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影视艺术理论范文

影视艺术理论范文

影视艺术理论

影视艺术理论范文第1篇

【摘要题】学术平台

【关键词】中国/影视艺术教育/建构/教学模式

【正文】

影视艺术教育是当代中国高等艺术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中国的高等教育结构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成为新时期中国高校本科教育与时俱进的一个侧面和缩影。随着高校专业的社会化、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影视艺术专业在全国各大高校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综观中国影视艺术教育的现状,其发展进程中的问题,伴随着“火热”的影视艺术教育也越来越显突出,促使影视教育者去分析“火热”的影视艺术教育背后所存在的“疾症”,去探寻影视艺术教育本质和教学规律,去思考影视艺术教育和教学的未来模式。因为,今天的影视教育和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下一个时期中国影视娱乐和影视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水平。直面今日中国高校的影视艺术教育,探寻影视教学的规律,建构影视艺术教学模式,是影视艺术教育者不可回避的课题。

一现状分析

中国的影视艺术教育在短短的十年之内迅猛发展,影视艺术专业迅速扩容,创办影视专业的院校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从沿海到内地、从重点综合性大学到一般普通院校,从影视专业性院校到大多数院校遍地开花。影视艺术专业已成为各个高校的“香饽饽”。“各级各类学校都借助各种形式介入影视教育的领地,不管原有学校基础如何,特性怎样,都似乎响应时代潮流建设影视专业。”[1]这种格局的出现,与时展的文化潮流、教育管理观念的解放、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在这种现象与社会“关联”的背后,有着教育产业化、办学主体多元化的“功利”性因素驱动。影视艺术专业属应用型学科,进入“门槛”不高、教学设备的投入可大可小、一般基础性师资转型相对较快;同时,开设影视艺术专业生源多、收费高,更多的是迎合办学主体“功利”性的追求和缘于经济利益的刺激。在这种背景下掀起的影视艺术教育的大潮,必然会出现“经营粗放”、“教学泛化”、“人才档次不高”、“缺乏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等弊端。认真分析当前中国影视艺术教育和影视教学的客观现状,其带有共性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有规模,但缺师资

现在创办影视艺术教育的大学与院校,很大一部分是从2000年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大众文化水平的提高、伴随艺术教育和影视教育的大潮应运而生的。泛概念的影视艺术教育和兼容跨类的新闻、传播专业一起,使影视专业的人才培养走上了规模发展的快车道,它以一种不可遏制的势头进行着规模化的扩展。许多院校把早期的人文学院、中文系、新闻系和公共基础部的部分专业和师资与影视相嫁接,创办出广播电视新闻、影视广告、影视美术、影视编导、戏剧影视文学、摄影摄像、动画、播音主持、录音艺术、影视表演、广播电视编导、数字媒体等多种影视专业。影视艺术专业的规模急剧扩张,影视艺术专业的师资很大一部分在边教边学中由大文科专业转向过来,师资队伍的影视专业理论素养和实际创作积累相对缺乏,部分师资在影视方面的知识结构(尤其是在电视理论的学养和电视创作实践方面的积累)不很丰厚,许多教师在影视专业教学中照本宣科、缺乏时代感和系统性的教材,更缺乏影视专业创作的经验,有的院校的专业教学点甚至没有一个接受过影视艺术学历教育或乏有从事过影视创作实践的教学师资。有的院校的专业教学点大量聘用一线的编导和记者作为影视教学专业课的主要师资,虽然这部分师资往往以经验和体会补充了教学的内容,但缺乏电视的系统性理论基础、很难把体会和经验上升到学理层面,同时在教学时间上也不能给予充分的保证。因此,影视专业的规模和数量的扩展与影视艺术专业的师资尤其是“双师型”师资的奇缺,成为当前影视艺术教育的第一个大问题。

(二)有数量,但缺质量

影视艺术专业旨在培养一批既有学理素养并具有应用技能的创造性人才。影视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有别于理工和文科类人才的培养,因此在影视专业招生上理应实行定量控制。然而,不少院校被热流般涌起的影视艺术类生源所驱使,不断推出影视艺术专业、不断扩大招生数量,忽视自身的学科实力、专业技术与设备师资条件,不切实际地扩大招生。西南某学院的二级影视学院,在短短几年内其8个影视艺术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其规模之大、专业之齐、学生数量之多,在全国独立学院中绝对处于领先地位。学生数量的增多、学生水平的参差不齐,必然带来后续教学培养的整体无序性、培养目的不明确、理论与实践联系不紧密等弊端,严重影响了影视教育的质量。为此,许多院校培养出来的影视专业学生普遍是影视通识性人才,影视理论研究与影视策划能力不强,影视创作思维与创作技能薄弱,同时也存在知识与能力的“撇脚”。诚如四川省广播电影电视局新闻研究所所长,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杨飚所言:“新闻教育观念与人才培养没有及时跟上快速前进的传媒实践。学校培养了很多人才,但这些人才往往不适应传媒的要求。”[2]杨飚虽从新闻人才培养的角度指出了教学的质量问题,同样也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当今影视艺术教学上的质量通病。对影视教育来说,培养一个合格的记者、编导、主持人和制作人才,或是一个媒体策划和影视文化管理者,决不仅是换换课程这么简单;它与专业本身的内在规定性和培养理念、课程结构、师资设备等有着相互连动的耦合关系。

(三)有体系,但缺创新

拥有影视艺术专业的院校经过几年的教学积累,在专业的指导思想、人才培养目标、知识和课程结构等方面都已建立和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整的教学体系,各个院校的教学体系在理论上大体一致,都在于培养:具有扎实、宽厚的本学科与本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与现代信息技术,了解本学科与本专业前沿成果与发展动态,具备适应宽口径专业或相关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知识、能力与素质;具有较强的独立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竞争或就业能力;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信息处理与社会调研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应用技能等新型复合型专业人才。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难完全实现上述的人才体系目标。因此,多年以来形成了相对有区分度的两大类影视艺术教学体系,正如曹廷华概括的“长期以来,我们的影视教育围绕着‘通才’和‘专才’两个方面展开了教育,专业院校比如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北京广播学院更加注重电影本体的技能化教育,综合型院校如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更加注重电影本体的素质化教育,培养的目标更多的是在文学,中文,新闻,戏剧的基础上进行嫁接或者是升华”[2]。诸多院校影视专业的教学培养体系基本上是沿革这两类。所以当“回过头来看,我们培养的影视专业人才并不具备太大的优势。甚至把西师,川大,川师的学生在一起比较,我们的差异性并不大。把成都,重庆,上海,广州,北京的学生相比较,我们之间的特色并不明显。把全国相当的影视传播专业的学生相对比,除了个体的差异比较明显外,整体的差异比较小。我们预想的竞争实力也没有达到所渴望的期待指数。新闻单位对影视传媒的人才似乎是越来越不重视,受到的批评和争议也越来越多”[2]。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些年来不少影视艺术教学还是按照借鉴一般教学的惯性进行影视人才的培养,影视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的教学缺乏创新,各院校的影视专业人才的培养缺乏各校应有的特色和“核心产品”,百校一面,十多年不变,压抑了各院校影视艺术教学的创新、桎梏了影视育人教学模式的与时俱变。

(四)有通识,但缺能力

影视艺术院系的确为中国的影视文化产业和媒体业输送了许许多多优秀的人才;他们成为中央、省、市各级广播电视媒体的主体力量,成为中国影视界、演艺界和国有及民营影视制作公司的“中流砥柱”。同时,各院校的影视艺术教育和影视传播专业还培养了一大批“种子”,这一大批“种子”正活跃在当今各级各类的影视传媒界,成为支撑中国的影视文化产业和媒体业的基石。但是也应该看到,随着各院校影视专业的扩招,近几年来,影视艺术和影视传播专业的毕业生不论是出自注重“专业影视技能技巧的艺术院校”、“影视理论人才教育的重点大学”或是“培养影视通识性人才的一般院校”,其影视理论素养、影视策划和影视实践创作能力普遍隐含着下滑的危机和趋势。周星指出:“不少大学在影视专业上丧失大学气象,不切实际地上马播音主持、影视表演,具体到细微程度,并不见得有基础,只是招生有吸引力,但自身学科力量如何却不去考虑。”[1]实际上这类现象在影视艺术教学中普遍存在。例如,我国较早开设影视动画专业的高校有“河北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长春师范学院,同济大学,杭州商学院,四川音乐学院,西南民族大学等17所大学”[2]。近几年新上马的院校还有中南民族大学、江南大学、北京服装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太原师范学院、浙江传媒学院、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景德镇陶瓷学院、湖北工业大学、云南师范大学、西安外国语学院等。然而,在2005年6月1日到6月5日在杭州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上,国内影视动画专业的学生拿得出手的成型作品少得可怜,优秀的作品数量也是“凤毛麟角”。以影视动画学生的作品数量与全国开办的影视动画专业数量相比,则极不协调。这一事例虽然不能代表影视专业教学的全部,但从一个侧面说明现在学生创作能力之薄弱。正如曹廷华指出:“我们之所以有那么多的学生不适应传媒的需要,一个原因是理念和意识的局限,另一个局限是实践的大量缺乏和技能上的不能更新。”[2]影视艺术专业教育的大众化,必然会影响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水平,影视业不仅需要精通影视业务的通识性人才,同时也需要有实际创作能力的创造性人才,而我们的影视教学很难满足这两者(尤其是后者)。

(五)有成品,但缺“出口”

近五六年来,影视艺术专业和泛影视专业的生源火爆,不少高校不断拓展扩张这类专业,正所谓多一个专业就多一个就业机会。但是,招生热门的专业未必就有社会“抢手”和紧俏的就业岗位。在当今的社会里,可供影视艺术毕业生选择的影视艺术工作领域还是比较多的。然而,每年有数以千计的影视和媒体专业学生毕业、离开学校走向社会,就业的形势非常严峻。虽说影视艺术和影视媒体尚属时展的朝阳产业、从业的专业需求量比较大,但是受目前我国企业体制属性的制约及影视专业就业观念的影响,影视艺术专业和泛影视专业的毕业生相对于工科、文科等专业的毕业生,其就业面还比较狭窄,就业问题显得尤其突出。许多影视艺术和泛影视专业的毕业生漂浮于社会上、游离在各大电视台与社会影视制作公司之间,也有的影视专业毕业生离开了心仪的影视传媒改事其他的职业。影视艺术和传媒专业的成品“出口”瓶颈,直接影响着影视教育与教学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影视教育者必须直面和思考的紧迫现实问题。

二建设思路

我国影视教育和影视专业教学发展所折射的上述问题,既有社会大背景的因素又有影视艺术教育本身的问题。对于影视教育者来讲,如何在众多的影视艺术专业的培养格局中探究影视艺术教育的规律,从教学改革入手创立影视艺术教学的特色,开创影视艺术教学的新格局,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和首要探究的课题。创建影视艺术教学新模式,就是要建立一个影视特色鲜明、以特取胜的人才教学体系,围绕特色着力夯实文学和影视理论与能力素质培养这一重要基石;开掘和探究知识与能力之间高效转化的教学创新机制;拓展学、产、研三位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一)突出特点、以特取胜

影视艺术专业属于设备、经费投入需要量比较大的专业,而国内许多非影视艺术专业性的高等院校,均是在“穷国办大教育”的状况下开办影视艺术专业的。因而,在有限投入的“校”情下,更应该强调和突出自身的教学特质与专业特色,有选择地建设、有重点地突破,力求独辟蹊径,出奇制胜。要坚持把影视理论与能力素质培养作为影视教学模式创新的重要基石;要夯实这块基石,就要突出特点、以特取胜,从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把特色扎根在影视理论与能力素质培养的每一个环节中,从而使影视艺术教学体系独树一帜、独步天下。创办影视艺术专业,要兼容艺术院校“专业影视技能技巧”的专业化和重点大学“影视理论人才教育”的学理化特征与优点,从各院校的实际出发,体现自身教学的特色和学校的个性,突出特色。只有坚持影视教学的共性和各院校自身影视教学个性的有机结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才有可能建设成为区域一流的影视院校,争取实现国内一流的发展目标。

(二)师资与学科齐头并进

开掘和探究知识与能力之间的转化机制,是影视教学模式创新的重要抓手。实施转化的关键是要有强盛的师资和学科。当前各院校的影视艺术教育的发展正处在一个历史性的“拐点”上,大多数院校都完成了量的积累、正从量变“拐”向质的提高阶段。质的提高成为下一轮各影视院校教学竞争的核心。影视艺术的师资有四类,其中三类缺一不可:一类是将帅之才,是既能“文”又能“武”的学科带头人,这类人数量不多,但决定着教学与学科的发展水平和质量;另一类是“文”将才,是头脑型的研究和策划型学者,是影视前沿的理论与影视策划的研究者,是培养学生影视文化学养和学理的骨干师资,是专业的中坚力量,是院系教学水平的基本保证;还有一类是“武”将才,是专业技能的教学骨干、完成教学能力转化和影视作品创作的基本力量。在强化师资和学科队伍建设的同时,还必须注意占领影视艺术专业双语教学的“高地”,注意吸收日趋增多的“海归”人才。这是下阶段打造影视师资和学科特色及教学创新的新亮点,也是影视艺术教学接轨国际的本质体现。

(三)全面整合影视教学资源

拓展学、产、研三位一体的影视教学体系是影视艺术教学模式创新的最终落脚点。要实现学、产、研的一体化,必须全方位地整合影视专业、师资结构、课程结构、知识内容、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生产教学等资源内容,必须优化发挥教学资源的整合作用,有效引发教师的积极性与学生创作的能动性,从而把教的理论和学的知识与技能转化为实际影像产品。

探究影视艺术教育的规律、建构影视艺术教学的模式、创建影视艺术教学特色,不仅体现在对影视艺术教育本质属性的理想理论创新认识上,更要扎根在影视艺术教学目标的实践过程中。影视艺术教学目标的创新,就在于造就和培,养创一个又一个、一批又一批、一届又一届具有广博文化素质与影视创作能力、具有创新与创业精神和实践与竞争能力、体现影视与传媒特色及能力突出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影视艺术理论范文第2篇

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有:表导演基础、戏剧评论、中国戏曲、中国古典诗词赏析、阅读与鉴赏、中国古典散文赏析、中国现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国话剧、外国戏剧、艺术概论、戏剧概论、影视写作、当代西方戏剧艺术、编剧理论、视听语言、经典作品分析、电影经典研究、公共必修课等。厦门大学、山西大学这类综合院校下开设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具有明显的文学性,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基本开在文学院下,课程设置主要是培养具备戏剧、戏曲和影视文学基本理论及剧本创作能力,能在剧院(团)或电视台、电影厂、编辑部等部门从事文学创作、编辑和理论研究工作,以及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单位从事实际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有:创意写作导论、小说鉴赏、小说家的十三堂课、中国历代散文选、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中国二十世纪文学史论、现代文学100篇(上下)、当代文学100篇(上下)、中国文学史新著、中国文学发展史、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世界人文简史———文化与价值解读、大众文化、文化研究导论、认识电影等。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广西艺术学院这类艺术专科院校强化职业教育,锻炼学生的技能,旨在培养学生较强的表演能力和写作能力。开设的主要课程有:中国戏剧史、外国戏剧史、电影发展史、戏剧学概论、戏曲概论、中国文学、外国文学、中国古代汉语、基础写作、编剧概论、中外经典剧作导读、话剧影视剧本写作、戏曲文学剧本写作等。此外还有实践性教学环节:观摩影视剧和舞台剧演出活动、各个学习阶段的创作实习、在校内创编影视、话剧与戏曲剧本并排练演出、参与社会艺术机构艺术创作实践、毕业联合创作实践等。

从上述的课程设置可以发现,如中央戏剧学院这类艺术类学府中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课程侧重艺术类,专业教育比较发达;培养有较强的艺术感受能力、扎实的文学表达能力,基础宽、视野广、专业精、有创造性的高精尖人才。而像厦门大学这类综合性院校中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课程侧重写作、文学艺术创作,学科建设依托该校的文学院,培养有较强的艺术感受能力和坚实的戏剧影视艺术基础,能从事戏剧艺术理论研究和相关编辑工作的专门人才。浙江艺术学院这类专科性学院的戏剧影视文学课程设置有着明显的职业教育性质,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其对文化理论的教育功能、专业教育的实践性教学过程等与普通本科院校的专业课程设置模式有很大不同;其课程较单一。

二、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必修课程概况

各大院校在教学计划中对必修课的设置结构稍有不同,大致包括专业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教学课程等。统计中笔者发现,各校开设的课程门数、类别也相差很大,笔者把课程名称相似的课程归纳为一种,弃仅有一所学校开设的课程,得到了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必修课程的设置情况。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基本认识:

1.我国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必修课大多集中在理论课程上,实践课程少艺术院校注重开设实践课程,在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课程设置方面,注重培养学生有较强的艺术感受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东部院校由于经济实力强,建设了影视实践基地,开设实践课程也较多。这些院校结合自身的办学优势,开发了一些特色课程。如摄影课,除了上课讲解摄影理论知识之外,实地摄影也是重要的学习方式。艺术类院校开发戏剧影视编辑、戏剧影视摄制、戏剧影视制作等实践课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实践能力。综合院校开设的实践课程少,文化理论课程居多;综合性院校的戏剧影视专业大部分开设在文学院下,借助文学院的师资力量,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修养。

2.各院校对戏剧影视文学的核心课程还没有比较一致的认识,开设课程科目具有随意性,专业特色课程不突出有的院校对戏剧影视的学科定位模糊不清,导致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课程设置不能体现专业自身的特点。一些院校将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设置在文学院或者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下,借助该院系的师资力量,课程和中文、新闻专业有交叉(如电视摄影与编辑、电视编导基础纪录片创作等课程在传播与艺术学院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就有开设)。

影视艺术理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影视艺术;改革;创新

1影视行业对人才需求的新趋势

近年来,在现代影视技术的推动下,社会对影视专业人才的需求极大增加。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国内网络媒体公司已达上万家。在传统和新兴影视产业的需求保障下,影视企业要想在行业内立足并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必须在影视人才的选拔和招聘上寻求突破。一方面,企业对于人才自主创新和实践能力的要求会逐渐提升,因为这是确保企业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保障;另一方面,企业还要求人才具备复合型专业素质,并能够熟练掌握策划、编导、摄像、剪辑、包装及的全过程,同时能够娴熟地运用数字技术。鉴于此,影视艺术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该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拓展建设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培养模式,进而全面提升影视教育的培育效果。

2影视艺术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2.1专业设置不合理

调查显示,目前高校影视艺术教学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不仅在教育理念方面明显滞后,而且在创意产业的发展构建上十分欠缺,此外对于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培养机制也不健全。

2.2教学方法较为陈旧

现有影视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多以灌输式教育为主,忽略了对学生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以至于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得不到释放和发挥。而且新型教学方法也很少运用,例如启发式、研讨式教法的缺失,造成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严重不足。

2.3理论与实践比例失衡

众所周知,影视艺术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然而目前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制约了影视艺术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提升。

2.4实践教学环境的缺失

我国与影视艺术专业对口的实践和实习基地建设并不成熟,与之配套的服务产业相对缺失。此外,校方受各种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影响在教学实践环境的建设方面也极为缓慢,并且创意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明显滞后。

3改革与创新影视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

3.1创建发展平台

学校在入学教育中应该让学生树立未来的就业目标,同时了解就业的压力和挑战。此外,学校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差异化特点,创设不同的发展平台,即在硬件和软件设施上给予学生最大的支持,这样学生不仅能够提升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而且还会在实际演练当中不断凸显自身的天分和才能。

3.2落实互动式教学模式

由于影视艺术专业的学生具有很强的沟通能力,而且个性极为张扬,因此在教学模式的创新中,应该改变以往固守的教学方式,尤其是不断尝试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全身心投入,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达到多元化的教育目标。

3.3增强学科内部体系的互融与渗透

影视艺术专业所覆盖的学习领域较为广泛,既包括影视表演、舞台设计、播音主持等学习内容,还包括文学、导演、播音主持、摄像、录音等艺术课程。可以说,要想实现全面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打破专业内部学科的障碍,进而实现立体式课程体系之间的互融与渗透,并在培养学生适应与协调应变能力方面多下功夫。

3.4树立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

首先,学校应该根据社会形势和人才需求状况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目标,而且重点在思想素质、专业能力和行为规范三个方面上实施以能力为标准的培养计划。其次,在重点培养学生本专业能力的同时,还要强化学生对相近专业技能的再学习,确保学生掌握至少3个工作岗位以上的就业本领或实践经验与技能。只有学生具备了复合型的技能,才会在采、编、播一体化工作中全效展现自身优势。

4结语

目前,影视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依然存在着滞后性,这不仅与社会时展严重背离,而且也不利于国家振兴文化产业战略目标的快速实现。因此,改革与创新是大势所趋。当然在探索改革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大阻力,因此需要寻求适合学校实际学情的新路径,循序渐进地稳步执行,进而为高素质影视艺术人才的培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安产.高等影视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究[J].大学教育科学,2013(17).

[2]张连军,董丽娟.影视艺术专业实践教学现存问题以及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1).

影视艺术理论范文第4篇

摘要:本文就大数据带给影视艺术产业的深刻变革与长远影响这一趋势,针对大数据时代影视艺术人才应具备的自主创新能力、实际操作与实践能力、多学科知识结构和多元文化背景、良好的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等特征,提出了树立大学科意识,实施跨专业教育;探索项目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与产业互动,注重应用性培养;关注技术革新,构建新型平台的建议。

关键词:大数据;影视艺术;人才培养

一、大数据带给影视艺术产业的深刻变革与长远影响

“大数据”是高科技时代的产物,是借助网络软件工具与高科技智能技术分析出复杂数据的集合群。它的强大功能和智能性不在于获得数据的表层信息,而是在对数据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获得数据属性的内在关联和隐含信息,通过专业化处理让庞大的数据群转化为我们所需要的有用的信息和知识。[1]互联网作为大数据发展的最大驱动力和平台,网络音频、视频、图像、数字和一些公共交互平台层出不穷,在国家“互联网+”的重点工作指引下,中国大数据时代已经提前到来,并正在服务于信息化时代下的现代产业。大量微量数据作为影视艺术的新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大数据时代的强大功能下,不断革新着传统影视艺术行业的制作模式,从而产生了一种全新的电影操作模式,即通过数据信息深入分析受众的需求,对市场进行充分预估,再以市场为目标生产和推广电影,进行衍生开发,实现产业价值。这种新型的制作模式是对传统制作模式的扬弃,是市场竞争发展的需求,也是未来影视产业发展的方向与生存根基所在。以网络电影制作为例,当下热门的网络大电影之所以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发展趋势持续增长,其根本原因在于抓住了现代人的心理需求,满足了现代网络社会和时代特征的发展趋势。从网络电影的制作过程来看,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根据大数据分析对电影进行的设计和生产。有数据表明,仅2014年一年,全网上线网络大电影450部,率先提出“网络大电影”概念的爱奇艺top20总分账票房601.6万。而到了2016年,网络大电影市场规模达10亿,爱奇艺top20总分账票房达1.98亿,在三年内增长了32.9倍。按照此增长趋势,预计到2017年底,整体市场规模或将达到30亿元。当今社会的发展已趋于媒介化,网络等数字新媒体的出现不仅拓展了影视艺术传播的途径和范围,也赋予了大众更多的选择自由,受众从大众化、被动的客体逐渐变为个性化的主体。尤其是互联网催生出的“网生代”,已成为当前中国电影市场的主体受众,由“网生代”受众的观影心理、观影趣味和观影行为集成的大数据,在电影制作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数据全面反映了用户导向和内容导向。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我们在关注大数据给影视产业带来颠覆性影响的同时,还必须客观的认识到,大数据的分析结果并不是万能的,只能作为创作生产和项目运营的参考依据,它解决不了影视创作中的艺术性问题。如何在结合“互联网+影视”背景下实现影视产业数据化、市场化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影视产业的艺术性和感染力,这对影视艺术研究和影视艺术教育提出了新的思考命题。

二、大数据时代影视艺术人才需求特征

目前,电视台、影视制作公司、网络媒体公司等影视产业对影视专业人员的需求非常大,市场十分广阔。但就人才需求的质量及拥有的技能和综合素质来看,仅仅掌握制作技术已无法满足影视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大数据时代需要能真正适应数据化发展与应用,具有运用大数据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以及独特个性的复合型人才,影视艺术人才在大数据时代呈现出以下特点:1.具有把控产业发展趋势,自觉开展自主创新的能力。在国家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号召下,“双创”工作正开展得如火如荼,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影视产业领域也不例外。影视产业的“双创”工作,科技创新和自主创新将成为影视产业发展的核心,在未来影视产业的发展中,具备自主创新思维和艺术创新、创造能力的影视人才,才能立足于激烈的市场竞争,拥有可持续的发展力。2.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与实践能力。影视作品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影视作品的创造必须兼顾艺术与科学,艺术专业理论修养奠定了影视作品的质量基础,而实际的作品创作,以及互联网时代媒介的技术性要求以及影视创作的经验性,需要这门学科不断通过实践提升专业技能,专业理论与创作实践的有机结合,这是对复合型人才的基本要求。3.具有宽广的多学科知识结构和多元文化背景。影视制作涉及多个专业领域,跨越多个学科。影视创作更是艺术的集体创作,打破“隔行如隔山”的传统行业模式,拥有跨界思维,掌握多学科知识,深入了解中西、地方、民族等深厚的社会文化背景,成为复合型人才的显要特征。[2]这也是影视创作的源泉和不竭动力。4.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和不忘初心的敬业精神。影视艺术作为传承文化形态的载体,必然要求创作主体具备相应的文化良知和文化使命感,并成为影视文化的生成者与建构者。因此,具有良好的媒介素质,恪守传播功能职责,担负起文化责任,是对影视从业人员专业素养的基本要求。影视产业的从业人员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不忘初心的敬业精神,这样中国文化才能得到大力传播,走向世界。

三、影视艺术教育的创新实践

数据技术加速了影视行业的改革,面对影视艺术瞬息变化的技术更新和产业环境,高校需要更加冷静地思考什么样的专业人才能真正适应时代需求。影视艺术教育要在遵循影视艺术自身特点和人才培养规律的前提下,找寻与时俱进的新理念、新模式、新平台,探求有实际意义的创新。

(一)树立大学科意识,实施跨专业教育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使多学科交叉融合、综合化的趋势日益增强,打通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影视艺术教育必须转变教育理念,打破学科框架,树立“大学科”意识,以新的思维方式、新的知识结构来拓展影视艺术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在学科设置上由艺术学向哲学、经济、人文、科学等相关学科范畴拓展,充分发挥交叉学科的作用和效能,完善影视艺术教育学科体系,有助于学生储备丰富的学科知识和专业理论,加强人文修养和文化内涵的培养。传统影视专业课程设置的缺点是过于单一,影视艺术教育应逐步实施跨专业模式,在教学和实践内容结构的设计上趋向综合、融通与互补的特点,加强专业相关课程的联系性,科学设置学科体系,构建科学合理的影视教育课程体系。[3]目前我国影视艺术教育单位多为综合类大学,学科设置完整,有助于扩宽影视艺术专业通识平台的基础课程,实现专业内外的跨专业教育,如对广播电视节目的课程设置应结合新闻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影视制作、编导、摄影影像等专业要实现知识融汇贯通,音乐、舞蹈、美术、传媒等艺术学科可互选课程。

(二)探索项目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项目合作能有效整合多方资源和力量,在影视艺术人才培养上具有突出优势。第一,项目机制立足合作企业,按照市场的标准对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出要求,有利于学校明确影视艺术人才的培养目标,有针对性的实施教育教学,促进专业的建设和发展。第二,项目合作将学生从传统的教学环境中释放出来,为其提供了多维度的实践空间。与企业进行项目合作的过程能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调动学生的创作灵感,促进其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真正缩短学生与社会的对接周期,从而为培养市场所需的复合型人才储备力量。第三,项目合作不仅让学生参与进来,还能让更多的专业教师参与进来,在实施过程中强化教师的启发引导作用,不断提高其对影视艺术教育的认识,促进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第四,高校通过项目合作机制与企业积极互动,能建立有效的大数据交流平台和数据资源库,提高双方资源的利用率,从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数据时代拉近了市场与高校的密切联系,影视艺术教育应当积极地与业界对接,面向社会、面向产业,走进老百姓的生活。为此,学校需要加强校企合作,加大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进一步探索项目建设机制。学校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共同制定教育教学项目计划,通过搭建平台,整合资源,共同努力完成项目的制作,促进教学成果的快速转化与推广,帮助高校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企业可以对学校的项目提出要求和建议,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和行业背景,不断拓宽的市场为学校提供支持,通过深度参与项目掌握和对接人才的情况,吸纳优秀的人才为企业服务,有效地推动企业发展。[4]

(三)加强与产业互动,注重应用性培养

影视艺术教育要密切关注社会发展,了解行业前沿动态,根据影视的高新技术、艺术创新和产业发展趋势,及时调整专业课程建设,更新教学实训内容。寻找更多与业界沟通的渠道,如到企业参观、访问、座谈、实习,加强与产业的互动,以产业需求带动教学,让教学更加贴近市场。现代化影视教育不仅要求全面的知识结构,还体现在技术手段上,要让学生掌握先进的影视技术,就要加大影视设备投入,整合教学实验资源,为师生提供良好的教学条件,强化学生对影视制作、数字影像拍摄、网络音视频采集等相关专业技术的掌握。当然,影视艺术的应用性不能局限于专业技能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作能力的培养,艺术修养和文化责任的提升,甚至大数据时代的新运营方式都应该在教育教学中体现,才能满足影视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四)关注技术革新,构建新型平台

在数据技术时代,教育方式不再局限于学校教育,获取知识的路径也不再局限于课堂,网络媒体和在线教育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选择,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与学习将成为今后主要的教育方式。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思维,学会使用网络交流评价工具,更多地获取在线电子资源与社会信息资源,找到适宜每名学生有效学习的方法和手段,为学生定制出更符合个性化发展实际的教学策略和措施。大数据技术也会为教师提供关于学生的性格特质、学习习惯等信息作为研究依据,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实施针对性教学,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教育技术的革新不仅影响着知识传播模式和学习方式,还会带来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学模式、人才培养过程等方面的深刻变化,而微课、慕课(MOOC)、翻转课堂、创客模式的兴起,使得“没有围墙的校园”成为可能。在大数据的推动下,高校将进一步向社会组织和企业开放。如何运用广博的数据信息和资源,加速对学生个性化教育目标重构,深化教学改革;如何实现与企业无阻交流,协同创新,构建新型的教育平台,影视艺术教育还面临着很多实践性的问题。大数据时代为影视艺术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将影视艺术教育带入一个全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李梅.大数据时代高校艺术教育发展趋势和人才培养模式[J].美术教育研究,2016(09).

[2]喻琢,万丽.全媒体环境下高等影视艺术教育的技能缺失及其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13(4).

[3]王艳玲,王一博.“互联网+”态势下高等院校影视艺术教育的新常态[J].电影评介,2015(20).

影视艺术理论范文第5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影视艺术教育;发展

电影艺术的起源可以追溯至1895年的法国,我国的电影艺术发展最早可追溯至1896年,而电影艺术的正式开创则需追溯至1905年电影《定军山》的拍摄和发行。从时间角度看来,我国的电影艺术发展与发达国家不相上下,然而在高校影视艺术教育方面,我国取得的成就相对较小,所培养出的影视艺术人才很难满足实际需求。应用型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应用型本科院校影视艺术教育肩负着为社会培养优质影视艺术人才的使命。因此,加大应用型本科院校影视艺术教育的研究力度,探寻优化影视教育的途径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影视艺术教育的“当务之急”。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影视艺术教育的意义

影视艺术教育具备综合性、隐含性、高效性三大特征,应用型本科院校落实影视教育具备极强的现实意义,主要包括如下两点:

(一)能够有效的提高大学生的艺术修养艺术修养是衡量艺术家素质的重要品质之一,只有具备极高艺术修养的艺术家才能够更为准确的洞察、感悟、理解人类生活的本质,探明人类发展的方向。由此足见,艺术修养不仅是影视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必备素质,还是提高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艺术修养并非与生俱来,后天的教育培养能够很好的提高大学生的艺术修养,影视艺术教育恰好为之提供了良好的途径。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影视艺术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提高其艺术修养。

(二)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教育领域认为艺术教育是培养人才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复合型人才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应用型本科院校旨在为社会培养优质的影视艺术类人才,因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复合型人才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的终极目标。影视艺术教育属于艺术教育的分支,有利于促成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实现,是高校方面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必然举措。

二、影响应用型本科院校影视艺术教育质量的问题分析

(一)学校方面的问题首先,专业教育模式是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的主要方向,学校方面未能正确认识到影视艺术教育对人才后续发展的重要性,由于思想认识不正确,影视艺术教育一直未能获得足够的重视,影视教育的效率发挥因此比较局限。其次,由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多为专科院校转型而来,学校方面的人力、物力相对薄弱,教师数量严重不足。与此同时,应用型本科院校内部的教师素质参差不齐,这无疑也会影响影视艺术教育的最终结果。

(二)学生方面的问题部分大学生未能正确认识影视艺术教育,认为影视艺术教育属于消遣性教育,因而在学习过程中不思考不探究,学生很难理解影视艺术的内涵,影视艺术素质发展比较缓慢。与此同时,影视艺术教育需要学生参与相关的实践教学保证理论联系实践,然而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影视艺术实践时间、数量难以保证,影视艺术教育对学生的教育感化作用难以发挥,必然会影响影视教育的实效性。

三、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影视艺术教育质量的策略

首先,学校方面应该积极完善影视艺术教育的相关制度,要对影视艺术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规范和约束,要保证与影视艺术教育相关的各项工作开展能够有据可循、按部就班。其次,学校方面应该加大对影视艺术教育的监督力度,要从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教学考核等角度出发制定完整的监督体系,以便及时发现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设计相应策略解决问题。再次,打破应试教育束缚,多元化教学评价。长久以来我国的教育评价均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参照,然而此种评价方法具备极强的片面性,根本难以对学生的艺术修养进行全方位衡量。因此,学校方面应该积极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要从多个角度出发评价学生,以便更为准确的了解学生的发展状况,为教育者优化教学提供相关参考。最后,学校方面应该加大优秀影视艺术教育人才的引入力度,要努力打造优质的教师团队,以便为提高影视艺术教育实效性提供相应的师资力量。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影视艺术教育是其人才培养的重要措施之一,加大影视艺术教育研究力度、优化影视艺术教育途径及人才培养重要且必要,学校方面应善用完善教育制度体系、强化教育监督、多元化教学评价等策略推动上述目标实现,如此才能够保证应用型本科院校影视艺术教育充分发挥效力,进而为社会培养优质的影视艺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殷如恒,储济明.应用型本科院校影视艺术教育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3(09):168-169.

[2]高有祥.论地方院校新闻传播和传媒艺术教育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39(03):148-152.

影视艺术理论范文第6篇

一、传播学视野下高校影视文化教育的现状

1.有心栽花花难发———传播者的尴尬。高校影视文化的传播者主要是高校教师,其次还有从事影视播放的行政人员以及各种影视协会的组织者。从事高校影视文化教育的教师以及其他传播者借助光影世界传播人类文明与文化精粹,传递人文价值与终极关怀,进而培养熏陶德才兼备的新世纪人才,但现实情况实非乐观,从表面上看,传播者如高校教师的影视赏析课上学生人满为患,高校电影院的影视播放学生也是趋之若鹜,而稍加调研,则会发现许多高校的影视课程教师缺乏必备的影视专业素养,往往应景式地开设华而不实的影视课程,表面看一片繁荣,实则是一场场的电影巡回展,没有系统的影视赏析理论传授,缺乏具体影视文本的精准解读,甚至对学生投其所好,难以尽到一个影视文化传播者的应有之责,将影视文化教育置于鸡肋的位置。

2.万紫千红难是春———受传者的志趣差异。影视经典是历经流光岁月而沉淀下来的优秀光影作品,如以个体命运书写进而展现宏大叙事的史诗性影片《一江春水向东流》,承载着历史风云变幻的《芙蓉镇》,极具散文记录特色的《城南旧事》,充满深度人文思考的《黄土地》,浸润后现代特征的《洗澡》等等。受传者即高校学生,其志趣往往停留在肤浅的娱乐戏谑,沉浸于时尚的情爱模式。武打动作片的流行,青春爱情片的走红,戏谑喜剧片的受宠,庸俗电视节目的泛滥、虚假电视广告的宣传凸显出大众文化时代的典型特征。高校学生这一受众群体具有可塑性强的特质,但这是一把双刃剑,传统的经典影视作品熏陶可以使传统人文精神和人生价值更好地传承,相反,寄情于暴力与谋杀交织、冷漠与死亡为邻的影视作品中,则易导致摘要:传媒时代高校影视文化教育面临着机遇与挑战,从传播学角度审视高校影视文化教育,存在着传播者的尴尬、受传者的志趣差异、媒介的多元挑战、传播内容芜杂、传播效果无奈等一系列症结,应采取提高传播者专业素养、分类引导受传者的志向情趣、合理发挥多元传播媒介的功能、逐步优化高校影视文化的传播内容以及加强传播效果分析等对策,以切实提高高校影视文化教育水平。对生命价值的漠视和对人文精神的疏离,专注于豪华与奢侈齐在、高档与时尚并存的影视作品则又滋生放逐自我的虚荣和缺乏节制的物欲。

3.千里姻缘数线牵———媒介的多元挑战。人类的信息传播经历的第一阶段是“金字塔结构”,即有单一的权威源负责传播,而大众被动地接受;第二阶段是“梯形结构”,由多种媒体,受众可以选择接受。反观高校传统的影视文化教育模式现状,原本由教师单一播放影视、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变成了多种媒体共同传播、学生自由选择的模式。除了传统的电影播放,电脑、手机等新媒体成为传播影视文化的重要载体,传播速度迅捷,传播范围空前,轻松下载,即时播放成为影视文化传播的常态,学生与影视的姻缘可以借助数条线(投影仪、电脑、手机)相连相牵。如何合理运用各种传播媒介传播影视文化成为严峻课题。

4.乱花渐欲迷人眼———传播内容的芜杂。传播内容即影视文化产品。影视文化产品的海量生产促成了风格迥异的影视资源的生成,高校学生置身其间,仿佛乱花渐欲迷人眼。影视文化通过具体形象的艺术形象来感染和影响受众,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实则臭已熏身,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实则香满心田。青春偶像剧、特情悬疑剧、古装武侠剧、战争动作片、都市言情片以及英美日韩剧纷纭登场各显其技,在影视利益的名利场中争得一杯羹,如《蜗居》、《双面胶》等电视剧对家庭伦理的刻意关注,《潜伏》、《黎明之前》等谍战片对悬疑题材的再度升温,《大话西游》、《功夫》等喜剧片对人生解构的光影炫技,呈现出繁盛但却芜杂之态,让受众在浩如烟海的影视作品中面临着一种隐隐的选择之殇。

5.沉舟侧畔千帆过———效果反馈的无奈。效果反馈即受传者大学生接受影视作品的效果。从传播学视野看,社会发展进程中传媒功能正经历着从人际传播到大众传播转变之后的第二次重大改变,即从大众传播到分众传播的转化。根据传播学中的分众传播理论,网络时代中的受传者即大学生的需求日益多元化,这就需要进行传播的分众化处理,生产出丰富多样的影视文学作品,来满足不同受传者即大学生的需求。从善如登,从恶如崩,许多大学生能从优秀的影视作品中汲取人生智慧与生命感悟,在影视艺术审美活动中得到精神的升华与情操的陶冶。但也有部分学生的理想抱负使命感与民族国家责任感渐渐在大众影视文化的影响下将行渐远,原本带来深度思索和哲思妙悟的影视文化呈现出表层的肤浅的娱乐镜像,甚至影视文化中的暴力模仿、时尚追逐、金钱崇拜等情形一一在现实中上演。

二、借助传播学理论推动高校影视文化教育发展的对策

1.见贤思齐———提高高校影视文化传播者的专业素养。从高校影视传播者的角度来看,高校引进具有影视专业素养的传播者不仅能完善高校的影视人才资源储备,而且对培养高校学生的人文精神和艺术审美不无裨益。谙熟影视传播规律并具有较高的影视专业素养的传播者首先应该开设诸如《影视艺术概论》、《中外电影简史》、《电影艺术欣赏》等一系列的影视基础和影视欣赏课程,从理论高度传播影视文化教育理念,评点影视文化前沿热点问题;其次高校影视文化传播者应该改进影视作品教学手段,通过逐步建立影视文化研究中心、完善影视作品资料库、推荐影视评介杂志论文、举办影视欣赏征文等活动拓展高校影视文化传播的深度与广度;再次,高校影视文化的传播者还应该是一个影视文化的实践者,能够带动引领高校学生精心策划并制作相对成熟的影视作品,如举办高校校园DV拍摄大赛,鼓励小成本电影电视剧的制作,尝试影视广告的创意与制作,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提升高校影视制作的水平,由原先单一的欣赏者变身为影视作品的制作者,将影视理论与影视实践有机结合,进而实现教学相长,达到影视文化教育的既定目标。

2.春风化雨———引导高校影视文化受传者的志向情趣。一部电影《山村女教师》曾经使许多青年人走上教师岗位,一部《射雕英雄传》也曾经使许多青少年读者受众成为武侠迷。高校学生即受传者的志向情趣既取决于社会校园的大环境,也与学生个体的修养爱好情趣息息相关。当影视文化中的暴力甚嚣尘上,影视文化中的色情无孔不入,影视文化中的文化霸权觊觎侵蚀之时,影视文化的受传者即高校学生能否拥有正确的审美态度和高雅的艺术欣赏能力至关重要。从观看到鉴赏仅一步之遥,其间境界品味高下立判。只有研究高校大学生即影视文化受传者的志向情趣,进行与之相适应的影视文化教育与传播,如举办影视欣赏讲座、举办优秀电影巡回展等,才能使影视文化教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才能引领高校学生于潜移默化中崇尚高雅的审美情趣,欣赏高尚的艺术情操,进而达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的境界。

3.因势利导———合理发挥各种传播媒介的功能。媒体多元化时代影视传播渠道空前广阔,电梯间的影视广告宣传短片、休闲广场畔的大屏幕城市介绍风光片、长途车上的小品相声演唱会,电影院里的动作大片直播进行时,电脑上的高清电视剧随时看,手机里的电影下载即时观,成为视听时代的一道道靓丽风景。高校所拥有的技术资源使影视文化的广泛传播成为可能,课堂上讲地方戏曲来一段《秦腔》视频,讲广告插一段广告短片已成为常态;课下图书馆实验室网吧里的电脑上即时上网,联通影视世界一键完成;就是掌中手机也可以轻松上网欣赏挚爱电影。传播媒介的多元化在带来自由便利的同时,也使得传播媒介的引导监控趋于薄弱,各种传播媒介为了赢得利益最大化,不惜传播暴力色情影视取媚受众,原本应提升受众的影视艺术欣赏能力,结果却沾染了诲淫诲盗的嫌疑。所以高校影视文化教育应该正本清源,引导学生这一影视文化的受众群体欣赏优秀影视产品。一方面是充分利用高校的影视媒介资源传播优秀的影视作品,如利用高校电影院、影视欣赏课、影视大屏幕定期传播优秀影视佳作;另一方面是加强高校学生电脑手机上网欣赏影视作品的教育引导,为学生提供优秀影视剧剧作篇目,提供优秀影视剧网站地址,让精品佳作登堂入室,让暴力色情远离校园。

4.去芜取菁———逐步优化高校影视文化的传播内容。影视作品以其栩栩如生的画面,纤毫毕现的人物形象,曲折回旋的故事情节,酣畅淋漓的动作展示冲击着受众的感官,刺激着受众的精神,这是视听时代影视文化大行其道的原因。高校影视文化教育与传播也应审时度势,去芜取菁,为学生提供优秀的影视作品。红色经典影片是描绘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再现为党的事业英勇奋斗的共产党人形象的经典影片,如《青春之歌》、《铁道游击队》、《开国大典》等等。播放红色经典影视有利于弘扬主旋律文化,山东政法学院新闻传播系于2009年11月举办“名片观摩”活动,以播放影片《建国大业》为契机,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国家民族历史,进而激发浓烈的爱国情怀;2010年5月为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而组织学生观摩影片《海上钢琴师》,使学生从更深层次理解人生与信仰。这种借助于影视这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进行影视文化教育的方式值得提倡与推广。

基于此,高校应该一方面完善影视作品资料库,为学生提供古今中外优秀影视作品,如国外的《泰塔尼克号》、《魂断蓝桥》,中国的《黄土地》、《秋菊打官司》等等。另一方面根据传播学的理论,继续细分受众群,将高校学生这一影视受众群体继续细分,将相同相似爱好的学生进行归类研究,并为其提供相应的影视佳作,如为喜好民族武侠者提供《黄飞鸿》系列和《叶问》系列电影,为钟情战争历史片者奉献《鸦片战争》、《大决战》等影视佳作,为喜爱文艺戏曲片者播出《蝴蝶梦》、《霸王别姬》,为关注生活现实片者准备《一个都不能少》、《生活秀》等等。感人心者,莫先于情;惑人心者,莫强于影。只有将影视文化的传播从源头上控制,并能为高校中不同的受众群体提供影视佳作,高校的影视文化教育才会变得至纯至厚,醇味悠远。

影视艺术理论范文第7篇

影视艺术是一种被大众所接受的艺术表现形式,经过大众传播,在时下变得越来越具备影响力,不管是受大众追捧的喜剧作品还是文化品味较高的电视散文都是影视艺术其文化艺术的具体展示。同时影视作品其文学特性也因此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在大众文化语境之下,影视作品的特质主要是通过美的重构性,美的时空性以及美的逼真性这三方面表现出来的。

关键词:

大众传播;影视文学;文化艺术;电视散文;喜剧;音乐

一、前言

影视文学实际上就是一种靠大众传播的文学类型,它要把电视或者是电影当作媒介,以视觉以及音乐的设计作为着眼点,再结合传统文学中的人物塑造以及结构情节,给观众们一种美的享受。从本质而言,影视文学属于一类文学样式,所以和别的文学样式一样,它需要对社会焦点有所关注,符合大众们的情感需求,通过能被大众所广泛接受的形式对事件进行描述,它也因此成为了最具备大众品性的文化载体。

二、基于大众文化语境下的影视文学作品

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逐渐地进入了快节奏阶段,很多人都不愿也没时间再去看书,去仔细品味推敲斟酌语词的具体意蕴,都希望能够直接的享受到美。在大众文化语境下,文化艺术的主流趋势逐渐发展成为图像文化,文化中心也转变为现在的以影像或者是图像为主。所以影视文化在发展的同时,也要开始审视自己,要注重汲取文化艺术中的精华,从而获取新的艺术生命。在如今,中国影视叙事的策略基础仍然是文字,图像、色彩或者是音乐都可以结合文字进一步的阐释出影视的意蕴。尤其是音乐的搭配,一段好的配乐能够使得影视作品更耐人寻味。文学语言的搭配有助于作者内心情感的抒发,同时更有助于作品意蕴的彰显,对文学创作帮助很大。

三、大众文化语境下影视文学的审美解读

(一)美的逼真性对于同一个事物,以文本为主的文学作品以及强调视觉图像的影视文学,在具体的描述上都会追求更具逼真性,但是在挖掘层次或者是角度上却存在着不同之处。文学作品更加注重于其内在的不可言表性,主要是通过文字符号对现实的物象进行概括,以达到逼真性。对文学作品而言,艺术世界需要人们通过自己的想象去构筑,阅读者的个人情感与文学语言的模糊之美相互补充使得艺术世界更加的丰富多彩。影视影像其实就是对现实中物象的复现,所以展现出来的物象具备审美的意味。对物体行动以及物质对象的具体表现,影视艺术比其它一切艺术更加完美。由影视文学所呈现的影像世界较为真实,尤其是视觉具象使得审美对象变得更为具体,所以由影像所表现出来的对象其形象都是唯一的。文学语言为了使得形象变得更加逼真,经常会运用抽象的表达方式,而影视文学则是采用形象化的思维描述事物。

(二)美的重构性影视文学作品给人们提供了视觉上的冲击,听觉上的感受。根据原著改编而来的影视作品不仅具有原著的意蕴,其本身运用影像手段对文学作品其内在的具体含义进行了重构,这给读者带来了和欣赏文学作品不同的感悟,是一种别样的体验。尤其是在这个电视时代,影视文学主要还是靠电视传播,逐渐的就形成了具有高文化品位的电视散文,它是一种较为优美、淡雅的艺术形式。它给予了散文一种新的呈现方式,是散文载体的革命性变革,是对散文之美的重构。使得散文逐渐的从以前的文字艺术形式转变成了现在的视觉艺术,表现的手段也变得更加的多样化。电视可以把人们置身于既陌生而又具体真实的氛围中,让观众们能够直接地体验到人生百味。在电视艺术家的具体创作之下,把散文和电视进行了有机的集合,从而形成了既具有情感又有文学性的电视散文这一文学载体,它运用影视艺术对散文之美进行了重构,使之有了更完美的展现形式。

(三)美的时空性影视艺术具有时空性,它不仅在空间上具有延展性,而且在时间上具有延续性。假如说文学表现出来的空间是种表现的或者是构成的空间,是一个时间片段,影视文学则是再现以及再反映的空间。读者脑海中所呈现的时空图景以及虚幻的想象是文学空间的具体表现。在这个由符号的意义所构筑成的世界中,因为虚幻性使得时空经常会发生变形。影视文学作品给观众所呈现的视觉图像实际上大多是视觉幻象。在现实中本就实际存在的那些立体化的物体,在经过影视的特殊处理之后就变成了屏幕中的影像,然而在我们欣赏视频时,由于处理技术的透视效果就让我们形成了一种空间以及时间的幻觉,同时再加上声画的对位、场面的相关调度以及音乐的渲染,使得幻觉变得更加丰富了,这种幻觉是影视文学作品特有的审美特征。

四、总结

当今大众文化正在迅猛发展,或许会持续很长时间,尽管它普及了时代的特色,但是仍然存在许多负面效应。在大众文化语境下,创造影视文学作品需要结合文学的底蕴。同时,影视艺术也要把文学底蕴作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广泛发展。文学因素在影视艺术中得到增强以及内化能够促进它的良性发展,文学性是以后影视艺术所应该重点着手强调的地方,要在影视艺术中要彰显出更多的文化艺术。

参考文献:

[1]席与亨,张丹.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评价体系研究综述[J].科技管理研究,2011(10).

[2]安敏,曾旸.高校教师科研业绩评价研究述评[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11(2).

[3]高启光.传播学与艺术学视域里的新媒体与当代艺术[J].艺术百家,2014,03:122-126.

[4]徐婷婷.刍议传播学与艺术学视域里的新媒体与当代艺术[J].新闻传播,2015,01:117.

影视艺术理论范文第8篇

【关键词】学科专业;教学评估;适时定位;审视走向

近年来,高校“双一流”学科建设涉及的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建设的讨论多停留在专家学者的理论层面上,而较少谈到当下一线编、导、演工作者如何适应与取舍的问题。笔者从表演学的角度,谈谈自己的相关认识。

一、优势凝聚、资源共享引出的话题

前段时间《戏剧》期刊上关于“戏剧与影视学一流学科建设”的讨论成为热点。乍看其与戏剧表演教学无涉,静下心来琢磨,关系可谓大矣。可以说,其为戏剧表演教学的发展带来了一次难得的机遇。戏剧与影视学一流学科建设,是顶层设计面对新时期发展的大趋势作出的前瞻性布局与安排。但专家学者多以学院的历史渊源、综合实力、学科覆盖、规模大小,以及门类是否齐全作为判断标准,却忽略了从社会经济发展总需求的宏观总趋势上去判断。影视产业的观演场域、票房比戏剧大很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加起来更大。若戏剧与影视合在一起,自然是锦上添花。当初同为舞台艺术的戏曲与话剧统称为“戏剧学”,如今又跨界地将舞台扮演于镜前呈现,艺术与技术、舞台与光影结合在一起,统称为“戏剧与影视学”。这表面上看是扩容了,内容却依然如故,并没有因此增设什么学科科目,也没有进行学科的分类指导;反而是逐渐淡化了为传承悠久文化历史的戏剧而设置的一些科目,导致今天高校在“双一流”建设中,原有的未能巩固,已有的不能充实,故而“艺术类大学没有一所大学位列其中”[1]。不过也由此证明了高校的“双一流”评估,未必是从学科的历史与贡献方面考虑的,极有可能是在“优势凝聚,资源共享”上着力。上个世纪80年代才在广播学院、电影学院等开设的影视学科,如今已经后来居上成为显学。对此,有专家感叹道:“熊猫是中国的,可是功夫熊猫是美国的,这是个令人深思的问题。”进而专家又从当下观演场域、票房、经济效益的角度列举道:“中国电影票房从2001年的不足10亿元,发展到2017年的559.11亿元,2018年2月,中国电影票房单月就达到了100亿元。16年时间,中国电影票房跃居全球电影市场的第二位”,并据此展望“中国影视产业未来有望达到GDP的百分之一的体量,将会变成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于是影视学发展快于戏剧学,在科技含量、观演场域(受众面)、经济效益三个层面上均有所体现。当我们还在质疑戏剧与影视学学科的建设是否对戏剧产生积极的意义,戏剧是否能插上电影工业的程序化、标准化、专业化的翅膀时,戏剧与影视学已开始向新媒体领域拓展了。新媒体为戏剧与影视学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越来越多的戏剧舞台艺术通过新媒体进入千家万户,从而扩大了戏剧舞台艺术的影响。无疑,从观演关系入手,在追踪过去的观演关系的轨迹中评估其走向是研究戏剧与影视学发展的一个本质命题。戏剧与影视学学科的建设,不能仅停留在学科建设的理论层面上,而应该考虑到一线教师队伍如何实践。

二、戏剧与影视学各有自己的历史传统

戏剧与电影一路走来,相互扶持与提携,特别是在电影表演方面,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电影演员一般都是由话剧演员或戏曲演员来承担。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与银幕上的表演有什么不同似乎并不重要,这种“不重要”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都未加以改变地延续了下来。有鉴于此,我国著名电影事业家袁牧之当时的家庭演剧、学校演剧、学校演讲三段式表演训练方法引起了学界的关注。也由此,袁牧之在抗战初期荣任延安电影团团长后,开始重视话剧表演与电影表演的差异性,但直到1950年6月成立中央电影事业管理局表演艺术研究所,由表演艺术家陈波尔担任所长后,才对导表演的专业化问题有足够的重视。但何谓戏剧演员,何谓电影演员,仍然分不太清。总之,学表演的选择舞台表演或是镜前表演都可以。直到1956年6月北京电影学院成立,电影表演的教学才有了专业的学科。但是戏剧表演与电影表演专业仍缺乏专业界定,究其原因是中国戏剧与电影表演专业的基础教学,都源自苏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所以,出现了戏剧演员专业与电影演员专业混用的局面。“1958年,我国开始组建电视台。为了丰富电视屏幕上的文艺节目,开始在演播室直播‘电视小戏’。所谓‘直播’,是指演员表演、电视直播、观众收看同时进行……我国第一部直播的‘电视小戏’为《一口菜饼子》……这种新的电视艺术样式,既不同于舞台剧的转播,也不同于电影的转播……根据它的鲜明特征,定名为——电视剧,于是,‘电视剧’的观念从此诞生了。”[3]不过当时的电视剧只是作为一门新兴艺术而存在,它无法与有着上千年历史的戏剧艺术、上百年历史的电影艺术竞争。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飞速崛起的电视艺术,已经深深地介入了观众的生活领域。国内的艺术院校纷纷开设戏剧与影视学学科专业,表演教学三分天下,戏曲、话剧、影视谁主谁次,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为了彰显各自的重要性,都从光荣的历史根基上去寻找答案,结果谁也比不上戏曲的渊源深厚,话剧与影视都是舶来品。继而又有戏剧专家就戏剧学科在欧美大学单独建立的过程进行反思,认为在欧美,戏剧虽是一门古老艺术,但与人们的想象不同,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却是近100年的事情。在中国,包括戏剧在内的整个艺术成为新的门类只是近期才发生的事[4]。由此可知,戏剧学与影视学的资历几乎相当。导表演方面有诸多的差异,但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国的影星多来自戏剧学院。这说明戏剧学与影视学各有自己的历史传统,但资源是可以互补的。

三、尊重差异,坚守各自的文化特征

以观演场域审视当下戏剧与影视学的发展可知其是极度失衡的。戏剧的国际化(交流),近年来步履蹒跚,甚至有些迟滞,自己的优势被电影赶超。自华裔美国好莱坞资深制片人杨燕子于上世纪陆续将中国影片介绍出国,国产电影相继走出国门,带动了电视艺术发展。最近创造收视率、票房轰动效应的影片与戏剧相比,其创新的意蕴和大气是戏剧无法企及的,这就是戏剧与影视的差异性。把戏曲、话剧、影视放在同一个平台上,是因为这三者都离不开编、导、演的参与,既然戏剧处于困境,何必拴死在一棵树上呢?但更让人忧思的是时下对戏剧与影视学的评估。其一是戏剧的商业属性问题。自戏剧诞生之日起,戏剧的娱乐功能便奠定了它的商演属性。宋朝是我国商业最发达的时期,也带来了戏剧的繁荣。所以简单地否定戏剧的商业属性是错误的。因此,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戏剧舞台表演的出路,坚守也好,拓展也罢,都离不开商演,离不开票房,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其二是戏剧的文学性问题。这个问题多是从事戏文或做文案工作的人关注的。编导演之间既然要秉持创新的戏剧观点,那么就应该有这样一种合作精神:彼此都包容一点;我们都有优势,彼此欣赏一点;我们都有个性,彼此谦让一点。在戏剧与影视竞争激烈的当下,戏剧要发展就需要这样的包容精神。正如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教授詹姆斯•纳雷摩尔所言:“观看电影的体验不仅包含了故事讲述过程中的快感,而且还包含了肢体、面孔和表情所带来的愉悦”[5]。事实上,所有优秀的作家都是演员,所有优秀的导演和演员都是作家。而戏剧的所谓文学性就在他们对专、精、特、优的追求中得以呈现。

四、评估及其走向

在世界各国的戏剧与影视学学科不断向新媒体发展的当下,影视又出现新词,即“阅文超级IP”,指的是IP剧。新兴产业IP剧的到来,是对戏剧与影视学的挑战。对此,笔者以为,高校“双一流”学科建设的讨论,给戏剧与影视学学科教学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与助推力,促使跨界的学科艺术审美、观演场域进入一个变化调整期,在教学中应注意戏剧与影视编、导、演的分科,明确戏剧表演与电影表演不同的教学方法,并更加鲜明地凸显出各自学科的特征。对此,中央戏剧学院教授丁杨中建言:“中央戏剧学院导演、表演两个专业,将徐晓钟同志的导演艺术理论和他多部成功演出的剧本、导演构思,以及舞台演出录像作为重要教材,列入教学大纲,组织师生学习研究,通过教学实践,与时俱进,总结新的艺术经验,发展丰富,形成我们学院的导表演教学特色,造就我们学院的优良教育传统,为培养我国导表演优秀人才做出更多贡献”[6]。这个建议基本上勾勒出了新时期中国戏剧导表演教学的走向。各艺术院校以此寻找自己的坐标、方位和特色,明确设定符合自己的需要、适合自己发展的评估及其走向。当然,建立民族化的导表演体系、导表演教程还需要时间,还需要整合更多的资源,但可以预见,导表演教学及其“理想范本与自我呈现”的问题,将在新时期导表演教学的评估调整中不断有所创新与突破。

参考文献:

[1]吴卫民.高校“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戏剧学”学科发展的思考[J].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18(2):15.

[2]胡智锋.新环境下中图“戏剧与影视学”学科面临的新挑战与发展前瞻[J].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18(2):9.

[3]高鑫.电视剧的探索[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88:6-7.

[4]宫宝荣.从欧美戏剧学科的建立看戏剧研究的本质——兼谈中图戏剧学科的建设[J].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18(4):6.

[5]詹姆斯•纳雷摩尔.电影中的表演[M].徐展雄,木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