法则是少之又少[4]。定性分类法的应用导致无法全面了解客户情况,且划分不明确,难以区别出不同类型的客户等。

2.3 可操作性较差

现阶段,电力客户细分可操作性较差,主要体现在:

(1) 客户细分方法落后,满足不了现代电力企业营销活动的需求;

(2) 细分结果不明确,无法为现代电力企业营销活动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支持;

(3) 无法真实反映出客户的经济行为,其操作部存在实际的意义。

3 基于数据挖掘的电力客户细分模型构建

3.1 数据挖掘客户细分整体模型的设计

3.1.1 细分模型设计思路

数据挖掘客户细分模型设计的思路主要包括:结合不同的客户行为属性,不断优化客户细分指标体系;在客户价值评价上进行客户价值描述体系的构建;以客户行为细分为主的思路进行客户细分模型的构建。

3.1.2 细分原则

电力企业在进行客户细分的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0]:第一,可衡量性。也就是企业在进行客户需要信息、数据的收集及调研中能进行合理的衡量,并明确各个细分市场的范围无论是市场的规模大小,还是需求量都要进行衡量。第二,可进入性。电力企业的资源条件及营销能力可体现在子市场中。第三,可盈利性。细分后客户购买力及子市场规模能满足企业盈利的最大化。第四,反应差异。

在各个子市场对市场营销组合中因素变动的情况下,都正确及时作出差异性反应等。

3.1.3 细分方法

在经济市场各个领域当中,大多都是采取K?means算法进行客户细分。该算法是一种划分的,但并非分层的聚类方法,是由Mac・Quen最先提出的[11],目前在数据挖掘领域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3.1.4 基于数据挖掘的总体模型设计

功能、数据及方法三方面作为主要的数据挖掘电力客户细分功能结构模型。其中功能部分不仅是模型设计的目标以及设计的结果,其功能部分主要包括:客户分析、客户分类、市场预测、定向服务、辅助营销等功能。在长期的数据挖掘中,市场功能的不同在选择细分方法,会导致数据出现相当大的差异性。数据模块是总体模型的基础,进行充分的数据准备及预处理,才能真正保证产生真实性、有效性。而客户维度的选择及明确度量是保证取得满意客户细分结果的前提,而方法模块则是总体模型中的核心。电力大客户细分功能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

3.1.5 基于K?means 算法的模型设计

数据挖掘技术涉及的领域相当广泛,包括:计算机软件、统计学、数学、人工智能理论等,包含丰富的理论知识,采取各种科学技术。因此,数据挖掘技术的成功应用具有重要的设计意义。而数据挖掘模型则是该应用方法的研究成果。通过研究K?means 算法的原理、特点,遵循相关的处理流程,客户细分模型框架,如图2所示。

图1 电力大客户细分功能结构模型图

图2 挖掘模型框架

从K?means 算法的工作过程中可以看出:先是从n个数据中任意选出k个数据对象作为初始的聚类点;其次是根据所剩下数据对象和这些聚类点之间的聚类,把它们相应分配到与其相似值最高的聚类中心;最后进行各个新聚类的聚类中心的计算,精确求出该聚类中数据对象的平均值,进行循环渐进的重复计算,直到计算出准确的准则函数。K?means 算法可采取准则函数:

[E=i=1kp∈cip-mi2]

式中:E为数据库中全部数据对象平均误差的总和;p为空间的点;mi为簇Ci的平均值,而p与mi均属于多维的。其准则的根本目标在于:强化生成的结构簇的紧密型;k作为K?means 算法参数,可将n个数据对象分成k 簇,不断增强簇内的相似度,从而降低簇间的相似度。K?means 算法作为一种时效性的算法,可综合分析聚类问题,其算法具有显著的简单性、精确性、高效性,可集中处理大数据库等。

3.2 电力客户行为细分指标体系的设计

在电力客户细分中,可以结合数据挖掘项目中的具体目标,综合分析客户细分维度,同时,遵循根据电力企业的业务指标体系标准,不断优化明确的项目指标,最后是合理选择变量,在宽表中体现出所有的全部变量分析数据,收集全面的数据后进行数据挖掘。建立客户指标体系是保证数据挖掘顺利进行的基础。

3.2.1 行为细分的维度设计

维元素及度量组成了维护的主要内容,维元素对应的是分析角度,度量所的对象是分析结果中的明确指标。指标的数据属于离散型,无法进行无限度的取值;同时,也出现连续型数据,可允许无限度的取值。其中,细分变量主要是应用于客户细分的变量中,描述变量为对细分后客户对体征描述的变量。

3.2.2 行为细分指标体系构建

在客户行为细分中,需要合理选择细分变量,才能提高细分结果的准确性,确保成功的细分项目。在本研究中,主要通过应用电力客户经济行为维度与衍生变量指标,进行构建客户细分模型,客户行为细分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t掌握具体的客户的行为细分指标后,可采取数据挖掘中的聚类分析技术进行电力客户的精细化细分,所得的细分结果,如图3所示。

3.3 电力客户精细化细分模型的构建

通过分析研究成果,立足于客户行为细分体系的优化中,同时充分利用客户价值评估体系,不断构建电力客户精细化细分模型。此模型的构建与应用,能有效实现客户行为细分和客户价值评估的有效结合,不仅能有效解决解决客户行为细分结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同时,可以为客户价值评估提供正确完整的数据支持。该模型的价值主要包括:紧密结合行为细分变量与价值评估变量,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数据挖掘及价值评估工作的时效性,使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可遵循相关的规章制度等。电力客户精细化细分整体模型,如图4所示。

表1 客户行为细分指标体系

图3 电力客户行为细分图

图4 电力客户精细化细分整体模型图

4 结 语

目前,在我国电力企业客户细分过程中还存在客户经济行为缺失、细分维度单一及可操作性较差等问题,因此,应该综合采取客户细化分类法进行客户细分。基于数据挖掘的客户细分具有提高细分合理性、指导营销活动及可操作性强等优点,可以有效解决电力客户细分中存在的问题。综上所述,基于数据挖掘的电力行业客户细分模型构建能为电力企业对不同类型的客户进行准确、合理的细分,能为电力企业的营销决策提供科学、可行的信息支持,对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方安儒,叶强,鲁奇,等.基于数据挖掘的客户细分框架模型[J].计算机工程,2009(19):251?253.

[2] 蔡依晖.基于数据挖掘的电力行业客户细分建模浅探[J].科技与企业,2013(22):106.

[3] 王扶东,马玉芳.基于数据挖掘的客户细分方法的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1(4):215?218.

[4] 马岳猛.基于聚类结果解释方法的客户群特征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

[5] 张立美.基于数据挖掘的电信客户细分模型的研究与应用[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0.

[6] 刘满芝,周梅华,吕雪晴.基于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复合模型的市场细分研究:以移动通信行业为例[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09(2):136?141.

[7] 张向宏,唐冉.基于K?means算法的电子政务用户细分模型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9(5):372?374.

[8] 宋加山,李勇,季峰.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电力行业客户关系管理[J].现代商业,2010(12):58?59.

[9] 张晓滨,高峰,黄慧.基于客户细分的客户流失预测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9(24):5755?5758.

[10] 孙宁.基于数据挖掘的客户关系管理问题的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1(6):59?61.

企业经济类型分类标准范文第8篇

2.华南理工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40125003)

作者简介:方远平(1974-),湖南郴州人,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系教师、理学博士、城市规划师,研究方向为服务业区位、城市发展与城市规划、旅游规划;

毕斗斗(1976-),女,湖北襄樊人,华南理工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教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服务业、服务经济与管理。

摘要:简要介绍和述评国外几种主流的服务业分类法,并评析我国1985、1994和2002年三次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关于服务业的分类及其变化,提出将西方服务业四分法与我国2002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15个服务业门类进行整合,能更科学、客观地反映服务业本身的经济学特性,有利于探讨各类服务业的经济规律及空间布局模式,将促进服务业的国内外比较研究,并推动我国服务业经济学和服务业地理学的发展。

关键词:服务业;产业分类;评析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08)01-0072-05 收稿日期:2007-09-19

一、国外的服务业分类及评述

国外经济学家对服务业的分类由于其目的和标准不同,不同分类之间差异十分明显。目前国际上服务业分类的标准主要有:根据服务活动的功能划分、根据服务业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特点划分、根据服务的供给(生产)导向型分类法、根据服务的需求(市场)导向型分类法等,比较流行的标准分类方法主要有辛格曼分类法、联合国标准产业分类法(1990年版)、北美产业分类体系(1997年)等。

(一)按服务活动的功能与性质的分类

1.联合国标准产业分类法(ISIC)。联合国于1958年制定了第一种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1968年进行了一次修正,基本框架没变。其中一级分类有四类:商业,交通仓储通讯业,服务业,其他;二级分类有14种。第三次修正发表于1990年,修正后的分类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服务业大类有11类,包括商业及零售业,酒店旅游业,交通仓储、通讯业,金融中介,房地产、租赁和经济活动,公共行政与国防,教育,医疗及相关社会服务,其他社会社区服务,家庭雇佣服务,国际及跨国组织;小类有19类,反映了服务业发展及其在经济活动中重要性增强的国际背景。

2.布朗宁一辛格曼服务业分类。经济学家布朗宁(Browning)和辛格曼(Singelmann)于1975年根据联合国标准产业分类(SIC)的规则,将商业产业和服务产业加以分类,他们的产业分类标准是根据商品与服务的产品性质、功能。从表1中可以看出,尽管他们的分类不是那么完善,但为后来两方学者所普遍接受的服务业四分法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3.辛格曼的服务业四分法。1978年,经济学家辛格曼在1975年分类的基础上,根据服务的性质、功能特征,对服务业重新进行了分类,将服务业分为:流通服务、生产者服务、社会服务和个人服务四类,这种分类同时也反映了经济发展过程中服务业内部结构的变化。以上四类服务业内部所包含的具体行业如表2所示。后来,的寡头型市场格局,市场进入退出壁垒很高。

(二)市场行为

1.市场需求行为分析及预测。从发展趋势看,我国汽车市场的需求增长幅度关键在于轿车,而轿车增长又取决于家用轿车的增长。国际经验也表明,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家用轿车需求将经历一个快速增长时期。

陈清泰等学者对未来20年中国汽车市场增长前景进行了分析,分析步骤为:

根据上述分析步骤,即使按照保守的“低方案”预测(即2003~2010年GDP逐年增长速度均为7.18%),到2010年,中国轿车总需求量也将达到532万辆,汽车总需求量则达859万辆;而到2020年,中国轿车总需求量将达到1451万辆,汽车总需求量则会达到1692万辆(见表3)。

2.市场供给行为。

(1)价格行为。康赞亮、刘海云运用Teha和Kuriyama(2003)模型,测算出我国汽车需求短期价格弹性为-1.2746,长期需求价格弹性为-1.3839,均大于单位弹性,即汽车的需求价格弹性较高,价格上较小幅度的变化会引起需求量上较大程度的变化。

我国汽车总体价格存在长期下降趋势,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汽车进口关税水平不断下降,轿车关税在5年内逐年递减,从2001年的70%~80%降至2006年的25%,客车从45%~60%降至2005年的25%,货车平均关税从37%降至21%,各类专用车平均关税从15%降至ll%,摩托车整车由50%~60%降至30%~45%,汽车零部件平均关税税率将从22%左右降至10%。关税下降对汽车整车如微型客、货车,中低档轻型货客、货车,中型和大型客车,中型和重型货车等的冲击不是很大,但对轿车的影响较大,使得国产轿车价格下降的空间较大。此外,随着国际大汽车公司生产能力向中国转移步伐不断加快,中国国内汽车规模经济水平及汽车零部件T业成熟度不断提高,汽车价格下降的速度还将有所加快。因此,汽车市场的降价行为无疑将会促进汽车需求的扩张。

(2)非价格行为。研发方面,我国汽车企业在所投入的资金、进行研发的范围、研发相关的基础条件以及研发人员数量、素质及技术水平上,与国外汽车制造企业相比都有很大的差距。由于寡头企业能够获得丰厚的垄断利润,我国的汽车制造厂商轻视产品研发,自主开发能力薄弱。此外,外方的“技术钳制”使得我国现有的合资企业没有技术自,加大了企业自主研发的成本和对外资技术的依赖。

此外,生产厂商的广告行为作为一种重要的非价格手段,也会影响厂商的市场份额。在汽车市场由供不应求转向供大于求后,汽车消费进入了买方市场阶段,随着汽车消费整体的增长,其消费者也逐步走向成熟,消费者的需求将会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化。一方面,消费者要求汽车不仅要满足产品的基本使用功能,还要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随着汽车的更新换代及家庭购置第二辆汽车的增加,个性化的需求将大量产生。在这样的需求驱动的市场,了解和把握消费者的需求,并制定相应的营销战略和策略将是经营成功的关键。广告行为是产品市场营销的一个环节,通过广告可以树立产品的品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市场上信息的不对称性,将产品的创新性与独特性进行扩散。因此,广告行为有助于产品差异化的形成并且是将差异化产品进行宣传的最重要的途径。

可见,不仅企业的价格行为将继续促进汽车市场需求的增加,非价格行为,如研发和广告行为的加强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产品的需求量。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分析还仅仅是站在局部市场(本国市场)进行的分析,在汽车制造业全球化的

今天,我国汽车制造业的市场有更大的发展空间。2001年中国整车出口2.45万辆,2002年出口4.31万辆,2003年出口4.74万辆,2004年出口13.66万辆,2005年出口17.28万辆,2006年出口34.24万辆,累计中国汽车出口不超过100万辆。而全球每年的汽车贸易量达到数千万辆,全球汽车保有量约有7亿多辆。与美国、欧洲、日本和韩国每年出口数百万辆车的规模相比,中国汽车出口的数量太少,还只是刚刚起步。并且,以2005年为例,2005年我国共出口17.28万辆汽车整车,分布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市场过于分散,中国汽车在单一国家形不成规模。中国正在融入全球化的汽车产业链中,随着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不断提高,将会在全球拥有更为广泛的市场。

三、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国际化成长战略

本文选用战略聚类模型分析我国汽车制造业的国际化成长战略。所谓战略聚类模型,是由小汤姆森(A.A.Thompson)与斯特里克兰(A.J.Strikland)根据波士顿矩阵修改的一种战略聚类模型,该模型采用行业增长率和市场竞争力来标示企业的战略地位。本文试图将战略聚类模型由分析单个企业扩展到用于分析整个行业――汽车制造业,并且将战略范围扩展到国际化战略,而不仅仅局限在单一国家范围内。

由于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还比较弱,同时,通过文章第三部分的分析,我国汽车制造业所面临的仍然是迅速增长的市场。可见,将中国汽车制造业的状况与战略聚类模型匹配,应位于第Ⅱ象限,相对应的可供选择的战略是市场开发、市场渗透、产品开发、横向一体化、剥离和结业清算。

(一)市场战略

1.市场开发。汽车制造企业可以通过两种途径进行市场开发。一是在一个地区的不同地点,或在国内不同地区,或在国际市场上的业务扩展来实现。同时,企业在增加不同地区的市场数量时需要同时考虑到对跨地区市场的管理方式,例如是对全部地区市场进行统一管理,还是对不同地区制定不同的政策。也就是说,地区扩张的同时要求企业管理组织进行相应的变革。二是进入其他细分市场。企业可以通过对产品略作调整以适应其他细分市场的需要,或者利用其他分销渠道,或者采用其他宣传媒介等,通过细分市场扩大原有市场份额。例如,大多数自主品牌汽车制造企业将市场定位于补充或抢夺低端市场,如微面/微货、皮卡、SUV、中小型轿车,避免与6+3企业正面竞争,并选择较不发达的国家进行出口,如2005年中国轿车出口量构成中,奇瑞、吉利占到了70%,从这两个企业出口的目的地看,主要方向是进口关税低且没有汽车工业的国家,主要是非洲、中东等进入门槛较低的一些国家和地区。

2.市场渗透。汽车制造企业可以通过市场渗透使企业生产的原有产品在原有市场上进一步渗透,增加产品的销售量。汽车的整体市场仍在增大,因此不但占有领先地位的制造企业可以增加其市场份额,而且那些拥有少量市场份额甚至是刚刚进入市场的企业也比较容易扩大产品的销售。在销售国际化的汽车市场上,市场渗透战略仍然是比较有效的市场战略。市场渗透包括产品渗透和渠道渗透。首先,市场渗透必然是以产品为手段的,汽车制造企业必须不断在产品深度、宽度及产品质量等某一方面或多个方面同时做出努力;此外,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初期可能主要借助于当地市场上现有的销售渠道,其好处在于可以利用现有渠道的形象和知名度,促进产品迅速被用户所接受,或至少可以部分地化解当地市场对企业产品的抵制,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但随着企业对当地市场了解的逐步加深,以及企业产品在当地市场上逐步得到欢迎,企业将越来越有必要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络。

(二)产品开发战略

我国汽车制造企业的产品经营战略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以扩大生产能力为主的产品经营战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以价格竞争为主的产品经营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的以产品创新为核心的技术创新经营战略。我国汽车制造业战略实勘查业、水利管理业和其他行业。将这些活动分别划入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以及其他相关行业。

2.对我国2002年颁布的第三产业分类法的简要评价。第一,与1994年相比,新标准按照国际通行的经济活动同质性原则划分行业,进一步打破了第三产业部门管理界限,对原标准中不符合这一原则的分类进行了调整。第二,根据我国社会经济活动的发展状况,重点加强了第三产业的分类,新增了大量服务业方面的活动类别,反映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中新兴的服务活动,并实现与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的转换。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新标准对1994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部分服务门类的名称和内容进行了调整。第三,对新标准的服务业中每一个行业小类,全部与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的最细一层分类建立了对应关系,即通过软件可使我国的新标准直接转换到国际标准,实现了与国际标准的兼容。

(三)我国服务业分类的评价

1.国家统计局所公布的1985、1994和2002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所包含的服务业分类,是适应不同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条件而制定的,因而在一定时段是合理的。

2.技术的进步,使新兴服务业不断涌现,服务业的多样化趋势日益明显,原来的第三产业分类和统计标准逐渐难以准确反映服务业发展的真实情况,因而需要不断进行调整。新标准的实施反映了我国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及日益明显的多样化趋势。

3.2002年新产业分类标准基本上与国际标准产业分类建立了对应关系,有利于我国服务业与国际之间的对比研究,并将有利于我国更好地借鉴国外的经验,促使我国第三产业分类更加科学合理。

三、国内外服务业分类法的融合与创新

阎小培依据西方学者辛格曼的服务业分类,在综合其他学者的分类基础上,在国内首次使用服务业四分法,即将服务业分为生产业、分配业、消费业和社会业。生产业又称为“中间投入服务业”是指主要为生产、商务活动和政府管理提供服务的部门(而非直接向个体提供最终服务);其服务的对象主要是生产企业、政府和事业单位等,体现了中间投入性质,而服务提供者往往是企业;此外,该行业是信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分配业是指为商品流通和增加能源利用提供辅助的部门,主要包括为第一、第二产业与最终消费者之间提供联系的活动,特征是为商品流通提供服务。消费业是指直接为个体消费者提供最终消费服务的部门,提供最终消费服务是其显著特征。社会业是指为整体社会群体提供各类公共的部门与机构,其提供主体为政府或者非赢利性组织,具有一定的政治色彩,目的并非以赢利为主,而是以社会福利为主。

西方服务业四分法主要依据服务产品的功能与性质、所面向的使用对象的特性、服务的层次以及提供服务的主体等来划分的。各个类别之间差别明显且层次清晰,构成完整的服务业体系,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实际可操作性。结合两方服务业四分类,将2002年我国颁布的新《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中15个二级分类,48个三级分类与西方服务业四分法进行整合与创新,形成新的一级、二级和三级服务业分类(表5)。

上述分类很好地解决了我国第三产业内部四个层次划分过于笼统、界线模糊、行业交叉等问题,避免了生产业和生活消费服务业混为一谈、不加区分的缺陷,同时可以从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对服务业进行统计、比较研究,能更科学、客观地反映服务业本身的发展规律和特性。该分类法有利于探讨不同层次服务业的经济规律及空间布局模式特征,也将促进服务业的国内外比较研究,并推动我国服务业经济学和服务业地理学的发展。

四、结论与讨论

企业经济类型分类标准范文第9篇

[关键词]多元统计分析;经济;经济学角度

社会各组织机构离不开统计分析工作,其不仅能够让各个组织机构明确相关领域过去和现在的发展状况,更能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准确的预判,从而制定出科学的决策。经济领域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国家在进行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时,往往以完整、准确的经济数据为基础,进行科学化的决策。而多元统计分析是统计分析方法的创新,对我国经济战略的制定和决策具有积极的作用。

1多元统计分析的概述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互联网的发展背景下,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与智能化分析逐渐融为一体,且在新媒体上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的过程中,从传统统计分析中衍生出来,并在大数据背景下继续发展,推动着统计分析工作迈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多元统计分析是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研究变量的问题和理论的,在经济领域中,经济统计所涉及的变量是多边的,而传统的统计分析是“一对一”的统计方式,这种统计分析方法不仅不能实现分析的时效性,更难以保证统计变量之间的关系,而多元统计分析便能弥补传统分析法的弊端,减少信息的流失,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而全面反映出数据的情况。

2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在经济中的应用

2.1多元回归分析的应用

为了能够客观地对经济规律进行分析,需要对经济变动形式进行计量模型的建立。多元回归法是通过经济计量模型分析经济走势的,目前比较常用的是通过数字方程进行模型的建立,通过模型进行数字方程的建立,且将模型中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并通过对经济计量数据进行预测,从而对经济的发展态势进行判定分析,进而全面的研究经济问题。例如,多元回归分析在我国通货膨胀问题中的应用。众所周知,通货膨胀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整体的物价上涨,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已上涨的物价按照因变量进行统计分析,并将各种影响因素作为统计分析中的自变量,在此基础上研究影响各个物价上涨的因素。通过两种因素的结合制定相应的多元回归方程,进而让整个通货膨胀率能以经济模型的形式呈现,使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得以更系统的形式体现。

2.2聚类分析的应用

聚类分析法是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中研究分类问题的一种方式,其所研究的领域较为宽泛,例如,在分类研究的问题上,从企业出发,可以将企业的发展类型进行分类、经营方式进行分类、收益模式进行分类。从国土资源出发,可以将国民的生活水平进行分类、土地资源类型进行分类、土地资源等级进行分类。例如,聚类分析法在企业经营效益分类的应用中,其能够通过对企业自身的指标进行整合,并以这些指标数据为基础进行统计量的整合。聚类分析法通过统计量的整合数据进行分类分析,将其他一些具有相似性的数据进行类比,以此将各个企业进行分类。最后,建立一个顺序排列系统,将不同类别的企业按实际情况从小到大进行排序。此外,还能以时间轴为基础,对不同的资料进行时间上的排列,这种有序聚类亦是经济学中经常应用的方式。

2.3主成分分析应用

在经济学数据分析中,各项经济指标和经济要素较多。此外,经济学指标相互之间多数会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这就导致部分数据与指标重复,通过主成分分析便能实现数据的“降维”,将主要数据进行提炼并加以整合,简化统计分析工作。例如,在评价经济效益的应用中,为了明确经济效益,就必须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然而,经济指标的重叠让指标体系呈现多个指标。这给经济效益的评价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主成分分析能够将指标体系中的多个指标进行“降维”,将重叠指标信息进行重组,防止了数据的叠加统计,进而使经济的综合评价更加准确、客观。

2.4判别分析的应用

在多元统计分析中,判别分析旨在对不同经济数据与指标进行归类,这与文中的聚类分析不同,判别分析是在聚类分析基础下进行的,是将已知的数据进行合理归类,确定测试样品的属性范围。判别分析是通过分布函数进行统计分析,通过给定的多个个体数据和总体,对各个个体数据与指标相应所属的主题进行归类。例如,在经济指标归类中,可以依据判别分析法将我国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行统计分析,将不同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行聚类分析,形成优、良和差三个等级,当对一个新的企业进行等级分析时,可以通过其内部的经营数据与三个大类的企业数据进行对比,与之相似度最贴近的,即为同一类别企业。通过判别分析,能够明晰社会各个领域的经济发展情况,以此来有针对性的制定发展策略,实现科学化发展。判别分析法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常用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法。

3结语

在多元统计分析中,任何分析法之间都存在着关联性。各种方式共同揭示着我国经济现象的发展形式和规律,所以,在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时,若能充分进行定量与定性两种分析的结合,可以使统计分析工作更加全面、更加准确。

作者:程荣荣 单位: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君一.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在宏观经济分析中的运用[J].时代金融,2015(20).

企业经济类型分类标准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准备金率 筹资成本

我国准备金率调整状况及其经济效应分析

我国存款准备金率制度于1984年建立以来,其调整频率较高,自1985年1月以来,我国金融机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化如图1所示。

通过以上变化可以发现,我国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频繁使用存款准备金率对银行系统的信贷行为进行调控,从而试图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在传统经济理论中,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可以通过影响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能力,从而影响货币市场上的流通货币总量,由此对经济产生一定的调控作用,其主要的影响途径是通过缩小商业银行的可放贷资金规模,从而减少银行对企业的放贷资金。由此促使商业银行更加严格地考察自身放贷资金的利润收益,从而严控资金发放,减少对低效企业项目的资金投入规模,最终从整体层面增加企业的融资成本,以筹资压力迫使实体企业放弃投机性的额外资金支出,从而更加集中关注自身主业,同时迫使其放慢再生产投入速度,从而减少资本市场的流动性,防止实体经济增速失控。

虽然理论上我国央行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可以降低市场流动性从而增加企业的筹资成本,但是在实践中,这项措施是否真的达到了限制市场流动性从而提高企业筹资成本的目标,并且提高准备金率的措施对于我国不同类型的上市公司的融资限制作用大小往往缺乏验证。

我国准备金率与上市公司筹资成本相关性分析

(一)我国准备金率变动对资本市场资金供给的影响

我国存款准备金率的提升或是下调必然会直接影响我国货币市场的资金供给量,而这种影响程度的大小需要依靠实际的运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对1985年2月至2012年2月我国存款准备金率的月度数据与我国资本市场的货币流通量M0增量,狭义货币流通量M1增量,金融机构短期贷款余额增量、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余额月度数据增量的相关性分析可以得到如表1所示结果。

由上文可知,我国存款准备金率与我国资本市场的M0增量、M1增量,金融机构短、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量的相关性均无法通过10%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将资本市场的货币供应增量指标滞后3个月进行考察的结果也无法提高准备金率与这些指标的相关性,仅有大型机构准备金率与M1的增量的相关性可以通过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其相关系数为0.188,同时小型金融机构的准备金率与M1的增量相关性可以通过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其相关系数为0.107。

由此可以发现,存款准备金率的波动对于我国货币市场的资金供给量的影响十分有限,并且其影响效果也并非如同理论上的准备金率提高可以减少货币市场的流动性,相反在准备金率提高后资本市场的狭义货币增量反而有所上升,这说明在具体实践中,我国存款准备金率的使用效果是否符合理论目标亟待验证。

(二)我国准备金率变动与上市公司筹资成本相关性分析

基于以上分析,我国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并未对资本市场的货币供给面产生明显的影响,因而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是否造成了上市公司筹资成本的上升需要进行进一步的验证。

为了增加样本分析的数据量,本文以沪深股市所有上市公司的季报数据作为研究的数据样本,取企业的财务费用—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费用,包括应当作为期间费用的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失(减汇兑收益)以及相关的手续费等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小计—企业支付的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流出各项目的合计两个指标来表征上市公司的筹资成本,从而考察准备金率的变动对企业筹资活动的影响。

样本相关性检验。通过对样本数据的整理和Pearson相关分析可以得到结果如表2所示。

实证结果分析。通过相关性分析结果可以发现,我国存款准备金率与上市公司筹资财务费用支出的相关关系均能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即该相关性分析结果是可信的,同时通过相关系数的大小可以发现,我国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企业筹资活动所需要消耗的费用和资金,但是这种作用程度十分微弱,其相关系数均小于0.1,所以存款准备金这一货币政策工具难以对实体经济中的企业带来较大的资金压力,从而也难以通过该工具的使用来影响实体经济中的生产循环。

(三)不同类型上市公司对存款准备金率变动敏感性分析

由于我国实体经济中国有企业依然占据较为重要的地位,同时银行系统由于其计划经济体制下偏好国有大型企业的放贷思想残余往往会在资金贷放过程中偏向国有企业,因而分析存款准备金率与不同控制类型的上市公司筹资成本之间的相关性可以帮助本文更好地分析为何存款准备金的变动对整体实体经济中的上市公司的筹资成本的影响极不显著的现状。

依照CCER数据库的分类:0-国有控股;1-民营控股;2-外资控股;3-集体控股;4-社会团体控股;5-职工持股会控股;6-不能识别,剔除在我国实体经济中所占比例较小的职工持股会控股型、不能识别型企业,并剔除可以从母公司获取资金的外资控股企业,将集体控股与社会团体控股类型企业相合并,本文对不同类型的上市公司其筹资成本与存款准备金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别分析,得到的结果如表3所示。

由以上结果可知,在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的情况下,民营企业和集体控股企业所面临的筹资成本压力明显大于国有企业,其中,相较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民营控股企业的财务费用支出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流出均因存款准备金率的上升出现了较大的上升,而同时计提控股企业的财务费用和筹资支出受到小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的影响较国有控股企业显著。

(四)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结果可以发现,在我国的经济体系中,央行通过存款准备金率工具的使用对于整个资本市场的货币供应量变动的影响幅度较小,说明我国目前资本市场的流动性往往不会因为存款准备金的调整而受到较大的影响,我国监管当局试图利用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和下降来控制市场流动性的目的在实践中存在一定的困难。

而在实体经济领域,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与上市公司的筹资压力存在十分明显的相关关系,存款准备金率的上升会使宏观经济中的上市公司普遍需要耗费更多的融资费用和筹资支出,但是这种由存款准备金提升带来的筹资压力增大幅度较小,且对于不同类型的企业其影响程度也存在较大差异。

在我国特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下,国有控股企业由于其雄厚的资金背景和较好的融资信誉,在其筹资过程中所受到的局限较小,因而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对其融资活动的影响往往小于其他类型企业,相反,通过本文的实证分析可以发现,央行对于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动作往往会对实体经济中的民营企业和集体控股企业产生较大的影响,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所导致的商业银行贷款发放紧缩会使民营和集体控股企业的融资成本出现较为明显的上升,并使其融资压力增大,与国有控股企业相比处在较为明显的弱势地位。因而在实践中,央行所使用的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工具虽然能够一定程度上影响实体经济的整体发展,但其对民营和集体控股企业的发展的抑制作用是货币当局在制定货币政策时所应当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

我国存款准备金率货币工具使用的建议

减少存款准备金工具使用频率。由于存款准备金的调整对于实体经济中的企业的影响较大,其对于商业银行资金放贷量的影响是所有货币政策工具中最为显著的,同时由于存款准备金率往往作为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的风向标,其操作的频繁程度也往往会很大地影响相关人员对于经济政策的预期,因而在实际宏观调控操作中,政府和央行应当审慎地使用存款准备金工具,尽可能地减少其使用频率以避免过度的宏观调控影响实体经济的发展。

辅以相关的货币、财政政策工具。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发现存款准备金率的使用在短期内往往难以立竿见影地对资本市场的货币供给增速产生明显的影响,因而在央行进行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之后,相关货币当局和监管部门应当采取相关的货币或是财政政策工具辅助存款准备金工具的使用,方能有效地干预资本市场的货币供给,从而有效地调控资本市场的流动性。

实现差别化的、有针对性的存款准备金调整。由于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和集体控股企业在资产市场上所处的地位弱于国有控股企业,其融资活动往往受到资信水平、银行放贷等因素的负面影响,因而其本身融资渠道有限、融资压力较大,央行在进行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之后其融资活动受到的负面影响也往往大于国有控股企业。因而在央行使用存款准备金率工具对实体经济发展进行调控时,作为我国实体经济主体的民营和集体控股企业受到的影响往往较大,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融资难、融资渠道少、融资规模小的问题往往会因为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而出现较为明显的恶化,因而在央行使用存款准备金率工具进行宏观调控时,应当采用差别化的调整方法,通过区分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来进行分类别的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例如目前民营中小企业往往通过中小城市商业银行进行贷款融资、农村地区企业往往通过信用社等金融机构进行融资,因而对于这类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的制定就应当有别于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通过有针对性的区别化的存款准备金率调整。

综上所述,为了有效地提高存款准备金工具的使用效果,同时避免存款准备金率的提升对于实体经济中民营和集体控股企业的负面影响,我国相关部门应当通过适度的存款准备金工具的使用,辅以相配套的财政、货币工具,并差别化地调整不同类型金融机构的准备金率来更好地实现存款准备金调整工具对实体经济的调控效果,进而实现既定的宏观调控目标。

参考文献:

企业经济类型分类标准范文第11篇

[关键词] 大企业;税收管理;税务机构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10. 023

[中图分类号] F810.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10- 0039- 02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纳税人数量的增加、纳税人跨国或跨区域交易的涌现,尤其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大多数发达国家税务机关的组织结构有一个明显的变化趋势,即从税种管理演变为功能管理,并进一步向纳税人分类管理过渡,特别是组建大企业税收管理机构,对大企业实施专业化管理。目前,世界上已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大企业税收管理机构,征管职能差异较大,在大企业认定标准和机构设置等方面都各有特点。研究比较国外大企业税收管理机构的实践经验,对于我国税务机关管理好实施“走出去”战略并快速发展的我国大企业和集团企业来说,无疑会具有很多有益的经验借鉴。

1 大企业标准比较

各国税务部门及大企业管理局对大企业的认定标准不完全相同,这是因为各国在大企业范围确定上出于经济发展程度、市场经济环境、宏观经济政策以及财政收支实际情况等多种因素,各有其考虑,故没有一个通用的标准。根据IMF研究,大企业纳税人的认定标准包括营业规模、资产规模、注册资本、纳税额、雇员数量、特定行业、雇员人数、从事国际经营活动等若干方面①。

在大企业的界定标准上,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种类型:①以注册资本为标准。日本国税厅的标准是资本总额达到1亿日元以上的国内大企业以及外国公司(含常设机构)。②以销售或营业收入为标准。澳大利亚规定,年销售收入超过1亿澳元的为大企业,大企业的子公司不论收入多少,均纳入大企业管理。③以资产作为标准。美国联邦税务局规定,所有资产超过1 000万美元的公司、股份子公司、合伙公司即视为大企业。④以综合因素为标准。英国在确定大企业时,综合考虑企业的收入、利润、资本额、国际化背景、过去的行为等,银行、保险、住房互助会等金融类的大企业因其业务多、具有复杂性一般都被纳入大企业的范围。

2 大企业税收管理机构设置和职责比较

目前世界各国大企业管理机构的组织结构主要有3种类型:①单一的中央机构型,即只设一个中央机构,负责全国范围内所有大企业的集中管理。这种类型较多地被国土面积比较小、大企业数量不多的国家所采用,单一中央机构即可满足管理要求,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如泰国、菲律宾和蒙古等。②带分支机构的中央机构,即在总部设立中央机构,在不同地域设立多个分支机构,各分支机构皆归中央机构统一管理。英国税务海关总署大企业管理局在全国设置有15个大企业办公室和18个大雇主纳税遵从办公室。③多级独立机构型,即在不同地域分别设立分支机构,各分支机构相对独立,不设统一管理的中央机构。1990年,荷兰税务局依据纳税人类型对税收管理机构进行了改革,成立了大企业管理局,下设11个相互独立的大企业管理分局。第二、三种类型,被多数发达国家和国土面积比较大的发展中国家所采用。

就大企业税收管理机构的工作职责而言有两种模式:①将纳税咨询和辅导、纳税申报和税款征收、税务审计和强制执行等所有纳税服务和执法功能都集中在一起,由大企业管理机构统一管理,称为“全功能型”机构;②只实现某个单一管理功能(主要是审计功能),而不涉及纳税申报、税款征收或强制执行等其他事项,称为“单功能型”(或“审计型”)机构。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国内收入局(IRS)大企业税收管理机构从单功能型向全功能型的转变和演进。IRS在1975年实施了“大案审计项目”(Large Case Audit Program,LCAP),组织专业审计队伍对大企业进行集中审计,其实质是单一功能型的大企业管理机构。2000年IRS成立了“大中型企业管理部”(Large and Mid-Size Business Division,简称LMSB),这是一个功能全面、高度集中化的大企业管理机构,总部负责工作指导、预算管理和与其他国税部门工作协调,下设国际税收、信息中心、法律咨询等9个处和5个派出分局。分支机构遍及全国主要大城市,负责所在区域大中型纳税人的日收管理。LMSB按金融服务及卫生业、食品药品及零售业、自然资源业、通讯技术和媒体业、重工业建筑业和交通业5个行业大类管理大中型纳税人。随后又设立了实地专家分局,专门为5个行业分局的检查工作提供帮助。2010年10月1日IRS将大中型企业管理局更名为大企业和国际税务局(LB&I)。下设6个行业部门(通讯技术和媒体业、金融服务业、全球高收入行业、重工业和交通业、自然资源及采掘业、零售食品药品医疗业),1个专家团队(包括计算机审计、就业税、工程师和金融产品及交易等4个领域的专家),4个国际组织,预申报和技术指导,还包括各种业务支持部门(如国际商务遵从、国际个人遵从、转让定价操作、国际数据管理)。

3 国外大企业税收管理借鉴与建议

自2008年国家税务总局成立大企业税收管理司以来,国税、地税各级税务机关相继成立或明确了大企业税收管理和服务部门。随着大企业税收管理和服务专门机构设置的到位,我国大企业纳税服务进入了实践探索的关键时期。

3.1 科学设定标准

明确大企业的内涵和标准是实施大企业税收管理的基础。从世界各国大企业税收管理的实践看,大多数发达国家对大企业实施专业化管理所持的观点,是采用风险管理的策略是提高纳税遵从的最有效途径,而发展中国家设立大企业税收管理专门机构的初衷是确保税收收入。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投资,近年来海外投资规模日益扩大,拥有一大批与发达国家大企业特质相类似的大企业。同时,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转轨时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的大企业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而且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大企业多为垄断型、资源型的企业。由此可见,我国的大企业具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双重特点。大企业税收管理也具有双重使命,一方面要确保税收收入,另一方面要实施风险管理,提高纳税遵从。因此,在大企业标准的制定上也存在两种意见,一种观点认为,鉴于大企业的地区差异和特点及大企业税收管理尚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必要制定全国统一的大企业标准,可以由各地根据地区实际情况自行制定标准。另一种观点认为,统一规范的大企业标准,是实施专业化管理的基础,才能有效提高征管效率。如果各地自行制定标准,因地制宜,虽然考虑了多样性,必然导致标准的五花八门。笔者建议科学设定大企业标准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确定大企业的首要标准,即年纳税总额标准。一般而言,对某一地区的税收收入产生重大影响的企业都确定为大企业,具体标准视当地税源管理需要而定。例如总局的45户首批定点联系企业2007年缴纳的税款占全国税收总额的23%左右。随着大企业税收管理探索和实践,国家层面即国家税务总局直辖管理的大企业缴纳税款应占到全国税收总额的35%,省局直辖管理的大企业缴纳税款应占到全国税收总额的35%。

(2)明确大企业的其他标准。这些标准包括定量和定性指标,定量指标除了年纳税总额为以外,还包括销售(营业)收入和资产总额,定性指标包括跨区域的总分公司、母子公司、跨国企业在华公司、特定行业(如金融、邮政、通讯、铁路、航空、石油、电力等行业)、企业管理和决策集中程度、所有制代表性等。

(3)注重循序渐进、操作简便。国家标准由总局制定,符合国家标准的大企业归总局管理。总局对地方标准提出一个总体指导意见,地方具体标准制定权限下放给地方,符合地方标准的大企业归各地方管理,同时要要注意标准的清晰性和操作的简便性,避免浪费不必要的资源。

3.2 科学设置管理机构

通过对部分发达国家税收管理机构设置的研究分析,尽管不同国家机构设置差异很大,几乎没有完全一致的,然而也存在共性和规律。在税收管理机构有相近的框架设计,比如,韩国和日本之间的三层构架,欧美的扁平机构。

与这些国家相比较,我国税务机关的管理机构有以下几个特点:①税务机构管理层级多。目前我国税务机构包括总局、省局、地(市)局、县(区)局和乡(镇)分局(所)5级。税务机构的设置与其他政府部门一样按照行政区域设置,有一级政府就要设置一级税务机构,不区分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程度和税源分布的差异,都设置相同的税务机构。税务机构布局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税收行政效率。而且国、地税机构分设,两套机构重复管理、征收、检查,基本建设支出逐年上涨,加大了税收成本。②税收管理和纳税服务的职责和任务逐层分解并日益增多,而资源有向上集中的趋势,税收管理和纳税服务的实际运作主要由最低层或次低层承担,较高一级管理机构主要负责业务指导、行政管理、规划设计等。丰富的人力资源集中在管理层税务机关,不仅数量庞大,而且素质较其他管理层要高。丰富的信息资源向更高层级集中,资源优势明显。笔者建议科学设置大企业税收管理机构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推进行政层级扁平化、管理层实体化。以税收专业化管理为契机,在信息大集中的基础上,压缩管理层级,上收部分税收管理权,在省级局、地(市)局成立大企业税收管理机构,通过中间管理层的实体化,释放富余的行政管理资源,减少不必要的行政管理措施,提高征管效率。

(2)兼顾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合理设置大企业税收管理机构。东部沿海地区生产型大企业较多,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一线城市拥有较多的大企业或集团总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考虑设置单功能型(或审计型)大企业税收管理机构,专司大企业的纳税评估、税收审计和税收风险管理。

(3)探索大企业税收管理的矩阵式组织结构。在大企业税收管理中引入项目管理概念,把所有管理活动和服务内容进行汇集、甄选,选择部分确认为项目,按项目的标准和要求进行管理。具体来说,就是通过项目化的理念和方法将大企业跨部门、跨层级的管理活动和服务内容转化为有具体目标、预算、进度和控制的项目。部门领导既是职能部门主管又是项目主管,对职能部门负责的同时也对项目结果负责。同时,考虑到矩阵式组织结构违反了所有服从权威的传统,容易导致模糊与冲突,因此必须从更高的管理层制定项目管理机制以及具体项目。

主要参考文献

[1]安福仁. 论税收行政目标与行政能力[J].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5(2):20-24.

[2]姜跃生. 当前大企业税收管理亟待研究和解决的几个问题[J]. 涉外税务,2010(3):5-10.

[3]罗凤姣. 国外设立大企业税收管理机构的经验与借鉴[J]. 财会研究,2007(1):17-18.

[4]李岩. 美国大企业税收管理模式及其启示[J]. 涉外税务,2011(6):30-34.

企业经济类型分类标准范文第12篇

一、房地产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主要内容

成本核算工作指的是企业在生存发展的过程中,针对自身生产经营以及管理实施过程中的诸多经济投入成本按照一定的对象进行分配,进而完成对生产经营以及管理实施过程中总的成本和各个分项单位成本投入的计算工作。具体到房地产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工作,房地产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内容包括土地费用、前期工程费用以及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建筑工程设计施工过程中的基础设施以及配套设施的购买支出、企业生存发展过程中的筹资成本和管理费用等等。

二、房地产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具体来讲,当前房地产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成本核算对象存在问题。

在房地产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工作中,成本核算对象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成本核算的对象难以控制、难以界定甚至是难以确定,这其中既有房地产企业生产经营过程殊工程项目带来的项目成本对象的特殊特征问题,也有企业在成本核算工作中核算工作的实行方法以及实行决策不够合理的问题。这种问题表现在房地产企业的实际成本核算工作终究会导致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工作出现对象划分得过于细致或者划分得过于笼统,导致成本核算工作的任务量增加但是实际成果却没有得到质量上的提升,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的同时吃力不讨好,这属于当前房地产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工作中的常见问题。

(二)成本费用的归类存在问题。

成本费用的归类是房地产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工作中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其直接关系到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工作成果的真实性、准确性以及严密性。然而在当前部分房地产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工作中,部分企业在成本费用的归类上总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常见的包括将企业日常管理实施以及生产经营中的费用随意归类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而针对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之间的有效分别却没有作出相应的规则标准,有的房地产企业更倾向于做好整体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工作的内容,对所属单位的分项成本却没有更多全面细致的关注,造成整体成本投入偏大与事实不符的现象,同时部分房地产企业的内部经济分配方式不够合理,太过随意,没有经过相应的成本分配原则以及成本分配管理规定的允许就进行成本分配工作,这既是对企业成本的不负责任,也造成了企业成本费用的归类出现问题。

(三)费用的记录存在问题。

房地产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的费用记录也是保证其会计成本核算工作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然而部分房地产企业在会计成本核算工作中的费用记录有的时候跨度太长,成本核算工作的工作任务量过大或者说房地产企业在不同建设项目上的成本费用记录在同一个记录本上,造成了不同项目之间的成本费用记录混乱情况,这也是造成房地产企业成本核算工作质量存在问题的一个常见现象。

三、房地产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解决措施

(一)加强对成本核算对象的制定标准建立工作。

房地产企业在会计成本核算工作中应该加强对成本核算对象界定标准的建立和完善工作,进而根据不同对象的会计成本核算工作完成企业的整体成本核算工作,促进成本核算工作质量的有效提升。具体来讲,房地产企业在会计成本核算对象的界定标准制定工作中一是需要考虑其旗下建设项目的不同特征,包括其类型、地点、结构、用途、装修、施工队伍、建设单位以及施工工期等诸多特征的不同制定相应的对比标准。二是房地产企业应该根据其旗下每一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图纸的不同,完成对同一结构类型或者说开发地点已经自发形成一片区域类型的建筑工程项目的整理归纳和分类排比工作。这一过程中房地产企业还能够根据建筑工程项目其他主要类型特征上的不同,完成对分享对象的分类整理工作,比如施工工期的时间相同、建设单位的性质相同以及施工单位的性质相同等等,具备上述主要特征类型的建筑工程项目都可以划作同一类的成本核算对象。总体来说,房地产企业应该根据成本对象特征上的不同与相同之处完成对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工作,包括企业自身经营管理过程中的种种事务,都可以根据其所属部门的不同完成对象的界定工作。

(二)加强对成本核算费用的整理分配工作。

房地产企业在成本核算费用的整理分配工作过程采用直接成本以及间接成本的分类归纳方法这一方法是没错的,然而在具体施行的过程中房地产企业却欠缺了相关的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的分类整理标准,同时对于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核算工作中没有过多注重细节以及其具体分类上的不同造成的成本核算工作内容和方法的不同,最终导致企业会计成本核算费用的整理分配工作上存在问题,引发整体的会计成本核算工作质量出现问题。具体来讲,房地产企业需要在成本核算工作中加强对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的分类管理工作,建立相应的标准,加强对其不同成本类型中细节以及整体的分类工作,保证成本核算工作人员能够有效面对诸多类型的成本核算工作内容而运用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方法完成对成本费用的计算。例如房地产企业可以按照受益的比例或者预算面积将公共配套设施费用分配给受益对象、根据因果关系法将基础设施费用合理分配到相应的用户身上等等。

(三)加强费用记录管理的合理性。

为了保证房地产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工作的实行质量以及减少其施行过程中的误差,加强对成本核算费用记录管理工作的同时加强对成本费用记录工作的合理性是房地产企业必须进行的一项工作内容。房地产企业在完成了对不同类型的成本核算对象以及成本核算费用的归类整理之后,应该尽量将那些成本费用较少的项目安排在统一的标准下进行合并核算,单独设立的科目最好是容纳金额较大并且不断发生的成本费用类型。同时在成本费用记录的工作中企业应该尽量避免过长时间的费用记录现象,如果确实需要的话企业可以通过明细台账的设置方法来有效加强对长时间的费用记录的整理归纳工作,使其能够更加有效地促进企业整体会计成本核算费用的实行质量。

四、结语

企业经济类型分类标准范文第13篇

论文摘要:我国现行法人分类模式已不符合社会经济现状,并含有不合时宜的理论缺陷。本文基于对现行法人分类的批判,重构我国法人的分类的模式,在理论上梳理法人分类的标准。重点构建我国的财团法人,对新型组织进行归类,形成符合我国现行组织模式的法人分类。

除作为”自然人”的人外,法律还认可所谓”法人”有权利能力,即他们也能成为权利的所有者和义务的承担者。法人既可以是其成员的变更与其存在没有关系的人的联合体,也可以是为着一定目的并具有为此目的而等集的财产而组建起来的组织体。这种组织同其他任何组织一样,有明确的期限,并通过建立各种机关,在法律交住中作为独立的单位而出现,特别是能独立地取得权利和承担义务。

一、我国法人分类的现状

我国法人从整体上讲,根据其从事的业务活动划分为企业法人与非企业法人。一类是以营利为目的,从事经济活动的企业法人。一类是非企业法人是从事非经济活动,并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法人。这个分类是我国《民法通则》的划分类型。2006年国家公布的组织机构的划分类型增加了第五种:其他组织机构。把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宗教活动场所、农村村民委员会和城市居委会概括在里面了。

二、我国法人分类的缺陷

对这种四分法的理论基础,学术界并未达成共识,但其划分的缺陷是明显的。其主要表现为:(1)没有明确公、私法人的分类。(2)受计划经济的影响,突出不同所有制企业法人的特殊性,己不能适应当前的经济生活。(3)事业单位法人包含的类型过于宽泛,这些法人没有按其特征抽象出同一类别的因素和基础。(4)没有确认财团法人,不能包容我国现有的法人类型,如基金会、寺庙、捐赠财产构成的各类组织等。

三、法人分类的重构

(一)对法人分类进行比较研究应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分类的标准,亦即根据什么进行分类,这是个参考系问题。采用的分类标准反映了分类主体的价值取向和控制方向。其次是基于这种设想的标准而得到的分类项,二者之问的区别是什么。最后就是这种分类的意义。也就是说为什么要进行这种分类,这种分类有无不合理之处?

1.公法人和私法人。这是大陆法系国家较重要的一粪分类,其他类型的法人分类都是基于这样一种分类,这种分类的标准,学者中有不同的主张,主要有:(1)以法人的设立者为标准。(2)以设立法人的目的为标准。(3)以法人与国家问的法律关系为标准。(4)以法人是否行使或分担国家权力为标准。(5)以一般社会观念为标准。(6)以设立法人的规则为标准。除(5)外,其余几种划分的实质内容是一致的,只不过其论述的角度或目的不同。

2、社团法人与财团法人。自《德国民法典》正式区分社团法人与财团法人之后,此种法人分类方法很快被大多数国家立法所借鉴和吸收,进而成为大陆法系关于法人的最重要的区分类别。社团法人是人的集合体,其存在的基础是参加社团的人(社员、会员或股东)。社团法人多以营利为目的,但也可从事公益事业。社团法人主要有公司、银行、合作社、工会、商会及其他社会团体。财团法人是财产的集合体,其存在的基础是为一定目的而集合起来的财产。财团法人没有组织成员,只有来源于捐献的财产。社团法人与财团法人这种划分是对私法人的再划分,划分的标准乃是法人的成立基础。

3.营利法人与公益法人。按法人成立活动的目的作为标准,可将私法人划分为营利法人和公益法人。营利法人以取得经济利益并分配给其成员为目的的法人,如公司。而公益法人是指以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而成立的法人。如学校、医院等。昕谓社会公共利益,是指不特定多数人的利益,并且一般是指非经济的利益,但这并不意味着公益法人不进行任何营利性的经济活动,相反,营利活动有时也是某些公益法人的重要内容,但与营利法人不同的是,这种营利不是该法人的最终目的,所获盈利亦非分配给其成员,而是完成其目的的一种手段或必要途径。除这两种法人以外,实际生活中尚有既非为了公益,又非为了成员的经济利益而设立和存在的社团法人。如社交俱乐部。

(二)以公、私法人二元论为基础,以社团法人、财团法人两分法为主体的法人分类体系。社团和财团作为民法的基本概念,虽是德国法学家们抽象思维的产物,但却是社会经济实践的产物,完全是社会发展规律作用的结果,所以各大陆法系国家尽管在法人分类的具体规定上有些差异,然而都无法摆脱社团和财团的基本分类标准。我国未来的民法典首先应将法人划分为公法人和私法人,在严格限制公法人进入私法领域的范围的基础上,将私法人划分为社团法人和财团法人,同时对社团法人辅之以营利、公益和中间法人的立法模式。

(三)大陆法系的这种分类的构想与《民法通则》规定的法人分类相比,大致有以下优点和意义:(1)利于明晰公、私法人的划分。(2)以成立基础要素的不同将私法人划分社团法人和财团法人,又将社团法人划分为营利法人、公益法人和中间法人。(3)社团法人的确认,以适应不同利益集团对法人类型具体人格化的需要,有利于形成一个开放型的法人体系。(4)财团法人的确认,是尊重个人权利和人本意识的体观。(5)上述法人分类和体系的建立,有利于非营利组织的健康发展,这在我国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四.大陆法系国家法人分类存在的弊端和挑战。

(一)关于社团法人和财团法人的划分。这种划分也受到当代民法理论的挑战,因为出现了”一人公司”,并被若干国家的公司法所承认,而社团法人一般认为须有二人以上组成。关于一人公司的社团性质,学界有潜在社团说、股份社团说、营利财团说等。

(二)关于公益法人与营利法人的划分。这种划分存在着中间法人引起的概念上的模糊。按照公益法人的行政实务,公益性概念正向非营利性概:岔靠拢。因此学者认为,对民法上的公益性概念应作修正,不直限于社会全体的利益和不特定多数者的利益,也应包括特定多数者的利益,仅需以该利益对社会一般人开放,即受益对象不固定为要件。不过,又发生了另外一个问题:即应当以什么样的制约条件,使该特定多数者的利益与社会全体的利益相协调或者使之不损害社会全体的利益呢?

企业经济类型分类标准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分类标准;公益法人;中间法人;财团法人;一人公司;民办非企业单位

除作为”自然人”的人外,法律还认可所谓”法人”有权利能力,即他们也能成为权利的所有者和义务的承担者。法人既可以是其成员的变更与其存在没有关系的人的联合体,也可以是为着一定目的并具有为此目的而等集的财产而组建起来的组织体。这种组织同其他任何组织一样,有明确的期限,并通过建立各种机关,在法律交住中作为独立的单位而出现,特别是能独立地取得权利和承担义务。

一、我国法人分类的现状

我国法人从整体上讲,根据其从事的业务活动划分为企业法人与非企业法人。一类是以营利为目的,从事经济活动的企业法人。一类是非企业法人是从事非经济活动,并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法人。这个分类是我国《民法通则》的划分类型。2006年国家公布的组织机构的划分类型增加了第五种:其他组织机构。把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宗教活动场所、农村村民委员会和城市居委会概括在里面了。

二、我国法人分类的缺陷

对这种四分法的理论基础,学术界并未达成共识,但其划分的缺陷是明显的。其主要表现为:(1)没有明确公、私法人的分类。(2)受计划经济的影响,突出不同所有制企业法人的特殊性,己不能适应当前的经济生活。(3)事业单位法人包含的类型过于宽泛,这些法人没有按其特征抽象出同一类别的因素和基础。(4)没有确认财团法人,不能包容我国现有的法人类型,如基金会、寺庙、捐赠财产构成的各类组织等。

三、法人分类的重构

(一)对法人分类进行比较研究应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分类的标准,亦即根据什么进行分类,这是个参考系问题。采用的分类标准反映了分类主体的价值取向和控制方向。其次是基于这种设想的标准而得到的分类项,二者之问的区别是什么。最后就是这种分类的意义。也就是说为什么要进行这种分类,这种分类有无不合理之处?

1.公法人和私法人。这是大陆法系国家较重要的一粪分类,其他类型的法人分类都是基于这样一种分类,这种分类的标准,学者中有不同的主张,主要有:(1)以法人的设立者为标准。(2)以设立法人的目的为标准。(3)以法人与国家问的法律关系为标准。(4)以法人是否行使或分担国家权力为标准。(5)以一般社会观念为标准。(6)以设立法人的规则为标准。除(5)外,其余几种划分的实质内容是一致的,只不过其论述的角度或目的不同。

2、社团法人与财团法人。自《德国民法典》正式区分社团法人与财团法人之后,此种法人分类方法很快被大多数国家立法所借鉴和吸收,进而成为大陆法系关于法人的最重要的区分类别。社团法人是人的集合体,其存在的基础是参加社团的人(社员、会员或股东)。社团法人多以营利为目的,但也可从事公益事业。社团法人主要有公司、银行、合作社、工会、商会及其他社会团体。财团法人是财产的集合体,其存在的基础是为一定目的而集合起来的财产。财团法人没有组织成员,只有来源于捐献的财产。社团法人与财团法人这种划分是对私法人的再划分,划分的标准乃是法人的成立基础。

3.营利法人与公益法人。按法人成立活动的目的作为标准,可将私法人划分为营利法人和公益法人。营利法人以取得经济利益并分配给其成员为目的的法人,如公司。而公益法人是指以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而成立的法人。如学校、医院等。昕谓社会公共利益,是指不特定多数人的利益,并且一般是指非经济的利益,但这并不意味着公益法人不进行任何营利性的经济活动,相反,营利活动有时也是某些公益法人的重要内容,但与营利法人不同的是,这种营利不是该法人的最终目的,所获盈利亦非分配给其成员,而是完成其目的的一种手段或必要途径。除这两种法人以外,实际生活中尚有既非为了公益,又非为了成员的经济利益而设立和存在的社团法人。如社交俱乐部。

(二)以公、私法人二元论为基础,以社团法人、财团法人两分法为主体的法人分类体系。社团和财团作为民法的基本概念,虽是德国法学家们抽象思维的产物,但却是社会经济实践的产物,完全是社会发展规律作用的结果,所以各大陆法系国家尽管在法人分类的具体规定上有些差异,然而都无法摆脱社团和财团的基本分类标准。我国未来的民法典首先应将法人划分为公法人和私法人,在严格限制公法人进入私法领域的范围的基础上,将私法人划分为社团法人和财团法人,同时对社团法人辅之以营利、公益和中间法人的立法模式。

(三)大陆法系的这种分类的构想与《民法通则》规定的法人分类相比,大致有以下优点和意义:(1)利于明晰公、私法人的划分。(2)以成立基础要素的不同将私法人划分社团法人和财团法人,又将社团法人划分为营利法人、公益法人和中间法人。(3)社团法人的确认,以适应不同利益集团对法人类型具体人格化的需要,有利于形成一个开放型的法人体系。(4)财团法人的确认,是尊重个人权利和人本意识的体观。(5)上述法人分类和体系的建立,有利于非营利组织的健康发展,这在我国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四.大陆法系国家法人分类存在的弊端和挑战。

(一)关于社团法人和财团法人的划分。这种划分也受到当代民法理论的挑战,因为出现了”一人公司”,并被若干国家的公司法所承认,而社团法人一般认为须有二人以上组成。关于一人公司的社团性质,学界有潜在社团说、股份社团说、营利财团说等。

(二)关于公益法人与营利法人的划分。这种划分存在着中间法人引起的概念上的模糊。按照公益法人的行政实务,公益性概念正向非营利性概:岔靠拢。因此学者认为,对民法上的公益性概念应作修正,不直限于社会全体的利益和不特定多数者的利益,也应包括特定多数者的利益,仅需以该利益对社会一般人开放,即受益对象不固定为要件。不过,又发生了另外一个问题:即应当以什么样的制约条件,使该特定多数者的利益与社会全体的利益相协调或者使之不损害社会全体的利益呢?

企业经济类型分类标准范文第15篇

论文摘要:我国现行法人分类模式已不符合社会 经济 现状,并含有不合时宜的理论缺陷。本文基于对现行法人分类的批判,重构我国法人的分类的模式,在理论上梳理法人分类的标准。重点构建我国的财团法人,对新型组织进行归类,形成符合我国现行组织模式的法人分类。

除作为” 自然 人”的人外, 法律 还认可所谓”法人”有权利能力,即他们也能成为权利的所有者和义务的承担者。法人既可以是其成员的变更与其存在没有关系的人的联合体,也可以是为着一定目的并具有为此目的而等集的财产而组建起来的组织体。这种组织同其他任何组织一样,有明确的期限,并通过建立各种机关,在法律交住中作为独立的单位而出现,特别是能独立地取得权利和承担义务。

一、我国法人分类的现状

我国法人从整体上讲,根据其从事的业务活动划分为企业法人与非企业法人。一类是以营利为目的,从事经济活动的企业法人。一类是非企业法人是从事非经济活动,并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法人。这个分类是我国《民法通则》的划分类型。2006年国家公布的组织机构的划分类型增加了第五种:其他组织机构。把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宗教活动场所、 农村 村民委员会和城市居委会概括在里面了。

二、我国法人分类的缺陷

对这种四分法的理论基础,学术界并未达成共识,但其划分的缺陷是明显的。其主要表现为:(1)没有明确公、私法人的分类。(2)受计划经济的影响,突出不同所有制企业法人的特殊性,己不能适应当前的经济生活。(3)事业单位法人包含的类型过于宽泛,这些法人没有按其特征抽象出同一类别的因素和基础。(4)没有确认财团法人,不能包容我国现有的法人类型,如基金会、寺庙、捐赠财产构成的各类组织等。

三、法人分类的重构

(一)对法人分类进行比较研究应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分类的标准,亦即根据什么进行分类,这是个 参考 系问题。采用的分类标准反映了分类主体的价值取向和控制方向。其次是基于这种设想的标准而得到的分类项,二者之问的区别是什么。最后就是这种分类的意义。也就是说为什么要进行这种分类,这种分类有无不合理之处?

1.公法人和私法人。这是大陆法系国家较重要的一粪分类,其他类型的法人分类都是基于这样一种分类,这种分类的标准,学者中有不同的主张,主要有:(1)以法人的设立者为标准。(2)以设立法人的目的为标准。(3)以法人与国家问的法律关系为标准。(4)以法人是否行使或分担国家权力为标准。(5)以一般社会观念为标准。(6)以设立法人的规则为标准。除(5)外,其余几种划分的实质内容是一致的,只不过其论述的角度或目的不同。

2、社团法人与财团法人。自《德国民法典》正式区分社团法人与财团法人之后,此种法人分类方法很快被大多数国家立法所借鉴和吸收,进而成为大陆法系关于法人的最重要的区分类别。社团法人是人的集合体,其存在的基础是参加社团的人(社员、会员或股东)。社团法人多以营利为目的,但也可从事公益事业。社团法人主要有公司、银行、合作社、工会、商会及其他社会团体。财团法人是财产的集合体,其存在的基础是为一定目的而集合起来的财产。财团法人没有组织成员,只有来源于捐献的财产。社团法人与财团法人这种划分是对私法人的再划分,划分的标准乃是法人的成立基础。

3.营利法人与公益法人。按法人成立活动的目的作为标准,可将私法人划分为营利法人和公益法人。营利法人以取得 经济 利益并分配给其成员为目的的法人,如公司。而公益法人是指以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而成立的法人。如学校、 医院 等。昕谓社会公共利益,是指不特定多数人的利益,并且一般是指非经济的利益,但这并不意味着公益法人不进行任何营利性的经济活动,相反,营利活动有时也是某些公益法人的重要内容,但与营利法人不同的是,这种营利不是该法人的最终目的,所获盈利亦非分配给其成员,而是完成其目的的一种手段或必要途径。除这两种法人以外,实际生活中尚有既非为了公益,又非为了成员的经济利益而设立和存在的社团法人。如社交俱乐部。

(二)以公、私法人二元论为基础,以社团法人、财团法人两分法为主体的法人分类体系。社团和财团作为民法的基本概念,虽是德国法学家们抽象思维的产物,但却是社会经济实践的产物,完全是社会 发展 规律 作用的结果,所以各大陆法系国家尽管在法人分类的具体规定上有些差异,然而都无法摆脱社团和财团的基本分类标准。我国未来的民法典首先应将法人划分为公法人和私法人,在严格限制公法人进入私法领域的范围的基础上,将私法人划分为社团法人和财团法人,同时对社团法人辅之以营利、公益和中间法人的立法模式。

(三)大陆法系的这种分类的构想与《民法通则》规定的法人分类相比,大致有以下优点和意义:(1)利于明晰公、私法人的划分。(2)以成立基础要素的不同将私法人划分社团法人和财团法人,又将社团法人划分为营利法人、公益法人和中间法人。(3)社团法人的确认,以适应不同利益集团对法人类型具体人格化的需要,有利于形成一个开放型的法人体系。(4)财团法人的确认,是尊重个人权利和人本意识的体观。(5)上述法人分类和体系的建立,有利于非营利组织的健康发展,这在我国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四.大陆法系国家法人分类存在的弊端和挑战。

(一)关于社团法人和财团法人的划分。这种划分也受到当代民法理论的挑战,因为出现了”一人公司”,并被若干国家的公司法所承认,而社团法人一般认为须有二人以上组成。关于一人公司的社团性质,学界有潜在社团说、股份社团说、营利财团说等。

(二)关于公益法人与营利法人的划分。这种划分存在着中间法人引起的概念上的模糊。按照公益法人的行政实务,公益性概念正向非营利性概:岔靠拢。因此学者认为,对民法上的公益性概念应作修正,不直限于社会全体的利益和不特定多数者的利益,也应包括特定多数者的利益,仅需以该利益对社会一般人开放,即受益对象不固定为要件。不过,又发生了另外一个问题:即应当以什么样的制约条件,使该特定多数者的利益与社会全体的利益相协调或者使之不损害社会全体的利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