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企业投资可行性分析范文

企业投资可行性分析范文

企业投资可行性分析

企业投资可行性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项目投资;财务可行性;现金流量

1 项目投资财务可行性分析概述

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是投资项目周期中前期准备阶段的核心内容,是投资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可行性分析主要包括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财务可行性等方面的分析,本文只从财务可行性的角度对L企业的项目投资进行分析。对于单个项目,其财务可行性分析主要涉及现金流量的估算和项目投资评价指标。

1.1 现金流量的概念和估算

现金流量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按照现金收付实现制,通过一定经济活动(包括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和非经常性项目)而产生的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及其总量情况的总称,即:企业一定时期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的数量。现金流量包括现金流出量、现金流入量和现金净流量三种。现金流出量是指项目投资引起的企业现金支出的增加额,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投资成本,包括初始投资和垫支流动资金。现金流入量是指项目投资引起的企业现金收入的增加额。现金流入量=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折旧)-所得税=营业利润+折旧-所得税。现金净流量是指一定时期现金流入量和现金流出量的差额,流入量大于流出量时净流量为正值,反之,净流量为负值。

1.2 项目投资评价指标

投资项目财务可行性分析的主要依据是投资评价指标,分为静态评价指标和动态评价指标,静态指标属次要指标,动态指标属主要指标。进行决策时,如果主要指标和次要指标全部可行,则项目完全可行;如果主要指标可行,次要指标不可行,则项目基本可行;如果主要指标不可行,次要指标无论是否可行,则该项目均不可行。

1.2.1 静态指标

静态指标没有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把不同时间的资金收支看成是等效的,主要包括静态投资回收期和投资报酬率。

静态投资回收期(T)是指以投资项目经营净现金流量抵偿原始总投资额所需要的年限,简称回收期。在原始投资额(BI)一次性支出,每年现金净流入量(NCF)相等时:回收期=原始投资额/每年现金净流入量=BI/NCF。如果现金流入量(NCF)每年不等,或者原始投资(BI)是分M年投入的,则当N年的现金净现金流入量NCF=M年投入的原始投资BI总和时的N为投资回收期。

投资报酬率(ROI),又称会计收益率,等于年平均净收益/原始投资额*100%。

1.2.2 动态指标

动态指标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主要包括净现值、净现值率、获利指数和内部收益率。

净现值是指特定投资项目的未来现金流入的现值与未来流出的现值之间的差额,记作NPV。如果NPV>0,即贴现后现金流入大于贴现后现金流出,说明该投资项目的报酬率大于预定的贴现率,该项目可行,反之则项目不可行。

净现值率是指投资项目的净现值占原始投资现值总和的百分比指标,记为NPVR。如果NPVR>0,说明该投资项目的报酬率大于预定的贴现率,该项目可行,反之则项目不可行。

现值指数是指未来现金流入现值与未来现金流出现值的比率,记为PI。如果PI>1,说明该项目可行,反之则项目不可行。

内涵报酬率(IRR)是指能使未来现金流入量现值等于未来现金流出量现值的贴现率,也就是使项目投资净现值等于零的贴现率。如果IRR大于投资成本或者基准收益率,说明该项目可行,反之则项目不可行。

2 对L企业的项目投资进行财务可行性分析

2.1 简介L企业的项目投资情况

L企业主要生产劳保用品,据市场需求,该企业拟投资一个新项目,初期共需原始投资900万元,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折现率为10%。预计项目使用寿命为3年,固定资产净残值为0万元,每年折旧费为300万元。投资经营该项目后,预计第一年该项目经营将会出现亏损,估计税后净利润为负的180万元;以后两年营业收入均为750万,而且两年的经营成本都一样,均包括:外购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费为40万元,工资及福利费为5万元,修理费0.8万元,其他费用4.2万元。

2.2 财务可行性分析

2.2.1 现金流量的估算

进行财务可行性分析,首先必须对该项目的现金流量进行估算,估算过程如下:

1)本项目初始总投资额BI=900(万元)。

2)经营成本=40+5+0.8+4.2=50(万元)。

3)总成本费用=经营成本+折旧。由于第1年只估计了最后的税后利润,没对相关营业收入与成本做出具体的估量,所以第一年的相关成本费用不需估算。投产后第2年与第3年的总成本费用一样,都为经营成本50万元加上折旧费300万元等于350万元。

4)息税前利润=营业收入-总成本费用。A企业投资该项目后第2年与第3年的息税前利润相同,均为:息税前利润=营业收入-总成本费用=750-350=

400(万元)。

5)税后净利润=息税前利润-利息-所得税。A企业投资该项目不涉及利息支出,所以税后净利润=息税前利润-所得税。第1年的税后利润已经预计为-180万元。第2年、第3年各自的调整所得税=息税前利润*所得税率=400*25%=100(万元)。第2年、第3年的税后净利润均为:税后净利润=息税前利润-所得税=400-100=300(万元)。

由上述过程计算的数值结果,可得到投资该项目后每年的现金净流量,如下所示:

第1年的现金净流量=税后净利润+折旧=(-180)+300=120(万元)

第2年的现金净流量=税后净利润+折旧=300+300=600(万元)

第3年的现金净流量=税后净利润+折旧=300+300=600(万元)

2.2.2 计算各种财务评价指标

根据相关现金流量、贴现率等,计算各种财务评价指标。

1)净现值NPV。L企业的折现率为10%,查现值系数表得出,(P/F,1,10%)=0.9091,(P/F,1,10%)=

0.8264,(P/F,1,10%)=0.7513。所以,NPV=120*0.9091

+600*0.8264*600*0.7513-900=155.7(万元)>0。

2)净现值率NPVR。NPVR=NPV/BI=155.7/900*

100%=17.3%>0。

3)现值指数PI。PI=(NPV+BI)/BI=(900+155.7)/900=1.17>1。

4)内含报酬率IRR。采用“逐步测试法”,估计内含报酬率,测试如下:

由表可知,贴现率为18%时,净现值为-22,接近零。但由于单位为万元,所以不够精确,为更精确,可用内插法改善:

IRR=16%+[2%*338/(22+338)]=17.88%

5)静态投资回收期T。

T=2+[(900-120-600)/600]=2.3(年)

6)投资利润率ROI。

ROI=[(-180+300+300)/3]/900*100%=15.6%

2.2.3 分析评价项目的财务可行性

通过以上数据知,动态指标中的净现值等于155.7万元,净现值率等于17.3%,均大于零,现值指数等于1.17大于1,内含报酬率等于17.88%大于10%,所有动态指标都表明该项目具有财务可行性。静态指标中的静态投资回收期为2.3年,大于经营期的一半,超过基准投资回收期,该指标表明不具有财务可行性,投资报酬率为24.52%,大于基准收益率10%,该指标说明可行。在所有相关指标中,只有静态回收期的指标得出L企业投资该项目不具备财务可行性的结论,其余均认为在财务上可行。根据评价原则,该项目基本具有财务可行性,只是投资回收期超过基准投资回收期,有一定风险,但因经营期只有3年,期限较短,这种由回收期带来的风险也就较小,如果条件允许,可实施投资。

3 结论

通过对L企业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的估算,据投资评价指标计算对应的财务指标数值,并与相应指标的基准进行比较分析。分析比较的结果显示,除静态投资回收期超过基准投资回收期外,其它指标均表明财务上可行,因此可得出L企业从财务角度上投资该项目具有可行性。

参考文献:

[1] 杨静,鲁天婵.项目投资财务可行性研究分析[J].出国与就业,2011,8.

企业投资可行性分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项目投资;财务可行性;现金流量

对企业投资项目的财务可行性进行分析,就是分析人员根据相关的财务数据,站在投资者的角度对投资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研究,其中包括投资多少最为合适,具体投资金额,对处于盈亏平衡点之上的利润进行分析。比如说对企业具有的盈利能力进行客观的评价、现金流量的具体计划、债务的偿还能力以及股东投资的收益情况。

一、项目投资财务可行性概论

项目投资的可行性分析是整个投资项目周期中,准备工作的先决条件与核心内容,也是投资项目是否顺利进行的主要依据。可行性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可行性的分析,二是财务可行性的分析,三是技术可行性的分析。本文主要是从财务方面对企业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进行一下浅要分析。在单个企业项目中,财务的可行性分析主要有包括以下两点,第一点是项目主要涉及到的现金流量估算,第二点是项目投资的评价指标。

1.现金流量的概念与估算

所谓的现金流量就是指在一定的会计期间内,按照资金收付的实现制度,利用一定的经济上的活动,例如投资活动、经营活动还有非经常性的项目等,形成的现金流入或现金流出以及现金的总量情况的总称,也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内,现金与现金的等价物流出与流入的数量。现金的流量主要分为以下三种形式:一是现金的流入量,二是现金的流出量,三是现金的净流量。现金的流出量主要是指投资项目引起企业支出现金的增加金额,也就是企业的投资成本,其中包括初始时的投资与垫资流动所用资金。现金的流入量主要是指因项目投资企业所得到的收入的现金增加金额。现金的流入量就等于营业收入减去付现的成本再减去所得税。还可以用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与折旧之间的差值再减去所得税来计算,也可以用营业的利润加上折旧再减去所得税的方式来计算。现金的净流量就是在一定的时期之内,现金的流入量与流出量之间的差额,当流入量比流出量大的时候,那么净流量的值为正值。当流入量比流出量小的时候,所得净流量的值为负值。

2.项目投资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是财务可行性的主要分析依据,可以说是可行性分析的原则之一。评价指标也可分为两种:第一种是静态评价指标,第二种是动态评价指标。其中静态指标并不是主要的评价指标,因为很多因素在静态指标中是体现不出来的,所以评价指标还是以动态指标为主。

(1)静态指标

在静态指标中对于货币的时间价值没有进行考虑,将不同时间产生的资金收支看做是等同的,其中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静态投资的回收期,二是静态投资的报酬率。

投资的回收期T是指静态投资回收期是在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条件下,以项目的净收益回收其全部投资所需要的时间。

投资的报酬率 ROI,有被称为是会计收益率。它的计算方式是年平均净收益除以原始的投资金额再乘上百分之百。

静态指标经济意义明确、直观,计算简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投资效果的优劣;可适用于各种投资规模,但只考虑投资回收之前的效果,不能反映回收投资之后的情况,即无法准确衡量项目投资收益的大小;未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因此无法正确地辨识项目的优劣。

(2)动态指标

动态指标将货币的时间价值考虑在内,其中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净现值,二是净现值率,三是获利指数,四是内部的收益率。

净现值指的是在投资项目中,未来的资金流入现值和流出现值之间存在的差额,用NPV来表示。当NPV大于零的时候,说明该投资的报酬率要大于原预计的基准折现率,所以该项目是完全可行的,反之则该项目是不可行的。

净现值率值得是,企业项目的净现值在原始投资的现值总和中所占百分比的指标,用NPVR来表示。如果最后的NPVR大于零,那么说明该项目的报酬率是要比贴现率大的,这种情况下项目投资是完全可行的,反之则说明该项目投资是不可行的。

获利指数是指是指投产后按基准收益率或设定折现率折算的各年净现金流量的现值合计与原始投资的现值合计之比,用PI来表示。当PI大于一的时候,说明项目是可行的,反之则说明项目是不可行的。

内涵报酬率IRR指的是使未来的现金流入量的现值与现金流出量的现值相等的贴现率。也就是能够使投资的净现值为零的贴现率。当IRR比投资成本或者基准的收益率大时,那么就说明此项目是可行的,反之则是不行的。

动态指标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并全面考虑了项目在整个寿命周期内的经济状况;经济意义明确直观,能够直接以货币额表示项目的净收益;能直接说明项目投资额与资金成本之间的关系。但是,不能直接说明在项目运营期间各年的经营成果;不能真正反映项目投资中单位投资的使用效率。

二、企业项目投资财务可行性的分析

1、项目基础数据

该企业为机床设备生产企业,根据市场需求情况,利用企业现有厂区内空余土地,新建生产厂房,增添生产设备,用以生产精密数控机床。该项目总投资321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0100万元,流动资金投资12000万元。资金来源为:固定资产投资全部由企业自筹,流动资金70%申请银行短期贷款,其余由企业自筹。项目建设期为2年,生产期为10年,财务基准折现率为12%。项目投产后,形成固定资产20000万元(其中房产8000万元,机器设备12000万元),其他资产100万元。房产折旧年限为20年,机器设备折旧年限为10年,残值均为5%,固定资产余值为4800万元。其他资产分五年摊销。企业所得税率为15%。项目投产后每年预计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费分别为31400万元、700万元,职工薪酬为2500万元,修理费为500万元,其他费用为7000万元,财务费用为560万元。每年折旧费为1520万元,摊销费为20万元。实现年销售收入为50000万元,销售税金及附加为350万元,营业外支出(水利建设基金)为50万元。

2、现金流量分析

项目固定资产投资20100万元,分两年平均投入。流动资金12000万元在项目投产后投入。

经计算经营成本为42100万元,总成本费用为44200万元,利润总额为5400万元,所得税为810万元。息税前利润为5960万元,调整所得税为894万元(第八年后为897万元)。

投产后每年实现销售收入为50000万元,第十二年回收固定资产余值为4800万元,回收流动资金12000万元。

经计算,项目投资回收期为6.86年,财务净现值为8350万元,内部收益率为18.34%。

总 结:

在进行项目的决策时,如果,如果静态指标、动态指标全部达到了可行要求,那么项目就是可行的;如果动态指标可行,但是静态指标不可行,那么该项目最后的评价总结为基本可行。如果动态指标不可行,那么无论静态指标是否可行,该项目都应归类为不可行的范围之内。通过对上述项目分析,并根据相相应的计算方法求得其各项指标,与基准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项目的静态指标投资回收期6.86年>6年,不符合要求,而动态指标财务净现值=8350万元>0、内部收益率18.34%>12%均可行。因些该项目在财务上是可行的,只是投资回期较长,具有一定风险,建议加强进行市场及预期效益分析。

此外,在财务分析过程中,如项目为利用企业原有资产扩大再生产项目或技术更新改造项目,要充分分析企业以往财务况与今可能的财务状况,计算项目的增量费用和效益和现金流量。充分考虑项目的实施对企业现有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如调整生产场地,设备更新等造成的停工因素。

参考文献:

[1] 江学青.对L企业投资项目的财务可行性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2(2)

[2] 马小挺.投资项目的财务可行性分析[J].中国经贸,2010(2)

企业投资可行性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公司治理结构;盈余管理;投资项目可行性

[DOI]10.13939/ki.zgsc.2017.09.012

企业对盈余管理进行治理的原因是想要提高企业的财务信息质量,而高质量的财务信息能够减少企业内部的舞弊行为,控制员工的道德风险从而对整个企业进行综合治理,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因此,对企业进行盈余管理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1 盈余管理产生的动因

1.1 盈余管理产生的内在动因

导致盈余管理产生的本质动因是想获取私人利益,在现行的公司治理结构下,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是进行分离的,股东往往是不参与日常的管理,而经理人则是对实际管理权进行掌握的。我们可以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进行分析,股东和经理人都是在追求效用的最大化,股东希望的是让企业的财富最大化处理,而经理人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得到高薪酬和低惩罚,这样一来两者之间就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尽量地减少两者之间的差异,企业股东通常会采取绩效考核的方式让企业管理者尽力工作。

股东对企业管理者的绩效考核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其提供的工作报告,其中的财务信息报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但是因为股东不是企业的直接管理者,因此很多财务信息都不能直接到达股东的手里,而是由企业管理者提供,这样就存在一定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当企业的管理者存在私心,为了满足一己私欲可能会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进行虚报,夸大自己的业绩,利用自己所掌握的财务报告方法让事情向自己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1.2 盈余管理产生的外在需求分析

资本市场需求。现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仍然是很少的,很多企业为了能够上市在会计信息方面进行作假,粉饰自己会计管理中的弊端,进行盈余管理。因为我国法律对上市公司有着明确的规定,因此很多企业为了让自己的企业能够上市,在上市之后能够继续保持,会努力地进行盈余管理。

避税需求。在公司治理结构下进行盈余管理的有很大因素是想避税,更准确地说是合理避税。首先是我国的税法体系还不完善,有很多的税收政策,这样很多企业想方设法地进行盈余管理。其次是公司的管理者在对会计政策和方法的选择上有着很大的操作空间,税务部门在进行计算的过程中会以企业的利润为基础,然后计算应交所得税,这就让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缩小。但是企业中也有一些会计政策,为盈余管理的运行提供了一定的空间。

2 企业常见的集中盈余管理行为

2.1 有效利用财务政策

在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中,为了体现财务会计的统一性与灵活性,往往会提供多种财务管理方法,财务管理者可以根据实际环境,结合企业的盈余目标来选择适合企业的经营处理方式。而在所采取的措施中,增加盈余是最为常见的,这对于盈余目标的实现有着极大的帮助。这种方式的盈余管理是在合法的范围之内,利用国家的财务政策,帮助企业寻找最有利的财务管理方法,属于对国家财务政策的合理使用,是允许的行为。

2.2 挂账处理

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企业在当期所发生的费用,应该立即进行处理,但是很多企业为了对利润进行操控,往往是不会在当时就选择进行处理,而是选择以挂账的方式来使当期盈利,降低企业的费用,具体表现如下:①对于三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实行长期挂账。应收账款的及时收回对于企业是极为重要的,是企业资金流动运转正常的保障。对于三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如果没有及时地收回应该计入当期的损益中,但是很多企业往往是将这些账款进行挂账处理,对企业当期的盈余进行虚增,达到对利润控制的目的。②在建工程挂账处理。对外部分融入资金是很多企业在进行建设固定资产过程中常用的手段,一些借款需要在当期计算利息,在会计制度中规定,这类借款的利息在工程投入使用之前不能进行资本化处理。但是企业如果对固定资产达到使用标准的期限进行控制,就可以将这部分利息计入到当期的建设工程成本中,从而降低了当期的费用,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达到虚增利润的目的。③待处理损失挂账。企业的一些损失是由于当期使用不当而引起的,需要在当期进行及时的处理,但是一些损失金额较大的资产会影响企业的盈余利润,因此会选择通过挂账的方式来增加当期利润。

3 提高盈余管理探析投资项目可行性的建议

在公司治理结构下的盈余管理探析投资项目的时候应该从多方面进行考虑:一方面是从企业的战略规划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入手,另一方面是需要根据社会的需求以及投资项目的自身层次等。

3.1 全面客观地进行分析论证

一个完整的投资项目是需要从客观的角度,全面地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投资方希望能够尽量地对风险进行规避,增加企业的盈余。因此可以找到一家评估公司,对投资项目从全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证。首先应该考虑的就是在公司治理结构下企业的盈余,利润才是企业运营的最终目的,在确定能达到盈利目标之后再分析其余几方面的影响因素,在进行了全面客观的分析之后才能确定投资项目是否可行。

3.2 做好市场调研和预测

做好市场调研和预测是对投资项目前期的市场调查工作,分析市场资源和环境,保证投资项目在市场上能够立足。在投资项目进行的过程中应该对资源的利用模式以及企业盈利的渠道进行调查,运用科学的方法保证投资项目的可靠。在这期间应该保证对企业未来市场的调查和检测运用的是科学的方法,同时对企业的盈余管理进行控制。具体来说,应该保证投资项目在资源上、技术上、资金上等都合理运用,在完成市场调研之后,运用专业的知识对资料进行整理,通过数据或者表格的形式,对企业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说明。

3.3 考虑时间的差异问题

企业投资项目在建设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三种时间差异:投资时间差异、融资时间差异及资金流入与流出的时间差异。这三种差异对于投资项目的可行性有着巨大的影响,投资是逐步进行的,很多情况下会出现资金短缺的情况或者是协议的签订时间差异,这些因素都对投资项目的成功与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考虑企业投资项目是否可行的过程中应该将这些因素慎重考虑,充分地计算好每一步进行的时间及耗费的资金,尽量减少资金的浪费,对企业盈余管理进行控制,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利润。

4 结 论

客观来说,在公司治理结构下,企业的盈余管理特别重要,很多企业的投资项目的可行性需要通过盈余管理来增加企业的利润,这对于我国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我国在盈余管理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相关的理论和制度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方法的科学性也需要进一步地探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盈余管理的作用越来越大,企业需要建立适合自己的盈余管理体系,为企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季敏,金贞姬.民营上市公司董事会特征与真实盈余管理相关性研究[J].财会通讯,2013(30).

企业投资可行性分析范文第4篇

在企业发展中需要保持企业投融资发展战略和企业发展战略的一致,在企业成长过程中一般会采用集中投资和采用内部融资为主的战略,在企业的成长过程中,集中化投资是企业发展中最为重要的战略发展模式。在企业走向才成熟以后会采取多元化战略模式,由此可见企业投融资战略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发展策略。所以说企业必须要发展好企业投融资战略。

一、企业投融资战略研究现状分析

在世界经济的发展前提下,财务管理的方法和理论已经取得了重要的进步,但是从现代经济发展较为复杂的情况下看,财务管理只是适用于以往的企业发展情况,因此找出一个适合企业发展的战略必须要从企业现实管理出发,以企业投融资战略方法为指导,对企业财务关联理论和方法进行全面完善。在我国已经有很多学者开始对企业管理战略进行分析。

(一)企业财务管理分析

上世纪我国企业管理学家,首次提出将财务管理理论扩展到财务战略方面,要让财务管理和企业战略相互结合。学者对财务战略的定义大体为,为了保证企业资金有效运行流动和实现企业战略,提高企业财务竞争优势,要在保证企业全面发展的情况下对企业资金进行全方位长期性的规划,以保证企业发展战略可以正常运行。在企业资金运行的各个环节中和企业最为密切且效果最为明显的便是投融资战略。

(二)投融资战略分析

通过上述说明我们不难发现和企业总体战略最为密切的便是资金的筹集与投放,所以说财务战略最核心的部分便是投融资战略,但是就目前研究情况来看,我国对投融资战略分析方面尚不全面。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前,在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下,企业财务管理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因为当时的企业多数的资金都是靠国家政府拨款,所以企业很少对企业财务进行管理,所以说企业在投融资战略管理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迅速腾飞到因为之前对企业投融资战略分析存在一定滞后性,因此我国企业投融资战略分析存在一定滞后性。

二、企业投融资战略类型分析

企业战略一般包括四种类型即:企业战略一体化、企业加强型战略、企业多元经营战略和企业防御型战略这四种。企业战略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投融资战略,它和企业的发展密不可分,并且投融资战略可以还分为三种类型。

(一)扩张性投融资战略

扩张性投融资战略主要是实现企业资产迅速扩展为目的的,它的开展要在企业一体化战略的前提下开展下去,在投融资战略实施过程中为了保证其正常运行必须要将多数的资金进行留存,而对于在企业扩展存在的资金短缺的情况必须要及时的对资金进行筹集。在筹集过程中不是采用企业股权筹集而是采取负债的方式。

(二)稳定性投融资战略

稳定性投融资战略的实施可以实现企业绩效不断提高和资金规模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扩展的性质。在实施稳定性投融资战略的时候,一般会对企业现有的资金进行优化和配置,做好提高企业资金高效利用率的工作,在整个过程中,一般是将企业利润的累积作为企业稳定扩展的重要基础资金来源。“适度资金负债、中度的经济收益、适度分配”等特征是稳定性投融资战略实施的重要特性。

(三)防御型投融资战略

防御型投融资战略是防止财务出现危机和保证投融资战略实施的重要方法,实行防御型投融资战略主要目的是减少财务危机发生几率,防御型投融资战略一般将减少现金利用作为防御型的主要任务。可以采取削减的方式和盘活存量资金的方式,来节约企业成本,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从而增加企业市场竞争能力,这个方案的制定主要的特点为“低负债、低收益和高利润分配”。不论是那种方案的实施都遵循着一定的规律,那就是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投融资方案。

三、企业投融资战略主要管理内容分析

因为现代企业在经济发展上常常会出现企业财务管理漏洞,尤其是企业投融资战略方面,所以说企业投融资战略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人们从资金投放和筹集方面对企业投融资进行分析,并且还对融资的目的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主要有,投资规模、投资方向以及投资结构等方面研究。并且还对投资效果进行研究,发现投资效果会影响企业目标实现。如果不能按照规定时间和规模对所有的资金进行规划必定会影响投资目标的实现。

(一)企业投资战略分析

企业战略主要是从企业战略的投资方向以及投资规模进行分析的,并且还有符合资源优化战略目标要求,企业投资战略是企业管理的重点内容,它对企业的有限资源和资金分配有着重要的决定意义。企业战略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方向和企业规模设定等方面,还有就是企业对外扩大投资等。企业投资战略还包括对新产品的开发。总之企业投资展览会包含很多方面。

(二)企业融资战略分析

在企业整体发展战略中投融资战略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为企业融资不仅是企业战略和投资战略实施的前提条件,并且筹集的资金还对企业的经营成本产生影响,从而波及到企业竞争实力。企业融资战略要根据企业内外部财务环境现状和企业发展趋势,对企业资金筹集整体目标和整体结构进行筹划,以达到提高企业提高企业长期竞争实力的目的。具体资金筹集实施计划不是企业融资战略,因为企业融资战略是时刻企业发展环境不断变动的,它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可靠度,并且企业融资战略还可以降低企业的总资产投资成本。投资战略的实施必须要在保证企业融资效益和企业整体融资的方法基础上,来完成的。

(三)投融资战略管理程序分析

投融资战略和企业发展战略很相似,企业投融资战略管理程序一般包括三部分,投融资战略规划、投融资战略实施以及战略评价。总体来说,企业投融资战略必须在企业战略的总目标以及企业外部环境因素来制定相应的措施,设计好总体战略方案。在投融资战略实施过程中,要对投资方案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并且还要和企业制定的目标进行及时的矫正从而保证企业战略的正确性。在企业实施投融资战略方案以后,要对企业内外部条件进行全方位控制,及时的修订投融资战略。不论怎样企业投融资战略必须要在和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相结合,不能让企业投融资战略在企业整体战略中独立出来,要始终将企业投融资战略作为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一部分。

企业投资可行性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企业投资;项目决策;投资分析;战略规划;财务分析

投资是企业是形成固定资产的主要形式,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投资项目的决策阶段,是项目建设之前的全部活动,即设想、提议、论证分析及决策过程。投资项目决策的任务是通过分析论证,确定项目做不做和怎样做。对投资项目进行科学的预测和决策,对规避企业风险、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企业投资项目决策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掀起了一股企业投资的热潮。由于受外界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的影响,一些企业在投资过程中过热、过于盲目,导致投资失败,企业蒙受重大损失。目前,企业在投资方面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投资分散,主业与辅业主次不分

目前,对于部分老牌国有企业,由于历史原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与其他营业收入不相上下,甚至主营业务收入小于其他营业收入,多种制造业与多种服务业收入均在企业营运范围内。这些企业,经营的业务之间没有联系,不利于领导决策和生产经营。且投资分散,没有主要投资目标,造成了企业没有核心竞争力,最后只有进行破产重组。

2.投资项目管理与决策水平较低

在部分企业投资全过程中,企业虽然把主要时间与精力放在项目实施中,但由于项目实施计划操作性不强,项目工期多有拖延,还不能够真正实现项目的全过程控制。特别是遇到突发事件,主要依靠临时决策,改变投资计划内容,极大可能造成资源浪费。同时,由于项目前期研究不足,产品和市场分析不充分,项目决策缺乏数据支撑,主要依靠经验判断。

3.项目专业分析人员缺乏

在一些企业中,从事项目分析的人员主要为技术人员,或由原来的技术人员转型而来,他们大多缺乏专业的财务管理、投资等理论知识,导致分析工作难以开展,或难以将分析结果用于项目实际的决策上。

二、企业投资项目的决策及方法

企业投资项目的决策需要考虑企业总体战略、产品市场可行性、项目技术可行性、项目经济可行性、项目实施方案可行性等方面内容,而关键点是企业战略符合性、项目市场可行性及财务分析可行性。

1.投资项目要符合企业总体战略规划

企业总体战略明确了企业发展的方向、定位和盈利水平等,规定了项目决策的基调。投资项目必须在总体战略指导下进行,投资要符合企业发展方向,投资要体现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投资完成后要能够实现企业要求的收入和利润目标。若投资与企业战略一致(前提是企业有一贯的战略方针),可以在企业原有投资的基础上进行长期的追加投资,或相关业务投资上实现资源共享,以节约企业的整体投资成本。若投资不能与企业战略一致,且企业没有根据投资情况发展企业战略,则该投资即使暂时能够获利,也可能会由于缺少长期资源支撑而最终失败。

2.要对投资项目进行有效的市场分析

市场分析是项目成功的关键,要实现有效的市场分析,一是需要正确的市场调研结论,通过网络查询、行业报刊杂志、实地调查等方式,对商品需求、流通渠道、经营条件、竞争对手等方面进行项目市场调研,尽可能地取得完整、确切、及时的市场信息。二是需要运用科学的市场分析方法,对市场需求、市场供给、市场竞争、产品、市场综合等内容进行分析,并对为实现产品生产、销售而开展的项目投资方案进行分析。

3.要对投资项目进行正确的财务分析

企业项目投资的目标就是使企业价值最大化,投资决策必须考虑相应的成本与收益。随着经济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在实际应用中,主要采用净现值法与实物期权理论进行投资决策和风险分析。

4.技术可行性与实施方案可行性分析

项目技术可行性分析可分为:一是市场产品(即最终产品)的技术可行性,产品项目研发成功必须要通过小批量试制,来进行工艺验证,需要进行实现一定产量后的产能技术瓶颈分析,一般情况下不具有过大的技术问题。二是投资的产品(即中间产品)的技术可行性,在投资的固定资产上,一般也是使用成熟的产品,即使不够成熟,也可利用国内和国际的资源进行解决,并不存在太明显的技术问题。

项目实施方案主要论证是否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利用有限的资源,实现项目目标。主要对项目实施进度计划、资金计划制定及项目组人员工作分配计划的合理性进行分析,项目计划因为项目负责人不同而有所差异,企业可以根据已完成项目或其他企业的相关经验数据来判断,一般不具有太大的问题。

总之,在分析的最后,需要进行项目的方案比选与决策。通过对项目的整体分析,得到各投资建设方案的市场、技术、经济等可行性分析结论,根据企业对风险的好恶,选择适合企业自身的投资项目进行投资。

参考文献:

[1]夏君玉:加强企业投资决策项目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22.

企业投资可行性分析范文第6篇

关键词:投资管理;风险防范;可行性分析

一、引言

随着现代企业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如何在日常经营中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合理配置资金和资源,变得尤为重要。只有加强投资管理,编制合理的投资方案,才能在降低投资风险的同时,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投资管理是指企业根据自身的战略目标,对其投资活动进行一系列的规划、决策、实施、监督和反馈等行为,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各类机制的不断完善,企业的投资主体更加多元化,投资方式更加多样性,为各行业都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但是收益与风险总是相伴而生,这就对企业内部的投资管理与控制机制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企业投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投资可行性分析盲目乐观。目前,我国很多企业的投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存在缺乏专业研究的盲目投资,这种非理性投资的后果往往会为企业带来不小的经济损失。这种盲目乐观主要体现在:一方面,企业投资者对项目的可行性分析不够重视或是不够专业,没有对外部的宏观市场环境、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企业自身的投资管控水平做充分的认证。另一方面,企业在对项目进行效益评估时对结果理想化,往往没有针对被投资对象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分析,重要财务数据的分析也只是流于表面,对不同结果的预期不够全面和理性,最终导致结果偏离实际较多,而资金却已经大量投入。(二)资金使用不规范。企业开展投资活动时,内部的资金管理十分重要,如何有效有序地将资金投放到位,并对后续资金实施有效管控是非常重要的。而现实情况是资金的投入用途和金额与最初的测算和预算大相径庭,管控不到位,资金使用非常不规范。通常而言,企业在做前期的投资可行性分析时,会测算对被投资企业的资金缺口,并明确规定后续的使用范畴。但在投资资金实际使用过程中,却不能严谨地按照计划进行资金管理,这就直接使得资金投向偏离了投资计划,会导致投资结果与预期相背离。例如,资金的投入时点、投入金额、投资周期等方面如果没有按照制定的计划进行实施,不仅会直接影响投资收益的结果,而且会加大后续监督考核工作的难度。(三)监管跟踪不到位。在投资管控中,完善的监督跟踪体系是投资安全性和收益性的有效保证。完整的企业投资活动应该包含对事前的可行性分析、事中的监督跟踪、事后的审计评价的全过程管理。目前,很多企业在投资前期盲目乐观,缺乏理性研究,同时对项目投资以后的各项管控也流于表面,没有建立完善的监督跟踪体系,不能及时发现被投资企业或项目存在的问题,信息反馈存在滞后性,对被投资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掌控不全面,实时监控不到位,影响了企业对未来投资方向和金额的判断力。钱投出去后就不关心了,对钱的真正去向是哪里,钱的投资环境是否发生变化等都缺乏后续监督。这种对走向的把控不清,会使得企业的投资活动缺乏必要的指导,从而使得投资决策缺乏合理依据,影响投资收益。(四)风险防范意识差。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市场这个大环境,市场环境是瞬息万变的,企业如果信息闭塞,不去主动了解目前的市场环境和行业趋势,就会使得投资风险大大提升,有损企业的经济收益。风险防范意识必须是贯穿始终的,由于项目投资后评价在我国发展较晚,很多企业更重视项目投资前期的可行性研究,不注重后续的风险管理,这是非常不可行的。信息是决策的基础,很多企业投资管理时缺少调研意识,对市场信息以及被投资行业的情况不够了解,更不会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特别是跨行业投资的企业,对被投资行业的认识分析不够充分,只看到机遇,没有看到挑战,对所要投资的行业,因信息不对称,调研不深入,或是没有其他充足的消息来源,无法全面掌握目标企业的现实情况,只能从同业类似的经济体中取得数据分析,这样就有一定的局限性,加大了投资风险,不利于企业的风险管控。(五)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不高。在企业投资管理过程中,投资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而实际工作中,投资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的管理知识和技能是一种普遍现象。大部分企业没有针对投资管理业务设立专门的部门和岗位,对相关人员的业务能力培训也较为欠缺,缺乏完善的考核和激励机制。比如,投资管理人员是否了解被投资企业的具体情况,在后续的投资管理工作中,如何起到监督管控作用,对过程会出现的各种风险如何防范等。如果没有丰富的投资管理经验,基础知识不扎实,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不完善,是很难起到被投资企业的管控作用。所以,投资管理人员如果在日常管理和决策上没有用专业和全局的眼光去分析问题,这对于企业投资管理工作是十分不利的。

三、如何加强企业的投资管理工作

(一)提高投资可行性分析的准确性。投资前期的可行性论证工作与投资的成败及收益是息息相关的,决定是否投资的可行性报告必须是真实、全面、客观、科学的。因此,企业在投资前一定要做好市场调研,包括收集各类政策、了解和分析投资项目的内外部环境、投资行业的发展前景及目标企业的经营水平和风险,从而做出全面评估,提出详尽的可行性研究分析,充分剖析各类机会和风险。同时,企业应做好投资项目的预期报告,结合企业自身情况,明确投资战略目标、投资规模、能够承受的投资风险和预期收益目标等,形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并提出合理的投资评价和投资建议,供企业决策层决策。(二)完善资金管理制度。在投资管控中,企业一定要强化资金的管理工作,一方面做好资金的筹集工作,另一方面要特别加强投资资金的预算管理、投入管理、产出效益管理。首先企业要做好投出资本的预算工作,投资资本应视协议和相关约定合理投入,同时也要关注被投资企业的日常经营预算,严格控制经营风险和管理风险。其次,资金的投出要严格按照审批流程执行,规范相关人员的工作职责,建立不相容岗位的职务分离制度,明确授权审批制度。严把支付关,最大限度地节约投资资金,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一旦项目出现危机,应及时采取有效的应急预案。再次,企业要定期测算投资的投入产出效益,投入资本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收益,并对结果做出详尽的原因分析,给决策者提供有效的信息。此外还要关注对投入资本和收益的收回工作,确保资金安全性和收益性的实现。(三)提升监管跟踪体系。企业在投资运营中,必须建立内部监督机制。投资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企业对整个投资过程要实施动态控制。首先,企业要加强项目落定前的监管,前面提及说要提升可行性分析的准确性,但这是市场研究部的工作,到底他们的可行性分析是否严谨可行,需要监管部门和决策部门来判定。其次,在资金投出之后,企业对被投资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要做到及时了解各类信息,包括有利和不利的,特别是对项目运行中不利的影响,应尽早发现,并使其得到有效的控制。最后,企业要提高投资项目的后期评价工作,选择合理的评价方式,反馈相关信息,达到预期目标。企业要完善内控监督体系,加强对管理人员的监督作用,发挥审计部门的管理职责,对投资项目审核和评价,确保管控工作落到实处。(四)加强风险防范意识。众所周知,投资有风险,高回报的同时往往伴随着高风险,所以企业在进行投资之时,一定要进行综合的风险评估,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深入剖析大环境政策、行业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被投资企业的业务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企业一定要多方位多角度了解企业的信息,取得可靠的信息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参照财务指标对相关的项目投资进行决策分析,同时,要对比分析同行业的数据参考,对相关收益、现金流等进行综合考量。为了控制投资风险,企业也可以在条款中约定对赌条款。另外,在投资管控过程中,企业要对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变化保持高度的警觉性和敏感性,一旦发生重大变化,应及时汇报分析,报相关部门决策,是否需要重新制定相应的方针策略,从而有效解决经营难题。同时,作为投资者一定要理性对待投资过程中出现的不可逆转的风险,如果结果已经完全背离预期目标,要学会止损,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在今后的投资中最大程度上规避风险,减少盲目性。(五)提升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对项目运行中的管理人员,首先,企业应加强业务知识培训,提升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管控水平,努力成为复合型人才。管理人员应及时了解各项财会准则及金融方面的政策,熟悉被投资企业的投资环境和相关风险,做到外部和内部的双重管控,并且有能力分析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状况和数据反馈,切切实实地在实际监督管控中起到应有的作用,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其次,企业应建立并完善业绩考核制度,定期对专管人员进行考核,对考核优秀的人员应该给予奖励,提高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强化对工作胜任能力的肯定,激发人员的工作能力,提升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

四、结束语

企业投资管理工作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企业应当重视并加强投资管理。在市场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企业的投资管理工作应当是贯穿始终的:在投资前期,企业应充分认证,形成科学谨慎的可行性分析报告;在投资过程中,应当做好监督管控工作,提高投资管理能力,加强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在投资后期要做好审计评价工作,努力提升投资效益。

参考文献:

[1]陈春珠.探析企业投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商贸,2019(11):123-124.

[2]尚福成.企业投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商业文化,2020(7):64-67.

[3]徐良才.企业投资管理中面临的问题与应对措施[J].管理观察,2019(14):23-24.

[4]米孝恒.企业投资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应对措施[J].财经界,2019(25):91.

企业投资可行性分析范文第7篇

摘要:投资决策是企业持续经营中最重要的决策行为之一。针对企业投资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对项目决策中的企业战略符合性、项目市场可行性及经济可行性的论证方法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企业投资;项目决策;投资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5014801

1投资项目决策的概念与内涵

本文中所指投资是直接投资,是形成固定资产的主要形式,投资形成的“产品”不是社会需要的最终产品,只能是中间产品,而中间产品最终要服务于最终产品。投资项目是指为特定目的而进行投资建设,并含有一定设备仪器、建筑或建筑安装工程,且形成固定资产的建设项目。投资项目决策阶段是项目建设之前的全部活动,即设想、提议、论证分析及决策过程,但不包括筹资。投资项目决策的任务是通过分析论证,确定项目做不做和怎样做。同时,这里的投资与一般的购买有区别,投资目的是获得预期的收入,而这种预期收入可能是不确定的。虽然人们可以凭借经验对未来发生的情况进行科学的预测,但这种预测是不准确的,即投资具有不确定性。

2企业投资项目决策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同时,投资波动也是决定经济周期性变化的主要原因。我国企业现阶段投资的主要问题是:重复建设严重投资过快增长,投资变化过于激烈,投资形成的生产能力在部分或者大多数行业中过剩等等。这样的状况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

2.1企业经营的主业与辅业主次不分

对于部分中国老牌国有企业,由于历史原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与其他营业收入不相上下,甚至小于其他营业收入,多种制造业与多种服务业收入均在企业营运范围内。经营的业务之间没有联系,不利于领导决策和生产经营,且投资分散,企业没有核心竞争力,最后只有进行破产重组。虽然这样的企业在逐渐淡出市场,但留给企业的启示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2.2投资项目管理与决策水平较低

在部分企业投资全过程中,企业虽然把主要时间与精力放在项目实施中,但由于项目实施计划操作性不强,项目工期多有拖延,还不能够真正实现项目的全过程控制;遇到突发事件主要依靠临时决策,改变投资计划内容,极大可能造成资源浪费。同时,由于项目前期研究不足,产品和市场分析不充分,项目决策缺乏数据支撑,主要依靠经验判断。

2.3项目专业分析人员缺乏

在生产制造类企业中,从事项目分析的人员主要为技术人员,或由原来的技术人员转型而来,他们大多缺乏专业的财务管理、投资等理论知识,导致分析工作难以开展,或难以将分析结果用于项目实际的决策上。

2.4投资决策方法应用不够

经济理论的发展需要与投资实践结合,才能论证理论的正确性并指导实践,但由于企业的投资往往具有一定的急迫性,或者企业不能按照科学的分析方法和步骤进行可行性分析,故在投资实践中决策较为粗放,也不能掌握好有效的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

3投资项目决策及方法研究

本文认为,企业投资项目决策需要考虑企业总体战略、产品市场可行性、项目技术可行性、项目经济可行性、项目实施方案可行性等方面内容,而关键点是企业战略符合性、项目市场可行性及财务分析可行性。而技术可行性与实施方案可行性分析相对容易把握,不足以成为决策关键。

3.1投资项目符合企业总体战略是项目成功的基础

企业总体战略明确了企业发展的方向、定位和盈利水平等,规定了项目决策的基调。投资项目必须在总体战略指导下进行,投资要符合企业发展方向,投资要体现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投资完成后要能够实现企业要求的收入和利润目标。若投资与企业战略一致(前提是企业有一贯的战略方针),可以在企业原有投资的基础上进行长期的追加投资,或相关业务投资上实现资源共享,以节约企业的整体投资成本。若投资不能与企业战略一致,且企业没有根据投资情况发展企业战略,则该投资即使暂时能够获利,也可能会由于缺少长期资源支撑而最终失败。

3.2对投资项目进行有效的市场分析是项目成功的关键

市场分析是项目成功的关键,要实现有效的市场分析,一是需要正确的市场调研结论,通过网络查询、行业报刊杂志、实地调查等方式,对商品需求、流通渠道、经营条件、竞争对手等方面进行项目市场调研,尽可能地取得完整、确切、及时的市场信息。二是需要运用科学的市场分析方法,根据市场调研报告,对市场需求、市场供给、市场竞争、产品、市场综合等内容进行分析,并对为实现产品生产、销售而开展的项目投资方案进行分析。

3.3对投资项目进行正确的财务分析是项目成功的保障

企业项目投资的目标就是使企业价值最大化,投资决策必须考虑相应的成本与收益。随着经济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在实际应用中,主要采用净现值法与实物期权理论进行投资决策和风险分析。

(1)现值法。除了项目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投资报酬率、资本金利润率、销售利润率、投资回收期等静态指标外,要正确判断项目在经济上是否可行,就必须对财务净现值、财务净现值率、财务内部收益率、动态投资回收率等动态指标进行计算和分析。

(2)对项目的不确定性进行投资分析。应用净现值法进行的投资决策,是在假定企业投资环境确定性下得出的,意味着企业对投资的未来收益是确知的,没有对影响项目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分析。这样,企业的投资决策过程就是一个简单计算投资的未来收益与投资成本的比较过程,根据不变的折现率计算投资收益来决定是否投资,要么投资要么永远不投资。实际上,由于客观条件及有关因素的变动、预测技术局限等原因,可能导致项目实施结果与预测结论出现不一致,使项目具有不确定性,项目存在风险。

3.4其他投资决策因素分析

(1)技术可行性与实施方案可行性分析。项目技术可行性分析可分为:一是市场产品(即最终产品)的技术可行性,产品项目研发成功必须要通过小批量试制,来进行工艺验证,需要进行实现一定产量后的产能技术瓶颈分析,一般情况下不具有过大的技术问题。二是投资的产品(即中间产品)的技术可行性,在投资的固定资产上,一般也是使用成熟的产品,即使不够成熟,也可利用国内和国际的资源进行解决,并不存在太明显的技术问题。

项目实施方案主要论证是否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利用有限的资源,实现项目目标。主要对项目实施进度计划、资金计划制定及项目组人员工作分配计划的合理性进行分析,项目计划因为项目负责人不同而有所差异,企业可以根据已完成项目或其他企业的相关经验数据来判断,一般不具有太大的问题。

(2)投资项目伴随的经营基础和经营计划分析。即对企业整体的市场营销计划、产品开发计划、质量保证计划、内部控制计划等进行分析,考察新增投资项目及其最终产品对经营体系的适应性,以便进行经营调整。

(3)项目后评价对投资决策的影响。项目后评价是出资人对投资活动进行监管的重要手段,同时,相关评价分析资料也可服务于投资决策,为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帮助。

总之,在分析的最后,需要进行项目的方案比选与决策。通过对项目的整体分析,得到各投资建设方案的市场、技术、经济等可行性分析结论,根据企业对风险的好恶,选择适合企业自身的投资项目进行投资。

参考文献

[1]肖超苏.论企业投资前的研究工作[J].云梦学刊,2002,(2).

企业投资可行性分析范文第8篇

关键词:企业投资;项目决策;投资分析

1投资项目决策的概念与内涵

本文中所指投资是直接投资,是形成固定资产的主要形式,投资形成的“产品”不是社会需要的最终产品,只能是中间产品,而中间产品最终要服务于最终产品。投资项目是指为特定目的而进行投资建设,并含有一定设备仪器、建筑或建筑安装工程,且形成固定资产的建设项目。投资项目决策阶段是项目建设之前的全部活动,即设想、提议、论证分析及决策过程,但不包括筹资。投资项目决策的任务是通过分析论证,确定项目做不做和怎样做。同时,这里的投资与一般的购买有区别,投资目的是获得预期的收入,而这种预期收入可能是不确定的。虽然人们可以凭借经验对未来发生的情况进行科学的预测,但这种预测是不准确的,即投资具有不确定性。

2企业投资项目决策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同时,投资波动也是决定经济周期性变化的主要原因。我国企业现阶段投资的主要问题是:重复建设严重投资过快增长,投资变化过于激烈,投资形成的生产能力在部分或者大多数行业中过剩等等。这样的状况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

2.1企业经营的主业与辅业主次不分

对于部分中国老牌国有企业,由于历史原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与其他营业收入不相上下,甚至小于其他营业收入,多种制造业与多种服务业收入均在企业营运范围内。经营的业务之间没有联系,不利于领导决策和生产经营,且投资分散,企业没有核心竞争力,最后只有进行破产重组。虽然这样的企业在逐渐淡出市场,但留给企业的启示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2.2投资项目管理与决策水平较低

在部分企业投资全过程中,企业虽然把主要时间与精力放在项目实施中,但由于项目实施计划操作性不强,项目工期多有拖延,还不能够真正实现项目的全过程控制;遇到突发事件主要依靠临时决策,改变投资计划内容,极大可能造成资源浪费。同时,由于项目前期研究不足,产品和市场分析不充分,项目决策缺乏数据支撑,主要依靠经验判断。

2.3项目专业分析人员缺乏

在生产制造类企业中,从事项目分析的人员主要为技术人员,或由原来的技术人员转型而来,他们大多缺乏专业的财务管理、投资等理论知识,导致分析工作难以开展,或难以将分析结果用于项目实际的决策上。

2.4投资决策方法应用不够

经济理论的发展需要与投资实践结合,才能论证理论的正确性并指导实践,但由于企业的投资往往具有一定的急迫性,或者企业不能按照科学的分析方法和步骤进行可行性分析,故在投资实践中决策较为粗放,也不能掌握好有效的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

3投资项目决策及方法研究

本文认为,企业投资项目决策需要考虑企业总体战略、产品市场可行性、项目技术可行性、项目经济可行性、项目实施方案可行性等方面内容,而关键点是企业战略符合性、项目市场可行性及财务分析可行性。而技术可行性与实施方案可行性分析相对容易把握,不足以成为决策关键。

3.1投资项目符合企业总体战略是项目成功的基础

企业总体战略明确了企业发展的方向、定位和盈利水平等,规定了项目决策的基调。投资项目必须在总体战略指导下进行,投资要符合企业发展方向,投资要体现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投资完成后要能够实现企业要求的收入和利润目标。若投资与企业战略一致(前提是企业有一贯的战略方针),可以在企业原有投资的基础上进行长期的追加投资,或相关业务投资上实现资源共享,以节约企业的整体投资成本。若投资不能与企业战略一致,且企业没有根据投资情况发展企业战略,则该投资即使暂时能够获利,也可能会由于缺少长期资源支撑而最终失败。

3.2对投资项目进行有效的市场分析是项目成功的关键

市场分析是项目成功的关键,要实现有效的市场分析,一是需要正确的市场调研结论,通过网络查询、行业报刊杂志、实地调查等方式,对商品需求、流通渠道、经营条件、竞争对手等方面进行项目市场调研,尽可能地取得完整、确切、及时的市场信息。二是需要运用科学的市场分析方法,根据市场调研报告,对市场需求、市场供给、市场竞争、产品、市场综合等内容进行分析,并对为实现产品生产、销售而开展的项目投资方案进行分析。

3.3对投资项目进行正确的财务分析是项目成功的保障

企业项目投资的目标就是使企业价值最大化,投资决策必须考虑相应的成本与收益。随着经济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在实际应用中,主要采用净现值法与实物期权理论进行投资决策和风险分析。

(1)现值法。除了项目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投资报酬率、资本金利润率、销售利润率、投资回收期等静态指标外,要正确判断项目在经济上是否可行,就必须对财务净现值、财务净现值率、财务内部收益率、动态投资回收率等动态指标进行计算和分析。

(2)对项目的不确定性进行投资分析。应用净现值法进行的投资决策,是在假定企业投资环境确定性下得出的,意味着企业对投资的未来收益是确知的,没有对影响项目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分析。这样,企业的投资决策过程就是一个简单计算投资的未来收益与投资成本的比较过程,根据不变的折现率计算投资收益来决定是否投资,要么投资要么永远不投资。实际上,由于客观条件及有关因素的变动、预测技术局限等原因,可能导致项目实施结果与预测结论出现不一致,使项目具有不确定性,项目存在风险。新晨

3.4其他投资决策因素分析

(1)技术可行性与实施方案可行性分析。项目技术可行性分析可分为:一是市场产品(即最终产品)的技术可行性,产品项目研发成功必须要通过小批量试制,来进行工艺验证,需要进行实现一定产量后的产能技术瓶颈分析,一般情况下不具有过大的技术问题。二是投资的产品(即中间产品)的技术可行性,在投资的固定资产上,一般也是使用成熟的产品,即使不够成熟,也可利用国内和国际的资源进行解决,并不存在太明显的技术问题。

项目实施方案主要论证是否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利用有限的资源,实现项目目标。主要对项目实施进度计划、资金计划制定及项目组人员工作分配计划的合理性进行分析,项目计划因为项目负责人不同而有所差异,企业可以根据已完成项目或其他企业的相关经验数据来判断,一般不具有太大的问题。

(2)投资项目伴随的经营基础和经营计划分析。即对企业整体的市场营销计划、产品开发计划、质量保证计划、内部控制计划等进行分析,考察新增投资项目及其最终产品对经营体系的适应性,以便进行经营调整。

(3)项目后评价对投资决策的影响。项目后评价是出资人对投资活动进行监管的重要手段,同时,相关评价分析资料也可服务于投资决策,为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帮助。

总之,在分析的最后,需要进行项目的方案比选与决策。通过对项目的整体分析,得到各投资建设方案的市场、技术、经济等可行性分析结论,根据企业对风险的好恶,选择适合企业自身的投资项目进行投资。

参考文献

[1]肖超苏.论企业投资前的研究工作[J].云梦学刊,2002,(2).

企业投资可行性分析范文第9篇

一、筹资风险成因分析及防控策略

(一)筹资风险成因分析

1.资本结构不合理。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存在以下两种情况:一是资产负债率过高,容易导致企业偿债能力下降、融资困难、融资成本增加、形成资金链断裂等风险;二是资产负债率过低,会导致企业不能很好的运用财务杠杆,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

2.融资规模过大。当前,很多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的?济利益,对行业现状以及市场环境并没有进行仔细的分析,只是盲目的进行融资和扩张,但是却忽略了融资过多,容易造成资产负债率过高和股权稀释等问题,给企业造成过巨大的偿债压力和控制权转移等风险,从而影响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3.金融市场环境的影响。随着金融市场政策的紧缩,很多企业获取资金的难度也相应增大,从而导致企业的债务筹资成本上升。同时,资本市场预期不理想,市场竞争激烈,使得企业出现股权筹资供需不平衡的现象,导致企业在进行股权筹资时成本上升。

(二)筹资风险防控策略

1.建立完善的筹资风险预警机制。筹资风险预警机制主要是对企业的经营状况以及筹资情况进行分析,并作出相应的评价。筹资风险预警机制是建立在企业各种财务数据基础之上的,因此,就要求企业财务数据必须具有真实性和有效性[1]。筹资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能够及时修复企业在筹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使企业筹资决策更具科学性。

2.优化资本结构。企业最佳资本结构是筹措资本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使企业的价值达到最大化。根据优序融资理论来看,企业最佳的融资方式就是实行先内后外的融资方式,其中在外部融资中应该先进行债权融资再进行股权融资。当前,很多企业内源融资无法满足企业发展过程中大量的资金需求,因此利用外部融资是解决资金问题的关键。我们上述分析过资产负债率过高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偿债压力,特别是在国家相关政策发生变化时,企业容易发生资金链断裂的风险。所以,企业应该适当的增加内源融资,在需要外部融资的时候,要合理安排债务融资和权益融资的比例,确定符合本公司实际情况的最佳资本结构,防止财务风险的发生。

二、投资风险成因分析及防控策略

(一)投资风险成因分析

1.投资风险管控意识不强。当前很多企业对于投资风险的管控意识不强,主要表现在企业决策层投资风险管控意识淡薄、盲目跟风投资、对市场风险分析及市场前景预判不准等方面,从而导致企业对投资风险缺乏有效的管理,容易造成企业投资风险加剧。

2.投资报告缺乏科学的分析。企业在编制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时候,对投资报告缺乏科学合理的分析,对未来市场的发展预测不准,对国家的宏观政策把握不当,导致投资报告缺乏可信度,影响投资效果,甚至导致投资失败。

3.投资方向存在偏差。随着环保意识全球化发展,人们对于低碳环保行业的投资越来越重视。但是很多企业为了获取短期的经济利益,过度投资一些污染严重、能源消耗量大的项目,不仅对环境具有较强的破坏力,从长远发展来看,也并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投资风险防控策略

1.创新投资风险管控理念。要想加强企业投资风险管控工作,首要任务就是创新投资风险管控理念,为企业强化投资风险管控奠定坚实的基础。要根据国家的发展形势,以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为基础,从我国市场改革形势出发,响应国家的号召,投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将投资风险管控工作作为贯彻落实我国市场改革的首要任务,大力提升企业投资风险的管控意识和能力。

2.对投资项目进行科学分析,严控过度投资。要不断强化企业决策层对投资项目的风险意识,重视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分析工作,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可行性分析,对于投资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进行重点定量分析,保证投资决策科学合理,严控过度投资。此外,还应当加强企业信息披露制度的透明化,将企业的投资行为进行及时准确的公示,从而形成有效的多方位监督。企业还应建立完善的投资效果综合评价体系和绩效考核制度,促使决策层更加慎重地进行投资决策,提高投资项目的成功率。

3.加强投资项目执行期和经营期的管理。在项目投资决策阶段进行的可行性分析,只是基于决策阶段市场环境的分析,随着投资项目执行期和经营期的到来,市场环境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因此,企业应当重视加强投资项目执行期和经营期的动态管理,根据项目的实际进展合理调整项目规划,以此来保证投资项目在执行期和经营期的管理都在掌控之中。

三、流动性风险成因分析及防控策略

(一)流动性风险成因分析

1.应收账款和存货变现能力较差。应收账款和存货的变现能力直接影响着企业资金的流动性,因此,加强应收账款和存货的管理对于企业的正常运转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如果企业存货的周转速度慢且占用大量资金,就可能导致企业出现流动性风险;同样,如果企业出现大量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也可能导致企业出现流动性风险。

2.资金预算不准确导致产生资金缺口。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对于生产成本、投资成本、资金周转等方面的资金预算不准确,忽略了通货膨胀、利率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企业不能合理的筹划资金收支,盲目乐观地多预计资金收入,少预计资金支出,这样很容易产生资金缺口,导致企业出现流动性风险,如果不能妥善处理,甚至会导致企业经营失败。

(二)流动性风险防控策略

1.扩大直接融资渠道。直接融资由于没有金融中介机构的介入,企业直接从资金盈余方获得所需资金,有利于资金快速合理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相比间接融资方式,直接融资还大大地降低了融资成本。发行股票、债券以及民间融资、商业信用等是最常见的直接融资模式,企业应该扩大直接融资渠道,改善资本结构,促进企业能够长期稳定地获得所需资金,从而避免企业流动性风险的发生。

2.加强应收账款和存货变现能力的管理。企业应当加强客户信用的管理,不断完善应收账款回收策略,定期对应收账款的回收情况进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合理的应对策略,保证及时收回应收款项。同时,企业还应当加强存货周转和存货资金占用量的管理,在保证生产经营连续性的同时,尽量加速存货周转,减少存货资金占用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企业投资可行性分析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投资项目;风险管理;预警机制;风险模型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09)19-0093-02

一、企业投资项目失控现象概述

企业的投资活动,作为企业盈利的主要途径之一,是企业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的核心环节。常见的投资方式有固定资产投资、证券投资、房地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保险投资、期货投资等,不同的投资方式,将面临不同的企业投资项目风险,其产生的原因也千差万别。有很多企业却因盲目投资,没有认清企业投资项目风险,受到重创。如1996年,曾经风光无限的巨人集团因投资房地产失误导致负债结构中出现恶性债务,全面爆发财务危机;2004年中航油新加坡公司从事石油衍生品期权交易投资,在亏损5.5亿美元后,宣布向法庭申请破产保护令;2005年中储棉因投资进口棉花被深度套牢,决策失误,导致巨额亏损达10个亿;2004年1月TCL投资法国汤姆逊彩电业务,受累于欧洲彩电业务的巨额亏损,TCL集团2006年亏损达19.32亿元。当我们看到投资项目为公司赚取了大量利润的同时,应该也清醒地认识到,其可能产生巨大风险。

企业在选择投资项目时,应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围绕投资效益这个核心,把企业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结合起来,结合运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综合评价分析各项影响因素,因企业的内部投资环境是造成非系统风险的主要因素,所以提前预警更为重要。

二、企业投资项目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一)外部影响因素

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主要是分析研究投资项目所在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它们存在于企业之外,但对企业投资活动产生重大的影响。各种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来说是难以准确预测和把握的,具有不确定性,这势必给企业带来投资项目风险。

(二)内部影响因素

通常而言,财务管理上的缺陷以及企业自身的特点,包括管理者对待风险的态度、经营的单一性、规模的有限性、组织治理结构不健全、资金来源有限等,往往是造成整体企业投资效率不高的关键因素。细究其中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管理者盲目投资、决策失误而产生的企业投资项目风险。企业在投资过程中,由于事先没有对投资项目进行严格、科学的技术经济论证,或由于自身素质较低,而出现管理混乱、资金困难等情况,处理不好这些问题,就会使企业投资项目利润下降或投资计划无法实施,从而使企业投资蒙受损失。

2.企业投资项目风险管理意识薄弱。在较多的企业中,投资缺乏风险意识,尚未树立风险预警观念、风险管理理念、风险价值等科学概念,反映在财务管理目标上,就是未能确立起最优化思想。

3.企业对投资项目管理混乱产生的企业投资项目风险。比如在投资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项目的施工图纸尚未设计完成就仓促上马,工程接近竣工或已到年终决算,施工合同还未签订等,都给项目施工造成诸多不利,同时也造成工作扯皮、责任不清、拖延工期,给企业带来一定的企业投资项目风险。

4.投资资金不足,缺乏竞争力产生的企业投资项目风险。资金是企业发展的起点,资金不足,必然会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

5.成本变动产生的企业投资项目风险。投资成本的大幅上升易造成企业投资项目风险,如管理成本、原材料成本、生产运营成本、人力资源成本、销售成本等若大幅度上升,形成企业不可控制的企业投资项目风险。

三、企业投资项目风险管理预警机制

企业投资项目风险预警就是以投资信息为基础,包含外部信息和企业内部信息,以主要影响企业投资的内外部影响因素为依据,设置一些重要的敏感指标的变化,并随时观察企业发生企业投资项目风险的早期特征,对企业投资经营活动潜在的风险进行实时监控的管理控制措施。

(一)企业投资项目风险管理预警的内容

在分析企业投资项目风险形成的过程基础之上,可以有针对性地建立企业投资项目风险管理预警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组织机制。为了使预警功能得到正常、充分的发挥,企业应建立健全投资预警组织机制,预警组织机构应相对独立于企业治理机构。预警组织机构的人员可以是兼任的,应由企业所有者、熟悉企业内部环境的管理者、风险管理委员会成员、投资项目经理等。预警机构独立于企业治理机构,对企业最高决策机构董事会负责。预警组织的日常管理工作可由企业现有的职能部门承担,如风险管理职能部门或财务部。采用预警组织机构,可以使预警工作经常化、持续化。如中航油新加坡公司从事以上交易历时一年多,从最初的200万桶发展到出事时的5200万桶,一直未向中国航油集团公司报告,其毫无理性的扩张并不符合股东的利益,只是满足了经营者的盲目自大。本来当经营者的行为违背了股东的利益时,这种行为应该受到制约,但是由于其没有建立完善的预警组织机构,对经营者决策的控制等于一句空话。

2.信息收集和传递机制。一个好的预警机制系统,要想预防重大财务危机的发生,就必须建立在对大量的资料统计、分析的基础之上,这样才能发现危机预兆。需要收集的信息如本文第二部分阐述。这个信息收集和传递系统是开放、通畅的,不仅有财务人员提供财务数据,而且企业其他部门应无条件的提供信息支持。

3.分析机制。高效的预警分析机制是关键,通过预警分析可以迅速排除对企业整体的影响,有重点的发现企业投资项目风险早期特征,分析原因,评估可能造成的损失。主要分析可能造成企业投资项目风险的投资早期特征,注意预警信息的拐点。如投资地汇率的变化,1997年拥有240亿港元资产,以投资银行为主体、香港为基地的百富勤集团,在1998年,印度尼西亚盾暴跌,致使百富勤在印度尼西亚6亿美元的贷款和金融远期合约投资价值大打折扣。

4.处理机制。在企业投资项目风险原因分析清楚后,就应该立即制定相应的预防、处理措施,尽可能的减少损失。企业投资项目风险规避措施包括:风险回避、风险控制、风险转移、风险自留。如在2007年12月,南京某电子厂做出2008年扩建厂房,提高生产能力的投资计划,企业前期投入了大量准备工作,包括向政府递交了扩建工厂的申请、培训技术工人等,但当金融危机到来时,企业电子产品9月份出口就比8月份下滑了40%以上,企业立即停止了扩建厂房的投资计划,避免更大的损失。

(二)企业投资项目风险管理预警多变量定量分析方法

多变量预警分析方法是从宏观角度检查企业财务状况有无呈现不稳定的现象。本文主要采用多元线性函数模型来分析企业投资项目风险。企业投资项目风险管理预警分析模型是在参考Zata模型的基础之上,分析了大量的企业投资项目风险失败案例,建立的企业投资项目风险管理预警风险模型。

Z=b1X1+b2X2+b3X3+b4X4+b5X5+b6X6+b7X7+b8X8+b9X9+b10X10=∑biXi

Z值为总判别分:bi为权数,表示对有关自变量Xi的重视程度,采用1~9的奇数表示,重视程度与分值正相关。由多元回归判断分析一并确定,Xi为10个变量,可视为模型的变量。

X1:政治环境,X2:经济环境,X3:法律环境,X4:社会文化环境,X5:自然环境,X6:管理者,X7:企业投资项目风险管理,X8:投资项目管理,X9:投资资金管理,X10:成本变动。

Xi由预警组织机构成员以不计名方式打分,对于自变量Xi不确定性的给予高分,Xi确定性的给予低分。

如X6:管理者,分析管理者素质的高低、风险偏好程度、风险管理意识等。

X7:企业投资项目风险管理,分析企业投资项目风险是否有常设机构、是否有企业投资项目风险管理计划、是否有企业投资项目风险控制措施等。

X8:投资项目管理,分析是否有投资项目可行性报告、是否组建项目管理团队、是否有投资项目设计任务书、是否有投资项目评估等。

X9:投资资金管理,分析投资资金是否充分、投资项目资金使用成本如何、投资资金管理是否规范、后续投资资金补给是否有计划等。

X10:成本变动,分析企业投资原材料成本变动趋势、人力资源成本变动、及管理成本变动等。

Z值与企业投资项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成正相关,Z值越大,企业投资项目风险的可能性就越大,Z值越小,企业投资项目风险的可能性就越小。

在反映企业投资项目风险预警分析中,10个自变量重要程度不同,对最后结果的贡献亦不同。当然,企业行业不同,环境不同,权数就不同,相同的投资项目不同企业的投资Z值也可能不同。一个企业的权数是固定的,在企业投资不同的项目时,采用Z值作为企业投资项目风险判断标准是十分有实际应用价值的。

四、结论

企业投资项目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有很多,比如做好项目可行性报告、项目管理人员风险意识加强等,但是企业在投资项目决策时若能从内外部环境影响因素逐一分析,通过设置一些重要的敏感指标的变化值,并随时观察企业发生企业投资项目风险的早期特征,对企业投资经营活动潜在的风险进行实时监控的事前控制,消除可能产生风险的因素或把可能产生的风险控制在企业可以接受的范围,一定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司.企业财务风险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企业投资可行性分析范文第11篇

一、投资战略的制订

企业投资战略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一部分是和整体发展战略相适应的,相应于企业的创新发展和稳定发展两种基本战略,投资战略也有两种基本战略,即创新型投资战略和稳定型投资战略。企业选择创新发展还是稳定发展,取决于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取决于对市场前景和企业态势的把握。而选择投资战略方向(产品-市场选择)与确定投资战略态势(竞争分析)构成了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它们构成了企业投资战略选择的前提。在明确了企业发展战略的基础上,投资战略的选择包括投资战略类型、投资时机选择和投资项目的优化组合。

二、投资项目的选择

企业投资项目的选择决不是漫无目的的搜寻,而是应该根据企业既定的投资战略,以企业自身投资能力为基础,围绕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项目选择。没有方向性的项目选择不但浪费大量的财力、物力,而且往往无法发现真正适合企业的项目,错失良好的投机时机。

1、基于企业投资战略的项目选择

企业的投资战略为项目的选择指明了方向,稳定型投资战略要求企业的投资围绕企业现有业务领域、现有市场进行核心多元化或者至少是相关多元化投资。因此,企业在选择投资项目时,必然会围绕现有产品进行纵向或横向的信息搜寻。所谓纵向是指向现有产品的上游或下游延伸,横向是指丰富产品类型以覆盖更多的细分市场。无论是纵向还是横向都要求企业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内搜寻项目信息;与此相对应,创新型投资战略要求企业跳出现有的业务框架,开发全新的产品或拓展新的市场,甚至是在完全陌生的领域进行投资。但这种投资并不意味着四处开花,毫无方向,它必须以企业的投资能力为基础,以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中心,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延伸。

2、基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项目选择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同时也决定了企业拓展的能力边界。企业必须明确的知道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是品牌影响力、管理能力、人才储备、技术水平,抑或是规模实力。无论是稳定型投资战略下的纵向、横向扩张,还是创新性投资战略下的完全多元化都不应该脱离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控制范围。例如,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品牌影响力,那么企业就应该在原有行业领域内,而不应该和原有业务脱离过大,否则品牌影响力就无法得到有效的延伸;如果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人才储备,则需要进一步明确人才结构,技术人才充足的企业显然适合投资于产品的研发,而销售人才充足的企业则适合新市场的开拓。由此可见,在企业投资战略为项目选择提供了基本的方向后,企业核心竞争力再次确立了信息搜寻的范围及中心。

3、基于企业投资能力的项目选择

企业投资能力是由企业资金实力、现金流状况、筹资能力等因素共同决定的,投资能力决定了企业的投资规模,包括单个投资项目的规模和企业总体投资规模。投资项目规模的确定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投资能力决定了投资规模的可能性,就总体投资规模而言,企业投资能力决定了它的边界,超越自身能力的投资规模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对于单个项目的投资规模,它必然是在总体投资规模内的,另外从分散风险的角度,企业不可能将所有的资源投资于某一个项目,这种项目风险将会是致命性的,一旦项目失败将威胁到企业的存亡。因此,企业对单个项目投资规模的确定必须在投资能力的基础上考虑风险分散的要求;其次,客观条件决定了投资规模的可行性,这里的客观条件包括物质技术条件、市场规模以及经济效益等。物质技术条件决定了投资项目的性质,资本密集性、技术密集性和管理密集性行业所要求的投资规模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市场规模决定着项目发展的空间,进而决定了投资规模的边界。经济效益通过项目不同规模下的边际收益率和企业资金成本间的比较,准确地界定了项目投资规模的临界点。企业总体投资规模及单个项目投资规模的确定再次缩小了投资项目选择的范围,这不仅有助于企业提高项目选择的效率,而且大大的节约了企业资源的耗费。

三、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是整个项目投资的核心部分,是项目决策的主要依据。因此,可行性研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直接关系着企业投资的成败。一份良好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应该做到对项目的前景和项目未来的运行轨迹作出精确的估算,从而保证项目决策的成功率。

可行性研究有三种类型:机会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和技术科技可行性研究。机会研究的主要任务是为项目投资方向提出建议,即在一个确定的地区和行业内,以市场调查为基础,选择项目,寻找最有利的投资机会;初步可行性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对机会研究认为可行的项目进行进一步论证,并据此作出是否投资的初步决定,是否进行下一步的技术经济可行性研究。

机会研究和初步可行性研究更多的是对项目的风险、技术方案、经济效益等要素给出粗略的评价,往往限于数据选择的补充分,评价局限于定性的层次,无法精确的描述项目前景。而技术经济可行性研究才是整个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核心部分,它必须在收集大量数据的基础上,对项目的各项要素给出完整的定量分析,用准确的数据对项目进行评价,它是项目决策科学化的重要手段,是项目或方案抉择的主要依据之一。

技术经济可行性研究包括项目前景预测、技术方案评价、财务评价、社会和环境评价等重要内容,每个部分都拥有许多成熟的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和工具,本文不欲对此做简单的罗列,而将重点对企业实际操作过程中容易忽视的环节进行讨论。

1、项目风险评价

一般而言,项目风险评价包括自然风险、政策风险、技术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管理风险等诸多方面。在进行风险评价时,我们往往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组合分析。这种分析方法可完整的给出各类风险对项目的影响,但往往忽略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从而影响了评价的准确性。首先,我们在利用单因素风险分析中所确定的相关性以及根据各风险因素的重要性所确定的权重进行多因素组合分析时,忽略了各风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从而影响了整体风险评价的准确性。

其次,我们在风险评价时只局限于项目本身的风险分析,而忽视了企业同时投资的多项目之间,甚至是项目和企业自身所从事的业务之间的相关性。这关系到企业整体运行的稳定性和企业风险分散的有效性。

因此,我们在进行项目风险评价时,必须要对各项目风险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合理的估算,以准确的分析项目风险的影响程度。同时,要对各项目之间以及与企业已有业务之间的风险相关性,从整体上提高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2、项目能力分析

项目能力分析同样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它包括技术、管理、资金等各方面的因素。企业实际可行性研究中关注最多的往往是技术和资金能力的分析,因为这两个方面是最为直观,同时也是无法逾越的,但其它方面的因素同样是不容忽视的。

管理能力在项目可行性研究中容易被忽视,一方面是因为管理能力本身就无法准确的度量。另一方面,项目本身对企业管理能力的要求更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评价上的难度使得企业往往忽视这方面的考量,或者倾向于过度自信地评价自身的管理能力。这必须引起企业的足够重视,对某些项目而言,管理能力往往比技术能力更为重要。这是因为管理也是生产力,管理决定着技术成果能否成功的实现商品化。

我们在进行资金能力分析时,注重的是企业的资金实力和筹资能力,这决定着企业能够向项目投入的资金量。但正如我们前面所提及的,在能够提供项目所需资金量的同时还需考虑风险分散的要求。同时,企业自身不同的状况也制约着项目资金的使用能力。对于自身业务现金流不充分的企业,如果新增投资项目有着同样的状况必然会进一步恶化企业现金流动性。而对于负债率过高的企业,不适合投资建设期长、资金回收慢的项目。

3、经济效益评价

项目经济分析是可行性研究的核心,这方面有着大量成熟的方法和工具。在现行的方法中,一般采用的是静态和动态相结合,以动态分析为主的分析方法,采用了能够反映项目整个计算期内经济效益的内部收益率、净现值等指标,并用这些指标作为判别项目取舍的依据。

净现值法的特点是强调对投资运转期间货币的时间价值和现金流量风险的考虑。其最常用同时也最完善的做法莫过于利用经过风险调整的现金流量和资金成本率计算净现值。然而,在实际中,一项投资的实施除了能带来一定的净现金流量外,还会带来其他无形的收益(资产)。因此,作为对传统方法的补充和纠正,实物期权法在项目可行性研究中被越来越广泛的采用。这种方法要求企业将项目的每一步投资看作一个期权,项目给企业带来的除了直接的经济收益外还包括对进一步投资或在新的领域发展的期权。例如,对一项新技术的投资,目前来看经济效益不佳,但如果不投资,企业或许就永远失去了在这一技术路线上的发展机会,因此这一项目的投资意味着企业购买了一份未来继续投资的机会和权利。

四、投资项目的决策

投资项目的决策包括对单个项目的取舍和多个项目投资额度的确定和优先次序的选择。

对于单个项目,企业需要考察的是项目内部收益率是否能够达到要求,相对于企业筹资成本,能否取得正的净现金值,项目投资所带来的期权价值以及项目投资所带来的项目风险和系统性风险。

企业投资可行性分析范文第12篇

关键词:股权投资;财务分析;经营;业绩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资本市场也逐渐走向成熟。股权投资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市场活动,它不仅为投资方带来了客观的投资收益,还促进了目标企业的发展。但股权投资伴随的风险较大,稍有不慎可能会造成投资方巨大的利益损失。所以,股权投资活动初期,投资方还需要进行系统的、全面的分析工作,只有掌握目标企业真实的经营情况和盈利能力,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

一、财务分析对股权投资的重要作用

股权投资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一种较为常见的投资行为。顾名思义,股权投资是指投资方通过购买目标企业股票来获得该企业经营收益分配权或控股权。在我国资本市场日益成熟的今天,股权投资行为也逐渐规范化,投资方想要实现目标收益和避免投资风险,就必须对该投资项目进行系统的、全面的分析。如分析目标企业所属行业信息、分析目标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以及其他各方面因素,只有掌握了这些信息,才能确定该投资行为的可行性。财务信息能够最直观的反映一家公司或企业的生产销售情况,更能从侧面反映出该公司或企业的经营管理情况。所以,财务分析又是股权投资分析活动中极为重要的环节。投资方通过查看财务分析结果,来了解目标企业过去经营阶段的财务情况,并进一步分析出目标企业未来盈利能力以及该股权投资活动中存在的风险,从而使投资方做出最正确的决策。但财务分析工作并非那么简单,其涉及的内容十分庞大,并且对目标企业财务信息真实性、完整性具有较高的要求,财务分析工作人员还需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水平以及工作经验,才能准确挖掘出目标企业财务信息中蕴含的潜在具有价值的内容。

二、股权投资的财务分析要点分析

财务分析是股权分析中的关键环节,该工作的好坏直接决定股权投资项目是否能实现预期收益。过去,由于财务分析工作出现问题导致的股权投资风险比比皆是,这更加说明了财务分析的重要性。财务分析工作是否能真实反映目标企业财务、经营各类情况,一方面取决于目标企业提供的财务信息是否全面、真实,另一方面取决于分析工作者对财务数据蕴含的潜在信息是否能准确挖掘。通过思考目标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类型以及财务分析工作的实际目的,可大致把财务分析工作分为以下几点内容:(1)通过目标企业的损益表来分析出该企业过去阶段内经营业绩增长情况,如该企业业绩是否处于稳定增长、平衡不变或持续下滑这三种情况,从而进一步反映出该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通过损益表还能分析出目标企业过去阶段内的盈利能力,并推敲出未来阶段内是否具备上升空间。(2)通过目标企业资产负债表来分析出该企业的经营效率,而经营效率最能直观反映该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并且,通过核算目标企业的负债率来查看该企业是否处于健康的负债状态。(3)对企业现金流表的分析也是财务分析的重要内容。现金流表最直接反映目标企业现金流状态,通过分析现金流可看出目标企业经营情况是否真实以及过去阶段内融资活动是否合理。总之,财务分析具体含有以上几点内容,但在实际操作中还需注意诸多要点,以下将全面讲述各财务分析工作的要点:

1、对目标企业业绩增长的分析

对目标企业业绩增长的分析是财务分析工作的重点内容,其分析目的在于查看目标企业过去阶段内的业绩增长情况,从而掌握企业内部销售、管理水平以及企业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大小。若目标企业在过去阶段中业绩情况一直处于起伏不定或负增长的状态,则可判断出目标企业暂时还不具备成长性。而投资方进行投资行为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取更多的利益,若是目标企业不具备上升空间且业绩不理想,那么该项投资就失去了价值。在业绩增长分析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不能一味的注重业绩的快速增长。虽然业绩快速增长是目标企业缓步发展的表现,但并不说明该企业就具备获得大量业绩的能力,如阶段时间内市场环境变化导致企业销售量增大等。(2)查看目标企业业绩是否处于稳定增长。一个稳定增长的业绩可以说明该企业处于健康的、良好的发展状态,并且该企业具有较强的执行力。

2、对目标企业盈利水平的分析

(1)有效分析目标企业盈利水平。需要对企业的毛利率和经营利润率进行有效核算及分析,毛利率指的是企业核心业务产生的利润和该收入的比值,而经营利润指的是总体经营利润和实际收入的比值。分析这两项比值可以看出该企业核心业务销售成本及经营成本情况,从而反映该企业的盈利水平。(2)对企业过去阶段内盈利水平波动进行有效分析。首选需要判断盈利水平波动是否属于正常范畴,若是不属于正常范畴则需要找出盈利水平波动的原因。如行业及市场环境的变化、政策的变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及销售能力的变化等。只有掌握这些信息,才能准确评估目标企业的盈利水平。(3)对目标企业运营效率的分析。目标企业运营效率也是财务分析工作的重要内容。运营效率是评价一个企业业绩质量的重要指标,如某一企业虽然业绩良好,但由于下游客户拖欠尾款导致企业流动资金长期处于不健康的状态,这就说明该企业的业绩质量较差,同时也反映了运营效率低下这一问题。企业的运营效率通常是通过存货周转率及应收账周转率分析得出,具体如下:A、分析企业存货周转率可看出该企业存货情况,以及该企业存货变现能力的高低。存货周转率低的企业会由于挤压的货物造成大量的储存成本,并且限制了企业资金的流通,对企业的发展有诸多不良的影响。早存货周转率的基础之上,投资方还需要分析存货周转时间,越短时间内周转掉货物的企业其运营效率越高,同时伴随着的存货周转风险越小。B、分析企业应收账周转率可看出该企业的业绩质量。应收账周转率高的企业往往资金要比周转率低的企业更加充实,并不宜触发该方面的财物风险。同时,企业应收账周转时间短也说明了该企业在产业链中处于主导地位,并市场竞争力大。总之,通过分析以上两点可得出目标企业的运营效率和业绩质量以及该企业过去资金运作是否处于健康状态。(4)对目标企业债务的分析。对目标企业债务的分析主要是掌握该企业真实的资产结构以及负债情况。企业过重的负债会带来大量的利息成本,使企业的流动资金压力增大。一家企业想要稳定发展就必须合理控制负债率,但投资方对目标企业债务分析不仅仅需要从债务表面进行考究,还需要通过分析该企业行业整体情况、外界市场环境等因素。(5)对目标企业现金流的分析。现金流的分析也是财务分析的重要环节。企业现金流不同于利润、负债等其他财务信息,企业可操作的空间较小,它反映的情况也更加接近真实。实际的现金流分析可分为以下几点内容:A、对企业营业现金流的分析,查看企业经营现金净流量的大小。通常情况下,企业经营现金净流量越大,则说明该企业业绩质量越高,股权投资越具备可行性。B、对企业融资现金流进行有效分析。具体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查看企业历史融资规模,二是查看企业营业现金流是否和历史融资现金流量对等。C、对企业投资现金流进行有效分析,一方面查看企业投资结构是否合理,另一方面查看企业投资资金是否用于实处,避免出现假借投资名义转移资产的情况发生。

三、股权投资中存在的财务陷阱及防范措施

在股权投资活动中,存在诸多财务陷阱,针对这些常发的财务陷阱,投资方还需要进行系统的、全面的检查及预防,才能有效避免投资风险。具体如下:1、目标企业为了某种利益而进行恶意筹资。如目标企业经营并非真是需要资金,而是管理者想通过筹资来获取利益。这一陷阱,还需要投资方对目标企业的现金流、生产经营等情况进行系统的考究,并掌握目标企业对于投资金额的分配,从而避免目标企业把投资金额拿到主营业务之外的经营活动中。2、公司盈利水平不合理导致的投资风险。这一陷阱是由于目标企业在财务报表中夸大盈利信息,从而提高筹资能力。针对这一陷阱,投资方还需要对目标企业整条产业链进行合理分析,如上游供应商提供资源的价格、对下游客户的销售价格,以及销售环节中各类运输、存取、损耗的成本,从而真实掌握目标企业实际盈利能力。并且,还需要收集该行业其他企业经营盈利信息,查看目标企业是否处于该行业盈利正常范畴,并找出低于或高于正常范畴的原因,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有效依据。3、对目标企业在供应商、客户及行业内其他企业群体中的口碑进行调查,查看目标企业信誉是否良好,若是信誉不佳及在行业内口碑不好的企业,对其进行股权投资必然会伴随着诸多风险。总之,做好股权投资中的财务分析工作,还需要对财务陷阱进行全面的排查,只有确认该投资活动中不存在财务陷阱,才能有效降低投资风险,从而避免投资方利益受损。四、总结财务分析在股权投资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为投资方制定投资决策的有效依据,并降低投资风险发生的几率。想要做好财务分析工作,需要牢牢掌握各个分析环节的要点,不能只是针对财务报表的表面进行分析,还需要进一步挖掘这些财务信息蕴含的潜在含义,从而根据这些财务信息掌握目标企业最真实的经营状态。在做好财务分析工作的同时,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投资风险防范意识,对投资活动中潜在的财务陷阱能够及时发现,从而避免投资方利益受损。

参考文献

[1]科勒.价值,公司金融的四大基石[J].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2]李东卫.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建议[J].青海金融,2009(5):35-37.

[3]沃斯.公司财务分析[J].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4]叶有朋.股权投资基金运作:PE创造价值的流程[J].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5]王怡靓.民营企业引入私募股权基金的效应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0(1).

[6]宋娟.私募股权投资企业财务风险分析及管控研究[J].财会学习,2016(2):19-19.

[7]刘媛媛,黄卓,何小锋.私募股权投资与公司盈利能力关系的实证分析[J].金融与经济,2011(8):59-62.

[8]王颖.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处理分析[J].中国证券期货,2012(5X):10-10.

[9]黄薇,和和.财务分析在投资公司项目实务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总会计师,2015(12):90-91.

企业投资可行性分析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国有企业;投资管理;问题;对策

一、国有企业投资管理发展概述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深化,国有企业与改革开放之前相比获得了更为自主的投资权利,与此同时,投资权利开放的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企业投资一般分为两块主要内容,一是扩大内部生产,促进企业内部生产能力的提升,具体表现为对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等进行构建;还有就是扩张外部市场,购买股权、债权等。就目前而言,国有企业依然以领头的姿态在我国企业发展和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作用,然而部分国有企业忽视市场经济的规律和共同发展的原则,过分强调自身利益,急于求成,使得投资具有盲目性和分散性,最终造成巨大的亏损甚至企业倒闭。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深入,有众多的国有企业纷纷拓展海外投资领域,但由于在投资管理上的方法不当以及经验缺失,能够成功实现盈利的企业寥寥无几。因此,为了国有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前景,也为了实现我国经济水平、人民生活水平的有效升级,必须重视国有企业投资管理,加强对其的研究,适当创新投资管理模式,完善管理的措施和手段,使国有企业这个领头者能够带领我国其他企业辨清方向,实现平稳快速发展,创造更大的企业利润。

二、国有企业投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战略、主业与投资不一致,投资前期可行性研究不足

许多国有企业在进行投资时,偏离自身熟悉的行业,进行盲目的多元化投资,只看到投资的利益,却没有充分考虑到自身企业的战略与主业运营水平,对市场和技术的调研不足,在缺少技术支持的情况下投资一些不熟悉的项目,造成投资的浪费。对此,国有企业应该抛弃急功近利的想法,在做投资决策之前先对投资可行性进行一定的研究,综合企业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投资项目,避免盲目投资。

可行性分析是投资项目前期最主要的工作之一,其分析结果直接为投资决策提供支持。国有企业在进行项目可行性分析时。往往对投资项目市场与行业发展趋势缺乏全面的研究,如投资目标市场容量、相关产业链配套能力等,应加强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

2.投资决策机制不完善

投资决策机制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为部分国有企业领导人误解科学投资决策的作用,片面依赖于职能部门、专家及其中介机构的意见,没有在决策中发挥出领导班子自身的作用;二为部分国有企业投资决策往往较为随意,领导人权利过于集中,决策权往往集中在领导人手中,集体决策与听证流于形式,在投资决策中领导人的个人意志代替的民主决策,致使投资项目在未进行科学论证与调研的情况下仓促开展。

3.投资风险控制意识不足

任何投资都具备一定的风险,在投资管理时有的企业只看到投资带来的利润增长,没有考虑到各类风险的控制。许多国有企业缺乏投资风险控制意识,对投资项目决策阶段过于乐观,风险与困难的调研论证不足,缺乏对投资项目系统的风险分析,更没有风险控制预案等。在项目实施阶段风险管理措施并没有进行落实,流于形式。使得显现的各类风险无法第一时间反馈到决策层,最终导致风险的不断扩大,甚至造成投资失败。

三、强化国有企业投资管理的对策

1.加强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投资的可行性研究是对投资项目的全面技术经济分析论证,包括对项目前期的相关自然、社会、经济与技术资料的调查、分析与预测,进而选择可能的投资方案,论证投资的必要性、风险性与适应性,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全面、系统、客观的依据。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分析:

(1)投资经济分析。通常对市场自行调节的行业项目一般不必做经济评价,对市场配置资源失灵的项目应进行经济评价,主要包括自然垄断特征、公共产品特征、涉及国控制战略与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等项目,在国有企业中许多投资项目都涉及国家性、公共利益等问题,需要政府核准投资,故再次强调要做出项目的经济评价。

(2)投资技术分析。在进行技术性分析时,要明确识四项原则,一为先进性原则,明确当时所采用的技术处于前列地位;二为适用性原则,所选用的技术设备符合我国国情、管理与设备发展政策,并能短期投入使用,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与设备效益;三是经济性原则,所选用的技术设备能在一定的消耗下取得最大的效益,并处理好经济利益和长远经济利益的关系、微观与宏观的关系、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四是安全性原则,确保所选用的技术设备部会给工人、社会、环境对来负面影响。

(3)投资财务分析。收集、整理并技术相关基础财务数据,例如项目投资、销售收入、生产成本等数据,并编制基本财务报表,反映项目的盈利能力、清偿能力与外汇平衡情况。对财务评价指标进行计算与评价,进行不确定性分析,分析项目可能面临的不确定性风险,以获取项目的抗风险能力,最后对项目财务评价做出最后结论。

(4)投资风险分析。投资是一个不确定的过程,涉及到诸多变数,在投资过程中应做好风险防范,主要做好以下风险防范,投资决策风险、投资成本控制风险、投资体制风险、投资市场环境分析。

(5)投资止损分析。及时退出经营不善的投资项目,有助于企业现金流量平衡,应监理投资项目监控机制及时掌握投资项目进展与经营情况,一旦出现经营不良或企业财务承受能力、现金流量影响时,应及时退出,处理好进与退的关系,使企业处于最有利的地位。

2.提高投资决策的规范性

由于企业相关部门负责人上报重大投资项目意向、初步可行性分析及其投资方基本情况等资料,再由企业董事长对投资方案进行初审。通过之后,组织公司相关人员对投资项目进行全面的可行性分析,并上报企业董事会战略委员会进行评审,评审通过后递交董事会审议。董事会应按照相关程序进行审批,如超过董事会权限开股东大会进行审议,获批准的投资项目授权相关部门进行具体实施。对于投资项目中以股东借款形式进行融资的财务资助行为,应该履行相关审批程序,上报董事会进行审议,通过之后再根据相关程序进行审批。

3.增强风险意识,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国有企业的投资项目既以自身为原则同时又自负风险,因此投资时企业应着重考虑内部发展水平以及管理能力,对财务情况进行客观合理的估计。与此同时,企业要加强管理意识,遵守相关的国家规定,对于可行性较低的项目要慎重考虑是否参与投资,具体情况比如回报率较低、与企业业务内容大相径庭、投资资金超额、自身技术水平不足等等。在投资前一定要了解好项目的内容,认真分析项目的发展前景,并请专业人员做一个分析,避免因缺乏管理经验导致投资失败的出现。此外,建立健全完整的风险预警防范机制是减少投资风险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国有企业应根据投资的数额、时长等参数设置不同的风险管理条例,实现投资管理结构的优化。

4.加强财务监督工作,实现资金流动的有效监控

国有企业应根据我国颁布的相关会计制度与财务管理制度建立行之有效的财务管理模式,并设立独立的财务管理机构,做到对投资管理真正的公开透明。在此基础上,监督管理人员必须明确自身责任,规范好投资活动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对于企业投资产生的利益与亏损都要做好相应统计工作。该监督机构除了要实时留意资金动向外,还必须对资金的经手人进行监督,保证资金去向明确,杜绝的现象。审计部门对核算标准要详细列出,促进企业监督工作的完成与落实,保证投资行为的合法,同时也对当次投资进行客观分析,对企业的资产情况进行估算,以便企业在下次投资时能够参考。总而言之,监督机构是企业投资顺利进行的坚实后盾,只有资金流向有了保障,投资才能有效开展。

四、结语

加强国有企业投资管理有助于避免企业出现投资决策错误、降低企业的运营风险,因此,科学合理的管理手段是保证国有企业在市场中保持竞争势头的重要因素。只有加强管理人员培养,确立规范民主的企业管理理念,实施科学的投资战略,促进投资手段的创新,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投资可能出现的上述种种问题,为国有企业的发展转型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谢瑞娟.完善我国国有企业投资管理的对策研究[A].经管视线,2011(07)

[2]李泽峰.浅谈我国国有企业投资管理相关问题[J].时代金融,2012(12):502

企业投资可行性分析范文第14篇

一、投资战略的制订

企业投资战略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一部分是和整体发展战略相适应的,相应于企业的创新发展和稳定发展两种基本战略,投资战略也有两种基本战略,即创新型投资战略和稳定型投资战略。企业选择创新发展还是稳定发展,取决于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取决于对市场前景和企业态势的把握。而选择投资战略方向(产品-市场选择)与确定投资战略态势(竞争分析)构成了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它们构成了企业投资战略选择的前提。在明确了企业发展战略的基础上,投资战略的选择包括投资战略类型、投资时机选择和投资项目的优化组合。

二、投资项目的选择

企业投资项目的选择决不是漫无目的的搜寻,而是应该根据企业既定的投资战略,以企业自身投资能力为基础,围绕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项目选择。没有方向性的项目选择不但浪费大量的财力、物力,而且往往无法发现真正适合企业的项目,错失良好的投机时机。

1、基于企业投资战略的项目选择

企业的投资战略为项目的选择指明了方向,稳定型投资战略要求企业的投资围绕企业现有业务领域、现有市场进行核心多元化或者至少是相关多元化投资。因此,企业在选择投资项目时,必然会围绕现有产品进行纵向或横向的信息搜寻。所谓纵向是指向现有产品的上游或下游延伸,横向是指丰富产品类型以覆盖更多的细分市场。无论是纵向还是横向都要求企业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内搜寻项目信息;与此相对应,创新型投资战略要求企业跳出现有的业务框架,开发全新的产品或拓展新的市场,甚至是在完全陌生的领域进行投资。但这种投资并不意味着四处开花,毫无方向,它必须以企业的投资能力为基础,以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中心,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延伸。

2、基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项目选择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同时也决定了企业拓展的能力边界。企业必须明确的知道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是品牌影响力、管理能力、人才储备、技术水平,抑或是规模实力。无论是稳定型投资战略下的纵向、横向扩张,还是创新性投资战略下的完全多元化都不应该脱离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控制范围。例如,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品牌影响力,那么企业就应该在原有行业领域内,而不应该和原有业务脱离过大,否则品牌影响力就无法得到有效的延伸;如果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人才储备,则需要进一步明确人才结构,技术人才充足的企业显然适合投资于产品的研发,而销售人才充足的企业则适合新市场的开拓。由此可见,在企业投资战略为项目选择提供了基本的方向后,企业核心竞争力再次确立了信息搜寻的范围及中心。

3、基于企业投资能力的项目选择

企业投资能力是由企业资金实力、现金流状况、筹资能力等因素共同决定的,投资能力决定了企业的投资规模,包括单个投资项目的规模和企业总体投资规模。投资项目规模的确定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投资能力决定了投资规模的可能性,就总体投资规模而言,企业投资能力决定了它的边界,超越自身能力的投资规模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对于单个项目的投资规模,它必然是在总体投资规模内的,另外从分散风险的角度,企业不可能将所有的资源投资于某一个项目,这种项目风险将会是致命性的,一旦项目失败将威胁到企业的存亡。因此,企业对单个项目投资规模的确定必须在投资能力的基础上考虑风险分散的要求;其次,客观条件决定了投资规模的可行性,这里的客观条件包括物质技术条件、市场规模以及经济效益等。物质技术条件决定了投资项目的性质,资本密集性、技术密集性和管理密集性行业所要求的投资规模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市场规模决定着项目发展的空间,进而决定了投资规模的边界。经济效益通过项目不同规模下的边际收益率和企业资金成本间的比较,准确地界定了项目投资规模的临界点。企业总体投资规模及单个项目投资规模的确定再次缩小了投资项目选择的范围,这不仅有助于企业提高项目选择的效率,而且大大的节约了企业资源的耗费。

三、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是整个项目投资的核心部分,是项目决策的主要依据。因此,可行性研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直接关系着企业投资的成败。一份良好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应该做到对项目的前景和项目未来的运行轨迹作出精确的估算,从而保证项目决策的成功率。

可行性研究有三种类型:机会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和技术科技可行性研究。机会研究的主要任务是为项目投资方向提出建议,即在一个确定的地区和行业内,以市场调查为基础,选择项目,寻找最有利的投资机会;初步可行性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对机会研究认为可行的项目进行进一步论证,并据此作出是否投资的初步决定,是否进行下一步的技术经济可行性研究。

机会研究和初步可行性研究更多的是对项目的风险、技术方案、经济效益等要素给出粗略的评价,往往限于数据选择的补充分,评价局限于定性的层次,无法精确的描述项目前景。而技术经济可行性研究才是整个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核心部分,它必须在收集大量数据的基础上,对项目的各项要素给出完整的定量分析,用准确的数据对项目进行评价,它是项目决策科学化的重要手段,是项目或方案抉择的主要依据之一。

技术经济可行性研究包括项目前景预测、技术方案评价、财务评价、社会和环境评价等重要内容,每个部分都拥有许多成熟的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和工具,本文不欲对此做简单的罗列,而将重点对企业实际操作过程中容易忽视的环节进行讨论。

1、项目风险评价

一般而言,项目风险评价包括自然风险、政策风险、技术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管理风险等诸多方面。在进行风险评价时,我们往往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组合分析。这种分析方法可完整的给出各类风险对项目的影响,但往往忽略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从而影响了评价的准确性。首先,我们在利用单因素风险分析中所确定的相关性以及根据各风险因素的重要性所确定的权重进行多因素组合分析时,忽略了各风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从而影响了整体风险评价的准确性。

其次,我们在风险评价时只局限于项目本身的风险分析,而忽视了企业同时投资的多项目之间,甚至是项目和企业自身所从事的业务之间的相关性。这关系到企业整体运行的稳定性和企业风险分散的有效性。

因此,我们在进行项目风险评价时,必须要对各项目风险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合理的估算,以准确的分析项目风险的影响程度。同时,要对各项目之间以及与企业已有业务之间的风险相关性,从整体上提高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2、项目能力分析

项目能力分析同样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它包括技术、管理、资金等各方面的因素。企业实际可行性研究中关注最多的往往是技术和资金能力的分析,因为这两个方面是最为直观,同时也是无法逾越的,但其它方面的因素同样是不容忽视的。

管理能力在项目可行性研究中容易被忽视,一方面是因为管理能力本身就无法准确的度量。另一方面,项目本身对企业管理能力的要求更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评价上的难度使得企业往往忽视这方面的考量,或者倾向于过度自信地评价自身的管理能力。这必须引起企业的足够重视,对某些项目而言,管理能力往往比技术能力更为重要。这是因为管理也是生产力,管理决定着技术成果能否成功的实现商品化。

我们在进行资金能力分析时,注重的是企业的资金实力和筹资能力,这决定着企业能够向项目投入的资金量。但正如我们前面所提及的,在能够提供项目所需资金量的同时还需考虑风险分散的要求。同时,企业自身不同的状况也制约着项目资金的使用能力。对于自身业务现金流不充分的企业,如果新增投资项目有着同样的状况必然会进一步恶化企业现金流动性。而对于负债率过高的企业,不适合投资建设期长、资金回收慢的项目。

3、经济效益评价

项目经济分析是可行性研究的核心,这方面有着大量成熟的方法和工具。在现行的方法中,一般采用的是静态和动态相结合,以动态分析为主的分析方法,采用了能够反映项目整个计算期内经济效益的内部收益率、净现值等指标,并用这些指标作为判别项目取舍的依据。

净现值法的特点是强调对投资运转期间货币的时间价值和现金流量风险的考虑。其最常用同时也最完善的做法莫过于利用经过风险调整的现金流量和资金成本率计算净现值。然而,在实际中,一项投资的实施除了能带来一定的净现金流量外,还会带来其他无形的收益(资产)。因此,作为对传统方法的补充和纠正,实物期权法在项目可行性研究中被越来越广泛的采用。这种方法要求企业将项目的每一步投资看作一个期权,项目给企业带来的除了直接的经济收益外还包括对进一步投资或在新的领域发展的期权。例如,对一项新技术的投资,目前来看经济效益不佳,但如果不投资,企业或许就永远失去了在这一技术路线上的发展机会,因此这一项目的投资意味着企业购买了一份未来继续投资的机会和权利。

四、投资项目的决策

投资项目的决策包括对单个项目的取舍和多个项目投资额度的确定和优先次序的选择。

企业投资可行性分析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可行性研究 战略环境 投资效益

1可行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可行性研究是在建设项目的投资前期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系统的技术经济分析论证,从而为项目投资决策提供可靠依据的一种科学方法和手段,有助于对拟建项目的投资进行合理选择[1]。随着我国经济建设速度的加快,大部分投资项目都为企业带来了良好的投资效益,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建设的发展。然而有些企业对项目可行性研究缺乏认识,对其分析论证不充分,甚至有些企业并未真正地进行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因此并没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影响了企业的投资效益水平。在可行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可行性研究基础工作不扎实。编制一份高质量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需要成立由相关专业人员组成的可行性研究小组,做大量的基础工作,并针对项目收集大量的、可靠的、及时的资料,作为可行性研究的依据和内容,以满足企业决策需要[2]。基础工作是否认真细致,收集的材料是否完整可靠,直接关系到可行性研究的质量。然而企业的相关研究小组人员,由于项目的主客观因素而只是随意地凭借现有的资料和主观推断,编制一份可行性研究报告。由此而编制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其过程不规范、依据不充分、内容不全面、分析不深入、针对性不强,无法发挥可行性研究所应有的作用。

1.2 评价指标的选择性使用。在很多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评价指标数目很少,并且没有系统性,只为单方面地满足某一规定要求[3]。有些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只选择使用有利于项目开展的指标,而对不利于项目的指标则加以忽略或放弃,如在财务评价中只对盈利能力进行分析,而忽略对其偿债能力指标的分析论证,从而根本无法全面地对项目的可行性做出判断。

1.3 投资单位对项目可行性研究缺乏认识。许多投资单位对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要性缺乏理性的认识,从而对可行性研究不加以重视或片面地重视可行性研究。他们把可行性研究只当做是为了“走过场”,或是怀有目的只提供给某些相关方面看的,以获得其支持,从而他们缺少对可行性的分析研究。重视对技术可行性的评价,忽视对经济合理性的评价;看重对财务评价,而忽略对国民经济评价、社会评价、敏感性分析和风险分析等[4]。

1.4 企业可行性研究偏重短期利益。许多企业在进行可行性研究过程中,只注重项目的短期利益,或孤立地对本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缺乏以企业的战略目标来指引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从而忽略了对企业现阶段所有的项目群的整体方面的可行性研究。这往往导致企业为了眼前利益而损害了企业长远的发展,为了局部的利益而破坏了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2 企业投资效益的影响因素

任何企业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的发展和变化,给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机会,也带来了威胁。企业在对建设项目进行投资选择时,都将会以战略发展的眼光来对企业自身所处的内外环境进行分析,合理配置资源,发挥企业独具特色的潜在价值,从而确定使投资的项目最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益。对企业战略环境的分析包括企业外部环境分析和企业内部环境分析或条件分析两部分。

2.1 企业外部环境。企业外部环境一般包括宏观外部环境,即政治法律、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和地理环境,这是企业一般所共处的环境,企业能否全面、准确、及时地掌握和分析这些因素,对企业的投资成败有着巨大的影响;微观外部环境,即企业所处的行业竞争状况,认清行业环境因素有利于了解行业总体情况,发现行业中存在的威胁与机会;运营环境,即与企业在人、财、物、信息、时间等直接发生关系的客观环境,这是决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环境。企业与外部环境有着密切的关联,不但受到企业环境因素的制约,同时也依赖于环境而生存和发展,并通过企业工作影响着环境的变化[5]。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能否动态地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

2.2 企业内部环境。通过对企业外部环境的了解分析,将会意识到其给企业带来的潜在机会。然而也只有具备了能够利用这种机会的内部条件的企业,这种机会才是企业现实的机会。企业在进行投资项目时,其自身的条件将会对其有很大的影响,自身条件的优劣势决定着企业的投资效益。企业内部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将由企业资源、组织结构、核心竞争力、执行力与创新力所决定。

2.2.1 企业资源因素。每个企业都拥有一定的资源,不明晰企业资源和利用资源的能力,就无法正确地制定战略。对企业资源分析可以有效地协调获得的资源,从而满足特定市场需求,提升企业的投资效益。企业的资源可以分为实物资源、人力资源、财务资源、无形资产等四类。

2.2.2 企业组织结构。企业组织结构是指企业内部分工协作的基本形式或框架。分工是协作的前提,但又离不开协作,否则,分工就会失去意义,造成组织效率低下,影响企业的投资效益。企业组织结构的形式很多,基本的组织结构形式有直线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矩阵制、子公司和分公司、网络结构和虚拟组织[6]。每一种组织结构形式都具有自身的特性、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企业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结构形式。企业组织结构不可能一经建立就十分完善,应随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动而实施组织结构的局部或整体调整,保持组织的高效运转。

2.2.3 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使企业在某一市场上长期具有竞争优势的独特的内在关键能力。它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新产品研发、售后服务和各种决策中形成的独特技术、机制和文化优势,直接决定着项目投资效益的高低。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得长期稳定竞争优势的基础,其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企业技术开发能力、战略决策能力、核心市场营销能力、有效生产能力及市场应变能力[7]。

2.2.4 企业执行力。所谓企业执行力,就是按质按量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要完成企业的最终目标,就要靠企业主体的实践活动,即通过员工的执行能力把企业的发展蓝图变成现实。因此执行力是把企业规划变为客观现实的重要载体,对企业的兴衰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因。执行力可分为个人执行力和企业执行力。个人执行力取决于个人能力以及工作态度,个人能力是基础,工作态度是关键。企业执行力是指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这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是把企业战略、规划以及企业所有个体执行力转化成为效益、成果的关键。

2.2.5 企业创新力。企业要永续经营和不断地茁壮成长,关键是要持续创新与突破。尤其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时代,积极主动地创新与突破,更是重要的成功之道。企业创新力是指企业不断创造新思想、新观念,并运用这些新思想、新观念,通过科技进步、市场开拓、管理升级和文化建设等具体创新内容,为企业带来利润和效率,获得竞争优势,最终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目标[8]。创新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目标创新、技术创新、领导创新、制度创新、组织机构和结构的创新以及环境创新等六个方面。

3 项目可行性研究与企业投资效益的联系

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深度将直接影响企业的投资效益,企业所获得的效益也将决定着企业对可行性研究的重视程度,虽然一个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会花费额外的投资成本,然而这却也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为前提的。项目可行性研究与企业投资效益之间的联系可以用图1来表示。从图中可以看出,企业的投资效益由企业的内部环境决定,即企业的资源、组织结构、核心竞争力、执行力和创新力,并受企业外部环境的影响。企业投资效益的提升也能增强企业的内部实力,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企业内部实力的增强,将会使得对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做得更加深入、更加完善,这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可行性研究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有利于提升企业的投资效益。由此可知,无论是对于项目可行性研究还是企业的投资效益,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内部环境,它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4 改善项目可行性研究与企业投资效益的途径

从项目可行性研究与企业投资效益之间的相互联系中可以知道,要改善项目可行性研究与企业投资效益,关键在于把握好企业外部环境所提供的机会,努力改善企业内部环境,增强企业的内在实力。改善企业内部环境主要可以考虑决定其内部竞争力的五个方面。

4.1 企业价值链分析。价值链分析是从企业内部条件出发,把企业经营活动的价值创造、成本构成同企业自身竞争能力相结合,与竞争对手经营活动相比较,从而发现企业目前及潜在优势与劣势的分析方法,是指导企业战略制定与实施活动的有力分析工具。价值链分析的关键是认识到企业不是人、资金、设备等资源的随机组合,如果不将这些资源组织进生产经营中来,保证生产出最终客户认为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那么这些资源将毫无价值。对于一个企业而言,价值链分析都应该放在产业价值活动的系统中进行。通过对企业价值链的分析,能够更加清楚企业内部条件及其竞争的优劣势,从而更加全面地对这些资源进行规划使用,提升其使用价值。

4.2 优化企业组织结构。企业组织结构的建立并不是一步就能十分完善,它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优化,并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企业组织结构是动态的,随着经济全球化下日益激烈的竞争,组织结构必须坚持按照效率性、专业化的分工协调及有效监督控制原则进行创新,走产品、产业与资本经营相结合的发展道路,构建新型企业组织结构,推行扁平化管理[9]。企业组织结构扁平化是一种通过减少管理层次、压缩职能机构、裁减人员、使组织的决策层和操作层之间的中间管理层次越少越好,以便使组织最大可能地将决策权延至最远的底层,从而提高企业效率的一种紧凑而富有弹性的新型团队组织。在扁平化管理下积极构建学习型组织以及协作型团队组织,从而不断提升企业自身竞争实力。

4.3 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是通过长期的发展和强化建立起来的,核心能力的丧失将导致企业无法估量的损失。企业必须通过持续、稳定的支持,维护和巩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确保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健康成长。企业要将自身潜在的核心能力转化成现实的核心能力,为竞争优势提供源泉,从而不断提升企业的投资效益。

4.4 提高企业执行力。企业的目标都是通过员工的执行能力把企业的工作任务完成而得以实现的,执行力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强而有效的执行力将会极大地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为企业带来可靠的效益[10]。有效地提高企业执行力首先要进行充分的沟通,对完成目标任务取得较为一致的认同。保证企业执行力应该有奖惩分明的措施,不然人们就没有动力为公司做出更大的贡献。企业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应该逐渐地把执行力变成一种习惯,从而在良好的企业执行力文化氛围里有效提升执行力,形成一支优秀的执行力团队。

4.5 培养企业创新能力。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是要提高企业的整体创新能力。努力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加速生产设备的更新以及生产工艺的改进,增强管理创新及文化创新,综合提高企业的整体创新能力是企业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和必由之路[11]。营造有利于员工创新能力发展的企业文化氛围。弘扬员工个性品质,充分发挥员工主体性作用。尽可能建立鼓励员工创新的多层次激励制度,努力创造良好的学术研究与交流环境,大力倡导集体合作攻关的风气,经常开展有领导有组织的创新活动。

5 结论

本文讨论了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对企业内外部环境以及项目可行性研究与企业投资效益之间的联系的分析,得出了影响企业投资效益的主要因素在于企业自身的内部条件。因此,要想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改善项目可行性研究与企业投资效益,关键在于把握好外部环境所提供的机会,从企业内部出发,不断巩固和提高企业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刘晓军.工程经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38-140.

[2]李开孟.我国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60年的回顾和展望[J].技术经济,2009,9:66-72.

[3]韩艳,张庆军.加强项目可行性研究 提高企业投资效益[J].云南冶金,2008,5:63-65.

[4]马广军.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09,7:132-133.

[5]陈一君.战略管理―理论与实务[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6]王利平.管理学原理(修订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01-219.

[7]中国建材资讯.论企业核心竞争力[J].协会工作通讯,2007:62-64.

[8]孙祥纬,许洪贵.论企业创新力[J].企业天地,2009,3:33-35.

[9]王玲.企业组织结构的探索与创新[J].安徽财经大学,2009:8-9.

[10]孙中锋.论企业执行力及其提高[J].现代企业文化,2010,2: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