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外国文学课程论文范文

外国文学课程论文范文

外国文学课程论文

外国文学课程论文范文第1篇

21世纪新加坡中小学德育课程、教材与教法改革是基于以下理论基础的:(1)先进的科技已为学生开拓了无限的空间,并给予他们浩瀚的选择机会。因此,在面对决策和道德两难的困境时,道德认知与创意思维显得更重要。(2)全球化的冲击给作为公民的个体对国家的效忠与承诺带来永恒的挑战。因此,让学生从小培养对国家的认同感、责任感与归属感,更显得无比迫切。(3)采用指导原则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能确保适当的有关独立情境成为各主题及其学习成果的基础。根据上述理论,新加坡教育部对中小学德育《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宗旨与目标是,培养身心健康的个人,使他具有强烈的道德意识,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能对社会作贡献。为此,新加坡中小学道德教育从知识、技能及态度三方面着手,在知识方面使学生了解做出正确决定前要注意的道德准则;在技能方面,要求学生掌握面临困难时应付、处理问题的技能;在态度方面,通过灌输各种道德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并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为此,新加坡中小学对德育课程、教材与教法进行了改革。

(一)《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改革

新世纪伊始,新加坡教育部对中小学课程进行了改革,小学将原来的《好公民》课改为《公民与道德教育》课,课程内容发生根本变化;中学《公民与道德教育》课名称不变,但课程内容进行了改革;并规定小学各年级《公民与道德教育》课逐年推行(详见表一)。

改革后新加坡小学的《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涵盖了五大主题:

1.个性塑造;

2.与家庭的联系;

3.对学校的归属感;

4.作为社会一分子;

5.以国家为荣并忠于国家。

这五大主题引导学生从认识个人开始,然后扩展到家庭和学校,最后延伸到社会和国家。

《公民与道德教育》具体包括了十个方面28个德目,它们是:

1.了解自我:(1)自尊;(2)自我肯定。

2.廉洁正直:(3)诚实;(4)勇气;(5)信用;(6)公正。

3.自律:(7)毅力;(8)耐性;(9)礼貌。

4.责任感:(10)对己;(11)对他人;(12)对学校和社会;(13)对国家。

5.爱家:(14)孝顺;(15)家庭凝聚力;(16)尊敬长辈;(17)维护家庭声誉。

6.爱校:(18)以学校为荣;(19)尊重与关怀学校的成员。

7.团队精神:(20)合作。

8.社区生活:(21)种族和谐;(22)互敬互重;(23)关怀和体谅。

9.爱国:(24)以国家为荣并忠于国家;(25)对国家有信心;(26)应变能力。

10.认识与了解邻国:(27)相互依存;(28)和平及稳定。

中学《公民与道德教育》每个年级包括6个范畴,分别阐述课程标准中所列明的各个主题;每一个范畴又划分为若干单元。表二是新加坡中学三年级公民与道德课教学内容。

此外,为了有效地推行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新加坡教育部鼓励学校提供“5E”,即榜样(Example)、阐释(Explanation)、规劝(Exhortation)、环境(Environment)、和经验(Experience)等辅助活动。

(1)榜样:以能够把学校的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所教导的价值观身体力行的校内成年人,作为学生学习的楷模。

(2)阐释:教师对各种行为都能以适当的理由给予解释,学生就能理解和接受其中的道德准则。学生对各行为的理由有所理解,就能把内在化的价值观应用到新的情况中去。

(3)规劝:教师不断提醒学生实践所学到的价值观,将有助于学生改变他们的行为。

(4)环境:学校的环境、活动的展开以及在学校里的人际关系,都能增强在课室内所教导的公民与道德教育课。

(5)经验:学校是让学生学以致用和从错误中学习的场所。

因此,应该制造机会,让他们去关心别人、负起责任和做出决定。

(二)《公民与道德教育》教材改革

为了达到公民与道德教育的目标和各个德目的要求,小学《公民与道德教育》教材采用综合设计的方式,即将课本、学生活动作业、教师手册(即教学参考书)和视听教材(包括软片、音带、大图书、大图片、教育电视等)视为一个整体。并且教材内容由浅入深,联系小学生的生活,用看图讲故事等办法帮助学生认识家庭、学校、社会、国家和世界,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

新加坡中学《公民与道德教育》教材的设计,采用了麦卡锡博士的四段教学模式。其特点是为了配合不同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能利用自身的特长,发挥个人的潜能。教材由四部分组成。(1)激发学习动机——联系经验。这部分教学活动是提供条件让学生了解某个问题的深层原因,而教师的任务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2)形成概念——仔细思考。教学活动让学生从教师和同学中获得资料,并把这些资料与自己原有的知识结合起来加以归纳和总结,而教师的任务主要是向学生提供资讯。(3)练习与应用——付诸行动。即让学生有机会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教师的任务是促进学生的学习。(4)进一步去发现——经验内化。教师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彼此的交流中学习,并把已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新领域。

目前,新加坡中小学《公民与道德教育》已形成一套综合的多媒体教材,包括教师手册、学生作业和视听教材。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学校还可以灵活应用教育部国民教育处、教育部其他署、电视机构和新加坡报业控股所制作的有关教材。改革后的《公民与道德教育》教材“旧貌换新装”,“装”进了一片片薄薄的惟读光碟里,换上了用崭新的资讯科技配制的“新瓶”。

(三)《公民与道德教育》教学方法改革

面对急剧变化的社会及价值观日趋多元化的状况,新加坡的教育工作者们认为,如果学校的道德教育继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了。为此,新加坡教育部鼓励教师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地对问题进行思考、提问和反思。通过表达个人经验、个案研究、角色扮演、模拟、小组讨论和个人反省等活动,达到以实际韵行动改变行为的效果。

正是出于这一原因,新加坡教育部积极探讨,引进西方各种有益的理论,予以创新,建构新的德育方法,以适应当代社会与青少年发展的要求。这些方法主要有:

1.文化传递法(CulturalTransmissionApproach)。

文化传递法是直接灌输道德或价值观的教学方法。它的目标是通过教学,把过去累积下来的知识、规则或道德标准传递给学生,让学生讨论所传递的价值观念。这种教学方法是以教师通过故事、朗诵、直接问答、角色扮演和讨论,引导学生进入所呈现的生活情景、历史名人或历史事件故事、寓言等的道德情景中,让他们辨别正误,知道是非,以便在必要时采取适当的行动。

2.设身处地考虑法(ConsiderationApproach)。

这种教学法的目的,是通过教学,解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恐惧和不信任感,并鼓励学生在评论之前,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了解别人的感受,需要或利益,不从自己的立场看问题,而轻易下判断。在教学上,通过家庭、邻居、学校、朋友等的生活环境来分享共同问题的经验,从了解别人的动机、立场开始,培养每个人关怀他人的良好情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法引导学生进入情境,通过问答法、讨论法或角色扮演法来达到教学目的。

3.价值澄清法(ModifiedValuesClarificationApproach)。

价值澄清法强调道德或价值观是经过自由选择、反省和行动澄清而得出来的,分为五个步骤:(1)认清问题,找出各种可能的选择。(2)衡量各种选择的利弊。(3)考虑各种选择的后果后,做出选择。(4)珍惜并愿意公开所做的选择。(5)根据自己的选择采取行动。在教学上,为了避免学生以自己的好恶去做选择,因而强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求教师给学生以指导,指出符合社会标准的道德或价值观,以“澄清”学生的非道德的、不正确的价值判断。

4.道德认知发展法(CognitiveDevelopmentApproach)。

主要是通过讨论道德两难问题,了解学生的德育认知发展,并将学生的道德认知提高到一个层次。在教学上,采用道德两难困境的讨论,促使学生多方考虑,然后提出解决的方法,说明原因,并聆听及参考其他同学的意见,以便和自己的想法相比较,而后做出选择。其特点是通过教学刺激学生认知结构的改变,提升道德认知层次,以增进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加坡教育部规定,以上四种教学方法不是僵化的模式,教师在教学时是灵活使用的,如何取舍,需视哪一种教学法能更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及视学生的认知阶段而定。此外,教师可采用讲述、讨论、辩论、角色扮演,参观、游戏、实践等方式及充分利用视听教具以加强教学效果。

(四)《公民与道德教育》的评估

为了使中小学《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教材与教法的改革卓有成效,新加坡教育部还改革了评估方法与标准。由原来教育部统一考试和评估改为教师可自行拟订评估模式,就知识、技能和态度三方面鉴定学生的学习状况,并建议从以下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估:(1)行为/品行检核表;<2)公民与道德教育作业;<3)简单的专题作业(反映学生对道观念、价值观或原则的了解和领悟,并可以从中观察学生在学习小组中的合作程度及其行为举止),如在评估小学学。生第二学期《公民与道德教育》科的等级,教师应该把学生参与社区服务计划的情况考虑在内(见表三)。

评估标准

掌握丰富的知识和技能;以十分积极正确的态度对待自己和他人;

完成6小时以上的社区服务计划的活动;

掌握充分的知识和技能;以积极正确的态度对待自己和他人;

完成6小时以上的社区服务计划的活动;

掌握某些知识和技能;有时能以积极正确的态度对待自己和他人;没完成6小时以上的社区服务计划的活动;

二、启示

新加坡中小学《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教材与教法的改革对我国正在进行的学校德育改革有极大的启示作用。

(一)要根据时展不断改革学校德育课程

学校德育内容不是一经确定就永恒不变的,它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因此,只有紧紧结合时代变化,及时做出调整,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为社会发展提供具有良好德性的公民。新加坡的学校德育课程根据变化了的社会形势,针对国家与社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地进行改革。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经济结构的分化,多种经济成分的并存,必然造成人们价值观的多样化倾向。在这一新的形势条件下,如何解决学校德育统一的主流文化价值与现实生活中家庭、社会产生的非主流文化价值的冲突问题,使学校德育的改革与发展跟上市场经济发展的速度,这是我国当前学校德育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学校德育教材要多样化和科技化

新加坡中小学《公民与道德教育》教材包括课本、学生活动作业、教师手册<即教学参考书)和视听教材(包括软片、音带、大图书、大图片、教育电视等),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同时,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新加坡的中小学教材还广泛地运用了现代科技的成果,将《公民与道德教育》教材制作为多媒体课件。借鉴新加坡的经验,我国中小学德育教材也要改变过去单调的教科书的面貌,使学校德育教材多样化,并充分运用现代科技将枯燥的教材变为生动活泼的多媒体课件。

(三)要注重东西方德育方法的融合

新加坡在社会日益开放、文化价值呈现多元化的时代,不断改进传统的德育方法,把东方注重系统道德规范教学和西方注重培养道德思维能力有机结合起来。为此,新加坡教育部借鉴和引进了西方先进的德育方法,如文化传递法、设身处地考虑法、价值澄清法和道德认知法。这些方法都贯穿着“学生主体”这一主线,使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让学生参与教学,让他们在讲故事、问答、讨论和角色扮演中获得道德知识和践履道德行为。借鉴新加坡的经验,我国学校德育要从东西方互鉴融合的角度对学校德育方法重新进行审视和思考,大胆借鉴和汲取国外德育研究成果,并予以创新,探索适合我国国情和时展的德育方法。

外国文学课程论文范文第2篇

课程开发流程比较

课程开发,也称课程设计、课程编制,对教学目标、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进行多层次的规划和设计。一般来说,课程开发包括四个阶段: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组织课程内容和实施课程评价,其具体的开发流程因各国的技术职业教育的体系、管理及运行机制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我国的技术职业教育系统是以学校为办学主体的,其课程开发工作主要由各个办学机构承担。首先,针对拟开或现有专业进行广泛调研,征求行业、企业、政府主管部门、学术团体及社会公众的意见,然后,分析人才需求的现状及趋势以确定专业名称及招生规模,分析职业所需的能力体系以确定教学目标、课程结构及教学内容,制订专业教学计划。经专业指导委员会论证的专业教学计划需上报学校学术委员会论证、审批,并在市教育委员会审批、备案。

课程体系结构比较

国内外旅游类专业的课程体系都有所区别。20世纪90年代以来,很多国家积极与能力本位的模块式课程结构和教学相适应,采用了比较灵活的选课机制,即除了规定的必修单元学习外,还可以给学生提供多样的选修单元和附加单元。灵活的选课制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再如美国著名的康奈尔酒店学院的饭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由核心课程、限定选修课、饭店选修课、自选课、实践五部分构成。而我国旅游类专业的课程结构,二十几年来基本上是以学科或知识的逻辑来组织的。从横向上看,以必修课、选修课为标准进行划分,它由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限选课、专业任选课、实践环节六大模块构成。其中,必修课属于旅游类专业人才必备的通用性基本理论和知识,选修课则根据学生的专业兴趣和专业方向有不同的选择。从纵向上看,实行的是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体系。近年来,不少院校在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中,进行了很多有益探索,反映到课程设置上,比较集中的做法是改变过去仅仅围绕狭窄的专业课来协调基础课的方式,取而代之普通的课程(或称广泛基础课,即共同课+基础课)———专业课———加修的课程(为拓展的课程或相关的知识课程)组织形式,出现了“模块型”、“系列型”等多种课程设置形式的局面。可以说,这种改革对于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具有很大的意义。国内某旅游专业将旅游服务与管理教育专业的教学计划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理论课程分为四大模块:素质模块———包括基本素质和旅游专业素质两个方面。饭店服务技能模块———包括饭店管理概论、前厅客房管理、餐饮管理、饭店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导游技能模块———包括旅游学概论、旅游地理、旅行社管理、客源国概论导游业务、旅游景区管理与服务、旅游生态学、旅游法规等课程。实践操作模块———包括专业实习、“两课”社会实践、读书报告、旅游地理野外实习、导游业务现场导游、实验操作、实训培训等。

课程体系构建思路比较

从理论上讲,国内外院校旅游类专业在课程体系设置中的相同之处在于课堂教学与实践环节并重,课程学习上也注意到了必修与选修相结合,但在课程体系设计思路上存在较大差异。从总体上看,国外的旅游类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架构呈发散态势,从外环向内环看,则是较大范围的不同知识融合,收敛于内核,学院只对内核进行严格控制,其余层次均赋予学生较大的自主选择权,将高等教育的统一性与职业差异性有机整合。而我国旅游类专业的课程体系架构则是一个上升的梯形。这是一个按照学科或知识的逻辑组织构筑的主干结构,它传承了传统专业的高教课程体系设计思路,体现了“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目标,目前被国内大多旅游院系采纳。在这种体系结构下,各院校旅游类专业课程设置的总体趋势是强调统一性,而对多样性重视较少。《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2000年3月21日)中指出:文化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课时比例大致为4∶6,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比例一般是50%,实习一般安排为一个学期。对于文化基础要求比较高或者对于职业技能要求比较强的专业,可以根据需要对课时比例进行适当的调整。教学计划的课程设置中应设立选修课程,其教学时数占总学时的比例应不少于10%。

能力导向型与知识导向型的课程安排比较

旅游类专业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决定着旅游类专业的发展方向,同时也关系到对旅游类职业教育性质的认识。但旅游类专业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究竟是应该重学术性、理论性,还是重应用性和职业性?众所周知,旅游学是一门文理工兼而有之的综合性的边缘学科。按照学科分类来看,它当介乎理论科学和应用科学之间;从传授或学习知识的角度讲,当是理论科学与应用科学并重;再从中、高职旅游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工作性质看,从事实际工作者居多,多从事基层服务和基层管理。旅游学科的这种特殊性,就注定了旅游类职业教育课程指导思想应把握的基本原则,当是学术性、理论性和应用性并重,而不能因为旅游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实际工作者居多,就过分强调其应用性,而轻视、甚至忽略学术性和理论性。当然,也要防止重理论而轻实际,重学术而轻应用。康奈尔酒店学院将不同类型的课程划分为不同的类别,每一类别又对应着不同的工作能力,在每一类别之下延伸出若干门课程,核心课程与饭店选修课程的类别划分基本相同,每一类别的饭店选修课包含更多的课程,限定选修课和任选课没有具体的课程限制。通过表2,可以清晰地看到康奈尔酒店学院是以工作素养为导向设计课程,从而将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有机结合。我国的课程安排是按知识体系进行组合设计的,更多考虑的是学生要掌握什么样的知识,而对旅游业需要什么样的能力重视不够,所以在课程安排的系统性和突显专业特色方面有一定欠缺。如扬州某旅游专业的课程安排,在五大类知识构成中,有四类可以说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通用课程。进一步说,国内的专业教学还存在较为明显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康奈尔酒店学院围绕着培养学生九方面能力开设了很多的专业课程,在专业课程学习中,一方面给学生灵活的选择权,另一方面又通过学分控制保证核心课程内容的学习。与之相对应,国内院校课程的总数偏少,公共课程所占的学分偏高,学生自主选课的权利有待进一步提高。从课程内容上来看,康奈尔酒店学院饭店管理专业的教育已不再局限于酒店的房务管理、餐饮管理等传统课程,而是以此为依托,按照市场需求进行了有效扩展。比较典型的是将酒店与房地产进行有机融合,开设了诸如房地产管理、房地产金融与投资等多门此类课程。从教学侧重点上来看,康奈尔大学非常重视饭店管理中关于硬件知识的讲授,他们开设饭店设备操作、设备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设备管理、饭店设计等21门和硬件相关课程,并在核心课程中体现。但国内大多数院校把饭店管理专业划归为文科专业,讲授关于服务层面的软件知识,其中较多课程随着社会发展已经变为显性的知识,课堂教学的必要性已经逐渐弱化。扬州某学校旅游专业在课程知识体系的架构中虽然涵盖了酒店设施管理类知识,但其重要性未得到应有的重视。#p#分页标题#e#

外国文学课程论文范文第3篇

马克思说:“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神话是人类创造的第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神话作为一种文化,具有一定的普遍的共性,但不同地域的民族产生的神话具有各自的个性。

希腊和中国两大文明古国都保存了大量的神话故事,这些神话故事记载了各自先民们的实践中足迹。希腊神话和中国神话在内容上有相似的始祖神话和英雄故事等内容,两者分别代表了东西方的文化。通过对古希腊的神话和中国古代神话的比较,可以看出它们既有相同的地方,也各有各的特点。我们可以从两者的区别中看到两个文明大国璀璨的古文化精髓。

(一) “神”的形象不同

古希腊神话的最大特点就是神人“同形同性”。①意大利思想家维柯说:“不是神创造了人,而是人以自己为模式创造了神。”因此,古希腊人也是按照人的形象来创造他们的’神”。希腊神话中的神具有人的形态、性格、情感等特征,使得诸神形象非常接近于人。希腊人认为,“神是最美的人”,都拥有漂亮的外表,比如宙斯就拥有漂亮的外表,这也说明了神实际上是人之美质的集中体现者。②希腊神话不仅记载了神的“人神同体”,而且神也具有七情六欲。希腊神话中,无论男神、女神关于恋爱故事的特别多,即人神互通血缘。例如宙斯与女神生子或是爱上普通女子;太阳神阿波罗爱上了达夫妮。因此他们也有人的痼疾,比如说嫉妒心,赫拉、雅典娜、阿弗洛狄特为争夺“最美的女神”的赞誉而彼此使尽心计。

然而,中国古代神话大多则是把神描绘成“同体”。①天神伏羲是人首蛇身,太阳神炎帝是牛头人身,他们或是动物的化身,或是感应天象而生,他们往往是神秘的,以一种图腾的形式存在,是先民们在愚昧状态中对自然的敬畏、取悦的反映。②中国古代的神一般不会有人所谓的“心性”,他们是高高在上、正襟危坐、严肃刚正的,对于他们是一种污蔑和亵渎。

(二)“神”的体系不同

古希腊神话有一个完整的神的系统。①神的体系以家庭为单位组建,诸神基本有一个繁衍的家族体系。例如众神之首宙斯与天后赫拉结为夫妻,其儿子阿瑞斯为战神。②希腊神话里的神有“新”、“老”之分。希腊神话中的神是一代一代繁衍下来的,形成了具体的诸神谱系。在希腊神话里,新神和老神之间的斗争便不可避免。在宙斯拯救兄弟以后,新辈神取代了老辈神,这就是一种接替和繁衍。这是人们主体意识逐渐形成的体现,也是人类发展历程中新事物不断产生,旧事物不断灭亡的规律的反映。

中国古代神话则没有脉络清楚的系统。 ①中国古代神话一般是以社会为单位,众神与主神之主要是一种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大多不存在亲属关系。②中国古代神话的神是永恒的,不可战胜的。因此,自古以来,神都被当成祖先来膜拜。

(三)女神形象差别

古希腊神话与中国古代神话中都有涉及女神的形象,但两相比较差别可见一斑。①从女神数量来看,古希腊先祖们依靠丰富的想象力,塑造了一系列女神形象,如大地之母盖亚、天后赫拉、爱与美之神阿佛洛狄忒、智慧之神雅典娜、月神阿耳忒弥斯等等,女神数量之大。相比之下,中国古代神话中女神数量要少得多,关于女神的故事也仅有女娲造人、精卫填海、嫦娥奔月等为数不多的一些。②从女神命运与个性来看,古希腊女神的个性充满人的七情六欲,她们有博爱,也有自私、嫉妒的心理,形象饱满。如赫拉、雅典娜、阿佛洛狄忒费劲心思争夺“金苹果”的故事。表现女神们嫉妒心极强,追求自我满足,仇视敌人。但也正因为这样,使得她们更接近于人的形象。相比之下,中国古代神话中女神大多为劳动女性,个性醇厚,与普通大众一样劳作,肩负创造人类,为人造福的重任。③从女性权威来看,古希腊神话女神不是最高权威的所在。首先,普罗米修斯是希腊神话中人类的始祖。其次,纵然古希腊女神的数量占了其神数量的近一半之多,但最高权威仍是宙斯,也无人能挑战宙斯。古希腊是一个男权社会,男人是社会的中心,先民们创造神话时,也充分将权利赋予男性。从古希腊奥运会我们可以看到,女子的地位是非常低下的,她们甚至于男性的附属品。而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最高权威的掌握却在女性,比如女娲。在中国古代神话起源时,母系社会尚存,人类对女性是崇拜和尊敬。因此,在古代先民的意识里,女性拥有创造人类、造福人类的贡献。

(四)神的精神内涵不同

古希腊神话中的诸神充满了强烈的人性主义倾向,表现出强烈的人本主义色彩。希腊神话故事中往往从人的需要出发,它注意的是人的利益和进步,它在探索世界的同时也探索人。在希腊文明的观念中,人和世界都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反映,神的存在是为了人,人是目的,而神是手段,希腊神话的多人信仰没有导致人听命于神、人的命运完全由神来决定,而是一种权利和义务的交换。这是因为在古希腊人的意识中几乎不存在什么绝对权威,他们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去求知、去创造,他们充分相信自己。

相反,中国神话宣传的神灵则高高在上,认为神具有神圣不可侵犯性。具有人类所没有的超自然能力;神与人之间的界限根本无法逾越,即人类必须绝对地敬畏神、崇拜神和服从神,不可对其有任何冒犯之处。如从《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大闹天宫最后的结局可以看出,神永远是不可战胜、不可挑战的。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五)“神”的现实意义不同

希腊神话故事具有强烈的“世俗性”。希腊诸神和人一样,有喜怒哀乐,也有人的七情六欲等需要,有正直勇敢的,也有奸诈狡猾的。因此,希腊诸神具有强烈的世俗性特征。比如希腊诸神的“”现象,大地女神盖亚与其子乌拉诺斯的“天地相交”,而后乌拉诺斯在盖亚的教唆下了父亲乌拉诺斯,之后又与自己的妹妹瑞娅结婚,此中关系极为复杂。古代希腊神话,神具有人的特征,被人格化,既有好的一面,又有复杂,阴暗的一面。

中国神话的“道德性”,中国神话中的“神”往往是“德”的化身。他们承担着维护宇宙秩序的崇高责任,成为社会道德的楷模,是人们追求的最高道德标准。诸神们的种种行为动机不是为了满足个人私欲,而是为了民族集体利益:大禹在治水过程中三过家门而不入、“神农尝百草”。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天神们不看重对个人情感的追求,他们大多善于控制情感,控制欲望,与希腊诸神的“”形成强烈的反差。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中国神话里的神都是以道德最为最高标准,而不是仅仅满足自己的需要。中国的神话,基本都是理性人格,体现了一种社会的伦理道德,也许在某种程度上时儒家道德思想的一种反映和暗示。

作为东西方的两大文明古国,中国和希腊都曾有过丰富的神话传说,作为东西方两个民族的文化瑰宝,在后世仍然具有巨大的文学魅力,其各自不同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两种民族文化及其特征的形成,同时也启发了后世的文学创作,成为世界文学艺术的宝库和源泉。

参考书目:

[1]郑克鲁,黄宝生,陈建华,蒋成勇《外国文学史》(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06

[2]斯威布[德] 《古希腊神话与传说》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06

外国文学课程论文范文第4篇

我国大多数的高等院校的新闻专业都会开设外国文学课程,而且很多高校是将其作为新闻专业的一项基础课程,追根溯源,与我国高校中的新闻专业大多是从文学院(系)中分出来的不无关系,所以在课程的设置上许多课程与文学系有很多关系。这是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一方面则是由于新闻专业的大学生应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以及较为开阔的思路和视野,外国文学课的开设对于提高新闻专业学生的文化素养,锻炼其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拓宽其知识视野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当前高校新闻专业的外国文学课程教育并不都是尽如人意,其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教学者和研究者认真思考并研究,以期找到一条适合高校新闻专业外国文学课程教学的大路。

一、解读我国高校新闻专业的外国文学课程

近些年来,我国新闻教育专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各所院校不论大小不提高低都在省力新闻方便的学院,开设新闻相关的专业。而这些新近成立的新闻专业大多是其实是在原有的中文专业的基础上设立的,新闻专业的教师也是多由中文专业的教师兼任,新闻专业课程的设置上更是“中文”味儿十足,大有“新瓶装旧酒”的意思,这些新闻专业的大学生更多的接受的是文学的理念与思维方式,并不具备一名真正的新闻专业的大学生所应具备的专业素养。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思想体系并不能沿袭中文的固有模式,而应在新闻学专业的前提下,思考如何进行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二、我国高校新闻专业外国文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高校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推进,我国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工作取得的很大的成绩,对于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还是存在需要完善的地方,就像上文所指出的,外国文学的课程体系设置、教学内容选择以及教学方法的使用等方面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这些方面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传统的教育模式对外国文学教学的影响没有消除,还仍是进行思想阐释的方法;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内容选取问题仍未解决,如何选取教学内容才是最优选择并未达成共识;教学方法仍是传统、单一的你讲我听,你写我记。最重要的一点是,没有把外国文学课程的讲授与新闻学专业有机联系到一起。没有意识到是新闻学专业下的外国文学课程,不是其他什么专业的外国文学课程。所以面对这些问题,如何尽心改革,如何优化外国文学课程工作,是每一位新闻专业中教授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师必须要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在认真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改革。发挥外国文学课程在新闻专业应有的作用。 http://

三、我国新闻专业外国文学课程改革思路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评判力,强调外国文学教学的实践性

多数高校的新闻专业中,外国文学课程的开设都是在学生有了一定的新闻学和文学美学的专业理论基础之上再行安排教学,此时的新闻学专业学生有了一定的专业基础,但是还不具备较为成熟深刻的洞察力和评判力,他们需要更多的实践将从书本上学到的文学鉴赏评判方法新闻报道方法在实际中去应用。外国文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这个既是优点又存在不足的特点,其优点自不用多说,学生应掌握一定的文学评论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不足在于纸上得来终觉浅,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根据这一特点,在讲授外国文学课程时,可以拿出部分作品让学生提前进行自我阅读,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在课堂上表述对于作品的观点看法,剖析作品中的深刻道理,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作者和作品。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给予适时的点播,让学生从被动听课转化为主动说课,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相探讨不仅会加深学生对于外国文学作品的理解,而且对于学生所学的新闻评论方法和理论掌握程度的一个检验,通过这种亲身实践,也使学生懂得了如何运用新闻学相关方法去鉴赏文学作品评判文学现象。

(二)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应注重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塑造

新闻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要从事与新闻相关的工作,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被人们称之为“无冕之王”,这个群体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深入各种环境获取最真实的资料,可以说他们是最了解事件真相的人。也可以说,新闻工作者,要凭着良心工作。所以要从事这份工作的新闻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更重要的是要对社会有一份责任感,对待事物有一份正义感。这通常也被人们称为人道精神。外国文学很重要的内涵就在于其中蕴含的人道精神。新闻学专业的大学生从其年龄来看,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从其专业而言,选择了这个专业,也就选择了一种正义、真实,选择了人道主义关怀。结合这两点,对于身处新闻专业下的外国文学课程,必须把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弘扬人道主义精神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

(三)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课堂教学作为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应给予肯定,除了使用这种最基本的方法之外,高校外国文学课程教师应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对外国文学课程的兴趣。比如可以鼓励学生通过话剧的形式展示他们对于某一部文学作品的理解,成立外国文学讨论小组等。对于那些对于本课程有浓厚的学习兴趣的学生,应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论指导,将相关的作品推荐给他们,并帮助他们深入探讨作品中的问题,在这方面教师的水平对学生的指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关系着研究的方向和思路。

(四)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大学科化

文学作品的创作并不是闭门造成的过程,外国文学课程教授的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外国优秀文学作品,作家创造一部能够经得住时间考研的作品,在其作品中一定有着深刻的时代印记,反映当时社会的人情冷暖,世俗风貌,科技发展等等等等。换言之,外国文学作为一门课程,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历史、哲学、宗教以及自然科学等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谓的外国文学课程大学科化,就是指不局限于这门课程这个小圈子中,丰富这门课程的内容,增加这门课程的知识含量,这样,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外国文学课程这一门专业时,同时还增加了相应的其他学科的知识,无形之中就在提高着新闻学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在穿插其他相关知识的同时,要让学生认识到可以从这些方面分析一部文学作品,如果没有相应的知识储备,这种分析评论也就苍白无力。这也从另一方面指出了很重要的一点,作为新闻专业的学生,要具备很强的学习能力,要不断学习,不断从不从地方学习比别人更多的东西。

外国文学课程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应用型;国际汉语教育;课程体系;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J6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4-0318-02

目前,我国已在96个国家和地区建设了322所孔子学院和369个孔子课堂,有100多个国家超过2500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与之相适应的,国内从最初的4所高校到目前300多所院校开设了对外汉语专业,培养专门的对外汉语教学人才。2005年以前,开设对外汉语专业的院校主要集中在国内重点的综合性、师范类和外语类大学。其突出特点是中文及外语专业基础雄厚。2005年以后,新开设的对外汉语专业或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主要集中在普通院校。其特点是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多元化。2012年教育部新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中,对外汉语专业正式更名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汉语国际教育/对外汉语本科专业旨在培养教外国人第二语言的师资,教学对象主要是本国学生。

目前,教育部将做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职业教育类型转变的工作。据相关统计,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共1200所左右。鲁昕表示,将有50%的学校要淡化学科、强化专业,按照企业的需要和岗位来对接。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何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地方经济服务,成为首要目标;而如何处理好基础理论与应用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处理好必修主干课程与灵活方向课程、选修课程之间的关系,成为改革的首要环节

一、整合资源,优化课程结构

“汉语国际教育”作为哈尔滨地区的地方性高校新办专业在本科建设之时,要结合黑龙江省社会发展需求,设计打造跨文化交流人才。以哈尔滨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为例,通过课程体系设置来实现培养语言能力较高,知识素养过硬,应用能力强,适应社会岗位需求的人才,达到适应快,专业技能强,就业弹性大的目标。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和文化建设需求。

哈尔滨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结构为“平台+模块”,即由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学科专业课程平台、教师教育课程平台以及实践课程平台构成。通识教育课程平台由必修课程模块和选修课程模块构成。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自然科学类课程和艺术类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平台由学科平台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和专业方向课程模块构成。包括汉英双语与技能方向、文化与中华才艺方向;教师教育课程平台由基础理论课程模块、教学能力课程模块、学科教育课程模块和教育实践课程模块构成;实践课程平台由基础性实践课程模块、提高性实践课程模块和素质拓展实践课程模块构成。结合哈尔滨学院优势学科资源,继续发挥老牌师资专业的优势,同时,在课程设置中加大了专业应用型课程比重,重技能实训,强化实习基地建设,追求实习实训方式的多样化。

二、克服理论与实践的矛盾,实现最大限度的优化

从目前对外汉语专业课程结构体系研究来看,汉语理论知识、语言学知识、教育学知识、文化学知识是必备的,张德鑫(2006)认为,精通汉语是对外汉语教师的“内功”;了解乃至熟悉第二语言教学理论与教学法流派,至少掌握一门外语,具有文化修养并至少熟悉那门外语的所属文化,拥有一定的电脑技能,是对外汉语教师的“外功”。也有四、五大模块说:四大模块即:语言模块(汉语、外语)、文化模块(知识性文化、交际文化)、文学模块(古今中外)和教法和教研模块。五大模块即:语言类、文学类、文化类、教法及教研类、通修及其他特色课程。不论如何划分,最终都致力于培养既具有汉语言文学的文化专业功底,又要具有专业水准的外语水平的人才。但在实际教学管理和课程设置中有效处理好汉语与外语、语言与文化的比例关系,至为关键。

哈尔滨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将五大模块通过课程平台构建起来。在素质拓展实践课程模块实现共性与个性的结合,学生根据个性需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实践课程进行训练拓展。在学时与学分上确保各部分比例达到优化。其中语言模块专业平台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确保学生具备较为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方向课程方面最大限度地体现应用特色和技能特色,并结合学校优势办学资源,适当融入中文、文秘、英语和旅游专业的成熟精品专业特色课程。处理好语言技能类课程和文化知识类课程的比重,使专业特点突出,摆脱以往对外汉语专业学生中文基础不如中文系学生专业,外语基础不如外语系学生专业扎实的局面。

(一)根据国家规定及参考行业研讨成果来设置主干课程

按照教育部对对外汉语专业规定,在课程中涵盖中国文学、比较文学、英语语言文学、中西比较文化等课程。在全国对外汉语教学专业建设研讨会(2003)上,35所院校认为该专业主干课程主要应有12门。2013年在北京召开全国对外汉语教学专业建设研讨会, “新形势下汉语国际教育/对外汉语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与教材建设”成为重要议题。根据国家规定及参考行业内研讨成果,设立专业核心课程。

(二)合理分配课时/学分

在进行课时设置时,充分论证协调分配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学分。处理好语言技能类课程与文化知识类课程的课时/学分分配;协调处理好必修课与选修课的课时比例;汉语课程与外语课程的课时比例;传统课程与特色课程的课时学分/比例。

(三)根据学校学科特点设置灵活特色课程

地方性本科院校在办学资源和教学设施上是弱项,因此在办学中要取得亮点就要发挥学科优势,将学校已有的办学资源灵活运用到新办专业中,夯实专业实力,发挥专业特色。哈尔滨学院艺术类专业、体育类专业、中文类专业、外语类专业开办较早,积累了丰富的办学资源和师资,教师功底相对深厚,课程建设成熟。在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打破专业壁垒,实现师资共享,开设特色课程,增强专业师资活力。在跨文化交流、语言学学科、中西方文化、中外古今文学等方面实现共享。使剪纸艺术、中国武术、民歌戏曲等文化特色课程极具张力。实现了突出办学优势,拓展了专业技能。

三、构建动态实践教学模式

实践性教学环节一般为期8周左右,在第7学期进行。师范类专业实践性环节主要指教育实习和毕业论文。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科特点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单一的教育实习和论文写作远不能达到实践教学的要求。其特殊性在于学生不仅要在母语与第二语言之间进行技能的转换和训练,同时也要实现对未来教学对象的研究与教学实践。目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与中文师范类学生相比,实践性教育环节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同步。因此,实践教学在形式上、内容上以及深度上都要进行拓展,以此满足需要。着力构建动态实践教学模式,将其学分为三个层面,即基础性实践课程模块、提高性实践课程模块、素质拓展实践课程模块。基础性实践课程模块包含中华才艺训练、专业技能实训、教育见习、学年论文;提高性实践课程模块包括教育调查、教育实习、毕业论文;素质拓展实践课程模块包括社会调查与公益劳动、读书、职业资格与技能培训、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等方面供学生自主选择。素质拓展实践课程模块贯穿在1-8学期,不间断地动态完成。实践教学环节贯穿到课堂上、课余活动中、技能专项训练中、活动竞赛中确保实践效果的可持续性,使各个课程模块有机的衔接,使知识、技能互促互进,融会贯通。

(一)将对外汉语教师职业技能培训内容融入到实践教学环节中

通过对近几年汉语教师培训课程的研究与分析,发现汉语教师及志愿者在从事对外汉语教学之前经过的培训课程主要包括:对外汉语教学理论,汉语本体知识,课堂教学的理论与方法,汉语测试,对外汉语教材的使用与编写几大方面。汉语教师及志愿者的选拔范围多在中文及外语专业,培训的目的是确保教师及志愿者较快地进入角色,完成教学任务。为了避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水土不服”的现象,在学生实践教学环节中,分层次、分步骤地将汉语教师职业培训内容融入到各个教学模块中。以此来解决毕业生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方法缺乏实践检验,教学环节生疏等问题。使学生适应快,技巧多,能力强,经验足。

(二)通过相关课程的有效衔接和拓展,突显技能训练效果

外国学生学习汉语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尤其是母语为屈折语国家地区的“非汉字文化圈”的学生,汉字教学问题尤为突出。在初学阶段,听说能力与读写能力不协调,有时甚至成为学习障碍。这可能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将会遇到的普遍困难,针对这些教学难题,以汉字课程为例,在开设的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中将说文解字课程和汉字文化课程进行有效的衔接,在课堂上适当实现参与性教育实践,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两个课程分别安排在5、6学期,既做到连续性,又具有关联性,一方面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增加汉语专业知识,另一方面,率先将汉字教学理念融入到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有助于增加外国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进而通过汉字教学实现文化教学。

(三)通过课余活动比赛,实现实践训练的拓展

以外语沙龙、教学设计比赛、演讲比赛、职业技能观摩等活动为载体,实现实践训练的拓展。

参考文献:

[1]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施正宇.论汉字能力,世界汉语教学,1999.

[3]张映光.论国内对外汉语教师专业师资型人才的培养[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

[4]张德鑫. 对外汉语教师素质与培训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6.

作者简介:

外国文学课程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课程与教学论 本土化

中图分类号:G467 文献标识码:A

1课程与教学论的本土化

1.1本土化和课程与教学论

本土化是指外来文化与本土原有文化相互碰撞、沟通、融合并形成新的本土文化的变化发展过程。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这是与本土课程与教学论既相联又相区别的概念,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和本土课程与教学论是指课程与教学论发展的两种状况和两种过程。由于中国现代课程与教学论主要是在移植西方近现代课程与教学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几乎是西方近现代课程与教学论的翻版,所以,这里所谈论的本土课程与教学论主要是指中国传统课程与教学论。

1.2中国传统课程与教学论及其特色

传统课程与教学论是指在教育实践历史基础上形成的、经历代流传的教学思想体系。现代课程与教学论是指以传统课程与教学论体系为基础的、在现代课程与教学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与教学思想体系。

2课程与教学论为何要本土化

(1)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是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客观需要。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要进一步深化发展并取得良好成效,迫切需要符合我国文化传统和基础教育实际的、能够指导课程与教学实践的理论即本土化的课程与教学理论。

(2)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是应对国际化课程与教学论思想挑战的需要,国际化绝不等于全面外化(全盘西化),而是要体现民族化和平等。在引进外国教育理论的过程中,常存在以下问题:

P全盘照搬,不顾实际。翻开我国出版的各种课程与教学论书籍,内容里充斥着国外的教育理论与学说。不分“土壤”、“气候”的移植,难免有“南橘北枳”、“食洋不化”之虞。

Q削足适履,失去自我。把本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纳入西方课程教学思想的体系中,好像只有这样才成为真问题的研究,才显得有真水平,才是真科学。这种做法就使我们的课程与教学论完全失却了本国文化根脉、丧失了自身特色。

3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建构的内容

3.1本国传统课程与教学论的现代适切性创造性改造

中国传统课程与教学论不仅源远流长、内容丰富,而且有许多是反映了课程教学活动规律、经过历史和实践双重检验的、优秀的、至今仍具有实践指导和理论借鉴价值的东西。

3.2本国课程与教学实践经验

20 世纪以来,我国在引进外国各种课程与教学论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中国课程与教学实际进行了多次改革实验,积累了丰富的课程与教学实践经验,涌现出多种课程与教学思想。

3.3国外课程与教学理论的本土适切性改造与转化

近代以来,我国引进了大量国外课程与教学理论,应当说,这些外来课程与教学理论的引入对中国课程与教学论和实践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引进国外的课程与教学论,必须避免曾经出现过的偏差,需要对其进行语境和文脉的分析与追溯,寻求适应和切合中国文化根脉和教育实践的契合点,并且进行话语和范式的改造与转换,使其真正中国化而成为本土化的课程与教学论。

3.4本国课程与教学理论体系与研究范式的建构

长期以来,在教学与课程的关系上,我国秉持以“教学”而非“课程”为主导的话语体系;在“教”与“学”的关系上,着眼于“学”而非“教”;在“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上,不是从纯粹“理念”或“概念”(范畴)出发,而是从实践“问题”或“实用”出发。

这种以解决课程与教学实践问题、指导学生学习为目的的n程与教学论与建立在思辨、实验和逻辑理性、哲学范畴之上的课程与教学论完全不同,正是我们所急需的。本土化课程与教学论建设,应当而且必须植根于本国文化教育传统的根基,实现理论体系、话语方式和研究范式的转换。

4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的策略

4.1继承与创造性转化传统课程与教学论思想

传统课程与教学论思想的继承和创造性转化,必须首先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所谓继承就是对传统课程与教学论思想的精华进行选择、吸收、利用,将其创造性地转化成现代课程与教学论的有机构成部分,使课程与教学论体现出鲜明的本土民族特色。

4.2借鉴与创造性转化国外课程与教学论思想

所谓“借鉴”,包含两层意思:借鉴发达国家在课程改革过程中的成功做法;借鉴发达国家现行课程与教学论的合理成分。前者可以使我们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实践及其理论建构少走弯路;后者则可为优化我们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方案和理论建设提供参考。

4.3积极开展课程与教学实验并对其经验进行理论概括与提升

课程与教学论的本土化建设,是从实践问题出发还是从理论范畴出发,这是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必须正视的取向和转向的问题,即能否建立起具有传统文化根脉的、本民族的课程与教学论话语体系,并由此介入当下课程与教学生活,从而发挥其无可替代的指导功能,是当代课程与教学论建设工程中不容回避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易森林,欧阳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问题反思[J].现代教育科学,2005(5).

[2] 王策三,王荣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1-3.

[3] 张培青.中外教育比较史纲(古代卷)[M].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348.

外国文学课程论文范文第7篇

外交学与国际政治专业属于涉外专业,本专业旨在培养能够清楚认识世界、看清国际形势、与国外世界沟通、交流的人才。该专业培养的目的应该是既注重专业知识的培养又注重英语能力的提高。在这样的双重目标要求之下,外交学与国际政治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必然性就日益突出。必须要充分、清楚地认识到外交学与国际政治专业双语教学的目标才能够为今后的教学实践起到指导作用。本专业双语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生用英语理解和表达专业理论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用英文查阅资料、思考问题的习惯,促使学生与当今国际前沿学术理论接轨,树立学生们的国际意识,提高国际交往能力,拓展视野,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优势。因此,外交学与国际政治专业的双语教学仍需以专业知识的讲授与提高为核心和重点。

2.国际政治与外交学专业双语教学的实施及相关问题探讨

2.1授课对象初步了解及开展年级的确定

准备开展双语教学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在开设双语课程之前,必须对授课的对象进行一个初步的了解。问卷调查中的第3题旨在调查学生们目前的英语水平。在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09-2012级的四个年级的学生中,分别作了如下的回答:2012级国际政治与外交学专业的学生(73人),全都未考过国家英语四级。2011级国际政治与外交学专业的学生(53人),其中有41人通过了国家英语四级的考试,6人通过国家英语六级的考试,5人还未通过任何英语语言能力测试。2010级级国际政治与外交学专业的学生(79人),24人通过了国家英语四级的测试;10人通过了国家专业英语四级的考试;45人通过了国家英语六级的测试。2009级外交学专业的同学(25人)中,20人通过了国家英语六级的测试;4人通过了国家专业英语四级的测试;1人通过了国家英语四级的测试。第2题对于是否能够适应学院开设的双语课程,参与测试的一共230人,66人选择了一直适应;155人选择开始不适应,慢慢适应;8人选择一直不适应。第5题:你认为哪个年级开展双语教学比较适合?实际回收的228份问卷中,45人选择了在一年级开设;103人选择在二年级开设;66人选择在三年级开展双语教学;4人选择在四年级开展;4人选择在一、二、三、四年级均可以开展;2人选择在二、三、四年级均可以开展;2人选择在一、二、三年级均可以开展;1人选择在二、三年级均可以开展;1人选择在三、四年级均可以开展。综合2、3、5题看来,绝大部分的大一学生的英语水平仅仅停留在高中阶段,未通过任何考试,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较差。这说明如果在大一阶段开展双语课程,无疑对于学生们来说是一个负担,对于教师来说,也不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在大一就开设双语教学不切实际。大二本专业的同学中,绝大部分通过了四、六级的考试,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但基础并不是很强,所以开设课程时,在中英文的比例上需要有所调整。从问卷调查的反馈来看,大三的英语水平普遍比大二要更好一些,因此,大三也可以作为开设双语课程的最佳年级,而且在中英文的比例上可尽量减少中文的比例,提高英文的比例。大四年级虽然全专业的同学都通过了国家英语四级的测试,还有部分同学参加了IELTS、TOEFL,甚至是GRE的考试,但是由于大四学生忙于找工作、考研复习、出国备课等实际压力,他们的任务加重,因此不适宜在此年级开设双语课程。双语教学从性质上来讲,是专业教学并非是语言教学。如果在课堂上,学生们常常对某句话或某个段落理解不透,询问原句意思甚至是语法要点,而非对专业问题展开思考与活动,那就本末倒置,无法实现双语教学的真正意义了。因此,在实施双语教学的时候,就要根据开课年级的英语水平,适当调整中英文比例,使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不至于太难,教师也应该一再强调专业课双语教学的目的。总的看来,开设双语教学最好的年级是在大二和大三。

2.2开设课程的选择

在初步对双语教学的授课对象有了解,确定了开设双语教学的最佳年级段之后,接下来要做的是选择双语教学的应用课程。问卷中第6题为:你认为如果开设双语课程,开设哪些课程较为合适?此题为多选题。实际回收的228份试卷中,92人选择专业基础课,如国际关系理论、国际政治概论、政治学原理等课程适合开设双语教学;51人选择跨学科课程,如政治社会学、政治心理学、地缘政治学等课程;50人选择历史类课程,如西方政治思想史、中国近现代外交史、欧洲史等;66人选择新兴前沿课程,如非传统安全与全球治理;48人选择通识课程,如哲学、社会学、美学概论、伦理学等;141人选择了实用性课程,如外交技能、外事礼仪、外事文书写作等课程(见表1)。在这个问题上,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学生选择了如外交技能、外事礼仪、外事文书写作等实用性课程采取双语教学的模式。接下来便是专业基础课,如国际关系理论、国际政治概论、政治学原理等课程开设双语教学;选择在通识课程开设双语教学的学生人数为最少。从教学实践上来看,也并不是每一门课程都适合于双语教学的。结合学生们的回答以及对专业的了解和双语教学实践的操作,在外交学与国际政治专业上,适合双语教学的课程大致有以下三类:(1)实用性课程:这一类课程因实用性、操作性强而深受学生们的喜欢。例如外交学与国际政治专业的外交技能、外事礼仪、外事文书写作、外交决策分析、外事翻译等课程。这类课程的讲解中较少涉及到理论,注重的是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课堂内容贴近于现实,不显枯燥。在课堂中教师也可以较多的加入自学、讨论、练习、场景模拟等环节,提高学生们的课堂参与度,增强课程的吸引力。(2)学科中的基础课程:就国际政治与外交学专业的基础课程而言,比如国际关系理论、国际政治概论、政治学基础,美国外交政策等课程;基础性学科都是必修课,为学生打好专业知识基础的课程。大部分外交学与国际政治专业的理论都是从欧美发源起来的,目前学术界也仍然以欧美的理论为主的。在专业基础课开展双语教学对教师查找资料、提供资料、以及对理论的讲解有很好的基础,同时也对教学材料中英文的转换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因为大部分经典的理论,中、英文的阐述都非常成熟。基础课程可作为双语教学的入门课程,先以普及知识为主,带学生们走入国际视野。(3)交叉学科:以政治学为例,比如政治社会学、政治心理学、地缘政治学、国际政治经济学等课程的学习也是目前大学教育的一个趋势之一,这类课程往往横跨两个甚至是三个专业,可以快速拓展学生们的视野,在不同的学科中转换思维,兼容并包。相对于专业课来说,这类课程内容的讲解不需要很深入、很专业,重视的是多学科的交叉与互补。交叉类学科的课程大多属于较为新兴的课程,研究成果新颖、独特,就内容来说本身也能吸引同学们的兴趣,在起点上就占了优势;(4)新兴学科:学科专业里目前有许多新兴学科,很多学科在欧美都是近十几年或近几年才作为专业或课程设立起来的。由于这些课程是国外研究的热门,网上有许多第一手的资料,可以直接运用到课堂里。在国际政治与外交学专业的新兴学科就有全球治理、非传统安全研究等课程。这些课程与实际接轨,大多可以在现实的国际政治新闻或事件中找到相对应的案例,能够增加课程的吸引力,并能够加强学生们理论运用的能力。开设这些学科的目的是及时把本学科的最新、最前沿的知识介绍给大家,使学生在本专业的学术领域上尽可能的与国际接轨。新兴前沿课程的授课对象应多为大三学生,因为大三同学的英语和专业知识都有一定的基础。但是,也有一些课程不适宜开展双语教学,或者说是就学生和老师而言,开设双语教学的难度较大。比如问卷调查中提到的,同时也是较少学生选的课程,如历史类课程与通识课程。此类课程涉及的信息量大,内容较为抽象、难懂,对事件的描述和理解要相当清楚和精准才能够达到教学目标。

2.3双语课程中英文比例与授课形式

关于开设双语课程,中英文比例的选择,228人中,38人选择了全英文授课;126人选择了70%的英文;61人选择了50%的英文;3人选择50%以下的英文。目前,学术界关于双语课程中,中英文的比例问题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这给了我们授课老师的充分自由。根据长时间的教学观察和教学实践,笔者认为,针对低年级学生开展的双语课程中英文的比例可以是各占50%。另一方面,对于高年级的同学们来说,英语水平逐步提高,专业知识也越来越丰富,于是双语课程中的中英文比例可以上调至70%以上直至全英文授课。从学生们的回答来看,也基本符合这一原则。71%的同学希望中英文的比例为70%以上,在遇到难点、重点时,适当用中文解释。仅有1%的同学希望双语教学的中英文比例在50%以下(见表2)。非语言学科的双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讲授英语知识;最重要的目的是提高同学们的专业知识,并让同学们学习专业英语以及培养同学们用英文查阅资料、思考、辩论等能力。因此,在学生们英语水平欠佳、专业知识不太扎实的情况下,一味追求全英文授课,忽略授课对象的接受能力、接受程度以及课堂的效果,这样的做法反而会得不偿失。许多学生反映,用英文讲授专业知识,大部分时间不太能够听懂,这就会影响双语教学的主要目的。上面所提到的只是相对来说一个普遍的原则,具体授课中中英文的比例调整则需根据课程的难易程度、授课对象等因素做适当的调整。因此,双语教学更需要老师与同学们之间的沟通与磨合。笔者建议,在上完第一节课之后,与学生们沟通交流,询问学生们的意见,即时、合理的对自己课堂上中英文的比例做调整。在授课形式方面,每个老师应根据自身的情况编写教学大纲、进行教学活动与实践。问卷调查中的15题涉及了双语教学课堂形式的问题(见表3)。题目为:你认为双语课程的教学过程应侧重什么?228份问卷调查中,14人选择应以老师的讲授为主,171人选择师生之间的交流为主,40人选择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3份为无效问卷。绝大部分同学选择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为主,也就是双语教学即强调学生们对于专业知识的理解,又强调学生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因此,双语教学的课堂形式不能流于一般,不仅在语言表达上学习西方,还要在授课形式上也学习西方。可以采取分组讨论、案例研究、角色扮演、课堂辩论、课上阅读、场景模拟、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弥补传统课堂形式单一、收效不高的缺点。提高学生们的创新能力,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室在讲解课程内容上也不能够完全的照本宣科,教室仅仅在课堂上阅读书本,教材,这样会显得课程枯燥无聊。运用多媒体教学,用动画、声音、视频等辅助材料,达到教学目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4双语课程教材的选择

问卷调查的7题涉及到实用教材或参考资料的方面。228人中,在98位单选的同学中,27人选择国外原版教材;11人选择国外教学参考资料;17人选择中文教学参考资料;17人选择国内编写外文教材或讲义;26人选择原版教材+中文注释的到读本。123人多选,选择国外原版教材与国外教学参考材料都可的有14人,9人选择国外教学参考材料与原版材料加中文注释的到读本都可;12人选择中文教学参考材料与国内编写外文教材或讲义都可;16人选择国内编写外文教材或讲义与原版教材+中文注释的到读本都可;14人选择国外原版教材与国外原版教材+中文注释的到读本;9人选择国外教学参考材料与国内编写外文教材或讲义都可;4人选择国外原版教材和国内编写外文教材或讲义都可;4人选择中文教学参考资料和原版教材+中文注释的到读本都可;6人选择国外教学参考材料和中文教学参考材料都可;4人选择国外原版教材和中文教学参考材料都可;4人选择国外原版材料、中文教学参考资料、原版材料+中文注释的到读本;3人选择了国外原版教材、国外教学参考资料、中文教学参考资料、国内编写外文教材或讲义;2人选择了所有选项;5人选择了国外教学参考资料、国内编写外文教材或讲义、原版教材+中文注释到读本;10人选择了国外原版材料、国外教学参考资料、原版教材+中文注释到读本;1人选择了国外原版材料、国外教学参考资料以及中文教学参考资料;1人选择了国外原版材料、国内编写外文教材或讲义和原版教材+中文注释到读本;1人选择了国外原版材料、国外教学参考资料以及中文教学参考资料;1人选择了国外原版材料、中文教学参考资料以及国内编写外文教材或讲义;1人选择了国外教学参考资料、中文教学参考资料、国内编写外文教材或讲义;1人选择了中文教学参考资料、国内编写外文教材或讲义、原版教材+中文注释到读本。另有5份为无效问卷。多数学生选择了采用国外原版教材或原版教材+中文注释的到读本这一形式。双语教学课程的教材选用非常重要。目前很多学科,特别是理工科,大多数都有了英文原版教材,有些老师拿中文授课,也使用的是英文教材。但是对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来说,英文原版的教材相对来说比较少,而且使用英文原版教材的费用相对来说也会非常高。不过,国际政治与外交学专业有一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影印版本可以当做教材,有国际关系、世界政治、国际关系理论与争论、国际政治经济学、比较政治学读本、全球议程、美国外交政策等。这一系列都是国外原版的教材或者是书籍,对双语教学非常适用。这一个系列同时也涵盖了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包括全球历史、世界宗教等等,社会科学包括大众传媒、医学社会学、跨文化阅读、伦理学、心理学、语言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等。教材的选用要取决于授课老师对于这门学科的了解程度。一般来说可以通过网上查阅、阅读英文报刊或者学术期刊时候,里面所提到的一些书籍、查阅原文书店等方法获得。教材的选择不能拘泥于形式。

2.5双语教学考试考核方式

在关于考试试题和答题应采用那种语言一题上(见表4),228人中,21人选择了英文试题,用英文答题;98人选择了试题以英文为主,专业、生僻词汇后附中文翻译,用英文答题;69人选择试题采用中英文对照,用英文答题,若语言上有障碍则允许用中文代替;36人选择试题采用中英文对照,用中文答题。4份为无效答卷。从结果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同学赞成用英文答题,但是在试卷是否采用英文上产生了差异,大多数学生倾向在试卷上有中文的注释或者是对照,便于对题目的理解。关于双语课程的考试甚至可以超越传统方式,在课堂表现、小组讨论的贡献、创新等方面给出一定比例的分数,再综合课业论文,最后的期末考试可能仅仅占40%或者50%,这样有利于学生们平时的表现和努力,不会出现期末考试靠自己硬背得高分的情况。

3.对国际政治专业与外交学专业双语教学的建议

首先,为了增强双语教学的效果,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程,建议教师把每节课要涉及到的一些专业知识或者是生单词或者是重点关键单词列出来,发给大家,并把中文的意思加进去。这样对教学目的的实施会有很大的帮助。因为政治学里的专业词汇毕竟在日常生活中较少碰到,难度较大。另外,在课程设置上,每一节课的内容不宜过多,因为用英语来听课本来对于学生们的负担就会较重,如果内容过多,反而达不到效果,建议在上完第一节课之后跟学生适当沟通交流,调整自己的授课进度。关于教师自身的教案也要充分准备,才能够完全掌控和把握这门课程。其次,双语教学中通常会遇到学前忘后的现象,教师应在每节课讲课完毕之后留出5-10分钟对当日所讲内容进行复习,促进学生温故而知新,同时也使学生及时总结学习经验。另外可以留一些课后练习与思考问题,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锻炼、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对某一个问题深入研究,从而形成研究性学习的氛围。再次,双语教学较容易出现学生对课堂内容不感兴趣的现象,因此,教师的备课一定要充分且合理;根绝学生们的英语能力、理解能力与专业知识的能力,尽量把课堂趣味化,多与实际相结合。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也成为课堂的一部分,丰富课堂形式,使双语教学达到其目的。

4.结语

外国文学课程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英美文学课程 国际化 本土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6-0065-03

一 问题的提出

随着经济全球化、人才市场国际化的不断深入,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着巨大挑战,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成为必然趋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开展高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由此,教育国际化的各个方面的相关问题成为专家、学者和教育管理者们热烈讨论的前沿性话题。外国文学课程的国际化也在其中。作为外国文学一级学科下的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程当然也不例外。英美文学课程的国际化也变得势在必行。

除了高等教育大环境的影响,英美文学课程本身所面临的困境也是促使人们考虑课程国际化的重要原因。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特别是近年来就业市场竞争激烈的社会现实,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倾向,体现在选课上喜欢实用性强、有明确的专业性和应用性、能够帮助他们找到满意工作的课程,如经济、贸易、市场营销、外交、翻译、跨文化交际、商务英语等,而像文学这类似乎远离社会实践、偏哲思、重人文情操培养的课程普遍受到冷遇。这一现状迫使我们不得不思索英美文学课程的出路问题,而教育国际化的浪潮为此提供了一个机会。

英美文学课程究竟要不要走国际化道路?作为一个宏观的教育管理范畴的概念,大谈一门课程的国际化是否有盲目跟风的嫌疑?如何定位一门课程的国际化?英美文学如何利用教育国际化的机遇发展自身?这些是引起笔者深思的问题。作为一名传统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又在传统的教育体制下从事英美文学教学十余年的教师,笔者在最初听到英美文学课程国际化的提法时有很强的排斥心理。我更愿意相信,英美文学凭借自身的魅力可以赢得学生的热爱。但是,经过更加成熟的思考和查阅了解国内同行的相关讨论后,我发现英美文学课程国际化并非完全不可行,也不是完全没有必要。为了反映这一思想变化过程,这里先谈一下笔者认识中英美文学课程国际化不可行的原因,然后讨论它的可行之处,最后谈一谈中国英美文学课程如何兼顾本土性与国际化,以达到自身的健康、持久发展。

二 何以不可为

笔者认为的所谓不可为,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无须为,其二是不可为。无须为是因为首先从中国以及世界其他国家已有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践经验来看,英语作为教学语言是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指标,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也是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首要内容。而这两点在英美文学教学中是最基本的特征。作为英语专业的必修课,英美文学既用英语讲授专业知识,同时也是学生提高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各项语言技能的重要途径。众所周知,文学是一个民族语言的精粹,文学课上选用的文学读本更是文学宝库中的精品。因此,学生经常、广泛地阅读英美文学作品,浸润在优美的语言氛围之中,对于提高他们的英语语言感受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英美文学在这方面所具备的国际化优势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已经有所体现。经常会有其他院系的外国留学生选修、旁听英语学院的文学课,包括本科课程和研究生课程,除了个人兴趣之外还因为这门课对他们没有语言障碍。而本科毕业生中每年选择出国留学的学生中以英美文学为学科方向,或选择文学作为毕业论文选题的学生占很大比例。更令人欣喜的是,一些英美文学方向的研究生已经能够在国外学术期刊上独立发表文章。

与此同时,英美文学的专业特点和本体特征也决定了该课程内在的国际化特性。开设英美文学课程,大力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应该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手段,而不是内容,该课程的普及、推广、改革将会大大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为国际化人才培养提供助力。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除了有助于提高英语语言能力之外,英美文学课程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方面都呈现国际化特征。首先,从教学理念上讲,中国的外国文学史观(包括英美文学)可以说从最初就借鉴国外思路。王忠祥教授追溯了近百年来中国的外国文学史编写与研究的历程,指出:“就中国学界曾经流行的中外学者在西方文学史观指导下编写的外国文学史而言,早已有之。”简述之,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影响主要来自于苏联,即注重文学史中社会背景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强调文学的现实反映功能,强调文学批评中的阶级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决定论、经济决定论。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英美文学教学更多地受到西方理论思潮的影响,呈现出愈来愈突出的开放性、包容性、多元性。除了马克思主义批评之外,新批评、读者反映论、女权主义、解构主义等都成为学者、教师乐于接受的文学研究方法,英美文学的教材编写和授课也同时受到影响。例如,目前国内最为权威的两种美国文学史教材――常耀信教授的《美国文学简史》和刘海平、王守仁两位教授主编的《新编美国文学史》都是西方多种文学批评方法兼容并蓄的优秀成果,后者更是在借鉴国外新理论、新方法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加入美国文学的中国影响,体现了更为丰富的国际化特性。因此,中国的英美文学教学实际上从一开始就是与国际接轨的。我们需要加强的,反倒是对本土文学理论传统的关照,因为真正的国际化一定首先是立足于本土的。

英美文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决定该课程培养的人才具备国际化特征。依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描述,国际化人才是指“具有国际视野和通晓国际规则的人才”,能用英语“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从表面上看,英美文学既不讲授国际规则,也似乎与增强国际竞争力无直接关系,但是,由于英美文学教授的是英美两国文学的发展脉络和演进规律,展示文学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因此学生通过该课程可以充分了解英美两国的社会、文化与历史。而且,文学是以形象、生动的方式讲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成长故事,它几乎涉及人类各个阶段的文化、社会、历史、经济、政治、法律、艺术等各个方面,因此,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学生可以领略到英美等国社会文化、时代精神以及民族性格的方方面面,熟悉这些国家的文化心理、文明礼节等国际交流规则。这些或感性或理性的知识积淀,自然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的文化交流与国际往来中做到得心应手。中国很多著名的外交家都有很强的外国文学知识背景就是很好的例子。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作为人文学科的重要构成,英美文学课程强调的是通识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养,英美文学作品中传播的民主、平等、自由等思想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对于国际化人才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笔者认为英美文学课程国际化不可为的另一主要原因是,从目前所见的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讨论来看,国际化主要是宏观政策面上的课题,是国与国之间、校与校之间,至少是院系之间进行的交流、学习活动。比如,李文山给出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定义是:“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指各国或院校根据自身高等教育的特点,通过与其他国家或院校进行各种形式的合作与交流,来获取普遍的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适合自身发展的教育经验,以提高本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和促进院校可持续发展的过程。”束定芳也从国家政策的高度讨论了高等教育国际化对于大学英语课程的意义。其所指出的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面临的三个主要问题――国际化的师资、国际化的课程、国际化的学生,都需要从政策层面、通过国际交流才能得以改变。以笔者国外访学的经历来看,国外大学所谈的国际化主要也是指教师和学生方面进行的国际交流活动,特别是指外国留学生的引入。换言之,宏观层面的国际化主要体现在人员方面的“请进来,走出去”,需要有制度、政策等方面的多方位支持。从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和高校机构设置来讲,下设在院系内部的一门学科要想做到这些有一定困难。从这一层面上讲,课程国际化可实施的空间较小。

三 何以可为

以上是笔者关于英美文学课程国际化的最初想法。经过进一步思索,笔者的认识发生了一些改变。尽管从宏观政策上进行国际化改革有一定困难,英美文学课程仍然可以从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活动内部等微观角度进行国际化尝试。而且,虽然英美文学课程本身已经有诸多方面具备国际化特征,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该课程目前“教师独角戏”的尴尬现实使得很多美好的目标难以实现。继续坚持文学唯美论、固守现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路,难免会使我们陷入孤芳自赏、抱残守缺的怪圈,也会使我们失去更多的学生,甚至危及本学科的生存和发展。从这一角度讲,国际化为我们提供了一次变革的机会。我们可以借助它的东风,完善自身,扬长补短,与时俱进,使英美文学课程更具魅力,为培养国际化人才发挥更大的作用。

强调教学活动内部要素的国际接轨应该是课程国际化有别于政策面上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不同之处。在谈到外国文学课程国际化时,邹建军、陈清芳认为:“其主要目标就是让我们的外国文学课程能够走向国外,能够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学研究产生共鸣,进行有效的对话,能够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尽量接轨,在学术研究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上,能够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提并论。”笔者基本赞同这一认识。虽然他们所说的“外国文学课程”指的是面对中文系学生、用汉语讲授的包括除中国外所有其他国家的文学的课程,对于英语专业的英美文学课程,这一定义也基本适用,因为它强调的是教学内容的变革,而不是人员之间的国际交流。不过,笔者认为他们所说的“走向国外”应该明确为“借鉴西方先进的教学经验,吸纳他们的优势,以发展我们的文学教学”。毕竟“走向”的含义是把我们介绍给西方,而两位学者所强调的是“向西方看齐”,“吸收西方的优势以发展自己”,这里更多的内涵是“请进来”,而不是“走出去”。两位学者如此表述或许是为了避免“国际化”与“全盘西化”等同化的误解,强调我们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当然,外国文学课程因其设立在中文系,在进行国际化改革时更应该坚持中国的古今文学发展史作为参照系。

英美文学课程国际化的可为之处在于借鉴国外大学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编写等方面的先进做法,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在课程设置上,中国长期沿用文学史、文学选读“两课制”的做法,但由于受市场化的影响,课时大量压缩,原本一个学年的课程变成一个学期,致使很多教学内容无法完成。美国很多大学的英美文学在课程设置上则更加丰富,既有类似19世纪文学、20世纪文学、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等断代史课程,又有关于作家研究的专题课,比如莎士比亚研究、威廉・布莱克研究、梅尔维尔研究、迪金森研究等,也有按照文类、主题、批评方法等开设的课程。如果我们也能够开设不同类型的多种课程(可以选修课方式开设),文学史、文学选读课程的压力会大大减小,学生可选择的课程也更多,总体上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方法上,国外的文学课多以作品解读为主,由学生阅读作品,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课堂讨论,学生的阅读量很大。我国的文学课很多时候还是“填鸭式”,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则是被动接受。我校英语学院文学老师尝试推行的由学生做课堂汇报(presentation)和戏剧改编并表演的形式深受学生喜爱,就是因为它打破了传统授课方式的机械被动,给学生更大的参与空间,值得进一步推广。我们需要继续改进的是如何促进学生阅读作品,因为文学的精髓都蕴藏在作品当中,不读作品学文学就如同隔靴搔痒,望梅止渴,是无法真正体会文学之大美的。相比较国外的文学课而言,我们学生的阅读量实在太小了。除了读得多,国外文学课教学的另一特点是写得多。每次的阅读作业几乎都有相应的写作任务,或者是response paper(类似读后感),或者是annotated bibliography(研究笔记),或者是正式的research paper(研究论文)。在这样不断的写作过程中,不但学生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而且文学欣赏和批评能力得到很大提高,也逐渐地掌握了学术论文的写作方法。中国学生在这方面的训练是严重缺乏的,这样也影响了文学课提升学生阅读写作能力、加强批判性思维作用的充分发挥。

国内英美文学课的诸多不足当然是受社会现实的影响,如社会上盛行的物质主义和急功近利心理,这些使很多人形成“文学无用论”,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但是文学课教材编写本身也有一定责任。很多教材特别是文学史教材,在编写时表现出一种自话自说的姿态,通篇文史知识的讲述,没有文本原文的引段,也没有课后启发学生思考的题目,完全忽略了学生学习的需求。这与当下以学生为教学活动中心、强调教与学的互动、突出学生主体性的新型教学模式相差甚远。因此,我们有必要改革现有教材,与时俱进,在编写新教材时关注新时代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习惯,突出趣味性、时代性、互动性,既保持文学史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又适当增加精彩选段的引入,增加阅读推荐,用原汁原味的文学作品吸引学生进一步自主阅读。同时,课后思考题和拓展阅读推荐以及原著改编电影推荐等也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及批判思维能力,拓展文学的现实关联性。

四 立足本土,放眼国际

与20世纪90年代关于“复合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改革相比,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浪潮对于英美文学课程来讲机遇大于挑战。近十年来,已经有不少学者对一味强调复合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而忽略了对通识型和通用型英语人才的培养做法提出了质疑,指出这一做法对人文素质教育的严重削弱。相比之下,国际化强调的是教育思想的开放性,不以学科的转型为主要目标,因此,我们不必再扭曲自身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相反,国际化可以为我们提供发挥自身优势、向国外学习、完善自我的机会。

事实上,在笔者看来,国际化更多的是形式上的变革,而非对教学本体的革新。学校有无国际交往、有无国际化的师资力量、教材是否与国际接轨、学生中有无留学生或本土学生有无出国学习的机会等均属外部衡量标准。片面强调国际交流而忽略了教学本体的巩固与加强,国际化就会流于表面形式,无法实现最初目标。对于英美文学课程来讲,我们要充分利用国际化带来的与西方优秀大学进行交流学习的机会,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手段,对我们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从而获得新生力量。

与此同时,国际化切不可忘记本土性。一味采取“拿来主义”,以西方的方法取代我们所有的教学经验,也会步入歧途。笔者认为,对于英美文学而言,中国教学的本土特征有两点:一是文学史教学,二是文学教学中的道德教化和人文素质教育。近些年来关于文学史的去留问题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话题。很多学者认为,国外大学一般没有专门的文学通史课,而我们的文学史课程效果也不甚理想,所以我们可以取消文学史课程,而多开设一些文学选读课。笔者认为,文学史课程的开设符合中国教育的国情,不应该取消。与英美等国家相比,中国学生自小学起普遍存在阅读量偏低的问题,对文学作品了解甚少,更不用说系统的文学史知识。大学阶段的英美文学史课程点面结合,既全面系统地讲解英美文学的发展脉络和演进规律,又对重点作家、作品以及重要的文学现象、文学流派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因此既可以起到普及、加强文学史知识的作用,也为学生今后的独立阅读和进一步深造起到引领作用。同时,文学的成长历史总与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密切相连,所以文学史也是英语专业学生学习、了解英美等国文化历史的重要渠道,是实现通识教育的重要途径。

中国的大学教育肩负着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培养、输送人才的重要使命,因此,育人功能贯穿各学科教学。英美文学亦是如此。中国自古便有文以载道的文学观,人文精神的培养、思想品德教化也历来是中国文学教学的特色。因此,我们在编写教材、选择作家、选择作品、确定教学内容时要注意正确引导,选择积极向上、鞭挞黑暗、崇尚光明、除恶向善,宣传和平、正义、平等、宽容、友爱等积极思想的作品,在讲解中融入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正面引导的内容。这是西方国家文学课程不着重强调的方面,但却是我们应该发扬的特色,也就是笔者所讲的中国文学教学的本土性。

总之,在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地球村的今天,大学所培养的学生需要成为“立足本土、面向国际”的人才。相信通过与国外先进教学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中国英美文学课程一定会扬长补短,兼容并蓄,为培养国际化人才贡献更大的力量。

参考文献

[1]王忠祥.走向多元会通而辩证整合的外国文学史研究的金光大道[A].聂珍钊、杨建主编.外国文学课程国际化研究论文集[C].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8

[2]李文山.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历程、动因及趋势析[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61~64

[3]束定芳.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和定位――德国高校英语授课学位课程及其启示[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1):137~144

外国文学课程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翻转课堂、外国文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I106;H319

在“互联网+”的时代,外国文学因其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广泛性、复杂性和开放性,传统教学模式那种教师一言堂、灌输式的讲授方法让学生觉得课堂索然无味。要格外重视外国文学课堂教学由传统的老师讲为主向以学生讨论、辩论、鉴赏、诵读和表演为主的翻转课堂教学延伸。

一、翻转课堂理论

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催生了“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它是对基于印刷术的传统课堂教学结构与教学流程的彻底颠覆,可以为外国文学教学所借鉴。

1、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或者颠倒课堂是从英语中翻译过来的术语,也被称为“反转课堂式教学模式”。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时间,将学习的主动权从教师转交给学生。

在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师在课前制作学习任务单和慕课、微课进行课程开发;学生在家、在自由时间通过教材、微课、学习任务单和网络学习平成知识的预先学习;而课堂变成了师生和生生之间互动的场所:交流、协作、个性化指导,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作为近年来教育界关注的新兴教育理念,它将传统的学习步骤“课堂学习新知识,回家做作业”颠倒过来,形成“在家学习新知识,来到课堂上消化巩固”的新教学模式。[1]73它改变了以往教学“先教后学”的流程,采取“先学后教”,真正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这一新兴教育理念对外国文学教学具有某些启示作用。

2、理论支撑

随着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翻转课堂这一新的理念带来了教与学的深刻变革,“改变以教橹行暮鸵源授知识为目标的模式,建立以学为中心和以培养能力为目标的模式,从单纯课堂学习转变为多种学习方式。”[2]17需要强调的是,它有其深刻的理论依据:建构主义理论。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灌输知识,教师是整个教学行为的中心,是知识的传授者和教学的主导者,而学生则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2]18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的习得应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过程,并且是学习者自主发现的过程。“建构主义强调学生在习得过程中的主体性和主动性。”[3]60

二、外国文学课程特点

1、课程特点

(1)课程的丰富性

外国文学包括外国文学史和外国文学作品选读两大板块,信息量大、覆盖面广是该课程的特点。教学内容极其丰富庞杂,时间上跨越古今,包含了古希腊至当下近3 000年的文学,空间上横贯东西,地连五洲,包含中国以外的世界各国的文学。学科上交叉性强,文学和历史、政治、宗教、哲学等多种学科紧密相连。文化上存在着异域的隔离感,文化背景不同于中国,因此与学习中国文学不同,没有更多感性、直观的认识,学生对外国文学的学习和理解更为困难。

(2)课程的开放性

外国文学中有很多带争论性、开放性的问题或“热点”,如外国文学中经常涉及到的人性问题、爱情问题、个人奋斗问题、异化问题、宗教问题以及具体作品中的哈姆莱特的“疯癫”问题、高老头的“父爱”问题、娜拉的“出走”问题等等,都是在学界长期争论不休,见仁见智的学术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变化,读者对这些问题也有新的阐释,学生对此一般都很感兴趣,也有一定的个人见解。

2、教学困惑

对于教师而言,如何教好这门课,使之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如何在有限课时内帮助学生系统地把握外国文学的发展脉络,深入认识外国文学史上众多著名作家、经典作品;如何引导学生赏读外国名著,培养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能理解其社会价值,并联系社会实际知道现实生活;如何提高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的鉴赏、分析和审美能力;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创造性。如此种种一直是困扰外国文学教学工作者的难题。

3、解决办法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成为近几年教学改革的必备理念,也让外国文学教学工作者找到了新的突破口:教师可以利用反转课堂教学模式,将线上与线下、课上与课下、校内与校外、自主与合作等学习方式结合起来,有效提高了外国文学课程的学习和教学效率。

三、改革建议

1、课程设置

翻转课堂为外国文学的教学提供了新路径,为了确保学生对作品的阅读体验、实现外国文学课程的基本目标,让课堂实现翻转从而实现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放手让低年级学生多接触文学作品、构建大学阅读计划、形成终身阅读规划,引导他们系统全面把握外国文学知识。这样一来,翻转课堂模式指引下的外国文学教学,可让学生从一进校就在教学任务和视频的指导下去进行自主学习,经历广泛的阅读体验,在课堂上就有充足时间来训练学生的鉴赏、思辨和研究能力。

2、教材革新

课程设置的改革势必带来教材的革新。翻转课堂视野下的外国文学教材必须将充分关注作品本身列为重点,教师可从教学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的喜好和对知识内化吸收的最大化来选择合适的文学作品,同时做好相关任务单和慕课、微课视频。所选教材和所做视频可致力于以点的深入来克服面的空泛,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过程中进行独立思考、研究,提高鉴赏能力、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陶养审美能力。

3、考核方式

随之而来,对翻转课堂视野下的外国文学教学的考核方式也必然会发生相应变化。应当充分强调对学生认知、鉴赏、思辨和研究能力的测评,淡化标准化试卷的机械性考核。学生在教学任务、教学视频指导下,阅读作品量的多少、课堂讨论参与程度和发言积极性情况、读书会上的陈述和演示、读书笔记中的书面表达水平、经典诵读会上的演绎情况都可以成为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的考核方式对学生自主进行知识的建构、提升综合素养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结语

正如《学习的革命》[4]中谈到由于网络的发达使得传统教学模式正发生着剧变,在教育信息化不断深入的当今时代,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云信息、慕课、微课等教学视频,结合学习任务单,强化自主阅读体验分享、分组合作探索研究,通过教学适时改革,外国文学的教学可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最优化地实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 张金磊. 张宝辉.游戏化学习理念在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远程教育杂志, 2013(1): 73-78.

[2] 秦建华. 何高大. 翻转课堂:理据、优势和挑战[J].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4(5): 17-20.

外国文学课程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全英文;C++课程;国际化;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071-03

一、引言

C++课程的全称是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是电子类学科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主要介绍C++语言和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和程序设计方法,拟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学习与实践,使学生掌握C++程序设计基本概念、特点、结构、原理及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良好基础,并注重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使学生掌握软件开发的基本技能。

C++课程是一门与实际紧密结合的课程,学习过程中强调理论问题的实用化,采用与实际应用结合的案例教学法,能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尽可能让学生直观的理解和掌握C++语法、语句和程序流程设计等。当前国外有许多优秀的外文原版教材和教程如:《C++ Primer》、《Thinking in C++》等,这些经典教程中涵盖了大量具有实用价值和可操作性的程序案例充分体现了C++语言的最新进展和当前业界的最佳实践,不仅能帮助全面理解C++基本概念和技术,还有助于形成良好的C++编程风格,对于课程初学者来说大有裨益。这些教程也是国外多所著名大学的指定教材和参考书[1]。相比之下,国内虽有许多经典的教材,但在实用性和实践性方面仍有一定差距。

此外,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课程建设的国际化也成为了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和发展方向。开展全英文课程建设是实现课程建设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手段。全英文课程建设包括了:采用优秀英文教材、课程英文教授和讲解、引进英文教辅实验资料等多个环节,拟通过全英文的课程培养方案,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扩宽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了解国际最前沿的专业知识,具有国际竞争力[2]。

综合上述情况,C++全英文课程建设的开展和探索能有助于丰富教学资源和手段,提高课程质量,促进课程国际化发展。

二、武汉大学电科专业C++全英文课程建设

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授课对象为电子信息科学、通信工程等专业的本科生,课程性质属专业基础必修课,该课程对于电子信息科学、通信工程等专业学生技能培养和今后进一步学习研究打下重要基础。近期开始尝试和开展本课程的全英文教学方式,课程团队中的教师年轻有活力、具有丰富的海外留学科研背景、在计算机、通信等相关领域有丰硕的成果和工程实践经验。课程的教授采用了丰富的英文教学资源,为学生系统的介绍了C++语法、程序设计方法及大量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实例,提升了课程品质,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开设基础性上机实验(即以基本程序设计流程方法实验为主)与应用性上机实验(即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实验为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及创新能力,有助于创新型复合人才的培养。图1为我院开展C++全英文教学的课程设计方法示意图,即以美国高校同类型课程设计为蓝本,综合我院教学特点和实际情况,运用适当的教学与学习理论,设计合适的课程教学方法。首先,将全英文教学定位于融合语言教学与专业教学共同发展的目标,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和扩宽国际化视野为主要教学目标。接着,根据专业学生的背景知识、学习能力、认识等因素,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性的根据各专业学生特点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在教学设计阶段,针对学科特点,将英语融入教学活动中,包括设计相应的教学流程、课件和作业等,设计的教学活动将围绕英语和学科知识学习与输出。最后,在实施阶段将采用沉浸型、过渡型、维持型等教学模式,根据学生语言水平、语言环境等情况采用和调整策略。

在教材的选择上,我们系统的参考和借鉴了国外知名相关大学的教材,以更好的推进课程改革和教学国际化的进程。据此我们选择了Bruce Eckel的经典著作《Thinking in C++ (Edition 2,Volume 1)》作为教材,并采用英文教案讲授。该教材是C++领域的权威著作,曾荣获“软件开发”杂志评选的1996年度最佳图书震撼大奖,中文版自2000年推出以来,经久不衰,获得了读者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3]。我们结合本专业学习目标及要求,根据书中内容有选择性的讲解,结合课堂教学进度,选用大量书中实例及练习为学生演示和布置上机任务及作业,让学生活学活用、学以致用。

C++课程是一门基础同时又兼具国际前沿技术的课程,采用全英文教学模式在武汉大学属于首次尝试,课程以课程教学改革为主要目标,在教学模式上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具有新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从学以致用的角度出发,适应当前市场对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武汉大学是全国著名的高水平综合型大学。电子信息科学、通信工程等专业具有“多学科知识交叉专业”的特点,通过C++全英文课程建设的开展,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为: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掌握扎实的计算机编程和电子信息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现代通信系统和软件程序的设计研发能力,以及针对实际问题的解决问题和应用能力,能在高新技术领域从事通信系统设计和开发,以及在国民经济领域从事科技开发、应用研究和运用管理等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三、课程理论与实践的新方法

通过前期调研并参考相关教学中的经验教训,我们在课程建设探讨、尝试及研究了一些课程理论与实践的新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建设基础与教学内容。我院教师队伍师资结构合理,有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也有一大批具有丰富海外科研背景的留学回国青年才俊,并具有广泛的海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资源。我院目前有将近30余名青年教师具有海外留学和科研经历,这些教师将是实施全英文教学的主力军,本课程由具有丰富国外工作经验、英语表达好、专业知识扎实的教师承担。近5年来,我院已与美国、法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多个国家的一流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数十名,与国外高校和科研机构联系密切,在课程学时等情况可行的条件下,还可邀请国外知名高校的教授、学者承担部分短学时的专题教学,并阶段性的以交流、合作、访问等形式让我院与国外高校交流课程建设、成果等经验心得。

我院全英文课程建设具有良好的基础,本着拓宽教学国际化视野的基本思想,正在尝试和可以进一步发展的新方法有:在教学内容方面,采用英文原版教材全英文授课,进行全英文教学的授课,课程组教师充分发挥其海外科研背景投入到全英文课程教学中,并增加课程国际交流和专题教学等内容;相比较原中文课程与国外高校接轨,增加更为丰富实用的实战程序案例,推荐优秀的编程实践经验,有助于提升课程品质,突破传统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帮助培养创新型复合人才。

2.教学对象与教学方法。C++全英文课程授课对象为我院电子信息科学、通信工程等专业的本科生。我院电子信息科学专业是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湖北省品牌专业,通信工程专业是国家第二类特色专业。这些专业以现代电子学、计算机科学和信息科学为主要手段,主要研究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存储和应用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培养具有坚实理论基础知识与应用技术,能运用计算机等现代工具对现代通信系统进行研究、设计,对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开发利用的高级专门人才。C++全英文课程建设旨在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知识,培养实际动手能力。课程开设时间放在大一下学期,学生在学习了基础数学物理、电子通信课程基础上,拟通过本课程能运用计算机等现代工具对各种基础理论和系统理论进行设计和应用实现[4]。

从教学对象实际情况出发,本着“因材施教”和“学以致用”的基本思想,C++全英文课程建设正在尝试和可以进一步发展的新方法有:在教学方法方面,全英文课程的授课中拟通过丰富的软硬件英文教学资源,如:国外著名高校网站上的开放课程资源,采用特色的素质培养模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强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如专业英语、软件工程、数据结构、通信网络理论,信息论与编码、移动通信等课程,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此外,可考虑与我院拟开展的国际班课程建设项目相结合,在课程建设和教学资源上实现共享。

3.理论实验教学与课程平台。现有的国内绝大多数C++课程的理论教学主要采用中文教学平台,包括:中文课程网站、中文课程教案、中文课程资源等。在上机实验方面,主要采取的传统的中文上机实验参考书籍、资料和习题。随着当前国际化的教学趋势和强调学生解决问题和动手能力的教学目标驱动,基于全英文的课程平台将有效提高教学效果,而相应的课程平台需要进行相应改造,使之与全英文教学模式更好的配合。

从全英文课程的理论实验教学要求和教学模式特点出发,本着建设优质课程教学资源服务平台的基本思想,C++全英文课程建设正在尝试和可以进一步发展的新方法有:采用逐步拓展的项目教学法,通过逐步拓展的实例项目与上机实验两条线索贯穿整个教学过程[5]。综合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资源,开设了一系列难度不同的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采用理论、实训和编程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课程平台方面,全英文教学中拟增加和运用更多国外高校开放资源中的演示实验内容和课件示例,并结合课外科技活动、开放实验、设计制作竞赛等方式加强课程教学的课后延伸。

4.新方法初试效果与探讨。对于上述探讨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平台建设几方面的新方法,部分新方法已经在我院的C++全英文课程中采用,具体包括:采用了英文原版教材、英文授课,提供学生大量英文参考资料、演示习题和作业。课程教学资源采用全新英文资料替代了传统课程中老旧的中文教学内容和资料,建立了C++全英文课程英文网上资料中心和提供学生通过网络随时提问和给予解答的教学新方式;实验课中也采取了大量英文资源中与实践密切结合的习题,如:与通信专业密切相关的无线网络的实际问题的编程实现习题,并提供上机一对一交流辅导方式,帮助学生提高理解程序设计理论知识和实际动手编程的能力。通过网上教学平台学生的投票意见显示:全英文课程开展的模式更加生动、贴近实际应用,学生的积极性更高,课堂的学生到课率和交作业、考试情况明显好于传统的课程教授模式[6]。

基于部分新方法的初试良好效果,C++英文课程今后拟作为重要专业课课程面向我院相关专业学生开放选课。该课程今后的发展规划主要思路包括以下三个步骤(如图2所示,见下页)。(1)在完善相关全英文课程材料和素材的基础上,完成教学录像的录制和制作,加强网上优质资源的建设,为学生个性化学习创造良好的氛围,建设更多的共享资源;通过课堂互动、上机实验、网络等多种手段加强师生交流。其建设目标为:建立全英文课程网站,并提供网络教学环境包括在线答疑和讨论组等形式。(2)加大对于全英文课程教学研究的力度,在此基础上开展课程分层次的选听制度,为优秀学生开设C++程序设计开放实验,使优秀学生的编程能力达到更高的水平;同时进一步完善实验指导视频的录制过程包括算法动画制作,以帮助大多数学生更好的理解课程内容和帮助学生提高动手编程的可操作性。(3)总结相关全英文教学的经验,听取师生意见反馈,为保证课程新方法的研究和完善,建立课程的全过程监督、检查和评估制度。在学生课程网上评议系统中,重点关注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学督导团不定期进行课程课堂听课和评定;学院教务部门负责质量监控及时统计、分析、反馈评议结果。在此基础上对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平台建设的方法进行调整和改善。

四、结语

全英文课程的建设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国际竞争力至关重要,国家和各高校都积极鼓励全英文课程建设项目的投入和开展。目前国内各高校对于全英文课程的开展仍处于起步状态,相应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文中以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C++全英文课程建设为例,研究了对于全英文课程理论和实践的新方法,为今后全英文课程的全面开展和建设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晋建秀,陈艳峰.高校双语教学现状与实践探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288-290.

[2]宋培晶,陈红,胡泊.非英语国家高校开设全英文授课硕士生培养项目现状比较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9):73-77.

[3]牛振东,刘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全英文培养建设方案[J].计算机教育,2012,(5):21-25.

[4]霍奕,王喜年,段星光,刘万明.计算机专业双语教学的研究[J].计算机教育,2008,(10):10-11.

[5]马亦农,张旭明.中国高等学校双语教学现状观察[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S2):66-67.

[6]马薇.提高青年教师全英文教学水平的实践与探索[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S1):297-298.

外国文学课程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汉语;辩论;汉语教学

1988年9月,中国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在北京联系召开了“全国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会议”。会议提出了以后的工作目标和要认真做好的几项工作。其中包括:“加快发展汉语本科专业,扩大招收研究生和高级进修生”,“提高教学质量,拓宽课程范围”这两项工作。拓宽课程范围,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增设一些能够体现中国文化特征的特色课程。

而随着我国对外事业的飞速发展,汉语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关注中国,关注汉文化。而随着“汉语热”的兴起,更多的外国留学生涌入到了中国各所高校来学习汉语以满足他们实际的交际需求和了解汉文化的愿望。

众所周知,语言文字是所有民族文化构建的基础。也就是说,想要真正触碰到某个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核,深入该民族的语言和文字正是其需要掌握的不二法门。所以,在汉语文化的国际传播过程中,中国各高校的对外汉语教学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如何在这样一个宏观的、广阔的大背景中截取一个点来更好地、迅速地构建起外国留学生与汉语文化之间的桥梁呢?在这方面,我校紧抓教学改革重点,通过中外联合培养方式来培养具有丰富实践经历的国际汉语文化传播的优秀生源。我们做了一个系列的尝试,发现开展中外大学生汉语主题辩论正是一个合适的切入点。汉语主题辩论不仅可以通过辩论的形式提高高级语言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借助“中国式”的辩论主题还可以帮助高级语言生更详细、更深刻地了解汉语文化,从而推动汉语文化的国际传播。

1.中外大学生汉语主题辩论的课程设置

1.1课程设置的背景和目的

1.1.1课程设置的背景

将汉语主题辩论引入到外国留学生留学生高级语言班的课堂,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次大胆尝试。2012年下半学期,我们根据高级语言生的实际学习需求,通过半学期的学习成绩统计与观察,发现由10名外国留学生组成的高级班在口语方面依然存在着欠缺。同时在汉语的表达方式上也存在着些许问题。这些问题成为他们在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国文化方面的障碍。

1.1.2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

为了帮助外国留学生克服学习第二语言的种种障碍,我们就以中外大学生汉语主题辩论的形式,引起大家对学习汉语的兴趣,让大家在中外大学生汉语主题辩论的过程中获得第二语言综合能力上的提升。同时,我们也了解到,众多外国留学生更多地信赖新闻媒体,没有真正了解到中国的文化史实,在部分真实内容上存在误解。因此,通过有意义的辩题来纠正他们原有的错误观念,吸收正确的中国文化理念,也是我校引入并实施开展中外大学生主题辩论特色课程的注意目的意义。

1.2课程的具体安排与实施过程

1.2.1课程的具体安排

按照对外汉语特色课程的教学计划,每个学期,我们安排10周的对外汉语特色课程,即中外大学生汉语主题辩论课。在每周两学时的课程当中,我们会以当今的中国社会出现的热点话题和热门的新闻事件作为基本材料,根据该材料的内涵意义来拟定该次汉语辩论的主题。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每周的特色课上都会邀请到本校中文系的专业辩手对留学生们进行专门的辩论辅导。其优势有二:其一,专业的辩手可以指导留学生学习正式的汉语辩论的形式、制度、理念、逻辑思维以及辩论技巧;其二,中文专业的辩手都具备较强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技能和汉语言文化素养,避免了在指导过程当中出现低级的错误;其三,我校中文系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也会接触教学方法类的课程,在沟通教授过程中占有很大的优势,更利于留学生的学习和接受。

1.2.2课程的实施过程

举例来说:2012年度下半学期,第一周的汉语主题辩论课,时逢雷锋纪念日。我们就以“雷锋精神”为引线,展开话题,带领大家共同探讨了“什么是雷锋精神”、“雷锋精神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当今社会,雷锋精神对人们所造成的影响有哪些”等问题,为之后引出本堂课的辩题“当今社会,应不应该宣扬雷锋精神”做好了铺垫。

在中国学生引导外国留学生做好对于辩题相关资料查阅,提出基本观点的讨论之后,留学生们便可以以此为基础开始陈述自己的观点。当大家的意见出现分歧时,我们就组织大家分为正反两方进行辩论。双方各持相反的观点,利用之前带领大家分析过的素材,来驳倒对方的观点,以达到让对方觉得自己所提出的论据根本不足以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这样的目的。

在10周的课程中,我们采取循序渐进的训练方式,从最初相对容易一些的,一对多,多对多的自由辩论模式,渐渐引入正轨,逐步限定汉语辩论的形式与制度、注意强调了汉语辩论的规则以及对辩手礼仪的培训。至第十周结课时,我们采用相对古典的奥瑞冈辩论赛制,安排了相对正式的留学生汉语主题辩论赛,以检测留学生的学习成果。同时也验证一下,中外大学生汉语主题辩论这种新引入到对外汉语特色教学中的方式对于对外汉语教学到底能够发挥多大的作用。 [科]

【参考文献】

[1]李元授.辩论训练.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2]黄晓颖.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艺术.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

外国文学课程论文范文第12篇

日语专业主要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

识教育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校级通识教育课程两类。

公共基础课程一般包括思想政治理论、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军事理论与训练、创新创业教育、第二外语等课程。

校级通识教育课程一般包括提升学生知识素养、道德品质与身心素质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分为外语技能课程和专业知识课程,课时应占专业总课时的50%—85%。

外语技能课程包括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课程;专业知识课程包括外国语言学、翻译学、外国文学、国别与区域研究、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的基础课程,以及论文写作与基本研究方法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构成有基础日语、高级日语、日语会话、日语视听说、日语演讲与辩论、日语阅读、日语基础写作、笔译理论与实践、口译理论与实践、日语语言学概论、日本文学概论、日本概况、跨文化交际、学术写作与研究方法等。

培养方向课程

包括外国文学、外国语言学、翻译学、外语教育、国别与区域研究、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专门用途外语以及相关培养方向等类别,可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日语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级政府涉外部门、企事业单位、科研机关、学校、三资企业等部门,从事外事、国际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接待服务和管理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专业服务、贸易、互联网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 专业服务(咨询、人力资源、财会);

2 贸易/进出口;

3 互联网/电子商务;

4 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

5 计算机软件;

6 新能源;

7 中介服务;

8 其他行业。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日语、外贸、业务员等工作,大致如下:

1 日语翻译;

2 外贸业务员;

3 日语业务员;

4 营业担当;

5 日语外贸业务员;

6 日语营业;

7 日语担当;

8 日语客服。

日语专业培养要求

外国文学课程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双语教学;中外合作办学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和国际间交流越来越密切,中外合作办学模式顺应了社会需求,致力于培养具备良好职业技能、较高英语水平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在这种环境下,双语课程作为基础性教学形式,对国内外联合培养的接轨具有重要作用。宏观经济学是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学科基础课、核心课程,在财经和管理类学科占有重要地位。该课程的双语教学,使用英文原版教材,有利于学生学习经典的经济理论和提升阅读英文专业文献的能力,在中文学习和查阅英文资料的同时,学生可以吸取國外该学科的最新经济理论。希望通过双语课程建设,引进国外优秀宏观经济学教材和当前先进的经济理论,拓宽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同时也为后续的外教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1.课程双语教学背景

1.1双语教学内涵

关于双语教学模式,有几种不同的解释,《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中将双语教学定义为在学校的各种专业课教学过程之中运用第二国语音,包括浸入型、保持型和过渡型三种。王斌华在《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中外比较》中从广义和狭义角度定义双语教学,认为广义的双语教学指学校使用两种语言教学;狭义的双语教学指学校全部或部分地使用第二语言教授非语言学科。综合对双语教学的各种定义,本文将宏观经济学的双语教学定义为采用英语和汉语的宏观经济学教学。

1.2专科双语宏观经济学定位

宏观经济学是经管类专业的学科基础必修课之一,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奠定基础。宏观经济学课程在专科、本科和研究生课程中都有设置,但是不同阶段的课程目标定位不同。专科阶段主要侧重于经济学基本术语、基本经济理论和主要宏观经济框架,对于宏观经济研究体系有一定的认识,并能够用来分析实际问题。研究生阶段的课程则是侧重于模型的学习分析,更加注重抽象理论和数学模型。

宏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理论体系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经济理论体系,它是对西方发达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理论总结和实践依据。国外关于该学科的建设比较充分,国内关于宏观经济学课程也基本都是依据西方经济理论体系,使用的教材无论是双语教材、全英教材还是中文教材,主题思想内容是相似的。但是在宏观经济学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应该摒弃其固有的意识形态,结合本国的国情,有选择性地对其中反映现代社会化大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管理方法加以借鉴和吸收。要使学生了解哪些理论和改革主张在西方国家是行之有效的,但由于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资源条件、市场体系发育程度的差异,在我国目前是行不通的。

我校该课程面向对象为中瑞合作办学的旅游与服务管理专业,并采用中英双语教学,在教材、课件、辅助材料方面以英文为主,授课过程中中英结合,这有利于学生开拓国际化视野,同时依然以学习理论知识为主,不会过于侧重语言而导致喧宾夺主。

2.宏观经济学双语教学方法研究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应当符合本课程确立的“学以致用,以人为本”教学理念和目标,旨在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与竞争力,尤其是突出实战性,培育动手能力,并带动学生用宏观经济知识分析专业问题。

本课程面向的是中瑞合作办学专业的同学,瑞士老师定期前来授课,该课程为专业基础课,与部分旅游专业课联系密切,可通过外教课程进行提升宏观知识理论的运用。该专业的消费者行为学、旅游营销、目的地管理、旅游学概论、跨文化研究、电子旅游、旅游及休闲产品、服务管理、交通运输等课程均为瑞士方外教授课。而这些课程均会涉及到部分宏观经济知识,学生通过双语宏观经济教学,可以为这些外教的专业特色课奠定基础。此外,中方老师与外教进行交流讨论,研究适合学生和旅游专业特点的双语教学方法。这为采用探究式教学、案例教学和开放式教学等方法提供了良好条件。

2.1采用探究式课堂教学

所谓探究式课堂教学,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的表达、质疑、探究和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在经济学的教学中,应积极引入探究式课堂教学方式,按照探究式课堂教学的要求,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组织学生讨论,适时给予评价,引导学生在问题探究中不断质疑和释疑,学生则充分发挥学习的自主性,自主寻找方法,自主探究思路,自主发现规律,自主解决问题。

本课程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每个人都在参与着经济活动,都是经济运行中的一份子,可以拿经济理论去分析研究现实的宏观经济问题,这也为本课程开展探究式教学提供了现实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分为3-5人的小组,教师讲解相关知识点后,学生课后搜集相关经济现象资料,运用课堂所学宏观理论知识进行分析。老师不定期抽查某小组在课堂讲解,学生十几分钟的分析讲解,也可以了解他们对该知识的理解运用,小组讨论的情况以及哪里有偏差,需要进一步阐释;学生在搜集资料、整理、分析讨论过程中,加强了对宏观知识的理解运用,也培养了学生关注现实、学以致用的思维和用英语分析表达能力,为以后出国进一步学习打下了基础。

2.2案例教学法

精讲多练是双语教学的重要理念和方法。本课程选用当前经济时事热点,全面实施案例式、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教学过程中,本课程授课全部使用多媒体课件,授课内容深入浅出、由表及里,既严谨与简洁,同时又生动活泼,力求以生动的语汇和丰富的实际材料将深刻的理论传授给学生。同时,注重因材施教,针对学生英文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注重传授有效学习方法,并通过引导学生的广泛阅读来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能力。

2.3开放式教学法

为保障双语教学的顺利进行,提高学生参与的实际效果,就需要采用开放式教学法,即,教学应当从课堂45分钟延伸到课外,实现课堂与课外的有机结合。具体而言,我们根据课堂内容有针对性地为学生选择了大量的外文阅读文献,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做到有备而来。此外,也为学生准备了课后讨论题及习题集,要求学生通过课后作业巩固课堂知识。在CPI这章,主要讲述消费者价格指数,包括相关术语概念,CPI的计算方法,CPI与通货膨胀率、GDP平减指数的区别,以及用CPI衡量生活水平存在的缺陷等知识点。每位同学都能在生活中感受到物价水平和生活成本的变化,学生有较多感受,但是这只是感性的,而经济理论来自于生活,更高于生活,而且有一系列的假设条件。引导学生将现实中的经济现象与课堂上的经济理论结合。此外,该章内容并非是孤立的,与前面GDP章节的平减指数相关,也与通货膨胀相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混淆相关概念。通过学生自己课下用案例找差别,比老师单纯的课堂讲解效果更好。

此外,本课程对关键知识点制作微视频,并选取10分钟以内的部分国外优秀视频辅助学生对核心知识点的理解,比如在GDP、CPI和失业率等章节,通过微视频教学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示知识点,同时学生也可以作为复习资料,课下进行反复学习。

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都要做好学情分析。该课程开设在大二上学期,学生在一年级有基础英语课程,以及微观经济学的双语教学,这为开展宏观经济学的双语教学提供了可行性。但是学生本身英语水平良莠不齐,尤其是英语水平较差的同学,之前微观经济学可能都没学好,更打击了学习的信心,甚至可能没开始上该课程就产生放弃的念头。

所以,教师要耐心引导学生进行更合理有效的学习,不能为了双语教学忽略了传递知识。具体来说,在探究式教学中,采用分组合作式学习,明确分工与责任,把学习重点分配到每个小组成员。可以将英语好的同学和相对差些的同学分到一组,类似结对学习,讨论过程中,学生也可以互帮互助,共同提升。但在小组考评中,也需要老师不要只看学生的成果,更要注重过程性和整体水平的提高。此外,教师也可以运用英汉类比引导和回顾—讲解—展望的方式,让学生在掌握具体知识的同时学会相应的英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3.“教”“研”融合

宏观经济学一直在发展,很多理论在继承中被不断修正。在授课时,注意将本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和教改成果融入课堂教学之中。第一,将各主流经济学流派思想穿插其中,同时将历年诺贝尔经济奖获奖者的理论成果引入课堂,同时学生课外阅读其英文原文,这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积累专业英语知识。第二,将教师和教研组多年来在宏观经济学和中国经济发展研究领域的成果融入教学之中,在教学内容设计时有意识地把我国产业经济发展的研究成果融合进来,使学生能够在我国经济大环境和我国的经济现实下辩证学习西方宏观经济理论,避免照搬照抄,学的脱离现实,太过死板。

外国文学课程论文范文第14篇

1 机械设计基础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由机械制造大国向机械制造强国的迈进,如何扩大和深化中国制造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快速吸收国外机械行业的先进知识与理念,成为我国面临的一大难题。为适应国际化与全球化的趋势,教育部明确提出各高校需开设5%~10%的双语课程,以提升学生跨文化交流、合作与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为我国机械行业培养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优秀创新能力和良好综合素质的优秀工程应用型人才[1]。为实现这一目标,把英语教学和学科专业课程的教学结合起来,实施双语教学,成为有效方法之一。此外,实施双语教学对解决目前就业难的问题也是十分有效的,尤其是精通一门或多门外语的“双语专业人才”供不应求[2]。

“机械设计基础”作为一门培养大学生的设计能力、创新思维的机械类课程[3],是工科生由公共课转入专业课学习的基础课程。对机械设计基础采用双语教学,其首要目标是课程的国际化学习,使学生掌握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结构、设计理论及其在外文文献中的规范化表达。学生通过原版教材能够深入了解国外先进的工程理念和应用成果,大量接触本专业词汇及特定表达,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专业知识的外语表达能力[4-5]。

2 做好机械设计基础双语教学的对策

“机械设计基础”不同于一般公共课,它涉及知识面广,理论性强,与实践结合紧密[6]。简单的将中文教学内容转变为英文教学的传统双语教学方法,并不能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所以,研究“机械设计基础”双语教学的方法与技巧,改革传统双语教学模式,成为摆在“机械设计基础”授课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2.1 提高重视程度

“机械设计基础”双语课程是一门文理兼备的课程,既具有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等实践性较强的学习内容,又具有较强的外语学习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既需要理论联系实践,不断提高学生设计与创新技能,又需要学生重视外语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所以,教师首先要从思想上正确认识这门课开设的意义及所面临的困难,提高对该门课程教学实践的重视程度。

2.2 双语教材建设

好教材是教学进展顺利的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目前的双语教材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根据国内优秀机械设计基础教材翻译而成,侧重基本概念及定理的演绎推理,方便外语基础薄弱的学生对照中文版教材学习。另一类为国外优秀原版教材,以国外知识体系为基础,侧重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养成,内容涵盖较广,适合外语水平较好的学生学习。

在选择机械设计基础双语教材时,一方面需要考虑学生对机械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为后续专业课学习奠定基础,教材应该保证基础理论与实践应用等相关内容;另一方面,考虑学生对专业术语的外语表达能力,教材应该突出学生需要掌握的机械外文词汇、术语与表达方式,以提高学生的文献阅读与学术论文撰写能力。高校应鼓励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及教学要求,参照国内外优秀教材自行编写双语教材。

2.3 双语教学内容探索

在机械设计基础双语课程教案设计及课堂讲授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所授专业与班级学生的实际状况,将机械知识与专业外语学习结合,合理调整与安排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重点突出

机械设计基础双语课程内容多且课时有限,应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精简讲授内容,突出机械知识难点与外语掌握重点,将部分内容改为辅导内容,这既有利于学生课外掌握外语知识,又有利于课堂上理解重点内容,提高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中英文比例灵活调整

机械设计基础双语教学的目的在于学生在掌握机械知识的基础上,能够灵活应用外语开展学习与交流。授课重点在于机械知识的讲授,并非纯粹的纯英文授课,学生接受专业知识能力受其外语水平制约严重。教学过程中应平衡好专业教学与外语教学之间的矛盾,不能过分追求英文教学比例,推荐采用60%~70%的外语授课比例。具体授课过程中,开始阶段用中文解释内容重点与难点,避免学生因畏难心里而丧失学习兴趣和信心;随课程内容深入而逐步提高英文比例,到教学中期英文授课内容提高到80%比例[6];后期课堂可采用全英文授课,让学生循序渐进适应英文授课。

2.4 不断创新双语教学手段

适宜的教学手段能使师生协作,达到良好的授课效果。考虑到学生对英文讲授的理解速度慢,课堂教学应减少理论推导,灵活运用模型展示、多媒体技术、课堂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吸引学生兴趣,持续保持课堂专注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1)模型演示

模型演示有利于学生对机械原理的直观认识,深化对英文描述的理解,生动形象的教具演示来阐述抽象的机构理论知识,更便于专业知识理解与英文记忆。

(2)多媒体技术

在描述机构死点问题时,教师利用含有英文讲解的飞机起落架视频演示,不仅具有了模型演示的形象直观性,也非常有利于学生课后温习与掌握。

(3)学生讲课

大部分机械理论体现在生活实际中,应鼓励学生观察并用英文描述与机械有关的常识。每堂课前五分钟由学生英文讲解与机械相关的生活现象,将会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2.5 改革考核方式

目前仅有的期中与期末两次考试成绩并不能准确反映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由于机械设计基础双语课程知识量大,需要学生课外花费较多精力来消化课堂内容,容易引起学生平时不学习而最后突击考试。所以,加大平时成绩比重,将课后作业、课堂讨论、实验报告、课外论文等纳入考核范围,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通过对学习过程与应用能力的综合权衡,公正考核出学生对专业知识掌握的真实水平。

2.6 双语教师队伍的建立

双语教学一方面要求授课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与实践知识,另一方面要具有较高的英语授课水平。双语教师队伍的建立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聘请国外优秀教师前来授课,但国内外教学模式的差异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一种是组织年轻教师进入国外高校观摩学习,提高教师双语教学水平,并吸收国外优秀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通过与国外院校合作办学,为教师提供双语教学学术交流活动。

外国文学课程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 医学类; 全英文授课; 留学研究生; 课程体系; 建设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22. 068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22- 0109- 02

0 前 言

佳木斯大学是国家留学基金委批准的黑龙江省8所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委托培养单位之一,是教育部批准招收全英文授课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来华留学生项目的52所高校之一。目前在校留学生人数已达700多人,学历教育留学生占留学生总数的82%,涉及21个硕士专业方向和19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史、理、工、医等几大学科。

2011年,我校开设了医学类全英文授课留学研究生课程班。此课程班采用全英文授课,覆盖我校医学类4个一级学科。国家留学基金委对这个课程班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政策扶持,在未来几年,在稳定招生的基础上,规模将不断壮大,也会有更多的自费留学生申请入学。

通过深入研究,在实践中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医学类全英文授课留学研究生课程班的课程体系,将为扩大我校医学类英文授课留学研究生的规模,提高留学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提供重要保障。在此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我校英文授课留学硕士研究生班的专业分布将成为可能,同时也能为其他高校提供宝贵的经验。

在医学类全英文授课留学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有如下特殊问题必须充分考虑。

1 医学类留学硕士研究生在本科阶段的医学基础教育背景

随着世界各国对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出台的《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的认可,全球医学教育的国际化进程得到了快速的推进。世界各地医学院校培养的本科毕业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其中包括医学知识、临床技能、职业态度、行为和职业道德等得到了界定。也使各国医学教育的学历互认和职业资格互认成为可能。但是,政治制度、文化背景、经济状况、等各种因素都可能对医学教育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产生各种影响,教学的侧重点和培养目标也会有很大的区别。

因此,必须充分考虑生源国在本科阶段的医学基础教育背景的不同,结合具体的培养目标,修订培养方案,完善教学计划和评估体系,才能建立科学的医学类全英文授课留学研究生课程体系。

2 课程设置的具体特殊问题

2.1 政治类科目

政治理论课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明确规定的研究生必修课程。各医学院校都开设了不同学时的相关课程,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自然辩证法概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技术哲学》等。绝大多数院校的政治理论课为54~72学时,一般是3学分。但是根据《高等院校接受外国留学生管理规定》,政治理论应当作为学习哲学、政治学和经济学专业的外国留学生的必修课,其他专业的外国留学生可以申请免修。因此,在制订培养方案时,必须充分考虑各国留学研究生所在国的政治制度、社会制度、和文化风俗习惯各不相同,政治类科目的设置及相应学分的要求是删除或是替代。成功的做法是为学生开设一些介绍中国人文、地理及传统风俗类的课程,既能提高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加强留学生对中国文化和传统风俗习惯的认知又能提升亲华度。

2.2 语言类科目

很多高校的医学类研究生培养方案都明确要求学生能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为培养学生外语能力,大多数院校都开设英语,也有部分院校在开设英语的同时,还开设俄语或者日语。公共外语和专业外语总学时大约占理论学时总数的20%。医学类全英文授课留学研究生大多来自母语是英语或者所在国的官方语言是英语的国家,对他们来说,汉语就是他们必须要学习的外语了。虽然他们在华学习期间使用的授课语言是英语,但是在其进入临床轮转期间,要求所有的患者与他们用英语直接沟通是不现实的。因此,在语言类课程设置方面应充分考虑留学研究生的汉语基础,对课程的内容、程度、学时和学分的设定要进行充分的论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设2~3门汉语强化类的课程,特别是医用汉语,为学生后续的专业学习和临床实践打好语言基础。

2.3 方法类课程

方法类课程主要包括《医学统计学》、《医学科研方法》、《临床流行病学》、《医学文献检索》和《计算机应用》等课程。有的医学院校将方法类课程放在公共课模块,有的放在专业课模块,有些课程作为必修课,有些课程作为选修课。不同国家的医学类本科生的课程设置不尽相同,方法类课程的知识基础参差不齐,在为医学类留学研究生选择方法类课程时,要充分调研学生的原有知识结构,确定开设哪些必修课,哪些选修课,以及课程学习过程中的理论学时与实践学时的比例。

方法类的课程在课程结构和学时调整时,应该侧重于实践环节,增加实验和实践学时,让学生真正掌握必要的科学研究方法,而不仅仅是理论知识。对于《医学统计学》课程,应该充分考虑留学生的基础知识背景,可以适当增加学时,并侧重于专业软件的使用及科学研究实例的分析与研究。

2.4 选修课

目前很多国内高校的研究生选修课程,已经成为学生获得学分的一个主要途径,并不能充分发挥其拓宽专业基础理论的作用。更有很多课程不适合留学生选修。医学类留学硕士研究生的选修课,必须结合留学生的本科教育背景,结合留学生教学的实际来安排和设置并不断更新。要把选修课作为扩大留学研究生知识面的重要手段,同时也要为加强学生方法类课程学习和专业类课程学习效果提供辅助的支持作用。

医学类留学硕士研究生的选修课,应以学术讲座和学术讨论的形式为主,课上的学时不必太多,可以借鉴美国医学类研究生的课程设置特点,采用细水长流式,充分调动学生在课余时间学习的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独立自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分设置少,供选择的课程数目增多,各有侧重,从而能充分发挥选修课的作用。

3 结 语

医学类全英文授课留学研究生的培养, 目前还是一个不断探索、逐渐完善的过程。要针对留学研究生的实际特点和具体情况,安排课程学习,调整教学计划,加强教材建设, 逐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适合医学类全英文授课留学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以确保医学类全英文授课留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这对推进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和加强国际科学技术交流与合作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1] 赵万霞,辛暖,赵伟. 改进来华留学生教育提升办学国际化水平[J].高等教育研究,2002(20).

[2] 崔爽,段丽萍. 浅谈美国大学医学研究生课程设置特点[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4).

[3] 祖雅琼,马骏,李丽剑,等. 我国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现状及对策研究[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