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社会教育论文范文

社会教育论文范文

社会教育论文

社会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1.服务项目构想。

本项目以文山学院民族研究所介入富宁县那能乡那瓜村社区开展云南壮剧传承人才培养服务为个案,通过对服务实践过程的研究,探索出一种以地方高校民族研究机构为服务主体,借助科研平台发挥专业服务优势,向校外遗产地社区提供云南壮剧民间土戏的社区与社会教育传承服务实践模式,以便为地方高校服务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拓展出一项新的服务领域,并为相关的研究和服务积累有益的实践经验。

2.服务主客体的选择。

第一,作为服务主体,文山学院民族研究所应发挥自身的专业服务人才资源优势,在服务地方文化保护与发展领域,主动参与少数民族本土文化教育传承保护的科研服务和教育传承服务。在研究经费不足的情况下,文山学院民族研究所发挥非遗保护研究及服务人才优势,依托两项部级科研课题的平台及其经费支持,在边疆少数民族非遗教育传承研究中探索出应用性和可操作性较强的服务实践项目,重点关注遗产地非遗传承人才培养的科研模式和教育服务模式。第二,对那瓜社区服务平台的选择。那瓜村位于云南省富宁县那能乡的东部,距乡政府驻地18公里,主要居住着壮、瑶两种民族。社区文化资源丰富,有部级(云南壮剧)和云南省级(陇端街①)非遗保护名录两项,二者在活态传承方面相辅相成的关系,体现在“陇端必有戏,无戏不陇端”的民间习俗中。再次,那瓜戏班和那瓜风流街活动在当地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具备本项目开展研究探索的条件和现实基础。第三,服务目标及服务对象。重点面向那瓜村小学自愿参与学习传承云南壮剧的业余爱好者,服务过程中也会涉及家长、戏班传承人、导演、村组长和活动组织者等服务对象。保护服务的目标重在促进戏班传授者与学员之间教学的良性互动关系,以便更好地通过培养云南壮剧遗产地传承人、壮剧爱好者等相关者自觉参与本社区本民族非遗传承和保护的能力,实现云南壮剧民间土戏的可持续发展。

3.科研服务和教育服务的方法选择。

项目服务者应坚持研究与服务并重的原则,在研究中服务,在服务中研究。首先,服务前中后期的研究资料收集方法,涉及现场观察法、半结构问卷法和访谈法等。其次,服务过程中社工助人自助的方法,涉及个案、小组和社区社会工作方法。

二、社区与社会教育服务的个案实践过程

服务项目的实施过程,以实际问题出现和解决的先后为序,并按“问题分析能力研究服务介入服务反思新的问题出现”的过程进行循环,待阶段性问题得以解决后方可进入下一个阶段,直至服务总目标的达成。为期一年半(2012年6月~2013年12月)的项目服务,分为六个阶段。

1.第一阶段:初期阶段的研究服务

(1)问题分析。第一,如何在遗产地社区找寻可传承的对象?春节前一个月,在外打工的那瓜戏班成员赶回村中搭建木板戏台,排练风流街活动的壮剧剧目,锣鼓声和唱腔吸引了那瓜村小学生到戏台边观看。一方面,戏班传承人和导演有寻找接班人进行土戏传承的需求,另一方面,那瓜村小学生中部分学生对土戏感兴趣,有学戏的需求。于是,通过现场观摩和戏班导演技艺的传授,在自然情景中完成了师徒间教与学的第一次互动。但需要以某种相对正式而固定的方式确定其师徒关系,避免技艺传授的偶然性和片面性。第二,戏班传承人与那瓜村参演学生之间的师徒传承方式,在社区教育实践层面是否具有可行性?这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问题。(2)服务介入。第一,针对戏班传承者的服务。在老戏台排练休息空闲时,通过教唱腔的方式激发围观学生学唱唱腔和学演壮剧的兴趣。并通过个案、小组社会工作方法的综合使用,认同并敬佩传承人和导演为壮剧传承工作的付出,提升其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豪感。第二,针对校方的服务。邀请村小学校长关注和支持那瓜小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参与家乡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南壮剧的技艺传承活动。第三,针对社区活动策划组织者的服务。一是支持鼓励社区活动策划组织者,以举办村级陇端街活动为契机,传承云南壮剧。二是支持活动组织策划人、村组长及热心的社区居民自愿组队为筹集陇端街活动经费而外出拉赞助,争取在社区外工作的那瓜籍成功人士的资金赞助与支持。三是服务者共同参与讨论传承活动的相关事宜。(3)服务反思。首先,遗产地小学生参与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克服了戏班成员因常年外出打工导致传承活动无法常态化开展的弊端,由此组建的那瓜壮剧少年班的学员,可作为那瓜壮剧民间土戏长期重点培养的对象。其次,学校教育作为一种正式的文化传承渠道,却因师资、教材、校方认识不足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得现阶段并不具备壮剧进校园开展传承教学的现实条件。目前只能通过非正式途径的课外活动方式开展传承工作,但这种民间传承活动又面临种种现实的困境,需在服务实践中进行研究。

2.第二阶段:认知教育与认同教育服务

(1)问题分析。那瓜村参演小学生、戏班成员及其部分社区居民,对本民族的壮剧文化了解不够、对壮剧文化的传承价值和现实意义认识不足,需开展引导服务。(2)服务介入。第一,针对云南壮剧是什么的问题,组织服务对象集体观看文山州电视台录制播出的富宁土戏专题节目视频,帮助其系统认知和深入了解本民族的壮剧文化。第二,在第一次小组活动中通过参演意义和行为价值的呈现,引导参演者对传承本民族壮剧的行动赋予责任感和使命感。具体做法是将那瓜村社区参与部级、省级非遗传承的文化自觉故事进行研究整理,坚持就地取材的原则,结合图片、视频和文字分享等方式,讲述发生在身边的故事,引导那瓜社区各类参与者思考传承价值和意义。一是在故事分享过程中创设一些问题引发思考与成长,如学员个体为何要来参演?参演有何价值和意义?家长为何要给予参演孩子鼓励和支持?导演传承人为何无私奉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来传授技艺?戏班成员为何愿意请一个月以上长假或辞职,并从打工地自付交通费赶回村参与排练和演出?媒体、壮文化学者等为什么会来关注传承活动?二是认可参演者参与传承的正能量,鼓励其坚持。第三,那瓜风流街活动结束后,通过社区居民走访、半结构问卷调查反馈和家庭入户访谈等兼顾社区宣传和调查的活动方式,为那瓜社区居民提供参与部级非遗(云南壮剧)和省级非遗(陇端街)传承价值及其意义的社区宣传,引导大家继续参与支持本民族非遗的传承和保护。(3)服务反思。在服务过程中发现大多数学员缺乏自信,应开展鼓励教育服务。

3.第三阶段:鼓励教育服务

(1)问题分析。那瓜小学生在参演活动中暴露出的舞台经验不足、自信心不足等问题,需通过服务给予关注和解决。(2)服务介入。第一,那瓜村风流街活动现场的关注服务。一是在9名那瓜村小学生参演的壮剧唱腔节目演出现场,提供照片的拍摄和视频的录制等关注服务,为近期即将开展的那瓜村参演壮剧小学生的成长小组活动,收集活动图片和视频资料。二是应主办方之邀与知名壮文化学者在颁奖晚会上为参演学生颁发奖品,给予行动鼓励。第二,为第一次上台参与壮剧节目表演的9名那瓜村小学生,提供学校社会工作成长小组活动服务,一是通过赠送组员珍贵照片(包括组员的演出剧照、颁奖照片、活动过程的花絮照片等)的方式进行小组热身,在正面强化其积极参与传承行为的同时,激发其荣誉感和自豪感,提升发自内心的自信心。二是倡导组员分享和思考参演壮剧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学会理性的自我分析、自我肯定与鼓励。三是连结文山学院“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教育”课堂志愿者学生的资源,并邀请两位大学生做现场分享与鼓励:一位壮族大学生以其多次参加壮族山歌比赛的经验,与小组组员们一起讨论交流克服上台紧张和不自信的方法;另一位楚雄籍的大学生通过介绍自己家乡的部级非遗(彝族左脚舞),启发组员理解不同少数民族非遗的传承价值和现实意义,拓宽了小组成员的非遗视野。(3)服务反思。本次参与唱腔节目的表演,只是壮剧唱腔中的一个部分,若参演学生要从学唱简单的唱腔到可以演出壮剧剧目,还需要长期系统的学习。但是,一年一度的那瓜村风流街活动,从壮剧排练到演出结束,也只有两个月,时间无法满足壮剧少年班学员学习技艺活动的常态化需求。那么,少年班进一步深入学习壮戏的机会该如何去争取?又将以什么方式来带动壮戏的学习与传承?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4.第四阶段:动员教育服务

(1)问题分析。社区活动组织策划人,为那瓜壮剧少年班争取到暑假参加富宁县大型壮剧腔调展演活动的机会,但戏班导演是否愿意继续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担任技艺辅导工作?学校老师和学生家长是否会支持孩子到县城去参加壮剧展演活动?学生是否有足够自信从村级风流街的舞台走向县里更大的舞台去展演?(2)服务介入。第一,协助活动组织者在那瓜村小学召开那瓜戏班传承人、导演、参演学生家长和社区成员的动员大会,对活动参与者开展动员教育:一是宣读富宁县政府邀请那瓜戏班参加展演活动的文件,让家长了解活动的具体情况。二是服务者从青少年传承本民族部级非遗壮剧所具有的价值角度进行动员,希望能得到传承人、导演、参演学生、家长、学校及社区成员的支持和鼓励。第二,对参演学生提供第二次成长小组服务:首先,动员文山学院第二届大学生非遗保护志愿者参与公益活动,为那瓜小朋友收集祝福资源。其次,通过小组游戏和视频分享等互动活动(一是让组员选择彩色纸条并念读纸条上大学生非遗保护志愿者所写的文字鼓励和祝福;二是播放大学生非遗保护志愿者在课堂现场拍摄的鼓励视频),让组员感受外界对其传承行为的关注,激发传承动力,引发传承非遗的价值思考。最后,活动结束前邀请组员在彩色纸上写下对自己鼓励的话,进行旨在增强文化自信的自我鼓励教育。(3)服务反思。自信心的培养需要更多此类服务活动的强化,故需要在接下来的服务过程中加强调查研究,以便在学员遭遇各种困境时能够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及解决问题的服务活动方案。

5.第五阶段:困境时的抗逆力教育服务

(1)问题分析。在壮剧排练期间,出现了外出念书回村的小伙伴嘲笑参演壮剧学生“土”、少数学员退出和师徒教学互动方式不当等问题。(2)服务介入。第一,邀请外出念书的小伙伴一起做活动,通过分享照片、观看电视台的节目视频等方式,引导其了解那瓜村小学生参与部级非遗壮剧演出传承活动和外界对此的关注情况,激发其反思自己的语言歧视行为,并帮助其在认知的基础之上认同本社区本民族的非遗文化,支持其他小伙伴的传承行为。第二,针对学员退出事件,一是到退出学员家中做家访,并灵活开展家庭场域范围内的小组活动,引导退出者回归。二是帮助留下来继续参与传承壮戏的其他学员,进行负面情绪的疏导服务,即通过小组互动的方式对负面情绪进行疏导,如邀请组员匿名写下对已决定退出组员想说的话,然后由小组活动主持人大声念出来与所有组员分享,并进行灵活引导;三是邀请学员一起制定小组退出制度的契约,对不遵守制度约定者和无故退出者的惩罚方式进行小组讨论,强调任何组员都有退出的自由,但必须根据约定的程序和步骤进行预先告知,经大家商议后方可正式退出。四是结合个别学员已退出的客观事实和原因分析,引导其他学员在尝试努力挽回无效的情况下,学会理解和尊重退出当事人的选择,但需说明退出者无故退出的方式是不恰当的。由此引申壮戏传承队伍建设的不易,希望组员加油坚持,抛出“一个也不能再少了”的活动主题,稳定继续坚持参与学员的情绪。第三,针对师生互动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教学方式、态度不当引起的小矛盾问题,一是通过个案辅导的方式,促成戏班导演、传承人对少年班学员的互动方式问题进行反思,并从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个人辅导,并提出改善建议。二是邀请师徒共同参与成长小组活动,通过传承游戏体验师徒合作的重要性,邀请学员现场分享感恩师傅的话,达成相互理解和谅解,为今后和睦的师徒关系奠定基础。(3)服务反思。作为保护教育的一个难点,学员参与壮剧传承的抗逆力培养,应以本土化方式强化其内心的认知和认同能力为突破点。

6.第六阶段:展演活动结束时的社区教育服务

(1)问题分析。一是展演结束后,如何强化参演学员的荣誉感和传承责任感,以便长期坚持传承下去?二是那瓜戏班的团结需提供引导服务。(2)服务介入。通过那瓜社区教育实现那瓜壮剧少年班成员参演壮戏过程中成长的仪式性认同。在壮剧展演活动结束的第二天上午,服务者在活动组织者的协助下,在富宁县广电大楼开展那瓜戏班成长的社区教育活动,邀请文山州壮学会会长、文山州壮剧团人员、富宁县文化馆人员、那能乡中学校长、那瓜村社区内外居民和那瓜戏班全体成员参与。活动从筹备到实施过程的要点,第一,连接第三届大学生非遗保护教育班学生志愿者的服务资源,为那瓜戏班所有成员制作成长像册,并在活动现场招募颁奖嘉宾,为那瓜壮剧少年班每一位参演学员颁发成长像册并口头赠言,由此提升戏班成员参与传承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从而强化传承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鼓励戏班成员在传承困境中坚持将本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进行到底!第二,邀请文山学院民族研究所壮族剪纸老师,以那瓜村小学生参演壮剧传承的故事为主题,构图制作大型壮族剪纸作品,并在社区传承教育活动中邀请州壮学会会长颁发给那瓜戏班,以间接促进那瓜戏班和全体社区内部成员的团结友爱。至此,以问题与能力解决为导向的服务目标已达成,服务告一段落。(3)服务反思。由于那瓜村服务个案所依托的科研项目经费有限等原因,不具备长期在遗产地社区开展此类服务的条件,那么如何才能将此类服务可持续地进行下去,需在后续研究中思考和探索。从服务效果角度看,本项目从培养传承人才的角度为那瓜村社区两项非遗的保护,提供了一次资源整合的社区教育模式探索并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三、小结

1.服务模式的特色

(1)服务模式的创新。首先,面对云南壮剧民间土戏目前招生难的困境和土戏传承人才培养的服务需求,基于地方高校在服务地方非遗传承保护中的历史使命和现实责任,以文山学院民研所专业人员为服务提供者,依托部级科研项目经费,完成了对“地方高校介入遗产地村寨开展壮剧传承人才培养服务的社区与社会教育传承保护模式”的探索研究实践,为地方高校服务地方少数民族非遗保护拓展出一项新的服务领域,并为相关的研究和服务积累有益的实践经验。其次,作为一种少数民族剧种,云南壮剧民间土戏的活态传承,需要节庆活动陇端街作为存续的文化土壤,两项非遗并存于同一壮族村寨社区,相辅相成。因此,对于两项非遗的保护传承服务,可以同时进行。通过服务项目从研发设计阶段到实践过程阶段“边研究边服务与边服务边研究”的互动实践,兼顾部级和省级两项非遗项目合作传承的那瓜村模式,为地方高校将学校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引入少数民族非遗社区开展学校社会工作教育保护服务,提供了一项基于实证研究的个案实践。(2)服务方法的创新,即学校社工助人自助理念和方法的引入。本项目的服务和过程研究探索,是基于服务者主体与服务对象客体群之间的助人自助关系,以遗产地社区为服务实施平台,以地方高校介入整合开发遗产地村寨社区各类教育资源为重点,对非遗传承人才培养方面进行探索实践的社区与社会教育传承保护模式。(3)服务方式的适切性。首先,基于社区动员和社区营造的服务思路,本项目以整合地方高校民族研究机构的专业服务能力优势、戏班传承者的文化自觉传承能力优势和遗产地社区成员自觉参与的能力优势,对那瓜村爱好壮剧的小学生开展校外教育传承活动,在暂不具备壮剧正式进校园开展传承教育活动的现阶段,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其次,服务项目研发的过程,在初期经历了从计划依靠遗产地中小学教育的正式传承途径,到依靠社区与社会传承教育的非正式途径介入的转变与调整,即通过那瓜村本土传统节日活动和外出展演活动带动遗产地村小学非遗爱好者参与传承非遗的社区教育传承模式,比原计划进遗产地中小学开展教育传承服务更具针对性和适切性,服务效果更为明显,原因在于此模式可同时兼顾培育戏班传承者群体、参演壮剧传承的那瓜村小学生、社区内外成员等相关者关注并参与传承活动的文化自觉能力,并通过遗产地社区非遗文化空间的保护,为后续的可持续保护奠定更为广泛的社会基础。

2.服务模式的余论

社会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进入当代社会,教育社会学经历了较快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建设在英国取得了空前的知识地位和政治影响,英国的社会学家在“新”教育社会学研究中处于“领跑”地位,并于70年代晚期建立了教育社会学的专业课程。教育社会学成为现代西方一个具有国际影响的主要流派,产生的原因也由于世界的全球化进程而具有国际性。当今世界学术传播、交流的国际化的现实也决定了其必定与“传统”教育社会学有很大区别。首先,对传统结构-功能主义方法论的挑战。功能主义建立在社会进步和工业发展的乐观主义背景中,主张通过特定道德价值的社会化,使学校教育制度成为促成个体适应社会并整合到社会系统中的最合适工具,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他在对学校与社会的关系研究中认为,学校是典型的社会化的现代环境,他将班级视为社会体系的子系统,认为其作用在于维护社会秩序,而学校和家庭是承担传递价值和规范责任的机构,塑造个体人格和符合工业社会要求的特定发展。20世纪60年代,随着西方文化运动的发展,“新”教育社会学研究以“冲突理论”为武器,矛头直指功能主义。主张以社会冲突来考察教育现象,批驳功能主义的技术功能理论,认为无法把学校教育的发展直接归因于经济与技术变化的结果,也无法把学校教育的主要作用归结为对学生进行从事未来职业所需技能的训练;学校的主要作用在于传授社会支配集团的身份文化(statusculture),学校教育发展的动力来自不同身份集团之间的冲突。其次,对传统教育社会学“教育平等”观的超越。传统教育社会学承认教育不平等的合法性,认为教育竟争是一种民主政治的机制,不平等本身是教育系统外在的因素,人们职业上的差别是社会职业结构变化的结果,教育系统中的不平等是从外界带入的偶然的无能为力的东西,学校本身是公正的、中立的,教育是获得成功的钥匙,人们可以通过工作和教育保持或改变自己的社会经济地位。“新”教育社会学则认为学校从表面上看是公正的、中立的,其实它却是处于统治阶级控制下,“不仅学校制度、教育价值观为统治阶级所控制,而且连学校教什么、教谁、如何教也是如此;教育竞争也不是公正的,首先,具有不同阶级等级背景的学生在受教育的条件方面有优劣之分;其次,学生的成就动机也不是中立的因素,它受着阶级结构、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再次,学校里传授的知识以及掌握知识成败的标准对中、上层阶级的学生有利,对下层阶级学生不利;另外,从总体而言,教师的操作性价值判断也与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相一致。”学校并不能产生教育平等。

二、“新”教育社会学发展趋势及其批判

(一)“新”教育社会学的学科融合

吴康宁教授认为,从60年代末开始,西方教育社会学逐渐繁衍出各种各样的理论,出现了形形的学派,从而使教育社会学进入一个学派争鸣的时期。而到了90年代以后,教育社会学虽然存在多元化发展,但各学派之间的论争渐渐少了,出现了多元共存共融和形成教育社会学共同体的发展态势。米歇尔·扬的《知识与控制:教育社会学的新方向》一书将教育社会学与知识社会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将作为传授知识主要渠道的学校课程纳入了知识社会学的研究视域。在70年代中期,美国一些学者也参加了“新”教育社会学的讨论。如阿普尔作为课程论领域中的政治———社会派激进主义的“重构概念论者”运动的领袖出现的,他是从课程论领域的意识形态批判开始的。在70年代末,他在《新教育社会学:分析的文化与经济再生产》一文中把包括他自己在内的激进的教育社会分析概括在“新”教育社会学之中。他们用不同的方式将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法、互动理论与知识社会学熔合并铸就了一套新的、多元的批判性工具。教育社会学中纯粹的理论急速减少,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学科跨界、观念变化。到了90年代后,批判的传统与后现代的发展集中在教育政策分析和教育改革领域。

社会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进入当代社会,教育社会学经历了较快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建设在英国取得了空前的知识地位和政治影响,英国的社会学家在“新”教育社会学研究中处于“领跑”地位,并于70年代晚期建立了教育社会学的专业课程。教育社会学成为现代西方一个具有国际影响的主要流派,产生的原因也由于世界的全球化进程而具有国际性。当今世界学术传播、交流的国际化的现实也决定了其必定与“传统”教育社会学有很大区别。首先,对传统结构-功能主义方法论的挑战。功能主义建立在社会进步和工业发展的乐观主义背景中,主张通过特定道德价值的社会化,使学校教育制度成为促成个体适应社会并整合到社会系统中的最合适工具,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他在对学校与社会的关系研究中认为,学校是典型的社会化的现代环境,他将班级视为社会体系的子系统,认为其作用在于维护社会秩序,而学校和家庭是承担传递价值和规范责任的机构,塑造个体人格和符合工业社会要求的特定发展。20世纪60年代,随着西方文化运动的发展,“新”教育社会学研究以“冲突理论”为武器,矛头直指功能主义。主张以社会冲突来考察教育现象,批驳功能主义的技术功能理论,认为无法把学校教育的发展直接归因于经济与技术变化的结果,也无法把学校教育的主要作用归结为对学生进行从事未来职业所需技能的训练;学校的主要作用在于传授社会支配集团的身份文化(statusculture),学校教育发展的动力来自不同身份集团之间的冲突。其次,对传统教育社会学“教育平等”观的超越。传统教育社会学承认教育不平等的合法性,认为教育竟争是一种民主政治的机制,不平等本身是教育系统外在的因素,人们职业上的差别是社会职业结构变化的结果,教育系统中的不平等是从外界带入的偶然的无能为力的东西,学校本身是公正的、中立的,教育是获得成功的钥匙,人们可以通过工作和教育保持或改变自己的社会经济地位。“新”教育社会学则认为学校从表面上看是公正的、中立的,其实它却是处于统治阶级控制下,“不仅学校制度、教育价值观为统治阶级所控制,而且连学校教什么、教谁、如何教也是如此;教育竞争也不是公正的,首先,具有不同阶级等级背景的学生在受教育的条件方面有优劣之分;其次,学生的成就动机也不是中立的因素,它受着阶级结构、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再次,学校里传授的知识以及掌握知识成败的标准对中、上层阶级的学生有利,对下层阶级学生不利;另外,从总体而言,教师的操作性价值判断也与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相一致。”学校并不能产生教育平等。

二、“新”教育社会学发展趋势及其批判

(一)“新”教育社会学的学科融合

吴康宁教授认为,从60年代末开始,西方教育社会学逐渐繁衍出各种各样的理论,出现了形形的学派,从而使教育社会学进入一个学派争鸣的时期。而到了90年代以后,教育社会学虽然存在多元化发展,但各学派之间的论争渐渐少了,出现了多元共存共融和形成教育社会学共同体的发展态势。米歇尔·扬的《知识与控制:教育社会学的新方向》一书将教育社会学与知识社会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将作为传授知识主要渠道的学校课程纳入了知识社会学的研究视域。在70年代中期,美国一些学者也参加了“新”教育社会学的讨论。如阿普尔作为课程论领域中的政治———社会派激进主义的“重构概念论者”运动的领袖出现的,他是从课程论领域的意识形态批判开始的。在70年代末,他在《新教育社会学:分析的文化与经济再生产》一文中把包括他自己在内的激进的教育社会分析概括在“新”教育社会学之中。他们用不同的方式将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法、互动理论与知识社会学熔合并铸就了一套新的、多元的批判性工具。教育社会学中纯粹的理论急速减少,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学科跨界、观念变化。到了90年代后,批判的传统与后现代的发展集中在教育政策分析和教育改革领域。

(二)学科继续发展的批判取向

社会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一、家风使主流价值观

从贵族走向平民最早论述家庭的经典是源于上古时期的被称为“群经之首”的《易经》。《易经》中有一个专门讲述如何治家的卦,叫“家人卦”,其卦象是——风在上,而火在下,意喻着风借火势,火借风威,即“家和万事兴”。先秦时期孟子在《大学》中提出齐家治国的逻辑,“所谓治国必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自此家国情怀成为中国人永远的精神归宿。南北朝时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对家庭教育的意义、内容、原则、方法做了全面详细的论述。此外,《朱柏庐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了凡四训》等诸多家风、家训都流传至今,为后人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成为官方和民间共同信奉与遵守的意识形态,国就是一个扩大了的家,家中的孝子就是国家的忠臣。《论语》有言,“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大学》中也说,“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国家的精神命脉系于家庭之中,培养一个好的家庭成员成为头等国家大事,家庭教育成为安邦定国的必经途径。家国共同体的形成与家风的作用是不可分的。在家庭中,生动具象的日常语言作为家庭成员交往的中介与载体,其内容和形式时时刻刻都在继承、投射和演化着社会秩序,成为文化濡化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机制。书籍、戏剧等媒介的存在与发展使社会道德、规范、习俗、契约等各种社会秩序得到标准化和规模化的延续和传播,对于社会的稳定、思想的统一和文化的繁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国传统社会,传播技术的发展全面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面貌和状态,特别是印刷媒体的发明对教育有着极强的推动作用。在文字和纸张发明之前,家庭教育是一种私人性质的活动,以价值传承和技能传承为主要目的的家族教育基本上以父子相传、口耳相传的方式进行,以心传心,不立文字。经过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与研究,在上古时期文字被创造出来,写在甲骨、简牍、金石、布帛上,尽管费时费工,但是人的思想得以凝固,从而在时空上具备了传承的可能;到了汉代,纸张被发明出来,书写材料更加方便;隋明了雕版印刷术;直至北宋的平民发明家毕升发明了效率更高的活字印刷术。印刷术的普遍应用为文化教育的普及提供了重要而直接的物质条件,家庭教育的思想从庙堂和政治的藩篱中解脱出来,家风在民间得到大规模的传播推广,家族教育向平民化方向发展。

二、家风促使国家的科举取士制度

全面普及在家风的鼓舞下,儒家文化得以下移与普及,全社会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中心的文化向心力,使得国家的文教政策及科举取士制度得以顺利进行。“科举制的出现,把选士制度和育士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成为实施儒家‘学而优则仕’原则的途径。”它的逻辑是让科举考试考得好的读书人掌握话语权,在形式上公平公正地解决了统治权力再分配的问题,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的发展权,极大刺激了全体民众学习的积极性。一方面,在科举制的鼓舞下,家庭非常注重对子女的教育以及家庭伦理的落实。科举制的公平性使人们对教育抱有绝对的信任,坚信通过教育可以向上流动,从而改变自己和家族的命运,这是中国人共遵共信的信仰。“科举制有许多优点。在这个制度下,没有操纵的提名,没有伪君子卑鄙的争夺,没有两党可耻的争霸,没有混乱或腐化的选举,没有仅凭巧言而登上仕途的现象。在最善的本意之下,它是民主的,因为它给人争取领导和职位的机会是平等的;在最好的形式下,它是贵族的,因为这个政府是由每一代的显贵中,公平地选出最有能力的人来主持的。在这个制度之下,全国上下一心往着学习的道路上走,而产生的英雄和模范多是有识之士,而非土豪劣绅。一个国家,在社会上和政治上,由有哲学和人文科学涵养的人来治理,实在是令人羡慕的。”正是因为科举制禀持的是“学而优则仕”的逻辑,让读书好的人作官,所以一个品德高尚的读书人掌握了行政权之后,往往能为民造福;退一步说,读书人如果没有能当官,仍在原阶层从事各行各业,那么他们也能保持一种高层次的文化追求,成为好的社会成员。另一方面,家庭教育也成为影响社会流动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为家庭教育可以促进个人的向上和水平流动,并保证了全社会思想的纯正和社会的稳定。中华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流,儒家伦理的核心是家庭伦理,家庭是形成社会凝聚力的重要组织,是社会群体网络发展的起点和环节,是维系整个社会的重要政治和文化力量。孔子主张对全体民众进行道德和礼仪教育,“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家庭教育培养的就是有道德、有礼仪、有学问的社会成员,他们在家庭内部能处理好父子、兄弟、夫妇的关系,在家庭外部也能协调好朋友、君臣的关系;他们遵守社会流动的规则,进则进入庙堂治国平天下,退则回归家族安份守业,并将向上流动的希望寄托于下一代,所以社会呈现出平和、进取、祥和、有序的文明精神和流动秩序。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等为核心的共同道德规范成为全体人民普遍奉行的价值观,形成了全社会判断是非善恶美丑的统一标准,维持了中国各地文化及思想的纯正和向心力。家风追求的是实现个体对家族和国家的贡献,“修身、齐学、治国、平天下”是中国读书人的大情怀与大归皈,从而实现了小我与大公的统一。

三、家风使家庭道德教化

从宏观走向微观被誉为世界教育学雏形的《学记》中这样说,“发虑宪,求善良,足以搜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意思是执政者政令以求得社会良善风气的形成,这样的做法虽能取得小名声,但还不能触动众人;执政者亲近贤良之人、体恤偏远之人,这样的做法虽能感动众人,但还不能教化全体民众。执政者如果要所有民众都受到教化以形成良好的民俗,只有通过教育这条渠道。可见,早在战国时代社会精英们就发现了这样的规则,即:从上而下的道德说教和道德感化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只能在一小部分人身上起作用,而真正普及性的教化应体现于老百姓真实具体的“俗事”之中,只有在每个老百姓身上发生的自下而上的改变才是真正长治久安的、不可逆转的改变。家风、家训、家规极为有效地促使了社会精英对儒家思想的宣传从宏观领域向微观领域的深入。从内容上看,早期家庭教育的内容与治国的方针相联系,它高高在上,显得过于宏大与抽象。但是随着印刷媒介的发展,文化重心开始下移,寻常的耕读之家也有了使用文字、记录文字、传播文字的机会,这大大丰富了家庭教育的内容,涉及到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方方面面。事实证明,这样的传播是有效的,它避免了脱离民众实际需要谈道德教育的抽象与空谈,而是从具体的人、具体的家庭的实际出发,从他们的最基本的需求和意识出发开展教育,真正地做到“化民成俗”。于是,在民间自发地创造出家风这种形式并兴盛起来。家风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的经验总结,用以劝导和制约本家本族成员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例如,成书于隋代的《颜氏家训》,就是中国流传最广的家训之一,全书共七卷二十篇:《序致》、《教子》、《兄弟》、《后娶》、《治家》、《风操》、《慕贤》、《勉学》、《文章》、《名实》、《涉务》、《省事》、《止足》、《诫兵》、《养生》、《归心》、《书证》、《音辞》、《杂艺》、《终制》,全面涉及到当时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如修身、治家、处事、为学、闲暇、宗教、书画等等,内容之广、之杂、之细,令人叹为观止。在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创造出简洁、通俗、真实可信的家风家训,个性化、平民化的家风在其他阶层也得以广泛延伸与重构,自此,家风成为中国人修身、齐家、治国安邦的重要途径。

四、家风使家庭教育的形式

社会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一、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我国目前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在人才市场上具有供需矛盾突出的特点,即应届生抱怨找不到适合的工作,社会也无法招收到满意的人才。追究其根本原因,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课程设置重理论而轻实践。我国专业人才的培养容易陷入“专业即理论”的误区,在教学工作中常常表现为重视课上讲授,忽视课下任务和重视专业理论,轻视实践教学的问题。在对应用型人才进行培养时,也会因学校本身的资源及其他条件的限制忽略学生的技能培训,造成学生学无所成,空有理论框架却不会应用的教学现状。不仅如此,学生缺乏实践教学也会增加社会培养成本,企业在接收人才之后还要对其进行相应的技术培训,可见当前专业人才的培养缺乏经济性和实用性,无法满足当前社会的实际需要。事实上,理论与实践并重才是最好的教学模式。学生能够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进行实际工作,又在实践中检验和巩固专业知识,达到专业能力的良性循环培养,使学生能够成长为优秀的实用性人才。但是,在我国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的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学体制多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不重视对社会人才需求情况和专业发展进行分析,只是一味地延续固有的教育体制和对国外教学实行“拿来主义”。这种教学方式有其先天的缺陷,缺乏科学性的教学工作会使学生无法明确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而缺乏针对性的教学就使得教学工作的天平向理论过多的倾斜,严重地阻碍了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其次,我国高校的实践教育资源并不平衡,许多学校缺乏合作的单位和实验基地。对于社体专业而言,在学习过程中无法获得足够的实践时间和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不但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更严重的是使学生缺乏在社会中站稳脚跟的能力,达不到社会人才的培养需求。(二)人才培养体系不明确,缺乏科学性。目前,我国人才培养体系的不明确性主要表现在目标设置不合理、教学制度缺乏科学性这两个方面上。1.我国高校对于社体专业虽然有一定的人才发展培养计划,但其目标的设置却呈现缺乏针对性和适应性的状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于专业的划分正在向更加细化和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但很多学校的社体专业培养目标仍然延续着“老一套”的模式,没有根据时代的发展步伐进行相应的调整,没有对未来的人才发展方向进行有效的预测。当前中国的经济正在快速发展,社会上对于健身指导方面的人才有着较高的需求,学校本应该跟上时展的脚步,据此情况制定出适当的人才培养方略,实现人才与社会的对口衔接。但事实上,许多学校仍然存在着不重视培养目标设计的问题,认为目标只是大方略的指导,对于细化的教学工作没有足够的指导作用。但实际上,人才培养目标是教学工作施行的参照和基础,学生如果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进行指导,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就会面临多重阻碍,造成“专业学习无用论”和专业、工作不对口的困境。2.我国社体专业的教学任务、课程设计和教学考核等方面缺乏科学化的制度建设。教学内容常常因地域、学校等因素的不同而设置,缺乏全国统一的教学体系指导。这样的教学制度虽然能够适应短期教学目标的要求,但却无法适应于国家人才的长期发展方略。并且,教学体制的不同也使得学生无法适应于多地区的人才需要,对于教师进行科学性的课程设计也造成了阻碍。其次,社体专业教学体制的科学化建设还体现于对社会人才需求的分析和预测,如对当今社会热门的专业知识进行更广、更深入的培养和对未来有可能会成为热门点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提前培训。只有跟上或者赶超社会的发展速度,才能实现应用人才的对口培养,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在社会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二、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与成效评估体系的构建

社体专业的实践教学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重视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思维方式,使学生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其中,主要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实践教学与成效评估体系的构建:(一)明确教学目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国高校应当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平衡理论与实践的教学内容,在制定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围绕教学目标才进行细化的教学质量提升工作。针对社会对于社体人才的需求,高校科研将教学目标向大众健身、体育活动组织与管理、和相关部门的人才培养进行倾斜,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框架的基础上,实现理论在工作中的有效运用,利用专业知识技能服务于群体性体育指导与管理工作,成为适应于时展的应用型人才。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要注重采用案例、社会调查、实际操作与教材相结合的模式,在课堂上注重以经典案例来对专业知识点进行说明,并且通过给学生布置社会调查或是社会实践任务,让学生走出校园,了解社会的实践工作需求。通过多样化、多元化和多层次的教学内容设计,增加学生的社会认知度,并针对学生的不足进行教学计划的调整。不仅如此,教师还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到以“理”促“实”,以“实”固“理”的教学目的。例如,教师可以在讲授体育指导相关知识的过程中,通过让学生观看健身指导的相关记录短片,或是到相关企业和实践基地进行实际参观,或是让学生到合作企业或是当地社区中进行相关的服务,达到实践与理论相平衡的教学目的。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教师要向学生布置一份将理、实结合的作业,让学生写一份与自身体验相关的感悟与反思,让学生以理论结构作为基础,对照实践过程中的问题,逐条进行反思,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自我学习能力。(二)完善保障制度,全方位提升实践教学成果。教学保障制度的完善主要是指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包括人、财、物多个方面的资源保障。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的急剧扩张带来的就是人均资源配置不足的问题,学校应当针对自身的不足探究解决方法,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教学质量的提升:1.促进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教师在教学工作的施行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如果一个教师本身不具备完善的社体专业知识和教师资格,就无法应对教学工作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不能给予学生建设性的指导意见,不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所以,高校在招聘教师时,应注重考察教师的相关资质和培训经历,注重教师的实践能力考察,提升整体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其次,高校应定期对社体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行培训,通过让教师参与到实际的社会工作中,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实践学习在课堂中的比重。最后,学校应当积极与企业或者相关部门进行合作,邀请社会上的社体专业人才来校进行讲座或者培训,提升学生的社会认知度,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2.明确实习职责,保证实习基地。高校应当与相关实习企业、社会组织和学生明确权利与责任的划分,减少不可控因素在实习过程中的影响力和其造成的损失。其次,高校应当结合社体专业的实践教学要求,保障实习基地能够满足学生的实习需要,如健身房、教育机构、社区教育服务和运动训练项目等方面的实习基地,使学生能够进行多样化的选择,找准自己的实践学习方向。(三)构建完善的成效评估体系,保证教学质量。完善的成效评估体系包括学生、教师和实习机构三个主体对于实践过程和成果的评价,评价方式应该由自评和互评相结合,评估体系应当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通过全方位和多样化的成效评估体系构建,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其中,成效评估注意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实行多主体评估方式。实践教学的成效评估不只要包括教师对于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还要将实习企业与学生自评纳入到考量范围之中。评估方式包括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和生、企之间的互评,以此构建完善的主体评估方式。如教师对于学生在学校的表现进行评价、学生对企业的实习环境、实习工作进行评价,企业对学生的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评价等。2.构建多方位的评价内容。成效评估体系应建立在多样化、多元化和全方位的基础上,评价标准不应该只局限于学生的具体工作成果或是某项突出表现上,而应该包含学生的学习能力、主动性、团队意识、专业知识应用能力、性格和沟通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考量。3.评估体系应长期进行。成效的评估时间不应只局限于短期的观察,而应贯穿于学生实践学习的始终。在学生实践学习的前期、中期和后期进行系统性的对比评估,分析学生的不足和成就,指出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

三、总结

实践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只有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在教学目标中融入实践培养的长期规划,在成效评估中对实践能力进行系统化和多方位的考虑,才能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确自己的发展规划,在社会中进行准确的角色定位,不断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成为专业的社体人才。

作者:常超 单位:许昌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晓云,阮云龙.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以北京体育大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为例[J].运动,2015(17):104-105,123.

社会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就社会教育组织形式来看,前期存在明显脱离群众实际情况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各种组织形式呈现明显的正规学校的特点,往往具体规定各种教育组织形式的学习人数、内容、时间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实际严重脱节。如1939年,边区政府颁布《陕甘宁边区各县社会教育组织暂行条例》规定:识字组“以三至五人为适宜”,“必须每日进行识字,至少间日一次”;识字班“以五人至二十人组织之”;夜校“每夜上课一小时半至二小时”;“凡各社教组织之成员,除识字组得吸收因特殊原因不能入学之儿童外,其他识字班、半日校、夜校,吸收男女成青年参加。”[4]98-100设想,按照识字组和夜校规定,学员每天都要参加学习,群众白天辛苦劳作,晚上还要参加学习,学习就会成为严重的负担,这样的学习形式要求自然会受到群众的抵制。冬学是社会教育的主体形式,边区政府教育厅1937年对冬学规定开办科目与课程(见下表)[4]121。从中可以直观看出,冬学成为了学校教育和军事教育的混合体,群众全天不间断都要参加学习,这样的教育形式,与成青年为主体的社教学员的生活实际和习惯严重抵牾。同年,边区规定冬学“在人口较稀的地方,每个学校最少要有十个人以上,较好的十五个人以上,最密的二十个以上”[5]124。以现在的标准衡量,这样的入学人数是易于办到的。但在当时的边区,人口稀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要求一二十人聚集在一起,就会成为部分冬学成员沉重的负担:远离家庭、自带口粮灯油、忍饥挨饿等。而基层教育组织者为从形式上达到办学规模,运用摊派、威胁甚至暴力强迫学员入学,完全背离需要与自愿原则,就出现了逃避、抵制冬学的现象。如“吴旗一区三乡的冬学不按照群众需要勉强集中,强迫动员学生,家长迫不得已只好送子弟入学,但不给学生送粮吃,学生每天吃不饱饭,喝稀米汤,不能安心学习。如让学生回去拿粮,就不再来了”;靖边贺家坬冬学,“第一天动员四个学生到校,第二天就跑了两个。群众反映说这是‘瞎胡闹’”;“个别家长送子弟入学时痛哭流涕”;“新城区三乡胶泥湾冬学,则规定不按期到校者,罚吃羊头会,或柴一百斤。由于这样,雇学生的事也发生了”[5]280-281。于是,教育组织者不得不对上述情况进行反思和调整,并且逐步采取切合群众意愿的教育组织方式。通过不断调整,教育组织形式逐渐摆脱了教条的教育模式,实施了灵活分散、能满足群众实际需要的形式。以冬学为例,《陕甘宁边区冬学的种种形式》做了全面总结:一是分散经营与分时教学的形式。二是以分散经营为主的形式。包括(1)轮流教学的分散形式:轮教员、轮学生、教员学生都轮;(2)与生产组织相结合的形式:按业务分组学习的冬学、与妇纺结合的冬学等;(3)为上学地点方便而采取的分散形式:家庭冬学、以距离远近分为小组、上门教学、捎条子的办法。三是以分时教学为主的形式。如一揽子冬学。四是集中与分散互相变化的形式。包括(1)随着气候变化改变教学形式的;(2)配合群众生产,分时变动组织形式的[5]238-245。这些形式,不误群众生产时间和正常生活,群众有时间需要学习就能够学习,受到群众欢迎。如“延市桥镇乡冬学,当天气还暖,大家可集合起来,就用一种集体教学的形式,分甲、乙、丙三组,在教室上课。天气逐渐冷了,集中上课,每次到的人很少,于是按地区划着五个小组,选择适中的学生家庭,为固定学习的地点,这样学了二十多天,天气更冷了,老百姓家里也更忙了,结果征求大家的意见,改成送上门去个别教,群众都满意。”

2教育内容

在社会教育中,教育内容的调整与变动,是教育者的革命诉求和群众生活需求之间矛盾与博弈的结果,最终体现为对需要与自愿原则的贯彻与落实。教育者急需具有政治觉悟、抗战技能和文化知识的个体参与抗战洪流,而当时的边区,生产力极其落后,群众温饱尚未解决,群众迫切需要学习的是生产生活知识,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从表1中可以看出,文字教育、抗战教育、政治教育占据绝对主体地位,这直接表达了革命者的诉求。依据此冬学课表,民众一周七天均要参加冬学,除去晚自习,每天学习6小时,1周42小时,其中涉及军事、文字、政治教育内容至少占据37小时,占88%之多,而事关群众急需的知识如珠算为2小时,仅占4%。可见,冬学教学内容明显遮蔽了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与民众日常生活习惯、思想认识相距甚远,民众怀疑这是变相的练兵和培养“公家人”,对社会教育抵触情绪极大。其它教育形式的内容规定大抵如此,这是前期社教工作出现各种问题,群众抵制、逃避社会教育的重要原因。面对群众的抵制与逃避,教育者不断调整教育内容,教育内容的调整就是践行和贯彻需要与自愿原则的过程。在《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下册中,1942年以前,边区政府和教育厅各种指示信、通令、通知、决定、总结、办法、单行本共计34份,在教育内容上突出强调文字、军事、政治教育,对群众生产生活急需的教育内容基本不涉及。1942年以后,在边区教育厅的关于教育内容的指示中,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教育内容得到了逐渐重视,军事、政治教育内容逐渐淡化,仍然强调文字教育,但文字教育和生产生活教育逐渐走向平行并重的态势。1942年,在《根据去年经验教育厅发出冬学指示》中规定:“兹根据实际需要,规定冬学课程为:新文字(或汉字)、卫生常识、珠算、时事、唱歌,其中心以新文字(或汉字)为主,至少要占全课程的五分之二……教卫生常识和珠算各占全课程的五分之一。”[5]1761944年4月7日,《解放日报》发表社论,强调教育必须要尊重教育对象的需要,要求“目前根据地的普通教育,就应该按照现在的群众教育和干部教育的这种需要,而进行全部的重新调整。既然根据地群众的生活基础是家庭和农村,我们的群众教育,无论是对儿童,对成人,对妇女,就应该时时刻刻照顾到家庭和农村,家庭生活和农村生活中实际所需要的知识,就应该成为教育的主要内容或全部内容……”[8]文教大会召开后,群众生产生活知识更成为教育的中心内容。教育内容逐渐契合群众需要,激发了群众学习热情,他们由被动接受教育转变为主动自愿参与学习,通过群众生产生活需要的满足逆向实现扫除文盲的教育目标。如赤水周家山冬学教员黄森总结经验谈到:“张福,是个文盲,我的意见是要他以识字为主,但在他的意识中,却认为学算盘比学字用处更大。开始我没有了解群众这点,主观地强要他识字,结果弄得他情绪不高。后来根据他的要求,教他学算盘,他的热情马上沸腾起来,表现了惊人的用功,在二十天内将全部珠算的加减乘除学会,同时还学会了笔算的‘+-×÷’以及简单的小数,附带还认会了二百个字。他原来连算盘和阿拉伯字母最基本的常识都没有,能在这短短的二十天中,学会了这样多的东西,的确是惊人的成绩。”[4]248又如刘家城开办妇女冬学,群众不支持,组织者也没有信心。教员通过调查,发现当地“儿童死亡率占百分之五四还多”,苏铁匠的婆姨生了13个娃,死了10个,当教员动员她参加冬学时,她就很痛心地说:“我的心事不在这上头哩!”于是教员决定将冬学转变为卫生冬学,确立了“卫生第一,识字第二”方针,坚持“妇女卫生为主,一般卫生为辅”,从卫生教学中进行识字的原则。新的教学内容切合群众现实需要,家人支持,妇女自愿参加冬学,人数很快达到70人。妇女们用在冬学学到的知识生养孩子,母子健康大大提高,用活生生的事例说服了群众,大家都认为冬学有用,同时,“因为解决了妇女的主要问题,识字的情绪也提高了,在两个月中,最多的能识下二百余字,一般的能识一百字,五十个左右。”[5]214-220社会教育内容对群众生产生活实际需求的满足,不仅有力地推动了识字教育,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一需求的满足中,群众切身感受和认识到共产党和边区政府是他们利益的忠实代表,生成了拥护党和边区政府的心理态势,并通过实际行动响应党的号召,积极落实边区各项政策,从而真正完成抗战动员和政治认同的社教目标[9]。米脂农民高玉声所编的秧歌就是很好的印证:“(1)一盆莲花院里开,我请自卫军听话来,自卫军配合了八路军,军民联合打日本。(2)一棵白菜三条根,自卫军看见八路军,我问同志那里去?打倒日本享太平。(3)腊月里来又初五,八路军把守了东河口。自卫军就是好邦①手,盘查放哨又实受。(4)自卫军真正好,扛起红缨枪耍大刀,这是共产党领导好,这是咱计划高。(5)众位同志听分明,只要咱们一条心,实行减租又生产,盘查放哨多操心,每年的生产更要好,丰衣足食迎新春。”[4]147抗战时期,边区社会教育在不断探索建立符合群众实际的教育组织形式和满足群众需要的教育内容的同时,社教工作者不断修改教材,使之适合成青年特点与需要;不断总结和使用适合群众实际的教学方法;采取各种措施提高教员的教学水平,优化学员的学习条件……这些要素有效形成合力,建构了符合需要与自愿原则的立体教育体系,让社会教育最大程度满足群众的各种具体需要,激发群众学习兴趣,变被动接受教育为自愿主动学习,并在学习中获得了直观可见、可感的好处与利益,最终有效实现了教育目标。没有需要与自愿原则的贯彻与落实,社会教育不会取得成功。

3结语

社会教育论文范文第7篇

(一)主观因素影响

1.家长期望值过高家长对孩子们的期望是很高的,家长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期望,那就是希望自己家的孩子健康、快乐,毕业后能够找到好的工作,能尽快融入社会,但是孩子的心理受学校、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学生的表现或者努力往往达不到家长的要求,在社会上出现了因为没有达到目标而导致学生伤害的事故。2.改变家长的教育方式要变家长过分保护型、过分干涉型、严厉惩罚型教育方式为理解民主型,理性地看待学生的成长,对于孩子的错误或过失,及时给予指出,跟孩子沟通时要俯下身子,放下架子,压低嗓子,杜绝粗口、暴力,避免学生心理及思想偏离方向,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3.需要调动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积极性家庭是学校的重要合作伙伴,教师应本着平等、尊重、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主动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的能力。这充分体现了家校合作的重要性。职校的教育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帮助,家长的积极性离不开老师的引导和调动,只有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赏识、相互鼓励,才能使教育工作事半功倍,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客观因素影响

1.物质条件的影响家庭成员素质偏低或家庭经济贫穷与富裕影响子女的学习行为。在经济贫困的家庭,父母的文化素质偏低,不能为子女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也不重视子女的学习行为培养,容易造成孩子学习上的后进。有的家庭经济条件太好,吃、穿、用等都不用愁,使子女有一种优越感和经济上的富裕感,攀比之心严重,在学习上一遇到困难,就轻易放弃了。[1]对于物质上的影响要循循善诱,不能一概而论。2.父母职业对学生的影响父母职业差别是家庭教育影响的一个客观指标。不同的职业,因其有不同的特点,会带来不同的家庭环境、学习条件、学习气氛等,所以就会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产生不同影响。调查发现,在父亲职业与学生问题行为方面,知识分子家庭的学生较干部、工人、个体户三种家庭问题少。

二、学习行知“生活即教育”理论,有针对性分析问题

(一)注意交流沟通方法

1.家访要走进家庭家访是班主任联系家长,了解学生的一种重要方式。它包括常规家访和重点家访。常规家访是指班主任在接受一个班时,到学生家中去了解情况。包括了解家长的职业、文化修养、家庭成员、经济状况、居住条件、学习环境、课余爱好,以及听取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意见等。[3]家访重点则是班主任有侧重、有目的地深入地解决1-2个问题。访问内容主要包括,向家长汇报学校动态、班级情况、课业要求,介绍家庭教育的典型经验等,与家长一道深入分析研究学生的思想情况,加强和改进对学生的教育。2.班主任家访,切忌“告状”告状式家访,不仅不会有好的效果,而且会产生一些消极作用。班主任在家访过程中要积极与家长互相交流,肯定学生优点,指出其缺点,提供一些建议性或目的性的要求。鼓励、劝导家长关心子女,从情感上去爱护他们,“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提醒家长要改变那种“棍棒之下出孝子”的愚昧思想,让他们明白教育孩子应该讲究方法,讲究艺术性。3.家访要“座”下来谈班主任在家访时更要策略性的多报喜少报忧,提出委婉的建议,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爱护,逐渐消除自卑心理,点燃自信火炬。在自信火炬的指引下融入到班集体中去,体会班集体的温暖。同时,在家访中,让学生、家长、老师一同探讨,避免学生产生猜疑的情绪。这样,师生之间架起了心灵的桥梁,关系也更加亲密。

(二)畅通家校沟通的渠道

社会教育论文范文第8篇

1.1图书馆是收藏、推广和传承经典名著的重要场所

经典是人类思想对话和心灵沟通的桥梁。古今中外的教育实践证明,经典对于人一生文化启蒙作用非同寻常,因而重视经典阅读,从经典这一源泉中汲取力量不仅有助于人一生美德和智慧的培育,更有助于民族传统文化的进一步传承和发扬光大。如凿壁借光、为中华之崛起等小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发奋图强。图书馆也应发挥其基本的社会教育和提升信息素养的功能,在推广经典阅读方面做出应有贡献。从图书馆的使命看,图书馆应该具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传递科技信息、进行社会教育等社会职能,当然也是经典、古典文化传承的机构,图书馆服务核心也必然应该与文化、信息和教育息息相关,这些就决定了图书馆以其专业权威和丰富的资源可以成为广大读者经典阅读活动的最主要的阵地,成为倡导全民阅读、终身阅读基本理念,构建学习化社会的中坚力量。图书馆的藏书丰富,分类详细,经典突出,比如中图分类法中的人物传记包含中外名人,如坡传、林肯传、丘吉尔传、华盛顿传等,国学则包含在综合分类中。这些为读者的选择提供了便捷,再加上工作人员的咨询服务,为读者推荐经典,让读者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这些丰富的经典作品。

1.2提供阅读经典服务是图书馆的重要社会责任

图书馆的根本任务是:为了满足作为图书馆价值主体的社会、群体和个人的阅读需要,而不论这种阅读需求是社会自发、自觉的,还是在国家、外力的推动下所开展的,不论其程度如何,图书馆也一直贯彻促进这种阅读的使命。引导人们阅读经典是图书馆的责任之一,图书馆应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和服务方式方面的特色,承担这方面的社会责任。

2图书馆开展经典阅读服务的实践

山西省图书馆在开展经典阅读活动中,具有新思路、新理念、新举措,通过开设“经典阅读区”、举办经典阅读宣传推广活动、举办针对儿童的经典阅读活动、强化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导航和共享功能等方式,取得了可观的社会效益,为公共图书馆开展经典阅读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2.1开设“经典阅读区”

公共图书馆具有读者群体性强,文献需求集中,读者借阅书籍的时间长等特点,针对这种情况,山西省图书馆在原有的丰富馆藏资源基础上,将一部分中外经典书籍专门提取出来,开设了“经典阅读专架”,同时对照经典书目我们及时进行了馆藏资源的补充,以充分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既节约了时间,也方便了管理。同时,为了给读者提供一个舒适、典雅、宁静、宽松的环境,阅览室工作人员放置了各种花卉、盆景等,让读者在时光之流里体验到经典阅读的魅力,除此之外,还专门配备了工作人员进行辅导,解答读者咨询。特别是在中学生寒暑假期间,工作人员在导读的过程中极积向学生们推荐经典,引导学生不断修正阅读方向,激发他们阅读经典的兴趣,同时对导读效果进行不断评估。

2.2举办经典阅读宣传推广活动

为了吸引读者了解经典、阅读经典图书,图书馆可以利用自身的资源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每年在“世界读书日”和“读书月”期间,我馆都开展一些活动并通过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2013年的4月23日,我馆举办了“牵手残疾人,走进图书馆”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新闻媒体、残疾人读者代表、省城高校的大学生及志愿者等参加了活动。同时,自2000年成功创办“文源讲坛”以来,借助这个平台我馆不间断地邀请知名学者向读者讲授经典,并通过与读者的互动来激发读者的经典阅读兴趣。如:在2012年11月25日,“文源讲坛”邀请山西文学院专业作家张石山担任主讲,开展了一场以《质疑对论语的百年误读》为主题的讲座,使读者再读《论语》,重新认识《论语》,解开对《论语》的百年误读,讲座期间,张石山还通过运用各种故事,使讲座富有可听性,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

2.3举办针对儿童的经典阅读活动

举办儿童学习经典兴趣班。可以利用中小学生假期的空余时间,以兴趣班或讲座的方式,让孩子集中时间阅读和交流经典学习的经验。图书馆可以聘请中小学优秀语文老师或专家学者为经典阅读兴趣教师或聘请大学生志愿者有效指导小读者阅读,并为他(她)们答疑解惑。在教学内容选择上,要按学龄段确定不同的学习内容;针对不同学生制定相应的方案,教学中要深入浅出,循循善诱,对一些经典的优秀篇章力求背诵,同时学习传统的礼仪、文化,对优秀学生要给予鼓励和赞赏。在此基础上,需要注意孩子们成长各个阶段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和社区联手开展多种形式的经典品读活动,通过应用一些经典故事设置悬念,激发少儿阅读经典的浓厚兴趣。可以在社区搭建平台,定期举办阅读、朗诵、吟唱、演讲等比赛活动;开展一些家长参与的富有创意及互动性的经典亲子阅读分享活动,如经典文学作品改编的儿童短剧表演秀、家庭唐诗诵读擂台赛、传统经典读书沙龙等。对于一些对经典感兴趣,却又不知如何对孩子具体实施教育的父母,图书馆可以利用自身公共平台的强大优势,聘请国学专家和阅读专家进行专门的辅导讲座,对家长进行经典阅读指导方法的培训。

2.4加强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导航和共享功能

电子网络环境下,阅读方式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同样经典阅读的宣传也不能脱离网络,完全靠传统手段进行是不现实的。图书馆必须紧跟时代,采用先进信息技术手段,有效利用自身资源,如图书馆通过电子演示屏、数字读报机、介绍图书馆的馆藏资源、经典特色、经典书目、最新读者推荐书目等,让读者在了解图书馆的同时,了解一些经典特色,从而扩大网络经典阅读的宣传力度。同时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放映经典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如图书馆常年利用节假日,在“影视经典展播厅”为读者、特别是一些青少年读者放映一些优秀经典影视作品,使读者从感性上加强对经典作品的了解,体会作品传达出的强大艺术感染力,加深对经典作品的解读和欣赏,从而充分发挥经典作品的普适性和教育意义。

3图书馆推广经典阅读活动的启示

3.1注重传统经典阅读与现代数字阅读的完美结合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高科技的发展,数字阅读已随时随地可以实现,但我们也应看到数字阅读呈现出的碎片化、无明确指向性以及数字阅读者所掌握知识程度的局限性等“浅阅读”的特质。应通过完整的作品细读、优秀的作品精读,发挥传统的经典阅读在陶冶思想和审美情操的作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传统阅读与数字阅读的完美融合,在享受高科技给经典阅读带来便利成果的同时,也能体验到经典阅读带来的精神享受。

3.2注重与家庭、学校、社区的合作,形成开展经典阅读的立体效应

在倡导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今天,仅仅依靠图书馆自身的力量显然是不够的,要在全社会形成合力。通过开展经典各类阅读活动,不断加强馆际合作、图书馆与学校的密切合作、图书馆与社会各界的广泛合作,形成精诚合作,互惠有效的多赢模式,构成在全社会推广经典阅读的立体格局,产生共振效应,从而使图书馆的社会效益得到最大的发挥,为社会创造最多的精神财富。

3.3注重形成图书馆推广阅读经典的长效机制

经典阅读可以让青少年一代因阅读而成长、因经典而成才,让成年人在阅读中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历史的厚重。建立这一活动的长效机制是政府和全社会的历史使命,是需要多个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和长期努力作为支撑的。我国应学习借鉴港台以及国外的先进经验,将经典阅读推广纳入国家图书馆的战略发展规划和国家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中,在各级政府、各种机构的大力支持下,协调一致共同制定系列方案,形成全民阅读经典的长效机制,把经典阅读活动不断引向深入。

4结束语

社会教育论文范文第9篇

打造稳固的和谐社会法律是调节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起到了关键作用,是稳固和推进和谐社会发展的基础。因此,基于和谐社会视域下,要建立以和谐、发展为目的的法律系统工程,只有法律系统能够良好的运行,才能使得社会运行机制稳定发展。因此,大力加强“法治”建设,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一)健全和完善法律制度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次深刻的法律和体制变革。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就要与之相应的法律来保障。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律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前提,也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维持国家稳定的客观需要。社会的和谐发展,呼唤着法治的建设,同时法治的建设又促使了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要加强立法工作、建立健全法律制度,修改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法律法规,依据各项基本法律所需的具体条件,建立一个相对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法律体系。一是要树立全新的立法理念。“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这句话对法律的认识虽然具有片面性,但也说明了法律与道德具有一致性,法律与道德是相辅相成的,法律不能脱离道德的基因,法律是“正义”的体现。基于构建和谐社会角度分析,要注重树立现代法治理念,将社会主义道德因素与依法治国思想结合起来。二是要完善立法程序、提高立法质量。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过程中,要严格执行《立法法》及立法程序,不随便简化立法程序,加强立法工作的相互协调,实现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建立多种渠道,让广大公民参与到立法之中。同时,要加强科学论证、进行全面调研,提高立法的质量。三是要注重法律的实效性,注重法律清理工作。要基于提高立法质量的前提,及时做好现行法律的清理工作。目前我国现行的有效法律中,有些法律需要进行一步完善和修改,法律的可操作性不强,难以通过国家强制力实施。另外,一些地方法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已经不适应当前社会的需要,有的规定则与上位法相关规定不一致,有的法规缺乏实用性、形同虚设,因此要全面、集中清理现行的法律法规,把重新确定修改、废止旧法规与制定新法规放在同等重要位置。四是要考虑法律的前瞻性和适度性。制定法律法规时,要考虑到现实可行性,要以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为基础。但同时在立法、执法过程中,不能朝令夕改,这就要求法律具有前瞻性。因此,要把握好法律的现实可行性与适度超前性的关系,法律必须符合当前社会经济生活发展的需要,又要留有一定的空间。

(二)健全和完善法律运行机制

一个国家“法治”建设是否成功,不是看规定了什么,而是要看在社会中如何实施这些法规。因此,法律要运用于社会和国家的治理中更为重要,其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要从以下方面健全和完善法律运行机制。一是要改革执法体制,实现规范、公正、科学执法。依法行政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法制健全与否的重要标尺。实施有效的行政执法活动,能够将抽象的法律规范转换为具体的社会行为,发挥法律对社会关系的调整作用。二是,改革司法体制,切实解决司法公证问题。这就要实现司法机关和司法人员的独立。比如,审批机关的人民法院就要优化法院的职权配置,确保下级法院能够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确保上级法院监督指导下级法院的范围,完善上下级法院之间的关系,构建科学的审级体系。三要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相关部门要开展法制宣传活动,引导公民树立良好的法律意识,强化公民的法制观念,使得公民能够知法、守法和用法。然而,提高全国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有多种途径,除了相关政府的普法教育,还要可加强法学教育和研究,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和司法实践来进行普法教育。

二、完善“德治”建设的体系

社会教育论文范文第10篇

1.1发展社区教育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做出的重大战略举措。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建设和谐社会需要物质基础、人文基础与政治基础,而人文基础就是社区成员的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如果没有社区成员的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作保障,那么和谐社会的人文基础就是空谈。社区是社会基本单元,只有建设好社区,才有建成和谐社会的可能。

1.2发展社区教育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需要

社区教育的发展理念是“全员、全程、全方位”,让全社会的所有成员终身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力。发展社区教育,可以实现社区居民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文明素质、文化素质和职业素质的全面提升,弥补中国国民教育体系的不足,最终实现终身教育体系与普通国民教育体系的对接互补。社区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社区教育的发展,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需要,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1.3发展社区教育是发展社会经济的需要

知识经济时代,人力的素质和技能成为知识经济实现的先决条件。由于社区教育的内容涵盖面广,故能满足社区不同人群的学习需求。如社区大学(学院)组织开展的各类职业培训与社会服务,可以激发社区居民的学习兴趣,开发他们的潜能,使他们学到一技之长,提高他们的职业素质与劳动技能,增强其就业能力,加快当地的经济发展,提高居民经济收入,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

1.4发展社区教育是加快社区自身建设的需要

21世纪的社会是一个知识与学习的社会,由于社会的功能大多集中于社区,如服务功能、娱乐功能、保健功能、教育与培训功能等,社区教育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发展社区教育不仅有利于强化社区各项功能,而且可以实现经济资源、社会资源、文化资源等的有机融合,促使社区自身建设更加完善。如通过生态教育等,强化居民的环保意识,养成居民保护环境的好习惯,促使社区的生态文明发展。可以预测,将来的社区是数字社区、绿色社区、多元文化社区。

2发展社区教育与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关系

发展社区教育与构建学习型社会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发展社区教育有利于构建学习型社会,构建学习型社会能促使社区教育更快更好地发展,两者互相联系,相互依赖。

2.1发展社会教育有利于建设学习型社会

由于社区是社会基本单元,所以社区教育构成了学习型社会的基础,社区成了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载体。发展社区教育不仅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社区成员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社区教育活动丰富多彩,如文化教育、健康教育、环境教育、思想道德教育、职业技能教育、科技教育、法制教育、文明教育等,扩大了教育空间与时间,延伸了学习范围,补充了学校的教育内容,使人重新获得了终身学习的权利,从真正意义上,创建了学习型社会。

2.2构建学习型社会能更好地促进社区教育的发展

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科技的不断创新,信息网络化程度的加快,人们对各类学习与培训也越来越重视。构建学习型社会顺应了时展的需要,也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学习型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由不同的社会环境和社会环节组成,在学习型社会内部结构中,学习型社区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学习型社区是一种新颖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它以社区教育为基本内涵,提供社区成员学习的环境,保障社区各个层次人群学习的权利,从而提高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学习型社区的发展,还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使得社区管理更加完善,最终,又促进了社区教育的更好发展。

3社区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多年来的实践与发展,中国社区教育已经形成自身发展特色,并且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就目前社区教育发展情况而言,依然存在着许多制约社区教育发展的因素,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

3.1政府对社区教育的重视不够

社区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化的新型教育,其发展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支持与配合。然而,现实情况是,有些地方的领导在思想上还没有真正重视社区教育,只偏重于社区教育的经济与政治功能,在社区教育上行动不到位。由于政府对开展社区教育认识不足,所以社区教育的社会影响力不大。开展社区教育会牵涉到很多部门,如财政、教育、工商、民政、劳动、文化等部门,但由于政府对社区教育重视度不够,管理机制不健全,即政府没有具体部门进行统筹与协调工作,直接导致社区大学(学院)难以开展有效的工作,实际工作中存在着走过场,做样子的现象。

3.2社区教育资源贫乏

社区教育资源总量不足,主要表现在:(一)社区教育经费不足。目前,大多数地区还没有社区教育专项经费,社区教育工作只能靠争取政府部门资助和社区大学(学院)自筹来解决,基本设施简陋等;(二)师资缺乏,工作人员少。目前,从事社区教育的中、高级专业职称和具有实践教学技能的教师数量不足,并且缺乏对教师的规范化管理,如没有建立教师的考核机制与信息库,聘请教师随意性比较大;(三)对发展社区教育课程开发与理论研究都很不够。主要问题有:普通性课程多,特色课程少;休闲类课程多,思想品德类课程少;针对青少年和老年人课程多,适应中年人课程少;理论性课程多,实用性课程少。

3.3社区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偏少

社区是人们生活、生产重要的场所与区域,这个特点决定了社区教育必须要与职业类培训联系在一起。然而,由于受各种条件的影响和限制,目前社区教育开展的教育活动大多适合中老年人群,如生活保健讲座,科普宣传,社区医院义诊,工业新产品推广介绍,读书活动等。对于社区里的中青年流动人群、下岗失业人群而言,他们希望通过社区的职业技能培训,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通过培训,实现自主创业。但是目前社区教育中,开展职业技能类的培训课程偏少。

3.4社区居民的参与度不高

社区居民的参与度是社区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也是影响中国社区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从中国社区教育的现状看,社区居民的参与情况并不乐观。究其原因:(一)活动内容单调乏味,社区教育开展的各类活动流于形式;(二)实施形式带有较浓厚的政治色彩,忽视了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三)宣传力度不够,社区教育相关的管理部门缺乏创办社区教育活动的创造性,在社区教育活动中没有充分调动居民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因此,参加社区教育的人数比例偏少。

4对策与思考

4.1加强对社区教育的管理

在管理体制上,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社区教育统筹、协调机制,形成政府、社会和学校三结合的管理体制,明确各自职责与义务,要突破体制、机制上的障碍。要不断完善社区教育制度,使社区教育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良性轨道。政府应设立专门机构,对辖区内的社区事务实行统一管理。社区大学(学院)主要负责具体教育工作的落实工作,并对本地区经济发展及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进行调研与分析,制订科学、合理的社区教育实施方案。社区大学(学院)还可设立社区教育的分支机构,深入到社区、企事业单位等,使社区教育的触角延伸到每个角落,实现社区教育管理的多元化、自治化,各个部门在社区大学(学院)的具体指导下,开展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社区教育活动,以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的需求。例如,湖州社区大学在当地社区街道设立了社区教育的联络网点,在乡镇成校和企事业单位设立社区教育分校,构成了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同时,政府可逐步建立社区教育的激励机制,即奖励在社区教育工作中有突击贡献的集体与个人,并且加强对社区教育相关领导的业绩考核。

4.2整合社区教育资源

社区教育资源主要包括财力资源、人力资源、教育资源等方面。财力资源方面,社区教育管理部门要加强宣传,充分借助社会各界、重视非政府组织的力量,想方设法筹集资金,实现社区教育经费来源多渠道、多元化,巧妙设计社区教育开展的各类项目,合理使用现有的经费,尽量减少重复建设和浪费。政府财政每年固定拨一点,企业、团体捐一点、学习者个人出一点。这个基金补偿四方的开支:(一)单位整合入网的费用;(二)软硬件及多媒体购置、制作费用;(三)互联网资讯费用;(四)教师及工作人员劳动报酬。人力资源方面。建立一支以兼职人员和志愿者为主体的管理和骨干师资队伍,如聘请高校中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或招聘有专长的工程师、技师、会计师等成为社区教育的专兼职师资队伍。教育资源方面,要通过各种渠道与方法,实现资源的最优化组合与共享,学校教育资源要体现公益性。要发展数字化远程教育,积极开发教育课程资源,通过设置实用性、技能型、发展型和娱乐型等多种课程,满足社区居民学习、个性发展和人格完善等多种需求。

4.3加强社区教育内容的实效性

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努力提高社区教育的实效性。社区大学(学院)要对开展社区教育活动要进行定期研究,为社区居民学习、终身教育提供便利。不同人群其参加社区学习的动机和需求也不同,为中老年人群可开展保健与养生教育,提供书画、广场舞、科学健身等,为其它人群开展音乐、美术、体育、理财、休闲、心理咨询等活动。为失业的中青年人群开展创业职业技能班的培训,如家政服务、文秘与电脑,服装设计、烹调等学习,以及各类职业上岗证的培训等。湖州社区大学自2008年挂牌成立以来,本着开放办学的原则,曾先后开办了以“书香湖州全民阅读年”为代表的市民素质提升工程;以“悦读湖州新市民融入教育”、“新型农民创业大讲堂”、“人文大讲堂”、“社区艺校”等为代表的公益大讲堂项目;以“小社区、大总管”为代表的社区工作者培训项目;以“社区大学企业分校”为载体的校企合作项目;以“浙江首家农民学院”为平台的特色农民教育典范等,全面推进社区教育各项工作,赢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声誉,社区教育活动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4.4增强社区教育的吸引力

广大居民的参与度决定了社区教育的成败,为此,社区教育机构一定要充分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教育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为增强社区教育活动的吸引力,社区教育主要部门要根据当地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定期研究,分析社区居民的需要与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所掌握的基本信息与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及时给予解决。社区大学(学院)通过政府主管部门,密切联系本地区各类社会机构单位,广泛开展与企事业等各条线上的合作交流,以达到信息通畅、增进感情、发展社区教育的目的。社区大学(学院)要根据形势的发展与变化,大胆实践,勇于改革,不断创新社区教育活动模式,如开放教育模式、远程教育模式、数字化学习模式、各类组织学习模式、各类社会培训模式,积极探索与善于总结成功的经验。由于社区教育目标的多重性,因此,社区教育活动内容与形式要不断更新,并使之多样化、多元化。同时,社区大学(学院)要合理安排时间,开展有针对性地社区教育活动,这样社区居民对社区教育活动的融入度就会增加,即增强社区教育活动的吸引力。

5结语

社会教育论文范文第11篇

关于远程教育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一般而言,从狭义上讲,远程教育被认为是学生和老师都不在同一时空的进行的虚拟教学活动,从而构建起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从广义上讲,远程教育则是一种师生不在同一时空,师生间的交流需要通过互联网、卫星数据传输和电视信号传输系统而进行的新型教育方式,是构筑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终身学习体系的主要手段。198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把远程教育定义为通过海报、音频、视频、电话和报纸承载的,不需要师生之间面对面联系的教育方式。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电视广播技术在全球的提高,远程教育逐渐走入了百姓的生活。直至90年代末,随着网络技术的更新换代,远程教育行业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Williams和Pabrock指出,远程教育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860-1960年)为编码时期。这一时期,主要通过出版材料、音频信息和视频信息作为教育承载物。第二阶段(1960-1990年),双向音频交流和基于电脑的教育磁盘应用到了远程教育这一技术手段。第三阶段(1990年至今),远程教育开始呈现出混合技术的运用,虚拟课堂已经建立,大部分教育已经可以通过网络技术完成。现在,远程教育主要应用于高等教育,尤其是大部分的课程教育以及成人教育。远程教育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已经影响到了传统教学在教育领域的比重,应用于传统教育的实验室已为远程教育的虚拟实验室腾出位置。

二、远程教育与教育伦理

根据苏格拉底观点,教育是一种依据伦理的学习过程“。美德即知识”是其教育伦理学的最重要的命题,个人伦理活动的科学意义是通过伦理实现的。正如柏拉图所认为的那样,教育不仅仅是走到一条路的终点,而是怀着新思想继续走在这条路上。康德在他的教育伦理中强调,尽管伦理的一面是责任,而另一面则是教育。同时,他声称“我们依据我们得到的或者没有得到的教育方式和法律准则安排我们的行为”。在此之前,尽管关于远程教育的课程内容和背景结构等技术面的研究更普遍,但是后来关于组织、社会、心理和伦理的研究也得到了普及,要求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通过学习、思考、实践来达到自我提高,来促进远程教育的教育伦理不断健全完善。教育伦理具有直接形成人的道德品质的作用,能够促进人的持续和谐发展。目前人们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日趋强烈,远程教育伦理的道德容易被忽视。有些教育机构不仅为名利来欺骗学习者,而且还大量地侵犯别人的知识产权,降低了机构之间的互信度,扰乱正常的学术秩序。因此,就道德品质这个层面上讲,远程教育的伦理道德是主体建立在对自己需要的理性认识和对行为基本是非判断的基础上的,而教育伦理的道德品质是远程教育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和基础性条件。由于现代远程教育通过网络等技术手段在虚拟环境中开展教学,因此教学过程的管理在显得重要的同时也变得难度很大。其中对教学过程组织的认识、考试管理和试卷分析的认识、计算机技术干预的认识等,与一般的管理认识并不完全一致,教育伦理的途径也因此需要寻找相应的管理模式。远程教育的社会应用与教育伦理许莹[摘要]随着网络技术提高,远程教育逐渐成为影响社会结构的重要因素。此外,通过远程教育的网络传播。

三、远程教育在社会上的应用

1.相对于很多人投资在花费高的传统面对面教育上,远程教育完全可以拥有大量的受众。然而事实上恰恰相反,通过长期的观察,我们发现远程教育的推广十分困难,远程教育也不过是传统的面对面教育者呼吁寻求的新的教育方法而已。运用现代科技的结果,远程教育克服了时空给知识传播带来的限制,但也正是远程在教学的过程中削弱了师生间的情感联系。这样的教学方式对远程教育的伦理影响也是可想而知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加强了师生情感的功利化趋势。改善远程教育中的师生间的交流仍是需要努力的方向。

2.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观念直接决定了现代远程教育建设、应用与发展。我国应试教育根深蒂固,传统教育的思想理念严重影响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上的使用。许多教育机构的教育理论、教学思想仍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在这种背景下,他们批判远程教育不但过分依赖计算机网络这个平台,而且应用的教学策略都在尽量模仿传统的面对面教学。他们眼里现代远程教育只能算是提高学生应试能力、巩固教材知识的若干种可有可无的手段。正是不注重对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学习,不愿意去尝试,影响了教育信息化的进展,阻碍了远程教育的持续发展。

3.随着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提供远程教育和在线教育,出现了另一个难题———课程版权问题。尽管有声音表示教学课程版权理应属于教育者。比如美国教师联合会(AFT)认为如果教育者的版权问题被忽视,这必将导致远程教育的发展带来严重后果。但一些机构声称教学课程版权属于提供服务的教育机构,在网络课程中,远程教育机构作为网络课程的组织策划和资金投入者,应当享有整个网络课程的著作权,并有权统一行使其权利。

4.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就是,远程教育中受教育者的个人资质参差不齐。虽然通过网络技术提供了先进的硬件设施,但个人的资质在获得远程教育后结果的满意度起了重要作用,这一事实揭示了远程教育中对个人资质限制的弊端。21世纪,人的思想日新月异,社会需要有文化、能操作、善管理、会生存的人才。因此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他们都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借助远程教育这个开放性平台获取知识,比如性教育、人文教育以及掌握信息通信技术等。个人的资质也决定了他最后能够获得多少知识。另外,更重要的是,依据以往研究,远程教育机构内部管理人员资质同样也限制着远程教育的发展。因此,在社会层面上远程教育为受众带来持久性教育仍然在成功的教育实践上起到重要作用。

四、远程教育完善建议

科技手段支持教育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是文明程度提高的标志。无论在世界上任何地方只要通过网路技术,我们都可以享受远程教育带来教学资源共享。未来,远程教育依靠其便捷的教育方式必将风靡全球,带来教学机制的改革。因此,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远程教育管理者以及推广者应当担负起职责,确保建立一个健康稳定的教学环境,以防出现教育混乱。所以笔者根据教育伦理和社会现实情况,对远程教育应用提出一些建议。

1.远程教育的目标应当是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从而使受教育者主动意识到远程教育带来的丰富教学资源,通过学习提高其技术本领以应对社会带来的各种压力。远程教育将会对社会信息沟通起到积极的影响而获得支持。

2.虽然远程教育需要以网络技术为媒介,但是受教育仍然要确保自己获取的知识是来自参与的社会活动,充分利用好自己的第一手资源,而不仅仅从远程教育中认知已有的信息资源和理解现有的社会资源建构。

3.每位受教育者都应当享有平等接受远程教育的权利,而且这个权利应得到法律法规的保障。在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对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提出了“人人享有优质教育资源”这一教育理念,但这也仅仅只停留在号召和项目的层次上,政策法规建设滞后的问题日益突出。

4.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我们目睹了不少计算机网络犯罪。在远程教育教学中我们应当远离网络犯罪,如、非法出版、盗版软件等违法犯罪行为。

社会教育论文范文第12篇

[论文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全党全国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和伟大实践。德育教育对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对全民族素质的提高,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为社会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合格人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体现。德育工作如何顺应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承担起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是摆在德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和紧迫任务。

一、德育与社会的和谐共存

(一)德育角度下的和谐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在社会结构中以人为主体的各层面、各要素之间关系的相互通融、彼此协调的状态;道德则是人类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者关系的伦理智慧与行为规范,是以一种非强制性的传统习俗、社会舆论、内心信念、人类良知以及教育去调节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从而保证整个社会有序运行的精神力量。无论社会多么进步,法制多么完善。和谐社会的首要前提无疑是一个具有高度道德感的社会。

(二)德育的和谐价值

新的社会发展观、发展模式赋予现代德育新的意义,它是通过对人的道德的、善的品质的塑造,赋予人以智慧和道德力量,使他们在一切生产的、生活的社会活动中,有可能按照道德的、人性的要求去做出价值的定向,使人不仅能按照物的尺度去认识世界,而且能按照符合人自身的善的尺度去改造世界;不仅懂得世界是怎样的,而且懂得世界应该是怎样的,从而使他所塑造的世界更具人性,更适合人自身的需要与发展,而不是背离人的需要与发展。从这种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出发。德育的价值也主要表现于人自身价值的提升、人的各方面素质的提高、人的全面发展、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与增强。因此。站在人的和谐发展的高度,我们有必要对德育的使命和功能进行再认识。要让我们的社会成员具备和谐社会中的“和谐人”所应有的思想道德素质。同时在制约社会和谐的各种力量中,由道德价值观凝聚起来的精神上的和谐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人们只有有了共同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追求,面对社会的诸多矛盾和利益冲突,才能达成谅解,形成共识,理顺情绪,凝结意志,协调行动,步调一致。一个社会是不是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

二、和谐德育-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德育教育

(一)和谐德育的特征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德育的根本目的在育人,和谐德育必须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在教育目的上,突出德育为先、全面发展的理念,把促进学生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目的和归宿;在教育对象上,突出个体价值、社会价值相统一的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发展学生需要有机结合起来。二是遵循科学规律。首先要遵循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活动规律,根据受教育者年龄、心理、阅历、个性特点,选择适当的德育内容和方法;其次是遵循德育工作的规律,充分认识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要素在德育实践中的内在本质联系,按规律办事。三是体系完整。协调推进,协调发展。和谐德育应该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的基本要素构成的具有确定特性和功能的个完整体系,而不是单一方面;应该是作为个完整体系良性运行。

(二)和谐德育观念的创新

和谐观念是构建和谐社会派生出来的一个问题,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保证与前提,又是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和谐观念,就是要把和谐的意识、和谐的价值取向内化为人们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形成和谐的社会心理与社会氛围。在当前社会,要教育学生增强以下和谐意识;1.开放式的德育理念。德育工作者应把封闭式德育变为开放式德育,把学生德育“小课堂”同社会德育“大课堂”结合起来。新时期德育的根本任务,不是培养单纯的书生,而是培养品格健全、学识广博的人才;不是限制学生成长,而要培养他们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能力。2.诚信意识。诚信是现代社会中做人立世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和谐社会一定是一个诚信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友善、相互信任,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每个人都要恪守诚信,信义相交。坦诚相待,做到“言必信,行必果”。3.确立“以人为本”的德育观。当今德育工作对象的思想意识、心理素质、价值观与以往相比已大不相同,所以德育方式的选择必须以人为本,关键在于是否受学生欢迎,是否具有针对性,是否生动活泼,能使受教育者在轻松、自然的状态下愉快地接受教育,从而得到情感的陶冶和知识的建构。(三)和谐德育方法创新

一是要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及建设内容纳入学校的学科教学与德育课程之中,注重德育内容的现实性。首先要从理论与历史二个维度结合人手,在各科教学及德育课程中,有机穿插和引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社会和谐、人际和谐、天人和谐的思想文化资源,并及时宣传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所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引导学生做好人好事,学先进等行动。其次是内容的现实性,马克思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德育必须适应客观现实的需要,并与学生的发展需要相一致,才会被大学生所接受。因此,高校德育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实施人文关怀。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人高等教育和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教育学生,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二是充分整合学校、社会、家庭在德育方面的影响力量,使之形成合力。一个优化的社会关系环境,有利于德育有效性的实现和提高,从而有利于德育价值的最大化实现。构建和谐社会下的高校德育环境,需要学生、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共同作用。学生要形成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学校要努力创设和谐统一、融汇多种价值的校园环境;社会要根据德育与人才培养的目标,系统调整社会结构,改变社会关系,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从而形成持续优化的社会教育环境。

总之,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德育教育,重在教育者以“和谐”为目标,给学生更多的鼓励,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体验机会,使他们既关爱自己、对他人和社会负责,勇于超越自己,逐渐实现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过。

参考文献

[1]杨德广,朱炜.“以人为本”的教育观述略[J],现代大学教育,2004,(4).

[2]刘平秀,新世纪德育人性化的走向[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3]李忠杰,建设和谐文化的核心是倡导和谐的价值取向[],光明日报,2006-07-25.

[4]周湘莲,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2005,(1).

社会教育论文范文第13篇

当前社会发展形势的两个巨大的挑战分别是全球化的挑战与知识相互割裂的不断加剧趋势的挑战,所以决定了教育改革必须以思想改革为主导。莫兰有说过,复杂性思维方法的训练是人类为了应付星球时代的各种可能风险同时保障自身的主动创造精神的思想基础。所以通过连接各种知识的目的是鼓励与促进被教育者训练自己的复杂性思维方式,使人类善于整体地解决与思索其面对的基本问题。所以,在教育中给予学生的复杂性思维方式是训练他们学会“理解他人”,包括个人之间、人与人之间、种族之间的理解他人的情感、行为与思想。

2以“人”为核心的音乐教育的转向

我们熟悉的当代著名的大提琴家马友友就是一个具有“复杂性思维”、注重人文学科的音乐实践者,当地起与当代社会文化思想转型同步的音乐家的称号,是莫兰教育思想在音乐教育中典型的文化个案。2007年,在中国教育部召开的新课程出台六年后修改课标的全体会议上,有教授发言说教育最重要的是如何培养人与培养什么样的人。所以培养人的首要问题是屏定“人”,这应该是音乐教育需要思考的一个巨大的问题[1]。

3音乐教育转型研究方法

音乐教育的转型需要众多学科的参与,包括人文社科学、教育学等理论知识,与音乐教育自身的知识相结合,最终形成新的音乐教育理论。许多资料都显示,上个世纪的音乐教育课程在传统教学上一直影响着音乐的发展方向,可是当代社会文化思想的转变,提出了音乐教育的教学方式也应该有所改变,对于传统音乐教育的教育方式,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形成当代社会自己的音乐教育新教学方式,为培养全素质多方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做贡献[2]。

4结语

社会教育论文范文第14篇

论文摘要:知识社会是强调以知识为核心的社会,知识社会也是学习社会。在即将到朱的知识社会,成人教育要有新的策略,要改革成人教育的结构,注重发展农村成人教育,要建立学习型社区;成人学习具有了新的特点,要重视素质教育,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在知识社会中,远程教育、网络教育因为其自身的明显优势,受到越来越多的成人学习者的欢迎。这是海峡两岸“知识社会与成人擘习”学术研讨会所探讨的主要问题。

继2000年在苏州召开的“海峡两岸成人教育”学术讨论会之后,由江苏省成人教育协会和江苏广播电视大学联合举办的海峡两岸“知识社会与成人学习’“学术研讨会于2001年4月1日至4月2日在扬州举行。

这次研讨会的主题是:“知识社会与成人学习”。会议讨论的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知识社会的基本特征、知识社会与知识经济、知识社会与教育发展、知识社会与成人教育、知识社会与终身学习、知识社会与远程教育、知识社会与社区教育、知识社会与人力资源开发等。阳春三月,美丽的瘦西湖畔,来自海峡两岸的近百位成人教育、远程教育工作者聚济一堂,听取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于云秀教授(知识经济与中国电大教育的发展》、台湾成人教育学会顾问郭为藩教授《网络大学体制化的商榷》、台湾成人教育学会会长黄富顺教授(知识社会与成人教育》、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吴康宁教授(知识社会中“工作成人”学习的基本特征)等专题报告,并进行了大会交流发言和讨论、对知识社会成人教育、远程教育的新特点及发展趋势等大家所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

一、知识社会的特点及其挑战

黄富顺教授在其主题报告《知识社会与成人教育》中详细分析了知识社会的特征、他指出,21世纪的社会是一个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知识社会,知识社会是强调以知识为核心的社会,其特征是:(1)知识生产的速度前所未有,崭新的知识充斥整个社会,形成知识的爆炸;(2)知识的寿命快速缩短,知识老化日益加速;(3)知识的传输迅速,取得容易,储存方便:(4)知识成为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5)知识型劳动者主导生产,他们不断开发脑力,激发创意,更新产品,提高品质,提升竞争力。

江苏成人教育协会会长、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校长陈乃林在《知识社会与成人学习》的专题论文中对知识社会的特征作了如下概括:知识社会是坚持以人为本及人与社会、自然和谐、协调发展的社会:知识社会是以知识经济为主体的社会;知识社会是以知识管理为纽带的社会:知识社会也是学习社会。

于云秀教授在专题报告中指出。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基础,以创造性的人力资源为依托。以高科技产业和智力为支撑的经济。知识社会的到来.也就是学习化社会的到来,它意味着学习意识的普遍化和学习行为的社会化.意味着终身教育体系的真正确立、意味着教育的社会化、民主化、国际化和个别化。这些无疑对传统的成人教育观念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二、成人教育的适应与成人学习的转型

成人教育如何适应知识社会以及知识社会成员的学习要求,是本次研讨会的丰要论题之一、黄富顺教授认为,知识社会成人教育的重点工作和策略是:(约倡导成人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2)推动成人自学的运动。要加强宣传和引导,唤起民众参与学习,激发成人自觉、主动地学习。(3)加强成人的在职进修与训练.增强他们获得、积累与转化知识的能力,进而激发其创造知识。(4)普遍提升成人的素养。(5)鼓励成人学会学习。(6)扩展网络学习。

江苏省成人教育协会副会长胡凤英明确提出了知识社会呼唤成人教育结构性改革的命题。她从办学体制的社会化、市场化,运行机制的社会性、灵活性.教育功能的多样化、服务性。教育手段的网络化、信息化。人才培训的本土化、国际化等方面阐明了成人教育结构性变革的主要任务。

江苏省成人教育研究室陈东瑜副研究员从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阐发了我国为迎接知识社会到来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思路:一是按照学习化社会的要求努力构建终身学习体系:二是坚持“两基”重中之重和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努力为知识社会构建扎实的人才资源基础:三是充分发挥成人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四是教会成人学会学习,努力提高数字化学习能力。

不少专家关注到社区教育在知识社会成人教育中的独特作用。南京市玄武区社区教育委员会张利民的交流发言通过玄武区创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积极整合社区内丰富的教育资源。做到横向联合。纵向沟通。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资源的共有、共享的实践.介绍了建设学习型社区的做法:(1)廓清思路,加强社区教育理念的整合;(?)完善网络,加强组织资源的整合;(3)专兼结合,加强人力资源的整合;又})积极引导。加强物质资源的整合;(5)开展活动.加强人文资源的整合。

吴江市成人教育协会王建平探讨了城镇学习型社区教育问题二他认为,城镇学习型社区教育就是通过各种手段或形式,提高全体社区成员的科技人文素质和生存质量、促进城镇社区健康、有序发展的教育活动的总和。他分析了营造城镇学习型社区的障碍.井指出,开展城镇社区教育要注意加强城镇社区教育理论框架、管理体系、活动设施、网络队伍和经费给付体制的建设,推进城镇学习型社区的建设,适应知识社会的要求:

海门市教育局黄志豪则关注知识社会中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问题:他认为.目前,我国农村人口科技文化素质低的问题十分突出。远远一下能适应知识社会的要求。因而,必须重视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和创新。首先.要转变农村成人教育观念.实现由单一的成人教育思想向全方位、多功能的大教育思想的转变,由扫除青壮年文盲为主向大力培养农业骨干为主的转变。由教育部门独家经营的体制向一校多牌联合办学的体制的转变,由单纯的传授知识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转变.由传统的学校模式向三教统筹、农科结合的教育模式的转变。以迎接知识社会的到来:

知识社会的特性决定了成人学习在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学习方式等方面的转变。吴康宁教授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知识社会中“工作成人”学习的基本特征。他认为。知识社会赖以立基的知识是“客观性知识”。“工作成人”学习的“技术性”特征将越来越明显:知识社会赖以立基的知识是“准人性知识”.“工作成人”学习的“功利性”特征将越来越明显:知识社会赖以立基的知识是“开放性知识”.”工作成人”学习的’‘个体性、、特征将越来越明显;知识社会赖以立基的知识是“速变性知识:.“工作成人”学习的“全程性”特征将越来越明显。

个人要在知识社会中生存和发展,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因此.成人教育还要十分重视成人的素质教育,帮助成人提高素质.获得完满的发展。如何在成人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呢?镇江市广播电视大学校长祝诚教授在交流发言中提出:首先,要在成人教育中牢固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改变部分成人学习目的的直接功利性。第二,实施成人素质教育的理想模式是远程开放教育,其开放性、网络化的特征,使它可以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旨在促使每位学习者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教育”。第三,要正确处理好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第四,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第五、要在成人教育中开展创新教育。

知识社会以知识为核心,而阅读则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台湾师范大学林振春教授对知识社会中阅读能力的培养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他在交流发言中分析了知识社会的知识特性,把知识分为资料、信息、知识和智能4个层级;阐述了积累性阅读、理解性阅读、鉴赏性阅读、评价性阅读、创造性阅读、消遣性阅读、专题性阅读、发展性阅读、探测性阅读、实用性阅读、交叉性阅读等l1种阅读类型的不同特点和功用;提出了4种有效的阅读方法:01}4R法、SQ3R法、问题阅读法、十步阅读法;并认为,在知识社会中,有必要扩大阅读能力的范围,培养阅读能力应该包括阅读理解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4个方面。

三、远程教育、网络学习是知识杜会成人教育的最佳形式

在竞争激烈的知识社会,人们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对教育的需求、要求明显提高、而传统的教育,从教育理念、教育资源.教育内容、教育环境、教育方式等都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接受教育人群的学习的需要二随着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教育应运而生、并受到越来越多的学习者的欢迎,尤其受到存在求学障碍的成人学习者的青睐。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教育以其自身明显的特点和优势,成为成人教育、成人学习的最佳形式。参加研讨会的代表对远程教育、网络学习在成人教育中的优势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

于云秀教授分析了中国远程教育的发展情况,对知识社会中国电大教育的发展提出了若干思考意见。他认为,首先,要加快办学体制改革,逐步实现计划经济体制下固有的办学模式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灵活办学模式的转变。第二,坚持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第三,提供优质服务,保证教学质量。第四,广泛开展联合、合作办学,参与国际教育市场的竞争。第五,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把好教育质量的源头。第六,调整专业结构,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第七,充分发挥电大系统的优势,在竞争中以整体优势取胜。第八,加强远程开放教育的研究,用研究成果指导教学实践:

南通市电大如东分校缪新华探讨了县级电大在知识社会的作用问题,提出了知识社会县级社区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模式建设意见。他认为,县级电大作为县级社区学习中心、有中央及省、市电大作支撑,通过有选择地引进高校的优质资源.必将发挥学习资源中心、学法指导中心、学习信息中心、学习交流中心、学习评价中心和学籍管理中心的作用,并在知识社会成人学习中发挥重要作用。

郭为藩教授的主题报告探讨了网络大学体制化问题。他认为,在21世纪的知识社会,网络大学必定会有很大的发展。而目前网络大学还很不规范,教学品质参差不齐,开设的课程缺乏大学应有的多学科性,更重要的是、迄今为止网络大学尚未制度化。(1)在经济全球化、教育交流日趋颇繁的形势下,网络大学将率先实现跨国合作、成为国际大学的先声。所以,网络大学必须有一套具有公信力的制度,维持其应有的学术水准及机构规模二(2)网络大学必须有一套完整的数字图书馆或资源中心,有现代化的传播科技与教学科技设备,并拥有一支网络科技与传播科技的专业团队,配备相当人数的全时助理人员来支持繁重的教学辅导工作。(3)从成本效益的角度看,网络大学必须跟既有的大学合作,分享现成的师资与教学设施资源:在现阶段全部课程采用网络教学实为大多数学府力所未逮、所以部分科目采取其他教学模式,包括电视广播、面授、教学套装对教学品质并不见得有降低之虞。网络大学的起飞,尚需一段时间。

台湾中正大学成教系扬国德教授则在他的交流发言中,着重分析了欧美国家网络学习的应用与发展趋势。网络学习的优势明显:弹性学习的时间与地点;具有地球村与世界性的发展潜力;可以调适与应用不同的设备与资源;快速提供新发展的学习材料;容易更新内容与增加资料;以较低的成本就可以发展不受时空限制的有效学习方式,特别是提供师生之间很多的互动。欧美国家正在努力地运用这些优势,发展成人教育。就正规教育来看,提供网络教育的机构有4种模式:与传统大学结盟、纯粹的网络大学、传统的开放大学和传统大学的延伸。网络学习的设计有2种模式:单一模式,即全部为远程教育而设计,如英国等设立的开放大学;多元模式,即指一般大学机构在进行校园教学的同时提供远程教育课程,在美国、澳洲、加拿大、法国,瑞典等以已相当盛行。就非正规教育来看,各种公私立机构,特别是企业界.运用计算机网络,规划在职进修教材,提供超越时空的学习与练这种新兴的媒介,由于国际网络的普及与运用已成为未来工作与学习的时代趋势。

社会教育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学校德育社会影响同步教育

无论人是什么,也无论什么人,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环境是人发展的现实性的社会基础。从青少年德育的角度来看,良好品德的养成不是无条件的,环境和教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学校是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对塑造人的灵魂,培养理想信念、保证方向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同时,人是社会的人,“在其现实性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环境是影响青少年道德内化、社会化的重要因素。目前,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学校德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等与当代社会生活存在不容忽视的裂解,严重影响了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因此,在充分发挥学校德育的一切积极因素的作用的同时,如何与社会影响同步教育,紧密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的思想认识实际,培养学生道德判断能力,引导学生在复杂的社会道德环境中理性掌握并自觉运用道德原则,坚持做人准则,加强德育有效性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与社会影响进行同步教育,以现实为维度

泰勒(r.w.tyler)认为,课程目标的来源是:对学生的研究,对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学科专家的意见。德育目标的实现,离开受教育者的关心,离开学生的需要是不可想象的,“离开人的需要,黄金和泥土除了其物理性质的不同之外,别无差距。”脱离当代社会生活、脱离学生实际的德育就脱离了学生的需要,就不会得到学生的关心,就只能是建在沙滩上的海市蜃楼。因此,学校德育必须研究当代社会生活,以现实为维度。

首先,设置适宜的德育内容,反映当代生活。德育内容是指用来培养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思想道德观点、原则和规范体系。每门学科都有自身的逻辑结构,道德教育的内容确实很难与社会实际问题一一对应,也不可能“学到了就能在社会上派上用场”,但正如尼布尔宣布,“将纯粹无私的道德学说运用来处理群体关系的任何努力都以失败告终。”(注:莱茵霍尔德·尼布尔:《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蒋庆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10页。)目前,我们的学校道德教育传递的通常是经过过滤、筛选的纯而又纯的做人道理、基本原则和完美的道德典范,呈现给学生的只是美好、善良、非真实的一面。然而客观现实并非学校德育教育所描述的那么美好、单纯,它是一个充满是非、真假、美丑、善恶、冲突的世界。其结果是学校德育工作不但与现实生活脱节、学生实际脱节,沦为不切实际的空谈,而且会导致一些学生以纯理想的态度去对待现实。而脱离现实的道德理想主义只会造成巨大的心理落差,当这种落差超出其心理承受能力的时候,变异就会产生。“除开该被时代所否定、扬弃的腐朽道德,凡属对现时代具有进步意义的道德,都同时具有超前性和现实性两个方面的属性。”(注:《当前道德理论上的困惑与探索》,周原冰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87页。)德育教育的适度超前无疑对社会进步具有“导向”上的功能,但脱离现实的道德理想主义只会带来消极效果,造成“超时代的悲剧”。不但道德教育会沦为“德育教授”和“马克思主义老太太”的坐而论“道”和不切实际的空谈,而且“道德会被视为皮包公司的空头支票,完全丧失它那深入人心、潜移默化的力量。”学校道德教育必须以现实为维度,高于现实的同时,更要源于现实。克拉斯沃尔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将情感领域的目标分为五级:接受、反应、价值化、组织和价值与价值体系的性格化。只有现实的、可接受的“道德的观念”,才能真正内化为“道德观念”。

其次,把握道德教育的基础,研究学生、理解学生。勒温认为,人的行为是在包括人和环境两个部分的“动力场”中发生的。行为是人和环境的函数,行为随人和环境这两个因素的变化而变化,不同的人对同一环境可能产生不同的行为。道德根本上是社会的,但道德也与个人的反省和选择有关。由是观之,道德教育必须研究学生、理解学生。研究、理解学生要求不是简单地对之进行道德说教,而应从青少年的道德实际出发,尤其是从他们的道德心理实际出发,忠实地描绘他们的道德现实,解剖、分析其道德现状,探究青少年道德教育的规律。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是一个知、情、意、行辩证统一的发展过程,只有那种符合学生的需要,能激发、引起他们的关注,并产生情感的道德教育才会是有效的,否则道德教育的内容就不能被学生同化,成为他们自身的一部分,就永远是一种外在物,对其将来的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不会产生什么影响。

再次,发展思想道德教育理论,解决新问题。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现代社会是一个空前开放的社会,改革与竞争彻底改变了传统社会发展迟缓、变化呆滞的状况,思想道德教育也应在竞争中不断改革、发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那些“不顾教育过程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来论述教育理论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是自甘浅薄,势必在社会上和教室里遭到蔑视。”(注:布鲁纳:《布鲁纳教育论著文选》,邵瑞珍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792页。)道德生活是不断发展的,道德理论也要随着道德生活的发展而发展。发展道德理论,不仅要以现代社会的实践为基础,而且要以广大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的研究为支撑。因此,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研究,关注现实、关注变化,思考、研究变化的原因,并作出正确的回答和说明,发展道德理论,是现代社会条件下思想道德教育有效性的重要条件。

二、与社会影响进行同步教育,培养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

道德判断是指个人运用已有的道德概念和道德认识,对道德现象进行分析、鉴别、评价和选择的心理过程,是人们对自己、对他人的道德行为形成正确倾向态度的前提,也是道德行为的伦理根源。正确的道德判断能力,能使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识别、分析和澄清价值观的框架,甄别、选择、判断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

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的道德养成既存在着破坏性的因素,也蕴含着建设性的因素,对青少年的品性发展和道德养成或为害或有益,并由此形成不同的道德人格,能否趋利避害关键在于选择什么以及如何判断选择。在日常道德生活中,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不仅有“是什么”的事实认识,而且有“应如何”的价值认识,不仅要在好与坏,善与恶,正当与不正当,合理与不合理之间进行判择,还经常会遇到一些是与是、美与美、善与善之间的矛盾,而解决这些道德矛盾需要一种能力,即道德判断力。道德判断是一种能力,懂得一定的道德规范,并不等于就有一定的道德判断和解决道德问题的能力,因此正确的道德判断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培养。

道德判断能力培养的方法很多,有设身处地考虑法、价值澄清法、道德认知发展法等等。哈尔曾指出:“如果要使你的儿童变成—个成人,而且能够就道德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就必须使他对道德的理性思维感兴趣”。冲突的道德情境是培养理性思维和道德判断能力的重要途径。情境是刺激感觉的外部条件,创设的基于现实的冲突的道德情境,把个人放在更大的物理和社会的情境脉络中,刺激他从自己行动和感情的原有的狭隘范围里显现出来,以社会的一个成员去行动、思考。为学生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将已掌握的道德知识加以运用,有助于认识的深化和能力的提高。

问题的设置应以生活为中心,既包括与学生自己的生活有关的问题,也包括更为一般的生活问题,特别是那些使学生感到困难和困惑的问题。柯尔伯格设置的“海因兹困境”,是一个广为人知的例子是:在欧洲,一个妇女得了一种特殊的癌症,快要死了,也许只有一种药可以救活她,这种药是一种镭,是同一个镇上的药商刚刚发现的。这种药造价很昂贵,但药商却索价10倍于原来的造价,两千美元一小剂(也许这一小剂就可以活命)。海因兹——这个女病人的丈夫,借遍了他所有能够借的钱,才只有1000美元。他对药商说,他的妻子快要死了,他求药商便宜点把药卖给他,或要他缓期再把钱付齐。药商说:“不,我发现了这种药,我要靠它赚钱。”海因兹绝望了,他撬开了药铺,为他的妻子偷出了药。问题产生了:海因兹应当这样做吗?再如,一个学生看见他的好朋友考试作弊,他可否告诉老师?他是应该对老师诚实还是对朋友忠实?对这些道德两难问题的讨论,有利于培养学生批判性的道德思维能力,发展学生自己的道德观。社会是杂然纷陈的,这就需要学生做出更多明智的选择,只有经过学生自己理智思考并自主选择来的道德观才能内化、践行;只有开放的、选择的、思考的“实然”,才能成为“应然”。

道德判断力的培养不仅是在校园里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在家庭、社区在日常生活里。只有让他们投入到社会大环境中去阅读生活、参与生活、参与人际关系,体验强烈地竞争与积极地合作,他们才能明白人与人之间的诸多关联,以及各种复杂的关系;只有让他们看到复杂、多元的社会不仅有主流、积极的一面,也有非主流、消极的一面,懂得社会上除了美好的东西之外,还存在许多不良现象,他们才能明确自己作为一个责任公民,不仅有地位与权利,还负有义务和责任;只有让他们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道德思维,才能使他们真正增强抵抗力,真正提高道德判断能力,真正形成内在的、稳定的思想道德素质。

三、与社会影响进行同步教育,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干预社会

首先,引导学生参与社会。青少年的道德品质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三者是统一的,而统一的关键,在于通过道德情感的中介,将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当前,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脱节,“愿扫天下,而不愿扫一室”的问题已成为大多数德育工作者最感棘手、最感沮丧的问题。

哈什等人认为,“关心”(caring)、“判断”(judging)、“行动”(acting)才是道德教育的共同问题。知行合一是道德的基本特点,只知不行,不能把道德要求内化为道德品质。杜威曾指出:“使儿童认识到他的社会遗产的唯一方法是使他去实践,”因为,“除教育者的努力同儿童不依赖教育者而自己主动进行的一些活动联系之外,教育便变成外来的压力。这样的教育固然可能产生一些表面的效果,但实在不能称它为教育。”

“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人在改变环境的过程中又改变着人本身。”(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7页。)要使“好学生”成长为“好公民”离不开对社会的认知,离不开社会生活的磨练。只有把学生从课堂和书本的狭隘天地里解放出来,引导他们接触社会、参与社会,让学生在复杂的环境中经受锻炼,在纷繁的生活实践中去接受考验,才能使出生时不适应社会生活的“个体我”成为崭新的“社会我”;只有把学校道德教育与社会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才有可能使我们的德育真正面向社会,为促进社会的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