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外国文学专题研究范文

外国文学专题研究范文

外国文学专题研究

外国文学专题研究范文第1篇

关于我国学者对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研究已经形成相对完备的学科研究体系,公开出版发表诸多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著述。研究主要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问题研究和实践问题研究两方面体现。

第一,理论问题研究。学者们主要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范畴和教育过程构成要素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在基本范畴层面,主要包括对中国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历史发展、理论价值、学术地位、主要作用、理论本质等理论研究。如“以完整、准确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为理论基础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要始终坚持以整体性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为指导;另一方面,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近伟大成果为指导。”(1)在教育过程构成要素层面,主要包括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目标、教育内容、途径方法、教育环境等理论研究。如“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教育对象制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使他们具有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方向,较高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理论素养,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审美情趣。”(2)大多学者认为教育内容应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等主要理论内容。关于研究的途径方法,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视角和方法呈现多样化趋势。从宏观论证到微观证明,从规范研究到实证分析,从人文科学的描述法、元理论分析、经济分析到自然科学的数学方法、建模方法等都有所涉猎。

第二,实践问题研究。关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问题研究,其研究具体内容有所差别,基本都是围绕其实践的实效性进行研究的,研究思路大致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进而寻找对策解决问题。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教育理念、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等。如梁金霞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点问题现状》、冯刚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房晓梅的《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张秀荣和韦磊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热点问题》、张苗的《工具理性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邹楠的《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仲兆华的《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问题及根源》等文章,都是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层面进行探讨的。再如我国学者张再兴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徐艳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环境论》、李伟的《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苏启敏的《价值反思与学生评价》、张秀荣和王瑞荪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等文章,就是从解决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题维度来进行论述的。由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教育方法侧重单向灌输和说教,缺乏灵活多样的艺术方法,收效甚微,因此必须建立起教育者与受教者地位平等的双向交流模式、隐形教育模式,采取教育途径多样性与多元化的手段,从而有效提高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由此可见,从宏观层面上看,我国学者对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为发展与完善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也为本文将进行的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供了充分的研究基础。

综上所述,目前关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研究,还缺乏充分的调查研究,大量的资料是重复的,新意不够。相关理论大多是对现实环境的客观性陈述、对面临问题的滞后性罗列以及对未来发展的理想主义式期盼。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第一,许多重要概念没有做出明确区分和科学界定。现有许多含混不清的概念,如高校政治思想工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教育、高校政治教育、高校政治思想教育、高校德育等等,这些概念没有进行明确区分和科学界定之前,无法建立统一科学的学科理论体系。第二,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学术研究的应然程度较高,实证程度不够,仅仅依凭理论思考与逻辑演绎来构建应然性的原理原则,应结合实践进行科学的调查研究并进行多维度的实证分析。第三,理论研究方法不够丰富,目前研究方法虽多种多样,但基本上是囿于借鉴其他学科的常用研究方法。而且定性研究多于定量研究、经验问题研究多于理性分析研究、静态描述多于动态分析、宏观研究多于中微观研究。第四,在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专业课进行渗透的研究方面,学者基本都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重要性,但是在宏观层面研究较多,而在微观层面研究较少,具体措施或结合何种专业的研究大多不够全面或可操作性不强。

二、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相关研究

目前,关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相关研究已形成专业化研究体系,但从结合高等院校学生专业背景的角度进行专题研究的成果数量却十分有限。主要集中在中国高等院校艺术专业背景、航海专业背景、医学专业背景等专业领域背景当中,艺术专业背景研究如我国学者何勇和程辽撰写的《职场需求下的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陈妍的学位论文《艺术类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尹振永的学位论文《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辽宁大学硕士研究生陶思璇的学位论文《综合大学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孙传辉的学位论文《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徐彩萍的学位论文《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山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黄敬芯的学位论文《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等;航海专业背景研究如大连海事大学硕士研究生郭海峡、邱爱红、刘思、刘明明、田沙沙的学位论文《航海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研究》、《航海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研究》、《我国航海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航海类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和改进对策》、《航海类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等;医学专业背景研究如吉林大学硕士研究生刘汉君的学位论文《医学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刘蔚的学位论文《“90”后医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西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石春兰的学位论文《医学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讨》、我国学者李久东等撰写的《医学类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等。可见,其著述形式主要是以高等院校研究生学位论文为研究成果,偶尔散见于期刊等文献。这些结合中国高等院校专业背景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大都缺乏理论性和专业性,仅简单罗列各个不同专业背景的特殊性,并加以简要分析,分别指出高等院校中具有专业背景的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并试图阐述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源和对策。

从外语专业背景进行的系统化理论研究就更为鲜见,只有河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代晓雅的学位论文《高校外语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其对策研究》、河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王婷的学位论文《高校英语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姬喻波的学位论文《外语专业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状及其教育对策研究――以四川外国语大学为例》等数篇文章。

另外还有二十余篇期刊论文形式发表的论文。首先,如以概括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的特殊性为出发点,分析并论述相应问题对策的文章《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征及其思路》(漳州师范学院学者项梅)、《外语专业大学生的特点及教育对策》(商应美等)、《外语类大学生思想素质教育刍议》(彭海)、《外语专业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及引导对策探讨》(河北北方学院学者段汝和)、《试论提高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集美大学学者肖振南)、《外语专业女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策略分析》(苏惠芬等)、《新时期加强外语专业班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高荟等)、《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研究》(黑龙江大学学者曲亮等)、《高职院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心探析》(萧君虹)、《新时期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究》(伍廉松)等文章,这些文章主要阐述了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这些学者普遍认为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具有专业学习背景、教育生活环境、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等特殊性,并针对这些特殊性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原因分析和宏观对策研究,但这些研究重复率较高,大多是对特殊性和对策进行宏观层面的罗列和泛化研究,没有深入研究导致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深层原因,也没有从微观层面出发给出具体对策和方法路径。

其次,如从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角度进行论述的《入世后外语院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北京外国语大学学者曹文泽等)、《关于外语院校实践育人模式的思考》(大连外国语大学学者李宝章等)、《外语院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四川外国语学院学者陈洪丽)、《新媒体时代外语类高校思政工作创新策略研究》(西安外国语大学学者迟鸥)、《外语院校育人特点分析》(西安外国语学院学者刘伟)、《对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探索――以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例》(成都理工大学学者张钊等)、《加强独立学院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讨》(广东海洋大学学者谢睿萍)等文章,这些文章大多从高校学生德育管理工作的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进行研究,在中国外语类高等院校的管理层面论述了外语专业背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特征和基本对策。

再次,如将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放在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中进行研究,重点在于分析外在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强调解决思想政治教育问题途径的信息化和网络化。《网络时代外语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重心》(刘练)、《互联网时代外语专业学生的思政教育》(?x睿萍等),这些文章虽然及时关注了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信息化特征,并根据时代背景对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的特殊性进行了合理分析,但并未将导致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根本原因及解决困境的对策路径与时代背景直接联系起来,也没有做出系统化专业化的深入研究。

外国文学专题研究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上海 国际问题研究 成就 问题

中图分类号:D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812(2008)03-0037-43

近几年来,中国先后出台《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2006-2010年)规划》,并且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国际问题研究是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它对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具有特殊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由此可见,我国对国际问题研究非常重视。国际问题研究的重要功能是为国家决策提供参考、借鉴吸收外国发展经验教训、研究世界经济政治形势为我国对外经济关系和外交工作服务以及研究世界的历史和现实为我所用。地方的国际问题研究还承担着为地方的外事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

上海的国际问题研究已走过整整半个世纪,并将对中国国际问题研究、为中国外交政策服务和为地方外事服务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上海已成为我国国际问题研究除北京以外最重要的研究重镇。本文对上海国际问题研究50年发展历史和研究成果做一综述,并简要提出了研究中仍然不足的地方,希望能对上海从事国际问题研究的人员有所启发和借鉴。

一、50年发展历程

新中国建立前,国际问题研究就已在我国出现萌芽,特别是在当时环境相对宽松的上海。著名的国际问题专家金仲华先生于20世纪30年代在上海创办了《世界知识》杂志,当时在国内外颇有影响。一些有识之士借助该刊物经常聚在一起探讨国际问题,并撰写、编辑了一些文章,向民众介绍国际问题的一些基础知识,但这个阶段基本上没有系统的教学和研究。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的国际问题研究开始起步,当时没有正式的国际问题研究机构。但随着我国对外交往的增多,建立专门的国际问题研究机构提上了日程。1956年接受的建议,批准成立了直属外交部的国际关系研究所,这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专门的国际问题研究机构之一。上海作为我国对外交往的重要窗口,建立国际问题研究机构也迫在眉睫。为了我国以及上海对外交往发展的需要,1957年在金仲华、刘思慕等同志的指导下,成立了上海国际关系学会(后改为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这是上海最早成立的关于国际问题研究的社团,开启了上海国际问题研究的大幕。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在统筹上海的国际问题研究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的关心和金仲华先生的指导下,1960年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以下简称上海国际所)成立,这是上海有史以来成立的第一家专门研究国际问题的机构。随后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研究所、拉丁美洲研究室也于1964年成立,还在60年代成立了世界经济研究室。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社科院也成立了相关研究机构。这一时期我国的国际问题研究一方面“侧重于宣传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性、帝国主义的腐朽性和垂死性,特别是揭露帝国主义的对外侵略战争政策”,另一方面集中“介绍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研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和现状,研究一些国家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形势,研究一些国家共产党的发展和对中国的态度,研究如何有针对性地积极开展对外宣传和联络工作”。正当国际问题研究进入发展的关键时期,“”的开始使国际问题研究陷入了瘫痪。总体上,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国际问题研究无论是在机构设立还是在研究领域上主要受到苏联的影响。在60、70年代的特殊条件下,上海的国际问题研究机构不用说与国外的学术机构交流,即便与国内兄弟院所也很少有业务联系,可以说是“关门研究”,而且这个时期研究领域也比较狭窄。

改革开放后,上海的国际问题研究迎来了欣欣向荣的发展时期。原有的国际问题研究机构复建,一些高校也纷纷建立跨所、跨系、跨学科的研究机构。上海外国语大学(以下简称上外)于1980年成立了中东研究所,其中东研究成为我国国际问题研究的重点学科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社科院合作于1981年成立上海苏联东欧研究所,同济大学于1985成立了德国问题研究所,复旦大学1985年成立的美国研究中心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专门从事美国研究的主要机构之一。20世纪80年代曾成立上海和平与发展研究所和上海亚洲研究所,后来由于多种原因这两个研究机构都被取消。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原有的国际问题研究机构发展壮大,研究领域不断扩展,一批新的国际问题研究机构相继成立。上海国际所经过40余年的发展,目前下设10个研究室,分别是美洲研究室、亚太研究室、日本研究室、南亚研究室、俄罗斯-中亚研究室、欧洲研究室、西亚非洲研究室、世界经济研究室、国际组织与国际法研究室和两岸四地研究室,研究领域非常广泛。2006年上海国际所被国内机构评为“中国十大智库”。2007年12月,在美国外交政策研究所评定的世界(美国除外)十大智库中,上海国际所是唯一入选的中国智库,这正是对上海国际所几十年发展成就的肯定。复旦大学于2000年11月成立了国际问题研究院,下设美国研究中心、日本研究中心、俄罗斯研究中心、欧洲研究中心、韩国研究中心、北欧研究中心和拉丁美洲研究室。其美国研究已经成为我国国际问题研究的重点学科基地,2006年又被批准成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2007年6月又设立了联合国与国际组织研究中心、中国外交研究中心和南亚研究中心,还将成立国际安全研究中心等。华东师范大学在1997年成立了欧洲研究中心,并于1999在苏联东欧研究所的基础上成立了俄罗斯研究中心。2004年,华东师范大学整合资源成立了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下设俄罗斯研究中心、欧洲研究中心、能源与地缘政治研究所、东亚研究中心、国际关系与思想史研究中心,其俄罗斯研究也成为我国国际问题研究的重点学科基地。上外1992年成立了国际问题研究所,并于2006年整合成立了国际关系与外交事务研究院,其“国际关系学科”成为上海市重点学科,开设“伦理与国际事务”等国内特有的课程。同济大学2001年成立了亚太研究中心,2003年成立了国际政治研究所。上海社科院是上海唯一的综合性人文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是全国最大的地方社会科学院。目前上海社科院进行国际问题研究的部门有世界经济研究所、亚太研究所、欧亚研究所等。1995年上海还成立了民间的学术机构一上海东亚研究所,重点研究。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也开展了国际关系的教学和研究。这些单位在长期的研究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如复旦大学的理论研究和美国研究,上海国际所的政策研究,上外的中东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的俄罗斯研究,上海社科院的犹太研究。

由于国际问题研究的跨学科性和交叉性,近年来,很多学科专业涉足国际问题研究,如历史、国际法、政治学、社会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一些理工类高校也设立国际问题研究机构,进行相关问题的研究。如华东理工大学设立的战争文化与国际政治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成立的环太研究中心等。

此外,上海还成立了一些民间学会,为国际问题交流提供了重要的平台,提高了大众对国际问题的了解和认识。成立比较早的有上海市日本学会(1985年)、上海东欧中亚学会(1986年)和上海国际战略问题研究会(1988年)等;90年代成立的有上海台湾研究会(1991年)、上海欧洲学会(1992年)和上海美国学会(1992年)等。这些学会一般主要由本领域的专家学者组成,同时又吸收其它领域的专家学者、官员、商人等参加,扩大交流范围。

国际问题研究期刊也是研究人员发表见解、相互学习讨论的重要阵地。上外于1978年创办了《阿拉伯世界》(季刊),2003年改为双月刊,并于2006年起更名为《阿拉伯世界研究》。上外还于1993年创办了《国际观察》(双月刊),成为国内非常有影响的一种国际问题研究综合性期刊。上海国际所1987年创办的《国际展望》是国内颇受欢迎的科普类国际问题杂志(半月刊)。国际所1995年创办的《国际问题论坛》(季刊、中英文双语),虽然不是公开发行,但其刊登的文章层次逐渐提高,在国内也有一定的影响。华东师范大学1995年创办了《今日东欧中亚》(月刊),2000年改为《俄罗斯研究》(季刊),2007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俄罗斯研究领域的学术性刊物。上海社科院1979年创办的《社会科学》,1980年创办的《哲学思想研究动态》(1994年改为《邓小平理论研究》)和1985年创办的《世界经济研究》以及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版的学报也刊登国际问题研究领域的文章。国际所1983年以来每年出版《国际形式年鉴》,邀请专家学者就一年来的热点问题撰写学术文章并收录我国对外关系、世界各个地区、国家的大事件以及数据统计等,是重要的资料性参考丛书。上海社科院自2003年以来每年出版《中国国际地位报告》,研究我国国际地位的形成、变化以及对外关系等专题。此外,复旦大学的《国际关系评论》、《日本研究集林》等刊物,也开设专题研讨,不定期地出版。

二、50年发展成就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半个世纪的发展,可以说是成果斐然。不但出版或翻译了一批较有影响的优秀著作,而且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也得到了较大发展。

(一)研究成果

1 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世纪风云的产儿――当代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和《国际关系理论比较研究》,这两本著作不但是国内较早介绍国际关系理论的专著,也是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标志性著作之一。近期重要的理论研究著作有《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该书全面系统阐述、介绍了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流派,推动了我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学科建设和发展。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分支越来越细,上海在理论分支研究中也确立了自己的优势。如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研究、中国国际制度理论研究、建构主义理论研究、安全理论研究、女性主义理论研究等方面涌现了一批著名的学者和有影响的研究成果。

2 国际战略研究。1996年出版的《跨世纪的世界格局大转换》,获上海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一等奖,是全国第一部系统研究冷战后世界格局的专著。“世界大趋势”系列《大合作》、《大磨合》、《大整合》、《大体系》也是研究中国国际战略的重要作品。

3 专业研究。我国第一部全面剖析北约的专著《北约――战略与态势》、第一部研究犹太史的专著《犹太民族复兴之路》、全面分析国际危机问题的专著《现代国际危机研究》、第一部研究亚太地区军控与裁军的专著《亚太地区军备控制与裁军》,这些著作都是该领域重要的研究成果。复旦大学的美国国会研究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品牌,出版了一批作品。上外的中东研究基地也出版了一批颇有影响的著作。

4 大国关系研究。《后冷战时期的中美关系:分析与探索》、《后冷战时期的中美关系:外交政策比较研究》、《后冷战时期的中美关系:危机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是比较系统完整的关于中美关系研究的系列著作。《中国和平崛起》对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对大国关系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为中国和平崛起的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5 软实力研究。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亨廷顿发表《文明的冲突》,宣称下一次世界大战将是文明之间的战争时,上海学者俞新天率先撰文认为亨廷顿过分夸大文明差异及其政治后果,并认为国际政治进入了第三向度――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交锋。1995年上外召开“国际关系中的文化因素研讨会”,探讨美国文化和伊斯兰文明。一些学者还发表了文化与国际关系研究方面的论文。上海国际所的俞新天研究员出版了《国际关系中的文化――类型、作用与命运》和《强大的无形力量:文化对当代国际关系的作用》,引起中外学者的关注和兴趣。2007年,《国际观察》还开设了软实力研究专栏。

6 翻译了一批重要的国外国际问题研究著作。比较早的有倪世雄等在1991年翻译出版的肯尼思・华尔兹的《人、国家与战争――一种理论分析》。最近几年翻译的比较重要的著作有《国际政治理论》、《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新现实主义及其批判》一、《大国政治的悲剧》、《美国时代的终结》等等。

7 出版了一批教科书工具,成为国内国际问题研究教学的重要参考书。

8 上海的专家学者们还撰写了大量的政策报告、调研报告,为中央、国务院各部委的决策提供咨询建议,也为上海地方的外事、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意见。

9 进入21世纪后一批青年研究人员崭露头角,逐渐成为重要的研究力量,他们将是未来20年的核心研究群体。这批新生态研究人员,具有几个特点。一是基本上是上个世纪70年代后出生;二是基本上都具有博士学位;三是普遍具有海外学习或访学的经历,外语水平较高;四是研究领域新颖,视角独特。

(二)研究平台

1 在我国的国际问题研究重点学科基地中,全国只有9个,而上海就占了3个,分别是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和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上海不但是拥有基地最多的区域,也是唯一一个拥有一个基地以上的城市。这是上海的国际问题研究在我国占有重要地位的重要表现之一。

2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体现着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方向和水平,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国际问题研究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要的资助领域,而每年各地申请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是国际问题研究成果的重要表现。

从1999年到2007年,上海总共申请到国际问题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6个,平均每年占全国这类项目的16.20%,高位数是2002年的33.33%,低位数是2004年的5.71%。这46个项目,重点项目2个,一般项目35个,青年项目9个。

3 召开国际国内有重要影响的学术研讨会。1987年8月上外、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

上海国际所等多家单位发起召开的“上海国际关系理论讨论会”,是我国有历以来专门研究国际关系理论的第一次全国性会议;这次研讨会的召开是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在全国兴起的重要标志,受到国内外的密切关注,产生了重大的影响。1998年和2004年分别在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又召开了两次全国性的国际关系理论研讨会,讨论建国以来国际关系理论的成就,展望下一步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建设的思路。1992年2月,中美上海公报发表20周年时,上海国际所;中华美国学会和美国福特基金会在公报诞生地上海锦江小礼堂举办了“中美关系学术讨论会”,在中美两国产生了积极的反响。1992年2月,上海国际所和联合国裁军署共同组织的“联合国亚太地区裁军和安全研讨会”,也有很大影响。上海国际所从1999年以来开始每年召开中国国际战略研讨会,为京、沪和其他地方的专家学者、官员提供交流的重要舞台,提出了很多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观点。上海社科院于2004年和2006年分别召开了第一、二届“世界中国学论坛”国际会议,促进了世界对中国的了解和对中国学的研究,2008年将举办第三届“世界中国学论坛”。近年来,上海各单位,特别是上海国际所、上海社科院和复旦大学,每年都举办一些有影响的国际国内研讨会,加强和国内外研究机构的交流,提升了上海国际问题研究的深度。

4 充分发挥各学会和研究单位的作用,加强对外交流。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2003年联合发起成立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与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并称为国际问题研究的两大全国性研究社团。目前,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是副会长单位。2008年5月,上外国际关系与外交事务研究院将承办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第6届年会。中国国际关系学会的15位副会长,北京10位,上海4位,分别是朱明权、俞正、俞新天和杨洁勉;18位常务理事,上海有4位,分别是黄仁伟、潘光、胡礼忠和冯绍雷。上海国际所2005年主办了“2020年的世界与中国:新问题、新挑战和中国的战略选择暨中国国际关系学会会长会议”及2007年主办了中国第二届“智库论坛”,加强了上海和其他地方国际问题研究单位的交流。这些表明上海在我国国际问题研究领域的重要地位。

另外,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2005年开设“大使论坛”,邀请我前驻外大使开设讲座;上海国际战略问题研究会2006年举办了驻沪领事馆总领事系列讲座,加强与领事馆的沟通和联系;上海国际所2007年举办了“青年研究人员外交外事干部培训班”系列,邀请我国前驻外大使为研究人员进行指导;另外,华东师范大学开设“大夏讲坛”,上海社科院开设“新智库论坛”,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就热点问题进行讲座。上海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3年以来每年举行学术年会,设有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专场。

(三)人才培养

1 随着国际问题研究的不断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增加,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国际问题研究的专业(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和外交学),成立国际关系学院/系,研究院等。培养的学生数量,从本科、硕士到博士也成倍增长。截至2007年9月,上海拥有国际问题研究教学单位8个(硕士点18个,博士点5个),数量在国内仅次于北京(16个),居第二位。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约400-450人。

2 为青年研究人员创造条件,提供加强交流的平台。2002年,复旦大学和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一起发起创办了全国高等院校政治科学研究生学术研讨会,每年举行一届,促进了全国范围内政治科学类研究生的交流。

2007年5月和12月,上外中东研究所、国际关系与外交事务研究院和上海国际所分别主办了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青年学者论坛,分别就“国际热点问题”和“中国的国际责任”进行了探讨,促进了不同单位的青年研究人员的交流。2007年复旦大学和联合国开发署联合主办了第一届全球治理创新青年设计大赛,促进不同国家青年之间的交流,促进青年的全球责任意识,并就如何更好地解决全球问题进行探讨。2008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将举办第三届“全国博士生论坛”,届时来自全国各地的博士生们将就国际关系理论发展和热点问题畅所欲言,加强上海和其他地区青年研究人员的交流,促进上海国际问题研究学科的发展。复旦大学和德国柏林自由大学自2006年开始举办暑期班,主要对全球问题展开讨论。

三、研究中仍然存在的问题

上海在国际问题研究领域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同样也存在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是全国普遍存在的问题。

1 引进国外理论过多,受西方理论的影响较大,缺乏自主的理论创新。创新成果不够丰富,距离构建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和形成国际关系研究中的“上海学派”还相差甚远。

2 理论研究、特色研究和专业研究仍然不足,理论与政策研究相对脱节。各单位联合研究较少,存在重复性研究的问题。

3 知识积淀不够。由于国际问题研究具有领域广泛、内容综合、课题现实和学科交叉的特点,所以对研究人员的综合性知识要求很高,但往往从事国际问题研究的人员从本科、硕士到博士都是在人文学科领域,甚至是在一个专业学习,这严重影响了研究的视野和深度。

4 培养的大批硕士、博士面临就业压力。虽然近年来,全国一些省市的高校、社会科学研究单位和党政机构纷纷扩大或成立国际问题研究机构,但国际问题研究作为社会科学的特殊专业,全国包括上海的需求是比较有限的。培养的学生越来越多,就带来了就业压力。一些国际问题研究专业的硕士、博士毕业生迫于就业压力,不得不放弃了从事研究的理想。

外国文学专题研究范文第3篇

1.引言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新大纲》)对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描述为:“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这个重任自然由各高校英语专业承担起来了。

何其莘等(2008)回顾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年英语专业教育情况,从英语专业教师和课程设置等方面指出了目前英语专业存在的主要问题。胡文仲(2008)则主要从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的角度,回顾了三十年来最大的一次英语教育改革。王雪梅(2008,2009)是从课程设置与学术能力的角度对研究生英语专业进行了述评。

以往关于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文献只是从宏观上整体对外语教育进行综述。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从英语专业知识课角度出发,结合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人才培养和学术能力对我国英语专业教学进行评述。本文从英语专业知识课这一层面,通过具体的英语专业知识课,对我国英语教学动态进行评述,目的是为了:了解英语专业各知识课在相关文献中所占的比重及趋势;通过对英语专业各知识课的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并试图给出解决方法;对我国英语专业教育进行展望。

2.英语专业知识课的界定

《新大纲》把高校英语专业必须开设的课程划分成三大板块:英语专业技能课、英语专业知识课和相关专业知识课。其中英语专业知识课是指英语语言、文学、文化方面的课程,主要在本科阶段高年级开设。

《新大纲》还给出了英语专业知识课的必修和选修课程(见图一)。考虑到除了“学术论文写作”之外,其余的都可归纳为“语言学类、文学类、文化类”课程,因此本文的研究不予考虑“学术论文写作”这门课程。

3.研究设计及方法

我在中国知网(期刊网)上,以“英语语言学、英国文学、美国文学、英美国家概况、英美国家文化”等具体专业知识课程名称作为关键词或标题,对1980―2009年的核心期刊上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检索。将通过检索的结果,分析隐藏在结果背后英语专业知识课教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一一展开讨论。整个研究采用定量加定性的研究方法。

4.研究发现

4.1英语专业知识课研究的总体趋势

我以《新大纲》中英语专业知识课课程名称作为关键词或标题,在中国知网核心期刊上进行了检索,统计结果见图二、图三。

知识课课程相关文献数量

从图二中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英语专业知识课课程的相关文献研究有299篇,但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这主要体现在文化类课程的相关文献研究偏少,只有14篇。相对而言,语言学类和文学类相关文献数量比较多,达到285篇。

图三则从内部看出了每门知识课课程相关文献的发展趋势,特别进入21世纪以来,三类课程都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以文学类最快。英语语言学在我国发展已数十年,发展相对稳定。文化类课程上世纪变化缓慢,但进入21世纪后也迅速发展。

4.2研究方法上特点

图四反映了所收集的相关文献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可以看出英语专业知识课相关文献研究偏重综述型(185篇),其次是理论应用型(84篇),实证研究占较少比重(30篇)。但我在文献收集过程中发现实证型研究自进入21世纪以来呈明显发展趋势。

图五则体现了我国英语专业知识课相关文献的研究绝大部分是针对本科生英语专业的(245篇),研究生只占到很小一部分(54篇)。

4.3相关知识课课程研究

随后,我为了看出课程的发展趋势,又根据年份对每类型知识课程进行了分类,结果见下面的三个表格:

从上述三个表中,我发现只有大纲规定的英语专业知识课三大类必修课的相关文献数量较多,它们的选修课的相关文献数量却寥寥无几。相对来说,语言学类选修课相关文献数量比文学和文化类选修课相关文献要多,但比起其必修课来,又显得少了。

以上是我以最近关于英语专业改革的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检索的结果。可以看出进入21世纪以后,“学术能力、批判思维、任务型教学、研究型教学”等越来越得到关注和重视,这些词也反映出了21世纪英语专业改革的方向、趋势和特点,或者至少指引了改革的方向。

5.英语专业知识课教学研究改革刍议

5.1课程设置

英语专业知识课程设置是英语专业的核心内涵,规定了本专业学生的基本知识结构和发展方向,是实现英语专业培养目标的根本保障。根据2000年3月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的界定,英语专业知识课程包括英语语言、文学、文化三方面的课程,分为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两类。就下文的数据分析及全国范围内各高校课程设置情况来看,英语专业知识课课程设置存在两大方面的不足。

从微观角度看,多数院校的英语专业都开设了语言学导论、英国文学、美国文学、学术论文写作、英语国家概况等5门专业必修课程,以及《大纲》所规定的14门专业选修课中的多数课程。但从全国范围来看,许多大学的英语专业在课表上已经安排了《大纲》所规定的专业知识课程,但还存在专业师资短缺、课程课时不足、质量意识不强等问题。除此之外,《大纲》没有对英语专业自身的学科内涵做出详尽的描述,偏重人文、缺少社科,对研究方法类课程未给予应有的重视。

从宏观角度看,不同类型的院校(如师范类、理工类、农林类、综合类、外语类等)在制订学科规划时与本校的层次定位不相符,在课程的设置上“普遍雷同”“千校一面”,没有合理定位,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

5.2人才培养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高校外语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尤其是复合型人才培养。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外语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和培养目标逐渐趋同。而我国目前有900多个英语专业点,分布在条件差异很大的经济发展地区,不同地区对于英语人才有着不同的需求,是否都能按同一模式培养外语人才是一个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人才培养体制的改革关键在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我们现行的外语复合型人才培养往往是外语作为一种工具被加载在其他专业知识中去,学校往往注重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模式,急功近利,绞尽脑汁为了“复合”而复合,却忽视了人才培养的效果。胡文仲教授(2006)认为,我国外语专业应该回归人文学科本位,致力于培养人文通识型或通用型外语人才,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兼顾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在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框架中,合理解决英语专业技能课、专业知识课和相关专业知识课之间的课时冲突,并实现不同院校之间相关专业知识的合理分布和一定的区分度。

5.3教学模式

从4.3分析中看到,我国英语专业知识课的选修课程的开设不尽如人意,这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其教学模式的单一。教学模式涉及教学观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教学、评价手段、教学管理等构成要素,各类学校可在既定的培养目标下,针对不同要素探索不同的教学模式。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传统的“老师教学生记”、“满堂灌”等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今的教流。21世纪强调的是以人为本,体现在课堂上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不是老师的产品,而是顾客。这就要求教师与时俱进,采取多元教学模式来适应这种需求。近年来,不同类型学校的英语专业在教学模式的研究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如交际教学、任务型教学和多媒体网络教学等多元教学模式,以及自主学习、体验式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多元学习模式。

5.4学术能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校应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以求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中做出贡献。学生发展学术能力对于学生个体发展和学科建设都有重要意义。外语院校学生作为外语学术能力建设的主力军,应当发展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尤其是批判性思维。做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术追求和独立人格,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而我国外语专业学生往往只是为了喜好或就业来学外语,忽视了对外语学术能力的培养。

外语类高校应当建立宽松自由的学术交流氛围。一方面,各高校应结合自身学术传统和专业特色,合理进行学科定位、专业规划,并科学地拟定对外语专业学生的学术要求和学术评估,不进行“一刀切”的定量要求。另一方面,要鼓励理论联系实际的学术风气,切实结合我国外语教育教学的特点进行研究。

一个学生的学术能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问题的发现与提出的能力,文献的收集与整理的能力,概念的生成与厘定的能力,作出学术命题的能力,设计研究过程的能力,对学术前沿的敏感。培养学生批判思维能力又是进行学术研究的重要原则。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首先也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六、结语

本文结合对我国英语专业知识课的动态研究,尝试剖析了英语专业知识课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在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提出了英语专业知识课改革的主要方向和热点。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4]何其莘,黄源深,秦秀白,陈建平.近三十年来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回顾与展望[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

[5]戴炜栋,王雪梅.学术环境与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能力发展[J].中国外语,2009.

[6]李美霞.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问题探索[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

[7]揣铁梅.任务型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辽宁教育研究,2007.

[8]胡文仲.新中国六十年外语教育的成就与缺失[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

[9]谢友福,孙飞凤.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对英语专业本科教学的反思与改革的构想[J].外语界,2008.

[10]胡文仲.英语专业“专”在哪里?[J].外语界,2008.

[11]王雪梅.英语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于学术能力发展[J].外语界,2009.

[12]王雪梅.英语专业研究生评估与学术能力发展[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

[13]付红霞,郝玫.理工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J].外语界,2008.

[14]潘之欣.关于高校英语专业“语言学导论”类课程设置的调查[J].外语界,2002.

[15]张秀梅,马春兰.英语专业英国文学课堂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9.

[16]胡笑瑛.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9.

[17]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J].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外国文学专题研究范文第4篇

10年,可以使一个蹒跚的幼儿成长为康健的少年,可以使一株幼嫩的新芽抽枝为青葱的树苗。10年间,学校研究生教育经历了初期摸索、规范前行、追求质量的发展道路,为学校由教学型院校向教学研究型院校的转型奠定了基础。党委常委、副校长王义军教授指出,学校研究生教育开办10年来,为学校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教育形象,形成了很好的社会影响。

也许以下一组数据更能诠释“10年迅速发展”的含义:2004年,招收首届研究生25人,2013年,招收第10届研究生270人;2004年,2个专业点,2013年,20个专业点;2004年,校内导师9名,2013年,校内导师125名,校外兼职导师89名。2004年,培养单位2个。2013年,培养单位7个。2013年,拥有6个一级学科授予权……10年,在研究生教育的道路上,我们一直在前行。

制度建设,为研究生教育保驾护航

《孙子兵法》讲求“谋定而后动”,对于学校研究生教育同样适用。如何将“开办时间晚”的后发劣势降到最低?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使研究生教育正规化?从制度建设开始。

经过研究生教育初创时的建章立制和2011年10月较大规模制度修订两个阶段,目前,学校已经构建了研究生培养与管理的基本规范。

在研究生教育起步之初,首任研究生处处长史柏年教授就带领同事们先后深入考察多所同类院校的研究生教育工作,借鉴别人的经验,先后制定出台了《硕士研究生导师遴选及管理办法》《硕士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研究生入学考试命题细则》《研究生招生考试保密细则》等制度。

然而任何制度都不能保证一劳永逸,随着学校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10年前制定的20多项制度有的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的需求。

2011年,学校对研究生处和学生处就研究生培养和学生事务的相关工作进行了重新分工,在此基础上,研究生处按照研究生培养流程和规律,设置了招生办、培养办、学位办,细化了岗位职责,为规范研究生培养与管理奠定了基础。

2013年10月,研究生处启动了研究生教育开办以来第二次较大规模的建章立制工作,召开首届研究生教育论坛,向学校提交了《研究生教育与管理制度修订草案绿皮书》。

在现任研究生处处长王文的牵头下,在梳理已有制度的基础上,经过充分调研论证,研究生处修订和完善了《硕士研究生课程考核及成绩管理办法》等7项制度,新增了《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实施办法》等15项制度,同时废止了《硕士研究生学籍管理补充规定》等3项制度。

至此,学校构建了完整的研究生教育制度框架,使学科建设、培养方案制定、导师队伍建设与管理、学生学术资助与学术规范有了制度依据。

完善的制度体系对研究生教育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王文介绍说,就拿《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处理办法(试行)》和《关于启用“学术不端行为文献检测系统”的暂行办法》两项制度来说,“研究生阶段,反对学术不端、学术抄袭,倡导学术诚信是研究生处一项很重要的管理任务,两项制度从研究生的科学研究、论文写作、学术引文、学术评价等诸多环节规范研究生学术行为。”特别是“学术不端行为文献检测系统”的启用,使得研究生论文在开题、中期答辩和终期答辩之外,又增加了一道关口,极大推动了其论文质量的提升。

提质量、显特色,抓住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

早在十几年前,学校的本科生教育就提出了“狠抓质量和特色”,并形成了“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的理念。同样的,研究生教育也离不开质量和特色。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特色,有助于提升研究生教育的核心竞争力。

也许10年来研究生专业点的增加和学科授予权的提升,也表明了上级部门和社会对学校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认可:2003年,取得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刑法学两个专业点的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经济、经济法学、社会学、新闻学5个专业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核;2011年,获批哲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新闻与传播学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并自主设置了数量经济学、外国哲学等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学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了青年与国际政治、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两个目录外专业。这是学校专业点设置从目录内发展到目录外布点的有益尝试。

研究生处按照学校要求抓好顶层设计,而具体的培养行为却更多地需要各院系去实施和落实。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伟认为,该院研究生培养已经具备了不同学科相互支撑,形成增量协调优势。青少系主任吴鲁平也指出,该系研究生导师人数不断增加,导师队伍教学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学科结构日趋合理。为该系不断探索并创新思政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支持。研究生处表示,近年来,学校研究生生源较办学前期有了极大的提升,这也为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了保障。

具体到培养层面,各院系都有相应的“提升质量”的做法。比如,青少系为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每学期都会安排学生作文献解读和课堂呈现,呈现结束后由学生讨论和教师指导。同时,为了“逼”着学生增加阅读量,该系采取了严格的考核制度,在论文考核和平时成绩考核外,增加一项期末考试,3个小时的开卷考试,有5道题,只有对教师布置阅读的书目作深入阅读,才有可能知道如何作答。

不仅在教学过程中严把质量关,在毕业论文的写作上,同样也对质量紧抓不懈。

2013届青少系研究生申洁对自己的毕业论文写作记忆深刻。“我本科是新闻专业毕业的,所以在研究生的论文选题上我就想选和纪录片相关的一些选题,这样我会更有能力去做好。”申洁告诉记者,“但是这个过程不是一遍就过的,我当初想选的是西欧纪录片中的中国印象,因为西欧的纪录片制作发展历史很长,作品时间跨度大,选用价值更高。但是开题之后,教师对此予以了反驳,认为时间跨度大、选材范围广未必是一件好事,反而有可能造成杂乱无章,得不出正确结论。所以在导师王文教授的建议和指导下,我最终选了《2000年后美国涉华纪录片中的中国形象研究》这个主题。”

开题遭遇波折,申洁感受到了毕业论文考核的严格和严谨。但这只是毕业论文考核的第一个环节而已。在中期答辩到来之前,申洁走访了国家电影博物馆和中国电影资料馆,通过查阅资料和馆内资料管理员访谈等形式了解相关情况。后来还和新闻系的教师了解相关的纪录片资源,力争做到最好。对于论文中的一些细节问题,尽管记得不是很清楚,但她十分坚定地告诉记者:“我在论文里面肯定标明了!”因为青少系对学风抓得很严,所以申洁丝毫不敢松懈。事无巨细,只要导师提过的修改意见,还有她自己想到的,都一一作了严谨求证并在论文中作了标注。经过充分准备,申洁最终通过了毕业论文答辩,她的论文还被评为优秀。

据了解,青少系现在研究生论文答辩采取导师回避制,并邀请校外专家参与答辩,力求公正和严谨。

在抓质量的同时,学校研究生教育着力体现出中青院的特色。2010年,时任研究生处处长的陆玉林提出,“中青院的研究生道路,正在走出自己的特色”,“申硕时,我觉得最难的是如何提炼本专业的办学特色及规划专业培养的研究方向,方向的延伸正是特色的突显。通过在本科毕业生中的调研和用人单位的反馈,总结在本科教育过程中已有的特色教育意识,结合参考其他重点高校的办学经验,最后,学校研究生教育的专业特色浮出水面:围绕‘青年’这一方向作为科研和教学的重点,进一步寻求特色,增强优势。”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是最早落户中青院的硕士专业点之一。在“申硕”过程中很多专家就说过,“像中青院这样一所院校,应该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而且应该办好。”王义军指出,“我们与其他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不同,我们有明显的针对性,我们突出的就是青年特色。”

“青年特色”从学科布点、课程设置、学术研究、论文撰写等多个方面都有体现。王文认为,这一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以本科的专业学科建设为基础,研究生教育凝练和提升了青年特色。如“青年与青年工作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青少年犯罪及少年司法”“青少年社会工作”“传媒与青少年”等,它们或是研究生培养的一个专业方向,或是一门课程。其次,研究生教育的开办突破了学校现有专业学科设置的局限,设置了本科无法完成的任务,如“青年与国际政治”“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专业点的设置,都与“青年”和“政治”密切相关,未来研究生教育还将覆盖更多与“青年领导力”等相关的政治学管理学学科专业。再次,在学科专业特色建设方面进行了探索。比如,“青年与国际政治”最初只作为青少系研究生教育的一个方向,随着一些课程的建设和开设,整合了一批师资,撰写出版了系列丛书,经过若干年的特色培育,研究生论文选题逐步集中在“青年与‘大国形象’”“青年与‘公共外交’”等研究领域。时机成熟,该方向已经建成为一个专业点,并将在2014年单独招生。最后,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特色的培育也是学校进一步申请博士授予权的生长点。

三管齐下,探索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

在研究生教育已经渐趋大众化、研究生水平越来越“水”而饱受诟病的今天,中青院应该怎样培养研究生?能不能走出一条自己的研究生人才培养之路?为此,学校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尝试。

2012年,学校加大了对研究生教育的投入,增设了学科点负责人专项、学生课题专项、学生境内外交流与学术活动专项、教材建设与出版专项、试卷库建设专项以及优秀硕士论文出版专项等。并在院系一级增设学科建设专项。以一个个专项为抓手,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图景越来越清晰。

王文介绍说:“三管齐下的方式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注入了强劲动力――主修文献阅读目录的编订着眼于提升学生学术素养,科研课题的训练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海外访学和交流互换实际上是学生对外视野的培养。”

各专业的主修文献阅读目录规定了学生在研究生学习期间必须阅读的文献资料,包括中文著作、重要中文期刊、外文著作、重要外文期刊和重要互联网资源5个部分。目前,已完成26个专业(方向)的主修文献阅读目录编订。编订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各专业具体的编订内容需要导师们商讨定夺。确定研究生主要阅读的文献及阅读量,到中期考核就是以考核这些文献的阅读情况来检验学生的阅读量,以及他们对此的解读能力。

刚刚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研究生面对繁杂的现有研究成果,分辨能力十分有限,常常在阅读文献时做一些无用功。吴鲁平教授告诉记者,他曾把一些研究文献分发给学生,让他们对文献按照学术水平、课题前沿性等标准作一个分类,很多学生的分类结果表明,他们对此没有正确的认知。

笔者了解到,虽然各院系、导师都会向学生推荐一些本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以及高水准的学术著作或文章,但是像这一次这么系统而完整,并且整理成主修文献目录的行为,还是第一次。所以目录一出台,很多研二研三的学生都表示很遗憾,“主修文献目录‘相见恨晚’。”他们在自己“补补课”的同时,也相信目录会给未来几届的研究生提供很大的帮助。

除此之外,学校还一直致力于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和对外视野的拓展。在最新修订的2013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明确注明“硕士生一般用1/2时间从事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工作,其他时间进行学术研究、社会实践及教学实习等”。2012年,首次对研究生课题进行专项资金资助,周期一般为1年,目前第一批课题成果已经进入最后的整理汇总阶段。第二批的推行工作也已展开。

其实对于完成一项高质量、高学术水准的论文来说,1年的时间难免仓促。那么学校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在研究生中推行课题论文的目的是什么呢?“训练学生研究能力,为将来的毕业论文乃至更高层次的学术研究要求做准备。”王文说。

确实,尽管时间紧张,但获得课题的各个院系对此却一直严把质量关。把研究主动权转交给学生,并不意味着导师在此期间会扮演“甩手掌柜”的角色。2011级社会学研究生郑彩侠,是该项目的首批受益者。谈及此事,郑彩侠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原来她当时有两个题目,一个是关于白血病儿童的,一个是司法和社会工作。虽然对两者都很感兴趣,但是二者之中只有一个能够成为自己毕业论文的选题。“这个时候出台了‘研究生课题’项目,我当时很高兴,因为这两个自己都感兴趣的课题都能够继续下去了。”郑彩侠最终选择了《司法社会工作在维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方面的作用探析》作为“首推课题”的研究主题。她的导师许莉娅多次找到她,从论文结构、研究思路多个方面进行了严谨的指导。郑彩侠回忆,“有一次,我论文的一部分没有做好,就发给了老师。那接下来的几天我都没有睡好觉,做梦都梦到老师了。后来,还是赶在老师出差回来之前,又重新认真做了一遍,这样才安心。”

青少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一名研究生也向笔者表示,研究生课题项目很有意义,“一年级的研究生需要掌握一些高级的统计软件,同时还要学习定性和定量研究的相关方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学到的相关方法有了用武之地,在正式的毕业论文之前,能用这样近乎实战的机会来实践,查漏补缺。”

谈到对外交流,王文特别肯定了某些院系的“1位导师,2个课堂,3所学校”的“123培养模式”,即每名研究生都有一个导师负责(主要是针对学术型硕士而言,专业型硕士配备双导师),同时参与校内知识课堂和校外实践课堂的培养,学校提供机会输送部分研究生赴海外或国内其他高校(中青院+国内一所著名高校+国外一所著名高校)互换学习或访问学习。“我们一直致力于为学生提供最好的平台和资源。”

对于“3所学校”,学校已经初步完成探索和尝试,和西南政法大学建立起良好的研究生互换交流机制,已有3批研究生互派学习;和贵州省铜仁市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实践提供了良好机会。国外高校的拓展方面,已与新加坡、美国、日本等国的部分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2013年暑期,首批研究生已经赴美访学。

“教育是良心事业,教育政策走了弯路,毁掉的就是一届学生,这样的代价太大,学校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要坚决避免此类现象发生。这也是我们下大力气狠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初衷所在。”王文说。

外国文学专题研究范文第5篇

关键词:海外;中国问题;研究机构;分布;特征

由于对中国的日益关注,海外各大国投入越来越多的人力和资金作相关的研究。从事中国研究的机构遍布亚洲、欧洲、中东、大洋洲以及北美,相比较而言,美国的机构数量最多,涉及的领域最为广泛,因此其成果和积累也最为丰厚。

一、北 美

美国

哈佛大学燕京学社和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都在东西文化交流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前者以中国的人文学术为研究对象,后者着重关注近代中国。耶鲁大学的中国研究起步较早,是美国最早设立中文教学的学校,其独有的优势的是丰厚的藏书资源。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是美国西北的中国研究重镇,在50―60年代曾与哈佛大学齐名。斯坦福大学的胡佛战争、革命与和平研究所是美国西部的一个研究重镇,胡佛图书馆的档案涉及20世纪中国变革的重要资料和文献。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中国研究中心是目前美国西部这方面最有影响的机构,最近比较关注上海专题的研究。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中国研究中心在中国近代史和文化史方面有独到的研究,中国教育史方面的资料收藏是其一大特色,另外,该中心出版的刊物《近代中国》在国际学术界有着重大的影响。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中国研究中心主要关注的是政治、经济、国际关系等方面,并已有相应的成就。

总体而言,美国大学里研究中国的人数最多、实力最强、专业和兴趣最广,但往往与政策脱节。而华盛顿和波士顿研究中国的顶尖智库型机构最多,并与美国政策制定者联系密切,这些智库中,卡内基学会、布鲁金斯学会、兰德公司、战略和国际研究中心的中国项目被普遍认为是较有深度的。其中的布鲁金斯学会和兰德公司都是独立的非赢利性研究机构,前者主要进行当代国际问题和美国国内问题研究,中国问题是其中涉及的领域。后者主要研究中美关系、中国安全战略、中国军事等。

除了大学和智库之外,美国政府的主要部门、大兵种都有中国研究专项,所有大公司也都有中国项目或者中国部门。美国亚洲协会是全美最大的关于亚洲问题研究协会组织,其重要特点是每年召开年会,届时,美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有关亚洲问题的研究专家都会前来参会。中国问题是这些会议里的最主要议题,其中又尤其着意于外交,过去他们主要关注的是人权、贸易等比较单一的双边问题,现在则牵涉面广泛得多,非洲、拉美、能源问题都成为了中美关系中的议题,贸易也从双边逆差发展到汇率、全球经济平衡、防止核扩散等问题。

加拿大

与美国同属北美的加拿大对中国问题也颇为关注。加拿大亚太基金会是加拿大在研究亚洲和加拿大-亚洲关系方面最具影响力的独立的全国性智囊机构。它成立于1984年,旨在为加拿大公众,特别是商界、公共政策制定部门和学术研究机构提供资讯和相互交流等服务,以便更好地了解亚洲的发展,并得以更有效地参与到亚太地区的事务中去。

麦吉尔大学东亚研究中心隶属于麦吉尔大学东亚研究系,当代中国的研究在中心获得发展。东亚研究系现有教师21名,其中有9位学者从事着与中国学相关的研究,研究领域既包含传统的汉学研究,如文学(如“当代中国文学与电影”、“中国古典诗词”、“中国古典文学”等)、语言(如“汉语”)、宗教(如“道教研究”)、历史(如“早期与传统中国历史”和“史学理论”)等方面,也有对当代中国的关注,如对“中国的性别问题”、“中国的发展问题”以及“中国社会主义经验的特色”等方面的研究。

二、亚 洲

日本

在日本的高校中,近年来最较为活跃的当属设立于爱知大学的国际中国学研究中心。该中心与世界10个国家和地区(中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韩国、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英国、法国、德国)的主要大学、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相互形成远程多边的教研交流系统。他们计划在中国人民大学和南开大学分别设置该中心在中国的研究基地(分中心),并从日本国内和国外招收博士课程研究生,培养现代中国问题的专家,并就现代中国的研究和教育建立世界各国共同的学术评价基础。在研究方面,该中心与海外合作大学及研究机构的学者们共同组建了“现代中国学研究方法论”、“现代中国经济与亚洲经济圈”、“中国与亚洲・世界文化共生”、“现代中国政治和亚洲・世界和平”、“现代中国和亚洲・世界的人口环境”5个专业领域的研究会,每年召开一次综合各领域的国际研讨会,采用远程会议(RMCS)方式与中心的海外基地同时进行学术讨论,然后将研讨会的成果用日文、英文、中文3种语言编辑成报告或文集出版。此外,爱知大学还同日本国内外各合作大学共同协作,建立了涵盖日本全国及世界各地的现代中国研究综合数据库。

日本外务省于1947年成立了东方学术协会,替代了原来的日华学会,后又于1948年将“东方学术协会”更名为“东方学会”。现在东方学会有会员1560人,由研究中国问题、朝鲜问题、蒙古问题、印度以及东南亚问题、中亚问题、西亚问题、日本问题的学者组成,其中研究中国问题的学者占多数。研究领域包括历史、社会、经济、民族、民俗、思想、哲学、宗教、文学、语言、艺术、考古等,涵盖了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该协会的出版物有:《东方学》(半年刊,创刊于1951年),至今已发行了100多期。主要刊载研究东方各国历史、文学、思想、考古等学科的学者的论文,论述日本东方学的发展状况,包括岸本美绪、池田温、滨下武志、山田辰雄、小南一郎、丸山升、沟口雄三等著名中国问题学者纷纷在刊物上发表文章;《东方学论集》,(1954年在外务省资助下出版,1955年度第3辑停刊);《国际东方学者会议纪要》(1957年出版),以及《东方学论著目录》(1967年)。

新加坡

新加坡的高校以中文教学和研究为重心,但近年来出现了一些专门机构,不以研究人员的个人兴趣为重心,而是旨在配合国家的政策,为政府和社会各界提供咨询服务。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机构包括新加坡东亚研究所(隶属于新加坡国立大学,最初研究中国儒家思想,目前的关注点转移到了中国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问题,以及东南亚地区华裔问题)、新加坡亚洲研究学会(出版刊物《亚洲文化》和东南亚史料丛刊英文学术丛刊)、华裔馆(主要进行海外中国、海外华人社团和海外华人全球化问题的研究,并编辑和出版海外华人百科全书、中国家谱和《华裔馆通讯》)。

印度

印度的尼赫鲁大学国际问题学院由一批来自日本和美国的学者开创了东亚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东亚研究中心,该中心主要关注当代中国的各个方面。此外,还有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的中国研究所,及其定期出版的《中国报道》,专门登载中国研究方面的论文。该所还负责一个重要的研究项目,即21世纪的中国,并经常组织中国问题研讨会,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

三、大 洋 洲

澳大利亚的中国研究起步比较晚,与欧美和日本等国相比,其相关的研究人员、研究机构和研究经费都是无法比拟的,但是,它的发展不能算慢。悉尼大学是最早确立大学中文计划的学校,学校的研究、培训以及大学生的课程计划都紧密围绕着语言、哲学、文学和历史的综合研究。其主要学者有:贝尔詹・皮埃尔・里克曼斯,主要从事中国“”问题研究;弗雷德・泰韦斯,主要从事有关问题的研究;达里德・古德曼,主要从事中国政策导向及现实问题的研究,其代表作是《邓小平传》。

澳大利亚的当代中国中心着重研究1949年以后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的问题,并与夏普出版社合作出版《当代中国论文》丛书。中心主办的刊物《澳大利亚中国问题杂志》是一份高水准的国际性刊物,包括论文和书评,自1995年起改名为《中国杂志》。该国另一个著名中国问题研究机构是中国政治经济中心,该中心经常进行一些商业领域的调查和讨论会,为澳大利亚商界提供一些课程,并出版刊物《走进中国》,其中的文章主要讨论中国的经济发展形势和公司介绍。此外,中国经济研究小组也非常值得关注,该小组侧重研究中国的城乡经济关系、工业化进程、粮食生产以及市场投资和就业问题,并出版了一些研究报告。

四、欧 洲

法国

法国近代中国研究中心创建于1996年,主要进行中国政治、经济、外交、文化、历史等方面的研究。中心的项目主要包括关于“中国的技术和物质文化研究(包括当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经济改革)”;关于中国水利问题的研究;关于20世纪中国农业社会问题的探讨;关于20世纪的中国社会和中国历史的研究;关于中国近现代社会和政治结构的研究;当代中国文化和思想观念方面问题的研究。该中心着眼于对中国现实国情的研究,如中国经济改革问题、农村改革问题、中国传统儒学思想的现代意义和政治体制改革问题等。这些研究贯穿一个目的,就是了解中国的现状和发展走势。这大概与法国对华政策研究的需要也是契合的。法国的中国研究对中国近现代社会广泛关注,也注意对中国历史的整体探讨和研究。

法国远东学院是法国国民教育部下属的机构。其前身是l898年在越南设立的印度支那考古团。l900年1月20日,考古团更名为“法国远东学院”,任务是在法属印度支那地区进行考古发掘和研究,该学院在越南、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韩国、中国等国设立了研究中心。在中国的研究中心有三处,分别设立在北京、香港和台北。该学院出版的刊物包括:《法国汉学》(年刊,中文版),主要内容是译介法中两国汉学研究领域具有代表性的论文;《法国远东学院学报》(年刊);《亚洲艺术》(年刊),以及《远东亚洲丛刊》。

德国

近年来,德国的中国研究机构也逐渐增多。柏林自由大学的东亚系设有中国学专业,以研究中国历史和中外关系为主,其研究人员都专注于各自擅长的领域。

波恩大学从事中国问题教学和研究的机构有中国学系和东方语言系汉语专业两个单位,前者以研究中国历史为主,后者以培养翻译人才为主,并出版《袖珍中国学》、《东方语言系学报》及杂志《亚洲研究》。

慕尼黑大学的中国学专业设立于1946 年。著名中国学家鲍吾刚曾担任该专业的主任教授,他的研究领域为中国思想史和中国哲学史。该系有学生600 人左右,可以授予硕士和博士学位。该系图书馆藏有中文图书5 万多册,期刊240 种(其中中文期刊占一半左右) 。慕尼黑大学从事有关中国学研究的系所还有3个:戈氏政治学研究所重点研究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哲学基础,人类学和非洲研究所从事中国边疆民族的研究,医学史研究所以中医为研究重点。著名学者鲍吾刚主要从事中国思想史和中国哲学史研究。出版物:《慕尼黑东亚研究丛书》

英国

在英国,剑桥大学东亚研究所主持东北亚国家的语言、历史、资料文献、社会科学与文化等领域的研究,研究的国家包括日本、中国、韩国和蒙古,该所的特点是非常鼓励相关学科之间的跨学科对话。

牛津大学的东语系中国研究中心以定期举办研讨会,积极与中国开展各类学术交流活动为主,如学者互访等等。在中心内还可查阅到剑桥大学内用中文和英文两种语言写的有关中国研究的大量书籍和文献。

五、俄 罗 斯

俄罗斯对中国的研究也有着悠久的历史。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成立于1966年,该所已成为俄罗斯综合研究中国问题的主要研究机构,其主要任务是分析和研究当代中国党、政、社会、经济、内外政策、意识形态及俄中关系等重大问题,为俄罗斯政府研究对华政策起助手和顾问的重要作用。除此之外,该所还综合研究日本、朝鲜半岛局势、国际政治问题、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以及俄罗斯同这一地区各个国家的关系和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经验等问题。目前,远东所积极同中国社会科学院合作,定期进行资料交换和专家交流。与之同样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是俄罗斯最大的东方学研究中心。该所的出版物有:《亚非人民》(双月刊,与非洲研究所合办)、《东方学研究所简报》、《东方学研究所学术论丛》、《东方》、《今日亚非》(与非洲研究所合办)。

外国文学专题研究范文第6篇

关键词:对外汉语 学科 对外汉语教学

一、“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现状

“对外汉语教学”这一名称是1983年在为筹备成立的全国性对外国人进行汉语教学的学术团体取名时首次提出并正式启用的。自1950年7月清华大学最早设立“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至今,全国已有近400所大学开展了对外汉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这一“国家和民族的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发展。

早在1978年,吕必松先生就提出“应当把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来建设;1984年,熙先生提出对外汉语教学“实际上是一门学问,在国外,已经变成一门学问,这需要研究”;1984年12月,教育部部长何东昌明确指出:“多年事实证明,对外汉语教学已发展成为一门新的学科”。

(一)“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新型而又特殊的学科。

说它新型,是因为这门学科的名称、性质、内涵等问题,众多学者如吕必松(1999)、胡明扬(2000)、邢福义(2000)、陆俭明(2000)、赵金铭(2001)等发表的意见都不尽相同。说它特殊,是因为在全国所有的学科中,只有这门学科有部级的领导小组及专门的机构。

在讨论学科定位时,人们越来越感觉到“对外汉语教学”这一名称的局限性,因为它无法用来指称对海外华人的汉语教学,也无法指称在世界其它地方进行的汉语教学。在讨论学科地位时,人们又感到“对外汉语教学”似乎只落实在了“教学”二字上,而缺少理论色彩。如潘文国(2004)“‘对外汉语教学’无法进入现行的学科体系”,“把建立学科的希望转移到‘对外汉语’上”。也就是说应把学科和专业合二为一。郭熙(2004)提出采用“对外汉语学”作为学科名称。周健(2005)也提出:“我们认为‘对外汉语教学’或‘对外汉语’作为学科名称是不合适的,我们建议把‘对外汉语语言学’作为本学科的正式名称。”总的来说,目前主要有三种意见:一是作为现代汉语专业的分支;一是从现代汉语专业中分立出来,作为教育学的分支;一是作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分支。因为学科地位没有定论,学科的正式名称也就没有定论。正如鲁健骥(2000)所说,“一个学科,在发展初期,对其名称多推敲推敲,也是正常的,有利于学科的发展。”

(二)一个学科必须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

对外汉语教学(虽学科的名称没有定论,但它是使用者最多、使用时间最长的一种名称)的研究对象是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的汉语学习和教学;研究目的是揭示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的汉语学习和教学的客观规律,以便指导教学实践;研究内容包括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学习和教学的全过程以及这个过程中的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语言测试等全部教学活动。在研究方法方面,主要有:1.对比研究。吕叔湘先生在北京语言学院做的《通过对比研究语法》的学术报告,是向对外汉语教学界发出的开展不同语言间对比研究的号召。事实证明,它是一种有效的研究方法,其研究成果是语言教学的有效资源,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20世纪80年代又将这一研究方法运用到了不同文化中。2.定量分析。“语言研究有一种其他任何学科所不具有的特点。语言学是一门以语言本身为研究对象、又以语言本身为研究工具并以语言本身为表达方式的科学。这就给语言研究带来了极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宁春岩,1982)。

以往的语言研究,多使用定性分析的方法,而定性分析具有随意性,引入定量分析恰恰可以限制其主观随意性,使结论更客观、更科学。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体系是综合应用语言研究、语言学习研究、跨文化交际研究和语言教学研究等方面的成果,使其达到有机统一,形成能够全面指导教学活动的理论系统。

(三)搞好学科理论建设是学科发展的核心,这是众多学者的共识。

对外汉语学科理论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已取得了一定成就,但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讨论空间。吕必松先生在他的着作和论文中提出了搞好学科建设的理论框架,把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归结为基础理论和教学理论两个方面。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包括语言理论、语言学习理论和一般教育理论等,主要的热点问题有:1.国外语言教学流派介绍。对外汉语教学是世界第二语言教学体系中的一个成员,只有遵循第二语言教学规律,将自己纳入世界第二语言教学这一大的坐标系统中,才能取长补短、科学发展。早期的研究成果是《现代外语教学法》和《语言教学原理》等专着。现在设立的课程体系、分技能的课程教学模式都是它的产物。2.语言学习和习得研究。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其中,对外国人汉语学习的偏误分析和中介语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较为显着,北京语言大学还研制出了“汉语中介语语料库”。虽然此类研究几乎是跟国际同类研究同步进行的,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仍然有限。3.汉语认知研究。20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是出成果比较多的时期。语言认知研究是当前语言研究和语言教学研究的一个国际潮流。语言认知研究依据信息加工理论,探索影响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因素和学习策略,对认识汉语学习规律、改进教学,有着重要作用。目前教学理论的几个热点问题主要有三方面:第一,文化与文化教学研究。20世纪90年代初期,探讨语言教学中的文化问题成为一股世界潮流。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界也进行了不断探讨,发表了大量研究论文。第二,汉字教学研究。20世纪90年代后期,汉字教学成为了世界范围的研究热点,召开了各种研讨会,并研制了汉字教学软件。第三,多媒体和网络教学研究。这方面相关的呼吁和理论探讨虽然不少,但除建立了个别教学网站,研制出了一些课件外,实际进展非常缓慢。

二、对外汉语本科专业的现状

对外汉语专业由1985年仅局限于4所高校到现在的遍地开花,成为对高考考生有吸引力的 专业已有二十多年的时间了。在这期间,不少学者对“对外汉语”这个名称提出了质疑,如吕必松、施光亨等认为“对外”是修饰“汉语教学”或“汉语教育”的,“汉语”本身没有对内、对外之分(汉语有无对内、对外之分也引起了讨论,如潘文国[2004]、周健[2005]、王路江[2003])。但“对外汉语”这一名称自从出现在教育部的学科目录里,就一直使用至今。 在学者们纷纷讨论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建设时,对外汉语本科专业的建设也是刻不容缓的。对外汉语专业培养的是将来有可能承担对外汉语教学任务的从业人员,他们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具体的教学,或参与开发相关测试工作等。如果这一环节出了问题,即使学科理论建设搞得再好,也无法有效地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无法搞好这项“国家和民族的”事业。

在“汉语热”席卷全球而汉语师资缺口又相当大的情况下,“对外汉语”专业无疑是个“香饽饽”。但这个“香饽饽”的就业状况却不容乐观,集中体现为就业率低和专业不对口。这种尴尬的状况,不得不引起人们的反思。

第一,从课程设置和主干学科来看,根据2005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对该专业的要求,全国普遍开设此专业的高校的课程设置大致包括以下四类:语言类、文学类、文化类和教育教学类。就语言类来说,对该专业的学生而言,汉语既是他们听、说、读、写的工具,也是他们学习、研究的对象,更是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的教学目的语。汉语的学习、教学才是该专业的本体。但是,从目前各高校的课程设置比重来看,基本上是外语所占的比重多于汉语。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如果顺利出国,可能对国外环境的适应性很强,但其实际的教学能力却是令人担忧的。

对外汉语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从专业设置上看,以中国语言文学和外国语言文学为主干学科的设置,无法体现出它的专业特性,也无法跟传统的相近专业区别开来。虽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对此专业的主要课程做了相应的规定,但一般的高校在“学科基础课”中都添加了“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课程,在专业课中都设置了“对外汉语教学法”“第二语言习得”等课程。目前,加强该专业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第二语言教学理论比重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第二,从专业特色来看,该专业发展的突破口是做好专业特色的建设工作。有文章曾将同时开设“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秘”“对外汉语”专业的高校的课程设置做过比对,发现这三个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几乎一样,稍有不同的是“对外汉语”专业在专业课中增加了“对外汉语教学通论”“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法”两门课程以示区别。还有的高校在选修课上大作文章,将各种课程都纳入该体系中,美其名曰扩大学生的就业面。这两种做法实质上都将对外汉语专业置于了不伦不类的境地,没有深刻理解对外汉语的专业特色。该专业的特色在于培养出来的学生应具有扎实的中文素养、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及较好的对外汉语教学技能,其中较好的对外汉语教学技能尤其重要。如今在北京、上海等外国人聚集较多的地方,都开设有对外汉语教学培训班,如“上海默恩国际对外汉语教学培训班”“上海曙海对外汉语教学师资研修班”等,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了这项事业中。如何提升本科生的就业竞争力是开设此专业的学校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与社会汉语教学人员相比,全面系统的专业知识是对外汉语教师的优势,但如果没有一个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教学实践平台,缺少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就很难适应社会的需要。因此为该专业的学生打造教学实践平台,是提升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也是凸现其专业特色的一个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理论建设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1999,(4).

胡明扬.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展望和当前的任务[A].对外汉语教学回眸与思考[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陆俭明.对外汉语教学是汉语本体研究的试金石[A].对外汉语教学回眸与思考[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邢福义.关于对外汉语教学[A].对外汉语教学回眸与思考[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赵金铭.对外汉语研究的基本框架[J].世界汉语教学,2001,(3).

王路江.对外汉语学科建设新议[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2).

潘文国.论“对外汉语”的学科性[J].世界汉语教学,2004,(1).

郭熙.“对外汉语学”说略[J].汉语学习,2004,(3).

周健.也谈“对外汉语”及学科名称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2005,(2).

[10]鲁健骥.“对外汉语”之说不科学[J].语言文字应用,2000,(4).

[11]陆俭明.增强学科意识,发展对外汉语教学[J].世界汉语教学,2004,(4).

[12]崔永华.二十年来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热点回顾[J].语言文字应用,2005,(1).

外国文学专题研究范文第7篇

关键词: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生教育;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唐忠顺(1967-),男,湖南永州人,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湖南 湘潭 411201)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4-0148-02

与生机勃勃的基础教育新课改和百家争鸣的大学外语教改相比,有关外语专业研究生教育的改革研究相对较少,而且目前国内研究主要集中于研究生的培养理念和学术论文规范上,对于微观层面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问题仍缺乏深入探索,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外语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戴炜栋、王雪梅,2005)鉴于此,本文在结合笔者多年执教研究生课程的基础之上,对一门重要的研究生学位课程的教学谈谈自己的探索与感悟,以期与同行共同探讨研究生教育改革,构建新型教学模式。

“英语教学论”是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研究生和教育硕士的一门非常重要的学位课程。主修这门课程的研究生将来多数会从事基础外语教学工作。由于硕士是目前我国中小学师资中学历较高的群体,他们对推行中小学外语教学改革和提高基础外语教学质量所起的作用不可低估。为此,我们对这门课程的教学进行了长期的、全面的探索:从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到课程内容的抉择,从教学方式的更新到教学评估体系的变革。经过多年的努力,一门充满活力的、动态的、开放的研究生课程已经建立。回顾我们走过的历程,主要在如下五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精心制定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教学大纲在教学中起到指挥棒的作用,因此,课程教学改革首先从这方面入手。在课程与教学的运行当中,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是确立课程教学目标。(Tyler,1949)在考虑我国外语教学,特别是中小学外语教学的实际与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之上,把“英语教学论”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培养研究生的外语教学理论素养和外语教学方法。此课程教学目标的确立,一是考虑了硕士生未来职业的需要,二是考虑了他们将来从事基础外语教学工作后的可持续发展。外语教学方法的训练是他们的立身之本,教学理论素养是他们可持续发展的源泉。

在课程教学目标确定之后,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由于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时间、空间跨度很大,(Richards & Rogers,1986)外语教学理论、教学方法种类繁多而且日新月异,加之这门课程的学时有限,常常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挑战,教学中往往会出现顾此失彼或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基于这种情况,我们把教学内容分为刚性内容和弹性内容。刚性内容是指研究生必须掌握的课程知识,包括中外外语教学流派的评析、各种外语教学方法的语言学和心理学基础等等。弹性内容主要体现在对外语教学中的热点问题、前沿问题的分析讨论,这部分内容是动态的、开放的,随着外语教学改革的深入而变化的。

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我们克服以“讲授为主,讨论为辅”的“本科化”课程教学方式(罗尧成,2006)的弊端,采取“学生主题发言和教师讲授相结合,课堂学习与课堂讨论并重”的新型教学模式。例如,我们常常要研究生轮流在课堂上作主题发言,精要介绍一种外语教学流派或外语教学方法,然后教师在此基础上再补充完善。这样做可以培养研究生的自学能力和表述能力。教师讲授的主要是难点、疑点和重点问题。存在争议的问题和热点问题就构成了课堂讨论的内容。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两者相得益彰。

在教学评估方面,改变了以往单凭学期论文评定成绩的方法,而将研究生的权威著作阅读效果、课堂主题发言、课堂讨论、学期论文四项内容作为成绩考核的依据。这样做有利于促使研究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二、指定必读权威著作,严格检查阅读效果

实践证明,对于任何一门硕士学位课程来说,要选择一本内容全面、对问题阐发深刻的教材十分困难,因此我们常常给研究生指定几本有关外语教学与研究方面的权威著作,如J.Richards和T.Rogers所著的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1986),H.G.Widdowson所著的Teaching Language as Communication(1996)以及Peter Skehan所著的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1998)等权威著作。教师可以先在课堂上对这些著作进行纲要式地介绍,然后要求研究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读完,以便于系统地把握外语教学的历史与现状,了解外语教学的基本概念(fundamental concepts),深刻领会外语教学法不断发展演变的轨迹和缘由。为了检查研究生阅读权威著作的效果,我们经常和研究生的导师积极配合,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严格检查,如提交读书报告或组织讨论交流。

三、师生共建课程参考文献库

众所周知,学术期刊是反映学科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和研究动态的主要载体之一(另一主要途径是学术会议),它在培养研究生的学术素养和撰写学位论文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研究生除了要学习指定的权威著作之外,还必须经常阅读外语学术期刊。事实上,很多研究生对此非常迷茫。一是不知道应该阅读哪些期刊,二是阅读过的文献七零八碎,缺乏归纳整理的方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确定参考文献库所收录的论文必须来源于国内外外语类核心期刊。然后根据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把参考文献库进行逐级分类并逐年更新。一级分类包括:国内外外语教学流派及其批判与继承、语言学理论与外语教学、心理学与外语教学、词汇教学研究、语法教学研究、阅读教学研究、口语教学研究、听力教学研究、写作教学研究和中国外语教学改革研究等十大类。一级分类类别不宜过多、过细。在一级分类的基础之上,我们又进行了二级分类。例如,在一级分类参考文献库“词汇教学研究”下设了七个二级文献库:词汇量调查研究、教学大纲词表研究、词汇学习策略研究、词汇水平研究、写作词汇研究、口语词汇研究、心理词典研究和词汇搭配研究。研究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对二级参考文献库进行进一步分类,以构建个性化的参考文献库。为了及时更新参考文献库,我们对每届研究生进行了分组,每组负责及时更新一个一级参考文献库,教师定期查看更新情况并给予相应指导。

实践证明,参考文献库的建立,不仅使研究生对该门课程的研究范围、研究历史和最新研究动态有了清楚的了解,而且极大地方便了研究生进行文献检索,使他们对某一具体问题的研究历史与现状有了清晰而全面的把握,为他们未来的硕士论文选题提供了有用的文献资料。通过师生共建课程参考文献库,教师也把握了外语教学研究的概况及研究前沿,极大地开阔了师生的学术视野。

四、选择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进行专题介绍和专题讨论

如前文所述,由于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时间、空间跨度很大,所涵盖的内容十分庞杂,加之这门课程的授课学时有限,我们不可能在教学中做到面面俱到,否则就会陷入以“讲授为主,讨论为辅”的“本科化”教学方式。(罗尧成,2006)因此,有必要对课堂讲授内容进行抉择,对课程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我们选择了一些外语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进行专题介绍,然后让研究生在阅读指定专著和课程参考文献库的基础上,在课堂上就这些专题展开讨论。就这门课程而言,我们把重点放在了对各种外语教学流派的历史分析及批判继承上;难点在于各种语言学理论和心理学理论如何催生了外语教学法的产生和流变;热点问题是动态的,随着外语教学改革和研究的深入而不断变化。

为了使研究生能更好地进行专题讨论,我们常常会提前公布讨论话题,并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选择话题,组成研究小组,进行小组合作,这样可以培养研究生共同发现式的、合作式的学习。(文秋芳等,2006;戴炜栋、王雪梅,2005)此外,我们会对每个研究生在讨论中的的表现进行记录评分,作为课程考核成绩的一个重要依据。因此,研究生都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和讨论。我们发现,专题讨论既可以以点带面,又可以培养研究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文献综述能力和理论思辩能力,同时还可以检查和监督研究生的学习状况,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增加同伴压力(peer pressure),营造科学研究的气氛和求实求真的科研精神。

有学者认为,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研究”二字上,离开这一点,就谈不上是研究生了。(林文勋,2005)而研究生的“研究”又集中体现在论文写作上。要写好学术论文,其关键是做好论文选题,因为“发现问题等于解决问题的一半”。过去,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发现多数研究生在论文(包括学期论文、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选题方面比较茫然,要么选题太泛,要么重复别人的研究,要么把没有人研究过的问题误认为是学术创新,即把学术空白等同于学术前沿。(林文勋,2005)通过专题介绍和专题讨论后,发现研究生在论文选题方面比较敏锐,选题通过率明显提高,而且他们所提交的学期论文选题和硕士论文选题基本上都来源于师生课堂互动所探讨的重点、热点问题或与之密切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涵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三维目标”、外语学习的最佳起始年龄、外语自主学习、我国基础外语教学改革、任务型教学法的本土化等等。

五、理论与实践互动,培养研究生的实际教学水平

我国研究生培养一直沿用“课程学习+发表文章+学术性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结果导致与社会需求脱节,学非所用,不少学生甚至遭遇毕业即失业的尴尬。(阮平章,2004)外语研究生的大多数课程都比较注重提高理论素养,(张德禄,2005)而研究生教育的实用性和应用性将会在学术性的基础上变得越来越突出。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张和社会的快速变革,单一的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已难以适应社会多元化的需要,分类培养是研究生教育发展过程的必然选择。(阮平章,2004)基于这些理念,我们着力提高研究生的教学实践能力,为他们今后步入社会做好准备。因此,在开设“英语教学论”这门课程的同时,尽可能地给研究生安排适量的教学任务或是让他们自己去寻求教学机会,或是让他们充当本校任课教师的助手,目的是让他们亲历外语教学第一线,从中获得深刻的感性认识。这对于研究生来说是弥足珍贵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锻炼机会。

六、结束语

“英语教学论”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位课程,根据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和社会对外语人才的要求,按照现代教学理念,对该门课程的教学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实质性的改革,初步构建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动态的、开放的学位课程教学模式,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当然,课程教学改革的任务是艰巨的,我们需要更深入的研究,以进一步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Richards,J.,T.Rogers.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

[2]Tyler,R.W.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Instruction[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49.

[3]戴炜栋,王雪梅.英语专业研究生教学中的协作探究模式——界定、理据与应用[J].中国外语,2005,(4).

[4]林文勋.导师,你应该教给学生什么[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3).

[5]罗尧成.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6).

[6]阮平章.分类培养是研究生教育发展过程的必然选择[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8).

外国文学专题研究范文第8篇

研修班邀请到华中科技大学徐锦芬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沈骑教授、湖南大学刘正光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王文斌教授以及西安外国语大学王和平教授。专家们分别做了以《学术文献的批判性阅读与分析》、《高校外语青椒科研成功之路》、《外语研究之形而上与形而下》、《跨学科研究: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的必然趋势》为题的四场精彩报告。11日晚,刘正光教授给大家带来了《申报项目案例分析》,他采用诊断式分析形式,手把手教给老师们国家社科基金申报书撰写的方法和技巧。12日下午的科研沙龙将本次研修班推向了高潮,大家就论文和课题撰写及科研工作中出现的其它问题向专家进行现场请教。专家们风格各异,或娓娓道来,或生动形象,他们的学术精神令人敬佩,让我受益匪浅。

本次研修班的学习让我受益颇丰,至少让我在以下三个方面醍醐灌顶,深入思考:

一、 自身学习态度的问题。

专家们以自身的经历谈外语教育研究,发现专家为什么是专家,他们有

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勤”:勤学习,勤钻研。而我却是懒,思想懒惰,行动更懒惰。作为教师,这是致命的缺点。大家都知道一个道理:给人一碗水,自己至少要有一桶水。徐锦芬老师说她是一个全职的家庭主妇,做完家庭主妇该做的事情后,比如中午从厨房收拾完后,直接走进书房。而我却是直接躺倒床上,睡得着就睡了,睡不着就玩手机,这就是区别,学习,做学问的态度不端正。做学问就是要能够静下心来去多读书,广泛的阅读,积累一定的综合知识,再广泛阅读与自己专业领域的书籍,边读边悟,读多了,自然而然对领域内某些问题感兴趣,再深入研究,走向学术的道路。所以通过本次研修班的学习让我明白,只要自身学习态度端正了,搞学术离我们并不遥远,是自然而然的道路。

二、职业危机感及责任感使命感与外语学术研究的关系。

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智能世界正向我们走来。我们的外语教学作以后会不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这是一个涉及到我们以后还有没有谋生的本领技能的现实性的问题。学术是智能不能取代的,是立身之本。沈骑教授和王文并教授就这个问题谈到:外语教师自身未把外语教学工作搞清楚,只是简单地备课,教书,未把学科发展纳入自己的职业使命中来;当前的外语教学者缺少形而上的素养;一心只教自己的圣贤书,世界在迅速发展,不关注外语这门学科外部世界在发生什么。这些我都对照了,自身都存在这样的问题。把教书当做一种谋生的工具,不关注自己所从事的专业行业最新研究动向,更别说为社会的发展在自己从事的领域做出自己的贡献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境界高,内在提高,能够看见很多问题。只有当我们把外语学科的发展当做自己职业的责任和使命,我们搞好学术才有真正的内动力。

三、论文撰写和科研申报书的方法

外国文学专题研究范文第9篇

摘要:应用型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学校与行业组织合作,将行业专业人士请进来等,都是值得探讨的培养方式。基于国际商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要求,建立“双导师”教学团队有助于研究生对服装行业的了解,实现人才培养与服装企业需求的对接。

关键词:国际商务;专业学位;双导师;教学团队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9-0224-02

北京服装学院自2015年起招收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作为国内服装领域知名高校,北服依托服装行业资源优势,与服装行业协会和知名服装企业专业人士构建“双导师”教学团队,已取得一定的成效。

一、聘任校外兼职导师的目的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和《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等文件精神,要求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应“建立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

1.注重研究生对服装行业的了解。依托服装行业资源优势,聘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服装行业协会、中国纺织工业企业管理协会、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等行业内组织及研究机构的专家,为兼职导师,定期为学生举办专题讲座,使学生熟悉和了解服装行业,提高行业素养。

2.注重人才培养与服装企业需求的对接。依托北服行业知名度和影响力,聘请国内知名服装企业高管,担任兼职导师,如北京爱慕国际商贸有限公司、湖南华升集团公司、溢达集团等相关管理人员,参与研究生培养环节,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还结合企业国际化发展遇到的实际问题,作为毕业论文选择,使毕业论文真题真做,研究结果对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注重专业学位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培养。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以及TPP的签署和英国退欧等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我校聘请国内国际贸易领域著名专家学者为兼职导师,如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所国际贸易室主任,中国农业大学WTO问题专家,为研究生举办国际贸易前沿问题讲座,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目前国际贸易热点问题、研究方法,提高学生学术能力。

二、“双导师”教学团队建设思路

为了提高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课程教学水平,增强研究生对服装行业的了解,国际服装贸易前沿问题的了解,培养具有一定服装行业专业基础,胜任服装企业对外投资、跨国经营与管理、品牌国际推广、跨境电子商务等领域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商务专门人才,北服组建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学位“双导师”教学团队,使校外导师参与到国际商务专题讲座、课程教学和学生实习环节中。

1.依托兼职导师组建国际商务专题讲座专家团队。按照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要求,每学期要为研究生举办四次讲座,每学年至少8次。因此,国际商务专题讲座主要依托校外兼职导师,组建讲座专家团队,例如,邀请服装行业协会专家、服装企业高管和国内学术机构的专家,为学生举办讲座,有助于学生了解国际贸易前沿问题、服装行业和企业发展问题等,还有利于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与校外兼职导师直接面对面沟通,进行毕业论文选题,获得实习机会。

2.借力兼职导师丰富的实践经验,参与《商务谈判》和《跨境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活动。《商务谈判》和《跨境电子商务》课程内容包括实务操作和专业技能的掌握,需要有实战经验的专业人士参与课程教学环节,两门课程通过邀请商务谈判专家、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人士,参与课程讲授环节,为学生传授相关专业技能和操作技能知识,提高学生实际操作技能。

3.运用兼职导师Y源为研究生提供实习机会。发挥北服面向服装行业培养各类专业人才的行业优势,运用兼职导师行业资源,为研究生提供实习机会,其中表现优异的学生,实习后可以直接就业,实现校企之间、学校与行业组织之间人才培养的对接。

4.兼职导师参与培养方案制定。为了使人才培养符合服装行业人才需求,邀请服装行业专家、企业高管,共同商讨人才培养方案,建立校外导师定期交流合作机制,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参与指导学生,构建分工分明、优势互补、通力合作的“双导师”教学团队,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的有机衔接。

三、“双导师”教学团队建设遇到的主要问题

1.校外兼职导师聘任条件阻碍了部分行业专业人士受聘。根据学校遴选兼职研究生指导教师的管理规定要求,兼职研究生指导教师基本条件主要包括:(1)必须具有副教授或相当于副教授以上的专业技术职务,原则上必须有硕士学位。(2)应有较高的学术造诣,近年来发表过一定水平的论文,或有正式出版的学术著作,或有通过部、市级以上鉴定的科研成果。(3)应在教学、科研等工作中与我校有合作项目,或对我校学科发展、研究生培养、研究生就业等起到支持和推动作用,或能为专业硕士提供实习基地。

其中,副高级职称、硕士学位和几个硬指标,部分服装行业组织和企业专业人士由于未能达标,无法受聘为校外兼职导师,给人才培养带来一定的影响,失去了上述行业资源。建议完善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校外兼职导师聘任条件的相关管理条例。

外国文学专题研究范文第10篇

论文关键词:中国学;教育国际化;学科整合;人文学科

在教育国际化的潮流中,浙江大学充分发挥学科门类齐全、人文学科实力较强的特点与优势,整合学科资源,创新国际化的载体与方式,在人文学科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道路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有益的实践,设立了中国学(China Studies)专业。

中国学专业是全国第一个由浙江大学自主设置的、以外国留学生为招生对象、进行研究和教学的硕士学位授予点。2007年,浙江大学中国学硕士点获得教育部批准。目前该专业有在校外国留学生85位,已毕业25位。

一、设立中国学专业的背景与现实需求

中国学主要是为适应人文学科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要求、海外学生的需求与学科发展趋势而拟新设立的一门综合学科。

1.人文学科教育国际化的要求

在全球化时代,现代教育已明显呈现国际化趋势,招收外国学生从事中国学研究与学习正是这一趋势的体现。回顾一百余年来,无数英才跨出国门,远涉重洋,求取新知识、吸纳新观念、掌握新技术,他们回国后为中国的进步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在吸收引进的同时,也同样需要在国际交流层面提供精神与思想资源,在世界学术文化发展的前沿和话语体系的建构过程中不应缺乏来自中国的声音。通过招收外国学生攻读中国学学位,可以扩大学科影响力、提升学术声望和提高办学水平,有利于促进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有利于推动人文学科国际化办学进程,有利于向海外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而从更广泛的层面来看,这也是提高中国综合国力与“软实力”的重要基础。

2.海外学生的需求

中国数千年灿烂的历史与文化对海外人士历来有强烈的吸引力。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中国的国际地位日渐提高,中外文化与经济交流日益频繁,大量的外国人渴望走进中国、理解中国,想到中国来深造。他们既希望较好地掌握中国的语言、历史和文化,又希望了解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情况。目前,在华学习的外国学生总数已近23万人。中国正在逐步成为国际学生流动最重要的目的地国之一。而我国目前的专业方向和学位体制主要是针对国内学生设置的,不完全符合海外求学者的特点。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专业划分过窄过细,不能满足海外学生全面了解中国的需要;学科分类复杂,海外学生无所适从,难以选择;有些领域太偏太深,大多数海外学生学习有难度等等。而欧洲、美国、日本、韩国的某些大学都根据求学者的需要相继建立了“美国学”、“德国学”、“韩国学”等研究本国文化的综合性学科。了解研究中国,最好的选择无疑是到中国来学习,而国内高校恰恰都没有设置中国学这一学科,因此海外求学者都期待我国大学的学科体系能作出适当调整,开设出适应其特点、满足其需要的中国学专业。

3.学科发展的要求

当代学术研究和学科发展的趋势就是在继续进行各种学科专精研究的同时,努力创造各种综合性、交叉性、边缘性学科,通过学科汇聚和各种知识的碰撞实现创新。中国学学科的设立符合当代学术研究和学科发展的这一趋势。它继承和借鉴了已有的传统“国学”、海外“汉学”以及海外“中国研究”等学科的学术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又根据现代学术演进的趋势和中国本土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的特定条件而有一定的发展与创新。传统“国学”与海外“汉学”的研究主要是以人文科学的方法研究中国古代的历史与文化,而近来兴起的海外“中国研究”则多以社会科学的方法研究中国现实的经济、政治问题。浙江大学所设立的中国学是研究中国文化传统与现代中国的一门综合学科,既包括对中国历史的研究,也关注中国的现实问题;既涵盖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方面的研究,也涉及中国经济、政治与社会问题。它将有利于沟通历史与现实,打通文学、语言、历史、哲学、艺术、经济、管理、教育等不同学科,运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多学科手段和多维视角,实行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使研究者(包括教授和研究生)在更宽广的视野下对具体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必定能形成新的学术理念和视角,取得新的成果。

二、浙江大学建立中国学专业的探索

1.招生培养

(1)招生模式。浙江大学中国学专业的招收对象是具有本科学历,有较好的汉语基础,有志于学习、研究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学术的海内外人士,以外籍学生为主要对象。中国学硕士专业的招生有两种模式:一是通过个人申请、招考入学的方式,主要招收来自哈萨克斯坦、乌克兰、泰国、韩国等亚欧1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二是通过中外合作办学、进行联合培养的方式,主要招收来自柏林工业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都灵大学、基尔大学等学校留学生。

(2)培养目标。通过专业的课程学习和研究训练,使国际学生熟悉中国国情、理解中国问题,具备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较好的汉语听说读写能力,成为能够适应在当今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领域合作与交流、知华友华的复合型、职业型人才。本专业的毕业生接受过系统的中国学专业知识训练,兼具传统底蕴和现代意识,既可以在海外从事中国学研究或教学工作,也可以参与中外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工作。

(3)学制与学分。学制2年,要求修满24个学分;其中中外合作培养的留学生在浙江大学学习时间至少一年,至少修满16学分,其余学分可由学生个人提出学分转换申请,认可后予以免修。

(4)研究方向。根据中国学专业不同的培养模式,学校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和中国现当代问题研究两大研究方向,并设置相应的课程模块。各模块之间的课程既相互独立,又彼此交叉。

中国学以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为基础,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方面设置汉字文化圈语言文学研究、中国思想资源与和谐文化、中华文明发展源流、中国艺术与东方审美意识4个专业方向;在当代中国问题研究方面,设置中国社会与政策、经济与管理、历史与文化、特色课程四个模块。

(5)奖学金。中外合作办学的留学生可根据对等原则收费或者减免学费。其他国际高水平大学的优秀学生可以申请孔子学院奖学金、国家政府奖学金、浙江省政府奖学金和浙江大学奖学金。奖学金涵盖国际学生在华期间的住宿、学费、医疗保险和基本生活费。

(6)学位授予。学生在修满学分后进入学位论文撰写阶段。学位论文选题要求有理论和实践意义,能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方法。论文完成后,经导师认可后进入答辩程序(论文可以用所在国文字撰写,但须提供中文文本)。论文完成后,经导师认可进入答辩程序,通过者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核同意即可被授予浙江大学中国学专业硕士学位。

2.课程教学

中国学专业构建了综合性、交叉性、灵活性的课程体系,其中既有按宽口径设置的平台课,又有按方向设置的专业课程模块。

(1)双语教学和英语授课并存。为适应国际留学生不同的语言基础,除开设双语教学课程以外,还提供了系列的英文课程,部分课程还可以使用日语、韩语、法语、德语等进行教学。总体上,根据不同的培养模式,中国学专业课程分为两大模块:一是以汉语教学为主,在PPT、课件和课后交流时可以采用英语的双语教学。二是以英语教学为主,辅以一年汉语课程的学习。

(2)探索数字化教学。针对外国留学生思想活跃而语言能力一般的特点,要求每一位任课教师都准备PPT课件,通过多媒体教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外国留学生听力相对一般与课程内容较深之间的矛盾;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准备制作教学录像,通过互联网,供学生自我学习之用。

(3)不同课程分别要求。对新增的学位课程,要求初步形成专业教材大纲,为任课教师配备助手,协助一些录像、搜集同学意见、组织讨论等具体工作。对原有的学位课程,针对授课对象的改变,要求课程教材以文本为主、以原著为主,减少通论式内容,增加可以具体感知的篇章内容。

(4)加强教学实习。针对外国留学生对中国缺乏直观深入的体察与了解的情况,加强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就显得非常必要。如在讲授佛教文化时,学校组织他们参观新昌大佛寺等寺庙,体验寺院的一日生活,参加早课、过堂、坐禅等活动;再如在讲授中国音乐时,组织他们参加中国传统音乐赏读会,从中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风采。

(5)强化师资队伍。目前中国学专业教师均为学术造诣高、教学经验丰富、具有国外学习(访学)一年以上经历、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其中教授的比例占60%以上。同时,还组织教师参加学术交流、调研和讨论活动,每学期举行“中国学教师沙龙”,开展研讨。

3.学生管理

为使留学生尽快认识中国、认识中国学,更好地投入到课程学习中,除加强与浙江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联系与沟通外,在完善学生管理方面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专门为中国学硕士点留学生配备班主任老师。班主任由留学日本且有丰富留学经验的专业任课教师担任,并不定期与留学生谈心;组建班委,设立班长和副班长,不定期召开班会。二是通过开学典礼、座谈会等形式,加强与中国学硕士研究生专业留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听取留学生对课程教学、管理、学位论文等的意见与建议。三是给每个留学生结对中国学生,在生活、学习、语言交流上进行指导与帮助等。四是通过组织大量的活动,尽量营造留学生与中国学生交流及了解中国社会的机会。

三、结语

外国文学专题研究范文第11篇

[论文摘要]教学是高校发展的生命,科研是高校发展的动力,两者相辅相成。只有把教学和科研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为社会培养所需人才。

0.引言

以教学为中心、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而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推进器,以科研促进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它不仅可以增强教学的深度、拓展教学的广度,而且可以更新教师知识结构、完善教师的知识体系,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没有科研的支撑作用,教师便不能对学科的前沿、动态有及时和深入的掌握,无法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学科特点以及相关学科之问的关系,往往沦为有限知识传授的输送者,难于启发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科学是源,教学是流,只有把教学和科研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为社会培养所需人才。

1.科研带动了教学改革

现代科学的发展速度惊人,新思维、新方法、新成果、新观点层出不穷,国际贸易学科发展更是如此: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学科的发展有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为:第一,国际贸易研究对象出现了新领域、新课题,诸如“跨国公司与国际贸易”、“标准化与国际贸易”、“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第二,国际贸易理论出现新理论、新原则。伴随各国经济发展,利用外资理论、新保护主义理论、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国际贸易非零和竞争理论、国际贸易“双赢”理论诞生。第三,国际贸易实务出现了新方式、新岗位。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飞快发展,出现了以计算机为媒介的网络上所达成以货物(或服务)所有权或使用权转移为标志的电子商务。新形势下,外贸行业内的分工趋向细化,新的岗位不断涌现,如外贸跟单员、报检员等等。

如果我们对国际贸易学科发展不加研讨,对社会需求不予荚注,对本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不进行改革,所培养的学生显然不能适应社会需求。因为国际贸易学科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能掌握国际贸易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现代化经营管理模式,精通国际贸易相关法规惯例,又能独立完成各类企业的进出口各项环节的运作。而我校原人才培养方案无论在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上还是在专业课设置上都存在很大问题。教学理论与实践环节脱节,专业技能课程缺失。正是从国际贸易学科发展角度探讨我校国际贸易专业教学,我们才大胆提出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包括课程设置要改革。相关论文——“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探讨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建设”于2007年公开发表。实际上,课程设置是高等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也是专业教师科学研究的一部分。更广义地说,教学研究可视为科研的一部分。我校新制定的09版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方案,就是本校国贸教研室专业教师深人研讨国际贸易学科发展所完成的科研成果。

通常而言,脱离科研工作的教师,往往没有机会或热情对本学科发展和专业设置、课程建设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难以实现对本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综合应用。其教学内容必然容易枯燥、过时。专业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在其专业方向领域拥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了解最新的学术前沿的动态。这一目的得以实现则需借助科研,科研推动教学与时俱进。

2.科研提升了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本科生毕业论文是本科教育阶段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是全面检验学生四年学习成果的重要环节。毕业论文指导是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毕业论文的质量和水平是检验四年教育、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指标。认真指导学生毕业论文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所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一个收集文献,调查资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提升学生研究问题能力的一个过程。带领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活动中,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最直接、最重要的举措。人才的培养不仅在于教给学生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必须经过实践丁二作的锻炼。在05级国贸专业论文设计中,大多数同学都参与到我的科研课题。如虢威同学毕业论文课题“湖北粮食物流产业外资进人现状分析”正是我所主持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湖北粮食物流安全问题探讨”中的部分内容。梁华迪同学的毕业论文题目“湖北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分析与对策”同样是我参与的省级项目——“中国农产品国际营销环境研究”中的一个分支。在没有参与论文课题申报前,多数学生对论文的架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论文研究目的是模糊的,对收集的资料也不假思索地填充在论文中。论文没有太强的逻辑性,中心也不突出。通过反复指导并阐述自己在科研论文所表达的观点以及课题研究所要实现的目标,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帮助他们归纳提炼论文所要表达的观点,经过多次比较国内外相关论文,激发他们独立研究并找到与课题有关论据,使他们在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巾得到切实锻炼。这种启发式的指导学生参与科研,并严谨负责地把守论文质量关避免了学生盲目抄袭或草率应付。教师在科研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敬业精神、创新意识、强烈的进取心,往往对学生的创造能力、探索精神、治学态度有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学生对知识整体把握能力和创新能力在科研过程中得到全面提升。

3.科研有助于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专业课的教学内容往往涉及到本专业的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对于国际贸易专业教师而言,需具有宽广的知识,能够将专业课教学中涉及到的多个领域的知识如国际经济学,国际商法,国际金融,国际商务管理,国际贸易实务,wto规则等融会贯通。而要做到这些的前提则必须在科研工作中不断了解国内外的最新动态,不断积累丰富的研究成果资料,了解技术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这样才能将专业最新的前沿带进课堂。大学专业教学内容虽有基础性的一面,但其流动性,变异性最强。确保教师和学生一起站到最前沿,其保证就是大力开展科学研究。教材作为知识的载体和传播者,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依据,它包含教学的内容并反映学科的最新进展。《外贸函电》是我校双语教学的示范课程,身为主讲教师,在对该课程近40本国内外教材深入学习同时,不断总结并探索新的教学内容,大胆摒弃国内诸多《外贸函电》教材中已完全过时教学内容,例如,电传的格式及运用根据学科发展,把电子商务运用及电子邮件的运用充实到教学中,并主编了《商务英语函电教程》。在完成这本教材的同时,视野开阔了,创新意识、实践精神、独立探索的能力得到提高。由此可见,科研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增强教师底蕴的重要途径。

外国文学专题研究范文第12篇

“油气增产技术与应用”是重庆科技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的一门专业学位课,针对国内外目前低渗油气藏、非常规油气藏,通过全面掌握国内外油气增产技术领域的新技术与新工艺及其成功案例,使学生对目前我国石油工业面临的油气增产技术领域的挑战有深刻的认识,准确把握油气增产技术领域的最新研究方向,帮助学生树立强烈的科研意识和创新思想,为寻找专业研究方向、确立课题切入点提供指导。本文首先分析了该课程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从教学组织方式、教学资源、教学环境、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展开探讨。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1.发展历程及改革目标。“油气增产技术与应用”在重庆科技学院一直为本科生的重要课程内容(课程名称为采油工程II),由教学团队进行集体协同教学。2014年,学校招收硕士研究生以后,结合重庆科技学院研究生培养的目标和特色,将本门课程作为专业学位课开设。通过课程改革,进一步探索完善学校工程硕士研究生“2461”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与校内外专家的合作与交流,不断提高教学团队的工程实践能力;把油气增产技术领域的最新发展成果引入教学实践,强化实践教学;组建学生学习团队,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体系,着力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团队意识,积极思考,乐于实践;加强教材或者电子读物的建设,跟踪技术前沿,适时更新教材内容。

2.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1)缺乏专业教材。专业学位硕士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种形式,是从2009年开始,由教育部提出的实行全日制培养的硕士类型[1,2]。目前工程应用型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仍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特别是石油与天然气类专业缺乏相关专业教材,可借鉴的系统专著也较少。传统教材注重基本原理和方法,主要针对学术型硕士的培养,而缺少应用方面的教学内容。即便传统教材中出现了应用实例,也基本与现场实际应用情况出现较大的脱节,无法达到培养国家亟需应用型人才的目的。“油气增产技术与应用”课程是一门工程性极强的应用课程,目前研究生教材极少,而且仍然注重水力压裂、酸化的基本原理,对于各种新工艺的介绍、优化过程较少,也极少涉及目前国内外现场应用的典型案例。(2)校企联合培养机制不健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目的在于直接应用于企业,培养结果是否合格的最终标准在于是否适合企业的需求。因此,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关键之一在于实行校企联合培养,而校企联合培养机制是否健全是衡量联合培养成效的一大标准。目前重庆科技学院乃至国内其他石油类高校均不同程度地与石油企业开展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合作,但由于起步较晚,联合培养机制均不健全。例如,研究生实践基地、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站、企业导师等合作培养不够深入,缺乏专门的制度进行规范管理。(3)现场实践应用要求高,校内理论教师教学难度大。校内教师主要擅长理论教学,而“油气增产技术与应用”课程重在让研究生掌握与现场最为贴近的实际应用、较新的工艺技术,师资结构将影响本门课程教学效果。随着油田企业对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单一的学校导师教学缺乏与现场生产交流互动,缺乏对现场生产难题的把握,课程方案与生产实际存在较大的偏差。(4)教学模式需适应专业学位硕士培养要求。随着油田企业对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单一的学校导师教学缺乏与现场生产交流互动,缺乏对现场生产难题把握,课程方案设计与生产实际存在较大偏差,不利于学生解决增产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1.教学组织方式改革。该课程教学的组织方式包括四大部分:基本理论课、现场实践、协同学习、撰写课程论文。基本理论课将综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制作涵盖课程全部教学内容的多媒体课件。现场实践包括现场新技术新工艺施工学习、技术研讨、专题调研、施工方案编制。协同学习除了平时课堂的提问、抽查、讨论以外,还可组建学习团队开展协同学习(专题讨论、专题调研等),目的是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促进个性化的能力发展。撰写课程论文注重学生加深对知识的应用,同时采取团队协同教学,即教学团队由校内外专家组成,校内完成教学量的80%,20%由校外?<彝瓿桑?均根据自身专长作专题讲授,以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2.实时更新教学资料来源,编写校内教材。《国外油气田工程》、国内外年度十大科技进展、国内外的年度科技发展公告以及国内外各类期刊资料,保证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传承性和先进性。同时,组织课程组教师(包括校外指导教师),收集当前油田使用的最新增产工艺技术,在不涉密的情况下,将现场最新资料重新整合编写进校内教材。教材中,增加现场应用技术案例比例,重点体现新工艺、新方法的适用条件、优化方法、效果评价方法;同时,给出现场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设定可能出现的问题供学生交流讨论。

3.充分利用好学校在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领域培养的工程环境和条件。(1)重庆科技学院与中国石油共建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实践教学基地,真实地教学环境和条件能够直观讲述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但本科教学期间更多地注重展示,实操和问题解决的环节较少。为了将现有条件更加充分地应用,可增加实操和解决问题环节,去掉流程展示环节的实训。(2)目前石油科技馆已基本建成,馆内以虚拟仿真教学科研实验设备为主。其中,酸化压裂实训仿真操作平台、井下工具教学实训设备均可以实现虚拟仿真模拟,可以模拟酸化压裂过程中的工具、工艺操作,设置故障。(3)校外研究生工作站。目前企业与重庆科技学院共建研究生工作站8个,为了进一步用好校外工作站,学校与相关企业进一步签定合作协议,制定了更加详细的工作站管理制度。每年向校外工作站派出研究生开展校外实习,特别是油田企业研究院,让研究生参与研究院的研究工作,直接参与现场应用和科学研究,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工程应用能力,着力打造应用型研究人才。

4.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培养、进修、引进等方式建设一支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合理的、学术水平高、教学能力强、团队精神好的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既要真正实现既学习知识,又为学生寻求深化专业研究方向、确立课题切入点提供指导的目的,同时也促进了教师与企业生产现场的结合,促进了教师工程实践能力不断提升。

5.探索“双语教学”。本课程的显著特点是紧跟国内外油气开采技术前沿,资料来源多为英文文献。但目前,研究生的外语水平总体情况不高,采用“双语教学”时会带来一些语言上的困难,因此要在实践中摸索一条适合于重庆科技学院研究生实际情况的“双语教学”的路子。

外国文学专题研究范文第13篇

关键词:科研促进专业教学

以教学为中心、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而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推进器,以科研促进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它不仅可以增强教学的深度、拓展教学的广度,而且可以更新教师知识结构、完善教师的知识体系,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没有科研的支撑作用,教师便不能对学科的前沿、动态有及时和深入的掌握,无法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学科特点以及相关学科之问的关系,往往沦为有限知识传授的输送者,难于启发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科学是源,教学是流,只有把教学和科研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为社会培养所需人才。

一、科研带动了教学改革

现代科学的发展速度惊人,新思维、新方法、新成果、新观点层出不穷,国际贸易学科发展更是如此: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学科的发展有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为:第一,国际贸易研究对象出现了新领域、新课题,诸如“跨国公司与国际贸易”、“标准化与国际贸易”、“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第二,国际贸易理论出现新理论、新原则。伴随各国经济发展,利用外资理论、新保护主义理论、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国际贸易非零和竞争理论、国际贸易“双赢”理论诞生。第三,国际贸易实务出现了新方式、新岗位。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飞快发展,出现了以计算机为媒介的网络上所达成以货物(或服务)所有权或使用权转移为标志的电子商务。新形势下,外贸行业内的分工趋向细化,新的岗位不断涌现,如外贸跟单员、报检员等等。

如果我们对国际贸易学科发展不加研讨,对社会需求不予荚注,对本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不进行改革,所培养的学生显然不能适应社会需求。因为国际贸易学科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能掌握国际贸易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现代化经营管理模式,精通国际贸易相关法规惯例,又能独立完成各类企业的进出口各项环节的运作。而我校原人才培养方案无论在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上还是在专业课设置上都存在很大问题。教学理论与实践环节脱节,专业技能课程缺失。正是从国际贸易学科发展角度探讨我校国际贸易专业教学,我们才大胆提出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包括课程设置要改革。相关论文——“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探讨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建设”于2007年公开发表。实际上,课程设置是高等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也是专业教师科学研究的一部分。更广义地说,教学研究可视为科研的一部分。我校新制定的09版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方案,就是本校国贸教研室专业教师深人研讨国际贸易学科发展所完成的科研成果。

通常而言,脱离科研工作的教师,往往没有机会或热情对本学科发展和专业设置、课程建设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难以实现对本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综合应用。其教学内容必然容易枯燥、过时。专业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在其专业方向领域拥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了解最新的学术前沿的动态。这一目的得以实现则需借助科研,科研推动教学与时俱进。

二、科研提升了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本科生毕业论文是本科教育阶段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是全面检验学生四年学习成果的重要环节。毕业论文指导是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毕业论文的质量和水平是检验四年教育、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指标。认真指导学生毕业论文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所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一个收集文献,调查资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提升学生研究问题能力的一个过程。带领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活动中,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最直接、最重要的举措。人才的培养不仅在于教给学生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必须经过实践丁二作的锻炼。在05级国贸专业论文设计中,大多数同学都参与到我的科研课题。如虢威同学毕业论文课题“湖北粮食物流产业外资进人现状分析”正是我所主持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湖北粮食物流安全问题探讨”中的部分内容。梁华迪同学的毕业论文题目“湖北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分析与对策”同样是我参与的省级项目——“中国农产品国际营销环境研究”中的一个分支。在没有参与论文课题申报前,多数学生对论文的架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论文研究目的是模糊的,对收集的资料也不假思索地填充在论文中。论文没有太强的逻辑性,中心也不突出。通过反复指导并阐述自己在科研论文所表达的观点以及课题研究所要实现的目标,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帮助他们归纳提炼论文所要表达的观点,经过多次比较国内外相关论文,激发他们独立研究并找到与课题有关论据,使他们在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巾得到切实锻炼。这种启发式的指导学生参与科研,并严谨负责地把守论文质量关避免了学生盲目抄袭或草率应付。教师在科研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敬业精神、创新意识、强烈的进取心,往往对学生的创造能力、探索精神、治学态度有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学生对知识整体把握能力和创新能力在科研过程中得到全面提升。

三、科研有助于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专业课的教学内容往往涉及到本专业的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对于国际贸易专业教师而言,需具有宽广的知识,能够将专业课教学中涉及到的多个领域的知识如国际经济学,国际商法,国际金融,国际商务管理,国际贸易实务,WTO规则等融会贯通。而要做到这些的前提则必须在科研工作中不断了解国内外的最新动态,不断积累丰富的研究成果资料,了解技术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这样才能将专业最新的前沿带进课堂。大学专业教学内容虽有基础性的一面,但其流动性,变异性最强。确保教师和学生一起站到最前沿,其保证就是大力开展科学研究。教材作为知识的载体和传播者,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依据,它包含教学的内容并反映学科的最新进展。《外贸函电》是我校双语教学的示范课程,身为主讲教师,在对该课程近40本国内外教材深入学习同时,不断总结并探索新的教学内容,大胆摒弃国内诸多《外贸函电》教材中已完全过时教学内容,例如,电传的格式及运用根据学科发展,把电子商务运用及电子邮件的运用充实到教学中,并主编了《商务英语函电教程》。在完成这本教材的同时,视野开阔了,创新意识、实践精神、独立探索的能力得到提高。由此可见,科研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增强教师底蕴的重要途径。

外国文学专题研究范文第14篇

[论文摘要]教学是高校发展的生命,科研是高校发展的动力,两者相辅相成。只有把教学和科研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为社会培养所需人才。

0.引言

以教学为中心、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而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推进器,以科研促进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它不仅可以增强教学的深度、拓展教学的广度,而且可以更新教师知识结构、完善教师的知识体系,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没有科研的支撑作用,教师便不能对学科的前沿、动态有及时和深入的掌握,无法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学科特点以及相关学科之问的关系,往往沦为有限知识传授的输送者,难于启发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科学是源,教学是流,只有把教学和科研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为社会培养所需人才。

1.科研带动了教学改革

现代科学的发展速度惊人,新思维、新方法、新成果、新观点层出不穷,国际贸易学科发展更是如此: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学科的发展有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为:第一,国际贸易研究对象出现了新领域、新课题,诸如“跨国公司与国际贸易”、“标准化与国际贸易”、“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第二,国际贸易理论出现新理论、新原则。伴随各国经济发展,利用外资理论、新保护主义理论、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国际贸易非零和竞争理论、国际贸易“双赢”理论诞生。第三,国际贸易实务出现了新方式、新岗位。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飞快发展,出现了以计算机为媒介的网络上所达成以货物(或服务)所有权或使用权转移为标志的电子商务。新形势下,外贸行业内的分工趋向细化,新的岗位不断涌现,如外贸跟单员、报检员等等。

如果我们对国际贸易学科发展不加研讨,对社会需求不予荚注,对本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不进行改革,所培养的学生显然不能适应社会需求。因为国际贸易学科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能掌握国际贸易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现代化经营管理模式,精通国际贸易相关法规惯例,又能独立完成各类企业的进出口各项环节的运作。而我校原人才培养方案无论在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上还是在专业课设置上都存在很大问题。教学理论与实践环节脱节,专业技能课程缺失。正是从国际贸易学科发展角度探讨我校国际贸易专业教学,我们才大胆提出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包括课程设置要改革。相关论文——“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探讨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建设”于2007年公开发表。实际上,课程设置是高等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也是专业教师科学研究的一部分。更广义地说,教学研究可视为科研的一部分。我校新制定的09版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方案,就是本校国贸教研室专业教师深人研讨国际贸易学科发展所完成的科研成果。

通常而言,脱离科研工作的教师,往往没有机会或热情对本学科发展和专业设置、课程建设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难以实现对本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综合应用。其教学内容必然容易枯燥、过时。专业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在其专业方向领域拥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了解最新的学术前沿的动态。这一目的得以实现则需借助科研,科研推动教学与时俱进。

2.科研提升了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本科生毕业论文是本科教育阶段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是全面检验学生四年学习成果的重要环节。毕业论文指导是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毕业论文的质量和水平是检验四年教育、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指标。认真指导学生毕业论文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所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一个收集文献,调查资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提升学生研究问题能力的一个过程。带领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活动中,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最直接、最重要的举措。人才的培养不仅在于教给学生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必须经过实践丁二作的锻炼。在05级国贸专业论文设计中,大多数同学都参与到我的科研课题。如虢威同学毕业论文课题“湖北粮食物流产业外资进人现状分析”正是我所主持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湖北粮食物流安全问题探讨”中的部分内容。梁华迪同学的毕业论文题目“湖北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分析与对策”同样是我参与的省级项目——“中国农产品国际营销环境研究”中的一个分支。在没有参与论文课题申报前,多数学生对论文的架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论文研究目的是模糊的,对收集的资料也不假思索地填充在论文中。论文没有太强的逻辑性,中心也不突出。通过反复指导并阐述自己在科研论文所表达的观点以及课题研究所要实现的目标,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帮助他们归纳提炼论文所要表达的观点,经过多次比较国内外相关论文,激发他们独立研究并找到与课题有关论据,使他们在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巾得到切实锻炼。这种启发式的指导学生参与科研,并严谨负责地把守论文质量关避免了学生盲目抄袭或草率应付。教师在科研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敬业精神、创新意识、强烈的进取心,往往对学生的创造能力、探索精神、治学态度有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学生对知识整体把握能力和创新能力在科研过程中得到全面提升。

3.科研有助于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专业课的教学内容往往涉及到本专业的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对于国际贸易专业教师而言,需具有宽广的知识,能够将专业课教学中涉及到的多个领域的知识如国际经济学,国际商法,国际金融,国际商务管理,国际贸易实务,WTO规则等融会贯通。而要做到这些的前提则必须在科研工作中不断了解国内外的最新动态,不断积累丰富的研究成果资料,了解技术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这样才能将专业最新的前沿带进课堂。大学专业教学内容虽有基础性的一面,但其流动性,变异性最强。确保教师和学生一起站到最前沿,其保证就是大力开展科学研究。教材作为知识的载体和传播者,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依据,它包含教学的内容并反映学科的最新进展。《外贸函电》是我校双语教学的示范课程,身为主讲教师,在对该课程近40本国内外教材深入学习同时,不断总结并探索新的教学内容,大胆摒弃国内诸多《外贸函电》教材中已完全过时教学内容,例如,电传的格式及运用根据学科发展,把电子商务运用及电子邮件的运用充实到教学中,并主编了《商务英语函电教程》。在完成这本教材的同时,视野开阔了,创新意识、实践精神、独立探索的能力得到提高。由此可见,科研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增强教师底蕴的重要途径。

外国文学专题研究范文第15篇

[论文关键词]科研促进专业教学

0.引言

以教学为中心、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而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推进器,以科研促进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它不仅可以增强教学的深度、拓展教学的广度,而且可以更新教师知识结构、完善教师的知识体系,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没有科研的支撑作用,教师便不能对学科的前沿、动态有及时和深入的掌握,无法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学科特点以及相关学科之问的关系,往往沦为有限知识传授的输送者,难于启发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科学是源,教学是流,只有把教学和科研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为社会培养所需人才。

1.科研带动了教学改革

现代科学的发展速度惊人,新思维、新方法、新成果、新观点层出不穷,国际贸易学科发展更是如此: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学科的发展有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为:第一,国际贸易研究对象出现了新领域、新课题,诸如“跨国公司与国际贸易”、“标准化与国际贸易”、“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第二,国际贸易理论出现新理论、新原则。伴随各国经济发展,利用外资理论、新保护主义理论、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国际贸易非零和竞争理论、国际贸易“双赢”理论诞生。第三,国际贸易实务出现了新方式、新岗位。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飞快发展,出现了以计算机为媒介的网络上所达成以货物(或服务)所有权或使用权转移为标志的电子商务。新形势下,外贸行业内的分工趋向细化,新的岗位不断涌现,如外贸跟单员、报检员等等。

如果我们对国际贸易学科发展不加研讨,对社会需求不予荚注,对本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不进行改革,所培养的学生显然不能适应社会需求。因为国际贸易学科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能掌握国际贸易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现代化经营管理模式,精通国际贸易相关法规惯例,又能独立完成各类企业的进出口各项环节的运作。而我校原人才培养方案无论在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上还是在专业课设置上都存在很大问题。教学理论与实践环节脱节,专业技能课程缺失。正是从国际贸易学科发展角度探讨我校国际贸易专业教学,我们才大胆提出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包括课程设置要改革。相关论文——“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探讨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建设”于2007年公开发表。实际上,课程设置是高等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也是专业教师科学研究的一部分。更广义地说,教学研究可视为科研的一部分。我校新制定的09版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方案,就是本校国贸教研室专业教师深人研讨国际贸易学科发展所完成的科研成果。

通常而言,脱离科研工作的教师,往往没有机会或热情对本学科发展和专业设置、课程建设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难以实现对本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综合应用。其教学内容必然容易枯燥、过时。专业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在其专业方向领域拥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了解最新的学术前沿的动态。这一目的得以实现则需借助科研,科研推动教学与时俱进。

2.科研提升了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本科生毕业论文是本科教育阶段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是全面检验学生四年学习成果的重要环节。毕业论文指导是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毕业论文的质量和水平是检验四年教育、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指标。认真指导学生毕业论文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所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一个收集文献,调查资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提升学生研究问题能力的一个过程。带领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活动中,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最直接、最重要的举措。人才的培养不仅在于教给学生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必须经过实践丁二作的锻炼。在05级国贸专业论文设计中,大多数同学都参与到我的科研课题。如虢威同学毕业论文课题“湖北粮食物流产业外资进人现状分析”正是我所主持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湖北粮食物流安全问题探讨”中的部分内容。梁华迪同学的毕业论文题目“湖北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分析与对策”同样是我参与的省级项目——“中国农产品国际营销环境研究”中的一个分支。在没有参与论文课题申报前,多数学生对论文的架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论文研究目的是模糊的,对收集的资料也不假思索地填充在论文中。论文没有太强的逻辑性,中心也不突出。通过反复指导并阐述自己在科研论文所表达的观点以及课题研究所要实现的目标,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帮助他们归纳提炼论文所要表达的观点,经过多次比较国内外相关论文,激发他们独立研究并找到与课题有关论据,使他们在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巾得到切实锻炼。这种启发式的指导学生参与科研,并严谨负责地把守论文质量关避免了学生盲目抄袭或草率应付。教师在科研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敬业精神、创新意识、强烈的进取心,往往对学生的创造能力、探索精神、治学态度有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学生对知识整体把握能力和创新能力在科研过程中得到全面提升。

3.科研有助于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专业课的教学内容往往涉及到本专业的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对于国际贸易专业教师而言,需具有宽广的知识,能够将专业课教学中涉及到的多个领域的知识如国际经济学,国际商法,国际金融,国际商务管理,国际贸易实务,WTO规则等融会贯通。而要做到这些的前提则必须在科研工作中不断了解国内外的最新动态,不断积累丰富的研究成果资料,了解技术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这样才能将专业最新的前沿带进课堂。大学专业教学内容虽有基础性的一面,但其流动性,变异性最强。确保教师和学生一起站到最前沿,其保证就是大力开展科学研究。教材作为知识的载体和传播者,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依据,它包含教学的内容并反映学科的最新进展。《外贸函电》是我校双语教学的示范课程,身为主讲教师,在对该课程近40本国内外教材深入学习同时,不断总结并探索新的教学内容,大胆摒弃国内诸多《外贸函电》教材中已完全过时教学内容,例如,电传的格式及运用根据学科发展,把电子商务运用及电子邮件的运用充实到教学中,并主编了《商务英语函电教程》。在完成这本教材的同时,视野开阔了,创新意识、实践精神、独立探索的能力得到提高。由此可见,科研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增强教师底蕴的重要途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