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区域旅游论文范文

区域旅游论文范文

区域旅游论文

区域旅游论文范文第1篇

天津滨海新区经过几年的飞速发展,区域经济水平得到快速提升,区域城市面貌发生巨大改观,为滨海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区域经济的提升和滨海旅游业的发展二者存在何种关系,本研究利用SPSS19.0软件做相应的数据分析。考虑常用经济评价指标和滨海旅游业发展评价指标,本研究选取2006年至2012年天津滨海新区的年GDP、第三产业增加值和天津市年旅游人数作为研究对象,利用SPSS19.0软件对上述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如表1和表2所示,天津市旅游人数和滨海新区GDP以及第三产业增加值的相关性很高,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994和0.996,显著性水平均为0.000,小于0.01。所以天津市旅游人数和滨海新区GDP以及第三产业增加值的相关关系为正向,且相关性很强。运用SPSS19.0对天津市旅游人数和滨海新区GDP、第三产业增加值做回归分析,选择3种模型,得到3个回归方程:线性、对数、三次。图1和图2是GDP、第三产业增加值和旅游人数的拟合曲线,可以发现三次曲线的拟合效果是最好的。观察结果分析,发现三次曲线模型的R方最高,也就是模型对数据的解释能力最强,并且模型也是很显著的。发现三次曲线的拟合效果是最好的,所以,最终选择三次曲线模型。根据结果分析中的各个变量的系数值,写出模型的如下表达式,模型的显著性小于0.05,为显著,拟合优度很好。

2滨海新区滨海旅游与区域经济发展状况

随着滨海新区纳入国家战略发展规划,国民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增长。来自天津市统计局资料显示,2006年滨海新区生产总值(GDP)仅为1960.5亿元,2014年,滨海新区全区生产总值达到9000亿元,占天津市生产总值的57.24%,占全国生产总值的8.65%,年增长率保持在15%以上,为环渤海经济区的快速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另一方面,滨海新区滨海旅游的知名度也在不断提高,滨海旅游的人数和收入逐年递增,2014年全年接待量2200万人次,举办大型展会85场,旅游总收入160亿元,占全区生产总值的1.78%,滨海旅游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起到了一定作用,已经开发形成滨海休闲、现代工业、历史文化、渔乡体验、新区观光五大产品体系,推出了航母主题公园、东疆湾景区、北塘古镇、龙达温泉生态城、空客A320基地等一系列特色景区,借助梅江会展中心承办了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中国邮轮产业发展大会等众多会展活动。滨海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对滨海旅游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滨海旅游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为了推动二者良性互动,必须采取相应对策,大力发展滨海旅游,以强化其主导地位。

3滨海旅游业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对策

3.1以政府为主导,宏观布局滨海旅游业发展模式在新区滨海休闲旅游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应切实发挥主导作用,从宏观视角科学规划产业模式,合理限定产业类型,布局产业分布,强化产业联系,从而为产业融合打下坚实的基础。发挥旅游产业综合性强、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优势,挖掘、吸纳、整合其他产业资源,寻求产业的交叉点、融合点,加快滨海休闲业与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大力延伸旅游产业领域,拓展旅游要素体系,以旅游带动产业集聚,盘活港口经济。

3.2以旅游业为中基,实现相关产业链延伸

3.2.1打造游艇旅游完整产业链游艇是集航海、运动、娱乐、休闲等功能于一体,满足个人及家庭享受生活的需要,提供“游、购、娱、食、住、行”等要素服务的移动的水上旅游综合体,其目标顾客不但包括崇尚高端生活方式的成功人士和精英人士,也是适合广大中产家庭的海上休闲娱乐方式,而且这种集运动、航海、娱乐、休闲、社交于一体的旅游新业态,随着价格越来越亲民,正在受到越来越多时尚人士的追捧。新区应积极通过旅游规划,以游艇休闲为中心,积极引导游艇制造维修、游艇驾驶培训的延伸发展,逐步构建从旅游装备制造,到相关技术培训,再到旅游休闲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3.2.2打造邮轮旅游完整产业链邮轮旅游(cruiseshiptourism)是一种以大型豪华游船为载体,以海上巡游为主要形式,以船上活动和岸上休闲旅游为主要内容的高端旅游活动。从旅游产业链角度来看,邮轮抵达之前、抵达、停靠、离开邮轮码头所引发的一系列产品与服务的交易,即通常所指的邮轮旅游业,是一种介于运输业、观光与休闲业、旅行业之间的边缘产业。新区应以邮轮母港为核心,建设游轮配套设施,带动新区生态城区建设;以邮轮延伸产业为依托,以旅游休闲和港航服务两大产业为支柱,进而建设船主题艺术品业、船主题节庆业等业态,借助于邮轮经济带动新区发展。

区域旅游论文范文第2篇

在倡导生态文明、发展生态经济的背景下,生态文明教育是区域旅游经济提升品位的内在需要,其价值指向有其自身的独特性。

(一)中和伦理价值:生态文明教育的质核要求“中和”语出儒家经典《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从这里看,“中和”既指情感意识的中正平和状态,更指由此而成的人与天地万物的有序排列与生长状态。需指出的是,这种有序排列与生长状态,首先是基于人的中正平和状态而言,在此基础上再向外推扩出“天地位”、“万物育”的合理排列秩序。我们可以把这种合理排列秩序的建成称之为中和伦理。在这种动态的中和伦理秩序中,强调的是以主体“我”的完备为排列秩序的起点,但这又不会导致自我中心主义的形成,因为主体的完备是为了指向外在的伦理秩序,以期实现由内而外的价值目标,而这正是中和伦理的价值所在。与中和伦理价值相应,在生态文明教育的质核要求上,两者显示出很大程度的相似性。从生态文明的质核看,它要求“实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双重和谐的目标,进而实现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突出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协同发展和长远规划。在这种关系链中,人始终处于关系链条的核心,并始终作为诸关系的首发者而存在。不管怎样,人作为灵动主体的一方,他总是试图靠近自然、社会以及他人,通过与自然、社会、他人的和谐共存来促成自我的完善,由此亦形成一个由自我———自然———社会———他人———自我的良性循环轨迹。显然,前后两端的“自我”,内涵已有很大不同。前者是逻辑价值的起点,主动实践的意味居多;后者是伦理价值的满足,它经历了一个价值完善的过程。这种生态伦理价值的前进路线,与中和伦理价值有异曲同工之妙,或者说,生态伦理文明教育的实际价值指向就是中和伦理价值观。中和伦理价值要求从主体的人出发架设起人与万物的合理伦理秩序,生态文明教育主张以人为首发要素,通过人的作为实现自然、社会与他人的和谐共存,两者在理论实质与前进方向上是一致的。

(二)审美艺术价值:生态文明教育的表征形式如果说,中和伦理价值体现的是生态文明教育的本质规定,那么审美艺术价值则成为生态文明教育的表征形式。这里所说的表征形式,首先是指自然环境赋予人的视觉之美。视觉之美要成为一种审美艺术价值,显然不能着意于外在环境对人的感官的简单投射。毋庸置疑,当原初生态以其天造地设、自然浑成的面貌特征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我们所感叹赞美的,不仅仅是其外在的表面形式,更在于由此而引发的对于人的心灵的启发与思索。进一步说,视觉之美的形成,是出于外在自然对人的灵魂深处的触发,从而导致人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观念的产生。对于人为修饰的旅游区域而言,视觉之美也应该具有同样的审美效果。这样,生态文明教育中关于审美艺术的内容之一,便是建立起外在自然与主体之间的审美渠道。这里所说的建立审美渠道,不仅在于确保外在环境的原初、质朴与优美,也指担保人之心灵对于这种原初、质朴与优美的触机与感应。对于两者来说,是由自然之美荡漾起人之视觉之美,并扩展出人的心灵之美,其间呈现的是一个自然流动并充满愉悦享受的审美艺术过程。作为一个旅游区域,视觉之美固然重要,但最令人期待的则是这个旅游区域所具有的文化蕴涵。这里所说的文化蕴涵,既指在历史变迁中沉积下来的思想体系与观念系统,也指在自然、社会和人之间形成的整体协调氛围;既指具有国家范围的大文化主干,也指独具特色的地方区域文化之支脉;既指已经成熟稳定的定型文化,也指正在形成或将会出现的现在文化与未来文化。文化的多样性内涵,一方面表明文化本身的特殊与丰富,另一方面也显示出生态文明教育独有的方向,这个方向就在于采掘旅游区域的所有文化资源,或者形成一种新的旅游文化观念,以期促成该旅游区域审美艺术价值的建立。实际上,文化因子对于人的审美艺术的形成具有全局作用,而且它一旦形成,便具有持久性和深刻性,不会轻易改变。不妨这样说,视觉之美带给人的只是一种浅层次的艺术体验,而文化蕴涵带来的审美享受则是具有广远深度的内心体会。这种文化艺术上的审美艺术价值带有自觉的意义,表现为人文关怀和追求,有时甚至表现为一种灵魂深处的革命,因而更值得去探究。对于生态文明教育来说,这增添了难度,但其意义和作用也正体现在这里。

(三)生态经济价值:生态文明教育的利益诉求生态经济价值作为一个问题提出,首先是基于人和外在环境的不适应。由于人们对外在自然的干预日趋紧张,导致人与自然的问题也日益增多,生态经济价值就是为挽救人与外在环境的不适应而提出来的。它要求在人与外在环境的互动过程中避免因人类的过度干预而改变外在环境的原初面貌。另一方面,在已经遵循中和伦理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前提下,我们所说的生态经济价值,亦指生态环境给予人类的某种利益回报。也就是说,生态环境可以满足人们因对它的适度改造而带来的利益需求。人和外在环境的关系,在理论上可以表述为主体和客体的对应。与这种对应相应,则有主体价值和客体价值之别。所谓主体价值,是指作为主体的地位和作用得到正面的体现,其合理性的需求得到满足。客体价值则是指外在环境作为一种实际存在,它不是孤立地自我发挥作用,而是在纳入主体的意识范畴和行为实践之后,其自身的属性满足了主体的某种需要。这种满足就包括客体对于主体的物质利益诉求。我们不妨以区域旅游地为例对此稍作说明。当一个原生态的自然环境进入到人们的视野,在经过一定的管理程序后,这块原生态的自然环境被当作旅游场地呈现出来的时候,其中的物质利益需求可能就成为管理部门的考虑内容。特别是当这块自然环境附有人为加工痕迹并且一开始就被赋予一定经济利益目的时候,这种考虑就显得更为明显而迫切。也就是说,人们是怀着一定的功利目的和经济效率来管理、经营这块自然环境。然而,需指出的是,对于生态文明教育而言,无论是主体价值的满足和客体价值的实现,它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贪求“纯功利主义经济效率”,而是基于追求“生态经济效率”。因为在生态经济效率模式下,它强调人类对经济效率的追求必须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必须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的有效统一以及生态经济效率的产生过程对良好社会秩序和优美自然环境的依赖性。这实际上意味着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的过程中,应同时兼顾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协调一致。我们主张合理利己的物质需要,也认为这种需要的满足是以不损害社会和环境的和谐稳定为前提。在这个意义上,生态经济价值才会有适当体现,也才符合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在要求。生态文明教育的中和伦理价值、审美艺术价值、生态经济价值,构成了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价值指向,也是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伦理方向。就生态伦理学的基本立场而言,在于主张“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到伦理思考的框架内,即要求人们在道德上不仅仅要关爱人,而且要扩展到关心生态系统中的自然事物身上,要对它们予以良知上的尊重,要用道德来约束自己对待大自然的行为”。生态伦理学的这种基本立场,也正是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立场,两者共生于生态伦理学的理论框架。

二、生态文明教育服务区域旅游经济的有效方式:无缝对接、合作双赢

区域旅游论文范文第3篇

1.1指标设定式中,f(t)、g(e)分别表示旅游经济效益指数和生态环境效益指数,用来衡量区域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发展水平;ai、bj分别表示旅游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参照钟霞等[25]研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获得;t''''i、e''''j为描述经济旅游和生态环境特征的指标值,因本文选取的评价指标有正有逆。为消除各指标量纲、数量级及正逆取向不同对结果的影响,t''''i的值通过对各原始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计算公式为。式中,maxti和minti分别是系统稳定临界点序参量的上、下限值,即对应某项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相应的e''''j的值也按此方法计算。

1.2耦合度模型耦合是复杂系统通过系统内各子系统或要素相互作用与影响,促进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的过程,并且决定着系统相变的特征与规律[26]。区域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两个子系统可耦合成区域旅游经济—生态环境复合系统,耦合度是用来度量子系统的相对离差系数,式中,C表示复合系统的耦合度,C∈[0,1],C值越小,表明系统间相互关联程度越低,协调性越差;C值越大,表明系统间关联度越强,协调性越好。k为调节系数(k≥2),本研究对象涉及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两个子系统,故取k=2。

1.3耦合协调度模型一般情况下耦合度难以反映复合系统的整体功能和综合效益,为了客观评判复合系统整体协调水平程度,本文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参照廖重斌等[27]的研究,耦合协调度计算公式。式中,T表示复合系统的综合效益指数;α、β为待定系数,因发展旅游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对区域而言同等重要,故这里α、β均取值0.5。D表示复合系统的耦合协调度,D∈(0,1),D值越大,表明复合系统的整体功能和综合效益越好。

2区域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2.1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数据来源区域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系统是非线性的复杂系统,影响两者协调发展的因素很多,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遵循典型性、可获取性和一致性等原则,遴选相关指标构建区域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体系,其中反映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状况选取旅游总收入、国内旅游收入等10项评价指标;反映区域生态环境发展状况选取工业废气排放总量、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等10项评价指标。表1、2中各项指标数据来源于2001—2013年《安徽省统计年鉴》[28],个别缺失数据通过2000—2012年安徽省及16个地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补充。

2.2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我们将表1、2的原始评价数据采用式(1)、(2)进行标准化处理,为尽量减少主观因素对评价指标权重的影响,将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按照一般要素成份特征值>1及累计方差贡献率≥85%的取值原则,分别提取旅游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的主成分。旅游经济系统经主成分分析得到两个主成分,那么每个指标的因子载荷为这两个主成分的因子载荷之和;生态环境系统得到三个主成分,每个指标的因子载荷为三个主成分的因子载荷之和,因此只需求出旅游经济系统的主成分A1、A2,生态环境系统的主成分B1、B2、B3。根据主成分因子载荷矩阵(表4),计算出旅游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根据式(1)、(2)计算安徽省2000—2012年旅游经济效益指数f(t)、生态环境效益指数g(e),根据式(4)—(6)计算安徽省2000—2012年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度C和耦合协调度D(表6),根据表6作出安徽省2000—2012年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系统协调发展指标动态演化曲线。

2.3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系统协调发展评析从表6和图1可见,2000—2012年安徽省旅游经济效益一直呈增长态势(2003年出现小幅下降主要是受到“非典”疫情的影响),由2000年的0.1182提高到了2012年的0.8921,并在2011年首次出现旅游经济效益大于生态环境效益,2012年达到0.8921,两者的差距进一步拉大,这主要是由于“十二五”以来安徽省更加重视旅游发展,通过采取扩大有效投入、调整产品结构、强化宣传营销、提升服务质量等手段,使得旅游形象进一步提升,旅游效益进一步凸显。生态环境方面,2000—2012年安徽省生态环境效益虽然呈整体上升的趋势,但是增幅相对平缓。由2000年的0.2505上升到2012年的0.6847,表明生态环境效益总体趋好,但是存在着一定的波动。如2001年、2005年、2010、2012年出现明显波谷,且2011年开始生态环境效益小于旅游经济效益,说明生态环境的压力逐渐加大,这主要是由于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化加速,导致旅游经济发展的同时对生态环境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影响了系统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的进一步提高。总体来看,2000—2012年安徽省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均呈增长态势,耦合度由0.7590上升到0.9657,且一直处在较高位运行,特别是2002年、2005年、2009—2012年耦合度接近于1,表明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关联程度强、协调发展好。2000—2012年安徽省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由0.3743上升到0.8771,表明系统相互影响带动程度增强,参照石惠春等[29]研究中耦合协调度等级划分标准,安徽省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系统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2000年属中度失调衰退类旅游经济损益型,2001—2006年属勉强协调发展类旅游经济损益型,2007—2010年属中度协调发展类旅游经济滞后型,2011—2012年进入良好协调发展类生态环境滞后型。目前基本实现了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良好协调发展,但是生态环境面临的压力不容忽视。

3结论及建议

通过对安徽省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状况的分析评价,得出如下结论:①2000—2012年安徽省旅游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均呈整体上升趋势,表明旅游经济发展保持在同期生态环境承载力的范围内,且旅游经济效益增速超过生态环境效益,目前已进入旅游经济适度超前期(即f(t)>g(e)),安徽作为旅游大省,要充分发挥旅游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把旅游业真正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②2000—2012年安徽省生态环境效益呈整体上升趋势,但增速逐渐变缓,表明生态环境效益总体趋于好转,但面临的压力增大,甚至成为制约系统耦合协调度进一步提高的瓶颈,充分表明安徽省在旅游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在确保生态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对旅游产业的结构调整与技术改造。③从耦合协调度的时序变化看,2000—2012年安徽省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经历了中度失调衰退类旅游经济损益型—勉强协调发展类旅游经济滞后型—中度协调发展类旅游经济滞后型—良好协调发展类生态环境滞后型的演化轨迹,系统相互影响带动程度增强,但仍有可能退化到以前的耦合阶段,如何实现两者更高层次的协调发展是今后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基于上述结论,对促进安徽省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提出以下建议:①完善旅游发展机制,优化总体政策环境。科学合理的旅游及环境政策是实现区域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前提,要想旅游产业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就要充分发挥政府的监督和宏观调控职能,通过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来突显政府在营造旅游发展软环境中的作用。②加强景区环境监督,实行绿色生态管理。生态环境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地方政府和旅游经营者要通过引进生态绿色管理的技术方法,科学估算景区的发展规模和环境容量,综合考虑资源的稀缺性、环境的可再生性和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等因素,对旅游开发、旅游经营行为实行绿色管理,不断提高旅游经营者、当地居民和游客尊重自然、爱护环境的道德情操,塑造出人文生态的旅游环境。③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区域旅游论文范文第4篇

旅游业的发展异常迅速,所以其产生影响的范围也比较大,在对旅游也实施管理的同时,将受到与旅游业相关的多个方面的影响,具体的影响可以分为内在影响因素和外在的影响因素。

(一)对社区生态旅游管理的内部影响因素内部的影响因素主要在于开展社区生态旅游活动的本地获益人,这些获益的人通常是社区内的居民,社区居民在获利的前提下,会自觉的、积极的参与到对社区生态旅游的进行和开发当中,这就能够更最大限度的发挥社区旅游的开发作用。所以对社区生态旅游进行管理的主要是要对这些内部因素的获利人群进行调控。内部因素除了当地获利的群众和居民之外,还包括了旅游公司以及政府单位,这三者的关系是密切关联的,在旅游这个领域内做到相互合作的同时,又产生相互制约的作用,这就互相实现和促进了社区生态旅游的发展。

(二)对社区生态旅游管理的外部影响因素外部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指非政府组织、一般意义上的旅行者以及一些外在环境的影响。社区的生态旅游模式在一定意义上切实提高了社区居民的利益,但是并不能说明就可以在进行规范管理的时候忽视旅游者的真正需求。事实上,不论旅游业如何的发展和改革,旅游者在旅游业的发展当中都始终占据着主导的地位。同时有一些非政府的组织在社会活动中产生的巨大影响力使其很快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和认可,而且成功的在政府和群众基层之间建立起了一条有效的沟通纽带。主要体现在,在一些社区生态旅游的开展当中,一些非政府的组织能够充分的发挥其内部咨询、协调、沟通等能力,并通过其自身所具有的,被社会所承认和认可的影响力,结合一些运用合理的手段来对旅游活动进行干预,从而实现维护当地居民的利益以及充分的展示当地生态文化的特色和多样性的目的[2]。

(三)社区素质对社区生态旅游管理模式的影响社区素质是由各个社区主体的素质来共同决定的,社区素质对社区生态旅游管理具有较为重要的影响。以下从这几社团的素质来对社区生态旅游管理模式的影响展开讨论。(1)当地政府的影响,和生态旅游有关的政府部门其职能主要包括了环保、建设、林业、农业、宗教等等,这些不同的职能和层级的相关政府行政部门所制定的法律规范、建立的管理体制、配备的人员等都是决定了政府素质的重要因素,而且都对社区生态旅游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生态的旅游的发展和管理也会涉及到这些政府部门的相关权责分配和利益的分配格局[3]。(2)旅游企业的素质,旅游企业存在着许多负面性的影响,通常被人指责为利欲熏心、鼠目寸光的机构,而这正好从侧面说明了旅游企业努力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形式的重要地位。社区生态旅游的发展就要求旅游企业必须建立起保护当地自然人文资源和提高当地经济水平的社区生态旅游管理模式,需要其具有一定的责任感和旅游方面的专业素质。(3)社区居民素质,社区内的居民和当地的自然历史以及文化资源的关系最为密切,所以促使社区居民参与到社区生态旅游管理当中对于社区生态旅游的发展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社区居民参与到社区生态旅游的管理当中就必须要求社区居民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经济水平以及相应的民主意识、参与意识生态观念等等素质[4]。

二、社区生态旅游管理中面临的问题

社区生态旅游是一种符合当代社会人群旅游观念的旅游模式,不过由于这种旅游模式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同时缺乏一些系统的、科学的管理,而且这方面的法律制度也较为缺失,这就导致在运行的过程中出了先了一系列的问题[5]。

(一)社区居民难以发挥主体性作用社区生态旅游模式和传统的旅游模式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主要体现在社区生态旅游将本地的居民进行了定位,同时以社区的形式有效的设定的旅游活动的主题,从而促使社区居民的主体性地位,在整个社区生态旅游的发展、推进和创新当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而阻碍这种发展趋势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一些社区生态旅游的旅游发展理念没有做到及时的转变,导致那些传统的经营模式仍然在持续的运行并发挥其作用,这样就间接的忽视了居民所处的核心主体地位[6]。主体性地位的缺失主要体现在一些居民在进行社区生态旅游经营的同时所面临的被动局面,而有相当一部分的居民在旅游发展过程中相应的参与度和决策权都稍显不足,使得社区生态旅游的概念出现偏移,这样就严重的违背了建立社区生态旅游模式的最初发展目的。所以在加强社区生态旅游管理的同时,还需对本地居民进行积极的引导,从各方面进行教育和规范,从而达到提升其主体意识的目的[7]。

(二)对本地文化造成冲击,出现地方性人文缺失的情况旅游业的发展给当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旅游目的地的环境和文化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很多时候这种冲击和破坏是无可避免的,将直接导致本地的文化特色出现断层的情况,从而给文化多样性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作用。所以,发展社区旅游业的同时要做到开发和保护两者相协调,做到经济增长和文化建设相协调。不过,由于一些管理水平和经济利益的驱使作用,很多地方性文化特色在生态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渐渐缺失。比如一个地区在未进行开发之前,居民们的生活都是保持着本地传统的生产和生活的方式,而当社区生态旅游在当地开发和发展时,本地的大部分居民就会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之下纷纷参与到旅游活动当中,从而进行组织旅游和经营的活动。虽然居民们积极的参与社区生态旅游的建设当中是生态旅游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由于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导致本地的文化和习俗传统开始慢慢消失[8]。

(三)旅游企业的管理不善我国旅游业发展一直以来所面临的问题就是旅游企业的管理水平不高,这种管理水平不高的内容是多方面的,而对旅游业的发展产生了较为重要的影响。(1)旅游企业的低价竞争造成了整个旅游行业的服务质量下降。这是我国旅游市场如今最明显的问题,主要是受到国民消费临和市场竞争加剧的缘故,使得大部分的旅行社开始进行不同程度的低价竞争,这种行为不但旅游企业本身利润难以保障,而且其服务质量也难以提高[9]。(2)旅游企业的旅游产品创新力不足。这种创新力不足主要表现在旅游项目以及形式较为单一方面。社区生态旅游的亮点是在居民和游客的参与上,不过由于受到旅游企业的固定行程安排的影响,使得社区生态旅游变成一种传统光形式的旅游,从而丧失了其原有的价值及意义,违背了社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10]。

三、改善社区生态旅游管理的措施

(一)引导社区居民主导参与到社区生态旅游的管理工作当中社区居民在社区生态旅游当中处于主体地位,有权且有义务去参与到社区旅游的管理工作当中,而为了切实保障社区居民的相关权益,可以制定好景区旅游的发展方向,积极正面的听取居民们的意见,听听居民对于开发旅游的看法和相应的要求,同时要将他们的要求进行综合考虑。另外,可以建立一个互相之间的交流平台,可以利用这些平台来向居民们宣布和通知一些较为重大的事或者制度等,而针对居民们内部出现的一些矛盾及问题则要通过建立一个完善的协调处理部门来解决,做到实时了解民心,及时解决问题[11]。

(二)构建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利益的合理分配,能够保证社区生态旅游健康、顺利的发展,所以必须对此起到高度重视,针对这个问题建立其完善、科学的分配及补偿机制,而且本地政府也应当尽力保障居民们的利益,积极的鼓励居民们从事相关的生产经营,促使居民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来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另外,政府也可和一些相关的企业进行合作,从而给一些居民提供信贷服务,使得居民们能够利益贷款来开发相应的旅游项目,不过,这就涉及开发过程中的技术问题,所以促进居民们提高自身知识文化素质也很重要[12]。

(三)强化社区内居民的旅游意识一些开发生态旅游的地方,通常老人孩子会比较多,大多数的青壮年一般都在外地工作,所以留在社区内的居民其本身文化知识普遍不高,对于相关的旅游知识缺乏严重。针对这个问题,政府以及相关的部门就应当进行积极的配合做好对居民们的旅游知识培训工作,促使居民们能够对旅游进行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同时还需对居民的相关生态环保意识起到重视,并加以积极的培训,使得一些游客来到某栋老宅子之后,当地的居民能够详细为游客进行讲解。

四、结语

区域旅游论文范文第5篇

目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与区域文化直接相关的课程比较少,无论是高中后的三年制高职还是初中后的五年一贯制,能够在有限的教学周期里将行业所需的资格证书考取已实属不易。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五年制高职学生毕业的条件是除了要达到所需要的学分外,还应该取得普通话证书、英语和计算机证书,以及相应的专业资格证书(导游资格证书或者饭店高级工证书),这些相关课程的设置占据了教学计划中很大的一块,有区域文化背景的课程少之又少。

(一)与区域文化有关的知识点零散存在

在公共基础课部分,很多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都设置了语文、地理、历史课程,这三门课程中隐含了一些和区域文化有关的知识点。这些内容有助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接受优秀地方文化的熏陶,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加深对自然、社会和职业的思考。但是有区域文化背景的知识点是以零散的形式存在着的,不仅横向之间没有联系,而且也没有纵向的线索可循。一般认为,区域文化课程的要求是略高于一般性旅游基础知识的,是对其他旅游知识的提高和升华,所以对学生的要求也比较高。其次,缺少相应的校本教材,通用教材下的课程缺乏对地区人才能力培养的关注,部分高职校虽然已开设了一些相关课程,如《地方名人文化》、《地方旅游歌曲欣赏》等,但多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开展,而且只关注到在城市的文化旅游资源,并没有综合考虑地区间的文化大背景。

(二)与“轻理论、重实践”的思想观念相背离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学比较强调企业管理学知识和旅游行业的理论研究,而中高职的教学更倾向于教学内容模块化,创建各类校内外实训基地来模拟仿真的实践教学环境,大幅度提高技能实践学习。似乎在一些师生的观念中,通过几年的高职学习多获取一些资格证书显得更有实际意义,不会过多地去考虑专业人才的可持续发展。诚然,这种不重视底蕴和文化背景的所谓思想观念是逆社会潮流的,也是一种错误的思维方式,但也是不可否认的教育现实。如果只是完成了专业教学计划的一般性任务,不从区域地方文化的角度对学生加以提升,毕业生踏入实践岗位后虽然也能够完成基础性的工作任务,但发展后劲明显不足。

(三)暂停留在理论研究水平

笔者所在的地区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且文脉深厚,区域文化主要表现在吴文化、民族工商业文化、运河文化等方面,这些相似或者共通的文化背景有力地促进了地区间旅游资源的整合和旅游产业的开发。从目前的研究水平来看,相关的课题都还只停留在理论研究层面,且受到每座城市各自为政和开发意愿较弱等因素的影响,并没有实际的产出和转化到课堂教学资源中。其次,教学计划饱和,不可能安排出一定的课时来讲授还没有成型的课程,况且要讲出一定的高度和深度,受到研究水平和师资的制约。

二、开设区域文化课程的意义

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开设区域文化课程已经势在必行,这将会引导和促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整合,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人文情怀

教育界曾盛传“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的美言,到了学生这里,也是同样的道理。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应该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家乡的风光美、人文美和时代美,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树立起为宣传家乡而勤奋学习的远大目标。倘若一个旅游专业的学生对于自己所处的这片土地都不热爱,那么在他的旅游讲解中又怎能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情?通过讲解本地区的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特产小吃、历代名人等知识,让学生知晓本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感受过去的智德先贤们坚毅、谦和、隐忍等高尚品质,领悟本地区锐意进取、自强不息、海纳百川的精神特质。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应该成为热爱生命、积极进取、志存高远、心怀天下之人,抛开城市间的偏见、区域一盘棋,将本地区灿烂的区域文化介绍给远方而来的客人。

(二)拓展专业技能水平和层次

“普通高中有高考,职业院校有大赛”,一年一度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已成为学生技能水平和学校教学质量的试金石。而旅游类的技能大赛主要有导游和酒店两个方向,江苏省职业技能大赛餐饮项目(高职组、教师组)和导游项目的所有组别都与区域文化展示有着一定的关联。餐饮项目在宴会摆台之前要有一段不少于五分钟的主题说明,该主题说明要围绕宴会设计的中心思想,突出区域文化特色。而导游方向的职业技能大赛有一个比赛项目就是五分钟的导游词讲解,导游词创作要立足本地景点,正确、清楚地介绍景点知识,且要做到内容的生动、灵活,尤其是导游词的结尾部分要有一定的升华,吟咏出对家乡景物的热爱之情。导游项目教师组从2013年开始新推出了一个“旅游产品策划”的比赛项目,要求对某一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推广,最好有一个中心主题,如某教师在介绍“华东名城五日游”时提到杭州是山水画、苏州是工笔画、上海是油画,不光生动地将江南诸城比喻成一幅幅生动的画卷,还描绘了各个城市的文化特点,这需要参赛者既有扎实的文化底蕴,还要有综合考量区域文化的能力。历年来的比赛经验告诉我们,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不光是比技能,还要比构思、比底蕴,只有把握住区域文化的特色和精髓,才能在比赛中突出个性,才能赛出好成绩。

(三)促进课程的优化

纵观各个学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专业课程的安排无非是遵循先理论后实践、先基础课后核心课再选修课的规律。从教学内容来看,依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来安排专业课程,旅行社方向的课程是按照地方(景点导游)、省级区域、全国(全国导游证)、世界(领队证)的顺序,笔者所在的学校还有一门关于华东线导游的相关课程。课程一体化的理念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只是一种方向性的引领,实际操作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我们可以将每门课程中带有普遍性联系的内容抽取出来,组成相对独立的课程,也就是将课程一体化集中落实到一门课程中去,专门设计一门独立的《区域文化旅游》。这样一方面让原有课程得以优化精简,另一方面又可以独立细致地对区域文化旅游进行深度讲解,保证学生至少能够在某一个专题领域有所涉足。

(四)提升教师业务水平

专业水平的提高首先取决于师资水平的提高,教师在授课之余应多钻研业务知识,多参加各类型的比赛、竞赛,还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高职院校的师资一方面来自于高校毕业生,另一方面引进企业兼职教师,两方面力量互为补充,理论知识与企业实践经验完美融合。大学本科或者研究生学历层次的毕业生来到高职院校工作,明显表现出“水土不服”,大学教育重视理论研究,而高职教育强调技能培养。但是经过大学教育的高职师资拥有教科研的优势,他们一般拥有较高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够站在一定的高度去传输知识。区域文化知识是有一定高度和深度的知识,需要教师多钻研、多思考,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去关注本地区文化旅游的发展新变化。

三、对策和建议

高职院校近些年在课堂教学理实一体化、模块化教学领域成绩斐然,但在过于强调实践教学的同时又削弱了理论知识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笔者认为,应该将区域文化内容的相关知识穿插在各个教学环节。

(一)德育课堂引入区域文化内容

职业院校的德育工作应关注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精神,结合专业特点去开展工作,在旅游管理专业的德育课堂中引入区域文化专题,启迪作用明显。经过长期积淀的区域文化,其自身所形成的道德与价值观念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影响着学生的思维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操。我们应该挖掘区域文化的精髓,依托一些文化遗址、革命旧址建设成为德育基地,组织学生参观学习,既了解和旅游专业直接相关的历史文化,又感受内在的思想精髓,净化心灵。我们还可以邀请一些行业专家来校开展区域文化讲座,宣扬本地区的文化传统和精神观念,努力提高旅游专业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以无锡东林书院为例,明代晚期东林党人顾宪成、高攀龙在此聚众讲学、抨击时政,触及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的利益,这一段历史典故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并不陌生。而东林书院内“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对联更是家喻户晓,东林精神反映了中国古代士大夫们不畏权贵、心怀天下的高尚品质,也要求当今的学生养成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

(二)与公共基础课程的进一步整合

高职旅游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主要有语文、数学、计算机、英语、体育等,除了数学课需要有一个完整的体系以外,其他的公共基础课都可以结合区域文化做一些大胆的创新。公共基础课应该做好为职业教育乃至专业课服务的准备,围绕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素质培养和工作能力的养成这个基本目标,大胆地对原有教材进行删减组合,抛弃一些“偏、杂、难”的理论知识,多开发一些本专业的公共基础课校本教材。语文课本可以多一些介绍本地区优秀人物、饮食习惯、风土人情的文章,多一些与本地区相关的导游词和诗文欣赏。如江南地区在饮食中清明有吃青团、食蛳螺的风俗,冬吃混沌夏吃面,到了秋天的重阳节则要吃糕团,也许这些知识在专门的旅游专业课中并未涉及,但是可以在语文教材中以散文、小说甚至文言文的形式穿插其间,这也是对专业课教材空白领域的弥补。英语课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向学生介绍西方社会的优秀文化,学习创作本地景点的英文导游词,而体育课则可以结合登山、徒步等运动,展开对区域文化的探寻。当然,我们提倡的公共基础课程结合区域文化的整合,也只是一种资源共享、互联互通,并不意味着课程间的物理合一,丧失公共基础课本身的独立性。

(三)联手开发区域文化教材

某一地区的区域文化有很多种,如江南地区就可以以吴文化、民族工商业文化、园林文化等多个专题来开发校本教材。反映区域文化的校本教材应该由本地区优秀的高职院校联合组织编写,充分考虑行业专家、文化名人的观点意见,并且要结合到旅游专业学生的实际工作需要。旅游管理专业反映区域文化的校本教材应该是种类齐全、丰富多彩的,同样也可以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进行开发,并且安排在不同年级的选修课教学计划中。同样以笔者所在的江南地区为例,旅游专业低年级可以开发设置《乾隆下江南》、《吴越春秋》课程,浅显易懂且学生容易复述讲解,而高年级则可以安排和民族工商业文化相关的区域文化课程,这方面的知识有一定的深度,主要便于学生今后接待高层次游客之所需。开发的校本教材既要重视表象的地方文化普及,还要重视对地方文化的挖掘、批判与反思,内容应该有一定的高度。

(四)开展以区域文化为背景的专业实训

没有文化底蕴的岗位实训是苍白的,也是不能持久的。专业实训课应衔接前后,成为学生所学理论知识与工学结合、毕业实习、正式工作等实践环节的桥梁。可以按照旅游行业的岗位分工或者工作能力,在校内模拟教学环境和校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强化学生对旅游工作任务和工作环节的认知。笔者所在的学校旅游专业“实训课程”主要分为专业入门与通用知识技能(入学初)、饭店服务与知识技能、导游服务知识技能、旅游产品设计与操作。以旅游产品设计与操作为例,我们在校本教材中安排学生设计旅游宣传资料、旅游商品创意、旅游LOGO设计,这些创意和构思都离不开区域文化内涵,学生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五)以毕业论文设计为总结和升华

区域旅游论文范文第6篇

一、主要研究领域已有研究分析

(一)主要研究领域文献综述1.文化利用研究。红山文化的历史与民俗研究可从区域文化遗迹、区域自然地理概貌等视角切入。大地湾遗址周边民俗体育主要形式有蜡花舞、打毛猴等,应在整理与挖掘其内涵中加以传承[1]。蒙城尉迟寺遗址聚落形态与文化面貌颇具审美价值,是大汶口文化的拓展;河套文化的重要地位决定了河套文化品牌建设是巴彦淖尔努力的方向[2]。城头山遗址文化启示新型城镇化构建要采用“以人为本”理念、体现出“休闲文化”特征;从罗家坝遗址等可知巴人农耕文化、社会形态及民族个性文化,从喇家遗址可追溯史前生态环境、自然灾害与人类文化的关系及对古人类活动的影响[3]。借助趋势面法可知屈家岭文化遗址沿汉江干流、涢水呈向上游扩散状态,石家河文化遗址呈收缩状态;采用GIS手段分析可清晰看出裴李岗文化聚落具有向阳和与阿岗寺遗址的双中心集聚结构[4]。2.资源评价研究。古人类遗址旅游资源的评估总体以定性为主、定量为辅。匼河背冰遗产蕴含了勇敢无畏、人际和谐、公平团结的体育文化价值[5]。基于AHP法,通过增加体验系数构建“奇石画布”评价体系,发现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实为二级画布型旅游资源,较符合其实际价值;水洞沟遗址旅游区景观资源评价则结合了景观阈值法与景观敏感度分析法,大遗址旅游资源评价应结合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建立模型[6]。3.区域规划研究。大地湾文化居于天水旅游业的中心地位,确立“伏羲———大地湾文化旅游中心”,通过优先发展,引起轰动效应;但其遗址本体保护需处理好与周边村镇的关系[7]。新疆古人类遗址、岩画有较为广泛的分布,应统筹开发,而周口店古遗址则应纳入北京岩溶国家公园的构建中。赤峰旅游业发展在三足鼎立格局下重点开发红山文化部落园,牛河梁遗址、查海遗址作为古人类文化节点支撑辽西走廊线性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洛阳25处古人类遗址在古文化旅游开发统筹下化无形为有形,而城背溪文化等地下文化遗址作为三峡考古文化资源应因地制宜开发。渑池县仰韶文化遗址较多,级别高、影响大,河姆渡遗址决定余姚形象定位于华夏源头、人杰地灵[12]。泰山与大汶口遗址的整合实现叠加效应,大汶河流域开发结合生态旅游与大汶口文化旅游,文化空间理论应用到涵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曲阜片区大遗址。良渚文化遗址的旅游利用,相关者要用共生机制来调节,鸿山遗址、青墩遗址与遗址公园及新农村农业园区相结合,尊重民生要求[15]。4.遗址开发研究。大遗址旅游有遗址博物馆、遗址旅游区、遗址公园、创意产业、考古活动参与等五种模式,河姆渡遗址开启“4+4”时空成长模式与LAMP文化体验模式。大窑文化遗址旅游资源分为人文、自然与综合风景型。三星堆遗址做好规划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并构建三星堆文化产业园。昙石山遗址结合遗址公园与遗址博物馆,具体划分为遗址核心展示区、古人生活场景复原雕塑区等8个功能区。牛河梁森林公园、三星村人类文化遗址、两城镇遗址博物馆应实现空间结构与功能分区。良渚文化遗产旅游应拓展体验型产品,而半坡博物馆在体验视角下应做好休闲游憩情境创建、深度体验项目设计。考古遗址公园产品设计以旅游产品的主题化与系列化、再现遗址地景观等为主要策略,广西白莲洞遗址旅游项目设计为识古、探古、乐古、思古之旅。考古遗址公园文化旅游的场所应注重精神塑造、游憩功能提升、创意元素活化遗产,扩展及完善其共享平台。5.解说展示研究。遗址博物馆的讲解区别于一般博物馆,体现在是以遗址为中心的讲解、传播与遗址有关的多学科知识、强烈的临场性、灵活性与主动性。大地湾遗址旅游解说系统由解说内容、解说媒介、解说受众构成。良渚文化博物馆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出土器物,形成自由组合的条状建筑物。河姆渡遗址博物馆采用3DSMAX与VRML语言实现三维漫游系统,而城头山遗址保护区展示系统,其设计从功能分区、结构设计、流线设计、展示棚设计展现其核心价值。大遗址展示效果以游客需求为导向,针对不同群体选择不同展示策略[27]。6.遗址保护研究。良渚遗址群保护主题是自然环境与文化内涵,其修复保护工程以科学原则为基础,而考古学研究则为大遗址保护提供一手资料、学术支持及其科学展示提供依据。河姆渡文化突出重点遗址本身及其环境保护,完善管理体制、加大经费投入,而对金沙江岩画的全面、系统、科学的考察十分必要,城子崖遗址、西河遗址等地通过文物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规划来保护。半坡遗址的博物馆建设可保护原址与文物,半坡母系氏族村建设集科考、教学、旅游为一体,而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则制定专门法律法规,建立监测体系,庙底沟遗址依照遗址本体研究程度、环境受破坏速度、遗址核心文化内涵等划分保护区[31]。7.其他方面研究。半坡鱼纹、庙底沟鸟纹、马家窑水纹等彩陶图案引入到现代旅游饰品设计中是旅游纪念品的创新。世界文化遗产地的保护与管理尤为关键,周口店古人类遗址的威胁主要来自于自然与人文因素,如风化剥蚀、地下水渗漏、城镇发展及农耕。水洞沟遗址公园应落实文物环保政策、坚持生态旅游形式、扩展文化教育环境等环境建设意见[33]。

(二)研究特征分析1.起步早、发展慢,文献质量有待于提高。现可查的第一篇相关论文为收纳在《山西专辑》中吴华祥的“丁村规划对古建筑的保护和利用”一文,发表于1985年,而现代旅游研究在20世纪70年代末才传入中国。基于文献研究,可将中国古人类文化遗址旅游研究分为三阶段,分别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后期零星的分散研究期、上世纪90年代末至2004年共6年的连续性探索研究期、2005年之后以两位数出现的文献数量螺旋式上升期。高层次论文占全部文献的28.29%,高层次刊物介入古人类遗址旅游领域普遍在2005年以后,其他刊物对此类内容的涉及则较为多样化。由此可看出,中国古人类遗址旅游的总体研究水平不高,文献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2.以区域规划和遗址专项开发为主体,理论创新亟待加强。从表1可知,区域规划与遗址开发两方面研究比例为56.02%,作为本研究的主体之一,区域规划研究主要把古人类文化及其遗址纳入到地方或区域旅游规划体系中,往往是作为一种旅游资源被提及,目标是提升区域旅游经济的整体效益;遗址专项开发研究则针对实际的古人类文化遗址进行功能分区、博物馆建设、考古遗址公园经营等,实则也是如何利用遗产资源。但二者均是文化旅游研究的常见形式。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古人类遗址旅游研究多流于总体性宏观规划,且以应用型研究为主,理论性研究相对较少,体系尚未形成,且理论创新动力不足,亟待进一步加强。3.研究者学科背景不一,交叉性研究趋势明显。基于文献分析可知,具有旅游学科背景的研究文献共62篇,考古学(博物馆学、文物学归入此项)背景的共37篇,文化学(历史学、民俗学归入此项)背景的共33篇,地理学(地质学、地球学及环境学归入此项)背景的共23篇,建筑学(规划学、景观学归入此项)背景的共19篇,艺术学(艺术学、美学、传播学、体育学归入此项)背景的共15篇,还有少量的经济学、社会学、行政管理学科介入该类遗址旅游研究中。从以上数据可以清晰看出,研究人员的学科背景复杂。这与旅游发展程度、遗址旅游发展特点等因素具有密切的关系,但从某种程度上讲它充分体现了旅游科学命题研究的交叉性研究趋势,顺应了学术研究潮流。4.遗址文化的地域性研究突出,同时受地方科研实力影响大。古人类文化遗址的旅游研究多立足于地方资源,古人类遗址相对丰富的省份其文献数量也相对较多,如山东19篇、陕西19篇、内蒙古13篇、江苏13篇、甘肃11篇、浙江10篇;也有资源相对较少,但文献数量相对较多的情况发生,如北京16篇、辽宁10篇。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古人类文化遗址旅游的地域性研究较为明显。而通过文献分析也可以发现,地方都有自己研究的主要案例地,比如北京的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福建的昙石山遗址、陕西的半坡遗址、内蒙古的红山文化遗址与河套文化遗址、山东的大汶口文化及其遗址或流域、甘肃的大地湾遗址、浙江的良渚文化及其遗址、辽宁的牛河梁文化遗址。同时,地方的科研实力对学术论文的发表乃至遗址文化的宣传至关重要,文献中硕士论文以陕西与四川为主;而关于学术期刊支持,陕西有西北大学学报、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内蒙古有河套大学学报、赤峰学院学报;辽宁有辽宁师专学报、大连民族学院学报,它们对古人类遗址旅游研究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遗址文化的宣传范围还是相对有限,需进一步加强。

二、研究展望

区域旅游论文范文第7篇

文章以加权变异系数、Gini系数和Theil指数、国内和国际对旅游差异的贡献率等指标对浙江省旅游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旅游业发达的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和环杭州湾地区,浙江省中部靠近内陆的区域旅游业发展相对落后;各区域国内、国际旅游存在显著差异,但国内旅游差异是浙江省旅游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环杭州湾、温台沿海和浙中三大城市群差异明显,环杭州湾地区对于旅游的贡献率明显高于其他两个城市群区域。产生以上差异的原因主要有城市群旅游资源差异、地方经济、政策导向和交通因素等。

关键词:

旅游经济;空间差异;变异系数;Gini系数;Theil指数

旅游是社会经济的一种普遍现象,在旅游快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显著的区域发展不均衡现状[1]。旅游发展的空间结构是旅游主体与客体在空间中相互作用形成空间聚集的程度以及状态[2]。二十世纪末,很多国外学者将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分析运用到了经济分析中。国内学者对旅游空间的研究始于1980年,近年来旅游空间发展结构的研究也逐步引起更多学者的关注,相关研究主要有我国区域差异和影响因素[3],我国西北旅游局势的分析和存在问题[4],基于场理论的沪苏浙皖地区旅游空间差异研究[5]等。尽管旅游空间发展结构的文献资料日渐多元化,但是相关分析还不够深入。因此,有必要对旅游空间发展相关研究结果进行梳理,从而及时更新资料和反映学术的研究动态,也进一步为各类研究提供可靠依据和最新方向。浙江省不仅是经济大省,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元化的人文景点,旅游业也很发达。但是浙江省各市的旅游收入却存在显著的差异,杭州和宁波的旅游收入远远高于其他城市,一定程度上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会抑制浙江旅游业的发展。本文就浙江省的旅游空间差异进行研究与分析,揭示各区域旅游不平衡发展的影响因素,从而优化各市之间的旅游差异,促进浙江省旅游业整体上的快速和稳定发展。

1研究方法与研究区域

1.1研究方法计算空间差异有很多计算方法,论文根据实际情况,通过计算2005—2013年的统计数据资料,来分析和比较环杭州湾城市群、温台沿海城市群、浙中城市群三大城市群①(涉及11个市级行政单位)之间的差异,主要采用浙江省旅游收入的加权变异系数、Gini系数和Theil指数、国内和国际对旅游差异的贡献率等指标来分析空间差异。泰尔指数是分析区域间旅游收入水平差异的重要指标,因此该指标在学术论文中多次被运用到,成为分析区域差异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Theil指数的计算是为了能够进一步探究浙江省旅游经济发展差异区域的构成,以及各自组分在总体差异中的重要性和对整体的影响,Theil指数的计算公式(4)及分解式(5)如下所示。

1.2数据来源和研究区域论文数据涉及常住人口、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国内旅游收入、旅游总收入和旅游总收入占GDP比值,数据来自《浙江省旅游统计年鉴》(2005—2014年)。论文采用区域划分法,以市级行政单位作为研究对象,将浙江省11个城市按照地域分为三大模块来进行比较,即三大城市群:环杭州湾城市群(杭州市、宁波市、嘉兴市、湖州市、绍兴市、舟山市)、温台沿海城市群(温州市、台州市)、浙中城市群(衢州市、丽水市、金华市),根据搜集的相关资料数据,通过公式计算相对的指标(浙江省旅游总收入的加权变异系数、Theil指数和Gini系数、国际和国内队旅游差异的贡献率)来进行研究[6-7],从而来分析浙江省的旅游经济总体的差异特征和各市之间的差异情况。

2浙江省旅游经济空间差异的分析

2.1浙江省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浙江省作为一个旅游大省市,旅游业总体发展良好,但区域间差异明显,由于经济基础、旅游资源分布、交通、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因素,旅游业呈现出了显著的不均衡现象,而各市地域间在旅游经济上的差异也日趋显著,各市区域旅游经济不平衡发展成为普遍的现象[8-9]。浙江省旅游业得到了空前发展,培育和发展了一批新型旅游业态。同时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激发了居民潜在的旅游欲望,促使旅游业不断发展。2013年,浙江省的旅游总收入就高达5536.2亿元,旅游总收入占GDP的14.7%,但各市之间差异明显(见表1)。根据上述表1数据显示,各市之间收入差异明显,可将11个城市旅游收入分为4个阶梯,第一阶梯:杭州、宁波;第二阶梯:温州、金华、绍兴、嘉兴和台州;第三阶梯:湖州和舟山;第四阶梯:衢州、丽水。根据各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差异分析,有利于正确认识区域间的发展局势与存在问题,对优化空间分布,制定合理、有效、科学的调控政策,促进地域旅游经济协调发展[10]有着重要作用。

2.2旅游经济差异趋势特征依据年鉴提供的2005—2013年的数据,按照上面3个公式,从加权变异系数、Gini系数和Theil指数三个方面来计算和比较浙江省11个城市历年来的旅游差异,得到9年来总体差异变动表(如表2)。根据图1显示,浙江省的旅游相对差异(加权变异系数)呈现出逐年递减趋势,这证明2005—2013年浙江省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在逐年缩小,由2005年的1.029到2013年的0.783,降低了23.9%。Gini系数方面,2005—2013年旅游总收入的Gini系数基本都大于0.5,只有2013年系数为0.49,说明浙江省旅游经济的空间差异差距较大,例如2013年杭州5536.2亿元,衢州197.3亿元,前者是后者的28倍。近年来,Gini系数呈逐年递减,证明浙江省内差异在逐渐减小,可见旅游空间差异有所改善,但总体差异仍显著。旅游总收入包括国内和国际旅游(外汇)收入,这有利于进一步准确分析浙江省的旅游空间差异。根据公式分别计算国内旅游收入和国际旅游(外汇)收入的Gini系数。由表3可见,国际旅游(外汇)收入的Gini系数均大于国内旅游收入的Gini系数,说明各个城市国际旅游经济的空间差异明显大于国内。但从时间上看,两组数据都呈现逐年递减趋势,国内和国外的旅游经济空间差异在逐年减小。尽管国际旅游空间差异明显,但所占比重很小,并且比重逐年递减,对旅游差异的贡献率远不及国内旅游。可见浙江省旅游经济空间差异主要受国内旅游因素影响,国内旅游市场一直占着主导地位。

2.3旅游经济三大城市群差异特征

2.3.1各市旅游经济的空间差异以2013的旅游总收入为例,笔者经过统计计算得出:2013年杭州市旅游总收入占全省25%、宁波市占15%、温州市占9%、嘉兴市占8%、湖州市占6%、绍兴市占9%、金华市占8%、衢州市占3%、舟山市占5%、台州市占8%、丽水市占4%。数据显示,杭州市和宁波市旅游业较为发达,领先于其他各市,两市加起来占浙江省旅游总收入的40%,总收入基本与其他8市(不包括温州)的41%持平。杭州市2013年旅游总收入是衢州市的八倍多,两市之间悬殊非常大,可见11个市之间旅游总收入差异明显,且呈现阶梯递减。按照百分比数值,可将11个城市旅游总收入从高到低分为4个阶梯,即第一阶梯:杭州、宁波;第二阶梯:温州、金华、绍兴、嘉兴和台州;第三阶梯:湖州和舟山;第四阶梯:衢州、丽水。

2.3.2国内、国际旅游经济空间差异浙江省内旅游经济空间发展差异一定程度也来自于国内外旅游,为了进一步研究省内差异,有效地反映国内外空间差异对浙江省旅游经济空间的影响,本文对国内旅游发展水平和国际旅游发展水平指标进行计算,得出各市的国内外旅游在浙江省所处的地位。

2.3.3空间差异区域分析11个城市差异出现明显的空间集聚性,按照所处地理空间的不同,把浙江分为三大模块来进行比较,即三大城市群:环杭州湾(杭州市、宁波市、嘉兴市、湖州市、绍兴市、舟山市)、温台沿海(温州市、台州市)、浙中(衢州市、丽水市、金华市)三大城市群。其分别占2013年全省旅游总收入的68%、17%、15%。三大城市群对旅游的贡献率也形成了鲜明对比,环杭州湾地区对于旅游的贡献率明显高于其他两个城市群,可见环杭州湾地区对于浙江省旅游的整体贡献非常明显,浙中地区的贡献率不高主要是由于衢州市和丽水市的原因,这两个市本身的旅游收入就在全省处于最后几名,导致整个区域不高,具体见表4。

3浙江省旅游经济空间差异的影响因素

旅游经济空间的差异主要受旅游资源、旅游交通、政府政策导向影响,另外也受文化观念、地方习俗、经济因素、产业结构等影响。

3.1旅游资源浙江省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素有“鱼米之乡”的称号,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条件。从自然旅游资源来看,全省旅游资源丰富,但不同区域间存在极大的差别,区域间的旅游资源差异对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11]。例如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区较为发达,衢州、丽水相对落后。杭州因有西湖而得名,成为全国重点的旅游城市,拥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5个、部级博物馆9个,全年接待1万人次以上的景点120多处;宁波境内拥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55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11个;而衢州、丽水两地著名旅游景点相对较少。从人文资源来看,杭州是中国七大古都,距今已经有5000年的历史,杭州的灵隐寺、宋城、雷峰塔、岳庙等都有着非常经典的历史典故;温州以经商出名,这种特色模式也带来了不少企业探秘者,这些旅游资源也成为各区域旅游的良好吸引力因素。相比之下,丽水、衢州较为匮乏的旅游资源导致无法吸引更多的游客,无法带动旅游经济更快的发展。可见,旅游资源在是各市开发不同旅游产品,发展旅游经济的基础性条件。

3.2旅游交通游客的旅行依赖于各种交通工具载体,交通成为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旅游地完善的交通体系,对其旅游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在影响旅游主观取向因素中,和酒店住宿、当地饮食、旅游景点及其他项目相比,60%的游客将交通放在首位。交通成为影响游客外出旅游的首要条件之一[12]。浙江各市的旅游交通状况差异严重影响旅游业的发展,浙江省有杭徽高速、杭绍甬高速、杭宁高速、沪杭高速、甬台温高速等,将杭州、嘉兴、绍兴、宁波、温州等地区与外界紧密联系。由浙江省2010年的统计数据可知,杭州、宁波及温州的城市道路总面积依次是4754、2379、2339万平方米,明显领先于其他城市。

3.3政府政策导向依据政府规划,浙江预计到2020年将构建以长江三角洲为中心的国际型城市群,拥有强大旅游设施和完备的服务业体系,成为一个综合性的旅游中心。此外,浙江还将建设温台沿海、环杭州湾和浙中三大城市群,三大城市群的形成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区域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13]。浙江还将配套综合的交通体系,构建完成以后,浙江会以杭州、宁波、温州和金华至义乌四个城市区为重要纽带,建成专门为长江三角洲服务的区域性核心高速公路网,杭州到长江三角洲城市的路程将严重缩短,省内交通也将进一步优化。这些政策都会影响旅游业的发展。

3.4地方经济水平旅游产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良好的经济环境会给旅游提供一个物质保障。在旅游业投入上,经济相对发达的市比不发达市域要大很多。完善的旅游基础设施和当地旅游相关产业是吸引游客前来消费的主要原因。根据各市的旅游总收入和GDP,可发现GDP高的城市旅游总收入也高,两者关系呈现正相关。这说明旅游业与地方经济水平有着很大的关联性,良好的经济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会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4主要结论与建议

4.1主要结论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发现浙江省旅游经济发展空间存在着显著差异,主要受集聚型城市群、国内外旅游、地方经济和交通等因素影响。分析差异主要特点:第一,旅游业发达的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和环杭州湾地区,浙江省中部靠近内陆的区域旅游业发展相对落后;第二,国内、国际旅游空间主要呈现两大特征,国际旅游差异明显,国内旅游占主导地位,也就是说国际旅游在浙江省存在显著的差异,但是对浙江省的旅游贡献率很小,所以对旅游空间差异影响远不及国内的旅游,国内旅游成为浙江省旅游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第三,环杭州湾(杭州市、宁波市、嘉兴市、湖州市、绍兴市、舟山市)、温台沿海(温州市、台州市)、浙中(衢州市、丽水市、金华市)三大城市群2013年的旅游收入分别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68%、17%、15%。环杭州湾地区对于旅游的贡献率明显高于其他两个城市群。产生以上差异的原因主要有集聚型城市群旅游资源差异、国内外旅游、地方经济和交通因素等。

4.2建议

4.2.1客观理性看待问题经过本篇论文分析,我们可以直观地发现浙江省目前存在的问题,不均衡发展是浙江省的一个现状[14-15],近几年各市之间旅游经济发展空间差异趋势有所好转,但差异依旧显著。对于浙江省目前的旅游发展局势,我们不能一味追求各市之间的发展平衡,从而过度开发旅游发展相对落后的城市,旅游开发也要根据不同城市的旅游资源、区位条件、区域经济等内资因素,因地制宜制定不同的发展战略,不盲目追求局部发展,顾全大局的情况下合理发展旅游落后地区。

4.2.2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旅游业的稳定发展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当地的交通运输状况、餐饮酒店设施、娱乐场所、购物大厦等因素。环杭州湾城市群和沿海地区的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给旅游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物质保障,浙中城市群的旅游发展还有待加强,可以通过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旅游投资与消费,培育和发展旅游新兴业态、强化区域内部联合等手段推动浙中地区旅游业转型升级。

4.2.3加强各市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浙江省11个市之间旅游发展水平不同,发展战略自然也不同,各市之间可以相互交流与借鉴,因地制宜,根据各自不同的现状制定具有地方特色的发展战略。例如,各市可以与周边的城市开展旅游联盟,广泛开展各城市之间的旅游合作,互相输送客流量,利用对方旅游优势,取长补短,打造区域旅游联合体,大力推动浙江省旅游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汪德根.中国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的空间分析[J].地理科学,2011,31(5):528-536.

[2]王恒.大连市旅游系统空间结构优化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8.

[3]吴玉鸣,徐建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集聚的空间统计分析[J].地理科学,2004,24(6):654-659.

[4]麦土荣,宋周莺,刘卫东.西部地区的经济空间格局研究[J].经济地理,2010,30(9):1417-1422.

[5]张爱平,刘艳华,钟林生,等.基于场理论的沪苏浙皖地区旅游空间差异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5,24(3):364-372.

[6]张洁音.浙江省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研究:以浙江省11个地级市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3,33(21):66-71.

[7]陈智博,吴小根,汤澍,等.江苏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J].经济地理,2008,28(6):1064-1067.

[8]程进.安徽省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81-85.

[9]赵亮,李洪娜,卢晓君.区域旅游经济空间结构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2010(16):141-143.

[10]曾军.中国入境旅游经济的区域差异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6(12):94-97.

[11]LiJia,ChengShengkui,GanHong.Evaluationofregionaltourismcompetitiveness:AcasestudyofsouthwestChina[J].生态经济(英文版),2007,3(4):393-404.

[12]来逢波.区域交通系统的发展演进对区域旅游产业的影响与优化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79-85.

[13]GuodongSUN,LiangZHAO.Analysisontourismeconomicspatialrelationofliaoningcentralcitygroup[J].AsianAgricul-turalResearch,2014(12):66-68.

[14]李丽娜.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省际差异的空间分析[J].现代商业,2014(27):32-33.

区域旅游论文范文第8篇

1论文主题内容分析

经过对658篇研究论文的筛选,分析且归纳出地方文献工作、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地方文献资源开发与利用、地方文献资源整合研究、地方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地方文献资源体系建设、地方文献资源数字化及其数据库建设等七类主要主题。

1.1地方文献工作地方文献工作开展情况好坏,重视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一个地方文献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在本次研究论文中,共有62篇文章以地方文献工作为主题,占发文总量9.4%。该主题研究包含的内容有:1)以本馆地方文献工作具体实践为研究对象,如何江涛《创造性思维与地方文献业务创新———深圳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为例》、楼晶《地市级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策略研究———苏州、宁波、汕头、佛山图书馆比较》;2)对地方文献工作的总体思考与探究,如邹华享《地方文献工作若干问题的再认识》、鲍志华和王效良《漫谈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两个问题》、梁燕《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3)对省、市、县等各级馆地方文献工作的研究,如刘嫦娥《江西省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研究》、陈金菊《市级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思考》、岳岩《论基层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此外,民族地区地方文献工作的研究略有涉及。纵观地方文献工作的研究论文,大多数都是在具体实践基础上得出的经验与成果的总结,着重将本馆地方文献工作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研究,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和推广性,促进了地方文献工作的良性发展。

1.2地方文献资源建设以地方文献资源建设为主题的研究论文多达170篇,占发文总量25.8%,是七类主题中发文量最多的。该主题论文以探讨地方文献资源的建设与利用、实践与思考、工作研究三个方面为主,以及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和对策的研究,如邬卫华《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张亚《刍议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区域性是地方文献资源的特点,该主题论文不仅包括对省、市、县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研究,少数民族地区和乡镇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研究均有呈现,如刘培丽《内蒙古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建设的构想》、何文娟《乡镇图书馆地域特色文献建设之我见》,这些研究充分说明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研究已深入基层,逐渐受到当地政府和图书馆馆员的重视。

1.3地方文献资源开发与利用地方文献资源因其固有的特征,在区域性经济、文化、旅游等事业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受到地方政府的青睐,使地方文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逐渐成为市场关注热点。在163篇论文中,内容涵盖地方文献资源开发与利用在经济、文化、旅游等各方面的研究,还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少数民族和贫困地区的研究,宋晓莉《浅谈发挥馆员专业特长、提升地方文献资源利用效率的方法》一文从馆员的角度来谈提升地方文献资源的利用率,给我们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地方文献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范围广,内容多样,是热门研究主题。

1.4地方文献资源整合研究据统计数据显示,该主题研究论文共有17篇,数量较少。内容大多是针对某馆的具体整合研究,如李春晶《基于共享与参与视角的地方文献资源整合———以黑龙江省图书馆为例》,从黑龙江省图书馆“共享与参与”的视角对地方文献资源进行整合开发,倡导建立“地方文献数字化建设基金会”和建设“地方文献信息资源整合平台”[2]。还有总结性的论文,主要有曹亚黎《地方文献资源整合的基础建设摭谈》、赵波和焦慧敏《省级公共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整合研究》、李艳萍《整合地方文献资源为知识经济时代服务》,分别从地方文献资源的搜集整合,网络信息资源的分析整合,理念、法制和实践运行的整合等方面来研究地方文献资源整合,以期通过整合研究最大限度地发挥地方文献资源的再生效益。

1.5地方文献资源共建共享近几年以来,由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跃式发展,加之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经费严重不足和管理人员匮乏等因素,共建共享的方式逐步成为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发展趋势,它既解决了经费和人员的问题,又避免重复建设造成浪费且利用率低的尴尬局面,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地方文献资源建设方法。虽然只有66篇研究论文,但从的时间、分布范围、质量层次来看,共建共享的主题研究将成为未来地方文献资源研究的主流。

1.6地方文献资源体系建设良好的保障体系建设是保证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基础,只有建立一套强有力的体系制度,才能保障地方文献资源正常建设。但对该主题的研究论文远远不够,仅17篇,虽然也有高屋建瓴的文章,如谢水顺《论地方文献资源体系建设》和肖群《政府公开信息———地方文献资源体系建设中的新元素》等,也有以本馆案例为研究的文章,如陈颖《构建县级地方文献资源体系的思考———以溧水县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为例》,但总体论文研究范围和深度较浅,研究内容较为单一,还没有形成系统性、权威性的研究成果。

1.7地方文献资源数字化及其数据库建设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数字化和数据库的建设成为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的核心工作。在68篇研究论文中,不仅有公共图书馆参与,高校图书馆这类主题内容的研究也较多,尤其是对建立“地方文献信息中心”的研究论文颇多,而“地方文献信息中心”的建设基础和前提是地方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和数据库。沈新军在《刍议县级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数字化建设》一文中以“以地方文献工作为切入点的数字化建设应是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重要课题”为研究内容,“阐明了县级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数字化的意义、选题原则、建设构想、整合的途径及技术”[3]。陆凤红在《以特色数据库的建设与共享展示西部少数民族文献的价值》一文中通过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特色及特色数据库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西部地区在特色数据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以特色数据库的建设与共享,展示西部少数民族文献的价值,建立地方文献信息中心[4],发掘各馆优质特色文献资源,避免重复建设而造成的浪费。总之,数据库建设是图书馆实现网络化和文献资源共享的基础,也是图书馆实现现代化管理与利用的重要环节[5]。

2地方文献资源专题研究特点

在近30年发展过程中,地方文献资源专题研究逐步被学术界认同,从最初的几篇文章到现在研究学者众多。地方政府对区域地方文献资源重视程度也逐渐加强,使地方文献资源的研究得以可持续发展。回顾以往,地方文献资源专题研究主要有以下特点:(1)从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发展为以实践研究为主。研究论文多以本馆或本地区地方文献资源为研究对象,总结实施过程的经验,找出问题及不足,提出今后解决对策,并再升华为理念依据可供他人研究及借鉴。(2)主题研究热点向数字化数据库和共建共享方式发展,顺应信息社会发展的趋势,使馆藏地方文献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避免重复建设的浪费,缓解了经费和人员不足的困境。(3)具有区域性互联特点的“地方文献信息中心”,打造了地方文献资源共享平台,极大地提高地方文献资源的利用率,促进了特色资源数据库的建设。(4)在政府重视程度高、规章制度健全地区,地方文献资源研究者多,研究深度和广度均较好。(5)在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两大研究阵营中,公共图书馆研究注重与本馆本地区的具体工作相结合,而高校图书馆以概括性理论研究为主,二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但仍然以公共图书馆研究为主体。

3地方文献资源研究存在问题及对策

(1)针对公共图书馆研究发展不平衡的现象,要进行政策扶持。在研究论文中,对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图书馆的研究较多,区(县)级图书馆的研究较少。而区(县)级图书馆作为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基石,一定要加强政策扶持,积极鼓励基层管理员在做好地方文献工作的同时,进行深入研究,认真总结,并将其纳入年度考核和奖惩之中,以激发馆员的研究热情,将工作中的经验和问题加以提炼,转化为理论依据以供交流和借鉴。(2)针对研究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核心研究队伍尚未形成的状况,一方面要加大对现有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专业素养;另一方面要鼓励和补充相关专业人员到地方图书馆进行指导和督促,特别是高校和专门机构的人员。(3)深度挖掘地方文献资源,发挥其在各项事业发展中的作用。不仅要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研究,还要重视对灰色文献的研究;不仅要从经济、文化、旅游的发展方面进行开发和利用,还要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进行开发和利用。不仅要对人文社会地方文献资源进行研究,还要对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加强研究。(4)加强地方文献资源数字数据化研究,形成有效的“地方文献信息中心”,优化地方文献资源的配置机制,特别是高校图书馆在地方文献资源建设中的作用,达到共建共享之目的。(5)加强地方文献资源法规和制度建设,以评促改促建。目前,全国范围内,只有浙江省于2010年正式公布了《浙江省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规范(试行)》,用以制定全省公共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业务规范与考核标准[6],并在全省进行考评,以评促建起到良好的效果,使全省的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工作上一个新台阶,达到预期目的。这种方式值得推广和借鉴。要使地方文献资源建设走入常态化,进行法规和制度建设才能有保障。

4结语