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中国茶文化论文范文

中国茶文化论文范文

中国茶文化论文

中国茶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1.历史悠久。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利用茶叶和栽培茶树的国家,是茶的原产地,也是茶文化的发祥地。陆羽《茶经》中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据此推断中华民族发现及利用茶叶约有五千年的历史。我国云南、贵州、四川等地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先民种植茶树至今有近三千年的历史。我国关于茶的记载文献最早,也最多,早在西周文献中就有关于茶的记载,在众多文献中著名的有陆羽《茶经》、蔡襄《茶录》、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朱权《茶谱》、张源《茶录》、许次纾《茶疏》、陆廷灿《续茶经》等。在《中国古代茶叶全书》中共收录了茶书63种。

2.分布广泛。首先表现在我国自古以来饮茶极为普遍。唐代就成为“比屋之饮”,到了宋代成为民众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件事,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中记载:“人家每日不可缺者,柴米油盐酱醋酒茶”;元代时省去“酒”成七件事:“早晨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如今,茶已成为绿色、健康、和谐的饮品。其次,我国茶的种植区域广、面积大。中国茶树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一位,从秦汉开始,茶叶种植自南向北发展,进一步扩展到长江、黄河流域;公元1405年,郑和把茶籽带到了台湾种植,开辟了我国台湾茶区;到了清代,茶园面积达40~46.7万公顷,产量高达22.5万吨。目前,我国21个省、市、自治区种植茶树,茶园面积110万公顷,茶叶产量约为190万吨。

3.内容丰富。茶文化内容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物质方面主要有:①品种繁多的茶树和茶叶。我国茶园面积已达3000余万亩,茶叶有14属,397种,有名茶数百种。根据制作工艺形成了红茶、绿茶、青茶、黄茶、黑茶、白茶六大类。②世界知名的茶马古道遗址。一条从云南的普洱县出发经大理、丽江、中甸、拉萨、亚东等10多个县市,到达缅甸、尼泊尔、印度;另一条从四川雅安、天全出发,经泸定、康定、昌都到达拉萨,再到尼泊尔、印度;③数不胜数的贡茶产地遗址。如蒙顶茶产地四川雅安、阳羡茶产地浙江长兴、龙团凤饼产地福建建瓯、龙井茶产地杭州西湖、大红袍产地福建武夷山等;⑤形式多样的茶宴。④精美绝伦的各式茶具。主要材质有:陶土、瓷器、漆器、金属、玻璃、竹木等。⑥生态环境优美的茶乡等。浙江杭州的龙井村、安徽黄山、江苏吴县太湖之滨的洞庭山、福建安溪、江西庐山、福建福鼎、福建武夷山、云南西双版纳是我国著名的茶乡。精神方面主要有:①茶艺。包含植茶之艺、制茶之艺、饮茶之艺;②茶道。大家比较熟悉的有刘贞亮“饮茶十德”、卢仝的七碗茶歌、斐汶《茶述》等;③茶政、茶法。明清茶法有三:一官茶,储边易马;二商茶,给引征课;三曰贡茶,供皇帝享用。④茶文学艺术。主要形式有茶诗词、茶歌、茶书画、茶舞、茶戏等。⑤茶俗、茶故事、茶思想。⑥丰富多彩的茶事活动。

二、茶文化旅游的意义

所谓茶文化旅游,指是以茶文化及其衍生艺术形式为主要吸引物,以了解茶文化、认识茶文化、欣赏茶文化为主要目的,融观景、品尝、参与、购物于一体的一种文化主题旅游。自古以来,茶文化与旅游就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它们相互融合,互相促进。发展至今,茶文化旅游已成为一种特色旅游产品,深受游客的欢迎和喜爱。开展茶文化旅游对茶产业、旅游业以及相关产业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首先,开拓茶叶市场,丰富茶文化内涵。开展茶文化旅游,让游客在潜移默化中认识茶、了解茶,逐渐产生欣赏茶、喜爱茶的心理,形成喝茶、品茶、购茶的习惯,让这些参与茶文化旅游的游客都成为茶叶市场的潜在消费者,扩大了茶叶的宣传,提高了茶叶的销售量,开拓了茶叶市场。同时,将茶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提升了茶叶价值,丰富了茶文化内涵。

其次,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茶文化旅游不是简单的喝茶、参观茶园,它该是将茶叶的种植、生产、销售相结合,通过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串联而成的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活动。开发茶文化旅游能带动餐饮、住宿、购物、娱乐及茶产业的发展。

再次,对社会文化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茶被公认为是和谐、和平、和睦的饮品,具有良好的社会功能。茶既可修身养性、陶冶情操;还可协调人际关系,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还可净化心灵,助人为善。茶文化所体现出来的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茶文化旅游的根本,由此可见茶文化旅游的文化价值和重大意义。

最后,顺应了旅游的发展趋势。茶文化旅游符合了市场需求变化的潮流,满足了都市人追求自然、享受自然的需求。茶文化旅游消费是最大限度的精神愉悦和满足,它倡导健康时尚,修生养性,具有独特文化价值,必将引导旅游业走上更高的档次。

三、茶文化与旅游的结合

针对我国茶文化的特点,将其与旅游相结合,进行开发、利用,使茶文化旅游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局面。

1.种茶、采茶、制茶与旅游的结合。这是一项参与性极高的旅游活动,我国茶叶种植区域广阔,大部分茶叶种植区都可开展此项活动,让游客亲自参与种茶、采茶和制茶,一边体验劳动的快乐,一边感受大自然的无限乐趣。

2.喝茶、品茶、购茶与旅游的结合。利用景区及附近的茶馆、茶庄、茶室,营造良好的饮茶氛围,为游客提供喝茶、品茶、购茶活动,不断提高游客对茶的认识和喜爱。

3.茶文化观光与旅游的结合。应选择名茶茶乡作为茶文化观光园,利用茶园将其开辟成“露天”图书馆和展览馆,将茶文化知识用这种有趣、生动的方法呈现给游客,使农业知识、农耕文化得到快速传授。

4.茶艺表演与旅游的结合。我国各地都有许多特色鲜明的茶艺表演、茶俗展示,将其与旅游相结合,让游客通过观赏、体验风格不同的茶艺表演,从中获得赏心悦目的精神享受,体会茶文化内涵。

5.茶博物馆与旅游的结合。将各地的茶博物馆、茶博物院作为当地旅游活动中的一个项目,列入旅游线路当中,通过参观学习,使旅游者享受茶文化带来的千年之旅。

6.茶事活动与旅游的结合。我国著名的茶叶产区每年都会举行大型的茶事活动,我们可将其与旅游相结合,开展各种形式的茶事活动。大规模的有茶文化节、茶王赛、茶博会等;小规模的如斗茶、无我茶会、曲水流觞、茶联欢会等,吸引游客参与其中,让大家在欢声笑语中了解茶文化,感受茶文化。7.茶文化饮食与旅游的结合。把“饮茶”发展为“吃茶”,进而延伸到“茶膳”。旅游经营者可考虑将茶叶引入到餐饮烹饪、日常饮食中,以“健康、养生”为主题打造系列特色餐饮,不仅满足游客的需求,而且丰富了茶文化的内涵,提高茶叶的经济价值。茶文化与旅游的结合远不止这些,又如将茶学教育与旅游结合,组织修学游;开展茶文化历史遗迹游等,迎合现代人养生的需求,开展茶文化养生游等等。随着茶文化旅游的发展,将会呈现出更多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活动。

四、茶文化旅游开发的对策

1.正确选择开发项目。通过深入了解、调查各地茶行业历史和现状,特别要突出地方特色和条件,找准开发项目,将其建设成可供游览的茶文化旅游景点。例如:福建建茶产地建瓯,当地凤凰山是“建茶”的产地,即宋代贡茶“龙凤团茶”的产地,我们可以仿制“龙凤团茶”,重现宋代点茶茶艺,重建茶堂星辉馆,同时还可游览当地的茶文化遗迹茶焙、龙凤池、御泉亭等,开辟成特色鲜明的茶文化旅游景区。还可开发茶乡生态旅游,游客不仅可以观赏优美的茶园风光,还可亲自种茶、采茶、制茶,欣赏地方茶艺、茶俗表演,而且可与农家乐旅游相结合。

2.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电视、媒体、电台、杂志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茶文化旅游。类似于《茶周刊》就是比较好的宣传杂志,它在弘扬茶文化、引导茶消费方面有较大的影响力,在宣传、引领茶文化旅游上发挥了独到的作用。又如武夷山茶文化旅游通过《印象大红袍》,将旅游与茶叶双剑合璧,聚集了张艺谋和武夷山两个世界级品牌,极大的推动了当地茶文化旅游发展,10年实现经济效益近五千万元,使其成为武夷山的亮点和品牌。要将茶文化旅游发展论坛作为一项常规活动,使其成为茶文化旅游经验交流、开发研究和宣传的平台。各地应重视办好茶叶博览会、茶王赛、茶艺赛事,以此吸引更多的旅游者。我国有21个省、市、自治区产茶,要进一步推动茶文化旅游的发展,可编制《中国茶文化旅游地图》,先分省,然后汇总,扩大宣传,让更多的人知道、熟悉我国茶文化旅游。

3.重视茶文化旅游线路的设计。旅游景区要主动和旅行社合作,不同区域之间开展密切合作,设计茶文化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这些产品可以是长线游,也可以是短线游,可以为一日一点游,也可以为多日多点串联游。例如可设计茶马古道风情体验游、蒙顶贡茶文化游、顾渚山阳羡贡茶文化之旅、太湖洞庭茶文化旅游、杭州西湖龙井茶文化之旅、武夷山大红袍茶文化旅游、黄山茶文化旅游、婺源绿茶之旅、普陀山佛茶文化游、闽南茶文化旅游等。

4.开发有特色的茶文化旅游纪念品。茶产品的开发,可以是地方名茶,也可以是涉茶的吉祥物、纪念品。地方名茶,如是古代贡茶产地,可创新名茶,开发、仿制贡茶,重现贡茶风采,让游客品尝、购买贡茶。“聘妇必以茶为礼”是古代的茶俗,人们将茶看成是至性不移、坚贞不移的象征,茶还代表着纯洁,所以,以茶为聘礼。我们可以把茶开发成为当下年青人求婚的“礼茶”,一定会得到大家的喜爱。还可将其开发成有特色的纪念品,如以茶为材料,塑造十二生肖及各种艺术品;或将经典茶诗雕刻于竹、木之上。还可将茶融入到日常餐饮和食品中。

5.提高旅游服务质量。茶文化旅游要想得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提高旅游服务质量。要做到管理到位,服务周到,给游客留下良好的口碑,逐渐产生品牌效应。

中国茶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茶文化茶道茶道精神

我们知道,中国是茶的故乡,世界各国的植茶、制茶、饮茶均直接或间接源于中国。“中国在茶业上对人类的贡献,主要在于最早发现并利用茶这种植物,并把它发展成为我国和东方乃至整个世界的一种灿烂独特的茶文化。”茶道与茶艺是茶文化的重要内容,其中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本文重在分析茶道概念的提出及茶道精神的创立,并且进而说明中国不仅是茶的故乡,而且也是世界上最早提出茶道概念和创立茶道精神的国家。

何谓茶道,茶文化专家、北京社会科学院的王玲教授在其著的《中国茶文化》一书中对茶艺与茶道的关系作了精辟的论述,其中也包含着对茶道概念内涵的阐释。王玲教授说:“茶艺与茶道精神,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我们这里所说的‘艺’,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艺茶之术;我们这里所说的‘道’,是指艺茶过程中所贯穿的精神。有道而无艺,那是空洞的理论;有艺而无道,艺则无精、无神。……茶艺,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茶道,就是精神、道理、规律、本源与本质,它经常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你却完全可以通过心灵去体会。茶艺与茶道结合,艺中有道,道中有艺,是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的结果。”

我们从王玲教授的论述中不仅明确了茶道与茶艺之间的关系,而且对茶道概念的内涵也有了正确的认识,即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艺茶过程中所贯穿的精神,茶道具有无形性和不可见性,需要通过心灵去体会。茶艺中如果缺少了茶道精神,茶艺便会无精、无神,就会失去茶艺的真正意义,行道是艺茶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我国唐代著名的爱茶诗人卢仝更是以诗的形式生动且细致入微地描述了自身艺茶行道的体会,揭示茶道概念的内涵。卢仝在其著名的茶诗《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写道:“……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总之,茶道就是在操作茶艺过程中所追求、所体现的精神境界和道德风尚,经常是和人生哲学结合起来,成为茶人们的行为准则。正如已故浙江农业大学茶学专家陈香白教授所说:“中国茶道就是通过茶事过程引导个体走向完成品德修养以实现全人类和谐安乐之道。”

有人说,虽然中国是最早发现并利用茶叶的国家,但却不是最早提出“茶道”概念和创立茶道精神的国家。其实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中国不仅是最早发现并利用茶叶的国家,中国也是最早提出“茶道”概念和创立茶道精神的国家。

“茶道”概念的提出在中国最早可追溯到唐代。唐代著名的诗僧皎然在其著名的茶诗《饮茶歌诮崔石使君》的最后一句提到了“茶道”这一概念,使其不仅成为中国提出“茶道”概念的第一人,而且也成为世界提出“茶道”概念的第一人。该诗的全文是:

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

素瓷雪色飘沫香,何以诸仙琼蕊浆。

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

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

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

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皎然虽然对“茶道”这一概念的内涵没有具体解释和说明,但在其诗中应该说已作了很好的诠释,人们如果用心去细细品读该诗不难体会其中的茶道精神。

继诗僧皎然之后,唐时的封演在其编撰的笔记——《封氏闻见记》中再次提到“茶道”这一概念,封演在《封氏闻见记》中说:“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灸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

我国明代张源在其著的《茶录》中也讲到“茶道”。他说:“造时精,藏时燥,泡时洁,精、燥、洁,茶道尽矣。”

我国不仅是“茶道”这一概念的最早提出者,而且也是最早创立茶道精神的国家。

唐代茶圣陆羽在其著的世界第一部茶书——《茶经》中将茶人精神规定为“精行俭德”。陆羽《茶经》中有:“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即饮茶者应是具有俭朴美德之人。在陆羽看来,喝茶已不再是单纯地满足解渴这一生理需要了,而是对饮茶者提出了品德要求。陆羽的茶人精神其实就是茶道精神,所以说陆羽是中国乃至世界茶道精神的最早创始者。

继陆羽之后,唐末的刘贞亮在其《茶十德》中也对茶道精神有所表述。刘贞亮在《茶十德》中将茶道精神表述为:“以茶利仁礼,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志,以茶可行道。”

中国茶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盛行茶文化的国家,茶作为中国一种典型的文化符号,已深深地打上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烙印与民族烙印。而作为东亚文化圈的核心,中国的茶文化也在韩国、日本等国家被广泛传播。中国茶文化在韩国的跨文化传播过程当中,不仅传播了茶文化本身所具有的礼仪和风俗习惯,更传播了蕴含在茶文化中的中国独特的儒、释、道相融合的思想精神。

关键词:茶文化;跨文化传播;儒释道精神;传播影响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6)08-2-0055-03

中国是茶的故乡,不仅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也是世界上最早盛行茶文化的国家。中国茶文化是中国制茶、饮茶的文化。作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饮茶在古代中国是非常普遍的。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但包含物质文化层面,还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层面的内容。唐代茶圣陆羽所著《茶经》吹响了关注、研究与拓展中华茶文化的号角,从此茶文化开始渗透到宫廷和社会,深入到中国的诗词、绘画、书法、宗教、医学。几千年来中国不但积累了大量关于茶叶种植、生产的物质文化,更积累了有关茶的丰富的精神文化,这就是中国特有的茶文化。中国茶文化始于神农,兴盛于宋,盛行于明清,传承至今,并将继续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标志之一而延续下去。中国与韩国很早就有了友好交往,茶作为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符号,也传播到韩国,茶文化也随之在韩国盛行。

一、茶文化以及茶文化所代表的精神内涵

茶文化由茶“物质”和茶“精神”两个方面构成。茶文化不仅包含了与茶相关的生产劳动,比如种茶、采茶、炒茶等,也包括与茶相关的艺术创造、观念意识和习俗方式等。茶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说:“广义的茶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有关茶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茶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有关茶的‘精神财富’部分”。[1]

(一)丰富多彩的茶物质产品

从茶作为物质财富的角度来说,我们从直观的角度了解到丰富多彩的茶叶种类和别具特色的精美茶具,较为隐型的是各种茶类独特的种植方法、采摘手段及饮用方法。中国的茶种类繁多,包括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和黑茶。茶具种类庞杂,涵盖了许多方面,包含采茶工具、蒸茶工具、干燥工具、冲饮工具等。不仅如此,种类不同的茶也有不同的生长环境和与之相配套的采摘手段与配制方法。茶文化在中国完全上升到了“艺”与“道”的层面。

(二)茶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内涵

中国茶是中国文化的典型象征标志之一,在精神方面融合儒、释、道三家思想于一体。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是由茶艺引申出来的茶道,茶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以儒家的“德”为中心,注重人的思想、品德和修养。茶文化就其精神内涵来看,既包含儒家的内省、尊敬、伦理、凝聚,又包含佛家的宁静致远、空灵、禅学,同时又包含道家的自然、养生与清静无为。冲泡茶的过程,能够舒缓人的心情,在品茗的审美意境当中消除人的烦恼,反省自身,达到精神的宁静与平和,让人体会到茶中的“道”的精神。

(三)体现中国文化的茶艺、茶礼

中国的茶艺通过表演茶艺的器具和茶艺表演过程本身体现出来,茶艺在演变和发展完善过程中逐渐演变成一种“道”,达到一种空灵的、超脱凡俗的美学意境。茶艺和茶礼当中敬让宾客的行为体现了儒家的谦让、尊重、伦理与和谐统一的特点。在茶的冲泡和品尝的过程当中,表现了佛家“悟”的精神,并延伸出“茶禅一道”的哲理。在茶的炒制和种植过程中,体现出道家的“道法自然”的思想内涵。在茶艺的欣赏过程当中,人能够得到精神上的升华,达到心灵上的宁静与反省,体现了中华民族所倡导的和谐自然的处世哲学。

二、中国茶文化在韩国的跨文化传播

“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变迁与转型、差异与冲突、整合与创新、生产与再生产,都与文化传播紧密关联。”[2]

中国很早就向东亚各国传播文化,并形成了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而“东亚文化圈实际上是一个有层次、分先后的时空结构:中国本土文明是其主干,朝鲜、韩国、越南文化为其两翼,日本文化在其边线,而东南亚华人社会则成为它伸向外部的触须”。[3]韩国,位于亚州东北部的朝鲜半岛,地理位置与中国接近,并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与韩国进行友好交往的历史由来已久,自远古旧石器时代以来,朝鲜半岛就与中国大陆有着密切联系。可以这样说,中国在远古时期就与韩国有了跨文化的传播与交流。而茶文化,也在中国与韩国的跨文化交流过程中,从中国传播到了韩国,并形成了独具韩国特色的茶文化。

“跨文化传播渗透于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之中,推动了社会的变迁和发展。没有跨越文化的传播活动,就没有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更没有人类的进化和文明。”[4]中国茶文化在韩国进行跨文化传播,韩国在本民族文化认知的基础上对茶文化进行了理性的选择与解读,并最终形成了具有韩国特色的茶文化。这不仅促进了中韩两国的文化交流和友好交往,更有助于双方文化的传播和进步,在文化传播的进程当中,茶文化更加广泛的流传开来。

茶文化在韩国发展大致经过了这样一个历程:在韩国兴德王三年,即唐文宗太和二年,韩国就已经从中国引进了茶种,并开始种茶、饮茶。韩国的茶文化就此萌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因此,中国与韩国便把炎帝神农氏称为“茶圣”。韩国接受中国茶文化并进行本土化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孕育茶文化的三国时期,饮茶之风盛行的高丽时代,茶文化衰微与复兴的朝鲜时代,韩国茶文化在日治时期、南北韩时代的自主与发展时代。在三国时代,朝鲜半岛分为新罗、高句丽和百济,中国与朝鲜半岛诸国进行茶叶贸易,僧侣和贵族也开始产生饮茶这一习俗,茶道思想开始孕育,茶文化在韩国诞生。在高丽时代,由于茶树种植面积的增加,各地开始设置茶所,以便征收茶叶,茶园、茶艺以及青瓷等文化有了极大发展。高丽的青瓷艺术继承宋朝越州秘色窑的生产技术,并加以改进,形成了“象嵌青瓷”的独特艺术;高丽时代的茶礼也比较完备,在宫廷之别设有茶房,用来专门管理宫中茶汤和药汤的供应,并设有行炉军士和茶担军士,行炉军士带着香炉、茶风炉、提炉等,茶担军士则担着皇上御用的茶。不仅如此,在高丽的春之燃灯和冬之关会这两大传统祝祭活动之中,都会举行以茶为主的茶礼,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茶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朝鲜时代时期,佛教影响力日益衰弱,茶也被当做是丧志的东西而被丢弃,茶园也因缺乏管理而逐渐荒芜,茶文化也随之衰落。后来,茶文化在草衣禅师和丁若镛等人的极力倡导下再次蓬勃发展。1910年,日本入侵朝鲜之后,由于日本政治上的威胁、经济上的封锁和文化上的强制入侵,韩国茶文化受到日本茶文化的极大压制,日本式的茶室遍布韩国。1945年,韩国独立之后,日本茶道作为生活化应用的形式基本消失,日本式的茶室也改为韩国式,但日本茶文化还是在韩国产生了影响。如今,韩国现代茶文化与茶道效仿古礼,寻求高丽时代的茶文化习惯。

现在,韩国定型茶礼的基本精神内涵为“和、敬、俭、真”,传承了中国茶文化的价值观念,并继承了儒释道的基本精神。“和”代表着和谐自然,主张人与人相处和睦,互帮互助,人与人之间和谐,人与自然之间和谐,体现了儒家“仁”的观点和道家“道法自然”的思想。“敬”不仅代表着尊敬他人,更代表着敬天地与鬼神,融合了儒家伦理观念。“俭”,即俭朴廉政,倡导节约,体现道家和佛教思想。“真”即人的本心,为人正直善良,做事不违本心,待人真情实意注重内省,体现了佛教“悟”的思想和儒家自省的观点。可以说,中国茶文化在韩国的跨文化传播不仅传播了茶文化本身,更传播了以儒家文化为根本,与道家、佛教相融合的中国精神。

三、中国茶文化在韩国跨文化传播的影响

中国进行跨文化传播活动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中国历史上的周穆王西征、徐福东渡、张骞出使西域、甘英出使大秦等等,是跨文化传播的重大事件;繁盛一时的丝绸之路、川流不息的遣唐使,堪称人类历史中跨文化传播的典型范例。距今六百年前,郑和船队七次跨越南中国海和印度洋,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拉开了人类走上世界往舞台的序幕。将视线转移到西方,在接下来的一个世纪里,西方伟大的探险家迪亚士、达・伽玛、哥伦布等人的足迹从欧洲延伸到世界各地,开启了地理大发现的辉煌时代,伴随而来的海外贸易与殖民活动促进了世界范围的交往,人类的跨文化传播活动也开始了新的篇章。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过程中,不同的群体、种族、民族不仅进行了器物和技术的交流,也进行了思想与文化的跨文化交流。器物与技术往往是看得见的,易被人感知的文化因素,而器物与技术之下隐含的思想、观念和意识也在潜移默化的进行着交流与融合。

中国茶文化在韩国的跨文化传播中不仅给韩国传授了茶礼、茶具以及关于茶的种植、培养的各种知识,也传播了茶文化所蕴含的儒释道的精神和观点,并由此对韩国产生了一系列影响。就政治领域来说,茶文化已经成为韩国政府接待外宾、进行政治对话的必备之物,敬茶和请人饮茶不仅成为向他人传递友好、表达友谊、促进谈话顺利进行的礼仪,而且也成为政治上与他人斡旋的一种手段。从经济领域来说,茶文化盛行必然带动茶叶产销量的增加以及与茶相关的整个产业链条的发展,从而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的多样化发展。从文化方面来说,茶文化给人带来思想的宁静,陶冶人的身心,促进精神世界的构建。不仅如此,茶文化还促进了文学的繁荣,相关诗文层出不穷,为作家带来新的灵感。从饮食与健康角度来讲,茶具有保健的功能,饮茶能止渴生津、明目健脑、消食祛毒、清喉去痰,还有防癌抗癌的作用。茶文化的传播促进韩国整体风貌的改进,促进整个民族精神与文化的提升。

四、结语

“哪儿有人类交往哪儿就有交流,交流是人们生存与社交以及保护自身文化的必由之路”。[5]在历史当中,中国和韩国不断进行文化交流,但就茶文化来说,中国对韩国进行的是单方面的跨文化传播,在这一绵延不断地传播过程当中,中国将茶礼、茶具等知识传播到韩国,韩国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了民族性的改造,使韩国民众适应和接受中国茶文化,并产生了适合韩国自身的茶文化。韩国虽然改变了中国茶文化当中的一些礼仪习俗,但深深植根于中国茶文化当中的儒释道的中国民族思想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韩国人的茶文化及韩国人的思想精神,从而对韩国产生了物质和精神多层方面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檀亚芳,刘学芬.茶文化与茶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周宏铎.文化传播学通论[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3]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中国茶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在整个世界经济驶上高速发展之路的大背景下,茶,一个拥有千年传统的行业,它的步伐却十分缓慢,尽管茶业发展先后取得一些可喜的成就,但中国茶业目前依旧很原始,尚处在经济发展初级阶段。在此背景下,中国茶业如何迎战世界经济潮?这成为所有茶人、茶企及茶区政府苦苦追寻的问题!

为引领行业发展,探寻中国茶业未来的发展之路,深圳茶博会继去年成功举办中国茶界领袖交锋论坛后,今年推陈出新,举办“茶道・人道・商道”――中国茶界领袖2011年度高峰论坛,以中国茶业如何迎战世界经济潮为议题,从茶道、人道、商道三方面解析中国茶业发展之路。茶道:阐释千年中华茶文化精髓

发展茶产业,文化须先行。因为文化的升值空间和持久魅力暗示着任何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就不能忽视文化的力量,这一点对于茶业发展来讲尤为重要。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早在上古时期就有“神农氏尝百草”之说。从历史深处走来的中华茶文化经过五千年的沉淀,已经成为中华文化和世界文明的瑰宝。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茶文化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在民族文化中茶文化究竟占据何种地位,有何意义?在如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品牌角逐的时代,又该如何弘扬悠久的茶文化,如何利用茶文化推动整个茶产业的发展?论坛将拟邀中国著名茶文化专家寇丹、香港著名茶业专家叶荣枝等做客鹏城,与广大茶人分享几千年的中华茶文化精髓。

人道:剖析茶人精神品质

常言道“事在人为”,茶业、茶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千千万万茶人的付出,在茶业迎战世界经济大潮中,茶人担当着主角。回首茶业发展的历程,一串串闪光的名字浮现,从最初的茶圣陆羽到今天涌现在茶业链各个环节、各个阶层的人士,一直在苦苦追寻茶业的突破之路。在经营茶产业的过程中,全体茶人应以何种精神品质去面对世界经济大潮呢?本届论坛上,拟邀深圳特区报副总编辑侯军、商界杂志社社长刘旗辉等资深媒体人畅谈茶业特色文化与立业哲学,传播如何维持和发扬茶道精神。商道:商界名流解析中国茶

从产业发展来看,茶产业尚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小散乱弱,难以抵挡世界经济大潮的冲击,因而“品牌营销”等经济话题一直为广大茶人、茶企所关注。为将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先进理念引入茶产业,为茶产业的快速发展指路。论坛拟邀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IBM全球企业咨询部首席顾问白立新等商界名流共聚12月鹏城,从世界经济发展规律及中国经济发展风向展开辩证分析。分析中国茶叶及众多附属产业的发展之路,在中国特色文化的大背景下,指导中国茶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去留之路;从品牌营销与管理的角度,就茶业特色的品牌建设之道在以深圳为代表的大中城市的消费地位与特色展开分析,并就该产业的品牌、营销、贸易展开讨论。

中国茶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字:茶馆研究;评述;展望

茶馆在我国的历史已有千余年,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九十年代起,伴随着茶馆业的复苏,人们开始关注茶馆研究。作者以“茶馆”为题名/关键字,通过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数据库,查询1989―2009年期刊,检索到相关论文69篇,再通过资料收集方法,查询到5本相关专著。

一、研究文献数量统计

从时间跨度看,2000年是茶馆研究的起点,在这之前研究文献甚少,而2004年后论文数量由年均4篇上升至年均10篇。研究范围涉及中国茶馆历史、现代茶馆及其经营、茶馆消费者、茶馆行业发展及趋势等问题。其中研究热点和重点是中国茶馆历史、现代茶馆及其经营,约占论文总量的74%。研究的薄弱环节是有关茶馆消费者的研究,论文数不足总量的5%。据此认为,中国茶馆研究刚刚起步,尚未引起业界和学界的关注。

二、研究文献内容分析

(一)中国茶馆历史研究

中国茶馆历史研究可分为综合研究和专题研究。综合研究关注的是中国茶馆整体时代变迁。如徐传宏、骆(2005)、连振娟(2002)、周文棠(2003)、连振娟(2006)等分别对中国茶馆的演变历程进行了分析,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刘清荣(2007),他深层次地考察了不同时代的茶馆发展状况。专题研究指的是研究某一时代或某一地区的茶馆历史。宋代和清代是我国茶馆发展的两个重要转折时期,也是学者研究的热点。刘清荣(2006)、杨永兵(2004)侧重考察宋代茶馆,刘凤云(2002)研究作为社会化空间的清代茶馆,王鸿泰(2008)认为明清中后期茶馆由消费空间变为空间消费对象后,对城市生活产生意义。地区茶馆历史研究主要有雷友山(2000)和陈永华(2004),研究对象有旧时的武汉茶馆、清末以来杭州茶馆等。

(二)现代茶馆研究

1、茶馆功能类型研究

连振娟(2002)、徐传宏、骆(2005)、沈冬梅(2006)、徐明宏(2007)分别研究了茶馆的社会功能。此外,周文棠(2003)和徐传宏、骆(2005)对茶馆的类型作了探讨。

2、茶馆文化价值研究

陈香白(2000)探讨了“茶馆文化”概念,王德福(2002)论述了茶馆文化与社会文明的关系,王龙志(2006)分析对比南昌新旧茶馆文化,曾燕、杨国良、张付芝(2006)、杨丽娟(2008)分别对成都茶馆以及川西茶馆文化的旅游资源价值进行挖掘分析。

3、地区/城市茶馆研究

刘清荣(2006,2007)选取茶馆文化比较发达的七个区域,依次考察了在不同区域文化中生长出来的茶馆百态。吴旭霞(1999)将中国茶馆归为北方茶馆、江南茶馆、四川茶馆和南方茶楼,并对七个城市的现代茶艺馆进行研究。

(三)茶馆经营研究

茶馆经营是研究者关注的重点,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经营理论和营销策略等热点上。

1、经营理论研究

徐传宏、骆(2005)较全面地研究了茶馆经营各个方面,连振娟(2002)认为现代茶艺馆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民族文化为内涵。学者们还就茶馆经营理论进行专门研究。周文棠(2003)论述了茶馆经营的管理要素和内容创新,关瑞(2007)借鉴星巴克经验对中国茶馆发展理念提出建议,诸葛明(2006)对茶馆盈利模式进行初探。

2、茶馆经营策略研究

佘志芬(2000)在探索茶馆文化定位后提出茶馆经营思路,李晓明(2000)在分析北京茶艺馆经营结构基础上,提出相关经营策略。陆尧(2002)阐述了茶馆应当具备的特色,沈晨仕(2008)针对现代茶馆经营中的问题,提出一些特色经营策略。

3、体验营销的运用

体验式营销理论在茶馆经营中的应用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苗泽华、薛永基、吴莉(2005)认为文化营销与体验营销相结合将会创造中国茶馆营销新模式,刘华(2007)认为开展体验式营销已成为中国茶馆营销创新的重要课题,蓝彬(2007)研究了茶艺馆与白领体验茶文化之关系。

4、茶馆消费者研究

孙优萍、古赞歌(2005)通过研究发现不同茶馆提供的用来满足用户利益追求的侧重点是各不相同的,黄晓琴等(2006)调查济南茶馆经营风格及其被认可度,张颖彬、龚叔英等(2007)对杭州市民茶馆喜好进行分析,徐明宏(2007)分析现代茶馆消费主体的变化。

5、行业发展及未来发展研究

陈香百(2000)借用乌家培的未来管理五大趋势理论,提出茶馆管理五大趋势。张建国(2005)指出要用历史眼光看待现在和未来的茶馆业,刘清荣(2007)通过反思当代茶馆发展的不足,提出了未来茶馆发展的两大趋势和三大创新,陈文华(2008)对茶艺馆未来走向作深入思考。

三、茶馆研究理论与方法

作为休闲文化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茶馆业,其研究涉及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直接或间接运用其他诸多学科理论和概念,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市场营销学的相关理论。童国良借鉴体验式营销新模式提出茶馆消费发展策略;孙优萍、古赞歌运用产品概念分析杭州茶馆产品的消费者利益追求,戴利朝运用社会学和历史人类学研究方法阐述茶馆这一农村公共空间与基层社会整合之关联,徐明宏采用休闲学、社会学理论剖析杭州茶馆。此外,统计学方法也被引入茶馆消费研究,如张颖彬、龚叔英、施燕、张建英、钱富强的杭州市茶馆消费调查分析。这些研究成果充实了茶馆研究内容,虽说研究尚处于初探阶段,但学者们的不断尝试和创新,必将有助于茶馆研究及茶馆业的健康发展。

四、研究评述与展望

综上分析,茶馆研究领域正在得到扩展和丰富,各种学科的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被不断运用其中。但总的来说,茶馆研究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具体表现如下:

(一)基本概念有待明确,研究框架尚未形成。目前茶馆研究侧重于经营、应用层面分析,而对茶馆研究中的一些概念性问题探讨较少,而研究框架的不确定又使得研究内容分散、聚焦不集中。(二)多学科交叉研究文献少,研究深度不足。现茶馆研究多描述性分析,讨论深度有限,运用管理学、经济学及统计学等方法开展研究的高质量论文更少。(三)学术力量薄弱。一是茶馆研究者人数少且持续性差,二是现有研究者知识大多来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知识结构单一,从而制约了茶馆研究数量扩张和质量提升。

因此,未来茶馆研究需要关注和探讨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设立专业或相关研究机构,促进发展交流。茶馆作为茶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休闲业的分支,从属文化和休闲研究范畴,建议在诸如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或世界休闲组织中国分会下设立茶馆专业研究机构,以集中优势开展活动。第二,学科建设问题。茶馆业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中国特色的传统行业,在中国及亚洲等地都有广泛的影响力,但茶馆研究尚不被重视也没有形成体系。茶馆学科建设需要考虑以下两方面问题,即理论构建和新的研究方法的探索,茶馆研究应积极吸收其他学科基础理论,逐渐形成和建立有自身特点的学科理论体系和创新的研究方法。第三,热点问题的探讨。未来研究中,作为茶馆灵魂的茶馆文化系列研究将进一步展开,如茶馆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茶馆文化的体验、经营,以及茶馆的现代化管理和营销研究也将随着茶馆业的发展而成为研究焦点。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刘学忠.中国古代茶馆考论[J],社会科学战线.1994(5).120-125

[2]张一民,周美英.中国茶馆的演变及社会作用(待续)[J].中国茶叶加工.2007(3).52

[3]杨永兵.试论宋代茶馆的功能[J].农业考古.2004(2).181-184,198

[4]赵华.清代茶馆略论[J].农业考古.2007(2).97-101

[5]刘凤云.清代的茶馆及其社会化的空间[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2).118-124

[6]雷友山.浅谈武汉茶馆的过去和现在[J].农业考古.2000(4).143-144

[7]陈永华.清末以来杭州茶馆的发展及其特点分析[J].农业考古.2004(2).185-187

[8]宋毅彬,姜含春.中国现代茶馆发展初探[J].中国茶叶加工.2006(2).42-44

[9]陈香白.论“茶馆文化”[J].农业考古.2000(2).170-172

[10]王笛.二十世纪初的茶馆与中国城市社会生活――以成都为例[J].历史研究.2001(5).41-53

[11]关瑞.从星巴克看中国茶馆[J].中国市场.2007(16).56-59

[12]苗泽华,薛永基,吴莉.文化营销+体验营销――创造中国茶馆营销新模式[J].中国市场.2005(11).62

[13]佘志芬.关于茶馆业文化定位的认识与实践[J].农业考古.2000(4).135-136

[14]沈晨仕.传统茶馆的现代内涵挖掘[J].北方经贸.2008(2).52-54

[15]孙优萍,古赞歌.杭州茶馆产品的消费者利益追求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5(11).117-118

[16]陈文华.试谈茶艺馆的未来走向――《中国茶馆的流变与未来走向》序言[J].农业考古.2008(2).152-155

[17]徐传宏、骆.中国茶馆(第二版)[M].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05

[18]周文棠.茶馆[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2

[19]连振娟.茶文化博览:中国茶馆[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12)

[20]刘清荣.中国茶馆的流变与未来走向[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中国茶文化论文范文第6篇

本届禅茶大会所倡导的“心茶之路”让人们更加了解茶与禅所共有的宁静欢乐。此次大会以“传灯茗心”茶会、108位高僧共同为大红袍母树祭茶、天心永乐禅寺茶祖殿落成开光、茶文化陆羽奖颁奖等生动的形式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更以禅茶论坛上的众嘉宾品茗论道,使闽茶文化得到弘扬。

适逢禅茶大会作为第二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的专项活动,使得世界各地的茶界嘉宾更加关注并亲自参与此次在大红袍祖庭武夷山天心永乐禅寺所召开的禅茶大会。

活动之一:禅茶文化节开幕式暨授牌仪式

在11月16日下午举行的开幕式上,各种精彩的表演为盛会增添了亮点。

天心永乐禅寺是大红袍的祖庭,也是禅茶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当天,在这里举行了“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武夷茶研究中心”的授牌仪式。随后,国家茶叶检测中心主任骆少君,亲自将一捆已经珍藏30年的湖南“千两茶”赠给天心永乐禅寺。最后,“武夷文化研究院禅茶文化研究所”在这里授牌成立。

禅茶文化发源于汉代,2000多年来凝结了古圣先贤的哲思智慧,饱含“感恩、包容、分享、结缘”的社会功能,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神在人生日用的落实与升华,倡导人们感恩自然,和实生物;包容他人,和平共处;分享成果,和衷共济;广结善缘。和气生财。禅茶文化早在宋代就被尊为日本、韩国茶道的源头,更是中国茶道、茶文化的一渠活水。

此次,来自韩国、日本以及海峡两岸的佛教界、茶学界、文化界嘉宾云集武夷山,以“缘结武夷,茶和天下”的和谐理念,为人们谱写了一曲新歌。

禅茶文化肩负着“弘扬传统文化,构建和谐世界”的重任。以茶净心,心净则国土净;以禅安心,心安则众生安。

活动之二:国际茶席交流暨“传灯茗心”茶会

开幕式结束之后,于九曲溪畔、柳永纪念馆草坪前,开始了一场美不胜收、精彩迭出的茶席设计交流大会。

来自世界各地的嘉宾与现场的游客,都得到了一个漂亮的白瓷杯,并与分布在草坪各处的茶席的设计者与泡茶师们进行现场的品茗交流。

现场上演了抹茶道、禅茶道、文士茶、仙茶道等多种形式的国际茶道表演,令人目不暇接。精致的18个茶席,来自世界各地,他们都把第一道茶汤聚集在大茶钵里,再把这道茶汤普分给大众,体现了和谐与分享的精神。

此次茶席设计交流,传统文化的内容在茶席这一方小小的空间里得到了充分表达。一段枯枝,一垅石墙,几瓣落花,几束芦苇,都可以成为设计的重要元素。人们各自取景,利用洞箫、国画、美丽的插花以及各式传统盛装,利用武夷山水天然秀气之美,演出了一场美丽的大剧。来自全国各地的书法名家,在现场挥毫作画,于天然山水中书写心中山水画轴。

活动之重,是极蕴意义的“传灯茗心”活动,美丽的莲花灯,更加表达了一种祥和安宁与祝福的色彩。

活动之三:“佛佑中华・茶和天下”大红袍祭茶祈福大典

11月17日上午,祈福法会在大红袍母树下举行。此次108位来自世界各地的高僧相聚共同为大红袍母树举行祭茶活动,为几十年来的首次。

“得天独厚大红袍,味到岩茶意气豪。”6株历史悠久的母树,头顶是湛蓝无垠的天空,背后延伸到崖顶的泉罅,山腰中一抹血霞若隐若现,留给世人的,是无形无色却又无穷无尽的馥郁与芬芳。

来自茶学界、文化界、企业界的众多宾客和高僧于仙境氤氩中为神圣的大红袍母树祭祀祈福、开光加持,最后,一位身材魁梧的印度高僧做狮子吼,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据介绍,此后,禅茶祭茶祈福法会将每年举办一次,并沿袭这些禅茶仪轨,为禅茶开光洒净、诵经加持。

正、清、和、雅的禅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茶文化融合之产物。“疏狂素洁只争霞,固守深山待风雅。”儒、释、道“三教”与文化产业、茶业、旅游业“三业”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无疑将很好地弘扬禅茶文化,构建和谐世界。

活动之四:大红袍祖庭茶祖殿开光仪式

11月17日上午,在天心寺,一场纪念乌龙茶祖释超全的活动在这里举行。

天心永乐禅寺是大红袍祖庭,也是武夷岩茶的发源地、乌龙茶的发源地、工夫茶的发祥地,自古有茶鼓、茶寮的设置,配备制茶、施茶的茶僧,还有普茶、施茶的仪轨,有祭茶祈福、以茶浴佛的法会。

此次,在祭祖的盛大仪式中,主持人大声宣布茶祖殿落成暨乌龙茶祖(释超全)像开光法会开始,在祥和肃穆的气氛中,红布缓缓拉开,樟木雕制的乌龙茶祖像出现在人们眼前。此时人们共同分享大红袍祖庭普茶的吉祥与欢悦。

天心寺住持释泽道法师在《祭乌龙茶祖辞》中唱颂道: “世事人为本,人性尚自然,万众崇乌龙茶祖,八方礼茶王。年年献歌舞,岁岁香火燃,活水润灵根,生机万年长。祈国泰民安,求百业兴旺,朝吉祥如意,望福禄安康。”活动之五:品茗论道――国际禅茶文化论坛

由武夷山国际禅茶文化研究会发起,来自日本、韩国、马来西亚、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以及国内10余家茶文化组织积极响应而共同成立“国际禅茶文化论坛”,作为禅茶文化国际交流的平台。

11月17日下午,国际禅茶文化论坛在武夷山天心永乐禅寺的祥学苑举行。距离第一届国际禅茶论坛已经一年,再次在武夷山举办这样的盛会,让人们感觉在秋日茶香之中,更透着浓浓的禅机。

在略显严肃而不乏精彩的论坛现场,与会前来的发言嘉宾有“中日韩三国茶道联合会顾问、韩国中华茶文化研究会名誉副会长”寇丹先生,台湾著名茶文化专家、“中华茶文化学会”的创会理事长范增平先生,日本著名的茶师山口纪子女士等10人,他们对禅茶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在简短的一个半小时时间里,把最直接的禅茶体悟以及与武夷茶结缘的心路与人们分享。他们分别在论坛上作了精彩的讲演。认为茶更多在生活之中,而对于茶禅的认识,也应该用一颗平常心、清净心去体验。

活动之六:茶文化陆羽奖

11月17日下午,在武夷山华夏民族城开始了一场令人关注的茶文化陆羽奖颁奖盛会。颁奖及闭幕式的晚会在精彩的武夷文化歌舞、飞天舞蹈、少儿禅茶艺、千手千眼观音菩萨的歌舞声中举行,令人置身于茶文化美丽的大海之中。

中国茶文化论文范文第7篇

1翻译语言学理论概述

翻译是以准确通达为基础,将一种语言信息文字转化为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其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语言活动。而翻译语言学则是从翻译活动中抽离出来的一门学科体系,其以翻译实践活动为原型,将翻译所涉及的语言现象、翻译的本质以及翻译的方法进行系统构建,以理论的视角对其研究分析,从而促进语言翻译学理论体系的塑造。从唯物辨证注意的观点来说,翻译是在翻译语言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翻译语言学理论则是从翻译活动中提炼出来的方法论。翻译与翻译语言学理论在辩证中统一,在统一中互相融合。

1.1翻译的概念及其原则

翻译是一种语言转换活动,其通过一定的语言规则实现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翻译不仅包括文字翻译,而且图片以及符号也都是其所属的范围。所以,翻译的内容是较为广泛的。最早的翻译活动可以追溯到埃及,其距今约有三千年的历史,但是翻译理论体系却一直到上个世纪初才开始建立。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翻译一直为人所忽视,而且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局限性,不同文化语言的人基本处于隔绝的状态,直到新航路的开辟全球经济的融合,翻译才被视为一种不可忽视的语言行为。另外,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语言行为,其通常以“信”、“雅”、“达”为主要标准。“信”是指翻译必须遵从其原有意思,保证原文的真实度,完整而准确的将原文信息表达出来,不得曲解原作者的意思。而“雅”是指翻译活动中应当以雅俗共赏的文字将原文进行翻译,注意翻译的遣词造句。“达”则是指翻译的通畅性,译文的语句表达流畅,没有逻辑错误。

1.2翻译语言学理论的体系构建

卡特福德把翻译依此分为音素、单词、词组、子句、句子五个等级,然后又结合翻译的性质将其分为逐字译、直译与意译三大类,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翻译等值这一理论,即原文与译文完全或部分相同。翻译等值这一理论将词汇的特点、语法规则以及句子构成进行了详细的解说,然后初步构建了翻译语言学理论体系。而后随着翻译的进一步发展,翻译等值理论的弊端越来越明显,不同媒介与不同音位学之间的翻译几乎不可能实现,进而也阻碍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而后,20世界70年代,德国的汉斯•弗米尔根据翻译发展的特点,提出了目的功能翻译理论,并首次将目的论引入了翻译语言学的框架中。目的论视阈下的翻译语言学理论是指翻译行为必须以受众的需要为出发点,结合原文的意思对其进行整体翻译,不能完全束缚于翻译等值的模式中,对于不能以直译或者意译方式翻译出来的句子,可以通读全文然后运用抽象概念的形式对其进行构造翻译。总之,翻译语言学理论的产生较晚,但是其发展进程较快,其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极大地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大融合。

2茶文化英语翻译存在的问题

2.1翻译手法单一,尽失茶文化的深层意蕴

茶文化是从繁忙的茶事活动中抽离出来一种文化现象,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不仅包孕了茶学、茶画、茶歌、茶故事,还涉及到了茶曲、茶书以及茶诗等,几乎囊括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茶文化仅用汉语的形式就难以道尽,更何况将其以英语的形式呈现出来。而从漫长岁月里走过来的茶文化,在经过了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后,愈发耀眼夺目了。但是,其却在纸醉迷金的现代社会陷入了发展危机,越来越多的人对于茶文化持一种漠然之态,甚至不认同其所蕴含的文化精神。而我国的翻译人员也由于其自身对茶文化的认知比较浅显,导致其难以将茶文化的深层内涵翻译出来,更无法从民族的角度对茶文化进行独特化翻译。另外,翻译人员在进行茶文化英语翻译时,其所沿用的翻译手法也较为陈旧,依然以等值翻译为立足点,根据字面意思对茶文化进行逐字逐句的翻译,没有立足于茶文化的整个发展历程,对其所寓含的文化历史内涵进行不同程度的深入翻译,从而外国大众对于茶文化的了解依然是一片空白。

2.2翻译理论陈旧,忽略了跨文化交际因素

众所周知,我国的茶文化是从传统文化的土壤中生发出来的,其融合了儒家、道家以及佛家的思想精华而成。所以,茶文化思想的复杂体系结构可见一斑。然而,我国的茶文化在被翻译为英语的过程中,翻译人员却忽略了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并没有结合不同的文化背景对茶文化内容进行具体的翻译,大多只是从我们中国文化的角度对茶文化进行翻译,没有考虑到翻译国本土的语言文化特色,进而导致翻译出来的茶文化英语与本地人的思维表达习惯不相符,从而在无形中阻碍了茶文化的传播,降低了其影响力。再者,翻译人员在进行茶文化翻译时,其所沿用的翻译理论也较为落后,而且大部分翻译人员固守于一种翻译模式,没有利用现代翻译理论对茶文化英语翻译进行科学构建,其所翻译出来的茶文化英语也不可避免地打上了不合时宜的标签,也无法满足外国受众的需求。总而言之,翻译人员的素质能力与专业水平直接决定了茶文化英语翻译的质量,僵硬的翻译模式以及固化的翻译思维对于茶文化英语的翻译而言简直就是灭顶之灾。

3翻译语言学理论下茶文化英语的翻译技巧

3.1以语言翻译的原则为指导,不断完善茶文化英语的翻译技巧

茶文化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我们民族文化的优秀代表,曾一度被视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然而,我们中国茶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却不及日本茶文化。究其原因,我们茶文化的精粹都没有被翻译出来,不能为外国人所知晓。所以,翻译人员在进行茶文化的英语翻译时,应当审慎遵循语言翻译的原则,将信雅达作为茶文化翻译的首要任务,综合运用翻译的技巧与手法,构建完善的茶文化英语翻译体系。首先,翻译人员应该以提高自身的茶文化知识为出发点,结合茶文化的不同文化形式,逐步了解茶文化的基本精神以及艺术形态,在把握了茶文化的核心要义后,再以准确通达的翻译标准为切入点,以深入浅出的形式再现茶文化的原有文化面貌。其次,翻译人员也可以从语言翻译理论体系着手,对不同的茶文化内涵进行分层翻译,具体而言,翻译人员可以根据茶文化内涵的不同表达方式,结合不同的翻译理论选择与之相应的翻译手法,进而推动茶文化英语翻译向完善化与系统化发展。

3.2立足于不同文化的异同点,采用归化与异化翻译相结合的手法

唐朝陆羽《茶经》的问世标志着我国茶文化的正式诞生,其自产生之处便沾染上了我们浓厚的民族文化气息,在千年的传承中所汲取的本土民族元素更是不可胜数。所以,翻译人员应当以跨文化交际为视角,采取归化与异化翻译相结合的手法对中国茶文化的英语翻译体系进行全面构筑。一方面,翻译人员可以从茶文化的社会性与文化性出发,应用翻译语言学理论,从深厚的茶文化内涵中提炼出传统文化元素因子,而后以此为突破点,尽量以直译的方式对茶文化内容进行翻译,而不能直译的则采用目的行为翻译理论对茶文化进行归化意译,充分发挥翻译人员的主导性作用。另一方面,翻译人员也可以翻译国的本土的文化习俗特点为切口,根据其当地的语言交际模式以及思维方式,对茶文化进行地道化的翻译表达。当翻译人员进行茶文化英语的翻译时,面对难以翻译的古文茶文化其可以通过自己的理解,将其在脑海中构图概括,再从茶文化精神着手,依据翻译国的文化信仰以抽象翻译的手法将古文中的茶文化以英语的形式阐释出来。同时,翻译人员也可以从翻译国的俚语入手,从中挑选与茶文化意思表达相近的语句对茶文化的具体内容进行注释,从而帮助外国大众加深对我国茶文化的认知。

作者:王博 单位:西安医学院

参考文献

[1]徐敏.对《乌镇旅游指南》的翻译质量评估———基于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翻译语篇质量评估模式[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137-138.

[2]罗灵江,陈宇.浅谈商务英语翻译的特征及技巧运用[J].中国商贸,2012(21):221-222.

[3]吴晓燕.功能语言学视角下新闻英语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研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v.28;No.196(1):78-80.

中国茶文化论文范文第8篇

1茶文化与音乐教育融合的意义

音乐教育有广义与狭义之别。广义的音乐教育指在生产生活学习过程中一切音乐教育形式,狭义的音乐教育则是指按照一定的程序、手段和目的进行的学校音乐教育。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茶文化是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响甚至已经通过古老的“丝绸之路”达到了西亚和欧洲。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茶不但对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成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饮品,而且逐渐形成了灿烂夺目的茶文化,成为社会精神文明的一朵奇葩。不论是广义的音乐教育还是狭义的音乐教育,其陶冶情操,启迪智慧的功能都与茶文化异曲同工,这使茶文化与音乐教育的融合具有可能性。茶文化与音乐教育的融合在历史和当代都有特殊的意义。

1.1茶文化与音乐融合的历史

中国的茶文化发源于周,兴盛于唐宋,历史悠久,兴盛不衰。茶文化与音乐的关系由来已久。饮茶时听音乐能益茶德能发茶性,正如白居易在《琴茶诗》中所说的“琴里知音唯绿水,茶中故旧是蒙山”,茶与琴同在,是文人的情思所在。清幽的环境,古雅的音乐,都与茶文化的雅趣相吻合,茶与音乐相得益彰,使看似寻常的烧水煮茶喝茶达到了艺术享受的精神境界。茶文化在历史上与音乐相依相伴,真正达到了“融合”的境地。

1.2茶文化对音乐教育的促进

茶文化的核心是茶道,茶道就是在操作茶艺过程中所追求、所体现的精神境界和道德风尚,经常和人生处世哲学结合起来,成为茶人们的行为准则。曾任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的程启坤和研究员姚国坤在1990年6期《中国茶叶》杂志上发表的《从传统饮茶风俗谈中国茶德》一文中,主张中国茶德用“理、敬、清、融”来概括,将中国的茶道融入音乐教育中,意义重大。首先,茶中的“理”是指饮茶之人,气定神闲,和气明理。音乐教育同样要求学习音乐的人平心静气,心无旁骛。钢琴家演奏的时候表情是忘我的,他们仿佛完全融入到音乐之中了,这就是平心静气,心无旁骛的表现。同理,中国古典乐器演奏时那份从容淡定,恰如饮茶之人的气定神闲。就连流行音乐的歌手和乐器演奏者,他们在演唱和演奏过程中也是全身心的投入,即使他们的音乐分贝够大,他们的心却是专一的。音乐教育更是如此,沉不下心,学不好音乐。这就是茶文化对音乐教育的启示。其次,茶道中的“礼”是指以茶为媒,以礼待人。不论是祭祖还是待客,甚至朋友聚会上级视察,端杯热茶都是必不可少的。茶在中国人的生活中被赋予了礼节的含义。敬茶的人明礼,而礼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同样,音乐教育也离不开“礼”的培养。只有心存敬畏,心存感恩的人才能学好音乐。音乐之所以可以跨越国界,跨越时空,震撼心灵,是因为音乐的表现力能够让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知识背景甚至不同生活习俗的人产生共鸣。地域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语言,却都能听懂同样的音律。音乐教育首先强调做人的教育,而为人处世,没有“礼”的底蕴寸步难行。这也是茶文化对音乐教育的启示。再次,茶道中的“清”是指廉洁清白,清心健身。以茶代酒,曾是古代官员的清廉之举,如今,它也成为提倡精神文明的应有之义。现在的很多重要会议上,与会人员每人面前清茶一杯,寓意不言而喻。“清”字的另一层含义是清心健身,茶的保健作用被人们认识已久,已故的委员长曾有诗云:“庐山云雾茶,示浓性泼辣。若得长年饮,延年益寿法。”体会之深,令人敬佩。同样,音乐培养人们高尚的情操,虽然学习音乐不需要清心寡欲,但是古人操琴必先净手、焚香,正襟端坐,可见其清心健身的要求。即使在现代的音乐教学中,没有廉洁清白,清心健身的心志,也同样不可能学有所成。这同样是茶文化对音乐教育的启示。最后,茶道中的“融”是指祥和融洽、和睦友谊。不论是茶话会上还是亲朋相聚或者团体协商,清茶在手,笑语欢声,其乐融融。这样的气氛同样有利于音乐教学。融洽的师生关系,融洽的同学关系都有利身心,利于学习。音乐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心境一种态度。学习音乐不论目的如何,都要有平和的心境,否则事倍功半。这还是茶文化对音乐教育的启示。

1.3音乐教育对茶文化的推动

1.3.1音乐教育能陶冶情操

音乐教育重在培养人的高尚情感及审美情趣,其应让学生充分享受一切美的音乐让学生体会理解音乐的内涵,这一过程与品茶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欣赏名曲《二泉映月》,学生会产生苦闷、哀伤、希望等不同的情绪变化,又如欣赏《梁祝》时,学生们则会产生轻松、愉快、心旷神怡的感觉,这正像绿茶的清冽红茶的浓重给人的不同感受。人们在烹茶、品茶的过程中能产生与之相适应的的逻辑思维、审美情趣和处事原则。这就是人们在品茶时所追求的审美情趣,在欣赏茶艺时所追求的意境和韵味。但是大多数人眼里音乐的感染力是直接和生动的,茶的作用就隐晦得多了,懂音乐的人越来越多,懂茶的人却成了“人中龙凤”,在音乐教育中提倡茶文化,培养茶文化,完全可以体现出音乐对茶文化的推动作用。

1.3.2音乐教育能启迪智慧

音乐教育有助于提高受教育者的认知和情趣,许多的民间史诗就是通过歌唱的形式流传下来的,尤其是没有本民族文字的少数民族,歌唱几乎是他们学习本民族历史的最好形式。当然,不论对什么样的人而言,歌曲里的故事都是一种知识,唱歌对启迪智慧作用非凡。同理,弹奏乐器,使弹奏者手、脑、眼、耳并用,可以锻炼他们的协调能力和创造能力。与音乐形式相仿的是,茶叶从种植到采摘其乐无穷,从冲泡到饮用难点重重,品茶文化中的智慧与音乐教育中得到的智慧相得益彰,边唱歌边采茶是许多地方的风俗,博白客家甚至形成了专门的采茶戏茶腔音乐。

2茶文化与音乐教育融合的实践

2.1展开茶文化与音乐教育融合的理论研究

对茶文化的研究和挖掘是近年才开始的。中国的茶文化虽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是由于近现代社会历史和人文经济原因,茶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出现了断层现象。由于相同原因,中国的音乐教育也出现了“西乐东进”的发展模式。音乐教育从德奥音乐到苏联音乐再到欧美音乐的模式几乎抹杀了中国的本土音乐发展。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茶文化和传统音乐教育研究都被重新提上日程。茶文化与音乐教育融合的理论基础还很薄弱,要真正做到两者的有机融合,理论研究至关重要。只有积极开展茶文化与音乐教育融合的理论研究,才有可能让茶文化与音乐教育融合大众化。

2.2在音乐教材中适当引入茶文化

和所有的教学模式一样,教材在教学中的地位相当重要。“书上说”成为一种权威的模式。要想推进茶文化与音乐教育的融合,必然要让茶文化在音乐教材中占据一席之地。这并不是说从此音乐教材不再印歌词和五线谱,而是说,让茶文化和茶文化与音乐教育融合的观点在教材中占据一席之地。

2.3展开茶文化与音乐教育融合的教学实践

单纯的理论研究无异于纸上谈兵,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茶文化与音乐教育相融合到底能够取得怎样的成果还是要靠实践去检验。因此,必须展开茶文化与音乐教育融合的教学实践。实践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在特定地域范围内展开这一教学实践,或者鼓励社会教学力量开展教学实践,建立相应的有音乐演奏条件的茶楼,或者在音乐演奏场合附近设立简易茶楼,让大众体会茶文化与音乐教育融合的意义,从而提高茶文化与音乐教育融合的认可度。总之,能够开展教学实践的方式很多,但不论采取何种方式,推动茶文化与音乐教育的发展才是他们共同的目的。

2.4注重师资力量的培训

茶文化博大精深,音乐教育又自成体系。民间懂茶又爱音乐的人或许有,但是这些人放在我们这样的人口大国中就显得少之又少了。茶文化与音乐教育融合不可能一蹴而就,从认识到接受再到身体力行的过程或许是漫长的。在这个过程中所需要的不光是高举旗帜的倡导者,更需要身体力行的指导者。缺乏师资力量是当务之急。茶文化分为理论上的茶道和行动上的茶艺,音乐教育也分为音乐理论说唱和演奏乐器,两者在知识体系上却有相似之处,同时,学音乐的人在数量上要多于精通茶艺的人,所以,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在当前的音乐教师中选择可以胜任的人学习茶艺知识,用作师资力量的储备。

3茶文化与音乐教育融合的展望

3.1充分认识茶文化与音乐教育特别是古典音乐教育融合的重要性

茶文化作为汉文化的一部分,其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上古,早在唐朝中国的茶文化就已经趋于完善了。作为炎黄子孙,传承茶文化是我们应尽的义务。但是同时,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无论是政府还是我们的民众对于茶文化的认知还不深刻。因此,在不远的将来,如果传承茶文化能被广大民众认同,那么,茶文化与音乐教育的融合,特别是茶文化与古典音乐教育融合的重要性将被大众认同,只有那时,茶文化与音乐教育融合的进度才会加快,国人的素质也将有大的提高。

3.2确立部分服务茶文化的音乐教育目标

茶文化与音乐教育的融合可以看作是茶文化与整体的音乐教育的融合,但是实际上,不是所有的音乐都必须完全地与茶文化融合。部分音乐教育可以适当地借鉴茶文化,部分音乐教育可以大量地吸收茶文化的精髓,部分音乐教育则可以完全为茶文化服务。比如说,可以适当地设立服务于茶艺馆的音乐教育形式。当然,这样的教育角色不一定要专业的院校来担当,民间教学力量完全可以量力而行。

3.3实现茶文化的传承与音乐教育的有机融合

曾几何时,一壶清茶一张古琴,对月而坐,悠然自得是文人雅客的标配,茶与音乐几乎不可分离。这样的画面在当下已经可望而不可及了。其实,只要人们有足够的认识,茶可得,音乐同样可得。实现茶文化的传承与音乐教育的有机融合并非遥不可及。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可以放慢匆匆脚步,听听心灵的声音,那时,茶文化的传承和音乐教育的有机融合也就触手可及了。

4结语

茶味有甘、苦之分,乐曲也有风、雅之别,品茶和音乐都是开放的艺术,都会随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当今的音乐早已不是一千年前的音乐,当今茶叶的种植管理和采摘也都有了时代的特色,因此,只要无伤大雅,茶文化和音乐都可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茶文化和音乐的融合曾经是古人的选择,只要它们的融合有益于我们陶冶情操、提升品位,这种融合就会被现代人接受。当然,茶文化与音乐教育的融合任重道远,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努力。

作者:康雪 刘旭东 单位:河北艺术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中国茶文化论文范文第9篇

茶学普及教育、培训和宣传教育主要通过学年制或短期学习、座谈、讲座、培训及参观茶博物馆、展览馆、茶厂、茶园、茶庄,欣赏茶艺、茶道表演,观看茶学教育影视,阅读茶学普及读物等进行。

系统化的来说茶教育是关于茶树的栽培,茶叶的采摘、加工,茶叶的冲泡、品尝,质量的检测,品种的鉴别,茶叶营销,综合利用,茶具制作、考究,茶和茶叶的历史,茶文化的发展演变等有关知识的教育。

全国高校中设有茶学专业或茶文化专业的有10多所。如浙江大学、西南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漳州科技学院(原漳州天福茶学院)、武夷学院等。

茶文化崇尚以“和”为目标的价值取向,对于建立团结和睦、和诚相处、和谐一致的人伦和人际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十二五”规划中致力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茶文化是诸多文化的共同体,其“和”的理念更是深入人心。在推广茶文化过程中相应传承、复活了许多文化事物。

2011-2012年度,

中国国内有哪些知名的茶文化培训机构,

在茶文化培训上做出了哪些贡献?举行了哪些重要的活动?

福建省天晟茶艺培训学校

天晟茶艺培训学校自办学以来,一直坚持“茶艺师首先要了解茶、喜欢茶、珍惜茶,让茶发挥至最佳境界,能泡出泡好每壶好茶”的原则,受到了中外茶界的一致认可,并成为中国茶道国际交流协会唯一指定的茶艺培训机构和茶艺师培养基地。

天晟培养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茶艺师的同时,还以举办“创业型10天短期评茶茶艺培训班”而闻名茶行业,85%的学员自主创业,拥有自己的茶店、茶楼、茶馆、茶会所等事业。

天晟人坚信“专注成就专业”,只有专注于茶艺培训,才能做得更好更优秀。天晟坚持既不卖茶,也不卖茶具,让天晟的课堂成为没有利益的天堂。并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学员满意度达99%,成为茶艺培训行业的最佳品牌,成就了“最具实用型茶艺培训”的良好口碑,得到茶行业“世界茶叶看中国,茶艺培训看天晟”的高度赞誉。

陆羽茶艺中心

陆羽茶艺中心是陆羽茶艺股份有限公司所属的茶文化推广中心,与天仁、天福茗茶为关系企业,总部设于台北市,在北京、成都、漳州相继成立陆羽茶道教室。

陆羽茶艺中心成立于1980年,至今已有32年的历史,在茶道教学上和茶文化推广上取得很大的推动作用。

茶道教学上成立茶道教室,开设初、中、高级各种茶学研究,循序渐进地进行茶学教育,每年并举行1~2届的“泡茶师检定考试”。茶文化推广上出版了《茶艺月刊》,《茶艺月刊》纪录着近代茶文化发展的轨迹,并有《茶学概论》、《茶道教室》、《茶艺大观教学影带》、《无我茶会180条》、《茶学研讨会论文集》、《中英茶学术语》等茶书出版。

另外,茶文化活动:创办泡茶师检定考试、国际无我茶会,配合举办各种国内外茶文化活动,尤以两年一届的茶艺展、茶学研讨会会与每两年一次在世界各地举办的国际无我茶会最受瞩目。

西安六如茶艺培训中心

“六如”是我国茶文化界的一个著名品牌,品牌的名称源于佛教的《金刚经》。“让好茶者喝到真正的好茶”,在大唐博相府六如茶苑绝非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茶友们津津乐道的现实。

六如茶苑最经典的表演型茶艺:浪漫音乐红茶茶艺—梁祝,在2007年全国茶艺大赛中荣获第一名,在2010年重庆国际茶艺大赛中荣获最佳创新奖;六如的客家擂茶茶艺,在福建安溪全国茶艺大赛中曾荣获最佳表演奖,并被选拔去东南亚各国巡回演出;六如的东方美人茶艺、大红袍茶艺、绿茶茶艺、花茶茶艺等也都入选到大学本科教材。

在生活待客型茶艺方面,“六如”原创的功夫茶茶艺是考高级茶艺师的必考内容,“六如”原创的黑茶茶艺、凤岗锌硒有机茶茶艺、龙井茶茶艺等,也都正在全国各地推广,并受到茶人广泛赞誉。

杭州公刘子茶道苑

公刘子茶道苑位于杭州教工路59号内,处于杭州文化教育中心地区,专业从事茶艺、茶道文化的研究与交流、专业茶艺师培训、公刘子茶道(初、中高、师级)培训、茶艺馆经营管理培训、茶艺表演培训等,特聘茶界专家公刘子先生等为常务顾问。

公刘子茶道研修服务由杭州市公刘子茶道工作室总部(中国杭州)及各地公刘子茶道点、公刘子茶道聘任的主持人、聘任的各地公刘子茶道教师等组成。杭州市公刘子茶道工作室总部(中国杭州)是公刘子茶艺、茶道研修、教授服务的提供和运营机构,负责提供教材、资料、课程设置、证书颁发、授权指定各地公刘子茶道点开展研修工作,并接受各地公刘子茶道点及公刘子茶道教师的注册请求;各地公刘子茶道点是各地开展公刘子茶道研修服务人,提供当地的研修服务。杭州市公刘子茶道工作室总部和遍布全国各地的公刘子茶道点及公刘子茶道教师组成茶艺茶道研修产业联盟,提供技术支持、市场推广等服务,共同推进中国茶道文化。

2011-2012年度,

为茶文化培训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人有哪些?

刘勤晋

刘勤晋教授,著名茶学专家,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农业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西南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重庆市首届茶学学科带头人,首任福建漳州天福茶学院校长,现任福建武夷学院客座教授。兼职担任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和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刘勤晋教授长期从事茶学专业的科研教学工作,兢兢业业为茶学奉献五十多载。主要研究方向是特产品加工、茶叶深加工与综合利用以及茶文化。主要为博士生、硕士生以及本专科生讲授制茶学、制茶技术理论与茶文化等课程。累计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100篇,其中一级核心刊物30多篇。编写教材与著作主要有《茶文化学》、《茶叶加工技术》、《名、优茶加工》、《茶、旅游、茶文化》、《改造古老的西南茶区》、《中国茶叶大辞典》、《中国农业百科全书》、《中国茶经》、《制茶学》、《茶叶加工学》、《茶、咖啡的现状与展望》、《中国普洱茶之科学读本》、《竹叶青》、《普洱茶的鉴赏与冲泡》、《茶馆与茶艺》、《古道新风—茶马古道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等。

杨江帆

杨江帆教授为博士生导师,福建省重点学科茶学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茶叶经济、文化与资源利用研究。

现任武夷学院校长、校党委副书记、北京大学公共经济管理研究中心茶文化经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福建省茶文化研究会会长、茶叶科技与经济研究所所长、一级学术刊物《茶叶科学》编委。兼任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茶叶学会理事、中国茶叶学会茶叶经济专门委员会副主任、福建省茶叶学会常务副会长、福建省农学会副会长、福建省茶叶协会高级顾问、中华茶人之家联谊会福建理事会高级顾问、本刊杂志专家顾问。

杨江帆教授在全国率先开展茶叶经济学科研究,该学科研究方向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在国际上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茶叶经济研究方面的专著被浙江大学等许多高校列为博硕士生参考书。

杨江帆教授出版专著8部,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多次在中国外交部、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2007财富年会暨中小企业成长论坛、北京大学、闽台大学交流等论坛作主旨讲演,先后赴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奥地利、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广泛开展学术交流。

孙威江

孙威江教授系福建农林大学茶学系主任。长期致力于茶学和类茶植物的教学、科研和开发。为福建省重点学科—茶学科带头人,任乌龙茶国际标准化工作组组长,入选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有4项科技成果获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任中华茶人联谊会理事、福建省绿色食品协会常务理事、福建省茶叶学会常务理事、福建省农学会理事、福建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委员会委员、福建省农科教结合协调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主要承担的课程有本科生的茶叶食品安全、茶叶市场与贸易等;硕士研究生的茶叶优质高产理论、茶树生理生态、类茶植物专题和茶叶经贸与企业经营管理等;博士研究生的茶树栽培学研究进展和茶园生态与茶叶无公害生产等。

他主持参与的30余项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全部通过省部级鉴定或验收,居国内领先水平,如主持的国家发改委“闽台茶树优异品种及珍稀种质快繁与配套高技术产业化”项目;目前在研的国家和省部级项目达10项。出版专著4本(2本主编,2本参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获奖4篇。2005年入选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主持的“茶树栽培育种学”被评为省精品课程,2005年获福建农林大学2001~2004年科研贡献奖。主持的《茶叶质量安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优异珍稀茶树种质产业化关键技术示范与推广》分别荣获2008年、2010年福建省科学技术二等奖,“武夷岩茶有机栽培及标准化加工新技术研究与示范”与“无公害茶叶产业化生产综合技术研究”项目分别荣获2009年和2003年福建省科学技术三等奖。参与的茶叶中农残降解技术研究与可持续发展高优茶业系统调控技术及良种示范基地建设研究项目分别获1997年和2003年福建省科学技术三等奖。注重产学研的结合,研究的成果既有先进性,更有实用性,先后在约70家茶叶企业应用,作为企业发展的技术依托,产生了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大力发展茶文化培训的意义是什么?

目前发展茶文化培训遇到的问题是哪些?

中国茶文化论文范文第10篇

(一)产生“茶文化”概念和使用“泛化”现象的原因

如果我们对这种“泛化”现象进行详细分析,不难发现它的出现,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文化”与“文化研究”概念本身具有宽泛、开放和综合的不确定性。长期以来,哲学、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都不断地进行着界定“文化”概念的努力,然而,至今仍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未能取得一致共识。有关“文化”概念的不同认识和定义,众说不一,时有新见,其概念、范畴、理论、方法都处于不断认识、探索、建构、发展的动态变化之中,“文化学”的学科体系尚不明确、学科地位也尚未真正确立。“文化”及其研究在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上的不确定、不成熟,必然会给从属于文化领域的“茶文化”概念界定和深入研究带来困惑和困难。二是茶文化自身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具有局限性。至今为止,有关茶文化的史料整理、理论研究、实践总结等学术成果大量涌现,茶文化学学科构建的重要性已经受到高度重视并形成相应的研究成果,一些高校开办了茶文化专业,都是令人欣喜的成就。然而,无需讳言的是,目前的茶文化研究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历史的追寻多,现实的关注少;概述的通论多,深入的阐述少;空泛的谈论多,精辟的创见少;事项的研究多,理论的建构少;内容的传承多,方法的创新少;局部的进展多,整体的推进少;业内的研讨多,跨界的交流少,等等。所有这些,都表明茶文化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存在不足,尚不足以成为支撑茶文化整体研究的理论基础,不足以成为引领茶文化整体发展的理论先导。三是迅猛发展的茶文化实践远远领先于茶文化理论的研究。一方面,茶文化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水平有待深化提高;另一方面,在当今的茶文化领域,实践的迅猛推进既大步而又踉跄地超速于理论研究的进程,也越来越多地受制于理论研究的滞后。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滞后于实践发展的理论则更有可能成为行动的阻碍。因此,思想观念和理论认识上的合理性创新发展,十分突出地摆在我们面前,成为必需面对的急迫任务。我们迫切需要通过开展茶文化理论研究,来复兴、引导、推动、深化茶文化发展,从而达到振兴茶产业的根本目的。四是茶文化所具有的“跨界融合”特征所致。关于这一点,笔者将在下文详细论述。

(二)“茶文化”概念和使用“泛化”现象之我见

笔者认为,对“茶文化”概念界定和使用中出现的“泛化”现象,可以从两个方面去加以认识:一方面,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种“泛化”现象确实给茶文化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由于存在“茶文化”界定不清晰、认识不到位、方向不确定、目标不准确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出现茶文化工作者关注范围太广、涉及领域太多、战线拉得太长、开展项目太杂,不能集中力量和优势办大事,一定程度上产生“低、小、散、弱”、重复建设、同质化竞争等状况,发展速度、发展品质、发展效果都有可能受到制约。尤其是极不利于打造具有鲜明特色和独特优势的“茶文化核心竞争力”,在与茶界内其他行业部门、茶界外其他文化行业部门的竞争中,难以扬长避短、脱颖而出、居于领先地位和不败之地。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更为清醒地认识到,这样一种“泛化”现象的内在成因中,蕴涵着茶文化不同于其他一些静态文化、纯理性文化、纯精神文化的不同之处。而这种不同,也正是它能够持续不断地得以创新发展的内在优势之所在。与哲学、历史学、文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国画、油画、雕塑等传统经典艺术不同,茶文化具有与其物质文化形态紧密相连的极强的实践性和时代性。茶文化的实践性包括这样一些内容:它来自于物化形态的茶叶,并以之为唯一性的基础;它与社会大众的品茗行为紧密相连,并以之为活动的载体;它需要通过冲泡、茶艺等技术、技艺的辅助,在生活实践中实现其内在的精神价值。正是这种极强的实践性,使得茶文化与现实社会、现实生活、现实人生密切关联,从而获得同样强烈的时代性。在当今这样一个文化、科技、资本、信息、网络交融共进的高新科技世界、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网络社会里,漫溢于社会和生活各个层面的茶文化,必然地会与文化创意、文化科技、文化金融、文化经济、文化产业等等最为鲜明的时代元素、时代风尚紧密相关,它们遭遇碰撞、交会融合,呈现出调适、互动、包容、分化、裂变、扬弃、更新等等多元态势,正可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对这样一种与实践、与时代紧密相连、动态发展着的文化,我们绝对不可以简单地、刻板地以单一的学科范式将其局限于学术研究领域,并因此枯竭了它来自本体本质特征和社会实践的强大生命力和创造力。

二、关于茶文化跨界融合特征的分析论证

关于茶文化的特征,许多专家学者都做过深入探讨,提出许多见解。比如,有的学者认为茶文化在整体上具有“综合性、民族性、地方性、传承性,还有社会性、集体性、类型性及播布性”①、具有“创造主体的多元性、历史传承的悠久性、表现形式的民族性、体系构建的完整性”,也有学者对茶文化的精神内涵作了分析论述,指出其具有“入世精神、乐道精神、和合精神”。②等等,此处不作一一列举。以上这些茶文化特性或特征的提炼,角度不同、方法不同、目的不同,结果也就不同。但提法虽异,却都各有道理。笔者在此不拟对各种提法的妥帖与否作分析评论,只从前述茶文化之“泛化”现象中,根据自己的粗浅认识和分析,提出前人尚未论及的茶文化“跨界融合”的特征,并将其视为茶文化的本质特征之一。此处所谓之融合,是指茶文化在理论与实践层面所具有的与相关学科、不同文化形式以及一些具体事项、行业、产业等高度融合的内在属性。具体来说,可以细分为以下两个方面的认识角度:一是从本质上来看,茶文化是多种文化、艺术、产业等交相融合的一种文化形态的呈现。比如,茶文化中,有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融合、各种社会阶层文化的融合、多种传统艺术形式的融合等等。二是从途径上来看,茶文化的融合特征通过具体途径得以实现。或者是与某一领域的直接融合,比如茶文化与歌舞艺术的融合;或者是作为平台或载体,促进其他文化艺术形式的融合,比如以茶文化为表现题材或消费需求,书法、绘画、诗词、篆刻融为一体,即促进了中国文人画的创作发展,也培育了书画交易市场。下面,对茶文化的融合特征,作一些具体论述。

(一)茶文化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融合

茶树的起源至少已有六七万年的历史,茶被人类发现和利用大约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利用茶叶和栽培茶树的国家,“茶的故乡”。茶文化的产生,基于茶的物质形态之上,没有茶的种植、采摘、加工、贸易和消费,就没有茶文化的出现和发展。茶自身属于自然科学和技术发展的范畴,是茶文化的物质载体,可视之为“皮”;茶文化属于人文社会科学范畴,是茶在文化领域的发展,可视之为“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因此,茶文化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融合。

(二)茶文化是社会各阶层文化创造的融合

一直以来,茶文化都不只是精英文化的专宠,也不只是大众文化的喜好,“柴米油盐酱醋茶”与“琴棋书画诗词茶”二语,十分生动地概括了茶文化形成于传统文化中的兼具物质与精神双重属性的地位,充分体现了社会不同阶层文化创造之间的融合。历史上的帝王将相、达官贵人、文人学士、高僧大德、大众百姓,当今社会从国家领导人到普通百姓,无不与茶文化有密切的接触和多方面的贡献。举例而言,宋徽宗赵佶十分喜爱茶叶,常和群臣“斗茶”,他曾撰有《大观茶论》,其中写有“茶之为物……冲淡闲洁,韵高致静”之句,可谓是对茶道精神的深刻体会和提炼。清乾隆皇帝曾写有众多咏茶诗篇,是中国历代皇帝中写作茶诗最多的一位,他多次巡游江南,册封御茶,推动了名茶的发展。东晋、南朝时,玄学盛行,江南士人好清谈之风,他们流连于青山秀水之间,以茶为伴,品茗畅谈,追寻玄远之境,抒发奇思妙想,在日常的茶饮中注入了精神的寄托和阐发。唐代茶圣陆羽著《茶经》,融儒家思想、佛道境界、歌、舞、琴、棋、书、画、月、泉、水、器等于茶道之中,对推动茶文化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茶文化与佛、道教两教,均有深切的渊源。在佛家看来,茶是禅定入静的必备之物。禅门认为茶有三德:坐禅时通夜不眠、满腹时帮助消化、茶且不发,因此饮茶是禅门修道的最好辅助。在道家看来,茶可助炼“内丹”,具有升清降浊、轻身换骨之功,是修成长生不老之体的好办法。禅门之中,不乏与茶有关的公案和活动,比如赵州和尚的“吃茶去”、至今已办六届的世界禅茶大会、赵州柏林禅寺净慧法师的生活禅等等,极大地丰富了茶文化的深刻内涵。茶文化与人间生活紧密相关,普通百姓、人民群众是茶文化最基本和最中坚的创造者,不论是与茶有关的乡风民俗,还是表现思想情感的茶歌茶舞,大多出自民间社会的创造。以陕西西安为例,此地早在唐代长安就出现了专卖茶水的茶肆。唐人封演在他所著的《封氏见闻记》中即记曰:京城长安开有多家“茗铺”售卖茶水。这种现象至今如是,茶馆遍布城乡,品茶之外,还有挂画、插花、说书、唱戏等活动,成为市民们进行社会活动的重要场所。茶客们在此提神醒脑、消闲遣兴、交流信息、收听新闻、洽谈生意。有的坐茶馆不是为了饮茶解渴,而是为了听评书艺人说书或听曲艺演唱,这叫“吃书茶”。有的在茶馆调解民事纠纷,一边饮茶,一边述说事实经过、讲清各自的道理,由调解人评理。调解人作出仲裁后,茶钱全由输理的一方支付,这叫“吃讲茶”。人们以茶馆为平台、以饮茶为媒介,发展出茶礼、茶俗、茶曲艺、茶歌舞等等茶文化事项。浙江音乐家周大风创作,蜚声中外、受到总理重视喜爱和亲自关注的《采茶舞曲》,就来自于流行于南方产茶区的我国民间歌舞体裁和浙江泰顺茶农的劳动实践,是国家领导人、艺术家与茶农共同创造、推进茶文化发展的典范之作。

(三)茶文化是我国经典传统艺术形式的融合

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丰富多样,成就光辉灿烂。其中,诗词、书法、绘画、戏曲、青瓷、园林等等,都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取得了世界性影响的独特创造,它们都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且以诗文、书画为例,看一看他们之间的会通与融合。以诗文论,唐代诗人卢仝有七碗茶歌:“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至今仍是推崇茶叶的最好文字;北宋苏轼有“活水还须活水烹,自临钓石汲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的诗句(《汲江煎茶》),写尽诗人在月明之夜用瓢汲取江水烹茶的情趣;清代著名小品文作家张潮有《中冷泉记》,极写茶人对泡茶之泉水的讲究。以书法论,著名的茶帖有唐怀素《苦笋帖》、宋苏轼《啜茶帖》、宋蔡襄《精茶帖》、清金农《玉川子嗜茶帖》等,均为名家名帖。以绘画论,著名的茶画有唐周昉的《调琴啜茗图》、元赵孟頫的《斗茶图》、元钱选的《卢仝煮茶图》、明丁云鹏的《玉川烹茶图》、明文征明的《惠山茶会图》等等,可谓多至不可胜数。这些中国传统艺术的经典之作,以茶文化为题材,赋予了茶文化以文心、诗性、画意、才情、意趣、风骨、神韵,将它升华到一个品质非凡的审美境界。同时,这些艺术形式也凭借着茶文化的承载,生发出各自蓬勃的生机,产生出众多脍炙人口的佳作。正因为有了如此和谐的交相辉映,我们今天方才拥有了这样一个具有中国独特文化内涵的、华美多姿的茶文化传统。

(四)茶文化是相关文化产业之间的融合

在中国,茶叶是一个重要产业。在清代,茶叶关税收进对清政府的财政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贡献极大。根据东印度公司档案记载,1817-1833年间,广州口岸出口的茶叶,占出口总货值的60%左右。鸦片战争后,直至19世纪中后期,茶叶一直是中国占第一位的出口商品,其出口值在有些年份甚至占中国总出口值的80%以上。在19世纪,中国全部出口商品所换得的外汇52.7%来自茶叶;全部进口商品所需的外汇51%靠茶叶支付。即使在英国对华大量输进鸦片后,中国茶叶出口的上风仍可以使中国对外贸易保持顺差,基本能弥补因鸦片进口而造成的大量白银外流。1880-1891年,清政府茶叶关税收进总计5338.9万两,年均449万两,相当于同期海关出口税收的55.4%左右。清政府从茶叶贸易中得到了巨大收益。①“2008年以后,我国茶园面积和茶叶总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目前全球茶叶产量330万到350万吨,中国占130多万吨。”②巨大的茶叶经济支撑起了茶文化的发展,并使它与产业经济密切相关。历史上的茶文化在文人雅集、茶馆茶点、歌舞表演、民俗传承等等活动中发展,其中不乏市场运作、产业经营的因素和成分,形成了不同文化艺术形式在市场环境里互为依托、支撑发展的局面。在今天文化发展观念日益更新,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文化产业受到高度重视的时代氛围里,茶文化跨界融合的特征天然地符合于文化产业所具有的开放融合特征,具有产业化运作的先天基础。我国“十二五”时期重点发展的演艺、娱乐、文化旅游、工艺美术、动漫、游戏、网络文化、数字文化服务这些文化产业门类,都与茶文化有可相对接之处。文化部2012年2月23日《“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提出我国“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是:“促进文化与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工业、建筑、会展、商贸、休闲等行业融合,提高国民经济的文化附加值。……打破文化产业门类的边界,促进不同文化行业之间的联姻融合,整合各种资源,延伸文化产业链。”只要我们积极开展理论探索和实践运作,一定能在茶文化的平台上,在“打破文化产业门类的边界,促进不同文化行业之间的联姻融合,整合各种资源,延伸文化产业链”方面,走出富有实效的创新发展之路。

(五)茶文化是世界范围内不同文化融合的桥梁和载体

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中国茶文化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步伐,走出中国、走向世界,传递着中国的形象和理念,也与世界人民的生活需求和文化精神相融合。如杭州的径山寺被称为日本茶道的发源地。早在南宋时期,日本南浦昭明禅师到径山寺学佛取经,学成后将径山寺种茶技术、制茶技术、茶宴礼仪和茶具一起带回日本,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和发展了日本“茶道”;日僧圆尔辨圆修行回国后,开创了多处名寺,并依据带回的《禅苑清规》制定了《东福寺清规》,其中包括严格的茶礼;日僧荣西在深研了陆羽《茶经》后,写作了日本历史上第一部饮茶专著《吃茶养生记》,茶道逐渐在日本上流社会风靡,并最终普及日本全国。在当今,2003年11月,在法国茶文化协会和法国里昂市政府共同举办的“中国茶文化节”期间,茶艺表演在市政厅举行,300多位政府官员和文化名人到场观看中国茶艺表演。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茶文化既是各国茶文化的摇篮,也是世界文化交流的纽带和桥梁。

三、基于跨界融合特征之上的茶文化当代核心理念探讨

(一)关于茶文化概念、内涵的简要界定

目前关于茶文化概念及其内涵的定义,主要有“茶在被应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和社会现象”①和统揽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者两种观点②,分别代表了茶文化概念界定中狭义与广义的两个范围、两种认识。陈文华从一般的“文化”概念入手,梳理出了茶文化内涵所应包括的物态文化(人们从事茶叶生产的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制度文化(人们在从事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行为规范)、行为文化(人们在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约定俗成的行为模式)、心态文化(人们在应用茶叶的过程中所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观因素)四个层次。他认为,茶文化学应该结合“物质文明”,同时将研究重点放在过去比较薄弱的第三、第四两个层次,也就是狭义的茶文化。③笔者吸取以往各家所论,结合前文所论之茶文化跨界融合特征,将茶文化的概念和内涵具体展开为以下几个部分:(1)茶文化的核心部分,即指由茶而生的哲学、伦理、宗教层面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价值观念如茶道精神等内容。(2)茶文化的主体部分,即指由茶而生的社会生活层面的民风、习俗、礼节、茶艺、文学、艺术、工艺如茶歌舞等内容。(3)茶文化的相关部分,即指茶文化在市场经济层面的运作、活动、业态如茶文化园区、茶文化节会、茶文化博览展示、茶文化旅游等内容。(4)茶文化的理论研究部分,即指专家学者对茶文化现象的研究和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学科建设活动。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茶文化的概念定义和内涵界定上,一方面,应该明确地把精神文化方面的内容作为茶文化概念和内涵的主要部分,这是茶文化的主体;另一方面,也要充分考虑其跨界融合的本质特征,将市场与产业运作方面的相关内容也需适当考虑在内,避免过于机械地将其局限于精神文化或文化学科范畴之内的认识和做法,综合把握,统筹发展。

(二)“清”“敬”“和”“美”:对茶文化当代核心理念的感悟和认识

茶文化植根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土壤,她的跨界融合特征,使她既与中国经典传统文化艺术相互交融,更与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日常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她历经陶炼而升华至天人合一的哲学境界,升华出极具中国特色的茶道精神。在中国茶文化发展史上,陆羽的“精行俭德”、庄晚芳的“廉美和敬”、日本茶道的“和敬清寂”以及“理”“融”“静”“正”“真”等等,都是有关茶文化精神实质或称茶道精神的深刻阐述。生生不息的传承弘扬和与时俱进的开新造大,是文化传统得以绵延不绝的重要原因。茶文化的历久弥新,其因也在于此。在21世纪的今天,如何继承优秀的茶文化传统,赋予其适应时展所需的新鲜元素和发展动力,是茶文化工作者需要面对的课题和理应承担的责任。为此,分析当代社会发展现实状况,根据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结合茶道精神、茶文化价值理念与时俱进发展的角度来认识,在此提出“清”、“敬”、“和”、“美”的茶文化当代核心理念。具体地说,所谓“清”,是指与茶叶、茶饮相关的清茶、清醇、清淡、清香,与情操修养有关的清心、清静、清纯、清净、清平、清雅、清逸、清高,与从政为官相关的清白、清风、清正、清廉、清官、清誉。“清”是茶的基本特征和人的基本品质的充分体现,一个“清”字,可以涵盖以往学者曾有提出的“德”“俭”“廉”“正”“静”“真”等多种内涵。所谓“敬”,是指人与人之间互相敬重、互怀敬意、相敬如宾的友好关系;是指人对自然、对规律和对历史、对人民的敬畏之心;是指人所应该具有的尊老爱幼的敬爱之情。一个“敬”字所体现的,是茶之于礼的价值和人行于世的守则。所谓“和”,是指基于茶文化“清”的本质和“敬”的理念之上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己的和谐关系。茶饮、茶品涉及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节庆和人生礼仪的各个方面,茶中的生活,不仅只是物质享受,更讲究的是人与人之间和谐交往的规矩守则;从落到实处的角度来看,“精行俭德”、“廉美和敬”,大都关乎人与人、人与社会间社会往的尺度,大都是从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中来。茶中的生活,不仅只是个人修身养性,更讲究的是社会和谐运行的内在秩序。一个“和”字所体现的,既是茶道,也是人道和社会运行之道。所谓“美”,既指茶叶的色香味形、茶园的美化、茶人的美意、茶境的美妙,更是生活美满、道德美好、人性美善的概括。一个“美”字,是茶文化追求的最高愿景,是茶、人、社会在天人合一的哲学境界上的共同升华。

中国茶文化论文范文第11篇

1.1 功夫茶文化的基本论述

中国的茶道虽然兴于盛唐时期,但是功夫茶到宋代达到盛世。宋代将品茶艺术传承下去并使之发扬光大。宋代文学家苏辙曾有诗曰:倾身事茶不知劳。由此可见功夫茶在宋代的地位。从宋代至今日一直最有名气的就属潮汕的功夫茶,所谓功夫茶,并不是一种茶叶或茶类的名字。而是指一种泡茶的技术手法。功夫茶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为这种泡茶的方式特别的讲究。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技术和手法,并且功夫茶讲求的更是一种精神和礼仪,这是一种学问更是一种功夫。

1.2 体验经济与旅游开发论述

国外关于体验经济的论述比中国提出的要早一些,波士顿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就提出了体验旅游的概念,并把此概念定义为了一种流行的消费行为,并在二十世纪末提出了体验经济是一种以客户为中心并反映人们消费行为和心理的第四个经济发展阶段。虽然中国在二十世纪末也曾提出过旅游体验的这一理论,但是至今还没有很明确的概念,那么在中国所谓体验旅游基本上指继观光旅游和休闲旅游之后的一种以追求快乐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同时也代表着旅游者的消费观念和心理的成熟。

1.3 茶文化旅游概况论述

关于我国茶文化旅游的开发问题的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宏观上茶文化的研究,我国有很多关于茶文化旅游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并也给予了一些解决方案,同时也预测了相关茶文化旅游开发的方向,并且也从各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另一方面是从微观的角度来研究我国茶文化旅游,此种方法主要是找到不同的地区做研究,并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进行研究,有茶文化旅游的地方也都有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其成果却是有好有坏,所以,有关专家就要更深入的研究我国茶文化旅游业产品和模式的开发了。

2 体验经济理论背景下功夫茶文化旅游开发的现状

2.1 国内体验经济理论下的茶文化旅游的研究现状

我国在提出发展经济茶文化旅游策略的同时将我国功夫茶文化和体验经济理论相结合,并深入研究茶文化关于体验的各种功能,例如,休闲娱乐功能、健身体验功能、审美体验功能等等。并在茶文化旅游开发的过程中,避免狭义的开发,应当给茶文化旅游构建一个积极并广阔的平台,并利用旅游业更好地去继承和发扬我国功夫茶文化。

2.2 我国功夫茶文化旅游开发问题的分析

自改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发展较为迅速,我国功夫茶文化也是比较受欢迎,但是,在茶文化和旅游开发上还是不可避免的存在这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2.1 旅游规划开发者没有更深层次挖掘我国的茶文化。我国功夫茶文化承载着我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民族精神,但是,我国茶文化旅游开发商并没有足够的了解我国茶文化的内涵,同时研究挖掘的力度也是不够,所以推出的茶文化旅游产品就总会有一些问题,例如,旅游产品茶文化含量少、没有足够的文化特色、主题和品牌也不是很鲜明等;还有因为旅游规划者和开发商们没有足够的创新的意识,所有的旅游项目都存在一定的雷同现象,很多的就是购买茶叶和游览观光等项目,不能满足游客的体验心理。

2.2.2 旅游规划开发者不够重视游客的参与心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游客们在旅游的过程中更希望旅游项目积多种多样又要很有特色,在体验经济理论的背景下,游客们更想进行具有体验性的消费,但是我国旅游规划者和开发商并没有很重视游客们的参与心理,有些开发商只是为了营利,让游客不停的购买茶叶,但是,旅游六大要素中,除了食、住、行、游、购之外,还有娱,所以,开发商们要以长远的眼光来看,多多重视一下游客们的参与心理。

2.2.3 旅游资源开发的整合度低并宣传力度也不够。茶文化旅游开发的主要目的就是把中国的功夫茶文化继续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的同时做到提高历史文化的经济价值,但当前的旅游开发商对于茶文化这个资源开发的力度不够,整合度也比较低,没有很好的将茶文化和当地的民族风俗文化联系在一起,这样就很难使我国经济、环境、文化和社会效益进行有效的统一,对我国功夫茶文化的开发力度不够,这就很难使产品和项目丰富起来,从长远利益上来讲,这将难以使我国茶文化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

3 体验经济理论背景下功夫茶文化旅游开发模式探索

3.1 增强功夫茶文化旅游体验性

3.1.1 注重游客的参与体验性。我国传统经济模式下的茶文化旅游主要是大力度的开发旅游产品的功能,注重产品的包装从而走价格的路线,而现在体验经济理论背景下,我国茶文化旅游的开发就要从生活的角度出发,要更注重游客的参与度和感官体验度,从这个角度来改变传统的消费模式,并更好地开发茶文化旅游的项目和产品。然而,在体验经济理论的背景下不能把每个旅游者都当作是消费者来看,而是要以消费者为中心,让消费者体验消费的过程,满足他们的参与体验度。

3.1.2 丰富体验活动的内容形式。茶文化的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不能仅停留在场景化的体验上,还要利用历史的真实再现和人文构造等一些科技手段,把地方的民俗民风融合进来,提高茶文化旅游的吸引力。同时还要在茶园、茶博物馆和茶楼的基础上融合其他的文化元素,例如,让游客参与在茶园中管理,游览的过程中也可以进行采茶的项目、在茶楼喝茶的时候,表演一些当地民族的舞蹈、歌曲或者是古典乐器,让游客们欣赏,这样就有利于旅游的回头率的提高,从而,更进一步的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2 开发茶文化旅游创意新模式

3.2.1 文化主题以及文化创意模式的开发。在体验经济理论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游客钟情于文化主题和文化创新模式的旅游了。在茶文化旅游的规划的开发中我们也可以参考这种旅游模式,在以功夫茶文化为主题的同时,可融入其他的休闲娱乐以及养生文化等因素进去,让游客们以体验为主,从而获得独特的功夫茶文化上的体验,同时更要注重文化创意的开展。我们可以利用高科技的手段来进行茶文化和民族文化的整合,再加工,例如,可以借助高科技灯光舞蹈美化的技术,将功夫茶文化更生动、更实在地展现在游客面前,做到创意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完美结合。

3.2.2 现代商务度假以及养生健康模式的开发。功夫茶文化既可以养生又可以怡情,所以,茶文化的旅游就可以融入现代商务度假和健康养生的旅游模式了。由于现在人们的生活步伐过快,压力也比较大,所以,就需要依托空气清新和风景怡人的茶文化旅游这一项目来缓解人们的压力,从而达到养生的效果。

3.2.3 以故事为主题的旅游模式的开发。这种模式一定要有一些娱乐性质,可以结合功夫茶文化的历史和传说并结合茶区的自然风光,构建一个具有戏剧性的故事,从而在表现茶文化主题的同时也可以做到丰富茶文化旅游的内容。

3.3 构建功夫茶文化旅游开发新平台

3.3.1 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步发展。因为茶文化的旅游资源多在高山地区,有可能交通和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还不够完善,所以在茶文化旅游开发之前就要争取政府进行一定的财力和政策的支持,在初期设施完善的条件下才可以吸引一定的游客量来旅游观光。

3.3.2 加强功夫茶文化旅游的特色开发。例如,开发具有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尤其是有名有优质的特产。从而丰富旅游市场的发展,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另外旅游开发商和旅游企业不要只受利益的驱动,对景区过度开发,这样会造成游客体验的负面影响。所以,茶文化旅游可以在特色文化建设上来避免开发商的过度开发。

3.3.3 注重旅游区宣传力度的加强。我们可以利用各种合理的手段来进行茶文化旅游的宣传,例如,在电视台播广告、杂志宣传、利用网络进行宣传、分发旅游小册子或者是举办一些茶文化旅游节等。还可以找明星代言扩大景区宣传的影响力。

中国茶文化论文范文第12篇

1从概念辨析茶学与茶文化的关系

茶学:园艺学的分支学科。研究茶树的栽培、繁育、制茶,茶叶质量及其审评、检验方法,茶销售、流通学等经济活动以及茶文化[1]。

茶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围绕着茶叶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茶文化的概念虽然笼统却一揽无遗。茶学概念在“园艺学的分支学科”的定性上,毫无疑问比茶文化概念要狭窄得多,如果从概念范畴的大小出发排序,茶文化理所应该凌驾在茶学之上。但是,茶学概念在定性之后,又用例举的办法将概念具体化,而例举出来的相关研究方向远远超出了园艺学范畴。如果将这些研究方向分别放入所属学科分类里,对于茶叶经济活动的研究恐怕要列入属于社会科学的经济学中,更何况最后还加上了茶文化,关于茶学与茶文化的关系问题再次埋下了伏笔。

文化概念有多重含义,人们对文化的理解以及使用文化概念时很容易产生歧义。对于文化的理解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主张文化包含人类所有文明成果,也就是上面茶文化概念所依据的大文化观。第二个层面将文化限定在精神成果上,而第三个层面则进一步缩小到文学、艺术、音乐等范围,在现实生活中一般使用第三层面来理解文化。从茶学定义的行文上看,最后所提到的茶文化与自然科学、甚至与社会科学也是并列关系,可见是指茶的文学、艺术、音乐、戏剧等最高雅的精神成果,是最狭义的理解方式。如果理解例举方法不可能周全的局限性,“茶学是关于茶叶的学问”,茶学与茶文化就成了完全同等的概念,只不过,前者以研究对象的茶统合所使用的理论与方法,后者以各种理论与方法研究同一个对象——茶。

茶学与茶文化的重叠冲突有一个过程,主要反映在茶学概念的出现及迅速扩张上。在使用茶学概念之前,主要使用茶业的说法,王泽农[2]阐述其定义:茶业是为获得饮料茶叶而进行栽茶、制茶、茶叶销售等经济活动的农业生产分支部门之一。为了发展茶叶生产,获得高产优质的原料和制品,需要研究培育茶树优良品种、茶树栽培和茶园管理措施,还要研究茶树生物学、茶叶生物化学、茶树病虫害防治和采茶、制茶技术及茶业机械,研究、制订茶叶审评和检验方法。对茶业政策和销售、消费等经济问题的探讨,兴办茶业教育培养茶业专业人员,都是发展茶业不可缺少的工作。

上述茶业的定义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相距十来年后的茶学定义最大的区别就是增加了茶文化的内容。这十来年,正是茶文化宣传活动最欣欣向荣的时期,结果之一就是引起了茶学的关注,呈现出统合茶文化的强烈意欲。可是新兴的茶学一方面明确学科性质为园艺学,另一方面却将学科范围扩大到整个围绕着茶叶而形成的人类文明成果,不仅超出农学的范畴,甚至连自然科学也无法涵盖。茶学概念的这种矛盾表面看来是茶学界尚不明确自己的研究范围,根本的原因是茶学是一个横向应用型学科,本来就具有在研究与教学中涉及大量的基础理论学科与其它应用学科的特点。伴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提出不同的课题,茶学的范围逐渐扩大,主导学科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序位变化或更迭,已经被普遍承认是茶学重要组成部分的茶业机械、茶业经济就是最典型的例子,现在又想收编茶文化。

茶学对于茶文化的吸收非常积极,上述茶学概念在一定程度上指导着茶学研究者的实践活动,这个实践活动不仅表现在一些茶学学者研究茶文化课题上,而且更主要的方式是在农学或者说园艺学的学科平台上培养茶文化研究生。同时,茶文化研究者对于茶学却体现了比较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在茶文化提起之初,王玲[3]就在《中国茶文化》中明确指出:研究茶文化,不是研究茶的生长、种植、制作、化学成分、药学原理、卫生保健作用等自然现象,这是自然科学家的工作;也不是简单把茶叶学加上茶叶考古和茶的发展史。我们的任务,是研究茶在被应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和社会现象。

就是说在拥有无所不包容的茶文化概念的同时,茶文化研究却是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范围内展开,这个矛盾或者说差异建立在文化概念的广义与狭义的区别之上,而这个广狭兼具的思考方式也指导着茶文化研究者心态平稳地选择自然科学以外的课题。下面看一下《辞海》中的文化定义[4]: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巨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在有阶级的社会中,它具有阶级性。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通过民族形式的发展,形成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的连续性,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连续性是文化发展历史连续性的基础。

狭义的茶文化除去了广义的前半部分,仅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围绕着茶叶所创造的精神财富。茶文化学者拥有这两个茶文化概念,分别应用于认识理念与研究实践两个不同的层面。茶学学者中同样也有两种主张与实践,或积极参与茶文化研究,或主张茶学不应该把茶文化纳入研究范围。在提出进一步的意见之前,先从文化的分类与结构理论出发探讨茶文化研究的基本属性。

2从文化的分类与结构理论看茶文化研究的属性

按照文化的分类与结构理论,文化由物质生产文化、制度行为文化和精神心理文化等三个部分构成。落实到具体文化项目上面时,同样可以进一步细分为这三类。拿茶文化来说,首先它是一种物质文化,种植加工技术是基础,同时,茶文化也拥有榷茶专卖、吃讲茶等制度行为文化和诗词歌赋、赵州吃茶等精神心理文化方面丰富的内容。广义的茶文化涵盖所有的人类围绕着茶而创造的所有文明成果,也就是以上所说三个部分的文化的总和,狭义的茶文化指的是后两个方面。茶文化的物质文化基本属性决定了它与其它以制度行为文化和精神心理文化为特征的文化项目相比具有更强的实践性特征。这种文化结构与人类知识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分类有着相当程度的对应性。

传统茶学以茶树种植、茶叶加工、深加工产品的研发以及基础理论研究为主,是中国现在唯一一个以单种作物命名的二级学科。广义茶文化中的物质生产文化的部分就是其研究范围,中国有着相对强大的科研、教学队伍。不过在一般所说的茶文化中不包括这一部分。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了各种规章制度,形成了各种风俗习惯,构成了人类的制度行为文化。茶叶的经济、经营、近期尤其成为热门话题的绿色壁垒等法律问题属于制度文化。而围绕着茶叶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一系列风俗习惯、应用方式则属于行为文化。中国在饮茶习俗形成之初,茶就是一种经济作物,并且迅速发展成国际贸易的重要商品,在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特色的中国,类似茶叶的商品并不多见。早在第一个高校的茶叶专业的复旦大学茶叶组,就把茶叶贸易列入主要课程。上世纪八十年代,各校茶叶系大多开有经济类甚至管理类课程,安徽农学院还设立了茶业经济贸易专修科,可见茶叶专业的学者拥有注重经济贸易的传统。但是学术背景是农学,相对缺乏经济学或管理学的系统修养,二十多年以来,对于中国茶业的发展没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另外,在这近二十年里,茶业的发展变化非常大,在餐饮、旅游等行业开拓了前所未有的市场。既有的茶文化产品需要维护、提升,更需要开发量多质优的茶文化产品。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管理学等是相应基础学科,大多直接与茶文化产业相关。

制度文化有意识形态的基础,行为文化则有社会心理文化的根底,两者组成精神心理文化。哲学、文学、历史学、心理学等是相应基础学科。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长期孕育而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宗教感情、民族性格等因素构成了精神心理文化。精神心理文化反映了人的内心世界,隐藏在文化的最底层,由于远离经济基础,无形无色,往往被人们忽视。但是,就是因为精神心理文化所处的位置,使得它成为人类文化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部分。文化产业的源泉就在这里。要想开发一个成功的茶文化产品,要想提升一个茶文化产品,不把精神心理文化作为其出发点,恐怕只能停留在空想的层面上,不可能成为有生命力的合格产品。在当今中国“科学主义”占绝对优势的时代,真正认识到精神心理文化重要性的学者屈指可数,最普遍的现象是抽象地肯定,具体地否定。毕竟是“文化人”,没有裸地否定文化的勇气。茶界更是以文化实用主义为理所当然的指针,把“文化为经济服务”奉为颠扑不破的真理,指导科研和教学。

从以上文化的分类与结构上可以看出,虽说是建立在狭义的文化概念之上,但是茶文化仍然包含了制度行为文化和社会心理文化两大部分,对于这些文化的研究涉及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各种基本理论与方法。从茶文化学科的性质上看,可以得出完全一致的结论。茶文化研究作为横向应用型研究,在理论上可能使用所有的基础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在实践上则视课题性质和研究者所属学科而定。因此,无法用现在通行的一、二级学科的分类方法为茶文化定位。

3从严密分工回到学科协同

茶学是中国学科分类的产物,是中国教学、科研的传统。茶文化则从人类文明成果的角度审视茶叶,对于中国茶界来说是一个崭新的认识方法。茶学学者已经意识到文化在茶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尝试吸收这些内容。而茶文化研究也同样意识到茶学基础的不可或缺,于是在茶文化研究中也在理念上将茶的自然科学研究纳入自己的范畴。学科重组也好,学科内涵外延的扩展也罢,这些努力在理念上应该得到鼓励。然而,茶学与茶文化的学科基础完全不同,在学术分工日益细致化的今天,无论是研究机构还是研究者个人,想做这种跨学科的学术研究不说是不可能的,至少是很困难的。因此,茶学可以在理念上包含茶文化,就像广义的茶文化包含茶学一样,在学术上关照茶文化,却不宜以现有研究者的知识结构直接从事茶文化研究。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茶学的学科属性,把研究范围限定在自然科学范畴是明智的选择。这样一来,茶学与茶文化也就成为互补的关系。

同时,必须明确的一点是茶学孕育了茶文化,因此第一批成绩卓著的茶文化研究者是茶学学者。“新学科在生长初期往往是寄生性的,其价值信念需要从其他较成熟学科领域里获取,并始终受着社会文化的影响,学术自主性和独立性始终是相对的。”[5]

茶学学者提出茶学不应该把茶文化作为研究方向,从正面看是对与茶文化研究的尊重与发展成果的肯定,觉得茶文化已经达到独立发展的程度,应该离开哺育他的茶学,因为他们的学科基础完全不同;从反面看是对与茶文化研究的批评与激励,茶文化研究的水平还没有达到与茶学平等对话的程度,通过分离手术培养自主能力,促使茶文化走自己的发展道路。

在茶叶研究中专业的精细分工是茶叶研究成熟的标志,茶叶研究属于横向应用型研究,如前所述涉及大量的基础学科,在精细分工之后,各学科的研究将会出现更加迅猛的发展,进而产生学科协同效应,可能获得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这种效应具体表现为不同学科之间日益交叉、渗透、融合,即通过知识对流、模式组合、方法碰撞等,形成学科的协同共生效应。”[6]

茶学与茶文化的相互关照已经为产生协同效应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原则上不存在观念上的隔阂,前提是茶文化研究需要进一步学术化,尽快建设到能够与茶学对话的程度。教育学学者罗云把学科协同效应分为三种类型,最后从这三种学科协同效应展望茶叶研究的未来,尽管展望得太远了一点,就看作一种激励吧,以结束本文。

第一,学科综合效应。茶叶研究使用了各种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吸收各种学科的长处,从具体课题出发,积累大量不受学科拘束的研究成果,一旦这些成果自成体系,新的学科也就应运而生。茶文化作为学科尚未形成,学科综合效应的成果既可能是茶文化学科,也可以是综合了现在茶学与茶文化的新学科。

中国茶文化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茶叶广告;英译;策略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有着悠久的饮茶文化。古代时期,茶叶是中外交往贸易的主要产品,海外诸国均以获得中国的茶叶为荣。而现在茶叶市场上,各国的茶叶品牌充斥其中,中国茶叶要想占据一席之地,不仅要提高茶叶质量,更要加强茶叶的广告宣传。茶叶广告就是茶叶的一面旗帜,它不仅标识了茶叶的品种、产地、特性,更加诠释了茶叶的文化内涵,是茶叶销售的先行者。成功的茶叶广告翻译不仅要准确地翻译出茶叶广告的汉语表达意思,更要结合中外文化差别,将茶叶所蕴含的的文化内涵传达给国际消费者。

1茶叶广告翻译中的指导原则

1.1目的论

1971年德国功能主义学派的卡塔琳娜•赖斯最先提出了功能主义理论,他将文本功能作为翻译评价的价值标准,即从原文、译文两者的功能评价译文的翻译质量。之后赖斯的学生进一步发展了功能主义学说,提出了“目的论”的概念,认为是整个翻译的结果和成效是由整个翻译行为的目的决定的。后来各个学者又在目的论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完善,认为翻译是一种为了特定目的而设计的行为,而且还必须遵循忠诚性原则,让在现实中客观存在的不能进行交流的语言实现顺利沟通。总而言之,功能主义视角下的翻译就是指翻译是一种不同语言之间的交际,其目的是为了完成双方之间的交际沟通,最终达到相互理解。因此,翻译行为的过程最终是由翻译的目的决定的,也就是目的决定论。[1]在目的论指导下,原文在翻译中的地位不断下降,更加倾向于译文和译文读者,目的理论成为翻译学的最高原则。广告从广义上说就是通过付费方式向公众介绍产品、服务或理念的信息交流。茶叶广告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吸引人们注意,促进销售,进而获得经济效益。因此茶叶广告的英译也就是跨越语言和文化交流的障碍,在英语的语言文化中传播中国语言中的广告信息和祁使功能的行为。在英语语言环境中吸引消费者对中国茶叶的注意力,促成购买行为,才是茶叶广告英译的最终目的。[2]

1.2关联理论

关联理论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由法国心理学家斯铂佰和英国著名语用学家威尔逊共同提出的。关联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活动和交际都受制于关联,这反映到语言学中就是语境的认知定义取决于感知、记忆和推理的心理假设。人们认为交际成功的关键是实现最佳关联,即必须在交际双方共同的语言环境下找到最佳关联。在语言交际中追求的并不是最大关联,而是要用最小的认知努力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1991年Crutt将关联理论运用到翻译中去,他将翻译看成是一个动态的行为过程,把目光集中在翻译者的思维和心理活动上。Crutt的关联理论将翻译行为从整个静态的硬性翻译中解脱出来,开创新的研究范畴,开始注意原语文本与目的语在交际中的语境效果,同时强调翻译者的心理过程对整个翻译的效果叶起到一定的效果。他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付出的认知努力和语境效果也成正比的,要采取适当的翻译方法找到原文本与译文语境的关联性。由于语言语境、情境语境、文化语境和语用语境的差别,导致原作者和读者在交流上有一定的障碍,读者可能无法与原作者的假设产生共鸣。译者作为原作者与读者之间交流的中介,必须要对原语和译语的差异进行正确的估计,找到二者的相同之处。[3]

2茶叶广告英译的现状

2.1茶叶广告缺乏品牌优势

纵观国际市场上,各国的茶叶品牌在销售上都超过了中国,而中国茶叶虽然作为茶叶故乡,销售情况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是中国茶叶存在着有名茶无名牌的情况,茶叶的广告宣传并没有建立起中国茶叶的品牌效应,中国茶叶品牌在国际销售市场上混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国茶叶的销售。中国茶叶大都是以地方命名,形成了茶叶的区域品牌,如西湖龙井、武夷岩茶、庐山云雾、洞庭湖碧螺春,这些都是地方名茶。[4]但是一种区域品牌下仍然有好多种茶叶系列,同一种区域品牌的茶叶也有可能出自不同的企业厂家,这就造成了茶叶品牌的混乱。人们只知道西湖龙井是好的,但并不是所有的西湖龙井的茶叶品质都是一样的,不同的企业生产、加工、包装,都会影响到茶叶的质量。这样质量好的茶叶、质量不好的茶叶同时使用一个区域茶叶品牌,无形中对茶叶品牌有所损害。有的人可能买过一种质量不好的西湖龙井,转而对所有的西湖龙井都形成偏见,认为西湖龙井质量也就那样。这样的茶叶广告在中国本土市场上都没有区分度,翻译成英文,再加上语言文化的差异,使得中国的茶叶品牌在国际市场上也就更加没有品牌辨识度。

2.2茶叶广告翻译不准确

一般的广告用词都比较艺术化,尤其是茶叶广告,因为茶叶浸润了几千年的中国历史,所以在茶叶广告词的编辑和设计上总爱加入中国古代的传统元素,尤其在遣词造句上讲究文雅和对仗,这样才能更好地突出茶叶的文化内涵,进而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促进茶叶销售。但是,这样的广告词在英译过程中难度比较大,有一些中文的遣词造句在中文语言的表达中是简洁精炼的,但是在英语语言的翻译语言中就需要一大段的文字进行描述,造成茶叶广告在英译中的冗长繁琐。其次,就是中国的茶叶品种众多,即使是同一茶叶品种,其在颜色、形状、味道、口感等方面也有细微的差别。在茶叶的中文广告词中通常都会对茶叶的口感、味道进行描述,但是,在英文的广告词翻译中,就不可能准确表达出广告设计者想要突出的重点。例如,仅是茶叶的香味就有浓香、清香、醇香等多种词汇描述,而在英文翻译时,对茶叶香味的翻译总不能准确的译出,即时是能译出,有时也需要一大堆修饰语进行补充,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茶叶广告词的表达能力。

3茶叶广告中的英译策略

3.1删译法

删译法一般用在广告的正文翻译当中,具体地就是指在广告翻译时,将不符合译文语言规范的或达不到促销效果的丧失语言文本功能的广告词进行删减,进而增强产品的促销宣传,强化企业理论和企业文化。例如中国人在消费过程中非常注重信誉,因此在广告语中就会市场突显出来。在茶叶的广告宣传中也惯用“信誉第一,顾客至上”。这在中文广告词中一种很有噱头的标语,但是这翻译英文并没有什么特别吸引人的。而且西方人在购买茶叶时更加注重茶叶的口感和品位,这样的广告词就会显得啰嗦。相比之下,如果能够用英文讲茶叶的性能、口感等实用价值凸显出来,会比较吸引消费者的注意,为消费者选择提供更加明显的提示。

3.2直译法

直译法就是在确保句型结构和语法正确的情况下,译文的表述尽量与原文保持一致。直译法一般运用在目的语与原语之间有文化相通处的基础之上,让人由广告语产生联想。诸如武夷岩茶就翻译为RockTea,武夷岩茶生长在岩石之间,自然健康,形成了一股岩韵,而在西方文化中岩石也是顽强、振奋之意,将武夷岩茶进行直译,更加贴合中西方共同的审美需要。黄山毛峰、玉露、白牡丹等茶叶名称在翻译的时候由于中西语境在表达效果上没有太大出入,所以也直接采用直译法,翻译为YellowMountainFuzzTip、JadeDew、WhitePeony。而且这样的直译达到了最佳的关联效果,用最简洁的表达方式让人们获得认知上的认同。而有的虽然没有实现最佳关联,但是却用直译法获得最大关联,这样的营销宣传方式在广告翻译中也是常见的。如人们耳熟能详的功夫茶翻译成英文为KongFuTea,让功夫茶借助中国功夫的名声走俏市场,实现了茶叶销售的最大价值,但实际上中国本土的功夫茶主要是针对制茶的过程和工艺而言的。这就在广告翻译中充分运用到关联理论和目的论原理。

3.3意译法

在茶叶的广告翻译中并不是所有的都能够直接翻译的,还有很多在中外语境下表达的意思完全不相同,这就需要译者找到其中的关联处,进行意译。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红茶的翻译,在国内,人们注重茶叶的汤色,因此茶叶的品种也以汤色的颜色命名,如红茶、绿茶、白茶等,而国外则注重茶叶本身的颜色,红茶在未冲泡之前都呈黑色,故而将红茶以为BlackTea。[5]而对大红袍的英译就不能直接译为BigRedTea,因为对于中国人来说,大红袍是一种耳熟能详的茶叶品种,但是外国人不了解中国的茶叶品种,不能从BigRedTea接受到任何购买的欲望,而且红色在西方人的眼中并不是吉利的颜色,这样的翻译反而会引起人们的厌恶。

4结语

总而言之,茶叶广告的英译不仅是简单的英语翻译,还涉及到文化背景、个人情感等方面的差异。因此茶叶广告的英译不仅是简单的直译入手,更要在目的论和关联理论的指导下,寻求原语和目的语之间的最佳关联,实现茶叶销售的盈利。

参考文献

[1]郝全喜.翻译目的论对改进英译茶叶广告的分析[J].福建茶叶,2016(2):41-42.

[2]刘晓梅.目的论与汉英广告翻译[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2):55-58.

[3]罗凌萍.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力[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7(1):37-38+85.

[4]张竹莉.浅析茶叶名称英译中的语用关联[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8(1):100-102.

中国茶文化论文范文第14篇

郭瑞民:要说本次信阳国际茶文化节和中国绿茶大会值得回味和总结的内容,我觉得起码有五点是以往历届信阳茶叶节不曾拥有的。

一是与会人员专业水准高。既然是国际茶文化节,总得有国际茶文化的巨头参与和捧场;同时得有中国重量级的茶文化级的泰斗陪同吧!本次信阳国际茶文化节和中国绿茶大会,不仅国际茶委会主席迈克尔・巴斯顿来了,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刘枫也来了。

二是主办方档次高、承办方专业层次高。这次信阳国际茶文化节和中国绿茶大会,真可谓是:主办方、承办方档次比前十七届又高了一个档次。除了由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外,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也参与到主办单位的行列里;同时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也参与到中共信阳市委、信阳市人民政府和河南安健广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单位的行列里。

三是国际性体现明显。一开始,我们市委、市政府还以为首届举办国际茶文化节很难彰显出国际性来。不仅国际性茶文化界的巨头和泰斗都来了,而且全世界35个国家和地区的各色人种茶叶界的精英们也都来了。

四是出席的党和国家领导人规格高、与会嘉宾高朋满座。全国政协副主席罗富和,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盛华仁出席开幕式,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汝岱向大会发来贺信。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刘枫,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监事会副主任张祥茂,河南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曹维新,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程锋,省政府副省长刘满仓,省政协副主席袁祖亮,十届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明义,河南省茶文化研究会会长亢崇仁出席开幕式。

国际茶委会主席迈克尔・巴斯顿、国际旅游营销协会主席阿尔弗雷德・杰斐逊、联合国粮农组织代表维多利亚・塞奇托莱科女士、美国茶叶协会主席约瑟夫・西姆兰尼、印度尼西亚茶叶协会主席阿提克・达马迪和斯里兰卡、土耳其、孟加拉、科特迪瓦、尼泊尔等35个国家的茶学界、茶经济界、茶文化界专家学者及部分国际组织官员、驻华使节和企业界人士应邀出席开幕式。来自福建省、浙江省、台湾、香港和我省兄弟地市的嘉宾出席开幕式。

五是开幕式内容丰富多彩。开幕式由市委书记王铁主持,由我省副省长刘满仓代表省委、省政府致辞,全国政协副主席罗富和宣布“中国茶都――信阳第十八届国际茶文化节暨2010中国绿茶大会开幕!”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盛华仁开启启动仪式。在信阳的市级领导都参加了开幕式。

记者:听郭市长一口气讲了五大点值得回味和总结的内容,仿佛还有更多回味无穷的内容没有讲出来。这就说明:信阳今年真正举办成功了一届国际性的茶文化节!接下来,请您谈一谈本届国际茶文化节和中国绿茶大会还有那些亮点值得特别推出?

郭瑞民:说起本届国际茶文化节,值得推出的内容很多,要说值得特别推出的我就选择一条说说吧!这便是在信阳举办的《2010中国鸡公山“茶与世界”高峰论坛》。这次论坛仍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共信阳市委、信阳市人民政府和河南安健广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开幕式由我主持。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李肇星发来贺信。河南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曹维新,中国港中旅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许幕韩,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秘书长吴锡端在开幕式上致辞。信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市长张春香代表信阳市委书记王铁发表了主旨演讲。

曹维新在致辞中代表河南省委、省政府,对本次盛会表示祝贺。他说,举办鸡公山“茶与世界”高峰论坛,是河南省委、省政府部署的一件大事,是茶乡信阳扩大开放的一桩喜事,是弘扬世界茶文化的一场盛会。他向与会嘉宾介绍了河南省委、省政府以建设国际论坛基地为平台,依托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生态禀赋,力争把百年名山鸡公山打造成为世界一流景区的重大举措。他相信,本次论坛必将对鸡公山文化旅游综合开发试验区的建设、对河南省茶产业的发展和壮大产生深远影响。

许慕韩向与会嘉宾介绍了鸡公山的主体投资方――中国港中旅集团参与河南旅游业和鸡公山建设的激情。他表示,“茶与世界”高峰论坛是信阳打造鸡公山论坛基地的一个起点,港中旅集团将尽快入住鸡公山,真正以主人翁的姿态切实承担起鸡公山开发建设的重任。

吴锡端在致辞中表示,本次论坛是信阳茶产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茶叶界的一件盛事。他介绍了我国茶产业发展现状,希望抓住机遇,把中国茶叶推向世界。他表示,相信通过鸡公山“茶与世界”这一国际性论坛的举办,信阳的茶香一定会飘满世界。

张春香在主旨演讲中以“茶是世界的传媒”为题,纵论茶是历史的传媒、文化的传媒、健康的传媒、友谊的传媒。小小一片茶叶,见证着历史,凝缩着文化,承载着健康,传播着友谊,可谓一片茶叶联接一个世界,茶文化对于陶冶人类精神和推动世界文化的开放和传播,起到了巨大作用。举办鸡公山“茶与世界”高峰论坛,就是借信阳毛尖茶这位友谊的使者,让大家更多地走进信阳、感知信阳,让信阳更快地走向世界、融入世界。

国际茶委会主席迈克尔・巴斯顿先生,国际旅游营销协会主席阿尔弗雷德・杰斐逊先生,美国茶叶协会主席约瑟夫・西姆兰尼先生,国际优质认证机构茶叶项目经理伊姆克・范・加赛尔特女士,法国茶文化专家、欧洲传统饮食艺术协会顾问芭芭拉・杜弗莱纳女士等国际知名茶叶专家,参加了本次论坛。此外,他们还围绕21世纪的茶产业、世界茶文化、世界茶业可持续发展的奥秘、全球茶叶可持续发展体系建设、中国茶叶在欧洲市场的发展概况等主题,在开幕式上发表了演讲。

在本次论坛会上,与会嘉宾围绕“茶与世界”这一主题,展开了反复论证和研讨。论坛结束后,嘉宾们还实地考察了信阳茶产业基地,观光游览了鸡公山风景区。

本次论坛吸引了国内外70多家具有广泛影响的新闻媒体竞相报道,人民网对本次论坛活动作了全程现场直播。

记者:真是一项值得特别推出的走向世界级的高水平、高规格论坛啊!下面再请您谈一谈本次国际茶文化节,取得了哪些不凡业绩和丰硕成果好吗?

郭瑞民:可以。要说本次国际茶文化节取得的不凡业绩和丰硕成果,应该说是多方面的。这里我仅从经济建设的角度来谈吧!4月29日下午,中国茶都――信阳第十八届国际茶文化节经济技术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在信阳唯一的四星级宾馆――阳光宾馆隆重举行,出席签约仪式的有来自美国及我国的香港、澳门、台湾、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地的100多名客商代表,参加项目签约的双方代表,我市各县区、管理区、开发区代表团团长和中外新闻单位记者们。

在签约仪式上,我们市共与国内外客商签约经济技术合作项目125个,总投资233.895亿元,其中客方投资233.695亿元。在主会场共签约项目84个,总投资197.548亿元;在河区分会场共签约项目29个,总投资31.167亿元;在平桥区分会场共签约项目12个,总投资5.18亿元。

在已签约的项目中,省外客商投资项目104个,总投资215.2亿元;投资在亿元以上的项目55个,总投资197.64亿元,占总投资的84.5%。在签约的125个项目中,工业类项目62个,总投资94.018亿元;农业项目11个,总投资14.756亿元;旅游类项目15个,总投资39.72亿元;基础设施类项目12个,总投资10.851亿元;物流项目11个,总投资31.7亿元;房地产项目14个,总投资42.85亿元。

记者:一听郭市长讲出今年信阳国际茶文化节和中国绿茶大会上取得的那么多累累硕果,我们记者们真的感觉很惊讶、很兴奋、很震撼!接下来,想请您谈谈成功举办中国茶都――信阳第十八届茶文化节暨中国绿茶大会的体会好吗?

郭瑞民:要说体会,我觉得主要是源自四个得益于。一是得益于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为确保本届茶文化节对外合作项目签约圆满成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除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茶文化节项目筛选、洽谈和签约工作之外,还就如何组织和实施好本届茶文化节项目签约仪式,多次召开了协调会议,明确责任和分工,切实为本届茶文化节取得圆满成功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是得益于前期工作的充分准备。从去年年底,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及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全市开展的大招商活动,认真策划了200多个招商项目,先后在“市政府公务网”、“豫商网”、“中国外资信息网”上,并将这些招商项目纳入了市政府招商引资四库平台。三月以来,我们又着手搜集、整理、筛选本届茶文化节拟签约项目,精选了50个项目,印制成中英文对照的项目册子,被王铁书记带到韩国、日本进行宣传推介。四月份,我们又从项目库中精选100个项目印制了1200份项目册子在节会上赠送散发。特别是在各县区、管理区、开发区积极组织洽谈和推荐基础上,确定了125个拟签约项目。这些扎实有效的前期准备工作,为本届茶文化节项目签约奠定了坚实的工作基础。

三是得益于多方的协调协作。本届茶文化节活动中,各县区、管理区、开发区及相关部门提前策划,认真落实工作方案,强化了纵向、横向的沟通和协调,扎实完成了各项规定动作。各方的主动积极和有效配合,为本届茶文化节的成功提供了强大的调控力。

四是得益于坚持务求实效的原则。在收集项目、项目、推介项目、签约项目等各个环节中,坚持务求实效的原则,严格把关,确保项目质量;在核定拟签约项目中,始终坚持“四不签”,即:3000万元以下的项目不签,本市合作项目不签、非合同项目不签、与“会”、“5+2”等活动重复的项目不签。这些原则的坚持,提高了本届茶文化签约项目的针对性和成功率。

记者:最后,请郭市长谈谈下一步继续举办好信阳国际茶文化节的设想和展望好吗?

中国茶文化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传统茶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域问题;对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对大学生进行针对性影响,帮助青少年形成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道德标准,对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国家核心价值观的传达有着决定性意义。针对大学生传统茶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研究是针对高校新课程改革出现的不同思路,是基于民族文化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关系衍生出的内容,研究内容更加具体,拥有更强的可操作性。本文主要从论域、论域问题及对策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在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与现代教学实践结合,确保学生通过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了解传统茶文化,使我国传统茶文化焕发全新活力。在思想政治课中不断加入新的文化元素,在优化课程结构的同时增加学生对课外知识的掌握量,有助于学生形成符合核心四项要求的“三观”。

1大学生传统茶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论域

我国传统茶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主要集中于:思想政治教育史、传统茶文化传承与两者内在联系三大论域。

1.1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史

我国饮茶历史悠久,品茶作为文人雅士娱乐、社交的重要内容被赋予了丰富文化内涵,其中茶道提倡的君子之道(例如:礼仪、谦让)等优秀品质,是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着大量交叉的。传统茶文化中做人做事的道理和古代名人的哲理小故事可以被引申到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生活化场景阐释理论内涵,使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血有肉。我国作为古老的礼仪之邦,传统文化对个体的道德修养有着很高要求,全面学习掌握优秀传统文化对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发掘我国传统文化精华有着重要实践意义。

1.2传统茶文化的传承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挑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过分教条和完全排斥都是片面的。在充分了解传统茶文化基础上,实现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是发展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传统茶文化中强调的和谐有礼,茶艺文化中对生活的热爱和美的追求是与时代精神相符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有针对地从中汲取养分。

1.3两者内在联系

我国传统茶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系,是以传统茶文化思想内涵为基础,将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交叉。茶叶的冲泡、饮用过程有的礼仪环节和操作技艺,蕴含着我国传统君子对生活的态度和与人相处模式。而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就是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指引与教育,这和传统的中华文化中的君子之道是相通的,先贤故事的引导侧面激励学生自发严格要求自己,知行合一、谦谦君子等传统观念对当代道德观念的塑造有着重要导向作用。因此,传统茶文化的传承和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都是教人向上。

2大学生传统茶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域存在的问题

2.1传统茶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没有明确认识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大量网络信息,生活节奏的加快使独立包装的快销饮品受到校园欢迎,品种多样的饮料选择使学生忽视茶叶,由于缺乏充分了解特色传统文化的环境,大学生对传统茶文化认识普遍不足。青少年是发扬传承传统茶文化的重要预备力量,但目前大部分学生对茶文化的了解还停留在影视作品,即使少数喜欢茶饮品学生也更愿意选择简便快捷的茶包。对传统饮茶风俗不够了解,是传统茶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工作开展的最大障碍,一些人认为两者结合就是单纯地把茶文化学习列入思想政治教育课本。这种错误的理解使一线教师不相信茶文化理论会对思想政治教育起到积极作用,面对传统茶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问题大多老师持怀疑态度。

2.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忽视传统茶文化积极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提高群众思想道德水准的重要手段,也是当代大学生的必修公共课程。长期以来采取相对刻板的理论教学和单一的应试考核方式,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固化,学生大多通过背诵方式记忆知识点获得好成绩,对测试之外的知识缺乏学习动力。授课教师对常规课程的重视度不够,工作主要依靠课本“照本宣科”,没有了解过学生的掌握情况和接受能力,片面采取“老师划重点,学生背重点”学生对教学新元素的引入比较排斥。授课教师需要认识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传统茶文化的积极作用,通过多样化的考核方式,使学生关注的焦点不再集中如何应付考试,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

2.3研究方法存在误区

由于研究时间较短,我国传统茶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过程存在着一些方法误区。首先,传统茶文化涉及范围广阔,单纯以学科建设角度分析会存在偏差,一些学者将传统茶文化割裂对应到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断章取义的理解无法触及传统茶文化的真正内涵。其次,文化的创新和融合应当建立在对传统文化的充分了解上,单纯强调理论的逻辑性忽视传统茶文化所处时代背景,无法帮助学生真正理解传统茶文化传达出的时代精神。受错误研究方法的影响,我国传统茶文化理解存在较大差异,口径不一的研究结果无法很好融入常规教学中,为研究理论的实践造成很大难度。

3解决论域研究存在问题的对策

3.1明确传统茶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方法

传统茶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目的:是希望可以通过文化的碰撞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因此,两者结合需要符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通过对传统茶文化的不断内化,使两者达到有机统一。现阶段,针对高校对传统茶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关注度不够,应当在具有可操作性基础上,通过教研活动、主流媒体宣传等方式确保工作的顺利展开。考虑到我国传统茶文化的丰富内涵不能急于求成,要立足于高校教学实践稳步展开,使教师和学生有机会充分参与到学科改革中。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传统意义上比较“枯燥”的思想政治课发挥出最大效果,教学相长,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进步。

3.2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入传统茶文化

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增加传统茶文化元素,以课后课题活动、著名典故分享等形式使学生具备基本茶文化常识,逐渐对茶文化产生兴趣,避免生硬的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添加传统茶文化理论知识。教师应当注重自身业务能力的培养,通过不断再学习,定期组织茶艺工作者在校展开讲座及实践教学,帮助在校师生对传统茶文化的发展和蕴含的思想政治内容有所了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需要校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确保实施开展教学实践必须的经费和活动场所,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对传统茶文化的理解。

3.3针对研究方法误区不断修正

意识到研究方法存在问题,就要带着问题不断纠正调整方法,开拓学术事业全面看待传统茶文化。传统茶文化的作用不只局限于对已有理论的支持和解释,其本身依然具有学习价值,需要我们不断通过研究发掘出有价值的部分。在研究中引入实证,避免单一逻辑推断可能带来的谬误,从实证入手寻找问题、解决问题,在传统茶文化中更广泛的应用科学研究方法。

4结束语

大学生传统茶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论域问题及对策,可以在帮助高校进行特色学科建设的同时对大学生传统茶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丰富。这种结合利用传统茶文化涉及的多种知识,寓教于乐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加深大学生对传统茶文化了解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度,为弘扬传统茶文化和现代教育结合提供全面的帮助和可行性平台。

参考文献

[1]康韻,刘毅杰.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对策研究[J].现代妇女(下旬),2014(1):80-82.

[2]白莹,李永勤,喜超等.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研究———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77-81.

[3]刘晓乾,任淑红.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缺失及其对策[J].科技信息,2009(1):683.

[4]董盈盈,都晓琴.价值认同视阈下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3):9-12.

[5]王红.现状、不足与未来展望———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1):1-4+8.

[6]王红.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6(3):88-91+97.

[7]胡万年,伍小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回归与融合[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6(1):46-51.

[8]赵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以苏州大学中国传统文化工作坊为例[J].华夏教师,2016(5):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