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社会实践的意义范文

社会实践的意义范文

社会实践的意义

社会实践的意义范文第1篇

(一)有利于知行合一价值

认同的最终目标是要使个体做到知与行的统一,即个体既能够做到将社会对个体的要求内化为自身的观念,又能够做到外化为自身的行为。中国古代有“知行合一”的传统,王阳明认为“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朱熹认为“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然而正如《尚书•商书•说命中》所说:“知之非艰,行之惟艰”,在当下社会,我们经常会看到实践行为与教育中所树立的正确观念相脱节的现象,生活中,所行非所知的现象会经常发生。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常常会面临这样的难题:少数富于吸引力的教育活动,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但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一些教育活动往往很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甚至部分学生出现边缘化的倾向。而社会实践活动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就是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他们从多层次、多角度受到全面的教育。因此,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将实践活动与思政教育内容相结合,来扩大和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影响力和受益面,让学生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学懂理论,同时还能使教育内容外化为个体的自觉行动,实现在实践中检验认知、加深理解、纠正偏差、巩固认同。

(二)有利于情感升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蕴含的思想、观念、道德等内容,通过自觉践行并在实践中形成自己的为人处事准则,这一价值便实现了由“潜”到“显”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所蕴含的价值便也得以实现,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实现了情感的升华。社会实践活动,深入社会基层,通过身体力行,依靠所见所闻,了解国情、市情、民情,充分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际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更深入地理解、领会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实践活动中把实践经历转化为宝贵的精神财富,脚踏实地、虚怀若谷,加强修养、陶冶情操,磨炼意志、砥砺品格。在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同时,进一步坚定自身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增强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切实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神圣职责。

二、现状与存在问题

尽管目前高校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途径与方法是社会实践,但从目前实施的现状来看,工作重点主要着眼于加强暑期“三下乡”的宣传,实践中还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

(一)实践内容的丰富性和实践手段的单一性存在矛盾

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含的教育内容既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又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还包含社会主义荣辱是非观和改革创新时代精神等内容的培养。但目前高校社会实践中所采取的实践手段和实践方式却十分单一,有的甚至流于形式,这与丰富的实践教育内容和迫切的现实需求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和对比,因而难以满足教育设计的初衷和教育工作的需求。

(二)教育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存在矛盾

高校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存在蜻蜓点水、敷衍了事的现象,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包含的内容和要求相悖,这种矛盾一定程度上也反应出社会现实与教育理想之间存在的差距。高校对大学生道德和价值观的教育表现出单纯化、理想化和正面化的特点,而现实中,处于转型期的社会其价值观则呈现出多元化、真善美、假恶丑并存的局面。高校学生有时思考问题片面、肤浅,很容易被一些天花乱坠、脱离实际甚至荒唐可笑、极其错误的事物所迷惑。而目前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却常常对这一矛盾采取回避的态度,教育活动中只谈正面,回避矛盾,对存在的问题疏于指导,这一教育的结果不仅无法使问题得到解决,反而会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更大的困惑,甚至产生反感的情绪。

(三)教育方式上存在以说教为主而实践不足的矛盾

要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到每一个大学生的心中,单靠口头的说教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结合深入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来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与接受。而目前的现状是,高校社会实践活动仍处于重动员、轻落实,重号召、轻行动的阶段,对于实践教育活动的安排和预期设计存在明显的不足。这种做法必然会导致大学生在一种被动的、服从的环境下机械地接受思想教育,其结果势必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和厌倦,更难以取得真正的教育效果。

三、高校社会实践原则与设计思路

高校以社会实践为载体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站在理论的高度首先进行合理的规划与设计,统筹考虑安排各项工作,在社会实践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细节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终形成合力,实现预期教育目标。

(一)找准社会价值与个体目标的交叉点

高校在实践活动中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李建军高校以社会实践为载体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教育研究培育的同时,不可忽视对学生自我发展需求和个人职业理想的关注,重视对学生个人自身价值的实现,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在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只有努力探寻社会价值与个体目标的最大交叉点,并将个体目标融入到社会价值中,才能真正发挥教育的作用与价值,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理论走向现实,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念和精神信仰,并成为青年学生自觉践行的行动准则,从而实现教育的预期目标。反之,如果高校在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时,只关注社会的需求和目标,通过一味的灌输和强制性的授予来要求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与党和国家的发展需要相一致,无视甚至扼杀青年学生的自身价值和个体的自我发展需求,其结果必然会出现教育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因逆反心理而适得其反。

(二)寻求社会需求与专业学习的切入点

在新的形势下,应该积极探寻和发现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在规律,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充分考虑与融入当前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专业学习、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服务地方发展需求相结合,搭建一体化的学习平台。同时,重视教学团队和师资力量的建设,建设一支业务能力强、年龄结构合理、善研究乐奉献的专业化实践教学团队,并且有一个能够充分施展与发挥教师才能的平台,教师通过担任指导教师和带队教师,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保障社会实践活动深入而扎实地开展,使社会实践活动真正从书本走向实际、走向生活、走向社会。

(三)探求基础要求与先进追求的关联点

在社会实践目标的规划与设计上,首先应该关注基础性的要求,即大部分学生通过一定的学习和实践都能够达到和实现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对有额外需求的学生设定更高的目标和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讲,基础要求与先进追求在对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中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基础性要求是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的基础和保证,而先进性追求则会起到引领和带动的作用。因此,高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既要关注基础性要求,也要关注先进性追求,实践中努力探求基础要求与先进追求的关联点。

(四)把握实践内容与时代主题的契合点

社会实践的意义范文第2篇

社会实践结构性巨变的八种趋势

应当说明的是,所有这八种趋势都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由于我们的着眼点是如何防范、消除那些影响和谐社会的失谐因素,因此我们的简要分析可能会更多地涉及这一方面。

第一,当代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引领着社会的信息化、符码化、数字化和网络化,提供了使失谐因素被激活的结构性条件,从而更易形成社会矛盾、更易引发社会动荡。这种发展趋势完全改变了传统上的时空内涵和形式,在地理限制几乎终结的同时,对时间限制的突破也达到了极致,社会事件更为频繁地从特定时空形式以及组织实体中抽脱出来,社会关系日益与“面对面的互动情势”相分离。一方面,社会事件所受到的各种有形的、可见的、实体性的制约和限制,正在迅速地被弱化。另一方面,一些不可触及的远距离事件甚至虚拟过程却越来越与我们的生活形成直接的牵扯。总体上看,当代社会生活更趋向迅速流变、动荡不居。我们在理论上将这种状况描述为“轻盈”、“灵动”、“流畅”,等等。在这种趋势下,社会现象往往是“无形无像无痕”的,一些难以察觉的迹象可以快速扩散蔓延,发展成为重大的社会事件,因而这一过程也更难以预料、捕捉和把握。其所带来的负面效果是,各种失谐因素极易得到激活,形成社会矛盾甚至导致社会动荡。

第二,当代社会“去集体化”和“去组织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对社会分化过程形成了更强的催化作用。今天的现代性已经远远超越了以大规模集体行动和大型组织过程来锻造历史的那个伟大时期。从许多方面看,这促使社会内部的分离趋势得到了明显增强。正如一些社会学家认为的,这种变化一方面为“个人自由、自我实现、民主化、去中心化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减少了工作场所和社会中的等级制度”,但同时,企业“规模不断压缩、长期雇员不断裁减”、“劳动力的使用变得随机化,社会分化也会逐步加深”。在中国,自改革以来,社会组织模式的改造和重组在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去集体化”、“去组织化”在近30年中也一直在持续。尽管这种“去集体化”、“去组织化”既是现代性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社会改革的一种必经过程,但在客观上,这一趋势毕竟在许多方面造成了个人与集体和组织的分离,助推了社会的离散趋势,从而对社会的矛盾和冲突起了较强的增效作用。

第三,劳动与资本的传统关系的破裂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的两极化趋势,导致了新的二元化现象。资本的自由度在全球范围达到了空前未有的水平,劳动的束缚度却由于多种因素而有增无减。因此,资本的自由化与劳动的屈服,颠覆了古典现代性时期形成的相互依赖关系,这对于传统的劳资盟约造成了极大的动摇。同时,由于资本对劳动的雇佣越来越趋于流动性、临时性和随机性,劳动的自我组织性也因之大大被削弱了,在与资本的对峙过程中,劳动的协商、抗议和抵制能力在相当程度上已经丧失。在中国,这一过程表现得更为突出。由于劳动的过剩供给在一个较长时期中仍将持续,同时,劳动对资本的依赖远远超过了资本对劳动的需求,使得劳动要素对资本的吸引力进一步下降,也使得资本的“违约”更加频繁,劳资关系因而也更容易出现紧张和激化,甚至造成相互对峙的局面。更重要的在于,由于资本越来越多地依赖于抽象的非物质性劳动过程(如思想、符号以及象征和意义系统)来获得高额利润,这种情形直接导致了劳动世界本身的两极分化。出现在高新产业与下游产业、核心技术部门与边缘生产部门、高级白领与熟练工人、稳定就业与临时就业等等区分,典型地表现了劳动本身的深刻裂痕,也表现了新一轮的社会二元化趋势。

第四,有形劳动的社会地位急剧下滑,失去了过去的轴心地位,形成了社会分层的消极动力。社会劳动体系的轻型化、小型化和微型化成为了一种基本趋向,这种体系性变化对有形劳动产生了很强的排斥力。有形劳动传统社会地位的丧失带来了诸多的负面影响,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社会弱势群体的形成和固化。在我国,这一趋势的发展特别体现在传统工业和农业的衰落过程。这些行业对于信息化、符码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技术发展趋势的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都十分有限,因而其从业群体及人员基本上可以说是“经济体系中最为廉价、最可变更、最可任意处理的部分”。这些群体和人员在社会劳动体系中的弱势地位是根本性的,这种弱势地位会继续对他们的其他社会地位带来传导性影响,最终形成了他们在社会分层、收入分配、资源和机会占有等方面的被动处境。当然,合理的政治、政策和制度安排能够使这一过程产生的矛盾得到改善或者缓解,反之,则会使这类矛盾进一步恶化。从目前看,上述弱势群体在就业、教育、社会流动、福利和保障方面都处于极为不利的处境,其弱势地位在不断地被固化,从而进一步成为远离主流社会的边缘化部分。

第五,经济活动性质的转变使社会风险不断扩大和加深,对经济与社会的安全基础都形成了极大的销蚀。这一点尤其表现在虚拟经济的膨胀与升级。2000年底全球虚拟经济的总量已达160万亿美元,而当年各国国民生产总值的总和只有约30万亿美元,即虚拟经济的规模已达实体经济的5倍。全世界虚拟资本日平均流动量高达1.5万亿美元以上,大约是世界日平均实际贸易额的50倍。而且,电子商务、电子货币的发展及套利行为的普遍化仍在推动虚拟经济规模的继续膨胀。这种趋势对经济安全与社会安全都有很大的影响。一方面,虚拟经济使资本与劳动的相互依赖关系更为弱化,其所造成的趋势使资本的食利性、寄生性更为凸显和普遍化,这对整个社会生活和价值体系的负面影响是空前的。另一方面,由于虚拟资本的超时空转移、支付和兑换,使不同形态资本的运作进一步脱离了有形转移的限制,这就使得虚拟经济本身具有的不确定性、波动性极易发展为失控,从而使经济和社会风险转变为事实。

第六,财富分配和风险分配所带来的双重社会压力,使得社会矛盾的根源更为深刻、表现更为复杂。在古典阶段,社会分配的核心问题主要集中在收入和财富的分配方面,在后古典阶段,社会分配的重心则转移到了对于风险的分配。财富分配的压力逐渐让位于风险分配的压力,是西方现代性经历的一种演变进程。正如有的社会学家所指出的:“古典现代性阶段的理想是平等,而高级现代性阶段的理想则是安全”。借助这样的比较,可以看出现代性在我国社会的一种特殊情势,即古典阶段的社会问题与后古典阶段的社会问题的复杂扭结与重叠,这迫使我们目前不得不同时面对着财富分配和风险分配的双重社会压力。对后一种社会压力,我们的关注和研究还远远不能适应社会风险化趋势的迅速发展,这造成了在社会福利、保障、保险的理解和对策方面的局限性。我们认为,对于我国所面对的这种财富分配和风险分配的双重社会压力加强认识和研究,建立起关于社会分配的内涵和性质的动态性观念,将在很大程度上扭转社会福利、保障、保险的研究中存在的不适应,能够使我们提供的政策和对策建议更为积极、现实和具有预见性。

第七,生活世界与系统世界的不平衡关系为世俗事物的神圣化添加了助力,对社会信念和价值观造成了深度腐蚀。我们已经看到,社会生活中神圣事物的世俗化和世俗事物的神圣化趋向,也即“神圣与世俗的置换替补”的趋向,越来越明显。以往的市井俗物反而显示出自己吸引力,不断填补着失去旧神圣后出现的空缺,形成了一场新的造神运动。世俗事物的神圣化成为了一种主导性趋势。这种价值替代和神圣重建趋势的发展,对人们的主观心理和日常行为都造成了更为深刻的影响。在我国,相对于市场化经济和国家行政这两大系统对社会生活世界的渗透趋强,第三部门即社会领域自身的发展明显滞后,导致了生活世界本身具有的共同意义和价值的建塑功能严重萎缩。生活世界与系统世界的这种失衡,使得对神圣事物魅力的祛除再度升级,并助推了新一轮的世俗事物的神圣化。在社会生活中,人们逐渐习惯于用利益博弈模式来理解和处理人际关系,而疏于培育价值认同、相互信任、资源共享的意愿和能力,因而公共精神和分享生活的兴趣日益流失,这对于社会合作过程权利义务的履行都形成了破坏性影响。而且,由于对特定现象或事物的价值评价越来越带有明显的实用性、随机性和流变性特征,如果理想与现实、崇高与实用、道德与功利、未来可能与当下兑现的追求面对分裂和对峙,需要在两者之间作出取舍,那么人们往往选择后者比选择前者更容易。

第八,社会中的传统性与现代性、古典现代性与现时现代性、旧式现代性与新型现代性,以及全球变迁与本土社会转型,各种因素和传统之间的关系更加盘根错节,这种影响仍在不断助推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复杂症候。如社会生活体系中的“错位”;生活性状的“只要暂时、不求永久”;社会关系的“弱结合”趋势;政治型塑力量的转变,等等。

这些代表性的趋势,就是当代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深刻时代背景和它必须认真应对的问题。

社会实践结构性巨变的社会影响

社会实践的结构性巨变,造成了当代社会的不同于过去的特点、构架,造成了旧式现代性的衰落、新型现代性的兴起,更使得现代社会和谐的“问题性”方面突了出来,具有了新的时代含义。

第一,这种结构性巨变,造成了当代社会的不同于过去的特点。社会学家们对此作了种种的描述:法国的理论家提到“不稳定性”,德国的理论家提到“不可靠性”和“风险社会”,意大利的理论家提到“不确切性”,英国的理论家提到“不安全性”——但是所有这些,都考虑到了在全世界、以各种形式、在不同名义下经历的人类困境这一相同的方面。与此类似,我们中国理论家则常常提到“非协调性”、“突发性”等。这些特点告诉我们,当代社会和谐不同于传统和谐之处,是与世界性的人类困境联系在一起的。

第二,这种结构性巨变,也造成了当代社会不同于过去的构架。古典现代阶段的社会实践过程有其特定的构架,表现出一种刚性而固定的结构特性,社会的各个领域曾经边界分明、线条清晰,当时社会的利益结构、关系结构、权力结构,以及阶级和阶层、群体和组织、行业或部门,还有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等,都显露出这一刚性而固定的特性。而今我们发现,这种传统的结构特性正在被销蚀,社会实践的各个结构领域越来越流变、柔软并具有弹性,它们自身的中心、边界和等级不断地扩展、收缩和相互交叠。在这些变化着的结构领域之间的地带,大致分辨得出一些若隐若现的网域在不停地形成和消失。以往实践过程中筑成起了一个个停靠点,似乎正在一点点地被溶解掉。

第三,这种结构性巨变,还造成了旧式现代性的衰落、新型现代性的兴起。20世纪后期、特别是80年代末以来,古典时代的旧式现代性挥别了过去的辉煌,走向衰落,表现之一是它的两难困境、它的不可克服的鸿沟依然随处可见:富裕与贫困、发达与落后、繁华与凋敝、兴盛与破败等等。在这组巨壑汇成的背景之下,凸显出了对和谐的追求——这是古典现代性留给我们的未竟之业,也凸显出了“构建和谐”的时代意涵——这是一个需要付出持续的艰巨努力才能达到的目标。这也标志着以克服旧式现代性缺陷为己任、以和谐协调为标志的新型现代性的不可抑制的兴起。

在当代中国,社会改革不断推动着社会转型的提速,生活本身、社会实践活动的方方面面——活动方式、交往方式等等,都经历了急剧变迁,目前也走进了一个新的转折期。这个伟大的、充满生机的、既取得前所未有社会进步又付出沉重社会代价的过程,使我们能够从经验上更直接地体验到上述“社会实践的结构性巨变”和它具有的两种力量,体验到我们必须面对社会实践发生了并且正在发生着结构性巨变的社会,也体验到社会矛盾多发期活跃期的必然性、构建和谐社会的艰巨性,以及采取建设性态度加以积极对待的必要性。

积极的建设性批判态度

社会实践的意义范文第3篇

社会实践结构性巨变的八种趋势

应当说明的是,所有这八种趋势都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由于我们的着眼点是如何防范、消除那些影响和谐社会的失谐因素,因此我们的简要分析可能会更多地涉及这一方面。

第一,当代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引领着社会的信息化、符码化、数字化和网络化,提供了使失谐因素被激活的结构性条件,从而更易形成社会矛盾、更易引发社会动荡。这种发展趋势完全改变了传统上的时空内涵和形式,在地理限制几乎终结的同时,对时间限制的突破也达到了极致,社会事件更为频繁地从特定时空形式以及组织实体中抽脱出来,社会关系日益与“面对面的互动情势”相分离。一方面,社会事件所受到的各种有形的、可见的、实体性的制约和限制,正在迅速地被弱化。另一方面,一些不可触及的远距离事件甚至虚拟过程却越来越与我们的生活形成直接的牵扯。总体上看,当代社会生活更趋向迅速流变、动荡不居。我们在理论上将这种状况描述为“轻盈”、“灵动”、“流畅”,等等。在这种趋势下,社会现象往往是“无形无像无痕”的,一些难以察觉的迹象可以快速扩散蔓延,发展成为重大的社会事件,因而这一过程也更难以预料、捕捉和把握。其所带来的负面效果是,各种失谐因素极易得到激活,形成社会矛盾甚至导致社会动荡。

第二,当代社会“去集体化”和“去组织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对社会分化过程形成了更强的催化作用。今天的现代性已经远远超越了以大规模集体行动和大型组织过程来锻造历史的那个伟大时期。从许多方面看,这促使社会内部的分离趋势得到了明显增强。正如一些社会学家认为的,这种变化一方面为“个人自由、自我实现、民主化、去中心化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减少了工作场所和社会中的等级制度”,但同时,企业“规模不断压缩、长期雇员不断裁减”、“劳动力的使用变得随机化,社会分化也会逐步加深”。在中国,自改革以来,社会组织模式的改造和重组在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去集体化”、“去组织化”在近30年中也一直在持续。尽管这种“去集体化”、“去组织化”既是现代性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社会改革的一种必经过程,但在客观上,这一趋势毕竟在许多方面造成了个人与集体和组织的分离,助推了社会的离散趋势,从而对社会的矛盾和冲突起了较强的增效作用。

第三,劳动与资本的传统关系的破裂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的两极化趋势,导致了新的二元化现象。资本的自由度在全球范围达到了空前未有的水平,劳动的束缚度却由于多种因素而有增无减。因此,资本的自由化与劳动的屈服,颠覆了古典现代性时期形成的相互依赖关系,这对于传统的劳资盟约造成了极大的动摇。同时,由于资本对劳动的雇佣越来越趋于流动性、临时性和随机性,劳动的自我组织性也因之大大被削弱了,在与资本的对峙过程中,劳动的协商、抗议和抵制能力在相当程度上已经丧失。在中国,这一过程表现得更为突出。由于劳动的过剩供给在一个较长时期中仍将持续,同时,劳动对资本的依赖远远超过了资本对劳动的需求,使得劳动要素对资本的吸引力进一步下降,也使得资本的“违约”更加频繁,劳资关系因而也更容易出现紧张和激化,甚至造成相互对峙的局面。更重要的在于,由于资本越来越多地依赖于抽象的非物质性劳动过程(如思想、符号以及象征和意义系统)来获得高额利润,这种情形直接导致了劳动世界本身的两极分化。出现在高新产业与下游产业、核心技术部门与边缘生产部门、高级白领与熟练工人、稳定就业与临时就业等等区分,典型地表现了劳动本身的深刻裂痕,也表现了新一轮的社会二元化趋势。

第四,有形劳动的社会地位急剧下滑,失去了过去的轴心地位,形成了社会分层的消极动力。社会劳动体系的轻型化、小型化和微型化成为了一种基本趋向,这种体系性变化对有形劳动产生了很强的排斥力。有形劳动传统社会地位的丧失带来了诸多的负面影响,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社会弱势群体的形成和固化。在我国,这一趋势的发展特别体现在传统工业和农业的衰落过程。这些行业对于信息化、符码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技术发展趋势的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都十分有限,因而其从业群体及人员基本上可以说是“经济体系中最为廉价、最可变更、最可任意处理的部分”。这些群体和人员在社会劳动体系中的弱势地位是根本性的,这种弱势地位会继续对他们的其他社会地位带来传导性影响,最终形成了他们在社会分层、收入分配、资源和机会占有等方面的被动处境。当然,合理的政治、政策和制度安排能够使这一过程产生的矛盾得到改善或者缓解,反之,则会使这类矛盾进一步恶化。从目前看,上述弱势群体在就业、教育、社会流动、福利和保障方面都处于极为不利的处境,其弱势地位在不断地被固化,从而进一步成为远离主流社会的边缘化部分。

第五,经济活动性质的转变使社会风险不断扩大和加深,对经济与社会的安全基础都形成了极大的销蚀。这一点尤其表现在虚拟经济的膨胀与升级。2000年底全球虚拟经济的总量已达160万亿美元,而当年各国国民生产总值的总和只有约30万亿美元,即虚拟经济的规模已达实体经济的5倍。全世界虚拟资本日平均流动量高达1.5万亿美元以上,大约是世界日平均实际贸易额的50倍。而且,电子商务、电子货币的发展及套利行为的普遍化仍在推动虚拟经济规模的继续膨胀。这种趋势对经济安全与社会安全都有很大的影响。一方面,虚拟经济使资本与劳动的相互依赖关系更为弱化,其所造成的趋势使资本的食利性、寄生性更为凸显和普遍化,这对整个社会生活和价值体系的负面影响是空前的。另一方面,由于虚拟资本的超时空转移、支付和兑换,使不同形态资本的运作进一步脱离了有形转移的限制,这就使得虚拟经济本身具有的不确定性、波动性极易发展为失控,从而使经济和社会风险转变为事实。

第六,财富分配和风险分配所带来的双重社会压力,使得社会矛盾的根源更为深刻、表现更为复杂。在古典阶段,社会分配的核心问题主要集中在收入和财富的分配方面,在后古典阶段,社会分配的重心则转移到了对于风险的分配。财富分配的压力逐渐让位于风险分配的压力,是西方现代性经历的一种演变进程。正如有的社会学家所指出的:“古典现代性阶段的理想是平等,而高级现代性阶段的理想则是安全”。借助这样的比较,可以看出现代性在我国社会的一种特殊情势,即古典阶段的社会问题与后古典阶段的社会问题的复杂扭结与重叠,这迫使我们目前不得不同时面对着财富分配和风险分配的双重社会压力。对后一种社会压力,我们的关注和研究还远远不能适应社会风险化趋势的迅速发展,这造成了在社会福利、保障、保险的理解和对策方面的局限性。我们认为,对于我国所面对的这种财富分配和风险分配的双重社会压力加强认识和研究,建立起关于社会分配的内涵和性质的动态性观念,将在很大程度上扭转社会福利、保障、保险的研究中存在的不适应,能够使我们提供的政策和对策建议更为积极、现实和具有预见性。

第七,生活世界与系统世界的不平衡关系为世俗事物的神圣化添加了助力,对社会信念和价值观造成了深度腐蚀。我们已经看到,社会生活中神圣事物的世俗化和世俗事物的神圣化趋向,也即“神圣与世俗的置换替补”的趋向,越来越明显。以往的市井俗物反而显示出自己吸引力,不断填补着失去旧神圣后出现的空缺,形成了一场新的造神运动。世俗事物的神圣化成为了一种主导性趋势。这种价值替代和神圣重建趋势的发展,对人们的主观心理和日常行为都造成了更为深刻的影响。在我国,相对于市场化经济和国家行政这两大系统对社会生活世界的渗透趋强,第三部门即社会领域自身的发展明显滞后,导致了生活世界本身具有的共同意义和价值的建塑功能严重萎缩。生活世界与系统世界的这种失衡,使得对神圣事物魅力的祛除再度升级,并助推了新一轮的世俗事物的神圣化。在社会生活中,人们逐渐习惯于用利益博弈模式来理解和处理人际关系,而疏于培育价值认同、相互信任、资源共享的意愿和能力,因而公共精神和分享生活的兴趣日益流失,这对于社会合作过程权利义务的履行都形成了破坏性影响。而且,由于对特定现象或事物的价值评价越来越带有明显的实用性、随机性和流变性特征,如果理想与现实、崇高与实用、道德与功利、未来可能与当下兑现的追求面对分裂和对峙,需要在两者之间作出取舍,那么人们往往选择后者比选择前者更容易。

第八,社会中的传统性与现代性、古典现代性与现时现代性、旧式现代性与新型现代性,以及全球变迁与本土社会转型,各种因素和传统之间的关系更加盘根错节,这种影响仍在不断助推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复杂症候。如社会生活体系中的“错位”;生活性状的“只要暂时、不求永久”;社会关系的“弱结合”趋势;政治型塑力量的转变,等等。

这些代表性的趋势,就是当代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深刻时代背景和它必须认真应对的问题。

社会实践结构性巨变的社会影响

社会实践的结构性巨变,造成了当代社会的不同于过去的特点、构架,造成了旧式现代性的衰落、新型现代性的兴起,更使得现代社会和谐的“问题性”方面突了出来,具有了新的时代含义。

第一,这种结构性巨变,造成了当代社会的不同于过去的特点。社会学家们对此作了种种的描述:法国的理论家提到“不稳定性”,德国的理论家提到“不可靠性”和“风险社会”,意大利的理论家提到“不确切性”,英国的理论家提到“不安全性”——但是所有这些,都考虑到了在全世界、以各种形式、在不同名义下经历的人类困境这一相同的方面。与此类似,我们中国理论家则常常提到“非协调性”、“突发性”等。这些特点告诉我们,当代社会和谐不同于传统和谐之处,是与世界性的人类困境联系在一起的。

第二,这种结构性巨变,也造成了当代社会不同于过去的构架。古典现代阶段的社会实践过程有其特定的构架,表现出一种刚性而固定的结构特性,社会的各个领域曾经边界分明、线条清晰,当时社会的利益结构、关系结构、权力结构,以及阶级和阶层、群体和组织、行业或部门,还有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等,都显露出这一刚性而固定的特性。而今我们发现,这种传统的结构特性正在被销蚀,社会实践的各个结构领域越来越流变、柔软并具有弹性,它们自身的中心、边界和等级不断地扩展、收缩和相互交叠。在这些变化着的结构领域之间的地带,大致分辨得出一些若隐若现的网域在不停地形成和消失。以往实践过程中筑成起了一个个停靠点,似乎正在一点点地被溶解掉。

第三,这种结构性巨变,还造成了旧式现代性的衰落、新型现代性的兴起。20世纪后期、特别是80年代末以来,古典时代的旧式现代性挥别了过去的辉煌,走向衰落,表现之一是它的两难困境、它的不可克服的鸿沟依然随处可见:富裕与贫困、发达与落后、繁华与凋敝、兴盛与破败等等。在这组巨壑汇成的背景之下,凸显出了对和谐的追求——这是古典现代性留给我们的未竟之业,也凸显出了“构建和谐”的时代意涵——这是一个需要付出持续的艰巨努力才能达到的目标。这也标志着以克服旧式现代性缺陷为己任、以和谐协调为标志的新型现代性的不可抑制的兴起。

在当代中国,社会改革不断推动着社会转型的提速,生活本身、社会实践活动的方方面面——活动方式、交往方式等等,都经历了急剧变迁,目前也走进了一个新的转折期。这个伟大的、充满生机的、既取得前所未有社会进步又付出沉重社会代价的过程,使我们能够从经验上更直接地体验到上述“社会实践的结构性巨变”和它具有的两种力量,体验到我们必须面对社会实践发生了并且正在发生着结构性巨变的社会,也体验到社会矛盾多发期活跃期的必然性、构建和谐社会的艰巨性,以及采取建设性态度加以积极对待的必要性。

积极的建设性批判态度

社会实践的意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小学学生;社会实践;意义;途径

一、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的意义

青少年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力量,他们通过学校的学习,拥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强烈的爱国情绪和为社会的无私奉献精神。他们的问题在于没有充分的社会经验去适应社会,正因如此才充分体现出了学校期间社会实践教育的重大意义,只有让学生在学校的时候就拥有充足的社会实践经验,才能培养出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因此,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对于深化青少年进入社会前的思想和能力掌控,有着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1.是实现学生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

以德育人是新世纪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社会实践教育,一方面,学生可以对党的教育方针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创新精神,形成成熟可靠的问题解决能力。这能够让学生形成在我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的坚定信心。

2.是开展创新教育的重要方式

创新是21世纪的社会主旋律,对于学生来说,创新能力也是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创新教育是学校为适应新时代人才要求而必须进行的重要教育手段。学校的创新教育,既要做到为学生开拓知识面,更要做到提升学生的实际解决问题能力,而能做到这两方面兼顾的就是社会实践教育。

3.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

青少年时期的学生处于价值观的塑造期,正确的教育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让他们形成成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社会实践教育正能达到这样的教育目的,学生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有效的磨炼自身的意志,提升自己对社会认知,锻炼独立生存能力和适应不同工作岗位的能力,这样才是新世纪合格的人才。

二、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的途径

1.勤工俭学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一个现象,家庭条件不好的中学生,一般会在放假期间去打工来自行赚取自己的生活费用。勤工俭学是现在最受欢迎的社会实践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环节家庭经济压力,是一种简单的社会实践途径。但是,一般能接受中学生的勤工俭学岗位都是以体力劳动为主,如发传单、饭店服务生、超市促销员等简单的岗位,这些岗位不需要专业知识,工作方式简单,而且不签订劳动合同,只能说是最为基础的社会实践模式。虽然非常受学生的喜爱,但是所能起到的社会实践教育效果却十分有限。如果想要发挥勤工俭学的教育作用,教师就一定要起到自己应有的作用。首先,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充分的认识到勤工俭学的目的和重要意义,让学生明白勤工俭学和一般所说的打工赚钱之间的区别。其次,教师一定要告诉学生,勤工俭学是一种社会实践教育的方法,它可以扩大学生的社会阅历,锻炼他们的接人待物能力,培养独自生存能力,这些方面的所得要远远的大于经济方面的作用。

2.社会问题调研

社会问题调研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同时它还能够在侧面提高学生对社会问题的认知,真正的做到了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是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2005年《南风窗》杂志社创办的“调研中国”公益项目,是目前全国最权威的调研项目。通过对不同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社会性的调研得出报告书,结集出版,其中很多被政府相关部门吸纳,成为决策参考。相比之下,学校的社会问题调研在形式上虽然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不具备社会影响力,但是仍然可以起到锻炼学生的作用,是一种适合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方式。值得关注的是,在调研课题上教师一定要合理选择,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起到作用。近几年,社会调研已经成为一个被教育界广泛应用的社会实践教育方式,根据过往的实践经验证明,社会问题调研在提高中学生社会洞察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有着十分显著的效果。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却一直存在着一些问题,一定要充分的重视,否则很难起到实际的效果。首先,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确社会调研的目的,杜绝形式主义。其次,社会调研需要一定的经费,中小学生一般都存在没有调研经费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可以自行设置一些符合学生兴趣的调研课题,也可以将大量的已有调研数据拿来让学生进行相关的数据整理工作,这样也同样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对于资料的收集、整理等能力。

3.寒暑假基层服务模式

在寒暑假,学校可以为学生安排适合学生发展的基层服务实践活动,可以通过寒暑假让学生走进乡村、基层社区,为最基层的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这样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他们的社会阅历。但是,实际的基层服务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偏高,需要相关的专业类知识,如果不具备这些专业知识,便很难达到实际的效果。为了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获益,学校应当在寒暑假为学生选择一些简单且能起到作用的实践项目。在实际的实践过程中,为了避免在实践活动中出现敷衍了事的情况,本人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进:一是要发挥整体优势。改变传统的以小组为单位的社会实践模式,以班为单位来发挥整体的人力优势。二是采用“订单服务”模式。由学校组织,按不同的服务类型向有需求的基层地区发出通告,这样有需求的社区便会发出服务“订单”,这样才能更好的投入基层服务,才能派出对“订单”有兴趣的服务分队,完成具体的服务项目。三是创建“精品服务”精神。无论是哪种服务方式,都要让最喜欢此项服务的学生来组成服务小分队,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服务小分队的最大职能,让服务成为“精品”,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得到更好的社会实践经验,更能为其他学生赢得更多社会实践的机会。

三、结语

社会实践的意义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国梦;社会实践;大学生

一、中国梦语境下的大学生社会实践

中共中央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大会之后,新的时代,全国人民齐心协力,为实现中国梦共同努力。第二次定义“中国梦”,唤起中国人民对祖国的热爱,更加充满激情。忠于祖国,忠于民族,这绝不是停留在口号上,在生活中,我们努力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常常想到国家,居安思危,帮助身边的人传递正能量。同时,我们还要励志,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当我们有了一个目标并为之不懈努力时,我们会觉得生活很充实,做到理想坚定,信念执着,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为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团中央首次提出,希望大学生在暑假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得到了各地高校的积极响应,并成为了大学生提高水平的主要路径之一。在2005年,相关部门就了有关指导大学生实践的相关文件,并指出:在新的社会背景下,暑期社会实践依旧是学生们深入社会、了解社会的重要途径。为培养当代青年在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引导学生成长成才,让当代青年成为“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的大学生。各高校组织开展相关社会实践活动,有过百万名大学生参与,数百个全国级重点团队,数万个普通服务队深入农村,此活动让当代大学生认识到建成小康的重点在于农村,在于农民。扶贫开发是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需要,只有消灭了贫困,才能实现人民群众的小康梦,如果困难群众始终得不到精准的扶贫救助,那么这一客观存在的群体必然会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薄弱环节,这就意味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实施精准扶贫有着必然的联系。人民的贫困与否,决定着小康社会建立的程度,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精准扶贫政策,要让每一个贫困人民都得到切实的帮助,从而脱离贫困,步入小康。社会实践的开展,培养了大学生动手能力和正确的“三观”,扩大了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强社会经验。从而使大学生能适应经济形势的变化,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社会实践的开展,让知识不仅局限于书本,而是用实践去验证所学,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尽管“中国梦”与大学生“三下乡”、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百千万”工程性质不同,但两者相结合,才能产生强大的实践育人功能。

二、中国梦视阈下的大学生社会实践

为落实团中央提出的“井冈情,中国梦”要求,共青团桂林理工大学委员会组织本校学生赴井冈山进行学习。通过现场教学,情景再现,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感,助推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中国梦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井冈精神,走新征程

基地授课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让我们重温井冈山艰苦的斗争历史和中国梦背景下的井冈山精神的内涵。井冈山的红色基因是在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处于低潮,敌强我弱,革命成功道路没有先例可循的情况下孕育和形成的。正是在井冈山,中国共产党走出了一条实事求是的“山沟里的马列主义”道路,使井冈山得以成为中国第一个农村根据地。此后,中国革命从井冈山走向瑞金、走向延安、走向西柏坡、走向北京,并最终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党旗飘扬,坚定理想

革命的胜利,首先是因为共产党员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如果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我党领导的革命早已毁灭于敌人的多次围剿之中。红军官兵在颈项上都系有名为“牺牲带”的红带子,表明把自己的生命交给了党,随时都准备为党为共产主义理想而献身的决心。邓小平说过,革命的胜利,靠的不是物质力量,而是我们党一直有着坚定的、不可动摇的、必胜的信念。在今天的实践当中,我们必须重视和各大院校的互相沟通,积极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培训班的交流学习,共同就校园文化、基础建设、课题研究等进行交流和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真正地将“中国梦”的内涵融入学生的头脑中、心灵里,引导学生放飞青春、激扬梦想。

(三)实事求是,勇闯新路

毛泽东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井冈山的革命道路中,毛泽东同志一直都没有放下过对基层军队的调研工作。他每到一处村庄,都要求警卫员找来当地的报纸、族谱等做详细的研究,为的是更好地了解当地的情况,不断地吸收新的知识与信息,从而做出最佳的决策与判断。毛泽东同志在起义没有成功之后,改变计划,不顾上级反对,进军井冈山,并建立根据地,各种武装相结合,对敌作战与群众工作使用不同的制度,并创造性地提出了新的作战方案,后来离开了井冈山,开辟了新的根据地。这些都是因为毛主席敢于对新的方法、新的途径进行探索。重点在实事求是,敢想敢做,在原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进行发展和创造,使之更适合中国的国情。正是得益于毛泽东同志的探索,中国革命才能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席卷全国,并在广袤的中华大地落地生根,为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的“中国梦”是基于历史的基础上提出。回望历史,井冈山斗争史只是我国近代斗争史的一小部分。虽然在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以来,中国饱受列强侵略,民族危难,但是,中华民族并没有被折断脊梁,它仍然如苍松般屹立不倒,纵使有积雪压弯了枝头,却仍然能傲然挺立。在屈辱中,中国人民深刻地体会到了只有强大才能保护国土与主权,因此无数仁人志士奋起,为实现国家独立、社会稳定和民族富强上下求索。1978年,在国家和民族命运的转折点上,邓小平同志以高远的目光,坚定的信念,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这一决策的提出,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积极响应和拥护,从此中国以令世界瞩目的速度高速发展,实现了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中国再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总之,一代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带领全国人民不断探索、共同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发展和完善,处处体现着中国人民对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渴望以及对拥有一个和平美好的家园的梦想与追求。通过社会实践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让当代大学生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也让学生更深入了解国情和现状,从而积蓄知识,凝聚力量,为实现“中国梦”添砖加

(五)校地结合,检验实践

在井冈山这片土地上,埋葬着许多革命先烈,他们都为了人民群众的解放而献出了自己年轻而又宝贵的生命。当我们怀着敬畏的心情,一步一步地走上革命先烈纪念馆,默哀并庄严地宣誓了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时,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历史的残酷。通过社会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才能消除理论知识的枯燥性,才能更好地了解活动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此外还要加强高校团委与地方结合,并以视频、微信、空间等形式加以记录,进一步让学生加深感受,不忘初心。

三、中国梦语境下社会实践的意义

(一)开展“中国梦”教育,切实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其中包括自主动手意识的缺乏。通过学校的支持,在物质上给予资助,精神上给予鼓励,将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高校评估考核体系中。从而指引大学生积极主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成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二)开展“中国梦”教育,增强大学生内心理想信念

重走革命先辈走过的路,感受革命的精神。石板坚硬,道路崎岖蜿蜒,才知道革命前辈挑粮辛苦;深入农村,感受新农村建设的力量,才明白为什么要撸起袖子加油干。无论哪一种社会实践类型,都在服务社会的同时有效地促进学校师生素质的提高。也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生活,提高自我素养,规范自我行为,从而更好地为国家和社会服务。

(三)开展“中国梦”教育,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风华正茂的大学生,走在新时代的道路上,日益成为我国全面实现“中国梦”具有关键作用的生力军。为此,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对大学生进行“中国梦”的教学,有利于引导青年大学生把个人理想与国家理想相结合,将“个人梦”与“中国梦”、“世界梦”相结合,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力量,为实现祖国的繁荣昌盛和世界的安定和谐努力奋斗。

社会实践的意义范文第6篇

社会实践是一个富有非常广泛而深刻涵义的概念。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引导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了解国情,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良好形式;是大学生投身改革开放,向群众学习,培养锻炼才干的重要渠道;是提高思想觉悟、增强大学生服务社会意识,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大学生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我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1)有利于大学生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现代大学生,大多是在书本知识中成长起来的,对我国的国情、民情知之甚少,而社会的复杂程度,远不是读几本书,听几次讲座,看几条新闻就能了解的,社会实践活动则为他们打开一扇窗口。(2)有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对自身成长产生紧迫感。通过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能让学生看到自己和市场需求之间的差距,看到自身知识和能力上存在的不足,比较客观地去重新认识、评价自我,逐渐摆正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人民群众的位置。(3)有利于大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转化和拓展,增强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学生以课堂学习为主要接受方式,这对大学生来说非常重要,但这些理论知识并不代表大学生的实际技能,往往难以直接运用于现实生活之中。社会实践使大学生接近社会和自然,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和许多有价值的新知识,同时使他们能够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接触的实际现象进行对照、比较,把抽象的理论知识逐渐转化为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有利于增强大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广泛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不断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不断动手、动脑、动嘴,直接和社会各阶层、各部门的人员打交道,培养和锻炼实际的工作能力,并且在工作中发现不足,及时改进和提高,使之更新知识结构,获取新的知识信息,以适应社会的需要。(5)有利于发展大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创新意识。社会实践活动没有课堂教学太多的束缚和校园生活的限制,学生们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兴趣高涨,思维也空前的活跃起来,往往会产生一些创造性火花,在实践中勇于开拓、敢于创新。(6)有利于提高大学生个人素养,完善个性品质。社会实践活动现场是考验大学生修养品性的好环境。在那些平凡而伟大的人民群众面前,大学生养成的“娇、骄”二气会得到克服;在实践的困难和危险面前,要求大学生们具有一定的牺牲精神和坚强的品质。这种实践活动多了,并且能深入下去,大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就会逐渐养成坚韧、顽强的优良品性,养成务实的学习态度和生活作风,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社会实践的意义范文第7篇

关键词:耐心; 自信; 收获; 社会

中图分类号:G811.1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2-00092-01

前言:寒假期间,我和我的同学一起到一家电子厂打工。在这短短的四十天里我们有很多收获。我想只要我们真诚地对待别人,慢慢地你的真诚也一定会换来真正的友谊。在外面若没有朋友,你的生活就会增添许多遗憾,而你的精神世界也将是空虚的,所以在外要大胆地与人交往,用你的热情去融化世界,最终你一定有所收获!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短短的四十天里,我拥有到了人生中所没有过的经历。每天都是与棉花打交道,生活枯燥无味,但出去我也结交了一些朋友,有他们的陪伴时间也好打发。虽说那里很乏味,但我也从中学到了很多。

寒假里我到苏州钡泰电子厂里进行实践活动,第一次体会到了打工人员的艰辛与不易。刚开始的时候我在那里做装工,但因为不熟练速度特别慢,犯错特别多,我性格有些急,做这份工作磨练了我的耐性,使我在以后的工作中细心了不少。总的来说,这次打工经历有艰辛也有收获。我深深体会到了大学不同于社会。大学是一个小社会,步入大学就等于步入半个社会。我们不再是象牙塔里不能受风吹雨打的花朵,通过社会实践的磨练,我们深深地认识到社会实践是一笔财富。社会是一所更能锻炼人的综合性大学,只有正确的引导我们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于社会,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才能使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为今后走出校门,踏进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

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让我认识更多的人。如何与别人沟通好,这门技术是需要长期练习。以前工作的机会不多,使我与别人对话时不会应变,会使谈话时有冷场,这是很尴尬的。与同事的沟通也同等重要。人在社会中都会融入社会这个团体中,人与人之间合力去做事,使其做事的过程中更加融洽,更事半功倍。别人给你的意见,你要听取、耐心、虚心地接受。在社会中要克服自己胆怯的心态。开始放假的时候,知道要打假期工时,自己就害怕。自己觉得困难挺多的,自己的社会经验缺乏,学历不足等种种原因使自己觉得很渺小,自己懦弱就这样表露出来。几次的尝试就是为克服自己内心的恐惧。如哥哥所说的“在社会中你要学会厚脸皮,不怕别人的态度如何的恶劣,也要轻松应付,大胆与人对话,工作时间长了你自然就不怕。”其实有谁一生下来就什么都会的,小时候天不怕地不怕,尝试过吃了亏就害怕,当你克服心理的障碍,那一切都变得容易解决了。战胜自我,只有征服自己才能征服世界。有勇气面对是关键,如某个名人所说:“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

大学是一个教育我、培养我、磨练我的圣地,我为我能在此生活而倍感荣幸。社会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基地,能将学校学的知识联系于社会。实践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运用所学知识实践自我的最好途径。亲身实践,而不是闭门造车。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飞跃。增强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认识社会,社会实践活动给生活在都市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们提供了广泛接触基层、了解基层的机会。深入基层,同基层领导谈心交流,思想碰撞出了新的火花。从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汲取了丰富的营养,理解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真正涵义,认识到只有到实践中去、到基层中去,把个人的命运同社会、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才是青年成长成才的正确之路。在此次实践过程中我学到在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它让你开阔视野、了解社会、深入生活、回味无穷。社会实践作为广大青年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国情、服务大众的重要形式,对于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社会实践活动一直被视为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寒假期间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向课堂外的一种延伸,也是推进素质教育进程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实践也是大学生学习知识、锻炼才干的有效途径,更是大学生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一种良好形式。

很高兴自己能有这次社会实践的机会,通过这样的实践,我真正学习到了社会经验,它为我积累了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它为我今后步入社会打下了牢实的根基。

社会实践的意义范文第8篇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社会实践

 

大学生就业是一件关系千家万户的大事,大学生就业难也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之一。引起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很多,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缺乏和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其在求职时缺乏竞争力而陷入困境。本文所说的社会实践,指大学生在学校课堂之外的一切实践活动。包括假期实习、专业实习、社会调查和考察、社团活动、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志愿者活动,勤工助学、兼职工作、创业活动,自助旅游等。正如徐小平老师所说,成功就业是教育和经验的均衡。大学生在追求知识和学历的同时,增加个人的社会实践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核心解决方案。

一、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遭遇的一些难题

笔者在日常就业指导教学和就业心理咨询中发现毕业生在求职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困难,现将部分问题分类整理如下:

1、信息缺乏

很多学生对招聘单位、具体岗位、所在城市和行业的了解不多,搜集信息的渠道少,获取信息的能力差,掌握的信息表层化社会实践论文,过于依赖学校和老师等。调查显示,50.2%的毕业生认为学校应该提供准确的就业信息。“就业岗位信息不足”是毕业生求职中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比如一些同学经常会问:这个岗位好吗?会有发展吗?工资能养否活自己?您能给我说说各大银行的岗位情况和相应的待遇吗?一些北方的同学很少关注南方企业,究其原因是不了解外面的世界甚至其没有出省的经历。

2、简历内容不充实

简历是用人单位筛选应聘者的第一道关口,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生活和学习经历的浓缩,直接关系到能否参加面试。有些同学的简历比较丰富,参加了校内外的诸多活动、担任了一定的职务、获得了一些荣誉和奖励、取得了若干资格证书、具有突出的爱好和特长。但这部分学生在大学生整体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多数同学都属于简历内容比较匮乏:无社团活动经历、无兼职经验、无获奖和证书,专业成绩平平,爱好特长就是上网、看书、听音乐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有些同学除了基本信息就无话可说。

3、综合素质与就业能力不强

“工作经验和就业能力缺乏”是毕业生求职面临的主要问题中位列第三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欠缺的问题也比较常见。有些单位会在面试中问求职大学生一些专业与社会热点相结合的问题,学生的回答难以令考官满意。某银行、某药业公司和某财务集团在招聘现场考察学生使用EXCEL,POWERPOINT等软件的能力,学生的表现均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而使之失望。但社会实践经历丰富的同学普遍反映在实践过程中学会了坚持、忍耐,学会了重新审视自我,学到了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提高了具体操作能力、应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更能坦然面对求职中的困难。

4、职业决策困难

在上海一家公司招聘电话营销岗位的面试中,笔者遇到两位同学,一位同学兴高采烈说:老师,我这次面试成功真是太高兴了。在职业生涯规划课中听您讲在大学期间最好做份兼职,我就在商场做了段销售,我特别喜欢那种顾客接受你的感觉,能接受你推荐的产品,而且我一直想去上海工作。这时另外一个女同学则紧锁眉头、愁容满面,“我也被录取了,但是我不知道自己适不适合这份工作,能不能干好社会实践论文,我也没做过营销类的工作,到底去不去呢?”。还有些同学面临升学或就业,考公务员还是去企业,接到几家用人单位的录用通知时,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二、社会实践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

社会实践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要彻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和毕业生本人的努力与配合。但正确认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价值,创造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机会和营造积极参与丰富的社会实践的氛围,对提高的学生的求职能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社会实践是实现大学生社会化的必由之路。人的社会化,是指作为个体的自然人转化为一个能够适应一定的社会文化、参与社会生活、履行一定社会角色、有着健康人格的社会人的过程。很多学生在初入大学时出现了适应不良的情况,这是“儿童我”向“社会我”转变过程中发生的反应。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大学生可以广泛了解和深入社会,全面地、恰当地评价自我,找到理想中的我与实际中的我差距。调整角色期望值,不断完善自我,积极锻炼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促进大学生健康社会化。

2、社会实践是提高学生职业化的有效途径。大学期间完成了“儿童我”向“社会我”转变以后,大学生求职时面临着从“社会我”向“职业我”的转变。高考的评价标准和职场的评价标准截然相反:我国的教育体系大量依靠记忆,分数几乎成为高考选拔人才的唯一标准,但职场需要的是具有创造性的说写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领导能力的毕业生,个体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成为用人单位选拔人才的标准。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和积累工作经验,大学生能认识并深刻体验到评价标准的变化,改变重知识轻能力的观念,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生活以获得平衡的职业生涯。

3、社会实践有利于形成教学、科研、实践相结合的科学教育体系。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而社会需求往往是具体的、不断创新的,二者不能做到完全对接社会实践论文,需通过社会实践锻炼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从而达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以用促学的目标。社会实践能让学生了解本专业领域发展的前沿和方向,架起学校与社会的桥梁,学校也可根据社会的需要适当调整专业结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

三、构建完善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来促进大学生就业

构建“政府重视、社会参与、学校组织、家庭支持、个人践行”的社会实践网络体系来促进大学生就业,能提高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改变我国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1、政府政策引导和支持,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保障体系。政府政策引导和支持在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政府通过制定法律、法规的形式予以引导,保障大学生社会实践必要的人力和经费投入;通过新闻媒体的宣传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呼吁用人单位提供更多的实践岗位和多层次的职位;政府出面整合社会、高校各方面的力量,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相关问题研究,提高社会各界对开展大学生实践的责任意识,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的建设。

2、高校重视和参与,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体系。高等学校要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规定学时和学分,提供必要经费,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应针对不同专业、年级、层次的学生特点,提出不同的目标和要求,提供师资指导和后续辅导,丰富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

3、家庭支持和学生投入,完善大学生自我发展体系。传统观念认为学生应把精力放在学习上,家长一般不太鼓励学生在大学期间获得兼职、志愿者等经验。“一个好工作靠的是关系”之类的想法,也影响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但到求职时社会实践论文,“实习经历”被专科生认为是就业中最具竞争力的个人因素。有超过2/3的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把“提升个人素质,促进自身成长”作为出发点和主要目的。大学生要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和职业发展方向,有选择参加适合自己的实践,在各种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增加社会经验和完善自己性格。

大学生就业影响着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影响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大学生成功就业是文化基础知识和社会实践经验的平衡,个体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是多种角色平衡的结果,因此社会实践在大学生成长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1] 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2009中国大学生就业首选调查报告[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0(18).

[2 ] 宋江照,王俊京,赵海娟,王晶晶.对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10).

[3] 尹德树.论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长效机制的建立[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7).

[4] 李霞.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状况的调查分析.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

[5] 刘同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现状与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

注:本文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大学生专业学习动力与高中生报考目标群前置的关系研究》(课题编号:06AIL0210196.)的子课题《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后续指导必要性与实现路径探究》(项目编号:D203022)的研究成果。

社会实践的意义范文第9篇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社会实践

 

大学生就业是一件关系千家万户的大事,大学生就业难也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之一。引起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很多,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缺乏和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其在求职时缺乏竞争力而陷入困境。本文所说的社会实践,指大学生在学校课堂之外的一切实践活动。包括假期实习、专业实习、社会调查和考察、社团活动、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志愿者活动,勤工助学、兼职工作、创业活动,自助旅游等。正如徐小平老师所说,成功就业是教育和经验的均衡。大学生在追求知识和学历的同时,增加个人的社会实践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核心解决方案。

一、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遭遇的一些难题

笔者在日常就业指导教学和就业心理咨询中发现毕业生在求职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困难,现将部分问题分类整理如下:

1、信息缺乏

很多学生对招聘单位、具体岗位、所在城市和行业的了解不多,搜集信息的渠道少,获取信息的能力差,掌握的信息表层化社会实践论文,过于依赖学校和老师等。调查显示,50.2%的毕业生认为学校应该提供准确的就业信息。“就业岗位信息不足”是毕业生求职中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比如一些同学经常会问:这个岗位好吗?会有发展吗?工资能养否活自己?您能给我说说各大银行的岗位情况和相应的待遇吗?一些北方的同学很少关注南方企业,究其原因是不了解外面的世界甚至其没有出省的经历。

2、简历内容不充实

简历是用人单位筛选应聘者的第一道关口,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生活和学习经历的浓缩,直接关系到能否参加面试。有些同学的简历比较丰富,参加了校内外的诸多活动、担任了一定的职务、获得了一些荣誉和奖励、取得了若干资格证书、具有突出的爱好和特长。但这部分学生在大学生整体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多数同学都属于简历内容比较匮乏:无社团活动经历、无兼职经验、无获奖和证书,专业成绩平平,爱好特长就是上网、看书、听音乐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有些同学除了基本信息就无话可说。

3、综合素质与就业能力不强

“工作经验和就业能力缺乏”是毕业生求职面临的主要问题中位列第三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欠缺的问题也比较常见。有些单位会在面试中问求职大学生一些专业与社会热点相结合的问题,学生的回答难以令考官满意。某银行、某药业公司和某财务集团在招聘现场考察学生使用EXCEL,POWERPOINT等软件的能力,学生的表现均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而使之失望。但社会实践经历丰富的同学普遍反映在实践过程中学会了坚持、忍耐,学会了重新审视自我,学到了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提高了具体操作能力、应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更能坦然面对求职中的困难。

4、职业决策困难

在上海一家公司招聘电话营销岗位的面试中,笔者遇到两位同学,一位同学兴高采烈说:老师,我这次面试成功真是太高兴了。在职业生涯规划课中听您讲在大学期间最好做份兼职,我就在商场做了段销售,我特别喜欢那种顾客接受你的感觉,能接受你推荐的产品,而且我一直想去上海工作。这时另外一个女同学则紧锁眉头、愁容满面,“我也被录取了,但是我不知道自己适不适合这份工作,能不能干好社会实践论文,我也没做过营销类的工作,到底去不去呢?”。还有些同学面临升学或就业,考公务员还是去企业,接到几家用人单位的录用通知时,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二、社会实践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

社会实践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要彻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和毕业生本人的努力与配合。但正确认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价值,创造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机会和营造积极参与丰富的社会实践的氛围,对提高的学生的求职能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社会实践是实现大学生社会化的必由之路。人的社会化,是指作为个体的自然人转化为一个能够适应一定的社会文化、参与社会生活、履行一定社会角色、有着健康人格的社会人的过程。很多学生在初入大学时出现了适应不良的情况,这是“儿童我”向“社会我”转变过程中发生的反应。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大学生可以广泛了解和深入社会,全面地、恰当地评价自我,找到理想中的我与实际中的我差距。调整角色期望值,不断完善自我,积极锻炼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促进大学生健康社会化。

2、社会实践是提高学生职业化的有效途径。大学期间完成了“儿童我”向“社会我”转变以后,大学生求职时面临着从“社会我”向“职业我”的转变。高考的评价标准和职场的评价标准截然相反:我国的教育体系大量依靠记忆,分数几乎成为高考选拔人才的唯一标准,但职场需要的是具有创造性的说写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领导能力的毕业生,个体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成为用人单位选拔人才的标准。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和积累工作经验,大学生能认识并深刻体验到评价标准的变化,改变重知识轻能力的观念,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生活以获得平衡的职业生涯。

3、社会实践有利于形成教学、科研、实践相结合的科学教育体系。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而社会需求往往是具体的、不断创新的,二者不能做到完全对接社会实践论文,需通过社会实践锻炼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从而达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以用促学的目标。社会实践能让学生了解本专业领域发展的前沿和方向,架起学校与社会的桥梁,学校也可根据社会的需要适当调整专业结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

三、构建完善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来促进大学生就业

构建“政府重视、社会参与、学校组织、家庭支持、个人践行”的社会实践网络体系来促进大学生就业,能提高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改变我国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1、政府政策引导和支持,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保障体系。政府政策引导和支持在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政府通过制定法律、法规的形式予以引导,保障大学生社会实践必要的人力和经费投入;通过新闻媒体的宣传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呼吁用人单位提供更多的实践岗位和多层次的职位;政府出面整合社会、高校各方面的力量,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相关问题研究,提高社会各界对开展大学生实践的责任意识,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的建设。

2、高校重视和参与,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体系。高等学校要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规定学时和学分,提供必要经费,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应针对不同专业、年级、层次的学生特点,提出不同的目标和要求,提供师资指导和后续辅导,丰富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

3、家庭支持和学生投入,完善大学生自我发展体系。传统观念认为学生应把精力放在学习上,家长一般不太鼓励学生在大学期间获得兼职、志愿者等经验。“一个好工作靠的是关系”之类的想法,也影响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但到求职时社会实践论文,“实习经历”被专科生认为是就业中最具竞争力的个人因素。有超过2/3的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把“提升个人素质,促进自身成长”作为出发点和主要目的。大学生要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和职业发展方向,有选择参加适合自己的实践,在各种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增加社会经验和完善自己性格。

大学生就业影响着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影响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大学生成功就业是文化基础知识和社会实践经验的平衡,个体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是多种角色平衡的结果,因此社会实践在大学生成长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1] 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2009中国大学生就业首选调查报告[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0(18).

[2 ] 宋江照,王俊京,赵海娟,王晶晶.对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10).

[3] 尹德树.论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长效机制的建立[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7).

[4] 李霞.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状况的调查分析.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

[5] 刘同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现状与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

注:本文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大学生专业学习动力与高中生报考目标群前置的关系研究》(课题编号:06AIL0210196.)的子课题《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后续指导必要性与实现路径探究》(项目编号:D203022)的研究成果。

社会实践的意义范文第10篇

摘要:实践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真正意义,它的产生标志着一种全新的、科学的思维方式的创立,推动了哲学思维方式的发展。实践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不同组成部分之间内在统一的理论实质,构成了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哲学基础。

哲学理论和哲学观念的变革,本质上是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所谓哲学思维方式,即哲学家观察、思考和把握世界及其发展的基本模式,也是哲学家思考、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根本方法。马克思创立了以实践为核心范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哲学的伟大变革,同时也就实现了思维方式的伟大变革,展示给世人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实践思维方式。论文百事通实践思维方式是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哲学基础。思想的哲学思维方式和邓小平理论的哲学思维方式则是对实践思维方式的丰富和发展。

一、马克思确立了实践观点的哲学思维方式,取代了传统哲学的本体论思维方式

马克思的实践思维方式在马克思著名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一被恩格斯誉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中得以集中表述,并渗透、贯穿于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之中。所谓实践思维方式,简要说,就是按照人的实践活动本性及其方式去思考、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哲学思维方式。实践思维方式的产生,标志着一种全新的、科学的思维方式的创立,推进了哲学思维方式的发展。

实践思维方式以科学的态度看待实践,从而第一次还人们的实践活动以本来面目。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钥匙。要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必须理解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实践范畴的发展沿两条路线前进。一条是突出经验,突出科学实践的特点;另一条是沿突出理性,突出自主创造性的发展方向。马克思形成科学的实践观是实践范畴在一次次冲突中不断展现自身的结果,同时又建立在直接超越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实践观之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范畴是物质和精神、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感性和理性、目的和结果、必然和自由在相互规定和转化中的现实统一。然而,实践作为一种活动只能解决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认识论问题,只具备实践意义,缺乏理论意义,不能解决哲学最高层次—思维方式的问题。并且实践活动只是哲学考察的一部分,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将这种对“实践活动”的认识,形成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逻辑,即实践思维方式,重新审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形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使实践思维方式得以体现。因而实践范畴不能仅仅停留于活动、观念层面,必须上升为思维方式的层面。只有这样,实践才能解决贯穿整个哲学理论之中,并且具有科学解决思维和存在关系的能力,最终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实践思维方式以实践为起点,以唯物的辩证思维方法为手段去解释人、解释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第一次正确地揭示了人的本质、人与世界关系的本质。首先,从实践出发去解释人。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家的最高成就,是把人性、人的本质归结为自由、平等、爱、追求幸福、理性等。这些思想对于反抗封建专制和神学对人的束缚与禁锢,无疑是进步的、革命的。但他们所说的只是一般的、抽象的人,因而关于人的自由、平等、爱等等,也只是一种抽象的理论。其根本特征在于把自由、平等、爱说成是人与生俱来的,是人的“自然权利”或“天赋权利”。实践的思维方式从实践出发去理解人的本质,从而使人的本质理论立足于坚实的现实基础。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劳动是古猿进化为人的决定性环节,劳动又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因此,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本身。劳动从来不是单个人的活动,它一开始就是社会活动。因此,作为人的本质的劳动不能存在于人的社会关系之外,只有在各种社会关系中,才有人的真正本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川其次,从实践出发去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旧唯物主义不懂实践,不能从实践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这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因此,旧唯物主义不能正确地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一种实践的存在,在实践活动中,人把自身之外的一切存在都变成了自己活动的对象,变成了自己的客体,与此同时,也就使自己成为主体性的存在。从人的实践活动去考察人与对象世界的关系,就出现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主体力求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和把握客体以满足自己的需要,但客体世界并不依主体的需要和意志而运动,决不会主动满足人的需要。主体只有不断地创造出新的工具、增强自身的改造能力,才能使客体满足自己的需要,并使自身不断完善。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中,主体是中心。因为从客体的生成来看,客体是社会实践活动的结果,是由主体的对象的活动所不断生成的。从本质上看,客体只不过是主体自身的一种存在的形态,是渗透着主体的目的、需要、兴趣诸因素,为主体的实践活动所改造、所作用的人化自然;在主体与客体的对立关系中,主体处于主导、能动和创造的地位,客体处于从属、被动、被创造对象的地位。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是以主体为核心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主体对客体的占有和主体需要的满足,即主体将客体同化,纳入自身的存在体系,并充实和扩大自身的力量。

实践思维方式不满足于正确的解释世界,而着眼于能动地改造世界,从而超越了旧的哲学思维方式的狭隘范围。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他们的解释总是以超历史、超现实的方式提出问题,并追究终极之真、至上之善和最高之美,把世界的本质归结为“神性”或亘古不变的“人性”或“理性”。因此,他们对世界的解释总体上是不科学的。而且,他们不了解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不懂得理论来源于实践又要回到实践中去为实践服务。他们中的有些人虽然也提出过变革社会的主张,但却反对通过革命实践来实现自己的革命主张。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思维方式的指向,首先是科学地解释世界。它立足于人的实践,即“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来看世界。一方面,它从现实生活本身抽象出世界的本质;另一方面,因为实践具有历史相对性。实践唯物主义放弃了旧哲学那种对世界本质绝对终极解释的企图,把对世界本质的解释作为一种相对的绝对—自己时代的绝对和历史过程的相对,从而使自己对世界的解释具有了科学性。实践思维方式的指向更重要的是“在于改变世界”。实践思维方式这种“改变世界”的思维指向,表现在马克思、恩格斯始终把指导和回答“人类解放”的问题作为自己的首要的任务,把解释世界与改造世界紧密结合,把解释世界作为改造世界的手段,把改造世界作为解释世界的根本目的。

马克思、恩格斯处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他们依据实践思维方式,深刻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总结了无产阶级斗争的实践经验,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从而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对未来社会进行了预测和设想。但他们毕竟没有社会主义的实践,所以他们的预测和设想不可能是具体的。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过程中,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特别是其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研究和解决俄国革命实际问题,并在坚决反对第二国际修正主义和俄国经验批判主义等错误思潮中,形成了“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思维,并且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的思维方式。列宁将其称为“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列宁贯彻和应用了马克思的实践思维方式,深刻解剖了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社会矛盾,胜利领导了十月革命,把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实践,从而标志着人类社会历史的重大转折。列宁主义哲学思维方式的特点,就在于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统一于一个动态的历史发展过程之中。因此,我们把它概括为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相统一的哲学思维方式。

二、马克思主义本身是一种开放的、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

它之所以必须不断发展,是因为它总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对客观实际的反映和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客观实际及人们的实际活动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旧理论与新实践之间的矛盾,在客观上要求理论本身必须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除了客观条件等因素外,最根本的主观条件就是其本身的实践思维方式。实践思维方式总是要求从现实出发,在现实中发现矛盾,提出现实解决办法,现实的解决问题,使理论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不断获得解决,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永具活力、不断发展、代代相承。实践思维方式,既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创立的思维逻辑,也是这一利,学体系不断发展的根本方法。

恩格斯曾经指出:“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思维方式是特定历史时代和特定社会条件下的产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思维方式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既表现在的理论著作中,也表现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革命实践中。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具体化,哲学思想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它的实践性。哲学思想的实践风格,表现在他的哲学专著中。在《实践论》这部伟大著作中,指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是人的认识发展的基本来源。随着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的发展,人们的认识,不论对自然界方面,对于社会方面,也都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他同时指出,人的认识运动,首先经历了由实践到认识的辩证过程,即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经过实践得到的理性认识,还必须回到实践中去,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第二次飞跃更重要,因为只有这次飞跃,才能实现认识的目的—能动地改造世界,并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特别强调指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把知行统一观运用于革命实践,指出革命队伍内部的许多错误思想的认识论根源都在于认识和实践即知和行相脱离。走俄国人的路,这是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得出的结论。走俄国人的路,其中就包括要走被十月革命证明是正确的暴力革命道路。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从巴黎公社到俄国十月革命,都是走城市武装起义的道路。中国在北伐战争时期走过这条道路,但没有获得成功。大革命失败后,坚信“中国革命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的情况”,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找到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独特道路,提出了完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总路线,从而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所引导和开辟的这条道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经典范例。他既继承了列宁关于暴力革命和工农联盟的思想,又考虑到了中国的具体实情。这条显然不同于西方及苏联国家的革命道路,体现了像中国这样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走向社会主义的一些特色。可见,的思维方式侧重于认识方式的深化和发展,通过认识方式来表现思维方式,是物质与精神相转化、认识与实践相统一的哲学思维方式。

社会实践的意义范文第11篇

摘要: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各大高校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大W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重要平台。石油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内容丰富,不仅设置了有关素质教育的社会实践主题,还设置了与石油专业息息相关的主题。本文以我校社会实践内容为例进行研究,探讨石油类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义,以期完善石油类院校社会实践体系,培养出更优秀,更全面的石油人才。

关键词:石油类院校;社会实践;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4-0023-02

一、引言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引领广大青年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努力奋斗的理想信念的重要途径。石油类院校学生所学知识专业性强,知识面广,所学专业涉及到了地质学、数学、力学、结构学、材料学、测量学等多种专业学科,这不仅要求学生们有强大的学习认知能力,还要求学生们能及时融会贯通,真正的理解所学内容。因此,我校在设置社会实践主题时,不止设置了“中国精神学习宣讲行动”、“聚焦农村精准扶贫行动”、“创新驱动经济转型体验行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发展行动”这类关注学生素质教育的活动,更根据学校特色,增加了“中国梦,石油行”这一专业专属主题活动。此活动要求组织青年深入石油企业,参观生产一线,感受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壮大以及我校对中国石油工业发展所做出的卓越贡献,将自身的成长与石油行业命运紧密相连。理论联系实际,增加对石油企业的深入了解,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学有所用。此外,学校联系时事,积极开展国际交流行动,为学生们的社会实践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本文以以这些活动为例进行研究,探讨石油类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义,完善现有的社会实践体系。

二、社会实践对学生能力的影响

1.学生的素质可以通过进行社会实践得到提高。国民素质是现代化的基石,提高国民素质是一个伟大的工程。大学生作为年轻的一代,素质培养刻不容缓。我校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大学生的素质提高提供了平台。如我校今年开展的“中国精神学习宣讲行动”、“关注民生志愿公益行动”、“美丽中国环保科普行动”等活动,要求学生深入到农村乡镇、城市社区、工矿企业和部队军营,开展科普知识宣讲、社会调查研究、发展建言献策等形式各异的活动。实践活动进行中,学生要亲身体验各个阶层人民的生活,他们的身份从学生变成了农民,变成了工人,变成了老师。他们不再是信息的接收端,更变成了信息的传输端,信息的产生端。很多事情只有经历过才会明白其中的内涵,而这些经历也会变成养料,为学生们素质的提升提供养分。

2.学生的交流能力可以通过进行社会实践得到提高。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社会积极向前发展的保证。作为石油类院校的学生,毕业后一般都会进入到与石油有关的企业进行工作。这些企业专业性强,渴望招收的是“高精尖”的人才。企业在招聘时,不会只看学生简历,更要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由此可见,交流能力直接影响了以后工作的前景。我校安排的这些社会实践活动,都要求学生自己去联系实践单位,而不是靠学校提供实践机会。学生们在联系实践单位的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与实践单位的主管领导进行交流,清晰明了的介绍自己的实践目的、实践时间以及实践要求等。在平时,学生接触到的人主要是同学和老师,这些人接触起来的比较熟悉,因此没有距离感。但与领导的接触交流则需要学生拿出更多的尊敬和谨慎,不犯言语上的错误。这个过程可以极大地锻炼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在社会实践结束后,各个社会实践团队还要进行结题答辩。利用几分钟的时间对自己团队参与的社会实践项目进行介绍和总结,这考察了学生的概括和总结能力。经过整个社会实践流程,相信学生的交流能力会更上一层楼,也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了助力。

3.学生的处事能力可以通过进行社会实践得到培养。处事能力是一个人价值的重要体现,当今的大学生在应试教育系统下,没有足够的机会去锻炼自己的处事能力,毕业后马上进入社会,会有一阶段的不适应期,而社会实践则给了学生们一个机会来提升自己的处事能力。我校现有的社会实践主题均为笼统的概念,学生可以在这些主题下选择一个精确的方向进行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我校要求整个社会实践活动都要自己规划,从实践人员、实践地点到实践内容、实践目的,这些都需要学生自己进行策划。如果策划的不完整,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各类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也是学生锻炼自己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在校期间,学生如果可以多多参与此类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说他们的自主处理事情的能力会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高,这也符合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

4.学生的写作能力可以通过进行社会实践得到培养。正式文本写作一直是考察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方法,小到一个调查报告,大到毕业论文,都是在考察学生们的写作能力。步入社会,在工作岗位中时时都要用到公文写作,这是当代学生不可逃避的一项能力培养。因此,我校的社会实践也着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在社会实践结束后,各个实践团队都要撰写社会实践报告,综述自己团队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报告是社会实践成果展示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团队要通过数十页的文字与图片,向他人展示整个社会实践进行的过程以及社会实践活动带给学生的影响。实践报告写不好,就无法完全展示实践成果,可以说社会实践活动就失去了色彩。正因如此,社会实践通过要求学生写总结报告这种方式来培养学生们的写作能力也是一种极好的办法。

5.学生的专业知识可以通过进行社会实践得到巩固。大学生社会实践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石油类院校最突出的主题便是“石油”。随着国际油价的走低,石油类院校毕业生面临严峻的考验,这就要求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专业知识,只有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在未来竞聘中收获自己想要的工作岗位。根据调查,我校每年都会设置活动,实践团队会深入各个石油企业一线,参观石油相关企业,了解石油行业最新的发展动态,与往届校友进行走访交流。学生平时在学校学到的都是书本上枯燥的知识,参观石油一线会让所学知识与所见到的相互印证,巩固所学知识。参观的过程也能够让实践团队成员体验石油精神,鼓舞学生为石油行业奉献自己的力量。

三、建立更完善的社会实践体系

1.加强日常教育,使社会实践普及性更高。我校如今的社会实践活动,参与者主要是各班班级干部以及思想先进分子,很大一部分的普通同学没有兴趣参与此项活动。学校可以在学期间增加日常的社会实践教育,向学生宣讲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同时,将已经结束的社会实践团队的时间成果进行展示,如制作宣传板、粘贴宣传海报、播放活动视频等,让学生们对社会实践有初步的了解和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舞大家投身到社会实践的活动中来。

2.完善活动后续总结过程,加深社会实践的活动意义。我校如今在每年的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都会开展学校优秀社会实践团队评比活动,并对优秀团队给予一定程度的奖励。笔者认为在这种制度实施的情况下,学校还可以把团队的实践成果进行总结,同时收集其他高校社会实践成果,将两者进行对比,发现我校社会实践的优缺点,争取把下一次的社会实践做的更完美。社会实践结束后,学校可以邀请往届优秀社会实践团队做有关社会实践的报告,分享自己的社会实践故事,将社会实践成果具体化,深远化,加深社会实践对学生的影响。

四、结语

石油类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覆盖面广,专业特色强,对学生的要求较高,同时也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坚持不懈的将社会实践活动做下去,及时根据当前时事设置适合学生的主题,是提高学生个人素质及专业能力有效方法,也是提高学校教育水平及影响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社会实践的意义范文第12篇

文章来源

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应当把自己的宣言写在旗帜上,凝聚、激励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为自己的根本利益而奋斗,主导社会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高举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旗帜,使无产阶级认识到自己的历史革命,由一个自在的阶级变为一个自为的阶级。列宁、高举武装夺取政权的大旗,进行无产阶级革命,使无产阶级由被统治阶级变为统治阶级。无产阶级掌握政权之后,共产党举什么样的旗帜团结工人阶级和广大民众,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执政党领导社会发展,对此,各国共产党都经过了反复而曲折的探索,既积累经验,更有惨痛的教训。同志通过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教训,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要求共产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使中国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使广大人民成为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富有者。

我国的文化国情是注重整体价值,讲究伦理道德,追求理想信念。这种文化底蕴与马克思主义指导的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科学的理想信念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实践体系,成为我们党和国家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成为增强党的战斗力和民族凝聚力的基础。理想信念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在我们党的发展、执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当代社会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执政的大党,领导着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国家,面临着经济、信息全球化和剧烈的国际竞争;面临着科教、文化国际化发展的机遇与挑战;面临着社会发展多样、多变的复杂局面。因而,需要赋予理想信念以时代特征,团结、武装全党,增强党的战斗力和民族凝聚力,面向世界竞争,主导社会发展。

一、“三个代表”思想坚持继承性与发展性的统一,赋予理想信念以时代特征

随着社会主义的实践活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断发展,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也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在新的形势下显示其巨大的导向、凝聚作用。

“三个代表”思想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原理,对社会发展的趋向作出了合乎规律的判断,重申了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政治立场和政治原则,继承了党的根本宗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为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谋利益、求解放的阶级本性。因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所指示的发展方向、目标,同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是一致的。同时,“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赋予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以新的时代特征。

首先,“三个代表”思想,强调了先进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反映了当代社会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要求。把先进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作为头等重要的任务和目标,提到全党面前,使全党和全国人民能够正确把握时代主题,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这一思想,丰富了我们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认识,即共产主义不仅是一种美好的制度,更重要的是,这种制度是建立在先进生产力和发达经济基础之上的。如果我们仅仅把共产主义理想理解为一种社会制度,特别是把它主要归结为生产资料的公有制,这不仅与我们所进行的改革相矛盾(即当前我们允许、支持私有制经济和其他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不利于共产主义理想的形成,而且也容易使共产主义理想因为缺乏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支撑而显得空泛而遥远,也不利于共产主义理想的巩固。因而,强调发展生产力,把它作为共产党的任务和目标,就使共产主义理想具有现实的和发展的基础。

其次,“三个代表”思想,把生产力发展与文化发展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提出来,与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竞争和文化热潮的兴起相契合,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性特点。“冷战”结束后,全世界出现了越来越激烈的经济竞争。与经济竞争同时并起的是文化热潮。文化热潮的出现既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经济为文化发展提供基础和条件,文化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世界范围内,经济和文化是协调发展的“两个轮子”,犹如我国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要协调发展的道理一样,世界的发展不可能只是经济的单方面发展。所以,“三个代表”思想,在强调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强调文化的发展。这样,这一思想回应了世界发展的趋向,赋予了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以开放性特征,指导我们面向世界、走向世界。

最后,“三个代表”思想,强调了生产力和文化的先进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超越性特征。生产力和文化都有传统和现代、先进和落后之分。共产党所代表的是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这种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既是传统生产力和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在实践基础上的发展与创新。先进性就是发展性、创造性。而发展性、创造性既是国际范围内激烈竞争的要求,也是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同时,先进性是没有止境的,先进性只有表现为发展性、创造性才能实现;否则,先进就会变成落后、保守。因而,“三个代表”思想强调生产力和文化的先进性,表明共产党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强调发展、创造,不断实现对社会、对自身的超越,并始终朝着远大的发展目标前进。

二、“三个代表”思想坚持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明确了理想信念的现代指向

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社会科学化,科学社会化,即社会的一切领域都纳入到科学技术发展的范围,科学技术也渗透到一切社会领域之中。科学技术的发展最集中表现在生产力和经济上。现代社会经济、文化价值的实现,必须依靠现代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既是建立在科学论证基础上的,又在实践中不断实现其价值。过去,它唤醒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鼓舞、凝聚广大工人和人民群众,使工人阶级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由自在的阶级变为自为的阶级,由被统治阶级变为统治阶级,实现了既是阶级的、也是人类的巨大价值。当中国工人阶级取得政权,在国内消灭了剥削阶级之后,共产党应当主要通过 研究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规律,来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的价值。如果不在认识上、目标上实现这种转变,我们就会固守过去的观念,不重视、甚至忽视生产力、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或者把生产力、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仅仅看作是具体业务问题、手段问题,而不是作为新时期的政治问题、目标问题来对待。这种思想,既不符合新时期的规律性,也不可能实现现代社会的价值。如同在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要遵循革命战争的规律,才能实现革命的价值一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必须遵循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社会发展的规律,才能实现现代经济和文化的价值。

“三个代表”思想提出的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观点,作为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不仅把共产党的执政和建设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经济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而且还把发展现代科学技术(包括现代管理)、现代经济,发展现代文化,作为方向和目标。这就要求共产党既要遵循现代社会的科学性、规律性,又要最大限度地实现经济、文化的价值,这是摆在全党面前艰巨的历史使命。如果这一历史使命不能有效实现,我们面向国际竞争和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是空话。所以,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为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特别是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管理而努力。或者直接投入推进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管理的发展过程,起模范带头作用,或者为现代科学技术、现代文化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治、思想、物质条件,这是保持共产党先进性的关键所在。因此,“三个代表”思想,丰富、充实了理想信念的新内容,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形成和坚定。同时,也为共产党实现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加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政治、思想、作风、队伍、制度建设,指明了方向。

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好,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也好,其显着特征是实践性。它的科学性与价值性只有在社会发展的实践活动中才能显示出来。社会实践活动是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理想信念也要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理想信念,如果脱离了社会发展的实践活动,它就会失去其科学性与价值,成为空洞抽象的教条和没有作用的概念。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教条主义曾经多次危害过党的事业,我们也曾经多次纠正教条主义的错误。发生剧变,也与前苏联、东欧国家的领导人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政治装饰品”,以实用主义、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直接相关。当前,在党内和我国社会中,教条主义倾向依然存在,其表现一是一些党员干部在口头上,在公开场合,宣称自己信仰马克思主义,向往共产主义;但在行动上,在私下里却干着、的勾当。这种把马克思主义当作谋私手段的行为,是新形势下一种恶劣的教条主义、实用主义倾向,它不仅给党的形象造成损害,而且直接影响党员和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共产党的信任。二是有些党员面临社会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敢大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行分析和解决,不愿进行理论上的探索和发展,或者讲理论头头是道,面对实际问题却无能为力;或者回避新矛盾、新问题,消极等待上级指示。这种怕犯错误,脱离实际的教条主义,必将使一些单位的实际问题、思想问题越积越多,从而导致发展缓慢、贻误时机。“三个代表”思想,明确了我国社会当前的最大实际,明确了每个共产党员应当遵循的准则,因而,既是我们在新形势下解放思想,勇于实践的指针,也是我们反对腐败、克服教条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价值性统一的强大思想武器。

三、“三个代表”思想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的统一,突出了理想信念的中心内容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多种所有制格局的形成和多种分配制度的实施;随着我国对外开放规模与范围的扩大,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各种思想文化观念的相互激荡;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社会参与程度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的出现,人们的价值取向和理想信念呈现出纷繁复杂、多样多变的特点。这种特点,既与我国社会的转折发展有关,也反映了现代社会的多样化特征。

过去,我国社会的理想信念是相对单一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居于社会主导地位是毫无疑问的。但是,的全局性错误,使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受到巨大冲击,剧变更使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面临严峻挑战,加上新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和受新的环境、西方文化的影响,我国社会理想信念呈现多样化发展态势。一是一些人迷恋金钱、沉溺享乐,忽视甚至否定理论的指导和精神

文章来源文章来源

的作用,陷于商品拜物教;二是一些人面对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和由正当竞争与不正当竞争所形成的地位、利益上的差距,不善于或不愿意正视与正确对待,自发而盲目地陷于相信命运、封建迷信和宗教的境地。这种倾向,在我国社会中仍有扩展的趋势。这些信仰,虽然有其产生的现实条件,我们不可能对其进行压制、禁止,但这些信仰的发展,特别是其向党内的侵袭,必定会影响和动摇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主导地位。那些认为只有物质、金钱是实在有用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空的、不起作用的“无用论”思想;那些认为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只能解决政治问题、阶级斗争问题,不能解决现代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过时论”观点;那些认为社会主义前途渺茫,马克思主义能否坚持下去的“怀疑论”倾向,都在很大程度上冲击着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形成与坚定,并走向相信金钱、迷信和宗教,甚至会出现背离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人群的自发集结,形成冲击我国社会主义政权的政治势力,“”组织就是突出一例。

面对如此多样、复杂的信念倾向和信仰危机,中国共产党既没有采取放任不管,回避矛盾的态度,也没有运用过去群众运动的大批判方式,而是本着相信广大党员和群众的精神,根据现代社会发展的特点,站在全局的高度,提出“三个代表”的思想,采取“三讲”和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方式,高屋建瓴地进行正面引导,已经和正在对社会的理想信念发挥主导作用。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强调了要相信和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强调要发展现代经济,这是现代社会科学的、唯物的正确导向,与非科学的、唯心的信仰划清了界限。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强调了思想意识、文化观念、价值取向的发展性和现代性,强调了现代文明和现代精神风貌,从而与迷信、偏见和腐朽落后的思想意识、文化观念划清了界限。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既包括通过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的内容,也包括了发展先进文化不断满足人们高尚的精神追求的内容。因此,“三个代表”的思想,是最能为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相信和接受的思想,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以“三个代表”的思想作为全党和我国社会理想信念的中心内容,我们就能有效地统一全党,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号召力;我们就能有效团结人民,增强民族凝聚力;我们就能有效地以“三个代表”思想为主导,引导、感化、影响多样化的价值取向和信念追求,使之朝向我国社会发展的大方向和大目标,从而使主导性成为多样性基础上的主导性,使多样性成为主导性指导下的多样性。这样既可避免过去曾经在理想信念上“一刀切”、“一律化”的简单方式,也可防止各种错误的理想信念淹没、冲击乃至取代马克思列宁主义理想信念。为此,我们要大力宣传、坚持“三个代表”的思想,充分发挥它在理想信念上的主导作用。

四、“三个代表”思想坚持人的主体性与社会化的统一,深化了理想信念的现代功能

“三个代表”思想,不仅对社会发展具有理想信念的导向、凝聚作用,而且对人的发展具有新功能。“三个代表”思想的社会作用,归根结底要通过广大党员、群众的作用显示出来。前面我们已经分析,“三个代表”思想是符合现代社会特征的理想信念,其社会作用的发挥已不同于过去时代,那么,它作 用于人的发展也会具有新的特点。

要把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个人的准则和信念,在当前,就必须崇尚科学,向往文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力求发展,服务人民。这是“三个代表”对人的发展的现代指向,也是时代对党员和群众的要求。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越来越依靠知识,即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学习科学,追求文明,创造知识和财富,对个人来说,已经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而是现代人无法回避的,必须具备的生存、竞争条件。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市场竞争,把每个人都推向了发展的大舞台,我们再不能指望像过去时代那样,凭经验、体力、关系来求发展,而只能通过对科学技术的学习、创造,对现代文明的追求、提高,从而在竞争中发展自己。超级秘书网

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学习、创造,对现代文明的追求、提高,同过去时代人们主要依靠增强体力不同,也同过去时代靠长期曲折的经验探索不同,它需要人们既要充分发挥、发掘主体性,又要实现社会化。所谓发挥、发掘人的主体性,就是要不断发展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减少依赖性、从众性;就是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减少消极被动性;就是要增强开拓、创造性,克服僵化、保守观念。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是发展科学技术和现代文明的主观因素,是现代人生存质量的标志,舍此,就不够资格做一个现代人,更谈不上做一个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成员。所谓实现人的社会化,就是要做一个开放、开明的人,而不是一个封闭、狭隘的人;就是要做一个合作共事的人,而不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就是要做一个与自然、社会、他人协调发展的人,而不是一个污染环境、与社会和他人格格不入的人。人的社会化是开放社会、市场体制的客观要求,是科学技术和现代文明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现代人生存质量的标志,舍此,同样不够资格做一个现代人,同样谈不上做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成员。

社会实践的意义范文第13篇

二、理论概述

“自我造型”理论最初是由格林布拉特和他的同事们在研究文艺复兴时期的文本的过程中逐渐总结和完善起来的。格林布拉特认为,人类的自我是一个社会化构建的过程。人类的自我是在人类文化结构中文本之间相互流动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塑造的。在格林布拉特看来,人是文本,具有互文性,各种社会力量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构成文化,而“自我造型”则是文本之间的相互流动的结果,一个人的行为会影响他人,同时也会受到他人的影响。自我造型的过程是作者通过虚构的文本事件,阐述本人与他者之间的矛盾冲突,最终实现自我“塑造”的过程,同时,在文本的流动过程中对读者产生不同程度的“塑形”。因此,自我造型理论试图通过对文本的书写、分析和阐述,着重说明文本对个体和他者的“塑造”所产生的作用。换而言之, “自我造型”意在强调文化和文学通过文本的流动对人的塑造所产生的重要作用。

三、自我造型视角下的文学人物透析

(一)《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形象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时常用诗词来宣泄自己的离别情绪,她所描写的多是些死、老、衰等消极的景象。比如,“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怜春忽至闹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形象地表达了林黛玉对爱情的伤感和猜疑;“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体现了林黛玉借物抒情、睹物思人的多愁善感和对自己命运多舛、前途未卜的迷茫。林黛玉将自己的消极情绪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自己的诗句中,同时这种消极情绪不断地反作用于她的思想和行为,使其思维方式越来越消极——喜散不喜聚,喜静不喜动。林黛玉就是在这种文本间的互动中不断地重塑着自己,敢爱不敢言,将自己的爱情寄托于文本,在文本中逐渐将自我解构,最后为自己的爱情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二)林黛玉的悲剧——多种合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自我造型”表面上看是人类自身的建构过程,但是从深层意义上来讲,“自我造型”的背后反映的是相互作用的文本之间相关的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格林布拉特认为,人类的自我是一个社会化构建的过程。人的本质不是固定的、整体的,而是不确定的、不连贯的,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各种合力的作用下形成的,处于文本互动中的个体始终处于不断地变化发展之中。林黛玉消极意识的塑造,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多种合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林黛玉从小被当做男孩子来抚养,一直酷爱读书,深受当时封建思想的毒害和束缚。虽然我们在林黛玉的身上隐隐约约看到了女性意识的萌芽,但这并没有发展成为其自身的主导思想,更不可能将其付诸实践。在当时的条件下,自由恋爱毫无可能,这也是酿成林黛玉爱情悲剧的重要推动力。林黛玉深知自己无法完全掌握自己的命运,只好整天以泪洗面,直到生命的终结。在封建社会中,贾宝玉作为贾府的宠儿,可以享受一夫多妻的特权,在这种封建文化的塑造和朦胧的自我意识的反复较量中,林黛玉爱得炙热,也爱得痛苦,内心充满了嫉妒、恐惧和猜忌。在封建社会,婚姻是父母之命,林黛玉对自己的爱情没有绝对的自,尽管宝、黛的感情在贾府众所周知,但是贾母心中的理想人选并非林黛玉,最终贾母撮合贾宝玉和薛宝钗,牺牲了林黛玉,林黛玉满腔悲愤,离开了人间。从自我造型理论的角度来看,林黛玉朦胧的女性意识与封建文化的侵蚀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造成的对贾宝玉的反复无常,甚至最后酿成的爱情悲剧都是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下,文本间相互流动的过程中,各种力量相互作用所产成的。

(三)王安石笔下的仲永:自我塑造与消解

格林布拉特的“自我造型”理论总是寻找与自我对立的非人格化力量来促成自我的造型,在自我造型的动态过程中,知识对个体的塑造作用不可忽视。王安石笔下的伤仲永,曾令多少人对仲永的年少成才而赞叹不已,也曾让多少人因其故步自封、归于平庸而深感惋惜。仲永五岁便能指物作诗,“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之后“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最终错过了学习的机会,到19岁时已与普通人一样了。知识是一种力量,一种权利,总是以某种方式塑造自我和人生。仲永年少时天资过人,赢得了“邑人”们的赞赏和钦佩。仲永的天才神童形象在其才华这一力量的作用下逐渐得以塑造。其父亲虚幻地认为年少时天资过人,便不用再学,一生都将才华横溢,便“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最终使仲永归于平庸。在仲永自我塑造的过程中,与自我对立的非人格化因素也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就仲永而言,这一非人格化力量即人性的傲慢。这种人性的傲慢使仲永在自我塑造的过程中不断地消解自我的本质和天资,最终使其归于平庸。

四、自我造型视角下的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的理论千头万绪,但它们都致力于追求两性地位的平等,都建立在共同的理论前提之下,即现时的社会建立在一个以男性话语权占主导地位的父系体系之上,在这样的体系中,男性被赋予了比女性更多的特权,女性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伦理等各个领域都受到了不平等的对待。女性主义者试图从各个角度来深究女性处于相对较弱地位的本质原因。雪莉·欧德娜(Sherry Ortner,1974)认为,两性地位的差异,不是来自于生物差异,而是生物差异如何在一个文化界定的价值系统中诠释出来。法国着名作家波伏瓦在她的《第二性》中曾提出过经典的命题:“女人不是天生就是女人,而是被塑造成了女人”。虽然雪莉-欧德娜和波伏瓦在对女性自我本质认识上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是两者在文化的影响力方面达成了共识,两位女性主义的支持者都在不约而同地强调文化对“自我塑造”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换句话说,当我们在“自我塑造”理论的背景下来重新解读两位哲学家时,不难发现两者在这一问题的认识上达到了统一,即“女性”是在一个在男性话语权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中,男性利用其特权所规定出来的,是在女性所处的从属地位的社会中建构出来的。

在父权制的社会中,女性的生存价值和标准按照男性的话语来塑造,被男性的价值标准所左右。女性的形象在男权制度下被无限美化和歌颂,比如女性的贞烈、坚守妇道,贤妻良母、相夫教子等品性。这种看似表面光鲜的形象背后隐藏着的是男性无比的自私。因为一旦女性背叛和违背了这些“完美”的品质,就必然受到全社会的谴责和唾弃,就好像女性被戴上了一个紧箍咒,永远受到无形的束缚。这就好比一颗玻璃球,人们将它举得越高,一旦其从高处掉下时就会摔得越碎。这种想象的产生一方面来自于父权制度下男性对于话语权的支配地位,由此构成的男权世界里,女性被奴役、被禁锢、被选择、被指责和伤害,男性做了错事可以被宽恕,而女性做了错事则要被打入地狱。另一方面波伏娃认为,除了女性总是受到压迫这一事实之外,女性的受压迫与阶级或种族受压迫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女性是她们自己受压迫状况的同谋。用存在主义的术语来说,女性把男性的注视以 及对性别的期望内在化了。她们成了男人期望她们所成为的形象,一种超越性的存在被困在了内在性中。按照自我塑造理论的视角看,女性在成长的过程中,被社会教导如何做一名女性。女性的“自我”本质上是在以男性占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中,在各种文本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的,是被塑造出来的。这种被塑造出来的形象,尤其是完美形象,被用于维持对女性的压迫,一旦在现实中损坏了这些美好的形象,便会被社会所唾弃、抛弃,酿成悲剧。

五、结语

自我造型理论的产生有其久远的历史渊源,深深地植根于肥沃的历史土壤之中。格林布拉特教授把自我造型的研究放在了文艺复兴的宏大背景之下,极力寻求文学、文化和历史的相关性。自我造型理论作为一种分析文本间相互作用的方法,为我们分析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文本阅读对读者的“塑造”以及作者、他者、文本之间的互文性特征都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对理解社会文化的构建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美]格林布拉特,《文艺复兴时期的自我造型》导论[A].文艺学与新历史主义[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

[2]傅洁琳.“自我造型”的人类文化行为一一格林布拉特“文化诗学”核心理论分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06).

[3][法]波伏娃,第二性[M].北京:西苑出版社,2009.

[4]王军霞,生态女性主义观视角下的林黛玉形象[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04).

[5] Stephen C.reenbLatt,Renaissance Self-fashionillg:From Moreo Shakspeare[M].Chica80 University,Press,1980.

社会实践的意义范文第14篇

    二、理论概述

    “自我造型”理论最初是由格林布拉特和他的同事们在研究文艺复兴时期的文本的过程中逐渐总结和完善起来的。格林布拉特认为,人类的自我是一个社会化构建的过程。人类的自我是在人类文化结构中文本之间相互流动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塑造的。在格林布拉特看来,人是文本,具有互文性,各种社会力量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构成文化,而“自我造型”则是文本之间的相互流动的结果,一个人的行为会影响他人,同时也会受到他人的影响。自我造型的过程是作者通过虚构的文本事件,阐述本人与他者之间的矛盾冲突,最终实现自我“塑造”的过程,同时,在文本的流动过程中对读者产生不同程度的“塑形”。因此,自我造型理论试图通过对文本的书写、分析和阐述,着重说明文本对个体和他者的“塑造”所产生的作用。换而言之, “自我造型”意在强调文化和文学通过文本的流动对人的塑造所产生的重要作用。

    三、自我造型视角下的文学人物透析

    (一)《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形象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时常用诗词来宣泄自己的离别情绪,她所描写的多是些死、老、衰等消极的景象。比如,“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怜春忽至闹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形象地表达了林黛玉对爱情的伤感和猜疑;“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体现了林黛玉借物抒情、睹物思人的多愁善感和对自己命运多舛、前途未卜的迷茫。林黛玉将自己的消极情绪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自己的诗句中,同时这种消极情绪不断地反作用于她的思想和行为,使其思维方式越来越消极——喜散不喜聚,喜静不喜动。林黛玉就是在这种文本间的互动中不断地重塑着自己,敢爱不敢言,将自己的爱情寄托于文本,在文本中逐渐将自我解构,最后为自己的爱情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二)林黛玉的悲剧——多种合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自我造型”表面上看是人类自身的建构过程,但是从深层意义上来讲,“自我造型”的背后反映的是相互作用的文本之间相关的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格林布拉特认为,人类的自我是一个社会化构建的过程。人的本质不是固定的、整体的,而是不确定的、不连贯的,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各种合力的作用下形成的,处于文本互动中的个体始终处于不断地变化发展之中。林黛玉消极意识的塑造,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多种合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林黛玉从小被当做男孩子来抚养,一直酷爱读书,深受当时封建思想的毒害和束缚。虽然我们在林黛玉的身上隐隐约约看到了女性意识的萌芽,但这并没有发展成为其自身的主导思想,更不可能将其付诸实践。在当时的条件下,自由恋爱毫无可能,这也是酿成林黛玉爱情悲剧的重要推动力。林黛玉深知自己无法完全掌握自己的命运,只好整天以泪洗面,直到生命的终结。在封建社会中,贾宝玉作为贾府的宠儿,可以享受一夫多妻的特权,在这种封建文化的塑造和朦胧的自我意识的反复较量中,林黛玉爱得炙热,也爱得痛苦,内心充满了嫉妒、恐惧和猜忌。在封建社会,婚姻是父母之命,林黛玉对自己的爱情没有绝对的自主权,尽管宝、黛的感情在贾府众所周知,但是贾母心中的理想人选并非林黛玉,最终贾母撮合贾宝玉和薛宝钗,牺牲了林黛玉,林黛玉满腔悲愤,离开了人间。从自我造型理论的角度来看,林黛玉朦胧的女性意识与封建文化的侵蚀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造成的对贾宝玉的反复无常,甚至最后酿成的爱情悲剧都是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下,文本间相互流动的过程中,各种力量相互作用所产成的。

    (三)王安石笔下的仲永:自我塑造与消解

    格林布拉特的“自我造型”理论总是寻找与自我对立的非人格化力量来促成自我的造型,在自我造型的动态过程中,知识对个体的塑造作用不可忽视。王安石笔下的伤仲永,曾令多少人对仲永的年少成才而赞叹不已,也曾让多少人因其故步自封、归于平庸而深感惋惜。仲永五岁便能指物作诗,“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之后“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最终错过了学习的机会,到19岁时已与普通人一样了。知识是一种力量,一种权利,总是以某种方式塑造自我和人生。仲永年少时天资过人,赢得了“邑人”们的赞赏和钦佩。仲永的天才神童形象在其才华这一力量的作用下逐渐得以塑造。其父亲虚幻地认为年少时天资过人,便不用再学,一生都将才华横溢,便“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最终使仲永归于平庸。在仲永自我塑造的过程中,与自我对立的非人格化因素也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就仲永而言,这一非人格化力量即人性的傲慢。这种人性的傲慢使仲永在自我塑造的过程中不断地消解自我的本质和天资,最终使其归于平庸。

    四、自我造型视角下的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的理论千头万绪,但它们都致力于追求两性地位的平等,都建立在共同的理论前提之下,即现时的社会建立在一个以男性话语权占主导地位的父系体系之上,在这样的体系中,男性被赋予了比女性更多的特权,女性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伦理等各个领域都受到了不平等的对待。女性主义者试图从各个角度来深究女性处于相对较弱地位的本质原因。雪莉·欧德娜(Sherry Ortner,1974)认为,两性地位的差异,不是来自于生物差异,而是生物差异如何在一个文化界定的价值系统中诠释出来。法国着名作家波伏瓦在她的《第二性》中曾提出过经典的命题:“女人不是天生就是女人,而是被塑造成了女人”。虽然雪莉-欧德娜和波伏瓦在对女性自我本质认识上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是两者在文化的影响力方面达成了共识,两位女性主义的支持者都在不约而同地强调文化对“自我塑造”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换句话说,当我们在“自我塑造”理论的背景下来重新解读两位哲学家时,不难发现两者在这一问题的认识上达到了统一,即“女性”是在一个在男性话语权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中,男性利用其特权所规定出来的,是在女性所处的从属地位的社会中建构出来的。

    在父权制的社会中,女性的生存价值和标准按照男性的话语来塑造,被男性的价值标准所左右。女性的形象在男权制度下被无限美化和歌颂,比如女性的贞烈、坚守妇道,贤妻良母、相夫教子等品性。这种看似表面光鲜的形象背后隐藏着的是男性无比的自私。因为一旦女性背叛和违背了这些“完美”的品质,就必然受到全社会的谴责和唾弃,就好像女性被戴上了一个紧箍咒,永远受到无形的束缚。这就好比一颗玻璃球,人们将它举得越高,一旦其从高处掉下时就会摔得越碎。这种想象的产生一方面来自于父权制度下男性对于话语权的支配地位,由此构成的男权世界里,女性被奴役、被禁锢、被选择、被指责和伤害,男性做了错事可以被宽恕,而女性做了错事则要被打入地狱。另一方面波伏娃认为,除了女性总是受到压迫这一事实之外,女性的受压迫与阶级或种族受压迫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女性是她们自己受压迫状况的同谋。用存在主义的术语来说,女性把男性的注视以及对性别的期望内在化了。她们成了男人期望她们所成为的形象,一种超越性的存在被困在了内在性中。按照自我塑造理论的视角看,女性在成长的过程中,被社会教导如何做一名女性。女性的“自我”本质上是在以男性占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中,在各种文本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的,是被塑造出来的。这种被塑造出来的形象,尤其是完美形象,被用于维持对女性的压迫,一旦在现实中损坏了这些美好的形象,便会被社会所唾弃、抛弃,酿成悲剧。

    五、结语

    自我造型理论的产生有其久远的历史渊源,深深地植根于肥沃的历史土壤之中。格林布拉特教授把自我造型的研究放在了文艺复兴的宏大背景之下,极力寻求文学、文化和历史的相关性。自我造型理论作为一种分析文本间相互作用的方法,为我们分析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文本阅读对读者的“塑造”以及作者、他者、文本之间的互文性特征都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对理解社会文化的构建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美]格林布拉特,《文艺复兴时期的自我造型》导论[A].文艺学与新历史主义[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

    [2]傅洁琳.“自我造型”的人类文化行为一一格林布拉特“文化诗学”核心理论分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06).

    [3][法]波伏娃,第二性[M].北京:西苑出版社,2009.

    [4]王军霞,生态女性主义观视角下的林黛玉形象[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04).

    [5] Stephen C.reenbLatt,Renaissance Self-fashionillg:From Moreo Shakspeare[M].Chica80 University,Press,1980.

社会实践的意义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培育和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1-0122-01

十科学总结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经验,提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三个倡导”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指明了未来我们党价值建设的方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我们党在价值建设方面的又一次飞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回应了群众的热切盼望,推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它的提出具体有如下几方面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推动国家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精神动力

罗斯福总统在二战时期发表了很多著名的演讲,在最危难的时刻他并没有说美国有多少飞机有多少大炮,演讲通篇我们深刻地感受到的就是美国的价值观“自由、平等、博爱与人权”。我们听到罗斯福在美国最危难的时候是用价值观来凝聚社会共识,形成了巨大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对于推动我国的发展同样重要。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整个国家有没有强大的精神对于小康社会的建成与否是非常重要的。这关系到改革有没有共识,社会有没有共识,最后决定整个国家的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从价值层面说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社会主义追求的核心价值是什么,这对于凝聚社会共识来说是极具吸引力的,所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推动国家发展提供巨大的精神动力。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应对西方核心价值观挑战的必然要求

一提到核心价值观,很多人就会想到西方的核心价值观。西方的核心价值观形成相比我国来说要早很多,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之后,西方思想家在社会的基础上,形成了与资本主义经济基础相适应的、维护资产阶级统治基础的核心价值观。西方国家非常重视把他们的核心价值向外输出。马克思恩格斯阐述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主义社会时,资本主义社会一定的阶级、国家或者社会集团凭借其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和科技实力,强行把其他阶级、国家或社会集团纳入自己的意识形态认同中来。

当前我国同西方敌对势力的斗争主要集中在意识形态领域。意识形态领域是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的前沿。我们同各种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本质上是社会主义价值观与资本主义价值观的较量。所以,我们要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提升我们自身的文化软实力,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所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应对西方核心价值观的挑战。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回应国内主流价值观变迁的必要举措

由于实践是不断发展的,任何一个社会的价值观都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我国的价值观就经历了从政治本位价值观为主体到多元价值观的变化。导致价值观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社会的发展变化。当社会的经济政治状况发生变化时,其价值观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社会变化的越激烈,价值观就越不稳定;社会的利益主体越多元,价值观念也就越多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成分多样化、社会组织多样化、利益关系多样化、分配方式多样化,加之我国现代化进程带有跨越式的特征,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也逐步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所以传统的、现代的、东方的、西方的各种价值观念纷至沓来,使人们的思想观念一时呈现无所适从的状况。我国社会思潮更是出现了多元、多样、多变的现状,各种观念相互交织、碰撞、影响,表现出消极、颓废的观念有所滋长,一些人精神空虚、信仰缺失、诚信缺失、道德失范的消极现象。这些现象都说明主流价值的凝聚力下降,社会各级迫切呼唤主流价值观念的引领,期待新风正气的形成。“三个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反映所有核心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将对社会上存在的一些负面现象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所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回应国内主流价值观变迁的必要举措。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我国当前和未来实践来看,现实意义是非常重大的。这是一个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铸造灵魂的工程,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大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