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企业会计信息化论文范文

企业会计信息化论文范文

企业会计信息化论文

企业会计信息化论文范文第1篇

云计算是在互联网运行基础上逐渐被开发出来的一种运营交付模式,云只是一种比喻。其实质即一个模型,这个模型可以方便地根据需要调用一个可配置的计算资源的公共集。按需访问一个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如网络、服务器、存储设备、应用程序以及服务)的公共集。这些资源可以被迅速提供并,同时最小化管理成本或服务供应商的干涉。它象征着计算功能可以作为一种商品流通于互联网。按照服务模式的不同云计算可以分为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和软件即服务(SAAS)。按照模型的不同云计算又可以分为私有云、公有云、社区云及混合云,云基础架构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云通过特有的技术或一定的标准结合而成的,但它们唯一的实体仍旧保留。

2、云计算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中的应用现状

2.1现状分析

工信部电信管理局巡视员张新生以500多家中小企业的IT人员为对象进行了相关调查,发现云计算模式知晓率达80%以上。其中60%的中小企业倾向于尝试基础设施即服务的服务类型,52%的中小企业则偏好软件即服务的服务类型,但由于产品成熟度相对较低、网络宽带及用户使用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数中小企业不愿意采用平台即服务(PAAS),但其未来的发展潜力未必不如IAAS和SAAS。根据金融业等一些行业的观察,他认为PAAS模式极有可能率先在互联网行业实现突破,并逐步实现平台专业化、服务全面化。云服务技术正日益发展,IAAS与SAAS已出现交融趋势,相信选择混合式服务的中小企业数量会日益增加。从产业特点来看,目前在国内云计算供应商呈现出SAAS“仍无巨头”、PAAS“逐步成长”、IAAS“群雄并起”的局面。当前云计算已经成为我国互联网创新创业的基础应用平台,其良好的弹性支撑能力在电子商务竞争中大显身手,并渗透到相关的垂直行业。

2.2应用优势分析

(1)云计算能够满足中小企业最小成本原则

传统的会计信息化系统成本费用主要有前期咨询与规划费用、相关软硬件的购买、网络建设费用及后期的维护升级费用等。由此可见在购买及开发、维护的整个过程中企业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支持及人力支持。而在云计算模式下,中小企业实现会计信息化所需要的网络基础设施、相关软硬件运作平台、前期运行和后期维护等均由第三方服务供应商提供,企业只需一次性购买项目实施费,在需要时租赁软件服务费就可以实现在互联网环境下运作会计信息化系统,从而大大降低其实施成本。

(2)云计算能够使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应用效率得以提高

传统的会计信息化系统有固定的场所、固定的人员权限等限制,而在云计算模式下,会计信息化系统只需借助互联网即可随时随处使用其所提供的服务。同时,只要网络连接,中小企业的相关工作人员都可以进入系统进行各自职能的办公并实现职员间、业务间的交互功能,从而使得不同地域的会计人员可以同时进行协同操作,有效提高会计信息化运作效率。

(3)云计算能够为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但同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中小企业对会计信息化系统的需求是日益变化的,同时,不同行业的中小企业的需求也是不尽相同的,这就使得传统的会计信息化系统不能再满足企业的个性化需求,而云计算模式具有迅速、富有弹性的提供服务的能力,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其灵活的自定制服务及在线开发平台(PAAS)按需定制相应软件以满足企业灵活的业务需求。

(4)云计算有助于改善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管理现状

在云计算模式下,中小企业能够获得大型服务提供商提供的专业咨询及最新技术应用,使得中小企业业务流程重组及会计管理效率得以提高。此外,云服务供应商在互联网开放性及共享性的作用下其行为受到大量用户的监督,这将会使其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下投入更多精力致力于打造更高的满意度和服务水平。

3、云计算背景下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3.1云计算背景下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1)中小企业用户认知不足

首先,中小企业需要知道自己选择的云计算提供商能够提供什么,以做出正确的选择。此外,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素质相对偏低,使习惯于传统会计信息化软件的他们适应在线会计软件应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其次,中小企业财务数据偏少,管理层观念上通常具有控制欲,对于云计算模式下的在线共享平台较为排斥,尤其是在近期出现的各种“诚信危机”的背景下,许多企业不愿意在别人的网络服务器上存储本企业的财务数据等相关核心数据信息,而这却恰恰违背了云服务发展的初衷。

(2)云计算供应商的技术问题

由于云计算模式有较强的可扩展性,因此云计算供应商可以通过提供专业化的服务与规模经济的效应降低其提供相关服务所需的成本,并通过大量用户来提升自身经济效益。然而,供应商若想要进一步发展,就必须付出更多努力综合分析用户需求来提供一个真正符合中小企业实际需求的会计信息化系统。云计算模式下供应商需提供的不再仅仅是定制模式,而是能够满足不同地区、不同用户、不同行业业务需求的具有适应性、灵活性的系统服务产品。

(3)云计算模式下的信息安全性问题

云计算模式是依托互联网平台而存在的,但云数据泄露问题近年来屡见不鲜,一项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的报告指出,目前87.5%的用户认为影响企业使用云服务的最主要因素就是其安全性。云安全问题主要分为两个层面的内容。首先是在云计算模式下,应用程序和重要数据完全透明的呈现在用户面前,导致潜在的病毒或非法程序攻击风险;其次是在云计算环境下,第三方云服务供应商的中立态度和公信力问题将直接影响到中小企业能否放心交付自身核心信息资源。因此,云计算模式能否广泛应用于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云计算环境下的安全问题能否得以解决。

3.2云计算背景下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

1)应加大云计算模式的宣传推广力度,提高中小企业的认识水平。

中国会计学会第十二届会计信息化年会主题就是围绕“云计算大数据影响会计信息化,进而影响公司治理结构”。会议中程平提出希望在大数据时代,能有更多学者在这一领域发表更多更高水平的论文,云服务供应商能开发更多展现自身优势的软件,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能以最小的成本享受最优质的会计信息化服务。在会议精神下,许多企业逐渐接触到这一领域,相信在更多学者的研究下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关注到这个领域。

2)云服务供应商应注重自身技术水平的提升。

针对中小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及不同业务需求,云服务供应商应加入快速的软件研发模块,为客户灵活运用相关服务提供保障,使中小企业能够根据自身特点及需求随时调整与之相符的会计信息化软件功能和服务。

3)应重视云计算数据安全问题。

企业会计信息化论文范文第2篇

(一)缺乏会计信息化的标准规范

在会计的电算化起步的阶段我国还没有制定十分完善的标准规范,当前很多会计软件不能兼容,在各软件之间的传递过程中会计信息出现了许多障碍,甚至妨碍了我国的会计信息化发展的进程。近几十年来,我国的财政部门出台了许多新的会计准则、法规和制度,然而会计信息化的方面却十分滞后,国家的各项制度与文件当中,没有提到“会计信息化”的概念,只停留在“会计电算化”的上面,例如网络的安全、支付的信息、电子的交易、货物的配等相关的法规制度不完善。会计的信息化发展速度需要有统一的规划和配套的标准与规范出台。

(二)会计信息化的基础管理工作十分薄弱

在会计的信息化发展过程中,不仅软硬件的本身、网络通讯的技术和计算机的技术的各项问题,主要是和管理准确的结合。会计的信息化主要关于企业的业务的流程和组织的结构、管理的制度、管理的流程等各系列的问题。同时,企业必须准确的根据会计的信息化的各项要求,结合现代管理的理论,并使管理业务的流程和管理会计的核算进行准确重组,从而建立与之相似的管理制度。

(三)会计信息化的人才缺乏

当前,中小型企业缺乏相关的人力的资源,会计的信息化各项应用低,对许多的企业中的会计的员工来说,会计的信息化作为新鲜的事物,会计员工对会计的信息化的软件了解不够,使用功能的不全面和使用的不当。社会认识与观念的偏差、缺乏保障的机制和我国的用人制度的方面一系列的问题,让中小型企业难以吸收信息的技术、会计专业的技术同时能懂企业的管理复合型的人才。

(四)会计信息化的建设成本高

中小型企业的会计的信息化不管购买商品化的会计软件,还是进行定点的开发模式来实施会计的信息化,都需要从硬件与软件上投入大的财力、人力和物力,引进的经济效益不会是立竿见影,在后期的使用过程当中,会发生许多不可预见的各项维护费用。

(五)中小型企业主次不分,会影响战略的全局

信息系统完整的运营维护十分复杂,企业各自的人力有限,我国内的各个软件的公司不能做到随时对企业的维护,同时,企业的个性化的维护要求并不能得到满足。从而使企业主要的精力放在并不擅长的维护系统运行上面,进而分散了企业的主要注意力,改变了企业战略的全局。

二、会计信息化在企业的主要作用

(一)增强了企业的监督管理的职能

会计的信息化的管理与建设,使企业的会计工作更加规范化、系统化、标准化、网络化。企业的会计信息具有公开化和大众性的特点,社会的公众和企业的其他部门通过直接调查企业和网络在线进行访问企业的会计的信息,从而加强了会计的信息的透明度,有效地减少了会计业务中的“黑箱”操作,加强了企业会计的信息质量,使会计信息更加具有及时性、真实性和可靠性,同时强化会计服务、管理、监督各项职能。

(二)简化了会计的流程

电子计算机有十分强大的运算的功能,网络的环境下,大量数据能够实现在线的输入和业务的信息进行实时转化,节省了在手工的方式下使业务的资料输入到会计的账簿过程,从而使会计的核算后变成实时的核算,使静态的核算转变为动态的核算。信息的使用者就会随时随地知道企业的各种信息,同时做出针对性的决策。

(三)更加准确地为企业提供各项信息支持

网络的环境条件下,对于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会使财务的业务十分协同,企业的各种管理信息系统,使企业中的生产经营的活动的信息采集各点同时加入企业的信息网当中。企业使用完整的会计的信息进行监控资金各项运营的情况,进而改变了企业的投资各类方式,进而加速企业的目标使效益和资本的最大化。

三、我国中小型企业完善会计的信息化的各项策略

(一)关于政府的方面

1.需要构建新型的会计的信息化的一系列理论体系。会计的信息化会对传统的会计的实务与会计的理论造成全面和深刻的影响,需要适应当代信息化的各项需要,同时改变传统过程中的会计的理论,并且重新整理会计实务的流程,这是会计的信息化中并不能避免的各种问题。

2.需要建立完整的会计的信息化的相关政策与法规体系。我国以及世界会计发展新兴的领域中,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的电算化在技术方面上不断地延续。必须和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的环境与之相适应的和新型的会计的思想,与会计的信息化的相关有很多的问题需要不断进行修正、改进、摸索的过程当中。从而快速实现会计的信息化,同时需要立法相关的规范。

3.加快会计的信息化的教育的相关力度。中小型企业由信息、物资、资金以及人员组成的各项系统,然而人在会计信息化中起着的决定性的因素。对于具有高的素质会计员工,对于快速实现会计的信息化十分重要。我国需要应用各种形式从而提高会计信息化的人员的素质。包含以下方面的考虑:第一,高等教育当中,加强会计的信息化和现代的信息化专业的教育的相关力度。第二,加大中小型企业的经营管理的人员培训力度。逐渐建立的经营的管理的人才库中,更加有效地加强我国企业总体的经营水平。第三,加大中小型企业中职工的各项培训。应用高等职业的教育、中专与技校、职业中学等不同层次培训的方式,进一步为中小型的企业培训会计的信息化的人才和提升会计的信息化整体的水平。

(二)软件开发商的方面

会计信息化条件下的会计软件在设计中应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有机结合,同时开发功能强大的专家的系统与会计的决策支持的系统。必须在符合国际与多国的会计的准则、多币种与多语言的各类情况下,从而提供国际可比性的会计的信息,进而满足各类企业与国际的竞争需要,需要最大的限度做到各种数据的共享。

(三)企业内部的管理的方面

1.会计的信息化很快进入企业的信息化当中。大中型企业在会计的信息化过程中,不应该局限在企业的财会部门,需要立足在整体企业,和企业的信息化相结合来进行。企业的管理者是企业的信息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不能够脱离整个企业从而独立实现。管理工具中出现,会计的信息化不仅财会部门相关工作,也是整个企业当中信息化的工作中的重要的部分。

2.控制会计的信息化的风险,同时建立相关的控制的制度。会计的信息化的风险控制,包含两类:第一,改善软件与硬件的各项措施,配置十分优质的的计算机的硬件,从而减少计算机的硬件风险。使用的性能更加稳定兼容性十分好的操作的系统,应用成熟的设计、先进的技术会计的信息化的软件。同时应用稳定的大型的数据库,进而减少计算机的软件风险。第二,通过建立十分完善的风险的控制制度,通过软件与硬件的管理与维护的控制、系统环境管理与控制、人员与组织机构的管理与控制、计算机的病毒的消除和预防等方面建立相关的制度,从而进一步保证会计的系统安全有效的运行。

企业会计信息化论文范文第3篇

会计作为一门古老的管理科目在现代企业管理工作中发生了质的转变,会计工作的功能从过去简单机械的收支管理、现金管理等实务性操作逐渐向参与企业全面管理、为企业决策者和经营者提供决策及管理数据支持的管理层面转移,因此会计工作自身的水平高低不仅体现了本部门的工作成效,同时也直接影响了整个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而在当前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会计信息化成为了热门议题,但如何真正有效地实施会计信息化是每一个管理者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1.1树立科学管理意识

会计信息化水平提升是建立在会计工作得到充分重视与配合的基础之上的,但目前看来,仍然有为数不少的企业管理者因为陈旧落后的管理意识而忽视了不能直接为企业获得经济收益的管理部门,尤其是不能真正了解财务会计工作对企业的重要意义。所以企业管理者首先必须端正态度,明确会计工作的重要性,其次还要加强具体的会计知识及理论学习,这样才能在具体工作中真正起到指导与管控的作用,同时还要对当前应用于会计工作的信息化手段进行充分了解,避免加强会计信息化流于形式、无法发挥实际作用。

1.2推行会计档案管理双模式

所谓会计档案管理双模式就是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相结合的模式,这样一方面能够有效提升会计档案在调阅与信息使用方面的效率与质量,另一方面也能够避免因人为或非人为原因造成的数据遗失、错漏与篡改,提升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在会计档案管理双模式推行的具体方面,首先要进行会计管理软件的及时开发与应用,现在市面上的会计档案管理软件五花八门,主要有定制软件与成品软件两种,成品软件的优点在于能够适应企业一般化的管理工作需要并且在价格方面也相对便宜,其缺点是无法进一步实现功能拓展以及难以完全契合企业的管理要求。定制软件能够按照企业的管理工作需要进行功能模块设计,是为企业管理工作量身定制的专门化软件,其缺点是如果想要移植会表现较差甚至出现不可兼容的问题,同时会产生从设计开发到人员培训等一系列支出,所以选择何种软件需要企业通过详细的自我分析及市场定位后做出决定,但不管是何种软件的使用都应该遵从科学合理适度的原则,切不可盲目攀比、好高骛远。

1.3加强绩效管理

会计信息化的应用与推广其最终目的仍然是提高企业的会计工作质量,因此在绩效考核工作方面也应该进行相应的创新与加强。具体来说,除了需要巩固原有的在会计人员道德修养、会计工作基础实务技能方面的考核之外,还要针对会计信息化及软件操作方面进行内容增添,从而体现出绩效考核工作的实际作用,在绩效考核体系建设过程中不仅要关注被考核人员的考核成绩,更要加强考核结果的分析研究以及与被考核人员的沟通交流,及时获取一线信息,不断改革考核工作的内容及手段,确保绩效管理工作能够始终适应企业的具体管理需要。

2加强风险控制的对策

会计信息化在企业会计工作效率提升及全面管理质量提升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但随着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以及在网络环境下管理工作方式的转变,出现了新的风险防控问题。如果无法做好风险管控,那么会计信息化在给企业带来推进的同时也将造成更大程度的制约与破坏。在会计信息化日益发展的今天,想要切实发挥会计信息化的优势,我们必须在风险防控方面狠下功夫。

2.1加强监控机制建设

人为风险是指因为会计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缺失或者工作技能偏低而造成的数据错漏、遗失、篡改等,从而给正常的管理工作带来阻碍与影响。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人为因素给企业造成直接破坏的风险,应该加强监控机制建设,监控机制建设的主要内容就是设置以会计信息化人员风险防控为核心的内部审计小组,通过审计人员的监管来加强对人员意识及行为的约束,在审计人员的任用方面应该推行内外结合的模式,即内部财务管理人员与社会专门审计人才共同参与,这样一方面能够实现审计工作与企业在会计人员监督约束具体要求方面的契合,另一方面能够帮助企业更加全面地进一步规范内部审计工作流程及会计信息化应用流程,确保会计信息化推广更加合理与科学。

2.2加强制度建设

制度风险是指缺乏与会计信息化相适应的制度而让管理工作无章可循,从而出现管理漏洞及问题。在制度建设方面首先要进一步完善会计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责任制,严格贯彻职务不相容原则,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推行岗位轮替制度,这样一方面能够避免长期任职同一职务而滋生利己意识的危险,另一方面也能够帮助财务会计人员熟悉相关职务的具体工作内容,帮助其形成全局意识,从而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此外要针对网络化条件下的会计工作推进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网络环境下的数据保护及安全管理等级,规范网络操作的行为,加强对各种硬件设备的保养与管理。

2.3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

风险预警机制建设是确保会计信息化风险防控工作切实开展的重要手段,风险预警机制建立健全应该包括3个方面内容。首先是建立风险防控数据库,数据库的信息不仅应该包括企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风险信息及解决对策,同时还要在全行业范围内加大经验积累与数据收集力度,确保数据库信息能够最大限度覆盖已知风险。其次是要就会计数据信息运行进行安全、预警、危险3个等级设置,并根据不同等级做出相应的应对反应。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定期开展风险预警及管理工作成效的分析与研究,就现阶段的风险防控成绩和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及时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同时对下一阶段风险防控工作进行目标设定,这样才能确保风险预警机制始终适应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及全面发展需要。

2.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不论是为了提升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应用水平还是为了加强企业会计信息化风险的防控力度都必须建立属于企业自己的优秀人才队伍,因为管理工作和具体操作不论制度如何严密最终都要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人员头上,因此队伍建设刻不容缓。现代企业的人员队伍素质建设不仅应该关心如何用好人,更要关注如何培养人。在人才培养方面首先要实行新型人员档案管理制度,从职工进入公司开始就为其建立专门化的人员档案,档案内容不仅应该包括基本的工作绩效、日常表现、出勤率以及绩效考核成绩,同时还要增加人性化方面的内容,增加与被管理人员的交流时间及内容,不仅要关注他们在本职工作方面的能力与意识,更要关注他们其他方面的技能、专长及创新意识。通过这样的资料收集,一方面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自己的队伍及工作人员,能够更合理地进行岗位调配与调度,同时也能够让工作人员获得更加适合自己的岗位、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稳定他们的工作情绪,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2.5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是现代企业巩固管理工作质量的有效手段,现代社会由于社会意识及人员素质的不断提升,机械粗糙的管理手段已经不适应实际需要。通过文化建设能够让会计信息化及风险防控从制度转变为潜移默化的企业文化,能够通过日常的渗透及影响让企业员工更加全面细致地了解何为会计信息化以及会计信息化推广能够给企业带来的好处和风险,进而促使他们更为积极主动地配合各项管理工作,形成管理配合、人人有责的良性环境,帮助会计信息化水平提升及风险防控工作更加有序地开展下去。

3结语

企业会计信息化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文化视角下;中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保障措施

一、会计文化与会计信息质量概述

1.会计文化概述

会计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一个多层的复合体,一层为规范文化,也被称作是会计制度文化,主要包括了对会计人员进行规范的各项规章制度,例如会计准则、法规、职业道德规范、会计业务处理程序、管理制度、会计教育制度等;一层为载体文化,也可以称作是会计物质文化,主要包括了会计人员的教育、文化以及生活设施和会计人员工作必备的物质条件;一层为会计精神文化,它是会计文化的核心文化,主要包括了会计的价值观念、思想观念、心里因素等,其中价值观是会计精神文化的核心。这3个层次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会计文化。

2.会计文化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

从会计制度文化方面来看,会计法律法规是会计信息质量的保障机制,会计准则是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标准。

从会计物质文化方面来看,会计物质文化与会计信息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会计物质文化的发展制约着会计信息的质量,会计信息质量会促进会计物质文化的发展。

从会计精神文化方面来看,会计道德是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保障,可以调节会计人员的会计行为,使会计行为向“规范化”的方向转变。

二、文化视角下中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问题

1.会计文化制度落后

在会计制度建设方面中小企业滞后于企业实践的发展。会计文化制度落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上:

首先,内部制度不健全。一方面中小企业管理者存在着严重越权的现象,中小企业由于受到历史因素的影响,大多数的管理者更关注的是业务领域,忽视了会计工作,导致了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工作受到过多负责人的干涉,内部会计监督形式化严重;另一方面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在很多中小企业内部并没有设立审计机构,即使是设立了,也是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管理者的意愿,不能对会计信息作出客观的评价。

其次,缺乏健全的继续教育管理制度。目前我国继续教育制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教学方式缺乏互动、知识更新速度较慢、培训时间较短等。

2.缺乏会计物质文化

中小企业缺乏会计物质文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上:硬件配套差、工作环境差、办公设施不全,会计人员得到培训的机会较少,导致了会计人员知识更新速度较慢。中小企业在普及电算化方面还比较差,在会计电算化系统应用、网络会计应用上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3.不具备强势的会计精神文化

中小企业由于会计文化制度落后、会计物质文化的缺乏,导致了会计精神文化比较贫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上:

(1)工作人员缺乏良好的工作状态,主要表现为:工作积极性较差、创造性和主动性,对本职工作不关心,财务部门凝聚力不强等。

(2)缺乏组织归属感,主要表现为:对做好财务工作没有信心,缺乏对财务管理目标的了解,缺乏良好的财务工作氛围等。

(3)价值观落后,主要表现为:行为意愿与认识不能同步。

三、提高中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措施

1.加强会计制度文化建设

首先,加强立法与执法力度,进一步推进会计行为的规范化和法制化。市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运行的是建立在法制基础之上的,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的经济活动都应该以法律为基本准则,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法制化。提供会计信息是一项影响广泛、重大的行为,因此要在法律的范围内进行,要受到法律的严格约束,在英国、法国、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都制定了相关法律,对企业的会计行为进行了规范,对企业提供会计信息的质量和范围都提出了要求,对违反法律的行为作出了严格的处罚。我国虽然制定了如《会计法》《证券法》《公司法》等法律,但是由于相互之间缺乏协调性,导致在执行力上不够,还未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加快会计制度化建设,一方面要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不断健全现有的会计法律法规,并协调好他们之间的关系,对它们之间不一致的地方进行调整,使它们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保证会计法律法规的严谨性、完整性和科学性,使企业的会计行为有法可依,要加强对《中小企业会计准则》执行的监督力度;另一方面要对企业会计信息造假者予以严厉的处罚,提高会计信息造假的成本,使处罚的金额高于会计信息造假者所收益的金额,这样可以降低会计信息造假的概率。

其次,加强企业会计准则的执行力度,一方面要提升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要定期对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进行培训,定期轮换会计人员的岗位;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要以案例的方式来讲解企业会计准则,这样可以让会计人员比较直观的了解会计准则。

2.不断发展会计物质文化

提高企业会计物质文化要实现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的过渡,首先中小企业的管理者要认识到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给予会计人员更多的电算化培训的机会,以及应该有的福利待遇;其次中小企业要根据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具体规划,再次企业要配备与自身经营发展相符合的硬件设备,要本着成本效益的原则引进先进的计算机设备,选择一些成熟的软件,政府也应该给予中小企业在硬件设施方面的优惠政策,加快中小企业电算化进程;最后中小企业要重视计算机网络的日常维护工作,保证网络环境的安全性。

3.强化企业会计精神文化

一方面要加强会计诚信的培育,会计信息与诚信联系在一起就是会计信息一定要公正、客观,必须经得起验证,会计诚信就是指会计人员要客观公正的反映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信守承诺,真诚待人。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基石之一是会计诚信。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培育会计诚信:

(1)加强会计诚信教育。继续教育机构和高等院校要对会计诚信教育的规律进行探索,建立完备的教育体系,采用激励诱导法、示范影响等多元化的方法,加强对会计学员的会计诚信教育。

(2)加强社会舆论的监督。为了对会计失心行为产生一定的压力,要发挥社会舆论监督的作用,形成一种公正、客观的社会氛围,促进会计人员自觉的追求会计诚信。

(3)通过新闻媒体宣传会计诚信。我们可以通过媒体来对会计诚信的真人真事进行报道,来向人们来宣传会计诚信。

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会计道德和会计法规观的培育。首先要加强对会计道德的培育,“内化”是会计道德培育的关键,只有会计人员将职业道德变为内化的观念,才能够形成良好的自律机制,因此高等院校要做好会计学员岗前的道德教育工作,用人单位要做好会计人员岗位道德教育的工作;其次会计人员也要积极的加强个人道德修养,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正确价值观;再次要加强会计人员的法制观念,要做好会计法制化的宣传工作,使会计法制化深入人心,不断提升会计人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四、总结

综上所述,会计文化是在长期会计实践中形成的,对会计信息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小企业要在实际工作中重视会计文化的重要性,要以文化的角度不断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促进中小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廖小菲,周芬.中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影响因素研究与分析[J].财会通讯,2011年12期

企业会计信息化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问题对策

会计信息化这一概念是在1999年深圳举办的“新形势下会计软件市场管理研究会暨会计信息化理论专家座谈会”上提出来的,是指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的会计模型进行重整,并在重整的现代会计基础上,建立信息技术与会计学科高度融合的、充分开放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这种会计信息系统将会计信息作为信息源,全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网络系统对会计信息进行收集、加工、传送、存储、检索等处理,使会计业务处理高度自动化,信息高度共享,为企业组织经营管理、控制决策提供实时会计信息,为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全面和及时的信息。

一、目前企业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1、企业管理层对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目前,相当一部分企业管理层没有认识到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电算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会计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只是简单的认为会计信息化就是会计电算化,只是利用计算机对会计数据的简单处理,只是使会计人员减轻工作量,提高劳动效率和质量的工具,因此,虽然企业发展了,其管理水平仍然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管理手段和措施也没有多大的变化,有些领导甚至认为,企业己经实现会计电算化就够了,没必要再实现会计信息化,所以对企业的会计信息化不够重视,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企业会计信息化的进程。

2、企业缺乏复合型会计信息化人才

会计信息化是现代会计和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对相应的会计人员、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大大提高,不仅要求他们要具有较高的会计业务处理技能和管理能力,而且还要精通计算机网络知识、计算机的基本维护技能以及解决实际工作中各种问题的能力。从我国人才供给调查报告来看:我国中低层财会人才供给饱和,甚至过剩,而高尖端信息技术与会计相结合的专业人才却极度缺乏,供不应求。具体体现在会计领域,即能够完成手工记账式的人才比比皆是,而真正能够把现代信息技术引入会计界,能够满足会计信息化需要,推动会计信息化发展的人才却十分欠缺。因此,会计信息化复合型人才的缺乏是制约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关键问题。

3、会计信息化与企业信息化未能有机结合

实现会计信息化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财务、业务、生产一体化,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统一性,这就要求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一体化,但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还有一部分企业由于管理意识不到位,资金短缺、人员缺乏、业务链脱节等原因使财务软件大多只在财务部门使用,致使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不能共享,不仅造成横向上不能与银行、税务等部门信息共享,纵向上不能与客户、供应商及时沟通,而且与企业内部业务部门也没有很好的连接,不能实现财务与业务一体化,从而影响企业会计信息化实现的进程。

4、内部控制方面的问题

(1)会计信息化数据安全控制存在问题

第一,保密性差。在手工会计信息系统中,经济业务均记录在纸张上,所有的数据都以纸张为载体,纸质原件的数据若被修改,很容易辨认出修改线索和痕迹,从而使非法修改在一定程度上可被挽救,但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以磁性介质作为信息载体,存储在计算机磁盘上的数据容易被修改,甚至能不留下痕迹地被修改。另外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也使得对会计信息档案的复制窃取变得更加容易且不易发现,同时,大部分会计软件都没有对存储在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加密,简单的复制数据库文件即可很轻易的获得会计信息化档案资料。

第二,安全稳定性差。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导致计算机病毒日益猖獗。会计信息化档案是以文件形式存储在计算机上的,当前的计算机病毒不仅可以破坏数据和网络通信功能,而且可以从被感染的计算机中获取系统控制权,直接将档案文件通过网络发送给病毒的支配者或监控计算机的硬件设备。不仅如此,随着计算机硬件和网络的发展,计算机病毒感染率正在日益提高,感染途径也从以前的存储介质传播发展到现在的在网络上传播,同时,大量的专用病毒和间谍软件的出现对会计信息化数据的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

(2)企业授权方式的改变,会使得某些内控制度失效

手工会计信息系统中,每一项会计业务的每个环节都由有相应管理权限的责任人的签名或者是盖章,这种管理方式可以有效地防止作弊。而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中,系统授权方式是主要是口令授权,通过绕过财务软件的关卡,可以打开计算机财务数据库进入财务报表等系统。同时,业务人员的口令不像印章那样由专人保管,一旦口令被人偷看或窃取,便会带来巨大的隐患。

(3)内容控制的程序化,增加了差错的反复性和严重性

手工会计系统中数据处理环节分散于多个部门、多个员工,一个部门或人员的差错往往可以在下个环节发现和纠正。所以,一般情况下一定时间内差错重复发生的可能性不大。会计信息化环境中,数据处理程序化、自动化、集中化,使得处理结果一旦发生错误,往往就会在短时间内迅速蔓延,造成多种数据文件、账薄及整个系统的会计数据失真,并且可能使系统出现反复性差错。

二、解决会计信息化问题的对策

1、建立会计信息化理念,提高管理层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加强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素质教育,进一步转变观念,建立会计信息化的理念,使他们认识到会计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是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趋势,是企业管理的需要,也是企业未来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使他们成为会计信息化的倡导者。同时领导要重视会计信息化,提高认识,成立高效务实的会计信息化管理机构,由单位负责人挂帅,由相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和技术骨干参加。会计信息化管理机构的主要任务和职责是:制定本单位会计信息化工作的发展规划,组织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建立会计信息化管理制度,组织有关人员参加会计信息化培训与学习,监督会计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

2、加快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开展会计信息化工作,人才是关键。针对目前我国会计信息化人才供给现状,培养大量的信息化人才,需要从几方面入手,首先,国家从宏观的角度加大会计信息化方面的教育投资,加大会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力度,调动社会各种培训机构的力量,为企业为社会培养大批合格的会计信息化人才,其次,企业应从实际出发,增强企业员工对管理信息化的认识,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高、中级管理人员、IT负责人,会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业务素质,造就一支多门类、多层次、高水平的专业人才队伍,建立一支精干的会计信息化管理队伍。

3、加快企业信息化进程,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

一些企业实施会计信息化后,企业管理信息化工作就处于停顿状态,没有及时开展其他业务系统的信息化建设,或者虽然已经开展了部分业务系统的建设工作,但由于缺乏整体的规划,没有用信息化的理念来指导这项工作,导致会计信息化没有成为整个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会导致信息数据在内部外部之间不能共享,信息流通不畅通,既影响了财务管理功能的发挥,又不能满足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因此,企业信息化包含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是企业信息化在会计方面发展的体现,没有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就没有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我们要加快企业信息化速度,实现财务、业务、生产一体化,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有效连接,推进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4、加强会计信息化内部控制

在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中,企业加快建立健全完善的企业内部制度。完善的内部控制可以有效减轻由于内部人员道德风险、系统资源风险带来的危害。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安全保密制度、会计信息化岗位责任制度、日常操作管理制度、系统维护制度和会计信息化档案管理制度。

(1)做好系统的安全保密控制

实现会计信息化后,必须要解决信息的安全问题。由于电子数据高度集中,高度依赖电脑,且受人为操作失误、机器故障、电脑病毒入侵及水灾、火灾等因素影响,数据容易被破坏,因此必须做好会计信息化的安全保密控制,主要控制措施应包括:订立内部操作制度、禁止非电脑操作人员操作财会用电脑、设置操作权限限制、操作人员身份的密码控制、数据存贮和处理相隔离、设置接触与操作的日志控制、机房环境保护、安全供电系统的安装等。另外针对网络黑客和计算机病毒等,企业应增强网络安全防范能力,采用防火墙技术,信息加密存储功能等为会计信息化提供技术支持。

(2)建立会计信息岗位责任制,加强授权审批控制,强化内部牵制

建立会计信息系统岗位责任制,要明确各个工作岗位的职责范围,切实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要求,工作有检查。会计信息化后的工作岗位可分为基本会计岗位和电算化会计岗位。基本会计岗位可包括:会计主管、出纳、会计核算、稽核、会计档案管理等工作岗位。会计信息化岗位包括直接管理、操作、维护计算机及会计软件系统的工作岗位。实行会计信息化的单位要根据计算机系统操作、维护和开发的特点,结合本单位的会计工作要求,对会计岗位的划分进行调整和设立必要的会计岗位。设置岗位时应根据职责分离的原则分配岗位,同时加强授权审批控制,强化内部牵制制度,通过人员分工、岗位责任制的建立、权限的划分等形式进行控制,防止错漏、舞弊和越权行为的发生。

(3)加强会计信息化档案的管理

良好的会计档案管理是在会计信息化后会计工作连续进行的保障,是保证系统内数据信息安全、完整的关键环节,也是会计信息得以充分利用,更好为管理服务的保证。因此,企业必须建立和完善会计信息化档案管理制度:对会计信息化档案管理要做好防磁、防火、防潮、防尘、防盗、防虫蛀、防霉烂和防鼠咬等工作。重要会计档案应准备双份,存放在两个以上不同的地点,最好在两个不同建筑物内,采用磁性介质存贮会计档案,要定期进行检查,定期进行复制,防止由于磁性介质损坏而使会计档案丢失,严格执行安全和保密制度,会计档案不得随意堆放,严防毁损、散失和泄密,各种会计资料包括打印出来的会计资料以及存储会计资料的软盘、硬盘、计算机设备、光盘、微缩胶片等,未经单位领导同意,不得外借和拿出单位,严格会计档案的借阅权限和借阅手续。存放在磁介质上的会计资料借阅归还时,还应该认真检查,防止感染病毒。

三、结束语

会计信息化顺应了信息社会经济发展的潮流,成为实现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途径。但应该看到,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发展程度距离现代企业信息经济的要求还很远,企业会计信息化变革任重而道远,企业、政府、社会各组织以及会计人员都应加强合作和互动,共同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健康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企业会计信息化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近几年信息化在企业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高速公路这种大型的工程建设企业,硕士论文信息化对于高速公路企业中会计的影响最大,使会计的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关键词:高速公路企业;信息化;会计  

高速公路企业中会计的管理是企业行之有效的一种内部控制方法,在一个企业里会计的职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会计在进行核算时,货币是其直接的操作对象,直接联系到企业的盈利与亏损,会计的财务核算能够正确的指导企业的经营方向以及经营策略的制定,高速公路是一项大的工程,其中的会计职能更加重要。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会计的管理方式已经不再是几十年前的形式了,目前的会计管理方式形成了一个以网络技术为依托的信息化工作模式。  

一、高速公路企业会计的职能

高速公路经营企业中会计的职能主要包括高速公路经营核算和监督两项基本职能,对于高速公路经营的核算主要是通过货币的运算,以及对结果进行统计、确认、分析、记录等步骤,最后对高速公路的经营情况做一个连续的系统的分析,通过在核算中发现的问题,来对高速公路提出建设性的意见。监督职能就是针对高速公路中的每个和经济活动有关的项目进行监督,确保工程能够按照计划预定的程序进行,对高速公路建设中的一些经济活动作出监督,保证其合法性和规范性。  

二、高速公路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根据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水平可以把我国高速公路企业中会计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高速公路企业会计的单机应用时期、高速公路企业会计的局域网单项应用时期、高速公路企业会计的内外流程一体化应用时期。  

1. 高速公路企业会计的单机应用时期。

高速公路多是国内的大型工程,会计的早期管理时期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高速公路企业为提高工作效率而进行的生产管理的电子化过程。这个阶段也可以说是电脑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在电脑的不断普及下,企业抓住了电脑能给企业的管理带来很大的便利,所以在公司的管理中就引入了计算机,其中会计领域深受益处,计算机的应用改变了会计行业的整体面貌,或者说计算机让会计的工作方式完全从一个形态进入了另一个形态,电子技术使会计的工作效率更高,并且结果更为准确,会计是企业的核心部分,会计工作效率的提高就是整个高速公路快速运转的推动剂,在更为快捷的财务预算系统下,高速公路的施工进程得到很快的提升。所以说这个时期可以说是高速公路会计信息化的初始阶段,虽然技术不成熟,但是却给高速公路的建设带来很大的帮助。  

2. 高速公路企业会计的局域网单项应用时期。

对于高速公路的企业里,有着多个机构和部门,所管理的事物繁多,采购、规划、设计、施工、养护、安全检查等等多个方面的管理都需要高速公路企业来承担,这样就为单机的电子会计系统提出了挑战,众多事宜已经不再是单机的会计模式就能够解决的问题,所以高速公路里会计就从单机电子信息系统向着局域网进行转型,这个时期中高速公路会计已经不再是一个人的职责,而是一个由多人组成的系统的职责,整个信息网的系统中分工明确,每个会计负责不同的区域,最后再由总的会计对上述的各个部分进行整合结算。这样就完成了高速公路会计的由单机向局域网系统的转变。  

3. 高速公路企业会计的内外流程一体化应用时期。

这个阶段的高速公路企业会计管理的水平就非常高了,这个集成的信息化的系统中,能够对整个高速公路企业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精密的核算和严格的监督。这个时期的会计信息化是不断按照现代化企业的发展要求而发展来的,具有系统性、准确性、全面性、完善性的特点。这个时期的企业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大型的智能化工具,可以自动的对高速公路中每个施工的环节进行把握,做出科学的预算,为企业找到最有效的施工设计方案。现在很多软件开发公司开发出了多个企业会计管理的软件,实用并且安全,这是高速公路企业得以更为快速发展的有效工具。

高速公路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在近几年已经非常的完善,然而随着高速公路企业运营管理模式的改变,会计的信息化也会不断的升级,随着企业对会计的要求做出新的改变。  

三、高速公路企业会计信息化的意义

1. 信息化在高速公路企业会计核算中的意义。

对于高速公路这种大型的工程建设,核算是企业良好运营的大事,尤其是工程成本的核算,整个高速公路的设计、建设、施工、护理等都是企业的经济活动,每个活动都关系着企业经营的成本,高速公路企业也是市场经济的实体,同样也要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获得利润的最大化,科学的高速公路企业核算系统就为这种企业利益最大化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高速公路企业会计管理的信息化能够促进企业核算的准确性和高效性。成本核算、支出和收益核算永远都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所在,也是企业能够得以继续正常健康发展的主要途径,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有一套完善的高速公路企业资金预算系统,这个工作过程正是会计的职能之所在,会计是高速公路企业中资金运算管理的直接参与者,这就需要会计有一个科学完整的财政预算管理体系,而信息化系统就为这个体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这个平台使企业会计的管理核算工作更加的便捷,更加的方便,信息化的实现多是靠计算机来完成,计算机固有的特点就是准确、快速也体现了出来。信息化对于高速公路企业会计的意义一方面就是在核算模式的升级,计算机使整个企业的数据运算系统能够准确全面的进行,节省了人力,同时也节省了时间。  

2. 信息化在高速公路企业会计监督中的意义。

监督是企业中会计的又一大职能,财政是企业运作的主要风向标,会计则是对风向标做出统计和计算的人,会计对高速公路工程流程中的每个细节做出统计计算,这种统计计算也可以说就是一种工程监督,会计会对工程资金细节问题进行综合整理,哪边出问题都可以反映在会计的统计计算结果中,尤其是像高速公路这种大型的工程中,有人会觉得工程大很难做到管理的全面,所以就会打工程的主意,这些都逃不过会计的法眼。信息化对于

--> 高速公路企业中会计的意义另一方面就在于监督管理上的便利。信息化不仅是一个完整的运算系统,更是一个科学的监控系统,能够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做出反映,在高速公路企业的监督管理中我们可以应用相关软件,对企业进行全程的检测,当会计的计算出现异常现象时,软件就能及时做出提醒,这样就不至于像以前一样,即使存在问题,被会计计算出来,但是由于没有科学的分析软件导致问题不能被发现,最后给企业带来危机时才被人们注意。信息化在会计的管理中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信息化对现代企业的意义重大,尤其是高速公路企业的会计经营管理这一方面,在给会计的管理带来准确便利的同时,还可以对整个市场的行情做出分析和判断,能够带给会计第一手的市场信息,这些都是现代企业所需要的。所以高速公路企业中会计的信息化管理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邹国平.基于智能的高速公路交通控制与管理系统研究[d].长安大学,2002.

[2]冯仲仁.高速公路软基处理智能决策支持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

[3]乔澎.我国公路上市公司研究[d]. 51lunwen.com/master_degree.html 长安大学,1999.

企业会计信息化论文范文第7篇

1.1开放性。

网络和电子商务的发展成熟,高度自动化的数据处理,使会计信息资源达到高度共享,企业内外有关系统可直接从网络上采集大量的数据,各部门、机构也可根据授权通过网络直接从系统获取信息,会计信息系统已经趋于开放。

1.2全面性。

会计信息化从范围、功能、技术手段等各方面都得到相应的发展。

1.3智能性。

会计信息化是由计算机和网络系统、数据库和相关程序的有机结合,在人的参与下实现核算功能、控制功能、管理功能、预测和辅助决策功能。

1.4多元性。

主要体现在会计信息收集的多元化,提供信息时间多元化,处理信息方法多元化,提供信息空间多元化,信息提供形式多元化。

2、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新特点

会计信息化对企业内部控制产生了重要影响,还带来了许多新特点,包括控制形式程序化,通过编制的程序来实现对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很多具体方法和措施,可有系统自动执行而不用人工干预;控制对象由单一的人变成对人和会计信息系统二元化的控制;控制内容数据化,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内容由账簿和报表变成计算机中储存的原始会计数据;控制技术现代化,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数据保护,一切现代化的数据保护技术都是会计软件的首选技术;企业会计内部控制范围扩大了,涉及到计算机硬件设备、各种应用程序的软件系统、人和制度等不同范畴。

3、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

要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各环节进行有效控制,就得分析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方面、环节,做好控制措施,保证经济活动的健康发展,对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进行完善要遵循的原则有:成本效益原则,控制程序的成本要低于风险或错误带来的损失或浪费,要使实行控制的收益大于成本;合法性原则,要按照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和企业的制度规定来建立内部控制要素,确保经济活动都能合法开展;针对性原则,是内部控制要素的制定应针对会计信息系统的薄弱环节、易错的细节;适用性原则要求应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来控制设置,并容易理解;全面性原则指内部控制机制要对公司各方面进行全覆盖;相互牵制原则,要求一人或一个部门不能控制各要素中不相容的职务,防止错误舞弊现象的发生;一贯性原则,要求内部控制应有连续性和一致性;协调配合原则,要求部门间和人员间的协调配合,做到相互牵制又彼此协调。

4、对环境建设予以完善,提高企业整体的信息处理能力

4.1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通过网络来塑造。

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利用网络技术来营造一个宽松民主自由的气氛,宣传企业文化并进行动态交流,使企业文化在网络下得到健康发展,使其和公司的战略目标趋同。

4.2以人为本注重人的重要性。

加强管理人力资源,制定有效的用人机制。做好职业道德教育,使会计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建立自检自律的内部会计控制制约机制。加强职工的岗位培训,使会计人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得到提高。对会计人员进行继续教育,使其素质得以提高。

4.3做好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通过信息资源来进行。

企业内部控制效率和效果能够提高的关键是环境控制和风险评估,全面分析和评估信息化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为规避风险,企业可以使用内部控制制度创新来保证生产经营活动。对新风险进行识别,为有效降低风险可制定相应的控制程序。

5、为增强内部控制要对现代信息技术予以引入

5.1设立良好的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出现在整个企业内的各个阶层和各职能部门,是针对使企业经营目标不能达成的风险采取的必要行动。

5.2增强内部控制系统的预防。

信息化环境下,网络信息技术为信息转化过程、支持决策和改善业务提供了战略机会,同时可防止程序舞弊,预防、检查并纠正错误。要充分利用技术,建立信息化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实时控制。

5.3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对企业进行一体化集成管理。

网络环境下,企业要实现财务处理与业务处理的一体化可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来完成,在会计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要加强企业内部基础管理的规范性。

6、对会计信息系统控制的增强要对信息流动和沟通进行加强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企业会计信息系统,为企业提生信息、成本信息、库存信息、运营信息。企业应加强建设会计信息系统沟通体系,使每个人对应承担的特定职务都清楚的知道,使内部控制度被所以员工都了解。会计信息系统在信息化环境下有向下、向上、横向和与外界的信息沟通,还应将有关信息和企业外部关联各方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换。

7、对内部控制规则要加强监督、定期评估,予以重新设计

7.1会计信息系统的事前审计工作要积极开展,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在信息化环境下的合法性、完善与否、可审计性做出评价,要确保在系统运行后有真实、正确的数据处理结果,杜绝舞弊行为。

7.2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要定期进行审计,这是有效防止和减少舞弊行为的措施之一。找出系统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给出相应的强化措施,使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系统得以完善。

企业会计信息化论文范文第8篇

对于企业用户来说,他们所关心的内容与软件服务商完全不同。成功的获得软件服务商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系统以及一些相关的业务信息系统是他们的根本目的,同时系统是否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是他们衡量的主要标准之一,即他们并不关心是谁为他们提供了相应的服务,信息系统在完成过程中要经过多少步骤,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最后的结果,对其中的过程并不关心,他们只需在对信息系统满意之后为其进行付费,最终就能够享受这种成果。换而言之,从企业用户的角度来看,云会计信息系统就是在自己对信息系统满意之后对其进行付费然后就能够使用的一种服务,对它的交易是建立在互联网的基础之上的。虽然从实质上来看云会计是一种虚拟的、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系统,但是企业用户却将其视为透明,云会计给企业用户的感觉与在企业内部建立于本部门、本系统的信息系统是一样的,因为两者所能够为企业提供的功能和服务是一样的。

二、云会计的体系结构

建立云会计信息系统势必就要与数据资源、网络储存的基础设施以及能够开展会计服务的应用软件联系起来。从云会计能够提供的功能和服务以及企业在实施云会计时的一些实际情况来看,云会计的基本体系结构总体上可以划分为5大层次:应用层、平台层、数据层、基础设施层以及硬件虚拟层。通过图1来展示云会计提供的功能服务与云会计建设的关系。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出,在整个云会计信息系统当中每一层的构成都有相对应的服务。例如在云会计信息系统中会计的核算、管理和决策系统,以及统一访问门户(Portal)和另外一些跟会计信息系统相关联的业务系统的建立都是由云计算的软件,即服务(SaaS)来建立的;云会计的数据服务和会计信息化开发应用环境服务平台的建立都是由平台即服务(PaaS)来建立的;企业的数据资源的建立和整合是由数据即服务(DaaS)来建立的;云会计当中的应用环境,包括存储和数据中心两方面的建立是由基础实施即服务(IaaS)来建立的;服务器集群的建立是由硬件及服务(HaaS)来建立的,建立服务器集群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形成弹性计算能力并且可以有效地利用,最终能够顺利形成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之上的云会计信息系统。同时,统一访问门户(Portal)的建设是为了实现相应的服务目录的管理,最终使企业用户能够和云会计所提供的各项功能和服务有一个相对应的连接。在云会计的体系结构当中,每一层构成的云会计服务商既可以来自于一个又可以来自于多个,例如,可以向多个服务商来购买储存空间,也可以找多个服务商来购买云会计信息系统中的不同的模块,这些都是可行的。

三、云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优势

云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目的主要是通过这种方式将企业的中心转移到经营管理方面来,而外包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建设以及服务是有助于企业各方面发展的,因为使用这种模式不仅能够降低企业的投入成本,而且能够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同时对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也有着极大推动作用。

1.成本方面

云会计向企业提供服务的方式是以软件的形式提供的,同时企业使用也比较方便,企业不需要参与到制作过程之中,只需按需付费,并且付费的形式也多种多样,企业既可以按需购买,又能够根据企业所使用资源的多少或者时长来计算。这种方式就让企业摆脱为服务器、网络、数据中心和机房等一些基础设备支付昂贵的费用,只需按需或按使用量去支付相对更低廉的费用。这种方式结束了企业一次性的投资运行模式,让企业的营运成本可以更好地投入到其他方面,就能够从根本上缓解企业在资金问题上的压力,同时关于设备成本折旧的问题也不再需要企业考虑,这样就使管理人员能够在其他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并且在第一时间得到最新的消息,这样也从另一个方面提高了企业整体的工作效率。

2.管理和维护方面

从整体上来说,云会计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资源开发和程序设计的服务提供商,另一部分是使用这种模式的企业用户。因此,对于企业的管理方面来说,这种明确的分工合作方式方便企业用户的管理,同时,服务提供商的专门化和规模化的特性也决定了技术能够最新化,也就是说通过这种模式企业能够第一时间得到技术革新,企业的技术应用也就走在了时代的最前列。这样既能够让企业适应会计信息化不断发展变化的步伐,又能够使企业会计信息化的风险和门槛得到最大限度的降低,综合起来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同时,服务供应商也对服务的售后问题处理较好,在运用过程中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向其咨询,均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即使在运用过程当中出现问题也不再需要企业的会计人员去花费经历寻找解决的办法。这样,既节省了会计工作人员的时间,又提高了企业的整体效率。

在过去,企业会计信息化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因为传统的会计信息化需要企业拥有自己独立的服务器、网络、数据中心和机房等一些基础设备,购置这些设备需要大量的资金,同时企业也需要找软件供应商购买会计信息化软件产品,而购买、安装和维护的成本也比较昂贵,且过程比较复杂,某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体的使用。所以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于硬件、软件和网络等设施的管理和维护也需要有专业的人员。这种方式就让企业在发展过程当中需要聘请更多的人员,花费更多的资金和时间。而使用云会计之后,此类问题便能够得到基本的解决,因为云会计所采取的方式是租赁,不需要企业去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来对其进行管理和维护,这样就节省了企业的开支,另外软件供应商也可以为企业提供服务器、网络、数据中心和机房等一些基础设备,企业也就无需为这些基础设备去花费额外的资金,从而能够让企业在最大限度上节省资金,同时也节省更多的人力资源,最终能够让企业集中精力去处理一些对企业发展有重大作用的工作,同时也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3.扩展与可靠性方面

云会计是建立在云计算基础之上的,它实现了会计信息化,云会计也具备了云计算的一些特点,例如当有故障的时候能够自动的进行切换,设备在升级的过程当中会计信息服务不会因此而被中断,物理硬盘无法对存储容量进行限制,能够及时提供数据容量的扩充以及负载均衡,这一系列的特点就能够保证动态调整可以及时应用在运用云会计信息系统的企业当中,适应了时代的发展需要,满足了企业规模增长的需要。同时,软件服务商所提供的设备包括服务器、网络、数据中心和机房等一些基础设备以及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之上的服务器集群,这些服务器所放置的地方既可以是一处也可以是多处,其主要的功能是对会计信息化当中的软件和数据进行存放。企业的数据都是由专业的团队进行管理的,这就比传统的数据管理方式更加安全和可靠。

4.应用方面

云会计信息系统的出现意味着在信息世界里出现又一次分工,那些应用层的人员再无需关心底层的计算环境,他们能够集中精力去关心产品的研发工作。在企业内部运用这种云会计信息系统既能够快速上手,又能够随着社会的发展及时进行变更,增强了自身的竞争。同时企业的发展也离不开与银行、客户以及供应商等机构进行联络,但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的协同功能较弱,与这些机构进行协同困难很大。而云会计这种方式,能够将这些需要长期进行协同的机构与企业进行集成,这样能够与之进行便捷的联络,企业会计信息的附加值也能够得到相应的提升。

四、云会计信息系统应用所面临的问题

尽管云会计信息系统在使用的过程中为企业解决了很多的问题,也为企业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是也存在一些危机,在企业的应用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1.企业对供应商依赖过大

如果企业要应用云会计信息系统,那么企业对云会计供应商的依赖性会相当大,供应商所提供的服务质量与企业的发展也息息相关,一旦有任何变化企业势必也会受很大程度的影响。要是供应商所提供的云会计信息系统不能够及时响应,甚至停止运行,那么对企业的影响和冲击以及对其造成的损失将无法估量。

2.云会计的信息孤岛

由于目前我国的云会计实际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技术发展尚未成熟,其所能够提供的服务目前也仅仅停留在在线记账和对现金进行管理等一些最基本的功能之上,暂且还无法与企业的其他信息系统进行融合,这就容易造成云会计信息孤岛的现象。

五、总结

企业会计信息化论文范文第9篇

1.信息不对称以及诚信环境缺乏

所谓的信息不对称,是指在信息化的环境下,在相关会计信息方面,相关的经营管理者处于一种较为有利的地位,而使相关的所有者处于一种较为劣势的地位。随着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内部经营权以及所有权的分析,使得在会计审计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现象时有发生,进而引发相关经营者选择不符合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再加上缺乏良好的诚信环境,以及利益的驱使,使得会计审计中造假问题时有发生,而且一些会计人员由于道德缺失,使得相应的舞弊行为发生的概率不断上升。

2.会计制度不完善

近些年来,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市场经济不断提升,企业会计操作已经发生了十分大的变化。我国目前所实施的会计制度较为落后,致使会计审计诚信在操作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在传统的会计制度下,要求相应的会计审计人员只需要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而对于其道德规范要求不多,使得会计审计诚信难以在相应的规范下进行有效的管理,在新的信息环境下会,计审计诚信问题的不断涌现,企业管理水平难以得到有效的提高,企业整体道德缺失。

3.相应作业人员操作失误致使数据失真

随着会计信息化的普及,对企业会计人员自身的素质以及专业胜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应的会计工作人员不仅需要掌握丰富的会计专业技术知识,还应当熟练的操作相应的会计软件。但是现阶段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财务人员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作业人员自身素质较差,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产生。

4.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

除了上述的三点外,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也是信息化环境下会计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在当前的会计审计作业中,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会计监督体系不够健全,缺乏相应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除此之外,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会计审计人员在从事相应的财务工作时,舞弊现象会时有发生,进而产生一系列的诚信问题。

二、信息化环境下会计审计诚信问题的相关建议

1.实施相应的会计委派制度

实施相应的会计委派制度,从而解决会计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也是信息化环境下会计审计诚信问题的解决方案之一。在信息化的环境下,企业会计审计过程中,实施委派制度能够走出以往那种依附于相关单位负责人的模式,从而提供一些虚假的会计信息,使企业内部所有者能够更好的获取相应的会计信息,达到企业会计信息对称的目的。除此之外,还应当不断地完善企业会计审计诚信环境,建立健全相应会计审计法律法规,促使企业会计审计工作不断完善,会计审计工作人员道德意识的不断提升,增强企业整体管理水平。

2.完善相应的会计制度完善

相应的会计制度,是解决信息化环境下会计审计诚信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而要想完善相应的会计制度,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展开相关的论述。首先,在现阶段信息化的环境下,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信用档案,并据此建立一个较为科学完整的信息化的信用管理体系,不断加大奖惩力度,提高企业会计审计中的诚信意识,以及企业会计审计中整体的道德水平,促使企业整体管理水平能够不断的提升,使企业在未来社会中更好的发展。其次,应当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健全公司管理机构,并且依据现行的法律法规,完善企业内部的会计准则,使企业内部从事会计审计的工作人员能够依据企业内部制定的规章制度工作,严格执行相应的规范,提升自身的职业素质以及道德水平,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水平,提升企业整体工作人员的诚信意识,促使企业在未来社会中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3.提高会计审计人员的职业素质

随着现今社会会计信息化不断加深,我国企业在会计审计信息化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由于一些原因,我国企业会计审计一直处于理论阶段,在相应的研究开发以及实际应用中还未达到相应的标准与要求,主要原因就是我国企业中会计审计人员职业素质较低所致,因此应当提高会计审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在信息化环境下,对会计中相应的电子数据进行科学的、合理的审计和检查,加大企业会计审计软件的改善,对企业会计审计中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企业内部会计人员相应专业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企业会计审计工作人员的财务软件的操作水平,促使企业内部相关会计审计人员素质不断提升。

4.建立健全的会计监督管理体系

现在,会计监督并没有被绝大数人所人同,在当前的现实生活过程中,所制定的会计监督制度执行的也不尽人意。因此,应当依据相应的法规制度,建立完善的会计审计监督管理体系,加大企业会计审计执行力度,做到有法可依,有规可循,尽可能的提升企业会计审计信息质量,解决企业会计审计诚信问题。对企业内部的会计审计工作人员实行相应的考核体系,要求相应的会计审计制度能够严格的执行,尽可能的提高企业内部会计审计工作人员整体的素质。

三、结束语

企业会计信息化论文范文第10篇

(一)会计信息存储中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会计系统中没有统一的记录系统,因此会造成遗漏的情况。这样导致各别煤炭企业在面临利益的诱惑时,修改会计报表,对收益和盈余进行擅自调节,从而导致了系统中的数据严重失真,造成了使用者使用的信息和信息提供者提供的信息存在较大差异,出现市场失灵的状况。会计的数据过于单一,没有对问题进行充分的披露,没有指导性。当前经济正朝着多元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业务流程也越来越复杂。传统的会计工作所纰漏的数据仅在财务数据层面,并没有对企业中复杂的业务信息进行阐述,无法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会计信息传递过慢,时效性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传统的会计记录方式都是在交易发生后再进行记录,这显然无法满足现在煤炭企业对会计信息的需求。

(二)软件没有得到合理的应用

煤炭企业中的管理人员没有对信息化建设进行合理的认识,一些煤炭企业的管理人员简单的认为会计信息化就是实现会计的基本核算功能,没有对会计信息进行合理的应用,导致企业中的财务管理状态并没有得到提高,这不仅增加了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而且无法确保财务信息具有时效性,管理水平一直处于踏步状态。会计信息化软件同煤炭企业操作流程之间存在差异,目前我国许多煤炭企业在购买信息化软件时所购买的都是通用型软件,并没有依据企业的自身特点进行设计,这样就导致了管理软件与企业的实际情况存在严重脱节现象。

会计信息化没有同企业的信息化进行合理的连接,在煤炭企业中会计信息化对企业的人力资源、财务、生产、销售实现一体化有着重要作用。但就我国煤炭企业的实际来看,部分企业因为人员、资金的短缺等原因并没有在企业中建立信息化系统,这也就造成了会计信息化独立存在于企业之中,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之间出现了严重脱节。也有部分煤炭企业虽然实施了企业信息化系统,但因为企业缺少专业的人才,造成企业信息部门和业务部门无法实现一体化,从而制约了会计信息化的脚步。

二、提高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一)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

在会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煤炭企业应当依据实际情况成立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企业中会计信息化建设任务。同时企业应当自身的情况制定信息化建设任务。做好在会计信息化建设中网络构建、系统设备的资金预算工作,避免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因为资金问题而终止,企业应当安排具有较强计算机能力的人员对系统进行管理和维护,确保系统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

(二)加快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

少数煤炭企业仅实现了会计信息化,在其它业务系统上并没有实现信息化建设,或者虽然进行了企业信息化建设,但因为没有合理的操作流程,造成各种业务系统之间并无法实现合理连接。在煤炭企业中信息数据无法在各个部门之间进行共享,信息在交流上的堵塞造成了会计信息无法成为整个企业信息系统的核心,这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有着一定的影响,同时也无法满足现代煤炭企业在管理上的需求。煤炭企业在会计信息化建立中应当建立与之配套的信息化系统,确保煤炭企业资金流、物流、信息流之间能够形成有效的连接。

(三)依据会计信息化岗位建立责任制

在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依据企业的内部情况进行岗位责任制的建立,对信息化岗位的职责进行明确。并进行信息化会计岗位的合理分配。对操作人员进行合理分配,分出操作人员、审核人员、系统维护人员等多个权限。应当加强内部控制及各个岗位之间的相互牵制,依照企业内部的会计系统进行业务流程设计,避免越权行为的发生。

(四)做好系统保密工作

企业会计信息化论文范文第11篇

一、会计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的区别

传统的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实质上并未突破手工会计核算的思想框架。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虽然都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处理会计业务,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和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但企业信息化环境下的会计信息化系统与会计电算化系统相比,无论是技术上还是内容上都是一次质的飞跃,两者的内涵大相径庭。

(一)历史背景不同

会计电算化产生于工业社会,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会计业务的处理量日渐增大,会计工作的处理方法日渐落后,为了适应企业的发展,加强信息处理力度,采用电子计算机对会计业务进行处理。

会计信息化则产生于信息社会,在信息社会中,有一个公式:”企业的财富=经营+信息“,可见信息之重要性。信息社会要求社会信息化,企业是社会的细胞,社会信息化必然要求企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必然导致会计信息化。

(二)目标不同

现行的会计电算化系统是基于手工会计系统发展而来,其业务流程与手工操作方法基本一致,主要是为了减轻手工操作系统的重复性劳动,提高了效率;而会计信息化系统是从管理者的角度进行设计的,能实现会计业务的信息化管理,充分发挥会计工作在企业管理和决策中的核心作用。

(三)技术手段不同

现行的会计电算化系统由于开始设立时的环境束缚,主要是对单功能的计算机设立的,后来的会计电算化软件也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和改善;而会计信息化系统是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设计的,其实现的主要手段是计算机网络及现代通讯等新的信息技术。

(四)功能范围和会计程序不同

会计电算化是对手工会计系统的改进,是在手工的基础上产生的,故其会计程序也模仿手工会计程序而进行,也是以记账凭证为开始,最后实现用计算机对经济业务进行记账、转账和提供报表等功能;而会计信息化是适应时代的要求,根据现代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实时性的特点而产生的,它是从管理的角度进行设计,具有业务核算、会计信息管理和决策分析等功能,其会计程序是根据会计目标,按照信息管理原理和信息技术重整会计流程。

(五)信息输入、输出的对象不同

会计电算化系统主要是为财务部门设立的,设计时只考虑了财务部门的需要,由财务部门输入会计信息,输出时也只能由财务部门打印后报送其他机构;而会计信息化系统是企业业务处理及管理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其大量数据从企业内外其他系统直接获取,输出也是依靠网络,由企业内外的各机构、部门根据授权直接在系统中获取。

(六)系统的层次不同

会计电算化以事务处理层为主。会计信息化包括事务处理层、信息管理层、决策支持和决策层。

/二、会计信息化建设的目的

(一)简化流程

由于电子计算机具有强大的运算功能,网络会计系统执行从会计凭证到财务报告全过程的信息处理,人工干预大大减少,客观上消除了手工方式下信息处理过程的诸多环节。同时,又承担起存货计价、成本计算和计提折旧等繁杂的核算工作。因此,相对于手工会计而言,网络会计的技术性及其复杂程度大幅度降低。

(二)集成信息

会计信息化集成所有数据于一个数据库,实现实时获取信息、实时处理信息、实时报告信息的新流程。在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财务业务的协同成为可能,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将企业整个生产经营活动的每个信息采集点都纳入企业信息网之中,大量的数据通过网络从企业各个管理子系统(如生产管理系统、库存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直接采集,并通过公共接口,与有关外部系统(如银行、税务、经销商等)相连接,使会计系统不再是信息的“孤岛”,绝大部分的业务信息能够实时转化,直接生成会计信息,会计数据处理呈集成化之势。

(三)数据共享

数出一门,共同使用,各级管理者可以实时、动态地获取所需的信息,支持决策,会计信息数据的处理也由微观逐步转变为宏观数据运作。企业集团可以利用基于信息化的网络财务软件对所有分支机构实现集中记账、远程报账、远程审计和集中资金调配等处理。集团企业总部可以对数据进行及时的处理和分析,使企业实现决策科学化、业务智能化,并能充分利用集团内部信息资源,实现真正的信息共享。

(四)动态反馈

在网络环境下,各种数据实现在线输入,电子货币自动划转,业务信息实时转化,自动生成会计信息,省却了手工方式下将业务资料输入到会计账簿的过程,使得会计核算从事后核算变为实时核算,静态核算变为动态核算,实现财务的在线管理,财务信息搜集处理的动态化也使得财务信息的和使用实现了动态化。信息生成后将通过财务软件实时反映到企业公共信息平台上。

三、影响现代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因素

(一)硬件方面

硬件技术是保证企业信息系统运行的平台,离开了硬件技术的支持,会计信息化将无法开展。网络技术与电子商务的发展为会计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技术平台。通过网络,将企业的物资采购、产品销售、货款结算等项业务处理与电子商务密切结合,以满足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

(二)软件方面

随着会计准则的标准化,企业间会计系统的差异逐步缩小,会计软件也逐步从单纯核算型软件向管理型、知识型软件方向发展。管理型、知识型会计软件除了注重本身的技术特征外,更强调技术的先进性,侧重于在会计信息系统中融入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通过会计信息的先进性带来企业管理水平的进步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从而拉动或开拓用户的需求。如今,软件设计更成熟、更先进,性能更稳定,版本更新速度更快,功能扩充能力以及售后服务质量更好。

(三)人员方面

将会计、财务、营销、管理等的先进技术和方法融入到会计信息系统后,要实现会计信息化的正常运行,充分利用会计信息化的功能,就必然对会计人员、财务人员和其他管理人员有更高的要求,需熟悉新的信息技术和方法,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只有这样,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岗位。

企业会计信息化论文范文第12篇

一、企业信息化环境中的会计信息化建设现状

在近十年的时间里,由于我国已经步入了信息化时代,所以大大小小数百个规模不等的企业,都已经实现了企业信息化的转变,将大量的财力,人力和物力花费在了各种各样的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上,尤其是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建设。虽然绝大部分的企业都已经完成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工作,但是其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质量却令人堪忧,建设结果不容乐观,很难达到令人满意的状态。根据企业信息化环境中的会计信息化建设现状,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关于会计信息化建设时应注意的事项:1.注意企业信息化管理软件的选择。任何一个企业,做出的投资都应该要以自己企业的经济效益为考量的标准,投资的成本需要和投资中收获的回报形成正比,如果企业在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时候过分追求先进的科技技术的话,而不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那么必然会对企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尤其是在选择企业信息化管理软件时,企业要认真分析自身的管理需求以及实际的发展情况,然后选择性价比最高的企业信息化管理软件。2.确保会计信息的安全以及质量。企业会计信息的安全以及质量,可以为企业的财务信息和财务状况提供强大的保证,避免企业之间信息泄露的风险,所以,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建设一定要确保会计信息的安全以及质量。在确保企业会计信息的安全以及质量的时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企业会计信息的各项数据,输入输出都要进行严格的管理,必要的时候可以建立数据共享库,但是数据共享库的建立一定要进行严格的授权以及控制。任何一个来历不明或者是没有经过审核批准的业务数据,都不能够进入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中。(2)其次还有要加强对各项数据的处理控制能力,企业任何一个关于会计方面的数据都要及时的处理,确保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而在对这些企业的会计数据进行处理和控制的时候,要采用授权式和集中分散式两种方法,二者交叉融合使用,以此来降低事故的发生。(3)每一份会计数据,最好是采用双备份制度,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因为员工的操作失误,或者某种突发事件而导致信息丢失事故的发生。(4)企业的会计信息化系统,最好是专人专岗,建立安全的系统维护机构,保证会计信息化系统的正常使用。专业的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要贯彻落实安全维护的工作原则,随时保持高度的警惕,提防黑客的入侵。

二、企业信息化环境中的会计信息化建设遇到的问题

就目前我国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建设来看,由于绝大部分的企业的会计信息化管理制度都不够健全,而且缺乏一定的科学性,所以,直接导致企业在信息化环境中的会计信息化建设工作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难以突破的瓶颈。没有完善的会计信息化,就会因为缺乏完善而且科学的体制规范,致使企业的内部管理极其混乱,让企业的发展相对而言比较落后。就目前企业在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以几个建设问题是比较常见的:1.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建设起点低由于我国的信息化发展时间并不是特别的长久,因此,国内大部分的企业在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建设过程中,未能站在较高的高度对该问题进行研究,导致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建设仅仅只是停留在传统而且局限的思维模式中。始终没有办法从传统的手工核算方法,然后计算方法,事后报账的固有思维中跳脱出来,使得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建设结果不理想。2.企业内部的协调性能差企业内部部门多,人手繁杂,在企业会计信息化系统的管理过程中,能力,出现内部衔接性能和协调性能差的现象,从而直接对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成果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很多企业在对财务进行管理的时候,其会先经人工核算,在录入到会计信息化系统中,这种财务管理模式说简单一点就是从一个人的手里,再到另一个人的手里,两者在来回交换的过程中,如果衔接性不强,调节性能差的话,就会影响基础数据的准确性,使得企业的会计信息化系统无法发挥它原有的管理功效和预测功能。

三、加快企业信息化环境中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加快企业信息化环境中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措施最为有效的办法就是转变传统的思想,提高企业会计信息化系统建设思想的起点,不要因循守旧,固执已见,沉溺于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建设,应当从企业自身的实际采购情况,库存情况,销售情况等方面着手,及时发现并且了解企业财务的财务分析,资金管理,成本控制以及财务预测等实际情况,然后将这些情况进行有机结合,实现企业一体化的信息管理。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建设,不仅仅只是指利用计算机来对企业的财会业务进行核算而已,这是一种能够帮助企业将各项财务情况进行集中化管理的模式,对于企业的发展而言,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建设工作对企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企业只有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建立一个属于自己企业完善而且科学的会计信息化系统,才能够让自己企业的财务管理和财务监控水平得到提高,为其的腾飞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张苏馨 单位:西山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公用事业分公司

参考文献:

[1]王夏静,翟翠娟.云计算环境下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模式探析[J].财会通讯,2017(1):105-108.

企业会计信息化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管理会计 会计信息化 对策

财政部在《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中首次对“会计信息化”的概念进行了官方界定。含义指出现阶段会计信息化包括会计核算信息化、财务管理信息化和决策支持信息化三个阶段。2014年10月27日财政部正式 《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及随后系列解读以来,管理会计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将从管理会计信息化概念入手、针对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应用现状提出相应对策。

一、管理会计信息化必要性

管理会计信息化即利用先进的现代化网络及信息工具,对企业财务或非财务性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和加工,为企业管理层及利益相关者提供包括全面预算管理、资金管理、成本核算、内部控制、风险防范和业绩评价等方面的有效信息,为企业管理者和利益相关者进行决策提供有效依据。

从企业发展角度来说,对外披露管理会计信息能够让投资者更了解企业未来发展规划及方向,也向投资者传递出企业运营和绩效良好的信息。因此,充分利用信息化优势,结合企业管理对管理会计信息进行准确分析、整理和加工,促进企业提高综合运营能力、提高生产效率、效果和效益的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应用现状

(一)企业应用管理会计信息化的范围较窄

管理会计信息化在我国起步较晚,企业管理者对其认识较浅,目前只有一些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大中型企业及集团公司愿意并且有能力将管理会计信息化运用于经营过程。部分企业虽然运用预算管理等传统管理会计方法,但是并没有真正理解管理会计对于企业发展的意义。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管理会计信息化实施成本较高、管理层认识不够、管理手段落后、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因素使得管理会计信息化应用较少。

(二)企业管理层对于管理会计信息化重视程度较低

现行市场环境下,很多企业所有者与管理者在责、权、利并没有实现真正的统一,企业管理者更重视短期效益和眼前效益,缺乏从企业战略角度对于企业未来长远发展进行规划、决策和评价。因此,企业管理层对于管理会计信息化的需求较小、接受能力较弱、重视程度较低。企业管理层忽略了管理会计,会导致对于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在责任会计的形式、流程等方面流于形式,使得管理会计作用无法充分发挥。

(三)管理会计信息化实践与理论结合程度较弱

目前,管理会计理论在其假设、目标、对象等基本问题方面还没有达成统一。国内理论界对于管理会计信息化的研究还只局限于对于西方模式简单模仿及单纯的理论推导过程,在很多方面的研究仅局限于定性分析,无法进行定量分析。企业实际管理层在进行管理会计信息化过程中,又缺乏对于最新理论及研究成果的了解,直接造成理论研究与企业经营机制、会计实践严重脱节。

(四)财务系统对管理会计信息化接受程度较差

管理会计信息化要求企业财务人员将会计、管理和信息化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为企业管理者提供财务和企业战略决策发展方面的信息。现阶段,无论是高校理论教育还是企业财务人员的实践操作都还是局限于传统的会计核算方面,财务人员对于会计信息管理和综合分析运用能力不足。除了人员水平较低之外,信息技术对于财务领域的影响还仅局限于财务会计信息化,管理会计信息化虽然近几年不断被提出,但是真正可以为管理会计提供软件支持的平台较少。

三、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应用对策

(一)营造适合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市场外部环境

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为管理会计信息化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法律基础。根据大型企业实践经验及国内外实证研究,构建适合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管理会计信息化体系,增强企业可操作性,发挥企业的主观能动性,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构建适合企业的管理会计信息化体系,从而促进企业经济发展。

(二)构建适合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企业内部环境

企业管理层提高对于管理会计及其信息化的重视程度,将理论运用于实践。高层从思想上对于管理会计信息化认同,才会在企业中投入资金进行推广并提出激励措施,才有利于管理会计信息化从上而下推进及实施。同时,企业内部应该建立与管理会计信息化相配套的内部控制机制、绩效评价体系等内容,保证管理会计信息化的执行。营造与管理会计信息化相融合的企业文化,不能仅是管理层认可,每名员工都应该正确认识管理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并应用与自身工作之中。

(三)提高企业财务人员专业素养

企业财务人员专业知识结构不健全,专业水平较低也对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对于财务人员专业培训不能仅局限于财务会计,应该加强管理会计方面的培养,从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等方面为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不断优化提升财务人员在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能力得到提高,为管理者进行决策提高支持。

(四)提供管理会计信息化技术支持

在“互联网+”的时代,必须利用信息化为企业财务人员及管理者进行数据的分析整理,从而提高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及准确性。软件供应商及相关服务机构应该按照企业需求及自身专业技术为相关企业提供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和后期维护提供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张继德,刘向芸.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会计之友,2014(21)

[2]韩向东.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应用现状和成功实践.[J].会计之友,2014(32)

[3]陈旭,范亮.移动互联网下的管理会计信息化构想:基于云计算平台.[J].会计之友,2015(19)

企业会计信息化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会计业务流程再造;信息技术;社会文化;交易成本经济学

Abstract:Accounting process reengineering is a new management theory. The study on accounting process reengineering not only emphasizes “thinking radically” or “reinventing” from the technology, but also reengineers combined with social culture, staff quality, etc. At first,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accounting process reengineering. Secondly, it studies the accounting process reengineering form the angle of social culture and 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 etc. At last, it puts forward the thought for the close combination of accounting process reengineering and enterprise strategy.

Key words:accounting process reengineer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ocial culture; 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

20世纪90年代,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带动下,企业经营环境和运作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业务流程再造这种管理变革思想应运而生。企业业务流程再造的诞生引发了会计实务界和学术界对会计业务流程再造的探讨,但从目前研究成果来看,绝大多数的研究成果仅从技术层面探讨会计业务流程再造问题,对现有会计业务流程进行优化重组,实现业务流程再造的“帕累托最优”,而从社会文化观、交易成本经济学等角度研究会计业务流程再造的相对较少。有鉴于此,本文拟从社会文化、交易成本经济学等层面对这种管理变革思想进行探讨。

一、信息技术在会计业务流程再造中的作用

信息技术与会计业务流程再造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在会计业务流程再造中运用信息技术乃大势所趋。但问题在于,在会计业务流程再造中如何应用信息技术使其发挥最大效用呢?这是会计业务流程再造在其发展中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任何一个现代企业都要面临着三个基本要素,即人、业务流程和信息技术。在没有梳理好会计业务流程的条件下应用信息技术只能使会计业务流程再造适得其反。同样,没有正确定位人在会计业务流程再造中的位置,盲目运用信息技术只能误入歧途。

自美国著名管理学家Michael Hammer & James Champy(1993)提出业务流程再造(BPR)以来,业务流程再造理论就与信息技术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业务流程再造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源于旧有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下,信息技术的应用效果不尽如人意,促使人们寻找发挥其效用的途径。在一定程度上,信息技术是业务流程再造的诱因,业务流程再造也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信息技术效能的充分发挥有赖于管理模式的创新和业务流程的再造①。会计业务流程再造与信息技术的应用互为前提,互为基础。一方面,随着会计业务流程再造的不断深入,对企业信息系统不断提出集成化、智能化、网络化等新的要求,促使信息技术的运用不断攀上新的高度;另一方面,通过面向业务流程的信息系统设计也驱动企业的会计业务流程再造。因此,在会计业务流程再造的过程中,不能片面强调信息技术的作用,那种仅仅期望通过会计信息系统的运用以及企业信息化的实施达到会计业务流程再造的目的,是一种缺乏信息技术与会计业务流程再造互动的思维模式。

信息技术在会计业务流程再造中可恰当地运用,但不能过高估计信息技术的作用。这是因为,严格来讲,信息技术只能理解为自然科学语言。必须看到社会经济现象和自然现象毕竟存在很大的差别。因此,信息技术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经济学科中应用的有效程度也有很大的不同。这主要是基于,在社会经济系统中,人的因素居于主导地位,人作为社会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并不像物质资源、财务资源、信息资源等可以直接按照确定的规则直接纳入到会计业务流程再造中去。人,作为社会人,甚至文化人,其知识、经验、能力和心理等因素,是极为复杂多变的,其在会计业务流程再造中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程度等直接关系着会计业务流程再造的成功与否。同时,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会计业务流程再造,有赖于信息技术使用者根据其知识、经验、谋略等自身素质进行综合判断,使信息技术在会计业务流程再造中发挥其最大效用。

美国著名的管理科学家达文波特(T.H.Davenport,1997)在其论述的信息生态学理论中指出,从数据到信息再到知识的转化过程中,人的因素是一步比一步重要,深刻揭示了人在信息技术应用中的重大作用。在会计业务流程再造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虽可在较大程度上弥补会计业务流程中的管理问题,但不能过分夸大它的作用。在以人为主导的社会经济活动中,信息技术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性的工具来使用,应力求避免在会计业务流程再造过程中过分夸大信息技术的作用,而忽略人、管理、业务流程等因素在会计业务流程再造中的作用。

二、由技术层面转向技术与社会文化观相结合的再思考

会计业务流程再造问题不是单纯的技术性问题,而是融人、信息技术、管理和社会文化等为一体的综合性问题。会计业务流程再造的目的在于使会计信息的生产部门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对其决策更加有用的会计信息。要使会计业务流程再造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首要问题就是必须以正确的社会文化为先导。社会文化的核心部分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长期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和道德观念。其中价值观是人类对客观事物深层次的认识,在整个社会文化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价值观反映了一个人的最终追求和判别是非的标准,并由此形成了特定的行为取向。一定社会环境下的道德风尚和行为准则都是被一定的价值观所驱动。因此,在会计业务流程再造过程中,企业员工的价值观和整个企业的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旦企业员工树立为企业和社会谋福利的价值观,就会通过特定形式表达出来,从而对会计业务流程再造的抵制就会减少。

Neda Abdolvand et al(2008)通过测量准备状态以减少实施BPR的风险,引用了具有平等思想的领导、协同工作环境、高层管理者的委托、支持型的管理层、信息技术的运用和对业务流程再造的抵制等六项准备状态指标进行测量,其中前五项为正向指标。由Neda Abdolvand et al引用的指标我们可以看出具有平等思想的领导、协同工作环境、高层管理者的委托、支持型的管理层等几项指标是针对企业员工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提出来的,而这几项指标对于会计业务流程再造的成功与否以及减少会计业务流程的抵制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会计业务流程再造的思想无论如何先进,如果它不以企业的员工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为基础,就不可能对整个企业的会计信息提供机制发挥任何实际作用。

对会计业务流程再造的研究,大多数学者都通过“根本性”、“彻底性”、“显著性”三个关键词语对其加以诠释。R. B. Kaplan与L. Murdock(1992)认为“核心流程再设计指的是如何进行根本性的思考,对工作流程、决策、组织和信息系统以集成的方式同时进行再设计”。约翰逊(H. J. Johansson,1995)等人认为“企业流程再设计是指组织如何取得成本、周期、服务和质量彻底变革的手段,这需要许多工具与方法,它强调企业是一系列面向客户的核心流程的集合,而不是功能的集合”。学者运用“根本”和“彻底”两个词语主要是针对过去存在的因循守旧、想用修修补补的办法去解决问题的习惯。但在处理具体问题时,不见得都需要或者都可能使用激进的方式(王众托,2001)。这种“根本”和“彻底”的思想是基于“完全理性”与“最大化原则”的假设之下提出,在会计业务流程再造的实践中并不一定能很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把企业会计业务流程再造推向极端,从而阻碍会计业务流程再造实践的发展。

对于外国先进管理理念的接受,企业应立足于我国国情的基础上,结合企业文化与员工价值观,吸其精华,去其糟粕。现代管理大师西蒙教授提出的以“有限理性”与“令人满意”准则取代微观经济学原理奉行的“完全理性”与“最大化原则”,是其决策理论的核心理论。其优越性,诚如西蒙教授所说:“我认为,我提出的‘寻求满意的人’这一模型同那种‘寻求最优的人’的古典概念相比,在有关经济行业的经验研究中获得了多得多的支持”②。当前,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并不允许所有企业都遵循这种彻底式的会计业务流程再造,完全摒弃现有价值法下的会计业务流程,而大踏步地采用事项法的会计业务流程。企业的会计业务流程再造应以现有企业文化、员工价值观以及整体员工素质为基础。

社会文化观是会计业务流程再造思想的核心和灵魂。应用任何先进的管理思想,如果没有正确的社会文化观作为指导,将无法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积极效果,会计业务流程再造的思想也不例外。不能单靠会计业务流程再造的思想,还必须深入研究它的社会文化层面,实现会计业务流程再造研究的技术观与社会文化观相结合,实现会计业务流程再造与企业文化和员工价值观的合理结合,以企业文化和员工价值观为会计业务流程再造的背景。

三、运用交易成本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再思考

交易成本经济学发端于科斯在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一文。在这篇文章中他提出了“企业为什么存在”的问题,并运用交易成本的概念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解释。后来的许多学者沿着交易成本学说的思路对传统的产业经济学、组织行为学、企业理论和跨国公司行为理论等进行了广泛研究,最终形成了在经济学界有重要影响力的交易成本经济学派。在运用交易成本经济学基本理论对会计业务流程再造进行研究之际,我们首先应思考和回答的问题就是企业是否有必要进行会计业务流程再造,其次会计业务流程再造的结果是否一定是否定价值法会计信息系统,而采用事项法会计信息系统。

从交易成本经济学的角度来讲,会计和组织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制度现象,而且只能通过“制度安排”来解决经济与管理问题。这种制度安排就是企业层级及其对应的行政权威的建立、使用和运行(Miller,1992)。而会计业务流程再造是会计这种制度的重新安排,在这种制度安排下向会计信息使用者以更加直接、快捷的方式提供会计信息,同时保证会计信息的提供成本低廉。因此,在会计业务流程再造中,有必要对会计业务流程再造后的会计信息提供成本与再造前的会计信息提供成本以及收益进行比较分析。会计业务流程的再造也应考虑再造后的会计业务流程是否对所有企业适用,若再造后的会计信息系统提供会计信息的收益大于成本,则应进行会计业务流程再造,反之企业不能削足适履,为满足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而盲目进行会计业务流程再造,企业只需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提供相应的会计信息。

对于会计业务流程再造的研究都偏重于比较事项法和价值法这两种制度安排的优缺点,认为价值法下的会计信息系统只能提供财务信息、定量信息和确定性信息,而在提供非财务信息、定性信息和不确定性信息方面存在诸多先天不足,并要求企业进行会计业务流程再造,变革现有会计信息系统,使之成为事项法下的会计信息系统。但是,事项法下的会计信息系统并不是适合于所有企业,是实施价值法下的会计信息系统,还是实施事项法下的会计信息系统,应由这两种会计制度安排所带来的成本收益决定,而不是盲目追赶潮流。因为会计业务流程再造不仅仅是管理思想的变革,同时也是各方利益集团的博弈过程,如会计信息使用者与会计信息生产者之间的博弈、管理层与企业基层员工之间的博弈,以及对企业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考验过程。各方利益集团的博弈必然导致资源的消耗,致使其成本的上升,可能导致会计业务流程再造半途而废。

会计业务流程再造对企业人力、物力、财力的考验在于企业员工素质能否满足事项法下会计信息系统的要求,企业是否存在大量的资金投入到会计业务流程再造中去。相对于我国的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讲,资金缺乏和融资难问题历来是企业经营发展的“瓶颈”,这就根本谈不上投入大量的资金到会计业务流程再造中去。有鉴于此,笔者赞同关于会计系统标准流程构建两阶段的观点(庄明来,2007)。该观点比较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同时也是对业务流程再造理论和微观经济学所奉行观点的重新认识,即第一阶段是在立足我国国情的基础上,重点建立价值法下的会计系统标准流程,并将这一标准流程推广实施。同时,选择有代表性的企业,构建并试行与价值法并行的事项法会计系统标准流程;第二阶段,在总结前一阶段价值法与事项法并行的会计系统流程的运行基础上,不断完善这一并行的会计标准流程,并大力推广这一成功的做法。当然,企业也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会计业务流程再造,灵活运用业务流程再造的相关指导思想,合理比较各种制度安排所带来的成本收益问题。

四、与企业战略管理相融合的再思考

自1965年美国学者安索夫(H. I. Ansoff)系统地提出公司战略概念以来,“战略”一词已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之中,关于企业经营战略的研究也日益深入。1981年,英国学者肯尼斯辛蒙兹(Kenneth Simmonds)在《战略管理会计》一文中首先提出了战略管理会计的概念。他认为,“战略管理会计是一个在实践中迅速扩展的领域,因为许多管理会计师花费他们很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在收集和评估有关竞争者的成本、产量和价格的资料,计算公司与其竞争者的相对战略位置,作为构建业务战略的基础。业务战略呈现了一种模拟现实环境元素的方法,从而类似于复杂的竞争游戏,战略可以计算和比较。”Simmonds(1981)在界定战略管理会计时,特别关注竞争者,注重的是竞争这一要素。他对传统管理会计理论的挑战在于,他不再从企业内部效率的角度看待利润的增长,而是从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地位这一视角,重新看待这个问题③。

二战以来,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的国际化趋势日趋加快,全球性竞争愈演愈烈。在同一市场上,企业要面临无数个竞争对手,取得竞争优势是每个企业所梦寐以求的。激烈的竞争环境使得传统的会计业务流程在新形势下逐渐显示出滞后的一面,为了取得竞争优势,实现企业的长期生存和发展,企业管理者更加重视对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的预测和把握,以便对企业的发展方向和道路作出全局性的长期筹划,企业管理也进了战略管理时代。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通过客观而科学的信息,为管理提供咨询服务(余绪缨,1980)。为服务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战略目标,不仅要注意采集内部会计数据,更要注重竞争者、供应商和客户等会计数据的采集工作,而传统会计业务流程的数据采集注重内部,从战术角度采集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数据,对于外部会计数据的采集工作处于被动地位,缺乏对企业战略管理的有效支持。

随着企业战略管理思想的深入运用,企业会计业务流程再造应从战略角度扩展到宏观层面,以长期为导向,面向未来,面向企业外部,包括整个价值链,也包括整个价值链的非财务信息的采集工作;同时也应认识到无论是管理会计还是财务会计的深入发展都离不开与企业战略管理的结合。Bromwish和Bhimani(1994)在谈到日本管理会计发展的两个重要经验时认为会计与企业战略的紧密结合以及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的综合利用是日本管理会计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会计业务流程再造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同企业的战略管理是紧密联系的,会计业务流程再造应融入企业战略管理信息系统的建构之中,将对竞争对手、供应商和客户的数据采集工作由被动状态变为主动状态,从而使企业经营管理层掌握企业内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进而作出正确的经营管理战略。

诞生于20世纪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会计信息系统,主要侧重于为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服务。它采用灵活多样的信息技术手段和方法,为企业经营管理部门正确进行最优化管理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在现代化企业经营管理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而传统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采集注重内部,从战术角度采集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数据,对于外部会计数据的采集工作处于被动地位,缺乏对企业战略管理的有效支持。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整个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改变,冲击着传统的管理模式和会计模式,会计信息系统在知识经济时代下的作用显得日益重要,同时会计信息系统的理论和方法也迫切需要实现新的突破和改进。

当前战略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影响不断增加,企业经营管理层普遍重视会计信息系统作为决策支持系统的作用,这也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现代会计信息系统与战略管理有着天然的联系,会计信息系统在长期发展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理论概念与操作方法,如事项会计、业务流程再造理论等,也实际上发挥着为企业战略管理服务的重要作用。由于环境的变化,导致会计信息系统的研究正面临着重要的决择,即,一是仍然沿着适应非战略管理的发展线索,使其研究建立在传统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之上,二是面向实际,结合企业战略管理的要求,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或研究课题。因此,会计业务流程再造应将上述两种思路结合起来,既充分吸收现有会计信息系统理论与方法中的合理因素,又注重体现企业战略管理与现代会计信息系统发展的要求,力求开辟会计信息系统发展的新领域。

五、结束语

企业会计业务流程再造是设计一种有效的制度,旨在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加及时、有效、准确的会计信息,同时保证会计信息的提供收益大于成本。因此,我们应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在会计业务流程再造这种制度重新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以正确的社会文化观为指导,并结合相关的信息技术进行会计业务流程再造。限于篇幅,本文最后部分所提出的会计业务流程再造与企业管理战略的结合观点尚未能提出具体的流程方案,有待于未来再对其加以深入探索。

注释:

① Soumitra D, Jean-Francois M. 过程再造、组织变革与绩效改进[M].焦叔斌,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② 赫伯特西蒙.现代决策理论的基石[M].杨栎,徐立,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③ 傅元略.E-供需链下的战略管理会计模式,管理、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余绪缨教授从教六十周年师生纪念文集[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158-174.

参考文献

[1] (美)赫伯特西蒙.现代决策理论的基石[M].杨砾,徐立,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2] 庄明来,蒋楠.论我国会计系统标准化流程构建[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5).

[3] Neda Abdolvand, Amir Albadvi, Zahra Ferdowsi. Assessing readiness for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 Journal. Bradford,2008,14(4).

[4] Mihir A Parikh, Kailash Joshi,Purchasing process transformation: restructuring for small purchas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 Production Management. Bradford,2005,25(11).

[5] Bromwish, Bhimani.管理会计——发展的方向[M].徐经长,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6] Davenport,T..H.,Information Ecology.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1997

[7] Simmonds, Kenneth, Strategic management accounting, Management Accounting (London), 1981.

[8] Chandler, A. D., Jr., Strategy and Structure, Concepts in the History of the Industrial Enterprise, MIT Press, Casender, MA, 1962.

企业会计信息化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会计信息 发展 现状 对策 探究

一、会计信息化

会计信息化利用计算机网络实现各种会计信息资料的加工、传输和应用,为企业提供更全面的资料信息,以方便企业进行决策管理,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相关的意见。会计信息化具有普遍、集成、动态等特点,虽然现阶段我国的会计信息化已经取得了较大程度的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二、现阶段我国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不足,信息化会计理论研究滞后

现阶段,很多企业管理者和会计人员都没有落实正确的会计信息化管理,他们片面的将会计信息化认为是解放会计人员繁重劳动力的手段,认为会计信息化只是为了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会计劳动效率和信息输出速度的新途径,而并没有实现会计信息化建设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有效联系;一些企业甘于现状,不认为加强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能真正实现企业的发展,甚至还有一部分企业盲目开展会计的信息化,相关措施落实了,可是企业的管理水平、管理手段、管理措施等却仍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提升;更有甚者是一些企业的高层,他们认为会计电算化就已经能够满足企业的发展,因此,再落实会计信息化就是一种“资源浪费”;高层的不重视,导致企业整体对会计信息化不重视,会计信息化难以实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根本目标。

信息化会计理论研究滞后是制约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现阶段的会计理论很少将信息化网络技术考虑进去,然而二十一世纪是计算机网络发展迅速的时代,忽略电子信息技术会严重阻碍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具体的表现有如下三个方面:第一,作为会计主体的企业随着时代的发展,外延不断变化,企业的主体形式越来越模糊,落实会计的信息化缺乏清楚的界限;第二,新时代中,影响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可持续发展难以保障,会计的时间界限被大大的缩短;第三,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化会计需要突破速度问题,实现财务管理由静到动的转变。

(二)财务资源和数据等难以实现共享

企业在生产活动中的主要作用是落实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统一。想要单纯依靠财务部门管理或是相关财务软件实现“三流”的有效控制,是极其不切实际的想法。只有让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实现自身业务信息与软件管理的有效融合,将软件的功能真正的落实进企业经营、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中,才能实现财务系统与其他系统资源的有效共享,也才能实现企业信息管理的一体化,让信息真正成为企业决策的良好后盾。然而就当前的实际情况看来,很大一部分的企业缺乏管理意识,加之资金短缺、人员缺乏、业务链脱节等原因,根本不能落实管理的一体化,企业的会计信息化更是难以实现。

现今信息技术迅猛发展,财务信息的传递依靠网络,因此,网络信息传递的真实、可靠又成了会计信息化中另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除此之外,网络信息的使用也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对企业信息使用者而言,不当的信息使用,会降低企业的内部控制,继而导致信息滥用和信息泄密,严重影响企业的财务安全。

(三)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低,企业缺乏复合型人才

根据相关的调查报告显示,现阶段我国会计领域高尖端的人才缺乏,中低档人才供给过剩。具体的表现在于手工记账仍然占据着市场的主体地位,计算机网络技术没有被科学合理的应用进会计工作,没有相关的专业人才,会计信息化的实现缺乏必要的条件。虽然近些年来人们的思想意识不断提高,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才也越来越多,但是毕业生很难实现“学以致用”,更难以满足社会的根本需求,继而导致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难以满足会计信息化发展的要求。

三、发展我国会计信息化的相关措施

(一)提高相关人员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

会计信息化系统建设想要全面落实,必须从企业领导方面入手。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企业领导阶层对会计信息化的重视,为在企业内部全面开展会计信息化的相关活动提供保障。与此同时,联系相关部门,尽可能的取得国家的认可,在国家宏观政策下推广会计管理信息化,号召全民参与。具体的措施可以按照如下的步骤:第一,企业高层需要纠正自身的观念,从信息时代信息社会出发,正确思考会计信息化的意义,要明确自身不仅是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负责人,更是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受益人;第二,结合以往经验在企业内部落实会计信息化的全面认识,使企业内部全体员工都拥有建立会计信息化的迫切愿望。

(二)完善管理制度,加快建设理论体系

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基础是完善的会计信息化理论体系。健全的会计信息化理论体系可以为会计信息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在建立会计信息化理论体系的时候,政府部门需要立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协调会计信息化建设工作。政府部门是信息化发展的引导者和协调者,通过宏观管理来落实会计信息化发展,其主要作用有四:第一,对组织信息管理、财务会计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健全信息化管理理论体系;第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全面落实会计信息化建设提供保障;第三,制定统一的会计信息化认证标准,完善市场竞争;第四,建立快捷、安全的网络环境,为信息的共享、传输提供保障。

(三)培养会计信息化人才

现阶段,企业的会计信息化人员素质不高,缺乏管理意识。相关部门的领导应该有意识的为各个部门储备人才,定期不定期的组织会计人员进行信息化的相关培训,提升员工的会计信息化知识,为企业储备专业的信息化人才,为建设会计信息化创造条件。组建企业自身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推动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继而落实会计信息化的建设。

除了以上三点,企业想要发展会计信息化建设,还需要从网络安全建设的角度出发,利用网络的优势,为会计信息化提供服务指导。

四、结束语

企业的管理信息化标志是会计信息化的实现。会计信息化是推动现代科技管理信息化的必要途径,只有全面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在保证管理效率的基础上落实科学的管理决策,才能保证信息化在企业管理方面发挥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信息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企业只有在落实会计信息化过程中不断探索,及时发现问题,并实现问题的及时解决,才能保证会计信息化的质量,提高会计信息化的水平,保障企业的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马静.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时代金融,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