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中国音乐赏析论文范文

中国音乐赏析论文范文

中国音乐赏析论文

中国音乐赏析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音乐欣赏;音乐审美;接受美学;音乐分析;解构主义;音乐技术

音乐是一种依靠听觉来感知的时间艺术,古今中外的理论对音乐创作、表演关注的同时,也对“音乐欣赏”的理论诠释所重视,有人还将这一诠释视为“三度性创造的艺术”[1],以此来和创作、表演的一、二度创造艺术相提并论。中国远古的“高山流水觅知音”、西方音乐中阿门达对贝多芬《f大调弦乐四重奏》中“情人离别”的感受等故事,都说明欣赏是音乐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钱仁康先生认为音乐欣赏是作曲家和演奏家寻觅知音的重要组成环节,它要在4个方面下功夫:沟通音乐信息、发挥主观能动的审美作用、判断音乐作品的艺术价值、接受感心动耳和荡气回肠的艺术享受,把音乐欣赏引导纳入寻求音乐美感的快意中[2]。李宝杰主编的《音乐鉴赏》(下文简称《李鉴》)就具有钱先生所言及的探索,它是在理论探索之中应时代之需进行的学科理论建构。

一、继承传统 推动学科

撰写“音乐欣赏”类书籍的传统不仅在国外盛行,在中国也自古有之。中国古代文人在品乐中留下了精彩文献,老庄的“大音希声”、孔子的“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嵇康的“声无哀乐论”等赏乐格言已为世人所熟知。进入20世纪后,随着西方专业音乐理论的传入,中国的“音乐欣赏”领域进入新的境界,黄自的《音乐的欣赏》(1929)等系列著述的诞生就是早期的代表[3]。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音乐欣赏领域更是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上海文艺出版社组编的《音乐欣赏手册》(1981)内容丰富、文笔活泼、实事求是、编排新颖[4],钱仁康的《音乐欣赏讲话》(1982,1991年又出续编)注重知识理论与技术分析相结合、内容形式与辩证关系自然地结合、知识介绍与审美认识、艺术想象启发相结合[5],孙继南的《中外名曲欣赏》(1985)通过通俗的笔调、深入浅出的介绍,喜闻乐见地评介了古今中外不同历史时期和艺术流派音乐名家的声乐、器乐作品(见赵沨序言),杨民望的“世界名曲欣赏”系列(1991)等,将中国在“音乐欣赏”领域的探索逐步引向纵深。

近年来,“音乐欣赏”类的著述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如:《中国民族音乐欣赏》(江明惇)、《世界名曲与cd指南》(杨雁堤)、《中外名曲欣赏》(邹燕凌)、《中外名曲50首欣赏》(张鸿玮)、《中外音乐名作欣赏》(张志军)、《中外名曲欣赏指南》(宋申)、《中外名曲100首欣赏》(杨惠芬)、《中外名曲赏析》(王盛昌)、《中外音乐名作欣赏》(冯步岭)、《音乐名作赏析》(张文元)、《中外经典音乐欣赏》(周世斌)、《音乐名家名曲•中国篇》(王安国)、《中外音乐名作选析:1. 2.3》(王少华)、《中外音乐名作赏析》(朱之谦)、《中西名曲欣赏》(关伯基)、《声乐作品欣赏》(武兰平)、《世界名曲赏析》(李虻)、《音乐欣赏》(张旭)、《中外名曲赏析》(茅原)、《外国音乐欣赏丛书》(人民音乐出版社编)、《中国音乐欣赏丛书》(湖南文艺出版社编)、《交响音乐名作鉴赏》(胡企平)……另外,以辞典形式对中外音乐作品进行鉴赏评介的还有缪天瑞的《音乐百科词典》(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罗传开的《外国名曲欣赏辞典》(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罗忠镕的《现代音乐欣赏辞典》(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林逸聪的《音乐圣经》(三卷本,华夏出版社1999、2000)等,著述虽然繁多但良莠不齐,比如:有人对《现代音乐欣赏辞典》所做贡献的高度赞扬[6],而有人认为《音乐圣经》是“快餐时代的低劣出版物”[7],《中国民族音乐欣赏》是“一本谬误百出放胆抄袭的教材”[8]。而在期刊的研究文章方面,据笔者统计,从新中国建立后至今的见诸于刊物的“音乐欣赏”类的论文就有6千余篇,是所有音乐研究中最为兴盛的领域。这些论文有涉及到具体作品欣赏的,有以音乐欣赏课程教学的角度予以解析的,等等。

这些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一方面表明“作品欣赏”在音乐传播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必将促使人们去深思“音乐欣赏”应具有学科化建构的意识。否则,欣赏类著作的撰写必将停留在重复的层面上,难以适应信息化时代大众对音乐文化传播的渴望与需求。《李鉴》的出版可说是应时代之需进行的较好学理探索的成果之一,它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公共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规划教材,集合了音乐院校和综合院校“音乐欣赏”的一线授课教师,把编者们多年来对该领域教学的有益经验进行整合,编写中表现出“教材”所需要的普适性、进阶性的特点从而展现出较强的个性特色。它按照课堂教学的规律来分类不同专题,每个专题又“有史有论”、“有个案有线索”。它以音乐体裁的专题史发展为形式,将散性的个案鉴赏整合为可供学科化教学实施的艺术专题。书中内容既有宏观历史线索的勾勒,又有微观作品的音乐内涵解读,尤其注意了选修课的广宏涵盖面和对象的特殊性,其施教对象并非只考虑到音乐专业学生,文科诸专业甚至工科院校也是其涵容的对象。这些教材化的建构特点是李宝杰、冯立斌、齐宜婷、唐继凯、夏艳洲、王青等编者深入认识“音乐欣赏”既往学术成果,整合优化其精要,是在新时期的学科化发展理念下所做出的探索。这一探索既有教学讲解中的历史性价值评判,又有学科视野下的进阶性、整体性、艺术性,还依据学科发展特点注重了学术规范的要求。这一探索把音乐技能培养与情感心理引导相结合,在音乐耳朵感染中接受文化、历史与生命律动的音韵美。它以既往“音乐欣赏”领域的研究成果为研究对象,以学科教学实践所需要的规律进行整合、优化,从其论述线索中可以看出它对“音乐欣赏”学科建构的推动性贡献。

二、观念新颖 构思精巧

拓展阅读视野和促进音乐文化发展是《李鉴》在编写观念上给读者的印象之一,而以音乐体裁为艺术单元、以历史纵横向的音乐学理比较是其构思上给人的特色之处。其构思的精巧在于不同于以往个案解读,而是以专题历史沿革为导引的论述线索,这就涵盖了学术极为丰富的信息,还以“延伸”阅读的补充方式扩展其正文之外的内容,使个案解读的鉴赏中增添了宏观的学科涵容广博。而这些观念和构思又是为其欣赏的专业课程化教学服务的,它不同于以“单曲介绍”为形式的、辞典式的“音乐欣赏”著述。

从观念上看,《李鉴》从影响爱乐者审美情趣的深层机理出发,进行音乐欣赏表现方式的挖掘,对音乐历史文化语境下的古今中外经典作品进行了技术性的解读。它体现了音乐欣赏在走出用文学化、美术化方式理解音乐的误区上的实践[9],注重音乐作品的技术信息解构,注重对象的艺术品格剖析,尤其以爱乐者的知识建构为技术解析对象,以雅俗共赏的叙事方式展开其逻辑层次。

《李鉴》既有整体编写的统一性控制,亦有个案性格化的叙事展开。这种控制与展开都是编写团队深入理解既往音乐欣赏领域的优点而作出的学科化建构。如“管弦乐”部分,编写者将其分为以序曲、组曲等形式的“管弦乐”和以多曲哲理联缀的“交响乐”,这一区分既有传统的习惯又有学理的技术细分,体现出明确的整体与个体关系。在欣赏导引部分,编者以交响乐历史发展为宏观线索梳理,给读者建构起观念上的初步印象,从词意、乐意、乐史的层面为读者建立起了交响乐这一体裁的学理知识,这为后续的“名曲”技术层面的解读铺垫了基础。在《艾格蒙特序曲》个案的技术解读中,编写者以歌剧的戏剧结构为基础而将音乐结构的发展置于主题思想的层次剖析之中。这种个案的叙事在宏观的知识导引下逐步引申展开,将贝多芬作品中特有的“英雄性”乐意及其思想逐层渲染。这种编写观念和构思是着眼于学科教学的实际,立足于学生乐思的接受实践过程,由此彰显出《李鉴》编写的特色。

  三、体例独特 结构清晰

体例的创新是《李鉴》给笔者的第一印象,其体例以“艺术歌曲”、“器乐独奏”、“歌剧”、“室内乐”、“管弦乐”等体裁为结构单元,以中外音乐经典作品为个案内容为叙述逻辑,将各体裁的历史和技术特点娓娓道来。而每一部分又细分为多节,分述不同内容的代表作。这样的论述方式除了给人以体例独特而有别于以往的“音乐欣赏”,还在结构上以层层递进的展开给人以线索清晰之感,而章节式的体例有助于教学过程的具体实施,延伸的推荐曲目又有了“课外作业”的意味。每章的“欣赏导引”除了给人以体裁专题史的知识铺垫外,还给教学过程的导入注进了理性逻辑。

以国民音乐素质的培养、音乐审美接受的理论与实践的层面看,《李鉴》从每部作品的作者、背景、戏剧结构等方面来层层推进,将普通音乐课程新标准、艺术课程实施规律予以“音乐欣赏”化的贯彻。这一强调音乐审美来推行新时期乐教核心的方式,使《李鉴》的体例具有了宏观学科视野下的具体课案实践的探索意味,这与音乐欣赏的学科发展背景是相合的,体现出欣赏的目的、内容、过程乃至逻辑这些新时期对音乐欣赏学科发展提出的新要求[10]。

如《李鉴》中的“艺术歌曲”,它以艺术歌曲的历史发展为“欣赏导引”,以“德奥”、“意大利”、“法国”、“俄罗斯”、“中国”等国别为结构单元,对艺术歌曲的经典作品进行了鉴赏。编者以艺术歌曲发生发展为出发点,以历史进程中的不同国家各领风骚的艺术歌曲鉴赏为突破口,将作品进行技术解析,并结合歌词意蕴对其抒情性特质进行了阐释。

如果从教学的角度看,《李鉴》中的艺术歌曲叙论结合、层层展开、灵活多变地将教学过程所需要的知识与技术呈现出来。这种体例和结构有助于教学过程中的实施步骤推进,也符合不同教学单元的个性展开。其思路之清晰、叙事之独特是《李鉴》最突出的特色之一。

四、阐释精到 引领乐品

音乐欣赏是一种在娱乐基础上的深刻社会素质建构的有效艺术形式,它不仅是一项审美实践活动,还是一项创造性的审美活动;它既是音乐实践的最终目的,又是推动时代音乐发展的力量[11]。一部优秀的“音乐欣赏”论著就是社会审美引导的美丽风景。要达到引领思想风尚的艺术效果,光依靠作品的视听还无法达到准确表意的目的,其中精到的欣赏理论阐释是必不可少的。

《李鉴》的阐释精到首先表现在每章的标题上,如:“乘着歌声的翅膀”——抒情歌曲、“魔鬼的颤音”——器乐独奏、“今夜无人入睡”——歌剧精粹、“如歌的行板”——室内乐等。这些标题多以各体裁的经典作品为指代,使标题的指向性意图明了,直达乐意,文风活泼,加强了“娱乐性”阅读的情趣。

阐释的语言风格也是《李鉴》阐释美学的表现形态之一。如:对江文也的《台湾舞曲》 的论述,编者引论到:

20世纪早期是中国音乐与世界音乐发生碰撞的特殊阶段,由于多变的局势动荡,致使一些较早踏上现代音乐之路,在那个时代华人音乐家阵营中并不多见的,本该成长为世界级的作曲家,或者说已经在一定范围内产生了世界影响的作曲家,却过早地断送了艺术生命,留下了永久的遗憾。这就是本节所要介绍的台湾籍作曲家江文也的艺术道路及其惊世之作交响诗《台湾舞曲》(《李鉴》第191页)。

这段引论以简略的笔墨将《台湾舞曲》的创作背景及成就精要地呈现出来,其后,论述以“追随世界音乐潮流,追求奇特的形式结构,探求新的音响”为作品技术阐释中心,将这一创作阶段中的江文也的曲作特色呈现开来。阐释中,编者以结构内容的逐层表达为逻辑层次,如在乐曲的开始处所鉴赏的内容,它解析出《台湾舞曲》的“有意打乱旋律节奏的轻重关系”的特色,并就此延展出乐曲整体性的节奏形态特质;又以回旋曲几个插部的节奏和旋律形态特征,来说明乐曲中所运用的印象派手法的娴熟,表达了作曲家深情款款的故土情怀、对民间音乐的主动发展以及对管弦乐创作的技术和思想。这种以技术解读为中心,以作品特色和思想的呈现为延展,以结构层次的挖掘为逻辑线索,《李鉴》的阐释可谓精到。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艺术接受的本身也是一种创造,也是一种带有主观能动性和批判精神的再创造活动。[12]而音乐欣赏是要在音乐形式内容的解读中寻求的思想的启迪和升华,把音乐作品描绘的意境与欣赏者的情感触动相对应[13],遵循创造美和接受美的规律是音乐欣赏阐释的基本准则,只有精到的乐意阐释才会触动品评音乐的美感境界。《李鉴》的阐释中注意了乐意内涵的直观性表达,如在贝多芬第九交响乐《合唱》的阐释中,《李鉴》从音乐主题的造型分析入手,结合启蒙主义的思想背景,将席勒的诗意和贝多芬的乐意进行了对照直至解读,展示出作品中“欢乐”的思想主旨,使听乐者感受到作品中崇高、雄伟、博大和恢宏的乐境,从而感染聆听者的思想,在忘我的审美体验中获得精神的提升(《李鉴》第200页)。从这些阐释可以看出《李鉴》中的鉴乐思想,其主旨和终极目的是为接受对象精神境界的提升创造了条件,文中立意可见一斑。

《李鉴》其它方面的特点还有很多,如:谱例遴选适当、文笔流畅活泼、论述由浅入深、图文并茂等。这些特点都将使其“音乐欣赏”的诠释具有学科化、学术化、艺术化和可读性特色,必将使读者更能从中感受音乐欣赏的理论价值和艺术美育贡献。

当然,作为初尝音乐欣赏新形式的学科化实践,《李鉴》也并非完美无瑕。比如:从总体上看,它在细致展示音乐作品创作过程的同时,导致其背景知识部分的展开过于繁琐,这一“喧宾夺主”的“展开”影响了所要进行的技术解读等主体部分的展开;从局部来看,编者将拉赫玛尼诺夫的《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门德尔松的《c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等作为室内乐的体裁,这显然不适合编者对室内乐体裁的界定;而局部比例失衡也限制了某些体裁解读的正常展开,如对音乐剧部分的阐释,《李鉴》只用了《演艺船》之“老人河”、《猫》之“回忆”、《音乐之声》之“孤独的牧羊人”三曲具有片面性无法全面展现处于“朝阳产业”发展态势中的音乐剧艺术的音乐风采。这些欠缺如能在将来的修订中予以调整和完善,可能会使《李鉴》走进更多的教学课堂,并为更多的赏乐者所喜欢。

参考文献:

[1]赵沨.中外音乐欣赏-序[c].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1.

[2]钱仁康.中国音乐欣赏丛书-总序[c].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2-3.

[3]冯长春.黄自音乐美学思想的基本观点及其本质探微[j].中国音乐学,2000(3).

[4]晓耿. 简评《音乐欣赏手册》[j]. 人民音乐, 1982,(11).

[5]沈念慈.寓深于浅 博约相照——简评钱仁康的《音乐欣赏讲话》[j].人民音乐,1985(8).

[6]王震亚.世界现代音乐的投影——《现代音乐欣赏辞典》简介[j].中国音乐学,1998 (1). 汪申申.全方位了解现代音乐的良师益友——评《现代音乐欣赏辞典》[j].人民音乐,1998 (2).

[7]刘诗嵘.误人子弟的“圣经”[j].人民音乐,1996(6).

[8]刘国杰.一本谬误百出放胆抄袭的教材——评《中国民族音乐欣赏》[j].中国音乐,1992 (4).

[9]周海宏.走出用文学化、美术化方式理解音乐的误区——对普及严肃音乐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分析[j].人民音乐,2001 (3).

中国音乐赏析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音乐欣赏;音乐审美;接受美学;音乐分析;解构主义;音乐技术

音乐是一种依靠听觉来感知的时间艺术,古今中外的理论对音乐创作、表演关注的同时,也对“音乐欣赏”的理论诠释所重视,有人还将这一诠释视为“三度性创造的艺术”[1],以此来和创作、表演的一、二度创造艺术相提并论。中国远古的“高山流水觅知音”、西方音乐中阿门达对贝多芬《F大调弦乐四重奏》中“情人离别”的感受等故事,都说明欣赏是音乐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钱仁康先生认为音乐欣赏是作曲家和演奏家寻觅知音的重要组成环节,它要在4个方面下功夫:沟通音乐信息、发挥主观能动的审美作用、判断音乐作品的艺术价值、接受感心动耳和荡气回肠的艺术享受,把音乐欣赏引导纳入寻求音乐美感的快意中[2]。李宝杰主编的《音乐鉴赏》(下文简称《李鉴》)就具有钱先生所言及的探索,它是在理论探索之中应时代之需进行的学科理论建构。

一、继承传统 推动学科

撰写“音乐欣赏”类书籍的传统不仅在国外盛行,在中国也自古有之。中国古代文人在品乐中留下了精彩文献,老庄的“大音希声”、孔子的“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嵇康的“声无哀乐论”等赏乐格言已为世人所熟知。进入20世纪后,随着西方专业音乐理论的传入,中国的“音乐欣赏”领域进入新的境界,黄自的《音乐的欣赏》(1929)等系列著述的诞生就是早期的代表[3]。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音乐欣赏领域更是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上海文艺出版社组编的《音乐欣赏手册》(1981)内容丰富、文笔活泼、实事求是、编排新颖[4],钱仁康的《音乐欣赏讲话》(1982,1991年又出续编)注重知识理论与技术分析相结合、内容形式与辩证关系自然地结合、知识介绍与审美认识、艺术想象启发相结合[5],孙继南的《中外名曲欣赏》(1985)通过通俗的笔调、深入浅出的介绍,喜闻乐见地评介了古今中外不同历史时期和艺术流派音乐名家的声乐、器乐作品(见赵沨序言),杨民望的“世界名曲欣赏”系列(1991)等,将中国在“音乐欣赏”领域的探索逐步引向纵深。

近年来,“音乐欣赏”类的著述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如:《中国民族音乐欣赏》(江明惇)、《世界名曲与CD指南》(杨雁堤)、《中外名曲欣赏》(邹燕凌)、《中外名曲50首欣赏》(张鸿玮)、《中外音乐名作欣赏》(张志军)、《中外名曲欣赏指南》(宋申)、《中外名曲100首欣赏》(杨惠芬)、《中外名曲赏析》(王盛昌)、《中外音乐名作欣赏》(冯步岭)、《音乐名作赏析》(张文元)、《中外经典音乐欣赏》(周世斌)、《音乐名家名曲中国篇》(王安国)、《中外音乐名作选析:1. 2.3》(王少华)、《中外音乐名作赏析》(朱之谦)、《中西名曲欣赏》(关伯基)、《声乐作品欣赏》(武兰平)、《世界名曲赏析》(李虻)、《音乐欣赏》(张旭)、《中外名曲赏析》(茅原)、《外国音乐欣赏丛书》(人民音乐出版社编)、《中国音乐欣赏丛书》(湖南文艺出版社编)、《交响音乐名作鉴赏》(胡企平)……另外,以辞典形式对中外音乐作品进行鉴赏评介的还有缪天瑞的《音乐百科词典》(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罗传开的《外国名曲欣赏辞典》(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罗忠镕的《现代音乐欣赏辞典》(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林逸聪的《音乐圣经》(三卷本,华夏出版社1999、2000)等,著述虽然繁多但良莠不齐,比如:有人对《现代音乐欣赏辞典》所做贡献的高度赞扬[6],而有人认为《音乐圣经》是“快餐时代的低劣出版物”[7],《中国民族音乐欣赏》是“一本谬误百出放胆抄袭的教材”[8]。而在期刊的研究文章方面,据笔者统计,从新中国建立后至今的见诸于刊物的“音乐欣赏”类的论文就有6千余篇,是所有音乐研究中最为兴盛的领域。这些论文有涉及到具体作品欣赏的,有以音乐欣赏课程教学的角度予以解析的,等等。

这些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一方面表明“作品欣赏”在音乐传播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必将促使人们去深思“音乐欣赏”应具有学科化建构的意识。否则,欣赏类著作的撰写必将停留在重复的层面上,难以适应信息化时代大众对音乐文化传播的渴望与需求。《李鉴》的出版可说是应时代之需进行的较好学理探索的成果之一,它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公共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规划教材,集合了音乐院校和综合院校“音乐欣赏”的一线授课教师,把编者们多年来对该领域教学的有益经验进行整合,编写中表现出“教材”所需要的普适性、进阶性的特点从而展现出较强的个性特色。它按照课堂教学的规律来分类不同专题,每个专题又“有史有论”、“有个案有线索”。它以音乐体裁的专题史发展为形式,将散性的个案鉴赏整合为可供学科化教学实施的艺术专题。书中内容既有宏观历史线索的勾勒,又有微观作品的音乐内涵解读,尤其注意了选修课的广宏涵盖面和对象的特殊性,其施教对象并非只考虑到音乐专业学生,文科诸专业甚至工科院校也是其涵容的对象。这些教材化的建构特点是李宝杰、冯立斌、齐宜婷、唐继凯、夏艳洲、王青等编者深入认识“音乐欣赏”既往学术成果,整合优化其精要,是在新时期的学科化发展理念下所做出的探索。这一探索既有教学讲解中的历史性价值评判,又有学科视野下的进阶性、整体性、艺术性,还依据学科发展特点注重了学术规范的要求。这一探索把音乐技能培养与情感心理引导相结合,在音乐耳朵感染中接受文化、历史与生命律动的音韵美。它以既往“音乐欣赏”领域的研究成果为研究对象,以学科教学实践所需要的规律进行整合、优化,从其论述线索中可以看出它对“音乐欣赏”学科建构的推动性贡献。

二、观念新颖 构思精巧

拓展阅读视野和促进音乐文化发展是《李鉴》在编写观念上给读者的印象之一,而以音乐体裁为艺术单元、以历史纵横向的音乐学理比较是其构思上给人的特色之处。其构思的精巧在于不同于以往个案解读,而是以专题历史沿革为导引的论述线索,这就涵盖了学术极为丰富的信息,还以“延伸”阅读的补充方式扩展其正文之外的内容,使个案解读的鉴赏中增添了宏观的学科涵容广博。而这些观念和构思又是为其欣赏的专业课程化教学服务的,它不同于以“单曲介绍”为形式的、辞典式的“音乐欣赏”著述。

从观念上看,《李鉴》从影响爱乐者审美情趣的深层机理出发,进行音乐欣赏表现方式的挖掘,对音乐历史文化语境下的古今中外经典作品进行了技术性的解读。它体现了音乐欣赏在走出用文学化、美术化方式理解音乐的误区上的实践[9],注重音乐作品的技术信息解构,注重对象的艺术品格剖析,尤其以爱乐者的知识建构为技术解析对象,以雅俗共赏的叙事方式展开其逻辑层次。

《李鉴》既有整体编写的统一性控制,亦有个案性格化的叙事展开。这种控制与展开都是编写团队深入理解既往音乐欣赏领域的优点而作出的学科化建构。如“管弦乐”部分,编写者将其分为以序曲、组曲等形式的“管弦乐”和以多曲哲理联缀的“交响乐”,这一区分既有传统的习惯又有学理的技术细分,体现出明确的整体与个体关系。在欣赏导引部分,编者以交响乐历史发展为宏观线索梳理,给读者建构起观念上的初步印象,从词意、乐意、乐史的层面为读者建立起了交响乐这一体裁的学理知识,这为后续的“名曲”技术层面的解读铺垫了基础。在《艾格蒙特序曲》个案的技术解读中,编写者以歌剧的戏剧结构为基础而将音乐结构的发展置于主题思想的层次剖析之中。这种个案的叙事在宏观的知识导引下逐步引申展开,将贝多芬作品中特有的“英雄性”乐意及其思想逐层渲染。这种编写观念和构思是着眼于学科教学的实际,立足于学生乐思的接受实践过程,由此彰显出《李鉴》编写的特色。 转贴于   三、体例独特 结构清晰

体例的创新是《李鉴》给笔者的第一印象,其体例以“艺术歌曲”、“器乐独奏”、“歌剧”、“室内乐”、“管弦乐”等体裁为结构单元,以中外音乐经典作品为个案内容为叙述逻辑,将各体裁的历史和技术特点娓娓道来。而每一部分又细分为多节,分述不同内容的代表作。这样的论述方式除了给人以体例独特而有别于以往的“音乐欣赏”,还在结构上以层层递进的展开给人以线索清晰之感,而章节式的体例有助于教学过程的具体实施,延伸的推荐曲目又有了“课外作业”的意味。每章的“欣赏导引”除了给人以体裁专题史的知识铺垫外,还给教学过程的导入注进了理性逻辑。

以国民音乐素质的培养、音乐审美接受的理论与实践的层面看,《李鉴》从每部作品的作者、背景、戏剧结构等方面来层层推进,将普通音乐课程新标准、艺术课程实施规律予以“音乐欣赏”化的贯彻。这一强调音乐审美来推行新时期乐教核心的方式,使《李鉴》的体例具有了宏观学科视野下的具体课案实践的探索意味,这与音乐欣赏的学科发展背景是相合的,体现出欣赏的目的、内容、过程乃至逻辑这些新时期对音乐欣赏学科发展提出的新要求[10]。

如《李鉴》中的“艺术歌曲”,它以艺术歌曲的历史发展为“欣赏导引”,以“德奥”、“意大利”、“法国”、“俄罗斯”、“中国”等国别为结构单元,对艺术歌曲的经典作品进行了鉴赏。编者以艺术歌曲发生发展为出发点,以历史进程中的不同国家各领风骚的艺术歌曲鉴赏为突破口,将作品进行技术解析,并结合歌词意蕴对其抒情性特质进行了阐释。

如果从教学的角度看,《李鉴》中的艺术歌曲叙论结合、层层展开、灵活多变地将教学过程所需要的知识与技术呈现出来。这种体例和结构有助于教学过程中的实施步骤推进,也符合不同教学单元的个性展开。其思路之清晰、叙事之独特是《李鉴》最突出的特色之一。

四、阐释精到 引领乐品

音乐欣赏是一种在娱乐基础上的深刻社会素质建构的有效艺术形式,它不仅是一项审美实践活动,还是一项创造性的审美活动;它既是音乐实践的最终目的,又是推动时代音乐发展的力量[11]。一部优秀的“音乐欣赏”论著就是社会审美引导的美丽风景。要达到引领思想风尚的艺术效果,光依靠作品的视听还无法达到准确表意的目的,其中精到的欣赏理论阐释是必不可少的。

《李鉴》的阐释精到首先表现在每章的标题上,如:“乘着歌声的翅膀”——抒情歌曲、“魔鬼的颤音”——器乐独奏、“今夜无人入睡”——歌剧精粹、“如歌的行板”——室内乐等。这些标题多以各体裁的经典作品为指代,使标题的指向性意图明了,直达乐意,文风活泼,加强了“娱乐性”阅读的情趣。

阐释的语言风格也是《李鉴》阐释美学的表现形态之一。如:对江文也的《台湾舞曲》 的论述,编者引论到:

20世纪早期是中国音乐与世界音乐发生碰撞的特殊阶段,由于多变的局势动荡,致使一些较早踏上现代音乐之路,在那个时代华人音乐家阵营中并不多见的,本该成长为世界级的作曲家,或者说已经在一定范围内产生了世界影响的作曲家,却过早地断送了艺术生命,留下了永久的遗憾。这就是本节所要介绍的台湾籍作曲家江文也的艺术道路及其惊世之作交响诗《台湾舞曲》(《李鉴》第191页)。

这段引论以简略的笔墨将《台湾舞曲》的创作背景及成就精要地呈现出来,其后,论述以“追随世界音乐潮流,追求奇特的形式结构,探求新的音响”为作品技术阐释中心,将这一创作阶段中的江文也的曲作特色呈现开来。阐释中,编者以结构内容的逐层表达为逻辑层次,如在乐曲的开始处所鉴赏的内容,它解析出《台湾舞曲》的“有意打乱旋律节奏的轻重关系”的特色,并就此延展出乐曲整体性的节奏形态特质;又以回旋曲几个插部的节奏和旋律形态特征,来说明乐曲中所运用的印象派手法的娴熟,表达了作曲家深情款款的故土情怀、对民间音乐的主动发展以及对管弦乐创作的技术和思想。这种以技术解读为中心,以作品特色和思想的呈现为延展,以结构层次的挖掘为逻辑线索,《李鉴》的阐释可谓精到。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艺术接受的本身也是一种创造,也是一种带有主观能动性和批判精神的再创造活动。[12]而音乐欣赏是要在音乐形式内容的解读中寻求的思想的启迪和升华,把音乐作品描绘的意境与欣赏者的情感触动相对应[13],遵循创造美和接受美的规律是音乐欣赏阐释的基本准则,只有精到的乐意阐释才会触动品评音乐的美感境界。《李鉴》的阐释中注意了乐意内涵的直观性表达,如在贝多芬第九交响乐《合唱》的阐释中,《李鉴》从音乐主题的造型分析入手,结合启蒙主义的思想背景,将席勒的诗意和贝多芬的乐意进行了对照直至解读,展示出作品中“欢乐”的思想主旨,使听乐者感受到作品中崇高、雄伟、博大和恢宏的乐境,从而感染聆听者的思想,在忘我的审美体验中获得精神的提升(《李鉴》第200页)。从这些阐释可以看出《李鉴》中的鉴乐思想,其主旨和终极目的是为接受对象精神境界的提升创造了条件,文中立意可见一斑。

《李鉴》其它方面的特点还有很多,如:谱例遴选适当、文笔流畅活泼、论述由浅入深、图文并茂等。这些特点都将使其“音乐欣赏”的诠释具有学科化、学术化、艺术化和可读性特色,必将使读者更能从中感受音乐欣赏的理论价值和艺术美育贡献。

当然,作为初尝音乐欣赏新形式的学科化实践,《李鉴》也并非完美无瑕。比如:从总体上看,它在细致展示音乐作品创作过程的同时,导致其背景知识部分的展开过于繁琐,这一“喧宾夺主”的“展开”影响了所要进行的技术解读等主体部分的展开;从局部来看,编者将拉赫玛尼诺夫的《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门德尔松的《c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等作为室内乐的体裁,这显然不适合编者对室内乐体裁的界定;而局部比例失衡也限制了某些体裁解读的正常展开,如对音乐剧部分的阐释,《李鉴》只用了《演艺船》之“老人河”、《猫》之“回忆”、《音乐之声》之“孤独的牧羊人”三曲具有片面性无法全面展现处于“朝阳产业”发展态势中的音乐剧艺术的音乐风采。这些欠缺如能在将来的修订中予以调整和完善,可能会使《李鉴》走进更多的教学课堂,并为更多的赏乐者所喜欢。

参考文献

[1]赵沨.中外音乐欣赏-序[C].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1.

[2]钱仁康.中国音乐欣赏丛书-总序[C].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2-3.

[3]冯长春.黄自音乐美学思想的基本观点及其本质探微[J].中国音乐学,2000(3).

[4]晓耿. 简评《音乐欣赏手册》[J]. 人民音乐, 1982,(11).

[5]沈念慈.寓深于浅 博约相照——简评钱仁康的《音乐欣赏讲话》[J].人民音乐,1985(8).

[6]王震亚.世界现代音乐的投影——《现代音乐欣赏辞典》简介[J].中国音乐学,1998 (1). 汪申申.全方位了解现代音乐的良师益友——评《现代音乐欣赏辞典》[J].人民音乐,1998 (2).

[7]刘诗嵘.误人子弟的“圣经”[J].人民音乐,1996(6).

[8]刘国杰.一本谬误百出放胆抄袭的教材——评《中国民族音乐欣赏》[J].中国音乐,1992 (4).

[9]周海宏.走出用文学化、美术化方式理解音乐的误区——对普及严肃音乐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分析[J].人民音乐,2001 (3).

中国音乐赏析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 国外 国内

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教育和基础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属于音乐教育和教学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研究的内容包括教学原则、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包含在各类音乐教育和教学的研究成果中。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音乐教育理论的丰富和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展,国内外对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

1.国外研究综述

国外音乐教育的发展较早,对音乐教育和教学的研究较全面深入。关于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研究大致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1音乐欣赏教学的教材

20世纪初,音乐欣赏教学刚刚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兴起,面临两个问题:一是缺乏适用于学校学生的音乐唱片;二是教师缺乏音乐欣赏教学的经验。这个时期在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产生了一批音乐欣赏教程和指导用书,如:“音乐欣赏课”(What we hear in music,Faulkner A.S.),“幼童音乐欣赏”(Music appreciation for little children,Klack),“音乐欣赏唱片教学法”(Music appreciation taught by means of phonograph,Kathryn E.S.),“课堂音乐欣赏”(Music appreciation in the school room,Jeedins),等等。这些著作或教材覆盖了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各个阶段,加之唱片技术发展,前述音乐欣赏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1.2音乐欣赏教学的教学法

20世纪中期国外产生了许多新的音乐教学法和音乐教育体系,并在世界各国的音乐教学实践中广泛实践和应用,至今仍在学校音乐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关于音乐欣赏的教学法的研究包含在音乐教学法体系中,其基本原则也指导和影响着音乐欣赏教学。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教学法是瑞士的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德国的奥尔夫教学法和匈牙利的柯达伊教学法。这些音乐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的产生和传播,推动了学校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呈现出音乐教育内容与形式的多样化。由这些教学法产生大量的理论教材和相关的课例研究,例如:“柯达伊教学法:从婴儿到成人的综合音乐教育”(The Kodaly method,Choksy,L,1974),“奥尔夫儿童音乐教学法”orff-schulwerk music for children,Orff,C.& Keetman,G,1958),等等。

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基本原则是:培养学生感知音乐和反映音乐的能力;发展学生内在的音乐感觉,即内在的听觉和肌肉感;发展学生耳、眼、身体和脑之间进行迅速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大量地储存听觉和动决意向的能力。奥尔夫教学法的基本原则是:一切从儿童出发;通过亲身实践,主动学习音乐;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柯达伊教学法的基本原则是:最有效的音乐教育必须从幼儿开始;歌唱是培养音乐素质的最佳途径;教学中只能采用具有最高遗失价值的民间的和创作的乐曲;音乐应当成为学校的重要的课程;教材和教学顺序的安排要充分考虑儿童的接受力和特点。这些教学原则广泛运用于音乐教学实践,也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得到充分的应用。

1.3音乐欣赏教学的课程标准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的学校音乐教育顺应教育改革的大潮,进行着系统的、整体性的改革,包括重新认识音乐课程的价值与应有的地位、研制新的课程标准、设计新的教学体系、实验新的教学方法、编写新的教材等。

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音乐教育者全国大会于1974年制定(1986年修订再版)的《学校音乐方案:描述和标准》(The school music program:Description and standards)(MENC,1986)。这套标准几乎覆盖了学校音乐教育方案中除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外的所有方面。此标准中规定的音乐欣赏教学“成就标准”为:小学阶段,听音乐时,用身体动作的反应或节奏乐器表现出对节奏的理解;听认一些常见的正规管弦乐作品和声乐作品;使用正确的术语来讨论作品的特征;用学生自己的词汇讨论音乐作品的质量;通过唱奏参与音乐;喜爱听各种类型的音乐;讨论并阐述对艺术作品的个人见解等。初中阶段,听认包括各种风格音乐曲目的作曲家和曲名;听音乐时集中较长的注意力;通过听觉,分析音乐演奏;使用恰当的音乐术语来分析音乐;分析、比较和对照各种风格与时期的音乐,并借助非语言媒介(例如视觉艺术、律动)等。[1]

1993年,美国政府宣布了《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Goals 2000:Education America Art),其重要内容是建立各学科课程的国家标准,作为衡量到2000年各学科内容和成就的质量标准。由此产生了新的音乐教育国家标准,即《艺术教育国家标准》(National Standards for Arts Education)(MENC,1994)。此标准中规定的音乐欣赏教学“成就标准”为:幼儿园至4年级,学生能够注意并积极地参与各种长度和难度适宜的音乐的听赏活动;通过对所听音乐的描述和答问,表现出他们的音乐感知;在音乐听赏过程中,通过身体运动,对显著的音乐特征或特定的音乐发展变化作出反应;在反复听赏后,对某一作品中音乐诸要素的关系形成更完整的感知,并具备表达出这种感知的能力;运用学生的听赏技能,改善他们独自和集体音乐活动的准确性和表现力等。五年级至八年级,学生能够注意并积极地参与各种中等长度和难度的音乐听赏活动;通过对所听音乐作品内容时间的描述和答问,表现出他们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在反复听赏后,对某一作品中音乐诸要素的关系形成更完整的感知,并具备表达出这种感知的能力等。[2]

总之,国外关于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研究历史较长,理论比较全面,音乐欣赏教学的发展较成熟,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

2.国内研究综述

国内音乐教育和教学的研究起步较晚,在借鉴国外音乐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众多专家和学者的努力探索和广大音乐教师多年的实践总结,已取得丰硕成果。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研究一类是以音乐教育研究的组成部分包含在各类音乐教育和教学的研究成果中,另一类是专题研究。

包含在各类音乐教育和教学的研究成果中的音乐欣赏教学研究很多,如:曹理与李朴民的《中学音乐教育》(1987),曹理与崔学荣的《音乐教学设计》(2002),曹理主编的《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2003),金亚文主编的《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2003),张开军的《音乐新课程课堂教学案例》(2003),王安国等的《走进课堂――音乐新课程与案例评析》(2003),郭声健的《音乐教育论》(2004),廖乃雄的《音乐教学法》(2005),吴锐淼编的《中小学音乐教学案例专题研究》(2005),等等。其中,由曹理主编的《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最具代表性,在该书的“音乐欣赏”一节中,全面、详细地阐述了欣赏教学在音乐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欣赏教学的任务和内容、欣赏教学的方法、欣赏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及欣赏教学的课例分析。

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方面的专题研究主要以论文形式呈现在各种音乐和音乐教育期刊上,内容涉及音乐欣赏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案例等方面,研究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以音乐欣赏教学的特性为主要研究内容。这些研究从音乐欣赏的本质、音乐欣赏的基本方式、音乐欣赏的基本原则等方面进行阐述,如:徐惠英的《参与,是音乐欣赏教学的良好方式》,昌继光的《软化学科边缘,提高欣赏水平》,曹理的《音乐欣赏与审美教育》,等等。在《音乐欣赏与审美教育》一文中,作者指出音乐欣赏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提高感受、体验、听赏分析、评价音乐的能力及发展想象力,丰富情感,加深对音乐与文化、历史关系的理解,是进行审美教育、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与手段。[3]

第二类,以音乐欣赏教学的教学方式、方法为主要研究内容。这些研究文章主要从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评价、教学手段、教材教法等方面进行阐述,如:钱建良的《小学音乐欣赏课中的研究性学习》,尹新荣的《“对话式”音乐欣赏教学》,王加宁的《在欣赏教学中培养“倾听”音乐的习惯》,等等。在《在欣赏教学中培养“倾听”音乐的习惯》一文中,作者指出音乐欣赏教学任务是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则有赖于学生倾听、倾听、在倾听的欣赏习惯。[4]

第三类,以音乐欣赏教学的心理学因素为主要研究内容。这些研究主要从音乐欣赏的心理特征、心理因素、心理过程及学生的心理特征等方面进行阐述,如:李庆如的《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情感体验与表现研究》,蒋笛的《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心理学因素》,等等。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心理学因素》一文中,作者指出在音乐教学体系中,音乐欣赏教学与心理学的联系尤为紧密,因为音乐欣赏学习过程与音乐欣赏过程一样,其本身就是一个包括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多种心理功能综合的动态过程。在进行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时,借鉴一些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音乐心理学等的一般规律,能为音乐教师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指导音乐欣赏教学顺利进行。[5]

第四类,以音乐欣赏教学课堂教学设计为主要研究内容。这些研究主要结合新课标和音乐欣赏教学实践进行教学设计,力求在教学中体现新课标的理念,促进有效的音乐欣赏教学。如:张晓莉的《〈春江花月夜〉音乐欣赏课教学设计》,曹理的《如何选择教学策略――小学低年级音乐欣赏〈红绸舞〉教学设计及评析》,罗义亮的《音乐欣赏课的意境设计》,等等。

总之,这些论文对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了分析和研究,对实践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总结和探讨,提出了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对音乐教育教学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运用价值。研究主要针对音乐欣赏教学某一方面的问题,全面系统研究比较缺乏,根据各个不同地区具体情况的音乐欣赏教学现状和问题的研究也比较缺乏,理论研究还不够完善,缺乏系统性和深入性,尤其是新课标下的音乐欣赏教学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摸索,理论研究还有待于完善。

参考文献:

[1]刘沛.美国音乐教育概况[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92,101.

[2]刘沛.美国音乐教育概况[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122,131.

[3]曹理.音乐欣赏与审美教育[J].课程.教材.教法,2001,(1).

[4]王加宁.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培养“倾听”音乐的习惯[J].中国音乐教育,2001,(3).

中国音乐赏析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高校 民族音乐 赏析

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不同地域、不同生产生活方式的民族产生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和音乐,民族文化成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在音乐教育中,传播和弘扬优秀的民族音乐,是对我国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也是对民族历史文化的尊重。

一、民族音乐赏析的特点分析

(一)文化性

对民族音乐的赏析,要求欣赏者具有较高的传统文化知识,要求其对民族的历史传承、风俗习惯、生产生活方式进行了解。民族音乐产生于民族的特殊的土壤中,其产生和发展都受到当地的语言、宗教、哲学思想和社会思潮等的影响,民族音乐作品来源于当地的生产生活实际,因此在民族音乐作品的赏析中,欣赏着应知晓当地的社会风貌和日常生活面貌。同时,文化具有平等性,不同民族的音乐都具有同等的价值,我国民族音乐发展的历史就是各族人民在民族交往中不断发展的历史。高校在音乐教学中,应该对不同民族的音乐作品进行赏析,让学生对民族文化进行相应的了解,在音乐学习中体会民族文化的互补性和差异性。

(二)地方性

民族音乐因为产生的地域不同而有不同的特色。我国根据地域的划分,将民族音乐分为音乐文化组:如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北方草原、中亚绿洲、中南丘陵等等。在民族音乐中,不同民族的音乐有着自己独特之处:有奔放悠长的内蒙古民歌,有欢快活泼的新疆民歌,有悠扬悦耳的江南丝竹,也有激昂高亢的信天游。高校在民族音乐的赏析中,应体会不同民族的音乐特色。

(三)艺术性

民族音乐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学生在学习时要充分挖掘民族音乐的美,对民族音乐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赏析。首先应对民族音乐的基本的曲调进行赏析,掌握音乐的基本主题,在此基础上,将诗词分析的方法移入音乐的赏析中,创设必要的情境,了解音乐作品的思想内涵。

二、民族音乐赏析课程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一)赏析课程的设置不合理

在高校音乐课程的设置上,对民族音乐的关注度不够。在教学中以现代音乐为重点,在民族音乐的教学中,也仅涉及对民族音乐形式上的分析,并没有深入挖掘民族音乐的内涵,民族音乐的赏析课程缺乏思想深度。

(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民族音乐因为其自身的地方性,导致与学生的生活脱节,学生在学习民族音乐时,不能与之进行情感的交流,不能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影响。同时,学生对民族文化知识的匮乏,对民族音乐进行赏析时往往会束手无策。

(三)师资力量薄弱

在高校的教师队伍中,民族音乐教师的师资力量比较薄弱。而民族音乐的地域差异性和范围的广泛性,对音乐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民族音乐教师不仅应具备较高的音乐素养,同时必须对地理、历史、风俗学等进行了解,这样才能对民族音乐进行比较深入的赏析。

三、高校民族音乐赏析的对策分析

(一)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

在民族音乐的赏析中,必须对民族音乐产生的背景进行深入挖掘,对影响民族音乐的各种历史和现实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才能了解音乐作品的象征意义,才能知晓民族音乐中所饱含的深厚的感情。艺术来源于生活,民族音乐产生了当地的生产生活实际,只有在文化层面上深刻理解了作品的内涵,才能感受到民族音乐的伟大魅力。因此,在民族音乐的赏析课程中,要加大对音乐基础理论知识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习民族优秀的文化,同时,可将中西音乐文化进行对比学习,培养多元文化的音乐学习方法。

(二)加强学生审美素质的培养

音乐教育最重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高校在民族音乐的赏析课程中应重视对作品的旋律、和声、节奏的学习,对音乐作品的民族性和文化性应重点把握,同时应结合现代音乐的基础知识和音乐理论对作品进行技术层面分析。

(三)对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进行分析

民族音乐赏析具有地方性和民族性的特点,要求高校在民族音乐的赏析课程中,必须对作品的地方性和民族性进行准确的把握。民族音乐为民间音乐,它可以反映出当地的社会形态和文化特色。同时,民族特色是民族音乐赏析中的重要内容,在引导学生学习民族音乐中,要让他们明白民族音乐的精髓和核心,学会欣赏不同民族的音乐作品。

四、结束语

民族音乐赏析课程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在民族音乐的赏析课程中,存在着赏析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没能真正挖掘民族音乐的内涵,同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师资力量薄弱,这些都影响着我国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民族音乐赏析具有文化性、地方性和艺术性的特点,在高校的赏析课程中,应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和学生审美素质的培养,同时,在欣赏民族音乐中,对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进行深入分析,传承我国优秀的文化。

参考文献:

[1]黄宇.高校民族音乐赏析思考[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5(8):164-166.

中国音乐赏析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高校 民族音乐 赏析

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不同地域、不同生产生活方式的民族产生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和音乐,民族文化成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在音乐教育中,传播和弘扬优秀的民族音乐,是对我国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也是对民族历史文化的尊重。

一、民族音乐赏析的特点分析

(一)文化性

对民族音乐的赏析,要求欣赏者具有较高的传统文化知识,要求其对民族的历史传承、风俗习惯、生产生活方式进行了解。民族音乐产生于民族的特殊的土壤中,其产生和发展都受到当地的语言、宗教、哲学思想和社会思潮等的影响,民族音乐作品来源于当地的生产生活实际,因此在民族音乐作品的赏析中,欣赏着应知晓当地的社会风貌和日常生活面貌。同时,文化具有平等性,不同民族的音乐都具有同等的价值,我国民族音乐发展的历史就是各族人民在民族交往中不断发展的历史。高校在音乐教学中,应该对不同民族的音乐作品进行赏析,让学生对民族文化进行相应的了解,在音乐学习中体会民族文化的互补性和差异性。

(二)地方性

民族音乐因为产生的地域不同而有不同的特色。我国根据地域的划分,将民族音乐分为音乐文化组:如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北方草原、中亚绿洲、中南丘陵等等。在民族音乐中,不同民族的音乐有着自己独特之处:有奔放悠长的内蒙古民歌,有欢快活泼的新疆民歌,有悠扬悦耳的江南丝竹,也有激昂高亢的信天游。高校在民族音乐的赏析中,应体会不同民族的音乐特色。

(三)艺术性

民族音乐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学生在学习时要充分挖掘民族音乐的美,对民族音乐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赏析。首先应对民族音乐的基本的曲调进行赏析,掌握音乐的基本主题,在此基础上,将诗词分析的方法移入音乐的赏析中,创设必要的情境,了解音乐作品的思想内涵。

二、民族音乐赏析课程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一)赏析课程的设置不合理

在高校音乐课程的设置上,对民族音乐的关注度不够。在教学中以现代音乐为重点,在民族音乐的教学中,也仅涉及对民族音乐形式上的分析,并没有深入挖掘民族音乐的内涵,民族音乐的赏析课程缺乏思想深度。

(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民族音乐因为其自身的地方性,导致与学生的生活脱节,学生在学习民族音乐时,不能与之进行情感的交流,不能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影响。同时,学生对民族文化知识的匮乏,对民族音乐进行赏析时往往会束手无策。

(三)师资力量薄弱

在高校的教师队伍中,民族音乐教师的师资力量比较薄弱。而民族音乐的地域差异性和范围的广泛性,对音乐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民族音乐教师不仅应具备较高的音乐素养,同时必须对地理、历史、风俗学等进行了解,这样才能对民族音乐进行比较深入的赏析。

三、高校民族音乐赏析的对策分析

(一)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

在民族音乐的赏析中,必须对民族音乐产生的背景进行深入挖掘,对影响民族音乐的各种历史和现实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才能了解音乐作品的象征意义,才能知晓民族音乐中所饱含的深厚的感情。艺术来源于生活,民族音乐产生了当地的生产生活实际,只有在文化层面上深刻理解了作品的内涵,才能感受到民族音乐的伟大魅力。因此,在民族音乐的赏析课程中,要加大对音乐基础理论知识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习民族优秀的文化,同时,可将中西音乐文化进行对比学习,培养多元文化的音乐学习方法。

(二)加强学生审美素质的培养

音乐教育最重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高校在民族音乐的赏析课程中应重视对作品的旋律、和声、节奏的学习,对音乐作品的民族性和文化性应重点把握,同时应结合现代音乐的基础知识和音乐理论对作品进行技术层面分析。

(三)对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进行分析

民族音乐赏析具有地方性和民族性的特点,要求高校在民族音乐的赏析课程中,必须对作品的地方性和民族性进行准确的把握。民族音乐为民间音乐,它可以反映出当地的社会形态和文化特色。同时,民族特色是民族音乐赏析中的重要内容,在引导学生学习民族音乐中,要让他们明白民族音乐的精髓和核心,学会欣赏不同民族的音乐作品。

四、结束语

民族音乐赏析课程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在民族音乐的赏析课程中,存在着赏析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没能真正挖掘民族音乐的内涵,同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师资力量薄弱,这些都影响着我国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民族音乐赏析具有文化性、地方性和艺术性的特点,在高校的赏析课程中,应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和学生审美素质的培养,同时,在欣赏民族音乐中,对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进行深入分析,传承我国优秀的文化。

参考文献:

[1]黄宇.高校民族音乐赏析思考[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5(8):164-166.

中国音乐赏析论文范文第6篇

国家在对音乐教育事业的重视度不断加强的情况下,出台了音乐教育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的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但是相关教育部门并未制定与上述理念相同步的高等院校音乐课程标准,因此许多高校在音乐教学方面存在缺乏系统性、制度性等弊端。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课程内容的选择直接关系着人才的培养与教学成果的好坏,为了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我们必须对音乐欣赏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依据问卷调查、实地考察、询问专家得来的结果,我将从音乐欣赏教学内容的现状以及如何促进高校音乐欣赏教学内容的改革几方面进行阐述,希望能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音乐欣赏课程

现如今各大高校的音乐欣赏教学在内容与形式上大同小异,通过讲授相关知识使学生从音乐的表现手法、声乐、乐器与乐队、演奏类型了解音乐的基本常识,结合音乐电影方面的经典巨作,譬如《永远的爱人》、《和你在一起》、《放牛的春天》等,从这些作品中了解音乐对人产生的不同影响,使学生深刻体会音乐其本身所具有的审美特点。在教学手段方面,高校采取的是讲授、欣赏为主,学生自由讨论学习成果为辅。

这种课程的设置可以增进学生对相关文化的了解,增强学生对世界多元文化的了解,另一方面提高学生对中西文化的喜爱程度,提高休闲生活品质,并能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学会对情绪的调整,最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意识。我们都知道拥有一颗“追求美”的心灵无论是对自己一生的发展还是对社会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而音乐欣赏这门课程正是对美的心灵的培养,因此音乐欣赏教程必须引起相关教育部门与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二、高校音乐欣赏教学内容的

现状调查与分析

现如今,在音乐欣赏方面并没有制定明确的教学课程标准,这种现象严重制约了音乐欣赏教学的发展。而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譬如教材设计中西比例失衡、理论与实践没有充分结合等等,接下来,我将对高校音乐欣赏教学内容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找出其问题存在的原因,为音乐欣赏教学的改革提供现实依据。

(一)音乐欣赏教材编订

西欧音乐的欣赏研究与中国音乐的欣赏研究相比,由于教学实践上存在很大的优势,因此慢慢地在人们内心深处认为西欧的音乐才是最好的。在教材的编订方面,也着重于对外国音乐进行介绍。譬如各大高校广泛使用的《音乐欣赏教程》这本书而言,全书分为如何欣赏音乐、古典乐派、民族乐派、印象乐派、中国现代音乐、浪漫乐派、现代派音乐七个模块,其中只有中国现代音乐与我国音乐有关,其余的都是对外国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等作曲家作品的赏析。可以明显地看出中西比例的严重失衡,在我看来音乐水平的高低并不是由音乐研究的时间长短而决定的,每个国家的音乐都有自身的地域特色,中国学子应全方位了解中国的音乐文化,担负起繁荣音乐文化的重任。

(二)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

据相关调查显示,有百分之八十的高校采取的是一周一节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模式,时间的简短使得学生无法对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效的吸收。因此就需要学生充分利用课后的时间进行复习,而实践是学习与温习的最好方式,但是大多数高校存在的问题是,虽然举行了大量的与音乐有关的活动,但是参加与音乐有关的实践活动的人数少之又少。这种现状应引起教育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在已有课程的基础上,开展更多与音乐有关的活动,增加学生与音乐接触的机会。

三、高校音乐欣赏教学内容的改革

(一)促进中西文化比例的平衡

中国音乐欣赏教程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启的,因此在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方面还存在众多缺陷。音乐欣赏教材中,中西比例的严重失衡导致了学生错误地认为外国音乐就是精品的错误认识,而且也会淹没中国音乐文化的内涵。而且当学生满怀激情的去学习音乐欣赏时,听到的都是生僻的、自己不熟悉的外国音乐,这无疑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热情。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国音乐的发展,教材编订者需要做到中西文化比例的平衡,譬如在书中加入对中国古典音乐、民谣、少数民族音乐、戏曲的研究,让学生能全方位了解中国文化,并在日后的音乐创作中汲取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精髓。

(二)音乐欣赏教材具有时代性

教材是教师进行知识传授的基础,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途径之一。音乐欣赏课程的系统发展需要对教材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与中国现如今的音乐教育现状相适应。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历久弥新,其间所蕴含的宝藏必须被利用。因此在制定教材的过程中既要包含传统音乐的精华,又要吸收现代音乐的发展成果,而不是一味地崇拜外国音乐,忽视中国音乐发展的伟大成就。其次在编订教材的过程中增加内容传授的载体。现如今,经济快速发展,科学技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体现在方方面面,无论是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交通方式还是教育模式方面,信息技术都以其特有的优势展现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科技的优势,突破通过教材进行教学的传统模式,尝试通过多媒体课件、专辑的方式向学生直观展示音乐的魅力,增强学生音乐鉴赏的能力。

(三)教师敢于突破,走出教材

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当着引导者与督促者的角色,因此教师的思维模式对学生将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教育工作者必须全面认识自己扮演的角色。并能够认识到即使是最新版本的教材也是以过去式的形态存在的,教师只有敢于超越教材,站在教材之上对现有音乐进行欣赏分析,才能促进音乐文化的繁荣。因此教师需要在以往教学方式的基础上进行思维创新,在课堂上不再局限于单纯地对教材进行解读,而是要结合最新出版的专辑或唱片进行全面分析。这不仅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还可以实现音乐欣赏与时代共同发展的目的。

总之,音乐欣赏的教学现状必须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通过不断调查研究提出行之有效的改革方案,改变以往在教材内容、教学模式、教学实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这种改革是时展的要求,是繁荣中国音乐文化的必经之路。

中国音乐赏析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职人文素质;音乐赏析;课程设计

【分类号】J60-4

一、音乐教育现状

近年来,艺术教育越来越受重视,推动了音乐教育的发展。音乐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乐趣,是抒感的一个方法。我们从幼儿园到大学都上过音乐课,一直在进行着音乐的教育。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接受的大部分是西方音乐,赏析的作品大部分也来自于西方的经典音乐作品。尽管是传统音乐,人们还是按照鉴赏西方音乐的方法去品味,这就对传统音乐色赏析出现了误解,使那些有力量、有价值的音乐就此埋没。因此,应该呼吁大家完善和提高对音乐赏析课程的重视,学会正确赏析除西方音乐之外的好音乐。现在的音乐教育体系以技术和审美为主,受西方音乐教育影响颇大,音乐教育比较模式化,固步自封,使得音乐教育模式化、单一化,侧重技能,本文认为这种模式已经逐渐脱离音乐的发展方向。西方式的音乐教育使得民族传统音乐逐渐缺失,音乐教育转换新的教育方式势不可挡。

二、音乐教育和音乐赏析价值

我国的音乐教育体现了工业文明的进展,具有工具色彩,在现在时代转型背景下,要想跟上时代变化,现代音乐教育规范化教育必须创新和改进。音乐是社会文明和民族精神文化的代表,重视音乐教育,有利于育人和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西方式音乐教育以哲学理论为根本,比较模式化、死板,现在音乐比较追求个体化,注重生态文明,回归创建音乐的作家本身,有利于更好的产生共鸣。音乐赏析的目的是了解创作的初衷,可以通过作品表达自己的感情,实现个人节操的升华,建造个人的精神世界。音乐赏析不仅懂了别人,也让别人懂了自己,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三、音乐赏析课程设计

课程设置是进行音乐教学的重要环节,包括教授科目、大纲、内容、课时、教学形式等项目,是如何实施音乐教育的标本。还包括师资力量、生源水平等等。课程设计一定要重点突出,注重实践和以学生为本。

1.师资力量和生源情况

老师是音乐之路的启蒙者,是音乐这趟旅行的领路者,在学习音乐旅行上扮演了重要角色。音乐教育需要资深的,有多年学习音乐经历的人,重要的还需要有能力启发和带动学生们的情感。赏析音乐的第一步是能产生共鸣,读懂它内在的情感,把死的东西变为活的事物。老师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音乐也需要有天赋的人,如果一个人天生五音不全,那何谈领略音符的力量。要想培养出优秀的、能继承发扬音乐的人,生源水平也是关键的一步。选择有天赋的、潜力的学生,也可以减少音乐教育时间,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培养更多音乐赏析“巨人”。可以通过最常见的考试为标准来衡量,如饱含情感地朗诵、歌曲演唱、舞蹈表演、模仿等等方法。

2.课程结构

根据往年课程结构,主要分为常识教育课程、音乐专业知识、音乐赏析专业知识、专业课外拓展及实践教学五个部分。从形式上来说,与其他高校框架一样,主要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顾名思义,是每个学生应该熟知的音乐基础理论知识;选修,则根据学生自身的喜好来选择的,体现了音乐的个体化。但是,选修和必修课程比例一定要适当,专业课程不能太少。专业课程才是是音乐赏析学习的主要知识,是音乐赏析的基础。除此之外,应该根据个人不同情况,因材施教,抛弃原有的守旧的模式,实行培养人才的弹性化模式。

3.课业内容

高校的音乐赏析教育也是普通的转科大学教育,也需要完成每个大学生应该学习的东西,例如英语、计算机、体育、思想政治素养和军事理论等。除此常规的课程项目外,重要的就是专业的音乐教育。音乐赏析的学习范围非常广,因为首先音乐的范就很广,有流行音乐、古典音乐、音乐剧、舞台剧,各种戏曲及钢琴曲、吉他曲等各种乐器奏出的曲子,其次还有东西方的差别,即使都是摇滚,东西方的摇滚又有不同的味道。一定要注意避免课业内容太窄,使学生认识面窄,难以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的目标。

4.教育方法

古往今来,针对音乐赏析的教育方法层出不穷,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新的以学生个体发展为核心的音乐赏析教育方法逐渐适应了大众要求。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都是为了人这个个体。其实,音乐的享受本来就是注重个人感受,音乐赏析要体现个人价值。其次要选用适合东方特色方法,从东方音乐角度出发学习。要学会赏析,就要先学会领悟音乐,领悟音乐最好的方法就是面向大自然,走向生活,体现实践的重要意义,学习音乐的产生,从根本上了解音乐。在你能懂一首音乐的时候,你也就在慢慢学会赏析了。

5.课业评估

就像学生的考试一样,考试必不可少,定期评估也至关重要。定期评估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潜力,可见评估的重要性。课业评估可以分成多种形式,课堂积极性、书面形式和自我创作等。专业的理论基础需要书面的形式,可以是论文,也可以是卷子。学习的不同内容的音乐进行创作及自我点评。最终通过专业的老师们综合各方面表现给出成绩。

四、总结

随着音乐越来越多,能理了解它的人越来越少,对音乐方面,这是极大的埋没,对我们是极大的损失。懂音乐赏析的人能帮人们去了解它,不管它对你意义如何。一首歌,可能能让没有勇气的人鼓足勇气,可能能让寒心的人再次感受到温暖,可能能让丧失信心的人重拾信心,这就是音乐的力量,这就是音乐赏析的力量。弹性化、科学化、创新化地进行音乐赏析教育是大众追求的目标。按照如此教育发展,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音乐赏析界将呈现繁荣景象。

【参考文献】

[1].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地[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金亚文:《高中音乐新课程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中国音乐赏析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高职;公共音乐课;音乐教育;传统音乐;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5-0032-03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2011年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职业学校数量达到了1 276所,占普通高等学校总数的60%。2011年招生数为325万人,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总数的47.7%。从全日制学生数量统计来看,2011年全国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329万人,在校生总数达960万。从学校分布的城市类型来看,66.1%的高职院校坐落在地级城市或县级区域。高等职业教育在使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并深入至地市一级地区等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也对所在地域及其社区的文明建设做出了较大贡献。

音乐教育历来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素质教育、人的修养、人与社会的关系等。作为公共课或者说是通识课程,音乐课在普通高校早已开设,并且成为学生喜爱的课程之一,帮助大学生提高了音乐欣赏水平和艺术修养,丰富了业余生活,有的大学生还从此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那么在我国高职院校中,公共音乐课的情况怎样呢,高职院校是否开设了公共音乐课,开设课程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教师讲授什么样的内容,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情况怎样?带着这些问题,笔者通过搜索中国期刊网(键入关键词“高职院校”+“音乐教育”),阅读了2008年以来的相关论文近百篇,2005年以来硕士毕业论文4篇。在阅读与学习的过程中,对近几年高职院校公共音乐课的教学及研究有了初步的了解,又因尚未看到这方面的综述性文章,在查阅与统计后,在此,从已有研究的内容及研究方法等方面予以归纳与梳理,并对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中尚且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愚见。

高职公共音乐

课教学与研究现状

(一)目前研究中的内容

近年来,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研究文献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音乐教育作用研究 音乐教育在学校中的作用毋庸置疑。约有40%的文章涉及这方面的内容,普遍认为音乐教育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有益的影响;二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人文素养;三是与校园文化建设密不可分。如王周秀的《浅议音乐艺术教育对高职学生能力素质的影响》,陈颖的《试论高职院校学生的音乐素养与素质教育》,杨秀云的《谈谈高职生音乐审美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新举措》和孟展的《从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艺术教育课程现状透析河南普通高职高专公共音乐教育》等。

音乐教育现状研究 约有35%的文章对目前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现状进行了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课程体系不完善,课程定位模糊,得不到相关教学管理部门应有的重视。如汪靓的《高职院校音乐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方向与重点》一文,论述了高职院校音乐教育课程体系在学生学习、课程设置、教材选编、师资建设、机制保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王爱峰的《江苏省高职院校公共音乐教育的调查与研究》认为,音乐课程在教育体系内定位模糊、课程设置及地位边缘化,公共音乐教育是从属地位等。二是教学目标过高,教材选择随意性大,应确立适合职业院校学生特点的教学目标,编选适合职业院校学生使用的音乐教材,相关文章如金云霞的《对农业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实践研究》,王靖怡的《论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管理》等。三是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四是当前的现状研究侧重理论研究,缺少调查形式的研究等。

“音乐欣赏课”教学研究 从现有文献来看,音乐欣赏课是高职院校的主要音乐教育模式,约有25%的文章论述了音乐欣赏课教学。这些文章一方面,提出了音乐欣赏课教学的不足。如刘昂的《浅议高职院校音乐欣赏教学》认为音乐欣赏教学现状是模式单一、互动不足,教学设备投入不足,创新不足、质量不高等;王敏靖的《高等职业学院音乐欣赏课程开发的研究》分析了音乐欣赏课程的教材、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的不足。另一方面,提出音乐欣赏课应该通过教学实践予以改进。如蒋玲玲的《高职“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探索》和王敏靖的前述论文等。

教学方法研究 一些研究者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教学改革与探索,总结了有效的教学方法。一是比较法。如蔡朝霞在《比较法在高职院校非音乐专业音乐欣赏教学中的运用》中谈到运用比较法进行音乐欣赏教学,将中国传统古典音乐作品与西方古典音乐作品做比较,将中国各地民歌风格做比较。二是研究性学习方法。如王敏靖在《中国民族音乐——民歌欣赏》一课中,采用研究性学习方法,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激励学生主动查阅各种资料,深刻分析研究中国民族音乐与流行、摇滚音乐的联系与区别,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三是“聆听、体验、实践”三位一体的教学方法。如郑莉的《关于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问题与改革》认为,音乐实践本身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通过对音乐技能的训练,通过学生自己动手作词、配乐朗诵、设计舞台背景等,切身感受到音乐艺术的美。

(二)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 汪海在论文《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音乐教学实践探索——以日照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中回顾了近10年来国家教育部关于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相关政策与文件,分析了国家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分析比较法 陆小燕的《高职非音乐专业音乐鉴赏教材编写的思考》,运用分析比较法,对五本音乐鉴赏教材(类别包括国家教育部重点教材、高等学校音乐教育学会推荐教材和21世纪高等院校素质教育教材等)进行了初步的比较研究,进而对高职音乐欣赏教育和教材展开了积极的思考。王敏靖的《高等职业院校音乐欣赏课程开发的研究》一文,分析了国内外关于音乐欣赏课程开发的相关文献资料,认为西方发达国家学校(包括职业大学)都非常重视音乐教育,十分注重音乐课程的设计。

调查法 王爱峰、汪海、王敏靖、孟展等都在自己的学位论文中广泛使用了问卷调查法和访谈调查法,调查了学生喜欢的音乐情况,学生的音乐素养,学生对音乐教学的期望以及师资情况,调查学生接受音乐教育的情况、音乐基本知识掌握情况等,及学校开设音乐选修课的情况。朱振玉在《广州市高职生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状况调查》一文中采用抽样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抽取广州市六所高职院校为样本,对广州市高职生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状况做了调查。

个案研究法 孙晶晶、汪海和孟展运用个案研究法,对自己所在院校的音乐教育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

教学实践法 汪海、王敏靖、蔡朝霞等以自己的工作单位和工作岗位为立足点,在课堂上实践音乐教学,探索了新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比较法、创设音乐情景法、研究性学习法、多媒体教学法,等等。

由现状引起的思考

通过对已有研究文献的阅读与梳理,笔者了解到,许多高职音乐教育工作者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付出了大量的劳动,取得了凝聚着辛劳与智慧的成果,尤其是个案研究和通过广泛调查的研究,给同行的教学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导,启示着后来者的教学与研究。但是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来看,笔者以为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和有待探索的问题。

(一)对教学内容的思考

仅有6%的文章论及传统音乐的教学。这些文章指出了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并对在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中引入传统音乐文化教育提出了建议和策略。如陆小燕的《对高职学生加强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教育的分析》,朱振玉的《广州市高职生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状况调查》,孙晶晶的《论普通高职公共音乐教育引入本地传统音乐的价值——以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蔡朝霞的《比较法在高职院校非音乐专业音乐欣赏教学中的运用》等。由此可见,在高职院校的音乐教育中,传统音乐的教学内容是有的,只是很少,对传统音乐教学的认识严重不到位。

1995年12月在广州召开的“全国第六届国民音乐教育研讨会”提出了“以中华音乐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口号。音乐学者、音乐家、音乐教育工作者疾呼至今,但在大学生课堂上却还是较少听到传统音乐的声音。通过这次文献研究,笔者看到所有调查“学生喜欢的音乐类型”的结果,都是学生更喜欢流行音乐而较少喜欢我国传统音乐,对传统音乐的关注和对传统音乐品种的了解远远少于对流行音乐歌曲的关注与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代劳动人民的精神财富,承载、凝聚了劳动人民音乐生活的记忆。中华民族拥有数量众多的民族音乐珍品,可学生却唱不出几首民歌,认不得几件民族乐器,听不进戏曲和曲艺,传统文化在学生的心中地位堪忧,民族音乐的未来堪忧。

我们的学生从小就受爱国主义教育,而不了解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人、不认同自己民族传统文化价值的人何以爱国?笔者认为,高职院校的音乐课堂应该为广大青年学子开一扇传统音乐文化之门,让学生学习传统音乐,了解传统文化,加深对中华民族的情感,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创设良好的人文生态环境。

(二)对教学方法的思考

听得多,实践少 音乐欣赏课是当前高职院校开设的主要音乐课程,但是,在音乐欣赏课上强调了聆听,忽视了学生的实践。正如郑莉所说,聆听不完全能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美,只有通过音乐实践,才能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唱可以感受旋律的美、跳可以感受节奏的律动、奏可以体验到亲手抚弄出音乐的乐趣。怎样在教学中加强学生对音乐的作品的实践,从而让学生更“近距离”地学习音乐,是我们今后教学中应该要探索的问题。

课上多,课下少 音乐课每周一次,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之后,大都不会在课下再去关注,而音乐的学习恰恰是在于平时的积累。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其实只是一种引导或者说是引领,课堂上接触到的音乐作品不过是音乐海洋中的几朵小小的浪花。怎样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下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比如网络、电视、广播等,拓宽自己的音乐知识面,将课堂上的学习延伸到课下,延伸到生活中,使学生对音乐的学习不止步于课堂,是我们教学中要探索的第二个问题。

声音多,文化少 音乐是有声的艺术,但这声音不是孤立产生的,它是一种文化,是产生于一定的文化背景之中的。目前的音乐课堂上,我们以聆听为主,间或有唱或奏,这些听得见的声音的背后是什么?我们引导学生感受音乐带来的委婉、抒情,高亢、明亮,忧郁、哀伤或者震撼,作者又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怎样创作出这些作品的?这些问题,只有音乐的“声音”是解决不了的。音乐与生活、情感、语言的关系,音乐与民族、国家的关系,音乐产生的地理环境、传播方法等,都是需要在课堂上学习的,只有这样的学习才能对音乐作品有较全面的了解,只有全面的了解,才能真正认识到它的价值,只有真正认识它的价值,才算得上达到了学习的目的。

笔者以为,在高职院校的音乐教育中,怎样将有声的音乐与无声的背景文化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加强对音乐文化的了解和学习,是我们要探索的第三个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业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教育不仅是对专业技术的学习掌握,还有音乐教育这一“非专业、非职业性的教育”,这是对所有大学生的教育,是对人文传统的继承教育。

参考文献:

[1]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麦可思研究院.2012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R].中国教育报,2012-10-17(5).

[2]王周秀.浅议音乐艺术教育对高职学生能力素质的影响[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0(1):80-82.

[3]陈颖.试论高职院校学生的音乐素养与素质教育[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48-49.

[4]杨秀云.谈谈高职生音乐审美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新举措[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65-69.

[5]孟展.从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艺术教育课程现状透析河南普通高职高专院校公共音乐教育[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7.

[6]汪靓.高职院校音乐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方向与重点[J].大学教育科学,2009(6):27-31.

[7]王爱峰.江苏省高职院校公共音乐教育的调查与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08.

[8]金云霞.对农业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实践研究[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65-69.

[9]王靖怡.论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管理[J].管理科学文献,2008(3):168-169.

[10]陆小燕.对高职学生加强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教育的分析[J].职业时空,2009(7):58-59.

[11]刘昂.浅议高职院校音乐欣赏教学[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154-155.

[12]王敏靖.高等职业学院音乐欣赏课程开发的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5.

[13]蒋玲玲.高职“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探索[J].科教文汇,2010(2上):182-183.

[14]蔡朝霞.比较法在高职院校非音乐专业音乐欣赏教学中的运用[J].黄河之声,2008(2):73-75.

[15]郑莉.关于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问题与改革[J].职业教育研究,2010(3):25-26.

[16]汪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音乐教学实践探索——以日照职业技术学院为例[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

[17]陆小燕.高职非音乐专业音乐鉴赏教材编写的思考[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274-275.

[18]朱振玉.广州市高职生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状况调查[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39-41.

[19]孙晶晶.论普通高职公共音乐教育引入本地传统音乐的价值——以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0(7):196-197.

中国音乐赏析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高中音乐欣赏审美教育审美能力

一、丰富学生的音乐内涵,为欣赏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音乐的欣赏教学并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也不是简单地倾听、评价和感情的抒发,而是在对音乐知识和积累有深厚的了解后对音乐的解析和对曲调的分析,是站在专业角度上的评价,是艺术修养和对艺术的剖析。因此,音乐的欣赏教学首先要为欣赏打下坚实的前期基础,让学生了解音乐,了解音乐的历史,了解音乐的内容,让学生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要丰富学生的音乐内涵,让学生了解多样化的音乐世界。首先要让学生系统地了解音乐的起源、各个分支的发展情况以及各地音乐的概况等,在这个基础之上,教师要灵活运用多媒体和各种影视资料,让学生在有趣的教学过程中主动接受音乐的各种知识,并通过故事性的讲述和呈现,让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对各种音乐的不同文化内容产生兴趣。同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将对音乐的欣赏穿插进对音乐知识的讲解过程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知识和音乐文化的熏陶,奠定前期的内涵基础和感知基础。

二、欣赏教学与歌曲学习相结合,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既然是音乐的欣赏教学,那么就少不了对音乐的鉴赏和体悟,但是纯粹的欣赏分析会让学生感觉到枯燥,将对音乐原本的兴趣抹杀掉,因此在音乐欣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歌唱兴趣的带动,一边欣赏音乐,一边哼唱歌曲。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将让学生发挥音乐天赋,进行歌唱的环节穿插进对音乐的分析过程中,通过不同的歌曲比对和加强论证,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去思考。例如,在分析传世之曲《茉莉花》的时候,就可以将与其有相似之处的歌曲放到一起,让会唱的学生为同学们唱一遍,在歌曲的哼唱中进行对音乐的分析,继而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畅所欲言,也可以通过与教师的直接沟通进行分析。在教师授课后,可以将下节课的教学内容告诉学生,学生也会在课下进行音乐的学习,让学生保持长久的兴趣。

三、借用影视作品,吸引学生注意力,深化对音乐的理解

在我国现当代的影视作品中,有越来越多的作品将目光转向了传统的民间传说,这些传说不仅带有浓浓的地域特色,并且很多都有相对应的音乐,这些故事和音乐一样有着强大的魅力和吸引力;除此之外,在很多新创作的影视剧中也会有对音乐的重新解读和理解性解读,教师可以利用影视作品与音乐的结合,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在对影视剧的欣赏中去体会音乐中饱含的感情和人文的内涵。借用影视作品,并不是要将整个剧目都要看完,教师要结合音乐的需要,截取影视剧作品中经典的部分,让学生在影视启发下进行发散性的思考和感知,再辅以教师的引导,形成对音乐的多方面欣赏和立体的感知。

四、结合舞蹈进行教学,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音乐和舞蹈经常是结合在一起进行呈现的,二者作为情感的抒发形式,有着共同的作用,因此经常会产生共鸣,将音乐和舞蹈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能调动起学生的肢体积极性,这对于长期在教师里端坐的学生来说,既是一种放松,又是一种娱乐。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将音乐和与之对应的舞蹈进行播放,让学生欣赏和感知,在这之后,让学生集体或者几位参照视频进行模仿,感受肢体语言与音乐相互交融的过程,感受音乐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在学生情绪高涨的情况下,进行音乐欣赏的教学。总之,高中音乐欣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内容和形式的并重,让学生欣赏的是建立在充分了解和探究的前提下的,因此,教师要在内容上充实学生的头脑,在形式上锻炼学生的思维方式,让音乐欣赏教学真正成为一门学问,而不是大家口中的听音乐和自我意识的感知。

参考文献:

[1]吴跃跃.音乐教育学的发展方向与课程构建.中国音乐教育,1996,(1).

中国音乐赏析论文范文第10篇

新元素 中国民族音乐 鉴赏课

一、民族音乐中包含的新元素分析

什么是民族音乐?狭义地讲,所谓中国民族音乐就是祖祖辈辈生活、繁衍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各民族,从古到今在悠久历史文化传统上创造的具有民族特色,能体现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音乐。而广义上,中国音乐是泛指世界上具有五声调式特征的音乐。民族音乐是祖祖辈辈智慧的结晶,是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历史发展的重要见证。早在四五千年前的原始社会中,就产生了歌舞和歌曲。民族音乐由那时起,一直演变和发展至今,其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艺术形式已经成为一笔宝贵的财富。

民族音乐分为这样五类: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器乐。每一类音乐都有其独立的体裁、形式、乐种和作品,这就形成了多样化的民族音乐。

什么是民族音乐中的新元素?民族音乐中的新元素,就是指民族音乐创作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各种技法。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艺术技巧,这些技法既在社会发展的推动下更新,同时其发展又受着时展的局限,因此每一个技法都打上了时代的烙印。21世纪的今天,民族音乐主要的新元素有:中西作曲法的结合、中国民间曲调新唱、说唱音乐融进流行音乐等。这些技法,让民族音乐以传统文化为基础,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人们面前,满足人们在当今时代对民族音乐的新需求。

二、新元素引入民族音乐鉴赏课的必要性

1.新元素引入民族音乐鉴赏课是紧跟时展步伐的需要

当今社会生活方式日新月异,新事物层出不穷,旧有的事物已经不能很好地吸引人们的眼球了。同时,人们也特别乐意接受新事物、新生活。为了满足人们对文化的新要求,民族音乐中也注入了新元素。另外,人们对传统的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敢于挑战,教育领域里的改革运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当前的新课改,就是教育领域改革的重要体现。这些都说明了一点:新元素引入民族音乐鉴赏课是可行的。

2.新元素引入民族音乐鉴赏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

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要求社会的各方面都要引起高度重视,才能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民族音乐鉴赏课是培养学子们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在课堂中加入新元素,既是对民族音乐鉴赏课的丰富,更是对学子们音乐知识的一种补充。新元素引入民族音乐鉴赏课,从培养学子的民族文化素养做起,是提高文化素养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举措。

3.新元素引入民族音乐鉴赏课是充实当今学子生活和丰富学子们知识的需要

青年学子,作为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接班人,理应重视自身素质的提升。另外,青年学子处在时代的最前沿,对生活、对知识都有其新的要求。将新元素引入民族音乐鉴赏课,正是丰富学子们的民族音乐知识,提升其对民族音乐的鉴赏能力。

4.新元素引入民族音乐鉴赏课是民族音乐自身发展的需要

民族音乐的发展和传承,离不开民族音乐鉴赏课堂。当今社会流行音乐广受推崇,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族音乐的发展。要让广大音乐爱好者认识民族音乐、喜欢民族音乐、传承民族音乐,让民族音乐源远流长,就必须加大课堂的民族音乐知识量,就必须注入新的元素,激活人们对民族音乐的热情。

三、新元素引入民族音乐鉴赏课的内容

新元素引入民族音乐鉴赏课,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民歌

近年来民歌的呈现形式走向多样化,在社会中兴起了弘扬民族文化的新热潮。多样化的民歌形式,改变了民歌在学子们眼中的固定模式,以崭新的姿态呈现在学子们面前,受到了喜爱。但这种喜爱是停留在民族音乐的表层理解的,大多数学子没有对民族音乐进行专业的解读,当然很多时候是不会解读的。因此,将民歌引入课堂,在老师的引导下更好地理解民族音乐。比如社会中广为流传的阿宝的原生态歌曲,还有黄英的《映山红新唱》等都受到人们的喜爱。这些民歌都是可以引入到民族音乐鉴赏课,供学子们鉴赏和讨论,既能激起学子们的好奇心,同时又能激起他们对民族文化的探讨,通过这些个体现象的分析,认识民族文化的深层意义。

2.说唱音乐,也就是曲艺音乐

说唱音乐是中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类型之一。提起说唱音乐,学子们多数感到茫然和陌生,但是换一个形式,提起东北二人转,学子们就不会陌生了。这就是说在民族音乐鉴赏课堂中不要仅仅依赖课本和理论,要重视素材的分析。通过社会中热点的素材并对其进行由点到面的分析,能够有效地将说唱音乐的具体内容一点一点挖掘出来。这样既能顺其自然地将民族音乐的内涵挖掘出来,又能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使其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独立地、深入地鉴赏这些素材。

3.民族器乐

在大型的文艺演出中通常会出现一些民族器乐。大多学子对民族器乐并不熟知,但这些器乐的表演一定程度上会激起一种好奇和欣赏的心理,因此民族器乐作为一种新元素引入民族音乐鉴赏课,既可以满足学子们的好奇心,拓展学子们对民族器乐的了解,同时也能激起他们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4.戏曲音乐

近年来人们对戏曲音乐的热情大大减弱,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戏曲音乐里方言重,很多时候理解起来并不那么容易。其二生活中娱乐方式的多样化,淡化了人们对传统的文化方式的关注程度。因此,将新元素引入民族音乐鉴赏课,就可以考虑将京剧之类的国粹,引入民族音乐鉴赏课堂这既是培养学子们对京剧的兴趣,同时也是弘扬和传承京剧文化。

四、结语

民族音乐就是从古到今,具有民族特色、体现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一种音乐。将新元素引入中国民族音乐的鉴赏课,是为了增加学子们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以达到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目的。因此,作为现代课堂的音乐老师,应该重视这方面的教学。在引入新元素时,要注意这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教师在充分利用这一辅助工具的同时应该从多角度多形式丰富学子们的民族音乐课堂。

参考文献:

[1]肖伟华.引领潮流 宣扬文化――关于新元素引入中国民族音乐鉴赏课得研究[J].现代交际,2010,(12).

[2]丁言涛.试论国乐名家应成为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J].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07,(1).

[3]尹茂源.中国民族音乐的现状和发展[J].时代文学,2010,(1).

中国音乐赏析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中国音乐史;任务与目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2-0020-02

我国的中国音乐史教学开始于上世纪20年代,随着西洋音乐的传入和我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对美育的重视,萧友梅等音乐教育家对早期新兴音乐教育开始了探索和实践。推动了我国近代音乐教育的发展。自1927年上海国立音专成立,其专业设置及教学管理体制日趋完善,并聘用经验丰富的音乐家任教,黄自亲自教习音乐史等课程。例如《先秦音乐史》、《中国古代音乐史》、《中国近现代音乐》、《中国当代音乐史》等。而在高师院校中《中国音乐史》与《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已成为音乐类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本文就中国音乐史的教学对象、课程设置、教材选择、教学内容和目标、教学方法等教学环节进行分析和研究,试图通过这样的研究以便更好地去进行教学的实践。

一、任务与目的

学生通过系统了解中国音乐从古至今的历史发展,并结合音乐作品的鉴赏,对各个历史时期社会音乐活动的主要特点和发展规律,对音乐创作和音乐人物、音乐思想和审美意识、音乐教育和传承、音乐传播和文化变迁以及乐种、乐律、乐器等方面取得的主要音乐成就和相关知识,能够有所了解和掌握,熟悉一些有代表性的中国音乐作品。并对于如何学习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和观点,正确看待音乐史上的中西、古今、雅俗问题,能够有所了解,同时初步形成运用音乐文献、文物史料研究历史音乐现象的基本能力。

二、课程教学要求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较为系统地了解中国音乐发展的历史进程、不同历史时期社会音乐生活、各种音乐体裁以及主要音乐作品的创作特点及艺术表现创作手法,丰富音乐史论知识,提高音乐艺术的理论修养,并且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本课程通过音乐作品的欣赏教学,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对中国音乐的审美鉴赏能力和修养。在音乐欣赏中需要适当加强视频欣赏的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另外,还应在教学中注意使学生理解中国近现代音乐与西方音乐之间的联系。

教学的重点在于对不同历史时期主要的音乐活动、音乐体裁及作品、音乐家等内容要有基本的了解。教学中的难点在于如何结合、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理解和掌握音乐史知识,同时结合音乐的感性体验,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鉴赏能力。

但是基于近几年才提升的本科师范院校中,很多表演专业的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只学习了乐理、视唱练耳等基础课程,这些学习都建立在艺术高考的基础之上。

三、课程的设置

目前,很多地方性的师范院校相继由原来的师专提升为本科院校,在专业的设置和学生的教学设置、培养计划都不一样。因此,由于专业的不同,学生们对于中国音乐史的学习也是有一定的区别和侧重的。例如表演专业的学生,特别是学习西洋乐器的学生,如果能学习本专业的《乐器和器乐发展史》,学习演唱的学生能进一步学习《艺术歌曲发展史》等课程,将会对其专业的学习进一步发展有着直接的作用;音乐教育、主持与播音专业,考虑到他们专业要求综合能力强,课程设置较多的特点,可以将《中国音乐史》与《中国音乐名作欣赏》课程结合教学,合成一门课程《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同步进行音乐史与音乐作品鉴赏的学习;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的学生,应该要加强《中国音乐史》与《西方音乐史》等课程学习;此外,音乐学专业学生,尤其是选择学习中国音乐史为专业方向的学生,应该加强断代史、专题史的学习力度。因此,地方性高校中对音乐类学生们根据自身专业方向和兴趣灵活选择课程提供了可行的途径――推行学分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担任音乐基础理论课程的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教材的选择

关于教材,在此主要针对共同课《中国音乐史》来进行简单的论述。回顾中国音乐史的研究,上世纪20年代叶伯和先生第一部《中国音乐史》在1922年发表,之后相继出现王光祈、郑觐文等学者也撰写了音乐史著作;到五六十年代,杨荫浏、李纯一等先生进一步深化了中国音乐史的研究,发表了一些影响较大的专著;其后,夏野、汪毓和、梁茂春、刘再生、黄翔鹏等学者的著作,为中国音乐史增添了丰富的内容。[1]

各高校在开设中国音乐史课程的时候,选用教材都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专业需要。2006年,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组织编写出版了《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1],并在全国高校推广使用。这本教材在教材框架和教学内容上体现了“基础性”与“时代性”,强调“师范性”,也强调“学术性”,强调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但并不是以降低、削弱课程应有的学术含量为代价”。[1]可以说很好的体现了《纲要》的指导思想,其特点是将中国音乐作品的欣赏置于中国音乐历史文化的背景中进行,同时使中国音乐史的教学更直观形象,促进学生的历史知识、感知能力与思辨能力得到均衡发展。但遗憾的是与教材配套的音像资料的建设迟至今日也未见发行,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仍然要花费大量时间搜集音像资料。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自身条件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累音响资料,以最大限度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五、教学内容和目标

各师范院校中国音乐的教学虽然在课程结构上设了性质不同的课程,但是许多学校并没有真正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内容和目标的区别设计和对待。存在主要问题有:共同课《中国音乐史》在教学上在理论深度上区别不大,没有针对具体学生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也存在不平衡的问题,大多数师范院校《中国音乐史》课程开设在秋季学期,而且只开设一个学期,相当于18周的教学内容,这就导致很多院校把古代音乐作为重点,近现代的作曲家以及当代音乐史都采取一笔带过,甚至有的都来不及介绍;音乐史的学习和音乐名作欣赏课程之间没有联系性,重复讲授的内容很多。笔者认为解决上述的问题,必须要更针对性地对学生的教学内容和目标进行细致严谨的设计。

在教学内容和目标的设计上,根据《中国音乐史》课程的需要,可以设为三个不同的层次:第一个层次,授课对象以音乐教育等专业为主,教学内容和目标以半年时间简单清晰地勾勒出中国音乐史的发展的整体脉络;对于每个朝代的宫廷音乐、民间音乐、乐器、音乐思想以及说唱、戏曲音乐、近现代音乐思潮、代表作曲家作品与风格进行初步的了解;对于重要的音乐体裁的发展历程给予清晰简单的梳理,聆听最具有代表性的作曲家的代表作品;第二层次,授课对象以音乐表演专业为主,教学内容和目标在第一个层面基础上注意针对表演专业的不同方向,或加重声乐艺术的发展历史或加重器乐音乐的发展史,并对于作品的聆听有相应侧重性的选择;第三层次,授课对象以音乐史专业主修学生为主,教学内容和目标以两个阶段进行设计:第一阶段与所有音乐教育专业的普修半年,对中国音乐史的发展有着基本认识;第二阶段用一年半时间学习中国古代音乐史、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中国当代音乐史,并能清晰的勾勒出各时期的发展的整体脉络;对于每个时期的音乐发展、主要的音乐思潮、主要作曲家的代表作品与风格进行深入的了解,包括其在音乐史整体发展中的地位;历史、政治、文艺思潮等对于音乐文化的影响;作曲技术的发展;音乐体裁的发展;要求课上、课下聆听和熟悉一定数量的音乐作品。

关于音乐史的学习和音乐名作欣赏课程之间的学习,首先两门课程应该是紧密地联系的,《中国音乐名作赏析》是通过具体作品来在教导学生学会聆听和欣赏音乐作品,更深入地了解中国音乐文化和重要作曲家的课程。对教材中关于作品的教学要结合音乐历史的发展,并且突出重点,特别是近现代音乐史中作曲家的生平和风格作为重要的内容。因此,对于教材编著的内容,我们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应该合理的取舍,笔者以为《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程教学应更多的应针对古琴音乐作品、传统戏曲、说唱、近代作曲家的创作背景、音乐特点,以及该作品在同类作品或整个音乐史上的地位等教学内容展开。

六、教学方法论的探索

《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的教学任务在于通过教与学,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和分析能力,完善知识结构,树立辩正唯物史观,适应基础音乐教育需要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使了解中国音乐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各阶段音乐文化的主要艺术成就和文化背景;了解中国音乐史上的重要流派、重要作曲家及其代表性音乐作品;了解中国音乐的美学特征,音乐的材料、形象、形态、意蕴、价值与功能;熟悉音乐的表现手段,对旋律、节奏、调式、肢体、结构等能作出恰当的分析;了解中国音乐传统体裁的特点和历史变迁;提高音乐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培养良好的艺术素养,热爱艺术与生活。为以后继续学习音乐课程打下了良好基础,从而提高学生的基本音乐素质。

本课程的教学方法采取以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主,现代教育技术为辅的有机结合方式。由于传统教学方法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发展总结,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教师的口头讲授以及板书形式为学生熟悉并相对易于接受,具有较明显的亲和力,所以在教学中笔者仍以讲授为主,适当加入了多媒体教学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方法,有助于提高传统教学方法的效率和效果。

其一,根据中国音乐史的特点和音乐教育的目标,建构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在课程讲解中实事求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状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追求最佳的教学效果。

其二,更新教学理念,拓宽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师讲课的艺术。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人,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导的地位。笔者深知教学质量的好坏,往往取决于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教师讲课的艺术。因此,笔者对中国音乐史的教学有充分的认识,经常研究传统的启发式教学模式和各种现代教学模式,不断进行教学方法的优化与创新,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

其三,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是要落实在学生身上,故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也处于很重要的地位。如果忽视了这种情况,让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地位,对教学实际上是很不利的。基于这种认识,笔者坚持启发式教学的原则,提倡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理念,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

其四,把传授知识和传授方法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中国音乐史内容丰富,浩如烟海。要使学生在短暂的大学时代有较多的收获,在教学中不仅向他们传授知识,还向他们传授学习和研究历史的方法。从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角度出发,一开始就向学生介绍学习中国古代音乐史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启发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方法的不断探索中,根据时代要求、学科特点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状况,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实践。

一方面把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结合起来。继承传统教学手段的优点,深入发掘教材内容,认真了解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从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角度出发,进行课堂设计,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同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拓宽学生的视野。笔者除了积极制作教学课件外,还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发挥多媒体音响在中国音乐史教学中的作用。

另一方面,把课堂教学手段和课外辅导手段结合起来。课堂教学以传统的讲授启发为主。课外辅导则主要利用网络进行。通过QQ、电子邮箱等网络交流方式延伸教学内容,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从而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巩固所学知识,实现教学大纲规定的目标。在一个学期的教学中,通过对我国各个历史时期音乐文化发展概况及其主要成就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音乐史的发展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同时,通过具体的音乐资料学习,提高了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素质,为从事音乐教学工作奠定基础,为继承弘扬我国音乐文化的优秀传统,发展和创新民族的社会主义的音乐文化作出积极的贡献。

以上,特别强调的就是中国音乐史的教学不是教学生背书,不是把学生变成只会考试的背书工具,而是通过我国各个历史时期音乐文化发展概况及其主要成就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音乐史的发展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同时,通过具体的音乐资料学习,提高了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素质,为从事音乐教学工作奠定基础,为继承弘扬我国音乐文化的优秀传统,发展和创新民族的社会主义的音乐文化作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田可文.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9.

[2]居其宏.不敬父兄 遑尊乃祖――论中国音乐史教学的古今贯通与厚今薄古[J].音乐探索.2011,(02):60-64.

中国音乐赏析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营造环境;培养兴趣;改善方法

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在美育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音乐直接作用于人体感官,引发思想情感的交流感悟,唤起学生对美的追求、美的享受;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能引发学生的思想心灵共鸣,对学生的情绪、性情、精神面貌等都有潜移默化的作用。音乐可以调节大脑层的机能,消除学生学习负担过重所引起的紧张、烦闷、疲劳等等,保持轻松愉悦的健康心态,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鲜明的艺术效果,生动、激情的艺术形象,加深了学生对世界的感性认识,促进了智力的发展,培养了学生的个性,激发了学生对艺术的创作能力。如何提高我国现阶段初中音乐教学的有效性?笔者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从音乐鉴赏能力的角度,浅析了提高音乐教学有效性的相关教学方法和措施。

一、我国音乐鉴赏教学的现状及其教学的重要性

音乐鉴赏、音乐赏析是我国音乐教学有序进展的重要保证,也是提高音乐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现阶段,随着新课程教学的推进,我国欣赏课教学取得一定的成就,但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比如,缺乏专业的音乐鉴赏课程,教学方法单一,“重音乐、轻欣赏”的教学模式仍占主导地位。学生的音乐基础参差不齐,音乐鉴赏、作品赏析的能力有待提高。音乐鉴赏能力是学生对音乐作品、歌曲的鉴别、欣赏的能力。学生通过对音乐形象、创作背景、歌词作曲的感悟和理解,结合丰富的情感经验、鉴赏知识、欣赏技巧,引感思想的共鸣,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的转变,促进学生不断发展。鉴赏能力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了学生的领悟能力、感知能力,内化了学生情感结构。音乐欣赏是对音乐作品的一种审美认识、评价赏析活动。有效的音乐鉴赏,可以加深学生对作品艺术形象的感知,引感的升华,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培养学生的艺术情趣。

二、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音乐欣赏教学的基础和前提。现代化教学理念要求我们充分发挥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在音乐赏析教学中,应当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比如,教师可以打破传统“课堂―教材―教师”的教学模式,开展探讨式创新教学。老师可以通过对座位进行合理有效的编排,采用圆形式排列法等的座位编排法,这样不仅有利于开展鉴赏教学的交流讨论,发挥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营造活跃、和谐的课堂环境氛围,同时有利于老师开展教学演示,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还可以从学生身边的音乐歌曲入手,对流行作品、现代歌手等开展教学分析,开展相应的欣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活跃课堂氛围,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三、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鉴赏能力、音乐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证,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应当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艺术意识,推动我国音乐欣赏教学的发展。第一,情感体验教学法。情感体验活动是音乐教学的主体核心,也是提高学生鉴赏能力、审美情绪的重要手段。通过大量音乐作品的赏析教学,加深学生对音乐的感官感知,产生美感,获得愉悦、快乐、悲伤等等音乐情绪。从情感体验中积累一定的情感经验,总结音乐欣赏的方法和技巧,达到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教学效果。第二,采用比较式授课法等先进教学方法。比较式授课法是对不同的音乐作品的赏析,有利于加深学生对音乐赏析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赏析、鉴定能力。学生对不同的艺术风格、思想情感的音乐作品进行比较式学习,加深了对作品的整体感知,有利于欣赏技巧、鉴定经验的积累,方便学生理解记忆。另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音乐室等现代化教学设备等高科技信息技术。大量丰富的图片视频、生动的音像歌曲等,能够多角度地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从而可以更好地开展音乐鉴赏欣赏课。

参考文献:

[1]王燕.论初中音乐教育现状与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J].教师,2011(14).

中国音乐赏析论文范文第13篇

 

20世纪,我国对于小学音乐教师的培养在经历了中师、5年制专科、3年制专科等层次的历史发展沿革之后,在21世纪初,开启了本科层次小学音乐教师的培养探索。10多年来,虽然先后有部分高校对本科学历小学音乐教师的培养进行了诸多有益的尝试,但是,由于目前国家尚未统一本科学历小学音乐教师的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因此,各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不仅存在较大差异,而且还存在一些问题。因为课程设置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并直接关系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所以在当前我国本科学历小学音乐教师培养的探索阶段,有必要对其课程设置进行深入分析,梳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调整策略,以提升本科学历小学音乐教师的培养质量。为此,本文选取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和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以下简称首师大初教院、湖南一师和重师大初教院)为样本,因为这3所院校都有师范教育办学的百年历史,且都是先后进行过各个层次小学音乐教师培养工作的院校。本文以其现行的本科学历小学音乐教师培养方案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本分析法,对其课程结构、专业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一、三所院校的课程结构、专业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分析

 

(一)课程结构分析

 

注:为便于分析,本研究根据各院校的具体课程设置,将所有课程的类别均按照广义上的教师教育课程分类进行了备注。一共分为4类:公共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师教育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上表中的“分类总比”,即每类课程占总学分的百分比。

 

(1)3所院校课程类别的设置差异较大。如首师大初教院和重师大初教院将公共基础课程称为通识课程,湖南一师则称为公共必修课;首师大初教院将学科专业课程称为专业方向课,重师大初教院则分为学科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专业方向课程,湖南一师又称为专业必修课等。还有,首师大初教院将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为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湖南一师将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在专业必修课里;重师大初教院的教师教育类课程则是单独设置。(2)3所院校各类课程结构比例都存在需要调整之处。第一,3所院校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的百分比很接近,基本都是8∶2或85∶15的比例,这也显示出几所院校所设置的选修课比例都偏低。第二,公共基础课、学科专业课、教师教育课和实践教学环节这4类课程之间的比例关系也存在问题。如从首师大初教院5类课程之间的比例可以看出,虽然该院独创的52%兼教课程在培养师范生具有多学科教学能力方面具有创新之处,其余4类课程的结构比例总体也较为均衡,但若将各类课程的比例与具体设置的课程结合在一起分析就会发现,该院的学科专业课程设置略显单薄,毕竟在该院分科培养的模式下,学科专业课程的比例比教师教育课程的比例还低,易造成培养的人才专业性不足的问题。又如湖南一师的课程结构比例,可以看到该院的4类课程中,教师教育课程比例最低,仅为111%,而该院公共基础课程和学科专业课程的比例都达到35%左右,显示出该院重公共基础课程和学科专业课程、轻教师教育课程的倾向。再如重师大初教院的4类课程比例,学科专业课程的比例达到400%,教师教育课程为179%,显示出该院也有重学科专业课程、轻教师教育课程的倾向。另外,该院的实践环节比例为158%,也略显偏低。以上分析表明, 3所院校的课程结构都存在一定问题,尤其是究竟如何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以及各类课程之间的结构比例,才更科学,更利于培养出符合基础教育改革需要的本科学历小学音乐教师,是各院校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调整的重点。

 

(二)专业课程设置分析

 

乐理、视唱练耳、钢琴、声乐、和声、舞蹈、合唱与指挥、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钢琴即兴伴奏、曲式、小学音乐教学研究、小学音乐教育心理学、小学音乐课程与教学论(14门)

 

复调、器乐、钢琴、声乐、音乐欣赏、儿童歌曲创作、指挥常识、舞蹈、曲式、中国近现代音乐、二十世纪中国艺术歌曲赏析、中国戏曲赏析、音乐教育科研方法、当代音乐教育与实践(14门)

 

湖南一师视唱练耳、基本乐理、基础声乐、基础钢琴、基础和声、艺术概论、小学音乐教学论、小学音乐教材与教法、合唱指挥、声乐演唱、钢琴演奏、器乐演奏、儿童歌曲即兴伴奏、形体舞蹈(14门)

 

中国音乐史及作品欣赏、外国音乐史及作品欣赏、小学生音乐学习心理研究、理论作曲、民族舞蹈、现代舞、器乐选修、电脑音乐制作、中外音乐作品赏析、中国声乐语言艺术、外国声乐语言艺术、音乐美学、中外小学音乐教育比较研究、艺术实践、声乐演唱、钢琴演奏、器乐演奏、儿童舞蹈表演与创作(18门)

 

重师大初教院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基础和声、钢琴与配奏、声乐、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中国民族音乐、外国民族音乐、合唱与指挥、形体训练、舞蹈基础与编导、器乐、曲式与作品分析基础、儿童歌曲分析与写作、小学音乐课程与教学论、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小学音乐课程教学设计与训练(18门)

 

音乐学概论、艺术概论、音乐美学基础、音乐心理学、钢琴与配奏、钢琴艺术简史与名作赏析、声乐、声乐艺术简史与名作赏析、意大利语音、器乐、童声合唱训练、儿童舞蹈编排、小学管乐队的组织与训练、和声学、曲式与作品分析、复调音乐基础、小型乐队编配、电脑音乐基础、钢琴教学法、声乐教学法、音乐教育学、中国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研究(22门)

 

注:上表所列的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仅为3所院校设置的学科专业课程。另外,所列课程的顺序均按3所院校培养方案里设置的先后呈现。

 

各院校专业课程开设的数量看,重师大初教院专业必修课开设的数量最多,共有18门;首师大初教院和湖南一师专业必修课开设的数量均为14门。重师大初教院专业选修课开设的数量也最多,共有22门;首师大初教院和湖南一师专业选修课开设的数量分别为14门和18门。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首师大初教院和湖南一师的专业课程设置略显偏少,尤其是专业选修课程的范围有些偏窄。

 

各院校具体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看,3所院校的专业必修课开设相同或相近的课程有:乐理、视唱练耳、钢琴、声乐、和声、舞蹈、合唱与指挥、钢琴即兴伴奏、小学音乐课程与教学论。3所院校的专业必修课开设不同的课程有:如首师大初教院单独开设了小学音乐教学研究和小学音乐教育心理学,并将器乐作为选修课;湖南一师将艺术概论作为必修课,将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曲式作为选修课,并开设了小学音乐教学论和小学音乐教材与教法两门学科教学法课程;重师大初教院专业必修课开设了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中国民族音乐、外国民族音乐、儿童歌曲分析与写作,以及小学音乐课程与教学论、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小学音乐课程教学设计与训练等3门学科教学法课程,而且,还将钢琴即兴伴奏课与钢琴课整合开设了钢琴与配奏课程。

 

各院校具体开设的专业选修课程看,3所院校的专业选修课程中,除了将钢琴、声乐、舞蹈这几门课程都在三年级作为选修课程继续开设外,3所院校其余设置的专业选修课程各不相同。如首师大初教院单独开设了复调、音乐欣赏、儿童歌曲创作、指挥常识、中国近现代音乐、20世纪中国艺术歌曲赏析、中国戏曲赏析、音乐教育科研方法、当代音乐教育与实践等专业选修课;湖南一师单独开设了中国音乐史及作品欣赏、外国音乐史及作品欣赏、小学生音乐学习心理研究、理论作曲、民族舞蹈、现代舞、电脑音乐制作、中外音乐作品赏析、中国声乐语言艺术、外国声乐语言艺术、音乐美学、中外小学音乐教育比较研究等专业选修课,但该院的专业课程中均没有开设复调这门课程。另外,该院还将为期一周的艺术实践设置为专业选修课。重师大初教院单独开设了音乐学概论、艺术概论、音乐美学基础、音乐心理学、钢琴艺术简史与名作赏析、声乐艺术简史与名作赏析、意大利语音、童声合唱训练、儿童舞蹈编排、小学管乐队的组织与训练、和声学、曲式与作品分析、复调音乐基础、小型乐队编配、电脑音乐基础、钢琴教学法、声乐教学法、音乐教育学、中国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研究等专业选修课。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3所院校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存在以下问题:第一,3所院校设置的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的数量、比例均不合理,部分院校的专业必修课程数量略显不足、专业选修课程范围略为偏窄。第二,3所院校专业课程设置的深度和广度把握不足,造成部分院校的专业课程近似于专科层次小学教育(音乐)专业水平,部分院校的专业课程又接近本科层次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水平。第三,3所院校所设的专业课程中,一些必要的课程没能呈现其中,而一些不太重要的课程却充斥其中。第四,3所院校所设专业课程总体上与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实际联系不够紧密,专业的特殊性和针对性不强。总的来说,3所院校的专业课程设置都需要进一步做出相应调整,以应对当前小学音乐课程改革的挑战。

 

(三)实践教学环节分析

 

分析3所院校培养方案中的实践教学环节可以发现,各个院校的设置均不相同。首先,分析3所院校开设相同的实践环节部分。从表3中可以看到,虽然3所院校都开设有军事训练、教育见习、教育实习、艺术实践和毕业论文,但3所院校在具体的开课学期和学时(周数)的设置上各不相同。如军事训练,虽然3所院校都在第1学期开设,但学时长短不一。首师大初教院为18学时,湖南一师和重师大初教院均为2周。教育见习,首师大初教院在第3、4学期开设2周;湖南一师是在第2、4、6学期开设3周;重师大初教院仅在第3学期开设了1周。教育实习,首师大初教院独设2次,一次是第6学期在远郊乡村实习4周,之后,第7学期又在城区优质校实习6周;湖南一师和重师大初教院的教育实习均开设在第7学期,但湖南一师安排了18周的教育实习;重师大初教院则安排了15周的教育实习。艺术实践,首师大初教院在第7学期开设18学时、每周2节;湖南一师是将艺术实践开设为选修课,并只在第6学期开设1周;重师大初教院则分别在第4、6学期各开设2周。最后看毕业论文,3所院校都将毕业论文设置在第8学期,但首师大初教院没有规定具体学时;湖南一师和重师大初教院则都设置了8周的学时。

 

其次,分析3所院校开设不同的实践环节部分。首师大初教院开设的较为丰富的实践教学环节,其中一部分是将部分课程的实践部分也放在实践教学环节里,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社会实践、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实践、计算机实践、小学教师技能实训(口语)、小学教师技能实训(书法)、小学教师技能实训(教育技术)、小学学科教学技能等。此外,首师大初教院还开设了科研实践活动和学术前沿讲座这2门实践课程。湖南一师单独在假期开设了为期4周的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重师大初教院单独开设了1-6学期的读书学分和汇报演出、第5学期为期2周的教育研习以及1-8学期选修的创新学分和创业学分项目。

 

对比3所院校的实践教学环节可以发现,各院校都比较重视师范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且,从实践环节的设置及其开设的时间上,也能看出各院校都在尽力将师范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但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各院校在一些具体的实践环节设置和学时、学期的安排上存在一定问题。如各院校在教育实习、见习环节的时间安排上都相对集中;部分院校的实习、见习时间安排较短;部分院校对教育研习和艺术实践的安排较为薄弱;还有部分院校对教育研习和艺术实践重视不够等。这些问题也导致各院校的实践教学环节没能充分体现出全程实践的培养理念。如首师大初教院虽然将教育实习安排在远郊和城区分别进行2次,但教育见习和实习的时间总共只有12周,与教育部2011年颁布实施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里对教育见习和实习规定的18周相比,少了整整6周;该院的艺术实践也只是在第7学期开设了18个课时。又如湖南一师的教育见习和实习时间虽然达到了21周,但和首师大初教院一样都只分别安排在4个学期。而且,该院的艺术实践是仅仅作为专业选修课在第6学期开设1周。还有,该院没有设置教育研习这一实践环节。另外,重师大初教院也只开设了16周的教育见习、实习,并只分别安排在2个学期。并且,该院的教育研习也只是在第5学期设置了2周的时间。显然,3所院校不管是实践周期的安排,还是实践学期的安排上都有必要进行调整。总之,各院校在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全程性上体现不足。

 

二、建议

 

(一)调整课程结构,使各类课程结构比例更科学

 

首先,各院校的课程类别应该有一个相对统一的设置标准。其实,大多数院校和研究者一般都将教师教育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师教育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4类。诚然,各院校在设置课程类别时突出自身的特色是无可厚非的,不过,像教育类课程设置的差异如此之大,将不利于整个专业的发展。

 

其次,各院校应该体现各类课程结构比例的科学性。具体说,各院校应该处理好以下几类课程之间的结构比例关系:第一,处理好必修课和选修课之间的比例关系。如前所述,3所院校设置的必修课和选修课比例基本都是8:2或85:15的比例,显然,选修课的比例都略为偏低。这既不利于拓展师范生的知识面,也不利于其个性的发展。因此,各院校应适当增加选修课的比例,同时,增加选修课的门类,为学生提供更多自由发展的机会。第二,处理好公共基础课、学科专业课、教师教育课和实践教学环节这4类课程之间的比例关系。在各院校都采用学科分科模式培养该专业师范生的前提下,首先在保证学科专业课程与教师教育课程基本平衡的基础上,课程比例略向学科专业课程倾斜。然后,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比例,同时,适当降低公共基础课程的比例。最终,使4类课程之间达到一个基本均衡,但又有所侧重的比例。4类课程比例设置的原则是,既要强调学术性,又要突出师范性;既要使学生充满后劲,又要使学生充满活力。那么,4类课程之间究竟设置多大的比例才算科学?这很难有一个定论。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4类课程中的每一类都不应该过于单薄或过于偏重。总的来说,各院校应尽量统一课程类别的设置标准,使各类课程结构的比例更加科学合理。

 

(二)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契合小学音乐课程改革需要

 

第一,结合当前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实际,设置一些既能满足师范生将来的小学音乐教育教学需要,又对师范生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的课程。第二,在设置具体课程时,也不能在一些课程的名称前随意冠以“小学”二字,就将其作为培养小学音乐教师的一门专业课,还应充分考虑课程设置的依据,以及与课程实施配套的如教材、课程资源、师资等因素。第三,基于当今世界课程发展的整合化趋势,各院校在设置专业课程时,还应注重专业课程的整合。将一些内在逻辑联系紧密的课程加以整合,使学生形成融会贯通的综合性知识体系,而非相互割裂的学科知识体系。

 

具体说,在专业必修课方面,除了几所院校均已开设的乐理、视唱练耳、钢琴、声乐、和声、舞蹈、合唱与指挥、钢琴即兴伴奏、小学音乐课程与教学论等课程外,笔者认为,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曲式和器乐这几门课程应该列入专业必修课程。2011年教育部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中规定的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和小学音乐教学设计也应该作为重要的学科教学法课程加入专业必修课。再有,鉴于钢琴即兴伴奏能力对小学音乐教师的重要性,各院校可在单独开设钢琴即兴伴奏课的同时,在钢琴课程中也整合进即兴伴奏的课程内容,同时将已开设的乐理和视唱练耳整合为一门课程开设。另外,在几所院校已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中,艺术概论可作为选修课程开设,而小学音乐教学研究、小学音乐教育心理学等课程的开设还值得进一步商榷。

 

在专业选修课方面,3所院校设置的差异很大。3所院校除了在三年级都开设了钢琴、声乐、舞蹈这几门专业选修课外,其余的专业选修课各不相同。而且,在诸多不同的专业选修课程中,部分专业选修课与专业必修课衔接不当,如在专业必修课程中开设了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合唱与指挥等课程,然后,在专业选修课程中又开设音乐欣赏、指挥常识;又如,在专业必修课程中仅开设了基本乐理、和声,然后,在专业选修课中就直接开设理论作曲。部分对小学音乐教师用处不大的专业选修课也设置其中,如中国近现代音乐、20世纪中国艺术歌曲赏析、中国戏曲赏析、中国声乐语言艺术、外国声乐语言艺术、电脑音乐制作、意大利语音等课程。其中,部分开设的专业选修课程也值得商榷,如小学生音乐学习心理研究、中外小学音乐教育比较研究等。还有,在专业选修课程中既开设中国音乐史及作品欣赏、外国音乐史及作品欣赏,又开设中外音乐作品赏析;将仅仅为期一周的艺术实践作为专业选修课开设等。以上分析表明,各院校在专业选修课程的设置上还需要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各院校应增设更多实用性较强的专业选修课程,如儿童歌曲即兴伴奏、儿童歌曲分析与写作、童声合唱训练、儿童舞蹈编排、小学管乐队的组织与训练、音乐微格教学、音乐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国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研究等课程。

 

(三)调整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实践能力全程培养的模式

 

实践教学环节是职前小学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师范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各院校都非常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如首师大初教院就明确提出:在大学人才培养的全部过程中贯穿实践教育的思想,通过课内外各个环节,构建完整的实践教育体系[4],即倡导“全程实践”的培养模式。首先,各院校应依据2011年教育部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对实践教学环节做相应调整。具体讲,一是各院校应保证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的时间至少达到《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规定的18周;二是各院校都应该设置《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提出的教育研习这一实践环节;三是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和教育研习这三项教育实践环节在保证课时达标的前提下,应统筹安排贯穿于师范生4年的学习生活之中。同时,各院校应增加艺术实践的课时,并在第2-7学期都增设艺术实践环节。另外,如首师大初教院1-8学期设置的学术前沿讲座、第6-7学期设置的小学学科教学技能等实践环节值得借鉴。再如重师大初教院1-6学期的读书学分、1-8学期的创新学分也是值得借鉴的实践教学环节。不过,该院实践环节设置的汇报演出和创业学分值得商榷。

 

中国音乐赏析论文范文第14篇

高中生经过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鉴赏基础,但是其审美心理和分析鉴别能力还没有成熟,音乐文化知识的积淀也仍需继续进行,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中,依然需要通过审美教育提升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音乐审美能力。

1对音乐美的感受能力音乐鉴赏是通过听觉器官对音乐作品进行感知体验,并进行音乐审美的过程,感受音乐美的能力是音乐审美中的基本要求,也是进行更高层次的音乐审美的基础。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教师应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对不同地域、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音乐进行自由地欣赏,并对相关的音乐知识进行讲解提示,让学生把握住不同的风格的音乐美感。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大量音乐欣赏的机会,有计划、有目的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音乐美感知能力的训练,提高其感受音乐美的能力。例如,人教版教材中的第一单元《学会聆听》,三维目标中的情感目标就在于引导学生通过聆听体验,感悟音乐中的美感,利用聆听、讲授、对比、讨论等教学方法,结合对节奏、力度、速度、旋律等音乐形式要素及其表现能力的讲解,让学生结合《草原放牧》《第六悲怆交响曲》《长江之歌》等音乐作品,体会不同的音乐形式所展示的不同美感。

2对音乐美的判断能力对于音乐美的判断能力是通过对音乐作品进行初步的感受之后,对其蕴含的特性进行鉴别和概括,并进行一定的判断和分析。对于音乐美的审美判断,不是简单地以“美”或者“丑”加以界定,而是结合相关的理论加以论证分析。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判断能力,应该将相关的音乐理论学习与学生的主观感受结合起来,将课堂教学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建立合理、客观的审美判断能力。高中生大多已经是青年,思想活跃,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强,在当今活跃而繁杂无需的音乐文化市场中,往往缺乏分辨音乐中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能力。为此,音乐鉴赏课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国内外经典名曲及各地的优秀民歌进行审美感受,提高个人音乐文化修养,在高尚、优美的音乐熏陶下健康成长。

3对音乐美的理解能力对音乐美的理解能力,也是音乐审美教育中的主要内容。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建立聆听和感受的基础之上,也是审美活动由直观感受走向理性欣赏的标志,也是审美活动的进一步升华。高中生具有了一定的文化知识基础和社会生活经验,理性思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音乐鉴赏课中对于音乐的感受也应该从感性认识走向理性认识,不仅“知其然”,更应该“知其所以然”,能够从理性层面上对音乐进行分析和理解。高中音乐的新课标和几个版本的高中音乐教材,都是根据一定理论体系进行编排的,能够在教学中系统化、层次化地提高学生对音乐美的理解能力。例如,人教版高中音乐欣赏教材的《文人情致》单元,分别安排了《广陵散》《流水》与《阳关三叠》《扬州慢》对中国古代的古琴音乐和古代歌曲进行介绍,以系统的形式提高学生对中国古代文人音乐的认识和理解。

4对音乐美的评价能力音乐中的审美评价是审美主体根据自己的审美价值观对音乐作品的审美属性进行的价值判断,包括对其艺术特色、表现手段、思想内容等方面的特点与成败的认识,审美评价是对音乐作品的理性表述,是最高层次的审美活动。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教学,应根据相应的教学内容,通过对相关音乐作品的欣赏评价,结合相关的理论知识和自我感受利用语言或者文字的形式进行创造性的表述。例如,教学中《巴赫》《贝多芬》章节,教师应鼓励学生对巴赫和贝多芬的代表作品《马太爱难曲》《第二十三钢琴奏鸣曲》《第九交响曲》的聆听,了解其不同的音乐风格,并结合相关的理论知识和个人独特的审美体验,对自己的独特音乐感受和个性理解进行大胆表达。

二、结语

中国音乐赏析论文范文第15篇

一、本课程及指定教材的基本特点

原来普通高校开设的《中国音乐史》课程,其教学不外乎按照历史分期,分为古代音乐史、近现代音乐史、当代音乐史三部分来教学,或是依据各个时期的音乐形态,即“乐舞时代”、“歌舞伎乐时代”、“民间音乐时代”、“专业音乐创作时代”四部分来教学。在大的历史框架下,根据音乐发展的时代性、地域性、民族性、阶级性、宗教性的特点,再分别以乐器、乐制、乐人、乐种、乐律、乐理、乐谱、音乐教育模式等为线索,结合出土文物、乐器、遗存的壁画乐谱等图像安排教学,纵向与横向结合使中国音乐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各个不同阶段的音乐文化及其主要艺术成就和文化背景更加清晰明了,易于学生接受。《中国音乐名作赏析》课程一般是在中国音乐历史的框架下,结合具体音乐作品,完成音乐审美体验。它把抽象的音乐理论形象化、音乐作品视觉化,利用直观图像、音响弥补中国音乐史缺乏形象性、趣味性的缺憾,以乐器形制演变、各个乐种的发展融合及兴衰没落、器乐流派等为线索安排音像资料进行教学,从音乐作品的创作、演奏、欣赏(表现和理解)、内容与形式、样式等音乐现象中探讨审美价值。将上述两门课程整合为《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如果既能体现两门课程各自的特点,又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那就是真正达到教学目的了。但《中国音乐史》与《中国音乐名作赏析》课程的整合并不是单纯地把欣赏课和音乐史课简单合并在一起,它针对的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的学生,是以培养基础教育教师为目的的,规定的授课时间仅有72个课时。这就意味着要对博大精深、与很多学科交叉、涉及知识面很广的中国音乐史内容做很大的删减,要在大量脍炙人口、经久不衰的优秀音乐作品里做出艰难筛选。受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托,田可文为普通高校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编著了《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教材。全书共分析了75首作品(都附有谱例),插有87幅图片表格,很好地体现了中国音乐史的历史风貌。为了适合教育对象,这本教材对很多中国音乐史的细节与文献依据一笔带过,对一些较困难的理论问题有意简略,只对学生必须掌握的音乐史实内容进行了叙述。这就给了授课教师很大的自由空间,但同时也有很多随之而来的难题需要授课教师解决。

二、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矛盾及解决原则

1 学时少和教学内容多的整体矛盾

以往,《中国音乐史》课程的总学时是72学时,笔者在教学中已经感觉到很难较好地完成教学内容。因为,古代史的知识学生大都不熟悉,需要细致全面地讲解;近现代、当代音乐史中又要安排大量欣赏的内容。原《中国音乐名作赏析》课程的总学时是36学时,也不能很充裕地完成教学任务。

除了学时少的问题,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也是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教师在备课之前,很有必要深入到学生中了解情况,并据此安排教学内容和授课方法,适时做出调整。

2 古与今教学内容的具体矛盾

中国古代音乐史的内容,是让音乐专业学生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如果给这部分内容安排的时间太,少I那么,这门课设置的初衷就无法完全实现;如果在古代音乐部分所用学时太多,近现代、当代史中大量的作品又很难有时间欣赏。

为此,我们需要合理分配教学时间,利用课下时间,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本课程教学的具体方法

不论是中国音乐史的教学还是名作赏析课的教学,其内容都十分庞杂。要想使二者充分地融合起来,需要进行系统化的整合。教师首先要吃透教材,明确每单元、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查阅和学量相关资料,融会贯通地变成自己的知识信息传授给学生。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教学方法,要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制定出巧妙且卓有成效、灵活多变、适应学生心理特点、以人为本的教法,和学生一起精心实施。

关于本课程教学的具体教学方法,笔者认为,谭勇在其《论高师(音乐名作欣赏)课程的教学最优化》(刊于《黄钟》1999年第3期)一文中提出的观点很值得借鉴:首先,应明确优选教学方法的标准。标准一:教学方法应与教学目的相适应。就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而言,一般都包含三方面的内容,分别是知识信息方面的、认知技能方面的和情感态度方面的。这些目标的实现,都需要有与该目标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来予以保证。标准二:教学方法应与教学内容相适应。名作欣赏与中国音乐史课程结合的教学内容十分丰富,由此也决定了必须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标准三:教学方法应与教学对象相适应。教学方法不仅为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所制约,而且也受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知识基础所制约。在兼顾整体的前提下,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但是,由于本课程要突出在中国音乐史背景下进行作品欣赏,所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以中国音乐史脉络为经线,以在历史背景中常析不同形式和人物的音乐作品为纬线。在相关音乐史知识的讲述后,引导学生在聆听代表性作品中认知中国音乐史和明确音乐欣赏的方法,达到既拓宽视野又提高音乐审美和认知能力的基本要求。

2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资源。《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的教学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等设备和网络资源,以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在电脑普及软件运用上做足功课,例如,在powerpoint课件使用时,理论文字中间穿插影音视频,把理论内容和影音内容完美结合,充分挖掘教学潜能。

3 课内课外结合。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结合后,其教学内容是相当丰富的。单纯依靠课内时间,是难以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因此,强调课内外结合、重视课外的学习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教师可在每节课后给学生推荐自主学习内容,这样做可以充分弥补课堂教学内容的不足。学校应该尽可能提供场地、设备和相关辅导条件。也可以将这种课外学习活动情况纳入考核中。

4 开展各种形式的专业讲座。专题性讲座可以针对性地弥补课堂教学时间的不足,让音乐专业学生在生活中养成赏析音乐作品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