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社会实践的作用范文

社会实践的作用范文

社会实践的作用

社会实践的作用范文第1篇

在这种社会里,作为被统治者的人们如工人尽管他们的“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棚舍。劳动生产了美,但是使工人变成畸形。劳动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但是使一部分工人回到野蛮的劳动,并使另一部分工人变成机器。劳动生产了智慧,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愚钝和痴呆”。因此,“在国民经济的实际状况中”,工人是异化了的“非人”。当然,“凡是在工人那里表现为外化的、异化的活动的东西,在非工人那里都表现为外化的、异化的状态”,因而“有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同样表现了人的自我异化”。即使“有产阶级在这种自我异化中感到幸福,感到自己被确证,它认为异化是它自己的力量所在,并在异化中获得人的生存的外观”,也不能否定在这种现实中不仅无产阶级不是真正的人,而且资产阶级也不是真正的人的事实。这实际上也说明了,在私有制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里,被统治阶级是异化的,同时统治阶级也是异化的。而正是在这种双重异化的强力束缚下,先前的无阶级社会——原始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天然平等关系也受到了彻底的颠覆。由于尖锐的阶级利益冲突,整个社会被撕裂成不同的部分,进而即使诸如资产阶级也大声疾呼自由、平等、博爱、民主、公正、法治等,但那完全不具有包容全体社会成员的意义。对被剥削阶级而言,剥夺者许诺的那些所谓自由、平等、博爱、正义、公平等只不过是维护剥夺者自身阶级利益的宣传口号,建立在剥夺基础上的一切言论和行动都不可能具有名副其实的正义和公平。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曾专门谈到了强制性分工导致的异化的消灭。他们指出:“这种‘异化’(用哲学家易懂的话来说)当然只有在具备了两个实际前提之后才会消灭。要使这种异化成为一种‘不堪忍受的’力量,即成为革命所要反对的力量,就必须让它把人类的大多数变成完全‘没有财产的’人,同时这些人又同现存的有钱有教养的世界相对立,而这两个条件都是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的。”当然这个前提,只有到了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才会达到。不过,与当下我国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建设却毫无疑问是整个共产主义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它也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与此相联系,它始终高度重视先进文化建设和人的价值观建设,重视用人类文明发展的先进成果武装自己。早在1945年,在《论联合政府》中就提出要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国家。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面对旧中国的一穷二白,尽管我们党的工作重点和治国方略主要放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但同时在全社会也大力开展以集体主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形成了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大公无私、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等道德规范。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来,我们党逐步明确把“富强、民主、文明”作为建设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随着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深入认识,又把“和谐”纳入进来,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目标从“富强、民主、文明”三个维度扩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大任务。在此基础上,党的十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作了进一步明晰,提出要在全社会“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就开辟了人类价值取向的新纪元,意味着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了真正的“经验”的存在。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时代性向度

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任何理论的产生都不可能游离于所产生的时代之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样如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时代的要求,也必须符合时代的需要,引领时代的发展。首先,全球化是当今时代的一个重要特点。随着科学技术推动的人解决自我与自然矛盾能力的不断提高,人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联系日渐紧密,人类社会也越来越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在所有异在的他者因素皆被同化为全球因子进而构成世界总体意义上的“地球村”的同时,人类社会运行状态的不确定性和脆弱性逐渐增强,从而使人类生存世界逐渐向风险社会转化。“各个领域都存在危及全人类生存的混乱无序的不确定性,都存在危及全人类的巨大风险,人类为了防范和化解风险而不停地忙于改进和更新各种专业系统程序,忙于解决各种问题,可是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各种问题花样翻新,层出不穷。”诸如新疾病、核污染、资源匮乏、生态恶化、恐怖主义、道德沦丧、精神荒芜等,都使人们处于极度焦虑之中。虽然他们暂时或能通过诸如抽象艺术、展览、虚拟网络等形式和途径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和慰藉,但探寻一种科学的和合理的价值理念去引导人们并消解人类普遍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始终是一个迫切的时代性诉求。其次,由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当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也随之进入低潮。

虽然国际金融危机宣告了新自由主义的破产,西方霸权主义的言行昭示了资本主义宣扬的自由、平等、人权价值观的虚伪本质,诸如德里达等学者大声疾呼“不能没有马克思。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的记忆,没有马克思的遗产,也就没有将来”,但是,包括西方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众多“权威”正在不遗余力地唱衰社会主义中国及其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面对西方资本主义阵营的强势挑战,中国经历了一系列深刻的改革,持续快速的经济发展显著提高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升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创造了东方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奇迹,但、、两极分化等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也十分严峻地摆在全党面前。特别是近年来部分党员、干部不再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不再坚守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一味降低自己的人生品格和道德素质,“精神补钙”刻不容缓。最后,伴随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向全方位、多层次发展,西学东渐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各种各样的西方社会思潮通过和国内其他话语体系的激荡碰撞,丰富和深化了我国思想文化的形式与内涵,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思想文化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发。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等众多的社会思潮带着明显的政治目的,时时刻刻尽其可能地吸引着民众的眼球,努力扩大各自的市场份额,以争夺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强调自己的普遍性和主导性,从而对当下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指导地位以及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构成了严重的挑战。

上述激荡复杂的时代背景无一不内在地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出场”,以其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积淀凝成的“一”能动地去引导众声喧哗的“多”,从而使广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起点能始终站在现实的最前沿,从时代的高度来判断中国社会的历史方位,澄明社会发展的价值前提,反思未来发展的可能道路,从而不茫然、不懈怠,“更加奋发有为、兢兢业业地工作,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完成时代赋予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大众化向度

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思想本身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由此可见,尽管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崇高,然而它毕竟还是属于思想领域里“形而上”的内容,如果不将其与具体的物质生活相联系,不被“有实践力量的人”理解和把握,那么也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也就是说,当下我们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绝不能追求去建造高高在上与群众相脱离的象牙之塔,而是要通过深入开展群众性的学习教育,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向大众化,使之“渗透到群众的意识中去,渗透到他们的习惯中去,渗透到他们的生活常规中去”。这样,“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教育人民,凝聚社会共识,把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之下的作用。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借助语言符号来表达,所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过程中,一方面,作为一种物理存在的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语词和这种语词传达的意义会出现矛盾。人们只能通过语词这一物理存在去把握语词内含的意义或被其传达的思想,而语词这一物理存在和精神性的语词的意义并不是直接同一的。另一方面,作为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人民群众也有自己的语言形式,他们只能通过自己的语言才能够理解以对象身份出场的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语言符号。

因此,人民大众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一般也同时是把作为对象表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语言翻译或转换成自己的语言的过程。这种翻译的过程,表面上是一种语言符号形式向另外一种语言符号形式的转换,实质上是在不同语言符号系统之间寻找等价词和句子的过程。而在现实生活中,相异的语言符号之间,在宗教、认知、风俗、习惯、地域、情感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绝对同义的词和句子的比例是少之又少。这种情况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过程中表现尤为突出。因为人民群众的大多数是普通劳动者,他们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所以将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语言转换成群众的自我语言一般是通过知识分子这一中介完成的。为此,原生形态的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语言实际上要经过两次翻译的过程才能成为人民群众自己的语言,因而更加拉大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大众理解之间的“间距”,强化了二者之间的疏远状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向度,就必须彰显新闻媒体的“主流引导”功能,打开核心价值观的通俗化渠道。同时,必须从民众的“生活点滴”入手,寻找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的土壤,增强民众对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此外,还必须大力褒扬身边的“模范人物”,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是一项艰苦而长期的工作,按照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要求,“关键是要提高质量和水平,把握好时、度、效,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充分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实践性向度

在《实践论》中,曾批判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人们在自己的认识活动过程中积淀下来的优秀精神文化成果,因此,在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也必须注重其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

其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理想目标与现实目标有机统一的整体,因而其既包含理想性追求,又必须立足现实性基础,既要以最高价值为理想目标,闪烁理想性的价值光芒,又要以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最广泛的价值认同和价值诉求为现实基础,将我们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有机统一起来,才能切实增强其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感召力、吸引力和凝聚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撑。

其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在于在实践中贯彻落实。与雷锋、焦裕禄等一起被评为“百年中国十大人物”的王进喜曾有一句名言:“光想不干,半点马列水平也没有”。当今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果仅仅停留在思想宣传的层面,那么不管口号喊得多响亮,宣传多到位,也体现不出“半点马列水平”,换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不可能真正发挥出自己的作用与功能。唯有在学习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日渐提升我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和理解水平的条件下,真抓实干,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其对接,我们才能切实地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生活、服务社会、推动发展。另外,“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实践,但作为一种思想理论,它也只有再次回到实践,经历第二次飞跃,才能在实践中证明自己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的真理性。由此可见,要凸显和确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理性力量,就必须在实践中有效贯彻落实。

其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凝固僵化的教条,它定会与时俱进,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然有其相对稳定性。但是,历史总是以其无限的丰富性挣脱逻辑的把握,而实践也总是以其不断的发展变化突破理论的局限。

社会实践的作用范文第2篇

关键词:医学生;社会实践;育人作用;政治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640(2016)02-0118-0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多年来,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始终坚持“实践育人”的人才培养理念,将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医学生了解社会、认识国情、砥砺品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不可替代的重要途径。通过组织广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发挥团组织的引领作用,充分发挥专业特色和优势,完善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提升医学生的政治素养、专业素养和综合素养。

一、发挥团组织的引领作用,在社会实践中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

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主要发起者和组织者,校团委要牢牢把握社会实践造就人才的特征,在发挥社会实践基础性育人功能的同时,进一步明确实践育人的内涵,增强实践育人功效,完善实践育人机制,通过社会实践提升医学生的政治素养。

(一)注重在社会实践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既可以采用理论灌输的形式,也可以采用社会实践的形式。理论灌输内容枯燥,容易脱离实际,且不能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借助多样化的社会实践形式,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变得更加生动直观,加深大学生对社会的思想道德认识,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校团委要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团学活动方面积极探索,大胆改革,将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思想理论教育的广阔舞台,明确主题,确定目标,引导广大青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积极为医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条件和机会

首先,要引导医学生树立社会实践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其次,要有相应的经费保障,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供完备的实践工具和实践手段,建立实践基地,保障社会实践活动顺利开展。最后,要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组织开展针对性、实效性强,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让更多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从而积极发挥社会实践活动在教育人、引导人、培养人、塑造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不断提升医学生的政治素养。

(三)不断创新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社会实践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不同内容和不同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会使人对客观世界产生不同认识以及改造客观世界的不同经验。校团委应认真贯彻落实五四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坚持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努力拓宽理论学习渠道,通过开展专题讲座、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多渠道地开展理论学习活动,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对加强和改进医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作用,引导青年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思想政治素质及政治觉悟。

二、发挥专业特色,在社会实践中提升医学生的专业素养

根据学校“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校团委始终以“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为目的,突出专业特色,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知识相结合、与志愿服务相结合的实践渠道,增强实践育人效果,不断彰显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特色。

(一)与医学专业知识相结合,不断充实社会实践育人内容

1.突显医学专业特色,开展义诊社会实践活动发挥医学生专业特长,把医疗服务和中医文化带入社区。成立爱心义诊协会,定期到社区开展义诊活动,做到月月有义诊,使其成为常规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也可应用专业知识为社区群众提供测量血压、检查舌象、推拿示范、口腔检查、中医养生等义诊项目。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验证并应用第一课堂的专业知识,体会学以致用的乐趣,并巩固专业理论知识。2.校企对接,促进医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学校在探索实践育人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医学专业培养的基础,不断充实社会实践育人的新内容。在社会实践中,有意识地开展与专业相关的“大学生服务医药企业”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校企对接将高校实践育人与医药企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加强与医药企业的沟通交流,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提升医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和对专业学习的热情。

(二)与志愿服务相结合,不断扩展社会实践育人空间

志愿服务是传递爱心、传播文明的重要载体,是促进社会进步、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发挥医学生专业特长开展志愿服务是医学生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举措。1.引导大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积极开展大学生“防艾”宣传社会实践活动我国艾滋病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世界卫生组织在其官网公报称,全球有200多万年龄在10岁和19岁之间的青少年携带艾滋病毒,另有数百万青少年面临感染危险。目前,人类还未研制出有效疫苗来预防艾滋病病毒的感染,又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控制艾滋病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预防。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预防艾滋病最有效的手段。学校成立“关爱生命,遏制艾滋”大学生志愿者防艾宣传社会实践队,开展以“青春担当”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分赴安溪、晋江、丰泽等10个县区市,与当地卫生疾控部门合作开展活动;志愿者冒着酷暑,走村串户,热情地向群众宣传防治艾滋病知识;凭借着巨大的勇气和执着的爱心,深入戒毒所、监狱、红灯区广泛宣传,提高了群众预防艾滋病的意识和能力,有助于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同时也带动了社区青年志愿者积极参与活动,为预防控制艾滋病在泉州市的流行做出努力。2.与社区共建结对,扩大志愿服务平台学校积极探索和建立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文明城市创建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机制,不断丰富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针对假期农民工子女及留守儿童无人照顾、各类安全事故频发的现象,校志愿者积极与社区建立共建结对关系,扩大活动平台,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例如,定期在爱心幼儿园开展“关爱自闭儿童,人人献出一点爱”活动;在鲤城福利院开展“你我共呵护,温暖老人心”等活动,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3.立足专业,彰显志愿服务特色组建医学生志愿服务实践队,到泉州儿童医院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医院根据同学的专业安排岗位,开展楼层导医服务、自助刷卡指导服务、儿童输液室拔针等,有效缓解了夏季高温给医院带来的医疗服务压力。志愿者努力用爱心抚慰伤者,用行动诠释责任。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真正唤起医学生对卫生事业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医学生职业道德。

三、完善社会实践长效机制,促进医学生综合素养提升

社会实践在高校教育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提升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深刻理解实践育人科学内涵、坚定实践育人教育理念的基础上,结合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实际,探索完善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

(一)完善制度,规范管理

加强实践育人的制度保障。针对实践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特点、新问题,不断健全和完善实践、育人管理、表彰制度。按照“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建立安全保障体系。校团委先后制定《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管理办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制度,与学生签订《大学生社会实践安全责任书》,为实践育人提供切实有效的规范指导和制度保障。

(二)拓展社会实践基地,通过多种形式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平台

学生是社会实践的对象,也是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要积极探索满足学生个性发展要求、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社会实践模式,让更多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第一,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不断丰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保障体系。第二,通过报刊、广播和网络等媒体多渠道宣传报道大学生社会实践,以扩大其社会影响力,努力寻求地方政府和社会的认可和支持,并主动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平台。第三,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组织开展以文化、科技、卫生服务为核心的三下乡活动,增强学生的服务意识,鼓励学生用所学的知识为人民做实事,办好事。第四,积极探索多样化、行之有效的新模式,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和空间,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三)为医学生社会实践提供专业指导

医学生社会实践若想做得更久远、更深入,就需要建立一支业务素质高、专业性强的医学生指导教师队伍。学校与泉州市卫生局关工委、泉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多家单位合作共建,为学生在专业指导方面提供充分保障。坚持按照“按需设项、据项组团”的原则,推进以团队为主的社会实践模式。专业教师要对社会实践项目进行分类培训,再根据社会实践活动中可能存在的不足和困难进行指导和建议。通过专业指导教师对医学生思想认识的指导,加强社会实践与医学专业的结合,从而动态指导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医学生社会实践的综合素质。

四、结语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当医学生步入神圣医学学府的那一刻,他们就肩负着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身的重任。但正所谓实践出真知,除学业上的孜孜不倦外,医学生的社会实践工作也不容忽视。校团委将进一步探索社会实践新思路、新方法,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培营.充分发挥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育人作用[J].思想理论教育,2005,(3):46-48.

社会实践的作用范文第3篇

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其知识结构、能力素养的综合体现,就业竞争力是其综合素质的比拼。本文在分析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作用的基础上,重点分析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就业的推动作用,并提出了关注社会实践的教育理念。

【关键词】

社会实践;大学生;就业

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我们党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根本原则。

1 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作用

社会实践是高校教育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走出校门、了解社会、奉献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对大学生来说,社会实践是他们受教育、长才干,巩固所学知识、吸收新知识的重要渠道,是大学生自我完善、不断成长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既服务了社会,又成长了自己。首先,社会实践能够培养大学生的贯彻和联结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就是使学生能够将自己认识理解的东西用于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而达到知与行的合一。这种能力的获得不是先天具有的,而是后天有意识培养的结果。其次,社会实践能够培养大学生统摄、控制能力。这项能是大学生能否果断抉择行为的方向,迅速改变行为方式,有效地发动和制止某种行为而不是犹豫不决、感情用事,陷入漩涡而不能自拔的能力。第三,社会实践能够培养大学生的自立能力。这项能力是当前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相对薄弱的环节。社会实践活动提供给大学生显示和证明自己能力的机会,使大学生与现实工作与生活打交道,使其直接地领悟和体会世俗社会的生活。不断地驱使大学生以独立姿态,培养自己,管理自己。久而久之,大学生独立能力便会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出来。第四,社会实践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这项能力是在实际研究和创造活动中培养出来的,因此,带领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让大学生在面临的陌生事物时,当知识储备不够,经验相对不足,趋使大学生在陌生环境中大胆探索,充分发挥大脑能动地创造性,克服一切困难去完成任务,从而形成能动开放的心理定势,逐渐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总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大学生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 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就业的推动作用

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在校大学生具有加深对本专业的了解、确认适合的职业、为向职场过渡做准备、增强就业竞争优势等多方面意义。

2.1有利于迅速适应具体工作

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要求是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实现学生在校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通过开展社会实践,以其丰富多样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之外,充分的实践专业知识,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地磨练,使学生把自己塑造成专业能力突出,综合素质全面的复合型人才,从而在激烈的就业中立于不败之地。

2.2有利于提升团队工作意识

社会化大生产的今天,社会分工日益细化,结构渐趋复杂。协作精神和开阔胸怀显得尤为重要。社会实践活动大都是由指导教师带队,团队成员的进行分组,往往成员间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 共同生活,共同学习,团结协作的完成工作任务,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团队成员能够形成强烈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而这种意识和精神正是我们就业和创业的关键因素。

2.3有利于增加社会阅历,积累工作经验

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是职场的决定因素,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能提早了解社会,增加社会阅历,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学校课堂上往往是很难真正学到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的,因此,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只有积极广泛的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才能缩短毕业时适应社会的时间,在校期间通过社会实践把参与社会活动的体验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再通过一些特定的方式进行“外化”,接受实践的检验,最终升华成为自身的社会阅历和经验,再利用自身的优势才可与社会人员竞聘。

2.4有利于树立市场意识,端正就业态度

在校大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能够认识到自己和市场需求之间的差距,了解自身知识结构及能力素养上存在的不足,能够客观地去重新认识和评价自己,逐渐摆正自身与社会的关系。从而树立起市场意识,摈弃一些错误的观念,真正意义上理解竞争,从而培养起竞争意识。因此,大学生应通过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了解企事业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和要求,并根据需求努力培养自己,在毕业时端正就业态度,切勿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定位,真正做到量力就业。

2.5有利于树立正确的立业观,顺应市场就业

当前,就业仍是大中专院校大多数毕业生的唯一的选择。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参与社会实践,积极的去了解社会和认知自我,不断培养自我教育、管理和发展的能力,锻炼适应社交的能力。使其较早进行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发展,这对大学生毕业前能够准确定位,树立正确的立业观和择业观有非常大的意义。因此,在校大学生应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不断的检验、矫正和弥补自己知识结构、社会知识,在就业的过程中顺应就业市场的要求,根据自己的特点寻找适合自己的岗位,实现一次就业成功。

3 结语

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其知识结构、能力素养的综合体现,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其综合素质的比拼。有针对性的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就需要我们在进行课堂教育的同时,积极组织引导大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这对于促进大学生就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从大学生的个体就业能力上着手,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努力提升学生的自身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确保其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毕庆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创新教育研究[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7(4).

[2]谢红.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探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5.

社会实践的作用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学 社会实践活动 思想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6-0070-01

大学时期的政治教学已经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阶段,即教学工作、教学活动的开展不能仅仅限于课堂和校园范围,而是应该扩展到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去。尤其在新时期,研讨社会实践活动在大学政治教学中的作用,还是很有必要的。

一 社会实践活动从各个方面丰富了大学政治教学,提升了教学效果

所谓的政治教学中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指以思想政治为主题的各类有益的实践教学,其社会性、公益性、教育性的特征尤为明显。在大学思想政治教学进程中,广大教师要深刻认识到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的重要性,并做好学校与学生两方面的工作。首先,广大教师要争取学校的支持和帮助,为开展政治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前提;其次,教师必须让学生们认识到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们的参与热情。只有做到这些,社会实践活动才有可能顺利开展,同时也可以提高大学政治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因为在社会实践中,学生的能力可以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

另一方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对大学政治教学内容、形式、手法及模式的丰富,也是一种极大的创新。例如,教师们组织大学生开展一次“关爱孤寡老人”的社会公益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到敬老院、养老院甚至社区中探访、关爱孤寡老人,了解他们的生活与情感状况。类似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经常开展,可着重设定特定的主题,以培养学生们的爱国爱民、热心公益、参与社会事务的积极性。总而言之,以社会实践活动为主线,将政治教学推向深层次,无疑是新时期大学政治教师开展教学的有效选择。

二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大学生能够不断进步,学生素质也得以全面提升

大学思想政治教学的核心任务就是培养思想素质过硬、综合能力突出,具备社会实践能力的合格大学生,这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目标不谋而合。所以,将社会实践活动看作是对大学生一次很好的历练与培育,是十分合适的。可以看到,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同时,大学生已经在扮演社会中的某个角色,已经在或多或少地参与社会事务,也已经真正地开始成为一个“社会人”,而这一切恰恰是大学政治教学的核心诉求。一方面,大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能够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与实践意识,同时提升自己动手、实践与团队协作的能力;另一方面,在社会实践活动的历练下,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爱国爱民情操与综合素养,都会有一个很大的进步。

例如,教师们在组织开展以“关注留守儿童”为主题的政治社会实践活动中,可以要求学生每人着重关注一名儿童,并且掌握孩子的各类情况。在整个活动中,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学习与家庭状况,并且提升自己照料与帮助别人的能力,也在无形中锻炼了自己的能力。类似的关爱活动,无疑可以激发起大学生的情感和情绪,让他们更加珍惜自己的大好时光,同时更加充满对社会、民族的热爱。在活动中,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个人修养都会有一个质的提升,这也是政治教师们所乐见的。

三 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政治教学的进步

教师也是大学政治教学的重要参与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发展与方向。因此,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离不开教师素质的进步。具体来说,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很好地帮助教师再次成长、不断进步,从而为教学的发展提供更大的能量。一方面,社会实践教学有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另一方面,社会实践教学有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师的施教能力。要积累社会实践教学所需的创造性理论知识,思想政治教师就必须掌握有效指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技能和技术,即对教材和各种教育素材的加工、吸收和精选的能力,组织教学过程的能力,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将精选后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的能力等。

因此,必须协调好学生与教师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位置,让教师紧密地参与到政治实践活动中来,从而切实提升业务素质、教学能力、思想道德品质与全面修养,为推进大学政治教学的全部发展贡献力量。

综上所述,新时期的大学思想政治教学离不开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因为社会实践活动对于提升大学生、教师的综合素质都大有裨益,也是教学工作的“催化剂”。

参考文献

[1]朱云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09(6)

[2]陈历.构建从课堂教学通往生活世界的实践教学体系――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视角[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8)

社会实践的作用范文第5篇

一、“博士服务团”实践活动对自身学术水平的提高

目前随着高校对教师特别是新进年轻教师的学历要求的提高,目前学校新进青年教师都具有博士学历,都有一定的学术能力[1]。但是很多时候其都是与导师共同完成的。都是以导师为主,所研究的学术方向也大多都是导师所选择的,没有形成自己的学术方向,也没有实现学术独立[2]。青年教师在刚工作的几年内,如果说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话,大多成果都集中在,申请国家和省部的纵向项目上面。对于横向项目或者具有实际经济价值的应用型成果的取得就比较少了。通过这个博士服务团的活动,我们这些青年教师进入工厂企业,为公司企业解决实际的问题,或者是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为企业量身定做开发一些符合企业发展的新产品或产品线等,通过在实际解决问题以及研发产品的过程中,一方面我们会研究之前没有碰到过的科研问题,在进行研究解决的过程中可以慢慢的形成自己的研究方向,实现学术独立;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完成从纵向项目到横向的转变,将我们之前的基础理论研究和企业的实际问题结合使自己的研究产生实际的社会经济效益。在完成博士服务团的活动之后回到学校,还可以持续的与企业合作,实现基础理论研究和企业应用需要的结合。

二、“博士服务团”实践活动中实践能力的提高对教学过程的促进作用

在高校教学过程中,我们很多时候也是在进行理论教学,但是目前不管是应用型的还是研究型的高校,很多都是要求培养具有较强应用型的大学生,以便大学生毕业之后能迅速的融入社会工作当中。因此,高校教师应当理论和实践都过硬,这样才能真正起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作用。青年教师虽然都具有较高的学术素养,理论水平都比较强,但是职业阅历单一,从校门到校门的简单经历缺少了企业社会的实践[3]。而参加“博士服务团”正好弥补了这一点。例如我在孝棉集团的实践经历,我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角色转换,然后迅速而顺利的开展工作,工作环境的不熟悉,工作方式的完全不同,工作内容的巨大差异,使得我之前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以及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都需要得到转变,在公司进行各分厂,各生产车间,各条工艺线路调研,进行研发部门的改革,制定研发部门的规则制度,提高研发部门的效率,然后针对孝棉集团面对的市场和研发部门的实际情况,提出新的产品—离子液体中再生中药保健型的竹纤维的研发。这些问题的处理都对我的社会实践能力有一个提高,使我在以后指导学生的见习、实习操作和社会实践时都能够胸有成竹[4]。

三、“博士服务团”实践活动对教学改革理论的促进

社会实践的作用范文第6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决定性作用论;逻辑溯源;实践启示

[中图分类号]F04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461(2016)03-0001-0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理论突破,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决定性作用论”的衍生,预示了“市场决定性作用论”实践的长期性、复杂性、挑战性。因此,回溯社会主义探索“市场决定性作用”的理论渊源、循环逻辑、模式形态、借鉴启示等,对我们探索“市场决定性作用论”的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一、社会主义“市场决定性作用论”衍生的理论渊源

社会主义“市场决定性作用论”渊源于马克思的“无市场、近市场、“亲市场”等理论学说,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近市场、亲市场、无市场”的属性论述,是社会主义与市场博弈的逻辑渊源。

(一)社会主义“近市场”的本源属性

马克思“市场起源论”认为,社会主义拥有“近市场”的本源属性,同时又具有“近市场”的制度属性,是客观性与本源性的统一。1.社会主义与市场的天然互补性社会主义与市场天然互补属性蕴含在马克思市场起源的理论判断中。马克思坚持市场起源于社会组织的“市场社会论”观点,反对西方古典经济学家的市场起源于人类交换倾向的“市场人性论”观点。马克思认为,最初的商品交换“不是在原始公社内部出现的,而是在它的尽头,在它的边界上,在它和其它公社接触的少数地点出现的”。[1]即市场起源于社会制度的本源属性,而不是由人的自然属性产生并自然满足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蕴含了市场可以与任何社会制度或社会组织进行结合的可能,自然也预示了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结合的本源属性。同时马克思也指明了市场与社会分工相互促进的积极作用。马克思认为,“在商品生产者的社会里”,独立生产者的劳动最终“发展成一个多支的体系,发展成社会分工”,进而不断推动市场范围的扩大;[2]肯定了市场与社会双向互动功能。暗示了任何一个社会制度只要存在社会分工与剩余产品,市场交换生成的逻辑前提就存在;在社会分工存在并不断拓展的情况下,产品交换的领域不断扩大,交换的类型也不断复杂化、精细化,只要市场对社会的促进属性存在,其依附于社会的本源属性就不会丧失。因此,具有先进制度属性的社会主义同样脱离不了社会分工的存在,自然拥有与市场结合的互补性。2.社会主义与市场的客观相容性社会主义与市场的客观相容性是由社会主义制度属性所决定的。一方面,社会主义既具有一切社会制度的共同属性,即必须建构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同时又满足人诉求的政治文化社会有机体,必然与市场促进社会有机体属性具有相容性。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又具有独特的制度属性。按照马克思的设想,社会主义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物质生产力基础之上,又在精神追求、社会公正、文化繁荣等方面超越资本主义的新型制度,在经济层面与道义层面均超越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其核心价值目标是给人提供丰厚的物质基础和丰足的精神财富,让人类享有自然权利和社会权利的高度统一,最终实现“自由人联合体”。因此,社会主义制度属性决定其必然需要借助于一切能够满足其发展需求的机制,市场机制的优势属性能确保社会主义获取未来发展的物质条件与精神追求,而其自身固有的优越属性也为限制市场劣根性提供了屏障。因此,社会主义仍然拥有利用市场的客观必然性,同时也拥有促进市场优化的天然优越性。总之,马克思关于市场起源与社会主义制度属性的基本判断表明,社会主义与市场具有本源的相容性,构成了社会主义探索“市场决定性作用”问题的逻辑源头。

(二)社会主义“亲市场”的内质属性

1.未来社会“无市场”的理论假设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制度“无市场”的制度设计是共产主义社会,而这种共产主义社会是直接针对物质条件、精神财富高度发达的“高级阶段的共产主义”,并非是“各方面尚未成熟”的共产主义低级阶段。马克思在客观分析市场起源、市场要素、市场机制、市场功能、市场分类等的基础上,明确肯定了市场促进社会生产力的优势功能;同时也对市场蕴含了劣势属进行了深入的批判。马克思继承发展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市场批判思想,透视市场与私有制结合等产生的社会不公、拜物教现象、不当竞争、市场失灵、市场滞后性等问题,揭示了市场与私有制、个人主义等客观兼容性,看到了市场产生的人性异化、优胜劣汰、两极分化、极端趋利性等变异等,预测了未来社会是“无市场”的社会制度;但根据马克思后来关于社会主义的论述可知,在其尚未实现高阶段共产主义之前,社会主义必然不可避免带有其原有社会的特征,甚至可以包括商品货币、银行的、利息、利润等。由此可知,“无市场”的未来制度必然是高级阶段的共产主义社会。2.社会主义“亲市场”的必然性在马克思的理论视域中,社会主义“亲市场”的属性是暂时的,是其过渡到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必要条件,社会主义必然会通过“去市场”的途径实现“无市场”的未来社会制度。因为马克思的设计要求现实的社会主义制度拥有一定的物质基础、精神基础、政治文明、社会素养等综合的实践条件。当社会主义社会具备了实现共产主义需求的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素养等,市场也就无需再发挥职能,或许会转化为另外一种形态,市场就自然退出历史舞台,社会主义自然过渡到“无市场”的共产主义社会。当然,如果实践中的社会主义制度不具备“无市场”的制度条件,就应该保留其实践中的市场制度属性以不断提升社会主义制度的综合条件,为其向未来社会的过渡与发展创造条件。因此,实践中的社会主义制度又具有“亲市场”的应然属性,否则就不能实现“无市场”的高级阶段共产主义社会。由此可知,马克思的理论视域中既蕴含了社会主义“去市场”的应然性,又蕴含了社会主义“亲市场”的必然性,只有等条件成熟的时候才能实现未来社会主义的“无市场”性。

二、社会主义“市场决定性作用论”衍生的逻辑路径

社会主义探索“市场决定性作用”问题历经逻辑起点、逻辑展开、逻辑升华等阶段,完成了“反市场———近市场———亲市场”的逻辑循环,建构了社会主义“市场决定性作用论”的理论实践。

(一)社会主义“市场决定性作用论”生成的逻辑起点

指早期社会主义的反市场实践与市场理论矛盾徘徊,孕育了社会主义市场本位探索建构的实践先兆。主要包括苏联及早期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建构计划经济主导以排斥市场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早期社会主义者对马克思未来社会制度“无市场”目标设定的误解,忽视了社会主义“去市场”条件,混淆了共产主义“废市场”与社会主义“去市场”的根本区别,把“去市场”理论等同于“废市场”理论,走向了“反市场”的社会实践,衍生了社会主义排斥市场的通行模式。在实践中主要以排斥市场为核心手段,建构了绝对公有制所有制的计划经济体制,试图建构替代市场经济的实践超越,进而衍生了与计划经济呼应的政治、文化社会体制等。但事实上该模式却是在计划经济主导下的市场矛盾状态。一方面,政府试图运用行政手段取消市场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运营机制,在理论意义上建构了排斥市场的形态,如列宁曾设想在“世界几个大城市”的主要街道“用黄金修建公用厕所”的绝对反市场设计。[3]另一方面,在经济实践中又不得已采取保留部分市场的制度形态,如货币、经济核算、价格信息、价值规律等,试图借助货币实现“经济计量的尺度、所得的分配和企业结账的手段”、“支付个人及家庭生活费用,获得消费资料及服务”等;尤其是在国际中必然借“黄金和美元”等国际货币在世界市场中进行“贸易交换和贸易结算”等,凸显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的实践不可分割性。[4]因此,早期社会主义反市场的实践范式验证了马克思“去市场”的正确性,为社会主义“近市场”属性埋下了伏笔,预示了“市场决定性作用论”建构的理论起点。

(二)社会主义“市场决定性作用论”生成的逻辑主体

主要是指20世纪50年代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开辟的“近市场”实践探索,实现了社会主义与市场解构联姻的理论突破,以南斯拉夫、匈牙利等为代表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率先揭开了探索与市场联姻的兼容之路。东欧传统社会主义国家试图回归市场在社会主义应有的地位,但由于当时社会主义矛盾尚未充分实践以及世界格局的制约影响,大多是设想在计划经济的框架中植入市场经济的成分,实现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的结构联姻,大大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如南斯拉夫、匈牙利的实践探索,东欧其他国家的理论探索等,曾被西方国家称之为市场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市场决定性作用论”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其重要的理论实践奠基时期。但由于其大多是在传统社会主义框架内植入市场经济的内核,但社会主义仍然是主导地位,恢复了社会主义“近市场”的自然属性;但其未能真正调整市场与社会主义的矛盾,市场经济在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进一步激化了市场与社会主义的矛盾。如政府与市场的矛盾、企业与市场的矛盾、社会与市场的矛盾等问题凸显,这些矛盾表面看是改革带来的矛盾,实际却是市场主体地位未能复归衍生的必然矛盾,再加上苏联的强力压迫等因素,这种探索并未真正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决定性作用论”实践探索由此而中断。

(三)社会主义“市场决定性作用论”生成的逻辑升华

主要是指20世纪90年代社会主义解体以来,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与左翼作家的探索设计;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实践,尤其“市场在社会主义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提出,完成了社会主义与市场博弈的逻辑循环。社会主义国家探索社会主义近市场的路径中断之后,社会主义市场本位问题的建构任务被欧美当代市场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承担。当代市场社会主义主要以英美国家为主导,把市场作为主导机制引入社会主义,把市场经济作为实现发展社会主义的主要目标。他们既坚持马克思的社会主义价值理念,又坚持市场作为主导经济手段的理论设想,借用市场经济的微观机制,建构了工人自治型、经济民主型、经理经营型等社会主义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在传统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历经市场与计划共存、市场起基础性作用、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等的路径变迁,建构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实践模式,标志着社会主义探索“市场决定性作用”问题的逻辑升华。

三、社会主义“市场决定性作用论”的模式演进

社会主义市场本位理论建构的探索起始于西方经济学家关于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大辩论,产生了政府模拟市场、政府与市场分权、市场主导型、市场决定型等模式形态。

(一)政府模拟市场的竞争社会主义模式

该模式是波兰经济学家奥斯卡•兰格终结西方经济学家关于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大辩论而设计的模式,是市场本位社会主义建构问题探索的初始形态。其核心理念针对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社会主义无市场、无经济核算、无信息等争论焦点,“比照竞争市场上的均衡决定条件,通过“政府模拟市场”的设想,利用“试验错误的方法”来解决社会主义经济核算,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具体说来,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基础上,由社会主义的中央计划局模拟市场功能,通过价格制定来调整供需关系和收入分配等;企业必须按照政府制定的价格体系,以消费者的偏好确定生产问题,而不能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消费者个人根据自己的偏好自由选择职业等,实现政府、企业、个人利益关系协调的实践机制。兰格认为,尽管社会主义国家不存在实际的市场,但政府可以根据历史价格随机抽取价格设定价格体系,通过不断试验错误的方法确定合理的价格体系以实现供需平衡,确保资源合理配置;同时政府严格按照政府偏好与消费者偏好统一的理念,借助计划性和行政性手段以保证合理的分配和积累,实现社会均等化,满足社会主义的实践诉求,以政府模拟市场为中心的资源配置、生产消费、分配积累、个人需求等的合理化的社会形态形成。总之,兰格的政府模拟市场的社会主义模式尽管没有在实践中实施,同时也存在诸多不合理性,如企业的市场性、政府的行政性等问题,但却为社会主义探索“市场决定性作用”理论建构揭开了序幕。

(二)政府联姻市场的分权社会主义模式

该模式是指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为提高传统社会主义经济效率而嫁接市场的实践理论模式探索。其核心理念是在传统社会主义的制度内植入市场机制。包括南斯拉夫的自治社会主义、匈牙利的新经济体制等实践模式;布鲁斯的“含有受控制市场机制的计划经济”模式,奥塔•锡克的“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分配计划”模式,科尔奈的“有宏观控制的市场协调”模式等,理论界称之为传统市场社会主义模式。该模式具有两大基本特征。一是政府与市场联姻;二是政府与市场分权。所谓政府与市场联姻主要是指传统社会主义普遍利用市场机制作为提升经济效率的手段,但并未关注社会主义与市场的内生性问题。如南斯拉夫与匈牙利的实践模式中,都主张运用市场经济,在价格机制、收入分配、企业生产、对外贸易等相关领域依靠市场调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同时把市场经济局限在产品市场,而在“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等方面并没有突破,这种“没有资本市场的折中方案”,并不会带来“人们期望发生的从行政协调到市场调节的变化”,更不能给“社会主义经济效率低下问题提供”合理的答案。[5]所谓政府与市场分权,主要是指政府行政权利与市场自由权利的“二元并存”关系,并没关注政府与市场的交融共生,二者处于共存剥离现象。如奥塔锡克设计的政府宏观计划与企业微观决策在生产、分配、信息、市场透明度等分权形态;科尔奈设计的行政协调与市场协调处理企业软预算约束和社会保障等。尽管都从不同的视角看透了传统社会主义面临的问题,但由于分权嫁接的形态致使企业在“从属行政和从属市场”的“双重从属”纠葛不清,不能从根本上破除传统企业存在软预算约束、企业经理人机制不完善、社会人责任心不足等问题。总之,尽管政府联姻市场实践但并未彻底理清政府与市场的职能边界等问题,实践了社会主义探索“市场决定性作用”问题的理论,从理论与实践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三)市场主导型社会主义模式

该模式主要是在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探索市场本位社会主义失败解体后,西方欧美国家探索社会主义与市场兼容的理论设计,既有马克思主义的坚守者,也有西方左翼理论家的探索。其核心理念是借助市场实现社会主义目标,试图利用“某些资本主义成功微观机制,设计出与发达资本义经济一样运行得有效率的社会主义机制来”。[6]主要包括工人自治型市场社会主义、经理经营型市场社会主义、经济民主型市场社会主义等,理论界称之为当代市场社会主义。首先,该模式确立了市场的绝对主导地位,设想借用西方资本主义的微观市场机制建构新型的社会主义模式。如罗默的证券市场社会主义就是借助“股票”对初始财产进行平均分配,并借用“股票”参与利润分红,甚至死亡上交“股票”来平抑代际不公等设想,建构以“平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模式。而巴德汉的银行中心市场社会主义则试图借助主银行、企业、分银行等互相监督、互相管理等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其次,该模式借用了新自由主义的外壳。尽管当代市场社会主义宣称坚守社会主义的目标,但其实质是试图借用西方新自由主义的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运用“凯恩斯主义式的管理”,通过“更加间接的宏观的”市场因素调控办法,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及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4]最后,该模式关注了“非市场”因素的作用。为了确保市场充分发挥作用,该模式普遍借助了“非市场”因素的助推作用。如米勒的工人自治型市场社会主义等就非常关注工人的“自由、民主、一人一票”等权利,通过政治民主、经济民主等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等。而经理经营型市场社会主义则普遍关注职业经理人治理结构,通过对职业经理人的监督管理及物质刺激等手段,确保职业经理人不贪腐、发挥最大能动性等,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斯韦卡特、罗默等人则非常关注法治在市场经济的保障作用,通过法治的手段监督企业、监督投资、甚至向民众保证公平公开等手段,以确保市场经济的导向性作用。总之,尽管市场主导型社会主义具有一定的乌托邦特性,但却设计了早期“市场主导性作用”的模式。

(四)市场决定型社会主义模式

主要是指新常态下当代中国政府致力打造的市场本位社会主义的新形态。核心理念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通过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最佳效应,建构政府、市场、社会等一体化的最优运行状态。首先,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市场决定型社会主义是中国在原有的计划经济架构基础上,历经社会主义与市场二元共探存、三位一体、四位一体、五位一体的实践建构,逐步恢复了市场经济的本质定位。因此,市场决定型社会主义必须优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其次,政府在市场调控中具有导向作用。市场决定性不代表“自由化”、“私有化”、“无序化”等,市场配置资源必须在政府宏观调控的导向作用,坚持生产资料公有的社会主义性质,在政府宏观导向下实现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处理好市场与企业、市场与政府、市场与社会等的核心关系,发挥政府在制定市场法规、市场监管、市场服务、市场协调等方面的导向功能等。再次,市场因素与非市场因素整合运行机制。市场决定性作用并不意味着市场唯一性因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发挥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同时,建构了融核心价值、法制保障、文化软实力、社会公正等一体化的整合优势功能,为市场决定型社会主义提供了良好的“合力机制”,回归了市场经济的本质和马克思市场本位的逻辑本源。总之,尽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探索市场决定性作用方面上尚面临诸多困惑,但市场决定性方向的提出却具有重大的创新作用。

四、社会主义“市场决定性作用论”探索的借鉴启示

尽管社会主义市场本位理论探索经历了曲折,但其积累的实践经验以及教训的总结必然能够为新常态下市场本位探索问题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启示。

(一)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本体创新

社会主义是调控市场的重要制度载体;市场是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的重要手段。只有优先坚持社会主义的制度属性不变,市场才能具有社会主义的制度属性。这就要求实现社会主义制度以及市场机制等的双重创新,实现马克思所指的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创新市场机制的社会主义制度属性,真正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的强势互补功能。社会主义探索市场本位的经验教训足以说明实现两种载体创新的价值。国外社会主义在处理社会主义与市场实践中出现了严重的偏差。一是没有正确认识和评价马克思所示的社会主义的市场属性内涵,忽视了马克思市场本位思想的价值,在不符合实践的条件下片面采取了废除市场的极端举动,背离了马克思社会主义的实践道路;但在实践矛盾中退却回溯的背景下又忽视了市场机制的实践创新,限制了市场机制的优势属性发挥,窒息了社会主义与市场融合生成的力量。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践相结合,在中国现实的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之上,逐步探索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的“二元并存”、“联姻兼容”、“市场基础型”、“市场决定型”等实践,在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市场机制的实践属性,建构了市场决定性社会主义新常态,实现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本质回归,恢复了马克思社会主义市场本源定位。总之,尽管我们在探索社会主义与市场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新常态下仍然面临更加艰巨的任务。因此,必须坚守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双重优化,使社会主义与市场逐步回归本质性属性。

(二)理清社会主义与市场博弈的逻辑层次

社会主义市场本位问题的实践必须围绕社会与市场、政府与市场、企业与市场等三重逻辑维度,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深层次融合,这是社会主义与市场博弈实践得出的正确结论。首先,关于社会与市场关系。社会与市场的关系是社会主义与市场博弈探索的宏观层次,也是社会主义市场实践中应该优先关注的问题。这要求社会主义在实践市场时应该考虑社会主义的制度属性,实现社会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社会制度等与市场的宏观融合。早期社会主义因过分强调社会公平公正问题,避免市场交换机制衍生的收入和财产的不平等性,建构了以绝对公有制为基础,以集权化的政治形态、文化形态等排斥市场的社会形态。但由于没有摆正社会公平与市场的关系,导致了社会主义与市场关系层次的错位与缺失,在效率低下的物质基础上建构了“平均主义”倾向的社会形态。传统市场社会主义却又忽视了社会主义制度属性与市场的融合,片面关注经济机制的价值发挥,没有看到社会组织、社会人、社会制度架构等对市场机制的同化影响作用,阻碍了市场与社会主义双重优越性的发挥。而当代市场社会主义在重视市场的同时却又忽视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性,建构在理想状态的理论设计必然是乌托邦等。其次,关于政府与市场关系。政府与市场关系是社会主义与市场博弈的中观层面内容,也是社会主义与市场融合的关键。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市场机制优势的发挥、市场因素与非市场因素的整合、企业及职工积极性发挥等均依赖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处理。早期社会主义为了坚守社会主义价值目标选择了排除市场的政府集权式模式,过分夸大政府的力量,限制了市场机制的发挥而最终促使社会主义效率低下问题。传统市场社会主义为了克服社会主义与市场逻辑层次缺失错位的实践困境,努力探寻市场机制与社会主义结合。在坚持传统的社会公平的宏观导向下,着力于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为突破,建构了政府与市场联姻分权的实践形态。但由于未能理清政府职能边界与市场功能边界问题,使企业陷入了处理行政协调与市场协调双重制约的窘境,最终未能摆脱窒息社会主义与市场机制功能的困境。如南斯拉夫废除国家经济职能的“无政府”状态的企业自治形态;而匈牙利新经济体制强势政府造成的企业软预算约束、管理人员缺乏活力等同样导致政府管理失控与企业市场弱化等问题,造成了社会主义解体的根源。当代市场社会主义则选择了坚持市场机制的背景下弱化政府宏观调控或者试图借助资本主义政府建构社会主义的梦想,必然陷入不切实际的幻想。再次,关于企业与市场关系的微观模型。企业与市场的关系是社会主义与市场融合的最终落脚点,是正确处理二者关系的微观层次,也是最终检验社会主义与市场融合成效的关键点。早期社会主义因政府排斥市场而限制了企业与市场的徐俊峰:社会主义“市场决定性作用论”的衍生逻辑及实践启示运营机制,导致了传统国有企业的软预算约束、平均主义、效率低下、工人积极性不高等弊端;传统市场社会主义则因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难以摆正,并没从根本上破除国有企业存在的弊端,企业也不能真正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参与竞争,最终难以摆脱破产的历史宿命。当代市场社会主义者在深刻批判资本主义严重社会不公的基础上,结合社会主义探索市场本位问题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以市场为核心,着力建构市场与企业关系为重点的转型突破。如工人自治型市场社会主义借助“合作社”的市场载体,建构工人管理、市场机制、民主自由一体化的社会主义;经理经营型市场社会主义则重点通过“经理经营”,利用银行、利率、股票等市场机制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兼顾社会主义效率与公平。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则综合上述两种模式的优势,试图实现市场与社会主义的完美结合等。但他们过分关注企业市场的关系而忽视社会与市场、政府与市场关系等的处理,致使这种模式陷入了乌托邦的嫌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探索市场本位的过程中同样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恢复了马克思市场本位社会主义思想传统。但同样也遭遇到关于社会主义市场关系逻辑层次混淆问题的困惑。总之,尽管社会主义在不断探索社会主义与市场博弈的进程中,理清了二者博弈的逻辑层次,为我们新常态下建构新型社会主义提供诸多启示。

(三)重视政府与市场的互补结构

政府与市场关系是辩证的统一体,不仅具有互相排斥、互相矛盾的对立关系,同时也存在优势功能互补结构。社会主义市场本位问题的探索充分证实了政府与市场互补结构的重要性。首先,强势政府与弱势市场的结合。东欧传统市场社会主义就混淆忽视了政府与市场的互补结构,一直纠结于政府与市场孰重孰轻问题,最终在界定政府与市场边界方面选取了强势政府弱势市场的逻辑范式;片面把市场经济的机制植入了传统社会主义的框架,但却忽视了政府蕴含的政治文化社会等制度功能对市场的反制约作用,未能及时发现政府蕴含因素对市场发展的优势作用,最终导致了二者的不可兼容性。南斯拉夫和匈牙利在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时,只关心政府与企业的权力边界,而忽视了政府的其他功能结构属性,比如社会与市场、人与市场的关系等,结果最终阻碍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兼容。其次,强势市场与弱势政府的兼容。当代市场社会主义在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则同样没有避免这个问题,他们在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时没有关注二者的互补结构,他们则采取了强市场与弱政府兼容的模式,把重点转移到关注企业与市场的关系,致力于微观企业模型的建构,试图通过企业模型利润提升在资本主义国家体制中实现社会主义。但对于政府蕴含的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社会制度等的逻辑结构功能故意回避或者不甚重视,不仅忽视政府与市场的宏观导向作用,更缺乏对政府内在结构的思考,没考虑到资本主义的政府外壳能否自动实现社会主义的问题。这种设计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其乌托邦或改良变异的逻辑本质,也注定了这种社会主义性质的质疑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探索与市场兼容的改革中取得了系列成果,但同时也经历着政府与市场关系处理的矛盾纠葛。因此,在新常态背景下我们必须认真研究政府与市场的互补结构,摆脱政府与市场的“强势、弱势”之怪圈,整合发挥政府的宏观导向与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

(四)发挥市场因素与非市场因素的合力

社会实践的作用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重要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2-0143-02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学生在校期间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走向社会、识国情、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一系列物质与精神活动过程的总和。它既是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行为过程,又是进行思想道德修养、技能培训和人格塑造的实践活动,是实践性和教育性的有机统一。以化学与药学系2008届学生本次实习为例,学生通过参加社会上各种单位的社会实践工作,不仅仅是对自己专业的实际检验和实地应用,使得书本的知识真正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做到真正的活学活用;也是学生根据工作性质和工作的内容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检验的重要途径,实现知识的不断更新;更是衡量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

一、社会实践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

新时代的大学生经历一般都是较为简单,容易对道听途说、片面反映社会现象的各种说法产生认同感。而社会实践则为他们打开一扇窗口,让他们能够贴近生活,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了解中国社会的现状。

当代大学生在正确看待我国目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正确分析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的艰巨性与复杂性、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前途和命运,如何把朴素的热情升华到切实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思想高度等方面,还存在有许多问题。遇到问题时,他们脆弱的激情往往多于冷静的思考,消极的指责多于客观的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社会实践锻炼。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接触了社会,接触了实际,视野更开阔,思路更明确,视觉更清晰。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认识了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民情,加深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当代大学生政治、文化和人文素质方面的要求,激发了他们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培养了他们自强、自立,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因此,社会实践活动是引导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有效途径,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扩展和延伸,也是展示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的舞台。

本届化学与药学系学生通过各种工作实习,普遍反映对宏观社会和现实国情有了重新的认识,认识更为全面、深刻。自己在意志品质和人生信仰方面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即将步入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社会实践促进大学生社会化

人的社会化,是指作为个体的自然人成为一个能够适应一定的社会文化,参与社会生活,履行一定角色行为的社会人的过程。这是一个自然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通过与他人的接触与互动,逐渐地认识自我,并逐渐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处于人生社会化的关键时期的大学生,要顺利完成社会化,在社会的坐标系统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方位,社会实践活动在这个环节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来源于大学生社会化的需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又促进了大学生社会化的过程。

从校园走向社会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必要的社会化准备作为过渡的前提条件。大学生毕业后不能较快适应社会,甚至有些毕业生步入社会后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要使学生能尽快地转变角色、适应社会,在校期间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强化社会实践,实现教育与生产的有机结合,走实践成才的道路。通过加强社会实践,提高在校学生的社会化程度,提高在校学生对社会的认识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掌握必要的进入社会角色的知识和技能,为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大学生拥有很多特点和优势,但也有不尽成熟、不尽完善的一面。社会实践活动能使他们清醒地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从而重新调整、完善自己,实现理想与实际、理论与实践、自身与社会的统一,加速社会化进程。通过社会实践,明确自己的价值所在,选准自己的人生坐标,在实践过程中提高人际交往和独立生活的能力以及处理错综复杂问题的能力,以便做好从学习角色到工作角色的转变工作,实现青年大学生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化。

本届化学与药学系学生通过各种工作实习,普遍反映在从校园向社会转型的过程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自己的角色定位更加准确,自己的奋斗方向更加明确,为今后正式向社会平稳过渡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社会实践促进大学生的素质发展

大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增强危机感,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社会实践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掌握许多书本上难以学到的知识,为青年学生创造了更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大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过程中找出自身差距,从而增强学习的目的性,完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课堂教学主要以理论讲授为主,缺乏系统的操作训练。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大学生能够有机会走上社会工作岗位,用所学的理论来指导社会实践,使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从而强化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有助于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通过系统的岗位实践锻炼,提高了大学生的技能素质;同时,实践活动可以调整大学生心理状态,锻炼大学生善于学习、勇于实践、承受挫折的能力,充分发挥其智力水平,保持稳定的情绪,磨练了意志,增强了自信,提高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另外,通过社会实践,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敬业精神和科学精神。

本届化学与药学系学生通过各种工作实习,普遍反映自己能将大学阶段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并且在知识付诸实践的过程中温故知新,学习到新的知识,对旧的知识有更深的领会,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自信更上一层楼。

四、社会实践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大学生平时生活在校园中,与社会接触机会甚少,人际交往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有限,易将社会想像得简单化,对毕业后参加的工作往往会有较高的期望值。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可让其感受到自身与社会工作的要求还存在哪些差距,让其懂得毕业后首先解决的应是生存问题,改变以往眼高手低的择业观点,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积累经验,脚踏实地,养成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择业观。

在本届化学与药学系学生实习过程中了解到,同学们就业时常出现以下几种心理状态:焦虑、恐惧、自卑、自负、依赖、从众心理等。大学生长期生活在校园里,对社会的复杂性以及就业的困难性会产生一定的恐惧感,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积累社会经验,对于克服就业时带来的各种心理问题有着重要的作用;另外,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学生能够逐渐学会如何面对就业所带来的问题,冷静地分析并理性处理问题。高校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培养学生自信,克服恐惧、焦虑心理,正确地认识自我,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大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对于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提升理论水平,提升做事效率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有助于大学生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提升自身就业能力和尽快适应社会和职业角色的有效途径。有助于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性格特征和能力素质方面优势和特长,发现自己的知识水平的差距,激发自己的创新意识,强化职业心理和敬业精神,增强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应变能力等。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可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本届化学与药学系学生通过各种工作实习,普遍反映自己在就业方面明确了自己的方向和目标,有许多同学工作能力得到了质的提高,选择并且能够留在自己实习的单位,大大减小了就业压力,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五、社会实践增强大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社会分工的细化及和谐社会的构建,都要求大学生具备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多年的社会实践证明,人们之间只有通过相互的友好合作和交流才能更快更多地获取知识和信息,才能获得更好的价值受益。因此,团结协作就更加显得重要。

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各种活动都要把队员分组,各司其职,通过队员的相互合作才能达到最终的目的和效果。社会实践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在与人共事时奉献、进取和团结合作的人际交往能力。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可以增强我们的团结协作意识,进而产生协同效应。

本届化学与药学系学生通过各种工作实习,普遍反映自己不仅在专业基础方面得到了夯实,更重要的是与人相处,团结协作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这种能力无论在将来的工作还是生活中,都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总之,社会实践活动在高校与社会之间开辟了一条通道,架起了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经济之间联系的桥梁,有效地加强了高校与社会、教育与经济之间的联系和信息交流互动,把教育与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引导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既锻炼了他们的社会活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创新能力与组织能力,也提高了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增强了大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促进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社会实践对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已成为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吉晓琳.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重要性书名[J].世纪桥,2001,(1).

[2]程红艳,任石涛,李德芝.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功能初探[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4,3(4).

社会实践的作用范文第8篇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实践 就业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4(c)-0173-02

大学生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及高校的生存与发展。教育部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为727万人,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但另一方面,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急需大量的人才,用人单位却高呼人才难觅。这种结构性的矛盾、供需认识上的矛盾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培育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之一。社会实践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大学生在参与实践中体验生活,了解社会、了解民生,缩短了社会化进程,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了就业竞争力。

1 社会实践和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含义

社会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自然和社会的社会活动的总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在校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和特长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同时提高自我、全面发展的活动过程。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指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战胜竞争对手找到适合自身才能发挥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即全面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能力。其核心是自主就业的能动力和职业发展的潜力,主要包括毕业生自身所具有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终身学习的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实际动手能力、身心素质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等,是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能够被用人单位发现和认可的素质能力。

2 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促进作用

2.1 社会实践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完善自我

现在的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成长的环境优越,对社会的看法过于简单化、片面化、理想化。通过社会实践,走近社会、接触具体工作,弥补了书本知识的不足,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学生在暑假期间到市政服务中心进行实践,作为普通行政助理,该如何使用复印机、传真机、电脑提高工作效率;作为会计该如何使用电算化的系统和软件,这些操作能力光靠理论教学是抽象的,需要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去尝试去掌握,为真正走上工作岗位打下扎实的基础。

大学生的理论知识相对丰富,但实践动手能力却差强人意。在参与社会实践过程中,经常会碰到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局面,需要学生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来提出新理论、新概念、新方法。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思维活动程度被极大激化,更有利于巩固、理解课堂所学的专业理论,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进而提升创新思维能力,这些综合素质的提高事实上就是就业竞争力的提升。

2.2 社会实践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择业观

调查数据显示,部分毕业生由于受到家庭、传统观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择业时过于注重用人单位性质、薪酬标准、工作地点环境等,而忽视了最为重要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问题。实践活动让大学生提前体验社会、了解用人单位需求、接触现实世界,在适应的过程中总结形成正确的择业观和价值观。在找工求职的时候,能主动结合自身的专业、兴趣、性格等,合理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科学定位自身,并有较为客观正确的心态看待求职及具体工作中的挫折,及时调适自己,客观分析,冷静选择,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力。

2.3 社会实践有利于缩短大学生的社会化历程

高校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摇篮,要强化大学生社会化教育。社会实践是增强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重要环节,它能验证、巩固、深化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让学生提前认识社会、适应社会,促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已具备的能力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加速知识向能力的转变,达到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的目的。高校广泛开展的社团活动、教学实习、勤工俭学、假期实践等社会实践活动,能让他们看到自己和社会需要之间的差距,看到自身知识和能力上存在的不足,比较客观地去重新认识、评价自我,合理调节自我期望,纠正自我意识偏差和失误,缩短与现实社会的距离,同时会产生一种紧迫感和危机感,不断地去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更新知识结构,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各种亲身感受和体验,全面接触和了解就业环境、就业政策和就业形势,掌握基本技能、社会规范,培养社会角色,能减少大学生在就业时眼高手低、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等情况的发生。

此外,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要和不同的人接触或者协作,要参与组织安排工作、协调管理工作、处理应急突发事件,各司其职,大学生经过磨炼,提高了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应变能力等,养成务实的学习态度和生活作风,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有自己的就业竞争力的有用人才。

实践证明,大学生在社会实践锻炼中收获越多,就业准备越充分,就业竞争力越强。一些用人单位特别青睐学生干部,其实就是看中了学生干部在校期间的社会工作经历及在参与各种实践活动中得到的社会适应性锻炼。

3 大力推进社会实践活动,切实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2012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调查显示,86.4%的受访者认为大学生有必要参加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同时,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开展存在很多问题,73.0%的人认为“大学生实践时间短,流于形式”;62.7%的人认为“学校缺乏对大学生实践的指导和支持”;58.8%的人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功利性强,与宣传报道或评奖挂钩”;54.4%的人认为“大学生自己联系实践单位有困难”;52.8%的人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过于盲目,针对性差”;39.6%的人认为“社会实践存在安全问题,学校的压力大”。大力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需要社会、学校、大学生的共同努力。

3.1 社会高度重视,确保社会实践有序有效开展

首先,政府要充分意识到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提高的作用,要整合各类社会资源,指导和帮助高校建立各种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使得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经常化,制度化,有效化。

社会各界尤其是用人单位对于高校安排的大学生见习、实习、寒暑假的兼职体验等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要接受认同,并且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给在校大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工作机会,对在岗位上的实习生进行系统全面的指导和培训。使得在校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能够真正认识到行业前景,岗位要求,有计划有针对地全面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3.2 学校注重引导,加强对社会实践的指导和监控

学校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从低年级抓起,引导学生充分认识社会实践对就业竞争力的提升作用,强化学生在社会实践的主体地位。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和合作,打造更多的社会实践平台,结合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确保学生在科学的规划下,有意识有针对的参加社会实践,同时,学校方可以将社会实践和就业指导纳入教学总体规划和课程体系,规定学时、学分。思想引导为前提,制度建设为保障,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锻炼提高,从而达到社会实践提高就业竞争力、促进就业的目的。

3.3 学生主动参与,在社会实践中提高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是社会实践的主体,要充分认识到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尤其是对就业竞争力的提高作用。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类社会实践,努力锻炼和培养自己,学会与学校外的社会群体和谐相处,丰富社会阅历,完善自我,缩小自身与目标职业所需素质的差距,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准确定位自己的就业目标,实现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高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敏.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内涵及其培养[J].煤炭高等教育,2006(1):101-103.

[2] 郭万牛,王建明,张健.素质教育应加强大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南京化工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1):79-83.

[3] 楼锡锦,周树红,吴丽玉.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 2005(7):49-52.

[4] 周以杰.浅析社会实践对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作用[J].出国与就业, 2011(2):20.

[5] 李泓君,高丹,杨静菲.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需求的研究性报告[J].中小企业管理,2013(8):180.

社会实践的作用范文第9篇

关键词:高等艺术 院校 社会实践 作用 创新

高等艺术院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传授技能和为社会服务的责任与义务。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开个与创新,科技、经济体制日益完善的今天,需要大量的有良好综合素质和较强的实践技能的新一代青年后备力量。如何培养新型人才,其一,要重视在校大学生学习课堂知识的掌握,为其将来走向社会、服务社会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其二,更要加强在校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环节,为其提供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平台,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经受锻炼,实现学习技能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尤其是高等艺术院校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对其技能的成长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断地创新社会实践环节的新思路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等艺术院校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与作用

社会实践活动的目是让学生全方位得到锻炼与展示,既便于高校组织以拓展受益面,又不失活动的严谨;既便于活动的有序开展,又便于活动的严格监控;既有统一性,又有灵活性;既有普遍性,又有层次性。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高校学生技能的展示,提高了在校大学生对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的认识,从而促使青年学生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起到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同时社会实践活动也符合青年学生成才的自身需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青年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经历了活动内容从单一到多维,活动主体的被动参与到主动投入,一个由量变的不断迭加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当前,“学习社会、助困扶贫、服务社会、实践成才”已成为大多数青年学生的自觉行动。高等艺术院校组织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正日益成为在校大学生成才的自身需要。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解决大学生对现实社会中诸多问题和矛盾的认识。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和矛盾,怎样来认识和解决这些新问题和矛盾,一直是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难题,如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毕业就业问题。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高校毕业生已由过去统包统配的计划分配模式逐步过渡到实行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多数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自主择业的方式。这种择业方式,导致大学生复杂心态和矛盾心理的产生。一方面,实现了由“服从国家需要”到“尊重个人自愿”与“服从国家需要”并重的转变,而备受学生的推崇和欢迎;另一方面,由于人才市场机制与竞争规则的不健全等因素,又使得部分学生束手无策。从而在一些学校中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对社会的偏激看法,对这些过激的认识和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差距矛盾的解决,单靠在校园的教育和引导是难以奏效的,然而,学校可有针对性地组织青年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深入社会和实践,使青年学生了解和认识国情,认清就业形势,了解社会对毕业生的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实现个人志愿与祖国需要的有机结合。社会实践活动这种青年学生自我教育的手段和形式,有助于问题、矛盾的认识和解决,是学校加强和改进对毕业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有效方法。

二、高等艺术院校社会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高等艺术院校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途径,其活动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技能方面注入了活力,增强了高校社会实践工作的力度和实效。但是,也要看到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主要体现有四个方面:

(一)是学生的参与缺乏广泛性

社会实践教学作为必需的教学环节,应该是面对全体学生的,但许多高校把主要精力投放在院、系社会实践小组或某一类实践活动上,面对全体同学的个体实践活动则缺乏具体而有效的指导和相应措施。

(二)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连续性

许多高校的社会实践教学不是作为一种必要的经常性的教学环节坚持下去,而是因教师、领导、能力、场所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而断断续续,没有形成一个稳定的、一贯的,学校和学生普遍认可的评价标准和运行机制。目前,社会实践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随意性和随机性。

(三)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层面的系统规范性

社会实践教学一般是在课外、校外进行的教学辅助活动,其组织程度比一般课堂教学复杂、细致得多,涉及教师、学生、场所、经费、教学活动安排,以及组织协调、培训、考核等各个环节和诸多因素。因此,必须要在组织层面进行精细、缜密、系统的安排。

(四)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

社会实践活动是围绕着特定的教学内容和基本目标进行的,应当有行之有效的指导。许多高校对于如何确定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活动主题,如何选择合适的实践教学方式,如何完成具体的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如何撰写实践报告及实践教学的具体要求等,尚缺乏系统的培训学习和辅助教学。同时,对于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也缺乏有效的管理和考核。对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了解的问题,如果教师不能及时进行辨析与答疑,就会直接影响到社会实践的效果。

三、高等艺术院校开拓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新思路

(一)社会实践活动做到四个结合

1.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与素质教育相结合。

2.把培养和提高青年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青年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树立创新精神作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足点;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与人生观教育相结合。

3.在实际中,注意及时引导解决社会实践活动中可能出现的一些负面效应,在价值取向上教育引导学生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与能力培养相结合。

4.要彻底改变重书本、轻实践的观点,培养树立能力为本的求实精神;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真正做到博学多才,活灵活用。

四、结语

高等艺术院校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渠道,是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培养集体荣誉感,适应社会所需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综合技能,高等艺术院校应重视社会实践的作用,不断探索创新思路,为完善社会实践活动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社会实践的作用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实践 作用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a)-0232-01

我国高校普遍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多年来,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视是一以贯之的,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之所做出的努力也是不容置疑的。但是,毋须讳言,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我国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指出:坚持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又一课堂,通过组织、引导在校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大学生理论水平的提高和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养成,因而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理论学习的拓展天地

一切正确认识的最终来源都是实践。任何理论知识的学习,如果经过实践的磨练,在自我体验中领悟真谛,那必然印象深刻,并在个人成长的道路上打上深深的烙印。每一个大学生都渴望通过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而成为有用之才,纯粹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往往无法完全满足他们的需要,而社会实践恰恰适应了这一迫切需要。同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相比,社会实践具有直接性、现实性和及时性的特点。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说是第一课堂的延伸,是进行自我教育最为有利的手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以使大学生对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直观了解,加深对思想政治教育各项内容的理解。同时,通过具体生动的社会实践,使他们的思想在社会实践中自觉地升华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此锻炼大学生的意志,提高他们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2 社会实践是解决当前大学生思想困惑问题的关键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和矛盾。尤其是互联网迅猛发展的今天,西方的一些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和落后的生活方式不断进入大学生的视野,并不同程度地腐蚀着他们的思想和心灵,给大学生的思想也带来了很大的冲击。阅历浅、应试教育、理想化状态下的大学生缺乏从深层次剖析问题的能力,对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缺乏理性的思考,对事物不能从本质和发展规律去分析,以致于产生了一些片面和错误的认识,严重影响他们的信仰。这些问题和矛盾的解决,仅靠理论教育是难以取得良好效果的,必须通过必要的社会实践,把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有效地增强学生对现实国情的了解和对社会的理性认识,解决大学生思想上的困惑,帮助他们增强社会责任感,坚定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

3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载体

大学生正处于形成的关键时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而社会实践是强化政治和道德认识的重要路径,是学生获得道德体验的主要方式。大学生全身心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去接受教育和锻炼,使自己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不断提高,并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明确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标准,促进理论学习向内在品质的转化,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知行合一”的目标,获得更佳的学习效果。

鉴于社会实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的重要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认真、积极探索社会实践的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深入开展大学生实践活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1 认真组织军训

通过军训使大学生加强组织纪律观念,发扬艰苦奋斗、吃苦耐劳作风,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3.2 深入开展社会调查

为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现象,掌握科学研究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能力撰写高质量的社会调查报告,可以通过开设社会调查课程或讲座、定期组织大学生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开展实地调查研究等方式或途径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高。

3.3 广泛开展生产劳动和社会服务

创造条件,引导大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培养大学生的劳动观念和职业道德。大力倡导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等公益活动,引导大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培养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

3.4 积极开展“红色之旅”教育

了解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和成就,增强大学生对党的感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热爱,激发他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感,这些都离不开“红色教育”。因此,在社会实践中可以组织大学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参观中学习,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

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是当前高校所面临的共同课题。解决这一课题,就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断地攻克难关,创新机制,通过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创新的活动方式,充分发挥着社会实践育人的重要作用,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王祥.试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环节教育[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2(2):41-48.

[2] 余展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统合研究[J].学术探索,2012(8):112-114.

社会实践的作用范文第11篇

论文摘要:本文从社会是创新的大舞台出发,理清了社会实践是教育与人和社会之间内在联系的重要载

体,阐述了社会实践对实现创新教育和人与创新教育和社会的良性互动、实现创新教育目标任务及培养当前大学生创业能力的积极作用。

建设创新型社会,需要大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培养依赖创新教育来实现,大学是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关键阶段。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当今大学的重要使命,是社会对大学的要求,同时也是当代大学生自身发展的目标,因此创新教育应该是不同主体之间的互动行为,而这种互动行为良好的连接点和载体就是社会实践。笔者认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是实现创新教育、人及社会良性发展的必然要求,对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实现创新教育和人与创新教育和社会的良性互动

创新教育和人与创新教育和社会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因为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相互统一的。创新教育通过人的培养来促进人的自身发展和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并通过培养人来促进社会的发展,为社会服务。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在创新教育和社会与人的相互作用中实现和发展的。创新教育必须适应青年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必须适应和促进社会的发展要求。

修身成材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目标,同时也是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修身成材的重要方式。社会实践有助于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与更好的了解社会。社会实践尤其对大学生的社会化施加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能起到加速大学生顺利实现社会化的作用。

建设创新型社会,正是要建立起社会实践与创新人才培养的良性互动机制,使社会实践促进创新型人才成长,创新型人才推进社会发展,并由此推动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进步,使社会形成需要创新、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并进一步推进社会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由此实现创新教育和人与创新教育和社会的良性互动与共同发展。

二、有利于创新教育目标任务的实现

创新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广义理解的创新概念是指力求将科学、技术、教育等与经济融汇起来,表现为不同参与者和机构之间交互作用的网络,体现了教育与人、社会、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内在联系。而这种网络的交互作用和联系的很好载体也必然是社会实践。

创新是科技进步的灵魂,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发扬创新精神的有效载体。创新教育是指对人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创新精神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不墨守成规,敢于怀疑、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创新能力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坚实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宽广的知识面,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素质教育是对学生责任心、进取心和自信心的培养,即:创新人格的培养。这三方面的培养是融会贯通、相互促进的。

三、有利于与时俱进地确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标准和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已经是大学不能回避的严峻现实。这种现实表现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市场上需要的人才企业招不到,另一方面,是大学毕业生找工作找不到。笔者认为社会实践对缓解当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有如下作用:

1.有利于与时俱进地确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标准。社会实践是实现教育培养目标与社会发展需求良性互动的载体和桥梁。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标准,也是大学理想和使命的具体体现。创造性人才培养目标必须有依可循、有据可查,更重要的是必须符合社会现实和时代的要求。因此,为解决大学生就业压力问题,在培养目标的设计中就应当体现对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要求。

2.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创业教育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创业教育是解决当前学生就业压力大的客观要求,创业能力是当前大学生人才素质要求的必要条件。社会实践在实施创业教育过程同样具有创新教育的功能和作用。社会实践有利于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需求的契合度,努力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试想,如果我们培养的大学毕业生中有5%一6%的人具有自主创业能力,而每个创业者如果可以平均吸纳20一30名大学毕业生就业,那么大学毕业生的待业问题基本上就可以得到缓解甚至解决。

参考文献

[1].薛天详:《高等教育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4。

社会实践的作用范文第12篇

关键词:社会实践 创新型人才 培养 作用 

 

建设创新型社会,需要大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培养依赖创新教育来实现,大学是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关键阶段。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当今大学的重要使命,是社会对大学的要求,同时也是当代大学生自身发展的目标,因此创新教育应该是不同主体之间的互动行为,而这种互动行为良好的连接点和载体就是社会实践。笔者认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是实现创新教育、人及社会良性发展的必然要求,对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实现创新教育和人与创新教育和社会的良性互动 

创新教育和人与创新教育和社会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因为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相互统一的。创新教育通过人的培养来促进人的自身发展和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并通过培养人来促进社会的发展,为社会服务。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在创新教育和社会与人的相互作用中实现和发展的。创新教育必须适应青年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必须适应和促进社会的发展要求。 

修身成材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目标,同时也是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修身成材的重要方式。社会实践有助于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与更好的了解社会。社会实践尤其对大学生的社会化施加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能起到加速大学生顺利实现社会化的作用。 

建设创新型社会,正是要建立起社会实践与创新人才培养的良性互动机制,使社会实践促进创新型人才成长,创新型人才推进社会发展,并由此推动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进步,使社会形成需要创新、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并进一步推进社会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由此实现创新教育和人与创新教育和社会的良性互动与共同发展。 

 

二、有利于创新教育目标任务的实现 

创新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广义理解的创新概念是指力求将科学、技术、教育等与经济融汇起来,表现为不同参与者和机构之间交互作用的网络,体现了教育与人、社会、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内在联系。而这种网络的交互作用和联系的很好载体也必然是社会实践。

创新是科技进步的灵魂,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发扬创新精神的有效载体。创新教育是指对人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创新精神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不墨守成规,敢于怀疑、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创新能力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坚实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宽广的知识面,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素质教育是对学生责任心、进取心和自信心的培养,即:创新人格的培养。这三方面的培养是融会贯通、相互促进的。 

 

三、有利于与时俱进地确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标准和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已经是大学不能回避的严峻现实。这种现实表现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市场上需要的人才企业招不到,另一方面,是大学毕业生找工作找不到。笔者认为社会实践对缓解当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有如下作用: 

1.有利于与时俱进地确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标准。社会实践是实现教育培养目标与社会发展需求良性互动的载体和桥梁。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标准,也是大学理想和使命的具体体现。创造性人才培养目标必须有依可循、有据可查,更重要的是必须符合社会现实和时代的要求。因此,为解决大学生就业压力问题,在培养目标的设计中就应当体现对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要求。

2.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创业教育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创业教育是解决当前学生就业压力大的客观要求,创业能力是当前大学生人才素质要求的必要条件。社会实践在实施创业教育过程同样具有创新教育的功能和作用。社会实践有利于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需求的契合度,努力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试想,如果我们培养的大学毕业生中有5%一6%的人具有自主创业能力,而每个创业者如果可以平均吸纳20一30名大学毕业生就业,那么大学毕业生的待业问题基本上就可以得到缓解甚至解决。 

 

参考文献: 

[1].薛天详:《高等教育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4。 

社会实践的作用范文第13篇

关键词:暑期社会实践;生态学素养;大学生;素质教育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是传统的课堂教学之外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依据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联系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在高校团委号召下遵照预先制定的活动策划,在业余时间深入社会、走进群众中,是通过各种活动的一切实践过程的总称[1]。暑期社会实践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具有更直观、更立体、内容更加丰富等特点。我国目前工业污染较为严重,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城市及农村的生活垃圾和废水任意排放,导致植被破坏,土壤流失等问题非常严重。所以,修复生态环境问题和提高大学生生态学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一大学生素质教育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水平提升幅度较大,国家对大学生的教育也越来越重视。许多大学开始重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如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课外拓展训练等。我国预计在未来的5年内将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但是在一些教育措施的实施中,仍然还存在很多问题。有些素质教育的方式不合适,或内容过于乏味,使学生提不起兴趣,甚至产生反感的情绪。之所以存在这样的问题,是因为我国针对大学生素质教育方面内容还不完善。不过我国在教育方面也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使得全民都能依法接受教育。教育具有的公平性和普惠性体现在能够确保每个公民都依法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在城乡建立起完善的服务教育体系,减小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距。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切实办好每一所学府,使得每一个学生享受到公平的教育,让城乡差距和家庭贫困不再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阻碍[2]。所以坚持教育面向全体,坚持能力为先是我国实施教育改革的长远目标。

二高校针对大学生素养的相关举措

现如今,在我国高校中针对大学生素养提升的方式主要是采取学分制、知识竞赛、课外活动等的方式。采取这样的方式主要是为了激励学生主动的参与、积极的响应以及自主的学习。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于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还能使其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专业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目前许多高校都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因为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切实的感受到书本上的知识与现实应用中的差别,并通过自身的探索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所学到的知识更好的应用到实践中去,使得学以致用。在我校,学校通过暑期时间来组织学生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家乡的热点问题,并进行调查形成报告,这种社会实践活动能使学生充分利用暑期时间,还能够使学生对家乡的热点问题有所重视,为大学生以后服务家乡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三当代生态学发展对学生能力的需要

由于人类的活动以及自然因素等造成的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力下降,使得生态系统的结构变得简单化以及生态系统功能的丧失,已成为制约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3]。21世纪生态产业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方式,具有良好的发展趋势。所以,如何培养与现代生态产业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是我国发展的关键。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就要坚持能力为重,改变“高分低能”的现象。然而我国对大学生能力的培养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大部分高校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还缺乏重视和支持,因此,坚持能力为先成为了国家对高校的新的要求。当代生态学的发展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应该具备创新创业的能力和基本的创业素质,高校应通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自立创新能力和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能力的培养只是从传统的教学中获取是远远不够的,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都是重要的能力培养的形式,全方位、多样化地汲取相关知识与创新能力。当代大学生群体较为庞大,作为未来社会群体的中流砥柱,其生态素养状况及生态环境意识与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面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急需当代大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有所提高。与几年前相比,公民的环保意识普遍有所增强,但从整体来看,还达不到人类与环境和谐共处的条件,使得当代大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生态道德、生态知识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当代大学生应该培养环保意识,增强生态责任,提倡低碳出行。

四暑期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生态学素养提升的重要性

暑期社会实践对提升当代大学生生态学素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暑期社会实践这种形式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提升了学生对生态学相关领域的兴趣,并且可以使其主动关注热点问题,主动思考应对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个受教育、长才干、展现自我的广阔平台。通过暑期社会实践可以使学生清楚的看清理想和现实的区别,更多的了解生态学的时事热点,有助于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学生通过将自己实际地投身于事件中,在分析问题的时候就能够更全面、更现实,这对于学生未来投入社会,提高自身的能力、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极其重要的作用[4]。但是某些高校社会实践也存在一些普遍的问题:1、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内容空泛,没有与专业知识相结合。2、社会实践内容单一,缺乏深度。3、缺乏专业教师的指导。社会实践的主要形式主要包括问卷调查、暗访、实习等形式,而我校生态学方面的暑期社会实践主要有实地调查、野外取样、标本采集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参与到高校科研团队的环境研究项目中。在实地调查时带队老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环境状况调查,了解当地的优势物种和一些常见的物种,并做好记录,最后以报告的形式呈现出来。学生通过暑期社会实践不仅可以学习到生态学领域的相关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学以致用的能力。如今社会热点问题很多,有关生态学领域的热点也很多,在内容上,学生也可以自主选择调查内容,并通过自身的理解与思考,得出更多有价值的结果。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化运作能够有效的调动专业教师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社会实践的质量。暑期社会实践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生态学素养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五小结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使实践教育、素质教育结合于一体,目的是让学生从实践中更加直观的了解环境现状与社会现状,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通过暑期社会实践,有效的调动了专业教师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对暑期社会实践的认知,塑造了学生间的合作关系和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当前社会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更多的了解生态学的相关知识,并且能够充分利用假期时间了解当地生态环境情况,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和更好的治理生态环境污染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常海亮.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育人功能发挥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4,6.

[2]张明霞,崔曼宁.努力提高基本公共教育均等化水平[J].现代教育,2014,Z2.

[3]李文华.中国当代生态学研究[M].2013,7.

[4]张成翠,张杰.暑期社会实践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影响研究[J].前沿,2013(13):107-109.

[5]陈扬.基于项目运作模式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探索[J].教育教学研究,2010,24(8):69-70.

社会实践的作用范文第14篇

关健词:社会实践、人际交往、学生与员工、素质教育

中西点专业学生社会实践是学生在理论和实践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将所学的中西面点工艺及相关食品工艺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综合运用于实践,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了解专业性食品厂的常规性管理工作,特别是对烘焙食品专业化,工艺性的生产流水线作业有一个基本认识。了解现代专业食品工厂的生产环境,食品生产概况,获得食品生产实际和产品质量检验等环节的感性知识,加深对食品质量的认识。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应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观察认识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树立劳动观念、集体观念和创业精神。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勤奋好学的品格。

一、社会实践基地基本概况

本次实训基地与以往任何一次的社会实践不同,它并没有让学生走出校园,而只是将社会实践的实训基地由社会搬入到了校区内。这主要便于我院学生能早日走向社会,适应社会需求而设置的。学院作为参股方之一,联合武汉地区具有一定实力的两家食品工业加工单位,组成三方联合体,兴建了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实训基地-武汉煌食品有限公司。由于有了这样一个合作体,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寒暑假期间,无需走出校园门,就能在校区内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了,因为武汉煌食品有限公司其本身就是一个实体,它的一切生产操作流程方式都是以当前社会企业的运行模式为参照,作为学院它只是一个参股方,这对于我们烹饪与食品工程系而言,乃至对于全院学生的社会实践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实训基地。作为首批参与学生暑假社会实践的指导老师,我感到无比的欣慰,也感到自身责任的重大。

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生的来源及基本情况

为了便于学生们今后快速的融入社会生活,在校园内建设一个社会实践基地,这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对学院本身来说,都是一个新鲜事物。承办方是烹饪与食品工程系,该系也是为了便于本系学生在毕业后能快速的融入社会,所以,是本次参加社会实践学生来源之一,所占比例在50%以上。

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当中,它们中有的刚入校时是400-500分进来的,而有的学生入校时只够高职高专录取线,这里首先就已经有一个文化素质上的差异。同时,这些学生也来自于不同的系别;外语系、机电工程系、商贸学院等,学生人数所占比例为近50%左右。

通过上述这些情况分析,就足以看出,本次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来源情况参差不齐,从入学分数的高低,到不同的专业,个人思想素质、文化知识等等无疑就已经开始形成了一种无形的差异,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必将会逐步显现出来。而且也会贯串于社会实践全过程。

三、生产实习的基本任务

武汉煌食品有限公司是一个由多方联合组建而成的一家新公司。如何实现真正意义上校企联合?如何实现“双赢”?这对于各方来说都是一个新课题?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结果如何?这些都是未知的。为了有一个良好的开端,该公司以生产中秋月饼作为一个突破口,来开展公司的新运作方式。所以说,此次学生到这个企业去参加社会实践就是按不同的生产、管理岗位进行不同的分工定岗。作为商贸学院的学生,由于涉及到它们的学科知识,有些同学就分配到了管理、生产统计与计划岗位,部分烹饪与食品工程系的学生分配到生产与食品包装。最后,还有一部分学生分配岗们是产品销售与运输,作为这一部分的学生相对于其它工种而言,是一项十分辛苦的岗位。从理论上来说,这样的分配还是充分体现了“物尽其用”的原则。

四、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工作任务的不确定性

作为一个社会企业,以盈利为直接目的,这是无可置疑的。由于煌公司是一个新企业,而对学生这样性质的“员工”,往往在下达任务时,带有“随意性”。学生“员工”具有一定的青春活力,做起事来,生龙活虎,工作任务一旦明确了,干完了就想休息。而企业却不是这样。先给你分配一定的工作任务,接着再进行“二次分配”。这种不确定因素,倒致学生“员工”怨声载道,好像受了骗似的,为什么事先已说好的事情,说变就变了呢?作为一个企业它是希望在有限的时间范围内,充分挖掘你的“价值”,从而为该企业创造出更多更多的利润。

(二)工作时间的伸缩性

在参加此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我真实体会到工作时间的深层次含义。企业的工作时间具有一定的伸缩性,一般“员工”都需要提前15-30分钟打考勤,应该说这样的做法无可厚非,因为一天的开始需要提前作一些准备工作,这也是有必要的。但是,问题出现在下班的时间得不到保障,甚至连吃饭的时间都是在自己的工作时间中“挤压出来”。过去这些学生很少经历过一天长达12小时以上的劳动,而此次的社会实践,对全体学生而言也是一种身体上的锻炼,他们一直是很不满意这种作法。

(三)生活待遇的固定性

由于此次学生社会实践的劳动时间较长,劳动强度对于学生而言,确实是很大的,因此,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也是理所当然的,这样即肯定了他们的劳动态度,同时,也确立了他们的工作责任心。

在此次执行生活补贴的过程中,起初几天,工作时间相对比较固定,守时。但好景不长,在接着下来的日子里直到整个月饼任务完成,几乎天天超过10小时以上,面对这样的长时间满负荷的运转。学生的确是有些吃不消,与此相对应的生活待遇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而是采取一种模棱两可的迂回策略,这样的做法也无疑伤害了广大学生的切身利益。生产方还有一种说法。刚开始你们进厂的时候每天的工作量并没有达到8小时,当时,我们也并没有去克扣你们的生活补贴。那么言外之意,如今即使是工作时间长了一点,你们也不要斤斤计较。作为一个企业它完全有理由去“互补”,作为学生经不起这样忽悠,所以,事态出现的初期,断断续续走了一些人。

(四)学生举止言行过激性

生活待遇的固定性和劳动时间的伸缩性必然会带来学生的举止言行过激性。起初,我也是对学生的这些行为,为何“离岗”不理解。难道是我们的学生“员工”怕艰苦吗?是九0后确实是太“骄气”了吗?

事实告诉我们,学生的“离岗”必然是有它的理由的。作为指导老师,我们也不能一味去指责学生,经多方了解,细仔观察,倒致学生“离岗”的理由,有一部分来自企业,正是由于劳动时间的伸缩性太明显,有一些看似很规范的制度并没有公正的执行,学生对这些是有主见的。

针这些问题,我曾在不同的场合与“员工”进行过沟通,并真诚的希望他们引以为戒。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要学会“吃一堑长一智”。作为一个社会人,遇事要冷静。想方设法去解决问题,而不是激化事情更深入地展。否则,对于事情的解决将是没有任何帮助的。

(五)组织管理的重要性

煌食品有限公司作为一个新组建的公司,它自身的工作人员来自于社会的方方面面,其自身人员的磨合期在没有完全渡过的情况下,就开始了动作,这无疑中就充满着不少矛盾。在正式生产的日子里,我们的学生“员工”,作为最基层单位的一个成员,每天都处在“员工”领导的指挥棒下生存确实不易。主要是付出了一些“多余”的劳动。面对这样的一种局面,起初并不十分明显,特别是生产走向正常,这种矛盾日益恶化,什么是“管理”?什么是组织建全?这些课题就十分明显摆在每个“员工”面前,你该如何去面对?即不能得罪“张总”,又不能得罪“王总”,这里就有一个人际交流学问,社会学,在平静的校园里我们是不易看到或遇到的,作为学生它经历了这些,深信它们也是有一定感触的,有些学生说;这在无形中也为我们补上了一课。这就是一种收获。

五、社会实践中的收获与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实践所取得的收获

1.社会生活的一种体验

作为一名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除了必要的专业技术知识、文化知识、同时还应具有一定的社会生活知识,而社会实践就是一种使学生在没有走入社会生活前的学习锻炼。在这里将学到许多不为课堂教学中所学到、看到的社会生活知识。因此,在社会实践中,我们所经历的,也是我们走出校园后所要面对的。这就是一种社会的体验。分工要明确,一个人的工作,不要让两个人去承担。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同学的工作环境还算可以,又有空调,只要工作有头绪,找出了规律还是很轻松的。但有些学生将许多事情看得“无所谓”,从根本上没当回事,这是非常可怕的。

能够在不走出学校大门的前提下,体会到社会生活的缩影,又何乐而不为呢?有位学生曾经这样说过;“我到煌公司来,首先专业不是很对口,但我要学的只是一种社会磨练的经历,通过这次社会体验,使我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劳累?什么是艰苦的切身体会”。应该说这就是社会实践之后所期待的结果,别无所求。实践证明;不单纯是这么想的,也是在默默无闻这样做的。经历了这种体验的人,一旦走出校门后,也一样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快速融入社会。

2.劳动时间长的锻炼

广大学生“员工”,在过去的课堂学习生活中,从来都没有经历过超过8小时的,而这次在煌公司的社会实践的学习中,许多同学都经历了这种长时间的劳动磨练,有人坚持下来了,更可怕的是有人没到24小时,就暗自离开了,相比之下,前者是难能可贵的,而后者则只能说是生活的“懦夫”。是的,作为一个企业,每天的工作时间超出了8小时这个常规,长时间的劳动生产从表面上看是有些不妥,但由于此次只是一个季节性的特例。错过了这个季节,这就等于错过了一年,然而,我们的学生“员工”并不领情。什么是“时令”?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我又不吃这些节令时品?正是由于这些想法,所以,他们无法忍受这种长时间的劳动,很不理解,为何要这样做?看来这些学生还认为还是课堂,45分钟下课了,该休息就要休息,从根本上就没有把煌食品公司当作一个“企业”。这就是学生与“员工”的区别。但有的学生还是不错,在不同的场合受到企业的赞扬。由此得出。我们的学生位置的转换仍需一定的时间。需要不断的引导,否则,它们即使毕业了,走出了校门,还是一幅学生境界。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也是十分不愿意看到这种现象的。再说,我们希望学生走出校门后,能够快速融入社会,并很快成为社会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3.劳动强度大的经历

许多学生通过在煌公司的社会实践,经历了一次大强度的身体磨练。工作很辛苦,在炎热的盛夏,在自然环境下就是一个大火炉,热浪,热风扑面,工作时间长且不说,作息时间无规律,随时就要搬货上下。在此次社会实践中,还有一个岗位就是烤炉出口处刷油工序,那里的炉温始终在220℃以上,而此时学生顶着高温,趁热刷油,汗水淋漓,而这个岗位的操作工作人员却是非食品系的学生,有人说,由于他们不懂技术,只能做这些事。我认为能站在“烤炉”这个地方的学生,他们真正是在有意锻炼自已,这将为他们的后续的踏入社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4.学会了如何适应新的社会环境

学生由课堂走向企业生产车间,这本身就是一个环境的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我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也必将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那么,作为一个学生应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去适应它,这本身就是一种锻炼。实践证明;有些学生在这种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而随着发生转变,这是十分可喜的。怪不得有学生说,我来到这里无论从哪方面来说,对我个人而言,其本身各方面就是一个考验,在这样的条件下,首先要学会自我生存,遵守纪律。烘烤炉间温度过高,有许多学生受不了,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如何去尽快适应新环境,事实证明;我们有些学生并不能适应它,甚至有人对它有些恐怕,这无疑就是我们在今后的教学环节中需要加以引导的一个重点,否则的话,有些学生离开了“舒适”的环境,就会自然与社会格格不入,在长期的教育活动中,我们只是过多的强调“高技能”,而对其它方面的培养与教育只是停留在表面形式上,并没有从实质上去解决问题。面对上述所言,我看到了学生的适应与不适应环境变化,其感触很深,从而进一步体会到了“素质”教育培养也要贯穿高职高专教育的始终。

(二)在社会实践中暴露出的潜在问题

1.上层组织不协调,工作不明确

由于煌食品公司是一个新型企业,其自身人员与人员之间的配合性,还有待于不断磨合,在此期间,在日常工作中或多或少会对日常工作造成一些不协调。而“员工”又是由在校学生组成的。那么,在工作上必然会出现一些问题,而作为学生“员工”,该如何去面对,是一个摆在每一个人面前的难题,真可谓进退两难,而此时,有些学生干脆就不动了,谁也不听,你们老板搞清楚了,拿出了主义,我们再干也不迟。

2.上下级关系出现不协调时

学生就是学生,遇事直截了当,这是学生自身的风格。问题就在于;当我们个人对某些事有看法时,如何选择一个较为适当的场合表述出来,学生很显然是社会经验不足的。一对一当着众人的面去直接顶撞“管理人员”,甚至以“罢工”的形式,作为对一些具体事由的反映。粒装车间部分学生因不满煌公司延时下班,人到而拒绝复工。问其原因是老加班,学生休息无保障,住宅部值班人员超时不开门。由此得出,学生遇事不够冷静,处理方法明显欠妥。事后,我多次对学生说,好在你是学生,老板一般是会原谅你们,但作为一个“企业的老板”,如果这个企业不是在校园内,可能会让你立马走人。通过这件事,对全体同学触动较大,也看到一些问题,感到要引以为戒。平时要学一点社会学,学会人际交流。

3.怎样做到灵活性与主动性

这里所说的主动性,是泛指劳动与工作而言。灵活性泛指综合素质而言。在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中,遇事该如何处理?是主动还是被动?所暴露出的问题确实是太明显,而且这里是一个群体,这也许就是90后的特点吧。部分学生完全就犹如一个“算盘珠”,你拨一下,他就动一下。正是如此,通过一次社会实践结束之后,真正能够被企业认可,并在各方面都比较优秀的人并不多。

相比之下,有些学生比较灵活,能看事做事,遇事不乱,工作不分份内份外,产品质量也让能让企业满意,由学到管理这也是一种进步。

结论

社会实践的作用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实践;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1

党的十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1]。大学生作为先进科学、技术和知识的创造者,是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对他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显得尤为必要且重要,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良好基础。当代大学生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所背离,高校虽然注重这方面的教育,但很多时候流于形式,模式单一,效果不佳。社会实践活动结合了当今时代特征和大学生心理特点,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具有积极作用。

一、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

(一)政治信仰淡化、迷茫化。信仰指对某种信任、主义、宗教或某人极度相信和尊敬,并将此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和榜样。一直以来,马克思主义都是指引我党前进的路标和行动的指南,但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本质的社会意识形态也受到了西方政治、文化的影响而形成了各种社会思潮。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觉醒并有不断增强的趋势,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仰在他们当中遇到了巨大的冲击。当代大学生由于自身心理、生理上的不成熟和社会实践的局限性导致他们在价值观认知上存在着很多困惑。他们一方面崇尚中华民族“真、善、美”的传统美德,一方面注重现实,讲究个人实惠,他们憎恨却又放纵自己,随波逐流,使得他们在政治信仰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缺失和认同危机。

(二)价值选择上的多元性和趋利性。随着社会结构,利益关系复杂化以及全球化交往的深入化,人们的价值观念日趋多样化,传统价值观,西方价值观,社会主义价值观错综并存,使社会主义社会价值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和特征。作为新时代、新观念的代表人物的高校大学生群体,其价值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同时,其价值观取向日益呈现出以自我为中心,价值主体由社会本位向个人本位偏移,在市场经济的驱使下,片面追求物质和生活上的富足,将满足自我需要作为前进和奋斗的目标,注重实用的人或事物,价值选择出现了明显的趋利性。

(三)道德行为上的示范性。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着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特点,也是新时期大学生为主体的青年一代道德教育的核心标准,规定了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基本主流[2]。纵观当前,对“八荣八耻”内容不完全清楚的大学生人数不在少数,由于对“八荣”的传统美德和对“八耻”的道德失范行为不理解或理解得不够透彻,出现了考试作弊、弄虚作假、藐视生命,对善恶、美丑淡化,是非不分等不道德行为。

二、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积极作用

(一)使教育更加丰富和灵活。传统的教育地点通常在教室,是典型的“一对多”讲授式教育,拘泥于书本,内容较为枯燥,形式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而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让广大学生走出教室,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实际,亲身感受社会的变化,事物的变迁和生活的艰辛,形式也可以是一对多,多对一或一对一等。

(二)使教育具有创新性和实践性。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是执行者,也可以是参与者,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锻炼他们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同时可以学到很多课外知识,积累丰富的社会经验,提升综合素质,这与国家当前对大学生的培养目标相吻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让他们在娱乐学习生活中接受和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利用党总支、党支部、团学组织等组织形式多样的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和不断巩固稳定的、长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同学们带到工厂、企业、农村去,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国情民情,知晓我党的奋斗史,创造史,明白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让他们学会热爱祖国,热爱党,认可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使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任何活动的开展都具有它的目的和意义,或培养同学们的团队意识、合作精神,如以团队的形式进行的各种比赛、户外运动、小游戏等;或培养同学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题的辩论赛、演讲比赛、征文比赛、观看红、参观红色景点、进行知识问答等;或培养同学们学会关爱他人,培养他们“真善美”的良好道德品质,如组织他们到敬老院、特殊学校、社区服务,进行“三下乡”和其他志愿者活动;或帮助同学们树立正义感、是非感等。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爱好广泛,根据当前时代特征和大学生心理特点,以寓教于乐的教育模式,让他们从“听中知”转变为“做中晓”。社会实践活动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其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且灵活,同学们可根据自身的兴趣和专业特点设计或参与到活动中,一方面娱乐了身心,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社会助于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形成正确的认知观念。通过生动形象的实践活动,较传统教育印象更加深刻,教育效果更好。

社会实践是一个广阔的天地,以人民为教师,以社会为课堂,以社会事件为教材。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组织大学生深入了解社会,掌握社会的真实情况,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使之明白我党对大学生的殷切期望。大学生只有树立科学的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并通过实践锻炼,才能真正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