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诗歌的文学常识范文

诗歌的文学常识范文

诗歌的文学常识

诗歌的文学常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考 诗歌 五看 五明 知识储备

高考是考学生的短处而非长处,换句话讲,在考试中谁的短板少,谁就会成功。而诗歌鉴赏正是学生的“短板”,历来是众多考生得分的“瓶颈”。如果掌握一定的方法技巧就可避开短板,突破瓶颈。

一.汝果欲解诗,真义在诗内

“沿波讨源,虽幽必显”,诗歌虽然在学生眼中高深莫测,但其实它有自己的规律:诗人常常在题目、序等方面为我们提供了解读的捷径。笔者认为,只要做好“五看”功,读诗自然可事半功倍。

1.看作者。即知人论世,理解诗人的简况。了解诗人的有关资料是鉴赏诗歌形象的前提,诗人的有关资料主要包括其经历、代表作、所处的时代特、征作者的政治主张、诗歌具体的创作背景等。吟咏物象的诗更应关注诗人的生平活动。

2.看标题。标题,往往表明诗歌的题材,从客观上把握诗歌的内容。如骆宾王的《咏蝉》,就表明此诗为咏物质;张籍的《秋思》,则表明此诗为思乡思亲(行旅)诗。

3.看序言。部分诗歌标题下有序言,交代作诗的时间、地点、创作背景等,有助于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对我们解题起着重要的作用。如《琵琶行》前的小引。

4.看注释。诗歌的注释或解释诗疑难词句(包括典故),或对诗歌的创作背景作说明,这些同样有助于诗歌内容的了解。

5.看题向。认真研读题干,有助于弄清诗歌鉴赏的题型,明确答题方向和答题模式。

二.掀开盖头明诗义

“文贵隐,诗贵藏”,一首诗歌要在有限的篇幅内容纳大量的形象要素和情感要素,就要通过其外显的信息最大限度地蕴涵深层的潜信息,越是卓越的诗人就越注重其诗歌的内涵,也就是说,越优秀的诗作其内在的潜信息越多且能有机地组合。就诗歌而言,内在信息一般不外两种:形象和情感。和其他文学作品一样,诗歌中所书写的对象也不外人、事、物、景、情,但因其语言凝练,内容又高度集中,所以,在字面之外隐藏着大量的人、事、物、景(形象)和情(情感),我们称之为潜在信息。我们掌握“五明”法就可让“欲说还羞”的诗歌明朗起来。

1.明类别。诗歌分田园诗、山水诗、咏怀诗、送别诗、边塞诗、闺怨诗、禅理诗、叙事写人诗等。明确诗歌类别,有助于明确诗歌的题材、特点和表现要点。如《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别董大》(高适)、《赠汪伦》(李白),这是三首送别诗,送别诗的特点(意象)主要有柳、酒、歌、船、长亭短亭、灞桥、南浦等,表现的要点是离情别恨,深情厚谊,激励劝勉等。

2.明形象。形象包括人物形象化、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人物形象主要指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如不慕权贵、傲岸不羁的李白;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杜甫;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陶渊明;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陆游等。景物形象,如杜甫《旅夜书怀》所描绘的景象。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景象(山川草木等)表现主观感情的,诗景物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事物形象,更多为咏物诗,往往表现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的特点,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骆宾王的《咏蝉》等。

3.明情感。任何诗歌都寄托了作者一定的思想感情,或忧国伤时,或建功报国,或思乡情人,或伤春悲秋,或隐逸之情,或山水之情,或吊古伤今,或登高揽胜等,明确情感,有助于浅析硕士论文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4.明手法。手法既包括修辞手法,也包括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拟人、对偶、设问、反问等。诗修辞手法,容易识别,分清其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即可。表现手法常见的有起兴、虚实结合、用典、衬托、烘托、渲染、象征、抑扬,动静结合、直抒胸臆、借物抒情、托物意志等。如“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李商隐《锦瑟》),首联用瑟这种乐器起兴,由此而思及“年华”;“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首联俯仰所见所闻,连用六个特写镜头,渲染秋江景物的特点。

5.明风格。即明确诗歌的语言风格。诗歌的语言风格包括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如李白豪放飘逸,杜甫沉郁顿挫,陶渊明朴素自然,苏轼雄健豪壮,李清照婉约凄切等。

三.“闻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陆机《文赋》)学生必须拥有相应的诗歌知识储备。调动储备法就是充分利用自己掌握的与诗歌有关的所有知识,完成诗歌鉴赏活动的一种方法。

1.文学知识储备

如果所鉴赏的诗歌作者是熟悉的诗人,我们就要充分调动作家生平、创作风格等相关的知识储备。以陆游为例,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诗歌大都表达了有心报国却报国无门的忧愤失望之情,以及渴望收复中原的强烈愿望。欣赏陆游的诗作,我们可以从其生平和诗风推测其诗歌的内容与主旨。

2.史学知识储备

同一时代的诗人会有着某种共同性,同一时代不同时期的诗人又有着某种不同之处,因为历史影响着文学的创作。从文学的角度积累史学知识,联系史学的知识鉴赏文学作品,既有助于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和诗人的创作风格,也有助于准确欣赏诗歌。

3.诗歌知识储备

诗歌知识涉及的内容很多,最主要的是要知常识。首先,应让学生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流派有相当清晰的认识。其次,应让学生对诗词的格律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诸如句法、用韵、平仄、对仗等知识。对此,前人多有定论,不妨让学生采用“拿来主义”。

运用文学典故是古典诗歌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诗歌中的典故通常包括历史故事、神话故事、传说、小说和诗文掌故等。古典诗歌中的典故被诗人或正用或反用,或明用或暗用。诗人臧克家说:“典故往往给今日的读者造成不少麻烦,‘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这两句诗引用了典故,不把它们的意思弄清楚,就打不开诗意的窍门。”因此,我们指导学生鉴赏古典诗歌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让学生必须查清、理通诗歌所用典故的出处及含义,但查清、理通典故并不是目的,关键是搞清作者用典的意图,即他想通过典故表达什么思想或感情,进而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知识储备可以利用的内容很多,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勤于积累、勤于归纳、勤于总结。陆游有言“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无论学诗还是赏诗功夫都在诗外、在平时。

诗歌的文学常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高中语文;课程衔接;古典诗歌鉴赏

一、高中古典诗歌鉴赏教学现状

1.学生鉴赏古典诗歌能力不足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古典诗歌教学的要求是以记忆为主,中考古典诗歌试题也是默写题。因此,初中教师的教学往往以课本诗歌为主,侧重于识记背诵,对学生鉴赏解题能力的培养不足。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古典诗歌的教学要求除了识记和背诵外,还要能够分析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高中教师在课堂上如果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而学生本身又缺乏对古典诗歌学习的主动性的话,就会出现学生对于诗歌的鉴赏停留在文字的表层意蕴,没能对诗歌深入解读,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见解等问题,导致学生的高考古典诗歌鉴赏试题得分率偏低。

2.古典歌教学形式单一

现阶段的高中古典诗歌教学中,教师常常本着“作者简介―背景介绍―解析题意―解释部分词义和结构―思想感情―总结”的流程进行教学,单纯地对诗歌进行讲解,课堂枯燥乏味,学生被动接受,无法体会到诗人所表达的情感,也不能形成并表达出具有自己个性特征的观点。这种陈旧呆板的教学模式约束了学生的自由思维,抑制了学生对诗歌的个性解读。

高中学习要借助初中的知识,但是高中语文教材古典诗歌文本增加,对学生的学习要求提高,文本赏析难度加深,涉及的知识点比初中多,文本探究向课外延伸,也更加注重自身文化知识的积淀。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教师要注重初高中诗歌鉴赏教学的衔接。

二、如何做好初高中古典诗歌鉴赏教学的衔接

1.了解高考诗歌鉴赏题命题情况,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

高考是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侧重能力的考察,而鉴赏能力难度更在识记、理解、分析、应用之上。考试大纲对高考诗歌鉴赏试题的考查要求有两方面:一是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二是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品的观点态度。对于刚进入高中的学生来说,这两方面的内容是比较抽象的,提高古典诗歌鉴赏能力,不是一时半刻能做到的,提高鉴赏能力一定要从高一年级抓起。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分析高考试题的特点和要求,让学生熟悉试题的命题特点和思路,提前摸清高考的情况。

2.补充诗歌鉴赏相关知识和常用术语,让学生言之有物

中国的古典诗歌博大精深,鉴赏古典诗歌,需要掌握一定的诗词文体知识,才不至于因盲目而被动;不同类型的诗歌在内容、情感、语言等方面各有特点,掌握这些特点,有助于理解诗歌;要有一定的专业术语才能根据表达的需要,准确遣词造句,生动地表现出诗歌的特点,深刻地表达出思想内容。诗歌鉴赏相关知识和常用术语的补充能让学生在鉴赏诗歌时有理可依、有话可说。但是这些理论知识往往枯燥难记,教师不妨结合初中必背古诗词,补充诗歌鉴赏相关知识,既温故知新,又使理论知识具体可感。在高中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结合课内诗歌的教学给这些知识补充实例,及时归纳总结。

以语文版必修二第二单元诗歌教学为例,在教学过程中用实例充实诗歌鉴赏修辞方法的相关知识:

设问――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反问――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用典――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点化(化用)――所守或匪亲,化作狼与豺。

互文――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反复――叠字叠词叠句: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双关――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

3.引导学生多阅读古典诗歌鉴赏类文章,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近几年,高考语文试卷都考查课外诗词,可是学生面对课外诗歌解题时却常常手忙脚乱。其原因是学生课外迁移能力还不够。这种迁移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刘勰说得好:“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精读一些古典诗歌鉴赏类的文章,这些文章对诗歌的作者与作品、内容和形式、构思与手法、语言与修辞等均作了较为深入的剖析,多层面、多角度地揭示了诗歌的丰富内涵。多读能帮助学生品味诗歌意象和语言的精美,开阔视野,提高鉴赏能力,在积累古典诗歌阅读量的同时学到非常专业的鉴赏古典诗歌的方法。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模仿鉴赏文章写一些赏析型的小文章以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此外,教师还应带领学生认真研究考题的参考答案,学习参考答案的写法,教给学生答题技巧,训练学生规范答题,提高学生的得分能力。

总之,只有学生对诗歌产生兴趣,并不断积累知识,掌握规律,多读多练,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解题能力。

参考文献:

[1]叶娉婷.初高中诗歌鉴赏教法衔接探索[J].未来英才,2015(19).

诗歌的文学常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诗歌写作教学 缺失 态度 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4)02-0030-02

作者简介:胡婷婷(1983―),女,安徽当涂人,本科学历,中学二级教师,安徽省当涂第二中学语文教师。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

一、高中诗歌写作教学的现状及原因

诗歌写作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甚至可以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空白。中国有着悠久而优良的诗歌传统,但我们的现代教育恰恰背离甚至抛弃了这一传统。语文教学研究成果汗牛充栋,有关写作教学的文章亦比比皆是,但涉及诗歌写作教学的寥寥无几。诗歌教学从未停止,然诗歌写作教学几尽绝迹,这是诗歌的不幸,更是现代语文教育的不幸。

不妨先找找诗歌写作教学被我们集体“忽略”的原因。

首推社会因素。任何时代的教育都是深受社会影响的,学校教育教学的内容由社会需求决定,教育教学氛围也受制于社会风气。经济大潮对价值观形成冲击,“不学诗,无以言”的时代已不复存在,诗歌被边缘化,浮躁与功利早已使诗心荡然无存。其次是高中写作环境的影响。前些年的考试作文写作要求中最常见的几个字是“诗歌除外”,近年在这方面有所改变,但是将作文写成诗歌是万万得不到鼓励的。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表达与交流”部分可以看出,留给诗歌的写作空间也不多。最后要看诗歌自身。对以“快速”“直接”为特点的现代社会来说,艰涩朦胧甚至不知所云的诗歌很难受到青睐。看来,这种“忽略”真不是无心的。

二、高中诗歌写作教学缺失的危害

一种传统,如果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走向消亡已是必然,即便它曾经辉煌灿烂,我们也不必惋惜。但现在的问题是:诗歌闪耀着我们民族辉煌灿烂的文化,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没有了诗歌写作教学我们会失去什么?

高中诗歌写作教学的缺失对学生语文素养、个性心理以及健全人格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表达与交流”中指出:“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诗歌语言集中体现着修辞性、“破坏性”和节奏性的特点,如果诗歌写作淡出我们的视野,势必对表达个性化、创意性产生影响,对学生个体的特长和兴趣是一种压制,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这显然违背了教育的初衷。

青少年与诗歌有着天然的联系。青少年的思维最活跃、最敏锐,对生活、对人世的体验又非常有限,不太具备深刻理性的逻辑思维。诗歌创作最讲究想象联想,是感性智慧流露于笔端的最佳表现形式。所以诗歌写作是符合青少年的思维特点的,契合了他们的写作心理。相比较其他文体而言,古今中外在诗歌创作方面的少年早慧者不在少数。我们的教育不是只为培养诗人,但年轻的学子应该与诗结缘。

中国古老的“诗言志”的旗帜,被一代代诗人和诗论家高举并传递,它赋予诗歌以思想美,是诗歌的灵魂。白居易《与元九书》对诗的解读非常精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深乎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中学生的心灵空间需要这些人文素养来滋养,诗歌对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和美的心灵,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在笔者看来,中学语文教育的任务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读书人、文化人。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包含文化的色彩和诗性的光辉,斩断了这个因缘,无异于让年轻的心灵荒芜,无异于割断了民族文化的血脉!

三、对诗歌写作教学应该持有的态度和努力方向

首先,语文教师要坚守诗歌写作教学,克服思想观念中厚此薄彼的倾向。诗歌写作教学要本着全面提高学生、发展学生的理念,将诗歌写作变成教师教学意识的常态,进而变成教学实施的常态。教师选取诗歌的面应更广,如将当代诗歌纳入中学生的视野;同时解除学生的思想枷锁:诗歌人人都可以写,而且也可以写好。诗歌之于教学,不再只是再创造,还有原创。将诗歌评分纳入到作文评分标准之中,考试的大门向诗歌写作敞开,优秀的诗作一样能拿高分。每个教育工作者若能转变思想,假以时日,诗歌写作对于我们的学生就不再陌生,语文教学也会更健康地发展。

其次,语文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诗歌写作教学之所以被“忽略”,恐怕是它戳到了我们的痛处:诗歌写作有难度,诗歌写作教学不易实施。当诗歌写作并不是必须要越过的山,又有它途可以绕行时,起初的难堪很快被遗忘,甚至立上“此路不通”的标牌。这样做的结果便是我们任由这处绝佳景致荒芜。如果任由这种现状继续,的确是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悲哀和耻辱。薪火相传,语文教师须身体力行。语文教师除了要精通诗歌表达方式的赏析、诗歌言志缘情的领悟,更要会写诗,会指导学生写诗,对学生的创作予以正确有效的推进。语文教师对诗歌的认识还应是全面完整的,除了深刻懂得诗歌作为一种优秀的传统所具有的重大意义外,还要深入了解现当代诗歌状况甚至是当下中国诗坛的尴尬,能站在历史的角度予以审视,带领学生去探究把脉。所以,语文教师要注意自身知识结构的平衡。

有了思想观念的突破和专业知识的加强,在摸索中实施教学,还有许多东西需要语文教师去探索。例如:学生对诗歌写作的认识和兴趣,诗歌写作与现有诗歌教学的衔接,诗歌写作与鉴赏的互动,诗歌写作的指导思想,诗歌写作对传统的继承和对现实的观照,诗歌的个性化写作等。智慧的语文教师当然会出色地攻克一个个难题,使语文教学更加熠熠生辉。

四、诗歌写作教学的现实意义

很多语文教育工作者都不看好诗歌写作的现实意义,这是认识上的误区。诗歌写作之于语文、之于社会,从来就没有丧失它应有的功能。

诗歌写作能促进学生诗歌鉴赏水平的提高。对诗歌具有必要的鉴赏能力利于诗歌写作,也只有让学生切身投入到诗歌创作中去,完成了诗歌创作者的心路历程,由己推人,才更能与诗人产生共鸣。而这种共鸣与提高,来自于学生的自身经验,不是老师强加的,因而记忆更深刻、持久,学生也会从中收获学习的乐趣。

诗歌写作教学是传承中华文化的必然要求,是拉近诗歌与生活的距离的重要基础,是学生表达自己、参与社会的重要途径。中国是诗歌大国,诗意曾深深根植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当代诗歌的衰微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曲高和寡”的结果,“曲高”是相对而言的,“和寡”是症结。语文教育要在受教育者心中播下诗歌的种子,并培育其生根发芽。诗歌写作教学会给当前诗坛注入一份关注、一份争鸣。

总之,每一位一线语文教师都要更新高中诗歌写作教学的观念,让诗歌写作教学成为一种教学常态。诗歌写作教学会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加健康,使语文与传统及现实的联系更加紧密,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提升、人格更加健全。

参考文献:

[1]韩东.自传与诗见[N].诗歌报,1988-07-06.

诗歌的文学常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新课改 诗歌鉴赏教学 改进途径

一、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现状

诗歌鉴赏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关于诗歌鉴赏教学的方法,语文教育界进行了大量有效的探索和实践研究。新课改过程中,语文界积极呼吁进行诗歌教学改革,回归诗性,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这些做法对于诗歌鉴赏教学来说都能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为诗歌鉴赏教学走上科学化、有效化的道路提供了途径。

但是,在当前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中,仍然存在众多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诗歌鉴赏教学趋利化

高考的应试教育,使得语文教学逐渐趋利化,由此而来,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也逐渐流于功利化。主要表现之一是诗歌鉴赏不求质量,只求数量,以高考押题为主,二是一味灌输诗歌鉴赏技巧,忽略真正的诗歌鉴赏能力的提高。

2.教学表面化

在诗歌鉴赏教学过程中,主要重在对诗歌本身写景写情、行文特点等文字方面的解析,而不去深入挖掘诗人作诗背后所要表达的思想、意志、保护等,过于表面。

3.诗歌鉴赏教学方法单一化

就教学方法而言,诗歌鉴赏教学的方法非常单一,高中语文老师主要是通过板书和个人讲解,对诗歌进行单一化的理性分析,单一的教学手段使得诗歌失去了原有的趣味。

二、改进诗歌鉴赏教学的途径

1.发挥语文教师的主要引导作用

就诗歌鉴赏教学而言,在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意识尚未形成或者尚未成熟的阶段,教师的引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语文教师给学生在语文诗歌鉴赏学习中提供诗歌鉴赏必备的线索、预备知识等相关内容,给予学生启发,对于学生提高诗歌鉴赏能力,形成完善成熟的诗歌审美意识及审美观念,有着重要意义。

2.明确学生的主体作用

高中学生作为诗歌鉴赏教学的主体,应当积极主动地学习诗歌鉴赏方法,培养诗歌鉴赏能力,而不是一味的跟着老师的教学步伐,照本宣科的进行诗歌鉴赏学习,单纯的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诗歌,走入诗歌鉴赏学习的误区。因此,在诗歌鉴赏教学中,应当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结合自身行为、性格、思想特点,以及学习到的诗歌鉴赏方法及预备知识,主动的进行诗歌鉴赏,提高自身的诗歌鉴赏能力。

3.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的具体操作策略

(1)导入情境。所谓导入情境,就是指语文教师在进行诗歌鉴赏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所要表达的情境中,达到心神结合的境界。诗歌虽然是极短的文字,但其包含的情、景、物、思想、抱负却非常丰富,因此,每一首诗歌,即使再短,也可以找到学生们感兴趣的点,比如诗歌的写作背景,诗人的写作意图、个人魅力等等,在这些方面进行拓展,加上故事性的情节,都会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诗歌的积极性。

美读法。著名学者叶圣陶说过:所谓美读,就是指要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表达出来。诗歌讲究押韵断句,断句方法、语气有所差别,都会使得诗歌表现出来的感情有所差别。诗歌鉴赏教学中通常存在的朗诵,只是重在将诗歌一字一句的诵读出来,往往会忽略诗歌内涵,常常会错误表达诗人当时想要抒发的情绪,因此,朗诵与美读有很大的差别。美读法强调学习者要在进行诗歌鉴赏的过程中透彻理解诗歌内涵,了解诗歌作者的内心感受,融入自己的感情,将自己置身在诗歌所要表达的意境中。

联想法。古代诗歌鉴赏的一个重要方法是重视情境的再现,学生在进行诗歌鉴赏的过程中,要放开自己的思维,大胆想象,还原诗人在写作诗歌时要表达的情境。但是,学生的想象并不是毫无依据的,想象源自于诗歌文字的描述,将诗歌中的文字转换成鲜活的场景,并想象自己就如同诗人一样,置身于诗人表达的场景中,见到诗人当时所见到的画面,体会诗人当时的感受,这样才能真正理解诗人在诗歌中要表达的核心思想。由此可见,联想法是高中诗歌鉴赏教学的重要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联想,不要拘泥于单纯的文文本本,要将文字所表达的画面想象出来,通过这层层的联想和想象,学生们的审美再创造才能逐渐趋于完成。

此外,高中语文教师还可以借助多种媒介来完成情境再现,特别是时下利用最广的教学辅助工具——多媒体,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图片、音乐甚至动画,来制作诗歌要表达的情境,辅之以语文教师生动的语言讲解描述,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更加有助于学生利用联想法加强诗歌鉴赏能力。

归纳诗歌鉴赏方法。学生在鉴赏诗歌的过程中,并不能完完全全的透彻理解诗歌。这主要是因为学生们一方面缺乏完善的诗歌只是体系,比如诗歌的格律、常用的表现手法以及诗歌的体裁等,另一方面是学生们缺乏诗歌鉴赏经验。这两个方面的欠缺,就使得学生们在诗歌鉴赏过程中显得力不从心。解决方案便是及时归纳诗歌鉴赏方法,深入学习诗歌相关知识,通过大量诵读诗歌,深入思考,积累经验方法,提高文化素养和品味,丰富认识,提高审美能力,以便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语文教学更加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及配合,强调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而并非完全应付应试教育,因此,对语文教师和学生的要求都有所提高,遵循诗歌鉴赏教学的改进途径,才能走出原有的教学误区,达到真正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基本目标。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师研修手册》[G].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

[2]李晓明.《当代中学语文教育名家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2005年10月.

[3]王力.《诗词格律十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4]江柳.《诗词美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长江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诗歌的文学常识范文第5篇

一、走近诗人

孟子提出“知人论世”。“知人”即了解作者及其作品;“论世”即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他认为要理解作品,必须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这样才能正确理解文章主旨,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全为事而作”。“为时”强调了创作与时代背景关系,“为事”突出了创作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因此,每一首诗歌都有它创作的社会根源。只有将作品同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对诗歌的主题理解得更透彻,更准确,更全面。

语文课程标准在7-9年级阅读目标中强调:“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因此,我在诗歌教学前设计了“走近诗人”这一环节,让学生主动地了解诗人的经历、作品风格及写作背景。如学习《石壕吏》时,让学生自己了解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尊为“诗圣”等文学常识。了解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学生自己动手查阅资料、上网搜集等就很轻松掌握了文化常识,为学习全诗打下了基础,也改变了传统的老师讲、学生记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获取知识的能力。

让学生走近诗人,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是走进诗歌的前提,也是进入诗歌意境的钥匙。

二、走进文本

1.注重朗读。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朗读是一种眼、口、耳、脑等多种生理机能共同参与、协调动作的阅读。它能增强语感,训练语音,再现课文情趣,加深课文理解,培养学生的记忆力、语言感受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从而提高语文素养。朗读是叩开诗歌大门的金钥匙,是诗歌教学中一种常用的教学手段。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朗读日益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视。在诗歌教学中,我常常设计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互动朗读-点评朗读-个性吟诵”等环节进行强化训练,突出朗读主旋律。让学生在朗读时,读准字音、读对句读,读出节奏、读出情感、读出韵味,在美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意的美。通过读诗来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在读诗的过程中,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进入诗歌的艺术佳境,与诗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2.感悟意境。

诗歌的魅力常常表现在意境美。诗歌的意境,通常是以鲜明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的。在学习诗歌时指导学生捕捉意象,展开想象和联想,感知诗歌描绘的意境是诗歌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我在教学余光中的《乡愁》一诗时,重点引导学生领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具体的意象所表现的意境--浓浓的乡愁,抒发了诗人强烈的思乡爱国之情。 3.品味语言。

诗歌构思的精巧,形象的生动,意境的深邃,都是通过千锤百炼的语言表现出来的。诗歌的语言凝炼而富有表现力,在诗歌教学中,应重视语言的品鉴。

品味诗歌的语言,首先要抓住“诗眼”。“诗眼”是最能集中流露和具体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关键词、句。如果能抓住了“诗眼”,也就捕捉住了诗歌的灵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一句脍炙人口,原因就在于无穷的韵味皆着于“绿”字。“绿”写出了春风的色彩,把无色之物生动化、形象化,让人想到春风这支绿色彩笔到了哪里就把哪里染绿,到了哪里就给哪里带来勃勃生机。”《天净沙·秋思》中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中的“断肠”,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其次要抓住诗歌中所运用比喻、对偶、象征等的表现手法。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蕴含丰富的人生哲理的千古名句。句中“沉舟”、“病树”是诗人自喻,但并不悲观。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虽我一人被贬谪,但后继者仍大有人在。诗人虽身处困境,但相信未来,积极进取,表现出乐观豁达的心态和坚定的意志。诗句感情真挚,沉郁中见豪放,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三、拓展迁移

在语文教学中,由文本而来的拓展迁移,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和作文技能效果尤为明显。

诗歌的文学常识范文第6篇

安静的姿态与拒绝平庸的努力

在众声喧哗的当代诗坛,江苏诗歌的姿态则显得相对安静。每个业已成熟的诗人都有自己创作的个体差异,同时江苏诗歌整体呈现出来的精致、恬淡、平和,构成了江苏诗歌有别于其他省份的一种特殊品质。

罗振亚认为,在一些诗歌远离读者、远离生活的时候,江苏的诗人们正在有策略地全方位“及物”。他们注意协调诗和现实的关系,从自身视点出发,表现日常生活中的境遇和感受,呈现“此在”处境和经验。与此同时,他们致力于艺术技巧和思想深度的打造,对时尚和流行的写作风气保持着足够的距离和警惕,钟情于艺术自身品位的经营和提升,沉稳内在地多方寻找诗歌艺术的可能性。

霍俊明认为,新世纪诗歌越来越多地呈现出“日常诗学”的写作趋向,诗歌的写作背景是具体化、日常化、个人化的,但这一过程在江苏诗歌中并不意味着诗人耽溺于琐屑的生活细节的漩涡之中,反而显示了他们努力超越和拒绝琐屑日常生活的思考。这些日常景象在诗人的过滤和整合之后获得了一种新的意味和精神。

“南方诗歌”精神的诗学价值

不少与会者认为,新世纪以来江苏的诗歌写作充分说明了地域性和文化根性对于诗人写作的重要性。

何言宏专门阐发了“南方诗歌”的主要特征与诗学价值。他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的进程中,需要对往昔的传统有更深刻的认识,并不断加以发扬光大,使其具有更加广阔的精神关怀与现实指向。比如江苏诗人在运用语言的时候,就成功地表现出了吴文化的特点,体现出诗体的优雅和意象的精致。

也有论者对此持保留意见。傅元峰认为,对“南方精神”的探询,现阶段能够从文本中确切归纳的只是诗歌的某种自由姿态或自由精神。这种诗歌本质的获得和地理方位以及地域并没有直接关系。上世纪八十年代,文学的地域风格诉求在理论与文本上都有所体现,但并没有取得更大的美学突破,恰恰是强化了文学的概念化和符号化特征。

何平认为,新世纪的诗人写作中,“南方”和“北方”没有必要构成一种对抗。诗歌写作不是拟想中的文化认祖归宗,更引起关注的是当下诗歌书写的复杂性经验。

当代诗歌要保持自己的文体边界和精神尊严

与会者还对中国当代诗歌及江苏诗歌发展中值得注意的问题诸如诗歌标准的缺失、诗歌与现实生活对话能力的缺失等展开了讨论。大家认为,新世纪以来的诗歌观念看似繁复多元,诗歌写作也是在差异和多个向度展开,但近年所涌现的一些诗学问题已经说明,诗歌问题已经不单纯是文学自身的问题。当代诗歌如何保持自己的文体边界和精神尊严,需要诗歌界时时警醒。

陈义海认为,江苏文化是典型的水乡文化和平原文化,江苏诗歌往往清秀有余但豪放不足,虽见唯美但力度尚显不够。就创作而言,江苏诗歌的特点是诗人多、作品多,气氛活跃,但还缺少真正在全国影响大、风格别致的诗人和作品。

诗歌的文学常识范文第7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诗歌赏析;诗眼;意象;意境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9002701

诗歌赏析是语文教W的一个重点,也是中学语文考试的一个必考考点。我们的学生对于诗歌并不陌生,可是普遍对诗歌赏析的方法和技巧知之甚少。下面笔者就初中语文诗歌赏析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经验和做法。

一、通过找寻诗眼来进行诗歌教学

在一些试卷或作业上经常会有诗歌赏析类的题,我们经常会见到这样的题目:在某句诗中,这个字能不能被另外一个字替代,若不能,请说明理由。比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题目当中的“破”字能不能改为“吹”字,为什么?这类题目其实就是在暗示我们,这个字、这个词(有时候是一句诗)非常关键,这种字词我们常常称之为“诗眼”。那么如何通过寻找诗歌的诗眼来提升学生对诗歌的赏析能力呢?

一般来说,诗词中最重要的那个字词就是诗眼,例如用作动词的形容词和名词。“草木变衰行剑外,干戈阻绝老江边。”(杜甫《恨别》)“老”字是形容词用作动词,一个“老”字充分表达了这种浓厚的情感。找到诗眼后,再根据诗句前后认真揣摩诗眼的真正含义,以及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情怀,这样理解起来就要准确省事很多。

有些诗歌是通过一句诗来揭示诗的主旨,这是全诗的诗眼。如《望岳》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此句既具有象征意义又蕴含着哲理,这种真切的感受正是诗人杜甫当时的所感、所悟,容易引发读者的共鸣。

我们在诗歌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找寻诗眼的意识和习惯,让学生以诗眼为突破口,通过诗眼来走入诗歌,进一步理解诗歌。

二、在诗歌中找寻意象,通过意象感知诗歌情感

我们可以从诗眼入手,让学生把视野放得开阔一些,找诗歌中的客观景物,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意象。借景抒情是诗人写诗惯用的技法,诗人在写诗的过程中,是借助于客观物象,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思想情感。而这个客观物象,我们习惯上称之为意象。因而我们要走进诗歌,理解诗歌,就要找寻意象。只有找寻到了意象,才能准确地把握诗歌的情感。

那么什么是意象呢?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要在学生大脑的知识体系中加上意象这个节点,要让学生明白它理解它。例如古诗中经常出现“月亮”这个意象,它通常代表着思念。如李白的《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苏轼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还有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再者如“夕阳”这个意象,在诗中也是经常见到的,它通常代表着凄凉失落。如王维的《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此外还有杨柳代表惜别,落叶代表失意,春风代表得意等等。

在平常的学习和训练中,可以给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渗透。在讲解诗词时,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去寻找这些意象,通过意象去体味诗歌所要传达的情感以及诗歌的意境。可以说,在诗歌中找寻意象,也是赏析诗歌的有效途径。

三、通过诗眼、意象,体味诗歌的意境

当学生在自己欣赏诗歌时,脑海里能够主动浮现诗眼、意象的概念时,我们的教学就要试着从诗眼、意象的樊笼中跳出来,将学生引向另外的一个概念,那就是意境。那么意象和意境是什么关系呢?

所谓诗歌的意境,就是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意)和生动的客观事物(境)相契合,在艺术表现中所创造的那种既不同于生活真实,又可感可信,并且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我们的学生在初一就已经学过描写秋天的名篇,被誉为写秋之鼻祖――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在这首脍炙人口的小令当中,马致远以其高超的妙笔,运用白描手法选取了一系列的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西下的夕阳、游子等),为我们渲染了一种深秋寂寥、萧索的氛围。透过这些景物,就自然理解了那个游子的寂寞以及思乡的无限惆怅,唤起天涯倦客的无限感动。这里的“境”就是所选取的意象,“意”就是游子的情怀。

诗歌的文学常识范文第8篇

关键词:英语诗歌;基础知识;种类;韵律

英语诗歌优美而富有音乐感,简洁却蕴涵着丰富的感情。笔者深刻意识到诗歌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扩充学生的英语诗歌基础知识

目前中学生欣赏英语诗歌的能力有所缺乏,笔者决定让学生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了解英语诗歌的相关基础知识。

1.英语诗歌的主题

英语诗歌的主题包括节日、感情、地方、人类、动物、自然等。

2.英语诗歌的种类

从诗歌的表现手法上大致可分为戏剧诗、史诗、故事诗、民谣、颂歌、挽歌、十四行诗、说理诗、模仿诗、打油诗、俳句、五行诗、清单诗、自由诗和个体诗。从诗歌的内容上来看略分为叙事诗、抒情诗两种。

3.英语诗歌的韵律

英语诗歌的音乐性除了来自节奏外,还来自韵律,即两行或更多行的押韵。首韵即指诗歌的每一行都有两个词是相同的,常出现的尾韵为交叉韵型(ABAB)、联韵型(AABB)和同韵(一韵到底,大多是在同一节诗中共用一个韵脚)。

二、引导学生学会品读英语诗歌

在学生熟练掌握英语诗歌韵律后,笔者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注重培养学生朗读英语诗歌的能力。

1.让学生自己默读一遍,找出诗歌押韵的单词,在轻读中整体感受诗歌的韵律。

2.针对这首诗中的一些知识点和语法点,设置几道选择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容。

3.用多媒体设置情境,展现诗歌及诗歌中描述的画面,只听诗歌朗读录音而不读,让学生初步感知诗歌的意境,酝酿朗读诗歌的情感。

4.听诗歌录音,让全班一起大声跟读诗歌,再让学生自读诗歌,同伴互相聆听纠错。

5.放音乐伴奏,个别学生美读诗歌,音乐与诗歌的有机结合可以增加学生朗读的乐趣,渲染朗读的气氛,更能体现诗歌的美感。

三、将英语诗歌用于课前导入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笔者注重将英语诗歌用于课前导入,并起到很好的效果。

1.让学生翻译他们熟悉的诗人的著名诗句,并在句中嵌入要讲解的词组、句型和语法。

2.在讲解与诗人有关的课文及诗歌时,笔者会布置学生在课前通过书籍和网络对诗人生平及诗歌写作背景进行相关了解, 然后在课堂上检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鼓励学生仿写诗歌

英语诗歌中的清单诗、五行诗和俳句结构简单,笔者常鼓励学生在具体的、直观的、形象的感性经验的支持下仿写这些形式的诗歌,使英语诗歌真正地融入学生的生活。

五、中英文诗歌互译

挑选一些学生熟悉的较简单的诗歌让学生进行中英文诗歌互译是拓宽学生词汇量的一种有效方式。

诗歌的文学常识范文第9篇

1.借助丰富的教学材料,以跟读、阅读、朗诵的形式强化学生对于诗歌意境的体味

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诗歌的教学不同于常规的课文教学,其实际教学任务的开展不仅仅需要强化学生对于诗歌中出现的基础知识进行有效的把握,还要提升学生对于诗歌的阅读、品味的能力,进而为学生体味诗歌的意境提供有效的保障。因此,高中诗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注重教学的方式方法,以有效的措施来不断的推进学生诗歌阅读与品位的能力。随着国家对于高中教育的重视与扶持,大多数高中都完成了多媒体教学工具的配备,而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资源的丰富化,教师备课资源的获取渠道也更加的便捷。因此,在现代化教学的背景下,教师一定要有效的搜集教学资源,进而借助教学资源的帮助,以跟读、阅读、朗诵的形式强化学生对于诗歌意境的体味。

例如在《再别康桥》这首现代诗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可以以正常的备课内容保障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另一方面,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可以借助网络工具来下载相关的配乐诗朗诵以及单独的背景音乐。进而在基础知识教学工作完成后,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播放标准的《再别康桥》朗诵录音,以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跟读感受诗歌的意境。同时,在学生掌握基本感情的表达方法后,教师也可以邀请部分的学生以配乐朗诵的进行来体味整首诗歌,进而再次强化学生对于诗歌情感的把握以及对于诗歌意境的体味,为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效果的发挥提供有力的保障。

2.教学过程中抓住有效的契机,指导学生进行模仿写作,引导学生直观感受诗歌意境

诗歌意境的体会当然不仅仅在于对于诗歌的重复朗读,很多时候,高中课堂上,教师对诗歌的拆借、诗歌含义的解读以及诗歌写作手法的讲解同样能够提升学生对于诗歌整体把握的能力,进而强化学生感受诗歌意境的能力。因此,在诗歌教学的过程中,一线的语文教师应当注重对于诗歌的讲解尤其是诗歌写作手法的教授,进而在教学的过程中,把握相关的契机来让学生进行诗歌的模仿写作,以诗歌的写作以及情感的表达,引导学生直观的感受诗歌美好的意境。

高考结束后,很多学生都会远离家乡去其他城市开始自己的大学生活,而这一美好而又伤感的未来情景就可以作为诗歌的素材来指引学生进行诗歌的创作。在《我爱这土地》这首诗歌的学习过程中,语文教师首先要对诗人艾青表达情感的方式进行讲解,进而在诗歌讲授课程完结后,教师可以以远离家乡这一素材为主题,让学生尝试进行模仿创作。这种形式下,学生对于家乡土地的热爱之情都会被激发出来,同时,在诗歌的模仿过程中,学生也能够更好的对《我爱这土地》这首诗歌进行深入的体会,进而在自己的作品与教材作品的对比下,学生对于诗歌意境的感受更加的深刻,对于应试教育环境下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有了更好的渠道与锻炼方式。

3.以诗歌朗诵比赛等形式,强化学生借助诗歌意境提升文化素养的能力

高中语文知识内容繁多、知识点错综复杂,因此,其整个语文教学效果的维持很难得到有效的保障。诗歌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部分,虽然其整个课程的内容量并不多,但其对于学生文化水平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诗歌的教学以及诗歌意境的把握都需要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巩固与拓展。所以在高中诗歌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在本年级内进行探讨研究,以诗歌朗诵比赛等形式在日常的学习中不断的强化学生对于诗歌学习的效果,进而再次提升学生借助诗歌意境提升文化素养的能力。

诗歌的文学常识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高中古典诗歌价值教学策略组

一、加强高中古典诗歌教学的现实价值

(一)有利于丰富传统的学习模式,发挥人文学科应有的向导作用

古典诗歌作品本身就具备非常浓厚的人文气息。高中学校注重古典诗歌教学非常有利于打破原有的陈旧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让人文气息带动学生文学素养的变化,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习生活变得更为丰富。从本质上看,提升学生的古典诗歌教学质量也是高中学校教学过程中落实创新教学理念的具体体现。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促使古典诗歌作品关注学生审美意愿

高中生已经具备属于自己的鉴别能力和欣赏能力。因此,当面对各类古典诗歌作品时,不再是简单的读读看看,不再习惯这种被动式的接受,往往会从审美角度对艺术活动或作品去品评,去体会古典诗歌作品的优点,或去挖掘作品本身的欠缺,并形成自己的想法或看法,这种行为无非是学生审美意识增强,审美能力提高的具体体现。

(三)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文学修养,适应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新要求

在高中学校重视古典诗歌教学活动可以使学生的内心和精神发生重大变化,也会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艺术评论技能水平等文学素养,为社会提供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尽量满足现今社会对人才的新需求。特别是部分学生将来有可能进入文化部门工作,良好浓厚的文学修养显得尤为重要,而古典诗歌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这种需求。

二、古典诗歌教学的现状

(一)主观方面现状

首先,很多高中生认为,没有必要将太多精力放在古典诗歌的学习上,毕竟,生活中还是需要用普通话进行交流沟通。在这种想法的作用下,连古典诗歌学习都无法正常实现。

其次,古典诗歌语言生涩难懂,不能用现代语言进行简单的替换理解,一些比较专业的知识更是让学生望而生畏,比如虚词、实词、通假字、古今异议等,这些知识点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学生的心理负担,让他们对古典诗词的学习产生恐惧感,进而演变成厌倦心理。

再次,考试时古典诗词版块分数不高,学生受应试教育影响,不愿用过多时间去阅读背诵更多的诗词,只是将时间用于考试大纲里锁定的内容,这是高中学生的普遍想法和做法。学生机械地学习古典诗歌,并未真正意识到古典诗歌的意义,未感受到古典诗歌的魅力,势必影响高中古典诗歌教学质量。

(二)客观方面现状

首先,在现今社会里,各种流行文化、快餐文化时时处处充斥着各个领域,导致高中生的阅读空间变大,阅读品味却陡然下降。现在高中生的学习负担很重,学生一旦拥有了自己的课余时间,就会花费在网络、电视、流行音乐上,而不愿去进行有益的课外阅读,去进行古典诗词探究,无法体会古典诗词的高雅之处。

其次,古典诗歌的选用存在一定问题,无法契合高中生的学习心理。比如,屈原的《离骚》,是古典诗歌的经典,是浪漫主义的标志。然而,《离骚》是在距离我们很遥远的年代完成创作的,其句式和内容对于学生来讲还不能完全适应和接受,而且诗歌里面存在较多生僻字,阻碍了学生的理解,此外,诗歌通篇较长,学生更是没有耐性去阅读下去,难免产生排斥心理。

再次,老师教学理念,方法方式单调无味,克制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很多高中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是围绕高考来进行。在教授古典诗歌时,只对其中的字词句进行讲解,对诗歌没有通篇的鉴赏过程,忽略了古典诗歌本身强烈的人文性,致使教学过程索然无味,丧失了生动性。

三、加强高中古典诗歌教学质量的策略

(一)具体了解诗歌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与作家的创作意图

古典诗歌作品是一个时代的反映。因此,诗歌创造离不开所处的时代背景。为加强高中生古典诗歌教学质量,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老师应当对学生进行及时的疏导,使他们全面了解诗歌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或作品所反映的时代背景。这样,各类诗歌作品的深层内涵,也就得以呈现,使学生能够较为准确的把握更为深层的东西,利于文学修养的历练。比如,杜甫的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出自《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在讲授这篇古典诗歌时,可以从杜甫诗歌的特点说开去,使学生深切懂得当时社会的背景,懂得百姓疾苦,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让古典诗歌贴近生活,给学生以切实感受

高中生都有着自己的经历,每段经历都有着不同的感受。因此,要学会用诗歌的名句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新课标的人文情怀散布在每个学生的心里。“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表现了大诗人李白十分豁达的人生态度;“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更是“诗圣”杜甫积极进取的心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表达了边塞诗人王昌龄的豪情壮志。每个学生都怀揣着理想迈入了课堂,那么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态度行为去面对理想,这是他们应当考虑的问题,而这些充满力量的诗句或许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给予他们鼓舞。

(三)从流行音乐中寻找古典诗歌的踪影,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很多时候,流行音乐里都会隐藏着古典诗词的影子,使很多流行歌曲成为经典。因此,老师在教授古典诗歌工程中,可以联系流行歌曲,让学生发现古典诗歌化成流行歌曲,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歌曲《涛声依旧》就化用了张继的诗歌《枫桥夜泊》,将那种怀旧的情感非常真实的体现在流行歌曲里,使我们懂得珍惜一份真感情;《白云深处》就化用了杜牧的诗歌《山行》,使那份细腻的情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刻画;《烟花三月》化用了李白的诗歌《送孟浩然之广陵》,将朋友之间的那种情谊表现的动人感人,这些都是非常成功的例子,老师若能合理的加以联系点拨,必然能够提升学生古典诗歌的学习兴趣。

四、结语

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在古代就产生了很多优秀的诗歌作品,等待我们去学习领悟。从古典诗歌作品里,我们都可以寻找到自己的影子,感受人生的哲理。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加强高中生古典诗歌学习,是非常必要的举措。这样,才能契合新课标的新要求,提升高中生的人文情怀,提升他们的审美意识,提升他们的文化底蕴和文学修为。从而,使古典诗歌成为他们的内心语言,通过学习去净化他们的心灵。

参考文献

[1]刘青.古代诗歌教学误区和诗歌美育[J].基础教育研究.2007(8)

诗歌的文学常识范文第11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培养方法

诗歌鉴赏是语文诗歌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与其说诗歌鉴赏考查的是学生对一首诗或一类诗的理解,不如说它考查的是学生从学习语文以来文学的积淀――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主观题的考核形式考查的是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短时间快速作答考查的是学生的反应能力和答题技巧。总之,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教师在科学教学中不断培养。

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不难发现,现今教学中,大多教师对于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第一,学生诗歌鉴赏题的答案存在严重的程式化、教条化现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为提高学生成绩多数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直接教给学生一些“宝典”“秘籍”,即固定的答题模式,最终导致学生的程式化、教条化作答方式。第二,学生在诗歌鉴赏时,通常是综合分析不够,答题思路错乱不清晰,答案内容东拼西凑,遗漏要点,并没有形成一定的逻辑思维,缺乏系统化的梳理。那么,该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呢?

一、重视对学生的启发,培养自主思考能力

在考试中,规范学生的作答方式,以在有限的答题时间和作答空间内一语击中要点,清晰地呈现出答案是十分必要的。在教学中,不要给学生的发言设定太多的条条框框,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思想自由,让他们在教师的启发中自主思考,自我领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掌握“宝典”的同时真正地做到“以不变应万变”。比如,在教咏物诗时,本人不直接把知识给学生让他们背,而是找一些学生学过的咏物诗,如《石灰吟》《咏梅》等,在对比中启发学生掌握咏物诗的鉴赏技巧。

二、注重对诗歌常识的总结,形成清晰鉴赏思维

在考试中,无论诗歌内容题材怎么换,题型怎么变,诗歌鉴赏能力的考查方面基本上是万变不离其宗,考查的重点和关键仍旧围绕诗歌的主题思想、表现技巧、诗人风格和艺术手法等。教师授课时,应重视对诗歌常识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逻辑思维和答题套路,保证在考试作答时不会东一句西一句,遗漏要点,丢失分数。比如,描写和抒情是常考的艺术手法,其中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教师帮助学生总结相关的知识系统,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系统化的诗歌常识,在答题时思路就会更清晰,不会遗漏要点,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三、注重诗歌学习的课外延展,寓教于生活

课外阅读积累是课内知识学习的有机补充。要想开阔视野,提高眼界就要注重课外的积累,从丰富的知识中汲取营养。其中,教师应该做好引导,如在教学李白的《将进酒》时,可以引导学生对李白的人生境遇进行梳理,鼓励学生回忆李白的其他诗歌,分享他们所知道的课外诗歌,实现资源的共享。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谈谈对“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句经典名句的认识和理解,在生活中品味和解读《将进酒》,让学生在相互讨论和交流中理解作者的情思和诗歌的主旨。

诗歌的文学常识范文第12篇

关键词:诗歌语言;隐喻性;当代诗歌

中图分类号:I0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46(2014)01-0024-08

如何给李心释的诗歌命名,这的确是一个难题。他身为语言学教授,曾经出版《语言的语言迷途》等语言学著作;他熟悉解构主义哲学观,在生活观念与诗中均践行,均试图实现自我生命体验的双重在场;也是沉浸语言在虚无深处不断体验生命真谛的“空空和尚”(诗人曾经用过此笔名)。这份艺术简历,构成他进行生命省思的精神背景与艺术前提,远离通过诗歌获得世俗虚名之嫌。倘若没有此相关的精神领域与哲学态度,我们也自然无法考究他的诗歌动力、功力、活力、魅力。

在一部分读者看来,省察他的诗歌或许令许多读者感觉不知所云,间或以晦涩拒之。正如许多现代诗歌的探索者一样,对读者提出较好的专业性、精神性的要求。“马拉美在法国创造了所谓艰深作者的概念。他明确地将必须付出的思想努力引入到艺术中来。正是这样,他提高了对读者的要求,并且他还带着一种真正光荣的令人钦佩的智慧,为自己选择了为数甚少的一群特殊爱好者,这些人一旦领略过他的作品,就再也不能忍受不纯粹、肤浅和毫不设防的诗歌。”[1]202李心释着重于语言的诗歌书写,也同时关顾生命意识与能动性的精神在场。李心释自然站在这个时代的高度上以世界性的眼光写作的,他深知汉语思维自身嵌带的问题及汉语发展的危机感,积极地通过语言不断修复汉语诗歌的信心,不断在形而上学的思索中试图抵达某种艺术可能。

一、在语言深处深究虚无

如果对诗人李心释的语言学的专业背景、延异哲学观、空空的生命意识这种种精神背景稍加考察,我们发现他的诗歌其实就是一个关于何谓真正的生命事实的“难题”的思索,而“语言”成为沟通以上三种精神背景的媒介,让他在自我的精神在场与终极性体验中切近自我与世界关系的“难题”,并展开形而上的思辨、探析。

近年来,他陆续完成了《致敬》、《冬天的苦念头》、《遭遇橡皮树》、《乡村邻居》、《路上的眩晕》、《逛书店晚归》、《灵塔》、《我在这里呆过》、《老茅》、《天空》等作品,他的诗歌取自日常的生活或者工作的语言,这里面的“致敬”、“苦念头”、“眩晕”却成为后现代心灵投射的支离图像,这个世界不再仅仅由日常支配,而是不断深处挖掘自我的潜意识,诗人更像一个历史学家在虚无之坟寻觅心灵的拓片、零散而寓意深刻的字符,这些组合成从日常导向形而上或者神性的精神语境,诗篇成为一个现实的场域供读者沉思、巡游、审视、辨析自我存在的空间。如他《致敬》中写道:

高原的公路沿线

一匹马静立,低着头

疾驰的车经过它

像一个轻浮的笑话

一匹黑色的马,公路唯一的高度

静止的速度

比所有速度都快

是因为我把眼睛留在了它的身上

作者要致敬的正如面对语言的沉默,因为自我的清醒而促成了致敬的时效、深刻,在生命奔走的匆忙旅途中,静下来想想生活、想想那类融留的沉默的客观生活,保持清醒的意识与态度也成为生命探索的另一种可能路径,“我把眼睛留在了它的身上”,再次强调主体对世界发现的必要性、必然性,如果自我是清晰的、秩序的,那么语言就试图反思、颠覆自我世界的平衡、秩序,唯有不断破除自我的幻象,认识你自己,方可抵达内心的隐秘、诗意与可能。

所有的写作都在写作中完成。在许多诗人看来,诗歌写作的经验就是多写、练笔,在多写中练就、发现某种诗体表意的经验与能力上的提升,不断深化、纯粹,直到形成自我的风格,这成为当代诗歌书写的重要经验。瓦雷里的学生梁宗岱曾有如下一段代表性的论述:“所谓纯诗,便是摒除一切客观的写景,叙事,说理以至感伤的情调,而纯粹凭借那构成它底形体的原素――音乐和色彩――产生一种符咒似的暗示力,以唤起我们感官与想象底感应……它自己成为一个绝对独立,绝对自由,比现世更纯粹,更不配的宇宙。”[2]李心释的诗歌,是带着深刻的空观,在语言的通道不断触及、呈现思想的外壳,从他的诗歌更能触碰到的现代的语言意识及哲学观对当代生活的积极影响,更能从诗篇领略其对当下生活认知的启示、意义。“艺术是艰难的,而艺术家在这种艺术活动中经历着不确定……诗歌只是一种练习,但这练习是精神,是精神的纯洁性,是纯净之处――意识,这种可用以交换一切的空无的能力,在那里成了实际的能力,并在严格的范围内包藏着它的各种结合的无限性和它的动作的广阔性。”[3]73世界的认知是难的,这同样成为李心释语言、生命、思想、哲学的综合性的认知前提,他的诗篇展现了这种种语言观、生命观、哲学观、思想观,对读者不断提供了自我反思的可能。诗歌成为对现实焦虑、虚无人生的某种积极有效的肯定性的书写,这种书写再次呈现了诗歌作为艺术的重要样式对生活信心的修复与理解的可能。

当代诗歌书写需要体验能力、想象能力,还有自觉的语言、诗体意识,才可能达到诗意、思辨形成较佳的审美、认知效果。头巾、菜刀、把手……成为他脑海深处的语象,不断从日常经验导入形而上的精神遐想与探索之中。他写道:

迎面一个中年妇女

包着头巾,过冬的暗花棉袄

手上动作深入本地

有黑色的血在她身旁循环

这样一直走着,可到黄泉

又一老者

男性是边上的树与房子的性别

干黑的皮肤褶皱

有无数生的厌烦的堆积

日复一日,毫无差别

惟一重大的变化就只剩一个了

曾是那大学教室里的青春

早早结在食物链上

等来的饕餮大餐却不是他自己

(李心释:《冬天里的苦念头》)

梯子不用于我们之间的通达

梯子是扭曲了的生活的精致化

融洽的关系

会像菜刀收集疼痛

菩萨坐在最高层

因为人们不让她有排泄

属泥土的才有心肠

为一只鸡的权利而斗争

我们同拥一枚巨大的青褐色丹药

取名曰天空

加入夕光的糖水

夜夜共享它的苦

(李心释《乡间邻居》)

我说这片土地

犹似说这一张纸

写满后注定要翻过去

翻过去了也许不再有纸

而决无空白

这片土地我呆过

当我被翻过去了

土地还在

我,一个临时钉在地球上的把手

过往的时光将通过我

转动她

(李心释《我在这里呆过》)

他不断捕捉日常的诗意经验通过语言的存在之思,试图理解生命的困惑、虚无,语言因而有了敞开的多义性、丰富性。“敞开,即诗歌。这空间,在那里所有一切都返回到深刻的存在,在那里在两个领域之间有着无限的过渡……诗人当然无法进入其中,诗人进入其中只是为了消亡,在这空间中,诗人只有保持一致才进入裂口的深处,这裂口把诗人变成一张无人理会的嘴,正像它对待聆听寂静的分量的人一样,这就是作品,是作为渊源的作品。”[3]139在语言的本体的质询与探索中,在诗的经验与幻象之间,他的诗歌进行语言/思想的平衡与裂生,生成多种生命、艺术的可能,不断走向澄明之境的存在之思。

法国文艺批评家保罗・瓦莱里在评价马拉美的诗歌时,指出语言(艺术)的不可完成的状态,“艺术的对象逐渐脱离低俗和普遍的幻象,他的品行促使他去从事无形而浩大的工程。这种无情的选择吞噬着他的岁月,完成这个词不再具有意义,因为思想自身是什么也不会完成的。”[1]194不断破除生活的幻象,深入语言的迷津,不断又通过语言呈现艺术与思想的通道,最终为生命意识提供某种精神理路与艺术可能。“它要求思想具有最全面的素质,它永远不会完成,因为严格说来它永远不可能发生,这个工作试图建立一个人的话语,这个人要比任何真实的人在思想上更纯粹、更有力和更深刻,在生活中更激烈,在言语上更高雅和巧妙。这种非凡的话语以支撑它的节奏与和谐为特征,节奏、和谐应当与话语的形成十分紧密甚至神秘地联系起来,使得声音与意义再也不能分离,并且在记忆中无限地相互应和。”[1]181这也自然成了李心释诗歌的写作理念与精神可能的探索动力与前提,在他的诗歌中除了获得一种语言的思辨的知性的审美性的感悟,同时,还获得一种思想认知的震颤感、共鸣意识,可见,他的日常的诗性观察维系了诗歌语言本体的严肃性、终极性的思考魅力,不断抵达诗歌的精神世界。“精神,在审美的意义上,就是指内心的鼓舞生动的原则。但这原则由此鼓动心灵的东西,即它用于这方面的那个材料,就是把内心诸力量合目的地置于焕发状态,亦即置于这样一种自动维持自己、甚至为此而加强着这些力量的游戏之中的东西。”[4]158

当代诗歌书写所表现出来的语言本位意识很大程度上传承于西方现代语言哲学中的解构一脉。李心释在生命、哲学的语言意识受惠于传统的佛学空观的潜在意识,他不断否定自我、破除幻象的诗歌写作的精神前提也自然受到现代语言哲学的影响。“凡是钻研诗歌者就避开了作为确实性的那种存在,遭遇到了诸神的不在场,生活在这种不在场的深处,并为这不在场负责,担当其风险,承受其厚意。钻研诗歌者应当抛开一切偶像,应同一切决裂,应当不把真实作视野,把前途视为逗留之地,因为他没有丝毫期望的权利:相反,他应当绝望。钻研诗歌者死,遭遇死亡如深渊。”[3]19他走向了存在主义的存在之思,这一切自然与现代主义以来的“虚无”的探究产生了关联,或者说,这种虚无的精神前提,让他在执着书写与跳出窠臼并行的语言意识中不断深化、强化自我个体的思考与精神性认同。

当代诗歌书写很大程度上不自觉地遮蔽了语言自身的生长态势力与发展可能,他们过度的意象与抒情、过度的形容词、语气词的使用、过度的叙事与口语写作,导致了诗歌愈加偏离诗歌追求的事实、真相。在美国学者奚密看来,哲学取向上的基本差异使现代的“纯诗”观念有别于中国的传统诗学。现代“纯诗”观念不仅导源于同质性读者群的消失,而且甚至在更多程度上导源于公认的整体价值系统的缺席。[5]李心释的诗歌始终坚持语言的可能为前提,不断表现出诗歌必然、本质的诗体意识,使得他的诗歌同时也表现出一种精简主义的倾向,这种精简性走向了诗歌的减法、凝练的原则,同时提供了种种自我语言繁殖的能力,重新让诗歌恢复到生命这一立场与维度,驱除繁复的、过度的语词障碍,直达语言的表意现场、诗意生成的肌质与多向性、丰富性的这一精神层面。在澄明的自我与可能面前展开存在之思,精简、凝练的诗歌获得一种语言思辨与知性组合的审美性体悟,不断阅读产生思想认知上的震颤感,日常的诗性观察维系了诗歌本体的严肃性、终极性的思考魅力。他写道:

书店外面,夕照像头颅一样坠落

我出门的惊恐与悬空的文字

有节制地不毁坏日常生活

是胃里的黑暗催我起身

结账的服务员嫣然一笑

依旧如明码标价

一条狗准时来围剿我

是的,我总是被一条而非一条以上的狗

围剿。跑到校门才有安全

因为狗害怕比它大的狗

校门吃进吐出一拨拨人

它消化什么不得而知

今晚的我要消化五本书、黄花菜加五毛饭

(李心释《逛书店晚归》)

国内战争中死去的这些人

与一千年前的和尚共葬一处

想必亡灵自会去渡亡灵

灵魂和石像,对应于

早晨与太阳

回收现世的目光而成石像的光明

今年的梅花节上

一块墓碑无缘无故地裂了

对应于

一角升天了的塔檐

(李心释《灵塔》)

李心释面对当代再现、叙事为主的口语写作话语统领诗坛这一现象,不无警示地提出“隐喻是写给读者的情书”的常识与诗观,可见其清醒的语言意识与诗思指向,让他的诗歌获得了修辞的较佳文本效果,也让读者深入到生命之维的另一种可能观照之中。他写道:

月亮只亮一张熟人的脸

一侧煞白,刚刚经历过我的数落

门前橡皮树葱茏的叶子却以大音量

要求我的生活跪拜

枝干里的神灵

视线被拨得像跳绳

六十年后的我加入,绊倒

再也不能起身

给一次闭目命名为‘夜晚’吧

我明白

那些已逝的同类正在向我转述

别处的生活

(李心释《遭遇橡皮树》)

留意脚,自然就深入土地

凭一片硕大的枯叶

大致能判定站立的纬度

人群永远是细菌一样地分裂

腰带的视线比头上的可怕

只瞄准地图上的一个点

或是在哪里预订了位置

留在脑海里的面孔

仍需一一标上序号

(李心释《路上的眩晕》)

我是九月份来这里的

因为你

一年旋即榨成刚刚

却又匆匆把一生吞下慢慢化解

一个朋友

在语言里已经很老很老了

我用语言的历史

增进对他的感情

把他逼到死角

地图上的一个点

我的笔尖无数次在想象中落下

在他恰好于画架前

把墨抹上

(李心释《老茅》)

在直觉、灵感的牵引下,语言的灵性、神性盎然于笔端,一首首诗篇像精神食粮,让写作者有勇气写下去,也让读者阅读中找回生命的思维与信心,语言与思想形如“基督”,也神似“弟兄”,它又是“诗”,最终三者合一。其实其中的关系正是或此或彼,你我感染,相互扶持,共育诗华。阐释意义走向了体制,阐释的过程也许更切近诗的审美性、文学性。

二、语言:不可能的可能

当代诗歌语言的探索,表现出对汉语自身表述危机与自觉纠偏的文化意识,不断从日常的、经验的话语通过诗性的、文学性的话语的置换、书写去维护汉语自身的纯洁、隐喻的诗性结构。当代社会陷入种种话语的圈套的牢笼,对经验的、日常的、交流的、功能的语言也时刻应该保持警醒意识与辨别态度,“日常话语的机械化、自动化,语词造成虚假的修辞幻象或名实相离,语言总体上工具性、非人化的增强,等等。存在主义者认为这才是语言的危机,拯救之途是把诗与思的本质方式归还给语言,不断进行语言创新。”[6]

当代诗歌的语言的写作,时常滑入了语言的娱戏与一次性的消费行为,仅在语言的外部滑动、迁移,而真正走向文本效果的内部运动、探讨的话语实践,似乎还相差甚远。在李心释看来,有一类艺术作品观念先行,艺术家之创作就是要颠覆已有的或流行的艺术观念。那个被反抗的观念就像民歌手的动作做派一样,已程式化,几近化进艺术界大众中的无意识,令此类艺术越走越窄,缺乏生机。20世纪80年代中的诗歌观念的变迁似乎能充分说明这个问题,由此产生的艺术作品,反叛意识浓烈,与其说是诗歌,不如说是诗歌行为。参见李心释博客.http:///blog/static/7425795320130317320291/.他在《隐喻是写给读者的情书》写道:“修辞如果没有了直觉/不过是顾虑重重的代名词/不是废话连篇/却能判别隐喻的好坏/儒者教导不了别人/一个词语繁衍出另一些词语/这的本性谁都会感染”,“隐喻是写给读者的情书”,隐喻自然成为诗歌的常识与语言的本体追求,在直觉、灵感的内力作用下,语言裂变成诗的灵性、神性,“诗歌的话语不再是某个人的话语:在这种话语中,没有人在说话,而在说话的并非人,但是好像只有话语在自言自语。语言便显示出它的全部重要性;语言成为本质的东西;语言作为本质的东西在说话,因此,赋予诗人的话语可称为本质的话语。”[3]23语言让读者在阅读中与写作者的情思融合,并在语言的体味中切近生命意识、不断提升艺术思维的高度与难度,也在语言阅读中形成诗意的生命智慧,诗、思、精神三者之间的关系,或此或彼,彼此渗透、交汇、影响、融合,前提是语言,最终又回归语言,语言成为前提、媒介、效果的生成机制与可能。

在诗学与诗歌的传统之间的平衡,给当代诗歌书写提供可能。李心释的诗歌表现出语言本体的回归探索,不断试图识别世界被遮蔽的秘密。在他看来,“在日常观念的世界中我看不到任何人的希望,写诗是为了反抗日常语言,反抗虚无,感受意义的言说,确立真语言。”[7]他在《二手的我》写道:

金黄色的

光线

通过白墙壁

折到被午睡遗弃

的床前

目的是把一个人

变成

二手的我

再嫁祸给冬日

书架像个停车场

一本心仪的车

冲出堤坝

追踪我

诗歌依旧帮助我们破除自我幻象,语言本体的修辞对“二手的我”的堕落、迷津进行驱逐、去蔽,忍受黑夜的孤独、寂寞和语言的纠缠,让自我努力超越于现实之外,但是写完又要落入凡间,从日常经验的“床前”,展开现实自我的精神质询,“冬日”,富有意味,既可能指向诗人当下的生活语境,也可能传送冬日生活之遭遇的联想,于是诗歌经验之外的另一语义生成,至少“嫁祸”已把诗的情绪在字里行间不断进行暗示而铺展。“书架像个停车场”,同样源于日常生活,但又在强指、近似的联想与隐喻中,不断让我们体味到这两者之间的相似/非似带给文本的神奇效果,“一本心仪的车”,颠覆了语言的表达秩序,在“本”与“辆”之间把我从经验拉向幻象,在诗意的可能捕捉中,我们寻访诗人自我的可能秘密。“冲出坝外”,完成了诗歌的语言的表现可能,也强化诗歌走向语言本体的“幻想”色彩。诗的语义、情绪的错位、变形,让读者尝试对《二手的我》狠狠阅读、跟踪,从而,让生活的真相的自我慢慢浮现出经验的精神水面。“一个话语的形成不能完全占据它的对象、陈述、概念等诸种序列有权利提供的一切可能的空间,它基本上是空白的,而这个空白是由话语的策略选择的形成序列所造成。”[8]诗歌成为某种话语促成了这一切的转化与生成,从日常的经验空间不断抵达可能性的诗性、诗思凝聚的文学空间。

语言的不可能的可能状态推动了诗/思、诗人/读者之间的联系、相互理解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人都是语言的奴隶,诗人是不安分的奴隶,并随时希望由奴隶变成主人。自觉的语言意识是摆脱语义奴役的第一步。”[9]诗人离不开读者,正如诗歌离不开语言一样,在可能的语言中抵达艺术与思想所启示的生命之维,这就预设了语言不再是日常的交流功能,也非稳定语言结构的政治话语,而是让语言成为一种思维可能,诗歌写作颠覆了、赋予了、强化了、生成了语言的种种可能。“一首诗歌是否是一个封闭自足的系统? 只能说相对自足,因为即使诗是封闭的,但理解却是个开放的过程,读者面对一首诗歌有两个权力,一是进入诗人创造相对封闭的系统中去体会其聚合的空间和组合的表现法,去体会语言的结构与张力;二是并不把这首诗读成一个整体即一首完整的诗,只取其中一词一句,把自己被激发的体验填充进去,而后读成的诗其实已是另外的一首诗了,不能归于作者,你也完全可以重写,那是你自己的诗。”[10]可见,诗篇的完成绝非单凭诗人的写作,还需要读者的有效介入,不可能的语言的可能性,让写作者与读者之间找到了对话的意义与可能,语言思维自身嵌带的复义、隐喻等功能,最终深化为语言/生命的某种思维、意识。

三、语言本体写作的当下话语启示

当代诗歌的发展经过朦胧诗对战歌、颂歌的语言置换,经过第三代标以先锋的语言、语感对朦胧诗意象与抒情的语言的替代,经过轰轰隆隆的下半身、垃圾派、废话写作等话语对上半身的语言解构,在李心释看来,“现代汉语诗歌还像个孩子,承认这一点,或许还能看到希望:我们的传统已经纵容了一个孩子的撒野,或许正在等待她的主动自我矫正与回归。”[11]40诗歌还是一个孩子,体现当代诗歌的年幼、稚嫩最大的问题还在于语言存在的问题,以及诗体意识的回归、审视、认知、超越方面的缺失影响了语言凝聚的艺术观、生命观的自然形成与深度。

当代诗歌书写一直并未离开语言,但是语言在当代诗歌似乎又是剥离与单一、局限的,李心释的诗歌及观念的实践,对当代汉语诗歌的写作提供了许多重要的话语启示。

第一,语言的本体意识、可能意识对当代诗歌书写的积极影响。

当下语言状况相对受到来自西方翻译、网络语言、汉语拼音化等的影响,使得当代诗歌书写不自觉地滑入时代的语境中,语言变成了一种工具理性,不是语言在表达,而是人为的声音在表达,语言的自我繁殖能力被限制,束缚了当代诗歌的语言发展与纯粹。“中国大陆新诗创作正出现在这个世界艺术诗歌的新起点时期。我们必须有自己的探索,不再重复西方的脚印,在此以前我们总是追赶西方的实验,现在我们应当找回自己诗歌的过去,包括古典诗词、美学,综合西方现代的诗歌的种种尝试,取其可取者,寻求有东方特点的自己的诗学和诗格。”[12]

李心释的诗歌表现出某种难能可贵、独特清醒的生命意识与文化判断力,“判断力为了自己独特的运用必须假定这一点为先天原则,即在那些特殊的(经验性的)自然规律中对于人的见地来说是偶然的东西,却在联结它们的多样性为一个本身可能的经验时仍包含有一种我们虽然不可探究、但毕竟可思维的合规律的统一性。”[4]18虽然有人将其放在“第三条道路”等诗派的写作类型中去认识,但他无疑保持了艺术的清醒与思想的独立,因而,他的话语一方面源于当代诗歌书写中吸取的营养,但也不断突出当代诗歌放逐语言、弱化语言认知水平的写作,不断滑入语言的常规与政治的话语圈套之中。在他看来,上世纪80年代诗界和小说界吸收了现代哲学和语言学中的语言本体论思想,似乎真的把语言当语言看待,其背后仍然是文化与文学革命的思路……“语言”在80年代初不过是启蒙主义旗帜下的一个工具。之后,第三代诗歌里“反崇高”“反文化”“反英雄”等文化主张扎根在“语言”头上,“诗到语言为止”,“语言”的地位已被提升至不能再高的位置,但它仍然是工具而已。[13]

第二,当代诗歌史的情结编织与诗性建构的重新认知。

当代诗歌史的书写指向了诗歌写作的时间、历史的描述与梳理,而相对缺失了诗性、客观性的评价与鉴别。在他看来,“在无法辨别谎言与真理的时候有太多的人保持着沉默,因为说话只徒增混乱。当代诗的疯长完全来自符号说谎的力量。所谓诗人,已是盗用叙述真理的语法来装饰自己的怪物,有太多奇思妙想不是来自头脑而是来自语词的主宰,诗人坚决不当意识形态的奴隶,却把奴颜婢膝献给了语词。诗界曾倡导能指的滑动,而警惕语词的老化、板结,他们借以产生诗意的东西不外是一场歇斯底里的自我献祭的狂欢”[11]38

当代诗歌的批评与研究,远离语言本体意识上的书写,许多作品研究指向写了什么,而诗歌研究者、批评家也局限于诗歌写了什么的一般梳理与常识研究,相对缺少对语言境况的深度剖析。“没有任何‘文学史’(如果仍然要写这样的文学史的话)能够仍然是正当的,如果它像以往一样满足于把各种流派串连在一起而不指出它们彼此之间的鸿沟的话,这种鸿沟揭示了一种新的语言观:即写作的语言观。”[14]188在这样的学术体制化、认知理性化的常识牵制下,我们相反远离了诗歌的传统认知与语言意识的觉醒可能。“所谓的文学史资料几乎没有触及创造诗歌的秘密。一切都在艺术家的内心进行,似乎我们在他的生活中可以观察到的一切事件,只对其中作品有着表面的影响。更重要的东西――缪斯女神的行为本身――与她的经历、生活方式、遭遇以及一切可以在一部传记中披露的事情无关。历史能够观察到的一切都是无意义的。”[1]33

当代诗歌研究的历史意识应该注意诗歌这一文体的特殊性、差异性,美国新历史主义代表人物海登・怀特所指出诗性的修辞性的历史意识也给我们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就历史写作继续以基于日常经常的言说和写作为首选媒介来传达人们发现的过去而论,它仍然保留了修辞和文学的色彩。只要史学家继续使用基于日常经验的言说和写作,他们对于过去现象的表现以及对这些现象所做的思考就仍然会是‘文学性的’,即‘诗性的’和‘修辞性的’,其方式完全不同于任何公认的明显是‘科学的’话语。”[15]1 “伟大的历史经典之所以从来不明确‘解决’某一历史问题,而总是向过去‘敞开’以激发更多的研究,其原因就在于它们的比喻性。正是这个事实允许基本上把历史话语当作阐释,而非解释或描写,而最重要的则是将其当作一种书写,不是为平息我们要认识事物的意志,而是刺激我们进行更多的探讨,生产更多的话语,更多的书写。”[15]299对当代诗歌史不断深入进行“情节编织”,从语言的差异性、丰富性中找出诗体意识上的经典作品,丰富与完善“当代诗歌史”的历史图景与理论研究。显然,“在古典时期,‘诗学’并不指任何领域,任何特殊情感内容,任何首尾一致性,任何分离的领域,而只是指一种语言技巧的改变,即按照比通常谈话则更富艺术性、因此更具有社会性的规则来改变自我表达方式,换言之,即把一种由于其惯习的显明性本身而被社会化了的言语,投射于来自心灵的内在思想之外。”[14]28

第三,诗歌跨越艺术边界,走向种种思想可能的思考,为当代社会观照自我提供了精神性的话语启示。

强烈的生命意识的灌注、积极的书写态度,有效地让诗歌成为抵达某种审美性、思想性的精神活动的形式之一,同时也回到了主体在生命―艺术异质同构这一文化意识。“在我写作的时候和直到我停止写作为止,我为之心折的不朽思想是一场白日梦。我认为不朽是存在的,但不是像这样的不朽。”[16]通过个体的书写,我们在日常/超验、生活/梦想、现实/艺术的对立中,不断融入、契合、感应、交汇。“写作就把人物的实际言语当成了他的思考场所。”[14]50诗歌提供了最好的艺术形式,实现了现实梦想的生命化指认,不断把人从现实的、物质的、欲望的、世故的经验世界,向超验的、灵性的、精神的、纯粹的现象界过渡。语言的诗艺化、思想化的可能性的探索与书写,成为李心释进入形而上学思考的媒介与基础,“面对世界准备(好)的身体,暴露给世界,承受感觉、情感、痛苦等,也就是说介入世界,交给并参与世界,在同样的情况下,身体可以对世界产生一种合适的反应,从而控制世界,掌握世界,将世界作为一种工具来利用(而不是辨别它),这种工具(按照海德格尔的著名分析)是触手可及的,而且从来都是被照此看待的,被它许可完成的和它指向的任务看透,好象它是透明的一样。”[17]

诗歌的边界不断被打破,最终又回到生命这一最终的企及可能。“训练除了使我们了解、掌握各种写作技巧,最主要功能是使我们知晓诗歌的边界何在。万物皆有边界,何以诗歌独称无限?因此诗人在写作过程中必须清楚什么是应当抛弃的,什么是应当生发和完善的。但诗歌写作仅凭训练肯定不够,因为无论从语言、形式还是题材上说,诗歌写作都是一种冒险。训练使我们获得冒险的资格,使我们在知晓了写作边界之后跨越边界,使我们的写作不至于僵死或永远停留在学徒期。”[18]诗歌变成书写,从现实切近了精神的在场,而灌注诗里的仍是一个诗人持久以来的参悟与修行的生命理念与终极价值,李心释尝试抵达语言的内核,不断探索一种不可能的可能的存在之思。“作诗并不是在诗歌和歌唱意义上的一种诗。存在之思乃是作诗的原始方式。在思想中,语言才首先达乎语言,也即才首先进入其本质……思想是原诗;它先于一切诗歌,却也先于艺术的诗意因素,因为艺术是在语言之领域的狭窄意义上,一切作诗在其根本处都是运思。思想的诗性本质保存着存在之真理的运作。”[19]他不断向现实发出深究生命真实的声音,语言为他提供了走近诗意人生的生活可能,在日常生活经验中不断破除幻象,获得精神性、纯粹性的审美视域与生命关怀的融合与统一的可能,实现诗/哲学、诗/灵性等的相互增补、启示。

参考文献

[1]保罗・瓦莱里.文艺杂谈[M].段映虹,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2]梁宗岱.梁宗岱文集(卷二)[M].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87.

[3]莫里斯・布朗肖.文学空间[M].顾嘉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4]康德.判断力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58.

[5]奚密.现代汉诗――1917年以来的理论与实践.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18.

[6]李心释,宋宁刚.对“汉语危机”论的反思[J].广西大学学报,2009(4):108.

[7]李心释.诗观[J].广西文学,2012(11-12):14.

[8]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M].谢强,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72.

[9]周伦佑.语言的自觉与诗的自觉[M]//常文昌. 中国新时期诗歌研究资料. 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100.

[10]李心释.索绪尔语言学视野中的诗歌语言分析[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2(5):66.

[11]李心释.当代诗歌的语言策略批判[J].扬子江评论,2009(2).

[12]郑敏.诗歌与哲学是近邻:结构―解构诗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78.

[13]李心释.诗歌语言的反抗神话[J].文艺争鸣,2012(10):80.

[14]罗兰・巴尔特.写作的零度[M]. 李幼蒸,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5]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序[M]. 陈永国,张万娟,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

[16]让-保罗・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M].周煦良,汤永宽,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39.

[17]皮埃尔・布尔迪厄.帕斯卡尔式的沉思[M].刘晖,译.北京:三联书店,2009:167.

诗歌的文学常识范文第13篇

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初中课本中的古诗词,文字的语音变迁基本上不大,如今读来朗朗上口,易于成诵,并且,所选诗歌皆为五言、七言律诗、绝句或词,因此,学生在学习这些诗歌时,心里不会有惧怕感,并且自然而然就有了学习的欲望,这是培养兴趣的良好基础。

有了良好的兴趣作基础,教师再作鼓动,学生要记忆背诵书本上的古诗词,是非常容易的。学生有了成功的甜点,工作的第一步也就成功。作为语文教师,就应抓住这一时机,培养学生广泛阅读诗歌的兴趣。我在教授古诗词给学生时,为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除推荐同一作者的诗歌给学生外,还尽可能推荐同题材的诗歌给学生,使之能融汇贯通。引导学生涉猎课本上没有的、新奇的,又是与课本上有联系的、浅显易懂的诗歌,学生不但易于接受,还兴趣大增。这样就自然而然的调动了学生的猎奇欲、求知欲,再加上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基础,学生学习诗歌的浓厚兴趣就不是一句空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

合理地发掘诗歌的思想意蕴

中国古诗有,一个优良的传统,即“诗言志”,也就是说,任何是个都要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要么是作者的主观感受,要么是对时代精神的艺术阐发,要么两者兼有。因此,教学生一首诗歌,思想内容的发掘是不可缺少的,也是衡量诗歌教学成败的非常关键的因素。但是,“诗无达诂”,诗歌的思想蕴含往往又是多重的,更是丰富厚重,有超越时空的穿透力。鉴于此,对思想内容的发掘的度的把握,是诗歌教学取得成功的内在因素。发掘过深,学生不知所云;发掘过浅,流于表面,对理解整首诗而言,其实也是不知所云。

介绍一些常识性的古代诗歌知识

诗歌的文学常识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女性诗歌 女性主义诗歌 多元化

近年来,女性诗歌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多方位展现了女性从精神到生命的独特魅力。而关于“女性诗歌”概念的界定,学界一直存在论争,到底女性诗歌有什么特质,哪些诗歌属于女性诗歌,因为评判标准不一,至今尚无定论。

一些批评家和诗人认为并不是所有女诗人的诗歌都是女性诗歌,只有女性主义诗歌才是女性诗歌。女性主义诗歌以鲜明性别意识为特征,力图彻底解构和颠覆男权文化。它发轫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翟永明《女人》组诗以及序言《黑夜的意识》的发表为标志。“黑夜意识”即性别意识。随后,围绕“黑夜意识”氤氲产生了一批以“黑色”意象为中心的女性主义诗歌。唐晓渡在《女性诗歌:从黑夜到白昼――读翟永明的组诗》一文中对 “女性诗歌”这样界定:“女性诗人所先天居于的这种劣势构成了其命运的一部分,而真正的‘女性诗歌’正是在反抗和应对这种命运的过程中形成的。追求个性解放以打破传统的女性道德规范,摒弃社会所长期分派的某种既定角色,只是其初步的意识形态;回到与深入女性自身,基于独特的生命体验所获具人性深度而建立起全面的自主自立意识才是其充分体现。真正意义上的‘女性诗歌’不仅意味着对男性成见所长期遮蔽的别一世界的揭示,而且意味着已成的社会秩序被重新阐释和重新创造的可能。” 在他这里,“女性诗歌”即是女性主义诗歌。因此,在翟永明之前,“我们很少看到充分意义上的女性诗歌”。[1]女性诗歌应该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在反抗男权文化的前提下对女性经验世界的揭示,二是女性话语体系的建构。他认为《女人》在一个远为深邃复杂的内部精神现实中,依靠自身建立起了真正的主体性,创造了一个现代东方女性的神话。《女人》的出现才标志着“女性诗歌”的诞生。

洪子诚、刘登翰也认为,“当然,人们在使用‘女性诗歌’概念的时候存在不同的理解。在一些时候和一些人那里,‘女性诗歌’就相当于女诗人的诗”。从较为严格的意义上说,女诗人写作上表现的“性别经验”和诗歌的“性别”特征,应是“女性诗歌”的基本条件;因而不是所有的女诗人的写作,都可以归入这一范畴之中……在20世纪80年代,“女性诗歌”通常与翟永明、陆忆敏、王小妮、唐亚平、伊蕾这些名字联系在一起”。[2]还有安琪,她在《女性主义者是孤独的》一文中提出:“说到‘女性诗歌’,我首先承认有‘女性诗歌’的存在,为了不致混淆概念,最好加上主义也就是‘女性主义诗歌’或者‘女权诗歌’都可以。”但区别上述批评家将“女性诗歌”的创作主体界定为女诗人,她认为并不是女性诗人所写的诗歌才是女性主义诗歌,男性作者站在女性立场,从女性意识出发的作品也属于女性主义写作的范畴。

如果按这种观点把女性诗歌仅仅定义为女性主义诗歌,那么女性诗歌将是一个凌空搁置的断层。很多优秀女诗人的作品将不能称为“女性诗歌”。事实上,女性主义诗歌过分注重性别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在损坏着诗歌的本质。尽管它们以自白式的激情,以自觉、彻底的反抗精神掀起了反抗男性中心话语的热潮,但只重视和表述女性主义的,忽略了“人”是“女人”的前提,割裂了“女人”与“人”的统一性,在20世纪80年代末陷入了自身的束缚而无以发展。另外,批评家和诗人认为女性诗歌不是女性主义诗歌的代名词,它将女性主义诗歌涵括在内,其发展是一个连贯的历史过程。穆青认为:“女性写作>女性诗歌>女性主义诗歌。”[3]蓝蓝认为:“我认为女性写作与女性主义写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尽管它们之间有着微妙的联系――前者指从事写作的是女性,后者指把女性主义写作代入文学的写作。”[3]吴思敬这样定义女性诗歌:“女性诗歌是指由女性作者创作的,侧重反映女性的情感、生存状态和女性对世界态度的诗歌。”[3]他认为不应该把女性诗歌仅仅限定在性别经验表述范畴或是等同于女性主义诗歌,应该以一种敞开的胸怀看待女性诗歌,肯定女性参与写作的实践意义。在《再谈“黑夜意识”与“女性诗歌”》一文中,翟永明这样表述:“尽管在组诗《女人》及《黑夜的意识》中全面地关注女性自身命运,但我却早已倦于被男性批评家塑造成反抗男权统治争取女性解放的斗争形象,仿佛除《女人》外,我的其余大部分作品都失去了意义……什么时候我们才能摆脱‘女性诗歌’即‘女权宣言’的简单粗暴的和带政治含义的批评模式,而真正进入一种严肃公正的文本含义上的批评呢?”

我认为女性主义诗歌仅是女性诗歌的一种文本。女性诗歌是由女性诗人书写,反映女性生命状态及表达女性对世界、人生认知的诗歌。女性诗歌的发展是历史的、动态的过程,其源头可追溯至五四新文化和新文学革命时期。五四之前,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传统文化对人的戕害、对人性的压抑至深,而女性是受压迫的最底层。五四新文化和新文学革命,对封建传统文化进行了清理,实现了文学的现代化,其间极为重要的就是“人的发现”和“女人的发现”。“人的发现”使“人的文学”成为当时的中心概念,强调文学是人性的,人类的,也是个人的。[4]“女人的发现”唤醒了沉睡几千年前的女性主体意识,使女性作为跟男性一样平等的人,第一次开始了自我书写。石评梅的诗是她心路历程的写照。这些女诗人对女性生命意义的探寻与思考,迈出了女性找寻自我、认识自我的第一步。20世纪三四十年代,女诗人以女性特有的视角来关注着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命运。“十七年”时期,女性诗歌在“十七年文学”总的趋势下,走向政治抒情的路子。至“”时期,男性化书写使女性特征完全被遮蔽,女性诗歌处于 “冰冻期”。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舒婷、林子、李小雨等女诗人摒弃了统一的英雄膜拜式的男性化书写,“人的意识”重新显现。但她们不具备男女对抗的决绝姿态。但这股风潮并没有在90年代继续下去,90年代的女性诗歌显现出多元化的倾向,一些女诗人不再只囿于男女对抗,她们重新审视自我,在创作中囊括更多、更广的主题,自觉将关注点转向了对日常生活和女性生命经验上来,实现了向普通人的回归,这也显示出女性主体意识的深化。王小妮、蓝蓝、杜涯、林雪、靳晓静、娜夜、代薇、伊丽川、丁燕、周瓒、宇向、路也、荣荣、虹影、穆青、小安、扶桑等女诗人用不同的飞翔姿态找寻到了属于自己的诗意天空,女性诗歌从激情的众语喧哗转向沉潜的个人化写作。

参考文献

[1] 唐晓渡.女性诗歌:从黑夜到白昼――读翟永明的组诗《女人》[J].诗刊,1987(02).

[2] 洪子诚,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28-229.

[3] 吴思敬,穆青,蓝蓝,等.当下女性诗歌的走向及其他[J].诗潮,2002.

诗歌的文学常识范文第15篇

一、多种形式读,体验语言之美

诗歌韵律感和节奏感均比较强,学生通过读能对诗歌整体的意境之美有所了解。在诗歌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默读诗歌,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边默读,边思考。然后要美读,带着丰富的感彩朗读诗歌,体会诗歌情感,品味诗歌语言之美。例如在《琵琶行》学习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结合教材中的拼音注释默读诗歌,然后由教师范读,将学生带入诗歌设置的情境中,最后由学生有感情地进行诗歌朗读,感受诗歌的语言之美,品味诗歌情感,了解琵琶女之前和现在的生活处境,感悟作者目前“谪居卧病”的心态,深刻理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学生朗读后,教师要检查朗读的效果,判断学生对整首诗歌的了解程度,从而确定之后采用何种教学方法。

二、及时提供铺垫,了解诗歌背景

诗歌不仅是作者个人情感的抒发,其中也蕴含了特定时期的社会历史文化,了解诗歌创作时期的社会历史文化和作者的生活状态对于更好地理解诗歌内涵有非常大的帮助。学生通过对作者所处时代的了解能体味到诗歌中的情感,同时增加了文学知识准备,从而可以在其他诗歌的学习中有效应用。高中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向学生分析诗歌的创作背景和诗人的生平事迹。例如在《雨霖铃》教学中,教师首先可以介绍柳永的生平,他不仅是屡试不中的才子,而且是经常出入秦楼妓馆的浪子,他自命不凡、敢爱敢恨等。让学生对他的一生有详细的了解后,再学习整首词,学生的兴趣会增高,对作品的风格、意境等的了解会更加深入,能实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深层次挖掘,准确把握意象

诗歌意象是作者情感的载体,不同的意象承载着不同的感情,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从诗歌意象出发,让学生在了解诗歌意象所代表的内涵的基础上,整体把握诗歌的情感。例如,在李清照的《声声慢》中,秋风、大雁、黄花、秋雨、梧桐等均是作者心境的真实写照,这些景物充分体现了作者处境的凄惨、内心的煎熬,从而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哀愁、孤寂。教师在教学中抓住这些意象,让学生对这些意象展开深层次的挖掘,就能形成对诗歌整体内涵的深刻把握。所以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搜集归纳诗歌中较为常见的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例如炊烟、大雁、秋风、月等。

四、结合艺术鉴赏,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很多诗歌是通过描述景物来表现作者情感的,学生对作者描绘的景象有全面的了解,能增加对诗歌内涵的掌握。例如在学白的《蜀道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绘制诗歌中描述的画面,以直观的形式表现蜀道的艰险,让学生结合画面对诗歌的内容形成更加深刻的了解。这样不仅能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信息,也能使学生产生审美愉悦,从而提高他们学习诗歌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