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中国绘画鉴赏论文范文

中国绘画鉴赏论文范文

中国绘画鉴赏论文

中国绘画鉴赏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绘画作品赏析;审美主体;审美客体

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是绘画作品赏析中的关键,即使对相同的审美客体而言,赏析结果也会因审美主体不同而有所差异。审美客体是客观存在的审美对象,审美主体在绘画鉴赏中起鉴别作用,一个绘画作品的赏析不能仅靠审美客体的美学属性,也不能依赖于审美主体的主观评价,应该是二者相结合,用哲学中的辩证法看待这个问题。

一、 绘画作品赏析简介

绘画作品我们并不陌生,国内外诸多名作如《蒙娜丽莎》、《印象・日出》、《最后的晚餐》等,我们虽没有机缘亲见原作,却也都拜读过这些名画,被作品深深地打动。把个体对作品的印象加以文字描述,就是绘画作品的赏析。绘画风格包括印象派、抽象派、形而上画派等诸多派别,派别的形成主要因为审美主体间差异。一种派别代表一种风格,隶属不同派别的绘画作品风格大不相同,我们可以说,不同的派别造就了多样的审美客体。

(一) 审美主体

审美主体是在社会实践特别是审美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一定审美能力的人。可以对审美客体进行专业的、客观的、全面评价。一般来说审美主体都是指个人主体,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成为审美主体的资格,也并不是有资格成为审美主体的人一直都担任着审美主体的角色,只有当从事审美实践活动时才有审美主体、审美客体的区分。审美主体所具有的能力并不是人类与生俱有的能力,而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的对客观对象规律性变化的感知能力。审美主体是人类不同于动物的一种存在,在绘画作品鉴赏过程中由于审美主体差异有较大的影响,审美主体的过往经验、情绪情感、审美能力等在绘画作品赏析过程中影响各不相同。所以绘画作品鉴赏不能放大审美主体的主观评判能力,以免出现偏颇。

(二) 审美客体

审美客体又称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相对应存在,审美客体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具有固有的美学属性,在绘画作品鉴赏中被逐渐识别体现。审美客体随着时间变化、自然变迁、社会变换等逐渐发生变化,尤其是绘画作品鉴赏中的审美客体,受绘画风格影响很大。莫奈的《印象・日出》,为印象派的代表巨作,以“零乱”笔触展示日出时雾气交融的景象,将建筑、港口、船舶等以随意零乱的画笔展现,给人一种相似又不相识的错觉。曾经遭到嘲讽的画作最后为印象派打下基础。从中不难看出,审美客体具有的美学属性并不唯一,因此在绘画作品鉴赏过程中,审美主体也可能因时代背景等因素对审美客体有不同的评价。就算是如今名声大噪的梵高、毕加索,他们生前画作并未得到赏析,作品都是在后人审美能力提高后才得到人们的重视。

二、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关系

审美主体是与审美客体相关相对的美学范畴,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是在绘画作品赏析中最基础的名词。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相互依存,是一对相对的概念,没有审美客体就无所谓相对的审美主体,没有审美主体也就没有绘画作品赏析的过程。审美客体客观存在的美学属性能提高审美主体的鉴赏能力,使审美主体得到专业知识上的完善发展。审美主体的存在使审美客体的美学属性被发掘,被展现在人们的眼前,完成一个绘画作品鉴赏过程。绘画作品鉴赏既不能放大审美主体的作用,也不能对审美客体加以偏颇,应用哲学中的辩证法看待二者的关系。

(一)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作用

在美学发展过程中,一度放大审美主体在绘画作品赏析中的作用,致使赏析出现偏颇,甚至“一面倒”的局面。审美客体是客观的存在事物,比起作为审美主体的社会或个人应该更具有现实意义。在绘画作品鉴赏中我们提到的审美客体均为绘画作品。纵观历史不难看出绘画风格受社会影响很大,大平盛世时,各种画作歌颂太平,颠沛流离中,各种作品表达凄凉。特别是在审美主体作用被放大时,绘画作品风格大多按照审美主体的好恶发展,桎梏着作家前进的步伐,影响了一个时代的美学发展。在审美主体作用被放大的时代,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审美主体控制着审美客体的风格派别。理想的绘画作品赏析应该是审美主体与绘画作品创作者共同肯定审美客体的美学价值。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有诱导、趋向、甚至决定作用。

(二)审美客体对审美主体的影响

在绘画作品赏析中,审美主体并不是完全占领主导地位,审美主体也受审美客体的影响,审美客体对审美主体有导向作用。审美客体是客观存在的事物,美学属性是它的固有属性,审美主体的审美能力就是从这些客观存在的事物中获得。审美是一种精神上的存在,从哲学角度上来讲,唯物论主张物质决定意识,因此审美主体的审美能力必定受客观存在绘画作品影响。虽然审美主体在绘画作品赏析中占有主要位置,但随着唯物论深化人心,审美客体的地位也在逐渐提高。审美主体的审美活动范围和趋向总是受审美客体的导向制约。

三、结语

绘画作品赏析属美学范畴,随着时代进步得到充分发展。但赏析结果受诸多因素影响,诸如梵高、毕加索等大画家就受时代的桎梏,没有机会在当代将作品发扬光大,随着大众美学意识的提高,他们的作品才得到认可。任何一个时期都可能有审美局限性,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关系也在不断变化,不能说现在的审美结构就是完美的,但是相信随着美学的发展一定会愈加趋于完善。

参考文献:

[1] 黄雅璐.审美价值与审美主客体关系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2014(04).

中国绘画鉴赏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中美术 鉴赏课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1-0046-01

高中美术鉴赏不同以前小学、初中美术作品欣赏,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两者之间却有明确的区别。鉴赏,是鉴别和欣赏的意思,欣赏则不包含鉴赏,欣赏意味着肯定和赞赏,鉴赏则不意味着肯定和赞赏,而是对一流派的艺术主张和作品内容、体现思想和艺术技巧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鉴别之后,才能决定对这一流派的作品给予肯定和赞赏的态度,还是否定和批判的态度。高中美术鉴赏课对欣赏课的要求更高,高中学生可能一时难以适应,我们要做好引导工作。

一、要教育学生区分于以前的美术欣赏

首先要教育学生区分于以前的美术欣赏。不单纯的认为课本上提供的绘画作品都是肯定赞赏的性质,课前要对当前所学课时的作品有一定的了解,做出自己的判断,课上再由教师给予讲解和正确的鉴赏。

二、教师和学生共同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其次,教师和学生共同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课下教师和学生分别准备讲课时的绘画作品的资料,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从而增加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课堂中,教师提供欣赏作品的挂图或课件,师生共同分析作品,让学生有更直观的感受。分析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肯定和赞扬,并补足学生资料的不足,这样不仅使学生记忆深刻,兴趣增加,也更加突出了新课程改革中,学生为课堂的主体这一宗旨,使美术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学生亲自参与、实践、创新的过程。

三、鉴赏课应与实践相结合

美术鉴赏应重视理论基础。美术鉴赏分为直观感受和理论知识,缺乏理论知识,学生思路混乱,无法完成欣赏。一开始上鉴赏课,有的学生连绘画形式都不了解,对什么是水粉,水彩,油画等分不清楚,教师有必要在开课初期把这些画种做详细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在理论和绘画作品结合之后,学生对美术鉴赏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时,我们再辅以较浅的绘画实践,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所学的鉴赏知识。例如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课本第九课《中国古代绘画撷英》一课,除了让学生了解欣赏中国古代优秀绘画作品之外,还可以让学生做简单的水墨小品练习,切身体会中国画“幽静,清雅”的意境,同时对中国画的工具――纸墨笔砚,及他们的特性、使用也有一定的了解,使学生对中华民族的绘画文化升起民族自豪感。再如第十六课《中国民间美术》,可以课前教师先准备好简单的剪纸图案,再由学生用刻刀等简单工具进行模仿制作,让同学们也体验一回“剪花娘子”的乐趣,也更加深刻的了解中国民间艺术。

四、美术鉴赏课应多应用多媒体技术

过去的鉴赏课,学生们只是通过人手一本的课本来了解、认知绘画作品,绘画作品画幅小,而且数量有限,这些局限性,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得到完美的解决。PPT的展示,不仅让学生们欣赏到更多的名画,而且画面质量非常高,可以局部放大观察细节。另外,影像、声音、动画使教材更加生动、活泼,更加具有动态感,营造出立体的教学氛围,强化了学生的审美感受。例如,在欣赏朱耷的《高石水禽图》等中国画作品时,配以古筝、古琴乐曲,画与音交相辉映,古声古韵,有声有形。

五、学生应从美术欣赏走向研究性学习

适当的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是美术与社会和其他文化相联系的需要。研究性学习使美术鉴赏走向了一个新台阶,赋予了新的意义。

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作为指导者,研究性学习的题目由老师或学生自己列出。通过民间调查,网络搜索等方式广泛搜集资料,并把所得的图片,视频等围绕自己的研究课题进行整合、汇总,形成研究报告。这种学习方法,扩大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学习视野,增加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促进了学生对美术文化的扩展探索,加大了知识面。

中国绘画鉴赏论文范文第3篇

1、绘画艺术鉴赏是一种由后天专门训练所获得的一种特殊能力

2、把绘画当作一种德育媒介和手段来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而对艺术特点只略作评判,甚至忽略不计。对绘画这种视觉艺术来说,这样的模式恰恰本末倒置

3、鼓励学生直率地描述直观感受

4、 形式分析是帮助学生了解和把握形式美的规律,体验和品鉴形式美的意味

5、意蕴解释是绘画鉴赏的最深层次

6、艺术是非常复杂的现象,所以教师可以有自己的倾向性意见,但不宜以一己之见,或封闭的、独断的评判来概括和指导学生

7、审美接受不单是视觉接受,也不只是大脑接受,而是整个身心的接受 

关键词:形式分析 意蕴解释 价值判断 

在常人眼里,画画远比看画难,其实不然。著名艺术社会家豪泽指出:“人可以生来就是艺术家,但要成为鉴赏家却必须经过教育。”所以有许多儿童画家,农民画民间艺术家也是文盲;但绝无儿童鉴赏家和文盲艺术家。可见,绘画艺术鉴赏是一种由后天专门训练所获得的一种特殊能力。

绘画艺术鉴赏教育是将受教育者带入绘画这一特殊视觉领域,使他们在大量接受古今中外绘画作品的基础上,特别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训练对视觉艺术语言的领悟能力、丰富的情感体验能力,进而育成健康的审美趣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高尚的审美理想。

在我们的绘画艺术教育中,我认为应将绘画鉴赏作为其基本内容,单纯靠学校每周一、二节课的课堂教学来训练来练就绘画赋形表现能力,无疑是不自量力的。而培养绘画鉴赏能力无疑是美育的主旨,也是学校教育可以实施见效的。这在西方许多国家都曾达到验证。

那么,如何培养我们的学生这种特殊努力呢?

“观千剑而识其器”,最重要的是大量接触艺术作品。教师是引导者,引导学生去“读画”,进而接受。这种接受非观赏接受。象在展览馆看画展,随意遛一遛,大体看一 看,有赏心悦目之感即可。我们追求的是鉴赏性接受。在以往的美术鉴赏中,有被戏称为“三段论”的欣赏模式,即时代背景、主题内容、艺术特色的评析。实际上重点放在前两项,后一项是总结、尾声。如欣赏董希文《开国大典》这样的革命历史画,往往把重点放在德育性接受上,就是把绘画当作一种德育媒介和手段来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而对艺术特点只略作评判,甚至忽略不计。对绘画这种视觉艺术来说,这样的模式恰恰本末倒置。

现将在教学中总结的培养绘画奖赏能力的“鉴赏四步法”略作论述:

第一步:简单描述

在欣赏的开始,先是抛开含义、价值判断、背景等因素,只让学生指明画面上存在哪些物象,用语言表达直观看到的和感受到的。对变形较大的作品,指出原型;对抽象作品,可指出画面存在哪些形状、色彩、结构等,使学生注意到应该注意的所有方方面面,这很重要。因为人们在看画时,常看主要形象而忽略其他,或只看自己感兴趣的而忽略其他细节。以法国表现主义画家夏加尔的《散步》为例,开始学生只注意到画面里突出的人物及夸张的动作,房屋,地面较特殊的绿色。经提示,学生会注意到画面里突出人物的面部表情,画面中只有绿、红、紫三色,红色衬布上的花,酒瓶,酒杯等等。在学生叙述的同时,引导学生进入鉴赏情操:面对作品,它给了你什么直观感受,教师引导、启发、点拨学生尽可能地用语言表达出来,以实现审美共享。这阶段不可批评学生所讲的见解,鼓励学生直率地描述直观感受。

第二步:形式分析

形式分析是将感性立即转化为理性分析。我们要解决的不再是作品给你什么感受,而是画家是如何使你产生这样感受的。这就是需要从艺术语言和作品的形式感来分析,来探讨色彩、形状、线条,肌理、人物描绘的特点,分析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图和底的关系等。这是鉴赏中的重点,也是难点。

> 如夏加尔的《散步》,学生通常能感受到画面中的快乐气氛,通过教师诱导和提示,学生会发现原来这种氛围是画家刻意营造的,夏加尔所追求的单纯的形、色、人物动态都体现了天真和童趣,欢乐和喜悦的气氛来自人物的表情和动作,红色衬布上的花、酒瓶、酒杯也起了很强的烘托作用。

> 形式分析是帮助学生了解和把握形式美的规律,体验和品鉴形式美的意味,可以由浅到深,由点到面,由形象到风格。分析时切忌繁琐和硬性解剖,破坏作品的整体生命。

 第三步:意蕴解释

> 意蕴是作品中的一切有形事物的无限延伸因素。意蕴解释是绘画鉴赏的最深层次,从外在层面到内在层面的探讨。对超越画面形象即“象外之象”的刨根问底,当然,我们不能只中循迹而求。

> 意蕴解释的成败关系到能否使学生对作品产生共鸣。由于有一些作品是缺少意蕴的,有一些作品其意蕴在可喻不可喻之间,有时教师很难将超越作品的意蕴揭示出来。加之学生缺乏精神上和生活上的深度体验,如明代沈颢所言:“看画以林泉之心则高,以骄侈之目临之则卑”,要很好地领悟和体会作品意蕴,这就需要教育来长时间循序渐进的浸润和弥散。

> 仍以《散步》为例,通过对作品背景的介绍,让学生知道,这幅画表现的是夏加尔自己和他的妻子。他把自己画在中间,举手托起婚后刚刚生了第一个儿子的妻子,让她在空中自由回旋,以庆祝他们生活的幸福和快乐。再通过对个性、思想、艺术观的介绍,学生就能够理解画家为什么会画出这样的人物动态,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达方式,进而领会画家的意图,分享画家的喜悦之情,欣赏他富有儿童般幻想的艺术魅力。

 第四步:价值判断

> 价值判断是从内容与形式、风格与风味、革新与继承等方面对作品的优劣作出判断 ,可以参考专家对此的批评与评判。而艺术是非常复杂的现象,所以教师可以有自己的倾向性意见,但不宜以一己之见,或封闭的、独断的评判来概括和指导学生,而应当采取开放式的、多元的评判、引导,启发学生自己学会对作品进行评价。对夏加尔的作品,我们着重于他的独特性、开创性和丰富的想象力。

> 我在评价达.芬奇《梦娜丽莎》时,除了指出它的“优”外,还有意指出它的“劣”,如:人物与背景的处理不自然,似剪贴一般;边缘线的处理过于生硬;受当时材料的限制,色彩单调;现在的色彩也灰暗了等。这样做的好处是使学生不迷信权威,敢于思考,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明白对绘画作品的判断是多元的,没有固定的结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师应尽量收集各种意见,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

中国绘画鉴赏论文范文第4篇

李素芬 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伴随技术进步,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变革,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引下出现了崭新的学习情境——数字化时代学习的情境。随着网络资源的日益丰富和世界开放教学资源运动(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简称oRE)的推进,基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网络教学资源共享的双重目的,高等院校加速了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步伐,将网络课堂或混合课堂引入高校教学。同时,伴随混合式课堂理念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创新,各种网络教学支撑平台,作为辅助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物理结构应运而生,并且不断发展。由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的Hstar“云端一体化学习平台”,作为运行网络教学空间、实施网络教学的载体,为全面实现“混合式教学”理念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Hstar“云端一体化学习平台”的特点

云平台是以云计算为核心的先进信息技术,云服务是贯穿教学活动全过程的教学网络平台。华中师范大学Hstar“云端一体化学习平台”第一期主要功能模块包括课程中心、开课、选课、课程建设与学习等四个部分,其中,课程建设与学习包括课程资源、课程通知、课程大纲、在线回答和在线作业等内容。在教学实践中,该平台体现了以下优势:

1.便捷的信息传达机制

云平台具备终端设备一体化和教学应用一体化功能,Hstar“云端一体化学习平台”建立了教师与学生的访问机制。课程中心列出了当前学习平台所有已开设的在线课程,包括课程名称、简介、主讲教师和课程Logo图片等,供教师和学生浏览,方便教师与学生掌握与查看教学信息。

2.突破传统局限,实现双轨学习

云平台作为资源的传输平台,能够上传各种形式的教学资源,实现双轨教学,即视觉(图像)形式与语言(文字)的双重编码,图文并茂地展示课堂教学内容,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3.实现在线互动、讨论

云平台具有提问功能。教师可以在网络预留基于学习活动的资源设计的问题,对学生的在线留言积极回应,使师生在网络上互动答疑;同时,也可以实现学生之间的讨论,教师则负责引导讨论方向,并主动抛出问题,制订奖励政策,鼓励学生之间互相答疑,最终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

4.更有效的学习效果评估

云平台中的评估功能除了针对学生期终的课程论文外,还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时间与学习活跃程度,使教师能够更好地判断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辅导,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

5.优化、整合、拓展、共享学习资源

Hstar云平台能够支撑各种资源的上传与共享。通过教师对网络资源的精心选择,并将资源整合后上传至网络学习平台,实现了学习资源的优化整合。教师可在拓展资源中共享课堂教学以外的资源,包括文本、音频、视频等学习资源,以及老师自编的教学案例、虚拟实验、动画等资源。

二、《西方现代绘画鉴赏》课程的独特性

《西方现代绘画鉴赏》作为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艺术通识课程,是学校公选课中的一个重要学习领域。它体现了人文教育的特征,担负着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任务。下文将从四个方面具体分析《西方现代绘画鉴赏》课程的特殊性及在Hstar“云端一体化学习平台”中的建设思路。

(一)教学手段的特殊1生

艺术鉴赏不同于单纯的知识传授,单纯运用文字与语言来传授鉴赏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将听觉、触觉等感官体验结合起来,因此,采用多元教学手段对于艺术鉴赏课程尤为重要。

西方现代绘画艺术所具有的多元化特点,一方面使教学更加复杂,另一方面也利于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表现手段和媒介来展现艺术史内容。与近现代之前的艺术史教学相比,西方现代艺术这一部分的教学可利用的影像和文献更多,保留的艺术家研究资料也更加丰富。自19世纪中叶照相术发明后,众多的艺术家和艺术家团体留下了宝贵的影像资料,搜集利用这些资料并运用在课堂教学中,能够使学生直面真实的历史图像,更加鲜活地展现艺术史的研究成果。艺术巨匠毕加索晚年留下了大量的影视和图像资料;超现实主义绘画代表人物达利,除了生活纪实性的影视和照片外,还留下了许多电影和电视采访资料。

除了这些与艺术史同步的影音资料,当代媒体在解读现代艺术方面也有许多成果。国外的美术馆、博物馆聘请了许多权威艺术史家和与艺术作品相关的当事人,来解读和叙述相关艺术史,并且利用美术馆中收藏的大量的优秀艺术作品进行现场拍摄,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通过影像获得体验和感悟。例如,英国BBC电视台解读现代艺术家的系列纪录片,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芝加哥现代艺术博物馆、法国蓬皮杜现代艺术中心等制作的影视作品,详细、生动地展现了最新的现代艺术研究成果。在教学中穿插这些视频资料,展现艺术大师们的音容笑貌,成为西方现代绘画教学的一大特色。

另外,在现代电影艺术和技术的支持下,西方电影利用地理和资料上占有的优势,拍摄了一些比较符合艺术史真实面貌的优秀影片,例如,以艺术家人生为蓝本的传记电影《弗里达》《梵高》《高更》《莫迪里阿尼》等,通过引入入胜的故事隋节和极具感染力的视听体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西方现代绘画艺术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的特殊性

《西方现代绘画鉴赏》课程与其他学科的课或美术学科中其他类别的鉴赏课相比,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1.艺术鉴赏课程的感受性

绘画艺术作为平面艺术,其可视性是第一位的。对图示的艺术类通识课的教学,通常是以对作品的鉴赏为手段展开的。艺术家以色彩、明暗、线条为语言,描绘生活,描绘社会和自然中的一切事物,描写自己的心情,形成一幅幅绘画作品。因此,在艺术鉴赏课堂中,要以艺术家创造的形象为通道,走向艺术家的心灵,感受艺术家的情感。

2.现代绘画艺术与当代生活联系的紧密性

许多现代艺术作品都被借鉴到设计艺术中。例如,几何抽象主义画派的代表人物蒙德里安的绘画形式,简洁的原色和方块,几乎已经渗入现代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建筑、装饰、服装到生活器皿,几乎无处不在;马蒂斯在晚年时创作的剪纸艺术给了现代设计师们无限灵感,荷兰著名画家、米菲兔的设计者迪克·布鲁纳(Dick Bruna)曾坦言,自己受到过马蒂斯作品《蜗牛》的启发;1998年足球世界杯开幕式上,歌唱家卡拉·布吕尼身着的白色礼服上装饰的两只大白鸽,像是从马蒂斯的《波利尼西亚群岛,天空》中飞出来的一般;达利的红唇沙发被现代家具制造者们乐此不疲地演变成各种版本;等等。这么多生动鲜活的素材,使得西方现代绘画鉴赏的教学更加多样和丰富。

3.教学内容更为错综复杂

进入20世纪后,西方现代绘画艺术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现代艺术家们想要通过不断否定传统来建立起新的艺术标准,因此,各种艺术思潮和流派不断涌现又迅速被新的思潮和流派湮灭,而且各个流派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局面。

4.西方现代绘画的抽象性

自文艺复兴以来,西方绘画艺术基本上都是沿着客观表现自然的路线前行的,但是,20世纪的西方绘画艺术,“自然”已经不是其表现的主题和目标,而是更多地成为艺术家表现其艺术目的的手段和工具。总体来说,20世纪西方绘画的两大方向是表现和抽象,这种现象是由20世纪特定的时代背景所决定的,它展现的是新时期西方的一种抽象或表现的思维方式。在中国,学生了解和熟悉的更多的是具象的艺术,对西方现代绘画艺术仍处于不太理解的状态,甚至一些人对西方现代绘画艺术存在误解和偏见。对于这种状况,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从根源上去分析西方现代绘画产生的原因,剖析现代绘画的意义,引导学生运用抽象思维的方式去理解和欣赏抽象绘画作品,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理解西方现代绘画的本质和意义。

(三)教学目的的特殊性

爱因斯坦说:“陀斯妥耶夫斯基给予我的东西比任何科学家给予我的都要多,比高斯还多。”《西方现代绘画鉴赏》课程作为高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艺术选修课之一,应当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道主义情怀、提高人文精神修养为目的,集知识性、审美性、趣味性为一体,关注入的自身发展,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西方现代绘画艺术对中国现当代艺术影响巨大,从庞薰琹、林风眠、吴冠中的艺术探索开始,至中国当代艺术面貌的形成,无不体现着这种影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将西方现代绘画艺术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结合着时代与文化背景,让学生树立起正确对待西方现代艺术的态度,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可不加改造地因袭,要让学生明白,树立文化地域性的屏障最终只能导致自身的封闭自守,这也是西方现代绘画教学的重要目的。

三、云平台下的《西方现代绘画鉴赏》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前的分析

建设课程前,首先要充分了解学生学习的相关信息,然后,通过分析这些信息,有的放矢地进行课程建设,以提高教学效率。比如,可以采取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学生的艺术知识基础、审美能力、已有经验、期待的教学目标等有一定的了解。笔者在选课人数为100人的《西方现代绘画鉴赏》课程调查问卷中,发现80%的学生没有太多的艺术基础知识,只有约8%的学生有较好的艺术史基础,但是学生普遍喜爱绘画艺术。在选择重视知识性与审美性的选题中,有45%的学生选择知识的扩展,65%的学生选择审美的享受(其中包含两项都选的),因此,在设计中应有意识地对艺术史知识进行“做减法”的处理。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云平台的“课程大纲”中,可以设置一定的学习任务,利用任务和问题驱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够以任务为中心开展学习活动,相互协作搜集相关资料,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文献检索、资料搜集的能力,充分实现自主、探究、合作为宗旨的教学理念。同时,在“拓展资源”模块,教师可以上传精心挑选的相关视频和文献资料,为学生提高阅读质量、拓展知识结构提供支持。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每一单元相应的“问答”模块,预留基于课程教学目的的问题,及时对学生做出回复并引导学生之间的讨论方向,以促进学生思考问题能力的提高。

教师提出的问题要能够贴合课程、引申学生的思考。进行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当将活动环节细化,以保证活动的有序开展。比如,将学生分成几个活动小组,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上报活动进度,积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知识结构的设计

1.生动宏伟的人文知识结构,打破只讲绘画艺术的单一性

基于艺术鉴赏通识课的诸多特点,在教学知识结构的设计中,将课程内容分为若干主题,每个主题下再分为若干个学习单元,各个单元又分别包含一系列的知识点,从而形成明显的层次性和系统性,并充分体现生动性和丰富性(图1)。以西方现代绘画“第八讲超现实主义·达利”专题课程为例,在该专题的知识框架图(图2)中将专题分为五个学习单元,即“天才达利”“怪才达利”“鬼才达利”“达利与超现实主义”和“小结”。与传统的设计相比,这样的学习单元设计更加生动且易于学生理解。以“天才”“怪才”和“鬼才”这三个形容词展开对达利的形象塑造,这位与众不同、特立独行的现代主义大师的形象便能更加立体地呈现出来,而且不失学术的广度和深度。

仅仅局限于美术学科的知识搭建是不够的,还要建立宏伟的人文知识殿堂。如图2所示,“超现实主义与达利”学习单元中,链接与之相关的弗洛伊德心理学,“摄影与电影作品”知识点中加入一些学生熟知的希区柯克电影,不仅能使学生学习新的知识点,还能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相联系。在教学中广泛运用这种方法,能有效发掘相互联系的知识。例如,在“抽象主义·康定斯基”专题中,链接相关戏剧的欣赏,帮助学生理解艺术的形式与精神;在“后印象主义·高更”专题中,引入小说《月亮与六便士》的赏析(借鉴江西师范大学《现代绘画赏析》课程),等等。

“天才达利”单元向下展开四个知识点,分“童年”“青年”“中年”“老年”,围绕天才的主题,以达利的生平事迹为切入点,讲述画家的人生故事。“怪才达利”单元讲述达利特立独行的行为艺术;“鬼才达利”单元在重点讲述绘画作品的同时,加入“摄影与电影作品”“装饰作品…‘设计作品”这三个知识点。画家不同形式的作品并不是孤立的,达利绘画作品中的形象也会出现在他的其他形式作品中,这些作品共同构成达利的艺术思想。了解画家的其他形式的艺术作品,将有利于学生理解画家的绘画作品,从而形成对画家艺术生涯和艺术风格的整体印象。

2.拓展视野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搭建网络状的交叉知识结构

在鉴赏教学中,不能孤立地鉴赏一幅作品。教师在讲述达利的绘画作品时,将其与其他两位重要的西班牙画家戈雅与毕加索的作品进行比较,将戈雅的《1808年5月3日夜枪杀起义者》、毕加索的《格尔尼卡》与达利的《西班牙内战的预感》这三幅战争题材的绘画作品并置,串联起一个同类型作品的艺术史网络,使艺术家的个人风格和时代风格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再如,在导论“艺术的革命”一讲中,将横卧的裸女形象按时间顺序串联起来,从乔尔乔内典雅恬静的《沉睡的维纳斯》开始,到提香的《乌尔宾诺的维纳斯》、委拉斯贵支的《镜前的维纳斯》、戈雅的《裸体马哈》、安格尔的《大宫女》、马奈的《奥林匹亚》,再到莫迪里阿尼的《枕臂的裸女》、毕加索的《戴项链的裸女》等,通过这些经典作品的图片,展示了—部生动的西方绘画风格演变史。将徐渭的《墨葡萄图》与梵高《星空》并置在一起,让学生就作品发表自己的见解,并相互交流心得体会。在讲述印象派专题时,将印象派人物与后印象派人物之间的交集联系在一起,建立时间和空间上的流派交集。这些教学理念的实践,是建立在高质量课件基础上的,教师可以上传教学课件至云平台中,并与教学录像整合在同一个教学活动单元内,使“视”“听”“析”可以同步实现,优化资源配置。

中国绘画鉴赏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美术;国画欣赏课;教学

国画是民族艺术的瑰宝,是初中生需要积极传承和发扬的一种民族艺术形式。在初中阶段的美术教学中安排国画欣赏课程,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国画鉴赏,掌握国画欣赏的技巧和方法,是传承国画艺术、促进学生审美素质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让学生始终牢记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教师要科学安排国画欣赏课程,创新课程教学模式和课程实践方法,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学习活动,不断丰富国画欣赏知识,积累有效的欣赏技能,让学生在美术素养的发展中获得较大的突破。

一、国画概述

国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绘画形式,历史悠久,意蕴深厚,是东方绘画的代表。在古代,国画也被叫做丹青,指画在绢布和纸上并进行装裱美化的卷轴画。到了近现代,为了与西方的绘画有所区分,国画开始被称为中国画,简称国画。国画是用毛笔、墨汁、国画颜料,依照长时间以来形成的艺术表现形式与规律法则创作的一种绘画形式。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国画可被进一步细分。如:把创作题材作为划分标准,国画可以分成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等;把运用的材料和在绘画中选用的表现方法作为分类标准,国画可以分成水墨画、工笔画、写意画、白描画等。从思想内容和艺术创作角度分析,国画能够体现中华民族独特的民族精神、性格与审美观,也能够体现中国人对自然、道德、哲学等诸多领域的感受。国画具有突出的民族特色,承载了个性化的审美观点,是我国乃至世界文化文明长河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是艺术花园当中的奇葩。国画汇聚的是我国人民的心理特征、性格特点、气质魅力等,无论是风格还是特色表现,其都在世界上享有较高声誉。国画、京剧、中医中药被称作我国的三大国粹。对于正处在重要成长时期的初中生来说,引导学生鉴赏形神兼备、笔墨俱佳的国画作品,将会对他们的综合修养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二、开设初中美术国画欣赏课程的意义

欣赏国画是初中生提高审美修养的重要途径,美术欣赏课程是初中美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引导学生欣赏国画,科学安排国画欣赏课程,有着不容忽视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有助于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感。国画类别多样,技巧内容丰富,而且该领域的名家人才辈出,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体系当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在引导学生欣赏国画作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艺术熏陶,让学生沉醉其中,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在无形之中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第二,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形式美的体验。为了更好地欣赏国画、增进对国画的了解,学生需要从外在形式出发,了解国画点、线、面的变化。在国画欣赏过程中,学生可以了解到国画形式和内容的统一美,在感受水墨组合与水墨结构的同时,体会国画丰富的形式美,优化鉴赏体验,为主动创作打下基础。第三,有助于引导学生品味意境美。国画属于古典美学范畴,国画的意境是国画审美认识的基础与核心。国画这一艺术形式不仅具有丰富的形式美,而且具有内涵深刻、意蕴深远的意境美,能够把人带入深远的审美意境,满足学生的审美需求,提高学生的审美境界。学生通过把握国画作品的意境美,会被其中独特的感染力吸引,在鉴赏活动当中了解国画的深厚韵味。

三、新课程下初中美术国画欣赏课的教学实践策略

1.指导学生掌握国画欣赏技巧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落实,初中美术教师越来越关注国画欣赏课程,并在课程安排方面有所创新。部分学生缺乏必要的国画欣赏技巧,在国画欣赏过程中难以获得较大的突破。这就需要教师在技巧引导上加大力度,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让学生捕捉国画的独到之处。学生欣赏国画作品,不仅需要观察和鉴赏画面,而且需要运用技巧分析其中的内容与内涵。对此,教师可以让学生欣赏国画的不同部分,并在此过程中为学生传授一定的鉴赏技巧。一是欣赏画工。画工是画面形象,一幅国画作品的质量主要是通过画工体现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注意欣赏画家的绘画功力,分析其对线条、笔墨的运用,发现作品的独到之处。二是欣赏书法。国画与西方的油画等作品不同,画家往往会在绘画过程当中加入一定的诗句,这些诗句常常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国画中的书法质量会在整体上影响整个作品的质量。三是欣赏印章。国画作品上往往会有画家的印玺,或者是题字、题词者的私章,这实际上也是国画欣赏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学生可以细细品味印章的印文、雕工、位置等,发现其中独特的审美安排。

2.结合现代技术开展国画欣赏教师在对国画欣赏课程开展设计和教学实践时,将信息技术作为重要的辅助工具,可以让学生的欣赏学习更加生动直观,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生鉴赏能力和美术素养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信息技术可以在国画欣赏中发挥特别的作用,教师应在不同的欣赏环节巧妙地运用信息技术,充分满足学生的欣赏需求。在引导学生欣赏国画作品的色彩时,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在讲解中加入细致入微的说明。如,在欣赏齐白石的《白菜》时,为了让学生了解作品的色彩特征和渗透的色彩观念,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辅助解释,让学生对画面的认识更加生动和直接,增强他们的色彩认知。在引导学生鉴赏国画的构图方法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工具直接呈现国画的构图情况,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国画的构图技巧。如,在欣赏《渔庄秋霁图》时,为了让学生了解这幅作品在近景、远景、中景安排方面体现出的巧思和独特的构图,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直观地展现作品,让学生在了解作品画面结构的同时感知画家超然物外的心境。

3.有效结合诗词创新国画鉴赏课程单一的国画欣赏容易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影响学生的欣赏兴趣,进而制约国画欣赏课程的开展。针对这一情况,初中美术教师要创新安排国画鉴赏活动,把国画欣赏和语文学科中的古诗词内容联系起来,让学生正确认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教师通过将古诗和国画欣赏相结合,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国画的意境,降低理解国画内涵的难度。如,在引导学生欣赏顾恺之的作品《洛神赋图》时,为增强学生对这一作品审美内涵和意境的理解,教师可以为学生呈现曹植的作品《洛神赋》,让学生把欣赏古诗和国画作品联系起来,体会作品中的诗意,并通过古诗分析,帮助学生梳理绘画作品的内涵。在国画欣赏课程的结尾部分,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古诗词,鼓励学生主动为诗词配上国画,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4.补充背景信息以提高鉴赏深度初中生的认知和眼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文化底蕴相对不足,难以保证鉴赏深度和鉴赏效果。因此,初中美术教师需要在国画欣赏课程教学中为学生补充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作者信息,辅助学生欣赏作品,引导学生深入观察作品中的人物情绪和情感。教师可以在鉴赏活动当中主动为学生补充与作品相关的背景资料,让学生的欣赏更加深入和全面;也可以把收集资料的任务交给学生,鼓励学生通过自主了解与作品相关的背景信息,增进对国画艺术与国画作品的了解。如,徐悲鸿的《风雨鸡鸣》是在1937年创作完成的,画面描绘的是一只站立在岩石上的雄鸡在高声鸣叫。徐悲鸿这样创作的目的是想要鼓舞人们主动投入抗日救亡活动,体现出画家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和平的向往。教师通过给学生补充这些信息,能够增强学生的信息理解能力与分析应用能力。

5.巧妙融合音乐以优化国画欣赏音乐和美术存在着天然而又密切的联系。教师在初中美术国画欣赏当中恰当地引入音乐,不仅能够为学生营造活跃宽松的学习氛围,而且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国画作品的气韵。音乐在渲染情感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而美术欣赏活动往往难以脱离情绪的调动。缺少情感色彩的欣赏会影响学生的情感体验,降低学生的认知效果。因此,教师可以在美术欣赏教学中融入合适的音乐作品,为学生的艺术鉴赏创造良好的条件。如,在讲解美术形象的本质特征时,为了使理论阐述和抽象概念教学不再枯燥单一,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欣赏国画作品的过程中同时播放音乐和画面,带给学生视觉与听觉层面的冲击,让他们获得更加直观的感受,从而实现学生情感的升华,增强学生对国画作品意境的认识。有趣的情感体验可以让学生在感官层面上感受音乐美,也可以在无形之中再现美的艺术形象,让学生在国画欣赏过程中找到创新思路,推动美术欣赏课程的创新实施。

中国绘画鉴赏论文范文第6篇

一、美术鉴赏的作用

美术作品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美术作品的存在主要是以人类观察为欣赏基础。美术鉴赏是属于观赏者积极思考的过程,观赏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艺术审美能力对作品进行理解,从而使作品更加具有价值。美术鉴赏在美术教育中开展,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素质,而且对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也具有重要的作用。美术鉴赏的意义在于使学生的思想得到净化、情感得到陶冶、品格得到升华,从而促进身心合一发展,精神境界得以提高。

美术鉴赏活动是一种认识和感情相统一的精神活动。美术鉴赏人员能够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提高自身的认识,感受到文化与历史的辉煌,对人格的完善和灵魂的雕琢,对心灵的净化,对自身精神境界的提高。并且美术鉴赏对培养人的自尊、自信、自立以及自爱的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精神文化品位和生活质量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如同恩格斯所认同的那样,包括体力、智力、思想、道德、信念等方面,全面发展是一专多能的素质型发展。鉴于此,艺术素养已经融入时代的潮流中,受到人们的重视。美术鉴赏作为美育教育的重要手段,对促进学生艺术审美能力的提高、人格的完善、精神品质的升华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二、在了解美术的基本知识中提高鉴赏能力

美术基本知识包括美术史常识和一般的美术理论,不同的美术门类有各自不同的物质特征和美学特性,必须采取不同的欣赏方法去欣赏,才能获得审美感受。如欣赏雕塑,就要把握它在空间的团块感和质量感;建筑则是凝固的音乐,欣赏时除注重它的空间体积感之外,还要注重它音乐般的流动感。对于工艺美术的欣赏,除了注意它的审美特性之外,还要注意它的材料美感以及实用中触摸的手感等。由于美术各门类具有各自不同的美学特征、工具材料和表现手法,我们必须掌握熟悉这些美术知识,才能真正体会美术作品的特殊美感和艺术魅力。

三、一定的社会、历史、文化知识有助于提高鉴赏能力

马克思说过:“你如果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我们知道,美术作品是由美术家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社会环境下创作出来的,因此一定的社会、历史、文化知识对美术欣赏力的提高是十分重要的。油画是西洋画中的一个主要画种,在给学生欣赏外国油画名作时,我们可以选择抽象绘画作品和具象绘画作品这两种不同风格的作品,形成强烈的对比,让它们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具象绘画,简单的理解就是有具体形象的绘画作品。如文艺复兴巨匠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而抽象绘画与具象绘画相反,作品中没有具体的某种形象,只是由一些色块、线条等绘画语言所组成,必须依靠理性观念和思维来欣赏,从而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同时,在美术作品所提供的欣赏条件中注意引导,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逐步地、深入地把握美术作品,从而拓宽学生的思路,而不要把他们框死在一个固定的欣赏模式里。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取得一定的欣赏美术作品的经验,获得对美术作品初步的欣赏能力。

四、在自由评论的过程中提高鉴赏能力

每个人的思维都是有限的,每个人看待事物的角度也是不一样的。如果学生之间没有交流,每个人只是坚持自己的想法,这样学生的审美观是得不到发展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自由评论,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在共同交流思路的过程中,集思广益,真正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寄予的思想,逐渐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如鉴赏中国古代建筑代表作品故宫,通过故宫建筑的整体规划、屋顶样式、木结构构造以及建筑装饰彩画雕刻等方面的介绍,使学生从中了解皇权至上的体现,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审美特征。所以,在授课时,向学生展示了故宫的全景图,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故宫建筑特点的感受。此时有学生对故宫的柱子进行了观察:我在电视上看到过,故宫柱子上的刻龙,简直是鬼斧神工,栩栩如生,不难看出,建筑师在这方面花费了不少的工夫,在那个没有电脑、没有网络的时代,古人的技术竟然如此精湛。还有同学从故宫的格局、彩画、优美的屋顶等方面进行了鉴赏,这样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欣赏,既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让学生对故宫进行了全面的鉴赏,让每个学生在听取他人的鉴赏结论过程中,补充自己没有想到的地方,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个性而全面的发展。

五、在理解作者的绘画用意中提高鉴赏能力

美术鉴赏,目的是让学生获得美的享受,让学生去体会作者在绘画中所要展现的想法,让作者的作品价值可以流传下去,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又能让作者所赋予作品的价值得到流传。所以,在鉴赏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去理解作者绘画时的真正用意,发挥想象力,结合作者当时的背景,揣摩作者的想法,展现作品的价值,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然而,在授课时,我们经常犯的毛病是仅让学生记住该作者的绘画风格:此画展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其实这样在某种程度上会让学生失去鉴赏的机会,学生的想象力也得不到锻炼。所以,教师要转变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亲力亲为,真正地去感受作品的含义。

中国绘画鉴赏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中美术 作品鉴赏 美术教学

高中美术鉴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美术素养,培养审美能力和理解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符合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高中学美术鉴赏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素质,必须与学生的年龄特点相结合,掌握学习鉴赏习惯和鉴赏特征。

一、高中美术鉴赏课的常见误区

(一)“专业课”型的失误

在美术作品分析中,关于绘画作品中的构图、造型、色彩、笔触、肌理这些绘画专业语言。有些教师一讲到构图就必谈“三角形、S形”,一讲到色彩就必然分析“环境色、光源色”,这种“专业课”也许只有美术专业的学生才会听得懂。而面对着一群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学生,即使教师分析得头头是道,学生也只会听得云里雾里,索然无味。

(二)“故事会”式的失误

与此相反,有的教师低估了高中生以自己的眼光分析、鉴赏甚至批评美术作品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对艺术家的生平津津乐道,甚至以一些秘闻轶事来招徕笑声,哗众取宠。分析作品却三言两语,一笔带过。这种主次不分,不求质量,只求热闹的“故事会”式教学只是让学生走近了作品,而并没有进行剖析,学生当然无法发表对作品的见解,也无从获得鉴赏作品的能力。

(三)“模糊区域”型的失误

与此同时,美术鉴赏课也有一片“模糊区域”,教师在分析诸如抽象作品、意象作品、印象派、后印象派等流派作品时往往束手无策。用什么方法来构建通向这些作品的桥梁呢?是美术史为这些风格流派所下的概念定义,还是课本上简单笼统的描述?是艺术家生平中的怪异举止,还是拍卖行中创下的惊人天价?这些都需要教师深入思考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二、高中美术鉴赏的教学方法

(一)选择优秀的画家,优秀的作品

了解画家的思想和人格精神,分析作品,欣赏美的同时接受思想教育。一件伟大的艺术作品屹立不倒,不仅有外表的美,更重要是对社会产生影响。如十九世纪最伟大的雕塑家罗丹,艺术在他看来是静观默察,深入渗透自然。与之同化心灵和智慧的喜悦,是在良知照耀下看清及再现这个世界的喜悦。

艺术再现世界相对应的是熟悉、亲切、陌生而新鲜的心灵体现。对罗丹的大理石雕塑《沉思》,同时浮现双重的现实感:一种是通过洁白润泽的大理石,造型语言等材料和媒介透出的再现形象;另一种是由这个再现形象激起的对外部客观现实的联想。这两种现实都在幻觉中产生,从再现形象到客观现实往复多次,构成心灵意象的跳跃感再现。捕捉这样一种大幅度的扩展和变化着的意象,将激起心理、智慧、想象、情意以至人生经验的涟漪。这一精神活动本身"力"图样,体现梦想与现实,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的矛盾。罗丹的助手葛赛尔写下了《沉思》这座雕像给他的审美经验--"这是一个非常年轻、神的张弛、往复。伴随着极度的审美愉悦,呈现为精神上的创造、自由和超越。他在表现时特别注重强调和对比,把眼睛以上从眉弓推向前额,突出人类精神生活最主要的领域,以先声夺人的精神力量去接近观赏者。而下颉到脖颈再到双肩,几乎“沉没”在石座里,“突出”与“沉没”的“秀”,面目俊美的女性头像,她低着头,周围萦绕着梦想的气氛,显得她是非物质的头脑上帽子的边缘,好象她梦想的羽翼一样,但是她的颈项,甚至她得颔都在一块粗大得石头上,好象夹在不能摆脱得枷板中一样,不具形的“思想”在静止的“物质”中花一般地吐放出来,而且用辉煌地光彩照亮了这物质,但是她丝毫没有办法摆脱现实的沉重束缚。引导学生在欣赏感受美的力量。一个朦胧中的少女有着自己的梦想,心灵的沟通与激发、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学生在美的享受中自觉地接受了罗丹的高尚艺术品格。

(二)了解中西绘画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

中国古代绘画在不断地完善和丰富着它的艺术形式,表现手法,艺术风格以及各种绘画体裁,画家们将书法的结构,用笔运用到绘画中去。以加强绘画的表现力和艺术趣味,形成了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鲜明的时代特色。它不仅是中国近代,现代绘画艺术发展基础,而且对我国一些邻近国家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日本老画家中村不折在他的《中国绘画史》一书中指出:“中国绘画是日本绘画的母体,不懂中国绘画而研究日本绘画是不合理的要求,用长流不息来比喻中国的绘画是最合适不过的。”

欧洲的绘画是世界上最早的美术品,发现于欧洲的西南部与中部。到了中世纪以后,由于基督教成为统治国家的精神支柱,这一时代在绘画史上称之为"黑暗的中世纪"。直到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为了扫清前途的障碍,需要很有说服力的思想武器,他门终于从古人的武器宝库里找到了饱含着现实主义精神和科学理性的古希腊,古罗马的思想文化,从而打出文艺复兴的旗号,正如恩格斯所说:"拜占庭灭亡之时抢救出来的手抄本,罗马废墟中发掘出来的古代雕像,在惊讶地西方人面前展示一个新的世界,——希腊的古代:在它的光辉形象面前,意大利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艺术繁荣。"因此,欧洲的绘画是时而浩瀚,时而干涸,这与中国地绘画地源远流长是不同的。

三、结语

中国的艺术,那些黑色的墨迹,行云流水一般在白纸上酝开,所表达的意境尽在不言中。大象无形,至美无华。而中国的建筑艺术,其结构上巧夺天工一般的设计,与其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诉说着更为贴近自然的情感。看着那些亭台楼阁,想象自己走在那雕廊画栋之间,觉得心都可以宁静下来,感受周围一丝的风吹与草动,那是一种真正的回归。对于美术的鉴赏要有一定的文化积淀,才能对艺术品表达自己的鉴赏力。了解和感受美术背后的故事,科学技术教会我们如何生存,美术和其他艺术形式,则教会我们看待生活的方式。

参考文献:

[1]屈晓静.如何上好美术欣赏课[J].科技信息,2009年22期

[2]舍艳青.浅谈高中美术欣赏课教学方法[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09年03期

中国绘画鉴赏论文范文第8篇

首先,从认识上看,绘画鉴赏是高中美术鉴赏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通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懂得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恰当使用美术语言(如形状、色彩、空间、材质等),以自己的观点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法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艺术作品,并与他人进行交流。”

绘画形式语言主要是指:作品所使用的视觉语汇(形体、明暗、色彩、空间、材质肌理等)以及作品中组织视觉语汇运用的形式美法则。它对于高中学生鉴赏绘画作品而言,是欣赏渐入佳境的起点,是鉴别评价绘画作品的最终依据。“构成绘画作品最重要的、最为先声夺人的因素是画面的形式感,营造形式感的首要因素便是绘画语言的使用。”

因此,绘画鉴赏是要运用感知、记忆、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比较、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意蕴的活动。

其次,在教学方法的指导上。以往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一般都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往往整堂课教师讲得满头大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筋疲力尽、昏昏欲睡。学生根本没有机会主动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与理解。因此,教师要将重点放在学生身上。要多多运用讲解、讨论、比较等方式来开展绘画鉴赏教学;鼓励学生用文字描述、表演、造型等多种方式表达对艺术作品的感受与理解;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资源主动地收集、筛选、分析、整理视觉图像和相关背景资料;组织学生利用美术馆、博物馆、当地的艺术作坊等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开展参观、调查、考察等活动;以及鼓励学生在学习中运用合作性与探究性的学习方式等等,都是为了保证学生自主性、探索性的学习落到实处,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当然,教师还要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课堂情景,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上好绘画鉴赏课的前提。如:在上西方现代绘画欣赏时,以著名油画《蒙娜丽莎》为例,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把临摹好了的一张全开的《蒙娜丽莎》油画挂在教室里,虽然学生们以前也在很多印刷品中看过这幅画,但从来没有看过如此大的、真实的画面,许多同学站在画的面前,津津乐道,甚是惊奇,在学生们止不住地发出啧啧的赞叹之际,求知欲望被激发起来。这时教师适时地向学生介绍油画的特点和技法。介绍《蒙娜丽莎》的作者、创作年代、所表现的内容,思想感情等等,以及作品给观赏者带来感受,在认真分析研究以后应采取什么样的态度等等,使学生感到美术作品的背后还有丰富、有趣的内容。学生有了学习绘画鉴赏的兴趣,从而为上好美术鉴赏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国绘画鉴赏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 多元示范 美术绘画 创作 重要性

通过多元示范展示不同风格的作品,使学生感受到不同画作的特点,从而帮助学生学到不同画风作品的创作要点与精髓。多元性的美术教学方式主要表现在通过不同作品的展示与学生实践相结合,使学生真正体验到作品创作时的心境,画作的灵魂。多元示范方式从审美与美感体验等方面展开,培养学生对美的鉴赏与认识能力,从而不断强化美术创作的效果。

一、通过交流互动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美术绘画主要讲求的就是对美的理解与领悟,学生首先需要有对美的感受,对学生美感的培养主要为了填补学生自身的审美结构,不断提高对美的敏锐能力、鉴赏能力及领悟能力,从而使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发现美的事物,通过内心情感的混杂,将绘画中的美呈现出来,学生达到这种程度还是需要知识的积累,通过对美术作品的理解,相互之间的交流填补在鉴赏上的空缺,通过不断对美感的训练,从而不断开阔学生视野,不断增强学生的欣赏能力、判断力、想象力、感受能力与理解能力。

互动交流的教学方式就要做到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而老师在交流中也要尊重学生观点,对于学生偏见的观点要寄予纠正。互动式的教学方式主要就是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表达自己不同的观点,加强学生对于审美的认识能力,这是一种创新形式的教育方式,有利于使更多学生参与其中。例如:老师讲一个“掷铁饼者”,就可以通过参观相关模型,感受其材质,通过视觉与感官上带来的不同刺激,将这个模型所带来的不同的美使学生进行讨论,学生在一个轻松的教学课堂更容易融入整个教学之中,不断增强学生欣赏的全面性。

二、融情于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感情对于一件艺术作品具有灵魂的作用,作品中感情的融入更加重要,因此在教学中要更加重视学生对于一件艺术作品所融入感情的鉴赏,当然,老师需要介绍作品产生的年代、背景与作者的个性特征来欣赏一幅作品,老师也可以使用电教设备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帮助学生在不断提高对作品的审美能力,抓住作品的灵魂所在及其艺术价值,这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的作用。

情景式的教学更加注重声情并茂的表达教学方式,将作品的绘画结构与质地等方面通过语言感情的表达传递给学生。例如:凡・高的《向日葵》,画作中的向日葵有一种动态的样子,而且透出生命般热情的红色,表现了凡・高当时的感情,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通篇都是暖色调,老师通过声情并茂、融情于景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作品所存在的独特美感,不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西方与东方的绘画有巨大差异,东方的绘画更加重视情感的融入,例如:朱耷的一系列作品中动物都是白眼向青天,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断加深学生对作品的感情体会。

三、在不同美术作品的比较中发现美的特点

对比式的教学方式属于多元化教学的一种,通过不同形式的美术作品的对比,从而发现作品中的创作特点。将相关美术作品放置在同一个方面进行不同对比,通过历史背景、画作流派及民族等,通过作品之间的比较,使得作品个性美更加鲜明。例如:东西方绘画之间的就有很大差别,西方古典绘画更注重真实性,更加注重静态事物的表达,将事物原原本本地搬上画作,而东方绘画则注重意境,通过黑白颜色的碰撞,表达作者当时的感情,更加注重动态事物的表达。

还有就是通过东西方绘画的审美,可以看出西方的绘画发展逐渐国际化,而东方绘画也在不断吸收西方绘画中的优点,从而形成绘画的国际性,但是依然存在不同点。因为东方绘画受到历史发展的影响,依然存在历史特点,注重感性表达,隐含的感情比较多,而西方现代作品更加喜欢直抒胸臆,通过比较使学生更好地记忆不同画派的绘画特点,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绘画鉴赏能力,从不同中发现美的特点。

四、综合教学促进美术绘画创作

综合教学方式综合了时代、历史、背景、宗教、民族等方面,通过这些方面教会学生从不同方面鉴赏画作,学生通过鉴赏不同宗教的绘画了解个宗教文化,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从而帮助学生促进美术绘画创作。相比于佛教的清修静养而言,西方的基督教更多的是表达人的普遍性问题,从而多表达人的苦难,虽然不同流派艺术作品之间有不同特点,但是他们之间也有一定的共同点,就像是宗教都有一个信仰的英雄,佛教的释迦牟尼,伊斯兰教的,等等,通过不同的背景发现美术作品中美的存在。

通过综合性的教育方式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领域,提高审美能力填补自身的审美结构,而且美术创作不单单是只有美术这一种,美术创作涉及很多方面,例如:设计、鉴赏、历史、地理等方面知识,通过不同方面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得到一定社会知识及经验的积累,促进学生的更好创作。

多元示范注重通过不同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美术创作所要拥有的知识与能力,而多元示范是一种创新型教育方式,这种方式会提高学生对于欣赏美的敏感程度,促进美术绘画创作效果的强化,对我国社会的进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吴鹏,苏.浅析织绘艺术在现代室内环境中的应用[J].美与时代(上),2015(01).

[2]缪胤,霍力岩.多元智力理论与艺术教育的回归――美国“艺术推进”课程及其对我国艺术教育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3(03).

中国绘画鉴赏论文范文第10篇

任何历史现象的发生都有其客观的历史原因。放宽学术的视野,钩沉中国书画的历史,重审书画鉴定产生的原因,我们发现,书画鉴定之所以成为历史的必然,是由于在书画消费的社会化进程中,凸显一组深刻的供需矛盾。这一矛盾在促使临摹品出现的同时,也促使与之相适应的书画鉴定的产生。

中国书画鉴定萌生在六朝,形成在隋唐,发展在宋元,成熟在明清,系统理论构建在新中国。中国书画鉴定经历了由经验式辨识、感悟式品评、散论式理论叙述和系统理论研究的学科构建的演进过程。

一、六朝时期

提起中国书画鉴定,它的历史可以上溯到魏晋,或许还可以再往前追溯。但中国书画鉴定行为的真正兴起,应该是在卷轴书画成为艺术品之后的事。北宋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指出:“窃观自古奇迹,多是轩冕才贤,岩穴上士;依仁游艺,探赜钩深,高雅之情,一寄于画。”

魏晋以降,卷轴画兴起,帝王贵族的庋藏之风随着文人士大夫绘画的兴起而兴起。魏晋绘画的初兴也同时孕育着“定”画之真伪,这是因为,在魏晋书画发展所面临的基本矛盾中,包含着一个书画供不应求的新矛盾。这一矛盾的自律运动,使摹拓成为了缓解供需矛盾的重要方式,如阮璞先生所说:“当时的绘画作品只有借助摹拓,复制出‘不失神采笔踪’的摹本,才能满足社会需求。”摹拓的经济作用的显露,为伪画的流行乃至绘画鉴定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摹拓是现代印刷术未出现之前的一种传播手段。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临摹具有扩大流通量、平衡供求矛盾的功能,是一种调节手段。在魏晋,这些重要的社会功能的生成,最终为临摹书画的流行和鉴定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六朝时期,直接与品鉴活动密切联系的,当推南齐王僧虔《答齐太祖论书启》《论书》,梁陶弘景《论书启》,虞和《论书表》等。例如,陶弘景在《论书启》中记载了君臣二人问答共9篇,中间翔实地论及历朝书家墨迹之真伪优劣,前后师承关系,鉴别整理过程以及庋藏装裱诸端。虞和的《论书表》即是他奉梁武帝之诏与巢尚之、刘习秀、孙奉伯共同鉴定王羲之等人的遗迹,以鉴别真伪,品第优劣。内容涉及书法赏鉴,卷帙装裱,流传关系,书画轶事等。

此时还有庾元威和庾肩吾《书品论》、袁昂《古今书评》等书,侧重对作者及其作品的品评高下,技法方面的总结,尽管表面上与鉴定关系不大,亦可视为与之有相互作用的一个环节。

而东晋顾恺之的《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论画》,六朝宋人宗炳的《画山水序》,王韦的《蓄画》,南齐谢赫的《古画品录》,以及姚最的《续画品录》等系列书画著述专论中,众多内容都与书画的品鉴密切相关。尤其是谢赫的“六法论”,立论之精,至今对书画品鉴仍具有指导意义,不过这些立论都旨在对具体作品和书画家进行审美价值的高下判断上。传统的中国书画鉴定往往把鉴与赏相融一体,鉴中有赏、赏中有鉴、品鉴结合是中国传统书画鉴定的特征,而这一特征应该是六朝时期开始的。这一时期是中国书画鉴定的发端期。

二、隋唐五代时期

隋唐时期书画市场有着相当规模,也极为繁荣。特别是唐代文风炽盛,朝廷和社会中人,不惜重金抢购书画,这就使得书画行情一再看好,并由此逐步形成市场和专门吃这一行饭的书画商。杜甫诗说:“忆昔咸阳都市会,山水之图张卖时。”就是当时咸阳书画市场的客观写照。

隋唐时期的官私鉴藏非常盛行,书画的供求矛盾比六朝更为尖锐,因此书画的复制和作伪比之六朝更盛,并达到较高水准。临摹书画大量产生并进入流通,使得流通或收藏的绘画真伪杂糅,难以分辨。于是,鉴别书画真伪对书画收藏尤其重要。

临摹超越习画的意义而具有多重的功能,为绘画收藏带来了困惑。对于皇室藏画的真伪鉴定,唐代似乎早在武德初就引起了重视。除唐皇室重视绘画鉴定外,由于绘画在流通过程中,真伪混杂,消费者稍有不慎,就会受到蒙蔽,民间收藏者也同样不敢忽略绘画的鉴定。如“家聚书画侔秘府”的张彦远家在购取画迹的过程中,就曾委托能铨定真伪的孙方隅、男盈、赵宴等鬻画商人为其搜寻真迹,而不愿贸然购画。

随着大量临摹品的出现,绘画的真伪鉴定成为了绘画消费者必然面对的课题。不过,文献资料显示,在唐代,绘画鉴定的实践经验还未走向散论式的理论总结,今天所能了解到的鉴定方法,主要见于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二、卷三的论述。尽管如此,其鉴定方法的基本框架仍清晰可见:

(一)绘画组织语言的鉴别。认为画家虽然“各有师资,递相仿效”,但“似类之间,精粗有别”。张彦远举例说,田僧亮、杨子华、杨契丹、郑法士等人,虽然都祖述顾恺之、陆探微和张僧繇,但田僧亮以郊野柴荆为胜,杨子华以鞍马人物为胜,杨契丹以朝廷簪组为胜,郑法士以游宴豪华为胜,各有所长。

(二)绘画中建筑物、服饰用品和风俗习惯的考订。认为:“衣服车舆,土风人物,年代各异,南北有殊,观画之宜,在乎详审。”为此,他举了如下一些例子:幅巾流传于汉、魏,幕离起源于齐、隋,幞头始用于周朝,巾子创始于唐武德年间。凡此种种,不可能在图像中随便出现,若有差错,一方面可能是因画家缺乏考订所致,另一方面则可能是作伪者所致。

中国绘画鉴赏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美术鉴赏;教学策略;欣赏水平;鉴赏能力

美术鉴赏课和美术理论课是有区别的,美术鉴赏课是指结合自己所学到的美术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通过自己的视觉和触觉去观察、欣赏、分析美术作品,了解不同作品的不同情感和实质。美术鉴赏课可以帮助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挖掘学生的艺术潜能,开发学生的智力,以此让学生具备更好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一、目前小学美术鉴赏课中存在的问题

(一)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

新课改要求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提倡学生应该自主学习,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在小学美术鉴赏课堂中,即使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教师也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展现自己,让学生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教师不能以成人的角度来看小学生的答案是否标准,而要尊重每个小学生的想法,对每种奇思妙想都给予一定的鼓励,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和鉴赏的兴趣。

例如,在小学美术鉴赏课堂中,由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几幅不同的卡通画,循序渐进地问学生一些问题,如让学生找出每幅画的不同点和相同点。这样能让自主学习能力差的小学生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进而说出自己的想法,锻炼自己的思维逻辑。

(二)不注重小组合作

在小学美术鉴赏课堂中,许多教师只注重以学生个体为单位,忽略学生之间的合作。让学生作为个体去鉴赏美术作品,只会束缚学生的思想,且学生之间缺乏交流与沟通,只会使课堂气氛显得十分压抑。因此,在小学美术鉴赏课堂上,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老师所布置的鉴赏任务。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各抒己见,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然后再选出一个代表来进行最后的总结发言。小组讨论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鉴赏的教学中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提高小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学生自己实践过的知识会得到记忆深刻的观点。因此,在小学美术鉴赏课中,应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只需起到辅助和引导的作用即可,只需为学生提供一些鉴赏资料,对学生的鉴赏方法予以一定的指导。例如,在学习“中国景色”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在网上搜集一些中国名胜古迹的绘画让学生赏析,如长城、苏州园林等。课堂上,教师先让学生自己感知一下画,然后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进行分组讨论,最后由一名学生代表表达本组的观点。当学生欣赏了中国景色的绘画之后,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外国景色,让学生进行对比鉴赏,欣赏每种绘画的不同风格和特色,引导学生了解绘画的意图和内涵,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鉴赏能力。

(二)将鉴赏与生活结合起来

在小学美术鉴赏课中,教师在选取教学内容时,可以挑一些与小学生身边生活紧密鉴赏内容。例如,小学生都特别喜欢卡通片,教师就可以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在课前收集一些学生喜欢的卡通人物,让学生根据所看到的图画,说说每个卡通人物所代表的形象以及所具备的特点,让学生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个卡通人物,学生可以各抒己见,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鉴赏了绘画。再如,现在的小学生都喜欢各种特色美食,教师可以准备一些与美食有关的绘画,当学生看见这些美食绘画时,就会有一种亲切感,然后教师让学生谈一谈绘画中的美食与自己见过的美食是不是一样的,有哪些不同。这种与生活紧密相关的知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让学生学会了鉴赏。

(三)教师适度的点评

美术鉴赏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因此,教师在听取学生表达自己想法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和观点,并要仔细听每个学生的分析过程,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对于表现出色的学生,教师要予以一定的表扬;对于表现得不是很好的学生,教师也不能只是一味地批评,而要看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在指出不足的同时并帮助其进行改正,这样学生就更有信心和兴趣学习美术鉴赏课。

总之,当学生能自由参与和探索与创新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被鼓舞和信任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有更高的自我期待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对教师充满信任和热爱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时他们学得最好;积极性有了一定的提高,学生自主参与意识、创新意识越来越浓,特别是低中段学生作业非常注重自己的情感, 表现内容丰富多彩,能根据自己积累的知识与技能,独立完成记忆画、想像画、命题画的练习,能尝试用新的工具记法来表现生活熟悉的事物,作品独特、自然、充满童稚之美、之趣。

中国绘画鉴赏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中国国画;格调;雅俗共赏

0引言

对于中国国画而言,绘画的格调是至关重要的,可以充分体现出绘画者的能力、思想感情、绘画风格等,对于一个画家而言,最大的弊病就是画风的低俗。雅与俗的此消彼长表现出了绘画格调上的本质性差异,雅俗观存在于人的心性之中,体现着人的本性,并不会因为技巧的修炼和年龄的增长而改善,也不会因为身份和地位的改变而变化。对于画家而言,正确处理雅与俗的关系,确保自己的作品实现雅俗共赏,获得最为广泛的关注和共鸣,是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

1中国画雅俗观念的由来

我国雅俗观念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得到奴隶社会时期,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雅俗之分就是贵族与平民之分。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历史文化的不断积累,在文人的介入下,雅与俗的内涵逐渐产生了较为微妙的变化,雅的称谓逐渐成为追求远达、品德高尚、知识渊博以及具有大智慧的文人雅士的代名词。

到了隋唐时期,我国的文化沉淀达到极致,诗词、书法和绘画艺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也逐渐成为当时文人的追逐对象。在他们看来,这些艺术追求的品味较高,可以体现出自身的儒雅气质。五代时期南齐谢赫在《画品》提到:“夫画品者,盖众画之优劣也……谨依远近,随其品第,裁成序引。”将品格作为判定中国画高下的重要因素,雅俗之分正式应用于绘画艺术,传统绘画中的雅与俗,实际上就是品鉴之风的延续。

2中国画格调的雅与俗

在我国古代的文人当中,如果自身的眼界不高,见识短浅,是没有资格对书法和绘画进行品鉴的,通俗性的东西则根本得不到品鉴。书法诗文的讲究,绘画原理和书法意境的要求,以及品评和见识的高下,都对文人雅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受到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很多画家崇尚自然,追求所谓“天人合一”的境界,以恬静淡薄的自然来表达自身的思想感情,其绘画内容多以山水鸟鱼为主,表达出一种自然、沉静、淡薄的意境,受到高雅情操的文人的偏爱;被称之为雅;而另一部分画家则更加贴近生活,其绘画内容多表现人们的日常生活或包含富贵吉祥之气,受到士族贵胄以及普通平民百姓的喜爱,但是因其取材于市井,所以被看成俗,雅俗之分也由此而来。

中国国画的雅俗之分,并没有官方认定的评判标准,而是以传统观念对于雅俗的认识来进行划分的,以绘画的内容和文人雅士的自身认识为前提。在中国画的评定中,雅与俗的定义和内涵都是极其丰富的,雅可以分为高雅、典雅、清雅、风雅、幽雅、雅逸、雅境等,而俗也可以定义为庸俗、凡俗、恶俗、媚俗、通俗、世俗等,对于历代文人以及画家而言,如何趋雅避俗是极其重要的课题。雅与俗在中国画中的对立是十分明显的,也是互不相容的,这也造成了中国画严重的两极分化,或大雅,或大俗,极少出现中间作品。中国画的雅与俗,实际上是画家文化内涵与修养在画面的特殊体现。

3雅与俗关系的转变

雅俗关系从产生开始,一直是相互对立的,似乎完全没有融合的可能。但是,单一的雅或单一的俗都是很难发展和长期存在的,俗的代价是荣誉感的缺乏,无法得到高雅人士的认同,而雅的代价则是知音稀少,难以为广大的平民百姓所接受。雅与俗的分化和冲突在历史的不断发展中愈演愈烈,几乎成为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但是,明末清初时期,受到经济发展的冲击,绘画逐渐商品化,也逐渐打破了绘画艺术中的雅俗界限。而实际上,在我国后期绘画史中,在经济发展和利益的推动下,出现了两种不同身份的画家,一种是被称为“利家”的文人画家,另一种是被称为“行家”的职业画家。前者社会地位较高,生活条件较好,而后者地位地下,以卖画谋生,对专业技能要求较高,但相对而言文化层次较低,还需要考虑买画者的艺术口味,因此趋于谐俗,与文人画家脱离生活实际,盲目追其高雅,注重绘画的自我娱乐性形成鲜明对比。

随着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观点发生了改变,也导致文学领域个性解放潮流的出现,对“俗”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当俗包含普及、大众化等意义时,逐渐由原来的贬义转变为褒义,随着中国士族结构的土崩瓦解,市民文化渐成气候,文学艺术诸多门类中都出现了雅俗交融的现象,即俗对雅的渗透,雅对俗的迎合,文人画家出现了世俗画的倾向,在思想、行为和艺术上或多或少地顺应了下层市民阶层的喜好,开始表现出朴素的平民主义思想,文人画家的视野逐渐投向社会现实.在题材的选择上,呈现出向生活的靠拢、亲近与深入,这一点最早在北宋张择端的传世巨著《清明上河图》中表现出来。

雅与俗从对立逐渐走向统一后,两者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不是俗对雅的颠覆,或者雅对俗的同化,而是一种对双方的解放。雅俗融合后的观念中,雅为含俗之雅,俗为含雅之俗,都高于传统观念中的意义。对于中国画而言,雅俗共赏的审美标准逐渐成为主流,体现出俗中生雅的动态概念。雅俗共赏的自身特点是宾主之分仍然十分明确,虽雅俗相融但是俗不伤雅。雅俗共赏并不等于要降低绘画作品的质量和水准,而是要在保证质量和意境的前提下,做到形式内容的通俗化和大众化,正如我国当代著名作家茅盾所言:“我们要适合于民众的趣味,但是同时要提高民众的趣味。”同时,作为新时代的审美标准,雅俗共赏必须具备以下几个基本条件:

(1)绘画的题材和相应的内容必须贴近现实生活,可以为普通大众所接受和了解,易于欣赏和品鉴,不能出现普通民众无法理解的内容;(2)必须具备丰富的多层次性特征,可以为不同知识层面和鉴赏能力的人们所接受和欣赏;(3)必须在立足实际的前提下,对人们错误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观点进行匡正,提高民众的趣味和审美水平。

4结语

中国国画是对我国五千年历史文化积淀的表述和展现,是对于社会文化和人文精神的描述,并不能简单的以雅或者俗来定义。要结合绘画的时代背景,对作品的意境进行正确的分析和鉴赏,以雅俗共赏的审美标准,超越传统雅俗观念的限制,推动我国绘画艺术的多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彭建华.中国画论中的“雅”“俗”之变[J].美术观察,2008(10):111.

[2] 蒋逸.中国绘画的雅俗问题略论[J].艺术百家,2010,26(z2):226-228.

中国绘画鉴赏论文范文第13篇

[中图分类号]G633.955[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0463(2012)05―0076―02

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前苏联美学家莫・卡冈认为:“在艺术中,经过艺术加工的语言只是体现艺术内容的许多具有同等价值手段中的一种手段,而诗意地把握世界――用思想感情去把握世界,较之理性的、理论的认识更为丰富,更为复杂和多面。”绘画与诗歌具有共通之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中国古代文人创作的传统,诗歌所体现的意境为画家创作提供了灵感,而画家笔下的形象则为诗人提供了描绘对象。为此,在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巧妙地运用中国古典诗歌,引导学生在感受诗歌意境的基础上对所鉴赏的美术作品进行联想、分析,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艺术素养,而且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使美术鉴赏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画中有诗

黑格尔认为,“思考能引起”。学生只有对美术作品进行深入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才能感受到其魅力。绘画与诗歌具有共通之处,两者很大程度上都是一种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意境则是绘画与诗歌能打动和唤起欣赏者对作品形象展开积极想象的源泉。中国古代大多数画家和诗人都有画中题诗,托物言志的习惯:既追求对景物的再现和认识,也注重通过一些独特的表达方式来反映自身的思想感情和追求。如,在鉴赏《板桥竹》时,首先,利用多媒体单独展示画中所题写的诗句并指导学生进行朗读:“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其次,在学生对该诗意境有所体验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提问:诗中所描写的竹子非常特别,你能够从诗中的哪些字句中看出来?有学生回答:竹子是不会“咬”的,“咬定青山”显然是拟人的修辞手法。也有学生说:“千磨万击还坚劲”应该是用来形容人的意志品格。再次,充分运用诗歌创造的意象为学生提供想象对象,把学生对诗歌的感觉迁移到对绘画作品的认识上来:大家能否想象一下,有这样一首题诗的画所表现的形象应是怎样的?鼓励学生通过动手画、动手写或借助语言来描绘形象,让他们通过鉴赏来印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最后,再借用“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诗句来引导学生猜想该作品是何人所画。这样做,不仅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而且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促进了学生良好品格的养成。

二、诗中有画

纵观中国文坛画史,不仅有一些画家在诗歌创作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就,而且有一些诗人在绘画方面也表现得卓尔不凡。这些诗人将气韵是否生动、立意是否深远作为评价绘画作品艺术价值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并将这一评价标准用于诗歌创作,进而创作出了很多描摹景物、立意深远、情景交融的诗歌作品。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只有八句四十个字。诗歌的篇幅虽然短小,但诗人因选择了富于表现力的自然景色和山村风光作为描写的对象,并充分利用了律诗对仗的艺术功能,从而简洁而又生动地描绘出一幅山村晚景图。“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两句表现了美丽的自然景色,“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则表现了动态的山村风光。“明月松间照”,是写诗人所见,是静态;“清泉石上流”,除写所见之外,更着重写听,是动态,一见一听,一静一动,错落有致而又朴素自然。“竹喧归浣女”是写所听到的声音,“莲动下渔舟”是写看到的景象,也是一听一见,但侧重于动态描写,两联形成了静和动的对照。诗人眼耳并用,把视觉和听觉形象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融于笔下,既有优美的景色,又有动人的音响。看明月高照,松林一片,清泉汩汩,流于石上;竹林丛中嬉笑的姑娘们在走动,荷花晃动处渔船在穿行。这不是一幅诗意盎然的山水画吗?在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一边让学生观画,一边让学生读诗,使学生感受“诗中有画”的意境,这样能够有效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

三、诗画合一

中国绘画鉴赏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新课改;美术公开课

中图分类号:G6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4-0153-01

对来自农村的学生来说,在体育、音乐、美术这“小三科”中,不受多数学生欢迎、上课没有兴趣的就是美术课,除了讲授的内容比较枯燥和单调外,就是课堂氛围缺乏激情。因此,作为一名新教师要上好美术课确有一定的难度,而要上好一节公开课则难度更大。

这位美术教师讲的是“走进具象艺术”,其教学环节是复习提问、导入本节课的内容,再提出本节所讲的“具象艺术”的特点,由讨论引出课本中的一些名画,一切都是按部就班。在赏析了几幅其他的画之后,教师在黑板上展示了一幅仿真的北宋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当教师讲到这幅画所包含的历史意义及价值时,学生顿时活跃了起来。教师按画中结构分为“郭外的春光”“繁忙的码头”“热闹的市区”三部分,分别讲了画中所表现的风土人情、都市风貌、商贾集市、码头河运、达官显贵、酒肆茶坊等等,其实这些都是画中的基本常识。接着学生在课本中开始争着寻找画中一些有特色的景物。画中逼真的情景让学生个个惊叹不已;直至下课时学生还沉静在对画中景物的观察中,沉静在感叹艺术家那高超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中。这节课其实不仅让学生学会了怎样结合绘画产生的背景去欣赏画面所反映的物象,而且也学到了鉴赏名画的一些基本知识。笔者认为,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教师在新课改理念的下,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把握了培养学生兴趣的环节:

一、在鉴赏中融入了文学知识

教师在分析了《清明上河图》的画面后,接着提出画题“清明上河图”中的“清明”一词让学生思考。虽然只是语文知识中一个简单词语,但由于词义的多义,使图画的寓意由具体转为泛化,在更深层次上凸显了画的创作意义,进而更加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结合材料进行了点拨:一说“清明”是指画中描绘的是清明这一具体季节前后汴京的风貌;一说“清明”是指汴京地区某个具体的地方;一说“清明”反映的是当时社会物贸繁荣、商贾云集、国富民裕、政治清明的社会景象,对这些“点拨”教师都未作肯定的回答,而是让学生再结合画面产生的背景去判断、去思考。

二、在鉴赏中融入了历史知识

课堂上教师同时还讲了几幅画,讲每幅画前都要重点强调作者生活的时代。教师引导学生:具有艺术价值的画,不仅其具有超高的艺术造诣,同时还能反映出时代镌刻在画面上的历史痕迹,让后来者通过对画的鉴赏去领略画产生时的时代特色。《清明上河图》反映的是宋代末期的宋徽宗时代,大家要用已学的历史知识来回答一下当时的社会有什么特点?同学们边讨论边争相回答了宋徽宗时代一些特定的社会现象:社会处于相对的稳定,人民群众生活相对的富裕,国家相对的安定等。所以,这幅画反映的就是该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

三、在鉴赏中融入了政治知识

教师让学生根据教材中《清明上河图》和西班牙作家委拉斯凯兹的油画《教皇莫诺十世》先进行对比讨论:看看从画面上能看到作者有怎样的政治倾向?根据学生的讨论,教师点拨:在《清明上河图》中作者极尽渲染之能事,竭力颂扬和粉饰了当时社会的国泰民安,它既是对宋代社会现实的真实描绘,也是对统治者的歌功颂德;而西班牙作家委拉斯凯兹的油画《教皇莫诺十世》则借画面中教皇表情的呆板表达了作者对“教皇”的讥讽与不满。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的政治不仅反映在社会风貌上,同时也反映在作家的意识形态中,作家或有意无意的把对事物的爱憎喜怒往往表现在自己的作品中,所以作品的主题也都蕴含着极强的政治倾向和政治意志。因此,在鉴赏中学要会联系和把握作家政治倾向对社会的影响,才能更有助于鉴赏作品的实际意义。

四、在鉴赏中融入了社会知识

教师让学生思考:把《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景物与现在进行比较,看看发生了哪些变化?变化的是什么,没变的又是什么?任何一个时代都有其张扬的社会发展标志。当时代不断发展变迁后,前代的遗留物都镌刻着时代的痕迹将成为后代的文物,这些文物多数都具有不可再造或逆转性。学生讨论认为:没变的就是《清明上河图》中的“上河”,她是自然界造就和孕育的连接各个时代的链条,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灵魂,她川流不息地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时代。而变化了的是同样生活在“上河”边上的百姓,随时代的变化,人们的衣食住行或生活习惯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不断展示着人类向更高的文明化迈进;同时变化较大的还有,就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实中存在和暴露出了各种显性和隐性问题,如植被的破坏、资源的浪费、森林的滥伐、河水的污染、湿地的减少、沙化的剧增等等的环境恶化现象,导致现在大部分地方已经看不到清澈的溪流、河水,看不到随处可见茂密的树林……

五、在鉴赏中融入了审美教育

中国绘画鉴赏论文范文第15篇

一、观赏石艺术品的形式和内容

首先,以绘画艺术作品为例,看看其形式和内容(也称“语境”和“意境”)究竟是什么?内容指构成艺术形象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总和,通常称为题材和主题。形式包括内形式和外形式两方面,内形式是指内容诸因素的内部组织和结构;外形式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制作方法,来创造艺术形象。

中国画的内形式称为“构图”,也叫“经营位置”;外形式是笔墨,以点、线、面的方式来塑造形象。笔墨属于可见因素,但内含画家的主观情感和意趣,这就是绘画艺术作品的内容。雕塑作品的形式和内容大同小异,无需赘述。

其次,说说我们观赏石艺术品的形式和内容。许多人把赏石的审美概括为形式美、意境美(也称神韵美)和科学美几个层次,形式美自然讲观赏石的形式,神韵美说的就是观赏石的内容。

观赏石的要素(形状、质地、色彩、纹理等,它们既是形、神美的物质基础,也是其结合的纽带),以及观赏石的配座、展具、周边环境、空间位置关系等,为观赏石之形式。在对观赏石的鉴赏中,赏石者结合自己的经历,对其固有的生动具象及其内涵进行深入挖掘,有了特定的意蕴,体味到了情趣、韵味、气势和气质,同时渗透进了自己的思想,此为观赏石之内容。

第三,谈谈艺术品形式和内容的辩证关系。艺术作品的形式与内容是对立统一、相互包容、相互转换的关系。

1、不同的艺术作品,其形式和内容的位次不同。譬如,文学作品主要在于内容,故事情节是它的生命,形式是文字。影视作品是通过“看”和“读”的方式完成艺术思想表达的,形式和内容都重要。绘画艺术正好相反,形式重于内容,因为绘画艺术是纯视觉欣赏艺术,没有新颖的形式语言,就没有好的绘画艺术。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讲,“怎么画”远比“画什么”重要得多。

3、独特的形式语言本身就具备了内容。例如,毕加索的名画《亚维农的少女》,它的内容是画中的吗?不是,是毕加索用的色彩与创作形式带给人们的强烈感受,画中点线面的运用、色彩块面的组织,使塑造的人物极富生命,也就是中国画中所谓的“气韵”。我们鉴赏观赏石艺术品,偶然也能看到这样的佳品,如“鲁迅先生和许广平”。

二、观赏石艺术品的鉴赏首先从形式开始

其一,从接受的角度看,鉴赏观赏石艺术品必须从对形式的解读、感受开始,进而才能达到对内容、意蕴的把握。观赏石鉴赏审美主体是人,客体是观赏石,他们之间是互为依存、彼此促进的“物我”关系。在品读阶段,人的思想活动主要集中在对奇石自然美的观赏中,大家首先看到、触到和感觉到的是石头的形、质、色、纹等外在艺术特征,感受这种艺术语言或语境。这是第一个层次,也是很重要的层次。而后,依据自己的阅历和知识,通过反复的品读,当筛选出石上主体美及对其内涵有了深入理解时,联想和想象在头脑中转化为情思、意境,才触及到观赏石的内容,进入到了精神境界。所以说,观赏石艺术品的鉴赏首先从形式开始。

其二,形式是内容的外观,形式的好坏直接影响对内容的欣赏。就比如阅读和欣赏一部文学作品,不管故事情节设计得多么好,但文字和叙述非常一般,读者就不会继续读下去。相反,故事情节虽然一般,但语言精妙、细节感人,则会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鉴赏观赏石也一样,往往好的“形式”(形、质、色、纹、命题、配座),很能抓人眼球、让人激动。前面提到的“科学美”,就是以观赏石中遗留的密码信息,运用有关科学,如地质学理论,研究观赏石美的成因,人们即刻明白了:这么奇特的图案,原来它是变质岩;这么纯正的色彩,原来它是原生色……总之,与众不同的外观特征,能特别勾起人们对观赏石的欣赏、购买甚至“占有”的欲望,如“金色年华”。

其三,艺术品的形式美是有规律、有法则的,观赏石艺术品也必须遵守,不能例外。有人说,奇石是大自然造就的,哪有那么完美。我以为不然,要么怎么叫“奇石”呢?“上苍”的疏忽和遗漏也不能原谅,不够艺术品标准的宁可弃之。艺术品的形式美主要体现在“多样统一”,其法则有:对比与调和,节奏和韵律,对称和平衡,统觉与通感,含蓄与沉着,等等,而且在作者的运筹下,有条不紊、和谐统一(如“童子拜观音”),好的观赏石确实也是这样。有的人鉴赏观赏石,连声说“好,好”、“太漂亮了”、“稀世珍宝”,进而问他怎么个好,他沉默不言了,也许是不想说、不愿说或不屑说。

三、“精品石”必然是引起共鸣、共识、公认的

我为什么要立这个标题?其实与观赏石艺术的形式和内容及其鉴赏密切关联。

一方面,观赏石艺术品与其他艺术作品一样,要说它是“精品”,必然要符合精品的要素和条件。就现有观赏石的理论框架、鉴赏要则及鉴赏习惯,形、质、色、纹、韵等诸要素及其协调统一,必须达到一定的要求或高度,才能称作精品石;况且,鉴赏顺序是从形式到内容,逐步深入的,进入不到一定的层次和境界,永远不能理解它的美妙。

另一方面,个体(收藏者)鉴赏有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由形式到内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这个过程非常艰难。由于受藏石者个人阅历、文化学历、知识积淀等诸多因素制约,正如上述一样,鉴赏也许只能停留在一个较浅的层次上。换句话说,藏石者本人认为他的奇石是精品,可大家不一定这样认为。那么,只有一个办法可以解决问题:拿来让大家说、让专家评、让学者论,“投石”问道,“抱石”参展,如果获了“大奖”,可能就算精品石了。总之,精品石必然是引起共鸣、形成共识、一致公认的。

四、以形写神、气韵生动是鉴赏观赏石艺术品的最高境界

鉴赏观赏石艺术品从形式开始,应该是有道理、合乎逻辑的,但这仅仅说明个“顺序”问题,形式先于内容、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内容,而不能完全说形式是主要的,内容是次要的,形式决定内容,内容为形式服务,我并不这样认为。关于这方面的观点,我曾写过一些理论文章,有兴趣的可以一阅。如《从谢赫的“六法”画论看当代图纹石的鉴赏》、《从罗丹的雕塑艺术看当代造型石的鉴赏》、《从王羲之的书论看当代文字石的鉴赏》等等。

南朝画家谢赫把“气韵生动”置于他的“六法”之首,是指作品中刻画的形象具有一种生动的气度韵致,也就是顾恺之所说的“传神”或者叫“以形写神”。以形写神所遵循的就是从形式到内容的艺术表达方式。观赏石艺术品的鉴赏必须讲究“神韵”,这是对构成画面的“精、气、神”的深刻感悟,是鉴赏观赏石艺术品的精髓和最高境界,这是绝对不能含糊和否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