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社会建设问题范文

社会建设问题范文

社会建设问题

社会建设问题范文第1篇

(一)文化旅游繁荣发展

各级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1—5月,主流院线电影票房90.87亿元,同比增长39.31%。《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和《旅游法》相继出台,为保障旅游休闲时间、规范旅游市场、拉动居民消费发挥了积极作用。一季度国内旅游人数9.98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4.1%;国内旅游收入7657亿元,增长18.4%。1—5月,出境旅游人数3793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7.3%;入境旅游人数5355万人次,下降2.8%;旅游外汇收入195.07亿美元,下降5.5%。

(二)重点人群服务保障不断加强

保障基本民生、筑牢安全网底的职责更加明确,从人群角度切入的社会政策加快完善,对弱势群体的社会服务和民生保障进一步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残疾人康复和托养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截至5月底,城市和农村低保保障对象分别为2110.5万人和5358.8万人。其中,城市低保月人均支出水平234.7元,同比下降2.3%;农村低保月标准101.7元,同比下降5.7%。

(三)社会事业设施条件加快改善

社会发展领域27个专项建设规划全部印发,顺利实施,有效发挥了统筹事业发展、优化资源配置、规范投资管理的作用。截至6月份,2013年度中央预算内专项投资计划基本下达完毕,共安排490多亿元,支持了农村学前教育、边远艰苦地区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中等职业教育、特殊教育、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旅游基础设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公共体育设施等建设。

(四)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统筹推进

中央坚持源头、系统、综合、依法治理,着力建设平安中国。推动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全面推进,建立了由19个部门参与的实施工作机制,正在拟定规划综合评估方案,研究推进城乡基层综合公共服务设施统筹建设。目前已有1/3的省份印发实施了基本公共服务专项规划或行动计划,有的还在保障符合条件的外来人口与本地居民平等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资源短缺与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

例如,文化事业费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近年来都在0.4%以下且不断回落。投入重点保障基本民生的方向已经明确,但财政收支形势给保持民生支出力度带来压力。随着医保制度完善,一些医院病床资源明显不足,1—4月,全国医院病床使用率在90%以上,3月份三级医院病床使用率高达112%。农村公共服务人才短缺依然严重,例如农村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仅1.40人,远低于城市的3.21人,不利于建立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制度。

(二)管理创新不足和内涵建设滞后影响发展质量

在努力加大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的同时,因管理基础薄弱、制度执行不严等原因,一些地方出现虚报学生人数套取财政资金、挤占挪用教育经费等问题。部分高职院校培养模式落后,培养质量不高,新生“报到率”持续走低,一些学员中途退学。巩固医改成果和新的基层运行机制压力大、任务艰巨。旅游开发中文化内涵挖掘不足、资源保护和软件建设不够、市场秩序混乱等问题依然存在。

(三)社会力量参与不够制约事业发展活力

1—6月,社会领域四大行业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名义增长28.7%,高于全社会民间固定资产投资23.4%的增速,但占行业内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全社会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例仅为34.7%和2.4%。目前,一些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社会事业的政策还没有落实到位,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体制亟待加快形成,社会办医床位数和服务量与2015年都要达到总量20%的目标相比,还有不小差距。(四)社会结构变化和转型加快带来巨大挑战一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社会深刻变化、人口流动加快、弱势群体扩大,由收入分配不公平、社会保障不健全、公共服务不到位、发展权利不平等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突显。二是食品安全、医疗纠纷以及个别地方发生的学生伤亡和教师虐童事件反响大,影响社会稳定的“燃点”不断增多。三是群众表达意见渠道多样,网络舆情形势复杂,管理平衡协调难度增大。四是国际经济竞争、生态环境压力、社会稳定风险,都倒逼我国发展方式转变,在此过程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任务更为艰巨。

三、下半年政策建议

(一)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提高服务水平

一是在统筹推进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建立健全促进城乡、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加快完善适应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的公共财政体制,加强基层公共服务网络和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二是加快出台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社会事业建设发展的政策意见,增强社会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并以现有中央投资专项中的学前教育、职业教育、医院建设、养老服务等领域为重点,采用定向、定额贴息方式支持民间资本,用于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项目试点。三是推动出台关于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规范并引导社会组织参与服务和管理。

(二)加强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推动源头治理

一是发挥社会领域投资安排和项目建设带动作用,把投资增长和民生改善紧密结合起来,把惠民生与扩内需、调结构紧密结合起来,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努力解决当前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二是推动以街道和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为主要内容的城市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平台建设,加强农村基层公共服务资源整合和综合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服务群众、解决诉求、化解矛盾的能力。三是建立并完善社会发展舆情监测制度和社会调查平台,加强对社会政策、社会改革的跟踪监测,加大对重大民生热点问题的舆论引导,了解公众的社会心理和利益诉求。

(三)深化社会领域重点改革,增强发展动力

一是围绕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抓紧研究推进学生评价和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加快形成注重素质教育、鼓励人人成才的政策环境。二是加快推进文化领域政事、政企、政资分开,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优化促进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制度环境。三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县级医院为重点,加快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完善社会办医政策,逐步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四是根据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转移人口情况,分类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四)积极发展社会领域产业,拉动消费潜力

一是推动出台《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的若干意见》,落实鼓励引导老龄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对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投入力度,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开展老年人家庭住宅无障碍建设和改造,鼓励和引导地方各级人民对经济困难的老年人给予养老服务补贴。二是促进健康服务业有序快速发展,着重发挥政策、资金引导作用,研究提出引导健康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制定和完善健康服务业相关标准,完善投融资机制,发挥产业发展基金作用,延伸和拓展健康服务业链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三是加大《旅游法》、《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实施推进力度,加强规划引导,加大资源保护,规范市场秩序,提升服务质量,推动各地旅游特色化、专业化发展。四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丰富文化产品,健全文化市场,推动文化消费。此外,要积极梳理创新促进教育培训业、家庭服务业、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五)扎实开展规划中期评估,促进持续发展

社会建设问题范文第2篇

[关键词]和谐社会;社会稳定;转型发展

[DOI]10.13939/ki.zgsc.2017.12.055

社会稳定是保证现代社会秩序有条不紊进行的前提条件,是社会转型时期决定国家最终走向的重要因素。只有实现社会稳定,才能够使全体社会成员全心全意地建设与发展。可以说,社会稳定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石及品质,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核心价值观。稳定的核心在于社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党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理论,这是我党全心全意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诠释和具体体现。可见,就建设和谐社会视域下的社会稳定问题展开探析,对于在非常时期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的关系,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1 社会稳定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发展期,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其中社会稳定问题“脱颖而出”,成为了阻碍社会主义和谐建设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法制意识在此过程也得到增强,同时各种社会稳定问题也不断显现,利益诉求表达更加多元化。由此聚集的社会矛盾更是引发了各种不同的突发性事件,如:群众上访、群众堵塞交通要道等,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与发展。倘若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不但会影响到建设和谐社会的进度,更有甚者还会引发社会危机。对此,国家应加大对社会所存在问题的研究力度,注重社会稳定的维护。另外,社会稳定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自由个体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相信只有确保社会的稳定性,才能够把社会问题扼杀在萌芽阶段,才能更好地缓解社会矛盾。除此以外,确保社会稳定性,在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社会经济水平方面也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还有利于避免社会政治秩序陷入混乱。

2 建设和谐社会视域下应对社会稳定问题的对策

2.1 切实加强领导队伍干部队伍建设

首先,党要脱离传统维护工作观念的束缚,牢固树立符合时展潮流的“稳定也是政绩”观念,并把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主义社会工作纳入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当中。其次,严格实行人员责任制,明确各人员、各领导的责任,对社会稳定问题的目标任务进行细化,严格考核维护稳定成果,并予以一定的奖惩。除此以外,为了把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隐患扼杀在萌芽阶段,党还可以实行挂牌督办和领导包案制度,对一些因为工作失职、渎职而引发社会稳定问题的单位、领导和个人,追究其有关职责,并施以一定的惩戒。如此一来,在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干部队伍带领下,再辅以科学合理、可操作的制度体系,势必能够形成全党、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从而达到维护社会稳定的终极目标。

2.2 协调和维护利益主体合法权益

结合我国当前的国情进行分析,我国所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在此背景影响下,自然而然就会产生不同的利益主体,其主要体现在社会结构中不同的利益群体和社会阶层。毋庸置疑,不同的利益群体与社会阶层自然会有着其不同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利益诉求等。面对着种种的不同,有关职能部门必须深入其中研究,并用一种正确的价值理念和工作方式去尊重和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切忌出现偏袒某一方利益、某一群体的行为。只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协调处理各种社会矛盾,不仅能够获取人民群众的认可,还能够实现社会稳定。

2.3 努力提高公民的法律、法制意识

公民是构成社会的主体单位之一,无论是建设和谐社会还是维护社会稳定,都有赖于公民自身的文化修养以及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如前所述,当前环境下,社会群众的法制意识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他们总是习惯用一种因循守旧的逆向表现抗拒时代潮流,这无疑影响到社会的长久稳定性。随着和谐社会建设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的法制、法律意识也在不断地增强,一旦他们在经济领域得到满足,他们就会参与到社会政治活动中,试图从政治领域获得相应的利益满足。显而易见,提高社会公民的法制意识,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

2.4 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

近年来,党政府坚持把综合治理工作放在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位置,切实加强对各地区、各单位社会综合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指挥协调,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建设和综合治理工作。第一,加强信息化建设,做好综合治理工作的资料收集、整理、建档工作,确保综合治理工作基础牢固。第二,大力开展隐患排查活动,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着力创建平安、和谐社会。第三,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以群众身边的一些案例为主线,以案例讲法规,教育社会群众用正规的法律途径来表达自身的诉求;引导执法队伍依法行政,自觉维护社会安定。第四,还要加强社会治安的防控体系,积极开展针对各类突出治安问题的整治工作,统筹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

2.5 构建社会公平的保障体系

实现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必须构建一个公平的保障体系,这样才能更好地缓解社会各阶层的矛盾,保障弱势群体的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建设和谐社会视域下,在构建保障体系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积极推进科教兴国发展战略,加大对教育事业的资金、人力投入,尤其是一些经济落后的偏远山区,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保障弱势群体能够公平享有受教育权利。其次,重视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公共医疗服务设备的建设力度,切实提高基层群众的医疗保健水平。最后,还要完善住房保障管理体系,切实落实廉租房、保障性住房建设制度,引导房地产商合理发展以及购房者合理消费。

3 结 论

总之,社会稳定与建设和谐社会有着紧密相连的关系,和谐的社会是保证社会稳定的前提基础和条件,而社会的稳定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社会转型期,做好社会维稳工作已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故此,相关部门必须加大对社会稳定问题的关注力度,找出有效对策,从根源上解决这一问题,从而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1]闫杰.和谐社会视野下的病态社会心理分析[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2]蒋耘中.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7).

社会建设问题范文第3篇

社会稳定是保证现代社会秩序有条不紊进行的前提条件,是社会转型时期决定国家最终走向的重要因素。只有实现社会稳定,才能够使全体社会成员全心全意地建设与发展。可以说,社会稳定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石及品质,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核心价值观。稳定的核心在于社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党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理论,这是我党全心全意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诠释和具体体现。可见,就建设和谐社会视域下的社会稳定问题展开探析,对于在非常时期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的关系,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1 社会稳定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发展期,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其中社会稳定问题“脱颖而出”,成为了阻碍社会主义和谐建设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法制意识在此过程也得到增强,同时各种社会稳定问题也不断显现,利益诉求表达更加多元化。由此聚集的社会矛盾更是引发了各种不同的突发性事件,如:群众上访、群众堵塞交通要道等,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与发展。倘若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不但会影响到建设和谐社会的进度,更有甚者还会引发社会危机。对此,国家应加大对社会所存在问题的研究力度,注重社会稳定的维护。另外,社会稳定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自由个体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相信只有确保社会的稳定性,才能够把社会问题扼杀在萌芽阶段,才能更好地缓解社会矛盾。除此以外,确保社会稳定性,在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社会经济水平方面也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还有利于避免社会政治秩序陷入混乱。

2 建设和谐社会视域下应对社会稳定问题的对策

2.1 切实加强领导队伍干部队伍建设

首先,党要脱离传统维护工作观念的束缚,牢固树立符合时展潮流的“稳定也是政绩”观念,并把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主义社会工作纳入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当中。其次,严格实行人员责任制,明确各人员、各领导的责任,对社会稳定问题的目标任务进行细化,严格考核维护稳定成果,并予以一定的奖惩。除此以外,为了把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隐患扼杀在萌芽阶段,党还可以实行挂牌督办和领导包案制度,对一些因为工作失职、渎职而引发社会稳定问题的单位、领导和个人,追究其有关职责,并施以一定的惩戒。如此一来,在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干部队伍带领下,再辅以科学合理、可操作的制度体系,势必能够形成全党、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从而达到维护社会稳定的终极目标。

2.2 协调和维护利益主体合法权益

结合我国当前的国情进行分析,我国所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在此背景影响下,自然而然就会产生不同的利益主体,其主要体现在社会结构中不同的利益群体和社会阶层。毋庸置疑,不同的利益群体与社会阶层自然会有着其不同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利益诉求等。面对着种种的不同,有关职能部门必须深入其中研究,并用一种正确的价值理念和工作方式去尊重和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切忌出现偏袒某一方利益、某一群体的行为。只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协调处理各种社会矛盾,不仅能够获取人民群众的认可,还能够实现社会稳定。

2.3 努力提高公民的法律、法制意识

公民是构成社会的主体单位之一,无论是建设和谐社会还是维护社会稳定,都有赖于公民自身的文化修养以及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如前所述,当前环境下,社会群众的法制意识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他们总是习惯用一种因循守旧的逆向表现抗拒时代潮流,这无疑影响到社会的长久稳定性。随着和谐社会建设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的法制、法律意识也在不断地增强,一旦他们在经济领域得到满足,他们就会参与到社会政治活动中,试图从政治领域获得相应的利益满足。显而易见,提高社会公民的法制意识,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

2.4 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

近年来,党政府坚持把综合治理工作放在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位置,切实加强对各地区、各单位社会综合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指挥协调,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建设和综合治理工作。第一,加强信息化建设,做好综合治理工作的资料收集、整理、建档工作,确保综合治理工作基础牢固。第二,大力开展隐患排查活动,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着力创建平安、和谐社会。第三,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以群众身边的一些案例为主线,以案例讲法规,教育社会群众用正规的法律途径来表达自身的诉求;引导执法队伍依法行政,自觉维护社会安定。第四,还要加强社会治安的防控体系,积极开展针对各类突出治安问题的整治工作,统筹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

2.5 构建社会公平的保障体系

实现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必须构建一个公平的保障体系,这样才能更好地缓解社会各阶层的矛盾,保障弱势群体的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建设和谐社会视域下,在构建保障体系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积极推进科教兴国发展战略,加大对教育事业的资金、人力投入,尤其是一些经济落后的偏远山区,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保障弱势群体能够公平享有受教育权利。其次,重视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公共医疗服务设备的建设力度,切实提高基层群众的医疗保健水平。最后,还要完善住房保障管理体系,切实落实廉租房、保障性住房建设制度,引导房地产商合理发展以及购房者合理消费。

社会建设问题范文第4篇

关键词: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问题与对策

信息化的发展已经开始呈现出非常明朗的趋势,其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进步方面所产生的作用有目共睹,信息化的发展可以说已经成为社会未来发展的重要特征。信息化的发展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在社会保障方面也同样需要进行信息化的建设,需要运用信息化的手段推动人们的利益得到维护与发展。社会保障是指国家通过立法,积极动员社会各方面资源,保证无收入、低收入以及遭受各种意外灾害的公民能够维持生存,保障劳动者在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时的基本生活不受影响,同时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逐步增进公共福利水平,提高国民生活质量。将其进行信息化的建设,能够让人们在享受社会保障的时候更加方便、快捷,能够让人们的相关信息获得更加准确的定位和完善,能够在为人们提供保障的时候进行更加明晰化的服务。因此,对社会保障进行信息化建设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加是人们利益得到保护的重要措施和手段,加强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是社会发展、时代进步所提出的必然要求。但是,我们不得不说在进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让其难以获得更高层次的发展,只有对这些问题予以有效解决,才能让社会保障深入人心,获得所有人的认可。

一、加强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进一步完善,能够让人们的生活获得更高质量的提升。就我国当前的现状来看,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将实现全面覆盖,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也将活得更加完善的建设。加强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是社会进步的发展,是社会及群众迫切的要求。

(一)我国社会制度发展的要求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产生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其所覆盖的范围非常广泛。从城镇到农村,从在岗职工到农民商户都被纳入到了社会保障制度的范围内。可以说,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所容纳的人数之多、范围之广是其他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所无法比拟的。因此,对于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有效的信息化建设就显得非常重要。国家对于社会保障的信息化建设也提出了非常重要的指示,要求建立全面性的,具有高新技术的社会保障体制,将所有公民信息进行统一有效管理,实现资源共享。

(二)经办管理的必然要求

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同样是各个地区进行社会保障服务的要求。就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言,各个地区的社会保障服务都有了大规模的提升,经济发达地区因为其人口密度较大,参保人数众多,相关部门在提供社会保障服务的时候所面对的压力较大。在经济较不发达地区,其所面对的则是城乡人群,在提供服务的时候所需要提供的相关信息和讲解则更为详尽,同样需要服务人员提供周到而细致的服务。进行社会保障的信息化建设能够让经办部门在提供服务的时候简化相应流程,提供服务效率和质量,在进行业务处理和管理模式构建的时候能够更加便捷、高效。

(三)国家宏观政策的要求

现有的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在满足政府监管和调控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国家在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方面所面对的阻力不断加大,对其进行的补贴也不断提高,这无形之中给国家造成了非常巨大的负担。建设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能够让国家在社会保障制度方面的管理更加系统化,能够在进行预算的时候对社会保障方面的计算更加准确,有效提高国家宏观政策的制定效率和质量。同时,国家的社会保障情况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对其进行信息化建设能够让国家的经济发展得到有力推动。

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

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是进行社会保障的重要发展趋势,国家和相关部门也对此给予了很大的重视,在技术和资金方面给予了很大力度的支持。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让其建设放慢了脚步。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需要问题的解决,只有对问题进行解决,才能让其发展更加迅速。

(一)信息管理与系统构建不匹配

资源数据库是社会保障业务中非常重要的基础和依托,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对资源数据库进行完善和不断的更新,以使数据资源库能够符合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需要。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资源数据库与系统构建的需要还有不匹配之处。比如,资源数据库建设在底层,即市县级别,那么其数据就会较为分散,那么在进行数据应用时候所需要投入的人力和物力就会较大;如果将其建立在高层,也就是省部级别,在技术实现上则会有一定的难度。

(二)“三证合一”问题

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需要将新版社保卡、第二代身份证、芯片银行卡进行统一,将其全部纳入到系统管理范围内,为百姓的生活和服务提供便利。这样所进行的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其功能非常强大,并且其所囊括的信息内容也更加丰富。但是,其所存在的问题也随之显现出来,那就是如何保证社保卡持有人信息的安全性。网络带给人们方便的同时,也给人们的信息安全性带来了隐患,社保卡其所具有的强大功能,以及其账号中的费用也将会成为很多不法分子所想要犯罪的领域。目前相关部门对于社会卡安全性建设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三)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流程规范性不强

当前阶段,我国在进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对其流程进行相应的规范。一方面可以让工作人员对于自身的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有所了解,便于工作的顺利开展,能够最大化的提升工作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对流程的规范,也能够让社会保障人受到国家法律法规范围内的合法、安全保障,能够让相关权利人的权利得到有效实现,从而能够让人们切实享受到国家的各种福利政策。但是,目前我国对于其信息化工作流程还没有予以规范,其中所存在的漏洞还比较大。

三、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中问题解决对策

任何事情找到存在的问题之后就需要寻找相应的对策予以解决,只有真正对问题进行解决,才能让其获得更好的发展。对于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而言,同样如此。问题的存在是社会保障信息化此一新生事物发展所不可避免的现象,对其进行解决,则能够促进其更好的发展,让其更好的惠及民生。

(一)建设高质量资源信息库

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首先需要对资源信息库进行构建,只有保障资源信息库的强大、完备,才能让其更好的提供水保障服务。因此,相关部门要进行数据库资源的重建和建设。首先,相关部门应当要求社会保障所涉及的部门进行部门信息汇总,将所涉及的信息进行提取,对信息进行收集。其次,相关部门要对信息进行分门别类的划分,对于信息的重建和导入形成成型的思路。第三,要对社会保障信息系统进行升级和扩容,能够实现数据显示和数据交换功能。同时,此系统还要能够实现跨地区之间的信息沟通和交换,在信息技术上实现联网化。

(二)构建网络化的基础上保证信息安全

在建立社会保障信息化之后,人员的所有信息通过社会保障系统都可以进行查询。也就是说,社会保障系统其所具有的强大信息储备功能。但是在当前的网络信息化时代,强大的信息储备功能必然也将会面临更大的信息被盗的风险,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需要加强相应的网络安全建设。首先,相关部门要对该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收集和整理,并对信息所进行的安全保护进行等级划分。其次,网络构建信息部门要对其信息建设提供技术化支持,从网络安全性角度考虑,进行相应的信息加密功能建设,保证其信息的安全性。第三,国家安全部门要对社保系统进行随时监管,将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扼杀在摇篮里。并且,监管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要进行严肃处理,杜绝任何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

(三)规范业务流程

进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应当对其业务流程进行规范,以便能够让相应的部门和人员提供更好的服务,让群众享受到国家的福利政策。首先,规范义务流程要对相关的环节进行优化处理,将不必要的劳动进行整合,保证其工作效率的提升。其次,各个部门要对自己部门中的工作进行规范,制定规范化的制度进行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约束。各部门要对自身的工作予以明确,运用相应的程序进行秩序的标准化建立。第三,要对相关部门的权利进行限制,保证所有的相对人都能够获得平等的对待。第四,部门要对员工进行培训和操作,让员工为群众提供专业化的服务。第五,相关人员和部门要对国家政策进行仔细研究,保证国家政策能够得到切实的执行和延续。

四、结语

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是社会保障系统建立的重要发展趋势,尽管当前阶段其在运行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但是其未来的发展前景已经呈现出一片光明之景。我们相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其中所有存在的问题都能够得到解决,并未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需要全体人员的参与,需要大家的同心协力,只有所有人都对此建设引起高度关注,才能让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建立统一标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管理。

参考文献

[1]徐凤亮,马彦.社会保障信息化若干问题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2,10:71-75+130.

[2]罗碧英.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分析与思考[J].广东科技,2012,17:181+195.

[3]冯珍贞.加强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J].中国新通信,2013,09:5-6.

[4]方恒军,范伟,陈宇.强化五种意识全力推进“十二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3,05:125-126.

[5]徐南,徐宇泽,赵凤霞.浅谈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问题[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21:94-95.

[6]索荣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作用及建设措施[J].通讯世界,2015,03:224-225.

[7]单华.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分析与思考[J].现代国企研究,2015,14:90.

社会建设问题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水利工程社会影响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在中国整个大环境的发展下,水利工程也随之而起,从古到今,就存在很多水利工程,例如都江堰等,水利工程的存在给当今社会带来了很的影响,他在一方面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而另一方面,他的存在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危害,本文着重分析水利工程在发展的同时带来的社会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水利工程与社会发展的问题

水利工程是社会发展的必要保障

水利工程从对社会发展的贡献角度来看,水利工程可分为两大类:一是为了解决人们的生活问题,发展经济,比如防洪,防旱的工程,第二个是从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来看的,如发电,供水,航运等。中国属于河流众多,地形复杂的国家,水利工程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一个国家如果没有水利工程就没有稳定的发展环境,就没有财产和人身安全保障的基础。所以,水利工程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基本保障,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水利工程对社会进步的巨大促进作用

水利工程的发展推动的了中国的经济发展,治水的技术推动了中国的文明进步,从古到今,每一个有名的水利工程的成功,都给这个时代的不管是经济,或者是文明带来了很大的推进。 都江堰工程凝聚着先人的智慧,推动了治水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成都平原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从而也促进了社会文明的进步;长江三峡工程的建设,遇到很多技术难题,这些难题的解决,使中国水利水电技术领先于国际。

(三 )水利工程的建设对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有3个明显得特点:①在水利工程的施工前期的设计中,要先预测水文条件,但在是工方面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而且有些不确定因素很难预测;②水利工程的建设需要大量土地,比如三峡在建设前期,就移走了俩岸所有的居民,还要给这些移民进行安置等。③水利工程的建设时间比一般工程的时间都长,所以这些特点表示水利工程决策的难度大,一般的工程时间周期比较长。这3个特征决定了水利工程建设决策的难度大,还要面对建设期内社会、经济变化的考验。工程决策不当或实施管理失误,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变化,都会引起社会问题。

二 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社会问题

水利建设过程中社会的公平问题

社会公平问题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也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也是解决社会经济的各种利益关系,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人们所关心的问题就是当地居民的搬迁及赔偿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很多的农民都没有获得自己的合理赔偿,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导致工程的进度,这个时候政府就会出面干涉,所以公平的问题就会关乎到个人,施工方,以及政府。有时候政府对农民的安置不能考虑到他们对所转移地方的气候或环境的适应性。

水利工程征地与失地农民的利益问题

因为水利工程的建设需要征用大量土地,在建设工地的时候会对当地的土地进行大量的征用,这样的征用有时候会对当定的农民产生以后生产生活的影响,在中国很多地方,那些失去土地的农民并不能得到自己该有的赔偿,就会引发很多的社会问题。失地农民利益保护的问题是目前各级政府非常关注的问题,也是亟待解决和难以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移民的安置生活质量得不到保证,有的被安置的地方对为气候或环境不适合,导致生产生活水平下降。如果移民的生活下降就会引发社会问题。

在中国的很多地方,对土地的征用不能够进行合理的法律上的赔偿。土地的赔偿存在缺陷,不能合理保护失地农民利益。有的地方在进行土地补偿时,参与谈判的是村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不是市场经济下的经济实体,而不能代表农民的利益。),一些本来应该给自己赔偿的农民却没有进行谈判,就莫名其妙的得到不合理的报酬,从而引起了集体上访,或者是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水利工程带来的社会稳定以及社会安全问题

建设水利工程的目标就是促进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质量,但是有的时候水利工程的建设却违背了自然规律。主要表现在这些个方面:一是工程建设时没有考虑行政流域边界影响或忽略了边界上不同社会团体利益平衡引起的直接利益冲突导致的社会冲突事件;二是移民没有得到有效安置引起的社会稳定问题,在中国的历史上就有因为水利工程的建设移民的迁移而引发的问题,比如三峡时候的移民问题,还有的就是工程在竣工后所引发的社会问题,促使区域经济增长或资源可开发数量增加,刺激人口向洪水多发地区迁移,使该区域出现了城镇,一旦超标洪水灾害发生,将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和社会不稳。如洪泽湖周边防洪工程的建设,保证了周边区域的安全,产生了大量滩涂可以开发利用,虽然能促进区域内经济的发展,但由于开发模式问题,刺激了人口向滩地迁移,2003年淮河洪水,周边群众被迫紧急迁移,造成了极大的社会不稳,灾后不得不重新进行防洪规划,采取人口迁移政策,改善人与水的环境中国几大湖均出现过类似问题。

五预防水利工程问题的对策

(一)预防水利工程的对策,对当今的水利工程有很大的帮助,要想预防水利工程的问题就要追求公平,公正,平等的发展权利,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实施的过程当中最重要就是对搬迁的人们进行合理的赔偿,在现代社会的建设中核心依然是发展,当我们在正视这些问题时,不是应该及时停止,而是应该积极的找出问题,想出解决的对策。当我们找出这些问题的所在时,目的是要把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更推进一步,是水利工程变成我国经济发展强有力的推手。所以,从发展的视角来考察、分析、评价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依据水利工程特征,提出解决水利工程引起的社会问题的对策,是消除或减缓水利工程社会问题的关键。解决水利工程社会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他会包括到工程技术,社会经济等,水利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进行前期的设计,施工中的有效管理,后期安全评估等。以及确保这种机制得以有效实施的制度环境。从宏观上看,必须采取以下措施:第一要加强水利工程与社会发展的相关研究;第二要尽快建立水利项目社会评价制度并全面实施;第三要建立并推行水利工程决策的公众参与和协商机制;第四要建立协调、互补的水利工程移民政策体系;第五要建立合理的水利工程损失补偿和利益分享制度;第六要推进非工程措施的建设和管理,利用现代技术和管理手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标。

总而言之,水利工程是当今社会发展建设必不可少的工程,在发展的同时也应该注意他对社会存在的问题,水利施工行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是应该常抓不懈的一项重要工作,其中涉及到政府部门的监管、企业对安全生产的管理以及施工人员自身安全生产意识的培养。施工安全管理应以预防为主,防微杜渐,用最大的力度将安全隐患降到最低。

社会建设问题范文第6篇

当前,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很多人信心十足,也有很多人担心中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这种担心是有道理的。当前,单纯依靠经济措施推动国家发展的作用已经大打折扣了,我国已经进入必须由社会建设来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增长的新阶段。

布莱克把现代化进程划分为四个阶段:一、现代性的挑战――在其传统知识的框架中,一个社会开始面对现代观念和体制,而现代性的倡导者出现了;二、现代化领导的强固――在持续几代人的往往贯穿着剧烈的革命斗争过程中,权力从传统领袖手中转入现代化领袖的手中;三、经济和社会的转变――经济增长和社会变革发展到这种地步,一个社会从乡村农耕生活方式占主导地位,转变为都市工业生活方式占主导地位;四、社会的整合――在这一阶段,经济和社会的转变引起整个社会从根本上改组社会结构。在布莱克看来,社会整合阶段形成的是一个整合社会,这样的社会是一个现代化了的社会,是一个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的社会。如果从这种四阶段论的观点来看,当前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正处于现代化的第四个阶段,即社会整合的阶段,这个阶段最重要的目标是形成现代化的社会结构,一个中产阶层为主的社会。这个阶段面临的最重要也最困难的问题是,如何协调整合不同群体的利益关系,这就使得社会建设问题更加复杂,任务更加艰巨。

3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在经济建设上是成功的,但30年的经济发展也积累了大量的社会问题。如果说经济建设是“做大蛋糕”,那么社会建设就是“分好蛋糕”。社会建设是一个复杂的利益关系协调过程,核心是“分蛋糕”和“共同富裕”。这里既涉及到如何协调经济竞争造成的社会张力,使得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更加平衡和协调,也关系到利益关系调整如何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使发展更有效率和更可持续。现代化没有统一的模式,“唯一能够确定的是现代化所引出的问题不可避免。这些问题在各个社会将采取不同的形式。”[1]解决这些问题,欧美发达国家用了一百多年的过程,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大量的社会运动和社会革命,二战以后才相继走上福利国家道路,找到了一个相对制度化的解决之道。但是,福利国家也有自身的缺陷,新的探索仍然在继续。

对于我国来说,要完成这个“分好蛋糕”的社会现代化转型,既有发达国家当时所面对的问题,即如何解决贫富分化、解决发展与共享的问题,同时又面临着全球化下发达国家的外部压力。从这一点来说,社会建设的目标是多元的,其主体也是多元化的,这决定了社会建设比经济建设更加复杂。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与经济建设相比,社会建设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

当年改革开放、引进外资搞市场经济,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理论问题,即社会主义国家能否搞市场经济,能不能走私有制的老路。邓小平说:“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调控的手段”,要“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这些论断为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扫除了障碍,一旦意识形态的顾虑消除,市场的逐利冲动就爆发出来,推动经济迅猛发展。在市场化的过程中,每一个自利的个体都在追逐利益中推动着经济的发展。

但是现在搞社会建设,我们遇到的最大问题,首先不是理论问题,不是认识问题,而是利益问题。过去我们搞经济建设是“摸着石头过河”,现在我们搞社会建设是“光摸石头不想过河”。上上下下都意识到社会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都意识到很多问题都是体制问题,不改变体制,社会问题很难解决。但是体制改革一旦触及到既得利益,就难以推进了。

而且,社会建设一方面有难以协调的利益问题,另一方面也有认识问题。社会比较复杂,社会运行的规律不如经济运行的规律容易把握,社会建设的路径和方式等问题很多时候难以形成共识,这也是社会建设的难点所在。

二、与经济建设相比,社会建设的内在动力不足

从历史发展来看,经济力量的扩张总是主动的,它带着强烈的财富欲望向前推进,横扫一切旧的社会关系。这种动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与人的本能欲望是一致的,即所谓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经济现代化是一个个社会成员在追逐自身的利益中推进的,它适用的是市场经济规则,是竞争性的弱肉强食关系,这个过程充满了更多的主动性和进取精神。而社会建设则不然。如前所述,财富从集中到扩散,经济发展成果惠及社会大众是一个漫长的充满冲突的过程。为什么经济现代化的力量是如此的强劲,社会建设却步履维艰,甚至很多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就要分析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动力之差异。

经济建设的动力来自于每一个追求财富的社会成员的内在冲动,是主动和积极的。这个过程使得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可以说,工业化和市场化带来的财富激增和贫富差距扩大是一对相伴而生的孪生子。而在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程度以后,这种发展结果在客观上就成了阻碍发展的因素。当巨大的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多数人没有消费能力,经济再生产的基础就不复存在了。这表现在经济领域就是生产过剩,消费需求不足;表现在社会领域就是社会两极分化,财富分配不公。产品相对过剩引发的经济危机,正是西方社会走上福利国家道路的深层次原因。正如布莱克所说,“高生产必然依赖高消费……一个高生产的经济体,若没有能吸收其产品的大批消费者就会崩溃。”[1]。正是这种发展的内在规律,要求财富的分配必须从集中到相对扩散。这个集中到扩散的过程意味着分配和再分配规则的调整,意味着社会体制的革新和重建,意味着大多数人过上富裕的生活,形成中产阶层为主的社会结构。这是社会建设的内容。

但是,当财富集中到一定程度时,社会上已经形成了不同的利益集团,有既得利益群体,有利益受损群体。财富集中的趋势是符合社会强势阶层的个人利益和集团利益的,要改变这种集中趋势必然会遇到来自这一群体的强大阻力。在很多情况下,社会强势阶层通常也是规则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当改革威胁到他们的既得利益时,改革就如同“虎口夺食”,动力不足是很自然的。

当然,也应该看到,这种集中的趋势不仅仅不利于弱势群体,从长期来看,如果危及经济发展,也会危及强势群体的利益,更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从这一点来说,社会建设是符合各阶层的长远利益和社会发展规律的,但是其所面临的阻力会比经济建设更大。

三、与经济建设相比,社会建设的目标更加多元

经济建设的目标是很明确的,经济增长是经济建设的第一要务,特别是在数量扩张阶段,增长率和GDP总量就是经济建设的主要目标。这个目标简单,易考核,其外部负效应也通常排除在外。这种目标模式单一,好操作。而社会建设由于其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面对的对象更加复杂,所以其目标也更加多元。社会建设要解决突出的社会问题,要建立公正的社会秩序,要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提高良好的社会环境,要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其目标是非常多元的,社会的多维性决定了社会建设目标的多元化。

长期以来,我们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是经济现代化,即工业化。重生产、轻消费,重经济、轻社会。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实行“高积累、低消费”的赶超战略,在国家和人民都非常贫困的情况下,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人力搞大规模的工业化,虽然经济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也付出了极大的社会代价。由于消费和积累严重失衡,城乡人民生活出现了极大的困难,是饿着肚子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为了经济发展,对国家社会实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和严密的控制,改造了个体私营工商业主,形成了“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的阶级结构,国家通过严格的计划经济,把每一个人的私人生活都纳入了国家计划之中,形成了所谓的“总体性”社会。这一时期,虽然我国工业化有较大的发展,但是社会结构并没有随着经济发展而变化,到改革开放初期,农民仍占我国人口的70%以上,我国仍然是一个贫穷的农业国。

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目标仍然是经济的现代化,一切为了GDP增长。三十多年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可以说已经基本实现了经济上的现代化。中华民族复兴的百年梦想正在变成现实,但是进一步的发展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如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严重不平衡,城乡差距、地区差距、阶层差距、贫富差距等不断拉大,社会出现明显利益分化,矛盾和冲突越来越多。

我国不平衡发展战略在改革初期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活力,但1990年代中期以后的改革却不再具有“帕累托改进”的效应了。一部分人的利益绝对地受损,社会所积累的矛盾越来越多,目前已经到了不得不解决的时候了。1990年代中期,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大规模改制,一些国有、集体企业变成了私营企业,造就了一大批富有的私营企业主,留下来的国企也减员增效,大批工人失业、下岗。这些改革造成了迅速的贫富分化,一小部分人迅速富裕,一部分人的利益则绝对地受损。这一阶段,农村改革基本上停滞了,特别是在1990年代以来,在沉重的税费负担下,农村发展缓慢,农民的生活没有太大改善,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农村一些社会事业甚至出现了倒退,如农村水利、农村教育和农村卫生,与改革开放前相比都有不同程度的倒退。

1990年代后期不断推进的医疗、教育、住房的市场化改革,也进一步加剧了民生艰难和社会的贫富分化。医疗的市场化改革使农民和很大一部分城市居民看不起病;教育市场化改革使教育成为城乡居民的沉重负担;1997年的住房货币化改革以及迅速攀升的房价,一方面造就了大量的富翁,另一方面也造就了大量的“负翁”。那些享受福利分房的以及较早购买商品房的人,通过极低的价格获得了住房,随着房价上升拥有了巨额的财富;那些高价买房者则背上了沉重的负担,还有大量买不起房子的人,不得不蜗居在城市的边缘。医疗、教育、住房成为压在人们头上的“新三座大山”。国家和社会财富的迅速增长与民生艰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且,与经济增长相伴而来的环境问题、职业病问题等社会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社会建设问题范文第7篇

[关键词]城乡建设;社会管理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4-0179-01

引言

城乡建设对社会和谐及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城乡建设规划步伐加快,但每一个城乡发展情况不一样,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判断,实现城乡合理规划,把握、处理好城乡建设与发展中的各类矛盾与问题,坚持科学发展观,围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这一核心,采取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动城乡经济的发展的有效措施,从而充分体现城乡建设部门对社会管理与发展的职能。

一、城乡建设中社会管理焦点问题

(1)规划与建设的问题

城乡规划的实施者是政府部门,因此城乡规划的前提是符合基本法律法规的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城乡规划对资源的合理配置不仅体现在对空间布局形式的规划上,同时对人口密度,经济发展和城乡未来经济蓝图也有很大的调控作用。合理的城乡规划能够帮助城乡建设达到最优化发展,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但目前,城乡建设规划及实施中存在诸多问题,城镇乱挖乱占、乱搭乱建,规划空设,不按规划建设,只按领导意图建设的问题仍然存在,重复拆建,资源浪费,城镇建设标准不高、规模发展缓慢、环境污染严重,“零、散、乱、差”成了制约城镇建设的症结,规划建设与管理的执行不力,致使设施服务条件改善不大,相应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和群众矛盾,导致城乡建设的规划实施受阻。

(2)公众参与问题

随着民主法制的发展,公众参与城乡规划管理执法已经成为新行政执法形势下的必然趋势,公众参与城乡规划的制定、审批和实施是行使宪法赋予人民的权利,可以更好地促进民主思想形成民主意识,建立公众和政府对话的窗口,让公众了解城市建设,增进民众支持和理解。但是目前城乡建设中社会公众管理的主体仍只限于政府,政府以行政手段直接对城市建设进行干预,由于社会、经济和政治等问题的复杂性,很难对相互矛盾做出裁决。而且公众参与城乡建设缺乏相应的渠道和法律机制。政府实施规划方案未征求当地居民的意见,对于公众产生的意见往往采用行政手段服众,这样就很难实现公众与政府平等对话的机会,城市建设缺少民主的监督机制。

(3)拆迁及住房保障问题

拆迁问题关系到城市建设的发展和城镇居民的切身利益,如不妥善解决,必将影响正常的生活秩序和社会稳定,成为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中的障碍。而住房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住房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人人享有适当的住房是城市住房建设的主要任务,也是城市住房建设追求的目标。城镇房屋拆迁政策性强,影响面大,是政府经济建设中所面临的争议最大、纠纷最多的一项工作。由于一些单位拆迁补偿安置不到位、拆迁程序不到位,造成因城镇房屋拆迁引起的纠纷和集体上访有增加趋势,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和社会稳定。居民住宅建设是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其被视为社会发展的主要拉动力之一,但是应当看到,目前城镇住宅紧张,仍然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4)公用服务管理问题

道路及排水设施、供水、供热、物业服务等公用事业管理直接关系到社会群众的切身利益,是社会管理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但是“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设施损坏及维修不及时,直接导致城镇服务水平不高。同时,为了实施集中供热,政府采取招商引资对城市供热实行市场化动作,所引发社会问题及稳定风险已突显。

二、解决对策

(1)完善城乡建设规划信息化体系,提高城乡建设规划管理水平?

扩大城乡规划强调规划中的多视角切入。多视角切入不仅可以从多元因素考虑规划的合理性,同时也能够切实统一多学科的与多价值观之间的合作,从而为规划提供更宽广的思路和更科学的规划方法。这需要完善的城乡建设规划信息化体系作保障,即要整合应用数字化规划,使用三维仿真技术,提高城乡建设规划决策的科学性。在城乡规划管理系统层次上,应加强与数字管理、数字监管、土地监管、数字房产、数字执法、数字规划等信息化系统相互融合。三维仿真技术应用城乡建设规划信息化管理,不断提高信息化管理效率,但随着仿真系统的不断扩大,也会出现一些问题,所以应合理应用,努力发挥其在城乡规划中作用,使得城乡建设规划逐渐完善。另外城乡规划影响到城乡发展中的经济发展、伦理建设、生态环境、空间布局等各个方面,若单纯以规划的角度进行城乡规划不仅不能够统筹城乡建设全局,同时这种狭隘的规划思路也会影响到城乡的可持续发展,另外制定城乡建设规划要重视各部门之间的利益协调。

(2)提高公众参与

实现公众与政府之间的平等对话,协调好公众参与城市建设,需要从相关制度和法规入手,建立相应的机制以及完善相关的法规、提高民众参与意识等来更好地实现公众参与城乡规划和城市建设中来。其一,公众参与需要受到规划内容影响的公众参加到规划的编制和讨论中来,规划部门要建立相应的机制来听取市民的意见,这是公众参与规划行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政府则应当努力做好规划咨询以及规划听证等相应制度的完善。公众参与作为主要的社会力量,在现代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高效地实现城乡规划监督,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其二,提高公众参与意识,同时拓宽公众参与管理的渠道。要实现公众参与城乡规划,每位公民都要了解规划、懂规划,这样才能更好地监督规划的实施,所以需要公民提高规划意识,了解规划的知识,提高参与规划的能力。

(3)强化公共服务

城乡建设部门承担着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涉及社会管理的保障性住房、物业管理、供水、集中供热及建设市场秩序等公共管理工作,因此,一定要强化公共服务。一是加快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强化政府责任,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多方筹措资金,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加快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特别要进一步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合理确定廉租住房保障标准,健全廉租住房保障方式,遏制房价过快增涨,缓解群众住房问题。二是推选文明拆迁。以贯彻执行新颁布的城镇房屋征迁法规为契机,大力实施文明拆迁,着力维护各方主体合法权益。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工作中既要考虑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更要考虑群众切身利益的维护;既要坚持依法征迁,更要倡导有情征迁、和谐征迁;既要严格执行征迁政策,确保公平合理,更要顾及社会困难群体,体现“以人为本”工作理念,让被征迁群众率先享受城市建设成果。

三、结束语

随着城乡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城乡规划及建设中逐渐暴露出来一些公共管理问题,这些问题成为阻碍城乡建设进一步推进的焦点,必须建立完善的城乡规划建设信息化体系,扩大视角,制定合理的规划,同时提高民众参与度,以增进民众的支持和理解,还要强化公共服务,推选文明拆迁,加快建设住房保障体系,从而充分发挥城乡建设效能,推进城乡一体化。

参考文献

[1] 唐浩宇,陈上春.广州市城乡建设规划信息系统一体化建设[J].市规划,2009(08):72~74.

[2] 蒋宁.综论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会计[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3).

社会建设问题范文第8篇

 

关键词:农村 全面小康社会 建设

我国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没有农村社会的全面小康,就没有我国全社会的全面小康。

1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

    “小康”一词源出我国的《诗经》,“民亦劳止,讫可小康”,意思是老百姓很劳苦。应该让他们稍得安宁。后世人们把家庭稍有余钱剩米,可以安然度日,称为小康。把小康作为一种社会模式,最早在西汉《礼记》中得到系统阐述,它相对于“大道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是“大道既稳,天下为家”的理想社会的初级阶段,指的是政教清明,人民富裕安康的社会局面。尽管由于封建社会的历史局限,这种社会理想从未得到过实现,但小康思想在我国民间却影响深远,成为普通老百姓对富裕生活追求的目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立足于中国国情,放眼发展大势,提出了小康社会这一有中国特色的新概念,以纠正我们过去在现代化建设问题上急于求成的倾向。

    关于小康社会建设问题,早在1991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上就给出了比较完整、全面的论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在对小康问题进一步认识的基础上提出的。过去我们所提的小康,主要是指小康生活,注意强调的是经济增长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大家所共知的小康生活、小康之家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对经济增长提出了要求,而且对政治文明、教育、环境、卫生等都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即十六大强调的六个更加:“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它不仅强调经济的发展,强调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它还包括了民主政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科技文化教育建设等的全面发展;包括环境改善、可持续发展等,从而形成了一个十分完整的目标体系,是一个社会的全面进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是共同富裕,而不再是过去讲的先富带动后富,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也就是说,小康社会并不单纯是当前我们所认可的若干平均指标的问题,更应该是一个“众数”或“下限”概念,即社会上的大多数人生活在某一个水平线以上,才是我们所说的实现了小康。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任务不在沿海、不在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而是在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它不仅仅是把蛋糕做大的问题,还必须有效地分配这个蛋糕,要带动贫困地区、农村地区走向富裕,要让他们分享中国经济改革和开放的成果,这才是我们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点和难点。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我国70%的人口在农村,只有大多数的农民富裕了,才能说中国真正富起来了。因此,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将直接影响和制约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目标能否顺利实现。从目前城乡关系的现状来看,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难点和重点都在农村。

    首先,按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速度和水平,到2005年,城市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将由200。年的6 280元增加到8 015元,而农村的人均纯收入将只由2000年的2 253元上升到2 876元,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差距,将进一步由200。年的4 027元扩大到2005年的5 139元。农村人均收入水平离小康社会的要求还相差很远,将直接影响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步伐。

    其次,我国目前仍有2亿多人口未实现小康生活,农村还有3 000万人没有脱贫,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而且,在农村还有相当数量的人口没有巩固地解决温饱问题,一旦遇到天灾人祸,这些人口的绝大部分就会重新陷入贫困。因此,目前尽管说我国已进入总体上的小康,但也是一个非常低水平的小康,或者说是一个非常低的小康生活水平,离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2000年,我国的GDP的总量是89 403亿元人民币,人均7 078元,折合860美元,总体上实现了邓小平同志设想的第二步发展战略目标,初步进入了小康社会。但我国农村的人均GDP仅为4 960元左右,人均不到600美元,离小康社会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

    第三,我国人口的绝大部分居住在农村,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明显低于城镇居民,农村的教育、科技、文化和卫生等事业的发展水平也明显落后于城市;有一半的农户没有装自来水,大大限制了农民对现有消费品的需求。2000年我国农村居民拥有的彩电、冰箱、洗衣机,仅为城市居民的1991年水平的71.1%,25.3%和35. 5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农村面临的任务比城市要艰巨得多。

    第四,我国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还相当高。按照国际惯例,恩格尔系数高于60%为绝对贫因,在60 %-50%之间为勉强度日,50%-40%为小康,40 %-30%为宽裕,30%-20%为富裕,20%以下就是十分富裕了。改革开放前,我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一直在57%以上,到2000年,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首次低于50,达到49.1,进入小康水平,但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仍然相当高,1990年为58.8%,2001年为47.7%。说明农村大部分人口的生活消费中用于吃的部分仍然占相当大的比重,而且,农民的很多需求甚至是生存需求方面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如住、行、医疗保健等,更别说更高层次的享受、发展方面的需求,如文化、娱乐、教育等,都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从以上说明,进一步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业的基础地位必须加强,只有面向市场,不断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才能生产出更多的优质农产品,满足城乡居民日益丰富的消费需求;只有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农村的购买力日趋旺盛,才能真正扩大内需,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增长,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2当前我国农村小康社会建设应着力解决的问题

    从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来看,目前农村小康社会建设应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社会建设问题范文第9篇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是在斯大林逝世后,于1954年正式出版的。随后经过多次修订,到1958年出了第三版。第三版前言说,新版“更加详尽地分析了两个世界体系——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发展的现代过程及其规律性”,“补充和更换了一些新的实际材料,对许多原理作了某些发展”。很明显,《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和《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两本书观点相似,互为补充。

在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多次阅读这两本书。1952年12月,《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刚翻译出中文版。就批示将其作为在京高级干部的学习材料。1958年。他又三次阅读《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作了不少批注。《建国以来文稿》第七卷收录了主要批语。1958年11月9日和10日,他还给出席郑州中央工作会议的领导干部,讲解了这本书的前三章。这个讲解记录,也多有披露,主要内容以《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为题,收入《文集》第七卷。

关于《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从1959年12月10日到1960年2月9日,专门组织了一个读书小组,先后在杭州、上海和广州阅读。参加读书小组的有陈伯达、胡绳、邓力群、田家英等党内“秀才”。他们边读边议,逐章逐节讨论,发表了许多谈话。参加读书小组的同志将他的谈话作了详细记录,保存下来的有两个本子,一个叫《读(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下册的笔记》,二个叫《读苏联(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谈话记录稿》。前者将的谈话按问题做了归纳,加了小标题;后者按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顺序,以边读边议形式,记录了的原始谈话。《文集》第八卷,节选了部分谈话记录,分为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关于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关于政治经济学的一些问题等四个部分,24000字左右。

对这两本书,始终以分析的态度来阅读。在评论中,常常指出书里哪些讲得正确,值得注意;哪些不正确或不太正确,应该怎样理解;哪些讲得模糊,作者自己都还没有搞清楚。

关于《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不足,认为:第一童讲掌握规律,但怎样掌握规律没有提出;斯大林说生产资料不是商品,值得研究;这本书从头到尾没有讲到上层建筑,没有考虑到人;最后一封信几乎完全是错的,基本错误是不相信农民;计划经济有话没有说完;工农业关系、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关系没有讲清楚;对于轻工业、农业不够重视,等等。

关于《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不足,认为:这本书的写法很不好,总是从概念人手,先下定义,不讲道理:只讲物质前提,很少涉及上层建筑;生产关系的问题不容易说清楚;书中关于中国的资本主义所有制转变为全民所有制的问题,说得不对;书里表达出想用经济力量控制别的国家,对他们自己也不见得有利,等等。

阅读和评论这两本书,从头到尾都联系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涉及新中国搞建设,哪些搞得对。哪些搞得不对,原因在哪里,今后应该怎么办。例如,谈到《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提出:“斯大林认为在苏联生产资料不是商品。在我们国家就不同,生产资料又是商品又不是商品,有一部分生产资料是商品,我们把农业机械卖给合作社。”他在读该书的批语中甚至提出,把书中的“‘我国’(指苏联)两字改为‘中国’来读,就十分有味道”。一贯联系实际读“本本”的风格,在这里又_次得到生动体现。

在这段时间为什么如此集中地提倡并带头阅读这两本书?他在阅读中实现了怎样的收获?

(一)从大的历史背景看,读这两本书是为了弄清楚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些带规律性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对于怎样搞建设并没有经验,开始时不得不照搬照抄苏联的一些做法。对于这种“抄”,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谈话中评价说:这“是必要的”,但“总觉得不满意,心情不舒畅”。怎么走出中国自己的路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他。

事实上,从1953年我国进入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开始,就在思考探索中国自己的路了。虽然能够参考的还是苏联的东西,但思考的重点却转向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法则这个新鲜课题。

1953年为悼念斯大林写的文章中,之所以专门提到《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这本书,理由是它“贡献了关于现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法则的理论”。这年7月29目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其他中央领导人还专门听取并讨论了陈伯达关于国家资本主义问题的报告,在会上说:“资产阶级不接受国家资本主义,没有别的路走,大势所趋,非走这条路不可。我们对资产阶级不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也没有别的路,因为现在不能没收他们的财产,而且需要他们。”搞国家资本主义,就要利用资本主义经济法则,因为“资本主义经济法则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存在,法则当然存在,不能消灭;事物受了限制,法则也受限制。不执行劳资两利,把它变为一利,就是不了解这个法则”。会议决定,中央政治局准备讨论一次价值问题,由陈伯达负责汇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价值问题”的若干文献,印成小册,先送中央各同志阅读。《人民日报》于1954年11月连载《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第22章的译文,看到后即刻致信刘少奇、等人说:“请你们看一下,足见所谓‘在社会主义全部或大部建成以前不可能有社会主义经济法则’的说法是错误的。”看来,那段时间,重视《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和《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主要是思考经济法则问题。中国共产党能够创造性地找到一个社会主义和平改造方式,对资产阶级实行赎买政策,不能说与尊重经济法则没有关联。

1956年,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和我国照搬苏联经验的弊病,这时相继显露出来,实践探索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作为一个紧迫的历史课题摆在了全党的面前。但是,中国依然没有成套的经验和理论可循,对这个问题甚至连系统深入的研究也没有开展过。正如1958年11月21日在武昌中央工作会议上说的那样,“我们这些人,包括我在内,社会主义经济规律是什么东西,过去是不管它的”。在这种情况下,《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和《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这两本书,来得很及时,恰好适应了中国的需要。

有一个事例,不是偶然的巧合。在1956年2月中旬到4月下旬,听取34个部门的工作汇报,意在全面了解经济建设中带规律性的问题,由此形成著名的《论十大关系》。4月4日,正是听取各部门工作汇报期间,在中央书记处会议上谈道:“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也是第一本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书,还是应该读的。这些书中肯定有错误,但我们还是应该读。”在读的时候,“大家要动脑筋,多想想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的问题,要按实际情况办事,不受苏联已有的做法束缚”。到1958年11月上旬,在郑州会议上又说,“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除了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和这本《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成系统的东西还没有”。随后在读《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还讲,“搞出了一本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总是一大功劳,不管里面有多少问题”。一直到1961年6月8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在谈到搞社会主义建设不能急,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时,依然恳切地说:“我这话一直讲他几年,你们作好思想准备,听厌了,我就不讲了。要重读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这本书写得比较好,是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三十五年的总结。我们才十一年,写不出政治经济学来。这本书里,斯大林讲了两个经济法则:一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一是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必然性。”读这两本书,摸索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目的,再明显不过。

(二)从具体动因上看,读这两本书是为总结经验教训,纠正“”和化运动中出现的错误,认识和解决现实中出现的新问题

1958年10月,视察河北、河南等地农村,发现许多地方出现了“共产风”,即否定商品生产、价值规律、按劳分配,急于向全民所有制过渡。为纠正这些“左”倾错误,上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几乎是逢会必讲读《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和《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这两本书。

在1958年11月4日郑州中央工作会议上,谈得很直接:“我们研究公社的性质、交换、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集体所有制向全民所有制过渡这些问题,可以参考的材料还是斯大林那本《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我大体看了一下,可以找几十本在这里发一下。我们现在看,跟发表的时候看不同了。发表的时候,我们谁也不想这些问题。”11月9日,他还给全党县委以上的领导千部写信,提出要阅读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和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并要求“联系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革命和经济建设去读这两本书,使自己获得一个清醒的头脑。以利指导我们伟大的经济工作”。

澄清“左”倾错误认识,并不是讲几次话就能够马上见效的。1958年11月下旬武昌中央工作会议期间,看到了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整理的《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第3版的重要修改和补充》的材料,立即批示作会议文件印发。在12月的八届六中全会上,他进一步指出:郑州会议提出研究斯大林的这本书,苏联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大家没有看,要拿出几个月时间,请各省组织一下,为了我们的事业和当前的工作来研究政治经济学。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主持起草的《关于若干问题的决议(草案)》,进一步反映了他纠“左”的努力。

到1959年7月召开的庐山会议,开始也是沿着前两次会议思路进行的。在会议开幕那天的讲话中,把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列为庐山会议要讨论的十八个问题之首。他说:“有鉴于去年许多领导同志,县、社干部,对于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还不大了解,不懂得经济发展规律,有鉴于现在工作中还有事务主义,所以应当好好读书。8月份用一个月的时间来读书,或者实行千部轮训。不规定范围,大家不会读。中央、省、市、地委一级委员,包括县委书记,要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第三版)。”“设法给县、社党委每年有一个系统思考问题的时间。我们提倡读书,使这些同志不要像热锅上的蚂蚁,整年整月陷入事务主义,搞得很忙乱,要使他们有时间想想问题。现在这些人都是热锅上的蚂蚁,要把他们拿出来冷一下。去年有了一年的实践,再读书会更好些。”庐山会议后期,错误发动对等人的批判,会议方向大扭转,实际上影响了领导干部阅读《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安排。

到1960年1月,在上海中央工作会议讨论国民经济计划时,再次要求领导干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他说:“我有一个建议,中央各部门的党组,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应组织起来读《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先读下半部(社会主义部分)。以第一书记挂帅,组织个读书小组,把它读一遍;至于上半部(资本主义部分),也要定个期限;今年主要精力恐怕是读经济学;国庆节以前,把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读完,读的方法是用批判的方法,不是用教条主义的方法。”

1961年6月12日,在北京中央工作会议上再次谈到《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这本书只有极少数个别问题有毛病,我最近又看了三遍。他讲客观规律,把社会科学的这种客观真理,同自然科学的客观真理并提,你违反了它,就一定要受惩罚。我们就是受了惩罚,最近三年受了大惩罚。”

(三)在阅读《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和《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过程中,围绕“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大课题所作的理论思考

提倡并带头阅读这两本书,对纠正“”期间“左”倾错误,提高全党的认识水平,起到了一定的作用a对本人来讲,也是围绕“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大历史课题所进行的一次深入思考和艰苦探索。

正是在读《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和《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批语及谈话中,从宏观到微观提出了一系列非常难得的观点。诸如:马克思主义老祖宗的书必须读,但单靠老祖宗不行,任何国家的共产党都要创造新的理论为现实服务;政治经济学不能不接触生产力;干革命,是为生产力的发展扫清道路;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许多新的经验;社会主义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所有制问题基本解决以后,最重要的是管理问题,是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劳动中的人与人的关系;什么叫建成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很有文童可做,建成社会主义不要讲得太早;搞建设也要忍耐,不要希望早胜利;我们还没有掌握经济运行的客观法则,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否符合中国的经济规律,还要研究;搞经济计划,我们没有相当充分的研究,未必反映了经济客观规律;社会主义仍然需要发展商品生产,尊重价值规律;不摸到商品生产规律,会把农民引到敌人那里去;商品生产可以是资本主义的,也可以是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不限于个人消费品,也应该包括生产资料;中国必须要有自己的经济体系;将来的城市不要那么大,需要建立许多小城市;要注意发挥企业的积极性;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经济学家们最好算算土地的价值;我们历来讲公私兼顾,不能有公无私,也不能有私无公;技术一发展,劳动组织和劳动力的分配就要跟着变化,等等。这些观点,既有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创造性发挥,也有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验的反思与总结,还有对未来进行经济建设的一些设想。

当然,的这些认识还带有不稳定、不完备的特点,其思想发展也就存在着多种可能性,但他从实际出发进行理论探索的精神让人感佩。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发表的下面这个议论,尤其值得后人深思:

社会建设问题范文第10篇

【论文摘要】: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在明确社会主体的基础上着力解决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社会主义政治权力的传承和交接、社会主义政治伦理基本守则的制定、社会主义三大文明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主义舆论监督和民意调查等几大问题。

人民成为社会的主体、社会的主人,这是社会主义社会最根本的特点、最大的优势,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极大进步。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文明建设、政治体制改革,应当以此为最根本的出发点。

一、政治文明建设要着重解决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问题

民主是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义,邓小平曾经反复强调,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有着本质的联系,这是由人民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体、主人这一本质所决定的。我们已经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立了与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合作共事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还进行了政治体制方面的其他一些改革。现在党中央又提出了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可见这种民主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又是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密切相联系的,所以党中央又提出了要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怎样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政治权力的传承交接问题应当成为政治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政治文明建设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有关政治权力传承交接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干部制度的改革和创新。

邓小平在总结“”十年浩劫的经验教训时指出,从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干部制度方面来说,主要的弊端就是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的特权现象,并具体地分析了这些现象的种种表现和产生的原因、解决的办法。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干部制度,都涉及到政治权力的传承交接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是应该提到加强政治文明建设的议事日程上来了。在这个问题上进一步加以解决,进一步加强民主化、法制化和程序化,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三、制定社会主义政治伦理的基本守则

进行政治文明建设,免不了要涉及政治伦理问题。对于当政者、掌权者,除了一般的为人之道外,还应当提出更严格的、更有针对性的政治伦理要求,这在政治文明建设中是一项重要内容。

为政者的诚信应当成为第一要务。瞒上欺下、搞数字政绩、报喜不报忧,尔虞我诈、妒能嫉贤者不配当领导者。

为人正派、公正是为政者的必备条件,对人对事都应秉公办事。对近者亲远者疏,对敢于监督揭发自己者怀恨打击报复者也不配当领导。为政者是人民的公仆,执政为民是对为政者的基本要求。贪赃枉法、者不但不能当政,而且应当受到严厉的制裁。

为政者必须勤政爱民。吃喝玩乐、腐化堕落,对人民的疾苦漠不关心者,不能当领导。

为政者应当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对己宽对人严者,不配当领导。贿选拉票、跑官要官、买官卖官,要严肃查处,绝不能让其坏了政风政纪。

与黑社会相勾结,充当保护伞,称霸一方,危害百姓者,应当坚决制裁,决不手软。

小肚鸡肠,大事不闻不问;遇有责任互相推诿、上推下卸,遇有权利互相争夺、各不相让,不能团结共事者,不能为官。这里提到的有些问题超出了伦理道德的范畴,但是对于为政者、掌权者先作为政治伦理的要求提出,如果触犯了刑律,当按法律加以制裁。

四、政治制度文明建设要与经济、文化、科学、教育等各项制度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但要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而且政治制度的文明建设,与经济、文化、科学、教育等各项制度的文明建设也要协调发展,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互为条件、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的。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虽然也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改革,但相对比较滞后。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巩固和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着力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改革和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五、加强舆论监督与民意调查

加强政治文明建设,还要加强舆论监督,建立畅通的民情民意的采集、公示、反馈机制。

一些分子并不太害怕群众监督,因为他们手中有权。但是,他们却非常害怕舆论监督,他们的腐败行为一旦在媒体上曝光,就很难逃过党纪国法的惩处。所以,舆论监督是防腐倡廉的一个重要武器。当然舆论的作用还不仅仅限于此,它还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方针得到落实的好助手。

现在,我国还未出台新闻法、出版法,对媒体的管理还停留在政策管理的层次,还未上升到法律管理。怎样在媒体的责任与权利之间求得平衡,既能体现宪法中的有关新闻、出版、言论自由的原则,给媒体以法律的保护,又能体现媒体自身的责任,加强自律、责任意识,在媒体违规违法时可依法制裁,是有不小的难度,但总可以通过借鉴国际上的通常做法,总结我国自己的经验来加以解决的。

与舆论监督紧密联系的还有一个舆情即民情民意的采集、公示、反馈机制的建设问题。这种机制我国不能说完全没有,但还不是很健全、很规范、很畅通、很有影响力。在我国早已有党、政领导机关接待上访的机制,解决了不少问题,但这还只能被动地接受送上门来的信息,还缺少可以主动设置议题,包括就重大政策措施的出台、重要的人事任免、各级干部的考核等重要事项主动地征询人民群众意见的机制。现在已经出现了某些民调机构,某些媒体上也出现了一些民意、民调的内容,某些党政机关也采取了一些调查民意的措施,但毕竟还只是一些雏型,很不规范、也缺少影响力,急须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来加以促进和规范,使之成为独立的、规范的、透明度高的、公开公正的民调机制,使之逐步发展和成熟起来,成为我们党和政府依法治党治国的得力助手。

【参考文献】:

社会建设问题范文第11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民主法制舆论监督

人民成为社会的主体、社会的主人,这是社会主义社会最根本的特点、最大的优势,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极大进步。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文明建设、政治体制改革,应当以此为最根本的出发点。

 

一、政治文明建设要着重解决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问题

民主是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义,邓小平曾经反复强调,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有着本质的联系,这是由人民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体、主人这一本质所决定的。我们已经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立了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合作共事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还进行了政治体制方面的其他一些改革。现在党中央又提出了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可见这种民主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又是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密切相联系的,所以党中央又提出了要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怎样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政治权力的传承交接问题应当成为政治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政治文明建设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有关政治权力传承交接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干部制度的改革和创新。

邓小平在总结“文革”十年浩劫的经验教训时指出,从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干部制度方面来说,主要的弊端就是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并具体地分析了这些现象的种种表现和产生的原因、解决的办法。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干部制度,都涉及到政治权力的传承交接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是应该提到加强政治文明建设的议事日程上来了。在这个问题上进一步加以解决,进一步加强民主化、法制化和程序化,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三、制定社会主义政治伦理的基本守则

进行政治文明建设,免不了要涉及政治伦理问题。对于当政者、掌权者,除了一般的为人之道外,还应当提出更严格的、更有针对性的政治伦理要求,这在政治文明建设中是一项重要内容。

为政者的诚信应当成为第一要务。瞒上欺下、搞数字政绩、报喜不报忧,尔虞我诈、妒能嫉贤者不配当领导者。

为人正派、公正是为政者的必备条件,对人对事都应秉公办事。对近者亲远者疏,对敢于监督揭发自己者怀恨打击报复者也不配当领导。为政者是人民的公仆,执政为民是对为政者的基本要求。贪赃枉法、以权谋私者不但不能当政,而且应当受到严厉的制裁。

为政者必须勤政爱民。吃喝玩乐、腐化堕落,对人民的疾苦漠不关心者,不能当领导。

为政者应当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对己宽对人严者,不配当领导。贿选拉票、跑官要官、买官卖官,要严肃查处,绝不能让其坏了政风政纪。

与黑社会相勾结,充当保护伞,称霸一方,危害百姓者,应当坚决制裁,决不手软。

小肚鸡肠,大事不闻不问;遇有责任互相推诿、上推下卸,遇有权利互相争夺、各不相让,不能团结共事者,不能为官。这里提到的有些问题超出了伦理道德的范畴,但是对于为政者、掌权者先作为政治伦理的要求提出,如果触犯了刑律,当按法律加以制裁。

四、政治制度文明建设要与经济、文化、科学、教育等各项制度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但要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而且政治制度的文明建设,与经济、文化、科学、教育等各项制度的文明建设也要协调发展,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互为条件、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的。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虽然也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改革,但相对比较滞后。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巩固和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着力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改革和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五、加强舆论监督与民意调查

加强政治文明建设,还要加强舆论监督,建立畅通的民情民意的采集、公示、反馈机制。

一些贪污腐败分子并不太害怕群众监督,因为他们手中有权。但是,他们却非常害怕舆论监督,他们的腐败行为一旦在媒体上曝光,就很难逃过党纪国法的惩处。所以,舆论监督是防腐倡廉的一个重要武器。当然舆论的作用还不仅仅限于此,它还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方针得到落实的好助手。

现在,我国还未出台新闻法、出版法,对媒体的管理还停留在政策管理的层次,还未上升到法律管理。怎样在媒体的责任与权利之间求得平衡,既能体现宪法中的有关新闻、出版、言论自由的原则,给媒体以法律的保护,又能体现媒体自身的责任,加强自律、责任意识,在媒体违规违法时可依法制裁,是有不小的难度,但总可以通过借鉴国际上的通常做法,总结我国自己的经验来加以解决的。

与舆论监督紧密联系的还有一个舆情即民情民意的采集、公示、反馈机制的建设问题。这种机制我国不能说完全没有,但还不是很健全、很规范、很畅通、很有影响力。在我国早已有党、政领导机关接待上访信访的机制,解决了不少问题,但这还只能被动地接受送上门来的信息,还缺少可以主动设置议题,包括就重大政策措施的出台、重要的人事任免、各级干部的考核等重要事项主动地征询人民群众意见的机制。现在已经出现了某些民调机构,某些媒体上也出现了一些民意、民调的内容,某些党政机关也采取了一些调查民意的措施,但毕竟还只是一些雏型,很不规范、也缺少影响力,急须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来加以促进和规范,使之成为独立的、规范的、透明度高的、公开公正的民调机制,使之逐步发展和成熟起来,成为我们党和政府依法治党治国的得力助手。

【参考文献】:

社会建设问题范文第12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民主法制舆论监督

人民成为社会的主体、社会的主人,这是社会主义社会最根本的特点、最大的优势,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极大进步。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文明建设、政治体制改革,应当以此为最根本的出发点。

一、政治文明建设要着重解决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问题

民主是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义,邓小平曾经反复强调,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有着本质的联系,这是由人民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体、主人这一本质所决定的。我们已经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立了与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合作共事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还进行了政治体制方面的其他一些改革。现在党中央又提出了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可见这种民主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又是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密切相联系的,所以党中央又提出了要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怎样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政治权力的传承交接问题应当成为政治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政治文明建设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有关政治权力传承交接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干部制度的改革和创新。

邓小平在总结“”十年浩劫的经验教训时指出,从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干部制度方面来说,主要的弊端就是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的特权现象,并具体地分析了这些现象的种种表现和产生的原因、解决的办法。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干部制度,都涉及到政治权力的传承交接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是应该提到加强政治文明建设的议事日程上来了。在这个问题上进一步加以解决,进一步加强民主化、法制化和程序化,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三、制定社会主义政治伦理的基本守则

进行政治文明建设,免不了要涉及政治伦理问题。对于当政者、掌权者,除了一般的为人之道外,还应当提出更严格的、更有针对性的政治伦理要求,这在政治文明建设中是一项重要内容。

为政者的诚信应当成为第一要务。瞒上欺下、搞数字政绩、报喜不报忧,尔虞我诈、妒能嫉贤者不配当领导者。

为人正派、公正是为政者的必备条件,对人对事都应秉公办事。对近者亲远者疏,对敢于监督揭发自己者怀恨打击报复者也不配当领导。为政者是人民的公仆,执政为民是对为政者的基本要求。贪赃枉法、者不但不能当政,而且应当受到严厉的制裁。

为政者必须勤政爱民。吃喝玩乐、腐化堕落,对人民的疾苦漠不关心者,不能当领导。

为政者应当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对己宽对人严者,不配当领导。贿选拉票、跑官要官、买官卖官,要严肃查处,绝不能让其坏了政风政纪。

与黑社会相勾结,充当保护伞,称霸一方,危害百姓者,应当坚决制裁,决不手软。

小肚鸡肠,大事不闻不问;遇有责任互相推诿、上推下卸,遇有权利互相争夺、各不相让,不能团结共事者,不能为官。这里提到的有些问题超出了伦理道德的范畴,但是对于为政者、掌权者先作为政治伦理的要求提出,如果触犯了刑律,当按法律加以制裁。HTtP//:

四、政治制度文明建设要与经济、文化、科学、教育等各项制度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但要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而且政治制度的文明建设,与经济、文化、科学、教育等各项制度的文明建设也要协调发展,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互为条件、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的。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虽然也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改革,但相对比较滞后。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巩固和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着力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改革和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五、加强舆论监督与民意调查

加强政治文明建设,还要加强舆论监督,建立畅通的民情民意的采集、公示、反馈机制。

一些分子并不太害怕群众监督,因为他们手中有权。但是,他们却非常害怕舆论监督,他们的腐败行为一旦在媒体上曝光,就很难逃过党纪国法的惩处。所以,舆论监督是防腐倡廉的一个重要武器。当然舆论的作用还不仅仅限于此,它还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方针得到落实的好助手。

现在,我国还未出台新闻法、出版法,对媒体的管理还停留在政策管理的层次,还未上升到法律管理。怎样在媒体的责任与权利之间求得平衡,既能体现宪法中的有关新闻、出版、言论自由的原则,给媒体以法律的保护,又能体现媒体自身的责任,加强自律、责任意识,在媒体违规违法时可依法制裁,是有不小的难度,但总可以通过借鉴国际上的通常做法,总结我国自己的经验来加以解决的。

与舆论监督紧密联系的还有一个舆情即民情民意的采集、公示、反馈机制的建设问题。这种机制我国不能说完全没有,但还不是很健全、很规范、很畅通、很有影响力。在我国早已有党、政领导机关接待上访的机制,解决了不少问题,但这还只能被动地接受送上门来的信息,还缺少可以主动设置议题,包括就重大政策措施的出台、重要的人事任免、各级干部的考核等重要事项主动地征询人民群众意见的机制。现在已经出现了某些民调机构,某些媒体上也出现了一些民意、民调的内容,某些党政机关也采取了一些调查民意的措施,但毕竟还只是一些雏型,很不规范、也缺少影响力,急须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来加以促进和规范,使之成为独立的、规范的、透明度高的、公开公正的民调机制,使之逐步发展和成熟起来,成为我们党和政府依法治党治国的得力助手。

参考文献

社会建设问题范文第13篇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 诚信 管理模型

随着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忽视社会责任致使环境污染严重、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突出、劳工权益受损、矿难事故频发等等,这些现象或事件引发了民众广泛关注和热议。在强烈谴责与痛恨无良企业之余,更多的人开始反思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本身、周边环境及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使得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与实践研究成为当前热门话题。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已经成为国内外企业界、政界,甚至整个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现实问题,也是学术界研究的一个新课题。

一、企业社会责任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企业社会责任逐渐为我国企业、理论界及政府部门所接受。一是我国供应链企业迫于跨国公司认证压力,为在国际采购中赢得优势,开始按照国际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及体系实施工厂审核;二是学者开始从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等视角展开深入研究,论证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必要性,后期更出现了实证研究;三是政府部门也开始关注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工作,开启了企业社会责任制度化进程。

2006年以后,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和实践在我国迅猛发展,开始了从理论解释向解决问题的推进。2006年也因此被称为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元年”。国内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从必要性转向了发生机理、实施标准、社会责任风险等更深入的理论及实践问题,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并实施社会责任,政府推动作用更为明显,取得良好成效,这些极大促进了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在我国的迅速发展,使得企业社会责任意涵更为丰富,影响更为深远。

二、当前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作为履行社会责任的主体,企业的作用尤为重要,但是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过于重视短期经营业绩而不考虑长期发展,造成多数企业短视的通病。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多数企业尚未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据中国社科院的2012年《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显示,在中央、外资、民营企业前各100名企业,即共300家企业中,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平均分由 2011年的19.7分上升为23.1分,虽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得分仍然较低,显示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水平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的落后。

企业社会责任理念普遍缺失,具体表现为:

一是与职工关系不和谐。如各种矿难和工伤事故频发、劳资矛盾突出,随意克扣和拖欠员工工资、超时加班、不依法给员工交纳社会保险现象较为普遍,虚假广告宣传、各种就业歧视大量存在等。二是环境责任缺失。长期以来,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得我国单位GDP能耗和资源利用率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有些企业随意排放废弃物,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水污染。由于技术落后,我国95%的垃圾都采用焚烧或填埋方式处理,造成垃圾围城的隐忧。三是消费者合法权益受损现象时有发生。如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假冒伪劣产品问题等,都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健康,容易造成社会恐慌,引发诚信危机。四是企业公益慈善责任缺失。据调查显示,我国经工商注册登记的企业超过1000万家,而只有不超过10万家有过捐赠纪录,即99%的企业从未参与过任何形式捐赠。另外,我国公益性基金会过度依赖境外捐赠,如中华慈善总会获得境外捐赠占其总捐赠额的比例达50%,而宋庆龄基金会更高,达到70%。五是企业诚信缺失。如恶性竞争、逃避债务、上市公司圈钱牟利等不良现象大量存在。

三、基于诚信的企业社会责任建设

企业诚信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企业诚信问题已经成为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课题,它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来解决。当务之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具体建议的对策如下:

第一,完善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完善相关信用立法:社会信用体系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也是市场经济体制中重要的制度安排,它涉及大规模的信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它需要采用一系列的技术规范,也需要一些检验建设工程的进度和质量的手段来评价和测度社会信用体系完善和运行情况。

第二,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加大我国各级政府对于诚信建设的支持力度:首先,诚信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作为诚信建设来说,最主要的支持来自政府部门。各级政府要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政府自身的诚信建设,取信于民,成为全社会诚信的榜样。

第三,充分发挥商会和协会的作用,构建企业诚信建设指导和服务体系:目前我国企业正处于诚信建设初期,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商会和行业协会作为联系政府和企业自律组织,应努力形成一个会员单位互相监督、自觉守法、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第四,建立现代企业的诚信管理制度: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实施信用管理。积极推进各项信用管理制度建设。主要包括:建立客户资信管理制度;建立内部授信制度;建立债权保障制度;建立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实施有效商账追收;建立合约管理制度,提高合同履约率等。企业要始终坚持“顾客就是上帝”的原则,将诚信建设渗入生产经营每个环节。

参考文献:

[1]唐雪梅,易敏利.我国外资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缺失之缘由与对策研究[J].东南学术, 2013.

[2]周瑞华.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公司治理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3.

社会建设问题范文第14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问题 思考

一、正确审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疑难问题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为直接的动因在于解决“三农”问题,解决城乡二元结构,涉及问题方方面面,牵涉内容层层叠叠,既涉及农村经济制度层面,也凸显机构职能定位问题,还反映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等问题。纵观几年的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下难点问题亟须引起关注。

1、规模经济发展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要目标任务是发展生产,发展农业生产是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内容和关键所在。没有现代农业发展,没有基础产业配套,新农村建设难以协调有序推进,而加快土地流转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根本路径,发展规模经济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但同时不可逃避现实矛盾: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与农业规模化经营之间的矛盾。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 ,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必须整合土地资源。如何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前提下激活土地等生产要素,发展规模经济,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是当前新农村建设面临的疑难问题。

2、村容村貌整治问题。村容村貌的整治是新农村建设的热点、难点和重点,“有新房无新村无新貌”是新农村建设普遍存在现象。近几年来,基层政府在村容村貌整治方面作了不少努力,凸现一定成效,但反弹也明显,杂、脏、乱现象一直是困扰村容村貌整治的棘手问题。农村普遍没有排污系统,普遍没有垃圾池,基本上不存在村屯规划,污水横流随处可见,私搭乱建难以治理,长期以来所形成的简陋习俗与现代生活风尚的矛盾成为当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矛盾。

3、项目资金调配问题。一是项目审批程序较慢。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申报的项目,往往需要审批1-2年,而新农村建设指导员驻村工作也是1-2年,从而造成人力、财力、物力的严重脱节。二是职能部门各自为战。职能部门资金投向主要基于上级职能部门的工作要求和目标任务,与新农村建设缺乏有效对接。三是挂钩联系单位力量分散。目前,地方政府推行多种挂联政策,既要联系行政村、又要联系社区及工商业等,导致单位力量分散,多处承诺没能足额及时兑现。四是发展不平衡。新农村建设资金筹措主要取决于驻村指导员活动能力,其活动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行政村项目资金的投入。

4、新型农民培育问题。当前,农民培训是一种有赏培训,没有务工补助,难以有效组织农民参与培训,涉农部门(农业、林业、渔牧兽医等部门)送培训下村,主要为了完成任务,存在培训主体与培训客体的目标差异性,农村培训机制匮乏、培训资源分散、培训成本趋高等是目前新型农民培育的难题。

5、机构职能定位问题。从中央到地方,新农村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立在农业部门,本身就是机构设置与职能落实的偏差,从而带来工作协调难及部门化等问题。

二、深入分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制约因素

1、内涵把握上的“错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乡村改革运动在新的历史阶段的延伸,早在20世纪30年代国学大师梁漱溟先生就提出了“乡村建设运动”; 一代教育宗师宴阳初先生针对旧中国农民的“愚、穷、弱、私”特点也提出 “乡村改造”的思想。但是,以前的乡村建设作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提出,而现在的新农村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目标提出,是处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发展阶段所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存在两个层面,一是“建设新的农村”,二是“新的农村建设”。我们目前的认识往往停留在“建设新的农村”层面上,只是在现有基础上修修补补,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简单地等同于茅草房改造,等同于村办公楼建设,没有从推动整个农村改革发展的高度来认识。从近几年农村工作情况看,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及挂钩联系单位的工作力度主要在于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很少涉及农业产业开发、基层组织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深层次要素。只有从“新的农村建设”即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农村综合改革发展的认识高度来推进新农村建设,才能达到实质性的成效。

2、机构职能定位上的“越位”。新农村建设需要一个权威性、能有效发挥其职能的组织机构在调试,机构不健全,职能作用难以发挥。从组织机构设置看,各省份新农村建设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立在农业厅,办事人员主要是从农业厅内抽调部分同志组成。相应地,各市、县新农办设立在市农业局,工作人员也是从局内抽调部分同志组成。从这个意义上讲,新农村建设似乎就是农业,从而也带来一系列的组织协调问题。新农村建设涉及方方面面,它既涉及农业产业开发,还有村容村貌整治及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虽然目前基层办承担了新农村建设组织协调职能,可是基层办只管人,不管资金项目,不管村屯建设规划。这种“越位”现象体现为多头领导且无所适从,谁都想做好且谁都做不好,必然会造成人力、财力、物力的分散,制约新农村建设整体布局。

3、基层组织建设上的“缺位”。农村基层组织是新农村建设的领头羊、带领农民群众致富发展的中坚力量。目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普遍存在班子松散、年龄老化、积极性不高、“双培双带”能力不强等问题。一是村干年龄老化。笔者在对某市基层组织建设调研中发现,老村干轮流担任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年轻人不愿参选是不争的事实,多数村干年龄已经年迈六旬,甚至还有不少有神论者,在乡村社会治理中扮演算命先生、道士、土地先生、弄鬼先生等多重角色。二是村干部保障机制匮乏。村干年龄老化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生活待遇低,年轻人不参与。广西目前村干部待遇基本上在每月380-500元之间,个别市县提高到每月900元左右,远远不及年轻人外出劳务收入,难以吸引优秀青年参与到基层组织工作中来。三是大学生“村官”被长期抽调。中央从2008年开始每年选派两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为了培养对基层怀有深厚感情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基层组织建设注入新的血液,增添新的力量。上级明文规定,大学生“村官”担任村支书助理或村主任助理,不允许抽调使用,真正让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笔者在对某市调查中发现,没有一个“村官”真正在村工作,分配到村两个月左右基本上都被被抽用到乡(镇)、县(区)甚至市一级使用。四是农村党员后继乏人问题。有些行政村连续几年没有发展一个党员,支部书记基本上是几个老动员轮流做,以上问题是基层组织建设“缺位”缩影,是新农村建设上制约因素。

三、切实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几个结合

1、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生产发展是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就难以促成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是系统论。当前,很多地方由于缺乏产业配套,新农村建设反弹严重,“有新房无新村没新貌”是目前新农村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加快农业产业发展是解决新农村建设一切问题的根本,走集约化道路,发展规模经济是促进农业产业化必经之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过上了低层次的小康,但是始终没有走出小农经济发展状态,只有走出这种小农经济状态,才能真正起到引领推动整个农村的改革发展。中央指示:“按照存量不动、增量倾斜的原则,新增农业补贴适当向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倾斜”,这里作出暗示就是要发展规模经济,走农业产业化道路。务必要推动“两个转变”,即 家庭经营要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着力提高集约化水平;统一经营要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着力提高组织化程度。当前,需要把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促进土地流转作为新农村建设一项要事抓紧抓好,积极探索“农田变股田、农民变股民”的股份制合作,以“一村一品”和“强村富民”工程为引领,促进新农村建设协调有序推进。

2、与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多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采取“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驻村”措施,实行“强抽人、抽强人”办法,从事业机关单位选派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或工作队员驻村开展工作,为农村改革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一举措,极大弥补了基层组织战斗力不强等问题,但这不是长久之计。新农村建设初期发展阶段,采取这一举措是内在必然,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只有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增强服务功能,强化战斗堡垒,培养不走的工作队,新农村建设才能产生持久功效。实践证明,哪里基层组织战斗力强,哪里的新农村建设就有声有色,哪里基层组织涣散,哪里就消沉滞后。为解决村“两委”干部年龄老化、战斗力不强等问题,当前需要通过制度创新,着力解决“一定三有”即:定岗位职责、收入有保障、干好有希望、退后有所养问题。生活待遇方面必须提高到与外出务工农民正常收入水平,政治待遇方面尽可能要拿出一定的比率专门面向村干部招聘乡镇领导或公务员,退后保障方面要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帮助购买养老保险,解决后顾之优。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优秀青年农民到基层党组织工作中来,不断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提供组织保障。

3、与创新体制相结合。纵观国外农村改革发展,从中央到地方都有个统一的权威性组织机构,韩国成立“新村运动协议会”,日本成立“农村振兴协议会”等,它可以调动所需人力、物力、财力,有计划、有步骤开展新农村建设,当前,迫切需要组建这样的权威性机构。为促进新农村建设人力、财力、物力的统一,建议把目前设在农业部门的新农办与组织部的基层办及扶贫办合并,实行一套人马三块牌子。基层办代表党委抓好基层组织协调工作,提供人力支持,新农办、扶贫办代表政府作出规划、用好资金、推进项目;组建各村屯成立新农村建设委员会,引导乡村经济能人、骨干分子参与新农村建设。通过自上而下的组织机构的梳理与组建,权威机构建立起来,做到人力、财力、物力的统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协调有序推进。

4、与文化建设相结合。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灵魂所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增加农村文化服务总量”,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一是充分挖掘民俗文化品牌。文化品牌源于传承文化和文化生活,把村屯优良传承文化作为一种品牌打造,在强化地域信念的同时,促进其他群体的认可和参与。二是搞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将古树古屋、古装古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纳入新农村建设整体规划。三是加大村级文化基础设施投入,发展村屯文化事业,构建“农家书屋”、“农家课堂”、“文化长廊”等新农村文化建设平台。

5、与示范带动相结合。新农村建设具有时代性、地域性和动态性,必须以点轴开发理论为指导,遵循分类实施、循序渐进、突出重点、点带面原则。在产业配套上突出“一屯一品”、“一村多品”的主导思想,在规划布局上倡导“一村一新屯”的发展理念,中国大多数屯相当于、日本、韩国等国家的一个村,以屯为单位、分片开展小康示范屯、文明示范屯、平安示范屯、生态示范屯等建设是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方向选择。

参考文献:

[1]刘宗连.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土地整理研究[J].安徽农学报,2006.12.

[2]吴敬学.韩国的“新村运动”[J].中国改革,2005,(12).

社会建设问题范文第15篇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社会全面小康;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是相互统一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进程

当前,解决“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关键,加快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包括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增加农民就业和收入。这必将有力地推动农村小康建设进程。

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统筹城乡发展制度与机制建立的过程

党的十六大以来,如何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已变成国家战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方针政策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成为农村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部署,为农村科学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以城带乡、城乡联动、整体发展的格局确立了根本的解决方式和途径。

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多元的利益主体已经出现,追求利益的愿望被激发出来,社会不和谐、不稳定的因素在增长。城乡差距拉大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任由乡村贫困,不仅与我们党的宗旨不相符合,也必将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阻碍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业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既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政策取向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

第一,“生产发展”,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十一五”规划要坚持把发展农业生产力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其实就是要使农村经济完整地融入到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更充分地参与三次产业的分工和布局,更有力地推动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快速增长。为此,要坚持城乡统筹,“以城带乡、以工促农”,不断改善农村经济发展条件,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壮大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全面繁荣农村经济。

第二,“生活宽裕”,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目标。就是要使广大农民更充分地享受现代文明成果,在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的基础上,优化农村生活消费环境,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

第三,“乡风文明”,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体现。

第四,“村容整洁”,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基础。就是要根据农村实际和特点,搞好乡村建设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农民住房需求,从根本上治理脏乱差,改善村容村貌,保留历史文脉,保持自然风貌,形成优美的人居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第五,“管理民主”,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保障。就是要建设坚强的村级党组织,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健全村民自治机制,使广大农民在各项生产生活中规范有序地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这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

2、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政策取向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坚持原则突出产业,全面发展;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注重实效,稳步推进;深化改革,创新机制; 政府引导,农民自愿等是新农村建设应坚持的原则。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取向按照中央文件和总书记提出的要求,在相当长时期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取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第二,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第三,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根据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第四,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第五,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三、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路径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必须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村自身动力,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加快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1. 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促进农民持续快速增收。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我国农民收入增长迟缓,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这是导致近年来广大农民不满情绪上升、农村不和谐因素增加的主要原因所在。可见,促进农民持续快速增收,已成为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前提。而促进农民持续快速增收的关键是要树立正确的农民增收观。农民增收主体是农民,但政府对农民增收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一个拥有9 亿人口的庞大群体,农民的富裕是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替代不了的,只能靠他们自己。但政府对农民增收又起着重大的作用。因为农民增收离不开激发他们积极性的良好的制度,而制度的供给与完善则是政府首要的职责。此外,诸如农村基础设施供给、农村科教文卫事业发展等,也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还有,农业作为弱质产业所具有的特殊性质,又要求政府给予农业以特殊的扶持和保护。这就要求政府既要充分发挥农民在自身增收中的主体作用,又要充分履行自身职能,助农增收。

2. 加快农村基层组织制度和县乡行政改革,解决农村干群矛盾,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基础。

当前,我国农村的又一重大不和谐因素是农村干群关系紧张,农民上访增多。究其原因,村党支部挥霍、贪污集体资产、损害农民利益等问题较严重是重要的方面。

我国县乡行政体制不尽合理,特别是县、乡、村等行政区划的数量过多,导致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因此,适应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市场化的要求,及时对现有县、乡、村进行适度地撤并是十分必要的。这对于从根本上裁汰冗官冗员,减少财政支出,减轻农民负担,优化干群关系,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3. 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改进农村教育质量,提高农民素质,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关键。

马克思指出“ 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因此,社会和谐最深刻的根基,不是来自于法律,也不是来自其它外在的强制力量,而是源自于人们心灵的呼唤,源自于人们对一种基本道德和信念的认同。据调查,现在我国农民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初中水平,远低于城市居民。这不仅是引起城乡差别不断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导致城乡居民关系不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

4. 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步伐,消除农民的后顾之忧,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保障。

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的“稳定器”,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必须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步伐。但是现在保障农村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途径,在制度层面尚没有完备。从我国农民收入普遍较低的实际出发,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宜完全照搬城市实行的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相结合的保障模式,而主要应该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方针,实行保障资金主要由中央和省级财政转移支付和市、县两级政府统筹的“政府保障为主、农民个人保障为辅”的社会保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