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科技人才培养体系范文

科技人才培养体系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科技人才培养体系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科技人才培养体系

第1篇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人才培养体系;设计学;工科大学;互联网+

“互联网+”是一种利用信息技术,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社会新形态。以生产高度数字化、网络化、机器自组织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即以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为基础的互联网+时代已悄然走进人类生活。设计学作为艺术学的五个一级学科之一,主要包括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公共艺术等多个专业。互联网+时代,设计学学科专业将对中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高起点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国际分工合作产生更加独特的作用。将教育生态学原理方法应用于现代工科大学设计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探索培养体系生态结构功能和动态调控,落脚于教育教学环境生态创新、功能价值生态创新和方法与手段生态创新,有利于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促进设计学人才培养环境与评估体系更新完善,实现典型设计学学科专业教育生态系统模式的实验示范与推广。

一、互联网+时代,设计学学科专业教育教学环境的生态学分析

教育生态学是以人才培养的教育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揭示教育生态结构、生态功能、生态原理、生态规律、行为生态、教育生态的演替。设计学学科专业教育生态环境是以设计创意人才培养为中心,对教育产生、存在和发展起制约调控作用的多元环境体系。对其生态环境的分析研究始终离不开外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离不开教育对象内在的生理和心理环境。[1]互联网+时代,设计学学科专业教育生态环境系统可以从国际、国内两个层面来分析。

(一)世界性 “工业4.0”的智能环境

“工业4.0”的本质是工业互联网。它是机器、数据和人的融合,机器、数据和人共同构成工业互联网的生态系统;是实现数据价值的技术集成,是实现数据价值的重要工具。传统行业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分析等实现智能工厂和智能生产两大主题,为企业提供全面的感知、移动的应用、云端的资源和大数据分析,实现各类制造要素和资源的信息交换和数据集成,释放数据价值。“工业4.0”最终使产品需求个性化,突出用户至上,产品完全按照个人意愿进行生产,成为自动化、个性化的单件制造。“工业4.0”使生产平台实现标准化,使各种终端设备、应用软件之间的数据信息交换、识别、处理、维护等都基于一套标准化的体系,执行单一的共同标准,实现模块化和自由更换设备模块,推动产品设计的标准化和模块化。[2]

“工业4.0”的智能环境使创意设计成为世界性战略资源。仅以工业设计为例,美国工业设计联合会调研显示,工业设计每投入1美元,销售收入将增加1500美元。工业设计的现代制造业灵魂作用,成为科学技术成果商品化的重要环节,是连接工程技术、客户及市场的重要桥梁。

(二)《中国制造2025》的强国战略

为了应对全球制造业格局发生的重大变化,加快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2015年国务院《中国制造2025》战略。它预示着中国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跨界融合成为必然趋势,中国将全面推广应用以绿色、智能、协同为特征的先进设计技术,攻克信息化设计、过程集成设计、复杂过程和系统设计等共性技术,建设完善创新设计生态系统。通过培育设计创意企业、发展创新设计教育、设立国家设计创意奖励等措施,迎来文化创意定制化、个性化、服务化的历史新时期。[3]同时,采取政府与社会合作、政产学研用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等新机制新模式,建设协同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规范服务标准,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全面推行循环生产方式,提高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废旧金属、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等综合利用水平。要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生态设计,引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实现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广泛实施绿色战略、绿色标准、绿色管理和绿色生产,开展绿色评价。积极加大绿色制造、创意设计人才的培养力度,完善研发、生产、管理人才培养体系。

通过实施《中国制造2025》,促进设计创意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全面超越,最大程度发挥设计创意对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重大引领拉动作用,使之成为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设计学学科专业人才面临的时代挑战

设计学专业人才是设计创意产业的主要智力支撑,面对 “工业4.0” 的世界性第四次工业革命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人才培养体系面临巨大挑战。

(一)设计学学科专业性质范围变化对人才培养体系的挑战

2012年,艺术学成为中国第十三个学科门类。设计学作为艺术学的一级学科,实际上包含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民族学等多个学科属性,具有明显的交叉学科特征。专业领域不仅包括交通工具、设备仪器、生活用品、家具、电子产品、家电、玩具等产品设计,还包括服装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工艺美术、数字媒体艺术,甚至城市规划和新材料、新技术开发,以及与人居环境有关的新产品、新环境、新生态等都将列入设计学范畴。设计创意不仅要满足审美需求,还要成为科技生产力,最大限度发挥产品的物质功能作用,使创意产品实用性、艺术性、科技性如鱼水般融为一体。就像IT企业非物质的数字化产品服务设计(服务设计、软件信息架构、用户界面等)一样,使设计对象范畴转变扩大。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众创、众筹、众包、众享模式的不断拓展更新,设计创新空间和创新潜力将极大提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发展更是不可预估,创客运动不断兴起成长,设计创意技术、方向等不断增加,对设计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挑战程度可想而知。[4]

(二)设计创意新理念新方法创新对人才素质能力的挑战

互联网+时代,设计创意是用生态可持续理念、生态系统工程的优化方法,实现设计创意产品生产和环境保护之间的最佳能量平衡,如绿色设计、生态设计、环境意识设计、绿色制造、持久发展的工业、绿色工厂、创意生态系统等。绿色设计的环保概念,以更低的环境冲击,对自然资源、不可再生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原料、产制、运销、使用、弃置过程形成绿生生命周期。应用生态学物种共存、物质循环、转化和再生原理,设计物质和能量多层次和分级别利用的绿色工艺设计,使生产的每个环节都能兼顾经济与环境的同步繁荣。传统艺术设计产业管理理念已被推倒,企业内部框架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固有思维必将突破,更加推崇现代管理意识、良好团队意识、沟通能力及和谐的工作环境,人性化、“极客(Geek)”型、个性化人才文化更受推崇。创意产品要求设计人才创新意识更强、视野更加开阔、资源配置能力更高,具有牢牢把握创新方向、踏准创造节奏的综合素质。

当今世界移动互联网用户将近20亿,利用互联网进行的购物、娱乐、协同商务、云计算储存和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物联网,其自动化、自我反馈与智能控制的特点成为推动世界高速发展的重要生产力。智能家居、智能消费、交通物流、公共安全、工业及个人健康监测等非物质的移动互联网设计,既为客户提供持续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也促使设计学科专业教育与设计创意、创新生产形成利益共同体,使高等院校、创意企业、科研院所的联系更加紧密。[5]互联网+时代要求设计创意人才成长必须经过严格的科学技术研究训练、设计创造能力培养,经过现代化创意设计、创意企业的生产施工、工程设计实践、设计组织管理的实际磨炼,具有一定的设计学术研究水平和满足设计市场动态需求的专业能力。

(三)设计创意产业新常态对人才人才培养知识结构的挑战

互联网+时代,全球化、老龄化、用户体验、个性化定制等设计创意产业将呈现常态化。

设计创意文化全球化趋势使世界各国、各民族、各群体的不同价值、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消费方式、风俗习惯界限逐渐打破,某些人类生存发展的共同价值观,使流行文创产品和流行日用产品的使用方式迅速自由地传播,地球空间隔离障碍逐渐弱化,“地球村”范围的全球化不期而至。针对高龄年龄群体的人性化成为新宠,围绕老年人视力、听力减弱,记忆、意志力下降,活动能力降低等特性,进行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文化等通用化、无障碍、情感化、临终关怀等创意设计的产业所占比重会不断扩大,特别是中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国家,老龄人口总量大,产业份额比例高,需要大量的创意设计人才。

体验性创意设计从人们的生活情境出发,塑造用户感官体验及思维认同,是提高品牌认知度,开发创意产品生存价值与空间的新方法。用户体验设计的创意产品是有形的,服务却是无形的,体验方式更是让使用者难忘。用户体验的互动性创意设计人才,将具备各种混合技能,通过以用户为核心的方法来设计实体部件或基于计算机的部件,促使设计创意与人文、科学技术的边界彻底被打破。个性化定制设计是用户参与式的创意产品设计,是满足个体特性需求所提供的设计服务,如各种专业演员、特定场景、动漫制作等服装、道具定制;手机、桌游、影视等人机界面定制与包装设计;创意产品3D打印组装等等。要在产业新常态中,最大程度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设计创意产品必须是多领域、多行业、多环节的综合交融,明显需要高端机械、电子和计算机工程技术,因此就会要求设计人才充分掌握跨度更宽的专业领域知识和技能储备,具备更高的认知水准、专业等级、应用技能以及研究型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6]

三、设计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生态构建

工科大学在我国高等教育和国民经济建设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每年为社会输送数以万计的设计学类专业毕业生,形成了与文科大学、艺术院校并行的设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全世界规模最大的设计学科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人才培养体系的生态构建,是针对设计学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规律,科学应用生态学原理方法,国内外设计创意产业行业环境状况,培育优化形成具有生态环境理念、身心和谐发展、知识能力动态发展、系内生循环更新的人才成长环境与动力系统,是互联网+时代的历史使命。

(一)人才培养体系整体环境生态构建

整体生态环境包括设计学人才培养的外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规范环境及教育对象内在的生理和心理环境等多个方面。

互联网+时代,工科大学设计学人才培养的自然环境生态创建,就是完善育人场所的校园规划设计,突出地形地貌、生物植被、水体景观自然景观优势,建设具有学科特色的校史馆、图书馆、展览馆、艺术馆等文化建筑设施,统筹校园建筑与公共文化景观,从表现艺术风格、材料与科技水平方面体现出工科大学延续的文化内涵、科技含量、生态理念,产生校园景观环境“以文化人”的文化凝聚效应。更为大胆的举动将是去除大学校园的围墙阻隔,通过用一种符号、一种象征、一种记忆来替代,与城市自然、社区及社会生活有效对接,方便不同学科专业之间的交流互动,营造人才成长良性生境,形成具有时代特色校园环境的文化学术氛围。

社会环境生态建设,对照教育部高教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中关于设计学多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加强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接和学科建设,与科研机构、设计单位、生产企业开展基础性、通用性、前瞻性设计创意研究。建立创意生产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办学机制,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建立学校、企业、研究机构之间物质、能量、信息等输入与输出的平衡点,使人才培养社会环境生态系统内部稳定,而各子系统又相互开放流通。用人才培养生态体系的原动力和影响力,推进实现设计学人才培养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设计学人才培养的规范环境包括哲学伦理、道德风尚、社会习俗、、民族文化、科学艺术、语言文字等环境。这是从生态控制角度规范人才培养活动的“事理”和人才行为的“情理”,强调规范环境的可行性,即合理、合法、合情、合意。只有切实重视人文教育,进行全人和高素质公民教育,才能使培养出的设计学人才不是极致的利己主义者,而是更善于深思熟虑,更有理想和洞察力,更完美、更成功的人。积极建设学生敢于质疑老师、课本,敢于向固有理论挑战的软环境,培养独立思辨能力、独立心智人格,使学生成为具有批判精神的精英设计人才。

(二)人才培养体系理念与功能价值生态构建

人才培养系统生态理念是从根本上揭示人才培养问题的实质,对推进人才个性化发展,促进教育生态平衡,克服培养效果滞后性具有决定作用。通过教育的生态平衡原理及科学检测方法,能动地调节人才培养周期,让教育教学生态理念渗入社会生活的每个方面,提供人的终身学习条件和个性化学习服务,成为人们获取知识、智力乃至启迪智慧、获得幸福生活的永久“加油站”。设计学人才培育系统要在全球化生态整合中,成为一个超级智库,以凝聚人类智慧去克服同质竞争关系,使人才培养修学时间长短不受限制,学科理性阈限得以突破,成为智信合一的人类精神熔炉和人类文明的伴随者。人才培养系统生态平衡理念,还表现为在设计学人才培养过程中,学习和交流活动基于人的便捷和高效,随人的需求而发生,不因人因地而受限,不因课程预设和教学进程而错失,是从手段到目的,由工具理性向价值理性的回归。信息化成为设计学教育教学的生态名片,主动进行多种多样的跨界混搭、定制、多重任务、数据挖掘和合作。[7]设计学人才培养生态系统内在功能毫无疑问是人才培养,外在功能主要表现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传承创功能,协助个人社会化并建立共同的价值观等等。人才培养系统功能价值实现离不开竞争机制与协同进化,用竞争机制促进工科大学设计艺术与人文、科学、技术、工程等学科、院系之间及不同行业企业之间的协作,实现相互竞争的协同创新。

系统科学的设计学人才培养方案是生态理念与功能价值实现的关键环节。要把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创新素质培养作为核心要求,注重智商、情商、逆商的全面培养,增强服务社会的设计创新能力。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实施要以学生承载力为前提,关注学生自身具有的有限性及自我调节能力;要以增强培养体系抵抗力为关键,它是抵抗外来负面干扰并维持方案系统生态平衡的重要途径之一;要以保证方案系统循环的连续性为重点,通过实施后方便优化更新,形成人才培养方案在不同年级、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相互联系的整体,旨在提高设计专业人才的素质能力问题。[8]

一是课程设置方案计划面向专业实践、面向跨学科、面向尖端科技、面向全球问题,强调自然科学与人文艺术结合、科学与技术结合、技术与管理结合、知识能力与道德伦理结合,把握设计产业创新中的产业链、价值链和技术链,瞄准高端技术,建立跨产业、跨领域、跨系科合作的课程群。方案课程计划可为学生拓展知识面和加深专业能力提供不同选择,提升专业课程设计的智能化、国际化程度。二是加强课外拓展,建立稳固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方便各种层次学生的参与提高;实践课程设置紧跟实训、生产性、项目性实习环节;加强实践交流沟通能力训练和团队工作能力协调训练。[9]三是打造科研、教学和富有设计产业创新经验的师资队伍。重视教师产业经验和工程背景聘用考核,建立访问工程师制度,优化理论研究、设计实践和教学创新的专职和兼职教师的结构。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到国内外知名公司兼职实习,用一流教师队伍保障培养方案落地生根。

(三)人才知识结构培养路径与评价系统生态构建

互联网+时代,人才知识结构培养体系生态构建与课程教学等微观系统休戚相关。课堂教学始终围绕人才培养而展开,是教育方式方法产生有效性的直接动因,学生主动性潜能激发是方法手段实施的重要目标。低年级阶段用大量图片、案例、资料及专题片进行教学,注重学生体验积累、思维方式、学习兴趣的培养。中高年级则以参观调研、交流讨论、设计指导、专题实践为主要授课形式,上课地点可以是商场、工厂、设计创意园区,形成以设计为主线、以阶段专题任务为目标的生态模式组织教学内容和选择教学手段。加大多媒体资源、MOOC及微课程建设,形式上体现联网+时代的科技、新媒体特色。从数据网络、空间地理及可视化技术范畴开展团队教学研究,学生学会生产应用“数据挖掘”、“情感挖掘”、“语义挖掘”,透析大数据背后隐在的工业设计趋势和相关性。[10]

实践教学则围绕专业技能,增强实践项目的综合性设计,强化创意项目设计、开发和技能实训,强化科学、技术实践能力训练;开展校企协同教学,实施创意设计全程工程化、艺术性训练。引入机械及装备制造业;轻工食品外包装、家具、体育用品、现代家电产品开发以及形象设计、建筑设计、环境设计、展示设计、装饰设计甚至传统手工艺设计等行业资源,开展特色化实习实训平台建设,形成真实有效的校内特色实训环境。把行业性、前瞻性作为设计实践课程建的主要特色,鼓励学生毕业设计在生产企业、设计公司内进行,按照社会需要完成相关设计流程并进行动态更新。建设产学合作的互动平台、教育网络,推进名企高校产学合作教育,实施校企联盟战略,联合知名企业建设一批校外大学生创新工场、工程创新训练中心、设计创意孵化中心、设计创新见习基地,推行实习生制度。建立产学合作教育专项经费资助制度,定期聘请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举办重大科技领域专题讲座,重点介绍国际设计创意产业预研、设计、研发、组织及实施等环节的经验教训,开展特色教材建设。以设计学相关学科竞赛、展览为着眼点,把竞赛、参展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中,组建学生创新工作室。学科竞赛、展览与学分、课程、课时挂钩,形成关联学科竞赛、专业展览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改革设计学人才培养系统的评价体系。创新学生课程成绩考核方式,增加团队学习成果考核内容,实行互动评价,不唯结果论,实施对过程和结果的双重评价,扩大过程性成绩比重,增加实践环节考量,一些实践课程成绩可以是实习或成果应用单位评定算数。可借鉴香港理工大学的评价与考核标准,以感受力、创造力、表达力、推理与设计能力、美学判断力、分析与筛选信息的能力、多学科学习和应用的能力、对未来趋势的判断力等为主要指标,开展课程学分的互动评价。在设计学人才培养质量考核评价中吸收创意产业界评价意见,学习借鉴欧洲国家工程师学会联合会、美国工程与技术认证委员会等相关设计人才能力、素质评估体系。制定设计学人才培养的中国标准,如除艺术创意水平外有效地表达与交流的能力;有对职业道德及社会责任的了解;懂得设计创意问题对全球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具有有关当今时代问题的知识等等,加强互联网+时代设计学专业人才需求动态预测,完善人才信息库,构建设计创意人才信息平台,探索建立国际化培训基地。

参考文献:

[1]Cremin Lawrence.教育生态学[M].吴鼎福,诸文蔚,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39-70.

[2]乌尔里希・森德勒.工业4.0[M].邓敏,李现民,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46-81.

[3]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国发〔2015〕28号[EB/OL].[2015-05-19].http://fortune.

[4]王晓红,于炜,张立群. 2014中国工业设计蓝皮书[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3-10.

[5]章丽萍,姚威,陈子辰.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工程科技人才培育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2(10):25-29.

[6]苑清敏,赖瑾慕,杨蕊.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工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34):165-166.

[7]黄宗模.全球化视野下的未来大学[J].高等教育研究,2015(9):18-24.

[8]文祯中.生态学概论[M].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150-177.

第2篇

论文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

一、前言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信息产业正成为全球经济的主导产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信息产业中占据了最重要的地位,计算机科技人才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的源动力,是我国攀登计算机科学高峰的主力军,这就对培养高素质的计算机科技人才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针对目前我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其根本问题不是人才过剩,而是供需结构性存在失衡。近年来,我国内外高校和学术团体都在积极探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但由于受美国“91教学计划”和本专业理论体系的影响,制订的专业教学计划仍然不能脱离原课程体系的框架,既要兼顾学生具有较完整的理论基础,又要强调培养学生较好的实践能力,一些理论深、难度大的课程在教学计划中仍占有较大的比重,而另一些应用性较强的课程难以全面进入教学计划。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高校而言,更存在既不能让学生掌握扎实、完整的专业理论基础,又不能培养学生熟练的应用能力的问题,由此出现了顾此失彼、实际效果差的局面,从而导致了一方面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而另一方面大量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无法找到工作的供需矛盾,反映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因此,无论是按照高等教育理论的发展,还是在实际办学过程中,都应该培养学生正确的、基本的实验方式、方法与应用技能,对专业学生应要求具有必要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技术开发、应用能力。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人才过程中的主要矛盾

按照过去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认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是关于算法的学问,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开展算法研究与应用的能力。这是一种以专业学术发展和研究为导向的培养模式,在此模式下,学校重视理论知识的系统传授,轻视应用技能的强化培养,培养的人才偏重于学科型、学术型,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计算机开发、管理工具和方法的应用不熟、经验不足、缺乏对现实事物的抽象能力。信息化社会需要的是以职业化为导向的培养模式,要求培养的学生不仅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而且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企业要求招聘的毕业生经过短时间的岗前培训就能胜任自己的工作,对于计算机类专业的毕业生,要求学生有很强的动手能力,有项目开发的经验、专业基础比较好,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或方法来解决日常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二)造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因素

1、专业定位与社会发展脱节

高等教育在计算机科学理论研究与知识推广方面有比较好的优势,但对于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却有些单一。

2、教学方法与内容陈旧

目前大多数院校的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仍然沿照多年前的专业设置方案,未能与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与计算机应用的发展同步前进。

3、实习实践环节缺乏

大多数院校以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作为实习实践的环节,这些实践环节存在着学科片面性、与企业应用脱钩、缺乏系统的、全面的、充分的实习实践环节。

4、师资建设滞后

教学一线的教师多属于理论型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无暇从事应用项目的开发科研工作,缺少实践应用经验,无法在计算机应用上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指导建议。

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快速发展,知识组织结构和核心基础知识变得越来越庞大,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计算机专业分委员会组织的我国信息化社会计算机人才需求的调查结果显示,成熟的企业并不回避再培养的问题,但迫切希望有效地降低再培养成本。IT项目主管认为,目前计算机专业人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工具和方法的应用不熟、经验不足;责任心和纪律性不强。人力资源主管则认为,在实际工作中,计算机专业人才最欠缺的能力为:对工具和方法应用不熟、经验不足;价值取向和对职业生涯的规划不成熟;外语能力欠缺;缺乏基本的抽象分析问题能力;承受压力的能力不足。因此,根据社会需要制定不同的培养规格,是解决目前计算机人才培养专业特征不明显的可行途径;从长远看,有必要考虑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进行适当的分解,进一步明确专业方向,以适应社会的需要。结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快、应用范围广、社会需求差异大的特点,必须全面进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行分层次教学计划,才能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要充分认识到本科专业教学内容比较灵活、学术水平要求一般、重视能力培养要求的特点,明确的培养目标,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制订有效的实施方案,立足社会需要,加强专业建设,才能保证较高的本科教学质量。因此,从中国的国情和社会需要出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突破原有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实行分层次培养格局,才能有利于发展,有利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发展。

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为促进我国信息化进程的发展,为提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需要对现行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结合多年在高校从事一线教学的相关经验提出几点改革建议: 转贴于  (一)转变教学观念

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的目前,多数院校以培养理论型、研究型的计算机人才为目的,这种培养理念符合计算机技术在我国发展初期的需要,在当时的条件下,计算机技术处于理论研究与推广阶段,发展趋势缓慢,理论研究有助于计算机技术在我国的发展。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已应用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会需要的是大量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人员,企业需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能很快进入工作岗位的、动手能力强的毕业生,而院校培养的依然是大量理论型、研究型计算机人才,因在培养过程中缺乏过硬的实践实习环节,导致他们在实践动手能力上还很欠缺,已经不能适应信息化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要,院校应抛弃以前的教育模式,跟近社会的发展,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密切结合社会的发展动态,积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改革教学体系与课程设置

教学体系设计从专业培养目标出发,以市场为导向,以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应用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同时注重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团队协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较强的专业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协调发展。

院校在把握市场需求的前提下,应根据社会需求的应用方向设置不同的计算机应用教学方向,如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技术、软件开发、软件工程、嵌入式技术等;在课程设置上,应密切结合应用方向选择教学课程,要有所偏重,有所放弃;将教学课程划分为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对于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须有相应的课程设计环节,课程设计内容应与时俱进,紧跟企业应用的需要,结合课程的要点,让学生在理论学习后立刻进入实践环节,使其在了解课程应用方向的基础上深入理解课程精髓。

(三)开展校企合作,建设以项目为主导的实践实习基地

专业课程的学习及其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对该门专业课程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掌握本门课程的基本应用能力。在企业应用中,需要综合运用多门专业课程的理论及其应用知识。实践出真知,为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可以尝试开展校企合作,建立以项目为主导的实践实习基地。开展校企合作,既是把学生送入企业中实习,观摩、学习、参与企业的生产环节,这可以让学生更早地与企业接触,深入了解企业对计算机应用的需求,思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对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的学习,掌握业界内计算机最新的发展趋势;建立以项目为主导的实践实习基地,可以让学生有参与项目开发实践的机会,并力争使学生们参与一个或多个企业实际应用项目的开发过程,从项目需求定义、项目设计、项目开发、项目测试运行到项目维护。经过这个过程的学习与锻炼,同学们能将理论课程的学习与实践能力应用结合起来,一方面加深了同学们对计算机专业应用的了解,增加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性,另一方面,企业应用项目有一定的复杂度、时间限制,对同学们也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在有压力的驱动下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锻炼了同学们与他人沟通协作的团队精神。

(四)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教学模式对师资队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不仅具有理论教学的能力,而且还应具有项目设计开发应用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具备相关实际应用开发经验,在教授理论课程时,能够深入把握课程的要点,并结合具体应用实例进行讲解,在教授实践实习课程时,能将应用项目的问题分析得很透彻,条理清晰,便于同学们理解与掌握理论与实践知识,而且能够在学生专业技术上、就业上给予积极的支持与帮助,同时也树立了应用型人才的一个榜样。学校在建设双师型队伍过程中,可灵活采取多种形式,可鼓励与支持理论型专业课教师参与企业项目的应用开发,使教师得到应用能力实践与提高的机会,也可招聘在一线的开发应用人员到院校从事实践实习型课程的教学工作。计算机专业是一个实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为使培养的学生能很快进入工作岗位,就需要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院校需要改变原有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以市场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改革教学体系与课程设计,积极加强与企业合作,建立学生实践实习基地,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

第3篇

关键词:科技信息 校企合作 创新服务 高校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b)-164-02

随着中国制造业的迅猛发展,中国的制造业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之一。然而,中国很多制造商只是别人的生产基地,很少创立自己的品牌。但产品的经济价值主要来自创新和品牌。在这种缺乏核心技术的情况下,国内企业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企业的竞争力受到明显的制约。要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就要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投入,激发创新活力,增强创新动力,大力推进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在关键领域和若干科技发展前沿掌握一批核心技术和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在高校教学中,如何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挥现代科技信息服务作用,是当前教育工作者及科技信息工作者要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1 建设科技信息资源平台,集成创新资源与信息,促进高校发展

院校建设需企业科技资源的支持,立足于现有优势科技资源,探索科技信息服务模式,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创新资源的整合与结合,以联通产业研发、融通成果转化为重点,以畅通要素流动为突破口,以贯通中介服务、互通资源共享为保障,营造研发有力、转化顺畅、交易活跃、服务高效的大环境,加强高校信息化,努力形成具有六安特色的立体化、网络化、一体化的创新服务平台。

以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成果交易服务平台、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为基础,不断充实完善科技成果、技术专家、科技文献、共享仪器、专利成果、技术需求、投融资信息、科技中介机构、政策法规等创新资源数据库,并与省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及其它市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相互链接,形成各类创新资源信息的开放和共享,为我市企业搭建科技信息检索、资源共享及成果交流平台,加强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平台面向企业和院校开展创新资源共享服务,为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提供科技基础支撑,企业通过网上新产品、新技术、专利成果等等信息并可查询各种创新创业方面的有关政策、行业技术发展新方向、高校人才资源等各类信息。

2 打造专家和经纪人队伍,加强院校科技人才培养,充实科技人才库

经高校特训或外聘的形式建设一支专家队伍。形成集知识产权服务、技术谈判服务、信息咨询服务、分析检测服务、法律/财务咨询服务、资产评估服务、自动化及网络技术服务等行业的专家团队。采用请进来和送出去的方式培训一批技术经纪人,请外面专家来开展各类专业讲座,提升高校学生的业务水平,挑选技术服务骨干送出去培养。

3 发展新型教育体系,创新企业服务模式,提升科技创新服务水平

探索“共建共享、互联互通、上下联运、联合互助”技术转移工作机制。在区域内与高校院所、科技园区、孵化器、产业协会、重点企业、各类中介机构、投融资机构合作,建设基层服务站,由基层服务站的专业人员收集企业技术需求,为企业提供专家、设备、文献等各类科技基础资源支撑,开展技术咨询、产学研对接、技术交易、投融资咨询、平台资源利用培训、技术成果推介交流等服务。

3.1 校企特色服务模式

3.1.1 “培训+收集+走访”模式

站点通过举办不同类型的各类免费培训班,一方面提高了站点在高校的认知度及美誉度;另一方面收集了大量企业基本信息,然后根据所收集企业信息建立企业信息库,定期进行走访。进一步了解企业技术需求,进行服务。通过此种模式的建立站点逐步完善了企业技术信息需求库的建立并与多家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3.1.2 “强强联合+一条龙服务”模式

站点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及扩大服务范围,更全面的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逐步建立了“强强联合+一条龙服务”模式。先后与金融机构、财务咨询机构等中介服务机构及金融担保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为企业提供财税、科技咨询、企业内训、融资担保等一条龙服务,全方位解决企业困难,与此同时,为高校和企业合作奠定扎实基础。

3.1.3 “传帮带+保姆”服务模式

针对我地区中小企业对科技政策及科技项目等信息渠道闭塞等问题,站点逐步建立“传帮带”服务模式,即站点负责传达各级科技政策信息,帮助企业分析信息,凝练科技成果及技术需求,带动企业进行科技项目申报及成果转化、对接。通过各类形式的服务模式综合对本地区企业进行科技服务,逐步形成企业的“贴心保姆”。

3.1.4 “桥梁+纽带”服务模式

通过站点将企业向外进行推介,同时将最新的科技成果和科技动态向企业介绍,做好“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3.2 通过不同平台开展服务,共促校企合作

3.2.1 网上服务

建设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的网上信息资源涵盖了各种创新资源数据库,上连国家及安徽省各类数据库资源,下接六安市各类特色创新服务平台及基层服务站,形成上下贯通的资源共享体系,为企业搭建科技信息资源检索、资源共享及成果交流平台,为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提供科技基础支撑,同时,加强校企合作。企业通过网上新产品、新技术、专利成果等信息并可查询各种创新创业方面的有关政策、行业技术发展新方向、科技文献及共享仪器资源等各类信息。为校企提供创新要素供给、为研发载体提供企业技术需求等信息服务。

3.2.2 网下服务

通过建立基层创新服务站整合各种创新服务资源,发展技术转移合作伙伴,建设创新服务工作体系,协同合作,为企业创新链各个环节所需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并通过建设专家队伍、技术经纪人队伍及高效人才队伍,提升站点自身能力及科技服务水平。

4 企业发展需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促进产学研合作

一是强化学生挖掘创新信息的能力。通过走访企业,帮助企业找出技术创新点及创新需求,并提供技术咨询、知识产权等配套服务;通过专家咨询指导企业开发新产品、应用新工艺和新材料以及创新销售策略等,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以加快自身发展。

二是高校才人必须有做好科技信息服务的决定。以企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信息服务,从企业的需求出发,有的放矢,提高服务效率。要坚持走访企业,到第一线挖掘技术需求,开展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技术需求调研、技术需求鉴别、技术需求及其变化趋势分析等工作,并对其中的有效信息进行甄别、筛选与,并请专家为企业会诊,帮助企业找出技术创新点及创新需求,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技术转移、知识产权等配套服务。

三是提供全方位技术服务,院校人才和企业共同成长。通过举办各种高校人才创新服务培训,帮助企业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技能;参与举办各类技术交易对接会,成果会、产学研合作洽谈会促进高企之间信息和成果的交流;提供科技咨询、知识产权、投融资、技术交易、创业孵化等一站式服务,真正为企业搭建科技路路畅通平台和高校才人输出。

5 校企协同合作,解决企业的技术需求

5.1 围绕公共创新服务平台提供服务

利用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与省内外各服务平台的协同合作,集成区域内外的创新资源,为企业提供伙伴寻找、技术转移、技术商业化及后续服务。帮助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寻求合作伙伴,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高高校人才能力,加强校企合作,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

5.2 人才需了解在企业要求依靠行业技术研发平台开展服务

高校培训中要强调企业发展重点,行业技术中心是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的有效形式,也是整合行业技术和人才资源的主要方式。结合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合理设置行业技术中心定位:通过服务广大中小型企业,服务于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的解决,使其努力成为同行业的信息、技术、人才枢纽。

5.3 结合技术创新工程开展服务,使高校输出人才对企业有新的认识

从“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和全局高度,立足支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要求,深化认识,全面推进这项工作。深入研究企业创新的动力机制、产学研用结合的利益保障机制,积极探索推进三大载体的有效模式和途径,加强试点工作,大胆探索,先行先试,积累经验,逐步推广,有序展开。高校人才要大胆提出疑问,协助企业发展并加强自身能力。根据不同行业、区域的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加强指导,鼓励探索推进技术创新的多种有效模式。营造有利于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创新型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发展的政策环境,加大支持力度。进一步强化协同推进机制,统筹协调,集成资源,形成工作合力,推动技术创新工程实施。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高校才人培养,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不是一成不变,需高校学生的不断探讨而升华。高校人才培养至关重要,无论是企业还是院校要强化训练。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应用型;商务人才;商科专业;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01

引言

随着社会发展加快与经济发展的提高,高等教育在我国已经逐渐进入了大众化阶段。应用型高等学院是一个非常鲜明的存在,其办学理念以及发展定位即不同于学术性的高等学院,又不同于技术性学院,而是将培养地方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专门人才作为主要目标进行教育。在我国,越来越多的学校逐渐适应了这一变化,向应用型大学转型。

一、商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商科是一个与理、工、农学科一样,社会一个通行程度非常高的一个学科门类,商科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订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将其表述为Commercial and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由此可以看出,商科是一个应用性非常强的社会科学。

由于我国的学科分类里面没有商科,因此商科在我国的定义和界定是非常模糊的,大多数时候都将其和企业经营与管理活动相关的专业混淆。通过对商科教育的发展历史进行研究之后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大多数国家的商科相关的专业设置都是不同的,根据国家以及社会的情况,其专业设置的重点就会有所不同。其中较为常见的专业有财务管理、国际商务、会计学、市场营销以及管理信息系统和物流管理等。商科的学科性质是由它的应用性进行决定的,现代高等商科教育为了得到更好的发展,应该主动对市场经济进行适应,如此才能够更好的与企业的经营与管理的需要在市场化经济的发展下对接,满足现实性的需求,为地方经济建设输送人才。

二、商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

通过对商科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我们可以对其培养模式进行探索:

首先应该明确的是培养的目标,即立足于为地方培养应用型商务人才。其次是培养过程需要怎样进行培养,那就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然后是对应用型人才的能力进行培养,其中包括了学习能力、应用能力以及职业能力。最后就是对课程的设置,为了让课程的设置合理化,专业课程应该将以下四类包含其中,一是通识教育课程,二是学科基础课程,三是专业教育课程,四是实践实训课程。

该模式是以市场的需求为依据和导向进行制定的,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大部分都集中在两个点上,一是基本素养,二是职业能力。再对基本素养与职业能力进行细分又可以将其划分为三种能力,分别是职业能力、学习能力以及应用能力。学习能力又包括了专业知识的学习、人格魅力的培养以及良好的工作态度,应用能力包含了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与时俱进,洞察变化,以及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和认真勤奋,敢于创新的精神,最后职业能力包含了专业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以及职业素养。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商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以及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和完善。

三、对商科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

通过上文的叙述,我们可以把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进一步进行设置,将其分为四个模块,分别是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和专业课程教育模块以及学科基础模块与实践实训模块等。

对学生的基本职业素养进行培养的是通识教育课程,它有利于将学生对社会历史以及社会现状的认识进行深化,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将基本国情进行深入的了解。榆次同时还可以对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进行提高,有效的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职业道德的修养的提升有显著的作用。通识教育课程是是一门提升学生对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工具利用的能力,同时对于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科学素养的培养和提高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学科基础课程模块的主要作用是对学生在商科领域内的基本知识以及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进行了解和运用,同时也是为了学生能够更好的在商科领域内发挥作用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学科基础模块里面设置的课程大多数包含了经济学的基础课程以及管理学的基础课程。

而专业教育课程这一模块发挥的则是对学生的各种专业能力进行加强和提升的作用,这一系列的知识包括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以及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等。该模块主要是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理解以及运用,同时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行提升。这一教学模块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模块,所涉及的课程大部分是本专业的核心课程以及专业提升拓展课程。由此可见,它将该专业以及该领域内所有必须了解和掌握的专业知识、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技能。

实践实训课程,顾名思义,我们很容易明白它的作用,即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培养和提升。实践实训这一模块的设置是建立于通识教育课程模块以及学科基础知识模块和专业教育课程这三个模块之上的,所以它是将这三个模块中所包含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工具的运用进行整合,让学生将其应用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上。因此,为了让实践实训课程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将其进行了五个层次的划分,这五个层次分别是:社会仿真模拟实训、单项实验和课程实验、职业技能实训、专业综合实训、毕业顶岗实训等。这五个层次的时间占用比例以实践所需要的时间进行安排。为了更好的对商务型人才进行培养,我们应该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进行合理的结合。

四、结语

我国的商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是将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作为导向和依据进行的,然后再对不同的领域以及不同的岗位的人才的能力进行了分析,二者进行结合,确定出了商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以及有效途径。这一培养模式在近几年的应用过程中,取得了不小的成果和宝贵的经验。

参考文献:

[1]杜漪.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的商科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初探[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06:130-134.

[2]陈飞.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调整与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

第5篇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 训练机制 专业人才 设立

现如今全球性的计算机技术的都处于迅速进步阶段,然而为美国目前的计算机人才标准无法迎合进步所需,这和我国现时期的计算机科学与技能专业 人才训练形式有密切的关系。完整的训练机制对于人才的质量有着关键的作用,想要迎合社会需要,就应当实行计算机人才训练形式的改良。

一、训练规划整修的关键性

随着信息化时期的到来,社会对于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要也逐渐提高,然而计算机方面的学生却发生了生源质量以及就业率低下的状况,因素是多层面的。根据专业角度来看,大部分理科专业的学生都会学习有关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这些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知识了解一些计算机的概念了解本专业的含义,这样就导致了专门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某种层面上出现了劣势。其中也具有许多内在的因素,重点展现在计算机专业的训练目的不够确定,服务方面和专业定向不确定、训练规划拟定不恰当、专业特点不清楚、课程传统等层面,让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对于专业失去了信心,关于学习专业具有畏惧心理。外在有害的原因是短时间内不能够更改,所以想要挽回如今的尴尬场面,关键要从处理内在因素开始。

二、对于计算机人才是信息社会所需要

(一)工程类型的计算机技术人才

重点从事关于计算机软硬件产品的发展工作的是工程类型的专业人员,而且专业发展是工程特质的额,要求计算机专业人员需要应用娴熟的技能,有效性的实行进展工作。另外,需要职业涵养当做支柱,让软硬件商品的工程进展能够向良好的地方进步。

(二)教育类型的计算机技术人才

重点从事计算机课程的教育工作的属于教育类型的计算机技术人才。根据这样的人才来说,不但具有计算机层面的技术概念以外,还应当具备教育概念,了解计算机层面的教学手段,运用自身的专业水平以便于社会训练出较多的计算机科学与技能人才。

(三)实践型的计算机技术人才

关于实践型的计算机技术人才应当具备卓越的计算机水平,还应当对于计算机体系的工作情况做到一目了然。对于这样的人才来说他们所处的位置都是单位内部的计算机体系保护、管理或者信息设立工作,在某个层面上展现了单位信息技能的标准,所以想要成为实践行的计算机专业人才需要在技能层面上具备极高的水平。

三、设立计算机科学与专业技能人才训练机手段

(一)强化应用程度

对于学生实际应用方面的测试强度应当在课程的测试形式在增加。曾经在教育方面具有的不恰当状况,也就是有些考试成绩好的学生对于应用能力较薄弱,而测试成绩中等的学生应用能力却很强势。对于课程安排和毕业安排的应用教学方面,学生需要选取一种进展语言和发展平台,这对于学生就业和今后的工作非常关键。最近时兴的进展语言和发展平台有多样,因此学生在选取方面难以取舍。因此,我们安排了 C/C++、Java、C#等高级语言课程。因为对应各种不一样的应用,所以各种进展语言和平台都存在优点和缺点,身为代课教师需要娴熟了解多种进展语言和平台,有目的性的向学生进行引荐。应用教学程序中毕业策划是非常关键的,是承受工程培训、提升工程应用能力的关键步骤。通过对于应用程序的培训,使学生可以利用自身的知识和能力处理含有难度的现实问题。毕业策划题目要实行审核,在难度恰当的状况下,应当有相应的创意性和实践运用性,并追求具有创新理念的。将审核通过的毕业策划题目全部传输到网上,让学生和教师实行双向选取。

(二)强化课程机制的革新

将课程机制进行研究和革新,可以使计算机专业教育供应合理的引导,从而为人才培训营造良好的氛围。在强化课程革新的程序中,应当做到如下几点:第一应当注重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专业的根本课程,运用线性代数、电子线路、大学物理等课程的学习来让学生培养笼统思想,运用汇编语言、数据结构、软件工程等必修课的学习来保证学生了解专业思想与手段。第二,应当从社会需要着手,依据计算机科学的进步来实行选修课程的安排。第三,应当注重人文类课程的教学,让学生在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指引下来发展学习活动,保证学生可以运用所学专业来为国家建立奉献力量,防止学生步入误区。第四应当要推进学生的全面进步,促进学生了解更多相关学科的概念,获取如新闻、管理、教育类的课程,让学生变为社会所需求的综合型人才。

(三)建设多维分流的训练规模

有益于学习合理的开展教学和训练的就是多维分流的规模形式。依据高效的学生来分析,能够把他们运用横向和纵向的形式来实行分流,为学生供应各种的课程选取方针,例如软件工程、根本常识或者网络技能等这属于横向,依据学生毕业之后的规划来实行分流,如部分学生选取直接工作,而有些学生选取考研,继续学习这属于纵向。 总之,对于计算机科学和专业技能人才的训练机制的设立应当让人才的知识体系更为完善,才能够迎合社会信息技术进步的需要。身为社会和高效需要及时掌握教育目的,利用目的为起点来建设训练规模,强化课程革新以及指引学生有效运用,利用这样的手段来训练各式各样的人才,推进计算机科学和技能的进步,在综合角度上提高我国的信息技能标准。

参考文献:

[1] 王莉.民族院校计算机基础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22).

第6篇

[关键字]会计学科;教学体系;国际化人才;培养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增长、国际贸易的飞速发展和外资企业的纷纷涌入,不仅加大了国际化人才的需求量,而且提供了高等教育国际化改革和发展的动力。经济全球化浪潮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不断深化,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典型表现就是全球化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选择,高校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结构。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指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高等教育交流、合作和竞争,其内容包括各种教育资源,如观念、课程、人员、技术、信息等的跨国界流动,其目的是培养具有理解国际事务、能有效生活和工作在多样化世界的具有各种技能的、面向世界的国际化人才。随着国际经济活动联系日益紧密,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强,会计专业教育国际化也呈现出新的特征和发展势头,旨在培养具有“全球意识”的国际会计人。只有通过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才可以培养出与国际紧密联系的实用型人才。因此,本文在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高校会计学科教学体系改革研究”的支持下,展开了关于会计学科教学体系改革与会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研究。

1 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会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现状

国际化合作办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会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因此,本文将国际化合作办学视为会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现状。由于国际化合作办学发展历程较短,目前国内外系统研究成果并不丰富。

1.1 国外研究现状。国际上对跨国高等教育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方面,以WTO的教育服务贸易为背景,把跨国高等教育作为商业存在形式加以论述,如"Trade in Higher Education Services:The Implications of GATs"(Jane Knight,2002),"Trade in Educational Services:A European perspective"(Spreek vcersie,2002)等;另一方面,对跨国高等教育的质量保证以及建立国际学历、学位证书互认框架等方面的研究,如"Introduction to the Theme of Transnational Education"(Sergio Machado dos Santos,2000),"Quality Assurance Implica-tions of New Forms of Higher Education"(Robin Middle hurst,2001)等。

简而言之,国外对跨国高等教育的研究主要为宏观性研究,主题涉及跨国高等教育的产生背景、意义、概念界定、类型及其在教育服务贸易中的地位等。随着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研究主题逐步呈现专题化,对跨国高等教育的质量保证、证书认证等课题的关注力度越来越大。大部分研究者从输出跨国高等教育较成功的发达国家的角度进行研究,而从输入国角度进行的研究并不多见。

1.2 国内研究现状。尽管国际化人才培养是非常热门的实践话题,但目前尚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

我国高等学校会计人才培养的一个严重缺陷是知识面过窄,学科结构单一,培养的人才知识面窄。在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的过程中,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又日益明显。对于会计人员来讲,需要具有扎实的会计专业基础知识,更需要具有广博的其他专业学科的知识,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化要求。近年来,这种情况虽然通过拓宽专业面、实施学分制、开设选修课、推行第二学位制、主辅修制等有所转变,但这些改革措施尚远未到位,学生在学习上还受到很大限制,在所培养的会计人才知识面狭窄的问题上,并未取得根本性的突破。

从学校实践来看,高等教育国际化开始向院校主导型转变。各高院制定相应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将国际化纳入教学和研究等整体办学过程之中,国际化成为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院校提高办学质量和研究水平,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手段。而会计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中国经济国际化的缩影和表现。通过国际化办学体制,采用ACCA考证和与国外高校合作办学等办学形式,从办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材建设、师资培训、教学方法、质量控制等方面学习到先进的办学经验,经过消化、吸收,提高办学水平和管理能力,进而创造出有学校特色的办学理念、管理体制和方法。

受教育对外开放和职业技能鉴定发展的推动,国外会计专业资格证书在我国开始流行。国际劳动力市场需要有国际交往能力和懂国际准则的国际化人才。我国加入WTO后,急需跨国界、跨地域、跨民族、跨经济、跨文化、跨学科的涉外型、复合型的会计国际化人才。

总之,国内关于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研究显得比较宽泛,但对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动力机制、跨国高等教育的国际比较及其盈利性特点、办学模式、办学体制的改革以及国内总体情况的分类、归纳等研究尚需进行开创性研究。

2 高校会计学科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措施

会计是一种商业标准化语言。会计学科国际化人才,不是传统的只懂会计理论或只懂会计技术的人才,而是具有国际会计准则知识;不但拥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而且具备较好的专业技能的人才。相关高校必须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方法、教学评价、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革,通过国际化手段,提高会计人才的全球意识、国际化观念。

2.1 会计学科教育观念的国际化。会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前提是会计教育观念国际化,即从全球视角出发来认识会计教育的本质和作用,认识会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问题。一是在思想方面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主要是指为增进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理解而加强国际理解,使学生深刻理解多元文化。二是在能力方面培养学生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在国际社会中工作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具体来说,要使培养出来的人才懂科技,通外语,会经营,善管理,具有较强的国际意识,通晓国际贸易、金融、法律知识。能够适应国外工作和生活环境。

2.2 会计课程设置的国际化。有必要探讨会计专业国际化发展的课程设置改革,强化会计学科的国际化背景,确立会计学科专业人才国际化培养目标。国际化的课程是一种为国内外学生设计的课程,在内容上趋向国际化,旨在培养学生在国际化和多元化文化的社会环境下生存的能力。课程国际化,不仅要开设关于其他国家和国际问题的课程,而且所有课程都应该体现国际观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容从以往单纯、外在的人员交流,扩大到课程国际化和跨国教育等方面。高等教育国际化

内容的扩大化表现为会计高等教育使用英语教学,开设广泛多样的国际化课程、课程国际化是实现整个会计学科高等教育国际化、提高会计学科教学和研究水平、培养会计国际型人才的主要途径。

2.3 会计教学内容的国际化。针对会计国际化办学,构建国际化的课程体系有三条主要途径,一是专门开设国际教育方面的课程,如国际会计准则等方面的课程;二是在现有教学内容中补充国外先进的会计知识;三是选用国际上的先进教材。教学内容的国际化有以下方式:①开设专门的国际教育课程;②并设注重国际主题的新课题;③在已有课程中增加一些国际方面的内容;④推进国际普遍关注的重大课题的研究;⑥建立校际联系,把国外参观学习与课程联系起来。

2.4 会计职业的国际化。开设国外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培训班,例如开展ACCA、CGA、CFA等职业认证培训,为学生就业与职业发展创造条件,提供会计职业的国际化背景,鼓励并培训学生在学习年限内到国外获取一定的学分或者参加境外实习。强化会计专业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对国际会计准则的相互理解。建议中外国际化合作办学,强强联合,加强国际会计人才的交流,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全球意识、国际化观念。

2.5 学生交流的国际化。现代科技文化交流是一种双向交流,要培养出国际化人才,增进民族间的相互理解,就必须派学生到相关国家生活,去了解该国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才能够真正深入地理解对方。高等学校学生的跨国流动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标志之一。大规模的学生留学国外,不仅有助于各国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而且有利于扩展课程内容的国际广度,开展跨文化的研究与讨论。给学生提供出国学习的机会,推进国际化项目的发展和实施,促进会计教育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2.6 师资培训的国际化。教师的国际流动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个核心部分,也是实现教育国际化的一条捷径。具有国际知识和经验的教师可以直接推动教学、科研向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鼓励学生出国学习、教师出国授课,建立相互认可交换的学分和学位等制度。建立一支具备现代化意识和国际意识,拥有国内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知识,并掌握和了解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育技术和手段以及研究方法的师资队伍。这样使教师队伍趋于国际化,也使教育思想、观念、课程和教学向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第7篇

关键词:商务日语;培养方案;BPO;计算机应用技能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1-0190-02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面向对日BPO(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业务流程外包)业务非常普遍,这些从事BPO业务的公司目前急缺的是既具备熟练日语又精通计算机数据处理和操作的复合型人才,然而,普遍的问题是,不论是本科院校还是高职院校,大都只侧重其中的一个专业方向培养人才,而忽略了对日BPO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规格,其结果是企业招聘的人才需要重新培训,增加了企业成本,也制约了BPO业务的开展。因此,如何制定一套人才培养方案,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日语能力为主线,将计算机数据处理能力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融合在整体培养方案中,比如开设IT日语、日语Office等日语版的数据处理软件等课程,实现对日BPO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高职院校商务日语BPO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目标可概括为:培养对日BPO服务外包企业日文数据录入员、日文数据校改员、日文数据处理软件操作员等;培养熟悉对日BPO业务流程,熟练掌握日文版计算机操作系统和日常办公软件,具有扎实的日语语言基础和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具备日语与IT应用技术复合型BPO技能。从以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可以看出,BPO作为现代服务业,不仅要求具有熟练的日语交流、阅读(特别是IT日语)和书写技能,还必需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双语(中、日)应用软件的操作技能,正所谓“没有IT技术就没有BPO”。如何提高对日BPO人才的计算机日文数据处理能力,日文IT软件应用能力,一直是本专业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重点课题,也是教学组织实施的难点,需要采取多种途径,设计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的学习与训练,方能培养出对日BPO企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二、对日BPO符合型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组织实施

1.对日BPO就业岗位的分析。目前,通过对大连、青岛等城市BPO企业的调研分析,企业对日BPO接包量很大,项目比较多,其业务岗位大体包括:日文数据处理、日文软件测试、日语呼叫中心、日文IT系统运维等,这些都是人力密集型的岗位,对BPO人才的需求比较旺盛,这对高职院校日语专业的改革、人才培养的修订提供了机会和依据。

2.商务日语专业BPO方向复合型人才能力结构的设计。笔者经过多年从事对日BPO计算机方面的教学实践和在对日BPO企业学习与训练中总结出一些对日BPO教学的经验,由于对日数据处理业务量比较大,企业急需大量即精通日语又具备熟练操作计算机日文操作系统和数据处理软件的BPO复合型人才,因此,针对本专业学生就业和市场需求特点,商务日语(BPO方向)专业迫切需要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在保证日语课程设置的前提下,需要开设有关计算机应用软件技能、数据录入操作技能和办公软件的课程,其能力结构要求如下:①日本语(要求达到N3/N2以上水平);②IT日语;③双语(中、日文)Office办公软件;④日文数据快速录入系统(日文数据处理软件);⑤BPO业务流程管理(与BPO发包方,客户一般是日本公司,进行会计对接、人力资源管理、采购、业务协调等内部业务流程管理)。

3.商务日语专业BPO方向计算机技能培养措施。由于商务日语(BPO方向)专业的学生对就业领域的理解不够,在日常学习中更加关注对日语的学习,而轻视对IT技术的学习,因此,要培养对日BPO复合型人才,必须科学的设计教学计划,分阶段、多措施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方面的应用技能。①技能认知阶段,由于学生计算机软件应用基础比较薄弱,在第一学年,主要进行计算机通用性基础技能培养,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常用软件的操作能力,由于这个阶段学生的日语能力不够,因此,计算机应用操作使用中文平台和软件,并要求考取某个级别的计算机等级证书。②技能加强阶段,经过一个学年的基础学习,学生对未来的就业领域也有了更清楚的认知,学生对BPO职业对复合型人才的技能要求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因此,学生对IT技术的学习更加重视,并表现出强烈的学习需求。因此,在第二学年,除按照教学计划完成有关IT专项教学和实训外,将计算机应用与日语结合起来进行训练,开展课外第二课堂,目的是训练学生不仅要学习专业日语,又要学习和训练日文IT应用技术,以适应未来BPO岗位的要求。③技能提升阶段,经过两个学年的系统性学习,学生日语水平提高的同时,也基本上掌握了日文计算机操作技能、日文软件应用技能。在第三学年,教学计划要与BPO企业对接,根据BPO企业对人才需求规格,制定全面系统的培养方案,将BPO企业的业务流程管理、专用日文数据处理软件等内容嵌入到教学实践中,并由企业对学生提前进行岗前培训、BPO业务流程培训、操作软件培训等。该阶段教学组织可以按照企业岗位需求,采取校内集中实训、校外顶岗实习等形式,由企业兼职教师参与授课和实训指导,该阶段的特点是:就业岗位明确、岗位对技能要求层次清楚、实践性实用性强,实现学习、实习、就业一体化管理。

4.商务日语专业BPO方向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按照以上三个阶段学习规划设计,商务日语(BPO方向)专业课程体系构建采用“1+1+X”模式,其中,第一个“1”为日语能力模块;第二个“1”为BPO专业技能模块;“X”为顶岗实习企业定制模块。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和组织实施如表1所示。

商务日语专业BPO方向人才培养方案的落实和实施需要完善相关教学条件,一是具有日语和IT技术能力的复合型师资,这是实施教学计划的关键和瓶颈,由于BPO作为比较新的产业,这方面的师资比较少,需要对日语专业教师和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分别培训,以适用对日BPO有关双语课程教学、双语计算机应用操作等要求;二是教学组织与实施要与BPO企业密切结合,因为BPO企业的业务流程具有独有的特点,因此,学校必须与企业开展深度耦合,让BPO业务流程指导学生的学习、实习和就业;三是建立校内专业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一个专业训练的硬件环境。

第8篇

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等文件精神,为深化校企合作,探索系统培养应用型高端技能型人才制度,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完善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提升外贸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在学院的统一部署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和商务英语专业负责人和骨干教师,于2010年7月至2011年8月,分别对湖南长株潭地区的典型外经贸企业和相关政府职能部门、行业协会进行了专题调研。

调查的结果表明:目前很多外贸企业不了解学校,学校也不了解企业对人才的能力需求,学校人才培养规格与企业需求有一定差距;学校强调按照岗、证、课的模式安排课程,要求学生报考相应的报关员、单证员、报检员等资格考试把学生培养成具备某一岗位或相关岗位群的单一技能型人才。但是根据我们对湖南长株潭地区外贸企业的调查,大部分外贸企业由于业务量不大,会从控制成本角度出发减少岗位设置,相应地要求外贸人才要具有较为全面的操作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而这种过分强调单项技能培养的模式难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应用能力,无法满足这些企业的需求,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胡卫中等人对浙江省国际贸易相关企事业单位开展调查也表明了用人单位对国贸人才各方面的能力要求都比较高,其中,一般能力较专业能力更重要;具有良好的应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的复合型应用人才,是用人单位评判国贸人才能力的主要指标。国贸专业学生仅仅熟练掌握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企业需要的是国贸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本次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的现状,我院成立了由企业一线专家和专业教师共同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本质”来确定国贸专业定位,经过一年多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制定了“124”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构建“双证融通、能力本位”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并将研究的初步成果在2012 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进行了充分的应用。

二、构建原则

高等职业教育决定着高等性与职业性是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所以以“市场需求为目标, 就业为导向”一直以来是高职国贸专业的办学核心与根本任务,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以“以能力为本” ,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能力,主动顺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要求,实现基于STC 理念的国贸专业、电子商务和商务英语、三个专业的相关课程进行有机整合为学生实现“学校到职业生涯”的转变创造良好条件,培养集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素质三位一体的立体化职业人才。

三、构建“双证融通、能力本位”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1、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根据对长株潭地区国际贸易企业行业企业的市场调研确定企业对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对接行业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确定人才培养的规格,形成了本专业“124”人才培养模式,按照教育规律以基于工作过程和项目导向方式重构知识、能力、素质以形成专业课程体系。

2、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

专业体系的整体设计围绕“能力”为中心,针对国际贸易的职业岗位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把课程体系分成3个一级模块课程、7个二级课程模块、52个科目课程。其中一级模块为基本素质课程模块、双证融通职业能力课程模块及职业定位顶岗实习课程模块。基本素质课程模块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开设的课程包括:法律基础与思想品德修养、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用文写作、计算机应用基础、大学英语、管理学基础、经济学原理以及采购管理等。双证融通职业能力课程模块下设职业资格证考证课程模块针对岗位群的核心技能开设包括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外贸跟单操作、国际货运、外贸业务操作、进出口货物报关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职业能力实习实训课程模块根据企业对人才的复合型要求开设了相关专业课程如企业物流管理、消费心理学、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等;职业能力拓展课程模块(选修课)主要是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扩大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而开设的课程如:会计基础、文学赏析、广告策划、社交礼仪、市场营销策划等课程;在职业定位顶岗实习课程模块中举行职业生涯规划专题讲座、就业指导专题讲座等使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很好的规划以期完成职业定位专项模块,通过设计方案、毕业作品、实习报告等总结在顶岗实习中的经验与不足。

四、高职国贸专业课程体系的实施

在进行了一系列的课程体系构建完成后,我院在2012级国际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进行了应用,在实施过程中还对教学方法、师资结构、外语能力培养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做了调整,以期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成为全省有一定影响和鲜明特色的品牌专业。

1、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我院在教学上要求教师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比如采用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法、任务驱动法等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注重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利用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开发网络课程;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和课堂,开展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方式,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让学生独立获取信息、独立计划、独立决策、独立实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展示、演示和学生分组操作并行,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从而获得工作过程知识、技能和经验,实现理论和实践一体化。

2、实现教师队伍的多元化

目前很多学校的国贸专业教师都是单纯的学术型教师,比较习惯于按学科体系组织理论教学,具有一定外贸职业经历和职业资格的专业教师所占比例较小。我院领导在意识到这点后,积极加大引进国际贸易企业中优秀人才担任专业课教学工作的投入,自2011年以来具有职业经验的国贸专业教师已经占到总人数的三分之一。还让部分教师利用假期下企业锻炼,完全投入到企业的正常运营中,锻炼结束后企业给出评价结果来激励和鞭策后来人。此外我院和美国劳伦学院合作积极鼓励并创造条件让教师出国进修相关专业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教学经验以及外语,力争专业核心课程全部实现双语教学。

3、构建外语课程群

在调研的过程中,很多外贸企业对外语的要求都比较高,在以往的招聘企业中也要求学生能进行一定的商务交流,但是我国的高考制度决定了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整体不高,针对高职毕业生普遍存在的口语交流障碍,我们在课程设置上除保留原来的大学英语、外贸函电这些英语课程之外,还增加了英语听、说、读、写课程以及一些对其他语言感兴趣的学生可以选修其他外语(如日语、韩语、法语、西班牙语等),由经验丰富的外籍教师执教,使学生在良好的语言氛围中轻松掌握。并对部分课程开展双语教学试点。另外对和英语相关的课程如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也充分发挥我院外语的优势要求老师采用英语教学,教学生学会如何在全英文的电子商务平台上信息、进行商务采购、寻找潜在客户和市场、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获取订单、实现支付等一系列活动,实现电子商务和外贸流程的有机结合。

4、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

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传统的单一的考试评价制度已经不能很好地考核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提高程度,我院国贸专业对高职课程的评价标准进行改革,实施“知识+技能+素质”“三位一体”的综合评价标准,采用项目评价、阶段评价、目标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强调教学过程,并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考核,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能力形成的过程;这从根本上杜绝了学生在考试前“临时抱佛脚”或者在考试中作弊的现象,对学生系统掌握知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5、建立基于企业实战体验的全真贸易实训环境

在调研过程中,外贸企业明确指出我院的实习实训条件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企业的实际操作过程进行仿真、模拟,但是具体的企业由于不同的作业内容,作业流程也会不同。校内实习实训在一定程度上只能让学生了解所有企业的作业流程,但是与具体就业的企业要求还是有明显的差距。因此,国贸专业要想使培养的学生尽可能的符合企业需要,应该参与企业,在企业中建立专业实训室,同时学院仿真的实训室可作为企业新近员工培训的场所,从而实现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共享实训设施,促进校企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在这种全真的贸易的环境中,学生将对真实的客户进行出口报价核算、交易条件磋商、买卖合同签订、信用证审核与修改、报检通关、办理保险以及相关单据制作与审核等业务板块,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到出易的全过程,而且能通过谈判、签约、履约、结算等环节的操作,系统、规范地掌握外贸业务的主要操作技能这对夯实学生专业基础、培养操作能力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锻炼和培养学生在国际商务环境中的团队合作、灵活应变以及人际交往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业务素质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第9篇

关键词:高技能;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改革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题,教师要以课程体系为依据,不断地把实践和理论进行结合,开展多角度的全面教学。我们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就可以进行教学理念的革新。培养创新型人才,加大改革的力度,进行实践创新活动。通过到工作环境中进行实际考察、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以及校企合一的实践教学活动等一系列形式,来进行教学模式的更新。

一、培养创新人才

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标志。我们在进行创新理念的培训的同时要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为21世纪是知识更新换代和快速革新的一个时代,知识是不断进行更新和发展的,为了解决知识更新受限的问题,我们应该对当前的培养模式进行创新。创新人才的培养就是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合理地提出问题,对问题进行有效的利用,并且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一)以问题为主线进行教学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不断地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问题为主线对整个教学活动进行贯穿,在一个班级,在一个小组或者在一个宿舍要以研究问题为习惯,这是引发思考、启迪学生智慧的有效途径以及进行灵感和智慧激发的重要渠道,是开展创新学习的重要形式。

(二)对学生进行兴趣培养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上有了兴趣,就可以加强他们进行学习的原动力,从内因推动学生的学习进程,这样学生才会达到忙而不累、乐而忘忧的学习境界,学习效率自然而然地就会提高。现在我国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学生学习的内动力不足,求知的欲望不是很强,对于怎样培养学生的兴趣,进行学生内动力的培养是我们进行教学研究的重要问题。

(三)引导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应用

每一个学科都不是单独存在的,都有其存在的内在价值。我们要进行多层次的教学设置,不要把学生只是单一地局限在某一个限制因素当中,要开展多角度的教学活动,让每一个学科的知识进行综合的融会贯通。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整体思想,用综合的思想来解决问题,这样的问题解决形式才能更加全面和透彻。

二、加大改革动力

教育改革是需要有内在动力对其进行推动的,这样才能把改革的重点和改革的形式进行合理的论断。我们在进行教育体制革新的时候要结合学生、家长、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因素来进行教育体制的改革。

(一)学校的推动力量

教育的改革是学校的重点,我们进行教育体制改革的同时要明确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学校是推动我们进行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地方,我们要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育体制的改革,学校可以通过政策的制定、教学方式的革新来有效地开展教学。我们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灵活地改变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进行学习的时候可以有效地拓展自己的思维。学校可以开展这样的主题活动进行教学,比如进行专业知识技能大赛,通过竞赛的形式来有效地推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有效地参与进活动中。

(二)教师的推动作用

教师其实一直以来是我们进行教学活动的主体,也是进行教育体制改革的实行者和推动者,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一直都是占主导地位的。但是现在教学体制的更新就没有这方面的要求了,教师只是把教学活动进行一个合理推进,学生要成为教学的主要实行者,就要在课堂上进行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更新、问题的分析以及问题的解答。学生只要明确了自己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活动当中不再是听众而是一个参与者,就可以有效地进行学习了。

我们可以开展小组谈论活动,在进行小组讨论的时候我们要进行综合知识的合理应用,让学生自己进行问题的讨论和研究,把难点和重点解答清晰。教师尽量不要参杂个人意见,让学生独立地思考、独立地讨论和进独立地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就会有一个独立的思维模式来进行学习。学生的学习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而是他们进行主动的探求。

三、进行实践教育

任何知识的学习都是为了实践的应用,尤其是进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更是要进行很多方面的实践学习。所以我们在开展教学的时候一定不要忽视实践教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我们开展教学的革新,以往教师只是注重讲解知识,没有把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

(一)到工作环境中进行实际考察

我们在进行学习的时候要对工作环境进行实际的考察,因为知识的学习就是为了今后的工作应用,所以我们可以在进行知识学习的同时不断地进行实践领域的应用学习,让学生到工厂进行实际学习,或者找到相关的工人技师给学生进行知识的讲解,还有实际案例的应用学习,学生有了实际应用的经验,就会对知识运用得更加灵活。我们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应用让学生进行模拟操作,学生在这个时候就可以进行实际的演练,在演练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学生再结合书本进行学习就可以把问题进一步地深化理解,所以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二)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我们在进行高技能人才培训的时候,要有效地进行实践活动的开展,在实践的基础上让学生把知识进行合理地运用。

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合理地利用有效资源开展实践活动,可以在进行技能知识讲解的时候,有意识地加入实践的案例,把实践和理论有效地结合到一起。建立课下实践小组学习,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来进行学习,每个小组可以找到一个实践课题来进行研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来开展学习。学生在这个时候就开始有意识地进行学习,学习主观能动性就会不断地加强。

(三)校企合一的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

校企合一是我们进行实践教学活动的有效方式,学生可以在学完知识后就进入企业工作,这样让学生提前了解工作环境,可以有效拓展知识层次。校企合一的教学理念就是让学生不但学会,还要灵活地应用,这是关键。我们一直以来就是学会了技能,没有过实际操作的经验。这样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就不容易融入其中。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仅仅是书本上了解到的,没有进行实际的应用,就不能开展灵活的沟通方法,我们就是要通过校企合一方式来进行学习,让学生尽早融入这项学习当中。实践其实也是学习的一个部分,我们在进行学习的时候要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不要只是把学会知识当成我们进行实践教学的主体。

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需求,我们要有效地进行现代教育体系的革新。学会用新的理念引导学生对思维模式的更新,把学生从传统的教学束缚中解放出来。学习知识就是为了应用,学会用更要不断地进行实践的演练,并且把实践贯穿到我们的教学理念当中。我们在进行人才培养的时候,要不断地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这样学生才会在这样的形势下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孔祥峰.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航海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学报,2013(01).

第10篇

关键词 核安全工程 人才培养 课程体系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核能作为一种清洁、环保的能源,成为本世纪我国能源发展的重点领域。在核能及其产业链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自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之后,核安全问题已倍受人们关注,也成为制约我国核能开发的重要因素。上世纪末,我国已制订了《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为了保证我国核能及其核技术应用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不仅需要培养大量的核反应堆工程等核类专业技术人才,也急切需要培养保证核设施安全运行的安全专业人才。为适应我国核能开发战略,国家开始执行注册核安全工程师执业制度,在核领域关键的安全与质量岗位配备规定数量的注册核安全工程师。为了培养我国核行业特别是核电事业急需的核安全专业人才,2010年3月南华大学向教育部申报了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专业——核安全工程专业并获得批准,2011年向湖南省教育厅申报特色建设本科专业获得批准,在 “十二五”期间南华大学启动了国内唯一的核安全工程本科专业的建设工作,全面探讨核安全工程专业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如专业的定位、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结构、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等,以保证我国核安全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核安全工程专业作为一门成长中的国家战略性新兴专业,其建设尚无现成的参照模式,因此,必须通过大量的调研和实践,拟定核安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以构建出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框架,形成适应新时期核电大发展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

1 核安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

1.1 核安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众所周知,专业培养目标是进行专业建设和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也是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根据南华大学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我国核电大发展对核安全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依托南华大学在核科学与技术、铀矿开采等方面的优势,在核安全工程专业设置两个人才培养方向——核电安全和铀矿冶安全。两个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目标的共同点是均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现代化核工业发展需要,培养具有良好敬业精神、较高道德水准和科学素养,既掌握扎实的数理与人文知识,又掌握较深厚的安全科学基础理论、核与辐射防护的专业知识,不同点是核电安全方向的学生还需要掌握核电安全领域工作的基本工程技能,铀矿冶安全方向的学生还需要掌握矿冶安全领域工作的基本工程技能。两个方向均是培养具有核安全领域安全工程设计、科研、评价、监督和管理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1.2 核安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把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作为核安全工程专业发展的重要契机和重大教学改革工程,树立“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工程教育理念;以南华大学多年的办学经验、办学特色及核行业和社会影响为基础,以工程实际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通过学校和江苏核电有限公司、中核韶关锦原铀业有限公司和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密切合作,探索卓越核安全工程师人才培养规律和模式,实施“全过程、递进式”的实践教学体系。

(1)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要求,制定核安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标准,确定与标准对应的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2)围绕“核安全工程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根据“基础厚、口径宽、能力强、素质高”的原则,以注册核安全工程师的核安全案例分析、核安全综合知识、核安全相关法律法规、 核安全专业实务四大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为导向,建立适应核行业认可实用的课程体系;(3)强化企业参与联合培养,实行“3+1”的人才培养模式,针对学校标准、专业知识能力要求,同中核二七二铀业责任有限公司、江苏核电有限公司、中核韶关锦原铀业有限公司和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等4个产学研基地联合制订卓越计划的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

2 核安全工程专业知识结构及课程体系

目前,在国内只有南华大学开设核安全工程本科专业,因此,在国内没有可直接参照的建设模式,必须结合南华大学在核类学科专业建设上的资源,通过开展专业建设调研等活动,科学制定核安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因此,自核安全工程专业自2010年7月12日获得教育部批准后,南华大学成立了核安全工程专业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并开展了一系列的专业建设调研活动,调研了一批核类企业(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核三门核电站、中核福清核电站、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202厂)、中核锦原铀业有限公司、中核韶关锦原铀业有限公司、中核抚州金安铀业有限公司、湖南省核工业宏华机械有限公司、中核272厂);通过发信函的方式向12家核企业人力资源部征求核安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修改意见,有6家企业作了信函回复(中核陕西铀浓缩有限公司、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秦山核电有限公司、中核浙江衢州铀业有限公司和西安中核蓝天铀业有限公司);利用南华大学为中核集团开办第二期安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班的机会,核安全工程专业建设工作小组全体成员分企业类别(研究院所、核燃料加工企业、铀矿冶企业、核电企业、核废物处理企业等)同中核集团第二期工程硕士班学员开展了核安全工程专业建设座谈会;同时,核安全工程系集中组织了4次核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讨论会,拟订了核安全工程专业的建设规划和人才培养方案。

核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不仅体现了《注册核安全工程师》、《注册安全评价师》和《安全工程专业中、高级技术资格评审条件》知识要求,而且体现核工业系统相关环节的生产特点,制定了与核电安全和铀矿冶安全两个方向相对应的课程体系。整个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基础课平台、学科基础课平台和专业课平台三大知识模块,其中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是参考按教育部工程专业课程要求进行设置的,分方向专业基础课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各培养方向专业课的前提。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三大课程模块分别设置了必修课、选修课和集中性实践环节。核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

核安全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重在体现核行业对核安全工程师基础知识、专业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为了将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企业管理及工程项目管理知识的相关课程纳入培养方案中,重点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在相关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增加了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课程设计与实验教学的内容,新增了项目设计,使课程体系具有以下特点:

(1)联合企业共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中实验教学学时所占的比例大大提高,其中企业培养阶段教学计划包括课程学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项目设计、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环节,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达40周。

(2)注重综合素质与创新意识的培养。在课程体系中,设置了素质与能力拓展模块及创新能力拓展模(下转第212页)(上接第130页)块,如人文素质选修课、学术讲座和学科基础课选修课等,通过这些模块选修课的学习,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与创新意识。

(3)按照“三层次”的原则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在基本技能层通过课程实验、CAD绘图等上机训练等实践教学环节,加深学生对理论课基本概念的理解,培养基本的工程实践技能;在综合应用能力与初步设计能力层,通过课程设计、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实现对学生综合工程能力的培养;在创新能力层通过学科竞赛、创新性实验、大学生各类科研项目、企业内的项目设计等方式,培养和拓展学生的工程设计与创新实践综合能力。

3 结束语

在“十二五”的建设期内,南华大学将全面实施核安全工程专业的建设规划。在建设过程中将紧密结合国家核电大发展对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通过不断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和培养环节管理,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专业核安全工程专业建设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2010年湖南省教育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序号:205);2011年湖南省教育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序号:192);南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与改革课题(编号:2010ZZ016、2009ZZ050、2009ZZ051)

参考文献

[1] 戴广龙,张国枢,刘泽功,等.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研究[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2):80-85.

[2] 曲方,袁昌明,郑颖君.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探讨[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4.30(9):41-43.

[3] 翟小伟,邓军.突出行业特点的安全工程专业教育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18(1):90-94.

[4] 方廷勇,曹爱虎,李云依托建筑行业特色,优化安全学科建设[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19(6):70-76.

[5] 撒占友,王玉华,张永亮等.青岛理工大学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模式[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6 (增) :42-44.

[6] 翟小伟,邓军,罗振敏等.现代企业对安全工程人才的需要方向及培养方法探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17(4):111-114.

第11篇

1 概述

21世纪以来,为适应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满足大众化、普及化的需要,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超过百所专科及高职院校通过合并成为新增的本科院校。这类新型本科院校提出了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模式[1]。

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应用型”这一特色,机械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突破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观念,课程的教学更能体现学校“应用型”的特点[2]。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毕竟时间还不是很长,明确应用型本科院校与重点本科院校在学科特色与专业发展等方面的不同,进一步探索和完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面的问题,以进一步促进理论学习与实践运用的有机结合,对培养具有创新应用实践能力的机械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2 课程体系及知识结构改革

目前,应用型本科机械类专业的毕业生进入企业后,还不能很好的适应企业工作要求。主要体现在专业技术能力还不够,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较差,工程意识还比较薄弱。机械专业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改革需要适应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及其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课程体系及知识结构是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服务地方经济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我校目前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核心,构建了专业大类平台、多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课程体系。专业大类平台是在机械类专业平台上,建立机械、自动化与车辆专业的交叉与融合,围绕工程技术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培养进行课程建设。多专业方向指注重以专业方向模块来紧贴社会需求,根据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及人才需求的紧缺情况,我院机械专业开设了数控、自动化和模具三个专业方向,针对这三个方向设置相应的课程模块和实践训练。在此基础上构建的课程体系包括有三个层次:专业类内共建共享的专业基础平台、专业类内相互支撑的专业方向性课程、专业类内相互匹配的专业特色性课程。这样的柔性课程体系既保持各专业自身特色,又最大限度实现专业融合。专业类内共建共享的基础性课程群包括《机械制图》、《电子电工学》、《微机原理》、《三维CAD应用》等;专业类内相互支撑的多专业方向性课程群包括《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液压与传动》、《控制工程原理》《电气控制与PLC》、《汽车结构》等;专业类内相互匹配的专业特色性课程群包括《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汽车电控系统》、《电气自动化技术》等。

通过建立以突出专业综合素质和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三层次课程体系,强化共性,突出个性,培养出基本工程素质与创新能力为主的复合型人才。机械类课程体系及知识结构的融合能够使得毕业生具有较为宽广的知识面与专业技能,同时共享的实践教学体系与丰富的学生科技活动也可培养学生综合的机电工程实践能力,在今后的工程实践活动中将体现出更好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3 课程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讲授基本的相关理论知识后,在课堂上应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来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励学生参与问题的讨论、发表自身见解;同时通过聆听老师与其他同学的意见获得信息反馈,通过不断地训练从而提高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加深巩固了同学们对课程内容的掌握[3]。学院积极推进项目式教学、问题导向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等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基于项目的学习为导向,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职场环境体现了面向工程实践的教学方法[3];项目式教学一方面指基于项目的专业课程群改革,另一方面指单一课程的项目化教学改革。目前机械专业把《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机械装备设计》、《数控技术》、《CAD/CAM》等核心课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项目成为学生专业教育的主线,实现基于项目的专业核心课程群教学改革。例如在进行课程教学过程中,可选择典型的机械产品为项目载体对学生进行相关实训。从对专业的认知实训到对机械产品的拆装测绘、制图表达、基本理论基础的学习,并依次进行机械产品的设计、三维建模与工艺加工制造、数控加工仿真等一系列过程,通过工程项目入手,在实践中学习工程方式,将机械类专业相关课程学深、学透。

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及解决工程问题的实践能力,采用以问题为导向也是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式。“问题导向”教学从教学模式视角出发,把问题的创设看成是首要的课堂设计任务,依据课程内容和教学任务要求创设问题,教师的作用在于归纳提炼知识点,构建一种问题氛围[4]。让同学们每进入一个课程的学习中都是带着浓厚的兴趣、带着问题来学习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机械专业学生学习完成《机械设计基础》后,会依次进入《机械制造技术》、《机械装备设计》课程的学习,课程之间的连贯性极强。在机械设计基础中学习机械原理与机械零件,并以一级或二级减速器产品的设计作为课程设计进行综合实训;在机械制造技术的学习中则提出问题:如何将自己的设计产品合理的生产出来?如何将各零部件进行加工、制造并进行装配检验?怎样选择加工机床和夹具、刀具?如何减少加工误差保证加工精度等?这时学生扮演角色从设计师变身为工艺师进行问题的解决。当在进行机械装备设计的学习中,则提出问题:如何将自己选用的机床、刀具设计出来?工件的输送装备又应如何选用设计?学生从之前制造课程中作为机床的使用者变身为机床的设计者,随着课程的深入学习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的角色也进行多次转换,各门课程在学生的头脑中能够融汇贯通的[5],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理实一体化教学则鼓励各专业课程到实验室中授课,在实验中传授理论。如我院《液压与传动》、《机械设计基础》等课程已经做出试点,离开教室进入实验室进行授课,从教室中面对PPT到实验室中直接面对实验设备,同学们感性认识更加加深,对知识的掌握也更深刻,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今后力争更多专业核心课程实现理实一体教学方式,并形成一定的教学成果。

另外校企联合也是专业努力推进的教学模式。选择性组织1-2门课程,确定合适的教学内容,与相应企业联合,积极引入校外优质教学资源,到企业现场进行授课与训练,同时部分实践教学环节分散到企业实际工作岗位中,这样能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该院积极推进的教学改革。

4 机械类专业课程的实验基地建设

应用型本科的机械类专业课程教学中,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是培养创新性人才必不可少的部分。为秉承递阶式、开放性和目标导向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培养本科机械类创新性人才,更需加强对实验基地的建设。

该院实验基地的建设在保证完成正常的实验教学任务基础上,同时秉持充足的开放性。以机械类专业学生为主,组织学生参与申报创新性实验项目,并对全学院所有专业开放,有创意、创新、创业意愿的学生都可以申报创新实验项目团队,为各学科的交叉融合搭建平台。实验基地优选能够提出技术创意与创新思路的学生团队,实行项目、导师与学生三方融合,由专业导师或导师群进行多方相互选择并由专业导师或导师群进行引领并指导完成各实验基地中的创新性实验项目研究。申报中,不绝对以学生考试学习成绩为参考指标进行筛选,申请学生的想象力、主动性、兴趣、特长和能力将是重要参考指标。实验项目滚动运行,参与的学生可以是各年级的学生逐年递次加入,每学期开放一次,接受申请,也接受退出,在运行过程中允许自然淘汰。通过引导学生在实验室自主完成自己的课内与课外实践项目,鼓励学生穿梭于各实验室,参与各项科技创新项目。

第12篇

关键词: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基金项目: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资助项目(2012139);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课题组成员:王郑、黄新、荆肇乾、薛红琴、曹世玮、林少华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1月13日

一、前言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作为一个有着60余年历史的专业,目前全国高校的办学点达到156个,年招生超过万人。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任务也从主要解决城市和工业用水的供给和排放,即以满足“量”的需求为主,转变为以改善水质为中心、水量与水质问题并重,满足实现水的良性社会循环的目标。南京林业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设置在土木工程学院,2001年开设土木工程专业(给水排水工程方向),2007年以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独立招生,2011年通过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的给水排水工程学士学位授权点审核。我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结合学校在资源、环境、生态学科的优势和特色,创办具有林业大学特色、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江苏省重点专业。

二、南京林业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

南京林业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紧密围绕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按照“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面向国家、市政给排水行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引领,以品牌专业建设为契机,以内涵建设为重点,以专业规划为抓手,做强优势,补齐短板,努力提升专业的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为培养人格健全、基础扎实、善于创新、勇于担当、开放胸怀的高素质人才,推动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奠定专业基础。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基础、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掌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理论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并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应具有从事给水排水工程有关的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等工作的能力,并具有初步的研究开发能力。在加强数学、化学、力学等基础理论教育的基础上,突出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使其获得注册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并具备相应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

三、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理论课程体系构建

南京林业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理论课程体系建设上以《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为基础,2016版人才培养方案中课内教学总学时为2,076学时,总学分为127学时,学生毕业总学分要求为175.5学分。其中,通识平台课内学时为660学时,其中必修课为468学时、选修课为192学时,课内学分为40学时,其中必修课为28学分,选修课为12学分;专业教育平台课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特色课,其中专业基础课必修和选修学时分别为728学时和192学时,专业特色课必修和选修学时分别为368学时和128学时。2016版人才培养方案理论课时从数量到对应的课程知识点涵盖了《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116个知识单元、485个知识点和429个核心学时的要求。

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将原二年级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合并成《工程力学》(B)(64学时),将原二年级和三年级开设的《土力学》、《土木工程材料》、《给排水工程结构》合并成《土建工程基础》(48学时),将原三年级开设的核心专业课《给水工程》、《排水工程》(上、下)调整为《水资源利用与保护》(32学时)、《水质工程学》(1、2)(48学时、64学时)和《给水排水管网系统》(48学时),将《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学时从32学时增加到48学时。开设《城镇防洪与雨洪利用》、《水工艺设备基础》和《城市水系统运营与管理》等R堤厣课程。在《水质工程学》(1、2)、《污水深度处理与回用》和《景观水工程》等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增加生态水处理的教学内容。课程教材尽量做到选用“十三五”出版的国家级规划教材以及高等学校给水排水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要求的教材,同时进一步按照“十三五”期间出版的规划教材组织教学内容。

在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围绕学生的需求发挥教学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进而促进他们将外在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素质和能力。积极开展双语课程、微课、MOOC等尝试,目前相关专业老师已经建设有双语课程《水力学》与《水处理生物学》、《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与《水力学》微课,新颖的教学方法对于提升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为科学考察学生理论课程的学习效果,教师对学生的考查也从单一的考试向综合测试转变。在课程考查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测评学生的知识学习状况,而且要考查他们对新知识的认识能力、探求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因此,教师按照一定的比重,分别考查课程学习中学生的知识理解和记忆效果、相关专业知识的计算能力、课堂参与情况,促进学生更加积极主动投入到新的学习之中。通过此举,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互动。学生平时作业成绩不计入学生总评成绩,这样能避免平时作业成绩不能反映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能防止作业的抄袭。

四、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一)加强实验室建设。建立比较完善的分课程实验室和综合实验室,实验教学做到小班教学,使人人都能动手参与实验。在满足《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对实验环节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我校将《水分析化学》课程改为32学时的理论学时和32学时的实验实训课,分别计2学分和1学分(实验实训课程32学时,计1学分),对于高中阶段化学知识掌握比较薄弱的学生,对于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将水质工程学实验并入《水处理实验技术》(32学时),使用任课老师参与编写的出版教材,按照水质工程学的实验环节让学生实际参与操作,强化水质工程处理方面的知识。

(二)实习方面。进一步建设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按照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做到所有专业基础课、重要专业选修课及专业特色课都在校内外建有对应的实习、实训基地,满足学生对取水工程、给水处理工艺、污水处理工艺、工业废水处理工艺、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消防工程等的认识实习和实训实习的需要。

(三)创新创业训练方面。鼓励学生进入专业学习以后就能联系老师进行创新课题实验,对于高年级同学在学校的引导下,鼓励他们进行创新创业尝试,结合江苏省及学校每年组织的申报和资助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鼓励大二、大三的学生积极申报,构建部分优秀本科生的科研训练平台。通过创业创新训练,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尽早参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实践等创新活动,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毕业设计(论文)方面。鼓励将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与各类大学生科研训练课题相结合,让学生在原有课题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如果不是科研类的论文研究,学生尽量选择毕业设计,且毕业设计要有针对性,最好是针对具体工程(或者假题真做)。对于双向选择选题模式,备选题目一般应多于学生数的10%,确保一人一题。对于毕业设计,从图纸数量和说明书页数上做了最低工作量的要求(在学校规定排版格式基础上)。鼓励本专业和其他专业的学生组成毕业设计(论文)团队,进行带有交叉性质的毕业设计(论文)。

(五)课程设计方面。将《水质工程学》(1、2)的课程设计均设置为2周时间,加大课程设计工作量,如在给水厂设计中,就要求学生使用V型滤池,而不是使用教科书中讲述的普通快滤池,锻炼学生查阅设计手册和计算案例书籍的能力,从而使设计更贴近工程实际。将《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课程设计分成《o水管网课程设计》(1周)和《排水管网课程设计》(1周),对于两类管网的计算提出具体的计算要求。在学生课程设计过程中,他们的学习潜质和积极性都被极大地调动起来,通过完整的课程设计,能显著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五、适应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完善课程教学大纲

南京林业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对于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课教师要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下对课程内容进行系统优化,哪些内容是学生要掌握的,哪些是要理解的,哪些是要了解的,不能因课程的合并或者教学时数的减少,而简单地将教学内容进行随意的删减,应该采取改革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在规定的学时内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为此,我校土木工程学院按照新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了38门课程的课程教学大纲,每门课由一位任课教师执笔,一位老师审核,再集体对所有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讨论,然后进行修改后再进行讨论,经过反复的讨论修改,最后确定下来。教学必须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教学效果达到大纲标准要求,课程的评价指标体系也在教学大纲里面进行了明确。

主要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给水排水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建设与发展[J].给水排水,2013.39.4.

[2]高等学校给水排水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第13篇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 实验教学体系 财经特色 跨专业综合 设计开发型 项目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一、财经类高等院校计算机实验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原因

随着国外IT研发中心和工程中心向我国的转移,我国的计算机教育迎来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纵观我国计算机高等教育近十多年的发展,开办计算机类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从一百多所增加到七百多所,在校学生总数高达近50万人,占全国理工科在校学生总数的1/6左右,成为我国高校中名副其实的第一大专业。尽管国家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但是从2003年以来,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年下滑,受到社会各方面的普遍关注。面对如此尴尬局面,应该重新审视大学计算机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定位。

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一是各类普通高等学校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不够准确,培养方案的针对性不强,导致了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近几年新上的计算机专业,大多数都在照搬综合性重点大学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暂且不说教学条件、师资水平不能具备,就是培养的学生,走向市场时也根本无法与综合性大学的毕业生竞争。就业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要想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必须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建构新的模式,以其进行差异化竞争,重构核心竞争力。计算机作为一个年轻的学科,其高速发展使得我们难以用4年有限时间内的课程涵盖所有内容。这就要求各类不同性质高等学校的计算机专业教育要有所侧重,以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为切入口,依据市场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与技能的综合要求,制定合理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二是许多财经类高校为了突出学校的财经类特色,在计算机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中简单的罗列了许多经济管理领域的理论课程,缺少有机的融合。随着企业信息化应用的深入、企业资源规划的应用集成,这种课程的简单叠加无法提升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在财经领域的开发能力,在实践中还是无法具备财经特色的核心竞争力。三是目前财经类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主要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实验教学只是课堂理论教学的一个辅助环节。这种教学模式注重传承的是创造的成果而不是创造的过程,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缺少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无法满足市场的实际需求。

二、财经类高等院校计算机实验教学人才培养目标及定位

基于上述三个方面的原因,财经类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应构建差异化、特色化、高度融合的、以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实验教学体系。

首先,以差异化、特色化的培养模式为指导原则,要求从三个层次进行构建:一是财经类院校与普通工科院校的差异化;二是各个财经类院校之间的差异化;三是财经类院校内部各计算机相关专业方向的差异和分工。财经类院校与普通工科院校的差异化主要体现在财经特色上,旨在构建以经济、金融、管理、会计等为应用领域的计算机实验课程体系。财经类院校之间的差异化体现在依据本校的学科优势和师资条件选择特色领域的重点和先后发展次序上。财经院校内部各计算机相关专业方向的差异化,应在本校学科优势的基础上,根据各专业方向本身的特色和基础,选择不同的财经应用领域为切入口,发展特色,合理化分工与合作。

其次,要构建高度融合的实验教学体系。面向单独课程的实验以及这些实验的简单叠加,或者是与经管理论课的简单叠加,都无法使学生获得综合应用的能力,更谈不上创新。应以不同的应用领域为培养目标,把涉及到的各门课程按统一的培养目标组织起来,这些课程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形成一个知识层次,构成了学生的知识架构,因而面向应用领域的实验教学体系设计能反映学生的特色能力,且易于形成体验和仿真环境,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最后,要通过实验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必须转变以验证为基础的实验设计,强调实验教学的综合性和创新性。随着企业信息化应用的深入、企业资源规划的应用集成,面向单独课程的实验难以设计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环境,已难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实验体系的设计需具备提供仿真企业真实环境的功能,以案例、问题、项目为中心组织实验教学,这种环境可以促进学生主动思考,规划自己的实验过程和实验步骤,发挥群体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财经类高等院校计算机实验教学体系设计的思路

财经类高等院校计算机实验教学应依托学校经济与管理类学科的整体学科优势,围绕"差异化、特色化,高度融合,综合性、实践性、创新性"的培养目标,坚持在实验教学中体现三个层次的差异化,体现特色学科与计算机实验的高度融合,重视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着眼于学生对方法的掌握,为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以此思想为出发点,构建财经类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体系。

“差异化、特色化,高度融合”要求实验体系设计的重点应在"跨专业综合"实验设计上,以此为依托选择校内项目和校外实习;“综合性、实践性、创新性”要求实验体系设计的重点应在应用分析型实验、设计开发型实验、情景仿真型实验,以及科研、竞赛、项目和实习方面。

四、实证分析

跨专业综合实验建设的基本思想是把财经类特色课程与计算机相关课程综合进行建设,打破课程内容的归属性,从培养目标出发把握课程内容的分配、实施、和技能的实现。依据中央财经大学的学科优势,划分经济与管理两个不同的切入点,与信息学院三个本科专业相结合。信息管理与电子商务两个专业与管理课程结合比较紧密,尤其突出与会计学科这门优势学科的结合。为了体现培养目标的差异性,将计算机专业与经济课程相结合,尤其突出与金融学科这门优势学科的结合。

在二级学科实验平台的实验以设计开发型和实际项目型为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在实际项目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了教学由传授知识向培养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同时,这种实验教学体系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本身应具有计算机与财经的知识背景及相关项目开发经验,能够根据实际项目动态制定实验教学计划,形成财经类高等院校独特的计算机实验教学体系。

(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信息学院计算机应用实验教学中心)

参考文献:

[1]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组编.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0.

[2]张炜.高等教育创新的范式与管理:集成创新.中国软科学,2004.2.

第14篇

摘要:重视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正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流;当前必须利用多种渠道,把人文课程融入理工类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加强理科生的人文教育,使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

关键词:理工类专业;人文课程;路径

一、人文课程融入理工类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背景

日前,人文教育薄弱仍是我国高校教学工作长期积淀下来的一个突出问题,实现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协调发展,己成为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一个明确主题,而理科教学尤其不能例外,甚至更为急需。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于把高等理工科教育视为一种技术教育,同时,始终认为有关人文社会科学的系统教育并不是高等理工科院校的分内之事。这样一来,我们所培养的许多理工科学生就在素质上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问题:(1)理科生偏重逻辑思维,忽视形象思维,严重影响创造型人才的造就。(2)知识面偏窄,导致在未来教育实践中缺乏独立工作能力和开拓能力。(3)审美能力低下,影响着一个人的气质、趣味、修养和道德素质。(4)心理承受力低等等。心理承受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对各种社会环境和社会变化的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低下容易导致心理偏执、自闭倾向和情感障碍,严重影响人的社会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形成,。所以他们虽然大多具有较为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与能力,但缺乏应该具备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与能力这一素质缺陷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毕业后的进一步发展。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逐渐由“科学”教育阶段发展为“人文・科学”教育阶段,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融合已成为大学办学重要指导思想之一。

二、人文课程融入理工类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作用与意义

人文课程融入理工类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是培养能迎接新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挑战的需要。教育的发展要受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并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服务,这是由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所决定的。在现代新科技革命条件下,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创新人才的培养已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民族的存亡,而作为培养人的基础素质的人文教育在新世纪创新人才的培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极其重要的作用。本人认为,人文课程融入理工类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文理渗透,拓宽创新的知识基础

文理渗透,具有广博深厚的知识是创新人才成长的基础。当代人类的许多重大问题,如生态、人口、经济规划等内在地呼唤二者的通力结合。因此,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培养的新世纪人才不仅要专精于某一学科,而且要有宽厚扎实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机械地分割开来,使专业分工过细,使现代人缺乏相应的文化基础,是难以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的,也不可能培养出新世纪所需要的创新人才。国家要强大,必须重视科学。但科学与人文并不矛盾,从整体上看,人文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育的根本目的,科技教育则表现为实现教育根本目的的手段。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高品位的创新人才,一定是一个既具有科学精神又具有人文精神的人。[1]

2.发展个性,培养创新人格

个性通常是指个人具有的比较稳定的、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气质、性格、动机、兴趣、意志、理想、信念等。研究表明,人文课程融入理工类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在人的个性发展和创新人格的培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指出:“只教给人一种专门知识、技术是不够的,专门知识和技术虽然使人成为有用的机器,但不能给他以一个和谐的人格。”大学的通识教育必然承担了大学生人格陶冶的职责。

3.开发潜能,发展创新思维能力

发展创新思维能力,开发创新潜能,离不人文课程融入理工类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我们知道,创新思维是人脑的高级机能。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脑是左右两半球组成的,二者的功能是不同的。左半球主要具有语言、分析、计算、抽象、逻辑、对时间感觉等思维功能,是进行抽象逻辑思维、收敛思维、分析思维的中枢;右半球主要具有表象、综合、直观、音乐、对空间知觉和理解等思维功能,是进行具体形象思维、发散思维、直觉思维的中枢。只有两个半球的功能得到平衡发展,彼此密切配合,相互补充,人的创新思维能力才能得到高度发展。培养创新人才,就要从人的生理潜能出发,在继续发展左脑功能的同时,注意开发右脑潜力,注重人文教育特别是艺术和哲学教育在创新思维能力发展中的作用。

4.学会做人,营造创新的良好环境

做人是立身之本,也是创新的前提。每个人都有创新的潜能,但是,要把潜在的创新能力转化为现实的创新能力,则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环境。为此,必须学会做人,学会正确地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及人自身的关系。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一个擅于与人交往的人,才能全身心地投入所从事的工作,并在与人交往中吸取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开阔眼界,增强创新能力,也才能顺利地实现与别人的合作,取得更大的创新成果。

5,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教育既要为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服务,也要为人的自身发展服务,这也是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的要求。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千百年来的执意追求,而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人文教育。在中国,民国时期有的人曾把等提出的“德、智、体、美”多方面教育思想,称为那个时期的“全面发展”教育思想。教育是人的教育,教育的重要本质特征就是它的人文性[2],大学人文教育,其实质是大学生人性教育,其核心是培养大学人文精神。[3]最终要实现大学与社会、大学生与社会的终极关怀,解决应该建设什么样的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因此,大学人文教育不仅是一个知识体系、认识体系,还是一个价值体系,是伦理体现。[4]

三、人文课程融入理工类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具体途径

1.开设人文基础课程

在理工高校开设基础课程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七种基本人文能力,即合作能力,听说读写能力,交际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其中后四种能力是一种潜在的能力,蕴含在其他能力的养成与训练之中。要求学生在文学、史学、外国文化、伦理道德和社会分析等核心课程领域具有一定的基础外,还规定学生选修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学时一般应占总学时的20%。或者将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列入必选课,要求学生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百余门课程中至少选修8门,占教学计划总学时的20%左右。

2.校园文化熏陶

从本质上来说,校园文化是人文课程融入理工类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一部分,它不仅指物质环境,也指人际关系;它不仅具有感官的作用,而通过环境熏陶更有其明显的教化功能,它又是一种隐性课程,一个好的人文环境对学生有耳濡目染的作用,一种良好的教育风气和学习风气以及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熏陶功能。教室和实验室的人文化布置,校训的颁布、文明校园的创建等改善校园文化氛围的举措也可以有效地配合文化素质教育公共课程的实施。

3.推荐阅读书目

推荐阅读书目是指由学校或学院以及专家学者推荐书目。目前出版的有关人文教育的书目十分丰富,例如,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的《中国大学人文启示录》(第1-4卷),集中了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系列讲座稿的精华,不少重点大学都出版了类似的书籍,这些高质量的讲演文集,展现在任何专业的大学生面前,都是一个色彩斑斓的思维天地,对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文化品位、格调、情感和价值趋向均大有裨益,学校可以有计划地推荐给理科学生阅读,对于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必将得益无穷,当然,推荐书目让学生自学不能放任自流,必须有一定的措施,有所考核,要有一定的学分,要组织一些读书报告会或心得交流活动等,作为考核方式。

4.组织系统讲座

开设人文讲座、人文讲坛,这是人文课程融入理工类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比较好的形式,这种形式比较机动,适应的面也较广,内容也相当宽泛,既可以让学生接触到自己所爱好和感兴趣的内容,也可以让学生接触目前最新的研究成果,讲授人应该尽可能聘请国内外著名的学者、教授和专家,这样可以不仅让学生了解最新的前沿成果,更可以感受研究者的品格,还可以懂得新的研究方法论即使名家不易聘请,也可以有办法补救,那就是有计划地组织学生收视每天中午的《百家讲坛》,文、史、哲都涉及了,内容也十分丰富,而且能够配合学生的课外阅读。

5.增加课外实践

人文课程融入理工类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不能只是停留在知识的学习与传授上,社会实践和教育实践,是人文课程融入理工类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重要途径,不可或缺。大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是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能力和道德情操的主要环节,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和教育实践中让学生学会做人,培养人文精神、形象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创造能力获得极大的提高。

6.课外社团活动

人文课程融入理工类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光靠第一课堂的有限学时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充分挖掘第二课堂的潜力。在有关教师的指导下,发动学生会、团委会积极组织各种各类社团组织,如学术类、实践类、体育类、艺术类、文娱类,并定期开展活动,如文化艺术节、读书节、开设学术论坛、名家论坛以及组织文艺汇演等,从而有效地配合第一课堂的教学,大大丰富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增强他们提高自身文化素质的自觉性,活跃学校的学术文化气氛,使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自身的科学素质、艺术品位和人文素养。

总之,通过众多的途径和方式,强化人文课程融入理工类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使学生养素质以及积淀人文底蕴,着力引导学生由知识走向价值,从知道怎样走向应该怎样,从认知层面走向信仰层面,切切实实将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精神、人文素质、人文底蕴,为真正成为s合格的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何沙.关于人文社会科学建设和发展的思考.[J]科学中国人,2004(8).30页

[2]徐雅玲.加强大学人文教育[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1).153页

第15篇

关键词:贯通培养 职教体系 应用型人才 职业技能

上海积极稳妥探索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开展了各种一体化贯通人才培养模式试点,以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贯通试点专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与上海城市科技学校开展了中职―高职贯通试点,已于2014年正式招生。目前,正在积极探索该专业的高职―应用型本科的贯通试点,今后,有望进一步打通“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的教育通道、实现“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一体化贯通培养。[1]

一体化贯通培养是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它给职业学校学生提供了一个发展平台,同时提供了一个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应用技能可持续学习的机会。贯通培养将专业教学要求渗透到“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贯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生升学只需通过重要核心课程考核和专业技能水平等级测试的转段审核即可。这种模式注重过程性的评价和考核,避免了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是一种新型的人才选拔培养模式。

一、旧的教学体系与贯通人才培养的矛盾

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课程均是传统三段式的课程结构,即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类课程,“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专业贯通后,若按此理念设计课程,则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会接触到许多基础课程,如英语、数学等,而且课程要求高,内容较难,课程的理论性强,也不利于学生“工程师素养”的培养,“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贯通培养人才的优势就在于能够让学生早些接触专业,培养专业素养。在现阶段,对有些专业大类,教育界早已达成共识,认为要早些接受专业教育,如对艺术人才素养、音乐人才素养、外语人才素养的培养,而且从选拔制度来看,这些专业大类除了基本的文化课程考试外,也要进行专业素养的选拔。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是培养“建筑工程师”的专业。[2]工程师素养的培养,也要让学生能够早些接触专业,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合理控制难度,优化教学结构,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符合教育的规律。如果开始课程理论性过强,是不利于工程师专业素养的培养的,因此必须打破原有中职、高职独立的课程体系。

二、建设“四方共育”培养机制,做好教学体系整体设计

如何做好教学体系整体设计?做好“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一体化贯通培养?

从国外的经验看,不论是美国的职业大纲衔接模式、英国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培训包”模式,都有一套国家认可的、用以认定和评价技能的职业教育标准和职业资格的体系,由国家级别的行业咨询委员会研发,分为不同的层级,与教育框架相对应,每个层级的内容与相邻层级间都相互联系,形成教育目标明确、层次清楚、衔接配套合理的标准化体系。

做好“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贯通培养,要依据专业岗位的要求,重新梳理岗位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专业特点,进行一体化的重新设置课程。学校按照国家地方的政策要求,根据专业特点,制定试点方案,开发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从一体化培养的角度设计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在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过程中,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和上海建筑企业的龙头――上海建工集团合作,建立了全新的人才培养机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共同制订专业课程标准,共同编写专业课程教材,共同建设实训实习基地,共同组织专业教育教学。企业方上海建工集团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包括参与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教学过程及考核标准制定的参与、学生职业能力与素养的评价。企业支持学生进行主要岗位的轮岗培训、顶岗实习,人才的培养尊重行业、企业需求,最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教学培养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使得贯通培养的学生具有理论和实践深度融合的优势,以尽可能形成教育目标明确、层次清楚、衔接配套合理的标准化体系。

课程开发和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是,以职业岗位群为基准,以施工管理典型工作岗位为依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突出“岗、证、课三位一体”的工学结合培养方式,明确岗位工作任务,分析岗位核心能力,确定学习方向,优化教学结构,合理配置教学资源,构建一体化贯通的新课程体系。[3]

课程开发和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步骤是:首先,对专业市场需求进行调研,定位专业面向的岗位,形成岗位调研报告;其次,企业分析专家和课程专家对岗位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邀请企业专家对他们所熟知的工作进行解剖和分析,分析出某个岗位包括的工作领域、工作任务以及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职业能力,形成能力标准;再次,以工作任务分析的结果为依据,由课程专家和中高职教师共同分析课程结构,形成专业教学标准;[4]最后,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由课程专家和教师共同对学习项目进行设计,学校在新课程体系构建和课程开发过程中,以工作岗位能力为目标,以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为标杆,强化学生专业实践动手能力,在调研的基础上,实施模块化、项目化教学。

三、构建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习实训不是仅仅作为学生掌握相应知识而设置的一个环节。在“目的―手段”关系下,从“建构”的视角来看,知识固然重要,但如何利用已有知识,根据工作过程中的具体情境解决实际问题,才是工程类人才培养的关键。[5]基于此,实习实训是学生解决问题及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提升职业能力的重要手段。实习实训在工程类人才培养阶段必须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教学体系,处于不同学习时期的学生要在不同的岗位上进行不同种类的实习。

针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技能训练周期长、技术含量高、复合要求高的要求,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面向施工现场,根据岗位需求,重视工学结合,把工程知识技能的训练贯穿到整个学习过程,有课程内的实验、实习、实训(力学、建筑材料实验实训);有工程专项技能训练(工程测量技能训练、工程绘图技能训练、工程计量计价技能训练、工程质量验收技能训练等),有针对综合工程项目的综合实训(施工组织实训、钢筋工程实训、模板工程实训、砌筑工程实训)等,有企业顶岗实习,并鼓励学生一专多能,考取职业技能证书。[6]为创建良好的学风,学校定期开展工地参观实习、专业认知、专家讲座、实训基地实训等多种形式的活动。通过连续不间断的、递进式的职业技能训练,学生可以牢固扎实地掌握职业技能。

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属不同的学历阶段,但从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来看,有着必然的客观联系。从应用型人才的一体化贯通的视角出发,探索建筑工程技术的专业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建设,将有助于职业教育的发展,寻找到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钱啸寅.“高本贯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J].上海城市管理,2016(3).

陈效民.上海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试点的外部质量保障框架设计[J].职教论坛,2013(24).

钱啸寅,刘颖.基于协同学理论的中高职贯通与人才培养方案――以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为例[J].上海城市管理,2015(3).

张园,李玲.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4(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