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科技与信息化管理范文

科技与信息化管理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科技与信息化管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科技与信息化管理

第1篇

[关键词] 科技管理 体制创新 信息化建设

随着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浪潮涌起,国家之间、行业之间、公司之间竞争的前沿已从资本、规模等逐步转移到科技实力竞争,科学技术与创新研究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科技管理体制问题是关系到科技工作全局、关系到现代化建设中科技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科技管理体制是否合理关系到科技政策能否得到认真正确贯彻,科研机构和队伍的潜力能否充分发挥,科技规划、计划能否顺利实现。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经济制度,也应该确立与之相适应的科技管理体制。回顾我国的科技体制改革的二十几个年头,探索科技管理体制的创新与信息化建设,将有利于使科技转化为生产力,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为进一步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一、我国科技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发展到今天,仍然有许多深层次的问题需要解决,包括与市场经济体制相符的科技管理体制所需要的基本法律框架,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科研院所的治理结构,社会力量的发挥,政府在国家科技发展中职能的定位,科技资源的使用和监督等,这些都是制约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科技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第一,仍不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在科技资源配置中,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尚未充分发挥。第二,科技创新的宏观决策体制机制不适应发展的需要。宏观调控能力不足,科技管理体制官僚化,科技和经济在国家层次上的决策机制中存在许多弊端;缺乏高层次的科技决策咨询、评估、监督机构,不能就科技发展和科技体制的总体设计、战略重点提供政策建议与咨询意见。第三,各创新主体适应制度变革的基础薄弱,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研院所的运行机制还不适应科研活动多样化的特点。科技管理僵化,人才活力难以激发,无法适应科技创新的规律。

分析我国目前科技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旧制度的问题和制度变迁引出的问题。只有逐步探索、研究和解决好这些科技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走一条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企业科技管理之路, 我国的科技发展才会有一个更健康、稳定的发展基础。

二、我国科技管理体制创新的发展方向

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主要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重建科技体系、促进科技自身的发展。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符合中国国情的科技管理体制,对科研活动分层次管理,以商业运作模式促进科研活动的发展应该成为未来改革的重点。科技管理体制的创新,从其核心内容来讲,主要是设定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如政府、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等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理清政府、市场和科技创新主体的定位与功能,整合创新资源,形成创新价值链,建立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分工合作、联系紧密的创新体系,构建具有灵活的、可调整的科技宏观管理的作用机制。

在确立新的科技管理体制中,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原则,确立政府与市场在科技发展中的职能界限,通过立法维护科学技术活动的正常秩序,利用各种经济手段引导科技发展方向及社会资源配置,确立国家在重大平台技术、共性技术、公共技术领域的供给作用,确立国家宏观科技管理制度,规范科研机构体系,建立起对科技计划、重大科技项目和研究单位进行监督和评估的制度。同时,动员社会资源发展科技,包括科学共同体或各级科协的作用,利用企业家和富有的个人的捐助资金作为科技投入的重要补充,鼓励非营利研究机构和民营科技单位从事科研。

在科技管理体制的创新中,人是主体、是最活跃的因素,让人实现“人尽其才”的和谐状态,也是科技管理体制创新的重要使命。适应体制完善、经济转型和新科技革命要求的科技管理体制, 在设定行为主体关系时具有较大的包容性、全面的覆盖性与强有力的粘合性、以及比较宽松、有容忍度、开放性等特征, 有助于加强科技创新与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机结合, 促进创新活力。

三、我国科技管理体制的信息化建设

目前的科技管理体系是基于传统的工业化时代的工作模式建立起来的,随着现代科技的日益发展,信息化是时代的发展趋势,在我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大力推进信息化是必然选择。实行信息化管理后必然会由于手段的创新而有创新的科技管理方法,这将导致科技管理改革,提升相关部门的科技管理能力和水平。一个信息化的科技管理体制,既能实现对科研管理信息的高效、全面管理,满足决策者对科研信息的把握决策。同时又能了解掌握科技工作者的动态,提高科技竞争的能力。因此,科技管理信息化除了解决目前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解放科技人员生产力、提高行政能力以外,必将起到引领未来的作用。

信息化战略思维是推动科技管理创新,提升组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也是实现科研机构高绩效的直接动力,为科技管理体制创新增加了有效的手段。

综上所述,科技管理创新应遵从市场经济法则,包括与市场经济体制相符的科技体制所需要的基本法律框架,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科研院所的治理结构等。依靠市场导向,注重发挥社会力量,为科技与经济结合创造条件。在科技管理制度的创新方面,信息化构建了开放式的科技管理体系,也为科技管理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梁建伟 马文建:管理绩效与科技管理创新[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6,6

[2]张克军 科技管理创新的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05,16

第2篇

管理是一门科学。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是管理科学在教育科学领域发展的必然产物。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的实施,既需要运用信息科学等新兴学科的知识和方法,也需要行为科学等社会科学理论的指导和支持。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管理本身不是目的,它必须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来促进和推动教育科研沿着预定的轨道、朝着预定的目标健康发展。本文从搭建教育科学管理功能平台,开发教育科学管理功能资源体系,构建教育科学管理功能组织网络进行阐述,以期对教育科学管理功能的目标达到有所帮助。

基础教育;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

【关 键 词】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5)03-0010-03

和其它管理科学门类一样,教育科研管理进入信息化的发展轨道,既要注意到它信息传播的属性和特点,同时也要尊重其行为科学自身的发展规律。基础教育科研的信息化管理目标的设定,也必须遵循现代管理的一般规律。科研就是服务,管理也是服务,基础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就是依托现代技术支撑进行高效、高端的管理服务,以追求和保证教育科学研究服务质量为目标。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管理本身不是目的,它必须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来促进和推动教育科研沿着预定的轨道、朝着预定的目标健康发展。实施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所要达成的基本目标,实质上与传统的常规教育科研管理的总体目标是基本一致的。只不过在当今的信息技术条件下,对教育科研实施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目标设置的元素层次和技术含量要比通常的教育科研管理目标有所增加。而恰恰就是这些现代科技因素在教育科研管理目标中地位的提升和强化,使现实的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方式更加趋于精细化的目标管理特征,从而形成管理内容多元化和多层次的特定的目标体系。

一、搭建“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功能平台”

“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功能平台”是以教育科研管理组织为核心、以教育科研网站和教育科研管理信息系统为基础、以教育科学规划管理和科研业务指导为内容、以教育科研管理信息资源为依托的人与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

教育科研管理组织是具有教育科研管理职能和人力资源的机构,这是在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系统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本要素。组织是管理最起码的先决条件。组织的管理水平是由机构的管理职能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决定的。管理职能是有限的,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无限的,管理职能的发挥取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影响职能作用的政策环境。它是构成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核心要素。

教育科研网站和教育科研管理信息系统是科研管理最基本的条件,当然也是教育科研管理最基础的平台。教育科研管理要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实现教育科研管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最大化和效率最大化的管理目标。管理目标视界面对的是信息的海洋,办公自动化是管理者的必然选择。有了这样一个教育科研管理信息平台,教育科研管理工作就会变得无比简捷。比如,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课题网上申报和评审,组织项目成果鉴定。专家可随机自主安排时间,在任何一台电脑上进行工作,基本上解决了因鉴定材料的传递繁杂,消耗人力、物力和财力的问题;也可以解决因透明式的选择专家的方式,影响成果评审的质量的问题;同时还解决了因申报项目数量的成倍增加,使管理部门无法承受等诸多问题。因为网上信息具有透明、公开和无限传播的优势,所以依靠信息技术实现信息充分、通讯快捷到达和远程管理功能,就必须建设网络通讯和网络管理系统。

二、开发“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资源体系”

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社会资源,都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宝贵的物质财富或精神财富。信息资源是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同时对社会生产方式人们生活方式的变革,产生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对于教育科学事业来说,教育文化积淀和科研信息资源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同时也是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依托,同样也是现代教育科研管理的重要目标和现实依托。信息资源意识在信息化管理中至关重要,它是决定信息资源能否被充分开发和广为利用的先决条件。在信息化时代,教育科研管理信息资源同其他信息资源一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资源,其重要作用正在与日俱增。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资源体系的内容十分丰富,在教育科研管理中能否有意识地主动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直接关系到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的发展层次和提升水平。

在基础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体系中,我们不仅要重视现实性的管理信息资源,还要重视潜在性的管理信息资源。所谓现实教育科研管理信息资源,就是经过表述已经成形的能被利用的信息资源。如,教育科研项目申报指南,规划管理的各种政策信息,各级教育科研管理组织等。如同物质资源需要开采、发掘、加工,从而使其价值得以转化和利用进而形成产品一样,要充分利用它们的可开发性、可传播性和可增长性等特点,对教育科研管理信息资源进行一系列的过程运作,实现其价值转化,以形成新的可资利用的信息资源。因此,要求教育科研管理人员具有集纳、筛选、使用和传播意识,要求管理组织建立集纳、筛选、使用和传播机制。比如规划管理政策要依据国家的有关政策,结合本地具体的现实情况,吸取和消化各地教育科研的特色经验,不断完善和更新,形成有自己特点的高效的管理政策体系。在此,既要有大量收集信息资源的过程,也要有筛选、分析与整合和传播信息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政策体系并广泛的传播。所谓潜在教育科研管理信息资源,就是个人在认识和创造的过程中,存储在大脑中的信息资源。这些信息虽然可以被自己利用,但是却非常容易忘却而丢失,并无法被别人利用,所以说它是有限再生的信息资源。因此,我们要建立机制,激励管理人员经常记录并把它表述出来,与现实资源结合起来共同加以开发利用。

在基础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重视显性的管理信息资源,同时还要重视隐性的管理信息资源。所谓显性教育科研管理资源,就是现实资源中表现较为明显且容易被关注和利用的管理信息资源。如上例中有关规划管理的政策性资源。要对显性教育科研管理资源进行深度开发。通过深度开发,一是增强信息资源的创新性,二是增强信息资源的传播效率,提高信息资源的对称性。譬如,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基础设备和设施,提高人的信息意识和信息技术能力,做好人与机的有效对接,就可以无限提高教育科研的工作效率。所谓隐性教育科研管理信息资源,就是表现不明显、不容易被关注和利用的管理信息资源。如,中小学教师经常被管理者视为管理对象,对他们进行管理。如果对他们进行学术规范和管理程序的训练,使他们懂得科研管理的基本要求,他们就会主动地对自己承担的课题进行管理,并向管理者提供反馈信息,成为管理工作的协助者,从而增强课题研究过程管理的有效性。又如,有意识地对各级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进行相关的科研管理培训,使他们成为管理机构的辅助力量,也是充分变相利用信息资源的有效方式。有意识地进行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就能充分而有效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发挥信息技术基础设备和设施的作用,提高教育科研管理的实效性。

基础教育科研管理主要的信息资源,除了上述介绍的信息技术性资源和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外,还有规划性资源、课题性资源、成果性资源、学术性资源、通讯性资源等大量多种多样的资源。规划性资源主要是指课题指南、政策法规和机制措施等,包括指引教育科研发展方向的教育科研发展战略研究,引领教育科学研究选项的课题指南的研究,控制教育科学研究健康发展的政策法规的制定,推动和激励教育科研发展的机制措施的设计等等。课题性资源主要是指课题申报、课题评选和过程管理等,包括为筛选课题而进行课题申报,彰显课题研究价值的课题评审,加强课题研究秩序、提高课题研究质量的过程管理策略等等。成果性资源主要是指成果应用、成果转化和成果开发等。包括教育科研成果就地转化应用,扩大应用价值的辐射推广,提升成果价值的再次开发等等。学术性资源主要是指学术交流、学术规范和学术培训等,包括引领和提升教育科研的学术交流,指导教育科学研究的学术规范,提高教育科学研究水平的学术培训等等。通讯性资源主要是指网络通讯、新闻等,包括消解信息不对称状态,提供网上办公条件以及增强信息交流效率的通讯网络和教育新闻的措施等等。上述种种信息资源,构成了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的资源体系,从而为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构筑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信息支撑。

三、构建“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组织网络”

组织网络的构建是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的核心基础。信息技术及其网络体系不过是管理系统中的工具和物质条件,专门负责科研管理信息编制、、接收、处理的管理和技术团队才是管理系统中的根本性因素,由此构成的庞大的信息化组织网络环境在系统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职能作用。组织性管理职能与人力资源是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功能、不同性质的组织,以及组织职能和管理人员所构成的组织环境。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不论是在组织理念上或是组织形式上还是组织内容上,都与作为管理对象的人力资源有所不同。

在组织理念上,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不是传统的如何统筹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考量,而是如何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平台的设施统筹人与机,实现管理效率最大化,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成本的最小化。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和主导性,不断地完善和升级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平台,不断提升人的信息意识和能力,(下转119页)(上接11页)提高人应用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技术平台的积极性和能力,不断地研究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技术平台的技术特点与功能,整合人的思想、人的信息技术能力、科研管理工作的内容,形成人机功能的高度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技术设备设施的作用,就会最大限度降低人力、物力和财力成本,进而提高管理工作效率。

在组织形式上,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也不是传统的以上传下达、层级管理为核心,而是以桌面管理为核心,不需要层级审批而通过网络与网络互动方式一次性达到管理目的。传统管理习惯于一层一层地传达,不仅管理意图经常会被层层消解,而且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工作效率低下,经常造成信息不对称的严重后果。信息化管理对于无需审批的内容,采取网上、网络会议、电子信箱通知的形式,第一时间就能通达,从而减少了信息消解度,扩大了信息面,做到了管理信息的公开透明。

第3篇

关键词:信息化条件;科技档案;管理

在科学技术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的发展时代,因此科技档案的管理工作也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在目前科技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大多都采用了高科技的相关手段,让科技档案的管理水平呈现出显著的提升,相关档案单位在综合运作能力方面也得到了明显的发展,让档案单位的整体竞争力得到提升。科技档案管理人员要明确当前的发展形势,采用科学化的档案管理手段,对未来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为今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1 科技档案的管理意义

首先,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的帮助,科技档案是档案管理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尤其是水电厂,他们在处理数据以及科研培训方面都需要相关的资料作为参考,科技档案就是他们的主要参考来源,将水轮发电机组、电气设备及仪器仪表配件等检验结果记录下来,才能保证发电机组的安全运行及人们的人身安全。另外一方面,档案也是检验实力以及检验水平方面的一种参考,所以为了促进相关方面的进一步发展,就要加强科技档案在事业单位中的地位,充分利用计算机相关技术建立起信息化的网络平台进行管理,这样才能实现资源共享,满足数字化与网络化的发展要求。

其次,科技档案管理也是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组成内容。通过对相关资源进行全面的开发以及利用,就能促进事业单位在生产管理能力以及核心竞争力方面的发展,与时展的脚步相一致,这样才能促进事业单位在管理与研发方面的动力。只有把握好信息化的发展机遇,才能让电子化与网络化的发展趋势全面涵盖在科技档案的管理过程中,得到更加全面与科学的管理。以水电厂的档案为例,在信息化的发展前提下,通过科学化的管理,让相关的数据更加安全,真正实现了管理水平的提升。

第三,科技档案的管理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而是系统化的工程项目,所以一般情况下,相关单位都会设置专门的管理部门,这一部门的主要工作任务除了处理内部事务以外,还会对其他方面的事务有所涉及,因此这一部门的作用同样也是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或者是说重要的环节之一,需要展开长期的发展。科技人员在这一系统化的工程中,当然也是不可或缺的,以某水电厂的科技档案管理为例,在对档案进行调阅的过程中,通过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可以对趋势以及统计结果进行合理的分析,并且根据分析结果对水电厂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意义。由上文的论述可以了解到,在信息化的理念发展下,应该重视起科技档案的管理,并且对其进行不断的完善,还要充分发挥相关主管部门的作用,适当的进行统筹兼顾,以促进科技档案的有序化管理。

2 科技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具体措施

2.1 树立科技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创新意识

首先,应该树立科技档案管理的系统意识。随着现代化办公技术的逐渐发展,电子形式的文件和科技档案也成为一种理所当然的发展趋势。与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相比,建立统一的科技档案管理模式,不仅可以快速、高效地完成归档工作,还可以使科技档案的保存和管理更具有安全性。除此之外,统一的科技档案管理模式还能够大大解决档案整理方面的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将分类、立卷等实体工作全部通过电子检索系统完成。

其次,应该树立科技档案管理的信息意识。科技档案管理人员,应该充分了解和掌握当代的信息技术,紧跟时代步伐,为科技档案的管理工作提供质量优良的信息化管理服务。然后,应该树立科技档案管理的法律意识。由于我国的科技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普遍不高,导致目前的科技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中存在着许多的不合理现象。所以要想改变现状,就必须要加强法制培训和教育,使管理人员树立正确的管理意识和法制观念,才能使科技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工作有序、健康地进行。

2.2 加强科技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基础建设

加强科技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基础建设,首先要重视标准化。科技档案的标准化主要涉及文件形成的科学判断依据和标准化的管理工作两方面内容。具体的内容则主要包括科技档案的录入、数据的备份和资源的提供及利用等。同样以水电厂为例,就需要对业务进行梳理,对档案进行分类,并规定数据档案的格式、录入的及时性等。只有科技档案管理的实现了标准化,才能充分确保信息资源传输、共享和开发等过程的有效实现。

此外,要高度重视档案信息化条件下的数据安全工作。对于开源式的数据档案,要注意通过防火墙、物理隔离等方式防止数据丢失或泄密。对于一定密级的技术档案,需要具有授权人员方能接触或查阅。在技术上,可以通过授权密钥、查询口令等方式验证。

除此之外,还应该充分树立科技档案管理的开放、改革、科技和竞争等一系列意识观念,真正全面创新科技档案的信息化管理观念。其次要重数字化。科技档案管理的数字化也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档案内容的数字化,二是管理工作的数字化。前者主要指通过数字代码序列,将科技档案的具体内容进行数字化。后者则主要指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利用,实现科技档案的类型、格式和等一系列归档管理工作的数字化。

最后要重视系统化。科技档案管理的系统化,主要由科技档案的系统分类和系统著录构成。系统性是科技档案区别于文书档案的最大特点。它的信息著录就是指建立档案的信息化网络平台。具体内容主要包括题名、类型、密级和版本、状态等多方面内容。虽然信息著录囊括的内容非常多,但是仍然应该确保所著录内容的准确性和系统全面性。

3 结论

综上所述,在档案管理的过程中,科技档案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新时期的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让档案管理处在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之下,这种档案管理趋势,让档案管理朝着信息化以及网络化的双向发展,为档案的高效利用提供了更加夯实的基础,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需要从两方面入手加强对科技档案的管理,一是要在相关人员心中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二是促进基础方面的建设,让档案管理机构获得更加高额的经济效益,希望本文的论述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增强整体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邢惠杰.科技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微探[J].魅力中国,2013(19).

第4篇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工程项目管理;应用型本科;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11-0037-02

作者简介:胡新萍,女,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工程项目管理类课程教学。

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工程项目管理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工程管理能力,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近年来,国内外众多高校和学者对工程管理类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所制定的教学计划仍难以脱离原学科体系的框架,“重结构、轻管理;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比比皆是,工程管理方面的一些信息技术(如办公自动化系统、招投标系统、项目管理系统等)都没有纳入教学计划,难以适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高校需求。由此可见,融合信息化技术的工程项目管理类课程的改革和实践,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教学课题。

一、我院工程项目管理类课程的现状

按照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我院于2006年开设了工程项目管理类课程,并将该课程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是学生在完成工程结构和工程造价等专业课程后,所必须学习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课程。

目前,经过近4年的建设,该课程已经成为省级精品课程,加之我院土木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已基本成熟,为培养具备技术和管理双重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由于目前我院的工程项目管理类课程过于重视理论细节的传授,没有建立动态的案例教学和构建信息化的项目管理平台,同时也缺乏网络互动的教学评价体系,极大地制约了学生管理应用能力的提高。因此,本课题将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以管理类课程改革为载体,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将成熟的现代信息技术工具引入工程管理类课程的后续改革与建设中,通过数字化实践平台的创建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科学管理能力。

二、我院工程项目管理类课程改革和实践的指导思想

在对工程项目管理类课程进行改革和实践时,需要遵循以下指导思想:一是根据宽口径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的方案,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重视强化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结构和专业基础知识。要对课程内容进行提炼,确保课程改革向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方向拓展;二是切实把握土木工程各相关科学和课程之间的联系,确保整个土木工程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在避免课程重复的前提下进行工程项目管理类课程的改革;三是既要重视对土木工程基本理论、基本特征和性能的讲授,又要重视对工程背景和理论依据的讲授,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历程。

三、融合信息化技术的工程项目管理类课程的改革条件和内容

1.融合信息化技术的工程项目管理类课程的改革条件

首先,我院的工程项目管理类课程为省级精品课程,经过几年的建设已经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和教训,为工程项目管理类课程教学融入信息化管理的后续建设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其次,我院领导对工程项目管理类课程的改革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和支持,并且在人员、时间、经费和设备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投入,为工程项目管理类课程的改革提供了人员和技术的支持。再次,我院土木工程专业拥有技术比较先进、仪器设备齐全(实验开出率为100%)的满足教学和科研需要的实验室和计算机房。而且,拥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十余个,为工程项目管理类课程改革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保障。最后,我院土木工程专业开设了预算员、施工员、造价员、二级建造师等职业资格培训,在人才培养、项目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改革和创新方面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为工程项目管理类课程改革的实施提供了宝贵的软环境支持。

2.融合信息化技术的工程项目管理类课程的改革内容

融合信息化技术的工程项目管理类课程的改革,旨在将项目管理信息技术引入到工程项目管理类课程中,对原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训,并且以点带面,最后惠及整个土木工程专业。我院融合信息化技术的工程项目管理类课程的改革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六个部分:

(1)培养方案的设计。工程项目管理任务的设计要紧密结合施工行业企业技术背景,在精品课程原有建设内容的基础上,还要和项目管理最新信息技术相结合,解决由于课程建设与现代化的项目管理信息技术相脱节的问题,实现动态跟踪最新的信息化管理技术,并及时消化吸收到教学中,培养适应建筑行业发展的新的项目化教学体系。

(2)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的建立。随着土木工程科技的进步,各种工程项目管理及综合应用软件将逐步替代传统的管理手段,尤其是数字化网络管理具有传统方法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依托校企合作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加强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依此将数字化教学资源向工程管理类课程进行全方位渗透,激发学生的学习与发现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完成工程项目实践训练。

(3)教学形式的改革。工程项目管理类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很多时候难以在黑板上将施工料具管理和现场管理等内容描画出来,这就需要对教学形式进行改革。除了精品课程中原有的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法等外,结合信息技术引入模拟教学法、现场教学法等,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才能努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设计。要对传统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进行革新,更加重视对学生平时成绩的考核和对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核;要将过程评价与效果评价相结合,建立完善的、可监控的、网络教学互动的过程评价与激励体系,以及建立能体现技能水平的效果评价体系。

(5)教学内容的优化和整合。虽然教材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但是教材内容并不等同于教学内容,教材编写的逻辑结构并不等同于教师授课的逻辑顺序,教师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和整合,对教材内容进行加工和处理。由于教材本身涉及的知识点较多,教师必须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更加重视教材的实用性,并与注册监理工程师等职业资格考试的内容相结合,利用实际案例的讲授去覆盖教学的全部知识点,使得授课内容更加生动且易懂。

(6)师资培训的设计。教师的综合素质对于教学效果至关重要。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项发展很快的课程,要求教师必须结合工程项目的发展趋势,不断对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因此,要依托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等形式,以跟踪掌握最新技术动态和提升项目管理技能和经验积累为中心,设计长期有效的师资培训体系。

提高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效果,是目前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针对我院工程项目管理类课程的现状,对融合信息化技术的工程项目管理类课程的改革和实施进行了探讨,以期对外校设置相关课程和专业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第5篇

一、管理信息化需要突出科研服务人本化

管理的本质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和调整人的思想和行为,是对人的智能与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开发和利用。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的根本对象是作为信息发生主体和接受客体的人。人是教育科研管理的决定性因素,所有的信息活动和管理行为都是紧紧围绕着“人”这个核心因素组织和展开的。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是教育科研管理的核心所在、质量所在。实施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必须摒弃只重视管信息、管技术的传统管理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本性原则,即在实施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要把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提高人的生命价值放在首位,向管理要动力、向管理要效率、向管理要质量。教育科研的动力实质是广大科研工作者产生“需要”的内驱力;教育科研管理的实质是通过适当的方式和方法,激发和发展这种内驱力,作为教育科研的原动力。“需要”是人对一定客观事物需求的表现,它是激励人们产生和保持积极行为的动因。实施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必须正确把握各个层次科研群体的个人物质需要、精神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关系,引导他们把个人利益与工作效益、近期目标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努力改善科研工作环境和个人生活条件,使他们在教育科研工作中力有所用、才有所展、劳有所得、功有所奖。通过科学评价和有效激励,营造一种识才、惜才、用才、护才、育才的教育科研管理动力生成机制和人才成长环境。

二、管理信息化需要追求资源共享最大化

现代教育科研的信息资源意识,强调科研管理信息资源的共建与共享,突出教育科学化信息的对称性;强调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突出教育科研信息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传统管理不仅隐性资源被忽视,而且显性资源利用率低下,甚至许多资源被搁置,如显性的网络资源只用于网络通讯而网络管理往往被忽略。网站和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区别是明显的。网站的主要功能是信息与通讯,而“管理系统”是专业的虚拟管理工作平台,能代替人做许多管理工作。隐性资源的利用也是一样,如因信息不对称,许多人不了解课题管理的政策和指南等信息,失去了课题申请机会,使一些良好的课题资源流失。毫无疑问,实现资源共享最大化,是实施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主体建构的空间基础。实现教育科研信息资源共享,首先要考虑最大限度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效率最大化,其次考虑如何实现与信息技术无缝衔接。一般说来,传统的管理工作不用过于考虑管理者与信息技术设备的严密衔接,而信息化管理则必须考虑人与机的关系,并且在工作设计上实现人机融和。同时,人的信息意识和能力要能够充分地利用这些设备和设施转化为管理行为。传统的科研管理工作方式,基本上是按照手工操作设计的,工作程序多,工作内容繁杂。例如课题管理,传统管理方式建立档案程序大致是:制表、登记、编号、入档,开始评审以及评审之后必须保持材料不乱。而信息化管理的上述程序,完全被“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软件代替,我们只需要在申报时给申报人一个编号,其他所有工作都会在计算机中自动生成,并进入电子档案库。但是如何使用个人编号能够准确无误地在计算机中生成个人档案,则需要按照程序要求,准确无误地个人编号,并对申报表作细致说明,要求申报人准确无误地加以填写。所以各级管理者必须不断增强自己的信息意识,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能力,熟练、准确和快捷地利用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人机对话,高效率、高质量地进行教育科研管理。

三、管理信息化需要注重组织指导多元化

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作为一种业务性和学术性较强的现代管理形态,其管理职能的体现完全有别于纯粹的行政管理,业务指导为主的职能内容在科研管理成分中占有重要比重。从职能兼容和转换的意义上讲,指导也是一种管理。因此,信息化的指导性管理必然成为现代教育科研管理方式的行为主导或主流。从教育科研的发端看,教育科研管理的内容是从规划开始的。教育科学规划本身就是一种高端的组织和引领,一定阶段的教育科研管理和指导工作基本上都是由此展开的。规划是为了把握研究的方向、研究的重点、研究的范围、研究的内容等的科学合理和有效;科研业务管理和指导是为了使研究讲程序、讲效率、讲质量而更加有效。建立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平台,就是要围绕着科学合理的教育科学规划,高效务实地实施对教育科研业务的全程管理,以及有效有用的科学指导。实施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组织和指导方式上要多方并举。第一需要利用网络管理实现组织指导的扁平式桌面化,即改变传统层级的“树型”管理范式,实现层级管理与直接管理结合,促进现场指导与远程指导相结合。教育科研项目通过“教育科研管理信息系统”中各级教育科研部门的专用空间层层点击申报,各级教科研管理和指导机构通过各种网络平台对申报项目即时指导反馈。不同层面申报项目的评审信息在传递时间上几乎同步,其文件处理效率和业务指导效能将成倍提高。第二是组织机构建设虚拟化。如成立网上专家评审团队等网络虚拟组织,建库管理,在实际操作时根据需要随机选择,管理调用十分便利。第三是利用网络平台,实现组织机构协作化。如基础教育研究部门、协作研究组织以及相应的学术团体等,均可跨界组成不同指导职能的临时性工作小组,通过网络视频等方式,远程协助科研管理部门做一些科研业务指导性的工作,甚至协助科研管理部门进行管理工作等等。多元化的教育科研组织指导,使教育科研通过研究层次的分化,促进了科研队伍和规模的扩大,为基础教育科研的普及与提高创造了理想的环境和广阔的背景。

四、管理信息化需要推行网络培训菜单化

把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培训纳入教育科研宏观管理范畴,这是教育科研管理服务理念的重大转变。这不单纯是因为信息化管理专业性和技术性特别突出,需要特定的培训来满足管理技能要求的原因,同时更是因为形式上非信息化的因素,如科研政策规划、管理规定、程序规范、资源体系、硬件标准、信息规格和成本测算等等,需要通过连续多层次培训来预防和解决人员更替、业务更新给信息化管理所带来的观念不适、操作不力等实际问题。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不仅需要一定数量的专业技能性管理人才,而且各个管理层面上更需要既懂科研、又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即使是一般的专职和兼职研究人员以至广大从事科研活动的学校领导和教师,同样需要了解和掌握信息化条件下教育科研和管理的基本要求和一般知识。在实施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的主体建构中,通过网络培训,普及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提高科研人员的自我管理素质,自然成为相对成本较低但却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工作。根据实施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的目标要求,在对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分析整合的基础上,可以设定出若干内容模块进而构成选项菜单,以便不同管理层次和职能的委培和受训者因岗定向,各取所需,同时也更加利于他们回到管理岗位上学有所用,各尽所能。

一般情况下,培训菜单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性内容、人力组织性内容、资源环境性内容三大板块。信息技术性内容面对的是实现信息化管理的技术性设备和设施系统。它是以开放的教育科研网和封闭的教育科研管理信息系统为基础,以信息资源数据库和计算机软件系统为载体,构成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和设备体系。人力组织性内容涉及的是教育科研的相关机构和人力资源以及它们的管理职能,这是管理培训的本质性内容。它决定着系统的管理与发展水平,影响着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系统功能的源点,也是信息化的重点。组织性内容决定了“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管理性质,也就决定了它在管理平台中的核心地位。资源环境性内容关系的是信息化管理的对象和条件,作为技术性平台存在的广泛基础,它通过代替人或者延伸人的能力,把教育科研管理的泛化信息转变成有管理价值的目标资源,以达到环境共建、资源共享的目的。信息化平台是围绕着教育科研管理总体目标设计开发的,科研、培训和管理,三者关联互动,并且在管理的统合下整体运行。所以,资源也好,环境也好,不管是虚拟开发,还是实际运载,在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的主体框架下,都要高度体现科学管理的内涵,都要充分体现质量管理的主旨。

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是把有关教育科研的管理要素按照一定的关系和目的组合起来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这个有机整体是一个多因素、多变量、多层次整合的动态有序的功能系统。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系统中的每一个基本要素和工作内容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既在自己的系统之内建立联系,又与其它系统发生各种形式的密切联系,而且系统本身也是外部更大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系统的要素结构,即要素的排列组合方式和关系状态,决定系统的功能水平。为了达到优化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的目的,必须树立系统的观念和整体思想,对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过程中的各种要素和关系,进行充分的系统分析和整体调节,确切把握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目的性、整体性和层次性特征,环环相扣,层层负责,步步改进,以使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系统产生最佳的整合效应和最大的整体效益。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是直接为教育科研实践服务的。从传统的教育科研管理到实施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是教育科研管理理念的转变,也是教育科研管理技能和效能的提升。在此过程中,教育科研管理体系中的各方面因素都有发挥积极而有效的作用,特别是教育科研管理队伍和指导力量的合二为一,在教育科研管理信息化条件下,显得尤为重要。整体规划和具体管理的落实到位、科研指导和培训服务的积极跟进,都要求管理者、指导者、研究者等所有人力资源,与教育科研的设备、网络、技术等所有物力资源全面整合,实现整体功能优化和系统资源优质,用以满足不同层次的科研机构和基础学校实施信息化科研管理和长远发展的总体需求。

第6篇

一、基础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的要素结构

教育科研管理模式是一个由多种要素组成的结构相对稳定的现代管理形态和功能体系。体系的构成和管理机制的运作是其内部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作用的结果。明确基础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体系的要素结构及各个要素在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优化其要素结构进而改进其功能状态,是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的逻辑起点。

1. 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的主体。管理,作为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是管理者按照一定的原则组织和协调人们的活动,有效地达到共同目标所进行的各种职能活动。信息化管理,则是在现代科学技术条件下,通过信息手段调控人们的行动方向、行为方式和资源条件配给,实现期待结果的高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从根本上讲,对目标的达成度无疑是人为干预的结果。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也是一样,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工作系统的整体运行主要还是通过人工操控来完成的。信息化科研管理的实施者,即管理者,是当然的行为主体。

宏观层次上,除了教育科研行政决策者外,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的主体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指以组织形态呈现的各级教育科研所等专门教育科研机构,包括常设的同级规划管理办公机构;另一个方面是指各级科研和规划机构中负有管理职责的领导和具有管理职能的人员。具体到相关业务部门和基层学校等单位层次,内设的科研处室和承担科研任务的领导、教师本人,都负有相应的科研管理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讲,包括需要对教育科研工作自我管理的实践者在内,实施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的主体应该是各个科研管理和操作层面人员的总体,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的实施即是各级教育科研组织机构和研究人员管理工作的总和。

2. 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的信息受体。所谓信息受体,相对于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的主体而言,也就是教育科研管理信息的对象。换而言之,也就是教育科研管理的对象。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的信息受体,可以是上级管理职能覆盖下的相关研究部门和学校等基层单位,也可以是从事教育科研工作的团队和个人。教育科研管理的对象和任务决定了管理信息的指向和流向,信息受体方面群体和个体的业务素质与政策解读能力,决定了他们对来自管理主体的信息接受和理解的程度,同时也影响着科研工作任务的贯彻落实和科研行为的质量水平。由于所处的教育科研管理层次不同,在一定的条件下,教育科研管理的主体可能转变为管理信息的受体,接受来自上级的工作指令和要求;或者同时上传下达,在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过程中肩负起承上启下的双重任务。

3. 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的实践载体。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与传统的教育科研管理的最大区别在于,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实现教育科研管理的办公自动化。有关教育科研的各种工作计划、指令,甚至科研理念、思路等管理因素,主要都是管理者经过电子计算机的信息处理,借助于一定的信息介质和网络通道传播下达的;有关方面和个人的申报、汇报等教育科研工作信息也是通过同样的渠道和方式上传和反馈的。媒体介质记录和显示教育科研管理信息,网络通道运载和传递教育科研管理信息。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实施的主体与科研管理信息的受体之间的动作联系,是通过包括纸质文件在内的多种媒体和网络传输实现的。因此,承载教育科研管理信息的媒体介质和网络系统都可以看作是我们实施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的现实载体。正是由于教育科研管理信息主体、受体和载体这些基本要素的共同存在和相互作用,才使我们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的实施成为可能。

二、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基本架构

所谓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体系,就是在教育科研总体目标下,一定的管理要素经过结构关系调整,并与相关信息资源系统整合,进而形成的功能稳定的运行机制和政策环境。作为教育科研管理者,特别是专门的教育科研机构,无论处于哪一级管理层面,进行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体系的整体架构,基本上都要从理论模型、功能模块、实践模式三个方面着手。

1. 管理体系理论模型的设计。作为一个理论模型,实质上它是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体系的总体设计。它既应该是先进的教育科研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的反映,同时也应该有长期的教育科研管理实践的经验基础。各级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体系的框架构想,应该充分体现作为各级教育科研管理层次,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对域内整个教育科研工作实施信息化管理的总体设想和整体思路,并且在形态结构上作出相应的描述,形成一定的理论模型。

我们姑且可以这样描述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基本形态:即,以本级“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功能平台”为核心,以包括学校一级的各级教育科研网络为基础,以各级教育科研机构的科研网站为基点,分层整合各地信息资源网(电网)和组织机构网(人网),整体建构社会化管理体系与信息化管理体系,形成上下贯通、内外接应的立体化交互式的现代教育科研管理系统。

以省级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体系为例,建设新型教育科研管理网络体系,要实现包括家庭个人网在内的至少五级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网络并形成互动。各级信息化平台,上联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网、教育部教育科学规划网,下设市(州)和县(区)子平台,末端连接学校网,终端为课题承担者(包括教育研究人员)、评审专家、培训指导专家工作窗口等。

五级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网络是桌面式与层级式管理相结合的。信息网络主要是“教育科研管理信息系统”、“教育科研网站”等设施。但在“教育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中,应专门设计市(州)级和县(区)级桌面式平台,即在管理系统中设有市(州)和县(区)子系统空间。市(州)和县(区)可同时像各级管理部门一样,对不需要各级审批性的工作在“教育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和“教育科研网”上进行管理;需要层级审批的内容,可以通过网络逐级传达审批和反馈,信息可同时进入各级空间。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功能由此可见一斑。

2. 管理体系功能模块的打造。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体系的作用水平,是通过网络系统内各级信息管理平台的操作来体现的。各级信息管理平台交互作用的总和构成了诸如各级的最高级别的管理体系的整体功能。由此,驻留在各级信息管理平台的操作系统,便可划分出不同的功能虚拟区位。定位于其中的相对独立的动态程序窗口台面和静态资源信息库存,当然分别具有了特定的功能属性,一般我们也称之为“子平台”。之所以称其为平台,就是因为它不仅仅是个网块或内存,而是因为它们都是以网块或内存为核心的人力、物力形成的操作环境。这些功能模块是管理体系发挥作用的最为活跃的因素,也是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着力开发和打造的重要部位。

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的基本模块主要是指不同信息环境下的各种功能平台。包括技术平台、组织平台、资源平台、规划平台、课题平台、成果平台、协作平台、学术平台、培训平台、通讯平台等等。支持操作环境形成和运行的软件平台是核心模块――管理数据库。数据库通过各级科研网站的链接,为教育科研用户提供服务。教育科研网站是开放的信息、联络通讯、对话互动的网络系统,而教育科研管信息网是一个相对封闭的专业的管理网,既是一个科研管理的办公系统,也是一个信息资源数据库和通讯联络网络系统。各级教育科研网站或教育科研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中心一级的信息技术操作系统,是总体系统的核心部分。它对外运行在互联网上,对内与管理单位的局域网连接,实现管理系统、通讯系统、数据系统与终端应用的联机互动。它可以根据教育科研管理的特点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加工和保存,实现科研管理数据资源的收集和积累,为大家提供资源共享的信息条件,形成一个从基本的数据库检索直至专业咨询、决策服务的完整的科研管理信息服务系统。

3. 管理体系实践模式的运作。理论上的各级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体系,在各个功能模块数据系统的支持下,完全可以投入运行;但在具体的实践上,则必须按照实施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的目标要求,对管理体系的操作程序、运行规则和用户权限进行统一管理和有效规范。尤其是要建立体系内部的动态改进机制,对各个核心模块的现实功能不断加以改善,以确保各级教育科研管理体系带动各级教育科研层次协调运作,在信息化的环境中正常运转,从而推动教育科研管理的逐步深化和实践的不断深入。

在各级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实施实践中,最根本的因素不是信息技术,而是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科研和管理的“人”。只有人的管理智慧和管理才能转化成为有效的管理行为,信息化的管理条件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所以推动信息化管理体系实践模式的运行,必须紧紧抓住人力资源和组织机能这两个根本性、决定性因素,并以此为动力,加强网络平台的技术性建设,全方位打造新型的多功能的教育科研管理网络,统筹教育科研管理内容,有效开发利用教育科研管理信息资源,实现教育科研管理过程中的技术互动和对科研活动的科学调控。

技术性平台建设是科研管理体系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技术平台的基础性,主要表现在技术手段上,通过技术手段创造了一个延伸人的能力的操作桌面,代替人的许多复杂劳动,也就是实行信息化的工作方式。信息化工作方式就是设计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实现先进的教育科研管理的方式,强调实践性应用设计和在信息化思想指导下的管理设计。传统管理因为理念和手段的限制,习惯于不分内容的层级管理方式,忙碌在收收发发抄抄写写和电话通知中,工作效率低下,跟不上教育科研发展的需要。桌面式管理与层级式管理结合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功能实践,达到了基于“教育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和“教育科研网站”等信息基础(下转 18页)(上接 36页)设施实现管理实践的成功跨越。

第7篇

关键词:科技创新能力 管理机制

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在全球化背景下,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创新能力的考核越来越困难,因为创新可以有多种来源。所以对科学技术和创新能力的国家或地区评价与其他经济方面的评价相比,存在的问题更多。尽管如此,综合性的技术和创新能力的评价仍然在进行。本文从知识创造能力、知识获取能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环境与管理、创新的经济效益五个指标对陕西省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分析。

陕西省科技创新能力现状

陕西省知识获取、企业创新、创新环境3个综合指标由2003年第15位下降到2004年第19位,其所属的分支指标中,科技合作指标下降了5位,外国直接投资综合指标则由2003年的第15位下降到2004年的第23位,下降了8位,幅度比较大。

企业创新综合指标由2003年第12位下降到2004年第19位,其所属的4个分支综合指标均已下降,其中制造和生产能力及新产品产值综合指标下降3位,设计能力综合指标则由2003年的第17位下降到2004年的第23位,创业水平综合指标由2003年第5位下降到2004年第17位。

从总体上看,近几年陕西省的知识创造能力呈上升的趋势,研究开发投入这几年一直居于全国前列,保持在第2名的位置,政府对研究与开发投入较高,居全国第2位,而研发人员水平也在全国前列。从产出来看,专利水平虽然有波动,但始终在中等水平,科研论文产出也居全国前列。科研论文、发明专利及与其相对应的反映效率投入产出比的水平相对较为理想,是陕西省知识创造能力提升的重要原因。

陕西省科技创新能力分析

(一)评价指标的选取

知识创造:知识创造能力指标由研究开发投入、产出和衡量过程的效率指标构成。知识获取:知识获取能力包括科技合作、技术转移和外国直接投资3个子模块。知识应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企业技术创新模块由企业的研究开发投入能力、设计能力、制造能力和创新的产出能力几个方面构成。技术创新环境:创新环境包括创新基础设施的发达程度、市场需求水平、劳动者素质、金融环境和创业水平4个方面。创新的经济绩效:创新的经济绩效包括宏观经济、产业结构、产品国际竞争力、居民收入水平和就业水平5个模块。

(二)评价方法

本文所引用的资料的评价方法是加权综合评价法,基础指标无量纲化后,用专家打分得到的权重,分层逐级综合,最后得出每个省市创新能力的综合效用值。

1.单一指标采用直接获取的数据来表示,在无量纲化处理时采用效用值法,效用值规定的值域是【0,100】,即该指标下最优值为100,最差值的效用值为0,计算方法如下:

正效指标。设i表示第i项指标,j表示第j 个区域, xij表示i指标j区域的指标获取值;yij表示i指标j区域的指标效用值。则:

其中,Ximax表示该指标的最大值,Ximin表示该指标的最小值。这里说的正效指标是该项指标其值愈大,效用值越高。如劳动生产率、人均GDP,发明专利数等。

负效指标。负效指标指该指标值愈大,则效用越低,如失业率[(失业人数+下岗人数)/当地就业人数]等,对这类指标的处理采用如下方法:

公式②中变量的含义同公式①。

2.复合指标是采用两项或更多的单项数据指标复合计算后得到的,一般是增长率、平均数等,效用值的处理方法与单项指标是一样的。

3.权重的选取。采用专家事先打分法来解决权重的选择。这种选择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但这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方法。加权计算是分层逐级进行的。

(三)创新能力分析

1.陕西省的知识获取能力较弱,各分指标也都处于全国中等偏下水平。科技合作水平有所提高,与外省合作的科研论文数增长较快,发明专利申请量居全国中上水平。技术购买上偏好购买国内技术,国外技术引进量较少,吸引的外国投资较少,技术市场发展水平相对较好,成交量较大,增长率也较高。

2.陕西省的企业创新能力相对较低,各分指标排名也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国有企业处于明显的主导地位,三资企业的作用极其有限,民营企业发展水平较低。大中型工业企业中有技术中心或研究所的比例居全国前列,为第2位,大中型工业企业对科技投入量也较高,研发人员的素质居中。企业的设计能力一直处于全国中下等水平,波动幅度不大,外观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数在全国的排名都较低。制造和生产能力较弱,处于中下水平,技术改造投入水平较低。

3.陕西省的创新环境与管理能力这几年有较大提升,主要是劳动者素质综合指标提高较快。具体的特点是:创新基础设施水平较差,一直位于全国较低水平。劳动者素质有较大的提高,教育的投入增长较快,对教育的投资不论占GDP比例还是增长率都位于全国第2位;市场环境指标中,政府的财政支出中等偏下,进出口差额较高,居民消费水平量较低,但增长率较高,吸引的国内投资很少;创新金融环境处于全国中等偏上的水平,要高于其综合排名,获得创新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量较高;创业水平逐年下降,新注册企业量很少,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较高,增长率较低。

4.陕西省的创新绩效呈波动式增长趋势,总体上呈中等偏上水平。宏观经济指标下降较多,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劳动生产率水平较低,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很低,但人均GDP增长率水平居中。产业国际竞争力波动较大,平均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出口额比例不高,但增长率较高。

总之,近年来,陕西省创新环境、知识获取能力有较大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有所下降。国有企业仍然处于明显的主导地位,三资企业的作用极为有限,民营企业发展水平较低。知识创造能力较高,且呈上升的趋势,研究开发投入和科研论文产出一直居于国家前列,投入产出效率提高较快,但与北京等排名前4位的省市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创新的绩效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2004年的排名为第10位,比2003年提升了5位,并且高于其综合值的排名。

陕西省科技创新管理机制的优化对策

(一)建立科技创新的动力机制

1.把科研机构推向市场。市场需要是技术创新的第一动力源。从发展趋势看,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对产品的性能、质量、品牌等要求也越来越高。科研单位对所承担的科研任务要从符合市场经济规律、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实际出发。引进现代化经营方式、管理方法以及服务体系,加强应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促进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

2.重视发挥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关键作用。企业家具有远见卓识、敢冒风险、积极进取的人格特征,对于某些技术经济现象的好奇心以及寻找市场利润的渴望,都会激励企业家实施创新行为。要改变传统的干部任命制度即必须改变由组织、人事部门任命国有企业厂长(经理)的做法,让企业在人才市场中选择自己的企业家。

3.给突出贡献者以重奖。对在科技创新中做出重大贡献的科技人员及其组织者给予重奖,调动科技人员和优秀管理者的积极性,真正体现知识的价值,促进科研人员积极地投入经济建设主战场。不断开发研究出有竞争能力的产品。

(二)建立科研经费保障机制

1.适度加大对教育和科技的财政投入力度。从统计资料看,陕西省科研经费占GDP的0.8%左右,而且有逐年下降的趋势。而在西方发达国家,科研经费投入占GNP的比重一般都在2%以上。竞争优势最终来自于技术进步,陕西要顺利实现经济结构转型,迎接新一轮的持久增长,提高国际竞争能力,不断加大科技和教育投入是一条必由之路。

2.积极引导和促进企业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企业的新产品试制基金,必须用于研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一般发展基金也应该主要用于技术研究与开发。要明确规定企业的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当年销售收入的比例,一般企业不得少于1%,大中型企业不得少于2%,国家与省级重点企业集团、工程研究中心和高新技术企业不得少于3%。

3.积极争取银行贷款投资。经认定的电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医药和医疗器械等领域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应优先获得银行贴息贷款。

(三)建立科研人员保障机制

第8篇

[关键词]现代化 科学技术创新 可持续发展观念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5-0165-01

蒸汽化电气化信息化时代在社会的发展中依次到来,在一点一滴的进步中我们欣喜于贯穿其中的科技创新飞跃,却也不得不承认周围环境日益恶化。在我国接下来的建设中协调发展与环境、人口和资源之间的矛盾是不可忽视的重点。在此种情况下,在各项事业中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不仅需要大力开发充分利用资源,还需要以科学技术创新为基础提供新的能量机会。据此可以说,科技创新支撑引领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1】。

一、科技创新支撑引领可持续发展

在岁月的长河中发展是一种必然,但历经千百年的时间当前社会发展濒临瓶颈,几近停摆,各项事业急需创新以增加生机活力,以实现长期稳定可持续的发展。正如培根所说的那样:“科学的真正的、合法的目标说来不外是这样:把新的发现和新的力量惠赠给人类生活。”简单来说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时展的关键,而在这其中科学技术的发展创新更是在无形中推动着、引领着各项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此我国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和科教兴国的两大基本发展战略,尤其是在社会转型期面对当前紧迫而艰巨的历史使命,更是通过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发展新动力,满足激发建设新需求,从而令固有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新兴产业蓬勃向前,各项事业均站在时代的新起点上走可持续发展之路【2】。

同时现代化社会背景下,可持续发展观念早已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建设的层面,转而渗透到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的四个方面多项事业中。所以各领域要真正鼓励坚持现代化科技创新。

二、坚持现代化科学技术创新,促进可持续发展

现代化科学技术创新是世界主题,世界潮流,世界趋势。但是同较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目前现代化科学技术创新的根基浅,且力量不足【3】。想要真正发挥其作用促进可持续发展还要有意识地在不同方面采取措施予以支持和鼓励。

(一)资源环境与经济建设方面

在经济建设过程中我们受到的来自资源和环境的制约越来越大,逐步增多的人口数量,日益多样复杂的需求与短缺的资源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发展的阻碍。面对此种情况德国提出了工业化4.0战略加以应对,而我国为了避免以“阿喀琉斯之踵”现象等情况的出现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4】,用以推动经济建设中传统生产要素的效率提高,新的生产要素的出现,并对它们进行新的排列组合,从而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内生动力。具体如下。

1.建立并完善能源与资源体系

建立并完善可持续能源与资源体系其目的在于从当前实际的资源应用形势入手更具针对性地解决其与经济建设之间的矛盾。一方面要不断探索创造新的技术,制定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方案,提高可持续能源资源的利用率,避免开发运用不合理造成的不必要的浪费。另一方面大力创新作用新能源,开辟使用清洁能源,促进光电等各种能源之间的转化从而令新能源代替不可再生资源,缓解能源紧缺带来的发展障碍。

2.实现经济建设的绿色化

可持续发展要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此经济建设中各项事业的发展要坚持绿色生产,形成一种有效的抑制污染环境的经济体制。

第一是材料与制造即生产的绿色化。也就是要社会主体在生产过程中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借助信息科技、生物科技等多方面的技术优势研发创新新技术,制造更高质量的绿色生产设备,更安全耐用的绿色生产材料。对于生产过程中的废物回收、环境的恢复也要有关人员对二次资源循环利用等技术进行不断的创新完善。依靠科学技术的创新培育高端产业,减少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的投入,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我国经济建设的新领域。

第二是消费的绿色化。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在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消费观念下需要加以正确的引导使之不断科学化、绿色化;另一方面要研发新技术,推动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创新从而研发出新的绿色环保产品以代替原产品,以此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基础上,令经济建设走上绿色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二)文化社会方面

在各项创新中科学技术的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主动力,文化创新是国家的软实力,它们在引领各自相关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碰撞融合,共同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说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促进新思想新观念形成发展的同时,要借助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创新拓展文化传播途径,文化获取平台,令优秀的文化真正植根于人民群众的内心深处,从而为各类创新活动的进行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三)生态环境方面

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赖以生存的家园,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当前被严重破坏的自然环境显然不适合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因而要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创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也就是说要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创新加深对地球自然环境、气候变化、污染破坏等问题的认识和探索,从而提高对这一系列问题的应对能力,并真正落实到建设措施中逐步改善当前的生态环境,治理发生的环境问题,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对于人民群众来说要将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创新运用到保证食品安全,改善医疗条件等工作中,令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生活质量的提高。

总结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则是发展的第一动力,而科技是买不到的,只能通过广大的人民群众自己研发创造,所以坚持现代化科学技术创新从而推动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是时代的必然要求。只有如此才能令社会充满活力,让所有的生产要素竞相迸发;也只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我国建设中出现的一系列制约性问题,增强我国的发展力量,推动我国健康可持续性向前。

参考文献

[1] 杜飞进.论国家生态治理现代化[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3:1-14.

[2] 白春礼.坚持科技创新促进可持续发展[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2,03:259-267.

第9篇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设计;环境规划与管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由此可见国家十分重视教育与信息技术的对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信息化教学设计在高职教学中逐步开展起来,利用信息技术、数字化资源创设符合专业课程的信息化环境,更科学合理的安排教学环节,优化教W效果。文章选取环境规划与管理专业课程中人员培训这一知识点为例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探索更科学的教学环节,优化教学效果。

一、教学思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程选自环境规划与管理专业的管理学课程组织篇中的一个重要的知识点。结合参考教材、教学大纲、该专业的教学指导方案确定的课程标准、以及职业素养,将组织篇中复杂、琐碎的知识点,整理归类为组织结构、权力艺术、人员配备三大模块,以任务驱动开展项目化教学。其中人员配备分为以下四个项目:人力资源规划、人员的招聘、人员的培训与人员的考核。文章知识点的设计就选自项目三:人员的培训。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培养合格的“培训专员”打下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也为将来绩效考评的学习提供条件。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的管理素养,拓展职业生涯的宽度和深度。

2、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是环境规划与管理专业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接触了一年的专业课程训练,对于本专业的课程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且这个年龄层次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作为信息时代的原住民,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及网络。在之前已经学习了计划、组织的基础知识,对组织结构设计和岗位有了一定的认识,具备了分析岗位职责的基本技能。但是学习主动性不强,不善于组织和利用信息化资源,对培训的认识片面,也缺乏实际操作的训练。

二、教学培养目标及重难点

1、培养目标分析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努力实现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基本素养三个方面的培养目标。

专业知识目标:能准确的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培训内容;掌握培训方案设计的基本要素和规范格式;开展培训的过程中应注意的各种问题。

职业能力目标:能灵活运用工作要领开展培训实务操作能力;职业判断能力;培养和提高正确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基本素养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利用各种信息媒体,获取新知识、新技术;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良好的人文素养。

2、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在进行员工培训时,选择合适的培训内容是前提,制作规范的培训方案是保障,灵活运用、有效的开展培训工作是学生应该掌握的重要技能。从而归纳出本课程的重点是制作科学、规范的培训方案,难点是灵活根据岗位的不同特点开展培训的实务操作。

三、教学策略设计

针对同学们没有进入企业观看企业的培训过程,学生的亲身感受性不强等问题,结合实际制定了以下教学策略。

1、教法与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了翻转课堂、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演示教学法,培养学生们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行为习惯。

2、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教学。针对学生喜欢玩手机、且方便携带的特点,利用微信公众号推送课程资源及布置课前任务,方便同学们随时查阅资料,依托世界大学城建设专题学习平台构建信息化网络学习环境;利用视频、flas、小游戏、QQ、微信等信息化工具,解决实际困难,更好的实现教学效果。

四、教学过程设计

根据培训的知识要求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课前知识准备、课堂实施任务、课后拓展提升三个环节。具体安排如下图1所示:

(一)课前准备

课前引入翻转课堂,学生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在微信公众号上领取课前任务:

第一,浏览老师建立的专题学习平台中的课程资料,预习新知识,同学也可以自己搜集资料上传学习平台,老师和学生共建课程资源库;

第二,通过多种形式了解培训专员的工作职责。学生将收集回来的资料上传到小组QQ或微信学习群, 小组内交流讨论,尝试着总结出培训专员的主要工作职责并将成果上传到学习平台。老师检查评价,选出优秀作品,准备上课展示。

(二)课堂教学

在课堂上,根据以前的课程安排,同学们结合自己的专业模拟创立了一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并在上一次课程学习中对岗位职责有了一定的认识。在这样的知识架构基础上,学生们在学习平台上领取任务单:对公司新入职的企业环境监督员进行培训。

任务一:要有效的完成好这次培训工作,首先要确定培训内容。同学们可以在学习平台上点开教师课前准备的企业环境监督员岗位说明书,以及这次要参加培训的人员面试时提交的简历和面试评价单,各组依据这些材料展开开放式讨论,自行确定培训内容,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为了更好的达到学习效果,引导学生完成一个配对闯关小游戏,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对象,选择正确的培训内容。同学们在轻松的氛围下,自我检查对选择培训内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完成任务一的学习。

任务二:选择好培训内容之后,就应该据此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培训方案,于是教师就可以顺势开展任务二的学习,制作培训方案。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自主学习一份完整的培训方案应该具备的基本要素,组内讨论制作一份培训方案,并上传到学习平台,老师可以随机抽取一组制作的培训方案并将其展示出来,同时列出现实中企业对于该岗位的新入职人员所做的培训方案,大家一起分析之前在选择培训内容上的缺失,找出两者之间的差异,从而探讨出一份合格的培训方案应该具备的基本要素以及格式要求。组与组之间相互评价打分,老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任务三:依据培训方案组织实施相关培训工作,是我们要完成的第三项任务。针对以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混淆培训经理、培训讲师、培训专员之间的岗位职责。引导学生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和讨论的结果,让课前选出的最优秀小组将自己的成果从资料库中调取出来进行讲解,从而确定培训专员的主要工作职责。老师将培训专员的主要工作职责进行分解,制作成一个个微视频,供学生们随时点开学习参考。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直观了解培训专员如何组织实施培训,并内化为自己的工作技能。

同时,老师引导学生代入角色,思考如果自己是培训专员会从哪些方面开展工作呢?学生以组为单位相互讨论,制作微脚本,老师随机抽取一组同学依据微脚本即兴表演。其他同学进行讨论和评价。

考虑到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不是所有学生都可以上台表演并获得老师的现场点评,对于其他小组可以将自己编写的微脚本表演录制下来,上传到学习平台上,老师和同学都可以根据评分标准进行评分,从而选出最受欢迎的视频。让同学们在娱乐中了解培训专员的岗位职责,锻炼其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突破本课程的难点。

(三)课后拓展

课后学生们完成大学城空间的在线测试,检查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此外,借助学校承担的对企业事业单位提供培训服务的机会,鼓励学生分组与各位培训讲师配合,实践培训专员的工作职责。

(四)考核评价

借助信息化手段,老师能及时、全面的对学生课前、课堂、课后整个教学环节的表现进行客观的考核评价。

通过三个教学环节工作任务的完成效率和质量,实现对学生技能的评价;通过小游戏和大学城在线测试自动记录的学习成果,实现对学生知识的评价;通过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合作精神、探究精神,实现对学生素养的评价。完成三方面的培养目标。

四、 教学反思

本课程借助微信公众号,帮助同学们将课余零散的时间整合起来,同学们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借助数字化学习平台,引导学生在课堂完成三项任务,在做中学、学中做,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采用视频和flas等信息化手段,解决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直观感受不强,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利用配对小游戏、在线测试,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实现个性化辅导。利用QQ讨论群、微信等信息化工具保留的交流成果,老师可以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

该课程的教学设计将各种信息化资源融入教学中,信息化手段拉近了课堂教学与企业实践的距离,学生明确了岗位职责。该课程的教学设计已经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学完后同学们对教师教学的满意度高,学习热情高涨、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加强、自主学习和高效利用时间的能力明显提高,提升了职业修养,增强了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EB/OL].教育部网站,2011

[2] 韩立福.“先教后学”“先学后教”和“先学后导”的教学思维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35)

[3] 张俊娟,穆卓辉,张朝辉.信息化教学手段下高职专业课程教学设计[J].继续教育,2015(10)

[4] 张莹莹,罗润来.高职艺术设计类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探讨[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8)

第10篇

一、强化信息技术的必要性

《地理课程标准》提出本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学习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做到珍爱地球,善待环境。建立富有多样性、选择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满足学习探索自然奥秘、认识生活环境、掌握现代地理科学技术方法等不同学习需要,注重对地理问题的探索。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注重信息技术在地理课程中的应用。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影响,营造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识和能力的教学环境。所以为了适应课改的需要,地理课堂教学必须充分强化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自觉地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机整合。

二、信息技术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优势

1.信息技术与创境激情整合,激发学生主动探索

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突破时间、空间、微观、宏观的限制,将教学内容中的地理事物、情景、过程全部再现于课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有利于学生理解地理知识、认识地理规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为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开辟广阔天地。

如必修3《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一节,播放陕北民歌,出示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景观图的影像资料,极大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唤醒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运用信息技术,能使课本中的抽象内容、复杂的地理变化过程生动、直观地演示出来,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学生思维的闸门得以适时开启,有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收集、整合地理信息,营造合作学习气氛信息技术用于地理教学中,可以全面提高学生感知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不仅成为自主学习者,而且在学习中营造与他人团结合作、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从而为将来的全面发展、终身可持续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如必修2《旅游业与地理环境》选学内容的教学,提前让学生以合作小组为单位收集各种关于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地理因素的典型例子。课后学生积极准备,甚至作成课件。上课时,各小组派代表向大家的所收集的信息。如有一位同学展示阿富汗和敦煌的风光图片,展示印尼和海南的优美风光图片,提问大家选择去哪里旅游?同学们不约而同的选了敦煌和海南。结果自然而然得出稳定的社会环境会影响旅游业的发展。 转贴于

3.借图、曲生情,培养学生爱国热情

美丽的景色,动听的乐曲,不仅可以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调动思维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保护生活环境的情操等。

在地理教学中,充分利用地理教材的优势,运用信息技术,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配以相应的图片、乐曲,将学生引入教学内容所讲述的氛围中,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例如,在讲述必修一《圈层的相互作用———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时候,先播放桂林宣传片的MTV,让学生在音乐与画面的交相辉映中感受到桂林的秀美,激发起学生对祖国大好山河的无比热爱之情。

三、实现信息技术在地理课堂的实效利用

1.与地理的学科特点相结合,突出地理的思维特点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区域性、科学性的特点,在学习过程中要运用到大量的地图,具有逻辑的严密性。学习地理、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思维活动的过程。揭示思维过程、促进学生思考领悟成为地理教学的特殊要求。因此,信息技术实效利用必须与地理的学科特点相结合。信息技术在地理课堂教学的运用一定要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去选择,运用不同的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上的优势,不能把地理搞成电脑多媒体功能的成果展览。

2.以学生为主体,信息技术为学服务

信息技术是学生更有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智能的一种工具。强调信息技术要服务于地理学习,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不要为技术而技术,要以服务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地理教师的教学活动应以建构一个学生乐学的情境为原则。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发展智能。在所开展的整合研究中,地理教师要反对一节课一个课件演示到底,搞“黑板搬家”式的课堂教学。只考虑教师的方便,什么课都搞成电脑演示,那么将会适得其反。使用信息技术的出发点是利用好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学生思维,利于学生学习地理知识。

第11篇

龙州市地处鲁东南,总面积2183平方公里,辖23处乡镇(街道),1337个行政村,105万人口。1987年撤县建市,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沿海开放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市和乡村城市化试点市。去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13亿元,财政总收入8.2亿元,其中地方收入4亿元;有24家企业利税过千万元,其中5家利税过亿。今年上半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67亿元,同比增长19;财政总收入5.3亿元,其中地方收入2.7亿元,分别增长23和26;全市新上投资过千万元的大项目116项,其中过亿元的27项;在国家四部委最近公布的(上级市)市19家大型工交企业中,龙州有5家。

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稳定低生育水平这一主题,深入贯彻“一法三规一条例”,坚持抓基层打基础,抓后进促平衡,抓改革上水平,全市计划生育工作保持了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20__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首批“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称号。近两年,我们适应新形势要求,积极推动信息化建设,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全市计生工作的整体水平。去年,全市计划生育率、晚婚率分别达到99.4和97.4,出生婴儿性别比控制在106.7,较好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

一、创新思维,把信息化建设摆上重要位置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被应用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实现计生管理与服务的信息化,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首先,加快信息化建设,是新形势发展的要求。龙州市的计划生育工作发展一直比较健康。1995年,我们创造的规范化管理、系列化服务经验,在全省推广;20__年,我市被命名为全省8个“优质服务先进市”之一。这既是上级对我市工作的肯定和鼓励,同时也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新的起点上,如何通过改革创新,实现更大发展,成为摆在市委、市政府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党的十六大提出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的战略部署后,我们审时度势,大胆改革,确定在计生部门大力推行信息化,以信息化拉动计生整体工作上水平、上档次。

其次,加快信息化建设,是实现政府提速的要求。人口与计划生育,是党和政府全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传统的计生工作方式已越来越不适应,必须创新思维,与时俱进,应用先进本稿件版权属517878秘书网的信息化手段,改进工作,提高效率。省委、省政府作出的“政府提速”的战略决策,为我们加快政府工作信息化进程提供了良好机遇。我市的计划生育工作基础较好,理应走在全市信息化建设的前面,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为提高政府电子政务水平做出贡献。

再是,加快信息化建设,是政府转变职能的要求。计生部门与政府其他部门相比,同群众关系最直接也最敏感,工作千头万绪。搞好信息化建设,能够让群众对计生部门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全程监督,提高工作透明度;有利于改进部门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同时,通过网络传递,有利于增强推行政令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提高工作效率。

第四,加快信息化建设,是提高宏观决策水平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龙州经济不断发展,先后创造了诸如商品经济大合唱、贸工农一体化、企业产权改革、农业产业化等成功经验,得到了中央和省、市委的充分肯定。为推动全市经济更快发展,今年以来,围绕落实省委和(上级市)市委工作会议精神,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提出了“到20__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在20__年基础上翻一番”、“市内赶寿光、省内上位次、国内进百强”等一系列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思路和措施。正确的决策必须有科学的依据作保证;实现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人的因素是关键。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不单纯是降低生育水平,还包括提高人口素质、应对人口老龄化、引导人口合理流动、缓解就业压力、加快脱贫致富等诸多经济社会问题。推进计生工作信息化,既可以在政府部门之间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又能快捷、准确地为党委政府提供有关依据,增强决策的科学性,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突出重点,确保各项保障措施落实到位

为确保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的顺利推进,我们坚持和做到了“三个到位”:

一是领导到位。对计划生育工作,龙州历届党委、政府非常重视。市委、市政府把计划生育工作特别是信息化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坚持与经济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常务会议在听取计生工作汇报时,坚持把信息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进行重点部署。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同志经常到计生部门现场办公,检查指导信息化工作开展情况,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从而有效地保证了信息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二是投入到位。在人员配备上,面对机构精简、编制压缩的大环境,为确保信息化建设的正常开展,市里坚持每年都分配一定数量的计算机专业大中专毕业生到计生部门工作。近两年来,共为计生系统增编设岗16人。在经费投入上,我们舍得花钱,采取市财政拨一点、乡镇(街 道)出一点、村(居)挤一点的办法,千方百计筹集资金,以保证工作需要。去年以来,全市累计投资200多万元,其中市乡财政拨款74万元,用于市、乡两级信息化建设。目前,全市23处乡镇(街道)计生办都至少配备了2台微机,并在5处重点乡镇(街道)配备了电子触摸屏,全市已有118个行政村配备了微机。完善的硬件及网络设施,为新形势下计生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必要条件。

三是协调到位。为保障信息化建设的顺利推进,市委、市政府定期调度电信、电力等有关部门,在技术指导、人员培训、网络管理和维护等方面,对计生部门予以重点倾斜。近两年,市里共召开有关计生信息化建设的调度会、座谈会等10多次;今年上半年,市委、市政府又分片召开了全市计生工作会议,专题研究调度信息化建设。为充分发挥计划生育信息网络的宣传教育功能,20__年上半年,市里协调教育系统开通了校园人口网,在初、高中在校学生中进行青春期生理卫生和性健康方面的教育,受到了广大教师和青少年学生的欢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三、成效明显,工作水平社会效益全面提升

第12篇

【关键词】信息化;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教学策略

从客观角度而言,《财务管理》是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开设的一门核心课程。当前我国已进入财务管理信息化阶段,《财务管理》课程的传统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材都遭受到各种冲击。所以,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信息化实践对本课程教学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财会专业教师务必将信息化的财务管理思想融入《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中,将该课程的教学和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完全融合起来,培养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财务会计信息化环境下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课程进行改革迫在眉睫。

一、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存在的弊端

(一)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教学没有将企业管理信息体系理念作为指导

会计信息化体系与财务管理信息体系皆是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会计信息化体系提供在决策层面有效的会计信息,即内外部的会计报告,财务管理信息体系则会充分借助会计报告信息、企业各项业务信息和金融市场信息,借助会计领域的信息工具开展资金方面的管理、资产方面的管理、预算方面的控制以及成本领域的管理,进行财务层面的分析、财务层面的预测与财务层面的决策,从而最大限度实现企业价值目标的最大化。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体系绝对不能和会计信息化体系完全割裂开而独自存在,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绝对不能和会计学的教学分开而独自存在。当前形势下,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虽然已指出企业在财务层面的管理目标是为了实现企业价值利益最大化,可是却十分缺乏企业在管理信息体系的全局理念,没有把握好会计学和财务管理之间的逻辑联系。高职院校在《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体系设计进程中通常存在局限性的认识,仅是重视企业在理财领域、估价领域与价值领域的创造,却很大程度上轻视了会计学对财务管理学的重要功效。实际上,即使是进行企业价值评估所能大面积使用的现金流量模型等方法,也必须借助信息化技术编制成套的预算财务报表的财务预测方法来获取未来现金流量数据。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忽视了借助企业会计报告等会计信息,从而让企业财务管理所制定的决策成为无源之水,最终严重影响了《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没有融入现代化的会计信息技术

当今世界全球经济一体化,竞争日益激烈,信息化技术迅猛发展,相当一部分企业的财务管理面临诸多问题: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复杂,企业面对纷繁复杂的海量数据让财务领域的决策变得十分困难,所以需要运用新型会计信息技术来进行辅佐。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往往忽略了会计学对财务管理学的基础功效,致使会计信息化技术很难和该课程教学融为一体,具体而言表现为当前形势下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通常停留于手工层面的计算、运用相关计算器或者借助Excel构建财务模型来处理相关财务问题的阶段,对于ERP、XBRL、财务共享服务平台、大数据、云计算等新颖的会计信息化技术在财务管理信息化领域所获取的进展往往忽略,最终无法借助信息化的相关工具获取上市企业最新会计领域信息数据进行分析与利用,更加不能教会学生在财务管理实践进程中,面对稍纵即逝的现实与大量的信息时应如何科学合理的做出有效的财务决策。

(三)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专业教师会计学水平和信息化水平亟待提高

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专业教师对会计学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认识不够清晰。有些老师将会计学与财务管理课程之间的关系没有认识清楚,有些老师单纯地将财务管理误解为数学方面的计算。对于会计学的不了解、对于会计信息技术的不了解致使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专业教师对于ERP、远程访问、大数据、财务共享服务平台、云计算等会计信息技术的新进展不是很了解,不能利用会计信息技术相关工具在第一时间内获得企业财务管理案例方面的信息,更不能对企业财务管理的进展与所面临的现实性问题在第一时间内进行研究,影响了学生系统化地学习《财务管理》课程,也很难调动学生学习《财务管理》课程的积极性,最终钳制了学生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会计信息化环境下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举措

(一)进一步转变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思想

高职院校在《财务管理》教学理念上务必形成以下观点:彻底摒弃割裂认识财务管理学习的思想,必须从管理信息体系的角度来看待财务管理与会计学之间的关系,构建起会计是一个提供决策有效会计信息的体系,然而财务管理是充分借助外部的相关金融信息、业务信息与相关决策有效会计信息进行决策层面体系化的合理认识。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教学还必须根据管理信息体系理念,充分认识到会计和财务管理实际上是对整个企业业务领域的信息进行与之相关的确认、记录、计量、报告、分析、决策、预测与操控的体系化过程,进而充分认识到会计与财务学基本的原理、方法与技术领域相关的工具,最终实现企业在价值领域的最大化目标。

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务必要清晰明确,对整个企业价值的评价和价值创造的进程应构建在对企业财务报告进行分析、对企业在金融市场上的价格进行综合性判断的根基上。清晰地明确此点之后,就完全能够运用高职院校会计学基本的原理、基本的概念与基本方法,并把它与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知识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在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应该将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完成的相关财务报告与相关财务分析作为根基,并在会计提供的决策有功效的信息――会计报告根基上大力开展财务领域的预测与企业领域的价值评估,以此实现企业在价值领域的创造。如此一来不但体现了管理信息体系中会计信息体系与财务管理信息体系在信息生产领域、传递领域、利用领域的连续性,更能借助《财务管理》课程对会计信息利用的教学进程最大限度发挥它推动会计学等先学课程教学的功效。

(二)在《财务管理》教学中引入新颖的会计信息技术

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需要进一步继承会计类课程在应用会计信息技术方面的优势,譬如在会计信息化的环境下,相当一部分的财务管理问题都能够借助ERP等企业管理软件的应用来进一步解决,然而会计信息化也能够给《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提供新颖的教学手段与便捷的教学工具。要最大限度借助譬如ERP等企业管理软件、云计算、移动互联、远程访问、XBRL、财务共享服务平台等现代化的会计信息技术,提升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教学的质量。譬如可以在借助EXCEL做NPV方面的计算和EOQ方面的计算,并在构建财务模型的根基上,借助XBRL财务报告工具大力开展对上市企业财报的财务报表分析。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务必引入新颖的会计信息化技术,向广大学生不断展示会计信息化工具在企业财务管理进程中的运用,引导学生能够运用新颖的会计信息技术完成各项常规的财务管理工作,从而让学生在会计信息化手段的支撑下走出课堂,把《财务管理》教学和企业实践中的财务管理实务充分结合起来,最终能够尽快使用将来会计信息化情境下的财务管理工作。

(三)不断提升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教师适合财务管理信息化教学要求的能力

在会计信息化日益发展的环境下,不管是实务界还是理论研究界都不能对此置若罔闻。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专业教师自己必须在管理信息体系理论的指导下,构建起在会计信息化领域开展财务管理的思想,重新打造一个与时俱进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体系,进一步确定新颖独特的教学目的与相关教学内容,运用新颖独特的会计信息化教学手段,以此适应财务管理日益信息化的发展要求。

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教师应主动利用XBRL等信息化的财务报告工具,以此解决高职院校会计方面的人才难以去企业实践的困难,进一步指导学生借助XBRL等信息化工具对上市企业的财务报表做财务层面的分析,真正意义上在会计信息化技术的帮助下大力开展财务预测工作与财务决策工作,并且在第一时间内和实践中的企业财务管理情况密切结合起来,甚至还可借助相关研究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

三、结束语

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课程的传统教学方法已难以适应时展的需要,《财务管理》课程教师如能根据上述建议不断提升自身信息化的水平,实施科学合理的教学法,定能有效提升《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质量!

作者简介:刘建春(1971-),男,汉族,湖南衡阳, 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本科,会计师,主要从事财务会计教育研究。

参考文献:

第13篇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计算机文化 基础课程 教学方法

随着计算机科技的日益发展和计算机知识的广泛普及,计算机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的各个方面,社会需要大量既熟悉专业知识又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因此,《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如何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重视基础学习,提高教学质量,是当前《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难点。

一、“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由于各个地区经济、教育发展的不平衡,高校新生的计算机基础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有些学生在中学就已学过计算机相关课程或在家里就拥有电脑,对计算机的操作非常熟悉;有些学生对计算机不感兴趣,计算机操作水平相对较低,甚至有些同学以前从来没接触过计算机。这些都造成了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一部分学生认为教师一节课讲的内容太多,接受不了,而另一部分学生又因为觉得内容简单,心不在焉。学生计算机水平的差异,使得教师难以把握教学尺度。因此,可在开学初举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免修考试,让计算机程度好的同学,可以免修基础学习,选修其他应用性更强的计算机应用课程,如Photoshop、VB、FoxPro等,而没有通过考试的同学,继续进行基础学习,这也使得同一个班的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较平均,较容易把握教学尺度。

另外,学生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重视不够,学习积极性不高。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不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不需要熟练掌握计算机的使用,觉得这门课的实用性不大。而且课堂上对知识点的一步步讲解,也使学生觉得计算机知识太繁琐、枯燥、无聊,产生厌学情绪。计算机基础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所以应该采用更有效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不仅能突出这门课的实用性,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对知识掌握和灵活运用。

二、案例教学法及其优点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把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通过案例分析以提高学生实际运作能力的教学方法。在课程教学中以典型案例划分教学内容,以案例引导课堂教学,以案例引导学生知识点的掌握,以实际案例为剖析对象。教师指导下教学,学生共同参与案例的分析、讨论以寻求实现方法,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案例教学法的优点:1.案例教学法从来自社会实践的案例中的问题出发,能够促使学生更懂得尊重社会实践、理论联系实际,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案例教学法强调课堂组织形式的多样性,打破了课本原有以知识的逻辑结构体系为顺序组织课堂教学的方式,设计恰当而丰富的教学案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3.案例教学法应该说是一种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其可贵之处在于发现新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验证、发展和深入研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三、“计算机文化基础”案例化教学实施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知识点恰当地融入案例的分析和制作过程中,不但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独立的知识点,而且有助于培养综合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Office办公自动化软件的操作是《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下面以Word、Excel、PowerPoint三个知识点为例,说明具体案例设计的内容。

(一)word案例:个人简历的制作。

个人简历是对学生学习生活的简介,是评价和认定学生的主要材料,在很多的场合需要使用,例如学校里社团的招新、学生会干部招募、甚至在以后的求职过程中。本案例制作的个人简历首先有一个封面,包括学生的基本信息,如姓名、专业、学校、联系电话、电子邮箱等,使用艺术字、图片、文本框、水印等技术进行制作。简历正文以项目符号进行分类划分,介绍学生的英语水平、计算机水平、主干课程、爱好与特长、自我评价等。通过此简历的设计,把word文档中字体、段落的设置,项目标号、文本框、艺术字、图片的插入,背景、页面的设置、页面边框的添加、分栏等知识点融会其中,让学生感到学习的知识非常实用,学得更加主动和用心。

(二)word案例:策划书的制作。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同学们也经常需要使用word制作长文档,如社团活动的策划书、论文等。这个案例以一个社团活动策划书作为素材,其中的活动安排以表格形式记录,让学生掌握表格的插入和设置,然后通过对整个文档进行格式设置,让学生学习排版的一般技巧,学会设置标题样式、段落的大纲级别,熟悉分隔符、页眉页脚的插入和设置,会使用文档结构图进行查看、创建目录等。

(三)Excel案例:学生成绩分析。

在日常的使用中,同学们会经常使用Excel表格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和管理,因此设置一个学生成绩分析的案例,让学生熟练掌握Excel的相关操作。首先通过简单的格式设置,了解Excel中字体格式、单元格数字类型、边框、对齐方式、行距、列宽等的设置,然后进行计算学生总分、平均分、排名、突出显示不及格人数等的操作,让学生学习Excel表格中函数的插入、条件格式的设置,然后进一步按某门课程对学生的成绩进行排序、简单筛选或高级筛选,讲解Excel中的简单数据处理,最后根据学生的平均成绩画出相应的分析图表,让学生掌握图表的创建和修饰。

(四)PowerPoint案例:学校简介。

有时候,同学们需要针对某些主题进行演讲,例如学习交流、毕业答辩、产品介绍等,这都需要使用到PowerPoint这个工具。本案例通过制作一个学校简介的PPT,讲解在PowerPoint中如何新建幻灯片,选择幻灯片模板,设置配色方案、母板、备注内容等,并在不同幻灯片中插入图片、表格、艺术字、视频、音频、flash动画等,重点介绍如何设置幻灯片的播放效果,如幻灯片的切换方式、自定义动画、幻灯片放映等。

经过一年的教学验证,使用案例进行教学,能使学生觉得学习的知识实用有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的学习气氛,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听课质量,也能让学生更灵活的掌握了office这些办公软件的操作技巧,在期末的上机考试中,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

四、总结

教育的任务不是将信息灌输到学生头脑中,而是利用有效、使用的概念来充实学生的头脑,案例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融会贯通,随着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改革和发展,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案例的设计要不断地加以完善和改进,以适应新课程、新形势的要求,只有不断改革和创新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黄冬梅,王爱继.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案例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7:34-148.

[2]张积家.高等教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7:394-407.

第14篇

关键词:管理者可信行为 计划行为理论 主动信任

引言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把握住最核心、最稀缺的资源:人力资本。随着劳动力素质的不断提高,管理者对员工的激励形式和手段也必须多样化。管理者已经意识到要对员工形成有效激励,除了物质激励、精神激励等外部激励手段外,还必须考虑到自身心理能力及行为的建设(万迪 等,2009)。而激励形式的有效性则取决于组织内部信任关系的构建。中国是一个低信任度的国家,更需要信任关系的快速发展(王飞雪等,1999)。

为了应对快速多变的经营环境,管理者不能再将信任看作是随着时间流逝而缓慢积累的被动发展过程,而是要积极主动地实施可信行为,启动和发展领导-下属关系,提高管理者信任,建设高信任的组织文化,不断激励员工提高努力水平,改善组织的管理绩效。在此基础上研究管理者可信行为的产生机制对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与效率有着积极的实践意义。

管理者可信行为定义及维度

组织内的信任一直是一种极其有价值的资源,越来越受到组织行为学家的关注。众多中国学者也在中国背景下研究了组织内信任对员工工作结果变量的影响,如工作满意度、离职倾向等(郑晓涛等,2008)。当前,组织内人际信任研究的一个日渐明显的趋势就是探讨主动信任的发展(韦慧民等,2009),学者开始将关注点放在信任对象的主动行为上,即信任对象在信任发展过程中可以发挥主动性,采取可信行为,启动并发展他人对自己的信任,从而促进信任关系的快速形成和发展。

蔡翔(2007)在信任的构成要素模型中明确给出信任的三个构成要素,即信任者、受信任者和环境。组织内的信任因信任对象的不同,其行为特征可能会有差异,影响信任发展的可信行为在领导和下属方面也会有着不同的具体体现。领导和下属在组织信任的形成过程中风险承担的责任及含义之间的差别,也可能会影响信任发展的具体可信行为。

作为管理者的一种意志行为,管理者可信行为是管理者在与下属的互动过程中自愿表现出的一组行为,尽管这种行为并不是发展管理者信任的充分条件,但却是使员工信任管理者的必要条件。Whitener等(2007)基于理论分析认为,管理者可信行为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行为一贯性、行为正直、善于分权和授权、开放流、表示关怀5个方面。李云、李锡元(2011)曾对职业经理人可信行为进行研究,他们归纳出5类主要的经理人信任影响行为,包括职业经理人的岗位胜任行为、公正行为、表示关怀行为、控制权分享行为和情感分享行为。韦慧民和龙立荣(2010)的实证研究表明,中国背景下管理者可信行为包括五个维度,即正直行为、管理者胜任行为、公正行为、指导行为和控制权分享。

James等1975年研究指出,可信行为由以下三个方面构成:一是对员工需求和利益保持敏感和关心;二是以保护员工利益的方式行事;三是避免为一人利益而损害他人利益。纵观学者对管理者可信行为表现形式的研究发现,管理者可信行为的构成要素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工作能力、价值观念、工作方式。

管理者可信行为的第一构成要素就是具备获得一个组织发展和员工成长所必须具备的工作能力。能力是指能对被信任方在特定领域内产生影响的技能、特征的集合。对于管理者而言,工作能力更多是指能够胜任其工作岗位的能力,即管理者利用其专业化的管理知识和技能,出色的胜任其工作角色,领导员工完成企业的运营目标。

管理者可信行为的第二构成要素就是正直的价值观念。正直和信任的关系涉及到信任者对被信任者是否遵守一系列信任者可接受的规则的感知。联系到管理者可信行为,正直有三方面的含义:第一,管理者能够按照组织固有的价值观和实践准则行使自己的权力。第二,管理者能够按照组织规定和原则公正地处理员工与组织、下属与领导者之间的冲突与矛盾,不因外界因素的打扰而有失偏颇,坚持一视同仁。第三,管理者能够做到言行一致,并在规定期限兑现自己的诺言。

管理者可信行为的第三构成要素就是对其他人表现关心的工作方式。从最基本层次而言,人们信任那些关心他们的人。这种关心的工作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管理者从工作、生活等多方面关心员工,注重与员工分享工作和生活中的感受。第二,管理者能够合理授权,使得员工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扩大工作自。第三,管理者能够接受员工监督,允许员工建言并虚心采纳员工的合理建议。第四,管理者可以依靠自己的专业技能,指导员工工作,帮助员工制定职业发展计划,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关注员工长远发展。

管理者可信行为产生机制

人是复杂的动物,之所以会产生某种行为,一定与其自身条件和某种需求有关,并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计划行为理论作为一种成熟的行为和意图解释模型,被广泛应用于预测各种各样的社会行为。该理论认为,非个人意志可完全控制的行为不仅受到行为意向的影响,还受到行为人实际控制条件的制约,在实际控制条件充分的情况下,行为意向直接决定行为,而个体的行为意图取决于三个主要的因素:行为态度(个体对该行为的评价或者情感)、主观行为规范(个体在实施这种行为时所感知到的规范性压力的总和)、知觉行为控制(个体在实施某一行为时所感知到的自己对于行为的控制程度)。计划行为理论提出后,被广泛应用于多种领域的人类行为研究,得到大量调查数据和研究结果的支持。因而,本文也将应用计划行为理论来解释管理者可信行为的产生机制。

根据计划行为理论,我们推断,管理者可信行为的形成取决于以下三个前因变量,即管理者对于实施可信行为的态度、管理者实施可信行为的主观规范和管理者对于实施可信行为的知觉控制。

(一) 管理者对于实施可信行为的态度

管理者对于可信行为的态度包含工具性态度和情感性态度。管理者对于可信行为的工具性态度指管理者对该行为后果对自己是否有利的评价。从理性角度分析,管理者可信行为不仅会使管理者在员工面前树立良好的正面形象,也会让员工感受到来自组织的关怀和重视,从而增加员工组织忠诚度,减少反生产行为,最终提高组织绩效。管理者对于可信行为的工具性态度取决于管理者对这种行为有可能带来利益大小的评估。如果可信行为带来的利益较大,那么管理者实施可信行为的可能性就较大。管理者对于可信行为的情感性态度指管理者对于实施可信行为的偏好程度,即喜欢或者不喜欢。如果管理者的个人喜好和人格特质倾向于从他人角度考虑问题,对员工利益比较敏感和关心,那么实施可信行为的可能性就较大。

(二) 管理者实施可信行为的主观规范

管理者实施可信行为的主观规范指管理者在思考是否和如何实施可信行为时所感知到的组织压力,是组织对管理者实施可信行为的影响。主观规范受规范信念和顺从动机的影响。规范信念是指个体预期到重要他人或团体对其是否应该执行某特定行为的期望;顺从动机指个体顺从重要他人或团体对其所抱期望的意向。组织氛围融洽、公正,组织文化友好、和谐,管理者就会强烈感知到组织对其实施可信行为的期望。若管理者感知到的组织压力越大,管理者满足和顺从组织期望的意愿越大,则其实施可信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

(三)管理者对于实施可信行为的知觉控制

管理者对于实施可信行为的知觉控制指管理者感知到的实施可信行为容易或困难的程度,是管理者对促进或阻碍实施可信行为因素的知觉。管理者可知觉的影响可信行为实施的因素可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考虑。

影响管理者可信行为实施的内部因素主要指管理者对自身实施可信行为能力的感知,即管理者认为自己有能力和条件实施可信行为。如果管理者认识到自己能够把握可信行为的界限而不致使组织运行发生紊乱,而且拥有相对充足的资源以应对实施可信行为可能带来的风险,则管理者实施可信行为的可能性较大。影响管理者实施可信行为的外部因素主要指员工的互惠倾向,即员工是否对管理者的可信行为有积极正向的反馈。管理者实施表示友善的可信行为,员工基于互惠心理回报,这种互惠关系是构建信任的关键因素。管理者知觉到员工的高互惠倾向,管理者就会因员工正向的互动而表现更多的可信行为。相反,管理者实施可信行为,员工受低互惠倾向影响,回报管理者以低信任,管理者的可信行为受到“冷遇”,则管理者会逐步减少可信行为的表现。

结论与建议

管理者可信行为作为组织内主动信任的重要方面,对其维度和产生机制的研究对于发展组织主动信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对以往研究成果的梳理发现,管理者可信行为的维度可以从工作能力、价值观念和工作方式三个方面进行归纳和考虑;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角度提出了管理者可信行为的产生机制框架,对于发展组织主动信任有一定的实践作用。

管理实践中,为激励员工努力工作,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管理者必须建立融洽的组织内部信任氛围。管理者实施可信行为,有利于建立和增强员工对管理者的信任,进而对员工产生激励作用,提高组织绩效。例如,管理者提升自身心理和能力建设,提高自身的岗位胜任能力;建立共同的价值观、任务和目标,以保证组织有着共同的前进方向;管理者行为应正直诚实,勇于承担责任,积极维护员工利益;更合理的授权和适时的指导使得员工承担更多的责任;管理者言出必行以提高员工对管理者行为的可预期性等。另外,组织也应为管理者提供足够的条件和充足的资源以使管理者有信心应对组织管理中的风险和压力,增强管理者实施可信行为的倾向性。

参考文献:

1.万迪 ,罗进辉,赵建锋.管理者可信行为对员工激励作用的实验研究[J].管理科学,2009(12)

2.王飞雪,山岸俊男.信任的中、日、美比较研究[J].社会学研究,1999(2)

3.郑晓涛,石金涛,郑兴山.员工组织内信任对其工作态度的影响[J].管理评论,2008(11)

4.韦慧民,龙立荣.组织内的主动信任与风险控制:双重视角分析[J].科研管理,2009.30(2)

5.Greenberg J.Employee Theft as a Reaction to Underpayment Inequity:The Hidden Cost of Pay Cuts [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990,75(5)

6. Williams M. Building Genuine Trust through Interpersonal Emotion Management:A Threat Regulation Model of Trust and Collaboration across Boundaries [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7,32(2)

7.Whitener E M,Brodt S E,Korsgaard M A,Werner JM.Managers as Initiators of Trust:An Exchange Relationship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Managerial Trustworthy Behavior [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8,23(3)

8.韦慧民,龙立荣.中国背景下管理者可信行为的结构及差异效应[J].管理科学,2010.23(6)

9.Jones, A.P. James, L.R.., & Bruni, J.R..Perceived Leadership Behavior and Employee Confidence in the Leader as Moderated by Job Involvement,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1975

10.Ajzen I.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1991,50

作者简介

第15篇

1 数字化校园的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信息化现状

1.1 简述数字化校园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校园数字化建设在逐步加深,网络信息技术是数字化建设的基础,通过计算机网络来按成校园信息的收集、整理、存储、传输等工作,并且建立相应的教学模式、管理模式、技术服务等等。采用信息化的手段,能够加速校园信息的传递、拓宽教学空间、提升资源利用率,进而大幅度的推进校园建设的进步,改善传统校园运行模式,实现教育的信息化、数字化,从而在根本上改善校园教育水平和管理质量。

1.2 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信息化现状

科研管理工作是每个高职院校都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内容,它能够推动校园的发展和进步,改善校园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从而增强校园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对科研管理和科研建设缺少认识,校园中没有专业的科研人员,教师的科研素质也有待提升。在管理方面,科研管理工作落后于时代,工作过于形式化,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却没有实现管理目标,进而导致科研管理工作逐步落后,无法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动力。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科研管理工作也要实现数字化、信息化,但由于对科研管理工作的不重视,大部分院校在科研管理工作方面的投入并不大,导致科研管理工作与时展脱轨,没有真正实现信息化的管理。

2 数字化校园的高?院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

2.1 科研管理信息化的意义和作用

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诸多行业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从而推动了行业进步和发展。高职院校包含了多项专业,科研项目涉及了多个领域,所以科研管理工作的难度较大。随着科研工作的不断进步,校园在对科研工作的投入越来越大,更多的人参与到了科研工作之中,科研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也随之提高。不过,随着发展和建设,人们对科研管理工作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传统的管理模式无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只有建立信息化的管理模式才能推动科研管理工作更进一步。

除了建立信息化的管理模式之外,信息技术也要不断的更新和进步。现如今,大部分科研管理人员仍旧只掌握着传统的信息技术,管理工作仍旧依赖于传统的办公软件来实现,这些工作软件和工作模式已经脱离了时展的脚步,造成了劳动力和资源的浪费。随着工作时间的推移,工作内容和管理数据也在不断的增加,传统的管理模式和应用技术逐渐出现弊端,进而导致管理质量和效率受到影响。从效率角度看,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建立对管理效率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从规范角度看,信息技术能够更进一步规范管理工作,使管理工作更加简便快捷且具有一定的规范性。

2.2 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

所谓数字化校园建设就是将数字化作为校园发展的核心,实现环境、管理、教学、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的数字化,并且建立一个用于资源共享的信息平台,实现教学、训练、科研的三位一体,进而促进校园的建设与发展。在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背景下,建立信息化的科研管理模式是必不可少的。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拥有独特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模式,但是这些管理体系仍旧存在漏洞,无法满足学校每一个部门的要求。如,人事部门负责报表的统计,在统计的过程中,该部门的管理人员需要了解校园中各个教职员工的信息,但是科研处也需要通过人事处了解校园职工的信息,并在数据库中进行信息的共享和获取。然而,数据库之中的信息可能存在错漏或相同信息内容不一致的情况,进而导致管理工作受到影响。可见,高职院校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模式需要升级和改进,运用新的信息化技术能够实现数据的快速整理和共享,确保数据的统一性和准确性,从而在根本上提升科研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实现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建设一个多功能的服务平台,能够为管理、决策等工作提供信息和服务。科研管理系统不仅仅要满足科研管理人员的工作需求,还要满足科研活动的宏观要求。工作人员、教师职工都能够通过科研管理系统进行信息的查询、业务的申报,通过网络技术来完成管理工作,最终实现无纸化办公的目标;其次,建立专门的科研管理平台,统一业务项目,实现门户一体化。其中包括人员管理、经费申请、论文收录、科研考核、项目跟踪、总结统计等多个方面。通常,科研工作具有两方面的特点:复杂且繁多。所以科研管理工作不仅仅要满足各项功能需求,还要注意细节的建设和划分,如上级主管部门的管理系统要对校园的各项科研信息进行接入,从而确保两个系统合理对接。在高职院校建设的过程中,信息化是时展的必然趋势。在未来,信息化将成为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学校要根据自身发展情况,不断创新技术,改善管理模式,最终实现校园建设的数字化,科研管理的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