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诗歌教学论文范文

诗歌教学论文范文

诗歌教学论文

诗歌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诗歌是教学难度较大的一种文体。一些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有时经过教师的分析讲解反而失去了它原有的光彩和神韵。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令人尴尬的局面呢?为此,本文拟就中学诗歌教学的观念、方法,特别是诗歌教学的思维特征作一粗浅的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1

诗歌作为一种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除了在形式上具有其特定的声韵、节奏、格律等要求外,好的诗歌还必然表现出其艺术思维和艺术语言高度的创造性的特征。首先,诗人“精鹜八极,心游万仞”对社会生活中的种种原型作精心的疏理、分类和选择,然后以高度的概括力,“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构成精彩的诗歌形象。对于诗人来说,这是一个将生活丰富的内涵与作品浓缩的外延相统一的过程,也就是一个创造性的艺术思维的过程。其次,诗歌作为一种内容精邃而篇幅简短的文学形式,对语言的简洁、准确和传神方面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文学史上为作品学斟句酌以至废寝忘食的诗人也是大有人在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便是典型一例。另外,一首佳作无论在思想或艺术上都是高品位的,它在思维和语言上的创造性,往往体现出简单中蕴含复杂,拙朴中暗藏机巧,浅显中隐匿深邃,产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多不同”的艺术效果。

简言之,高明的诗人不仅用创造性的艺术思维和创造性的艺术语言去概括生活和表现生活,而且也深深懂得这是把握读者欣赏心理,调动读者的创造性思维去再创诗境的必然要求。同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也遵循这种要求来进行诗歌教学。

2

就目前的中学诗歌教学情况而言,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的保守与陈旧直接影响了诗歌教学效益的提高。

首先简要谈一下观念问题。在诗歌教学中相当部分的教师认为,只要“扫清字词障碍”,会翻译诗句大意即算完成教学任务,因而将其教学目标归位于识记(充其量带点表层理解)的能级上。无疑,这是对中学诗歌教学功能认识的片面化,它只是着眼于某种狭窄的语言因素和知识因素,而忽视了思维因素与情感因素,影响了诗歌教学整体效应的发挥,其结果必然是乏味的、低效的。

其次,要改变教学方法上的陈旧性,努力体现综合化与灵活性。教学观念上的片面保守,必然会导致教学方法上的失误。这种失误主要表现为教学过程的程式化和教学形式的单一化。就过程的程式化而言,主要是无视诗歌写景状物、抒情明理时那种既文意贯一、血肉交融,又开合跌宕、灵动多变的表现特点,而一概实施“一解题、二释词、三译句、四总结(往往是一些术语套语的复述)之类的“工艺化”的切割肢解的拼搭组装。另一方面,与这种程式相呼应的教学手段与形式,是教学满足于教师一张嘴一支笔单调乏味的讲述与板书,因为据此实现上述“一二三四”的程式已经绰绰有余。显然,这种机械的程序与单调的手段形式降纸了诗歌教学的趣味性,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这就提醒人们要转变诗歌教学观念,要从具体作品的具体特点出发,努力体现教学程序与形式手段的灵活性与多样性。就程序而言,可因诗而宜:或以诗眼入手,提携全篇;或先着眼于诗意的整合,再辅之词句的剖析;或循景物人事以求题旨理趣,或提示背景主题以推敲物象形体;长诗当然先讲析后记诵,短诗不妨先熟读后品味……

在教学形式和手段上,要防止教师单纯的讲解和繁琐的板书,而应根据诗歌与学生的具体情况而有所区别:或教师主讲学生补充丰富,或学生评析为主,教师概括深化,或口头欣赏,或书面评论,或变体改写,或模拟仿作……另外,还要充分发挥现代电化教学设备的优势,如借助录音、幻灯、录像、电影等声光电色谋多种媒体,以增强诗歌教学的直观性与丰富性。

3

在观念更新、方法优化的前提下,教学者思维上的创造性对提高诗歌教学的效益就是至关重要的了。

从思维的方向看,诗人的创作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向心式的凝聚思维,而我们的诗歌教学却主要是辐射式的发散思维,它要求我们把那些内涵高度浓缩、外延高度集约的名篇佳作的典型形象与深邃的意境得以生动、传神的再现。这个再现的过程无疑是一个高度创造性的过程。从创造心理学的角度看,它至少对教学者的思维提出了敏锐性、联结性、扩散性、灵活性和统摄性这五大要求。

探幽发微,思维的敏锐性。历代的诗文大家,都十分讲究行文的含蓄和折,他们有时写而不“满”,弦外有音;有时句式变形,运笔迂曲,使诗歌中形成了若干的“空”与“曲”,并以此来激发读者广泛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产生了有限中寓无限,严谨中现活泼的艺术效果,体现了“空山闻鸟语”、“曲径通幽处”的艺术魅力。由于中学生对诗歌的了解无论在数量与质量上都十分有限,他们很难发现和理解诗歌中的这种“空”与“曲”,对此,往往会感到迷惑甚至产生误解。这就需要教师的思维具有敏锐的艺术触觉,去探幽发微,努力捕捉这些“空”和“曲”,并形神兼备地将其内容及功能表述出来。我们且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诗为例,作一简要分析。

第一句,从逻辑角度和语法常规看,语序应为“三秦辅城阙”,诗人之所以在语序上这么一“曲”,固然是诗歌的格律要求使然,但另一方面将“城阙”置于句首,显然又达到了强化凸现这一物象、激发读者去心驰神游的目的,其表现功能上的匠心实在是不容忽视的。试想:那拨地而起的巨垣高墙、皇城气象,那三秦拱卫、据守要津的恢宏气势不是跃然纸上了吗?它的历史文化,它的热闹繁华,它荟萃着无数的文人雅士,真是一个令人向往,令人留恋的地方啊!知心的朋友编编就在这特定的处所与背景中将与诗人分手远行了,此时此刻当有多少的感慨啊!若不是这么一“曲”,五字虽然相同,但那只是呆板地写出了长安的地理环境,而长安本身倒被“三秦”给淹没了,更遑论其包容的人文景观及诗人的情怀了。

以上讲的是“曲”,再来研究一下“空”。第二句中有个“望”字,这个“望”字的主语是什么呢?当然不是“风烟”,更不会是“五津”,显然作者将主语“空”了起来。然而“空”决不等于“无”,它可以是诗人,也可以是杜少府,还可以是二人兼指。作者之所以将它空出,固然是按诗词的惯例,诗人(或其它有关人物)的形象未必要直接出现,同时也限于字数不能写出,但从欣赏心理的角度看,作者这一“空”,就巧妙地消除了你我他彼此之间的身份与时空之间的界限,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感情也因此有了交流,当读者吟诵之时,也就如同站在了诗人的身边与他一起放目远眺,并努力地从那一片风烟迷雾之中寻觅着杜少府任将要赴任的“五津”之地,在眺望中,我们仿佛领受到了长安至五津之间的山重水覆、曲折坎坷。我们既可体会到离别的悲凉之情,又能感受到诗人寄托在雄壮景色中的豪放之气,甚至情不自禁地朗声吟诵——“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诗歌中的“曲”和“空”往往是诗人有意无意地留给读者进行艺术再现的契机与天地。作为教师,启发学生去寻觅、发现与分析,使空白处见丰富,在曲折中见深意乃是诗歌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勾新连旧,思维的联结性。由于诗人的某些特殊经历和气质等原因,他们往往会对某种景物有着特殊的偏爱与感受,在他们的作品中这种景物往往会屡次出现;有时某种情感会久久萦绕在诗人的胸中,甚至在一生的创作中对此情结屡屡抒发。同样,由于相似的际遇和禀赋,不同的诗人也会在上述方面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同理,在某种条件下,读者与诗人也会出现某种程度的相同或近似,以致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某种共同的情感,这就是所谓的共鸣。要让学生与诗人形成某种共识以至产生共鸣,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巧妙联系,善于启发,促使学生创造性地联想与想象,以形成“勾新连旧”的动态思维习惯与能力——既会将同一诗人的类似作品相互联系,以达到温故知新、强化感受的目的,又善于用甲诗人的作品来补充丰富乙诗人的作品,进而自觉而自然地渗透自身的见闻感受、知识储备、文学修养来涵咏、深发。

例如月亮,它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吟咏的对象。李白将它当作知心的伴侣(《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苏轼通过它来表达对亲人的美好祝愿与激励(《水调歌头·中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张九龄把它当作良辰美景的化身(《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若虚借助它来表现出情人间刻骨铭心的思念(《春江苑月夜》: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柳永却因它而触目伤怀(《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在人世沧桑,自然永恒这一点的认识上,诗人与读者岂不是始终相通的吗?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只要善于勾新连旧,就能使学生把新获取的信息与原有的储存信息结合起来,再把它们纳入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去,学生就比较容易进入作品那丰富深远的艺术境界之中,逐步提高艺术鉴赏水平。在我国的诗歌宝库中,有不少作品不仅给人的感官以美的享受,而且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这也需要我们对学生进行提高思维联结性的训练,使他们在受到形象美、语言美陶冶的同时,还能在联系比较中从更深的层次上领悟作者深邃的思想,久而久之,对提高他们的思想修养也有很大的裨益。

“全息造像”,思维的扩散性。诗歌教学中重要的思维形式是扩散思维,也就是要将高度浓缩凝炼的诗句膨化开来,使作品的诗情画意如同腾空爆放的焰火一般飞珠溅玉,流光溢彩。这就需要教学者在富有创造性的欣赏过程中艺术地再造诗歌丰富深刻的内涵。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可启发学生通过“点面辐射”、“感觉迁移”、“动静联想”和“主客相生”等方法去展开扩散思维的翅膀,使其能在一定的深广度上把握诗歌的意境和特色。现以“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为例作一说明。

1.点而辐射。这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根据诗歌给定的具体物象在加深或拓宽上去化合渗透。如:扣住诗中的叶、花、碧、红、天、日,想象出画面层次的远近错落,色彩的红绿相映,即有主体的碧叶荷花,又有陪衬的蓝天红日。二是除了对该作品内容本身的扩展外,还应借助同类题材的作品来丰富和补充。如:可由《爱莲说》联想到荷的高尚节操,由《芙蕖》联想到荷的种种妙用,还可由《荷塘月色》联想到荷含苞时的羞涩,盛开时的潇洒……这样,这两句诗就成了一幅具备了多维空间、绚丽色彩和传神情态的工笔画了。2.感觉迁移。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积累,使诗歌形象通过不同的感官的沟通与转移来产生丰富与强化的效果。在以视觉扩展的“点面辐射”的基础上,我们还可对莲叶荷花等物象在感官上由视觉向嗅觉、味觉、触觉等方面迁移——习习微风送来了莲叶荷花缕缕的幽香,在这炎炎六月的暑天,真是沁人心脾,凉意顿生,令人心旷神怡啊!3.动静联想。我们欣赏诗歌时,往往要将作品中的静者化动或动者化静,以此来增强画面的生动感。前文所述,我们虽已想象再造出诗句中的形、色、味等要素,但毕意还是一幅孤立的、静态的画面,我们不妨进一步想象:朝阳冉冉升起,清风徐徐吹来,灿烂的阳光把金丝眼缕撒满了莲叶荷花,湖面上泛起了阵阵红波绿浪,空气中回荡着悠扬悦耳的渔歌……这就不仅在光和色上增加了画面的丰富性,而且突现了景物的动态美。4.主客相生。在诗歌教学这一典型的艺术鉴赏活动中,只有诸者与作者心灵相通、情感共鸣时,其效果才会理想。此时,读者的主观意识深深沉浸到作者描绘的客观景物中,并借助自身的艺术创造力使之更丰满、更厚实、更鲜活。这就要求教学者富有敏感的角色意识,即在必要时使自幻化成作者或与作品相关的人物,去充分地感受其声光形色,体会其喜怒哀乐。在欣赏上述诗句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地角色化,使自己的思绪与诗人的心境吻合贯通起来,仿佛正在西湖边那温馨的氛围里,绚丽的色彩中,柔和的阳光下,陪着知心的朋友在漫步赏景,这真是一种莫大的享受和满足啊!恐怕主人忘了送客,客人也忘了辞别了。

上面将诗歌教学中的扩散思维分成四点依次说来,只是因为论述的方便,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它们往往是交叉的、综合的。

品求诗眼,思维的灵活性。思维迅速地由一类对象转移到另一类对象上的能力称作思维的灵活性。诗人是十分重视语言的锤炼的,在一句乃至一首诗中,往往因一字着色而满篇生辉,人们称这些妙字妙词为“诗眼”。由于欣赏角度的不同,这些诗眼的内涵往往会呈现出它的多重性,而这些多重的差异性恰恰又体现了诗歌意蕴的丰富性,而要发现这种差异以体验其丰富,就需要欣赏者的思维具备迅速转换跳跃的能力,亦即需要思维的灵活性。在诗歌教学中,固然有因浮光掠影而未识诗眼的情况,但更多的是由于思维的刻板呆滞而对诗眼或视而不见,或“食而不化”。它轻则使学生学来索然寡味,重则抑制阻塞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就要教师本身的思维具有灵活性,而且要求教师以自己思维的灵活性来训练和造就学生的灵活思维能力。

王维的《鸟鸣涧》中“月出惊出鸟”这句虽平白如话且寥寥五字,却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颇耐寻味的深山月夜图:月儿在山嘴边露了脸,如水的月光泻满了深山幽谷,它冲淡了笼罩山谷的夜色,也惊起了栖息窝巢的鸟鹊。其中的“惊”字就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诗眼,我们既可对它作——连顺延性的联想——也许是月光大亮了,使鸟儿感到分外的惊讶,也许是这皎洁的银辉来得过于突然了,引起了山鸟惊惶,再不就是今晚的月儿圆得有些异样,不由得使鸟儿莫名的惊恐……;同时,又可作反向联想——莫不是鸟儿们为能依偎在暖融融的“家里”,借助今晚格外明亮的月色欣赏它们白天无法领略的美景而惊喜呢!试想,若是由于思维的情性,仅满足于将该句译为“月亮出来了,惊起了入巢的山鸟”,那又怎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呢?

当然,思维的灵活性与思维的敏锐性、扩散性是密切相关的,要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就必须长期进行综合化的思维训练,诗歌教学正是重要的途径之一。

完整把握,思维的统摄性。前面谈到诗歌中往往有许多的“空”和“曲”,但在落笔前,诗人对所写的情与景往往是成竹在胸的,他们在创作时,其思维一般是高屋建瓴、环环相扣、前后呼应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要讲究完整性,从思维的角度来说,就是统摄性。就诗歌教学而言,这种思维的统摄性主要有以下两个要求。

一是化间隔跳跃为联贯流畅。它要求教学者不但要发现诗歌中的“断裂”与“跳跃”,理解其内涵,还要善于由形入神地将它们表述出来,同时还要与上下文自然得体地连缀贯串起来。这就要求教学者在具备敏锐的发现力、深广的理解力、严密的分析力的基础上还得有准确、流畅而又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力。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取于语言的。”由于思维的统摄性主要是体现在理解、分析的基础上的综合表达,这就要靠语言来实现,再加上诗歌教学对教学语言苛刻的要求,这就迫使教师加强自身语言表达力的锻炼,并以此来感染和训练学生。

二是由局部到整体的“化归”。这首先要求教师在诗歌教学时让学生对诗人有个总体的了解(如所处的时代、世界观与美学观、诗人的思想发展及个性气质等),当然这并不是机械求全地在教学的起始阶段大讲一通时代背景和诗人生平,而是要灵活的、有选择地将这些内容的教学贯穿在诗歌教学的过程中。其次,诗歌教学要做到情与景的和谐统一。这里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要准确深入理解、分析诗歌情景交融的特色;二是要求教师在把握诗人感情脉络的基础上,进入角色,以诗人一般的感情来讲解赏析,并以此来感染激励学生,使他们也能会意动情,进入诗歌意境。名家诗作深刻的思想性与高超的艺术性往往是高度统一的,这就忌讳在教学中用一些术语套话不着边际地插几个标签,或者一主题思想二艺术特色等八股式的机械小结,而应在教学的过程中用中国典型实在的生活形象、生动鲜活的语言、灵活自然的穿插点化来实现。

诗歌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无庸置疑,当代学生中存在这样一个普遍的现象:宁可读小说散文等现当代文章,也不读现当代诗歌。我们中国是世界公认的“诗歌国度”,一向有写诗读诗评诗的传统,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我认为,有以下三方面原因:1、文体的陌生转换。语文课堂分析讲解的多是实用文,以及少量的文学性文章如小说散文,这些文章至少在文体方面的概念表述上有相近之处:中心、内容、材料、层次、用词、表达方法……而诗歌在文体方面的概念上的表述是分行、省略、押韵、意象、感情流动……加上诗坛变化多姿,风格多样,新奇之作不断,的确造成很大的阅读难度。2、学生的阅读习惯。于是对学生的阅读习惯造成冲击。其他文体是朗读,诗歌是涵咏;其他文体抓材料归纳中心,诗歌是从意象中捕捉感情流程;其他文体对语言、感情、技巧的要求不如诗歌高。3、教师的学识修养。许多语文教师对诗歌的认识是陈旧的、过时的。他们对诗歌的了解还是大学《文学概论》里得到的知识(大概是十几年前编写的吧),时代在发展,诗歌理论也在发展,而早先很多文学史又只重思想内容评价、轻艺术技巧分析。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们语文教师平时对诗歌的阅读写作是不多的。因此,遇到诗歌篇目,就感到不太好掌握备课的尺度,学生学习效果如何也就不言而喻。

其实,这种情况跟学生的心理成长和知识渴求是不协调的。中学生完全可以读懂、写好诗歌,甚至包括现代派的诗歌。我举几个例子。其一是开创法国象征派诗歌的兰波,16岁发表诗歌,18岁写成《醉舟》等著名诗章,20岁出版《地狱里的一季》,21岁出版列入世界名诗集的《灵光集》;⑴其二是苏联的叶赛宁,20岁发表名诗《白桦》,入选苏联中学教材,被著名作曲家叶普科琴作曲,现在又入选新教材高中第二册《语文读本》;⑵其三是奥地利著名诗人里尔克,19岁出版处女诗集《生活与诗歌》,风格兼有浪漫主义和印象主义的特色。⑶那么,中国呢?诗人海子19岁写出被中国诗歌界一致好评的《亚洲铜》,25岁写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已入选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三册第一单元第3课。⑷这些在世界上有影响的现当代诗人的年龄和我国在校中学生差不多,他们能够在这个年龄段写出这些好诗,对我们语文教师是一个不小的启示:对中学生来说,接受现当代诗歌的难度并不太大。而且我手头有一本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中学生诗歌选评》,发现其印数达2万册之多;⑸还有一些学生拿着徐志摩、席慕蓉等人的诗作向我请教,这些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中学生对诗歌的喜好。诗和心灵存在直接的对应关系。诗歌能够直接地、聚焦地体现作者的内心世界,具有强烈的情感性和深刻的启示性;诗歌又具有强烈的节奏感,能够巧妙地宣泄感情发生、延续、收结的流程,对学生有天然的感召,因此诗歌容易被学生接受。假如我们语文教师能够让学生明白诗歌的文体特点,改变学生的阅读习惯,提升教师自身的修为,指导学生读诗、写诗相信不是一件难事。这在语文教育界集体重视文学教学的今天,重视学生心灵教育的今天,也有莫大的意义。

二、一点来自自身实践的体会:感知语言、分析内容、领悟技巧

我是一名诗歌爱好者。大学时是校诗社社长,毕业后参与组织跨地区民间诗社——绍兴龙山诗社,在公开报刊发表诗歌和诗评近80篇(首)。平时常阅读和写作诗歌,从自身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学习诗歌,必须做到能够感知语言、分析内容、领悟技巧。如果没有对语言敏锐的感知能力,没有对内容深层次的把握能力,没有对技巧独到之处的领悟能力,就不能使自己学有所得,学有所用。那么,怎样尽快有效地指导对诗歌只有粗浅认识的学生,使他们有个比较实用的学习诗歌的方法呢?我从文本阅读的角度,站在学生的年龄和知识水平的尺度上,在课堂教学中按“读熟/感知——读懂/分析——读透/领悟”三个步骤指导学生学习诗歌,务求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也能够按此模式自学诗歌。

读熟——感知诗歌的格律和分行。

优秀诗歌十分讲究音乐性,席勒甚至认为“诗里的音乐在我心中鸣响,常常超过其内容的鲜明表象”⑹。旧体诗有格律,讲究押韵,讲究对偶,学生容易感受到诗歌的音乐性。但很多学生有误解,认为现当代诗歌和外国诗歌是没有这方面要求的,更有学生对诗歌格律的认识是模糊的。为了使学生对诗歌有更多的认识,我结合课本有关内容,介绍了世界诗歌发展的基本趋向——从格律诗转到自由体,外国20世纪前的许多诗歌是格律形式出现的,如雪莱、拜伦、普希金的诗歌大量的是格律诗。在此基础上,我向学生介绍了停顿、押韵和分行的常识,帮助学生朗读和理解诗歌。

要朗读好诗歌,除把握全诗的思想感情,还要处理好诗句内部的停顿,把握好诗句的感情节奏。如《就是那一只蟋蟀》,句式整齐匀称,节奏鲜明,读时会感受到适应思想内容的需要而产生的优美韵律。这是因为作者流沙河以语义为单元作有节奏的停顿来组织诗句。好的译诗也会注意到语种的区别,尽可能把格律的形式翻译出来。“以顿代步”⑺是最常用的方法(即以语义为单位的自然节奏的停顿代替外国格律诗的“音步”)。《致恰达耶夫》原诗每一行分三个音步,译者戈宝权处理为每行三个停顿,加强译诗的节奏感,略举几例:

并不能长久地/把我们/欺诳

也已经像梦、/像朝雾一样地/消亡

我们/忍受着/期望的折磨

等候那/神圣的/自由时光

现在我们/为了荣誉献身的心/还没有死亡

通过朗读的比较学生发现,句内按语义节奏停顿的效果比按词语节奏停顿要好,气韵流转,情感呈自然流动状态。

关于押韵,我着重让学生整体读诗的基础上理解不同韵脚对内容的影响。不少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能够体会出不同韵脚的美感效应:如《致橡树》中押己、藉、仪、起、意、霓、里、地等字的“i”韵,显得绵长、细腻、清脆,有力地表达出爱情中的女性的感情;如《致恰达耶夫》中押亡、样、芒等字的“ang”韵,显得铿锵、悠远、深沉,表达对自由的渴求以及对未来必胜的信念。这些韵脚都很好地为思想感情服务。

不少学生认为诗歌一句一行,对如何处理分行没有什么要求。为了避免误解,我以《大堰河》中的一句为例:

她含着笑,背了团箕到广场上去

晒好那些大豆和小麦

这里分行一是合乎每行内部的停顿(每行顿三次),二是合乎感情节奏(两行安排为一行,读起来太拗口,影响抒情速度)。这样,学生强化诗歌朗读获得朗读技巧的同时,也体会了诗歌的感情节奏,很好地为分析内容和领悟技巧作准备。

读懂——分析诗歌的情感突破口。

诗人平时肯定积累了许多情感,受了某个契机,有了情感突破口,才演绎成章。这就是“灵感”。情感突破口可以是一个人,可以是一种事物,可以是一次经历,可以是一个念头。正如瓦雷里所说:“一个意外的事件、一个外界的或内心发生的小事:一棵树、一张脸、一个‘题目’、一种情感、一个字就能触发人的诗情。”⑻

从诗歌创作规律来说,突破口跟作者的写作情感状态密切相关。郭沫若写《女神》即是一个很好的证明。郭沫若“长期郁结的民族感情、个人激愤,便在惠特曼粗犷的民主主义诗歌的启示下,找到了喷火口。”⑼如果不是一次被捕,一场大雪,艾青的《大堰河》恐怕会是另一番味道,而兰波的名诗《元音》和马雅可夫斯基的代表作《穿裤子的云》,完全是一个异想天开的意象。作者找到了突破口,强烈的感情才找到一个泄口,喷涌而出,才写成诗歌。

突破口不仅成为倾泻感情的源头,还有深化思维延伸情感的作用。因为诗人最初的思考毕竟还较粗糙表浅、不够成熟,随着突破口的发现,情感在不停地流泻中会不断地自我调整,不断地开拓出新的领域,进一步深化已有的体验和感受。

一个理想的突破口往往是“诗歌的核心和灵魂”⑽。如果阅读时找到它,意味着阅读思路从混沌到有序,为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打下基础。理顺突破口与诗歌情感的关系,可以使学生对诗歌创作的规律有一个粗浅的认识,有助于对诗歌文本的读解。普希金正是因为对恰达耶夫写作,而恰氏又是对普希金的自由思想有着深刻影响的人,理解这一点,学生可以更深入体会其诗对自由的感情流向:幻灭——期待——号召——展望。艾青正是因为雪,想到了大堰河的凄凉身世,从而引起对她的怀念、追忆乃至歌颂。

我在诗歌教学中,坚持把握情感突破口和诗歌蕴涵的整体情感的关系,采用“抓突破口——理感情流程——析思想情感”这一主线组织课堂结构。这样训练一段时间,学生已能够独立分析。如舒婷的《致橡树》,先抓突破口,是借用木棉对橡树的倾诉,其实质是女性对男性的倾诉,然后指导学生再阅读全诗认识,发现其情感流程是由反到正,其情感内容是女性对爱情渴求平等的观点。

读透——领悟诗歌的艺术表现技巧。

为了更好地表达思想感情,有才华的诗人都在不断创新,于是出现了内容和技法上新颖别致的文本。可以说,诗歌是最具有创新意识、最需要创新意识的文体。当然,内容上的创新比较容易接受,但技法上的创新则不好把握。不少学生接触过诗歌,常常有这种困惑:读了诗歌,也有点感动,可就是不知道这份感动是怎么来的。尤其是接触到像威廉斯(美国意象派诗人)、西川(中国当代优秀诗人)的作品,简直就找不到阅读的法门。因此,我认为有必要向学生讲授诗歌艺术表达技巧的问题。

技巧是为内容服务的,如果只是为技巧而技巧,为艺术而艺术,是不适当的。诗歌技巧归根到底是为更好地表情达意的。我们现行教材(如老教材第三册诗歌单元),说到抒情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抒胸臆,一是借景(物、境)抒情。这给我启发:分门别类也许可以说是最好的指导方法。从诗歌表情达意的角度,我粗浅地把上两种方法归纳为一重语言形式一重语言效果,并且和中学有关的修辞方法联系起来,形象地表达如下,使学生可以具体操作:

直抒胸臆:呼告、排比、反复、对偶(重语言形式)

借景(物、境)抒情:比喻、拟人、暗示、象征、对比、省略、变形、反讽(重语言效果)

如《大堰河》排比、反复的运用,不仅使语言形式整齐有致,具有美感,读来朗朗上口,也强化了诗段的整体内容,有利于联想的顺利开展。《致橡树》比喻、象征、对比、排比的运用,使语言整齐的同时也突出了借物抒情的效果。对现代派诗歌中暗示、变形、反讽等难度较大的技巧,学生虽无运用的必要,但了解一点,对阅读诗歌不无益处,我就借海子的一句诗“起风了/太阳的音乐太阳的马”进行了分析例示,强调现代派诗歌的体验性、独异性和综合性更强,指出此句诗采用了省略、比喻、拟人、暗示等技巧,如把“风吹起来有声音、有速度”这个道理省略去了,而这声音是太阳吹奏的,风在天空运动好像马儿奔跑……学生感到分析现当代诗歌既有难度又有思路可循。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很多技巧是从诗人自己的经验中领悟出来、创造出来的,如艾青本来是一个画家,在《大堰河》中就凭借画家的眼光观察事物,体现在诗歌中就善于运用色彩、善于捕捉瞬间的动态,对这种出自自身经验的技巧,如果学用一致,将给学生莫大的收益。

为了加深学生印象,培养学生分析鉴赏能力,结合自己对现当代诗歌的感知、分析和领悟,我还编写了一组短诗赏析,投稿后有几则在山西《语文报(高中版)》发表。下面再胪举刚写的一例。

鹰·雪·牧人

[中国]昌耀

鹰,鼓着铅色的风

从冰山的峰顶起飞,

寒冷

自翼鼓上抖落。

在灰白的雾霭下

飞鹰消失,

大草原上裸臂的牧人

横身探出马刀,

品尝了

初雪的滋味。

1956、11、23

[赏析]

昌耀(1936——1999),青海诗人,被人民文学出版社的韩作荣先生称作“诗人中的诗人”。本诗是他的早期诗作。

诗人善于写作中国大西北的粗犷剽悍的人文景观。本诗思维触觉敏锐,捕捉到能够象征这种人文景观的几个意象,“鹰·雪·牧人”,展示辽阔空旷的活动背景。本诗还善于在动态中把握意象的特征,鹰飞、裸臂牧人横身探出马刀,增加诗歌的艺术表现力,伴有较实的人情味。全诗用冷色为主,铅色的风,白的雪,灰白的雾霭,白闪闪的马刀,但凛冽中自有生命充沛的豪气,反衬出豪壮雄浑的西部气质。昌耀认为真正的好诗“不可能靠纯粹的技巧取得”,“能使灵魂震撼的,还必须是灵魂的力,其获得的既是历史的积淀,也是灵肉的体察”。昌耀的艺术观可以作为本诗的最好诠释。

三、一句被事实证明的鼓励:“你可以写出好诗!”

对中学生要不要写诗这个问题,许多教师肯定会回答:到现在为止,高考一次也没有考过诗歌写作。言外之意是,学生不必要写诗。当然这样并不能说明中学生不可以写诗。真实情况是:许多语文教师本身对诗歌理解不深,既没有阅读经验,也没有写作实践,从而使诗歌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导致学生在诗歌阅读写作上“营养不良”的状况。

许多作家是从爱好诗歌逐步走向文学的殿堂的,还有许多作家在作品中援引诗歌。如我敬佩的作品充满人文关怀的山东作家张炜、我省《东海》杂志编辑王彪……有中学生时代就在《语文报》发表诗作、如今活跃的“70年代作家”邱华栋、小海、朱文……张炜小说中的不少诗歌是他根据小说情景亲自创作的。尤其是我正在阅读的陀斯妥也夫斯基的作品中,发现有大量的前代诗歌被他引用,无论是有名的还是无名的。⑾诗歌增加了作品的情调,推动情节的发展,挖掘出了人物的内在品性。诗歌还潜移默化中在提炼语言的简洁、营造场景的氛围方面起了作用。因此,我认为,中学生写诗益处不小。经过教学实践,我还发现:如果指导得法,中学生可以写出好诗!

我分“揣摩——挖掘——联想——修改”四步进行模仿写作教学。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我先根据情况选用一些便于分析、可以模仿的诗歌印发给每一位学生,以扩大阅读量,加深对课本诗歌内容和技巧的感知,多方提供可以揣摩的范本,再调动学生积极性鼓励大家写诗,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这时教师如果自己对学过的诗歌进行仿作,对学生有更大的促进作用。如《大堰河》一诗,我就针对排比这一手法进行模仿,写了《乡村景物》。该诗表达的感情是对乡村的怀念,因为“我”是从乡村出生成长的;感情突破口是题目,即具体的情景描绘;模仿的对象是《大堰河》的排比手段。并且把自己模仿过程告诉大家,让同学们体会:一揣摩原诗(《大堰河》)内容(暂略去)技巧(排比),二挖掘自身丰富的经验(乡村生活)中找动情点即感情突破口(乡村景物),三抓住感情突破口进行联想和想象(有关乡村的具体景物以及活动),四修改使诗歌内容集中情感强烈。

乡村景物

边建松

假如我能忘掉乡村景物

也将忘掉躲在阴影里看守樱桃树鲜红簇密果子的孩子

也将忘掉盛开白花的香檀树下拔香艾草的孩子

也将忘掉攀爬潮湿短墙在粗糙阔叶间摘无花果的孩子

也将忘掉夕光中光身子从乌桕树跳下溪沟洗浴的孩子

也将忘掉采取青灰的大岩石上暗紫色地衣到篾竹篮的孩子

也将忘掉细雨中爬到半山坡透过炊烟萦绕看自家屋顶上

因鸟翼鼓动而迎风轻摇的瓦松的孩子!

学生兴趣大增,纷纷再读有关诗歌,细细咀嚼揣摩。作业上交后,我发现学生对诗歌领悟能力比我预想的要好。尤其感到欣慰的是,我发现了不少学困生的模仿才能得到了体现和发掘。借着教学学生的有利时机,我打印了优秀习作编印出《学生诗歌选》,特别表扬了那些学困生,现在他们学习语文的劲头和信心可足了!下面举两首学困生的诗歌习作。

寂静

高二(4)俞六一

寂静,是清晨的甘露爬上草叶尖上的声音。

是玻璃从折射中绽放绚丽色彩的声音。

是一滴汗珠渗出毛孔的声音。

是水在庄稼的根茎流动的声音。

是星星关注人们命运的声音。

是蹒跚的足迹走过岁月的声音。

寂静啊!让我如此说出寂和静。

高二(3)杜俊

一张令人憎恨的脸

一张令人头疼的脸

一张令人心烦的脸

一张令人厌恶的脸

一张令人泄气的脸

一张令人恐惧的脸

一张令人烦躁的脸

一张令人颓废的脸

就是这一张脸呀

一张可亲可爱的脸

一张再也见不到的

令人怀念的脸

这两首诗都采用了排比手法,其中不乏新颖独特的观察和感悟,不乏对外界事物和内心世界细腻灵巧的体味,体现了这些学生的创造潜能。当他们在我校文学社主编的《蓝天》学生作文半月报上阅读到自己的“大作”时,对语文的喜爱溢于言表,同时也明白了一个道理:自己也有“起飞”的时候。现在,有的学生作品已在本地市报刊上发表。这使我认识到:学生能够写诗,是语文教学的胜利,是文学教学的胜利,是诗歌的胜利,更是学生塑造自身人文素质的胜利。在《语文教学之友》2001年第3期已刊登的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三册的目录,第一单元是现当代诗歌和外国诗歌,共有12首,我想,这是语文对诗心的召唤,是人文对诗心的召唤,同时也是诗心对我们语文教师的挑战。

参考文献:

⑴葛雷、梁栋译,《兰波诗全集》附录的“兰波生平年表”,浙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⑵臧棣编撰,《里尔克诗选》附录的“里尔克年表”,中国文学出版社1996年9月版

⑶顾蕴璞译,《叶赛宁诗选》附录的“生平与创作年谱”,浙江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⑷西川编,《海子诗全编》,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2月版,第3页、第436页

⑸《中学生诗歌选评》,作家出版社1986年12月版

⑹瓦雷里《诗、语言和思想》,见《现代主义文学研究(下)》,中国社科出版社1989年版,854页

⑺见江枫译的《雪莱抒情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297页和杨德豫译的《拜伦抒情诗选》(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238页两书的附录。

⑻程光炜,《朦胧诗实验诗艺术论》,长江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85页

⑼林志浩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79年版,154页

诗歌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诗歌是教学难度较大的一种文体。一些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有时经过教师的分析讲解反而失去了它原有的光彩和神韵。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令人尴尬的局面呢?为此,本文拟就中学诗歌教学的观念、方法,特别是诗歌教学的思维特征作一粗浅的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1

诗歌作为一种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除了在形式上具有其特定的声韵、节奏、格律等要求外,好的诗歌还必然表现出其艺术思维和艺术语言高度的创造性的特征。首先,诗人“精鹜八极,心游万仞”对社会生活中的种种原型作精心的疏理、分类和选择,然后以高度的概括力,“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构成精彩的诗歌形象。对于诗人来说,这是一个将生活丰富的内涵与作品浓缩的外延相统一的过程,也就是一个创造性的艺术思维的过程。其次,诗歌作为一种内容精邃而篇幅简短的文学形式,对语言的简洁、准确和传神方面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文学史上为作品学斟句酌以至废寝忘食的诗人也是大有人在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便是典型一例。另外,一首佳作无论在思想或艺术上都是高品位的,它在思维和语言上的创造性,往往体现出简单中蕴含复杂,拙朴中暗藏机巧,浅显中隐匿深邃,产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多不同”的艺术效果。

简言之,高明的诗人不仅用创造性的艺术思维和创造性的艺术语言去概括生活和表现生活,而且也深深懂得这是把握读者欣赏心理,调动读者的创造性思维去再创诗境的必然要求。同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也遵循这种要求来进行诗歌教学。

2

就目前的中学诗歌教学情况而言,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的保守与陈旧直接影响了诗歌教学效益的提高。

首先简要谈一下观念问题。在诗歌教学中相当部分的教师认为,只要“扫清字词障碍”,会翻译诗句大意即算完成教学任务,因而将其教学目标归位于识记(充其量带点表层理解)的能级上。无疑,这是对中学诗歌教学功能认识的片面化,它只是着眼于某种狭窄的语言因素和知识因素,而忽视了思维因素与情感因素,影响了诗歌教学整体效应的发挥,其结果必然是乏味的、低效的。

其次,要改变教学方法上的陈旧性,努力体现综合化与灵活性。教学观念上的片面保守,必然会导致教学方法上的失误。这种失误主要表现为教学过程的程式化和教学形式的单一化。就过程的程式化而言,主要是无视诗歌写景状物、抒情明理时那种既文意贯一、血肉交融,又开合跌宕、灵动多变的表现特点,而一概实施“一解题、二释词、三译句、四总结(往往是一些术语套语的复述)之类的“工艺化”的切割肢解的拼搭组装。另一方面,与这种程式相呼应的教学手段与形式,是教学满足于教师一张嘴一支笔单调乏味的讲述与板书,因为据此实现上述“一二三四”的程式已经绰绰有余。显然,这种机械的程序与单调的手段形式降纸了诗歌教学的趣味性,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这就提醒人们要转变诗歌教学观念,要从具体作品的具体特点出发,努力体现教学程序与形式手段的灵活性与多样性。就程序而言,可因诗而宜:或以诗眼入手,提携全篇;或先着眼于诗意的整合,再辅之词句的剖析;或循景物人事以求题旨理趣,或提示背景主题以推敲物象形体;长诗当然先讲析后记诵,短诗不妨先熟读后品味……

在教学形式和手段上,要防止教师单纯的讲解和繁琐的板书,而应根据诗歌与学生的具体情况而有所区别:或教师主讲学生补充丰富,或学生评析为主,教师概括深化,或口头欣赏,或书面评论,或变体改写,或模拟仿作……另外,还要充分发挥现代电化教学设备的优势,如借助录音、幻灯、录像、电影等声光电色谋多种媒体,以增强诗歌教学的直观性与丰富性。

3

在观念更新、方法优化的前提下,教学者思维上的创造性对提高诗歌教学的效益就是至关重要的了。

从思维的方向看,诗人的创作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向心式的凝聚思维,而我们的诗歌教学却主要是辐射式的发散思维,它要求我们把那些内涵高度浓缩、外延高度集约的名篇佳作的典型形象与深邃的意境得以生动、传神的再现。这个再现的过程无疑是一个高度创造性的过程。从创造心理学的角度看,它至少对教学者的思维提出了敏锐性、联结性、扩散性、灵活性和统摄性这五大要求。

探幽发微,思维的敏锐性。历代的诗文大家,都十分讲究行文的含蓄和折,他们有时写而不“满”,弦外有音;有时句式变形,运笔迂曲,使诗歌中形成了若干的“空”与“曲”,并以此来激发读者广泛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产生了有限中寓无限,严谨中现活泼的艺术效果,体现了“空山闻鸟语”、“曲径通幽处”的艺术魅力。由于中学生对诗歌的了解无论在数量与质量上都十分有限,他们很难发现和理解诗歌中的这种“空”与“曲”,对此,往往会感到迷惑甚至产生误解。这就需要教师的思维具有敏锐的艺术触觉,去探幽发微,努力捕捉这些“空”和“曲”,并形神兼备地将其内容及功能表述出来。我们且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诗为例,作一简要分析。

第一句,从逻辑角度和语法常规看,语序应为“三秦辅城阙”,诗人之所以在语序上这么一“曲”,固然是诗歌的格律要求使然,但另一方面将“城阙”置于句首,显然又达到了强化凸现这一物象、激发读者去心驰神游的目的,其表现功能上的匠心实在是不容忽视的。试想:那拨地而起的巨垣高墙、皇城气象,那三秦拱卫、据守要津的恢宏气势不是跃然纸上了吗?它的历史文化,它的热闹繁华,它荟萃着无数的文人雅士,真是一个令人向往,令人留恋的地方啊!知心的朋友编编就在这特定的处所与背景中将与诗人分手远行了,此时此刻当有多少的感慨啊!若不是这么一“曲”,五字虽然相同,但那只是呆板地写出了长安的地理环境,而长安本身倒被“三秦”给淹没了,更遑论其包容的人文景观及诗人的情怀了。

以上讲的是“曲”,再来研究一下“空”。第二句中有个“望”字,这个“望”字的主语是什么呢?当然不是“风烟”,更不会是“五津”,显然作者将主语“空”了起来。然而“空”决不等于“无”,它可以是诗人,也可以是杜少府,还可以是二人兼指。作者之所以将它空出,固然是按诗词的惯例,诗人(或其它有关人物)的形象未必要直接出现,同时也限于字数不能写出,但从欣赏心理的角度看,作者这一“空”,就巧妙地消除了你我他彼此之间的身份与时空之间的界限,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感情也因此有了交流,当读者吟诵之时,也就如同站在了诗人的身边与他一起放目远眺,并努力地从那一片风烟迷雾之中寻觅着杜少府任将要赴任的“五津”之地,在眺望中,我们仿佛领受到了长安至五津之间的山重水覆、曲折坎坷。我们既可体会到离别的悲凉之情,又能感受到诗人寄托在雄壮景色中的豪放之气,甚至情不自禁地朗声吟诵——“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诗歌中的“曲”和“空”往往是诗人有意无意地留给读者进行艺术再现的契机与天地。作为教师,启发学生去寻觅、发现与分析,使空白处见丰富,在曲折中见深意乃是诗歌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勾新连旧,思维的联结性。由于诗人的某些特殊经历和气质等原因,他们往往会对某种景物有着特殊的偏爱与感受,在他们的作品中这种景物往往会屡次出现;有时某种情感会久久萦绕在诗人的胸中,甚至在一生的创作中对此情结屡屡抒发。同样,由于相似的际遇和禀赋,不同的诗人也会在上述方面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同理,在某种条件下,读者与诗人也会出现某种程度的相同或近似,以致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某种共同的情感,这就是所谓的共鸣。要让学生与诗人形成某种共识以至产生共鸣,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巧妙联系,善于启发,促使学生创造性地联想与想象,以形成“勾新连旧”的动态思维习惯与能力——既会将同一诗人的类似作品相互联系,以达到温故知新、强化感受的目的,又善于用甲诗人的作品来补充丰富乙诗人的作品,进而自觉而自然地渗透自身的见闻感受、知识储备、文学修养来涵咏、深发。

例如月亮,它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吟咏的对象。李白将它当作知心的伴侣(《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苏轼通过它来表达对亲人的美好祝愿与激励(《水调歌头·中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张九龄把它当作良辰美景的化身(《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若虚借助它来表现出情人间刻骨铭心的思念(《春江苑月夜》: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柳永却因它而触目伤怀(《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在人世沧桑,自然永恒这一点的认识上,诗人与读者岂不是始终相通的吗?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只要善于勾新连旧,就能使学生把新获取的信息与原有的储存信息结合起来,再把它们纳入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去,学生就比较容易进入作品那丰富深远的艺术境界之中,逐步提高艺术鉴赏水平。在我国的诗歌宝库中,有不少作品不仅给人的感官以美的享受,而且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这也需要我们对学生进行提高思维联结性的训练,使他们在受到形象美、语言美陶冶的同时,还能在联系比较中从更深的层次上领悟作者深邃的思想,久而久之,对提高他们的思想修养也有很大的裨益。

“全息造像”,思维的扩散性。诗歌教学中重要的思维形式是扩散思维,也就是要将高度浓缩凝炼的诗句膨化开来,使作品的诗情画意如同腾空爆放的焰火一般飞珠溅玉,流光溢彩。这就需要教学者在富有创造性的欣赏过程中艺术地再造诗歌丰富深刻的内涵。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可启发学生通过“点面辐射”、“感觉迁移”、“动静联想”和“主客相生”等方法去展开扩散思维的翅膀,使其能在一定的深广度上把握诗歌的意境和特色。现以“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为例作一说明。

1.点而辐射。这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根据诗歌给定的具体物象在加深或拓宽上去化合渗透。如:扣住诗中的叶、花、碧、红、天、日,想象出画面层次的远近错落,色彩的红绿相映,即有主体的碧叶荷花,又有陪衬的蓝天红日。二是除了对该作品内容本身的扩展外,还应借助同类题材的作品来丰富和补充。如:可由《爱莲说》联想到荷的高尚节操,由《芙蕖》联想到荷的种种妙用,还可由《荷塘月色》联想到荷含苞时的羞涩,盛开时的潇洒……这样,这两句诗就成了一幅具备了多维空间、绚丽色彩和传神情态的工笔画了。2.感觉迁移。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积累,使诗歌形象通过不同的感官的沟通与转移来产生丰富与强化的效果。在以视觉扩展的“点面辐射”的基础上,我们还可对莲叶荷花等物象在感官上由视觉向嗅觉、味觉、触觉等方面迁移——习习微风送来了莲叶荷花缕缕的幽香,在这炎炎六月的暑天,真是沁人心脾,凉意顿生,令人心旷神怡啊!3.动静联想。我们欣赏诗歌时,往往要将作品中的静者化动或动者化静,以此来增强画面的生动感。前文所述,我们虽已想象再造出诗句中的形、色、味等要素,但毕意还是一幅孤立的、静态的画面,我们不妨进一步想象:朝阳冉冉升起,清风徐徐吹来,灿烂的阳光把金丝眼缕撒满了莲叶荷花,湖面上泛起了阵阵红波绿浪,空气中回荡着悠扬悦耳的渔歌……这就不仅在光和色上增加了画面的丰富性,而且突现了景物的动态美。4.主客相生。在诗歌教学这一典型的艺术鉴赏活动中,只有诸者与作者心灵相通、情感共鸣时,其效果才会理想。此时,读者的主观意识深深沉浸到作者描绘的客观景物中,并借助自身的艺术创造力使之更丰满、更厚实、更鲜活。这就要求教学者富有敏感的角色意识,即在必要时使自幻化成作者或与作品相关的人物,去充分地感受其声光形色,体会其喜怒哀乐。在欣赏上述诗句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地角色化,使自己的思绪与诗人的心境吻合贯通起来,仿佛正在西湖边那温馨的氛围里,绚丽的色彩中,柔和的阳光下,陪着知心的朋友在漫步赏景,这真是一种莫大的享受和满足啊!恐怕主人忘了送客,客人也忘了辞别了。

上面将诗歌教学中的扩散思维分成四点依次说来,只是因为论述的方便,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它们往往是交叉的、综合的。

品求诗眼,思维的灵活性。思维迅速地由一类对象转移到另一类对象上的能力称作思维的灵活性。诗人是十分重视语言的锤炼的,在一句乃至一首诗中,往往因一字着色而满篇生辉,人们称这些妙字妙词为“诗眼”。由于欣赏角度的不同,这些诗眼的内涵往往会呈现出它的多重性,而这些多重的差异性恰恰又体现了诗歌意蕴的丰富性,而要发现这种差异以体验其丰富,就需要欣赏者的思维具备迅速转换跳跃的能力,亦即需要思维的灵活性。在诗歌教学中,固然有因浮光掠影而未识诗眼的情况,但更多的是由于思维的刻板呆滞而对诗眼或视而不见,或“食而不化”。它轻则使学生学来索然寡味,重则抑制阻塞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就要教师本身的思维具有灵活性,而且要求教师以自己思维的灵活性来训练和造就学生的灵活思维能力。

王维的《鸟鸣涧》中“月出惊出鸟”这句虽平白如话且寥寥五字,却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颇耐寻味的深山月夜图:月儿在山嘴边露了脸,如水的月光泻满了深山幽谷,它冲淡了笼罩山谷的夜色,也惊起了栖息窝巢的鸟鹊。其中的“惊”字就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诗眼,我们既可对它作——连顺延性的联想——也许是月光大亮了,使鸟儿感到分外的惊讶,也许是这皎洁的银辉来得过于突然了,引起了山鸟惊惶,再不就是今晚的月儿圆得有些异样,不由得使鸟儿莫名的惊恐……;同时,又可作反向联想——莫不是鸟儿们为能依偎在暖融融的“家里”,借助今晚格外明亮的月色欣赏它们白天无法领略的美景而惊喜呢!试想,若是由于思维的情性,仅满足于将该句译为“月亮出来了,惊起了入巢的山鸟”,那又怎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呢?

当然,思维的灵活性与思维的敏锐性、扩散性是密切相关的,要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就必须长期进行综合化的思维训练,诗歌教学正是重要的途径之一。

完整把握,思维的统摄性。前面谈到诗歌中往往有许多的“空”和“曲”,但在落笔前,诗人对所写的情与景往往是成竹在胸的,他们在创作时,其思维一般是高屋建瓴、环环相扣、前后呼应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要讲究完整性,从思维的角度来说,就是统摄性。就诗歌教学而言,这种思维的统摄性主要有以下两个要求。

一是化间隔跳跃为联贯流畅。它要求教学者不但要发现诗歌中的“断裂”与“跳跃”,理解其内涵,还要善于由形入神地将它们表述出来,同时还要与上下文自然得体地连缀贯串起来。这就要求教学者在具备敏锐的发现力、深广的理解力、严密的分析力的基础上还得有准确、流畅而又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力。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取于语言的。”由于思维的统摄性主要是体现在理解、分析的基础上的综合表达,这就要靠语言来实现,再加上诗歌教学对教学语言苛刻的要求,这就迫使教师加强自身语言表达力的锻炼,并以此来感染和训练学生。

二是由局部到整体的“化归”。这首先要求教师在诗歌教学时让学生对诗人有个总体的了解(如所处的时代、世界观与美学观、诗人的思想发展及个性气质等),当然这并不是机械求全地在教学的起始阶段大讲一通时代背景和诗人生平,而是要灵活的、有选择地将这些内容的教学贯穿在诗歌教学的过程中。其次,诗歌教学要做到情与景的和谐统一。这里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要准确深入理解、分析诗歌情景交融的特色;二是要求教师在把握诗人感情脉络的基础上,进入角色,以诗人一般的感情来讲解赏析,并以此来感染激励学生,使他们也能会意动情,进入诗歌意境。名家诗作深刻的思想性与高超的艺术性往往是高度统一的,这就忌讳在教学中用一些术语套话不着边际地插几个标签,或者一主题思想二艺术特色等八股式的机械小结,而应在教学的过程中用中国典型实在的生活形象、生动鲜活的语言、灵活自然的穿插点化来实现。

诗歌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本文从王维前后期心态的不同论析心态对其诗歌风格的影响。诗人前期乐观向上、积极仕进极富盛唐之气,其诗歌豪迈、壮逸;后期他参禅入佛,诗风也更加静逸、恬淡、平和。

王维(公元701一761年),字摩诘,祖籍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其父迁家蒲州(今山西永济),遂为蒲州人。父亲早逝,母亲笃信佛教,对王维影响很大。王维聪颖多才,21岁中进士,为大乐丞,因属下伶人擅舞黄狮被贬为济州司库参军;后得张九龄赏识,擢为右拾遗,后升至吏部郎中、给事中等,又受张罢相牵连被派往边地慰军,并留滞节度使幕为判官;安史之乱中陷贼并被迫做伪官,两京收复时因此获罪下狱,因其曾写反乱思主之诗《凝碧池》及平叛功高的其弟王缙请消己官以赎兄罪之力保,被赦罪降官,责授太子中允,后累迁复拜给事中,转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一生中最大的那次变故,成为他人生的分水岭,形成了他前后迥异的心态特征。这两种不同的心态特征又作用于其诗歌创作,使之在题材择取、风格境界等方面呈现出差异。人们往往根据其心态变化所引发的题材、风格变异,将其诗歌创作以40岁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本文重点着重分析其两种心态下诗歌的不同风格。

盛唐开元时期,由于国力强盛,整个社会意识呈现一种丰满的、具有青春活力的热情与想象,形成了宏大雄壮、慷慨激昂、积极进取、朝气蓬勃的盛唐气象,这种奋进的社会意识除了归因于唐帝国繁盛的物质基础外,还在于其深厚而富饶的文化、美学土壤。远溯先秦两汉悠久而优秀的文化积淀,近承魏晋南北朝充实自由的审美心灵滋养。远古文明的积淀,华夏民族的融合,南北文化的交流,社会心理意识的互汇交融,培育成更为恢宏的盛唐气质。这样,文化传统、民族心理、社会意识以至远古记忆特别是那种欣欣向荣的时代情绪,必然会渗透在每一位艺术家、诗人的内心。作为开元诗坛的领军人物,王维自然会受到整个时代风貌、社会意识的审美心灵启迪,进而形成积极进取、昂扬向上的心态。这种心态影响到他的诗歌风格,在他的诗中,那种昂扬的精神风貌与壮阔的襟怀抱负在边塞诗里表现得最为淋漓尽致,在他的笔下,我们可以感受到“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老将行》)的壮怀激烈,“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与边塞相关的前期送别诗也同样极富盛唐气。王维有送别诗70余首,占其现存全部诗作的五分之一。其送别的对象主要是两种人:一是同乡,一是同僚。送别事由多是友朋赴边、迁谪、落第和归隐之类,其诗中旨意往往跳出同情、祝愿的常规和常境,借机发表对时事的看法,开明政治的向往,表现出积极入世的建功理想。他的送别诗一般都能别开生面,境界奇高,表现出踔厉奇发、壮亢激昂的风格特征。

我们也能在王维早期的山水田园诗里感受到盛唐时代人们自信乐观的气概、浩然开阔的胸怀,这种气概与胸怀投射到诗人笔下的风景物貌,掩抑不住一股强烈的壮逸之气。如:

《渡河到清河作》:

泛舟大河里,积水穷天涯。天波忽开拆,郡邑千万家。

行复见城市,宛然有桑麻。回瞻旧乡国,淼漫连云霞。诗中,诗人看山,是黛色葱郁,气势宏大,仿若一个绿色巨人屹立于天地之间,崔嵬峥嵘;看水,是波光连天,浩浩瀚瀚,一望无际,又或像一条劈开山峡的巨龙,一泻千里,如此廓大气势,令人心胸开阔。

张九龄罢相,李林甫上台后政治的黑暗使王维对政治感到厌倦,对仕途感到失望;而佛学道教中看空一切的思想和超然出世的态度又使诗人虽身在魏阙而心存山野,这两种原因形成一股合力,使诗人中年以后走上追求宁静生活的解脱之路,徜徉于自然山水之中。但王维从未挂冠而去,直到去世都在做官,他只是长期生活在山庄、别墅而已,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一方面他不必像陶渊明那样躬耕田亩,为衣食担忧;一方面他饱尝官场滋味而投身山水,不像孟浩然等诗人那样有求仕之心,时时流露出怨怅不平之气。他无忧、无愁、无怨,心境平和,恬淡超脱。他可以自由自在地“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他可以无牵无挂地“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他尽情地融入山水,体悟山水,没有孤独寂寞,没有忧思惆怅,只有一片空灵的寂静,使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因此,他的心境和诗风都能达到一种恬淡的境界,形成静逸之美。另外,王维释道并修,佛家虚空境界的追求和对老庄虚静的体验形成他喜好表现自然静态美的审美趣味,特别是隐居辋川以后,王维笃志学佛,终日以禅诵为事,广泛结交各派僧侣,对佛学义理兼收并蓄,融会贯通,佛学素养深厚,看空一切,忘怀世情。远离长安黑暗的官场,自甘寂寞,产生一种超功利的审美态度,进入审美的心境。

王维诗存300余首,最能代表他后期创作风格的是在宁静超逸、平和淡远心态作用下描绘山水田园等自然风景及歌咏隐居生活的诗篇。《山居秋瞑》展现秋山雨后的清新气象,《青溪》、《过香积寺》、《蓝田山石门精舍》等写深山溪涧或寺院幽清的景象,而《皇甫岳云溪杂题》5首、《辆川集》20首则是描写隐居幽胜的组诗,大多写得精致美妙,脍炙人口,犹如精美的绘画小幅。描绘田园风景的诗作有《赠裴十迪》、《春中田园作》、《新晴野望》、《渭川田家》等10多首,勾画了农村平凡而美丽的日常风光。

诗歌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1、音美以感耳

语言的音美就是音乐美,而音乐美主要体现在节奏、押韵等方面。在中国古代诗歌中,特别是古代近体诗中的格律诗等。节奏是诗歌的一个主要的特点,也是诗歌音乐美的体现。由于中国古代诗歌的平仄规律等音乐因素,使得诗歌可以吟诵、可以歌唱,体现出自身的语音特点。如叶嘉莹先生说过:“吟诵重视的是声调跟韵律,而讲解所要注意的只是文法跟意义。”平仄的交替出现,使诗句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押韵它本身也是节奏化的因素之一,反复出现,把不同的诗行粘成整体,加强诗歌整体节奏感。除此之外,诸如长短句的适当配合,也能形成抑扬顿挫的节奏美,在整体上形成感人的音乐效果。所以,马雅可夫斯基说的:“节奏是诗的基本力量所在。”然而,在诗歌中,节奏蕴含着人的情感的发展变化,这样诗的音乐美也就得以体现。因此,在语文教学中,特别是对文学作品的教学,让学生感受语言美,产生学习兴趣,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感受能力和欣赏美的能力。如,李白的《蜀道难》一诗,全诗象雄伟,感情炽烈,想象丰富,语言夸张,句式长短错落,抑扬顿挫,那沉郁高亢的韵律美更有效地表达出蜀道的险要和环境的险恶。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不但感受到诗歌的气势雄壮,而且感受到作者蕴含其中的对友人入蜀的关切以及自己对唐王朝政治前途的忧患。

2、形美以感目

汉语文字源于象形文字,从甲骨文到金文,图画性表现得十分明显,虽然后来有些符号化,成为视觉符号,但表意性还是汉语文字的一大特点。《现代汉语》指出:“从内部结构看,汉字有其理据。”理据,就是汉字构成的道理、依据。我们都知道,在汉语的文字中,除了形象文字外,就是占大多数的会意、形声字,其字形的表意性也是明显的。因此,在语言上借助汉字形式和表意的特点,构成了语言的形式美。从古到今,文人都十分注重语言的运用方式,并形成美的形式。比如,叠词句、对偶句、排比句等。在此,我认为,鲁迅的“形美以感目”就是不但在词语(字)的选用上给人以形象感,而且在句子的运用上也给人以形象感。在文学作品中,句子要形成形象感就在符合形式美法则或规律的前提下,借助一定的艺术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以及词语的反常规的排列形式(如李白的诗句“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所产生的诗歌语言的“陌生化”效果,虽不可理喻,但富有审美趣味)等。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文中,“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地大着朵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羞涩”)修辞手法给予星星以动态感,而且富于情韵,产生形象美。又如,北朝民歌《木兰诗》:“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作者通过对偶手法,形成对称美,产生一种均衡的视觉美感,而且提高了诗歌的意境美。这样不但使读者感悟出木兰在漫长的岁月里,经过了无数次作战,立下了赫赫的战功而凯旋,而且感受到这样的语言形式匀称、简洁,内容丰富,音韵和谐。

诗歌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诗歌;教学效果

一、引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诗歌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一册都有古诗词单元,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诗歌教学的重要性。下文将在诗歌教学的重要性和诗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

二、正文

1.小学语文中的诗歌教学在两个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1)诗歌教学是“美育教学”的一部分

开展诗歌教学有利于拓展小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对培养小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从小建立起审美情趣方面有着显著作用。美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而通过大量的实践证明,诗歌学习是实现美育的途径之一。语文教学作为人文科学,更注重对学生的心理,审美和思维的发展,诗歌教学通过文字,传达出的美感,是属于审美的角度的。而在审美实践中又实现了对小学生情操的陶冶,实现了对小学生心灵的美化。同时这也是丰富小学生精神生活,启发其自觉性的良好途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诗歌教学,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对于美的感受鉴赏能力,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因此,诗歌教学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2)诗词教学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般人的阅读能力来自于两个方面,其一是通过亲自实践获得大量感性知识,然后通过思考上升为理性知识,这些构成了个人知识的一小部分来源。其二则是直接把人类在长期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知识继承过来,把社会的知识转化为个人的知识。在小学生本身来说,自身没有大量的实践,而诗歌教学可以使小学生体会到没有实践过的生活,历史事件,是获得感性知识的很好途径。同时在学习诗歌后,小学生在对诗歌学习感兴趣的基础上通过主观积极地使用工具书和独立回忆,扩展学习,这就在复习预习诗歌时不自觉的加深了自我阅读能力,达到一举两得的结果。

2.诗歌教学方法

因为最有效的知识是自我控制的知识。要学会学习,就有一个掌握学习方法和使用学习策略的问题。而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因此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诗歌教学才可以帮助小学生提高对古诗词的理解与阅读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扎实指导小学生学好,读好教材中的古诗的基础上,还掌握读诗赏诗的方法,能够使小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后还能运用这 些方法去读教材以外的古诗词。以达到小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鱼的能力就不仅仅停留在背诵上而是能够不同程度地体会诗歌中的意境、提高自我情趣,受到美的熏陶的目的。

(1)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 探索诗中意境。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在文学作品中,尤以诗歌的语言最为精练,表达的感情也最为丰富 。也这是这一点,体现出欣赏诗歌是欣赏文学作品的基础。正因为如此,引导学生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探索意境,创设情景就显得非常重要,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教学成果事半功倍。

首先,基于诗歌偏重于抒情言的特点,教师的教学可以从阅读欣赏诗歌的感情着眼,从分析诗歌的语言入手,来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的含义,来体会诗歌所表达的真切感情。这样有利于小学生养成在阅读诗歌时将自己作为“意中人”的习惯,小学生这个年龄正是培养想象力的最佳年龄段,这种代入式教学有利于小学生的思维成长,有利于小学生在学习诗歌时体会到美好和愉悦。

其次,教师的教学应该联系实际的生活经验和各种阅历,将诗歌的内容通过分析,判断来教授给学生。小学生本身没有丰富的知识和人生阅历,这就要求教师能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使教学生动,活泼,同时达到学生领悟到诗的情境美、形象美、内蕴美, 获得美的享受。

(2)启发学生探求诗歌的深层意蕴,在教学中着重于朗读,背诵。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帮助小学生在初感诗歌的情境后,深化对诗歌的理解,通过对一首诗歌的学习扩展至这首诗歌的作者,背景,引起学生的兴趣,来读更多有关与这个作者和时代背景的诗歌,这也就很好的做到了课堂教学的扩展,锻炼了学生的自学与表达能力,积极有效地将学生领进了更为广阔的诗歌天地。

另一方面,因为诗歌本身具有的特点,在学习诗歌的时候需要反复吟咏。因此在小学语文的诗歌教学中也应该要求学生在品赏诗句,体味诗情后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以加深记忆力和理解程度。而小学生这个年龄是记忆力强,接受能力强的年龄,因此背诵诗歌也有利于小学生的智力发育。

(3)注意激发学生对诗歌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前提。因此教师应该将发现、拓展学生的兴趣和探索精神作为研究的目标。当学生对事物感到兴趣,进而再转化为乐趣和志趣时,教师可以通过师生互动,互相启发等学习过程,使这种兴趣加深,最终上升为理性认识。这样也就是为学生的发展建立了良好的基础,有利于今后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提高就辨别真伪美丑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情操的陶冶。

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在培养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还应该积极地引导小学生去感受理解诗歌,喜欢上阅读诗歌,学习诗歌,使小学生通过鉴赏诗歌来体会美的词句美,美的自然与美的人生,从而在发展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发展,使形象思维能力、艺术鉴赏能力和想象能力得到提高。

诗歌教学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诗歌教学 实践

高中诗歌是一个语言比较凝聚的文学载体,有特殊的文学特征,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难中之难的重点,新课程下的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应该如何开展,是每一个高中语文老师都关注的点,寻求切合实际的方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是语文老师应该去探究的,更是每个语文老师教学的任务。教师要有效的引导学生进入美妙的诗歌中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激发学生的审美观、创造性,由此来提升学生文学素养。

一、提升高中语文老师的综合素养

高中语文老师作为诗歌的讲颂者,首先需要掌握诗歌的特征和诗歌鉴赏的技巧与能力,能够精确的掌握新课程下教钢的要求,更要具备良好的文学素养和教师素养,诗歌是古人的智慧的结晶,基本是古人的人生探索的经验总结、个人修养和文学修养融合而来的精美的诗歌,其中的价值不是用金钱所能衡量的。所以老师在给学生讲解诗歌之前,必须先领悟其中的意境,然后加以自己的创新之后在教学。在此过程中也能升华自己,也是提升教师素养的好机会。老师教学水平能力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整体水平,所以,作为高中老师,也必须及时给大脑充电,努力更好的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诗歌中真挚的情感,就像艺术品一样,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使用多元化的方式去启迪学生的理解思维能力,让学生能从语文诗歌中真正的了解到其中的精髓所在,真正的理解到作者的思想和其中的喜怒安乐,当然,老师也要自己多探索好的教学方式,层次分明的给学生讲解其中的难易点,让学生容易掌握诗歌学习的技巧,使其难度降低,让学生真正的爱上诗歌。另外,老师也要及时和现代接轨,能够和学生没有障碍的进行交流,能够在交流中掌握学生的思维视角,对学生学习诗歌会有较大的帮助,这也提高高中语文老师综合素养的方式。

二、增加朗诵、深化理解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诗歌与普通课文不同之处在于,课文每句话比较好理解,但是诗歌它短而精,具有鲜明的特点,和谐的韵律,只有在朗读中才能体会诗歌的情愫,学生只有善于朗读,才能够真正的理解诗歌,喜欢上诗歌。老师可以在讲课之前,先在网络上下载一些名家诵读的诗歌,放给学生们听,然后再让学生参照着去读,在读的过程中和先人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如此学生才能够体会到其中的喜与忧,安与乐。例如汉乐府的《长歌行》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写的就是忧愁,再如李白的《秋浦词》“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表达的也是忧伤”,所以只有与通过大量的朗读,才能体会到诗人心中无限的悲凉,忧愁。针对高中学习的这些诗歌老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其中经典诗歌的特点,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去讨论,这样学生们既可以活跃教学氛围,也可以让学生爱上朗读,领悟理解其中的意义,汲取诗歌中的营养,鼓励学生多读多理解,达到愿意朗读,深化理解的目标。

三、改革创新教学观念

新课程改革要脱离以往以老师讲解为主,学生记录的教学方式,需要以学生为主,老师引导的教学观念,以围绕培养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为原则的语文教学,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其实就是学生自我认知的过程,因此在诗歌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当然老师引导也非常重要,比如,学生初期学习诗歌时总是不知所措,作为老师要引导学生先朗读,然后再在每个词语中去分析其中的意思,然后让同学自由结合讨论诗歌文的内涵和表达的意义,学生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老师不要马上把答案讲出来,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的根本,然后主动去解决问题。另外,高中语文教学不能再以学生的成绩为评判的标准,要全方位的评判,要对学生进行思维创造力的引导,使学生感受诗歌的魅力为目标来调动学生学习诗歌,所以我们作为高中语文老师,不能被传统的思想影响,要随着时代进步,个人的教学也要随之改进,创新教学理念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诗歌教学论文范文第8篇

由于客观物质世界中诸多事物及其属性之间界限的不明确性,致使记录它们的语言符号也不可能有确定的外延,从而使语言的内涵呈现出精确性和模糊性相对并存的特点。从认识论的角度出发,模糊性是指概念外延的不确定性所造成繁荣思维判断的不确定性。这种理论最早是由美国控制论专家查德于1965年提出的。教育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交流活动,最终是理解和感受语言传达出的潜在信息。传递和接受的效果,受制于教学双方对语言等媒体的感性体验、理性分析水平、教学环境等诸多因素,存在着相当程度的模糊性。教育教学中的这种特殊的模糊现象已经引起了许多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并尝试着运用模糊性理论来解决,力求一种新型的模糊性教学方法。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模糊性理论在古典诗歌教学中的应用谈些浅见。一、古典诗歌意思的模糊感知诗是高度概括地反映生活的。它的语言凝练含蓄,又常常具有跳跃性,存在着较大的空白,规定的格式内,容纳了大量的潜在信息。儿童因受学习水平的不均衡发展、生活阅历的深浅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对诗义的理解会出现多样性和多层次性。因此,教者应联系儿童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的实际去创设情境,抓住传神的关键字眼从诗歌的整体上去理解诗文,而不能固守所谓的“标准答案”。如理解查慎行的《舟行书所见》中的“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一句,关键是理解“簇”这一字眼。字典中对“簇”字的解释有:“丛聚,聚成一团”,也有解释为“量词”,还有解释如“聚集和聚集成的团或堆”等,义项粗略不一。死守字典,学生的理解会生硬僵化。在这个语言环境中,我让学生借助彩图,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口述微风吹拂水面时的生动情景。在各自不同的叙述中,学生自然而然地将“簇”理解为“吹起”。我再让学生想象并口述没有月亮的夜晚,灯光照耀下水面起伏、水波粼粼的样子,学生便水到渠成地对“散作满河星”的情态和比喻内涵,有了一定的感受,从而使诗义前后融会贯通。这样,不但激发了儿童学习古诗的热情,同时也提高了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的能力以及表述能力。二、古典诗歌意境的模糊感悟诗,美在意境,教学古诗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将学生带入诗境之中。意境是一种“意会”的境界,感悟意境是对诗人心灵的触摸,是建立在客观信息上的个体主观心灵感受。这种感受及过程,是难以用准确无误的科学概念来进行具体描绘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的左脑主于语言及与语言相关的功能,右脑主于综合、整体的听辩,包括想象、感知、直觉等等。可以说,意境的感悟关键在于激活儿童的右脑,使学生在音、图、声等多种显性手段结合的形象环境中,加强对诗句语言的咀嚼体味,利用儿童与诗句相通或相关的生活经验,唤起儿童的亲切感,缩短诗与儿童的心理距离,让儿童带着一种朦胧的抒情的情绪,进入诗的意境,感悟诗的意境。如:教学杨万里的《小池》一诗,可采用电教手段,制作多媒体课件,配合教者的语言铺垫,在轻柔的音乐的渲染下,泉水细细流淌、树阴映照水面、小荷初绽、蜻蜓独立荷花枝头。学生对全诗有了一定的感性理解后,再让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一幅夏日荷池图,学生便会兴趣盎然,完全沉浸在诗境之中。又如教学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教者可将学生带入春天的大自然中,让学生在那菜花金黄,蝴蝶翻飞的美好境界中看一看,闻一闻,跑一跑,跳一跳,学生对“儿童疾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的诗境便能豁然感悟。这样做,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而且还开发了他们的右脑,促使左右大脑的均衡发展。三、古典诗歌情理的模糊领略诗,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表达出诗人对生活中的人物、景物、事件等的爱憎或感叹。有的古诗直抒胸臆,如李绅的《锄禾》中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句。但更多的是将丰富的情感及哲理蕴含在诗句之中,要通过由表及里的剥笋一样的层层推进的思维活动,才能有所体味。这样,儿童的体会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多样性及多层次性。因此,教者要善于抓主干,去枝叶,引导学生用诗的韵律、节奏来激荡其间的情感,将诗的语言化为有声的图画,从整体上去体味、领略诗的情感及哲理。如,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中有“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一句,教者要启发诱导学生由彩图上的“一枝红杏”,在头脑中形成“春色满园”的想象画面,感受作者由“扫兴”到“欣慰”的心理变化过程,从直观上领悟到事物发展规律的客观性。教学陆游的《示儿》和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将二者两相对比,一“喜”一“悲”,鲜明突出,再联系“祖国统一大业”这一共同主题进行情感升华。这样,学生在心灵受到震撼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在心中播下了爱国主义的种子。四、古典诗歌学法的模糊迁移“教材无非是例子”,学习是为了应用。教者要对学生学习完古诗后反馈回来的信息加以模糊控制,将学法模糊迁移到相关的或相似的古诗拓展阅读中,巩固知识,掌握学法,提高能力。如,学习完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后,可让学生拓展阅读贺知章的《回乡偶书》。通过古诗学法的整体迁移,使学生从整体上大致掌握诗歌的意思,然后再根据两诗情感上的相似点引导情感上的迁移,使学生感受到诗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进而升华为“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这样,学生在学用结合的过程中,增长了知识,培养了能力,而且也受到了心灵的洗礼。需要强调的是,“模糊”不是含糊不清,更不是放任自流,而是根据语言的特点充分地应用系统科学理论上的“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的观点,从语言文字符号整体所呈现出来的模糊性上,总体地去把握对象,为儿童思维的发展创设一种良好的宽松氛围,激发个性化的描述及处理,培养创新精神。所以,模糊性理论在古典诗歌教学中应用时,要把理解诗意,感悟情境,体味情理,学法运用等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不能割裂他们之间的潜在联系。要在水融的和谐环境中进行总体的把握与体会,以求在模糊中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

诗歌教学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深度教学;策略

古代诗歌历来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近几年在高考(全国卷)中的分值也一直保持在11分以上(诗歌鉴赏11分,默写不确定)。尽管其地位如此重要,老师们在古代诗歌教学中却常常只是依据参考书结合高考要求进行串讲,最后以学生能背诵会默写作为达成教学目标的标准。在经历这样的浅层教学后,学生在考试中面对诗歌鉴赏题目时仍然是无从下手。

有鉴于此,笔者尝试对古代诗歌进行“深度教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盲目学习的局面有所改观。现以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对这一模式作简要介绍。

一、知人论世,让学生知道诗歌背景

一般来说,教师对背景的介绍常常是言简意赅、点到为止,然而那些选入教材的诗歌,其作者大都是文学史上非常有代表性的作家。学生们一次又一次地遇到这些作家,对其生平却没有一个相对完整的了解,这样一来,既不能更深层次地解读诗歌,遇到诗人的其他作品也不能快速切入。

以对苏轼的介绍为例,至少应该明确他生命每个时期的大致经历,并列举一定的代表作品。这样的介绍也许要持续一节课的时间,但有了这样的基础,以后再来解读苏轼的其他作品就要容易得多。针对《念奴娇・赤壁怀古》,尤其要重点介绍“乌台诗案”对他的影响,并结合余秋雨的《东坡突围》,使学生对苏轼有更深的了解。

背景的介绍还包括对诗人所处时代的大致了解。苏轼的一生与“王安石变法”紧密相关,教师对于这样的重大历史事件也应该有一定的介绍,客观上也可以增加学生的见识。

知人论世对于诗歌教学来说是基础性的工作,它考验的是语文老师综合各种信息的能力,对于重要作家及其所处的时代,语文老师应该有全面的了解并能深入浅出地介绍给学生。

二、注重训诂,全方位解读诗歌

教材的注释能帮助学生基本读懂诗歌,但教师要串讲诗歌,必须结合多种注解进行研读,同时,还要阅读历代重要评论家对于诗歌的评论,综合鉴赏诗歌的精神内涵。

《念奴娇・赤壁怀古》在训诂方面需要注意的是,正史中的周郎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如果像学生一样只是粗浅的了解《三国演义》里的周瑜,是无法把握诗歌的真实精神的。此外,对于真实的赤壁之战,以及“酹”这种风俗也应有一定的了解。

有了对诗歌基本内容的理解,还应该从写作手法,抒情艺术等角度对诗歌进行分析,这种分析能帮助学生更进一步去理解诗歌,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分析诗歌的模式。

较敏锐的训诂鉴赏嗅觉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诗歌的内涵,使教师站在一定的高度上批判性地解读诗歌。这样,学生对作品的理解透彻了,对诗歌的解读才不至于仅仅停留在粗浅欣赏的层面。

三、群文阅读,拓展学生视野

以教材作品为出发点,让学生拓展阅读一些重要作品,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他们的阅读经验。阅读的经验丰富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自然会更深刻。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在黄州时期的重要作品,他在黄州还写了另外一些重要作品如《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临江仙・夜归临皋》等,将这些作品放在一起解读,对于苏轼这一时期的心境应该会有一个较全面的把握。同时,学生还学过苏轼另外一些著名作品如《记承天寺夜游》《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江城子・密州出猎》,将这些作品结合起来,从而对大量的作品集中阅读,学生心中自会生成一个较立体的苏轼形象。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还可推荐阅读苏轼的诗文选集、林语堂《坡传》、梁启超《王安石传》等。

群文阅读涉及语文教学中很要的目的――让学生读书。我们一直都在呼吁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群文阅读其实就是桥梁,连接教材与课外书。总会有学生通过教师架设的桥梁去往更辽阔的天地,这也是语文教学最可贵的作用之一。

四、诵写结合,吸取诗歌精华

一首诗讲授完成,意味着学生有了将诗歌变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的坚实基础。

首先,反复诵读是领会诗歌精神的必要条件。只有熟读成诵,学生才能搞明白诗歌节奏的起承转合、作者情感的抑扬顿挫。

其次,写作与诗歌相关的文章(哪怕只是一段文字),能让学生与诗歌进行深度交流。因为写作需要相对深入的构思并形成有条理的观点,在写作过程中,学生会投入自己的文学才能与生命体验,不知不觉,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就进一步加深了。

诗歌教学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现代诗歌教学 朗读教学 教学方法

一、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现状

多元媒介飞速发展的时代给青少年的阅读带来了强大冲击与挑战,学生的文本阅读时间越来越少。现代诗歌作为一个特殊文体,青少年阅读起来是有难度的,尤其是中学教师对现代诗歌的认识也有局限性,导致学生对现代诗歌的隔膜越来越深。而且现代诗歌普遍被认为过于朦胧和晦涩,教师在教学中难以把握,往往会强行给现代诗歌扣上大而无当的标签,于是现代诗歌变成了师生共同面对的难点。

二、如何有效地进行现代诗歌教学

(一)朗读教学不可少

新课标对学生阅读的要求是: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丰富积累,增加体验,培养语感。教师应着力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让学生边读边体验,在自由朗读中感受诗歌的优美,使学生通过朗读入情入境地体验作者的情感。

现代诗歌可以说是一种诉诸耳感的声音的艺术,它的恒久魅力和声音密不可分,是和节奏、韵律或内在的音乐性结合在一起的,甚至和其“语感”、“语调”和“语气”有一种不可分离的联系,所以,在中学现代诗歌教学中要注意朗读(美读)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引导学生“念诗”或朗诵诗,才能使他们切身体会到诗歌的那种直击人心的力量。这实际上正是一种“回归”:回归“语文”本身,回归文学本身,回归语言本身。中学生正处在人生的花季,身心都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引导学生朗诵阅读这样的诗歌作品,对学生认识自身、认识社会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现代诗歌教学中,朗读法是最实用也最重要的,在一堂课中应该至少有一次策略、方法、技巧的指导和示范,否则便是有缺憾的诗歌教学。诗歌朗读是一种操作性很强的行为,除了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诗歌情感来强化朗读外,高深宏大的理论指导无济于事,唯具体的操作策略才能导入正轨,叶圣陶所提倡的“美读”对于新格律诗和基本押韵的自由诗的教学都是很有益处的,如九年级教材中选入的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就十分适合这种美读的教学方法,可由教师深情地范读,也可学生自由读,合作读,反复朗读之后,诗中的意境和情感自然便流淌在学生心头了。再如,我在执教里尔克的《秋日》时也曾大量运用朗读这一手段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进入诗歌意境。

(二)破解现代诗歌中常用的矛盾修辞

“矛盾修辞”,是指在文学修辞中把相互矛盾、冲突、不协调的东西或“异质”的东西组合在一起,从而取得特殊的修辞效果。例如,里尔克的《秋日》中,“谁这时没有房屋,就不必建筑,谁这时孤独,就永远孤独”。为什么没有房屋却不建筑?孤独却不寻找伴侣?可见这份孤独让诗人痛苦吗?孤独时,诗人“就醒着,读着,写着长长的信”,“在落叶纷飞的林荫道上游荡”,对此诗人似乎并不觉得痛苦,虽有落寞不安,但是是一种享受,享受一个人的时光。诗人是在用孤独谱写美丽的诗歌,用诗歌展现孤独的美丽。

(三)互文本的合理运用

在具体教学中,受到学生和课时安排及教师个人阅读面的种种限制,现代诗歌教学往往是“单一”式的视角。换言之,就是缺乏丰富的视野,最行之有效又简单的方法就是互文本阅读,简单地讲就是比较阅读,让具有相同质素(人物、主题、题材、技巧、语言、结构)的文章同时呈现。比如教学俄罗斯诗人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讲授时就可以与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及食指的《相信未来》进行比照和互文阅读,找出其中的相似点和差异。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进行比较阅读的范围很广,如王家新的《在山的那边》与韩东的《山民》的阅读,同题散文诗如高尔基的《海燕》和郑振铎的《海燕》的比较阅读,余光中的《乡愁》与席慕蓉的《乡愁》、李广田的《乡愁》诗的比照阅读,都会取得相当有效的阅读效果。在进行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和郑振铎的《海燕》的比较性阅读的时候,可以考虑从氛围、主题等方面进行比较。讲授王家新的这首《在山的那边》如果说能够和与教材配套的《语文作业本》上课外阅读韩东的《山民》及著名作家贾平凹的散文诗《地平线》比较的话,就能够比较容易比较有效地从这些相关作品的主题、立意、情感、形式、语言等方面的比较中找出重点和有效切入点。

如,在执教里尔克的《秋日》时,教师可借鉴阅读美国作家梭罗的《瓦尔登湖》,课后我又推荐学生阅读这首诗的其他翻译版本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范围,满足学生的阅读期待,又可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因为这首诗是奥地利诗人的作品,国内较有名的翻译版本就有十多个,可以让学生阅读体会,感受不同的翻译风格所呈现出的不同味道。同时初中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的重要时期,对人生有许多朦胧的认识,通过拓展阅读,开阔眼界,让学生在更多的阅读中对人生有更深入的思考,有助于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

比如,现代诗歌和古典诗词都是相通的,尤其是在意境上,如果教师能将二者融合起来,那么在教学中肯定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著名郑愁予的“我打江南走过/那留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错误》)与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中的诗句“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在诗意上就有融合之处。

总之,教师如果能够在日常的现代诗歌的教学与阅读指导当中有意识地进行比照和互文性阅读,则一定会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广度和水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这种对比阅读对于提升教师的水平尤其是关于现代诗歌及文学的教学经验也会起到相当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只要我们一直走在探索的路上,并紧紧围绕以学为中心,充分发掘教师的智慧,用心为学生搭起阅读理解现代诗歌的桥梁,就能逐渐构筑起“学为中心”的更有效的现代诗歌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奥地利]里尔克,著.冯至,译.秋日.

[2]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诗歌教学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新课标诗歌教学价值

一、诗歌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新课标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新课标如此关注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这是由审美在人生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一方面学生作为完整的有机生命个体,审美是其感性生命的一种基本要求;另一方面要实现学生的完满人性,审美是最好的途径之一,在竞争激烈、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中,审美有助于学生幸福地生活。此次新课标的一个最伟大之处,便是自始至终贯穿着人本理念。特别是当前学生的审美意识被应试的功利意识所屏蔽,呈潜在状态;学生审美感知力和审美想象力的迟钝和贫弱,审美能力还待提高,审美情趣有待提高。加强诗歌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诗歌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文学审美活动有一个规律:即阅读是作家——作品——读者双向交流的一个动态过程,文学作品自身的艺术价值越高,就越能释放更多的审美信息,对读者形成的审美心理张力就越大,也就越能提高读者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一种包括感知、想象、联想、情感、理解等各心理因素在内的、对作品进行完形、对意味进行充分体验的能力。审美能力与审美心理张力成正比,审美心理引起的张力越大,审美能力的提高幅度就越大。如同人的身体一样,各心理因素如果能经常得到一定强度的实践锻炼就会增强素质和有所发展,反之就会衰老,会迟钝或萎缩一样,学生要切实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就必须接受一定强度的审美实践活动,诗歌阅读便是这样的一种审美实践活动,它为学生审美实践的有效锻炼提供了一个绝好机会。教师虽然也可以采用艺术方式请学生欣赏图像文本提高审美能力,但是这些直观性、浅白性、受控性很强的表现形式留给学生的感知、想象、理解、创造的空间明显要小得多,主体审美能力提高的幅度也就要小得多。当电视屏幕直观而又固定化地呈现于人们的面前之时,一种规定性的现实存在替代了无数个心灵的创造,审美能力的提高因而受限。尽管表面看来,声、光、色、乐样样都有,似乎具有很丰富的审美信息,但它给予人的精神自由度是有限的、狭小的。诗歌以其浅白性、直观性、受控性特点成为一种最高的艺术,而诗歌教学这一以最高艺术为教学内容的诗歌教学,无疑是切实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最佳路径。

(二)诗歌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

审美意识与一般意识有很大的差别,它是人类在审美活动中形成的思想观念,是一种自觉的审美需要。审美需要的客观性,但是审美需要并不总是浮现于人的意识上层,很多时候人们关注的是实用、科学、伦理的领域,忽略了审美活动。诗歌几乎就是美的化身,它所包含的意境之美、音乐之美、情感之美、建筑之美能够强烈地唤起学生的审美需要,它所展现的美恰恰是通过学生的审美实践付出一定的审美劳动得来的,所以会让学生刻骨铭心,甚至终身难忘,从而使学生“嗜美上瘾”,其审美意识由此得到了有力的强化。诗歌教学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诗是一种高雅的文学艺术,它比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教精致。诗歌教学通过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不由自主地爱上诗歌的同时也就意味着学生的审美趣味由粗俗走向高雅、由低级走向高级、由麻木迟钝引向敏锐丰富、由悦耳悦目的低级层次走向悦心悦意、悦志悦神的高级层次。所以,要养成和培养纯正、高雅的审美趣味,诗歌教学是最好的途径,诗歌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

二、诗歌教学能培育学生的诗性智慧

新课标在总目标中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教学建议中又强调:要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在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的同时,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诗性智慧作为一种具有整合性的精神能力,在人类的各个历史阶段因被赋予不同的内涵而使之显现出不同的风格和风貌,但是一直以来贯穿始终的想象性、创造性却亘古未变。诗性智慧是一种以想象为形式的创造性思维,他的形式是想象,其结果是创造。想象力具有创造性的认识功能,因为想象是建立在感知与记忆基础上的一种表象运动,它不是物体的复现,而是对物体进行重组与再造。想象在其本质上也是对于世界的思维,但它主要是用形象来思维。在想象运行的过程中,由于头脑中表象的未定性、模糊性,所以会生发出许多新的变化,这直接带来思维的创新。

(一)从诗歌的本体特征看诗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诗性智慧

诗歌离不开想象,情感性、音乐性、想象性是诗歌的三大本体特征。想象是诗歌的本体,必不可少。诗从根本上说,是生活的反映,但绝非是生活的如实描写,而是一种想象的描写,雪莱说过:“诗使它所触及的一切都变形。”这指的就是诗歌的想象。要是有一首诗歌把生活表现得过于实在,太像生活的实际,这种照搬现实、缺乏想象的作品是称不上诗歌的,比如说“这个少女很美丽”就不是诗,“少女如花”这一带有想象性的言语便具备了诗歌的质素。因此,诗歌的创作离不开浮想联翩,离不开思接千载、视通万里。那些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总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创作出激情澎湃、瑰丽多姿、光焰万丈的诗篇。屈原的《离骚》、李白的《蜀道难》、郭沫若的《凤凰涅磐》、但丁的《神曲》、歌德的《浮士德》等名篇都充满了优美、奇异、丰富的想象。

(二)从诗歌的阅读特征看诗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诗性智慧

欣赏诗歌的过程是一个展开想象的过程。诗歌是一个意象符号系统,意象是其基本构成单位,上至原始诗歌,下至当代诗歌,都离不开意象。诗歌中的意象是不可或缺的主导性成份,意象成分越多,诗味的成分也就越浓,有没有意象是诗与非诗的根本区别。没有意象,诗就成了直白与说明,也就不成其诗。读者阅读诗歌,也就是阅读这个意象符号系统。意象要闪现、组合,都必须依赖于读者的想象。因为意象的存在形态是人脑中的一种情感表象,它不同于绘画、雕刻、舞蹈、戏剧等艺术所塑造的形象,这些形象是外在的,直接呈现于人们的面前,作用于人们的感官,人们无需想象,只需要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就可以直接获得审美感受。诗歌中的意象,无论是人神鬼怪、飞禽走兽,还是鸟鱼花香、湖光山色、人间仙境等等的呈现都必须借助于人们的想象才能在脑海中映现出来。通过想象,诗歌中的意象得以舒展和叠合,直至成为意境。所以,要欣赏到诗歌的内在意象、意境之美,必须借助于想象,对诗歌的意象进行闪现、组合、转换与再创造,才能将文字符号转化为立体画面,把潜在的意象浮现出来,最终享受到诗歌的意象美、领略到诗歌的意蕴美。

(三)从诗歌的语言特征看诗歌教学容易激发学生的诗性智慧

诗歌容易激发学生的想象。可感性是诗歌语词的一个基本特征。可感性语词是指表述人的感官经验和感官感受的那一类语词,是对人类五种感官所领受到的内容的描述,这些语词以形象战胜抽象的方式,强化语符本身的信息刺激,使之成为一种具有强烈唤起能力的媒介物,诱导读者展开想象去把握可感性语词所代表的感性世界。如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绿”这一可感性语词就容易激发起读者的想象,使读者想到芳草萋萋、繁华似锦的一派喜人景象。又如宋祁的《玉楼春•春景》中的一句“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闹”字不仅让人想象出杏花争先恐后开放的情景,还让人想到芳香扑鼻、蜂飞蝶舞之类。总之,诗歌与想象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诗歌教学可以通过诗歌阅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达到培育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诗歌教学是培育学生诗性智慧的肥土沃壤。

三、诗歌教学能涵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新课标之所以强调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因为人文精神作为一种生命意识,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最深厚的精神动力资源;人文精神作为一种人文情怀,为人的发展营造了一种深切的人文关怀背景;人文精神作为一种超越品格,为人的发展创设了一种高远的人生理想境界。当代中学生的社会、人生意识在精神沙漠的风暴影响下,拜金主义进一步深入人心。在强大的物欲刺激氛围中,学生出现了所谓的“四无主义”现象,即无气魄、无关心、无感动、无责任。这样的精神面貌,迫切需要我们加强人文精神的教育,引导学生去关注和建构健康向上、充满人情味的生活世界,培养人文精神。

(一)诗歌教学能够唤起学生的生命意识

诗歌教学离不开伟大的诗篇,而伟大的诗篇之后站立着的正是伟大的诗人。诗人从自然的天籁和灵魂的启示中把倾听到的声音传达给人们,用心血谱写生命和灵魂的乐章。当我们年幼无知、或少壮有成的时候,我们从不感到生命正在一点点地走向末端。而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只不过沧海一粟,正因如此,每个人都必须意识到生命的短暂,珍惜生命,诗歌向我们敲响生命的警钟。当学生们阅读“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夜苦短长,何不秉烛游”(《古诗十九首》)和“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横落兮雁南飞。……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汉武帝《秋风辞》)等诗句时,他们不能不深思:生命短暂,何不珍惜?诗歌还为我们提供活着的理由,向我们展示了各种崇高的人生价值观。李白的理由是“此行不为鲈鱼,自爱名山入剡中”;杜甫的理由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王维的理由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刘禹锡的理由是“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柳宗元的理由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二)诗歌教学能够陶冶学生的人文情操

诗歌中的情感不同于普通情感,它是人文情怀的反映。首先,国身通一是诗歌史上贯穿始终的一条情感大动脉。诗人们将自己的整个身家性命与祖国、民族的命运紧紧地缠在一起,这也就是平常为人称道的爱国情怀。诗人们所写的诗篇往往是在国家民族存亡之秋、由奋起而抒发的一种激情,读来感人泪下,催人奋进;其次,诗歌中还渗透着浓浓的家园情结。家园情结就是对故土、对亲朋的深沉眷念和无限热爱之情。通过诗歌教学可以让学生们知道:世间除了金钱之外,还有一些没有任何功利目的、却让人动心的东西,那就是亲情、友情、爱情;再次,山水情怀也是诗歌情感的一大内容。它体现的是一种对大自然山山水水的热烈歌颂和赞叹之情。诗人们赞美吟诵自然,从自然中寻求心灵的慰藉和超脱。山水诗篇可以激发起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诗歌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超越品格

诗歌内蕴着奋发向上、锲而不舍、执著奋进、不竭奋进的人生态度和生命理念,诗歌是一种理想,它激励着学生不断进入超越之境,扬弃旧我,走向新我,使自己向更美好的生存状态发展,逐渐抵达理想。它使人确信,人的前途和命运应该能够而且应该掌握在人自己的手中。理想和信念一旦在耳边铿锵作响,它往往令人回肠荡气、热血沸腾,即使身处严酷的现实困境,也能升腾起生活的信心,奋起追求心中的目标。诗歌中包含的这种超越品格,使人不断朝着自己的目标迈进,走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吕志刚.略谈新课程理念下的诗歌教学[J].学语文,2006,(6).

诗歌教学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古代诗歌教学 韵律美 意境美

初中语文古代诗歌的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如何鉴赏诗歌,体会到诗歌中的词句美和意境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从古代优美的词句中体会到诗词的意义,下面,本文就从三个方面分析初中语文古代诗歌的教学:

古文常识

字形、字音的变化。文化随在历时长流中一路奔波下来,光阴的巨大力量不可避免的会对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谈到古诗文,我们不可避免的要碰到通假字。例如:《钱塘湖春行》中“绿杨阴里白沙堤”中的“阴”就就通假字,通“荫”,取树荫的意思。其实通假字还是比较有规律性的。一般来说,通假字所通的都是其同音字,只要根据诗文意思就可以轻易推断出来。当然,也有不是同音字的。例如“见”就在古诗文中多通“现”,但是像这种情况也就数量不多的几个,完全可以记忆下来。当然不仅是通假字,在为数不多的几个字上,读音也会发现改变。例如“斜”在古代诗歌中就很少念xie而多读xia.在初中学习阶段,这都只需引导学生整理一下基本上就可以轻松的掌握。

诗人的生平、性格。古往今来,文人骚客吟诗作赋多在借景或借自己多描述的事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或喜悦、或悲伤、或高兴、或寂寞、或踌躇满志、或黯然失落。因此了解诗人的生平、与性格对诗歌的理解是有非常大的帮助的。如李白的诗风就多为豪迈的,充满想象的浪漫主义;杜甫的诗风就多为忧国忧民的写实主义。再如李贺、陆游就是典型的怀才不遇的例子,所以他们的诗歌多就抒发报国无门的凉苦感慨。又如边塞诗人王昌龄,因为其长期身处边塞,寂寞寒苦,他的诗也就多表现的是自己怀恋亲人,思念家乡的情感。了解了诗人的资料之后,一般即可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理解上来即便是有个别字义错误,方向上也不会很大的偏差。

诗人写诗的背景。上述所说的了解诗人的生平多能够先确定诗文的感情基调,但是要想更加准确的了解诗文感情基调,还是要了解诗人写这首诗的背景。就如李白生涯应当属怀才不遇类型。虽说他的诗歌多豪迈,很少直接抒发悲苦心境,但是也很少抒发踌躇满志之义。而他的《南陵别儿童入京》就是抒发一种踌躇满志,怀有大抱负之心。其原因无非就是其写这首诗之时正当他受唐玄宗之诏入京之时。所以了解诗人写诗的背景也是学习诗歌之所必须的环节。

韵律美

古代诗歌之所以魅力无穷,其美之主要的组成部分就在诗歌的韵律美上。古代诗文多短小精悍,并且都有严格的音律要求以及押韵要求。无论是读还是呤都是朗朗上口。而古诗文多为五言七绝。而五言的音律一般为“字字/字字字”或“字字/字/字字”;七绝的音律则为“字字/字字/字字字”或“字字/字字/字/字字”。而韵脚上就在于第一、第二、第四句,第三则多无要求。同时在对仗上还有其他更为严格的音律要求,例如平仄相对。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么严格的要求才有了古代诗歌这种其它语种诗歌无法超越的美。

意境美

古代诗歌韵味的重头戏还在于其回味无穷的意境美。几乎每一首诗歌都有一个完美的意境。它们或者唯美、或者雄壮、或萧索、或悲凉。还有的展现一股生机勃勃之境,当读者能够充分感受这份意境的时候,也就融入了诗中。当然意境的美妙多在于诗人无与伦比的炼字炼句的功夫。就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一字就被万千人捧为经典,首先它是用痛感的修辞手法,将不易传神表现的的听觉转化为视觉,将春风拂过的江南水乡后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表现得淋漓至尽,据说但这个“绿”诗人就炼了十次有余。又如有“孤篇压倒全唐”美誉的作品《春江花月夜》就堪称字字珠玑,诗人先是描绘出一幅春江月夜的美景,其实恢弘。又一个“生”赐予了皎皎白月与潮水无限的活力。后来再由景转入自己的人生感悟,虽感伤生命,又不颓废绝望。因而全诗“哀而不伤”,堪称绝唱。再回到意境上来,一个意境的生命,都是由全文中的一个字或者一个词赋予的,只有抓住那关键的一点,才能完美的感受那无可挑剔的意境之美。所以说在古诗文的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找到那个点,那个突破口。而不是自己给学生点出来,要他们学生的是自己挖掘到那个点,领略到那份美妙的意境。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古代诗歌之妙处,从而真正的喜欢上古代诗歌的学习。

总结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的道理其实都是相通的,在教育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要摆脱那种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模式。老师在课堂上应该“懒”一点,多以引导为主。古代诗歌的教学更应该是如此,正是因为现在教科书中选取的文章都是经典,所以几乎都是要求全背,这样无疑加重了学生的负担,甚至让他们讨厌学习古代诗歌。所有在教学中就更应该让学生主动去探讨,去发现。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透彻的学习好古代诗歌,他们背诵起来也会更加简单,同时自我发掘式的教育带来的效果也会更好。

参考文献:

诗歌教学论文范文第13篇

因此,我认为:正是由于诗歌的凝练性、抒情性、音乐性、时代性等特点,决定了教师应该运用特有的教学方式,在积极引导的过程中,尽最大能力与学生一起去感受美、品味美、挖掘美、创造美。

一、感受音乐美

诗歌大多讲究押韵,富有节奏,读来琅琅上口、余味无穷,具有韵律和谐的音乐美。要体会诗歌的音乐美,必须反复朗读,在缓歌慢唱中把握诗的韵律、节拍、停顿,把握声调的轻重缓急,字音的响沉强弱,语流的疾徐婉转。这样,才能心神合一,忘乎所以,自我沉醉,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给他们以音乐般地享受。其实,最早的诗歌不就是老百姓在劳动中“唱”出来的吗?如《关雌》:“关关雌鸡,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述……”此诗四字一句,语句整齐,采用双声叠韵连绵词,韵律音调和谐,琅琅上口,具有强烈的节奏美和音律美。

难怪古人会配上乐曲,在劳动中,在小河边,在节日里,或浅吟,或低唱,或于动情处放声高歌呢?作为教师,在课堂上何不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顺应诗歌本身的特点,来一次语文课堂的创新呢?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体验了诗之韵味,又何尝不可呢?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琅琅的读书声中,或是在悠悠的音乐声中,甚至在款款的舞蹈之中,感受到“亲射虎,看孙郎”之豪迈;“八百里分摩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之雄壮;‘旧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之磅礴;“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之落寞;“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散淡;“飘飘何所以,天地一沙鸥”之凄凉·一感受到诗人或悲或喜或怨或怒的情感,让学生自然愉悦地获得与诗人情感上的共鸣,岂不快哉?

二、品味语言美

诗歌语言准确、生动,凝练、含蓄,具有表现力。贾岛尊奉韩愈为“一字之师”,杜甫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充分说明了诗歌语言需要千锤百炼。用最准确,最生动的词语表现尽可能丰富的内容。很多名家诗句读来如行云流水,好似诗人信手拈来,其实一字一句,无不是诗人呕心沥血之作。所以,在学习诗歌须认真精读、细细品味、反复推敲、含英咀华、以小见大,才能体会到作者炼字谴词之匠心,才能品味到诗歌语言之精华。

如:杜甫的《望岳》中的“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前一句是虚笔,因为泰山的秀美实在是一言难尽,不如另辟蹊径来写造物主对泰山的情有独钟。“钟”字有钟情,钟爱之意,此字将大自然对泰山的那份厚爱那份情义写得淋漓尽致。而后一句的“割”字,则生动地写出了泰山参天人云的雄伟气势,使静止的山峰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诗人通过天才的想象和夸张,淋漓尽致地表现泰山的神奇,秀丽,高峻,阔大。多美地语言!多美的画面!我们只有通过精读细品才能体会得到泰山非凡的气势和作者对泰山的赞美。

三、想象画面美

古诗中许多描写山水风景的诗歌融合了绘画的特点,如:色彩,线条,背景等。我们只有细心默读,借助丰富的想象来补充或描绘画面的内容或色彩,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才能受到美的感染,获得美的熏陶。

如:王维的《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是历代广为传诵的名句,具有永恒的魅力,被近代学者王国维称作“千古壮观”的名句。

这一联由两个画面组成。一幅画面是茫茫大漠孤烟直上,另一幅画面是滚滚黄河边,鲜艳夺目的太阳斜斜的挂着,显得分外的圆。这不仅准确地写出大漠孤烟落日的雄浑壮丽的自然景观,而且把自己因受朝廷排挤而深人大漠的孤寂情绪不露痕迹地融人广阔的自然景象中,但又不给人哀愁悲伤的感觉。确实是意境雄奇,耐人寻味。不愧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啊。所以,我们不妨让学生根据诗歌展开想象,并鼓励他们画出心中的画面,往往能将自己投身于具体情境之中,获得艺术的美感和心灵的感知。就算是涂鸦之作,甚至不堪人眼,又有何损失呢?

四、领悟意境美

“诗贵言境,以境表情”,“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读诗歌时,我们以欣赏的角度去读,仔细感受作者所描写的景物,揣摩诗歌的意象,就能领悟到作者所创造的意境美。常见的意境有孤独凄凉、豪放旷达、闲适淡泊、清新飘逸、沉郁顿挫等。

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人以寥寥20字,描绘了漫天的雪景,在广阔背景上点染的一叶小舟,一个渔翁,让人感觉色彩冷艳,意境凄清,充分显示作者孤寂的情怀,这是作者感情外化而成的意境。

诗歌往往“情景交融”,我们在教诗之时,紧扣情和景,让学生随意发表自己的感受,将自己的经历与诗人之经历相似处说一说,谈一谈,说对给予表扬,说错一笑而过,让学生感到诗人并不是遥不可及,诗歌更不只是鉴赏家的事。同时,用这种方式去靠近诗中之景,抓住诗人之情以达到领悟整体意境之目的。自己的独特感悟才是最珍贵的。

五、体味哲理美

很多古诗蕴含哲理美。哲理是一个抽象的名词,包括人生的真谛、万物的奥秘、自然的规律等。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慢慢品读,善于联想思索,认真体会,才能感悟到诗歌的哲理美。

如陆游的《游山西村》中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诗句本写诗人在层峦叠嶂的山间漫步,清澈的泉水在曲折迂回的山中很快的流淌,山路错综复杂,诗人不知道哪条是去山西村的路。正在迷惘,焦急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红柳绿,几家农家茅舍在花木掩映之下若隐若现,诗人顿觉眼前一亮,不禁J惊喜交加。

诗歌教学论文范文第14篇

一、高中语文古代诗歌审美教育的价值导向

美国著名学者博伊说:“教学内容不应当仅局限于学科范围本身,还要在课堂上体现出人文主义的精神。”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注意尊重人,尊重具体的人的生命价值,尊重具体人的文化及其多样性,努力寻求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点,将知识与方法、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在一起,努力提升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使学生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成长为富有个性的、蕴藏着巨大能量和善于学习创新的人。审美教育着眼于学生精神世界的整体培养,重视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和人的完善。通过审美教育可以使学生树立美的思想,发展美的品格,培养美的情操,形成美的人格,发展人的个性。语文教材含有丰厚的审美教育资源,诗歌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诗歌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应充分发掘诗歌中丰富的人文性。在华夏文明灿烂的长卷中,诗人灿若星河,作品浩如烟海,风格异彩纷呈。仅唐一代,就有奔放飘逸的李白,沉郁顿挫的杜甫,通俗平易的白居易,清新峻拔的杜牧,奇诡险怪的李贺,绮丽精工的李商隐……中国的诗歌,像一条横亘古今的河流,流淌着中华文学艺术的精髓,激荡着历史精魂的心曲,成为传承民族灵魂的载体。一首好的诗歌能增进人的见识,熏陶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性情,净化人的心境,提高人的文化修养。在古代诗歌教学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究,深入地理解,仔细地揣摩,自如地运用,自然会受到诗歌中人文精神的熏陶与影响。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审美想象力、健康的审美情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爱国主义热情、崇高的理想、坚强的意志、健全的人格等等。

二、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与审美教育的联系

古代诗歌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种文体,有其自身的特点,这些都对审美教育产生重要影响。朱光潜说:“诗比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较精微。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对于小说戏剧散文等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也就是说古代诗歌在音律方面讲究平仄押韵,注重节奏,琅琅上口,富于音乐性,使学生在诵读、背诵中获得音乐的美感,感受到语言的韵律美;语言上则更为简练,结构更为严谨,注重艺术意象的塑造,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美感,把学生引进它所展示的优美境界中,使学生在读诗中有了身临其境之感;在内容上提倡“诗言志”,让读者去品味言外之意,象外之形,其文化内涵丰富,饱含作者的感情,便于学生融入诗境中,聆听诗人的心声,体会作品情感美和作者的人格美,更能点燃人心,打动读者。诗人郭小川就曾说“诗是表现感情的,当然也表现思想,但感情可以说是思想的翅膀,没有感情,尽管是思想,也不是诗”。新课改后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选入很多古代诗歌,这些古代诗歌具有典范性,都是千古传诵的名篇,文质兼美,是高度思想性和完美艺术性的结合,其本身就是一种美的化身、美的体现。我们在古代诗歌教学中把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三者融于其中,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共鸣,生发审美愉悦,从而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陶冶他们的情操,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热情。难怪普希金曾说,诗人“用言词把人心照亮”,唤起人们“善良的感情”。雪莱也说“诗以想象和热情启发人类向善”。

审美活动在诗歌教学活动中也有多方面的促进作用。第一,在古代诗歌教学活动中进行审美教育,能够使学生对阅读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诱发学生自觉或不自觉的热爱古代诗歌、探索古代文化的强烈欲望和热情,激发他们学习古代诗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二,在古代诗歌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的科学性,产生发现和识别真理的灵感。“以美启真”发生作用的机制,是审美感和理智感的内在联系。总之,古代诗歌教学和审美教育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

三、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现

新课程改革以来,高中语文教科书(以2007年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为例)进行了调整,一共收录了30首古代诗歌,这些诗歌作品的作者都是在古代文学方面具有深远影响的大家,具有代表性。作品时间跨度上也很大,从最早的周代的《诗经》到唐代的诗歌;从内容上看,有以《孔雀东南飞》为代表的叙事诗、《短歌行》为代表的抒情诗、以《山居秋暝》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以《蜀相》为代表的咏史诗,《旅夜书怀》为代表的行旅诗等等。大量优秀的不同题材的诗歌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审美教育的资源。如何更好的利用这些资源,如何在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中实现审美教育,值得我们探究和实践。

教师课堂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诵读和品味。《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诵读非常重要,苏轼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通过诵读,可以体会诗歌语言的凝练含蓄,形式优美;可以与作者的心灵产生共鸣,感受文字背后所蕴涵的内容,从而使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到诗歌的魅力,受到审美教育。诵读的形式多样,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诵读方法,这样才能增强教学效果。诗歌的语言很精练含蓄,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丰富最深刻的内容,可谓“言简意赅”。古人做诗很讲究词句的锤炼,故有杜甫的“语不惊人死不休”和贾岛的“两句三年成,一吟双泪流”之说。古代诗歌中的名句,更是如此,所以我们在古代诗歌教学时,不仅要让学生咬文嚼字,体味语言的魅力,更要品味诗人的人格美,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的人格。陶行知先生认为要乘着“美的精神”,从而创造出“真善美的祖国”,“真善美的世界”,“真善美的人生”。诗歌是诗人以其充沛的热情、睿智的目光去感悟、发现生活后,奉献给人们的一份精神产品,是人性的展露、情感的浓缩。通过解读诗歌,可以感受别样的人生体验,丰富我们的情感世界。高中教材中选入李白、杜甫的诗歌,这两位诗人不仅对古代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他们的人格更让我们钦佩。李白是一位性格豪放,感情奔放,不受拘束而又向往建功立业的诗人。他的诗想象奇特,《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就是例子。然而,他才华横溢却被权臣诽谤,不受重用,他写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这种倔强不屈的性格,值得我们学习。杜甫写下了《兵车行》《三吏》《三别》等一系列表现民生疾苦的诗作,更写了《春望》《登岳阳楼》《登高》等诗作,家国之痛和个人的悲哀融为一体。这样的诗歌,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去品味,学习诗人的人格美,受到良好的审美教育。

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例如运用多媒体,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多媒体教学具有高度的再现性,它能使诗歌教学形声化。印象鲜明,可以充分展示诗歌中涉及的多种自然景观、人物形象,为学生理解诗歌提供了直观的感受,有利于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能使他们处于一种爱学与乐学的学习状态中。在古代诗歌教学中,教师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比起只靠用一支粉笔一张嘴讲起课来,显然要生动、形象得多。具体可感的形象会引起学生的好奇和注意,激发起他们的求知欲望,消除听课时的枯燥感和疲劳感,使他们能在感情的参与下进行审美鉴赏活动。在诗歌教学中,首先是朗读诗歌,但教师干巴巴的范读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如果借助多媒体,效果就会大不相同。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播放李煜的《虞美人》、《相见欢》,苏轼的《水调歌头》,岳飞的《满江红》的歌曲,让学生理解词的歌唱性,欣赏词所达到的美感。当学生朗读《琵琶行》时,通过多媒体播一段琵琶曲《春江花月夜》,再配以古代歌女弹奏琵琶的图片,或者江南月夜的图片,一下子就会将学生引领到白居易所描绘的境界中。听觉和视觉的刺激会加深学生对作者所描绘的音乐的理解,“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窃窃如私语。大弦小弦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样的描写,对琵琶音乐不熟悉的学生是很难理解的,只有借助相关的琵琶曲,并有“FLASH”制作出相关的画面,五彩缤纷的珠子纷纷落下的画面,会使教学更为形象直观,诗句“大珠小珠落玉盘”所呈现出的目不暇接,转化为耳不暇闻的音乐变化之美,会激起学生强烈的审美欲望。让学生朗读《孔雀东南飞》,以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作为背景音乐,缠绵凄婉的音乐让人似乎看到刘兰芝和焦仲卿爱情的悲欢离合,体会到他们离别时的柔肠寸断。

诗歌教学论文范文第15篇

那么,诗词歌赋如何同语文教学结合,又怎样发挥其作用呢?

一、造成气氛,激发兴趣

讲课前,利用三五分钟指导学生抄录背诵有关的诗词,不仅利用点滴时间传授了知识,且书声琅琅,情绪昂扬,造成了课堂上应有的文学气氛,使学生从心理上把语文课同其他课区别开来,有利于集中注意力,上好语文课。同时,多次这样训练,潜移默化、熏陶感染,可激发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例如,学习《雨中登泰山》,抄录杜甫的《望岳》一诗或李白的《游泰山》,指导朗诵,领会意境,引起学习欲望。学习《劝学》,抄录背诵汉乐府诗《长歌行》,体味诗中“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纯真感情和所包含的哲理,使学生产生对课文的喜爱之情。学习《〈指南录〉后序》,背诵《过零丁洋》或岳飞的词《满江红》,激发师生对祖国的挚爱情感,造成浓厚的学习气氛。

二、补充课文,加深理解

利用诗词歌赋同课文在内容上的联系,适时引入教学环节,作为课文的补充,以利于加深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南州六月荔枝丹》,将白居易的《荔枝图序》抄录给学生,引导学生深入认识比喻说明法的特点及由整体到局部的说明顺序,还可使学生了解:古人早已对荔枝不耐贮藏有真切的认识、生动的记载,体会课文引用古诗文的准确、精妙。学习《秋色赋》,把欧阳修的《秋声赋》印发给学生。通过阅读,引导学生将峻青笔下绚丽多彩的秋色同古人笔下肃杀悲凉的秋景加以对比,从而体会出课文作者写秋色的时代特征,有利于领会文章主旨。

上述两例,前者可在课文讲读后抄录补充,以印证体会;后者在讲课前印发补充,以对比认识。有些诗词歌赋,根据需要,亦可在讲课过程中补充。

三、追根溯源,领悟题旨

有些课文,涉及作者的思想渊源或人物的精神品德。这时,有必要借用诗词歌赋追根溯源,使学生从思想本质上认识作者的人格、情操、爱憎,以更准确地领悟课文的主题,体会文章的感情。

例如,学习陶渊明的诗《归园田居》《饮酒》,可同时学习作者的《五柳先生传》,使学生了解作者的处世态度,以尽快地把握诗的主题。唐弢的《琐忆》以鲁迅的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作为贯穿全文的红线,故教师可将全诗《自嘲》介绍给学生,使其认识鲁迅先生鲜明爱憎的思想根源,帮助学生领悟作品主旨。

四、联系体会,借鉴练笔

在写作教学中也可提供有关诗词为写作引用材料,使之联系所写内容,体会意境、感情,达到借鉴、练笔目的。

如布置学生写《我爱校园的绿树》,练习用比喻写景状物,描写校园里的白杨、垂柳、果树等,可提供贺知章的《柳枝词》,使学生回忆、观察垂柳的情景,体会“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意境,借以描写垂柳的情态。写《春蚕赋》,练习以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可提供李商隐的诗《无题》,使学生在吟诵过程中体味“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品格,将物的生物特征与人的精神品德联系在一起,以更好地把握文章的写法和主题。

五、了解民俗,开阔视野

许多诗词歌赋反映了我国民俗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情景。适逢民俗节日,可向学生介绍有关的诗词,吟咏背诵,借以了解民俗节日的情况,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

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向学生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及有关习俗:登高、赏菊、饮酒、插茱萸等;吟诵的词《采桑子·重阳》和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清明之前,可向学生介绍清明的来历;讲述丙辰清明天安门广场悼念的情景;抄录杜牧的诗《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