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社会化管理工作范文

社会化管理工作范文

社会化管理工作

社会化管理工作范文第1篇

近几年,随着人口老龄化高峰的到来,宁城县离退休人员及遗属已由原来的不足000人猛增到近5000人,已占参统人员总数的7.5%。针对这一新情况,我局在努力巩固养老、工伤、生育保险实现全覆盖成果的基础上,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本着“诚挚关怀,热情服务”的宗旨,积极与老干部局、老年体协、文体局天义镇政府、民政局等单位密切合作,共同开辟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和服务的新领域,努力健全以社会保险机构管理为主、社区管理为辅的养老保险社会化管理服务体制,基本解决了离退休人员“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教、老有所学”的问题,从而为建立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迈出了可喜的步伐。

一、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是做好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前提

宁城县的离退休人员较多,过去,由于责任不明确,保障体制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工作处于无序状态,服务不到位。特别是产业结构调整以来,多年沉积的问题就突出地显现出来,出现了“小企业管不了,大企业没人管”的局面,许多离退休人员不能及时足额领到养老金,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基本生活,也直接影响了在职职工的工作情绪和社会的稳定。针对这些情况,近年以来,我们在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的基础上,把工作重点及时转移到社会化管理服务上来,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统一认识。一是认识到广大离退休人员曾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让他们安度晚年,不仅关系到党和政府对离退休人员政策的落实,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它不仅是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二是认识到做好离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是解除职工后顾之忧,保障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三是认识到做好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是我们社会保险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基于这种认识,我们主动与县老干部局、老年体协协调研究,经请示县政府,确定了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基本思路,即在管理形式上,以社会保险局直接管理为主,社区管理为辅;在组织方法上,实行专群结合,条块结合,分级管理的办法;在服务内容上,通过办理各种社会保险业务手续,加强社会保险关系和政治组织生活管理,及时发放各种社会保险待遇,兴建“活动中心”等公共福利设施,组织开展政治文化学习、文体娱乐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提供全面优质服务,丰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从而使全县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工作逐步向实体化、规范化和社会化的方向迈进。

二、领导重视、齐抓共管是做好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保证

实施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是“十五”期间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这项工作涉及面广,任务重。要把离退休人员的“养、医、乐、学、教、为”等服务工作真正落到实处,领导重视、齐抓共管是保证。宁城县委、县政府始终把离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当做一件大事来抓,建立了由主管县长为组长,组织部、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卫生局、老干部局、总工会、文体局、民政局及企业主管部门等单位领导参加的宁城县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社会保险局,具体负责全县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领导小组经常听取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方面的汇报,不定期的召开各种层次的会议,请离退休老同志座谈,了解离退休人员生活待遇的落实情况,帮助解决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中的实际困难,部署新的工作任务。县委把离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纳入了目标化管理,列入考核企业法人代表及其主管部门领导任期目标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不认真管理服务的单位不予评选先进,不予审批文明单位。总之,凡涉及落实离退休人员生活待遇等方面的问题,县委、县政府都非常重视,并责成有关部门及时提出具体处理意见。

为加强对老年体育工作的领导,社会保险局主要领导担任县体协副主席。凡涉及社会保险工作的问题,县委组织部、老干部局、文体局等单位都积极协调,密切配合,并给予大力的支持。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社会保险局和赤峰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社会保险局对我县的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也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把我县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分别列入了自治区、赤峰市试点县,对“宁城县离退休人员活动中心”的建设给予了政策上的倾斜,并多次亲临现场检查指导,为“宁城县离退休人员活动中心”的顺利建成提供了保证。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原厅长王维山同志在6月8日视察宁城县社会保险工作时对宁城的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给予了“做的比说的好”的高度评价。三、搞好硬件建设是做好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基础

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离退休人员逐步脱离企业事业单位,实现以社区为主要依托的社会化管理和服务,让他们乐有场所,动有去处,从根本上减轻企业事业单位负担。根据这一目标,我们提出了“抓住机遇求发展,筹措资金搞建设”的工作思路,根据原有活动场所较小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筹建“宁城县离退休人员活动中心”的方案。在原有800平方米活动场所的基础上,新建一处独立、宽敞、高档次的560多平方米的离退休人员活动中心。此项工作得到了县委、县政府以及自治区、赤峰市业务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县委、县政府积极协调,让“中心”建设享受我县旧城改造的优惠政策,并多次亲临现场检查指导。在该项工程建设过程中,我们抓好两条线的工作,一是抓好本职业务工作,各项业务工作紧张地进行;二是多方筹措资金,精打细算,节约开支,使“中心”建设得以顺利进行。9月日,该“中心”已经正式揭牌启用。该“中心”内设健身活动大厅、球类活动大厅、娱乐活动大厅、文化活动大厅、退休党支部党员活动室、老年学校、舞厅、门球尝离退休人员档案室等,可同时供600人娱乐、健身、学习,是集娱乐、健身、学习为一体的离退休职工之家。

四、及时足额发放离退休养老金是做好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关键

为了保证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我们严格按照中央“两个确保”的指示精神,及时足额把离退休养老金发放到离退休人员手中,并不断扩大离退休养老金社会化发放范围,目前已全部实行了社会化发放。自年以来,由于中小企业改制的进一步深化,许多企业被兼并、转制、拍卖或破产,一些离退休人员已经没有了依托单位。为了保证企业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使这些离退休人员的生活得到保障,我们提出了“企业改革到哪里,社会保险就跟踪服务到哪里”的口号,对一些特别困难企业、破产企业采取了“特事特办”的措施,优先将这部分离退休人员纳入社会化发放范围。首先做好离退休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的基础工作,建立和完善养老金数据库,提高统计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其次制定目标,落实责任,完善计算机管理个人帐户。一方面,充分利用离退休养老金发放中心的有利条件,由我局直接发放,我们建立了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工作制度和操作程序,印制了《离退休养老金领取证》,离退休人员凭证按规定时段领取,保证了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安全、准确、一步到位,真正做到了不欠一分,不少一人,不拖一天。同时在发放大厅设置了茶座,配备了签字笔和不同度数的花镜,为离退休人员提供了方便。另一方面,针对许多离退休人员居住地较远,直接到离退休养老金发放中心领取养老金很方便这一实际问题,我们积极和金融、邮政部门协调,委托银行和邮局代为发放。本着“就近、安全、方便、快捷”的原则,按居住地划分区域,在离退休人员居住较为集中的乡镇营业所和邮政支局设立了9个养老金点,并全部悬挂了“宁城县社会保险局离退休养老金处”的牌子。其中,邮政局点6个,发放597人,中行点6个,发放5人,工行点6个,发放767人,农行点个,发放97人,社会保险局发放中心直接发放658人。每个离退休人员一个存折,他们可以随时凭折存兑,为广大离退休人员提供了方便。对7名孤寡病残等领取养老金不便的离退休人员及遗属,局领导和环节负责人分别把责任落实到人头,按月及时把.万元养老金及生活费送到他们炕头、床前。每逢重大节日,我们都将两个月的离退休养老金提前合并发放。自我县开展社会保险工作以来,始终全额发放离退休养老金,共发放养老金.亿元,保障了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对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五、完善体制、组织活动是做好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有效途径

宁城县6名离退休人员分布在全县6个乡镇,必须采取分级管理与社区管理相结合的办法,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建设多渠道、多层次的服务体系,才能做好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

第一、在政治上关心离退休人员,完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体制。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离退休人员服务的宗旨,不但在生活上关心他们,而且在政治上、组织上关心他们。8月份,县委批准成立宁城县社会保险系统党委,党委本着“规范属地、就地就近、便于管理、逐步纳入”的原则,在摸清底数的前提下,将88名党员划分为个党支部,建立了党校和党员活动室,健全了组织机构,完善了党委项制度和党支部7项制度,购置了图书,订购了党报党刊,供离退休党员职工们阅览。党委还认真进行党建规划,及时组织各支部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进行党日活动,真正使离退休职工党员的组织生活达到了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在具体活动中,我们力求活动的有效性、趣味性多样化

。如:组织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党的十七大精神,观看党的十七大及“两会”召开实况,参观我县“五大亮点工程”和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听取戴成钧先进事迹报告会和县委、县政府组织的形势报告会、座谈会,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同时,积极开展了“送温暖、献爱心、办实事、增感情”活动,实行了三个到位,即:一是国家为离退休人员提高待遇时,调标工作及时到位;二是企业改革时,社会保险积极配合,跟踪服务到位;三是为离退休人员发放待遇、组织活动,实行一条龙服务到位。第二、建立健全管理服务体系,逐步完善以县城为中心,辐射社区的管理服务网络。我县四龙煤矿是一个老企业,有离退休人员500多人。为了便于对他们的管理和服务,我们采取就近就地管理服务的办法,协助四龙煤矿改建了离退休人员活动室,得到了离退休人员和广大矿工们的好评。在离退休人员居住较为集中的铁西街道建立了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站,主要组织工作由街道居委会负责。同时,他们还成立了秧歌队,社会保险局为他们购置了服装,每逢重大节日或社会保险局有重要活动,他们都积极主动走上街头,扭起秧歌。我们还与电信局合作,在铁东邮电住宅小区设立了600多平方米的离退休人员活动室,解决了附近离退休人员的活动场所,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赞扬。同时,积极探索把部分职能逐步交给街道、社区管理的新途径、新方法,在全县范围内逐步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的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系。

社会化管理工作范文第2篇

一、建立健全退休人员花名册

企业退休人员彻底从企业转为社会,我们通过社保局转发下来的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信息卡,针对每位退休人员建立花名册,并对及时掌握退休人员的去向,关注人员,生老病死,跟踪服务。公园社区现有退休人员 434人,男性 22人,女性 412人,死亡5人,转出1人,新退8人。

二、实施微机化管理

把企业退休人员的花名册、簿、帐、关注人员名册,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基本情况信息卡,全部输入微机化管理。

三、开展社区文体娱乐健康教育活动

由于退休人员年老体弱,身体都不太好,大部分人不出家门,针对这一点,利用社区这块平台、对于能走能动的退休人员,组织部分老党员学习一些有关党的方针政策,在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阶段,开展大型文体活动,组织他们听健康知识讲座,丰富了他们的头脑。

四、开展对退休人员充分认识社保工作

对于一些退休人员从“企业”转为“社会”这个问题,很不理解,认为自己在工作岗位上干了这么多年,怎么又推向了社会,没人管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耐心做思想工作,开导退休人员随着改革的需要,工资在银行开,统一归社保局管理,随着改革不断深入,改制,破产,企业越来越多,使很多退休人员失去了原来的主体,感到失落。我们倒退休人员家中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使退休人员真正理解。

五、全面开展医疗保险工作

今年自1月1日起,全社区办理医疗保险新参保48人,续保275人。以上是社区全体工作人员在一年当中为退休人员所做的工作,离上级的要求还相差很远,今后我们要加倍努力,为退休人员服务,并以“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xx大会议精神,不断改进我们的思维方式和工作作风,改革创新,与时具进,引导和组织退休人员发挥余热,开展各项活动,并不断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为企业退休人员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把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根据哈尔滨市劳动局和社会保障局精神,我社区,在区社保局,街工委的正确指导下,进一步推进企业承包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加强规范化管理、实施以下方案:

一、建立健全退休人员花名册

二、微机化管理。做好退休人员调查问卷,并做到真实,完整。并逐入微机化管理。

三、进行社会化保险状况调查。

四、开展社区文休娱乐健康教育活动。

五、严格做好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各项规章制度。一对一的做好退休人员的扶贪解困工作,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定期慰问走访老弱病残人员。

六、开展对退休人员充分认识社保工作。

社会化管理工作范文第3篇

【关键词】社区管理;扁平化;社会工作

一、无锡市社区扁平化管理实施简介

(一)社区扁平化管理定义

社区管理的组织形式多样化,一般以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为主,其它政府职能机构的派出机构为辅。社区扁平化管理就是将街道及其各专业条线的业务延伸下移到社区,建立一站式服务。减少管理和办事的层级,并通过“分片包干”增加管理幅度,通过“一人多岗、一岗多职、一专多能”来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效果。更加侧重于群众性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强调社区群众的参与。

(二)背景

近年来,党和国家对社会管理高度重视使社会管理在实践层面成为各级政府关注的焦点,前国务院总理在201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提高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自治能力。”这对城市基层管理创新提出了具体的新要求,对此全国各级政府、机构都在关注和进行探索研究。

无锡是我国15个经济中心城市之一。近年来无锡的经济转型带动了社会转型,众多“单位人”变成了“社区人”,政府职能转换的改革将大量的工作向社区集聚,再加上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使得居民们有了更多的需求。这使得社区工作矛盾重重、寸步艰行。传统社区工作的点对点、线对线工作方式不仅效率低下,也使得管理的成本剧增。为了突破旧模式在社区管理中的困境,增强社区功能、鼓励居民参与和社区自治,无锡市推行了社区扁平化管理这一新型模式。

(三)实施情况

从2008年9月起,无锡市率先在一些试点社区实施扁平化管理。以试点之一的中南社区为例,实施扁平化的主要内容有:建立“分片包干” 为主要内容的网格化组织结构;建立“一人多岗、一岗多职、一专多能” 为主要内容的运行机制;建立社区“资源整合,信息共享”的双向信息沟通平台。直到2011年末,无锡市城市社区实现扁平化管理全覆盖。

(四)社区扁平化管理的具体内容

1、硬件提升

主要表现在大厅建设和办公设施方面。实施扁平化管理的各社区基本建成“一站式”服务大厅,大厅面积不少于50平方米,同时配置了一些必要的设施方便办事人员等待休息; 各社区居委会配置了电话、打印机、传真等必要的办公设备,有条件的社区按“一岗一机、一人一机”配置电脑,全力实现办公的自动化。

2、软件提升

无锡市建立了社区行政事务工作平台,实现统一网络登录途径,这样既方便了社区工作人员对当日工作信息的及时记录,也方便了上级部门对社区工作的规范考核。社区电脑全部能够连接到政务外网,实现了对社区工作日志和工作内容的统一录入。有条件的社区成立了本社区的门户网站或QQ群,在网站上社区的通知、最新动态、新闻等,做到了信息共享,增强社区与居民群众联系、服务、互动的便利。

3、社区人才

无锡市社区扁平化管理的社区人才主要体现在对社工的招募和社区工作人员的培训。无锡实施扁平化管理后,各个社区都建立了专门的社工站,专业社会工作人才的招募也在走向规范化。例如2011年南长区对外招募社区工作者,报名者多达一千人,这些人员的文凭都在大专以上,经过笔试、面试等层层选拔,从中选出72人,保证了社区工作队伍向着专门化、知识化、年轻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为了保证社区工作人员能够更好的适应社区扁平化管理的新模式,更好的为居民服务,无锡市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培训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从最初的专门针对社区扁平化管理模式的培训,其中包括对无锡社区发展形势的介绍与对无锡行政事务平台的培训;到现在对社区的社工人才的培训,其中包括社区工作人员考取社工资格证以及如何提高实际业务操作能力的培训等。这些都提高了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素质。

二、社会工作与基层社会管理创新

(一)社区扁平化管理中的社会工作

无锡市的社区扁平化管理模式是对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有效实践。无锡市在实施社区扁平化管理的过程中,尝试着将专业社会工作引进到社区管理中,在社区建立了可以开展社会工作专业活动的社会工作站,聘用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尝试在社区开展专业的社会工作活动。这无论是对于我国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还是基层社会管理模式的创新都有重要的意义。

社会工作是一个助人自助的专业,最初起源于教会开办的济贫事业,经历了从志愿性工作到行业性工作再到专业性工作的发展历程。如今的社会工作已成为一种专业的、制度化的助人活动,是社会管理的有效手段。社会工作对创新基层社会管理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时代背景也对社会工作自身提出了新的要求。两者之间具有相辅相成的内在契合性。

在中国,社会工作参与基层社会管理主要有两条途径:一种是通过机构类专业社工进入基层社会提供服务。这类机构是指由民间力量组织实施,运用专业的社会工作理念、技巧与方法来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社会服务的一种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向社会提供的一种服务。无锡市崇安区的乐助社会工作事务机构就属于这一类型。另一种是通过岗位型专业社会工作提供社会服务。岗位型的社会工作服务一般是指政府部门或社会的企事业单位,为顺应时代的要求或响应政府的号召或出于企业或机构运行的现实需要,由政府或企事业单位向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机构,购买服务岗位或者引进专业社会工作人员,并在部门或企业内部拓展出社会部门的一种形式。社会部门及企事业单位也是基层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些部门与单位引进社工人才与岗位,是社会工作介入基层的重要途径。无锡市社区扁平化管理模式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在社区设立社工站,招募专业社会工作者,为居民提供专业化的服务。社区扁平化管理中的社工站就是在社区通过岗位型社会工作提供服务,从而参与基层社会管理,这不仅是我国社区管理模式的一种创新,也为我国基层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二)社工站——提供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的平台

社会工作站(简称社工站)是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在社区开展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的平台,也是无锡市实施社区扁平化管理之后,扩大管理幅度、提高服务效率的一个表现。在社区设立社会工作站,使社区党组织、社居委和社工站各司其职、互动互补。社区居委会和社工站从职能分配上来说是互相分明的:社居委负责社区具体事务而社工站负责社区孤寡、弱势群体照顾,开展社区活动等。因此,在实施扁平化管理的社区,专业社会工作者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无锡市硬性规定社区在职人员必须参加专业的社会工作者资格证书考试,对于已通过社会工作者资格证书考试的工作人员,有相应的升职、加薪奖励。没有通过社会工作者资格证书考试的工作人员逐步实施淘汰制。

社区扁平化管理中的社工站的建立顺应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潮流,为在基层社会管理中提供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提供了良好的经验和思路。社会工作与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社会工作具有个体层面的慈善与助人使命和社会层面的调谐与维稳要求。而基层社会工作为基层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了新视角,新方法;基层社会管理创新需要社会工作,呼唤社会工作的介入及其功能的发挥。

三、扁平化管理模式下的社会工作存在的问题

社区扁平化管理中的社会工作属于岗位型社会工作,与机构型社会工作一样,岗位型社工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区行政约束过多、管理不当、其自主性受到挑战

社区扁平化管理中的社会工作站与社居委、社区党组织在职能上应该是分开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常常产生职能上的重复和混乱。社会工作者应该是在社区开展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的人员,但是,在实施扁平化管理的很多社区,社会工作者和其他社区工作人员一样承担了社区的行政工作。导致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社区书记兼社工站主任和党组织书记等多职,众多权力集一身,全面约束了社工站职能的发挥,社工站的助人自主性受到严重挑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基层社会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和基层管理理念的创新。

(二)社会工作者半路出家、专业知识和水平差

由于社会工作还没有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中国的专业社会工作发展还不成熟、不完善,专业的社会工作者资格考试兴起仅有几年的时间,专业社会工作者还有很大的缺口,所以真正引进专业社会工作者的社区扁平化管理的社区屈指可数,很多社区的社会工作者都是半路出家,不是真正的社会工作专业出身,他们通过自学或者短期培训考取专业社会工作者资格证书。期间并没有进行过社会工作专业的长期教育和实践,专业知识和水平差。还有一部分人出于升职和加薪的需要,在考取社会工作专业证书之后,又回归到行政性工作当中去,并不能真正发挥社会工作专业的作用和提供真正的专业服务。

(三)工资待遇低,积极性差

根据《无锡市社区事务工作站社会工作者管理规定》,社工站社工的工资福利待遇,与全市职工平均工资水平挂钩,2011年不低于上年度全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的85%;至2012年,与上年度全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持平。以后形成自然调整机制,并于次年的7月1日调整到位。无锡市2012年的平均工资水平是2638元。根据我们2012年在无锡市各大社区的调研,扁平化社区管理下的社区工作人员工资每月1500元,社区书记1800元,社会工作者考取社会工作者专业证书会有相应的加薪,但也不是很多。所以,很多在社区工作的社会工作者的工资待遇还没有达到无锡市的平均工资水平。工资待遇低直接导致了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差,也导致了专业社会工作人才的流失,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高校培养的社会工作专业出身的学生毕业后纷纷转行的社会原因。

四、对社区管理中的社会工作的相关思考

笔者认为社会基层管理中的社会工作是建立个体成员与社会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的重要中介。在基层社会管理中开展社会工作,可以重塑基层政府社会管理的理念,积极回应社会需求和公民诉求,实现以经济建设为主向公共服务为主转变,由管理型政府走向服务型政府,进而走向服务型社会。

社会工作者在社区管理中发挥的作用应该是积极帮助遇到困难的居民发展社会生活的能力、重拾信心、以自己的能力去应对生活环境的挑战。如,对社区中的下岗失业人群进行职业技能的培训、运用自身的关系网络、动员社会和政府关注这些目标人群、整合社会资源、联系相关企业,为他们获取新的工作等等。同时还要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人在环境中”是社会工作专业分析问题的一个基本观点。它的基本内涵是人和环境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社会工作要帮助社会成员更好的适应社会环境,恢复社会生活的能力。一方面,要改善自身的能力提高自身的社会适应性。另一方面则要改善社会环境,整合社会资源,排除环境中的障碍等。

目前无锡市社区扁平化管理模式还不是很完善,社会工作站要想真正的参与到社区管理中并且发挥专业价值还有很长的一段路需要走,希望在基层社会管理不断创新和完善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能够在社区管理中发挥出真正的助人自助的专业价值。

参考文献

社会化管理工作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石嘴山市

中图分类号:F24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02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任务,各级党委、政府更加关注民生,更加重视社会主义和谐建设。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方面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加强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这既是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更好地贯彻落实《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基本保证,更是创新社会管理,建设和谐富裕美丽石嘴山的客观要求,有利于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对于保障广大企业离退休晚年基本生活的权益和生活质量,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宁夏石嘴山市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现状

近年来,石嘴山市高度重视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2003]16号文件精神,加强组织领导,积极探索,开拓创新,克服困难,规范管理,细化服务,大力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截至2012年底,全市辖区街道社区管理服务企业离退休人员5.4万名,市辖宁煤集团、电力、邮政、金融等行业单位近5万名退休人员也就地就近被纳入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范畴,企业退休人员街道(社区)管理服务率达到了98%。

石嘴山市实施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以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强力推进落实退管服务各项工作措施,实现了“机构、人员、场地、制度、活动、工作”六到位的要求。一是健全了市辖区退管工作机制。成立了由市(区)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退管工作领导小组,在市社保局下设办公室,负责指导市辖区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二是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在市辖区24个街道、乡镇全部建立了劳动保障事务所,在97个社区(居委会)均成立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活动中心,每个管理服务中心至少配备1名专兼职退管员;三是细化了各项退管服务制度。制定了企业退休人员社区登记、资格认证、死亡待遇申报、节日慰问走访、社保政策法律咨询等16项规范管理制度,为企业退休人员社区管理提供了具体的操作管理办法,以“示范社区”、“标准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品牌社区建设为龙头,带动和推进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深入开展;四是丰富社区退管服务内容。各街道社区根据退休人员特长、兴趣和爱好,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设施,适时积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健身活动。目前各社区均普遍成立了秧歌队、老年合唱团、舞蹈等多种自娱自乐组织,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健身娱乐活动。近年来,在石嘴山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直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社保局主办、市辖区各街道社区协办的石嘴山市首届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魅力夕阳”文艺汇演分别在市辖二区一县进行了巡回演出,各街道社区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广大企业退休人员中的文艺骨干踊跃报名参加演出演员满怀激情,以歌舞、快板、乐器、武术等表演形式,有近万名企业退休人员和市民观众观看了演出。此次文艺汇演由社区退休人员自编自演的《开门红》、《夸夸咱社保》、《社会化管理服务走进社区就是好》等节目,演出激情澎湃,观众情绪热烈,不时长时间地鼓掌赞好,展现了社区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和石嘴山市老年人的精神风貌,使他们发挥个人特长和爱好又有了广阔的舞台。前后有近万名企业退休人员和市民群众观看了演出,汇演受到了广大退休人员的广泛好评,也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赏。如今各街道社区做到了文体健身娱乐活动年有计划、月有安排、周有活动。

二、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石嘴山市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参加养老保险的企业职工和以个体灵活就业身份参保人员中每年有近2000人退休纳入社区社会化管理服务范畴。而社会化管理服务对象因国家连续9年调增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其养老、文体娱乐等方面的需求必然不断增长。通过调研笔者认为,目前石嘴山市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还存在体制不顺,经费投入不足,人员编制落实不到位,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推进困难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市辖区没有建立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市社保局开展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目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将会持续只能依托市辖区各街道、社区兼职人员来开展工作;二是根据区内有关文件精神,石嘴山市于2009年1月1日起取消和停止了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费的征收,直接影响到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经费的投入;三是市辖区街道社区开展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没有专职人员,同时退管服务工作也不属于街道社区主要工作范畴,也因受经费紧张、人员编制不落实到位因素的制约,目前,只能靠笔者所在的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下拨少量工作经费来推动工作开展。

三、对策和建议

做好新时期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是建立覆盖城乡的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需要,是保障广大退休人员晚年幸福生活的需要,也是我们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拓展工作发展空间的需要。因此,我们必须要从战略高度来认识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社会保险事业的发展完善负责,对广大退休人员“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期盼和要求负责,还要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建立街道(社区)社会平台的长远发展负责。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和区、市党委、政府的工作决策部署,认真做好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发展规划的组织实施,扎扎实实地把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推向前进。笔者认为,当前应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要理顺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体制。由于一些历史的原因,造成目前石嘴山市在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管理职责不明确,多年来,市社保局只是承担了市辖区街道社区开展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协调指导作用,面对多次退管服务工作只能被动推进落实。因此,建议市委、市政府要明确市社保局是全市企业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工作的主管部门,必须切实履行好组织街道社区开展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职能,进一步提升全市退管服务水平。

2.落实退管服务工作经费,为开展退管服务工作提供经费保障。首先要继续恢复企业退休人员移交街道社区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均收取800元的收费渠道,即以企业移交人员由企业承担,以个体灵活就业人员身份退休移交的直接由社保经办机构在办理退休手续时直接收取;其次是根据宁财政(综)[2008]1748号文件精神,建议市财政按照石嘴山市2012年底纳入街道社区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的企业离退休人员5.4万人按照每人每年50元,行业退休人员每人每年30元的标准列入年度财政预算项目予以解决退管服务工作经费保障问题。

3.要解决街道社区开展退管服务工作人员编制问题。应根据目前市辖区24个乡镇、街道社区居委会所管辖服务企业退休人员每1000人配备1名专兼退管工作人员,所需工作经费和工资由市、区财政全额拨款、编制可占事业编制,也可以由市社保局从公益性岗位招聘录用,工资发放、业务指导、目标考核等项工作实行由市社保局、所在街道双重统一管理,解决好有编制无人,有人无编制和人员素质偏低等问题。

4.市、区财政每年要安排部分社区活动阵地建设专项资金。加快社区服务平台、健身娱乐场所的基础设施建设,使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更上新台阶,使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成为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5.加强协调沟通,争取部门支持。各街道、乡镇要积极与区、市卫生、民政部门沟通联系。借助卫生部门医疗改革新政策的实施,民政部门规划建设民家养老服务品牌社区建设的有利时机,坚持以社区为依托,以家庭为内容,为方便高龄年老多病、行动不便的退休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医疗保健、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的服务,为年老一生的退休老人提供一个可以安度晚年的幸福环境。

社会化管理工作范文第5篇

一、良好的工作作风增加了企业退管服务工作的公信力

今年以来,开发区社保中心配合人事劳动局完成了辖区内菱北办事处及老峰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和各社居委劳动保障工作站平台的建设工作,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尤其是加强社居对企业离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劳动保障平台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领导作风进一步强加,并取得了明显成效。社保中心根据开发区特点,重点从开发区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角度,结合开发区工作实际情况,推进和开展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多项服务工作,再以之作为重要载体,承担重要的具体性事务;同时进一步规范菱北办事处及老峰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和各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平台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使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劳动保障工作做到有的放矢,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录入登记、检查评估等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2008年全年累计提供退休人员政策咨询771人次、特困帮扶服务72人次、健康医疗服务743人次、代办服务261人次、对老同志重病住院慰问3人,退休人员病故7人,各社区都及时派员进行上门吊唁、慰问并帮助料理后事。市社保局统领全市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加强对开发区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支持和领导,使全市一盘棋格局进一步拓宽,目标进一步实现,得到越来越多的群众的理解与认同,在此基础上,减少因企业破产和关闭带来的矛盾和磨擦,从而增加了领导权威,增大领导全市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效能。

二、紧紧围绕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目标

为落实对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精神,拓宽推进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建设,从二〇〇五年开始,开发区社会保障中心对退管服务工作就开展了具体和卓有成效的工作,积极把握《全面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这一主题,紧紧围绕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这一目标不放松,把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当成社会保障工作的重点来抓,健全了机构,实现“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工作”六到位;其次是整合开发区现有资源,组建了开发区企业离退休人员活动中心和与市第四人民医院联手筹建了开发区社区医疗卫生机构,搭建舒巷、盛塘、乌岭等社区企业离退休人员活动中心平台,对于搞好企业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活动、促进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建设工作具有重要开创和指导意义。

开发区社保中心积极拓宽推进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建设的思路,开创安庆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新渠道,保障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维护一方社会稳定。

三、扎实开展各项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

企业离退休人员已经从过去吃饱饭、穿暖衣的简单需求,上升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现在又逐渐过渡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上来,这就对开发区退管服务工作提出了更多要求,根据新形势发展变化,开发区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开展各项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

1、开发区社保中心制定全区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各项工作职责、制度以及办事程序,并且上墙进行了公示,做到了办事程序公开化、透明化。要求各社居委对每一位离退休人员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全面、准确的了解,并向每一位离退休人员发放了联系卡。离退休人员凭联系卡向所在社居委劳动保障专管员联系,做到“小事通电话,大事上门看”的良好沟通氛围。

2、积极协助市社保局做好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资格认证、待遇调整等工作,全年未发生冒领养老金的现象。

3、今年初开发区社保中心广泛发动,与开发区菱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第四人民医院)联合开展“开发区企业离退休人员免费健康体检”活动。经过开发区社保中心及各社居委劳动保障专管员认真细致地工作,开发区企业离退休人员免费身体健康体检工作全面完成,赢得了社会各界广泛好评,省、市新闻媒体作了多次宣传介绍:“送米送油不如送关怀,送钱送衣不如送健康”!

4、在开发区企业离退休人员免费身体健康体检工作全面完成之后,社保中心又与菱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开展了三期健康知识讲座,给广大企业离退休人员讲授身体健康方面的预防知识。退休人员听到专家的讲课之后,将生活习惯对身体健康产生的危害进一步加深。

5、开展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政策的宣传和咨询工作,利用广播、电视、板报、张贴等宣传方式对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政策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配合市社保局化解各种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方面的矛盾、纠纷,全年未出现退管人员上访问题。

6、“九九”重阳节期间,利用老年人自己的节日,在社保局的领导下,开发区组织开展了系列活动。一是中秋节前,在社保中心领导和各社居委专管员带领下,专程上门看望了二十多位80岁的企业离退休老人,并为他们送去了节日慰问品,同时带给他们身体健康、生活幸福的美好祝愿,体现了市社保局和开发区管委会对老人们的关爱。二是举办了“首届开发区企业离退休人员象棋、扑克比赛”。三是召开开发区企业离退休人员茶话会,退休人员欢聚一堂,市社保局及开发区管委会领导为参赛选手和获奖人员颁发证书及奖品。四是在市社保局领导下,开发区社保中心与盛塘社居委联合举办了一场“庆祝十七大、欢度重阳节”的大型文艺汇演。市劳动保障局、市社保局、开发区管会委给予充分地肯定和支持。

7、按照市社保局要求及时报送各类统计报表,准时参加社保局召开的有关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的会议,完成社保局临时交办的其他事务。开发区今年把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作为社保中心重点工作进行开展和部署,积极开展各项工作,产生意义深远地意义。通过免费身体健康检查、健康知识讲座、象棋扑克比赛、座谈会及文艺演出,看似一件件小事、但连贯起来看却是贯彻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向更加规范化、科学化、程序化发展的大事,让企业离退休人员“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思路得到充分的发挥。

四、良好的氛围促使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迈向更高地高度。

做好离退休人员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要用创新思维和科学发展观研究退休人员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离退休人员管理工作的思维方式、工作手段和途径。为此,在离退休人员的管理与服务中,在制度创新、形式创新和途径创新上下功夫,使工作开展有力度、有成效和有办法。

在市社保局领导下,明年开发区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将呈现出丰富多彩的乐观局面,开发区社保中心有信心、有决心将开发区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扎实开展和推进。

1、开发区社保中心将带领各社区更加重视和支持退管服务工作,各社区工作站领导和各专管员尽心尽力为老同志办实事、办好事,当前,我们计划自元月8日开始组织退管服务系列慰问活动。上半年拟建立开发区退管活动协会组织。

2、开发区社保中心积极引导各社区全部建立健康卡片登记簿、慰问帮扶及文体活动登记簿、申领丧葬补助金和遗属津贴登记簿等四本台帐及党组织活动情况登记表等十本表格,建立专项档案,提供和收集影像和文字材料,汇兑之后形成文件柜。建立健全各社区的退管服务工作办公条件,使大多数社区平台专门提供办公室成立退管活动中心,有条件的社区还安排固定专门的阅览室提供信息服务,配备公办电话和电脑,及时录入相关材料。

3、开发区社保中心积极创造条件让各社区为离退休人员发放了联系卡。离退休人员凭联系卡向所在社居委劳动保障专管员联系,做到“小事通电话,大事上门看”的良好沟通氛围。积极掌握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发放、待遇调整等核查工作,了解离退休人员的增加、减少等情况,并及时进行上报、登记。

4、对开发区内孤寡、重病、伤残、特困的离退休人员作为重点走访看望对象,在老同志生病或生活遇到了困难时,开发区领导将主动关心,带领专项工作人员亲自看望。帮助其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并建立了定期看望离退休人员的工作制度。

5、做好与开发区菱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第四人民医院)再次联合开展“开发区企业离退休人员免费健康体检”等卫生医疗服务工作。完善退管人员健康档案,并做好后续跟踪服务工作;继续做好健康知识讲座,给广大企业离退休人员讲授身体健康方面的预防知识。

社会化管理工作范文第6篇

一、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

(一)极大方便了档案的查询和使用

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只要输入关键词搜索,计算机上就会迅速查询出有关的资料信息,大大提高了效率。同时还可以用电子加密技术对档案进行处理,有效提高了档案信息的安全性。

(二)有利于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科学化

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促使新型的信息采集、管理服务职能取代了原来传统档案保管和使用职能,既体现了社会的发展进步,更提高了保险社会服务功能。

(三)可以有效提高档案信息利用的时效性

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可以使档案信息通过远程服务成为可能,实现了资源共享。要实现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这就要求工作人员改变传统管理思想,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二、目前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一)档案管理信息化模式实效性较低

一些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和工作人员面对当前现代信息技术潮流,对实体档案也进行了数字化、信息化处理,借助计算机系统浏览检索。但是缺乏对社会保险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深刻认识,只重视管理系统的建设,重藏轻用,而忽视了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导致社会保险档案信息化利用效能低下。

(二)信息保密性及安全系数不高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普及及使用,社会保险档案信息风险不断增加,网络病毒和木马、网络黑客入侵、工作人员无意泄漏、电磁泄漏等都威胁着信息安全,社会保险档案的保密性及安全系数较低。

(三)档案信息管理人才缺乏

社会保险经办部门中缺少档案管理知识熟练、信息化技术水平高的工作人员,各级政府也忽视了对档案管理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导致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受阻。

三、推进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的举措

(一)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机制体制

建立起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机制,就需要创新完善档案管理制度,统一档案管理标准,在科学的制度管理下进行管理,优化整合资源,实现档案的资源共享。

(二)创新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的服务方式

要使这项工作顺利进行,就需要创新服务方式,运用社会保险信息资源和的先进技术,实现计算机信息管理,启用公共网络服务系统,为社会保险档案信息化提供优质服务。

(三)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要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档案管理队伍的业务技能和计算机应用水平,确保档案管理人员具有高度专业化技能,能熟练应用加密或数字签名技术对电子文件进行归档、备份、保存,保证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正常进行。

(四)健全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信息数据,加强信息网络安全控制

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量大、内容多、关系复杂,管理难度大,这就需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信息数据库,可以快速准确的找到相应的资料信息,提高档案管理的有效性。同时加强网络安全防范和保护措施,保证网络资源不被非法使用和非法访问。强化硬件防护技术,对电子档案当定期检测和拷贝,避免人为失误操作,防止数据丢失,确保社会保险档案信息安全。

(五)提高档案信息资源利用率

社会化管理工作范文第7篇

随着城乡布局调整,人口构成日趋复杂,城市肌理和邻里关系发生较大变化,为了实现对人口信息的动态更新,特殊群体的实时监管,社会治安的强势防控,矛盾纠纷的及时化解,现就推行“百户千人、一警两员、三级平台、动态服务”网格化社会管理服务模式,提出如下意见。

一、目的意义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总体要求,积极构建区、乡、村(居)、网格“四级联动”管理服务体系,建立完善人性化服务、网格化布局、精细化管理、信息化运转“四化运行”机制,努力实现网格全覆盖、民情全了解、矛盾全掌握、服务全方位“四全目标”,进一步促进干部转变作风,推动干部“入网格、下到底”,把握社情民意,夯实基层基础,形成人员向网格流动、要素向网格集中、服务在网格进行、问题在网格解决的良好局面,为保障和促进南蔡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创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工作重点

按照“一岗六责、一专多能”原则,“一警两员”主要承担的网格管理服务职责有:

一是宣传教育。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重点宣传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法规。

二是信息收集。通过深入网格调查走访,重点开展实有人口登记,全面掌握实有人口信息,及时了解社情民意和民生诉求,特殊群体、安全隐患、重点救助对象和社会组织等信息。

三是矛盾调处。深入排查网格内各类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做好信息上报和调处化解工作。

四是治安防范。协助做好网格内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社区矫正人员、吸毒人员的教育管理,积极开展各类创建活动,指导居民落实治安防范措施,积极预防和及时制止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五是安全监管。配合安监部门开展交通、消防等安全隐患排查,督促落实整改措施,保障公共安全。

六是民生服务。立足为民、便民、惠民的根本宗旨,提供多种形式的民生服务措施。特别要针对特殊人群以及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制定相应服务管理措施,提供委托服务和专业特色服务。

三、工作要求

(一)走访排查。网格管理服务人员每周至少走进网格工作一次,开展入户走访排查活动,履行管理服务职能。对调查的网格基础信息,建立一户一档基础台帐。按照可依靠力量、一般群众、重点人头(刑释解教人员、社区矫正对象、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社会闲散青少年、上访缠访人员等)、帮扶对象(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四类建立个人档案,实行红、橙、黄、绿四色标注,明确管理服务重点。通过走访了解社情民意,掌握群众需求,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群众呼声和疾苦,做好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工作。

(二)对接转换。重点建立上下对接机制,使条线上的职责任务对接转化到块块之中,在网格层面得到有效落实。村(居)要建立健全辖区内网格与网格之间的横向对接机制,通过开展共建共创、互助联谊、联调联防等活动,加强协作配合,实现优势互补,促进资源共享。

(三)联系互动。我乡将建立健全网格管理联席会议制度,整合条块资源,形成社会治安联合防控、矛盾纠纷联合调解、重点工作联勤联动、突出问题联合整治、基层平安联合创建工作合力,通过定期召开例会等形式沟通信息、汇总情况、交流经验,形成部门、乡、村(居)、网格四级联动工作机制。

四、工作目标

大力实施“121”工程,切实加强村(居)社会管理服务站、乡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建设,充分发挥“一站一中心”在网格管理中的层级扎口汇总和信息流转作用,形成“网格-村(居)管理服务站-乡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区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四级工作流程,实现“工作网格化、管理精细化、信息网络化”工作目标。

五、组织领导

(一)强化组织保障

我乡成立以乡党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王亮为组长,副乡长、派出所所长卓斌为副组长,政法委、派出所、司法、、综治、民政、城建、计生为成员单位的网格化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乡党委委员、政法委员王酩中兼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负责全乡面上工作组织推动、督查指导。各村(居)要把推进网格化社会管理纳入村(居)委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列入议事日程,完善工作方案。9月20日前,网格基础信息调查完毕,分类梳理,逐级汇总,录入平台。

(二)强化部门合力

建立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成员部门协作配合、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百户千人、一警两员、三级平台、动态服务”网格化社会管理格局。各成员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能及特点,主动融入网格管理工作,加强分类指导,形成工作合力。村(居)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活动,积极营造社会氛围,最大限度争取群众理解、支持,形成社会各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的生动局面。

六、考核办法

社会化管理工作范文第8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维护社会稳定和不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晚年生活质量为宗旨,进一步突出以人为本、民生幸福导向,大力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创先争优,努力做到退休人员“六个老有”落实到位,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现代化滨江花园城市,加快实现两个率先作出更大贡献。

二、具体措施

(一)加强活动阵地建设,继续创建活动中心星级化

主要内容包括:

1、活动中心建设标准(企业退休人员活动中心以下简称活动中心)

(1)普通活动中心标准:面积不少于400平方米。

(2)星级活动中心标准:面积不少于500平方米。

(3)活动中心内应设立阅览室、活动室、电视(学习)室、室、健身或康复室等,可有分有合发挥多功能作用,但不得挪作他用或非活动占有,各活动中心统一挂“市企业退休人员活动中心”牌子。

(4)活动中心内环境要求布置合理,品位高雅,墙上应设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老年保健知识等宣传栏,并挂有“企业退休人员活动中心管理制度”。

(5)配备适合退休人员文体活动的器材、、彩电、录放机、书报以及必要的桌椅、空调等辅助设施。普通活动中心各种健身器材不少于5件,星级活动中心各种健身器材不少于10件。阅览室内每年订购报刊杂志不少于10种(阅览室收集书籍不少于500册)。

(6)建立相对固定的企业退休人员晨晚锻炼队伍,倡导“开展运动、强身健体”的理念,有条件的可建立文艺演出、老年健身和老年服务志愿者队伍,也可配备老年人晨、晚锻炼推广辅导员,时政学习辅导员等。

2、活动中心服务管理要求

(1)加强对企业退休人员活动中心的规范管理,配备专(兼)职或聘用热爱此项工作的企业退休人员参与服务管理,并落实安全责任人。

(2)企业退休人员活动中心应注重社会效益,坚持常年免费开放,法定假日活动时间可适当延长。所有活动中心不准出租或开设店铺及个人承包。

(3)中心应定期组织退休人员开展健康与卫生知识讲座、时政学习、文体活动展示,种花养鸟、烹饪、编织、书画、摄影辅导等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活动。

3、加强文体活动多元化建设,丰富退休人员的活动内容

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涉及“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等各个方面工作,具体包括:

(1)、设立老有所为互助服务组。即社区老年人义工组,让更多的低龄健康老人帮助需要帮助的高龄老人。

(2)、成立老年文体活动队伍。积极倡导建立歌唱队、舞蹈队、健身操队、腰鼓队和乒乓球、书画、棋类等活动组织,并经常开展表演、比赛、展览等娱乐性活动,尤其是在传统节日开展特色、健康有益活动。为退休人员提供一个宣传自我、展示自我的大舞台,真正做到老有所乐。

(3)、建好企业退休人员活动场所。如建一所老年学校、一个老年活动中心等,帮助退休人员树立正确的老年人生观、价值观,建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平时有组织、有计划地组织退休人员开展各类学习。如党课、普法教育、科普宣传、疾病预防控制和养生保健知识讲座,书画培训班等,努力实现“活到老,学到老”,真正使广大退休人员在离开企业后,心有所属、情有所系,生活健康、快乐、充实。

(二)加强队伍网络化建设,进一步增强退管队伍力量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转发《市城镇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文件精神,建立市、镇、社区三级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网络体系。

1、市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市退管中心)负责全市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政策宣传和咨询解释,对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接收和管理全市企业退休人员的人事档案。

2、街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所增挂“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所”(以下简称人社所)牌子,明确1名在编专职人员负责退休人员社会管理服务工作,对辖区范围内各社区(村)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实施退休人员由企业转入辖区范围各社区(村)的管理和协调工作,指导并组织开展退休人员互助保障和救急解难等活动。

街道各管理区撤销以后直接由各社区(以下简称社区)建立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站,负责辖区范围内的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一般按3000:1的工作量聘用素质高、热心为老年人服务的人员担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专(兼)职工作人员。各社区可根据具体情况,建立退休人员自管组织(目前市区范围是按300:1的比例确定自管员人数),协助社区开展工作。抓好退管自管员队伍建设,重新确定,上报名单,充分发挥已退休人员的自我管理的作用。目前村不设立自管员。

对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要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对社会化管理专(兼)职劳动保障协理员(以下简称协理员)以网络图的形式上墙,暂无条件的可做在电脑文档里,并做到如有变化,及时更新。

3、加强相关部门联动常态化工作

随着退休人员队伍的不断壮大,人口老龄化,退休人员已是老年队伍的主体,做好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需要社会各个方面和各涉老部门的通力合作。今后,除参加市退管中心组织的各项活动外,与其他涉老部门一起,每年联合组织举办两次以上适合老年人特点的形式多样的文体娱乐活动,丰富老年人的文体生活,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推动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加强管理服务制度化建设,进一步促进退管工作规范化管理

1、走访慰问制度

(1)对新进入社区(村)的企业退休人员,要及时慰问并建立健全退休人员信息数据库。

(2)对鳏寡、劳模、伤残、干部退休人员,每半年走访一次,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尽力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3)对高龄退休人员,每年至少走访一次,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征求他们的意见和要求。

(4)对因家庭发生特殊变故致使生活困难的企业退休人员家庭,应及时上门走访慰问。

(5)对重病住院的退休人员,应及时探望,并协助参加医疗保险的退休人员办理医疗过程中需协调解决的问题。

(6)退休人员死亡后,应做好上门吊唁工作,并指导、帮助其家属申请丧葬抚恤费和供养待遇的办理工作。

(7)上门走访,应填写走访单,对走访情况进行登记,并按要求输入退休人员信息数据库。

2、来信来访接待制度

(1)对来访的退休人员要做到热情、文明、礼貌,耐心听取情况,积极主动解释好问题,并做好台帐记录。

(2)对来访人员反映的情况属于自己职责范围内能立即解决的问题,应及时给予答复或解决。

(3)对于本级难于答复或解决的问题,应向对方说明情况并及时逐级报告,一般在3个工作日内给予答复。

(4)对政策性问题,要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并及时向相关部门请示。

(5)对来信、来访提出的问题,要建立台帐登记,输入退休人员信息数据库,并认真调查、及时回复和协调。

3、门诊慢性病补贴申报制度

(1)补充医疗保险基金补贴的门诊慢性病为:糖尿病,高血压(2、3期),中风及后遗症,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肝炎,肝硬化,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慢性肾功能不全,精神疾病,冠心病,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帕金森氏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恶性肿瘤共18种(如有调整按新规定执行)。

(2)门诊慢性病补贴的申报,由退休人员本人填写《市职工医疗保险慢性病门诊医疗费补贴申请表》,向居住地社区、村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机构提出申请(附上原始门诊病历,出院小结和相关医疗检查报告)。

(3)各社区、村、协理员接受申请后,填写《市职工补充医疗保险慢性病门诊医疗费补贴审批汇总表》于每季度最后一个月15日前报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

4、丧葬抚恤金报领制度

(1)退休人员死亡后,各社区、村应派人及时上门吊唁和慰问,并向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报告,死亡后次月起停发基本养老金。

(2)各社区、村协理员在退休人员死亡15日内,携带《职工养老退休证》、死亡证明、火化发票、市民卡、《企业死亡人员<丧葬费、一次性抚恤费、供属抚恤(救济)费>审批花名册》等相关资料到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办理人员减少手续,及时领取丧葬抚恤费。

(3)未及时办理减员手续,多领的养老金按规定在丧葬抚恤费中扣除,如不够扣除,协理员应协助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追回。

(4)对退休人员死亡后长期隐瞒不报冒领养老金的将上报有关部门,按《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规定》(36)号令的有关规定处理。

5、供养直系亲属有关待遇报领制度

(1)退休人员死亡后,其直系亲属符合国家规定供养条件的可以享受供养待遇。

(2)退休人员死亡后,由退休人员法定继承人在申领丧葬抚恤费的同时向街道人社所、各社区、村提出供养申请。

(3)人社所、各社区、村协理员根据退休人员法定继承人提出的供养申请进行调查并确认,对符合供养条件的,协助其办理供养待遇报领手续。

(4)办理供养直系亲属有关待遇的工作程序:①填写《企业死亡人员<丧葬费、一次性抚恤费、供属抚恤(救济)费>审批花名册》(一式三份)。②到市退管中心档案室借取死亡职工个人档案,并携带供养直系亲属的户口簿、身份证等户籍资料(无收入且依靠死亡人员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的,要提供人社所、社区证明;未满18周岁的在校学生,要提供学籍证明),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养老保险科办理手续。

(5)对供养资格须进行认真调查,当供养直系亲属失去供养条件或死亡时,须及时告知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并终止供养关系。

(6)每年市退管中心协同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对供养直系亲属进行审核,对弄虚作假骗取供养待遇的将根据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6、健康体检制度

(1)退休人员进社区后,应建立电子健康档案。

(2)按照居住地原则,各社区、村根据退管中心的要求,要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退休人员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3)各社区、村协理员须将每次体检结果记录退休人员健康档案台帐并录入退休人员信息数据库。

7、档案查阅制度

(1)企业退休人员个人档案,由市退管中心负责管理。

(2)企业退休人员因户口迁移等情况确需查阅、复印本人档案内相关资料的,应向居住地社区、村提出申请。

(3)各社区、村对退休人员提出的申请进行审核,确认后出具介绍信。

(4)退休人员凭介绍信到市退管中心办理档案查阅。

8、特困人员帮困制度

(1)鳏寡退休人员帮困

①对生活失去自理能力且无依靠的退休人员(供养亲属),各社区、村协理员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帮困。

②定期走访,及时了解退休人员身体情况,听取意见。

③退休人员重病住院或卧床不起,协理员应与社区、村领导报告并协调,给予一定关心。

(2)特困退休人员家庭帮困

①对家庭发生重大突发性事件(意外事故),财产受到严重损失,经济暂时发生困难的企业退休人员,年底可向市退管中心申请给予一次性困难救济。

②对因病致贫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标准的,除按规定由民政部门发给最低生活补助外,年底可向市退管中心申请给予一定的特困补助。

(四)加强日常工作标准化建设,促进退管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1、做好新增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

(1)对新进入社区的企业退休人员,各社区村协理员要在10日内进行走访,全面了解退休人员现状与要求,认真填写《市城镇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基本信息表》,建立健全退休人员数据库,并发放《市城镇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联系卡》,做到对进入社区的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率达到100%。

(2)退休人员居住地发生变化时,要及时做好居住地人员转移、接纳工作。①退休人员转出时,协理员要认真填写《市城镇企业退休人员转移服务地通知单》,同时与《基本信息表》、《个人健康档案》一并移交至退休人员,由退休人员本人移交转移地社区。②退休人员转入时,应认真接收转入人员的《基本信息表》、《个人健康档案》,发放本社区《市城镇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联系卡》,并及时上门走访,了解情况。

2、做好台帐的建立健全工作

(1)协理员在日常工作中应建立健全各类台帐。其中《走访慰问台帐》、《接待来信来访台帐》、《组织退休人员开展文体和公益活动台帐》、《退休人员变动台帐》必须健全并输入到退管数据库。

(2)市退管中心和人社所对各单位台帐建立情况进行业务检查考核。

3、做好企业退休人员生日慰问工作

(1)生日慰问对象:70周岁、75周岁、80周岁、85周岁及以上的企业退休人员。

(2)生日慰问对象由专管员根据本辖区退休人员数据库的基本信息进行确认。

4、做好慰问经费申报和相关服务工作

(1)生日慰问:对年满70、75、80周岁的企业退休人员,慰问时送生日蛋糕一只(标准100元);对年满85周岁至99周岁的企业退休人员,每年上门给予生日慰问,送生日蛋糕一只(标准100元);对100周岁及以上的企业退休人员,每年上门给予生日慰问,送生日蛋糕一只(标准100元),礼金100元,送生日礼金时,统一使用市退管中心印制的生日礼金袋。

(2)死亡吊唁:对死亡企业退休人员,社区、村应派人及时上门吊唁,慰问金380元(含花圈一只80元),花圈的落款为街道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所或XX社区、XX村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站。

(3)经费申报程序:生日慰问由协理员于当月初第一周五个工作日内提出申请,死亡慰问由协理员核实信息后即时提出申请,报人社所确认,并领取慰问金进行慰问。慰问对象签收后协理员将慰问情况登记造册,建立业务台帐。

为方便工作的开展,市退管中心预拨一定数额的备用金,各社区每月结报到市服务中心劳动保障5号窗口办理,预领备用金。每季度第三个月25日前由街道人社所将慰问情况汇总后报市退管中心,市退管中心审核后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由领导批准后划拨缺额款项。

5、加强对特殊群体关爱经常化工作

对企业退休人员中的重病、高龄、孤寡、特困老人,要经常关心,定期走访,并做到一个星期或半个月与他们电话联系一次,及时了解他们的家庭状况和身体情况,并积极组织和引导社会力量为退休人员提供医疗护理、生活照料、法律援助等关爱服务。

三、几点要求

(一)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以各社区、村工作站为平台,各社区、村要高度重视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把此项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年初要制定专门工作计划,并进一步分解落实各项目标任务。站长、协理员要切实担负起退管工作负责人的职责,抓好退管日常工作,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同时要定期组织专题研究和社会调研,认真听取退休人员的意见建议,及时解决退管工作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提升退管工作水平。

(二)要积极宣传,营造氛围。加强老年标兵典型化工作,在全街道企业退休人员中开展“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典型事例的宣传。各社区、村退休管理服务机构针对各自特点,树立企业退休人员典型事例,通过树立标兵,宣传典型,让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更充满生机和活力。

社会化管理工作范文第9篇

关键词:中学后勤管理工作;社会化改革;新思路

一、中学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如今,很多地区政府对中学后勤管理的资金投入较少,根本无法满足后勤管理的资金需求。中学后勤管理正面临以下发展机遇:一是中学需要不断扩大发展规模;二是创建示范中学。教室和相应的教学设备是教学活动开展的物质基础,但是偏远地区缺少教学设备,教学环境较差,要想改善教学环境,必定需要大量的资金。很多学校为了满足后勤管理的资金需求,主动向银行申请贷款,但是学校的基础设备不能作为抵押物,银行贷款无法审批。中学后勤管理的社会化改革实际上是从社会融资,社会资金成为后勤管理资金的主要来源,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改善学生的住宿和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二、中学后勤管理社会化的主要形式分析

1.教师集资

中学的规模相对较小,住宿生也比较少,经济条件差距较大。很多社会投资者也认为中学后勤管理的投资风险较大,回报率低,学校后勤管理的社会化形式不足以吸引社会投资者。从中学后勤管理社会化现状可以看出,后勤管理社会化形式:学校教师和管理者共同集资。事实上,就是学校向教师和管理者筹集款项,然后按照银行的存款利率向教师支付利息。教师可以把自己闲置的资金存储到银行,定期收取利息,教师的积极性比较高。该方式的优势是:一是集资速度非常快,二是集资数量非常多,三是不需要签署集资合同,信任度较高。但是,该集资方式无法面向社会,否则会变成非法集资,性质就会发生变化。

2.建筑企业垫资

学校会定期增添一些建筑物,建筑工程施工所需的资金学校会要求建筑企业垫付,并签订合同,定期向建筑企业支付利息和部分工程款项。该集资形式的优势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一是操作简单,二是还款时间不受限制,三是学校压力较小。但是,学校必须聘请具有相关资质的建筑企业进行工程施工,并完善相关手续。企业垫资的集资形式主要用于修建学校宿舍、食堂等。

3.社会投资

社会投资的主体有以下几个:一是社会经济实体,二是经济暴发户,三是私营企业,四是国有企业。这些主体通过对中学后勤管理的投资来收取一定的回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地位。社会投资的方式有以下几种:一是有偿租赁,也就是学校把食堂或者宿舍租赁给社会企业,社会企业从中收取利润,到达合同期限后,学校收回食堂或宿舍的管理权限。二是社会企业在学校周围建设服务设施,为学生提供后勤服务,学生需要向社会企业支付服务费。

三、中学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分析

1.满足企业的需求

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实际上就是采取措施向社会筹集资金。学校后勤管理不仅需要硬件设备的支持,也需要软件支持。后勤服务的社会化不仅可以满足学校后勤管理的资金需求,也可以提高社会企业的生产热情和积极性。但是,社会企业是以应力为目的进行投资的,学校必须让社会企业获得相应的利润,才能实现学校和社会企业的长期合作。

2.保证基础设施的质量

目前,很多学校基础性设施都是社会企业投资修建的,为了保证基础设施的质量,学校必须对工程施工进行监督管理,全面参与,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学校基础设施是教学活动开展的物质保障,是服务于教师和学生的,如果学校基础设施存在质量问题,必定会影响教学活动的开展,也会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想改善教学环境,必定需要大量的资金,但是国家对学校后勤管理的资金投入无法满足中学后勤管理的资金需求。中学后勤管理的社会化改革实际上是从社会融资,社会资金成为后勤管理资金的主要来源,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中学后勤管理社会化形式有三种:一是教师集资,二是建筑企业垫资,三是社会企业融资。无论哪种形式的集资,都希望可以从中获取利润,学校必须让企业获得相应的利润,才能实现学校和社会企业的长期合作。学校基础性设施都是社会企业投资修建的,为了保证基础设施的质量,学校必须对工程施工进行监督管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作者:杨金萍 单位:松原市宁江区教育基建办公室

参考文献:

社会化管理工作范文第10篇

一、乡镇社会管理的现状

届中全会和中全会分别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提出了“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的要求。然而,现行的乡镇社会管理格局还没有达到这个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乡镇政府管理职能迷失。现在乡镇工作的基本定式是随着上级中心工作走,跟着上级下达的任务忙,围着上级考核的方向转,导致乡镇政府无心履行地方社会管理基本行政职能。

(二)行政老作为,服务老观念。社会变化了,面临的问题变化了,可是一些乡镇政府应对问题还是老方法、服务群众还是老观念。在社会管理方面,仍然习惯于居高临下、发号施令,对于群众的需求和困难,缺少主动调查了解和上达。

(三)乡镇指导村委会乏力。实行村民自治后,一方面乡镇不能过多干预村民委员会的工作,另一方面乡镇对村委会的指导收效不大。原因在于:一是当前村民自治的水平低,机制极不完善,自治等于不治;二是村干部收入低,没有社会保障等,难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三是在乡镇指导村委会工作中,缺乏资金、物资和人力等资源的配套实施条件;四是乡镇干部培训学习时间少,指导水平不高,导致工作效率偏低。

(四)乡镇普通干部管理困难。一是乡镇干部普遍待遇偏低,工作缺乏积极性。二是干部素质不高,难以适应新时期的需要。三是乡镇在人事上没有提拔任用权,普通干部很难有升迁的机会,导致思想不稳定,工作不安心,没有积极性,导致干部管理难。

(五)乡镇公益事业建设难办。一是在筹集资金过程中,由于受益不均,无法建立统一的分摊标准,征收时难度较大。二是外出务工人员常年在外的资金收取难。三是部分农户因家境困难无法一次清而产生新的拖欠,造成兴办公益事业胎死腹中。

二、乡镇社会管理创新的对策

(一)解放思想、转变职能,创造乡镇工作新机遇。当前农村形势正呈现出三个重大变化:一是过去以“取”为特征的农村分配关系已经逐渐向“予”转变;二是过去以“混”为特征的干群关系正在逐渐向“和”转变;三是过去以“补”为特征的城乡关系开始逐渐向“哺”转变。我们要根据新形势发展的要求,及时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加强乡镇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夏石镇是全国第二批发展改革试点镇,全区党政“一肩挑”试点镇。崇左市友谊关工业园区落户夏石镇,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资源优势、人文优势明显。夏石镇只有解放思想,从改变服务方式、加强经济合作、转变政府职能中创造新机遇,才能实现优势优先、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

(二)正确定位、紧扣重点,谋求乡镇工作新突破。乡镇政府作为最基层的一级政府,处于国家权力和乡村社会的中间,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上级政府和部门的各项工作都要通过乡镇这级来实施完成。转变职能后,当前夏石镇工作的重点是紧紧围绕凭祥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快城镇化建设”这一重大战略部署,全力打造崇左市一流的工业发展洼地镇、现代农业窗口镇、新农村建设示范镇、社会安定和谐镇、队伍建设形象镇。

(三)改革创新、科学施政,赢取乡镇工作新跨越。第一,改革乡镇政权运行新机制,走精简高效之路。要科学设置乡镇机构,采取乡镇党委和政府机构合并设置的办法,设置3至4个综合性办公室,包括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等,以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提高效率。

第二,在队伍上致力激励约束,完善镇村干部管理新方式,走负重奋进之路。一是用改革与竞岗手段加压力。要按绩效定酬,打破“大锅饭”局面。二是用评分与保障手段强基层。积极探索农村“两委”干部工作目标责任制管理新模式,推行村干部工资保发、养老保险、医疗保障“三保”机制,解决基层干部后顾之忧。三是用考核与跟踪方法明目标。要制订完善《机关干部岗位目标考核办法》,让每名干部找准坐标,对号入座,定期组织班子成员、机关干部谈心活动,及时跟踪管理,掌握思想工作状况,让干部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身上有压力。四是用培训与锻炼方式优素质。加大对乡镇干部“充电”、“输血”力度,使之不断掌握新知识,增长新本领。五是用选拔与交流机制造平台。推行干部选拔“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制,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动态交流模式。六是用问责与监督措施保本色。组织干部经常学习《问责办法》,在问责查处上做到“既打雷、又下雨”,加强乡镇干部的纪律监督、审计监督和群众监督。

社会化管理工作范文第11篇

一、人民建议征集工作是转变社会管理从被动向主动

首先,长期以来我国工作模式是被动地接受处理事项,将工作重点放在已经出现的个案问题上,这种“ 救火队”式的工作模式和机制,远远不能适应当今矛盾凸显期、社会转型期的需要。由于缺乏对政策调整的适应性研究,以及缺乏对普遍性和共性问题的根源性研究,使工作长期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如何将工作从被动作为转向主动为之,也是加强和优化社会管理的思考重点。

其次,当前社会部分群众在解决纠纷的时候存在着“信大不信小,信上不信下,不信法”的现象,究其原因其中一点归结于有些个案以突破政策为代价才得以解决,这种为个案乱开政策口子的工作方法导致生态恶化,使得群众一窝蜂涌向渠道寻求问题的法外解决。对个案救济事项的过分强调,导致被视为超级救济途径。本市近年来偏重于投诉请求类事项处理的制度建构,连续出台多个以个案维权为中心的制度,如初次核查评估、复查复核、核查终结、积案化解、重信重访治理等,一定程度上使很多群众在其权益受到侵害时往往首选渠道解决问题,从而强化了这种“不信法”的观念,不利于社会管理的法治化进程。

第三,中共十提出,社会管理是“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管理格局,也就是说社会管理最根本的是要进一步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鼓励人民群众参政议政,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凝聚民力。因此,基于以上三点的社会问题和工作的瓶颈,为提高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水平,推动本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发展,根据《条例》等规定,结合上海实际情况,经上海市委、市政府批准,市办2011年12月1日专门成立了人民建议征集机构开展人民建议征集工作,努力解决矛盾和社会问题,积极参与社会管理法治化建设的实践。

1.人民群众参与政策制定和决策拟定的权利法定。我国宪法和法律一贯强调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把它作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并从法律上予以固化。如《宪法》第二条、第三十五条、 四十一条、第一百一十一条等均从不同侧面赋予群众提出意见建议的权利。另外,随着民主政治体制改革,民众表达利益诉求的呼声和期待也日益高涨,民众政治参与意识与热情在不断上升。可以预见,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化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推进,群众的民主意识、自主意识、平等意识、竞争意识、权利意识、政治参与意识将不断增强。

2.工作机构承担着汇集民意征集民智的法定职责。 国务院《条例》第六条规定,“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机构是本级人民政府负责工作的行政机构,履行下列职责: (五) 研究、分析情况,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提出完善政策和改进工作的建议 ”;第二十九条规定:“ 人反映的情况,提出的建议、意见,有利于行政机关改进工作、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关行政机关应当认真研究论证并积极采纳”;第三十七条规定“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机构对于人反映的有关政策性问题,应当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并提出完善政策、解决问题的建议”。因此,将渠道的民意集中反映出来并提供给决策层参考是部门的职责所系。

3.矛盾纠纷背后往往折射出大量的倾向性、普遍性和政策性问题。同志在国家局与来访群众进行面对面交流时曾说,“我们要从解决具体问题入手,推动研究带有普遍性的政策、制度和工作问题”。国务院副秘书长、国家局局长王学军多次强调,要通过看政策、通过研究和完善政策。要着力解决政策不落实的问题。切实抓好中央出台的一系列利民惠民政策的落实到位。要着力解决政策不完善的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完善或制定新政策,使之与时俱进推动突出问题的成批解决。要着力解决政策不周全的问题,在制定出台政策特别是出台涉及各类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措施时、兼顾各方利益,注意政策的连续性、平衡性和关联性,决不可为求得一时、一事、一地问题的解决而引发新的攀比和新的矛盾。中央连续下发的《关于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制度化的意见》《关于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来访的意见》《关于中央和国家机关定期组织干部下访的意见》都指出,要健全完善政策,注重从源头化解矛盾纠纷。要防止因政策不连续、不平衡、不完善和落实不到位引发矛盾纠纷。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统筹兼顾各方利益,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坚决避免因决策失误损害群众利益。

4.在渠道加强人民建议征集推动问题批量解决的现实可行性。笔者认为,充分利用工作渠道资源优势,加强人民建议征集工作,从政策层面推动矛盾批量解决具有三大基础条件:一是信息系统为分析研究政策问题提供了技术条件。近年来全国推广的信息系统,可以在技术上将一个特定时期内的问题进行分类统计,依此可以预见未来一段时期内的工作重点,为部门研究分析情况,开展调查研究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技术条件。二是开展案件类型化分析可敏锐捕获政策调整动向。如群众反映经济适用房集中交付出现的问题、普通住房标准不合时宜的问题、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动拆迁问题等都集中反映了人民群众最为关切的问题。对大量、反复、同质类型的案件进行整理,就能洞察问题背后的普遍性、倾向性、规律性问题,进而对群众反映的案件背后的政策性问题进行分析,为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奠定基础。三是问题久拖不决往往使法规政策的滞后性问题凸显。社会治理的基本经验告诉我们,政府制定的法律政策永远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之实际。问题本身许多就是针对法规政策不完善提出的,如动迁安置标准问题,普通住房标准问题,房屋限购令问题,新疆知青回沪安置问题等,均有待于政策的调整完善。

二、 制度化构建人民建议征集工作的路径

制度的功能,通常被概括为联系群众、信息传递、政治参与和权利救济等方面。制度本质上包含民主参与的政治属性,有的材料直接提出了政策调整的意见或处理行政事务的建议,这些意见或建议常常直接指向特定社会问题的核心地带,可以为决策提供一个异于政府机关的参考视角,甚至成为政府行动方案的一部分。但是,目前已经演化为一种重要的权利救济机制。部门实际上更多承担了一种纠纷救济途径的责任。有的专家学者批评承担过多纠纷救济功能,要求功能本位的回归。笔者认为,从制度构建层面看,应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1.建立信息梯次传递制度。 部门要充分调动各种信息,通过对总量、等进行综合分析和专题分析,促进领导机关科学民主决策、推动问题得到源头预防和批量解决。为此,应探索建立基层集中反映问题定期上报制度,以便充分挖掘利用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研判,促进党委和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增强决策民主性,从政策源头遏制问题产生。

2.建立人民建议征集奖励制度。人民建议征集激励机制对于激发公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提高群众参与水平至关重要。为此,一是可组建优秀建议人队伍,发放优秀建议人聘书,提高人民建议质量,增强人民建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二是可定期评选奖励。组织有关专家对征集到的“金点子”进行评审,选出优秀建议,对优秀建议人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3.建立人民建议跟踪督办制度。根据国务院《条例》第三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机构应当就以下事项向本级人民政府定期提交情况分析报告:(二)转送、督办情况以及各部门采纳改进建议的情况;(三)提出的政策性建议及其被采纳情况”等规定,对涉及政策性问题的专报和摘报逐一跟踪督办,促进人民建议意见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和批量化解中发挥实效。

主要工作措施:一是树立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理念,推动事项的分类办理。围绕本市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主线,分别就城市管理、环境保护、垃圾处置、城区发展、新技术应用等方面积极整理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及时摘报市委市政府决策,抄送市委市政府工作部门研究论证。同时,区别于投诉请求事项,专门设计了意见建议类事项书面答复格式参考范本,规范基层单位工作,进一步保护和鼓励人民群众提出建议意见的积极性。

二是树立批量化解矛盾的工作理念,推动共性问题的逐步解决。围绕群众来信来访反映的普遍性、倾向性等共性问题,加强汇集分析和研究论证,对散落在个案中的各类意见建议进行聚合分析,比如违章搭建、城镇拆迁、经济适用房等问题,聚焦问题现象,查找问题源头,分析问题原因,提出对策建议,推动相关城市建设、征收拆迁、住房保障等职能部门高度重视并采取具体应对措施。

三是树立源头预防矛盾的工作理念,推动政策性问题的改进完善。着力研究群众来信来访中反映出来的政策性问题,分析政策得失,推动政策完善,从源头环节预防同类问题的反复发生。

三、人民建议征集工作的初步成效和瓶颈

截至目前,已累计办理各类人民建议意见1万余件,其中,整理重要人民建议摘报90件、人民建议专报16期,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批示达140余条),有关人民建议经市领导批示后,既促进了这一方面工作,解决了问题,也推动了若干政策法规得到及时完善。

以下4件典型案例可充分说明人民建议征集工作对矛盾的解决,创新社会管理的初步成效:

案例一:关于落实《上海市住宅物业管理规定》第五十四条自来水管线、设施设备维修养护责任,推动问题批量解决的建议。

问题提出:自2011年4月1日《上海市住宅物业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实施以来,群众纷纷反映该《规定》第五十四条至今未得到有效落实,自来水分户表前管线、设施设备维修养护责任不清。主要问题为:一是物业服务企业和自来水供水企业相互推诿,居民报修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二是答复意见书相互指责,行业内部管理矛盾公开化。如某区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在“关于反映供水问题的事项”答复意见中称:你们反映的问题符合《上海市住宅物业管理规定》第五十四条规定,且供电、供气、有线电视等专业单位早已执行该条规定,唯自来水公司存在不执行该条款的情况。该答复意见将自来水供水管线、设施设备的维修养护责任归咎为自来水公司的不作为。对此,相关供水企业在对人的同一事项的答复意见中称:按照《物权法》规定,“物业内部水管应由受业主委托管理物业的小区物业部门尽养护维修或更换责任”。“个别物业部门在该处建筑物及附属设施产权及委托管理维修养护法律关系并未改变的情况下,单方面推卸其应尽的养护维修水管职责,是不负责任的做法。”

分析研究:鉴于本市居民住宅建筑面积约5亿平方米,中心城区居民住宅建筑面积约2亿平方米,因供水维修养护责任不明确,此类矛盾还会不断涌现。为切实推动矛盾得到批量解决,市办在深入分析典型案例的基础上,又对该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后发现:其一,《规定》第五十四条与《物权法》有关规定相冲突。物权法第七十三条 规定:“建筑区划内的其他公共场所、公用设施和物业服务用房,属于业主共有” 根据上述规定物业管理小区共用的供水设施属业主公用财产,维修管理责任属全体业主。而《规定》第五十四条,将分户表及分户表前供水管线、设施设备的维修养护责任全部划归供水企业承担,与《物权法》有关规定存在冲突。其二,《规定》第五十四条与《上海市供水管理条例》存在一定矛盾。《上海市供水管理条例》规定:“供水设施在运行中发生故障时,原水供应企业、公共供水企业、自建设施对外供水企业或者供水设施权属单位应当在接报后立即组织抢修”。根据上述规定,小区业委会作为供水设施权属单位和相关供水企业都有责任在供水设施发生故障时组织抢修。而《规定》第五十四条,将分户表及分户表前供水管线、设施设备的维修养护责任全部划归供水企业承担,与《上海市供水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存在一定矛盾。其三,目前自来水供水企业在落实《规定》第五十四条中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自来水价格中未包括对业主共有公用供水设施养护维修的费用项目。二是小区内有关供水管线、设施设备档案资料没有依规定移交。三是人财物没有充分的保障。

对策建议:有效落实该《规定》,事关法制权威,关乎政府公信,涉及群众日常生活。为此,在充分听取群众及有关部门的意见后,市办提出如下建议:一是由市水务局、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两部门分别下发专门通知,杜绝推诿扯皮。二是维护《规定》第五十四条权威,积极推进本市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工程。三是 以贯彻执行《规定》第五十四条为契机,逐步理顺居民用水价格和物业服务价格结构。鉴于自来水供水企业的责任范围有所扩大,应适当允许供水企业调整水价;同时,物业服务价格中的部分项目,也应相应作出调整。四是加强部门协同,避免行业内部管理矛盾公开化。

案例二:关于完善《上海市小城镇社会保险暂行办法》第四十三条切实保障被征地劳动力的社会保险待遇,推动问题批量解决的建议。

问题提出:随着2010年国家《社会保险法》的出台,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城镇居民社会保险、农村居民社会保险构成了我国公民社会保险的三大基本制度体系。被征地从业人员,因其拥有的农村集体土地已被征用、农村居民户籍已转为城镇居民户籍,理应完整纳入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制度范围之内。而部分用工单位以《上海市小城镇社会保险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第四十三条规定,“被征地人员在一次性缴费年限内就业的,基本养老、医疗保险费可以免缴,……”为依据,拒绝为本市郊区被征地从业人员缴纳社会保险费,被征地从业人员纷纷,强烈要求政府部门及时调整《暂行办法》相关规定。

研究分析: 据了解,截至2011年底,本市被征地从业人员约有9万人。为切实维护被征地从业人员的社会保障权利,市办对该类问题进行了梳理调研后发现:第一,小城镇社会保险与城镇职工社会保险之间的保障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如从养老、医疗保险待遇和小城镇缴费比来看本市小城镇社会保险制度设计的保障水平远低于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制度的保障水平。第二,本市郊区被征地从业人员按照小城镇社会保险办法建立社会保险关系不够合理。目前,外地来沪务工人员、劳务派遣人员等的社会保障水平都明显高于被征地从业人员的社会保障水平,被征地人员的社会保障水平普遍处在“低洼地带”。第三,本市郊区被征地从业人员社会保障水平未能真正体现“土地换保障”的政策优惠。

对策建议:为推动本市郊区被征地从业人员社会保障类矛盾得到批量解决,综合人民群众在渠道中集中反映的各类意见,市办如下对策建议:一是完善《暂行办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将本市郊区被征地从业人员全面纳入城镇职工社会保障范围。二是将被征地从业人员原有的集体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计入其补充养老基金、补充医疗基金个人账户。三是完善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关系和小城镇社会保险关系转移衔接制度。

案例三:关于落实《计划生育奖励与补助若干规定》第七条 督促有关单位发放“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推动问题批量解决的建议。

问题提出:2011年6月1日本市修订《上海市计划生育奖励与补助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将“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由原来的每人每月2.5元增加至30元,有关内容经媒体报道后,社会反响强烈,群众普遍表示欢迎。但是,《若干规定》出台半年多来,部分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实际并未兑现,因此引发了诸多矛盾。

研究分析:针对上述情况,市办对该类人民意见建议进行了梳理分析后发现:在“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每人每月2.5元时,大多数市民不太在意;奖励标准提高后,每人每年360元,“比涨一级工资还多”,市民此类利益诉求明显增多。目前《若干规定》第七条落实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标准大幅提高,用人单位负担明显加重不愿发放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二是对“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性质持有异议。用人单位认为,推行计划生育是政府的法定义务,因此出台的“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支付责任应该由政府承担。 三是劳务派遣等特殊用工形式的职工无法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四是因本市《奖励规定》仅属于规范性文件,计划生育主管部门对发放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问题单位缺乏执法依据。

对策建议:第一,加强《若干规定》政策的宣传,积极依法引导用人单位主动承担起应尽的社会责任。第二,建立该类矛盾的应急处理机制。积极督促指导有关用人单位解决问题。第三,将“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纳入地方立法计划。确保主管部门和协管部门执法有据。第四,开展将“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全面纳入政府公共财政支付范围的专题调研。

案例四:关于明确《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第二十三条适用范围,切实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建议。

社会化管理工作范文第12篇

一、主要内容和工作措施

(一)加力深化寺庙民族团结宣传教育。

1.在寺庙贯彻落实群众路线教育。组织全州民委系统,紧扣“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深入寺庙,加强与寺管会和僧尼联系,调查了解寺庙僧尼的所思、所盼、所需和存在的困难问题。关心和重视他们的疾苦,力所能及地解决实际困难,加强与他(她)们交流和沟通,建立起真实的感情

2.找准民族工作与宗教工作的结合点,深化宣传教育。组织全州民族工作部门,创新载体,强化措施,组建藏汉“双语”宣讲组,开辟宣传专栏,发放宣传画(州民委制作的藏文内容民族团结宣传画),确立宣传月等方式,深入扎实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以“爱国、感恩、守法”为主题,以毕世详、菊美多吉等群众身边优秀党员干部和全州第四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受表彰的模范集体(寺庙)的先进事迹为重点,大力宣传他们在维护全州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改善民生等伟大实践中做出的突出贡献。以身边事和身边人的先进典型感染、鼓舞和教育广大僧尼群众,切实增强寺庙僧尼的“爱国、守法、团结、和谐”意识,着力推进和谐寺庙建设。

3.结合群众工作深化民族团结宣传教育。进一步强化宣传载体,利用手机短信平台向全州广大干部群众、寺庙僧尼深入开展以“维护民族团结、共建和谐社会”为主题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等动,大力促进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全覆盖。同时继续大力推进寺庙同心同向活动,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联系寺庙深入交流和沟通,研究深化活动的措施和办法,确定工作重点和难点,完善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在色达县和旭日乡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积极协助乡寺庙管理所和寺管会建立健全寺庙创新管理各项制度,协助开展清退整治未成年人入寺等工作。进一步加大寺庙贫困僧人的扶持和关心力度,从看得见、摸得着的关心和爱护寺庙僧人的实际行动中全面深化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宣传教育。

(二)着力提高民族政策法规的执行力。

1.加强学习。结合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全州民委系统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国家民委主任王正伟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讲话精神,进一步更新观念、更新知识,为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规,深化推进民族团结创建活动提供思想保障。

2.开展培训。州县民族工作部门会同相关部门组织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同时,适时组织开展全州各县、各部门网上民族政策法规知识竞赛答题活动。通过培训和竞赛,着力加强广大基层公职人员对民族政策、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巩固,进一步提高各级、各部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贯彻执行力。

二、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切实把寺庙社会化管理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把寺庙社会化管理工作纳入部门工作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建立完善寺庙社会化管理工作机制,认真研究寺庙管理长效机制建设的办法措施,严格落实藏传佛教寺庙社会化管理责任制,及时解决落实必要的工作经费,为有效推进各项工作提供保障。

2.突出重点,深化宣传。以民族团结创建活动为载体,突出寺庙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为重点,大力推进寺庙管理长效机制建设,促进建设和谐寺庙、平安寺庙新成效。

社会化管理工作范文第13篇

一是建设和完善政法部门业务协同办公系统、公安警务综合应用平台和人口基础数据库,推进执法办案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加强流动人口管理。

二是推进“天平工程”建设,推广法院裁判文书辅助校对、远程提讯、多媒体示证等数字法庭应用,提高司法效率、保证司法公正。

三是继续建设律师、公证、人民调解、司法鉴定、法律援助、监狱管理、罪犯和劳教人员管理、社区矫正等系统,为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和公正廉洁执法提供保障。

第二,依托全省统一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

一是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信息对接系统,实现案件的网上移送、网上受理和网上监督,在安全保密的前提下,逐步实现各行政执法机关、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及相关部门的执法信息和案件信息的互通共享。

二是建立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信息系统,实现全省政法部门及综治成员单位间重要信息资源共享,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第三,建设应急指挥信息系统

一是重点推进防汛指挥、森林与草原灾害、民政救灾、交通、环境事故、安全生产、突发卫生公共事件、食品药品、农产品质量、动物疫病、地震、人防等方面监控和应急指挥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完善。

二是建立危险化学品、民爆器材的生产、储运、经营、使用等环节的实时监控和全生命周期监管体系;整合各部门应急指挥资源,构建省级应急指挥信息平台,实现统一指挥、联合行动、快速反应,为社会公共安全提供技术保障。

社会化管理工作范文第14篇

关键词 消防;安全;社会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54-0090-01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我国现行的消防管理运行机制难以适应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因此,必须消防工作改革创新,使其适应社会的发展,在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方面起到应有的积极作用。

1 社会化消防安全工作管理是一个需要持之以恒的工作

1)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力量薄弱。社会单位是一个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它直接关系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同时也是消防监督执法工作的重点对象。但随着社会体质改革,经营方式趋于多样化,导致了一些社会单位内部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十分薄弱,火灾形势越来越严峻。一是经营业主消防法制意识淡薄。“重经济、轻安全”的思想长期存在,许多经营业主只关注经济效益,往往忽视或者缺乏对消防安全的认识,放松对消防安全工作的管理,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流于形式,对员工不进行消防教育和培训,不购置消防器材,火灾隐患不同程度存在。二是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很多企业消防安全员形同虚设,没有经过专门培训的人员就直接参与消防安全管理。这些都给消防安全管理留下极大隐患。三是消防安全设施少而旧。许多社会单位在建造厂房、库房和办公房时,由于资金少、规模小,没有依法向公安消防机构申报消防设施审核和验收。同时,其消防器材和设施也比较缺乏,难以满足火灾预防、扑救的需要;

2)单位消防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消防管理组织机构逐渐弱化。首先,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随着消防改革的不断的深化,人们对消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更显示出强化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的紧迫感、必要性、重要性。但是,社会化消防管理工作确是我们当务之急需要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由于一味追求利益最大化,消防安全意识不强,消防安全管理不正规,在消防设施上舍不得花钱,不能熟练掌握基本消防常识。对于日常消防培训、宣传等流于形式。导致员工消防知识匮乏、扑救初期火灾技能差,不能合理处置突发的初期火灾。其次,消防管理组织结构弱化。由于经济体质改革后,很多国有企业职工逐渐下岗分流,原来一些上规模的企业把专职消防管理人员变成了兼职人员,企业消防人员往往一岗多职局面出现,员工出现很多的抵触情绪,一些单位的消防管理组织机构明显弱化。还有一些单位没有真正建立起消防安全组织,没有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人和消防安全管理人,导致消防工作职责不明,各项消防安全管理措施无法落到实处;

3)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意识不强,员工安全意识淡薄。首先,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意识不强。很多单位仍然认为消防安全是由消防部门管理,与自己无关。仍在存在“轻消防、重效益”的思想,消防档案建设不规范、消防安全制度不完善、消防设备不完整等现象,并对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具体程序、内容、职责和奖惩措施没有完整的管理思路。同时,即使有的单位明确了相关工作内容和责任人,但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实际可操作性、过于笼统等情况发生。其次,员工安全意识淡薄。由于很多单位领导不重视消防安全工作,从不给员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也没有让员工清楚的认识到的火灾的危害性,从而导致员工也从根本上不重视消防安全工作。造成单位内部职工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消防安全检查、消防器材的配备维护等经常性工作无从落实。

2 改革创新,不断提升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能力

1)以务实的理念深化消防宣传。首先,继续深化消防宣传社会化。宣传要建立长效机制,利用规范化的社会各行业在职教育,妇女、儿童、学生的经常性教育等多种教育形式,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防范意识、实现消防教育的连续性、系统性、长期性运作,做到消防安全“防范于未然”。同时,通过宣传取得的实际效果,切实通过宣传推动消防社会化进度,逐步提高全民的消防意识;

2)建立健全消防组织机构,明确逐级消防安全责任。首先,健全消防组织机构。在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下还普遍设有保卫处等消防管理归口职能部门,并设有专职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同时,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都应当成立具有一定人员数量的消防队组织,并在当地消防部门的业务指导下进行管理工作,确保单位在应急状态下的统一指挥、协调。同时,我们还要积极引导单位提高消防安全自我管理能力,实现消防设施正常化、消防管理制度常态化的日常管理新格局,也是提升社会化火灾防范能力的根本所在。其次,形成单位各级人员对消防工作的自我管理意识。建立层层负责的消防安全管理机制,是增强单位各级人员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意识的有效办法,更能使单位自身火灾隐患自查整改、消防宣传教育培训、消防设施器材维护保养等职责的落实成为可能。因此,单位明确自身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应从实行消防安全责任人制度、确定各阶层、部门的负责人为该责任区的消防安全责任人,从根本上消除单位消防管理盲区和消防安全责任空白点;

3)把消防宣传工作纳入到社会化中。由于社会公共管理职能涉及诸多部门、社会企事业单位、社区、乡镇农村和家庭,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活动各个领域的过程。因此,我们要把消防安全宣传工作进行全部覆盖,以宣传教育为中心,开展有效的社会舆情监测与分析,构筑“防火墙”工程。切实有效地激发大家主动参与消防管理、维护社会化消防安全的积极性。

3 结论

总之,安全是我们生活的主旋律,是永恒的主题。随着消防工作的社会化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消防安全素质不断提高,消防安全工作会辐射到社会的每个角落。因此,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不仅具有现实作用,而且具有深远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肖竟章,胡舟.社会化消防安全的特点及措施[J].理工高教研究,2008(2).

社会化管理工作范文第15篇

【关键词】住房保障档案管理;社会保障工作;有效补充

【Abstract】In China's social security work, in housing security files, records related to housing security work and contents are true and accurate information. In our archives resources, housing security archives occupied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to carry out China's social security work has a crucial imp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ousing support and social security files,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and social security issues that exist, and how to improve the social security measures archives management.

【Key words】Housing security file management;Social security;And effective supplement

1. 前言

随着社会的改革和不断的进步与深化,社会保障工作的开展,已经得到社会各方面的普遍认可。在本文中,要实现有效的社会保障工作,强化利用住房保障档案管理,补充社会保障工作,并分析了当今社会的现状,本文用住房保障档案管理,提高社会保障。

2. 住房保障档案和社会保障工作

(1)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是为了一些生活存在困难的人们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一些优惠政策,社会保障工作包括一系列社会保障文件,该部门负责在实践工作中记录。是记录保障对象亨受和利用合法权益的依据,具有真实性。也为社会发展提供重要的信息资源。

(2)社会保障档案在社会保障工作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社会保障部门的工作效率,以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也有利于科学管理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

(3)住房保障档案是政府以廉租的住房制度为主抓,是关于多渠道解决低收入家庭和家庭生活困难住房问题的准确和完整的记录。在每个地区,真实全面的住房保障档案都是必须的,从而进行规范管理和应用,补充社会保障工作。

3. 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社会保障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3.1重视不够。我国人口众多,相应社会保障档案管理的数量也多,范围广,再加上档案整理复杂,导致领导严重不重视和工作人员不认真,并在硬件投入不足,管理不到位。在全国范围内,存在没有档案的情况,档案馆不能及时归档,甚至有些部门不负责,随意放置档案,甚至档案丢失,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社会保障工作的效率。

3.2没有固定准确的管理机制。在社会保障工作中,档案资料的涉及面较广泛,多部门对档案进行管理,因为档案类别不同,保存的位置也不同,导致一个人的保险资料被分别保存在不同的机构里。各个机构管理分类方法不同,又不进行过多的信息沟通,严重的影响了我国社会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

3.3管理标准和规范不完善,缺乏国家标准。对于以前的有关制度不再适用于今天的实际工作的需要,一些地区制定了一些具有地方标准的社会保障档案,但全国并不统一,管理标准不一致,导致同一案例管理标准不一致,这些极大的阻碍了社会保障工作。

4. 住房保障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的意义

健全的住房保障档案管理工作,会有效地补充社会保障工作的进行。帮助解决实际社会保障问题,维护社会保障对象的利益,促进国家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4.1优化住房保障档案管理工作。住房保障档案管理工作是社会保障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住房保障档案管理和档案保存,将有效解决社会保障工作中遇到的住房区域的问题。为社会保障工作顺利铺路。

4.2切实维护社会保障对象利益的重要工作内容。在住房保障档案中,记录着大量的该地区保障对象的真实资料。目的是确保社会保障和享受使用者真实合法权益的重要凭证。确保房屋安全档案管理的顺利进行是一个重要的方法,建立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工作,是维护人民合法权益的一个重要凭证。

4.3优化住房安全档案管理是提高社会保障部门效率的一个重要手段。社会保障对象没有固定的住处,这就要求档案记录人员需根据实际情况修改,以确保住房保障档案管理工作高效顺利进行。

4.4优化住房保障档案管理工作,不但能加强档案信息的积累,而且对加强社会记忆也意义非常重大。通过对住房保障档案收集,探索发展的规律,总结管理经验,对未来的社会保障工作顺利进行铺设坚固的基石。

5. 如何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工作

5.1在我国的住房保障档案中,内容虽然不复杂,但工作量大。在实际工作中,负责住房保障的部门需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整理档案,给档案分类。比如,档案室空间较大,就可以采用: "一户一档、一档一盒",档案完成时,每个家庭和个人的档案资料全部在一起,便于查找。此外,还有很多方法,科学合理的整理档案资料,可以使社会保障工作高效、便捷。 以确保住房保障档案的定期准确鉴定。

5.2住房保障档案的管理部门应该定期定时进行鉴定,在部门领导的统一领导下,住房保障档案的管理部门应该例行定期鉴定。成立鉴定组,对档案定期抽查,确保住房保障档案真实准确。在进行社会保障工作遇到相应的问题也能利用这些整理好的档案顺利解决。

5.3加强住房保障档案的信息化建设。住房保障档案除了纸质的档案存根,还应确保电子档案的真实、完整。加强系统管理,使其具有开放性与安全性。在档案的信息化建设中,包括数字和网络。住房保障档案的数字化,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是对于纸质档案进行高速扫描。在档案管理模式运营中,电子档案更具优越性。档案的网络化是进行数字化的最终目的,也是档案实现信息化建设的标志。加强住房保障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是社会保障工作顺利进行的里程碑。

6. 结束语

住房保障档案管理的高效快捷的管理推动了社会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各地区各部门都设法利用住房保障档案管理来有效的补充了社会保障工作中的空白。很多地区和部门已经意识到社会保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想出切实可行的办法,研究出用住房保障档案管理有效补充社会保障工作的方案。

参考文献

[1]宋巧红,张钧.职工社会保障档案的管理[J].档案与建设,1991,(3):66~68.

[2]汤玲霞.申请经济房 档案来帮忙[J].档案与建设,2011(10):4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