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诗歌阅读方法范文

诗歌阅读方法范文

诗歌阅读方法

诗歌阅读方法范文第1篇

方法一:古诗阅读鉴赏“三读法”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是理解的基础,是领悟欣赏的前提。因此,指导学生阅读鉴赏诗歌应把“读”作为突破口。不过,读的时候要带着任务去读,要边读边思考,反复推敲,融会贯通。其方法步骤归纳起来有:

(一)读懂。就是读懂诗意。其过程是:

1.读标题。从体裁或题材、题眼或关键词等方面推知全诗内容。如《秋思》《越中览古》《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2.读注释。或题意解说,或背景介绍,或作者简介,或诗文生词、典故解释,等等,都可成为我们对诗歌全面、深入解读的“钥匙”。如2006年辽宁卷考苏轼《东坡》就有两条注释――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大石。仔细阅读,我们就可以从中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以及题意和诗意,进而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3.读诗文。一是抓关键词(情词/诗眼),二是抓关键句(情句/诗骨)。据此认真推敲,“以意逆志”,体会作者的情感,理解诗歌的主旨。

(二)读透。就是在读懂诗意的基础上挖掘隐藏在诗句字里行间深沉的意蕴,深入透彻地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了解作者。从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平经历、作者写作时的心境以及作者一以贯之的创作风格等方面,“知人论世”,推知本诗将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写作特点等。

2.知晓典故。诗人用典故,往往借古喻今,此为直接寄托。如果作者正面直接引用故事。李商隐“庄周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锦瑟》)诗中就是借庄周、望帝来写自己。杜甫“出师未捷身长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这里写的不仅是孔明的丰功伟绩,更是诗人对自己壮志难酬、功业未就的感慨。因此,我们要正确理解这些典故的内涵以及诗人运用的意图。

3.体味意境。古诗的意境是诗人用极为凝炼的文字创造的,是由作者主观感受和客观景象融合而成的。在指导古诗阅读鉴赏中,既要引导学生入“境”,又要启发学生会“意”。而“意”往往蕴含在“境”之中,因此,我们就要随流溯源,引发想象,进而悟出其中的意境美。

(三)读化。就是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能力,将诗歌中的境界化为鉴赏者心中的境界,“置身诗境”,融会贯通,并突出表现为完成鉴赏文字的表述或鉴赏题的解答。具体抓好以下两个环节:

1.入“境”。就是进入诗境,“设身处地”,把自己想象成诗人(或“诗中人”),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容,更真切地体会诗人的情感。而且,要学会总结、归纳,举一反三。

2.比较。包括:古今比较,了解古人和今人在生活习惯和情感表达等方面的异同;作者比较,比较不同诗人在背景、经历、风格等方面的差异和相似,同一诗人在不同时期、不同心境下其作品内容、情感和风格的变化;作品比较,比较不同作品在题材、主题、技巧以及语言等方面的异同。

方法二:古诗篇章结构“四看法”

古人作诗,讲究章法、结构的严谨和法度,注重诗歌(尤其是律诗和绝句)的“起承转合”。我们在引领学生阅读鉴赏古诗时,可从诗歌的起承转合入手,通过对缜密结构的梳理,就能实现对作品意旨的领悟。在方法运用上重点要注意“四看”:

一看内容――抓“起”与题目。看诗歌的开头是如何联题起事的,进而推知要写的内容。例如:《悯农》起句“锄禾日当午”,其“农”可“悯”――既扣题,又可推知诗的主题;承句“汗滴禾下土”,其情可哀――承接起句,并有扩展,从而引出后面的主旨。

二看主旨――抓“转”/“合”。“起”“承”往往是铺垫、引起下文的,而“转”“合”则往往是作者情感所向、诗歌主旨所在,此所谓“卒章显志”法。例如:“谁知盘中餐”,诗人便从田野转到家中餐桌,转到人心中去写;而“锄禾”到成熟的“粒粒”,辛苦是贯穿全过程的――合题。因此,我们通过细读并认真分析“转”“合”两部分内容就能推知诗歌的主旨。

三看意境――抓“起”/“承”。诗歌当中不同的意象往往表示着不同的情感,尤其需要注意一些特殊意象。因此鉴赏诗歌必须看诗歌中有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什么画面即意境,这个画面(意境)有什么特点,对中心p感情的表达起了什么作用。

四看技巧――“起承转合”都有。诗歌的表达技巧主要表现为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等,而诗人总会根据表达的需要运用不同的技巧。譬如,开头的“起”“承”部分多为写景或叙事,运用的表达方式多为描写和叙述,表现手法多为动静结合(或以动衬静)、远近结合、虚实结合、融情于景以及比兴、烘托、渲染、衬托,等等;而“转”“合”部分多为总结或点题,运用的表达方式多为议论或抒情,表现手法则多为托物言志、借史咏怀、卒章显志等。

方法三:古诗鉴赏意象“五析法”

阅读鉴赏诗歌,最重要的就是领悟诗歌的意境,而要领悟意境就必须从分析意象入手。客观的物象被赋予了人的主观意念、情感倾向,并通过一定的组合关系形成一种让读者得之言外的语言形象,就成了意象;意象的精心建构便形成了意境。因此,运用意象分析法指导诗歌阅读鉴赏更能让学生“置身诗境”,更真切地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更透彻地理解诗歌的意蕴。

我们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分析入手:

1.析“象”。诗歌中“象”繁富众多,但主要的是客观实在的物象,在诗歌中表现为景物或景象;其次包括一些“虚在”的或心理上的“象”。我们在阅读诗歌时首先是把这些物象找出来,然后思考分析这些物象有什么特点,诗人为什么选它们。如阅读马致远的《秋思》,我们就应首先找出“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等物象,然后通过分析比较即可发现,它们具有共同的特点――色调灰暗阴冷,意韵苍凉孤寂,而这与“断肠人在天涯”的心境恰好吻合。由此,我们就可理解诗人为什么会精选这些物象,同时也能理解这些物象为什么能成为诗歌中富有特定意味的意象。

2.析“意”。“意”即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等。诗歌中的物象附着有诗人的主观意愿和情感,也就是已经成为了意象。譬如,《秋思》,制约全诗的“意”为“断肠人在天涯”,这便决定了诗人所选之象必然带有因“秋思”而“断肠”之人的感伤痛楚的色彩;同时,单个的意象中,我们仍能“看”得出诗人“刻意”追求的“意”之所在。

3.析组合。单个孤立的意象是难以形成意境的;意象只有通过作者精心的建构(组合)才能形成画面,才能形成意境。譬如,《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三句,诗人精选了9个名词性意象,但任何一个都不能单独形成意境;诗人在此将众多的意象巧妙地叠加在一起,画面感更加鲜明突出,意境更加深邃沉郁。

诗歌阅读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古诗特点 阅读方法

中华民族是诗歌大国,诗词歌赋在滚滚历史进程中闪烁着绚烂的光辉。早在公元前六世纪,《诗经》就已诞生,并以其辉煌著称于世。爱诗、诵诗、作诗,中华民族这一深远的诗教传统,使历代炎黄子孙一直沐浴在中华文明的温馨里。古诗有着较为固定的语言形式和比较严格的韵律要求,这让各种形式的古诗读起来有较强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这种节奏感和韵律感与人的思想感情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种特定的语言氛围。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古诗多为唐宋时期的名篇佳作,如《江雪》、《望庐山瀑布》、《山行》等。

一、古诗的特点

意境美。所谓意境,是诗人内在感情与外界的景物有机结合而创造出来的鲜明、生动、含义深刻的生活画面。而意境美就是故事中所描绘生活画面与作者思想感情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的美,正如人们常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情。”作者选取最富有特征的具体事物,或最有意义的场景,或最典型感受来言志抒情,以启发读者展开丰富的想象,去领会意境与情感,并从中受到熏陶。语言美,是指古诗的语言凝炼、生动形象。哲理美,是指选入小学语文教材的古诗,不仅诗中有情,而且有相当数量的作品还诗中有理。音乐美,是指古诗讲究押韵和节奏。音韵和谐,节奏鲜明,所以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声声悦耳,产生了音乐美。

二、古诗的阅读方法

1.读懂诗句,理解诗意

古诗词句凝练、语意含蓄,是用古汉语写成的,语言表达上有许多特点,跟现代汉语的距离较大,阅读时,首先得把它读懂。要把诗句读懂,可以通过注意认识古汉语中的通假现象、了解古汉语中词的活用、懂得一些古汉语中的词义变迁现象、理解古汉语中句法的不同特点、抓住“诗眼”等方法,因为这些往往都是理解诗句的障碍或敲门砖。熟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古诗文教学离不开对字词语句的理解。有时字词理解了,就理解诗意,体味到作者的感情了。如王维《鹿柴》中的“柴”同“寨”;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绿”为形容词作动词用;杜牧的《山行》中“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是“因为”,不是今义的“坐”等等。杜甫的《春雨》中“好雨知时节”的“好”就是此诗的“诗眼”,体现着文章的主题。

2.走进情境,感受意境美

在阅读古诗时,要激发感情,走进古诗的意境。具体方法有很多:一是了解作者及背景。古诗是“诗人生活在情绪的流波中的影子”,我们要去了解作者生活的那个特定时代、特定环境,把握作者作诗时的特殊心情去读诗去想象。例如《江雪》这首诗,是柳宗元在“永贞革新”失败后,屡遭打击,被贬永州时写的。在了解了这些背景知识后,就更能体会“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对当时生活困境的影射,以及“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表达的作者面对失败和困境时不甘屈服、理想不泯的精神。二是联系现实生活,把现实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引入古诗中,拉近距离,搭起入境桥梁。如阅读《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时,可联系生活中所见的春景以及自己放风筝的经历,从而激起共鸣,自然而然走进诗歌的意境。三是利用音像资料。在古诗阅读中,可能会遇到一些不熟悉的景物,若不能实景实物进行观赏,可以通过出示图片和录音等,使自己有身临其境之感。如《望庐山瀑布》一诗,可通过收集一些与庐山瀑布有关的影象资料来增强对这瀑布直观形象感。四是丰富想象,阅读时要想象诗中的情节、场面。例如《江雪》这首诗,通过思索和联想:“大雪漫天飞舞,北风呼啸,天地间白茫茫一片的场面。”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文内容和意境。

3.领悟诗中的“理趣”,品位哲理美

诗中的一些议论往往表现得十分凝练,充满哲理,从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等。这些名句,包含着诗人深刻的生活感受,充满了耐人寻味的哲理,思想容量极大,常常成为全诗的警句。在阅读时,应当注意品悟这些警句妙语,发掘其中的“理趣”,领会诗的哲理美。

4.品位语言美、鉴赏音乐美

在深刻理解了古诗诗意之后,再去品位古诗的语言美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如品位前面讲到的通假、活用、词义变迁现象等。音乐美的鉴赏可以通过诵读来实现。“三分诗,七分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诵读对阅读古诗能起到“起死回生”的作用。要使自己对作品有深刻的理解,进入诗情画意的境界,必须加强朗读。古诗本身就平仄和谐,声韵动人,诵读起来音乐感十足。再加上对于诗中语言文字和诗意的细致品位,可使我们诵读的时候能更好地把握古诗感情基调,处理好节奏停顿和重音等朗读技巧,从而更加感受古诗的音乐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由此看来,只要我们教给学生阅读诗歌的方法,指导学生走好每一步,学生就不会为诗歌阅读而头痛,从而能够通过反复朗诵,深入体会,来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感受诗歌的艺术形象,领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参考文献】

[1]周一贯《阅读课堂教学设计论》[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0.136

[2]方卫平,王昆建《儿童文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8

[3]《小学语文教材教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238

诗歌阅读方法范文第3篇

1.辨明诗题的含义。辨明标题,可以初步感知诗的内容、情感、物象的象征义等。鉴赏新诗,要注意“知人论世”,了解作者有关经历、作品写作年代及当时社会背景等,它能帮助读者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色。如郑愁予的《雨说》,一看到这个诗题,我们就会质疑:“雨”怎么会“说”?雨“说”的又是什么内容?这些话又是什么意思?如果再看副标题“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时,就会对此诗的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表明诗人是对中国儿童的期待和祝愿,也是对中国美好未来的祝愿。

2.抓关键词句领会诗意。关键词句大多能暗示诗歌主旨,阅读时应关注这些诗句。如《沁园春 雪》,鉴赏时就要抓住“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个关键句去感受的博襟和爱国豪情,并依据这个显性的主题,去分析品味“望”“惜”等关键词的意蕴与作用,就会举重若轻。

3.发掘诗歌意象的内涵。新诗意象的解析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要仔细分析意象本身的特点,挖掘意象背后的内涵;二是要注意把握诗中多个意象之间的关系,体会诗人从中表达的感情。如《星星变奏曲》这首诗,整首诗都以“星星”为主要意象并以假设为前提来抒情,展示现实与理想的矛盾,表现诗人对光明的渴望。

4.明确表现手法的作用。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例如比兴、拟人、夸张、衬托、反复、象征、以动写静、小中见大、虚实结合、托物言志等。理解这些手法的作用,有助于披文入情。如叶赛宁的《夜》第二节,诗人写“夜来临,四下一片静”,潺潺的溪水轻轻地歌唱,这是以动衬静的写法,更显出夜的静。然后由听觉转入视觉,引入月光的意象描写夜的美丽:“明月撒下它的光辉”,周围的一切都沐浴在月色之中。

5.品味诗歌语言的美感。现代诗歌的语言凝练、形象,富有抒情性和音乐美;可以说,品味语言是解答中考现代诗歌鉴赏题必不可少的。如果题目要求理解诗中某个词语或句子的深刻含义,应先理解本义,然后结合全诗主旨、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来理解其深刻含义。如果题目要求品味诗歌中某个词语或句子的表达效果,就可先确定该句(或该词语所在句子)使用了何种修辞方法或表现手法,然后根据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的特点分析该句(词)表现了诗中人、物、景怎样的特点,有何表达效果;如果没有使用修辞方法或表现手法,就可以结合诗歌主旨和意境分析它的表意效果及所包含的情感。

【实战演练】

(2013・湖南衡阳中考题)1.阅读下面现代诗歌,完成题目。

未选择的路

弗罗斯特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虽然在这两条小路上,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返回。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的一生的道路。

(1)结合句子的内容,解释诗中的两个黑体词。

①涉足:

②萋萋:

(2)诗歌中的“路”象征了什么?

(3)你怎样理解这首诗的主题?

(2013・贵州贵阳中考题)2.阅读下面现代诗歌,完成题目。

青春寄语

佚 名

孩子,你们的眼眸里/青春在哗哗作响/流向那等待开垦的时光/这是你们的早晨/黎明的歌声多么嘹亮/希望栖息在阳光的肩膀上/你们的梦想/还挂在青青的葡萄架上/风一吹,一粒粒绿色的青春叮叮当当/孩子,从现在起/你们要学会仰视,要学会自强/让目光永远飞向靠近太阳的地方/青春美啊/美在热情/美在力量/美在自信/美在坚强/美在血脉里有崇高的理想在流淌/孩子,青春是一支动听的歌谣/它也是人生的一次重要起航/人要活,就活得热烈,活得充实/要活得像一团火焰,把周围照亮/任凭千里冰封,鸟兽藏迹/你们也要燃烧出人生的精彩和辉煌

诗歌阅读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诗歌教学 阅读 诗性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1-054

儿童是天生的诗人,诗歌独有的节奏与儿童生命的节律一脉相承。因此,所有的民族都不约而同地将诗歌作为儿童母语教育的样本。我们唯有依循着诗歌的个性和味道,才能真正读懂诗歌,让诗歌慰藉自己的心灵。

一、突破理解障碍,“穿越”式阅读

诗歌情感真挚,语言简练,且富于联想,常将写作对象与想象中的事物进行隔空链接。这就意味着,阅读教学必须要以“穿越”的视角关注文本,从而消除诗歌表达的理解障碍。

诗歌注重对人和物的形象塑造,诗人常常将两个原本互不相连的事物借助“穿越”的方式,构建出有机交融的结晶体。而在现代诗的创作中,作者也会借助多种拟人的修辞手法,以静带动,化抽象为具体。阅读时教师就要引领学生学会关注。

如在《老师,您好!》一诗中,诗人将教师写成是“金桥”“丝线”“新苗”。这些看似与教师毫不相干的事物,正是在诗人内在意识的串联和整合下,实现了与教师形象的高度契合,从而让“隔”的感觉消失殆尽。

因此,只有从“穿越”的视角阅读诗歌,才能缩短诗歌与现实生活,尤其是与学生内在意识的距离,从而让学生真正感知诗歌中的意象,走进诗歌。

二、契合诗歌节奏,跳跃式阅读

诗歌的语言表达高度浓缩。无论是古体诗还是现代诗都经常会出现语言省略、词语颠倒等现象,呈现出鲜明的跳跃性。这就意味着在诗歌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引领学生按照传统的方式,按图索骥地进行解读,而是要让学生依循诗歌表达的特质,去触摸诗歌表达的内在规律和节奏,从而促进诗歌阅读效益的提升。

如李白的《峨眉山月歌》一诗,暂且不谈其语言表达顺序的倒置,就其中涉及的五处地名来说,不同地域的空间距离也相去甚远,诗人运用各种不同的动词加以链接,呈现出鲜明的跳跃性。这种语言表达的跳跃,将诗人内心中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凸显出来,更展现了诗人的急切心情。因此在教学这首诗时,教师应引领学生根据诗歌跳跃性的语言,来体悟诗中的路程之遥、心情之切,真正走进诗歌内在的言语规律中。

如此跳跃式的阅读,正契合了诗歌内在的言语规律与节奏,使学生真正触碰到了诗歌内在的生命律动,将诗歌教学推向了新的层面。

三、顺应表达方式,切换式阅读

诗歌语言讲究的是一种美的韵律。诗歌语言之所以被称为是“美的语言”,主要在于诗歌表达的变脸艺术。诗歌在遣词造句上有别于其他普通文体,常常运用浓烈的修辞装饰,如反复手法等,使诗歌如同吟唱一般,一唱三叹。因此,在长期的阅读历练中,学生的内在积淀会不断丰厚,其语言也会在诗歌的浸润下变得精练而流畅。

仍旧以《峨眉山月歌》为例,一首诗寥寥28个字,却包含了5个地名。我们在阅读之时,却毫无臃肿重复之感。诗人李白通过五个地名的艺术化罗列,绘制了一幅千里蜀地的旅行图。我们在诗人精准妥帖的用词艺术中快速切换,感受着诗人一路走来的思君情深。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引领学生提炼出5处地名;然后,要求学生感受诗人地点切换时动词的准确运用。正是借助“入”“发”“向”“下”等表示地点转换的词语,学生才真正实现了变脸式阅读。

因此,阅读教学只有运用切换式阅读,才能引领学生体悟诗歌语言的内在魅力。

四、寻求意蕴关联,捕捉式阅读

诗歌与一般性文本最大的不同在于,一般性文本侧重于直接抒感和意趣,而诗歌一般不将诗人内在的情韵直接点出,而是寄寓在诗歌的语言之中。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切不可就着表层文字引导学生简单感知与处理,而要善于依据诗歌创作的规律,依据诗歌语言的表象进行拓展联系,捕捉其实际指向的价值,这样才能真正触摸诗歌的内核。

如《老师,您好!》一诗大量运用了象征手法――借助“大道”和“金桥”凸显教师职业的“崇高”,而“春蚕”和“甘露”则指向于“美好”。诗人正是将自己对教师的赞美和敬仰之情蕴藏在这些相应的事物中,给予了读者鲜明的情感之源。而诗人在表达顺序上,则将“美好”铺陈于“崇高”之后,更突显了诗人内在情感的拓展与升华。

这种类似于捉迷藏的表达方式,决定了诗歌教学必须要引领学生穿越诗歌语言的藩篱,捕捉其对应的联系点,捕捉题眼、诗眼以及传神的核心字词,体会诗歌内在的情感和意蕴,领悟诗歌所蕴涵的人生哲理。

诗歌阅读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诗歌 阅读 读到 品到 悟到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110-01

新课改的大潮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从教学主体的确立到学习方式的改善,从三维目标的确定到学习方式、方法的更新,无不要求优化课堂结构,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语文教学更不例外,特别是阅读教学优化教学过程、探讨教学策略尤为重要。《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那么在新课改、新理念的大背景下,诗歌阅读教学中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过程又该怎样处理呢?

诗歌阅读教学是语文阅读教学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首先要明确新课标对阅读教学的要求和教学策略建议,《语文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还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因此诗歌阅读教学的重点理所当然的就是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怎样培养能力,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呢?总结新课改以来的教学经验,诗歌阅读教学读到、品到、悟到非常重要。

先说“读到”。因为“读”是积累、感悟和运用的必然前提,是学生提高自己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的必经过程。常言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新课标对阅读教学的第一要求就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要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读是必要的手段。诗歌本身的特点也决定了“读”在诗歌阅读教学中独有的特色。“可以说,诗歌是以高度凝练的语言、跳跃性的结构、鲜明生动的形象来抒发特定社会境遇中情感体验的文学体裁。”(王一川主编《文学概论》170页)。不难看出,要理解凝练的语言,要把握跳跃的结构,感受鲜明生动的形象,要感知、体会诗歌的情感体验,不仅要读,而且要反复读,读到位。那怎样才能读到位呢?一句话:创设读的几率与情境。诗歌的音韵美,诗句的和谐美,本身就为“读”搭建了广阔平台。所以诗歌阅读要做到师生互动朗读、创设情境诵读、感知体验吟读、揣摩探讨品读。具体点说,就是通过教师的引导、范读,学生的模仿、试读及互动对读,通过演示赛读、展示熟读等方式,达到读出诗歌的情感基调的目的;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如复读机、录音碟带、多媒体设备等创设情境,也可利用学生想象、复述、描摹及情感表演再现情境,提高朗读效果;让学生通过体会、交流、推想、假设等方法实现揣摩品读。读是加强学生阅读实践的首要环节,是诗歌阅读教学“感知”过程的起步阶段,只有“读到”才可谈理解、欣赏和评价。

再说“品到”。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感知、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诗歌阅读教学就必须“品到”。“品到”顾名思义就是抓住诗句品赏到位。如何“品到”?先品诗句、语言,再品意象、艺术,后品情感、主旨。也就是说阅读诗歌应感知、理解、欣赏和评价的内容要全面品赏到位。例如教学《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不仅要求学生品赏诸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这些千古传诵的优美诗句;还要品赏富有表现力的凝练语言,如“卷”“忽”、“凝”、“风掣红旗冻不翻”、“去时雪满天山路”等词句要引导学生细心品味赏析。诗歌的每一词、句,无不给人展示鲜活的意象,诗歌阅读教学就是师生一起活画、再现活生生的意象,把方块文字转化为可触、可读、可赏的生动画面,通过意象品赏沟通学生与文本,这是诗歌阅读教学独具的特质。因而诗歌阅读教学不得不品意象。捕捉到意象,理清了意象关系,学生自然就进入了诗歌意境。换言之,品就是化意象入意境形成整体感知的体验过程。要欣赏、评价诗歌首先要品意象。而文学意象的生成、布局本身就是艺术,无论事物表象还是意象的象征内涵,也无论是意象比拟的义理还是意象的指意、暗示,无一不是艺术的结晶,品意象的实质就在于品艺术。《毛诗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这就告诉我们,品赏诗的目的不在“诗”,而在求其“志”、探其“心”。所以,诗歌阅读教学最终要剑指诗人的“心”和“志”,品赏诗歌所寄寓的思想感情和意向主旨。这是诗歌阅读教学的目标所在,一定要通过不同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品到”。

后说“悟到”。读诗如行禅,“了悟”是最高境界。诗歌阅读不仅要感悟诗歌意境、艺术手法,还要感悟诗人感情、意旨,更要感悟超出诗歌本身的价值和启迪。阅读一首诗,如果没有从中获得社会价值体验和思想启迪、受到感情熏陶,就等于没读。所以“悟到”非常重要,不但要悟到内容,更要悟到境界。那么如何才能“悟到”呢?这是一个非常复杂深奥的话题,但有两个基本途径可以推介,一是亲身体验、独立思考,二是合作探究、交流分享。无论是古诗词阅读,还是现代诗歌阅读,都可以在学生进入诗的意境的同时,或模拟情景、创设情境,或联系生活、回味体验,或虚设问题、激发思考,调动主体的主观能动作用,达到感悟的目的。然而思想和智慧的资源绝不是私有独占的,它是可以分享、移植、裂变的。教师在诗歌阅读教学中只要能搭建起合作的平台,拓开交流渠道,分享他人的思想结晶和智慧的火花,“悟”就不再是单位个体的思考了,而是群体思想和智慧的“克隆”。所以诗歌阅读教学应给学生更多的合作探究、交流分享的机会,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悟到”。

总之,诗歌是一种集意象美、情感美、语言美、音韵美于一体的高雅艺术,在诗歌阅读教学中,只有指导学生尽量读到、品到、悟到,才有利于陶冶情操,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对于提高学生阅读鉴赏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有很大的作用。这不仅能够实现新课标规定的目标,也能让新理念、新课改放射光华。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诗歌阅读方法范文第6篇

关键词: 现代诗歌教学 朗读教学 教学方法

一、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现状

多元媒介飞速发展的时代给青少年的阅读带来了强大冲击与挑战,学生的文本阅读时间越来越少。现代诗歌作为一个特殊文体,青少年阅读起来是有难度的,尤其是中学教师对现代诗歌的认识也有局限性,导致学生对现代诗歌的隔膜越来越深。而且现代诗歌普遍被认为过于朦胧和晦涩,教师在教学中难以把握,往往会强行给现代诗歌扣上大而无当的标签,于是现代诗歌变成了师生共同面对的难点。

二、如何有效地进行现代诗歌教学

(一)朗读教学不可少

新课标对学生阅读的要求是: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丰富积累,增加体验,培养语感。教师应着力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让学生边读边体验,在自由朗读中感受诗歌的优美,使学生通过朗读入情入境地体验作者的情感。

现代诗歌可以说是一种诉诸耳感的声音的艺术,它的恒久魅力和声音密不可分,是和节奏、韵律或内在的音乐性结合在一起的,甚至和其“语感”、“语调”和“语气”有一种不可分离的联系,所以,在中学现代诗歌教学中要注意朗读(美读)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引导学生“念诗”或朗诵诗,才能使他们切身体会到诗歌的那种直击人心的力量。这实际上正是一种“回归”:回归“语文”本身,回归文学本身,回归语言本身。中学生正处在人生的花季,身心都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引导学生朗诵阅读这样的诗歌作品,对学生认识自身、认识社会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现代诗歌教学中,朗读法是最实用也最重要的,在一堂课中应该至少有一次策略、方法、技巧的指导和示范,否则便是有缺憾的诗歌教学。诗歌朗读是一种操作性很强的行为,除了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诗歌情感来强化朗读外,高深宏大的理论指导无济于事,唯具体的操作策略才能导入正轨,叶圣陶所提倡的“美读”对于新格律诗和基本押韵的自由诗的教学都是很有益处的,如九年级教材中选入的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就十分适合这种美读的教学方法,可由教师深情地范读,也可学生自由读,合作读,反复朗读之后,诗中的意境和情感自然便流淌在学生心头了。再如,我在执教里尔克的《秋日》时也曾大量运用朗读这一手段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进入诗歌意境。

(二)破解现代诗歌中常用的矛盾修辞

“矛盾修辞”,是指在文学修辞中把相互矛盾、冲突、不协调的东西或“异质”的东西组合在一起,从而取得特殊的修辞效果。例如,里尔克的《秋日》中,“谁这时没有房屋,就不必建筑,谁这时孤独,就永远孤独”。为什么没有房屋却不建筑?孤独却不寻找伴侣?可见这份孤独让诗人痛苦吗?孤独时,诗人“就醒着,读着,写着长长的信”,“在落叶纷飞的林荫道上游荡”,对此诗人似乎并不觉得痛苦,虽有落寞不安,但是是一种享受,享受一个人的时光。诗人是在用孤独谱写美丽的诗歌,用诗歌展现孤独的美丽。

(三)互文本的合理运用

在具体教学中,受到学生和课时安排及教师个人阅读面的种种限制,现代诗歌教学往往是“单一”式的视角。换言之,就是缺乏丰富的视野,最行之有效又简单的方法就是互文本阅读,简单地讲就是比较阅读,让具有相同质素(人物、主题、题材、技巧、语言、结构)的文章同时呈现。比如教学俄罗斯诗人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讲授时就可以与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及食指的《相信未来》进行比照和互文阅读,找出其中的相似点和差异。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进行比较阅读的范围很广,如王家新的《在山的那边》与韩东的《山民》的阅读,同题散文诗如高尔基的《海燕》和郑振铎的《海燕》的比较阅读,余光中的《乡愁》与席慕蓉的《乡愁》、李广田的《乡愁》诗的比照阅读,都会取得相当有效的阅读效果。在进行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和郑振铎的《海燕》的比较性阅读的时候,可以考虑从氛围、主题等方面进行比较。讲授王家新的这首《在山的那边》如果说能够和与教材配套的《语文作业本》上课外阅读韩东的《山民》及著名作家贾平凹的散文诗《地平线》比较的话,就能够比较容易比较有效地从这些相关作品的主题、立意、情感、形式、语言等方面的比较中找出重点和有效切入点。

如,在执教里尔克的《秋日》时,教师可借鉴阅读美国作家梭罗的《瓦尔登湖》,课后我又推荐学生阅读这首诗的其他翻译版本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范围,满足学生的阅读期待,又可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因为这首诗是奥地利诗人的作品,国内较有名的翻译版本就有十多个,可以让学生阅读体会,感受不同的翻译风格所呈现出的不同味道。同时初中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的重要时期,对人生有许多朦胧的认识,通过拓展阅读,开阔眼界,让学生在更多的阅读中对人生有更深入的思考,有助于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

比如,现代诗歌和古典诗词都是相通的,尤其是在意境上,如果教师能将二者融合起来,那么在教学中肯定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著名郑愁予的“我打江南走过/那留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错误》)与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中的诗句“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在诗意上就有融合之处。

总之,教师如果能够在日常的现代诗歌的教学与阅读指导当中有意识地进行比照和互文性阅读,则一定会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广度和水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这种对比阅读对于提升教师的水平尤其是关于现代诗歌及文学的教学经验也会起到相当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只要我们一直走在探索的路上,并紧紧围绕以学为中心,充分发掘教师的智慧,用心为学生搭起阅读理解现代诗歌的桥梁,就能逐渐构筑起“学为中心”的更有效的现代诗歌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奥地利]里尔克,著.冯至,译.秋日.

[2]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诗歌阅读方法范文第7篇

一、教授《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的一些思考

这本书基本上在高二年级使用,集中的将唐宋元三个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诗人及其作品展示给学生。从目录中可以看出,(见文后附录一)三个单元的基本教学,都分为基本阅读和拓展阅读两个部分,基本阅读以诗人为线索,拓展阅读则以诗歌题材为分类标准。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发觉这样的排版固然有其合理之处,但是就阅读能力提高方面显然不能做到专攻一类。以往我们的教学是基本阅读全讲,以介绍作家风格为主结合诗歌意象、抒情等细节进行教学,拓展阅读不全讲。这样的教学安排,在教一方,显然是比较全面,但是在学的一方,就不是很有效。所谓的有效,是指是否真正的体现出本年度的高考《考纲》要求。2011年语文考试大纲说明中古代诗文阅读的鉴赏评价要求: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也就是说,考纲明确的指出在内容和形式方面考查学生的古典诗歌阅读能力。2011年的广东卷出乎意料的“含糊”,显然,对学生“技巧和积累”的考查最终将会指向综合分析能力的检验。换句话说就是,我们的学生必须要具备独立的“赏析”古典诗歌的能力,这样才会在高考的大旗下游刃有余。

二、教学思路雏形

根据以上的思考,我想在古典诗歌阅读能力的教学和训练上分成三个梯度,第一梯度:基本知识;第二梯度:技法训练;第三梯度:整合分析能力提高.首先按照诗歌题材分类重新编排《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唐诗部分。

三、教学过程设想(以高二年级诗歌教学为例)

1、第一梯度教学尝试:

首先,培养“诗性”,记忆基本常识。

比如:关于传统诗歌意象的含义的教学,力争在生活中找机会让学生多一些生活和情感体验,“晴朗的夜晚,让学生举头望明月;狂风暴雨的时候,让学生凭栏远眺;繁华盛开的时候,踏足校园闭目品析;微风渐起的时候,扶风静思……”;课堂教学中,寓教于乐,尝试新鲜的教学方式,我曾经讲过一堂复习课,主要针对“意象”做总结复习。以仿写句开始教学:“一看到……就想到……”先举例:“一看到月亮就想到亲人;一看到月亮就想到诗人客居他乡”然后给出一系列的意象“风雨、浮云、流水、杨柳、大雁、燕子……”要求学生结合知识和生活体验来接龙。这样的一节复习课,在一片欢声笑语中结束,但是已经达到了意象意义梳理的目的,而且形式简单,完全可以随时放到教学当中,既活跃气氛又加强记忆。同样,这种方法也可以总结各种题材的思想感情。

其次,“意象――意境――思想感情”进行诗歌教学,强化知识,提高鉴赏能力。

这一梯度知识的特点是“琐碎”、容量庞大,但是,这样做学生也只能浅尝辄止,而且基本上不会形成一种思维习惯,更重要的是,原本就毫无规律可循的基础知识无法有效记忆。统一每节课的基本教学思路比如,“即景抒怀诗”这一单元的诗歌教学,学生应掌握通过意象推断诗歌题材并了解该类型诗歌所抒发的五种基本情感。以意象――意境――思想感情为主线,穿插一些表现手法进行讲解,基本的教学目的也就达到了。以往的教学经验告诉我,贪多求快的教学心态是完全不可取的。

2、第二梯度教学尝试:“循环反复”强化技法

如果说上一梯度解决的“米”的问题,那么,这一梯度将试图解决的是“为炊”的问题了。无论是现代文还是古典诗文的阅读,重点都在于“阅读”二字,说白了其实强调的是一种阅读的思维方式。经常有学生反应,明明知道诗歌中某意象的意义,但是还是看不懂,也不会做题目。这样的情况很常见,问题出在那些能够背诵记忆的知识是“死的”,缺少了“方法论”就如一潭死水。放眼望去,关于古典诗歌鉴赏方法多如牛毛,各有特色,有的甚至可以被总结成公式,而我推崇的方法是“先情感思想后表现手法”。

任何诗歌都是为了抒发诗人的情感和思想的,无论他采用什么样的语言,什么修辞,什么手法,都是为了表达这个内容而服务的,也就是说形式服务于内容。先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然后再结合这种情感来分析手法。个人认为,学生阅读诗歌主要的困难是把握诗人在诗歌中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一旦明确了诗歌的思想感情,又明确的知道所有的语言、写景、抒情、修辞、形象都是为表达这一诗歌主题而服务的那么就解决了“读懂诗歌”的问题,那么,老师通过两个问题考查学生是否理解诗歌内容这样的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4、第三梯度教学设想:“高屋建瓴”化有形于无形

之所以是设想,是因为还未在学生中有效的开展,但是对这种提高阅读鉴赏能力的方法却很有信心。就是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将老师解放出来,让学生去独立赏析古典诗歌,具体做法很简单,只给出诗歌及注解,要求学生用200字左右的文字赏析此诗。先不做内容要求,答案从学生中来再回到学生中去,不断引导,不断完善,最后达到横一条线:从题目――作者――诗歌内容――注解背景;纵一条线:从字到词到句的表现手法分析到整首诗歌情感和思想的挖掘,一横一纵,深入分析诗歌,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相信学生能够在古典诗歌阅读能力方面有很大的提高。

四、反思小结――语文阅读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

诗歌阅读方法范文第8篇

关键词:冰心 泰戈尔 比较阅读

对初中语文教材中题材相近、思想内容相似的文章,可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进行教学,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方法,又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在比较阅读中,需要引导学生从文本的同质与异构两方面入手,同质即探寻文本之间的共性,异构即探寻文本的个性。寻找文本的同质性可以帮助学生积累知识,充实自身的知识体系;而探究文本的异构性,则有利于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个性特色,深化学生对文章的解读。

一、同质――探究冰心诗歌受泰戈尔作品的影响

在苏教版七年级教材中,冰心的《母亲》、《纸船》、《成功的花》和《嫩绿的芽儿》四首小诗,是仿照印度文豪泰戈尔著名的《飞鸟集》所作,尽管篇幅精悍,亦未刻意追求诗歌中的韵律之美,其质朴的语言和深刻的寓意,仍然使无数读者折服。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精读这四首小诗,并与同单元泰戈尔的《金色花》、《告别》和《榕树》三首散文诗进行对比,挖掘其中的同质之处,通过表格的形式对比罗列,便于学生赏析。

1.诗歌形式的同质性探究

冰心受泰戈尔诗风的影响较多,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先阅读冰心的四首小诗,提炼其诗歌的创作特点。比如《母亲》和《纸船》通过叙述自己的亲身经历来抒发对母爱的渴望与眷恋之情,而《成功的花》和《嫩绿的芽儿》则借助“花”“芽儿”来说明奋斗对于成功的重要性以及生命的真正意义,充满哲理。冰心的诗歌在形式上最大的特色是在叙述中抒情、阐发哲理,使人读之有所悟。而泰戈尔的诗歌中,《金色花》、《告别》和《榕树》三首小诗都描写了母爱,同样蕴含了深刻的哲理。从诗歌形式上,叙事、抒情、哲理是两人作品的最大同质性。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提炼叙事主线和情感主线,使其中的哲理自然闪现出来。

2.艺术风格的同质性探究

诗歌形式相似,必然带来艺术风格的趋同,冰心小诗的艺术风格中很容易找到泰戈尔诗歌的影子。在有关的比较阅读中,教师可引导学生逐句品读两人的诗歌,总结两人的诗歌在语言和修辞上的共性。两人都采用了暗示性的语言风格和象征性的修辞手法,比如冰心在《纸船》中用“纸船”暗喻游子内心的漂泊感,象征了游子对祖国的眷恋之情;而泰戈尔在《榕树》中也用“榕树”来暗喻故乡,用“风”、“鸭”和“影子”暗喻远离家乡的孩子,用象征的手法再现了离家的孩子对家乡的眷恋。象征是诗歌重要的表现风格,在两人的作品中,都采用了实物象征的手法来展现游子与故土之间的情怀。

3.思想内涵的同质性探究

探讨诗歌的思想内涵,离不开作者生活的时代及继承的历史文化。相对而言,冰心的作品更通俗易懂些,其所呈现的思想内涵建构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背景之上,容易被学生所理解;而泰戈尔的作品建构在印度历史文化的背景之上,学生理解起来需要具备一定的基础。两人在诗歌创作的思想内涵方面的同质性最为明显,一方面冰心的《母亲》《纸船》和泰戈尔的三首小诗都写到了“母亲”,这是人类永恒的情愫;另一方面两人又在诗歌中融入了诸多的人生哲理和智慧,用“童心”来颂扬“母爱”,用婴儿般的情怀向母亲致敬。在诗歌的思想内涵上,冰心尽管融入了个人的情感经历,但仍然坚持着泰戈尔展现“爱的哲学”的创作理念,这在教学中也是需要引导学生留心体会之处。

二、异构――剖析冰心诗歌对泰戈尔的影响

纯粹的接纳与学习不会成就一位优秀的诗人,诗歌是靠思想内涵、情感切入点、艺术风格等因素来吸引读者的。冰心虽然受泰戈尔作品的影响颇深,但只在诗歌的结构上借重较多,在其他方面却并非直接借鉴,而是有选择性地接纳。在冰心的作品中,融入了更多的自身经历,这些经历是与众不同的,充满了时代历史和民族文化的痕迹,这是冰心诗歌与泰戈尔诗歌异构性的本源。在对两人的诗歌作品进行比较阅读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这一点入手,体味两人的诗歌作品的不同之处,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与文学鉴赏能力。

1.思想内涵上的差异

思想内涵是诗歌的灵魂所在,是作者抒感的重要体现。在教材所展现的几首诗歌中,尽管冰心与泰戈尔都在描写母爱,都在抒发对母亲的眷恋之情,但两人在思想内涵上却有着明显的差异。教师可引导学生细品诗中的关键字句与情节,以便融入诗歌的氛围中。如冰心的《母亲》,用质朴的语言叙述了生活中最为普遍而平凡的经历,几乎所有人都有过处在人生逆境时躺进母亲怀里的冲动,这是对母爱最真实的诠释。而泰戈尔的《金色花》中融入了想象的情节,在表现手法上虚实结合,尽管也展现了母子间的情谊,却为“母爱”增添了神秘的色彩,与泰戈尔诗作中的宗教色彩一脉相承。一个追求真实平凡,一个追求宗教神秘,这是两人的诗歌作品在思想内涵上最大的差异。

2.情感视角上的不同

情感是诗歌讴歌的主要内容,情感视角的切入是诗歌吸引读者的关键。在情感表达上,冰心与泰戈尔的诗歌存在本质的不同。尽管两人都以儿童的独特视角作为诗歌的情感切入点,但在表现手法上却截然不同。冰心在《母亲》中用寻求母爱保护的儿童的视角作为切入点,《纸船》一文则以青年人的视角展现对母爱的眷恋,全诗充斥着阳光的色彩,符合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泰戈尔的《告别》则从分别的角度去描写母子深情,从情感基调来看,展现更多的是眷恋和纯真的童心世界,充斥着感伤的情调。在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对照阅读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对比,以便直观地展现两人的诗歌在情感上的差异。

3.艺术风格上的突破

不同经历的作家具有不同的艺术风格。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探究文本的艺术风格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学生审美情趣的关键。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会、提炼作者所运用的艺术手法,提高写作能力。泰戈尔的《金色花》、《告别》和《榕树》三首小诗,叙事风格偏外向,写作手法虚实结合,给人以细腻的感受和广阔的思想空间,学生在阅读时情感随着叙事主线的推进而被调动;冰心的《母亲》《纸船》两首小诗,虽然也在描写母爱,但语言风格更加内敛,笔触更集中于个体内心世界的独白,学生在阅读时需要不断地剖析探索她的内心情感。从艺术风格的角度来看,一个偏重外向,一个偏重内向,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两人的诗歌抒感的方式。

在教学中,比较阅读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有极大的帮助。从教学内容来看,比较阅读所涵盖的知识面非常广泛;从教学形式来看,除整合外部教学资源外,比较阅读还能引导学生运用图表等比照方法来辅助阅读,丰富了课堂的教学形式;从教学效果来看,比较阅读除了了解两篇文章的同质性外,更将重点放在了寻找异构性上,使学生的思维保持在活跃状态,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诗歌阅读方法范文第9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诗歌教学

策略

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然而,由于教学目的的功利性、快餐文化的风靡、教学过程的程式化,诗歌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在此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增强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在长期的工具性观念影响下,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的现状并不乐观,诗歌教学的方式并不完善,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师生对诗歌教学不够重视、诗歌积累过小、诗歌教学方式程式化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

(一)教学目的的功利化

虽然我国一直提倡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的影响还是不可低估。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为了提高学生成绩和学校升学率,一些老师只能全身心地致力于对备考知识的讲解和强化,在诗歌教学中,不是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与情感,而是一头扎进诗歌背诵、默写的海洋里,把诗歌赏析课变成背诵和默写课。而学生则急于提高考试成绩,往往偏爱英语和数学等成绩提升快速的学科,而诗歌学习的成效往往是隐性大于显性,因此在缺乏足够引导的情况下,小学生对诗歌学习的兴趣往往并不浓厚。因此,在诗歌教学中就形成了一种现象:教师功利地教学,学生功利地学习。

(二)快餐文化的风靡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为了适应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涌现出大量的“快餐文化”。先进的传播媒体和快捷的传播效率让当今小学生处在世界多元文化的包围中。快餐文化在阅读领域的典型体现就是浅阅读模式的产生。浅阅读追求的是短暂的而不重视深层次的品位和长期的积累,浅阅读的出现和诗歌的欣赏方式是相违背的。小学生课外阅读时往往喜欢选择轻松浅显的读物,浅阅读渐渐占据了他们阅读的半壁江山。然而,诗歌形式精悍,内容浓缩,需要仔细地品味和琢磨才能领略其神韵,故其不适合浅阅读,因此,许多小学师生不愿阅读古典诗歌,诗歌阅读积累量十分有限。

(三)教学过程的程式化

目前,小学诗歌教学中存在的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诗歌教学程式化现象突出。诗歌教学最常见的模式是:引题一破题一简介作者一自读或范读一诗句解析一背诵一巩固练习。本应内容丰富、充满激情的古典诗歌课堂教学成为一潭死水。主要原因在于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任务重,工作压力大,自由支配时间少。《中国教育报》曾做过一项调查:“目前语文教师的读书状况堪忧。许多教师只是在看一本参考书。一本参考书外加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教师仿佛有了永远的看家本领。”要将诗歌教学课程设计地生动而深刻,教师须占有丰富的材料,这必将耗费教师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可是客观上,小学语文教师工作繁忙,教学任务繁重,又面对着较大的应试压力,无法支配足够的时间在诗歌教学的课堂设计上,于是,在诗歌教学中,教师们只能唯教参是从进而导致诗歌教学缺乏个性。

二、加强小学语文诗歌教学之策略

(一)阅读方面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诗歌阅读积累量是诗歌学习的基础。小学生的阅读时间难以得到充分的保证,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扩大诗歌的阅读积累量,比如可以要求学生在寒暑假进行一定的诗歌积累,并用特定的考查方式考查学生的阅读情况。总之,阅读教学要把课后充分利用起来,提高语文的阅读效率。只有了坚实的阅读基础,诗歌教学才有了稳固的基石。

(二)朗读方面

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叶圣陶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也认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2朗读教学是诗歌教学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基于诗歌形之于声的特性,诗歌朗读能使朗读者眼到、口到、耳到、心到,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朗读者能充分体会诗歌的意境,品味诗歌的蕴味。教师在课堂上应激发学生朗读的热情,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技巧,在诗歌朗读中体会诗歌的魅力。

(三)评析方面

“个性是教育的灵魂。”真正的魅力课堂应是个性课堂,真正的古典诗歌教学应是个性色彩鲜明的教学。“语文教师要成为文本作者的知音,首先不能仅仅依靠教学参考书。”3在诗歌的评析方面,要防止出现千人一律的现象,教师不应该完全依赖教参而进行灌输式的教学,而应该充分融入诗歌的情境,对诗歌内容进行个性化的解读,以引导学生自主地理解诗歌和认识诗歌,而不是僵化地记忆教参书中的解读。只有充分实现学生对诗歌的自发性和个性化解读,才能变“要我学诗”为“我要学诗”,使学生真正享受诗歌学习的乐趣。

(四)写作方面

《文心雕龙》中说:”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在足够的诗歌阅读积累和阅读赏析的基础上,诗歌写作也就有了尝试的可能性。虽然小学生的生活阅历还不是很丰富,写作诗歌的难度较大,但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观察和体会周围的事物,并鼓励学生用诗歌的语言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将更深刻地体会诗歌语言的精妙之处,另外,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撰写诗歌评论,让学生从自己的视角出发解读诗歌的语言和情感,以充分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表达水平。

诗歌阅读方法范文第10篇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设计了五个系列,分别是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在“诗歌与散文”这一系列中,有五项具体的课程目标。下面笔者就课程目标和教学建议进行比较分析。

一、培养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这一目标提出了诗歌与散文阅读鉴赏的总体要求。从中可见,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被放在目标核心的位置。语文属于人文学科,它肩负着“德育”“美育”的目标,而对审美能力的锻炼和审美水平的提高都需要长时间的引导与熏陶。审美情趣是个体在审美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偏爱。高中时期,正是学生走出少年、走向成年的过渡时期。他们的审美情趣也从儿童趣味向成人趣味发展,因此,此时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引导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平时接触到的资源如偶像剧、网络小说、娱乐节目往往带有通俗、浅薄、娱乐性的特征。因此,通过对选修课本中优秀诗歌与散文的阅读和学习,学生可以在比较中自觉选择更有营养和美感的资源,在阅读中树立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为了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加强诗文的诵读,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的教学建议。这项建议将“诵读”作为核心概念,通过诵读感受古典诗词的音韵之美,体味蕴含在诗文中的深刻意蕴。

二、开阔阅读视野,理解作品内涵

“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这一目标表明“诗歌与散文”选修课程要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和阅读量,重点体会诗歌和散文中蕴含的思想内容。在必修课本中,由于课时的要求,收录的课文是很有限的,学生的阅读范围较小;而选修课正好可以弥补这一不足,选取古今中外大量名家名篇,学生通过阅读可以领略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文学特色。在这一小段话中,两次提到了“思想”。可见,课标对理解诗文的思想还是有很高要求的。古人云:“诗言志”。诗歌、散文较小说、戏剧更为直接地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而它所蕴含的思想内容也具有教化的功能。因此,重视对诗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就是对学生的道德陶冶与教化。

在教学建议中这样写道:“应在一定的阅读量的基础上,精选重点,鉴赏研读”。这一建议突出了“点面结合”的策略。“一定的阅读量”对应了该课程目标的“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就是要有广阔的阅读视野,丰富的阅读内容。

三、精选重点诗文,研习传统文化

“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与附录一建议的古诗文程度相当),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这一目标提出了对古诗文阅读的相关知识与能力的要求。它对古诗文阅读有两个层级的要求,一是读懂,二是背诵。要“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课标将古代诗文单独提出来阐述,体现出课标对古代诗文学习的重视。“读懂”就是要在翻译时做到“文从字顺”;而“背诵”则是倡导“熟读成诵”。古代诗文是我国民族精神的载体,学生可以通过感性的阅读理解其中的精髓,在西方文化符号泛滥的今天,保持一份精神的独立和身份的认同。

教学建议中的“精选重点,鉴赏研读”主要对应了该课程目标中的“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与附录一建议的古诗文程度相当),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就是指对于不同难易程度和艺术价值的作品在阅读上要有一定的区分,挑选出一部分富有价值、难度适中的作品进行重点学习,精读细读,而对其他作品可以进行泛读。

四、学习鉴赏方法,发现多维意蕴

“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这一目标主要从过程与方法这一维度出发,要求学生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学习诗歌与散文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的感性认识上,还需要借助理论和方法对诗歌散文进行理性的认识。由于诗歌和散文属于两种不同的文体,因此,鉴赏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对于诗歌来说,可从格律和意境两方面赏析,而散文则可从语言、意境、艺术构思、表现技巧等方面赏析。

本课程目标给出的教学建议是:“应重视作品阅读鉴赏的实践活动,注重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充分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努力提高审美能力。教学中不要一味追求统一答案,也不必系统讲授鉴赏理论和文学史知识。”这一教学建议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注重作品的多维阐释。在教学过程中也要侧重于鉴赏实践,边阅读边鉴赏,而不是一味讲授理论知识。

五、尝试诗文创作,鼓励学生实践

“尝试诗歌、散文的创作,组织文学社团,展示成果,交流体会。”这一目标是对创作实践活动的指导,是对诗歌、散文学习的一个更高的要求,即将所学的表达技巧和艺术手法运用到实践中去。值得注意的是课标要求的只是“尝试”,因此,更强调的是学写诗歌、散文的过程,而不是最终的结果。

“对有兴趣尝试诗歌散文创作的学生应给予鼓励。”“提倡举办诗歌散文朗诵会,组织文学社团,创办文学刊物,积极向校外报刊投稿。”这两项建议主要对应上述课程目标,表明了教师应有的态度——鼓励与提倡。刚开始创作的学生,文笔难免会生涩稚嫩,要多鼓励多支持,发现学生习作的闪光点,激发学生不断创作的动力。举办诗歌朗诵会,组织文学社团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在校园里形成热爱文学的良好氛围,教师应大力提倡。

六、利用媒体资源,提高学习效率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技术的时代,我们的语文课堂也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作品。”这项建议重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师应通过ppt展示、朗诵视频播放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

“提供必需的作家作品资料,或引导学生自行从书刊、互联网搜集有关资料,丰富对作品的理解。”这项建议要求教师提供资料帮助学生理解作品,而资料的搜集也需要教师学会利用媒体资源。“引导学生自行从书刊、互联网搜集有关资料”体现了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从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利用媒体资源,提高自学能力。

七、小结

诗歌阅读方法范文第11篇

一、培养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这一目标提出了诗歌与散文阅读鉴赏的总体要求。从中可见,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被放在目标核心的位置。语文属于人文学科,它肩负着“德育”“美育”的目标,而对审美能力的锻炼和审美水平的提高都需要长时间的引导与熏陶。审美情趣是个体在审美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偏爱。高中时期,正是学生走出少年、走向成年的过渡时期。他们的审美情趣也从儿童趣味向成人趣味发展,因此,此时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引导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平时接触到的资源如偶像剧、网络小说、娱乐节目往往带有通俗、浅薄、娱乐性的特征。因此,通过对选修课本中优秀诗歌与散文的阅读和学习,学生可以在比较中自觉选择更有营养和美感的资源,在阅读中树立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为了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加强诗文的诵读,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的教学建议。这项建议将“诵读”作为核心概念,通过诵读感受古典诗词的音韵之美,体味蕴含在诗文中的深刻意蕴。

二、开阔阅读视野,理解作品内涵

“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这一目标表明“诗歌与散文”选修课程要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和阅读量,重点体会诗歌和散文中蕴含的思想内容。在必修课本中,由于课时的要求,收录的课文是很有限的,学生的阅读范围较小;而选修课正好可以弥补这一不足,选取古今中外大量名家名篇,学生通过阅读可以领略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文学特色。在这一小段话中,两次提到了“思想”。可见,课标对理解诗文的思想还是有很高要求的。古人云:“诗言志”。诗歌、散文较小说、戏剧更为直接地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而它所蕴含的思想内容也具有教化的功能。因此,重视对诗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就是对学生的道德陶冶与教化。

在教学建议中这样写道:“应在一定的阅读量的基础上,精选重点,鉴赏研读”。这一建议突出了“点面结合”的策略。“一定的阅读量”对应了该课程目标的“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就是要有广阔的阅读视野,丰富的阅读内容。

三、精选重点诗文,研习传统文化

“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与附录一建议的古诗文程度相当),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这一目标提出了对古诗文阅读的相关知识与能力的要求。它对古诗文阅读有两个层级的要求,一是读懂,二是背诵。要“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课标将古代诗文单独提出来阐述,体现出课标对古代诗文学习的重视。“读懂”就是要在翻译时做到“文从字顺”;而“背诵”则是倡导“熟读成诵”。古代诗文是我国民族精神的载体,学生可以通过感性的阅读理解其中的精髓,在西方文化符号泛滥的今天,保持一份精神的独立和身份的认同。

教学建议中的“精选重点,鉴赏研读”主要对应了该课程目标中的“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与附录一建议的古诗文程度相当),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就是指对于不同难易程度和艺术价值的作品在阅读上要有一定的区分,挑选出一部分富有价值、难度适中的作品进行重点学习,精读细读,而对其他作品可以进行泛读。

四、学习鉴赏方法,发现多维意蕴

“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这一目标主要从过程与方法这一维度出发,要求学生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学习诗歌与散文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的感性认识上,还需要借助理论和方法对诗歌散文进行理性的认识。由于诗歌和散文属于两种不同的文体,因此,鉴赏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对于诗歌来说,可从格律和意境两方面赏析,而散文则可从语言、意境、艺术构思、表现技巧等方面赏析。

本课程目标给出的教学建议是:“应重视作品阅读鉴赏的实践活动,注重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充分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努力提高审美能力。教学中不要一味追求统一答案,也不必系统讲授鉴赏理论和文学史知识。”这一教学建议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注重作品的多维阐释。在教学过程中也要侧重于鉴赏实践,边阅读边鉴赏,而不是一味讲授理论知识。

五、尝试诗文创作,鼓励学生实践

“尝试诗歌、散文的创作,组织文学社团,展示成果,交流体会。”这一目标是对创作实践活动的指导,是对诗歌、散文学习的一个更高的要求,即将所学的表达技巧和艺术手法运用到实践中去。值得注意的是课标要求的只是“尝试”,因此,更强调的是学写诗歌、散文的过程,而不是最终的结果。

“对有兴趣尝试诗歌散文创作的学生应给予鼓励。”“提倡举办诗歌散文朗诵会,组织文学社团,创办文学刊物,积极向校外报刊投稿。”这两项建议主要对应上述课程目标,表明了教师应有的态度――鼓励与提倡。刚开始创作的学生,文笔难免会生涩稚嫩,要多鼓励多支持,发现学生习作的闪光点,激发学生不断创作的动力。举办诗歌朗诵会,组织文学社团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在校园里形成热爱文学的良好氛围,教师应大力提倡。

六、利用媒体资源,提高学习效率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技术的时代,我们的语文课堂也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作品。”这项建议重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师应通过ppt展示、朗诵视频播放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

“提供必需的作家作品资料,或引导学生自行从书刊、互联网搜集有关资料,丰富对作品的理解。”这项建议要求教师提供资料帮助学生理解作品,而资料的搜集也需要教师学会利用媒体资源。“引导学生自行从书刊、互联网搜集有关资料”体现了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从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利用媒体资源,提高自学能力。

七、小结

诗歌阅读方法范文第12篇

关键词:课外阅读;古诗鉴赏;策略

课外阅读对于学生而言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根据我们的了解,多数学生不知道如何进行有效地阅读,不知道从哪些方面分析作品、评价作品、鉴赏作品,不知道如何选择合适的课外阅读策略。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学生不了解阅读材料的性质、特点,没有进行过专业的阅读方法训练。在此,我们以古诗鉴赏为例,结合阅读的一般规律,介绍一些能够提高阅读效果的策略。

一、阅读能力的分类及特点

阅读是一项古老的行为,但是“阅读”的内涵却是古今异义。古代一般不说阅读,而说读书。由于古代的语文学习主要是读经、解经,而经书的理解比较困难,需要一句一句地教,一句一句地读,因而古代的读书强调的不是阅读的效率,而是阅读的质量。进入现代社会,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对于阅读提出了新的要求,阅读再也不可能像古代那样熟读精思、虚心涵泳了。大量的信息需要快速地阅读,需要敏捷的信息筛选能力、判断能力,为此,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非常必要。

阅读能力是指阅读主体在阅读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阅读能力的培养实质上是阅读方法的选择和掌握,而阅读方法的选择则要依据阅读材料的性质、特点。不同性质的阅读材料需要相应的阅读方法。根据中学生阅读材料的性质,一般来说可以将其分为实用类材料与文学类材料。实用类材料主要包括各种实用文体的文章,比如说明文、议论文、演讲、通讯报告、新闻摘要、招聘广告等。文学类材料主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对于实用类材料的阅读,其任务主要以搜集、筛选信息为主,选择的阅读方法主要是略读、浏览,主要运用的是提炼和概括的能力。对于文学类材料,主要是要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鉴赏能力是指对阅读材料的内容和形式能够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比如能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能够挖掘材料的内涵,能够读出作品的空白之处的意义,能够对作品选用的艺术形式包括体裁、结构、节奏等作出自己的评价。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既包括信息筛选能力培养,也包括鉴赏性能力的培养。就目前来看,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难点是在鉴赏性阅读能力的培养上,语文课外阅读必须在此方面下功夫。这里,我们以古代诗歌为例,就鉴赏能力的培养提出相应的策略。

古代诗歌是农业社会的产物。中国古代是农业社会,农业社会的特点是经济上自给自足、生产效率较低,生活节奏缓慢,加之交通不便,人们的活动范围极其有限。人们主要是通过身边事物的变化来感受生活。比如月亮的盈亏、江水的涨落;草木的荣枯、候鸟的迁徙等等。外物随季节时序的变化在诗人敏感的心灵激起了涟漪,联想自己的人生经历,不免要发一发感慨,诉诸笔端,成为一行行动人的诗篇。

另外,农业社会也是人情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活动不是通过契约而是通过感情作为担保和纽带的。因此,中国人自古就特别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包括爱情、亲情、友情等等。“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是爱情的誓言;“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亲情的体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为浓浓思乡情的流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则体现出真挚的友情。

中国古代的诗人不仅是一些饱学之士,同时绝大多数是一些仕途之人,在他们身上既有诗人的多情,又不乏仕子的理智。正如范仲淹所言: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种内心的纠结伴随着诗人的一生,不管是春风得意的升迁之道还是颠沛流离的贬谪之旅。因此,从古诗中,不论是诗经、楚辞还是魏晋诗歌,尤其是从唐诗、宋词中我们总可以看到那么多的失意、惆怅、哀怨,即使是诗人们豪迈之时也时常透露出时不我待、生命无常之感叹。

古代诗歌记录和反映的是古代农业社会的生活、情感。从题材上来说主要有农事诗、田园诗、山水诗、边塞诗、闺怨诗等等。诗人是时代的代言人,不论是直接反映个人情感的诗歌还是代言他人的情感都讲究真挚。所谓真挚就是不矫揉造作,不虚情假意,不为文造情。正所谓“诗贵乎真”。

诗歌的发展在于题材的不断开掘和形式的不断创新,其中形式的创新是根本。从早期的四言、五言到后来的七言,再到宋词的长短句;从绝句、律诗的句式整齐排列、平仄严格要求再到宋词的张弛有度,错落有致,诗的发展的趋势是逐渐走向宽松、自由。

二、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是把握诗歌的总特点。古代诗歌,属于诗歌的范畴。与散文、小说相比,诗歌有自己的特性。这种特性主要表现为押韵、跳跃、简约。所谓押韵是指诗歌总的来说是一种韵文,在句末是要押韵的。所谓跳跃是指诗歌的行文不同于别的文体,它在叙述的过程中是有中断的,即不按照正常逻辑来行文。所谓简约是指诗歌在表述中基本上是用较少的文字和语言来表达,以达到言简意丰的效果。针对以上三个特点,在鉴赏诗歌的过程中,就要特别注意这些特点,比如它的韵脚、节奏、节与节之间的关系;对它的中断之处或空白之处的意义要进行补白和还原,对于简约的文字要进行充实。

二是了解古诗发展的脉络及主题。在中国古代漫长的农业社会里,经过历代诗人不懈地努力和孜孜不倦地追求,诗歌的发展越来越精细,其题材之丰富,感情之细腻,表现之精当,数量之巨大在世界文学史上是罕见的。从《诗经》开始,历经楚辞、两汉乐府、赋、魏晋五言诗、田园诗、山水诗、骈文、唐代的格律诗、宋代禅理诗、宋词等,题材不断丰富、表现形式不断创新。中国古诗所呈现的艺术特色总的来说是含蓄的、温馨的、从容的,体现了诗人们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对外界的包容。敬畏自然、热爱生命、关心他人、善待自己。方寸之间,诗人们能将山岳、江河的气象万千与个人内心的感慨诉诸笔下,正所谓“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三是注意诗中表现出的三种意识。古诗中表现出的三种意识为:时间意识、生命意识和使命意识。所谓时间意识,是指诗人在诗中所表现出来的伴随着岁月的流逝、容颜的苍老而事业未竟的一种焦灼感。所谓生命意识,是指诗人在时间的流逝中表现出来的对生命的珍视和无法挽回的无奈。中国古人很早就有很强的时间意识和生命意识,从《易经》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到孔子发出的“逝者如斯夫”;从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到苏轼的“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等等都是时间意识和生命意识的觉醒。时间意识和生命意识说到底又是一种情感意识,即诗人们敏锐的纤细的情感意识。情感是诗人作诗的生命线,迟钝和麻木的情感与诗人无关。所谓使命意识是指诗人身上洋溢着对国家、民族、百姓负责的精神。他们注意从朝代的兴亡更替中反思、汲取教训,警示后人。这是一种可贵的精神,也是承传至今的知识分子的爱国精神。

四是注意古诗的创作方法。古诗创作方法总的原则是“借物言志”、“借物喻情”。即诗人一般不是直抒胸臆而是借助外物的变化来反映自己内心的感受。不管是诗经中的“蒹葭”还是楚辞中的香草;无论唐诗中的“边关明月”还是宋词中的“江水清风”等等基本上都是“借物”来抒怀。这样的一种方法比较含蓄、委婉,同时也能增加作品的艺术效果,比较符合人们的审美心理。

古诗的表现手法多种多样,但最重要的是意象的选择、加工、排列以及意境的营造。意象和意境是诗歌创作成功的重要标志,没有鲜明的意象和意境的诗歌是不可想象的。意象是诗人通过联想或想象的方法将客观景物经过自己情感的注入并经思维加工之后的产物,我们也可以说意象就是自然之物在人的主观情感过滤之后的产物。意境是一系列意象在诗人巧妙有序的设置之下呈现出的一种场景或者情景。

诗歌阅读方法范文第13篇

选材有意回避名篇,甚至回避名家是2012年诗歌鉴赏题的明显特点。其实这种做法早已经初见端倪。湖南、四川等地方卷首开其端,全国大纲卷今年竟也摒弃了名家名篇,转而选用名不见经传的人物作品来命题。其他试卷即使选了名家,也是选用名家不太为人们熟知的作品。2012年高考17套试卷的诗歌鉴赏题涉及18首诗词,全都不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唐代修睦、明代金銮、金代王寂、曹伯启等都是借助今年高考题才名声大噪。前些年高考诗歌鉴赏题都可以见诸各种鉴赏辞典,今年材料则来源于《全唐诗》、《御选历代诗余》等诗集,几乎无法从现有的鉴赏辞典找到权威解读。这个做法符合公平、真实的高考原则。

选材更加注重诗歌自身的本质特征,摒弃过于强调思想性的偏向,以抒写作者健康的、正常的思想情感为主。文天祥的《正气歌》、岳飞的《满江红》是民族英雄在特定条件下写出的铿锵之作,实际上绝大多数诗词都是个人即兴而作,表现个人的生活,抒写自己的情感。江苏卷选温庭筠的词,既保留花间词虚拟女性抒情主人公的风格特点,又巧妙避开花间词的不太适应中学生阅读的思想弊端;既体现艺术性,又不合思想性,还原诗歌抒发个人情感的本来面目。

命题表面上看变化不大,实际上难度有所增加,符合“求稳,渐变”的考纲要求。往年的诗词鉴赏题,常常或是借由题目、作者、注释来交代相应的人物、环境和事件,或是提示人物的遭遇及作者写作本诗的背景,引导考生去正确理解诗歌,继而把握诗意主旨。在保持高考命题的相对稳定性的基础上,今年略微调整了局部知识的能力考查,命题角度的调整使得考生无法凭借题目、作者、注释大体把握诗歌主旨、语言风格,转而需从整体上观察把握,进行鉴赏,丢掉了“拐杖”,这就很好地落实了对考生的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考查的要求。

体现“求稳,渐变”的考纲要求,增加难度,今年出现一个近乎“极端”的试验性现象:削弱了对原始文本的“阅读”,强化了对外部材料的“延伸”。最典型的堪称北京卷《柳堤》的两道题,非但不要求结合所选诗作,甚至在题干里特地告诉考生要脱离原始文本,直接去分析在题干前半部提到的那些“其他同类诗歌”。这种命题方式首次将阅读题延伸,关注点正式转向到原始文本的写作思路、艺术特色上,扩大阅读区间,提高答题难度,重视分析运用,体现课改精神。如果今年尝试成功,以后会发展为一种趋向,值得关注。

细细分析今年的17套试卷的诗歌鉴赏题,表面看差得不多,但是对答案的要求差异很大。

答案科学准确,当然是所有试卷的共同要求,大多数试卷只要求意思答对即可,少数试卷要求精确。精确指答题角度要准确,答题内容要全面,分析语言要深刻。江苏卷堪称这方面的典型。字面的和隐含的,眼前的和以前的,实写的和虚写的,概括的和具体的,如有缺漏,势必扣分。要求考生读得清楚,想得清楚,还要写得清楚。其实,答案的要求与江苏在课改以后强调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文学性的理想化目标是一脉相承的。我们要透过题目看到更深层次的东西。

今年17套试卷的诗歌阅读材料文字都不多,从阅读量上减轻了考生的阅读负担,这是一种很能体现人文关怀的做法。如安徽卷和湖南卷各选一首七言绝句,江苏卷《梦江南》词都只有二三十个字。诗歌阅读材料好不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是否精当,在于命题者是否认真检索选择。希望继续坚持下去,不要太为难考生。

二、 2013年诗歌鉴赏复习建议

1. 抓住诗歌抒情的本质特点来鉴赏诗歌。

为什么诗歌鉴赏复习效果不一,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做题而做题,从而使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叶嘉莹先生在《迦陵论词丛稿》一书里指出:“我们鉴赏诗歌,不该只是简单地把韵文化为散文,把文言变成白话,或者只做一些对于典故的诠释,或者将其勉强纳入某种既定的理论套式之内而已,更应该透过自己的感受把诗歌中这种兴发感动的生命传达出来,使读者能得到生生不已的感动,如此才是诗歌中这种兴发感动之创作生命的真正完成。”叶先生运用接受美学的观点,结合诗歌文体特点,强调诗歌读者在阅读诗歌时应该着重注意它的抒情特点。

诗歌是诸多文学体裁中最富激情、最具感彩的文体。诗人对客观世界的把握和表现是情感式的,所以我们鉴赏诗歌,对诗歌的认识和把握方式也应该是情感式的。诗人的情感常常是凝聚和蕴含在艺术形象之中,并不都是直接说出来的,但离开感情,我们就很难准确捕捉诗的形象。充满激情,用心去感受诗人的激情,在诗歌欣赏中有着很重要的意义。诗歌是各种文学形式中最富激情、最具感彩的文体。

我们只有抓住诗歌的本质特点才谈得上真正鉴赏诗歌。

2. 通过直接阅读诗歌原作来训练提高鉴赏能力。

直接读原作是训练提高诗歌鉴赏能力的基本原则,力避借助现成的鉴赏辞典代替自己的阅读鉴赏过程的错误做法。具体做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选用有注解的读本,如上海古籍出版社《唐诗一百首》、《宋词一百首》或个人诗集的选注本作为阅读材料。自己努力读通作品,有困难查看一下注解。第二阶段就从《全唐诗》、《全宋词》里选印一些作品,不加任何注解,完全靠自己解读。

诗歌阅读方法范文第14篇

关键词:高校;古代诗歌;教学;主动阅读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学习古代诗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有利于塑造他们的灵魂,更有利于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但目前,高校的古代诗歌教学充斥了太多的功利性色彩,没有创新,循规蹈矩,使学生丧失了学习古代诗歌的兴趣。如何能让学生感悟古代诗歌的独特魅力,潜心涵咏,品味诗歌的语言和意境,是每一个高校中文教师都必须要专研的问题。

1、强调古代诗歌主动阅读的意义

学生的阅读一般来说分为两种,一种是被动阅读,一种是主动阅读。被动阅读顾名思义就是被动接受的阅读,主动阅读是发自内心的研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只有主动阅读才能真正地领略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因为古典诗歌形式精美、言有尽而意无穷,不经过反复地吟咏、吟诵,难以充分体会其优美的意境和深沉的情感。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在课内外进行主动阅读。由于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同,年龄层次、文化层次也不尽相同,对于诗歌理解的目的和感受也不会相同。对于高校课堂,教师不能走中学课堂的老路,也不能满足于做知识的“二传手”,而应该做学生学习古代诗歌的“导航”,给学生的学习指明方向,帮助学生运用文学史、文学理论等知识,将知识变为实践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阅读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进行主动阅读的途径

引导学生进行主动阅读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系统知识的积累,一方面可以拓展其阅读视野,形成合理的知识体系,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如下的方面进行引导:

2.1背景阅读

正所谓“知人论世”、“知人论诗”,在进行古代诗歌的教学之前,先让学生了解一下诗歌之外的知识如作者的风格、生平、时代背景等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些内容的掌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作品的了解,同时洞察诗歌与历史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于谦的《石灰吟》,我们对于谦的生平经历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就会知道于谦在青年时期就是立过赫赫战功的英雄,但后来却成为皇权争斗的牺牲品。这首诗尽管是他的早期作品,确是不幸命运的真实写照,诗歌中的一句话竟然一语成谶,可悲可叹。

2.2意象把握

诗歌中有山有水,有别离,诗人对景观的描摹,对人物的塑造,都是承载了自己浓重的思想情感的,这种情感的对象就是意象。一首诗是由一个或数个意象共同构成的,作者通过这些意象来进行人生感悟。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常见的意象进行积累,以便自己日后对诗歌的阅读鉴赏。如“水”这个意象,它是诗歌中常见的,涵义较为丰富,“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而未尝往也”,“水”有着时光流逝,永不复返的涵义;“问君能有几愁,恰如一江春水向东流”,化无形的仇恨为有形的水,浓重且绵绵不绝:“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情人被江水阻隔,水之于他们是痛苦的源泉,又是精神的慰藉,迢迢江水更是相思之情,挥之不去。学生掌握了这些,那么在主动阅读中就会减轻障碍,轻松的阅读诗歌。

2.3总结题材特征

诗歌根据描写的内容不同,题材也就不同,分为边塞诗、写景抒情诗、咏怀古迹诗、羁旅诗、咏物诗、宫体诗等,这些诗歌抒发的情感各异,但也有规律可循,教师要引导学生适当的总结各种题材诗歌的特征,即抒发的思想感情有哪些,常运用哪些表达技巧。例如咏史怀古诗歌往往是诗人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如果是描写统治者,常常借古讽今,讽刺统治者的骄奢淫逸、昏庸无能;描写某个朝代或国家,常常感慨国家的昔盛今衰,盛衰无常;描写古人,常常流露出对古人的崇拜之情,慨叹自己不能像古人那样建功立业,或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描写古迹,常常感叹物是人非、时光流逝、世事沧桑;还有诗人用自己的理性来反思历史,给予客观的历史态度。咏史怀古诗歌常见的艺术手法有借古讽今、用典、对比、借景抒情、衬托、虚实结合。学生能够有意识的总结归纳这些,对其主动阅读诗歌的帮助极大,见到各类诗歌后能辨别题材,有的放矢的进行阅读,从而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亦能激发主动阅读的兴趣。

2.4比较阅读

古人说“观千剑而后识器”,在诗歌阅读中,学生要有比较阅读的能力,有比较,才有鉴别。诗人在创作作品时,都会融入自己的个性,体现特有的风格,为此,可以在思想情感上比较,或在表达技巧上比较;可以对同一诗人的不同时期的作品进行比较,或对同一时期不同风格的诗人进行比较;可以对不同诗歌学派的诗人进行比较,异中求同,同中得异,这样可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增多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其对诗歌的理解,理清脉络,高水平的鉴赏诗歌。如李清照这位乱世中的女神,她的作品主要分为前期与后期,前期的作品主要表达的是少女时好奇羞涩的情怀,后期的作品则是多表达内心的愁苦,国破家亡之愁与夫死离别之愁交织在一起,使诗歌的基调深沉伤感,“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此句是李清照后期作品思想情感最好的概括。

诗歌的鉴赏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要合理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阅读,强化学生多练习、勤阅读,这样才能有所成就,提高自己的诗歌鉴赏水平。“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那么就让我们在诗歌的主动阅读中,寻找诗意、感受诗意。

参考文献:

诗歌阅读方法范文第15篇

所谓“3+1”的阅读训练,就是在阅读一首诗歌时,在思考形象、语言、技巧的同时,要考虑感情。具体说来就是:形象+感情;语言+感情;技巧+感情。

一.诗歌阅读鉴赏“3+1”模式阅读训练示例

下面以2010年江苏高考诗歌鉴赏题为例来体会一下“3+1”的阅读训练方法。

送魏二/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一)阅读鉴赏“醉别江楼橘柚香”

形象与感情:江边;高楼;橘柚飘香。在靠江的高楼上设饯行宴,空中飘散着橘柚的香气,环境幽雅,气氛温馨。眼前的景物因为朋友即将分手而变得尤为美好,暗含离别后物是人非,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

技巧与感情:乐景哀情。

语言与感情:“醉”字,借酒浇愁,暗示着“酒深情亦深”“西出阳关无故人”的离别深情。

(二)阅读鉴赏“江风引雨入舟凉”

形象与感情:江面;风;雨;舟;行人。送友人上船时,眼前秋风瑟瑟,气候已变,人的心情亦跟着变化。

技巧与感情:寓情于景。句法字法运用皆妙,耐人吟咏。

语言与感情:“引”字与“入呼应,有不疾不徐,飒然而至之感,善状秋风秋雨特点。”“凉”字最能表现离愁,“凉”写秋风秋雨的“凉”意,是身体的感觉,同时又是心理的感受。

(三)阅读鉴赏“忆君遥在潇湘月”

形象与感情:潇湘;月。朋友夜泊在潇湘之上,那时风散雨收,一轮孤月高照,环境凄清。

技巧与感情:想象(虚写)。因为孤寂与愁苦,行人恐难成眠。

语言与感情:在叙写离别场景后,用一“忆”字,虚构分别后朋友月夜泊舟中。

(四)阅读鉴赏“愁听清猿梦里长”

形象与感情:猿啼;梦境。朋友暂时入梦,两岸猿啼一声一声闯入梦境,令他睡不安恬,因而在梦中也摆不脱愁绪。诗人从视(月光)听(猿声)两个方面刻画出一个典型的旅夜孤寂的环境。

技巧与感情:想象(虚写)。月夜泊舟已是幻景,梦中听猿,更是幻中有幻。所以诗境颇具几分朦胧之美,有助于表现惆怅别情。

语言与感情:“愁”直接点明感情;“长”字状猿声相当形象,使人想起《水经注・三峡》关于猿声的描写:“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长”字作韵脚用在此诗之末,更有余韵不绝之感。

运用以上“3+1”模式解读《送魏二》后,学生在答题时就能八九不离十。

二.诗歌阅读鉴赏“3+1”模式阅读训练原理

(一)诗歌阅读鉴赏“3+1”中“1”指的是感情

鲁迅先生认为诗歌有两种来源,一是原始劳动,一是原始宗教。不论是先民在劳作中,还是在对神明的顶礼膜拜中产生的诗,都离不开人的感情抒发。劳作中的愉快和痛苦,面对神明的恐惧和敬畏,都是先民发之为声的直接动因。

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就是诗歌产生的本源。正如德国格罗塞所言:“诗歌唤起一切人类的同一的感情,诗歌到最后创出了一种持续的心情。”古今中外的哲人对诗歌的看法都强调了感情。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中国古代的诗歌与外国的诗歌有很大的不同,中国古代诗歌基本上是抒情,而外国的诗歌大多是叙事诗。既然如此,我们在阅读鉴赏每一首诗歌特别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时候,首先考虑必然是感情。

(二)诗歌阅读鉴赏“3+1”中“3”用意也在感情

1.形象是诗人抒情特有的方式

诗人的职责在于抒情,但诗人不能空洞地抒情,他必须把心中的感情通过富有一定感染力的审美形式抒发出来。正如俄罗斯文艺理论家别林斯基所说:“诗歌是赋予形象的思维。”有了这些形象,诗歌才有美的境界,才能产生艺术魅力。

诗歌的形象可以分为人物形象、事物形象、景物形象三类。诗歌的人物形象,包括抒情主人公和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无论哪种形象都有各自的基本特征,都寄托着诗人的苦乐悲喜。诗歌的事物形象,即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也都寄托着诗人的思想感情。景物形象的类型有景物(季节、时令、地域等)、场面(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色彩,诗中的景物必然要浸染作者的思想感情。

杜甫的两句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通过春天的花鸟景物,表达作者在战乱年代的惊恐心理和恨别情绪,既形象又深刻,看似写景,实则抒情。李煜的两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作者把无形的“愁”化为有形的“一江春水”,把自己因亡国而引起的不绝的愁绪渲染得淋漓尽致。

2.语言是诗歌的物质外壳

不论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感情,语言都是必不可少的中介,诗人们要创造出美的诗歌,就必须首先在语言上下功夫。

高考诗歌语言类题目有三类:炼字、炼句和语言风格。炼字、炼句两类是高考的重点,无论是哪一类,都要在把握语境含意的基础上,分析诗句的表达效果或蕴涵的情感。一首诗,语言给我们提供了最直观的印象,我们从诗人们的炼字造意方面就能体会到诗人们的辛酸、无奈与快乐、欣慰,只有准确地理解了诗人语言的精妙,我们才能读懂诗歌,进而理解诗人们的喜怒哀乐!如唐代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中的一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3.技巧是诗歌感情的物质形式

技巧对表现感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里的技巧就是通常意义上的表达技巧,它是个广义的概念,可以使诗歌形象更鲜明、语言更凝练、意境更蕴藏、表现力更强,从而鲜明地突出情感。

古人十分重视技巧的运用。《诗经》的主要手法是“赋、比、兴”三种。三种表现手法目的都指向感情,与“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抒情传统的写实取向一样,“赋比兴”的传统,一直是中国诗歌最主要的艺术手法。《楚辞》更是屈原愤激情感的表达,它辞藻华美,对偶精巧,并杂有大量的“兮”字,以更丰富多变地抒感。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是李清照《声声慢》的首句,一连使用了十四个叠字,一下子就点化了整首词感伤凄惨的基调,不仅如此,它还活画了诗人怅然若失、无所事事和百无聊赖的孤苦心情。

三.诗歌阅读鉴赏“3+1”模式阅读训练应注意的事项

(一)诗歌阅读鉴赏“3+1”模式阅读训练最好安排在复习的第二阶段

诗歌阅读鉴赏训练第一阶段要做的事情主要是建构诗歌鉴赏的知识网络。此方面要分为两步走,第一步建构诗歌鉴赏的相关知识网络:各种复习资料都有详细讲解,教师要和学生一起脚踏实地地分块按点认真复习。第二步,按诗歌内容分类指导:每类诗歌都会有自己的特点,其形象、感情及采用的技巧都会有区别,比如“怀人思乡诗”的诗歌,一般与三类人相关:飘泊在外的游子、长年征战的将士、独守闺中的离妇;特有的一些意象有:大雁、望月、客居、佳节、羌笛、关山等。抒写的主要情感包括:思念、离愁、哀怨、厌恶战争、渴望团聚等。抒写情感的方式:借景抒情、渲染烘托、虚实结合等。

(二)诗歌阅读鉴赏“3+1”模式阅读训练应整合到相关的程式中

一般来说,做一首诗歌鉴赏的题目需要四步。

第一步:浏览。就是在拿到一首诗歌时,先要读一遍,如果把一首诗比作一个活生生的美丽的少女,我们首先获得的是她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最鲜明的容貌、体态等表面印象。在诗歌美丽外表的诱惑下,我们再去探求她深刻的本质。

第二步:细读。这一步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它关系到我们对诗歌理解的深度,直接影响到我们答题的效果。1.看题目;2.看作者;3.看注释。4.读正文。这一步最重要,诗的正文是阅读的核心,也是读懂诗歌的关键所在。诗歌阅读鉴赏“3+1”模式阅读训练就应在这一程式中体现出来。读每一句都要考虑到三个方面,即:形象+感情;语言+感情;技巧+感情。在思考这几个方面问题时,还要有所侧重,这是因为从结构章法的角度来看,诗歌的绝句、律诗的前两句、四句往往写景,后两句、四句常常抒情(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写景的要侧重于分析景,写情的要重点关注情。

第三步:读题。这一步要求我们要琢磨题干,所谓题干,即命题的语言文字,包括三大要素:指向要素(回答什么问题)、解说要素(解释题目要求)、限制要素(哪一联、哪一句等)。抓住了题干的暗示信息就可以让你进一步读懂诗歌。

第四步:答题。这是最后一步,也是收获的一步,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各种信息,按要求写出答案,要遵循“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的答题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