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建议范文

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建议范文

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建议

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建议范文第1篇

随着我国步入信息化时代,社会环境发生很大变化,复杂多样的社会信息对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带来极大的便利,同时也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有着巨大的影响。由此使得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了复杂性,使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面临很大的压力和挑战。网上大量的不良信息危害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高度重视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师资队伍较弱

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有的是各专业的授课教师兼任,有的是辅导员等兼任,大多数属于半路出家,对心理学知识并不精通;学生因自尊心原因有心理问题也大多羞于向教师咨询,导致心理健康教育部门较为冷清。相关教师消极对待这份工作,高校也很少聘请专业人士做此项专职工作,对心理咨询健康工作人员缺乏培训,这逐渐形成了恶性循环:咨询的学生少,对教师的专业性需求相对较弱,心理健康教育投入不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几近无有。

(二)学校与社会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忽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和学校普遍认为教育还是以教学为中心,抓教学质量、抓毕业就业、抓科研是学校工作的重心,对学生的培养不全面;认为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是普遍存在的,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处于被动应对状态,不出现明显的问题不主动去做。

(三)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存在问题

许多学生把心理咨询当成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认为只有在心理出现严重问题时才进行心理咨询;同时在去做心理健康咨询时经常受到其他学生异样的看待,致使大学生尽量避开心理健康咨询,在心理出现问题、情绪波动较大时,主要通过自己以及朋友进行解决,但朋友与自己都缺少相应的专业知识,导致心理健康问题存在时间相对较长。

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一)情感因素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异性较为向往,暗恋或者谈恋爱的情况经常发生。但由于年轻,思想观念还不够成熟,在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下,其恋爱观往往存在相应问题。相关调查显示,有35%学生谈恋爱是由于心里空虚、消磨时间以及为了解决生理需求。很多学生认为时间与现实会打败爱情,因此存在“只在乎拥有不在乎长久”的恋爱观念。

(二)学习因素

大学课程数量相对较多,对学生的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要求相对较高,学生想要提高学习质量需要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学生在升入大学前通常受到教师与家长的监督,对时间没有多少自主控制权,没有形成良好的时间观念,不能较好地对学习与休息时间进行合理规划。相关调查显示,约35%的学生经常上网打游戏,影响了学习。在毕业期间,学生面临就业压力,缺乏自信,于是采取躲避行为,沉浸在网络中,其中对各种信息识别性较弱,收到各种色情、暴力信息侵蚀,致使其心理出现相应问题。

(三)就业因素

虽然政府相关部门制定了各种政策与制度应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但严峻的就业形势仍旧存在,让临近毕业的大学生具有较大的精神压力。即将走向社会的畏惧、期待、选择,与同窗好友的分别、情侣的各奔东西、家庭背景与社会关系对就业的影响等等因素同时作用下,一些学生会出现焦虑、迷茫、失望等心理状态,在对其处理缺乏科学性时,会出现相应的心理问题。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优化措施

(一)借助校园文化完善学生心理状态

大学是由大学生这一群体组成的,大学的整体文化取向对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高校可通过举办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形成良好的文化环境,让学生在这一环境中进行学习与心理健康教育。在良好的校园文化的影响引导下,学生可养成健康的积极的心理素质,面对问题时能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因此,各高校应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内容,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创建良好的条件。

(二)制定科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制度

高校结合学生实际需求制定科学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制度,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质量。其一,高校应对具有较强心理疏导能力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进行培养,并让其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力量,积极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其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各机构之间的相互协作能力,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质量与效率快速提升。其三,使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常态化,结合高校实际需求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问题调查和预防,同时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宣传力度,增加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的交流力度,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引导,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价值观、世界观。

(三)不同年级使用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使用科学的方法,因为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有不同的表现。例如:大一学生刚刚进入大学远离父母,致使其出现相应的思乡情感。同时许多学生离家距离相对较远,各省份学生聚集在一起,生活习惯等不同,在对新的生活环境适应的同时,也应对人文环境进行适应。二年级与三年级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通常为学习与情感问题,在青春期,学生都希望拥有一段美好的爱情,同时又想提高学习质量,两者之间如不能兼顾就会出现矛盾。步入大四后,学生就业压力逐渐提高,在做毕业论文时还要参加各种招聘活动,过于忙碌的生活使其心理压力相对较强。所以教师应根据各年级学生实际问题使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如教师可支持大一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学校活动与社团,在参与各种集体活动期间使其快速适应高校生活。在对大二与大三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可定期组织相应的心理辅导会与讲座等,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价值观、爱情观。对于大四学生而言,学校应利用自身资源提高来校应聘企业数量,拓宽应聘渠道,降低学生就业压力,使其有较多的时间完成毕业论文。

(四)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

各高校结合我国相关部门公布的各种规章制度,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充分融合。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学时,可结合实际教学情况与学生的相关需求,将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科学合理的渗透,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深度融合。目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与普及程度较为薄弱,大多数父母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重视程度不高,同时,也不知道怎样根据孩子的心理健康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与教育,加上大多数学生都属于独生子女,家长对其较为溺爱,致使其对孩子的教育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缺乏科学性的家庭教育是学生性格与思维方式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因此,各高校应积极协同家庭共同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发现和纠正学生各种因缺乏科学性的家庭教育所形成的不良心理和行为。

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建议范文第2篇

关键词:和谐社会;心理健康;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9-0217-02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个《决定》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社会和谐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的和谐。而时下,大学生们常挂在嘴边的词汇是“郁闷”、“无奈”、“空虚”等,更有甚者因想不开而自杀。可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现。《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作中,必须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一、心理健康的内涵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1]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心理健康的界定是:“人们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一种安宁平静的稳定状态。”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能保持对学习较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能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接纳自我;能协调与控制情绪,保持良好心境;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能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接受生活、乐于工作;能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和性别特征等 [2]。当然,健康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分界线。一般判断心理是否正常,在把握标准的情况下坚持三项原则:一是心理与环境的统一性。二是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三是人格的相对稳定性。

二、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早在中国的古代,人们对心理与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问题就有了粗浅的认识。《黄帝内经》一书中写道:“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须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辟邪不至,长生久视。”即是说,一个人不能很好地调控自己的心理活动,便容易导致身体上的损坏,出现“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悲伤心、恐伤肾、惊伤胆”的消极结果 [3]。可见,在中国古代医学中就反映出心理健康的思想,揭示出心理活动与生理健康之间的相互关系。

从目前的情况看,多数大学生的心理是健康的,他们有较高的智力水平,有强烈的求知欲,有较健全的意志,有较稳定的情绪,有较完善的自我意识,人格完整统一,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对社会现状有较客观的认识,适应良好。 但是,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主要问题有:第一,由于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吃穿住行与高中时代、家庭生活截然不同,使生活秩序紊乱,因而导致心理障碍或疾病。第二,由于学习内容及方式的变化、对专业的兴趣的浓厚、等级证书的考试等原因,导致一部分学生学业受挫、丧失自信,进而产生焦虑、烦躁、自卑、精神紧张、失眠、考试怯场等不良心理反应,因而造成心理上的疾病。第三,由于学生的经济文化背景、生活行为习惯、家庭环境和主观努力不同,导致他们对一些社会问题的看法相悖。而在与人交往中,有些同学只喜欢与自己观点相同的人交往,或要求别人顺应自己的标准,常以自己为中心来处理新环境中的人际关系,在认识和评价人的过程中常常带着主观、极端、简单化的倾向,以至经常发生一些摩擦、冲突和情感损伤,引起一部分学生的孤独感;有些学生因为不善言辞、性格不合群,表现为人际交往心理障碍。第四,由于昔日“鹤立鸡群”的优越感荡然无存而产生失落感。再者,随着青春期性机能的成熟与性意识的觉醒,但心理的不成熟及所接受性教育的贫乏,使大学生在与异往时经常产生情感困扰,少部分同学可能精神崩溃引发极端走上绝路。第五,由于就业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大、压力大,也经常会产生各种心理困扰。这些都会使得面对人生转折的大学生产生种种消极行为,甚至引起认知偏差,造成许多不良后果。

从1988年《人民日报》发表杭州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至今,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越来越严重。据相关资料表明:从整体水平看,在校大学生出现心理障碍倾向的比例在三成左右,而存在较严重心理障碍的约占一成左右 [1]。心理不健康严重地导致学生身心的不和谐。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必须高度关注。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高等教育以培养“四有”新人为己任,这个教育宗旨本身是以学生非智力品质的发展为基础的。非智力因素作为人才心理结构中的核心部分,决定着一个人基本的精神面貌。在其诸因素中,理想、信念、世界观等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心理成分。心理健康水平决定着非智力因素的整合力水平,而个体道德水平的形成或高低与个体的心理发展水平密不可分。一方面,思想品德教育总是以一定的非智力因素为心理基础。构成思想品德的道德认识、情感、意志与行为,只有经过“内化”过程,学生的思想品德才得以形成或发展。另一方面,学生本身的心理健康水平或非智力因素又影响着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无良好的心理素质就无法适应社会,不能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会导致人格病态,进而危害社会公共秩序,破坏社会道德等。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的人格发展密切相关,并直接影响大学生个体人格的发展水平。一方面,大学生是以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接受的道德规范、行为方式、环境信息、社会期望等来逐渐完善自身的人格结构;另一方面,客观存在的价值观念作为心理生活中对自身一种衡量、评价和调控,也影响着大学生人格的发展,并且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转化为人格特质,从而使人格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心理学认为,学习活动或智能活动是离不开心理发展水平的影响或制约的。积极的兴趣是从事学习活动并取得理想成就的最初条件,表现为学生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科学文化知识和探求真理的心理倾向;它能诱发、启动、定向学生的智力活动,使其整个心理活动积极化,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智力的发展程度和水平。而人类动机对活动具有引发、指引和激励的功能。动机不仅在个体的兴趣和意志间起着转换功能,还直接影响到学习的积极性,间接制约着学习效果。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人的潜能是无穷的。早在20世纪初,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威廉・詹姆斯就明确断定普通人只用了他们全部潜能的极小部分。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潜力是无限的。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潜能开发是相互促进、互为前提的,心理健康教育为二者的协调发展创造必要条件。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激发受教育者的自信心,帮助主体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自我,从而实现角色转换,发展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最终使潜能得到充分发展。

5.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科学精神和现代人文精神。哈佛大学前校长陆登庭在北京大学演讲时指出:“在迈向新世纪的过程中,一种最好的教育就是有利于人们具有创新性,使人们变得更善于思考,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善,更成功的人。”[4] 素质教育的提出对高校而言,主要是针对高等教育中过窄的专业教育弊端,强调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和谐发展和具有可持续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现代人文精神为特征。而“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的教育模式以及长期以来对学生心理素质重要性的不足认识和实践,使学生的心理素质较差,主要表现在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差,风险意识、生存意识淡漠,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水平不够以及心理发展中存在的诸多矛盾性和不稳定性等方面。这显然不适应于以学生创新能力为特征的素质教育和社会发展要求,而更重要的是加快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我们在未来竞争中赢得主动权,抢占制高点的关键。

总之,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全面落实党的素质教育的决定,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举措。只有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才能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才能推进和谐社会的进程。

参考文献:

[1]黄希庭,郑涌.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宋彩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3]郑彝伦.论景岳虚损观[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2,(2).

[4]岳晓东.大学生创新能力之我见[J].高等教育研究,2004.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Value of Constructing Harmonious Society Through Enhancement

to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YU Wen-qiong

(Changjiang Normal College, Chongqing 408100, China)

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建议范文第3篇

刘利民在讲话中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全面健康发展,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刘利民强调,新修订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根据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在全面总结各地各校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工作目标和任务要求。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新修订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将成为我们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行动指南,各地各校要认真地学习好、领会好、落实好。

刘利民要求,各级教育部门要从制度建设、课程建设、经费保障、心理辅导辅导室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等关键问题入手,印发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性文件,指导学校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他要求,各地中小学校和广大教师也要根据新修订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有关要求,树立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教育理念,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新印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以下简称“指导纲要”)提出了“全面推进、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协调发展”的十六字工作方针,要求各地注重学生心理和谐健康,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全面普及、巩固和深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分小学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以及初中、高中五个阶段,分别规定了具体教育内容。指导纲要要求,各地和学校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结合教育教学实际,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时间,课时可在地方课程或学校课程中安排。指导纲要还要求,各地各校要制订规划,逐步配齐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每所学校至少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并逐步增大专职人员配比。

福建省、福建省厦门市、湖北省武汉市、山西省晋中市、重庆市沙坪坝区、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北京市第十九中学、山东省济南市第九中学等8个单位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

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建议范文第4篇

本文系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

>>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几点看法 高职院校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研究 高效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点滴谈 对完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思考 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落实 影响《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的因素分析 中职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影响因素研究 影响《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有效实施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高校中《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现状与对策研究 中职学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略谈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一些建议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中现存问题与对策研究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与育人标准的互动机制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呼唤教师的本分与细心 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的分析与思考 组织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践与操作 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四大要素分析与思考 对我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状况的分析与建议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浅析与研究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分析与建议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EB/OL].广东省教育厅,.

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建议范文第5篇

本次会议共有34名教师面对学生进行了性健康教育专题课和性教育学科渗透课的现场讲授。其中大学组8名、中学组12名、小学组14名;共有18位专家参与评课。共评选出大学组一等奖2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4名;中学组一等奖3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5名;小学组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6名。

本次会议首次采取了教师现场献课和专家评课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展现了我国目前大、中、小学性健康教育课堂的现状。把我国青少年性教育会议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堪称我国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史上的里程碑。会议首次把大学、中学和小学的性教育课集中在一起呈现给与会代表,非常便于大家取长补短,相互学习。既为一线工作的教师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相互交流的平台,也是年轻教师向专家面对面学习、取经的绝好机会。教学相长,无论是专家还是授课教师,都有很大收获。

教师们平日的辛勤工作得到了大会的充分肯定,同时也得到了专家无私的发自肺腑的意见和建议,对他们今后在学校的性教育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大家纷纷表示机会难得,受益匪浅。专家学者们为近年来涌现出如此多的优秀的性健康教育方面的年轻教师而感到欣慰。教师们已经把对人性真善美的追求融入到青少年的性健康教育的课堂中,表明我国大陆的青少年性健康教育进入了新的境界,说明我们的青少年基础性健康教育水平已经明显提高。

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建议范文第6篇

家校合作 心理健康教育 现状 问题 对策

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联动培养就是家校双方在目标认同、情感融洽、信息沟通的基础上携手形成心理健康教育合力,多元培养、联合互助、协调一致、共同教育。通过家校合作,可以更好地发挥家校双方各自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保证教育方法、措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在时空上的衔接和拓展,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最优化。

本研究在调查广州市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现状的基础上,试图探讨“家校合作”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和建议。

一、研究方法

1.被试

从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学校(中学部)、广州市华颖外国语学校(中学部)、广州市第六十七中学随机抽取被试。发放问卷660份(教师版120份、家长版540份),回收问卷568份(教师版97份、家长版471份),回收率86.06%。有效问卷482份(教师版86份、家长版396份),有效率84.86%。

2.测量工具

采用根据福建师范大学张达红、华东师范大学陈源声硕士论文中的问卷进行整合、修订后的调查问卷,分教师版和家长版两个版本。

二、数据分析

由表1可见,90%以上的教师和家长都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十分重要或重要。这说明,绝大多数教师和家长已经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但究竟如何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却只有1.87%的家长表示对心理健康知识非常了解。

由表2可见,79.07%的教师和81.31%的家长已经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和家庭的共同责任。此外,无论教师还是家长,选择对方是主要负责人的百分比高于选择自己是主要负责人的百分比,可见,学校和家庭存在相互推卸责任的心理倾向。

由表3可见,无论教师还是家长,都有90%以上的人认为在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开展“家校合作”是非常迫切或迫切的。这说明,家校双方具有合作愿望和合作意识,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的共识。

由表4可见,73.48%的家长和26.74%的教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中家长是教师的助手,这不仅反映出家长缺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性,也体现了教师在家校合作中把自己放在优势或支配地位,没有建立平等的合作关系,因而不利于调动家长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家校合作的改善。

家校双方交流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学习方面。相对于家长,教师沟通的内容较均衡,除了学习情况,还会就心理健康等方面的话题与家长进行沟通。由表5可见,在学业压力已经很大的情况下,仍有50.25%的家长认为学校应加强学习方面的精力投入,却只有28.28%的家长认为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相比之下,教师对心理健康及习惯方面的重视度较高,体现了教师具有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关于影响家校合作因素的问题,51.16%的教师和67.68%的家长认为影响家长和教师沟通的最主要因素是工作太忙。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家长和教师在工作中都有巨大的压力,工作繁忙是不争的事实。但家长和教师都存在为自己推脱或找借口的现象,如有些家长认为“家离学校远”、“文化程度低”影响了家校合作,有些教师认为家长“不配合”。如果教师真正为学生着想,主动与家长沟通,家长是不会“不配合”的。同时,“家长不配合”和“老师不欢迎”这两种相对因素的选择也反映出家长与教师之间存在一些误会,亟需真诚沟通。

此外,大部分教师和家长均认可电话和校讯通在家校合作中的便利性。对于家长开放日和讲座,仅有少数家长(11.36%,12人)和教师(13.95%,45人)认可其有效性。家长和教师普遍对家访的作用持否定态度,原因却不同。教师认为家访耗时多,效率低;而家长认为教师家访带有功利性,对于单亲家庭而言,还可能会触及隐私。对于邀请家长到校面谈,家长以为会受到批评,在心理上有抵触情绪,建议教师事先做好沟通,避免家长误会。

三、结果讨论

1.合作理念缺乏科学性

调查发现,16.67%的家长片面地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老师的责任,而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这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有5.81%的教师认为没必要与家长合作,这既夸大了学校的作用,又完全忽视了家庭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作用和特有的优势。

2.合作内容缺乏计划性、系统性和延续性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是连续性和渐进性的。这就要求心理健康教育的家校合作活动遵循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以系统的体系设计出来。但已有的活动内容庞杂零散,随意性较大,缺乏计划性、系统性和延续性,这必将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微乎其微。

3.合作方法缺乏互动性

家校合作实践过程中主动权常常掌握在教师手中,家长在合作中处于被动状态,缺少协商解决问题的互动机会,这种不对等的地位不但不能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也无法使教师获得足够的反馈信息,因而使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的效果大打折扣。

4.合作途径缺乏多样性

家校合作最常见的方式是家长会、打电话等。合作渠道单一已经成为制约家校合作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功能的重要因素,影响到合作的内容与深度的拓展。

5.合作机制缺乏规范性

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校没有专门负责心理健康家校合作工作的职能部门,家校合作活动多处于自发、松散状态,缺少专门的组织或机构对其进行总体规划与管理。因此,家校合作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难以落到实处,容易产生推诿现象,从而影响活动组织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6.心理健康活动主体受忽略

在家校合作中,大家关注的都是学校、家长应该怎么做,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主体――学生。学生在各个阶段需要什么样的心理健康教育,就要开展相应的活动,真正回归到主体需要上。此外,针对特殊情况,如单亲家庭的学生,应制订切实可行的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计划。

7.师资力量薄弱

家校合作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一支专业基础知识过硬、实践经验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其质量关系到合作的效果和教育的质量。在调查中发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无论规模还是业务水平,都不能满足现实的需求。优良师资的缺乏,成了制约家校合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瓶颈。

四、建议与对策

1.强化合作观念,明确职责

家庭和学校要树立家校合作的理念,明确职责,既分工又合作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加强合作的计划性、延续性和系统性,努力形成真诚平等、双向互动、同步协调、共同负责的局面。

2.建章立制,构建长效机制

只有建章立制才能构建家校合作的长效机制,才能保障家长的知情权、参与权及监督权,才能从组织和制度上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的顺利开展和有效落实。首先,建议政府教育部门将家校合作作为评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成效的一项重要指标,以评促建,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工作的开展。其次,建议学校建立由校领导挂帅的组织协调机构,负责统筹规划、整合校内资源、在人财物方面提供充分保障。再次,建议引入督导组织,邀请心理专家进行定期指导和监督。

3.以家长学校为阵地,提高家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

家长学校一方面要帮助家长掌握孩子心理发展规律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要在了解孩子共性的基础上,根据家长遇到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协助家长共同解决问题。此外,可以让有经验的家长分享心理健康教育经验,这样更有说服力,效果会更好。

4.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助人自助”,因此,要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关注、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的良好意识,引导学生开展自我教育。要根据年龄段和教学进展设置适当的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项目,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在情境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在自我体验、自我感悟中产生心灵上的共鸣、理念上的认同,进而内化到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中去,达到提升自我教育能力的目的。

5.建立心理档案,完善预警系统

学校可以借助专业的心理测评工具开展心理普查,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并随学籍档案一起流动。这样不仅能帮助老师和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而且能对存在心理异常的学生提供帮助,既避免了因问题发现不及时而造成的不良后果,做到防患于未然,又能避免重新收集信息而造成的资源浪费。

6.创新沟通途径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家校合作的深入开展迫切需要我们在传统方式的基础上,发挥新媒体优势,积极拓展新渠道,做到与时俱进。如利用家长QQ群、飞信、微信、网络视频等载体为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提供便利的信息渠道。

7.优化师资队伍

优化师资队伍是家校合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就学校而言,现阶段的迫切任务是对教师进行培训,帮助教师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培训结束后通过正规考核或资质评定方可上岗。其次,政府教育部门和心理健康教育协会应出台相关政策和标准,优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从业资质,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称评聘和晋升制度。

参考文献

[1]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l984.

[2] 刘衍玲,臧原,张大均.家校合作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7(2).

[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S].中国网,2010-3-1.

[4] 陈源声.家校合作理念下中小学心理健康初探[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

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建议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 心理健康教育 调研 现状 对策 建议

abstract:the article discussed the status quo and problems existed in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yunna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and gave some suggestions on ways to improve the job.

keywords: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vestigation status quo strategies suggestions

1.云南高职高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总体情况

为全面了解云南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促进我省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云南省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设与评估研究课题组认真编制包括领导管理、队伍建设、配套设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等多方面内容的调查问卷,在云南各高职院校中开展了相关调研,2009年9月,课题组召开会议,对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全面的了解到云南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总体情况。wWW.133229.coM

总的来说,绝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对心理健康教育比较重视,设置了专业机构、解决了必须的工作场地,有一定的经费投入,为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了基本的条件,多数学校都通过开设课程、举办讲座、运用网络、组织各种活动等渠道积极开展一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很大的成效。但由于各学校领导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视程度不同,导致各学校在机构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办公设施的配置、经费的投入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反映出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云南高职高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机构设置不规范,经费投入普遍不足。

调查中我们发现,机构设置不规范和经费不足的情况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多数高职院校虽然都建立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但机构设置不规范,有的是独立机构,有的归属学生处,有的隶属社科部,有的归属不明确,有工作任务临时抓差;多数高职院校虽然都建立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但并未已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工作计划,没有设立学校心理健康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项经费没有纳入学校议事日程,导致工作条件,硬件配置非常有限,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2.2 专业队伍缺口较大,师资队伍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需要一支既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熟练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实际经验,同时有适宜的心理品质——真诚、善良、热情、乐观、自信、坚忍、耐心、宽容、助人、责任感和探索人生的兴趣的高素质的专业队伍。调研中我们看到,目前我省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队伍数量严重不足,只有12.5%的学校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师生比达到上级要求,41.7%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由兼职人员完成,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中62.5%每年只能接受10学时以上的专业学习培训,可见心理健康教育专业队伍缺口较大,师资队伍学习培训需要进一步加强,专业队伍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

2.3 课堂主渠道作用发挥有限,课程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课堂教学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渠道,目前我省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开课形式呈现多样化特点,既有必修课程,也有选修课程和专题讲座,教材使用和课时上也存在较大差异,具体情况见下表。

总体上看,目前各学校没有形成主体课程、兴趣课程、选修课程相结合的课程群,影响了课堂教学主体作用的发挥,课程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2.4 科研工作重视不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渠道需要进一步拓展。

心理健康教育科研的开展是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之一。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普遍对心理健康教育科研工作重视不够,缺乏科研的氛围,科研能力、科研成果质量和数量非常有限,科研工作现状与本课院校差距很大。调查显示,58.3%的学校没有把心理健康课题研究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专业人员科研能力亟待提高。

3.云南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3.1 研究制定云南省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设与评估体系。

为了进一步推动云南省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研究制定云南省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设与评估体系势在必行,只有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对学校的年度目标责任制的考核中,同时建立奖优罚劣的配套制度,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项工作才会落到实处,才有制度的保障,云南省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会更加规范、更加稳步快速健康的发展。

3.2 加快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业化进程。

高职高专心理健康教育起步晚,基础比较薄弱,与已有二十多年发展历程的本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相比差距很大。目前云南一些高职高专学校没有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没有专业专职人员,没有专项经费,没有工作场地和必要的条件,工作流于形式,满足于完成上级检查,其工作水平远不能适应和满足广大学生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要促进云南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必然选择是走专业化之路,这是进一步规范高职高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需要,是满足高职高专学生健康成才需要的现实要求,也是进一步提高从业教师工作能力和水平的实际需要。

3.3 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的“5555”服务机制。

建立起“5555”工作模式,进一步规范和完善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相结合的心理健康工作机制,使学生的心理问题能够及早预防、及早发现、及时疏导、有效干预、快速控制。具体为:五级塔形工作模式,依次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院系心理健康教育分中心、班级心理健康委员、宿舍心理健康观察员。五级目标体系,依次为: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困扰疏导、心理障碍咨询、心理危机干预。五级心理危机干预预警机制,依次为:寝室—班级—院系心理健康教育分中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五位一体工作方式,依次为:课堂教学、宣传教育、咨询辅导、治疗控制、危机干预。

3.4 加强专业队伍建设。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专业化很强的工作,素质优秀、数量足够、成员稳定的专业队伍是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发展的前提条件。按照要求,从业人员需要具备必要的心理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辅导、心理治疗的基本技巧和方法,能运用一些基本的心理测量工具,但目前云南省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许多是由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兼任,专职专业人员数量与上级文件要求的师生比差距很大,从业人员专业学习提高的机会也很少。因此加强相关制度建设,把好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的入口关、使用关、提高关,按照素质高、业务精、师德好的要求加大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师师资队伍的培养、培训工作力度,努力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专业队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3.5 加强课程体系的建设。

课堂教学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工作渠道,它可以通过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让学生调动自身的心理机能进行自我疏导、自我教育,从而克服心理障碍、改善心理行为,提升心理品质,因此,课堂教学是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心理品质的重要途径。目前云省高职院校中只有37.5%的学校以必修课的方式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在教材的使用,课时的安排上缺乏统一规划,没有形成包主干课程和兴趣课程相结合的课程群。加强课程体系的建设,丰富心理健康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利用案例教学,通过各种体验活动、行为训练的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传授心理健康知识,提升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作用意义重大。

3.6 加强科研工作,拓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渠道。

目前云南省高职院中58.3%的学校没有把心理健康课题研究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普遍存在科研学术氛围不浓的情况,各级有关部门和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科研工作,要把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列入科研计划中,加大支持力度,采取各种办法激励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申报各种级别的科研课题,探索日常教育与管理的新思路、总结好的经验,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素质发展的规律进行系统研究,把科研、教研和实际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以科研和教研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建中.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出版社,2004年

[2] 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3] 王建中、金宏章.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

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建议范文第8篇

关键词:广东省 高校 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即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亲民,就是师生为社会,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大教育家孔子认为,应当从知、情、义这三个方面培养具有整全人格的人。因此,在大学教育中我们不能以单纯的知书达理为教育目标,还要塑造健康的心理和完整的人格,所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教育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在进行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完善是新时期大学教育的新目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正逐步走向成熟,工作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从以前单纯的行政管理角度来做心理工作,到现在的行政主管与专家业务指导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广东省成立了普通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和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专业委员会。使广东省高校的心理工作更加有的放矢。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工作队伍的建设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在教育部的指导下,广东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了快速发展。专兼职相结合的心理教师队伍得到充实,培训规模得到扩大。多数高校配置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专职人员,并在人员配备不足的情况下聘任兼职人员,使心理健康教师队伍逐步扩大,为更好地开展心理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在加强专业人员建设的同时,要拓展心理工作者的队伍,培养大学生朋辈心理工作者。朋辈心理互助是高校继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心理活动之后,又一项具有心理学内涵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这一模式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充分发挥朋辈之间鸿沟小、互动性强的优势。为让朋辈心理工者发挥更好的作用,要建立健全朋辈心理工作者的选择、培训与考核制度,通过培养朋辈心理工作者,促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一步细化,更加切实有效地关心到每一个学生。

二、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工作要提升内涵

在新的时期心理工作又有了新的要求,要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统一思想,提高对工作内涵的认识。

(一)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创新理念的意义。

首先,只有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得到提升,才能解决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常规性、规范性和持续性问题,才能解决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价值取向问题,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地开展起来,收到应有的实际良好效果,真正成为师生、家长、学校都普遍受益的主体性工作。

其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只有提升内涵,才能解决好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问题。心理学应当而且必须为解决现实问题服务。必须具有深刻、具体、全面和富有针对性的实务性研究。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务性,必须解决好技能、技巧和艺术性问题。心理教师要提高辅导能力,善于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分析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要开阔视野,认识到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不只是学生本身的问题,还有家庭教育和家庭心理氛围的问题、社会心理学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性等问题。因此,在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的目标时。要将提高心理教师的技能、技巧和工作艺术作为内涵提升的中心工作。

(二)要认识到心理工作与时俱进的意义和重要性。

本着先行先试的原则。尝试建立高校与专科医院交流合作的关系。为提高高校对精神障碍的早期识别、诊断的能力,使患病的学生得到及时的治疗,在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专业委员会的推进下,重点促进各高校与精神病医院在开展精神卫生和危机干预等方面的合作。建议各学校积极主动地与当地精神专科医院取得联系,经过协商达成合作协议,并将协议复印件报送委员会秘书处和教育厅主管部门备案。初步与广东省人民医院、广州市白云区心理医院、广州市脑科医院达成协议。广东工业大学率先与脑科医院达成协议,可以让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及时转介到专科医生,及时得到救治,有效地化解危机。

三、科学可持续发展地扎实工作,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健康和谐发展

(一)继续健全和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模式。

教育行政主管与专家业务指导相结合的领导和管理机制,学校的预防、预警、危机干预“三预”工作机制,是我们在工作过程中创造的有效经验,必须继续加以巩固、发展和创新。同时,面对新情况、新问题,要有新的工作思路和模式。面对地区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不平衡的情况,要以“分层推进、分类指导、逐步实施”为指导思想。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认真研究,勇于尝试,创新工作模式。

(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力求取得新的突破。

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建议范文第9篇

镇江市66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仅有1个设置了独立的健康教育科室,其余65个均由预防保健、公共卫生科等科室负责健康教育工作。办公用房和设备情况镇江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教育总的工作用房面积为5735m2,平均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86.89m2。有61个机构设有健康教育室,占92.4%,健教室平均能容纳60人。66个机构中,均配备照相机(100%),配备打印机65台(98.48%),配备办公电脑64台(96.97%),配备电视机/电子屏幕63个(95.45%),配备多媒体投影设备41台(62.12%),配备笔记本电脑30台(45.45%),配备摄像机8台(12.12%)。

2健康教育服务项目的开展情况

66个机构中,能按照要求设置宣传专栏/橱窗(≥2个)66个(100%),更换健康教育宣传栏内容(≥12次/年)59次(89.39%),播放视听音像传播资料(≥6种)59种(89.39%),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9次/年)64次(96.97%),举办健康知识讲座(≥12次/年)65次(98.48%),均超过80%,但能提供12种以上健康教育资料的机构较少,仅有35个(53.03%)。

3讨论

面对新形势下的健康教育工作,镇江市卫生行政部门高度重视,在2011年市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的“健康镇江2015行动”中,不仅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体系建设和能力建设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拨出专项经费开展工作,因此,目前该市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本研究结合镇江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教育资源现状,提出几点对策和建议。

3.1加强健康教育队伍建设

本调查显示,有12.2%的机构健康教育专、兼职人员仅为1人,达不到《全国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工作规范》[1]中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教育人员配备的要求。在人员结构上,大专学历和初、中级职称为主,42.36%的人员工龄在5年以下,缺乏高层次、高学历、有经验的专业人员。在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上,有23.1%的人员在2011年一年中未接受过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而基层的健康教育工作人员直接面对居民,除了要在健康教育方面接受过专门的训练,具备相应的医学知识外,还需要掌握包括成功学、激励学、演讲学等相关知识[3]。专业队伍建设是健康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与核心[4],建议各地进一步增加人员编制,调整人员结构,建立规范化培训机制,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3.2完善健康教育基础设备

本次调查中,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配置了一定数量和种类的基本健康教育设备,照相机配备率为100%,但摄像机等配备率仍较低。开展健康教育工作,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制作一系列宣传材料,健康教育工作设备配备不足,必然会给宣传工作带来不便[5],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健康教育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因此,应加大对健康教育的基本投入,配备适应目前工作需要的健康教育基础设备。

3.3规范基层健康教育工作

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建议范文第10篇

一是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率居高不下。2005年,在全市接受体检的15299名小学生中,视力不良的占34.45%;在接受体检的4933名初中生中,视力不良的占48.69%。二是小学生患贫血的人数有所增加。2006年,市疾控中心对全市小学一、四年级学生的身体检查,贫血率最高的小学达到了28.57%,最低的也在12%左右。三是学生营养状况出现“双峰”,肥胖和营养不良同时存在。在我们所调查的学校中,2006年,小学一、四年级肥胖检出率最高的学校达到了20%,营养不良检出率最高的达到18%;中学一年级肥胖检出率最高的学校达到了20.5%,营养不良检出率达到14%。

为了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提出如下建议:

1.改善教育大环境,形成结构优化、配置合理的教育机制。一是合理设置课程,提高质量效率;二是整合教育资源,规范各类补习班;三是培养综合能力,加强素质教育。

2.定期组织学生体检,形成健康体检的法律、制度机制。一是建议国家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出台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的相关政策,形成中小学生定期体检服务机制,同时建立健全《学生健康体检标准》、《学生健康档案》等相关配套制度,使中小学生体检以法律制度的形式规定下来。二是通过定期开展健康体检,学校、家长、医院都能够掌握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及常见病发病规律,以便及时采取预防和处置措施保证中小学生的健康。三是由各县市卫生局与教育局协商后给每个学校定体检日,并提前公布给家长。体检费由家长直接交给卫生部门,教育部门不能代收,贫困学生的体检费可由县市慈善总会或红十字会资助。

3.强化健康意识,形成关爱健康的联动机制。一是在学校开展健康教育课,把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通过聘请健康、营养、教育专家授课、讲座、师生互动等形式,围绕卫生习惯、合理营养、疾病预防等方面开展专题教育,帮助学生获得系统的健康卫生知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二是将学生坐姿、握笔姿势等学习习惯设定相应的分值列入教师课评体系,作为一项重要的评价内容,加强监督引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三是把健康教育作为学生家长会的重要内容,通过致家长一封信、专家视频讲座等方式加强对学生家长的健康教育。学校要加大对家长健康知识的培训,让家长在家中指导孩子饮食起居、身体锻炼、学习娱乐等。

4.把住学生食品的入口安全关,形成监督和指导合力机制。一是加强监管,把住关口。工商、卫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教育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采取有效措施,把住“三无”食品、垃圾食品的源头关、流通关,净化学生食品市场;加大对学校周边食品店、饭店及学校食堂的监督检查。二是加强指导,合理调配。聘请专业营养师对学生餐的营养调配、膳食结构进行专业指导,同时根据学生的饮食习惯及学生年龄层次合理调配学生餐的口味和供应量,满足学生需求。三是加强监督,确保质量。建议各学校探索建立以教师、学生、家长代表、新闻记者等人员构成的民间学生餐监督机构,对学生餐质量进行有效监督,及时发现问题,提出建议。

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建议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实施路径 浅议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5-0261-01

一、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极大发展,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极大的满足,其关注点也逐步由物质需求向精神追求转移,整个社会都越来越关注现代人的心理健康问题。青年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正处在逐步走向独立的关键过渡期,他们的各种心理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心理健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来讲是指人们长期保持高效、满意的心理状态;狭义来讲是包括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等内容都能和社会要求协调同步。

二、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现状

中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环,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应该得到充分重视。中职院校学生正处在青年时期,是他们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中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应明确服务对象,认清教育目标,将完善中职学生的人格,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教育过程中还要注重方式方法,在教学的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并积极开展个体心理咨询和团体心理辅导课程,三管齐下来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由于近年来大学的扩招,大学生数量激增,导致中职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经调查表明大部分中职院校都没有设立管理学生心理健康的机构。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宣传和咨询辅导的专业人员、开展经费以及活动场所都得不到落实,上述所以问题综合导致中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同虚设。

三、中职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实施问题分析

大环境对中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产生了较大影响,同时中职院校内部教学管理也未予以足够的重视。首先,各种资源没有进行合理配置;其次,没有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路径进行科学规划;最后,心理健康教育的层次太少,缺乏中间环节,在班级没有设置基层机构,不能及时反映与反馈学生的心理状况。

四、中职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路径浅议

1.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和管理机构

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有别于一般课程的实施,要想落实这项工作,并找准实施路径就必须先针对该项教育的特点建立科学的体系。中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可以分为管理机构和工作机构,形成一套工作和监督双轨道并行的体系。其中教育管理机构建议由院校党委书记担任组长,带领分管学生工作的副院长和相关教师和学生代表,负责全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资源分配和效果监督工作。工作机构的建立应有层次,首先是建立起院级大学生心理干预小组,然后在各个班级设立心理健康辅导小组,还要设置心理卫生老师,聘请专业人员对学生进行定期辅导,还需要设置一定规模的宣传小组,全方位的保证利用好管理机构所配置的资源,将各项具体工作落到实处。

2.建立、健全心理教育网络体系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应该体现出多层次、多点覆盖的特点,建立至少三级网络。首先是聘请具有专业资质的人员担任学校心理辅导老师,建立校级“心理咨询中心”;其次,指定长期从事学生思想工作,了解学生思想状态的老师负责,建立系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最后,在各班级推选出群主基础好,思想成熟,具有乐于助人特质的优秀学生干部作为班级心理健康服务人员,能及时帮助一些思想上遇到困惑和波动的学生,并定期向上级机构报告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建立班级“心理健康辅导小组”。只有建立多层机构,才能结合给方面的优势,合理运用好学校配置的资源,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和综合素质提高

相比于社会而言,学校具有许多自身特质,因此完全靠引进心理健康辅导的专业人才是不够的。学校必须要培养具有专业能力的优秀教师充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岗位,才能将专业能力和学生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实现无缝对接,更好的开展心理教育工作。

4.重视心理教育课这一重要教育渠道,提高心理教育课的授课效率

教育课程是学校教育最主要的部分,只有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辅导课程才能真正让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得到落实和普及。针对中职院校的特点,可以开设必修课和选修课程,即对刚入校的一年级学生,思想还具有较强依赖性,不能很好的自学,因此针对他们采取必修课教育,而对于其他中高年级学生,可以开设选修课程,这样能节约教育资源,更多的开展活动和宣传来达到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此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和内容必须与时俱进,开设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因此教学内容尽量避免长篇大论的枯燥讲解和考试考核,更多采取团队辅导、户外活动、户外拓展训练几种模式,通过这些活动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由此增强学生的沟通、思考能力。

5.提高教师团队整体的心理健康、心理教育意识

在设置好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和进行资源配置后,需要有执行力度才能真正的开展好这项工作。而各层机构的执行力度又直接源于学校领导、老师对中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因此,提高教师团队整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是学校能否实施好这项工作的基础。可以采取的具体措施有:(1)由学校领导担任心理辅导工作站的站长,从而提高教师们的重视程度;(2)鼓励从事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老师考取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并对其费用采取全额报销,并对持证教师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相信从这两方面进行投入,学校一定能提高整个教师团队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上的认识程度,从而增强工作开展的执行力度。

四、小结

中职教育为全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实用型人才和专业技工,本应是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导致近年来中职教育不受重视。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关系到我们能否培养出对国家经济建设、社会稳定繁荣有助力的人才。因此,让学生具有阳光的心灵、和谐的人际、尊重生命的态度、自信拼搏的精神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使命。

参考文献

[1]陈国梁,唐慧敏,职业院校心理素质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高校理论战线,2012,(4)

[2]赵新龙,李健美,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对策研究[J],理论界,2013,(5)

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建议范文第12篇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4-0237-02

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设实施内容

1.1 多方面关注,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作为高校辅导员和老师,心理联络员,大家需要细心地关注学生们的身心健康发展状况,热心帮助在日常生活、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学生,耐心为前来咨询的学生提供指导性意见与帮助。

不管是专业老师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导员,大家要积极参加本年级各班级的班干选举班会,及时地与选举出的各年级各班心理委员取得密切的联系,并要求各位班级心理委员在各自所在班级里,以宿舍为单位推举出一名心理信息员,辅助心理委员搞好班级心理健康建设工作,鼓励班级心委与信息员努力配合,从多方面去关注、了解身边同学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及时地向各年级各自的辅导员、老师反映。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及时地得到必要性的帮助与指导,有序地维护宿舍与班级的协调性。

1.2 定期培训班级心理委员,保证心理健康建设带头人的优质

高校学院年级确立班级心理委员后,学校一直强抓对心理委员的培训工作,多次通知与安排各班级的心理委员去参加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定期召开学院年级心理委员座谈会,在会议上,大家一直都主张让各班心理委员在会议上轮流分享各自在班级心理健康建设中做出的努力,遇到的问题与对未来工作的展望。与心理委员们共同努力把在会议上提出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同时,我们的教师不忘对工作表现优异的心理委员给予表扬,鼓励更多的心委踊跃争当班级心理健康带头模范,以座谈会的形式召开心理委员会议,能为心理委员们提供交流的良好平台,让这批班级领导者在分享过程中相互学习,在交流中不断进步。

除此之外,学院要求每位心理委员每月末上交一份班级心理健康一览表,详细地记录班级心理健康状况,并在上交表时如实汇报月工作总结,尽力做到跟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建设工作。

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设工作的具体措施

2.1 大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

以各大高校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动之心理健康知识竞赛为代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观念深入人心,老师们通知各位班级心委大力鼓励班级的同学参加学校的心理健康知识竞赛,体现学校、学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高度重视,得到同学们的积极响应,使得班级参赛的人数超过班级人数的五分之四,极大的推动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作为辅导员老师,我们要努力地为这些积极的参赛者准备好充足的心理健康知识资料,让他们在备赛的过程学会如何去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在与队友的共同努力,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与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

2.2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心理健康素质

我们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同时,让广大师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并且更多的班干部都主动参与进健康教育建设队伍中,并努力配合心理委员的工作,帮助了更多的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建立了自信,提高了人际交往能力,提升了心理健康水平与心理素质,倡导了一种健康的生活理念,有效促进了心身健康,最大限度的使每位学生都达到认知正常,情感协调、意志健全,个性完整,适应良好的健康生活状态,促进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最大潜能,以适应生活,学习,工作和社会干净的发展与变化的需要。

值得高兴的事,通过大学健康月活动的举办,更多的学生懂得关注自身心理健康,主动去学习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来提高自身心理免疫力和心理素质,树立积极、乐观、健康的生活态度,正确应对学习、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

3 提高认知度,明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高校举办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动中,各大学的心理联络员、辅导员、班主任都积极参加了各年级、各班级心理主题班会,心理班会的主讲人为各班班级心理委员,这些经过培训后的心理委员在班级心理主题班会上展现了班级优秀带头人的良好风范,如:以心理健康知识抢答为形式举办主题会,让同学们在快乐的气氛下学习到更多关于心理健康的知识;其独具特色的生日派对举办班会,让全班同学在一起庆生的过程中感受集体的温暖,珍惜爱护宝贵的生命。极大的推动了心理活动的参与积极性,让更多的同学关注心理健康教育。

4 总结

总体而言,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结合各学院学生实际情况,切实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和培训工作。各高校教师分别对多个班级讲解心理健康知识,积极参加学生座谈会,就学生提出的常见心理现象进行分析,提出指导性意见,帮助学生克服在学校遇到的困难。通过讲座和交流活动,有效的宣传了心理健康知识,也帮助学生缓解压力,使其顺利地进行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通过咨询,为下一步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发挥作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设工作取得显著的进步,但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没有止境,仍需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刘克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建设探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06).

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建议范文第13篇

一、认识及起源的比较

二次大战后,日本受美国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健康教育思想的影响,日本人认识到:“身体教育主要是促进身体发育的系统教育,而健康教育是关于身体保养的系统教育,两者在以身体当对象上是共同的,都是为了保持健康。因此,应该同时作为体育科学的内容”[1],出于这种认识,日本战后第一部《学习指导纲确》明确把学校体育的名称从战前的“体育”、“教练”改成“保健体育”。

在以后的历次《学习指导纲要》中也一直非常重视健康教育。

在我国,虽然党和政府非常关心青少年的健康。但我因学校体育始终十分强调体育的培养。重视主动锻炼身体而轻视对身体的合理保养及健康指导。长期以来人们认为“体育”就是“身体训练”加道德教育。健康教育被认为是医药卫生部门的事,这种认识和状况一直持续到八十年代未。一种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主要目标,追求综合教学效果的新体育教育思想形成以后,[2],人们才认识到:“体育锻炼主要是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而健康教育主要是维护健康,保护体能发展。”[3],中日两国对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的认识不同,在两国提出的体育目标中得到最好的证明。中国在1985年的学校体育教学目标中明确提出了三基(即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特别强调运动技术的掌握;而日本在1977年的体育目标中则注重学生运动兴趣,学习运动的方法,提高运动和活动能力,对运动技术的要求很少提出,同时重视学生对健康生活的理解和保护指导。

二、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内容的比较

日本学校保健体育中的体育部分同中国学校体育的内容大致相同。??日本在1990年实行的《学习指导纲要》中确立了小学体育以游戏和基本运动能力为主要内容。而中国学校体育以运动技术和身体练习为主要内容。由于日本40年代就把健康教育作为体育科学必要的组成部分,几十年来,他们从小学到大学一直坚持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我国是在1988年才开始在天津、湛江地区部分中、小学进行“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实验。所以,在1993年新的《九年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中明确强调了健康教育。在健康教育的内容上,中国比日本要丰富些,实用些。

三、实施途径的比较

日本在实施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的途径和方法上,有两个特点:①重视师生之间的互学互动;②重视课外的教育和活动。而在我国学校健康教育主要是课堂传授知识。

四、师资来源的比较

日本体育与健康教育师资来源主要由体育科学专业、健康专业、体育教师专业、社会教育督导、体育娱乐专业、社会体育专业、生产体育专业、运动医师专业培养。而中国体育与健康教育师资由体育保健康复专业、体育卫生教育专业培养。但起步很晚,全国仅几所高等院校开办了上述专业,远不能满足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的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健康教育师资严重不足。目前,主要由校医、保健教师、班主任、大队辅导员、培训后的体育教师、体育卫生专业毕业生担任。

从两国师资来源比较看,中国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师资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明显低于日本。特别是学校健康师资有待进一步加强,才能保证教学质量。

五、字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效果的比较:四十年来,日本坚持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使日本孩子懂得了健康的意义,学会了保健的方法,形成了对体育的兴趣爱好,促进了学生身心同步健康发展,也培养了学生具有社会需要的生存能力,竞争意识和本领。而中国学校体育正是由于缺乏了应有的健康教育才造成了培养出来的学生有许多不爱体育,不会运动,不懂得保健的体育盲加健康盲。但值得可喜的是中国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已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据对天津、湛江八所实验小学的三干多名学生的调查,表示喜欢本课程,学习后锻炼的主动性有提高,对养成卫生习惯有帮助,能用所学的知识指导行动的学生分别占调查人数的97.7%、95.5%、97.5%、90.5%。八所实验中学四千多名学生的调查结果也大致相同。”[4]可以预见在1993年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指导下,我国中、小学生的体质和健康状况将有明显的改观。

六、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1.日本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如培养形式灵活,培养层次结构多样化等。

2.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能明显提高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能提高教学效果。

3.我国在加强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同时,?应搞好师资培养,科研工作,以理论指导实践,使之具有中国特色。

4.改革我国高校体育专业不适应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的现状。

(二)建议:

中国在进行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过程中,健康教育问题最为突出。许多学校没有对开设健康教育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引起高度重视;对教育教学质量的认识长期局限于智育教育的圈子里,忽视了身体素质教育是智育和德育的基矗为此,笔者建议:1.转变学校教育观念。学校教育应从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把重智轻体真正落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上来,搞好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

2.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把健康教育列入学校工作的议事日程,做到有专人分管,定期召开专门会议。同时,上级教育部门应对学校健康教育状况进行检查评估,并将其列入教学质检和学校规范化建设达标,考核的内容之一,提高对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建议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问题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9-127-001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与不足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存在缺陷。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需要具有心理健康教育资格证,而在现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一些高校的教师没有相关的证件,没有受过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形同虚设。当前,还有一些高校没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即使在一些高校已经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也是一种摆设。

3.重视不够。学校领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足,一方面在思想上不够重视,另一方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设的力度不够。

4.投入不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需要进行硬件设施建设,还需要进行软件建设,如聘请心理健康教师等。但是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往往出现经费投入不足的情况。

5.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在一些教师心目中,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他们的责任,应该是心理学教师,或者是做学生工作的辅导员的职责,其实不然,每个大学教师都有职责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

6.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管理问题。当前,有些高校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归属于学生处,让学生处进行管理和经营,有些高校将其隶属于学科部门,没有将其设置为独立的教育管理部门。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1.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设。第一,思想上重视。学校主管领导、学生管理工作的领导与老师等都需要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重要的教育工作来抓。第二,经费投入。一方面,在心理健康教育建设的硬件方面扩大经费投入,如购置心理咨询中所需要的音乐按摩椅等心理咨询的设备。另一方面,需要在心理健康教育师资方面的经费投入,如聘请专职或兼职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师资,同时加大对师资的培训与教育。第三,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计划。在高校教育过程中,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特别是对大多数教学类型的高校来说。那么,在高校教育中需要有计划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刻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

2.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第一,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当前,很多高校只是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选修课程来对待,甚至有些高校还没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笔者建议高校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并设置为几个学分,纳入学科课程设置中来,提高其学科地位。第二,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就业、学习等热门的话题联系起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关注大学生当前的学习心理状态,关注大学生比较重视的就业问题,将这些大学生比较关心的问题与大学生联系起来,既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与时效性。

3.大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与理论渗透到课堂中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活动能力和应用能力,切实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等综合素质与能力。

4.与大学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可以将其与生命教育结合起来,让大学生在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热爱生命、提升生命的价值之时,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调节不良的心理情绪。

5.建立大学心理辅导员制度。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大学辅导员要求既是能充当心理咨询师角色,又是能充当职业规划师角色。高校在选聘辅导员过程中,需要充分考核大学生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从事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笔者建议建立大学心理辅导员制度,选聘的心理辅导员既可以是兼职辅导员,也可以是专职辅导员。通过建立心理辅导员制度,让大学生辅导员正确与大学生交往与沟通,一方面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另一方面也及时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一旦发现问题,便能迅速、准确地解决问题,维护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为大学生做好“护花使者”。

6.建立大学生心理评估制度。第一,在大学生入学时进行心理测评,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在大学生刚入学时就对大一年级新生的心理素质以及心理健康程度进行心理测评,建立大学生的个人心理档案和团体心理档案。第二,入学后,进行心理健康抽查和复查。进入大学后,经过大学教育,特别是经过心理健康教育之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是怎么样的?这时候,需要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进行抽查,普查,来复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及时教育、纠正和治疗。第三,毕业阶段,需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处于毕业班的大学生来说,心理变化较大,所以需要特别关注。这个阶段,教师不能放弃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同时还需要对毕业时的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心理评估。

7.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第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没有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怎么会有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呢?因此,需要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培训。第二,学校之间的学习、交流。加强高校之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交流与合作,同时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高校与高校之间的交流、合作,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发展。第三,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继续教育与培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需要终身学习,需要进行在职培训。因此,高校需要安排让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轮流去参加继续教育与培训,通过继续教育与培训,从而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结构,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水平,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普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江苏高教2007(4):120-121

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建议范文第15篇

一、亮点工作

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面向全国征集农村厕所革命典型范例,最终遴选出9个典型范例,其中高邮市因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发挥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等组织作用,注重宣传动员成为江苏省唯一入选城市。先进做法在“学习强国”、扬州市电视台、扬州市日报等相继报道。

二、工作完成情况

1、爱国卫生组织稳步发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爱国卫生工作,强化组织领导,统筹全社会共同参与。一是组织更加协调。由于政府机构改革,市政府调整了高邮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和健康促进委员会领导小组,由“一把手”市长任主任,分管市长任执行主任,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乡镇卫计办、卫生院统筹协调,爱国卫生组织稳步发力,各项工作推进有力。二是工作更加重视。2月20日,在市政府召开的卫生健康工作会议上,印发了《2019年全市爱国卫生和健康教育工作意见》文件,将具体任务分解到各乡镇、各部门,并签订目标责任书,确保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3月6日,扬州市爱国卫生工作会议在邮召开,取得了较好效果。3月14日,召开全市健康教育工作会议,总结部署全年工作任务。5月24日,召开全市爱国卫生和健康教育工作推进会议,进一步明确目标、明确责任、明确序时,确保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三是考核更加优化。市委、市政府将爱国卫生和健康教育工作写进政府工作报告,纳入民生幸福工程1号文件,列入乡镇、园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综合考评。市卫健委将爱国卫生工作纳入乡镇卫计办、卫生院年度目标考核和绩效考核内容。四是宣传更加到位。为大力宣传我市爱国卫生和健康教育工作动态,推广好的经验做法,已向上级部门网站和媒体投稿录用82篇,其中,部级15篇、省级26篇、扬州6篇、高邮市级35篇。

2、卫生健康创建深入开展。一是创建省健康促进市。按照省有关文件要求,我市完成对机关事业单位、学校、医院、企业、乡镇进行健康素养基线调查,形成报告报市政府和省爱卫办。4月18日,市卫健委、市文明办等有关部门在蝶园广场举办省级健康促进市知识有奖竞赛活动。5月10日,扬州市卫健委、高邮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省健康促进市创建启动仪式。6月30日,邀请国医大师王琦来邮举办创建省健康促进市大型中医健康知识讲座。9月17日,市政府召开创建推进会议,交办责任清单。 10月25日,通过扬州市级考核。10月31日,王琦国医大师馆创建省健康教育基地通过考核评估。二是创建省健康镇。5月17日,卸甲镇召开创建国家卫生镇总结表彰暨省级健康镇动员大会,明确责任,细化措施,签订目标责任书,邀请扬州市专家进行标准的培训。卸甲镇举办“创建省级健康镇,拥抱幸福好生活”美丽乡村半程马拉松赛、“健康”乡村之声歌咏赛、健康镇知识竞赛和送健康知识下乡村村行活动。5月23日,扬州市召开卫生镇健康镇现场推进会议,卸甲镇在会上做了交流发言。5月22日,三垛镇召开创建省级健康镇动员大会,全面启动创建工作。三垛镇举办创建省级健康镇广场舞大赛,进一步营造了浓烈的健康创建氛围。三是创建省健康促进医院。4月11日,委分管领导及健教所多次调研指导市人民医院、临泽中心卫生院创建江苏省健康促进医院。5月21日-24日,组织创建单位有关人员参加省级培训。10月份,完成创建台账资料的市级审核。四是创建卫生健康单位。3月14日,5月24日,分别召开专题会议,对相关标准进行了解读,指明突出问题,督促整改落实。6月 21日-7月5日,市爱卫办、健教所对全市各乡镇、园区卫生健康创建工作进行专项督导。我市将建成江苏省卫生村22个、健康村(社区)24个、健康单位16个、健康促进金牌学校2所,扬州市级卫生村16个、健康企业12个、健康村15个、健康广场13个和健康步道13条。五是创建省卫生镇。临泽镇、甘垛镇创建江苏省卫生镇,分别召开动员会议,开展业务培训,创建活动异彩纷呈。各乡镇通过各项活动促进创建,举行“千人签名、万人大扫除”活动,通过广场宣传、知识竞赛、创建毅行等活动,营造人人支持、个个参与的浓烈氛围。市爱卫办组织创卫明查2次、暗访2次,并形成整改报告督促创建乡镇抓紧落实。龙虬镇已经通过省爱卫办专家组暗访。

3、农村“厕所革命”高效推进。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小厕所、大民生”和坚持不懈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的指示精神,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深入开展。截止目前,全市累计建设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187275座,普及率达97.12%。3月6日,扬州市农村“厕所革命”现场推进会在邮召开。7月1-2日,中国农村杂志社、中国农业科学院来邮实地核查农村改厕,我市作为全省唯一,全国15个县市之一被列为全国农村“厕所革命”典型范例。市爱卫办定期督查,10天一通报进展排名,每月一次改厕通报,报送市分管领导批阅,对改厕进度慢,不达序时进度,改厕质量不达标的乡镇要向市政府分管领导汇报,表态整改措施、计划和时间节点,市爱卫办按照乡镇分管领导的表态发言继续跟踪督查,保证了各乡镇改厕任务按时按量完成。同时出台了《高邮市农村改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关于重申农村改厕工作相关纪律的通知》,牢固树立廉政意识,严格执行招标采购制度,严格执行改厕公示制度,真正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有效防止弄虚作假现象的发生。建立年度项目审计制度,加大改厕资金的管理和监督,市、镇两级财政逐年提高农村改厕补助标准和改厕工作经费,按规定落实好农村改厕配套资金和改厕工作经费,实行专账管理,封闭运行,专款专用。

4、健康“五进”活动丰富多彩。围绕扬州市下达我市50场次的任务,我市印发了实施方案、成立组织、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建立巡讲团。结合重大卫生节日和健康创建活动,组织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城区防保所等单位医疗卫生专家进“社区、企业、机关、学校、农村”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目前已完成71场次的任务。3月15日,在南海社区举办健康下基层“五进”活动启动仪式。4月10日,卫健委联合教体局、机关工委、总工会、团市委、妇联、科协、红十字会等相关部门开展健康教育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五进”宣传月和爱国卫生宣传月集中行动18场次,共制作宣传横幅40条,电子显示屏35条、宣传展板68块,发放宣传折页、宣传单和健康支持性工具10000余份,受到群众好评。6月6日是第24个全国 “爱眼日”,市教体局、市卫健委在城南经济新区小学召开全市中小学生近视防控工作现场推进会议,部署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8月20日上午,江苏省爱卫办、江苏省预防医学会、扬州市卫生健康委、高邮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2019健康江苏行”暨扬州市第13个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日大型活动启动仪式。我委连续五年在电视台举办《健康讲堂》专题节目,邀请嘉宾每月1次走进社区等进行讲座,宣讲健康生活方式、常见病、慢病的预防保健知识,在电视台17个时间段进行播放,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5、禁烟控烟工作常抓不懈。围绕“烟草和肺部健康”的主题,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开展第32个世界无烟日宣传活动,倡导无烟生活理念。全市通过开展广场宣传、专家义诊、控烟倡议及控烟签名、专项执法等系列主题控烟活动,达到了活动“全覆盖”、全市“齐步走”。规定动作严要求。市爱卫办提前谋划,及时印发文件,召开专题会议,对今年活动进行部署,申明纪律要求。市爱卫会成员单位,医疗卫生单位、乡镇卫计办纷纷响应,市、镇、村全覆盖。全市共组织近40场广场宣传活动,累计发放宣传资料10多种共计15000余份/册,义诊居民9000人次,开展控烟健康讲座“五进活动”15场,受众1200余人次。自选动作形式新。市爱卫办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三垛镇卫计办联合举办无烟日主题广场宣传活动。市卫健委、爱卫办联合市广电台,在世界无烟日前后,黄金时段滚动播放《禁烟宣传片》。各医疗卫生单位、卫计办,爱国卫生成员单位也通过电子显示屏实行滚动播放。高邮镇让宣传走进汽车客运站,临泽镇结合健步走活动,让控烟宣传“动起来”。甘垛镇让控烟宣传走进了传统集市。专项执法不放松。5月份,市爱卫办联合市卫生监督所对全市医疗卫生单位进行了拉网式专项执法检查。市教育局对所有中小学进行了一次专项督查。菱塘乡、界首镇、送桥镇等地卫计办、卫生院联合组织、卫生执法协管员控烟巡查员对本乡镇的包括政府在内的所有单位进行了联合检查。7月23日,市政府办公室联合卫健委、教体局、公安局、交通局、文旅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爱卫办等部门组成市区公共场所控烟专项督查组,对市区公共场所开展控烟执行情况进行督查。

6、全民素养监测多方发动。一是围绕扬州市下达我市的40000人次的健康素养评估系统学习任务,下达18家医疗卫生单位任务36000人次,13个市级健康企业和15个市级健康村2000人次,省级健康单位2000人次,健康学校2000人次的任务,我们通过QQ群每月通报进度排名情况,确保完成全年的学习任务。二是按照《高邮市创建省级健康促进市工作基线调查方案》要求,对机关事业单位、学校、企业、乡镇近1000人展开健康素养调查,健康素养水平为23.8%。三是车逻、开发区、菱塘3个乡镇6个村被列为扬州市居民健康素养和烟草流行监测评估点,7月26日,市卫健委召开居民健康素养和烟草流行监测业务培训会议,明确目标,落实责任,10月底,已完成素养监测评估工作。

7、基层健康服务规范开展。3月14日,在全市健康教育工作会议上,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工作规范进行了培训,学习新标准、规范流程、明确新要求。7月3-5日,组织有关人员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工作督查,指出基层医疗机构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下发整改意见书,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教育工作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市健康教育所自主编印《居民健康膳食指导手册》、《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指导手册》、《高邮市健康城市镇村建设资料汇编》、《健走指南》《健康教育处方》和《弘扬君子家风,建设健康城市》等宣传材料,30余种,10万多份。

8、病媒生物防制一着不让。病媒生物防制是爱国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推进健康高邮和健康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充分利用宣传单、横幅、标语、广播等宣传媒介,多时段、多地点、多形式加大宣传。市爱卫办召开机关部门、乡镇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会议,部署全市春季病媒生物防制活动。与消杀公司签订协议,对城区公共场所安装的4882个毒饵站、960个落地式诱蝇笼进行日常投药及常态维护。购置鼠药、蟑螂药等药物17万包,免费发放给城乡居民。确保药物覆盖率和到位率均达100%。建立用药发放登记制度,投药做到统一时间、统一方法,达到不漏单位、不漏死角、不漏房间、不漏外环境、不漏一户的“五个不漏”要求。

9、生活水质监测规范达标。全市现有自来水厂6座,其中农村水厂4座,下设增压站2座;城区水厂2座,下设增压站5座,均为地面水。市爱卫办牵头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进行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工作,农村饮用水按照乡镇和水样比例为1:4进行采样监测,12个乡镇(含街办),枯丰水期各监测1次;城市饮用水兼顾出厂水、末梢水和二次供水3种类型8份样品进行采样监测,按季监测1次常规指标42项+氨氮。高质量完成检测的同时每季度向社会进行公示并及时上报。

10、“万步有约”硕果累累。今年,我市继续申报参加由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举办的全国 “万步有约”职业人群健走激励大奖赛,共组织宣传部、卫健委、教体育局、高邮镇等24个队311人参加大赛。5月10日上午,扬州市卫健委、高邮市人民政府联合举行“万步有约”职业人群健走激励大奖赛启动仪式。扬州市卫健委副调研员盛富山、高邮市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潘建奇、副市长王薇、扬州市健康促进处处长吉华祥等参加活动。通过行政推动,全面动员、加大投入、丰富载体,我市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国家排名第72位,全省第3位;获得省内优秀示范区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