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社会资源的有限性范文

社会资源的有限性范文

社会资源的有限性

社会资源的有限性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有限营销资源科学发展

一、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的改革和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整体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与之俱来的也存在以能源为代表的自然资源日益紧张、环境压力日益严重的局面。我国已经深刻面临社会人口膨胀与自然资源有限这一巨大矛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面对这样的严峻局面,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及时改变了发展战略,做出了以“生态文明”为标志的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调整。

要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在微观经济领域意义巨大,任务繁重,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一战略调整的成败。市场营销作为微观经济生活主要组成部分,她是生产领域连接消费领域的纽带,不仅指导和促进企业的生产经营,同时也影响指导消费,她涉及到微观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直接影响到中央的战略目标的实现。而作为指导企业营销实践的营销观念决定了企业营销行为,因而对于营销观念及在此观念指导下的营销策略应做出相应的改变,就显得尤为重要、尤为迫切。

二、有限营销理论的理论依据及内涵

1.消费者市场的有限营销理论的现实基础

营销观念就是企业经营观念(哲学)是企业经营活动的指导思想,是企业如何看待顾客和社会的利益,即如何处理企业、顾客和社会三者利益之间比重的关键。其核心问题是以“什么”为中心组织企业经营活动。市场营销管理观念可归纳为五种,即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市场营销观念和社会场营销观念。即企业的营销观念先后经历了以“生产”、“产品”、“推销”、“消费者需要”、“兼顾消费者、企业、社会的利益”为中心这样的五个阶段。在此基础上,又演变出诸如 “绿色营销”、“关系营销”以及“整体市场营销”与“顾客让渡价值”等营销理论。而本文要提出的有限性营销是一种新的营销观念,她是指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环境日益恶化的条件下,根据消费者市场需求相对有限性原理,把消费市场的营销自觉做到适可而止,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满足消费者市场相对有限性的需求,避免奢侈与浪费。有限性营销的核心是节约资源,强调消费者消费需求的相对有限性。这就决定了有限营销是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实现精准营销。科技是有限营销的质规定;精准是有限营销的量的约束。

2.消费者市场的有限营销理论的理论依据

(1)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本质和消费观念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是对人的本质所作的完整的概括。

(2)马克思主义消费观中的 “生活性需求”相对有限性和 “发展性需求”的无限性

①人类自然性需求即“生活性需求”相对有限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资本主义消费观所称的“需求”是人的自然需求,即人作为动物为延续生命所必须的物质生活资料的消费,并没有太多的社会的意义。那么,资本主义消费观所称的人们的“消费欲望”又是不是无限的呢?

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的分析中,人的自然性需求包括生理的需求和安全的需求,具体地指对日常衣食住行的需求(为满足饥、渴而需要吃、喝,需要穿衣、休息、睡觉等)和对安全、安定的需要(财产安全、人身安全、职业安全、健康保障等方面的需要)。资本主义消费观认为人对物质生活资料的消费欲望是无限的。例如,当世界上没有彩电、冰箱、洗衣机这类产品时,人们并没有对这些产品的需求欲望。当这些产品诞生于世后,人们对它们的需求欲望也随之产生了。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新产品和新服务也会不断出现,因此人类的消费欲望也无穷无尽 。

这是从长远动态来看的结论。而在那些未知产品诞生以前,某一特定技术状态下生活资料的需求应该具有相对的有限性。例如,在特定的生产技术水平下,人的一餐饭的消费量是有限的;一个人每天晚上只能睡一张床;一个人同时只能驾驶一辆小汽车。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资本主义消费观中 “消费欲望”只看到动态的未来的无限性,而没有看到特定阶段需求的相对有限性。这是不符合实际的、不全面的、是不符合唯物辩证法的,是十分有害的,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人的无限物欲。而“人类自然性需求”即“生活性物质资料的需求”相对于人的“精神需求”,要耗费多得多自然和社会的资源,是造成资源紧张的主要原因。因此,在以能源为代表的自然资源日益紧张、环境压力日益严重的今天,这种客观存在的特定阶段的需求的相对有限性,在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a 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能否实现以“生态文明”为标志的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战略。在人口负担重,自然资源相对匮乏的我国,尤其要重视对物质生活资料的“消费欲望”的有限性。绝不能追求“一餐饭钱一头牛,还吃一半扔一半”、“房子越造越大”、“出门必驾车”的生活习惯。在人的无限贪欲面前,自然资源已不堪重负,难以实现 “生态文明”。值得庆幸的是人们已经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在全国推行的“节能减排”与“生物替代能源”等营销战略都是“生活性物质资料需求”相对有限性与“资源稀缺”动态平衡的活生生的写照。

b避免人异化成物的附属,导致人的精神世界的迷失。在社会现实生活中,有多少市场主体、政府事业单位把物质刺激作为屡试不爽的治人法宝,有多少人在追求享受丰厚的在物质生活的同时,心灵正承受着荒芜与困惑;对物质享受无限贪欲扭曲了、伤害了多少灵魂。

②人的社会性“发展性需求”的无限性

正如前面所分析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本质不表现在人的自然属性。而表现在人的社会属性,因为人的生产劳动、自觉能动性和追求自由与解放等方面的特质,都充分表现在人类及其活动的社会属性中。而人的社会属性需求又具体表现为社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社会需要表现为人对归属感、爱情、友谊等方面的需要(朋友交往、伙伴关系、参加某些团体或集会等)。这主要表现为精神活动,所耗费的资源相对于“生活性物质资料的需求”是极其有限的。

尊重需要表现为人对希望得到尊敬、赞美、赏识和承认地位的需要。(荣誉、支配权力、地位等需求);自我实现的需要表现为人的希望自我潜能和才能得到极度发挥的需要(成功的成就感、能力得到体现等)。这两者可归纳为“人的社会性发展需求”。是人类追求自身完善及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所产生需求。马克思主义为人类描绘了光辉的前景:社会实现了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人获得彻底的解放和全面的发展。即人们对自身完善及社会进步与发展是没有止境的。所以“人的社会性发展需求”具有无限性。

“人的社会性发展需求”主要表现人的自身精神上的修养和人的科学实践活动。所耗费的资源即“发展性物质资料需求”相对于“生活性物质资料的需求”也是有限的。

③相对有限的“生活性需求”和无限性的“发展性需求”的辩证统一

人的无限性的“发展性需求”能够不断地提升社会和生产的科技水平,使社会和生产不断朝着更加环保、更具可持续性发展的方向迈进。同时也能够为“生活性物质资料的需求”提供换代新产品或全新产品,拉动“生活性物质资料”市场在新的科技水平上展开一轮又一轮的竞争,赋予相对有限的“生活性物质资料需求”以新的内涵。从长期的历史时期来看,“生活性物质资料需求”也表现为一定的无限性;同时,有限的“生活性物质资料”市场为无限性的“发展性需求”提供施展的空间,为无限性的“发展性需求”的发展提供动力。可见,相对有限的“生活性需求”和无限性的“发展性需求”是辩证统一的,即“有限性”为“无限性”提供发展空间和动力;同时“无限性”不断赋予“有限性”新的内涵, 朝着更加环保、更加节约资源的方向发展。使之进入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的轨道。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生活性物质资料需求”相对有限而“发展性物质资料需求”具有无限性。但相对有限“生活性物质资料需求”耗费了绝大多数的资源,是使得“资源相对稀缺”的主要原因。这就是有限营销的理论基础。同时,我们可以看出:消费者市场的相对有限性是相对于发展性市场的无限性而言的。以上是有限营销的现实基础和理论依据。

三、结论

根据前面的分析,我们得出了“生活性需求”相对有限性和 “发展性需求”无限性的结论,因此在消费者市场的营销中必须贯彻有限营销的理念。有限消费观念是消费者自觉优先消费科技环保型商品,自觉抵制铺张浪费,为有限营销企业的“有限产品”具有优先被购权,有力推动有限营销企业的发展。有限营销企业宣传指导有限消费观念,突出自身的科技型、环保型特色,提供价廉、环保质优的“有限产品”,数量只是够用为度,避免消费者出现浪费行为。

参考文献:

[1]刘厚俊:现代西方经济学原理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第三版1-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第18、138页。

社会资源的有限性范文第2篇

一、问题的提出

关于自然资源在经济增长与结构演进中究竟起着什么作用,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自然资源是经济增长的基础,对经济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另一些经济学家则认为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具有负面作用。并由此产生了“资源优势论”和“资源诅咒说”发展经济学中堪称经典的两个理论学说。而有着丰裕自然资源的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路径,则分别提供了与“资源优势”或“资源诅咒”相吻合的案例。传统经济学理论一直强调自然资源在一国经济发展尤其是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但是自20世纪60、70年代开始,自然资源充裕国(如委内瑞拉和尼日利亚)与自然资源匮乏国(如日本和新加坡)在经济发展上表现出了巨大的差异,使得人们重新审视自然资源在长期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Auty于1993年首次提出了“资源诅咒”(ResourceCurse)的概念,以Sachs和Warner为代表的学者经过实证研究发现,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范围内,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自然资源丰裕程度与经济增速之间呈现出明显的负相关,这些国家和地区不仅没有从丰裕的自然资源中受益,反而因为“资源诅咒”导致经济增长放缓甚至停滞。找出“资源诅咒”现象发生的原因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抑制是学术界和决策层普遍关心的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所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也愈加严峻。在国内经济结构和技术水平未取得重大突破的情况下,为了追求或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速,许多地区不得不将目光转向“自然资源红利”,对煤炭、铁矿、石油等自然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为我国资源丰富的广大中西部地区实现经济赶超和跨越式发展带来了契机。但与此同时,中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出现了“资源诅咒”现象。我国幅员辽阔,区域间的自然资源禀赋差异十分明显,主要表现为东部沿海大部分地区自然资源相对匮乏,而中西部地区自然资源极为丰富。但从发展现状来看,有着丰裕自然资源的中西部地区无论是在经济增速还是发展质量方面都远远落后于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的东部沿海地区。更为严重的是,随着国内自然资源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许多资源丰裕地区不仅没有因此而致富,反而变得越来越贫困,自然资源禀赋优势没有转化成经济优势,出现了“富饶的贫困”。一方面,自然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约束作用不断凸显。从当前世界范围来看,自然资源匮乏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尤其是一些不可再生资源,如土地、淡水、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的严重短缺以及由其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已经引起各国的高度重视。从我国的实际来看,自然资源颈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日益突出,严重影响着我国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虽然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很大,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十分庞大,从人均数量看又是一个资源小国。长期以来,大量消耗资源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使我国面临着国内资源供需矛盾加剧,资源对外依存度明显升高,国民经济难以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严峻现状。另一方面,自然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也引起了各界的关注。我国内陆许多有着丰富自然资源的地区在经济发展上似乎进入了资源诅咒陷阱,无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本文沿着历史发展的脉络,对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资源的思想进行归纳和总结。研究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资源思想,有助于引导全社会树立资源节约观念,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步伐,并在此基础上启发当代人探索解决自然资源危机的出路,以缓解无限的人类需求与有限的自然资源之间的矛盾,正确处理好自然资源开发规模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二、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资源思想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第一,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历史活动的一部分。人类实践活动的基本方式就是现实的生产生活,而人要进行生产又必须以结成社会关系为前提,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一开始就被纳入人与社会的关系之中,成为人的社会历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二,自然界是人的实践对象。马克思在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的基础上,出于对人的主体性的肯定,把自然界的客观性进一步发展为自然界的从属性。认为自然界存在的本质和意义就是供人进行加工的对象。他说:“从理论领域来说,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第三,自然界是人的实践的产物。马克思不仅从观念上把自然界规定为人的实践的对象,而且认为“从实践领域来说,这些东西也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这样,经人加工和改造的自然就成为人的实践的产物。从长远的整体上看,“人能再生产整个自然界。”马克思在1857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提出“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深刻揭示了马克思哲学观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马克思主义思想强调了自然资源在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明确指出了人的肉体只有依靠这些自然资源的产品才能存活,不论这些产品是以食物、燃料、衣物等的形式还是以住房等形式表现出来。在现实世界中,人的普遍性正是通过这种普遍性表现出来的,它将整个自然界首先视为人的最直接、最重要的生活资料。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外界的自然资源从经济的角度可以分为两个大类:一类是社会资料的自然资源,诸如鱼类资源丰富的水域、有着很大肥力的土壤等;二是劳动资料的自然资源,比如可以借力的奔腾的瀑布,可以用来航船的河流江海,可以作为生产资料的树林、金属和煤炭资源等。马克思认为,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初期阶段,第一类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当人类社会发展到较高的阶段之后,第二类的自然资源就开始变得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恩格斯在其著作《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也明确指出:政治经济学家说,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更为确切的说,劳动和自然资源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根本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了原材料,而劳动则进一步地将自然资源转变为财富。不难看出,马克思充分认识到了自然资源在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认为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基本来源。可见,马克思很早就以强烈的前瞻性思想而深刻地预见到了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随着经济和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口规模的不断增加,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这就必然会造成自然资源的紧张,甚至会面临枯竭的危险。因此,马克思认为人类必须节约自然资源,注重循环经济和可持续经济的发展,还要反对资本主义高消费、高浪费的生产方式。马克思主义提出,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会引发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关系的紧张,甚至爆发更为严重的危机,解决这一危机的途径只能是合理地调节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将它置于他们的控制之下,而不是让其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要依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的变换”。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特别是在他论述不变资本使用上的节约问题时,以很大的篇幅论述了排泄物的资源化和再利用,明确提出了与循环经济相类似的观点,并结合实际阐述了循环经济和可持续经济的一些原则。对于自然资源开发与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系统资源理论认为,自然资源是第一性的,人文社会资源是第二性的,经济资源在人文社会资源主导下能动地反作用于自然资源,从而构成人类实践活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因而,系统资源理论完全可以从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自然观、实践观中找到理论渊源,应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研究分析系统资源理论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比如,应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来分析自然资源与经济资源、人文社会资源之间的互动关系,有着重要的参照意义;应用劳动价值论的原理分析人力资源价值也很有意义;应用实践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人与自然资源及经济资源的关系更加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从有目的的需求角度而言,人类的需求在相当长的时间范围内都会处于未被满足的状态,所以在一定时期内将这一问题视为无限状态对于具体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并无大的不妥。但是,如果考虑到在任何一个特定的时期内,用来满足人类目的性需求的手段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人类对于每一种满足目的性需要的手段的需求又具有有限性,因此,对于具体商品和服务出于占有和使用的需求总是处于有限的状态,这一有限的需求经常成为经济活动的约束因素。另一方面,尽管自然界的资源对于人类活动而言几乎处于无穷状态,但是在任何一个时期,由于人类需要的有限性和人类使用自然资源能力的有限性,自然资源总是处于有限的状态,人类生产活动所产生的资本积累也是有限的。所以在任何时期,自然资源的有限性都是事实,有限的自然资源成为人类经济活动的另一个约束因素。

社会资源的有限性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健康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健康发展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人类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诸要素与人类健康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人类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取决于人地关系、区际关系、代际关系的和谐,它要求在满足当代人健康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在满足本区域健康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其他区域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健康需求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包括确保身体状态完好的需求、确保精神状态完好的需求、确保社会状态完好的需求,但是,经济条件、技术状况、社会组织对健康需求的可满足性、健康资源的可获得性、健康服务的可进人性构成限制.

健康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健康发展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人类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必须提高人的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生命健康是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前提.因此,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是值得特别重视的崭新的研究领域.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分析人类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对该概念的内涵和特性作了初步的分析[Cil.这里,我们进一步对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要素、功能、需求、限制等理论问题进行探讨,希望大家继续赐教.

1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要素与功能

1.1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要素

可持续发展系统是由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的自然一经济一社会复合系统,区域性是其本质特性Czl.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作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子系统,它侧重于人类自身的全面发展,更能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健康是其要素系统中起关键作用的“序参数”.

1.1.1人口要素与健康人既是健康的生产者和创造者,也是健康的消费者和享用者.在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中,健康是人口质量的关键指标一方面,一定区域内的人口数量、人口质量、人口结构影响着该区域人群的健康观念、健康需求、健康行为和健康水平;另一方面,区域人群的健康观念、健康需求、健康行为、健康水过来又影响着该区域的人口数量、人口质量和人口结构.没有人类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就不可能有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1.2资源要素与健康人类健康的获得有赖于健康需求的满足,而健康需求能否得到及时、足量、高质的满足,又取决于健康资源的供给能力.所谓健康资源(healthresources),是指所有资源中主要用于人类医疗与保健服务、直接指向避免人类健康风险、提高人类健康水平的那部分资源,主要包括药物资源(具有治疗作用的自然资源,如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等)、保健资源(具有疗养价值和保健作用的自然资源与环境,如温泉、矿泉、泥沼、气候等)、卫生资源(提供疾病治疗和保健服务的社会资源,如医院、诊所、医生、护士、病床等).所有这些健康资源,都是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1.1.3环境要素与健康“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健康乃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3J.而无论是人的身体、精神还是社会状态,都与人所生活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就人类健康而言,环境是一把双刃剑,它可能对人类健康有益,也可能对人类健康有害.自然环境对人的身体状态(physicalstate)有显著影响,它既是健康资源(如药物资源、保健资源)的载体,也是致病因子的源地,环境化学性疾病(如地甲病、地氟病、克山病等)、环境生物性疾病(如鼠疫、血吸虫病、疟疾等)、环境物理性疾病(如高山病、皮肤病等)都与环境致病力有关.社会环境对人的精神状态(mentalstate)和社会状态(socialstate)有重大影响,社会组织对健康资源(特别是卫生资源)的配置会直接影响到健康资源的可获得性(availability)、健康服务的可进人性(accessibili-ty)、健康需求的可满足性(satisfiability).如果健康资源的配置是合理的、公平的和有效率的,这时的社会环境可能是有益健康的,反之,则可能是无益健康甚至有害健康的.因此,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良好的自然环境与和谐的社会环境基础之上.

1.1.4经济要素与健康经济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健康发展和经济发展具有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因果关系川一方面,良好的健康状况是人类福利和生产率的基础Cs7;没有健康的人就不可能有健康的发展Cs7;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各个目标,必须消除各种普遍存在的、能够削弱人类能力的疾病,并使所有需要消除贫穷的人身体健康叫.另一方面,经济能力是人类健康可持续能力的重要支撑,获取健康资源、享受健康服务、满足健康需求,都倚赖于经济的发展.因此,经济水平与健康水平具有正相关性.先进国家或地区的人口预期寿命总是高于落后国家或地区,贫穷地区总是拥有更低的健康水平,贫穷人口总是拥有更多的健康风险.

1.1.5社会要素与健康社会是人类通过各种人际交往和社会活动形成的具有集体目标指向的人类群落.人类精神状态和社会状态上的完好取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人类社会的全面进步取决于人类个体的全面发展,即人的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和生活质量的全面改善.社会组织为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如通过科学技术的创新和进步开发新的健康产品和健康服务,通过良好的健康管理体制和健康教育系统减少人类健康的风险,通过公平的分配健康资源和提供健康、服务满足全体人民的健康需求.社会制度、文化习俗、道德观念等社会要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以社会环境的整体形式对人类心理上、社会上的健康状态发挥影响和作用.

1.2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功能

可持续发展是一条一直到遥远的未来都能支持人类进步的新的发展道路,协调人类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最高宗旨川,因此,可持续发展系统是人地关系、区际关系、代际关系和谐、协调、统一的地域系统Cad.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追求人类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的完好状态,同样有赖于这三种关系的和谐.

1.2.1人地关系与健康人是自然的产物,人类生命过程是人体与自然环境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过程,人类健康与自然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Cs7一方面,人类通过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不断改变着人类健康发展所倚赖的自然环境,并进而影响着自然环境的健康资源供给能力;人类不仅有权力按照自己的需求来选择健康发展之路,而且有能力通过改造环境和调适人地关系来实现人类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自然环境通过对人类活动的反馈作用不断改变着其环境疾病致病能力,进而影响着人类健康的发展;归根到底,人类身体状态上的损害,都是因为人与自然关系不和谐所造成,只有健康的生态系统才能造就健康的机体,在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环境受到严重污染的区域里,人类健康是绝对不可持续发展的.

1.2.2区际关系与健康区域是个开放系统,一方面,区域人口健康的获得,并不完全取决于区域本身的特质,它在相当程度上还受制于区域以外的影响;另一方面,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疫病蔓延等区域环境问题带来的健康风险,可以影响到区域之外乃至全球范围内的人口健康,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具有外部性(externality).健康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环境污染物质的迁移性,生态破坏影响的放大性,以及人类活动的流动性,决定了区际关系协调对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因为健康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满足健康需求需要区域之间的协作;因为健康风险分布的不均衡,降低健康风险需要区域之间的合作;协调区际关系,是人类在精神上和社会上获得完好状态的重要条件之一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要求在满足本区域公众健康需求的同时不能损害其它区域满足其公众健康需求的能力.

1.2.3代际关系与健康协调代际关系、强调代际公平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则,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要求在满足当代人健康需求的同时不能损害后代人满足其健康需求的能力.如果不顾后代的健康发展,对有限资源掠夺滥用、对环境污染置若周闻、对生态破坏无动于衷,最终会将后代一步步推向无法在地球上安身立命的深渊,人类健康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成为一句空话.为了人类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当代人应该肩负起保护生态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的责任,协调好人地关系和区际关系,为后代子孙留下一个有益于身体、精神和社会健康的良好的生产环境、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

2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系统的需求与限制

2.1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系统的需求

人类需求和欲望的满足是发展的主要目标,需求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s7.健康是人的天赋权利,健康需求是人的基本需求;人类健康需求可分为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三个层次.

2.1.1公众确保身体状态完好的需求身体状态完好即生理健康,它是指人体器官能够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处于无疾病和不虚弱的状态.满足人的健康需求应优先满足确保身体状态完好的需求,这可以分为两个层次:(1)满足“防病于未然”的健康需求.包括维持生理健康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微量元素的足量与均衡摄人);维护生理健康所倚赖的环境要素(如良好的生产、生活、生态环境,特别是清纯的空气、洁净的饮水、安全的食品);提高免疫能力所需要的保健产品与保健服务(如保健食品、保健药品、健身房、锻炼场所、疗养设施)。(2)满足“治病于已然”的健康需求.包括治疗疾病所必需的药物资源(如各种各样的中草药、中成药、西药等);治疗疾病所必需的卫生资源(如医院、诊所、医生、护士、病床、医疗器械等).

2.1.2公众确保精神状态完好的需求精神是生命活动的反映,精神状态完好即精神健康,它包括正确认识自我与现实的认知能力、保持良好心态的情绪协调能力、实现自我价值的意志调控能力,具有适宜社会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精神状态的完好既有赖于身体状态的完好,反过来又能促进身体状态的完好.人的精神需求是多样化的,确保公众精神状态的完好,关键是要使公众通过自我调控和心理教育来排除不满、克服压抑、舒解压力,形成一个轻松、愉悦、和谐的精神世界.其主要需求包括:(1)满足感的需求.这是认知方面的需求.俗话说“知足常乐”,但人的需求和欲望是无止境的.这就要求教育公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现实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常存知足常乐之心,不怀贪得无厌之欲.(2)愉悦感的需求.这是情绪方面的需求.人有“七情六欲”,无论是喜、怒、悲、思、忧、恐、惊之情,还是生、死、耳、目、口、鼻之欲,都是人之常情,但“过则为灾”.这就要求对公众进行潜移默化的心理教育,使之形成良好的心态.(3)成就感的需求.这是价值方面的需求.公众需要他人和社会对其存在价值和社会价值给予关注和肯定,需要有成就感,如果他人和社会不能对其价值给予及时、准确的肯定,就有可能产生扭曲现实、意志消沉甚至心理变态的健康风险.

2.1.3公众确保社会状态完好的需求社会状态完好主要指人际关系和谐、适应社会角色。美国学者帕森斯认为,“健康可以解释为社会化的个人完成角色和任务的能力处于最适当的状态”mo.社会状态完好建立在身体、精神状态完好之上,同时对身体、精神状态的完好起着协同作用。确保公众社会状态完好的需求,就是要使公众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其知识、劳动、创造得到尊重,其自由、财产、情感得到保护,其个性、才于、抱负得到发挥,其权利、价值、地位得到体现,最终获得社会的幸福感.因此,良好的社会风气,公平的社会制度,和谐的社会环境,是确保公众社会状态完好的三大需求;坚持以人为本,协调人际关系,建立和谐社会是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2.2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系统的限制

限制是可持续发展的另一重要概念,可持续发展的限制主要指技术状况和社会组织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的能力施加的限制川.对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而言,经济条件和技术状况、社会组织具有同等重要甚至更加突出的限制作用.

2.2.1经济条件的限制经济能力对健康资源的可获得性和健康服务的可进人性具有直接的影响.因为贫困,有人因饥饿而营养不良乃至死亡;因为贫困,有人因卖血而感染艾滋病毒等待死亡;因为贫困,有人因无钱医治而在病痛煎熬中挣扎;因为贫困,有些地区不计后果地掠夺资源和破坏环境;因为贫困,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地区的健康水平要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和先进地区.因此,贫困不仅是最大的环境问题,其实也是最大的健康问题!经济条件对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构成的限制主要在三个方面:<1>对公众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的人居环境(如住房条件、卫生条件、生态条件)的限制;(2)对公众满足健康需求(如营养物质、药物资源、保健资源、卫生资源)的限制;(3>对与改善公众健康状况有关的技术状况和社会组织的限制,因为这些都需要经费的投人.

社会资源的有限性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 控制危险 资源稀缺 垄断 抑制竞争

行政许可的限制性和授益性使其在社会生活中产生不同的功效,既有积极功能也有消极功能。分析行政许可的功能,可以得知行政许可在哪些事项上能够有效发挥作用,以便在立法时把握好在多大范围内设定行政许可,并在设定许可时尽量避免其对社会发展不利的因素。

一、积极功能

(一)控制危险

控制危险是行政许可的初始功能。行为注定具有潜在的危险,这是其外部性决定的,因此可能会造成社会或个人的人身、财产安全的损害,政府有义务对此加以限制,行政许可最初就是针对行为外部性可能产生的危害的事前控制手段。例如,制造、运输、销售爆炸物品原本是每个人都可以从事的活动,只是由于这类活动具有较大危险性,容易破坏和影响公共安全和他人利益,所以针对这样的活动设立许可制度;药品、食品的生产、运输、销售等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对其实行事前控制,只允许符合条件者从事这些特殊行业的活动,从而防止对消费者可能发生的损害;律师证、会计师执照和驾驶执照的设立则是为了保障安全可靠的社会服务,防止不合格人员从业给公共利益带来损害;在产品质量方面,如果不采用许可制,而放任企业直接将其产品推入市场交由消费者自主选择,那么很可能增加产品对消费者的危险性,而且这种丧失了事前监督的产品生产经营必然对社会产生某种不利影响。

控制危险是行政许可的基本功能,但并不是所有控制危险的活动都要通过行政许可来解决,那些可能产生危险的活动中,有些产生的影响属于难以补救的,有些则需要付出巨大代价才能挽回损失的,这就需要通过行政许可的方式进行前置控制;对那些可能偶然发生的问题则通过事后监管来处理。因此,行政许可作为事前监督管理手段,主要是对可能发生的“系统性问题(通过事后补救难以消除影响或者需要付出更大代价的)” 提前设防,以便将可能发生的危险提前消除。

行政许可控制危险的功能可以概括为:“行政机关通过对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条件进行严格的审查、对其行为进行必要的监督,排除可能产生对社会、个人带来危险的活动,维护社会秩序和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二)配置资源

在市场经济中,资源的配置主要依靠市场调节。但是,如果涉及到公共物品和稀缺资源的分配等领域,如果完全依靠市场的自发调节来发挥作用,则会产生一系列问题,譬如不公平、低效率的资源配置,进而导致垄断。为了弥补市场机制自发配置资源可能出现的弊端,由政府出面通过行政许可的方式整合各项资源,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节约成本,逐渐成为现代社会的不二选择。当然,行政许可对有限资源的分配,也要做到公正、公平、公开,以达到高效的资源配置效果,避免权力寻租。行政许可配置的资源是指有限资源,包括稀缺的自然资源(如森林资源)和有限的公共资源(如无线电频率)。

生态环境日趋恶劣,自然资源日益减少,要保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有效利用资源、维持生态平衡。通过行政许可制度由国家管理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及生态平衡的保护,有效控制对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和对生态平衡的破坏,同时鼓励和保护合理利用资源的行为。只有这样,才可以优化资源配置,避免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维护住良好的空间。诸如矿山开采、水资源利用、土地使用、森林砍伐、渔业捕捞、草原使用方面的许可制度就是为了合理、经济地利用有限的国有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在现代工业化社会中,诸如废气排放、海洋倾废等方面的许可制度能够控制环境污染,对有可能影响人民生活及生态平衡的活动予以控制,从而避免因环境污染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对于有限公共资源的分配,行政许可可以从立法上对市场主体的设立条件、设立标准进行严格的限定,在机会平等的基础上提高行政许可条件、规范行政许可标准,禁止不具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进入市场,在众多申请人申请有限许可的情况下,把有限的公共资源配置给生产条件最好、技术最先进的企业或个人,让他们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促进市场竞争的良性运行。

(三)证明或者提供某种信誉、信息

大多数情况下,消费者获得的商品服务以及市场环境的信息是通过直接经验或他人转述得到的。但是,并不是任何时候人们都能以相应的代价获得同等的信息交换,也可能由于成本的高昂使得人们放弃支付信息费用而无法取得有效信息。这一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法就是依靠公权力,由政府出具证明,其权威性能保证信息的真实性,以加速市场交易、矫正市场失真状态。于是,政府通过行政许可的方式向社会提供具有公信力的信息或证明,起到了诸如稳定关系、提供预期以及确认权利的作用。譬如政府规定某些特定事项或者活动应当进行登记,人们通过查阅这些已经登记备案的信息,就能够了解取得行政许可的人所具有的能力、条件以及应该达到的标准,这就大大降低了人们在经济活动和社会交往中搜寻信息、识别信息真伪的成本。象工商企业登记、社团登记、合伙企业登记等就是属于这种功能的行政许可。当然,在很多领域中,私人也可发放证明文件,提供足够的信息,如一些国家的律师协会负责颁发律师资格证书或者进行律师注册。一般而言,只有在私人机构没有足够能力提供安全充分的信息时,才由政府设立行政许可,以提供公信力证明。

二、消极功能

行政许可具有控制危险、合理配置资源、提供公信力证明的积极功能,不过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社会生活产生一些负面影响,根据行政许可的负面特征,可以归纳出行政许可的消极功能主要为以下三种:

(一)形成垄断

行政许可的资源分配方式是将公共物品排他性地分配给特定社会成员,即只有获得行政许可的群体才能使用这一公共资源,而且这种排他性的占有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所以即使是通过竞争手段取得的,垄断也不可避免。这种垄断表现为两种形式: 一是完全排他性垄断,指的是某一公共资源一旦由被许可方使用或者拥有,则具有完全的排他性,其他任何人在相对固定的时期内都不得使用该资源,例如对特定土地的使用、对特定公共设施的特许经营和管理、我国的食盐生产许可证、一些地方政府规定只能由一家医院开办“120”急救中心。这些许可证均属完全排他性的许可。二是部分排他性垄断,指的是本来属于社会全体共享的资源,是可以由不特定社会成员自由、平等使用的,但是任何资源相对而言都是有限的,当某一天该资源使用者的数量超过了其可承受范围,拥堵的情况再也无法容纳新成员的进入,这时本已是共享的资源则需受到限制,政府会对其设定许可,否则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而享有该种资源的被许可人就转化为一个相对固定的群体,对这种资源进行垄断,未获得许可的人就被排斥在垄断集团之外,不得使用这一资源。典型的例子是城市出租车营运许可。

行政许可形成的垄断在区域上表现为地方垄断和行业垄断。地方垄断导致地方保护主义,各地方政府基于本地的局部利益需要,为保护本地生产者、限制外地生产者的产品进入本地而设置许可,这种许可不但阻碍了外地生产者自由贸易意志的实现,同时也抑制了本地生产者提高生产技术、增强竞争能力的积极性,形成了一种双方受损的局面。行业垄断导致行业保护现象,由行业主管部门对本部门主管的产品设定行政许可进而形成本行业企业对某种产品的行业垄断。如气象部门对气象观测仪设定生产许可制度以达到保护本行业企业生产的目的,消防部门通过规定消防器材非经允许不得生产、销售等许可形式形成行业垄断。

(二)限制竞争

许可的滥用更会导致行政干预代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排斥公平竞争,遏制经济发展的活力,导致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许可是建立在普遍限制的基础上的制度,申请人一旦取得从事某项活动的资格和能力,成为被许可人,获得了法律的特殊保护,就意味着对其他申请许可的人的排斥,客观上自然会起到抑制竞争行为的作用。具体而言,就是取得许可的人可能失去积极的竞争或进取精神,即使停滞不前,也不会马上产生危机感。而没有获得许可的那部分人,即使以后积极进取,不断改进自己,最终达到了许可的标准和条件,但是也可能会因为数额的客观限制等原因,无法再获得许可,实际上就是被剥夺了参与竞争的机会。行政许可对正常的市场竞争行为进行限制,对投资和经营设置种种障碍,妨碍了竞争秩序的形成,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如果行政许可形成垄断,那更会加重对竞争的限制。“完全排他性垄断者可以随意处置或使用公共资源,很大程度上可能导致资源的闲置和浪费;部分排他性资源使用者所形成的垄断集团对其既得利益也必然极力维护,禁止和抑制新的竞争者,阻止革新性因素的引进,从而使改革更加困难。” 行政许可限制竞争的这种消极功能在商业竞争和职业资格许可方面的影响尤其突出。

(三)滋生腐败

社会资源的有限性范文第5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自然资源思想

[中图分类号]F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95-3283(2012)08-0031-03

一、问题的提出

关于自然资源在经济增长与结构演进中究竟起着什么作用,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自然资源是经济增长的基础,对经济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另一些经济学家则认为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具有负面作用。并由此产生了“资源优势论”和“资源诅咒说”发展经济学中堪称经典的两个理论学说。而有着丰裕自然资源的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路径,则分别提供了与“资源优势”或“资源诅咒”相吻合的案例。传统经济学理论一直强调自然资源在一国经济发展尤其是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但是自20世纪60、70年代开始,自然资源充裕国(如委内瑞拉和尼日利亚)与自然资源匮乏国(如日本和新加坡)在经济发展上表现出了巨大的差异,使得人们重新审视自然资源在长期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Auty于1993年首次提出了“资源诅咒”(Resource Curse)的概念,以Sachs和Warner为代表的学者经过实证研究发现,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范围内,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自然资源丰裕程度与经济增速之间呈现出明显的负相关,这些国家和地区不仅没有从丰裕的自然资源中受益,反而因为“资源诅咒”导致经济增长放缓甚至停滞。找出“资源诅咒”现象发生的原因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抑制是学术界和决策层普遍关心的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所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也愈加严峻。在国内经济结构和技术水平未取得重大突破的情况下,为了追求或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速,许多地区不得不将目光转向“自然资源红利”,对煤炭、铁矿、石油等自然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为我国资源丰富的广大中西部地区实现经济赶超和跨越式发展带来了契机。但与此同时,中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出现了“资源诅咒”现象。我国幅员辽阔,区域间的自然资源禀赋差异十分明显,主要表现为东部沿海大部分地区自然资源相对匮乏,而中西部地区自然资源极为丰富。但从发展现状来看,有着丰裕自然资源的中西部地区无论是在经济增速还是发展质量方面都远远落后于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的东部沿海地区。更为严重的是,随着国内自然资源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许多资源丰裕地区不仅没有因此而致富,反而变得越来越贫困,自然资源禀赋优势没有转化成经济优势,出现了“富饶的贫困”。

一方面,自然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约束作用不断凸显。从当前世界范围来看,自然资源匮乏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尤其是一些不可再生资源,如土地、淡水、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的严重短缺以及由其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已经引起各国的高度重视。从我国的实际来看,自然资源颈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日益突出,严重影响着我国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虽然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很大,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十分庞大,从人均数量看又是一个资源小国。长期以来,大量消耗资源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使我国面临着国内资源供需矛盾加剧,资源对外依存度明显升高,国民经济难以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严峻现状。另一方面,自然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也引起了各界的关注。我国内陆许多有着丰富自然资源的地区在经济发展上似乎进入了资源诅咒陷阱,无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本文沿着历史发展的脉络,对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资源的思想进行归纳和总结。研究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资源思想,有助于引导全社会树立资源节约观念,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步伐,并在此基础上启发当代人探索解决自然资源危机的出路,以缓解无限的人类需求与有限的自然资源之间的矛盾,正确处理好自然资源开发规模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二、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资源思想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第一,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历史活动的一部分。人类实践活动的基本方式就是现实的生产生活,而人要进行生产又必须以结成社会关系为前提,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一开始就被纳入人与社会的关系之中,成为人的社会历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二,自然界是人的实践对象。马克思在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的基础上,出于对人的主体性的肯定,把自然界的客观性进一步发展为自然界的从属性。认为自然界存在的本质和意义就是供人进行加工的对象。他说:“从理论领域来说,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第三,自然界是人的实践的产物。马克思不仅从观念上把自然界规定为人的实践的对象,而且认为“从实践领域来说,这些东西也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这样,经人加工和改造的自然就成为人的实践的产物。从长远的整体上看,“人能再生产整个自然界。”马克思在1857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提出“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深刻揭示了马克思哲学观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

马克思主义思想强调了自然资源在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明确指出了人的肉体只有依靠这些自然资源的产品才能存活,不论这些产品是以食物、燃料、衣物等的形式还是以住房等形式表现出来。在现实世界中,人的普遍性正是通过这种普遍性表现出来的,它将整个自然界首先视为人的最直接、最重要的生活资料。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外界的自然资源从经济的角度可以分为两个大类:一类是社会资料的自然资源,诸如鱼类资源丰富的水域、有着很大肥力的土壤等;二是劳动资料的自然资源,比如可以借力的奔腾的瀑布,可以用来航船的河流江海,可以作为生产资料的树林、金属和煤炭资源等。马克思认为,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初期阶段,第一类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当人类社会发展到较高的阶段之后,第二类的自然资源就开始变得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恩格斯在其著作《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也明确指出:政治经济学家说,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更为确切的说,劳动和自然资源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根本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了原材料,而劳动则进一步地将自然资源转变为财富。不难看出,马克思充分认识到了自然资源在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认为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基本来源。

张培培: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资源思想及其启示

张培培: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资源思想及其启示

可见,马克思很早就以强烈的前瞻性思想而深刻地预见到了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随着经济和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口规模的不断增加,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这就必然会造成自然资源的紧张,甚至会面临枯竭的危险。因此,马克思认为人类必须节约自然资源,注重循环经济和可持续经济的发展,还要反对资本主义高消费、高浪费的生产方式。马克思主义提出,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会引发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关系的紧张,甚至爆发更为严重的危机,解决这一危机的途径只能是合理地调节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将它置于他们的控制之下,而不是让其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要依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的变换”。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特别是在他论述不变资本使用上的节约问题时,以很大的篇幅论述了排泄物的资源化和再利用,明确提出了与循环经济相类似的观点,并结合实际阐述了循环经济和可持续经济的一些原则。

对于自然资源开发与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系统资源理论认为,自然资源是第一性的,人文社会资源是第二性的,经济资源在人文社会资源主导下能动地反作用于自然资源,从而构成人类实践活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因而,系统资源理论完全可以从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自然观、实践观中找到理论渊源,应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研究分析系统资源理论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比如,应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来分析自然资源与经济资源、人文社会资源之间的互动关系,有着重要的参照意义;应用劳动价值论的原理分析人力资源价值也很有意义;应用实践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人与自然资源及经济资源的关系更加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从有目的的需求角度而言,人类的需求在相当长的时间范围内都会处于未被满足的状态,所以在一定时期内将这一问题视为无限状态对于具体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并无大的不妥。但是,如果考虑到在任何一个特定的时期内,用来满足人类目的性需求的手段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人类对于每一种满足目的性需要的手段的需求又具有有限性,因此,对于具体商品和服务出于占有和使用的需求总是处于有限的状态,这一有限的需求经常成为经济活动的约束因素。另一方面,尽管自然界的资源对于人类活动而言几乎处于无穷状态,但是在任何一个时期,由于人类需

要的有限性和人类使用自然资源能力的有限性,自然资源总是处于有限的状态,人类生产活动所产生的资本积累也是有限的。所以在任何时期,自然资源的有限性都是事实,有限的自然资源成为人类经济活动的另一个约束因素。

三、马克思主义自然资源思想带来的启示

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得以生存和发展、人类生产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物质与基础条件。无论在哪一个历史时期和社会发展阶段,由于人的能力与需要的两方面约束,使得资源总是处于一定限制范围内,从这个角度来看,自然资源对人类经济活动的约束是不言而喻的。西方经济学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强调了资源的有限性与稀缺性,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仅认同这一理论假设,同时又对其进行了拓展。马克思主义并不局限于资源一时的有限性及其对经济活动的约束性。资源在任何历史时期的有限性,都显示出资源对人类经济活动的约束力。而在长期范围内,由于人类自身进行的技术创新活动又会进一步拓展资源的范畴,使得资源成为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所以,只有充分认识到资源在短期的有限性和长期中的无限性,才能够真正把握自然资源与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全面关系。

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资源思想为我们正确把握和处理自然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启示。首先,要改变传统的价值观和对待自然资源的思想。在传统的以人类为中心的价值观和理念下,人类将自然资源看成是自然界馈赠的不需成本、取之不竭的礼物,直接导致了对自然资源无节制的开采。必须改变这种错误的自然资源思想,努力克服以人为中心的自私自利的思想,反对掠夺性地开发自然资源,要从人类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其次,要重视循环经济和可持续经济的发展。以往我们片面追求GDP增长,而忽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自然资源的节约。要把节约、保护资源变成全体公民的自觉理念和行为,形成发展循环经济的社会氛围,要建立健全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的体制机制,大力发展和应用资源节约型的科学技术,通过对传统行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资源利用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社会资源的有限性范文第6篇

论文关键词 控制危险 资源稀缺 垄断 抑制竞争

行政许可的限制性和授益性使其在社会生活中产生不同的功效,既有积极功能也有消极功能。分析行政许可的功能,可以得知行政许可在哪些事项上能够有效发挥作用,以便在立法时把握好在多大范围内设定行政许可,并在设定许可时尽量避免其对社会发展不利的因素。

一、积极功能

(一)控制危险

控制危险是行政许可的初始功能。行为注定具有潜在的危险,这是其外部性决定的,因此可能会造成社会或个人的人身、财产安全的损害,政府有义务对此加以限制,行政许可最初就是针对行为外部性可能产生的危害的事前控制手段。例如,制造、运输、销售爆炸物品原本是每个人都可以从事的活动,只是由于这类活动具有较大危险性,容易破坏和影响公共安全和他人利益,所以针对这样的活动设立许可制度;药品、食品的生产、运输、销售等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对其实行事前控制,只允许符合条件者从事这些特殊行业的活动,从而防止对消费者可能发生的损害;律师证、会计师执照和驾驶执照的设立则是为了保障安全可靠的社会服务,防止不合格人员从业给公共利益带来损害;在产品质量方面,如果不采用许可制,而放任企业直接将其产品推入市场交由消费者自主选择,那么很可能增加产品对消费者的危险性,而且这种丧失了事前监督的产品生产经营必然对社会产生某种不利影响。

控制危险是行政许可的基本功能,但并不是所有控制危险的活动都要通过行政许可来解决,那些可能产生危险的活动中,有些产生的影响属于难以补救的,有些则需要付出巨大代价才能挽回损失的,这就需要通过行政许可的方式进行前置控制;对那些可能偶然发生的问题则通过事后监管来处理。因此,行政许可作为事前监督管理手段,主要是对可能发生的“系统性问题(通过事后补救难以消除影响或者需要付出更大代价的)” 提前设防,以便将可能发生的危险提前消除。

行政许可控制危险的功能可以概括为:“行政机关通过对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条件进行严格的审查、对其行为进行必要的监督,排除可能产生对社会、个人带来危险的活动,维护社会秩序和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二)配置资源

在市场经济中,资源的配置主要依靠市场调节。但是,如果涉及到公共物品和稀缺资源的分配等领域,如果完全依靠市场的自发调节来发挥作用,则会产生一系列问题,譬如不公平、低效率的资源配置,进而导致垄断。为了弥补市场机制自发配置资源可能出现的弊端,由政府出面通过行政许可的方式整合各项资源,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节约成本,逐渐成为现代社会的不二选择。当然,行政许可对有限资源的分配,也要做到公正、公平、公开,以达到高效的资源配置效果,避免权力寻租。行政许可配置的资源是指有限资源,包括稀缺的自然资源(如森林资源)和有限的公共资源(如无线电频率)。

生态环境日趋恶劣,自然资源日益减少,要保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有效利用资源、维持生态平衡。通过行政许可制度由国家管理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及生态平衡的保护,有效控制对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和对生态平衡的破坏,同时鼓励和保护合理利用资源的行为。只有这样,才可以优化资源配置,避免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维护住良好的空间。诸如矿山开采、水资源利用、土地使用、森林砍伐、渔业捕捞、草原使用方面的许可制度就是为了合理、经济地利用有限的国有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在现代工业化社会中,诸如废气排放、海洋倾废等方面的许可制度能够控制环境污染,对有可能影响人民生活及生态平衡的活动予以控制,从而避免因环境污染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对于有限公共资源的分配,行政许可可以从立法上对市场主体的设立条件、设立标准进行严格的限定,在机会平等的基础上提高行政许可条件、规范行政许可标准,禁止不具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进入市场,在众多申请人申请有限许可的情况下,把有限的公共资源配置给生产条件最好、技术最先进的企业或个人,让他们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促进市场竞争的良性运行。

(三)证明或者提供某种信誉、信息

大多数情况下,消费者获得的商品服务以及市场环境的信息是通过直接经验或他人转述得到的。但是,并不是任何时候人们都能以相应的代价获得同等的信息交换,也可能由于成本的高昂使得人们放弃支付信息费用而无法取得有效信息。这一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法就是依靠公权力,由政府出具证明,其权威性能保证信息的真实性,以加速市场交易、矫正市场失真状态。于是,政府通过行政许可的方式向社会提供具有公信力的信息或证明,起到了诸如稳定关系、提供预期以及确认权利的作用。譬如政府规定某些特定事项或者活动应当进行登记,人们通过查阅这些已经登记备案的信息,就能够了解取得行政许可的人所具有的能力、条件以及应该达到的标准,这就大大降低了人们在经济活动和社会交往中搜寻信息、识别信息真伪的成本。象工商企业登记、社团登记、合伙企业登记等就是属于这种功能的行政许可。当然,在很多领域中,私人也可发放证明文件,提供足够的信息,如一些国家的律师协会负责颁发律师资格证书或者进行律师注册。一般而言,只有在私人机构没有足够能力提供安全充分的信息时,才由政府设立行政许可,以提供公信力证明。

二、消极功能

行政许可具有控制危险、合理配置资源、提供公信力证明的积极功能,不过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社会生活产生一些负面影响,根据行政许可的负面特征,可以归纳出行政许可的消极功能主要为以下三种:

(一)形成垄断

行政许可的资源分配方式是将公共物品排他性地分配给特定社会成员,即只有获得行政许可的群体才能使用这一公共资源,而且这种排他性的占有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所以即使是通过竞争手段取得的,垄断也不可避免。这种垄断表现为两种形式: 一是完全排他性垄断,指的是某一公共资源一旦由被许可方使用或者拥有,则具有完全的排他性,其他任何人在相对固定的时期内都不得使用该资源,例如对特定土地的使用、对特定公共设施的特许经营和管理、我国的食盐生产许可证、一些地方政府规定只能由一家医院开办“120”急救中心。这些许可证均属完全排他性的许可。二是部分排他性垄断,指的是本来属于社会全体共享的资源,是可以由不特定社会成员自由、平等使用的,但是任何资源相对而言都是有限的,当某一天该资源使用者的数量超过了其可承受范围,拥堵的情况再也无法容纳新成员的进入,这时本已是共享的资源则需受到限制,政府会对其设定许可,否则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而享有该种资源的被许可人就转化为一个相对固定的群体,对这种资源进行垄断,未获得许可的人就被排斥在垄断集团之外,不得使用这一资源。典型的例子是城市出租车营运许可。

行政许可形成的垄断在区域上表现为地方垄断和行业垄断。地方垄断导致地方保护主义,各地方政府基于本地的局部利益需要,为保护本地生产者、限制外地生产者的产品进入本地而设置许可,这种许可不但阻碍了外地生产者自由贸易意志的实现,同时也抑制了本地生产者提高生产技术、增强竞争能力的积极性,形成了一种双方受损的局面。行业垄断导致行业保护现象,由行业主管部门对本部门主管的产品设定行政许可进而形成本行业企业对某种产品的行业垄断。如气象部门对气象观测仪设定生产许可制度以达到保护本行业企业生产的目的,消防部门通过规定消防器材非经允许不得生产、销售等许可形式形成行业垄断。

(二)限制竞争

许可的滥用更会导致行政干预代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排斥公平竞争,遏制经济发展的活力,导致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许可是建立在普遍限制的基础上的制度,申请人一旦取得从事某项活动的资格和能力,成为被许可人,获得了法律的特殊保护,就意味着对其他申请许可的人的排斥,客观上自然会起到抑制竞争行为的作用。具体而言,就是取得许可的人可能失去积极的竞争或进取精神,即使停滞不前,也不会马上产生危机感。而没有获得许可的那部分人,即使以后积极进取,不断改进自己,最终达到了许可的标准和条件,但是也可能会因为数额的客观限制等原因,无法再获得许可,实际上就是被剥夺了参与竞争的机会。行政许可对正常的市场竞争行为进行限制,对投资和经营设置种种障碍,妨碍了竞争秩序的形成,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如果行政许可形成垄断,那更会加重对竞争的限制。“完全排他性垄断者可以随意处置或使用公共资源,很大程度上可能导致资源的闲置和浪费;部分排他性资源使用者所形成的垄断集团对其既得利益也必然极力维护,禁止和抑制新的竞争者,阻止革新性因素的引进,从而使改革更加困难。” 行政许可限制竞争的这种消极功能在商业竞争和职业资格许可方面的影响尤其突出。

(三)滋生腐败

社会资源的有限性范文第7篇

世界历史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人是社会的主体。虽然人的活动受到一定客观规律和历史必然性的制约,是在既定的社会关系下活动的,但人又具有创造性实践的能力,能够在遵守客观规律的前提下,按照自己的需要和目的,进行创造性的活动,让客观规律为其服务,以求得自身更长远、更完善的发展。面对当代社会发展出现的问题,一些人认为这是强调人的主体性的后果,认为只有人类彻底地放弃对自然界的控制和改造,做到“回归自然”,才能实现对自然的保护,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事实上,之所以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诸多问题,主要是由于传统的发展观念导致的,传统的发展观念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认为发展总比不发展好,重视发展速度和发展数量,致使人们对自然资源无限度索取,成为马尔库塞描述的“单向度的人”,人的这种自主性只有放任性,没有约束性,是一种片面的主体性。而人真正的自主性应该是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又对实践活动有着清晰的认识,能够正确合理利用资源、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并对未来的发展后果有着科学的预测,即既能充分发挥人在实践过程中的主动性,又对自身实践活动有着一定的约束力。而这种主体性正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R•布朗认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应该是“一个在满足自身当前需要时不牺牲后代利益的社会。”1994年召开的世界人口与发展大会也明确指出: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是人。可持续发展观中的以人为中心并不是人完全中心化、自我化,而是人自主性的全面发挥,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统一。一方面,人在与自然的相处过程中,能够正视客观自然规律,合理利用和开发自然资源,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又不影响后代人满足其需求,保护生态环境。这样,人类不但发挥其自身的主体性使自然规律为其所用,也实现了自然生态环境对人类发展的进一步推动。另一方面,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作为生活在社会之中的人类,社会发展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精神条件,决定并影响着人的发展。而人又是社会的主人,是社会发展的核心,人的发展又反过来影响社会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主要衡量标准,也是推动社会不断向前进步的内在动力。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可持续发展观念中的人的主体性不同于传统认识中的人的主体性,只是孤立地、绝对地重视人的需求得到满足,而是将人与自然、社会紧密结合,全面丰满地发挥人的主体意识,使人对自身、对自然、对社会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正确合理的认识,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发展有一个系统连贯的理解,以积极的态度应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实现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思维的极限意识

传统的发展观认为,经济的增长和人对自然的索取及改造是无限的,这种“增长无极限”理念,支配着人们无限度地索取自然资源、改造自然,起初确实取得了辉煌成就,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然而,随着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凸显,“增长无极限”意识开始受到怀疑。上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鲍尔丁提出了“宇宙飞船经济理论”,指出我们的地球只是茫茫太空中一艘小小的宇宙飞船,人口和经济的无序增长迟早会使船内有限的资源耗尽,而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排出的废料将使飞船污染,毒害船内的乘客,此时飞船会坠落,社会也会随之崩溃。1972年,罗马俱乐部提出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公诸于众,报告指出,增长是存在着极限的,这主要是由于地球的有限性造成的。报告论述了地球有限论:社会经济增长的五种趋势即加速发展的工业化、人口剧增、粮食短缺和营养不良、资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呈增长趋势,由于地球的容积是有限的,人类向自然的扩张必然也是有限的。这种有限性主要是受到一些内在和外在条件的限制,其中主要的限制有以下几点:

1经济增长受到自然生态的制约。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因此它必然成为经济增长的绝对限度。人类的经济增长,应该维持在自然生态的协调平衡范围之内,整个系统内部能够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以维持一定限度内的平衡稳定发展。因此,我们应节约利用非可再生资源,加大对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尽量小的资源消耗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同时,虽然生态系统具有自我修复能力,但这种能力也是有限度的,如果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超出了它的自我修复能力,就必然威胁到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从而危及人类生存。

2经济增长受到人类自身能力的制约。人类能力的发展是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统一。就人类能力本身而言,人的发展具有无限性,但在现实生活中,受到一定客观因素和历史条件的影响,人类的实际能力在某一个阶段内又都是有限的。因此,虽然人类有开发新能源、彻底解决环境污染的能力,但在技术和资金都有限的当下,有必要采取集约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社会资源的有限性范文第8篇

关键词:经济学;幸福感;人类福利

中图分类号:F0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2-0073-02

1 经济学与幸福感关系概论

经济学研究人与社会如何做出最终抉择,在使用或者不使用货币的情况下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生产性资源来生产现在或者将来的产品并把产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以供消费之用。幸福感是由人们所具备的客观条件以及人们的需求价值等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个体对自身存在与发展状况的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是满意感、快乐感和价值感的有机统一。

1.1 资源配置与人类需求

资源稀缺是经济学研究的动因,经济学研究在资源稀缺的前提下对资源配置的有效性问题,有效的配置资源方式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人类的需求是人类幸福感的基本内容,人类的需求具有多样性,它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出现新的需求,因此,从某种角度上讲,人类的需求是无限的。资源配置与人类需求的矛盾是整个人类福利问题的核心,资源配置的目标就是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生活需要。

资源稀缺是一个相对性概念,它只是某一时空下对应于特定的人类需求的资源稀缺,从哲学的层面上看,资源稀缺所表明的是资源有限性问题,而资源的有限性归根到底是人类建构资源能力的有限性。事实上,人类建构资源的能力也包含了无限性的一面,原因在于人类在建构资源方面的能力具有无限特征。从动态角度看,人类对资源稀缺问题可通过发现自然和社会中已存在的力量作为替代资源来解决,也可以通过创造出从未有过的人工合成资源来解决。

1.2 人性假设与有限理性

经济学研究以“经济人”为前提假设,“经济人”假设为功利主义的基本内涵,功利主义是以行为的目的和效果来衡量行为价值的伦理学说,该学说也被称为目的论或效果论。功利主义学说认为,行为和实践的正确性与错误性只取决于这些行为和实践对受其影响的全体当事人的普遍福利所产生的结果,所谓行为的道德上的正确或错误,是指该行为所产生的总体的善或恶而言,而不是指行为本身。虽然求利仍然是现代社会人们行为的基本动机,不过,现代社会面临许多问题,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就业失业等问题,产生问题很大的原因在于由于人类对环境的计算能力和认识能力是有限的而环境又是复杂的,人类本质上具有有限理性的特征。

有限理性是人类幸福感的重要内涵,是幸福感的核心。有限理性就是人的行为是有意识地理性,但这种理性又是有限的。在有限理性的条件下,人类采取的社会行动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种是工具理性行动。行动者通过理性的计算选择手段与目标;第二种是价值理性行动。价值理性行动也理性地选择行动,但是目的则由既定的价值体系事先决定;第三种是情感行动,行动由行动者的感情或情绪状态决定;第四种是传统行动。行动由习俗或惯例决定。这四种行动类型之间互相渗透交叉,其复杂程度不是经济人假设的外延所能覆盖的。经济学研究只有充分地将有限理性作为重要的条件纳入人性假设当中,才具有现实价值。

1.3 边际规律与自我实现

边际规律是重要的经济规律,而边际递减规律是边际规律的基础规律,当一个正向的动因增加时,会换来一定效果,但是当动因持续增加时,效果的增加会越来越少,直到最后,无论动因如何增加,效果都不增长了,这就是边际递减规律。边际递减规律使得人类无法按照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原则追求效益最大化这一最优目标,从而无法达到人类的真正自我实现。

自我实现是人类幸福感的重要内容。自我实现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要,自己设定目标并通过实践实现目标、发展才干、实现自身价值的社会实践活动过程,是人发展的主体能动形式。自我实现首先是一种目标与理想,只有理想才具有自我实现的意义,然而边际规律的存在使得自我实现往往只是空想。唯物史观认为,自我实现是社会化的成长过程,人类只有在对自身的主体条件有正确的认识基础上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并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才能取得人类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从而达到社会贡献和自我满足的统一,而其中的客观规律主要是边际规律。

1.4 市场效率与社会规范

市场效率是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市场效率达到最佳状态为有效市场。有效市场是指这样一种市场,在这个市场上,所有信息都会很快被市场参与者领悟并立刻反映到市场价格之中,简而言之,在每一个时点上,市场都已经消化了可以得到的全部最新消息,并且将它包含在股票价格或谷物价格或其他投机价格之中。然而,在实际经济发展中,有效市场只不过是一个理想,原因在于市场效率的影响因素错综复杂,归根到底在于社会规范因素。

社会规范是幸福感的重要维度。人类幸福感建立在社会规范的基础上,没有社会规范就没有人类的幸福感。社会规范是人们对于利益的追求而共同有意创造的社会习惯或惯例。社会规范在经济领域的反映主要有三个方面,即产权,消费和分配,三者均与市场效率密切相关。因而,做好产权保护,消费效率和分配公平工作将有利于市场效率的优化。

2 基于人类未来福利的经济学

2.1 知识经济

知识经济能有效地解决当前资源稀缺问题,也能有效地满足当前人类多样丰富的需求,因而是沟通资源配置与人类需求的桥梁。知识经济亦称智能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知识经济的特点表现在:知识经济是促进人与自然协调、持续发展的经济,其指导思想是科学、合理、综合、高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同时开发尚未利用的资源来取代已经耗尽的稀缺自然资源;知识经济是以无形资产投入为主的经济,知识、智力、无形资产的投入起决定作用;知识经济是世界经济一体化条件下的经济,世界大市场是知识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决策为导向的经济,科学决策的宏观调控作用在于知识经济中有日渐增强的趋势。当前以虚拟经济为主的知识经济在世界范围内大力发展,其发展趋势将延续下去,这将大大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满足人类多种多样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2.2 行为分析

行为分析对经济学人性假设和有限理性的融合具有重大意义。行为分析是行为经济学的研究内容,行为经济学又称为“心理学的经济学”或“心理学和经济学”,是在心理学的基础上研究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其核心观点为:对经济行为的研究必须建立在现实的心理特征基础上,而不能建立在抽象的行为假设基础上;从心理特征看,当事人是有限理性的,依靠心智模式,启发式和代表性程序进行决策;当事人在决策时偏好不是外生给定的,而是内生于当事人的决策过程中,不仅可能出现偏好逆转,而且会出现时间不一致等。当前,市场失灵的很大部分原因在于市场主体决策模式和行为特征具有心理行为方面的复杂性,各种市场主体不同的心里特征应综合分析,通过分析揭示人类内在的人性特点,进而提供较为合理的经济学人性假设。

2.3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因其具有内在质变性、社会历史性和系统有机性而能有效地规避边际规律局限性,从而顺利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经济学界认为,创新就是把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通过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获取潜在的利润。当前,创新概念有了很大的延伸和发展,已从单纯的经济学概念演变为含义宽广的哲学概念,它一般指打破陈规,突破框框,以不同以往任何形式的发明创造,产生出新的形式。创新主要类型包括思想理论创新、科学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经营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和知识创新等。人类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创新,没有创新就无法达到人类所预期的福利目标,从某种意义上讲,创新是人类进步的支柱。

2.4 产权保护

经济活动的主要社会维度是产权关系的运动,产权保护的目的在于保证市场交易,通过人与人之间产权交易的顺利进行,使社会规范化而提高市场效率。产权是一种权利,是一种社会关系,是规定人们相互行为关系的一种规则,是社会的基础性规则。产权是一个权利束,是与财产有关的一系列权利,是一个复数概念,它包括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等。产权反映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围绕财产所形成的一系列经济权利关系,这揭示了产权的本质是社会关系。产权实质上是一套激励与约束机制,影响和激励行为,是产权的一个基本功能。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产权安排直接影响资源配置效率,一个社会的经济绩效如何,最终取决于产权安排对个人行为所提供的激励。当前,产权理论研究是经济学研究中的热点,做好产权保护方面的研究对未来人类的福利具有推动作用。

2.5 政府管理

消费效率和分配公平是市场效率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都与社会规范有直接关系,二者的协调发展有赖于政府科学的管理水平和高超的管理艺术。公平是指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及利益关系的原则、制度、做法、行为等都合乎社会发展的需要。效率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产出与投入之比值,或者叫效益与成本之比值,效率与产出或者收益的大小成正比,而与成本或投入成反比例。公平促进效率,有利于效率的实现,效率为公平的实现提供了物质基础,二者是一致的。对管理而言,公平具有两大功能,一是激励功能,二是合力功能。因此,政府管理的职能是维护市场公平秩序,政府管理对公平与效率至关重要,具有极其深远重要的意义,政府管理研究应把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作为出发点,在此基础上研究委托机制问题,政府失灵问题等。

3 结束语

经济学将幸福感纳入范畴的研究有利于为未来福利提供理论指导,而在经济学基本维度与幸福感基本维度之间建立桥梁的研究对人类福利增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试图在这四对维度之间建立联系,总结研究成果,试建立经济学维度与幸福感维度的融合模式,以供理论经济学界参考。

参考文献

[1]刘敬鲁.经济哲学导论[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2]余章宝,杨玉成.经济学的理解与解释[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社会资源的有限性范文第9篇

关键词:国家权力;社会权力;功能;实现

权力是权力主体按照其所希望的方式,贯彻自己的意志和政策,控制、操纵或影响他人行为的能力。国家作为最大的社会政治组织,是权力的主体,但不是唯一主体。随着国家与社会的分离,社会逐渐摆脱了对国家的直接依附,大量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逐渐解除其原有的国家身份,成为具有自主性的独立社会主体;在功能上社会承接了国家部分微观生活领域中的公共管理和服务,从而确立了社会权力的正当性。

一、社会权力的存在

任何社会组织或社会共同体必须依靠一定的权威和力量来规范和维护组织内部的生活秩序和应对外部的各种社会关系,从而产生一定的权力。社会权力是产生和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并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具有支配作用的影响力。我国学者郭道晖将其定义为“社会主体以其所拥有的社会资源对社会的支配力。”[1]

早在野蛮时期,人类在生存竞争中自然形成了部落、氏族及一些小型的群体组织,如地缘组织、亲族等。这些组织内部没有阶级对抗和国家强制力,其重大的内外决策,主要通过一套约定俗成原始民主,并借助于一定的祭祀程序来进行。这是权力的早期形态,主要以社会权力的方式存在。当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国家以强制手段获得了社会权力赖以存在的社会资源,如法律代替习俗,国家机器代替社会契约等;进而掌控了国家软权力(意识形态)和硬权力(强制性的物质力量),并以法律的形式加以确认形成国家权力。国家权力凭借国家强制力大量吞噬社会权力,使社会权力难有生存空间。即使部分社会权力得以存在,大多表现为与国家权力同质。如我国掌握知识资源的儒生学者,掌握新发展经济资源的富商大贾,以及掌握游离人口资源的任侠之士。[2]在古代雅典民主共和国,“其城邦国家与公民社会并存,市民和公民社会分别直接享有决定城邦大事的权利和权力,因而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力二者是一体的”。[3]当然,还有一部分社会权力表现出与国家权力的异质性差异。尽管这部分社会权力长期受国家权力的侵蚀、压制,但异质性的社会权力并没有因此而退出历史舞台,反而时时以国家权力对立面出现,如以血缘、地缘为纽带的家族权力与皇权的对立;特别是随着阶级矛盾日益激化,被压迫阶级为摆脱对对立阶级的依附关系,实现自身的独立,开始进行反抗甚至是暴力革命反击国家权力的奴役,这种暴力革命就是社会权力异质性的重要表现形式。在国家权力和社会权力的早期二元博弈中,社会权力一直处于依附地位。

伴随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作为统治阶级的资产阶级通过立宪确立了“宪法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力分权制衡”等原则,国家基于社会的需要,逐步“把‘国家’迄今所吞噬的部分权力归还给社会机体”,社会权力获得了相对独立的发展空间。社会组织不断涌现,社会权力不断拓展,如新闻媒体享有新闻监督权、社会自治组织享有自治权、社会公益组织享有管理权与监督权、政党组织享有政治活动权力等等。社会主体一方面吸纳“回归”的权力,另一方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出新的社会权力,如资本权力随着新兴的资产阶级的崛起而生成。社会成为“一切权利与权力的原始的和最终的根源。”[4]这时的社会权力同样表现出与国家权力同质性和异质性存在。但与传统社会相比,不仅同质的社会权力获得法律上的认可,甚至部分异质的社会权力也得到法律支持,如游行示威,甚至暴力反抗暴政的革命权力也为宪法所确认。这样,社会权力就进入了体制内而实现合法化,这是现代文明进步的重大成果。尽管异质的社会权力大多站在国家权力的对立面,但法律认可不仅为社会权力的行使提供合法性依据,还将两者的矛盾与冲突从传统的体制外渠道纳入到体制内渠道加以解决,从而将对立关系限定在国家权力能够控制的范围,避免国家权力因受到异质的社会权力突然一击而剧烈动荡的压力。

二、社会权力的功能

社会权力维护个人权利。根据自然法学和社会契约论的观点,国家权力是个人权利的让渡,是个人权利的保护者,是以公共利益最大化为目的。但在权力运行实践中表现出一定的异化,“国家权力既是个人权利的保护神,又是个人权利最危险的侵害者。” [5]因为国家权力的行使要由受一定规范制约的“人”实施。“人”作为权力的行使者容易受到自身或部门利益的驱动,使一切权力都存在被滥用的可能性。正如亚当・斯密在其名著《道德情操论》中提出的“经济人”假设,人具有个人本位观念,人从事一切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国家权力与个人权利的搏弈中,行使公共权力的“人”建立了一套完整权力保障机制,以保证国家权力在与个人权利的对抗时处于主导地位。由于个人权利的凝结所发挥的功效往往大于单个权利的简单相加,再加上国家几乎垄断了一切合法暴力,使个人权利往往处于弱势地位。正如一句古老的罗马法格言所说“权利必须救济”。如何“救济”个人权利?笔者认为两个方面的问题须解决:一是降低权利对国家的依赖;二是增强权利的防范能力。显然,分散的个体权利是满足不了这两个条件的。“在史上,可以看到迫使政府在法律上做出让步的通常不是社会成员个人,而是社会组织、社会集团或阶级”。[6]社会权力是个体权利的凝结,不仅占有相当的经济资源,还享有一定体制内的政治资源和法律支持的合法性资源。它一方面为社会成员的独立性提供了支持,使个体权利一定程度上摆脱国家依赖的传统模式,促成个体权利新的凝结――社会权力;另一方面增强了社会成员的权利实力,进而增强了抵制国家权力侵蚀的能力。当然,社会权力还可以通过牵制或影响国家权力的运行来保障个人权利。

社会权力制约国家权力。社会权力的合法化和向体制内转化,标志着国家权力的垄断局面有所变化。然而,国家权力天生具有一种无限扩张与膨胀的可能性,它一方面在还权于社会,另一方面又不失时机地侵吞社会权力。因此,在规范社会权力的同时,如何制约国家权力,选择何种权力制约路径和机制,已成为学术界的显学和权力运行实践特别是民主政治实践的关键点。有人提出如“以道德制约权力”、“以权力制约权力”等机制。这些制约机制有其合理性,但其不足是显而易见的。前者以“内省”为核心的内在于已的模式与权力者的“经济人”特质相悖;后者以“外刚”为核心的诉之于力的模式又与权力运行的高效要求相左。托克维尔从社会层面提出“以社会制约权力”思想,寻求社会力量最大程度地限制国家权力的膨胀与扩张应当是一种有效机制。因为社会能否有效地制约国家权力,取决二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社会占有资源的多少,二是权力制约机制是否科学。社会对资源占有的多少是权力制约有效性的基础,社会拥有的资源,包括一定的物质资源、社会意识资源和法律认可的合法性资源等。社会拥有的资源越多,社会成员对国家的依附性就越小,享有的自由度就越大,社会制约国家权力的力量也就越大。这些资源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持久性,足以形成巨大的社会制约力量,可以对国家权力构成一种“社会的制衡”。[7]同时,社会拥有的资源越多,就越具有话语权,进而可以繁衍出新的资源,如社会舆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一国之内“最显著的和新的权力核心。”权力制约机制是否科学是权力制约有效性的关键。因为国家权力在运行中出现的错位、越位和失位现象,可以通过畅通的利益表达渠道提出,通过一定的社会权力组织督促其纠正错误、弥补过失,并防止类似的权力异化现象再次发生。

除了以上功能外,社会权力还弥补国家在社会管理中的缺位。在政府不能或不便发挥功能的领域,社会组织却可以利用资源优势和社会权力来弥补这个真空。如成立向弱势群体提供救济的慈善组织或基金会;通过反对歧视,保护环境等活动以促进公共利益的实现等。

三、社会权力的实现

社会尽管占有丰富的社会资源,但这些资源的有限性和代表利益的局部性,使其仍然存在着对国家过多依赖,缺乏较强的自主能力。特别是在一些专制传统的国家,社会组织具有明显的官民二重性,决定了社会权力的数量和质量都有限。其功能发挥并不十分明显,甚至有受国家权力吞噬的可能。那么如何使社会权力得到真正实现呢?

第一,在治理方式上实现从统治到治理的转变。现代社会公共事务呈几何级数增加,比过去任何时候更为庞杂。“政府失灵”在理论和实践中验证了国家权力在公共事务中不能大包大揽,“市场失灵”又证明了不能将公共事务推向市场。因此,西方国家的公共行政活动正经历从统治向治理的转变。其行政活动主体从传统的具有权威的政府转向社会机构、私人机构或社会机构与私人机构的合作;权力运行向度从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单一向度的管理,转向上下互动的多向度管理,这种管理“主要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确立认同和共同的目标等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8]这种治理方式的变革,客观上要求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力的配置要科学规范。所谓科学就是要求权力在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分配和分享应遵循有利于最大限度实现公共利益的原则;所谓规范,就是国家权力和社会权力的行使方式、程序及活动领域等给予法律规定,从而使社会权力的正当性和合法性得到支持,进而保证社会权力得到真正实现。

第二,在权力制约模式上实现从传统制约模式向现代制约模式转变。传统的权力制约模式是思想家洛克和孟德斯鸠等设计的体制内制约模式,在西方形成了防止暴政的三权分立的制度安排。然而,这种体制内的制约模式在实践中出现行政权力的膨胀,它不仅改变了传统权力结构中的权力均衡状况,而且与以分权、限权为基石的权力制约理论发生了冲突,对传统权力制约模式构成了威胁。卢梭的人民学说和杰斐逊的政府正当性来自于人民的让渡思想为权力制约提供了新的思路――体制外的社会制约路径。托克维尔在实证研究中,发现了美国民主之所以没有沦为“多数人暴政”,是因为在个人与国家之间形成了一个由各种独立自主的社团组成的多元社会对国家权力构成制约的格局。这些思想为权力制约模式的社会化提供了学理支撑。在操作层面,首先要培育国家权力制约者――公民社会。“民主要想繁荣,就必须看作一个双重现实:一方面,它涉及到国家权力的改造;另一方面,它牵涉到市民社会的重构”。[9]对于广大后现代化国家而言,公民社会的培育问题尤为突出。因为权力在国家和社会之间分配不平衡,社会组织的官方色彩浓厚,公民意识、参政能力、协作精神等都有待提高,这些问题能否解决事关公民社会的存在和有效发挥作用。其次要扩大社会权力凝聚者――个人权利。以社会制约国家权力,必须要赋予民众足以对国家权力制衡的权利。这些权利主要包括公民对公共事务的知情权、参政权、决定权等。再次要选择权力的行使者。社会共同体中需要分离出少数人处理公共事务,具体行使公共权力。根据人民的理念,权力的所有者有权选择权力的具体行使者。完善选举、罢免制度等,充分保证权力所有者对权力使用者的有效监督和制约是该项工作的关键。

第三,在政府权限上实现从无限政府到有限政府的转变。在众多的公共权力中,最活跃、最具扩张性的是行政权力。所以无限权力向有限权力转变,主要表现为无限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无限政府,亦称全能政府或极权政府,是政府自身在权力、职能和规模上无限扩张,不受法律和社会有效制约。政府权力扩张与职能扩张的直接后果是属于私人的权利和自由不断缩小,社会组织的活动空间被大量压缩、社会权力受到国家权力的排挤,导致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力的矛盾与冲突。有限政府是在政制安排中利用其内外的分权与制衡机制,实现政府权力受到约束,防止政府内部权力过度集权与专断。它集中表现在权力、职能和规模受到一定约束、限制。权力有限主要表现在政府的权力只能来自人民的授权,而且必须严格依照人民意志行使。职能有限主要表现在政府不是实行全方位的管理,不包揽可以由社会或市场去履行和完成的事情,也不干涉纯粹属于个人生活的私人领域。规模有限主要表现在政府严格控制编制,精简机构,减少财政供养人员。它抛弃了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渗透到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使社会权力的活动空间受到压制。通过对国家权力的限制,在公域与私域之间划出了一道权力运作的界限,从而为个人权利和社会权力的行使提供活动空间。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

参考文献:

[1]郭道晖.论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力[J].法制与社会发展,1995,2:23-29.

[2]许倬云.中国古代社会与国家关系的变动[J].文物季刊,1996,2:73.

[3]郭道晖.权力的多元化与社会化[J].法学研究,2001,1:4.

[4]郭道晖.论社会权力与法治社会[J].中外法学,2O02,2:218.

[5]光.市场逻辑与国家观念[M].北京:三联书店,1995.4.

[6]夏勇.走向权利的时代――中国公民权利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OOO.640.

[7][法]托克维尔,董果良译.论美国的民主(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l996.67.

社会资源的有限性范文第10篇

一、印度混合经济管理模式的形成及特征

按照财产所有制形式,国民经济管理的微观基础为公有制、私有制和公私混合所有制,并由此形成公有制为基础的国民经济管理模式、私有制为基础的国民经济管理模式和公私混合所有制为基础的国民经济管理模式。此外,资源配置方式也

是构成一国经济管理模式的重要内容。一般说来,有何种财产所有制形式。此外,资源配置方式。按照资源配置方式,传统经济模式可以分为计划经济模式和市场经济模式。由于市场经济内部政府对资源配置过程中干预的形式和程度的不同,于是形成计划管理模式和政策管理模式。

(一)印度混合财产所有制形式及其特征

独立后,印度经济中存在三咱主要财产所有制形式。一是以财产公有制形式为基础的公营经济。它主要是通过把殖民政府财产收归国有、大型私营企业国有化、财政政投资和利用外援兴建公营企业等方式而建立起来的,包括直属中央政府的司局级企业、依据议会通过的有关法令建立等我种组织形式。二是独立前就已存在并主要活跃在农业、零售业、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小型企业、乡村企业和家庭手工业等关系大众基本生活城要领域的财产私有制形式为基础的私有经济。三是主要由城镇企业工人集资建立的工作合作社和农村农民自愿组成的各作社购成的以财产集体所有制形式为基础的全作经济和少量外国资本参与的财产混合所有制为基础的合营经济。

印度混合财产所有制形式颇具特色。一是公营经济比重较低,但地位重要。直到20世纪80末期,公营经济在印度国内生产总值中也只占4/1左右,但由于其在原子能、铁路、邮政、军工、石油天然气、银行金融、粮食储备等战略性领域占

垄断地位,在机器设备制造、电力生产与分配、航空运输、国际贸易等地位极为重要。二是私营经济比重较高,且作用重要。直到1986年,私营经济在全印劳动力就业总数中仍占90%,在全印工业产值中约占70%。活动领域也非常广泛,主要集中在农业及相关领域、纺织服装、国内贸易、服务业等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可见,私营经济不仅规模较大,而且作用重要。三是政府重视对公营企业的领导与监督。印度许多公营企业实际为政府所有,政府对其主要运用指令性计划和直接控制的方法。在每个五年计划中,对其投资实行行政部门管理方式,生产什么、生产多少、销往何外等均由政府确定;所需原材料由政府供应,财务受同级议会监督,其实为半事业性质的单位。政府与公营企业的关系基本上是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四是政府注意对私营经济的指导与控制。在每个计划中政府总是规定其投资规模及其在计划投资中的比例;对其投资领域、投资地点、生产品种、生产数量、产品质量、产品价格及销售渠道等一系列问题,主要通过许可证法、工业政策等行政法令和经济政策实行控制,并通过价格、信贷、税收等经济手段加以引导,使其为计划规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服务。印度政府既注意对其发展的引导,更重视对其发展的控制。可见,印度经济管理模式既不是纯粹的公营经济形式也不是纯粹的私营经济形式,而是公私并存的混合经济形式;印度的公营经济和私营经济的发展都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

(二)印度混合资源配置方式及其特征

独立后,印度在构成混合经济的基础上,坚持实行经济发展的五年计划,利用经济计划配置重要生产要素;同时,也不放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注意利用价格、利率等经济杠杆进行资源配置。因此,印度实行了经济计划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混合资源配置方式,但更强调政府对市场配置资源行为的干预。一是经济计划配置资源。1950年印度成立国家计划委员会,负责制订全国发展计划;同时,各地方政府要制订地方发展计划,甚至各经济部门也制订部门发展计划,从而形成完整的计划体系。重要的是,全国发展计划需经过议会审查批准,地方发展计划须经地方议会以及国家发展委员会的批准。为加强对经济计划的执行,在印度中央政府内还设立了计划执行部。在每个五年计划文件中,要规定计划期内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主要社会经济指标,包括公私部门、各政府部门和各地方政府的投资额等。印度这种把投资引入所希望的渠道的计划,不同于由市场力量决定资源分配的指导性计划。 二是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独立后,市场机制继续在印度经济发展中起着显著的作用。印度不仅存在商品自由市场和期货市场,而且还存在证券市场,劳动力市场也逐渐得到发展。为发挥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印度注意利用价格、税收、利率、汇率等各种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三是政府参与资源配置。在决定政府财政对公营企业的投资数量、投资领域和投资地点等方面,印度政府拥有绝对权力;在限制私营部门的投资领域、投资地点和投资数量等方面,以及利用外国投资方面,对外资的投资地点、投资领域、投资比例等,印度政府也拥有极大的权力;印度政府也会对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加以引导甚至给予一定程度的限制。如印度对关系国计民生的许多产品的价格实行国家控制的管理价格;对农业、小型工业、乡村工业、出口等优先部门按照优惠利率发放贷款,以扶持其发展。

印度实行经济计划、市场机制和政府参与等多种资源配置方式,且颇具特色。一是计划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明显。印度特别强调经济计划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在中央和各邦政府内设立的经济计划机构,实际上是一个具有权威性的政府机构,不仅制订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计划,而且还要制订部门发展计划;经济发展计划不仅要经过各级政府多次讨论,而且在批准前要交社会各界讨论;政府还专门设立经济计划执行机构――计划执行部,以保证计划所规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经济增长指标的实现。二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受到限制。印度市场的存在和发展依然受到诸多限制:各邦市场之间还存在某些隔离,完全统一的国内市场还没有真正形成,石油天然气市场完全为公营石油天然气公司垄断;粮食等依然为政府收购,商品市场也不完善;劳动力市场不很健全,发展受到诸多限制,甚至连就业登记所也数量不多;资金市场、资本市场等也不完善,外汇市场甚至不存在。由此可见,印度市场体系尚待完善,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仍受到极大的限制。三是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较大。长期以来,印度政府不仅直接参与资源配置,如对公营部门的投资,而且还利用劳动工资政策、收购价格政策、金融利率政策等等实行间接管理,不仅规定对部分粮食实行收购,而且还要求公营企业购买小型企业的产品;对一些重要的工业品实行管理价格,对重要服务价格也实行政府管理;各银行必须将其吸收存款的相当一部分用于购买政府核准的债券,必须将放款的相当一部分给予农业、小型企业、乡村工业等政府规定的优先发展行业,对发放给优先部门的贷款必须实行低于通行利率的优惠利率。所以印度的资源配置方式既不是纯粹的计划配置的资源配置方式,也不是纯粹的市场配置的资源配置方式,而是计划配置与市场配置并存的混合资源配置方式,但更重视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二、印度混合经济管理模式的调整

(一)财产所有制形式的调整

20世纪80年代,印度政府对经济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但基本上没有触及财产所有制形式。只是从90年代初期开始进行经济改革,印度政府才逐渐触及财产所有制形式。一是缩小公营经济的垄断领域。80年代后期,拉・甘地政府对公营企业主要实行谅解备忘录制度,扩大其经营自;对病态私营企业不再国有化,不再扩大公营经济规模。90年代初期,拉奥政府实行的重要举措是,大幅度缩小公营经济垄断经营的领域,规定只有原子能、军工等战略性领域由政府垄断经营;对个别严重亏损的地方政府公营企业实行破产处理;规定其重大事务一律由董事会讨论决定;其可利用新增利润自行扩大生产门类,生产创新产品并利用所得外汇进口生产设备,扩大生产规模等。90年代后期,瓦杰帕伊政府加速经济改革,减少政府对公营企业所持股份,对其逐渐实行私有化。2004年国大党执政后,私有化的步伐放慢。经过调整与改革,印度公营经济活动领域减少,相对规模有所缩小,但绝对规模仍在扩大。二是放松对私营经济的限制。80年代,英・甘地政府允许私营企业每年自动扩大5%的生产能力;拉・甘地政府允许私营企业在5年内自动扩大25%的生产能力。90年代初期,拉奥政府进行经济改革,逐渐取消对生产许可证的限制,大幅度扩大私营经济的活动范围,基本上取消反垄断法,使大型私营垄断企业的投资地点、投资规模等不再受到限制。瓦杰帕伊政府进一步放松了对私营经济的限制。经过调整与改革,印度私营经济的相对规模和绝对规模都进一步扩大了。三是放松对外国投资的限制。80年代,印度对外国投资的政策基本上没有松动。90年代初期,拉奥政府逐渐放松对外国投资的限制,瓦杰帕伊政府进一步放松了对外国投资的限制:不再要求外方必须转让技术,逐渐扩大外国投资的领域,提高外国投资的比例,有的领域甚至允许外商独资。外资参与印度证券市场的条件也逐渐放松。经过调整与改革,本国企业与外国企业混合而成的合营经济的规模增大了。四是进一步鼓励城乡合作经济,特别是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组织形式,使合作经济规模进一步扩大。因此,印度经济在调整与改革过程中,呈现出“公退私进”的状况,即公营经济的活动领域有所缩小,私营经济的活动领域逐渐扩大,但混合经济制度依然存在。

(二)资源配置方式的调整

尽管经过调整与改革,印度的财产所有制形式并没有发生本质变化,但是印度却对资源的配置方式进行了重要改革。这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逐渐取消对企业生产的限制。首先放松对私营企业生产投资的限制,在允许其自动扩大生产能力的基础上,逐渐取消对其生产能力的限制,不再过问其生产多少;通过扩大其生产经营领域,减少对其生产什么的限制。拉・甘地时期,通过与公营企业签订“谅解备忘录”,扩大其生产经营自,对企业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等不再干预,让市场更多地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二是逐渐放松对产品价格的控制。90年代初期,印度政府逐渐减少实行管理价格的商品种类,只对钢材、水泥等几种重要商品保持管理价格,其它商品价格都由市场决定;许多服务价格也放开了,只保留对铁路运费等重要服务价格的管理。对货币的对外汇率,也逐渐放开,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其升降。三是逐渐放松对资金来源的限制。各银行按照规定将其吸收存款用于购买政府核准债券的比例大幅降低,按照规定放款的比例也已大幅下降;政府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资金的来源限制减少了,企业可以到国内外市场筹集发展资金。四是逐渐放松对产品销售的限制。对公营企业产品销售的限制逐渐减少,让企业更多的产品可以在自由市场上销售;逐渐取消对公营企业进出口贸易的垄断,私营企业特别是外商合资企业可以涉足进出口贸易,从而逐渐放松对产品销售的限制。但是,印度的经济计划依然坚持下来,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依然存在;政府对商品、资本、劳动力等多方面的限制也依然存在。因此,印度只是在保留政府作用的同时,增强了市场机制的调节功能。

不难看出,经过80年代以来的经济政策调整与改革,印度的财产所有制形式和资源配置方式并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依然保持了公私并存的混合财产所有制形式和经济计划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混合资源配置方式,只是实行某些有利于私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在公私并存的财产所有制形式中逐渐扩大了私营经济的规模,并实行某些有利于市场发育的政策措施,让市场机制在经济计划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资源配置方式中发挥更多的作用。

三、印度实行混合经济管理模式的原因

独立后,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印度形成了公私并存的混合财产所有制形式和经济计划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混合资源配置方式。经过80年代初期开始的经济政策调整和90年代初期开始的经济改革,印度只是减少了对公营经济的干预,放松了对私营经济发展的限制,更多地利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公私并存的混合财产所有制形式和经济计划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混合资源配置方式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剖析印度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国情,我们不难发现,印度所以一直实行混合经济管理模式,是由印度社会的生产力、社会生产关系、社会政治关系及国际经济环境和混合经济管理模式等方面的特点所决定的。

(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多层次

经过独立后近60年的艰苦努力,印度社会生产力水平已大为提高。在印度农业生产活动中,抽水机、拖拉机、收割机等现代农业机械已经得到运用;在印度工业生产领域,大型数字化机床、先进仪器设备和计算机等也已广泛使用;在运输行业中,卡车、电动机车、大型轮船、运输机等的使用都已非常普遍;电灯、电话、电视机、洗衣机等现代文明产品,也已进入印度城市人民的生活。但是传统社会生产力在印度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依然广泛存在:牛耕地、人工收割、人工灌溉等传统生产方式在印度农业生产活动中依然随处可见;手工操作、手工作坊等在印度工业生产领域仍占有重要地位;牛车、人力车等人畜搬运方式在印度城乡依然常见;许多边远农村依然不能用电灯照明,更不要说使用电话等现代通讯工具了。因此可以说,迄今为止,印度社会生产力水平依然呈现出多层次性。这种多层次的社会生产力,成为印度混合经济管理模式的基础,也从根本上决定了混合经济管理模式的合理性。

(二)社会生产关系的多样性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印度社会生产力的多层次性,也决定了印度社会生产关系的多样性。如前所述,在印度社会生产活动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财产所有制形式:既有纯粹的财产公有制形式和纯粹的财产私有制形式,也有工人农民形成的财产集体所有制形式和公营部门与私营部门(包括外国投资)结合而成的各种混合财产所有制形式。多种财产所有制形式,决定了印度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生产方式的多样性。实际上,在印度发展的每个领域,都存在多种生产方式。在印度工业生产领域,既有许多运用现代管理方式的大机器工厂,也有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手工作坊;在印度农业生产领域,有组织严密的现代化公司农场,也大量存在以农民家庭为生产单位的个体生产方式;在商业服务领域,虽然有许多按照现代管理方式建立的股份制公司,但也有大量以家庭甚至个人为经营单位的个体服务机构。因此,印度社会生产关系的多样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印度混合经济管理模式的存在。

(三)社会政治关系的多元化

社会生产力的多层次性和社会生产关系的多样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印度社会政治关系的多元化。不同层次的社会生产力和不同的社会生产关系,都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不同的社会政治群体;同时,这些不同的社会政治群体,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不同层次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关系的利益。印度还是世界上政党最多的国家之一。在印度社会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政党和政治组织,既有代表大资本和中小资本利益的政党,也有代表工人、农民和小手工业者利益的组织;既有代表知识分子群体利益的政党,也有代表失业劳动者群体利益的组织,还有代表各地区利益的政党和组织。这种在利益多元化基础上形成的政治关系的多元化,也要求经济管理方式的多样性,以照顾各个层次人民的利益和各个地区的利益,从而保证社会政治稳定,为社会经济发展营造安定的国内政治环境。

(四)国际经济模式的多样性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经济管理模式: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坚持财产私有制形式的同时,实行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形成自由市场经济模式,但是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保留财产私有制形式的同时,逐渐形成了财产公有制形式,同时实行了社会经济发展计划,采用经济计划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资源配置方式,逐渐形成社会市场经济模式;新出现的东方社会主义国家则主要实行财产公有制形式,并同时实行计划配置资源的方式,形成计划经济模式。印度领导人认为,印度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既不能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模式,也不能完全采用东方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模式,因此印度自然采取了混合经济管理模式,只是较多地偏重于计划经济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吸取纯粹东西方经济模式的长处,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纯粹东西方经济模式的短处。因此经过经济政策调整和经济改革,印度只是更多地吸收了西方市场经济模式的长处,以抵消东方计划经济模式的短处,依然保留了混合经济管理模式。

(五)混合经济管理模式的互补性

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看,混合经济模式本身可以互为补充,取长补短,互相促进。一般说来,私营经济的基本动机是追求利润。发展私营经济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经济效益,但社会效益却难以实现;公营经济可以较好地实现社会效益,但由于承担较多的社会责任而经济效益较差。同时,利用经济计划配置资源,政府干预经济可以保证社会效益的实现,但不利于经济增长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而利用自由市场配置资源,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保证经济效益,但可能损害社会效益。因此,两者的混合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坚持社会效益,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进经济效益。过去,印度强调发展公营经济,限制私营经济发展;强调政府干预经济,限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虽然经济稳定增长,但是速度缓慢;虽然有一定经济效益,但是经济效益低下,从而使增加就业、社会公正等社会发展目标难以实现。印度在经济政策调整和改革过程中,放松了对私营经济的限制,更多地利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以更好地发挥私营经济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但是并没有取消公营经济和经济计划,依然坚持混合经济管理模式,只是调整了二者混合的程度,利用二者的互补性,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同时,更好地发挥经济效益。实际上,经过调整与改革,印度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了。

社会资源的有限性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公路建设;总资源节约;战略思考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这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规划,节约资源已成基本国策,为此全社会必须共同负责和共同行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公路是重要的基础实施,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合理开发和使用公路资源,形成“低投入、低消耗、高产出、高效率”的节约型公路建设增长方式,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作为公路行业内部节约资源是责无旁贷的,但公路建设是社会公共事业,公路建设资源节约不能仅限于此,应该把公路寿命周期内外部的资源节约一并考虑在内,达到公路寿命周期内内部资源消耗与外部资源消耗之和最小才是最佳效果,才是科学的节约型公路建设增长方式,才能真正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1. 公路建设总资源消耗的概念

1.2 由上式可知,实现公路建设总资源节约就是降低公路寿命周期内公路建设内部资源消耗和外部资源消耗,就是控制影响公路寿命周期内公路建设内部资源消耗和外部资源消耗的因素,达到公路建设总资源消耗降低。

2. 公路建设总资源节约的措施

2.1 合理满足社会对公路建设的需求。

(1)公路建设是社会公共事业,社会对公路有需求就必须进行建设,从公路建设总资源消耗的公式看,对于公路建设内部来讲,不建设公路最节约(Wj=0),这是不可想象的。不建设公路的损失是影响社会的发展(Ws

(2)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造成对公路的需求不平衡。一是不同的地域对公路的需求不同,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和重要地区需要高等级高密度的公路,反之低等级低密度的公路就能满足需要;二是不同的时期对公路的需求不同,根据不同的时期分时段投资建设,将会节约资源;三是需求是递增的,这种递增表现在数量和质量两方面,因此公路建设必须适度超前,满足需求的递增才不至于造成浪费;四是特殊需求,社会的发展存在一些有别于大众需求的需求,而这些特殊需求对于社会往往又是有益的或是必须的。因此,需要根据其质和量的特殊需求建设专用公路。

(3)为了很好地满足社会对公路的需求,要求公路建设合理规划,做好可行性研究报告,为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决策失误将会造成巨大的浪费。需要的时候资源消耗再多也不是浪费;不需要的时候资源消耗再少也不是节约。在这方面我们有很多问题需要深思,例如:为了几户人家修建几十公里的高标准山区公路甚至达到户户通、高速公路建成没有几年就造成交通堵塞、不分轻重车道均采用一个设计标准、设计标准相对较低造成前修后坏等等。

2.2 以人为本,呵护生命。

(1)以人为本,呵护生命,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全面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道路安全形势异常严峻,死亡人数呈加速增长趋势,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2001年至2003年连续3年交通事故中的死亡人数超过10万人,经过多年安保工程的实施,到2006年交通事故中的死亡人数才降到9.6万人,平均每天死亡300人,相当于一架大型民航客机失事。

(2)我国汽车保有量只有世界的2%,道路交通事故中的死亡人数却占全世界的15%,多年来高居世界第一。尽早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预防交通事故,降低交通事故死亡率,已经成为全社会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作为公路建设者更是责无旁贷,“以人为本,呵护生命” 已经成为公路建设者的最基本、最重要、最大的、必须遵守的最高尚的职业道德。

(3)人的生命是无价的,从公路建设总资源消耗公式看,一旦造成人员死亡,外部资源消耗就会变成无穷大(Ws=∞),从而导致公路建设总资源消耗无穷大(∑W=∞),公路建设内部资源消耗无论怎么降低也无法弥补。因此,采取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交通事故或降低交通事故死亡率是唯一的选择。

2.3 保护环境资源。

(1)环境是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的基础条件,是否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环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的未来。保护环境一方面是在公路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预防或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把对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第二方面是废物利用,和社会生产链形成大循环,为保护环境做出积极贡献;第三方面是自身形成闭环式的资源利用链。

(2)环境问题是经济活动的外部性所致,公路建设环境保护就是使正外部性扩大,负外部性得到控制,公路建设可以改善环境比如可以消耗大量污染物粉煤灰等,也可以破坏环境比如改变地容地貌导致水土流失等等。因此,公路建设保护环境大有可为。外部性扭曲了市场主体成本与收益的关系,会导致市场无效率或失灵。我国目前的现状是正外部性得不到收益而受益者无须花费代价,从而失去动力;负外部性造成了外部不经济却没有为此承担成本,形成屡禁不止,如果长此下去,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所赖以存在的环境将持续恶化,最终将失去生存和发展的条件。而这恰恰是当前我国所不得不面临的残酷现实。

(3)公路建设与环境破坏对立统一,不仅在生产根源上具有因果关系,在解决上也存在共性,其核心要素在于产权。界定清楚、保障有力的产权制度,能够使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相得益彰;而界定不清,保障不力的产权制度,既不利于公路建设的健康持续发展,又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产权不仅承担着提供激励、刺激发展的功能,还肩负着保护环境的使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建立有效的环境资源产权制度,明晰环境资源的权利归属是避免公害悲剧的基本手段。

2.4 治理超限超载。

(1)超限超载运输车辆对道路造成的破坏令人触目惊心。研究资料表明,超限超载车辆对路面的损坏不是同比例增长的关系,而是呈几何级数倍增。有关专家统计:按照国际上通用的计算方法,汽车轴载质量对公路路面间的破坏关系呈“十六次方法则”,汽车轴载质量增加一倍,公路受损将增至原来的16倍。超限运输车走1年,相当于正常运输5年甚至10年。据有关部门测算,超载使砼路面缩短使用年限40%,沥青路面缩短20%-30%以上,超限超载运输严重的路段造成路的使用寿命更短。据统计,超限超载运输每盈利1元钱(Ws),给国家造成的公路直接经济损失达6元多(Wj),从而导致公路建设总资源消耗上升。

(2)超限超载运输给道路交通安全带来严重隐患。据统计,目前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占了安全事故的80%,其中,70%的道路安全事故是由车辆超限超载引发的,50%的群死群伤性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与超限超载也有直接关系。

(3)另外,超限运输严重扰乱运输市场秩序,引起恶性竞争,使运输市场陷入一个“超载——运力过剩——压价——再超载”的循环往复、愈演愈烈的怪圈。超限运输扰乱了国家养路费和路桥收费政策,制造新的不公平。超限运输降低了公路的使用效率,同时也污染环境。

2.5 提高运营效率。

(1)节约型社会的提出,缘起于资源的匮乏与环境的退化。但如果仅仅从这一角度出发理解节约问题和构建节约型社会,那不仅在理论上是片面的,在实践上也会对节约型社会的构建形成限制。实际上,劳动时间的节约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具有生产、消费与人的全面发展效应,也体现了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

(2)在经济理论发展史上,对节约问题作出深入探索和精辟剖析的是马克思。“劳动时间的节约”规律,被马克思认为是推动社会经济不断前进的巨大动力。由于劳动消耗的多少是以劳动时间来衡量的,因此一切节约,归结起来都应当是劳动时间的节约,而且马克思将这一命题精练地表述为:“真正的节约(经济)=节约劳动时间=发展生产力。”

(3)社会发展的实质是人以及人类的生存方式的不断完善过程,它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对理想社会形态的追求与实践过程。节约型社会的构建涉及社会生产的方方面面,也必然需要以劳动时间节约为基础和前提。节约时间,对物是提高效率,对人则是延长生命。

(4)提高运营效率可以从两方面做起:一是提高通行量;二是缩短通行时间。

2.6 科技创新。 公路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人、财、物等资源,为了公路建设总资源的节约可能会增加投入大量的人、财、物等资源,但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发挥理念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每一次重大创新又都会带来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发展手段上的重大变革。走资源节约型的公路建设之路,必须在创新上下工夫,依靠创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营效率,强化管理以及提高素质,实现由粗放型增长转变为集约型增长。

社会资源的有限性范文第12篇

论文关键词:水资源;水环境;规划;可利用量;承载力;短缺;合理配置

2002年,水利部和国家 发展 与改革委员会颁发了<关于开展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随后又陆续了指导水资源综合规划的若干技术文件。这些文件对于指导水资源综合规划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新时期国家治水思路和理念的改变,文件中出现了部分新名词术语,部分原有名词术语(或 计算 方法)也赋予了新的内涵。在水资源综合规划的技术文件中,有一部分名词术语比较模糊。本文根据国内专家、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文件的规定,对他们的内涵进行分析,对现行的确定方法提出个人看法,对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提出建议。

1水资源

到目前为止,什么是水资源还没有一个公认的非常严谨的文字描述。<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水资源定义为: 自然 界一切形态(液态固态和气态)的水都算水资源。直到1963年英国国会通过的<水资源法>中,改写为“具有足够数量的可用资源”。即自然界中水的特定部分。198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iinesco)和世界气象组织(wmo)定义水资源是“作为资源的水应当是可供利用或可能被利用。WWW.133229.cOm具有足够数量和可用质量,并且可适合对某地为水资源需求而能长期供应的水源”。

在我国,对水资源的理解也不尽相同。1991年<水 科学 进展>编辑部组织了一次笔谈,就水资源的定义和内涵进行了讨论。最后认为:水资源是水体中的特有部分,即由大气降水补给,具有一定数量和可供人类生产、生活直接利用,且年复一年的循环再生的淡水。

从上述文字表述可以看出水资源具有如下特征:水资源包含在水体之中,并且是水体的一部分;而水体中的其他部分,在特定的条件下还可以转化为水资源;水资源如果保护不好也可能转化为无法利用的水体,而危及社会的安全。根据自然资源的定义及综合以上各家的观点,水资源是能够被人类开发利用并给人类带来福利、舒适或价值的各种形态的天然水体。

因此,不是所有降水都是水资源,只有其中能够被人类开发利用的部分才称之为水资源。对于特定区域而言,降水总量是可以获得的,但是这些天然降水中到底有多少是人类可以利用的——即该地区到底有多少水资源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

2水资源可利用量

关于水资源可利用量有很多种定义和解释,下面介绍几种: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中规定水资源可利用量l2是指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在统筹考虑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用水的基础上,通过 经济 合理、技术可行的措施在当地水资源中可资一次性利用的最大水量。雷志栋等认为,水资源可利用量是指经济合理,技术可行和生态环境允许的前提下。通过各种措施所能控制引用的不重复的一次性水量。胡振鹏等认为,水资源可利用量是指针对不同设计水平年,在一定的来水频率下,考虑对水量、水质的需求,天然储水体和水利工程设施可以为人类生活、社会经济活动提供的水量。翁文斌等认为],水资源可利用量是指在流域水循环过程中的水文条件不发生明显改变的前提下,从流域地表或地下允许开发的一次性水资源量。夏自强等认为,水资源可利用量是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出发,在扣除维持生态环境用水和水资源总量中部分不能或难以控制的水资源量后,人类可以利用的最大水量。

分析上述定义,理论上比较清晰完善,但实际分析计算时很难操作。水资源可利用量确定要考虑的条件有生态与环境需水量、技术上论证可行、经济上分析可行。从这3个方面来分析,内涵和外延都很大,很难具体操作。

同时,水资源可利用量的影响因素有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科学技术进步情况、水污染状况、生态与环境状况、天然来水状况、以及技术经济因素等。由于这些因素是动态的,随时间变化的,导致水资源可利用量也是动态的;同时这些因素如何影响水资源的可利用量,尤其是水与生态环境系统的关系,受认识水平限制,现阶段较难量化。

3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力

承载力是一个起源于古希腊时代的古老概念,在生态学中一般被定义为“某一生境所能支持的某一物种的最大数量”,它包含着极限思想,并有2个层次的含义:第一是所承受的力来自于某一生境以外的某一物种;第二是某一生境自身不遭受破坏,因为生境一旦破坏,再重新修复是不可能的。

关于水资源承载力和水环境承载力研究成果较多,目前普遍接受的定义如下:

水资源承载能力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和技术水平下,当水管理和社会经济达到优化时,区域水生态系统自身所能承载的最大可持续人均综合效用水平或最大可持续发展水平。水环境承载力是指某一区域、某一时期、某种状态下的水环境条件对该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活需求的支持阈值。

从上述概念出发,水资源承载能力、水环境承载能力的承载体可以是人口总量,生物总量,也可以是经济总量。这个概念有4个层次的内涵。一是生态内涵,它表现为这些承载力具有极限含义,它所承载的综合效用具有生态上的极限,对其开发利用应以不超过这个极限为前提。二是技术内涵,这些承载力并非一个纯粹客观的概念,而是与人类作用有关,具有主观性的一面。它与特定的技术水平有关,随着不同时期总体技术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这些承载力具有跳跃性,表现为时间上的技术动态性。三是社会经济内涵,通过社会经济系统结构的优化,社会经济容量或规模会有所不同,从而提高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力。四是时空内涵,表现为水资源承载的综合效用及其约束因素具有区域性;不同的时空尺度,相同水资源和环境条件的承载力是不同的。

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中提到了水资源承载力和水环境承载力这2个专业术语,但是关于这2个参数如何确定没有提出相应的方法,因此该参数的确定方法值得研究探讨。

4生活和生产需水的预测方法

目前用于需水预测方法较多,如定额法、趋势法、弹性系数法、人均综合用水量法等。分析这些方法,各有特点。

定额法需要确定每一行业不同水平年的用水定额、发展规模、以及水的利用系数。要在需水预测之前先要预测这些参数,由于这些变量较多,其影响因素更多,这些参数的预测比需水的预测更复杂,从而导致预测结果误差较大。我国以前若干个五年计划的需水预测成果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趋势法、弹性系数法需要较多的 历史 资料,受历史资料的可收集性限制,这些方法应用起来有一定难度。另外发达国家用水的经验表明:用水量与人口、发展规模之间的关系不是单一的递增或递减关系,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有所差别,不同发展阶段有所差别,不同产业结构有所差别。因此利用这些方法进行需水预测也有一定困难。

人均综合用水量法主要应用于城市需水量的预测。由于城市的产业结构十分复杂,要想弄清楚每一个行业的用水定额及其发展规模难度较大,因此为简化计算,采用人均综合用水量法来进行需水预测。但是这一方法也有其局限性,因为人口不是区域消耗水资源的唯一指标,尤其是现在随着 现代 化程度的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多,而对人力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少。因此到底用哪一种方法进行需水预测能够得出一个可以接受、误差较小的成果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5生态环境需水量

生态环境需水是指为维持生态和环境功能和进行生态环境建设所需要的最小需水量。实际上,生态需水与环境需水两者之间存在着交叉和重合的部分,生态需水主要侧重在生物维持其自身发展及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环境需水则主要体现在环境改善方面。

杨爱民、郑红星、王浩、刘昌明等认为“:生态需水应该包括环境需水,所以也称为生态环境需水。生态需水是指在一定的生态保护、恢复或建设目标下,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其生态系统维持良好的稳定状态时所需要的水量(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水)。鉴于现在对生态环境认识的不断深入,前述界定中的“在一定的生态保护、恢复或建设目标下”的“建设”二字应该去掉。生态环境需水量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重点,基本理论和方法也较多,其中大多建立在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基础上,现阶段可操作方法主要是基于水文学基础的几个方法,如最枯10月法、tennant法等。最枯10月法:我国在《制定地方水污染排放标准的技术原则和方法》(gb3839--83)中规定:一般河流采用近10a最枯月平均流量或90%保证率最枯月平均流量作为设计水文条件。该方法原来用于计算污染物允许排放量,而现阶段把它作为生态环境需水量。实际操作上该方法有其局限性,主要表现为部分季节性河流、现阶段断流河道的生态与环境需水量为零,其允许污染物排放量为零(设计水文条件为零)。

tennant法似:是以预先确定的年平均流量的百分数作为生态环境需水量。tennant提出,以年平均流量的10%作为水生生物生长低限,以年平均流量的30%作为水生生物生长的满意流量。montana以年平均流量的10%作为最小生态需水量,最佳范围为年平均流量的60%一100%。该方法适合于大江大河等较大流域,而没有考虑河流流量的年内变化和年际变化,因而有其局限性。此外还有日均流量法、texas法、n6prp法、basiclfow法、月年保证率法、最小月年径流法、abf法、fdca法、40%准则等。这些方法计算方便,基本上是经验值,各有其实用性。

因此,分析 总结 前人的成果,提出适应不同对象的水文、生态、环境等条件的生态环境需水量估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6水资源短缺

水资源短缺是一个貌似简单但又存在许多异议的概念。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判别标准是以人均水资源量进行缺水程度划分,见表1。

但是这个划分标准下面隐藏着许多问题。首先人口不是区域消耗水资源的唯一指标,尤其是现在随着 现代 化程度的提高, 经济 社会 发展 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多,而对人力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少。其次生态需水与人口没有直接关系,用人口作为评价标准也不合适。因此,对于水资源短缺的辨识采用单一的标准或指标是很难概括的。

实际上,水资源短缺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具体对于一定区域来说,它所描述的是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区域可供水资源量和水质的时空分布不能满足现实标准下的区域人口、社会经济、生态与环境等系统对水资源需求时的状态。因此对缺水的界定应当拓展到水资源系统承载的主客体两个方面同时考察。

在水资源系统承载主体方面,人类社会已经从最早的逐水而居,发展到现在的资源水利、可持续水利等理性思索,水资源系统的外延不断被拓展,内涵不断被丰富。同时人们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范围应由最初单一的地表水系统拓展到地下水、大气水、海水、劣质水(包括污水、微咸水和咸水)等多个系统,水资源系统承载主体多元化特征日益突出。

水资源系统承载的客体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更替改变,在无人类活动干扰作用下,天然水资源系统在其循环过程中滋养了丰富多样的天然生态系统。自从人类社会行为作用于水资源系统伊始,水资源系统承载客体的纯 自然 属性便开始发生改变,水循环系统的社会驱动力持续加大,农业和 工业 经济系统的需水量和取水量不断上升,水资源系统承载的客体逐渐演绎成生态环境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

其社会经济功能得到充分体现。由于水资源系统承载客的多元化,水资源利用过程中就存在着竞争与分配的问题从水资源系统承载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来分析,不简单地将水资源供需平衡的认为不缺水、不平衡的认为水。且不说水资源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的关系目前尚未清楚,就是 科学 合理地确定一定社会经济系统需水量及其节水潜力也存在一定的难度,更有社会经济系统的产结构问题。

因此,对于特定的区域和范围,如何科学合理地界定其水资源是否短缺值得研究和探讨。

7水资源合理配置

配置是指配备、安排。资源配置是指生产性资产在不同用途之间的分配;资源分配之所以成为问题,一方面是由于社会的资源供应有限,而人类欲望通常又无限,另方面是由于既定资源具有多种不同可供选择的用途。

水资源合理配置是指在流域或特定的区域范围内遵循高效、公平和可持续性原则,通过各种工程与非工程措施,考虑市场经济 规律 和资源配置准则,通过合理抑制需求、有效增加供水、积极保护生态环境等手段和措施对多种可利用的水源在区域间和各用水部门间进行的调配。

通过以上概念界定可以看出,水资源配置问题提出的前提是水资源有限性而导致的供需不平衡矛盾以及不同用途之间的分配矛盾,关注的重点是多种水源在区域间和各用水部门间的分配。实际上,水资源区别于其他自然资源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它的时程上分布的不均匀性,因此水资源合理配置不仅体现在空间上,同时也体现在时间上;不仅体现在某一水源上,同时也以现在多种水资源的联合配置上。

因此,研究和探讨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技术和方法,对于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科学高效地利用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8水资源配置的一般原则

前面已经叙及水资源配置问题提出的前提是水资源的相对短缺,即资源有限而需求持续增加导致的供需失衡。当水资源有限,不能满足所有用户的用水需求时就存在着分配水量的优先顺序问题。

从水资源方面分析,它具有流动性、随机性、易污染型、利害两重性等不同于其他自然资源的特有属性。在用水户属性上分析,从平面位置上,它们分布在河流的上下游、左右岸甚至跨流域;从用水时间上,他们可以是现在的用水户,也可以是将来的用水户;从用水户的性质上,他们可以是人口、工业、农业、生态环境等;从用水的主体上,它们可以是自然人、社会法人、社会组织、社会公众(如生态环境用水)等。这些属性决定了水资源分配方式较其他自然资源的分配方式更复杂。

社会资源的有限性范文第13篇

关键词 基层部队 高学历 人力资源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一、基层部队高学历人力资源的内涵

基层部队高学历人力资源是指在基层部队工作的,接受过或正在接受高等教育,具有从事指挥、教学、科研、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总和。它蕴涵于基层部队高学历官兵(简称高学历官兵)的知识、技能、态度、经验以及创新思想中,是基层部队最具备创造价值潜力的人力资源。它对提高基层部队科学文化水平、全面提升基层部队战斗力、加速推动战斗力生成模式向信息化转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基层部队高学历人力资源内涵的“量”与“质”

(一)基层部队高学历人力资源的“量”。

基层部队高学历人力资源的“量”主要包括高学历指挥军官人力资源数量、高学历技术军官人力资源数量、高学历士兵人力资源数量等,其中高学历指挥军官人力资源是个广义的概念,涵盖除纯粹从事技术工作的技术军官外所有从事其他岗位工作的高学历军官。其“量”的结构包括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务结构以及学缘结构等。基层部队高学历人力资源主要根据使命任务要求进行组建,合理的人力资源结构能最大限度地提升高学历人力资源的整体效用,是基层部队持续提升战斗力的关键。

(二)基层部队高学历人力资源的“质”。

基层部队高学历人力资源的“质”实际是指高学历官兵的素质,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军事素质、专业技术素质、创新素质、人文素质和心理素质。高学历官兵的各种素质,并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相互渗透、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并构成一个完整的素质结构体系。思想政治素质在高学历官兵的素质结构中是灵魂,起着把握方向的作用,它决定着高学历官兵的思想政治方向、价值取向,是确保在任何时期、任何情况下,高学历官兵始终保持军魂不变的有力保证。军事素质在高学历官兵的素质结构中处于重要地位,是高学历官兵区别于其他高学历群体的重要标志,是高学历官兵能够顺利完成各项军事任务的重要前提。专业技术素质和创新素质在高学历官兵的素质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是高学历官兵实现职业角色的保证,也是区别于其他官兵的重要标志。人文素质在高学历官兵的素质结构中起着表达自我风格和修养的作用,利于他们在军人高度一致的气质中的展现出新的、不同的气质和影响力。心理素质在高学历官兵的素质结构中起着基础性平台的作用,是他们能够高质量完成各项任务的有力支撑。

三、基层部队高学历人力资源的属性

(一)基层部队高学历人力资源的一般属性。

1、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是人力资源区别于其他资源的本质所在。其他资源在被开发过程中,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人力资源则不同,它在被开发的过程中,有思维和情感,能对自身行为做出抉择,能够主动学习与自主选择职业,更重要的是人力资源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有目的、有意识地利用其他资源进行生产,推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同时,人力资源具有创造性思维的潜能,能够在人类活动中发挥创造性作用,既能创新观念、革新思想,又能创造新的生产工具、发明新技术。基层部队高学历人力资源的管理及开发过程中,必须注重激发高学历官兵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挖掘其潜能,不断促进高学历官兵的自身发展与提高。

2、社会关系性。人处在一定的社会之中,人力资源的形成、配置、利用、开发是通过社会分工来完成的,是以社会的存在为前提条件的,人力资源的社会关系性,主要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及由此产生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人力资源开发的核心,在于提高个体的素质,因为个体素质的提高,必将形成高水平的整体人力资源质量。但是在高度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个体要通过一定的社会组织才能发挥作用,合理的社会组织结构有助于个体的成长。社会组织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构成了人力资源的大背景,它通过社会组织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力资源开发。这就给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要求:既要注重人与人、人与团体、人与社会的关系协调,又要注重组织中团队建设的重要性。因此,必须为高学历官兵营造一种积极进取、竞争有序、团队协作的良好发展氛围,注重高学历官兵的团队建设,不断提升高学历官兵队伍的整体水平。

3、角色双重性。人力资源既是投资的结果,又是创造财富的资源。或者说,它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具有角色双重性。人力资源的投资来源于个人和社会两个方面,包括教育培训、卫生健康等。人力资源质量的高低,完全取决于投资的程度。人力资源投资是一种消费行为,并且这种消费行为是必需的,是先于人力资本收益的。人力资源的投资具有高增值性,无论从社会还是个人角度看,都远远大于对其他资源投资所产生的收益。

(二)基层部队高学历人力资源的特殊属性。

1、专业性。对于部队而言,由于工作的特殊性,部分专业也具备了特殊性,像作战指挥、军械保障等专业是与普通专业脱钩的,其高学历人力资源也就产生了特殊的专业性。而对于不同的基层单位,由于担负的使命任务不同,其高学历人力资源所具备的专业性也不尽相同。在拓展人力资源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单位的使命任务制定措施,确保符合其专业性,避免做无用功。

2、时限性。人力资源的效用是有时间限制的,因为人的生命是有限且短暂的, 这就决定其存在的时限和效用的时限。就此而言, 人力资源的时限性与其他资源相比较有着特定的内涵, 它要求管理者必须及时开发和使用。

3、再生性。人力资源的再生性是指其效用的再生性,与物质资源的一次性开发不同,人力资源在其使用的过程中可以不断的进行效用再开发,而且其开发出来的效用可以不断的积累,能够在新的开发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对于基层部队高学历人力资源来说,其效用的再生受到基层部队实际工作的影响,新效用更贴近实战,更加有利于战斗力的生成。因此,应该重视这种再生性带来的巨大效益,对其产生的过程要进行适当的、正确的干预,使其向着更加高效、实用的方向发展。

社会资源的有限性范文第14篇

论文关键词:水资源;水环境;规划;可利用量;承载力;短缺;合理配置

2002年,水利部和国家 发展 与改革委员会颁发了<关于开展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随后又陆续了指导水资源综合规划的若干技术文件。这些文件对于指导水资源综合规划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新时期国家治水思路和理念的改变,文件中出现了部分新名词术语,部分原有名词术语(或 计算 方法)也赋予了新的内涵。在水资源综合规划的技术文件中,有一部分名词术语比较模糊。本文根据国内专家、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文件的规定,对他们的内涵进行分析,对现行的确定方法提出个人看法,对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提出建议。

1水资源

到目前为止,什么是水资源还没有一个公认的非常严谨的文字描述。<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水资源定义为: 自然 界一切形态(液态固态和气态)的水都算水资源。直到1963年英国国会通过的<水资源法>中,改写为“具有足够数量的可用资源”。即自然界中水的特定部分。198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iinesco)和世界气象组织(wmo)定义水资源是“作为资源的水应当是可供利用或可能被利用。具有足够数量和可用质量,并且可适合对某地为水资源需求而能长期供应的水源”。

在我国,对水资源的理解也不尽相同。1991年<水 科学 进展>编辑部组织了一次笔谈,就水资源的定义和内涵进行了讨论。最后认为:水资源是水体中的特有部分,即由大气降水补给,具有一定数量和可供人类生产、生活直接利用,且年复一年的循环再生的淡水。

从上述文字表述可以看出水资源具有如下特征:水资源包含在水体之中,并且是水体的一部分;而水体中的其他部分,在特定的条件下还可以转化为水资源;水资源如果保护不好也可能转化为无法利用的水体,而危及社会的安全。根据自然资源的定义及综合以上各家的观点,水资源是能够被人类开发利用并给人类带来福利、舒适或价值的各种形态的天然水体。

因此,不是所有降水都是水资源,只有其中能够被人类开发利用的部分才称之为水资源。对于特定区域而言,降水总量是可以获得的,但是这些天然降水中到底有多少是人类可以利用的——即该地区到底有多少水资源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

2水资源可利用量

关于水资源可利用量有很多种定义和解释,下面介绍几种: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中规定水资源可利用量l2是指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在统筹考虑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用水的基础上,通过 经济 合理、技术可行的措施在当地水资源中可资一次性利用的最大水量。雷志栋等认为,水资源可利用量是指经济合理,技术可行和生态环境允许的前提下。通过各种措施所能控制引用的不重复的一次性水量。胡振鹏等认为,水资源可利用量是指针对不同设计水平年,在一定的来水频率下,考虑对水量、水质的需求,天然储水体和水利工程设施可以为人类生活、社会经济活动提供的水量。翁文斌等认为],水资源可利用量是指在流域水循环过程中的水文条件不发生明显改变的前提下,从流域地表或地下允许开发的一次性水资源量。夏自强等认为,水资源可利用量是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出发,在扣除维持生态环境用水和水资源总量中部分不能或难以控制的水资源量后,人类可以利用的最大水量。

分析上述定义,理论上比较清晰完善,但实际分析计算时很难操作。水资源可利用量确定要考虑的条件有生态与环境需水量、技术上论证可行、经济上分析可行。从这3个方面来分析,内涵和外延都很大,很难具体操作。

同时,水资源可利用量的影响因素有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科学技术进步情况、水污染状况、生态与环境状况、天然来水状况、以及技术经济因素等。由于这些因素是动态的,随时间变化的,导致水资源可利用量也是动态的;同时这些因素如何影响水资源的可利用量,尤其是水与生态环境系统的关系,受认识水平限制,现阶段较难量化。

3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力

承载力是一个起源于古希腊时代的古老概念,在生态学中一般被定义为“某一生境所能支持的某一物种的最大数量”,它包含着极限思想,并有2个层次的含义:第一是所承受的力来自于某一生境以外的某一物种;第二是某一生境自身不遭受破坏,因为生境一旦破坏,再重新修复是不可能的。

关于水资源承载力和水环境承载力研究成果较多,目前普遍接受的定义如下:

水资源承载能力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和技术水平下,当水管理和社会经济达到优化时,区域水生态系统自身所能承载的最大可持续人均综合效用水平或最大可持续发展水平。水环境承载力是指某一区域、某一时期、某种状态下的水环境条件对该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活需求的支持阈值。

从上述概念出发,水资源承载能力、水环境承载能力的承载体可以是人口总量,生物总量,也可以是经济总量。这个概念有4个层次的内涵。一是生态内涵,它表现为这些承载力具有极限含义,它所承载的综合效用具有生态上的极限,对其开发利用应以不超过这个极限为前提。二是技术内涵,这些承载力并非一个纯粹客观的概念,而是与人类作用有关,具有主观性的一面。它与特定的技术水平有关,随着不同时期总体技术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这些承载力具有跳跃性,表现为时间上的技术动态性。三是社会经济内涵,通过社会经济系统结构的优化,社会经济容量或规模会有所不同,从而提高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力。四是时空内涵,表现为水资源承载的综合效用及其约束因素具有区域性;不同的时空尺度,相同水资源和环境条件的承载力是不同的。

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中提到了水资源承载力和水环境承载力这2个专业术语,但是关于这2个参数如何确定没有提出相应的方法,因此该参数的确定方法值得研究探讨。

4生活和生产需水的预测方法

目前用于需水预测方法较多,如定额法、趋势法、弹性系数法、人均综合用水量法等。分析这些方法,各有特点。

定额法需要确定每一行业不同水平年的用水定额、发展规模、以及水的利用系数。要在需水预测之前先要预测这些参数,由于这些变量较多,其影响因素更多,这些参数的预测比需水的预测更复杂,从而导致预测结果误差较大。我国以前若干个五年计划的需水预测成果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趋势法、弹性系数法需要较多的 历史 资料,受历史资料的可收集性限制,这些方法应用起来有一定难度。另外发达国家用水的经验表明:用水量与人口、发展规模之间的关系不是单一的递增或递减关系,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有所差别,不同发展阶段有所差别,不同产业结构有所差别。因此利用这些方法进行需水预测也有一定困难。

人均综合用水量法主要应用于城市需水量的预测。由于城市的产业结构十分复杂,要想弄清楚每一个行业的用水定额及其发展规模难度较大,因此为简化计算,采用人均综合用水量法来进行需水预测。但是这一方法也有其局限性,因为人口不是区域消耗水资源的唯一指标,尤其是现在随着 现代 化程度的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多,而对人力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少。因此到底用哪一种方法进行需水预测能够得出一个可以接受、误差较小的成果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5生态环境需水量

生态环境需水是指为维持生态和环境功能和进行生态环境建设所需要的最小需水量。实际上,生态需水与环境需水两者之间存在着交叉和重合的部分,生态需水主要侧重在生物维持其自身发展及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环境需水则主要体现在环境改善方面。

杨爱民、郑红星、王浩、刘昌明等认为 “:生态需水应该包括环境需水,所以也称为生态环境需水。生态需水是指在一定的生态保护、恢复或建设目标下,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其生态系统维持良好的稳定状态时所需要的水量(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水)。鉴于现在对生态环境认识的不断深入,前述界定中的“在一定的生态保护、恢复或建设目标下”的“建设”二字应该去掉。生态环境需水量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重点,基本理论和方法也较多,其中大多建立在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基础上,现阶段可操作方法主要是基于水文学基础的几个方法,如最枯10月法、tennant法等。最枯10月法:我国在《制定地方水污染排放标准的技术原则和方法》(gb3839--83)中规定:一般河流采用近10a最枯月平均流量或90%保证率最枯月平均流量作为设计水文条件。该方法原来用于计算污染物允许排放量,而现阶段把它作为生态环境需水量。实际操作上该方法有其局限性,主要表现为部分季节性河流、现阶段断流河道的生态与环境需水量为零,其允许污染物排放量为零(设计水文条件为零)。

tennant法似:是以预先确定的年平均流量的百分数作为生态环境需水量。tennant提出,以年平均流量的10%作为水生生物生长低限,以年平均流量的30%作为水生生物生长的满意流量。montana以年平均流量的10%作为最小生态需水量,最佳范围为年平均流量的60%一100%。该方法适合于大江大河等较大流域,而没有考虑河流流量的年内变化和年际变化,因而有其局限性。此外还有日均流量法、texas法、n6prp法、basiclfow法、月年保证率法、最小月年径流法、abf法、fdca法、40%准则等。这些方法计算方便,基本上是经验值,各有其实用性。

因此,分析 总结 前人的成果,提出适应不同对象的水文、生态、环境等条件的生态环境需水量估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6水资源短缺

水资源短缺是一个貌似简单但又存在许多异议的概念。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判别标准是以人均水资源量进行缺水程度划分,见表1。

但是这个划分标准下面隐藏着许多问题。首先人口不是区域消耗水资源的唯一指标,尤其是现在随着 现代 化程度的提高, 经济 社会 发展 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多,而对人力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少。其次生态需水与人口没有直接关系,用人口作为评价标准也不合适。因此,对于水资源短缺的辨识采用单一的标准或指标是很难概括的。

实际上,水资源短缺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具体对于一定区域来说,它所描述的是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区域可供水资源量和水质的时空分布不能满足现实标准下的区域人口、社会经济、生态与环境等系统对水资源需求时的状态。因此对缺水的界定应当拓展到水资源系统承载的主客体两个方面同时考察。

在水资源系统承载主体方面,人类社会已经从最早的逐水而居,发展到现在的资源水利、可持续水利等理性思索,水资源系统的外延不断被拓展,内涵不断被丰富。同时人们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范围应由最初单一的地表水系统拓展到地下水、大气水、海水、劣质水(包括污水、微咸水和咸水)等多个系统,水资源系统承载主体多元化特征日益突出。

水资源系统承载的客体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更替改变,在无人类活动干扰作用下,天然水资源系统在其循环过程中滋养了丰富多样的天然生态系统。自从人类社会行为作用于水资源系统伊始,水资源系统承载客体的纯 自然 属性便开始发生改变,水循环系统的社会驱动力持续加大,农业和 工业 经济系统的需水量和取水量不断上升,水资源系统承载的客体逐渐演绎成生态环境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

其社会经济功能得到充分体现。由于水资源系统承载客的多元化,水资源利用过程中就存在着竞争与分配的问题从水资源系统承载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来分析,不简单地将水资源供需平衡的认为不缺水、不平衡的认为水。且不说水资源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的关系目前尚未清楚,就是 科学 合理地确定一定社会经济系统需水量及其节水潜力也存在一定的难度,更有社会经济系统的产结构问题。

因此,对于特定的区域和范围,如何科学合理地界定其水资源是否短缺值得研究和探讨。

7水资源合理配置

配置是指配备、安排。资源配置是指生产性资产在不同用途之间的分配;资源分配之所以成为问题,一方面是由于社会的资源供应有限,而人类欲望通常又无限,另方面是由于既定资源具有多种不同可供选择的用途。

水资源合理配置是指在流域或特定的区域范围内遵循高效、公平和可持续性原则,通过各种工程与非工程措施,考虑市场经济 规律 和资源配置准则,通过合理抑制需求、有效增加供水、积极保护生态环境等手段和措施对多种可利用的水源在区域间和各用水部门间进行的调配。

通过以上概念界定可以看出,水资源配置问题提出的前提是水资源有限性而导致的供需不平衡矛盾以及不同用途之间的分配矛盾,关注的重点是多种水源在区域间和各用水部门间的分配。实际上,水资源区别于其他自然资源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它的时程上分布的不均匀性,因此水资源合理配置不仅体现在空间上,同时也体现在时间上;不仅体现在某一水源上,同时也以现在多种水资源的联合配置上。

因此,研究和探讨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技术和方法,对于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科学高效地利用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8水资源配置的一般原则

前面已经叙及水资源配置问题提出的前提是水资源的相对短缺,即资源有限而需求持续增加导致的供需失衡。当水资源有限,不能满足所有用户的用水需求时就存在着分配水量的优先顺序问题。

从水资源方面分析,它具有流动性、随机性、易污染型、利害两重性等不同于其他自然资源的特有属性。在用水户属性上分析,从平面位置上,它们分布在河流的上下游、左右岸甚至跨流域;从用水时间上,他们可以是现在的用水户,也可以是将来的用水户;从用水户的性质上,他们可以是人口、工业、农业、生态环境等;从用水的主体上,它们可以是自然人、社会法人、社会组织、社会公众(如生态环境用水)等。这些属性决定了水资源分配方式较其他自然资源的分配方式更复杂。

社会资源的有限性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市场税率;税收调控

一、市场机制的效率与效率限制

在市场体制下,社会资源的配置使市场机制发挥基础性作用。市场机制是人们的自我诱导和自我支持的内在机制,同时,市场机制也存在效率限制。正确地认识市场机制的双重属性,对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根据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亚当。斯密在他的《国富论》中所论证的观点,市场经济机制是以“看不见的手”学说为依据的。他认为,人类是在一个资源有限的世界,不断改善自身的命运,在最大限度的个人自由条件下,使人们获得利益和满足。在斯密看来,人是理性的,同时也具有利已本性,人们从事经济活动无不以追求自己最大经济利益为动机,如果每个人按照自己的方式自由地行动,不仅不会达到自身的最高目标,而且还不利于促进公共利益。斯密认为:“人类几乎随时都需要同胞的协助,要想仅仅依赖他人的恩惠,那是一定不行的。他如果能够刺激他们的利己心,便有利于他,并告诉他们,给他做事,是对他们自己有利的,他要达到目的就容易得多了。”斯密认为,竞争不仅可以激发主观努力,推动财富增长,在客观上还能调节供求关系,使之趋于平衡。他认为,如果竞争是自由的,各人相互排挤,那么相互竞争便会迫使每个人都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干得相当正确。竞争和比赛往往引起最大的努力,反之,单有大的目的而没有促成其实现的必要,很少能够激起任何巨大的努力。他认为,竞争对推动劳动要素和调节资本要素合理配置有重要作用:竞争可以激发劳动要素的能量,鼓励劳动者提高熟练程度和能力技巧;劳动力供给的多少会自动引发雇主间的竞争,引起工资水平的变化,从而使劳动力在部门和企业间合理流动;由于资本家的逐利性,竞争使资本流向利润最大部门,并最终导致利润平均化;部门之间的竞争使工资和利润符合自然率,达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他认为,竞争离不开市场的作用,市场机制通过价格的高低调节生产要素投入者的实际收入和社会资源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分配。斯密认为,每个人在努力地运用其资本以实现产出的价值最大化时,通常,他既非旨在促进公共利益,也不知道他自己在何种程度上促进那种利益,他关心的仅仅是他自身的安全和得利。然而,此时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引导,促成了一个意料之外的结局。通过追求他自己的利益,他往往比他在真正地有意识这么做时能够更加有效地促进社会利益。斯密认为自己发现了社会经济生活赖以有效运行的“经济秩序”,这就是自由竞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秩序,即市场机制自发作用所形成的自然秩序。市场经济是惟一自然、合理和能够带来繁荣的经济,因为它是惟一能反映生活本质的经济。生活的精髓就在于它无穷无尽和神秘多样,因而,就生活的完美性和变换性而言,任何中心人物的智慧都无法加以涵盖和设计。市场经济又是一种有效率的经济。我们知道任何一种经济体制,都应追求经济效率,而惟一独市场经济体制最能体现经济效率的要求,具有自动促进提高经济效率的内在属性。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和威廉。诺德豪斯认为:效率是配置效率(allocative efficeney)的简称,有时也称帕累托效率。其含义是:在一个经济资源和技术既定的条件下,如果该经济的组织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最大可能的各种物品和劳务的组合,那么,这个经济就是有效率的。效率只能在当任何可能的生产资源重组都不能使其他人的情况变坏,而使任何一个人的情况都变好的条件下出现。这就是说,在实现了资源配置效率的条件下,只有降低某个人的效用才能增加另一个人的满足或效用。美国的另一个经济学家蔓昆认为:效率是指资源配置使所有成员得到的总剩余最大化的性质。如果资源配置使总剩余最大化,我们说,这种配置表现出效率;如果一种配置是无效率的,那么,买者和卖者之间交易的一些好处就还没有完全被实现。概况地讲,效率是对资源的利用实现优化配置,使其投入最省、结构最优、收益最大、浪费最小。

我们知道,任何一种经济资源,通常都具有一系列的可供选择的用途。因而,人们迫于竞争的压力和利益的推动,必须对其所使用的资源进行选择,以确保在较省的资源投入前提下,获得最大的经济收益。如果人们面对具有多种用途的资源,在使用上是盲目的或随意的,必然导致资源利用的不经济,导致经济效率的低下。同时,资源在数量上又具有有限性的特点,在一定时期内,可用于生产物品或提供劳务的资源与人们的需要相比,总是远远不够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依靠市场机制配置社会资源,这本身就蕴含着效率的要求,即合理地配置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需求,从而使经济主体实现利益最大化。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人们就必然会提高资源稀缺意识、择优配置意识和最大效用意识。

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由于存在机会成本因素,人们为了追求最大利益,必须使机会成本为最小。这种动力的影响,必然导致经济效率的提高。在资源数量有限的前提下,多生产一个单位的某种产品,就必然以少生产若干个单位的另一种产品为代价,这就是生产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处于竞争中的各经济主体,面对资源有限的客观情况,在生产决策中必须以机会成本最小为决策的基础。如果目前正在生产的产品的收益不如另一种产品给生产者带来的收益多,生产者就可能放弃当前正在生产的产品而转向另一种产品的生产。正因为如此,经济学家把机会成本称为选择成本。

市场经济在客观上要求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产量组合,从而提高社会经济的整体效率。社会用其全部资源和当时最好的技术所能生产的各种产品的最大数量组合,它表明社会生产可能选择的菜单。由于整个社会的经济资源是有限的,当这些经济资源被充分利用时,增加一定量的某种产品的生产,就必然放弃一定量的另一种产品的生产,因而整个社会的生产选择过程,就形成了一系列的产品间的不同产量的组合。如何选择不同产量的组合才能使资源利用有效、经济效率提高呢?通过生产可能性边界我们可以直观地分析效率的概念。当社会不减少另一种产品的生产就不能增加某种产品的生产时,生产就会产生效率。这就是说,生产的组合点必须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如果生产的组合点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之内,说明资源的使用存在浪费,该经济显然是无效率的。在经济资源既定时,边界以外的各点是不能实现的。

然而,不论市场体制是多么的美好,多么的理想,它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缺陷,这些缺陷就是市场机制的效率限制。市场机制的效率限制主要表现为:(1)不完全竞争或垄断的市场,是对有效市场的重要偏离因素之一。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任何企业或个人都无法影响价格,而当买者或卖者能够左右一种商品的市场价格时,就被认为出现了不完全竞争,其极端情况是垄断,即惟一的卖者独自决定某种物品或劳务的价格水平。当市场出现不完全竞争或垄断时,社会的产出将会从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移至边界之内,使物品的产出低于最有效率的水平。(2)市场存在的经济外部性,包括两个方面:当某一经济单位的产量增加,给其他经济单位或个人带来无须酬报的收益时,称为生产的外部经济效果;当某一经济单位的产量增加,给其他经济单位或个人造成得不到补偿的额外成本时,称为生产的外部不经济效果。由于外部性与当事人的切身利益无关,所以,往往不会纳入市场当事人的理性计算和决策之中,因此市场的压力和吸引力对其不产生作用。(3)市场对提供公共物品失效,是因为纯粹意义上的公共物品的效用扩展于他人的成本为零,对它的消费不存在竞争性,也不存在排他性。(4)市场会形成收入分配的不公平,即使市场经济的运行完全符合效率原则,仍然有可能导致一种缺憾,产生令人难以接受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巨大差异。(5)市场经济存在周期性的波动,表现为繁荣与萧条、衰退与扩张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从而带来市场自身所无法克服的两个顽疾:失业和通货膨胀。

二、税收调控市场的目标

市场这只“无形之手”所存在的效率限制,必须通过政府这只“有形之手”进行宏观调控。2003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发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健全国家宏观调控,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税收是政府实施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政府的税收调控,能够对市场失效进行有效的弥补。政府实施税收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