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企业经营概况范文

企业经营概况范文

企业经营概况

企业经营概况范文第1篇

内容摘要: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和所处行业的特征在专业化经营和多元化经营的策略中进行选择。即使企业选择了多元化经营策略也不是涉足的行业越多越好,而是要选择一个恰当的多元化程度。一般来说,企业规模越大越适合采取多元化经营的策略;企业所处行业的规模收益递增效应越明显,越适合于专业化经营策略;行业的边际成功概率递增效应越明显,越适合于专业化经营策略。

关键词:专业化 多元化 规模收益 边际成功概率

20世纪60-80年代,企业多元化经营在商界十分受到推崇。Richard Rumelt(1974)、迈克尔•A•希特等(2002)研究了美国企业的多元化战略,发现1949年70%的大企业都为单一业务或主导业务企业;然而到了1969年,以单一业务或主导业务经营的企业中只有35%还保持了原有的经营模式,而其余的都进行了多元化的经营。但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之后,很多多元化经营的企业由于受经营业绩不佳的影响,纷纷开始对非核心业务进行剥离,回归到主业集中进行经营。Gerald Davis等人(1994)研究了财富500强企业,发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的多元化经营程度有所下降,而单一型业务的美国企业的数量有所上升。曾经十分流行的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为什么后来又向专业化经营回归,对此学界和企业进行了广泛的关注。

企业应该采取专业化的经营策略还是多元化的经营策略,在战略管理领域一直是一个广泛讨论的问题。支持企业专业化经营的人认为,企业应该集中资金和技术将自己的主营业务做大做强,以保证在一个业务领域的竞争优势,实施多元化的经营很容易分散企业的资源和管理层的精力,其结果很可能是在每一个行业上都没有优势。如可口可乐公司,其始终在软饮料行业内经营,在世界软饮料行业占据了统治地位。支持多元化经营的人认为多元化经营不仅可以获得范围经济、为企业寻找新的利润来源和提高企业的核心能力,还可以分散投资风险。当某一个行业不景气时,企业还可以依靠所经营的其他行业来获取利润。

其实,专业化和多元化只是一个程度上的问题。适度的多元化能提高资本生产率,然而过度的多元化经营却会使企业的生产率显著降低。将多元化经营限制在有限的几个市场上的企业,比广泛开展多元化经营的企业有更好的业绩。为了避免专业化经营产生的投资风险和过度多元化经营产生的经营风险, 企业应该投资于有限的行业并努力经营好这几个行业。但究竟企业投资的最佳行业的数目是多少呢?本文就此分析了在不同行业中经营的不同企业的最佳投资数量。

模型假设与建立

对某一个产业,企业的投资额为i,该产业成功的概率为P(i),成功时企业从中获得的收益为R(i),且投资额越高,该产业成功的概率越高,成功后该产业的收益也越大,即P'(i)>0,R'(i)>0。该产业投资的期望收益V(i)=R(i)×P(i)。企业拥有的总资金量为I,若平均每个产业投入资金为i,则总共可投资个产业,此时企业总的期望收益为TV(i)=n×R(i)×P(i)。对于企业来说,要决定如何将有限的资金(I)投入到不同的产业以获得最大的期望收益,即确定i使TV(i)最大化。

多元化幅度的确定

不同的行业性质不同,有的行业是规模收益递增的,即R''(i)>0;而有的行业是规模收益递减的,即R''(i)<0。有的行业边际成功概率递增,即P''(i)>0;而有的行业边际成功概率递减,即P''(i)<0。这些不同的行业对多元化有着不同的要求,因而企业在考虑多元化战略时应对这些不同的行业进行区别对待。

(一)规模收益递减且边际成功概率递减行业的多元化

行业的规模收益递减且边际成功概率递减意味着R''(i)<0且P''(i)<0。这里设,。其中a称为行业门槛,b称谓收益门槛。它们意味着当企业对该行业的投资额达到a时,企业在该行业就有了一半的成功机会。企业在该行业的投资额达到b时,企业就能获得一半的企业市场潜量。

于是

令TV'(i)=0得:,此时

由上式可以看出在行业规模收益递减且边际成功概率递减的情况下,企业进行多元化时对行业的最佳投资额与该行业的行业门槛和收益门槛密切相关。行业的门槛越高,单个行业要求的投资额也越高,因而必须对单个行业进行较多的投资以保证该行业有较高成功的可能性,这样在资金有限的条件下,可以投资的行业减少,企业只能进行较少程度的多元化;而行业的门槛越低,单个行业要求的投资额也越少,因而即使对单个行业进行较少的投资也可以保证该行业有较高的成功的可能性,这样在资金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投资的行业也越多,企业可以进行较高程度的多元化。当行业的收益门槛越高,即在该行业达到一定幅度的收益的投资额越多时,企业对单个行业需要有较高的投入才能获得一定程度的收益,因而对单个行业的投资额也较多,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可以投资的行业减少,企业只能进行较少程度的多元化。

企业的多元化程度还是和企业的规模密切相关的。企业规模越大,资金越雄厚可以对较多的行业进行投资,因而多元化程度也高;而企业的规模越小、资金越少,则只能对有限的行业进行投资,因而多元化的程度也越低。当企业的规模过小,资金量小于时,企业最好的策略是将所有资金投入到一个行业中进行专业化经营,这也是为什么在我国市场上会出现一些以专业化经营起家的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都会进行多元化经营的原因。如格兰仕以专业化生产微波炉起家,而现在做大做强了之后就发展到了空调和生活电器领域,因而在现实中大企业多会采取多元化经营的策略而中小企业多会采取专业化的经营策略。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大企业的多元化程度要比中型企业要高,但他们的资金使用效率是相同的();而进行专业化经营的小企业资金使用效率相对来说要低一些。

(二)规模收益递增但边际成功概率递减行业的多元化

行业的规模收益递增但边际成功概率递减意味着R''(i)>0但P''(i)<0。我们设,(b>I且b>a)。

于是

当i=I时,

上述结果表明,随着单个行业的投资额的增加,企业的总收益是不断增加的,这意味着企业将所有的增加投入到一个行业中进行专业化的经营才是其最优的策略。此时企业获得最大收益。因此,对于规模收益递增但边际成功概率递减的行业,企业的最优经营策略是专业化的经营。

(三)规模收益递减但边际成功概率递增的行业多元化

行业的规模收益递减但边际成功概率递增意味着R''(i)<0但P''(i)>0。我们设(a>I且b>I),。

于是

当i=I时,

这一结果意味着随着单个行业的投资额的增加,企业的总收益是不断增加的,这表明企业将所有资金投入到一个行业中进行专业化的经营才是最优策略,此时企业可获得最大收益。因此,对于规模收益递减但边际成功概率递增的行业,企业的最优经营策略是专业化的经营。

(四)规模收益递增且边际成功概率递增行业的多元化

行业的规模收益递减但边际成功概率递增意味着R''(i)>0且P''(i)<0。设(a>I且b>I),。

于是

当a>I且b>I时,TV'(i)>0。

当i=I时,。

上述结果意味着随着单个行业的投资额的增加,企业的总收益是不断增加的。这表明企业将所有增加投入到一个行业中进行专业化的经营才是其最优策略,此时企业可获得最大收益。因此对于规模收益递增且边际成功概率递增的行业,企业的最优经营策略是专业化的经营。

结论

规模大的企业对规模收益递减并且边际成功概率递减的行业可以采取多元化的经营策略,且企业规模越大多元化的程度也越高。而规模较小的企业在规模收益递减且边际成功概率递减的行业中,由于企业规模的限制只有通过专业化的经营才能取得较高的预期收益。而对于规模收益递增但边际成功概率递减、规模收益递减但边际成功概率递增以及规模收益递增且边际成功概率递增的行业,企业无论规模大小都只适合采取专业化的经营策略。

在现实中许多行业的性质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投资规模的扩大,项目从规模收益递增阶段转变成规模收益递减阶段,从边际成功概率递增阶段变成为边际成功概率递减阶段。根据这种性质,企业在对某一行业进行投资的初期,该项目处于规模收益递增且边际成功概率递增的阶段,此时将资金投入到若干个项目上分散风险还不如将资金投入到这一个项目上以确保该项目能够成功。在投资的中期,项目处于规模收益递减但边际成功概率递增或规模收益递增但边际成功概率递减的阶段,此时企业在项目上集中投入资金进行专业化经营依然能够提高期望收益。在投资后期,随着企业在该行业上的规模不断扩大,项目进入了规模收益递减且边际成功概率递减阶段,此时企业进行专业化经营不能再获得的规模经济的好处,企业继续将资金投入到该项目上以提高项目成功率的效果有限,此时企业应适时的将多余的资金投入到新的项目上进行多元化经营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企业多余的资金越多,多元化的程度也越高。因此在企业的成长过程中可以发现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从成立初期的专业化经营逐渐向多元化经营发展,走的是一条先专业化后多元化的发展路径。

综上所述,企业到底是应该采取专业化的经营策略以确保在一个行业中的优势,还是应该采取多元化的经营以分散风险一直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事实上不同的企业的性质不同,不同的企业能力不同,因而对于企业究竟是应该进行专业化的经营还是多元化的经营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来区别对待。本文从规模收益和边际成功概率两个方面对不同的行业进行了区分,从企业规模的大小上对企业进行了区分,讨论了在不同的行业中不同规模的企业所应该采取的具体的经营策略。

在分析过程中,本文假设了企业拟投资的所有行业的性质是相同的,这与现实情况存在出入。现实中企业可以考虑在不同性质的行业间进行多元化经营,本文对此没有进行分析。除了行业的规模收益和边际成本概率及企业的规模之外,很多其他因素包括了行业的竞争状况、行业间的关联程度、企业的管理能力等因素都对企业的多元化经营决策有影响,本文对这些因素没有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Rumelt R.Strategy,structure,and economic performance[D].Boston:division of Research,Harvard business School,1974

2.迈克尔•A•西特,罗伯特•E•霍斯基森,R•杜安•爱尔兰.战略管理:竞争与全球化(概念)(第4版)[M].吕巍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企业经营概况范文第2篇

【关键词】景气指数 实证研究

一、引言

江苏省中小企业生态环境景气指数(简称:江苏省中小企业景气指数),由南京大学企业生态研究中心推出,于每年11月下旬定期。该指数依据南京大学金陵学院的专项调查,由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根据调查问卷上的内容做出评价。本文利用基于2014年暑假对扬州市300家企业的调研数据进行实证研究。

本次调查共回收调查问卷300份,其中有效问卷290份。《中小企业景气调查问卷》主要围绕企业行业与生产经营情况判断展开专项调查,包括生产能力利用情况、资金方面情况、盈利及投资情况、用工情况和生产经营情况等26项指标。本次社会调查涉及扬州市所辖7个县(市)区,其中广陵区64户,邗江区76户,江都58户,宝应县29户,仪征49户,高邮1户,其他地区13户。按企业规模分,微型企业36户,小型企业195户,中型企业59户。按所有制分,私营企业219户,股份制企业55户,联营企业6户,外资企业8户(含全外资企业1户),其他2户。本次调查企业涉及到农业、采矿业、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建筑业、房地产业、运输业、互联网服务以及教育、卫生业等17户行业门类,覆盖食品加工、纺织业、金属制品业等56户行业大类。从产品销售范围看,省内91户,多省44户,全国81户,国际国内47户,国际20家,其他7户。

二、中小企业景气指数的计算

“江苏省中小企业景气指数”是一个指数体系,反映江苏省中小企业的经营者对过去和未来6个月经营、发展情况的整体评价。包括总指数、生产景气指数、市场景气指数、金融景气指数、政策景气指数等,各分项指数都由相关的经济指标组合而成。

三、模型的建立与变量的选取

由于所选定的相应变量为扬州市中小企业在2014年上半年的总体运行状况或扬州市中小企业对2014年下半年的总体运行状况的预期(受访者回答下列五项之一:乐观、较乐观、一般、较不乐观、不乐观),且问卷所涉及的问题均为五个分类且有顺序的离散变量,故本文建立有序累计概率的Logistic模型分别分析扬州市中小企业在2014年上半年的总体运行状况的影响因素和扬州市中小企业对2014年下半年的预期总体运行状况的影响因素。

依据对受访者的实地调研结果和对样本数据的分类,本文选择生产总量(X1)、生产成本(X2)、实际产品销售(X3)、产成品库存(X4)、应收货款(X5)、流动资金(X6)、融资成本(X7)、税收负担(X8)、固定资产投资计划(X9)、新产品开发(X10)、企业综合生产经营状况(X11)11个分类变量作为影响扬州市中小企业在2014年上半年的总体运行状况或扬州市中小企业对2014年下半年的总体运行状况的预期的解释变量。

在本文中,相应变量为多分类有序变量的情况,评价指标分为乐观、较乐观、一般、较不乐观、不乐观,各等级之间是有序的,所以本文的Logistic回归模型需要拟合4(等级个数为5)个Logistic回归模型。

第i个观测值对应似然值的贡献取决于观测到哪一个j值,因此对于次序响应的每个j值,取所有yi=j的观测之的乘积,有似然函数:

其中若yi=j,则dij=1,否则dij=0。并且对于任一个观测Xi而言,只有一个等级事件发生,即,故有如下有序累积概率Logistic模型:

有序累积概率模型参数的极大似然估计就是寻找参数使得联合概率实现最大化,由于观测之间相互独立,联合概率被分解成边缘概率之积。而观测到yi=j的概率就是累积概率之差:

四、实证结果

根据调查数据,利用Minitab 16统计软件对顺序Logistic模型进行标定,设定置信水平为95%,最终模型标定结果如表3、表4所示。

根据样本信息,本文把模型所选取的11个解释变量分为四个方面。X1生产总量、X2生产成本、X9固定资产投资计划、X10新产品开发、X11企业综合生产经营状况归为企业管理;X3实际产品销售、X4产成品库存归为市场环境;X5应收货款、X6流动资金、X7融资成本归为融资环境;X8税收负担归为政策环境。

对11个解释变量的多元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由表3可见,X1生产总量、X3实际产品销售、X7融资成本、X8税收负担、X11企业综合生产经营状况会对扬州市中小企业在2014年上半年的总体运行状况产生显著的影响,所以企业管理、市场环境、融资环境、政策环境都会对扬州市中小企业在2014年上半年的总体运行状况构成威胁。

X1生产总量、X2生产成本、X4产成品库存、X11企业综合生产经营状况扬州市中小企业对2014年下半年的总体运行状况的预期产生显著的影响,由此可见企业管理和市场环境是对扬州市中小企业对2014年下半年的总体运行状况的预期影响最突出的因素,扬州市中小企业的预期显示企业管理和市场环境会降低其在2014年下半年的总体运行效率。

企业经营概况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内部控制 公司治理 有效经营 治理型内部控制

一、引言

2001年以来国内外一系列重大财务舞弊案件不仅严重动摇了投资者对股票市场的信心,也给投资者带来了巨大损失。近年我国上市公司几乎所有重大财务舞弊案件的主角都是高层管理人员,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公司内部控制失效还是公司治理不完善影响内部控制作用的发挥,对此问题的回答使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关系、互动机制逐渐成为内部控制研究的焦点。对于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国外许多学者的实证分析表明公司治理对财务舞弊有重大影响。我国许多学者认为,除我国资本市场不规范这一因素外,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在防范高层管理人员舞弊方面存在严重缺陷,是导致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深层次原因,也有学者认为是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同时失效所造成。那么内部控制失效的主要原因何在,应如何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本文采取逻辑推理方法,通过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配对分析、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经理人的选择,以及路径依赖问题来说明内部控制失效的主要原因是公司治理不完善,建议通过改进公司治理来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二、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配对分析

公司治理是为保证企业治理效率而在股东、管理者之间设置的制度,以期以最少的成本达到最佳的治理效率。内部控制制度是管理层为保证企业运作效率的实现而对业务经营进行管理控制的过程。给定其它条件不变,企业有效经营的可能性同时受公司治理状况与内部控制的影响,因此设定有效经营概率函数为:P(Ek):P(gi,cj)

其中,有效经营概率P(Ek)∈[0,1],gi表示公司治理状况,cj表示内部控制状况,gi与cj取值为[0,1],当取值在0附近时状况差,在1附近时状况好。Ek∈[0,1],表示由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共同决定的企业经营状况。当gi=1与cj=1时Ek=1,表示企业处于最佳的经营状态。当gi=0与cj=0时Ek=0,表示企业处于最差的经营状态。P/gi>0,P/cj>0,表示有效经营概率随着公司治理状况或内部控制的完善而提高。

现分别设定只受内部控制或公司治理影响时企业有效经营概率为P(cj)和P(gi)。当i=1时表示公司治理有效,有效经营概率为P(g1);i=2时公司治理无效,有效经营概率为P(g2);当j=1时内部控制有效,对应的有效经营概率为P(c1);j=2时内部控制无效,对应的有效经营概率为P(c2)。如此,简单将gi与cj分为有效和无效两种类别,相互配对形成四种状态,并对四种状态下有效经营概率进行对比分析。第一种状态E1:有效公司治理加有效内部控制。在这种状态下,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都能实现预定的目标。企业有效经营概率为P(E1)=P(g1,c1)。第二种状态E2:有效公司治理加无效内部控制。在这种状态下,公司治理实现了其目标,而内部控制则没有达到预期要求。企业有效经营概率为P(E2)=P(g1,c2)。第三种状态E3:无效公司治理加有效内部控制。在这种状态下,公司治理不理想,但内部控制较好。企业有效经营概率为P(E3)=P(g2,c1)。第四种状态E4:无效公司治理加无效内部控制。在这种状态下,无论公司治理还是企业内部控制都未达到预期目标,企业有效经营概率为P(E4)=P(g2,c2)。一般良好的公司治理或内部控制可以更有效地保证企业经营效率,此时企业有效经营概率较高,即P(g1)>P(g2),P(c1)>P(c2)。如果企业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是相互独立的,即二者相互不影响,即:P(gi,cj)=P(ci)×P(cj)。则有:P(E1)=P(g1,c1)=P(g1)×P(c1)>P(g1)×P(c2)=P(E2);P(E2)=P(g1,c2)=P(g1)×P(c2)>P(g2)×P(c2)=P(E4)。最终结果为:P(E1)>P(E2)>P(E4),P(E1)>P(E3)>P(E4)。表明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均有效时企业有效经营概率最大,而当这两方面都存在不足时企业有效经营概率最小。公司治理机制和内部控制措施都能在一定程度提高企业经营效率,但二者效果哪个更好则无法比较,因为无法判断P(E2)与P(E3)的大小关系。

上述比较建立在假定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相互独立的基础上。实际上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是相互影响的,特别在良性方面的相互促进,即有效的公司治理会促进内部控制的完善,而完善的内部控制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公司治理的优化起到正向影响,此时,有效经营概率P(gi,cj)=P(gi)×P(cj,gi)。由于公司治理处于公司科层组织的较高层次,可以认为公司治理对内部控制的影响比内部

控制对公司治理的影响要强。再对上述四种状况下有效经营概率的关系进行分析。同样,P(E1)>P(E2)>P(E4),P(E1)>P(E3)>P(E4),这是因为良好的公司治理或内部控制都可以有效地提高经营效率。另外有:P(E2)=P(g1,c2)=P(g1)×P(c2g1);P(E3)=P(g2,c1)=P(g2)×P(c1lg2),由于公司治理对内部控制的影响较内部控制对公司治理的影响更大,在有效公司治理无效内部控制条件下提高企业经营效率的,能力将大于无效公司治理有效内部控制条件下提高企业经营效率的能力,因此,P(c2lg1)>P(c1lg2),又因P(g1)>P(g2),因此有P(E2)>P(E3),即第二种状态比第三种状态更能提高企业经营效率。这是本文得出的一个结论: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相对于完善的内部控制在提高企业经营效率上效果更佳。

三、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经理人选择对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内部控制由经理人建立并实施,其建立内部控制的目的是为满足股东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基本要求。内部控制的存在将对经理人产生一定的成本,这些成本包括:经理人员为建立、完善和执行内部控制所付出的劳动、内部控制制度导致经理人行动上的不自由、内部控制制度对经理人私人收益的限制。因此,经理人总是尽可能减少其在内部控制上的投入,并选择较弱的内部控制。当然,在一定水平的公司治理条件下,内部控制可以防止企业资产损失,提高企业经营绩效,从而给经理人带来一定收益,比如利润奖、地位提升等。建立经理人效用函数:U=U(gi,cj,P(gi,cj))

在公司治理(包括激励与约束)、法律法规等因素能对经理人起作用的情况下,其对内部控制水平的选择将是以下两者中较高一个:由外部环境决定的内部控制水平c、经理人在内部控制制度上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时的内部控制水平cj。如果外部环境要求的内部控制水平c>cj,在信息对称的情况下,经理人必须选择c水平的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水平c符合股东的利益,但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这种水平可能达不到。在缺乏企业内部控制有关信息的情况下,股东无法评价内部控制的真实状况,经理人员完全可以选择比c还弱的内部控制水平cj,而对外报告符合要求的内部控制水平为c。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公司治理较弱,则有效经营概率为:P'(E3)=P,(g2,c1)=P(g2c1)=P(E4)。如果公司治理较好,则有效经营概率为:P'(E1)=P(g1,c1)=P(g1,c2)=P(E2)。此时,P'(E3)<P/(E1),公司治理的完善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信息不对称给内部控制制度带来的负效应。而且,相对于信息充分情况下,这种补偿作用进一步扩大,更能提高企业有效经营概率,因为:P'(E1)-P'(E3)]/[P(g2,C1)-P(g2,c2)]=[P(E2)-P(E4)/P(E3)-P(E4)]>1

另外,应考察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之间的相互影响。一般地,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存在相互促进作用即正的外部性:内部控制的完善将会引致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反之亦然。此时经理人效用函数为U=U(gi(cj),cj(gi),P(gi,cj))。但在不对称信息条件下情况则不同。由于经理人总是选择cj点的内部控制,因此,内部控制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几乎为O,而在公司治理得到改进的情况下,由于公司治理对经理人的激励作用,其对内部控制水平的选择cj点也会提高。这样经理人的效用函数变为U=U(gi,cj(gi),P(gi,cj))。如果公司治理不能得到提高,外生变量如法律法规要求企业把内部控制水平提高到c,由于没有激励,经理人仍然会选择处于比c低的cj,而对外报告c,此时外部提高对内部控制水平的要求实际上不能改变经理人效用函数,也无法提高企业有效经营概率。提高企业有效经营概率P(Ei)=P(gi,cj),途径只能是改善公司治理gi。公司治理的改善,可以直接通过提高内部控制cj的水平间接提高企业有效经营概率。对于经理人,其效用也会随着公司治理gi和P(gi,cj)的提高而提高,并同时会因为cj(gi)的改善而降低,因此存在U=0的解。此时,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与经理人效用之间达到一个新均衡。在此均衡点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都得到改善,企业有效经营概率得到提高,而经理人效用并没有降低,为帕累托改善。

四、有效经营概率对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现状的路径依赖

五、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改革

(一)治理理念加强投资者利益保护。在投资者保护缺失的情况下,大股东及经理层将支付较少股利,而保存大量自由现金流量用于追求私人收益。加强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能够防止公司高层的舞弊行为,并为其完善内部控制带来激励。然而从何途径来加强投资者利益的保护,是制度建设还是制度执行,这基于对制度建设与制度执行状况的分析。我国公司治理在东亚9个国家(地区)中排名最后,然而在公司治理制度建设方面排名第一。公司治理制度包括五项评估内容:股东权利,对内部交易的管制,董事责任,透明度与信息披露,以及公司信息提供者和雇员角色。这表明我国制度执行远落后于制度建设,因此重点应着力于加强制度的执行力度。

企业经营概况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企业,营销,概念

营销理念是市场营销行为的指导思想,规范着企业市场营销的基本态度和行为准则,也必然对企业营销效益带来显著影响。根据目前市场经济发展情况,及激烈的市场竞争的要求下,对于我国大多数企业来说,对于现代化企业营销概念的新发展,要有足够的认识,并真正树立符合自身企业发展的营销理念。

1、全球化营销概念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最重要趋势,现代化大生产本身的客观规律必然要求实现全球化分工。在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市场国际化的今天,企业要积极走出国门,在世界范围内寻求发展机会,把全球市场置于自己的营销范围内,以全球营销概念来指导公司的营销活动。

2、整合化营销概念

企业的营销活动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如产品质量、价格、花色品种、销售方式等。企业针对这些因素或是适应,或是调整,往往会形成十分具体的营销活动。当然,作为具体的营销活动,在目的上具有一致性,都是为了实现企业的总体目标,但在形式上都往往很难一致,甚至有时会存在明显差异。如有的企业产品质量不错,但由于品种单调就会影响其销售增长.有的质量和品种都没问题,但在推销方式上不灵活也会影响其总体目标的实现。因此,如何将各种具体的营销活动加以组合调适,防止“木桶效应”的发生,是企业市场营销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

3、知识化营销概念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的生产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企业的营销概念也应相应转变,即树立知识营销概念。知识营销概念是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一种新营销概念。它高度重视知识、信息和智力,凭知识和智力而不是凭经验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

4、绿色化营销概念

自本世纪70年代初发表《人类环境宣言》拉开人类环境保护的序幕以来,绿色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把21世纪变成了一个绿色世纪。绿色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必然要求企业以绿色营销概念为指导,尽力满足消费者的绿色需求。绿色营销概念强调企业在营销活动中要把市场需求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开发

绿色产品,尽量减少乃至消除环境污染所造成的危害。

5、关系化营销概念

建立并维持与顾客的良好关系。顾客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市场竞争的实质就是争夺顾客,建立并维持与顾客的良好关系是企业营销成功的基本保证。原来企业营销重在交易,而如今这种概念受到了严重的挑战:首先,顾客越来越成熟,他们只选择能够为他们带来超值利益的产品,而不管它来自何方、由谁生产;其次,顾客很容易受到其他品牌促销活动的诱惑,经常在众多品牌中摇摆。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必须从传统的交易性营销转变成关系性营销,以加强和巩固企业与顾客的长期关系。

6、网络化营销概念

网络营销成为新世纪营销的新焦点,重视网络营销的企业将获得市场的主动权。企业可以利用互联网与顾客进行大量的信息交流,即使是中小企业也可通过电子布告栏、线上讨论广场和电子邮件等方式,对顾客进行即时的信息搜索。顾客则有机会参与企业从产品设计、生产到销售的全过程。这种双向互动的沟通方式提高了顾客的参与性和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它能使企业的决策有的放矢,从根本上满足顾客的需求。顾客也可以通过网络引擎,很容易地检索出全球大部分生产销售某种产品的厂商,实现与厂商的直接接触,通过网络提供的信息进行比较、选择、定货,购买时间大大缩短。

7、动态化营销概念

眼前利益往往是导致人们走向误区的原因。作为企业营销来说,往往也会受到某些眼前利益的诱导而影响其长远利益。许多成功企业的经验都告诉我们,伴随它们成功的秘诀并不深奥,那就是坚定的目标信念和长远的经营眼光。市场是瞬息万变的,消费者的需要也是有明显动态性。因此,企业就要不断地研究市场新动向,消费者的新需求,从而不断进行产品和服务的调整适应。同时还应从动态的要求出发,着眼于未来市场占有率,着眼于产品和服务能被消费者接受和赞同的影响力,着眼于企业的信誉和后劲。而不为暂时的“一城一地”的得失和短期无利或亏损所左右,不为眼前利益所计较,从而打好长期发展的基础.获得长远的最大利益。

参考文献

企业经营概况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公司治理  风险偏好  风险容忍度

风险容忍度也称为风险偏好(Riskappetite),是指银行为实现经营目标而准备承受的风险水平。它是国际活跃大银行普遍采用的一种风险控制手段.通常表现为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对企业经营管理层所提出的经营稳健性要求.其目的在于维护企业经营的安全性与盈利性之间的一种平衡。风险容忍度也是国际大银行的股东与经营管理层关于企业经营安全与盈利性要求具体博弈的一种工具。虽然风险容忍度属于银行经营管理层所制定的一种经营性指标,但是风险容忍度对于银行的各项业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银行的高层管理出发直接对银行的经济资本和风险调整的收益进行指导和控制。风险容忍度一经确定,也就确定了银行的经营稳健性风格.确定了银行经营的可用资本和未来收益波动性之间的唯一关系。

一、风险容忍度的内涵界定

在国外,风险容忍度不是一个企业自身决定的问题,而是由全体股东决定的对于企业管理层经营的一项指标。它体现了股东对于企业在正常经营情况下承受风险水平的预期要求,这种要求也是为了保护股东自身在企业的权益。

从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来看,上市公司通常股权集中程度较高,因此在上市公司中,大股东的议价能力非常强势.对于企业的控制力也就格外突出。在我国的上市企业中.大股东维护自身在上市公司利益的意愿应该更为强烈。具体到我国商业银行,这种现象也比较明显。然而从风险容忍度实施的角度考虑.大股东时间和精力的稀缺性决定了在这种公司治理结构下的风险容忍度实施就不能再依赖于大股东进行决策。风险容忍度的确定由公司经营管理层进行决断.然后再提交董事会批准可以作为一个可行并且合理的折中方案。

通常风险容忍度是以对企业的经营安全性考虑为基本出发点。股东大会、董事会或是公司管理层为了保证企业尽可能地取得盈利需要决定企业的经营安全水平,通常以概率的百分比形式表示。因此风险容忍度也就代表了企业经营活动的违约概率,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就是避免发生挤兑的概率。风险容忍度的选取区间应该在95%,99.99%]之内,由于在具体的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很难区分99.98%和99.97%水平下经营活动的区别.为了保证风险容忍度在实践中实施的可行性和易操作性.国外通常以著名评级机构的评级分类为标准进行风险容忍度的选取和设定。表1列举了标准普尔和穆迪的评级分类标准及对应的违约概率。

可以看出,企业对于风险容忍度的选择已经由一个区间(无穷多种可选择数值)简化为9个可选数值。具体情况应该根据企业自身情况进行选取。以花旗银行Citibank为例,花旗银行就以维护S&P的AA评级为经营风险控制的主要目标。从S&P对于各行业的评级历史来看,AA对于银行业来说已经是最高水平的评级,银行业从来没有一家银行能够获得AAA评级。花旗银行的风险容忍度选取将决定其自身违约概率保持在0.03%,置信水平保持在99.97%左右。国外其他知名银行的风险容忍度选取大多以99%居多,大致相当于能够维持S&P的BB信用级别和穆迪的Bal/Ba2评级。

从我国银行目前的信用评级结果来看,我国银行评级结果目前较低,主要集中在S&P的A、BBB、BB、B之中。其估计违约概率在[0.1l%,2。21%1内,即置信水平大概在[9779%,99.89%1内。如果我国银行在未来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并且将商业银行定位于国际上有竞争力的银行范畴,那么应该建议将评级目标定在S&P的BBB级,甚至是A级。在这种情况下,我国银行的违约概率将降低至0.1l%一0.30%之间,置信水平将提升到99.70%一99.89%之间;如果我国银行在未来仍将以巩固现有经营成果为主要目标,那么建议将评级目标定位于S&P的BB级,我国银行的违约概率和置信水平仍将保持不变。

企业经营概况范文第6篇

论文摘要:合并会计报表作为会计难题之一,会计学术界对其研究一直方兴未艾。通过中外合并会计报表的差异比较针对我国的实际国情,对我国合并会计报表的发展提出一定见解。

1 企业购并推动我国合并会计报表理论的发展

企业购并实质上是一种长期投资行为,这种行为最根本的动因是为了追求利润,这种动因是以各种不同的具体形态表现出来的,如追求规模效应,谋求市场利润等。它的目的不外乎以下几点:一是获得超经营利润。如果社会经济在一段时期内持续通货膨胀,那么企业会进行积极的购并活动。这是因为持续的通货膨胀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被收购企业的市场价格与重置成本的比率,使得购买企业可以以较为合算的价格购得具有一定资产价值的公司。二是分散经营风险。当某些产业因环境变化而无利可图甚至亏损时,企业可以通过购并处于不同产业的企业,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进行多元化和多角化的经营,以分散经营风险。三是追求股市效应。企业的购并活动往往会影响股票市场,使得人们对购买企业的股票评价发生变化。一次成功的购并行为常会导致人们对该企业股票的追捧,收购企业还可趁机融资或抛售股票获取高额收益。购买与兼并活动促进了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推动了企业集团化的发展,也为其步人世界舞台提供了机会,同时企业集团化的发展也推动了我国合并会计报表理论研究与完善的迅速发展。合并会计报表又称合并财务报表,它是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为一会计主体,以母公司和子公司单独编制的个别会计报表为基础,由母公司编制的综合反映由母公司与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其变动情况的会计报表。

2 中西合并报表的差异

(1)对集团概念的不同认识。合并报表的编制是把企业集团视为一个单独的会计主体,如何界定这一主体,涉及下列两个问题:该主体的信息向谁提供、提供这种信息的目的何在?基于对这两点的不同认识,有关合并集团存在三种不同的概念:

①“母公司”集团概念。这种概念认为,合并报表主要是为现有或可能的普通股东服务的,对于部分控股的子公司,则片面强调母公司的股东权益,而忽视甚至不惜牺牲少数的股东权益。

②“个体”集团概念。这种概念强调的是集团中的所有企业这一经济主体,并对所有股东,不论是多数股东还是少数股东,都一视同仁。

③“所有权”概念。这种概念是指一个企业隶属于几个集团或只部分地隶属于一个集团,在这种情况下,既没有单一的母公司,也没有少数股东,既不存在法定支配权,也不存在单一的经济主体。按照“所有权”概念,既不强调法定控制,也不强调经济主体,而是强调可能对经济和财务决策产生“重大影响”的所有权,在这种概念下,当年的损益及资产与负债望远镜,可按比例列入报表。

美国的惯例是以“母公司”概念为基础,并结合运用“购买法”,而且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使用“权益结合法”。权益结合法是以“个体”概念为基础的,难以与“母公司”概念相协调。英国的法律和惯例主要以“母公司”概念为基础,但以“所有权”概念为基础的购买法也被视为标准的惯例,而且“个体”概念有时也被使用。德国和法国分别采用“个体概念”和“所有权”概念,欧洲共同体既采纳了英国的惯例,也保留了德、法的一些做法,在本质上不是统一的,而是求同存异,折衷调和。

从我国的《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和《企业会计准则第x号——企业合并(征求意见稿)》的要求及实务中的操作来看,主要以“母公司”概念为基础结合运用“购买法”。

(2)合并的方法。中西对合并方法的选择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分歧的合并方法,主要是“权益结合法”和“收买法”。另外,对“合并价差”的处理也各有特色,对“合并价差”的处理在美国和英国,标准的做法是在由买日按现时价值对净资产进行计量,收买金额与净资产的现行价值之间的差额称为“合并商誉”。在美国,合并商誉须在不超过40年的期限内推销;在英国,要求把合并商誉立即从准备金中注销或在不超过经济寿命的期限内分期注销。而在我国,合并商誉按不短于10年的期限摊销。

3 中西合并报表差异成因剖析

合并报表在中西方产生差异的原因大致可归纳如下几点:

(1)合并会计报表产生途径。西方合并会计报表最早出现于美国。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科学技术在生产领域的大量运用,一些大型企业或跨国公司纷纷采用控股公司的形式进行生产经营。企业集团的最高管理当局为了解控股集团整体经营情况,就需要将控股公司与子公司的会计报表进行合并,通过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提供反映控股集团经营情况的综合信息。

另一方面,控股公司的发展也带来一系列问题,一些控股公司利用对子公司的控制和从属关系,运用内部转移价格等手段,如低价向子公司提供原材料,高价收购子公司产品出于避税考虑而转移利润;再如通过高价对企业集团内的其他企业销售,低价购买其他企业的原材料,转移亏损。从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等会计报表的使用者考虑,为了防止和避免这些控股公司人为操纵利润,粉饰会计报表,客观上要求这些控股公司通过编制合并会计报表,将其所控制的子公司经营情况和本身的经营情况综合地反映出来。继美国之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也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制定了《国际会计准则3——合并会计报表》,并在1989年对合并财务报表准则进行了修改完善。总之,西方合并会计报表方法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产生的。多由会计职业团体颁布,形式简单灵活,实用性强,可操作性强。

我国《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由财政部颁布于1995年,主要是为了满足海内外证券市场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需要。会计程序需要按规定操作,这就导致合并报表理论和实务发展相对缓慢。

(2)股份公司发达程度。我国股份公司的出现比西方国家晚,控股兼并到目前为止并不十分普遍,且企业集团大多为行政性组建方式成立的。

(3)公司的股份分布情况。我国公司的股份大多为国有股,不像英美两国的那样分散,资本比较集中,这导致了公司并不需要对公众提供十分详细的内部信息,财务报表的揭示程度有限,合并报表公布的要求偏于内向。

(4)会计职业的发达程度。与西方相比,我国现代会计职业还处于起始阶段,各方面都有待进一步完善,多数会计人员素质较差,日常工作仅限于按规章记帐,缺乏思考,重形式不重本质,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合并报表的发展和完善。

4 如何促进我国合并报表理论和实务的发展

(1)要立足于国情。这是由于我国在社会经济制度和会计模式方面与西方发达周家存在差别,并且我国企业集团具有自身的特点。

(2)要贯彻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思想。确认应编制合并报表的企业集团,在子企业之间是否存在控制和被控制的关系,是不是实际意义上的企业集团。

企业经营概况范文第7篇

企业在经营中常常会面临一些“重要时刻”,例如:产品采购、赊销,企业信贷、融资,项目投资,兼并或收购,制定战略合作或进行战略变革……在这些重要时刻,选择变得困难,因为任何决策都将对企业未来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简单概略的了解评价您所关注的企业已远远不够。只有更加深入地考察企业的实际状况,认识和分析该企业在经营运作中的优势和劣势,才能选择最佳的合作伙伴,开展最有效的业务合作。

企业调查报告能让您深入探究公司的经营发展状况和财务成果,结合股东及领导人的背景,客观地分析了解企业的优势和劣势,并对企业进行了信用评级,使您准确掌握竞争对手、合作伙伴、目标客户的信息情报,提前制定应对措施,主动调整合作方式,确保您在赚取最大利润的同时,尽可能地规避商业风险。

企业调查报告格式

企业概况

注册信息

历史沿革

股权结构

主要经营管理者及背景

组织结构

银行信息

主要业务及经营状况

财务报表及分析(2年)

附属机构

业务状况及发展计划

企业经营概况范文第8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7010803

1研究背景

2015年以来我国的经济数据纷纷下滑,实体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有学者认为,2015年大陆经济存在房地产业下滑、资金外流、外资撤离、制造业不振等负面因素,但2014年下半年以来我国股票市场却异常火爆,股票指数更是屡创近年来的新高,似乎人们都忽视了股票市场背后的实体经济支撑,从实体经济相关数据来看,将有一部分上市公司年报会出现亏损,如果低迷的宏观经济形势持续时间拉长,则将会有企业面临被ST处理。但如今的情况却是股市异常火爆,股指也不断创出新高,疯狂背后的投资风险若等到一家上市公司名字前面被加上ST才被揭露,是否为时已晚?ST制度真的能有效预防投资风险吗?为此我们需要仔细审视一下我国ST制度的具体内容。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成立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以来,我国上市公司的数量与日俱增,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或其他状况出现异常也时有发生。为了保护投资者的资金安全,证监会于1998年3月16日发文沪、深两家交易所,要求其对财务状况或其他状况异常的上市公司的股票交易实行“特别处理”,即在股票名称前加上“ST”标志,由此开启了中国大陆证券市场所独有的ST制度。具体实施的判断标准为“最近两个会计年度的审计结果显示的净利润均为负值”。

ST制度针对的对象是出现财务状况或其他状况异常的上市公司,而资本市场却对市场上的ST公告普遍有着较强的负反应,首先,在“ST”期间,股票报价的日涨跌幅限制为5%,而没有作ST处理的股票报价的日涨跌幅限制为10%。其次,也是最重要的是如果公司在下一个会计年度不能取得正盈利,则其股票将退市,而这个结果无疑会给上市公司的日常运作带来巨大的压力,同时也会给股东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最后,一家ST类股票再想要去掉其名字前的ST字样的条件非常严苛,必须全部符合如下条件:

(1)年报必须盈利;

(2)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股东权益为正值,即每股净资产为正值,新规定不再要求每股净资产必须超过1元;

(3)最新年报表明公司主营业务正常运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正值,因此不能只看每股收益数据,还要看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每股收益;

(4)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财务报告没有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5)没有重大会计差错和虚假陈述,未在证监会责令整改期限内;

(6)没有重大事件导致公司生产经营受严重影响的情况、主要银行账号未被冻结、没有被解散或破产等交易所认定的情形。

此外,若想一步到位摘掉ST帽子,恢复10%的涨跌交易制度,在硬指标上必须是年报的每股收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每股收益以及每股净资产三项指标同时为正值,才有提出摘帽的资格,交易所有权根据各家公司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批准。

ST制度的创立目的是向市场传递风险信号,及时提醒投资者注意被特别处理的上市公司股票的投资风险,保护投资者利益,促进我国新兴股票市场健康发展。显然,在我国股市刚形成、投资者还不够成熟的时候,这一措施的必要性不言而喻的,但我国股票市场经过25年的发展走到今天,投资者和上市公司本身都日趋成熟,监管制度也不断完善,投资者对于投资风险完全可以自我甄别,上市公司也可以依照监管制度对相关信息进行披露,ST制度是否有必要继续存在?ST制度本身是否需要改进?

2统计模型研究

首先我们来看看ST制度的考核年限,按我国监管部门规定,这一年限为两年。美国著名的会计学家詹姆斯欧森教授在其发表的关于财务数据与公司破产概率之间关系的论文中分析了连续两个会计年度出现亏损和企业最终破产之间的关系。他的研究结果表明,代表过去两个会计年度连续亏损的哑变量对于预测公司破产的概率在模型中的作用并不显著,也就是说无法通过两个会计年度的连续亏损来有效预测公司是否会破产。有些时候这个哑变量的回归系数的符号竟然是相反的,这与大家预计的情况正好相反,即很多人都以为连续两个会计年度亏损的公司在未来出现破产的概率应该是较大的,但欧森教授的研究结果却正好相反。

本文也从统计学的角度去研究我国ST制度的合理性,即是否应该对连续两个会计年度亏损的上市企业作出ST处理。已有大量的以国外成熟市场的股票数据为基础的相关研究显示,公司的年度收益大致接近一个随机游走模型或在一个随机游走的基础上加上一个随时间的漂移过程。其中一个重要前提是作为一个随机变量,他们将任何一个会计年度内所实现的收益看成独立的、随机的实现值。这样,即使是一个健康的公司,也有很大可能在连续两个会计年度内实现负的盈利值,即连续两个会计年度亏损。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这样一个健康的公司连续两个会计年度实现负盈利的概率有多大?如果这个概率特别小,那我们把连续两个会计年度出现亏损作为对一家上市公司做出ST处理的依据就比较充足。但是,如果这个概率比较大,那么这个ST处理可能就不是一个好的处理方法,或者说这样的政策带来的伤害可能大于其带来的好处。

根据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在完成一项假设检验时,第一类错误和第二类错误的概率无法同时减小,犯这两类错误的概率需要一个合理的平衡,而我国股市规定,两个会计年度连续亏损的上市企业就要被ST,这其实是一个根据假设检验的结论所作出的判断,即如果一家上市公司在两个会计年度内连续亏损,则监管部门就认为该企业存在运营风险,于是对其加以ST标记。但这个假设检验的结论是否合理?或者其在统计上是否具有显著性?让我们以一个量化的模型来分析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假定一家运营正常的上市企业在一个正常的会计年度内出现亏损的概率为,且进一步假设一家企业在两个连续的会计年度内是否亏损是相互独立的,则其在两个连续的会计年度内都出现亏损的概率为,那么假设检验的原假设和备择假设分别为:

H0=公司运营正常

H1=公司运营不正常

从现实意义可以看出,本假设检验中只需考虑第一类错误出现的概率,而不需要考虑第二类错误出现的概率。本问题中的第一类错误是将一家运营正常的公司作了ST处理;本问题中的第二类错误是没将一家运营不正常的公司作ST处理。如表1所示:

表1假设检验的可能结论及各类错误

公司实际运营情况根据年报所作出的判断

接受原假设拒绝原假设

正常正确第一类错误

不正常第二类错误正确

造成第一类错误发生的实际背景是运营情况正常的上市公司偶尔出现也会连续两个会计年度亏损。本假设检验中只考虑了第一类错误,其原因是:将一家运营正常的企业作ST处理会对这家企业造成不可估计的巨大打击,而且是错误的打击,从企业本身出发,这是不能接受的,也是监管当局最不愿看到的结果。另外,我国股市的投机性比投资性更强,随着我国股票市场的不断发展,监管机制也在日益完善,上市公司的经营治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投资者的投资经验也在不断丰富,一家企业在连续出现亏损时,其本身的负面影响自然会让股民做出撤资的选择,在这个意义上他们能够保障自己的资金安全和投资权益,所以我们在这个假设检验里没必要考虑第二类错误的概率,因为第二类错误的影响并不大。

如果给定的显著性水平(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为0.05,则我们在做出“拒绝原假设”这一判断时需满足的条件是:

P2

假定监管部门就是根据这个概率值作出决策的,则可倒推出监管部门认为一个运营正常的上市企业在一个正常的会计年度内出现亏损的概率应该不会超过0.22,这个概率正是使得ST制度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具备显著的统计意义的合理预设,我们将这个概率视为监管的预设概率。

针对上述假设检验及其背后的监管预设概率,我们至少可以看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会计收益是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计算的,基于账面核算的收益结果可能与真实经营收益形成差异。一方面,收入费用配比原则保障了一个会计期间内的收益能够反映当期公司的表现;但另一方面,会计谨慎原则又偏离了配比原则,要求财务报表能完全反映一项负面事件对当期和未来各期的负面影响。例如,一旦发现某项资产发生减值,减值部分需在当期进行一次性注销相应资产价值,减少当期会计收益,而不能让该减值部分在资产剩余使用期内摊销。因此,谨慎原则带来的后果就是使得会计收益中包含较大金额的资产减值损失。这样,对于任何公司来说,出现损失尤其是极端损失的概率都将大于不存在会计谨慎原则情况下的相应亏损概率。所以上述监管预设的亏损概率022是一个较为主观且较为保守的概率值,在企业的实际会计年度内出现亏损的概率是一个更大的概率值,假设企业在一个会计年度内的盈利情况X服从以“保本”为均值方差未知的正态分布,即X~N(0,σ2),则一家正常的企业在一个会计年度内出现亏损的概率是05,如图1所示,远大于监管预设概率0.22。

图1正态分布下的企业亏损概率

第二,一家企业的盈利能力以及从亏损到盈利所需要的时间与这家企业所处的行业有关,也就是说不同行业的企业其成长周期是不一样的。对于那些处于扩张期的上市企业来说,如果是某段时间内需要较大的固定资产投入,那么到这家企业在此之后能够在会计年度内实现盈利所需要的时间可能远不止两年,就像如今异常火爆的互联网企业,其某些业务的前期准备往往是一个用户累积的艰辛过程,在用户数量达到盈利规模之前可能需要较长一段时间的免费试用、推广作为铺垫,而这些过程无疑是一个成本极高的“烧钱”过程,若我们仅以两年为考核期,恐怕很多具有巨大潜力的互联网企业都将面临ST。但连续亏损后飞速成长的情况在世界成熟的资本市场就曾出现过,现在大家耳熟能详的很多国际互联网巨头都曾经出现过一段时间的亏损,但不妨碍它们如今成为行业翘楚,因为成长性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远比一时的盈利更加重要。

第三,整个宏观经济水平也是影响一家企业盈利与否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整个经济大环境较为恶劣的情况下,一家企业出现连续亏损的概率会大大提高,而这个问题对应于上述假设检验中“一家企业连续两个会计年度出现亏损是相互独立的”这一假设,这属于系统风险,是无法规避的,且其影响的时间也可能较长。在经济持续走低的时候,企业出现亏损的时间自然也会变长,可能远不止两年,那么以连续两年亏损作为企业ST的标准就会失去其真正的判别效力,也就是说两年考核期实在太短。

综上,以上三点说明一个正常的甚至成长性很强的上市企业有时也会出现连续两年的亏损,并且这个概率并不小,而造成上市公司亏损的原因却不一定是财务状况或是其他某些运营环节的异常,因此监管部门不应该仅仅依据连续两年亏损就断定一个企业的前景黯淡,甚至进一步考虑其接下来的退市问题。就像一个世界顶级的足球运动员,如果连续两个赛季没有获得任何奖项,并不意味着他已经过了职业生涯的巅峰,而可能只是与队友的配合不默契、或者是主教练的战术根本不适合他。同样,我们也很难断定一个连续两个会计年度出现亏损的上市公司是运营存在异常。

3政策建议与结论

第一,适当拉长考核期。我国ST制度以连续两个会计年度亏损为判定标准,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两年考核期太短,若按照上述0.05的显著性水平以及盈利情况服从正态分布的假设,在不考虑第二类错误的情况下,则这个考察时间长度应该定为五年,因为,如表2所示,以此作为拒绝原假设的依据具有显著的统计意义,也能给予一些需要较长成长期的企业更加广阔自由的发展空间。

表20.5的亏损概率下连续亏损的概率

考核期(年)考核期内连续亏损的概率

10.5

20.25

30.125

40.0625

50.03125

第二,对不同行业区别对待。首先监管部门应该对每一家上市企业有严格的行业属性划分,在此基础上对不同行业的成长期做出合理的估计,以此作为考核一家企业的标准,这样就能避免统一标准下不必要的错误判断,也能通过数据的收集不断完善监管准则,为今后的有效监管积累经验。

企业经营概况范文第9篇

【关键词】 管理水平; 管理审计; 博弈分析

一、管理审计的内涵及选择

(一)管理审计的内涵

为确保受托责任有效履行而产生的管理审计是一种与财务审计相对应的审计,是基于受托管理责任在财务审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审计类型;如果说财务审计以审查基本财务信息为己任,那么管理审计的中心任务则是审查管理信息,即对受托管理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鉴证(王光远,2004)。

(二)管理审计的选择

目前,我国企业整体管理水平较低,这种状况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极不相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实体经济发展持续低迷,这既有全球经济不景气大环境的影响,更有企业管理水平低下的影响。而管理水平低下的基本原因之一就是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道德风险(张定胜,2000),从而产生非配置型低效率现象(杨世峰,2009),而提高管理层经营管理水平的关键则是通过对其管理效率的评价以促使其改善经营管理。如何评价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以有效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的效率、效益和效果,使我国市场经济更加快速地发展,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和解决的现实问题。

根据委托—理论的观点,审计是基于受托责任而产生的,目的是鉴证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周莉,2009)。传统的鉴证主要是通过对管理层提交的财务报告进行审查,但由于财务报告仅是企业管理层经营管理活动结果的反映,不能有效反映出企业经营管理的问题出在何处,即不能反映出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所存在的问题,不利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的改善。因此,对管理层管理活动相关信息(包括管理水平、管理活动过程等)进行鉴证则成为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关键。

作为理性的经济人来说,其在作出任何决策时都要考虑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对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委托方来说,在考虑是否需要聘请专门人员或机构对管理层受托管理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鉴证时,会将该鉴证所支出的成本与鉴证所增加的收益进行比较,即考虑成本效益。而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来说,在履行受托管理责任时,也会对经营管理过程中获取的收益与从事经营管理所支出的成本①进行比较。此外,委托与受托双方还会就对方可能的选择进行考虑,以此来确定自己的选择。基于此,本文利用博弈论的相关知识对企业管理审计需求的动因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管理审计需求的博弈分析

(一)分析的假设

1.基本理论的假设

为了便于利用模型进行分析,特作出以下基本理论假设:

(1)企业委托经营管理的双方都以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为目标,即都是“理性的经济人”;

(2)假定委托方通过亲自评价受托管理者管理水平的成本远高于聘请专业机构或审计人员实施评价所支出的成本;

(3)通过管理审计一定能够发现管理层未有效履行受托管理责任的事实,且对于同一企业管理审计的成本是一定的;

(4)假定受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与其努力程度正相关,受托管理者努力工作就能够发挥出较高的管理水平,反之则会体现出较低的管理水平。

2.模型的假设

根据以上理论分析,特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委托方与受托方的博弈模型作出如下假设:

假定委托方需要聘请专业机构对受托方进行管理审计,则其支出的成本为c:a为受托方不努力情况下给委托方带来的损失;f为受托方不努力而导致委托方少支付给其的报酬;b为受托方不努力履行受托管理责任而获取的额外收益(具体包括将一部分精力花在别的工作上而获得的收益和增加的闲暇等);r为受托方因管理水平低下被审查发现而导致其遭受的社会形象损失②。

委托方与受托方之间的博弈,可以用混合战略博弈矩阵表示,如表1所示(表1中圆括号中的数字含义:第一个数字为委托方的收益,第二个数字为受托方的收益)。

(二)纯战略纳什均衡的解

从表1的博弈矩阵可知,该博弈是没有双方均能接受的纳什均衡策略组合,即不存在一个双方均不愿意单独改变自己策略的纯策略组合。即:若受托方不努力,则对委托方来说最好的策略是选择管理审计,这样可以发现管理的低效率,以及时改进企业的管理,提高管理水平;但当委托方选择管理审计时,受托方最好的策略是选择努力,以发挥出较高的管理水平,这样可以避免损失;既然受托方会努力,当然委托方选择不需要管理审计合算,这样可以节约成本;而委托方不需要管理审计时,受托方不努力可以获得更多的额外收益,其当然选择不努力(或者说偷懒),上述这种因果循环会永不停止,从而在上述假定条件下,委托方与受托方博弈中的纯战略纳什均衡是不存在的,接下来我们只需考察该博弈中是否存在混合策略纳什均衡即可。

(三)混合策略纳什均衡的解

笔者用p表示委托方需要管理审计的概率,p∈[0,1],其不需要管理审计的概率为1-p;受托方不努力的概率为q,q∈[0,1],其努力的概率为1-q;对于给定q,委托方需要管理审计(p=1)与不需要管理审计(p=0)的期望收益分别为:

对式(1)和式(2)求解:E(1,q)=E(0,q),得:q*=c/f。即:若受托方不努力的概率qc/f,则委托方的最优选择是需要管理审计;如果受托方不努力的概率q=c/f,则委托方需要管理审计或不需要管理审计,其结果都是一样的。

同样,对于给定p,受托方选择不努力(q=1)与努力(q=0)的期望收益分别为:

对式(3)和式(4)求解:E(q,1)=E(p,0),得:p*=b/(f+r)。即:若委托方需要管理审计的概率pb/(f+r),则受托方的最优选择是努力;若委托方需要管理审计的概率p=b/(f+r),则受托方随机的选择努力或不努力,其结果没有差异。

(四)对管理审计需求的混合策略博弈行为的基本解析

1.受托方不努力履行受托管理责任的动机分析

在受托方不努力的概率q*=c/f的博弈中,其不努力的概率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委托方需要管理审计所支付的成本c和受托方不努力而导致委托方少支付给其的报酬f。若委托方需要管理审计所支付的成本c越高,委托方越缺乏动力聘请专业机构对受托方受托管理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管理审计,则受托方选择不努力的概率q就越大;如果委托方对受托方的报酬支付减少f越大,则受托方不努力的概率就越小,这也说明受托经营管理者是否努力是依据其报酬所受影响大小而进行的相机抉择。

2.委托方是否需要管理审计的动机分析

在委托方需要管理审计的概率p*=b/(f+r)的博弈中,其需要管理审计的概率取决于三个因素:受托方不努力履行受托管理责任而获取的额外收益b、因受托方不努力履行受托管理责任而导致委托方少支付给其的报酬f和受托方因管理水平低下被审查发现而导致其遭受的社会形象损失r。受托方不努力履行受托管理责任而获取的额外收益b越大,受托方不努力履行受托管理责任的动因越强烈,则委托方需要管理审计的概率p越大。因受托方不努力履行受托管理责任而导致委托方少支付给其的报酬f越大,受托方努力的动因越强烈,委托方需要管理审计的概率p也就越小,从而不对受托方进行管理审计的概率1-p会增大。受托方因管理水平低下被审查发现而导致其遭受的社会形象损失r越大,则受托方不努力的概率越小,委托方需要管理审计的概率p也就越小。此外,由p*=b/(f+r)和q*=c/f可知,社会形象损失r越大,特别是r远远超过b时,则p*越小,而p*越小时,c也越小,最终导致q*越小。这说明受托经营管理者越在意其社会形象,则不仅会降低管理审计的成本,也有助于降低受托方不努力履行受托管理责任的概率,从而有助于提高管理水平,增加企业的效益。

三、管理审计需求的博弈对提高管理水平的启示

对于处在转型期的中国市场经济而言,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追求额外收益等原因,受托方不必努力履行受托管理责任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从理性人角度看,任何受托管理者不努力履行受托管理责任,都是期望能够获取更多额外的收益(将一部分精力花在别的工作上而获得的收益和增加的闲暇等)。特别是在监督不力情况下,作为理性“经济人”的受托经营管理者,为追求额外收益,总会抱着侥幸的心理,不努力履行受托管理责任。这也是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长期以来管理水平低下、经济效益低下的主要原因。因此,委托者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的效率、保护自身利益出发,要求对受托人的经营管理水平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由此,管理审计便成为改善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首先,积极探索高效的管理审计方法,切实降低管理审计的成本,以此降低受托经营管理者不努力履行受托管理责任的概率。其次,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制度。鉴于信息的严重不对称,委托方应当结合企业和受托经营管理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激励制度,使受托方没有努力而被发现后其报酬所受影响远远超过其不努力而获取的额外收益,以此降低其不努力的概率。最后,在经营管理者的聘请方面,应该尽量聘请社会信誉度较高,比较重视自身社会影响的经营管理者,同时行业协会或政府监管机构也可考虑针对职业经理人建立相应的信用档案,以增加受托管理者因不努力被发现后的社会形象损失,从而降低受托管理者不努力的概率。

【参考文献】

[1] 王光远.受托管理责任与管理审计[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8.

[2] 张定胜.高级微观经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178-188.

企业经营概况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权责发生制 收付实现制 财务报表分析

一、权责发生制的提出

1992年威廉・佩顿(William Paton)在《会计理论》一书中最早论及的六个假设,但是这六个假设中并没有涉及到权责发生制。直到1961年美国会计学会提出如下的概念与原则:作为整个会计领域基础的一系列假设、原则和准则是:主体概念;企业持续经营概念;货币计量概念;成本基础与成本流转概念;实现(确认)概念;配比(权责发生制或分期)概念;客观性概念;一致性概念;重要性概念;充分揭示概念;稳健性概念。以上所述的诸多概念基本上可以分为两个基本层次,即会计基本假设及修正性惯例。但权责发生制在美国也仅是属于原则一类的概念。而随后我国文献中对权责发生制的认识不断发展。

二、权责发生制在实务中的运用

随着科技与信息突飞猛进的发展,使得企业经营活动与管理理念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不可避免的是企业经营风险也不断增加。伴随而来的是在这种形势下,财务报表的信息使用者对财务会计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对于一些新的交易或事项而引起的财务报表项目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变化,信息使用者包括股东、债权人、政府、社会公众等要求在财务报告中尽可能予以充分的披露。财务报告除了作为提供历史信息的重要载体之外,还被要求提供对决策有用的未来信息。面对企业经营与管理活动的新问题和财务报告信息使用者的更高要求,权责发生制作了相应的应对:

权责发生制依然在财务会计确认与计量中占据主导地位。现在乃至未来,权责发生制在财务会计确认与计量中占主导地位的这一事实不会改变,这是因为:第一,相比与收付实现制,权责发生制更有利于企业提供历史会计信息。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比较,前者更有利于企业会计信息系统提供企业有关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方面的信息。权责发生制是按照会计上普遍承认的“收入费用观”,来正确合理地界定企业某一会计期间的收入和费用及企业经营成果的前提。收入的确认应当符合实现原则,费用的确认应当符合配比原则。这两项原则都是建立在权责发生制假设基础之上的。第二,以历史成本为主的计量属性下,权责发生制仍有主导地位。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会计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计量,确定会计要素的金额。在现在和未来,历史信息依然是财务会计报告提供的主要信息,因为基于交易的企业历史信息是一个企业以前经营状况、规模和发展速度的反映(夏冬林,2006),是企业未来发展的起点,对于企业经营中的预测、控制和决策以及受托责任的报告都是相当重要的。所以,权责发生制在取得历史信息上的优势决定了其依然是财务会计的主导确认基础。

三、应计制与财务报表分析的思考

权责发生制也称应计制,它在财务会计的确认与计量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权责发生制的应用确实也产生了诸多问题。而利用财务信息做出决策的信息使用者无论是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者还是企业外部的债权人、政府乃至社会公众都希望通过进行有效的财务报表分析来优化自己的经济决策,以此来增强效果,提高效率。在权责发生制的应用带了的诸多问题中,它对财务报表分析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

首先,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使财务报表分析对于各方财务报表分析显得尤为重要,财务报表分析的前置条件是识别报表粉饰;其次,现行财务报表体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于它们是以应计制为基础来编制的。应计制充分强调了会计中的配比概念,但是应计程序是模糊和难以定义的,财务报表中有许多事项都存在多种应计的方法,应计制的模糊性导致了它在实际应用时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并且依靠大量的假设。由此可以看出应计制为企业提供操纵利润、造假的空间。

应计制会计的使用是导致公司财务报告出现许多复杂情况的根源。在会计确认,计量等方面存在很多应计制方法选择造成企业利润操纵的情况。

利用收入确认粉饰报表的典型手法是提前或推后确认收入、或者确认虚假的收入。虽然《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准则对收入确认进行了规范,且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但是收入确认存在很大的主观性。企业一般会根据自己的需要提前或者推后确认收入,比如某些企业准备上市,这种企业出于对净利润的需求会提前确认利润;而某些企业出于减少所得税的目的会延迟确认收入。

很多企业利用虚拟资产高估利润,利用虚拟资产科目作为“蓄水池”,不及时确认、少摊销或不摊销已经发生的费用和损失。在20世纪末,东北制药股份公司就利用虚拟资产调节利润,将大量的折旧费用、管理费用、退税损失等确认为“递延资产”;现在的乐视控股也正在上演着同样的戏码。

期间费用资本化也是很多公司经常使用的增加资产与利润的方法。公司将其支出区分资本性支出和权益性支出是具有非常大的主观性,研究开发支出应该根据其所能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的情况划分资本性与收益性支出,但是大部分企业会根据自身的需求划分。

总体来说,应计制为企业操纵利润提供了空间,这增强了财务报表分析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1]〔美〕艾哈迈德・里亚西-贝克奥伊著,钱逢胜等译:《会计理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陈国辉.《会计理论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译:《国际会计准(2002)》.中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4]李孝林,孙芳城,邓腾江,孔庆林.《会计基本理论比较》.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年版.

[5]沈生宏,刘锋.《权责发生制、公允市价和会计信息相关性》.《会计研究》1999年第6期.

[6]王明霄.浅谈权责发生制[J].科技导向.2012(11).

[7]杨尚军.权责发生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J].财会通讯.2009.

企业经营概况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利润;权利;义务;真实-交易观

[中图分类号] F230;D922.2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09)11-0093-04

追求合理利润是企业设立的初始动因,同时利润概念也是财务会计主要要素之一,但其概念却没有揭示出其本质属性,导致利润及其利润表缺陷的存在。为此,必须以企业本质为基础、从对利润产生依据的剖析入手,才能实现对利润概念的完善。

一、利润概念缺陷

长期以来,会计理论中大多数要素概念深深地受到经济学的影响,但会计理论的独立性又使得两者在主要要素概念上也有着不同理解。“而对利润(收益)的解释,传统会计学与经济学的差异似乎更为明显,从而使会计学上的利润与经济学上的利润成为两个不同的概念”。[1]其中,经济学之利润多指期末财富超出期初财富的部分,并通过资本保全(capital maintenance)来实现,但却存在计量属性选择的困难。会计学利润是指一定期间已实现收入与费用的差额,但也存在“收入-费用观”与“资产-负债观”之间两难的取舍。

但就会计准则发展而言,其利润定义并无实质差别。在我国,以1992年“企业会计准则”为始,经过2000年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2001年的“企业会计制度”直至2006年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利润定义一直都没有变化,总是认为“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2] 国际上,我国学习的主要对象是美国的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其“概念公告”第3辑中提出了他们的利润概念,即综合收益(Comprehensive Income),并认为“综合收益是企业在报告期内,从业主以外的交易以及其它事项和情况所产生的权益变动;它包括报告期内除业主投资和派给业主款外,一切权益上的变动。”[3]我国准则虽然认为利润是指经营成果,但“应用指南”中“利润表”[4]中所反映的利润实际上包含了一切权益上的变动。可见,我国与FASB的利润定义在本质上相同。

利润是一个收支相抵的结果,因此与其相关联的有四个会计要素。在我国准则中,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利润表中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5]而利得、损失的本质与收入、费用相同,也是一种经济利益的流入与流出。

上述的定义导致了利润概念的缺陷:(1)要素间的以偏概全、逻辑矛盾。除去定义中的修饰词,我国准则认为利润本质是经营成果,收入是总流入、费用是总流出,计入利润表的利得与损失是部分的流入、流出。在语义上,经营是指企业等的筹划并管理,[6] 因此,经营成果在概念上应仅指筹划并管理所获得的收支净额,因此,用有部分特征的利润来涵盖总体的变化实属以偏概全、逻辑矛盾。(2)计量属性配比时态之错位。经营利润是收入与费用配比之结果,且有现时收入与前期成本配比的情况,导致了计量时态上现在时态与前期历史时态之间的配比,属于一种时态(计量属性)错位。(3)从属于所有者权益概念。利润属于利润表要素、所有者权益属于资产负债表要素,但构成利润的收入、费用、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与损失四个要素都采用“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减少的表述方式,导致了利润概念从属于与其处于同层次的所有者权益概念,违背了合同组定义应有相同基础的一般原则。

二、利润产生的依据

理论上,企业经营以预算为开始,经营成果多是执行该预算的结果。而预算又常以销售预算为起点,并包括采购预算、生产预算、人事预算、资本预算等。这些预算的执行,并非企业单方面能够决定的,而是通过与有关当事人所签订的合同而确立并执行,其中所涉及的合同包括原材料、商品、半成品、办公用品、长期资产等资产的采购合同以及保管、运输等服务的采购合同,临时短缺设备租用合同,以及与员工所签订的劳动合同以及与劳务派遣公司所签订的劳动力购买合同,通过这些合同的执行使企业如期完成产品的生产、商品的采购,从而获得了对外销售的保证。而在产品、商品、半成品等实物销售方面以及对外咨询、服务的提供方面,又需要签订一系列的销售合同。期间无法避免的是各种税费以及员工社会保险的缴纳。当然,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企业多会购买一些财产保险,而为了解除员工后顾之忧或鼓励员工企业可能还会购买一些人身保险、养老保险;为了解决资金临时短缺,则会向合法的金融机构有偿借用部分资金。当然,这些可以预见的事项都以纳入到各项预算之中,并通过事先的合同来进行事前约定,从而确保经营目标的实现。可见,企业经营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系列合同执行的过程。

所谓合同,是指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其核心是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企业正是通过这些合同来确定自己的权利与义务来实现其盈利之目的。这恰好解释了经济学有关企业本质的认识:即企业是一种法律虚构,是一系列契约(合同)的结合。[7]实际上,不仅企业经营离不开合同之约定,企业的诞生与消亡也离不开法律之约束。其中,设立需要投资人之间的协议、需要投资人之间所拟定的公司章程,其则要收到合同法与公司法的有关规定的约束;即使到期终止经营或者因为支付不能而被申请破产,依然要遵守公司法、破产法之有关规定。当然,企业更主要的则是年复一年的经营,以便产生预期的经营成果,这恰好就是我们所要探讨利润的产生。

在企业经营中,为了获得经济利益之预期流入,企业首先要履行一定的法律所直接规定的法定义务或根据法律规定而由当事人来确定的约定义务,这些义务的履行过程通常表现为资产交付、劳务提供或货币支付,其在会计上反映为费用支付过程。通常,法律、法规直接规定多涉及各种税费,包括因销售而产生的流转税,因盈利而导致的企业所得税;而费用通常包括教育费附加、工会经费、水利基金、防洪基金等。而当事人约定的合同义务主要是指外部合同之义务,其中,销售合同义务履行表现为移交商品或财产、提供劳务等行为,保险、借款合同义务履行表现为如期支付保险费、利息费等行为。当然,约定义务还包括劳动合同的“内部”合同义务,该义务履行会有两方面效应:一方面是企业员工履行岗位职责时所会产生因生产加工导致对原材料的消耗,或因销售、管理、融资等非产生行为导致资金财产的消耗;另一方面是企业支付这些员工因从事劳动合同及其岗位职责行为所应当获得的劳动报酬。通常,这些义务的履行都应当导致企业现金的流出,但有时也可能没有经济利益的流出,如债权人的单方面责任免除。由于权利与义务相伴而生、相互依存。因此,企业履行义务的同时就获得的相应的权利,该权利行使过程就是收入的实现过程,并最终应当表现为货币的收取。当然,由于该权利属于债权,是一种请求权,因此有时会因为债务人的支付能力无法导致经济利益的预期流入,而在与所履行的义务配比后,还可能导致企业经济利益的净流出。

在会计上,收入实现扣减费用支付后的收支净额就是当期经营利润,即“经营利润=收入-费用”。但是,收入之所以得以实现,并可以预期带来经济利益之流入,其依据在于法律所确定的权利;而费用之所以必须支付,并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其依据也在于法律之规定。虽然,最终的实际结果可能没有预期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或流出。

三、利得与损失归属的依据

应当说,上述对企业经营过程的描述比较理想化。而现实世界中充满了不确定性,唯一能够确定的是变化,这些变化导致了一些企业无法避免和控制的事件的存在。虽然这是事件不会包含在经营预算中,但这些事件的发生却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有利或不利结果,这些事件在会计上被称为利得(gains)、损失(losses)。

美国FASB认为,“利得是某一个体除来自营业收入或业主投资得到的收款以外,来自边缘性或偶发易、以及来自一切其他交易和其它事项与情况的权益之增加。损失是某一个体除出于费用或派给业主款以外,出于边缘性或偶发易,以及出于一切其它交易和其它事项与情况的权益之减少。”[3] 我国基本准则认为,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利得与损失中,一部分计入所有者权益,一部分计入当期损益。因为,日常活动肯定是频发事件,因此非日常活动就是边缘性或偶发性,因此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同时,该定语揭示出利得或损失产生的条件。

导致利得、损失的事件通常不是事先筹划并实施的预期结果,而是被迫接受的事实。其中:(1)能给企业带来利得的情况有:升值资产的销售(含处置)、债务重组、违约方赔偿(含协商的赔偿、法院裁定的赔偿)、接受捐赠、税收优惠、政府奖励等。(2)能给企业带来损失的情况有:贬值资产之处置(含销售)、债权重组、违约罚款、坏账、对外捐赠、亏损合同、天灾人祸等。这些事件虽然有部分可以事先预见,但确实无法控制的。而更重要的是,这些事件都是偶发性的非日常活动。上述事件部分是成对出现的零和事件,使得双方当事人之间一方是利得另一方面就是损失。比如,债的重组中债务人的利得就是债权人的损失。但也有不对称或者对方不明确的情况,税收优惠属于政府根据发展需要而给予企业税收减免、返还等单方面行为。比较而言,产生利得的情况较少,而导致企业单方面损失的情况会更多些。比如,企业破产所导致债权人的坏账损失,违规所产生的滞纳金、违法所导致的罚款、罚金等。对于管理规范的企业而言,这些损失应当不会发生,即使发生也应当有责任人承担,但因该损失来自于责任人的职务行为,因此现实中这些损失多由企业承担了。当然,企业损失也会来自于地震、海啸、火灾、洪水、雪灾等自然灾害以及因战争、海陆盗窃、欺骗、抢劫、没收等人为祸害。

上述导致利得、损失的事件,与经营行为中的收入、费用存在着明显不同:(1)频度不同。利得与损失所涉及的事项,都不是经常性发生的事项、不属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都属于偶发性、边缘性的事项。(2)起因不同。虽然利得会导致所有者权益之增加、损失会导致所有者权益之减少,但与收入、费用的产生原因不同;收入、费用都是主体主动作为的,是主体在事前就进行筹划的,因而其结果属于经营之成果,而利得与损失通常不是主体主动作为的,因而其成果多属于营业外收支。(3)结果不同。收入、费用虽是主体主动作为,但不一定会有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之结果,比如赊销后的全额坏账并未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但依然作为收入核算并进行经营成果;而利得、损失虽不是主体主动作为,但一定会由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之结果。

不过,利得、损失与收入、费用也有相同的一面,它们都与权利行使、责任承担有关,这是因为作为法人的企业是一系列合同的结合,其经济利益的变化正是其权利行使、责任承担之过程、结果。其中,收入与利得都与权利行使相关,收入是权利行使之过程,虽然不一定有所有者权益增加之结果,利得属于企业权利行使的结果,却难以控制权利行使的过程。费用与损失都与责任承担相关,费用是企业义务履行之过程,但不一定有所有者权益减少之结果,而损失必定有企业经济利益减少之结果,但其过程却不易控制。

四、概念界定的原则

结果前述分析,我们已经明确了经营成果与所有者权益增加变化结果的区别与联系,明确了利润形成过程。但在提出利润概念新定义之前,还有两问题需探讨,一是利润应当包括的内容,二是未实现的利得和损失的列报。前者涉及利润的定义,后者涉及利润(也包括收入、费用,利得、损失)的确认原则,涉及到两大会计报表的协调。

对于利润应当包括的内容,存在着“当期经营观(Current operating view)”与“全面反映观(Fully reflecting view)”的取舍。其中,当期经营观的利润仅包括当期日常活动的结果,这样的结果属于管理层对于受托责任履行的结果,因而其结果因为具有较好的可比性而有利于预测未来,因此更加有意义。当然,该观点下的利润不会反映利得损失等非经营因素,又使得利润表存在一些缺憾。全面反映观又被称为综合收益观(Comprehensive Income view),则是将除业主投资与分配外与所有者权益变化有关的因素进行全面反映,不但包括收入费用对比后所形成的经营成果,而且包括利得与损失的影响,从而全面反映主体期间的经济利益的变化――不论是偶发的还是经常的,都属于所有者的权益之变化。会计利润在通过利润表列报时,通常先反映经营成果随后在反映偶发因素的利得与损失,实际上使得全面反映观涵盖了当期经营观。此时,利润就是收入与费用、利得与损失综合结果的体现。那么,利润的定义则一定要能够将涵盖这些要素内容,否则就会以偏概全,并与利润表矛盾。

对于未实现的利得和损失的列报,则涉及到“收入-费用观(Revenue-expense view)”与“资产-负债观(Asset-liability view)”的取舍。其中,前者诞生于1929年经济危机后的美国,该危机使得人们开始关注利润,认为利润是收入与费用配比后的结果。因此,会计的重心在于确认利润,只有已经实现的交易、事项才能够进入利润表,对于无法计入利润表的项目则在资产负债表中列报,但却会导致资产负债表中递延项目的产生,比如“企业会计制度”中所包括的递延税款借项、递延税款贷项,虽然这些项目不符合资产、负债之定义。与此对应的是FASB在第5辑概念公告中所推崇的“资产-负债观”。该观点认为利润是综合收益,利润表是对主体一定期间除业主投资与分配外所有净资产变动结果的反映,包括未实现的利得与损失。目前,“资产-负债观”也是被我国所接受的主流观点,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入利润表列报就是例证。但将未实现的利得、损失计入利润表,其缺陷也十分明显:(1)其金额因为缺乏可验证性而易纵。虽然有其它会计主体的市场交易,但缺乏会计报表编制者自身的实际交易且缺乏其它数据的核实渠道,这使得利得与损失因为缺乏可验证性而容易纵。(2)利润波动逐渐放大。当企业间相互持股的权益法调整时,市场价格或涨或跌的变化会使得主体未实现的利得、损失的变化就随着持股链条而被逐渐放大,导致控股方利润表中投资收益金额的急剧变化。

因此,只有对两种观点的合理扬弃才是对策:一方面,利润表应以实现原则为基础,以便反映通过交易所实现的当期经营成果,也反映通过当期交易所实现的利得与损失。另一方面,资产负债表则反映会计主体在特定时点的真实的财务状况,对于尚未实现的利得与损失则作为所有者权益的调整项来列报。如此一来,“公允价值变动”因其未实现而不属于利得而不应在利润表中列报,同样前期调整、会计政策调整、重大会计差错更正都应当在其所应当归属其会计期间内反映。对于上述的利润(实际上也是其他会计因素)确认原则,笔者将其概括为“真实-交易观”,即资产负债表及其要素以真实为原则,利润表及其要素以交易为原则,无交易的价格变动都在资产负债表中列报。

五、结 论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很容易可以获得利润概念之主要特征:(1)利润主要来自于企业的经营结果,是企业主动的权利行使与义务履行的结果。(2)利润还包括通过交易实现的利得或损失。虽然这不是企业事先的筹划,但依法应当由企业享有或承担。(3)利润本质上属于交易所导致企业法定利益变化之结果。其中,交易确定其可以核查的市场价格,而法律之规定确定该价格所反映经济利益的归属、承担的主体。(4)利润是企业一定期间经济利益变化的结果。为了一定的目的或要求,企业要定期对经营成果进行评价。因此,利润概念具有期间性的动态特征。根据上述特征,并将会计主体从企业扩展到一般情况,就可以得出完善后的利润概念。所谓利润,是指会计主体的一定期间权利行使与责任承担后的结果,包括根据经营目标主动筹划所产生收入与费用对比后的经营结果,也包括前期权利、义务在本期行使、履行后的利得与损失对比后的非经营结果。

上述利润概念具有以下优点:(1)采用全面反映观。全面反映了会计主体经济利益变化的结果,又区分了当期的经营结果与非经营结果。(2)明确了实现原则。只有已实现的经济利益的变化才构成利润,未实现的利得与损失不应当作为。当然,根据稳健性原则之要求,利润表中应对未实现损失进行揭示。(3)较好的成本配比效果。传统会计利润重大缺陷之一就是现时收入与历史成本之配比,而“一定期间”的限定剔除了前期成本累计变化,实现了期间内收入与成本的配比。(4)实现了与收入、费用、利得、损失概念的协调。因为,收入与费用都是一个权利行使、义务履行的过程,两者对比的结果是经营利润;而利得与损失都是一个结果,两者对比的结果是非经营利润。不再采用:“导致所有者权益”的表述用语,实际上也是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的平衡与协调。

[参考文献]

[1]汤云为,钱逢胜.会计理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158-160.

[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1[S].北京:经济科学

出版社,2001:8,54,489.

[3]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论财务会计概念[R]. 北京:中国财政经

济出版社,1992:145,148-149.

[4]企业会计准则编审委员会.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M].上

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227.

[5]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S].北京:经济科学

出版社,2006:4-5.

[6]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字典[Z]. 北

京:商务印书馆,1982:599.

[7]Jensen & Meckling. Theory of the Firm: Managerial Behavior,

Agency Coast and Ownership Structure [J].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1976, (3): 99-134.

Law Perfection of Profit Concept

Huang Shen

(School of Accounting, Zhe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Hangzhou 310018, China)

企业经营概况范文第12篇

电子商务具有快速与简洁的巨大优势,大大改变了企业沟通与交流的方式,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果,减少各类环节,降低成本。对于会计而言,电子商务是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了解电子商务对企业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影响,对于会计工作有着诸多好处。

二、电子商务对会计理论的影响

1.电子商务对会计基本假设的影响

会计基本假设,又称会计假定,是过去在实际的会计工作中积累的概念观念和理论总结,也是会计各项理论的重要基础。对工过去的实体会计方式而言,会计基本假设是正确无误的,在电子商务的影响下,会计基本假设也在不断地产生变化。

(1)对会计主体假设的影响

传统意义上的会计主体必须要有实际存在的实体企业作为主体,但是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应用,出现在在网络上存在的虚拟企业,对于这些虚拟企业的会计行为就要应用代替原本会计主体的实体概念产生的相对的主体概念,这个概念能更好的在电子商务中作为会计行为的标准。

(2)对持续经营假设的影响

持续经营假设,也即在企业一段时间内继续以既定方式经营为前提,来核算财产计价和各类财务情况。然而对于虚拟企业而言,其产生和消失迅速,是以暂时性的需要而产生的,也会随着需要消失而即刻解体消失。难以用持续经营假设加以核算。旧的持续经营假设已经不适用工虚拟企业的财务核算。

可以在旧的核算方式的基础上加入新的存续期和清算价值等概念,以更好地对虚拟企业的各项数据进行衡量。

(3)对会计分期假设的影响

传统会计习惯工按照时间和公司经营方式将会计行为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期间。在过去的情况下,公司的交易过程会计收集和处理信息需要时间,而在新的电子商务环境之下,交易与会计行为从被动变为实时,旧的会计方法意义消失。对于新的会计行为而言,应当立足于实际需求,实际情况实时加以记录。

(4)对货币计量假设的影响 货币计量假设是传统会计的重要原则之一,也即使用同定的价值不变的货币作为会计行为的单位。这个假设主要的要求是需要同定的货币作为计量单位,然而在网络时代的虚拟企业中,企业之间的交易偏向虚拟的数字货币和信息交易,传统的货币计价难以对新型的交易价值进行衡量。旧的货币计量法已经不能适应电子商务时代的要求。

2.电子商务对会计要素的影响

旧的会计要素分为财务状况基本要素和经营状况基本要素,用这些要素来衡量公司的经营情况与经营成果。对于新的网络化的经营情况而言,这些要素已经不能完全反映公司的各类情况,在衡量中会产生错误。因此,有必要采用新的计量方式和要素来反映新时代公司的经营情况,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要素能够更好的反映公司的财务情况与经营成果,更好的为会计工作所服务。

三、电子商务对会计实务的影响

1.对权责发生制的影响

权责发生制的概念是以权利和责任作为基准衡量交易的产生,而不是通过现金的交付衡量交易行为的发生。优势是能够反映企业在特定期间内的经营成果。然而对于电子商务而言,交易的过程在一瞬间即可完成,权责发生制失去了存在意义。相比工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更适合作为电子商务时代的衡量方法。

2.对历史成本计价原则的影响

历史成本原则也即按照财产成本产生的价格计为价值,并在之后不再加以变动。这一原则的首要前提也即持续经营假设。然而对于虚拟公司而言持续经营假设并不适用,使用历史成本原则核算虚拟公司资产,不足以正确反映虚拟公司各项资产诸如金融工具,虚拟货币等的价值变动,对于虚拟公司的资产衡量,一般使用实时计价的方式。

3.对会计核算的影响

一方面相比传统的用纸笔来进行会计核算的方法,电子商务下的会计更多的采取无纸化办公的方式;另一方面,对于传统会计核算的重点,各类地产设备等同定资产相比,虚拟资产和电子货币成为了会计核算的重点。利用财务软件进行电子办公,直接能够发送报告结果,更为便利明确。

4.对会计组织的影响

首先,由于电子银行和虚拟结算的广泛应用,会计核算和交付变得更加便利。其次,地理位置和距离对于会计效果不再影响,会计可以毫无阻碍对远处的交易加以核算。第三,岗位发生变化,一些岗位变的不再需要人员,一些新的岗位产生。最后,新的核算方法和准则要求从业人员具备新的素质与能力。

5.对传统会计报表的影响

在传统的会计处理方式中,会计报表一般基于会计期间情况加以编制,不能快速反应使用者所需信息,在新的电子商务的情况下,会计报告可以实时发送,提高了工作效率,有利于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决策。

企业经营概况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公司治理  风险偏好  风险容忍度

风险容忍度也称为风险偏好(Riskappetite),是指银行为实现经营目标而准备承受的风险水平。它是国际活跃大银行普遍采用的一种风险控制手段.通常表现为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对企业经营管理层所提出的经营稳健性要求.其目的在于维护企业经营的安全性与盈利性之间的一种平衡。风险容忍度也是国际大银行的股东与经营管理层关于企业经营安全与盈利性要求具体博弈的一种工具。虽然风险容忍度属于银行经营管理层所制定的一种经营性指标,但是风险容忍度对于银行的各项业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银行的高层管理出发直接对银行的经济资本和风险调整的收益进行指导和控制。风险容忍度一经确定,也就确定了银行的经营稳健性风格.确定了银行经营的可用资本和未来收益波动性之间的唯一关系。

一、风险容忍度的内涵界定

在国外,风险容忍度不是一个企业自身决定的问题,而是由全体股东决定的对于企业管理层经营的一项指标。它体现了股东对于企业在正常经营情况下承受风险水平的预期要求,这种要求也是为了保护股东自身在企业的权益。

从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来看,上市公司通常股权集中程度较高,因此在上市公司中,大股东的议价能力非常强势.对于企业的控制力也就格外突出。在我国的上市企业中.大股东维护自身在上市公司利益的意愿应该更为强烈。具体到我国商业银行,这种现象也比较明显。然而从风险容忍度实施的角度考虑.大股东时间和精力的稀缺性决定了在这种公司治理结构下的风险容忍度实施就不能再依赖于大股东进行决策。风险容忍度的确定由公司经营管理层进行决断.然后再提交董事会批准可以作为一个可行并且合理的折中方案。

通常风险容忍度是以对企业的经营安全性考虑为基本出发点。股东大会、董事会或是公司管理层为了保证企业尽可能地取得盈利需要决定企业的经营安全水平,通常以概率的百分比形式表示。因此风险容忍度也就代表了企业经营活动的违约概率,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就是避免发生挤兑的概率。风险容忍度的选取区间应该在95%,99.99%]之内,由于在具体的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很难区分99.98%和99.97%水平下经营活动的区别.为了保证风险容忍度在实践中实施的可行性和易操作性.国外通常以著名评级机构的评级分类为标准进行风险容忍度的选取和设定。表1列举了标准普尔和穆迪的评级分类标准及对应的违约概率。

可以看出,企业对于风险容忍度的选择已经由一个区间(无穷多种可选择数值)简化为9个可选数值。具体情况应该根据企业自身情况进行选取。以花旗银行Citibank为例,花旗银行就以维护S&P的AA评级为经营风险控制的主要目标。从S&P对于各行业的评级历史来看,AA对于银行业来说已经是最高水平的评级,银行业从来没有一家银行能够获得AAA评级。花旗银行的风险容忍度选取将决定其自身违约概率保持在0.03%,置信水平保持在99.97%左右。国外其他知名银行的风险容忍度选取大多以99%居多,大致相当于能够维持S&P的BB信用级别和穆迪的Bal/Ba2评级。

从我国银行目前的信用评级结果来看,我国银行评级结果目前较低,主要集中在S&P的A、BBB、BB、B之中。其估计违约概率在[0.1l%,2。21%1内,即置信水平大概在[9779%,99.89%1内。如果我国银行在未来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并且将商业银行定位于国际上有竞争力的银行范畴,那么应该建议将评级目标定在S&P的BBB级,甚至是A级。在这种情况下,我国银行的违约概率将降低至0.1l%一0.30%之间,置信水平将提升到99.70%一99.89%之间;如果我国银行在未来仍将以巩固现有经营成果为主要目标,那么建议将评级目标定位于S&P的BB级,我国银行的违约概率和置信水平仍将保持不变。

二、银行风险容忍度对银行业务的影响

风险容忍度一经确定就意味着确定了有效股权资本与收益波动性之间的关系。对于相对固定数量的股权资本而言,收益的波动性就会有一个相对应的上限值。较大的风险容忍度可以提高我国银行在国内外的信誉和品牌知名度,为客户与我国银行进行业务联系增强信心,在日益陷入同质化竞争的国内银行业市场中取得其他银行难以达到的水平和地位。较大的风险容忍度也会为我国银行带来一些不利影响,如可能造成对市场风险的高估,从而降低我国银行的资本充足水平,影响我国银行的可用贷款额度,继而对我国银行的收益产生影响。如果考虑宏观经济的发展周期因素,在经济低迷阶段采用较大的风险容忍度可以起到在经济低迷阶段的资本保护作用,正如花旗银行在1929年经济大萧条时所采取的措施,在经济低迷阶段银行安全性可以为银行未来经济高涨期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本和商誉。

较小的风险容忍度会降低各业务线条的经济资本消耗,增加银行的可分配资本总额,从而增加银行的利润来源和数量。但是较小的风险容忍度可能造成对市场风险的低估,如果银行业务出现了一定损失,则银行可能出现流动性不足,面临挤兑风险。而且更容易使银行采用过于激进的经营战略,从而降低银行的安全性。

风险容忍度对于银行其他经营性指标都具有相关关系。对于计算市场风险的VaR方法更是具有较大影响,VaR计算过程中所使用的置信水平(ConfidenceLeve1)就取决于风险容忍度的置信水平。l引因此从市场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看,风险容忍度将对市场风险的风险测算结果具有较大影响。银行所设置的风险容忍度越大,那么以VaR方法计算所得的市场风险结果就越大,因此市场风险的经济资本就越多;反之,银行所设置的风险容忍度越小,那么以VaR方法计算所得的市场风险结果就越小,此市场风险的经济资本就越少。在BaselII资本协议中已经规定银行的对外信息披露需要采用置信度99%,持有期为10天的VaR数值,但是银行对内部风险进行管理和测算时完全可以采用不同于此要求的自定标准。很多国外知名银行也对内部风险监管和外部披露采用了不同的VaR置信水平和持有期进行计算。

三、引入风险容忍度管理理念对商业银行的意义

企业经营概况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公司治理  风险偏好  风险容忍度

风险容忍度也称为风险偏好(Riskappetite),是指银行为实现经营目标而准备承受的风险水平。它是国际活跃大银行普遍采用的一种风险控制手段.通常表现为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对企业经营管理层所提出的经营稳健性要求.其目的在于维护企业经营的安全性与盈利性之间的一种平衡。风险容忍度也是国际大银行的股东与经营管理层关于企业经营安全与盈利性要求具体博弈的一种工具。虽然风险容忍度属于银行经营管理层所制定的一种经营性指标,但是风险容忍度对于银行的各项业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银行的高层管理出发直接对银行的经济资本和风险调整的收益进行指导和控制。风险容忍度一经确定,也就确定了银行的经营稳健性风格.确定了银行经营的可用资本和未来收益波动性之间的唯一关系。

一、风险容忍度的内涵界定

在国外,风险容忍度不是一个企业自身决定的问题,而是由全体股东决定的对于企业管理层经营的一项指标。它体现了股东对于企业在正常经营情况下承受风险水平的预期要求,这种要求也是为了保护股东自身在企业的权益。

从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来看,上市公司通常股权集中程度较高,因此在上市公司中,大股东的议价能力非常强势.对于企业的控制力也就格外突出。在我国的上市企业中.大股东维护自身在上市公司利益的意愿应该更为强烈。具体到我国商业银行,这种现象也比较明显。然而从风险容忍度实施的角度考虑.大股东时间和精力的稀缺性决定了在这种公司治理结构下的风险容忍度实施就不能再依赖于大股东进行决策。风险容忍度的确定由公司经营管理层进行决断.然后再提交董事会批准可以作为一个可行并且合理的折中方案。

通常风险容忍度是以对企业的经营安全性考虑为基本出发点。股东大会、董事会或是公司管理层为了保证企业尽可能地取得盈利需要决定企业的经营安全水平,通常以概率的百分比形式表示。因此风险容忍度也就代表了企业经营活动的违约概率,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就是避免发生挤兑的概率。风险容忍度的选取区间应该在95%,99.99%]之内,由于在具体的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很难区分99.98%和99.97%水平下经营活动的区别.为了保证风险容忍度在实践中实施的可行性和易操作性.国外通常以著名评级机构的评级分类为标准进行风险容忍度的选取和设定。表1列举了标准普尔和穆迪的评级分类标准及对应的违约概率。

可以看出,企业对于风险容忍度的选择已经由一个区间(无穷多种可选择数值)简化为9个可选数值。具体情况应该根据企业自身情况进行选取。以花旗银行Citibank为例,花旗银行就以维护S&P的AA评级为经营风险控制的主要目标。从S&P对于各行业的评级历史来看,AA对于银行业来说已经是最高水平的评级,银行业从来没有一家银行能够获得AAA评级。花旗银行的风险容忍度选取将决定其自身违约概率保持在0.03%,置信水平保持在99.97%左右。国外其他知名银行的风险容忍度选取大多以99%居多,大致相当于能够维持S&P的BB信用级别和穆迪的Bal/Ba2评级。

从我国银行目前的信用评级结果来看,我国银行评级结果目前较低,主要集中在S&P的A、BBB、BB、B之中。其估计违约概率在[0.1l%,2。21%1内,即置信水平大概在[9779%,99.89%1内。如果我国银行在未来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并且将商业银行定位于国际上有竞争力的银行范畴,那么应该建议将评级目标定在S&P的BBB级,甚至是A级。在这种情况下,我国银行的违约概率将降低至0.1l%一0.30%之间,置信水平将提升到99.70%一99.89%之间;如果我国银行在未来仍将以巩固现有经营成果为主要目标,那么建议将评级目标定位于S&P的BB级,我国银行的违约概率和置信水平仍将保持不变。

二、银行风险容忍度对银行业务的影响

风险容忍度一经确定就意味着确定了有效股权资本与收益波动性之间的关系。对于相对固定数量的股权资本而言,收益的波动性就会有一个相对应的上限值。较大的风险容忍度可以提高我国银行在国内外的信誉和品牌知名度,为客户与我国银行进行业务联系增强信心,在日益陷入同质化竞争的国内银行业市场中取得其他银行难以达到的水平和地位。较大的风险容忍度也会为我国银行带来一些不利影响,如可能造成对市场风险的高估,从而降低我国银行的资本充足水平,影响我国银行的可用贷款额度,继而对我国银行的收益产生影响。如果考虑宏观经济的发展周期因素,在经济低迷阶段采用较大的风险容忍度可以起到在经济低迷阶段的资本保护作用,正如花旗银行在1929年经济大萧条时所采取的措施,在经济低迷阶段银行安全性可以为银行未来经济高涨期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本和商誉。

较小的风险容忍度会降低各业务线条的经济资本消耗,增加银行的可分配资本总额,从而增加银行的利润来源和数量。但是较小的风险容忍度可能造成对市场风险的低估,如果银行业务出现了一定损失,则银行可能出现流动性不足,面临挤兑风险。而且更容易使银行采用过于激进的经营战略,从而降低银行的安全性。

风险容忍度对于银行其他经营性指标都具有相关关系。对于计算市场风险的VaR方法更是具有较大影响,VaR计算过程中所使用的置信水平(ConfidenceLeve1)就取决于风险容忍度的置信水平。l引因此从市场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看,风险容忍度将对市场风险的风险测算结果具有较大影响。银行所设置的风险容忍度越大,那么以VaR方法计算所得的市场风险结果就越大,因此市场风险的经济资本就越多;反之,银行所设置的风险容忍度越小,那么以VaR方法计算所得的市场风险结果就越小,此市场风险的经济资本就越少。在BaselII资本协议中已经规定银行的对外信息披露需要采用置信度99%,持有期为10天的VaR数值,但是银行对内部风险进行管理和测算时完全可以采用不同于此要求的自定标准。很多国外知名银行也对内部风险监管和外部披露采用了不同的VaR置信水平和持有期进行计算。

三、引入风险容忍度管理理念对商业银行的意义

企业经营概况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博弈论 财务管理 投资决策 融资决策 股利政策一、博弈论与财务管理

(一)博弈论概述。

现代博弈论的诞生始于1928年,博弈论试图使用严谨的、公式化了的数学模型来解决现实世界中利害冲突和激励结构间的相互作用。博弈中的主体不仅要考虑个体的预测行为和实际行为,而且要考虑其他主体的预测和实际行为。

两种比较重要的博弈类型是“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均衡"――这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博弈的主体之间是否存在一个具有约束力的协议,如果存在则为“合作博弈”,反之则为“非合作均衡”。

(二)财务管理概述。

财务管理主要是指企业的财务管理,也即企业为了实现一定的财务目标,对自身的资产购置、资金融通、营运资金、利润分配做出的决策与管理。

传统的财务管理理论是建立在传统经济学理论上的,主要研究在价格、收入给定条件下的效用最大化问题,也即只考虑经济主体自身的行为,而忽视其他经济主体的行为。这显然与实际经济生活中,不同经济主体之间存在着形形、错综复杂的联系相违背。

二、博弈论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企业的财务管理主要涉及企业的投资决策、融资决策、营运资金管理和股利分配决策,相应的,博弈论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也主要体现在这些决策中。

(一)博弈论应用于投资决策。

企业是为了获取利润最最大化而组织的经济主体,通过投资是企业获取利润的重要途径。传统的企业投资理论实际上都假设了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信息是对称的,即对所有的经济活动参加者(包括普通投资者和企业管理者)来说,他们所获取的信息是一样的。这些假设显然与现实不符。为了考虑信息不完全情况下的投资决策,便要用到博弈论的思想。可以通过一下的例子来理解:

假设某企业是风险厌恶的,在信息完全的条件下有如下两种投资选择:

(1)购买一年期年利率为6. 5%的国债;(2)购买A公司的股票,持有一年。一年后收益率为8%的概率为80%,收益率为-2%的概率为20%。

选择1的期望收益率为6.5%,选择2的期望收益率为,因此作为一个理性的投资者,该企业应该选择投资国债。

如果再假设信息是不完全的,该企业面临的投资选择1不发生变化,但选择2变成了以下情况:购买A公司的股票,持有一年。已知该企业投资A公司股票在获利8%的情况下,A公司财务报告有好消息的概率为80%,坏消息的概率为20%;该企业获利-2%的情况下,A公司财务报告有好消息的概率为10%,坏消息的概率为90%。A公司经营的好的概率为80%,差的概率为20%。

如果A公司的财务报告是好消息时,该企业该做出什么样的投资决策?

P(Y1|X■)=0.8,P(Y■|X2)=0.2,P(Y1|X■)=0.1,P(Y■|X2)=0.9,P(X1)=0.8,P(X■)=0.2

X■={获利6%},X■={获利2%},Y■={财务报告有好消息},X■={财务报告有坏消息}

P(X1|Y1)=■

=■≈0.969697

P(X2|Y1)=1-P(Y■|X■)≈0.030303

所以选择2的期望收益率为: 0.969697×8%+(-2%)×0.030303%=0.0769697

所以该企业会选择投资A公司的股票。由此可见,博弈论可应用于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企业投资决策。

(二)博弈论应用于融资决策。

企业的融资即企业从自身生产经营的需求出发,向股权投资者和债权人融入资金的过程。传统的融资理论都假设信息完全的,而事实上,市场上的信息不完全会导致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具体到公司融资层面,前者指的是企业融入到的资金并非属于企业所有者或管理者所有(注:股权方式融入的资金归全体所有者所有,企业对债券融入资金没有所有权),管理者因此便失去了努力经营以使资金增殖的激励;后者指的是经营业绩较差的企业更倾向于向外部融资。很显然,在这两种情况下,企业的股权所有者和债权所有者都会蒙受损失。

博弈论的运用,则能很好的解决企业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融资决策问题。以下的例证可以很好的解释信息完全和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融资决策的不同。

假设企业A有两个可选的投资项目否需要进行融资,市场的无风险利率为6%。项目1成功的概率为80,获得的收益率为8%;失败的概率为20%。收益为0。项目2成功的概率为50%,收益率为11%;失败的概率为50%,收益为0。

则项目1的预期收益为: 80%×8%+20%×0=6.4%

项目2的预期收益为: 50%×11%+50%×0=5.5%

在信息完全的情况下,企业的项目1可能从股权投资者和债券投资者那里获取融资,而项目2不可以。但信息不完全的条件下,投资者不知道企业有多大可能性投资于项目1,因此可能企业的项目1和2都无法获得融资。

由此可见,信息完全和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融资决策是不一样的,后者需要博弈论的思想来解决。

(三)博弈论应用于股利决策。

企业的股利分配政策,关乎到企业选择将利润中的多少比例进行分配和再投资。

MM定理指出在无税和信息完全的条件下,公司的资本结构不影响公司的股价,也即股利和股价之间无关。MM定理成立是建立在一系列严格假设条假设下的,现实中往往存在着信息不完全,因此讨论此时股利政策的效应时就应该运用博弈论的相关内容进行研究,具体的研究结论在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中都有提及。囿于篇幅限制,在此不做赘述。

三、结语

博弈论在公司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并不局限于以上提及的三点,博弈论在企业预算管理、营运资本管理、委托问题、薪酬等问题中都有一定的应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