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企业管理模式研究论文范文

企业管理模式研究论文范文

企业管理模式研究论文

企业管理模式研究论文范文第1篇

传统成本计量模式是嫁接在会计账户系统上的。80年前,会计师和工程师们将成本记录与会计账户系统结合起来,创立了成本会计方法,形成了一套规范化、程序化的成本计量模式。它的出现大大提高和改善了企业经营管理的信息质量,推动了管理理论和方法的进步,也形成了有独立理论和方法的会计分支学科——成本会计。80年后的今天,信息时代这股潮流使得企业经营环境发生了种种目不暇接的变化,经营环境的变化推动管理科学的发展,管理科学的发展又对成本计量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成本计量模式已呈现出诸多方面不足,突破成本记录与账户单一结合体系势在必行。本文将在分析传统成本计量模式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新的成本计量模式框架。论文频道的管理学论文提供参考内容。 企业成本计量模式研究 一、传统成本计量模式的局限性 市场全球化和需求主导化已经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需求的多样性和经营环境的多变性,使得企业不得不加强对业务流程的过程管理,以保证企业能及时调整,顺应多变的市场要求。传统的管理成本计量模式依附于财务会计的账务体系,难以及时、准确和真实地提供用于管理决策的相关成本信息。(1)成本重心前移,使成本信息出现时滞。资料表明,制造行业产品的75%的成本因素在产品研发阶段已确定,只注重生产过程成本核算和控制的成本计量模式易发生失真现象。(2)传统的成本计量模式“好量疏质”、“忽视核心竞争”等缺陷,与现代管理思想相抵触。(3)传统的成本计量建立的基准点是“短期的”(1个月到1年),反映企业短期的成本信息,将固定成本短期期间化处理,淹没了大量战略信息,企业绩效难以真正体现。(4)间接费用简单化对待,没有揭示出业务活动背后真正的成本动因。 传统的成本会计系统由于依赖于账户系统,存在着结构性的先天缺陷,无法很好地满足多目标的要求。H•托马斯•约翰逊和S.卡普兰(H.T.Johnson&RobertS.Kaplan,1987)指出,目前的成本会计系统试图满足三个目标:(1)将部分期间成本分配到产品,以便能及时编制财务报表;(2)为成本中心管理者提供过程控制信息;(3)为产品和经营管理者提供一个产品成本估计数据。典型的是仅用一种成本系统来实现这三种完全不同的目标。由于财务会计的思想已占主导地位,只有第一个目标完成得较好。然而,仅满足外部财务报告需要的成本系统,不能加强成本中心的过程控制,还将导致产品成本的歪曲和错误。 总而言之,过程控制、产品成本计算和财务报告的三种职能,会有不同的报告期间、不同的变化和固定成本分类、不同的轨迹和分配程度、不同的相关成本结构、不同的对象等。这三种系统来自一般的汇总基础,为不同的职能服务,不是设法设计一个综合的系统,而是希望设计不同的系统,以便更好地履行每一个职能。可见,传统的单一的成本计量模式已无法满足多目标的成本信息要求。 以1920年成本记录与会计账户一体化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传统成本计量模式已面临着“相关性消失”这一严峻的挑战,80年前,英国和美国的会计师们曾为成本记录是否与会计账户体系结合发生过激烈的争论,今天这个争论的问题又被提出。成本计量模式突破成本与账户单一结合体系势在必行,这并不是对现行的成本会计计量系统的简单否定,也不是80年前反对成本与会计账户结合的英国和美国会计师们的成功复辟,而是一种新的升华。 二、企业管理层次与不同层次成本的特征 任何一个企业的管理都可以被划分为三个层面:战略管理活动、管理控制活动和作业任务活动。 第一层次为战略管理层面。战略管理决定了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是企业的生存之本,是为企业少数管理当局(CEO、CFO、COO等)所关注和从事的主要工作。战略管理涉及的主要内容有:(1)外部环境带来机会或威胁;(2)企业核心竞争力判断;(3)企业组织机构如何适应环境;(4)长期战略的制定和执行等。战略管理的特征是非系统化的。 第二层次为管理控制层面。管理控制是落实战略的过程,它是企业日常经营运作的中坚,是战略目标能否实现的保证。管理控制工作一般由公司中层管理的公司中间管理者所承担。管理控制涉及的

企业管理模式研究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工商管理;企业会计;研究分析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体制出现变革,市场经济也开始好转起来,且企业会计和工商管理模式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经常涉及到的模式。但在发展中企业会计和工商管理制度的创建极为繁琐,历时较长,要现代化的企业的配合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企业会计和工商制度体现的原则

1.稳健性原则

企业经营管理进程中,《企业会计制度》正在进行创建,基于此,需分析会计工程环境,要求现代会计明确工商审核原则。当前阶段,比较突出的问题是企业会计和工商管理中存在信息缺失的情况,这是经营建设的主要限制因素。如,部分企业的会计信息出现很多虚假状况,对市场的运行产生较大的制约。出现上述原因是会计制度的合理性不够,因而缺失监管会出现坏账的情况,阻碍企业的资金运行效率。因而定制《企业会计制度》时,最好要明确会计信息的影响因素,以期让企业的会计制度偏向与合理化。

2.一致性原则

当前阶段,我国企业还没形成良好的会计准则制度,因而企业中的会计还不能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也不能按照会计行规从事会计工作。所以要求企业在开展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需为会计部门提供规范性的《企业会计制度》,要求企业内的会计从业人员具有良好的举止和行为,且要规范会计的各项工作,要求会计人员不仅需熟悉企业的工作性质,更应了解企业中完整的会计工作流程,各类提交的报告都要做好项目提交,努力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更要在这个过程中履行好监督的责任,会计制度不慎一纸空文摆在那,是要运用和约束企业行为的文件。

3.统一性原则

企业在进行会计与工商管理的过程中,制定的管理制度需要与企业的会计审核向契合,由于工商管理是要结合企业的管理标准推行的管理,更需明确的将会计审核的各项评定标准标注出来,比如审核过冲需要进行的阶段审核步骤,审核的科目和审核的主要内容,完善细节,最终弥补管理会计存有缺陷的最佳途径,打破组织形式的限制,也能有效克服行业原有的审核工作推行的限制因素。

4.可操作性原则

企业在现代化的建设发展中制定《企业会计制度》,主要是为了让企业在运行中具有可操作性,该项制度的建立不仅是要突破原有的会计管理弊端,更好开拓新的会计观模式,进而有助于解决会计管理的瓶颈问题,制定的《企业会计制度》要结合实际的经营管理状况。其中《企业会计制度》的内容需要涉及到企业管理的每一个小的细节,操作中也要注意规范化,其中比较常见的操作原则是,会计要素、计量标准、报告编制等内容,这些内容不但能完善会计信息的实际应用,也能让会计工作有更好的可操作性。

二、工商管理模式下的企业会计研究

1.建立符合现代企业特点的财务会计和工商管理体制

(1)强化财务监督管理企业管理进程中比较核心的内容是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企业管理部门需重视财务管理,由于传统的财务工作是计算数字和数据累加,但财务管理则比较综合,需要将统计数据、分析数据、理解数据、得出结论、上交报告,且要求财务管理工作要在企业管理中占据重要的核心地位。财务监督部门为让企业运行机制更健全,就要完善现有财务监督制度,让财务监督与管理一致,因而要求监督人员在管理中要本着公平工作的原则,落实好财务监督工作,让财务管理工作向着良性方向运行。(2)集中财权管理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需要集中好财务职权,然后财务总管机构将各类细节工作内容下放到各个部门,每个部门各司其职,完成资金调度、资产处置等权益集中类工作。企业在参与管理时不要过多限制财务管理的限制范围,可以控制财权管理,最好将其下放到分公司,减免财务管理中出鲜明的管理层面,造成管理断层,部分管理流程不清楚隶属于哪一个管理层面。企业管理中最好适度的集中财权管理,目的是最大限度的监控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信息真实性。

2.会计和工商管理模式的探析

探析会计与工商管模式,创建工商管理准则是前提。制定过程中,最好要体现出现代化经营管理的合理性和全面性,体现会计管理部门的责任意识。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企业会计可以被详细的划分为二部分,第一,分散会计管理,即会计领导人员管理企业的会计;第二,交叉管理,工作中由基层会计管理人与常规管理管理管理负责人共同管理。

三、工商管理模式下会计未来发展的新方向

(1)重视成本会计的内在管控企业处于会计制度和工商管理双重管制下,管理进程中创建现代化的企业制度是管理的一个层面,另外一个重要方面是加大企业内部整体管理状况。企业在发展,成本会计是企业管理,内控的基础,通过对成本会计的应用能不断的探索企业未来发展之路,但成本会计的应用要经过多方部署,多次试验才能在各个企业中获取大的应用。其实成本会计的应用多集中在制造行业和煤炭行业,国有企业煤炭行业要想长足发展,要求通过成本核算发挥其指导作用,转变煤炭行业的操作模式,让企业的经营管理与成本核算统一发展。(2)会计管理中重视人本化管理市场化经济体制的运行,我国的经营格局也产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企业中市场化和经营化的建设管理也愈加激烈,当前竞争是经济实力的竞争,进而演化为综合实力的竞争,但归根到底一起竞争的核心都是人才。因而,企业需将人才看成管理的重点。一方面建立良好的人才培养计划,为企业的发展培养后备军,另外一方面要让会计人员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最大限度的提升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四、结束语

现代化企业建设中,要求需要在会计和工商管理中建设统一性管理,由于这种管理模式与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吻合。本文分析工商管模式的现状,并提出两者结合的有效措施,目的是提升工商管理和企业会计水平。

参考文献

企业管理模式研究论文范文第3篇

现代企业成本管理模式研究 本文是论文频道的管理学论文提供参考内容。对当前具有代表性的两种成本管理模式,成本企画和作业成本法的特征与理论缺陷进行了分析,同时对融合二者管理理念的集成成本管理模式(ICM)的涵义、特征以及框架进行了介绍。最后对ICM的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评价,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成本是衡量企业经营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加强成本管理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成本降低一直是企业管理当局永恒的话题。当今世界具有代表性的成本管理模式表现为两个主流分支:流行于英美的以市场价值链为源头的作业成本法和发源于日本以产品生命周期为基础的成本企划。本文对这两种代表模式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对融合二者优点的集成成本管理模式进行了介绍。 一、成本企划模式的研究概述 1.成本企划模式的基本原理与特征 成本企划在国内也称目标成本管理,最初起源于日本的汽车业,而后逐渐扩大到其他行业领域。成本企画使日本制造业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获得显著的竞争优势,被誉为“锋利的日本秘密武器”。成本企划的基本原理是把成本思考的立足点从传统的生产现场转移到了产品的企划、构思和设计阶段,主要通过各种非会计属性的方法不断改进产品与工序设计,最终使产品的设计成本不高于其目标成本。 实施成本企划首先应根据企业中长期目标利润计划,市场的战略价格和企业的现实生产环境确定由市场驱动的目标成本;比较目标成本与估算成本确定成本差距,按照既定标准分解和传递成本差异形成的成本压力,逐步明确降低成本的具体途径,确定能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与工序设计方案,改进设计以达到目标成本。成本企画的主要优势是: 第一,顾客与市场导向。成本企画把成本管理的目标定位于“顾客满意”,以顾客/市场为立足点,基于最具竞争力的价格设计顾客需要的产品,制定必达目标成本水平。成本企画是一种价格引导的成本控制方法。 第二,成本源流管理。人们已经普遍接受了这样一条规则,即70-80%的产品成本在产品设计阶段就已经确定为约束性成本,90-95%的产品成本在产品生产之前已经确定。一旦产品投入生产,降低成本的潜力就相对较小。因此,成本企画提出成本源流管理的思想,将企业成本管理的重心从生产阶段转移到产品设计阶段乃至构思、开发、策划阶段。 第三,前馈式成本管理。成本企画中产品设计就类似于对产品的生产、制造和销售全过程进行模拟仿真,仿真过程中赋予的条件体现了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项要求事项,通过仿真得到的信息及时调整设计策略或产品功能来控制产品成本,便可实现对成本的前馈管理。 第四,综合性成本管理。成本企画的设计团队成员由总经理、总工程师、产品项目经理以及采购、生产、销售等各部门的代表构成,供应商也经常加入团队。团队的目标是在保证目标利润前提下,将具有目标功能、品质、价格的产品供给特定的顾客。设计的基本原则是:顾客不认同的功能不能为企业带来额外收益,应当被消除。 2.成本企画模式的理论局限性 成本企画并非是完美无缺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逐渐显露出其内在的局限性。 (1)成本计算缺陷可能导致成本估算错误、成本企画失效。没有解决间接费用精确分配等问题,极有可能扭曲成本信息。 (2)成本企画在时间层面管理成本,忽略了作业链成本管理(即成本动因在空间层面管理成本的作用)。由于忽视作业和成本动因,成本企画在对生产制造、销售产品的成本差异进行传递、分解、挤压过程中就很有可能产生一系列逆反效应,进而无法有效权衡(trade-off)当前支出和未来收益,无法设计相应的激励机制以驱动必达成本目标实现。 (3)成本企画专注于设计阶段的成本管理。成本管理活动涉及设计、生产、采购、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的多项作业,需要企业员工共同努力以提高业绩。企业在非设计阶段实施的作业是实现目标成本的保障,然而成本企画对其缺乏相应的控制手段与方法。 现代企业成本管理模式研究 本文是论文频道的管理学论文提供参考内容。对当前具有代表性的两种成本管理模式,成本企画和作业成本法的特征与理论缺陷进行了分析,同时对融合二者管理理念的集成成本管理模式

企业管理模式研究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网络经济企业组织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变革

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推动了网络经济的迅猛发展。国家信息中心乌家培研究员认为,从理论上说,网络经济就是通过网络进行的经济活动,是经济网络化的必然结果;从经济形式上看,它是有别于游牧经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信息经济或知识经济。网络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带来了企业组织生存环境的巨大变化,为了生存和发展,企业组织不得不进行相应的变革以适应这种变化,而在这其中,组织结构的变革最为明显。

1.网络经济对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要求

在传统的经济环境下,实物资本、货币资本以及技术是经济增长和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传统的企业内与企业间组织形式正是着眼于实现资本与技术等要素的有效配置而设计的。而在网络经济下,人力资本以及由此产生的知识积累则成为经济增长和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自然需要新的企业组织形式来保证新的核心要素的有效配置。同时,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推进,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及信息的指数化增长也使得传统的组织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不能适应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和进行有效的内部沟通。这就需要新的组织形式来与组织的发展和变化相适应。总的来说,网络经济要求组织结构具有以下特征:

1.1扁平化

扁平化是网络经济下企业组织变革最显著的特征。适合工业革命需要的组织结构都是一种金字塔式的层级结构,这种组织结构的优点是分工明确、等级森严、便于控制,但是,这种组织结构在网络经济下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例如:由于管理层次多导致机构臃肿、人员冗余,进而造成管理成本居高不下;不同机构之间互相推诿责任,管理效率低下;组织内部信息传递不畅等。为了克服传统组织的这些缺点,组织开始出现扁平化的趋势。组织结构的扁平化改变了传统命令链的多层级和复杂性,精简了结构层次,从而有利于信息的传递,保证信息传递的有效和不失真,大大提高了组织效率。

1.2网络化

企业组织结构的网络化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企业形式集团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企业集团、企业战略合作伙伴、企业联盟大量涌现,这使得众多企业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起来,构成了企业组织形式的网络化。二是企业经营方式连锁化。很多企业通过发展连锁经营和商务等业务,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销售网络体系,使得企业的营销组成网络化。三是企业内部组织网状化。由于企业组织架构日趋扁平,管理层次减少,跨度加大,组织内的横向联络不断增多,内部组织机构网络化正在形成。四是信息传递网络化。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企业信息传递和人际沟通已经逐渐数字化、网络化。不同部门、员工之间通过先进的通讯技术进行信息沟通和及时有效的交流,可增进员工之间的了解,提高其学习能力,并增强部门之间的协同能力,有利于企业处理复杂的项目,形成竞争优势。

1.3虚拟化

传统组织结构的设计总是力求职能部门的“全面化”,企业组织也总是力求“大而全,小而全”的模式。不管是职能制、事业部制,还是矩阵制组织结构,也不管规模大小和在某项功能上的优势如何,企业组织内的各种具体执行功能,诸如研究开发、设计、生产、销售等都是以实体部门而存在的。这些实体组织部门作为企业组织系统中相对独立的单元,往往难以对市场变化作出快速而有效的反应。网络经济下企业组织要想具备竞争力,必须要有快速而强大的研发能力,有随市场变化而变化的生产和制造能力,有广泛而完善的销售网络,有庞大的资金力量,有能够生产出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的质量保证能力和管理能力等,只有集上述各种功能优势于一体的组织才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能力。事实上,大多数企业组织只有其中某一项或少数几项比较突出、具有竞争优势,而其他功能则并不具备竞争优势。为此,企业组织在有限资源条件下,为了取得最大的竞争优势,可仅保留企业组织中最关键、最具竞争优势的功能,而将其他功能虚拟化。虚拟化了的功能可通过借助各种外力进行弥补,并迅速实现资源重组,以便在竞争中最有效地对市场变化作出快速反应。

1.4组织决策的分散化

在工业经济时代,组织高层几乎拥有所有的决策权。在这种单一的决策模式下容易产生、低效率、结构僵化、沟通壁垒等问题。网络经济的发展,要求企业组织由过去高度集中的决策中心模式改变为分散的多中心决策模式,组织的决策由基于流程的工作团队来制定。决策的分散化能够增强组织员工的参与感和责任感,从而大大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2.网络经济下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方向———网络组织

网络组织这种新型组织形式不仅满足组织扁平化、网络化和虚拟化的要求,而且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它既适合于总组织,比如一个拥有众多子公司和自负盈亏组织的康采恩,也适合于拥有现在流行的项目组织,独立的生产组织、部分自治小组等形式的小型的企业组织。

2.1网络组织的涵义

虽然众多学者认为网络组织是网络经济下企业组织的发展方向,但是由于网络组织是一个前瞻性概念,企业在实践中也有多种具体的形式,因此关于网络组织目前还有一些不同的认识。但我们可以给出Achrol关于网络组织的一个被较为普遍接受的定义:网络组织是由多个独立的个人、部门和企业为了共同的任务而组成的联合体,它的运行不是靠传统的层级控制,而是在定义成员角色和各自任务的基础上通过密集的多边联系、互利和交互式的合作来完成共同追求的目标。网络的基本构成要素是众多的节点和节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网络组织中,节点可以由个人、企业内的部门、企业或是它们的混合组成,每个节点之间都以平等身份保持着互动式联系。如果某一项使命需要若干个节点的共同参与,那么它们之间的联系会有针对性地加强。密集的多边联系和充分的合作是网络组织最主要的特点,而这正是其与传统企业组织形式的最大区别所在。从Achrol给出的有关网络组织的定义,可以看出,网络组织不仅是企业组织内部的一种组织形式,同时也是企业组织之间的一种联系方式。对网络组织的含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a.网络组织是由节点及节点之间的联系方式与沟通方式构成的具有网络结构的整体系统。每个节点都具有相应的决策能力,能对流经它的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b.网络组织有着共同的目标,网络中的节点围绕着共同目标进行运转,并实现信息共享和沟通。c.网络组织各节点共同遵守网络组织协议。网络组织依靠网络组织协议运行,在遵守协议的前提下可自愿进入、退出,表现出网络组织的柔性与边界模糊性。d.网络组织可能是一个独立的法人实体,也可能不是一个独立的法人实体,而是为了特定的目标,由人、团队和企业构成超越节点的组织,组织节点的构成会随着网络组织运作进程、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增减、调整。网络组织边界超越一般组织边界,具有可渗透性和模糊性。网络组织根据组织目标选择构成节点、节点的核心能力、互补优势及整合程度。

2.2网络组织的类型

一般网络组织框架允许它有不同类型和级别。从不同的角度也可以将网络组织划分为不同的类型。米鲁斯等人将网络组织划分为三类:内部网络组织、稳定的网络组织和动态的网络组织。

a.内部网络组织。内部网络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一面是通过减少管理层级,使得信息在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之间更加快捷地流动;二是通过打破部门间的界限,使得信息和知识在水平方向上更快地传播。这样做的结果,就使企业成为一个扁平的、由多个部门界限不明显的员工组成的网状联合体,信息流动更快,部门间摩擦更少。在网络经济的市场环境下,生产已经不是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何对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做出及时的反应并让顾客充分满意才是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与此相适应,企业的组织结构也应该由以生产为中心转变为以顾客为中心。在企业内部构建网络组织,有助于企业及时准确地识别顾客的需求特征,围绕特定顾客或顾客群配置资源,组建由设计、生产、营销、财务、服务等多方面专业人员组成的团队,为顾客提供全方位、定制化的服务,让顾客完全满意。

b.稳定的网络组织。稳定的网络组织是指一种以长期合作关系为基础的网络组织,其中每一个企业组织都是独立的,它们通过契约与核心企业相联结。其典型代表是企业战略联盟。

c.动态的网络组织。动态的网络组织是许多企业的临时联盟,他们具有自己的关键技术,通常围绕某个领导企业或中间企业组织的关键技能联成临时网络组织,以达到共享技术、分摊费用以及满足市场需求的目的。这种动态联盟表现出短暂和临时的特点,某个目标一旦完成就会宣告解散,而为了新的机会又会重新组建新的联盟,其典型代表是虚拟企业。

3.企业组织结构变革中的几点措施

正如前文所述,网络组织是一个前瞻性的概念,是未来企业组织结构发展的方向,但是,希望企业从传统组织结构直接转变为网络组织是不现实的,新的组织结构毕竟要以过去的组织结构为基础,而不可能凭空创造出来。不过,既然我们说网络组织是网络经济下组织结构变革的方向,企业组织必然要采取一些措施在结构上向网络组织过渡,或者说建立具备网络组织的某些特征的新的组织结构。

3.1组织层级的减少

与国外相比,我国大多数企业组织结构是直线职能型,企业不论大小自上而下自成体系,“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属于典型的层级组织。这种组织的主要特征有:垂直一体化程度相当高,所有权集中,并因此可能导致最低的产品差异性以致形成商品同构;在发生冲突时,较多采用行政命令来解决冲突;组织边界层次分明、固定、刚性,典型的静态连接或联合。应该说,我国企业的传统组织模式,在计划经济时代是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过贡献的,但在网络经济时代,其弊端愈来愈明显。我们不能希望企业组织结构从传统的直线职能制直接变革为网络组织结构,但是,减少组织层次,是我国企业目前能够做到的,也是必须要做到的。从联想集团组织结构的变化可以看出我国企业组织层级减少的趋势。联想集团于2004年调整了企业战略,并作了相应的组织结构变革。首先是统一了中央市场部,在这个平台上进一步研究识别细分客户的需求,同时指导整体市场的工作。与此同时把原来的华南、华中、华东、西南、西北、东北和华北七个销售大区进一步分成了18个销售大区。如把以前属于华中销售大区所辖的湖北、河南和江西三个销售分区重新划分为湖北销售大区、河南销售大区,江西销售分区则和湖南销售分区一起组成湘赣销售大区。结果减少了销售过程中的层次,使得营销更加贴近用户,便于深耕习作区域市场。

3.2以流程为导向的工作团队的建立

在流程变革的基础上,组织需要建立工作团队,也就是将过去以功能分工的组织方式改变为以“流程”、“网络”为导向的工作小组。过去分散于各职能部门的工作由一个小组结合起来,承担起满足社会需要的所有工作,各组成小组构成了一个非中心化的联合体网络,这样不但可以避免传统企业内部广泛存在的“”所导致的管理低效率,而且也使各组成小组的界限不再严格地局限于功能和层次。

当组织职务是围绕小组而不是个人来进行设计时,结果就组成了任务团队。“团队”一词有着特定的含义,主要包括能够自我优化、自我设计、自我创造和自我组织。按照德鲁克教授的分类,团队只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网球双打型的。在这种团队里,它必须是小型的,每一个成员必须使自己适应队友的个性、技能、长处和弱点。第二种是足球队型的。每一个队员有一个固定的位置,但整个队伍是整体移动的(除了守门员),同时,队员们又保持各自的相对位置。第三种是棒球队型的或者是乐队型。每个成员都有固定的位置。网络经济下的企业组织将越来越多地在企业内部和外部使用跨职能的任务团队,人们必须学会在没有固定职务、没有命令权威、既不是被控制也不是控制他人的情况下去进行管理,去完成任务,去实现目标。

3.3内部市场化

从传统组织到网络组织的另一个途径是内部市场化,即在企业网络化的基础上,让组织内部的各个单元(节点)形成自己的利润中心,这些单元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市场环境选择与组织内部或者外部的其他企业进行交易。如购买原材料、产品或服务以及对外部单位进行投资,以便更好地根据市场条件确定业务。这样,企业组织内部不存在垄断,利润中心有从组织内部和外部各单位购买产品或服务的自由,同时,这些利润中心也必须把他们的产品或服务以竞争性的方式销售给内部或外部的单位。但是,组织内部单元的这种市场化行为必须与组织的发展目标相适应。在这些内部市场组织形式中,各个单元都需要建立自己的财务报告,以便组织对各个单元的情况进行了解和协调。

在企业组织进行内部市场化过程中,往往会碰到的一个难题就是各个利润中心或各个单元难以确定互相提品或服务的价格。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从海尔建立的内部价格体系来得到一些启示。海尔的内部市场化是伴随着流程再造建立的。海尔集团产品事业部与商流推进部之间的价格体系是根据整合前产品事业部的销售费用占销售额的比率作为基数(以后根据上年度的销售费用作为基数),以此为标准,双方通过协商确定新的折扣比例,核算出商流推进部从事业部的采购价,即采购价=产品市场价×(1-折扣比例)。产品事业部与物流推进部的价格体系是根据整合前产品事业部每批次采购物品所需的采购费用作为基数(以后根据上年度的采购费用作为基数),以此为标准,双方通过协商确定新的折扣比例,核算出事业部从物流推进部的采购价,即采购价=物流采购价×(1+折扣比例)。设备公司和产品事业部的内部价格体系是根据整合前,产品事业部采购设备、维修设备所消耗的费用作为基数(以后根据上年度的采购、维修费用作为基数),然后双方协商确定一个比例和基数相乘得出的数额,作为设备公司应得的报酬,其它各部门之间的价格体系的建立与此类似。正是由于内部价格体系的确立,保证了海尔内部市场化的目标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乌家培.网络经济及其多经济理论的影响.学术研究,2000;(1)

2RaviS.AchrolandPhilipKotler.MarketingintheNetworkEconomy.JournalofMarketing,1999

3李维安等.网络组织-组织发展的新趋势.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4R.E.Milesetal.,“CauseofFailureinNetworkOrganizatioin”,CaliforniaManagementReview,Summer1992

企业管理模式研究论文范文第5篇

1998年经国务院决策,石油和石化两大行业进行了重组,实现了上、中、下游业务一体化经营。为了适应国际化竞争需要,寻求更大发展,1999年开始,石化集团对内部业务和资产进行了重组。将核心业务中的优良资产从集团公司剥离出来,改制成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00年10月在纽约、伦敦、香港三地成功上市。占从业人员60%的非核心业务和大量的不良资产作为存续企业留在了母体,主要包括专业化施工、生产后勤辅助、多种经营和社会服务四部分。在过渡期,对存续企业实行关联交易、限额亏损、定额补贴的经营管理政策。社会服务部分的改革目标是将来与企业分离,在条件成熟时最终移交政府、回归社会。国家关于企业办社会的指导方针和企业体制的重大变化对物业管理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像石油石化这样缺乏城市依托的独立工矿区,物业管理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应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模式和对策?本文拟就这些问题作粗浅的探讨。

一、石化集团物业管理的探索和实践

伴随着石化集团重组改革的进程,作为社会服务部分重要内容的物业管理系统也进行了改革尝试,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一是形成了专业化的物业管理队伍。按照石化集团重组改制的总体要求,企业办社会部分的人员、资产从原来的主营生产单位分离出来,组建了专门的社区管理和服务机构。例如,在油田企业管理层设有公共事业管理部门,分片设立若干社区管理中心(二级单位),下设物业管理公司或物业管理站,负责居民小区的日常管理工作。二是物业管理的覆盖面大大拓宽。目前小区物业管理和服务涉及的内容包括房屋的维修、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的管理,小区环境的综合治理,治安、环卫、绿化、交通、消防管理,向居民提供日常生活服务,组织开展健康有益的康乐活动,丰富社区文化生活等。三是按照关联交易的原则物业公司形成了新的经营运行机制。物业管理公司做到了经费来源规范、成本明晰、费用开支透明。物业管理费支付结算实行业主(即主营单位)与服务方(即物业管理公司、站)共同签认制度。物业管理单位实行了独立核算,实行以满意率指标为主的综合考核。四是形成了合理的服务定价机制。定价是业主和委托服务方关注的焦点。为了体现公正、公平、公开的精神,服务价格确定的原则是;有国家定价的按国家规定的价格执行,无国家定价的按市场价格执行,既无国家定价又无市场定价的按照实际成本+合理利润定价,以上情况都不适用的通过双方协商定价。

物业管理改革的实践证明,对独立工矿企业的居民小区实行物业管理,得到了主营单位和广大居民的支持拥护,总体效果是好的。一是矿区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居民的生活质量、环境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广大职工更加安居乐业。二是矿区的城市化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实行物业管理,解决了过去长期存在的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的状态,为居住小区统一规划、集中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创造了条件。物业管理工作进一步拓展了社区的综合服务功能,加快了矿区城市化的进程。三是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创建部级、省级和城市文明居住小区活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物业管理工作是创建文明居住小区的重要内容。在创建文明居住小区的过程中,通过居民的参与,有利于塑造他们的文明意识、环境意识和健康向上的行为规范。四是解放了主营单位的生产力,促进了生产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实行物业管理,实现了企业生产经营与社会服务系统的分离,主营单位彻底摆脱了生活后勤方面的后顾之忧,便于集中精力抓好生产经营。同时,物业管理系统与主营单位在资产、资金、人员上做到了三个分清,明晰了成本,有效地解决了过去存在的生活后勤挤占生产成本问题。

石化集团虽然已经开始了物业管理的实践和探索,但总体上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完全摆脱行政型、福利型的运行模式。物业管理经费的来源主要是行政性补贴,个人支付的费用很少。物业公司的造血功能不足,尚未建立起企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自立生存的良性发展的机制。由于职工的收入水平不高,居民的支付能力不足,加之根深蒂固的福利观念的影响,在矿区还没有形成足以支撑物业管理公司自立生存的服务市场。从物业管理队伍本身看,也存在着总体素质不强、管理手段落后等问题。

二、独立工矿区物业管理的定位和基本思路

物业管理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这一行业在深圳、广州、上海、北京等城市迅速崛起和迅猛发展的事实证明,物业管理在我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独立工矿企业推行物业管理,是符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方向、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呼映职工群众对改善居住环境质量要求、促进矿区经济和文化繁荣的重大举措。推行物业管理的目的,是向业主提供有效且经济的服务,最大限度的提升和发挥物业的使用价值和最大效用,为居民提供优美、舒适、宁静、快乐、健康的生活环境。物业管理联系着千家万户,物业管理活动既是物业公司通过提供优质服务获得合理报偿的企业经营行为,同时又是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从贯彻“三个代表”要求的政治高度认识和看待物业管理工作,把物业管理与建设文明矿区,塑造有理想、有道德、守纪律的公民,创造温馨、和谐、安居乐业的良好氛围结合起来,促进物业管理工作向规范化、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健康轨道发展。

根据独立工矿企业的特点、社会发展趋势和物业管理本身的发展规律,独立工矿企业物业管理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导向,以产业化发展为目标,以提升物业价值和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为根本出发点,从独立工矿企业的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分步运作,努力促进物业管理方式从行政管理型向经营管理型转变,服务性质由职工福利型向市场经营型转变,经费来源以单位支付为主向居户支付为主转变,服务方式由内部封闭型向社会开放型转变,实现物业管理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的协调发展。

独立工矿企业的物业管理应分三步走,第一步,实现专业化管理。将企业内部的生活服务系统与生产经营系统相分离,成立专门的物业管理机构和管理队伍,按事业性管理,按合同制和甲乙方方式运作,通过物业管理的专业化提高服务质量。第二步,实行模拟企业法人运作。物业管理公司经济上独立核算,经费来源以产权单位支付为主、个人缴纳为辅,实行经费补贴、模拟法人经营和市场化运作。第三步,实行产业化发展、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在住房制度改革到位、房屋产权归个人所有的基础上,物业管理费用暗补改明补,进入个人工资总额,由个人支付物业管理费用。在居民收入、支付能力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物业服务市场比较发育,服务价格到位,物业公司以优质的服务获得合理的报酬,实现自立生存,自我发展。

三、独立工矿企业物业管理发展模式探讨

石化集团大多数石油化工企业的物业管理已经迈入了第二步,预计还需要经过较长的服务市场发展发育过程,才能跨入第三步。在向产业化发展的进程中,笔者认为,独立工矿企业的物业管理应采取以下的发展模式和策略:

1.走“建管一体化”之路,形成以建养业、以业促建的良性发展机制。对房地产项目从开发建设、销售到售后管理,实行一体化运作是许多开发商采取的成功做法。通过良好管理和优质服务创造开发商信誉和品牌、以提升物业价值、进而促进商品房的销售、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反过来再为物业管理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这是以建养业、以业促建的良性发展机制。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到位,在独立工矿企业取消实物性分房、实行货币化分配之后,住宅建设必须按房地产开发的方式运作,这必然面临房屋销售的问题。借鉴城市开发商的做法,将商品房开发和物业管理相结合,实行建管一体化模式是独立工矿企业物业管理发展之初的必经之路。

2.走“一业为主、多元化经营”之路,广开财源。服务市场不发育、物业管理收入来源不足是独立工矿企业物业公司生存发展的最大障碍。拓宽收入渠道,弥补经费不足,必须实行“一业为主、多元经营”的经营策略。独立工矿企业物业公司开展多元经营有许多有利条件,特别是发展居住小区的社区服务业大有可为。独立工矿区因远离城市,许多社区服务项目无法依托城市供给,因此物业公司可以发挥自身优势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家政服务、养老服务、餐饮服务、商业服务、教育培训服务、医疗卫生服务、文化体育服务、家庭装饰服务、房屋出租等内容,既可以方便居民的生活,又能增加收入来源。

3.走精干高效之路,实现管理手段现代化、服务方式社会化。在实行物业管理的初级阶段,物业管理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技术含量不高、以自我服务为主。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物业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尤其是信息化已经开始渗透到各个领域,物业管理行业也不例外。在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形势下,物业管理如果不摆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管理模式,不用信息技术提升管理手段,仍然采取封闭式的自我服务方式,物业管理公司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就难以生存。因此,用信息技术提升传统管理手段,走社会化服务、精干高效管理之路,是独立工矿企业物业管理生存发展的唯一出路。

企业管理模式研究论文范文第6篇

社会经济形态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迈进,引起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广泛而深刻的变化。这一变化对建立在传统工业经济基础之上的财务管理模式提出一系列创新要求。因此,探讨知识经济下的财务管理创新,是企业实现成功理财的必然选择。

一、知识经济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影响知识经济对企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从现代企业理财的微观视野看主要有以下方面:

1、企业资产形态的变化。传统工业经济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设备,有形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占绝对优势;而知识经济是以知识、智力等无形资产投入为主,无形资产在企业经营中起决定作用。现代企业中无形资产占总资产比重的不断上升己表现为一个明显的趋势。据科学测算,美国1995年很多企业的无形资产比例已高达50%—60%。现代企业资产形态的变化必然引起企业理财模式和企业社会价值观的变化。

2.企业竞争力要素的变化。在典型的工业经济形态中,市场占有率和较大的市场份额是企业补偿投入成本、形成和增加企业利润、维持满意市场结构的决定要素;同时,由于固定资本的经营杠杆效应和企业以有形物质资产投入为主的特征,企业总是力求通过扩大产出规模来增加财务成果,从而获取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竞争忧势。但是,随着经济逐渐朝知识经济方向发展,市场份额和产出绝对规模只是企业竞争力的外在表现,在内涵上,企业竞争力更主要是源于企业对各类知识的占有和知识资本的运用程度。企业在一定时期积累的知识量越大、其知识资产的结构及其动态组合与社会对知识的要求结构越一致,企业知识资产的转化效率就越高,企业竞争力,特别是长期竞争力就越强。

3、企业经营行为的变化。知识投入的增加,特别是网络和信息技术在知识化和企业资产形态的无形化,企业投资转向以资源的开发利用为重点的新领域,随着经验决策向以知识为基础的科学决策转变,企业投资决策和投资管理日益知识化,对知识资产的评估和管理是知识决策的中心内容之一;

由于知识成为企业的主体资产形式,企业的生产方式和组织结构日益柔性化。生产方式的柔性化表现为小型灵活的生产日益成为主流。组织结构的柔性化发展出灵活的工作时间、场所和报酬制度,企业更强调知识、信息的收集、传播和利用,并通过网络在企业内部分享、重组和创新,整个企业发展成为一个网络化的信息结构;由于知识的共享性和可转移性克服了物质资源的稀缺性和使用上的排他性,企业对知识的积累和运用与社会对知识的要求形成经常性的正向互动关系,使企业经营目标与社会整体目标日趋一致。

4、企业产品的变化。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企业产品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一是产品的知识含量提高,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二是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主要由其所含的知识量决定,知识的重复使用使产品生产中物质消耗的制造成本在产品价格中的比重越来越小;三是经济信息的广泛流通和网络购物的兴起,使市场信息接近于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顾客要求企业以最低的价格快速进行市场订货并提供多种类和个性的产品和服务,企业传统存货管理模式的变革提上日程。

5、企业分配方式的变化。既然知识资源是产品的主要生产要素和产品价格的决定因素,知识和利用知识的能力参与企业利润分配并取得比其它要素更丰厚的报酬将成为必然趋势。在国外,知识参与企业利润分配已开始偿试,美国有知识付酬计划、利润分享计划,西欧有利润共享的计划;日本实行分享制的企业中,员工分享额占企业利润的比重一般在42%—76%。

6、企业范围边界的变化。与知识经济以前的经济形态相比,知识的形成、传播无地域性,使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范围迅速扩大,企业边界的概念模糊难定。一是企业活动与环境的联系更为密切,它们共处于一体化的网络之中;二是企业与企业在市场活动和产品链关系中形成物质资本与知识资本的相向流动,固定结构关系被打破;三是企业与供应商以及企业与客户的关系不再固定,在全球网络中,企业与客户形成“在选择中结盟,在结盟中选择”的新格局。

二、知识经济下的企业财务管理创新

1、财务管理目标的创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与经济发展紧密相连的,这一目标的确立总是随经济形态的转化和社会进步而不断深化。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先后经历了“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到“超利润目标管理”的转换。世界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化,企业知识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知识的不断增加、更新、扩散和应用加速,深刻影响着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使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向高层次演化。原有追求企业自身利益和财富最大化的目标将转向“知识最大化”的综合管理目标。其原因在于:知识最大化目标可以减少非企业股东当事人对企业经营目标的抵触行为,防止企业不顾经营者、债权人及广大职工的利益去追求“股东权益最大化”;知识资源的共享性和可转移性的特点使知识最大化的目标能兼顾企业内外利益,维护社会生活质量,达到企业目标与社会目标的统一;知识最大化目标不排斥物质资本的作用,它的实现是有形物质资本和无形知识资本在最短时间内最佳组合运营的结果。

2、融资管理的创新。企业融资决策的重点是低成本、低风险筹措各种形式的金融资本。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企业推进融资管理创新,把融资重点

由金融资本转向知识资本,这是由以下趋势决定的:知识资本逐渐取代传统金融资本成为知识经济中企业发展的核心资本,西方股份选择权制度的出现使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知识资本量化为企业产权已成为现实,深圳华为公司在人资本产权量化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金融信息高速公路和金融工程的运用,加快了知识资产证券化的步伐,为企业融通知识资本提供具体可操作的工具;企业边界的扩大,拓宽了融通知识资本的空间。

3、资本结构的优化创新。资本结构是不同资本形式、不同资本主体、不同时间长度及不同层次的各种资本成份构成的动态组合,是企业财务状况和发展战略的基础。知识资本在企业中的地位上升,使传统资本结构理论的局限性日益突出,因而有必要按照知识经济的要求优化资本结构:一是确立传统金融资本与知识资本的比例关系;二是确立传统金融资本内部的比例关系、形式、层次;三是确立知识资产证券化的种类和期限结构,非证券化知识资产的权益形式和债务形式以及知识资本中人力资本的产权形式等。优化创新资本结构的原则是通过融资和投资管理,使企业各类资本形式动态组合达到收益、风险的相互配比,实现企业知识占有和使用量最大化。

4、风险管理方法的创新。风险是影响财务管理目标的重要因素。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资本经营呈现出高风险性和风险表现形式多样化的特征:一是知识产品价格中物质材料成本的比重很小,而研究开发的固定成本急剧上升,使经营风险多倍扩大;二是因金融市场和内部财务结构的变化使财务风险更为复杂和多样化,如技术债务资本的流失、泄密、被替代或超过保护期可能导致企业的破产,人力资本产权的特殊使用寿命和折旧方法会增加现有资本结构的不稳定性;三是开发知识资产的不确定性水平提高,扩大了投资风险。四是作为知识资本重要构成要素的企业信誉、经营关系等变化使企业名誉风险突出。为此应以现代手段创新风险管理方法,一方面要对风险的各种表现

形式进行有效识别,确定风险管理目标,另一方面要建立风险的计量、报告和控制系统,以便采取合理的风险管理政策。

5、财务分析内容的创新。财务分析是评价企业过去的经营业绩、诊断企业现在财务状况、预测企业未来发展趋势的有效手段。随着企业知识资本的增加,企业经营业绩、财务状况和发展趋势越来越受制于知识资本的作用,对知识资本的分析也因此构成财务分析的重要内容:评估知识资本价值,定期编制知识资本报告,披露企业在技术创新、人力资本、顾客忠诚等方面的变化和投资收益,使信息需要者了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情况。设立知识资本考核指标,一是创新指标,如知识资本创新力;二是效率指标,如知识资本利用率、知识资本利润率;三是市价指标,如每股知识资本帐面价值、知识资本与每股盈余比率;四是稳定指标,如知识资本增长率,知识资本损耗率等。设立知识资本与物质资本匹配指标和综合指标。

6、财务成果分配方式的创新。财富分配是由经济增长中各要素的贡献大小决定的。地租是农业经济中主要的分配形式,而工业经济中有形资本的多少决定财富分配额的多少。随着知识资本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知识资产逐渐转变为财富分配的轴心,财务分配方式的创新需要:确立知识资本在企业财务成果分配中的地位,使知识职员及利用知识的能力在总体上分享更多的企业财富;改革以工作量为基础的业绩评估系统,如利用“经济价值树”技术来界定职工、小组所创造的价值;建立因人付薪、以个人所创造价值的合理比例为基础的分配机制,如股票期权、知识付酬、职工持股、职业投资信托等。

三、实现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对策

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财务管理是新形势下企业理财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在此仅提几点想法。

1、转变企业理财观念。知识经济的兴起使创造企业财富的主要要素由物质资本转向知识资本,企业理财就不能只盯住物质资产和金融资本,必须转变观念。一是要认识知识资本,即了解知识资本的来源、特征、构成要素和表现形式:二是要承认知识资本,即认可知识资本是企业总资本的一部分,认可知识资本与企业市场价值和企业发展的密切关系以及知识资本应分享的企业财富:三是要重视和利用知识资本,企业既要为知识创造及其商品化提供相应的经营资产以发展知识资本,又要充分利用知识资本为企业提供持续的利润增长。超级秘书网

2、加强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和创新能力。对包括知识资本在内的企业总资本进行市场化运作管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技术性、综合性和超前性,用管理有形资产的传统手段是难以适应的,必须提高财务人员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首先是财务人员要有宽广的经济和财会理论基础,又有良好的现代数学、法学和网络技术基础,面对知识快速更新和经济、金融活动的广阔、灵活和多变,能从经济、社会、法律、技术等多角度进行分析并制订相应的理财策略;其次能不断吸取新的知识,开发企业信息并根据变化的理财环境,对企业的运行状况和不断扩大的业务范围进行评估和风险分析;第三要能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根据国际金融的创新趋势和资本的形态特点,运用金融工程开发融资工具和管理投融资风险等。

企业管理模式研究论文范文第7篇

1.中美高等院校医药方向企业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

2.企业导师制在工商管理硕士(MBA)培养中的创新与完善

3.美国企业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新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

4.浅析中国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行为取向——从哈佛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的教育培养谈开去

5.华北电力大学“电力企业管理”方向工商管理硕士(电力MBA)项目介绍

6.企业管理人员在职攻读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报考工作正在顺利进行

7.国际医药商学院企业管理硕士点顺利通过评审  

8.他迈出了走向社会的第一步——记工业企业管理硕士魏长霖

9.素质教育与创新型农业管理人才的培养——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农业企业工商管理硕士”教育介绍

10.食品与涉农企业工商管理硕士招生 

11.企业管理硕士点

12.内蒙古财经学院企业管理硕士点简介

13.美国的企业管理硕士学位

14.企业管理方法在硕士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探讨

15.农业综合企业工商管理硕士教育浅析  

16.新形势下企业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发展

17.浅谈现金流量分析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18.企业管理质量的评价模式研究 

19.企业管理人员组织忠诚度现状及培养对策研究 

20.中国企业发展与职能战略创新研究——第三届中国企业管理创新案例研究前沿论坛观点综述

21.将办公自动化系统融入企业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22.论会计在企业管理中职能的转变 

23.我国民族企业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24.企业管理模式的变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分析——以家族企业为例

25.IT企业管理职能部门成熟度研究

26.企业管理的有效性、管理效率与管理变迁 

27.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六大趋势 

28.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管理创新

29.对企业管理沟通定律及其创新应用之研究 

30.企业管理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31.浅析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32.国有文化企业管理体制改革:从主管主办制度到出资人制度 

33.中外企业管理模式比较研究

34.转型升级期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思考 

35.传统企业管理与学习型企业管理特点对比分析

36.企业管理中的跨文化沟通障碍刍议  

37.基于精益生产的制造业企业管理创新模式探讨 

38.论企业管理中沟通不畅的改善策略 

39.大数据时代企业管理会计面临的挑战与解决对策 

40.激励理论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运用分析 

41.权变视角下的互联网时代企业管理创新

42.论企业管理创新 

43.新时期企业管理创新问题思考 

44.党建工作融入企业管理的有效路径分析 

45.我国企业管理创新模式研究 

46.集团公司企业管理人员薪酬问题探析——以中信集团为例 

47.企业家个体特征影响企业管理创新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小民营企业的数据

48.价值驱动:当代企业管理伦理实现的重要方法

49.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管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50.试论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51.新时期企业管理创新思考 

52.论传统文化在我国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53.企业生态与企业管理范式  

54.探讨企业文化创新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 

55.企业管理模式的成熟度分析模型 

56.现代企业管理中的激励机制探讨 

57.大数据时代 企业管理决策的发展探究 

58.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59.SWOT与平衡计分卡在企业管理中的集成方法 

60.试论行为科学在企业管理及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 

61.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新的企业管理模式 

62.企业管理的道德选择 

63.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匹配生态因子体系构建

64.未来企业管理研究方向和主要趋势 

65.浅谈如何加强工商管理培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66.企业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 

67.论柔性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68.日本企业管理模式及其人本内涵探讨 

69.企业管理决策科学化与决策合法化的思考

70.我国企业管理现代化的进程研究 

71.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72.浅析企业管理信息化对财务内部控制的影响 

73.民营企业党建与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理论——兼对温州民营企业党建实践的思考 

74.浅析创新高速公路企业管理 

75.论企业管理标准化 

76.企业管理中管理者与员工有效沟通的技巧 

77.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对中国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78.企业管理信息化问题分析及改进措施探讨 

79.绿色管理:21世纪企业管理研究的新领域 

80.对我国企业管理创新问题的探究 

81.论管理会计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82.依托内部控制建设 提升企业管理会计水平 

83.企业管理创新机制与创新空间的建构 

84.中德企业管理文化对比 

85.微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探索

86.企业管理制度内生性的经济学分析 

87.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以人为本

88.中国企业管理的道德困境及其对策 

89.基于CSSCI的企业管理研究发展脉络及前沿的可视化分析

90.中小知识型企业管理模式的策略选择 

91.中国企业管理科学化的实践历程 

92.中外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的比较分析 

93.谈企业管理创新  

94.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关系研究  

95.浅谈组织行为学在企业管理中提高绩效的作用 

96.论十年建设时期薄一波的企业管理思想 

97.论企业管理模式与企业管理现代化 

98.企业管理模式与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初探

99.制造企业管理模式:国际发展趋势与我国创新状况

100.企业管理模式的理论与发展研究  

101.混沌理论对企业管理哲学的启示 

102.基于ERP的企业管理信息化研究

103.企业管理信息化探析 

104.企业管理标准化分析

105.电力企业管理中的法律风险以及合同管理对策分析 

106.我国企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和思路

107.论我国中小企业管理模式及其体制创新 

108.浅谈我国企业管理创新体系的构建

109.现代企业管理创新研究 

110.企业管理中的财务比率分析及运用

111.经济新常态下的企业管理创新——在“2015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上的讲话

112.企业管理的重大变革 

113.论企业管理模式与企业管理现代化

114.电子商务模式对企业管理的影响分析

企业管理模式研究论文范文第8篇

内容摘要:本文对海外学者关于进入模式研究的文献进行了回顾与分析,重点阐述了现有文献的研究领域、理论基础与视角等内容。通过文献研究发现,大多数文献以交易成本理论、制度理论、国际化理论、资源基础理论等为基础,而且出现融合的趋势。文章最后指出了现有文献的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进入模式 理论基础 述评

国际进入模式问题是国际管理中继直接投资、国际化等问题后第三个重要研究领域(Werner,2002)。尽管很多学者、企业家、政策制定者对这个问题感兴趣,但关于进入模式问题的研究一直有多种视角和理论基础,结论也因学者研究问题及角度的不同各有差异。Anderson(1997)回顾了进入模式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框架,Sarkar和Cavusgil(1996)总结了进入模式的共同主题和趋势,Harzing(2003)回顾了文化和进入模式的关系,Zhao,Luo和Suh(2004)运用聚类分析法研究了交易成本的决定因素和以所有权为基础的进入模式关系,Tihanyi,Griffith,Rusell(2005)运用聚类分析法总结了文化差异对国际进入模式和跨国公司绩效的影响。

尽管这些研究为我们深刻理解进入模式问题提供了有益指导,但他们往往仅关注了某个理论框架、某种理论基础及其测量,并未从总体上体现这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及进展(Canabal & White,2008)。Brouthers和Hennart(2007)回顾了进入模式领域的研究,指出了弱点和不足,并提出了以后的研究建议。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通过对海外相关文献的回顾,识别和分析了关于进入模式研究的理论和建构基础、产业分析、母国和东道国分析、主要变量设定、研究方法等内容,力图回答:到目前为止,关于进入模式的实证研究进展如何,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是什么?

研究领域

进入模式的研究直接和企业的国际化活动相关,包括对进入模式选择的预测、对所有权水平的预测、某种进入模式选择的后果等(Werner,2002:281)。Sharma和Erramilli(2004)将进入模式定义为一种结构性协议,即允许企业在东道国执行其市场战略,方式可以是直接输出产品(如出口模式),也可以是在东道国独资或与合作者共同经营(合同、合资、自建等模式)。

Pan和Tse(2000)将进入模式分为两类:股权进入和非股权进入。他们认为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是否需要投资和具有控制权。一方面,由于股权进入模式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而股权进入模式(如合资、自建、并购等)要求公司总部享有较高的控制权;另一方面,由于非股权进入模式对资金投入要求较低,非股权进入模式(如合同、R&D合同等)具有较低的控制权。而Contractor和Kundun(1998)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影响国际酒店企业进入模式选择的因素,他们发现非股权模式(包括管理合同和特许经营)占66%,这与传统研究认为控制来自于所有权的观点不同,说明非股权模式的控制并不是无力的。

理论基础与视角

根据对已有文献的分析,进入模式的理论基础包括交易成本理论、折衷理论、制度理论、资源基础理论等。

(一)交易成本理论

关于进入模式研究应用最多的理论基础应是交易成本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的基本核心是企业需要建立治理结构以降低成本和减少由于进入外国市场所带来的无效率(Hennart,1989;Williamson,1979,1985)。交易成本包括寻找合适伙伴并与之沟通的费用,还包括监督其绩效的费用(Makio & Neupent,2000)。交易成本理论认为寻找、沟通、监督合作者所花费的成本会影响企业进入模式的选择(Taylor et al,1998)。企业往往倾向于选择基于市场的进入模式,因为企业可以从规模经济中获益。然而,企业可能在寻找和沟通基于市场的合同时面临增加的成本,这一方面是因为合同的各种可能情况很难完全包括和准确估计;另一方面,由于信息不对称,很难实现一个公平价格(Taylor et al,1998;Williamson,1985)。而且,由于距离、沟通和缺乏衡量标准,也使得监督和执行合同变得困难(Williamson,1985)。因此,一些研究者发现,当与寻找、沟通和监督合作者的交易成本较低时,企业倾向于通过市场实现扩张;但当交易成本增加时,企业倾向于通过科层模式,如全资拥有(Taylor et al. 1998)。

(二)国际化及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国际化理论解释了企业的国际化发展,企业的国际化包括四个步骤:小批量出口、通过中介出口、海外设分公司、海外生产(Johanson & Vahlne,1977)。和国际化理论关联的关于进入模式的研究主要关注国际业务单元的可转移性及分布、东道国市场特征对企业进入模式的影响。Dunning(1977)的OLI范式认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所能够利用的是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只有当企业同时具备这三种优势时,才完全具备了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其中,所有权优势涉及控制权、成本及公司间关系利益;区位因素主要指资源的投入、可得性和成本;内部化优势主要指降低交易和协同成本。

(三)制度理论

制度理论解释了企业如何进入和在一个给定的规章、规范、价值观等制度框架下如何运营的问题。制度理论的一个核心原则是趋同性,认为企业组织结构的选择可以被理解为企业对外部环境、内部实践和管理趋同的回应。不同于传统观点重点关注经济理由对进入模式决策的影响,制度理论假定企业选择实践和结构,如进入模式,首要考虑的是如何从内部和外部获取合法性。同时,在制度观点看来,经济理由诸如实现组织效率和竞争被认为是较少关注的。趋同性的压力对于决策者进入模式选择具有重要影响,企业进入新市场时,会模仿东道国当地企业的行为及对手的行动,以获得运营和市场的合法性。最近以制度理论为基础的研究解释了东道国腐败制度和日本企业战略如何影响企业进入模式决策。

North(1990)认为制度理论必须和交易成本理论结合,因为制度提供了交易发生的结构。制度指“游戏规则”,包括东道国的法律和法规(Davis,Desai & Francis,2000;Oliver,1997;North,1990)。交易成本理论假设现有的制度结构支持企业的行为(Williamson,1985;Meyer,2001)。由于东道国的法律约束使基于市场的合同可以奏效(North,1990;Williamson,1985)。然而,并不是所有国家都能提供这种制度安排(North,1990;Meyer,2001)。在一些国家,可能发生基于交易成本预测的进入模式并不是最好选择。Roberts 和Greenwood(1997:361)认为,企业可能面临采用东道国社会政治合法性设计的压力,而不是采取基于交易成本的设计。例如,制度安排可能对进入模式造成障碍,如法律对所有权的限制(Delios & Beamish,1999;North,1990;Gomes- Casseres,1990;Gatignon & Anderson,1988)。总的来说,东道国政府可能限制外国企业的进入模式选择,从而增加东道国企业的所有权。这些法律可能限制了企业原本打算通过交易成本预测的进入模式选择,以充分利用和加强原有优势的目标(Robersts & Greewood,1997;Gatignon & Anderson,1988)。当法律限制存在的时候,企业需要通过尽量少的整合进入模式以获取效率性和合法性(Delios & Beamish,1999)。所以,制度理论认为企业利用和强化其优势的能力在不同的国家环境依制度安排不同而不同。

(四)资源能力理论

资源能力理论又可细分为资源基础观、组织能力观和知识观。RBV(Resource-based view)认为为了获取竞争优势,企业的资源必须是珍贵的、稀有的和不可模仿的。Chen和Chen(2003)研究了用于战略联盟的各类资源,以及这些资源如何分配;Tan,Erramilli 和Liang (2001)分析了资源分散风险对企业战略控制和管理的影响。组织能力是指促成企业成功的根植于企业内的混合性关键因素。Erramilli,Agarwal 和Dev(2002)研究了企业如何通过非股权进入模式将资源和能力转移国外,Chen和Hennart(2002)研究了组织能力和日本企业的国际市场进入决策。知识观认为企业之所以能生存是因为它们具有能在个体和群体间进行知识共享的转移能力。如果企业能意识到知识共享和转移的需要,它们就能获得竞争优势,从而增强能力和绩效。Pak(2002)发现学习能力影响了国际企业进入模式选择偏好,Chang和Rosenzweig(2001)研究了知识观如何帮助解释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进入模式的选择。

(五)其他理论或视角

这包括文化差异视角、控制视角、风险视角、不确定性视角等。文化差异指两国文化间的距离,应用文化及文化距离框架对进入模式的研究重点探讨文化和文化距离如何影响进入模式选择。控制视角认为,对于进入模式来说,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它决定了企业进入新市场潜在的风险和收益,学者尤其关注了总部、分部(母公司、子公司)在所有权分配上的问题。风险视角主要帮助解释企业进入外国市场时,不同进入模式的风险水平是不同的,风险如何影响企业投资战略,进入外国市场时企业对风险的感知如何影响控制权的水平。不确定性是指环境和组织的不可预测因素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已有的文献研究了企业环境感知的不确定性对企业进入战略的影响,以及其对小型服务企业海外市场战略影响。

结论

尽管进入模式有很多研究,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如很少有研究讨论进入模式选择如何影响进入后的决策和绩效。另外,研究者应融合各种理论,发展更具解释力的权变模型。这类方法可以解释诸如以下问题:资产专用性能解释企业合资或自建的选择吗?决策经验是进入模式的决定因素吗?合资公司是否受到双重文化的影响?

新的理论视角同样可以应用到这个领域,企业决策过程受高层管理团队及其成员特征的影响(Dean & Sharfman,1993)。深入研究这个决策过程如何影响进入模式的选择,如关于进入模式的决策制定过程如何变化?是否存在一些更有效的进入模式决策过程?高层团队的构成(同质或异质)是否影响进入决策?针对以上问题,有些学者(Hambrick & Mason,1984)使用高层梯队理论,提出管理特征(如人管理上的偏见)会影响决策的制定。那么管理上的偏见是否会影响进入模式的选择呢?

Chiles & McMackin(1996)、Williamson(1993)、Blois(1999)认为管理者在信任他人的倾向上存在差异,这会影响他们的决策,进而影响和进入模式相关的交易成本。另一方面,Brouthers & Brouthers(2003)、Chiles & McMackin(1996)研究了冒险倾向在进入模式选择中的作用,认为管理者并不是天生风险中立型,因此他们的风险偏好可能影响到他们的决策。所以,诸如“管理者对风险和对他人的信任是否会影响进入模式的决策”等问题有待深入研究。

最后,还有一些理论没有应用到进入模式的研究中。如政治学(Lawrence,Mauws,Dyck & Kleysen,2005),利益相关者理论(Donaldson & Preston,1995;Frooman,1999),社会资本理论(网络理论)(Adler & Kwon,2002;Brass,Galaskiewicz,Greve & Tsai,2004),这些理论都有助于解释进入模式背后的根本原因,有待同现有理论进一步融合,深入挖掘。

参考文献:

1.Agarwal S., Socio-cultural distance and the choice of joint ventures: A contingency perspective [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rketing,1994(2)

2.Canabal A & GO White III, Entry mode research: Past and future [J],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 2008(17)

3.Chang S. J. & Rosenzweig P. M., The choice of entry mode in sequential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1(22)

4.Contractor JF & Kundu KS, Modal choice in the world of alliances: analyzing organizational forms in the international hotel sector [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1998a,29(2)

5.Williamson O. E., Transaction-cost economics: The governance of contractual relations [J],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1979(22)

6.Lawrence T.B., Mauws M.K., Dyck B. & Kleysen R.F., The politics of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Integrating power into the 4I framework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5(30)

企业管理模式研究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 企业绩效; 文献综述; 研究趋势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6)03-0018-04

一、国外企业绩效研究简述

国外企业绩效从复式记账的产生,到今天平衡计分卡的大行其道,大致经历了观察性绩效、成本绩效、财务绩效、财务与非财务相结合的平衡绩效、战略绩效及全面绩效等发展阶段。在发展过程中,从理论到实务对企业绩效的研究全面而深入。

(一)理论研究方面

企业绩效涉及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和统计学等多学科,特别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心理学、组织行为学、战略学等学科相互渗透,不断在理论上推动企业绩效研究的新发展,企业绩效研究理论基础不断更新,开拓了企业绩效研究的新视角和新领域。

杜德斌等(2010)通过对1998―2008年间战略管理领域的期刊《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和《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中甄选的174篇研究绩效的文章分析,在企业绩效理论基础方面,主要包括资源基础观、知识基础观、能力基础观、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组织管理理论、战略管理理论、组织生态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委托理论、一般战略理论、制度经济学、利益相关者理论、生命周期理论、创业理论等,涵盖了涉及企业绩效理论的所有方面。统计结果显示,国外在理论研究方面热点主要集中在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资源基础观、知识基础观和一般战略理论方面,与国外经济发展状况和企业绩效管理实际结合紧密。

(二)评价方法方面

国外对绩效评价方法即评价模式的研究,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为绩效管理和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国外历次绩效评价的新方法一经推出便成为世界范围内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的重点。国外绩效评价方法的创新和应用,对有效加强企业绩效管理、增强企业发展能力发挥了巨大促进作用。

国外绩效评价方法主要有:沃尔综合评分法、杜邦分析模型、经济增加值(EVA)、市场价值增值(MVA)、修正经济增加值(REVA)、卓越绩效模式、业绩金字塔、平衡计分卡、作业成本法(ABC)、盈利能力分析法(ABPA)、四尺度模型及绩效棱柱模型等。这些绩效评价模式适应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企业绩效考评的需要,涵盖了财务模式、价值模式、财务与非财务结合的平衡模式、战略模式和全面管理模式。王东清等(2012)、卢少华(2009)、李垣等(2003)梳理了企业绩效评价模式发展演化的历史,对不同评价模式的特征、优势和不足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了绩效评价模式发展的动因,清晰展现出国外绩效评价模式发展的脉络。

(三)企业绩效研究热点

企业绩效研究主要有3个方向,概括为3个视角(事后评价、战略管理、过程控制)、3个定位(经营者、所有者、宏观视角)和3个层次(人员绩效、部门/团队绩效、企业绩效)。卢少华(2009)总结分析了企业绩效研究的3个方向,在分析国内外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各个方向的研究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探究,指出了企业绩效管理研究的发展趋势与关注的重点问题。杜德斌等(2010)分析得出企业绩效层面的研究最为丰富,从不同视角探究影响企业绩效的关键因素,公司治理与企业绩效、战略决策/市场导向与企业绩效、组织管理与企业绩效等成为研究关注的热点。同时,国外学者基于企业网络联盟、战略群组、并购等企业间的联盟与合作行为,及整合内外资源提升竞争力等行为,对企业间的绩效进行了大量研究,成为企业绩效研究的又一热点。

二、国内企业绩效研究综述

(一)关于企业绩效理论的研究

国内关于企业绩效理论的研究,主要是梳理和分析。郑美群等(2003)系统梳理了交易成本理论、产权理论、理论、企业家理论、超产权理论和企业能力理论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分析指出企业绩效来源于多个方面,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臧晶(2010)结合我国企业绩效发展情况,对企业能力理论、产权理论、委托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等进行了论述。姚树荣(2001,2003)基于契约理论和核心能力理论对企业绩效决定因素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核心能力是决定企业绩效的关键因素,提出我国国有企业绩效改进的思路和对策,进一步分析指出企业绩效差异根源契约论和能力理论相融合的必要性,分析了可能性和模型,得出创新性人力资本及其集成才是企业绩效差异根源的结论。

(二)企业绩效因素的一般性研究

国内研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影响企业绩效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突出了理论的应用。王辛平(2005)综合考虑了影响企业绩效的因素,划分了影响企业绩效的外部和内部因素,进而对企业绩效评价的具体内容进行了界定。张华(2002)基于核心能力是企业绩效决定因素的基础指出企业应从治理能力、管理能力和技术能力构建企业的核心能力,从而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

在实证研究方面,潘镇、鲁明泓(2005)以苏州市426家企业为样本,对影响中小企业绩效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指出有形资源(资金的可获得性、生产设施的利用效率、员工的整体素质)、无形资源(产品的质量水平、注册商标的等级)对企业绩效有重要的影响,而企业制度改革、灵活性能力、反应性能力对企业绩效改进较弱。管凯等(2009)以我国20个不同行业内1 070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企业绩效的外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讨论政策因素对产业以及企业绩效的影响,构建了政策导向―产业因素―企业自身的理论模型。喻雁(2014)以2010―2012年中国48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表明研发支出与企业绩效之间呈负相关关系。

(三)企业绩效评价研究

我国企业绩效研究最为关注的领域是企业绩效评价如何应用的问题,企业界和学术界对企业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措施、如何与实际结合应用等进行了大量研究。刘玉军(2004)从我国绩效管理的环境入手,分析了束缚人们思想的问题和企业外部环境,提出了企业绩效管理的新模式。柯文进、马士成(2009)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分析了我国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了绩效管理改进的方向。陈虹(2003)通过德勤人力资本咨询对51家企业绩效管理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企业绩效管理工作中普遍面临的难题及产生的原因。

结合国内企业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者对进一步构建适合我国的企业绩效管理体系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古和今(2009)、曹利莎等(2007)、王琨(2007)、周杨波等(2009)主要从财务、非财务、财务与非财务指标的结合,对平衡计分卡修正,及客户、学习与成长、利益相关者、业务流程等方面提出了企业绩效评价和管理体系的构建。刘冬荣等(2006)在分析行业主导大公司、学术界和政府机构、社会组织等的基础上,建立了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创新的博弈论模式。同时,学界不断尝试使用数学方法来研究企业绩效评价问题,王美荣(2010)、陈凤英等(2003)、汪浩等(2007)尝试把DEA、功效系数等数学方法应用到绩效评价中。

(四)企业绩效研究创新与热点

我国对企业绩效的研究不断开拓新方法和新视角,加深了对企业绩效的认识,提高了企业绩效管理水平。

1.TMT(高管团队)与企业绩效

李乾文等(2012)以东部沿海主要城市392家企业为样本,从TMT与社会网络、公司创业的关系研究了三者与企业绩效的正相关关系。陈昀等(2011)以227家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从高阶理论(Upper Echelon Theory)视角,研究得出在多元化战略中高管团队对企业绩效发挥着正向调节作用。

2.可持续发展与企业绩效

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社会各界更加关注企业的社会责任,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对企业绩效的研究方兴未艾。梅雨等(2013)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从绩效评价的起点和归依、资源和环境成本的内化、指标的选择和权重、评价考核等方面,分析了企业基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构建问题。刘章胜(2008)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出从经济绩效、生态绩效和社会绩效三个方面构建企业的三重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赵喜仓等(2007)根据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指出企业应追求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三方面平衡发展,构建“三重盈余”(经济、社会、生态)的和谐绩效评价体系。

3.多元化与企业绩效

魏巍(2011)以57家沪深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得出企业经营多元化程度的高低会影响企业绩效,多元化经营的上市公司规模、资本结构会影响业绩,即规模过大、负债水平过高均会使绩效降低,进而提出了多元化经营的合理建议。靳明等(2009)选取了沪深70家上市公司数据,实验分析表明,多元化经营程度与企业绩效之间并非呈简单的、单向变动的线性关系,这与其在文献回顾中发现学者们研究结果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相符。结合国外研究情况来看,多元化经营有利于公司发展,但对企业绩效影响存在着“度”的问题,当前研究尚未提出多元化经营与企业绩效关系的模型。

4.创新、创业与企业绩效

关于创新、创业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是当前绩效研究的热点。程华等(2013)以浙江省193家企业为样本,实证研究得出产品创新能力、工艺创新能力等不同创新对企业绩效影响存在差异。李忆等(2008)基于397家企业样本数据,研究得出探索式创新、利用式创新分别对企业绩效有正向影响,两类创新行为之间的内部匹配对绩效无显著影响,两类创新行为与企业战略和环境竞争性的外部匹配关系对绩效有显著影响。

关于创业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数量较多,是目前创业研究和绩效研究的热点,此方面研究绝大多数以实证研究为主,针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从创业的维度、测量细分层面,以及公司治理、股权结构、战略导向等方面相联系角度展开研究。但综合分析来看,国内研究除扩展了创业与绩效关系研究的范围外,结论基本局限于国外研究已有的初步结论,大部分研究验证了创业导向与企业绩效有正相关性,也有小部分结论不支持,甚至得出相反结论(姚先国,2008),但基本一致的结论是企业的创新创业行为有利于企业发展,对提高企业竞争力有促进作用。

除上述研究热点外,对价值创造、市场导向、区域背景等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也逐渐深入。

三、国内企业绩效研究的特点

(一)以验证和应用型研究为主,理论研究不足

我国企业绩效研究基本上以对国外理论应用的适用性、国外研究结论在国内环境下的再验证、绩效评价模式国内修正补充应用等研究为主,绝大部分研究都属于应用型研究。在理论研究方面,明显与国外存在较大差异,还停留在理论梳理和分析层面。

(二)研究方法以实证研究为主

国内企业绩效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与国外研究趋同,主要以实证研究为主。但国内实证研究结论差异较大,甚至结论相反的情况也为数不少。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我国有关企业信息的数据不完善,收集数据渠道有限,问卷随意性较大,特别是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备受诟病,这是制约我国企业绩效实证研究的关键问题;另一方面,我国企业行业间、行业内部、所有权性质、区域特性等方面的差异,导致样本间的差异较大,特别是在有效样本量上与国外相比较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结论的科学性。

(三)对企业绩效评价研究卓有成效

从企业界到学术界对企业绩效评价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范围涵盖了影响企业绩效的所有关键因素,结合国内经济环境特征、行业特点、公司治理等方面对构建企业绩效评价方法提出了有效对策。评价方法的研究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对推动企业实行有效的绩效管理起到重要作用,研究价值得到了充分体现。

(四)紧跟国际研究发展趋势,热点问题研究不断涌现

国内企业绩效研究始终关注国际研究动态,与国际研究互动紧密,不断结合国际研究热点,针对国内情况展开研究。公司治理与企业绩效、战略管理与企业绩效、创新创业与企业绩效、核心能力与企业绩效等研究热点,既紧跟国际研究趋势,又结合了我国企业实际,提高了企业绩效研究的应用价值。

四、国内企业绩效研究展望

基于对国内企业绩效研究的文献综述和我国企业绩效研究的特点,研究分析得出我国企业绩效研究的主要发展趋势。

(一)理论和基础概念的研究将进一步加强

由于国内关于企业绩效理论研究的不足,制约了对绩效评价的研究,整合现有绩效理论,探索适应我国企业绩效管理的理论将逐渐成为国内研究关注的重点。特别是在基础概念的研究方面,如绩效本质及内涵、绩效边界及界定、绩效的要素、绩效影响的因素、绩效计量的假设等问题亟待研究解决(许明波,2007)。

(二)会计学将对企业绩效研究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虽然多学科研究企业绩效已成为趋势,但企业绩效的研究和应用始终离不开会计的支持,特别是随着会计学的新发展,将对企业绩效研究产生重大影响。一方面,会计公允价值的采用,基于企业核心价值的无形资产、创新研发能力和人力资本的有效计量,以及会计信息对财务和非财务等企业综合信息的全面反映,将使基于会计系统的企业绩效管理更加科学有效;另一方面,企业绩效管理中备受关注的非财务指标问题,在环境会计、人力资源会计、社会责任会计及战略管理会计等理论的发展和实践应用下,一定程度上会得到更为有效的解决。

(三)评价模式研究将不断创新

企业绩效评价模式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关键,是评价绩效研究与绩效管理的重要标准,对评价模式的研究是研究的落脚点。结合目前企业对灵活性强、操作简便、有较强可比性的绩效评价模式的需求及研究中数学方法的引入、计算机操作手段的介入和对经典模型的修正等,未来企业绩效评价模式将向两种趋势发展:一种是企业建立类似于会计系统的绩效管理系统(也可能是两者综合的系统),最终以类似于财务报表形式反映出来的企业绩效评价报告;另一种是以信息技术为根本,自由抽取式、特定指标自由组合、可选择的评价模式,根据政府管理部门、股东、债权人、经理层、员工等利益相关者实际需求,由利益相关者自行选择组合的信息系统。

(四)基于企业间、部门和员工层面的绩效研究将成为研究重点

从经济发展趋势来看,我国企业间的重组、兼并和战略联盟等活动将逐渐频繁,企业间层面的研究必然随之增加。从企业绩效管理来看,部门和员工是企业绩效最终的贯彻和落实者,简单从员工参与绩效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角度来研究绩效管理是远远不够的。从部门层面、员工层面深入开展绩效研究,对企业绩效管理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五)将更加关注影响企业绩效的内外因素联动问题的研究

从目前国内企业绩效研究的热点来看,关于企业核心价值(核心发展能力)、战略管理、公司治理等与企业绩效相关的内部因素研究及对社会责任、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有关企业绩效相关的外部因素研究成为研究热点。从企业绩效管理实际来看,企业绩效的好坏、高低是内部和外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企业绩效评价方法也是从内外因素角度来构建指标体系。目前研究已经涉及多因素相互作用影响企业绩效的研究,特别是从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研究企业绩效,内外因素相互作用影响企业绩效问题的研究必将越来越受到关注。

【参考文献】

[1] 杜德斌,曹红军,王以华.企业绩效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基于SMJ和AMJ文献的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2):152-157.

[2] 王东清,吴博.企业绩效评价模式研究综述[J].财会通讯(综合),2012(9):77-79.

[3] 卢少华.企业绩效管理研究综述[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9,31(1):103-108.

[4] 李垣,冯进路,谢恩.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演进:过程、动因与发展趋势[J].预测,2003(3):34-38.

[5] 郑美群,蔡莉.企业绩效的经济学理论依据[J].当代经济研究,2003(6):57-61.

[6] 臧晶.企业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J].工业技术经济,2010(10):37-40.

[7] 姚树荣.企业绩效决定因素的理论思考[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3):52-56.

[8] 姚树荣.企业绩效差异根源理论的演变与创新[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3(4):61-62.

[9] 王辛平.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影响因素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5(8):51-52.

[10] 张华.从企业绩效的决定因素看核心能力的内涵[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2(5):24-27.

[11] 潘镇,鲁明泓.中小企业绩效的决定因素:一项对426家企业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5(3):54-59.

[12] 管凯,邱浩,张英.影响企业绩效的外部因素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9(22):181-183.

[13] 喻雁.研发支出与企业绩效相关性的实证分析: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J].会计之友,2014(36):58-61.

[14] 刘玉军.我国企业绩效管理问题的分析[J].现代情报,2004(6):180-181.

[15] 柯文进,马士成.我国企业绩效管理的十大误区述评[J].改革与战略,2009(7):183-186.

[16] 陈虹.国内企业绩效管理现状调查[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3(18):56-59.

[17] 古和今.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及问题对策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24-30.

[18] 曹利莎,丁江涛,李国栋.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构思[J].商场现代化,2007(12):300-301.

[19] 王琨,曹广明.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分析与改良路径[J].审计月刊,2006(12):39-42.

[20] 周杨波,李旭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65-66.

[21] 刘冬荣,贺勇.论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创新的动力和博弈论模式[J].现代管理科学,2006(3):11-13.

[22] 王美荣.功效系数法在企业绩效评价中的应用[J].财会通讯(综合),2010(7):76-78.

[23] 陈凤英,马成文.功效系数法在企业绩效评价中的应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50-51.

[24] 汪浩,陈菲.DEA方法在企业绩效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10):45-47.

[25] 李乾文,赵曙明,蒋春燕.TMT社会网络、公司创业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J].财贸研究,2012(3):99-131.

[26] 陈昀,贺远琼,陈向军.TMT特征对多元化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J].预测,2011(1):10-17.

[27] 梅雨,熊剑.基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企业绩效评价研究[J].财会通讯(综合),2013(4):101-103.

[28] 刘章胜.基于科学发展观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J].财会月刊(综合),2008(11):11-12.

[29] 赵喜仓,周蔓.和谐社会下我国企业绩效评价的新趋势[J].江苏商论,2007(12):122-124.

[30] 魏巍.我国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与企业绩效之实证研究[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1(4):82-86.

[31] 靳明,邓光华.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与绩效关系研究[J].财经论丛,2009(6):86-94.

[32] 程华,王婉君.创新政策与企业绩效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3(2):10-14.

[33] 李忆,司有和.探索式创新、利用式创新与绩效:战略和环境的影响[J].南开管理评论,2008(5):4-12.

企业管理模式研究论文范文第10篇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变得愈加激烈,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所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成为目前企业关注的焦点。下面文章就对目前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现状做出深入分析。

1. 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目前,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还滞留在人事管理层面,日常的工作就是员工招聘、组织培训、日常绩效考核,和工资的增长审批发放等简单事宜,对员工采取的是命令式和制度化的管理,没有从真正意义上的管理的角度出发,只注重对员工的控制。目前的人资管理部门,工作效率低下,用人机制死板,许多优秀人才没有得到发展的机会,没有完善的激励机制和监管机制。没有规范的绩效考核制度,缺乏系统的目标和制约制度,对于员工绩效,没有系统的考评制度,考评标准也是模糊不清,即使设定标准,在工作执行时也不能落实到位,制定的标准与相背离,导致可做操作性极差。没有完善的激励制度,很多企业制定的奖励同惩罚机制不均衡,重惩罚轻奖励的现象较为严重,在很大程度上,非但没有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还起到了相反的作用,目前企业在员工激励方面,还缺乏系统可行的评价方法和激励方式。

2.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领域

2.1国际型人力资源管理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目前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方向也由国内转向国外,使人力资源同国际接轨,实现人力资源的全球化共享。随着学者对国际人力资源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发现,集中式管理和分散式管理,两种模式间产生分歧。赞成集中式管理的研究学者,力争把在美国成功开发的国际人力资源管理推广应用的全球范围。赞成分散式管理的研究学者则表示人力资源管理要针对地域文化的不同,进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行不同管理方法的开发。国际研究人士指出,不同的国内环境要求不同的管理模式,国际同国内的管理模式总是存有差异,其差异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进行跨国管理时,雇佣外籍员工运作的复杂性和必要性。另一方面,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观念和价值体系是否适应。

2.2战略型人力资源管理

在上世纪末期,有很多学者站在企业资源的角度出发,提出技术、资金成本这种可获得的资源,再不能以不可取代或模仿的方式,帮助企业创造价值。人力资源在价值的创造过程中,因其不同的特征和微妙之处,使得无法模仿,因此,人力资源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最为重要的资源和财富。这一研究促进了战略型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形成。

战略型人力资源管理认为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项战略管理,整合和适应是它的特征。所谓战略型人力资源管理,就是要从战略的角度,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研究,但不同文献对于战略有不同的观点。舒勒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中所强调的是不同的竞争战略要采取不同政策组合;伦格尼克霍尔则主要强调企业战略同管理间的作用依存关系;德利瑞则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部分内容具有战略性,内容分别是:正规的培训系统、利润共享、内部的职业机会、结果导向的评估、员工参与、雇佣保证及工作描述。不同的战略观念致使战略型人力资源管理有不同的观点,因此研究人员要更加关注对战略型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与探索。

2.3规范型人力资源管理

规范型人力资源管理的管理方法通常具有规范性,以统计分析和实际调查为依据,其理论包含着管理的实践、目标及结果。以中国研究学家林泽严和外国研究学家的阿瑟论证的管理模式为规范性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典型范例。

林泽严针对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的调查和研究,提出我国企业现存的两种典型的管理模式:一种是家族企业以自我作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另一种是团队式从人的角度出发的理性管理模式。第一种管理模式,强调的是集权式的控制,把员工当成公司附属品,缺乏良好的激励制度,最终导致企业的内部管理混乱无章,不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第二种管理模式主要体现的是民主化,把管理权授权于团队中受员工认可的人,主要强调的是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有良好的激励制度,这样的管理模式有利于促进企业快速稳定的发展,是企业能够长久生存并前景光明。

阿瑟的控制和承诺的管理模式,强调的是分权化制定决策、技术工作者的比率、公平程序、管理员及管理者的数目、工资、奖金、常规培训、赞助公益活动的数目为研究的变量,对美国的几十家企业进行调查分析,最终得到控制模式和承诺模式两种管理模式。他认为众多的管理模式里面,实践中只有控制模式和承诺模式两种管理模式,其中控制模式所强调的是降低直接劳动成本,迫使员工遵守既定的规章及流程以便提高工作效率;承诺模式主要强调企业同员工两者目标的相互联系,促使员工产生理想的工作态度和行为。

3. 人力资源管理三种管理理论同企业绩效的关系

国际型、战略型、规范型有关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研究全部都提到企业的绩效问题,就企业的绩效问题和人资管理两者间的关系而言,国际型的人力资源管理认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政策和实践要根据企业的差异性区别对待;战略型人力资源管理强调要把企业的战略同人力资源管理的适配度作为条件;规范型人力资源管理更注重的是特定的实践同管理政策的相互组合,企业的绩效受特定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及实践的相互配合的效应影响。全面的分析以上这些观点,针对企业自身的情况选择更适合企业的人力管理理论,正确的把握企业绩效和人力资源管理间的相互关系。

企业管理模式研究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高职;顶岗实习;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11 ― 0163 ― 02

[收稿日期]2014 ― 10 ― 23

[作者简介]高亮亮(1984―),女(锡伯族),辽宁凤城人。助教,研究方向:高校学生管理。

一、概念界定

顶岗实习由来以久,但是现代意义上的顶岗实习是从2000年以后得到广泛研究,我们所说的顶岗实习是《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2+1”教育模式,即在校学习两年,第三年到专业相应对口的企业,带薪实习6个月以上,然后由学校统一推荐就业。然而顶岗实习,在现实操作中为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带来很大难题,如何选择一种合适、高效的管理模式,如何有效实施顶岗实习管理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一)研究历史

有关顶岗实习的研究从1975年开始,四平师范学院的老师在《为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做贡献――数学系“顶岗”实习调查报告》中详细在阐述了该院学生在在伊通县如何“顶岗”实习,从文章标题可以看出顶岗实习在当时还是一个创新,顶岗实习还在摸索中进行。在1975至1989年间,有关“顶岗实习”的文献30篇,“顶岗实习”被称作“校外实习”、“模拟实习”、“代职顶岗实习”、“校外实习”、“生产实习”,研究内容多以顶岗实习模式探索,与传统各行各业的实习的区别研究为主。从1990年开始,师范院校关于顶岗实习的研究较多,分别探讨了师范专业顶岗实习的新途径与模式,顶岗实习中的问题与对策,顶岗实习与传统学科教学实习区别。与此同时,大中专院校教师关于顶岗实习的研究也正在展开,产学结合还是一个新鲜事物,较多的研究侧重于学生实习的改革。[2005135《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关于职业院校的“2+1”教育模式,由此关于大中专院校顶岗实习的研究逐渐增多,不同专业都在探讨顶岗实习模式,及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在各大院校大力实行顶岗实习的同时,学生在顶岗实习中的管理就成为一个不能逃避的问题,2007年开始,许多学者开始关注学生在校外顶岗实习的管理问题,同时也探讨了不同专业顶岗实习管理的问题、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研究、顶岗实习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等。

(二)研究现状

顶岗实习是产学研教育教学机制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表现途径之一,所以在对顶岗实习管理模式进行研究时首先应该对国内外的相关理论进行研究。

1.国外相关研究

在查阅文献资料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国外并没有“顶岗实习”一词,但是与我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相似的教育教学模式,其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经验。

众所周知德国的职业教育在全世界处于领先位置,德国职业教育的“双元制” 管理模式比较有代表性。澳大利亚的TAFF模式对我国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也有借鉴意义,这一模式是建立“学习―工作―再学习―再工作”的多循环终身教育模式。美国的社区学院与我国高职教育也很相似,社区学院学费较低,学制短,学习时间灵活;专业设对口;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对接,实用性较强;学院和社区企业联系密切,同时定期与企业一起举行研讨会,确保课程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上述国家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虽然有其各自的产生背景、存在条件与特点。

2.国内相关研究

对国内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研究可以追溯国内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进程,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开始于20世纪50、60年代,80年代开始引进国外的先进教育经验进行职业教育改革,到2005年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确立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而关于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研究是从2008年开始,分别探讨了旅游类、高职园艺技术、软件技术、酒店管理、自动化、艺术设计、药学等专业的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研究范围较为广泛。学者们分别提出了适合各自院校的管理模式,比如“三层四共” 顶岗实习管理模式、“三点一线” 顶岗实习管理模式、“四体五段”顶岗实习管理模式、分散形顶岗实习管理模式、“校企联动,双师双籍”顶岗实习管理模式,“2+1”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等。

三、研究成果

顶岗实习管理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以管理为主的目标实现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院校都在寻找一个适合的模式,在文献查阅过程中,虽然每个院校的模式都不完全相同,但大体上可以分以下几类:

(一)根据学生顶岗实习地点,顶岗实习管理模式可以分为集中管理模式和分散管理模式。

赵节昌在《构建分散型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探究》中针对分散形顶岗实习的特点他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模式,首先,考察实习基地,校企共谋实习之策;其次,建立学院-系部二级实习管理保障体系;再次,探索科学的管理办法:开好实习动员会,建立网络管理平台,做好每月一次的常规检查;第四,建立考核新模式。王秀静,冯美宇在《分散型顶岗实习信息化管理模式研究―基于“双主体、三层次、多元化”的管理平台设计》中建立了以学校、企业为主体,建立信息、实习指导和拓展训练三层递进的信息化管理平台,顶岗实习岗位的“网络化”选择、制度的“规范化”执行、质量的“标准化”监控、成果的“资源化”共享、考核的“过程化”的顶岗实习管理模式。

甄铁丽在《高职学生集中型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研究和探索》中提出成立企业专班,加强学生思想教育,校企合作共同探讨双向管理学生的集中型顶岗实习管理模式。

(二)根据顶岗实习管理主体,可分为双主体管理模式和三主体管理模式

李忠华在《“双主体”模式下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创新研究》中认为,“双主体”模式,是指“校企双主体”合作办学,通过学校与企业的真实合作,将企业的各种需求和用人标准引入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通过各种形式的工学结合的方式,由专业教师与技术专家或能工巧匠、学院与企业,共同完成课程标准,制定实训基地建设、学生顶岗实习、专业人才培养等工作,从而使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的需求紧密结合,使培养的人才更好地适应行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王晶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分层次多方位”顶岗实习管理模式探索》提出了“分层次多方位”的双主体管理模式,其中“多方位”是指校企共建、校企共育、校企共管、校企共评,即实习开始前与企业共同制定实习管理制度和实习方案,实习过程中与企业共同对学生进行培养与管理,实习结束后与企业共同对学生进行考核与评价的校企合作管理模式。王娟在《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校企双主体”管理模式探讨》中提出的“校企双主体管理”是指学校与企业通过建立有效的实习机制,共同担任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主体,发挥学校和企业顶岗实习“双主体”的作用,相互配合共同管理顶岗实习学生。胡克伟等提出了“校企联动,双师双籍”管理模式,其含义是指在学校与企业深层次合作的前提下,通过建立有效机制,在共建实训基地的基础上,由学校的职业导师和企业的职业导师相互配合共同管理顶岗实习学生。

蔡凤,李铁军在《“政府参与,三方共管”的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探索》中提出政府、学校、企业共同负责顶岗实习的具体组织、管理和实施,形成企业、学校、管委会三方共管的管理体系。孙标在《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模式探索》中提出学校是学生顶岗实习的组织者,企业是学生顶岗实习的实施者,政府是学生顶岗实习的保障者的三主体的管理模式。

(三)其它模式

1“四体五段”

王亚明提出“四体五段”顶岗实习管理模式,其含义是根据系统工程理论,将顶岗实习管理的组织机构看作一个系统,而在这个整体中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即学校、企业、实习指导教师和学生。“五段”是动员培训、组建机构、确定目标、编制工作计划、考核评价。

2“周报、月查、季巡”

基于不同的管理媒介,程远东、范仲勇都分别提出了“周报、月查、季巡”的顶岗实习管理模式。所谓“周报、月查、季巡”就是学生在单位顶岗实习中,至少每周必须上报一次实习情况;各班辅导员每月填写检查信息汇总表,同时将实习中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建议及时上报系;学院教务处不定期检查执行情况,并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整改及解决。

3“1113”顶岗实习管理模式

陈显刚等在《实施“点对面订单式”教育 创新“1113”顶岗实习管理模式》中提出了“1113”顶岗实习管理模式,“1”分别是建立一个技术咨询中心,一个专门实施顶岗实习的管理部门,建立一个“准员工”考核档案;“3”是三个顶岗实习阶段,集中培训、分组工作、考核答辩阶段。

综上所述,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研究有以下几个特点:

1. 校企共管是所有顶岗实习管理模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 现代的通讯工具成为顶岗实习管理中必备的媒介。

3. “双导师”考核是顶岗实习考核必用的方式

4. 学者们提出的顶岗实习管理模式都具较强的理论基础

四、存在问题

近些年来,国内学者关于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且一些管理模式已经在一些高校中运行,但是仍存在一定问题:

1. 现阶段研究大多从教学管理角度进行研究,较少从学生管理角度研究,忽视了辅导员在学生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2. 缺少对学生个体的关注。多以实习整体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对象并提出对策,更多的学者从宏观上强调如何管理顶岗实习过程,却很关注管理对象的问题。

3. 理论性较强。实地调查数据较少,多数学者是在整理文献的基础上提出理论。

4. 对管理模式实施后效果较少关注。学者们更多的在提出理论,但是理论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的细节问题及实施后的效果关注较少。

五、对策

在现有研究中还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对学生个体关注较少,在今后的研究中应更多从学生的主体需要出发,探索出适合学生发展,便于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的顶岗实习管理模式。另外,对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研究理论性较强,缺少实地调研,任课教师与辅导员应同时进行实地调研,只有到了学生实习环境才能发现问题及其存在的原因。第三,发挥辅导员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辅导员是学生大学期间最亲密的老师,所以不仅是一个学生管理人员,更是最了解学生的知心人,因此在今后的管理模式研究中应该更多的挖掘辅导员的作用。

从现有关于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研究成果来看,前人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作了分析、探讨和研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生顶岗实习中问题,使我们大致了解了研究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意义及部分影响因素。

〔参 考 文 献〕

〔1〕赵节昌. 构建分散型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探究〔J〕. 继续教育研究,2010,(10):173.

企业管理模式研究论文范文第12篇

混合所有制的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与国企发展混合所有制

混合所有制企业治理问题研究

国资体制调整与国企创新联动——国企改革再出发

合法性与效率性:企业社会责任的制度逻辑与行为逻辑

国有企业高管人员激励约束机制研究

跨文化管理研究的杰出学者:陈晓萍教授

经验学派的领军人物:欧内斯特·戴尔

霍夫斯泰德及其跨文化研究理论

企业史研究大师:钱德勒

演化视角下的企业管理机制研究:一个比较管理研究范式

管理视角的比较分析范式述评

文化视角下比较管理分析范式述评

比较管理分析范式:一个制度与演化视角的尝试性应用

不同视角下的比较管理分析范式评析

中西方管理比较与路径依赖分析

印度企业管理模式的演进及其特征

管理模式存续的理论解释——兼析日本管理模式的演化

管理移植:理论、过程与模型

“自在人”假设及S管理理论——论企业文化时代的人性假设及管理理论

传媒上市公司治理绩效——基于比较视角的研究

多元化治理:金融危机后日本企业治理的重建方向

美国国有企业监管体制研究——以美国联邦政府公司为例

企业集团边界体系及有机构建

风险投资过程中的知识转移研究

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知识转移策略比较研究

生产要素投入新分类与内生增长模型拓展——基于管理要素的视角

纵向一体与纵向分离下核心部件最优信息公开度比较研究

基于信息系统的供应链管理在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中的应用

比较管理学的学科基础问题

2012年比较管理研究专家座谈会综述

高层管理团队特征对战略双元性的影响研究

中国垂直行业B2B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的研究——基于多案例比较分析

海尔集团人单合一双赢模式战略变革案例研究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商业模式转型与优化

区域创业比较研究:基于江苏样本企业的分析

福特与乔布斯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

王建国的理论与稻盛和夫的实践

荐举制度与考试制度在人才选拔中应用的比较研究

比较管理视角下的中国文化复杂性与管理路径

从日本企业的质量经营认识管理移植

比较管理研究范式的完善与发展

组织治理:基于知识治理的整合架构与治理机制

中、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比较研究——国际经验与启示

苏州地区日资企业经营本土化研究

监督、激励与公司治理:日本企业管理模式的有效性分析

基于协同效应量化的并购绩效分析——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的比较

企业管理模式研究论文范文第13篇

买方市场条件下企业的市场营销

复杂环境下高技术企业营销风险研究

供应链管理结构模型的分析与研究

CRM在汽车营销企业中的开发与应用

绿色供应链管理及实施策略

我国企业绿色营销理念及实践的特征分析

新经济条件下的我国企业营销创新

企业营销的战术策略

提高市场占有率常见的错误及对策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企业市场营销

企业绿色营销与我国对外贸易

我国中小企业提升市场营销能力的战略选择

市场营销与企业文化

客户与供应商的战略伙伴关系及其管理

试论企业营销能力的培育与增强

我国企业实施整合营销战略的对策

论生态型企业营销体系及其建立与改造

论营销渠道模式转型

论企业的网上病毒性营销策略

对国有企业物资采购管理的探讨

浅论市场竞争中的企业市场创新

构造3维市场营销 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

合作营销战略研究

论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营销创新

企业绿色营销探析

高科技企业的网络营销

企业市场营销组合决策的神经网络模型

提升中国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建立客户关系管理

我国科技企业营销体制中的观念导向

新产品试销评价方法研究

论中国转型市场中企业营销的预警管理

网络环境下企业创名牌的营销策略

论现代企业分销渠道建设

企业供应链管理中的不确定性及其解决方案研究

企业营销失灵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企业物流的合理化研究

浅论"知识营销"对企业营销管理的影响

基于环境管理的企业绿色营销对策

试论企业营销战略规划

市场营销观念与商品包装的伦理道德问题

供应链管理的战略思想与战略管理

面对全球竞争的企业营销对策

论企业营销的市场导向

"客户顾问制"与营销创新

供应链管理与企业发展

21世纪企业营销新理念

企业的网络营销策略

浅论企业顾客关系管理的核心——忠诚度

对当前企业营销问题的点评

世纪之初我国企业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对绿色营销的探讨

分销网络的有效管理与创新

用服务"粘住"你的顾客——略论企业的服务营销

中小企业应确立营销新观念

现代市场营销信息系统探讨

可持续性发展与企业绿色营销

企业网络营销的策略选择

企业营销活动的"催化剂"

供应链企业外部绩效评价子系统研究

论渠道价值链增值管理对策

互联网技术与关系营销的实现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业务外包——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企业营销理念创新的几点思考

略论采购成本的控制

供应链中的合作与模式匹配的研究

论绿色营销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企业如何面对和参与供应链竞争

我国企业营销策划的困境及对策

客户关系管理价值链研究

客户档案知识的挖掘方法研究

论市场秩序与企业信用

项目管理在组织市场调研中的应用初探

浅析新时期的合作营销关系

基于电子商务的物资供应管理系统设计

论网络营销与企业谋略

论知识经济对企业营销活动的影响

中国加入WTO后的企业营销对策

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渠道战略

新经济背景下的企业营销e化

企业供应链的结构类型研究

论企业的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方案的设计与选择

试论企业内部控制点的增设在企业材料采购中的作用

论企业建立顾客导向营销观念

加强商品审美研究 搞活企业市场营销

买方市场条件下企业的营销战略和策略分析

企业市场营销创新是全球化营销的必经之路

企业虚拟经营的营销战略思考

网络时代企业营销策略整合

浅谈买方市场条件下企业营销战略

现代企业中的服务营销

企业市场策略常见缺陷分析

浅谈产品直销的利与弊

营销道德失范的成因分析

中国企业实施营销战略的现实意义

信息传递障碍与营销效率研究

模仿创新的特性与营销环境分析

浅议利用营销中的非价格因素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以客户关系为中心的业务流程重组

企业现代物流是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关键

销售经理的基本素质

市场细分和定位技术在后发企业的应用

信息系统在供应链与物流系统中的战略价值

"青年文明号"在企业营销战略中的重要作用

"越区销售"问题的分析及对策

企业营销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提高顾客价值意识 增强企业竞争优势

企业销售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电子商务背景下企业营销模式的创新方向

影响顾客忠诚度因素探析

论生产企业对分销渠道成员的管理

信息化、标准化是供应链管理实施成功的关键

企业客户关系管理(CRM)的导入与实施

降低物流成本的方法与策略浅议

论加强物流管理提高企业绩效

让客户关系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我国企业发展绿色食品营销策略探析

市场对接过渡期的企业营销策略

无缝营销管理——企业战略联盟有效运行的基本保证

试论企业分销渠道的创新

企业营销管理研究——"顾客中心论"的企业营销战略

浅谈企业如何控制销售信用风险

上市公司关联购销交易实证研究

电网经营企业的营销战略

基于知识经济的企业经营方式与营销渠道的变革

WTO条件下的企业市场营销

WTO与我国企业开展国际市场营销

营销管理支持系统及其内在运行机制

"差异化策略"在企业营销中的运用

企业物流一体化研究

论内部营销策略组合及其应用模型

论企业物流的营销战略

客户关系管理中客户发展的理论研究

信息经济中的管理锁定策略及其应用

试论企业绿色营销的发展

论协同合作式的供应链管理

开拓国际市场的产品营销策略探讨

现代企业如何保证物资采购效果

加入WTO后制造企业销售通路建设的思考

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问题及对策研究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经营方式与营销渠道的变革

略论供应链战略联盟的内涵,类型与管理

客户关系管理视角下的分销渠道整合

客户行为与区域市场渠道策略

企业名牌战略与营销策略问题初探

绿色供应链管理及其实施对策

基于供应链的网络化制造体系结构

谈知识营销在企业营销创新中的杠杆作用

银行与中小企业融资关系比较与选择

企业开拓目标市场策略新论

浅析企业如何获取分销渠道竞争优势

供应链企业间的委托问题及道德风险的防范

基于顾客的新型供应链管理模式初探

论现代企业的顾客满意观和顾客资产观

面对WTO中外企业营销落差比较

CRM在中小型企业中的实施与应用

当代企业营销策略创新

企业电子商务系统的构建

论产品的知识营销

方法目的链短化的原因浅析

CRM在药品营销渠道管理中的应用

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基于移动Agent建立企业动态供应链

当前环境变革中我国企业营销理念的转变

中小企业实施CRM方案的误区与对策

WTO与中国企业市场营销

新世纪的供应链管理与物流管理

加入WTO对我国企业营销的影响及对策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联合定价决策模型探讨

网络经济时代的客户关系管理

供应链伙伴关系的双赢研究

客户关系管理(CRM)的理论及应用探讨

论网络营销对企业的影响

价格战的原因探析与对策研究

客户忠诚与客户关系生命周期

略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管理意义

绿色营销与企业可持续发展

顾客关系管理:对顾客网络及其知识管理的系统剖析

中国 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所需条件分析

探究企业电子商务组织的新型管理模式

理解客户关系管理——谈客户关系管理的战略意义

关于企业物流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探讨

当前企业营销观念及其规则分析

文化营销——企业营销能力构建的战略选择

论我国企业市场营销创新

创造基于供应链管理的顾客价值

顾客忠诚的价值驱动模式

企业供应链管理及其信息保障机制

新经济下的企业网络与超市场契约

供应链竞争力的厂商均衡分析

绿色营销初探

高技术企业市场营销特殊性分析

网络经济与客户的数字化管理

数据挖掘在客户关系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知识经济时代高新技术企业的市场营销创新

组织市场上购买决策者的结构类型与企业的营销对策

论企业网络营销中的物流策略

论企业营销活动策划的专业化

西方的顾客忠诚研究及实践启示

以企业营销新理念迎接入世挑战

网络经济环境下企业经营模式与营销渠道变革

企业营销创新的内容和重要性

基于供应链伙伴关系的产品定价问题研究

供应链系统的物流规划模式

供应链的自动补货模式及其价值

博弈理论与营销创新

激励机制在现代人事管理中的运用

对客户忠诚创造价值问题的探讨

现代供应链联盟问题研究

顾客满意度中的顾客竞争性评价

建立企业采购内部控制制度的构想

绿色营销与企业经营策略分析

论企业产品营销策略中的道德问题

有形产品的服务提供方式研究

顾客价值提升的定位及途径

我国企业知识营销现状与对策

客户关系营销——现代企业竞争的有力武器

论营销流程再造

谈企业营销费用分析和会计处理原则

企业供应链管理的信息化

面向过程的供应链工作流管理研究

企业应对价格战的策略

客户关系管理的困惑与发展

实施绿色营销的意义与对策

借鉴ISO9000的管理思想精髓优化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及备件订货问题研究

入世以后中国企业的市场营销战略研究

试论企业销售渠道的创新与优化

牛鞭效应的危害及其对策

基于供应链战略目标的性能检测指标研究

企业电子商务盈利策略探析

基于企业整体模型的供应链信息流研究

供应链性能评价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基于零部件归并问题的采购策略模型(英文)

企业对市场需求的能动作用研究

经济危机时期消费者行为和企业营销策略研究

网络时代的消费特征及营销对策

客户全生命周期利润预测方法的研究

谈新经济时代的营销创新

国际营销中产品的包装,促销与传播学

服务营销与企业经营战略

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企业产品试销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基于资源利用综合水平的采购量分配方法

我国企业间促销管理的实证分析与对策

企业物资供应与管理改革探讨

信息传递障碍与国有企业营销效率研究

我国企业营销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及运行

论交易成本与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客户关系管理核心思想浅析

基于机制设计的供应链优化整合决策效应分析

21世纪企业营销管理创新研究

诚信营销与企业发展

企业营销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论关系营销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

全球绿色营销趋势和我国企业的策略

试论营销策略在现代企业中的地位

企业供应链构建与优化对策研究

市场营销战略失误与民营企业"流星现象"

试析企业客户资本管理

关于构建中国顾客满意度指数测评体系的探讨

阻碍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因素与对策

营销创新——21世纪中国企业营销的必然选择

现代企业实施关系营销的对策

VMI供应链系统的经济效果评价研究

论跨国公司全球战略下的市场营销

浅析营销适宜度

基于相对熵的营销机会模糊评价

现代企业的物流革命与营销创新

电子商务下企业CRM的实施研究

当代企业营销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试论关系营销

企业营销理念与品牌提升策略创新

入世后市场营销环境的变化及企业营销对策研究

论企业营销形象内在素质的塑造

21世纪企业营销变革与创新方向

过程工业供应链计划调度模型?

制约我国企业开展绿色营销的深层原因及其对策

基于客户发掘,客户全面解决方案的科技型企业盈利模式探究

树立现代市场营销观念与实现"两个转变"的关系

论网络信息环境下的顾客忠诚管理

试论市场营销组合4PS向4CS的转变

VE原理在营销策略中的应用

质量文化在供应链管理中的融合作用

客户资源的特征及CRM模式在企业中的实施

企业内部营销及其实施策略探讨

中国企业供应链管理浅析

供应链系统运行评价研究

"定制营销"理念的前瞻及潜力刍议

浅论企业的营销腐败

供应链中的道德风险问题

供应链中的信息流运作模式

基于过程的供应链重构模式与选择

电子营销与中国企业营销策略的变革

企业管理模式研究论文范文第14篇

[摘 要] 本文主要通过对知识管理模式理论的梳理,进行归类处理,总结各模式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未来知识管理模式将就制度角度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知识管理模式 知识传播 知识战略 知识共享 综合导向

一、前言

1959年,彼得・德鲁克就预言道:“知识劳动者”将取代“体力劳动者”,而成为社会劳动力的主体,并且提出“知识社会“的概念。近半个世纪后,预言得到了证实:知识经济从端倪走向成熟,知识密集型企业成为社会经济主体,知识型劳动者成为社会劳动力的主体,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社会信息极大丰富,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知识管理成为企业、社会发展的必然。区别于着重微观过程的知识管理模型,知识管理模式,作为知识的宏观的,指导性的管理方式方法,称为知识管理的重点。本文正是基于这种背景对目前国内外的知识管理模式进行综述研究。

目前这方面研究的内容较为广泛,研究者的背景也较为多样,不仅涉及知识管理本身,而且还在相关领域进行较为全面的探讨。通过广泛阅读国内外文献,笔者认为,对知识管理模式的研究主要可以分为基于知识传播、知识战略、知识共享、综合导向等四个领域。

二、现有知识管理模式研究分类

1.基于知识传播的知识管理模式

哈佛大学教授Hansen and Nohria根据近年来知识管理的实践活动,提出了以下两种不同的知识管理模式:

(1)编码化模式。即把具有显性特征的知识通过计算机等手段将其编码化,然后进行大规模存储和复制,从而迅速推广和应用。在这种模式下,知识首先从开发者那里提取出来,使之与开发者分离,进入电子数据库中,再被广泛用于各种工作领域。这种模式中的知识可以被重复利用,这样节约使用者收集知识的时间, 减少了信息交流成本。

(2)人本位模式。它是隐性知识先显性化后编码化的过程。知识的创造首先需要人对经验和诀窍进行总结归纳,而知识传播的过程也需要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和交流, 以实现知识的共享。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辅以一些可以显性的知识, 比如技术资料等,而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隐性知识会变成显性知识,然后被编码化,最终得以迅速推广。在人本位管理模式下, 知识与人没有分离,知识的传播与分享是通过直接的人际交流获得的,知识主要通过人员之间的直接接触实现共享。

Saulius Gudas总结目前主要有3个企业管理模式的要素:企业流程导向的知识(B),信息技术导向的知识(T),知识管理论导向的知识(K)。这三个要素组合代表了一个新的企业知识管理模式:如图。企业管理需要复杂知识一体化,其中,知识管理方法(K)是信息技术知识(T)和企业流程知识(B)的基础,如图1所示。

汪应洛等认为企业内部知识转移的模式主要有:基于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相互转化的SECI模式及认识论一本体论观点、基于信息发送的知识转移模式、基于行动一结果联系的知识转移模式。

李建明把中小高技术企业知识联盟中的知识转移分成两个维度,一个维度是知识资源的水平互补和垂直互补,另一个维度是关系导向和任务导向。所以联盟知识转移分成四个模式:(1)水平互补一关系导向模式,如技术许可;(2)水平互补一任务导向模式,如联合研发;(3)垂直互补一关系导向模式,如战略供应链;(4)垂直互补一任务导向模式,如咨询、外包。

2.基于知识战略的知识管理模式

Henderson和Venkatraman已经分析了IT企业的知识管理问题并且提出了直线战略管理模式(Strategic Alignment Model)。该模式重视于支持信息技术一体化战略,并推崇四个观念一体化:即企业战略,IT战略,企业基础设施,IT基础设施一体化。

M・H・Zack认为,从企业对待知识管理的态度角度考虑,知识管理战略模式可以分为“积极战略模式”与“保守战略模式。采用保守战略模式的企业,一般企业核心知识源于企业内部,保证核心知识不外流,企业就保证了相应的竞争优势,如: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差异性,专利等。因此企业会对其核心知识严格谨慎保护,与其他企业的互动交流较少,企业的知识管理战略的重点在于深入、强化企业的内部核心知识。采用积极战略模式的企业通过与其他企业的交流和互动,整合企业内部和外部知识,并将其发展为一套最适合该企业的核心知识,这种知识生命周期较短,企业必须通过不断创新来维持优势。

谭自求设计三种企业知识管理战略模式:(1)企业经营战略。企业经营战略模式是把知识管理作为企业的经营战略,制定企业知识管理战略计划,在企业范围内全面推行。(2)企业知识资本运营战略。企业如何对知识资本进行鉴别,获取有收益利用和循环,率先实现转化以提高企业的价值产生能力,增强市场竞争优势,给转化滞后的企业以沉重的打击,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已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3)企业技术创新和知识创造战略模式。熊彼特则认为,创新形式出现的知识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经济增长是一个创新――扩散――再创新的过程。在知识经济中,只有进行持续的创新,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而要想保持不败,惟一的办法就是不断地创新,永远处于知识的最前沿,永远拥有最先进的知识和技术。

李佳洋企业在知识的处理和应用层面角度认为,知识管理战略模式可以分为“编码化战略” 模式和“个性化战略” 模式。编码化战略又称为标准化战略、典籍战略、法典战略或通用战略。是指将知识与知识生成源及开发者分离开,以达到知识独立于特定个体并在一定程度上固化的目的,再经过一定程序处理、提取进而汇编并存储为知识库,以后可供使用者随时反复调用的战略。个性化战略也称专门战略、人格化战略或个人化战略。是指知识与生成源、与其开发者始终联接在一起,知识主要通过直接的接触来实现共享,在个性化战略中使用计算机的目的是帮助人们更好地沟通,而不是存储或检索。因此这种战略更强调的是隐性知识在个人和组织内的传播。

3.基于知识共享的知识管理模式

徐勇等人概括了知识共享的三种推动模式:命令带动式、利益诱导式和个人行为推动式,并提出知识管理的6种方法:设立知识主管;创建动态团体;建立知识创新的激励机制;建立递增收益网络;建立企业内部网络,促进知识交流;建立动态联盟,培养核心创新能力。

陈菲琼认为,企业知识联盟动力模式是合作和竞争。合作是由于每个企业都需要使用其他企业的技术知识这个事实而产生。竞争是由于每个企业都试图使用伙伴的技术知识获取私有利益。

范晓春从组织、技术和制度三个层面考虑构建知识共享的模式。其中,组织层面从个人及组织两个影响因素角度构建知识共享模式;技术层面从知识及个人两个因素角度构建知识共享模式;制度层面从知识和环境两个影响因素角度构建知识共享模式,从而构建出图2知识共享模式三维系统模型。

4.基于综合导向的知识管理模式

B. Iyer’和R. Gottlieb分析了企业结构定义了四个主导趋势,商业流程主导,信息或知识主导,基础设施主导和组织主导。对企业模式论的分析和企业结构框架的分析是目前理论的发源地。

Gudas, Brundzait对企业知识管理模式方法论的分析分为三个主要观点,战略导向知识管理,企业管理和控制导向的知识管理,信息系统和技术使用导向的知识管理。

詹延遵认为知识管理分为三个范式:(1)信息技术范式。信息、信息结构及其处理是知识管理的关键和核心内容。因此,这种研究范式,主要集中在知识管理或者说信息管理的技术、技术应用和信息处理上,而不是知识的处理和创造。(2)人文范式。人文范式认为人是知识管理的关键和核心,人是知识创造和知识运用的主体,信息技术不过是一种实现人的管理需求的技术工具或手段,“知识管理就是对人的管理”。(3)综合范式。综合范式认为:“知识管理不但要对信息和人进行管理,还要将信息和人连接起来进行管理;知识管理要将信息处理能力和人的创新能力相互结合,增强组织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实际上,这是强调“组织”在知识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也可以把这种研究范式称之为“组织范式”。

陈永泰、何有世总结了新经济环境下的企业知识管理模式:(1)企业知识管理的一般模式。(2)组织间知识的系统价值联盟。这个模式的战略选择视角突破了产品和客户的范围,考虑了整个系统创造价值的所有要素。(3)基于知识成长模式的知识管理。、通过对知识成长机制和知识成长抑制环路的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知识成长模式。(4)基于知识分类的知识管理模式。从知识管理的基本特征和知识管理的一般过程分析着手,将知识管理的基本过程与知识分类结合起来,构建科学的知识分类管理模式。(5)基于知识流和知识链的知识管理模式。知识管理通过对企业中知识流的管理和利用,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提供知识保障,以此来增强企业竞争力。

三、知识管理模式研究现状总结:

回顾以上国内外文献,可以发现目前国内外知识管理模式研究主要基于以下几个角度:知识传播、知识战略、知识共享、综合导向。这为知识管理模式的演变和发展提供的良好的基础,但也为我们继续研究知识管理模式提供以下三点启示:

1.目前的研究更多地围绕着知识本身,而较少从制度层面来研究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的知识管理模式。一般研究立足于知识管理的微观层面,进而分析知识管理模模型等,而忽视了研究企业为何采用该种管理模式,也即企业内部哪些制度安排或困素促使其选择这种模式,并且没有就企业中知识管理模式的交易费用大小进行研究。

2.目前的知识管理模式研究,往往基于理论层面,缺乏实证研究,可以通过对一个区域范围内的高新技术企业知识管理模式进行调查,并分析所得数据,提出降低交易费用的新型知识管理模式理论。

3.可以从知识平台的角度入手,转变以往基于物质层面建立企业管理制度的观念,提出新创建的“二层楼”结构,即将物质作为第一层面,将知识作为第二层面,在第二层面的基础上建立企业制度的知识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Nonaka I.Takeuchi H.The Knowledge Creating Company[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2]Saulius Gudas ,Enterprise knowledge modeling: domain and aspects, technological and economical development of economy, Baltic journal on sustainability,2009

[3]汪应洛 李 助:知识的转移特性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2(10)

[4]李建明:我国中小高技术企业知识联盟中的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研究[D].复旦大学,2008

[5]Henderson, J.; Venkatraman, N. Strategic alignment: A model for organization transformation viainformation technology.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orking Paper 3223-90. 1990

[6]Michael H. Zack. Developing a Knowledge Strategy [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1999(3)

[7]谭自求:企业知识管理战略模式研究[D].湘潭大学,2004

[8]李佳洋: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知识管理战略模式与绩效评价研究[D].华侨大学,2006

[9]徐勇等:知识管理[M].广东经济出版社, 1998

[10]陈菲琼:企业知识联盟――理论与实证研究[M].商务印书馆,2003

[11]范晓春:知识联盟中的知识共享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8

[12]Iyer, B.; Gottlieb, R. The four-domain architecture: an approach to support enterprise architecture design, IBM Systems Journal 43(3).2004

[13] Gudas, S.; Brundzaite, R. Approach to enterprise knowledge base development, advances in information systems development. New methods and practice for the networked society. Springer, 2007

企业管理模式研究论文范文第15篇

摘 要:模块化组织作为新经济时代背景下的新型组织形态,已成为当前国内外管理学界研究的重点领域,但目前研究成果呈现出分散的片状特点,本文对该研究现状进行了剖析,明晰了该现状出现的重要原因是对模块化组织理论的研究基础,即企业间关系理论的某种程度的忽视。进而,本文通过对企业间关系内涵、影响要素、企业间关系的分类与协调等主流文献在企业间关系领域研究成果的梳理与综述,形成对模块化组织理论研究展开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模块化模块化组织企业间关系

一、引言

20世纪末期开始,发生在企业战略与组织领域的巨大变革可谓触目惊心,传统组织管理理论中建立在有形边界基础上的实体组织战略及其结构模式开始被颠覆,取而代之的是实体企业之间能力与资源的交叉与融合。这一巨大转变使得企业可以大量利用外部资源,而将自身资源集中在少数核心领域,企业战略开始由纵向一体化转变为业务聚焦化。业务聚焦化在经营内容上表现为企业放弃原有多元化经营方式,而将精力集中于少数核心业务上,在组织结构上表现为模块化组织结构。企业由一体化向归核化的演进过程,就是组织模块化的过程。模块化组织理论强调以业务模块和设计规则来重组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迅速反应和持续创新是模块化组织的核心理念。组织系统设计师通过制定设计规则,使组织边界模糊化,组织交易明朗化,稳定外生不确定性的同时,降低内生成本,并催生高效的模块化组织。对于模块化组织的内涵范畴,目前理论界存在两种理解,一种认为模块化组织只是生产协作系统中的一个结点企业,主流观点则认为模块化组织就是指整个按照模块化模式运作的生产协作系统。我们接受并采纳后一种观点。确切地说,模块化组织是指通过对组织结构、流程、职权等进行模块分割,并按照一定的设计规则将分割所得各子模块整合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企业制度安排。与战略联盟、网络组织等组织形态相比,模块化组织表现出了独特的优势:一是模块化组织不仅强调企业间关系,而且注重企业与市场的融合,试图将市场机制引入企业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二是模块化组织更加具有创新优势和协同优势,并且能够对市场变化做出更加迅速的反应。正是由于模块化对产业与组织领域的巨大冲击,美国《汽车工业》杂志将其与20世纪30年代的福特流水线相提并论,青木昌彦(2003)更是形象地将模块化生产模式称为“新产业结构的本质”。

在新经济时代的背景下,国内外学者对管理学研究的重心开始出现偏移,即从传统的企业内部管理能力研究向企业外部关系管理能力研究转移,而在组织管理领域,对企业组织形态的研究也同步转移到模块化组织形态的研究上。通过对国内外主流文献的梳理,可以发现,当前对模块化组织理论的研究涵盖的模块化组织的各个方面,诸如模块的研究(Simon,1962;Baldwin,Clark,2000)、模块化的研究(Langlois,2002;Ulrich,1995)、模块化组织内在结构的研究(Sanchez,Mahoney,1996;Schilling,2001)、模块化发展路径的研究(Chesbrough,2003;郝斌,任浩,2007)等,可以说,学者们通过自己不同的研究视角切入,都取得了不错的研究成果,但是,从整体上分析,不难发现,目前针对模块化组织理论的研究呈现出较为分散的片状特点,还未形成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学者们都是根据各自的关注点而展开研究工作,缺乏统一理论思想的指导。笔者认为,出现这种研究现状的重要原因,是学者们对模块化组织理论的基础缺乏明确、清晰、客观的认知,即模块化组织理论是建立在何种管理理论之上的,进而难以有效获悉模块化组织的真正实质,致使研究难以形成体系化。笔者认为,模块化组织理论可以被看作是虚拟组织理论的深化和拓展。虚拟组织运作模式强调将研发、生产、营销、设计、财务等功能中的非核心功能虚拟化,而仅保留其中最关键的功能,因此,在虚拟组织的实际运作中,最为核心的内容是虚拟组织中各企业间关系的协调与处理。基于此,笔者提出,对于模块化组织这种新型的组织形态,其组织内部松散的耦合方式(Schilling,2001)使得企业间关系的管理对于组织系统的有效运行与目标实现在某种程度上存在决定性的作用,因而,我们在对模块化组织理论研究的过程中,除了对模块化组织进行“显现”研究外,更要对其进行“隐藏”研究,即存在于模块化组织形态内的关键影响因素和重要事项——企业间关系,故企业间关系理论应该成为模块化组织理论的指导理论,企业间关系理论是模块化组织理论得以系统、有序展开的基础。

二、模块化组织理论基础:企业间关系理论

自企业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存在着企业间关系。但把关注点长时间内都停留在企业的内部,这在实业界和学术界是普遍存在的。。无论是手工作坊还是工场手工业抑或是机器大工业,还是从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到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以至于管理理论丛林的陆续出现,这些也大都在企业内部的范围中探索追寻企业生产效率的各方面提高问题,处理的是岗位之间或者是部门之间的关系。即便是在西方经济学对于市场类型的划分中,也只能笼统地按照竞争程度的高低来理解企业之间的关系。而把关系的视野拓展到企业外部,在学术层面是以企业间关系为研究对象,分别从竞争与合作两个方面来透析企业间关系,这些现象始于20世纪60年代,而且从80年代初开始,“企业间关系”或“企业间关系网络”已经成为学术界热烈探讨的课题。从研究内容及方式来看,企业间关系理论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便是企业间关系的内涵及影响要素、企业间关系的分类以及企业间关系的协调。

1.企业间关系的内涵

企业间关系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利益交换(Wong,2000),也可以理解为要素的互补(Su Chenting,2002),或是一种相互依赖(Holmlund,1997)。此时,关系双方的声誉与信任无疑至关重要,这需要企业在网络环境中反复地试错,通过广泛的信息交换和知识积累,确定较为稳定的协作关系。在稳定的企业间关系框架之间,相应会形成交错的物质流、知识流与信息流:第一类是主从关系中物质与知识、信息的单向对流,比如模块化组织中,核心企业向成员企业传递以主导规则为内容的信息与知识,成员企业则直接向核心企业输送模块产品;第二类是对等关系中物质、知识、信息的交叉互流,比如研发联盟中企业之间知识、信息的对流。企业间要素的相互流动是一个相对长久的、反复进行的活动或过程,这一过程涉及目标的相互匹配、利益的相互协调与文化的相互融合,其实质是一个价值整合的过程。由此我们认为,企业间关系是企业与网络环境中其他独立企业之间建立在声誉与信任基础上的持续的价值整合关系。

具体来说,企业间关系的内涵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企业间关系实质上是合约联系。既有正式形式的合约联系,如正常的交易(供应商网络、生产网络)、合作研发(产学研合作网络)等正式合约联系,当然也有非正式合约形式,其中包括情感的(华人企业网络)、血缘的(家族企业网络)、文化的(日本企业网络)等。

(2)企业间关系具有历史的依赖性。意思就是说,企业间关系与它曾经的和未来的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企业间相互作用就在于他们之间前后多少各方面有联系,而且随着它相互作用的持续进行,企业间的相互依赖性也就会变得更大。

(3)企业间关系的构成具有多重性。从联结结构上看,关系包括了多个不同的主体,他们相互联结构成多个不同的关系网络;从经济结构上看,执行不同活动的参与者之间在价值网中相互连接,相互作用,完成价值网络活动,形成商业网络;从社会结构来分析,不同组织的成员参与,有情感、认知、文化、语言等社会现象的联结,构成一个社会网络。

(4)企业间关系不但有显性表现,而且还有隐性表现。显性表现为具有正式合约的交易关系,如供应合同、代销合同等;隐性表现体现为情感、文化、亲缘等关系,如企业家之间的个人关系、家族关系、老乡关系等,而且这些隐性关系具有不可模仿性、路径依赖性和有价值性,是战略性资源的体现。

(5)企业间关系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没有关系的持续性,网络就失去了区别于市场的特征,时间是一个关系性因素,与组织间关系有关的过去和将来的关系,影响着现在的各方面关系状态 。过程性意味着一个有效关系的培养切实需要时间,这些关系在时间上是连续存在的。关系是网络的基本单位,关系的作用就在于建立长期持续性的联系。

其实,在不同的理论框架下,企业间关系被给予了不同的涵义。诸如,在完全竞争状态下,由于买方与卖方均不能影响市场价格,企业间只能通过价格机制发生联系,因此,企业间按照市场出清的均衡价格买卖商品即可,没有必要在市场之外发生任何关系。此时,企业间关系并无实质内容。而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关于企业的信息仍然只是数量和价格,对于企业间纵向一体化等涉及企业间关系的问题仍无法给出令人满意的解答。可见,长期以来,企业间关系问题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2.企业间关系的影响要素

影响企业间关系构成的要素非常的多,这其中交易和所有权关系以及资产专用性程度是关键性要素(孙川,2006)。

(1)交易。交易的本质属性是财产权或者所有权的交换。在新时代市场经济背景条件下,交易必须在一定制度规则,诸如市场原理、法律、交易习惯等框架下进行,这样才可以保证更完整交易。企业间交易关系在通常情况下表现形式是契约形式,在特定条件下也可以是口头约定或双方的默契。从企业间关系的角度看,交易具有排他性和协作性两个重要属性。

(2)所有权关系。企业间所有权关系分为两个层次,即所有权控制与产品所有权交换或共享。所有权控制主要表现为控股、部分持股、交叉持股等,是企业间关系的基础性问题,它偏重于强关系,以此为基础的企业间关系更为紧密;后者主要表现为企业间各种形式的商品互换,这就涉及到产品、技术等方面的交易互动,是企业间关系中相对表层的问题,它偏重于弱关系,以此为基础的企业间关系,或者是以市场机制为主,或者是以资产专用性为主,或者是二者兼而有之。

(3)资产专用性程度。资产专用性程度对企业间关系和长期交易关系会有较大的影响。资产专用性程度越强,交易双方退出交易的可能性也就几率越小,交易就越趋向于长期交易关系的概率也就越大,组织特征进而也会越明显;但倘若,资产专用性越弱,交易双方的自主性就必然也会越强,交易的期限就越短,市场的作用就越明显。

3.企业间关系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纬度,企业间关系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1)以企业间联结的紧密程度划分

根据企业间联结的紧密程度,企业间关系可以分为紧耦合型和松耦合型两类(Bruce R.Barringer等,2000)。前者是指企业之间通过正式的组织结构或所有权关系联结起来,如合资企业;后者则是指企业之间很少形成正式的组织结构和所有权关系,如企业联盟。

(2)以竞争与合作的程度划分

一直以来,竞争与企业相伴并成为企业间关系的主旋律,但是,随着供应链管理、虚拟化组织、组织结构的网络化以及模块化等企业组织发展新趋势的出现,企业间的合作关系日益突出,并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所在。以此为基础,企业间关系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即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合作竞争关系以及共生关系(陈国权,2001)。具体内容见下表1。

(3)以企业间相互作用的频率划分

按照企业间相互作用的频率,企业间关系大体上可以分为对称与不对称两种类别(Stuart M. Schnnidt等,1977)。对称关系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当两个企业都没有从相互作用中觉察到利益获得时,企业间就会出现最低频率的相互作用;二是当两个企业都从相互作用中觉察到利益获得时,企业间就会出现最高频率的相互作用。而不对称情况下,一个企业觉察到得自相互作用的利益,而另一个企业却没有,此时,相互作用的频率要高于都没有觉察时的情况而低于都觉察到利益时的情况。在不对称关系中,当一个觉察得到较低利益的企业认为另一企业有以下情形时,企业间相互作用的频率会更高,即认为另一企业有与其自身相一致的目标;对其自身组织的功能是重要的;对其组织有更大的影响等。可见,此时,权力依赖框架在预测相互作用频率方面会最为有用。

(4)以界面清晰程度划分

界面在组织理论中包含了组织间结点关系及其协调之意(Wren D A,1967),当组织和系统的各方面都必须相互支持、互相连接时,界面就会自然形成。企业间关系可以分为有清晰界面的市场交易关系和边界关系较模糊的非市场交易关系,而这非市场交易的企业关系又可称为中间组织或准市场关系。市场交易关系中,企业间具有角色定位清晰和专业分工明确的特征,企业和市场之间它们有着明显的界限区分,并进一步分为纵向边界和横向边界两方面,其边界就在于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入这方面(江若尘,2008)。非市场交易关系中,企业间是建立在相互依存而又自律基础上的动态调整关系。企业组织的概念已经扩展到包括组织外部的商业伙伴——供货商及客户在内,其商务活动远远超出了组织所设定的范围。按照地域空间联系、产权联系以及习惯和约定俗成联系等为纽带,这种关系下的中间组织又分为群、企业网络和战略联盟等类型。

4.企业间关系的协调

协调是对活动之间差异的管理,协调机制则是对行为之间的相互联系进行管理(Malone T. W.,1994)。总体来看,对企业间关系中协调问题的研究,主要有3个视角,即:供应链、虚拟企业和模块化组织中企业间的协调机制。

(1)供应链企业间关系的协调

供应链协调机制的研究始于1960年克拉克(Clark)等对多级库存/销售系统的研究,随后的研究逐步丰富和深入。胡昂(Huang,2001)研究了供应链中销售商和制造商之间基于非合作博弈、合作博弈和纳什(Nash)谈判模型的三种合作关系,并将其应用于产品宣传的企业合作中。而要减少供应链实体间的循环时间,则需尽量建立基于信任的合作关系形式,并提出了相应的合作关系模型(Robert B·Handfield)。研究表明,通过相互信任可以改善供应链的响应能力。在研究中,企业最高管理层的作用得到强调,认为最高管理层在实施供应链管理所需的系统变革、组织变革和文化变革上必须起到积极的支持作用,尤其是在改变企业之间的“敌对”关系为“信任”关系中,要起到关键作用(Buzzel R D,2002)。另外,在供应链的管理与运作方式方面,应建立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协调机制(李芳芸等,1998)。

(2)虚拟企业间关系的协调

在虚拟企业间协调机制方面,斯恩(Shen,2000)在描述协同设计与制造系统中的虚拟组织问题时也一度指出,协调机制应包括任务分解机制、虚拟聚集机制和局部机制三个部分。虚拟企业协调包括两个问题:第一是虚拟企业中的协调机制,即主动型的、预防型的制度设计和安排;第二是虚拟企业中的协调解决模型,也就是被动型的协调框架(陈剑,2002)。在基于信息平台的协调管理构架的基础上,目标机制、信任机制、群体协商机制构成了虚拟企业的协调机制内容体系(张青山等,2003);而且,可以从协商层、协作层和信息层等这些层次讨论探索虚拟企业的协调机制,同时,我么也可以对信息协调与策略、盟员选择与激励机制及供应链协调和效益优化进行详细研究(卢少华,2004)。另外,也可以从界面设计、信息技术、知识管理、跨文化管理的角度提出有关虚拟企业界面的协调机制(李刚,程国平,2006)。

(3)模块化企业间关系的协调

目前,模块化生产网络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具有更好的绩效表现(Sturgeon T.,2002)。曹碹玮、席酉民等(2006)认为,模块化组织有效运行的根本要义在于模块之间的协调,对模块化组织的研究应该首先从探究模块化组织内的协调机制入手。他们借鉴对产品设计/制造界面间协调机制的有关研究,在组织活动的不同阶段,按照标准、决策权分化、团队、关系、自组织等5种协调原则,提出共同设计、过程控制、化解冲突等15种协调机制。而亨德森(Henderson R)等认为,模块化组织中需要更多非正式、非结构化的协调机制,对活动的协调而非对行动者间的协调体现了对组织边界的跨越。而这种通过跨越组织和技术边界,对知识进行重新组合的“架构能力”正是模块化组织优势的集中体现。

三、结束语

在新经济时代背景下,全球一体化趋势不可避免,企业管理的实践也已经开始从内部的管理跨越到企业跨边界的管理,伴随着企业的管理实践及其对理论指导的需求,学术界对企业管理理论的研究从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也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研究重心从传统的内部管理转向企业间关系管理,并且深入到企业间关系管理的各个层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的跨边界管理实践形成了指导作用,但是,企业间关系理论的研究作为一种新兴的管理学理论,国内外学者从其关注的不同视角展开,研究成果显现出分散的片状特点,理论体系化有待增强。诸如,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中,大部分研究集中于企业间关系的内涵、影响因素、关系类别、关系协调等方面,从理论体系的视角出发,可以发现无论是从横向对企业间关系的价值、企业间关系的发展趋势等的研究,还是纵向上对企业间关系的本质、企业间关系的实施路径等的研究,都存在较大程度的缺失,可以说,企业间关系理论的研究都还处于一个较为初级的阶段,需要进一步深入、完善、体系化。

企业间关系包含着丰富且复杂的各种企业间关系模式,显然作为一种适应新经济环境而产生的全新组织形态,即模块化组织的构建、运行也必须以企业间关系理论为依据和指导。对于模块化组织而言,从管理实践角度,跨边界的企业管理是其核心议题,跨边界的企业管理包含了识别各种关系模式、分析各种关系影响因素、差异化各种关系处理方式等主要内容,这些无不依赖于企业间关系理论的指导。因此,通过对企业间关系理论现有研究成果的梳理与综述,期望发现该理论现存的不足,为后续学者们对该理论的研究形成引导,此外,更致力于通过对企业间关系本质的客观认识与准确把握,对当前处于研究热潮的模块化组织理论研究形成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C. Y. Baldwin and K. B. Clark,. Managing in an age of modularity[J].Harvard Bus. Rev., vol. 75, no. 5, Sep.-Oct. 1997

[2]C. Y.Baldwin, K. B.Clark. Design Rules: The Power of Modularity [M].MIT Press, Cambridge, MA., 2000

[3]Lambert,Cooper,Pagh.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More Than a New Name for Logistics[R]. MCB U,1997

[4]Handfield,Nichols. Supply Chain Redesign:?Transforming Supply Chain Into Integrated Value System[M].Financial Times,2002

[5]Langlois. Modularity in technology and organization[J].Econom. Behavior Organ. 2002, 49

[6]Langlois, Robertson. N. 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 in Real Time[J]. Corporate and Industrial Change, 1992(2)

[7]B. J. Pine, II. Mass Customization: The New Frontier in Business Competitio[M]n. Boston, MA: Harvard Bus. Sch. Press, 1993

[8]K. Ulrich. The role of product architecture in the manufacturing firm[J].Res. Policy, vol. 24, no. 3, 1995

[9]Oliver,C.Determinants of interorganizational relationships:integration and future directions[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0,15:241~265

[10]R Duane Ireland,Michael A Hitt,and Deepa Vaidyanath. Alliance management as a source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J].Journal of Management,2002,28(3):413~446

[11]Jarillo,J.C.On strategic networks.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88,9:31~41

[12]Bruce Kogut,Udo Zander. Knowledge of the firm,combinative capabilities,and the replication of technology[J].Organization Science,1992,3(3):383~397

[13]Ranjay Gulati,and Martin Gargiulo. Where do interorganizational networks come from? [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99,104(5):1439~1493

[14] Tarun Khanna. The scope of alliances[J].Organization Science,1998,9(3):340~355.

[15]Jeffrey H Dyer,and Kentaro Nobeoka. Creating and managing a high-performance knowledge-sharing network:The Toyota cas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0,21(3):345~367

[16] Bruce R.Barringer,Jeffrey S.Harrison.Walking a tightrope:creating value through interorganizational relationships[J].Journal of Management,2000,26(3):367~403

[17] Stuart M. Schnnidt,Thomas A. Kochan,Interorganizational Relationships:Patterns and Motivation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77(6)

[18]Wren D A. Interface and Interorganizational Coordination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67(10):69 - 82

[19]Malone T. W., Crowston K. The Interdisciplinary study of Coordination[J].ACM Computing Surveys, 1994,26(1):87~119

[20]Buzzel R D, improving supply chain responsiveness[J].Industrial,2002(31): 367~382

[21]Young K. Ro, Jeffrey K. Liker, and Sebastian K. Fixson. Modularity as a Strategy for Supply Chain Coordination: The Case of U.S. Auto[J].IEEE Transacti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VOL. 54, NO. 1, Feb. 2007

[22] M. A. Schilling. Towards a general modular systems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to interfirm product modularity[J]. Acad. Manage. Rev., vol. 25, no. 2, 2000

[23] Sanchez, R. Strategic flexibility in product competition[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5,16

[24](美)亨利·切萨布鲁夫著,金马译.开放式创新—进行技术创新并从中赢利的新规则[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44~49

[25]徐宏玲.模块化组织价值创新:原理、机制及其理论挑战[J].中国工业经济,2006(3)

[26]徐宏玲.模块化组织研究[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27]郝斌,任浩.组织模块化及其挑战:组织形态演进的思考[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7(9)

[28]郝斌,任浩,Anne-Marie Guerin.组织模块化设计:基本原理与理论挑战[J].中国工业经济,2007(6)

[29]江若尘.大企业利益相关者问题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141

[30]孙川.企业性质与企业间关系—关于治理结构的分析框架[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24~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