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科技馆科普知识范文

科技馆科普知识范文

科技馆科普知识

科技馆科普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科技馆;科普教育功能;创新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在科技馆发展过程中,将易于理解和掌握的科技知识展现给群众,一方面能够使群众对科技知识产生探究欲望,另一方面能够丰富群众的文化内涵。科技馆在日常应保持开放状态,充分发挥科普教育优势,围绕科普教育组织群众进行文化活动,由科普教育推动文化活动发展,可以实现全民素质的提升。

1科技馆与群众文化的联系

在科技发展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科技成果,科技成果以展览的形式呈现给群众,需要为群众提供参观浏览的场所。现阶段科技馆成为参观浏览的载体,群众进入到科技馆,在探究科技成果的同时,将文化与科技成果相互融合,在融合中既要向群众传播科学思想,满足群众的科学探究兴趣,也要以科学技术为依托,深入挖掘群众的科技创新潜力。在群众文化发展过程中融入科技内容,可以使群众文化与科技建立紧密的联系,并且以群众为文化活动的主体,使群众在文化活动中,与科技馆进行有效的互动,充分发挥科技馆的宣传作用和指引作用,使群众能够在满足精神文化需求基础上,还能增强科学素养。

2科技馆对开展群众文化的创新作用

2.1科技馆向群众文化科普知识

科技馆在展示科技成果过程中,应与文化活动相互融合,让群众在科技馆学习科学知识过程中,增强群众的身心喜悦感。在科技馆运行过程中,应向不同的群众提供参与科普知识以及文化活动的机会,让群众在科技馆,将科学知识作为拓展群众文化视野的载体,这样有助于丰富群众的文化内涵和科技内涵。

2.2丰富文化活动形式与内容

科技馆在向群众进行文化知识科普过程中,应采用适合群众接受的形式,并且通过不同的形式,可以使群众更好地理解、掌握科学知识,并且在不同形式中感受文化的魅力。现阶段,科技馆在丰富文化活动形式过程中,主要采用三种方法:一是为影片播放,二是开展活动,三是知识讲解。在影片播放形式中,科技馆为群众设立影片播放环境,在播放环境中,以影片的方式向群众播放科普内容,在科普内容中,会融合更多的传统文化,让群众同时进行科学知识和文化学习。科技馆在播放影片过程中,应采用专业的设备,向群众呈现出更加真实带有科幻色彩的内容,让群众在观看影片过程中,获得科普教育,帮助群众学习到更多的科学知识。在开展活动过程中,科技馆采用不同的活动形式,如科普剧、科学实验等,活动形式中运用趣味性方法,将科普知识与活动进行融合,增强科普知识教育的趣味性,有效激发群众探究科普知识的兴趣,在产业科普教育过程中,群众文化活动能够有序地进行,在活动中,群众会形成科普意识,有助于文化活动对群众的文化意识进行引导,让群众以文化活动的视角,理解和感受科普教育,增强群众科普教育的体验感。采用讲解知识活动的形式,科技馆在每项科技成果展示期间,需要安排讲解员负责科技成果的讲解工作。在讲解科技成果过程中,讲解员以故事的形式,将讲解过程体现出文化活动内涵,一方面利用文化活动能够集中群众学习科普知识的注意力,另一方面让群众在文化活动中,可以陶冶群众的文化情感。

2.3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

我国十分重视科技教育,在许多地区投入较多的精力,用于科技教育建设,利用科技教育资源,加强基础群众文化建设。但是应注意的是,偏远地区科技教育资源有限,在进行科技教育建设过程中,应以科技馆为基础,使科技教育与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同步进行。此外,各地区应对科技馆的使用方式进行变化,采用流动式科技馆的方式,在不同地区向群众提供学习科学知识的条件,在进行科技教育过程中,突显精神文化内涵,让更多的群众在精神上认同科技教育,在参与科技教育学习中,形成良好的文化活动氛围,在良好的氛围中,可以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到文化活动中,在文化活动中学习科技知识,并且提升群众的综合素养。

2.4加强宣传工作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群众的时间有限,多数群众会减少前往科技馆学习科学知识的机会。科技馆应采用多种方式,如免费开放,为群众提供免费参考科技馆的机会,使更多的群众进入科技馆,学习科学文化精神。此外,在以免费开放为宣传方式的同时,还应利用微信、微博等互联网媒介,通过互联网向群众介绍科技知识,使群众对学习科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加强宣传工作,使科技馆可以对科普教育进行扩大宣传,引导群众参与科学教育,在参与中使文化活动体现出创新发展的特点。

3加强科技馆对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作用

3.1加强科普基础建设

科技馆在向群众开放过程中,要为群众提供参与文化活动的机会,需要科技馆采用多种方式,向群众详细介绍科学文化知识,并且通过采用的方式,使科学文化知识深入浅出地传递给群众,提高群众的对科学文化知识的理解程度。为使更多的群众理解科学文化知识,科技馆在采用多种方式的同时,还应加强日常科普基础的建设,使基础设施更加完善,这样才能为群众创造良好的科学文化活动环境。许多科技馆在加强科普基础建设过程中,会在科技馆内部设立形式和主题,体现出多样化特点的展厅,每个展厅向群众展示不同的科技成果,每个科技成果,均由专业的人员向群众进行介绍,介绍内容包括科学成果的研发过程、应用过程以及创造的价值,让群众对科技成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科学文化知识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科技馆加强科普基础的建设,一方面能够使科普基础设施的形式更加丰富,使群众在参与科学文化活动时产生更多的新鲜感,另一方面有助于推动科学文化活动的发展,使科学文化知识在群众中间更好地传播。科技馆应以科普基础建设为载体,加大科普基础建设的投入,在投入过程中使科技馆的科普教育功能更加丰富,以便满足群众各类的科学文化需求。此外建立健全的科普基础体系,会为群众营造良好的科学文化活动环境,让群众在环境中,可以提高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质量和效率。

3.2加强宣传工作

在不同地区发展过程中,由于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群众对科学文化的需求会发生较大的变化。此外,群众的文化水平也会对科学文化活动发展产生影响。提高群众的科学文化素养,需要科技馆作为基础,加强科学文化知识的宣传,采用形式丰富的宣传,如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可以将正确的科学文化知识,及时准确地传递给群众,使群众可以随时随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一方面能够消除群众产生的伪科学思想,另一方面能够引导群众形成正确的思考方式,在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有助于提升群众的文化水平。只有提高群众的文化水平,才能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快速发展,使我国社会发展更加和谐。

3.3加强公共服务职能

科技馆具有公益性特点,在社会上会向群众提供公共服务,在向群众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科技馆应加强公共服务职能,有效满足群众的科学文化需求。在加强公共服务职能过程期间,科技馆应转变单一的发展理念,向科技馆内增加更多的资源,使科技馆具备多元化发展能力,多元化发展会向群众提供多元化服务,从而扩大科技馆的影响范围,让更多的群众参与科技文化活动。此外,为要加强公共服务职能,应将群众为科学文化活动的主体,以群众的角度,向群众提供合适的服务,使群众可以进入到主动状态,让群众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能参与科技馆的建设,使科技馆的科学文化教育功能不断增强。

4科技馆对群众文化活动创新发展的意义

4.1创新群众文化活动载体

在科技馆发挥科普教育功能过程中,科技馆应在原有工作形式的基础上,增加多种创新形式,以创新形式作为文化活动的载体,让群众在创新的文化活动中,既能了解多个领域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能利用创新形式,使群众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在创新形式中,科普展示、临时展览等应用较为广泛。在科普展示过程中,将应用广泛并且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科技产品,采用互动操作或者体验等方式,让群众参与到科学文化活动中,在科学文化活动中,群众观看到科技产品,会对科学知识产生探究欲望,在不断探究中,群众会了解科学知识的发展历程以及产生的效应,有助于增强群众的科学素养。

4.2使群众成为建立科学文化氛围的载体

在科技馆传统的运行模式中,由于科技馆具有公益性特点,创造是经济效益,难以维持科技馆的正常运行,并且政府部门投入的资金较少,使科技馆的科学文化氛围,无法吸引群众。在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在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尤为重要,科技馆应将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群众应用较为广泛的科技成果展示出来,使群众以生活角度近距离体验科技成果,使群众成为科普教育的参与者,群众在参与过程中,会自身产生参与科学文化活动的意识,在不断地参与中,群众会使科学文化活动氛围更加热烈。科技馆应做好引导工作,让群众发挥主动作用,调动群众的力量,带动更多的群众进入到科技馆,在科技馆营造的科学文化活动氛围,延伸至群众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此外,政府部门应加大科技馆的支持力度,采用校馆合作或者企管合作的方式,组织学生和企业职员,在科技馆参与科学文化活动,从而实现群众科学素养快速发展,将群众自身作为文化氛围的载体,进一步增强科技馆科普教育功能。

5结语

综上所述,在科技馆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科普教育功能,应将科学教育与文化活动相互融合,采用多种方式,对科学文化活动的内容以及发展形式进行优化,组织群众参与到丰富的科普活动中,在科普活动中为群众提供具有灵活性特点的科普教育服务,让群众在科学文化活动中,接受科普服务,通过服务,既能增强群众的科普文化内涵,使所形成的科学文化氛围,影响更多群众的科学思想,还能以科技馆为依托,丰富群众的科学内涵,促进群众综合素养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何钱雯.科技馆科普辅导员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策略探讨[J].科技展望,2016,(8):297.

[2]潘玉.浅谈群众文化需求的特征与策略[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4,(5):247-248.

科技馆科普知识范文第2篇

(临沂市科技馆,山东 临沂 276000)

【摘要】近几年,科普旅游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科技馆通过发展科普旅游,能扩大科普客体范围,完善相关科普及配套设施,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进一步提升科普效果影响力。

关键词 科普旅游;科技馆;科普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对旅游文化的政策支持,群众对旅游的多元化需求,科普旅游逐渐成为一种新型旅游形式。科普旅游强调增长科学知识,倡导科学精神,突出吸引物的知识性、教育性。而科技馆作为重要的科普文化教育基地,是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重要窗口,已成为科普旅游的重要载体。因此,“科普旅游”与“科技馆”相结合,是一种双赢组合,能充分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发展前景看好。

1科普旅游与科技馆的关系

1.1科普旅游的概念

科普旅游是科学技术知识普及和旅游产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兴旅游形式,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进行理解。狭义的科普旅游是指以旅游活动为载体,以传播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为主要目的的旅游形式。广义的科普旅游是指凡是通过旅游活动获得科学文化知识的旅游形式均属科普旅游。它是以游览为主要目的,在游览过程中普及科学知识,寓教于乐、寓学于游,集娱乐性、参与性、知识性、教育性于一身的旅游活动。

1.2科技馆是科普旅游的重要载体

作为科普旅游的重要阵地,科技馆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由中央和地方政府、科学团体牵头建立的,呈现出“科普知识密集”、“紧跟科技前沿动态”、“教育形式生动、寓教于乐”和“互动学习”的独特特点,是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窗口。因此,科技馆自身的功能和定位非常符合科普旅游的要求和目标,已成为科普旅游的重要载体。

2推广科普旅游对发挥科技馆科普作用的意义

2.1优势互补,扩大科普辐射面

由于参观时间及参观需求等方面原因,各地市级科技馆的参观观众基本上都是本地市民,科普受众范围小。而且,地市级科技馆的建设规模不大,辐射范围有限,展示功能不全面,如果没有其他的吸引人的参观景区,单是科技馆难以吸引外地观众。通过开展科普旅游,可以组织更多喜爱科学的青少年与家长一起到科技馆体验,将不同科技馆的资源结合互补,更大范围的发挥科技馆的科普作用。

2.2整合资源,完善科普设施

科普旅游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技馆的建设和发展,如科普旅游的发展使得很多科技馆选择申报旅游景区评级,在申报之前,申报单位首先需要按照《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1999)中的量化标准,进行自检、自评和各项整改工作。通过申报旅游景区评级的过程会促使科技馆加强自身的软硬件建设,完善相关的科普及配套服务设施,为观众提供更舒适的参观环境,从而提高科技馆的竞争力。

2.3科普旅游对科技馆发挥科普优势的促进带动作用

科普旅游是科技和旅游有机结合的高层次文化旅游,是以旅游资源的科技成分和要素为基础,利用各种自然和人文景观,形成新的旅游活动或产品的旅游形式。在人文景观中,首当其冲的当属各类科技场馆。科普旅游是科普的极好载体,可以增强科普的教育效果,让人们人在休闲、娱乐中轻松快乐地学习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使得科技场馆的作用和价值得到极大的提升,教育意义得以延伸和扩展,二者相得益彰。

3科技馆如何开展科普旅游

3.1明确定位,确定发展方向

科技馆要发展科普旅游,必须要有足够的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就不能仅仅把服务对象定位为当地市民和青少年,因为这对于发展科普旅游来说是不够的。想要为更广大公众提供优质服务,发挥科普主阵地的作用,为科普事业做贡献,开展科普旅游的目标市场需立足于全市广大公众,同时面向全省乃至全国人民。因此,地市级科技馆目标市场确定的原则应是:立足市内市场,开发省内市场和全国市场。

以临沂市科技馆为例,根据科技馆的展出核心内容确定的国内目标市场有:一是市内各县区市场;二是相邻地市,如日照市,枣庄市,潍坊市等;三是相邻省份,如江苏省,河南、河北等;四是国内其他地区。

3.2开拓创新,增加展示内容

在保持科技馆传统优势的基础上使科技馆的功能多元化,通过开展丰富的科普活动,特色的临时展览、主题展教活动、播放高质量的特效科普电影,增加参观的趣味性和参与性,让观众能近距离的了解科技展品,动手操作科普展品,使观众在寓教于乐中学习科学知识。此外,除大量的实物展品外,还要增加文字、图片等形式的介绍,通过增加这些信息量,提升游客的参观兴趣,扩展知识。开展不同的活动和展览,也能成为科技馆现有功能的有力补充,提升科技馆知名度、扩大社会影响。通过此举,提升科技馆对观众的吸引力,发挥科技馆的科普作用。

3.3提高服务,完善配套设施

科技馆展示内容丰富,游览时间长。为了给观众提供休闲舒适的参观环境和热情周到的服务,科技馆应积极完善与参观、游览相匹配的软、硬件配套设施。硬件方面,应完善参观、休息、用餐等设施,如在展厅各处添置休息座椅,供观众休憩;馆内要有配套餐饮服务,供观众用餐;饮水处、存包处、洗手间等其他必备设施也应提供。软件方面,要加强科技馆场所管理,加强讲解、辅导人员的培训,提高全体工作人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全体人员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开展科普旅游的策划能力,提高全体人员特别是讲解员和辅导员的讲解科普知识水平,提高全体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3.4深入研究,开发旅游产品

旅游购物是旅游六要素之一,购物的重要内容是旅游纪念品。因此,能否发展好科普旅游,科技馆的旅游纪念品也很重要。结合科技馆的实际情况和展品内容,科技馆的纪念品也应富含知识性。 通过进行深入研究、特色开发,可将科技馆内科技含量高、受观众欢迎的展品做成精致的、易于携带的纪念品。如将针幕、动量守恒等展品做成微缩模型等。还可放置其他一些有科学原理的物品。这样富有科技特色的旅游纪念品,会让观众加深对科技馆的印象,也可满足购物的需求,进一步强化旅游者科普之旅的体验。

4科普旅游与科技场馆牵手共舞

科技馆为旅游与科普的结合搭建起了平台,科普旅游引导公众实际参与,这样可使人更深切地感受科技的神奇。丰富的科普展品、身临其境般的互动体验,是科技场馆的优势,也是吸引观众的魅力所在。这样的互动体验方式,一方面利于激发参观者的兴趣,为旅游产业拓展了崭新的形式和内容。另一方面利用科技场馆这一重要阵地,寓教于乐,通过科普旅游的形式来传播科学知识,也成为科普工作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段宁,吴高盛.我国应当大力发展科普旅游产业[J].2008.

[2]郭宗亮,丁娜娜.科技馆开展科技旅游的发展对策[J].2008.

[3]陈晓艳.科技场馆类旅游产品的游客体验质量实证研究[J].2009.

[4]杨铭铎.促进科普资源与旅游资源有效结合[J].2012.

[5]李志毅.科技场馆应成为科普旅游的重要阵地[J].2013.

科技馆科普知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科技馆; 创新; 发展动力

中图分类号:G2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6-166-001

科技馆创新势在必行,只有创新才会使科技馆具有新的生命力,只有创新才会使科技馆事业不断蓬勃发展。

一、创新的必要性

1.创新是科技馆发展的必然要求

科技馆是科普教育的主阵地,是以展览、培训、实验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实体,其中展览教育是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科技馆工作人员要强化创新意识,树立创新精神,充分利用科技馆这个科普教育的主阵地结合科技馆的特点与优势,完善已有的,并开拓新的教育形式。

2.教育形式创新对提高教育质量的意义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更新周期也越来越短,为科技馆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教育内容和手段,使科技馆教育形式从单一展览教育发展为包括科普旅游教育、科普剧、科普影视教育等多元化教育形式。科技馆教育形式的创新可以改变已往的教育活动方式,使观众从被动的看、听转为主动的观察、思考、动手与探索,以达到其真正普及科学知识的作用,使观众真正了解和学到一些科学知识,提高观众科普教育的受益程度。

3.创新与继承的关系

创新就是抛开旧的,创造新的,而继承则是继续做前人留下来的事业,两者是延续和发展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一次创新都是对过去的摒弃和完善。

二、与时俱进,以人为本,创新符合时代要求的科普内容和形式

科技馆在从事科普活动中,要提高公众对科学的兴趣,吸引更多的观众走进科技馆接受科普教育,必须注重科普活动的交互性,在科普形式和内容上要有创新意识,善于抓住公众的心。

1.抓住重大科技事件的时机搞科普

例如:利用“神舟”5号载人火箭顺利发射成功这一事件,向公众介绍航天飞行的基本知识和人类载人航天事业的巨大成就。另外,结合国际性和国内节日,如“地球日”“环境日”“科普日”“国际科学与和平周”等,与社会各界合作,开展科普活动。通过这些科普活动,营造促进公众理解科学的良好的社会氛围。

2.利用名人效应搞科普

例如:江苏科学宫曾经组织的“大小院士见面会”活动,邀请几位著名的科学家与青少年畅谈,其意旨是让青少年与这些著名的科学家零距离接触,学习科学家的高尚品质,树立爱科学、崇尚科学的风气。

3.利用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渗透于旅游休闲之中的一种创新的科普形式

科技馆作为旅游的景点之一,将科普融入休闲娱乐之中,既满足了旅游者修身养性,又使他们在休闲之中了解科学知识。这无疑充实了旅游的内涵。

4.与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大众媒体合作,宣传科技知识,扩大科普范围

如与江苏电视台少儿频道《聪明大发现》栏目合作开展科普宣传。

5.开展馆际交流,邀请国内外优秀科普展览在科技馆展出

如:江苏科技馆与浙江舟山海洋科技馆合作,引进该馆500多件海洋生物标本及相关图片资料,在我馆展出一个月,吸引了众多青少年朋友前来参观。

6.为科技爱好者提供一个科技动手园地,组织交流,讨论问题,开展科技小发明、小制作比赛

如:江苏科技馆《科学小玩家俱乐部》与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联合举办的航模、船模比赛等活动,这样既不断丰富科技馆科普活动,又鼓励青少年对科学探索的热情,动手又动脑,才能有创造。

三、树立创新意识 提高科技馆科普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

科技馆人担负着科技传播的重任,树立创新意识、提高科技馆科普队伍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是促进科技馆事业发展的根本。

1.营造一个培育创新型科普人才的良好环境

由于历史和现实主观及客观方面的原因,在科技馆界,科普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素养和创新能力还普遍欠缺。首先是创新意识淡薄,不知道如何去创造性地开展科普工作,其次是知识结构不合理,受我国高等教育严格分科、分专业的影响,知识面相对狭窄。这样的科普队伍很难满足现代化科普工作的需要。因此,在加强科普队伍建设方面,科技馆一定要打破旧的科普运行机制,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1.1必须改变过去仅重视政治理论和思想修养,忽视科技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培养的状态。加大对科普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举办各类短期研修班进行计算机、外语、经济、法律、教育心理学、科技知识等学科的专业培训,培养他们广博的科技知识水平和二次学习能力。

1.2建立完善高效的创新机制,引进竞争机制,创造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宽松环境。对创新的科普成果大力宣传,敢于表彰和奖励。鼓励、调动技术人员研制开发新展品和探索新的科普项目的积极性。

2.科技馆人应重视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

提高科技馆科普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除具有合理的管理机制外,最根本的一条是每一个科技馆人都要有提高自身素质的自觉性。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离不开一定的科学知识和经验。具有丰富知识和经验的人,往往要比缺乏知识和经验的人更容易产生新的联想和独到的见解。因此,要全面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和创新能力就必须做到:

2.1加强学习,在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的同时,自觉地学习现代科技知识、专业技术知识,完善知识结构。

2.2留心观察,勤于思考,随时注意身边的事情和相关事物的发展变化,善于利用和开发身边事物与科学知识的联系,从中提取可能蕴含的信息。培养敏锐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理解和掌握科技馆科普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社会性。

科技馆科普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字:科技馆发展;科普教育;相互作用

分类号】:G322

一、科技馆在世界的兴起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一)科技馆发展历史

人类在生存中逐渐认识到自然发展同自身发展息息相关,在不断改造自然、不断认识自然过程中,逐渐发展了科学。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科技馆运应而生。科技馆发展经历三个过程,该过程见证我国发展历史。第一过程,自然博物馆过程。科学发展经历一个初期阶段,该阶段被称为萌发期。科学家进行考察工作时,发现的植物、动物以及矿物质等等,将这些发现当成标本,在自然博物馆中展示给游客观看。最具代表性的博物馆是英国自然博物馆,该馆在1753年修建而生。第二个过程,科技博物馆。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蒸汽机、轮船、火车等等科技被发明而出,这些科技产品出现改变世界发展格局。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些科技产品,科技人员将这些产品的模型以及试验设备进行展示,附上试验说明书以及相关科学定律,在科技馆中进行展示。人们从科技产品外形逐渐了解到产品出现历史和科技,提升人们热爱科学兴趣。世界上有一些典型的科技馆,像波士顿科技馆、英国自然博物馆等等。

(二)博物馆存在形式

博物馆数量逐渐增加,博物馆出现延生科学技术发展,民众获取丰富的科技知识。德意志博物馆进行展示科技产品时,它让观众参与其中,亲手动手制作展品。亲身体验之后,人们对知识的了解更加清晰。科技知识在一般人看来,这属于科技人员学识范畴,对科技知识学习,人们抱着可望而不可即的心理。这些博物馆出现,拉近人们和科技知识距离,人们能够亲身感受知识的魅力,从而激发学习科技知识兴趣,提高国民综合素质。博物馆在展示科技品时,为了让人们更加透彻其中原理,会将相关的产品摆放出来。在科技馆学习到的知识和课堂不相同,这是一种全新的方式,是民众主动学习过程,他们在兴趣使然下激发了探索激情。科技馆用独一无二的方式向人们传授知识,该知识传播范围比较广,包含成年、儿童、青少年等等。参观博物馆过程中,民众对知识渴求得到满足,在科技知识启示下,人们对科技知识有了更深认识。科技馆影响力不同于其他知识传播方式,人们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下获取知识。

(三)科技馆出现是社会使然

人类社会在发展中不断进步,科学技术不断成熟,推动科技馆蓬勃发展。从建立第一个科技馆到现在已经有一段时间,科技不断发展,科技馆逐渐发展壮大。在20世纪中期,科技发展水平逐渐提升。人们渴求获取知识,希望在现实生活获得科技动力。科技知识普及应该跟上社会发展脚步,应该符合社会发展需求。这就是知识普及,科技馆重要性越来越明显,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将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在人才培养、智力开发以及人才培养上都有重要作用。很多国家明确科技馆发展重要性,已经间科技馆建设同国家知识教育挂钩起来,人们也开始重视知识传播和普及。科技发展水平改变人们生活方式,人思维方式也受到改变。科技馆在该背景环境下逐渐发展,在国家各个城市影响人们,丰富人们科技知识结构。近几年来,印度国家开始逐渐建立科技馆,这些科技馆储存该国家科技产品,作为知识传播源头。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中,不断向民众普及知识,丰富人内心渴求。根据最新数据统计得知,一些发展中国家建立科技馆的速度非常快,在短短50年内,科技馆建设的速度超过一些发达国家。这一现象出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从侧面上看科技馆出现,是科技社会发展产物,它见证社会发展进度。

二、科技馆要充分发挥科普教育的作用

(一)融入“科教兴国”战略

根据科教组织提出,建立科技馆的宗旨是通过实物展现向民众传递知识,激发民众热爱科学,学习科技技术兴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指出,科技馆作为知识传播源头,博物馆职能和性能有了明确规定,也具备法律效应。我国博物馆的发展应该紧跟科技兴国战略,提倡为人们服务的同时,发扬我国先进科技技术。在市场经济建设中,努力开辟出一片领地,在生存中寻求发展。科技馆建立应该获取政府支持,而这一支持建立在各项科普教育形式上。科技馆发展着重开展各项知识普及活动,从而获得政府支持。民众在科技馆知识普及下,学习兴趣被激发,人们探索精神以及创造精神逐渐被激发。因此,科技馆要从不同的方位、从不同的角度、全面普及知识。这是广阔之舞台,人们在该舞台上获取知识。

(二)坚持崇尚科学精神.带头反对封建迷信的伪科学

科技馆之所以称为科技馆,因为它立足以科技知识基础上,带头崇尚科学,摒弃迷信说法。公众科学精神培养至关重要,科技馆在传输知识时,应该掌握先进的学习知识以及方法,帮助民众认识学习科学知识重要性,进而能够自觉抵御封建迷信学说,尤其是一些伪科学的侵扰。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地方还延续封建迷信说法,生病不去看医生,就近请来一些巫婆化解,使得疾病越来越严重。一些地方迷信又开始死灰复燃,有的地方宁可花经费去修建庙宇,一些官员也相信迷信。这些现实问题,最佳解释方法是这些人员缺乏科技知识,他们思考问题不从科技角度出发。因此,应该修建博物馆,让更多的人理解和认识迷信不可靠,科学才是社会发展原动力。从中看出科技馆肩负重任,科技馆要基于实际、客观科技技术基础下,将那些伪科学学说推倒,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伪科学真面目,科技馆担负起弘扬科学精神重任。

(三)提高科技馆科普教育质

为了适应时代建设,科技馆要转变发展方向,不断提升队伍建设。向馆内输送更多的新颖展览品,这些展品的科技含量高,激发人们探索欲望。众所周知,科技展品,它是科技馆灵魂、一些普通的展品是主体,这些展品决定科技馆发展地位以及作用。因此,应该不断宣传,让更多的人加入该活动。民众从管中感受科技力量,内心获得丰富,相信科学,摒弃迷信也开始被提倡起来。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科技馆的发展应该跟上社会发展脚步,应该将当代先进科技展示给重人。努力向管理引进更多展品,提升人们观看兴趣,人们获得更多教育。科技馆的作用不言而喻,它丰富了人们内心世界,提升人们学识。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科技馆作用越来越突出,人们从科技馆中学习到科技知识。

结束语

政府应该认识到科技馆对国民教育重要性,应该加大投资,改变落后硬件设备。在进行科普教育时,应该要加大资金投入,努力完成科技馆育人工作。科技馆进行知识普及时,着重强调知识面普及,充分发挥科技馆实际作用。科技馆肩负起使命,努力培养青少年热爱科学兴趣,开发青少年智力。

参考文献

[1]王翠,姜景.一依托场馆资源的生态环境教育――黑龙江科技馆“蜜蜂王国探秘”项目[J].中国科技教育,2013(2)

[2]郑文君.充分发挥科技馆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J].神州,2013(9)

[3]李和平.釉下五彩回春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丁华汉与醴陵窑釉下五彩瓷艺陶瓷[J].科学与艺术,2013(2)

科技馆科普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慕课;科技馆;传播学;科普服务;科学素质

一、引言

目前,世界各国广泛重视全民科学素质。相关调查表明,2015年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比例为6.20%,比2010年提高90%[1]。科技馆是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场所,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在相关政策的指导下,我国科技馆建设快速发展,国内大中城市相继出现自身特点的科技馆,例如:数字科技馆、科技馆微博和微信等互动,在科普知识传播中起到了积极作用[2]。经过多年发展和建设,我国科技馆规模和数量在一定程度能够满足普及全民科普的需要。但是,科技馆仍然存在着科普教育方式单一、科普服务效能有待增强的问题[3]。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拓展科技馆科学教育活动方式,增强科技馆的科普服务效能。

二、基于“慕课”的先进科学教育方式

慕课属于一种视频化、互动性简介的信息传播媒介,慕课教学手段多样,能够增强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慕课的有效开展能够获得良好的信息传播效果[4]。可见,从慕课的特点上看,慕课能够被作为科技馆的科学教育活动的一种方式。因此,从科学教育理论的视角,本文在科技馆中引入慕课教育手段,探讨这种全新科普知识慕课“课堂”的科普教育方式。

1.科学教育方式

慕课是一种科学教育方法,具有自身体系、理论及应用的知识均能够以慕课的形式讲授。科普知识来源于科学技术理论和应用,利用慕课的方式可以实现科普知识的传播。通过开设科普知识的慕课,学习者在自己可控的时间内参与学习,并且给予成绩合格者结课证书。结课证书不仅能够增强学习者的成就感,同时借助于“大数据”能够方便地统计全民科学素质,为科技馆发展和慕课持续改进提供参考。科技馆中引入慕课时,应该按照慕课的先进教育理念合理组织展品或科普知识。(1)类似属性展品或科普知识组成为一门慕课。慕课内容由一些列知识点构成,因此需要将类似属性的科技馆展品或科普知识形成一门系统课程。例如:科技馆的光学成像方面的展品讲述了光学成像的原理和应用,而以《光学原理的科普知识》慕课的形式可以形象和生动地为参观者介绍光学原理。虽然一门慕课要求具有一定的总学时,但是每一次课程时间短小,该特点非常有利于开展科技馆的科学教育活动。通常课程时长10分钟或者3-5分钟,并且围绕单一知识点,主要是微视频,这有利于学习者短时间内集中注意力,进而提高学习质量。(2)科普知识的慕课展教方式要求多样化。科技馆的一个理念是以轻松的方式普及科学知识,慕课是一种方便和灵活的多谋体展教方式,因此科普知识的慕课内容需要广泛地采用多媒体手段。例如:参观者学习科技馆的机器人发展历史和工作原理的展品时,避开枯燥的工作原理而更多地关注机器人的规律性运动,通过现场或离线的慕课的先进性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可以提高参观者的学习兴趣。(3)考试题型的多样化和趣味化。慕课能够评价学习者学习成绩,科普知识的慕课考试题型要求多样化和趣味化,例如:在视频中设置考核知识点,让学习者在轻松和趣味性的过程中完成考试,最终获得结课证书。

2.慕课的先进科学教育方式的特点

慕课是一种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从传播学理论看,慕课具有传播活动的典型属性,利用慕课的科学教育理论和方法能够指导科技馆的科学教育活动,慕课的这种先进科学教育活动具有下面特点:(1)科技馆的展览展品的教育活动的特色化、多样化。利用慕课的有效信息传播手段,能够使得复杂结构展品的展教形象生动,提高参观者的学习兴趣,提升科技馆的科普服务效能。(2)慕课具有参观者到场参观的先导性教育的特点。从广义上讲,慕课属于网络科普的范畴,因此参观者在进入科技馆之前能够在网络上首先了解其感兴趣的科普展品,进而有针对性地参观学习。(3)引入较多展品,节约科普成本。利用慕课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手段取代部分展品展教,可以大幅度地降低复杂展品或特殊展品的制造成本,同时能够在网络上系统地引入更多展品,低成本地提高全民科学素质。(4)增强科技馆之间工作交流,与国际接轨。科技馆之间可以通过慕课的方式实现资源共享,增强工作方式和展教展品的交流。慕课的网络传播属性使其能够与国际接轨,进而提升科技馆的国际地位。(5)慕课是一种新型的网络科普方式。慕课的网络属性使其能够与科技馆网络科普功能模块无缝对接,进而扩展了网络科普方式,并提升网络科普效果,并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6)馆校结合。慕课在高校里获得了广泛研究和应用,而以慕课作为切入点,大力开展科普知识的校内外教育,能够从本质上改善和提升“馆校结合”的效果。结论随着慕课在科技馆中的应用,科技馆展览展品的教育活动多样化,能够有效提升馆校结合的效果,全面提升科技馆科技知识传播效果,扩展慕课应用利用领域,丰富科学教育活动理论。

参考文献:

[1].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N].新华网,2016-03-14.

[2]江昕远.微博的传播模式对传统传播学理论的冲击[J].华中人文论丛,2010,1(2):105-107.

[3]李象益.当代科技博物馆的创新与深化发展[C].北京国际博物馆馆长论坛论文集,2004,05.

科技馆科普知识范文第6篇

当前时期,我国各类各级科技馆在科学知识普及、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难题,如对科技馆的性质认识不足,科场馆展览设备老化严重,活动经费短缺且来源渠道单一,科技馆职工队伍素质有待提升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困扰了科技馆事业的发展和科技馆工作影响力的提升,是亟需我们破解的难题。因此,如何有效破解这些难题,并实现科技馆工作创新发展,是新时期科技馆工作的重中之重。笔者认为,新常态下,科技馆工作应当以党的十及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计划纲要》和《科普法》为主线,紧紧围绕当地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切实把握经济新常态对科技馆工作的新要求,积极探索科普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和新手段,在借鉴和吸收国外科技馆建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需要“深化思想认识、深化场馆建设、深化科普创新、深化资源整合”,破解发展难题,实现突破发展,不断推动新常态下科技馆事业阔步向前。

一、深化思想认识,认识新常态,抓住新机遇

(一)正确认识新常态下科技馆的性质和优势。科技馆是进行科普教育的重要场所,其主要功能是通过直观视觉刺激和互动体验,来唤醒人们的理性意识和科学理念,激发人们的好奇心,激励人们学习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使人们增长科学知识、提升科学素质,进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文的价值观。对于科技馆的这种科普教育理念,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我们只有对科技馆有了正确的认识和功能定位,才能依据自身的特点给科技馆注入灵魂,才能充分发挥科技馆的功能和效应,使科技馆焕发出生命力。科技馆作为我国科学普及的重要场所,其优势在于拥有丰富的科技设备、科普场地、科技理念、科技专家等科普资源,这些优势资源需要我们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当前时期,新常态的背后有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力切换、制度环境改变等重大变化,科技馆的工作内容、任务也会随之发生一些变化。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需要重新正确认识科技馆的性质和优势,抓住机遇,主动作为。我们要大力改进工作作风,强化科技教育服务意识;要重新树立科技馆教育理念,明确科普活动不仅要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更要关注培育公众的想象力,启发人们的创造力;要有效整合社会各类科普资源,充分发挥科普场馆的职能优势,力争站在新起点,抓住新机遇,取得新成效,实现新突破。

(二)找准新常态下科技馆工作坐标和定位。科技馆的功能目标应是科普教育的龙头和展示科技成就的窗口,是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了解社会科技发展的科普文化设施,是开展科技交流、科普活动和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和有效平台。当前时期,党和国家提出要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目标下,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万众创新”的根基在于全体社会公众科学素质的提升,而社会公众科学素质提升的途径在于科普教育。作为实施科普教育的重要场所,各级科技馆应以此为指导,勇于肩负起铸建“万众创新”社会基础的历史重任。面对新形势,各级科技馆要通过贯彻学习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转变工作思维,找准工作坐标,精确工作定位,强化“三服务一加强”工作职能,紧密结合当地实际,积极开展“全国科普日”、“流动科技馆”巡展等系列科普活动,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深入人心,不断提升广大社会公众的科学素质,在全社会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深化场馆建设,适应新常态,迎接新挑战

(一)加快科技场馆场馆建设,夯实科普教育阵地基础。科技馆建筑设计要新颖、简洁、现代,既能体现科技元素,反映地方特色,又要兼顾成本,不能过于追求标新立异。目前,我国大部分地级市和一部分县(市、区)已建立了科技场馆,还有少数地级市和大部分县(市、区)尚未建立属于自己的科技场馆。这是现实,也是挑战。面对新挑战,我们应当通过深入调查研究、积极争取资金政策扶持、科学合理规划设计等多项措施,不断推进科技场馆建立建设步伐,完善科技场馆日常维护管理,切实夯实科普教育阵地基础。

(二)加快科技馆制度建设,完善规范制度保障。各级科技馆要建立健全科学、完善、长效的管理机制,如建立健全社会资金吸纳和管理机制,优秀人才培养和选拔的激励机制,与相关部门、行业的合作交流制度及《科技馆工作守则》等等,做到用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努力实现科技馆管理运营的规范化、制度化和长效化。

(三)加快科技馆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科技馆是科技教育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馆要想更好服务社会科技教育文化发展,就要精心打造好科技馆文化。打造好科技馆文化,首先,要注重在科技馆职工群体中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科技馆文化作为一个群体文化,它应该是全体科技馆职工理想信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的集中体现。所以,科技馆文化建设,要注重在全体科技馆职工中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从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量,引导职工沿着正确方向和道路前进。其次,要以“探索与发现”为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要让人们每次来馆参观都能有所发现,都能体验到科技带来的乐趣。还有就是要努力营造和提供优良的学习环境,注重对青少年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和塑造。科学知识的获取只是科普教育的一项内容,但不是最终目标,最终目标是要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青少年领悟科学、运用科学、传播科学的能力,从而培养其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

(四)加快科技馆队伍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科技馆事业的创新发展在于人才的培养和创新,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科技馆事业创新发展的最坚实的人才保障,因此,抓好科技馆队伍建设对于推动科技馆事业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抓好科技馆队伍建设,要以强化职工思想教育为核心,通过集中学习、专题讲座等多种思想教育方式,进一步强化广大职工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要以提高综合业务素质为关键,通过技能培训、业务交流、技能竞赛等措施,不断增强职工业务能力,提升职工的整体素质;要以实行全员聘用制为基础,进一步健全中层干部选拔、培养机制,注重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培养后备干部和储备人才。

三、深化科普创新,立足新常态,探索新途径

(一)顺应信息化潮流,积极开展“校园数字科普行动”。 近年来,伴随计算机、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和信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以数字化、信息化技术作为新手段的科普活动日益成为当前科普发展的主流趋势。面对新形势,各级科技馆要不断创新基层科普服务方式,积极联合中小学校开展科普素质教育,以培养青少年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充分发挥科普信息化、数字化资源优势,积极开展“校园数字科技馆”建设,真正使广大青少年既能亲身感受“校园数字科技馆”的独特魅力,又能增长科普知识和增强学习科学的兴趣。

(二)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开展“流动科技馆”巡展工作。实施“流动科技馆”,可有效弥补我国中西部部分地区科普资源短缺、科普阵地薄弱等短板问题,同时也为我国未建立科技场馆的部分市、县开展科普工作提供了有效途径。“流动科技馆”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应以互动科普展区、科技体验区、机器人表演区和数字科技馆体验区等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展示声光体验、电磁探秘、运动旋律、生命奥秘和数字魅力等数十台互动展品,将科学表演与科普活动相结合,让学生们动手、动脑操作实践,在玩中培养对科学的兴趣,了解展品所蕴含的科学原理,感受“体验科学”的快乐。

(三)实施“请进来”战略,积极邀请科普专家深入中小学校授课。

目前,我国有很多已退休但仍热心于科普教育的老专家、老教授,我们可以采取“请进来”战略,主动邀请他们深入当地中小学校进行授课,通过举办科普讲座、科普大课堂等多种方式,既能发挥老专家教授的余热作用,又能增强青少年学习科学的兴趣,最终达到共赢目标。

四、深化资源整合,引领新常态,用好新动力

(一)向自身建设要动力,练好“内力”。 针对科技馆自身建设,我们要科学设置内部机构,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强化自身组织建设;规范活动经费管理,坚持公益性工作原则,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管理运营机制建设;充分发挥科协、科技馆系统人才优势,吸纳社会各界优秀科普人才充实到科普志愿者队伍当中,进一步强化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优化科普服务环境,丰富展品展项,完善配套服务,加快科普器材的更新换代,进一步强化基础科普设施建设;加强对科技馆工作人员、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培训力度,进一步提升科普队伍专业素质,推动科技馆职工的科技服务实现专业化、规范化。

(二)向外部资源要动力,巧借“外力”。 要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资金、政策扶持,增加科技馆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通过媒体宣传、开展活动等多种途径,不断提升自身影响力和知名度,努力打造优良的发展氛围;充分利用社会科普人才资源,调动科研机构、科技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科普事业的积极性,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利用当地科技专家、科技人才优势资源力量,积极开展科技下乡、专家讲座等活动,为基层群众送去科普知识和科学技术,不断提升基层群众科学素质;在总结自身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借鉴美、英等西方发达国家科技馆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做到取长补短,努力学习其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工作方法。

科技馆科普知识范文第7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地市级科技馆

科技馆,全称为科学技术馆,是属于公益性科普教育机构范畴,主要功能是以科普文字、图片、影音等可视听方式对社会大众进行展览,起到推广普及科普知识和新科技教育的作用。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常设展览,即将有关的科普文字、图片、影音等可视听文本在固定的馆内进行长期布置,供参观者学习和参观、阅读、观看;另一种是短期展览,即将有关科普文字、图片、影音等可视听文本进行阶段性展示,分为综合性科普展览和专题性科普展览,尤其以专题性科普展览为多。科技馆在展览期间,通过让参观者观看(听)、参与与体验等方式,让展品产生辅助,从而使参观者增加科普知识的了解,激发他们对科学知识的广泛兴趣,尤其是对青少年进行科学启迪、对社会群众进行普及科普知识教育的目的。科技馆除了常设展览和短期展览两种方式以外,还可以举办科普讲座、科技知识竞赛、科普电影巡演、科普论坛、科普学术论文交流等科普教育活动。可以说,当代科技馆已经真正成为科技人才培养和成长的摇篮,同时,也是知识创新的源地,科技馆要注重人力资源的管理,更新观念,更好地培养更多的科技人才,提高社会效益,实现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的目标。

一、地市级科技馆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科技馆一般有教研人员、管理人员、教辅人员、后勤服务人员和离退休人员五种人员。(1)科技工作者人员总量过剩,缺乏创新型高科技人才。人力资源通常是指劳动生产过程中,可以直接投入的体力、智力、心力总和及其形成的基础素质,包括知识、技能等多方面综合素质。而人才资源则指具有较高的智慧、技能,同时可以创造性开展工作的人员。目前存在普通以知识传授为传统教学法的教学人员多,缺乏高精尖人才;普通的服从型管理人员多,具有先进管理经验的研究型管理人才稀少等问题。(2)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科技工作者人员队伍年龄结构严重存在不合理现象,25岁~35岁、45岁~59岁所占比例较高,35岁~45岁所占比例很低。这种现象说明中年骨干人才流失多。(3)人力资源考评机制不健全。合理科学的人力资源的考评使被考评者积极完成工作任务、加强集体合作、提高自身素质。考评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人力资源工作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性。目前科技馆的人力资源考评工作流于形式,,不利于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另外,由于地市级科技馆人事制度改革滞后,导致人才不能合理流动,存在人才流失、闲置的双重问题。

二、更新人力资源管理观念,科学管理科技工作者队伍

人力资源管理要以人为本,除了制度约束外,更要十分注重人的自身合理的物质需求和内在精神需求,让每个科技工作者都得到充分的发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做到人尽其用。在地市级科技馆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要不断更新管理理念,以达到最佳管理效果:一是竞争理念的更新。牢牢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要素的思想,建立公开公正、平等竞争、优胜劣汰的合理的用人机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积极为人才正常发展和成长创造条件。二是开放理念的更新。对人才不强制要求必须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突出人力资源的实用性和潜在性。三是效益理念的更新。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人员的作用,彻底摒弃“这山望着那山高”、“远来的和尚会念经”的僵化的用人观念,重视培养现有人员的事业心、工作积极性、集体荣誉感和团结合作精神。

总之,地市级科技馆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与发展,就必须抢占人力资源管理策高地,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抓起,搭建发挥人力资源作用的平台,优化人力资源结构,科学的开发和利用、保护人力资源。使有限的人力资源,产出最大的效益。

参 考 文 献

[1]肖明德.关于科技馆建设与发展问题的思考[C].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西部科普场馆建设与发展.2005:274

[2]袁培福.浅析创新在科技馆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J].科技信息.2008(28)

[3]陈晓洪,王志光.论科技馆创新[J].广东科技.2009(5):77~78

[4]梁兆正.对科技馆建设理念和建馆模式的探讨[J].科普研究.2010(1)

[5]涂晓原.试论科技博物馆对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作用[A].2012自然科学博物馆与环境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2

科技馆科普知识范文第8篇

关键词科学普及;科普信息化;科学传播

中图分类号G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6)175-0130-02

自2014年年底中国科协制定的《中国科协关于加强科普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印发以来,全国各学会、协会、研究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协,以及各有关科普机构等积极响应中国科协文件内容,高度重视科普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在政府相关部门全面推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中关于大力提升我国科学传播能力,切实提高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政策的支持下,科普信息化与科学传播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得到极大的推动。在科普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促进下,科学传播的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科普信息化及科学传播两个方面对推进全民科学素质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科技馆作为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科普场馆,在科普信息化的推广下,科技馆的科学传播功能的发挥以及科普影响力都得到很大的提升,受到社会大众的一致欢迎。

1科普信息化与科学传播

1.1科普信息化建设简况

1.1.1科普信息化

科普信息化是指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引导广大公众理解科学,或者是通过网络科普的形式传播科学知识。[1]科普信息化所要达到的科普教育目的与科技馆的建馆宗旨以及科技馆所要履行的科学普及的社会责任是相一致的。

1.1.2科技馆科普信息化的展示方式

1)科技馆官方网站的建设。科技馆科普信息化的第一展示形式是自我科普场馆官方网站的建设,在绝大多数的科技馆官方网站里面包含有科技馆场馆活动介绍、科技馆动态、科技馆服务管理等,通过网站可以让参观者初步了解科技馆最新动态以及各类教育活动的开展,网站的展示可以让参观者有主动性、目的性地开展科普信息的浏览。

2)科普网上渠道的多样性。科技馆除了自己官方的网站外,还通过时下盛行的网络通讯工具比如微博、微信等开展科普信息的科学传播,通过建立公众号可以将科技馆的最新科普消息第一时间及时地推送到关注者的客户端,甚至有的部分科技馆还专门研发制作了自己场馆的手机App软件,软件里的功能可以实现更全面、更充分地发挥科普信息化传播的展示。

3)数字科技馆的运营。数字科技馆的建立给整个科技馆行业提供了一个资源共享以及交流学习的平台,借助这个平台在科技馆行业业界范围内可以互相了解与学习不同科技馆的科普资源,而关注该平台的社会大众也可以在数字科技馆里对森罗万象的不同主題科普展览以及科普知识有全面的认识,甚至在这个数字科技馆的平台上还有虚拟科技馆的参观,观众可以借此直观地了解、网上导览参观科技馆,充分挖掘自己感兴趣的科普展览项目。

4)场馆展览展示方式的信息化。科技馆的展品展示方式除了传统的机械、互动式的体验外,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热门的新媒体技术、互动投影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不断涌现并走进大众的视野,作为科学技术展示的窗口,科技馆在展品展示方面无可厚非地融入了此类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对于增加科技馆展品展示的吸引力以及丰富展品内容起到重要的作用。

1.2科学传播概况

中国科学院规划战略局局长潘教峰这么定义科学传播,科学传播主要是以公众理解科学的理念为核心,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传播渠道和手段,向社会公众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以提升公共的科学知识水平、技术技能和科学素养,促进公众对科学的理解、支持和参与。[2]通过从科学传播的渠道和手段进一步分析科学传播的目的,科学传播从过去到今天的发展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

1.2.1传统科学传播

传统科学传播与传统的素质教育方式有点类似,是一种相对单向的传授过程,早期的科普场馆在科普展品展示的基础上加上借助相关的科教书刊,利用宣教、科普知识讲解的方式来进行科学知识的传播,这样的科学传播方式相对比较单一,当然这跟早期信息技术还不是很发达的时代背景是相一致的,但是传统的科学传播效果由于它的方式简单而直接被观众所认可,观众认可此类科学传播教育方式,就算在今天还是有不少观众群体认可这样的模式。

1.2.2信息化科学传播

信息化科学传播比起传统的科学传播在于传播方式的不同以及科学知识传播观众的接受性不同。信息化的科学传播方式摒弃了传统的教具、教条化方式开展科学传播,借助网络及多媒体信息技术开展科学传播;另一方面,信息化科学传播观众的接受性不同在于它不是一种单向的传授过程,而是一种双向的过程,观众至科技馆参观并不是被动性地接受传统的灌输式方式进行科学知识的学习,而是带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对展品进行体验、对展品信息化展示方式进行互动参与。当然,信息化的科学传播还是始终离不开传统的科学传播中人为引导与相关的答疑解惑,两者之间必须做到有效融合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科学传播的功能。

1.3科普信息化与科学传播的关系

1.3.1科普信息化是科学传播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科学传播正因为它对于提升公共科学知识水平与科学素质的重要性所以必须做好科学传播。随着科学技术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学习科学知识、接受科学知识的方式逐渐电子化,在教材上在科普方面传统的书刊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因此,要做好科学传播,首先应当做好科普资源的信息化,它是开展科学传播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不管是顺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还是满足大众获取信息的需求都是一种趋势。

1.3.2科学传播是科普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的

把科普做成信息化,虽然直接目的是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科普信息化发展的需求,但最主要的功能与目的是利用信息化让更多的大众接受科学、了解科学、学习科学,科普信息化可以更好地助力科学传播的发展,这也是科普信息化建设最主要的作用。

1.3.3科普信息化与科学传播相互促进

科普信息化可以推进科学传播的发展,科学传播的发展反过来也可以推动科普信息化的进一步优化与提升,两者之间的建设与发展都能起到共同促进的效果。

2科技馆科普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1科普信息化建设结构单一

不止在科技馆行业内,在整个科普行业、在社会大众眼里科普信息化仍处于起步阶段,科普信息化的建设需要完善的基础设备设施,而现今的结构相对单一,创新程度不够,信息化的应用不充分,内容不够丰富等问题逐渐体现。

2.2科学传播信息权威性不足

科技馆作为开展科学教育与科学传播的先驱者,在信息化知识内容大爆发的今天,对于科学知识的传播,科技馆馆方要做到正确、科学、规范具有一定的难度,对于网络上一些欠缺严谨性的科学内容资源、伪科学现象等问题,科技馆应当履行起监督及纠正的作用,但在科技馆行业间却存在缺乏科普知识的专家、科普专业性的人才不足的问题,科学传播信息的权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2.3信息化建设的其他受限困境

2.3.1资金投入困难

科技馆在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在软硬件、通讯技术以及其他设备设施等方面的建设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撑,资金的不足一直是开展科普信息化的一大瓶颈。

2.3.2信息化技术人才紧缺

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开发与推动,现在科技馆的网站建设以及各类系统很多都依靠第三方软件公司技术的支撑,虽然第三方软件公司专业化水平较高,但也只局限于后台软件技术的支撑,科技馆信息化技术发展过程中需要这方面人才队伍的加入与支持才能真正在科技馆科普业内专业化开展科普信息化工作。

3科技馆如何充分发挥科普信息化助力科学传播发展

3.1科普信息化人才培养

3.1.1科普专家人才队伍的建设

科普专家人才队伍的建设可以有效对网络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伪科学现象进行监督与改善,一些虚假科学信息缺乏内容的科学性和权威性,这些信息的传播目的有些仅为了吸引大众的目光,甚至通过借由大量的观众来达成营销的目的,科普专家人才队伍的建设对于遏制这类伪科学信息的傳播是十分有意义的,权威性的科普专家对于达成科普信息化过程中真正的科学传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3.1.2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

对于科学信息的展示方式同样离不开信息技术人才的保障与支持,培养信息技术人才进而扩展科普信息化展示模式,比如在图文的基础上增加展品的互动参与性,利用新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增添科普吸引力,科技馆的科普信息化需要此类人才的加入丰富科技馆的科学传播方式。

3.2科普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完善与提升

3.2.1科普信息化科学传播平台的建立

科普信息化科学传播的平台可以基于网络的基础开展,对原有的科普网站、科技馆平台上对科普资源进行有机融合,搭建一个专门为了科学传播与发展的益民益馆的服务平台,科学传播不再是单一科普机构的主要职责,而是在整个科普业界范围内甚至是大众范围内全民学习、全民参与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具有积极的意义。

3.2.2拓宽科普内容的表现形式

网络时代的到来为科普带来前所未有的表现形式。[3]传统科学传播方式的授课型、灌输式的方式不适合信息化高速发展的网络时代的科普传播,科技馆网络时代的科普传播除了展示形式的多样化,还衍生了包括虚拟网上科技馆、三维科技馆等各种数字化展示方式,而且不再局限于普通的图文展示,融入动感的立体画面、音频、特效等各种特色的表现形式。

3.3其他支持项目

3.3.1政府政策的持续引导与支持

相关部门除了在对加强科普信息化的政策支持及指导外,地方财政也应该对科普信息化的发展提供适当的经济支持,进行一定的财政补贴,有资金的保障对于加快科普信息化的建设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3.3.2科技馆科普信息化方式的创新性发展

科技馆作为推动科学传播的主要科普机构,它所履行的科学教育功能以及科普传播功能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科技馆在科普信息化方式的创新除了在科技馆展览展示教育方面的应用融入新的信息化技术展示外,对于网络传播、科学传播方面也可以与时俱进地应用科学传播工具,不断创新并引入新型展示与传播方式,走在科学传播的前头,做科学传播的领头军。

4结论

《中国科协关于加强科普信息化建设的意见》指出,科普信息化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带动科普升级,科普信息化是实现全民科学素质跨越式发展的推动力,科普信息化是对传统科普全面创新的有效途径,可见科普信息化的重要作用。

那么,在中国科协相关政策的指导以及支持下,在科技馆行业内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做好科学教育的信息化以促进科技馆科学传播的发展成为科技馆履行科普场馆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职责的一项主要科普工作,相信在借助科普信息化的推动下,科普信息化将成为科技馆科学传播高速腾飞发展的翅膀。

参考文献 

[1]王延飞.推进科普信息化应突出五个着力[J].科协论坛,2015(11):8-12. 

[2]詹正茂,舒志彪.中国科学传播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科技馆科普知识范文第9篇

1.小型科普图书馆图书资料的新特点和新内容

在小型科普图书馆不断建立和发展的今天,其图书资料的特点以及内容也出现了一定的改变。就我国小型科普图书馆的建设现状来看,小型科普图书馆图书资料具有收集、整理、提供相关的有价值的信息,提供信息的服务及查询,使图书资料的服务更直接、更有针对性。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为充分体现图书资料工作对小型科普图书馆工作的重要性,综合性的图书资料面向全方位扩展,新时期对图书资料工作赋予新内容新特点。

首先,要确立图书资料与信息并重的新观念。根据小型科普图书馆的发展规划和目标,以及黑龙江省经济建设的调整,合理购置新的藏书,制定科学采购计划,充分利用有限经费,合理订购藏书,为科技工作者服务,逐步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藏书体系。

其次,要树立普及与提高兼顾的新思路。一般来讲,科技馆都有自己的小型图书馆,其中的藏书和图书资料内容大部分是科技类的图书,公众在小型图书馆可以一边休息,一边查询新的科学前沿知识。为此,小型科普图书馆应注重资料的时效性、趣味性、真实性和科学性。

最后,把集中展览与分散借阅结合起来。小型科普图书馆是科学的传播中心,向人们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食粮和知识宝库。服务于社会,不仅要通过举办各种展览进行科普宣传教育,还要把借阅查询科技图书资料为群众服务工作相结合,走合作发展之路,发挥其在小型科普图书馆工作中重要性地位。

2.小型科普图书馆对科技馆教育职能的拓展

通常来讲,科技馆都有自己的小型图书馆。图书馆的图书主要内容是科普类图书。科技馆内小型科普图书馆对科技馆教育职能的拓展主要体现:科技馆内小型图书馆与公众的沟通协调是提高科普工作效率的重要保证;小型图书馆科普图书为科学家与公众的沟通提供平台;科技馆内小型图书馆与公众的沟通协调完善素质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科技馆的图书馆与公众的沟通有效宣传科普知识,提高科技馆自身的知名度;科技馆图书与公众的沟通,贴近生活,提高公民科学素养;加强科技馆内部图书馆的建设,使之更有效地与社会沟通。并且这几方面作用可以在以下工作中充分体现出来。

2.1宣传教育

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小型科普图书馆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其主要起到辅助科技馆教育工作的开展,使得科技馆的教育职能得到了有效的拓展。小型科普图书馆的建立和发展,不仅使得科技馆的教育职能更加符合现今社会发展的要求,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科普工作者的思想素质水平以及知识文化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和丰富。小型科普图书馆服务主要针对的对象就是相关的科普读物借阅者以及科技人员,这些人员通过借阅相关的科普读物,来提升自身对科技知识的了解。科技人员为了能够有效提升自身的科普知识掌握能力,急切的需要了解最新的科技资料,而小型科普图书馆作为我国科普宣传的重要机构,其应该起到积极的宣传作用,制定相应的科普宣传策略,对社会主义建设中所提出的新观点和新内容进行积极的宣传,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尽可能的加大对科技性和知识性较为突出的科普资料进行宣传,从而拓宽科技馆的教育职能。

2.2贮存与传递

小型科普图书馆主要是针对相关的科普资料进行储存和贮藏,从而实现传递的机构。小型科普图书馆主要的职能就是对科普资料进行有效的收集,整理和加工,同时根据所收集科普资料的性质,对资料实行合理的分配,并确立科普资料的管理方式,从而实现对科普资料的有效贮存。而在对科普资料进行传递的过程中,小型科普图书馆主要起到的作用就是为科普资料利用者提供有价值的资料,从而实现文献资料的高效共享。小型科普图书馆所具有的这种传递功能与贮存功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科技馆的教育职能的到了拓展,在科技馆定期开展的科普资料展览时,可以进一步的提升宣传教育的功能,从而可以更好的推动科技馆的发展。

2.3提供情报推动科研

小型科普图书馆在各个区域中都有建设,其已经成为了科技工作者主要进行科普学习的场所。而小型科普图书馆的建设,也在一定程度为科普研究提供了场地空间,从而推动了小型科普图书馆教育科研工作的开展。随着小型科普图书馆中文献资料的逐渐丰富,使得小型科普图书馆的服务性质也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其为科普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更加良好的发展空间。在小型科普图书馆中存在有大量的二次文献,而这些文献是科普工作者进行科普研究的主要依据。小型科普图书馆以编制书目、索引、文献的方式提供小型科普图书馆研究的根基和起点,以便科普工作者能在较高的起点上进行深人的研究,提高效率。

科技馆科普知识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科技馆;科普档案管理;科学技术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3-0349-02

21世纪是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各种科学技术的衍生与发展引发了一系列全球性的科技革命,并在包含科技馆在内的各行各业迅猛、广泛、深入的展开。利用科学技术开展科普工作已经成为现代化科技馆建设的重要标志,实现科技馆科普档案管理的科学化发展成为建设新型科技馆的重要途径。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将科普展厅及其资源做数字化、虚拟化处理,打破时空限制,汇聚、分享、研讨优质科普档案资源,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科普档案资源服务,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的同时,带动社会公众参与到科学传播之中,全面提升社会公众的科学素养,进一步优化完善科技馆科普档案的管理与发展。

一、 科学技术内涵及作用

科学技术是利用客观事物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最终实现高效、低耗、高产、便捷等特定目的的手段和方法。科学技术主要涵盖的基本内容有:科学知识、思想、方法、精神四方面。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和先进生产力的标志,为人类文明和社会生产力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为文化、信息资源的传播提供了全新的方式,为精神文明建设构建了新型的传播载体,极大地丰富了社会公众的生产生活,成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社会活动,产生于社会实践又影响着社会生活。近年来社会快速的进步发展表明,科学技术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和强大杠杆。

科学技术以其强大的影响力,推动着其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重点体现在科学技术创造工具,档案管理中融入科学技术,创造了档案管理的载体工具、管理、保管工具以及信息工具,继而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模式、地位和社会关系产生较大影响。

二、 科技馆核心任务

科技馆是践行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基地,是创新性、现代化的科教事业,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科研成果的展示场所。科技馆的主要功能就是向社会展示现代科技发展水平和科技成就,向社会公众传递科学信息、传播科学知识,促进公众科学文化素养的不断提升。

科技馆向公众展现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演示着各种科学技术,带领公众参与并体验活跃的科学过程。科技馆以向广大公众展示科学技术的相关知识、原理、应用及其发展历程为核心。在科技馆展品展示中如何吸引更多的公众,如何实现最佳的科技宣传效果,达到科技馆的最大价值与作用成为当前科技馆管理的重要任务,除了开展形式多样的科学教育活动、开展科普培训、科普试验等传统形式外,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数字化科技馆等多种形式,将成为未来科技馆的主流方向。

科技馆最具生命力的展览内容就是科学性,科技馆的科技展览凝结了最新科技成果,科技馆应积极开发公众对新科技、新产品的期待,为科学技术的未来发展探明方向,带动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创新。科技展项、科技展品都在极力展示着数字化及科学技术、信息技术内涵,同时也推动着科技馆档案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三、 数字科技馆的特点

数字科技馆是科普资源的数字化共享平台,借助现代化的信息、网络、通信技术,以网络为平台开展科技教育,通过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向受众传递图、文、声、像等信息,从而更好地为社会提供科普档案资源服务。数字科技馆是以网络技术为核心的资源管理系统,以数字化科技为依托,创建以数字化档案资源为中心的资源体系,社会公众可以利用电脑手机等通过网络进入数字图书馆,浏览查询自己所需的科普知识,增强社会公众的科学素养,同时也会使公众获取除实体科技馆之外的科普档案信息,这种信息可高度共享,并且更新速度快、更新性能好。其特征及作用如下:

(一) 科普资源实现数字化。借助先进的数字化与多媒体技术,深入浅出地对科学知识进行分析展现,达成资源的共享与有效利用。数字科技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充满知识性、科学性、创新性与互动性。以“做科学”为指导,利用多种互动模式,不同的表现形式,展现大型实地科普场馆更多的内容,更佳的效果。因此,数字科技馆是对传统形式的科技馆最大的改革创新及有效的补充完善。

(二) 信息传输实现网络化。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互联网传输系统的发展,互联网协议与网络传输协议共同构成了一个遍及全球的传输结构,在网络的推动下,信息化的发展不断深入,现代科技馆档案展出方式出现质的变化,并为社会公众提供了更为优质、便捷的科学沟通交流与科普服务平台。

(三) 数据资源实现共享化。科学技术使信息传播拥有了更广泛的覆盖面,不受时空、环境限制,任意随意选择所需要的内容,相较于实体科技馆,这种科技馆可以为公众提供更自由的浏览方式。将实体科技馆的服务延伸为超越时间、空间的现代化信息服务,体验不受限制、自由自在、简洁便利的信息资源优势。

四、 科技馆中的科普档案管理

档案是科技馆的核心,档案工作是科技馆的重要工程,档案是将科普活动中的图、文、像、实物模型等进行收集,并做好系统处理与归档。科技馆中建立并完善科普档案是科学展览、培训实践活动的有力保障和坚实后盾,是引领领导决策的重要参谋,是科学研究和科学展品设计的重要指南,是科技馆开创新局面的必要部分。

科学展览与展品是发挥科技馆科学展教功能的关键性载体,是建设科技馆的软件基础与灵魂所在,科学展品的更新与换代是保证科技馆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和必备因素。科技馆中的科普展品档案可保存信息,记载历史、启发后人,是科普工作的基础性内容。公众从科普档案中可充分了解到不同时期科技馆所进行的不同的科普活动内容,及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状况,行使科普活动功能,使科普档案真正地成为公众获取科学知识的基本途径,成为科普宣传的新方向、新形式。

五、科学技术在科普档案管理中的作用

科普档案作为科技馆的基本要素,涉及科技馆的构成,推动科技馆的未来发展,是科技馆发展进步的重要内容。第一,熟悉掌握科技馆的档案资源信息,了解其特点,能满足工作发展的需求;第二,利用科普档案资源,尤其是科普展品档案可为科技馆领导制定计划,作出决策,发展科普事业,开展科研活动给予充分且有力的新的支持。

但是需要正视的是,科技的快速发展,信息化进程的随之不断加快,多数单位遗留、积累大量音视频资料,图片和文件资料,以及科普资料,对这些资料的分类、整理、归档往往较为繁琐,而传统形式的档案管理系统中的检索、提取、归纳能力不强,不利于科普档案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科普档案管理面临新型挑战。

基于此形势,需要科技馆工作者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借助各类高科技软件,简化档案的收集、处理、保存、整理、存档工作,利用数字化系统中的网络技术建立电子档案。由于电子档案强大的信息检索、保存、管理优势,可更加方便、快捷地进行科普档案的管理,便于查找和修改。另外,在网络的推广普及下,以科学知识为背景的虚拟科技馆应运而生,现如今俨然已成为社会公众获取相关档案资源的快捷方式,系统全面的检索系统,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阅览方式,使公众在获取科学知识的同时,可以在虚拟的数字科技馆中尽情遨游,成为探索科学奥秘的主体,使科普档案真正融入广大公众生活之中,优化档案管理发展实质,提高档案管理服务水平。

例如,借助计算机互联网技术衍生发展的数字科技馆,相较于实体科技馆数字化科技化档案管理利用现代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使用户通过互联网强大的信息传递技术展现图文声像相结合的档案信息,用户可以更加清晰的了解科普档案中的各种信息。数字科技馆以其高度互补性和独特优势,以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率的现代化管理实现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的管理目标,推动科普档案可持续发展。

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优化了科普档案的存储技术,简化了管理过程,拓展了用户对科普档案资料的搜索阅读途径,利用光盘存储功能,借助数据交换技术,突破了传统档案阅读利用的单一化束缚。当前,国家上很多高水平的科技馆科普档案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完成档案的收集、保存、管理与利用,最大化的实现了科普档案的价值,充分发挥了其社会服务功能,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完善为科技馆科普档案的管理提供了一个更加灵活、智能、便捷的平台,使科技馆走上了一条科技化与特色化相融合的现代档案管理之路,为科技馆科普档案管理的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结语

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推动社会经济建设的同时,给予了各行各业更加新颖的管理建设方式,在科技馆建设管理中成为新型的科普管理模式,融先进的科学知识与方法,运用多媒体、网络、虚拟技术将科普档案管理变得更加快捷、高效,从内容到形式得到全方位的创新。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优化科普档案管理建设,为社会公众提供称心舒心的服务场所,在科普教育中充分发挥管理价值和功能,实现科普档案管理的先进化、科学化、规范化建设,推动科技馆事业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祖爱香.科学技术在科技馆科普档案管理中的作用[J]. 科学之友,2012(13)

[2]于冬艳,周子艺.科技馆展品档案的管理与开发[J]. 兰台世界,2014(14)

[3]于冬艳. 谈科技馆展品档案的管理和开发――以辽宁省科技馆为例[J]. 黑龙江档案,2014(03)

科技馆科普知识范文第11篇

一、科普教育的重要意义

科普教育有着多种功能,其可以促进经济、教育以及文化事业的发展,可以推动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科技在不断的进步,其对人类社会有着推动的作用,应用科学技术,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可以对科学的思想进行传播,还可以分享科学的成果,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科普教育影响着国家的竞争力,加强科普教育活动,可以提高人们的创新意识,可以增强国民的素质,实现国家的兴旺以及民族的强盛。进入21世纪后,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我国科学普及工作越来越深入,运用科技知识解决了很多之前难解的问题,给人们带来了较大的便利。科普工作可以实现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可以建设实现文明国家的构建,还可以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科技馆科学普及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其需要借助较多的传播工具,还要通过多种途径实现科普知识的传播。科普教育有着历史传承的作用,还具有解决生活中实际存在问题的现实意义,所以,相关人员一定要重视这项工作,还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这项工作。

二、图书馆对于科技馆普及的作用及其在科普中发挥的作用

1、图书馆肩负着教育的职责

图书馆中存储着较多的文献资源,科普事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文化素养得到了较大的提升,这与图书馆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图书馆中包含着较多的资源,由于我国科普教育的起点比较低,所以,国民科技素质与西方发达国家有着一定差距,在落实科普教育工作时,要结合我国国情制定适合的方案。由于我国城乡国民素质差异性大,很多公民对科学基础知识不够了解,而且很多人缺乏创新意识,所以,思想观念存在落后的问题,在农村还有着一些封建迷信活动,人们的思想改造有着一定难度,科普教育工作存在着较大的难度。即使在一些城市里,反封建迷信、反邪教和反伪科学的任务还相当艰。总之,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已成为我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必须突破的一个制约瓶颈。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开展科普教育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得更为重要、更为紧迫。科普教育事业是一项庞大的系统丁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图书馆作为人类知识的宝库,是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所应当积极参与这项社会工程。

2、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

近年来,各类各级图书馆通过多种形式,主动开展科普教育活动,已经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与认可。对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事实证明,图书馆在开展科普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开展科普教育,离不开充足的科学知识资源。图书馆是义献信息资源的集散地,没有任何机构能像图书馆那样,把反映人类文明成果的文献信息都有序地汇集起来,并进行广泛的传播。图书馆所保存的知识门类齐全完整,是图书馆开展科普教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科学知识源泉。

3、图书馆拥有现代化的技术设备与设施

为了适应信息时展的需要,我国近年来投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大了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研究与应用的力度,使其存信息网络、信息咨询方面有着独特的技术优势。如今许多图书馆已经普遍建立了电子览室、数字图书馆,具备了信息网络环境。图书馆完全可以利川这些现代化的技术设备和设施,更快捷高效地,甚至打破时空界限地为全神会提供服务,对公众进行科普教育。

3、拥有公众接受教育的服务体制

图书馆服务社会最主要的一项职能就是社会教育。图书馆实施社会教育的受众面之广是学校或其他社会教育机构所无法比拟的,它没有年龄、资历、健康、考试的限制,向社会一切求知者敞开大门。而且,它还可以满足人们终身学习的需求,成为公众终身接受科普教育的理想场所。在现代科技飞速发展、传统教育模式受到冲击的今天,图书馆更在多媒体教育中占有不可忽视的一席之地。

科技馆科普知识范文第12篇

[关键词]科技馆、科普功能、未来的科技馆。

中图分类号:G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1-0400-01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科技馆正跟随着时展的脚步,呈现出千变万化的繁荣景象。科技馆的展览也受到普通民众的欢迎,人们都可以来此享受科技发展所带来的愉悦,从而也促进公民科学素质提高。科学的不断探索发现,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进步,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科技馆这一科普形式在现代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已成为人们学习科技知识、掌握科学原理的一种重要途径,也成为我国社会科教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科技馆的概述

科技馆是普及科学知识,向公众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重要窗口。科技馆将科普教育展示和学术交流会议两大功能融为一体。运用各种高科技展示、教育手段,将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直观、形象、有趣地展示给观众;同时,为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国际会议提供一流场地和服务。科技馆的基本任务是向社会大众传播科技信息,这是一项复杂的巨大工程,要靠科技馆的展示系统来完成科技馆展示设计创新理念是从一种积极的态度出发,逐渐发掘观众主动学习科学知识,发现科学原理,继承科学精神的潜力。

国内科技馆现状:我国现今的科普场馆目前以科技馆为主。我国的科技馆事业,与发达国家及地区相比,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2000年至2002年期间,就有24家省级科技馆新建、开馆。科技馆的展示内容也从实验室式的试验演示、展示仪器模型或实物模型,迅速发展成大量具有一定原创能力、互动性及参与性较强的展品,科技馆产业亦初步形成并发挥一定作用。

国外科技馆发展:综观世界范围内的科技馆,都朝着采用探究式、体验性强的教育方法,主张激起观众的兴趣,让观众与展品交互的过程探究、体验,从而有所领悟提高科技素养。

二、科技馆的科普功用

科技馆立足于科普教育,营造科学氛围,增强科技意识,引导和推动贵州科技事业向前发展。它是“科教兴国”实施的具体展现。科技馆的教育目的已不单单是传播知识、激发兴趣了,而且包括了培养公众的科学精神,让观众在参观、操作中发现和思考。

科技馆的展示展项多样化,其展教思想也受到了不断发展着的教育学理论的深刻影响,经历了由“展示科学技术的作用,启发公众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到做中学,动手动脑,再到发现与探索的演变"。在这一过程,科技馆的教育功能与效果不断得到强化。我认为除了学校系统的知识体系外,利用各类科普场所的科普展项来进行科学普及是最具实效的。科技馆的探究式的教学正好填补了学校的系统的讲授式的教学的缺陷,成了青少年学生的第二课堂。

三、未来的科技馆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技馆作为人们接受科学知识的重要载体,以科学普及为目的的展览展示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观众不再满足于被动地接收科技信息,而是更加渴望参与到整个展览过程中去,这就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具有双向性,互动性和观众参与性的交互模式。因此,宜人的交互模式的运用将逐渐成为国内外科技馆展示设计的主流。

科技馆展示设计是理性的,它是设计师创造力和观众感知体验的综合展现,同时又是区别于其他博物馆的个性化的展览场所,是对科学技术的积极表现与反思。科技馆其独特的教育功能又使它在发展前进的过程当中逐渐找到了与自然科学的融合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科技馆的发展将会随着社会进步一步一步走向成熟,未来的科技馆正在发展成为新型的公众科学中心。

科技馆科普知识范文第13篇

摘 要:近年来,公共图书馆在科普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分析国内公共图书馆科普工作的现状,结合桂林图书馆在科普工作中的创新与成效,探讨了公共图书馆现代科普工作的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g25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4)01-0016-02

作者简介:龙宇(1980-),桂林图书馆馆员。

1 我国公共图书馆科普工作的开展现状

1.1 经费投入加大,基础科普工作稳步推进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民对各类科学知识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因此,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对科普工作也越来越重视。近几年,国内公共图书馆在获得更多政策和经济支持的同时,不断完善设施设备、丰富现代化技术手段、增强服务意识,进一步将科普工作的基础服务做好、做扎实,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各馆普遍增加了科普文献采购的种类和数量(包括科普图书、科技期刊、报纸、多媒体电子资源等),通过推荐书目、资源整合、网络导读等多种方式,推广和介绍馆藏的科普文献,以便读者借阅和查询。有条件的图书馆还设立了科普文献专架,将科普图书、科技期刊、声像资料集中收藏管理,利用馆藏科普文献资源,配合科普工作的重点和热点,有针对性地举办科普图书推广、科普知识展览,系统地介绍馆藏科普文献,以提高馆藏资源的利用率。

1.2 服务范围扩大,科普活动日益丰富

公共图书馆通过丰富的活动将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的工作结合开展。特别是在“科技活动周”“图书馆服务宣传周”“全民读书月”等全国性的大型宣传服务活动期间,各馆积极地走出馆门,走向社会,组织策划和举办各种科普活动,包括阅读推广活动、科普知识讲座、科普读书征文、科普知识竞赛、科普展览、科普信息宣传以及科技知识培训等,将科普工作融入社会,开展得有声有色,树立了图书馆科普活动的品牌。

1.3 发挥科技优势,科普工作进一步延伸

各省、市级公共图书馆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网络传媒,发挥优势作用,走向农村、社区、学校、部队等,到基层推广现代化技术知识,并进一步扩大图书馆在科普教育工作中的影响。同时,随着文化共享工程的深入开展,很多图书馆都根据本馆的特点,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以共享工程为平台,积极开展科普工作,为广大群众传送了大量的科普知识和实用新技术。通过网络不断挖掘科普工作的巨大潜力,使其打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将各馆的科普资源充分共享,有效地扩大了科普覆盖面,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确保科普工作能进一步向积极的方向发展。

2 桂林图书馆科普工作的创新与成效

2.1 立足本职工作,开展各类科普服务

传播科学文化是公共图书馆的重要职责,桂林图书馆通过新书推荐、组织读书活动、送书上门、送书下乡、网上传播等方式,引导读者多读书、读好书,以达到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的目的。例如:每年5月底至6月初的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桂林图书馆以科普宣传为重点,在活动地点、形式、内容上不断创新,年年有新意。由于活动地点多、内容丰富、方式有益有趣、气氛活跃,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群众参加,使科普活动开展得既有广度又有深度,让更多的群众能够接受科普教育。又如:2012年的“十月科普大行动”,桂林图书馆充分利用文化共享工程的丰富资源优势,结合本地资源特色,通过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展示科技图书、提供科技咨询服务等方式,向广大群众全面宣传“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打造光伏之都”的活动主题,把文化服务送到基层,送到农村。

2.2 结合实际需求,开展专项科普工作

桂林图书馆在积极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敢于创新,早在2003年就建起了“科普资源平台”,将各类科学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处理与整合,建成互联网科普信息资源网站,开创了科普宣传新方式。

为使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在基层工作者中得到普及,桂林图书馆充分发挥在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建设与维护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优势,针对有自动化建设需求的单位,给予技术支持,并经常到辅导区域的市、县以讲座或计算机演示等方式开展普及工作。

为倡导科学种养,促进新农村建设,引导农民勤劳致富,桂林图书馆每年组织工作人员参与桂林

市开展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服务。针对农民群众在农作物、经济作物种植以及水产畜牧养殖等方面的实际需要,收集、整理大量实用的科普文献资料,免费提供给农民。仅2012年1月就向农民群众提供了优秀图书及农业种养技术光盘600多套、农业科技资料8,000多份。同时,还形成需求和意见反馈机制:即在发放科普文献资料的同时,对农民群众关于科普资料的满意度、适用性及其他需求进行逐一记录,对活动中没获得所需资料的群众,活动后通过电话、网络、信件等形式进行发送,并在下次服务时根据反馈的意见和需求信息对科普文献资料的内容和数量进行相应调整。

龙宇:探寻公共图书馆现代科普工作新思路 龙宇:探寻公共图书馆现代科普工作新思路2.3 积极拓展业务,开展高端科技服务

桂林图书馆1991年开始自动化建设,实现了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在此基础上,1997年3月经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考核批准,授权成立自治区级文献信息检索查新中心(国家二级科技检索查新机构)。经过十六年的发展和完善,馆内已拥有十多类重要科技信息数据库,为科研院所、高新企业、高校、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数百家单位提供高端科技服务,高质高效地完成了科研课题立项、产品鉴定、成果申报、专利申请、高新产品认证、科学进步奖等科技查新、查新咨询的工作。此外,还从事课题调研、项目跟踪、国内专利及标准检索,为用户提供引文报告、课题调研报告,ei、sci收录检索证明,为企业提供竞争情报的分析报告等高科技含量的信息服务。桂林图书馆通过为桂林、柳州、南宁、贺州等地用户提供高效便捷、范围齐全、信息准确、质量可靠的科技信息服务,得到各地用户与区内其他各检索查新单位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的好评。 3 探寻公共图书馆现代科普工作新思路

3.1 明确自身定位,发挥馆藏优势开展科普工作

公共图书馆开展科普工作主要依托学科种类齐全的馆藏文献、丰富的电子资源和海量的网络信息,这些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科学知识源泉。知识深度多以普及型为主,适合大众阅读,能满足人们不同的阅读爱好选择,不像高校和科研院所那么专业。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不受年龄、学历、健康、身份等限制,是对全民进行服务,且满足人们终身学习的需求。各公共图书馆应充分明确各自的馆藏特点,发挥优势,结合各种“日”“周”以及当前实际,开展各种专题科普活动,更好地履行教育公众和普及科学知识的职责。

各级公共图书馆还可以利用数字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等现代化技术和设施设备,打破时空界限,将馆内所拥有的信息资源更快捷高效地传递给公众,对公众进行科普教育。

3.2 联合各界力量,团结协作开展科普工作

科普工作量大面广,是一项巨大的社会化工程,仅靠几个部门是远远不够的。公共图书馆必须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工作,形成大联合、大协作,实现大科普的新局面。如:通过政府主导,健全和完善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充分调动各级机关单位参与科普活动,充实科普力量,共同推动科普事业的持续发展;通过加强各级各类科普协会组织建设,提升科普工作动力,形成点面结合、纵横联系的科普组织体系;通过搭建社会化科普服务平台,吸收高新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医疗卫生机构等参与科普工作,最大限度地调用社会资源,优势互补,扩大受益面和影响力。此外,各级公共图书馆之间也可联合开展科普工作,以达到“1+1>2”的效果。

3.3 更新服务理念,提供人性化科普服务

公共图书馆开展科普工作时,要主动去了解群众的实际需求,从他们的角度出发,提供贴心的人性化服务。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要让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的农民在田间地头回忆共享工程资源网站提供的农作物栽培规范是不现实的,此时此刻,一份简单明了的实用种植手册也许更合适。通过送到手中的科普知识获得实惠后,他们再主动走进图书馆学习更多的科普知识,轻松掌握学习方法,从而获得更大的收益。如此良性循环,可以达到公共图书馆与群众双赢的效果。

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当今社会,人们对“时间就是生命”的理解更为深刻,公共图书馆要提供及时准确的服务,使读者不至于把时间耗费在海量的文献搜寻里。在开展科普工作时,服务理念要从“请进来”向“送出去”转变,彻底打破图书馆的时空限制,使得读者不进入图书馆,也能获得图书馆的服

务,做到有人的地方就有图书馆的服务。

4 结语

科普工作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公共图书馆应该致力于提升中华民族科学素质,不断实践和探索,开拓创新,使科普工作继续往纵深方向发展,惠及更多人,为“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参考文献:

[1] 科学普及[eb/ol].[2013-05-24].http://baike.baidu.com/view/45560.htm?fromid=7096.

[2] 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eb/ol].[2013-05-12].http://baike.baidu.com/view/414734.htm.

[3] 徐立纲.图书馆开展科普教育探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1):19-20.

科技馆科普知识范文第14篇

一、网络科普与实体科技馆融合发展

科技馆是展示科学知识、科学技术的重要载体,也是传播科普的一种重要媒介,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科技馆也开始进行传播方式的变革。2014年美国博物馆联盟会议正是以“InnovationEdge”为主题,明确提出博物馆、科技馆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变革,传统的科学传播模式已经受到了挑战,科普传播的概念不应被场馆的围墙所限制。掀开科技馆的屋顶,延伸传播范围,让更多的人从新的科学传播模式中受益,科技馆应该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努力成为资源的共享者,鼓励公众与科技馆、公众与公众、科技馆与社会之间的同频互动。网络科普的传播双向性、信息碎片性、内容针对性等特征正好迎合了科技馆“寻求开放”的需要。国际新媒体联盟联合出版的2013年《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根据时间的远近列举了十一种新媒体科普形式,其中许多形式都已经在科技馆中有所实践、有所应用。事实说明,互联网站(SM)让“小圈子”变成了“大社会”;移动智能手机(APP)的应用将科技馆的一次参观变成一场“私人定制”的科普旅行;增强现实(AR)能让实体科技馆“跃然纸上”……这些新兴传播媒介必将对实体科技馆的转型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网络科普在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中的功能和作用

(一)网络科普为实体科技馆的开放提供了更广阔空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已认识到网络传播的重要性。一些有远见的机构相继在网络上建立了宣传本单位的网站,人们很快地意识到这种宣传的优势,于是各行各业纷纷效仿。科技馆体系也不例外。超链接、动画等技术使原来枯燥的信息变得生动、直观、互动,可以弥补书本教育的不足,提高人们的学习兴趣。网上信息资源丰富,查找方便,沟通快捷,因此,网上交流和网上获取信息越来越成为社会大众喜欢的手段和途径。建设网上科技馆(网络科普),进一步传播科学知识等,已势在必行。

(二)网络科普为实体科技馆的开放提供了全天候时间网络科普不受地域的限制,不受开放时间的限制,任何人都可以随时来“网上科技馆”参观;无论你身处何地,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无论是否有人陪伴,你都可以方便地“参观”科技馆。这就是它最大的特色。

(三)网络科普为实体科技馆的开放提供了全方位服务网络科普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宣传与服务,因此多数网上科技馆都包含科技馆的基本信息、目前在办和将办的展览及活动,有些馆还提供网上订票或预约服务、天气和交通信息、网上购物、资金筹措、网上调查等。同时,将不同地区的科技馆通过链接联系在一起,也使得宣传更具有针对性。此外,由于网上科技馆提供的服务,特别是一些相关知识的信息,用户可以随时存取,因此使科技馆的服务得以进一步扩大。

(四)网络科普为实体科技馆的开放提供了全新的展示多数网上科技馆都有网络展厅,即介绍和演示科技馆的各类展品,方便观众进一步了解与展品相关的信息,既包括它的背景,也包含展品本身的原理、现象等。从某个角度来看,网络科普为展品提供了一种新的展示形式,如果观众没有时间参观全部的实体科技馆的展览,也可能通过网上科技馆完成其参观,并了解更多的知识。

(五)网络科普为实体科技馆的开放提供了丰富的内容网上科技馆以实体科技馆为依托,它既可以针对现实的科技馆的各种活动进行网上教育,也可以开发出新的教育活动,因为它不受活动场地、参加人员、时间安排等的限制。比如新加坡科学中心设有“网上问题解答”,在线回答人们的提问,在南洋技术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共同支持下,该中心对问题的解答既快又准,同时也为公众提供了一个与专家交流的机会。

(六)网络科普是对实体科技馆的拓展和延伸再精彩的“网上科技馆”或数字科技馆,其内容都不可能替代真实的科技馆,这一点已基本上被大家所公认。“网上科技馆”只是科技馆的一个很生动的补充和延续。目前的“网上科技馆”也只是通过视觉和听觉与公众进行交流,还谈不上触觉方面的交流(这里指接触展品的实际感觉);此外,真实的科技馆的交流是“全方位”的交流,还含有与人的面对面的交流,这种交流融入了人的语言、表情、动作等因素,更加生动且真实,这是虚拟网络所无法具备的。因此数字科技馆不会取代实体科技馆,数字科技馆工程中的一些内容也只是提供了多媒体形式的学习方式,同样缺乏现实科技馆的真实感。

科技馆科普知识范文第15篇

【关键词】科技馆 现状与问题 发展与创新

科技馆是一种以新型的展教手段对社会公众特别是对青少年进行科学知识普及的社会公益性设施。我国科技馆建设兴起于80年代,但大多数科技馆是在90年代初建造。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现有科技馆400多座,其中省级科技馆30余座。科技馆是以科普展览教育为主要功能的公益性科普教育机构,是面向公众开放的,宣传普及科技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场所。它是以展示科普展品及观众的参与、体验、交流的方式,来达到使公众深入的了解科普知识的目的的地方。它是弘扬科学精神与传播科学方法的公益性科普教育阵地。目前,党和国家对科普工作极其重视,促使各地科技馆建设如火如荼。

1 科普活动创新的重要性

近几年来,科学技术快速发展,通过学校等正规的教育渠道已经没有办法满足我国对各种创新型和复合型的人才的急切的需求,科技馆是学生进行校外活动很重要的场所,而且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与培养创新型的人才方面上具有自己的独特优势,科技馆可以有效的弥补学校在科学教育方面的不足,进而可以成为学校的科学教育的有效的延伸。所以,将科技馆和学校的教育资源可以进行有效整合,令科技馆和学校的教育形成了良性的互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方法。

2 科技馆的社会效益

2.1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

科技馆开展的各种科学普及的教育活动有利于公众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自然观,而且有助于形成崇尚自然科学,相信真理,反对封建迷信,反对愚昧的社会风气。

2.2有力推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科技馆可以传播给民众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以及科学思想,从而提高我国人民的科学素质,可以为社会培养出大批懂科学的劳动者,这对社会劳动的生产率的提高很有帮助,进而推动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2.3有效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

科技馆进行的科学教育活动不仅有效促进了科学知识与科技成果的宣传推广,而且也为科学研究与技术发明造就了可用人才,进而有效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大大进步。

2.4有利于建立健康的精神文明

科技馆对具体的科技成果以及科学家的事迹的积极宣传,有利于培养公众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并且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有利于建立健康和文明的生活方式。

3 科技馆发展现状

科技馆事业在我国起步较晚,因此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不少的缺陷,在理论研究方面以及实践方面相对来说都比较缺乏经验。因此在发展建设的过程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和矛盾。比如在决策的方面,比较缺少求真务实的精神和态度,出现了贪大求全和盲目跟从以及随波逐流的不良现象,导致科技馆出现了有钱来建设却没钱来运营的现象。在科技馆的发展建设的方面,比较缺少理性和论证的有效规划,导致最后出现了投资浪费的不良现象。在科技馆经营的方面,比较缺少相应的完善的制度和理论上的指导,因此导致了管理方面的主体不明,而且没有先进的科学观念,因此现代社会对于科学普及的需求没有办法满足。如果不能把这些问题都合理的解决,那么将会对图书馆科学管理以及可持续发展带来重要的影响。

4 我国科技馆发展的建议

4.1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经费问题

科技馆是一种公益性的进行科普教育的设施,资金来源在现阶段应该以政府的投入为主。可以建议各级的政府需要把支持当地科技馆的建设以及运行来作为必须要履行的一项公共服务的职责,加大投入,以保障科技馆的建设和运行以及展品的更新、展览的开发等经费需求。与此同时,还要制定一些法规与政策,以此鼓励当地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以及海外资金来支持科技馆的建设,并且通过设立公益基金以及发行,来建立多种渠道的科技馆的资金来源,有利于形成科技馆的长效的运行机制。

4.2解决好科技馆的展品问题

科技馆靠科技展品来吸引观众。如果已经建成的科技馆的规模比较大,但是馆里面空空荡荡的,这是是一种很大的浪费。但是,我国科技馆的很多现状证明,很多科技馆在建成之后,馆里面根本没有必须的常设展品,或者说,科技馆在建设最初,就根本没有考虑到科技展品的相关配制问题。这个是科技馆存在的误区,需要认真的克服。

科技馆在立项的时候,需要将馆内的展品配制来进行综合的考虑,而且是科技馆的建设是否完整的重要标志。科技馆外壳虽然完成了,不代表科技馆就已经建成。虽然对于自身没有相关展品的科技馆来说,可以暂时的借用或者租用别的馆的展品来进行展览。但是当展览结束后,科技馆就会面临着展荒或者是长时间的空馆。同时科技馆的相关展品必须具有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其中,科学性是前提,知识性是核心和目的,趣味性是手段。

4.3加强和改进科技馆的科普展教工作

科技馆要高度的重视短期的专题展览,并且将它作为快速提升观众数量以及扩大科技馆的社会影响的非常有效的手段。对于中小型的科技馆来说每年需要举办的短期的专题展览不应该少于5次,对于大型的科技馆不应该少于10次。还要注重和社会力量的相关合作,需要积极的引进社会上丰富资源,还需要及时的跟踪科技的发展动态、快速捕捉社会的热点、及时了解公众的需求,同时努力的开发出一些主题突出、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很受观众们欢迎的短期的专题展览。最后在培训和实验等非展览型的科普教育的活动的开发的时候,需要大胆的探索与创新,特别是要注重与科技馆的展览相结合,努力创造出具有科技馆自身特色的非展览型科普教育活动的新模式。

4.4积极开展兴趣小组活动

科技馆还可以利用学生的暑假和寒假以及节假日来开展兴趣小组的活动,在活动之中,可以让青少年们进行大胆的思考,让他们可以拥有充分自由的空间,使青少年在获取到新知识的时候,还进一步的促进了他们的素质发展。同时对科技馆的资源进行免费分享,让青少年进一步的学习到课本之外的相关的知识,可以使青少年对课堂之上所学习到的知识进一步进行补充,开拓视野,并且进一步的激发他们热爱保护地球的热情,提高他们对科学的兴趣,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4.5引进和普及当代科技馆的先进展教思想和理念

在科技馆的专业人员中,当前特别需要宣传和普及当代科技博物馆以“发现与探索”为核心的展教思想,并以其作为设计展览、展品和开展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要加强科技馆理论的研究,逐步建立符合当代科技馆发展潮流并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馆理论体系。同时,还应积极引进现代博物馆营销学的理念,使展览等活动的选题策划、市场调研、观众定位、内容选择、主题确定、展品创意、风格设计、公关宣传、市场推广等的过程科学化、精确化,提高展览等活动的成功率和影响力,从而提高展览教育效果。

4.6为特殊群体提供贴心服务

科技馆得成功,依靠的不是豪华的建筑,也不是多样化的参观项目,应该还有对观众所提供的特色服务。科技馆不仅要满足普通观众的服务要求,同时要为老年人、残疾人等提供贴近生活的特色服务。对于老年人来说,由于走路慢,当讲解员在接待老人朋友时,走路要相对缓慢,并且放慢语速以洪亮的声音满足老人人群的参观需要。对于弱势群体,同样要给予充分关注。特别当青少年残疾群体到科技馆参观时,不管对方人数多少,工作人员都要提供贴心的服务,使他们不仅能够从中获得知识,感受到科普知识的伟大,还能感受到科技馆良好的服务态度。因此,科技馆要想取得长足发展,首先要树立在广大群众心中的形象,为不同群体的观众提供优质服务。

4.7加强科技馆专业队伍建设

应在我国现有高校的专业课程中增加科技类等课程,为科技馆培养通用型的专业人才。同时要加强对科技馆现有的专业人员的职业培训,并成立针对不同的岗位、不同的专业背景的工作人员的快速进修班,通过有针对性的“补课”,来培养许多“文博兼通”并且比较熟悉科技馆的展教工作的专业人才。要重点挑选一批比较具有科技类学术背景的学者来担任科技馆的馆长。还要加强各个科技馆内部的业务学习和学术交流,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建设学习型的科技馆,为科技馆的可持续发展奠定雄厚的人才基础。

5结语

科技馆是国家实施科普教育、提高国民科学素质的窗口,其发展演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传播科技知识、探索科技前沿、体现未来方向。科技的发展一日千里,科技馆展品的更新及新技术的应用日新月异。但无论发展到哪个阶段,只有立足根本、与时俱进,才能长足发展、青春永葆。在新形势之下科技馆如果想取得快速发展,不仅要不断地开拓科普资源,做好公益类的科普教育,而且还要主动的和社会各界积极进行合作,有效的拓展自身功能,积极探索如何引起观众对科技馆的兴趣,为社会与观众经常提供特色的服务,可以通过提高科技馆的服务水平,来提高自身的创收能力,积极促进科技馆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梁兆正.对科技馆建设理念和建馆模式的探讨[J].科普研究,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