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外国文学鉴赏论文范文

外国文学鉴赏论文范文

外国文学鉴赏论文

外国文学鉴赏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音乐欣赏;音乐审美;接受美学;音乐分析;解构主义;音乐技术

音乐是一种依靠听觉来感知的时间艺术,古今中外的理论对音乐创作、表演关注的同时,也对“音乐欣赏”的理论诠释所重视,有人还将这一诠释视为“三度性创造的艺术”[1],以此来和创作、表演的一、二度创造艺术相提并论。中国远古的“高山流水觅知音”、西方音乐中阿门达对贝多芬《f大调弦乐四重奏》中“情人离别”的感受等故事,都说明欣赏是音乐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钱仁康先生认为音乐欣赏是作曲家和演奏家寻觅知音的重要组成环节,它要在4个方面下功夫:沟通音乐信息、发挥主观能动的审美作用、判断音乐作品的艺术价值、接受感心动耳和荡气回肠的艺术享受,把音乐欣赏引导纳入寻求音乐美感的快意中[2]。李宝杰主编的《音乐鉴赏》(下文简称《李鉴》)就具有钱先生所言及的探索,它是在理论探索之中应时代之需进行的学科理论建构。

一、继承传统 推动学科

撰写“音乐欣赏”类书籍的传统不仅在国外盛行,在中国也自古有之。中国古代文人在品乐中留下了精彩文献,老庄的“大音希声”、孔子的“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嵇康的“声无哀乐论”等赏乐格言已为世人所熟知。进入20世纪后,随着西方专业音乐理论的传入,中国的“音乐欣赏”领域进入新的境界,黄自的《音乐的欣赏》(1929)等系列著述的诞生就是早期的代表[3]。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音乐欣赏领域更是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上海文艺出版社组编的《音乐欣赏手册》(1981)内容丰富、文笔活泼、实事求是、编排新颖[4],钱仁康的《音乐欣赏讲话》(1982,1991年又出续编)注重知识理论与技术分析相结合、内容形式与辩证关系自然地结合、知识介绍与审美认识、艺术想象启发相结合[5],孙继南的《中外名曲欣赏》(1985)通过通俗的笔调、深入浅出的介绍,喜闻乐见地评介了古今中外不同历史时期和艺术流派音乐名家的声乐、器乐作品(见赵沨序言),杨民望的“世界名曲欣赏”系列(1991)等,将中国在“音乐欣赏”领域的探索逐步引向纵深。

近年来,“音乐欣赏”类的著述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如:《中国民族音乐欣赏》(江明惇)、《世界名曲与cd指南》(杨雁堤)、《中外名曲欣赏》(邹燕凌)、《中外名曲50首欣赏》(张鸿玮)、《中外音乐名作欣赏》(张志军)、《中外名曲欣赏指南》(宋申)、《中外名曲100首欣赏》(杨惠芬)、《中外名曲赏析》(王盛昌)、《中外音乐名作欣赏》(冯步岭)、《音乐名作赏析》(张文元)、《中外经典音乐欣赏》(周世斌)、《音乐名家名曲•中国篇》(王安国)、《中外音乐名作选析:1. 2.3》(王少华)、《中外音乐名作赏析》(朱之谦)、《中西名曲欣赏》(关伯基)、《声乐作品欣赏》(武兰平)、《世界名曲赏析》(李虻)、《音乐欣赏》(张旭)、《中外名曲赏析》(茅原)、《外国音乐欣赏丛书》(人民音乐出版社编)、《中国音乐欣赏丛书》(湖南文艺出版社编)、《交响音乐名作鉴赏》(胡企平)……另外,以辞典形式对中外音乐作品进行鉴赏评介的还有缪天瑞的《音乐百科词典》(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罗传开的《外国名曲欣赏辞典》(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罗忠镕的《现代音乐欣赏辞典》(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林逸聪的《音乐圣经》(三卷本,华夏出版社1999、2000)等,著述虽然繁多但良莠不齐,比如:有人对《现代音乐欣赏辞典》所做贡献的高度赞扬[6],而有人认为《音乐圣经》是“快餐时代的低劣出版物”[7],《中国民族音乐欣赏》是“一本谬误百出放胆抄袭的教材”[8]。而在期刊的研究文章方面,据笔者统计,从新中国建立后至今的见诸于刊物的“音乐欣赏”类的论文就有6千余篇,是所有音乐研究中最为兴盛的领域。这些论文有涉及到具体作品欣赏的,有以音乐欣赏课程教学的角度予以解析的,等等。

这些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一方面表明“作品欣赏”在音乐传播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必将促使人们去深思“音乐欣赏”应具有学科化建构的意识。否则,欣赏类著作的撰写必将停留在重复的层面上,难以适应信息化时代大众对音乐文化传播的渴望与需求。《李鉴》的出版可说是应时代之需进行的较好学理探索的成果之一,它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公共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规划教材,集合了音乐院校和综合院校“音乐欣赏”的一线授课教师,把编者们多年来对该领域教学的有益经验进行整合,编写中表现出“教材”所需要的普适性、进阶性的特点从而展现出较强的个性特色。它按照课堂教学的规律来分类不同专题,每个专题又“有史有论”、“有个案有线索”。它以音乐体裁的专题史发展为形式,将散性的个案鉴赏整合为可供学科化教学实施的艺术专题。书中内容既有宏观历史线索的勾勒,又有微观作品的音乐内涵解读,尤其注意了选修课的广宏涵盖面和对象的特殊性,其施教对象并非只考虑到音乐专业学生,文科诸专业甚至工科院校也是其涵容的对象。这些教材化的建构特点是李宝杰、冯立斌、齐宜婷、唐继凯、夏艳洲、王青等编者深入认识“音乐欣赏”既往学术成果,整合优化其精要,是在新时期的学科化发展理念下所做出的探索。这一探索既有教学讲解中的历史性价值评判,又有学科视野下的进阶性、整体性、艺术性,还依据学科发展特点注重了学术规范的要求。这一探索把音乐技能培养与情感心理引导相结合,在音乐耳朵感染中接受文化、历史与生命律动的音韵美。它以既往“音乐欣赏”领域的研究成果为研究对象,以学科教学实践所需要的规律进行整合、优化,从其论述线索中可以看出它对“音乐欣赏”学科建构的推动性贡献。

二、观念新颖 构思精巧

拓展阅读视野和促进音乐文化发展是《李鉴》在编写观念上给读者的印象之一,而以音乐体裁为艺术单元、以历史纵横向的音乐学理比较是其构思上给人的特色之处。其构思的精巧在于不同于以往个案解读,而是以专题历史沿革为导引的论述线索,这就涵盖了学术极为丰富的信息,还以“延伸”阅读的补充方式扩展其正文之外的内容,使个案解读的鉴赏中增添了宏观的学科涵容广博。而这些观念和构思又是为其欣赏的专业课程化教学服务的,它不同于以“单曲介绍”为形式的、辞典式的“音乐欣赏”著述。

从观念上看,《李鉴》从影响爱乐者审美情趣的深层机理出发,进行音乐欣赏表现方式的挖掘,对音乐历史文化语境下的古今中外经典作品进行了技术性的解读。它体现了音乐欣赏在走出用文学化、美术化方式理解音乐的误区上的实践[9],注重音乐作品的技术信息解构,注重对象的艺术品格剖析,尤其以爱乐者的知识建构为技术解析对象,以雅俗共赏的叙事方式展开其逻辑层次。

《李鉴》既有整体编写的统一性控制,亦有个案性格化的叙事展开。这种控制与展开都是编写团队深入理解既往音乐欣赏领域的优点而作出的学科化建构。如“管弦乐”部分,编写者将其分为以序曲、组曲等形式的“管弦乐”和以多曲哲理联缀的“交响乐”,这一区分既有传统的习惯又有学理的技术细分,体现出明确的整体与个体关系。在欣赏导引部分,编者以交响乐历史发展为宏观线索梳理,给读者建构起观念上的初步印象,从词意、乐意、乐史的层面为读者建立起了交响乐这一体裁的学理知识,这为后续的“名曲”技术层面的解读铺垫了基础。在《艾格蒙特序曲》个案的技术解读中,编写者以歌剧的戏剧结构为基础而将音乐结构的发展置于主题思想的层次剖析之中。这种个案的叙事在宏观的知识导引下逐步引申展开,将贝多芬作品中特有的“英雄性”乐意及其思想逐层渲染。这种编写观念和构思是着眼于学科教学的实际,立足于学生乐思的接受实践过程,由此彰显出《李鉴》编写的特色。

  三、体例独特 结构清晰

体例的创新是《李鉴》给笔者的第一印象,其体例以“艺术歌曲”、“器乐独奏”、“歌剧”、“室内乐”、“管弦乐”等体裁为结构单元,以中外音乐经典作品为个案内容为叙述逻辑,将各体裁的历史和技术特点娓娓道来。而每一部分又细分为多节,分述不同内容的代表作。这样的论述方式除了给人以体例独特而有别于以往的“音乐欣赏”,还在结构上以层层递进的展开给人以线索清晰之感,而章节式的体例有助于教学过程的具体实施,延伸的推荐曲目又有了“课外作业”的意味。每章的“欣赏导引”除了给人以体裁专题史的知识铺垫外,还给教学过程的导入注进了理性逻辑。

以国民音乐素质的培养、音乐审美接受的理论与实践的层面看,《李鉴》从每部作品的作者、背景、戏剧结构等方面来层层推进,将普通音乐课程新标准、艺术课程实施规律予以“音乐欣赏”化的贯彻。这一强调音乐审美来推行新时期乐教核心的方式,使《李鉴》的体例具有了宏观学科视野下的具体课案实践的探索意味,这与音乐欣赏的学科发展背景是相合的,体现出欣赏的目的、内容、过程乃至逻辑这些新时期对音乐欣赏学科发展提出的新要求[10]。

如《李鉴》中的“艺术歌曲”,它以艺术歌曲的历史发展为“欣赏导引”,以“德奥”、“意大利”、“法国”、“俄罗斯”、“中国”等国别为结构单元,对艺术歌曲的经典作品进行了鉴赏。编者以艺术歌曲发生发展为出发点,以历史进程中的不同国家各领风骚的艺术歌曲鉴赏为突破口,将作品进行技术解析,并结合歌词意蕴对其抒情性特质进行了阐释。

如果从教学的角度看,《李鉴》中的艺术歌曲叙论结合、层层展开、灵活多变地将教学过程所需要的知识与技术呈现出来。这种体例和结构有助于教学过程中的实施步骤推进,也符合不同教学单元的个性展开。其思路之清晰、叙事之独特是《李鉴》最突出的特色之一。

四、阐释精到 引领乐品

音乐欣赏是一种在娱乐基础上的深刻社会素质建构的有效艺术形式,它不仅是一项审美实践活动,还是一项创造性的审美活动;它既是音乐实践的最终目的,又是推动时代音乐发展的力量[11]。一部优秀的“音乐欣赏”论著就是社会审美引导的美丽风景。要达到引领思想风尚的艺术效果,光依靠作品的视听还无法达到准确表意的目的,其中精到的欣赏理论阐释是必不可少的。

《李鉴》的阐释精到首先表现在每章的标题上,如:“乘着歌声的翅膀”——抒情歌曲、“魔鬼的颤音”——器乐独奏、“今夜无人入睡”——歌剧精粹、“如歌的行板”——室内乐等。这些标题多以各体裁的经典作品为指代,使标题的指向性意图明了,直达乐意,文风活泼,加强了“娱乐性”阅读的情趣。

阐释的语言风格也是《李鉴》阐释美学的表现形态之一。如:对江文也的《台湾舞曲》 的论述,编者引论到:

20世纪早期是中国音乐与世界音乐发生碰撞的特殊阶段,由于多变的局势动荡,致使一些较早踏上现代音乐之路,在那个时代华人音乐家阵营中并不多见的,本该成长为世界级的作曲家,或者说已经在一定范围内产生了世界影响的作曲家,却过早地断送了艺术生命,留下了永久的遗憾。这就是本节所要介绍的台湾籍作曲家江文也的艺术道路及其惊世之作交响诗《台湾舞曲》(《李鉴》第191页)。

这段引论以简略的笔墨将《台湾舞曲》的创作背景及成就精要地呈现出来,其后,论述以“追随世界音乐潮流,追求奇特的形式结构,探求新的音响”为作品技术阐释中心,将这一创作阶段中的江文也的曲作特色呈现开来。阐释中,编者以结构内容的逐层表达为逻辑层次,如在乐曲的开始处所鉴赏的内容,它解析出《台湾舞曲》的“有意打乱旋律节奏的轻重关系”的特色,并就此延展出乐曲整体性的节奏形态特质;又以回旋曲几个插部的节奏和旋律形态特征,来说明乐曲中所运用的印象派手法的娴熟,表达了作曲家深情款款的故土情怀、对民间音乐的主动发展以及对管弦乐创作的技术和思想。这种以技术解读为中心,以作品特色和思想的呈现为延展,以结构层次的挖掘为逻辑线索,《李鉴》的阐释可谓精到。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艺术接受的本身也是一种创造,也是一种带有主观能动性和批判精神的再创造活动。[12]而音乐欣赏是要在音乐形式内容的解读中寻求的思想的启迪和升华,把音乐作品描绘的意境与欣赏者的情感触动相对应[13],遵循创造美和接受美的规律是音乐欣赏阐释的基本准则,只有精到的乐意阐释才会触动品评音乐的美感境界。《李鉴》的阐释中注意了乐意内涵的直观性表达,如在贝多芬第九交响乐《合唱》的阐释中,《李鉴》从音乐主题的造型分析入手,结合启蒙主义的思想背景,将席勒的诗意和贝多芬的乐意进行了对照直至解读,展示出作品中“欢乐”的思想主旨,使听乐者感受到作品中崇高、雄伟、博大和恢宏的乐境,从而感染聆听者的思想,在忘我的审美体验中获得精神的提升(《李鉴》第200页)。从这些阐释可以看出《李鉴》中的鉴乐思想,其主旨和终极目的是为接受对象精神境界的提升创造了条件,文中立意可见一斑。

《李鉴》其它方面的特点还有很多,如:谱例遴选适当、文笔流畅活泼、论述由浅入深、图文并茂等。这些特点都将使其“音乐欣赏”的诠释具有学科化、学术化、艺术化和可读性特色,必将使读者更能从中感受音乐欣赏的理论价值和艺术美育贡献。

当然,作为初尝音乐欣赏新形式的学科化实践,《李鉴》也并非完美无瑕。比如:从总体上看,它在细致展示音乐作品创作过程的同时,导致其背景知识部分的展开过于繁琐,这一“喧宾夺主”的“展开”影响了所要进行的技术解读等主体部分的展开;从局部来看,编者将拉赫玛尼诺夫的《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门德尔松的《c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等作为室内乐的体裁,这显然不适合编者对室内乐体裁的界定;而局部比例失衡也限制了某些体裁解读的正常展开,如对音乐剧部分的阐释,《李鉴》只用了《演艺船》之“老人河”、《猫》之“回忆”、《音乐之声》之“孤独的牧羊人”三曲具有片面性无法全面展现处于“朝阳产业”发展态势中的音乐剧艺术的音乐风采。这些欠缺如能在将来的修订中予以调整和完善,可能会使《李鉴》走进更多的教学课堂,并为更多的赏乐者所喜欢。

参考文献:

[1]赵沨.中外音乐欣赏-序[c].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1.

[2]钱仁康.中国音乐欣赏丛书-总序[c].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2-3.

[3]冯长春.黄自音乐美学思想的基本观点及其本质探微[j].中国音乐学,2000(3).

[4]晓耿. 简评《音乐欣赏手册》[j]. 人民音乐, 1982,(11).

[5]沈念慈.寓深于浅 博约相照——简评钱仁康的《音乐欣赏讲话》[j].人民音乐,1985(8).

[6]王震亚.世界现代音乐的投影——《现代音乐欣赏辞典》简介[j].中国音乐学,1998 (1). 汪申申.全方位了解现代音乐的良师益友——评《现代音乐欣赏辞典》[j].人民音乐,1998 (2).

[7]刘诗嵘.误人子弟的“圣经”[j].人民音乐,1996(6).

[8]刘国杰.一本谬误百出放胆抄袭的教材——评《中国民族音乐欣赏》[j].中国音乐,1992 (4).

[9]周海宏.走出用文学化、美术化方式理解音乐的误区——对普及严肃音乐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分析[j].人民音乐,2001 (3).

外国文学鉴赏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音乐欣赏;音乐审美;接受美学;音乐分析;解构主义;音乐技术

音乐是一种依靠听觉来感知的时间艺术,古今中外的理论对音乐创作、表演关注的同时,也对“音乐欣赏”的理论诠释所重视,有人还将这一诠释视为“三度性创造的艺术”[1],以此来和创作、表演的一、二度创造艺术相提并论。中国远古的“高山流水觅知音”、西方音乐中阿门达对贝多芬《f大调弦乐四重奏》中“情人离别”的感受等故事,都说明欣赏是音乐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钱仁康先生认为音乐欣赏是作曲家和演奏家寻觅知音的重要组成环节,它要在4个方面下功夫:沟通音乐信息、发挥主观能动的审美作用、判断音乐作品的艺术价值、接受感心动耳和荡气回肠的艺术享受,把音乐欣赏引导纳入寻求音乐美感的快意中[2]。李宝杰主编的《音乐鉴赏》(下文简称《李鉴》)就具有钱先生所言及的探索,它是在理论探索之中应时代之需进行的学科理论建构。

一、继承传统 推动学科

撰写“音乐欣赏”类书籍的传统不仅在国外盛行,在中国也自古有之。中国古代文人在品乐中留下了精彩文献,老庄的“大音希声”、孔子的“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嵇康的“声无哀乐论”等赏乐格言已为世人所熟知。进入20世纪后,随着西方专业音乐理论的传入,中国的“音乐欣赏”领域进入新的境界,黄自的《音乐的欣赏》(1929)等系列著述的诞生就是早期的代表[3]。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音乐欣赏领域更是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上海文艺出版社组编的《音乐欣赏手册》(1981)内容丰富、文笔活泼、实事求是、编排新颖[4],钱仁康的《音乐欣赏讲话》(1982,1991年又出续编)注重知识理论与技术分析相结合、内容形式与辩证关系自然地结合、知识介绍与审美认识、艺术想象启发相结合[5],孙继南的《中外名曲欣赏》(1985)通过通俗的笔调、深入浅出的介绍,喜闻乐见地评介了古今中外不同历史时期和艺术流派音乐名家的声乐、器乐作品(见赵?h序言),杨民望的“世界名曲欣赏”系列(1991)等,将中国在“音乐欣赏”领域的探索逐步引向纵深。

近年来,“音乐欣赏”类的著述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如:《中国民族音乐欣赏》(江明???ⅰ妒澜缑???d指南》(杨雁堤)、《中外名曲欣赏》(邹燕凌)、《中外名曲50首欣赏》(张鸿玮)、《中外音乐名作欣赏》(张志军)、《中外名曲欣赏指南》(宋申)、《中外名曲100首欣赏》(杨惠芬)、《中外名曲赏析》(王盛昌)、《中外音乐名作欣赏》(冯步岭)、《音乐名作赏析》(张文元)、《中外经典音乐欣赏》(周世斌)、《音乐名家名曲•中国篇》(王安国)、《中外音乐名作选析:1. 2.3》(王少华)、《中外音乐名作赏析》(朱之谦)、《中西名曲欣赏》(关伯基)、《声乐作品欣赏》(武兰平)、《世界名曲赏析》(李虻)、《音乐欣赏》(张旭)、《中外名曲赏析》(茅原)、《外国音乐欣赏丛书》(人民音乐出版社编)、《中国音乐欣赏丛书》(湖南文艺出版社编)、《交响音乐名作鉴赏》(胡企平)……另外,以辞典形式对中外音乐作品进行鉴赏评介的还有缪天瑞的《音乐百科词典》(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罗传开的《外国名曲欣赏辞典》(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罗忠?的《现代音乐欣赏辞典》(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林逸聪的《音乐圣经》(三卷本,华夏出版社1999、2000)等,著述虽然繁多但良莠不齐,比如:有人对《现代音乐欣赏辞典》所做贡献的高度赞扬[6],而有人认为《音乐圣经》是“快餐时代的低劣出版物”[7],《中国民族音乐欣赏》是“一本谬误百出放胆抄袭的教材”[8]。而在期刊的研究文章方面,据笔者统计,从新中国建立后至今的见诸于刊物的“音乐欣赏”类的论文就有6千余篇,是所有音乐研究中最为兴盛的领域。这些论文有涉及到具体作品欣赏的,有以音乐欣赏课程教学的角度予以解析的,等等。

这些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一方面表明“作品欣赏”在音乐传播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必将促使人们去深思“音乐欣赏”应具有学科化建构的意识。否则,欣赏类著作的撰写必将停留在重复的层面上,难以适应信息化时代大众对音乐文化传播的渴望与需求。《李鉴》的出版可说是应时代之需进行的较好学理探索的成果之一,它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公共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规划教材,集合了音乐院校和综合院校“音乐欣赏”的一线授课教师,把编者们多年来对该领域教学的有益经验进行整合,编写中表现出“教材”所需要的普适性、进阶性的特点从而展现出较强的个性特色。它按照课堂教学的规律来分类不同专题,每个专题又“有史有论”、“有个案有线索”。它以音乐体裁的专题史发展为形式,将散性的个案鉴赏整合为可供学科化教学实施的艺术专题。书中内容既有宏观历史线索的勾勒,又有微观作品的音乐内涵解读,尤其注意了选修课的广宏涵盖面和对象的特殊性,其施教对象并非只考虑到音乐专业学生,文科诸专业甚至工科院校也是其涵容的对象。这些教材化的建构特点是李宝杰、冯立斌、齐宜婷、唐继凯、夏艳洲、王青等编者深入认识“音乐欣赏”既往学术成果,整合优化其精要,是在新时期的学科化发展理念下所做出的探索。这一探索既有教学讲解中的历史性价值评判,又有学科视野下的进阶性、整体性、艺术性,还依据学科发展特点注重了学术规范的要求。这一探索把音乐技能培养与情感心理引导相结合,在音乐耳朵感染中接受文化、历史与生命律动的音韵美。它以既往“音乐欣赏”领域的研究成果为研究对象,以学科教学实践所需要的规律进行整合、优化,从其论述线索中可以看出它对“音乐欣赏”学科建构的推动性贡献。

二、观念新颖 构思精巧

拓展阅读视野和促进音乐文化发展是《李鉴》在编写观念上给读者的印象之一,而以音乐体裁为艺术单元、以历史纵横向的音乐学理比较是其构思上给人的特色之处。其构思的精巧在于不同于以往个案解读,而是以专题历史沿革为导引的论述线索,这就涵盖了学术极为丰富的信息,还以“延伸”阅读的补充方式扩展其正文之外的内容,使个案解读的鉴赏中增添了宏观的学科涵容广博。而这些观念和构思又是为其欣赏的专业课程化教学服务的,它不同于以“单曲介绍”为形式的、辞典式的“音乐欣赏”著述。

从观念上看,《李鉴》从影响爱乐者审美情趣的深层机理出发,进行音乐欣赏表现方式的挖掘,对音乐历史文化语境下的古今中外经典作品进行了技术性的解读。它体现了音乐欣赏在走出用文学化、美术化方式理解音乐的误区上的实践[9],注重音乐作品的技术信息解构,注重对象的艺术品格剖析,尤其以爱乐者的知识建构为技术解析对象,以雅俗共赏的叙事方式展开其逻辑层次。

《李鉴》既有整体编写的统一性控制,亦有个案性格化的叙事展开。这种控制与展开都是编写团队深入理解既往音乐欣赏领域的优点而作出的学科化建构。如“管弦乐”部分,编写者将其分为以序曲、组曲等形式的“管弦乐”和以多曲哲理联缀的“交响乐”,这一区分既有传统的习惯又有学理的技术细分,体现出明确的整体与个体关系。在欣赏导引部分,编者以交响乐历史发展为宏观线索梳理,给读者建构起观念上的初步印象,从词意、乐意、乐史的层面为读者建立起了交响乐这一体裁的学理知识,这为后续的“名曲”技术层面的解读铺垫了基础。在《艾格蒙特序曲》个案的技术解读中,编写者以歌剧的戏剧结构为基础而将音乐结构的发展置于主题思想的层次剖析之中。这种个案的叙事在宏观的知识导引下逐步引申展开,将贝多芬作品有的“英雄性”乐意及其思想逐层渲染。这种编写观念和构思是着眼于学科教学的实际,立足于学生乐思的接受实践过程,由此彰显出《李鉴》编写的特色。

三、体例独特 结构清晰

体例的创新是《李鉴》给笔者的第一印象,其体例以“艺术歌曲”、“器乐独奏”、“歌剧”、“室内乐”、“管弦乐”等体裁为结构单元,以中外音乐经典作品为个案内容为叙述逻辑,将各体裁的历史和技术特点娓娓道来。而每一部分又细分为多节,分述不同内容的代表作。这样的论述方式除了给人以体例独特而有别于以往的“音乐欣赏”,还在结构上以层层递进的展开给人以线索清晰之感,而章节式的体例有助于教学过程的具体实施,延伸的推荐曲目又有了“课外作业”的意味。每章的“欣赏导引”除了给人以体裁专题史的知识铺垫外,还给教学过程的导入注进了理性逻辑。

以国民音乐素质的培养、音乐审美接受的理论与实践的层面看,《李鉴》从每部作品的作者、背景、戏剧结构等方面来层层推进,将普通音乐课程新标准、艺术课程实施规律予以“音乐欣赏”化的贯彻。这一强调音乐审美来推行新时期乐教核心的方式,使《李鉴》的体例具有了宏观学科视野下的具体课案实践的探索意味,这与音乐欣赏的学科发展背景是相合的,体现出欣赏的目的、内容、过程乃至逻辑这些新时期对音乐欣赏学科发展提出的新要求[10]。

如《李鉴》中的“艺术歌曲”,它以艺术歌曲的历史发展为“欣赏导引”,以“德奥”、“意大利”、“法国”、“俄罗斯”、“中国”等国别为结构单元,对艺术歌曲的经典作品进行了鉴赏。编者以艺术歌曲发生发展为出发点,以历史进程中的不同国家各领的艺术歌曲鉴赏为突破口,将作品进行技术解析,并结合歌词意蕴对其抒情性特质进行了阐释。

如果从教学的角度看,《李鉴》中的艺术歌曲叙论结合、层层展开、灵活多变地将教学过程所需要的知识与技术呈现出来。这种体例和结构有助于教学过程中的实施步骤推进,也符合不同教学单元的个性展开。其思路之清晰、叙事之独特是《李鉴》最突出的特色之一。

四、阐释精到 引领乐品

音乐欣赏是一种在娱乐基础上的深刻社会素质建构的有效艺术形式,它不仅是一项审美实践活动,还是一项创造性的审美活动;它既是音乐实践的最终目的,又是推动时代音乐发展的力量[11]。一部优秀的“音乐欣赏”论著就是社会审美引导的美丽风景。要达到引领思想风尚的艺术效果,光依靠作品的视听还无法达到准确表意的目的,其中精到的欣赏理论阐释是必不可少的。

《李鉴》的阐释精到首先表现在每章的标题上,如:“乘着歌声的翅膀”——抒情歌曲、“魔鬼的颤音”——器乐独奏、“今夜无人入睡”——歌剧精粹、“如歌的行板”——室内乐等。这些标题多以各体裁的经典作品为指代,使标题的指向性意图明了,直达乐意,文风活泼,加强了“娱乐性”阅读的情趣。

阐释的语言风格也是《李鉴》阐释美学的表现形态之一。如:对江文也的《台湾舞曲》 的论述,编者引论到:

20世纪早期是中国音乐与世界音乐发生碰撞的特殊阶段,由于多变的局势动荡,致使一些较早踏上现代音乐之路,在那个时代华人音乐家阵营中并不多见的,本该成长为世界级的作曲家,或者说已经在一定范围内产生了世界影响的作曲家,却过早地断送了艺术生命,留下了永久的遗憾。这就是本节所要介绍的台湾籍作曲家江文也的艺术道路及其惊世之作交响诗《台湾舞曲》(《李鉴》第191页)。

这段引论以简略的笔墨将《台湾舞曲》的创作背景及成就精要地呈现出来,其后,论述以“追随世界音乐潮流,追求奇特的形式结构,探求新的音响”为作品技术阐释中心,将这一创作阶段中的江文也的曲作特色呈现开来。阐释中,编者以结构内容的逐层表达为逻辑层次,如在乐曲的开始处所鉴赏的内容,它解析出《台湾舞曲》的“有意打乱旋律节奏的轻重关系”的特色,并就此延展出乐曲整体性的节奏形态特质;又以回旋曲几个插部的节奏和旋律形态特征,来说明乐曲中所运用的印象派手法的娴熟,表达了作曲家深情款款的故土情怀、对民间音乐的主动发展以及对管弦乐创作的技术和思想。这种以技术解读为中心,以作品特色和思想的呈现为延展,以结构层次的挖掘为逻辑线索,《李鉴》的阐释可谓精到。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艺术接受的本身也是一种创造,也是一种带有主观能动性和批判精神的再创造活动。[12]而音乐欣赏是要在音乐形式内容的解读中寻求的思想的启迪和升华,把音乐作品描绘的意境与欣赏者的情感触动相对应[13],遵循创造美和接受美的规律是音乐欣赏阐释的基本准则,只有精到的乐意阐释才会触动品评音乐的美感境界。《李鉴》的阐释中注意了乐意内涵的直观性表达,如在贝多芬第九交响乐《合唱》的阐释中,《李鉴》从音乐主题的造型分析入手,结合启蒙主义的思想背景,将席勒的诗意和贝多芬的乐意进行了对照直至解读,展示出作品中“欢乐”的思想主旨,使听乐者感受到作品中崇高、雄伟、博大和恢宏的乐境,从而感染聆听者的思想,在忘我的审美体验中获得精神的提升(《李鉴》第200页)。从这些阐释可以看出《李鉴》中的鉴乐思想,其主旨和终极目的是为接受对象精神境界的提升创造了条件,文中立意可见一斑。

《李鉴》其它方面的特点还有很多,如:谱例遴选适当、文笔流畅活泼、论述由浅入深、图文并茂等。这些特点都将使其“音乐欣赏”的诠释具有学科化、学术化、艺术化和可读性特色,必将使读者更能从中感受音乐欣赏的理论价值和艺术美育贡献。

当然,作为初尝音乐欣赏新形式的学科化实践,《李鉴》也并非完美无瑕。比如:从总体上看,它在细致展示音乐作品创作过程的同时,导致其背景知识部分的展开过于繁琐,这一“喧宾夺主”的“展开”影响了所要进行的技术解读等主体部分的展开;从局部来看,编者将拉赫玛尼诺夫的《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门德尔松的《c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等作为室内乐的体裁,这显然不适合编者对室内乐体裁的界定;而局部比例失衡也限制了某些体裁解读的正常展开,如对音乐剧部分的阐释,《李鉴》只用了《演艺船》之“老人河”、《猫》之“回忆”、《音乐之声》之“孤独的牧羊人”三曲具有片面性无法全面展现处于“朝阳产业”发展态势中的音乐剧艺术的音乐风采。这些欠缺如能在将来的修订中予以调整和完善,可能会使《李鉴》走进更多的教学课堂,并为更多的赏乐者所喜欢。

参考文献:

[1]赵?h.中外音乐欣赏-序[c].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1.

[2]钱仁康.中国音乐欣赏丛书-总序[c].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2-3.

[3]冯长春.黄自音乐美学思想的基本观点及其本质探微[j].中国音乐学,2000(3).

[4]晓耿. 简评《音乐欣赏手册》[j]. 人民音乐, 1982,(11).

[5]沈念慈.寓深于浅 博约相照——简评钱仁康的《音乐欣赏讲话》[j].人民音乐,1985(8).

[6]王震亚.世界现代音乐的投影——《现代音乐欣赏辞典》简介[j].中国音乐学,1998 (1). 汪申申.全方位了解现代音乐的良师益友——评《现代音乐欣赏辞典》[j].人民音乐,1998 (2).

[7]刘诗嵘.误人子弟的“圣经”[j].人民音乐,1996(6).

[8]刘国杰.一本谬误百出放胆抄袭的教材——评《中国民族音乐欣赏》[j].中国音乐,1992 (4).

[9]周海宏.走出用文学化、美术化方式理解音乐的误区——对普及严肃音乐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分析[j].人民音乐,2001 (3).

外国文学鉴赏论文范文第3篇

就文学结构而言,鉴赏性批评是最为靠近创作的部分。从某种角度讲,鉴赏是文艺创作的延伸,它主观色彩强烈,具有创作的某些属性,有读者把若干优秀鉴赏文章、著作,当作散文阅读,乃至读后啧啧赞叹不已。鉴赏又是评论性批评的基础。或者说,它是创作与评论的一个过渡性环节。

鉴赏是我国古代文论的一脉,是我国古代文学的重要遗产。诗、词在文学创作中占据主要位置,鉴赏文字大多存留于点评与诗话、词话之中。明清小说出现以后,恣肆的鉴赏长文应运而生。往往中国历史上的文学选注家,也是鉴赏家。

“五四”以来,中国文坛鉴赏之风甚矣!名家蜂起,美文滔滔。诸如叶圣陶、俞平伯、朱光潜、傅庚生、丰子恺、郁达夫、萧乾等等,人们还可以开出一长串鉴赏巨擘的名单来。

共和国成立后,20世纪50年代、60年代,虽然鉴赏批评不及此前繁茂,但依然有大家活跃于文坛。茅盾的文学理论三方面兼而有之,但无疑他是一位杰出的鉴赏家。他的这一时期的鉴赏性批评主要集中于当代短篇小说的鉴赏领域,融个人才情、创作经验、文学理论与对评论对象的人格识见为一体,才情并茂,词语简约,常有画龙点睛之笔突现,令读者为之莞尔。美学家、雕塑家王朝闻的鉴赏性批评涉及文艺门类广泛,而身手不凡,尤其于细节的鉴赏令人击节叫绝,叹为绝版。作家孙犁为人持重,其鉴赏文字朴素清新、思想入木三分,何等功力!文艺理论家、编辑家黄秋耘的鉴赏文章浸透着人道主义精神,行文呈现一种别具一格的淡淡的哀愁,他的文学鉴赏独树一帜。

上述鉴赏大家薪火相传,为现当代文学史增辉添彩。当今文坛,不能说没有鉴赏文章与著作,也不能说没有鉴赏人才;但无鉴赏名著,无鉴赏大家,乃是有目共睹、有耳共闻的事实。今日之鉴赏与创作相比,其差距难以道里计。鉴赏大家的缺失,对文坛创作不利,对读者接受亦不利。其实,我们的鉴赏性美文是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的华夏美食,非舶来品洋快餐可匹抗矣。倡导与发展鉴赏性文学批评,是关涉当前文化建设的不可或缺的艺术工程。

要发展、提高鉴赏性文学批评,其重要环节是期待涌现一批鉴赏大家。我们且不要去侈谈什么鉴赏大师,那是若干年以后的事情。

鉴赏大家,可以由作家兼而得之。作家本身从事文学创作,对创作之三昧、之甘苦有切实体味,有深刻感悟,有美文妙笔。也可以由主观性色彩强烈的评论家兼而得之。评论家可能理论色彩强一些,但只要艺术上敏锐,有独特的艺术感受能力,也可以写出好的鉴赏文章,也可能成为鉴赏大家。还有一些学者也可能成为这个队伍的成员。20世纪30年代、40年代鉴赏大家中坚力量几乎是大学教授群体。

要造就鉴赏大家,外部环境正在逐步改善,不会存在大的阻力。如何造就鉴赏大家?或者说鉴赏者应该沿着什么途径、向什么目标前进?简而言之,首要问题在于独特的审美观。无自我独立的审美观,不会成为鉴赏大家,只能是随风俯仰、人云亦云的芸芸之辈。其次,要有独特的审美感受,即独特的感情评价。审美观是灵魂,审美感受是血肉之躯。还要有独特的语言表达,即有形象化、个性化的文字。

外国文学鉴赏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影视鉴赏;社团;互动;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037-02

作为大众传媒的电影、电视融汇了诸如文学、音乐、绘画、戏剧、建筑、摄影以及声、光、点、色彩等一系列艺术因素和现代科学技术成果,成为综合能力极强,表现能力极为丰富和生动、审美价值极高的艺术形式。而影视鉴赏是一门艺术教育课,又是一门美育课,它从大学生喜爱的影视艺术着手,以影视精品的鉴赏为脉络,渗透了影视的基本理论和鉴赏方法,引导学生由浅人深、从点到面地欣赏、读解、品味、评析影视佳作,逐步提高学生审美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我校所开设的影视鉴赏选修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职业素养及综合人文能力。

1996年7月,国家教委以教体字5号文件正式印发《关于加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包括理工科大学在内的全国普通高等院校都要开设“大学影视鉴赏”选修课。我校作为专科院校,大力贯彻国家教委的号召,从2000年开始,优先为开设影视鉴赏课的老师提供多媒体教室,可以让学生在理论知识“必需、够用”的前提下,加强能力训练。影视鉴赏课对通过影视文化的解读开拓学生视野,吸收和借鉴国内外文化的精粹,不但可以提高学生人文素质,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感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他们的智力开发。当代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就是一个艺术爱好者,他曾深有体会地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想象力和联想力是创新型人才必备的智能因素。影视世界里可以天马行空无奇不有,场景可以光怪陆离,故事情节可以惊险曲折,只要给它一个理由,只要可以做出来,就是有价值的。影视艺术丰富的表现力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大学生通过影视鉴赏课,可以极大地丰富他们的头脑,激发创造的灵感,从而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创新能力。虽然如此,但是影视鉴赏课毕竟是选修课程,面对的只能是学生中的一部分人群,即使面对选课的学生,也存在者学时少(32学时)的问题。如何让这样一门丰富多彩的课程更好地发挥积极的教育作用,我们尝试搭建课外的学习、互动平台,不但可以让选课的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而且可以让更多的学生融入进来,构建更为和谐、温馨的校园文化氛围。

一、依托学生社团,学以致用

学生社团是指学生为了实现会员的共同意愿和满足个人兴趣爱好的需求自愿组成的、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群众性学生组织。鸡西大学社团自2000年创建以来,活跃了学校的学习氛围,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学生在自己组织、自发开展各种活动中,锻炼了各项能力,提高了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从创建以来,已经开展了8届社团文化节,社团文化节既是社团成员的盛大节日,同时也是对他们的过去成果的总结,积极的奖励可以让社团中的每一名成员更乐于参与其中。选修影视鉴赏的学生大多都是对文学艺术比较感兴趣的同学,任课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加入到各种社团之中,特别是电影社团、心泉文学社、梧桐雨戏剧社。影视鉴赏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时间毕竟是有限的,有些学生想说没有时间去说,还有些学生有自己的想法,但是不善于在大家面前表达,他们愿意把自己的体会、想法诉诸笔端,可以把学生在影视鉴赏课上的心得、鉴赏文章、感悟推荐给文学社、戏剧社,定期展览,有些得到师生好评的文章,还推荐到校外发表。还有些学生,他们不善于写,但他们善于表演,可以让学生指导学生模仿经典影片中的经典片段,或者稍加改变,在戏剧社、电影社中的活动中表演,并且让那些掌声雷动的表演在学校的晚会中亮相。电影社团除了定期开展自己社团内的活动外,还每周给全校师生放映国内外的经典影片,让学生不再在留恋于录像厅、网吧,不再只关注言情片、恐怖片和神鬼片,在学校的电影院和同学一起安静地欣赏经典大片,2个小时不算长,但心灵随着彼得·帕克、伊安·马康纳、哈瑞·塔斯克尔、杰克、阿甘等人诗意地栖居着。

二、建立互动平台,畅所欲言

我们喜欢立竿见影,有时候还有点迫不及待。现在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是一个不愿意等待的时代,是一个渴望交流的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的交流也变了样子,很少有人会闲坐在一起促膝长谈,纸和笔也逐渐远离了我们的生活,我们不愿意去等十天、二十天甚至一个月从遥远的家乡、朋友那里来的信。而随着信息技术一起成长的90年代的大学生,他们是新鲜事物的倡导者,他们愿意接受新的事物,愿意使用新的交流工具:QQ群、论坛、空间、博客、微博……他们不缺少对詹姆斯·卡梅隆、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乔治·卢卡斯、彼得·杰克逊、蒂姆·伯顿的认识,他们缺少让他们可以畅所欲言的平台,基于此,影视鉴赏课的任课教师也要紧跟时代,建立可以和学生互动的QQ群,在群中让学生讨论,有些虽然是只言片语,但却很经典,可以将这些辑录下来,让后来者来品读。任课教师可以把自己对影视作品的鉴赏文章在空间、博客、微博上发表,可以让学生来评论。以社团为依托,建立互动平台,这些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希望可以产生滚雪球一样的力量,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部分,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有益于全校师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为学生创立和谐的学习环境。

当然解决高校影视鉴赏教育存在的问题,仅靠公选课和课外的平台的建设还是不够的,应该进一步鼓励学生社团定期开展与影视相关的活动,如影评、论坛、主题电影周、DV大赛等活动,并且与团委联合,将这些活动常态化。总之,高职高专院校更应该重视影视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对学生的影视鉴赏活动加以积极的引导,使大学生不断提高影视鉴赏能力和审美修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李慧玲,对素质教育下高校影视鉴赏课的思考[J].开封大学学报,2010,(9).

[3]孙丽琴,理工院校开设影视艺术鉴赏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8).

[4]吴永富,大学影视鉴赏与素质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8,(10).

外国文学鉴赏论文范文第5篇

在文学的方面,抒情是文学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因而首先从抒情的角度进行分析中西方文学的差异。文学上的抒情有很多种不同的方法,文学者在很多不同的情况下,往往需要用到抒情这种表达方式,以期抒发学者自己内心的情感。首先从东西方的抒情原则看,在西方的文学作品中,抒情的原则主要是从理性出发,一切的抒情方式都强调有“理性”概念,并不会太过感性,因而西方的抒情语句也就显得比较的直白,而不会有太多的修饰与比喻。在西方人的文学理念里,人类的情感里,不应该有太过得感性,而是由一定的限度,保持有一定的理性观念,在人类运用抒情的表达方式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时,保持一定的限度,不会过分宣泄自己内心的情感,而是以一种理性地抒发。另外,西方的英语文学比较注重有感而发,对发生的事情、体验、认识有所感悟才会运用文字书写下来,抒发自己内心真切的感动,有感而发这一特点与中国的文学抒情相同,运用抒情的手法之前,都需要有对事物、人物有些许感触。在东方的文学作品中,中国的文学以抒情为主要抒写方式的作品当属“诗词”了,中国的诗歌文学中,大多数都是用以抒发作者内心的情感,因而在中国史上的诗词大多数都是抒情诗。中国文学的抒情方式比较浪漫、感性,以宣泄诗人内心的许多不同种类的情感,用大量的感性词语构成句子,相对西方的抒情文学作品,中国的抒情文学作品比较容易打动读者的心弦,这主要是由于中国文学的用词比较的多样,宣泄情感的词语有许多形式的用法,中国的文字成千上万,构成的词语也是多式多样的。且相对西方文学的抒情,中国文学比较感性,没有一定的理性概念,宣泄内心的情感比较自由。

二、中西方文学的鉴赏角度差异

在西方的文学中,对于文学作品的鉴赏主要是读者们对于作品的评论,他们认为,鉴赏一部文学著作,就是评论该文学作品,西方文学者比较注重人类的评论。由于在文学的词语当中,“评论”与“鉴赏”有着很大的差异,“评论”的发出者往往是社会中的大众,评论可以使很随意的一句话,或者是看完这部著作后的一句感叹句,而“鉴赏”的发出者往往是比较专业的文学者,鉴赏需要有比较专业的术语组成,鉴赏会是一段长长的专业的话语,鉴赏的构成需要有专业人士组织话语,不能只是随意的几句话。另外,再继续从文学作品中的鉴赏角度进行探究中西方的文学差异,西方人鉴赏文学,运用的是大众的评论话语对文学进行鉴赏,且西方人们的评论主要是对文学内容的评论,评论的语句运用的是简单陈述,评论得比较简单。而中国文学中的鉴赏则是注重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心理活动故事情节的艺术特点等的描述,中国文学的鉴赏大多以此种形式进行鉴赏,相对西方的文学鉴赏,会更显得有内涵、透彻。从这两者的分析,西方的学者比较注重“真实性”,善于剖析文学作品的真正主旨,而中国文学学者则是比较注重文学作品的“意境”,学者主要体会的是文学中所要表达的情感,中国文学的学者比较善于发现文学作品里面的修饰、修辞手法、表达特点。对于中西方的文学鉴赏方面的差异,中西方的文学都是各有千秋,西方的学者注重的是文学作品的精华与文学作品中的深层的哲理意义,注重体会文学的深层含义;而中国文学学者则是注重体会文学作品中的语句,善于学习文学作品的表达手法,更注重文学中的优美词句的体会。

三、中西方文学的语句构成差异

在众多的中西文学的著作看来,从中西方文学的语句构成的角度分析,西方文学的著作主要有小说、戏剧,而中国的文学著作则主要是诗词、小说。首先从小说的著作进行探究中西方的文学差异,西方的小说的语句构成简单、直白,没有太多的修辞手法,西方的小说拙作非常注重的是小说的情节描述,在西方学者认为,小说的情节是小说的主要构造,因而在西方的小说当中,都不难发现,西方的小说的故事情节发展得很快,而且西方的小说的情节发展会有许多出人意料的地方,这种猜不透的故事情节是西方文学的一大魅力,吸引着众多读者阅读,因此西方的小说运用的最多的手法是环境的铺垫、烘托,而且西方的小说中的结局往往是令人深刻而具有深层含义的一个结局,需要读者用心再回想小说的情节,让读者从中悟出该小说所要表达的深层次的含义。而中国的小说的语句成分相对较复杂,运用较多的修辞手法,注重语句的优美,在中国的学者认为,文学的优美,在于文学作品中的语句之中,因此中国的小说也就偏向于注重对小说故事中的人物、环境描写,描写得生动形象,在中国的小说中,情节的发展较为简单,没有太多复杂的情节,相对于西方的小说,中国的小说的情节描述较为简单,小说索要表达的含义、主旨相对较为简单。当然,小说的背景也是非常重要,小说的描写背景与小说所要表达的真正主旨有着很大的联系,要体会小说的旨意同时也要深切了解小说当时描写的写作背景,能够真正体会到小说的主旨是很难的,往往都有着很深层的含义,这里的中西方文学中的小说中隐藏的深层含义差别不大,只是在小说的刻画方面有所不同,西方的小说注重对情节的刻画,中国的小说则是注重对人物、环境的刻画。另外,西方比较著名的文学著作就是戏剧,西方的戏剧相当于一个剧本,因而也就更体现了西方文学更加注重情节描述的特点,致使西方的戏剧在文学坛上比较著名。中国的文学另外比较著名的则是诗词,诗词的描述主要是作者抒感的媒介,诗词注重修辞的使用,突显了中国文学注重修辞手法的使用特点。

四、小结

外国文学鉴赏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专科 唐诗宋词 选修课 教学定位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6-0134-03

唐诗宋词是学术界研究的重镇,也是各高校开设专修或公修的热门课程。新时期以来,各种唐诗宋词选本、教材大量涌现,层出不穷。如张明非主编的《唐诗宋词专题》、《唐诗宋词专题作品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尚永亮主编的《唐宋诗分类选讲》,王兆鹏主编的《唐宋词分类选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等,就是近年高校中较流行的教材。但学科常识告诉我们,即使同一门课程,由于专科和本科层次的教学定位不同,就会由此导致其教学策略的差异。笔者多年从事古代文学和唐诗宋词选修课教学,对上述问题曾作过一些思考,愿抛砖引玉,向同行请教。

一、专科唐诗宋词的教学定位

教学定位,是指不同课程或同一课程不同层次在教学中最适合的位置。唐诗宋词选修课,无论鉴赏或研究,都是文学接受中的一种精神活动。但不同的是:“文学鉴赏,是指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通过感知、情感、想象和理解等一系列心理活动而形成的认识、体味、玩赏的审美活动”。[1]它包含着鉴别和欣赏两个方面的内容。而文学研究,则是以文学及相关内容为对象,探索其性质和规律的一门学科。正如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说:“研,摩也。”“究,穷也。”因此,鉴赏和研究虽然同属接受者的精神活动,但其对象和要求并不尽相同。鉴赏的对象主要是作品,而研究的对象除作品外,还涉及作家、流派、思潮、历史、考证等。故无论从深度和广度,研究都要比鉴赏活动要求的程度更高更广。郑振铎说:“鉴赏是随意的批评与谈话,心底的赞赏与直觉的批评,研究却非有一种原原本本的仔仔细细的考察与观照不可。”[2]因此,鉴赏是研究的基础,而研究则是鉴赏的提高深化,从这个角度来说,鉴赏是一种以审美为依归的精神活动,而研究则是一种超越鉴赏而具有丰富学术含量的科学活动。

正因为这样,唐诗宋词的选修课在专科和本科层次上的教学定位是应该有所区别的。专科学生起点较低,古代文学教学时间少,一般只有200学时左右,对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历史长河的把握不够深透,学习的作品也偏少。就目前普遍使用于非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册)来看,唐宋诗共选119首,其中唐诗94首,宋诗25首,唐宋词共选39首,其中唐五代词11首,宋词28首,诗词合计才158首。同时,教师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受课时的限制,只能选择其中小部分作品进行分析。由于学习视野的浅窄,专科唐诗宋词选修课的教学要达到研究层次困难较大。但本科不同,学生起点比专科生高。古代文学教学一般都在300学时以上,至少比专科多出100个学时。而且本科作品选,无论是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还是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作品选》,其所选的唐诗宋词数量都要比于非的多得多。以朱东润的为例,唐宋诗共选268首,其中唐诗190首,宋诗78首,唐宋词共101首,其中唐五代词18首,宋词83首,诗词合计369首。无论是唐诗或宋词,其选篇目都比专科的多出一倍以上。而且本科院校除了与专科院校同样开设《文学概论》以外,同时一般还开有《古代文论》、《西方文论》、《中西文论》、《马列文论》、《美学》、《当代美学》、《中国美学史》、《西方美学史》等必修或选修课程,这样,就为唐诗宋词的研究打下了比较坚实的文本和理论研究基础。而专科,以上课程则往往付之阙如。因此,同样是唐诗宋词选修课,专科定位在鉴赏而本科定位在研究是比较合适的。目前不少专科院校开设的是《唐诗鉴赏》、《宋词鉴赏》,而本科院校开设的是《唐诗研究》、《宋词研究》等,循名责实,其称呼本身就是对其课程定位的最好说明。当然鉴赏和研究只是就其侧重点而言。事实上,在鉴赏的过程中必定会包含一定程度的研究,而研究的部分内容也必须以鉴赏为基础,它们之间虽有比较明确的界限,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我国浩如烟海的诗话、词话,则往往既包含着鉴赏,又包含着研究的内容。从南朝钟嵘的《诗品》到近代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莫不如此。斯为学界共识,兹不细述。因此在鉴赏与研究的问题上,不必僵死地划定楚河汉界,而要根据学生和老师的实际情况而灵活掌握。在总体定位不变的情况下,其鉴赏、研究的尺度可以有所侧重或位移。同时,如果是非中文专业的唐诗宋词公选课,即使是本科,我们认为,也还是把它定在鉴赏层次较为适宜。

当然,唐诗宋词选修课的开设,跟师资有莫大关系。有些老师根据自身研究特长,向学生开设“唐诗宋词格律”、“唐诗宋词创作比较研究”,甚至是李、杜诗或苏、辛词等的研究也是可以的,但这些无论是对专科或本科院校,无论是对师范或非师范专业,都只是唐诗宋词教学中的特色课程,缺乏普遍的可比较性。

二、专科唐诗宋词的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为实现教学定位目标所制订的方案。专科唐诗宋词教学既然定位在鉴赏上,那么其教学目标、内容以及方法都应有自身相应的要求。具体来说有以下三方面:

(一)在教学目标上,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审美能力为旨归

鉴赏是在一定美学思想指导下的审美精神活动。康德说,鉴赏判断不是知识判断,“从而不是逻辑的,而是审美的”。[3](39)因此培育学生的审美水平,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就成了唐诗宋词教学的核心目标。

当然,说鉴赏判断不是知识判断,并不等于说鉴赏不需要知识。事实上在唐诗宋词教学中,文字训诂、历史典故、诗词格律这些基本常识是必备的,否则鉴赏就寸步难行。但仅有这些知识又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疏通文义也并不等于鉴赏。鉴赏除了一般知识的体认辨析之外,其根本落脚点在审美上。而且与其他文体相比,唐诗宋词最富审美情韵,所以更要注意引导学生感受和认识诗词的形质之美。所谓形美,是指唐诗宋词体现出来的技艺之美,包括语言、韵律、结构、表达等要素。所谓质美,是指唐诗宋词内容中表现出来的美学价值,包括情美、象美、意美、境美等要素。因此,以知识为基础,以审美为旨归,以形质之美为中介,提高学生审美水平和审美能力,这是专科唐诗宋词教学的必由之路。

(二)在教学内容上,应以名篇佳作为载体,最好以类相从

唐诗宋词的教学目标,既然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审美能力,那么选择文质兼美的作品来教学,这自然是情理中事。歌德说过:“鉴赏力不是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靠观赏最好的作品才能培育成的。”[4](32)因此,只有选择名篇鉴赏,取法乎上,树立崇高的审美规范,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目前开设唐诗宋词教学的高校,对教材内容处理方式大体有二,一是按时代先后编排,以名家名篇为主。如中山大学彭玉平教授,从1995年面向全校开设“唐宋词名家欣赏”公修课,先自编讲义,于1999年出版《唐宋名家词导读》(广东人民出版社版),从盛唐李白直到宋末张炎,共选唐宋词45家,作品195首。另一种是以类相从。其中又可以细分为二,一是以类相从,史论结合,如武汉大学尚永亮教授主编的《唐宋诗分类选讲》、王兆鹏教授主编的《唐宋词分类选讲》等。另一类是以类相从,以名篇为主,如刘怀荣教授等编著的《唐诗宋词名篇导读》(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年版)。以时代先后名家名篇和以类相从两种方式,各有利弊。前者有利于集中学习某一作者的作品,有利于点的深入探析,而不利于面上的展开,且古文唐宋段,如作家生平、创造概况等有不少内容已学过,容易造成部分讲授的重复。后者有利于在面上的展开,能更好地让学生掌握某一类题材的特点,拓展知识结构,但又不利于个体作家的集中深入探究。笔者从2003年就给专科学生开设“唐诗宋词鉴赏”选修课,对以上两种方式都先后做过尝试,最后确定打破按时间先后选择名篇的做法,自编讲义,按题材将唐诗宋词各分为13类,用宏取精,以名家名篇为主,由点线向条块面上深化延伸,收到较好效果,并于2013年出版了《唐诗宋词分类简析集评》(汕头大学出版社)。当然,对教材的任何处理方式,都有其局限性,但作为专科选修课,以名家名篇为主,应该成为最我们的最佳选择。

(三)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学生主体审美体验,循言、象、意纵横比较,辨析深化

审美体验,是指学生在对作品动情感受和深刻理解的基础生成新的意义的生命活动过程,是身之体之,心之验之。唐诗宋词鉴赏说到底是要通过学生主体的审美体验才能实现,没有体验,就没有鉴赏。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将学生的审美体验融贯在教学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觉学习、合作探究,从而把握各种作品异彩纷呈的美,真正做到“识深鉴奥”,“欢然内怿”(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语言是诗词特殊的审美符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紧紧抓住这一基本元素,披文入情,让学生从容涵容,悉心体味,领会其美,在此基础上由意象进而把握意境。袁行霈指出:“只有抓住诗歌的意象,以及意象包含的旨趣,意象所体现的情调,意象的社会意义和感染作用,才能真正地鉴赏中国古典诗歌。”[5](132)可见,鉴赏古典诗歌,最好的办法就是从意象入手。对此,蒋寅先生从作者和读者的关系做了进一步分析:“诗人的审美经验通过艺术思维完成意境营造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将诗性经验意象化的过程,所谓窥意象而运斤是也;读者鉴赏则相反,是通过个别意象的解悟逐步领会意境的完整构成”。[6](28)可见抓住语言,从意象入手,进而把握意境,确是鉴赏唐诗宋词的有效路径。

同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比较、深化。黑格尔说:“每一方只有它与另一方的联系中才能获得它自己的[本质]规定。”[7](254)唐诗宋词鉴赏亦复如此。这种比较,一方面是作品比较,另一方面是接受比较。作品比较可以是同时或异代。如同样抒发怀才不遇的悲愤,鲍照《拟行路难》(其六)和李白《行路难》(其一),在意象处理上就有写实递进和象征跳跃的不同。同样是相会,李煜的《菩萨蛮》(花明月暗)和李清照的《点绛唇》(蹴罢秋千),在格调上就有低俗清雅之别。总之,“阅乔岳以形培,酌沧波以喻畎浍”。(刘勰《文心雕龙.知音》)通过比较,就能更好地凸现双方的各自特点。同时,接受比较只是前人的理解,并不能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感受,这是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的。

唐诗宋词选修课的开设,是我国当代大学生继承中国古代优秀文化传统、承传中华文化精华的重要载体,是培养大学生审美水平、研究能力,优化人文素养基础的重要工程。在大力弘扬国学教育的呼声中,尤其是在加强教学和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探索唐诗宋词选修课的教学定位,并由此确定其教学策略,不但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更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但是,任何的教学定位与策略都不是铁板一块,随着时代变化和教改实践的深化,其内涵必然会有所更新发展。本文所谈,只是教学实践中的点滴粗浅体会,希望得到同行专家的批评指正。

[ 注 释 ]

[1] 鲁枢元主编.文学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 龙协涛编.鉴赏文存[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3] 康德,宗白华译.判断力批判[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4] 爱德曼,朱光潜译.歌德谈话录[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5] 袁行霈.中国诗歌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外国文学鉴赏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大学教学;音乐鉴赏;教学目标;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3-0268-02

音乐做为无国界的艺术形式存在于世界各个国家中,是一个国家民众综合素质的体现。在我国,音乐的鉴赏能力有助于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水平。特别是对大学生来说,音乐鉴赏教学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被各个高校相继采用。大学音乐鉴赏教学是对于非音乐专业大学教育的一门课程,对于提高大学生的音乐知识、音乐鉴赏能力、音乐素养及音乐感知技能都是非常重要的。同时,音乐鉴赏教学在大学生中广泛应用,还有助于提高学生们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有效地促进学生们健康、积极、向上地发展。目前的音乐鉴赏教学课程已经成为了现阶段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事项。

一、音乐鉴赏

所谓的音乐鉴赏,是一门听的学问和艺术,我们既要在听的过程中让感观得到满足,同时也要使我们的精神世界得到升华,让感性与理性形成完美的结合才是我们听的根本所在。因此,要想达到音乐鉴赏的真正目的,就不能把音乐的鉴赏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感观认知中,要在听的同时深入到音乐的内容及结构组织形式中去,要真正把握住音乐作品中所要表达的意境、内涵及思想,这样才能真正地体会到音乐鉴赏所带来的愉悦感。要想真正地融入到音乐作品中,首先要对一首音乐作品进行不断的反复聆听,培养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因为我们在听音乐的同时不仅是单单地欣赏乐曲,更多的是在聆听音乐作品又同时增强自身的创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通过对音乐的反复聆听,会使我们的听觉得到良好的发展。另外,因为音乐具有着很强的时间性,构成音乐的其他辅助设备在短时间内就会消失不见,音乐中的声音又是以单音或是多音节的组合形式展现给我们,因此只有多听才会使我们的大脑记忆把音乐慢慢综合起来,从而达到对音乐作品的熟知,提高对音乐的记忆力,进而提高人们音乐鉴赏的能力。

二、音乐鉴赏教学的必要性

音乐鉴赏指的是学生利用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听觉,获得最大理性满足、精神满足和美好享受。由此可以看出,音乐鉴赏是一个有修养的综合性的教学课程,与此同时也是一个理论联系实践的科目,故此,学生在音乐鉴赏过程中,分析和鉴赏音乐作品的时候要根据相应的音乐理论知识去评价和欣赏。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们对音乐的专业知识概念和理论知识并不精通,这对大学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是有一定困难的,因此,如何全面地提高非音乐专业大学生对音乐鉴赏的能力已然成为了目前教育部门所最为关注的问题。

音乐鉴赏是大学生在音乐聆听中的听觉感知、情感体验、思维能力以及想象力为一体的音乐欣赏的心理活动能力。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多数都是在这种音乐鉴赏的独特艺术活动中而逐渐形成的。现阶段的音乐鉴赏教学中,要求学生通过音乐鉴赏的能力获得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感知真实世界的能力。因此,在音乐鉴赏教学中,就要求学生们通过不断的实践来提升自身的想象力及发挥其思维创造能力,形成自己能够独立欣赏作品并能对其做出评估的能力,而老师在音乐鉴赏教学过程中只起着引导的作用。早些年,由于音乐气氛不对,使许多低级趣味的流行音乐爆走歌坛,这些格调庸俗、艺术形式低下的音乐对于正处于人生综合修养形成阶段的大学生们来说,无疑造成了很大的不良影响。对于那些曲调优美、艺术性较高的作品,大学生们又不愿意深入去了解。针对这种情况,教育部门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教育学生对美与丑做出一个正确的划分界线,掌握正确的是非观念。对一部好的音乐作品,如果学生想要对其做出正确的判断,就必须要从音乐本身出发,了解音乐的社会价值与艺术价值,从音乐内容、形式、题材等各方面判断音乐的好坏。因而,要想培养学生们这一方面的能力,只有通过音乐鉴赏这一种方式,并将研究音乐内容、形式、题材、风格等做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使学生们通过音乐的鉴赏提升对美的感知,从而掌握相关知识、技能,深化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正确的音乐评估能力。

三、音乐鉴赏教学的方式

大学生正处于思想道德素质形成的重要阶段,对事物的分析与理解能力虽有一定的方向,但这个阶段的大学生在综合素质修养方面很容易出错。而音乐鉴赏课程的编排可以使大学生们通过对音乐的感知提升自身的素质修养,养成良好的道德规范,为以后走向工作岗位奠定一个良好的道德基础。

(一)教学前对学生们的音乐鉴赏综合水平进行调研

大学生们刚刚踏入大学校园时,一般都是以文化课的综合成绩而得以录取的。而学生们的音乐鉴赏能力与水平通常都是由自身的修养能力和小学、初中的音乐教育分不开的,因而,也就形成了大学生对于音乐鉴赏的能力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音乐鉴赏教学中,有一部分学生能够通过五线谱进行演唱、演奏等,但也有一部分同学对于音乐来说就是个乐盲,老师在教学中面对这种参差不齐的情况常常会显得无所适从。因此,教育部门做出明确规定,在上大学音乐鉴赏教学课程之前,要调查和了解每个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音乐理解能力以及其艺术修养,了解一个班级的学生,看谁有识记谱子并且演唱的能力,有谁会使用并演奏乐器,有谁爱好音乐并对音乐的学习很有兴趣,又有谁是乐盲,对音乐毫无了解和兴趣等等,而后老师可以根据调查的结果对学生学习音乐鉴赏做一个综合的分析,并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二)教学前制订出合理的计划

在教学前,根据对学生们音乐鉴赏能力的调研,运用科学的方式方法对教学的内容制订出一个详细的计划说明,可以将教学实践过程和理论知识很好地结合起来。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教学要遵守循序渐进、由简单到深入的原则,利用音乐作品的内涵、高低、中外、类别、古今、曲风和难易程度等因素,在教学中以由中到外、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的原则开展教学规划。这样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时听懂并理解,对音乐的鉴赏增加浓厚的兴趣。音乐鉴赏教学要用循序渐进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另外,还可以利用中外音乐作品、音响效果、多媒体音乐视频等材料来辅助课堂,并比较不同形式的音乐作品。比如:我国作品和外国作品的比较、用不同乐器演奏相应作品来进行比较、不同的指挥家对不同作品的不同指挥效果的比较以及不同地区对同一作品的不同表现形式的比较、不同风格的作品的比较等。从不同形式的对比中,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方面去比较和欣赏作品,从而来陶冶他们的情操,开阔他们的视野,逐步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在课堂上,老师还应该选取不同的作品,让学生们结合舞蹈、表演、唱歌和朗诵等艺术实践形式,通过自己的想象和联想来表现作品,从而让学生可以亲自感受音乐作品的魅力。这样不仅让学生从各个方面和各个角度了解了音乐、感受音乐,满足了他们的鉴赏需求,不知不觉还提升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运用多样灵活的教学模式

在大学课程中,音乐鉴赏是具有浓厚艺术性的一门课程。教师在音乐鉴赏教学中不能采取传统的说教式、填鸭式、灌输式讲课方法。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单一的、被动的,主要是教师在课堂上单纯性地讲课,学生们却只是被动地听课,教学课堂缺少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学形式缺乏灵活性,教学风格又很单调枯燥,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根本不存在情感的交流。若音乐鉴赏课采取这种方式教学,许多学生会厌恶音乐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被削弱。故此,在音乐鉴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倡导学生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新型教学模式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交流为主,根据学生性格差异和特点选择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进行因材施教。让学生亲身参与到音乐课堂中去实践,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情境教学法

音乐鉴赏课程中较为常用且常见的教学方法是情境教学法,它也是学生最喜欢的、教学效果最好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学过程中充分采取辅助工具教学,以此设计出生动、具体的情境模式。例如语言描绘情境、扮演感受情境、音乐渲染情境、图画重现情境、实物表演情境等等。教师应当巧妙地将英语鉴赏课程中的情感、行为、语言融为一体,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体验过程中,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去想象,不断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欣赏水平,让学生们养成感受音乐、聆听音乐的习惯,从而在实践中积累音乐鉴赏的经验。就像在播放《伏尔加河船夫曲》时,教师可采取多媒体辅助设备,在播放音乐时也播放俄罗斯伏尔加河上纤夫们拉纤的图片,来营造该歌曲的曲风和情绪,加强音乐的真实感受力。多媒体播放形象表现出了一群群瘦骨嶙峋、衣着褴褛的纤夫们,他们胸前挂着纤索,努力地拖着背上那沉重的货船,在那辽阔空旷的沙滩上缓慢地一步步前行,每一步都留下了纤夫们清晰的脚印。通过图片的烘托,学生们会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这样,学生们便能深刻体会到该歌曲要表达的感情与意境。

(五)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方法

音乐教学中审美的基础就是理论,要提高音乐审美必须熟练地学习和掌握音乐理论和知识。所以,对于非音乐专业学生,加大对其音乐鉴赏基础知识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学生们只要掌握了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就可以真正地理解音乐并去感受它,也就可以真正地走入到音乐世界中去。因此,在音乐鉴赏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地增加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们能够通过音乐的欣赏和演奏,深化对音乐理论的理解,从而更近一步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

通过上述论述得知,开展大学课堂的音乐鉴赏教学对学生们的审美观念、道德修养提升以及分辨是非的能力都是十分重要的。学生们通过音乐鉴赏能力的提升,从各个方面全方位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为今后踏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参考文献:

〔1〕初海伦.谈综合性高校音乐鉴赏类课程的教学[J].中国成人教育,2007(17):164-165.

〔2〕凌伟.音乐鉴赏教学中美学体验深化的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8(14):153-154.

〔3〕郭芳.非专业音乐鉴赏课教学的现状与分析[J].河南教育(下旬),2011(9):43-44.

外国文学鉴赏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循证教育学;高职院校;《文学鉴赏》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8-0144-02

高职高专着力于培养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建设急缺人才的需要,符合我国经济条件下对专业人才需求的满足。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大都存在只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而轻视或忽视人文素质养成的现象,这直接导致毕业生在找到工作时人才素质不高,而实用主义、功利主义色彩越来越浓郁。根据循证教育学理论的指导,以下从循证教育学视野阐述高职院校《文学鉴赏》课程的必要性、实用性与实践性。荷兰循证教育学研究所(TIER)认为,“循证教育学是将基于有效的最好证据进行教育政策制定与教育实践的一种哲学。它意味着在推荐或大规模应用具体的教育干预、策略、政策之前,应该进行科学的评估”。循证教育学的出现,缩短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距离,解决教师单纯依靠个人经验教学的混乱局面。提倡教师将这些经验和方法进行收集和研究,并提供最佳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研究结论。

一、循证教育学理论的指导下高职院校《文学鉴赏》课程的必要性

循证教育学要求教育实践必须寻找“证据”,然后根据“证据”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根据我国目前人才培养的现状与人才培养的质量,以事实为依据,高职院校有必要开设《文学鉴赏》课程。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普遍缺乏人文素质和审美素质,这除了与中学语文教学有关之外,关键还在于高职院校对这门课程的轻视。高职院校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即使有学校开设这门课程,也是形同虚设,或者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只占有极少数的课时,形如蜻蜓点水,点到为止。著名的教育学家张志公认为:“目前的语文教材里面有比例很少的文学作品,但并不是用来进行文学教育,而是进行‘读写训练’,连古典文学也不例外,这样的语文教学、语文教材,实际上是一种互相制肘、两败俱伤的做法。”语文教学对文学教育的忽视,对文学作品不是当作艺术品来欣赏,而是当作写文章的范例,使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艺术性、审美性以及教育性的感知能力越来越淡,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情感感知能力也趋于麻木。人文素质的缺失和审美能力的缺失导致学生综合素质并不高,对真善美缺乏感性的认识,学生功利思想非常严重,满目追求低级趣味。手机和网络的流行,让学生对快餐文化比精心研究经典更容易让他们接受。很多学生道德素质低下、思想浮躁、随心所欲,为人处世方面缺乏应有的态度。这些在高职院校可以说是普遍存在。根据循证教育学理论,找到适合提高高职院校人文素质发展、道德水平提高的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文学鉴赏》课程的开设并实践教学。

二、循证教育学理论的指导下高职院校《文学鉴赏》课程的实用性

其实际专业技能的培养与人文素质的培养并没有冲突。《文学鉴赏》课程的实用性能产生影响,潜移默化地作用于学生。它能丰富教学内容,在专业技能课之外,无疑让枯燥的技能课增加配合角色,丰富课程体系,让学生在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感受到人文课程的培养,改变单一的技术吸收,让大学生活变得高雅而有情趣。文学鉴赏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针对学生对于真善美、假恶丑的辨别能力不强的情况。《文学鉴赏》课程的开设,能增强学生的人文底蕴,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完善学生的人格,提升学生的精神品质和思想境界。文学的教育即人的教育,包括人的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生命教育,即“三生”教育。21世纪是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高职院校通过文学鉴赏课程的开设,能不断提高学生的适应力、意志力、思考问题的能力、调节情绪的能力,积累正能量,有助于更好地感受生活、珍爱生命、鉴别事物,为自己的人生所用。再次,高职院校的发展,终究是人的发展。现在用人单位首先关注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次才是专业知识。人文素质与审美情趣的培养,能让学生克服思想浮躁、追求功名利禄等不良思潮,培养学生的奋斗精神、公德意识,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心,能更好地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循证教育学认为,“循证教育学是将基于最好证据进行教育政策制定与教学实践的一种哲学。它意味着在推荐或大规模应用具体的教育干预、策略、政策之前,应该进行科学的评估。”基于这些“具体事实的佐证”,《文学鉴赏》课程的开设势在必行。

三、循证教育学理论的指导下高职院校《文学鉴赏》课程的实践性

基于《文学鉴赏》课程的必要性和实用性,课程的建设和开发也必须在循证教育学指导下进行实践。由于文学鉴赏的面非常广,古今中外,不能一一选入教材,同时也由于课时的限制,在文学鉴赏教学中,也会有许多的局限。因此,对教材的编写以及教学方法上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材的编写上,根据循证教育学理论的指导,高职院校必须根据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写教材。学生历经中考和高考,对于一些文学经典著作,中学已经涉及到的作品,可以点到为止,不需要再选入教材进行教授;同时,为了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有必要从古今中外选择各种体裁而内容又较为丰富,对学生人生有教育意义的作品;另外,除了教材的编写,老师也要给学生推荐一些课外阅读的经典,因为课堂毕竟是有局限的,举一反三、授之以渔才是老师应该做的指导。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文学鉴赏课的特点,找到吸引学生的切入点,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审美享受的同时,了解和认识到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人性的普遍性与特殊性,领悟往昔,感受文本,获得文学里提供的美学观点。这门课程并非要学生人人能创作文学作品,而是要归根到育人。同样,在高职院校的文学鉴赏课,教师应当克服单一的陈旧的教学模式,用各种引人入胜的教学手段去吸引学生。多媒体的加入、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的放映、文学讲座、课本剧的表演等都有必要引入到文学鉴赏课程中来,用以提高文学鉴赏的吸引力,引导学生能自觉提高文化品味,改变阅读习惯,而不是让他们受低俗文化的影响,不至于让他们选择一些低俗不堪、粗制滥造的作品来打发他们有限的业余时间,来满足他们较低层次的阅读需求乃至他们无聊的猎奇心理。

参考文献:

[1]杨文登,叶浩生.缩短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基于循证教育学的视野[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3).

[2]郗艳伟.“循证教育学”视阀下的轮机英语精品课程建设[J].航海教育研究[J].2011,(4).

[3]张志公.关于改革语文课、语文教材、语文教学的一些初步设想[J].课程・教材・教法,1985,(1).

外国文学鉴赏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文学鉴赏;史论基础;多元解读

加强对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不仅是时展的需要,更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文化素质教育,追求科学与人文的融合,重视专业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核心目标的教育。它类似于国外所提倡的“通识教育”。通识教育的目的,不仅要让学生成为一个懂专业和会操作的“职业人”,而且要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具有健全人格和强烈责任感的“社会人”;不仅要求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知识文化修养,使其获得一个较为合理的知识结构,还要求给予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对历史及文化的理解鉴赏能力、对伦理价值的鉴别与判断能力的训练,使其获得一个较为合理的能力结构。

文学鉴赏课程作为高等学校哲、史、法、经、理、工、农、医等非中文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的重要课程。开设这门课程不是让人将思绪只停留在文学本身,文学只是藉由透视人生的材料或路径,对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人生状态、心灵状态的透视,对人生真相、人生哲理的窥破与领会,以及借助文学评论实现对人生哲学的本原与终极问题的探讨才是目的。文学鉴赏课程从理论、历史、实践三个维度出发,通过讲授文学鉴赏的知识,梳理文学发展的历史,解析文学经典作品,能使学生了解文学的基础知识,熟悉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掌握文学文本解读的基本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使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净化,品格得到完善,境界得到提升。

文学鉴赏课程之所以能实现这样的目的,是因为以“整体的人”作为表现中心的丰富而经典的文学作品揭示了人类的一系列“秘密”:个体生命和美好生活的实现与追求,本真生活状态、原生态生活的追求与抒写,个体生存意义的哲理探求,个体人格的独立要求和人文精神的坚守,远离现实政治、道德伦常的个体唯美自由生活的追求与表达,社会、民族独立的呐喊和呼声,历史、文化传统的批判或弘扬,当代现实社会痼疾的针砭,人类情感的揭示和抒发,宇宙奥秘的探求和追问等等。

文学鉴赏是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的一种审美精神活动,它不仅是影响文学创作的重要力量,而且是实现文学社会作用的桥梁。接受美学的创始人之一、德国的汉斯・罗伯特・尧斯高度重视读者的鉴赏和理解作用,认为文学作品是读者和作者共同创造的成果,并强调文学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只有在读者的创造性阅读中,才能获得现实的存在和生命。接受美学的这些看法,拓宽了人们的视野,也为鉴赏研究打开了广阔的天地。

作为当代大学生,加强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那么,大学生如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呢?

1、研读史论,奠定基础。这里的“史”主要指文学史,“论”主要指文学理论。文学鉴赏要进入较高的层次,必须研究一般的文学理论,了解文学发展简史,包括对各种文学体裁的美学特征和发展历程的熟悉和了解。如果离开鉴赏理论的正确引导和文学史的相关比较,离开各种文学体裁鉴赏知识的指导,文学鉴赏能力是难以提高的。同志曾说:“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我们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1〕完整的文学鉴赏活动,总要走完从感性到理性的全过程。如果鉴赏主体不具备良好的史论修养,便难以将直觉到的感性经验转化为理性上的深层认识。

2、深入生活,增加阅历。“阅历”一词含有“阅”和“历”两层意思,前者指作者对社会、人生的观察、体验,后者指作者的亲身经历。文学作品的鉴赏,都是基于鉴赏主体对社会对人生的把握。古语云:“诗穷而后工”〔2〕、“文章憎命达” 〔3〕。文学创作离不开社会生活,文学鉴赏也同样离不开社会生活。鉴赏主体要丰富自己的“阅历”,必须沉入到生活中去。鉴赏主体观察社会和人生,善于将他人的生活、外在的社会生活内化为自己的生活、内心的生活,才能在鉴赏作品时真正地体味“人生”。鉴赏主体总是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去感受、体验和理解文学作品,鉴赏者的生活经验越丰富、越深刻,越有助于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欣赏。

3、泛读博览,丰富知识。文学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掌握广泛的历史、文化知识对于文学鉴赏活动有着很大的影响。从一定意义上来讲,知识广博精深的人,文学鉴赏力也会有较高的水平。因此,要想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就必须广泛阅读,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存。

4、细读名作,反复品鉴。独具慧眼的鉴赏力,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培养起来的,它建立在多读、精读古今名作的基础之上。刘勰就曾提出“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古文圆照之象,务先博观” 〔4〕的观点。认真研究古今名作,探讨它们的各种手法,吸取它们的成功经验,对提高文学鉴赏力是大有助益的。

5、探求方法,多元解读。文学本身是文学,又不完全是文学,它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心理、风俗种种因素的渗透和影响。因此,我们在解读文学作品时就不能再像中学时那样采取单一的方法和视角,而应采取一种开放性的方法去研究,这种开放性的解读方法可称之为多元方法。的确,文学作品本身具有多层次性、多类型性,我们有必要根据它们的不同特点进行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解读。比如,鲁迅、老舍等作家的作品,具有很强的文化意识,那么最好用文化的视角进行剖析;沈从文这样的作家,他的作品民俗色彩很浓,我们就可以从民俗学的角度对其加以解读;如此等等,不一而足。究竟有哪些方法可以用来解读作品呢?从理论上讲,解读作品的方法是数不胜数、难以穷尽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术的不断进步,会涌现出许多解读作品的新方法。我们以为,在目前阶段使用最多的解读方法主要有语篇学方法、文章学方法、文本学方法、社会学方法、历史学方法、文化学、民俗学、美学方法、心理学方法、宗教学方法、文献学方法、考据学方法、评点方法、印象式方法、诠释方法、原型批评方法等。这种种高层次的解读对大学师生的知识构成提出了挑战。

参考文献:

[1].实践论

[2]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

外国文学鉴赏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艺术鉴赏;艺术教育;对策

20世纪中叶以来,艺术鉴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和注意。随着艺术教育的不断推进,审美教育的不断加强,人们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的人文素养和艺术修养,丰富当代大学生的文化生活。从而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观,提升大学生的审美能力。正如《辞海》中所释,艺术鉴赏体现在:“人们对艺术形象感受、理解和评判的过程。人们在鉴赏中的思维活动和感情活动一般都从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出发,实现由感性阶段到理性阶段的飞跃”。通过艺术鉴赏,使得学生“品格得以完善,思想得以净化,情感得以陶冶,精神得以升华,身心得以发展。”为此,高校开设了音乐鉴赏、舞蹈鉴赏、影视鉴赏、美术鉴赏等课程。然而,在当今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知识更新不断加快,学生教学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给当前的艺术鉴赏课程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何适应当下社会的发展,改革创新艺术鉴赏课程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是当下高校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所要思考的问题。

一、艺术鉴赏课程的重要意义

艺术鉴赏就是指读者、观众、听众凭借艺术作品,利用个人的视觉、听觉等感知以及已有的生活经验、艺术修养、兴趣爱好、思想情感和审美理想等对艺术作品而展开的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审美再创造活动。它是在不断的感知、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中,获得美的享受,美的熏陶。自19世纪实证论批评家重视对作家的研究,发展到20世纪中叶结构主义、符号学重视对艺术作品本身进行研究,直到20世纪下半叶接受美学理论异军突起,脱颖而出,影响广泛,充分表明艺术鉴赏主体与鉴赏活动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艺术鉴赏作为一种审美再创造活动受到人们的普遍承认和肯定,在文学艺术领域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目前大多数高校将艺术鉴赏课程当作实现审美教育,完善美育的有效方式。正如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通过艺术鉴赏课程的开展,让学生掌握并了解一名鉴赏者同样可以在审美再创造活动中,充分展现自己的聪明、智慧和才能。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感知、鉴赏,体会艺术作品蕴含的思想和创作者当时的心情以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即将自身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到艺术作品之中,从而获得强烈的美感。好的艺术作品,让欣赏者能够与作者实现穿越时空的对话和交流,这是艺术鉴赏课的意义所在,也是主要目的。以艺术作品为媒介,让鉴赏者与艺术家进行交流,感受艺术的魅力,从而获得美的熏陶、美的体验,达到对学生美育的目的。

然而当代大学生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升学压力,面对严峻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等诸多原因,很多学生失去了对艺术的追求,认为艺术只是消遣,是文艺青年的梦想。因此,大大忽视了对艺术素质的培养。当今时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对学术专业知识和技能有一定的要求,对其他方面的诸如综合、艺术等能力同样有要求。高校作为培育人才的基地,学校一定要重视开展艺术鉴赏课程,学生重在参与艺术鉴赏类活动,培育艺术修养,促进学生全面提高。

二、当前高校艺术鉴赏课程存在的问题

自从教育部2006年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公共艺术课程教育已经成为普通高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按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指导方案》中的要求,各大高校设置的公共艺术课程有《美术鉴赏》、《音乐鉴赏》、《影视鉴赏》、《舞蹈鉴赏》等均以全校选修课呈现。这一项举措是教育部实施素质教育、改善美育教学模式以及提高学生艺术素養的重要途径,对塑造学生审美情趣和健康人格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通过十多年的实践,我国高校的艺术鉴赏课程在实践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学生的艺术基础相对薄弱

艺术鉴赏课程有效的融合了旋律、节奏、造型、色彩、舞蹈、影视等多种元素,而理解并熟知各门类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法,是做好艺术鉴赏的前提。如“在观赏京剧时,哪些懂得京剧程式和技法的人,仅仅从几个人的打斗场面中,就能理解到这是千军万马的沙场……”然而,在现当代艺术教育中,很多学生往往一时兴起学习一门艺术欣赏类课程,但由于缺乏对基本艺术知识的了解,久而久之日觉枯燥,渐渐失去学习艺术的热情,更不要谈艺术鉴赏了。高校广泛开设的艺术鉴赏课程好似形同虚设,对学生艺术的兴趣的培养和熏陶并未尽人意。

另外,在中国美学中,艺术作品常常追求一种“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西方美学追求一种“意蕴”。只有当学生充分调动审美心理中理解因素,才能真正领会和感悟到艺术作品中的深层含义。才能深刻感受到艺术作品的“空白”和“不确定性”。但是当下大部分学生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等多方面的影响,知识面有待提升,加之很多学生缺乏自学能力,实践认知能力,没有更好的契机去自觉的感受艺术,接触艺术。仅仅为了学分而学,为了毕业证而修,导致高校整体艺术课程教学质量不佳。

(二)高校艺术鉴赏课程教学方式单一化

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大量优秀作品的实践,更离不开相关艺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当下不少高校的公共艺术课程依然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教师为了学生了解中外优秀的艺术作品,掌握基本艺术素养,在教学中多展示了很多中外艺术家及其代表作品,其中不乏很多晦涩难懂、高水准的国际化作品。课堂上,老师从艺术作品的形式结构、类型、色彩到艺术表现形式和思想内涵侃侃而谈,更多的专业术语、理论教学呈现在教学始终。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教师教的很用心很卖力,学生学的很辛苦很困惑。讲解―欣赏―讲解的模式成了教师的专用模板,而公共艺术课程渐渐的变成了专业理论课程,有时学生因一些专业术语的费解跟不上教师的讲课节奏,由积极主动学习变为被动消极接受,久而久之很容易产生畏学情绪。因此,单一的教学方式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的教学接受质量,教学效果不好,更达不到艺术鉴赏的最终目的,又何谈美育。

三、关于改进高校艺术鉴赏课程的策略

(一)提升高校教师专业教学技能,激发创意课堂

教师的引领和带动对教育成效的好坏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提升教师的专业教学技能和教学水平是教育事业的关键。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除了需要熟悉并掌握艺术基础知识,还需要大量鉴赏优秀作品的实践。现代教学中,高校教师早已进行理论讲解和多媒体展示结合的方式授课,如何充分利用好多媒体技术,如何让课堂变得更为生动有趣是当下高校专业教师需要首先思考探讨的问题。面对李白的诗、贝多芬的音乐、八大山人的绘画、曹雪芹的《红楼梦》、费里尼的电影,教师如何将最初感知到的可视可听的形态、形象和形式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知识和鉴赏能力传授于学生,是每一位高校教师所必备的基本技能。如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采用多种样式对艺术作品进行展示,影音、资料、图像等更为直观生动,不仅使学生获取到更大容量信息,还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加课堂趣味性。另外,对于高校开展的艺术鉴赏课程应积极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战略方针。加强对现任教师的培训,提高艺术鉴赏课程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安排学校的骨干教师到一些专业性强的机构或者学校进行进修,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丰富教师阅历。同时,高校艺术鉴赏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还要加强相关艺术门类专业知识的学习,并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艺术知识,了解当前社会一些好的艺术作品,紧跟时展的步伐。

(二)激发高校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自主探索

高等教育与应试教育最大的不同在于,更为注重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创新创造精神。因此,高校教师需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以学生为主导,充分挖掘、发挥学生在课堂主体的地位。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解疑答惑,积极解决学生的困难问题。比如,通过课堂上创设情境引导大学生主动学习,探索优秀艺术作品,有效将生活和艺术联系在一起。环境的创设需要教师在多媒体运动基础上,搭配合情的图片和音乐,在视觉上激发学生的兴趣。此外,教师可以利用当下互联网信息,实施翻转课堂。课前将学习的重点内容,以简短视频或者课件形式展现,学生自行观看后根据教学内容,制定个人的学习计划和学习任务,进行资料的检索,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将问题困惑一一记录,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教师根据学生反馈意见,对一些学习常见问题统一作答,在师生个性化的接触与互动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大大提升,自主探索模式占据了主导。通过“翻转”由学生掌控学习,激发学习兴趣,相对轻松避免遗漏;也大大增加了学习中的互動,让教师由原来单纯知识的传递者变为学习的引导着。不仅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创新思维能力,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外活动,如艺术展览会、文博会等,多带领学生到感受现场,体验艺术作品的魅力。通过现场感受,不仅了解艺术品的表现形式,而且还能感受到现代一些新的艺术创作手法和表现形式,拓展视野,在生活中寻找美、发现美,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丰富高校教学资源,为全体师生所用

目前高校艺术鉴赏课程一般由大二、大三两学年实行全校集中选课,受课程容量等影响,不是每一位学生都可以进入艺术鉴赏课堂中接受艺术教育。美育全民化无法全部通过课堂传承实现。同时,教师在面向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进行授课时,学生的专业背景、人文素养、兴趣爱好、学习态度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为高校的艺术鉴赏课程带来一定的难度。而教学资源的丰富可给予让课上、课外学生充分学习的机会丰富,因此,健全艺术鉴赏课程教学资源显得尤为重要。除了基本的课程教材、教辅材料外,影像资料、艺术类期刊杂志、画册等通过不同的视角传递艺术信息,对培养学生欣赏、鉴赏及艺术批评能力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目前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在接触到艺术作品诸如看了一幅画、听了一首乐曲、读了一首诗之后,往往会在脑海中对这幅作品加以“好”“很好”的主观评价,而不会形成较为深层次的认识和领悟。因而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广阔的教学资源拓展学生鉴赏视野,提高学生艺术鉴赏力是十分必要的。另外,教学资源的扩充还包括整合共享并充分利用校外资源,如其他专业艺术院校、艺术作坊、文化馆、美术馆等,将高校校与其建立相对固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学生可在校内与校外资源结合中极大丰富课程知识面,开拓学生发散思维,激发求知欲与探索精神,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艺术鉴赏课程在教育课程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有着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是全面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促进高校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内容。艺术鉴赏课程的开展不仅能提高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感知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高校、教师和学生必须引起重视,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兴趣、丰富教学手段、提升专业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从而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全面发展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道一.美术鉴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宋毅,董华著.艺术鉴赏[M].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 

[3]孙菊茹,等.课堂教学艺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彭吉象.艺术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5]赵鑫.高校美术专业鉴赏课刍议[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4(5):262-262. 

[6]王晓丹.高校美术鉴赏公选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162-164. 

外国文学鉴赏论文范文第11篇

自1996年7月29日国家教委《关于加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通知后,全国各类大学增设了越来越多的音乐选修课程。公共选修音乐课的开设旨在提高非艺术类大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陶冶情操,提升其艺术素养,进而达到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目标。随着经济、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的不断进步,现行的音乐鉴赏教材部分内容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当代大学生的需求。我国高职类院校办学宗旨主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更强调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容易忽视学生的音乐素质教育,学生自身也有轻视此类公共选修课的趋势。这一现象不利于青年一代综合素质的提高,怎样解决这一问题,探寻合理的解决对策则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以影视剧音乐鉴赏为音乐欣赏课的切入点,因其综合性更强,更加贴近学生,会让学生更乐于接受,更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教学互动,有利于开展分层教学,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充分发挥其育人的功能。

一、目前音乐鉴赏课的现状

1.目前各高校公共音乐选修课几乎无一例外将《音乐鉴赏》作为开课首选,旨在通过欣赏音乐提高大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特别是一些规模大的学校,公共选修开设课程较为细致、多元,即使很小众类的音乐课程也能形成一定规模的学生群体;而相对于一些起步较晚的高职院校,因处于办学初级阶段,师资、学生数量有限,加之学生之间的音乐感知能力差距并不是很大,这在客观上也决定了音乐公共选修课的开设类别不可能很细致,承担着美育重任的《音乐鉴赏》课程的质量在这类学校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现行《音乐鉴赏》课程教材的内容主要是中外优秀经典曲目、人物及一些音乐基础性知识,试图通过音乐美的特殊魅力和育人因素感染学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施以高尚的道德情操教育,但是特别是学生们喜欢的现代流行音乐的内容分量很少,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其次,如果学生不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的话,这类传统教材会让学生有高高在上的距离感,从心理上就会产生排斥。如果以《影视剧音乐鉴赏》为切入点会让学生从心理上更易接受,产生共鸣。因为影视剧是一种比较大众化的娱乐类型,其音乐既有古典音乐的深刻,又有流行音乐的通俗,二者与一定的剧情、画面结合更具亲民特质,更贴近现实生活,况且结合剧情欣赏也不易造成听不懂的现象。内容选取得科学、合理的话,可以将《音乐鉴赏》教材的大部分内容巧妙的渗透进去,潜移默化间就完成了教学目标。随着课程的改革和体制的逐步完善,公共选修音乐教育的视野也需要与时俱进。目前《影视剧音乐鉴赏》我国只有极少数的传媒及影视类院校已经开设,大部分高校公选音乐课仍然以传统教材《音乐鉴赏》为主。

2.自笔者任教高职类学生的音乐公共选修课以来,发现选修学生中大概三分之一学生是抱着混学分的态度,觉得这类选修课又不是专业课,对就业又没有什么明显的益处,只要轻松拿到学分就万事大吉了。另外,大部分学生的音乐审美倾向比较单一,基本只对流行音乐有兴趣,对于音乐其他类别,特别是古典音乐、民间音乐、戏曲基本没有什么兴趣,课堂上也很难产生共鸣。而影视剧音乐结合一定的故事、情节、内容的表达等,并融合了一定的画面,视听的结合赋予了音乐更加直观、立体的特质。课堂教学应该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影视剧音乐鉴赏作为音乐欣赏课的切入点,首先从心理上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消除了距离感。

二、开设影视音乐鉴赏课的理论支撑

鉴于上述现状,如何让高校公共艺术类的欣赏课更加趋于合理、规范、人性化?这个问题也早已进入学界同仁们的理论研究视野,国内学界对这一课题的探索为《影视剧音乐鉴赏》课的开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持。如曾宏华《高校音乐公共课中渗透影视音乐教学的意义》、陈晨《浅谈影视音乐如何辅助大学音乐教学》杨佳君《论大学生影视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郭婧《古典+流行=时尚――从影视音乐谈起》韦民《浅谈影视音乐的价值与魅力》、张红颖《浅谈影视音乐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积极作用》、郭强《影视音乐在大学音乐欣赏课中的作用》、左建新、张译文《音乐欣赏课中的影视作品应用》、吴跃华、闫辉《论影视音乐在学校教育中美育功能的实现条件》、张达生《让大学生在电影中体验音乐的美》、温洪青《谈影视音乐的德育功能》、石延春《浅谈影视音乐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等众多学术论文充分肯定了影视剧音乐在大学生音乐艺术素质教育中的迫切性、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以及现实意义;另外,钟春明的学位论文《普通高校音乐欣赏教学内容调查研究》、吴晓燕的学位论文《选取电影音乐在普通高校开展音乐欣赏教学微探》、沙欣的学位论文《独立学院音乐欣赏公选课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西南大学育才学院为个案》中除肯定了影视音乐在大学生音乐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并对此课程的必要性、前瞻性、可行性以及课程的实施等方面进行了可行性探讨,这些都为本课题的实际操作奠定了学理基础。

三、影视剧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内容优化、整合

1.将传统音乐鉴赏课的内容渗透在影视音乐中开展教学,首先课程名称使学生从心理上会乐于接受,可以有效解决学生对古典音乐、戏曲、中国传统音乐的距离感和心理上的排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其次,鉴于大多数学生音乐审美趣味狭隘、单一,只对流行歌曲有兴趣,不利于从人文素养的角度得以综合提升,使课程的育人功能大打折扣。而优秀的影视剧音乐包含有我国优秀的民间音乐及西方的经典音乐,内容丰富多样,雅俗共赏,更容易产生共鸣,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学生的审美水平。著名作曲家谭盾的电影音乐将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结合西方现代作曲技术,使作品既有东方神韵,又不失现代感,巧妙地诠释了中国式东方哲学,在国际乐坛赢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在电影《卧虎藏龙》中,谭盾将丝竹与戏曲的元素发挥得恰到好处,音乐在配器上选用二胡、竹笛、琵琶、鼓、巴乌与钟类、西洋管弦乐器等,中西音乐相得益彰,作品具有浓浓的中国风,将中国音乐元素展示于国际舞台,效果震撼;在电影《夜宴》中因为台词较一般电影偏少,音乐的分量显得尤其重要,许多部分是靠音乐渲染气场和情绪,这对于作曲家来说也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特别是其中的《越人歌》想必一定让人过耳难忘了,作曲家除了运用民族乐器,还将这首壮族古老民歌经重新编曲和配器,焕发出新的生机。歌曲仅有短短的六个乐句,根据剧情通过变奏、配器、男女声的演唱等使其有了丰富的层次与表情,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充分向听众展示了中国音乐的独特魅力。如果离开电影这个媒介,特别是目前的90后大学生,对于中国的传统民族民间音乐和戏曲尤为疏离,对这类音乐作品,学生会从心理上就排斥。而借力电影,不知不觉间学生就随着电影音乐走入其间,受到感染,会突然发现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戏曲等还是蛮好听的,有着其独特的魅力。陈凯歌执导的电影《和你在一起》,片中主人公为证明自己学有所成而苦练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定会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若离开了剧情纯粹让学生欣赏这个作品,就没有这样好的鉴赏效果了。影视剧音乐的综合性很强,融合了听觉、视觉、文学、戏剧、诗歌等艺术,优秀的影视音乐更是情感、道德、价值观的体现,更直观地体现了音乐艺术的育人功能,拓展了音乐的内涵和外延。对此,早在2008年就有学者张红颖撰文《浅谈影视音乐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积极作用》指出:“影视音乐具有较高艺术审美价值和广泛社会学价值,对提高大学生们的综合素质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另外,“影视音乐不仅对人们的心灵、性格、情感、意志、思想有所陶冶,而且使美的艺术感受力得到升华,使他们在精神上、心理上、行为上处于和谐的健康状态,拥有平衡的心境和开阔的胸怀,从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①

2.将传统公共选修音乐课的音乐鉴赏课授课内容优化、整合,增加现代轻音乐、流行音乐以及近年来热播的部分影视剧音乐的内容,并将传统教材中的大部分内容渗透在雅俗共赏的影视剧音乐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教学学生都有收获,进而提升学生们的音乐鉴赏能力。“普通的大众往往不具备专业的音乐知识,欣赏起大部头的交响乐、歌剧等往往有困难,但是电影的画面、故事为大众欣赏电影中的音乐提供了理解的条件。”②只有理解了,才会在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其实,影视剧音乐中不乏交响乐这种配乐形式,如《指环王》《乱世佳人》《阿拉伯的劳伦斯》《泰坦尼克号》……依托影视剧为媒介,结合特定的剧情,学生们会有听懂了的感觉。动画片《猫和老鼠》里面的配乐甚至还有肖邦的圆舞曲,灵动的音乐与令人忍俊不禁的幽默剧情交织在一起,定会在学生心里留下难忘的印象。音乐鉴赏课程里通过感性的对比聆听而理性分析中西方在音乐观念、音乐审美、音乐思维方面的异同,这部分内容如果没有很好的媒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思考,学生要么被动地依赖老师的讲解,要么根本就没兴趣思考,不利于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如果以影视剧音乐为媒介,学生体验到中国音乐较为含蓄细腻的审美与西方音乐强调矛盾、冲突,注重音乐的戏剧效果,进而才能更好地理解中、西方的音乐审美和音乐观念。近年热播的电视剧《甄?执?》第13集中出现的《惊鸿舞》具有浓厚的中国宫廷音乐风格,音乐主要的演奏乐器为古琴、古筝与笛子,歌词是曹植的《洛神赋》,舞蹈是水袖舞,音画结合,古韵浓郁,可以令学生感受到浓浓的中国古典音乐的神韵,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古琴的文化意义,深化、拓展音乐鉴赏的内涵。只有激起了学生的兴趣,才有了引导他们进一步深入思考的可能性,才能将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在不知不觉间逐渐提高,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感性、娱乐的较浅的审美层次上,真正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境界。

四、结语

伴随着时展,经济、教育改革的推进,高职类公共音乐鉴赏课程也需要顺应时代潮流,根据新时代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结构的需求做相应的调整。当今社会更加需要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青年一代是国家、社会新的希望,肩负着国家富强、文明的重任。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青年一代的历史使命,怎样更有效地提高青年一代综合素养,是教育界永恒的主题,对此,本文探讨了高职类音乐鉴赏课程在新形势下,根据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以雅俗共赏的影视音乐鉴赏为切入点,在教学中更好地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兴趣,育人效果事半功倍。

注释:

外国文学鉴赏论文范文第12篇

一、依托学生社团,学以致用

学生社团是指学生为了实现会员的共同意愿和满足个人兴趣爱好的需求自愿组成的、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群众性学生组织。鸡西大学社团自2000年创建以来,活跃了学校的学习氛围,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学生在自己组织、自发开展各种活动中,锻炼了各项能力,提高了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从创建以来,已经开展了8届社团文化节,社团文化节既是社团成员的盛大节日,同时也是对他们的过去成果的总结,积极的奖励可以让社团中的每一名成员更乐于参与其中。选修影视鉴赏的学生大多都是对文学艺术比较感兴趣的同学,任课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加入到各种社团之中,特别是电影社团、心泉文学社、梧桐雨戏剧社。影视鉴赏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时间毕竟是有限的,有些学生想说没有时间去说,还有些学生有自己的想法,但是不善于在大家面前表达,他们愿意把自己的体会、想法诉诸笔端,可以把学生在影视鉴赏课上的心得、鉴赏文章、感悟推荐给文学社、戏剧社,定期展览,有些得到师生好评的文章,还推荐到校外发表。还有些学生,他们不善于写,但他们善于表演,可以让学生指导学生模仿经典影片中的经典片段,或者稍加改变,在戏剧社、电影社中的活动中表演,并且让那些掌声雷动的表演在学校的晚会中亮相。电影社团除了定期开展自己社团内的活动外,还每周给全校师生放映国内外的经典影片,让学生不再在留恋于录像厅、网吧,不再只关注言情片、恐怖片和神鬼片,在学校的电影院和同学一起安静地欣赏经典大片,2个小时不算长,但心灵随着彼得•帕克、伊安•马康纳、哈瑞•塔斯克尔、杰克、阿甘等人诗意地栖居着。

二、建立互动平台,畅所欲言

外国文学鉴赏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 高职院 公共艺术课 舞蹈鉴赏教学

美国未来学家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一书中指出:“处在伟大变革时代,我们最需要创造力和创造精神”,自主创新意识的强烈刺激,迫切需要大批量的高素质人才,这对培养高级技术人才摇篮的高等职业院校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公共艺术课是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设立的限定性选修课程,对于提高审美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中《舞蹈鉴赏》教学有效性开展的意义不言而喻。

一、高职院《舞蹈鉴赏》教学现实意义

培养舞蹈素养。舞蹈素养可以理解为有效鉴赏舞蹈作品的深度与广度。舞蹈是一种直观的肢体语言,没有旁白,需具备一定的舞蹈素养,才能解读作品。高职院开设《舞蹈鉴赏》教学,普及舞蹈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舞蹈素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舞蹈的欣赏过程中去,感受舞蹈艺术多元文化集成的美妙。

提升职业素质。有学者将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划分为职业理想与道德、职业文化素质教育、职业审美素质教育等数个模块,数模块的和谐发展,构成了高职学生完备的职业素质,是高职学生立足于社会的基石。舞蹈活动蕴含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多元文化因素,《舞蹈鉴赏》教学对提升学生职业文化素养与职业审美素质有重要的作用。

有效性制度保障。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教体艺厅[2006]3号)文件规定了《舞蹈鉴赏》等八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要求每个学生至少选修1门并通过考核,与此同时展开高校公共艺术课程评估。从制度上强制高职院必须将公共艺术课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与教学任务;同时以评估为手段,促进高职院公共艺术教育水平上一台阶。

二、高职院《舞蹈鉴赏》教学功能体现

培养创造性思维模式。《舞蹈鉴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看认识舞蹈作品,通过观察解读舞蹈作品,发挥个人想象空间,获得审美情感满足的同时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模式。学习的目的不只是把经验贮存于脑中,而是最终要将所获得的经验应用于实际的各种不同情境中去,以解决现实世界的各种问题,《舞蹈鉴赏》教学中的这种观察习惯的养成与观察力的提升是高职学生专业知识学习与实践的催化剂。

获得情感满足。情感外显于表情与动作,所谓“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如《看秧歌》,设计表演了喜看、惊看、羞看、怒看四种情绪的“看”,演员惊恐地瞪大眼睛、张开嘴巴的表情,上身扭曲、两手绕扯手绢、双脚内八字的姿态,都是将日常的表情动作极度夸张变形后外化出来,演员与观众的双重身份与真实观众形成了双重情感传递空间。“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高职学生在多次鉴赏舞蹈作品后,能唤醒内心潜在的丰富情感,获得审美的情感满足。

直观性宣传教化作用。《论语・八佾》载:“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天子八佾,诸侯四佾,所以别尊卑”,孔子愤慨于鲁国大夫季桓子在自已的庭院里演出了天子方能享用的“八佾之舞”,春秋时这种所谓的“礼崩乐坏”,从另一方面来讲是当时宣传教化民众,民众思想被固化的结果。舞蹈鉴赏给人以直观的心理感受,音乐、动作、表情、舞美,直接刺激学生大脑神经,触动内心情感的联想与波动,引发思维联动,起到直观性的宣传教化功能。

三、高职院《舞蹈赏析》教学价值体现

扩大视野。从“舞蹈纹彩陶盆”、“盘鼓舞”到敦煌飞天舞,从夏启之舞、《大武》舞到《云门》乐舞,舞蹈活动作为人类最早创造的肢体语言符号,行使着与自然界对话、与神灵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我对话的使命。《舞蹈赏析》教学带领学生徜徉在中华文化的海洋,扩大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想象力。

获得心灵自由。黑格尔认为:“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它让对象保持它的自由和无限……所以美的对象既不显得受我们人的压抑和逼迫,又不显得受其外在事物的侵袭和征服。”《舞蹈赏析》的审美过程也是学生心灵自由与精神解放的过程,审美活动给予的心灵自由与精神解放,赋予他们更多生命的意义与创造的灵感。

提升审美能力。马克思指出:“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因此(艺术)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了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了主体。”学生的审美能力可以通过接受艺术教育来提升,而具有审美能力是欣赏美,创造美的关键。《舞蹈鉴赏》教学以大量的舞蹈作品为依托,通过观看,讲解,讨论,实践等途径,传授舞蹈动作表情、节奏、构图、风格流派等相关知识,引发学生思考,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高职院《舞蹈鉴赏》教学几大模块

理论讲授做铺垫。高等职业院校《舞蹈鉴赏》教学是以提升学生职业素质为目标的普及型教学,以一般性知识为主,再配合作品鉴赏过程中专业知识的讲解。理论知识的讲解要做到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引人深思,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愿景,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

作品鉴赏为主体。舞蹈作品鉴赏环节涉及到具体的舞蹈作品,是教学的主体部分。一是梳理舞蹈类型,以民族舞蹈文化为主线,外来经典舞种为补充完成即定的教学目标;二是浏览大量舞蹈作品,选取典型性与代表性,独具时代特征与一定教育意义的作品为鉴赏对象;三是对选取的舞蹈作品进行深入挖掘与剖析,了解舞蹈创造背景,分析舞蹈动作、形象、构图等理论知识。

课堂讨论交流为手段。《舞蹈鉴赏》教学过程中课堂讨论交流环节,是培养学生舞蹈鉴赏能力的有效手段。可以将课堂讨论交流放在整个课程的尾声阶段,要求是每个学生课下选取自已喜爱的舞蹈作品进行鉴赏,截取三分钟视频片段于课上以教师的身份脱稿讲解,并讨论交流舞蹈鉴赏心得体会,由教师进行总结。

参与文献:

[1]黄爱民,胡俊.高等职业院校职业素质教育体系构建与实践[J].大家,2010(7):192-193.

[2]谭顶良.高等教育心理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6:125.

[3]贾安林.中国民族民间舞作品赏析[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73.

外国文学鉴赏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音乐鉴赏;教学方法;艺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3)01-0116-03

多年来,我国适应时展的需要,在普通高校开设公选性艺术教育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加强学生的总体文化修养。一个完善的人在具备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理性素质的同时,还应该具有关心友爱的情感素质和美化世界、创造优秀文化的感性素质。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曾经在一定时期偏面强调理性素质的发展,急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忽视了情感素质和感性素质的全面发展,导致一种普遍的社会现实:素质教育越喊越响,而学生压力却越来越大。面对这种现象,我国高校普遍开设公选性艺术教育课程,其中音乐鉴赏是艺术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因此,研究我国普通高校公选性音乐鉴赏教学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一、正确把握高校公选性音乐鉴赏课程教学的切入点

音乐鉴赏是提高大学生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在普通高校艺术教育中占有主导地位。相对于中小学阶段的音乐欣赏,高中阶段的音乐鉴赏具有明显的不同。中小学阶段是学校教育的不定向阶段,学生聆听音乐主要是处于音乐欣赏的初级层次,教师的引导作用突出。高中阶段是学校教育的准定向阶段,由于年龄的增长,聆听音乐以鉴赏为主。“鉴”字在过去是指镜子,鉴赏是一种对音乐的对照、比较、评价判断。在鉴赏过程中,学生通过聆听和感受以及对音乐历史和音乐文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大学阶段是学校教育的定向阶段,学生从事专业学习,他们即将走向社会,这个阶段的音乐鉴赏更具有独创性。首先,音乐鉴赏的目的发生很大变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驱动力大,目的性强,他们往往具有强烈的学习愿望。而且在这个阶段,学生已经形成自己固定的理性思维与判断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理性探究。

由于高校音乐鉴赏的教学对象是非音乐专业的学生,他们基本没有专业音乐知识和专业音乐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避免特别专业的音乐术语,或者深入浅出有选择的讲授。高校公选性音乐鉴赏培养的不是专业音乐人才,而是使大学生音乐审美和鉴赏力得到提升。因此,音乐鉴赏教学的切入非常重要,应该放在心理学、音乐美学、哲学、历史学、文化学等层面。

我国高校音乐鉴赏课的传统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导,进行常规课堂教学。学生被动地接受专业性很强的音乐知识,教学内容主要是作曲家的背景介绍,音乐故事讲解,播放音乐。这是传统的主流教学形态。20世纪80年代,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在高校教育中开始使用,并迅速推广。它综合利用图、文、声、象技术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教学当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硬件设备简陋,声像效果差,多媒体的使用简单化,严重影响着我国高校的音乐鉴赏教学。更重要的是教师计算机的操作技术水平不高,课堂教学与实践性课外活动脱节,电教媒体取代了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的多边互动。因此,教师要提高计算机的操作能力,找到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最佳结合点,提高音乐鉴赏教学的水平,完善现代教学操作模式。当今,中国社会需要终身学习型人才,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直接影响音乐鉴赏课的教学质量,教师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自我提高,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并迎头赶上时代的潮流。

二、制定合理教学目标,科学编写教学大纲

我国高校公选性音乐鉴赏教学没有统一的规范和要求,课程结构缺乏系统性,教学内容简单随意,教材很不统一,也不够严谨。在教学实践中,高校音乐教师选择教学材料存在盲目性,教学目的缺乏明确性,教学理念没有创新性。因此,高校音乐鉴赏需要制定系统的知识框架结构体系。而且,音乐鉴赏在整体高校教育中被边缘化、小科化。2012年6月国家教育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确立了“十二五”期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目标:全面提高教育服务现代化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以后,对我国教育发展的解读更加务实、人性化,要求教育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对于我国高校教育,我们能够充分体验到教育改革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上。它更加注重人的发展,提高了人的全面发展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要提高高校音乐鉴赏课的教学质量,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科学编写大纲是很关键的。我国高校音乐鉴赏课时少,很难在有限时间内渗透大量的教学内容,这需要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以便有重点的整合、系统、精简教学内容。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也没有动力,教学内容和材料也就一盘散沙。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我们就可以根据教学目标编写教学大纲,增减调整教学内容,才能按部就班地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国高校音乐鉴赏教学目标:培养大学生终身喜爱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独立鉴赏音乐的能力,而不是专业音乐知识和技能。他们不需要掌握深奥的专业性知识。音乐鉴赏教学内容要具有时代性、经典性、可接受性,要与学生的整体音乐素养水平相适应,不能过浅,也不能过于深奥,超越学生的理解范围。选择材料最好从音乐的表现要素:如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色、艺术风格层面进行教学。教学内容多涉及音乐作品所涵盖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社会知识,尽量避免乐律、和声、调式、复调等专业性强的内容。

三、认真备课,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高校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质量的高低,教学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认真备课程度。众所周知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是时间的艺术。音乐展示给我们的仅是客观存在的一种音响。音乐的基本属性告诉我们,音乐不能象语言那样准确地表达概念、观念、思想等内容,也不能象绘画那样描述鲜明的视觉形象,音乐的表达具有不确定性、多解性。每一个学生听完同一首乐曲,可能会产生各不相同甚至相差甚远的思想和感受,因此会加大音乐鉴赏授课的备课难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内容,精心准备音乐材料,设计教学方案,在精研教学材料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教学目的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可供教学参考。

(一)感性体验,尽享音乐之美

音乐鉴赏主要是通过聆听和感觉音乐以及对音乐历史与音乐文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音乐鉴赏首先是赏,也就是对音乐音响形式的感性体验。在聆听过程中启发学生充分展开联想与想象,把握音乐形态与音乐情感。

感性体验是音乐鉴赏的初级层次,这一过程往往会给学生带来愉悦的心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对音乐产生理性探究的冲动。感性体验重视学生的直接感官体验,是现代教学方式的突出特征之一。它强调亲身参与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嘴说,用自己的手操作,用自己的脑想。当然感性体验并非毫无目的地聆听音乐,音乐的选择必须符合教学目标,要注意所选择的作品是否融入了相关的文化主题,是否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要正确处理音乐材料的专业语言要素的深层纵向挖掘,与横向跨学科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比较教学方法的协同关系。

(二)理性比较,细品艺术韵味

理性比较是音乐鉴赏的更深一步层次,它是在感官愉悦的基础上,随着时间的持续,进入理性层面的判断比较。理性比较在高校音乐鉴赏教学中占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旨在培养学生一种能力,力求在有限时间的课堂教学中,掌握音乐鉴赏的方法,为培养大学生对音乐的持久热爱奠定基础。理性比较分多种类型,比如音乐作品本身不同段落之间的比较,同一体裁不同音乐作品的比较,同一题材不同音乐类型的比较等。比较的内容则可以分为不同体裁、不同音乐风格、不同的表现手法和人文背景等。

(三)深层探究,把握人生意义

在中学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重视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探究与创造活动,倡导开放式和研究性的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大学阶段,深层探究仍然是音乐鉴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过程中可以经常布置一些课题,让学生搜集、整理音乐资料,深入细致地研究,同时要搭建一个学术平台,提供学生交流研究成果的机会。课题的设计要难易适中,容易操作,充分考虑学生的整体音乐素质和音乐知识水平。

四、充分利用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高校音乐鉴赏教学的有力延伸,是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布置的研究课题,音乐材料的收集整理,音乐鉴赏的方法,都可以在课外音乐活动中得到实践、检验、反馈。然后再进入课堂交流经验。课外歌唱、舞蹈、音乐学习、音乐表演等音乐活动,是间接性的音乐鉴赏,同时可以增加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沟通,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在课外活动中,学生以音乐为载体加强与他人的合作与交流,增强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课外活动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间接经验的传授,将教学过程转化为学生个人经历感受,自我体验,自我解读,自作的过程。

五、认真编写教学流程,确定课堂教学结构

教学流程是对音乐鉴赏的教学过程的布置与设计,编写教学流程有利于教师熟悉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材料,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整体把控。教学流程一般应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大纲确定教学内容,组织音乐材料、设计教学方法。找出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安排课外活动的内容。教学结构是对教学流程的整体布局,是音乐鉴赏课堂教学的基本框架。科学的教学结构,应该体现音乐鉴赏课的特性与指导思想,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学活动步骤清晰、容易操作,教学效果显著,最终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周海宏.音乐美学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J].中国音乐学,1992,(1).

[2]周海宏.“内容”与“形式”问题的梳理――兼再谈音乐美学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J].人民音乐,1999,(1).

[3]齐易.音乐艺术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4]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M].南京:南京出版社,1993.

[5]王岳川.艺术本体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6]谢嘉幸.音乐教育研究指南[J].中国音乐,1997,(增刊).

[7]张前.音乐美学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8]邢维凯.情感艺术的美学历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Teaching Method Research on Public Music Appreciation in the Ordinary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Huo Pengfei

(School of Arts,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Shijiazhuang 050061, China)

外国文学鉴赏论文范文第15篇

诗歌是什么?它和其他文学样式的基本不同点在哪里?形式上和内容上都能够称“诗”的作品,应该具有哪些基本条件?只有弄清楚这些基本问题,我们才能认识诗歌,达到阅读诗歌的目的。教师要通过课堂或讲座形式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主要特征及其与其他文体的区别,了解诗歌鉴赏常用的一些概念如诗词的韵、平仄、对仗、节奏,了解诗歌鉴赏常用的一些名词如物象、境象、意境的基本含义等。另外,多用典故是古典诗词作品的一个突出的现象,教师还要为文史知识缺乏的学生讲解清楚。同时,要了解诗歌鉴赏的原理,诗歌鉴赏是一种艺术活动,包括创作和鉴赏两个方面。创作是诗人由内(内心)向外(作品)的创造,鉴赏则是读者由外(作品)而内(内心)的再创造,二者缺一不可。只有这样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艺术活动。

二、反复诵读,把诵读作为诗歌鉴赏的切入点

反复朗读,熟读成诵是诗歌鉴赏的开始。因为诗歌本身具有形之于声的特性,回环往复的节奏感,以及抑扬顿挫的音乐美,给人一种听觉上的美感享受,较其他文学样式更宜于朗读和背诵。诗歌素有“三分诗七分读”之说,朗读能使眼到、口到、耳到、心到,使静止的诗活动起来,变成听得清、看得到的形象画面,通过反复吟诵可以感知诗的韵律美和诗定氛围,能将我们很快地带入诗的意境,去领略那摇荡心灵的思想美、图画美和音乐美。

因此,在课堂上,激发学生诵读的热情,通过诵读体会诗歌音乐美的特点,是提高对语言的感受力,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台,这应是诗歌鉴赏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知人论世是诗歌鉴赏的一把钥匙

“知人论世”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种观念,是评论文学作品的原则之一。孟子曾云:“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认为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知其人、论其世,即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正确地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一切文学作品都是社会生活的反应,诗更不例外,往往语言精练,内涵极深,高度集中。诗人在创作时要想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总会受到社会状况、自身经历、当时心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鉴赏诗歌时,不能仅就诗文本身,还要了解作者的人生遭遇,创作的历史背景,包括时代氛围、社会习俗、时尚风气,甚至是地理环境,也是打开解读鉴赏的一把钥匙。

四、解读意象、巧析意境

诗歌的意象,是构成优美诗篇的基础,也是读者对诗歌进行审美评价的依据。鉴赏诗歌,重要的是要捕捉并理解诗歌中的意象。意象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悟的客观物象,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也就是“借景抒情”中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物”。意象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意旨,寄托着复杂的情感,暗示着深刻的哲理,承载着诗人强烈的主观色彩,其客观之“象”与主观之“意”共同构成了富于美感的形象。阅读鉴赏诗歌,一般总是从感受意象开始。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一连叠用九个意象组成一幅弥漫着阴冷气氛和灰暗色彩的秋郊夕阳图,烘托出浪迹天涯的游子思念故土的彷徨悲苦的情怀。那枯藤、老树、昏鸦、古道、瘦马等意象,都传递着作者的羁旅愁思。在鉴赏诗歌时,除意象外,还常常离不开意境。诗歌的主题通常是借助意境来表达的,意境是作者思想感情和描绘的生活图景融合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五、让学生学写鉴赏文章以提高诗歌鉴赏水平

除了在诗歌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鉴赏诗歌,指点学生鉴赏诗歌的技艺,还应该鼓励学生抒写感悟,这是提高学生诗歌鉴赏水平的有效途径。诗歌是主体性表现得最鲜明的一种文体,它用高度概括的语言把繁复的生活现象,浓烈的思想感悟浓缩到典型形象之中。王夫之指出:“作者用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作者创作时总有明确的“意”,而读者从各自的审美经验出发,所得到的“意”就与作者的完全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