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城镇经济与管理论文范文

城镇经济与管理论文范文

城镇经济与管理论文

城镇经济与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城镇建设 经济发展 隶属度函数 协调系数 协调发展

问题的提出

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最早出现在钱纳里1975年出版的《发展的模型:1950-1970》一书中,通过模型回归,提出了城镇化率与人均GDP的一般对应关系。汪金敖认为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突破口。王波对经济与城镇化的关系的实证研究表明经济与城镇化之间存在着良性互动关系。但对于我国目前的城镇化建设状况如何,是否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理论界存在很大分歧。

占主流的观点认为我国的城镇化严重滞后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另一种意见则是觉得前者夸大了中国城镇化滞后的程度,认为中国的城镇化大体合适,只是略微滞后。还有一种意见认为中国不是城市化滞后,而是隐性超城市化。不管是超前还是滞后城镇化,以前的研究主要是静态的研究,鉴于此,本文采用基于熵值法的动态评价方法对我国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情况进行动态研究,以求能客观反映我国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状况。

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之间是否相协调,首先要对两个子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选取,本文按照客观性、科学性、完备性、一致性和数据获取可能性的原则,结合有关学者的研究成果和数据资料的来源情况,最终筛选出31个能比较集中反映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指标,作为评价指标体系,其中经济指标12个,城镇指标19个,具体指标如表1所述。

动态综合协调系数的计算

协调系数是指某一系统与其它系统相适应的数值,反映了隶属于“协调”这个模糊集合程度的指标,其取值为[0,1]之间的实数。协调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公式中:W表示协调系数,X为子系统实际发展水平;X *为协调发展水平;K=2/S,S为方差,W(i/j)是i子系统对j子系统的协调系数;W( j/i)是j子系统与i子系统间相互协调发展程度的协调系数;W(i, j)是i系统与j系统的综合协调系数。若实际发展水平越接近协调发展水平时,协调系数越大,说明协调发展程度越高;实际发展水平与协调发展水平的离差越大时,协调系数越小,说明协调系统协调发展程度越低;当实际发展水平与协调发展水平相等时,协调系数为1,说明系统完全协调;当实际发展水平与协调发展水平的离差趋于无穷大时,协调系数趋于0,说明系统完全不协调。可见,协调系数能反映系统间的协调发展程度,通过协调系数可以直观、方便的评价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状况。

本文通过选取我国31省市1995、1997、2000、2003、2005、2007和2009年七年的数据,首先采用墒值法和理想点法相结合的时序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计算出我国1995-2009年的城镇化综合动态发展水平和经济动态综合发展水平,再结合隶属度函数,运用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了1995-2009年我国31省市的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的综合动态协调系数,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结果分析

(一)协调系数等级划分

协调系数的大小表示其协调程度,它的不同区间划分可以作为不同协调程度的衡量标准。为了使协调系数更直观地评价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两个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程度,结合相关协调发展研究的理论,本文把协调系数划分为6个等级,协调系数大于0.6即达到协调状态,如表3。

(二)我国各省市城镇建设与经济水平的协调发展结果分析

我国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区域差异明显,东部最好、中部次之、西部较差。我国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区域发展极不平衡,东部协调性较高,中部次之,西部较差,东西部差距较大。我国东部地区的省市,除福建外,其它省市的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系数都大于0.6,均达到协调状态,其中,北京、上海和广东三省市的协调系数最高,均大于0.9。中部地区除河南和河北两省的协调系数小于0.6外,其余省市的协调系数都大于0.6,已达到协调发展状态,但协调系数最高的湖南也只有0.791,落后于东部地区很多省市。西部地区的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较差,除重庆、四川两省市的协调系数大于0.6外,其它11省市的协调系数都低于0.6,属不协调发展状态,其中、新疆和青海三省的协调系数低于0.19,为极度失调状态,西部13省市的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较差,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也存在一定差距。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城镇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协调系数W(i, j)是由W(i/j)和W( j/i)两部分共同决定的,如果W(i/j)值大于W( j/i)值,表明i系统优于j系统,即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城镇化建设水平,是滞后城市化建设;反之,如果W(i/j)值小于W( j/i)值,表明j系统优于i系统,即城镇化建设水平高于经济发展水平,是超前城市化建设。从计算出来的W(i/j)、W( j/i)和W(i, j)值来看,只有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和重庆六省市的W(i/j)值与W( j/i)值差距较小,这六省市的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系数比较高,均大于0.8,其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达到良好协调状态。其余25省市的W(i/j)值都大于W( j/i)值,即这25省市的城镇化建设都滞后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其中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山东、湖北、湖南、海南、重庆和四川12省市的综合动态协调系数虽然都大于0.6,但其城镇化建设水平仍然滞后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建设水平仍有待提高,而、新疆和青海等省市在发展经济的时候忽略了城镇化建设,其城镇化建设远远滞后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亟需大力增强城镇化建设力度。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的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趋势增强。从1995年到2009年,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大部分省市的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两者之间的协调性趋势增强,从1995年到2009年选取的七年样本计算出来的静态协调系数来看,1995年,我国只有北京、上海和广东三省市的协调系数大于0.6,到2003年,已经有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湖北和湖南等16省市的协调系数大于0.6,但到2009年,除、新疆、青海、宁夏、甘肃和贵州等10省外,已经有21省市的协调系数大于0.6。而从计算出来的7年的综合动态协调系数来看, 我国31省市中,有18省市的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系数大于0.6,只有13省市的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系数小于0.6,而且北京、上海、广东三省市的协调系数大于0.9,已达到优质协调发展状态,浙江、江苏两省市的协调系数也大于0.8,达到良好协调状态。所以总体而言,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城镇建设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基本上是协调发展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协调性趋势增强。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从1995年到2009年,我国的城镇化建设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的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趋势增强,但我国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区域差异明显,而且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城镇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这对社会发展产生种种消极影响。当前我国在生产、消费、人口、土地和环境等方面存在的许多问题,无不与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相关。当务之急是明确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巨大战略意义,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革土地政策和户籍管理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关系、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耗方式、健全投融资体系和增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意识等措施,缩小区域差异,促进我国城镇化建设与经济水平的协调发展,从而进一步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二)相关建议

制定科学合理的城镇发展规划。规划是城镇建设和发展的蓝图,是建设和管理城镇的基础手段和依据,科学合理的城镇发展规划可以有效提高城镇化建设水平,也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从而有利于我国城镇建设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我国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区域差异明显,因此,要从实际出发,以协调为原则,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区位特点和资源条件,总体规划、合理布局,缩小城镇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区域差异。

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由于基础设施具有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发挥效益慢等特点,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较差,因此,必须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可以通过共建、共享发挥集聚效率和规模效率,降低建设成本,提高投资效益。此外,国家应该在城镇改造、公路、广播电视、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给予支持,地方政府要根据自身财力状况,重点支持城镇供排水、环境整治、信息网络等公用设施建设。同时,也需要加强基础设施管理,应设立统一的城市公共资产管理机构,对城镇基础设施进行统一运营、养护、维修、扩建、改进等环节,确保基础设施长效作用的充分发挥。

加强制度创新和城镇管理。要加强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财政投资体制、行政管理体制等制度和体制创新,为城镇发展创造条件。同时,政府要加强城镇规划、政策引导、信息咨询、投资环境和公共品供给等引导和管理,健全服务职能,提高管理效益。

参考文献:

1.成德宁.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博士论文,2000.10

2.汪金敖.农村城镇化: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J].求索,2000,5

3.王波.论县域经济与农村城镇化的良性互动[J].东岳论丛,2004(6)

4.孙永正.城市化滞后的弊端[J].城市问题,1999(6)

5.王大用.中国的城市化及带来的挑战[J].经济纵横,2005(1)

6.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关于“十五”时期实施城市化战略的几个问题[J].宏观经济管理,2000(4)

7.邓宇鹏.中国的隐性超城市化[J].当代财经,1999(6)

8.姜波.警惕城市化泡沫[N].经济日报,2004.10

9.李晓莉.我国的城镇化发展阶段与推进问题研究[J].中州学刊,2008(2)

城镇经济与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二元经济特点,具体表现之一就是城乡分割发展,重城轻乡,相对偏倚规模较大城市的发展,市镇的发展相对不足。作为城市体系底层重要节点的中心镇,在实现城乡良性互动合作中有着天然的亲和力,具有连接城市与乡村的纽带作用和平衡区域发展的功能(晏群,2003)。国内众多学者(王士兰,2001;刘亭,2010;徐志文等,2013;etc.)都较为具体地阐述了中心镇在促进农村人口有序集聚、加速农村经济发展、加快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统筹城乡发展等方面的积极影响。因此,以中心镇为重点,有针对性地抓好市镇的发展,对统筹城乡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无疑是一项绝佳的政策举措。

二、一个理论分析

向中心镇下放经济管理权以促进中心镇发展的思路,从政府行政管理体系的角度看,实际上反映了政府行政管理方式的转变,是条条管理方式的减少,块块管理方式的增加。从现代主流经济学的角度看,这可以从所谓的财政联邦主义理论那里找到源头。Charles M. Tiebout(1956)创造性地提出了公共品由社区提供存在类市场解。从 Charles M. Tiebout 的研究中,Musgrave(1956)、Oats(1969)等学者发现了财政分权的作用,形成了第一代财政分权理论。Weingast、Qian 等(1995,1996,1997)从软预算约束和组织结构等方面来解释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现象,丰富和发展了第一代财政分权理论,形成了所谓的第二代财政分权理论。财政分权理论强调了财政分权对资源配置和经济效率的积极影响,并得到了证实。史宇鹏和周黎安(2007)曾以计划单列为例,分析并证实了地区放权对经济效率的促进作用。沿着财政分权理论的逻辑,向中心镇下放经济管理权对中心镇发展的积极影响,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解析。

首先,经济社会决策权的下放有利于镇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政策,使发展更具效率,更加符合当地居民的需求。其次,向镇政府下放权力后,可以免去许多决策审批、项目申报等行政手续,优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行政效率;镇政府工作人员尤其是主要干部的财源激励加大,在相应的考核制作用下,有更大的积极性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最后,向中心镇下放经济管理权,尤其是下放审批权,使得镇政府与上级政府、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变得相对简单和规范,缩小了寻租空间,减少了寻租行为导致的效率损失。县级政府在中心镇的发展上自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随着中心镇经济规模的日益扩大,放权的重要性日益显现,把经济管理权充分地下放给中心镇,有利于促进中心镇进一步发展。

向中心镇下放经济管理权,可能会引起中心镇滥用或错用权力的现象,但这不能成为阻碍放权改革的理由。事实上,向中心镇下放经济管理权,涉及镇级政府与县级政府之间权力的再分配。也正是基于此,浙江省从稳妥推进改革的考虑出发,提出向中心镇下放经济管理权的方式和内容由县级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这在实践中可能会出现放权不足的现象,影响中心镇改革的绩效。

城镇经济与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is rapid. The urbanization has brought a series of changes for the economic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level of economic growth, 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ing, agricultural economic marketization and the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brought by the urbanization. On this basis, to research the quantity of talent demand(namely talent demand) and the change of demand structure of employment market as well as the technical replacement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the problem that relatively weak and urgent to be studied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it is also the core problem of the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ization and the demand of talents. In view of the changes of the employment market to the talent demand, th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re carried out to discover the main question and propose the related countermeasure. Based on the logical exposition of "urbanization-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tructure upgrading-position structure change-position ability change-structural changes of the demand for talent-strategy and mode innovation of talent cultivation",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talent demand is preliminarily solved.

关键词: 城镇化;需求数量;需求结构;人才培养策略

Key words: urbanization;demand quantity;demand structure;talent cultivation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3-0028-03

0 引言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显示,2011年-2015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稳步增长(图1),与此同时,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也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图2),尤其是2014年和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的增长速度均远大于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的增长速度。在城镇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如何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尤其是使高职院校更好地服务于城镇化建设,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关注点。同时,城镇化建设如何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数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创新人才培养策略,也成为广大城镇化建设的领导者、参与者考虑的重要问题。

笔者通过大量的走访调研,并基于高等职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多年的教学与管理经验,研究城镇化建设带来的人才需求变化的传导机制,以“人才市场供需平衡”作为基本假设,通过研究“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经济结构升级-人才需求结构升级-高校人才培养策略创新”的推拉链条动态发展,提出人才培养的动态体系,从而实现城镇化发展与高校教育发展的“互促”模式,为城镇化建设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

由图1和图2可以明显看出,城镇化发展的速度带来的就业人数的增长与毕业生数量的增长不相匹配,即说明毕业生数量的增长速度高于城镇化建设就业人数的增长速度。

1 研究综述

1.1 国外研究现状 从现有的国外文献资料来看,Brownell(1962),Marsden(1983)两位学者主要从理论上研究了城镇化建设进程与教育的互动关系,并没有建立两者的理论模型。而国外近期的一些研究也主要从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大学入学率、就业率等方面进行研究。如Monika;Mayanka Singh;Priyanka Singh(2015)在《印度的城镇化与城市问题》中主要研究城镇化带来的一些列问题及对策,并没有提及与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关系。以城镇化建设拉动就业需求,探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应用本科人才培养与城镇化建设的互动关系方面亦少有提及。

1.2 国内研究现状 通过对国内现有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刘标胜,戈雪梅(2012)在其文章《高等职业教育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战略作用研究》中指出,技术人才不能满足现行城镇化建设的进程需要,同时指出城镇化建设进程与高等教育呈现正相关关系。阚大学,吕莲菊(2014)在其文章《职业教育对中国城镇化水平影响的实证研究》中重点论述了城镇化水平与职业教育、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经济开放度、城乡收入差距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关系,并构建了计量模型。研究指出,无论中国的东中西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具有正相关的关系。同时指出我国中部、东部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经济开放度、城乡收入差距均正相关。马南湘(2014)在其文章《广西城镇化建设与建设类技能型人才需求分析》中指出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对建筑类高技能型人才的数量与质量需求出现激增,并根据问卷调查、实地走访,探索出企业对毕业生技能的关注点,进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以上五位学者主要研究了区域城镇化建设进程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正相关关系,同时提出了某些专业如何培养与之适应的高技能型人才。但问题的研究倾向于区域化,专业性,缺乏对城镇化建设进程到人才培养的传导机制的系统性的研究。

2 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的传导机制

城镇化建设进程伴随着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的更替,同时伴随着农村劳动力往城镇的大规模迁移。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出台,伴随着绿色城市、智慧城市的迅速发展,也带来了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

研究城镇化建设与人才需求的匹配问题,首先要明确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而此类研究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城镇化建设进程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发展研究、城镇化建设进程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协调发展研究、城镇化建设进程与农业经济市场化的协调发展研究、城镇化建设进程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协调发展研究。

首先,城镇化建设进程与经济的发展是一种“互促”关系。可以进一步表述为,地区的经济发展越迅速,带动城镇化建设进程也越快,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速同时会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其次,城镇化建设加速会导致第三产业GDP所占总GDP比重的增长,同时也会引起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的增加,再次,城镇化建设发展进程与农业经济市场化程度同样表现出“互促”关系,因此,加快农产品网上交易,加快农产品城乡开放程度,对于城镇化建设进程有较大的作用。最后,“互联网+农业”使第一产业往第三产业更替的速度加快,引起产业升级也导致了第三产业产值的增加,进而引起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绝对值加大,城乡贫富差距加大。

城镇化建设进程带来的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农业经济市场化加速、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加大等诸类问题,更新了人才市场的人才需求数量与结构,因此,对于经济发展与人才需求的相关研究意义重大。

与此同时,现有的高校人才培养难以与城镇化建设对人才需求相匹配,因此,制定适应城镇化建设的人才培养策略既是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点。

3 人才培养对策研究

3.1 前后一体化的培养思维 所谓前后一体化,即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形成的前期,包括小学、中学教育亦应培养学生的城镇化思维,树立学生城镇化建设的政治意识与参与意识。应利用第二课堂或是政治思想课的模块化设计,使学生熟知城镇化的政策、意义、目的、含义及对所有人的影响。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应重点传授城镇化建设所引起的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变化等理论与实践知识,并在人才培养的匹配度上进行控制。学生毕业以后,应对培养的结果进行检验,主要研究其技术能力是否能够与新岗位群匹配,其价格(工资)是否能够促进城镇居民收入提高,其岗位能力是否具备更替的高敏感性,其发展是否满足可持续的要求。总之,思维的长期建立有利于人才培养的稳定性。

3.2 能力与岗位对口,增加人才供给量 人才的供给量除了数量满足的同时,最主要的是要求专业对口、能力对口,而现阶段的劳动力市场则是岗位需求与毕业生专业、能力供给存在严重错位,即企业找不到所需的高级人才,毕业生找不到工作。

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学生具备企业所需岗位的对等能力的职责,作为高等院校的教学人员、管理人员,制定能够适应城镇化发展进程的新型人才,是使高等院校高效服务于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途径之一。在此,笔者依照所从事的高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管理经验,展开人才培养的途径、模式介绍。经过试验验证,这些方式能够有效地促进岗位与专业的对口,岗位与能力的对应。

3.2.1 “一专多方向”与“分流培养”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笔者所提的“一专多方向”是指在教学管理实践中对一个专业的学生进行多个方向的培养,“分流培养”则是依据学生的偏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向,将一专业数量较多的学生分方向组建专业方向小分队。

根据市场的调研结果,“一专多方向”的学生除了具备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的能力之外,一个专业会衍生出多个方向,而本专业的学生同时具备各个方向所有的技能。笔者以2007-2015年所在的日照地区wgy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为例,自2005-2014年,本专业学生招生数量逐年增长,且增长速度非常迅速(表1)。

本专业招生数量急剧增长,而市场对本专业学生的需求量却远远不及供给量。在此情况下,笔者及其团队的全体人员积极探索能够使学生增加对口就业机会的途径。通过对一家生产性大型韩国企业、一家生产性大型台湾企业、三家物流企业、三家五星级酒店发放问卷;通过观察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岗位;通过对实习的学生、往届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得出了适合现阶段工商企业管理高职学生的四个方向:①“城镇化-社区化”过程中所需要的大量行政管理岗位;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新成立的连锁门店的店长;③传统小微企业所需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④“互联网+”迅猛发展急需的物流管理人员。并且与企业共建四个方向所具备的基本技能,进而物化于课堂教学。

而实行“分流培养”的学生,则不需要学习四个方向所有的课程,只需选择1-2个方向(群)进行学习,最终目标是将大量的同专业毕业生分散到各个不同方向,减轻集中的就业压力。

实施“一专多方向”与“分流培养”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毕业生同时具备行政管理、连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等专业综合知识,或者根据自身的优势重点选择核心优势的方向群,具备方向群的综合知识,无论哪一种,学校均为其发放所修方向的结业证书,并对其职业能力进行严格审核,提高了学生在新形势下就业市场的竞争优势。

3.2.2 “专业嫁接”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所谓专业嫁接,就是一个专业的学生在学好本专业的同时,依据其个性化发展、特色就业的需要,给与不同专业的相关知识的接续。对于这个问题的界定,并不是学生要具备多个专业的所有知识,而是在原有专业基础不变的条件下,给与市场所需不同专业能力的嫁接。笔者及团队仍旧观察wgy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

①每届学生从中选取30人组建了历届“质量管理班”,这个班的学生除了具备工商企业管理的专业知识之外,需要学习内审员、外审员职业资格的相关能力。学生的培养实行1+1+0.5+0.5的方式,在校学习一年工商企业管理的知识;后进行一年的审核员业务知识学习,其中半年培训内审员、外审员理论,并获取内审员证书,另外半年到企业进行审核员工作实践(与企业合作,企业提供审核员现场);最后一年则是在校考取外审员、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与生产实习的阶段。

②每届学生从中选取15人组建了历届“韩国留学生班”,主要的培养方式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外语(韩语或英语)”,而学生的就业方向是韩国及当地的韩资企业(日照韩资企业数量较多)。

在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开展已历时5年,还会持续不断进行的以上各种教学模式,能够适应城镇化建设进程中产生的诸多岗位的综合需求,并且在已毕业的几届学生中收效显著。而这种良性发展促使wgy学院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获得了较好的社会认可度,生源日益增多。而采用这种方式在同一院校会计专业进行辐射,收效同样显著。

3.3 互联网思维的多维运用 综上所述,不管是人才培养的对象还是参与者,具有城镇化建设的思维是至关重要的。但在互联网高度发展的今天,“城镇化+互联网+”等的思维构建也十分必要。伴随着农产品电子商务网上交易量、交易额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伴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传统的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少。不仅仅从高等教育阶段,甚至是中学阶段,就应该给学生传授互联网的思维。

4 结论

城镇化建设是当今经济发展的一个主题,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点。笔者站在自身所处的行业,通过多年的教学、管理实践与实验,结合经济学的相关理论,通过对“城镇化建设-经济发展与结构升级-岗位结构变化-岗位能力变化-人才需求能力结构变化-人才培养的策略与模式创新”的逻辑关系进行论述,初步解决了城镇化与人才需求问题的矛盾。由于笔者所在专业的问题,以及调研时间的紧迫性,没有推广到所有高职文科专业。在以后的研究中继续深化城镇化建设进程,以期更好地解决城镇化建设与中小企业发展协调问题研究,更加丰富城镇化理论。

参考文献:

[1]阚大学,吕连菊.职业教育对中国城镇化水平影响的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14(1).

[2]刘标胜,戈雪梅.高等职业教育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战略作用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6).

城镇经济与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公共管理论文2300字(一):基于从公共管理角度探讨数字化城镇管理论文

【摘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字化城镇管理成为了公共管理领域内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促使城镇管理方法和技术发生了较大的变革,进一步推动了政府管理创新的发展。但在目前我国数字化城镇管理还存在一些不足,影响公共管理职能的发挥,因此本文通过阐述数字化城镇管理的重要意义,分析数字化城镇管理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并基于公共管理的角度上,提出加强数字化城镇管理水平的相关措施,旨在促使数字化城镇管理向前发展,为城镇化进程加速前进奠定基础。

【关键词】公共管理;数字化;城镇管理

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正不断尽快,城镇管理在公共管理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为了保障城镇化政策结果的实效性以及顺应数字化时代的发展要求,必须要转变传统的城镇管理方式,发展现代化、数字化管理模式。因此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明确数字化城镇管理的意义,分析其存在的不足,采取有效措施以实现高水平的数字化城镇管理,促进我国城镇可持续发展。

一、数字化城镇管理的重要意义

数字化城镇管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是基于数字化城市管理演变而来的一种新公共管理模式。其主要是利用先进的科学信息技术手段以及信息管理系统,对涉及到社会公共利益以及人民群众利益的城镇问题进行处理,变革城镇管理水平和体制,充分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趋势。因此数字化城镇管理有利于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城镇化发展,整合城镇资源,建设特色城镇。另外我国在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实行数字化城镇管理则有利于解决传统的城镇管理问题,同时能够实现精准定位管理目标的时间和空间,减少巡查及处置人员,降低管理成本,有效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

二、数字化城镇管理存在的不足

现阶段由于我国城镇化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对城镇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处于探索和实践期,并且在公共管理中对城镇管理的职能和观念有待转变和提升,所以在数字化城镇管理进程中,出现了以下不足:

(1)公共机构职能出现重叠,管理效率较低。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即是公共管理机构的职能划分存在不明确、公共管理机构改革不彻底以及上级机构管理不科学等造成的。

(2)城镇管理信息化发展不均衡,存在资金、人才短缺的现象。虽然我国已经开始了城镇信息化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从实际上来看,基层城镇管理机构的信息化水平仍然相对较低,而且由于管理专项资金以及公共管理人员的缺失,导致基层管理机构与上级机构信息化发展存在差距,导致数字化管理存在较大的难度。

(3)数字资源缺乏整合、统一规划。数字化城镇管理是一项较为庞大的管理系统,涵盖了大量的信息数据,并且与多个管理部门具有密切的联系。所以数字信息资源整合是非常重要的。不过在实际管理中,城镇公共管理对数字资源的整合力度不够,没有实行统一规划,就导致了数字信息相对独立,影响管理工作的协调开展。

三、基于公共管理角度提高数字化城镇管理水平的措施

(一)优化城镇公共管理机构职能

基于公共管理的角度实现数字化城镇管理即是要优化城镇公共管理機构的职能,针对当前城镇管理中存在的人员冗杂以及机构繁多等现状,要进行职能整合和重新划归,同时要在数字化城镇政府机构的基础上,明确各个职能机构的工作任务和职责,将城镇管理的各个方面落实到具体机构、具体人员,保障管理机构层次扁平化,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效率,切实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难题。比如针对城镇民众普遍关心的交通、商业发展以及农业用地规划等,进行信息公示,接收民众意见反馈,通过信息技术合理布设城镇格局等,提高公共管理水平。

(二)加强城镇公共管理队伍建设,培养数字化人才

数字化城镇管理是一项集合了技术、管理、人文以及经济的系统性工程,在公共管理角度上来看,需要进一步改革管理体制和机制,实现政府组织机构以及其运行方式、行政流程等有效重组和再造。这一过程则需要管理队伍具有高素质和高水平管理能力。因此政府要精简公共管理机构,节省资金,大力发展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并通过培训、教育学习、经验交流等方式提高管理人员的数字化、信息化技术能力,培养信息素质打破传统思维模式,积极协调业务工作,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数字化管理。比如公共管理机构要加强人才招聘和培养,从管理理念以及信息技术两方面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为数字化城镇管理提供人才支持,从而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

(三)建立科学的数字化城镇管理体系

数字化城镇管理涉及到的范围和内容相对较广,比如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政府组织机构、管理人员职能整合等。因此需要进行科学规划,建立完善的、可靠的数字化城镇管理体系。政府机构要发挥带头作用,建设完备的信息服务基础设施、明确公共管理机构的职能、任务,还要针对当前城镇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服务优化,如开展远程办公,打破时间、空间限制,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质量。同时管理人员可以采用信息技术,根据城镇建设特点科学划分管理范围,做到全方位的城镇公共管理,及时处理城镇管理问题和缺陷,管理人员要基于数字化信息的反馈功能,深入基层协调公共管理矛盾,强化管理职能。另外可以通过研发建立城镇管理软件,实现信息快速收集、信息共享等,及时了解人民群众的真实需求,为城镇管理决策提供有效依据和支持。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字化城镇管理是公共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现代城镇化发展的要求。因此需要政府机构发挥领导作用,带领各公共管理机构在公共部门体制改革的背景下进行职能转变、加强信息化建设、培养数字化管理人才、构建数字化城镇管理体系,从而推动我国城镇化可持续发展。

公共管理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论新农村经济建设中的公共管理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城市得到了发展,我国有关部门越发重视对于新农村的建设。新农村能够使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在一定程度上使民生得到了保障。而在对于新农村进行经济建设时,公共事业管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支持。本篇文章分析了我国新农村经济建设中公共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来进行解决,希望能够提升我国新农村经济建设公共管理水平,构建美好新农村。

【关键词】新农村;经济建设;公共管理

开展新农村建设是为了使农村适应社会发展新需要,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居住质量、经济水平、文化思想等,使农村焕发新面貌。但是,从现实情况来进行分析,目前我国新农村经济建设中的公共管理水平较低,不利于我国建设新农村的目标顺利实现,为此必须要提升公共管理水平。

一、新农村经济建设中的公共管理存在的不足

(一)农村基层政府并没有认识到公共管理的重要性

新农村建设是时展的必然,能够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顺利开展提供支持,需要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共同关注。为此农村基层政府应该明确自身的职责,科学合理的开展新农村经济建设工作。但是,目前部分基层政府并没有认识到开展新农村经济建设公共管理的重要性,对于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一知半解,导致于基层政府无法为新农村经济建设公共管理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为了改善这一情况,需要农村基层政府认识到公共管理的重要性,为新农村经济建设的顺利开展提供支持。

(二)农村经济建设中投入的资金有待进一步提高

开展公共事业管理最主要的目标是改善农村居民贫穷的现状,使农村居民的生活变得赋予,带有一定的扶贫属性。从目前我国各个地区的经济水平来进行分析,大部分农村居民的经济收入和城市依然有着较大的差异,为此我国农村的公共管理依然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目前,大部分农村的经济水平只达到了不用为生存犯愁的水平。而我国却已经降低了在农业发展中投入的资金,这导致农村的经济建设公共管理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我国在农村建设方面投入的资金降低,仅仅只能满足农村公共管理开展的需要,比如说铺设电网、修路等,只能提高公共基础设施的水平,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人民的生活质量得不到提高,不利于农村的长期稳定发展。

(三)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来为公共事业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第一,为了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使各行各业都能够有所提升,我国制定了一些法律来保障公共事业工作的顺利开展,但是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我国公共管理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这些法律法规已经不能够满足公共事业进一步发展的需求,有关的政策包含的内容也并不全面,这并不利于农村公共事业的顺利开展。第二,农村现有的法律法规体系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人们在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无法依靠法律来进行解决,并且农村居民的法制观念较低,对于法律的了解比较少,遇见事情不善于借助法律。第三,农村的市场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并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来进行就爱你督管理,大部分企业并不认为在农村内投入资金可以获得收入,再加上在农村投资相关的法律比较少,农村能够获得企业投资的概率比较低,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农村的经济发展速度始终较慢。

(四)专业人才数量较少

由于农村的环境、薪资待遇等和城市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大部分人才在进行就业时会选择城市而非农村,农村中的人才数量比较少,这严重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开展公共管理时没有足够的人才作为支撑。虽然地方政府出台了部分法律法规以及政策对于基层政府进行了扶持,但是这也仅仅只是提升了农村居民的基础设施和硬件条件,人才紧缺的现状并没有得到缓解。

二、提高新农村经济建设中公共管理水平的措施

(一)政府要认识到公共管理的重要性

我国进行新农村经济建设离不开人民群众和当地政府的支持。为此,基层政府必须要对公共事业管理形成正确的认识,全面系统的了解开展公共管理需要进行的工作以及应该采取的工作方法。如果政府没有立足于农村的实际情况随意的规划建设新农村,在进行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一定会出现问题,为此基础干部必须要真真正正的了解农村的情况,因地制宜的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并由人民进行监督,确保基础政府能够为人们提供公共质量的服务,使农村得到发展。

(二)加大对于农村公共事业的投入

我国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水平比较低,主要是因为政府部门投入的资金和资源不多,农村的观念比较落后,没有认识到公共事业的重要性,进行公共事业发展时流于形式。为了推动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必须加大对于农村公共事业的投入。这需要我国政府重视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农村有足够的资金为公共事业的发展提供支持,使公共基础设施能够真正的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帮助。除此之外,也要重视农村教育、文化、科学水平的提升,使农村更加全面的发展;国家要对于基层政府进行资金和政策上的扶持,我国农村地区经济水平较低,公共事业发展缓慢,基层设施不足,为此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工作的难点,只有加大对于农村公共事业的投入,才能够使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建设有足够的资金作为保障,改善每一个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三)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从目前的情况来进行分析,我国的公共财政转移支付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为了缩短城市和农村的差异,就必须要加大力度进行公共财政转移支付体系的建设,使农村的公共物品水平得到提升。这需要政府发挥自身的作用,对于转移支付制度作出一定的整合。并增加对于农业发展的投入,使我国农村事业发展有种子的资金作为支持,有效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四)完善相关的制度

农村的公共管理事业必须要有完善的制度来进行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农村的公共管理事业得到落实,真正的发挥出作用。完善的制度和颁布的法律法规能够为我国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引入更多的资金,从源头上改善我国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为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支持。

(五)提高农村公共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由于农村经济水平较低,导致我国农村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得不到提升。我国部分基层领导的文化水平不高,思想观念没有与时俱进,再加上农村领导层的年龄较大,并没有新的年轻人加入到农村基层政府之中,导致新农村的发展缺乏人才作为支持,无法适应新时代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此,必须要加大力度对于人才进行培养,提升农村公共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并使我国农村居民的文化素养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除此之外,政府还应该颁布政策鼓励我国高校毕业生参加到基层工作之中,为农村公共事业的顺利开展提供支持。

城镇经济与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城镇;规划;建设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2-0018-01

1 概述

1.1 规划建设管理的内容

(1)充分实现发展战略。

未来发展的小城镇建设的战略计划,是一个小城镇发展战略的具体实现。小城镇通过日常的日常管理,以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需要一个小城镇规划的政策和决定,在管理过程中,必须把重点放在小城镇发展的战略目标上。

(2)全面实施小城镇政府公共政策。

小城镇的规划是公共政策的组成部分,因此,要求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一方面要将政府的各项公共政策纳入到规划过程之中,并在规划编制的成果中得到反映;另一方面要充分协调好各项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避免为实施一项政策而使另一项政策受损而对社会整体利益造成损害。

(3)确保城镇整体利益。

小城镇政府是实施综合管理部门,我们的城市和城镇的需要有序的小城镇建设,继续开展以保护社会公共利益不受损害,小城镇建设城镇和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最高的综合效益。确保小城镇建设的有序进行,以保证获得最佳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根据上面的介绍,小城镇建设管理任务的内容如下:小城镇规划审批管理,城市规划管理,城市规划实施和管理,城市土地管理,城市房地产屋管理、小城镇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环境质量管理,人口规模管理。

1.2 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基本特点

(1)政策性强。

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过程的各项工作都会涉及到小城镇各方面的战略部署,其影响面之广涉及到经济、社会、文化等以及相应的政府工作部门。这些安排所产生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的原则和政策,必须在国家利益框架内,以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依法行使该部的职能。因此,它是小城镇建设规划和管理的问题不单纯是一个技术问题,它是密切相关的国家和地方政策的政党制度相互作用下的一种复杂工程。

(2)综合性高。

现代小城镇是一个复杂的有机综合体,因此其规划建设已经集成管理,小城镇规划和建设管理任务的特点是在小城镇的规划和建设中,以确保正常运作,因此,不能仅限于弥补小城镇经营管理的某些因素,但也协调,相互关联的因素,小城镇的控制。无论是局部或整体的规划和建设管理。应着手从整体规划和战略协调、综合管理。

2 现代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新思维

(1)系统化思维。

现代城市发展区别于过去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本质特征就是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结合,作为城市体系的重要组成和农村经济的重要载体,小城镇的发展,也必将囊括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大领域要素,因此具有系统化的特性。这些特性要求小城镇管理者必须从观念上摆脱就镇论镇、就事论事的框框,在整个规划建设管理过程中充分运用系统论、运筹学、战略学的原理,将小城镇中复杂的各类要素更加有机地组合联结。

(2)民主化思维。

随着小城镇法制化、民主化进程的加快,现代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越来越需要公众的参与,而小城镇居民出于对美好人居环境的h1往与追求,也越来越自觉地热衷于小城镇的规划建设管理。因此,针对当前实践需要解决的管理问题,必须建立有公众参与的民主化管理思维。

3 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体制创新

当前,我国小城镇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城镇规模不大、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小、环境保护意识等方面,都存在较多的问题。面对政府小城镇建设中可能存在的缺陷和缺点,我想强调,政府在科学干预,合理引导小城镇发展中的作用,必须彻底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依靠行政命令来实施小城镇建设的做法。依靠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充分运作的市场体系的基础上,以弥补市场在城市规划过程中的缺点和不足。为此,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体制要冲破思想束缚,树立市场观念、竞争观念、效益观念、效率观念,把创新机制全面引入政府管理,实现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体制的创新。

4 结语

当前,全国各地都在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小城镇的发展形势一片大好,突出体现在:小城镇的快速发展,城镇建设投资继续稳步增长,小城镇的规划工作,规划和建设管理网络的加快进度,完善城市和农村居住环境,在城市和农村地区的显着的改善,已经看到戏剧性的变化等方面。小城镇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发展和规划和建设管理工作涉及强有力的政策并没有比城市少,因此仍有一些不能在当前的工作中迫切需要重点研究和解决战略问题忽略本文就我国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相关重要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方兆瑞.中国小城镇与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实用全书[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

城镇经济与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城镇化 产业聚集 生态文明

城镇化建设理论演化变革

有关城镇化本质的认知,各方学者也有不同观点:埃尔德里奇较早提出: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就是城镇化的全部含义。兰帕德、麦基、弗里德曼和沃尔夫等人认为: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缩影,是物质、空间、经济、人口、体制以及社会特征的多维现象反映。当代城镇化的实质含义在于:人类进入工业社会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开始了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下降、非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步上升的过程。与这种经济结构的变动相适应,出现了乡村人口比重逐渐降低,城镇人口比重稳步上升,居民点的景观面貌和人类生活方式逐渐向城镇性质转化和强化的过程。也就是说,城镇化不仅包括城市人口和城市数量的增加,还包括既有城市经济社会的进一步社会化、现代化和集约化。英国帕乔内将城镇化定义为三方面的含义:一是人口城镇化,即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增加;二是城市增长,即城市和城镇的人口和用地规模增加;三是城市生活方式,即城市生活的社会和行为特征在整个社会的扩展。

美国著名生态经济学家莱斯特·R·布朗(Lester R Brown)提出:城镇化的建立与发展模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其主要特征为城市低密度蔓延、私人轿车为主导的机动化、化石燃料为基础、一次性产品泛滥等。其结果是:美国以占世界5%的人口消费了1/3以上的世界能源,高油价、高排放以及粮食高价格成为这一发展模式的外化表现。一种是塞奇·拉脱谢尔等人提出“反增长计划”。该理论认为:为了增长而增长对生物圈承受极限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因而是不可持续的,生态危机尤其是温室效应的持续恶化,使得反增长对缩减经济规模而言是必要的,也是值得的。因此,其目标应该是用一种非增长的社会来代替目前增长的社会。他们的主要结论:只要在社会与环境生命支持系统保持平衡的情况下,减少资产、人口及不必要的包袱,人类社会就可以在转折和衰退的过程中保持“繁荣”。

世界典型城镇化建设模式述评

(一)发达国家的城镇化进程

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是一个逐步的人口迁移与经济结构不断升级调整相适应的过渡过程,这就是经典的戴维斯城镇化曲线。从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城镇化历史进程看,城镇化与渐进发展的工业化和经济水平与结构变化始终交织在一起,共同发展。在这一时期,由于城镇的劳动力需求表现为稳定的增长,也就存在从农村到城市的稳定移民流。同时,制造业、第三产业迅速发展也充分吸收了从农业部门释放出的剩余劳动力,并鼓励农村劳动力逐步转化为城镇劳动力和居民。这一历史过程,充分体现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是城镇化进程的源动力。

(二)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进程

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城镇化过程滞后于发达国家。自二战以后才出现快速的城镇化,但是整个过程与上述经典的城镇化曲线不相符,主要表现为人口城镇化过快、工业化普遍滞后的“城市通货膨胀”或“虚假城镇化”基本特征。由于城市提供良好的市场、基础设施和医疗服务设施,吸引并拉动了大量农村人口快速进入大城市地区。尽管这一时期工业化对发展中国家有很强劲的影响,但是制造业在这些国家所占的比重并不高。与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工业发展水平不相匹配的城镇化化进程带来“虚假繁荣”。

根据预测,到2030年,世界人口的60%将居住在城市,而这多数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到2020年,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将会超过农村,2025年城市人口将占总人口的54%。到2020年,农业人口将稳定在31亿,甚至开始缓慢衰退;而城市人口将会继续增加,城镇化水平也将进一步提高。但是,经济水平,特别是经济发展质量的不断提高,才能够支撑城镇化人口的增长。

中国城镇化的两难境地

根据诺瑟姆曲线,城镇化率在30%至60%之间是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而部分东亚国家(如韩国)城镇化率达到65%至70%时,城镇化速度才放缓。我国目前城镇化率约52%,按照我国现有城镇化率年均增长0.8%至1%计算,未来15至20年,我国将有大量人口由农村转移到城镇,人口结构仍然处于快速变化时期。在我们国家,永远绕不过去的就是人口问题,随着人口大规模迁移,特别是向中心城市(北京、上海等)的迁移,给城市的管理、公共服务、民生保障等都带来了巨大压力。应对人口迁移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必须解决的一大难题。

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式变革。过去30余年,中国的经济高增长是以资源、环境为代价换来的。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给今天的中国带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后果。未来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是以经济的发展为根本依托的,如果,依然是之前的经济结构与发展方式,那未来的城镇化将是一场灾难。从长远看,要使中国的发展方式转型成功,经济持续健康增长,前提应是建立一个内需主导型的经济模式。而城镇化被认为是中国扩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从而也是保证经济较高增长的优势所在。但是,以何种方式实现中国经济健康持续的高增长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必须解决的第二个难题。

新型城镇化建设模式突围

(一)不可忽视的经济发展新兴力量

几乎所有的国家,服务业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图1表明了2007年服务业对全球GDP的贡献,图2描述了服务业在某些国家或地区GDP中所占的比重。通过进一步观察可以发现,在发达国家或地区,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达到了60%-80%,世界各国的服务业都在迅速发展。在发达国家,服务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新型服务业不断涌现。中国城镇化进程,依赖于经济的发展,在当下世界经济背景下,大力发展服务业可以为加速城镇化提供更为强劲的源动力。

(二)新型城镇化的四维路径选择

新型城镇化是城镇发展的较为理想化的模式进程,是一种完美形态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是以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理念作为指导纲领的,以新型工业化为经济源动力,以城乡统筹发展为重要目标,在经济上实现集约与精细化发展,在社会上实现和谐共生发展,在环境上实现友好交互发展,在文化上实现文明的多样性共存共荣,在制度上实现一体化管理,在空间结构上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表现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一致性、一体化,强调推动城镇化由注重数量规模增加向注重质量内涵提升转变,实现城镇在质和量上的全面提升,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本文提出以新型城镇化为根本要求,以产业聚集为源动力,以公共服务、生态文明、需求拉动为着力点的四维一体模式,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如图3所示。

1.产业聚集为源动力。产业集聚(Industry Cluster)是指同一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产业资本要素在空间范围内不断汇聚的一个过程。原来的城镇化过程更多的是GDP指标考核,对于经济发展质量、产业集聚效应等要素考量较少,造成区域经济无支柱产业,各产业间无法实现协同。根据产业聚集理论,产业集聚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发现,集中在一起的厂商比单个孤立的厂商更有效率(外部经济)。相关产业的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可以促进行业在区域内的分工与合作。产业的聚集,会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从而为新型城镇化进程带来源动力。没有经济的高速健康发展模式,新型城镇化就会成为简单的造城运动,而产业聚集式发展区域经济正是新型城镇化经济发展的根本方式。

2.公共服务为保障。公共服务是21世纪公共行政和政府改革的核心理念,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为社会公众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等提供保障。公共服务以合作为基础,强调政府的服务性,强调公民的权利。人类发展的本质是人的发展,而人的发展取决于一个国家(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状况。因此,基本公共服务是人类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人类发展的重要内容。教育承担着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功能,是直接影响人类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推动城镇化进程,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是注重民生,强调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让广大民众能够充分享用社会进步所带来的高品质生活。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普遍短缺的就是公共服务为突出表现的保障体系,特别是科教文卫相关职能短缺。在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特别是在服务型政府建设理念指引下,应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保障体系,让广大民众也能享受到社会发展红利。

3.生态文明为前提。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吸收十成果的定义是: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过去的城镇化太依赖于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过度的自然资源利用带来了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生态破坏,这一切都不是人类发展想实现的结果。新型城镇化建设就是要遵循生态文明为前提,只有站在这一前提下,城镇化发展才有其本质和长久意义。

4.需求拉动为主体。从经济角度说,2012年留下的最大遗憾就是经济遇到很大困难,增速虽然实现了年初制定的目标,但却降到近年来的低点。从长远看,要使中国的发展方式转型成功,经济持续健康增长,主体应是建立一个内需主导型的经济模式。而城镇化被认为是中国扩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从而也是保证经济较高增长的优势所在。相关统计显示,城镇化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大概能够带来7万亿元的市场需求。中国城镇化建设经济增长应该是内需拉动,而不是投资建设拉动。在GDP考核指标下,地方政府不太重视内需经济的扩展,从而使得当地经济过度依赖投资或外向经济,经济增速在这一时期受阻。本文认为新型城镇化建设不应再把重点或着力点放在投资上,而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需求拉动为增长的主体。

综上所述,在我国,城镇化是近现代的产物,特别是从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城镇化才进入全面推进阶段,所以我国对于城镇化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尽管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但还是不够成熟,特别是缺乏基于持续健康发展理念的全方位新型城镇化思维框架。本文在借鉴国外城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基础上,提出以产业聚集为源动力、以公共服务为保障、生态文明为前提、需求拉动为主体的四维一体框架,为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提供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美]莱斯特·R·布朗.“B模式”2.0—拯救地球,延续文明[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

城镇经济与管理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现代化;农村城市化;小城镇

1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关于农村城市化的理论研究,西方学者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理论。古典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第最早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揭示了人口流动的原因。在其著作《政治算数》中,比较利益差异被看成是人口流动的直接原因。 在20世纪50年代末,唐纳德·博格等人提出了人口流动的“推力——拉力”理论,认为人口流动是两种不同方向的力作用的结果。舒尔茨等人的投资与收益理论则把人口流动看作是一种投资行为,从而用投入与收益的比较来做出判断。刘易斯、拉费侨根森和托达罗先后分别建立了乡城人口流动模型。法国发展经济学家佩鲁于1995年提出了“增长极理论”,指出通过能对临近地区产生强大辐射作用的“增长极”的优先增长,可以带动相邻地区的共同发展。而后缪尔达尔针对“增长极”对其他地区的不利影响,提出了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利用“扩散效应”和“回波效应”的概念,说明了经济发达地区优先发展对其他落后地区的促进作用和不利影响,提出了如何既充分发挥地区的带动作用,又采取适应的对策来刺激落后地区的发展,以缩小地区间的发展水平的差异。

国内关于城市化的研究主要是在国外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通过对现状的分析研究,一部分致力于找出影响我国人口流动、迁移的因素。如张培刚教授在20世纪40年代,指出扩张的经济中,工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弹性,总的说来要大于农业,这种差异使经济重心由农业转向非农产业。而后,辜胜祖教授系统总结了国内外各流派的劳动力非农化、人口城市化的思想,考察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中国的城市化战略。另一部分则对我国的城镇化过程做出分析。90年代以来,传统小城镇研究多是集中在小城镇发展研究、小城镇规划和建设研究、小城镇经济研究、小城镇和乡镇企业等相关领域上。近年来,又掀起从产业聚集理论、区位理论、空间结构理论、路径依赖理论等角度对城镇发展进行阐述的研究热潮。但综而观之,大多数论述都是从各个侧面、各个角度进行论述,缺乏对我国小城镇系统体系的建构。

2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背景

我国城市化应当选择什么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曾经有过几种不同的提法,但其基本精神是“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确认这一方针的基本出发点是防止大城市过分膨胀,生态环境恶化,出现类似某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大城市病”。但是,在实际执行这一基本方针时,不仅大城市的规模没有被控制住,同时也不利于各类城市因地制宜地发展。《“十五”计划纲要》对城镇化发展方针,作了新的表述:“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引导城镇密集区有序发展。”这个新的表述,对大城市的政策,从控制大城市规模改为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对中小城市的政策,从合理发展中等城市改为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对小城镇的政策,从积极发展小城镇改为有重点发展小城镇。随着八、九十年代我国小城镇大规模的低水平的数量扩张,建制镇的数量从1982年的2664个增加到2000年的19692个,农村集镇达到3万多个。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这些兴起的小城镇,更多的是依据从农村地区自身的角度规划、忽视了与大中小城市之间的依存关系,所以在一些地方虽然也兴建了一些小城镇,但发展规模都比较小,也没有起到带动周围农村经济发展的辐射作用。这就引发了学界关于“小城镇战略是否是农村城市化应坚持的路线”的大讨论。

许多学者反对小城镇发展战略,认为小城镇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城市功能不健全,经济效益低下,还可能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他们主张发展大城市甚至超大城市。支持者则认为片面强调城市的优先发展不仅会导致“二元结构”更为加剧,区域内城市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甚至相差悬殊,城乡差别拉大,大城市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无法弥补省际和城乡差异带来的损失,而且大城市作用的发挥极可能会因空间的不易衔接而难以体现。

3 小城镇的城市化路径分析

从小城镇入手推进城市化进程,是一个总体的战略选择,称为“小城镇驱动战略” 。八十年代初期,我国社会学家费孝通提出的“小城镇 大战略”主张即是这一战略的蓝图。

小城镇在整个城镇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和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特殊区位决定了小城镇作为城镇化战略中的农村地域性经济文化中心所起到的驱动作用。

(1)联结城市与农村的纽带。城市是现代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聚集地。城市化进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城市文明的发展及其向农村扩散和传播的过程。 由于我国城市与农村之间无论在空间距离还是在发展水平上都相差较远,因而城市先进的经济和文化难以直接传播到农村。而小城镇作为城乡系统中一种中间层次聚落,在经济性质、人口构成、文化特征和景观面貌等方面都处于城市和农村的过渡状态。这种过渡的性质性质决定了小城镇在城乡交流中的纽带地位和桥梁作用。

(2)聚集生产要素。小城镇的特点是“小”,性质是“城”,形式是“镇”。要素聚集是城镇的首要功能,作为城镇体系有机组成部分的小城镇也不例外。小城镇一方面聚集城市扩散的产业、物资、技术、信息、人才、管理等要素,一方面聚集农村的非农产业、劳动力、自然资源和可供利用的初级产品。 小城镇的这种聚集不仅仅是为城乡生产要素的交流发挥中介作用,更重要的是发挥城乡生产要素的合成作用,小城镇自身正是在聚集合成过程中发展壮大的。实践证明,小城镇发展的快慢取决于自身聚集功能的大小,而聚集功能的大小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吸纳生产要素的多少,特别是吸纳大中城市生产要素的多少。

(3)对农村经济的辐射带动。小城镇作为农村地域性经济文化中心,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城市所不可替代的直接辐射和带动作用。作为农村区域经济中心,小城镇的辐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一定的工业力量、商业规模、金融和服务等去拓展农村经济的发展空间。作为农村区域文化中心,小城镇通过各种科技交流推广、中小学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和文化、体育、图书馆等设施及社区活动传播城市文明,开阔农民视野,改变农民传统观念,帮助农民实现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上的根本转变。对于促进农村工业集中、集约经营,带动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引导农业从经营理念到操作方式的变革,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人等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

(4)为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服务。.建立和完善社会化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服务体系是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必然要求。虽然城市也能为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提供许多服务,但这些服务一般是在较高层次上进行的。由于农户经营和农民居住的分散性,大量直接与农业、农民打交道的服务内容还得依托更贴近乡村的小城镇来提供。

(5)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直接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小城镇的区位特征决定了小城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定位是上连城市下带农村。小城镇把城市的思想观念、技术信息、管理经验、生活方式传播到广大农村,成为广大农民接触城市文明的媒介,又通过自身的聚集辐射功能带动周围农村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这既有利于加强城乡联系和缩小城乡差距,又有利于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4 如何推动小城镇的城市化进程

如何以农村小城镇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村现代化、改变农村面貌的“前进基地”,影响着我国整个现代化进程的发展。要充分发挥小城镇在中国农村城市化的重要驱动作用,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要立足长远,制定建设与发展小城镇的科学规划。制定规划要遵循“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各具特色,保护耕地,优化环境,综合开发,配套建设”这个总的指导原则,坚持高标准,高起点建设。规划要把现实需要与长远发展、现实需要与实际可能结合起来,统筹兼顾,通盘安排通讯、交通、水电、环保等“硬件”设施的配套建设,统筹规划科技、文化、教育、体育、医疗卫生等“软件”的配套。 规划要从各地实际出发,做好几个科学合理的定位:①要进行小城镇布局定位。②要进行小城镇的规模定位。③要进行小城镇类型和产业结构定位。规划要从地域区情出发,立足于现实,着眼于未来发展确定小城镇的不同类型的产业构成,并突出其各自的优势和特色。

(2)推进城镇化快速、健康、有序发展需要有相关体制改革和一系列政策支撑。①继续改革有碍实行城乡一体化和贯彻国民待遇的户籍管理制度,进行户籍管理制度创新,消除对农民的歧视。让进入小城镇的农民取得永久性的居住权,在居住权上享有国民待遇。②要制定宽松灵活的小城镇土地有偿使用和流转政策。国务院体改办产业与市场司俞燕山提出“着力于建立用地置换和存量调整机制”,应当作为制定城镇建设用地政策的借鉴。③完善资本投入政策,拓宽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筹融资渠道。实行多元化投融资政策。除政府在财政实力增强基础上增加对小城镇的投入,应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引导民间资本、社会资本投入。④制定产业集聚政策。其立脚点在于建立起一整套的诱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通过产业集聚政策以及规范乡镇企业布局到小城镇的政策法规。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引导原有分散的乡企向有条件的小城镇搬迁。

(3)必须研究提升小城镇功能和水平问题。城市化意味着人口功能的提升、产业结构优化、经济经营聚集度的提高和对整个区域辐射力的增大。我们主张,在积极稳妥地发展小城镇的基础上,推进城镇城市化,要特别搞好县城的建设,使它们真正赋有城市的各种功能,成为综合产业极点。简而言之,“城镇城市化”要求突出城镇的多种功能,按照现代城市功能和城市理念来建设城镇,促使其逐步成长为新型的小城镇。这应当被视为当今正在建设的农村小城镇发展的历史趋势。

参考文献

[1][英]威廉配第著,陈冬野译. 政治算术[m].北京: 商务印书馆,1978.

[2][德]克里斯塔勒,常正文等译.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8.

城镇经济与管理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现代化;农村城市化;小城镇

1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关于农村城市化的理论研究,西方学者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理论。古典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第最早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揭示了人口流动的原因。在其著作《政治算数》中,比较利益差异被看成是人口流动的直接原因。 在20世纪50年代末,唐纳德・博格等人提出了人口流动的“推力――拉力”理论,认为人口流动是两种不同方向的力作用的结果。舒尔茨等人的投资与收益理论则把人口流动看作是一种投资行为,从而用投入与收益的比较来做出判断。刘易斯、拉费侨根森和托达罗先后分别建立了乡城人口流动模型。法国发展经济学家佩鲁于1995年提出了“增长极理论”,指出通过能对临近地区产生强大辐射作用的“增长极”的优先增长,可以带动相邻地区的共同发展。而后缪尔达尔针对“增长极”对其他地区的不利影响,提出了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利用“扩散效应”和“回波效应”的概念,说明了经济发达地区优先发展对其他落后地区的促进作用和不利影响,提出了如何既充分发挥地区的带动作用,又采取适应的对策来刺激落后地区的发展,以缩小地区间的发展水平的差异。

国内关于城市化的研究主要是在国外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通过对现状的分析研究,一部分致力于找出影响我国人口流动、迁移的因素。如张培刚教授在20世纪40年代,指出扩张的经济中,工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弹性,总的说来要大于农业,这种差异使经济重心由农业转向非农产业。而后,辜胜祖教授系统总结了国内外各流派的劳动力非农化、人口城市化的思想,考察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中国的城市化战略。另一部分则对我国的城镇化过程做出分析。90年代以来,传统小城镇研究多是集中在小城镇发展研究、小城镇规划和建设研究、小城镇经济研究、小城镇和乡镇企业等相关领域上。近年来,又掀起从产业聚集理论、区位理论、空间结构理论、路径依赖理论等角度对城镇发展进行阐述的研究热潮。但综而观之,大多数论述都是从各个侧面、各个角度进行论述,缺乏对我国小城镇系统体系的建构。

2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背景

我国城市化应当选择什么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曾经有过几种不同的提法,但其基本精神是“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确认这一方针的基本出发点是防止大城市过分膨胀,生态环境恶化,出现类似某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大城市病”。但是,在实际执行这一基本方针时,不仅大城市的规模没有被控制住,同时也不利于各类城市因地制宜地发展。《“十五”计划纲要》对城镇化发展方针,作了新的表述:“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引导城镇密集区有序发展。”这个新的表述,对大城市的政策,从控制大城市规模改为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对中小城市的政策,从合理发展中等城市改为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对小城镇的政策,从积极发展小城镇改为有重点发展小城镇。随着八、九十年代我国小城镇大规模的低水平的数量扩张,建制镇的数量从1982年的2664个增加到2000年的19692个,农村集镇达到3万多个。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这些兴起的小城镇,更多的是依据从农村地区自身的角度规划、忽视了与大中小城市之间的依存关系,所以在一些地方虽然也兴建了一些小城镇,但发展规模都比较小,也没有起到带动周围农村经济发展的辐射作用。这就引发了学界关于“小城镇战略是否是农村城市化应坚持的路线”的大讨论。

许多学者反对小城镇发展战略,认为小城镇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城市功能不健全,经济效益低下,还可能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他们主张发展大城市甚至超大城市。支持者则认为片面强调城市的优先发展不仅会导致“二元结构”更为加剧,区域内城市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甚至相差悬殊,城乡差别拉大,大城市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无法弥补省际和城乡差异带来的损失,而且大城市作用的发挥极可能会因空间的不易衔接而难以体现。

3 小城镇的城市化路径分析

从小城镇入手推进城市化进程,是一个总体的战略选择,称为“小城镇驱动战略” 。八十年代初期,我国社会学家费孝通提出的“小城镇 大战略”主张即是这一战略的蓝图。

小城镇在整个城镇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和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特殊区位决定了小城镇作为城镇化战略中的农村地域性经济文化中心所起到的驱动作用。

(1)联结城市与农村的纽带。城市是现代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聚集地。城市化进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城市文明的发展及其向农村扩散和传播的过程。 由于我国城市与农村之间无论在空间距离还是在发展水平上都相差较远,因而城市先进的经济和文化难以直接传播到农村。而小城镇作为城乡系统中一种中间层次聚落,在经济性质、人口构成、文化特征和景观面貌等方面都处于城市和农村的过渡状态。这种过渡的性质性质决定了小城镇在城乡交流中的纽带地位和桥梁作用。

(2)聚集生产要素。小城镇的特点是“小”,性质是“城”,形式是“镇”。要素聚集是城镇的首要功能,作为城镇体系有机组成部分的小城镇也不例外。小城镇一方面聚集城市扩散的产业、物资、技术、信息、人才、管理等要素,一方面聚集农村的非农产业、劳动力、自然资源和可供利用的初级产品。 小城镇的这种聚集不仅仅是为城乡生产要素的交流发挥中介作用,更重要的是发挥城乡生产要素的合成作用,小城镇自身正是在聚集合成过程中发展壮大的。实践证明,小城镇发展的快慢取决于自身聚集功能的大小,而聚集功能的大小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吸纳生产要素的多少,特别是吸纳大中城市生产要素的多少。

(3)对农村经济的辐射带动。小城镇作为农村地域性经济文化中心,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城市所不可替代的直接辐射和带动作用。作为农村区域经济中心,小城镇的辐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一定的工业力量、商业规模、金融和服务等去拓展农村经济的发展空间。作为农村区域文化中心,小城镇通过各种科技交流推广、中小学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和文化、体育、图书馆等设施及社区活动传播城市文明,开阔农民视野,改变农民传统观念,帮助农民实现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上的根本转变。对于促进农村工业集中、集约经营,带动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引导农业从经营理念到操作方式的变革,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人等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

(4)为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服务。.建立和完善社会化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服务体系是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必然要求。虽然城市也能为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提供许多服务,但这些服务一般是在较高层次上进行的。由于农户经营和农民居住的分散性,大量直接与农业、农民打交道的服务内容还得依托更贴近乡村的小城镇来提供。

(5)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直接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小城镇的区位特征决定了小城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定位是上连城市下带农村。小城镇把城市的思想观念、技术信息、管理经验、生活方式传播到广大农村,成为广大农民接触城市文明的媒介,又通过自身的聚集辐射功能带动周围农村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这既有利于加强城乡联系和缩小城乡差距,又有利于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4 如何推动小城镇的城市化进程

如何以农村小城镇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村现代化、改变农村面貌的“前进基地”,影响着我国整个现代化进程的发展。要充分发挥小城镇在中国农村城市化的重要驱动作用,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要立足长远,制定建设与发展小城镇的科学规划。制定规划要遵循“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各具特色,保护耕地,优化环境,综合开发,配套建设”这个总的指导原则,坚持高标准,高起点建设。规划要把现实需要与长远发展、现实需要与实际可能结合起来,统筹兼顾,通盘安排通讯、交通、水电、环保等“硬件”设施的配套建设,统筹规划科技、文化、教育、体育、医疗卫生等“软件”的配套。 规划要从各地实际出发,做好几个科学合理的定位:①要进行小城镇布局定位。②要进行小城镇的规模定位。③要进行小城镇类型和产业结构定位。规划要从地域区情出发,立足于现实,着眼于未来发展确定小城镇的不同类型的产业构成,并突出其各自的优势和特色。

(2)推进城镇化快速、健康、有序发展需要有相关体制改革和一系列政策支撑。①继续改革有碍实行城乡一体化和贯彻国民待遇的户籍管理制度,进行户籍管理制度创新,消除对农民的歧视。让进入小城镇的农民取得永久性的居住权,在居住权上享有国民待遇。②要制定宽松灵活的小城镇土地有偿使用和流转政策。国务院体改办产业与市场司俞燕山提出“着力于建立用地置换和存量调整机制”,应当作为制定城镇建设用地政策的借鉴。③完善资本投入政策,拓宽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筹融资渠道。实行多元化投融资政策。除政府在财政实力增强基础上增加对小城镇的投入,应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引导民间资本、社会资本投入。④制定产业集聚政策。其立脚点在于建立起一整套的诱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通过产业集聚政策以及规范乡镇企业布局到小城镇的政策法规。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引导原有分散的乡企向有条件的小城镇搬迁。

(3)必须研究提升小城镇功能和水平问题。城市化意味着人口功能的提升、产业结构优化、经济经营聚集度的提高和对整个区域辐射力的增大。我们主张,在积极稳妥地发展小城镇的基础上,推进城镇城市化,要特别搞好县城的建设,使它们真正赋有城市的各种功能,成为综合产业极点。简而言之,“城镇城市化”要求突出城镇的多种功能,按照现代城市功能和城市理念来建设城镇,促使其逐步成长为新型的小城镇。这应当被视为当今正在建设的农村小城镇发展的历史趋势。

参考文献

[1][英]威廉配第著,陈冬野译. 政治算术[M].北京: 商务印书馆,1978.

[2][德]克里斯塔勒,常正文等译.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8.

城镇经济与管理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城镇化,扩大内需,作用机理,制约因素政策建议

 

1.城镇化发展是扩大内需的必然选择

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主要是:投资、消费和出口。其中,投资和消费都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由于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依然存在,发达国家经济尚未复苏以及欧洲主权债务问题的影响,我国出口在一定时期内仍难以持续高增长。因此,在这个情况下,扩大内需已成为下一阶段实现我国经济平稳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供给主要靠工业化来创造,需求则要靠城镇化创造。因此,无论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还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看,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已成为扩大内需,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

因此,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已经明确提出,“要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要以扩大内需特别是增加居民消费需求为重点,以稳步推进城镇化为依托优化产业结构努力使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201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明确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将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放在中央工作的突出位置,积极促进城市各种资源更多向农村覆盖。

2.城镇化实现扩大内需的作用机理

2.1城镇化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城镇化能引导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协调发展。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因此长期以来存在农业较工业、服务业所占比例偏高的现象。由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历程可知,工业化完成后,第三产业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服务业比农业、工业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更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因此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比重越高,经济就越发达。城镇化有利于扩大工业规模、提高自身上产技术、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第三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从而促进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

2.2城镇化发展使市场需求的潜力巨大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大量劳动力涌向城市,第二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为这些人提供充分的工作岗位,使得生产活动不断扩大,人们收入不断提高。由凯恩斯的“绝对收人假定”理论可知:人们的现期收人水平决定消费,消费支出随着收人的增加而增加。人们消费增加直接使得在城市的生活水平提高,就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农民为争取高收入脱离土地,城市规模以及产业规模就会不断扩大,进而产生巨大的市场需求潜力,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

3.目前制约我国城镇化的主要因素

城镇化发展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工程,因此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目前制约我国城镇化的因素主要有:(1).城乡隔离的户籍管理和社保制度严重限制了农村人口的流动性,不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城镇化的推进。(2).由于城乡土地二元所有制的限制,导致城市住宅和建设用地供给紧张,商品房价格太高,普通农民不可能在城镇安家落户,造成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的困局。(3).农村劳动力自身素质较低,不具备知识、技术、信息等方面的竞争优势,不能长期在城市立足,这也是导致我国城镇化水平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4).农业是城市生存发展的基础,农业的生产水平高低也制约着城镇化发展进程。由于我国长期采取了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将农业剩余向工业转移, 造成农业发展资金不足, 农业生产水平不高,从而制约了我国城镇化和劳动力的转移。

4.加快我国城镇化发展扩大内需的政策建议

4.1积极推进户籍制度创新

完善户籍管理的法律法规;积极统一城乡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建立以法制加市场的调节机制,通过科学地设置准入门槛,促进人口的合理流动;建立由户口登记、身份证管理等制度构成的科学的人口管理系统,实现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的转变[1]。。在此基础上,将进城农民工及其子女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解决进城农民的后顾之忧,鼓励农民进城安家。

4.2加强农村义务教育促进城镇化进程

改进扶贫开发和政策性移民方式,加大对城镇教育机构设施建设的投入,为农民子女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全面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的质量和水平。通过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教育培训,提高农民劳动力的素质和非农业就业能力,加快农民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从而促进城镇化进程。

4.3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完善金融服务系统

加快城镇化建设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水平,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因此,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机构成为城镇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内容。首先,可以通过增设商业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加大对城镇化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其次,适当扩大各金融机构的业务种类和范围,满足城镇化建设的不同要求;最后,为解决城镇化建设中承贷单位选择难、担保难等问题,政府可以出面建立城镇化经济建设发展担保基金。

参考文献:

[1]. 李永周.农村城镇化与城乡居民消费启动[J].消费经济,2004(1):23—26.

[2].赵玻.论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距[C].全国第七次消费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会议论文.

[3].辜胜阻.李永周.进一步优化农村城镇化的战略对策[J].中国人口科学,2000,(3).

[4].胡日东,苏梽芳.中国城镇化发展与居民消费增长关系的动态分析——基于VAR模型的实证研究.上海经济研究,2007,[5]:58—65.

城镇经济与管理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城市化 模式 创新 大镇设市

“大镇设市”:由城镇化转向城市化

由于“我国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变的一个重要特色是农民通过发展乡镇企业自己转移自己,相应地城市化主要不是农民转向现有的城市,而是农民在发展乡镇企业的同时就地发展乡镇小城镇,于是城市化被改为城镇化,并进一步被发展为小城镇化”(洪银兴等,2000)。应该看到城镇只是一个地域概念,城镇化也只是农业人口进入城镇,由原来从事农业转向从事工业、建筑、服务等非农行业,是农村人口向农村区域内的小城镇转移和积聚的“镇化”过程。而城市化的内涵决不是简单的农村人口“洗脚上田”进入城镇。根据近代西方国家城市化理论,城市化的内涵既有农村人口“洗脚上田”进入城镇,由从事农业转向从事非农行业,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这样的城镇人口数量增加和城镇数量增加的数量城市化过程,更有增强城市功能、提高城市质量的发展城市本身现代化的和把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等城市文明向农村地域推广和延伸的质量城市化过程,最终消除城乡差别,达到城乡一体化。也就是说,城市化不只是人和物的数量的城市化,更是人和物的质量的城市化,要让进城人员真正融入城市,接受城市生活,享受城市文明。由此来看,城镇化只是城市化的初期阶段,是整个城市化体系中的一个底层部分,它不仅涵盖不了城市化的全部内涵,也体现不了城市化的最重要内容。因此,城市化的发展也必然由以发展小城镇为特征的城镇化走向以强化城市功能和提高城市质量为内容的城市化。

在我国,城市往往是与“市”的行政建制相联系的,有“市”的行政建制的称为城市,没有“市”的行政建制的则称为城镇,通常指县城及中心城镇。根据我国现行城乡行政管理体制,只有行政建制的“市”才有城市建设、规划、管理等城市行政管理权,没有“市”的行政建制的镇则没有城市行政管理权。因此,“大镇设市”,并不是指镇的行政级别的提高,而是把小城镇建设上升到城市高度,赋予其城市定位和相应职权,以使小城镇由城镇化转向城市化。其实质是一种强镇扩权的镇的城市化运动。“大镇设市”打破了我国现行城乡区划对镇的限制,改“镇”设“市”的乡镇,有望改变以往在土地、财政等各种要素资源配置上缺乏的窘境以及镇级行政机构在城市行政管理权限上的限制,从而发展与完善镇的城市功能,增强镇对周边农村地区的福射能力,带动周边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大镇设市”与推进城市化

“大镇设市”将成为我国城市化发展中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推进方式。

“大镇设市”有助于缓解大中城市压力,发展城市本身现代化。城市化发展是与工业化进程紧密相关的,城市化是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与深化而不断发展与前进的。但长期以来,我国的城市化发展与工业化进程并不同步,在城市建设中强调“先生产,后生活”的思想,导致城市化长期滞后于工业化。这也表明我国还会有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城市的人口、规模还会不断扩大,这在一定程度上无疑是有利于推动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但是,由于“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人口的增多并不是一个自然吸收农村人口的过程,我国城市的发展与扩张,是靠大量外来人员的涌入而得以实现的,其中就包括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李浩等,2011)。这种状况使得我国城市人口结构不合理,外来人口大于城市户籍人口,而且大量涌入的外来人员没有真正融入城市,城市人口数量的增长跟城市实际功能的增强并不同步,最终给城市带来了一系列诸如环境污染、交通拥堵、人口拥挤、上学就医难等我们称之为“大城市病”的问题,影响和阻碍了城市本身的建康发展。“大镇设市”,赋予了乡镇城市定位,消除了乡镇在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等方面的职能限制,必将极大的促进乡镇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而随着乡镇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不断改善,乡镇与大中城市的差距将进一步缩小。改善了城市基础设施、优化了投资生活环境的美丽乡镇必然会增加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市人才的吸引力,使农村人口在向城市人口转变的过程中得到合理、有序地分流,有助于缓解大中城市的压力,发展城市本身现代化。

“大镇设市”有助于消除小城镇“乡”的形象与心理,促进城镇城市化。伴随着经济发展和小城镇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尤其是在经济发达地区,涌现出一大批超级大镇,这些超级大镇无论是在人口规模、经济实力,还是城区面积、城市建设等方面,都几乎与城市无异。然而,由于我国行政执法权以县一级政府为主体,乡镇行政执法权的缺乏导致其在行政管理上缺乏成效,对很多社会事务管理力不从心,使其对众多的违法、违章行为无法进行有效管理,以致这些乡镇尽管有现代城市的雏形,却呈现出“走了一村又一村,村村像城市;过了一城又一城,城城似农村”的景象,无法摆脱“乡”的形象与心理。“大镇设市”,将使这些乡镇获得更多的行政管理权限,有了行政执法权,能使这些乡镇合法、有效地解决违法、违章行为;土地使用权的扩大,将使这些乡镇城市建设得以合理、科学规划;扩大财政支配权,将会使这些乡镇在基础设施以及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其他公共服务的建设与投入上得到更多资金支持与保障。“大镇设市”,让农村居民在城镇享受到城市人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方式,必能极大地消除小城镇“乡”的形象与心理,使农村地区的群众改变旧的农村生活方式,接受新的城市生活方式,享受城市文明,促进城镇城市化。

“大镇设市”有助于推动镇域经济进一步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江浙等经济强省的发展表明,省域经济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县域经济,而县域经济的强弱又取决于镇域经济。而现实是:一方面,乡镇经济的快速发展,致使其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城镇社会事务更加复杂,城镇功能多样,需要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与服务;另一方面,现行城乡行政区划的约束,乡镇管理部门又无相应的财权、公共服务能力、管理机构,导致乡镇管理部门在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与服务上又心有余而力不足。乡镇“小马拉大车”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乡镇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大镇设市”一方面使乡镇获得了更多、更为直接的社会事务行政管理权,增强了乡镇对其行政辖区内的社会事务等各方面的综合治理,从而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同时,有了一定行政审批权的乡镇,就能简化行政审批程序,缩短行政审批时间,从而提高了行政效率,再加有了相应的财权,乡镇城市基础设施和医疗、卫生、教育等公共产品将得以不断建设和完善,乡镇的投资环境将会极大提升。环境的改善,行政效率的提高,再加上乡镇的独特魅力和现实发展前景,必将带来镇域经济新一轮的发展高潮。而乡镇经济的繁荣又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转移创造了条件,有利于推动整个社会经济均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

“大镇设市”:破局体制的“顶层设计”

“镇级市”的试点改革使“大镇设市”由理论构想走向了实践操作。然而,要使“大镇设市”由试点走向全面推行,还需要解决好其在实行过程中所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尤其是“大镇设市”所存在的诸多政策体制方面的障碍,需要在最高层次和全局立场上进行破局体制的“顶层设计”:

在统领城市和城镇共同城市化的最高层次上考虑“大镇设市”在制度方面的“顶层设计”,就要涉及到调整城市化发展思路和城乡规划修订的问题。“尽管我国城市化道路方针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在不断调整,但总体上遵循了1980年国务院批转的《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纪要》提出的‘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只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2006年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在2008年1月新实施的《城乡规划法》中取消了‘控制大城市规模’规定”(王佃利,2011)。因此,我国现行城市化发展思路,概括起来讲就是城市和小城镇共同发展,即实行城市城市化和乡镇城镇化。由于城乡规划是指导城乡发展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开展城市和城镇发展工作的依据和指导。因此,推行“大镇设市”就必须要调整城市化发展思路,修订城乡规划,为“大镇设市”取得在城乡规划上的指导与政策支持。调整我国城市化发展思路,修订城乡规划,就是要把小城镇建设上升到城市建设高度,以现代城市的标准来建设和发展乡镇,在城乡规划中明确提出由发展小城镇(城镇化)到推进城镇城市化。

在兼顾基层政区设置改革的全局立场上考虑“大镇设市”在制度方面的“顶层设计”,就要涉及到市县管理体制改革和推行“县辖市”的问题。在行政管理体制上,我国《宪法》中规定地方行政区划体系分为省、县、乡三级,但在实际中,省县之间却存在着一级建制―地区或地级市,并逐渐形成了市管县的行政管理格局。“撤县建市、市管县”的办法,在城市化的初期,确实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我国现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期,再靠“撤县建市、市管县”的办法来推进城市化发展,已是弊大于利。因此,改革市县管理体制己是必然要求。从世界范围来看,美国、法国等国家设置了“县辖市”,日本也实行“县辖市”,我国台湾地区也有“县辖市”。由此,“可把中央、省、县、乡这四级作为行政管理的机构不变,增加‘县辖市’(即‘镇级市’)这一全新(但与国际接轨)的城市建制”(连晓鸣,1999)。推行“县辖市”是对我国长期实行的省级市、地级市及县级市的三级城市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对照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层级管理做法,再加上我国小城镇发展到今天所面临的改革需求及小城镇长期发展建设所奠定的物质基础,都为推行“县辖市”,变现有的三级城市管理体制为四级城市管理体制提供了良好的实行条件和基础。“县辖市”将消除“大镇设市”在行政管理体制上的障碍,使“大镇设市”有了体制上的保证。

从现实性和可操作性角度来说,“大镇设市”制度方面的“顶层设计”,还需要改变城市观念,修改设市条件。城市,从其发展演变过程来看,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多了,经济活动的场所固定了,自然就形成了城市。因此,要尽量淡化城市“市”的行政概念,破除“城市”神秘观点。“城市只是某一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所谓‘中心’即是‘点’,或者称之谓‘结点’”(连晓鸣,1999),城市既然只是大大小小的结集点,能大则大,该小即小,不要过多去考证它的行政级别和设立条件。根据国外经验,如法国,只要人口在2000人以上的居民点就可以划定为城市,所以国土面积仅为55万平方公里,人口总数只有5000多万的法国就有3万多个城市;再如美国,以2500人口为划定城市的最低标准,只要人口数达到2500人以上的乡镇,都可以设为城市。而我国现行的设市标准是1993年国务院制定的一个复合标准,不仅有较高的人口状况、经济情况和基础设施要求,而且设有不同的行政层级,最低行政层次为县级市,乡镇被排除在市以外。如果我们能破除对城市的“迷信”,取消城市的行政层级限制,不设置过高的城市设立条件,或是参照国外设市作法,只把人口数量作为设市主要条件,那么这既与城市化发达的国家的成功经验相一致,也使“大镇设市”更具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洪银兴,陈雯.城市化模式的新发展[J].经济研究,2000(12)

2.李浩,朱文武.镇级市:城市化进程中的新选择[J].人民论坛,2011(24)

城镇经济与管理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城镇住宅投资;省际面板数据;区域异质性

一、 引言

城市土地合理开发利用是城市可持续发展内在演化规律研究中的重要环节,随着中国城镇化的深度发展,探求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地区,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内在驱动力及约束机制成为该领域关注的焦点之一。多位学者选取人口规模、经济发展、城镇化水平、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投资、产业结构、财政收入、人均绿地面积等社会经济因素,采用相关的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实证研究。但由于选取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的时段不同、研究方法的不同,得到的结论并不完全一致。在已有研究中关于我国城市建设用地扩张问题多通过具体研究某一特定区域,对于同一因素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的影响方向和程度的比较研究不够全面。

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3年~2014年的面板数据,控制了人口规模与经济发展两大因素,以城镇住宅投资为解释变量,重点研究其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影响的区域异质性。为政府针对不同地区实行差别化政策,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本文的主要贡献可以归纳如下:其一,采用城镇住宅投资对地区GDP的比重来衡量一个地区的城镇住宅投资水平,并基于全国、东、中、西部分地区的面板数据,对城镇住宅投资与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关系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其影响存在着区域异质性。其二,在政策建议方面,本文的分析为我国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区合理控制城镇住宅投资规模,防止城市建设用地过度扩张提供了思路。

二、 已有研究

中国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归因与抑制因素,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学者们分别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产业结构调整、房地产投资、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改善、政府的管制等对城市建设用地的影响进行了大量实证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经济增长、固定资产投资与人口增加是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驱动力是共识。谈明洪等(2003)对中国近15年城市土地扩张的影响因子进行研究,通过偏相关分析发现,城市用地扩张的原动力是经济增长;他们(2004)运用GIS技术与数理统计方法,得出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区域差异解释力最强的是城市在职职工的工资总额增长。Shoshany M,Goldshleger N(2002),赵可等(2011,2013),实证分析得出人口增加的影响程度大于经济增长,两者是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推动力。彭云飞等(2014)以深圳市为例,通过建立2002年~2007年和2007年~2012年两个阶段建设用地变化的Logistic回归模型,得出在第一阶段,固定资产投资能够很好的解释处于快速城镇化时期深圳以新增建设用地为主的建设用地变化;在第二阶段,固定资产投资变化和人均GDP变化能解释处于高度城市化阶段深圳以存量建设用地空间布局的变化为主的建设用地变化。王海鸿等(2008)采用甘肃省1997年~2004年建设用地扩张的时间序列数据,基于多因素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定量分析方法,得出人口增长规模,经济发展水平与甘肃省建设用地扩张面积呈高度相关。

(2)房地产投资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影响的结论不一致。陈伟(2012)采用湖北省12个城市1999年~2009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相关分析发现房地产投资推动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住房需求与投资需求的巨大推动力,提升房地产商拿地的力度,导致建设用地需求增加。鲍丽萍等(2009)在采用灰关联度方法定量研究中国大陆城市建设用地,通过各因素与建设用地扩展规模、扩展速度的灰色关联度系数,发现经济总量增加和房地产开发投资的灰色关联度系数很小,因而两者不是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因素。可见,基于不同的范围不同时段内的数据,不同学者对房地产投资的影响作用的研究结论是相异的。

(3)产业结构对城市用地总量扩张的影响有较大争论。谈明洪等(2004)基于对中国最大的145个城市的实证研究发现20世纪90年代城市建设用地扩展的最主要的动力是第三产业的增长。赵可等(2011)的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对东中西部地区的作用方向是不同的。王丽萍等(2014)得出第三产业的发展在众多的驱动因素中将逐渐成为主要驱动力。第三产业的增长是正向推动作用,还是反向的抑制作用,不同的学者观点并不一致的。

(4)其他影响因素国内外学者在深入研究建设用地扩张的原因方面,还考虑到很多的其他因素,如土地开发利用政策、政府城市发展规划管制、自然地理环境、交通基础设施、外国直接投资、城市用的收益比农地高等。

三、 研究方法与数据

1. 研究假设。城市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增长、人口规模之间呈现显著的相关关系是多数学者的共识。但是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存在非理性扩张,城市建设用地扩张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人口规模没有保持一致。集中表现在我国城市空间成长的城市蔓延,摊大饼的现状。全国城区面积由2001年的24 026.63km2增加到2014年的184 098.59km2,14年间扩大了将近7.7倍,但是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2001年的37.66%上升到2014年54.77%,仅上涨了17.11个百分点。由此可得出,我国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速度远远大于人口城镇化的速度。从国内外文献的归纳当中发现,多数研究集中在房地产住宅投资,而忽略了非房地产住宅投资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影响,因此本文选取的解释变量是城镇住宅投资。城镇住宅建设投资占GDP的比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用于比较不同国家住房投资规模。根据世界银行对全球近40个国家的经验数据研究发现,城镇住宅投资/GDP的比值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呈现倒U型。本研究初步建立以下假说H:城镇住宅投资对于处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的影响方向不同且程度也不同。对于经济发展水平欠发达的地区,城镇住宅投资是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驱动力。

2. 实证模型构建与变量定义。本文主要考察城镇住宅投资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影响。被解释变量是城市建设用地,解释变量是城镇住宅投资。控制变量是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计量模型如下:

式(1)中:因变量UJMit表表第i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第t年城市建设用地面积,解释变量HIRit表示第i个省份的城镇住宅投资,控制变量POPit、AGDPit分别表示第i个省份第t年的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表1表示的是各变量及其计算指标。

3. 数据来源及处理。考虑到尽量减少指标缺失值,研究采用的时间跨度为2003年~2014年。其中各省建成区面积2003年~2014年数据均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各省城镇人口数2003年~2014年数据均来源于《中国人口统计年鉴》;人均GDP及城镇住宅投资2003年~2014年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城镇住宅投资比重由地区城镇住宅投资/地区生产总值计算得出。

该面板数据集的个体数量为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时间跨度从2003年至2014年,因此N=31,T=12,这是一个短面板数据集。

四、 实证结果分析

2003年~2014年面板数据经过豪斯曼检验后,显著性P值(Prob>chi2=0.0022)远远小于5%,因此使用固定效应模型更合理。分别基于全国数据,东、中、西部分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考虑到北京、天津、上海的特殊情况,其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在东部地区回归时,没有包括这三个城市的数据。回归系数如表3所示。

从东部地区来看,实证结果表明在东部地区人口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作用方向均为正,而城镇住宅投资的作用方向为负。与28个省的回归结果相比,人口因素与经济发展因素的作用方向均为正,但是人口弹性系数略降,经济增长弹性系数略增,但城镇住宅投资的作用方向与全国不同,弹性系数为-0.455。这说明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城镇住宅投资不是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驱动力。

从中部地区来看,实证结果表明在中部地区人口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城镇住宅投资对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作用方向均为正。与全国范围回归结果相比,三个因素的作用方向与全国相同,但人口增加,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均低于全国,且在统计上是显著的。城镇住宅投资的弹性系数高于全国的回归结果,但在统计上是不显著的。

从西部地区来看,人口因素、城镇住宅投资、经济发展水平对建设用地扩张都产生正向作用。三个因素中,人口因素对建设用地扩张影响最大,城镇住宅投资仅次于人口因素,人均GDP影响最弱,弹性系数分别为0.931,0.927,0.301。这说明在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除人口因素外,城镇住宅投资是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驱动力,并且其作用力度远大于经济发展水平。

从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回归结果上来看,城市人口的增加、人均GDP水平的提高与城镇住宅投资对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的弹性系数均为正,分别为1.003,0.315,0.139。其中人口增加的作用远远大于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大于城镇住宅投资。需要指出的是,城镇住宅投资的回归系数在统计上是不显著的。我国各区域的发展水平相差很大,城镇住宅投资在不同区域的影响不同,因此在28个省的全国层面上统计不显著。

总的来看,城镇住宅投资对东中西部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影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经历了从正向趋向到负向抑制的过程。实证结果验证了我们的假设H。城镇住宅投资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影响方向是不同的,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是减缓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是主要驱动力。

五、 结论与政策建议

国内外学者关于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人口与经济方面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多,而对城镇住宅投资对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是正向还是负向的影响,结论并不一致,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或公认的研究结论。本研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3年~2014年的面板数据,控制住人口增加,经济发展两个因素后,重点研究城镇住宅投资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影响的区域异质性。实证结果发现,城镇住宅投资对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城市建设用地扩张有显著的正向驱动力,其作用仅次于人口因素,高于经济发展水平。对经济发展较发达的中部地区,其影响虽然也是正向的,但统计上不显著。对经济发展水平高的东部地区,其影响是显著的负向作用。因而要根据各地区的不同经济发展水平采取差异性政策,合理控制城镇住宅投资,一方面可以防止城镇住宅投资过度引起的城市外延式扩张,导致土地资源的过度浪费,另一方面逐步推进实施城市内涵式发展模式,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鲍丽萍,王景岗.中国大陆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动因浅析[J].中国土地科学,2009,(8):68-72.

[2] 陈伟.湖北省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及利用效率研究――基于DEA方法的实证[D].上海:华中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12.

[3] 陈春,冯长春.中国建设用地增长驱动力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10):72-78.

[4] 李建新,钟业喜,蒋梅鑫.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用地扩张与城市人口增长时空协调性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319-325.

[5] 彭云飞,赖权有,钱竞等.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影响因素分析――以深圳市为例[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4,(2):17-20.

[6] 谈明洪,李秀彬,吕昌河.我国城市用地扩张的驱动力分析[J].经济地理,2003,(5):635-639.

[7] 谈明洪,李秀彬,吕昌河.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中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及其对耕地的占用[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4,(12):1157-1165.

[8] 王丽萍,周寅康,金晓斌.港口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以江苏省连云港市中心城区为例[J].生态经济,2014,(12):133-136,141.

[9] 许家伟,张贺,李小建.一体化进程中建设用地扩张及驱动机理――以郑汴一体化区域为例[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9-16.

[10] 赵可,张安录,李平.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驱动力――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11,(8):1323-1332.

[11] 张丽琴.城市地区土地利用变化人类活动驱动机制研究[D].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学位论文,2005.

[12] 谭永忠.县级尺度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及空间格局变化模拟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学位论文,2004.

[13] 蔡为民.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可持续性评价[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学位论文,2004.

[14] 谭少华.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分析方法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4.

基金项目: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项目号:2015012)。

城镇经济与管理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小城镇 规划设计 问题 对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在近几个世纪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城镇的建设。城市的本质是人类生产生活环境的载体,对人类自身和生态环境能够产生巨大的影响。有效的小城镇规划设计是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

一、小城镇的概念

虽然小城镇这一名词的使用频率极高,但目前我国对小城镇并没有明确统一的定义,在不同的语境和研究内容中,小城镇的含义和范围就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在本文中,小城镇的界定原则是将其与大城市和农村相区别,作为农村向城市过渡的中间状态。城镇一般是指具有相当数量的非农业人口聚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样的区域一般还具有中小规模的工商业、服务业等。小城镇则是指人口数量在20 万以下的小城市、县城、国家批准设立的建制镇、乡政府所在地的集镇以及具有较大规模集贸市场的集镇。

二、小城镇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完整的城镇规划理论体系

目前,我国广大城镇建设尚未摆脱自然演进的模式。在这恢复城镇规划和建设管理近20年的建设实践中,城镇规划技术理论发展远远落后于城镇建设发展的速度,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城镇规划理论与技术管理体系。目前,应用的主要是城镇建设规划,可是城镇在建设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不同内容的规划指导是远远超出上述规划所涉及的内容的。因此,在城镇规划实践中,城市规划和城镇规划所含的各种内容、技术标准都在城镇建设所必须的规划设计中运用,技术管理比较混乱。

(二)对城镇规划的误解

按照城市规划的编制程序应是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城市专项规划设计,而城镇规划是由总体规划和建设规划组成[2]。这些程序和内容,在城市和小城镇建设过程中,曾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对小城镇行政领导来说很难熟知程序和繁多的专业名词,认为只要按照总体规划平面图和文字说明以及对规划文本中所勾画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立体虚拟空间,确定建设项目的选址定点即可。造成这种局面,一方面是行政长官对城镇建设工作不熟悉,对专业了解甚少;另一方面是规划编制单位迁就现状、迁就长官意识,表面上是编制的总体规划,而实际大多是建设规划的内容,说其是建设规划而内容又达不到规定深度,无法“按图施工”,至于城镇的土地经济因素、城镇空间、城镇景观、综合效益分析等大多缺项且缺乏论证说明,从而导致可操作性差。

(三)难以发挥应用的指导作用

由于小城镇大多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尤其是地处西部地区的小城镇,经济条件和社会环境相对东部及沿海地区落后,能够按照现行的规范和程序组织编制出城镇总体规划很不容易,至于控规、城镇建设规划等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编制。而城镇规划的一个实践周期大多为15年-20年,每3年-5年修编一次,一个镇总体规划的编制、评审、批准需半年左右,单凭批准的总体规划用于指导城镇建设的现实作用又显得无力,从而使精心组织编制的总体规划大多成为墙上挂着的宏伟蓝图。

三、加强小城镇规划及建筑设计的对策

(一)提高认识,形成共识是小城镇规划与建设的基础

我国人口众多,耕地甚少,人口却大部分都居住在农村,所以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是当今改革与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小城镇规划与建设是农村改革和农业经济发展的生产点和突破口,在振兴农业和农村经济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促进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加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推进农村工业化、集镇城市化,实现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提高认识,形成共识,增强对规划建设好小城镇的决心和信心。

(二)强化领导,健全机构是小城镇规划建设的保证

小城镇规划建设离不开领导的关心和支持,领导应站在工作第一线,指导、指挥小城镇的规划和建设,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同时规划建设专业人员要及时到位,跟踪管理,指导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技术性问题,及时提出一些改善规划、优化建设的专业技术性建议和意见供领导决策。及时解决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保证工作顺利开展。

(三)编制具有小城镇自身特色实时超前的规划是关键

规划是小城镇建设的龙头,是发展的方向。规划应适当超前,立足于高起点、高标准、重科技、合理布局、一步到位,根据本地的经济水平,建设可分期进行,避免重复建设和盲目建设。一个合理的规划对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城镇规划必须强化区域意识,与区域规划相结合。小城镇同周边农村、城镇以及中心城市之间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要克服就城镇论城镇,孤立地着眼于单个城镇的发展定位和规划建设,而要从镇域、县域以及市域经济社会发展整体和全局的高度和思路来编制城镇规划。同时,小城镇规划应该根据其社会条件、经济状况、地理位置、人口数量等具体特点因素考虑,编制符合当地实际的规划,经有关专家、学者、领导评审通过,报政府或其主管部门批准,作为小城镇建设发展的依据。

总之,在我国当前城镇化的进程中,如何按照“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交通方便、环境优美、各具特色”的目标,建设能体现土地、能源、用水、材料综合节约型的小城镇,这是涉及我国将近13亿人口生活与生产的大事,亟待我们各行各业共同进行多方面的探索。参考文献:

[1]高龙生.小城镇规划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城市经济,2011,02(18):73-75.

城镇经济与管理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 :小城镇建设;规划布局;内涵;建议;

中图分类号:[F299.2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规划与布局是小城镇发展的龙头和先导,没有科学的、高质量的规划,没有整体的、合理的布局,也就不可能有小城镇的有序、健康、持续发展。在我国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的历史时期,分析当前小城镇规划与布局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探讨规划与布局的对策,对于加快小城镇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小城镇建设规划的内涵和外延

从内涵上讲,小城镇规划主要是持近期规划与远景规划的统一即在现有小城镇近期规划的基础上留有余地结合远景空间结构性布局,重点是对于有可能发展成为大中型城市的小城镇必须研究其经济发展水平、社会进步的程度、人口的数量和分布、周边自然环境的变化等因数,并使其在时空上具体化,为城市的发展提供载体。

坚持宏观布局与微观布局的统一。小城镇宏观布局要力求以人为中心的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系统的持续发展使小城市发展的各个阶段建设有序整体协调发展。微观规划指小城镇城区内的总体规划与功能小区的详细规划。

小城镇规划建设必须合理控制城镇规模。小城镇的发展规模应当根据其区位与资源优势、历史发展与环境容量等进行科学的分析论证合理确定,而不应一味贪大求全。特别是处于自然环境不利的山区、库区、沙漠地区的小城镇环境容量有限农田、耕地十分有限, 因此对于可用于小城镇的发展建设用地重点是如何充分用好现有土地,而不是大规模开垦新的土地,更要杜绝随意侵占农田与耕地的现象发生。小城镇的布局不仅仅是单个城镇的建设问题,而且是影响到区域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的战略问题布局时要考虑其发展对经济相对集中的小城市,卫星城市以及一些经济发达区域的镇区进行科学的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以适应该小城镇的产业结构调整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可持续发展。从外延上讲“小城镇大问题”“小城镇大战略”, 即小城市规划不是一个单一的城市问题而是一个区域一体化的问题。因此要以发展和长远的眼光来规划小城镇,以小城镇的建设作为突破口充分发挥其作为大城市与农村的纽带作用推进我国的区域一体化进程。

二、小城镇规划与布局中存在的问题

2.1从宏观上看,缺乏全局性、系统性的小城镇空间布局和体系发展规划。小城镇建设突破体系规划搞重复建设,局部规划与体系冲突;小城镇区域间产业布局分散,结构雷同;在土地占用、水资源分配、污染控制等方面,体系规划没有强制调控和约束能力等。可以说,有的地方没有编制出与全局经济社会发展相衔接的区域城镇体系规划,有的地方即便是编制出来,也束之高阁,没有起到指导和调控小城镇发展的作用,小城镇仍处于缺乏区域宏观调控、以单个规划为依据的自发建设状态。

2.2从微观上看,缺乏一套科学完整合理的小城镇建设规划。虽然每个小城镇都有一个总体规划,但大都质量不高,缺乏科学性,且相互不衔接。同时,除了粗线条的总体规划外,很少有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土地利用、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等专业规划与之配套,规划缺乏完整性、连续性和可操作性。

2.3从建设实践上看,小城镇规划不到位的问题相当突出。①小城镇建设的实践者们根本不重视规划,不去认真研究规划、分析规划、按规划搞建设;②小城镇从规划到实践没有一套完整、规范的操作程序,往往由个别领导人的意志代替规划,以“既成的事实”来修正规划;③在建设与规划相冲突时,经常出现以规划上的让步为少数人谋利益的问题,规划服从权力,其严肃性荡然无存;④建成区管理不到位,体现不出规划的效果。建成区管理是规划建设的继续,无有效的建成区管理,就难以体现出规划建设的成效和意义。

2.4从规划管理上看,小城镇规划管理比较混乱,主体不明确,人员素质低。科学合理的小城镇规划,理应要求规划管理工作要科学化、规范化,理应要求从事规划管理工作的人员要高境界、高素质,但目前状况并非如此。就全国来讲,当前城镇规划管理模式不一,大部分有三种模式:①镇管为主。镇级政府是小城镇规划管理的“主角”,市、县仅是指导而已这种模式往往是管理水平较低,管理方式粗放,导致规划缺乏全局性和系统性。②县管为主。县级建设主管部门设立专门机构管理小城镇规划。这种模式虽使得小城镇规划区域整体性强,但往往忽视每个小城镇的实际,在具体工作指导上以偏概全,不够深入、细致,实践性、针对性较差。③县乡共管。县级建设主管部门配备较强的小城镇规划管理力量,并对镇下管理人员,负责小城镇规划的具体落实,镇级处于配合的地位。

三、小城镇规划实施对策

3.1加强小城镇规划编制和实施的法制建设

要有科学的规划决策。为了改变“规划规划,纸上画画,墙上挂挂,不如首长一句话”这种情况,应当提倡决策科学化。对规划管理中的重大问题要有一个权威性的领导机构来决策,确保可持续发展。如成立规划委员会、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公开的决策制度等。指导、协调、监督小城镇的规划管理工作。规划委员会下设专家委员会,对小城镇规划及重要设计等进行咨询和技术审查,提高决策的权威性和科学性。确保小城镇规划决策的正确,有赖于法制的健全,法制的建立与完善有赖于合理体制的需求或建立,而合理体制的建立又有赖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中国小城镇规划机制的正确认识与定位。

3.2加强公众参与规划的编制和实施

开展小城镇规划中的公众参与,公开规划程序编制和实施规划。公众参与是改进小城镇规划编制与实施管理的重要手段。小城镇的规划要提高科学性,并能真正落到实处,必须要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当地群众及乡镇政府领导干部对本乡镇建设发展的设想。当地群众和领导干部,最熟悉本地区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对发展当地乡镇生产和建设事业也都有一定的设想,他们最有发言权。通过公开规划编制与实施过程,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让公众了解规划并进行项目建设的监督,树立全民的规划意识。

3.3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加快城镇化建设

在编制小城镇规划时,要把防止污染、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放到重要位置,切实把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来对待,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编制好小城镇环境规划。环境规划要同城镇建设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交通规划等相衔接,充分考虑道路、排水、环保等公用设施的建设,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密切结合地域特点、自然环境状况,突出生态环境的特点,考虑到社会经济与资源生态综合布局,同步规划,同步实施,优化小城镇的生态环境。

3.4树立特色理念,强化形成小城镇应有的特色

小城镇都是在利用自然环境中选择能满足自己生存要求的地点形成的。因此,一定要尊重自然环境赋予小城镇的特色景观,科学地分析本地的自然、经济与社会发展条件,按照“控制人口增长”、“节省土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方便生活”原则,科学合理的制定小城镇建设规划。注重保护古建筑,以历史文化传统为基础,丰富和发展小城镇的文化内涵,挖掘具有自己的人文特色;注重塑造变化中有统一、统一中有变化的小城镇整体风貌,注重塑造小城镇的特色标志和创造优美的小城镇空间轮廓,注重营造可持续发展适宜的人类居住区。

四、对小城镇规划布局的几点建议

小城镇布局是指一个区域小城镇发展的空间宏观安排,小城镇规划是指一个区域小城镇发展的时间实施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规划与布局的科学合理与否,直接决定着小城镇的发展方向和建设水平。从以上小城镇发展现状和规划布局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得出以下两点建议。

(1)应站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去认识和把握小城镇规划与布局。小城镇是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一部分,是大系统中的一个小系统。研究和编制小城镇规划与布局,主要是协调解决或避免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的粗放经营、生态恶化、重复建设、行政壁垒、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矛盾等问题的需要,是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引导调控资源利用的重要手段。因此,各级政府应把农村小城镇建设的规划布局自觉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内,在指导思想上把握好以下几点:①总体衔接。单个小城镇的自身规划必须密切联系所在县、市的区域规划,保证县、市区域内城镇体系的正常发育和逐步完善。②全面协调。树立科学的协调发展观,包括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一、二、三产业之间的协调,统筹考虑城镇之间的产业互补性,形成有主有次、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③节约用地。小城镇规划要把握人口发展规模,做到合理用地,切忌盲目扩张。④保护环境。坚持经济、城镇、环境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实现可持续发展。⑤量力而行。小城镇建设是一个长期渐进的历史过程,切不可急功近利,违背客观规律。

(2)应建立完善有效的小城镇规划实施监督约束机制。要做到小城镇规划的有效实施,小城镇建设按规划进行,必须要有相应的监督约束机制。该机制应把握以下几点:①监督主体的层次性。不仅包括县、镇两级人大、政府及建设主管部门,还应吸收人大代表、居民代表及法人和社会团体参加,从不同方面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共同发挥监督作用。②监督内容的明确性。影响小城镇规划实施的环节很多,如政策法规的制订,规划的审批,规划管理机构、人员、经费的落实,“一书两证”的发放及各种经费的提取、使用,违法建设的查处等,这些都必须公开透明,置于监督主体的严格监督之下。③监督手段的多样性。实行巡查、督查、检查、调查、走访、举报、舆论等多种监督形式,发挥综合监督作用。④监督结果的实效性。对监督出现的问题,必须有明确的解决渠道和处理程序,并建立相应的反馈机制,接受社会的再监督,切实维护规划与布局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结束语

在经济全球化的新世纪初期,我国的小城镇规划和布局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反思、摸索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的城市化的道路,为实现经济、社会、人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覃建芝. 小城镇规划管理研究[J]. 小城镇建设, 2004 .

[2]李宝军.小城镇建设要关注环境问题[]J.小城镇建设,2003.

城镇经济与管理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 经济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建设;存在问题;对策;城镇规划

中图分类号 F3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21-0344-02

具有战略意义的小城镇建设已经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全国各地的小城镇建设成果显著。与此同时,也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经济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而要缩小差距是非常艰巨的任务。

1 经济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小城镇建设是一个复杂、系统、长远的社会性大工程,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受经济、地理条件和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制约,与苏南和浙江沿海一带的小城镇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不能适应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要求。

1.1 城镇建设不能科学规划布局

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乡镇,在小城镇建设的前期,缺乏科学的规划;小城镇形成雏形后,进行城镇规划,但又难执行。

1.1.1 缺乏整体规划,在小城镇建设上存在自由主义。小城镇发展的内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外因是交通的发展。在陆路不发达的时期,小城镇的发展依从水路。随着陆路的发展,小城镇的发展依赖于公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乡(镇)由于缺乏财力,小城镇的建设都是依赖上级政府所建设的公路。为了拉动土地经济,乡(镇)政府率先在公路边建起办公大楼,不惜借债,不惜改变南北采光方向。政府率先到路边发展,政府的下属单位也要求沿公路发展,造成这些小城镇的地图是长带形的。政府机关办公楼、工厂、学校、商店、居户等,都沿着公路发展。这样的建设谈不上超前意识,更谈不上科学布局。小城镇建设之初,感觉街道还比较宽敝,但3~5年后,随着人口、车辆、店外店、摊外摊的增加,人流与车流交织在一起,小城镇成了阻塞交通的瓶颈。上级交通管理部门为了解决小城镇的交通瓶颈,总以改道为措施。然而,当公路的路线改变后,小城镇的地图也随之改变。乡(镇)政府的办公大楼要动迁,其下属单位也要紧跟着政府大楼动迁。

1.1.2 小城镇建设难以按照规划执行。由于规划管理缺乏权威性、严肃性,规划方案常常随着主要领导人更替和注意力转移而改变。一些领导干部对规划权威性认识不足,思路不清晰。且在建设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为了办企业,不惜破坏自然景观;为了办企业,不惜破坏湖畔、湖面,建设宾馆饭店,任其污水流入湖内。二是为了突出“亮点”,不顾交通安全隐患,在交通的三叉路口,建起小游乐场,导致交通不畅。三是为了超额完成财政收入指标,将黄金地块拍卖。由于规划没有权威性,导致小城镇无规划的建设,布局不合理,城镇公共基础建设分散杂乱,工商、税务、公安、司法、学校等职能部门不集中,城镇功能区域不完善。由于规划没有综合意识,建设随意性很大,重复破坏现象严重,造成人力和物力的浪费。

1.2 环境治理落后

经济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在环境方面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乱占道。一些店主觉得店铺面积小,千方百计地侵占街道搭棚,形成“店外店”;不能搭棚者就将商品摆在路边,形成“店外摊”;另外,一些居民也将杂物乱堆乱放于街道。二是乱停车。货运汽车、客运汽车、农用车、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乱停乱放现象严重。三是乱丢乱扔垃圾。垃圾乱丢、乱扔现象严重,居民环保意识差,相关部门管理不善。四是乱贴乱放广告。小广告乱贴、乱放。五是乱养小动物。家禽散养,四处横行,排泄物污染环境。六是乱拉线。照明电线、电话线、有线电视线、网络线、晾衣线等随意乱拉,极不规范。

1.3 基础设施薄弱

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由于财力不足,基础设施建设十分落后,短期行为突出。街道是依赖上级政府所建的公路,投资改造少,街道狭窄,交通不畅,路面不平,环保设施不健全,甚至没有下水道。缺少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站,县城以下的城镇没有专门的文化体育场设备设施。“三场”(广场、停车场、运动场)不全,甚至没有。

1.4 规划建设生态意识不强,缺乏生态空间和生态系统

城区内绿地严重不足,缺乏绿化设施。楼房密度太大,遮光现象严重。由于生态意识不强,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在任务的压力下,常引进一些污染环境的企业。这些企业在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污染防治与生态建设规划常不到位。

2 加快经济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建设的对策

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是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为解决农村一系列的现实矛盾指明的方向: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发展小城镇,有利于解决现阶段农村一系列深层次矛盾,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因此,经济欠发达地区必须抓住机遇,通过发展特色产业、特色经济,增强自身“造血功能”,把一般乡镇建成规模适度、特色鲜明、生态优良、环境优美、充满活力的新型小城镇,成为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平台和带动周边农村发展的“火车头”。

2.1 提高小城镇建设规划的意识,规范规划的修编和实施

2.1.1 提高县(市)、乡(镇)党委和政府领导干部的认识。组织县(市)、乡(镇)党委和政府领导干部学习、研讨科学发展观,让他们真正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增强他们科学发展、总体规划和执行规划的观念,摆正政绩与发展、政绩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2.1.2 推进小城镇规划和修编科学化、民主化。小城镇规划是小城镇建设的蓝图、管理的依据、经营的纲领,对小城镇的发展方向、布局、规模和功能定位起着指导作用。因此,小城镇建设一定要规划先行[1-2]。规划建设要以人为本,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的关系,坚持生产、生活、生态和谐统一。一是变依赖公路为依托公路。区分街道与公路,消除小城镇的交通瓶颈,消除交通安全隐患。即使是把公路作为一条街道,也要拉开宽度;规划要留出停车场,保证交通畅通。国道和省道要与街道绝对分开。设10~20 m宽的绿化带分隔,减少事故和对沿路两侧的噪声、尾气和粉尘污染。二是小城镇规划要统筹兼顾,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和功能分区。改变过去沿路一条街长带型的公路城镇,明确划分工业区、商贸区、居住区。特别是工业区与居住区要严格分开,中间设立生态隔离区和绿化缓冲带。合理规划布局建筑密度,控制容积率。三是树立“保护环境发展经济”的观念。在保护环境发展经济方面,要吸取发达地区的经验教训。在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过程中,不能不顾环保而引进污染环境的企业。对于所有引进的企业,都要坚持生产设施建设和环保设施建设同步进行,同步验收,防止若干年后这些企业被迫再转移[3]。四是保证有足够的绿化空间。坚决执行城市规划规定,旧区改造绿地率不低于25%,新区建设绿地率不低于30%。在城镇规划建设中,要合理用地,科学投资,搞好绿化,即使现在条件不具备,也要在规划上定好位置,预留出足够绿化用地。五是留有足够数量的活动和运动空间。除广场外,还要有运动场地,以及休闲、娱乐、交流、演出场地,提高城镇文化品位,满足人们精神、文化、健身等各种需求,不断提高居民的整体素质。六是保护好文物和名胜古迹。七是在规划新城区的同时,更要规划老城区的改造。八是小城镇规划初步方案或规划修编初稿要公布于众,让更多的本土专家参与讨论,提出修改意见,要通过同级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讨论修改,最后通过同级人民代表大会讨论定稿。县(市)城中心镇规划要通过全县(市)人民代表大会讨论定稿。

2.1.3 维护规划的连续性和权威性,加强规划的监督管理。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加强规划管理和执法。要保持规划的连续性,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对规划的实施管理一定要严格,对不遵守规划的建设行为一定要认真查处。小城镇规划的实施,要接受上级规划部门的监督,县(市)城中心镇要接受地(市)规划部门的监督,乡镇小城镇建设实施要接受县(市)规划部门的监督,要接受群众、政协和人大的监督。在实施过程中,若需要修改,一定要按程序进行审查和审批,要通过人大讨论通过,并接受其监督。

2.2 加强城镇环境综合整治

2.2.1 硬件建设。硬件建设就是要投入资金。垃圾处理要有转运、消化的渠道。污水净化要有流出渠道和净化的场所。车辆不能乱停,要有停车场地。

2.2.2 软件建设。软件建设是要让“保持环境美”深入每个居民的灵魂深处,提高居民文明的思想境界。一是制定乡(镇)规民约和社区居民民约。让居民自己讨论并约定,做到互相监督,互相促进。二是建立专人管理机制和专人监督机制。公共场所卫生由专人负责实行考评制。三是建立卫生长效机制。四是强化执法,从源头抓起。比如,严重污染环境的方便塑料袋,要通过执行《环保法》,对生产厂家和经销商家实行制约或取缔,促使他们转产,生产或销售方便袋的环保替代品。

2.3 建立健全多元投入机制,解决制约小城镇建设资金“瓶颈”

2.3.1 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加大政府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县(市)财政每年要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支持县城以下的小城镇建设,并对财政困难乡(镇)给予重点倾斜照顾。对于县(市)城以下的乡(镇)土地出让金,要取之于乡(镇)土地还之于乡(镇),用于小城镇建设,专款专用,县(市)财政对其实行监督[4]。县(市)城以下的乡(镇),要依靠上级政府对教育文化的投入,建设好适度规模的初级中学、小学、幼儿园和文化体育场所;依靠上级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建设好卫生院和防疫站。

2.3.2 加快住宅小区建设,加速小城镇良性发展。依托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公路交通、集镇贸易市场等资源,建设规模住宅区,不仅能够解决小城镇建设资金缺口问题,更重要的是建立了社会安全体系,推进社会和谐。有了规模住宅区,把分散的农户集中到小城镇,以促进广大农村的安全和稳定。让“三留”人员安全,让外出经商或务工人员安心。一是给“留守妇女”增加安全系数。经济欠发达地区大部分村庄都只剩下老人和儿童,这是犯罪分子的侵袭对象。二是给“留守儿童”增加安全系数,让他们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留守儿童”能够集中到城镇幼儿园、小学、中学就读,可以提高他们的安全性,让农村孩子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三是给“留守老人”增加生命安全系数,有病可以就近及时医治。

2.3.3 制定优惠政策,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多方引进资金和项目,把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吸引到小城镇来,形成人气聚集效应。

2.3.4 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推进有关行业市场化。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小城镇住宅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吸引社会资金投资供水、供气、供热和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行业。政府要做好服务工作,做好协调工作;银行要支持这些行业上规模,上档次。

3 结语

总之,经济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建设任务艰巨。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要正确处理时间、质量与目标的关系;同时,要不断地探索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研究有效的解决方法和渠道。

4 参考文献

[1] 尹德喜.加快新型城镇建设 促进村镇城市化发展[J].城乡建设,1994(5):21.

[2] 王安石.加快城镇建设步伐 推动农村城市化进程[J].上海农村经济,1997(1):26-28.

城镇经济与管理论文范文第15篇

论文摘要:现阶段乡镇行政区划调整迫在眉睫.首先提出了现阶段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应遵循科学性原则,有利管理、规模适度原则,经济性原则,尊重历史相邻相近原则,经济稳妥、引导自愿原则,优势互补、强弱搭配原则及群众性原则等7个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对区划调整思路进行了探讨,认为因地制宜、分类实施,要反对“一刀切”.最后在乡镇级行政体制及其机关的改革这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政府企业化、小政府大社会等观点并对机构的设置提出了适度性的方案.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全国各地涌现出一大批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强镇、强村,乡镇经济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乡镇体系中所表现出来的一些弊端,如小城镇数目多,整体规模小;城镇体系中,小城市发育不良;受地方政绩影响,城镇之间争项目、重复建设严重;城镇的集聚和扩散受行政区制约,阻碍了城镇上规模、上档次;城镇发展受行政体制——管理体制、财税体制、户籍制度、土地管理制度、投融资体制、社会保障制度等制约,城镇发展软环境日趋滞后等.这些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迫切需要对目前乡镇行政区划进行调整,机构进行改革,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1.行政区划调整原则

行政区划调整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1科学性原则

行政区划涉及到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历史、地理、民俗等多门学科,进行科学的调查研究,充分权衡利弊,才能保证行政区划调整结果的科学性.

1.2有利于管理,规模适度原则

按有利于村镇建设,有利于群众办事,有利于巩固壮大镇村集体经济,有利于管理要求,合理调整行政区划.尽量采取建制镇整镇撤并的办法,减少因资产、债权、债务分割等带来新的矛盾.

1.3经济性原则

调整行政区划的根本目的,是调整与经济基础不相称的上层建筑,充分解放生产力,促进镇(乡)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因此调整行政区划,经济问题是核心.

1.4尊重历史沿革及相邻的原则

要根据风俗习惯、历史基础、现实状况、地域分布等因素确定行政区划调整方案,坚持“镇相邻、地相邻、情相亲”,因镇制宜.

1.5积极稳妥,引导自愿原则

要从教育人手,层层统一思想认识,在广泛征求意见、调查研究、理顺思想基础上,全面实行乡镇行政区划的调整,做到干群思想统一,撤并合理依法.

1.6优势互补,强弱搭配,积弱成强,壮大中心城镇建设的原则

一般乡镇尽量向县城和中心镇合并;建镇时间短的乡镇尽量向建镇时间长的乡镇合并;经济实力弱的乡镇尽量向经济实力强的乡镇合并;小的乡镇尽量向大的乡镇合并.两个乡镇交通不便的一般不合并;两个乡镇历史矛盾较大的一般不合并;乡镇区域规模虽小,但经济发展势头很好的一般不撤并;地处城乡结合部的乡一般撤消乡镇设立街道办事处.

1.7群众性原则

行政区划问题关系人民群众的生活问题、农村的发展问题、城镇建设问题,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尊重当地群众的意愿是行政调整工作符合民心、顺应民心的基础.

2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思路

由于各地镇乡情况不同,因此镇乡级行政区划调整的模式也必须因地制宜,分类实施,不要搞“一刀切”.从目前宁波市一些镇乡行政区划调整实际情况看,一般有以下几种思路:

(1)从实际出发,合理撤并部分小乡镇.撤并的主要目标是:一是城市化程度比较高地区,面积是45km、人口4万以下的;二是面积50kIn2、人El2万以下的;三是面积70km、人口1.5万以下;四是面积30km或人口1万以下的.以充分利用资源和基础设施,降低行政成本.

(2)以交通便利、经济实力较强城镇为骨干,强化中心城镇网.对面积100km左右的自然地理区域,走以强带弱,强强联合之路,以促进中心城镇的形成和功能的完善.

(3)突出城镇功能布局,以资源和产业机构为组带,按生产要素优化配置要求,合理定位乡镇工业、文化、商贸、服务业的功能,建立具有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城镇,力求体现个性与特色.

(4)要注意规模适度:按有利于村镇建设,有利于群众办事,有利于巩固壮大镇集体经济,有利于管理要求,合理调整行政区划.作为镇(乡)行政单位,一般人口在10万左右,面积在60~80km范围之内.

3城镇行政体制改革

3.1行政体制改革目标——政府“企业化”促进生产要素向小城镇集聚

镇政府“企业化”,对乡镇进行规划管理,以规划促集聚,引导生产要素向乡镇集中,是乡镇政府工作的一个基点.政府实施经营城镇理念,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成为政府“企业化”的核心内容.

3.2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小政府大社会

政府不再涉及具体经济事务.地方经济管理基本上是企业和个人的社会管理,原来由政府具体操作的经济事务基本上让给中介机构等社会企业经营.地方政府机构重点加强地方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管理,政府更注重长期的规划功能.精简机构,消除富余人员,把一些原来是企业、社会、个人承担的事务让给社会办事,真正实现“小政府,大社会”.

3.3财政体制改革——财权和事权相统一

财权与事权的统一,是权利与义务一致性的体现.乡镇作为基层政府,没有财权,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乡镇的行动能力.随着城镇化发展,调整上级财政与镇级财政的分成比例,提高镇级财政比重是下一步财税改革的重点.也有利于调动地方政府为进行地方规划建设管理的积极性.

3.4税费改革——费改税。减轻农民负担

农民负担过重,极大地挫伤了广大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在一些地区已经出现抛荒现象.费改税,取消不合理的税收,减轻农民负担,从一定程度上使农民有资金进行扩大再生产,以解决当前农村发展的投入不足而导致后劲不足问题.

在税收制度上,要积极引导农民走劳动密集性的农业生产之路,既减少加入WTO对农业的冲击,也可以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最大程度上发挥我国农业的比较优势.

3.5户籍制度、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为推进城市化,户籍管理逐步由户籍所在地管理,转变为人口所在居住区管理,由社区对人口进行管理,解决我国长期存在的人户分离的不合理管理模式.

加快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积极开展农村居民点整理,引导农民进城,促进人口向城镇集聚,推动城市化发展.

3.6投融资体制改革——经营城镇理念

城镇与农村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城镇基础设施,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有效地促进要素向城镇集聚.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过程中,应十分强调投入一产出关系.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通过政府的导向职能,使企业投资符合地方发展的长期规划.

3.7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以乡镇为中心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将是我国下一步体制改革和体制建设的重点.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可以有效引导农民走向城市,减少对土地的绝对依赖.

4小城镇机构改革

4.1功能性城市化——加快小城镇社区建设

社区是一定地域范围内共同生活的有机组织的人群.从以单位为基础的城市文化、生活载体转变为以社区为文化载体,是为乡镇职能改革准备条件.加快小城镇社区建设,可以解决由于政府职能转型而带来的一些管理真空,实现管理的社会化.

4.2机构改革思路——淡化经济功能。强化区域经济环境建设和规划管理

政府工作重点转到优化投资环境.通过政府的管理引导,改善区域投资环境,从而实现区域自我发展的目的.强化政府的规划职能,从而为地方长期建设指明方向.特别是全球化浪潮下,个性化正成为提高区域竞争力的支点.进行城镇建设规划,可以引导民间资本流往城镇建设,从而使单个资本投资纳入到整个城镇建设的轨道,实现规划制导功能.:

4.3机构改革方案.

4.3.1原则

机构合并、精兵简政;强化政府服务功能.

4.3.2具体方案

镇级政府组织系统机构,主要由镇党群系统、镇人大、镇政府系统和公安、司法系统4部分构成,其中公安、司法系统属于单列系统,在此不做讨论.镇党群系统的职能是保证党对于基层工作的领导.镇党群工作内容有镇级党组织(人事)工作,党的理论宣传以及作好统一战线工作,进行党员的纪律检查工作,对人民武装、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工作进行领导.‘

镇人大系统是保证人民群众实现区域自治的核心.镇政府由人大选取产生,并且向人大负责.人大审议政府每年的工作报告,并对政府的日常工作进行监督.

政府系统是实现全镇日常事务的管理机构.主要进行镇的档案管理、民政(残联)、纪律检察、法制、统计、财政、农业、工业、第三产业、科教文卫、计划生育、劳动和社会保障、安全生产督察、土地管理、村镇建设、环境保护等工作.设立机构如下:

(1)党委办公室.负责镇的日常党务工作;进行当地事务的调查研究;负责镇党代会召开,向人大会推荐政府机构的候选人,并对政府机构的人事安排进行政治审查.

(2)政府办公室.负责镇日常行政事务;制定镇中长期发展规划;进行镇文教卫生事业管理;对安全生产实行监督;对社区管理进行领导..

(3)村镇建设办公室.负责土地开发、利用保护;城镇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园林绿化、环境卫生、村容镇貌创建工作.

(4)法制综合治理办公室.负责政府法制、民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司法调解等工作;对劳动和社会保障实施监督职能.

(5)人大办公室.负责日常接待、地方事务的调查研究工作.负责组织召开人大会议.

(6)镇财政所.为全镇范围内的政府资金实行综合预算管理,协助上级财政部门组织好收人,协助镇政府安排好财政支出,作好收支平衡、略有结余;负责和协助作好镇所属行政和企事业单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监督管理.

在职能上,基本实现党政分开,同时加强党对于基层工作的领导作用.考虑到我国的国情,把党委办公室作为镇行政机构的一部分是合适的.村镇建设办公室负责全镇的建设规划,同时对于城镇建设进行开发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